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明朝当皇帝TXT下载我在明朝当皇帝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明朝当皇帝全文阅读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     我在明朝当皇帝txt下载     我在明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一章 身份证样图

    出了内房,看着翘首以待的一众画师匠人,李天含笑道:

    “黄局长乏了歇息一会,你们谁负责作画一事,站出来让朕瞧瞧。”

    李天话语落地,三名衣装各异的画师便站了出来。

    第一位一身青袍,头戴子午冠,整个就一道士打扮,躬身作揖道:

    “小道李在野,擅长山水江河之画,遵黄局长之命,暂领副局长一职,见过陛下。”

    李天笑眯眯的点着头,顺势坐到了人群之中,看向第二位画师。

    只见第二位画师一身佛门素袍,头上戴着居士冠,腰间配着度牒,双手合十道:

    “阿弥陀佛,小僧彭想,号静安,擅长山间田野,花鸟鱼虫之画,与李副局长一样,暂领副局长一职,见过陛下。”

    第三位画师就正常多了,一袭纯白的儒袍,腰间配着几枚玉珠,躬身行礼道:

    “微臣文思院金器使戴进,参见陛下。”

    李天微微颔首,他记得文思院是工部的一个下属机构,主要便是负责在各种器具上勾勒图画,这个叫戴进能被黄准挖到户改局来,看来也是个画中高手。

    “朕听说诸位已画了不少样图,可否让朕一观?”

    李天沉声说道。

    在场的几十位画师中,唯有戴进是官场中人,拱手一礼,赶忙给皇帝拿来了一卷样图。

    样图不大,也就跟后世的A4纸差不多大小,翻看着样图,李天脸上的笑意愈发浓厚。

    术业有专攻,这不服不行啊。

    这些样图每一张都画的活灵活现,很是逼真。

    说实话,李天觉得让这些画师来画这种东西,真是大材小用了。

    继续翻看着样图,李天突然瞅见了一张眼熟的,单独抽出来,不由得朗声大笑起来。

    只见这张样图上面,是一个蓬头垢面,身着红袍官服的三品大员,一旁还用馆阁体写着身份详略。

    姓黄;名准;字仲常。

    户籍:官籍;阴阳:阳。

    身份:武英殿大学士,户改局局长,一品荣禄大夫;

    籍贯:浙江温州府永嘉县育才坊东南;

    住所:北直隶顺天府正阳大街南桥街七户。

    身份证衙门:顺天府户改局。

    生辰:丁未年六月

    阴阳代指男女,比后世多了户籍身份,少了民族身份证号。

    看着已经和后世身份证相差不大的身份详略,李天颇有感触。

    户籍没办法,这是朱元璋亲自定下的九籍制,把天下人等分成了民籍,军籍,官籍,匠籍,灶籍,医籍,盐籍,商籍,儒籍九个户籍。

    李天虽然有想过废除,但想想古代可怜的通信能力,李天还是决定暂时搁置一边,毕竟就统治而言,九籍制还是十分有用的。

    至于身份,这便是专门针对官员的一栏了,毕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大部分一辈子都是农户或者商户。

    民族不必多说,大明奉承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根本不存在其他民族这么一说。

    身份证号,这是最没有法子的一栏了。

    明朝虽然已经有阿拉伯数字,但根本没人用,就算真的编区写上,也不一定有人能看懂。

    感慨了一番,李天把样图递还给了戴进,起身道:

    “诸位的绘画技艺皆炉火纯青,朕心甚慰。

    朕答应尔等,凡是参与户改一事的画师和匠人,不论此前是何身份,户改局将永远为其保留九品户改参员一职。”

    李天话音落地,院内的所有的画师和匠人皆是面露狂喜,轰然跪地,高呼万岁。

    户改参员一职虽然只有九品,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官啊。

    上公堂不用跪,犯了罪不受刑,减税,免徭役......一大堆只有当官才能享受的特权,就这么唾手可得了。

    而且对于普通匠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随时转成官籍,要知道在明朝,匠籍和商籍可是走到哪都比别人低一头。

    出了户改局衙门,也就是所谓的户部后院,李天给夏元吉打了个招呼后,便上了龙辇准备回宫。

    当然,临走之前,李天又享受了一波群臣恭送的快乐。

    王福王大公公这次没掉链子,早早让一个龙辇太监腾出了位置,哼哧哼哧的扛着龙辇,恭声道:

    “陛下,再往前就是奉天门,敢问陛下可是要去御书房?”

    马上就又要到用膳的时候了,李天打了个哈欠,言简意赅道:

    “坤宁殿。”

    听到坤宁殿三个字,王福偷偷瞧了皇上一眼,见皇上没注意自己,王福赶忙让先前腾位置的小太监上场。

    坤宁殿离奉天门可还远着呢,他可不傻。

    等距离坤宁殿近在咫尺,王福又重新上场,作出一副使出了全身力气的模样,恭声道:

    “陛下,坤宁殿到了。”

    李天虽然一路上都眯着眼养神,但王福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当即出声笑道:

    “王福,朕突然想吃廊坊大街南头那家的雪花糕了。”

    “老奴...老奴这就去。”

    王福打了个踉跄,赶忙应道。

    .......

    听到皇上来了,正在后殿看书的张皇后赶忙起身出迎,最近皇上来坤宁殿来的很是频繁,她别提多高兴了。

    迎着李天进了内殿,张皇后满眼笑意道:

    “陛下可是要和妾身一起用膳?”

    李天微微颔首,一把揽过张皇后的细腰,琢磨着要怎么跟张皇后说张永阳的事情。

    身为帝后,张皇后心思十分细腻,察觉皇上有话要说,摆手摈退左右,温声道:

    “陛下可是有话要对妾身说。”

    李天沉吟片刻,还是觉得委婉些比较妥当,沉声道:

    “听说朕的小舅子现在羽林卫任千户一职?”

    张皇后何等聪颖,马上便反应过来,定是自己那个弟弟闯了大祸,传到了皇上耳边,当即欠身道:

    “陛下,妾身虽与胞弟一母同胞,但若是其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陛下不必顾忌妾身,好生教训他便是了。”

    看着张皇后一脸大义灭亲的神色,李天不由得莞尔一笑。

    张皇后嘴上说着不必顾忌她,却用了教训二字,不还是希望自己从轻处罚。

    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李天也懒得找分寸,当即道:

    “朕就不管了,皇后自己问罢处置便是。”

第三十二章 春宵一刻

    和皇后一起用完晚膳,李天百无聊赖的倚在龙榻上歇息,脑海里琢磨着后日的首次上朝。

    算上昏迷的日子,他穿越到明朝也有十三天了。

    按照明朝祖制,皇帝驾崩要停朝十五日,国丧一个月,也就说后天,便是他第一次上早朝的日子。

    张皇后不敢打搅他思考,半跪在李天脚边,温柔的捶着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张永阳的事情,李天总觉得张皇后今日格外乖巧,抿笑道:

    “皇后在担心朕的小舅子?”

    被李天戳破心中所想,张皇后明亮的杏眼顿时蒙上了一层水雾,柔声道:

    “妾身就只有永日一个弟弟,还望陛下开恩。”

    李天哑然失笑,说好的不必顾忌呢,血缘至亲果然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软肋啊。

    拉过张皇后的小手放在掌中,轻拍了两下,李天带着几分无奈的语气道:

    “永日也只是做了权贵们都做的事情罢了,皇后不必太过忧心。”

    “啊。”张皇后轻呼出声道:

    “永日也在京中开了青楼赌场?这个混账小子,妾身早就警告过他,不许掺和那些腌臜事,免得抹黑陛下的脸面。”

    看着皇后倒立竖起的秀眉,李天顺手将其拽入了怀中,温声道:

    “那倒不至于,他只是收纳了许多百姓的家产,帮他们免了朝廷的税银罢了。”

    张皇后闻言松了口气,旋即倚在李天的胸口道:

    “陛下放心,妾身明日就让人把那个臭小子撵回彭城去。”

    李天两眼微凛,淡淡道:

    “回彭城一段日子也好,接下来的京城,怕是会很不平静。”

    张皇后听出李天话语中淡淡的杀气,心中一沉,打定主意,明日就把胞弟赶回彭城。

    张永日一事暂且翻篇,李天帮着张皇后开始处理内阁送来的奏本。

    时间一分一秒的缓缓流逝,待坤宁殿内外都点上了烛灯,李天抿了口茶,搁笔起身道:

    “天色不早了,伶儿,你我早些就寝吧。”

    皇帝开口,皇后莫敢不从。

    不过今夜,注定是让李天难忘的一夜。

    带着几分愧疚的张皇后,在今夜使出了浑身解数。

    饶是以李天这种强悍的体魄,都觉得自己有些支撑不住。

    不过男人嘛,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说不行。

    看着怀里的娇人喘息声越来越粗重,李天嘿嘿一笑,一个翻身,又将对方压在了身下。

    让人脸红的声音响彻寝宫,就连宫外侍候的宫女,脑海中也浮现出皇帝大杀四方的身姿。

    寝宫内,云雨渐落。

    看着娇弱无力的皇后,李天心满意足,将其横腰抱到偏榻上,理了下她的耳边青丝,揽怀沉然睡去。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李天破天荒的起了个大早,看着天边微亮的晨光,只觉得神清气爽。

    “王福?王福?”

    李天随口喊道。

    “诶,陛下,老奴在呢。”

    王福恭敬激动的声音自殿外传来。

    卧槽!李天吃了一惊,他就是随口一喊,没想到王福居然真在外边。

    殿外的王福,这会儿心中也满是激动,皇上终于不找江保了。

    他每日天没亮就守在寝殿外的辛苦,就凭皇上这两声王福,值了!

    “陛下,可要让浴房准备热水?”

    恩?

    李天刚刚升起的一丝感动瞬间消失不见,王福这个老东西居然敢偷听他和皇后办事?

    其实李天完全误会王福了,身为一个没有卵蛋的太监,王福一直觉得早间洗个澡,干干净净的,才能更好的侍候皇上。

    “陛下,妾身是得洗浴了。”

    张皇后不知何时醒了,半撑着身子柔声道。

    “可是朕把你吵醒了?”

    李天见状,赶忙拿起一旁的银丝棉披盖在张皇后身上。

    看着皇帝贴心的小举动,张皇后心中甜蜜,摇了摇头道:

    “不怪陛下,妾身往日也都是这个时辰起。”

    .....

    草草与皇后一起用过早膳,李天乘着龙辇到了御书房,开始每天雷打不动的修炼。

    回想着昨夜皇后连龙榻都抓不住的娇怜模样,李天不由得感叹,这固阳九式是真他妈给力。

    他这才练到第二式,就能战斗到三更天,那要是练到第九式,还不得把龙床弄塌了。

    驾轻就熟的运行着体内真气,李天的气息渐渐开始变得愈发悠长。

    御书房外。

    王福正打着哈欠给皇帝守门,小方子赶忙凑上前道:

    “二祖宗,要不您去偏房歇会,有事孙子马上叫您。”

    王福困得哈欠一个连一个,强打起精神道:

    “不行,咱家身为御马监大总管,必须得守着陛下。”

    小方子暗暗撇嘴,都困的开始说胡话了,还守呢?

    “二祖宗,陛下一练功就是一上午,练功期间谁也不见,祖宗自可放心的歇上一会儿。”

    昨个儿跑半个京城给皇上买雪花糕,今早儿天没亮就爬起来,王福确实是困得不行了,有些意动道:

    “真的?”

    “二祖宗这叫什么话,孙子哪敢骗您呐。”

    “那...那咱家就去歇一会儿,陛下要是喊咱家,你马上把咱家叫起来。”

    “二祖宗把心放到肚子里,孙子不是不懂事的人。”

    小方子脸上几近谄媚,讨好道。

    王福点了点头,一转角进了专供守夜太监歇息的偏房,倒头就睡。

    这边王福刚呼呼大睡,殊不知御书房外,他最不想见到的人已然出现。

    “祖宗,您可回来了,小方子想死您了。”

    看着一把鼻子一把泪的小方子,江保哼笑了两声道:

    “王福那个老东西呢?”

    小方子闻言,马上换上一副无可奈何的口气道:

    “王总管去偏房睡大觉了。”

    江保一双老眼微眯,陛下正在练功,王福不在外面小心侍候,居然还敢去偏房睡觉,好大的胆子!

    暗含着怒火,江保推门而入,轻声道:

    “陛下,老奴回来了。”

    李天闻声睁开了双眼,见是一席青衣太监服的江保,不由得莞尔道:

    “黄严对你这个老马夫可还满意?”

第三十三章 帝王之术

    江保看着皇上的笑容,惶然拜道在地。

    “陛下,老奴知错了。”

    看着江保匍匐在地的恭敬模样,李天抿嘴一笑,淡然道:

    “说吧,黄严查出什么来了?”

    江保虽然被贬到东厂做马夫,但黄严却也不敢真把江保当马夫使唤。

    宫里宫外,谁不知道江保卸任御马监总管一职后,御马监总管一职便一直空缺。

    话说回来,圣上若真放弃江保,也不会把江保贬到东厂,而是直接就在廷内问斩。

    旁人能想明白的事情,老人精江保怎么会想不明白,所以一进东厂,江保便辅助黄严全力调查锦衣卫。

    刘纲在任时,东厂确实处处受肘,一无所得,但刘纲一跑,东厂不过三五日,便大有所获,这也是江保来拜见李天的主要原因。

    只见江保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名单,恭敬呈上御案道:

    “回禀陛下,据黄提督和老奴调查,锦衣卫这些年来借着皇权特许,先斩后奏八个字,将无数地方官员投入诏狱,只有官员主动奉上大量钱财后,锦衣卫才会放人。

    不仅如此,浙江锦衣卫千户石立和山东锦衣卫千户谭禁,更是直接插手地方政务,代管盐运和铁运,从中谋取大量钱财。”

    看着名单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李天怒火渐起,在听到居然有锦衣卫插手地方政务后,李天更是怒火中烧。

    盐铁一事,向来是由朝廷官营,每年的税赋中,盐铁至少要占三成。

    锦衣卫自诩为皇帝最信任的鹰犬,居然敢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深吸了口气,李天沉声道:“刘纲知晓这些事吗?”

    江保闻言脸色一滞,恭声道:

    “这个老奴倒是不清楚,但浙江山东两地之事,刘纲应该并未参与其中。”

    听到江保说刘纲并未参与其中,李天挑了挑眉,心中疑云窦生。

    下属犯法,上司不知,难不成刘纲被架空了?

    李天还没想明白,却听江保继续说道:

    “黄提督虽想抓几个人问问,但没有陛下旨意,黄提督也不敢妄自行动。

    不过陛下,恕老奴斗胆直言,锦衣卫里里外外已烂透了,老奴曾见过锦衣卫一小旗,每隔几日便进出海狮楼,大肆吃喝。”

    海狮楼号称京城八大酒楼之一,李天那日在小茶馆便多有耳闻,据说在海狮楼吃一顿饭,便要五两银子。

    正三品的六部尚书,一月俸禄才不过二十两银子,海狮楼消费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至于锦衣卫小旗,仅是管着十个人的七品小官罢了。

    李天确实很愤怒,不过他也不会全然只听江保的一面之词,毕竟东厂与锦衣卫速来不合,也许是黄严刻意夸大。

    作为皇帝,他有自己的解决办法。

    沉吟片刻,李天把手中的名单直接扔进了火盆,开口道:

    “告诉黄严,不要再查了。

    另外传朕旨意,擢升锦衣卫左指挥使纪勉为总指挥使,罢免锦衣卫右指挥使卢恭,令其三日之内,自缚进京请罪。”

    见皇上把名单给烧了,江保脸色急变道:

    “陛下,这名单只有一份。”

    李天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目光灼灼的看向江保,话锋一转道:

    “江保,朕若是让你回来,你可愿意?”

    江保做梦都想回到皇上身边,当即哐哐磕起头来,老眼婆娑道:

    “承蒙陛下不弃,老奴绝不会再做贪墨之事。”

    “轻点磕,别又把朕的地砖磕裂了。”

    江保闻言,赶忙小心擦拭着地砖,咧着嘴哽咽道:

    “陛下放心,以后御书房的地砖再也不会裂了。”

    上次御书房的地砖裂,便是江保请罪的时候磕的,江保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他再也不会因为犯错,而把御书房的地砖磕裂了。

    一张一弛的效果已经达到,李天相信江保以后会老实不少,释然一笑道:

    “行了,你御马监大总管的位置朕还给你留着呢。”

    江保宛如一个受委屈的小媳妇般抿着眼泪,心中却满是重回李天身边的喜悦,哽咽道:

    “老奴知道,老奴知道陛下没弃了老奴。”

    江保这番话可谓是发自肺腑,一朝从皇帝内侍变成东厂马夫,此中滋味,江保可谓是深有感触。

    御书房偏房中。

    做了噩梦,梦到江保官复原职的王福猛然惊醒,蹬蹬蹬跑到了御书房门外,听到里面的动静,心中一跳:

    “小方子,陛下练功的时候不是谁都不见吗?里面是谁?”

    小方子脸色微变,讨好着笑道:

    “回二祖宗的话,里面是江公公。”

    “江公公?”王福脸色勃然大变,难不成是噩梦成真了,一脚把小方子蹬了个四脚朝天,愤然道:

    “好你个吃里扒外的东西,竟敢哄骗咱家睡觉,咱家要你的命!”

    小方子心里别提多委屈了,他哪知道江大公公突然回来,赶忙爬起身道:

    “二祖宗,这事真跟孙子无关,江公公去了东厂,东厂可是历来就有进出御书房的权利。”

    王福才不管那么多,在他看来,就是江保和小方子合起伙来把他耍了,不然为什么他一睡觉,江保就进去了。

    “别叫我二祖宗,咱家没你这样的孙子。”

    说着,王福又是一脚,把小方子踹了个狗啃屎。

    小方子摔得生疼,却也不敢叫出声来,脑子一转,干脆直接闭眼装晕。

    见小方子倒地装晕,王福气的咬牙切齿,直接一拳招呼到了小方子脸上,低声道:

    “好你个王八蛋,还敢在咱家面前演戏,咱家演戏的时候,你卵子还没割呢?”

    .......

    御书房内,江保已经收拾好情绪,听到门外的响声,连忙起身道:

    “陛下,王公公好像和小方子打起来了,老奴要不要出去劝劝。”

    李天想象着王福满脸涨红的模样,忍俊不禁摆了摆手,扶额道:

    “由王福去吧,免得王福一会儿知道你回来了,憋出内伤。”

    听出了皇上在开玩笑,江保胆子也大了几分,附和道:

    “陛下不必担心,王公公若是憋出内伤,老奴大不了费点真气,帮他理顺了便是。”

    李天闻言哈哈大笑,江保练得可是阴功,一掌真气渡进去,王福怕是一时三刻就得找阎王爷报道。

第三十四章 两个活宝

    御书房外。

    小方子这次是真的晕了,看着躺在地上宛如死猪的小方子,王福揉了揉酸痛的拳头,心里解气不少。

    但听着御书房内隐隐约约的交谈声,王福还是气的浑身发抖。

    江保这个老阴货,贪了陛下的皇产还有脸回来,真是一点老脸都不要!

    注视着紧闭的御书房门,王福好想扯开嗓子大喊一声。

    “陛下,您忘了老奴抬的辇,熬的夜了吗?”

    李天当然没忘,御书房内,李天正跟江保说王福抬辇的趣事。

    “王福竟敢在陛下眼皮子底下耍滑头,该他跑半个京城。”

    刘纲咧着嘴笑着,毫不客气道。

    吐槽完王福,李天抿了口茶,话锋一转道:

    “江保,依你之见,朕应该怎么安排王福?”

    先前李天一直跟他说王福糗事之时,江保就在盘算,但江保知道这种事不是他该考虑的,恭声道:

    “老奴都听陛下安排。”

    李天砸吧着嘴,思考了一会,沉声道:

    “那你们二人都跟在朕身边吧,也好互相有个照应。”

    江保心思活泛,哪看不出这是皇上在警告自己,当即拜服道:

    “陛下英明,如此一来王公公若外出办事,老奴也好在陛下身边听候差遣,不至于陛下身边无人可使唤。”

    李天微微颔首,挥了挥手,示意江保叫王福进来。

    江保说的也算个好处,不过他的真正用意,还是想让江保二人都保持危机感,不至于做了皇帝内侍,尾巴就翘到天上。

    想到自己以后就要和王福共同侍奉皇上,江保只觉得好像吞了几只苍蝇,怪恶心的。

    不过江保也明白这都是自己咎由自取,若他没有贪墨皇产,哪还有王福什么事。

    拉开房门,江保挤出了一个笑脸,尽量和气道:

    “王公公,陛下叫你进来。”

    江保僵硬的笑脸在王福看来,完全就是赤裸裸的炫耀。

    不过江保跟陛下谈了这么久,很有可能已经官复原职,王福也不敢发脾气,回了个同样尴尬的笑脸。

    进了御书房,王福瞪着眼睛,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有气势道:

    “陛下,可是要外出?老奴几个时辰没抬辇,胳膊都发痒了。”

    “装模作样。”江保暗暗鄙视,他给皇上找固阳九式的时候,王福还不知道搁哪盖戳呢。

    看着互相不爽的俩人,李天暗暗发笑,脸色一正道:

    “王福,江保想回到朕身边,你可有什么看法?”

    原来江保还没官复原职,王福闻言大喜,当即跪拜在地,恭声劝道:

    “陛下,城中坊间有句老话,叫一次不忠,终身不用。”

    王福的话听的江保直翻白眼,他真想晃晃王福脑子,听听里面有没有水声。

    陛下要不想让他回来,还会问吗?

    王福现在正处于智商滑坡,见陛下没有反驳,当即指着江保呵斥道:

    “陛下饶你一条老命,你还有何脸面回来?”

    江保瞥了眼李天,见皇上又开始扶额摇头,一把将王福拽到身前,低声告诉了王福实情。

    王福闻言一愣,掉线的智商终于上线,吃力的挤出个笑脸道:

    “以后江公公与我一起侍奉陛下,还望江公公多有担待。”

    “担待个屁。”江保拱手朝李天一拜,恶狠狠道:

    “王福,咱家今个儿当真陛下的面奉劝你一句,再耍小聪明,咱家的阴风掌可不是吃素的。”

    王福脸色一耷拉,作势就坐地上哭嚎起来:

    “陛下,您听听,江公公他要一掌拍死老奴啊。”

    王福身为内廷十二监之一的印绶监总管,江保以前也和王福打过交道,可在江保的记忆中,王福可不是这般模样啊。

    看着不过只言片语就开始各展神通的两人,李天哑然失笑,真特么是两个活宝。

    “都别吵了,朕特设左右内侍总管二人,品阶暂定五品,你二人即刻起,便是内廷第一任左右总管。”

    皇上口含天宪,金口玉言,江保和王福闻言赶忙拜道在地:

    “老奴万谢皇恩。”

    言罢,王福嘴角一咧,看向江保,笑出了声道:

    “咱家现在是内侍左总管,与你平起平坐,你若是再敢拿阴风掌吓唬咱家,咱家必会向陛下禀奏。”

    先前已经出够风头,江保耷拉着嘴角不再反驳,恭声看向李天道:

    “陛下,那老奴先回东厂给黄提督复命。”

    李天嗯了一声,转而看向王福道:

    “去把小方子送到太医院去,以后再在朕的御书房外打闹,朕饶不了你。”

    王福闻言面露愧色,连连称是,心中却是喜不自胜。

    今个儿他可是占了大便宜,非但没有被撵回印绶监,还与江保平起平坐了,要论宫中资历,比他资格老的大太监那可有的是。

    ......

    自御书房的圣旨传到了内阁,整个内阁皆是一片哗然。

    自太祖朱元璋创立锦衣卫时起,还从未有过锦衣卫指挥使被罢免的情况发生。

    不过一众学士翰林也不至于太过惊奇,毕竟锦衣卫总指挥使带犯人跑了,也是大明自开国以来第一遭。

    罢免锦衣卫指挥使一事重大,文华殿大学士任瑾没让翰林动手,亲自拟好旨意,前往御书房请李天过目。

    御书房中,任瑾端正而立,李天看过圣旨后,点头道:

    “拟的不错,让都察院尽快送往南北镇抚司。”

    任瑾有些摸不准皇帝心里在想什么。

    要知道,自锦衣卫成立以来,向来是独立于朝廷之外,不在六部管辖之中,所有人事任免,全部都是内廷太监直接负责。

    让内阁拟旨,都察院递送,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见皇上没有要说的意思,任瑾也很知趣的没有问,仅是拱手道:

    “臣一会儿就派人送往都察院,敢问陛下,可还有其他要事?”

    看着面容方俊,年龄还不过四十的任瑾,李天突然想起,文华殿大学士似乎还有辅导太子读书一职。

    回想着朱瞻基那日宛如吃秤砣的模样,李天会然一笑道:

    “朕一会儿想去东宫看看太子最近功课如何,宗于你可有空陪朕走一趟?”

    任瑾闻言拱手一拜道:

    “陛下挂念太子功课,臣身为太子之师,焉有不随之理。”

第三十五章 东宫问业

    内阁四位大学士,任瑾虽然年龄最小,但地位却十分特殊。

    因为文华殿大学士,素来便有辅导太子读书一职,不出意外的话,太子登基后,任瑾便会是新一任的首辅大臣。

    李天曾看过任瑾的家世背景,那叫一个坎坷,任瑾十岁时,父母便相继染病身亡,是任瑾的爷爷将其含辛茹苦养大。

    任瑾十分争气,第一次参加科举便高中一甲进士,可惜还没来得及接爷爷进京享福,老人家便撒手而去。

    明朝有丁忧制度,凡是至亲离去,官员无论品阶,必须要停职守丧三年。

    刚刚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的任瑾,就这样又耽搁了三年,待三年丧期结束,任瑾已年过三十。

    不过任瑾也因此得福,因恪守孝道,被吏部特进为光禄寺寺丞。

    在此后十年间,带着孝子光环的任瑾一路高升,最终官拜内阁,荣登武英殿大学士,传为一段美谈。

    皇帝和武英殿大学士联袂驾临东宫,其阵势自然不小,得到消息的朱瞻基赶忙出宫迎接。

    “儿臣拜见父皇。”朱瞻基躬身一礼,转而拜向任瑾:

    “瞻基拜见任师傅。”

    皇帝在场,任瑾不便开口,只是微微颔首。

    看着瘦了一圈的朱瞻基,李天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道:

    “朕和任师傅就是来看看你的学业,不必紧张。”

    朱瞻基闻言身子一抖,想起这几日的粗茶淡饭,强忍着泪流满面的冲动,躬身道:

    “儿臣不紧张。”

    “不紧张就行。”李云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大步朝殿内走去,随口道:

    “对了,你东宫典藏监还有多少银子?”

    听到这无比熟悉的话语,朱瞻基以为父皇又来帮他存银子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爹,儿子没银子了,一文钱银子都没有了。”

    任瑾不明白朱瞻基心里的酸楚,见太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哭鼻子,沉声咳嗽道:

    “殿下,注意仪态。”

    “任师傅,帮我劝劝父皇吧,东宫典藏监真没银子了。”

    朱瞻基毫无形象的擦着眼泪,一把拽住任瑾的胳膊如泣如诉道。

    任瑾皱了皱眉头,心中不解,陛下究竟做了什么,竟惹得太子如此失态。

    “陛下不过是问问典藏监的银子,殿下你何至于此?”

    几步进了省身殿,朱瞻基急的连连摆手,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任师傅,我爹可不是问问,上次他就把典藏监的银子全拿走了,我的亲军都解散了。任师傅,你看看我的脸,是不是瘦了许多。”

    任瑾驻足一看,发现太子确实削瘦了几分,正欲开口,却见皇上折而复返,一脚踢在太子的屁股上。

    “爹,你踢我干啥。”

    朱瞻基揉着屁股,一脸委屈的躲在任瑾身后道。

    “踢你?我咋不踢死你呢?”说着,李天又是一脚奉上。

    “堂堂太子,因为区区一万多两银子哭鼻子,真是不知道丢人。”

    任瑾哪见过皇上这般模样,不过为了避免误伤自己,还是拱手劝谏道:

    “陛下,臣以为教育太子应以言语为主,拳打脚踢,有失陛下威严。”

    朱瞻基听的连连点头,大声道:

    “对,爹,任师傅说的十分在理。”

    看着朱瞻基一脸欠揍的模样,李天冷哼了两声,从怀中掏出一沓银票道:

    “朕不过是想让你体会几日百姓的日子,既然你不明白朕的苦心,那便罢了,真当朕稀罕你那点银子。”

    听着父皇口是心非的话语,朱瞻基暗暗撇嘴,那日明明是内库无银了,跟百姓有什么关系。

    但接过厚厚的一沓银票,朱瞻基马上一脸内疚的拜道在地道:

    “儿臣没能理解父皇的苦心,是儿臣的错,儿臣以后再也不会在宫中哭鼻子了。”

    李天今个儿本来就打算还银子,见朱瞻基如此知趣,也含笑着点了两下头。

    任瑾在一旁捋着胡须,看的暗暗点头。

    陛下语重心长,太子知错能改,父子和睦,当真是大明一大幸事。

    “行了,宗于,让朕看看太子的学业如何。”

    回身坐下,李天抿了口茶道。

    任瑾恭声一应,这可是展示他教学成果的时刻,转身看向朱瞻基道:

    “殿下,《管子•小匡》中,将天下百姓分为士农工商四等,其中以商人最为卑贱,而今大明每年税银商贾所占一成有半,殿下作何解?”

    朱瞻基虽然长得黑,哭鼻子,但提起天下,朱瞻基顿时跟换了个人似的,两眼放光,侃侃而谈道:

    “商贾因其不事农桑,且好钻营趋利,故为天下人所不喜,但在本宫看来,商贾并非一无是处......”

    一场长达半个时辰的学业问答结束,任瑾和朱瞻基二人皆是口干舌燥,李天也对朱瞻基的少敏聪慧有了新的认知。

    他现在算是明白朱棣为什么那么喜欢这个孙子了,就朱瞻基这个智商放在后世,那是妥妥的天才少年。

    任瑾饮了几口茶水润喉,拱手道:

    “陛下,太子学业可还尚可?”

    李天闻言,瞥了眼一脸期待的朱瞻基,放下手中茶盏,脸色一正道:

    “宗于,传朕旨意,自今日起,太子可在内阁观政,自由出入六部衙门,任何人不得阻拦。”

    李天话音落地,朱瞻基激动地满脸涨红,他早就想看看大学士们是如何审阅奏折的了。

    “儿臣万谢父皇恩典。”

    朱瞻基五体投地,声线颤抖道。

    太子学业受到皇上认可,身为太子帝师之一,任瑾也是与有荣焉,笑眯眯的看向朱瞻基道:

    “殿下这次可不要再辜负陛下的苦心。”

    “任师傅但请放心,瞻基一定好好观政,绝不辜负父皇苦心。”

    朱瞻基拍着胸脯,掷地有声的保证道。

    银子也还了,学业也问完了,李天顺势起身道:

    “行了,朕还有要事,你若是有时间,就多去户改局看看,那里才是大明之希望。”

    任瑾也不住的点头,出声附和道:

    “陛下所言不错,身为大明储君,太子你确实应该去户改局学习一番。”

    毕恭毕敬的把李天和任瑾送出了东宫,关上宫门,朱瞻基心中难耐狂喜,一蹦老高,心中暗暗发誓,绝不让父皇和任师傅失望。

第三十六章 御赐蟒服

    出了东宫,任瑾自然要回内阁处理政务,李天也准备回御书房再背背群臣名单。

    与此同时,擢升锦衣卫左指挥使纪勉和罢黜锦衣卫右指挥使卢恭的圣旨,也已经由都察院快马送出。

    锦衣卫乃朱元璋首创,掌刑罚诏狱之事,直接对皇帝负责,一直到洪武二十年才取消。

    但到朱棣时期,为了捕杀建文旧臣,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锦衣卫死灰复燃,且比朱元璋时期权力更大。

    经过整个朱棣时期发展,锦衣卫已经大大超出一卫五千人的编制,且分成了南北二司,还在各省设有十四个千户所。

    其中南镇抚司位于应天府,掌领云贵,两广等七个千户所,而北镇抚司,则就在千步廊大街西廊二栋,掌领陕甘,河南等七个千户所。

    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正堂内。

    一身青色官袍,头戴獬豸冠的都察院御史诸葛正,正高举圣旨,高声道:

    “北镇抚司左指挥使纪勉何在?”

    消息传到后院,正折磨犯人的纪勉,狭长的一双三角眼紧眯,看向身旁百户阴声道:

    “什么时候都察院也敢向我锦衣卫宣旨了?”

    纪勉在家中排行老三,亲近的下属有时也会叫纪勉三爷,只见来报消息的百户舔了舔嘴唇道:

    “三爷,还不都是刘指挥闹得,他这一跑,皇上对整个锦衣卫都起疑心。最近东厂那个老阉货一直小动作不断,三爷您又不是不知道。”

    “刘指挥的舌根子也是你能嚼的?”纪勉脸色陡然一冷,寒声道:“掌嘴,我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停。”

    听着耳光的脆响,纪勉踱步朝外前堂走去,见御史手中真拿着圣旨,脸色微变,神情复杂的拜道在地道:

    “纪勉恭迎圣旨。”

    锦衣卫的存在,把都察院监察百官,弹劾大臣的权力分走了一大半,身为都察院御史,诸葛正对纪勉自然没什么好脸色,打开圣旨不咸不淡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即刻擢升锦衣卫北镇抚司左指挥使纪勉,为锦衣卫总指挥使,钦此。”

    恭敬接过圣旨,看着潇洒离去的都察院御史,纪勉心中没有丝毫喜悦。

    皇上让都察院来宣旨,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啊。

    锦衣卫之所以能临驾百官之上,地位超然,靠的就是皇上对锦衣卫的宠信,若皇上不再宠信锦衣卫,他就是总指挥使又能如何。

    阴沉着脸回到后院,看着脸肿的奇高的百户,纪勉摆了摆手,把圣旨扔在一旁,沉声道:

    “叫杜川过来见我。”

    “小的遵命。”

    百户捂着脸,含糊不清道。

    ......

    杜川是北镇抚司唯二的千户之一,也是纪勉的心腹,奉命匆匆赶来,一进后院便看到了铺在木案上的圣旨,急忙拱手道:

    “卑职恭喜大人高升。”

    使了个眼色,示意杜川坐下,纪勉没好气道:

    “要不是都察院送来的圣旨,说不定老子还真会高兴高兴。”

    “都察院送来的?”杜川倒吸了一口凉气,笑脸瞬间消失不见:

    “是皇上的意思?”

    纪勉微微点头,一双三角眼里满是忧心,若有所思道:

    “皇上可能因为刘指挥逃窜一事,对锦衣卫有了戒心。”

    杜川闻言只觉得后背发粘,想起最近在锦衣卫内上蹿下跳的黄严,低声道:

    “大人,谭千户前两日才刚送来三十万两银子,山东那边不会出问题吧。”

    杜川所言,正是纪勉最为担忧的,看着圣旨上刺眼的都察院大印,纪勉心中噔噔直跳,寒声道:

    “黄严那老阉货狗鼻子灵得很,你马上去山东走一趟,把事情料理干净,记住,一定要干净。”

    “大人放心,卑职晚些时候就出城。”

    “三爷,宫里来人了。”

    一个小百户匆匆闯进后院,禀报道。

    纪勉闻言脸色微变,不过也没多想,转脸看向杜川道:

    “皇上可能是召我进宫述职,你先等着,等我回来再说。”

    宫里的人纪勉是不敢摆臭脸的,到了前堂,看着一张胖脸带笑的王福,纪勉赶忙凑上前掏出了一把银票道:

    “哈哈哈,多日不见,王总管又精神了不少啊。”

    王福笑吟吟的收下银票,开口道:

    “纪总指挥,皇上让咱家来召你进宫。”

    纪勉现在迫切想知道皇上的想法,很是大方的又摸出一把银票,不着痕迹的塞进王福手中道:

    “王总管,陛下召我可是要我述职?”

    两句话的功夫八百两银票收入囊中,王福很是满意,脸上的笑意也愈发浓厚道:

    “纪总指挥不愧是皇上的心腹之臣,不错,皇上正是此意。”

    纪勉闻言松了口气,穿上御赐的斗牛服,腰佩绣春刀,与王福一起进宫。

    进宫的路上,纪勉想了很多,皇上也不一定是对锦衣卫起了戒心,毕竟江保贪墨皇产被贬至东厂也没多久,可能是皇上现在内侍无人,无奈之下才让都察院代为宣旨。

    纪勉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心情顿觉舒缓不少。

    ......

    “卑职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脚踏入御书房,纪勉当即躬身半跪道。

    看着身穿斗牛服,腰佩绣春刀,英姿飒爽的纪勉,李天和善的点着头,笑道:

    “纪总指挥这一身打扮当真是英姿飒爽,尽显锦衣卫威风,来人呐,把朕给纪总指挥准备的蟒服呈上来。”

    李天话音落地,一名小太监呈着御案应声而入。

    明朝赐服制度由来已久,其中便以蟒服最为尊贵,非亲王公侯不能有,纪勉听到皇上要赐他蟒服,感动不已,恭声道:

    “卑职万谢陛下赐服。”

    李天呵呵笑了两声,拾级而下,亲自给纪勉卸去绣春刀,开口道:

    “蟒服玉带朕早就备好了,纪总指挥,还不快换上让朕看看?”

    纪勉激动的点着头,三下五除二脱了身上的斗牛服,换上了蟒服,转着身道:

    “陛下可还满意?”

    “朕太满意了。”李天蹬蹬上了台阶,和纪勉拉开距离。

    只见江保自一旁瞬间出手,将纪勉扣锁在地,高声道:

    “经东厂查明,纪勉总指挥使,揭发浙江千户所千户石立,插手地方政务,把持盐铁,欺君罔上一事属实,陛下特赐一品蟒服。”

第三十七章 让子弹飞一会

    被江保瞬间扣锁在地的纪勉,一时慌了神,满脸惶恐的看向李天道:

    “陛下,卑职冤枉啊,卑职自任职以来一直本本分分,念着陛下隆恩,可从未有过非分之想啊。”

    江保的实力李天还是放心的,悠然坐定,抿了口茶道:

    “朕冤枉你什么了?”

    纪勉闻言一愣,回过神来,仔细想想,发现皇上好像确实没冤枉他什么,脸色一变,转而急声道:

    “卑职也最恨欺君罔上之人,陛下若是想让卑职做证,卑职作证便是,何至于让江大总管扣着卑职。”

    锦衣卫都是个中好手,身为左指挥使的纪勉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看着纪勉一双三角眼滴溜溜的转个不停,李天只觉得心神不安,放下茶盏道:

    “江保,先给朕废了他的脚筋再说。”

    李天话刚出口,纪勉便爆喝出了声,胳膊肌肉隆隆鼓起,撑的蟒袍都崩了丝线。李天看的心惊,作势就要拔手边的绣春刀。

    谁曾想李天刚拔了一半,只听一声惨叫,纪勉宛如烫脚虾般蜷成了一团,抬眼看去,却见江保咧着嘴道:

    “陛下容禀,老奴最见不得有人在陛下面前大呼小叫。”

    看着纪勉痛苦的模样,李天只觉得下身发凉。

    江保这个老阴人,他明明让江保废了纪勉的脚筋,江保却把纪勉的卵蛋给一掌抓爆了。

    目瞪口呆的看着纪勉在地上打滚,李天的嘴角有些抽搐道:

    “给纪勉顺顺气,朕还有话要问他。”

    江保拱手一礼,宛如提鸡崽般把纪勉提了起来,手指连点数下,封住了纪勉的周身经脉。

    察觉体内阴气渐消,脸色惨白的纪勉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

    陛下恐怕早已知道他做的那些勾当,亏他还以为只要让杜川去一趟山东便可高枕无忧。

    看着不停斯哈喘气的纪勉,李天有些不忍直视道:

    “纪勉,你可还有什么要给朕说的。”

    明白东窗已事发的纪勉,不敢再做辩解,咬着牙颤抖不已的拜礼道:

    “卑职...卑职自愿俯首认罪,还请陛下放过卑职的妻儿。”

    “妻儿一事先不急,朕想听听你都认什么罪?”

    自知今天走不出御书房的纪勉,已经心死如灰,只奢望皇上能看在他老实认罪的份上放他家人一马,沙哑道:

    “罪臣要认得罪太多,还劳烦陛下给罪臣一套笔墨。”

    笔墨奉上,纪勉紧咬着牙趴在地上开始写认罪状。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一张尺长的黄纸已经被纪勉写的密密麻麻。

    李天端坐上位,看的暗暗咂舌,示意江保呈上来,却听纪勉出声道:

    “陛下,再给罪臣一张纸罢。”

    不够?

    李天怔住了神,这他妈是干了多少不法的勾当啊。

    “江保,再给他一张。”

    ......

    纪勉趴在地上兢兢战战的写着,李天深吸了口气,沉声道:

    “江保,先把第一张念给朕听。”

    “老奴遵命。”江保咳了咳嗓子,开口道:

    “永乐二十二年三月,纪勉任山西锦衣卫千户,贪图平阳府乡绅钱祖德家产,勾结平阳府通判王达,捏造罪名,将钱祖德一家十三口捕入大牢,殴打致死,得银五万三千两......

    永乐二十二年四月,纪勉得知彰德府知府谭取方之女貌美,求欢不得,将谭取方捕入诏狱严刑拷打,迫使谭为之女谭盈就范......

    永乐二十三年二月,纪勉升任北镇抚司镇抚使,授意时任山西怀庆府百户杜川,为其敛财,敛财一年,得银十万四千两......

    同年五月,纪勉收受山西怀庆府佥事刘甲,贿路三万两,帮其将山西怀庆府通判孙崇远捕入诏狱,捏造罪名,严刑拷打至死。

    永乐二十四年二月,纪勉升任锦衣卫左指挥使,北镇抚司指挥使,授意山东锦衣卫千户谭禁,插手盐铁政务,六个半月,共得银六十七万两。

    永乐二十四年五月......”

    .......

    一共两张认罪状,江保念了将近半个时辰。

    虽然一堆官职和人名听的李天有些头晕,但李天确定了一件事。

    纪勉这个畜生,千刀万剐,凌迟处死都不为过。

    听着自己长篇累牍,罄竹难书的罪行,纪勉拜向李天满脸恳求道:

    “陛下,罪臣已将罪行全部招认,可否能免罪臣妻儿一死。”

    李天冷冷的瞥了纪勉一眼,心中只有滔天的怒火,喝声道:

    “王福,把这个畜生给朕溺死到太液池,尸首扔到正阳门大街上喂狗。”

    “老奴遵旨。”

    被江保一招阴风掌打废的纪勉,已经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王福提着纪勉的脚,便朝御书房外拖去。

    死期临头,纪勉终于感到恐惧,泣不成声的大声求饶起来。

    王福担心纪勉临死再咬他一口,直接给了纪勉一脚,踢得纪勉眼冒金星,再说不出话来。

    御书房内。

    江保也将两张认罪状上的官员点查完毕,开口道:

    “陛下,与纪勉勾结者,三品以下七品以上有四十二人;受其残害冤枉的七品以上官员,共两百三十五人;敛银太多了,老奴一时算不过来。”

    李天深吸着气,怒极反笑道:

    “真好啊,因为这一个纪勉,朕得杀上几十人,给几百人平反。怪不得坊间都想让建文回来,原来症结在这呢。

    江保,你把和纪勉勾结的人都给朕记清楚了,还有一个卢恭,再等等,别急,朕给他们攒够本了再算账。”

    听到皇上提起建文,江保冷汗津津,只觉得心惊肉跳,连忙应道:

    “老奴记住了。”

    “还有,把纪勉揭发浙江锦衣卫千户,朕赐其蟒袍的消息放出去,朕倒要看看卢恭还能不能坐得住。”

    江保连连应声,已然明白皇上这是要让狗咬狗,卢恭一旦得知纪勉靠揭发升职,怕是会马不停蹄的往京城赶。

    想明白这茬,江保赶忙奉上一个马屁。

    “陛下此计当真是精彩妙极,老奴佩服。”

    “行了,你现在马上去北镇抚司的诏狱,亲自给朕接一个人。”

    江保闻言,嘿嘿一笑,挤眉弄眼道:

    “敢问陛下可是张仪良之女张清欢?黄提督早就将其提到东厂,陛下稍等,老奴这就去东厂接张姑娘进宫。”

第三十八章 窈窕佳人

    得益于江保揣摩帝心的本事,张清欢刚被锦衣卫抓到诏狱,便被黄严以调查明教的由头提到了东厂。

    所以这几日来,张清欢并没有受什么委屈。

    不过家奴惨死诏狱,父亲被掠走两件事,仍让张清欢心痛不已,寝食难安。

    得知江总管要带自己进宫,张清欢很是激动,要说这天下谁还能为他爹昭雪平反,那便唯有当今圣上了。

    简单梳洗,换上一身新衣,张清欢迫不及待的跟着江保进了宫城。

    打量着高墙红瓦,大气巍峨的宫城,初次进宫的张清欢紧张的捏着衣角,心中有些发怯。

    这就是大明皇帝住的地方吗?

    一名太监快步走到江保身旁耳语了几句,江保点了点头,转而含笑道:

    “张姑娘,陛下正在内阁与几位阁老议事,咱家先送你去坤宁殿如何?”

    被龙楼凤阁,桂殿兰宫冲击到的张清欢,早已没了官宦家千金的底气,连连点头道:

    “小女都...都听江总管的。”

    ......

    内阁处。

    李天高坐上位,抿着香茗,听着杨士奇等人安排明日上朝一事。

    “宗于,一会儿你拟一道新皇登基的诏书,待陛下率领百官从太庙祭奠先帝回来,你就站在奉天殿门口诵读,届时老夫自会领着百官配合。”

    被点到名字,任瑾拱手一礼:

    “首辅费心。”

    杨士奇微微颔首,转脸拱手拜向李天道:

    “明日乃陛下首次上朝,还望陛下今夜早些歇息,不要误了朝会大事。”

    李天闻言老脸一红,难道自己在臣子的眼中就那么好色?

    放下茶盏,李天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两声:

    “士奇放心,朕自会知会内廷十二监认真对待。”

    目的已经达到,杨士奇点了点头,又跟李天交代了几句需要注意的事项后,便缄口不言。

    李天知道这是有些安排,不便在他这个皇帝面前说,顺势起身道:

    “朕还有点事,章程出来了,派人给江保送一份就行。”

    李天一走,内阁舒缓的气氛陡然一紧,只见杨士奇沉下了脸道:

    “食君俸禄,为君分忧,有些事老夫不便在陛下面前说,想必诸位也能理解。

    子荣,一会儿你以老夫的名义给汉王和赵王府上送一道拜帖,老夫今夜要好好拜访一下两位王爷。”

    ***面色郑重,点了点头,接过话茬道:

    “都察院那边,我也已经敲打过了,明日若是有言官敢不分场合的谏言,我等只管下死手便是。”

    “还有那些勋贵亲王,都给他们送张条子,不要怕得罪,明日哪个称病,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

    出了内阁,回到坤宁殿,李天本以为能休息一会儿,却见张皇后正拿着一本礼部皇册候着。

    被张皇后折腾半天,一身大汗,李天歇坐在龙榻上道:

    “伶儿,可以了吧,朕可是都做对了。”

    张皇后哗啦啦翻着皇册,半晌才合上,一本正经道:

    “这都是明日大朝会的礼仪,陛下切记不能出错,不然被史官记下,惹得后人笑话,陛下可别怪妾身不用心。”

    皇后一番好意,李天也不想平添烦恼,两手作告饶状道:

    “朕的好皇后,朕都记到脑子里了,你要不信,朕把脑子掰开让你看看。”

    把皇册放在一旁,给李天揉着肩膀,张皇后嗔怒不已,加了几分力气道:

    “陛下又说笑,掰开陛下的脑子,满朝大臣还不得把妾身五马分尸啊。”

    “轻点,轻点,朕快要被你捏死了。”

    张皇后闻言娇哼了两声,想起张清欢一身宫装的窈窕身姿,带着几分醋意道:

    “以后妾身还不知道能再给陛下捏几回肩呢。”

    听着张皇后醋意大发的话语,李天一时没反应过来。

    “皇后何出此言?”

    张皇后虽然有些羡慕张清欢的窈窕身姿,但身为统御六宫皇后,她也明白皇帝不可能只属于她一个人,稍整情绪道:

    “张姑娘已经在偏殿等候陛下多时了。”

    诶唷,原来症结在这呢,李天有些哭笑不得,皇后这是吃张清欢的醋了啊。

    唉,没办法,这这就是老婆多的烦恼,不过这种小小的烦恼,李天还是希望越多越好。

    安慰了皇后几句,李天活动着脖子起身道:

    “朕去偏殿看看怎么回事,伶儿你别忘了一会儿传膳。”

    踱步到偏殿,李天大老远便瞅见了一袭宫装的张清欢。

    湖青色的百褶春意裙穿在张清欢身上,宛如天成,窈窕到了极点;绣着银线的雪白色中衣,更是衬的张清欢粉白的脖颈愈发修长。

    不堪一握的柳腰间,是苏锦制成的细软腰带,将二八女子美妙的身姿完美勾勒而出;腰带上,系着一枚温润透净的白玉,尽显温雅可人。

    怔怔的站在原地,李天一时竟看痴了。

    正出神忧思的张清欢见皇帝来了,赶忙起身提裙遥拜:

    “小女张清欢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回过神来,看着张清欢倾国倾城的脸庞,李天哑然失笑道:

    “这些都是谁教你的?”

    张清欢闻言俏脸微红,挽着耳边的碎发低声道:

    “这些...这些都是小女听戏里唱的。”

    亲手将张清欢搀起,李天不着痕迹的咽了口唾沫,含笑道:

    “朕已让天下二百一十八州府注意你父的下落,你家中其他亲眷,朕也已经派人去接,最近这段时日,你就先在这坤宁殿住下吧。”

    说着,李天从腰间取下一枚玉钩,放入张清欢手中道:

    “这是朕的玉钩,你平常若是闲闷,可在宫城内自由走动。”

    被皇帝抓着手,张清欢羞愤难耐,声若蚊蝇道:

    “陛...陛下,你还抓着小女的手呢。”

    李天闻言赶忙松开,尴尬笑道:

    “朕平常喜欢拉着臣子的手推心置腹,今日倒是孟浪了。”

    张清欢逃似的把手缩回了身后,红着脸结巴道:

    “小女理解,不打紧的。”

    “不打紧就行。”

    眼见气氛愈发尴尬,李天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干咳了两声笑道:

    “一会儿御膳监就传晚膳过来了,你和皇后一起用膳吧。”

第三十九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听到和皇后一起用膳,张清欢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垂着眼点了点头。

    自打她进宫,皇后便亲自命人带她沐浴更衣,就连腰间价值不菲的玉佩,都是她看着皇后从首饰盒中亲自拿出来的。

    从应天府一路走来,她早已看遍人情冷暖,皇后给予的温暖,让她备受感动。

    不过等用晚膳的时候,张清欢却有些发蒙。

    皇上不是说让她和皇后一起吃晚饭吗?怎么皇上也坐下了。

    待一旁宫女端来净手盆,擦过手后,李天笑眯眯道:

    “快尝尝,这碧螺虾仁和松鼠鳜鱼可都是苏州本帮名菜。”

    “别吓着人清欢姑娘。”张皇后瞪了李天一眼,给张清欢添了半碗藕汤,柔声道:

    “清欢,这些都是陛下得知你祖籍苏州,特意让御膳监另做的。”

    张清欢诺然点了点头,赶忙起身行礼道:

    “小女惶恐,让陛下和娘娘费心了。”

    看着张清欢长长的睫毛颤动着,白皙无暇的肌肤透出淡淡红粉,李天第一次对秀色可餐四个字有了切身体会:

    “清欢姑娘不必如此拘谨,快尝尝朕的御膳监手艺如何,尝完了菜,朕还想问问你父亲一事呢。”

    张清欢本来还不敢与皇帝同桌而餐,但听到父亲,赶忙落座夹菜。

    吃着熟悉的故乡味道,张清欢心情无比复杂,强忍着哽咽尝遍了一席苏州名菜,恭声道:

    “陛下与皇后娘娘洪恩,小女定当谨记在心。”

    张皇后轻轻拍着张清欢的背,叹声宽慰道:

    “罢黜锦衣卫南镇抚司指挥使的旨意,陛下已让都察院快马送往南都,你有何要说的,可对陛下尽言。”

    听见拷打自己父亲的仇人已被罢黜,张清欢激动的颤抖不已,待情绪平复,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绢纸道:

    “这是我父入狱前,与我父联系最频繁的几人,还请陛下和娘娘过目。”

    接过绢纸,李天定睛扫去。

    南京守备太监马大忠,锦衣卫南镇抚司指挥使卢恭,南京户部尚书吴畅,南京兵部侍郎李存良......

    将七八个人名记在心里,李天沉吟道:

    “你父在南京可有什么政敌?”

    这种事,李天不抱太大希望,只是随口一问,却见张清欢眸光微亮道:

    “马大忠和我父职权多有冲突,向来不和;李存良是我父下属,原本与我父关系不错,但那几日从我家走,都是脸色铁青。”

    马大忠,李存良,李天嗒嗒敲着桌案,陷入了沉思。

    南直隶五十四卫中,京营八卫由守备太监马大忠辖领。

    又有四卫在南京受南京兵部尚书张仪良辖领,而这十二个卫皆有拱卫南京的职责,张仪良和马大忠因为职权关系不和,这再正常不过。

    至于这个李存良,就有些奇怪了,身为南京兵部侍郎,居然敢对顶头上司甩脸色,绝对不简单。

    稍加沉吟,李天释然一笑道:

    “行了,先把晚膳吃了,朕前几日便宣南京布政使汪泉进京,等他来了,朕再好好问问。”

    见皇帝自有打算,张皇后不敢问,张清欢就更不敢问了。

    就这样,三人在融洽又怪异的气氛里用完了晚膳,李天挥袖起身道:

    “明日便是朝会,朕给江保他们交代几句,皇后你与清欢姑娘早些歇息吧,不必等朕。”

    看着李天挥袖离去的背影,张清欢有些患得患失道:

    “娘娘,陛下可是动怒了?”

    张皇后轻摇头,挥手示意宫女撤去席宴,温声道:

    “陛下这是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找江总管问话去了。”

    ......

    坤宁殿偏殿。

    吃饱喝足的李天在殿内来回踱步,江保和王福二人在后面小心跟着,同样跟着的,还有吏部尚书钱义。

    李天忽然猛地站定,沉声问道:

    “钱义,南京兵部侍郎李存良和福建指挥使李敏是什么关系?”

    身为吏部尚书,心记天下百官姓名身世乃是钱义的拿手好戏,只见钱义沉吟片刻道:

    “回禀陛下,李存良和李敏二人并无关系。”

    没有关系?

    李天皱了皱眉头,准备把脑海中那个不着调的猜想扔到一边,却听钱义犹豫道:

    “陛下,也不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天闻言脚下打了个趔趄,有些不爽的转过身道:

    “那还不快给朕说来。”

    “容臣想想。”钱义拱手一礼,陷入了沉思。

    “陛下,是这样。南京兵部侍郎李存良,乃是兵部尚书李庆的堂侄,而李庆之师乃是方孝孺堂兄方孝复,而方孝孺又是建文二年庚辰科的主考官,福建指挥使李敏正是建文二年中的进士。

    建文二年的进士同年中,李敏与小杨阁老,刑部尚书金有德,弘文阁阁正杨赴,来往密切,私交甚好,而刑部尚书金有德祖籍江西吉安府,而杨首辅和夏老尚书的祖籍也是吉安府。”

    听着七拐八拐的关系,李天眉头紧蹙,只觉得脑瓜子发疼。

    古代官场就是这点不好,到处都是师徒门生,同乡同年。

    随便一个人开始找关系,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同一年中的进士,他们搞个同年会;同一个地方出来的,他们又搞个老乡帮。

    这些党派组织虽然不是明面上的,但李天敢肯定,他若是抓了夏元吉和金有德,杨士奇这个江西老乡是一定会站出来。

    同理,他要是一刀砍了李敏的头,和李敏同年考中进士的***,金有德也会出来讨要个说法。

    长叹了口气,李天深感无奈,虽然科举考试已经足够公正,没有世家大族操持的情况发生,但新考的进士为了能有个好官做,往往都会跟着同年找长辈,跟着老乡找老乡。

    最后结成各种关系,像认个干爹,做个上门女婿,都还算正常的。更有甚者,会直接自贬身价做书童,或者把自己的女儿送给上官的儿子做妾。

    有些烦闷的摆了摆手,示意钱义退下,李天随口道:

    “明个儿让内阁再下两道旨,催催汪泉和李敏,让他们火速进京。”

    “老奴记着了。”

    “老奴遵旨。”

    江保和王福的声音同时响起,接着,便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斗嘴大会。

第四十章 正阳门即位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凌晨,还在睡梦中的李天被拽醒了。

    传入耳中的,是张皇后带着三分迫切的丽声。

    “陛下,起个早吧,妾身配合着陛下再过一遍朝会礼仪。”

    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李天哈欠连连,一把掀开龙被,带着几分起床气愠怒道:

    “几时了?”

    听出皇帝语气不善,张皇后赶忙给李天披上狐皮的罩衣,柔声道:

    “陛下,卯时一刻了。”

    卯时一刻?

    那他妈不是才五点多?

    李天两眼一翻,晃掉罩衣,直接重回温暖被窝,闭着眼道:

    “天不塌下来,不要喊朕。”

    张皇后捧着手中的礼部皇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最终只能是长叹一声,替皇帝掖了掖被角儿。

    张皇后这边刚掖完被角,却见后殿的门被人猛地推开,张皇后脸色急变,心中狂跳,今日可是陛下的即位朝会!

    “有刺...”

    张皇后刚喊出两个字,剩下的话便咽回了肚子,来的不是刺客,来的乃是华盖殿大学士,当朝首辅大臣杨士奇。

    一身大红色官袍,外边罩着麻衣的杨士奇见张皇后,脸色也是微变,赶忙躬身告罪道:

    “老臣不知皇后娘娘也在偏殿,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张皇后尴尬又庆幸,还好自己跟陛下没做什么,不然可就要闹出大丑闻了。

    “本宫也是刚来,许是殿外的宫人没注意,杨首辅不必如此。”

    杨士奇闻言心神微松,夜闯帝后寝宫这个罪名,他就是首辅也担不住,还好皇后只是刚进来。

    “陛下呢?还没醒吗?”

    没忘了正事,杨士奇一连二问道。

    张皇后微微颔首,给杨士奇腾出位置,转身朝偏门走去。

    杨士奇明显是有要事禀报,她身为皇后,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

    身为首辅大臣,杨士奇就没皇后那么温柔了,大力摇晃着李天的肩膀道:

    “陛下,快醒醒,出大事了。”

    李天正梦见他和张清欢泛舟游湖呢,却见张清欢一张俏脸突然换成了杨士奇,还一个劲的上蹿下跳,说什么船要翻了。

    被吓了一跳的李天赶忙睁眼,却见杨士奇真就在自己身旁,下意识道:

    “翻什么船?”

    “帆船?”杨士奇二丈摸不着头脑,语气焦急道:

    “陛下,先别想帆船了,汉王正在正阳门外操练亲卫呢。”

    正阳门外?操练亲卫?

    李天困意一扫而空,一个翻身从龙床上惊坐而起,急声道:

    “汉王他要做什么,造反吗?”

    杨士奇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眉头紧皱道:

    “老臣也不清楚,不过御马监江总管已率两支金吾卫和羽林卫前往,陛下不如先下道旨意,勒令汉王率亲卫退回王府。”

    妈了个巴子的,李天直接骂出了声,披上罩衣,直接抽出寒光乍现的天子剑道:

    “朱高煦这个王八蛋今天要敢砸老子的场子,老子要他的命!”

    ...

    正阳门城墙之上,李天披着狐皮的罩衣,手持天子剑,看着皇城城墙下领着一帮亲卫操练的朱高煦,目露寒光,蔑笑道:

    “高煦,你可是在庆贺为兄即位?”

    朱高煦长相雄武,佩刀披甲坐在高头大马上,闻言嬉笑道:

    “还请大哥打开正阳门,准弟弟当面为大哥庆贺。”

    朱高煦此话一出,已经抵达正阳门,不少等着进皇城的大臣皆是脸色大变,他们从汉王的话中,听出了几分反意!

    眼看群臣即将骚动,李天当机立断,直接夺过江保手中的硬弓,一箭射穿了朱高煦战马的马腿,大声道:

    “朱高煦,你可是想效仿唐朝玄武门,今日也给朕来个正阳门之变?”

    李天打开天窗说亮话,惊的群臣皆是跪地山呼万岁,朱高煦也从高马上跌落而下,慌忙拜道:“陛下何出此诛心之言,臣弟绝无此意,日月可鉴。”

    见朱高煦惊慌失措的模样,站在李天身旁的杨士奇喜形于色,拱手一礼道:

    “陛下威武,汉王肝胆俱裂,今日大朝会安矣。”

    李天微微一笑,对付朱高煦这种本事小,胆子大的蠢货,就得下猛药,药死他个没脑子的。

    冷哼一声,李天继续高声道:

    “日月可鉴?那到底你是月,还是朕是月?皓月难与烈日争辉,朕看你朱高煦就是把自己当成李世民了。”

    李世民在玄武门杀兄弑弟逼父退位,李天这一大顶帽子可算是把朱高煦给吓的够呛。

    一刀砍断马头,朱高煦双手高举佩刀,尊声急切道:

    “还请陛下明鉴,臣弟绝无效仿前人之意,臣弟若行不轨一事,就犹如此马。”

    古代人极为重视誓言,朱高煦发这样的毒誓,原本还想支持支持朱高煦的大臣们,皆是暗叹不已,只得放弃。

    至于放弃的表现,便是疯了似的高呼吾皇万岁。

    文华殿大学士任瑾,见此时机会甚佳,给杨士奇使了个眼色,一个跨步窜上了皇城城墙,高举一卷黄缎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余闻皇天之命有常,必归于德,故天下有序,四海升平;今有新帝,文韬武略,秉性纯良。

    承上天恩育万民之念,统御八方蛮夷之德,担任神器,振我朝纲.......永乐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帝大赦天下,改元洪熙,特此昭告天下。

    任瑾慷慨激昂的念完即位诏书,华盖殿大学士,首辅大臣杨士奇率先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

    一时间,皇城上下,城墙内外,高呼万岁的声音直冲云霄。

    正阳大街上不少百姓也受到感染,惶然跪倒在正阳大街两旁,高声呼着万岁。

    李天站在城墙之上,也十分配合的高举天子剑,享受群臣和百姓们的欢呼。

    而在正阳门下等待勋贵群臣中,此时却爆发了小小的骚乱。

    “快传太医,简王晕过去了。”

    蜀王朱悦谦玩命掐着朱逊瑞的人中,急声喊道。

    可惜群臣百姓高呼万岁的声音太大,除了一同前来的几位藩王,没有一个人听到朱悦谦的喊声。

    “诶呀,晋王也晕过去了,快传太医。”

    随着朱济喜一个歪身栽倒在地,岷王朱辉夜也加入了掐人中的队伍。

第四十一章 大朝会开

    在正阳门宣读即位诏书,显然是在杨士奇安排之外。

    但杨士奇不得不承认,任瑾这个时机抓的极好。

    有汉王杀马立誓铺垫在前,新皇登基的诏书,必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天下,这对朝堂稳定的好处,不言而喻。

    待群臣和百姓欢呼完,初升的朝阳也已跃然地平线之上。

    卯时已至,吉时已到,李天下令打开正阳门,然后便率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朝太庙而去。

    一整套繁琐的祭祖仪式结束,李天掏出内阁早就准备好的丹书,开始诵读朱棣一生的丰功伟业。

    内容没什么营养,无非是朱棣多么多么伟大,死的太早太可惜之类的马屁。

    一通不堪入耳的肉麻彩虹屁吹完,然后是永乐老臣的表演时间,只见几十个两鬓斑白的老臣出了队列,坐地上开始哀嚎。

    等一大半的老臣哭的晕死过去,效果也就拉满了,然后李天恰时出来,追思一番朱棣,给老臣们一通加爵赏赐。

    永乐老臣到位后,然后是皇室亲王和一众皇子的表演时间,侄子哭叔叔,孙子哭爷爷,谁哭的最惨,谁就是最有孝心的那个。

    等亲王和皇子也哭晕过去两个,又该李天出场,再追思朱棣两句,告诫一下亲王和皇子,然后又是一通加爵赏赐。

    等亲王和皇子也哭完了,便到了自由表演时间,一众文武大臣纷纷登场,开始整活。

    文武大臣们是不敢晕死过去的,他们一会儿还得上朝,待文武大臣们也表演完,仪式也就接近尾声了。

    最后由宗人府,太常寺,礼部的三个主官出来一番感天叹地,高举内阁早就准备好的圣旨,开始给朱棣唱诵谥号。

    “太宗棣,得创天纲,谥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

    听着三个衙门的主官开始做最后总结,李天长吁了口气。

    他奶奶的,终于要结束了。

    “陛下,先帝神灵已慰,该去奉天殿上朝了。”

    披着麻衣的杨士奇两眼通红,颤颤巍巍的躬身拜道。

    伸手搀住杨士奇,李天用力挤着眼,费老劲整出来两滴眼泪,拍着杨士奇的老手道:

    “先帝已去,以后朕还要士奇你多多担待啊。”

    “陛下放心,老臣定会效仿蜀汉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番君臣交心的桥段上演,看着杨士奇斑白的两鬓,李天还真有几分感动,握着杨士奇的手走出太庙,硬生生将其拽上了龙辇,一同前往奉天殿。

    杨士奇半个屁股坐在龙辇上,既感动又惶恐。

    与帝同车,这可是天大的荣宠,别说皇帝要改革,皇帝就是让他杨士奇现在提马上阵,他也愿意!

    奉天殿前。

    九十九名内设监太监已等候多时,见皇帝龙辇已到,手中的净街鞭高高扬起,然后狠狠落地,鞭声清脆入耳,杨士奇脸色一肃:

    “陛下,奉天殿已到。”

    李天微微颔首,下了龙辇,在百官到来之前,他还得去偏殿换上朝会专用的龙袍。

    待李天换了龙袍坐上龙椅,姗姗来迟的文武百官也已经在奉天殿外站定。

    又是三声宛如爆竹的鞭声响起,奉天殿门缓缓打开,面色瑾然的江保站到了殿门处,扯着嗓子喊道:

    “大朝会开!”

    文武百官闻声躬身一拜,鱼贯而入。

    快步进了殿内,文武百官自觉站成四列,躬身拜倒: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天目放精光,大手一挥,中气十足道:

    “诸位爱卿平身。”

    先帝刚刚逝去,今日又是新皇第一天上朝,一众大臣皆是面色沉重,不敢有丝毫异色。

    看着身披麻衣的满朝大臣,李天轻咳了两声,舒缓气氛道:

    “诸位爱卿为何一个个都耷拉着脸啊?可是对朕有什么不满?”

    文臣心眼子多,谁都不敢肯定皇上这是不是在试探,一众武将就没想那么多了,只见阳武候薛禄大大咧咧的出列拜道:

    “陛下这叫什么话,我等纯粹是刚从太庙出来,心情还没调整过来呢。”

    李天闻言哑然一笑,环顾群臣道:

    “薛少保这话说的有理,那朕就给你们一炷香的功夫,让你们都缓缓。”

    “让他们缓去吧,陛下,臣有本要奏。”

    说着,薛禄从怀里掏出个奏本,混不吝道。

    薛禄此话一出,群臣皆是脸色微变,不由得腹诽起来。

    阳武候今天是喝假酒了?怎么如此随便?

    薛禄自然没喝假酒,最近京中户改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他早就看出新皇是个不拘俗礼的,所以才敢这样。

    事实证明薛禄还真猜对了,李天微微正坐,含笑道:

    “薛少保有何要奏,大可直言。”

    薛禄躬身一礼,把奏本递给御前太监,放声道:

    “臣要弹劾南京守备太监马大忠,马大忠辖领的南都四卫编制空缺过半,却一直向兵部谎报,不知道偷吃了陛下多少军饷。”

    满朝大臣没想到今日朝会一开始就这么劲爆。

    大明一卫五千兵丁,少有能满编的,吃空饷这可是武将们的看家饭碗,薛禄身为军中勋贵,难不成为了讨好陛下,要挖自己的命根子?

    李天心中也很疑惑,武将吃空饷的事情,杨士奇早就跟他讲过,只不过他觉得饭要一口一口吃,才没搞大动作。

    薛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不知道查完南都京营,扭过头来就会查五军都督府吗?

    不过薛禄既然把默认的丑事放到了台面上,李天也不能装聋作哑,当即怒道:

    “马大忠好大的胆子,竟敢谎报编制贪墨军饷,薛禄,朕现在让你全权负责此事,五日之内,你给朕拿个结果出来。”

    薛禄应声跪倒,瞪着一双牛眼,掷地有声道:

    “末将遵旨!”

    挥了挥手示意薛禄归列,李天将目光投向了欲言又止的黄准,沉声道:

    “仲常,朕看你欲言又止,可是要禀报户改一事?”

    黄准蹬蹬出列,躬身一拜,从怀中掏出了一张新式身份证道:

    “回禀陛下,微臣正是要奏明户改一事。”

第四十二章 初见成效

    大明的三司六部,三院九寺,这都是太祖洪武爷定下的规矩。

    新皇一登基,就设个三品的户改局衙门和户部并驾齐驱,着实把一众大臣惊得够呛。

    看到担任户改局衙门局长的黄准出列,一众大臣纷纷竖起了耳朵,户改之法在京中试行不过三日,便闹的沸沸扬扬,他们可是早有耳闻。

    “禀奏陛下,户改之法已实行三日,微臣调遣募集八百画师,已为东城五万余名百姓绘制衣冠容貌,这是宫里银作局和工部铸造监,联合督造的身份证样品,还请陛下一观。”

    说着,黄严便把手中的身份证样品递给御前太监。

    待御前太监呈到皇帝手中,黄准继续道:

    “陛下,此物每张造价一百二十文,乃是用七分熟铁掺杂三分生铁制成,质地坚硬且韧性十足,既方便匠人们雕刻,又结实耐用。

    而在每张身份证的背面,有户改局,工部,户部,兵部四部的钢印,更有雕刻匠人的编号。

    为了防伪,兵部下属军器营,还在每张身份证切口处掺了钢丝,并刻以文字,钢丝制法,当今天下唯有兵部拥有。”

    看着手中小小的一张铁片,李天感慨不已。

    明朝三百年国祚因财政税收而亡,缺的就是这张小铁片啊。

    好一番打量后,李天随手递给御前太监,朗声道:

    “诸位爱卿也都看看,以后你们也都会有一张的。”

    小小一张铁片在群臣中来回传看,众人皆是啧啧称奇,就这么一张铁片,居然能涵盖一个人的方方面面。

    不少聪明人已经想到这身份证意味着什么,心中对李天更是佩服至极。

    身份证在群臣手中传看着,李天看向黄准含笑道:

    “户改之法刚开始,想必阻力重重,仲常你有什么要求,尽可大胆的跟朕提。”

    黄准心中感动,躬身一礼道:

    “陛下放心,若有难处,微臣定会向陛下如实禀奏。”

    李天闻言微微颔首,转而看向群臣道:

    “诸位爱卿对朕的户改之法,可有什么想说的?”

    满朝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面露苦笑,却没一个敢站出来。

    皇上虽然违背祖宗之法加设衙门,但工部,户部,兵部,甚至连宫里的银作局都掺和进去了,就是傻子也明白,皇上这是铁了心要推行此法了。

    这种情况,谁敢倒行逆施,往枪口上撞。

    就在这时,却见户部尚书夏元吉出列拱礼道:

    “陛下,此物造价一百二十文虽算不上贵,但若十万百万的铸造,户部可没那么多银子给黄局长使。”

    “夏尚书多虑了。”黄准拱手一礼,开声道:

    “京中百姓贫户极少,花个一百二十文买张身份证还是没问题的。”

    “如此甚好。”夏元吉瞥了黄准一眼,拱手回了队列。

    听着夏元吉和黄准二人交谈,李天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生意。

    “仲常,一会儿你留殿。”

    朝会过后,往往会有大臣被皇上留殿议事,群臣早已习以为常,不过还在朝会中就让大臣留殿,这份恩宠还是让不少大臣心生羡慕。

    户改一事暂且翻篇,朝会的气氛也因为身份证放松了不少,大臣们纷纷出列奏本,想在皇上面前混个脸熟。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件件大事也在这种氛围下迅速解决,没解决的,也都定下了章程方案。

    舒展着腰背,李天转而看向工部尚书吴中道:

    “吴尚书,这两日你派人在京中找几个风水好的地方,地方一定要大,找到了记得禀报给朕。”

    先前处理一件件政事,文武百官已经感受到新皇独断专行的雄风,吴中躬身出列道:

    “臣遵旨。”

    吴中话音刚落,便有都察院的御史跃跃欲试,皇上这明显是想盖新宅子了,身为一心为大明的御史,他们必须要遏制住皇上的享乐之风。

    “臣都察院御史诸葛正,敢问陛下为何要让工部寻址,可是要营建行宫?”

    诸葛正星眉剑目拧成了团,一脸正气的大步出列道。

    御史只有七品官,站在队列的最后,李天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蹙眉道:

    “谁要问朕,站到前面来问。”

    诸葛正毫无惧色,穿过长长的队列站到文武百官前方,拱手一礼道:

    “是臣要问!”

    李天一直以为一根筋的御史长的都是大方脸,却没想到御史里,还有这么帅的小伙。

    看着一脸我为大明我骄傲的诸葛正,李天明知故问道:

    “你要问朕什么?”

    诸葛正不急也不恼,权当先前皇上没听清,重复道:

    “臣诸葛正问陛下让工部寻址,可是要营建行宫?”

    李天目光微凛,莞尔笑道:

    “朕做什么还要向你汇报吗?”

    诸葛正依旧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样,不咸不淡回话道:

    “自然不必,但臣身为都察院御史,有问询朝堂之权。”

    都察院左都御史刘清见诸葛正跟皇上顶嘴,急的摇头跺脚。

    皇上昨日让都察院给锦衣卫传旨,都察院上上下下可是高兴半天,今个儿诸葛正这憨货怎么就跟皇上顶上了。

    一旁的都察院右都御史杨洛,也是紧皱眉头,他昨天才收到内阁的条子,今天诸葛正就跟陛下杠上,这是在打他的脸,还是打内阁的脸。

    “问询朝堂之权?”李天听了朗声大笑道:

    “那朕现在告诉你,你没有这项权力了。”

    诸葛正脸色一滞,皇上怎么不按常理出牌,正常情况下不该是皇上斥责他,他问,皇上再斥责他,他再问吗?

    “敢问陛下可是要免去微臣御史一职?”

    诸葛正脸色一肃道。

    “不。”李天摇着头笑道:

    “朕不免你的职,御史有监察百官,弹劾朝臣,问询朝堂三项权力,朕只不过是免你一项罢了。”

    诸葛正闻言,一张帅脸顿时涨成了猪肝色,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臣御下不严,还请陛下恕罪”左都御史刘清快步出列,拱手一礼,转而瞪着诸葛正喝道:

    “丢人现眼的玩意,还不快给本官滚回来。”

第四十三章 乾纲独断

    诸葛正脸色暗淡的回到刘清身后,垂头丧气,心里怎么也想不明白,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身为言官,犯上直谏不该是理所应当吗?

    李天见状不置可否的哼笑了两声,看着一脸佯怒的刘清,起身道:

    “朕还没开口,哪有你说话的份!”

    煌煌天威,吓的刘清脸色一僵,惶恐拜地:

    “臣知罪,臣知罪。”

    拾级而下,李天直接站在刘清面前,目光灼灼道:

    “朕问你,你身领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可有要弹劾的官员?”

    刘清闻言神色微怔,不明白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尊声应道:

    “回禀陛下,这几日还没有。”

    “没有?”李天陡然拔高声调,寒声道:

    “都察院两三百个御史,监察天下十三省上万名官员,你跟朕说没有?

    难不成全天下都是清官好官?若真如此,你都察院衙门还有何用处?”

    皇帝此话一出,刘清登时冷汗津津,惶恐不已,心中却百思不得其解。

    皇上先前一直和颜悦色好好的,这会儿怎么突然开始对都察院发飙。

    李天发的自然不是无名火,先前诸葛正大义凛然的站出来,他倒还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年轻御史嘛,总想着在一些大日子出点风头,可以理解。

    但刘清以势压人的姿态,着实把他恶心的够呛,这么大的官威,怎么不弹劾纪勉,不弹劾卢恭,把控一省盐铁,李天不相信都察院一点风声没嗅到。

    皇上突然发飙,把满朝文武吓的够呛,身为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杨洛,此时也不敢再作壁上观,赶忙出列拜道:

    “陛下恕罪,其实...其实是因为陛下即位改元,大赦天下,都察院不敢妄犯天恩。”

    “放你娘的狗屁。”李天一脚把杨洛踹了个王八翻盖,怒叱道:

    “那你现在弹劾,让朕和满朝文武大臣都好好听听,丑话说在前头,你若是敢胡乱弹劾,朕马上下旨送你去琼州养鱼。”

    琼州便是后世的海南岛,距离京城足有八千多里。

    听到皇上要把自己贬去琼州,杨洛吓得一哆嗦,脑子急转,慌忙出声道:

    “陛下,微臣...微臣弹劾福建指挥使李敏,他...他暗中联络明教,图谋不轨,他想造反!他想忤逆君上!

    还有福建布政使徐楚,他对李敏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却...却视而不见。”

    “朕十日前便已让内阁拟旨,召李敏火速进京,让徐楚停职待查,此条不算。”

    杨洛急的满头大汗,突然眼神一亮,慌不择言道:

    “陛下,微臣弹劾山东盐运使富大海,他...他勾结山东锦衣卫千户谭禁,倒卖济南府滨州官眼,谋取私利。”

    杨洛话音落地,文武百官一片哗然,锦衣卫居然敢把手伸到地方盐运上,这是疯了吗?

    屁股决定脑袋,满朝文武思考的是陛下会如何处置锦衣卫,锦衣卫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是否会受到影响。

    而刘清,已然瘫软在地。

    北镇抚司左指挥使纪勉,前两天刚刚升任锦衣卫指挥使,山东锦衣卫千户谭禁就在其治下,杨洛今日弹劾锦衣卫,无论皇上如何处置,纪勉恐怕是不会放过都察院了。

    杨洛不提此事还好,提了此事,李天更是火冒三丈。

    原来都察院这群王八蛋什么都知道!

    深吸了口气,李天重新坐回龙椅,脸色寒峻的看向刘清道:

    “刘清,这就是你给朕说的无人可弹劾?”

    刘清暗骂杨洛糊涂,挣扎着匍匐在地辩解道:

    “陛下明鉴,锦衣卫不在朝廷六部九卿之中,权势极盛,微臣实在不敢触其锋芒。”

    刘清话音刚落,刑部尚书金有德便站了出来,指着刘清的鼻子骂道:

    “陛下,刘清寡廉鲜耻,巧舌如簧,有负皇恩,臣请陛下治罪刘清,将其立斩于正阳门外,以正视听。”

    刑部尚书亲自出来定罪,刘清脸色瞬间惨白,磕头如捣蒜道:

    “陛下饶命,微臣绝不敢诓骗陛下,实在是锦衣卫锋芒太盛,微臣无力谏言。”

    都到这份儿上了还在狡辩,李天对刘清二人可谓是失望透顶,见皇帝露出漠然之色,杨洛也慌了,急声道:

    “陛下明鉴,微臣弹劾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

    李天翻了个白眼,老子当然知道你说的是真的,纪勉的脑袋现在还搁太液池里泡着呢。

    看着头磕的咣咣响的刘清二人,李天心情一时有些复杂,悠悠道:

    “都察院掌领大明监察百官之权,若是连都察院都不敢谏言,那其他人等可还敢?不要在朕的奉天殿磕头求命,早知如此,尔等又何必当初。”

    “陛下饶命,微臣真的知错了,微臣再也不敢瞒着陛下了。”

    自觉自己死期当头,杨洛也终于发觉自己先前的行为有多么愚蠢。

    他哪怕一个字都不说,最多也就落个失职之罪,何至于到这步田地。

    刘清更是觉得冤枉,锦衣卫深受皇上宠信,都察院监察之权被其分走大半,他又能如何?

    摆了摆手,示意御前侍卫将二人拖起,李天不再犹豫,掷地有声道:

    “即刻起,免去刘清,杨洛二人都察院都御史一职,贬为庶民,遣回乡里,永不启用。”

    苟活下一条性命,刘清和杨洛激动地浑身颤抖,鼻涕横流,纳头拜地道:

    “罪臣万谢陛下宽恕,罪臣万谢陛下宽恕。”

    天子一言,两名朝堂重臣便被扒了官服,贬为庶民,一众大臣皆是噤若寒蝉。

    随着御前侍卫拖着刘清二人的哭嚎声越来越远,李天起身肃然道:

    “自今日起,锦衣卫取消南北镇抚司衙门,只留一卫,编入朕的亲卫。”

    还没等文武百官从这个震惊的消息中回过神来,李天继续道:

    “此外,以后都察院所有弹劾奏折,不必再经通政司上报,直接对内阁负责,由内阁审阅后送抵朕的御案。

    还有留京的都察院御史,三日之内,全部由内阁下放至十三省监察百官,凡是发现贪官污吏,可用兵部军情驿站快马寄递。”

    皇帝三言两语间,凶名赫赫的锦衣卫便没了半个身子,一众大臣欣喜之余更觉畏惧。

    乾纲独断,想必就是如此了。

第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

    奉天殿外,秋日高悬于空,开了整整一上午大朝会终于结束,文武百官拖着饥肠辘辘的肚子匆然告退。

    奉天殿内,户改局局长黄准,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以及六部尚书内阁学士则被李天留殿议事。

    自在的倚在龙椅上,让小太监给一众重臣尽数赐座,李天眯起了双眼:

    “诸位可知朕为何没将刘清二人处死?”

    这种小廷议的氛围要比朝会轻松许多,大臣们也没那么拘谨,刑部尚书金有德拱手一礼,奉承道:

    “可是陛下即位改元,已怀恩为重,不忍见血光之事?”

    李天呵呵一笑,命小太监去御膳监传几道小食,摇头道:

    “尔等都是朝中肱骨,国之栋梁,就没必要再说这种客套话了,朕不杀刘清二人的道理很简单。

    他二人虽犯欺君之罪,但根子却不在他们身上,不改变朝中官制,朕就是再杀十个都御史也没用。”

    见皇上如此直白,一众重臣皆是讪讪发笑,金有德面露尴尬,拱手道:

    “可朝中三司六部,三院九寺乃是太祖爷定下的祖宗之法,陛下贸然变动,恐怕朝中会有非议。”

    刑部尚书金有德所言,也正是其他大臣所担忧的,庙堂之上稍有变动,对于天下万民而言便是翻天巨变,更何况是改变朝中官制。

    不过已经尝到改革甜头的黄准却不这么认为,起身看向金有德道:

    “金尚书此言差矣,祖宗之法虽轻易不可废。但,此一时彼一时。

    彼时天下局势动荡,自然需要锦衣卫监察天下,但此时天下政通人和,再有锦衣卫这种特权衙门,只会助长其嚣张腐败之风。”

    金有德身为文官集团的一份子,自然无法反驳黄准关于锦衣卫的发言。

    但金有德担心的是大变之下,必定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若是因为大变致使朝局动荡,那实在是得不偿失。

    稍加沉吟,金有德拱手还礼道:

    “黄局长误会本官了,本官并非是反对改革,而是自古以来,凡是大变必生大乱。

    若大乱之下改革成功倒还好,若是出了差错,本官实在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看着黄准和金有德拌嘴,李天心中暗暗吃惊。

    改革户籍才三天,朝中就已经出现保守派和改革派了吗?

    把其他重臣的反应都记在心中,李天咳嗽了两声,打断道:

    “金尚书的担忧乃是情理之中,朕能理解,不过改革并非一时之功,还需从长计议,两位爱卿不必现在就争论不休。”

    皇上发话,两位大臣自然没什么好争的了,拱手告罪一声,赶忙回身落座。

    李天见状微微颔首,看向一旁正襟危坐的朱高煦,含笑道:

    “高煦啊,朕想把锦衣卫暂时交给你辖领,你可愿意?”

    发生正阳门一事后,朱高煦已对皇帝宝座提不起半分念头,被李天突然点名,下意识打了个哆嗦,面露惶然道:

    “陛下何出此言,臣弟...臣弟绝无忤逆之念。”

    李云虽然不明白今早朱高煦为何跟个傻子似的,拉着亲卫在正阳门外操练,但对朱高煦现在的反应,李天还是十分满意,满脸春风道:

    “高煦你紧张什么,为兄就是问问你,又不是要砍你的头。”

    砍头?

    朱高煦身子一抖,自己这个亲哥哥果然是记着仇呢,赶忙俯身拜地:

    “陛下,臣弟愿意辞去天下兵马总督一职,先帝丧期过后,臣弟马上就藩外出。”

    见平日里嚣张跋扈的汉王如此惶恐,一众大臣皆是面露异色,唯有杨士奇暗暗发笑,拱手起身道:

    “汉王殿下愿意就藩外出,实乃深明大义,陛下,既然汉王殿下不愿辖领锦衣卫,就不要强人所难了。”

    兵马总督一直是李天心中的一根刺,见朱高煦这么知趣的请辞,李天更觉心情舒畅。

    不过让朱高煦辖领锦衣卫可不是他心血来潮,亲自将朱高煦从地上搀起,李天语重心长道:

    “为兄自然知道高煦你一片忠心天地可鉴,但朝中改革在即,人才短缺,朕观便满朝,也唯有高煦你能担此重任了。”

    朱高煦一直以为李天先前是在试探他,但见李天现在的神态又不似作伪,朱高煦也是满脑袋浆糊,想不明白为什么。

    锦衣卫哪怕撤去南北镇抚司,但依旧是有刑捕之权,这么重要的衙门李天会交给他辖领,朱高煦不信。

    见朱高煦不吭声,李天也懒得再劝,不容拒绝道:

    “传朕旨意,加封汉王为太子太保,锦衣卫总指挥使,另赏金一万。”

    杨士奇虽然不明白皇上此举为何,但还是蹭的起身应道:

    “廷议结束后,老臣让内阁马上拟旨,不过陛下,汉王殿下还掌领龙骧四卫,若是再加锦衣卫总指挥使一职,老臣担心汉王殿下会分身乏术啊。”

    朱高煦闻言眼神一缩,心中愤然不已,原来在这等着他呢。

    兵马总督加龙骧四卫换一个被腰斩的锦衣卫,狗皇帝好深的算计。

    不过明面上,朱高煦作出了一副十分赞同的姿态,连连点头道:

    “杨首辅说的有理,陛下,臣弟还是不要辖领锦衣卫...”

    “无妨无妨。”李天摆着手,打断了朱高煦,昂然道:

    “龙骧四卫朕再派人便是,但锦衣卫一职,唯有汉王能担此重任。”

    朱高煦没想到李天居然根本不给他迂回的机会,默然良久,沉声叹气道:

    “臣弟谨遵皇命。”

    示意朱高煦回座,李天也没忘了朱高燧,稍加思索道:

    “高燧啊,皇后前两日刚给朕清点完皇产,朕听闻你颇有经商之能,以后朕的皇产就拜托你了可好?”

    朱高燧脸色一抽,经商低贱,李天这么光明正大的夸赞他有经商之能,这不是赤裸裸的打脸他的脸吗。

    不过朱高煦都已经被釜底抽薪,扒皮成锦衣卫的指挥使,连个拒绝的权利都没有,朱高燧也不敢再触怒李天,起身垂首道:

    “承恩皇兄信任,臣弟必当竭尽所能,为皇兄料理好宫中皇产。”

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求

    亲自把朱高煦和朱高燧送出大殿,李天回身感叹道:

    “朕有两个这么体贴的弟弟,当真是朕的福气啊。”

    皇上只言片语间便把汉王扒了底儿掉,此番手段让一众大臣心中钦佩至极,纷纷起身恭贺起来。

    这时御膳监的糕点小食也已送来,李天大手一挥,索性让一众重臣边吃边谈。

    大朝会开了一上午,大臣们寸食未进,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见制作精美的糕点,也都不再惺惺作态,赶忙往嘴里送食。

    被李天亲自送出殿门的朱高煦和朱高燧,此时也出了承天门。

    进了宽敞奢华的马车里,朱高煦再也憋不住满腔的愤懑之意,看向朱高燧怒声道:

    “本王的兵马总督没了,龙骧四卫也没了,狗皇帝这是要把本王拴在他眼皮子底下啊。”

    引燃马车一角的鎏金香炉,待袅袅的香烟飘然而起,朱高燧摇头道:

    “二哥你怎么能带着亲卫在正阳门外操练,太鲁莽了。”

    朱高燧不提这茬还好,一提这茬,朱高煦只觉得肺都要炸了。

    “还不是高要那个该死的蠢货,他说什么本王必须要在今日出个风头,如若不然,只会让支持本王的朝臣摇摆不定!”

    一枚汁水饱满的柳州龙眼入喉,朱高燧满意的闭上了双眼,咂嘴道:

    “谁让二哥当初不信小弟,我早就说过那个高要是个半吊子货。”

    “你少这儿放马后屁!”朱高煦猛地一拍桌,咬牙切齿道:

    “本王只带了五百亲卫操练,谁会以为本王要造反?还不是那个狗皇帝一句话把本王顶到悬崖边上,说本王是李世民,要效仿唐朝玄武门之变,那种情况下,本王若不杀马立誓,还能如何!”

    朱高燧被朱高煦两眼通红,恨不得要吃人的模样吓了一跳,赶忙正身道:

    “二哥你也别太恼火了,不还有锦衣卫呢么,锦衣卫势力遍布天下两百州府,二哥你只要把控住锦衣卫,迟早还有机会翻身。”

    朱高煦自觉失态,深吸了口气,抓起手旁的水晶杯,将杯中的葡萄酒一饮而尽,稍整情绪道:

    “没机会了,本王今日脸面尽失,朝中哪还会有大臣支持本王。

    你没看黄准那个户改局,杨士奇给他题匾,夏元吉给他拨银,工部文思院所有的金器使都调给他用。

    还有兵部,连军器营的技术都拿出来了。本王前段日子想让军器营给龙骧四卫换换装备,李庆那个王八蛋可是一直推脱。”

    朱高煦话说的这份上,朱高燧也终于发现了事情的严重性,掰着指头一算,倒吸了一口凉气道:

    “六部居然有三部支持改革,狗皇帝哪来这么大的威势,难道那些文官不知道户改新法一执行,他们再也无法在税银上做手脚了吗?”

    朱高煦闻言冷哼了一声,沉着脸道:

    “那狗皇帝把文官们恨之入骨的锦衣卫都给腰斩了,那些文官能不支持吗?”

    “可二哥,户改之法在前,腰斩锦衣卫在后啊。”

    “亏高燧你还自诩为本王的军师。”朱高炽蔑然一笑,攥着拳头道:

    “你真当东厂划入锦衣卫是不得宠幸?那是狗皇帝让黄老儿查锦衣卫呢。”

    “原来如此。”朱高燧蓦然一叹,只觉得浑身发软:

    “那狗皇帝步步为营,好深的谋算呐。”

    朱高煦现在听不得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吹捧李天,踹了朱高燧一脚,冷眼道:

    “行了,你有功夫拍马屁,还不如给本王拿个主意,接下来该怎么应付。”

    两人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朱高燧知道朱高煦要是完了,他也跑不掉,沉吟道:

    “二哥,不如这样,你先......”

    奉天殿内。

    廷议还在继续。

    吃饱喝足后,一众重臣状态好了不少,下令撤去盘碟,李天来回踱步道:

    “吕尚书方才提议重设中书省,诸位可有什么要说的?”

    见皇上并未动怒,吕震心神一松,他也是想借着此次改革的机会,让文官重回昔日的荣光。

    皇上问话,一众重臣皆陷入沉思。

    中书省曾是统领六部的宰相衙门,若是能重设中书省,文官的权力必然会涨上一大截,可中书省会限制皇权,谁也不敢肯定皇上是不是在试探他们。

    见没有人应话,吕震心中有些气恼,这么好的机会放在眼前都不把握,你们是猪吗?

    拱手起身,吕震继续大义凛然道:

    “陛下,改革之法若要推行,必然会涉及三司六部,若是有了中书省,便可统一调度统筹,微臣以为,中书省应当尽快复立。”

    吕震侃侃而谈,其他尚书学士仍旧是无动于衷,李天见状心中暗喜,脸色如常道:

    “吕尚书,朕倒是想尽快复立中书省,可你看只有你一部赞同,让朕如何是好啊。”

    吕震闻言正欲开口,却见内阁谨身殿大学士杨荣拔身而起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吕尚书你不必再赘言了。”

    吕震想过黄准可能反对,但怎么也没想到杨荣会是第一个站出来的,看着杨荣一本正经的模样,吕震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啊***,中书省若是复立,你可是会青云直上,直接化身正一品的宰相啊。

    但无人支持,吕震也不敢违着众意,只得拱手告罪道:

    “是臣考虑不周,还望陛下恕罪。”

    李天摆手示意吕震回座,大大咧咧笑道:

    “官制改革,需要的就是吕尚书这种敢于直言的臣子,吕震呐,朕有意让你转职都察院,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你可愿意?”

    吕震闻言眼神一亮,礼部尚书和都察院都御史,虽然都位列七卿,但要论权柄,都察院可比礼部要大得多。

    不过吕震也不会上蹿下跳的大喊愿意,拱手一礼,满脸平淡道:

    “陛下让微臣去哪,微臣就去哪。”

    “行。”李天点了点头,看向杨士奇道:

    “内阁一会儿拟道旨,礼部尚书吕震转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职,至于新任礼部尚书,内阁到时候给朕拟一个推荐名单。”

    “老臣遵旨。”

    杨士奇耷拉着老眼瞥了吕震片刻,尊声应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886/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明朝当皇帝最新章节! 作者:你个小老头子所写的《我在明朝当皇帝》为转载作品,我在明朝当皇帝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明朝当皇帝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明朝当皇帝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明朝当皇帝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明朝当皇帝介绍:
一梦过后,李天竟然穿越成了皇帝!
我的个乖乖,后宫佳丽三千啊!
那可是李天的梦想,这一刻,梦想成真,三千佳丽排队吧……我在明朝当皇帝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明朝当皇帝,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明朝当皇帝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