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颠覆晚金TXT下载颠覆晚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颠覆晚金全文阅读

作者:边郡箭手     颠覆晚金txt下载     颠覆晚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五章 外界形势有利(上)

    连续几日的校场点兵之后,又开始了盛大的文娱活动,尤其是深受军兵钟爱的足球,军队的联赛要进行整整三个月。球队是以营为单位组建的,整体而言,高俊并不希望军队培养自己的职业运动员,现如今的经济状况也不能容许这类人存在。太平军的球员依旧是以普通军兵为主。

    高俊出席了开幕之战,发觉高俊前来的士兵们欢呼阵阵,并且邀请高俊中场开球,当然不会遭到拒绝,两名队长站在场地中央,高俊掏出一枚天王酬功钱,让他们各自猜正反。比赛进行的非常顺利,高俊在场边观看的正高兴的时候,颜青却找了过来,告诉高俊过几日就将有天使过来,现如今使者已经赶到了朝城县。

    这让高俊有些吃惊,没想到使者来的挺快。

    “据说是册封使者,朝廷下的诏谕,要加郎君太尉之衔。”

    高俊早就知道了,完颜珣又给手下这帮的军头们加官进爵,不光是他,其余依旧在河北坚持作战的金军军头们都得到了封赏。尤其是太行山中的武仙,作为反正人员后来居上。加封为检校太保。

    算起来,太尉的虚衔绝对不低了,但是,金王朝现如今风雨飘摇,他的封赏哪里还有信誉呢?高俊也只是微微一笑,只不过,在球场上得知自己变成了高太尉,还是蛮让人感到尴尬的。

    正当高俊与他的士兵们还在欢呼的时候,遥远的申河河畔,旗帜在燃烧,骑兵在奔驰,蒙古人仿佛黑色的乌云一样翻滚着涌了上来,仿佛要将眼前的敌军彻底摧垮,无数惊慌失措的士兵丢下武器,遥遥逃命而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一名骑士如同闪电般冲了出来。身后的扈从高举着光辉的旗帜,带领着花剌子模勇士发起了决死的反攻,蒙古人遭受猝然一击,阵脚一下子慌乱了许多,不一会儿就败退了下去。

    然而,在这个方向的蒙古人刚刚被压制,在另一个方向上,这些黑乌鸦又击溃了花剌子模人。来自伊朗的步兵们根本不是蒙古军队的对手,而阿富汗人同样在敌人的铁蹄面前落荒而逃,只有重骑兵依旧可以信赖,扎兰丁王子率领着这些精锐左右冲锋,支持着整个军团不至于崩溃。然而,每次反击的力道越来越弱,而蒙古人正不怀好意的向两翼延展阵地,似乎是准备包抄吃掉敌军,惊恐的波斯步兵们纷纷扔掉武器四处溃逃,而刚刚加入军团的印度人也只能徒唤奈何。

    在不远处的山岗上,白色的大旗迎风飘动,铁木真和他的心腹侍从们在这里观看整个战场的局势。今天,所有的蒙古将军们表现都不错,没有任何人偷懒或者是失职,他们英勇作战,让铁木真感到非常满意。

    然而,毫无疑问,今天所有的荣誉却属于在敌军阵线中勇猛作战的扎兰丁王子,他精湛的战争技术和勇猛的精神令所有的蒙古人肃然起敬。他就像被一群猎犬围攻的雄狮一样,用自己健壮的双爪维护荣誉,以及他背后的整个军团。

    可即便是扎兰丁如此凶猛,也到了谢幕的时候了,花剌子模人的军团已经不可能维持,士兵们纷纷扔掉武器逃跑,而蒙古骑兵就像黑色的链条一样,缠绕着逐步将敌军一轮轮的灭杀。

    穷途末路的时候,扎兰丁王子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他没有鲁莽的冲进敌军里枉送性命,也没有彻底听天由命,而是令人惊叹的突然调头纵马冲进了申河之中,并且很快泅到了对岸,箭矢在他身旁掠过,可他连看都不看一眼,也丝毫不感到害怕。等到战马终于踏到河对岸的土地时,他才回马遥望这边的战场,毫无疑问,花剌子模军队连半刻钟都维持不了了。

    王子带着不甘和愤恨投向了印度,这却给了铁木真极大的印象,他不由得赞叹说:“我的儿子就应该这样!”

    不提起这个还好,一说到这件事,铁木真又想起自己三个不成器的儿子,顿时又叹了口气,失望了起来。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当年父亲教导自己的时候,是那么的温和有效,可是自己有了四个儿子,却无法用像父亲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他们,不像父亲那么有耐心,善于尊尊教诲,他的教育变得更加乖戾和急躁。他知道儿子们怕他像旱獭怕灰狼一样,如果自己有一天魂归腾格里,四个儿子起码有三个私下里都会暗自松一口气的。

    不过,至少眼前都是孝顺儿子,并且也十分能干,就在申河决战前不久,术赤和哲别毁灭了刚刚复兴的格鲁吉亚王国,跨过了高加索山脉,进入了南俄平原,并且开始与当地人打交道。

    这是一个以基辅为核心的文化圈联盟,很难说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也确实是同气连枝,至少当其中一位大公受到原来的鞑靼人侵犯时,剩余的人是愿意组成联军来支援的。

    哲别很快就得知,这群有着烤羊肉串一样又长又啰嗦的名字的斯拉夫人已经组成了联军,要和康里人一道对付自己。

    “罗……呃,罗,罗,俄罗斯人。”哲别试了好几次,都很难把罗斯这个单词说的清楚明白,毕竟蒙古语从来没有以R开头的词语。无奈之下,他干脆将罗的元音放到了前面,这样说起来就容易多了:“俄罗斯人也会使用铁器,他们的士兵用巨斧和弓箭作战,并且箭术都不赖,是一群要注意的敌人。但是这一地区很穷,士兵们甚至凑不齐金属的盔甲,他们还穿着用木头和皮革连缀的甲衣,有的是鱼鳞甲,而有的是竖条札甲,要注意到敌军的这一劣势,毕竟我军拥有更精良的盔甲可以利用。罗斯的大公们很团结,但是他们都一样的愚蠢,我们可以想办法在战场上加几个圈套,他们会乖乖中计的。”

    罗斯人并不知道哲别刻薄但是却中肯的评价,他们正在用木头雕成的大杯子盛满掺了蜂蜜的土啤酒,做开战前最后的畅饮,准备消灭正信的敌人。

    一个年纪轻轻的将领站在他自己营帐的门口,看着马夫伺候自己的战马,过几天就是和罗斯人战场较量的时候了,绝对不容有失,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然非常特殊:郭德海是第一个打到欧洲的汉族人。

    不过,此时并没有人能书写这段传奇故事,也没有专访,更拿不到勋章,郭德海也不看重这个还不为他所知的荣誉,此时他满心念到的,还是家乡中国那边的情况。

第十六章 外界形势有利(下)

    在他神牵梦萦的河北大地上,另一场溃败同样在发生,骑兵落荒而逃,步兵们也都扔掉武器,绝望的举起双手,成千上万的人一起崩溃发出来的声音是巨大的,整个军团很快就陷入到了无序状态。

    武仙对真定的进攻最终以失败告终,在边界战役期间,史家子弟始终保持着对史天泽的信任,即使后者的要求再不合道理,他们也坚韧不拔的一一执行。

    现如今,上天已经在奖励他们的勇气。此番战役以史家大胜而告终,斩获首级不下两千,武仙全军溃败,向西狼狈的想要逃入山中。然而,这个指望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他的骑兵已经被消灭,辎重也被夺取甚多,剩下的军队连维持纪律都困难,更何况走这么久的路去遥远的太行山!只要史家再去追击一阵,收获将是意想不到的巨大。打过许多年仗的史家老兵们,当然都看出了这一点,嗷嗷叫着要冲上前去。

    然而,他们再一次被表情值得玩味的史天泽拦住了,后者似乎对将士们的抱怨充耳不闻,只是一再约束家人们千万不要追击,放走武仙回太行山。

    “毕竟,咱们的庄稼虽然刚刚播种,但是还没熟呢。”

    这次回军,原本对史天泽态度还很模糊的流民们也一改以往的怀疑,可以说是箪食壶浆的欢迎史家军队回来。此次史家出征秋毫无犯,到边界一战破敌,使得真定府免遭干戈之苦,百姓岂有不乐之理。

    景廷方是在这中感情最为复杂的人,一方面,他已经是高俊的手下,不断将史家的情报传递出去,但另一方面,此次史天泽保全百姓,他心里也很高兴。毕竟,战火之中百姓都是可怜人,大家都是一样的苦命,难免会有所共情。

    半个月后,两只近乎于残破的军队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到达根据地边缘,他们各自都有五六百人,但是士兵们一无盔甲二无武器,说他们是军队,倒不如说是丐帮。

    当然,他们可比丐帮能吃多了,刚刚被接纳进德州,就吃掉了近一个月的粮食存量,一个个都像饿死鬼一样。据他们塞满米饭的嘴嘟嘟囊囊蹦出来的音节来看,这群人在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里走了二十来天,蒙古骑兵就在后面搜索追杀,不少义军都被其冲散杀戮,这两支队伍,算是运气比较好的,经历千难万险,好容易来到了山东。

    很快,两只乞丐大军重新精神起来,并且显示出了不错的风貌。看得出来,这两群人能在蒙古人的重重追杀中冲出一条生路,不是没有理由的。

    按照太平军爱总结爱学习的传统,太平军这面还派人来学习了解他们是如何撤离的,却被这帮人误以为是嘲笑,差点弄出事端来。

    误会很快解除了,两名将领也终于见到了一直被他们称颂的山东高郎君。

    “你是说,你原本是投效靖安民的,易水公现如今还好吗?”

    “回禀高太尉,靖公的身体一向硬朗,并且还经常念念叨太尉,只不过此次我们在沧州惨败之后,就与靖公那边失去了联系,也不知道他现在怎的。”

    说话的这人名叫荣耕哲,是河北通州人,即便是来见高俊,也绝不肯将手中的那口丧门剑交给门卫。这是长期战场行走带来的后遗症,据他所说,早在蒙古人第一次南下的时候,他就抄起家伙和他们干了,这些年来一直处于危险状态之中,就连吃饭都是一手拿筷子,一手握着剑柄。

    对于中层指挥官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当高俊问他愿不愿意在自己帐下效力的时候,此人顿时激动的脸色涨红,表示愿意在高郎君帐下,把可恨的蒙古人全部消灭。

    而另一个人则来自于张甫帐下,本来是作为援军派来支援沧州之战的,结果沧州被敌军攻破,他也在混乱之中不辨方向,只能一路向南来。让高俊有些吃惊的是,此人通文墨,晓经史,原来年轻的时候还是县学的学生。

    高俊详细疑问,才知道此人姓靳,名叫靳新江,乃是河东路岚州人,年轻时确实是庠序学生,后来因感叹时事,才选择弃笔从戎,虽然枪棒的武艺稀松,但是能骑马射箭,而且水平还不错。此人个头矮的很,而且特别白,站在一群老粗中间,确实难得。

    只不过,此人身上的书卷气还是稍微浓了些,老是讲些持重的话,李铭不大喜欢,认为此人想当骑兵还是困难一些,最好还是留在步兵之中,对此高俊也无异议。太平军一下子增加了两员猛将和上千精锐的兵马,实力再度扩张,然而,河北的形势却越发的不利。

    沧州之战后,蒙古在河北重新掌控了局势,虽然彭义斌依旧在率军死扛,但像原本那样一呼百应的大好局面已经不复再来。这也在高俊的估计之中,虽然彭义斌在河北闹出的动静很大,但毕竟蒙古实力未衰,只要蒙古全力镇压,河北方面短时间内是不会被义军解放的。

    整体而言,高俊有些阴暗的认为,义军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山东根据地拖住河北的蒙古人,以便让太平军养精蓄锐,在两年后完成真正的战略决战。

    高俊详细的询问了有关河北的情况,尤其关注的是,高阳公张甫,他占据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信安县,然而却在周围挖掘了密布的河道网络以及碉堡沟壕,使蒙古骑兵如裹足之羊一般,以一县之地,居然扛住了蒙军的几次围攻。

    对这个地方越了解,高俊的信心也就越足,从现有情况来看,这个据点还有长期维持的能力,前提是要补充进去军队和粮食,而这两样,高俊可以并不吝惜支援。

    诚然,太平军也需要人手,需要粮食,然而,给予河北一小笔补充就能牵制蒙古人的大量兵力,消耗敌军的大把财富,这生意还是非常划算的。

    乃至于高俊终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尽管王浍事先对他提过建议,但是那时他还不敢完全同意。不过现如今,他还是决定采用王浍对他提出的策略,因此,他把冯达叫过来,和他商谈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一早,冯达没有去军营,而是直接回了家,让新婚妻子赶紧收拾东西。

    “难道我哥又和你们开战了?”冯夫人吃了一惊,这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放心吧,就算是打仗,也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咱们夫妻一体嘛。这次是我的事,这段时间你可要顾好家里,我会委托军中的朋友照顾你的。”

第十七章 深化军事改革(上)

    麦子一天天的长了起来,正是农忙时节,民兵们都各自要顾家,太平军正处于根本无法向外界投射力量的时期,正好专注于改革,在去年就定下了军改的方针,今年要一一付诸实施。

    从队开始,太平军开始实行三三制改革,一个旗掌管三个都,而一个营只掌管三个旗,这样下来,原本至少要掌握20个都的营现如今只剩下了9个步兵都,所需要的指挥官能力也大大下降,高俊的夹带里面虽然也没什么盖世名将,但能把一千多人管理得不错的人还是有那么一群的。

    步兵改革有序进行,影子统制们也在不断学习本领,随时准备接过指挥权,等十二个营基本建立之后,太平军步兵改革就度过了最关键的阶段。

    按照高俊的设想,太平军在山东的军队将不会超过两万五千人,所以,十二个步兵营已经完全足够用了,但是,未来太平军可能还要拨出一部分部队去支援其他地方,所以可能还要陆续再成立五六个步兵营。

    相比于步兵,真正的困难在于骑兵,好的步兵六个月就能练出来,好骑兵至少要练三年。

    在过去几年时间,尽管资金不足,但高俊还是想方设法的培育了一批骑兵苗子,其规模已经达到了上千人,经过几次分兵,根据地还有数百人,他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骑兵营。

    战马的培育则令人感到骄傲,现如今淮北地区能提供的合格成年战马已经达到了8000匹左右。

    即便是骑兵至少要求两马一人,也能保障4000名骑兵自由奔驰,除此之外,根据地各处养马场还有驽马驭马数千匹,以及供拉车的牛、驴数千匹。

    但是,此时真正困难的是如何确定骑兵的编制,目前,高俊手下有三种类型的骑兵:重骑兵,轻骑兵和通用骑兵,他们各自担负的任务不同,装备也有差距,按照李铭的建议,每一名骑兵都应该精通各类武器,并且随时更换装备,充当不同种类的骑兵,完成相应的战场任务。

    但是也有不少中层的骑兵军官认为,太平军想要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群铁血战士实在是太困难,倒不如学习一下宋军的花队法,轻、重、通用骑兵分类培养,各自完成自己的战争任务,并不混用。而太平军总部应该确立相应的编制,配齐各类骑兵人员。

    两个意见针锋相对,各自都有理由,高俊也曾经去资格最老的几支骑兵部队看过,不得不说,李铭的想法是有依据的,虽然不能保证每个骑兵都精通所有技术,但是军官对他手下人马的能力都心里有数,他需要的时候,只要一声令下,相应的人手就会立刻出现。

    也许他身后的50名骑兵中只有26人能够齐射,但他只要打个手势,这26个人就会立即心领神会,掏出弓箭来站到另一边去,以骑射手的身份继续作战,而他再打一个手势,这帮人又掏出刀枪来,回到骑兵的阵营当中。

    无怪乎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只有跟士兵同甘共苦很多年的军官才知道自己哪个手下射箭最准,哪个手下最能探路,一旦有任务就能选出最合适的一批人。

    但是,时代毕竟不一样了,高俊也实在没有办法支撑这样的训练,所以最后他采纳了那些中层军官的办法,将轻、重、通用骑兵分类,各自执行相应的任务。

    太平军最早区分轻重骑兵的时候,是将自己训练的精锐放在重骑兵,以少数民族骑兵为主的熟悉马性的骑射手们定为轻骑兵,前者重甲,后者轻甲。

    现如今,太平军开始以战场任务定兵种,由于任务需要,无论是冲锋陷阵,长枪对敌的重骑兵,还是两翼齐张,万箭齐发的轻骑兵,都需要足够厚重的装甲来保护自己,这样一来,轻重骑兵的名字就显得名不副实了。

    军中有不少文人,其中也有喜欢畅谈兵事的,他们给高俊上了一个意见,主张以古代著名的骑兵兵种来为太平军命名,可以将冲锋陷阵的重骑兵称为突骑,而弓骑兵们则称为飞骑,除此之外还有虎豹骑等等。而且还主张以民族和地域,将部队分为若干单位,这样的话,一支部队里的士兵都是同乡,语言相通,同仇敌忾,一定会更加强大。

    高俊对这个意见不以为然,与之相反,他决定采用土嗨命名法。

    将太平军重骑兵命名为具装枪骑兵,而原本的轻骑兵则命名为具装弓骑兵。

    通用骑兵则按照偏重分为通用枪骑兵、通用近战骑兵和通用弓骑兵。通用骑兵依旧保持“通用”的本色,必要时随时转换武器(但是不必精通)补充具装骑兵。

    而且,骑兵——以及太平军的所有兵种,都在营级以下实行混编制度,无论民族,无论地域,出于方便方言使用者沟通的目的,在同一个都内也许会编入同乡,但是在此以上,必须混编。

    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在以士兵盔甲轻重来区分的话,原本的重骑兵和轻骑兵现如今都是真正的重装骑兵了,只有通用骑兵还相对轻装。

    这实在是一笔烂账,但高俊觉得够用就行。事实上,只有西欧人将轻重骑兵分得十分仔细,而无论是中国人、日本人、蒙古人还是阿拉伯人,都不会将之搞得像西欧人那么泾渭分明。

    如果以盔甲轻重来区分的话,中国的重骑兵战术发展的不算晚,但是长期以来也并不多,南北朝算是第一次巅峰,而高俊所处的时代是第二次。

    毕竟,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还是相对统一的,而用满身盔甲的重装骑兵来对付游牧民族的部落射手,也未免太过愚蠢,所以,尽管初唐时期有那么多具装甲骑,但是,等到唐玄宗时代也就只剩下南衙万骑而已了。

    高俊所处的时代则是重骑兵的第二次绽放,富庶的中原大地被不同的国家所占据,大家都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发展各自的重骑兵,大辽有铁林军,大宋有背嵬军,西夏有铁鹞子,金朝有铁浮屠。

    现如今,在重骑兵的神圣殿堂里面又加入了高俊的手下们,这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很快也将驰骋于中华大地之上,并将他们的旗帜插上中国骑兵史上的光荣之巅。

第十八章 深化军事改革(下)

    骑兵的编制也被重新调整,现如今,既然规模已经扩大,骑兵的级别也不像原本那么吝啬,一个骑兵都定为六十人。

    按规定,骑兵三人一组,三组一编,三编一连,一个骑兵都分为左右二连,加上军使、军典、什将、承局,共计六十人。但依旧按照老规矩,每个骑兵都后面都跟着一个骑兵贴军都。

    骑兵贴军都编制为一百人,其编制类似于步兵都,区别在于,正军的步兵都下辖三行九队,而骑兵贴军都只有两行六队,剩下三十人的名额是草头、厩头和净头三个独立班,各自负责伺候战马的一部分工作。骑兵贴军都都头就是骑兵都的军判,两者是一体的,不会拆开来重新组合。

    骑兵贴军都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贴军,他们的入伍方式和正军一样,并且接受了相当强度的军事训练,必要的时候可以充当步兵行动。

    四个骑兵都分为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共同组成一个骑兵旗,和步兵一样,旗是一个过渡单位,指挥兼任某个骑兵都的军使,补充进去了副指挥和判官等军官,人数为二百四十六人。

    两个骑兵旗组成一个骑兵营,设统制一人,副统制二人,长史,总判,参军四人,典史三人,押官三人,什将、承局、押官、公使各四人,还有军乐队、力畜队、医队、军法队、斥候队五个直属队,一个主计运输都,共计兵力673人。

    步兵营则是标准的三三制,三都一旗,一旗302人,三旗一营。营部包括统制、二名副统制、长史、佐史、总判、助判、参军六人、典史、押官、公使各四人,旗队、力畜队、军法队、斥候队四个直属队、医院一个(十名医员和二十名绣工,在作战的时候会从铁军里补充若干名担架工)、文工团一个(编制内十五人)、主计运输都、骑兵都、骑兵贴军都,共计兵力1306人(营一级已经取消了少年军校)。

    按照骑兵的扩军计划:两个具装枪骑兵营、两个具装弓骑兵营、四个通用骑兵营就已经需要五千多骑兵,加上十二个步兵营的所属骑兵(每个步兵营都各自有一个骑兵读,高俊还嫌少,打算再配一个),所需人数已经超过六千,换句话说,就是根据地现有的骑兵规模扩大十倍。

    就算高俊再怎么重视骑兵,毕竟这玩意儿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现如今根据地的培养制度已经到了极限,即便是倾斜大量资源,等到明年年底时也不会超过三千人。剩下的骑兵是不可能靠根据地培养的,就在这个时候,高俊又把目光转向了北边。

    金朝实行了恐怖的扩马令,民间不准养马,三品以上官员家里才准保留两匹,这是宋朝扩马令的延续,在这两朝期间,由于边患强大,而朝廷又不修政,以至于官马不足,所以经常性的临时抱佛脚,把民间的马匹全部征收上来,最后就形成了常态政策。

    以古代政府的统治力度,真想把民间的马搜刮一空是不可能的,但毫无疑问大大影响了民间养马量。中国民间养马,南方是在明朝中后期,北方是在清朝中期才恢复起来的。

    既然如此,按理来说河北地区应该也养不起多少骑兵,但是金朝政府辛辛苦苦扩上来的马匹全为蒙古人做嫁妆之后,由于连年战乱,原本的扩马令自然也趋于废弛,河北民众为了自保,对马也是格外珍视。现如今,河北的诸位军头之中,无论是伪军还是义军,都有相当数量的战马与骑兵。

    当然,高俊不打算过分干预河北战事,他对双方的态度也是一碗水端平,绝不过分夺取他们的资源:只是从伪军那里拿战马,从义军那里招收骑兵。

    除去骑兵之外,另一个被高俊看中的兵种则是工兵,这些人培养起来比骑兵略微容易一些,现如今根据地已经有了三个弓兵旗,并以此为种子继续扩大规模。

    工兵负责随军修缮武器,挖掘营寨,修复攻打下来的受损城池,甚至还要挖掘水池,为军队储备清洁用水。

    高俊将会组建一个以攻城方向为主的工兵营和一个以炮兵方向为主的工兵营,后者将装备30门威力强大的火炮,主要用于攻城。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平射的野战火炮。但是高俊还有些拿不定主意,是将这些炮兵集中起来布置一个工兵营呢?还是给每个营都分配一个炮兵都,给他们两门火炮呢?

    把野战炮兵集中起来也未必能发挥其优势,将之布置在各营当中也许更为有利,但是,这会严重拖延步兵营的行动速度。

    高俊对这种事的态度向来是以实践为准,于是先给四个步兵营发放了野战炮,而剩余的野战炮则集中在自己手里,编成了半个工兵营。

    现如今,高俊已经拥有大小各类火炮82门,这些可怕的金属巨兽为攻城略地提供了可靠保障,士兵们对火炮的好奇也与日俱增,每门炮都有它自己的名字,这都有赖于士兵们的想象力。

    从北方来的消息越来越不好,但始终没有出乎高俊的意料,原本轰轰烈烈的起义形势已经完全破灭,蒙古人从不同的方向上围剿冒头的各路义军。

    彭义斌已经退回冀州以南的地区,在这里挖掘沟壕,阻挡蒙古人继续前进,他虽然还拥有众多的军队,可是原本的进攻势头已经不复存在,在蒙古人灵活的进攻之下勉强维持着战线。

    想要在河北平原上以步兵战胜蒙古骑兵,不光要有战斗技巧和武器的改革,更要有指挥方式与战术的进步,防守是死路一条,毕竟蒙古骑兵来去如风,总能找到你疏忽的地方,然后狠咬你一口。

    赵永和田匡同样损失不小,他们向北退却,已经和张甫会合,在信安一带继续坚持防守,他们的防线更稳固,但是缺少粮食和兵力。

    高俊此时还没有王福的消息,但可以确认他依旧存活,王福是本地人,关系相当深厚,既然逃出了蒙古人的追击,那他应该有办法活下来,并且重新搜罗一支队伍,在形势更有利的时候起兵响应。

    这样的机会是肯定存在的,毕竟蒙古人虽然在军事上胜利了,但他们也进行了肆意的屠杀和劫掠,当地幸存的百姓也都对蒙古人恨之入骨。

    汉人时候们也趁机大肆扩张地盘,收编义军队伍进自己的营帐,这年头,战败的士兵直接加入胜利者并不鲜见,大家都在忙着抓壮丁凑人头。

    所以,在这群人当中,依旧在忙着开荒种地保护流民生产的史天泽显得尤为特殊,现如今,河北的其他世侯们也看出了史天泽的想法,一些人撇撇嘴,觉得这真是毫无必要,但也有一些人若有所思,似乎是也看出了史天泽这么做的目的。

    但是,更多的人根本就不考虑这件事情,就比如中都的石抹咸得不,现如今老子死了,中都就是他掌管的地方,此人与西域商人勾结,拼命敲诈当地居民的财富以供自己享乐,整个燕京城都笼罩在痛苦与悲愤之中。

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变化(上)

    所以,即便又是一个夏日,但是燕京街头上的人比起去年冬天还更有不如,偶尔有几个人也是行色匆匆,仿佛是过街老鼠一般。

    他们也不再关心别的什么事,反正街上既没有杂耍艺人也没什么僧道布施,告示也不用再看了,反正都是坏消息,而且今天贴出来明天就会改。

    尽管大部分人都越过越苦,但是却有一部分人捞到了足够的利益,不过伊本沙剌已经不再受宠了,前不久,他居然斗胆拒绝了咸得不的宴请,这让后者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两名西域商人,显然,这两个人对经典的理解和运用远比伊本沙剌灵活。且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表现出了合乎实事的机变态度。

    从府第出来,刘体拉紧了衣襟,尽管夏日炎炎,他却丝毫不敢放松,里面可藏着一旦被发现就能要他性命的东西。

    那是从遥远的西方战线上发给木华黎的战报,由于双方远隔万里,因此成吉思汗与木华黎之间不能经常通消息,每次信使来都是厚厚的一沓文件,记录了过往几个月的战斗情形,以及各类的口谕旨意。

    这些文档会留在燕京府内抄写,分别送与东道的诸位王公大臣,当然也包括在河北前线的木华黎,咸得不也有权拿到一份,可他现在终日饮酒作乐,这厚厚的文件让他看着就头痛,没翻两页就直接扔在了自己的案头。

    这就给了刘体机会,他已经改名换姓混进了官邸,在这里做些清扫打杂的活。就在前两天,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帮忙掩饰了一位判官的失误,令其免受苦楚,这位判官也投桃报李,略微给他提了一个档次,让他能够进出石抹咸得不办公的房间,在这里帮助清扫。

    刘体干活干的很勤快,而且现如今有贵人相助,同僚们纷纷议论,觉得他以后说不定能够一飞冲天。毕竟,现在蒙古在汉地的统帅,被铁木真赐予白纛,尊为权皇帝的太师国王木华黎,当年不也是铁木真手下的一个小小兵丁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算刘体只是一个不大认字的奴仆,但如果得到贵人的赏识和信任,并且奉献忠诚,也能够加官进爵,甚至典城牧民。

    在无意中,这位判官也听到刘体说他的父亲因为欠债而入狱,而且欠的还是那个已经失宠的伊本沙剌的债,当即拍着胸脯表示,等时机一到,他也能想办法把刘体的父亲捞出来。

    大人物的这种话是不必相信太多的,他高兴的时候想说什么都可以,也许会做,但不会你也别抱怨。刘体是隐姓埋名进入官邸的,所以更不指望判官将他父亲捞出来了,但这话毕竟给了她一些隐秘的期望。

    所以,当他今天见到桌上散乱的文档,并且得知这是从西方战场传来的消息时,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但是仅仅过了片刻,他就自作主张,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随便抽出一页来藏在怀里,准备回去交给识字的人看。

    这份文档很快就转移到了青年近卫军总部这里,郑明忧心忡忡的拿起来,虽然在太平军的扫盲班里读过一段时间,但他也对这封信的内容看的云里雾里。

    识字最多的人还是万杰,他略带书生气的坐在桌子旁边,仔细看完了这页纸上的所有内容,告诉大家说,这是铁木真一次口谕的副本。

    虽然有些命令仅仅是战场上的指令,但也应该誊抄副本,交到木华黎这里,以便让后者了解铁木真的征战现状,时刻了解大汗的最新指示,这就是其中一一次的副本,原信是传递给西域的某个国王的。

    尽管认字不多,但是郑明在高俊这里也学了不少地理知识,一说起西域,他挠挠头:“是高昌回鹘还是西辽呢?这两个国家不都已经臣服于蒙古了吗?”

    尽管对这封书信的性质知之不多,但他们还是立刻行动,万杰抄好了信,交给刘体,后者将找合适的时机混出城外,那就基本安全了

    这条路线几个人经常走,出城之后步行几里的距离,快到通州那里的时候路上会有一个农庄,大柳树下第三家,敲门进去对暗号。

    “挖掘机学校哪家强?”

    “中国山东找蓝翔。”

    主人会把你迎进门,把信交好之后就可以回去,主人家的生活情形不错,还养了几只鸡,如果来送信的人是刘体的话,往往还会掏出积攒的一点钱买上几个鸡蛋,回去带给孙小儿。为了吃一个鸡蛋走上几十里路,这在现在的燕京是正常的事情。

    很快这封信的抄本就送到了高俊这里,他立刻叫来何志远两个人一起参详:

    伊剌克田地俺心思的无有,因而报达花剌子模田地行偷盗的每根底不容着。讨来思并太和岭的草木沙石,行占固了也。

    您使见识,田地行强占了呵,俺蒙古军人百万的教他们仔细守着,你怕也无?

    待回去者,恁每的那昔尔行教知道,他海里凡的是也,俺海里凡的也是者。也克蒙古吃亏的毋忍气着,行事不依着体例呵,不捡谁,蒙古与他仇人行认作了。

    标准的蒙古营一体公文,两个人看着同样是一头雾水,通过长久的讨论,才初步敲定了翻译:

    我们无意于伊拉克,但也不会容忍“报达”侵占花剌子模,“讨来思”和“太和岭”的草木砂石都要占领,如果你们胆敢诡计侵吞的话,我蒙古雄兵百万将严阵以待。回去告诉你们那个那昔尔,他是个哈里发,我也是个哈里发。蒙古不容侵犯,无论何人,做错一件事,都将不再是蒙古的朋友。

    两个人面面相觑,看口气来说,这封信应该是写给“报达”君主“那昔尔”的,那个人是哈里发。

    “现在的木速蛮世界有几个哈里发?据我所知,只有在巴格达的那个。”

    “你说的没错,法蒂玛王朝应该已经灭亡了,现在仅存的哈里发应该就是在巴格达的阿巴斯王朝哈利发,那么,这个报答应该就是指的巴格达。”

    “我更在意的是这个讨来思和太和岭,这两个地方会在哪里?太和岭明显是一个旱地的名字,难道这个山脉在中国吗?哈里发又怎么会对汉地的山脉感兴趣呢?”

    两个人有些迷惑。

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变化(下)

    幸好已经获得了金朝的图书,两人查了半天,发现太和岭居然在河东的忻州,这就更难以理解了,铁木真与哈里巴之间怎么会对山西产生争端呢?难道是哈里发派间谍在这里制造了宣称?

    事实上,不光是他们两个人,如果乍一看到这封口谕,其他留在汉地的蒙古将领也会纳闷不已,但是,在流体没有偷走的那些档案里,还有专门说明这些情况的,太和岭是郭德海给高加索山脉所起的名字,所谓的太和岭,指的就是大高加索山脉下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王国和部族。

    尽管对太和岭所在的位置无法理解,但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之后,高俊却突然反应过来,讨来思指的应该是伊朗西北部的圣城大不里士,既然如此的话,铁木真的主力部队应该还在伊朗一带,似乎和巴格达哈里发已经产生了矛盾,也许他们会继续向西推进,这有悖于真实历史的进程,也许蒙古三次西征的扩张范围,铁木真要一次做到。

    但是太和岭毕竟是个阴云,高俊决定提早原本今年秋季的行动。继续保持着军备进步,狠抓生产,纺织厂的利润不错,已经继续扩大了规模,不光是从南宋那里换来战略必需品,还从日本运来硫磺,从高丽运来铜器。

    生意在持续的进行,外交的合纵连横也从未停止,现如今,南宋方面还忙着侵占军田,短时间内不会在东线发动攻势,招惹高俊这个太岁。而纥石烈志虽然对高俊已经心怀不满,可他终究还是比较信任高俊的,并不会轻易与高俊为难。

    而开封朝廷刚刚给高俊加封了一个太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其之信任,从这个角度来说,开封朝廷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什么过分举动,而蒙古纲虽然对高俊颇为怨恨,但毕竟没有朝廷的命令,动一根手指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

    而此时,远在高俊千里之外的撒马尔罕,一个青年闷闷不乐的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天花板,满腹仇怨无从说起。

    一个年轻的蒙古女人走了进来,他身上已经换上了西域人的服饰,漂亮的贴花修,趁着身材尤其婀娜苗条。这个女人坐在野古旁边,轻轻地抚弄着自己夫君的头发。

    A股在西域的作战很勇敢,并且立下了功劳,得到了大韩的赏赐,但是在八鲁湾之战的时候他负了伤,情形一度十分危急,不过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巴鲁完一仗,蒙古人的损失不小,但还能够继续前进,A股却已经跟不上队伍了,不得不返回萨马尔罕休养。

    这座城市曾经被西辽命名为河中府,他正处于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是整个中亚地带最富饶的城市,也是传统丝绸之路上无法忽视的重要节点。唐朝舒吊坦罗斯之战后,一些中国战俘到达了撒马尔罕,并且把造纸技术传到了西方,萨马尔罕纸一直享誉整个中东世界。

    也苦在这里听到了许多有关耶律大石的传闻,直到如今,这些中亚人对这个异教徒国王依旧充满敬意,称他公正且有才干,是不可多得的贤明君主,并且10个萨马尔罕人有9个信誓旦旦的告诉结果:,他的某位祖上在担任耶律大石的宫廷护卫时,可以作证,这位君主已经秘密的皈依了神圣信仰。

    这种长久的倾慕情绪,让业主感到羡慕又嫉妒,甚至他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蒙古也被更强大的力量摧毁了,那么燕京人会不会经常的思念铁木真呢?

    这想法短时间内没有结果,而,身上的伤是不能容许他继续到西方去作战,,可寒已经派人带来了慰问的礼物,抚慰他这位侄子,不要心急,伤愈之后,也可以回到东面去,帮助木华黎征讨铁木真的宿仇。

    结果确实也想回到东方,但西方的世界一样的神秘有趣,让她一时之间无法定夺,此时他温柔的看着自己的妻子:“你说,我应该往西面去,还是应该往东面去?”

    “夫君,不要烦恼,我相信主会指引你做出正确的决定的。”阿勒帖尼轻轻的把头埋在野古壮实的胸前,听着丈夫心脏有力的跳动,在他心脏的位置,,也挂了一个亮晶晶的十字架,他已经决心皈依。

    半个月后,野谷迫不及待的从河中府出发,经由马尔一郎,何继涵等城市,抵达了山脉环绕的虎思斡耳朵,这里是曾经西辽的国都,高大雄伟的汉式城墙,让别国感到熟悉又舒心。

    耶律大石为西辽选择了一个好地方来见过,虎思斡耳朵处于楚河流域,东面有宽阔的一款孩子。而南北两面都有山脉b座,水草丰美,便于农耕放牧,从这里可以控制东西,各个仆从国。

    想当年,耶律大石带着一支败军从蒙古高原出发,至北疆额尔齐斯河流域,来到中亚,先后降服了高昌王国,公开了韩国,西卡拉,韩国,以及花剌子模,不尔罕王朝等大小政权建立了传奇的西辽王朝,他就在这里,让服从于他的各国国王接受他的指令,为他称臣纳贡,派出军队协同他作战。

    直到现在,虎思斡耳朵也有许多的契丹人,以至于伊拉阿欣走在街道上时,迎面就碰上了两个。

    石抹明安死后,也许是念及故情,野古决定明安的贴身侍卫一拉行收归自己门下,并且给予他足够的机会,现如今,阿欣也成为了有根脚的人,在蒙古世界当中,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按照这样的路线,最终他应该成为一名蒙古的中低级军官,在某座旱地里的县城里,当他的土皇帝。

    不过,当着两名契丹青年拦住他的时候,世界线又一次发生了变化,他们一眼就看出来阿欣是个契丹人,而且从他的服饰判断,是那种对契丹传统依旧有很深坚持的人。

    这是这两个冒失的年轻人的失误,他们并不知道在蒙古军队当中也有敢于穿契丹服饰的人,看到一拉线,还以为这是在契丹突厥化浪潮当中极少数能够坚持传统的人,这也是他们敢于当街拦下阿欣的原因,而后者不明所以被这两个人请到家中,,这两个神情激愤的年轻人开始大,谈过往的光荣,以及花剌子模混帐的背叛。

    这让阿鑫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当这两个契丹人提及,现如今虎思斡耳朵有很多契丹人,打算重新结成一体,不再遵循蒙古人的号召时,他终于明白了这群人叫他来是干什么。

第二十一章 出击扰乱敌军(上)

    两个契丹青年,一个叫萧脱撒,一个叫耶律古里沙,都只有十六七岁,只能算是刚刚有成人的自觉,还经常冒出古怪天真的想法。这二人的父母都已经去世,并且已有婚约,正准备组建自己的家庭,却在此时义无反顾的投入这种事来。也正是这种冲动使得他们没有认清移剌阿辛的身份,仅凭装束就认为他一定是个忠直的契丹人。

    两个人喃喃的把西辽过往的仆从附庸们全都骂了一遍,某种程度上,他们俩说的是正确的,这些人都是表面上对西辽恭顺,但是时机一到就会立刻露出反骨仔的本色,这方面尤其以花剌子模为甚。

    它曾几次反叛西辽王朝,但都被骁勇善战的契丹军队所击败,然而,花剌子模的体量已经太大了,以至于契丹人也没有信心将之逼迫过甚,完全摧毁,只能想办法稍加限制,而后者总是又花一点时间暗中积蓄力量,掀起下一次反叛。

    西辽王朝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的,即便是鼎盛时期,居住在虎思斡耳朵周围的契丹、汉各民族也只有不到十万户,西辽的直辖人口能提供的兵力也只有两三万人而已。相比之下,仆从国都相当巨大,他们可以输一万次,然后再重新积蓄力量,而西辽只要输一次,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耶律大石对于这一点心知肚明,所以才会采取怀柔的态度对待各个仆从国,尽量减少争端,避免直接冲突,为契丹人的复兴积攒宝贵的力量。

    然而,人不可能永远在平衡木上。短短八十年之后,他的子孙就彻底失去了平衡,一头栽倒在地。所以,和当地人对耶律大石称颂不已不一样,契丹人对先皇德宗其实有一点不满,认为契丹人在来到此处之后,应该趁着军力有优势的时候,将当地土著彻底屠灭,让契丹人拥有广阔的耕地与草场,多多繁衍,使西辽国本坚固。

    阿辛没有兴趣听两个年轻人谈天说地,此时他的心里有些不平静。一方面,这些西辽契丹人毕竟也是自己的同族,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何尝不是蒙古的敌人呢?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石抹明安将军已经投靠了蒙古,自己也为蒙古效忠了这么多年,应该忠于蒙古的利益。

    最后,他劝说两个年轻人不要太冲动,而后者则不以为然,还神秘兮兮地宣称,不光是契丹人心怀不满,高昌回鹘,以及东西喀喇汗国的回鹘人,再加上葛逻禄人和康里人,大家都对铁木真恨之入骨,尤其是康里人,此番他们遭遇了蒙古军队的疯狂屠戮,残存的人发誓要和蒙古人战斗到底。

    阿辛离开这两个人家门的时候依旧很不安心,刚才他违心的答应了过段时间再来找这两个人,继续商量有关起义的事情,这两个年轻人丝毫没有怀疑他,还建议他早些过来,因为起义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左思右想之后,阿辛还是将这件事汇报给了也古,而后者沉吟了片刻之后,却没有选择派出军马,将这群逆党斩尽杀绝,与之相反,他询问移剌阿辛:“你觉得这群人为什么要造反?契丹人,花剌子模人,葛逻禄人,高昌回鹘人,他们之间征战了多少年,彼此都希望对方彻底消失。可是现如今,这些人却首先恨起了我们蒙古,我们究竟是如何对待他们,让他们对我们有这般刻骨铭心的仇恨!”

    移剌阿辛没有说话,不是不能回答,而是不用回答,就连也古自己也知道的清清楚楚。是的,蒙古人确实征服了这片土地,也杀了很多人,剥夺了他们的权利,劫掠了他们的财富,在草原上,哪个部落遭受到这样的羞辱,就会用粗粝的麻绳贴着肉缠在自己的腰上,紧紧勒住,磨断十根手指头积攒力量,然后兴兵报仇。

    现如今,契丹人他们也用同一套规则,这些彼此敌视的族群现如今都优先仇视蒙古人,都想把来自东方的这群草原魔鬼赶出去,然后再讨论他们内部的矛盾。

    “我们应该改变了,原本的那套征服策略对于蒙古世界以外的地方是不够合适的,我们应该尝试了解当地人的想法,让他们乐于顺从我们的统治。”也古也不知道是说给阿辛听还是说给自己听,但片刻之后,他的目光又变得凶狠起来:“但是首先他们要明白谁在上,谁在下,谁才是征服者与主人。不过,用力找对付这些狡猾的毒蛇是不行的,阿辛,你愿意听从我的吩咐吗?”

    这是一道送分题,也古似乎是在下定决心做一个重要决定:“你不要声张这件事,假意答应他们两个的请求,你是个能干机灵差事的人,所以我才让你做这件事,放心吧,你混入他们之中,对咱们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如果能立下这样的功劳,也许我能为你谋一个好跟脚。”

    阿辛确实不笨,他立刻就明白也古这是让自己潜伏在准备反叛的契丹人当中。这样的举动实在是有些和他的认知不合,但此时他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了,只能表示自己愿意为可汗的事业尽忠。

    这项计划进行的非常成功,得知移剌阿辛的身份后,所有参与密谋的契丹人都大惊失色,不过阿辛很快就使得他们相信自己也是愿意恢复大辽江山的一个契丹男儿。

    然后他才透露了相关情报,让大家知道蒙古人最近在城内加强了防范,似乎是得到了什么消息。原本对暴乱就不大抱有热情的一群人立刻就主张静待时机变化,比较冲动的几位也没有辩驳的理由,一场暴乱即刻消于无形。

    不过这只是个开头,阿辛此时的正式身份,已经不再是蒙古人的侍卫,而是密谋叛乱的契丹人领袖。

    也古和留守西辽的蒙古将领们必须谨慎考虑,竭力避免任何直接的战斗,毕竟,留在西辽境内的蒙古人加上其仆从军也不超过万人,比起耶律大石刚刚涉足于此时的兵力还少了近一半,只靠这点人进行武力压服是痴人说梦。

    所以,他们必须忍耐,直到大汗的西征军队归来,现如今,蒙古的统治区已经陷入了遍地林登万的境地,他们虽然在短时间内打下了广袤的疆土,但是境内反抗不断,起义军四处收复失地,让蒙古人陷入困顿之中。

    在河北这面,沧州的起义刚刚被镇压下去,靖安民又在益州那边搞出了动静。

第二十二章 出击扰乱敌军(下)

    随着投入根据地内的河北义军成员越来越多,高俊也越来越清晰的了解了整场战斗的经过,沧州之战固然遭遇了重大失败,但义军们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存能力,赵勇田光力排众议,没有选择向山东根据地靠拢,而是选择了敌军的薄弱点,向北突围,准备就地生根,继续发展,他们仅仅派出一支小部队做出南下的趋势,吸引蒙古人追击,而主力部队从沧州以北愧为,打穿了李泉的防线,逃入信安县一带,张福早就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不过,后续有些消息更让高俊惊讶,那个被当做弃子一样向南突围的小分队,根据可靠消息来看,并没有被蒙古人消灭,他们几度辗转之后与彭义斌会合。现在被彭义斌派往明州,在当地搜罗,愿意参加义军的百姓丁壮,准备与蒙古人再战300回合。

    不久之后,彭义斌的来信也确认了这些事,高俊在自己的小本上记下了此人的名字:王重瑾,字玉成。

    太和岭,高俊直到现在都不知道,铁木真在信中所指的究竟是什么地方?也许真的是指某个旱地,也许铁木真已经派遣,一支部队返回中原,或许他打算再申请哈里发之后,把他流放到这里来,无论如何,这封信有一些危险的意味,铁木真有可能把注意力重新摆向东方,所以高俊必须要抓紧时间。

    随着步兵部队的陆续练成,高俊也开始商量今年秋季的出兵计划,本次出兵的目标为,直接在野战中打击木华黎的军队,削弱其实力,拯救陷于危机的河北义军。

    本年春季的时候,这个拯救的地方在何处,还不为人所知,但是随着沧州之战结束,木华黎开始集中其队伍向西南方向前进,进攻彭义斌直接占据的冀州等地,毫无疑问,如果高俊想要扭转战局的话,也要从这里做文章。

    太平军主力部队已经开始在西北地区集结,再过一个月就是收小麦的季节了,等到麦子收割完毕,大军就立刻出征。

    太平军已经开始做最后的筹备工作,高俊惦记了几年的,前胸甲也终于完成了列装。

    此时,太平军正军的装甲终于达到了其历史巅峰,首先,,它们保护头部的是一顶全盔,也就是用,铁波下面缀联甲片,仅仅露出了眼睛,太平军全盔是统一制造,然后由士兵根据自己的脸型做微调的,保证每个人都只露出那一条缝来。

    全盔的防御效果很好,即便是用劲弩射击,也很难击穿头顶的云智铁波,下面的甲片虽然防护稍弱一些,但是却经常能牢牢的挂住建投。

    身上则是一套全装甲,这套扎甲油相连缀的1400多枚小甲片组成,胸部硬扎,腰部悬挂,保证士兵可以灵活运动,而甲裙部分则高达五挂,一直保护到小腿。

    而在左右两壁之上是一对批不假,也有300多面甲片组成,保护到小臂的位置,这两面巨大的坯布,近乎于盾牌的作用,在侧身作战的时候,可以有效的保护胳膊和胸腹。

    除此之外,双臂的护臂,以及腿上的军靴上都有甲板甲片,可以防御敌军刀剑的进攻。

    现如今,正面的附加装甲终于正式列装,士兵身上盔甲穿戴时露出的那一条缝也被紧紧的,保护起来,这下子,太平军士兵就更加安全了。

    当然,加上这面盔甲,士兵的负重也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51斤。

    但是,这2万人是高俊精挑细选的精锐,50斤的盔甲披在身上,也并没有使他们不堪重负,反而,这帮人马上就要用手中的武器教育一下河北的伪军们如何打仗了。

    按照高进的计划,他这一仗是避实就虚,既然敌军正在明州冀州一带打仗,他就干脆从更靠北的地方发难,沿运河抵达青州,打败李泉,然后向西劫掠雄霸等地,顺便给张府送一批急呀,等到敌军回撤之后,他们也撤出战斗,坐着船返回山东。

    这项计划相当有可行性,太平军本身的战斗力是最佳保障,王贵他们也已经。搞出了一支不小的运输船队,虽然不能决胜于万里海疆之上,但至少可以恭喜上万军兵的水上补给运输,必要的时候也能直接把他们载回山东。

    赵勇,田匡以及张福等人在河北的情形不错,清仓等地区也残留着不少义军余部,他们都对高俊这次出击翘首以盼。

    木华黎何尝不知道,高俊可能会趁你病要你命,但是此时此刻,他,还必须专注于冀州一带的战事,防线是堵不住的,只能等高俊主动发动进攻之后考虑如何应对。

    这也是李晓琪她们,第1次以正军的身份参与战斗,就在前不久,。第1批少年君从铁军转为了正军,他们终于正式的站在高峻的军旗之下,参与每一场战斗了。

    也是趁着这次出征前,年轻人们最后一次花前月下,很快,他们就要尝试着在河北平原上与蒙古骑兵作战了。

    “嘿嘿嘿,哈哈哈。”装作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见到小花的时候,都忍不住想笑,这是长久以来也改不了的事情,以至于每次两人一相见,她都像被下了降头一样,似乎人都变傻了。

    “你傻笑个什么劲儿?”小花有些嗔怪的责备了,装左一句,尽管他也是绣工,但是并不会随军出征,高俊已经命令,将它留在齐州的医院内,现如今根据地的医疗事业草创,也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即便小花年纪轻轻,但现在已经带了两个新来的实习生。

    装作还是笑个不停,慢慢的,小花也忍不住抿嘴笑了起来。但是,她笑着笑着,神情却越来越悲伤,最后居然哭了出来:“,这次你就要去河北了,出征去打仗,还能不能再回来呀?”

    他越说越伤心:“,你要是回不来,那我可怎么办?”

    “小花,你放心吧,你等着我,我肯定会回来的,等到那个时候……”,装作突然停顿了,,但又把话顺畅的说了出来:“,等到那个时候,帐肯定也打完了,消灭敌军之后,我带着红花回到咱们老家,,盖起三间瓦房,围起一大片院子,到那个时候,你愿不愿意嫁到我家来?”

    小花惊讶的差点把病历卡都扔出去,,他目瞪口呆的看着装作,似乎眼前的人完全是个陌生人,但随后她就哭了,留下的却是幸福的热泪:“,你可一定要回来,我等着你!”

    6月15日,太平军出征,他们要扰乱蒙古人的部署,是河北义军坚持更久的时间。

第二十三章 大军直下河北(上)

    军队挺进的速度非常快,好的让高俊怀疑自己以前是不是高估了蒙古人,太平军这次出动了四个整营的兵力,包括本部兵力和目前代管的部队,再加上骑兵营,总数超过万人,沿着既定路线飞速推进。

    路线是事先侦察好的,太平军本身就有许多河北流民,这次选择的路线就在运河旁边,本身也是太平军几度走过的地方,士兵们,对这里相当熟悉,所以行军没有一丝一毫的停顿。

    路线主体位于沧州西部,刚好隔开东边大片难于行军的沼泽,但是,这条路线很容易遭到蒙古军队的进攻,如果在西南方向的蒙古主力突然撤军回来,向高俊发动猛攻,很有可能将太平军截做数段,赶进芦苇荡中,那样情况就非常糟糕了。

    然而,高俊选择的时机很好,木华黎眼下根本抽不出机会来,彭义斌也得知高俊这边发动了策应性进攻,为了支援友军,更是不惜血本的与敌军连番恶战,牢牢的拖住了蒙古人。

    不过,前锋部队也是立下汗马功劳的,最靠前开道的一个营是冯达,而冯达手下又有一名军使主动请缨,要做全营的先锋。

    此人率领军队白天赶路,傍晚扎营,等到全营大军赶到的时候,本营的营地已经全部安排妥当,而这个时候,本营的军兵在帮助后面的大军扎营,全军稳稳的收入营中。而这个都在拂晓前继续前进,白天一路行军作战,在全军的前面做开路先锋。

    “不知是何人骁勇如此?”,高俊听闻冯达的汇报,有些惊讶。

    “可别夸他,就是那个两头冒尖的夏伯阳,郎君要是夸他几句,他还不得美上天,指不定又要捅多大的娄子呢……”

    有些事果然不能说,话音刚落,一名骑手急匆匆的闯进辕门,带来了先锋部队的急报,太平军前锋已经遇上了敌军,夏伯阳即刻率领部队冲入敌阵,将敌军全部驱逐,已经控制了运河沿岸地区,准备北上江宁县。

    “这人果然够勇敢,但是太鲁莽了,对手可是他人数的近10倍,这个时候胡乱发动冲锋,不是太平军的好作风,这次胜利不能算数,也不给他记功!”高俊,有些不满意,但是对夏伯阳的骁勇善战还是很欣赏的:“,这个人适合冲锋陷阵,但是要找个人,给他带上配套,我记得,现在和他搭档的均点是平高盛吧,日本人最古板,适合干这样的活,回头我就给他足够的权力,让他牢牢的拴住夏伯阳。”

    冯达还在思考,高俊为什么知道日本人是古板的?但是高俊已经转移了话题,开始询问冯达,对于在河北作战有什么心得体会。

    这是个非常开放的,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回答的一个重要技巧就在于能否揣摩询问者的心思,冯达对此一清二楚,高俊是打算让他留在河北了,这次询问的真正问题是:你留在河北打算怎么打仗?

    “我记得当初还是在野狐岭旁西军营的时候,郎君那时常给我们军兵讲课,我听郎军讲过先贤的一篇文章,,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蒙古人在野狐岭已经全歼官军,趁着咱们太平军还没立旗子的时候,四处征讨,如今打下这般广大的地盘,占据了天时。

    河北都是广阔平原,便于骑兵驰骋,所以,我军难以与敌军野战争锋,但是这一代同样河渠密布,前宋曾经在这里修过唐丽,如果能善加利用的话,足以在此生根发芽,在地利上,我与蒙古各执牛之意耳。”

    冯达嘴里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文绉绉的词,让高进嘴角微微翘起一下。

    “既然天时已失,地利各占一半,那我军能够指望的就是人和要挑动当地百姓的抗萌情绪,,让丁壮加入军队,武装起来,对抗蒙古铁骑。”

    这个回答,基本在高俊认识的框架之内,不过他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说具体点,我给你留下一个营的兵力,再加上贷款的2000人,在一年半之内,你有没有把握将整支军马发展到万人以上——我要的可都是像咱们郑钧一样的,精兵强将。”

    “,我已经胸有成竹!”,冯达早就知道高俊要把自己派往河北中部,留在这里牵制蒙古人,在过去一段时间,他按照高俊当年的办法,连续走访了许多队伍中的河北士兵,又从图书馆借来了大量资料,与手下的参军们仔细研究商讨,终于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草案:“,想要在河北坚持下来,我看最好的地方还是西安周边这一片水网纵横之地,而要想抵挡蒙古人的侵袭攻打,,首先要建立多层级的网络,以坚固的城池和高沟深垒为核心,在周边地区广泛的布置炭烧和油机,帮助我,窥伺敌军动静,骚扰敌军,他们的家属也都集中到咱们根据地内生活,这一地区收获的粮食也应该送往我们的城池之内,以工养军马,敌军要是胆敢来收税,就赶出去,要是胆敢来进攻,就打出去。”

    “打出去,说的倒是容易,如果蒙古,派出两三万军队来攻打你的根据地,你打算用什么招数应付呢?”

    “建立多层级的防御体系,,核心,自然还在于高墙深垒,以密布的水网和沼泽来限制敌军至4题,以我精锐不足野战抗衡,或者收入城内,拼死抵抗,蒙古人到现在也没法在河北站稳脚跟,他们的一次猛攻,据卑职估计,不会超过40天。

    当然,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与其让蒙古人围攻根据地,倒不如我们主动出去,收取各地的粮食,征发各地的,丁壮,这样削弱敌军的实力,让他们供养自己的军队都难,更别说像咱们根据地发动强攻了。”

    高俊听得非常满意,以至于他第1次用冯达的字号来称呼对方:“叔至,看样子,总管河北军马的事情,是必须要交给你了,这次你一定要和赵勇田矿好好相处,与高阳公主搞好关系,经常与河北的其他各路义军联络,当然,也应该争取将他们收编至麾下,但不要显得太霸道,这件事确实困难,我会让赵勇帮助你的。”

    冯达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大大方方的接受了高俊的任命。,而就在此时,太平军前锋已经窥探到了李泉的主力兵团所在的位置。

    既然是在敌后发动,洗澡,那高峻的目的当然不是仅仅夏目华丽一跳,他打算趁着蒙古主力分别在河北的西南西北,与彭义斌,靖安民这两个难缠的家伙,交战之际,迅速插入敌后,敲掉敌军边缘的一两个兵团,削弱敌人的力量,迫使敌人取消对彭义斌和境安民的进攻。

    李权当然是这次进攻的最好目标。

第二十四章 大军直下河北(下)

    高俊发动进攻,对于河北的各路伪军头领来说,既意外又不意外,毕竟,高俊与彭义斌之间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全天下都知道个7788,眼下彭义斌有难,高俊根本不可能袖手旁观,此人也不是个闲得下的主,有机会那是一定要来木华黎的老虎屁股了。

    尽管这些人早就领教过高兴的厉害,但相当一部分事后依旧不服气,山东是敌军的老家地盘儿,而且鲁南多山,我军不辨道路,在这里被高进击败,也算不上十分丢人,反倒是高俊主动来河北平原,那就真的是送死。

    高俊可不在乎他们的想法,太平军的战争机器已经对准了几个目标:还停留在河北东部的三模合、刘世英、李全。

    三魔盒,是蒙古有名的吧,都勇士手下统率着一支敢战的精锐,,这支军团有上千人,一半是真正的蒙古骑兵,而另一半则是补充进来的契丹九军。

    刘世英是木华黎在河东收服的汉人是猴,不过,他眼下在河北作战,算是克军,缺点是难以及时补充补给,但优点是没有患得患失的情绪以及盘根复杂的利益,能跟着木华黎的指挥棒灵活调动,所以绝对不能忽视。

    而李泉自不必言,,他是清仓地区的,汉军是猴,这才是真正的地头蛇,高俊要打击的三只敌人各有特点,但,哪个也不是高进的一合之敌。

    就在江宁县城以北,高俊率先遇上了三墨盒,并且与之两军对圆让三模和惊讶的事,契丹人这次居然出动了,数量广大的骑兵部队,当铺天盖地的太平军骑兵接触敌军的时候,也就决定了这场战斗的胜负。

    蒙古人很不幸地沿用了老战术,以为对手都是步兵,他们让枪骑兵居前,但并不直接冲锋,到近处时就突然散开,好让后方的骑射手,出乎敌军意料地放几轮箭。

    而当蒙古人以这种队形遭遇了太平军骑兵的骑枪冲锋时,情况可就大大不妙了,最前面一排的枪骑兵还算有些战斗力,能与太平军统个五五开,但他们人数,太少,而队形又太过薄弱,消耗完之后,后面就是近战能力捉急的弓骑兵。

    而太平军的马上技术也同样让对手防不胜防,前排的枪骑兵被刺死,弓骑兵们慌忙的抽出刀来,想要和对手肉搏近战,一开始,他们确实拨开了敌军的枪头,战场情况似乎还算良好,但是太平军骑兵,飞速的两马交错冲到敌军后方,然后就是直刺敌人后新的一记回马枪。

    不少人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种招数,直接当场被捅一个透心凉,呼啦啦倒下一大半。

    这一招回马枪,是杨庙镇与工程琢磨了好长时间才演练清楚了的,刚刚作为骑兵的课程加入教学当中,现如今就起到了妙用,三模和首战不捷,连忙后退,而在此时,太平军的左右翼也通通杀出,直接缠住对手,最后将之彻底歼灭。

    从头到尾,打击三磨合,也没用两个时辰以上的时间,就在这短短的一瞬之内,太平军,对外界的质疑交出了一个满意的答卷,事实证明,太平军能够在,境外野战当中战胜对方的骑兵。

    随即,太平军又将目标对准了更靠北一些的刘世英,这支军队人数多一些,将近1万人,其中还有2000多,汉族骑兵,在河北也是一支强横的力量,这支来到河北客场作战的,河东军队万万想不到,高俊居然把目标对准了自己,以至于李世英还花了点时间,确认太平军是否朝自己而来,这浪费了仅有的一点逃生时间,他没来得及修筑营寨,也没有躲进任何一座城池,就在野战中遭遇了敌人。

    这次高俊终于舒心畅快的体会了一把用骑兵连人的滋味,两军先是正面对阵高俊,亲自擂鼓,三军齐进,打得敌人节节败退,河东军的骑兵试图从侧面袭击高俊,但也被太平军骑兵所驱逐,反向包抄,加以歼灭,随后,太平军骑兵从敌军背后发动袭击,这次的铁风筝十分巧妙,直接打碎了敌军的阵型,等到,刘伟军彻底崩溃,太平军骑兵则从后面大举追上,一痛砍杀劝降,俘获敌军数以千计。

    无怪乎大家都想要一支强大的骑兵,用奇兵恋人的感觉确实很爽,斩获也较以往多了许多,这次高俊虽然只动用了1000名起名,但已经产生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质变。

    如果要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李泉这个狡猾的狐狸又一次逃脱了高峻的狙击,只留下了一座空城,虽然如此,高俊也并非毫无收获:,他解救了近3000名义军俘虏,这些人都是在苍州之战前后,被蒙古军队所俘获的,全部被押进了,青州城,此番李泉逃亡,并不能将俘虏处决或者是带走,于是乎,高俊一下子平白得了3000兵员,其中能够充当奇兵的400人被高俊收下,剩下的人则划入恒达的编制,准备留在河北继续作战。

    。不久之后,高俊的部队又陆续占领了西岸的不少城镇,高俊也亲自渡过运河,来到西安,看着远处的沃野,不由得心潮澎湃:“,大家看,当年就是在这里,我被石抹明安的骑兵追上,三只损失惨重,狼狈不堪地逃往江陵,,那时我也身负重伤,漂流到西安的一个小村庄里,得了贵人相助,才得以转危为安。”

    这次,高俊换了衣服去寻找当年的足迹,花了好长的时间辨认,才终于找到了当初收留自己的村庄,然而,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听人说,早在去年,蒙古人因为缺乏粮食,就在这里打了炒股,还没死的人全都逃到,其他地方去了。

    高俊站在这里,久久说不出话来,衣锦还乡并没有得以实现。他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么一个与人无害的人家,一个孝顺的儿媳妇和倔强的老公公,就这么彻底家破人亡了。

    不能想象,等到他率军打回燕京的时候,还有多少人能够等着胜利。

    附近野地里躲藏着一些难民,他们得知是仁义的太平军,来到之后,,才离开藏身之地,想要求太平军指一条生路,而军队也慷慨的砸开蒙古官吏的仓库,将粮食种子和耕牛分发给他们,让他们振作起来。

    ,那你们全都哭起来,求高俊千万不要走,而高俊此时也确实萌生了和原本不一致的想法,似乎留在这里,也并没有太大的风险,就算是有,为了百姓也值得一冒。

    等到太平军抵达青州的时候,不少军官已经开始筹划着如何打进眼睛了,现如今,敌人还集中在河北的西南部和西北部,正是太平军趁虚而入,直捣黄龙的好时机,只要拿下燕京,再去攻打那两团的敌人,还不是易如反掌?

第一章 赤红血(上)

    高俊抵达西安之后,整个河北的抗猛根据地都陷入到了狂欢之中,对于这位当年曾经转战运河,后来又在山东几次让铁木真吃亏的,当世名将,河北民众可谓翘首以盼,,高阳宫张府也对高骏心服口服,尽管对方是客人,但丈夫却谨慎的以礼侍之。

    ,来一睹高郎君风采的,河北各地义军领袖络绎不绝,除去观看他们心中的偶像之外,这些人也都提出了统一的请求:,来了就不要走了,趁着现在蒙古军队集中在西南西北的好时机,一举攻克中都!

    来这里的人太多,以至于高俊突然间真的起了这种心思。

    在过往一段时间,高俊一直想的是万事俱备,然后再与蒙古人争胜于河北,然而,眼看着现在的形势如此顺利,他甚至在想,是不是可以趁机直接推到中东,收复旧京,然后呼吁民众起来反抗,蒙古人丢掉了刚刚拿下的金朝首都,一定会军心低落,这个时候,各路义军一起反攻,说不准就能彻底,消灭还留在华北的蒙古人。

    靠实力与敌军决战是一种方式,难道简陋就不可以吗?高俊此时陷入了迷思,一时之间不能确定。

    此时,他也没有立刻返回山东,反而依靠已经控制了运河,向河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粮食和军械,似乎大有就地生根的意思,只可惜,运河淤塞很严重,运输能力低下,如果高进的上万大军待在这里,那么运河连维持现有的补给线都困难,更别提在河北建立新的补给点,帮助张福等人养菌。

    在这种情况下,高俊,必须尽快决断,在两三天之内,就做出北上还是南归的决定。

    中都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让高俊在短时间内十分动摇,在两者之间左右摇摆。

    有的时候你无法作出决定,并为此辗转反侧的时候,对手会帮助你的,也就是在第2天,高峻派去南下扩大占领区的军队,就遭遇到了极为惨痛的失败。

    这次遭遇毁灭性打击的是老生的队伍,他被高俊派遣去西南一侧,准备扩大占领地,然而,他却在这里遭遇到了大队的蒙古骑兵,足足有上千人之多。

    这支蒙古骑兵的装备谈不上精锐,甚至于不是人人身披重甲,他们来自于更加靠北的部落,比如。这些人被编入了木华黎的万户之中。而这上千人则是今年刚刚参加作战的新兵。

    人数上蒙古人并不占优势,而且从训练和作战经历来讲,这帮人也都是纯粹的新兵,战场情况似乎不应该很糟,但是,有一点永远不能忽略:,骑兵在具体战场上就是要比步兵更好调动。

    蒙古骑兵们狡猾的从不同的方向上试探太平军的步兵阵型,直到后者的队列越来越散乱,骑兵射出,无数利剑,让太平军步兵无从抵抗,这些从不同方向射来的箭矢很难全面防护。

    楼上并非毫无经验的军官,他收拢队形,并且想办法抵御敌人骑兵的骚扰,通过主动对抗敌人真正的方式,迫使敌军也逐渐收拢,但是这批蒙古骑兵多达千人,他们可以从容机动,甚至于累了之后还能换一匹马继续作战。

    附近的太平军得到消息之后,迅速赶过来增援,但是他们的速度太慢了,在他们抵达战场之前,谋生的队伍就已经彻底散乱而蒙古人也不失时机的发动一场强有力的冲锋,直接将他的对手们打成了烂豆花。

    这次战斗的情形和以前全然不一样,蒙古人看似力量并不比之前雄厚,只有1000名新兵,指挥的百户名不见经传,而他的对手则是太平军的元老宿将,所统率的军队也是百战精锐,可是战斗在几个时辰之内就已经完全分出了胜负,太平军全面崩溃。

    楼生率领残兵向北撤退,在一条小溪附近再次遭遇到了敌军骑兵的袭击,敌人狡诈的选择在这个地方发动进攻,果然使得刚刚聚拢一些的太平军,残兵再次混乱崩溃,楼生带领着200多人渡过了。不宽的河道,但还有一些人跌入水中挣扎不得,被蒙古人的马蹄踏成肉泥,少数人被河水冲到了下游去。

    这样的溪流无法阻止蒙古骑兵继续追击,等到当天晚上的时候,楼笙莹已经完全无法再次聚拢,从高峻正面的定义来看,甚至可以认定娄生遭到了全歼。

    残余的军队继续向东北方向撤退,士兵们还要想着自家的田地和妻子儿女,因此并没有彻底溃散,即便是当个市民也要想办法寻找太平军。

    深夜里,蒙古人的骑兵队依旧不停的扫荡着这一片地区,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三批健壮的战马,随时可以更换,,他们踏过用石头垒起来的小道和潺潺的小溪,到处寻找躲在灌木丛中的太平军士兵,然后用长枪把他们挑起来,穿成一串。

    楼生所率领的残兵,在这里又和敌人的骑兵交战了一番,也许是人数过少反而指挥的更灵活,他们成功的击杀了敌军的4名骑兵,然后度过了更大的一条河,这是相对安全的地带。

    但是随即,蒙古骑兵的主力赶来,足足有两三百人,他们也在尝试寻找渡河的方法,再派出几轮传奇之后,终于找到了上游的一处浅滩,只可惜,当蒙古人正准备从这里渡过小河时,没想到对面上太平军的援军已经来了,这是一批射手。

    太平军射手都成立之后,迎来了第1次独立作战,在宋英的指挥下,弓箭手门万箭齐发,在短短的一分钟之内,射出了400之间,这种火力密度是太平军以往从未有过的,也让对面的蒙古人小小吃了一惊,,认为也许太平军主力就在这里,如果连射手都这么多的话,那么重步兵会更多,兴许还会有奇兵。

    蒙古人打仗是为了胜利而不是送死,一声呼啸啸,这些年轻的骑手们立刻离开了渡口,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对岸只是有一群弓箭手而已,如果他们依旧要强攻的话,对手根本不足以防御。

    宋英何尝不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但好歹事情都过去了,她抹了抹汗津津的脸,请老生和他一道返回新安县那边,高俊已经得知娄升战败的消息,正在重新汇集太平军主力向这边赶来,骑兵部队已经出动了。

    楼上本来是想立刻跟着宋英走的,然而,出发没多久,他们就遇上了另外几名残兵,他们来自于楼上下属的一个旗,据他们报告,指挥已经战死,参与的弟兄们分布在河东南面的一片荒地上,蒙古人还在四处追杀。

    楼上吃出了半天,才对宋英说:“,这个时候不能走。”

第二章 赤血(下)

    如果说之前战役中死亡的成千上万的人为高俊善战名将的声明定下了基础,那么,如今轮到太平军的鲜血与耻辱给蒙古人著名了。指挥这次战斗的蒙古百户年纪轻轻,但是却表现出了出乎常人想象的能力。

    脱脱,来自蔑儿乞部兀洼思氏,随同父兄向铁木真投降,他算是也遂的亲戚,而且也没有车轮高,所以在蒙古统治面起步之后顺利长大,在合适的时机拿到了百户的职位。

    到这一步而言,他的人生还算顺利,但之后的过程就很坎坷了。他在这个职务上待了三年,却连大汗的面都没见过几次,好不容易立了一次功劳,但一不小心还被另外一个同名的人冒领了过去。对于大部分不是铁木真核心圈子里的人,无论有何种才能,到这个级别已经算是终点了。

    现如今,脱脱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尽管只有上千名年轻的兀良哈士兵,但凭借着他出色的指挥,蒙军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击溃了不可一世的高俊,现如今,蒙古骑兵正在广阔原野上奔驰,到处寻找落单的汉军杀掉。

    不少人躲藏在庄稼地里,而士兵们也毫不吝惜的冲了进去,马蹄翻起沉重的麦穗,即将收获的庄稼被糟蹋的不成样子。

    整体而言,河北地区收获要比山东地区晚7~10天,此时正是山东人刚刚收获,而河北即将开镰的时候,经过这么一番战斗,战场区域附近的田地都算是绝收了。

    楼升带着少数精干的军官返回了战场,想方设法搜罗残余的居民,几次遭遇危险,不过,人数越少越好指挥,敌军也只不过是,散开来追击的游兵散勇而已,连续击杀了敌军七个骑兵之后,楼生终于汇集了100多人,但他却在夜间与大部队走散了,又在田边的水坑中崴了脚,不得不坐在那里休息了很长时间。

    等到第二天清晨,各级军官们向百户呈上战报,一天时间内,带回来的首级就超过了700个,再加上其他方向上的进展,脱脱相信,这一战他消灭了敌军上千人。在于高俊交战的历史上,还从未有人用这么小的损失获得过如此大的战果。

    不过,新兵们缺少纪律约束的缺点很快暴露出来,到当天下午的时候,脱脱才发现,他已经无法约束士兵们抓紧时间赶回营地了,这些人依旧在广阔的原野上搜索,就算找不到敌军,还要打家劫舍焚烧村庄,失去了纪律的约束。

    这就给了敌人们机会,等到当天傍晚的时候,一群人匆匆的从西面纵马归来,人人身上都带着伤,据他们所说,高俊的骑兵已经从侧翼围了上来,到处寻找小股的蒙古部队吃掉。

    脱脱立刻下令集结残余力量,并且派人打着他的旗帜,必要时可采取残忍手段,将所有的士兵约束回军营。

    然而,在此时,高俊的骑兵们却犯了致命的错误,他们推进的太慢了,甚至半途还休息了一阵,这给了敌军重新集结的机会。

    这不能责怪骑兵们,由于高俊还有着北进的心思,所以骑兵都布置在北面,直到得知楼升战败之后,才花了半天时间狂奔至此,再加上高俊还是过于爱惜自己的骑兵,不希望他们迅速推进。

    加入了战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哪有什么不能快速推进的道理,高俊患得患失,对此次战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脱脱花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才重新集结了队伍,他已经损失了近一百人,但剩下的士兵精神很好,并且缴获了不少武器甲仗,正跃跃欲试,准备下一次战斗。

    而就在这个时候,蒙古人的支援也不期而至,这更让脱脱如虎添翼,就在高俊送给脱脱的这一晚上时间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二天清晨,太平军步兵抵达战场附近,骑兵们因此获许继续推进。

    然而,昨天还在战场上游荡的蒙古散兵已经消失不见,这让李铭意识到敌军可能已经有所防范,他派出骑兵联络周边各营,建议大家还是合军一处,就像上次进攻战一样,捏个拳头打过去。

    高俊也和其他的首脑人物赶到了前线,他们立刻指挥各路军兵聚齐,准备连起来对付敌人。

    但是他们送给蒙古人整整一个晚上,对手已经利用这段时间做好了侦查,当然不会再给高俊机会。骑兵部队很快就遭遇了蒙古人的缠绕,困在战场动弹不得,各路步兵部队也连续遭遇蒙古骑射手。

    这些蒙古骑射手来自于靠北方的八忽剌部,这个部落在谦河中游一带,尽管同样是操蒙古语的民族,但他们从来不住蒙古包,在马背上看管自己的羊群。反而,这些人在西伯利亚南部的密密丛林里搭建住房,用优质的大弓长箭去射杀麋鹿。

    这些强悍的步弓手们早就武装了从金朝人手里夺过来的反曲弓和铁骨箭,优质的蒙古猎手加上上好的汉式武器,对于正在行进的步兵纵队无异于是一种噩梦。

    这些人采取了龙骑兵式的打法,他们策马来到太平军附近,然后下马上弓,射出强劲的箭矢,力道甚至可以洞穿士兵的铠甲,随即立刻翻身上马,跑远一点之后再重复上一次的举措。步兵纵队推进得极慢,而且忧心忡忡,对于前后都不感到安全。

    冯达的队伍再次表现的最可靠,他们趁着敌军下马的机会,打了一次快速的无甲反击,杀了对手二十多个人,迫使这群肇事逃逸的混账暂时远离了步兵行军纵队,他们也成了最早赶到战场接应骑兵部队的军队。

    战斗进行到下午,脱脱也不得不承认,不可能连续吃两大桌好饭好菜,率领剩余的蒙古军队撤离了战场,他们在今天的战斗中损失不到二百人,而太平军骑兵的损失略少一些。

    也就在这个时候,赶到战场的其他步兵部队才找到楼升,他歇了半夜之后又在荒地上搜罗残军。他用折断的树枝当拐杖,用撕下的袖子包裹着脚,艰难的一步一步行进,在一次小遭遇战中受了伤,士兵们想办法做了一个简易的担架,抬着他找到了友军,幸好蒙古骑兵已经开始聚集,否则的话他一定是凶多吉少。

    在此次战斗中,太平军损失之惨,超乎所有太平军军官的想象,一个营直接被对手打废,这对于太平军来说是绝对不可接受的结局。

    武装状况良好,士气正旺,训练有素的三千名步兵根本不足以在河北平原上对抗最普通的一千名蒙古骑兵,现实用血淋淋的方式让所有的军官们复习了这一课。

第三章 金麦(上)

    整个信安气氛压抑,南面战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整个地区,高俊神色不佳,整个太平军上下愁云惨淡。

    屋漏偏逢连夜雨,很快,高俊又得知消息,由于长时间没有维护,运河已经严重淤塞,不可能再承担大宗粮食运输的任务,连唯一的运粮渠道都没有了。

    这个打击比上一个还要致命,如果运河不通畅,山东的粮食就无法运到河北前线,以陆路运输的话,维持两万人在前线的开销足以让整个山东根据地精疲力竭,这样的话,高俊就必须立刻决定是把筹码全部押上,还是趁着没有巨大损耗之前赶紧撤出。

    尽管初战成绩不佳,但是义军们依旧殷勤的为高俊规划路线。

    新安县以北的直沽寨,当地的守军统领梁佐已经规划好了进京道路,盛情邀请高俊赶快与他合兵一处,争取光复中都。

    甚至于,就在这几天的功夫之内,就连开封小朝廷都得知了高俊进军的事情,完颜珣也申饬高俊,让他经略中都各处,力保此地不失,以图恢复。

    但高俊还是在考虑了一下午之后恢复了冷静,从南线的战况来看,太平军还不足以跟敌军相抗衡,骑兵缺少,野战能力不足,后勤不畅,这时冒失的冲进中都,就算是能够得手,也不过是落得一个黄巢的下场。

    到那个时候,蒙古铁蹄踏破空虚的山东,也就易如反掌,没什么值得考虑的了,必须尽快撤退。

    得知太平军要走,河北义军一片哗然,不少人立刻表示了愤慨和失望,找到高俊,请求他一定要以河北万千生民的性命为要,留在河北继续抗敌。

    在这种情况下,做出主力撤离的决定是十分痛苦的,高俊只能一再向大家保证,等到明年,明年高俊练出了五六千骑兵来,就能够与蒙古人争胜于河北,到那个时候,他一定会再次率领大军前来,用铁犁彻底碾碎所有的蒙古军队。

    随即,高俊在太平军内部的军事会议上公布了撤退的方针,绝大部分队伍跟随高俊,沿着来时的路线返回,只有冯达带着他们那个营的兵力依旧坚持在河北中部。高俊全权任命他为此处的负责人,并且要着手在当地建立类似山东根据地的军政机关,做落地生根,持久作战的打算。

    军队开始进行撤退的准备,包括从当地收购粮食,补充新的兵员,尤其是善于做骑兵的人,高俊跟张甫做了一个交换,用相当数量的武器装备换取了四百名训练有素,只是没有马的骑兵。

    这笔交易双方是各取所需,张甫的马比高俊要少得多,并且,他所处的环境也没有让骑兵驱驰的条件,这些精锐骑兵留在他这里,也只能充当步兵使用,是一种浪费。而换来了大量军资之后,张甫反而战斗力更强,高俊也为自己增添了一批新的骑兵种子。

    其他义军队伍当中也有不少擅于驰骋骑射的人,高俊对其优先安抚,并希望他们与自己回山东,在谨慎选择之后,高俊带回了一千余人。

    虽然带走了不少人,但高俊留下了大量的军器和粮食,尤其是带来了继续作战的信心,此番太平军挟雷霆之威,一连击溃敌军三个军团,虽然后面偶有小败,但河北义军依旧为此斗志昂扬,准备下一阶段的战斗。

    征集粮食的工作办得很快,此时正值夏收季节,河北的农民们刚刚割了麦子,高俊大把的钱花出去,确实买了不少粮食,在河北不同于在山东,用的都是真金白银,以便于安抚当地民众。

    钱花的多,高俊也有些肉痛,不过在他骑马出去巡视的时候,却发现在信安县各处河道以外的地方不少农田却没有人收割,任由沉甸甸的庄稼随风摇荡,这让他非常奇怪:“这些田地都是谁的?主人家为何还不收粮?”

    有通晓当地情况的河北义军士兵告诉高俊,这些田地的要么是蒙古那颜们跑马占圈得到的,要么就是依附于蒙古人的土豪自家的庄园田地。这些人在义军到来之后都到蒙古人掌控的大城市中避难去了,乡亲们害怕他们回来之后报复大家,所以谁也不敢拿他们的粮食。

    在过去一两年之中,蒙古人和义军今天这个来,明天那个走,让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谁也不敢轻易得罪,尽管忍饥挨饿,却眼睁睁的看着大片大片的粮食倒在田地里,谁也不敢去偷一个谷穗。

    “既然如此,这个人情还是由我来做吧,通知军兵们,把长枪先放起来,拿镰刀,收庄稼,分给百姓们!”高俊顿时有了主意,意气风发的下令:“一个营负责一个县,几天之内给我干完,粮食三成归我们,七成给百姓。

    这些汉奸走狗的田地不分白不分,记得留下木牌条子,就说粮食是咱们太平军拿的,有本事就找咱们来要粮!”

    一声令下,军兵们立刻行动起来,连续两三天的时间内,军兵带头,农民们也壮起胆子,抄起镰刀,一个县又一个县,很快就把周边七八个县的田地收割一空,得粮数万石,这下子高俊终于有了一点北伐收获,心情好了不少。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如此高兴,韩武平就忧心忡忡的来找高俊,提出他的看法:短时间内确实是借花献佛,让百姓们得了实惠,但是太平军一走,蒙古人十有八九要卷土重来,到时候,那帮逃走的汉奸走狗们知道自家田地被割,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不能找太平军要粮,难道还不能找老百姓撒气吗?到那个时候,恐怕本地百姓受到的盘剥还会更加严重。

    韩武平说了很久,高俊只是静静听着,没有出言打断,也没有反驳。

    “你说的情况,其实我都知道。”高俊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突然说:“但是今年把粮食分下去,还能救活不少濒临饿死的人,我还有什么办法呢?”

    这答案让韩武平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直到离开了高俊这里,走到半路上才突然恍然大悟:“这就是太尉的意图啊,河北百姓到时候肯定更加拥戴太尉了。”

    这也是王惠对高俊提出的计策之一,高俊本来也不想做得太过阴谋,但是此时此刻,他倒是坦然了:粮食确实是自己发的,他也知道蒙古人肯定要报复百姓,但这个错误是蒙古人的,是那些土豪汉奸的,看着濒临饿死的人们,高俊并不觉得自己违背了良心。

    一堆一堆的粮食分了出去,百姓们对高俊的印象一下子又好了许多,得知太平军要走,百姓们依依不舍,信安以南各县的士民争相给高俊进言,希望他能够留在本地。

第四章 金麦(下)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对此一无所知,少部分当地居民已经意识到这些粮食是勾偿债,一旦拿了,就与太平军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既然太平军已经打算撤退,那么蒙古人回来是一定会大肆报复的。

    李光的队伍此时的驻扎地距离太平军也不算远,在所有的义军当中,他们算是一支不大亲近太平军的力量,但是也并不疏远,同样是在河北抗蒙的军队,互相之间还是有一点基本的默契。

    李光对高俊率领太平军割麦发粮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并且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意味:太平军就是借花献佛邀买人心,等到来年蒙古人发动大规模的报复,百姓也不会恨高俊,说不准还要欢迎高俊再回来。

    “高俊何志也都是有才干的人,虽然有时用心偏险,但确实也是一时人杰。”虽然看明白了高俊的打算,但是李光却并不觉得这事干得多么错误,事实上,大部分河北义军首领都抱着类似的心思,他们对高俊依旧抱有很大期望。

    就在李光寄宿的主人家里,文月儿还在缝洗衣服,只不过,过去她要管起全军的脏衣服臭袜子,而现如今只是帮住李光一个人而已。

    他们两个人情投意合,对于朴实的李光来说,成亲也不必要考虑太多,先给自己的姐姐写封信,争取同意之后就能成。他很喜欢文月儿,这姑娘不光勤快老实,而且显得很有见识,就在目前而言,也是全军除了李光之外,唯一一个感觉到高俊发粮恶意的人。

    然而不同的是,李光毕竟是通过自己的思索才意识到高俊的居心不善,可文月儿只是先给高俊套上了一个有罪推定而已。她到现在也恨高俊,如果把她过去的那些事全告诉李光的话,这个年轻人会当场傻掉的。

    但直到目前为止,这支义军依旧生机勃勃,文月儿在逗弄的主人家两个孩子,这是两个活泼的男孩,并且很有希望长大成人。这两个小男孩围在文月儿身边,叽叽喳喳的问了许多问题,大多数都是有关各地风情的——就算是主人家的日子还算殷实,也没机会到外地去,两个孩子对于义军游走的那些州县城池非常神往,一有机会就围着文月儿问个不停。

    尽管李光和高俊保持距离,但后者却对前者关怀备至,高俊特意派了使者去李光那里,得知李光要成亲之后,还派人送去了礼盒,派去的使者也是一男一女,男使者是才伤愈归队的老实人吕和,女使者就是目前唯一的女骑兵陈琰,她还要负责去看望一下新娘子,回来向高俊等人报告,也顺便向李素儿道喜。

    两个人离开的时候,吕和有点疑惑的对陈琰说:“你进门的时候,我偷偷瞟了一眼,我怎么觉得那个女人非常熟悉啊。”

    “你还敢乱看,要知道,咱们可是代表着全太平军。”陈琰责备了一句,吕和也闭了嘴。

    四天之后,周围各县的麦子全部被收割,太平军也得到了大量粮食,终于可以开拔启程了。

    大军缓缓移动,高俊有些恋恋不舍的离开河北,在士兵身后不远处,新的沟濠正在挖掘,补充了大量器材之后,河北的抗蒙根据地也要继续扩张,充分利用水网扩大防御规模,增强工事的密度,冬季是河北的枯水期,所以尤其要注重防御。

    士兵们越过已经收割完的田地,百姓们欢呼雀跃的把粮食搬到自己家里。毫无疑问,高俊这次的举动是很让大家开心的,尽管知道这会让他们接下来的半年里受尽苦楚,但此时能够救一些人,高俊也得到了安慰,暗自希望还乡团到时候能显得有人情味一些。

    然而,刚刚离开河北没多久,高俊就接到了让他震惊万分的消息:在河北西北部围攻靖安民的蒙军已经出现在信安的西北部,根据各方情报来看,靖安民很有可能已经彻底兵败。

    “涿州也是有名的坚城,怎么可能连这点时间都坚持不下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得到消息的高俊吃惊的程度绝对不亚于听到楼升战败,如果不是早早的下定决心回军,那么此番蒙古骑兵赶到,一万多太平军就被困在河北根据地,后果将不堪设想。

    “先把事情搞清楚,究竟是木华黎决定暂时放松对靖安明的追击,转头来进攻咱们,还是靖安民真的直接被夺取了城池,他本人现如今的情况如何,这些都必须要立刻搞清楚!”高俊的态度极其激动,对他而言,靖安民不仅是一个合作伙伴,某种程度上也是个对他有恩的老大哥。

    太平军的情报机构飞速的运转起来,高俊甚至再次食言,让龚成前往河北西北地区侦察情况——他原本已经答应过龚成,让他安安稳稳的做骑兵军官,再也不用干特殊任务了。

    大军刚刚赶回棣州,侦查消息也随之而来,情况比高俊想象的可能还要糟:蒙古人架起了二十尊大炮,直接轰塌了涿州的城门,靖安民率领军马向西突围,进入山中,目前动向不明。但他蒙受了巨大损失,短期之内是不可能再发起什么攻势了。

    得知蒙古人使用大炮的消息,高俊在原地愣了半晌,经过反复确认,才最终肯定蒙古人使用的是火药武器,是货真价实的火炮。

    这次技术流出的原理一点儿也不复杂,高俊用大炮轰破了博州,并且差点斩杀严实,但最后终究是功亏一篑。尽管对于铸造大炮的细节还不甚寥寥,但看到那种武器的外形,看到炮弹是如何从炮筒中飞出来,再闻到战场上淡淡的硫磺味,严实就算再蠢,也能猜到火炮的原理。

    很快,这一消息就以秘密的方式传递到蒙古人那里,木华黎对这样的武器同样十分感兴趣,命令在河北仿制该类武器。

    事实上,高俊的情报网络已经指出,最近两个月内,河北沦陷区铁价高企,但是判读情报的结论却认为是占领区经济低迷,并没有往武器的方向联想,这使得高俊对于蒙古火炮的出现懵然不知。

    蒙古火炮虽然并没有模数设计,威力比起太平军的火炮弱了一大节,但毕竟这也是划时代的火药武器,在涿州城下,二十门火炮轰击了整整一天,直接将城墙打作齑粉。参与作战的蒙古骑兵不由得啧啧称奇,强悍有力的骑兵,再加上无坚不摧的火炮,蒙古军团的威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说到底,高俊还是低估了对手的能力。

第五章 白银(上)

    回到山东的高俊心情不佳,这谁都知道,因此,也有人想趁机干几件让高俊高兴的事,稍微缓解一下过于压抑的气氛,孔元政就是这批人的代表。

    早在前年,根据地就已经定下了今年铸币的基本计划。之后,财政相关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根据地的白银储备节节攀升,在去年达到了二十万斤,已经具备了铸造银币的条件。

    所以,高俊刚刚返回根据地没多久,孔元政等户政府干部就主动上门来,请高俊去看刚刚修建好的铸币厂,在这个最新的铸币厂内,孔元政等人计划在一年内铸造30万枚银币和400万枚铜币。

    目前,太平军控制区是完全的银本位,铜币是作为银币的辅币出现的,银币以重量计,最高的储值银币重达一两,但这类银币通常只进行大宗交易,市场上常见的则是五钱、一钱、五分的银币,以及价值一分的各类铜币。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使用,规定银币一分面值十文,尽管银币以重量计价,但面值的标志依旧以文来显示,如一钱重的银币,其面值标志为百文。

    由于工艺的原因,太平军最初铸造的这批货币没有太多装饰花纹,但要保证每两枚货币之间形制的高度统一。

    所有的银币中间都有方孔,在方孔的上下写面值,背面横写太平两字,用宋体,这两个字字形简单,百姓们也都认得。

    铜币则从一文到十文都有,通过不同比例的合金来标定价值,以保证这些铸币价值与其本身金属的价值相当。

    除此之外,由于铸造需要的工本费,表面上来看,为了铸造这些钱,高俊还略微亏本了一些,将原始的银锭和铜锭拿出去贸易,还省下了一笔铸造费,价值也没有区别。但高俊却不这么看待,成熟的铸币意味着商业繁荣,这对目前的太平军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这确实让高俊开心了许多,白花花的银子总是让人心情莫名舒畅,看着铸币厂里哗哗流淌的大量硬通货,高俊似乎看到了太平军的铸币已经延伸到了世界各地,看到奈良、升龙或者开城的商人在使用太平军铸造的银币。

    有关货币的法律还在制定,高俊对于他们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于是先用行政命令规定:太平军铸造的新式硬币不得在根据地内被拒收,同时,严厉查处一系列故意磨损货币,或者是熔炼货币改铸的行为。也禁止市民们为了方便交易而将银币随意裁剪,甚至只铰下一个角来贸易的方法。

    尽管银币已经铸造出来了,但是想要让这些钱得到百姓的认可还需要根据地机关以身作则,首先,官俸和军队的军饷全部采用新铸币发放,除此之外,农赋以外的其他税收都可以用新币来缴纳,根据地机关予以完全的认可。

    在根据地范围内,人们对新铸币的接受程度很高,一方面,户政府早有计划,六条政纲现在还矗立在石壁上,而另一方面,报纸等媒体对新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大大缓解了市民们的心理预备,让他们在新币发行之前,就对这种银币的各项指标了如指掌。

    不过,除去根据地内的平民百姓之外,高俊还需要另一群人认可新式铸币,那就是与高俊有直接来往的各类商人。对于这一点,户政府非常有信心,早在发行新币之前,他们就已经做了详尽的调查,无论是南宋商人还是日本商人,都对送来的银币样品赞不绝口,认为这种银币可以有效的方便大家的贸易结算。

    只不过,南宋方面的人也提出,现在的银币样式还是过于呆板单调,并且也不够大,他们提出铸造一种新式的银币,是一种巨大的银砣,有些像马蹄。

    高俊知道,这些宋朝人说的就是元宝的雏形,不过,高俊并不打算铸造元宝。毕竟,元宝的样式实在是太复杂,而且也很容易缺损,对于强调铸币统一的高俊来说,还是圆圆的硬币值得信赖。

    日本商人尤其喜欢这些银币,他们迫不及待的提出,希望贩运到山东的货物全部用银币来代偿。

    高俊知道他们的心思,眼下,日本中南部的银矿还没有开发,日本还是个缺少银子的国度,如果能将山东的银币带回日本,其价值甚至胜过携带其它货物。

    不过,本着不坑人的基本原则,高俊还是温和的建议商人们尽可能的多带货物回去,他已经在争取二十年内对日本的银矿进行勘探,到那个时候,日本国内银价大跌,商人们就该叫苦连天了。

    来到山东贸易的高丽商人并不多,毕竟高丽此时也正处于经济困难之中,没有多余的功夫打算盘,但仅有的这些商人们也对新式银币不排斥,当他们验证过这是足量的白银之后,就坦然的收下了这些钱。

    最大的变量反而来自于金朝还控制的河南,根据根据地从各个渠道搜罗来的信息,完颜珣正准备发行新的纸币与旧纸币的对价是1:200。

    南迁之后,金朝军费陡增,但收入大为减少,所以开始在纸币上大打歪主意,刚刚南迁就颁行了贞祐宝货,与章宗时期的纸币比价为1:30,然而,新货币的增发并没有为朝廷聚敛足够的财富。现如今,新的纸币:兴定宝会已经在酝酿之中,其基础比价为1:200。

    金朝政府的这几次货币发行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恶意通胀,政府通过自主的增印货币的行为来聚敛民间财富。但是,对于已经风雨飘摇的金廷来说,这点钱也不过是饮鸩止渴,对于河南的经济更是毁灭性的打击。高俊已经打听到了,他的那位可爱的大舅哥殷有祯最近生意做得很不顺利,背后的靠山高汝砺年事已高,对于细枝末节的事情已经不再关心,他得不到足够的庇护,逐渐的陷入困顿之中。

    所以,新银币的颁发对于靠近山东的河南百姓来说是一个新的信号,也就是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河南百姓们已经争相用山东造的银币来进行贸易。朝廷颁发的纸币则完全失去信用,破产的比之前的任何一版交钞都要快。

    也就是这一个月之内,刚刚颁行的兴定宝会贬值了整整三倍,而且势头还没有刹住的意思。朝廷上下一片愁云惨淡。也就在此时,突然有人提出,或许可以利用山东铸造的银币,将最新发行的纸币与山东银币的价值相锚定。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2919/ 第一时间欣赏颠覆晚金最新章节! 作者:边郡箭手所写的《颠覆晚金》为转载作品,颠覆晚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颠覆晚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颠覆晚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颠覆晚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颠覆晚金介绍:
公元1211年,这是还沉浸在四方战功自我麻醉中的金朝大安三年;
是尚在舔舐开禧北伐惨败伤口的南宋嘉定四年;
是已经沦为了蒙古附庸的西夏皇建二年;
是在一片古佛青灯中昏昏然的大理天开七年;
是陷入战争泥沼里的西辽天禧三十四年;
是四分五裂的吐蕃第四个绕迥的火兔年;
是笼罩着武人政治阴云的高丽康宗元年;
是致力于处理李陈革鼎不安动荡的瞿越建嘉元年;
也是得意于千年来海洋屏障的日本承元五年....
但这一年最重要的是蒙古太祖六年!宿命啊,很快,那个人的皮鞭将会拷打整个世界,鲜血注定要浸透欧亚大陆。然而,不屈的怨灵将两个年轻人送来这个时代.....
“我们不优秀,不够勇敢,不够坚强不够纯洁,不够聪明,你们的指责都对,但是,如果因此就想让我们对这些邪恶、苦难、悲伤、冤屈无动于衷的话,对不起,办不到!”
“要么改变天下的宿命,要么死在宿命的洪流前!”颠覆晚金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颠覆晚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颠覆晚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