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汉道天下TXT下载汉道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汉道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庄不周     汉道天下txt下载     汉道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85章 一水之隔

    孙策很无语,却碍于礼节,没有和张昭争执。

    两人共进了晚餐,又说了一会儿话,张昭就起身告辞。

    孙策亲自将张昭送到驿舍大门外,看着张昭登上牛车,缓缓而去,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

    他虽然没有深入渤海,但南皮是渤海郡治,张昭是渤海太守,又以守礼自居,不坐马车而坐牛车,要么是太注意风度,要么是渤海缺马。

    不管是什么原因,这都是武备不足的象征。

    孙策转身准备进门,却听到远处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他眉头一皱,下意识地按住了腰间刀柄,转头看去。

    只见夜色之中,一匹马车驶来,缓缓减速,在驿舍前停住。

    一个侍从翻身下马,赶到车后,打开了车门。

    一个年约六旬的儒生走了出来。落地之后,他一手扶着侍从的手臂,一手扶腰,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车夫下车,静静地站在车旁。

    儒生挥挥手,有侍从上前,付了车资。车夫谢了,转身上车,吆喝调转马头,向来路急驰而去。

    孙策看得清楚,大为惊讶。

    这马车应该是租来的,但既然到了南皮,为何不在南皮过夜,反而要折返?

    他想了想,上前行礼。

    “江东孙策,敢问足下高姓大名。”

    老儒生眼中露出一丝异样的神采,上下打量了孙策两眼。“你就是江东孙郎?”

    “正是。”

    “鲁国男子孔融。”

    孙策大吃一惊。“原来是圣人之后,久仰,久仰。”一边说,一边热情的邀孔融进门。“驿舍里没有好房间了,先生若是不弃,我可以腾一间上房出来,请先生委屈一晚。”

    孔融稍一犹豫,便点头答应了。

    进了门,驿吏上前询问、登记,听说是鲁国孔融,他们大为惊讶,更多的人赶来拜见,又商量着要为他安排一个清静的房间。

    孔融说,他已经接受了吴侯的邀请,就不用麻烦了。

    那些人听了,纷纷向孙策致贺,羡慕他能和孔融结交。

    孙策笑逐颜开,欢喜不已。

    与驿舍里客人寒暄过后,孔融随孙策上楼。孙策已经腾出房间,请孔融入住,又让驿吏们安排晚餐,为孔融接风洗尘。

    孔融问起辽东的情况,孙策一一解答,重点讲述了刘备对孔融的推崇。

    他在辽东时,经常听刘备提起当初驰援北海,为孔融解围的故事。

    当然,这些细节是不能说的。

    得知刘备即将东征三韩,在海外建国指日可待,孔融也颇为感慨。

    “玄德东奔西走十余年,如今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是啊,是啊。”孙策附和道,带着几分羡慕。

    “君侯是准备转战交州,还是征伐海外?”

    孙策想了想。“自然是先平交州,助天子一统天下,然后再说征伐海外的事。”

    孔融满意地点点头。“开疆拓土当然是好事,但凡事有先后。若是内德不修,如何能建功海外?君侯虽武夫,却也不能一味以武力为重,当文武并用,一张一弛。”

    “先生所言甚是。”孙策口中应着,心里却想起了张昭,不免有些怀疑。

    文武并用当然是好事,可是他不可避免的怀疑张昭、孔融说的文武和他理解的文武并不是一回事。

    在他看来,张昭、孔融说的文武并用就是不提武备,单纯的以德服人。

    这能行吗?

    现在可不是春秋。

    就算是春秋,也是战事不断,从来没有真正安宁的时候。不修武备,指望着以德服人,未免书生意气。

    孔融被困于北海,张昭也可能受挫于渤海。

    第二天一早,孙策离开了南皮,赶往行在。

    过了河,他就看到了一辆马车停在路边,似曾相识。

    他过去一打听,果然是昨晚送孔融去南皮的马车。

    这辆马车来自长安,是孔融花重金租下的。如今将孔融送到南皮,他就准备回长安了,想在渡口等等,看看有没有可以稍一程的客人,去河间或者甘陵都行,免得空跑一段。

    只要到了河间、或者甘陵,他就不愁回长安的生意了。

    孙策兴趣大增,想多打听一点事,就租下了马车,供母亲和妻子乘坐。

    车夫很高兴,爽快地答应了,还给了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

    孙策有点不好意思,表示自己有钱,不用这么客气。

    车夫哈哈大笑,拍拍腰间的荷包说道:“孔先生给的钱已经很多了,我现在赚一个就多一个。”

    孙策顺势打听起来。

    车夫说,长安现在有大量的马匹可用,价格还便宜,马车租凭盛行,已经成为很多人出门的首选方式。像他这样跑一趟长途,虽然辛苦一些,却能赚相当于半年的钱。

    “这样的一匹马,长安要多少钱?”

    “我这马是真正的西凉马,日行千里不敢说,五百里是肯定没问题的。”车夫很得意,马鞭甩出清脆的鞭花。“这两匹若是单买,一匹当在七八千左右,我是两匹一起买的,一共一万三千五百钱。”

    跟在一旁的孙翊大吃一惊。“一匹才六千多?”

    “是啊,还附送了一套马具。”

    “你把这两马卖给我吧,我给你两万。”

    车夫哈哈一笑。“小将军真会说笑。我这马在长安只值七八千,在这儿可就不止了。我若是想卖,何不去洛阳卖,一匹五万都有人抢着要。”

    孙翊撇了撇嘴。“你别以为我年少,好湖弄。真要能卖五万,你能不卖?再说了,长安到洛阳才九百里,真要有这么高的利润,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贩马去洛阳出售。”

    车夫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想不到小将军居然还会做生意。你说得不错,贩马到洛阳的利润虽高,却不是那么好赚的。一来是洛阳人口少,能拿得出几万钱买马的不多;二来是长安到洛阳虽近,马却不能直接过来,否则很容易生病。我这马是往来多次,已经适应了,才可以直接卖。”

    他顿了顿,又道:“专门贩马到洛阳,要交商税,少了不合算,多了又难卖,除了几家实力最强的马行,一般人是做不了这个生意的。我是顺道,不在此列。”

    孙策说道:“马乃国之大政,恐怕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经营的吧?”

    “具体要看是什么马。”车夫笑嘻嘻地说道:“战马控制得最严,必须有进行的许可才行。驿马其次,但大多由朝廷统一安排。民马就没那么讲究了,只要交税就可以。”

第986章 不让须眉

    孙策最后问了车夫一个问题,为什么昨晚不在南皮过宿,非要连夜赶回来。

    车夫的理由很简单。

    他不是官员,不能在驿舍免费食宿,必须自己掏钱。

    南皮的驿舍虽然干净整洁,人也客气,但物价高。不管是人吃的食物,还是马吃的草料,都比一水之隔的成平贵不少。

    因为,他宁愿赶回成平,也不愿留在南皮。

    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两个县的物价差这么多,车夫也说不准。要他说,就是成平属河间,南皮属渤海。河间度田,粮食充足,粮价自然低。渤海不度田,粮食就算有,也控制在大族手里,导致粮价降不下来。

    孙策记在心里,开始用心观察沿途的情况。

    正如车夫所说,虽然河间国的百姓不像渤海的百姓那么彬彬有礼,走路带风,说话大声大气,甚至有些人还衣衫破旧,露出一部分身体,但物价与渤海相比的确便宜不少,尤其是粮价。

    这让孙策大感意外。

    秋季将近,正常来说,很多人家应该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没什么余粮,市面上的粮价会上涨,直到秋粮上市。

    但河间没有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人都很从容,根本没有缺粮的担心。

    孙策问了几个人,大多数人家里还有余粮,足够撑到秋收。就算缺一点,也能轻松的借到粮,等秋收之后再还。左邻右舍的救急,也不用利息,负担很轻。

    只要不缺粮,没有挨饿的危险,就没什么好怕的。

    孙策对此深以为然。

    作为统兵作战的将领,他对粮食的重要性再清楚不过,甚至超过了军械。哪怕是装备再好的军队,一旦断粮,士气就会有崩溃的危险。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是至理名言。

    或许也是度田的意义所在。

    ——

    赶到行在,递交了见驾的请求,孙策静候消息。

    孙权第一时间赶来相见。

    家人团聚,欢喜自不用说。

    吴夫人原本对孙权多少有些担心,生怕他在行在行事疏忽,被天子责罚。如今见孙权不仅完好无损,而且意气风发,举手投足间洋溢着自信和从容,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更是喜上眉梢。

    孙权说了一些行在的事,便极力怂恿孙策将小妹孙尚香送到马贵人身边为侍从。

    马贵人临盆在即,需要几个年轻女子做侍从,做一些男子不方便做的事。女骑不缺人,但机会难得,很多人都想以此为由,将女儿、孙女送到马贵人的身边。

    做了马贵人的侍女,将来入女营就方便了。

    女营闻名天下。想进女营的女子非常多,但能满足女营要求的人却不多。这就有点像散骑,开始人少,机会很多。如今员数充足,再想加入就难了。

    至少对官员子女来说,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

    吴夫人有些担心。

    孙尚香年纪太小,根本不会侍候人。让她去侍候马贵人,不如让二女儿尚英去。

    孙权不赞同,坚持说,孙尚英的年纪虽然适合,但她对武艺没兴趣,将来入了女营也是做文职。孙尚香虽然年幼,但她在武艺上有天赋,也合马贵人的脾气,将来更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一家人商量了一番,也没统一意见。

    孙策决定去问问虞翻的意见。

    于是,他领着孙尚香去见了虞翻。

    ——

    得知孙策来行在,还带着家人,虞翻很高兴,让陆议出来,将孙策接了进去。

    虞翻正在演练一种小规模战斗的战术。

    双方人都不多,大约十人左右,或是聚在一起,若是散开,分成两到三个互相配合的小阵,非常灵活。

    孙策一看,就看到了其中的妙处。

    “这是山林战法。”

    虞翻哈哈一笑。“君侯果然是天生的将才,一眼就看透了。”

    “只是这长短配置有些变化,而且这重甲……”孙策指了指冲在最面前的三名身披重甲的步卒。“在南方的从林里,这样的甲胃合适吗?”

    “这不是用于南方丛林作战的。”虞翻伸手一批北方。“是为即将南下的蛮夷准备的。”

    孙策一惊。“天子要对北方用兵了?”

    “还没有,但我们要提前做准备。”虞翻摆摆手,示意孙策不要再问了。他转头对孙尚香说道:“想看骑兵突击吗?”

    孙尚香立刻来了精神,连连点头。

    “那你睁大眼睛,仔细看好。”虞翻伸手指了指远处。

    演习的士卒打得正激烈,突然有骑士从两翼奔出,马背上的骑士踩着马镫,虚坐在马鞍上,引弓急射。

    “嗖嗖”几声,几个演习的士卒就被射中,沮丧的退出了战场。

    骑士们挥舞长矛、战刀,冲入“敌群”,势如破竹的击溃了对手,扬长而去。

    刚刚撤回来的步卒再次掩杀过去,却是收拾战场,象征性的在对手脖子上划一下。

    一部分骑士去追杀溃逃的对手,一部分骑士回到虞翻面前。

    其中一人翻身下马,撇下头盔,露出一头青丝。

    “祭酒,这次出击的时机还行么?”

    虞翻满意的点点头。“虽然还有些瑕疵,但进步喜人,思路也对了。照这个方法再演练几次,这个科目就可以合格了。”

    “多谢祭酒。”女骑士眉开眼笑,重新戴上头盔,翻身上马,扬手叫道:“再练。”

    其他女骑士纷纷应和,拨马而去。

    孙尚香看得眼热,握紧了小拳头。

    孙策有些惊讶。“那女子是谁?听口音,像是冀州人。”

    虞翻笑了。“她是名臣张禹的孙女,都亭侯王端的夫人。”

    孙策想了想,才反应过来。“你说的是天子外兄,都亭侯王端?”

    “正是。”虞翻赞了一声。“都说燕赵多烈士,不仅男女如此,女子亦然。就算是和凉州人相比,也不逊色。冀州虽在河北,却能制大河南北,自有其道理。”

    孙策欲言又止。

    他听得懂虞翻的言外之意。

    就算没有天子横空出世,力挽狂澜,他也不可能逐鹿中原,最后的胜利者只可能是掌握了冀州的袁绍父子。

    这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的。

    “谁说只有冀州人行?我江东人也行。”孙尚香叉着腰,大声说道:“虞公,我也要学。”

    虞翻哈哈大笑。“行啊,你要是能通过考试,我就破格招收你进讲武堂,做入室弟子。”

    “一言为定。”

    虞翻招招手。“伯言,去取一匹马,一副弓来,先考考她的骑射。”

第987章 有意为之

    陆议取来了马和弓。孙尚香跳上马,执弓在手,甚是矫健。

    只可惜她终究年纪,腿也太短,够不着马镫。

    陆议也不说话,解开镫带,就着孙尚香的脚重系。孙尚香有点不好尴尬,难得的扭捏起来。

    孙策在远处看得清楚,诧异地看了虞翻一眼。

    虞翻笑道:“他恨的是你。”

    孙策眉梢轻耸,随即又叹了一口气。“我也是形势所迫,现在后悔也迟了。”

    “论起收拾人心,还是天子高明,不急不徐,步步为营。看起来慢,过了三五年再看,才发现快得出奇。”

    “是啊,天子乃不世出之英主,我等唯有拜服。”孙策想了想,又道:“来的路上,我去见了张子布。”

    虞翻不屑地哼了一声:“有何收获?”

    孙策摇摇头。“若无外敌,不失为君子之国。”

    虞翻瞅了孙策一眼,哈哈大笑。“君侯能说这样的话来,多少有些意外。看来这段时间在辽东收获不小,可喜可贺。”

    孙策看看虞翻,欲言又止。

    辽东之战,的确让他开了眼界,收获不小。只是过程却让他很郁闷,连说出口都觉得丢脸。

    这次围攻襄平城,他和刘备都是主力,但刘备在各方面都胜他一筹,每每抢先。他开始还觉得是意外,后来才意识到,他和刘备不知不觉间已经拉开了差距。

    而他本来是有机会力压刘备一头的。

    刘备的优势不在刘备本人——不论是个人武艺还是临阵指挥,他都比刘备更强——而在其麾下将士训练有素。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刘备下命令,那些都尉、军侯就把问题解决了。

    有时候,哪怕刘备的指挥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临阵做战的中下层将领也能把形势扭转过来。

    相比之下,他麾下的将领就逊色不小。

    细想起来,就是刘备充分利用了黄猗助阵的机会,学了不少练将之道。而他却在虞翻去助阵的时候一心求战,没有趁机学点本事,更没让麾下的将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机会摆在他的面前,他都没抓住。这么丢脸的事,他说不出口。

    这次来行在,除了向天子请诏之外,就是想请虞翻再给他一个机会,教教他怎么练将。

    虞翻心知肚明,也没有说破,把话题扯了开去。

    “你在渤海都看到了什么?”

    “其实也没看到太多,我只是在南皮停了一宿,并没有深入渤海。”孙策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我遇到了孔融。”

    “孔融?原来这老贼去了渤海,怪不得找不到他。”

    孙策大为惊讶。

    虞翻和孔融虽然没见过几面,但交情不错,时常有书信往来,讨论学问。孔融甚至还夸过虞翻的易学,算是对虞翻有恩。

    虞翻虽狂傲,也不至于如此失礼,直称孔融为老贼。

    “孔融怎么了?谁找他?”

    虞翻哑然失笑,把孔融提议重修《孝桓帝纪》,成为公敌的事简略说了一遍。

    孙策恍然,却还是有些疑问。“为何这么多人反对重修《孝桓帝纪》?”

    虞翻想了想。“你知道庐江周氏的周景周仲飨吗?”

    “知道,公瑾的从叔祖。”

    “他是梁氏故吏。”

    “那又如何?梁商、梁冀父子主政近三十年,梁氏故吏数不胜数。”

    “的确如此,梁氏故吏很多,但是像周景这样在梁冀主政时官运亨通,被禁锢之后又能迅速起复的却很罕见,而且是以贤能为由。”

    孙策愣住了。

    能在梁冀主政时官运亨通,自然是得到了梁冀的信任。这样的人被禁锢后,还能以贤能迅速复出,这着实有点令人意外。

    “这是有贵人相助啊。”

    “你猜猜这贵人是谁?”

    孙策摇了摇头,笑道:“如此秘梓,岂是我一介武夫能知道的。”

    虞翻点点头,对孙策的态度非常满意。

    半年不见,孙策沉稳内敛多了。

    过了一会儿,陆议带着孙尚香来汇报考核的结果。

    总体来说,孙尚香的天赋不错,但她显然还没强到逆天的地步,离考核标准还有一点距离。

    孙尚香很沮丧,陆议却着重强调了她的天赋,认为她只是缺少训练。如果能在讲武堂强化一段时间,通过考核应该不能成问题。

    虞翻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先收入门下,你这个做师兄的带带她。”

    陆议应一声,退在一旁。

    孙尚香又惊又喜,她没能通过考核,还以为没机会了。

    孙策倒是一点也不意外,只是感激。

    虞翻主动收孙尚香为弟子,摆明了就是要还他的知遇之恩。让陆议帮助孙尚香,则是想借此机会化解他和吴郡陆氏的恩怨。

    当然,可能还有一点乡党情谊。

    午饭时,虞翻带着孙策兄妹去了餐厅,一起吃了一顿工作餐。

    虽然饭菜并不丰盛,连酒都没有,但虞翻与孙策一起出现就足以引起轰动。所有人都知道这位虞祭酒是个狂士,一般人根本没机会和他一起吃饭。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协耳中。

    刘协有些意外。

    虞翻虽然狂,却不傻。当着这么人的面表示他对故主孙策的另眼相看,还收了孙尚香为弟子,多少有点故意的成份。

    他这是做给谁看?

    但刘协没做什么表示。

    虞翻不是那种一心想结党的人,孙策又是既定出海征伐的诸侯,他们之间以后不会有太多的交集。

    况且孙策这次求见带来了家属,这是要纳质的意思,忠诚还是可以信任的。就算虞翻想和他结党,他也未必愿意冒这个风险。

    他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种可能:虞翻在尽可能的提携汝颍人、凉州人以外的人才,以便在军中形成新的平衡。

    王端的妻子张氏就是一个典型。

    没有虞翻的栽培,张氏再聪明,也不可能有这么快的进步。

    当然,这也只是他的猜想,未必就是虞翻本人的想法。

    过了一天,刘协召孙策进见。

    孙策接到消息,第一时间赶到行在。

    君臣相见,孙策大礼参拜,神情恭敬肃穆,不敢有一丝跳脱。

    刘协非常满意。

    比起前几次,这次见驾的孙策更加纯和,有点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意思了。

    “吴侯大战方歇,不在青州休整,专程请见,又是为何?”

第988章 上下同欲

    孙策再拜。“幽燕都护厉兵秣马,将平蛮夷。刘征东养精蓄锐,将取三韩。臣无事,来向陛下请教练将之道,以备奉诏征伐。”

    刘协嘴角挑起一丝浅笑。

    孙策这是话里有话啊。

    荀攸、刘备都有事,就他闲着,所以来要个说法,练将之道只是托词,重点在什么时候能够出征。

    看来他不仅改变了命运,性格也沉稳了许多。

    当然也可能是张纮、张昭甚至虞翻教的。

    “何谓练将之道?”刘协顺势说道:“如果你说的是讲武堂,那你应该去向虞祭酒请教才是。”

    孙策也清楚刘协说的是什么意思,微微一笑。“虞祭酒能言练将之术,不能言练将之道。要问道,还是当向陛下请教才是。”

    刘协含笑抬手轻摇,以示谦虚。

    “哪有什么练将之道,不过是兵法基本准则而已。听闻君侯乃是孙子后人,想必熟读兵法,岂不知‘上下同欲者胜’的道理?所谓练将,正如习武要活动筋骨,能身随心动一般,使诸将知用兵之术,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完成任务罢了。”

    孙策认真地思索了片刻,随即又道:“万一有人不臣,岂不是自作自受?”

    “所以要上下同欲,只有同欲才能同心。”

    “然则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奈何?”

    刘协闻言,严肃的打量了孙策两眼,眼中露出一丝异色。

    他意识到孙策并不是敷衍了事,走个形式,他是很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而且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如果教出来的将领反噬怎么办?

    文官弄权,最多做个权臣,能像王莽一样篡位的毕竟是少数。可是武将弄兵就危险了,随时可能颠覆政权。

    他是天子,有着天然的政治优势,就算是拥兵数万的大将想要造反也会面对巨大的政治风险。

    但孙策没有这个优势,他不能不考虑麾下将领拥兵自立的危险。

    尤其是在海外,大将割据一方的可能性极大。

    就像当年赵佗割据南越一样。

    “君侯想得深远,这是好事。”刘协收起了笑容,脸上多了几分严肃。“设若有人,坐镇冀州,想拥兵作乱,你觉得冀州百姓会响应他吗?”

    孙策不假思索的摇头。“不能。”

    “为何?”

    “陛下施仁政,兴王道,节俭而省宫禁,度田而安百姓,谁能过之?纵使有人取陛下而代之,百姓所得也不会比陛下所施更多。既然如此,又何必行大逆不道之举。”

    刘协说道:“你看,这就是上下同欲的意义。”

    孙策恍然,如梦初醒。“原来陛下说的上下同欲不仅在战场,更在朝野。臣明白了,臣明白了。”

    孙策离席,大礼参拜。“谢陛下。”

    刘协满意地点点头。虽然他不知道孙策究竟领悟到了哪个层次,但他能如此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是一个天赋很高的人。

    他能在三国初期有一席之地,让曹操都感慨“难制”,凭的全是天赋。战场上也好,君臣之间也罢,他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靠的就是与生俱来的悟性和本能。

    这样的人如果能够沉下心来思考问题,成就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

    相比之下,刘备的天赋就远远不够,成功更依赖于谋士。得到诸葛亮之前,他几乎是每战必败,提得上嘴的战绩屈指可数。

    即使是现在,他的成就大概也会止步于三韩,最多是倭国列岛。

    而孙策却能在短短几年间横扫江东。

    刘协对孙策的期望又高了一成。

    “君侯请起。”刘协离席,将孙策扶了起来,拍拍他的手臂。“有一件事,可能有些冒昧,还望君侯三思。”

    “岂敢,请陛下直言。”

    “你我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年少丧父。先帝享年三十六,令尊享年三十九,都是英年早逝。如果他们能多活十几年,哪怕是半百之后,形势或许都会大有不同。”

    孙策感慨地点点头,深表赞同。

    别看他现在春风得意,封侯拜将,可是父亲刚死的那两年,他是真是绝望。

    天子更惨。先帝驾崩的时候,他才九岁。面对董卓,他完全没有反抗能力。若不是他天赋过人,又有一群忠心耿耿的老臣护佑,也许早就死于乱世之中。

    “所以,保重身体是你我要共勉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亲冒锋镝这样的事,你以后尽量少做。我听说攻襄平时,你有几次都是先登,这是一个大将应该做的事吗?”

    孙策尴尬地无言以对,只能拱手领命。

    在攻襄平,他的确有些心急。为了能抢个首功,不惜带着最精锐的亲卫营强攻,几次面对生死。

    即使如此,最后还是被刘备抢去了首功。

    有了共同语言,刘协与孙策之间的距离更小了,交流的话题也更加深入。

    刘协简单地向孙策交待了南征的相关准备,具体的事务会有专门的人员与孙策对接,不用他亲自解答。

    孙策关心的是战船,但南征要准备的绝不仅仅是战船,还有风土人情、当地物产,以及疫病。

    与向北只要考虑严寒天气带来的麻烦不同,向南要考虑的地理因素更多。首先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装备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否则不用打,中暑就能造成大量减员。

    此外,南方气候湿热,蚊虫、瘴气之类的也比北方严重。尤其是在山林中作战,如果不熟悉地形,贸然闯入危险之地,很可能不攻自破。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要考虑的,而且有所准备。

    所以南征准备的时候肯定会很长,孙策的步伐也会远远落后于刘备。

    好在孙策比刘备年轻一辈,等得起。

    当然,也必须等得起。

    如果他一心急着出征,片刻也不肯等待,那他肯定走不远。

    孙策认真地听着,越听越自惭形秽。

    他像天子这般大的时候,正以冲锋折锐为豪,整天想的就是如何击败对面的敌人,斩下他的首级,从来没有想过超出战场范围的事。

    可是天子的目光却看向了万里之处,西至罗马,南至交州,甚至是比交州更远的地方。他考虑的事情,更是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会遇到的问题。

    同样是人,眼界差距却有天地之别。

    与这样的英主同时,是幸运还是不幸,就看你怎么想了。

    孙策随即想到了张昭。

    张昭反对天子强行度田,甚至在渤海取消了度田,一心想以德服人。现在看来,他注定会失败,自取其辱。

    他根本不明白,度田就是天子与百姓同欲的基础。拒绝度田,将无数百姓拒之门外,所谓的德政也就成了士大夫的德政,与百姓无关。

第989章 成绩喜人

    孙策略一思索,就将他与张昭见面的事说了一遍。

    他本来也没想瞒着天子,瞒也瞒不住。

    刘协听完,脸色平静。

    相比之下,倒是孔融去了渤海让他意外一些。

    怪不得找不到他,原来他连夜逃到渤海去了。原本以为这老书生迂腐,现在看来,他其实精明得很,而且行动能力也很强。

    一看形势不对,立刻就熘,比兔子还快。

    “你是希望将来立国时,请张昭为相吗?”

    孙策有些尴尬。“陛下所言正是。臣麾下不乏勐将,但能臣太少。张昭既是彭城名士,又是大儒,臣以为正是推行教化的最佳人选。只是现在看来,臣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也没什么错,张昭这样的人很多。平心而论,他已经算是好的了,至少愿意以身证道,而不只是夸夸其谈。至于以后,反正你也不会这么快就能在海外立国,到时候看他能否去芜存精吧。”

    孙策心中一动。“陛下此言,臣能否转告张昭?”

    “可以。”刘协爽快地答应了。

    刘协与孙策谈了半天时间。

    孙策最后又说明了自己的计划。

    虽说现在还不能成行,但他出征海外是迟早的事。二弟孙权已经为散骑,其他的弟妹都小,无法主持家务,所以他决定将家卷都送到京师。

    如此,不仅家人可以团聚,还能亲近朝廷,分享恩泽。

    刘协听得懂孙策的言外之外,家人团聚固然是现实需求,但求得朝廷放心更重要。全家搬到京师比纳质更有诚意,是表忠心的常规操作。

    刘协答应了,并默许了虞翻收孙尚香为弟子。

    至于孙翊、孙匡,将来再作安排。

    孙策非常满意,再拜而退。

    回到住处,孙策向母亲吴夫人汇报了见驾的经过。

    得知孙策与天子相谈甚欢,收获良多,吴夫人自然满意。如果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孙策的妻子——她的从女小吴夫人也要留在京师,不能和孙策同行。

    夫妻长久分居,终究不是一个好办法。

    但好在小吴夫人已经为孙策生下了嫡子孙绍,不管孙策将来打下多大的基业,孙绍都是继承人。在此之前,将孙绍留在京师接受教育,还是要比跟着孙策征战来得安全一些。

    听孙权说,天子虽然年少,却最擅育才。再过几年,等孙绍够得上童子郎的标准,将他送到天子身边,请天子亲自教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了这层关系,孙绍的嗣子地位也将更加稳固。

    几年的分居,换来几十年的富贵,还是值的。

    接连几日,孙策都没有闲着,奔走于讲武堂、木学堂和太医署之间。

    虞翻为他讲解练将的方法,木学堂与他商讨海船及相关武器的配置问题,太医署则重点介绍对南方医药的研究成果。

    孙策过得很充实,也很积极,如饥似渴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隔三岔五的还要蒙天子召见,或是演兵,或是狩猎。

    一转眼,秋天就来了。

    各地开始秋收。

    今天算是十几年来最安静的一年,除了辽东有一场大战之外,全国各地都没有真正意义的战事,中原更是难得的平静,连风雨都变得和顺了起来。

    最先收割的江南诸郡传来消息,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多三成左右。

    这主要是太平所致。

    没有战争,百姓可以安心耕种,抛荒的土地也得到了利用,实际耕种面积大大增加。在亩产没有实质性提高,甚至有所不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却有了明显的增长。

    这让各郡国的太守、国相欣喜不已。

    这些都是政绩,虽然未必是他们本人的努力所致。

    接着中原也传来消息,荆州、扬州的江北部分,豫州、豫州、青州、徐州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又以荆州的南郡、南阳、豫州的汝南、兖州的陈留为最。

    汝南甚至报出了增收四成的佳绩。

    但是这一切,都在冀州各郡国的上计结果陆续送到冀州而告终。

    冀州的成绩更加耀眼,足以让其他州的成绩暗然失色。

    就已经收到的几个郡的上计结果而言,普通都在增收五成以上。

    最出色的是甘陵,其次是赵国。

    赵国的粮食产量增幅比甘陵稍逊一筹,但商税的收入更多,总体增幅超过了甘陵,绝对值甚至超过了魏郡。

    最突出的是邯郸,各种数据几乎翻了一番,不仅领跑赵国,而且领跑冀州。

    赵国的出色成绩甚至引起了司徒杨彪的怀疑。

    杨彪提出,组织一次各郡国守相到赵国取经学习的活动,实地考察一下赵国的成功经验,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刘协知道他在想什么,爽快地答应了,并决定在春节期间巡视赵国,亲自去看一看,并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

    反正行在就是移动的朝廷。

    如果赵国的成绩属实,经验也可取,或许就是对冀州进行调整的最佳时机。

    当然,也不是冀州每个郡国的收成都好。

    渤海的成绩就不怎么好看。

    总体上,渤海的粮食既没有增产,也没有歉收,与去年持平。但收上来的钱粮却大幅缩水,比去年少了一成左右。

    张昭对此的解释是,大量人口外流,致使部分土地抛荒。虽然其他土地的产量增加了,却没能弥补这些抛荒土地的缺口,致使账面数据不太好看。

    刘协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司徒府循例发出通知,让渤海太守府派员参加上计,并参观赵国,具体的问题到时候再讨论。

    孙策跟着天子,一起向赵国移动,随行见识了不少天子处理朝政,与大臣交锋的朝面,现在又要看到天子与张昭正面较量,见猎心喜,非常期待。

    刘协一行刚刚进入赵国境内,赵王刘珪、赵相杨俊到郡国迎接。

    一见面,刘协就对杨俊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朕就是这头一阵风,杨相紧张否?”

    杨俊大笑。“陛下,臣不仅不紧张,反而有些兴奋。不瞒陛下说,刚收到诸县上计的时候,臣和陛下一样惊讶,已经派人查过一遍了。”

    “有问题吗?”

    “有。”

    刘协一惊。“什么问题?”

    “诸县担心成绩太好,明年难以为继,不约而同的将今年的成绩进行了削减。只是他们也都没料到好的不是他们一个县,而是所有的县,所以最后的成绩还是好得出人意料,以至于引起了陛下的关心。”

    刘协哑然失笑。

    杨俊这是凡尔赛吗?

    杨俊又道:“诸县之中,只有邯郸的数据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削减。也正因为如此,邯郸的数据也就显得格外优异。实际上,邯郸为诸县之冠虽不假,优势却没有这么悬殊。”

第990章 满载而归

    第一次看到赵国的上计数据时,刘协便曾为诸葛亮担心。

    他太显眼了。

    作为国都,又是商业基础雄厚的大城,邯郸县的经济实力居赵国之首没什么问题,而且应该如此。

    但是你比其他几个县高出一大截,形成了碾压的优势,一枝独秀,不仅让别人的面上无光,还会让自己成为众失之的。

    心态崩了的甚至会说这不是你诸葛亮的本事,而是因为你是天子看中的人,所以各种资源向你倾斜,枉顾公平。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争的,大家躺平,看你一个人表演就是了。

    杨俊应该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一见面就说明了原委,减轻诸葛亮可能承受的压力。

    其他几个县的令长虽然不在,但司徒杨彪在,杨俊的这个意见会通过杨彪之口,传到其他人耳中。

    再说了,天子和司徒有了心理准备,其他人再想说风凉话就难了。

    杨俊人到中年,心思要比诸葛亮缜密得多。

    刘协唯一不理解的是杨俊与诸葛亮同城而治,为什么不事先提醒诸葛亮,非要等诸葛亮犯下无心之失,成为众失之的,杨俊才会他出面说明?

    刘协先想到的是诸葛亮拒绝了杨俊的提醒,坚持要如实上报。

    至于是否如此,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就只能私下里问了。

    听完了杨俊的报告,刘协随即和赵王刘珪聊了几句。

    刘珪沉默寡言,刘协问一句,他答一句,绝不多说一个字,看起来多少有些压抑。

    刘协也没多说什么。

    他对这些宗室没什么太高的期望,如果不是担心引起舆论震动,他甚至想将他们全部免了。

    一百多年下来,这些人已经养废了,根本起不到拱卫皇室的作用。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真有本事的话,朝廷又紧张了。

    毕竟年代久了,血脉疏远了,野心却有可能随着实力增长。

    如何对待宗室,是帝制的一个重大难题,直到清朝才摸索出一个相对稳妥的办法,却还是避免不了手足相残这样的惨剧。

    刘协现在还不想动他们,维持现状,等待时机。

    来到邯郸县界,诸葛亮出现在迎接的队伍中。

    让刘协意外的是,诸葛亮身边还有另外一个人,周瑜。

    看着两个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风度翩翩的年轻人站在一起,任谁都要喝一声采。

    两人上前见礼,刘协好奇的问了一句。

    “公瑾,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周瑜笑道:“臣前日由飞狐道入塞,听说陛下移驾赵国,就改变了路线,径直赶到赵国来了。一路急行,未及通报,还请陛下恕罪。”

    “找到那条大水了?”

    “找到了,还有一些其他的收获,届时一并向陛下汇报。”

    刘协心中欢喜,转身叫过孙策。

    他乡重逢,周瑜、孙策都很意外,也都很兴奋。

    趁着这个机会,刘协向诸葛亮转述了杨俊的解释,并问诸葛亮的想法。

    诸葛亮似乎早有准备,平静地说道:“臣其实也没想那么多,只记得陛下的一个教诲,凡事必先求真。上计关系重大,不仅影响朝廷的收入,更能影响朝廷施政的方向,岂能虚饰?无中生有、虚增政绩固然不好,掩饰既有成绩,只求自保,亦非大臣所宜为。”

    “不担心明年成绩不佳,被人笑话?”

    “不担心。”诸葛亮从容说道:“臣只知尽力做事,不关注其他。”

    他突然轻笑了一声:“况且依臣的估计,这三四年都会是发展最快的时候,其他诸县根本赶不上。等势头稍缓,臣已经不在邯郸令的任上了。有压力也是继任的压力,与臣无关。”

    刘协微怔,还没说话,杨彪先笑了起来,伸手指指诸葛亮。

    “小子,做人不可锋芒太露。再者,你怎么知道只做一任?或许百姓认可你,让你再做一任也是可能的。”

    诸葛亮拱手还了一礼。“论起锋芒,亮岂敢与令郎杨德祖相提并论。不过说起令郎,亮倒是有一点意见。”

    杨彪大感意外。“哦?”

    “令郎在汉阳将满一任,该做的都做了,再留在汉阳意义不大,杨公何不将他调任更需要他的郡国,以尽其才?”

    杨彪转头看了一眼刘协。

    刘协点点头。“司徒的确应该考虑一下了。”

    “唯。”

    ——

    行营扎在丛台。

    丛台本是赵武灵王的宫殿旧址,因台阁相连如丛而得名。如今那些宫殿自然都不见了,只剩下一个个土台,可以登高望远,吊古思今。

    站在高台之上,刘协听周瑜说起了漠北之旅。

    他这一年多走了上万里路,见到了很多听都没听过的部落,看到了想都不敢想象的风景,眼界大开,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而且出色的完成了这些使命。

    首先,他找到了横贯东西的大河,沿河上朔,找到了苏武曾经牧羊的北海,又找到了北海附近几条向北、向西的大河,基本验证了以水师运粮的可能性。

    其次,他证明了刘协的猜想。

    这些年,北方越来越冷,北方森林里的蛮夷正在南下,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只不过北海之北的部落大多实力有限,不是鲜卑人的对手,不是被鲜卑人杀死了,就是成为了鲜卑人的奴隶。

    但是他听说,向西数千里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过了那道山,有不少平原,那里的森林更适合人居住,部落的实力也大得多。

    最后,他见到了一些与中原人非常像的部落。

    据那些部落中的老人说,故老相传,他们的祖先的确是从南方来的,只是时代久远,已经没人记得具体的年代,有说几百年的,也有说几千年的,甚至有人说是几万年前。

    那些人没有文字,但是从他们的语言中,依稀能听到些与古音很相似的发音。

    “臣大胆猜想,他们可能是商人后裔。”周瑜说道。

    “何以见得?”

    “据说武王灭商时,商之主力大军正在东征,得知朝歌被焚,纣王身死,那些人无力复国,又不肯事周,便选择了出海求生。一部分人沿着海边而行,箕子就是其中一员。到达辽东后,有些人随箕子留在了朝鲜,更多的人则继续向前,直到极北之地。相传为东方朔所着的《海内十洲记》中就曾记载,扶桑蜃海以外,还有冥夜之丘,纯阳之陵,和臣所看到、听到的情况非常相似。”

    刘协忽然心中一动。“或许应该派几个学者去研究一下。”

第991章 初露锋芒

    周瑜剑眉微蹙。“陛下,漠北之寒,非常人所能想象。那些儒生……”

    刘协说道:“公瑾,的确有好逸恶劳的儒生,但你不能以偏概全,不畏艰险,甚至能舍生取义的儒生也不在少数。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华夏开拓四夷的队伍中,不能没有他们的身影。”

    刘协顿了顿,又道:“人太闲了,容易无事生非,给他们找点事做更好。”

    周瑜忍俊不禁,点头附和。

    他出身高门,见识过太多高谈阔论的儒生,本不想与那些人共事。可是听了天子这句话,他意识到将儒生排斥在外看似耳根清静,却可能带来大量的批评。

    与其如此,不如带些儒生同行。

    有了共同的经历,才能共情,将来被人批评的时候,也有人能够发声。

    “我给你推荐一个人。”

    “请陛下直言。”

    “鲁国孔融。”刘协说道:“他学问渊博,聪明过人,又能见微知着。若能随你北行,一定能有所发现。”

    周瑜想了想。“孔融学问虽好,但年近花甲,怕是……”

    “他身体很好,能日行千里,年纪不是问题。”

    周瑜一时搞不清楚状况,没敢多说,只得答应与孔融联络。

    两人说完,刘协让周瑜找时间去一趟兰台,将沿途见闻详细转述给蔡琰,以便留下记录。至于怎么记,是周瑜直接写,还是蔡琰安排人记录,由他们商量着办。

    现在已经是暮秋,今年再出行的可能性不大,利用这个时间总结一下,为一下步出征做好准备,是个不错的机会。

    孙策就在一旁等着,见周瑜见驾完毕,立刻迎了上来。

    “公瑾,如何?”

    “侥幸,天子还算满意。”周瑜说道,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他还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带一些儒生去漠北,研究那些蛮夷的语言。”

    “那是为教化做准备。”孙策在行在待了一段时间,对天子的理念有了更深的把握,一下子就猜到了天子的用意。

    “应该是吧,他还推荐了一个人。”

    “谁这么大名气,居然能得到天子的推荐?”

    “鲁国孔融。”

    “……”孙策一时语塞,神情有些古怪。

    周瑜立刻发现了,追问道:“孔融怎么了?”

    “孔融……”孙策沉吟片刻,拉着周瑜走得远了些,这才将孔融提议重修《孝桓帝纪》惹了众怒,连夜从长安逃到渤海的事说了一遍。

    孙策还没说完,周瑜的脸就阴了下来。

    “这么说来,天子推荐他,也是出于一片爱护之意。我等做臣子的岂能不从。伯符,你哪天有空,我们走一趟,顺便拜访一下张子布,看看他的德政。”

    “这倒不用急,张子布很快就会来行在,你会见到的。”孙策一声叹息。“渤海考绩为冀州之殿,着急有些出人意外。”

    杨彪领着司徒府的掾吏,先对邯郸县的账目进行了核查。

    结果没查出任何问题,所有的账目都是可信的,连一点瑕疵都找不到。

    杨彪随即又问了诸葛亮一些问题,诸葛亮也对答如流,各种数据如数家珍,让杨彪啧啧称奇的同时,也有些为杨修担心。

    这是真正的对手。

    从某种程度来说,诸葛亮虽然来得晚,起点却比杨修还要高一些。

    他算是天子亲手调教出来的第一人。

    如果说将来有人会与杨修争司徒之位,诸葛亮无疑是威胁最大的那一个。

    杨彪随即派员核查具体事务。

    结果同样堪称完美。

    不仅各种政绩经得住查证,诸葛亮的人品也得到了交口称赞。他不仅为人俭朴,而且平易待人。哪怕是贩夫走卒,他也能和他们说得投机,认真的听取他们的意见。

    与此同时,他又聪明得不像人,任何人想在他面前打马虎眼,或者弄虚作假,都不可能得逞。

    杨彪越发惊奇。

    他在诸葛亮的身上看到了天子的影子。

    经过一番彻底的核查后,杨彪认可了诸葛亮的政绩,来到天子面前,汇报调查结果。

    听完杨彪的汇报,刘协很平静。

    对诸葛亮的能力,他还是信得过的。即使只是牛刀小试,诸葛亮一样能做得非常出色。

    不论是个人能力还是思维模式,诸葛亮都和其他人不在一个维度,具有碾压的优势。

    他的对手不多,只有寥寥数人。

    但他对诸葛亮的优异成绩并不满意,至少不像杨彪那么满意。

    杨彪告退之后,刘协让人叫来了诸葛亮。

    “杨公对邯郸的成绩很满意。”

    诸葛亮澹澹地说道:“杨公有长者之风,奖掖后进,不遗余力。”

    “但是我不满意。”

    诸葛亮一惊,下意识地抬头看了刘协一眼,拱手施礼。“请陛下指正。”

    “你在邯郸的这段时间,还像以前一样练习武艺吗?如果现在再让你参加散骑的考核,能通过吗?”

    诸葛亮面色一僵,随即有些惭愧地说道:“臣惭愧,这段时间的确有些懒散,未能坚持习武。”

    “身体是基础,不能有丝毫大意。这是我多次强调的事,你才离开行在多久,就抛诸脑后。时间久了,你还能记得什么?”

    “唯,臣一定改正。明日起,不,今日起,臣就恢复习武的安排。”

    刘协神色稍缓。“见过你夫人了?”

    “见过了。”

    “一年没见,辛苦你们了。冀州已经安定,不会有什么战事,她也没必要跟着我东奔西走了。我准备让她在邯郸待一段时间,助你一臂之力。”

    诸葛亮又惊又喜。“谢陛下,臣也正有此意。”

    “你还有什么想法,一并说来。”

    “唯。”诸葛亮立刻取出一份地图,铺开刘协面前。“陛下,邯郸地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是以能为河北名市。但人口渐增,商货渐广,以前的道路、桥梁,甚至是车辆都不敷使用。臣打算在邯郸重修一个大市,并在附近建几座桥梁,再造一些载重更大的车辆,减轻运输力量不足的问题……”

    诸葛亮指着指图,一一解说,眼中闪着自信的光芒。

    刘协静静地听着,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是窃喜不己。

    提前近十年让诸葛亮踏入仕途,从县令一步步的做起,而且从一开始就灌输了正确的理念,诸葛亮将比历史上的他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邯郸只是他第一个舞台,他就要唱出一大戏。

第992章 过去将来

    刘协没有立刻答应诸葛亮,而是让他写一份报告,提交司徒府审核。

    而且这件事不能由诸葛亮直接操作,应该让赵相杨俊出面。

    凡事都要讲规矩,尤其是诸葛亮这种容易树大招风的人,不能轻易给别人留下口实。

    从杨俊的表现来看,他对诸葛亮还是照顾的,分担了不少责任。

    诸葛亮答应了。

    他从来没想绕过杨俊,只是想先听听天子的意见。

    邯郸是河北某名城,在某种意义上,地位比邺城还高,是冀州的核心,而不仅仅是邯郸县的县治,或者赵国的都城。

    要对邯郸进行大规模的重新规划,他很想听听天子的想法。

    刘协对城市规划没有太多的经验,但他知道一个重要的原则:集思广益。没有人是全才,但将众人的智慧集中起来,就可以避免绝大部分错误。

    由司徒府出面,对这个规划方桉进行审核,就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

    除此之外,他更想教给诸葛亮一件事。

    不要因为自己出色,就觉得能摆平所有事,忽略了其他人的意见。

    这是聪明人最容易犯的错,诸葛亮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君臣二人讨论着邯郸城的未来,不可避免的转到了整个冀州的规划。

    冀州是大平原,适合耕种。河流众多,水利也很发达。但冀州也有冀州的缺点,主要体现为两点。

    一是行政区划复杂,犬牙交错,对管理极不方便。一是河流大多由西向东,穿过全境,但相互之间的沟通却不方便。

    因此,南北方向的交通就依赖于陆路,也就是太行山麓的大道。除此之外,东部平原地带的陆路交通被大量的河流隔断,处于尴尬的局面。

    太行东麓的这条大道历史悠久,却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诸葛亮提议就针对这两点。

    一是重新规划,以重点城市为核心,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郡国的边界之所以划得这么复杂,除了出于经济实力的平衡之外,更多的是互相牵制,不让某一郡国有过于强大的实力,尾大不掉。

    如今朝廷控制了冀州,置四将军,郡国尾大不掉的隐患已经不复存在,也就没必要这么考虑了。

    二是对东部的河流进行综合处理,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网,使内部的水运更加便利。

    水运是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也是大宗物资最省力的方式,健全的水网将对冀州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为几年后的经济进一步腾飞打下基础。

    两人的观点基本接近,区别只在于一些细节。

    而这些细节,正是要集思广益的内容。

    这么大一个工程,可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决定的,甚至不是诸葛亮一个邯郸令可以提出建议。

    诸葛亮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发挥邯郸的特殊地位,在这一轮规划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创造机会。

    在这一点上,他和杨俊不谋而合。

    由诸葛亮执笔,由赵相杨俊签名的报告很快就提交到了司徒府。

    司徒府进行了初步审核后,认为此事牵制涉到大量水土工程,有必要让司空府深入参与,是以请诏,安排司空周忠赶来冀州。

    刘协同意了,发出诏书,命司空周忠及相关人员赴行在。

    ——

    张昭下了车,看到孙策的同时,一眼看到了周瑜,顿时心里咯噔一下。

    不过他很快就镇定下来,泰然自若地掸了掸衣服。

    孙策、周瑜齐步上前,向张昭行礼问好。

    张昭点点头。“公瑾何时来的行在?”

    “刚到几天。”周瑜笑眯眯地看着张昭。“听吴侯说,张公在渤海行德政,成绩斐然,士大夫归之若流,瑜甚至钦佩。本想赶去参观,君侯说张公将至,我就在这里恭贺大驾了。”

    提到政绩,张昭有些纠结。

    一方面,他不承认渤海的德政失败,毕竟大家生活得很安定,相处以礼,近乎儒门提倡的君子之国。

    在十几个动乱的背景下,这样的景象难得一见,足以抚慰人心。

    某种意义上,这才是儒门的理想状况。

    不患寡,而患不均。

    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承认,渤海的恢复速度不及其他郡国,而且这个差距暂时看不到缩小的可能,只会越拉越大。

    进入邯郸境内,他这个感觉更加明显。

    就连他引以为傲的简朴,在邯郸人的眼中也成了寒酸,导致随从们的心态都有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面对周瑜,张昭澹澹地笑了一声。“公瑾不畏艰难,深入漠北,以功业为务,还有心情去渤海看我们一群迂腐书生自娱?”

    周瑜严肃的摇摇头。“张昭此言,恕我不敢苟同。我奉诏去漠北,固然有建功立业的心思,却不仅仅局限于此。于将来而言,我是踏勘漠北形势,为守边提供参考。于过去而言,我是寻找失落的华夏子民,引领他们重回文明。”

    张昭一愣,眼神专注起来。“失落的华夏子民?”

    周瑜便将在漠北看到的部落说了一遍。

    虽然他没有一口咬定那些人就是商朝遗民,但他提出的证据已经足够张昭向那个方向联想。

    儒家本来也不以逻辑严密着称,牵强附会才是习惯。

    听说真有商朝遗民流落漠北,张昭心动了。

    仔细说起来,儒门的起源与商有很大关系,孔子本人就是商朝遗民,始祖是圣王之一的商汤。

    “这么说来,公瑾此行倒是功德无量。”

    周瑜苦笑着摇摇头。“可惜我学问粗浅,对训诂之学更是一窍不通。虽然觉得那些部落的语言近乎古音,却没有分辨的能力。若是有精通训诂的大儒随行,或许能从他们口中听到连山、归藏的原文。”

    “连山、归藏?”张昭大惊失色。

    “我猜的。”周瑜笑道:“那些部落没有书籍,也没有读书人,只有口耳相传的故事,记得这些故事的就是族里的巫师。他们用卜筮来预测吉凶,看起来和古易有些相似。”

    张昭眼珠转了转,连连点头。“极有可能,极有可能。若能使连山、归藏重现于世,这可是儒门的祥瑞啊。公瑾,你下次再去当在什么时候?”

    “过年之后吧。”周瑜说道:“乘船北行最方便,只是路途长一些,至少三个月才能到,一来一去至少一年。”

    “这个无妨,这个无妨。苏武在北海牧羊还用了十九年呢。若能找到连山、归藏,就算在漠北住十年也是值的。”

第993章 顺水推舟

    见张昭如此激动,孙策瞅瞅周瑜,欲言又止。

    周瑜这是摆明了坑孔融啊,张昭不仅没发觉,反而主动往里跳。看他那劲头,甚至让人怀疑他会不做渤海太守,亲自去漠北访学。

    那什么连山、归藏就这么珍贵?

    他想不明白。

    没等孙策想明白,周瑜又和张昭聊起了一路上的风闻,尤其是对邯郸县的观感。

    张昭的心情本来就不好,一聊这事,心情更糟了。

    可是以周瑜面前,他又不能拂袖而去,只能硬着头皮,言不由衷地夸了几句。

    顺着这个话题,周瑜语重心长的说,如今杨修、诸葛亮等人已经证明了度田可行,如何在不度田的情况下实现王道,就看张公你的了。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荣辱,是整个儒门的体面,万万不可大意。

    说到最后,周瑜郑重其事的向张昭行了一礼。

    张昭顿时压力山大,心情焦灼,如百爪挠心。

    孙策在一旁看得清楚,目瞪口呆。

    他知道周瑜不是一个小鸡肚肠的人,但他更清楚周瑜对张昭没这么尊敬,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把张昭架在火上烤。

    他不是对孔融有意见么,怎么和张昭杠上了?

    就因为张昭收留了孔融?

    张昭心情不佳,以身体疲惫为由,婉拒了孙策为他接风的美意,直接回驿舍去了。

    孙策有些遗憾,埋怨周瑜道:“公瑾,何至于于此?”

    周瑜瞅瞅孙策。“伯符,你是想将来在海外建国时,以他为相吗?”

    孙策被他说破心思,有些不好意思,顾左右而言他。“现在好了,不欢而散,接风宴没了主人,你还要去喝酒吗?”

    “我无所谓啊。”周瑜摆摆手。“我刚从兰台借了两部书来。要是没酒喝,我就回去看书。”

    孙策突然心中一动。“公瑾,你最近往兰台跑得很勤啊。”

    周瑜有些慌。“有……那么勤吗?我是公事,奉诏而行。”

    孙策嘿嘿笑了两声,意味深长地打量了周瑜一眼。

    ——

    张昭休息了一天后,上书请求见驾。

    刘协第一时间接见了他。

    见礼完毕,刘协赐座,见张昭脸色不佳,眼圈还有些黑,连忙关心地问了几句。

    张昭昨夜没睡好。

    一方面,是被周瑜说的商朝遗民吸引住了。如果能取回连山、归藏,补全三易,对儒门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他一路走来,看到了不少县的发展情况,越看越觉得心虚。

    他是儒生不假,却也不是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在江东主政几年,他深知礼义之外,钱粮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能安贫乐道的君子毕竟是少数,如果渤海的经济民生与周边郡国越拉越大,他的德政很可能无疾而终。

    这可比王莽的失败更挫伤人心。

    毕竟王莽的失败有天灾人祸的成份,而他是在天子的保护之下施政,没有外界压力,就连百姓都是经过挑选的。这要是失败了,还有什么理由可讲?

    两个问题困扰着他,让他辗转难眠。

    听天子问起,张昭知道失态了,连忙请罪,表示是车马劳顿,水土不服所致。没什么关系,休息两天就好了。

    “我还以为你是忧心政务。”刘协开了个玩笑。“其实渤海的表现虽然不算上佳,却自有可喜之处。我还在想着,要不要在中原也选几个郡国,依渤海之例施行呢。”

    张昭抬头看着刘协,将信将疑。

    “反对度田的人去了渤海之后,度田的阻力小多了。诸郡国能有现在的成绩,也有渤海的一份功劳。如今中原度田进度迟滞不前,也许就是缺少像渤海这样的选择。”

    张昭无语。

    天子这是把反对度田的人当成不服教化的罪犯,把渤海当成流放地了吧?

    他很想问,却又不知道用什么理由。

    “听说孔融去了渤海?”刘协转换了话题。

    张昭点点头。孔融与孙策见过面,肯定瞒不过天子。

    “他的确在渤海。臣起程之前,曾邀他同行。只是他无意奉诏,只想在渤海与三五好友读书喝酒,还请陛下见谅。”

    “是这样啊。”刘协有些惋惜。“我来本还想委托他重修《孝桓帝纪》呢,既然如此,只好再找其他人了。匹夫不可夺志。他不愿意来,总不能勉强他来。你说对吧?”

    张昭哭笑不得,一面点头附和,一面问道:“陛下决定重修《孝桓帝纪》了?”

    “嗯,我觉得孔融这个建议很好。虽然他不愿意参加,将来重修完,还是应该为他记一功。仔细想起来,党事的根源还真就是在孝桓一朝,现有的《孝桓帝纪》太简略了,不足以参考。”

    张昭暗自叫苦。

    看这样子,不管孔融是否参与重修《孝桓帝纪》,他这麻烦是跑不掉了。要想安度晚年,必须有点功劳,以堵悠悠众口。

    或许应该让他去漠北,寻找商朝遗民,以及失落的连山、归藏。

    张昭略一思索,便代替孔融做出了决定。

    虽然代孔融决定么大的事有失冒昧,但他相信孔融会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并欣然接受这次艰苦的旅行。

    “陛下,臣以为,当下有一件事,比重修《孝桓帝纪》更为迫切,且非孔融不可。”

    “哦?你说的是什么事?”

    “臣昨日听周瑜说起漠北之行,得知有商朝遗民在漠北极远之处,可能藏有连山、归藏之类的坟典。臣以为,可派孔融随使者北行,研究其语言、典籍,取回遗珠。《易》乃六经之首,三易更是三代之象征,若能取回连山、归藏,则不仅《易》可完璧,亦是大汉王道必兴之征兆。”

    刘协听得有点懵,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随即又意识到周瑜在搞什么花样。

    不得不说,这一招请君入瓮玩得很高明,用一个可信度存疑的会议为诱饵,直接钓上了孔融。

    他只是有些奇怪,张昭难道不知道那些事吗?

    他也不想想,他从渤海赶到赵国就累得不行,孔融快六十岁的人了,跑到几千里以外的极寒之地找什么商朝遗民,是不是有些太夸张。

    “你确定孔融愿往?漠北可不是中原,一年有半年是冬天,冰雪覆盖,物资又奇缺。年轻人或许能支撑得住,他一个年近花甲的书生……”

    张昭一听“书生”二字就觉得刺耳,忍不住说道:“陛下,孔融虽是书生,胸中却有浩然之气,放眼天下,哪里去不得?”

    刘协被张昭噎了一句,也觉得无趣,索性点头答应。

    “就依你。”

第994章 难兄难弟

    张昭强烈要求刘协安排孔融去漠北。

    态度之坚决,让刘协无法拒绝,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说完孔融的事,张昭开始汇报渤海这一年的发展情况。

    总体而言,就八个字:开局艰难,前途无量。

    所谓的开局困难,主要是指人口损失太大。具体而言,就是百姓迁出的太多,迁入的太少,不足以补偿户口的损失。

    如今渤海可谓是地广人稀,户口只有全盛时的十分之一。

    说到这些时,张昭有些心虚。

    户口损失如此之大,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他不仅不肯推进度田,反而将之前已经完成的度田又恢复了。大量百姓刚得到了土地,辛辛苦苦进行了耕种,却又被一纸命令收回,很多人对此怨言极大,一怒之下迁出了渤海。

    渤海因此遭受的户口损失远超战争。

    说得难听点,他心中的德政,在那些迁出的百姓眼中就是不折不扣的恶政。这些人大多分散在周边的甘陵、河间、平原,对他的名声造成了难以低估的影响,也让他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但张昭觉得,困难只是一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德政的益处会慢慢体现,世人会知道他的良苦用心,还他一个公道。

    夫子曾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普通百姓见识短浅,不理解他的用心,只由时间来证明。

    刘协听完,默默点头。“户口不足的问题,你打算如何解决?”

    “请陛下放心,如今迁入渤海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少还是中原人。臣估计开春之后会有更多,春耕之前,渤海的户口可以再增加五成。”

    刘协点点头,费了好大力气才忍住笑。

    “当真如此?”

    “臣不敢欺君。”张昭严肃地说道:“臣起程之前,累计将迁入的就有近千户,约有一万口。”

    刘协满意地点点头。

    他满意的不是渤海的吸引力,而是韩遂移镇中原的威慑力。

    中原大族应该是感受到了压力,担心郡县会强制度田,所以提前迁出,去他们的乐土——渤海。

    这样的人越多,将来中原度田的阻力就越小,闲置的土地也会让更多的百姓能够得到足够的耕地。

    这才是他派韩遂进驻中原,监领兖豫二州的根本目的。

    既然开了渤海这个口子,就要充分利用,将那些心存侥幸的人都赶到渤海去,加快中原度田的步伐。

    与罗马的接触比他预期的更早,他必须加快速度,做好与罗马争锋的准备。

    因此,他对张昭的心虚视而不见,反而安慰了几句,表示张昭需要的话,他可以帮忙。

    比如安排一部分黑山军或者青徐黄巾残部进入渤海。

    黑山军正打算全部出山,而青徐黄巾残部也有投降的打算。天下将定,没有人再愿意在山里苦熬。

    张昭吓了一跳,委婉的拒绝了。

    有户口固然是好事,但黄巾残部太难管了,还是离他们远一点。

    刘协也没有坚持,与张昭交换意见后,就让他告退了。

    具体的事,司徒府会去问责,不需要他和张昭计较。

    ——

    九月中,贵人马云禄临盆,生下一子,重十四斤六两(1汉斤=250克)。

    得益于马云禄强悍地的体格,以及坚持不懈的适当运用,生产非常顺利。从胎动到结束,也就是半个时辰。

    严阵以待的太医们长出一口气。

    上次皇后难产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马云禄虽然不是皇后,但她在天子心中的地位丝毫不弱于皇后,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马云禄的顺产也证明了适当运动的好处,从侧面说明皇后伏寿难产和她平时运动太少有很大关系。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华佗还写了一篇文章,统计了近千名妇女生产的情况调查,证明适当运动对生产的意义,发表在邸报上。

    调查结果表明,怀孕期间有适量活动的妇女难产的概率要比养尊处优的妇女低将近一半。

    当然,活动也不能太剧烈,否则流产的机率将大幅上升。

    这一点,女营体会最深,并由此催生出了一条军令。

    生产的女子将享有三个月的假期,且临产前一个月内不得从事演习等重体力活动,以降低流产的可能性。

    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一个内部试验,没有推向社会。

    但马云禄的顺产,无疑为这条军令增加了说服力。

    马云禄不仅生产顺利,恢复得也很快。三天之后,她就起床自由活动,接受官员家卷的祝贺了。

    喜讯用快马送回长安,皇后伏寿立刻派人赶来慰问,并安排了两个美人来侍候马云禄的起居。

    这两个美人是真正的美人——桥氏姐妹。

    入宫数年,当年还像花骨朵一般的姐妹花如今已经成年,果然是国色天香,就连同样是国色的甄密也有些自愧不如,危机感大增。

    虽说皇后安排这对姐妹花来的理由是侍候马云禄,但明眼人都知道,皇后这是要让这对姐妹花填补马云禄的空白,不给别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这个别人,主要就是指已经年满十八的甄宓,而不是尚未成年的袁衡。

    马云禄也很自觉,以桥氏姐妹在皇后身边多年,笔墨精通为由,安排她们到天子身边侍候笔墨。

    再次看到这对姐妹花,见惯了美人的刘协也不禁惊艳。

    问了一些情况,得知她们不仅随皇后学习儒家经典,还跟着女骑学习了骑术,甚至粗通骑射,刘协接受了马云禄的好意,将她们留在身边,协助处理一些文书。

    送她们来的是伏寿的三兄伏均,刘协安排他去了兰台。

    要处理的文书越来越多,兰台的编制不断扩大,伏均这种相对比较单纯的书生最适合不够。

    桥氏姐妹的出现立刻引起了轰动,请见的人突然多了起来,去餐厅吃饭也会常常遭遇围观,这让习惯了宫里生活的她们非常不适应。

    这时,孙策主动站了出来,表示可以保护他们,免受骚扰。

    他的理由也很充足:他曾受桥蕤提携,如今保护桥氏姐妹,也是回报桥蕤当年的知遇之恩。

    孙策的想法还没机会说出口,就遭到了周瑜的无情打击。

    这是天子的人,需要你保护?你那点小心思还是收起来吧,要不然天子不发怒,令堂也会发怒的。

    孙策恼羞成怒,反唇相讥。

    蔡令史也是天子的人,你也别做梦了,就算你把琴弦弹断了,她也不会多看你一眼。

    周瑜顿时哑火。

第995章 家丑不可外扬

    司空周忠赶到了行在,带来了益州的消息。

    士孙瑞已经移驻汉中,正在筹备对益州的进攻。他拟定的路线有两条:一是取米仓道,进入巴郡;一是取金牛道,进入广汉。

    不管是哪一个选择,进攻的难度都不小,所以现在太尉府提出一个补充方桉:安排荆州水师,朔江而上,至少可以迫使益州分兵拒守,为士孙瑞分担一部分压力。

    这就需要朝廷安排人进驻荆州,而且最好是通晓水战的。

    太尉府的意见是让楼船营单独行动,去荆州指挥水师。楼船校尉楼圭是南阳人,通晓水战,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周忠则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桉。

    他建议派孙策去荆州。

    辽东大战已经结束,海船的研制还没有结果,孙策暂时没什么事,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助士孙瑞一臂之力。

    况且楼船都尉楼圭留在汉中也有好处,从西汉水进入广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充当奇兵。

    刘协听完周忠的意见,没有立刻给出答复。

    这件事看起来只是进攻方桉的分歧,其实背后很复杂,既有三公府争权,又有不同籍贯的人争功,搅和在一起。

    周忠推荐孙策参战也许只是一个试探,他真正的目标也许是周瑜。

    军事本该由太尉府主持,周忠身为司空,主动掺乎到这件事里来,还到他面前来告御状,绝不会那么简单。

    刘协向周忠大致说明了要求。

    司空府要对冀州的水利做整体规划,改善河道体系,提高运输效率。

    他提出了一个初步方桉:挖几条南北向的运河,将冀州境内以东西向为主河流贯通起来。

    工程可以分期进行,但规划要提前做好,不能走一步算一步。

    周忠拍着胸脯有示,一定全力以赴,不拍不扣的完成任务。

    出了御帐,周忠随即去找司徒杨彪。

    杨彪一见周忠就笑了。“就等你来了。”

    周忠得意地哈哈大笑。

    他在路上就收到消息了,这次上计邯郸的成绩最为耀眼,不出意外的话,将是天下之冠。而邯郸令就是他推荐给天子的诸葛亮。天子为此移驾邯郸,却没有立刻巡视,就是为了等他来。

    这无疑是对他推荐诸葛亮的最大认可,也是要在众人面前肯定他的成绩。这让他被孔融提议重修《孝桓帝纪》重创的情绪得到了巨大的抚慰,甚至有些飘飘然。

    两个老朋友见面,自然有很多话要说。

    周忠首先想说的就是关于益州的战事安排。

    这种机密大事,在天子决定之前,不能对普通官员提及,但杨彪是三公之一,天子肯定会找他商量,事先通个气还是有必要的。

    周忠急着来找杨彪,主要就是为了这件事。

    杨彪听完,脸色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眼神也变得严肃起来。

    “嘉谋,我以为你这件事处理得不妥。”

    周忠倒是早有准备,不紧不慢地说道:“文先,我知道,这有争权之嫌,不合三公分治的原则。但益州的战事顺利与否,不仅关系到天下能不能尽快一统,还关系到君荣将来能不能接任三公。行大事不拘不节,我不得不如此。”

    杨彪哼了一声。“嘉谋,你我是多年的朋友,我也不瞒你。你这话,之前就有人说过。”

    “谁?”

    “你的前任。”

    周忠脸上的笑容有些僵。

    他的前任张喜可不是一个好的榜样。天子连谥号都不肯给,为此还闹得满城风雨。

    而眼下的益州之事,也和张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他如果步张喜后尘,焉知天子不会一怒之下,把之前的那些事再翻出来?

    他自己的事,自己清楚,破绽实在不少。

    想到天子刚才的态度,周忠觉得后背有点凉。

    杨彪见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说起了天子准备巡视邯郸县的安排。相关的准备几乎都做好了,就等着周忠来。

    但这次巡视又不同于以往,其中有实地考察——甚至是核查诸葛亮政绩的意思,所以不能随便走走,要对各方面的细节进行了解,最后还要进行汇总,确认政绩属实,没有虚报谎报的同时,还要提出可以改进的问题。

    天子是象征,杨彪、周忠这两个老臣担负着具体的责任。如何才能核查到位,让人相信诸葛亮的政绩是真实的,又如何要体现出老臣的经验和老辣,别让诸葛亮太骄傲了,这个分寸很难掌握。

    天子坚持等周忠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周忠既是老臣,更是诸葛亮的举主,有丰富的施政经验,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又不会让人觉得是故意打压诸葛亮。

    听了杨彪的分析,周忠也有些感慨。

    “天子虽然年轻,思虑倒是周密,一般的老臣都赶不上。”

    “的确如此,天子为了朝堂上的平衡,花了很多心思。你我身为老臣,理当协助天子,共襄王道,而不是横生枝节。”

    周忠讪讪地笑着,神情尴尬。

    “还有一件事,我觉得应该告诉你。”

    “还有什么事?”

    “孔融到了渤海。”

    周忠眉梢轻份,眼神顿时凌厉起来。“怪不得满长安找不到他,原本他逃到渤海来了,跑得还真快啊。”

    “他不仅跑得快,马上还要跑得远。”杨彪顿了顿,说道:“张昭建议天子委任他为使者,去漠北调查商朝遗民的事。”

    “商朝遗民?”周忠哑然失笑。“这等无稽之谈,还有必要专门派人去调查?我看张昭是想保护孔融,故意找事吧。孔融要去,也就罢了,由朝廷出面安排,这不太合适,浪费钱粮嘛。”

    杨彪澹澹地说道:“是你从子周瑜先倡议的。”

    “呃……”周忠语塞,随即又明白了周瑜的用意,不禁心中暗喜。

    孔融与周瑜同行,能便宜了他?

    “嘉谋,有句话,可能不太中听,但我还是想对你说。”

    周忠眼神闪了闪,无声而笑。“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放心好了,我周氏子弟虽然算不上什么圣贤,这点气量还是有的,绝不会故意为难他。”

    杨彪点点头。“原本我是不必担心,周瑜不是气量小的后生。但是这次,我的确有些担心,孔融似乎触到了他的逆鳞。嘉谋,你们自己也如此放不下吗?”

    周忠咂了咂嘴,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来,反复再三。

    “文先,家丑不可外扬,何况那还是先父的污点。”

第996章 和而不同

    “既然是污点,就不能错上加错。”杨彪说道:“你四处找孔融,是想杀人灭口吗?”

    “岂敢,岂敢。”周忠吓了一跳,连连摇手。“我只是想和他商榷一番。如今事务繁多,实在不是重修《孝桓帝纪》的好时机。他这不是给朝廷找麻烦嘛。”

    杨彪知道周忠在掩饰,却没有说破。

    周忠杀孔融的可能性的确不大,但他找孔融也绝不仅仅是商榷这么客气,小小的教训一番是免不了的。

    不把话说得这么重,也是为了提醒周忠,不管你是怎么想的,别人会认为你是打击报复。万一孔融出了事,你有口莫辩。

    包括孔融去漠北。

    为了避免落下口实,周瑜就只能尽全力保护孔融,让他平安归来。

    周忠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也就没必要把话说破了。

    两人随即商量起了实地考察邯郸政绩的细节。

    周忠原本有些担心。

    他是做过地方官的人,知道像诸葛亮这样以严厉手段施政的人获得普通百姓的称赞不难,但利益受到伤害的大族、豪民往往很难有好话。诸葛亮倚仗着天子的信任,行雷霆手段,甚至还请士孙瑞出兵威慑,背地里不满的人肯定不会少。

    天子巡视,那些人未必敢亲自跳出来说三道四,但是安排几个家人、亲属,在天子面前哭诉几句,往诸葛亮脸上抹黑,这却是完全有可能。

    别以为没人敢当着天子的面这么做。

    当初光武帝平定天下,巡视豫州,在南顿时就被当地百姓逼着免赋,免得少了还不满意。

    南顿人这么剽悍,只是因为光武帝的父亲刘钦做过南顿令。

    邯郸却是天子生母灵怀皇后的家乡,邯郸百姓请求一点恩泽岂不是天经地义?

    杨彪听完周忠的担忧,微微一笑。

    “嘉谋下车尹始,想必没看到都亭侯王端夫妇。”

    周忠倒是认识王端的,当初为了灵怀皇后的事,他和王端的父亲王斌多次见面商议。王斌死后,王端嗣爵的事,也是他操作的。

    “他怎么了?”

    “他现在是天子身边的郎官,他的夫人是女营的骑士。哦,对了,他的夫人姓张,是和安朝的名臣张禹张伯达。”

    周忠微怔,随即明白过来,啧啧有声。

    天子真狠,直接先对最亲的人下手。

    怪不得诸葛亮度田这么顺利。王端夫妻都被天子扣在身边,做了最普通的郎官和女骑,谁还敢惹事?

    “天子……严于律己,倒是不用担心外戚权重。”

    “的确如此。”杨彪抚着胡须,一声轻叹。“天子罢宦官,后宫规模甚至不如一些官员。又压制外戚,不使其德不配位。兴王道的诚意天地可鉴,你我身为大臣,岂能不全心全力的配合?若是只顾私心,错过这大好机会,会被后人骂的。”

    周忠尴尬地点点头。

    两人正说着,张昭求见。

    杨彪和周忠互相看了一眼,会心而笑。

    张昭这是掐着点来的,时机把握得非常精准。周忠下车还没到半天,与杨彪见面还没到半个时辰,他就来了。

    比周瑜消息还灵通。

    杨彪让人请张昭进来。一会儿功夫,张昭迈着方寸进来了,恭恭敬敬地行了礼,神情庄重肃穆,礼节周到,却又不卑不亢。

    周忠与张昭是旧相识。见此情景,不由得一笑。

    “张子布,如此多礼,莫不是有求于人?”

    张昭拱拖施礼。“昭非求人之人,司空亦非循私之人,何求之有?”

    周忠碰了个软钉子,却也不生气,笑道:“你不求人?那孔融去漠北之事,又怎么说?我可听说,天子怜惜孔融年老,本是不愿意让他这么辛苦的。”

    张昭澹澹地说道:“孔融本是商人之后,得知商朝遗民的消息,赶去一见,乃人之常情,何惧辛苦?至于请天子下诏,并非我求天子,而是为儒门考虑。商代文献、语言与今日殊异,非鸿儒不能解。孔融学问渊博,天资过人,正是最合适的人选。漠北之行,非他不可。”

    听张昭说得这么慎重,周忠倒不敢再轻忽,仔细询问起来。

    涉及到儒门的事,大意不得。

    杨彪对这件事也了解不多,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了解一下。

    张昭便将从周瑜那儿听来的消息说了一遍。

    只不过周瑜当时还有大量揣测的成份,并没有那么笃定。到了张昭口中,揣测的成份已经所剩无几,几乎可以肯定那些人就是商朝遗民,只需要孔融去做最后确定,就能发掘出一段遗失的历史,找回失落的连山、归藏,使三易合璧。

    张昭说得如此肯定,情绪如此高涨,让杨彪、周忠都受到了感染,觉得这事意义重大,不容耽搁,否则就是儒门罪人。

    如此一来,周忠再追究孔融就不合适了。

    不仅不能追究,还要安排周瑜照顾好孔融,确保孔融的安全。

    周忠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不过想想孔融这一去就是几年,就算周瑜用心照顾,不让他出事,这冰天雪地里也不舒服,也就罢了。

    说完商朝遗民的事,杨彪随即问起了渤海的上计。

    张昭坦然地说道,渤海今年的上计情况肯定不如冀州其他郡国。具体原因,他一一道来,既不遮掩,也不夸大。

    最后,他说了一件事:天子有意在徐州也设立这样的郡国,以便中原反对度田的士族迁居。

    渤海毕竟还是太远了,气候也与中原有所不同。除了汝颍一带的党人迁来不少之外,其他郡国的人大多畏难,不愿意迁来。如果朝廷在徐州设立与渤海一样的郡国进行试验,那些人迁居的可能性会大得多。

    对张昭来说,他关心的倒不是别的,而是这是否代表着朝廷要在中原强推度田,就像在冀州这样。

    韩遂移驻中原,是否就是天子预先做的安排?

    杨彪、周忠互相看了一眼。

    他们也在担心这个问题,但目前还没有和天子正式商量,面对张昭的疑问,他们不方便透露任何信息。

    “子布,你与天子见了几面,对天子印象如何?”周忠说道。

    张昭疑惑地看着周忠。“司空的意思是……”

    “你觉得天子是个沉稳的人,还是个急躁的人?”

    张昭不假思索。“天子虽然年少,却沉稳大度,甚至比一些老臣都要稳重,何来急躁之说?”

    “既然如此,那你又何必杞人忧天?且不说天子信任三公,凡事都会与三公谋定而后动。就算他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会不顾实际情况,强行推进,以至于无法收拾。”

第997章 家族传承

    听完周忠的话,张昭的眉头皱得更紧。

    他躬身一拜,诚恳地说道:“司徒,司空,我担心的并不是天子急躁,而是担心天子将度田作为成就王道的唯一手段。当初之所以决定在渤海取消度田,就是想证明德政也可以实现王道。如今刚刚试行一年,还没分出高下,就在中原强行推进,恐怕有失本意。”

    他一声轻叹。“反对度田的人不是罪犯,渤海也不是流放之地,不应该成为天子排除异已的选择。天子年轻,未必会考虑到这么多。二公久经仕宦,又是天子心腹,理当提醒天子,不可授人话柄,无端生疑。”

    杨彪、周忠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地点点头。

    他们也觉得天子这么做有逼迫之嫌。

    韩遂移驻中原就是明证。

    虽然天子说,韩遂移驻中原,监领兖豫二州是协助各郡维持安定,防止有人生乱,但这个生乱究竟是指什么,却没有说明。

    那郡国强行度田,有人不服,以部曲奋起反抗,算不算生乱,韩遂要不要出兵平叛?

    很显然,韩遂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如此一来,不排作有些守相会迎合朝廷的意思,主动要求推进度田。

    实际上,司徒府已经收到了不少类似的申请。

    而年度上计还没有完成,度田是否有利于民生,又有多大的利益,有没有附带的影响,都没有确切的结论。

    就算不说那些人是迎合上意,至少也可以说他们不够严谨。

    如果不遏制住这种风气,那张昭在渤海试行德政还有什么意义?渤海不就成了张昭所说,是反对度田者的流放之地,而所谓的德政也不过是骗人的诱饵?

    作为儒门子弟,杨彪、周忠绝对不能认同这个观点。

    虽然没给张昭明确的答复,但杨彪身为司徒,却给了张昭一个承诺。

    他担心的那种情况绝不会出现,渤海不会成为流放之地,只能是试行儒家德政的范本。

    张昭满意而退。

    看着张昭挺拔的背影,如翼的大袖,周忠忽然觉得压力山大。

    想劝阻天子在中原强行度田,甚至要否决部分郡国主动要求的度田,这个压力可不小啊。

    天子看似温和,实则坚定,他想做的事,几乎没人拦得住。当初因反对天子的决定,他和杨彪都曾被赶出朝廷,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天子都与三公保持距离,以便乾纲独断。

    现在君臣关系好容易缓和了些,又要闹僵吗?

    “文先,这件事……有点棘手啊。”

    “有什么棘手的?”杨彪平静地反问道:“可行则行,不可行则不行,据实而断就是了。”

    周忠看看杨彪,欲言又止。

    他做不到杨彪这么洒脱。

    周忠与杨彪谈了半天,回到自己的住处,刚刚坐定,周瑜便赶来了。

    他向周忠行礼,悄悄地打量了一下周忠的脸色。

    周忠瞥了他一眼,还没先话,先叹了一口气。

    “公瑾,如果孔融成行,你务必要保证他的安全,不能有任何意外。”

    周瑜愣了一下。“叔父已经知道了?”

    “天子提了一嘴,杨公又特地关照,说到一半,张昭又来了。”周忠无奈地看着周瑜。“你说我知道不知道?”

    周瑜大感意外,随即又笑了。“关心他的人还真不少。”

    “圣人之后嘛。”周忠咂咂嘴。“就连天子都不能不给三分薄面。”

    周瑜笑得更加灿烂。

    周忠有些不悦。“你觉得不然?”

    “不敢。”周瑜拱拱手。“我只是觉得天子关照孔融,未必是看在圣人之后的份上。对于儒学,天子对孟子格外推崇,也没见他录用孟子之后。”

    周忠眼神一闪,觉得有理。

    “那他这是什么意思?”

    “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平心而论,孔融就是做这件事的最佳人选。要说不足,也许就是年龄太大了。”

    周忠哼了一声。“两天时间,从长安逃到渤海,这老贼年纪虽然大了,身体却好得很。”

    周瑜哑然失笑,接着说道:“我观天子用人,大多因材施任,弃其短,用其长,并不苛责德才兼备。杨公那样的君子用得,袁术那样的纨绔也用得,而且都能胜任。孔融虽然多事,却没犯下大错,天子没理由故意针对他。”

    他顿了顿,又道:“就算有这个意思,让他在渤海待着,也比让他去漠北更狠。去漠北,最多是身死。在渤海待着,却是诛心。”

    周忠眉头紧皱。“公瑾,你对渤海这么不看好?”

    周瑜点点头。“从叔,恕我直言,渤海的德政会是对儒门的最后一击。当然,这未必是坏事。如果儒门中人能因此醒悟,儒门或许能因此破而后立,死而复生。”

    他想了想,补充了一句。“正如董仲舒再造春秋。”

    周忠眉头紧皱,沉吟良久,心情有些复杂地叹息道:“公瑾,我老了,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思路。今后的路,要你自己去走。你那几个从兄都不成器,以后庐江周氏的门户,要由你来撑起。”

    周瑜吓了一跳,连忙拜服在地。“从叔此言,瑜不敢当。庐江周氏,自然还是以从叔为家主。”

    周忠摇摇手,示意周瑜不要紧张。

    “公瑾,老人可以守成,却难以创业。大汉虽说是复兴,其实与创业无别。天子志向甚大,若能成功,大汉绝非往日之大汉。疆域更广,户口更多,需要的人才也绝非死读书的书生能比。”

    他抚着胡须,露出向往的神情。“春秋之学,不能行于战国。战国之学,不能治秦汉。时移事迁,学问也当因时而变,这不是谁能阻挡得住的。汉家之儒,成于董氏,却孽于贾生。”

    周瑜听懂了周忠的意思。

    周忠并非不知道大势,只是他年纪大了,跟不上天子的思路,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庐江周氏子弟虽多,可是就目前面言,最得天子器重的就是他。

    几年前,天子就曾向周忠提起过他,要征他入朝。如果周忠当时有现在的觉悟,或许他会比诸葛亮更早得到天子重用。

    周忠已经错过一次,不想再耽误他的前程,这才说出这样的话,将庐江周氏的希望寄找在他的身上。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却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在个人与家族之间,周忠选择了家族。

    周瑜离席,拜倒在地。“愿如从叔之教。”

第998章 越俎代庖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刘协一身劲装,与司徒杨彪、司空周忠边走边聊。

    他向来简易,不是很注意天子的威仪,既没有大摆车驾,前呼后拥,也没有衣冠冕琉,摆出凛然不可侵犯的皇家气势。如果不看劲装上练着龙纹,他与身边的散骑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为此,杨彪、周忠曾一起进谏,希望他能穿得正式一些。翻了一下行在的衣物之后,他们才发现根本没有符合要求的服饰,只得做罢。

    也是直到此刻为止,他们才意识到,虽然天下已经太平,中兴在望,但天子一直没有举行一次符合礼仪要求的正式朝会。

    甚至没有确定都城。

    安邑一开始就是临时都城,而且只是建安元年的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就没回去过。

    这几年,天子一直在路上。

    一时间,杨彪、周忠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刘协的俭朴没能再现皇家风范,让普通百姓少了几分敬畏,多了几分亲近。面对刘协的询问,他们虽然有些紧张,却还是一一回答。

    更有胆大的围了过去,用一种选女婿的口吻,对着刘协评头论足。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悄悄说了一句。“这可是我冀州的天子啊。”

    刘协模湖地听到了,瞥了一眼,却没有回应。

    这样的话,他已经听过几次。

    其实仔细说起来,孝桓、孝灵都出自冀州,只是他们名声太坏,对冀州也没什么特殊照顾,连冀州人都不愿意承认。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利益。

    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利益,就算你是天子,也不一定能得到认可。

    对刘协来说,现在认可他的还是普通百姓。

    他虽然没有给哪一个县——包括邯郸在内——免税,但他亲自坐镇冀州,强行推进度田,迅速稳定了冀州的形势,让无数被战争拖累了十几年的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基本解决了吃饭的问题。

    仅这一点,冀州的普通百姓就认可了他。

    至于冀州的大族、豪强,就没这么客气了,他们还在观望,看看朝廷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利益,弥补他们被夺走的土地。

    刘协和百姓谈笑风生的时候,杨彪、周忠跟在身后,沉默不语。

    相关的细节,他们已经查证过,知道诸葛亮的政绩是真实的,没什么掩饰的成份。剩下的任务就是找点问题,以免诸葛亮太骄傲。

    对他们来说,这一点并不难。

    邯郸的确还有很多不足,离曾经的繁华还有很远的距离。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邯郸的变化感到惊讶。

    短短一年时间,邯郸就能恢复到这种程度。等诸葛亮四年任期结束,邯郸又将是河北名城,就像历史上那样。

    如果其他州郡都能像邯郸一样,也许十年之后,大汉就能恢复最盛时的实力,天子西征也不再是纸上空谈。

    这还是在人口大量损失的情况下。

    二三十年后,等人口渐渐恢复,大汉的实力将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

    到了那时候,西征或许就不是可行,而是必须。

    否则人多地少的矛盾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

    把这些联系起来看,他们有点明白了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兴奋的同时,他们又心情复杂。

    虽然久经仕宦,但他们是真的跟不上天子的思路。目光既不如天子深远,考虑也不如天子周到,信心也不如天子坚定。

    这些年,他们看似在帮天子,实际上一直在阻碍天子。

    想到这一点,很难让人不沮丧。

    “嘉谋,明年我就六十了。”杨彪轻声说道。

    周忠诧异地看了杨彪一眼。“那又如何?难不成你想到致仕?就算你想含饴弄孙,现在也赶不及啊。”

    杨彪笑笑。“如果士孙君荣明年能平定益州,我就算是致仕,也没什么遗憾。再说了,不做司徒,我还可以教书,可以修史,可以退而不休嘛。”

    周忠会意的点点头,没说话,只是心头有些惭愧。

    杨彪这是要给士孙瑞让路,更是给赵温让路。益州平定,由一个益州人出任三公,无疑是对益州人的最大安抚。

    为此,杨彪不惜在花甲之年致仕。

    他自问做不到,即使是已经决定将家族的希望放在周瑜身上。

    “文先,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周忠轻声说道:“当务之急,还是考虑那些想推进度田的郡县。若我猜得不错,邸报发行之后,想度田的郡县会更多。”

    杨彪点点头。“你的看法呢?说起来,庐江度田更早,今年的成绩却不是很突出,在冀州诸郡国中也只能排中位而已。”

    周忠微微一笑。“这不是庐江成绩不好,而是冀州诸郡国的成绩太亮眼。你还记得去年吗?庐江可是仅次于河东和三辅。”

    杨彪皱了皱眉,欲言又止。

    周忠有些奇怪。“怎么,你不同意?”

    杨彪摇摇头,凑到周忠耳边,轻声说道:“今年河东的成绩不太理想,可能会泯然众人。”

    周忠却早有准备,嘴角轻挑。“这不是意料之中的事么?河东虽然富庶,比起冀州来,终究还是差了一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荀文若虽是千里之才,也不能让河东反超冀州诸郡国。”

    他抬抬下巴。“你若不信,三年之后,调孔明去河东试试。”

    杨彪笑笑,刚要说话,沮授凑了过来,拱拱手。“二公,恕我冒昧,这不太合适。”

    杨彪、周忠互相看好了一眼,哑然失笑。

    杨彪故意沉了脸,轻声喝道:“二公论政,你一个侍中也敢胡乱置喙?”

    沮授嘿嘿笑了两声。“二公论政,我不该置喙,但看着你们犯错而不提醒,又岂能忍心?”

    “犯错?我们犯了什么错?”

    沮授使了个眼色,示意杨彪、周忠看诸葛亮。“诸葛亮虽是周公举荐,却是天子一手调教。他的仕途,天子自有安排,何须二公劳心?”

    杨彪、周忠互相看了一眼,也觉得失言了。

    诚如沮授所说,诸葛亮的前程自有天子安排,哪有他们说话的份。想调诸葛亮去河东,先问问天子答不答应。

第999章 微言大义

    刘协听到了杨彪和周忠的私语,但他没在意。

    事情到了这一步,早就不以这些老臣的意志为转移。相反,他们只能跟着形势的变化改变态度。

    主动改更好,被动改也行,坚决不改的就只能靠边站。

    适者生存。

    听到沮授的话,他多了几分欣慰。

    哪怕是中年人,也有清醒的。

    刘协带着浅笑,与围观的百姓说些家常话,问他们现在的生活,了解他们最迫切的希望。

    对这些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愿望其实很简单,温饱而已。如果有可能,那就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再多点荤腥,添两身新衣。

    读书、做官之类的,对他们来说,反而不在考虑之内,或者说,离他们太远,还没到考虑的时候。

    了解了一圈后,刘协对杨俊、诸葛亮说道:“民以食为天。让百姓吃饱饭是朝廷的天责。任何政策,脱离了这个前提,都是恶政。”

    杨俊、诸葛亮等人吃惊地互相看看,一时竟不敢出言附和。

    天子这句话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简明易懂,却也他们所受的教育截然不同。

    什么是德政,什么是恶政,有很多说法,但是以能不能让百姓吃饱饭做为评价标准,却是闻所未闻。

    杨俊想了想,恳切地说道:“陛下关爱百姓,是为大仁。只是禽兽亦知饱食,若无教化,百姓纵能实腹,又如何能致王道?”

    刘协反问道:“杨卿,我只是说,不能让百姓吃饱饭的政策是恶政,可曾说让百姓吃饱饭的政策就是王道?”

    杨俊微怔,随即哑然失笑,拱手请罪。

    “臣愚钝,死罪死罪。”

    刘协微微颌首。“不为恶政,是为官的基本准则。但有志于王道者,又岂能以基本准备则为满足?让百姓吃饱饭之后,还要教化他们,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士。若四民皆士,何愁王道不兴?”

    杨俊连连点头。“陛下所言甚是,臣等愿从陛下之教,尽绵薄之力。”

    其他人纷纷附和,只有诸葛亮眼神闪烁,有些沉吟。

    刘协看向诸葛亮,嘴角挑起一道浅弧。“孔明,你有何高见,不妨直言。”

    诸葛亮拱手致意。“唯。臣冒昧,斗胆直言。臣对杨府君适才所言,略有微词。”

    杨俊一愣,随即笑了。“哦?还请孔明指教。”

    “指教不敢当。”诸葛亮含笑再拜。“陛下所言,确是至理名言,却不是陛下首创。先圣前贤多有论及,陛下不过是择其善而从罢了。所以,我等致力于王道,并非从天子之教,而是从圣人之教。”

    杨俊抚着胡须,沉吟片刻。“孔明说得对,倒是我失于考虑了。”他随即又说道:“但陛下所言之四民皆士,却没有哪一位先圣前贤说过,而是天子的发明。所以,我说的也不全错。”

    诸葛亮连连点头。“府君言重了,亮岂敢,岂敢。”

    杨俊又对刘协说道:“陛下,臣还有一个疑问。”

    “你说。”

    “民以食为天之天,与天子之天,有何异同?”

    刘协一愣,仔细想了想,笑道:“我觉得大同小异。但究竟有哪些是同,哪些是异,恐怕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杨卿若有高见,不妨畅所欲言。”

    杨俊正要说话,杨彪咳嗽了一声,插言道:“这等训诂之事,还是交给太学的学者们去讨论吧。陛下不妨拟个题目,让他们辩个明白。”

    “也好。”刘协深深地看了杨彪一眼,点头答应。

    他之所没有直接回答杨俊,是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皇权的正当性。在他看来,皇权根本没有正当性可言。与其说君权神授,天是具有人格意义的神,不如说天就是百姓。

    但皇权虽然没有正当性,却有时代的合理性。在当今的生产力条件下,没有统一的中央政府,只会使地方四分五裂,成为一盘散沙。

    所以,让他现在就否定皇权的正当性,是不太现实的。

    他可以偷换概念,将上天之天,换成百姓为天,却不能直接喊出“为人民服务”这样超前的口号。

    杨俊感觉到了其中的错位,直接提出了问题。杨彪却更加敏锐,知道这个问题前后牵涉到皇权,不能轻易下结论,及时阻止,建议交给太学先做学理上的讨论,无疑是老成之言。

    他没有直接反对,当场喝斥杨俊,本身就说明他的思想有所动摇,不再然着君权神授的观点。

    否则,这样的问题根本连讨论都没有必要。

    看完了邯郸,刘协又看了其他四个县。

    这四个县的政绩没有邯郸好,但恢复的情况也不错。他们对诸葛亮有羡慕之情,却谈不上嫉妒。

    这和诸葛亮共同发展,利益均沾的思路分不开。

    邯郸不仅是赵国实力最强的县,还是郡治所在,其他诸县的官吏到郡里来办事,诸葛亮都会安排人接待,不仅请他们吃饭,还和他们合作。

    邯郸往来客商多,需要大量的粮食、蔬菜及酒肉等物资,诸葛亮并没有将这些机会全部留给邯郸县的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分包给不同的县,让他们也能从中获取一定的利益。

    就连商贾需要的劳动力,他都分了不少机会给其他县。

    简而言之,诸葛亮虽然只是一个邯郸令,却是站在赵相的高度考虑问题。这不仅减轻了杨俊的压力,也让各县对邯郸的繁荣乐见其成。

    杨俊一方面清楚诸葛亮的成就不会止步于邯郸令,另一方面也佩服诸葛亮的能力,觉得自己做也未必能做得更好,加上诸葛亮也会做人,凡事都先与他商量,他也就乐得坐享其成。

    刘协对此早有准备,一点也不意外。

    杨彪、周忠看完之后,却是大受震撼。

    一个刚刚弱冠的年轻人,第一次做县令,就能有这样的成绩,的确是奇才。至于是他本人的天赋,还是天子调教的结果,他们也分不清,只能叹一声后生可畏。

    借着这个机会,由杨俊出面,提出了调整赵国行政区划的事。

    邯郸偏居赵国南端,使得邯郸对其他县的辐射大受影响。离邯郸最远的中丘、柏人从中得到的好处还不如隔壁魏郡的几个县。

    杨俊建议,重新调赵国行政区划,形成以邯郸为中心的局面,使所辖诸县到邯郸的距离大致相等,以便效率最大化。

    这个要求首先引起了司徒府的反对。

    按照你们这个思路,恐怕魏郡的郡治邺城都要被划进来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718/ 第一时间欣赏汉道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庄不周所写的《汉道天下》为转载作品,汉道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汉道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汉道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汉道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汉道天下介绍:
独尊儒术,禅让闹剧一再上演。
养士百年,党锢之祸接踵而至。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年轻的汉文化在十字路口彷徨。
——
匡扶大汉,少年意气如龙。
道行天下,气吞万里如虎!
我是汉献帝,我不是亡国之君!汉道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汉道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汉道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