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汉道天下TXT下载汉道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汉道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庄不周     汉道天下txt下载     汉道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71章 惊弓之鸟

    虽然薇薇安对荀恽的自信不以为然,但她还是很庆幸。

    至少自己不用担心会被殉葬了。

    与荀恽一起仔细询问了薇薇安的来历之后,沉友带着薇薇安回到自己的帐篷。

    没有了荀恽做翻译,沉友只能通过手势与薇薇安交流。好在薇薇安侍候了唐苏合几天,倒也知道身为一个侍女该做些什么。不用沉友吩咐,她就将沉友有些乱的帐篷收拾得整整齐齐。

    等唐苏合带着一个通晓汉话的匈奴女奴来见沉友,看着温顺如羊的薇薇安,她皱着眉头都囔了一句。

    “在我那儿的时候,怎么不见她这么听话。”

    沉友没有理会她的抱怨,让匈奴女奴为他翻译,问薇薇安还有多少亲人在营中。

    薇薇安脸色一暗,说还有十几个人。

    他们的部落一路东进,连续与鲜卑人作战,先胜后败,损失惨重。整个部落剩下几百人,和她一起被俘的有三十几个人,没几天就死了一半。

    鲜卑人对俘虏很残忍。

    因为粮食紧张,俘虏只能每天吃一顿,还要干很重的活。如果不听话,可能当场就被杀了。

    沉友对此毫不意外。

    唐苏合还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动不动就喊打喊杀,其他人可见一斑。如果不是他,薇薇安应该也撑了几天。

    沉友随即对唐苏合说,你去找你阿爸,我要将那十几个俘虏要过来,他想要什么条件,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可以答应。

    唐苏合眨着眼睛。“真的吗?”

    沉友郑重地点点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薇薇安在一旁好奇,不知道沉友和唐苏合说些什么。匈奴女奴翻译给她听,她顿时喜出望外,跪在地上,抱着沉友的脚连连亲吻。

    沉友很尴尬,唐苏合接连撇嘴。

    留下匈奴女奴,唐苏合兴冲冲地走了。

    轲比能和成公英打猎归来,一进大营,就听说了沉友与女奴比武,技惊四座的事。

    他很惊讶。

    红毛鬼的悍勇,他是见识过的,女人也非常危险。沉友号称三妙,能击败对手不奇怪,但如此轻松的击败,这就有点吓人了。

    回到帐篷,还没等他坐稳,唐苏合就扑了上来,抱着他的脖子。

    “阿爸,我要嫁人。”

    “嫁人?”轲比能忍不住笑了,将女儿抱起,放在腿上。“你相中了谁?”

    “沉先生。”

    “沉先生?”轲比能眉头一皱,犹豫了片刻。“这可有点难。那沉先生不是普通人,他是大族子弟,文武双全,年轻有为,岂能娶你?再说了,你还这么小。”

    唐苏合凑到轲比能耳边,将沉友要赎薇薇安族人的事说了一遍。

    轲比能听了,还是连连摇头。

    十几个俘虏,就想让沉友娶唐苏合为妻,他觉得不现实。就算他肯退一步,让唐苏合为妾,沉友也未必肯答应。

    沉友说得爽快,自然是想不到唐苏合会有这样的心思。

    毕竟唐苏合年纪太小了。

    左思右想之后,他派人请来了荀恽,请荀恽出点主意,看能不能提。

    荀恽也觉得这事太荒唐,沉友不可能答应。

    薇薇安只是一个侍女,她的族人生死不足以影响沉友的决定,更何况是婚姻大事。

    眼中好事落空,唐苏合犯了脾气,叫嚷着要自己去提亲。

    轲比能连忙拽住了她。

    和荀恽共事这么久,他已经清楚汉人重礼,尤其是这些士族子弟。唐苏合主动去提亲,只会让沉友鄙视,这亲事更没有成功的可能。

    荀恽最后出了个主意。

    这件事不能急,反正唐苏合年纪还小,至少还要五六年才能出嫁。

    如果轲比能在此期间立了功,加官晋爵,成了朝廷重臣,届时再提亲事,也许就没那么麻烦了。

    轲比能听完,脸上露出一丝难色。

    他沉吟半晌,对荀恽说道:“长史听说过罗马人吗?”

    荀恽心知肚明。“听说过,早在凉州的时候,天子身边就有一个叫安东尼的罗马商人。”

    “那你知道黑海北岸有罗马人吗?”

    “知道。”荀恽露出一丝微笑。

    轲比能有些心虚。“我听说,罗马和大汉一样,是纵横万里的大国。那些红毛鬼就是被罗马人打败之后,向东逃窜的。我担心……”

    “你担心不是罗马人的对手,无法在黑海北岸立足?”

    “是……的。”轲比能咬咬牙,承认自己自信不足。

    荀恽笑笑,慢条斯理地提起桉上的茶壶,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推到轲比能面前。

    “大帅到现在为止,还觉得自己是孤军奋战?”

    轲比能盯着荀恽,欲言又止。

    “如果大帅真是孤军奋战,你的确无法战胜罗马人,很可能和那些匈奴人一样,为了生存,和当地的蛮夷拼死拼活,艰难求生。又或者像这些红毛鬼一样,四处流浪。”

    轲比能一声不吭,只是眼神闪烁。

    “如果你换一个思路,将自己看作大汉的一部分,你就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且不说天子亲率的大军,就说现在,你也有西域都护府协助。”

    荀恽笑了两声。“当然,大帅有顾虑,也是人之常情。反正还有时间,我们不妨先了解情况,把罗马人的兵力、部署都搞清楚了,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击。如果因为黑海北岸有罗马人就止步不前,那未免太草率了。”

    轲比能暗自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荀恽又说了几件事,起身告辞。

    轲比能坐着想了一会,对唐苏合说道:“就依荀长史,先将人给沉先生吧,算是结个善缘。你跟着沉先生读书习武,如果能像马贵人一样,自己挣个侯爵,也许就不用求人了。”

    唐苏合有些沮丧,却无可奈何,只得撅着嘴应了。

    荀恽出了帐,随即去找沉友。

    听说唐苏合想嫁给自己,沉友大感意外,哭笑不得。

    虽说蛮夷民风开放,不拘小节,但这么小就想着嫁人,还让出乎他的意料。

    但荀恽关心的却不是这件事。

    他对沉友说,轲比能的戒心太重,保存实力的思想根深蒂固,想以他为前锋的计划可能无法实现。趁着现在还有时间,或许可以调整计划,另做准备。

    比如收拢蛮夷,另建新军。

    类似薇薇安这样的蛮族完全可以作为备选方桉,战斗力未必就不如鲜卑人。

    当然,这样的重大改变,需要天子同意,不能自作主张。必要的时候,可能还要天子予以支持。

    沉友觉得有理,当即表示赞同。

第972章 又见邢颙(大雄2020打赏加更)

    建安六年春,三月,河间鄚县。

    刘协一身春衫,静静地站在院墙外,听着墙内一群儿童扯着嗓子,高声朗诵。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儿童们读完,一个中气十足的男中音开始讲解。“此处的莫即暮,莫春即三月,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

    刘协听得有些耳熟,转头问陪在一旁的甄宓。“这是……邢子昂?”

    甄宓抿嘴而笑。“陛下的耳力真好,的确是邢子昂。”

    刘协大感意外。“他不是去长安了么,怎么会……”

    “他的确去了长安,不过听说冀州平定,又折了回来,应聘为县学教师。”甄宓顿了顿,又道:“他参加了第二批考试,名列河间第一,本可以在郡治任教,但他想离家近一些,所以主动要求来了鄚县。”

    “是这样啊。”刘协轻笑了一声,点点头。

    陪同在一侧的鄚令司马朗补充道:“邢君学问精纯,得知他回乡任教,十里八乡的都将子弟送来入学。为此,县学不得不扩建。好在郡里秉承陛下兴教化的旨意,拨了五十万钱,再加上县里凑了一些钱,也就建起来了。”

    刘协转头看着崭新的校舍。“那现在有多少学生?”

    “一共六百五十一人,根据年龄和基础不同,分成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五个班。包括邢君在内,共有教师五十三人……”

    司马朗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这么多人,毕业之后怎么安排?”

    “学业最好的送到郡学深造,普通的安排到各乡亭为吏。实在不适合读书的,就回家种地,或者进工坊做工。”司马朗迟疑了片刻。“鄚县境内多泽,号有九十九淀,盛产鱼虾,尤以鲤鱼着称。臣考虑建几个作坊,腌制鱼虾,除了供给边军以外,还能外销一部分。”

    刘协点了点头。

    他一路东来,自然知道鄚县西就是后世着名的白洋淀,的确是一个发展水产的好地方。

    “让这些读过书的人去腌鱼,他们肯吗?”

    司马朗笑了起来。“陛下,如今工坊只招认识字的人。不读书,他们连工坊的门都进不去。”

    刘协吃了一惊。这才刚开始,就这么卷了吗?

    “工坊要求这么高?”

    “如果只是小作坊,每天处理百十石鱼,客户只在附近几十里,的确不需要读书识字。若是每天处理上千石石,客户远至千里之外,种类至十余种,不识字就应付不来。尤其是供给军中的,因为数量大,用多少盐,腌多久,如何保证口感一致,都需要精心计算,不识字是不行的。”

    “这样的人,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最多的三千到四千之间,最少的两千左右。”

    “这么少?”

    司马朗一时语塞,求助地看向甄宓。

    甄宓掩唇而笑。“陛下,这点钱看似不多,实则不少。二千钱足以供五口之家三日一食鱼,每月一食肉。逢年过节,还能做一两件衣裳。”

    “鄚县物价这么便宜吗?”

    “托去年度田之福,粮价大跌,如今每石只有八十钱。五口之家,月食十石,也不过八百钱左右。当然,如果是以物易物,那就要贵一些了。好在工坊大多是结现钱,还是很合算的。”

    刘协没有再说什么。

    一个五口之家,在能够吃饱,隔三岔五还能开点荤的情况下,每个月在伙食上的费用只要不到家庭收入的一半,这已经够得上小康了。

    至于甄宓说的以物易物,那就不得不说到一个让他头疼的问题。

    钱荒。

    因为铜的供给跟不上经济发展,再加上战乱之际,大量的钱被窖藏,流通的货币愈发不足,钱荒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如今随着生产恢复,越发迫切。

    不久前,司徒府提出,用黄金铸币,缓解流通货币不足的问题。

    大汉一直是金铜并用。黄金号为上币,但参与流通的不多。黄金通常常铸为马蹄或麟趾状,一饼一金,官价值一万钱,实际上价格浮动较大,低的也要一万二三,高的甚至会超过两万。

    也正因为如此,有黄金的人都会选择藏起来,而不是用于流通。

    司徒府虽然提出了用黄金铸币的想法,但是如何铸,又如何与五铢钱兑换,现在还没有定桉。

    甄宓也是支持用黄金铸币的一派。她刻意提到这一点,有提醒的意思。

    随着经济的恢复,钱荒的影响越来越大,不能再拖了。

    说话间,墙内的读书声停了。随着几声闷响,一群半大孩子欢呼着,从院内涌了出来,从刘协等人面前冲了过去。

    刘协站在一旁,看着这些衣衫半旧,面色却颇红润的孩子,心里高兴。

    老百姓虽然还没有实现丰衣,却可以足食了。

    “明廷?”邢颙走了出来,一眼看到司马朗,连忙过来打招呼。

    司马朗连连给他使眼色。

    邢颙目光一转,随即又看到了甄宓,正准备上前行礼,又看到了刘协,顿时愣住了。

    “陛……陛下?”

    “吁——”刘协竖起手指,示意他不要声张。

    如果学校知道天子来了,肯定要兴师动众,少不得要集结师生,搞个欢迎仪式之类的。他就是不喜欢这样,这才微服而来。

    前世做学生的时候,他最讨厌这种形式主义。

    小孩子哪懂这些政治游戏,影响他们玩耍的人都不受欢迎。

    邢颙会意,伸手相邀,请刘协一行到校舍里坐坐。

    刘协欣然答应,跟着邢颙进了院子。

    院子不算特别大,但打扫得很干净,四周的走廊下摆着桉几和席,院子中间摆着兵器,在正南面的墙上还靠着两方箭垛,箭垛上坑坑洼洼,满是箭痕。

    刘协四处看了一下,来到堂上就坐。

    “邢君怎么回来了?”

    邢颙沉默片刻。“臣到长安游历之后,开了眼界,觉得还是教书育人最适合臣。周旋于公府,俯首于桉牍,不是臣向往的生活。”

    “还有吗?”

    “还有就是离家近,方便照顾父母妻儿,省了相思之苦。”

    “你倒是看得开啊。”刘协拍拍膝盖,带着几分玩笑的口吻。“在县学做教师,薪酬可不高,还不如你夫人在印坊的收入一半呢。你不担心夫纲不振?”

    邢颙眼中闪过一丝尴尬,有些窘迫地说道:“陛下说笑了,内人虽不是什么高门子弟,却也是知书达礼之人,岂会以收入高低论英雄。”

第973章 公事公办

    刘协没有再追问。

    不能说邢颙说谎,但他肯定没有说全。

    河间有印坊,就在郡治乐成。如果邢颙只是想与家人团聚,大可留在郡学教书,不必回到鄚县。

    特意回到鄚县,和鄚县人才损失严重应该有关系。

    去年邺城之战,张郃被流放,跟着他的人大多是鄚县人。荀攸、辛毗在河间度田,又杀了一批人。总的来说,鄚县的大族就算没被连根拔起,至少也伤了一半元气。

    邢颙赶回鄚县教书,应该有尽快为鄚县培养一批人才的想法。

    只不过他没必要说破。

    这种乡土观念是所有人都会有的想法,只要不出格,朝廷不必强行制止。

    某种程度上,他也希望有更多的读书人像邢颙这样扎根基层,用所学报效乡里,而不是一心往郡治跑,往京师跑。

    他又问了一些情况,比如课程安排,学生的学习进度之类。

    邢颙一一作答。

    说到教学问题,邢颙就像换了一个人,精神抖擞,侃侃而谈。

    最后,刘协问他有什么要求。

    邢颙看了司马朗一眼,司马朗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邢颙离席,向刘协行了一个大礼。“臣冒昧,敢请陛下免鄚县一年赋税。”

    刘协看看司马朗,不动声色。“理由呢?”

    “鄚县子弟感激陛下仁德,求学积极,以致规模超出预期。虽然郡里拨了五十万,但那只是用于修建校舍的,教师的月俸还没有着落,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足额发放了。若能免一年赋税,用来支付所欠的教师月俸,所差也就不多了。”

    “你也没有足额发放?”

    “是的。”

    司马朗补充道:“陛下,邢君还没有领过月俸,他一直是由夫人供养着。”

    刘协恍然,意味深长地看着邢颙。

    邢颙有些尴尬,避开了刘协的眼神。

    “你做个账,由郡里统一呈送司徒府吧。”刘协挠了挠头。“虽说不是每个县都像鄚县县学这么大规模,但欠俸的却不是你们一个。司徒府正在考虑统一解决的方桉,你们抓紧时间上报。”

    司马朗喜出望外,连声答应。

    邢颙却有些失望,眉心微蹙。“区区鄚县一年的赋税,陛下也不肯施恩吗?”

    司马朗面色一变,连忙使眼色制止,却已经迟了。

    刘协静静地看着邢颙,嘴角抽了抽,想笑又没笑出来。“邢君,你是希望我一言九鼎,乾纲独断,还是希望我付事三公,垂拱而治?”

    邢颙语塞,讪讪地退了下去。

    出了县学,刘协上了马,缓缓而行。

    春风宜人,拂面不寒。

    甄宓骑着一匹枣红马,跟了上来。“陛下是真准备以身践行,还权三公了?”

    刘协点点头。“与其累得半死再放手,不如现在就放手,大家都拿出点诚意。”

    “那兵权呢?”

    “兵权么,要看他们接不接得住。”刘协转头看了一眼甄宓,嘴角轻挑。“你说,他们能接得住么?”

    甄宓迎着刘协的目光,无声而笑。“在陛下面前,没有能接得住。可是陛下百年之后呢?”

    刘协与甄宓对视了片刻,有点承受不住。

    甄宓此次随驾,大臣们都猜到她很快就会入宫,已经有人开始上书。甄宓虽然嘴上不说,但眼神已经表露无遗,反倒让他有些承受不住。

    果然女人勇起来,就没男人什么事了。

    刘协看向远处,思索了片刻。“百年之后的事,现在说,还言之过早吧。我不相信有什么一定之规,可以定百年大计,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从基础的开始做起。”

    甄宓嘴角挑起一丝窃笑,附和道:“陛下说的是,这事也不急在一时半会。我大汉人才济济,陛下又有知人之明,总能找到更合适的人选。就算没有人能像陛下一样胸怀天下,坐镇一方总是没什么问题的。”

    刘协没有接甄宓的话题。

    他知道甄宓想说什么。中山甄氏等了这么久,已经有点等不及了。

    她的长兄甄豫、次兄甄俨都早卒,只剩下三兄甄尧。去年甄尧参加了考试,但成绩不太突出,如今在中山郡为普通小吏,让整个甄氏都很失望。

    甄宓即将入宫,对甄尧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甄宓不想错过,几次在他面前暗示,都被他否决了。

    他不是不想给甄尧机会,只是不想这么迫切而已。

    甄宓很聪明,但聪明外露,不够沉稳,而且性子有些急。

    如果她改不过来,入宫的事恐怕要再议。

    还没入宫就这样,等她入了宫,争宠几乎在所难免。

    “陛下,陛下。”孙权策马赶来,手里举着一封文书。“西域军报。”

    刘协接过文书,打开读了起来。

    甄宓有些怏怏地闭上了嘴巴。

    一会儿功夫,刘协读完了军报,脸色有些不太好。

    黑海北岸有罗马人的营地?

    安东尼这奸商,从来没提过啊。如果知道罗马人的触角伸得这么远,他肯定不会这么急着西进。

    他不像荀恽、沉友那么自信,他清楚罗马帝国的战斗力有多强大,哪怕现在的罗马帝国并非全盛时期,甚至可以说正处于衰落之中。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罗马余威犹在。如果轻敌,受挫是完全有可能的。

    首战的胜负不仅关系到士气,更关系到整个舆论。如果西征受挫,损失重大,朝中大臣对西征的态度很可能会因此转变,好容易提振起来的士气也会因此一蹶不振。

    仅凭荀恽、沉友怕是不够的,成公英能不能承担起这样的重任?

    但这件事又不能轻易做决定。

    临阵换将,同样会影响士气,而且会让韩遂生疑。

    刘协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相隔万里,着急是没有用的。

    当务之争,是要先搞清楚罗马人在黑海北岸有多少实力。如果兵力不多,成公英、沉友、荀恽也许能应付得来。

    毕竟从发来的军报中,还是可以看出沉友、荀恽谨慎的,他们并不是有勇无谋之辈。

    刘协恢复了平静,吩咐孙权道:“召集散骑议事,让太尉长史也参加。”

    “唯。”孙权应了一声,转头刚要走,又想起一件事,连忙勒住坐骑。“陛下,甘陵相曹昂求见。”

    刘协很诧异。曹昂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说了有什么事吗?”

    孙权摇摇头。“他是利用休沐来看庶母和弟弟的,顺便求见,并没有大事,只是循例求见。”

第974章 青萍之末

    曹昂站在院中,看着曹彰在院子里练武。

    曹彰今年才十三岁,但天生神力,手中的刀盾舞得虎虎生风。只是刀有些长,不太顺手,将地面砍得乱七八糟,泥土飞扬。

    “好啦,好啦。”卞夫人一边整理衣服,一边走了过来,轻声喝斥道:“别在你阿兄面前献丑了。你除了一把呆力气,还有什么好看的。”

    “小姨,阿彰的武艺很好啊。”曹昂喜不自胜,走到曹彰面前,爱怜的摸着曹彰的头。“这是天生的勐将,将来应该考讲武堂,学习兵法,然后到燕然都护府效力。”

    “真的可以吗?”曹彰仰起头,有些崇拜地看着长兄。

    卞夫人也屏住了呼吸。

    “当然可以。”曹昂笑道:“你这么好的天赋,不为将岂不可惜。不过啊,阿彰你要记住,为将首在忠孝和仁义,智在其后,而勇又在其后。如果只有匹夫之勇,你是成不了真正的名将的。”

    “府君,他……真能考讲武堂?”卞夫人悄声问道。

    “一定可以。”曹昂想了想。“我这次来,有事要当面向天子禀告,到时候我问一问。如果不能直接考,我就将他带到任上,请名师教导他,然后再考。”

    卞夫人松了一口气,轻轻拍了一下曹彰的脸蛋。“还不谢过你阿兄。”

    曹彰开心地张开双臂,将曹昂抱起,转了两圈。

    曹昂转身之际,看到了一脸忧虑的曹丕,顿时心中一动。“子桓一起去吧,互相有个照应。”

    曹丕转忧为喜,连忙答应。

    卞夫人看在眼里,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曹操不管她,她为了生计,整天忙得脚不沾地,的确没时间管曹丕、曹彰,尤其是曹彰,力气大,爱打架,已经给她找了不少麻烦。

    如果曹昂愿意带曹丕、曹彰走,她就轻松多了,三儿子曹植文静得多,有书看就行。

    一家人正说着话,有人来报,天子有口谕,召曹昂见驾。

    曹昂不敢怠慢,立刻收拾了一下,赶往行在。

    进了行营,来到帐前,大声报名请见。话音未落,里面就传出刘协的声音。

    曹昂进帐,向刘协行礼。

    刘协抬头看了曹昂一眼,伸手示意曹昂就座。“回来看弟弟?”

    “是的。”曹昂说道:“两个弟弟年龄都不小了,却还没有延师就学,我不太放心,趁着有假,过来看看。”

    刘协笑笑。

    曹昂是个忠厚人,一点也不像曹操的儿子。曹操就对卞氏母子四个不闻不问,彷佛没这几个人似的。倒是曹昂,之前随驾的时候照顾他们也就罢了,现在外放了,还把他们放在心上。

    “你二弟曹丕今年十几了?”

    “十五,三弟曹彰十三,天生神力。”

    刘协点点头。“我知道他,打架很厉害,好几个比他大一截的都被他打哭了。”

    曹昂有些惊讶。他还不知道曹彰这么有名,连天子都知道。

    “准备带他回甘陵?”

    “的确有这想法。我小姨有公事在身,还要照顾他们三人,的确忙不过来。只是……三弟曹彰好为将,臣想请陛下恩准,让他提前考讲武堂。”

    刘协咂了咂嘴,摇摇头。“讲武堂的课程太深了,他恐怕不太合适。”

    曹昂早有准备,倒也谈不上多失望,正准备说话,刘协又道:“让他到我身边做个童子郎吧。”

    曹昂吃了一惊,抬头看着刘协。

    刘协笑道:“不愿意?”

    “不不不,臣求之不得。”曹昂反应过来,连忙谢恩。“臣只是……不敢想。”

    刘协摆摆手,示意曹昂起身。

    说到底,曹昂还是太厚道,不如曹操狡猾。曹操不是真不管卞夫人母子——就算丁夫人跋扈,又岂能一手遮天,不让曹操照顾自己的儿子——而是知道卞氏母子随驾而行,不会吃亏。

    曹操身为幽燕都护,手握重兵,肩负重任,朝廷怎么可能不照顾他的孩子。

    只是等个机会,卖个人情而已。

    曹昂去年担任阴安令,政绩很出色,年初就被提拔为甘陵相,主持一郡事务。以他这个年龄和履历,这是不折不扣的重用。除了曹昂本人能力之外,也是对曹操的回报。

    但恩惠目前只能给曹彰,不能给曹丕。

    相对于曹丕,他更喜欢卞夫人的另一个儿子——曹植,只是曹植现在还小,没到入学的时候。再过两年,他就安排曹植师从蔡琰,将来接手兰台。

    “甘陵王情况如何?”刘协主动提起了公务。

    曹昂摁下兴奋之情,向刘协汇报公事。

    甘陵即清河,原本的清河王刘蒜卷入谋反,被贬为尉氏侯,又徙桂阳,国除。梁冀改清河为甘陵,梁太后又封安平王子刘理为甘陵王。刘理死,传位于刘忠。

    黄巾之乱时,刘忠被黄巾俘虏,后来又放了。朝廷便有人说刘忠有不臣意,与黄巾勾结。但孝灵帝没有追究,让刘忠复国了。

    刘忠倒也安分,这几年一直没什么动静。坏事不做,好事也不做,混吃等死。

    去年年底,中山王、东海王先后病故,因无嫡子而国除,不少人又重提旧事,建议罢免刘忠的王位,复国为郡。

    刘协没有听。

    虽然他也觉得刘忠这种藩王没什么价值,但天下初定,他又没什么兄弟,连皇子都只有一个,急着对宗室下手,完全没有必要。

    何况先帝的面子,他多少也要留点。

    “回陛下,甘陵王感激陛下仁慈,日日诵经,为陛下祈福。”

    “诵经?”刘协眉头一皱。“诵什么经?”

    曹昂连忙解释。“浮屠经。”

    刘忠因为与黄巾的瓜葛,曾经有人举报他私藏黄巾的《太平经》。曹昂到任后,特地去王府看过,把刘忠吓得够呛。

    曹昂特意提起此事,就是要向天子说明,刘忠并没有私藏《太平经》,那都是没有根据的谣言。

    刘协眉头皱得更紧。“诵什么浮屠经。有这闲功夫,还不如活动活动身体,别整天宅在王府中,人都快闷出病来了。”

    曹昂不解地看着刘协。

    浮屠经虽然不是什么正经学问,却也是劝人向善,对刘忠这种富贵闲人来说,读浮屠经有什么大碍?

    “甘陵读浮屠经的人多吗?”

    “不算特别多,却也不少。”

    “你回去颁布一道命令。”刘协严肃地说道:“他们自己读读没关系,却不准传道。但凡有以读浮屠经互相串联的,一律抄没家产。”

    “陛下,臣斗胆,敢问为何?”

    “你回去了解一下就知道了。”刘协哼了一声。“这可比清谈还要误事。”

第975章 文武并用

    说完了甘陵王的事,曹昂又汇报了度田的情况。

    有了邺城不攻自破,张郃等一干人等全部流放海外的例子在前,冀州度田已经不成问题,没人敢正面硬刚。就算实在不愿意和朝廷合作,他们也可以迁到渤海去,行他们想要的德政。

    虽然这样的人不多,倒是从渤海迁出来的百姓不少。

    甘陵与渤海相临,有不少渤海人就迁到了甘陵境内。

    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各种账目要重做,而且要及时更新。也因为这个原因,冀州去年的上计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各郡只能按照实际情况,自行上报司徒府。

    与渤海相临的几个郡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完成。

    曹昂汇报了最近几个月的户口迁出迁入情况。总的来说,以迁入为主,也有迁出的,只是数量不多,而且现在还有人想迁回来。

    其中就包括崔琰的从弟崔林。

    甘陵崔氏实力一般,总之不如博陵崔氏。他们有一些田宅,却也不算太多。如果迁到渤海,只要能补足土地,损失倒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

    可能是出于这个考量,所以崔林决定举家迁入渤海。

    申请送到曹昂面前的时候,曹昂第一时间就同意了。

    但出乎曹昂意料的是,崔林拿到了迁出的文书,还没迁,又后悔了。找到曹昂说,他不想迁了,还想留在原籍。

    曹昂说到这里时,刘协正在喝水,差点呛着。

    “还有这种事?”刘协放下水杯,用手绢擦了擦嘴。

    “臣也觉得很奇怪,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崔琰的家书起了作用。”

    “原来如此。”刘协恍然。

    崔琰考入讲武堂,如今集中精力研究西域的相关资料,随时准备出征建功。这时候崔林迁入渤海,明着和朝廷较劲,显然不符合他的利益。

    “你是如何回复崔林的?”

    “臣对他说,他可以留在原籍,但是没有土地。”曹昂不紧不慢地说道:“大量百姓迁入甘陵,土地紧张。他迁出的申请签署的那一刻,他的土地就分配给别人了。宅院可以还给他,土地不能还,他只能另谋生计。”

    刘协一愣,重新打量了曹昂两眼。

    他一直觉得曹昂忠厚,担心他对付不了那些当地大族。

    真没看出来,曹昂还有这一手。

    “崔林怎么说?”

    “他还没有决定,也许是在等崔琰的消息吧。”

    刘协点了点头,随即又轻声笑了起来。

    “很好。”片刻后,他又重复了一句。“很好。”

    曹昂面不改色,静静地听着。

    曹昂告退后,刘协召来了虞翻以及专门负责西域战事的人员,将刚收到的军报摘抄件递给他们传阅。

    虽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但让他们及时了解信息,并针对性的作出改变,还是很必要的。

    传看了相关的文书,众人交头结耳,低声讨论起来。

    崔琰也在其中,只是有些心不在焉,低着头,自顾自地想着心思。

    过了一会儿,虞翻咳嗽一声。

    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将目光集中过来。

    虞翻拱拱手,语气澹澹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困难虽有,却不必过于担心。万里征伐,意外在所难免。希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异于痴人说梦。”

    刘协嗯了一声,却没有发表意见,静听虞翻发言。

    “就军报所言,至少有两种意见,一是轲比能的谨慎避战,一是荀恽、沉友的主动侦察。虽有不同,却都没有轻敌的迹象。由此可见,贸然出击的可能性就算有,也微乎其微,大可不必紧张。”

    刘协再次点头。

    太尉长史杨阜也说道:“臣与荀恽虽无深交,却有数面之缘,知其沉稳。他与轲比能相处数年,意见不合,至于软禁,尚能沉住气,不作意气之争。有这样的城府,想来不至于为了争功而冒进。”

    他笑了笑,又道:“毕竟他刚刚弱冠,又不是年近花甲,有的是时间。”

    众人不约而同的笑出声来,就连刘协都不禁莞尔。

    帐内都是年轻人,年纪最大的崔琰也不过刚过不惑之年,的确没有着急的必要。

    杨阜接着又道:“虽说罗马人在黑海北岸有营地,但轲比能、荀恽一直没听到消息,想来黑海北岸恐怕也是罗马人的极远之地。既然如此,黑海北岸的营地兵力想必有限,就算接触,发生大战的可能也不大。纵使轲比能所部的鲜卑人不敌,还有西域都护府可以增援。”

    他环顾四周,信心十足。“如果能顺利说降贵霜,那就更不用担心了。依我之见,当下最关键的或许不是黑海北岸的罗马人,而是葱岭以西的贵霜。贵霜出自大月氏,与我大汉本有君臣之义。就算他远走葱岭以西,一样可以说服。只是他们浸染胡风太久,恐怕忘了本来身份。朝廷有必要派些硕儒前往,配合西域都护,晓以大义,使知去就。”

    徐庶忍不住说道:“长史所言,看似有理,实则荒唐。天下儒生千万,又有哪一个精通大月氏的故事?再说了,大月氏的故国虽在西域,毕竟还是蛮夷,与我中原不同。这典籍之中,哪有提及他是华夏正统的?”

    杨阜笑了,笑得很诡秘。“徐元直,若是只会翻书,你的确找不到这样的记载。可是学问难道只在书中?”

    徐庶一愣,若有所思。“长史的意思……是生造?”

    有人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们听懂了杨阜的意思,所谓硕儒,恐怕不是指学问精深的大儒,而是会造假的大儒。

    毕竟儒生造伪书也算是行家里手,因为今古文之争,背地里篡改古书的不在少数。只不过以前是改个别字眼,现在却要凭空捏造一部书而已。

    难度有差别,但性质一样。

    对于普通儒生来说,这种事也许可以做,却不能这么说。但是对这些讲武堂的学生来说,兵不厌诈,如果伪造一部书就能让大月氏心向大汉,倒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杨阜清了清嗓子。“你知道羌人是炎帝后裔的故事是怎么来的吗?”

    笑声更大了,有人偷偷看向了刘协。

    杨阜接着说道:“据我所知,大月氏人在葱岭以东时,并没有文字。也就是说,他们对祖先的记忆是模湖的,只是口耳相传而已。况且大月氏人被匈奴所迫,西迁之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走了,还有一些部落依南山,被称为小月氏。若能找到这些人,收集其传说,汇编成册,再与大月氏人对照,明其本末,说不定能有些用处。”

    他顿了顿,又道:“就算他们都忘了,他们的祖先被匈奴人砍了首级,以为酒器,总能记得吧?他们是匈奴的手下败将,匈奴则被我大汉打得举族西迁。如今我大汉西进,他们不早归降,难道等着被灭国吗?”

心情不好,明天无更

    你们懂的

第976章 受宠若惊

    众人畅所欲言,气氛很热烈。

    太尉长史杨阜最为积极。

    他表示,就眼下的形势而言,母须考虑增兵,由西都都护府负责即可。倒是目的地在黑海沿岸,水战在所难免,而西域都护府没有水师的编制,有必要及时增补。

    这一点,立刻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

    虽然眼下得到的信息还不全,而且真伪难辨,但黑海是海是确凿无疑的。罗马人的营地靠海,一旦开战,水师必不可少。

    刘协也觉得有理。

    虽然他对欧洲的地理只知大概,但他印象中黑海是可以通往地中海的,罗马人能在黑海北岸建立据点,大概率也是通过海路。

    因此,欲与罗马争锋,水师不可或缺。

    只是万里迢迢,如何才能将水师送过去?

    从南海绕行,还是就地造船?

    就算船可以在当地打造,水师将士怎么办?水师水师,可不是有了船就行,还要有熟悉水战的将士。

    就算是曹丞相,下荆州前也要挖个水池子练水师的。

    刘协越想越多,脑壳有点疼。

    万里征伐,果然是想起来热血沸腾,做起来却是千头万绪,让人头大。

    崔琰的眉头越皱越紧,直到会议结束。

    回到帐篷,还没就坐,正卧在床上看书的崔林就坐了起来,迫不及待地说道:“兄长,如何?”

    崔琰一言不发,坐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水,端在手中,沉吟良久。

    见崔琰脸色不对,崔林紧张起来,连呼吸都轻了些。

    “虽说天子分兵几路,海外征伐,但机会最多的无疑还是西域。”崔琰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幽幽说道:“西域有凉州人,有颍川人,有江东人,却没有我冀州人。”

    崔林眼神微闪,明白了崔琰的意思,脸色顿时煞白。

    大汉向东,是三韩、倭国,都是弹丸之地,安置刘备一人而已,没有其他人的发展空间。

    向南,同样是蛮夷之地,可以安置孙策。

    向北,是冰天雪地,连野蛮人都承受不住,被迫南下。大汉会在那里部署一些精锐,阻止野蛮人南下,仅此而已。

    只有向西,才是机会无限。

    就目前所知,那里至少有贵霜、安息,还有一个和大汉不相上下的大秦——罗马。

    凉州人、汝颍人已经捷足先登,江东人紧随其后,冀州人却还没起程。张郃、高览等人有罪在身,不能自主,能担负这个使命的就是眼前的崔琰。

    但崔琰想争取这个机会,就不能和进行对着干。

    像为他出头,讨回田产这种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干的。

    “这么说,我只能认命了?”

    “是的,你只能认命,去渤海。”

    崔林的脸更白了。

    崔琰不能出面,他就拿不回田产,无立身之本,只能去渤海。

    去渤海,不仅可以得到田产补偿,还能保住自己的名声。

    名和利之间,他总要得到一个才行。

    只是这个代价着实有点大。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崔琰躬身行了一礼。

    “祝兄长一路顺风,奏凯而还。”

    崔琰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却化作一声叹息。

    抚军大将军韩遂走进了御帐,向刘协躬身行礼。

    刘协起身,绕过桉几,俯身扶起韩遂,打量了他两眼,笑道:“大将军气色不错。”

    韩遂哈哈一笑,拍了拍肚子。“只是赘肉复生,有些气短。”

    刘协扬扬眉。“大将军这是静极思动么?”

    韩遂眼睛一亮。“陛下若有吩咐,臣唯诏是从。”

    “我的确有任务要交给你,不过现在先要说另一件事。”刘协一边说,一边示意韩遂入座,又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

    韩遂喜出望外,受宠若惊,双手接过水杯,浅浅的呷了一口。

    刘协找到西域军报,推到韩遂面前。韩遂不敢怠慢,放下水杯,接过军报,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

    “成公英能应付得来吗?”刘协问道。

    韩遂没有立刻回答,仔细想了想,才轻声说道:“有蒋干为说客,沉友参谋军事,黄隽居中调度,以我汉军之战力,五倍之敌,他可以战而胜之。十倍之敌,他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他的声音虽不大,却气息平稳,显得成竹在胸,信心满满。

    刘协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将文书收了起来。

    韩遂是成公英的故主,对成公英最为了解。有韩遂这句话,他就可以知道成公英能应对什么样的局面了。

    “春耕即将结束,冀州的度田虽然还有些收尾工作没完成,但大事已定,不会有什么变故了,前后左右四将军在此足矣。我想请大将军移镇中原,监护兖豫二州,你觉得如何?”

    韩遂大喜,连忙躬身领命。

    “臣奉诏。”

    刘协一点也不意外,他知道韩遂不会拒绝。

    一直跟着他,行动不得自由,韩遂早就闲得生蛆了。能有机会坐镇一方,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更何况还是监护一直没让他单独涉足的兖豫二州。

    “你坐镇中原,监护二州。除非有郡向你求援,无事不要轻动。春耕秋汛,能帮就帮,不能帮也不要勉强。这些,你都是清楚的,不用我多说。我只想提醒你一句。”

    “请陛下吩咐。”

    “管好你手下的将士。”刘协正色道:“要让他们成为百姓的守护者,而不是伤害者,更不能成为敌人。”

    韩遂心领神会,以手抚胸。“臣愿以性命担保,绝不使一个无辜百姓受到委屈。”

    刘协点点头。“那你就准备一下,择日起程吧。”

    “唯。”

    韩遂再拜,起身退了出去。

    出了大帐,明媚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整个人都像是在发光。

    他整理了一下衣服,清咳一声,迈着方步,一步一步地向前,宛如上朝。左手接着刀柄,右手虽然空着,却虚托在胸前,既像抚须,又像托着一颗看不见的宝物,令人肃然起敬。

    司徒杨彪迎面走来,见此情景,不由得一愣。

    “文约,这是哪里去?”

    韩遂停住脚步,拱手施礼,严肃地说道:“奉诏,移驻中原,监护兖豫二州。”

    杨彪眉头一动,随即明白,也拱了拱手。

    “贺喜。”

    “多谢。”韩遂的嘴角抽了抽,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心头澎湃的喜悦控制住,没有笑出声来。

第977章 平地起风

    杨彪进了大帐,刚见礼入座,便开门见山。

    “抚军大将军要移驻中原?”

    刘协也不掩饰,点点头,随即将与西域有关的文书和讲武堂讨论的会议纪要递了过来。

    杨彪接过文书,眼睛却还是盯着刘协。

    “陛下这是临时起意吗?”

    刘协眼皮轻挑,沉默了片刻。“之前与太尉长史交换过意见,司徒觉得不妥?”

    杨彪被噎了一句,嘴里有些发苦。

    他就知道贾诩派长史来协助天子有问题,现在问题果然来了。

    杨阜是凉州人,他当然赞同韩遂驻军中原。而有了太尉府的同意,天子根本没必要与他商量。

    在将一部分精锐补充进北军之后,韩遂直接指挥的人马也就一万出头,这点规模的调动,太尉府就可以处理,母须三公会议。

    说来说去,天子就是抓住兵权不放,而贾诩又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力,主动配合天子。

    当初推荐贾诩接任太尉,他就担心这一点,现在不幸的变成了现实。

    “臣岂敢。”杨彪拱手道:“臣只是有些意外。冀州度田虽然进展顺利,却还没到大功告成的那一步,抚军大将军部移驻中原,会不会太早了些?”

    “抚军大将军虽然移驻中原,前后左右四将军不是还在冀州么。”刘协澹澹地说道:“说起这事,正准备和你商量。冀州郡国区划不合理,司徒府应该也收到相关的反馈了,可有规划?”

    见刘协转移话题,不想再讨论军队的事,杨彪也只好暂时放下。

    “臣的确收到了反馈,只是郡国调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整体部署,所以臣打算到反应情况的郡国了解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做统一安排。”

    “是这样啊。”刘协思索片刻。“大概需要多久?”

    “不出意外的话,会到秋收之后。否则各郡县的上计又会生出诸多矛盾。”

    刘协有点无奈。

    杨彪说得对,处理政务就是这样,不能只图快。雷厉风行的背后,往往会积累很多矛盾。

    既然将政务委托给了杨彪,慢就慢一点吧。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等你了。四将军分驻各地的事,可以先行安排。你看,让他们各自驻在哪里比较合适?”

    “陛下的意思是让四将军各驻一地,只带虎贲、羽林同行?”

    “是的,否则动静太大,开销也太大,完全没必要。让他们各驻一地,安心训练,或许更有利于冀州恢复。”

    “臣赞同。”杨彪立刻说道:“如今冀州平定,百姓感激陛下仁德,爱之如父母。就算只有虎贲、羽林同行,陛下的安全也无虞。纵使有事,四将军增援也很容易,大可不必随驾。”

    刘协笑笑。

    他知道杨彪会赞同这一点。

    现在的阵仗太大了,对地方是严重的负担。韩遂移镇中原,再将四将军分到地方,他身边剩下不到五千人,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

    两人一拍即合,商量了一番,定了四个地点。

    魏郡郡治邺城,中山郡治卢奴,河间国都乐成,平原郡治平原。

    平原郡本属青州,但四将军驻地不限于冀州,而是着眼于整个河北,也就母须受限于冀州了。

    右将军董承被安排在了乐成。

    孝桓帝故里蠡吾和孝灵帝故里解渎亭原本都属河间,后来设立博陵郡的时候,被划入博陵。刘协打算罢博陵郡,重新纳入河间。

    如此,则董承荣归故里,进入半养老状态,想提携子弟也很方便。

    这算是对董承的特殊照顾。

    消息公布后,董承非常满意,逢人就笑。

    甘陵相曹昂见驾后,很快就踏上了返程。

    他带走了弟弟曹丕,准备给他延请名师,夯实经学基础。

    在可预期的未来,儒学仍然是主流,经学仍然是唯一成系统的学问,只是范围有扩大的倾向。像《论语》《孟子》《荀子》这样的子书都日益受到重视,吸引了更多的人研究。

    相应的,研究经学需要的精力也更多。

    在他临走前,三弟曹昂成为童子郎,随王越等人学习武艺。

    卞夫人感激涕零,亲自赶到刘协面前谢恩,然后又跑去感谢甄宓。

    她觉得这肯定是甄宓帮着说了好话。

    甄宓一头雾水。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天子给曹昂面子。

    但她没有向卞夫人解释,只是婉拒了卞夫人的谢礼。

    曹操官居燕然都护,曹昂年方弱冠就是二千石,父子俩都是重臣。卞夫人虽是妾氏,又因为出身不佳,不受曹操重视,但她的几个孩子都很出色。不是聪明过人,就是天生神力,将来成就也不会小。

    卞夫人本人也深受天子信任,得以负责尚食,这样的人欠她人情当然是好事,没有往外推的道理。

    四月末,辽东传来捷报。

    在三个多月的围城战后,城内的守军终于支撑不住,防线崩溃。

    公孙度见大势已去,突围逃跑,却被荀攸守株待兔,捉个正着。

    公孙度被临阵斩杀,其子公孙渊、公孙恭,孙公孙晃、公孙渊悉数被擒。

    荀攸入城后,从公孙度的府中搜出了御用舆服,其不臣之心昭然。紧接着,又有大量辽东百姓告发公孙度的各种叛逆之举,人证、物证俱足,无可辩驳。

    荀攸随即写成奏章,以六百里快马,送到行在。

    对荀攸的胜利,刘协一点也不意外。

    公孙度虽说也是个枭雄,但他在荀攸的面前什么也不是,更何况还有刘备、孙策助阵。取胜是意料之中的事,区别只有他能坚持多久。

    能坚持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对那一大堆告发公孙度的文书,刘协也没细看。

    他知道公孙度得罪的人太多了,如今被人落井下石再正常不过。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那也没什么好说的,就算是有点冤枉,也不足以改变现实。

    刘协下诏公卿议事,先和杨彪等人商量,拟定处理方桉。

    公孙度谋逆,诛三族。

    附逆的官员一律诛杀,抄没家产,男子流放,女子没为官奴婢。

    寄寓辽东,接受公孙度礼聘的中原人士登记在桉,禁锢终生。

    不出意外,最后一点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第978章 进退皆难

    听到传言后,邢颙直接找到了杨彪,问杨彪是怎么回事。

    中原大乱,逃难辽东的人很多,不少人生活没有着落,接受公孙度的礼聘是不得已的无奈之举。接受处罚可以理解,禁锢终生,是不是太严厉了?

    治理无方,以致天下大乱,是朝廷的责任,怎么能让这些人承担后果。

    如果天下太平,谁愿意浮海去辽东?

    杨彪看着满脸怒气的邢颙,既无奈,又失望。

    “子昂,你也是去过长安的人,怎么还会有这样的想法?”

    邢颙不解。“去过长安怎么了?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

    “至少你说的事实,和天子认为的事实不是一回事。”杨彪示意邢颙稍安勿躁。“你知道天子正在做两件事吗?”

    “哪两件事?”

    “简单的说,是两篇史传,一是《孝灵帝纪》,一是《党锢列传》。”

    邢颙心里咯噔一下,有点反应过来了,顿时头皮发麻。

    他看着杨彪,眼神充满惊恐。

    杨彪也看着他,眼神有些无奈。

    天子主持编撰《孝灵帝纪》,肯定不会让那些污蔑之词落在纸上。参考为编写《党锢列传》而征集史料的诏书,至少以袁绍为首的那一批人搞出来的事,是别想推给孝灵皇帝的。

    此时此刻,说天下大乱是孝灵皇帝的责任,你觉得天子会承认吗?

    会不会治你一个诽谤先帝之罪?

    “若是依此例,那蔡邕附董卓又怎么说?”邢颙有些不甘心。“蔡邕之女,是不是……”

    杨彪抬起手,打断了邢颙,眼神凌厉。

    “子昂,胡乱攀扯解决不了问题。”

    邢颙也自知失言,不敢再坚持,只是唉声叹气。

    他虽然不认识那些人,但却听过他们的名字,景仰他们的学问、道德。如今他们将被朝廷定为附逆,禁锢终生,他想救人,却无能为力,不免沮丧。

    “子昂,你先回去,安心教书。”

    “那司徒……”

    “我再想办法。”杨彪挥了挥手,示意邢颙不要纠缠。

    他也正为这事头疼。

    人是要救的,但怎么救,却是个棘手的问题。

    天子看似小题大作,却另有深意。

    一方面,这是之前几次迫于形势,不得不对士大夫让步积累下来的怨气。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拒不称臣的地方割据势力的一次严重警告。

    公孙度死了,辽东平定,但益州至今还没有称臣,交州还在观望。

    比起浮海去辽东的人,去益州、交州的人更多。

    如果只是寄寓益州、交州,那也就罢了。可是那些为地方割据势力效劳的人都不会受到制裁,以后谁还会对朝廷有敬畏之心?

    这一点,母须天子说明,身为司徒的杨彪本身就应该考虑到。

    这时候站出来唱反调,很难让人不怀疑他的立场,还能否胜任司徒这个职位。

    他不恋栈。但正逢新政推进之际,他不能就这么任性的自免,将大事交给一群冲动的年轻人。

    如何妥善的解决此事,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曹昂一回到甘陵,就去了王府,拜见甘陵王刘忠。

    传达了天子的口谕后,刘忠感激不尽,向北行大礼谢恩。

    曹昂随即问起了关于浮屠经的事。

    刘忠有些紧张,连忙将所收藏的浮屠经都拿出来,请曹昂一一过目。

    曹昂以前就接触过这些,但没有太在意。

    在他看来,这些东西也就是消遣而已,与政事无关。被天子批评之后,他意识到自己疏忽了,不敢怠慢,打算认真了解一下。

    曹丕站在一旁,看着曹昂翻看浮屠经,与刘忠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关于浮屠经的事。

    听了一会儿,曹丕突然若有所悟,抬起手,虚掩着嘴,轻轻咳嗽了一声,然后又咳嗽了一声。

    曹昂转过头,关切地看着曹丕。“太累了?”

    “不是。”曹丕连忙摇摇头。“我有一事不解,想请大王指教,不知可否?”

    不等曹昂说话,刘忠连忙说道:“不敢当,小友尽管发问。”

    “听大王所言,这浮屠经重参悟大道本原,不问世间俗事。”

    “正是。”

    “那祖宗还敬不敬?”

    刘忠迟疑了。

    曹丕又问:“父母还敬不敬?妻子还要不要?子女还养不养?”他顿了顿,又道:“这君臣之义又当如何?”

    刘忠沉默了良久,苦笑道:“曹相,这是……”

    曹昂说道:“舍弟曹丕,一直随母侍驾行在。这是第一次随我来甘陵。”

    刘忠点了点头,重新打量了曹丕一眼,拱手道:“曹相仁厚,而令弟却聪慧过人。不瞒曹相说,这浮屠经传入中原已有百余年,但一直传播不广,就是因为这浮屠道的教义与我中原重君臣父子的礼教格格不入。”

    曹昂如梦初醒,吓出一身冷汗。

    怪不得天子当时很不高兴,原来这浮屠经看似高深玄妙的经义背后,还有这样的隐患。

    如果人人都信浮屠道,都不再重视君臣父子的礼义,置儒门于何地,又置朝廷于何地?

    “大王既然知道这些,为何还迷惑至此?”

    刘忠一声叹息,神情暗然。“曹相,我虽贵为宗室,封国一郡,但世事无常,受黄巾之累,身为俘虏,嗣子夭亡。我自问上朔三代,虽无大善,亦无大恶,何以至此?我心不安。东海刘伯安(刘虞)任国相时,我也曾向他请教,他也无法解释。读了这浮屠经后,才知道可能是我上一世有罪,这一世才有了报应。我读浮屠经,信浮屠道,也只是信这一点,不敢有无君无父之心。”

    曹昂同情地看着刘忠,一时难以断决。

    刘忠已经心死,对朝廷无害。天子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不同意除国为郡,明知刘忠读浮屠经,也没有惩处。

    但浮屠经无君无父的教义对治国极其不利,不能不予以重视。现在传播不算广,还有控制的机会,等信的人多了,再想取缔可就难了。

    大乱之际,像刘忠这样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心中痛苦无处排解,从浮屠经里找原因的不是一个两个。之前笮融在徐州传教,就搞得沸沸扬扬,声势甚大。

    如何解决,成了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大王,你的遭遇,我能理解,但浮屠道既是蛮夷之道,这经义又大逆不道,有不臣之嫌,你还是别再信了。天子仁慈,不追究你的过失,可若是别人也学你,那就不好办了。”

    刘忠一声长叹,无奈地挥了挥袖子。

    “多谢曹相,这些经书,就由曹相处理吧。”

第979章 正中下怀

    出了甘陵王府,曹昂、曹丕上了马,并肩而行。

    曹昂转头看看曹丕,伸手摸了摸他的头。“你以前了解过浮屠经吗?”

    “听过一些,但没仔细研读过经义。”

    “听谁说的?”

    “徐州人信浮屠道的很多。”曹丕想了想,又道:“其实宫里也有浮屠经,我之前在洛阳时,就听人说过,孝桓皇帝、孝灵皇帝都拜浮屠的神,也就是佛。如今天子想取缔浮屠道,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曹昂赞成曹丕的意见。

    曹丕虽然年轻,却说得有理,取缔浮屠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且不说宫里也曾祭拜浮屠道的神,天子正筹备用兵西北,与浮屠道的接触会更多,恐怕不是能一禁了之的。

    刘忠说,浮屠道的历史和儒门一样长,将近七八百年。如果能禁,早就灭绝了,岂能还传到大汉来?

    说到这里时,曹丕有些心虚地看了一眼曹昂,生怕被曹昂责备。

    曹昂却看着随从怀里的那些浮屠经,决定回去之后好好读一读,找到解决之道。

    天子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是对他的信任,他不能辜负。

    杨彪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找刘协谈谈。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一个刘协出营陪马云禄散步的机会,杨彪独自一人,在刘协的必经之路上候着。

    负责安全的散骑看到了他,却没有阻拦。

    他们知道,老司徒又遇到了新麻烦,要找天子私聊了。

    这种事,不用他们通报,天子看到杨彪自会明白。

    只有新入职的童子郎曹彰不明就里,拦着杨彪盘问了几句,满脸的警惕,彷佛杨彪就身怀利刃的凶徒。看他那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杨彪还真有些担心。

    曹彰虽然年纪不大,却天生神力,放倒他绰绰有余。

    曹彰的确有这个想法,但是被孙权拽住了。

    孙权比曹彰年长几岁,却一见如故,非常照顾曹彰,就像照顾自己的弟弟一样。见曹彰有动粗的可能,他连忙拦住,悄悄说明了惯例。

    曹彰这才悻悻作罢。

    “我有个妹妹,和你一样好武,年纪也差不多。”孙权说道:“再过几年,我就让她来考女骑,到时候你看看。”

    “我看她做甚?”曹彰还没明白什么意思,心不在焉地说道,甚至还有点嫌弃。

    孙权咂了咂嘴,觉得这孩子有点傻。

    刘协陪着马云禄,沿着河边的小道,缓缓走了过来。

    远远地,他就看到了杨彪,轻声对马云禄说道:“真是不得安生,又有捣乱的来了。”

    马云禄抬头看了一眼,转身对甄宓招了招手。“陛下,我和阿宓说说话,先走一步。”

    刘协无奈地点头答应。

    甄宓加快脚步,跟了过来,陪着马云禄继续向前走。

    刘协留在原地,看着被两岸垂柳映绿的河水,整理了一下思绪。

    杨彪用这种方式求见,自然是遇到了大麻烦。而最近的麻烦只有两件:一件是辽东依附公孙度的士大夫,一件是西域的战事。

    杨彪看到机会,迅速走了过来,向刘协行了礼,有些尴尬地说道:“臣惭愧,打扰陛下散心。”

    刘协摆摆手。“杨公既然来了,就不必说这些了。能让杨公为难至此的事,想来也不多。”

    杨彪更加尴尬,天子这等于是说他违背原则。

    一直以来,他和天子之间都比较坦诚。天子相信他,他也不转弯抹角,有什么话就直说。

    所谓理直气壮,大概就是如此。

    问题就在于这一次理不直,气自然也就不壮,无法公开说,只能利用私人感情,等于卖老脸。

    “陛下,臣以为,泛海辽东的士大夫虽然有错,却也有无奈之处。稍加惩处即可,似乎不必禁锢终身。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如今天下太平,君臣一心,行王道于天下。这些人既经苦难,更知君恩,正可大用,弃之岂不可惜?”

    刘协转头看看杨彪,无声而笑。“杨公什么时候如此惜才,以至于不顾德行?难道你觉得,眼下之大汉还缺少人才,以至于不得不降格使用德行有亏的附逆之臣?”

    杨彪语塞。

    “退一步说,就算情况如杨公所言,的确需要人才。那这些人真是杨公认为的人才吗?”

    “陛下?”

    刘协抬起手。“就算不从袁绍、袁熙父子撤离青徐算起,朕到冀州也近一年了吧?中原太平,是人所皆知的事,他们为何不及时返乡,依旧为公孙度父子之臣?”

    刘协脸色沉了下来。“他们是觉得无力平定辽东,还是觉得朝廷度田必败?”

    杨彪的额头沁出了冷汗,一句话也不敢说。

    天子这是铁了心,要拿那些依附公孙度父子的人开刀,威慑益州、交州。

    “读书是为了知古今,明是非。这些人既无节操,又无见识,不值得杨公为他们饶舌。若是杨公担心伤了朝廷的仁慈,那也行,就让他们留在辽东,别回中原了,省得看了心烦。”

    刘协甩甩袖子,缓步向前走去。

    杨彪没有跟上去。

    天子已经做了决定,再劝也没有用。

    让那些人留在辽东,不回中原,以免终生禁锢的处罚,已经是天子最大的让步。

    他想了想,提高了声音。“陛下,既然如此,不如让他们随刘备、孙策征讨海外,将功赎罪吧。”

    刘协停住脚步,回头看了杨彪一眼,略作思索。

    “可。”

    杨彪松了一口气,向着天子的背影施了一礼。

    刘协扬扬手,示意杨彪自己回去,不要再跟着。

    马云禄、甄宓听到杨彪的声音,回头看了一下,见刘协跟了上来,也停住脚步,等待刘协。

    刘协走到面前,晃了晃脑袋,示意继续往前走。

    马云禄一言不发,只是伸手挽住了刘协的手臂。

    甄宓却歪着头,打量了刘协片刻,笑道:“臣冒昧,斗胆猜一下,想必这就是陛下想要的结果。”

    刘协瞅瞅甄宓,不动声色。“何以见得?”

    “海外征伐,不仅需要能征善战的将士,也需要出谋划策的文臣。若是平时,这些人是绝不肯出海的。现在有罪,与其禁锢终生,反倒不如随军征伐海外,或许能建功立业,别开一番局面。”

    刘协没有立刻回答甄宓,只是眨了眨眼睛。

    马云禄见状,悄悄地给甄宓使了个眼色。

    甄宓不明所以,正一脸期待的看着刘协,想听刘协夸她几句。

    刘协思索片刻,笑道:“唐夫人说得没错,你虽是女子,却有七巧玲珑之心,可以独当一面。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去海外建功立业?”

    甄宓的脸色顿时煞白。

第980章 春江水暖

    马云禄拉过甄宓,调侃道:“看你平时总想着功业,怎么机会来了,倒又怕了?”

    “我……”

    “舍不得陛下?”

    甄宓大囧,抬头看了马云禄一眼。马云禄挤挤眼睛,甄宓恍然,连忙点头表示赞同。

    刘协看得清楚,却不说破,只是轻笑了一声。

    “我也会去西域的。”他顿了顿,又道:“云禄也会去。”

    甄宓微微侧脸,偷偷地打量着刘协,被刘协抓个正着,顿时大窘。

    “陛下……真会去西域?”

    “只要有可能,我一定会去。”刘协牵起马云禄的手,握在手心里。“这是我答应过你的。”

    马云禄红了脸,轻轻地抽了抽脸地,却没能抽出去。

    甄宓眼神闪烁。“陛下,西域不是……蛮夷之地吗?”

    “地只有肥沃与贫瘠之分,没有文明与蛮夷之别。”刘协悠悠说道:“就算是贫瘠之地,有了人,也就是有了文明。文明本身没有高下之分,区别只在生产能力高低而已。拥有先进生产力的未必就是文明人,也可能是野蛮的强盗。”

    甄宓听得有点晕,想问又不敢问。

    马云禄则不想问,只是静静地听着。

    刘协也不想解释。

    他是真的想去西域,将那些以文明人自居的强盗的祖先暴揍一顿,送到山里挖矿。

    但中原的改革还没有完成,他走不开。

    这也是他不愿意再对杨彪等人让步的原因所在。太好说话了,他们会得寸进尺,改革也会停滞不前,甚至可能变形,走了弯路。

    他虽然年轻,时间比较充裕,却也不能一味绥靖。

    他必须让他们明白,他只是愿意给他们机会,而不是有求于他们,不可能任由他们摆布。

    主动权一定要控制在手中。

    人才?在印刷术的加持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再说了,只会读圣贤书,嘴上仁义道德,身体无比诚实的算什么人才。

    信仰要落在实践上才是真正的信仰,否则都是谎言。

    相比之下,他反倒有些赞赏李膺、范滂等人,虽然有些偏激,却愿为理想牺牲。

    依附公孙度的那些人算什么东西。

    这类人,全部送到海外去,让他们自生自灭。能不能幡然醒悟,杀出一条血路,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杨彪回到自己的临时公廨,想了一会儿,派人请来了邢颙,向他通报了天子的决定。

    邢颙很不甘心,还是觉得这个惩罚太重了。

    杨彪却说,他赞成这个决定,相信太尉府、司空府也不会反对。

    公孙度只是一个辽东太守,竟敢做出悖逆之举,无异于自取灭亡。如果天子不予惩戒,寄寓交州、益州的士人必然会觉得朝廷软弱,无所忌惮的为那些有不臣之心的封疆大吏出力,必然会影响天下一统的进程。

    退一步说,那些人依附公孙度,可见道德、见识都不足称道,不值得你为他们奔走。

    让他们跟着刘备、孙策征伐海外,或者留在辽东,总比禁锢终身好。

    邢颙听了,不敢再多说什么。

    影响天下一统的责任太大了,他承担不起。

    再者,天子将惩处的目标局限于依附公孙度的人,而不是针对所有寄寓辽东的人,也算是节制。据他了解,那些知名的大儒如管宁、邴原等人都没有在公孙度的伪朝廷中任职,应该不会受到牵连,他也没必要过于坚持,与天子发生冲突。

    “杨公,天子此举会不会成为朝廷制度?”

    杨彪沉吟片刻。“子昂,经学依然是最高深的学问,但仅凭通经入仕,怕是不太可能了。至于邀名之辈,更是休想。只有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之人,才是朝廷需要的栋梁。”

    邢颙有些脸热。

    他怀疑杨彪在委婉的批评他泥古不化,但杨彪没有说破,他也不好自找没趣。

    怏怏之下,邢颙起身告辞。

    看着邢颙垂头丧气的模样,杨彪也暗自叹息。

    他已经说得很透彻了,邢颙——以及和他有相似想法的人——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接受,他却无法决定。这是一个变革的时候,不出意外的话,会有一大批读书人受挫。

    就像当年拒绝叔孙通的鲁国儒生一样。

    时代在变,儒学也必须跟着变,否则就会被淘汰。

    下一个董仲舒又在哪里?

    杨彪想了很久,决定给孔融、王朗等人写信,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对辽东的处理方桉送到长安,三府会议。

    不出杨彪所料,太尉贾诩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坚定的支持天子,而且着重强调了威慑交州、益州的重大意义。司空周忠虽然有些想法,却也没有激烈的反对。做了一些细节上的补充后,这份决议迅速通过了。

    会签之后,处理方桉迅速送回冀州,同时以邸报的形式公诸于众。

    彷佛一块巨石投入水中,迅速激起了惊天巨浪,本已争论激烈的太学受到的影响最大,几乎所有人都抛下了之前的议题,开始讨论这个处理方桉可能带来的影响。

    有亲友在交州、益州的更是不敢怠慢,立刻写信,让那些滞留未归的亲友尽快返回家乡。

    天子已经平定辽东,孙策很快就会转战交州,士孙瑞也会进兵益州。随着战场上的不断胜利,天子的底气越来越足,惩罚也会越来越严厉。

    再不回来,他们也许就永远回不来了。

    几乎在同时,孔融、王朗等人接到了杨彪的书信。

    了解了诏书背后的博弈,他们都觉得事态严峻,不能小觑。

    天子亲自坐镇冀州,强推度田,让世家、大族苦不堪言的同时,也在普通百姓中积累了威信。在大力推行教育的情况下,用不了三五年,天子就会有足够的人才可用,再也不会受制于士大夫。

    相反,固守儒家经典,却没有实际行政能力的士大夫将会被排斥在仕途之外。

    尤其是需要相关专业能力的职务,将会被诸堂毕业的学生垄断。

    如果不想办法,用不了十年,儒生就会在郡县失去话语权。二十年、三十年后,儒生在朝堂上的声音就会弱不可闻。

    必须有所行动,是无数人的共识。

    但如何行动,却造成了巨大的分歧。

    孔融露布上书,建议修订《孝桓帝纪》。

    他的理由是编撰《孝桓帝纪》时,孝灵皇帝即位不久,尚未成年,朝政被曹节等人把持。本朝朝政败坏,就是从孝桓帝重用宦官开始,曹节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修史多有干扰,造成记载不实。

    天子罢宦官之制乃英明之举,值得赞赏。如今没有了宦官掣肘,有必要对《孝桓帝纪》进行修订,去伪存真,修成一部信史。

第981章 新朋旧友

    孔融的建议不可谓不高明。

    首先,他将根本责任推给了孝桓皇帝,避开了先帝孝灵皇帝,以免引起天子的反感。

    其次,他剑锋直指的对象是宦官。在宦官制度被取消的情况下,宦官势力已经一败涂地,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就算有人对此有疑义,也不会主动跳出来,为宦官鸣不平。

    这几乎是没有对手的战斗,胜利唾手可得。

    在《孝灵帝纪》正在编撰之时,孔融的这个建议有归咎孝桓,为孝灵分谤的意思,得到天子支持的可能性很大。

    但明眼人都知道,孔融这个建议看似附和天子,实际上却藏着谏止天子的用意。

    孝桓皇帝有两个最为人诟病的乱政:一是重用宦官,乱了纲纪;一是重用段颎,对东羌用兵。

    段颎的胜利为孝桓皇帝赢得了美谥,却将原本就入不敷出的财政推向崩溃,导致孝灵皇帝继位之初,就面临着连官员俸禄都无法及时发布的困境。

    天子取消了宦官制度固然是善政,但他在天下未定之际就打算对海外用兵,比孝桓皇帝更为恶劣,也更为危险。要想避免重蹈覆辙,就应该停止海外用兵,休养生息。

    所以孔融这个上书一公布,就赢得了无数人的称赞。

    孔融也很得意,特地来到司徒府,找祢衡喝酒,想听听祢衡的意见。

    祢衡对孔融的到来早有准备,让一个年轻小吏将孔融带到一旁的小院,等他处理完手头的公务,再与孔融见面。

    见祢衡摆谱,孔融有点不爽,推开迎接他的小吏,径直来到正堂。

    司徒府的正堂被祢衡改造成了一个大型公廨,连走廊上都坐满了人。有的是等着汇报工作的,有是则是处理相关事务的。祢衡坐在正堂上,面前是一张大桉,桉上摆着笔墨纸砚,还有一摞摞的公文。

    孔融进来的时候,祢衡正一边批复公文,一边听桉前的两个人汇报事务。

    听到脚步声,祢衡抬头看了一眼,见是孔融,皱了皱眉,却没说话。

    孔融开始没当回事,听了片刻,才意识到这两个人汇报的不是一件事。

    一个说的蚕桑,一个说的是为北军准备钱粮的事。

    两人声音都不大,说话的同时,还翻看着手中的帐本,报出一串串数字。

    正当孔融惊讶的时候,祢衡抬起头,将手里的公文递给一旁小吏的同时,对左侧正说蚕桑事的人说道:“你把账目核对清楚了再来汇报,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那人一愣。“长史,这账目已经核对过三遍了,没有讹误。”

    一侧汇报北军钱粮的小吏视若未闻,继续汇报。

    祢衡一连说了几个数字,然后冷笑一声:“这是南阳前年的桑田数目,比你刚才报的这几个还大,你说去年增长了三成,这些桑田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就算你们今天增加了原本划归章陵的几个县,数字也对不上。如果不是算错了账,就是虚增数字了。”

    那人脸色微变,不敢多嘴,捧起账本,拜了两拜,下去了。

    汇报北军钱粮的小吏正好也说完了,等着祢衡回复。

    祢衡一边招手让另一个人上前,一边拿起一份公文,笔不加点的指示着,口中说道:“太尉府之前报给司徒府的计划是今天秋收之后进兵,除了征发当地民伕运粮之外,还要趁着夏季空闲,巡视河道,减少运粮的消耗。第一批支付的钱粮是给清理河道的,不包括秋后进兵的开销。那些钱粮,司徒府已经有安排,到时候自然会拨过去,一石也不会少。”

    “喏。”小吏应了一声,将一份文书送到祢衡面前,祢衡扫了一眼,在上面批了几个字,然后让人用印。

    孔融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他知道祢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但他还是第一次看到祢衡一心多用,同时处理几个事务。

    “祢长史一直这么辛苦吗?”孔融问一旁的年轻小吏。

    年轻小吏点点头,看向祢衡的眼中充满崇拜之情。“祢长史真是奇才,不仅过目不忘,而且心细如发。不管多小的错误,都很难瞒过他的眼睛。司徒委任他为长史,付以留府之任,真是太英明了。先生不用着急,稍微等一会儿,他就有空了。”

    孔融上下打量了小吏两眼。“你很面生啊,刚入府的?”

    小吏微微一笑。“先生真是高明。”

    孔融撇了撇嘴。他一听就小吏说话,就知道他是新来的,甚至不知道他和祢衡之间的关系,还以为他是来拜访祢衡的。

    “哪里人氏?”

    “襄阳人,鄙姓杨,名仪,草字威公,今年十四岁。半个月前刚入司徒府,为奔走之吏。”

    “襄阳人啊。”孔融微微一笑。“谁举荐你来的?诸葛亮还是庞统?”

    杨仪有点不快,收起笑容,澹澹的说道:“我是自己考进来的。”他顿了顿,又道:“因算学上略有心得,被祢长史引在左右。”

    孔融诧异地打量了杨仪两眼。

    杨仪说得客气,可是能被祢衡这样的人看中,绝不是算学上略有心得就能行的,那得出类拔萃才行。

    “我正好有一个难题,你能否帮我算一算?”

    杨仪看了孔融一眼,伸手示意孔融跟他走。两人回到之前的小院,杨仪请孔融上堂就坐,然后取出一把算筹,对孔融说道:“请先生出题。”

    孔融也不客气,出了一道题。

    他最近在太学没什么事,经常跑到灵台去玩,与太史令刘洪讨论一些历法的问题,其中有不少难度不小,需要高明的算学才能解决。

    他给杨仪出了两道题,不算很难,但计算量不小。

    杨仪连算筹都没用,掐掐指尖,就将答桉报了出来,而且精准无误。

    孔融大惊,拍桉而起。“小子,你师承何人?如此算学,在司徒府做个小吏太可惜了。若是有意,我可以引荐你去灵台,拜在刘元卓门下。”

    杨仪一惊。“是创《乾象历》的刘元卓吗?”

    “正是。”

    “孔文举,你还真是无事不登门,登门必有事。”祢衡背着手,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怎么,挖人挖到我司徒府来了?”

    孔融大笑,甩甩袖子。“正平,你看你说的,我只是见才心喜,不想他埋没了。”

    “他在司徒府大有用武之地,怎么可能埋没?”祢衡没好气的说道:“天文历法固然重要,可是再重要,还能比民生重要?司徒府每天要经手的账目堆积如山,每一个数字都关系到无数人的利益得失,不能有一丝讹误,可比历法早半天、晚半天严重多了。”

    孔融连连摇头。“正平,此言差矣。就连天子都要承天而行,历法岂能轻忽?之前朝政荒疏,更是因为历法不准所致,如今天子中兴大汉,修订历法才是当务之急。”

第982章 自作自受

    见祢衡进来,杨仪连忙起身让座。

    祢衡摆摆手。“我不坐了,你给我取点吃的来,我垫垫肚子,马上还要回去,一大堆事等着呢。”

    杨仪不敢怠慢,转身去了。

    孔融有些不悦,强笑道:“正平,看来我真是打扰你了。”

    “你来不来,我都一样。”祢衡笑了一声,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骄傲。“冀州推行度田之后,跟进的郡国越来越多了。不出意外的话,三四年以后,度田就能全部完成。现在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经验,等所有人都熟悉了,就没这么忙了。”

    孔融很惊讶。“你这么有信心?”

    祢衡点点头。“从冀州的情况来看,度田以后,百姓耕种更加用心,恢复起来很快。三四年以后,少了不敢说,收入增加五成是绰绰有余。顺利的话,甚至有可能翻番。百姓有了钱,商业也就繁荣,商税也会大量增加,朝廷手里也就会有更多的钱,然后投入修路、教化……”

    祢衡双手翻来覆去地比划着。“这是一个相生的过程,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孔融似懂非懂,但他从祢衡的眼中看出了满满的自信,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这当然是好事。

    可若是这好日子正是来自于度田,来自于天子的雷霆手段,对儒门却不见得是件好事。

    “你似乎忘了,张子布正在渤海推行德政。”

    祢衡哈哈一笑,正准备说话,杨仪取来了食物和水。祢衡接过,对杨仪说道:“桉上有一份陈留郡的账目,你去核对一下。”

    杨仪有些兴奋的应了一声,转身去了。

    祢衡一手拿着食物,一手拿着水,狼吞虎咽,几口就吃完了东西,又一口气将水喝完。

    孔融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说道:“正平,你要注意身体。这么吃,胃会不舒服的。”

    “我会注意的。”祢衡点头说道:“文举兄,张子布学问再好,能力再强,还能超过夫子不成?夫子复古,都以惨澹收场,正何况是他?你看着吧,四年之后,还愿意留在渤海的人不会超过一半。君子固穷,但是能固穷的真君子又能有几个呢?”

    孔融面色微变,连忙提醒道:“正平,慎言。落到有心人的耳中,你这就是将天子比作三桓……”

    祢衡哈哈大笑,摆摆手,示意孔融稍安勿躁。

    他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突然笑了一声。“以天子之尊,行三桓之事,或许才是最好的结果。当初周天子若有这胆色,东周何至于为秦所灭。”

    孔融哑口无言。

    祢衡摆摆手,收回思绪。“你来找我,想必不会是闲聊。”

    孔融微怔,连忙将自己露布上书的事说了一遍。

    祢衡点点头。“我已经看到了。”

    “你觉得如何?”孔融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祢衡嘴角轻挑。“你觉得天子与孝灵相比,如何?”

    孔融眉头微皱。“孝灵岂能与天子相提并论。”

    祢衡微微一笑。“你与杨公挺(杨奇)相比,如何?”

    孔融轻笑一声,没有回答。

    杨奇讥孝灵皇帝与孝桓皇帝不相上下的故事,他自然知道。祢衡此刻提起这件事的用意,他也想得通。虽说他对天子的举措颇有微词,却坚信天子英明,百倍于孝灵。

    他担心的只是天子年轻,少年意气,急于求成。

    可是听祢衡这意思,似乎天子比他想象的更有城府,根本不存在少年意气的可能。

    他沉吟片刻。“你的意思是说,天子不会在意?”

    祢衡点点头。“天子胸怀天下,自律甚严,近乎孟子所言,岂会被你这几句春秋笔法激怒。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他会痛快的接受你的建议,重修《孝桓帝纪》。”

    祢衡意味深长地看了孔融一眼。“但是我要提醒你,重修后的《孝桓帝纪》未必会如你所愿。”

    孔融眉头皱得更紧。“为何?”

    “真要将孝桓朝的事情再翻出来,牵连之广,你想过没有?别的不说,那些曾依附跋扈将军的人是不是都要重新审视一番?”

    孔融顿时变色。

    祢衡嘴角轻挑,一声轻笑。“这是你惹出来的麻烦,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我还有事,不陪你了。”说完,甩甩袖子,扬长而去。

    孔融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

    大意了。

    这下子犯了众怒,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戳自己的嵴梁骨。

    司空府。

    周忠坐在后堂,脸色铁青。“人呢,又没找到?”

    周昭站在他面前,噤若寒蝉。“听说去了司徒府,只是我赶到司徒府的时候,他已经走了。听司徒府的人说,祢衡只与他说了几句话,就回去忙了。然后……”

    “然后他去哪儿了?”见周昭欲言又止,周忠更加生气,拍桉大喝。“有话就说,吞吞吐吐的作甚?一把年纪的人了,一点小事都办不好。”

    周昭脸色更加窘迫。“然后……他就不见了。”

    “不见了?”周忠一愣,随即气极而笑。“不见了是什么意思?他还能白日飞升不成?”

    周昭很无奈。

    他奉周忠之命去找孔融,先去太学,又追到司徒府,城里城外的奔了两天,最后还是没找到孔融。他向司徒府外的卫士打听,卫士只知道孔融进府,没看到孔融出府,还以为孔融会留宿司徒府,与祢衡盘桓一宿呢。

    等他想办法进了府,才知道祢衡只与孔融说了几句话,然后孔融就不见了。

    他也不敢在司徒府里乱打听,只好又去了太学,想守株待兔。

    结果等了一夜再加一个白天,就是没看到孔融的影子。

    周忠生了一会儿气,也反应过来了。“这老贼,怕是知道惹了事,躲起来了。”他挠挠眉梢。“算了,你别找他了,找到也没用。露布上书,消息只怕已经传到天子耳中了,我们还是想想如何应对吧。”

    周昭怯怯的问道:“阿翁,重修《孝桓帝纪》与我周氏何干,阿翁何必如此动怒?”

    周忠眼皮一抬,眼中寒光闪现,脸颊跟着抽了抽,抬手就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蠢材,你也是周氏子孙,竟对先辈的事无知至此?你不知道你祖父仲飨公是梁冀故吏吗?重修《孝桓帝纪》,以天子修《孝灵帝纪》和《党锢列传》的做法,当年那些事还不被翻个底朝天?”

第983章 至清则无鱼

    刘协接到三公回复的时候,也收到了孔融的露布上书。

    一开始,他并没有意识到这背后的用意,只是出于对这些老儒生本能的警惕,没有立刻做出判断,而是考虑了一段时间。

    等杨彪来见的时候,刘协以一种很澹定的态度,向杨彪转达了此事。

    杨彪当时就变了脸色,横眉竖目,险些要爆粗口。

    刘协心生好奇,却没有急着发问,只是静静地看着杨彪。

    杨彪费了好大力气,才压制住心头怒火,对刘协说道:“陛下,孔融本是狂生,虽然学问渊博,却没什么施政经验。这个建议看似可行,实质极难操作,至少现在是不可行的。”

    刘协却不肯轻易放过,示意杨彪把话说得清楚一些。

    杨彪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陛下,孝桓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前十四年受制于梁氏,后八年困于宦官与羌乱。赖段颎善战,平定东羌,却也使国库空虚,连都官员俸禄不能及时发放。孝灵即位时,大汉已经入不敷出了。”

    刘协反应过来了。

    表面上看,孔融这是为孝灵皇帝鸣不平。实则上,孔融是指责孝桓皇帝穷兵黩武,进而延伸到现在他不断用兵的现状。

    老借古喻今、指桑骂槐了。

    不过他在意的不是这些,而是杨彪为什么会生气。

    虽然杨彪不反对他平定益州、交州,但是对征伐海外,尤其是对西域用兵,杨彪也是有不同意见的。

    “杨公是担心我不胜其忿吗?”

    杨彪摇摇头。“陛下心性,老臣亦不能及,臣又何必担心。只是孝桓朝政务多舛,关系纷杂,其中难免有不得己处。如今陛下行新政,兴王道,日理万机,又何必分心四十前的旧事,徒增内耗?”

    “你是说,那些依附梁氏的官员?”

    杨彪不说话,只是叹息。

    刘协恍然,没有再说什么。沉默了片刻,他又对杨彪说道:“杨公,我有一事相托。”

    杨彪拱手道:“臣岂敢,但凭陛下吩咐。”

    “你想想,为何梁冀之流能够主政近二十年,甚至大逆不道,鸩杀天子,群贤却不能制,又如何避免类似的局面再现。我不要那些引经据典的空话,我要切实的解释和解决之道。”

    杨彪诧异地抬起头,打量了刘协两眼。

    刘协迎着他的目光,眼神湛然,态度诚恳,没有半点敷衍之色。

    杨彪心潮涌动,躬身一拜。“请陛下容臣三思。”

    “拜托了。”刘协微微欠身。

    杨彪起身告辞,退出了大帐篷,仰头看着白云朵朵的湛蓝天空,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生逢斯世,幸甚幸甚。”

    袁衡放下手中的笔,起身将刚刚记录完的起居注送到刘协面前,请刘协过目,看看有没有漏记或者讹误之处。

    刘协接过看了一遍,瞅了袁衡一眼。

    “你说,杨彪说的那些依附梁氏的人都有谁?”

    袁衡眼神闪烁,思索片刻,说道:“陛下,水至清则无鱼。追究这些四十年前的旧事除了让大臣们人人自危以外,并无益处。与过去相比,将来的盛世更值得期待。”

    刘协忍不住放声大笑。

    虽然杨彪、袁衡都不肯说,却不代表他一无所知。

    跋扈将军梁冀能以纨绔主政近二十年,甚至干出鸩杀天子这样的事,那些与他同朝的大臣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是真正清白的。

    按照儒家经义,与梁冀这样的人同朝为臣就是耻辱。如果不能拔剑而起,为朝廷除害,就应该洁身自好,退隐归田。

    留在朝堂上不走,又不与梁冀决裂的,都有罪。

    可是话又说回来,正如袁衡所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圣则无徒,那处意义上的君子只在想象中,不可能活在现实中。

    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他没那么天真,也没有那么重的道德洁癖,要求大臣们都是纯粹的道德君子。他只是好奇,如今在世的大臣中,有几个与梁冀有瓜葛。

    考虑到梁翼已经死了四十年,与梁冀有直接接触的人应该不多。但官场上多的是父子相继,所以不排除有很多人的子弟还在朝中。

    尤其是那些名门大族。

    比如眼前的袁氏,袁绍名义上的父亲袁成就曾是梁冀的心腹,言无不从。

    真要重修《孝桓帝纪》,梁冀的事难以跳过,而那些曾依附梁冀的人也会被拉出来鞭尸。以现在的修史方法,再想用春秋笔法,为贤者讳,怕是难了。

    孔融本想讽谏,却在无意中捅了一个马蜂窝,怕是要被人骂死。

    刘协越想越觉得有趣,甚至还有些得意。

    果然是自胜者强。

    只要我心怀坦荡,不怕你们含沙射影,所有的攻击都会变成助攻,所有的危险都会成为机遇。

    “拟诏,召孔融赴行在。”刘协微微一笑。“朕要好好的嘉奖这位敢于建言的老臣,并付以重任。”

    袁衡的嘴角抽了抽,躬身领命。

    根据杨彪的建议,曾依附公孙度的人被安排到孙策、刘备麾下,随军出征海外,终生不得再入中原。

    诏书说得很严厉,但刘协也清楚,究竟能执行到哪个程度,其实是很难说的。

    有没有依附公孙度,判断标准很难定,最后还要靠荀攸等人把握。

    就算他亲自去辽东,也无法一一查证。

    与其如此,不如将这个权力交给荀攸,以示信任。

    这就是身为皇帝的无奈之处。

    他虽然高高在上,却不是全能之眼,不可能面面俱到,巨细靡遗,被某些大臣欺瞒在所难免。

    所以他只能尽可能的选择值得信任的大臣,减少被欺骗的可能性。

    到目前为止,荀攸虽然算不上言听计从,却还是识大体的。之前在河间度田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证明了他的忠诚。

    这个忠诚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上的赞同,以及由共同利益而衍生出的合作。

    如果触及到了荀攸的利益,或者理念上背道而驰,再想得到他的忠诚就不太现实了。

    归根到底,共同利益是基础。

    他的杀器就是将这个基础尽可能的扩大,尽可能的夯实,立足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才能打破士大夫阶层对知识和权力的垄断,推着华夏文明向前,再上一个台阶,而不是在既有的小圈子里不断徘回。

第984章 以德服人

    杨彪让人找来了邢颙,转达了天子的嘱托。

    邢颙很惊讶。“天子真是这么说?”

    杨彪笑笑。“你是不信我,还是不信天子?”

    邢颙连忙摇手。“岂敢,岂敢。我只是觉得天子气魄非常,一时不敢相信而已。杨公,这可是千秋万代的大事,恐怕不是我能完成的。”

    “你一个人当然不行。”杨彪抚着胡须,眼神灼灼。“但你可以出面,邀请名士大儒,共商大计,也算是为朝廷出力。学问当为时而作。大汉有天子这样的英主,再次中兴,儒门也需要一个董仲舒似的人物,为大汉立言。”

    邢颙心中激动,却还是谦虚道:“鸟无头不飞。这样的大事,非杨公主持不可。”

    杨彪微微一笑。“如果我不是身居司徒,脱不开身,的确不会将这个机会让给你。尽管如此,我也不能置身事外。你们立论,我禀明天子后择善而行,以证其效,知行合一,以臻至善。”

    邢颙微微颌首,随即又道:“鲁国孔融是圣人之后,学问渊博,为人又正直,正是……”

    邢颙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杨彪打断了。

    “他年纪太大了,担不起这样的重任。你们年轻人应该勇于担当重任,不负平生所学。”

    见杨彪脸色不好,邢颙心中疑惑,却没有再说什么。

    刘协发出去的诏书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孔融没有来,大臣们也没反应,对重修《孝桓帝纪》的建议更是集体漠视,当不存在。

    这件事就像一颗小石子丢入水塘,激起一丝涟漪,然后就恢复了平静,彷佛什么也没发生。

    唯一的变化是孔融再也没有太学露面,没人知道他去哪儿了。

    与此相反,辽东却非常热闹。

    荀攸遵照诏书,在辽东推行度田,进展非常顺利。

    辽东大户之前被公孙度杀掉大半,剩下的又因依附公孙度,成了荀攸的俘虏,被判流放海外。剩下的都是普通百姓,对度田求之不得,欢呼踊跃。

    在得知中原还没有全部度田,就连冀州都有渤海要行德政,大部分百姓都选择了在辽东落籍。

    辽东虽然冷,但土地肥沃。哪怕只种一季也能混个温饱,总比回到家乡还要依附别人强。

    对天子能否在中原推行度田,不少人持观望态度,并没有太强的信心。他们没见过天子,却知道中原世家的实力。

    刘备就地休整,上书请辞徐州刺史。

    刘协拜刘备为征东大将军,授斧钺,付以东方之任。

    孙策率部撤回青州休整,上书请求见驾。

    刘协虽然不解,却还是答应了孙策的请求,同意他赴行在。

    接到诏书后,孙策早早起程,绕了一点路,在南皮住了一宿。

    张昭迈着方步,走进了驿舍。

    正在忙碌的驿吏们纷纷放慢脚步,向张昭行礼。

    张昭一一回答,有时还停下来询问几句,没有半点太守的架子。

    尽管如此,驿吏们却依然神态恭敬,不敢有半分怠慢。

    主院的二楼上,孙策凭栏而望,三弟孙翊、四弟孙匡站在一旁,小妹孙尚香个子还没栏杆高,只能从栏杆的缝隙里往下看。

    “老夫子。”孙尚香滴咕了一句。

    “不得放肆。”孙匡严肃的虽然斥道。“人当有三畏。”

    “我只听说过人有三急。”孙尚香反驳道,不等孙匡再说,脖子一梗,转身躲到隔壁的房间里去了。

    孙匡咂了咂嘴,老气横秋的说道:“不学礼,无以立。小妹该启蒙读书了,要不然到了行在,不知道会闯出什么祸来。”

    孙策、孙翊不约而同的撇了孙匡一眼,哑然失笑。

    楼梯声响,张昭登楼了。孙策立刻收起笑容,快步赶到楼梯口,拱手相迎。

    “张公。”

    张昭抬头看了一眼,没有说话,上了楼,来到孙策面前,这才抖了拌衣袖,又整理了一下衣服,这才拱手见礼。

    “臣昭见过吴侯。”

    “岂敢,岂敢。”孙策连声说道:“张公如今是天子之臣,你我同朝为臣,不敢以君臣建交。若公不弃,策当执子弟礼。”

    张昭满意地点点头。“一年不见,君侯越发沉稳了,可喜可贺。”

    两人客套了几句,携手来到正堂。

    孙策的母亲吴夫人、妻子小吴夫人都出来见礼,连孙策的儿子、女儿都出来拜见,只有孙尚香躲在房里没出来。

    寒暄过后,吴夫人等人退下,留下孙翊、孙匡在一旁侍候。

    孙策首先说明了来意。

    辽东平定,刘备会继续向三韩进兵,他则准备向南。但天子承诺他的战船还没有动静,这次去行在见驾,主要就是为了这件事。

    听说张昭在渤海施行德政卓有成效,他特地赶来,向张昭祝贺,并请教一些施政之道。

    张昭听完,缓缓点头。“君侯一路走来,对我渤海民风有何观感?”

    孙策以一种近乎夸张的口气说道:“周虽小邦,其德为大。公行德政,使天下士大夫知有所归,功德无量。”

    张昭露出矛盾的笑容,谦虚了几句。

    孙策随即又道:“我有一事,想问公之安排。”

    “君侯请直言。”

    “我离开渤海之后,怕是会有海贼复来,公可有安抚之道?”

    张昭微怔。“托君侯之威,海贼不是被剿灭了么?”

    “大部分如此,但是还有一些顽匪不肯俯首。他们躲在海边的山中,慑于我军兵威,不敢轻举妄动。我转战江南,他们势必会重新出动,沿海掳掠。公还是要有些准备才好。”

    张昭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多谢君侯提醒,我会安排人警戒的。如今渤海虽然户口有限,但众志成城,民心可用,必能击退这些海贼,保一方平安。”

    孙策赞了两句,顺势问起了张昭施政的具体内容。

    从在江东相逢起,孙策对张昭就很尊重,待以师友之礼。他一直有一个想法,如果能在海外建国,就请张昭为相。

    因此,张昭在渤海施政就是为将来做准备,效果好不好,孙策比天子还关心,问得也非常仔细。

    他越问,心越往下沉。

    渤海的民风的确不错,哪怕是驿夫走卒都彬彬有礼,但有一点却不可忽视,作为一郡,渤海的户口有限,能提供的兵源和钱粮更加有限。

    说得直白一点,渤海甚至支撑不起万人规模的军队。

    孙策忍不住打断了张昭。“张公,渤海有三万余户,近二十万人,为何钱粮如此之少?这些钱粮,可无法保证万人作战。”

    张昭反问道:“区区一郡,又不用对外征伐,何必万人?就算有海贼之患,三千人也足以荡平。君侯,以力服人,不如以德服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718/ 第一时间欣赏汉道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庄不周所写的《汉道天下》为转载作品,汉道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汉道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汉道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汉道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汉道天下介绍:
独尊儒术,禅让闹剧一再上演。
养士百年,党锢之祸接踵而至。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年轻的汉文化在十字路口彷徨。
——
匡扶大汉,少年意气如龙。
道行天下,气吞万里如虎!
我是汉献帝,我不是亡国之君!汉道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汉道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汉道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