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执宰大明TXT下载执宰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执宰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小黑醉酒     执宰大明txt下载     执宰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93章 敷衍

    宣德三年十二月下旬,占城传来了消息,在交趾叛军的疯狂攻城下,占城国首都卡塔城只坚守了二十多天就被攻破。

    攻进卡塔城后,交趾叛军在卡塔城里烧杀抢掠,使得卡塔城成为了人间地狱,一半以上的人口死于这场大屠杀。

    得知占城国国王的脑袋被一名叛军将领一刀砍下,城里的皇族被屠戮殆尽后,出乎雷婷的意料,正在处理公文的李云天的脸上没有半丝喜色,而是神情凝重地沉默了半响,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继续伏案办公。

    虽然占城国国王这么一死,占城就没有了继任的国王,消除了李云天趁机兼并占城的最后一道障碍。

    但李云天毕竟不是那种嗜杀之人,面对交趾叛军在占城所犯下的杀戮心里五味杂陈,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内疚感,故而情绪显得有些消沉。

    随着交趾叛军攻破了卡塔城,一直猛攻青云城的多格萨大酋长和隆德斯大酋长见大势已去,不得撤兵回城,以免遭到交趾叛军的围攻。

    交趾叛军青云城守将陈元抓住这个时机突袭了撤退中的隆德斯大酋长,使得隆德斯大酋长手下的两万多人死伤大半,隆德斯大酋长在两千余亲兵的护卫下落荒而逃,元气大伤。

    由此一来,交趾在占城的对手只有南部地区的多格萨大酋长,多格萨的兵力在占城的五大酋长中是最多的,有四万余人。

    而且,多格萨大酋长所在的多海城是占城国最为高大坚固的城池,一旦多格萨选择固守多海城,交趾叛军将会面临一场无比严峻残酷的战斗。

    几天后,宣德四年的除夕悄然而至,太原城内内爆竹声声。

    由于今年明军辖地内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再加上李云天实行了减免赋税的政策,以及那些竞得交趾商业经营权和采矿权那些商人的资金投入,这使得当地的经济和治安状况迅速好转,年底的时候百姓们家家都有了余粮,终于能开开心心地过一个团圆年。

    按照李云天与那些竞得交趾商业经营权和采矿权商贾的约定,那些商贾去年已经在明军辖地内的州府中投入了不少资金来构建自己在当地的商业体系,这无形中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虽然交趾叛军现在占据了交州府以南地区,但自从李云天以弱胜强一连打了三个胜仗使得交趾叛军不敢轻举妄动后,那些商贾就不再担心他们的投资打水漂,相信李云天一定能平定了交趾的叛乱。

    太原府府衙后院的会客大厅里,李云天召集了平叛大军的将领和交趾三司的主官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着年夜饭。

    就在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的时候,雷婷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俯身在李云天的耳旁低语了几句。

    “让她进来吧,在书房等我。”李云天闻言无奈地笑了笑,向雷婷微微颔首,低声说道。

    就在刚才,把守南城的一名百户派人前来汇报,有一名名叫吴倩的女子前来喊门,说有要事要找定南将军,那名百户见与李云天有关岂敢怠慢连忙派人去府衙汇报。

    李云天清楚吴倩的来意,如今交趾叛军在占城国的最后一个对手就是多格萨大酋长,黎利急于攻取占城国,绝对会集中兵力攻打多海城,以交趾叛军现在的实力三个月内必定能将其攻陷。

    故而,吴倩来向李云天求援,想要他出兵攻打交州府,以此来减轻多格萨大酋长所承受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多海城不仅是占城国最坚固的城市,同时也是最富裕繁华的城市,商业异常发达,这无疑会使得交趾叛军更加卖力地攻城,然后趁机在城内洗劫一番。

    李云天去见吴倩的时候已经是临晨时分,脸色有些泛红,今天由于是过年他就多喝了几杯,与众人把酒言欢。

    “总兵大人。”一身男装打扮的吴倩正在书房里坐立不安,见李云天进门连忙迎上去拱手行礼。

    “吴姑娘深夜前来所谓何事?”李云天故意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不动声色地望着吴倩。

    “总兵大人,如今交趾的叛军已经攻打我占城多日,敢问总兵大人何时派兵攻打交州城。”吴倩抬起头,稳定了一下焦急的心神后,强自镇定地说道,“交趾叛军的主力都在占城,总兵大人如若出兵,必将一举将其拿下。”

    “吴姑娘有所不知,本官已经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让本官攻打交趾的叛军,以给你们占城国解围。”

    李云天闻言不由苦笑了一声,“虽然本官手中的兵力不多,但朝廷之令岂可违抗?只不过本官现在有不得已的苦衷。”

    “吴姑娘,你一路赶来想必已经知道,本官手下的部队正在与那些私通叛军的土司作战,分身乏术,无法短时间内向叛军发动攻势。”说着,李云天的脸上流露出了郁闷的神色,显得颇为无奈。

    就在李大牛等人离开云屯港的第二天,李云天接到了军阁的公文,在公文中让他趁着交趾叛军进攻占城的时候出兵攻打交州府的叛军,趁机一举将交趾叛军击溃。

    由于李云天现在将兵力都派出去对付那些有着通匪嫌疑的土司,故而军阁的这道公文就被他压了下来。

    虽然李云天一副无奈的模样,但实际上明军对交趾土司的清剿非常顺利,他只用了一招就将那些土司击溃,那就是宣布将土司的土地分给当地的土民,进而迅速瓦解了土司军队的士气,使得那些土兵毫无斗志。

    不过,明军攻入土司的地盘后不仅要消灭终于土司的残余部队,还有一项最为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进行土地革新,将土司的土地分给所属的土民,并且在土司设立政权机构实行“改土归流”,任命官员来管理地方上的事务。

    按照李云天的推测,明年二月底之前交趾的明军才能够初步完成辖区内土司的“改土归流”等事宜。

    这也就是说明年三月份明军才能向交州府发动进攻,因此在此之前他希望多格萨大酋长能守住多海城,并且尽最大的力量消灭叛军。

    至于李云天为何要将时间定在三月份,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那些土司,而是为了避免夏季交趾山区里的瘴气。

    在李云天看来,三月份向叛军发动攻击的话,可以在六月份瘴气弥漫之前攻占叛军在交趾的大部分地盘。

    届时,交趾叛军的战略纵深将会被大大压缩,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在面对明军的时候就无法再躲进充满瘴气的山林中,这就使得明军能够瓮中捉鳖,将其一举歼灭。

    “总兵大人,多海城危在旦夕,而一旦多海城被交趾叛军攻陷,那个整个占城将成为叛军的天下,总兵大人要想再去围剿的话可就要多费许多周折了!”

    听了李云天诉苦的话后,吴倩脸上的神色顿时焦急了起来,她自然清楚明军在与地方上的土司作战的事情,可交趾叛军此次来势汹汹,她担心多格萨大酋长坚持不到明军平定了辖区内各土司的时候,因此连忙开口劝道。

    “吴姑娘,你有没有想过,要是本官不先解决那些通匪的土司,万一他们闹起事来本官可就要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李云天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好像在认真考虑吴倩的这番话,随后摇了摇头,神情严肃地看向一脸期望地望着他的吴倩,委婉地回绝了她。

    “总兵大人,你准备何时向叛军发动进攻?”吴倩清楚李云天说的是事实,她没有办法进行辩驳,双目神色为之一黯,不无紧张地问道。

    “最快今年三月。”李云天郑重其事地想了想,沉声给了吴倩一个答案,“只要能保障我军后方的安全,使得我军没有了后顾之忧,那么本官一定全力攻打交州府!”

    “多谢总兵大人。”虽然吴倩心中恨不得李云天现在就调兵进攻交州府,这样一来绝对能迫使黎利从占城国撤兵,不过既然李云天已经拿定了主意,她也不好强求,因此再度向李云天躬身行礼。

    “吴姑娘,据本官所知多海城城高墙厚,又有精兵把守,本官觉得叛军短期内绝对不会将其攻陷。”李云天见吴倩神情担忧于是微微一笑,开口安慰她。

    吴倩闻言强颜挤出了一丝笑容,她的家人都在多海城怎能不担心多海城的安危,现在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期望多格萨大酋长在李云天出兵前守住多海城。

    此时此刻,有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吴倩的心头,她很奇怪黎利是如何抓到了占城王派往大明京师上表的使者,那名使者是从水路秘密前往的大明,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寥寥无几,按理说黎利不清楚此事才对。

    难道是占城内部出了叛徒,还是这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自从黎利将那名使者的头颅送去占城国示威后,吴倩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情,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她还是想不到其中的原因,无论如何都没有将此事与李云天联系在一起。

第494章 攻其不备

    在太原城经历了两个多月的焦急等待后,宣德四年三月上旬,吴倩终于等来了李云天出兵交州府。

    此时,明军辖地内的土司衙门已经全部被明军攻陷,土司们或死或降、或逃或抓,曾经风光显赫的土司衙门短短数月间就土崩瓦解。

    与以往官军与土司衙门之间爆发的冲突不同,由于李云天以官府的名义将那些土司的土地和财产分给了位于社会最底层的土司土民们,进而一举得到了那些土司土民的拥护,很快就在当地站稳了脚跟。

    随着土司衙门的瓦解,明军在李云天的命令下迅速开始了“改土归流”的事宜,将各土司衙门改成了县衙或者州衙,然后通过举荐和科举的方式来进行治理。

    二月底,驻扎在各土司衙门的骁武军相继接到了李云天的调令,将防务移交给了协助他们攻打土司衙门的地方明军后悄悄撤离,按照既定的路线穿过僻静的山林地带,火速赶往了交州城。

    李云天决定采用蛙跳战术奇袭交州城,交州城是叛军的大本营所在地,同时也是交趾地面上最高大坚固的城池,只要交州城一被攻占那么交州府地面上那些叛军必定陷入恐慌中,届时就比较容易对付。

    由于骁武军的行动迅速而隐秘,再加上三江府等地的明军毫无异样,这使得交州城的叛军对突如其来的攻袭毫无防备。

    宣德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李云天恢复了定南将军的身份,从太原城启程率领着交趾三司的官员前往三江城。

    就在当天早上临晨时分,四万余秘密赶到交州城的骁武军在城里内应的配合下,趁着夜色的掩护顺利进入了城中,直扑叛军的驻军大营,使得还在睡梦中的叛军死伤惨重。

    经过一晚上的激战,骁武军在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控制了交州城,抓获了大批叛军的高级官员以及家眷。

    驻守在城里的三万五千余名叛军精锐死伤了一万多人,其余人面对着骁武军勇猛的攻势纷纷投降,只有两三千人侥幸趁乱逃出城去。

    说实话,这个结果既令李云天感到意外,同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去年的安梁县城之战和落叶坡之战叛军的抵抗非常顽强,而交州城内的叛军可是叛军的精锐,再加上人数众多,如果真的进行顽抗那么将给骁武军带来巨大的麻烦,双方将在胶州城里展开数天的激战。

    不过,自从李云天和黎利达成协议默契地停战,尤其是李云天将骁武军调往广西,另外裁减了交趾明军中的老弱者后,没有了明军压力的叛军自然就放松了警惕,军备也随之松懈了下来。

    可以说,叛军在经历了一年的安逸生活后心理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再也没有了昔日的那种锐气,因此在与骁武军的交战中只坚持到了上午就发生了溃败。

    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叛军将领是主动率众投降,希望明军能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这一年来叛军的将领可没少搜刮民脂民膏,在他们看来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否则谁吃饱了撑得去造反,都就是为了过上悠闲惬意的好日子?

    交州城被明军攻陷一事立刻在交州府引起了轩然大波,使得立濂城和东关的叛军大吃了一惊,人心惶惶,士气随之大跌,谁也没有想到明军突如其来地就向叛军发动进攻,而且还一举拿下了交州城。

    东关是胶州东部的一道依山而建的关卡,距离谅山府地界只有二十里,驻扎有一万叛军。

    与驻扎有两万叛军的立濂城一样,东关是叛军在交州府的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用来防御谅山府方向的明军。

    如今交州城被骁武军攻占,这等于切断了立濂城和东关的叛军与后方叛军的联系,使得他们处于了腹背受敌的局面。

    如果换做李云天的话,会立刻从立濂城和东关撤兵回交州城,趁着明军在交州城立足未稳之际发动反攻,有很大的几率能夺回交州城。

    可惜的是,立濂城和东关的守将被交州城突然失陷的消息惊呆了,短短一天时间不到交州城就被攻陷,这意味着骁武军拥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故而,立濂城和东关的守将不敢轻举妄动,下令固守城池,等待黎利派兵前来救援。

    在立濂城和东关守将寝食难安的焦急等待中,三月十六日,立濂城和东关同时出现在了明军的身影。

    王简率领三万明军在东关前安营扎寨,梁少杰率领四万明军抵达了立濂城下,对东关和立濂城的叛军形成了巨大的威慑。

    在王简所率的三万明军中,两万来自广西,一万来交趾的东安府、谅山府、镇蛮府、建昌府和北江府;梁少杰所率的四万明军,两万人来自广西,两万人来自交趾的宣化府、三江府、太原府、谅江府、归化直隶州和嘉兴直隶州。

    与此同时,云南的黔国公沐晟在宣德帝的诏令下以征南将军的名义率领五万明军从云南进入归化直隶州,赶去三江府与李云天会合。

    一时间,交趾北部风云突起,谁也想象不到,明军忽然之间就集中了十六万大军,向交趾叛军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进攻。

    三月二十日,沐晟率领的五万明军抵达了三江城,李云天率领城内的军民出城相迎,在府衙后院摆了盛大的午宴给沐晟等人接风洗尘。

    虽然沐晟是国公,但他在交趾的身份却是交趾的副总兵,协助李云天来平定交趾的叛乱。

    由于定南将军是由宣德帝新近设立的将军号,故而它的级别还没有明确,不过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李云天定南将军的级别要高于沐晟征南将军的级别。

    因此虽说有些不合常理,但在统兵打仗的时候爵位比沐晟低的李云天能够指挥沐晟与敌军交战。

    对于一年半后再次进入交趾,沐晟是感慨良多,李云天不仅单枪匹马就扭转了明军昔日不利的局势,迫使交趾叛军在交州府与明军对峙,而且还获得了交趾百姓的拥戴,一路行来竟然有不少交趾当地的百姓夹道欢迎,这在一年半以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这使得沐晟对年轻的李云天是刮目相看,钦佩有加,在他看来大明的勋贵中能平定交趾之人大有人在,但像李云天这样没向朝廷讨要一兵一卒而且还将交趾治理得井井有条之人可就没有了。

    这不仅需要卓越的军事才华,还要有丰富的政务经验,毫无疑问李云天是大明勋贵中唯一符合标准的一个。

    三月二十五日,多海城城外的交趾叛军大营里,黎利召集了阮焉等叛军的重要将领、官员商议着对多海城发动最后一击的事宜。

    经过两三个月的猛攻,交趾叛军死伤无数,但也对多海城的占城士兵造成了重创,交趾叛军曾经数次攻上城墙,但最终被守城的占城士兵给赶了下去。

    在交趾叛军连续不断的进攻中,占城士兵已经异常疲惫,这给了交趾叛军一个可乘之机。

    黎利为了激励士气,他已经向攻城叛军下达了命令,只要攻陷了多海城,那么叛军可以自由抢掠三天。

    这道命令使得叛军顿时变得亢奋了起来,在作战中更加勇猛,谁都知道多海城的繁华富庶,觊觎着城里的财富。

    “报~~”就在黎利伏在桌案上给围在四周的将领布置攻城任务时,一名叛军士兵风尘仆仆地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公文,单膝跪在了桌案前,双手捧着那份公文高声向黎利禀告道:

    “禀王爷,明军十二日临晨突然袭击了交州城,交州城已经失守,这是清化城黎将军给王爷的告急文书。”

    叛军清化城守将是黎利的堂弟黎戈,鉴于清化城是交趾中部的重镇,故而黎利让黎戈镇守。

    “你说什么?”听闻此言,黎利噌地一下就直起了身子,一脸震惊地望着那名报信的叛军士兵,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在场的众人更是面面相觑,无不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给惊呆了,谁也没有想到明军竟然会突然攻打叛军,更没有想到交州城如此快就被攻下,从路程上来推算的话交州城的叛军也就坚守了数天而已。

    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要知道交州城不仅有着坚固的城防,而且还有三万五千名叛军精锐,明军要想将其攻下并非是一件易事才对,岂能几天就陷落,难道明军使用了什么厉害的火器不成?

    不经意间,众人就回忆起了落叶坡发生的事情,明军用连环地雷阵杀得叛军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在所有人里唯有一个人此时还保持着冷静,他就是黎利身边的第一谋臣、叛军军师阮焉。

    听到那名报信军士的禀告后,他先是微微一错愕,随后面色变得铁青,已然意识到黎利和自己中了李云天的诡计,不仅给予了交趾明军喘息之机,而且还陷入了与占城的战事中,进而使得交趾叛军形成了双线作战的格局。

    随着明军这次发动攻击,黎利清楚交趾叛军已经陷入到了一个十分危急的境地中。

第495章 不得已而攻之

    “禀王爷,明军十二日临晨突然袭击了交州城,交州城已经失守,清化城的黎将军已经给王爷写了告急文书!”那名报信的军士以为黎利没有听清他先前所说的话,于是提高了音量,同时将手里捧着公文向上举了举。

    黎利这次回过了神,冲着公文摆了一个手,一名距离报信军士最近的叛军将领连忙取过公文交给了他。

    “混蛋!”看完了公文上的内容后,黎利顿时暴怒起来,重重地拍了一下桌面,将手里的公文扔到了地上。

    见此情形,现场的叛军将领纷纷面露狐疑的神色,不清楚是何事如此激怒黎利。

    阮焉抬步走了过去,拾起地上的那份公文一看,顿时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根据黎戈的汇报,交州城之所以失守,是因为负责交州城南城的一名叛军将领叛变投敌,半夜打开城门将明军放了进去,致使睡梦中的叛军迫不及防,进而陷入到被动中,死伤甚众。

    镇守交州城的叛军可谓都是跟着黎利造反的老兵了,深受黎利的信赖,黎利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有人会背叛他。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黎海和蔡福的拼死厮杀下,黎利的家人得以从交州城内脱身,现在应该已经抵达了清化城。

    “传本王军令,拔寨起营,返回交趾痛击明军!”在众人的注视中,黎利面无表情地高声下达了命令,由于心情太过激动,神色显得有几分狰狞。

    此时此刻,黎利心中无比懊恼,要是一年多前自己不被李云天的花言巧语所蛊惑的话,那么明军早已经被赶出交趾,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这种被动局面。

    黎利心中非常清楚,与占城想比交趾才是他立足的根本,随着交州城被攻克叛军在交趾的兵力严重不足,将无法抵御明军的进攻,后果不堪设想。

    “王爷,此时万万不可撤军。”不等现场众人应答,阮焉连忙上前一步,冲着黎利拱手说道,“现在我军士气正盛,一旦撤军必将影响军心,当务之急是尽快拿下多海城,然后得胜班师。”

    “王爷,下官也是此意,临阵撤兵乃兵家大忌。”阮焉的话音刚落,立在一旁的黎只就开口附和道,也不同意现在撤兵增援交趾。

    很显然,突然撤兵会在叛军中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情绪,而且也使得士兵们倍感失望,毕竟距离多海城城破已经近在咫尺,叛军的一只手可谓已经触摸到了城里的金银珠宝,此时撤军无疑对士气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也会引发士兵们的不满,进而动摇了军心。

    “明天一早攻城,务必在两天内拿下多海城!”黎利闻言眉头皱了皱,觉得阮焉和黎只言之有理,随后面色阴沉地下达了命令。

    “遵命!”现场的叛军将领不约而同地向黎利躬身行礼,齐声答道,一股萧杀的气息在现场弥漫开来,每个人都清楚现在叛军的处境非常危险,如果不能及时从占城战场上抽身而回的话交趾的大本营将被明军连锅端掉。

    第二天一早,依照黎利先前的布置,叛军们在各级将领的督战下向多海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双方杀得昏天黑地,血流成河。

    激战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了晚上,与先前攻城不同的是,叛军的将领这次完全不计伤亡,一直督促叛军士兵向城墙发动进攻。

    终于,经过了一番惨烈的交战后,叛军在午夜时分攻破了多海城北城,士兵们挥舞着手里的兵器呐喊着冲进了城里,双目中满是贪婪的光芒

    顷刻间,多海城火光四起,哭声震天,叛军士兵在城里疯狂地烧杀抢掠,乱杀无辜,****妇女,使得昔日繁华昌盛的多海城沦为了人间地狱。

    多格萨大酋长见大势已去,唯有黯然弃城,集合了收编的队伍从东城杀出了一条血路,逃出了多海城。

    对于逃走的多格萨大酋长叛军并没有理会,而是蜂拥着进入多海城进行抢掠,生怕落于人后。

    “唉!”多格萨见叛军竟然没有追击他,于是调转马头转身望向了多海城的方向,见城里火势四起,禁不住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可以想象的是,经过交趾叛军的这次洗劫后多海城的繁华胜景将不复存在,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随后,多格萨摇了摇头,双腿一夹马腹,率领着手下的士兵和大臣、家眷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准备到沿海的一个码头乘船逃往交趾的新安府。

    新安府是明军的地界,又驻扎了一支一万多人的大明水师,故而在那里非常安全,叛军要想攻占新安府并不是那么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李云天从南直隶调来的大明水师一共有两万七千余人,是大明水师的全部家底,分两次从南直隶调来。

    其中,一万五千人被李云天派去给去南洋诸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队护航,先行抵达的交趾,另外的一万两千余人是两个月前才到达的交趾,驻扎在云屯港,进行海上作战的演练。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大明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水师部队,郑和前六次下西洋时的水师人员是从沿海卫所中抽调来的士兵和军户,由此组成了大明的水师部队,但是其关系依旧隶属于当地的卫所。

    虽然大明现在无海仗可打,但出使西洋的任务并没有搁置,因此纵然大明已经七年没有出使西洋,但那些被抽调的士兵和军户却依然要在各自的卫所中按照制定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

    尤其是身为南京镇守太监的郑和,对这些士兵和军户的训练非常关注,并且严格要求,随时准备奉皇上的命令再次出使西洋,这使得那些士兵和军户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

    因此,柳升前往交趾平叛的时候,特意抽掉了一万郑和下西洋时的兵士前去交趾,可惜由于他的轻敌导致平叛大军大败,不少将士为此在交趾送了命。

    李云天既然想要从事海外贸易,那么必须有水师的护卫,否则无法对付盘踞在南海的海盗已经东南沿海的倭寇。

    另外,为了与西洋诸国进行交流,在现阶段也必须由官方出面,依靠水师才能成行,所以李云天决定建立一支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水师,那么郑和下西洋时的这支水师部队就成为了组建远洋水师的基础。

    为了能使得水师中的将士安心留在交趾,李云天当年离京前来交趾平叛前已经说服了军阁的阁员,并且奏请宣德帝御准,将水师将士的军户户籍由各卫所调入讲武堂,成为了讲武堂下辖的一支部队,以应对交趾的战事。

    由于水师现在根本就不被朝廷重视,再加上李云天肩负着平定交趾叛乱的重任,故而军阁的阁员们并没有提出异议,而宣德帝自然更不会反对了。

    这意味着李云天要承担起这两万七人余人的衣食住行,因为讲武堂下属部队的待遇标准一致,这将是一笔不菲的花销。

    不过在李云天看来,只要能开通海外贸易那么养活水师的这些将士们根本就不在话下。

    比较棘手的就是那些军户家眷的安置,既然李云天要组建水师,那么那些分布于各卫所的军士家眷要集中起来居住。

    为此,李云天已经选好了两处地址作为水师的基地,一处在南直隶,另外一处就在多海港,南直隶的基地是为了守护大明东部沿海,而多海港的基地则是为了控制南海以及马六甲海峡。

    南直隶的基地现在已经开始动工建设,预计明年水师将士的家眷就可以入住,而多海港的基地则要麻烦一些,毕竟现在它还属于占城国。

    交趾的叛军攻占了多海城后在城里大肆劫掠杀戮,三天后带着大批的战利品撤离,心满意足地返回交趾。

    经过叛军三天的蹂躏,多海城内近一半的百姓死于屠刀下,大量的建筑被焚毁,损失惨重。

    至此,交趾叛军的此次入侵占城国可谓大获全胜,不仅杀了占城国国王和王族,而且还放火焚毁了占城国最繁华富庶的多海城。

    同时,这也意味着交趾叛军与占城之间的仇恨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使得交趾叛军不久后尝到了苦果。

    由于叛军士兵并不知道交趾的局势,故而当他们在多海城内为所欲为的时候,立濂城和东关的叛军却苦不堪言,被十余万明军团团围困。

    明军已经下达了最后通牒,如果立濂城和东关的叛军再不投降的话,一旦城破将全部处死叛军。

    面对明军的威胁,立濂城和东关的叛军无比惊惶,但是由于守将下令坚守,叛军们只能强打起精神守城。

    不过,就在外界人们立濂城和东关的叛军会坚守的时候,立濂城和东关在同一天发生了哗变,守城的叛军主将被手下的将领所杀,然后打开城门向明军投降,并且协助明军剿灭了负隅顽抗的叛军。

    明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夺回了立濂城和东关的控制权,发动哗变的叛军将领随即得到了李云天的肯定和嘉奖,将哗变的叛军收编到了明军中跟随明军一同南下,向叛军的腹地推进。

第496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

    由于交趾叛军的主力集中在了交州府,从交州府到交趾最南边的升华府的广袤地区中,唯一有重兵把守的就是清化城。

    因此,伴随着交州城、立濂城和东关的被明军攻占,交趾的叛军已经无法阻挡明军南下的脚步,沿途州府的叛军纷纷望风而逃,将领和官员带着收敛来的财物没命地逃向清化城。

    四月中旬,李云天和沐晟跟随着大军来到了清化城下。

    此时,清化城四门紧闭,城墙上站满了神色惊慌的叛军士兵,失去交州府对叛军士气打击巨大,谁也想不到交趾第一城如此快就被明军攻占。

    随着清化府以南州府的叛军逃进清化城,清化城的兵力已经激增到六万,它是叛军在交趾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一旦被明军攻破的话将无险可守,明军将风卷残云般一路南下到升华府。

    李云天并没有下令攻城,而是让明军在城外安营扎寨,将清化城围得水泄不通,每天都派人到城下喊话,让城里的叛军投降。

    与此同时,多海港。

    一支由二十多艘船只组成的船队缓缓停靠在码头上,里面有九艘体积庞大的郑和宝船,吸引了岸上众多百姓前来围观,指着那些郑和宝船窃窃私语地议论着。

    随着一艘郑和宝船在码头停稳,多格萨大酋长出现在了甲板上,见此情形码头上的百姓们顿时齐声欢呼起来。

    多格萨微笑着向岸上的百姓们挥了挥手,然后转向了身后,躬身迎来了一名身穿明军服饰的年轻将领――李云天手下的游击将军王彬。

    依照李云天的指令,王彬率领云屯港一万水师和一万骁武军从乘船从水路赶来了多海港,准备在多海港登陆后与叛军交战。

    途中,王彬遇见到了逃亡新安府云屯港的多格萨大酋长,于是双方会合在一起,一同赶来了多海港。

    王彬此次前来不仅带了两万兵力,而且还有不少粮食,原本是用作军粮储备,不过由于多海城经过叛军的劫掠后已经没有多少存粮,这批粮食正好可以解决百姓们吃饭的问题。

    在多格萨大酋长的引领下,王彬等一众明军将领、官员进入了战乱过后满目疮痍的多海城,受到了城里幸存百姓夹道欢迎。

    进入城中,王彬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明军将三艘郑和宝船上装载的粮食卸下来救济城里的百姓,使得百姓们无不感恩戴德。

    多格萨大酋长此时已经知道交州城被明军攻陷的事情,因此到了多海城的第二天就开始招募兵力,与王彬一起北上追击交趾叛军,决定与李云天南北夹击黎利。

    王彬并没有将两万兵力都带上,他只带了一万骁武军,水师负责在多海城和多海港驻防,毕竟港口停留着那么多的船只,大意不得。

    因为急于追击交趾叛军,多格萨并不知道,他走以后跟随王彬来的明军的官员开始在多海城里任命官吏,有条不紊地组建多海城的政权。

    不单单多海城,王彬一路北上的过程中,随行的明军官员在所经过的重要城池里都迅速组建了地方政权,任命当地的读书人或者有名望的人为治理政务的官吏,逐渐开始掌控占城国的政务大权。

    出乎李云天的意料,他原本以为黎利会马不停蹄地赶回交趾给清化城的叛军解围,不过当抵达清化府南边的乂安府时,叛军却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开始固守乂安城。

    按照李云天先前设下的计策,他准备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将黎利所率领的叛军主力引来清化府,在清化府南部伏击。

    为此,李云天已经将那剩下的八百颗地雷悉数从三江城运来了清化府,准备给黎利的叛军来一道地雷盛宴。

    得知叛军在乂安城固守后,李云天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看来阮焉已经看出了他的意图,因此劝阻了黎利,否则黎利一定会赶来救援清化城。

    既然这样李云天也就没有必要再客气,立刻下令明军围攻清化城。

    就在外界认为清化城的叛军会抵抗一番时,结果再度出人意料,明军刚一进攻城里的叛军就开始突围,冲破了明军在东城的城外的防御圈,护送着主将黎戈和黎利的家眷逃向了乂安府方向。

    明军在后面紧追不舍,杀得急于逃命的叛军丢盔卸甲,直至叛军逃进乂安府地界才停止了追击。

    经过这一路的追杀,进入乂安府时黎戈身边只剩下不到一万人的叛军,狼狈不堪地进入了乂安城,领着侥幸从清化城逃出来的蔡福等将领跪在黎利面前请罪。

    黎利知道黎戈等人已经尽力了,面对着十余万明军的围困他们能冲出包围圈已经是一个奇迹。

    因此黎利并没有惩罚弃城脱逃的黎戈和蔡福等人,反而摆酒为其压惊,现在可是叛军最为困难的时期,他需要的是笼络人心共度难关。

    况且,之所以造成如今这个局面黎利难辞其咎,如果不是他被李云天蛊惑的话,明军根本就没有喘息之机,早就被他赶出了交趾。

    此时此刻,黎利是无比的懊恼和悔恨,他万万想不到大明堂堂的定南将军竟然会说谎!

    经过在占城的连番激战后,特别是残酷的多海城一战,黎利带去占城的叛军已经只剩下十一二万人,加上黎戈这次带回来的万余人,手中的兵力不过十二三万。

    至于乂安府和乂安府以南的演州府、新平府、顺化府和升华府,本来就没有多少叛军,又要维持地方上的秩序,再加上战斗力薄弱,根本就无法调来乂安府交战。

    故而,为了弥补兵力上的不足,黎利现在所能做的唯有强行在民间招募士兵,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拉壮丁,下令叛军在乂安府、演州府、新平府、顺化府和升华府募兵。

    一时间,乂安府和演州府等州府的村镇中鸡飞狗跳,到处可见强行拉壮丁的叛军士兵,他们不仅拉壮丁,还顺带祸害一下地方上的百姓,抢夺财物,****妇女,令地方上民怨甚巨。

    随着叛军在交趾战场的失利,叛军的军纪也变得涣散松懈,而黎利强行征募士兵的命令无疑是使叛军军纪崩溃的导火索。

    在黎利焦急忙碌地在乂安城整军备战的时候,明军并没有顺势南下进攻乂安府的叛军,而是在清化城里驻防。

    依照李云天的命令,清化城里只留下两万骁武军和三万地方官府的明军,其余人都被李云天派了出去,前去清剿清化府以北原叛军占领州府里残留的叛军,并且顺势以通匪的名义攻下当地的土司,对当地土司实行“改土归流”。

    本来,李云天计划在清化府消灭前来增援清化城的黎利叛军,然后再清剿交趾的叛军残部,同时对交趾剩余的土司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

    不过由于黎利并没有上当,而是留在了乂安城,在乂安城城里巩固城防,想要依托乂安城的城防与明军决一死战。

    可以料想的是,明军如果强行攻打乂安城的话必定会造成重大伤亡,李云天可不想让手下的士兵们白白送命。

    因此,他转变了策略准备先巩固已经攻取的叛军地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与王彬、多格萨大酋长一起,将交趾叛军困在乂安府。

    在北上追击交趾叛军的时候,多格萨大酋长不断地招募占城士兵,在他的号召下被叛军打散的溃兵和青壮年百姓纷纷加入到了队伍中。

    由于黎利面对清化城明军的压力,因此肯定不敢分兵去对付王彬和多格萨大酋长一行,这将使得王彬和多格萨大酋长的部队将顺利攻占叛军兵力不足的升华府、顺化府、新平府和演州府,如此一来黎利只能困守乂安府。

    事情正如李云天所料想的那样,五月下旬,王彬和多格萨大酋长率领着七万兵马进入了交趾最南部的升华府,升华城叛军守将闻风而逃。

    随后,王彬和多格萨大酋长率军北上,顺利攻克了顺化府、新平府和演州府。

    在两人所率领的七万兵马中,除了王彬的一万骁武军外,另外六万人都是多格萨大酋长在占城招募的兵士,这些占城士兵是为了复仇而来,一路上奋勇争先,如果不是王彬严加控制的话十有**会对交趾当地的百姓进行报复。

    当到达演州府后,王彬下令在演州城里休整,他已经接到了李云天的命令,让他暂停北上,处理演州府、新平府、顺化府和升华府的事务。

    虽然多格萨迫不及待地想要攻进乂安城抓住黎利一刀给砍了,但既然李云天已经下达了军令那么他不得不执行,于是配合王彬清剿演州府、新平府、顺化府和升华府残余的叛军,以及对当地土司实行“土改归流”。

    短短四个多月,交趾的叛军经历了人生中的大喜大悲,原本他们已经攻下了占城国,可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果实就被明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进而一举陷入到了被动中,稀里糊涂地就被围困在了乂安府。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漫长等待后,交趾处于僵持中的战局终于被打破了,在交趾如日中天的叛军原本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可顷刻之间就处于了全面被动中。

    这种情形的出现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外界看来交趾叛军莫名其妙地就陷入困境中,这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第497章 返航

    宣德四年十一月,新安府码头人山人海,彩旗飘动,锣鼓喧天。

    李云天和沐晟并排坐在码头上一个搭好的草棚正中间,边喝着茶边谈笑着,交趾的战局现在牢牢地掌控在了两人的手里,自然感到轻松惬意。

    除了李云天外,草棚里还坐着军阁次辅张本、交趾布政使黄福、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王瑾、左副总兵王简、右副总兵梁少杰和荣昌伯陈智,皆为大明在交趾的重要官员,时不时与李云天说上几句话,气氛显得十分轻松。

    草棚两侧立满了身穿官服和锦袍的人,看上去气派十足,非富即贵,眉飞色舞地在那里谈笑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来了!”忽然,看热闹的人群中传来了一个惊喜的声音。

    码头上那些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百姓闻言纷纷向远处的海面望去,随即一阵骚动,只见海面上出现了一些小黑点。

    李云天抬头望了一眼那些小黑点,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继续与沐晟等人谈笑着。

    很显然,那些出现在海平面上的小黑点是船只,确切的说是去年启程到南洋与南洋诸国进行海外贸易的船队。

    历经了一年的海上行程后,李大牛终于率领着船队顺利返航,此时船队距离码头至少有十里地,抵达港口还需要一段时间。

    根据李云天提前获得的消息,此次海外贸易之行非常顺利,船队向西一直抵达了锡兰,并在锡兰留下了近百人,明着从事商业活动暗地里收集着当地的军政和地理情报。

    锡兰也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位于保克海峡的南端,保克海峡的北端就是大名鼎鼎的天竺。

    对李云天来说李大牛回来得非常及时,交趾的重建事宜和交趾二十多万兵力的军需开销已经快花光他手里的资金。

    外界并不知道,李云天的手头上现在只剩下两三万两银子,军粮也只够吃四五个月。

    如果李大牛再不归航的话那么李云天年底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两三万两银子看着虽多,但整个交趾地方衙门的支出都由交趾布政使司负责,而交趾布政使司要从他这里申请资金,一旦李云天手里的资金链断裂的话交趾各地方衙门的运作就会受到影响。

    现在,李云天就指望着从这次海外贸易中收取来的关税充盈他手里的资金库,利用税金来重建交趾是他此次前来平定叛乱的根本所在,只有发展了交趾的经济,将交趾的民生改善后才能真正使得交趾长治久安。

    作为李云天海外战略的重要踏板,他势必要保证交趾的平稳安定,否则将扰乱他在南海的布局。

    按照原定计划李大牛八月份就应该回来,可海上航行有着诸多难以确定的因素,故而船队的归期推迟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面对这种情形李云天除了等待外别无他法,他很清楚这种事情急不得李大牛肯定也归心似箭,但毕竟这是第一次海外贸易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麻烦。

    半个多时辰后,船队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缓缓驶进了港口,每艘船的甲板上都列阵立满了士兵,向码头上人群挥着手。

    “总兵大人,请。”等一艘旗舰模样的郑和宝船在码头上靠岸后,沐晟笑着起身,向李云天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国公爷请。”李云天微笑着也向沐晟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两人并排走向了那艘郑和宝船。

    与此同时,身穿讲武堂黑色军礼服、腰上挂着金柄银鞘绣春刀的李大牛大步从那艘郑和宝船上走下来,后面跟着一群身穿异族服饰的人。

    “总兵大人,卑职幸不辱命,圆满完成了大人的嘱托,只不过海路艰辛卑职误了回国的时间,请大人恕罪!”下船后李大牛快步走到李云天的面前,冲着李云天一拱手,沉声说道。

    “李参将劳苦功高,何罪之有。”李云天闻言笑着扶起了李大牛,然后向他介绍身旁的沐晟,“这位是镇守云南的黔国公,与本官一起围剿交趾叛匪。”

    “参见国公爷!”李大牛是第一次见到沐晟,连忙向沐晟行礼。

    “总兵大人,看见你与李参将,本国公觉得自己老了,真是少年可畏呀!”沐晟笑着扶起了李大牛,向李云天说道。

    李云天和李大牛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连陈智、王通和柳升这些战功赫赫的勋贵都无法平定的交趾叛乱,如今在李云天的弹压下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只要李云天愿意的话二十万大军朝夕之间就能踏平乂安城。

    这着实令沐晟感到有些唏嘘,想当年他与柳升一同进军交趾,结果先是被叛军阻在了归化直隶州,后来又被叛军所追杀,狼狈不堪地撤回了云南,现在想想实在是感到有些汗颜。

    “国公爷过奖了,我等小辈经验尚浅,冲劲有余沉稳不足,还需要国公爷这样老成持重之人压阵,否则必吃大亏。”李云天闻言连忙笑着摇了摇头,一脸谦逊地向沐晟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岂能得意忘形?

    沐晟对李云天的恭维很是受用,看向李云天的眼神禁不住亲近了许多,像李云天这种少年得志又懂得神华内敛的年轻人非常少见,他乐于跟李云天打交道。

    “总兵大人、国公爷,这些是南洋诸国国王派来的使节,趁着卑职这次南下前来觐见皇上。”寒暄了几句后,李大牛伸手一指跟在他身后的那些身穿异族服饰的人,向李云天和沐晟说道。

    那些人见李大牛的手势指向他们,纷纷向李云天和沐晟行礼,知道这两位是大明的高官显贵。

    “来人,让宁远驿的人好生招待。”李云天向那些使节拱了一下手,沉声吩咐一旁的官员,然后与沐晟、李大牛一行人谈笑风生地回城。

    宁远驿是云屯市舶司专门接待南洋和西洋诸国使节的驿站,按照规定前来大明觐见天子的使节抵达大明后都要住在官方的驿站里,这样做一是为了安全,二来也便于管理,以免那些使节的随从与地方上发生矛盾和冲突。

    其中,广州市舶司设“怀远驿”,泉州市舶司设“来远驿”,宁波市舶司设“安远驿”,云屯市舶司设“宁远驿”。

    令那些跟随李大牛前来的使节倍感诧异的是,与以往宁远驿管吃管喝、大鱼大肉不同是,到了宁远驿后,宁远驿的驿丞有气无力地告诉他们,由于交趾接连战祸所以驿站财力有限,因此除了各国使节外已经无法承担其随行人员的食宿,必须要缴纳相关费用才能入住。

    驿丞的这番言语使得那些使节顿时骚动了起来,相互间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由于以前占惯了便宜,因此经过简短的议论后一些使节向驿丞提出抗议,认为其这样做是在强人所难,有损大明天威。

    “大明乃礼仪之邦,向来好客,我太宗皇帝顾念尔等长途跋涉不易,故而礼遇有加,赏赐丰厚,可如今交趾战事正酣,我大明二十万平叛大军正与叛军在清化府激战,尔等竟然不体谅我大明的难处反而横加指责,本官倒要问问了,你们来大明究竟意欲何为?难道真的仰慕我大明天威?”

    面对那些使节的指责,那名驿丞丝毫不为所惧,而是冷冷地望着他们,一字一句地问道。

    那些正七嘴八舌抗议的使节们从各自的翻译那里得知了驿丞义正词严地质问后纷纷安静了下来,脸上流露出了诧异的神色,万万想不到这名驿丞竟然会质疑他们来大明的动机。

    “各位大人,我大明除了是礼仪之邦外更崇尚礼仪往来,倘若你们认为你们到我大明的费用由我大明承担,那么我大明到访贵国后的花费理应由贵国承担,不知道大人可否同意本官所言?”

    趁着现场使节发愣的时机那名驿丞再度开口,神情严肃地望着众人说道。

    这使得那些使节更加惊愕,相互间小声议论着,郑和前六次下西洋以及李大牛的这次南洋之行途经南洋诸国时的花费都是自理,倘若要当地的国家负责一万多人的船队开销,一些小国无疑会因此而陷入窘境。

    “大明乃天朝上国,繁华富庶,我等偏远小国国贫民弱,前来大明一次已属不易,实在是无法承担在大明的开销。”就在现场的气氛变得颇为尴尬的时候,一名使节操着半生不熟的江南话向驿丞说道,想要打破目前的僵局。

    “既然如此不易,各位大人为何还要带如此多的随从前来?”驿丞的嘴角闪过一丝冷笑,不动声色地望着那名说话的使节,“据本官所知,尔等带来献给皇上的贡礼并不需要如此多的人!”

    那名使节闻言顿时哑然了,没有想到驿丞的问话竟然如此犀利,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永乐帝为了在海外宣扬大明国威,不仅对前来大明使节赏赐丰厚,而且在通商事务上给予了颇多优待。

    南洋诸国距离大明甚远,路途上又不安全要穿过海盗肆虐的海域,因此那些南洋使节不远千里前来大明,除了仰慕大明的天威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与大明通商,仅从从中获得不菲的利润。

    归根结底,经济上的利益才是那些南洋诸国前来大明朝贡的最主要动力,大明为了维护天朝上国的威严已经做了二十多年亏本的买卖。

    “各位大人,我大明官军正在交趾与叛军激战正酣,请各位大人体谅本官的难处。”见在场的使节们纷纷陷入了沉默,那名驿丞向他们一拱手,躬身行礼。

    使节们闻言先是面面相觑,随后无奈地摇了摇头,神情郁闷地按照驿丞的要求上交了随行人员的食宿费用。

    他们这次来大明都夹带了不少私货,想要与大明交易从中获利,岂能因为这小小的住宿费就与驿丞闹翻,那样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得不偿失?

第498章 海外领土

    晚上,李云天在新安城的一家酒楼摆宴给李大牛一行人接风洗尘,参与酒宴者有数百人之多,整个酒楼都坐得满满当当,气氛轻松欢快。

    李云天和沐晟等人在酒楼最豪华的包厢,边喝酒边饶有兴致地听着李大牛讲述此次南下途中的见闻。

    尤其令大家感兴趣的是发生在苏门答腊岛上的一场战争,李大牛派兵协助旧港宣慰司击败了西侵的爪哇满者伯夷王朝,一举将其赶回了爪哇岛。

    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李大牛在旧港宣慰司滞留了一个多月,进而影响到了船队的归期。

    洪武三十年,爪哇满者伯夷王朝灭掉了苏门答腊岛上的三佛齐王朝,当时旅居三佛齐的明人有一千多人,拥戴广东南海人梁道明为新的三佛齐王。

    梁道明领兵守卫三佛齐北方疆土,对抗满者伯夷,在其后的十年间,由于大明的海禁日趋严厉,故而有几万军民从广东渡海投奔于他,使得梁道明立稳了脚跟。

    永乐三年,永乐帝派梁道明的同乡、都察院监察御史谭胜受和千户杨信带敕书前往招安。

    梁道明接受了永乐帝的招安,与其副手郑伯可一同入朝贡方物,也就是本地的土特产,然后回了广东老家定居,留下副手施进卿统帅所属军民。

    永乐五年,郑和率领下西洋的船队从非洲好望角回航,经旧港时遭遇海盗陈祖义袭击,施进卿协助郑和大破陈祖义,将其押回明朝京师南京受戮。

    同年,施进卿派女婿往京向永乐帝朝贡,明成祖于是昭命施进卿为旧港宣慰使,以现今苏门答腊的巨港为基地,建立了大明最南边的一个宣慰司――旧港宣慰司。

    至此,旧港宣慰司成为了大明南部最远的一块领土,也是大明唯一的一块海外领土。。

    永乐二十一年,施进卿卒,其子施济孙继位。

    爪哇的满者伯夷王朝并不甘心施济孙拥有旧港,那个地方是进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港口,一直想要将占为己有,只不过惧于大明的声威而不敢轻举妄动。

    由于郑和已经数年没有下过西洋,这使得满者伯夷王朝的人胆子逐渐大了起来,于是开始骚扰旧港宣慰司。

    旧港宣慰司的领地只是三佛齐国北方的一部分领土,三佛齐国剩余的领土已经全部被满者伯夷王朝占据,面对着人多势众的满者伯夷王朝,旧港宣慰司的人非常吃力,在冲突中吃了不少亏。

    在李大牛率领船队抵达旧港前,满者伯夷王朝已经侵占了旧港宣慰司南部的一块土地,而旧港宣慰司由于人数上的劣势无力将其赶走。

    作为大明的将领,李大牛自然不会对满者伯夷王朝的这种挑衅行径置之不理,因此调集了护航的大明水师进行了反击,一举将满者伯夷王朝的军队赶出了苏门答腊岛,使得旧港宣慰司的领土拓展到了苏门答腊岛的北端,与爪哇岛的满者伯夷王朝隔海相望。

    旧港宣慰司是李大牛此次海外之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地,按照李云天的安排他在旧港城留下了两千水师和数十名讲武堂的官吏以增强旧港宣慰司的实力,准备逐渐将其打造成大明在海外的一个军事基地。

    李云天在酒楼里与众人谈笑风生时,乂安城里的黎利面无表情地望着手里的一封信,脸色阴沉得可怕。

    这封信是一封检举信,一名跟随黎利在清化府举兵的嫡系叛将向黎利检举,揭发阮焉和陈元私下里正在四处联络叛军将领,想要意图不轨。

    值得一提的是,这名嫡系叛将并不在乂安城,而是驻扎在与清化府明军对峙的一个县城里,既然连他都知道阮焉和陈元图谋不轨的事情,那么表明此事已经非常严重。

    尤其令黎利感到恼怒的是,那名嫡系叛将在信里告诉他,现在叛军中流传着一个传言,说当年大明的定南将军之所以能在交趾三战三捷,先是夜袭了安梁县城,接着在落叶坡伏击了叛军,然后夺回了谅江府,是黎利与定南将军暗中达成了协议,以换取定南将军支持他担任交趾的大土司。

    否则,凭着当年的局势,叛军已然攻克了交趾全境,岂会落得如此的下场。

    有两件事情成为了这个传言的绝佳佐证,一个是明军在清化城成功撤退而负责围困的叛军将领黎戈没有追击,另外一个就是谅江城的七千叛军面对新安府和谅山府拼凑出来的万余明军竟然弃城而逃。

    两件事情完全不符合常理,如果黎戈前去追击撤退的清化城军民,那么必能歼灭其中的巨大部分,可是黎戈却一反常态没有这样做,而谅江城的七千叛军要是守城的话,新安府和谅山府的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明军根本就无法攻下谅江城。

    在这两件事情中,坐视清化城军民撤退的黎戈无疑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倘若说谅江城的叛军当时担心大明骁武军乘坐海船从新安府登陆后进攻谅江城因此才撤离,这样还情有可原,可黎戈眼睁睁地让清化城军民从容撤走,还严令部下不准追击,这就令人无法理解了。

    当叛军在交趾占据优势的时候,没人会提明军的清化大撤退和叛军撤离谅江府的事情,可现在叛军被明军和占城**队南北夹击,成为了瓮中之鳖,这就使得叛军军心浮动,矛盾重生。

    自从被困在乂安城后,黎利的脾气就变得越来越暴躁,故而没人敢将市面上的流言蜚语告诉他。

    如果不是那名追随黎利已久的嫡系叛将把这件事情向黎利汇报,黎利一直还蒙在鼓里,对他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阮焉和陈元可谓是黎利身边最有才华的文臣武将,阮焉善谋而陈元善战,在叛军中颇有声望,去年就是陈元率军突袭了青云城,切断了占城王南撤的道路,进而将占城王堵在了卡塔城,最终死在了叛军的刀下。

    一旦阮焉和陈元暗中联合起来的话,那么对黎利来说将是一件无比糟糕的事情,他很可能被两人架空。

    所谓空穴来风,军中的那些流言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就出现,一定是有人暗中兴风作浪。

    联想到市面上流传的一些内容是只有黎利和阮焉知道的机密,尤其是李云天给黎利交趾土司的许诺,知道的人除了李云天、定南将军和黎利外只有阮焉,这使得黎利不由得怀疑阮焉。

    黎利现在并不知道,当年在小河镇跟他谈判的那个年轻人就是大明的定南将军,一直以为李云天是定南将军派来跟他谈判的心腹,无论如何都他都不会想到李云天会孤身犯险来小河镇见他。

    很显然,如果是李云天传出去此事的话,那么明军肯定早已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以此来打击叛军的士气。

    可自从明军向叛军发动进攻以来,从没有向外界提及过李云天与黎利之间的交易,好像李云天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这件事情,因此黎利自然而然地就将李云天和定南将军的嫌疑给排除了,毕竟私下与敌军议和是明军的大忌。

    在黎利看来,李云天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形下才与他议和的,只不过李云天太过狡诈奸猾,竟然使用了缓兵之计,不仅利用一年的时间来积蓄力量还诱使他进攻占城国,以至于他沦落到如今的这步田地。

    如果叛军中的流言是阮焉散播出去的,那么阮焉和陈元暗中勾结的事情很可能就是真的,两人联手的话即便是黎利也要陷入被动。

    “来人,传蔡将军!”放下手里的那封检举信后,黎利皱着眉头沉思了良久,宏声向门外的亲兵喊道。

    黎利口中的蔡将军自然指的是蔡福,自从蔡福护送黎戈和黎利家眷从交州城明军的包围圈里逃出来,他就已经获得了黎利的信任,到了乂安城后更是尽心尽力地伺候着黎利和黎利家眷,现在已经成为了黎利的心腹。

    此时此刻,与手下的那些叛军将领们相比,黎利更相信蔡福这个“外人”,由于蔡福是大明的叛将,在叛军中没有什么根基故而只能依靠黎利,在黎利眼中与家仆无疑。

    很显然,事关黎利核心利益的时候,家仆远比那些叛军将领可靠,因此黎利才会第一时间想到蔡福,蔡福不仅对他忠心耿耿,而且在大明官场浮沉二三十年,见惯了官场的争斗,能给他出谋划策。

    “王爷,小人有何能为王爷效劳的?”不久后,蔡福一脸谄媚地走进了屋子,躬身向黎利说道。

    “你看看这个。”黎利不动声色地将那封检举信递向了蔡福。

    蔡福连忙接了过去,打开一看顿时微微一怔,双目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随后匆忙看完信,将信恭敬地放在了蔡福面前的桌上。

    “蔡将军,你对此事有何看法?”黎利目睹了蔡福,见蔡福只是微微一错愕,立刻意识到蔡福可能也知道此事,于是盯着他沉声问道。

    “王爷,小人本是外人,本不应该介入到这种军国大事中,不过既然王爷看得起小人,那么小人也只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蔡福闻言显得很为难,见黎利注视着他于是犹豫了一下,好像下定了决心,向黎利一躬身,沉声说道,“如果小人的言语有不妥之处,还望王爷恕罪!”

第499章 海关的雏形

    “今天无论你说什么,本王都恕你无罪!”黎利已经从蔡福反常的言行举止中猜到他可能知道一些隐情,因此冲着蔡福点了点头,神情严肃地回答。

    “王爷,小人听说王爷为了当交趾的土司与明军的定南将军达成了协议,进而不仅放过了清化城的明军,还把谅江府当做礼物送给了定南将军,使得我义军错失了将明军赶走的良机。”

    虽然黎利答应了他的要求,可蔡福心中好像还是有些顾虑,踌躇了一番后这才开口,小心翼翼地望着黎利。

    “还有什么?”黎利闻言嘴角流露出一丝冷笑,面无表情地问道,他早就猜到了这件事情,现在更在意另外一件事情。

    “王爷,小人听说阮先生和陈将军近来走得比较近,两人时常巡查各处的军务,与军中的将领以及地方上的官员关系甚是融洽。”蔡福再度犹豫了一下,然后试探性地向黎利说道。

    不得不说,蔡福所用言辞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没有指出阮焉和陈元两人之间是否有图谋不轨之举,又暗示了两人暗中勾结。

    “来人,让黎知府来见本王。”听闻阮焉和陈元与叛军将领、官员的关系非常融洽,黎利不由得握紧了右拳,脸色变得更加阴沉,这岂不是意味着阮焉和陈元在收拢人心?随后,他皱着眉头面色铁青地向门外喊了一声。

    黎知府就是黎只,虽然黎只也姓黎但与黎利并无亲缘关系,不过他是最早追随黎利举兵叛乱的一批人,生性稳重而富有谋略。

    当年让黎利舍弃明军重兵把守的清化府转而攻打明军兵力薄弱的乂安府重大战略转变就出自黎只之手,进而使得黎利的队伍从交趾的叛军中脱颖而出,逐渐发展壮大,故而黎利对黎只一直信赖有加,将其视为心腹。

    如今阮焉和陈元涉嫌心怀叵测,图谋不轨,故而黎利自然要将黎只喊来商议。

    “王爷,万万不可惊动黎知府。”黎利的话音刚落,蔡福就急声阻止,低声说道,“黎知府虽然对王爷忠心耿耿,但他与阮先生惺惺相惜,届时一定会为阮先生说话,万一要是走漏了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回来!”黎利闻言心中不由得一震,连忙喊住了门外准备离开的亲兵,他差点忘了这件事情,黎只素来欣赏阮焉的才华,必定会想办法为其开脱,倘若此事传到了阮焉和陈元的耳中,那么十有**会使得两人联手发难,到时候他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王爷,小人觉得此事不宜张扬,依小人之见外面的传言并不可信,不如让两位黎将军暗中调查,看看阮先生和陈将军是否有二心,然后王爷再做定夺。”

    蔡福沉吟了一下,随后给黎利出了一个稳妥主意,毕竟阮焉和陈元是叛军的两位重要人物,岂能轻易定两人的罪名,否则将引起叛军的骚动。

    黎利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还是蔡福想得周全,等到收集了阮焉和陈元两人确凿罪证,那么他就可以下手了,也免得引发叛军人心不稳。

    见黎利点头,蔡福的嘴角不由得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随后又恢复了恭敬的神色。

    与乂安城沉闷压抑的氛围相比,新安城里洋溢着轻松欢快的氛围,此次从南阳归来的海外贸易船队带回来不少的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下船后被安置在了城里,这使得城内万人空巷,百姓们都饶有兴致地跑到街头来看热闹,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云屯港,百余名云屯市舶司的官吏分成三组登上了满载而归的郑和宝船,清点上面的装载的金银珠宝、琥珀水晶、白珠青玉、苏木胡椒以及土产、海货等从南洋诸国交易而来的物品。

    按照规定,李云天要对海外交易运来的物品征收百分百的关税,也就是说商人们要把运到云屯港的一半货物当做税金上缴,既包括金银珠宝也包括土产海货。

    除了关税外,商人们还要承担此次护航水师的花费,折算一下的话,其价值约占货物总量的一成,这部分的费用称为军税。

    也就是说,海外贸易所运回来的那些货物中只有四成归商人们所有,五成是关税,剩下的一成是水师的军税,如此一来李云天就将水师给养了起来。

    看起来那些商人好像吃了大亏,但仔细一算其实他们依旧有着巨额利润。

    通常来说,由于古代货品流通艰难,这就使得海外贸易的商品“物以稀为贵”,因此海外贸易的利润通常都在数倍、十数倍甚是数十倍,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暴利行业。

    即便只有四成的货物归那些商人,那些商人也同样会赚一个盆满钵满,足以捞回他们所出本钱三倍以上的纯利润,这可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再者说了,如果没有官府的组织以及水师的护航,商人们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次海外贸易,因此大家岂会对关税和水师开销有怨言?

    云屯市舶司的官吏是大明四个市舶司中最多的,有一百多人,这里的官吏指的是在云屯市舶司编制内的人员,既有官员也有吏员,并不包括那些打杂的、跑腿的。

    在李云天的规划中,云屯市舶司被他当做海关的试点,磨砺里面的那些吏员,以在将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海关体系,用以应对未来大明的海外贸易。

    值得一提的是,李云天将云屯市舶司的百余名官吏分为三组,分别对船上货物查验一遍,然后核对三组人员的查验结果,以免发生漏报和瞒报的现象。

    其实,按理来说船上的货物都要在云屯市舶司卸载后清查,可是云屯市舶司没有能装载如此多货物的仓库,同时那些货物搬上搬下也非常麻烦,故而李云天就让云屯市舶司的人登船查验。

    当云屯市舶司的官吏查验完货物数量后将开出三份货品清单,一份是上缴关税的货物,一份是上缴军税的货物,最后一份就是属于商人的货物,那些商人凭借货品清单提取货物。

    为了确保货品清单的真实性,每张货品清单一式三份,一份交由云屯市舶司保管,用作留底;一份发给码头货场查验货物的官吏对账,账目对清后放行;另外一份由商人自己保管,提货的时候上交。

    可以说,李云天已经制订了一套货品出关和入关的系统体系,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极力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由于交趾的市场无法消化掉海外贸易的货物,因此在云屯市舶司查验完货物后船队就会北上,依次在广州市舶司、福州市舶司、宁波市舶司和天津港停靠,在这四个港口各自卸下一部分货物进行出售。

    总体比例是,广州市舶司卸载一成五的货物,福州市舶司卸载一成五的货物,宁波市舶司卸载五成的货物,天津港卸载两成的货物。

    由此一来可以就近寻找买家,节省了不少中间运输的环节,进而更方便将货物铺遍整个大明,给买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当郑和宝船上运载的货物统计出来后,其价值也随之报到了李云天那里,保守估算,此次海外贸易带来的南洋诸国的货物值一千两百万两白银,约占大明一年财政总收入的三成,是大明户部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四倍,要知道大明户部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也不过三百多万两白银。

    如果将这批海外贸易的税收上缴朝廷的话,意味着朝廷能从中得到三百万两的税银,相当于多了一年的财政收入。

    说起来这次能有如此巨大的利益收获,负责商事的赵元才居功至伟,正是由于他对南洋诸国商业的了解,这才能从其中获取如此巨额的利润,也使得随船的那些商人们心服口服。

    虽然李云天定下了云屯市舶司所收的关税中自留一半,另外一半上交户部国库,但那是以后要考虑的事情,现阶段他还不想把那一半关税给户部。

    这并不是李云天想要将那一半税收截留,而是他要将这一半关税送给宣德帝,以充盈宣德帝的内库。

    由于洪武帝和永乐帝时期的连年征战和天灾**,作为大明天子的宣德帝内库中并没有多少银子,李云天之所以能开展海外贸易全凭宣德帝的恩旨,他自然要把关税给宣德帝了,同时也是让宣德帝意识到海外贸易的巨大经济利益。

    至于户部,并没有由头开口找李云天要这笔关税,原因很简单,市舶司归所属的布政使司管辖,其税收上缴地方府库,毋须上交户部的国库。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市舶司隶属当地布政使司外,还与大明实行海禁以及朝贡体系有着莫大关系。

    洪武帝最开始设立市舶司的时候是为了收取海外货品的税金,不过颁布海禁令后,进出市舶司的船只全部都是前来大明的贡船,市舶司按照传统货物对贡船上的物品征收其低价百分之二十为关税。

    因为海外贸易货物的进出**易价格与成本价格间的相差甚远,再加上除了贡船没有商船进市舶司,故而市舶司可收到的税赋微乎其微,户部自然不会看在眼里。

    所以,即使户部现在再怎么眼红,也没办法开口从李云天那里讨要关税的税银,否则就违背了大明的律令。

第500章 动荡

    宣德四年十二月中旬,乂安城上空乌云密布,天气阴沉得可怕,根据老人们的经验,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萧瑟的寒风中,乂安城南门和北门的街道上聚满了拖儿带女的居民,被守城的叛军挡在了门口处禁止他们出城,现场吵闹一片,声音喧哗,形势异常混乱。

    乂安城的粮食在这个月初就已经吃光了,现在不仅城里的居民,就是叛军士兵也勒紧了裤腰带,一天只能吃个七成饱。

    叛军所控制的地区去年的粮食收成本就不好,而黎利为了对抗明军又从演州府、新平府、顺化府和升华府拉来了不少壮丁,再加上跟随叛军逃难到乂安府的百姓,乂安府凭空增加了三四十万人,单单乂安城叛军的数量就达到了十几万,这无疑加剧了乂安府粮食的消耗。

    按照李云天的部署,明军在清化府和演州府严阵以待,防止乂安府的叛军突围,而且乂安府西部的南掌王国也李云天的要求下在边境陈兵五万,阻止叛军进入南掌地界。

    如此一来,乂安府叛军北面、西面和南面的逃路已经被堵死,只剩下东面沿海地区可逃。

    不过,先不说叛军能不能找到足够的运兵船只,他们想要出海并不容易,因为大明的一支由十几艘船只组成的水师部队以清化港为基地,在乂安府东面的海域游弋,一旦发现海岸线上有船只就会发动攻击将其击沉。

    这使得叛军从海上逃亡的道路也被封锁,要想走水路的话只能在夜色下乘小船偷渡离开,很显然这无法将叛军的大部队运送出去。

    黎利已经看出了明军想要将叛军困死在乂安府的目的,因此想要打破困军,率军突围进入乂安府西面的南掌王国,结果在边境地区遭到了南掌军队的迎头痛击,硬生生地被打了回来。

    这并不是南掌军队的战斗力有么多强悍,而是在交趾经历了一连串的失利后,叛军的士气已经深受打击,主力部队更是在交州府和占城国的战斗而伤亡惨重,现在仅仅剩下三万人左右。

    因此,现在的叛军已经今非昔比,除了那三万主力尚能拼死一战外,其余的人根本就无法打硬仗和恶仗,再加上士气低落,自然无法攻破南掌军队的防线。

    与此同时,南掌王很清楚,一旦使得叛军进入南掌王国的地盘会使得南掌王国陷入巨大的麻烦,故而下令严防死守,牢牢地挡住了交趾叛军西逃的步伐。

    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交趾叛军一共向南掌王国边境进攻了两次,两次都铩羽而归。

    时至今日,伴随着南掌王接连向边境增兵,边境上的南掌军队已经达到了八万之巨,给交趾叛军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原本按照阮焉的建议,叛军应该在夏季过后趁着秋冬时节山里的瘴气消退时放弃乂安城,全军向南掌王国突围,只要能逃进南掌王国的深山里那么明军和占城的军队就将毫无办法,届时只需要对付南掌国的军队,而南掌**队的战斗力要比明军弱得多,比较容易对付。

    由于阮焉的提议是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战,因此黎利心中有所顾虑,一旦叛军大举向南掌王国进攻,那么清化府和演州府的明军、占城军队一定会趁机杀进乂安府,夺了乂安城。

    万一叛军无法在第一时间攻破南掌军队的防线,那么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因此黎利并没有采纳阮焉的提议,先后两次派军攻打南掌军队,结果无功而返。

    由于叛军的两次进攻使得南掌国王警觉起来,大举向边境调兵,使得南掌军队的防线更加稳固,而叛军因为白白耽误了绝佳的进攻时间,处境每况日下。

    面对着李云天打造的这个铁桶阵,不要说黎利,就连一向足智多谋的阮焉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明军现在不仅占据了战场上的优势,而且还处于守势,这就很难使得叛军有什么好机会。

    黎利和阮焉很清楚,这个冬季叛军必须要撤离乂安府,否则叛军就会发生崩溃,不是因为明军的进攻而是由于缺少粮食,再骁勇善战的士兵忍饥挨饿的话也无法进行战斗。

    尤为重要的是,一旦叛军连每天半饱的粮食都无法供应,叛军中必将发生骚乱,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确保叛军的军粮,黎利早就做好了准备,现在的军粮足够维持叛军七成饱状态三个月,可城里的居民和乡镇百姓他就无暇顾及了,只能任其自谋生路。

    由于乂安城里已经找不到粮食,居民们为了活命唯有离开寻找粮食,但叛军很显然不希望那些居民走,既是对叛军士气的打击,也会把叛军的境况泄露给明军,关键时刻还能拉来协助守城。

    因此,那些想要逃走的居民在城门处被叛军拦了下来,态度强硬地让他们回家,而居民们早已经饥肠辘辘,回去岂不是只有等死,故而聚集在城门处哀求叛军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出城找粮食吃。

    守门的叛军当然不敢放行了,如今乂安府的粮食都已经被消耗殆尽,这些居民们想要活命唯有北上清化府或者南下演州府,到明军控制的地区内才能找到粮食,谁不想活了放那些居民前去“投敌”。

    “平定王当年为了当交趾的土司私下与明军议和,白白放弃了大好的局势,结果却被明军所骗,现在又要拉着大家陪死,根本就不顾及大家的死活,大家现在跟他们拼了,只要能出城就有活路,否则只能白白在这里等死。”

    就在北城城门处的居民苦苦哀求叛军士兵放他们出城时,身后的队伍中忽然爆发出了一声大吼,由于现场的居民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也不知道开口说话的是谁。

    “对,跟他们拼了!”

    “只有出去才有活路!”

    “平定王自私自利,就想着给自己捞好处,心里完全没有咱们,咱们没必要留在这里陪死!”

    ……

    伴随着这声大吼,现场居民心中压抑已久的情绪随即被引爆,在人群中七嘴八舌地喊了起来。

    随即,人们潮水般向城门口涌去,顷刻之间就冲散了挡在前面的叛军士兵,争先恐后地奔向城门。

    “快,关城门!”南城城门楼上的守将万万没有料到现场的形势会失控,顿时大吃了一惊,连忙高声下达了命令。

    可惜,守将的命令晚了一步,不等城门洞里的叛军关上城门百姓们已经冲了过来,推开即将合上的城门后一窝蜂地逃了出去,没命地向南方奔去。

    面对着那些发狂般涌出城门的百姓,城门处的叛军根本就没有好办法,由于现场的百姓人数众多,他们只能阻止一小部分人,大部分的百姓都成功逃出了城。

    得知南门可以离开的消息后,乂安城的百姓们顿时沸腾了起来,纷纷涌向了南门,谁都不想留在城里被活活饿死。

    可惜这些人的运气不好,黎利知道南城城门被百姓冲开后立刻调集部队前去增援,与现场的百姓爆发了一场冲突后重新夺回了城门,将准备逃出城的百姓给赶了回去。

    冲突过后,南城城门处的街道上血迹斑斑,一派狼藉,不仅横七竖八地倒满了冰冷的尸体和血流满面的伤者,而且还散落着众多行李包裹,是居民们仓惶逃走时掉落的。

    一些家人围在尸体和伤者身旁失声痛哭,痛苦的呻吟声和凄厉的痛哭声在空中回荡,听上去异常凄惨。

    “王爷,不能再把那些百姓留在城里了,城中现在没吃没喝,百姓们无法存活下去,势必再度与我义军爆发冲突。”

    南城城门的冲突平息后,阮焉急匆匆地前去找黎利,忧心忡忡地向黎利说道,想要让黎利放百姓们出城。

    从长远来看叛军的根基是交趾的民心,一旦民心散了那么叛军也就没有了未来,因此阮焉并不愿意看见叛军与交趾百姓的关系搞得太僵。

    “阮先生,本王何尝不想让那些百姓出城逃生,可是如果城里的百姓一走,那么乂安城就成为一座空城,明军得知后必定前来围困,我义军届时将被困死在乂安城。”

    黎利望了一眼阮焉一眼,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随后沉吟了一下说道,“为了城内居民的生计,本王已经决定调用一部分军粮来解决他们的口粮,共度难关。”

    “王爷,乂安城不能再待了,明军就是想让我义军困守此孤城,消耗我军的军粮,打击我军的士气。”

    阮焉闻言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沉声向黎利说道,“依下官看来,我军可以向演州府方向突围,演州府的兵力主要以占城士兵为主,作战能力是最弱的一个,明军绝对不会想到我军会从演州府突围,攻其不备下决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本王也正是此意。”黎利点了点头,看似随意地问道,“阮先生,你觉得此次突围谁来当先锋,为我军开路?”

    “王爷,依下官来看,陈将军勇武善战,处事沉稳,是先锋的不二人选。”阮焉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想到了一个人选,不可否认陈元是叛军中的第一战将,否则去年黎利也不会派陈元攻占青云城切断占城王的退路。

    “如此甚好。”黎利闻言眉头不经意地皱了皱,接着问道,“阮先生,你觉得陈将军应该带多少人马前去?”

    “王爷,此次我军是突袭,兵贵精而不贵多,依下官之见可让陈将军率领我义军主力,一举攻陷占城士兵在演州府的大营!”

    阮焉沉吟了一下,沉声回答,“只要击溃了占城士兵,那么我义军就能在明军赶来增援前穿过占城士兵所组成的封锁线。”

    “嗯,就依阮先生所言。”听闻阮焉让陈元掌管叛军的主力,黎利的双目顿时闪过了一丝不易觉察阴冷,随后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肯定了阮焉的提议。

    “去,把蔡将军和两位黎将军喊来。”阮焉没有觉察出黎利的异样,与黎利又聊了一些叛军的军务后起身告辞,等他走后黎利的脸色立刻变得十分难看,冲着门外的亲兵喊了一声。

第502章 离间计

    晚上,乂安城,一所气派的宅院。

    “蔡将军,这杯酒本官敬你,如果不是你雪中送炭帮了本官,本官将无法东山再起。”后院的客厅,范友端起酒杯笑着向坐在对面的蔡福说道。

    由于乂安城现在粮食短缺,故而桌上的酒菜显得有些寒酸,只有两荤三素而已,不过已经非常难得,在城里只有范友这种高级将领才能享有这样的待遇。

    “举手之劳而已,何足挂齿。”蔡福笑眯眯地举起酒杯与范友碰了一下,“以后还望范将军多多关照。”

    “放心,今后有我一口吃的就绝对不会饿着你。”范友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用力拍了拍胸口说道,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

    “那就谢过范将军了!”蔡福的双目闪过一道不易觉察的精光,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随后,两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屋子里的气氛显得十分轻快。

    黎利万万不会想到范友会对他说谎,陈元确实是与范友等叛军将领在一起喝过酒,但是却没有说过他的坏话,只是鼓舞那些将军的士气而已,所谓陈元对他不满是范友杜撰出来的。

    不止范友,黎海和黎戈也欺骗了黎利,两人的目的和范友一样都是整垮陈元和阮焉。

    随着黎利与李云天私下议和的流言传出去后,黎海和黎戈的日子就过得比较郁闷,因为黎戈正是坐视明军清化大撤退的叛军主角,而黎海则参与了谅江城叛军的撤离,他被黎利派去监督谅江城守将撤退,因此两人都卷进了事态中,可谓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因此,两人对泄露了黎利与李云天议和事情的阮焉是万分痛恨,当然要处之而后快了。

    至于黎海和黎戈是如何知道泄密的人是阮焉,自然是与两人交好的蔡福“无意”中泄露出去的,毕竟当年是蔡福将李云天带去的小河镇。

    不过包括黎利在内,没人怀疑向外散播黎利和李云天私下议和事情的人会是蔡福,一是蔡福并没有参与当时的谈判,并不知道谈判的内容,二来蔡福是大明的叛将,明军除之而后快岂会与他勾结?

    谁也不会想到,蔡福竟然被李云天所收服,成为了明军安插在叛军中的卧底,暗中给李云天效力。

    正是因为蔡福按照李云天的指令在叛军中的挑破离间,黎海和黎戈这才对阮焉和陈元恨之入骨,欲置两人于死地。

    拉拢失意的范友自然也是李云天制定的一个策略,目的就是给予阮焉和陈元最后一击,有范友作证的话黎利将打消心中最后一丝顾虑,进而对阮焉和陈元痛下杀手。

    范友在经历了落叶坡的惨败后事业可谓陷入了低谷,以前门庭若市的家里猛然间变得门可罗雀,使得他体验到了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故而,为了能重新爬上事业的高峰,在蔡福一步步的诱惑下范友逐渐迷失了自己,名利之心急剧膨胀,进而决定将陈元整下去取而代之。

    蔡福可谓是李云天在交趾叛军中布下的一颗重要棋子,李云天之所以对乂安府的叛军采用围而不攻的策略,一方面是要将他们困死在乂安府,另外一方面就是等着蔡福在叛军内部“兴风作浪”。

    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虽然李云天完全有能力拿下乂安城,但他可不想士兵们白白死在攻城战上,因此自然要想办法扰乱叛军的军心,而离间计无疑是破坏叛军内部团结的最佳途径。

    其实,蔡福除了在叛军中使用离间计外还案子里协助李云天策反了叛军的一些将领,使得那些将领临阵倒戈,否则明军岂能如此轻易地攻下交州城、立濂城、东关和清化城?

    看起来明军攻占交州府和清化府好像非常容易,其实暗地里李云天下了不少工夫来策反叛军将领,送出去了不少财物,进而避免了明军的重大伤亡。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乂安城发生了一件令叛军上下震动的惊天事件:黎利以商议军务为由将陈元和阮焉以及两人的属下诱骗到了家中,然后以两人暗通明军的罪名让早已经埋伏好的亲兵将两人及其属下全部当场格杀。

    与此同时,范友和蔡福进入了陈元所属军队的兵营中,杀死了大量与陈元关系密切的武官和士兵,迅速掌握了兵营的大权。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黎利不得不杀了陈元和阮焉,两人在叛军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留着的话保不准会出意外。

    事后,黎利公布了阮焉和陈元的罪证,一封伪造的两人与明军往来的信件,可怜阮焉和陈元对黎利忠心耿耿,到头来落得一个莫名惨死的下场,直到被杀两人都不明白黎利为何突然要杀他们。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叛军的将领和官员们都被惊呆了,谁也想不到阮焉和陈元就这么死了。

    黎只对此大为不解,曾经单独找过黎利,后来有人看见黎只神情沮丧地离开了黎利的房间,自此变得沉默寡言。

    黎利不想叛军纠结阮焉和陈元被杀一事,因此他已经安排好了突围的方案,为了转移叛军的注意力在阮焉和陈元死后就公布了出去:

    大年三十的晚上,范友将率领乂安叛军的五万主力进攻演州府占城军营,一鼓作气击溃军营里的六万占城士兵,然后从占城士兵的防区进入山里与明军周旋。

    黎利之所以将突围的时间定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是因为除夕是大明一年里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届时交趾的明军也要过年,这就给了叛军的逃走创造了机会。

    从乂安府进入演州府主要有两条路,相距八十多里,一条路由三万明军把守,另外一条路由六万占城士兵把守,分别在两条路的险要之处设有大营驻扎大军。

    由于明军的战斗力要高于占城军,而且三万明军中有两万是精锐的骁武军,所以黎利自然选择以占城士兵的防区为突破口。

    而且,占城军的大营设在演州府西北部,距离南掌王国仅有二十多里,明军的大营设在演州府东北部。

    如此一来就给了叛军可乘之机,只要叛军能一举击溃占城军大营的占城士兵,那么就可以在演州府明军赶到救援前通过占城军的防线。

    大年三十上午,演州港。

    两艘郑和宝船在五艘水师战船的护送下停在了演州港,港口的人并没有对体积庞大的郑和宝船到来感到新奇,有条不紊地忙着自己的事情。

    自从明军围困乂安府后,每个月基本上都会有郑和海船抵达演州港,源源不断地从新安府把军事物资运来,这使得港口的百姓们早已经习以为常。

    几名穿着黑色军装的骁武军武官从一艘战船下来,领头的是一名佩戴着少校军衔、身材魁梧的年轻人,快步上了一辆停在码头的马车,一名眉清目秀的上尉跟着他进入了车厢。

    随后,马车在一群全副武装的骁武军士兵的簇拥下驶向了演州城。

    “大哥,黎利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你已经织好了一张大网,就等着他往里面钻了。”马车里,那名上尉微笑着向坐在对面的少校说道。

    如果有人认识这名年轻俊朗的少校的话,会惊讶地发现他竟然是执掌大明广西、交趾军政大权的定南将军,此时竟然不在太原城与太原城的军民欢度春节,而是悄然来了这里。

    当然了,骁武军中私下里能喊李云天大哥的,除了李大牛外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雷婷。

    李大牛现在在清化府负责明军围困乂安府叛军的军务,说起来也是李大牛的运气使然,原本按照李云天的计划在围困清华城的时候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消灭前来救援的黎利叛军。

    可惜阮焉看穿了李云天的意图,劝说黎利放弃了救援,改为在乂安城驻扎,等待明军前来进攻,依靠乂安城的城墙来阻挡和杀伤明军。

    因此,李云天随之改变了策略,对乂安府是围而不攻将叛军困在了乂安府,等乂安府的粮食消耗殆尽后叛军自然不攻自乱。

    这也使得李大牛幸运地赶上了对交趾叛军的最后一战,李云天于是将清化府围困叛军的军权交给了他,使得李云天能在这一战中立下军功,进而得以晋升官职。

    “已经两年多了,交趾也该安稳了。”李云天微微一笑,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自从来到交趾他就被军务和政务所缠身,一天从早忙到晚,等交趾的事情结束后他要向宣德帝请旨,好好休一个大假。

    “大哥,交趾叛军被平定后,如何安抚多格萨酋长和隆德斯酋长?”雷婷闻言笑了笑,随后想到了一件事情不由得开口问道。

    在李云天的安排下,明军的官吏迅速出击,已经趁着占城局势动荡在大多数城市都建立了政权体系,任命了大量官员。

    由于占城国的五大酋长中只剩下多格萨大酋长和隆德斯大酋长,其余三位酋长皆死在叛军之手,而多格萨大酋长和隆德斯大酋长现在都在演州府的占城军大营,准备向交趾叛军复仇,无法顾及到占城国国内的局势,这也使得明军在占城国的行动少了许多制约。

    其实,李云天之所以对乂安府的叛军围而不攻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用意,那就是将多格萨大酋长和隆德斯大酋长拖在演州府,这样一来经历了交趾叛军入侵的占城国必将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有利于明军官吏在当地行事。

    多格萨大酋长和隆德斯大酋长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当他们在演州府想要向交趾叛军复仇的时候,占城国国内的局势已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第503章 左右逢源

    “经历今晚一役后,占城和叛军必将两败俱伤,届时大哥就可以向多格萨和隆德斯摊牌了。”李云天沉吟了一下,微笑着看向了雷婷,“大哥相信他们是聪明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大哥,什么时候让他们知道德恩安王子还活着?”雷婷闻言微微颔首,然后笑着娇声问道。

    今晚占城军和叛军将爆发一场惨烈的战斗,占城军经此一役无疑会元气大伤,面对李云天的压力必定会屈服,很显然占城军连叛军都打不过更别说与明军对抗了。

    而且,李云天还有一个杀手锏,这个杀手锏就是占城王七岁的幼子德恩安王子,当卡塔城被叛军攻破后,德恩安王子被李云天预先派进城里的人从宫殿里趁乱掳走,然后交给了蔡福秘密送出城,现在隐居在占城的一个村镇里。

    李云天之所以要花费大力气把德恩安王子从叛军的屠刀下救下,自然不是为了让他来继承未来占城王的王位,而是为了能避开大明的太祖遗训,把被洪武皇帝列为不征之国的占城名正言顺地并入大明的版图。

    按照原先的计划,李云天是想等交趾叛军屠了占城王族后接收占城,不过后来他经过仔细斟酌觉得这个办法并不稳妥。

    占城与交趾的情形不同,它类似于联邦制,国王下面有五大酋长,五大酋长下面又有十五个负责当地事务的酋长,因此即便占城王族被叛军杀光,那么五大酋长也不会那么容易屈服,绝对会另选国王出来。

    因此,李云天决定“挟天子以令诸侯”,留下占城王族的一名后裔,以臣服占城的五大酋长。

    在李云天看来,如果德恩安王子向宣德帝上表请求让占城并入大明,那么这件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很多,宣德帝所要做的就是恩准德恩安王子的奏表,进而大明从法理上拥有占城。

    即便是多格萨和隆德斯不愿意也无可奈何,毕竟德恩安王子是占城国的合法继承人,是占城的最高通知者,要是两人敢轻举妄动的话李云天会毫不犹豫地在德恩安王子的“求助”下出兵平叛。

    作为一个七岁的孩童来说,除了按照大人们的意思来办事外根本就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自然不会反对占城并入大明,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影响和意义。

    “你去安排一下,通知他们把德恩安王子送到多海城。”李云天也在考虑德恩安王子出现时机的问题,于是沉吟了一下后向雷婷说道。

    德恩安王子不能出现得太早,否则将影响李云天在占城的布局,使得占城的官员和百姓以其马首是瞻,重新恢复占城官场的秩序。

    但也不能出现得太晚,这样容易引起外界的怀疑不说,也不利于李云天推动把占城并入大明的事宜。

    因此,德恩安王子出现的时机非常重要,既要顺理成章又要恰到好处,以免外界怀疑德恩安王子被救与明军有关。

    “嗯,我等下就去办这件事。”雷婷闻言向李云天点了一下头,娇声应道,脸上洋溢着温馨的笑容,她很开心自己能成为李云天的助手,协助李云天处理交趾、广西的军政事务。

    演州城,府衙后院。

    “参见总兵大人!”李云天和雷婷来到后院时,早已经守在的院门门口的王彬领着几名骁武军的重要将领快步迎了上来,在李云天面前立正后行军礼。

    经过两年多的相处,王彬和梁少杰等人早已经融入到了骁武军,平常皆按照骁武军的规章制度行事,在经历了最初的新奇感后已经喜欢上了这种朝气蓬勃、青春洋溢的军营生活。

    李云天微笑着回了一个军礼,在王彬等人的陪同下进入了客厅,一路上众人有说有笑,气氛异常轻松,毕竟现在明军在交趾占据着绝对优势,剿灭交趾叛军是迟早的事情。

    这次来演州城,李云天打着的是慰问演州府明军的旗号,那两艘郑和宝船上都是他带来的慰问品,其中一艘船上的慰问品给占城军,再怎么说占城军现在协助明军作战。

    午宴后,李云天与王彬等明军的重要将领召集起来开了一个战备会议,要求众人整军备战,晚上乂安府的叛军很可能会突围,让他们做好出战的准备。

    王彬等人早就等着与叛军一战,闻言顿时欣喜不已,如果不是李云天的围困计划他们早就忍不住攻进乂安城活捉黎利。

    “雷将军,你留一下。”战备会议结束后王彬等人纷纷起身前去军营安排布置,准备晚上的出战事宜,李云天想起了一件事情,喊住了一名已经走到门口的年轻武官。

    “总兵大人,有何事吩咐?”那名年轻武官连忙转回来,沉声问道

    “雷将军,你们兄妹一年多未见,陪你妹妹好好说说话吧。”李云天望了一眼立在一旁的雷婷,笑着向那名年轻武官点了点头,抬步走出了客厅。

    “小妹,你告诉二哥,今天晚上是不是有大仗要打?”年轻武官微微怔了一下,随后看向了雷婷,笑着问道。

    这名年轻武官就是雷婷的二哥雷烈,宣德二年奉雷啸天之命率领着一千漕帮子弟来到交趾协助骁武军平叛,并在骁武军在广西征兵的时候加入了骁武军。

    今年年初,雷烈参加了明军对叛军发动的进攻,从交州府一直打到了清化府,由于作战英勇所以被李云天授为了偏将。

    偏将是一个杂号将军,与参将和游击将军由皇上亲自任命的正统将军不同,在战时由总兵官根据战场上的需要而设定,可谓是将军名号中最低的一级。

    “二哥,你回去好好准备,晚上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雷婷闻言笑了起来,取出一封信递了过去,“这是二嫂给你写的信。”

    雷烈见状不由得大喜,连忙接过信封打开看了起来,他一出来就是两年难免思念家中的妻儿。

    看完信,雷烈心满意地地吁了一口气,将信小心翼翼地贴身收好,然后与雷婷在院子里漫步,边走边聊着漕帮的近况。

    自从漕帮副帮主范青山在与雷啸天的权力争斗中落败后,漕帮的大权就已经掌握在了雷啸天的手中,这几年来漕帮波澜不惊,没有任何人挑战雷啸天的权威,一切事务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小妹,你也不小了,早到了出阁的年龄,是该为以后做做打算了。”行至院中一个僻静的地方,雷烈忽然语峰一转,意味深长地向雷婷说道。

    “二哥,妹子心中有数。”雷婷闻言脸颊顿时一红,有些忸怩地回答。

    “小妹,不是二哥说你,你现在已经跟在总兵大人身边两年多了,现在不仅总兵大人身边的人,就连我们都知道你是女儿身,私下里已经引起了不少议论。”

    雷烈见状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苦口婆心地劝道,“小妹,你是一个未出阁的大姑娘,总不能没有名分就这样待在总兵大人身边吧?传出去以后不仅你的名声毁了,总兵大人也会受到非议。”

    雷婷闻言不由得沉默了,双目流露出黯然的神色,现在李云天整天忙着交趾和广西的公务,她岂能扰乱李云天的心神,只要这么默默地陪在李云天的身边她就已经足够了。

    见雷婷脸上浮现出无比的失落,雷烈禁不住摇了摇头,作为兄长他自然希望雷婷能嫁给文武兼备的李云天,可是这种事情不是他所能急得来的,李云天乃堂堂的大明镇武伯,其娶妻纳妾都有一定的定制,非寻常人家可比。

    夜幕降临后,演州府占城军大营。

    占城军将大营设在了乂安府通往演州府的一个山口外,连绵起伏的营帐将山口处团团围住,摆明了要将叛军困在演州府。

    议事大帐内,多格萨和隆德斯召集了占城军的重要将领,商议着占城军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多格萨和隆德斯之所以单独率军驻扎在这里,是因为两人对明军有着警惕心理,虽说多格萨和隆德斯心中万分痛恨交趾叛军,但同时担心被明军当做炮灰去与交趾叛军血战,使得占城士兵白白送命。

    “报!”就在众人议事正酣的时候,一名占城军士快步走进了大帐,单膝跪在并排坐在上首处的多格萨和隆德斯面前,举着手里的一份公文说道,“刚接到演州城明军通报,今年适逢大明的新春佳节,明军定南将军今天已经到演州城慰问明军,明天将来我军大营。”

    “李总兵要来?”多格萨闻言不由得吃了一惊,抬头颇为错愕地望向了那名报信的军士,没想到李云天竟然没有留在太原城与军民同庆春节。

    “通报上是这样说的。”那名军士闻言沉声回答,同时将手中的公文举起,一名占城将领走上前将公文拿起给了多格萨。

    “看来我们要准备一下明天的欢迎仪式了。”多格萨看了看公文,交给了一旁的隆德斯,李云天是第一次来占城军大营,占城军理应热烈迎接这位交趾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

    “看来这位总兵大人出手还是蛮大方的,竟然带了如此多的物品前来犒劳。”隆德斯扫了一眼公文上列的李云天带来的慰劳品,笑着说道,好像对李云天充满了好感。

    听闻此言,在场的占城军将领不由得笑了起来,谈论着李云天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由于占城国被交趾叛军攻占后大肆祸害,粮食不是抢走就是被放火焚烧,故而李云天主动承担了占城军的军资,免除了占城军的后顾之忧,这使得占城军的将领对李云天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多格萨的眉头微微皱了皱,想要说些什么,但望了一眼那些谈笑着的占城军将领们又把话给咽了回去,双目流露出一丝担忧的神色。

第505章 故意搪塞

    “大哥,吴姑娘求见!”演州城,府衙后院的一间厢房,李云天正在伏案处理公务,雷婷走进来禀告。

    “噢?”李云天闻言不由得感到有些意外,抬头颇为惊讶地望向了雷婷,他知道多格萨会派人来向他求援,只是没有想到来的人竟然会是吴倩,吴倩现在应该在多海城才对。

    “让她进来。”随后,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向雷婷微微颔首,决定会会吴倩。

    在李云天看来吴倩不会无缘无故地忽然来了演州城,而且还瞒过了沿途的明军关卡,这表明她此次前来找多格萨是刻意防着明军的,意味着她很可能已经从明军在占城国的行为中觉察到了不妙,故而向多格萨报信。

    很可惜,即使现在多格萨知道了占城国内发生的事情也无可奈何,因为他已经被交趾的叛军拖在了演州府,根本就无法回国。

    况且吴倩来的也不是时候,正好赶上了交趾叛军从占城军防区突围,根本就没有留给多格萨足够时间来琢磨这件事情。

    恐怕,现在多格萨和吴倩更害怕自己不会发兵前去救援,任由占城军被叛军击溃,进而使得多格萨等人被治罪。

    “总兵大人,我父亲已经得到确信的消息,交趾叛军今晚要从我们占城军队的防区逃走,请总兵大人立刻发兵救援,现在双方应该已经打了起来!”

    不久后,风尘仆仆的吴倩在雷婷的引领下快步走了进来,冲着李云天一拱手,神情焦急地说道。

    “什么?”李云天故作一副惊讶的模样,沉声问道,“消息可否准确?”

    “千真万确。”吴倩连连点着头,急声催促着,“总兵大人,事不宜迟,请大人速速发兵救援。”

    “会不会是叛军声东击西之计?他们想将我军骗走,然后从我军的防区突围?”

    李云天闻言起身来回在房间里踱了几圈,神情严肃地望向了吴倩,虽然他很清楚叛军就是要从占城军的防区突围,但是此事事关重大他不能轻率作出决定,否则就会引人怀疑,必须要像不知道内情一样将各方面的情况都给考虑到。

    吴倩顿时怔在了那里,她倒没有想到这一点,占城国的斥候只是前来报告发现大批叛军前去占城军队防区,并不知道叛军是否也派了人前来明军的防区,万一这是叛军的声东击西之计的话,那么明军要是一走就给叛军可乘之机。

    “吴姑娘,你不要担心,本官这就派出斥候前去探查,如果情报属实的话本官立刻发兵前往救援。”见吴倩被自己问住了,李云天的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一本正经地向她说道,“占城有六万精锐之士,一定能在援兵到来前挡住叛军。”

    “妹子,你去传本官的军令,让咱们的伺候悉数出动,看看叛军今天晚上到底有何企图。”说着,李云天沉声吩咐立在吴倩身旁的雷婷。

    “我这就去。”雷婷心领神会地应了一声,转身向外走去,准备先稳住吴倩。

    “总兵大人,叛军这次来势汹汹,恐怕我们占城的军队挡不住他们,等那些斥候弄清楚了情况再赶过去,指不定叛军已经逃走了。”

    没等雷婷走上两步,在那里发呆的吴倩猛然回过神来,连忙着急地向李云天说道,“总兵大人,请立刻发兵前去救援。”

    明军与叛军的营地之间虽然相距八十里,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崎岖的山路,明军要是赶过去的话至少需要大半天的时间,倘若等那些斥候探察完消息,占城士兵的防线恐怕已经崩溃了。

    “吴姑娘,此时非同儿戏不可感情用事,如有差池将酿成大错!”李云天闻言郑重其事地望着吴倩,开口拒绝了她的要求,他还指望占城军与叛军两败俱伤,岂会轻易发兵前去?

    “总兵大人,叛军现在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势必殊死一搏,贵军的防区靠近海岸,我们占城军的防区距离南掌不远,叛军如果留在交趾必定受到贵军的围剿,因此一定会选择逃往南掌躲藏,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贵军。”

    吴倩见李云天拒绝出兵,心中顿时万分焦急,她知道李云天的借口合情合理,于是沉吟了一下,迅速找到了一个理由,娇声向李云天说道,从叛军的处境进行了分析。

    “言之有理。”李云天闻言双目闪过一道精光,忍不住打量了一眼吴倩,怪不得多格萨当年要派吴倩前去三江城找自己商议协助明军攻打叛军的事情,吴倩确实非常聪明,而且出事沉稳,竟然如此快就想到了这么好的一条理由。

    “如果叛军的阮焉也猜到了这一点,进而加以利用的话,本官要是出兵可就中了他的诡计。”

    不过,李云天岂能如此轻易就被吴倩说服,随后语峰一转,神情严肃地望着吴倩,不无担忧地说道,“虽然你们占城军队的防区距离南掌近,但他们如果从我明军的防区逃出本官在乂安府设下的包围圈,那么将借助交趾地形之利迅速逃向交趾。”

    由于乂安城为了防止百姓外逃已经戒严,故而除了李云天得到了蔡福的密报外,外界并不知道阮焉和陈元已经被杀一事,李云天正好用来唬住吴倩。

    吴倩本以为李云天被自己说动了,万万没想到李云天竟然又给她出了一道难题,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她可是知道阮焉乃交趾叛军的军师,足智多谋,是一个非常难对付的人,说不定真的会像李云天说的那样设个圈套。

    “吴姑娘,剿灭交趾叛匪是本官的职责,本官在未弄清事态之前无法做出抉择,还望吴姑娘见谅。”见吴倩陷入了沉默中,李云天煞有其事地向她微微颔首,然后向雷婷使了一个眼色,雷婷于是快步离开。

    李云天已经估算过占城军队与交趾叛军的实力,如果双方都以主力出战的话那么占城军至少可以抵挡到明天上午,要知道在演州府驻扎期间占城军可没有闲着,一直在进行着紧张的训练,故而战斗力已经得到大幅提升,叛军要想一举将其击溃并不容易。

    可以肯定的是,双方届时一定会拼死厮杀,必将死伤惨重,元气大伤。

    因此,李云天才准备推迟救援占城军,等着它与叛军两败俱伤,进而节省他不少的麻烦。

    正如多格萨所猜测的那样,随着交趾民心开始向着大明,叛军正在逐渐失去在交趾赖以生存的根基,故而已经无法对明军构成威胁,李云天现在的目标已经从黎利身上转向了交趾。

    即便是叛军从占城军的防区逃走,李云天也不会感到懊恼,因为这样一来多格萨和隆德斯就落在了他的手里,想要如何对待两人就要看他的心思了。

    况且有蔡福在黎利的身旁,刘云天想要对付他易如反掌,只要蔡福杀了黎利,那么与占城军大战一场的叛军就会土崩瓦解,不战自溃。

    “总兵大人,那些斥候什么时候会有消息?”等雷婷走后,心中焦急的吴倩神情关切地问道,既然李云天拿定了主意那么她毫无办法,唯有静观其变。

    “他们要探查乂安府内五十里地界上的敌情,估计明天上午会有消息传来,如果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那么本官就下令支援你们占城军。”李云天想了想后回答,他准备把时间拖到天亮再派军前去支援,届时明军赶去的时候占城军和叛军之间的战斗应该已经临近尾声或者已经结束,明军正好可以坐享渔人之利。

    “明天上午?”吴倩闻言显得颇为失望,这意味着明军最快也要明天下午才能抵达占城军大营,恐怕届时占城军即使能撑到那个时候恐怕也伤亡惨重。

    “吴姑娘,稍安勿躁,此事事关重大不能着急,你先下去休息,一有消息本官就通知你。”李云天望了一脸忧虑的吴倩,不动声色地说道。

    吴倩闻言嘴角蠕动了一下想要说些什么,但她不知道如何开口,李云天的理由使得她无力反驳,故而向李云天一躬身后神情黯然地离开,前去厢房里休息。

    望着吴倩落寞的背影,李云天禁不住心有不忍,可是出兵与否涉及到了军国大事他岂能怜香惜玉?于是摇了摇头后继续坐在案桌前批阅公文。

    临晨时分,吴倩在厢房里焦躁不安地来回踱着步子,临走前多格萨对她的叮嘱在耳旁回响着,如果不能让李云天及时出兵救援,那么占城军这次恐怕要遭遇灭顶之灾,不仅要与叛军血战而且还要被李云天暗算。

    忽然,吴倩停下了脚步,抬头望了一眼窗外的天色,柳眉微微蹙着,随后她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咬了一下嘴唇快步走向了门外。

    卧房里,忙了一天的李云天打着哈欠走向床边,由于第二天赶去看看占城军和叛军的厮杀结果,所以他准备睡上一觉,养足了精神去应对明天的事务。

    “总兵大人,我有要事相商。”刚在床上躺下,门外就响起了吴倩的声音。

    “吴姑娘,你有何事?”李云天闻言有些无奈地笑了笑,看来吴倩不死心还想要继续劝自己出兵,于是起身开了房门,故作不解地望着门外的吴倩。

    幽冷的月光下,吴倩脸神情局促地立在那里,脸颊一场红润,面对李云天的询问她犹豫了一下,然后一个健步就进了屋里,咣当一声将房门关注了。

    李云天见状顿时微微怔了一下,随后反应了过来,警惕地后退了几步,难道吴倩想要采用武力来胁迫自己出兵?

第506章 瞬息万变

    “总兵大人,我愿意用命来担保,叛军肯定会选择从我们占城的防区突围,他们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必将孤注一掷,总兵大人如果再不派兵前去救援的话人多势众的叛军一定会冲破我们占城的防线,届时要想再剿灭他们可就难上加难了。”

    在李云天警惕地注视下,吴倩深深吸了一口气,神情严肃地向他说道。

    “本官已经说过了,派兵的事情非同儿戏,本官不能贸然行事。”李云天闻言摇了摇头,郑重其事地说道,“吴姑娘,本官知道你担心占城的那些军士,可你要体谅本官,本官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交趾的战局,故而本官要慎重对待此事。”

    “总兵大人,只要你愿意出兵,那么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吴倩见李云天态度坚决,禁不住咬了咬嘴唇,深吸了一口气后抬头幽幽地望着他,脸颊涨得通红。

    李云天闻言顿时一怔,随后意识到自己先前的猜测错了,吴倩并不是想要以武力威胁自己,而是要对自己用美人计。

    不过吴倩也太小看他了,他岂是那种为了美色而丧失原则的人?

    “吴姑娘,你这是在威胁本官,只要本官一声令下就能将你扔进大牢治罪!”正当李云天要开口严词拒绝吴倩时,脸颊通红的吴倩开始动手解身上所穿占城军服的衣带,这使得他大吃了一惊,连忙厉声喝止。

    “如果这次我不能请去援兵,那么就成为了占城的罪人,届时将有无数占城子弟死在叛军的刀下,与其这样还不如被总兵大人治罪,心里也能好受些。”

    吴倩并没有被李云天吓住,凄然地笑了笑,脱下身上的外衣扔在了地上,继续解着里面衣服的衣带。

    “本官可以告诉你,本官最讨厌的就是被别人威胁,你倘若再执迷不悟本官可就要把你丢进大牢反省!”李云天见状眉头皱了一下,加重了语气警告着吴倩。

    “总兵大人,小女子现在连清白都不要了,还怕去坐牢吗?”吴倩自嘲地一笑,盯着李云天的眼睛反问了一句,语气中充满了决然,同时又脱下了一层衣服,露出了里面的里衣。

    “吴姑娘,出兵与否事关交趾平叛大局,你不要再为难本官了,本官绝对不会贸然出兵,等本官能断定叛军是从你们占城军的防区逃窜,必定发兵全力救援。”

    眼见吴倩已经解开了里衣的衣带,李云天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郁闷,连忙上前按住了吴倩的双手,阻止了她脱衣的动作,苦口婆心地劝道。

    吴倩可以不要清白但是李云天还要名声,半夜三更他的房间出去一个衣衫不整的女人,传出去的话肯定会招人非议。

    尤为重要的是,那名衣衫不整的女人还是多格萨大酋长的千金,被外人知道的话还以为自己恃强凌弱趁机占吴倩的便宜。

    “总兵大人,救救我父亲他们吧,他们会感激你一辈子的。”

    吴倩身为多格萨的掌上明珠,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如今迫不得已要在李云天的面前脱衣献身,心中已经承受了无比的屈辱,见李云天依旧不答应出兵禁不住感到一阵绝望,泪水不由得夺眶而出,失声痛哭起来。

    “你……你别哭呀,我又不是见死不救,实在是没有掌握叛军的动向,不能轻举妄动!”李云天没想到吴倩突然之间就哭了起来,连忙开口安慰着她,现在夜深人静吴倩这么一哭府衙里不少人都能听见。

    吴倩心中满是委屈,此时正好宣泄出来,因此哪里理会李云天的劝慰,索性蹲在地上双手抱着膝盖尽情哭泣。

    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幕李云天一时间傻了眼,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一脸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道如何安抚痛哭中的吴倩。

    “大哥,你没事儿吧。”就在李云天茫然无措的时候,门外传来了雷婷的声音。

    由于雷婷负责李云天的衣食起居,故而她就睡在院子里的一个厢房里,吴倩来找李云天的时候她还未睡,清楚吴倩是想劝说李云天出兵救援占城军,因此一直暗中留意着李云天卧房的动静。

    听见卧房里传来吴倩的哭声后,雷婷意识到情形不妙,吴倩误打误撞中竟然找到了李云天的软肋,于是连忙赶来给李云天解围。

    在吴倩看来,李云天的智谋举世无双,对手常常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而不知,其智谋无人能出其右。

    不过人非完人,李云天也有一个缺点,像他这种才智超绝的人通常都有着复杂的情感,李云天什么都好,就是太过怜香惜玉,尤其是面对哭泣的女人时往往会心软,进而对其网开一面。

    吴倩绝对不会想到,她无意中竟然“戳中”了李云天的软肋,使得一向睿智沉稳的李云天乱了方寸,也令雷婷不得不前来救场。

    听见雷婷的声音后李云天顿时如释重负,连忙打开门让她进来,这时他发现原本站在门口处守卫的亲兵已经立在了院子里,好像在刻意回避,这使得他不由得摇头苦笑,看来那些亲兵误会了他与吴倩之间的关系。

    雷婷简单地向李云天了解了刚才事情的经过,然后俯身轻声安慰着吴倩,去年吴倩从多海城向李云天求援时留在李云天身边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不错,已经成为了朋友。

    想到多格萨和占城的士兵要与人多势众的叛军厮杀,吴倩不由得伤心欲绝,搂住雷婷哭得越加伤心,她不知道此战过后有多少占城士兵能侥幸逃得一命。

    雷婷毕竟是女人,见吴倩哭得如此悲伤眼眶不由得也跟着红了,虽然她十分同情吴倩,但就像李云天说的那样,此事涉及到了军国大事,非她所能介入的,因此只能默默地在那里陪着吴倩,这使得房间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和沉闷。

    “好吧,本官答应你立刻出兵!”望着哭得梨花带雨的吴倩,李云天的眉头皱了皱,心中仔细权衡了一番,然后无奈了摇了摇头,沉声向吴倩说道。

    “你说什么?”正伤心着的吴倩闻言怔了一下,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泪眼婆娑地抬头望向了李云天,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

    “本官答应你了,立刻出兵前去支援你们占城军。”李云天闻言郑重其事地回答,“你洗把脸,等下随本官一同出征。”

    “大哥,你要亲自前去?”雷婷吃了一惊,随后连忙进行劝阻,双目中流露出关切的神色,“要是叛军真的从占城防区突围,那么届时必定有一场生死搏杀,你还是留在城里坐镇指挥的好。”

    “倘若真是如此,那么此战就是我军在交趾的最后一战,大哥身为官军的统帅岂能不亲临指挥?”李云天知道雷婷是在担心自己,于是微微向她一笑,沉声下达了命令,“传本官的军令,让王彬迅速集结人马,随本官前去救援占城军,务必要将来犯之敌消灭,不能让他们越过防线半步。”

    “大哥,要是这是叛军调虎离山的诡计,咱们一走这边的兵力可就空了。”雷婷闻言知道李云天已经下定了决心,随后故作担忧地问道,故意说给吴倩听,想要让吴倩和占城军的将士领李云天的情。

    “战机稍纵即逝,本官已经来不及等斥候的消息!”李云天沉吟了一下,面无表情地说道,“万一要是本官错了,那么本官将承当全部的责任。”

    吴倩闻言顿时欣喜地望着神情凝重严肃的李云天,她发现多格萨对李云天的看法是错误的,否则李云天岂会发兵救援占城军?

    此时此刻,吴倩当然不知道,李云天之所以改变了主意与她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她的柔弱无助和过激的反应使得李云天改变了先前的计划。

    本来,李云天想趁着叛军冲破占城军防线之际拿下多格萨和隆德斯等占城军将领,这样一来占城国内就群龙无首,占城并入大明的事情无疑就会顺利许多。

    不过吴倩的到来使得局势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使得决定先剿灭交趾叛军,然后再解决占城的事情。

    在李云天看来,如果多格萨和隆德斯能支持占城并入大明的话,那么大明将来在占城的麻烦无疑就会少许多,毕竟这种国与国之间合并的事情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就像安南国那样总会有人反对,或多或少地引发一些波澜。

    吴倩的突然到访使得李云天意识到多格萨已经看出了他对占城的计划,同时也预感到他不会及时派出援兵去救占城军队,故而迫不得已之下才让悄悄来演州府的吴倩前来求援,否则的话多格萨绝对不会让吴倩出面。

    如果李云天没有猜错的话,多格萨希望能用吴倩与他之间的交情来促成出兵的事,如果换成别人来求援的话估计连李云天的面都不会见到。

    既然多格萨是一个聪明人,那么在李云天看来双方就有合作的机会,与其铲除多格萨倒不如让他来稳定占城的局势。

    反正,经过了与叛军的一夜血战后六万占城士兵在叛军的疯狂进攻下绝对会伤亡过半,再也没有能力与明军抗衡。

    就像李云天所说的那样,战场上的时局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唯有迅速做出判断,这样才能获取最大的收益。

第509章 用人不疑

    晚上,乂安府府衙后院,李云天在一间厢房里查看着摆在面前桌案上厚厚的一叠的公文,虽说黎利已经被抓住,但是交趾的军政事务千头万绪,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大哥,他来了。”伴随着房门被推开,雷婷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名低着头、身穿骁武军服饰的男子。

    “罪民蔡福,叩见总兵大人!”李云天闻言抬起头看向了那名男子,那名男子上前一步,跪在地上以头触地说道。

    “蔡将军,你虽有罪但迷途知返,本官心中甚慰。”李云天冲着蔡福虚空向上托了一下手,不动声色地说道。

    听到李云天称呼其为“蔡将军”,蔡福顿时吃了一惊,不由得抬头看向了李云天,双目充满了诧异的神色,像他这种叛将哪里还有资格称得上“将军”二字。

    “蔡将军,你的事情本官已经启奏了皇上,皇上已经同意,只要你能协助官军平定交趾的叛乱,那么就特赦你的罪名。”

    李云天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笑意,沉声解释,“现在黎利已经被擒,叛军也已经瓦解,你现在功过相抵已经是无罪之身,本官已经将你的家人安置在江南,你如果愿意去江南,那么本官这就派人送你前去与家人团聚。”

    “谢总兵大人。”蔡福闻言先是怔了怔,完全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已经替他向宣德帝请来了恩旨,随即反应过来,连忙再度给李云天磕了一个头,情绪激动地说道,“大人大恩大德,卑职没齿难忘!”

    “爹!”就在这时,门口忽然传来了一个惊喜的声音,一名骁武军军士出现在门口,颇为激动地望着跪在那里的蔡福。

    “老二,你怎么来了?”听到这个声音,蔡福不由得起身扭头望去,一脸惊讶地望着那名军士,他是蔡福的次子蔡昕,按理说现在应该在江南才对。

    “爹,是总兵大人让孩儿来的。”蔡昕望了一眼李云天,神情激动地向蔡福说道。

    曾几何时,蔡昕以为自己和家人必死无疑,随时都可能被宣德帝处死,尤其是有一天晚上一家人忽然被人从刑部的大牢里带出来,当时已经万念俱灰。

    可事情出乎了蔡昕的预料,他和家人并没有被处死,而是被带到了京郊的一个四合院里安顿了下了,除了不能离开院门外并无其他限制,有人会定时送来粮食和蔬菜,虽然日子过得提心吊胆但总比阴暗潮湿的大牢好上千百倍。

    一个月前,蔡昕被人带来了交趾,他原本以为朝廷想让他去劝降蔡福,可来到交趾后一直没人让他去叛军所在的乂安府,直到昨天才知道他并不是来劝降,而是要接蔡福一同回家的,心中是万分震惊,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蔡将军,二公子是来接你的。”李云天见蔡福的情绪变得十分激动,于是笑着向他说道。

    “总兵大人,卑职不想回江南,愿誓死追随大人。”惊喜中的蔡福闻言顿时回过神来,沉吟了一下后郑重其事地向李云天一拱手,他刚才已经听出了李云天先前的言外之意。

    李云天刚才说的很清楚,如果蔡福“愿意”去江南与家人团聚,那么他将派人送蔡福回家。

    这也就是说,要是蔡福不愿意去江南的话,李云天有另外的事情安排他去做。

    “蔡将军,本官要在南洋的婆罗洲设立一个海外港口,以便于我大明日后的海上贸易,你是否愿意担任港口的外务官,专门与当地人打交道?”李云天闻言顿时笑了起来。

    他果然没有看错蔡福,蔡福虽然犯过错误,但却是世故圆滑、八面玲珑,又在交趾多年有着与异域人打交道的经验,再加上其经历过一次生死劫难后肯定醍醐灌顶,不敢再背叛大明,因此是最合适在婆罗洲经营之人。

    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西面是苏门答腊岛,东面是吕宋岛,是从大明到苏门答腊的重要跳板。

    “卑职愿意。”蔡福闻言顿时怔了一下,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的目标竟然是婆罗洲,随后就开口答应了下来,像他这种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人早已经习惯了官场上的生涯,让他忽然之间放弃眼前的权势离开官场,那对他来说简直比死还难受。

    尤为重要的是,他已经听说了李云天所主导的海外贸易之事,预感到李云天要强化海上商贸,而婆罗洲很显然是海上航行最为重要的一环,而他手中的权力也将越来越大。

    “好,你先去江南与家人团聚,半年后来交趾。”见蔡福痛快地答应,李云天满意地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今年年底他将展开第二次海外贸易,届时蔡福将与船队一同前往,等到了婆罗洲后和讲武堂的人留在当地经营港口,顺势巩固和拓展地盘。

    “谢大人。”蔡福连忙向李云天道谢,开开心心地与蔡昕走了,第二天就离开乂安府赶往了江南,前去与家人相聚。

    经历了投降叛军一事后,蔡福犹如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差一点就掉了脑袋,而且还害了家人,因此现在是倍加珍惜与家人之间的亲情。

    “大哥,他能干好吗?”等蔡福父子走后,雷婷有些担忧地望向了李云天,再怎么说蔡福也曾经叛变投敌,她其实并不信任蔡福,保不准他以后还会投敌。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哥相信他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李云天笑了笑,俯身继续查看着面前的公文。

    雷婷闻言不由得嫣然一笑,心中暗自钦佩李云天的魄力,恐怕除了他之外无人敢重用蔡福这种降将。

    与蔡福父子同一天离开乂安府的还有黎利和范友等几名被俘虏的叛军重要人员,他们将会被押送到京城接受审判。

    李云天一直在乂安府待到了正月二十,处理完了乂安府的军政事务后才启程赶往交州城,前去参加交趾三司返回交州城的仪式。

    在乂安府的这些天,明军携剿灭交趾叛军的余威,迅速灭掉了乂安府境内的几个土司,像交趾其他地方一样,将土司的土地和财产分给了其所统治的土民,使得交趾境内再无土司的存在。

    就在同一天,大明宣德帝年的第一次大朝在太和殿举行,宣德帝已经提前知晓李云天会在去年年底向交趾叛军发动最后一击,因此故意将大朝的时间推迟了几天,定在了正月二十。

    交趾前往京城报捷的人是正月十九的晚上抵达的京城,秘密进宫将李云天的报捷文书上呈给了宣德帝。

    值得一提的是,报信的人正月十八就到了讲武堂郊外的训练大营,不过为了配合宣德帝在大朝之日公布交趾的捷报,特意待到正月十九的晚上才进城。

    第二天,当文武群臣进宫大朝时,《明新报》的报童们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报纸,走街串巷地高声吆喝着,将明军在交趾的大捷的消息在京城里四处宣扬。

    这使得京城立刻就轰动了起来,百姓们纷纷争着购买《明新报》,虽然今天的《明新报》已经比平时加印了一倍,但还是在中午之前销售殆尽。

    俗话说的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李云天自然要利用他在交趾平叛的便利条件,将交趾的战报第一时间由《明新报》发布出去,以此来稳固《明新报》在京城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太和殿上,选地在大朝上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意气风发地让内侍念了李云天所送来的捷报,直到这时太和殿的文武重臣才惊讶地知道李云天平定了交趾的叛乱,现场随之骚动了起来,众臣私下里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这件事情。

    其实,自从李云天将交趾的叛军围困在乂安府后,大殿上的这些高官显贵就已经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不过当这一天真的到来后,尤其是活捉了黎利,大家心中还是感到震惊。

    两年前李云天率领三千骁武军离开京城时,没人会想到他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大捷,对交趾叛军可谓取得了一场完胜,即使是大明勋贵中的中流砥柱张辅和周征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很显然,经历了交趾平叛后,李云天在军中的名声已经扶摇直上,其声威直逼张辅和周征。

    而且以李云天此次所立的军功来看,进封侯爵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即使是一跃成为国公也顺理成章,毕竟李云天在交趾战场力挽狂澜,此等功绩满朝的勋贵无一人能及,因此进封国公也不为过。

    为了表彰勇武善战的骁武军,宣德帝特意下诏,令内阁和军阁派员前去交趾犒劳三军,并且重赏骁武军白银十万两,赏银不走户部的国库,由皇家的内库支出,由此可见其对骁武军的喜爱和重视。

    对宣德帝来说,交趾大捷可谓给宣德四年来了一个开门红,他心情舒畅之下自然要重重奖赏劳苦功高的骁武军,同时也是将骁武军视为了嫡系部队。

    伴随着交趾大捷传来,镇武伯府顿时门庭若市,京城的达官贵人纷纷登门拜访,谁都知道,李云天回京后必将加官进爵,成为大明的栋梁之臣,此时不打好关系更待何时?

    这使得周雨婷是疲于应对,同时心中也暗暗为李云天感到高兴,不仅立下了大功而且还守住了大明的疆土。

    说实话,如果不是要维持和促进与京城各高官显贵女眷之间的关系,周雨婷早就赶往交趾与李云天并肩作战,自从成为了李云天的妻子后她就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再也不是昔日那个生性冲动的女孩,并逐渐适应了自己新的角色,竭尽全力守护着镇武伯府。

第510章 赋税变革

    宣德四年二月初一,交州城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一大早,交州府知府就率领着城里的大小官员在城外迎接李云天和交趾三司官员等人的到来,交趾三司今天将正式从太原城搬来交州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李云天要来,交州城此时是万人空闲,百姓们饶有兴致地聚集在路边等待着一睹定南将军的风采。

    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交州城已经重新恢复到昔日的生机,李云天的减免赋税的政策使得百姓们受益良多,也使得众人逐渐接受了这位交趾的军政最高主官。

    这既要归功于李云天所制定的发展经济的方针,同时也跟他一举铲除掉交趾原有的统治阶层,扶立新的统治阶层有着重要的关联,没有了原先统治阶层的煽风点火和暗中策划,交趾百姓们很容易就接纳了使得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大明。

    在李云天看来,要想真正使得交趾长治久安,一是使得交趾百姓生活富足安逸,二是移民实边,从内陆移居百姓前来交趾与当地百姓进行融合。

    这两个条件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否则以后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

    当骑着高头大马的李云天在众人的簇拥下出现在城门前时,交州知府连忙领着手下的官员向李云天躬身行礼,百姓们则呼啦啦跪了一地,叩见他们的父母官。

    雷婷神情紧张地跟在李云天的身后,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形势,其实她是反对李云天出现在这种龙蛇混杂的公共场合,毕竟叛军在交趾的残余势力还没有被清理干净,万一有人躲在欢迎的人群中向李云天施放冷箭,那么李云天可就危险了。

    不过,李云天身为交趾总兵和巡抚岂能怕了那些叛军的残部,在这种重要场合他自然要现身,以激励交趾军民的士气。

    李云天的到来使得城内街道两旁的百姓顿时骚动了起来,人们纷纷向前拥着,都想近距离看看李云天,被道路两旁负责安全的士兵死死地拦住。

    与此同时,众多骁武军军士拎着弩弓占据了道路两旁建筑的制高点,一丝不苟地监视着道路两旁的人群,防止有敌人躲在人群中向李云天发难。

    不过令雷婷松了一口气的是,李云天在沿途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十分顺利地就来到了交趾布政使司衙门,准备住在交趾布政使司衙门后院,方便以后的办公。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交趾叛军被剿灭,交趾以后的政务事件将远超军务,故而他住在布政使司衙门,这样一来能更便捷地处理交趾的政务。

    交州府知府已经备好了丰盛的午宴,李云天中午领着众位官员前去赴宴,席间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气氛轻快、融洽。

    由于占城军协助明军剿匪,故而多格萨和隆德斯也被李云天邀请参加这次的入城仪式,并且将两人安排在与他坐在一桌,使得外人对此是颇感意外。

    在众人看来,多格萨和隆德不过是两个蛮夷酋长而已,根本就没有资格与大家同桌而坐,不过既然这是李云天的安排,那么自然无人敢有异议。

    相对于隆德斯的受宠若惊,多格萨虽然笑容满面但心里却异常担忧,他担心李云天会趁机软禁他和隆德斯,如此一来占城国国内可就群龙无首,届时任由李云天宰割。

    李云天见多格萨强颜欢笑,嘴角于是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岂会猜不到多格萨在担心什么,准备找个时机向多格萨摊牌,明确告诉多格萨他对占城是势在必得。

    临近午宴结束的时候,李云天出人意料地当众宣布了一项在交趾实行的重要法令――《摊丁入亩令》,并且将制定税收政策的权力由各县州府收归交趾布政司衙门。

    经过宣德帝的御准,交趾的税赋将进行重大的变革――摊丁入亩:朝廷的税赋以土地为基准,按照土地来交税,并且改收实物税为税银。

    李云天的话音刚落就在现场的官员就一阵骚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合并了百姓们要交纳的“税”和“赋”,进而终结了征收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百姓的税和赋是分开收取的,通俗说来,赋指的是按田亩计征的田地税,而税指的是按人头数计征的人头税,也叫丁银。

    换句话来说,实行了摊丁入亩后没有田地的人可以不用交纳田税,而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这也终结了民间名目繁多的地方税收,使得经手的官员难于从中作弊捞钱。

    而且,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后,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比较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来源。

    城镇中的工商业者也因此不用再纳丁银,这无疑改善了工商业者的生活条件,对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俗话说的好,失之东隅,得知桑榆,看似李云天这样做一年下来好像要少收许多赋税,不过实际上对官府的运作影响并不大。

    在实行摊丁入亩后,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各地的官员,自此失去了从税收中上下其中的机会,李云天此举无疑是让利于民。

    再者说了,乡村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提高了,城市工商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也得以解决,必将促进农业和工商业的蓬勃发展,而每年的田地税银和商业税银完全足以支撑地方衙门的运作,并且有不少盈余。

    如果搁在大明的两京十三省,李云天要是推行摊丁入亩肯定会受到巨大的阻力,那些地方官岂会坐视自己的利益受损。

    可交趾不一样,各州县衙门的基层官员都是通过恩科选拔出来的,接受了讲武堂兴农院、兴户院、兴礼院、兴军院、兴工院和律刑院的培训,并且由李云天亲自任命,故而这些官员自然不会反对赋税改革。

    另外,李云天早就把交趾各地方衙门的财政大权收归了交趾布政使司衙门,收上来的税收要先上交布政使司衙门,由布政使司衙门往下拨付各地衙门运作所需的款项,并且款项的用途要受到审核和监督,合理的款项才予以发放。

    这就使得当地的官员们很难再从税收中捞钱,故而州府的那些高级官员抵触情绪自然也就得变小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即使想方设法地收更多的税,那么最后也要上交布政使司衙门,谁还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从李云天的行事轨迹上来看,为了在交趾实行摊丁入亩他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宣布《摊丁入亩》令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铺垫,刻意将各地方衙门的财政大权收归交趾布政使司衙门,并由布政使司衙门往下拨付款项。

    因为当时正值与叛军对峙时期,明军所控制地区内的生产和生活都受到了破坏,根本就没有办法从民间收税,故而李云天的这个办法受到了交趾官员们的热烈欢迎,这意味着他们能从交趾布政使司衙门获得各地地方衙门的花销。

    鉴于当时明军的形势危急,被叛军牢牢地压制,故而众人都以为李云天收回地方财政大权不过是一个权宜之计而已,谁也不会想到此事竟然会成为交趾的定制。

    这一年多来,明军控制地区地方衙门的运作一切正常,鼓励农耕、兴修水利,使得经济恢复迅速,形势一片大好。

    既然各地衙门上交财政大权后并没有受到影响,那么谁又有理由提出来重新要回财政大权?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现在在交趾的声威如日中天,没人胆敢招惹他,否则就是自寻烦恼了。

    《摊丁入亩令》的颁布是交趾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由于李云天的这个大胆的赋税改革,令交趾百姓从繁琐的税赋中中解脱出来,不仅促进交趾的农业蒸蒸日上,还大力推动了交趾的商业发展,对交趾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交趾的百姓们在得知《摊丁入亩令》后无不欢欣鼓舞、欣喜若狂,这意味着他们的生活压力将骤减,同时也多出了许多谋生的手段。

    多格萨被李云天突然之间对交趾赋税进行重大革新的举动惊得是目瞪口呆,万万想不到李云天竟然会对交趾的税赋制度进行变革,要知道税赋制度可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很难使其改变,否则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事务。

    而李云天竟然能说服宣德帝在交趾进行税赋制度的革新,足见他对交趾事务非常用心,用呕心沥血来形容丝毫也不为过,这使得多格萨没来由得脊背一凉,很显然李云天这次来交趾不仅仅是平叛这样简单,一定还有其他的目的,否则岂能在交趾如此“大动干戈”,军政事宜几乎都进行大变动,与大明两京十三省截然不同。

    也不知道为什么,多格萨忽然想到了李云天前年组织的那场规模巨大的海外贸易,心情顿时变得糟糕起来,要是李云天从此以后想要大力发展海外贸易,那么占城国的地理位置就会十分重要,尤其是多海港,无疑是被李云天垂涎的目标,绝对会引起他的觊觎!

第511章 软禁

    交趾三司从太原城迁回交州城后,外界认为已经平定了交趾叛乱的李云天应该班师回朝,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竟然留了下来,在交趾布政使司附近的一个院子里处理交趾的军政事务,丝毫也不提返京的事宜。

    本来,交趾布政使黄福想要让李云天在布政使司衙门办公,但被李云天婉拒,以免影响了布政使司衙门的日常运转。

    李云天不走自然没人敢赶他这个交趾最高主官离开,相反官员们还希望他留下来,现在交趾百废待兴需要李云天来拿主意发展交趾的农业和商业,他在交趾的地位和作用无人能及,也是对交趾叛军残部的极大震慑。

    虽然李云天不着急返京,但有人却坐不住了,三月中旬的时候有两个人前来拜见李云天,这两个人就是多格萨和隆德斯。

    自从随着李云天进了交州城后,多格萨和隆德斯就在城里留了下来,李云天给两人安排了一件郁闷的差事,竟然让两人编写占城国的国史,摆明了就是刻意刁难。

    多格萨和隆德斯在占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酋长,地位何等尊贵,哪里会编写国史,可既然李云天已经下了命令两人只好硬着头皮照做。

    隆德斯来交州城之前就已经从多格萨那里知道了占城国发生的事情,大惊失色下意识到明军在占城国的目的不简单,而李云天将他与多格萨留在交州城很显然就是软禁了他们,使得两人无法回国主政。

    不过令两人暗自感到庆幸的是,自从抓了黎利后占城军队已经启程回国,两人真的害怕李云天会对占城军队下手。

    经历了与交趾叛军艰苦卓绝的那一场阻击战后,六万占城军队战死了近一半,可谓元气大伤,再也经不起李云天折腾了,否则别说对抗明军,就是面对邻国真腊的进攻都无法自保。

    俗话说的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既然李云天已经给两人安排了差事,那么两人唯有耐着性子让手下的人去完成,暗中寻找着回国的机会。

    本来两人以为李云天很快就会回京城向宣德帝复旨,毕竟李云天已经完成了平叛的圣旨,而且交趾无法与繁华的京师相比较,届时两人找个借口,贿赂一下交州城的官员就能回到占城。

    可谁成想李云天竟然迟迟没有动身,竟然在交州城里办起了公务,这使得两人心中是苦不堪言,明军不仅在占城国构建了一套权力体系,而且又减免税赋,大力发展农业、渔业等,两人要是再不回去的话恐怕届时占城的百姓都要被明军的小恩小惠给收买了。

    因此,到了三月中旬,每天都如坐针毡的两人再也无法在交州城待下去,因此硬着头皮来见李云天,想以出征时日已久心中思念家人为由回占城。

    “两位酋长,这是本官的疏忽,竟然忘了你们的妻儿还在占城。”

    李云天是故意将多格萨和隆德斯留在交州城,以此来向两人施加压力,表明自己对占城的必得之心,所以他岂会轻易放两人回去,得知两人的来意后沉吟了一下,不动声色地说道,“既然两位思念妻儿心切,那本官就将两位的家眷接来,以解两位的相思之苦!”

    “总兵大人言重了,我等只是心有感触随口一提罢了,交州城距离占城有千里之遥,编写国史又是一项要务,因此毋须大费周折,等编完了国史我等自能与家人相聚。”多格萨闻言顿时大惊失色,他可不想家人也被软禁在交州城,连忙开口推辞道。

    “总兵大人,多格萨酋长言之有理,公务要紧,切不可耽误了正事。”隆德斯也反应了过来,跟着随声附和,他也不愿意家人被李云天“请”来交州城。

    “两位酋长一心为公,本官深为钦佩,等两位编好了国史,本官给两位摆酒践行。”李云天闻言顿时笑了起来,故作亲切地向多格萨和隆德斯说道,他就是要让两人乱了方寸,经历一下这种痛苦的煎熬。

    多格萨和隆德斯在李云天面前自讨了一个没趣,与李云天寒暄了几句就讪讪地离开,由此看来李云天是摆明了要将两人困在交州城,占城国的历史有数百年,要想将其国史编成最起码也需要十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占城恐怕已经成为了明军的天下。

    就在两人找了李云天的第二天下午,正当他们在住所里商议着如何才能离开交州城时,随同占城军队回国的吴倩火急火燎地从占城赶了过来,带给了两人一个震惊的消息:

    原本被外界认为死在叛军屠杀中的德恩安王子竟然还活着,并且已经回到了占城的国都卡塔城,本来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德恩安王子回到卡塔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了占城国的十五个酋长,宣布要把占城并入大明,以免再次受到敌军的侵扰。

    这使得十五个酋长大吃了一惊,这意味着占城将自此从天下间消失,故而不少酋长表示反对,但也有一部分酋长支持德恩安王子,双方在会议上吵得不可开交,差一点就要打起来。

    “可恶,这绝对是总兵大人的手段。”得知了这个信息后,隆德斯不由得一拳砸在了桌面上,恨恨地说道。

    很显然,德恩安王子能躲过一劫并不是他的运气好,十有**是被李云天派人给救了,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要知道德恩安王子只有七岁,完全就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岂会做出让占城并入大明的决定?绝对是有人在幕后指使他这样做。

    由于德恩安王子现在处于明军的“保护”下,故而即使是吴倩也无法见他一面,这使得吴倩倍感焦急,连忙赶来交州城向多格萨和隆德斯报信,让两人拿主意,看看下一步该如何走。

    “看来咱们已经败了。”与怒气冲冲的隆德斯不同,多格萨出奇的冷静,沉默了良久,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李云天不仅成功安抚了占城的百姓,而且又凭借德恩安王子有了吞并占城的法理依据,只要德恩安王子在李云天手中那么他们无疑就处于被动,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算。

    至于说起兵反抗,骁武军的战斗力多格萨和隆德斯是亲眼目睹的,不要说骁武军,就是交趾的明军占城国的士兵也不是对手。

    在多格萨看来,他手中最大的杀手锏就是占城被洪武皇帝列为不征之国,只要能利用这一点就能与李云天相抗衡,毕竟这是明太祖的祖训,也是大明一直执行的对外政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过,要是德恩安王子主动归附大明,让占城成为大明的疆土,那么无疑就绕开了洪武皇帝的祖训,进而去掉了大明吞并占城的最后一个障碍。

    “就这样任由大明吞了咱们占城?”隆德斯见多格萨显得非常悲观,不由得咬牙切齿地问道。

    “还能怎么样,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不得到占城他是不会回京的。”多格萨神色黯然地摇了摇头,言语中充满了无奈,他这个时候终于明白过来李云天为何没有返回京师了,原来李云天一直在等待着吞并占城。

    “父亲,那就让他在占城碰个头破血流,知难而退!”吴倩闻言柳眉一竖,忍不住插了一句,面罩寒霜地说道,“大不了跟他们拼个鱼死网破!”

    “大明国力是我们占城的百倍,总兵大人又文武兼备,连凶悍至极的交趾叛军都败在了他的手中,一旦打起来我们毫无胜算,反而白白送了士兵的性命!”

    多格萨毕竟已经过了年轻气盛的年龄,闻言无奈地苦笑了一声,“现在我军元气大伤,而明军士气如虹,想要对付咱们占城自然不在话下,况且明军在占城大私收买民心,一旦打起来百姓们如何选择还未尝可知。”

    “总兵大人谋略无双,非寻常之人可比,其对付交趾叛军时以武为辅,以抚为主,在交趾步步为营逐渐获得了交趾的民心,也使得交趾叛军一步步跌入了深渊,如果他也采用此法来对付咱们占城,咱们能有几成胜算?”

    说着,多格萨神情黯然地望向了隆德斯和吴倩,这并不是他在长李云天的志气灭自家的威风,实在是李云天与众不同,并不像一般的平叛将领那样一味地打仗,而是耐下心来从民生入手彻底解决叛乱的根源,这样的敌人着实太过可怕。

    多格萨并不怕死,如果能阻止大明吞并占城他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可面对李云天他看不见丝毫获胜的希望。

    尤其令多格萨感到沮丧的是占城百姓很可能因为李云天推行的各种惠民政策而投入大明的怀抱,那样一来他的死就变得毫无意义,说不定还会成为众人口中的叛逆。

    这就是李云天所秉持的“上兵伐谋”,通过展现强大的实力击溃对手的心理防线,威逼对手屈服,进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难道咱们就束手无策,在这里坐等大明吞了交趾?”隆德斯闻言眉头顿时微微一皱,神情变得黯淡,他岂会不清楚大明那个年轻的定南将军非常难对付?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股无力感来。

    “不,事已至此,咱们唯有主动出击才能有一线生机。”多格萨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望着隆德斯,语气决然地说道,“明天咱们就去跟总兵大人谈判,争取总日回国。”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63/ 第一时间欣赏执宰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小黑醉酒所写的《执宰大明》为转载作品,执宰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执宰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执宰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执宰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执宰大明介绍:
虽不是两袖清风,但他比清官更有民心,百姓对其无不交口称赞。
执宰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执宰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执宰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