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明朝当皇帝TXT下载我在明朝当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明朝当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我在明朝当皇帝txt下载     我在明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可控

    杨士奇说的十分恳切,李天脸色却算不上有多好。

    这算什么?

    为了变法革新忍辱负重?还是忌惮勋贵集团缴械投降?

    深吸了一口气,李天微眯着双眼抿了口茶,淡淡道:

    “朕要变革军中建制。”

    李天话音还未落地,参与变法最深的黄准便第一个站起了身,急声道:

    “陛下万万不可,军中将领随先帝五征蒙古班师回朝还不到两个月。

    眼下在各自卫所威望极高,变革一旦稍有不慎,便会酿出无法挽回之后果。”

    “仲常说的极是。”

    刚接手天工局和天工院的杨荣也赶忙拱手起身,附和着黄准继续道:

    “陛下,太祖时变革军中建制,已经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军队战力削减近半。

    陛下若是更进一步,老臣担心我大明军队会再无实战之力啊。”

    杨荣所说的太祖时变革军制,李天早就深入研究过。

    不得不说,朱元璋确实是个玩制衡的天才。

    用军队的一部分战斗力作为代价,彻底掐断了军队兵变的可能。

    譬如朱元璋设立五军都督府,管着天下七百一三十个卫所,足足两百万兵马,却无任何调兵之权。

    任职五军都督府的将领们,不分职位高低,任何人想调兵,都必须先拿到兵部的调兵文书。

    而兵部的调兵文书,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凡是涉及千人以上的调兵活动,便统统都要皇帝的三枚宝玺盖印,才有真正效力。

    不过哪怕调一支千人以上的军队麻烦到了如此地步,朱元璋仍旧不放心,硬是把三枚宝玺放在了三个地方。

    一枚在鸿胪寺尚宝司手中,一枚在内廷尚宝监手里,还有最为关键的一枚,则在皇帝近侍手中。

    在李天的内廷中,那枚最关键的宝玺便在御马监总管江保手中。

    这样看上去,朱元璋所设立的调兵章程似乎是万无一失,军中将领就算是封了侯伯,手下仍无一兵一卒。

    但天下哪有万无一失的东西,此一时彼一时而已,好比李天当下面临的局面。

    便是朝廷连年征战,频频发兵,致使根本没有调兵之权的军中将领,和下头的兵士极为相熟。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有时候将领的手令,还真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调出一支军队来。

    递给黄准和杨荣一个安心的眼神,示意二人坐下说话,李天轻笑出了声:

    “朕还没说要怎么变革,子荣你俩何必紧张成这个样子,搞的好像朕要把军中将领都撸下来似的。”

    不夺职怎么罢其兵权?不贬官怎么灭其威望?

    杨荣二人闻言都怔住了神,一时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还请陛下赐教。”

    心里琢磨了老半天,李天这会儿脑子里只有主意没有杀意,心头的怒气已经消了大半,稍加沉吟道:

    “第一,以后各地卫所的军饷,不再由兵部直接下派,等内廷银作局用黄封装好后,再转交兵部发放。

    第二,在各省府州县筹建英灵堂。凡是为国战死的兵士,皆可将灵牌置于堂内,受百姓香火供奉。

    第三,其亲属每年都可领抚恤金,且每一任主官上任,都必须身着常服前往吊唁。

    第四,放开军户转民籍限制。两京一十三省所有百姓不论户籍,皆可参军报国。

    第五,其儿孙可免试进入各地县学读书,读书期间所有花销,由朝廷承担。”

    李天一番话说完,杨士奇四人皆是眉头紧皱,面露急色,惶恐无比站起了身。

    伸手虚压了两下,示意杨士奇等稍安勿躁,李天抿了口茶继续缓声道:

    “此变革之法不可操之过急,朕暂定三年之期,每年完成其中一条便可。”

    杨士奇几人被李天的大喘气吓得半死,听到要用三年完成变革之法,这才心神大定的回身落座。

    李天见状玩味的轻笑了两声,环顾四人道:

    “朕这三条变革之法,你们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见皇上用的是补充二字,而不是询问看法,杨士奇几人相互对视了几眼,明白皇上这是又要乾纲独断了。

    哭笑不得的暗叹了两声,任瑾拱着手起身道:

    “敢问陛下为何要将军饷在内廷转上一手,可是有什么深意?”

    任瑾问话出声,杨士奇杨荣三人也都好奇的看向了李天。

    在他们看来,凭空多了一道纸封的程序,除了多出一份花销,似乎并无什么用处,难不成皇上是好面子,想让军饷看上去体面些?

    看着杨士奇四人都是一脸困惑,李天有些自得的哼笑了两声,这法子可不是什么表面文章,这是掌握军心的大杀器!

    “朕当然不是夸夸其谈。”

    杨士奇四人都是名垂青史的治世能臣,李天还是第一次见四人都有不懂的时候,当即抿笑着坐直了身子,目露深沉道:

    “道理说来也很简单,朕就是要让天下士卒都知道,到底是谁给他们发的军饷!”

    杨士奇闻言老眼猛地一缩,已然明白李天的用意,心中惊叹之余只觉有些胆寒。

    如此精妙绝巅的操控人心之法,皇上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以往天下士卒只知道军饷是主将发的,军饷是朝廷发的。但经内廷这么一过手,那天下士卒以后便会知道军饷,是皇上发的!

    杨士奇嘶嘶倒吸着凉气,杨荣三人也都明白了过来,同样震惊无比。

    见几人这番姿态,李天心中大为舒畅,朗声笑道:

    “光用黄色的纸封装起来还不行,你们再给朕想几句话,越粗俗越好,得让他们知道,朕虽与他们相隔千里万里,但朕的心里永远记着他们。”

    受李天影响最大的黄准,此刻已是亢奋的两手发抖,当即有些口不择言道:

    “这他娘的以后还有谁敢造反,娘希匹的,绝了。”

    “哈哈哈。”没想到黄准连娘希匹这种老家脏话都说出来了,李天登时乐得哈哈大笑:

    “知朕者,莫若仲常了。”

    君臣哄堂大笑高兴完了,话题随即又回到了保定侯身上,毕竟李天说的都是长远打算,如何处置保定侯,才是眼下要解决的事情。

第一百三十七章 罪人难诛

    后阁的气氛重新又正经起来,李天两眼微眯,小嘬了两口茶水,随手将茶盏放在一旁,转脸看向杨士奇缓声道:

    “士奇,孟贤英既是把密信交到了你手里,朕还是想听听你的想法。”

    在李天看来,虽然这一代保定侯比起他爹他爷爷差远了,但毕竟还是正儿八经的侯爵一枚。

    杨士奇不顾自身安危将其检举出来,于情于理,他都应该照顾照顾杨士奇的脸面。

    杨士奇闻言神色有些不自然,一个劲的捋着花白长须,好半晌,才硬着头皮出声道:

    “陛下,老臣还是以为此事应从长计议,将保定侯就此缉拿处置,牵连实在太大,不利于朝堂稳定,也不利于变法革新。”

    说到这里,杨士奇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李天,口气一转,继续道:

    “但保定侯此举极为恶劣,为了一己私利竟妄图挑起两国开战,眼中毫无朝廷法度。

    老臣以为绝不可轻饶,不过如何定其罪名,还望陛下三思斟酌后再作论定。”

    杨士奇一番语毕,李天不置可否的抿了抿嘴,手指哒哒敲着座扶手,心中了然。

    杨士奇的意思很简单,这事肯定不能就这么算了,但论定罪,还是不要用使臣溺死这么大的罪名。

    没有立刻回应,李天转而看向杨荣三人道:

    “子荣你们呢,可有什么要说的?”

    “老臣以为元辅说的有理。”

    “仲常,宗于呢,你们也都觉得士奇的法子稳妥?”

    任瑾点了点头没吭声,表示赞同,李天微微颔首,将视线转到了黄准身上。

    “陛下,元辅所言虽面面俱到,但微臣以为这般行事,还是会助长保定侯的嚣张气焰。”

    黄准拱手起身说着,看了一眼杨士奇,继续道。

    “不如将其调外任个品阶高的闲职,这样一来可表明敲打之意,二来也不会让那些勋贵以为朝廷真就怕了他们。”

    “黄局长所言极是。”

    黄准话音刚落,杨士奇便又站了起来道:

    “陛下,老臣赞同黄局长处置之法。”

    深深看了杨士奇一眼,李天脸色一转,嘴角挂着笑意示意二人落座,沉声道:

    “那就依仲常所言,调任孟贤英出京,让内阁拟旨吧,调任保定侯孟贤英转任中都留守司,任正三品副留守一职。”

    中都位于南直隶凤阳府,是朱元璋的老家,也是国朝龙兴之地。

    名义上虽然和顺天府应天府是一个级别,都可以称为大明的京城所在,但实际上,中都除了皇陵和朱元璋待过的皇觉寺,毛都没有。

    听到皇上要调保定侯去凤阳守皇陵,杨士奇几人心中皆是默默为其默哀了一番,起身拱手青齐声道:

    “陛下圣明。”

    李天微微颔首,遂吩咐任瑾把门外头的金吾卫中郎将叫进来说话。

    从李天来内阁,吴子江就一直在屋外半跪请罪,两条腿早就涨的酸麻,终于问得皇上召见,赶忙站了起来。

    长时间的跪地让吴子江身形有些不稳,一连打了两个趔趄才堪堪站定。

    进了后阁,看着环视而坐的四位阁老,吴子江只觉压力扑面而来,咚的一声跪在了地上道:

    “卑职金吾卫中郎将吴子江拜见陛下,拜见诸位阁老。”

    “吴子江是吧,起来说话。”

    “谢陛下。”

    从头到脚打量了吴子江一番,李天不由想到了都察院那个诸葛正,这小子和诸葛正一样,都是人长得不高,脸倒是俊俏的很。

    “吴子江,朕召你前来所谓何事,你可清楚?”

    “卑职清楚,陛下召卑职前来是因占城国使臣溺死一事。”

    “清楚就行,说说吧,邓昌富中堂堂一国使臣,怎么会溺死在河里。”

    “卑职遵旨。”

    躬身一应,吴子江当即便开始陈述,他是如何将邓昌富中一路护送出顺天府的。

    吴子江说的十分细致,脸色也坦然无比,李天心中对吴子江的怀疑,不知不觉间已打消了大半。

    待吴子江说完,李天微微点了点头,沉吟了片刻道:

    “你说你将邓昌富中护送到了小白河旁,可据朕所知,你只需将使团护送的两府之间的界碑即可,为何要护送过界,你给朕解释解释。”

    “回禀陛下,卑职本来将占城国使团送到文安县就准备回京,但邓昌富中非说卑职一走,就会有锦衣卫将他缉拿入狱。

    而那时负责接替的河间卫千户还未到,卑职无可奈何,只能将其送到了任丘县小白河边。”

    “原来是这样,那你刚才为何不与朕说。”眉头一挑,李天直勾勾的盯着吴子江道。

    “陛下恕罪,只是邓昌富中说了大逆不道的话,卑职不敢多言而已。”

    “这理由听上去倒是像那么回事。”

    收回视线,李天不冷不淡着随口一句,转而摆了摆手道:

    “不要在宫里宣扬此事,你先退下吧。”

    吴子江闻言心里登时松了口气,应了一声,躬身告退而去。

    回过神来,李天没有再议论吴子江先前所言,眯着眼抿了抿嘴,转脸看向黄准道:

    “仲常,这个吴子江他爹是谁。”

    “回禀陛下,如果微臣没记错的话,其父应该是清平侯吴海望,现任山东指挥使一职。”

    李天老早就知道自己身旁的亲卫,家世都多有不凡,眼下果然不出他所料,又是一个侯爷,还是个掌一省军事的实权侯爷。

    砸了咂嘴,李天不由想起了同为二品封疆大吏的李敏,深吸着气淡淡道:

    “去叫吏部把吴海望的卷宗送到朕的御书房。”

    黄准拱手一应,心中突地跳了起来,再度开口道:

    “陛下可是怀疑吴子江说谎?”

    黄准突然的紧张李天看在眼里,但李天并没有多问什么,哼笑着起身掸了掸龙袍道:

    “这事就先这么着吧,你们帮朕盯着点,别把其他几国使臣吓跑了就成。占城国那边不用管了,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见皇上要走,杨士奇四人也都不再赘言,赶忙起身恭送。反正保定侯调任凤阳的事情已是板上钉钉,此事眼下肯定只能暂且搁置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底气十足

    得意于李天的干脆果断,邓昌富中溺死在河里的消息还没传回京城,其余八国使臣,便被莫鸿胪赶鸭子似的赶到了西山行宫。

    八国使臣在使馆里住的好好的,突然连人带货的被赶出了城外,心情自然差得很,一路上都叽哩哇啦的大骂鸿胪寺混蛋。

    但等到了西山,听说大明皇帝特别赏赐他们住皇家行宫,一个个又高兴的嘴咧上了天,恨不得抱着莫鸿胪的脑袋啃上两口。

    东厂也没闲着,李天圣旨一下,黄严便亲自领着数百个番子出了京城,没等惊慌失措的占城国使团四散逃窜,便一个不落的全逮回了宫里。

    而在明时坊的一处侯爷宅邸内。

    保定侯孟贤英正全身披甲,手持大刀,兴奋的往草人脑袋上招呼。

    刀环作响,一声爽利的声音闪过。

    孟贤英面前三个等人高的草人,顿时齐刷刷断成了两节,草束散落了一地。

    随手把刀往地上一插,孟贤英捧起一旁的茶壶,吨吨喝了几大口,舒坦的哈了一声,用袖子擦着嘴道:

    “贵子,老子这招猛虎开山怎么样。”

    “牛气的很。”

    “艹,天天就这一句,老子都不知道你是骂我还是夸我。”

    晃动着身上银光闪闪的百锻精钢甲,孟贤英啐了一口,没好气道。

    被孟贤英啐的人显然和孟贤英很是相熟,也不生气,摩挲着下巴怨气十足道:

    “吴老二不是说事成之后就派人来吗,都这个点了,怎么他妈的连个人影都没瞧见。”

    “李成贵,你再给老子骂一句试试,老子撕烂你的嘴。”

    前者抱怨的话音刚落,只见打门口走来一个英俊不凡的禁军郎将,比划着手里的拳头恶狠狠道。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一个时辰前还在内阁跪着请罪的吴子江。

    见吴子江居然亲自前来,孟贤英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跨着大步坐到了院内石凳上,怒不可斥道:

    “吴老二你是不是疯了,你是不是嫌老子命长啊。”

    一来就被劈头盖脸的骂,吴子江有些不爽的撇了撇嘴,随手解下腰间佩刀扔到了石桌上,开口道:

    “孟哥你怕什么啊,东厂那些番子不是在澄清坊看大街,就是出城逮那些使臣去了,哪有人会跟着我。”

    “你啊你,让我说点什么好。”一脸无可奈何的指着吴子江摇头,孟贤英顿时有些无话可说。

    李成贵见状也撅着屁股坐到了石凳上,紧张兮兮的看向吴子江道:

    “锦衣卫呢?可有锦衣卫跟来?还有啊,你手脚到底干不干净啊?这事我可是瞒着我爹跟你们干的,要漏了那就全完了。

    皇上不会儿已经开始让东厂调查了吧?孟哥,你先前说的杀手锏到底是啥啊,就别瞒着吴老二我俩了。”

    嘟嘟啦啦一串子发问,听的孟贤英脑瓜子直嗡嗡。

    一脚踢在李成贵的屁股上,孟贤英毫不客气的骂道:

    “你能不能把你那嘴闭上,咋他妈松的跟画眉楼老鸨子裤腰似的,不会一个一个问啊。”

    李成贵的爹是忠诚伯,自然比不过已经继承侯爵之位的孟贤英,被踹了也不敢还手,揉着屁股嘟囔道:

    “我不也是着急么,还犯得着踢我。”

    吴子江见状哼笑了两声,随手捏起桌上的杯子就往嘴里倒,砸了咂嘴发现是茶,噗的一口全吐了出来:

    “孟哥,这里头怎么是茶啊。”

    “你先将就着喝吧,晚上去海狮楼老子再请你们快活。”

    听到海狮楼仨字,李成贵二人皆是两眼发亮。

    想着海狮楼那些侍女蚀骨诱人的身段,吴子江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

    “哈哈哈,那小弟就先谢谢孟哥了。”

    “行了,别扯淡了,你先把贵子先前问你的都跟老子说说。”

    闻言脸色正经了三分,吴子江毫无形象的挖着鼻子道:

    “锦衣卫现在是汉王管着,整个就一废物衙门,皇上一道旨意,锦衣卫一半的人都得另外安排,哪有时间到处查人。

    至于那个占城猴子,你们把心放在肚里就成了,我根本就没动手,那个占城猴子是自己掉河里的。

    至于皇上查不查,那就得看孟哥的手段了,反正皇上今个儿找我问话,不到一刻钟就让我走了。”

    吴子江是金吾卫中郎将,正儿八经的御前近卫,对吴子江说的话,孟贤英还是很看重的。

    见俩人都两眼直直的等着自己说话,孟贤英哼哼一笑,十分自满道:

    “老子今天把话放这儿,皇上要是查这件事,老子就从你俩的裤裆地下钻过去。”

    “到底是什么手段啊孟哥,玩这么大。”

    “什么手段?”

    嘿嘿一笑,孟贤英脑袋仰的老高,翘起了二郎腿很是自得道:

    “我怕我说出来吓死你们。”

    吴子江二人见孟贤英如此笃定,相互对视了一眼,大着胆子道:

    “难不成孟哥你是把宫里哪位娘娘给拿下了?”

    “滚你们的蛋去,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精心营造的装逼气氛一下子没了,孟贤英脸色顿时一垮,只得没脾气道:

    “是杨道,老子把那个混小子的命根攥手里了。”

    杨道?

    久居宫廷的吴子江登时惊呼出了声,一把抱住孟贤英的胳膊满脸惊喜道:

    “杨首辅的二公子啊,孟哥你快说说,那小子怎么栽倒你手里的。”

    吴子江的反应孟贤英很是满意,脸上又开始爬满笑容,摇头晃脑道:

    “是四川顺庆府兵备副使黄镇江给老子通的气,杨士奇他那个二儿子,居然在保宁府剑州搞了个茶马交易会。

    每年跟西北的番人们交易私茶几十万斤,几十万斤呐,都快跟朝廷的茶马司一样多了。”

    听到杨道居然敢每年走私几十万斤茶叶,吴子江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喃喃出声道:

    “孟哥你这不是攥着杨道,你这是攥着杨首辅了啊。”

    “哈哈哈,老子今儿一早就给杨士奇写了信,不怕他不听。黄镇江以前是我爹的手下,杨士奇敢不帮我,老子一纸传书,他儿子就得脑袋落地。”

    “高,孟哥你太高了。”

    “一般一般,都是运气,你们也不要太羡慕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首辅危机

    与明时坊孟贤英府上的欢快气氛不同,时雍坊杨士奇的私宅内,空气好像入了冬,被冻得动弹不得。

    压抑的气氛,宛如暴风雨前铺天盖地的阴云,令人感到窒息。

    面容冷峻的杨士奇,一双老眼好似两道弯钩,狠狠剜着跪在自己身前的长子杨苏。

    “说!你二弟在四川走私茶马的事情你之前知不知道!”

    杨苏今日才进京,在他印象里,父亲好像还从未发过这么大的火气。

    十日前,他在江西吉安老家得知先帝去世,自己的亲爹被提拔为华盖殿大学士,还成了首辅。

    本着给老爹祝贺,顺便捞个荫封官当的真诚想法,在得到消息的当日,他便坐上了北上的行船。

    吉安到京城足足有四千里,但好在吉水连着章江,章江连着鄱阳湖,过了鄱阳湖便可走长江直入京杭运河。

    所以他只用了十天,便走完了陆上二十天的路程。

    本想着到了京城正好赶上中秋节,还能父子团圆共赏圆月,可让杨苏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刚来不到两个时辰,就跪在了冰冷的地上。

    “杨苏,你爹我问你话,你可是耳朵聋了听不见?”

    杨苏被杨士奇的怒火吓得浑身直哆嗦,但心中仍十分忧心老爹的身体,作势就要起身搀扶道:

    “爹你消消气,千万别气坏了身子,都怪儿子不孝,没照顾好道儿,让道儿走上了邪门歪道上。”

    “给我跪着。”

    杨士奇见杨苏欲起身,当即扬起手中家法棍,狠狠朝其背上打了一下。

    “好好好,爹,我这就跪着。”见自个儿老爹气的吹胡子瞪眼,整个人都站不稳了,杨苏赶忙垂着手重新跪好道:

    “儿子来的时候,娘就担心爹的身体,爹你可千万不能再生气了,您要是气倒了,儿子可没法跟娘交代。”

    杨苏担心老父亲身体的暖心话,杨士奇这会儿根本就听不进去。

    此时此刻,他的脑海里只有漫山遍野的茶叶,被那个逆子走私给了番人。

    屏着一口怒气,杨士奇扔掉了手中的家法棍,半蹲在地上看着杨苏,痛心疾首,愤懑不已道:

    “那个逆子到底知不知道他爹是干什么的,他爹是内阁首辅,他爹是太子太师,他爹是顾命大臣,整个大明谁都可以贪,唯独他不能贪,他不明白吗?”

    “爹,也不一定是道儿想贪,说不定是交友不慎被小人所蛊惑。”

    杨苏不说话还好,一给杨道求情,杨士奇更是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吭哧吭哧喘着粗气,只觉眼前发黑。

    扶着额头定了定神,杨士奇从袖中掏出了孟贤英的密信,狠狠的拍到了杨苏手里,几乎是在咬牙切齿道:

    “看吧,好好看看,看完教教爹,一个被蛊惑的蠢人,是如何走私出去三十万斤茶叶的。”

    “啊。”

    杨苏闻言一声惊呼,手顿时止不住的哆嗦起来,孟贤英的密信也掉在了地上。

    舔着有些发干的嘴唇,杨苏慌不择神的拆开密信,脑门上已然是满头大汗。

    草草扫了两眼,只觉两耳嗡鸣,眼前发黑,浑身就没有一个地方不冒冷汗的。

    三十万斤茶叶,杨道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这是在从朝廷嘴里抢肉啊。

    回过神来,杨苏赶忙一把抱住了杨士奇的大腿,两眼失神的嚎道:

    “爹,救救道儿吧,道儿年纪还小,只是一时走了弯路,一定会改的。爹你是内阁首辅,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

    杨士奇今年已经小六十岁,怎么也算不上年轻,再加上整日案牍劳形侵蚀精气神,看上去跟古稀之年也没什么两样。

    杨苏是杨士奇二十九岁生的,在四十多岁就可自称老夫的古代,已经可以说是中年得子。

    至于杨道,则是杨士奇三十九岁生的,完全就是老来得子,意外中的意外。

    三十八岁升任东宫左中允,三十九岁老来得子。

    杨士奇一直觉得杨道是上天对他的恩赐,故自杨道一出生,他便无比溺爱,有求必应。

    哪怕杨道已到及冠的年龄,但在杨士奇心中,也依旧是自己那个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小幺儿。

    看着杨苏嚎啕大哭的模样,杨士奇长长的叹了口气,看上去一下子仿佛老了好几岁。

    “儿啊,道儿把你爹给害苦了啊。”

    深觉自己教子无方的杨士奇,第一次在儿子面前卸下老成持重的面具,表露着自己最直白的情绪。

    杨苏今天可谓是大开眼界,第一次看到老爹盛怒,又第一次看到老爹垂头丧气。

    十分不适应的擦了擦眼泪,杨苏松开了手,哐哐给杨士奇磕了三个响头,哽咽难平道:

    “都怪儿不孝。”

    怔怔的看着儿子磕头,杨士奇抹了抹眼角掉出来的两滴浑泪,摆着手示意杨苏起身道:

    “别磕了,脑袋磕烂你也救不了那个畜生。”

    其实杨士奇最恨的,并非杨道走私茶叶,而是杨道的所作所为,极有可能致使他提早退出内阁。

    他不是贪权恋位,毕竟当官哪有儿子重要,他只是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离开变法革新的中心。

    皇上描绘的宏景盛世中,若没有他杨士奇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他还算个什么首辅。

    深吸了口气,杨士奇一双老眼眸光渐聚,属于内阁首辅的威势又回到了身上,忿忿甩了一下袖袍,看向杨苏沉声道:

    “保定侯很快就会被贬出京城,你不要等着和爹过中秋节了,明日我让兵部给你开一道六百里急令,你立刻去四川把那个畜生带回来。”

    杨苏虽然没做过官,但也知道兵部的六百里急令,乃是除边关军情八百里急令外,最快的长途文书。

    手持六百里急令,一路都会受到各驿站的最高接待,甚至可以一个驿站换一匹马。

    想到一日六百里的长途奔袭,杨苏下意识的摸了摸大腿根,后槽牙猛地一咬道:

    “爹你放心,二十日内,我无论如何都一定把道儿带回来。”

    “二十日,但愿还来得及吧。”

    一双老眼空空看向祠堂外,杨士奇喃喃出了声。

第一百四十章 速度较量

    明时坊保定侯府。

    刚恋恋不舍脱下银甲,换上常服的孟贤英,正准备与吴子江二人前往海狮楼大战一场。

    见孟贤英摆弄着腰间不菲的玉佩,吴子江嘿嘿一笑,凑到其跟前道:

    “孟哥,今晚咱哥仨比比谁更威猛怎么样?”

    摆弄完了玉佩又开始摆弄腰带,孟贤英闻言一副理应如此的口气:

    “这他妈有什么好比的,当然是老子第一你第二,贵子第三了。”

    “我不服气孟哥,凭啥我是第三。”

    “你不服气个屁。”

    终于整理好了衣冠,孟贤英抬眼怼了李成贵一句,一摇三晃的跨着大步朝外走去:

    “老子在京卫指挥使司,吴老二在金吾卫,就你是个荫封的九品养马寺监正,第三不是你,还能是谁。”

    听到养马寺监正几个字,李成贵脸色顿时一暗,嘟囔道:

    “谁让我爹不争气,就挣了一个七品的荫封,还给我大哥了。”

    刚出府门,吴子江便瞅见大老远一个骑马的太监在往这边飞驰,顿时脸色微变道:

    “孟哥,那太监我怎么看像是冲着你府上来的。”

    吴子江一说这话,孟贤英跟李成贵都赶忙放眼看去,瞅着身穿圆领衫的太监愈来愈近,孟贤英暗骂了句艹,急声道:

    “就是冲老子来的,你们先回府里躲躲。”

    说话间,太监已然近在咫尺。

    吴子江李成贵二人赶忙朝里头跑去,只剩下孟贤英一个人还站在府门口。

    “保定侯孟贤英接旨。”

    来传旨的太监身姿很是矫健,一个翻身从马上跳了下来,高举手中黄澄澄的圣旨大声喊道。

    孟贤英闻言身子一抖,心中大有不妙之感,强忍着逃窜的心思,单膝跪在了地上,双手高高举起:

    “保定侯孟贤英侯旨。”

    来传旨的太监并不知圣旨上写的什么,但见这位保定侯这么年轻,心中便动了讨好的意思,笑颜道:

    “侯爷身份尊贵,可站着接旨。”

    见太监这番做派,孟贤英心中登时长松了口气,他还以为杨士奇不管儿子,要跟他鱼死网破呢。

    站直了身子,孟贤英看着太监淡笑了两声,还没等其宣读圣旨,便先奉上了一张百两银子的通兑银票。

    “诶呀,侯爷真是要折煞奴才了,奴才这怎么好意思呢。”

    口中强烈表达着拒绝之意,手上却熟练无比的将银票收入了袖中,太监满脸谄媚的看着孟贤英笑了两声,打开圣旨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保定侯孟贤英天资纯良,性情耿忠,眼下中秋临近,想必保定侯定也思念君父非常……

    特赐擢升两级,转任中都留守司正三品副留守一职,立即赴任,务必在佳节来临前,就任中都留守司,钦此。”

    念完了圣旨,太监脸上先前的谄媚笑脸已然无影无踪。

    调任中都留守司的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得罪了皇上,一种是得罪了皇后,唯有这种人,才会被‘特别擢升’到中都看守皇陵。

    “孟侯爷,接旨吧。”仰头看天,太监不冷不热道。

    “皇恩浩荡,本侯不胜感激。”

    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圣旨,孟贤英懒得再看太监一眼,拔腿便朝侯府内走去。

    侯府一进门的院内,吴子江和李成贵正百无聊赖的等着,见孟贤英紧攥着圣旨进来,皆是好奇不已道:

    “孟哥,什么圣旨啊,该不会陛下这就准备调你去云南统兵了吧。”

    孟贤英哼哼冷笑了两声,眼神阴沉的好似戈壁秃鹫,一发狠将圣旨掰成了两截,咬牙切齿道:

    “杨士奇那个老东西好胆,竟然敢向皇上告密。”

    “什么。”吴子江脸色瞬间大变,急声道:

    “孟哥,皇上可是知道我们杀占城国使臣的事情了?”

    吴子江还仅仅是吓的脸色大变,李成贵已经开始忙不迭的用袖子擦汗了。

    孟贤英看了二人一眼,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最后眉头一皱,直接将圣旨塞到了一旁的长信灯中。

    圣旨乃是用上好的黄娟制成,燃烧极快,几个呼吸之间,已然化为一摊灰烬。

    吴子江对孟贤英先前的举动不明所以,有些焦躁的挠了挠头,再度急声问道:

    “孟哥你别点头摇头啊,我跟贵子看不懂啊。”

    “皇上应该还不知道,皇上若是知道,就不是调老子去凤阳守皇陵了。”

    微眯双眼盯着长信灯的火苗,孟贤英额角青筋跳动,神色间满是怒意:

    “杨士奇那个老不死的居然连儿子都不顾了,行,够狠,老子佩服。”

    听到东窗还未事发,吴子江和李成贵皆是长松了口气,李成贵甚至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做这么提心吊胆的事了。

    看着孟贤英恨不得将杨士奇挫骨扬灰的模样,吴子江明白,今夜的海狮楼肯定是泡汤了,叹了口气道:

    “孟哥,那现在你准备怎么办?”

    “怎么办?”冷笑了两声,孟贤英愤恨不已道:

    “老子要让杨士奇跟他儿子一块死!”

    说着,孟贤英大声叫来了自己的心腹奴仆,也不避讳吴子江二人道:

    “马上派人去四川传信儿,告诉黄镇江,一个月之内,我要看到杨道和他走私茶马的铁证送到京城。”

    安排完后,孟贤英又抬起头看向了吴子江二人,猛地一呲牙,笑的有些骇人道:

    “杨士奇这一手,老子几个月肯定是回不来了,咱海狮楼走着,老子今个儿包场。”

    听到包场二字,吴子江与李成贵都瞪大了眼睛,海狮楼包一回场可不便宜,孟老哥这是真被杨士奇给刺激到了啊。

    生怕孟贤英反悔,吴子江李成贵对视了一眼,当即心有默契的开始窜窜孟贤英早点去。

    三人又出了侯府,坐上写着大大孟字的奢华马车,随即直奔海狮楼而去。

    不过孟贤英三人都没发现是,就在他们离开后不久,侯府中突然有三四个人影窜上了房顶,身轻如燕的朝腾跃而去。

    ……

    御书房。

    “陛下,东厂刚在保定侯府中发现了忠诚伯二公子李成贵,和清平侯二公子吴子江。”

第一百四十一章 欺君之罪

    李成贵?吴子江?

    听到后者熟悉的名字,李天不由得挑了挑眉,微眯着双眼语气平常道:

    “再探。”

    “老奴遵命。”

    拱手一诺,东厂提督黄严随即告退而去。

    手中摩挲着光滑的朱笔笔杆,李天盯着右手边的红烛火苗,嘴角一抿,哼哼笑出了声: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其实下午内阁阁议的时候,他便已经发现了不对劲。

    倒不是为何只有杨士奇收到密信,而是他说要提调清平侯吴海望卷宗时,黄准突如其来的紧张。

    黄准反常的情绪变化,李天还是很重视的。

    毕竟黄准是支持变法革新的第一位阁老,其所负责的户改局,也是朝中唯一一股茁壮成长的变革派势力。

    待李天找来黄严一问,这才知道,原来吴海望和黄准还有一段牵连极深的渊源。

    这所谓的渊源发生在十年前,也就是朱棣还在世的永乐十二年。

    黄准因被朱高煦陷害,落了个锒铛入狱,就在要被人运作着处死的时候,清平侯吴海望站了出来。

    用自己在朝中的威望,硬生生拖了三年。恰恰是因为这三年,黄准最终等到了朱棣回心转意的时候。

    不但被释放出狱,还于永乐十五年当年,得以官复原职。

    第一次得知黄准和吴海望的这段渊源时,说实话李天很是意外。

    毕竟黄准和吴海望二人素不相识,且文武有别,而且按理说,吴海望根本没有替黄准出头的理由。

    武将给文臣作保,这比老母猪上树还要稀奇一些。

    但李天从黄严口中得知吴海望挺身而出的理由后,却是有些哭笑不得。

    原来吴海望和黄准是同年同月生人,吴海望不知找了哪个半仙算了一卦,得出黄准是他贵人,黄准若是死了,他的气运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这还不是最有趣的事情。

    最有趣的是黄严很快便发现吴海望之子吴子江,与保定侯孟贤英的关系不凡。

    在简略请示过李天后,黄严马上便命东厂派出三个轻功高手,一步不离的跟着吴子江。

    然后,一件足以捅破天的大事,便自然而然的递到了李天御案上。

    那便是杨士奇的二儿子杨道,在四川保宁府剑州搞茶马走私,今年不到九个月的时间,便与西北番部交易了三十余万斤茶叶。

    对于这件事,李天的震惊可想而知。

    朝廷一共在西宁,洮州,河州设了三个对外贸易的茶马司,这三个茶马司一年的贸易总额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十万斤罢了。

    也就说杨士奇的儿子一人,便能顶一个半的茶马司。

    但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天第一反应并不是愤怒,而是对杨士奇在阁议上的种种异常豁然开朗。

    怪不得自己问杨士奇是谁的时候,杨士奇一直面露挣扎之色;怪不得黄准一提议把孟贤英外放出京时,杨士奇便马上表示赞同。

    原来是孟贤英掌握了杨道走私茶马的证据,才让杨士奇那般投鼠忌器。

    不过杨士奇的忠心耿耿,却在这件事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拼着自己的儿子掉脑袋,都没瞒着他,这点让李天很是欣慰。

    所以李天也愿意给杨士奇一些时间处理,不至于打开天窗说亮话,君臣上下都尴尬。

    暗暗琢磨了好半晌,李天诙谐一笑,回过神来,转而看向江保道:

    “派个人去催催保定侯孟贤英,让他给朕马上滚蛋。”

    黄严每一次来禀报,都没避着江保,江保也知发生了何事,闻言拱手一诺,转身便出去安排。

    转眼望向窗外,李天砸了咂嘴,只见夕阳已全部没入西山,残留的晚霞只剩下了一点毛边,倔强的挂在天边不肯离去。

    摸着微瘪的肚子,李天突然觉得有些饿了,抿了口茶道:

    “江保,让御膳监传晚膳吧。”

    江保就在外面交代太监如何办差,闻声扯着嗓子赶忙应了一声,然后又招手喊过来一名小太监。

    御膳监晚膳传的很快,李天等了一刻不到,便见御膳监总管包述领头呈着菜案来了。

    不一会儿,偌大的八仙圆桌便摆满了美味佳肴,嗅着馋人的菜香,李天只觉得口水跟不要钱的似的往嗓子眼里流,抄起银筷便往嘴里送食。

    “江保,朕一个人吃不完这么多,你过来帮朕一起吃。”

    “好嘞陛下。”

    太监与朝臣就这点不同,身为皇帝的近侍家奴,江保从不在李天表面整什么三推五让,向来是皇上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从隔壁的值班房中取来碗筷,江保抿了抿嘴,小心坐在李天身旁,专挑李天吃两口就不再下筷子的菜肴品尝。

    呼噜噜喝下一大口虾仁豆腐羹,李天打了个饱嗝,随口道:

    “江保,明个儿你去太医院看看王福,他要是没毛病,让他赶紧出宫办钱庄去。”

    “恩。”挺了挺身子,江保应声:

    “老奴记着了。”

    菜也过了三巡,羹也喝了五碗,李天打着哈欠,伸起了懒腰。

    吃饱就犯困,这毛病真是练啥功也不好使。

    用过晚膳后,李天本想着跟江保下两把五子棋,可刚摆上玉制的围棋棋盘,黄严便又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

    “陛下,老奴刚刚已将钦天监监正周明礼,缉拿入狱。”

    “谁入狱了?”

    趁着江保不注意,李天偷拿了一颗棋子,随口又问一遍道。

    “启禀陛下,是钦天监监正周明礼,他受衍圣公所托,故意谎报星象恐吓陛下,老奴已于两刻钟前,将其捕入东厂大狱。”

    谎报星象?

    李天闻言面色一滞,旋即恼怒不已。

    孔彦缙送给周明礼一副《枯木怪石图》的事情,王福早就向他禀报过,他也早就知道。

    不过他一直以为荧惑守心是真的,孔彦缙不过是搭个顺风车而已。

    可听眼下这意思,似是从来都没有什么星象,一直都是周明礼一人自说自话,自导自演?

    冷笑了两声,李天啪的一拍桌子,怒不可遏道:

    “周明礼真是好胆呐,竟敢将朕与文武百官玩弄于股掌之中。

    江保,去命内阁拟旨,免去周明礼钦天监监正一职,革其功名,待东厂审讯之后,转交刑部三司会审。”

    “老奴这就去。”

    皇上一发火,江保哪还顾得上下棋,两手一拱,飞似的出了御书房。

第一百四十二章 皆为利来

    是夜,月明星稀,秋风微凉。

    深幽的宫禁内,三两只秋蝉正鼓着腹子卖力鸣叫,似是在为暮夏奏响最后的挽歌。

    御书房中,烛火摇曳,李天还在批阅堆成小山的奏折。

    没办法,中秋临近,各部堂衙门都开始玩命处理积压的政务,只为节日之时能清闲几日。

    在河州茶马司的折子上挥笔甩出一个大大的叉,李天放下手中朱笔,搓着脸没好气道:

    “堂堂朝廷五品衙门,一年的茶马生意还没杨士奇儿子做的大,竟还有脸问户部要拨银。”

    皇帝不就寝,身为内廷总管的江保自然也得陪着,见皇上停笔休息,江保赶忙见缝插针的给续上了茶。

    瞥了眼一脸精神的江保,李天扶着低案下了软塌,活动着手脚随口问道:

    “什么时辰了?”

    “刚过丑时陛下。”

    这才批了多少折子,这就半夜三点了?李天闻言心中不由腹诽。

    躬着身子把刚续上的温茶呈到李天面前,江保轻声道:

    “陛下可要就寝?”

    看着外头好似圆盘的大月亮,李天接过茶盏抿了口茶,微眯着双眼淡淡道:

    “内阁今夜是哪位阁老当值?”

    “回陛下的话,今夜应是黄阁老当值。”

    听到不是杨士奇,李天不由有些失望,回身撩着龙袍又上了软塌,拿起朱笔不再多言,二话不说闷着头开始继续批阅奏折。

    江保见状心中了然,回身燃起炭炉,又点上两根蜡烛,老实坐在了炭炉旁的蒲团上,开始眯着眼吐气打坐。

    山东莱州府,向户部申请拨银营建海堤……

    江西九江府南湖水师,向兵部申请换新船炮……

    陕西指挥使司,上报鞑靼土默特部袭掠临洮府渭源县,请求朝廷下旨,允准反击……

    翻看着一本本各有所报的折子,李天脑中思绪百转,手中朱笔飞舞,或画圈或画叉,或草草写下几句话,留中不发再议。

    时间就这样在夜幕中缓缓流逝,炭炉中的银丝炭换了三回,婴儿手臂粗的红烛烧到了铜座,一脸精神的江保也打起了哈欠。

    天际忽然泛起茫茫白光,仍伏案笔耕不辍的李天,下意识抬起了头。

    眯眼瞅着若隐若现的月亮,李天长吐出一口浊气,揉了揉有些发涩的双眼,将最后一本折子盖棺定论,翻身下了软塌。

    好乖乖,竟批奏折批了个通宵。

    “江保,别眯了,天亮了。”

    江保闻声缓缓睁开双眼,收了吐纳之法,赶忙起身道:

    “陛下可要用早膳?”

    见江保气色勃发,满脸红光,李天很是讶异。

    “江保,你先前练的那是什么玩意儿,怎么熬了个通宵跟没事人似的。”

    “老奴练的是武当的五脏朝气之法,陛下若是有兴趣,老奴这就把功法写出来。

    李天本来还以为江保练的又是什么阉人独门秘法,但听得武当二字,登时来了兴趣,直接扯出一张宣纸道:

    “快写快写,朕感兴趣的很。”

    江保唰唰写着功法要诀,李天在一旁目不转睛的看着,哼了两声佯怒道:

    “好你个江保,这般精妙的功法不告诉朕,自己偷摸私藏。”

    “老奴冤枉啊陛下,这吐纳之法都是给日夜颠倒之人练的,老奴岂敢敬献给陛下。”

    不置可否的撇了撇嘴,李天懒得再逗弄江保,学着宣纸上的图样,手掌内扣勾起了五指。

    “陛下,凝神静气,双目微眯,以眼观鼻,以鼻观心……”

    见自己刚写完,皇上就迫不及待的要修炼,江保赶忙站直身子,观察着李天的手法将自己心得全盘托出。

    听着江保的指点,李天很快便进入了状态,呼吸变得愈发悠长起来。

    感受着自丹田升起的阵阵暖意,李天精神一振,只觉疲惫了一夜的身体,在迅速恢复着活力。

    “陛下不愧是真龙天子,第一次修炼便成功入定,如此天资,老奴望尘莫及。”

    听着江保恬不知耻的马屁,李天哼哼笑着撇了撇嘴,收了功法缓缓睁开双眼道:

    “这吐纳之法不错,说吧,想让朕赏你点什么。”

    心知皇上若是真想赏赐,早就言明,江保很知趣的没有顺杆爬,躬身身子尊声道:

    “老奴的功法能入陛下圣眼已是不胜荣幸,岂敢再言赏赐。”

    “真不要?朕这会儿心情不错,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你想清楚。”

    江保闻言脸色一滞,见皇上不像是在客套,心中顿时欣喜起来,抿了抿嘴道:

    “老奴惶恐,想为陛下举荐两个人。”

    知道江保是个知分寸的,李天也不担心,当即点着头朗声道:

    “说吧,若真是人才,朕就遂了你的意。”

    “陛下洪恩,老奴感激不尽。”两手一拱,江保深深一礼,腆着脸凑到李天身前小心道:

    “老奴想举荐司库局总管魏德海,和御用监总管胡让任陛下钱庄的管事。”

    “皇家钱庄的管事?”

    眉头一挑,李天似笑非笑道:

    “你给朕说实话,到底是你真心举荐,还是他们想插手钱庄,求到了你江保的头上。”

    “老奴不敢欺瞒陛下,魏德海是老奴真心要举荐的,胡让是拜托老奴向陛下进言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派别,内廷也不例外。

    李天早就知道魏德海二人跟江保关系匪浅,但魏德海二人放着内廷总管不做,非要当钱庄管事的想法,还是让李天倍觉意外。

    皇家钱庄虽然王福操办的紧,但眼下也不过八字刚有一撇,内廷的大太监们就这么看好?

    见皇上并未作声且面带狐疑,江保心中顿时一沉,赶忙出声解释道:

    “陛下容禀,老奴只是将钱庄的前景与他们二人概述了一番,绝不敢将钱庄的细则章程外泄。”

    回过神来,李天见江保这么紧张,不由莞尔,轻笑了两声淡淡道:

    “泄了又能如何,反正早晚都要公之于众。再说了,朕办的钱庄光明正大,处处都是阳谋,不怕他们学,就怕他们不敢学。”

    “那……陛下可是同意了?”江保按捺着心中喜意道。

    “让他们来御书房,朕见过再说。”

第一百四十三章 皆为利往

    相较于被江保举荐的魏德海,御用监大总管胡让,这两日可谓是煎熬非常。

    府库失窃,四朝老太监郭六虎被判秋后处斩,让整个内廷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下头的小太监不明所以,对郭六虎所作所为义愤填膺,但到了胡让这个层次,却是只觉晚年无望,一片黑暗。

    他们这些阉人没有子嗣,半辈子都侍奉宫中,不像那些文臣武将,能买庄子屯田地。

    为了老了能好过些,除了在任的时候狂捞银子,他们便只能想些偏门,给自己挣口饭吃。

    所以在胡让看来,郭六虎固然犯了欺天大罪,但其毕竟为的不是一己私利,说上一句情有可原,算不上过分。

    但郭六虎最终还是落了个秋后处斩的结局,这个结果让胡让唏嘘之余,也更感同身受的开始忧心自身。

    不过让胡让没想到的是,皇上竟没将此事抛之脑后,反而让印绶监的王大总管着手操办起了钱庄一事。

    当从江保口中得知钱庄,乃是皇上给他们这些阉人找的去处后,胡让激动的不能自已,当即下了决心,一定要将钱庄红红火火的办起来。

    一大早听得皇上传召,胡让心知定是江大总管向皇上进言了,心中紧张的怦怦直跳,连早饭也顾不上吃,便一路狂奔到了御书房外。

    跟着江保进了御书房,胡让瞅见李天便一个脑袋磕在了地上。

    “老奴胡让,叩见陛下。”

    “起来说话吧。”

    负手在后,李天踱步坐在了软塌上,饮了口茶淡淡道。

    站起身后,胡让赶忙朝江保递了个问询的眼神,作势就要开口。

    不过见江大总管一脸平常,毫无表示,胡让也只能抿了抿嘴,先压下心中急切,老老实实的原地站定。

    不一会儿,司库局总管魏德海也到了,江保引着其进了御书房,又是一通磕头叩见后,主动看向二人开口道:

    “咱家先前向陛下举荐你们二人负责钱庄一事,陛下这才特召你们前来,你们可有什么要说的?”

    魏德海闻言愣了愣神,嘴唇翕动不止,赶忙转脸拜向李天道:

    “陛下,老奴愿为钱庄一事略尽绵薄之力。”

    “陛下,老奴也愿意。”

    胡让不甘落后,魏德海话音刚落,便跟着开口道。

    打量着和王福有七分相像的两人,李天有些忍俊不禁的哼笑了两声,还别说,这胖人往那一站,天生就有一种商贾气质。

    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李天笑容一收,沉声道:

    “江保说你们宁愿不做内廷总管,也要去钱庄当个管事,可有此事?”

    不做内廷总管?

    魏德海闻言心中一突,眉宇间有了几道浅沟,微微侧脸,急忙给江保递了个眼神。

    胡让就没魏德海那么多小表情,闻声当即又是一个脑袋磕到了地上,两手高举道:

    “陛下,老奴自愿辞去御用监总管一职,专心负责钱庄。”

    魏德海和胡让前后脚而来,眼下胡让一跪,登时显得魏德海有些出挑。

    李天见状心中了然,揶揄的看了江保一眼,转而看向胡让抿笑道:

    “胡让,钱庄一事虽已在筹办,但八字还没见一撇,钱庄的管事无阶无品,可不比御用监大总管来的风光,你考虑清楚。”

    “陛下,老奴早就想清楚了。御用监的差事没了老奴这个大总管,还有少监监丞,但钱庄,老奴却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见胡让两眼坚定,一脸果决,李天不由高看了胡让几分。

    放弃御用监大总管这么一个正四品的肥缺,去做前路不明的钱庄管事,单就这份魄力,那也是人中少有。

    “不得不去的理由?什么不得不去的理由,朕倒是想听听。”

    “陛下,老奴自永乐二年进宫,至今已有整整二十年。这二十年间,老奴虽算不上顺风顺水,但也爬到了十二监总管的位置。

    平心而论,老奴很是知足。但陛下可知道,那些没爬到老奴这个位置的太监,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说着,胡让的眼眶已然开始泛红。

    江保见状赶忙咳嗽了两声,堵住胡让接下来要说的话道:

    “胡公公,内官院里那些老太监的日子,咱家早就跟陛下禀奏过。”

    胡让脸上尴尬之色一闪而过,又将眼泪收了回去,转而道:

    “陛下,老奴实话实说,老奴想去钱庄做管事,并非全然为了内官院那些老人。

    老奴也有私心,老奴想出宫,想多赚些银子,也想让内廷的太监们看个清楚,陛下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仁厚之君。”

    “好了好了,不要说了,朕同意了。”

    勉笑着连连摆手,李天只觉得脸上臊红,催着胡让赶紧从地上起来。

    说他仁厚,他还能大言不惭的承认,但要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天自认为自己现在还没那么大排气量。

    “陛下洪恩,老奴永生难忘。”

    死命往外挤着泪水,胡让高声喊着从地上站了起来。

    魏德海被胡让这一套操作秀的眼花缭乱,好半晌才反应过来,下意识喃喃出声道:

    “陛下,老奴不解,为何做钱庄的掌柜,就要辞去内廷的差事。”

    魏德海话音落地,江保有些不忍直视的扶了扶额,口气中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道:

    “魏公公,城中那些大钱庄,有哪个是只有三两家的?”

    “老奴失言。”江保一开口,魏德海顿时迷了过来,口称失言,连忙学着胡让的样子跪在了地上:

    “陛下,老奴也愿辞去司库局总管一职,专心为操持陛下钱庄。”

    辞官这种操作,第一个人是很惊艳,第二个人便显得有些蠢了。

    看着魏德海跪在地上,李天心中毫无波动。

    魏德海这厮明显舍不得内廷的大总管位置,只不过是迫于江保和胡让的举动,故意跟风罢了。

    给江保使了个眼色,李天没搭理魏德海,直接看向胡让道:

    “王福昨个儿栽晕,今日想必也已经好了,御用监那边你以后就不用去了,跟王福这两日把钱庄筹办起来后,你就去当个三掌柜吧。”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心叵测

    亲自送走魏德海和胡让,江保回身看着李天只觉尴尬难言

    他正儿八经推荐的魏德海,关键时刻掉了链子,反而是胡让哐哐两个磕头,讨了皇上欢心。

    “陛下,老奴也没想到魏德海会那般不识趣。”

    “这有何不识趣,人各有志,朕向来不会强人所难。”

    李天如此言语,江保心中好受了一些,不再讨论此事,转而道:

    “陛下,时候不早了,老奴去安排御膳监传膳吧。”

    “恩,朕是有些饿了。”

    应了一声,李天盘着腿又上了软塌,双手如之前那般反扣,五指收拢,双眼微眯着开始吐纳。

    ……

    内廷四司八局十二监都在宫城之外的皇城中,司库局与御用监更是相毗邻,故魏德海和胡让一路都是同行。

    魏德海和胡让虽然都与江保关系匪浅,但两人之间却是交情一般。

    一同走在无法避开的宫内御道上,魏德海埋头快步疾走,根本不想理会胡让。

    胡让自知魏德海对自己心中有气,同样懒得热脸贴冷屁股,离着魏德海一丈远,自顾自的急走。

    一路走到皇城以北,前头便能分道扬镳,魏德海和胡让皆是松了口气,脚下更是快步如飞。

    “胡掌柜,一路好走,咱家祝你日进斗金。”

    到了岔口,魏德海抬手朝胡让一拱,阴阳怪气道。

    “不劳魏总管担心,咱家给皇上办差事,心里有数的很。”

    一个照面怼了两句,两人皆是冷哼一声,不再言语,甩袖朝各自的衙门走去。

    回到御用监衙门,进了正院大门,胡让嘴角一咧,眼中精光爆闪,全无之前哭哭啼啼的模样,随口道:

    “让丘一高和夏德发来见咱家。”

    胡让不疾不徐的进了正堂,丘一高和夏德发两个御用监少监,早已正襟危坐的等在堂中。

    “干爹,事可成了?”

    长着一双吊三角眼的夏德发见胡让进来,赶忙哈着腰凑到其身前问道。

    “妥了。”

    眯着眼一脸得逞的笑着,胡让两眼放光的舔着嘴唇道:

    “咱家辞了御用监总管的位置,一磕头一抿泪,皇上当时就许了个三掌柜给咱家。”

    “那儿子就先祝干爹财源广进了。”夏德发一脸与有荣焉的嘿嘿笑着,迎着胡让上了主座道。

    另一个少监也没闲着,早就用袖子麻利擦拭着凳面,抬头呲出一口黄牙道:

    “干爹,儿子给您擦干净了。”

    “好儿子。”点了点头,胡让满意的拽着两个儿子的手道:

    “咱家走了之后,一时半会皇上不会让人坐咱家的位置,你们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争取让郑公公从你们二人中提拔。”

    “爹你放心,我跟丘哥一定把御用监经营好,等着爹你回来。”

    看着夏德发几尽谄媚的模样,胡让这次没有一脸笑意,反手一个耳光呼了上去,冷着眼道:

    “蠢货,咱家进了钱庄,就等于有了皇上的半个内库,区区御用监总管,还算个屁。”

    被狠抽了一耳光,夏德发不但不生气,还满脸喜意的给胡让捏起了脚。

    “对对对,爹说的对,是儿子太蠢了。”

    “好儿子,等咱家管上钱庄,你俩每人五万两银子。”

    在与御用监仅有一街之隔的司库局中。

    魏德海也正跟自己的两个好儿子说话,一个是少监陈久新,一个是少监方海平。

    “胡让已经辞官了,他那两个猪脑儿子定然管不住手,你们这两日给咱家盯紧点,只要他们敢贪墨,马上拿了证据去司礼监,记住了没有。”

    魏德海不喜欢自己的干儿子爹来爹去,陈久新二人也从来不喊。

    眼下魏德海一番语毕,陈久新赶忙点着脑袋道:

    “总管放心,小的到时拿了证据就去司礼监找童祖宗。”

    两眼眯成了一条细缝,魏德海若有所思道:

    “郑公公最近忙着给皇上操练亲卫,无暇顾忌内廷。童公公这次能不能把司礼监攥在手里,就看这一回了,你们都给咱家机灵着点。”

    “总管,那江公公那边小的最近还去不了?”

    听到江公公三个字,魏德海眼皮子一翻,登时勃然大怒,一脚朝陈久新档间踹去,狠啐了一口道:

    “咱家说不让叫那个老畜生公公,你娘个烂屁的给咱家忘啦,那个老畜生自己把着内库吃香的喝辣的,早把咱忘了,还想扒了咱家这身皮,什么玩意儿。”

    视线转到御书房。

    李天刚把最后一块酥油饼放入嘴里,就着最后一口肉粥,满足的咽下了肚。

    起身擦了擦嘴,李天舒服的打了个饱嗝,想起昨天答应周镇的事情,沉声道:

    “江保,一会儿朕要去趟千步廊,你让清道监搞辆马车过来。”

    李天在里头用膳,江保在外头吃饭,听闻皇上吩咐,江保赶忙扯着嗓子应了一声。

    胡乱擦了把脸,整理一番衣冠,李天踱步出了御书房。

    见不远处的御道上马车已经候着,李天不再耽搁,快步走着看向江保随口道:

    “朕去千步廊至多一个时辰,你先去太医院看看王福,然后来工部接朕。

    上午朕和皇后要出宫一趟去澄清坊看看百姓,你通知东厂一声,布好暗哨。晌午朕要内阁设宴,你记得交代御膳监多做两道杭帮菜。”

    “老奴都记着了。”

    躬身恭送着李天上了马车,江保连连点头道。

    早间晨光熹微,秋风凉爽,懒洋洋的秋阳爬上天,也只能照个光亮。

    坐在平稳的马车掀开帘子,李天迎着风吹了不一会儿,便到了千步廊大街。

    此时的千步廊大街,正是喧嚣,来当值上差的各部堂属官成群结队,可谓是人山人海。

    懒得再搞大动静,李天没走前廊,顺着宫墙墙根绕了个弯,直接到了工部衙门后门。

    不用李天动手,自有太监推门传话。

    不一会儿,顶着鸡窝头的周镇便急匆匆赶到后门迎驾。

    看着周镇嘴角干结的水泥颗粒,李天有些忍俊不禁,伸手指了一指,玩笑道:

    “朕看周侍郎的样子,可是刚用完早饭?”

    摸了摸嘴角,看着手上的颗粒粉末,周镇尴尬的挠了挠头,赶忙跟上李天道:

    “微臣还没将石灰粉兑过水,心里好奇得紧,昨夜干脆就睡在衙门了,让陛下见笑。”

第一百四十五章 变法之本

    李天设立天工院衙门的本意,其实是给技艺精湛的匠人们一个官身,顺便建立属于大明的产权专利制度。

    水泥一事虽然重要,但在李天最初的计划中,这玩意儿应该是放在天工院研究,而不是交给天工局办。

    不过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在天工院工地发现了周镇这棵好苗子后,李天便改了主意,提前将水泥配方拿了出来。

    昨日刚刚来过,李天熟路的很,不一会便找见了天工局衙门的大门。

    等着周镇跟上来,推院门而入,李天一眼便瞅见了矗立在院内的三堵石墙。

    “陛下,昨日微臣照吩咐,已将三批烧好的石灰粉兑水尽数铸墙。”

    说着,周镇三两快步走到了石墙旁,伸手一指:

    “陛下,这堵墙所用石灰粉,乃是七成石灰,两成黏土,一成铁粉,与少量石膏烧制。兑水之时,微臣还加了些糯米灰浆。”

    打量点点反光的第一堵石墙,李天抿了抿嘴,暗暗在心里打了个叉。

    虽然他没去过后世的水泥工厂,但他也知道加铁粉不过是为了生成某种反应,这么多铁粉,肯定是过量了。

    为了验证心中猜想,李天命人拿来了一柄铁锤,两手一抄,鼓足了力气便朝石墙上砸去。

    只听咚的一声闷响,铁锤上被砸出了朵朵火花,石墙晃而未倒。

    李天见状双目一凛,心中十分诧异,这么明显的失败品怎么会这么结实。

    一旁的周镇看的两眼放光,目露惊喜,赶忙走上前查看,喜不自胜道:

    “陛下的法子果然厉害,这就成啦。”

    莫非是周镇摸索出了水泥的另一种配比?李天皱了皱眉没作声,也走上前围着石墙打量起来。

    皇上怎么看上去不太高兴?

    见李天皱着眉头,周镇赶忙收了脸上笑意,不解道:

    “陛下,此物硬如坚石,可还有哪里不对?”

    “砸开,让朕看看里头。”

    用手摸索着一点也不粗粒的石墙,李天摒着一口气道。

    周镇闻言招了招手,一旁马上便有三五个匠人提着铁锤靠近,吸着气提上劲力,抡了个浑圆朝墙上砸去。

    待石墙碎成一地,李天蹲下身捡起了一块拳头大的碎石,仔细观察起来。

    看着石块内犹如蛛网般的裂纹,李天心中顿时了然

    果然,过量的铁粉导致水泥内部凝固不佳,只是表面上抗揍,其实里头已在碎裂的边缘。

    随手扔掉石块,李天站起了身,直接越过比第一堵还要反光的第二堵石墙,搓着手中石屑沉声道:

    “周镇,记住了,铁粉不可多加。”

    周镇也看到了触目惊心的裂纹,心中刚刚升起那点喜意,已然消失的无影无踪,赶忙跟上李天步伐,站到了第三堵石墙前道:

    “陛下,这堵墙与前面的正好相反,所用的石灰粉中九成都是石灰,只有一成是黏土铁粉。”

    说到这里,周镇顿了一顿,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

    “不过这堵墙忘了加糯米灰浆,可能还不如前面两堵。”

    听着周镇的介绍,李天眼神顿时一亮,这个配比……

    今天还真不一定无功而返。

    “不加糯米灰浆更好,朕要的是水泥,加了糯米砂浆只会影响朕的判断。”

    “水泥?”

    周镇疑闻言顿了顿神,马上反应了过来,拱手一拜地,高声道:

    “微臣庆贺陛下为此神物赐名。”

    怎么一不留神把心里想的话给说出来了,看着紧随周镇哗哗跪地的一堆匠人,李天十分尴尬,咳嗽了两声,只能将错就错道:

    “都起来吧,朕还不知到底能不能成,也只是随口一言罢了。”

    前头那堵墙的表现虽然不尽人意,但也已经给了周镇莫大的信心,听着皇上模棱两可的话,周镇赶忙开口:

    “陛下口含天宪,金口玉言,微臣坚信此物必成。”

    最后一堵石墙跟李天记忆中的已十分相像,不再犹疑,李天攥了攥拳头,中气十足道:

    “多说无益,把锤子给朕拿来。”

    锤子再次到手,李天深吸了口气,不顾周围人等惊讶的眼神,撸了撸袖子,直接抡了个满圆。

    只听锵的一声巨响,齐人高的石墙顿时轰然倒地。

    周镇脸色一暗,有些惭愧的垂下了头,自己高兴的太早了,这还不如头一个呢。

    “哈哈哈,成了。”

    眯眼看着碎裂石墙的断面,李天嘴角一勾,没忍住,大笑出了声。

    周镇闻声赶忙凑上前,看着满地的碎石,心中百思不得其解,低头捡起一块碎石,脸上满是困顿。

    “陛下,这堵墙可还不如第一个呢。”

    “那是朕力气使大了。”

    大大咧咧的拽着周镇蹲到了地上,李天伸手一指,语气间满是亢奋道:

    “你看这个碎面,纹理紧密,层次感十足,这就是成品的水泥啊。”

    跟这李天的指尖移了视线,周镇见碎面和皇上说的丝毫不差,心中不由也有些小雀喜。

    不过雀喜归雀喜,周镇还是一头雾水,这断面的纹理跟寻常石头也没什么差别,怎么就能算成了呢。

    李天没瞅见周镇想发问,脑海中已开始美好的畅想,用力拍着周镇的手道:

    “有了此物,朕万事可做,万事可成呐。

    给水泥兑上砂浆,便能营建河堤,营建海堤,铸造边防工事,铺就万里驰道;

    给水泥兑上砂浆再加上钢条,百丈高楼便可平地而起,周镇,你见过百丈高楼没有。”

    周镇被李天拍的手背生疼,闻言赶忙摇着脑袋应话:

    “微臣没见过。”

    “哈哈哈,朕就知道你没见过,朕可是……”

    差点把见得多了四个字说出来,李天转而闭上了嘴,拽着周镇起身笑颜道:

    “走走走,跟朕进去说话。”

    被皇上快步拖进了天工局衙门的正堂,周镇一屁股坐在椅子山,再也忍不住满心的困惑,急忙问道:

    “陛下,微臣看这水泥跟平常石头的断面并无差别,怎么能算成功呢?”

    看着周镇一副我求你快告诉我的模样,李天有些忍俊不禁的摇了摇头,哭笑不得道:

    “你个憨货,你自己都说与寻常石头无异了,还有什么好问朕的。”

第一百四十六章 核心技术

    工部天工局衙门正堂内,李天正笑吟吟看着一脸呆滞的周镇。

    出身一介石匠,入仕官居三品,大明唯有周镇一人耳。在李天心中,周镇算得上是一块宝,这可是大明不可多得的技术性人才。

    静静等着周镇从呆滞中回过神来,李天亲自斟出了两杯茶,边喝边道:

    “想乐就乐,朕不治你失礼之罪。”

    周镇强忍着心中狂喜,两手发颤的端起了茶杯,一口气干了个精光,声音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惊叹:

    “凡人竟能与天工相比,当真……当真是不可思议。”

    天工!

    两个大字在脑海中惊闪而过,周镇脸色一肃,两眼很是失礼的直盯着李天道:

    “原来……原来陛下所说的天工是这个意思。”

    小口嘬着茶,听着周镇结结巴巴的话语,李天不可置否的抿了抿嘴。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装逼,可真是太舒服了。

    又是好半晌的愣神,周镇终于勉强收拾好了情绪,三品大员的稳重也回到了身上。

    “陛下,微臣以为这水泥与火药不相上下,都是我大明的国器所在。

    微臣恳请陛下,将所有参与烧制的匠人终生禁足。”

    先前一直看周镇跟个呆子似的愣神,李天差点都忘了眼前坐着的是工部侍郎,正儿八经的三品大员。

    眼下闻得此言,李天这才觉得画风正常了一些,放心手中茶盏道:

    “此事朕自会和内阁商量,到时你也参加阁议便是。朕先跟你交代交代接下来如何继续烧制。”

    周镇闻言重重点了点头,做出一副侧耳倾听状:

    “陛下请言。”

    “朕知道天工局所有花销用度,都是户改局出的银子,朕今天在这儿给你放一句准话。

    户改局至多再出一个月银子,自此之后天工局所有的花销用度,都自己承担。”

    “微臣明白。”

    周镇任职工部十几个年头,在他这经手过的各种土木工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在见识过水泥的夺天之造化后,周镇心里很清楚,这水泥中蕴藏着多么恐怖的商机。

    见周镇明白,李天微微颔首,转而继续道:

    “天工院按照你给朕说的工期,后日应该也建的差不多了,届时烧制水泥一事,便会转到天工院。

    朕一会儿让内阁拟旨,调任你到天工院专门负责此事,官职俸禄到时朕与内阁自会商议,你可愿意?”

    听着皇上的前半句话,周镇的心嗖一下就提了起来,烧制水泥若是转到天工院去,那跟他这个工部侍郎可就什么关系都没了。

    但听到皇上的后半句话,周镇的心顿时又放进了肚里,满怀喜悦不已。

    浸淫官场二十年,周镇很清楚,被外因影响情绪乃是官场大忌,但眼下这种情况,周镇却是怎么也无法控制心境。

    他战战兢兢用心做了二十年官,从未想过以他举人的出身能青史留名。

    但水泥此物,却是让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青史留名的希望!

    “陛下,水泥此物,可让大地变色,可使日月变天,微臣能操持此物,全赖陛下信任,焉有不愿之理。”

    瞧着周镇正儿八经,好似明日就要慷慨赴义的模样,李天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他也能理解,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水泥能让他们在史书上独占一页。

    嗯了一声,李天指了指周镇手旁的茶盏,示意其喝点茶不要太激动,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还有就是水泥接下来的烧制,你不要怕黄准不给你银子,大胆的去试。

    在试出最好的配比之前,所有用度花销都属正常,朕可以保证,内阁不会有一本你的弹劾折子。”

    一颗定心丸下肚,周镇心神更是放松,皇上连这种小事都替他考虑好了,他若不尽心尽力,岂不是成了畜生。

    见周镇又有表忠心的势头,李天赶忙伸手打住,拾级而下到其身前道:

    “关于烧制一事,朕没什么要教你的,但有两点,你一定要谨记在心,不可与旁人多言。”

    皇上突然下来,还一脸郑重,周镇明白接下来的话定不寻常,也连忙坐直了身子。

    “敢问陛下,可能与吴尚书说?”

    “吴尚书自然可以。”周镇是吴中的心腹,李天也没想着瞒着吴中,随口应下,沉声道:

    “烧制水泥时的温度一定要高,朕教你一套法子,你记住。

    火焰焰色暗红色时热力可达六百,深红色时可达七百,橘红色一千,明黄色一千三,炫白色时便是一千四,烧制水泥的最佳温度便是此色。”

    “竟能从火焰颜色分辨其温度,微臣还是第一次听闻。”

    周镇闻言睁的老大,脸色十分骇然,这法子要是传了出去,天下的铁匠怕不是要将皇上供为祖师爷。

    不在意周镇惊叹至极的表情,李天抿了抿嘴,沉声继续道:

    “其二,便是上品水泥必备的材料,一个是比普通黏土粘度更高的高岭土,一个是黄铁矿石制成的矿粉。”

    这两种材料李天若是不说,天工院早晚也能试出来,不过要试多久,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听着皇上如数家珍般的娓娓道来,周镇全然记在心中之余,不由也有些好奇,皇上怎么会知道这些东西的。

    不过很快,周镇便李天的话语吸引到了别处,不再纠结于此事。

    “朕将此事交给你已有几日,你应该很清楚,烧制水泥的技艺算不上多高明,朝廷一旦大面积烧制,坊间必有仿冒者。

    朕刚给你说的这两点,便是朝廷比之坊间的根本法宝,绝不可外泄有失,你可明白?”

    “微臣明白。”

    周镇目露严肃,起身深深一礼道。

    交代完了最重要的事情,李天点了点头,不再给周镇施加压力,推开房门踱步到了院门。

    天工局衙门比之户改局还要重要,随行的太监都在外头老实候着,不敢贸然闯入,见皇上出来,纷纷赶忙躬身行礼。

    “传朕口谕,着工部尚书吴中,户改局局长黄准,天工院院长杨荣立刻进宫,半刻钟后到内阁议事。”

    “喏。”

第一百四十七章 齐聚一堂

    说实话,今日来天工局之前,李天着实没想到水泥这么轻易就成了。

    在他看来,这玩意虽然比不了飞机大炮,但搁在明朝,怎么也得几个月的研究。

    当然,现在的水泥也还不够完善,不过这种程度,已足以促使李天开始下一步计划了。

    领着周镇进了宫城,到了内阁,李天一路挥着手直入后阁。

    后阁之中,杨士奇和任瑾已经得了口谕,正闲谈叙话着,静候皇上前来。

    推门而入,君臣相见,一番见礼不必多言,李天撩袍坐在了主座上,笑颜看着杨士奇和任瑾道:

    “朕进门时听你们说孟贤英受伤就医,怎么,那个王八蛋还没走?

    孟贤英怎么说也是一位侯爷,被皇上听到他们私论他人,杨士奇和任瑾都有些尴尬,不过尴尬归尴尬,皇上的话还是要应的。

    若有所思的瞥了周镇一眼,杨士奇当即拱手道:

    “回禀陛下,保定侯确实还未离京。昨夜保定侯在海狮楼包场,引的众人不满,与成国公之子朱义起了冲突。

    两人大打出手,保定侯不敌朱义,被朱义打的进了医馆。”

    孟贤英跟成国公的儿子干起来了?

    李天闻言不由得莞尔,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椅子上,随口道:

    “海狮楼的包场可不便宜,孟贤英才继承他爹的爵位没多久,哪来这么多银子。”

    闻得皇上发问,周镇两手一拱,给杨士奇和任瑾递了个眼神,起身插话道。

    “陛下有所不知,孟贤英之母乃是山东琅琊豪富出身。家中经营之宝源号钱庄,在京师,山西,山东等地,有足足上百家分号。”

    “周镇你是山东人?怎么对孟贤英的老娘如此了解?”转脸看向周镇,李天哼笑了两声道。

    被皇上打趣了一句,周镇讪讪然一笑,作着揖赶忙解释道:

    “微臣祖籍确是山东,不过微臣并不认识保定侯之母,微臣之所以知其豪富,只是前年山东登州府修建海堤。

    微臣前去协理,当地官员建议微臣用宝源号的汇票而已。”

    “区区豪富之族能嫁到侯府,果然不容小觑。”暗暗记下孟贤英是个有钱人,李天收了脸上笑意,看向任瑾道:

    “宗于,晚些你再拟道旨,告诉孟贤英,朕不管他带多少郎中,让他马上给朕滚蛋。

    直接告诉他,今日日落之前若是还不离京,按不尊圣旨论处,先罚五十万两银子再说。”

    李天一语既出,杨士奇等人有些意外,皇上怎么对保定侯如此厌恶。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宜拟旨,不如让内廷去传口谕如何?”

    实在不想把罚银这种东西写到圣旨上,任瑾沉吟少许,斟酌着措辞道。

    点了点头,随口一应,李天懒得再讨论孟贤英,转而看向杨士奇说起正事:

    “士奇,你可还记得朕曾与你说过的驰道一事?”

    雨水不侵,经年不烂,杨士奇这辈子也忘不了李天当时描绘的景象。

    瞥了眼本没有资格来内阁的周镇,杨士奇心神急转,精神一振,有些不敢置信道:

    “老臣自然没忘,敢问陛下为何突然说起此事?”

    李天本来还想好好装个逼,但见杨士奇把话都递到了眼前,也只能暗道句可惜,敲着桌案给周镇使了个眼色。

    周镇心领神会,两手一拱,起身看向杨士奇和任瑾,言简意赅的将水泥一事陈述了一遍。

    铁锤?火星子?堪比坚石?

    听着周镇口中天方夜谭般的水泥神物,杨士奇和任瑾二人惊讶的下巴几乎都要掉在地上。

    皇上秘密设立思危局那天所描述的盛世宏景,他们可都还历历在目。

    当时虽然都感动的热泪盈眶,但谁也没想过美梦成真,可眼下算怎么回事,雨水不侵经年不烂的驰道居然成真了?

    杨士奇任瑾二人满脸的不可思议,李天看着眼里乐在心里,摆手示意周镇老实回去坐着,怡然自得道:

    “无妨,不着急,等一会儿都到齐了,朕让周镇跟你们好好说道说道。”

    杨士奇最近不但要操心新设的司法衙门,还要担心儿子,心中虽惊诧不已,但并没有那么着急。

    任瑾就不行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什么万里驰道,百丈高楼,见皇上还要卖关子,急切难忍道:

    “陛下,老臣好奇的心里直痒痒,您就让周侍郎告诉微臣吧。”

    “那哪行,周镇怎么说也是堂堂工部侍郎,朕怎能让其反复言说。”乐呵呵看着任瑾,李天笑颜道。

    “陛下,任阁老若是真想知道,微臣可以先说一遍。”

    “有你什么事,喝好你的茶。”周镇这个小没良心的居然敢拆自己台,李天两眼一翻,没好气道。

    周镇闻言只得看向任瑾两手一摊,表示自己也没办法。

    抿着内阁独有的祁连红茶,李天心情舒畅,很是悠然,堂堂一殿大学士,内阁阁老急的上蹿下跳的场面可不多见。

    “陛下,微臣真想知道,您就让周侍郎与微臣多言几句吧。”

    “宗于,你好歹也是朕的一殿大学士,如此急切如三岁孩童,可是有损你的威望。”

    “微臣在陛下面前还讲什么威望,损了就损……”任瑾话说半截,只听房门一声轻响,黄准和吴中同时走了进来。

    任瑾见状脸色一喜,赶忙拽着二人落座,亲自给倒上了茶:

    “吴尚书,水泥一事本阁好奇的紧呐,你可与本阁详细说说?”

    水泥?

    吴尚书一头雾水,他只知道周镇天天烧石灰,这个水泥又是什么。

    一看吴中面露困惑,任瑾便明白了,拱手一礼不再赘言,朝李天告罪一声,撅着屁股出了后阁。

    “元辅,任阁老今日这是怎么了。”满屋子都是老熟人,黄准十分放松,看向杨士奇问道。

    杨士奇摆了摆手,很是忍俊不禁:“不可说,不可说啊。”

    黄准挠了挠头,不明白发生了何事,抬眼见皇上也是一副憋笑的样子,心中更是愈发困惑。

    “陛下,杨阁老到了。”

    “任宗于,不要再拽老夫的袖子了,要破了,要破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内阁阁议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桂树飘香,空气宜人。

    大明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初八的后阁中,君与臣正商议着一件足以改变天下的大事。

    李天高居上位,八张油润光亮的檀木靠椅分列两排,左边坐着以杨士奇为首的四位阁老,右边坐着以工部尚书吴中为首的周镇二人。

    皇帝亲自主持,四位阁老一位部堂出席列位。

    如此高规格的阁议,饶是周镇已是三品大员,也只觉得手心发汗,两股颤颤。

    环顾众臣,李天含笑着点了点头,随手放下手中杯盏,清了清嗓子看向周镇:

    “周侍郎,该来的都来了,可以说了。”

    “微臣遵旨。”

    拱手一应,周镇板正的站起了身,看向一圈大佬,开始深入浅出的将水泥一事娓娓道来。

    水泥这玩意古今未有,所有人都陌生的很,周镇说的十分仔细,杨士奇等人也听的很是认真,听到不太明白的地方,还会时不时的发问两句。

    “诸位阁老,水泥此物夺天地之造化,使凡人可比肩天工,日后必将影响我大明方方面面,基本就是如此了。”

    周镇回身落座,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空气一片寂静,只能听到些许粗厚的呼吸声。

    坐在上位哒哒敲着桌案,李天也不着急,眼角含笑,静静自己的这些左膀右臂慢慢消化。

    时间一晃而过小半刻,众人总算收拾好了情绪,杨士奇身为内阁首辅,率先拱手发言:

    “陛下,以老臣愚见,水泥此物比必须牢牢握在朝廷手中,万万不可泄之于外。”

    架桥修路,堤坝高楼听上去一片花团锦簇,确实诱人的很。但在杨士奇看来,水泥这玩意在军事边防的用途,那才叫一个可怕。

    木寨不如土堡,土堡不如筑城,满朝文武众所周知。可朝廷要在边疆建一座石头城,动辄便要征发民夫数万。

    开采,加工,运料,筑城,工期往往至少一年半,甚至更久。

    但若是使上这水泥,一切便会截然不同。

    朝廷可在京城烧好熟料后再运送出外,到了地方就地取材,拌上砂石灰浆,按照周镇所说,连半个月都要不了就能凝固成型。

    区区半月,一座坚不可摧的石头城便能拔地而起,如此神速,让杨士奇可谓是又喜又怕。

    他喜的是有了水泥,大明边疆便可永享安宁。至于怕的,则是烧制水泥的法子泄露,让那些北虏异族学去。

    杨士奇心中滔滔所想虽然并未明说,但今个儿这内阁中,坐的都是聪明人,杨士奇一说不可泄露于外,众人便都了然于胸。

    杨士奇一脸复杂的神情李天看在眼里,但李天并不打算揉碎了给杨士奇解释。

    要知道发展技术就需要银子,银子从何而来?得从大明六千万百姓的市场中而来。这么大的市场想捂着被子吃独户,根本不可能。

    “士奇不必忧心,朕心中自有计较。”随便给杨士奇喂了颗没味儿的定心丸,李天环顾一干重臣,沉声道:

    “今日朕召尔等前来,为的不是将水泥攥在手里,而是想让你们集思广益,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才能让水泥造福天下黎民百姓。”

    李天此话一出,算是给这次阁议定了调子。

    杨士奇闻言面色一暗,心知自己起错了话头,赶忙端起茶盏小口抿茶,掩饰尴尬,不再搭茬。

    “陛下,先前老臣听闻周侍郎所言,知晓这水泥要用大量石灰岩和铁矿黏土。

    老臣请议,工部应立即着手查明京师附近矿产,同时增设人手,提前部署勘明天下矿产一事。”

    这次出声的是次辅杨荣,杨荣的话一语中的,李天很是满意,微微颔首表示肯定,看向了吴中道:

    “吴尚书,杨阁老所言,你以为如何?”

    “回禀陛下,杨阁老所言臣深以为同,但依臣之见,此事单单是我工部操持还不够,还需陛下派出一军兵马协同。”

    先是对杨荣的话表示赞同,然后提出自己的要求,吴中这么一番官场老油子的操作,让李天很是不由侧目。

    摆了摆手,示意吴中回身落座,李天转脸看向一直没作声的黄准几人道:

    “仲常,宗于,你们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

    “陛下,杨阁老和吴尚书所言很是周全,微臣没什么要补充了。”

    “微臣也是。”

    李天不嫌麻烦的向黄准任瑾发问,并非杨荣和吴中的话真就有什么纰漏,主要还是照顾一下两人的面子,阁老的颜面,还是很重要的。

    点头示意,李天没有再问周镇,周镇虽然也是三品大员,但这种程度的阁议,他还不够格给杨荣补充发言。

    “好,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那就听旨吧。”

    话音落地,杨士奇领着头闻声而起,一干重臣皆是身子微躬,静候旨意。

    “吴中,朕知道工部已有营缮,都水,虞衡,屯田四司。从今日起工部再加一司,就叫水泥司,你亲自担任郎中,专门署理水泥一事。”

    “微臣接旨。”

    第一道旨意言罢,李天顿了一顿,环视众人一圈,慢条斯理继续道:

    “周镇身为工部左侍郎,最近却在一直帮朕督造水泥,工部侍郎一职,显然已经不太适合。

    水泥朕本意是要在天工院烧制,但因天工院还未建成,才不得不将就在了天工局衙门,子荣。”

    “老臣在。”杨荣立即应声道。

    “天工院属吏你调派的如何了,副院长一职可还有空缺?”

    “陛下恕罪,天工院属官眼下多是工部主事等兼任,老臣还未调一人。”

    听见杨荣这话,李天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这是出现人才短缺了啊。

    不过还好工举考试马上就会开始,撑过这段时间情况应该会改善不少,眉头舒展,不再思索,李天恩了一声,点了点头:

    “那正好,从今日起周镇就调任天工院,任副院长一职吧。”

    天工院是三品衙门,院长正三品,副院长自然只有从三品,但周镇毫不在意掉了半级,闻言脸色欣喜的当即拜倒在地:

    “微臣谨遵陛下旨意。”

第一百四十九章 高温锻炉

    把周镇从工部挪到天工院后,李天转脸看向黄准,语气坚定道:

    “仲常,眼下天工局烧制的水泥虽然能用,但还不是最终成品。

    朕已交代周镇,接下来全力试验配比,近日天工局花费必然剧增,你那边上点心,别让周镇为银子一事发愁。”

    “陛下放心,户改之法实行二十日,内城四十五万百姓已尽数绘制完成,户改局账目上除去开支,还有余银一百五十万两之巨。”

    黄准是户改局局长不假,但内阁这一摊子也从未落下,内阁几位阁老对户改局的账目一直很清楚。

    而李天虽然最近没有与黄准君臣密谈,但也一直从江保口中关注着户改之法。

    唯有吴中和周镇,是第一次听到户改局的账目。

    一百五十万两几个字传入耳中,吴中和周镇顿时瞪大了双眼,就如同杨士奇等人先前听到水泥般,嘶哈嘶哈倒吸着凉气。

    最近一直负责烧制水泥的周镇,更是有些汗颜的擦了擦脑门,亏他还担心户改局银钱不够,原来户改局已经富裕到了这种地步啊。

    周镇汗颜的表情落入黄准眼中,黄准抿嘴一笑,极少见的呲了呲牙,一副暴发户的口气大大咧咧道:

    “周院长,户改局现在一日可入白银七八万两,你敞开膀子花就是了。”

    “阁老仗义,下官感激不尽。”

    见黄局长还给周镇装上逼了,李天哼笑着撇了撇嘴,索性摆手让众人都坐下,看向周镇意味深长道:

    “周镇,天工局现在最大的开销一是建造煅烧炉,二是工钱薪俸。

    但既然黄局长都发话了,朕看你不如直接去城外选个地方,先把高温锻炉建起来。”

    几个破炉子能花多少银子,黄准毫不在乎的抿着嘴角,接过话茬看向周镇朗声道:

    “周院长,本阁说话算数,陛下说的高温锻炉,户改局先给你安排五百座。”

    天工局现在用的还是泥糊的砖石炉子,温度虽然也能勉强达到烧制水泥的要求,但得烧上百斤的石炭,着实浪费。

    周镇前两日得了李天指点,其实早就想换水泥条石的高温锻炉,眼下见黄大局长这么大方,当即深深一礼道:

    “下官万谢黄阁老鼎力相助。”

    看着黄准二人一来一回将此事定下,李天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看向黄准嬉笑不已道:

    “仲常,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接下来户改之法你可得抓点紧了。”

    “陛下说笑,微臣操持户改之法已有……”正说着话,黄准突然感觉好像哪里不太对劲,话头戛然而止,微抿着嘴道:

    “敢问陛下,烧制水泥所用的高温锻炉,要多少银子一座?”

    “不多不多,一座至多两千两银子。”悠哉摆着手,李天大笑不已。

    一座两千两,十座两万两,一百座二十万两,那五百做就是……一百万两!

    简单一算,算出了一百万两的花销,黄准幸甚至哉的笑脸顿时垮了,咽了口吐沫,不死心道:

    “陛下,微臣虽然不懂土木营建,但也知所谓的锻造炉,多是用砖石建造糯米灰浆封皮,一座五十两银子就不得了,怎可能要两千两?”

    看着黄准一脸我想反悔的意味,李天哼笑了两声,佯怒道:

    “自己挖坑自己跳,现在还想不认账,好你个黄仲常,朕以前怎么就没发现你这么无耻。”

    “微臣这算哪门子无耻,户改局的银子都是陛下的,微臣这叫忠于君事,尽职尽责。”

    “得了吧,得便宜还卖乖,卖丢了知道心疼了。”装出一连不耐烦的神情怼了黄准两句,李天看向周镇道:

    “周镇,告诉他,为何高温锻炉如此昂贵。”

    黄准一泡屎拉裤兜子里难受的很,周镇这会儿可是美得浑身发飘。

    高温锻炉在他跟皇上的计划里,那是以后天工局要自己承建的项目,黄阁老一开口,就为他省去了百万两银子,这让他如何不心生感动。

    强憋着笑咳嗽了两声,周镇一板正经的解释道:

    “黄阁老可能不清楚,烧制水泥所需的温度极高,天工局现在的炉子虽然也能用,但是对石炭的浪费极大。

    高温锻炉便不一样了,高温锻炉用黄泥封里,水泥封面,不但会用最好的条石,还会用到百锻钢制成的风箱,上好牛筋驴皮制成的出料口。

    而且烧制水泥时粉尘极大,为了不影响百姓,还得建一个占地千亩的大作坊。”

    周镇一番话说得黄准只觉牙根子泛酸,皇上金吾卫军中的郎将,才能配上一身百锻鱼鳞甲,周镇居然要用百锻钢做风箱?

    “周院长不必再说了,本阁掏银子就是了。”

    不愿在一帮同僚面前丢人,黄准发誓以后要痛定思痛,十分肉疼的出声道。

    “黄阁老稍安勿躁,下官还没说完呢,这高温锻炉虽然所需材料不菲,但确实使不了两千两银子。”

    “本阁就知道。”

    听见这话,黄准当即哼了一声,委屈的嘟囔出声道:“皇上就会吓唬我。”

    周镇这会心神安定的就好像泛舟游湖的老头,慢悠悠道:

    “陛下并未吓唬阁老,之所以一座高温锻炉要两千两银子,只是因为其比传统的泥炉大了十倍有余。”

    当啷一声,黄准一不留神左右脚互踩了一波,跌坐在了地上。

    周镇见状吓了一跳,赶忙上前将黄准搀起:

    “阁老不必惊奇,十倍的锻炉还只是暂定,若是技艺允许,二十倍,三十倍的锻炉也可建得。”

    “别说了,阁议结束后你跟本阁去趟户改局,本阁一次给你一百四十万两,以后你再也不要找本阁了。”说罢,黄准看向李天:

    “微臣恳求陛下恩准。”

    “黄准,水泥司以后说不定比你户改局还要富,你当真想好了?”

    “想好了,陛下,微臣想的再清楚不过了。”

    “那行,朕准了,周镇,一会儿阁议结束你就跟着黄大局长去取银子吧。”

    一下子就有一百多万两银子到手,周镇此刻心情那叫一个舒畅,朝黄准又是深深一礼,口中连呼陛下万岁。

第一百五十章 新鲜血液

    黄大局长半刻钟不到,便将一百多万两银子易手周镇,如此惊天动地的气魄,让内阁的气氛顿时欢快不少。

    此事了了,李天投以黄准一个赞赏的眼神,转而看向吴中开始最后部署。

    “吴尚书,水泥配比一事想来要不了多少时日。这几日你可多来内阁几趟,与士奇他们商讨一下城中街道规划。

    届时成品水泥一旦出炉,工部便可马上着手改造城中街道。”

    “微臣遵旨。”

    微微颔首,李天不自觉嗒嗒敲着桌案,思索着还有什么没有商议。

    调任周镇任职天工院,设立工部水泥司勘探矿产,敲定高温锻炉营建,安排吴中对京城街道开展二次规划,似乎该讨论的都讨论了。

    “陛下,微臣请议,吸纳吴尚书和周院长入思危局。”一直没作声的任瑾站了起来,躬身拜道。

    任瑾的请议虽然莽撞,但实际上却是正中了他下怀。

    吴中的天工局以后是要管天下产权专利的,周镇所操持的水泥一事,也是变法之本,国器所在。

    这两人不管从哪方面说,也早该进思危局接受思想熏陶了。神色一振,李天啪的一拍大腿,恍然所思道:

    “朕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了。”

    思危局?

    吴中周镇二人闻言,相互对视了一眼,皆是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重新收拾好了情绪,李天双目一凛,换上一副郑重至极的神色,看向任瑾道:

    “宗于,既然是你请议,那便由你来说吧。”

    拱手口称遵旨,任瑾脸色同样很是严肃,转身面朝吴中周镇二人道:

    “吴尚书,周院长,思危局乃是陛下在朝中秘密设立的无品衙门。

    思危局的宗旨有三,一为忠君报国,尽职尽责。二为造福百姓,缔造盛世。三为推行变法,商定国策。

    皇上乃首任局长,我等内阁四人是第一批加入的成员,你们可愿做第二批?”

    任瑾一番语毕,吴中听蒙了,周镇更是彻底傻掉了。

    这他娘老子的叫无品衙门?

    皇上任主官,阁老任属官,天底下哪有这么疯狂的无品衙门。无品衙门难道不是各地县衙所设的不入流小吏吗?

    李天与杨士奇等一干重臣,看着吴中二人满脸呆滞两眼出神,皆是笑笑不说话,静静等其理清思绪。

    周镇还没从呆滞中回过神,吴中年龄稍长,已经渐渐迷瞪过来。

    虽然把掉在地上的下巴,重新捡起来安在了嘴上,吴中此刻心中依然是翻江倒海,万千思绪乱成一团。

    任瑾所说的三条宗旨第一条,吴中还不怎么感到震动,毕竟忠君报国乃是臣子本分,也是他一直恪守的行为准则。

    但从第二条开始,吴中浑身的血液就开始加速了。

    造福百姓,缔造盛世。

    这八个字看上去似乎没那么复杂,但先帝在位时,天下不论是各地官员,还是寻常百姓,可都公认永乐盛世了啊。

    有了这个前提,吴中再想起缔造盛世四个字,怎么想怎么别扭。

    皇上这是要创造比先帝在位时更辉煌的盛世?还是在皇上眼中,先帝在位时所谓的盛世根本就不算盛世?

    至于第三条,吴中更是连想都不敢想了。

    推行变法,商定国策。前者本来就是皇上现在所秉持的,后者则是他这个正二品的工部尚书,一直都有的权利。

    但能让任瑾堂堂阁老肃言的东西,又岂会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吴中自问自己虽然不算智慧超群,但也绝称不上蠢笨如猪。

    在他看来,所谓推行变法,其实质根本就是皇上亲自下场,召集朝中保皇一派。

    至于商定国策,则有两层含义,一层意味着在皇上心中分量更重,一层则代表着简在帝心的免死之权。

    这么一通想下来,吴中心中百感交集,但后背却是竖起了寒毛,冷汗津津湿透了官袍。

    原因无他,既是秘密衙门,他若是不应,向来今日也走不出内阁的门了。

    “陛下,微臣愿意加入。”

    刚从呆滞中回过神来,周镇便纳头拜地,慷慨激昂道。

    李天端坐上位,看的可谓清清楚楚,吴中一直在琢磨,周镇则一直在失神。他本以为最先开口的应该是老油子吴中,可谁知竟是周镇先开口了。

    “周镇,你可想清楚了,朕的思危局可是只能入,不能退。”

    “陛下,微臣想清楚了,微臣愿意加入,微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愿为盛世肝脑涂地。”

    见周镇已经嗷嗷叫开始表忠心,吴中也等不及了。

    他一个工部尚书能在内阁待上一个时辰,已经是几年难得一回,眼下还有这种跟皇上搭班的机会,傻子才会拒绝。

    “陛下,微臣也愿意加入思危局,微臣沉浮官场二十余年,从未像今日这般心神震动。”

    老油子一出手,就知道功夫有没有,吴中带着哭腔的泣诉一出来,杨士奇几人便都被其吸引了。

    任瑾更是连忙上前,亲自搀起比自己年长一些的吴中道:

    “吴尚书不必如此,陛下早知吴尚书的心意了。”

    吴中激动地连连点头,泪眼婆娑的看向李天,仿若是在看自己新纳的第八房小妾。

    被吴中的眼神看的有些不自在,李天咳嗽了两声,站起身来,忽的一笑道:

    “朕以思危局局长的身份,欢迎二位加入。”

    “微臣见过局长。”

    “微臣叩谢陛下。”

    吴中周镇二人一前一后,异口同声的拜倒在地道。

    深深看了吴中一眼,李天不由哼笑了两声,摆着手示意二人回身落座,笑盈盈道:

    “士奇那里有思危局的章程细则,你们平常无事可来看看,自今日起,你们皆可自由出入朕的御书房理政殿,以及内阁东厂。”

    这次吴中安分了很多,闻言与周镇一起老老实实的拜了句微臣遵旨。

    思危局一下子吸收进来两个新鲜血液,李天心情大好,见后阁外人影闪动,知道旁人不敢靠近,高声道:

    “江保。”

    “诶,陛下,老奴在。”

    “去见御膳监传些吃食过来,朕与阁老们说半天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886/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明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所写的《我在明朝当皇帝》为转载作品,我在明朝当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明朝当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明朝当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明朝当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明朝当皇帝介绍:
一梦过后,李天竟然穿越成了皇帝!
我的个乖乖,后宫佳丽三千啊!
那可是李天的梦想,这一刻,梦想成真,三千佳丽排队吧……我在明朝当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明朝当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明朝当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