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军神TXT下载三国军神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军神全文阅读

作者:冰雪尘     三国军神txt下载     三国军神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五十八章 太学生运动

    一些愤怒的学员,撤掉自己的头冠,披头散发着喊道:“孔师乃何等饱学之士,名声著于四海,却不想被典满那厮当众羞辱。”

    “典满不死,孔师死不瞑目,我等绝不罢休!”

    “对,绝不罢休!”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现在的学员,那就是一呼百应。不管是谁,只要发表为孔融鸣不平的看法,都会得到众人应和。

    有一个极端士子忽然厉声高呼:“我们应当包围大将军府,为孔师请命,定要杀掉典满这个罪魁祸首!”

    只不过,对于这个士子的建议,却是应者寥寥。

    传统经学分院的太学生,虽然愿意为孔融鸣不平,却也不是愚笨之人,他们可知道包围大将军府是何等大罪过。

    单纯出于对孔融的尊重,哪怕他们行事略有激烈,也不会引起陈旭的镇压。可若是要围堵大将军府,无疑是在威逼大将军陈旭。

    稍有不慎,这种举动都可能会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甚至于会连累自己所在的家族。

    故此,听到这句话以后,根本没有几个人敢应声。

    那个喊话之人见应者寥寥,当即撕开了自己的衣服,光着上身站在原地。

    他指着自己的胸膛,满脸悲愤的说道:“孔师就是这样在朝堂上被匹夫羞辱,我等身为太学生,又岂能因为想要明哲保身,而不为天下伸张正义?”

    “本朝之中,阉党横行,鱼肉百姓,陷害公卿,权倾朝野,触者既死。饶是如此,太学前辈也敢不惧生死,屡次与宦官争斗!”

    “我等若不能继承太学之风骨,又有何面目自称太学生?”

    说到这里,那个学员涕泪纵横,而后大声咆哮道:“不管尔等如何,今日大将军若不能惩戒凶手,吾不需大将军惩罚,直接会撞死在大将军府前!”

    话毕,那人排开众人,迎着凌冽的寒风,昂首阔步往外面走去。

    其余太学生被他说得满脸通红,有不少人亦是脑子一热,大声喝道:“太学精神有我等继承,你又岂能专美于前?”

    “我等与你同去,若不能为少卿伸冤,一同撞死在大将军府门口,以死劝谏!”

    更多太学生被这种情绪所感染,大声咆哮着,昂首挺胸往外面走去,口中大声喝道:“以死劝谏!”

    郭淮看到眼前这一幕景象,心中一凛,知道要出大事了。

    可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太学生,也管不了许多事情,只能暗自为这些人祈祷。

    东汉后期太学生运动不在少数,由于当时社会中士大夫之间,形成了以品评人物为基本形式的政治批评风气,在当时被称为‘清议’。

    就比如,曹操就是因为许劭与桥玄的品论,而崭露头角;庞统也是因为司马徽的称赞,而扬名荆州。

    这种评论不仅仅是赞扬某个人,更多的却是批判朝政,意图传播正能量。

    而汉末的太学,就成为了清议的中心。

    可以说,太学清议是华夏古代社会,以舆论影响政治比较早的史例。

    所谓‘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通过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太学生清议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就好像后世的学生运动,甚至于比学生运动更加强大。

    因为太学之中的学员,几乎每个人都是当世才俊,并且许多人的家世背景都非同一般。

    当这些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将会是一股庞大到不可想象的势力。

    其实不仅是太学生,就连郡国学诸生,也会与太学清议遥相呼应,形成了更广泛的舆论力量。

    汉桓帝永兴元年,冀州刺史朱穆,因打击横行州郡的宦官势力被治罪,罚往左校服劳役。

    当时,太学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指责宦官集团的罪恶,赞扬朱穆满腔忧国之心,志在肃清奸恶的立场,表示愿意代替朱穆服刑劳作。

    迫于无奈之下,汉桓帝不得不赦免了朱穆。

    汉桓帝延熹五年,名将皇甫规在论功当封时,因为拒绝贿赂当权宦官受到诬陷,被严刑治罪。

    当时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发起集会,使皇甫规得到赦免。

    正是因为太学生屡次以势压人,与宦官作对,才遭受了宦官的残酷镇压。

    汉灵帝熹平元年,因朱雀阙出现匿名书,指斥宦官专权,主持清查的官员四出逐捕,居然抓捕了千余人的太学生。

    这一次残酷的镇压,才使得太学运动从此没落。

    可以说,东汉太学生几乎是华夏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学生革命运动。

    他们以自己的热血,自己的英勇,自己大无畏的精神,试图让这个天下更加充满正义。

    他们的英勇无谓,不只表现在聚会闹事上面,还有过真正的武装斗争。

    汉灵帝建宁元年,大儒太傅陈蕃与大将军窦武密谋诛杀宦官,不料事情败露导致宦官率先发难,大将军窦武被杀害。

    陈蕃听闻这个噩耗以后,带领下属官吏以及诸生八十余人,拔刃突入承明门,力图强杀宦官。

    虽然最后陈蕃被杀,诸生八十余人尽皆遇难,可是却也让整个天下为之动荡,士林儒士哀哭切齿。

    所以说,汉代之儒生不仅仅主持清议,只是打打口水仗,其中还有不少能奋身以赴国难的人。

    虽然后来经过宦官镇压,太学早已落了,可是太学生那种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

    文昭重开太学,虽然加入了许多其他内容,可是太学传统经学分院的太学生,仍旧对于自己那些前辈的事迹,十分神往。

    故此,当他们稍微被鼓动以后,就热血涌上头脑,浩浩荡荡前去包围大将军府。

    ……

    太学之中有不少李儒布下的眼线,在太学生刚刚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李儒就已经得到了这边的情报。

    听闻太学生意欲围堵大将军府,李儒当即大惊失色,一面前去禀报陈旭,一面通知高顺,让他带领陷阵营整装待发。

    至于负责蒲坂治安的陈青,也开始频繁调动兵马,整个蒲坂城都变得有些风声鹤唳。

    “你说什么,太学生要来围堵大将军府?”

    猛然听到这个消息,陈旭震惊的站起了身体,不可思议地说道。

    李儒尚未答话,文昭就听到了一阵呐喊之声传来:“典满逼死少卿,其罪当诛!”

    “其罪当诛!”

第六百五十九章 问计司马懿

    听着外面传来的呐喊之声,一直待在大将军府中的典满,忽然脸色变得无比煞白,就连典韦亦是感到了大事不妙。

    也许太学生他们名声、地位比不上朝中公卿,可这些人背后潜在的势力,却是不容小觑。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并不是真的想要为难陈旭,只不过是为了给大儒孔融伸冤罢了。

    对待那些政敌,陈旭可以毫不留情进行杀戮,可是面对这些满腔热血,心中充满正义的青年,他又该如何行事呢?

    典韦脸色变幻了几次,终究还是咬牙说道:“这件事情终究乃是阿满引出来的,主公不妨将阿满交出去,用以平息众怒。”

    典韦虽然爱自己儿子,可是也知道这件事情有多么严重,太学生闹事只不过是一个开始罢了。

    朝中大臣以及关中士族若是一起发难,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现在的情形之下,若是能够牺牲典满一人,而为关中带来和平与稳定,无论怎么算都是最好的结果。

    故此,典韦才咬牙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来。

    典满闻言脸色微微一变,而后跪在地上,咬牙说道:“末将给主公添麻烦了,这件事情无需主公忧虑,末将自己能够解决。”

    话毕,他先后向文昭、典韦磕了三个响头,就站起身来往外面走去。典韦脸色煞白,可是也丝毫没有阻止典满动作的意思。

    “站住!”

    就在典满正要推开房门的时候,屋内想起了文昭愤怒的吼声。

    典满脚步停留在了门口一下,却仍旧背着文昭说道:“主公,你看着阿满长大,也是阿满自幼崇拜的对象。”

    “为了你,哪怕死我都愿意,更不会违抗你的命令。可是这一次,请恕阿满不能听主公命令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典满早已双目通红,泪水在眼眶之中打转。

    他抽了一下鼻子,摸了一把眼泪,而后义无反顾的拉开房门,往外面走去。

    文昭知道典满已存死志,心中又惊又怒,厉声高呼:“放肆,你连我的话都不听了么?阿平何在,速速将其拿下!”

    在门口站岗的关平早已按耐不住,听见文昭的命令以后,就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拦住了典满的去路。

    典满被阻拦,喝道:“阿平让开!你难道要阻拦你兄长么?”

    关平却是豪不胆怯的说道:“于公来讲,主公命吾将你拿下,吾自然不能违抗军令;于私来讲,汝乃吾之兄长,吾又岂能看着你去送死?”

    “况且我等乃结义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你若慷慨赴死,吾又岂能独活?”

    典满心中虽然十分感动,还是想要突围出去。

    却不想文昭已经大步跨了过来,一把提起了典满的衣领,而后将他重重摔在地上。

    文昭脸色难看的说道:“阿满,你居然连我的话也不听了?”

    而后他转头对关平说道:“将他押入屋内,锁住手脚,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能放他出来。”

    关平知道文昭之意,乃是怕典满在屋中寻死,当即轰然应喏,就带着身旁的甲士,将典满抓走了。

    典韦双目有些泛红,来到文昭面前说道:“主公,此时让阿满出去领罪,才是最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啊。”

    文昭大笑两声,道:“吾看着阿满长大,一直将其视如己出,又岂会让他如此行事?兄长勿忧,此事如何解决吾心中早有计较。”

    “若是真沦落到要拿阿满顶罪的地步,吾还如何能够统御三州之地,与其他诸侯争锋?”

    文昭的话中充满了霸气与自信,说到这里以后,他转头向李儒问道:“文优,严正何时能带陷阵营过来?”

    李儒道:“应该快了。”

    得到了想要的答复,文昭举目望天,看着晴朗湛蓝的天空,却是感觉到了非常无奈。

    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不单单是名将之路,权臣之路亦是如此。哪怕他并不愿意,有时候却也不得不违背自己意愿,举起手中的屠刀。

    “主公,主公!”

    就在文昭仰望蓝天思考的时候,田丰、程昱、贾诩等人,却是急匆匆跑了过来。

    见到三人衣着有些凌乱,文昭大奇问道:“你们平时非常注意自己穿着,为何今日会如此狼狈?”

    田丰看了看自己凌乱的衣服,无奈地说道:“大将军府门口被太学生团团围住,我等好不容易才挤了进来。”

    “若非守卫门口的甲士们相助,恐怕我等衣服,都会被愤怒的太学生撕成碎片吧。”

    文昭好像早就料到田丰会这样答话,他不但没有安慰一下,更没有强烈谴责太学生,反而调笑着说道:“能够见到元皓如此狼狈一面,真实难得啊。”

    田丰看着谈笑自若的陈旭,奇怪的问道:“主公难道就不担忧太学生闹事么?”

    文昭大笑几声,道:“如果担忧能够解决问题,吾定会将忧愁挂在脸上。可惜啊,这种心态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影响人的心情。”

    “既然如何,何不看开一点,笑对人生呢?”

    田丰愣了一下,而后方才拜服道:“明公心胸豁达,吾辈不及也。”

    此时,外面又响起了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却见司马朗、司马懿、张裕等人居然也来到了大将军府。

    隔着老远,司马朗就大声喊道:“出了这么大事情,明公可有安抚太学生之策?”

    文昭没有答话,他看着身材越发高大的司马懿,忽然问道:“对于眼下困境,不知仲达可有什么良策,用以安抚太学生?”

    司马懿现年已经二十二岁,经历过辅佐刘备抗拒袁绍之事以后,越发显得成熟。

    对于司马懿这个出身士族,在历史上留下不好名声,并且能够与诸葛亮相抗衡之人,文昭心情十分复杂。

    好在他知道现在乃是用人之际,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故此对于司马懿一直都是非常器重。

    司马懿也没想到,在场有这么多顶级谋士,陈旭居然会向他问计。好在司马懿智谋过人,略一思量就想通了里面的关键。

第六百六十章 据理力争

    现在的陈旭,不再是那个奉天子以征四方的当朝大将军,经历过朝堂风波以后,陈文昭之心天下皆知。

    河东司马氏乃当世大族,世食汉禄,当初陈旭打着忠于汉室旗帜的时候,也许司马氏效忠还会陈旭。

    可是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司马氏该如何选择,却是一个必须摆在台面上的问题。

    司马朗亦是聪慧过人之辈,他听见了陈旭的话以后,也是脸色微变,继而有些担忧的看着自己弟弟,怕他说错话。

    政治站队非常残酷,稍有不慎都会人亡族灭,哪怕司马氏的确对于汉室有所感情,可是他们家族的利益,却早已与关中兴衰休戚相关。

    司马氏身上,也已经打上了不可磨灭的陈氏印记。

    既然如此,不管是为了家族利益,还是迫于陈旭的强势,司马氏都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而且司马兄弟也知道陈旭雄才大略,很有可能会统一天下。

    乱世之中他们这些大族,也需要寻找到一个强大的君主,方能使得家族经久不息。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此事皆因典满将军而起,主公若是交出典满将军,必能迅速平息众怒。”

    司马朗听到这里,却是骇然失色,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弟弟。他没有想到,自己这个聪慧过人的弟弟,居然会说出这么糊涂的话。

    若是陈旭误解了司马懿的意思,整个司马氏都可能顷刻间化为飞灰。

    世家大族影响力固然巨大,在士林之中也颇有地位。

    然而乱世中哪怕是一个再弱小的诸侯,若是不顾一切想要覆灭一个家族,却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典韦听到这里,脸色也是阴沉了下来,目光不善的盯着司马懿,微微露出了一丝杀气。

    他可以为了自己的忠诚,而让典满前去送死,却决不允许其他人如此向陈旭建言。

    感受到了典韦眼中杀气,以及众人奇怪的目光,司马懿却是夷然不惧,直视陈旭双目。

    从始至终,也只有陈旭面色没有丝毫改变。

    因为他知道,凭借司马懿的才能以及心机,绝对不会果真做下如此糊涂的事情。

    他既然敢这样说话,必定有其原因。

    文昭继续和声问道:“愿闻其详。”

    看着自己主公古井无波的样子,司马懿笑了,说道:“太学生都以为,是典满将军逼死孔少卿,要求惩治凶手。”

    “满足他们的愿望,才是最简单有效解决问题之办法。”

    “然而……”

    说到这里,司马懿忽然停顿了一下,环视众人,猛然拔高了声音。

    “然而,若主公交出典满将军,则关中诸将以及明公麾下众人必定心寒,人心涣散。”

    “而且有一就有再,若太学生今日以这样手段逼迫明公就范,他日也会以相通手段来威逼明公。”

    “窃以为,乱世之中不比其他,若是处处遭受掣肘,又岂能成就大业?”

    “明公若想清平四海,匡扶汉室,又何须在意他人看法?”

    “想要解决在门口闹事的太学生,当先礼后兵,对那些顽固不化之人残酷镇压,方能使其他人,日后不敢再效仿此举。”

    司马懿的一番话,使得贾诩、程昱、李儒等人都暗自点头,田丰、陈群、司马朗却是脸色微变。

    文昭抚掌大笑到:“卿言大善,甚合吾意!”

    田丰却是忧愁的说道:“太学生背后势力非同小可,明公处理此事,还请慎重再三啊。”

    文昭却是一脸笑意的说道:“吾心中早有计较,元皓无需太过担忧。”

    堵死了田丰等人继续劝谏的道路,陈旭先是让人将高顺叫了进来,而后又私下和程昱交谈良久,方才带着典韦以及不少甲士,全副武装走出大将军府。

    而此时,太学生们早已在门口闹翻了天,甚至还想要冲击大将军府。

    只不过高顺带来的陷阵营士卒,早就竖起了高大的盾牌,将整个大将军府团团围住。

    文昭看着门口吵吵嚷嚷的情形,听着太学生喊着‘典满当诛’的口号,却是沉声喝道:“收盾!”

    陷阵营士卒听见文昭的命令,没有丝毫犹豫就将盾牌收了起来。太学生骤然看到文昭出来,一时间居然也安静了下来。

    文昭往前走了几步,盯着最前面那个脱掉上衣,脸色冻得发青的太学生,居然将自己铠甲外面的披风解下,轻轻为其披在背上。

    “天气寒冷,纵然心中有所不满,想要向我建言,也应该先保重身体才行。”

    那个鼓动众人前来闹事的太学生,被文昭这样举动弄得有些六神无主。

    文昭出来以后,纵然怒气冲冲想要将他抓起来杀掉,这个太学生也不会有丝毫畏惧。

    与之相反,面对一个极度温和,反而关心自己会不会冻着的陈旭,他却是感觉有些不知所措。

    有那么一瞬间,这个太学生心中,居然涌出了一丝羞愧的感觉,他也为文昭这种以德报怨,胸怀宽广的品德所折服。

    不仅是这个太学生,其余众人也被文昭反常的举动,弄得有些茫然。

    那个领头的太学生深吸了一口气,贪恋着感受了一下披风的温度,而后又将其解下来,双手郑重奉在了文昭面前。

    “大将军之厚爱,吾愧不敢当;大将军之恩情,吾铭记于心。”

    “吾等此次前来,并非要与大将军为难,只是孔少卿乃闻名海内之大儒,却被羞辱致死。大将军若是不给一个交代,又如何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文昭看着这个太学生不卑不亢,宠辱不惊的样子,不由在心中暗暗赞叹了两句。

    见那位太学生态度甚为坚决,文昭这才无奈接过了自己的披风。

    而后,他仍旧温声说道:“尔等之意吾已知晓,可是无论如何,你们堵在大将军府门口,还妄图冲击大将军府,是否太过?”

    那个太学生却是昂然说道:“大将军若肯惩治典满,吾身为这次闹事的发起者,自会担起所有罪行,死而无憾。”

    其余太学生闻言,亦是热血涌上头脑,纷纷大声喝道:“我等并无冒犯大将军之意,可是孔师不能白死。”

    “若大将军能还孔师一个公道,我等甘愿领罪!”

第六百六十一章 诬陷

    文昭望着众人激愤的脸庞,感受着他们身上充满青春的活力,忽然有些时空错乱的感觉。

    他想起了五四青年运动,想起了无数热血青年在街上打着横幅游走,为了这个孱弱的国家,而奔波忙碌的情形。

    他甚至还想到,不少学生遭遇军阀镇压,横尸街道的场景。

    这一刻,陈旭鼻子忽然有些发酸,他喜欢、羡慕这些充满活力、有理想、有朝气、不畏强暴的热血青年。

    可是他也知道,乱世之中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

    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制住内心深处异样的情绪,文昭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缓缓扫视着在场的太学生。

    过了良久,待太学生们全都安静下来以后,他才沉声喝道:“我知道,你们都是非常优秀的青年,你们有理想、有抱负、没有被这个社会所污染,心中充满了正义感。”

    “在你们眼中,孔融乃一代大儒,名声著于四海,深受士林敬重。”

    说到这里,文昭忽然停顿了下来,而后猛然拔高了声音,厉声喝道:“然而,我陈旭出身于微末,不却懂什么大道理。”

    “我只知道,乱世之中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老无所依,幼无所养,甚至易子相食!”

    “也许你们之中绝大多数人,都出身豪门大族,无法感受到这种残酷的景象。可是你,你,你,还有你……”

    “甚至于你们这种,许许多多出身于贫寒之人,难道还不知道这些么?”

    那些被陈旭点中的太学生,都是寒门中的佼佼者,故此才能考上太学传统经学分院。文昭对于他们的家世背景,也都略有了解。

    无论在哪个年代,父母都是望子成龙。

    这些寒门士子,他们家中生活其实非常艰难,这些人能够走到今日,父母与自己本人不知道付出了多少。

    有些人曾经在寒冷的冬天,衣不蔽体躲在私塾外面旁听;有些人家中的父母,宁愿忍饥挨饿,也要请先生为自家孩子教书。

    这些人能够走到今天,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他们虽然相比起真正穷苦大众,要幸运很多,却也见惯了人间疾苦。

    当然,这些年来陈旭致力于改革政治,发展民生,已经使得关中百姓,生活不像以前那么艰苦了。

    可是这些人,听到文昭提起的那些情景,也不由想起了以前艰苦卓绝的生活,脸色不由微微发白。

    不仅是那些穷苦学员,许多出身士族,见识过百姓疾苦的士子,也都脸色微变。

    文昭将众人表情尽收眼底,厉声喝道:“再说一遍,我读过的书不多,也不懂什么大道理。虽然我敬佩大儒们的学识、风骨,却不稀罕他们的名声。”

    “因为我知道,诸侯作乱之时,大儒风骨不能使得天下太平;饥荒遍地之时,大儒学识不能让百姓们填饱肚子;陛下遭劫之时,大儒们气节不能感化叛逆。”

    说到这里,陈旭猛然拔出了腰中的佩剑,遥指天空。

    “诸侯作乱,我以手中兵甲,军中劲卒平定四方;饥荒遍地,我任命官吏、发展生产,分配、节约粮食,与大家一同度过饥荒;陛下遭劫,我用麾下大将,怒斩贼人之首。”

    “今日,你们却为了一介腐儒,围堵大将军府,想要让我诛杀麾下有功将领,何其谬也!”

    陈旭的一番话,使得太学生骚动了起来。

    有些人羞愧的低下了脑袋,有的人却是梗着脖子,一脸不服。

    再次扫视了那些人一眼,文昭厉声喝道:“你们父母呕心沥血,节衣省食送你们来此地学习。”

    “不是为了让你们聚众闹事,而是想让你们真正能够学到东西,能够在光宗耀祖的同时,为天下穷苦百姓谋福利!”

    “莫说孔融不是典满所杀,就算真是如此,朝中大事何时轮得到你们在这里评头论足?”

    面对文昭的如此质问,太学生居然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

    将众人表情尽收眼底,文昭忽然再次喝道:“仲德何在,速速将孔融之死罪公诸于世!”

    陈旭的这一句话,可谓是石破天惊。

    不少人太学生惊怒交加着喊道:“少卿为人公正清廉,如何会犯下死罪?”

    程昱却是没有理会太学生们的吼叫,大声喝道:“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宁,招合徒众,此一罪也。”

    “融曾言‘我大圣之后也,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如此言论,当真是包藏祸心,欲图不轨,此二罪也。”

    卯金刀乃是典故名,指刘姓,孔融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我乃大圣人孔子后裔,能够拥有天下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姓刘呢?

    “融身为九列,却不遵朝仪,常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又言论放荡,诽谤朝廷,诬陷朝中重臣,此三罪也。”

    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这就是程昱给孔融制定的三条重罪。

    继而,程昱又厉声高呼:“融有此三罪,死不足惜。其人于太和殿中畏罪自杀,又与典满将军何干?”

    “纵融苟活至今,亦当杀其身,灭其族,以儆效尤。”

    说到这里,程昱阴测测扫视了众多太学生一眼,喝道:“尔等现在散去,围堵大将军府之罪既往不咎。再敢于此闹事者,以孔融同党论处,格杀勿论!”

    程昱一番话,使不少学员被气得瑟瑟发抖,纷纷怒声喝道:“大将军虽然有功于天下,却也不能纵容属下如此诬陷少卿。”

    “少卿名声著于四海,诬陷贤良,必失人心!”

    “诬陷贤良,必失人心!”

    程昱这一招不可谓不狠毒,把三条罪状扣在了孔融身上,不管典满是逼死了孔融,还是真杀了他,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因为陈旭已经代表朝廷,将孔融定为了该杀之人。

    如果这三条罪名坐实,不但孔融一生清名会毁于一旦,恐怕连他家人也会遭受诛连。

    故此,太学生们反应才会如此激烈,居然开始将矛头指向了陈旭本人。因为他们知道,这件事情若非陈旭授意,程昱绝对没有胆量如此行事。

第六百六十二章 以死相谏

    虽然有不少学员激愤难当,然而更多人却是目瞪口呆,心中凛然。⊥,

    太学几个分院之中,只有传统经学分院门槛最高,能够考进去的学员,没有一个是傻瓜。

    通过程昱历数孔融罪状的表现,他们已经明白陈旭这是铁了心要保住典满,为此甚至不惜诬陷孔融,得罪许多大儒、名士。

    如此一来,他们所谓的请愿,就显得有些可笑了。

    在一个纵横沙场十几年的枭雄面前,如果妄图以这种方式逼他改变心意,绝对不现实。

    一时间,大将军府外面有许多学员,显得有些进退维谷。

    若继续待在此地闹事,非但于事无补,甚至有可能会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假如现在退去,却显得有些虎头蛇尾,恐怕会惹人嘲笑。

    学员们固然有气节,有热血,却更有脑子。

    除了那些真心敬佩孔融之人,其他学员心中都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丝退意。

    正如文昭前面所言,父母将他们送到这里学习,不是为了让他们闹事,而是想要他们能够学到一些东西,并且更好地进入关中权利核心。

    若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纵然帮助孔融伸冤也没有什么,可是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的时候,再如何挣扎也都已经成了枉然。

    自古以来,能伸张正义者固然不少,可是能够为了正义而不惜性命的人,却也并不很多。

    最重要的是,在门口许多学员心中,他们并非真正想要为难文昭,其实很多人甚至十分拥戴陈旭这个当朝大将军。

    毕竟,关中能够发展到今日之局面,几乎全是陈旭的功劳。

    现在,他们已经看到了文昭强硬之态度,看到了陈旭的决心,若是继续逼迫,只能与陈旭闹翻。

    故此,许多人都开始犹豫不决,不知道后面到底该怎么办是好。

    至于那些仍在继续叫嚣的学员,要么与孔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么仗着自己后台过人,无所畏惧。

    还有些人,完全是意图不轨,甚至于被他人所利用都不知晓。

    将众人表情尽收眼底,文昭脸上才微微露出了笑容,现在这个情况正是他要的效果。

    诬陷孔融,虽然会激怒一部分大臣,甚至让文昭在士林之中的名声,变得非常不好。可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利益,却也非常巨大。

    首先,文昭无疑是表明了自己强硬态度,颇有杀鸡儆猴的意味。

    试想一下,连孔融这个圣人后代,名扬天下的大儒,文昭都能够毫无顾忌的诬陷、定罪,更何况是其他人?

    文昭的所作所为,对于那种忠于汉室,却顾惜自己性命的人,就会成为一种无形震慑。

    以后如果还有人想要闹事,就会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考虑自己是否能够承受这种结果。

    朝中大臣固然有一些忠于汉室,可如果说这些人能够为了汉室去死,文昭却不相信,纵然真有几个人,也绝对不会太多。

    这样的话,文昭日后再专权朝堂,遇到的阻力必会大大降低。

    至于自己在士林之中的名声,文昭并非十分在意,因为他出身不好,也就注定了会很难得到当世大儒的认同。

    文昭之所以能够走到今日,手下还有不少士人为之效命,凭借的不是名声,而是实力。

    如果他的势力膨胀到一定程度,哪怕有些士人不见得喜欢陈旭,可是为了家族利益,也会投在他麾下效命。

    而且此次逼死孔融,与杨彪闹翻,也已经使得陈旭再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逆流而上。

    冷冷扫视了哪些叫嚣的学员几圈,文昭待他们慢慢冷静下来以后,才反手将利剑收入鞘中。

    他淡然说道:“太学生就应该有太学生的样子,这件事情朝廷自会有所公断,你们还是散去吧。”

    “如果你们真想早日参与朝议,为百姓们做些实事,就好好学习,争取早点毕业,而后谋个一官半职。”

    说到这里,他眉头一挑,厉声喝道:“正如仲德所言,再敢有闹事者,以孔融同党论处!”

    听着文昭软硬兼施的话,不少学员心中更是萌生退意,几个寒门士子对视几眼,终究还是向文昭躬身一礼,而后率先离开。

    相比起其他学员,这些人对于文昭的感激更加浓烈。

    有人带头,自然会有人效仿。

    没过多久,围在大将军府门口的学员,居然只剩下二十余人。

    望着昂然而立,丝毫没有退却意思的二十余人,文昭盯着最前面那个光着身子的士子,微微叹了一口气。

    “你也不愿离去么?”

    那人没有说话,只是郑重向文昭施了一礼,而后说道:“这一拜,是感谢大将军为百姓们做的事情。”

    说完之后,他再次郑重行了一礼,说道:“第二拜,是我敬重大将军为人。大将军以微末之身,南征北战十余年,居然打下了诺大的家业,真乃人雄是也。”

    深吸了一口气,他再次郑重拜道:“第三拜,是我感念大将军之心胸气度,为了谢达大将军方才一衣之恩。”

    三拜过后,那人忽然脸色一肃,厉声喝道:“我知晓大将军之难处,更知道以大将军之雄才伟略,当王天下。”

    “然而纵容属下行凶,诬陷当时大儒,终究要有人站出来,为了正义年抛头颅、洒热血!”

    “今日纵然不能说服大将军还少卿清白,惩治典满,吾亦要以死相谏!”

    话毕,他瞅准旁边的一颗大树,猛然冲了过去,一头狠狠撞在树干之上,脑浆崩裂而亡。

    听到‘以死相谏’这四个字的时候,文昭已经感到事情不妙,可是他想要阻拦,已经有些来不及了。

    那个士子心存死志,故此撞击大树的力气十分巨大,将整颗大树都撞得瑟瑟发抖。树上孤零零的几片枯叶,也被震落了下来,随风飘扬。

    文昭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张了张嘴吧,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其实对于这哥恩怨分明、正义感爆棚、义无反顾的士子,文昭亦十分欣赏,可彼此立场不同,都有着自己的坚持,又岂能分得清谁对谁错?

    他只能暗自叹道:“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第六百六十三章 血色蒲坂

    那个太学生的决绝,使许多人都感觉心中颇为震撼,就连刚刚退出的一些太学生,也忍不住停住了脚步。¤,

    有个停留在原地,热血上涌的学生,更是大声吼道:“大将军若不还少卿清白,若不惩治罪犯典满,我等绝不退去!”

    “绝不退去!”

    剩余的二十来人,亦是纷纷往前踏出一步,高声呼喊。

    文昭用目光凝视着,一张张洋溢着青春与热血,满脸不屈的脸庞,感觉心绪十分复杂。

    他沉声说道:“国家有你们这样的青年,我很高兴。”

    “可是我再重申一遍,孔融之事朝廷自有决断,你们身为太学生,没有资格在此指指点点。”

    一个太学生昂然上前,喝道:“大将军方才也说过,这个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我等既然身为天下人之一,自然有资格商议天下大事。”

    文昭道:“可孔融之事,不是天下大事。”

    那个太学生怡然不惧的盯着文昭,说道:“如何不是天下事?”

    文昭大笑两声,道:“驱除异族,远征塞外,为天下事;征讨诸侯,剿灭叛逆,为天下事;发展内政,关乎民生,为天下事。”

    “他孔融一人何德何能,些许鸡毛蒜皮之事,如何称得上天下事?”

    那太学生被文昭这么一说,居然无从反驳,只能强撑着说道:“少卿名声著于四海,深受天下士人敬重,他的事情自然称得上是天下事。”

    文昭眼神忽然变冷了,道:“我不愿与你争辩,最后再问一遍,你们是想要退去,还是准备继续留在此地?”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右手按住剑柄,冷峻如电的眼神,从这些人身上缓缓扫视而过。

    有几个士子,忍受不住文昭那双具备压迫性的眼神,居然忍不住往后退了两步。还有几人看到文昭手按剑柄的动作,脸色微变,心中有了退意。

    可是为了不惹人笑柄,这些人最终还是大声吼道:“绝不退去!”

    “陷阵营,杀!”

    这一次,文昭没有再继续跟他们废话,直接拔出了腰中佩剑,指着剩余的二十来个学员,厉声高呼。

    “杀!”

    整装待发的陷阵营士卒,听见文昭命令以后,没有丝毫犹豫就扑向了前面的学员。

    手无寸铁的二十来个学员,在如狼似虎陷阵营士卒面前,迅速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惊恐以及不可思议的神色。

    也许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陈旭居然会如此冷酷,杀起人来没有丝毫犹豫。

    须知,当年把持朝政的宦官,为了报复屡次与他们作对的太学生,也只是先将学员们抓起来,罗织罪状以后才敢痛下杀手。

    像陈旭这样公然屠戮请愿的太学生,却是从未有过之事。

    那些刚刚退去,尚且没有完全离开的学员们,看到大将军府门口血肉横飞的场景,一个个都是脸色煞白。

    他们虽然有热血,有勇气,有气节,可终究只是长在温室中的花朵,很少有人真正见过血。

    遇到现在这种情形,许多人也感觉心中恐惧,不可抑制涌了出来。

    他们在震惊之余,也不由感到非常庆幸。若是方才自己没有离开,现在可能都已经成了,与那些尸体一样的东西,凄凄惨惨躺在地上。

    文昭乃沙场宿将,早已见惯了生死,比眼前情形凄惨百倍的场景,他都曾经见识过。

    可是现在,他旧感觉心中有些难受。

    不是因为受不了这种血腥味,而是因为陈旭对于这些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而感到难过。

    若是换成以前的陈旭,他绝对不会如此行事,可时间能够改变一切。而不能改变的,却是他心中仍旧坚守的良知。

    也许他会冷酷的下达命令,将这些人全都杀死,可是他内心深处,并不会为此而感到快乐,反而有些惋惜与淡淡的痛苦。

    这不是虚伪,而是此时陈旭内心的真实写照。

    树叶随风而落,慢悠悠飘荡在空中,掺杂着血腥味的微风吹过,它们仿佛是那些无根浮萍一般,显得凄凉而无助。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离开了大树的落叶,就没有了根。

    大将军府外面,陷阵营迅速将二十来个学员屠戮一空,就如同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般,再次回归原位。

    对于陷阵营而言,杀了区区一些学员,也的确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街道上面,学员们的尸体横在原地,却大多都保留完整。

    陷阵营士卒虽然凶猛,可是他们杀人会尽量节省体力,不会去做分尸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这一切,也是他们在战场上面学来的技巧,只是被无意之间使用出来罢了。

    街道之上忽然安静了下来,甚至连落针之声都能够听到。

    文昭缓缓将手中宝剑插放入剑鞘,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街道中央,丝毫没有在意那些鲜血,染红了他的鞋底。

    “这些学员不好好学习,反而与孔融结为党羽,围堵大将军府,扰乱城中治安,已被当场诛杀。”

    “日后敢有再犯者,犹如此例!”

    冷酷的声音,做着最后的宣判……

    待众人散去之后,街道也很快被打扫干净,只是那浓烈的血腥味,却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

    ……

    却说孔融有一儿一女,女儿七岁,男孩九岁,两人在家中下棋。当下人报告孔融死讯以后,两人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就继续下棋。

    左右见状,不由问道:“家主身死,两位小主人为何无动于衷?”

    男孩答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中午十分,下人端来肉汁,男孩口渴喝了,女孩却说:“阿翁遭遇这等祸事,难道我们还能久活?兄长何须再贪恋肉味!”

    男孩闻言嚎啕大哭,遂不再喝肉粥,兄妹两人从此滴水不进。

    而此时,程昱却带了一队甲士,直奔孔融的府邸。

    程昱待人闯进来以后,将两人以及孔融家室全都拿下,两人说道:“如果死后还有思想,能够面见父母,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了!”

    随后两人引颈就刑,至死颜色不变,就连程昱也感到有些唏嘘。

    随后,孔融一家二十余口,亦是尽皆被杀,。

    (因剧情需求,把他们年龄提高了七岁,事迹也稍微改了一下。我觉得写孔融,就不得不写‘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故事了。)

    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到9-9-9-W--O-M,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9-9-9-w--o-m,清爽无广告。敬请记住我们最新网址9-9-9-w--o-m

第六百六十四章 操纵舆论

    大将军府内,文昭听着程昱的汇报,心绪久久不宁。↖,

    污人清名,杀人全家,也许他一直没有想过,自己有一日也会做这种事情。

    想起那两个小孩面带微笑着赴死,一种难以言喻的愧疚之情,不可抑制充满心头。

    又想起了在大将军府门口,那些誓死请愿的学员,想着一条条鲜活生命倒在血泊之中,文昭心中更是有种难以忍受的痛。

    直到此时他才明白,政治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有时候人在朝堂,纵然大权独揽,亦是身不由己。

    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他只有恩泽百姓的同时,再辅以铁血手挽镇压四方,才能成就大业。

    站在孔融的立场上,他有错么?孔融的两个孩子以及全家,有罪么?那些前来请愿,充满热血的学员,真的该死么?

    不,他们没有错,没有罪,更不该死。

    可错就错在,他们不应该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参与了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既然参与了,就会无可避免成为牺牲品。

    程昱站在一旁,看着文昭脸上挣扎的神色,微微叹了一口气。

    他追随陈旭这么长时间,如何不晓得自家主公的性格?可是大势所趋,非以残酷手段不能震慑朝中众人。

    不可否认,程昱带领甲士灭孔融满门,的确有报复孔融的心思。可是如此行事,对于文昭亦是非常必要之举动。

    他轻声安慰着说道:“主公无需愧疚,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与之相对等的代价。”

    “他们落得今日之局面,完全是咎由自取。”

    “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当主公夺取天下之后,这些人也只不过是螳臂当车,妄图阻拦天下大势的跳梁小丑罢了,何足道哉?”

    文昭嘴角扯出了一个难看的酷弧度,问道:“那些太学生的尸体,处理的怎么样了?”

    程昱道:“他们尸体,已经全部被挂在了城墙上面。”

    陈旭再问:“可有通知这些人的家属,让他们前来收尸?”

    程昱道:“已经派人过去了,并且文优还派遣了死士,前往探查这些人所在家族的态度。”

    听到这里,文昭揉了揉眉头,而后说道:“这些人所在家族,若有不满者,以孔融同党论处,灭族!”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真正残酷的政治斗争,可不想小说中那样,总是会为自己留下仇敌与后患。

    要么不动手杀人,只要举起了屠刀,文昭就不介意让其沾满鲜血。

    无论如何,文昭终究是一个,在尸山血海中成长出来的男人,早已见惯了生死。

    他心中虽有遗憾与愧疚,可是却不会被这些情绪所左右,该杀人的时候,他仍旧不会手软。

    现在的他,与初来汉末的那个人,已经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可以说,这不单单是一场杀戮盛宴,更是文昭在以强硬手段,以堆积的尸骨与鲜血,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辈。

    想必看到了文昭如此暴虐的一面,有许多人再想着与他作对之时,必定会心惊胆战,不敢再胡言乱语。

    程昱微微点了点头,对于一个腹黑、狠辣的谋士而言,杀人灭族只不过是间微不足道的事情罢了。

    两人又聊了一阵,文昭忽然说道:“太尉杨彪居然也看不清局势,对于天子如此忠诚。只杀孔融一人,恐怕难以震慑所有公卿。”

    “吾欲再杀杨彪,不知仲德以为如何?”

    听见文昭这些话,哪怕在寒冷的冬天,程昱也感觉后背差点被汗湿了。

    他急忙说道:“明公万万不可,杨氏乃弘农名门,其先祖杨敞,曾于昭帝时官至丞相;其高祖杨宝,乃名闻天下之大儒,隐居不仕。”

    “更为重要的是,其曾祖杨震曾官至太尉;祖父杨秉,官至太尉;其父杨赐,官至太尉、司空,封临晋侯,卒赠骠骑将军,谥曰文烈。”

    “杨彪本人更是闻名海内,官至太尉。杨氏四世四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绝非孔融所能比拟。”

    “孔融虽然乃圣人后代,祖上几代都未出现显赫人物,杀之无妨;明公若杀杨彪,天下士子必定与明公离心。”

    听着程昱这番话,文昭居然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他知道弘农杨氏非常显赫,却没想到居然显赫到了这种程度,四世四公,哪怕比起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亦是更胜一筹。

    杨氏数代积累下来的人脉,绝对是一股庞大到不可想象的势力。这股隐形势力,哪怕实力乃是诸侯之首的文昭,也不敢轻易触动。

    震惊过后,文昭心中不可抑制涌出了忌惮的心思。

    直到此时,他才晓得为何历史上曹操在迎献帝之时,宴席中看到杨彪脸色不愉,就心中害怕了。

    他也明白了,曹操为什么会因为鸡肋之事,义无反顾的杀掉了杨修。

    杨氏势力实在太过庞大,纵然曹操有信心能够压制住弘农杨氏,却也没有信心自己的儿子,可以压制聪慧异常的杨修。

    杨修之死,不仅仅因为他自作聪明,犯了曹操的忌讳;更主要的原因,却是因为他背后势力太过庞大,以至于让曹操都感到了不安。

    在屋内来回走动几次,文昭忽然说道:“纵然不能杀掉杨彪,也不可以让其继续在朝中任职。”

    程昱听到这里,才常常舒了一口气,他还真怕陈旭脑子一热,非要杀死杨彪。如此一来,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单单将杨彪罢官,也不过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罢了。

    敲定了杨彪之事以后,程昱却是说道:“明公此次给孔融治罪,杀掉请愿的太学生,固然能够震慑心怀不轨之辈,可是太学生以及天下士子,也会对此颇有微词吧。”

    陈旭闻言,却是满不在乎的说道:“想要解决这件事情,并非太难。你与文和可以筹备晨报,用以操纵舆论走向。”

    程昱却是一头雾水,问道:“何为晨报,何为操纵舆论?”

    身为一个汉代人氏,程昱自然不了解报纸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这东西用来操纵舆论,引导百姓思维,是个多么犀利的工具。

    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到9-9-9-W--O-M,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9-9-9-w--o-m,清爽无广告。敬请记住我们最新网址9-9-9-w--o-m

第六百六十五章 游行法

    cpa300_4();    自从天及冠以后,整个蒲坂都动荡不安,哪怕是普通百姓,都感觉到了一种紧张的气氛。↖頂↖点↖小↖说,

    先有孔融被朝廷治罪,满门灭绝;后有太学生作乱,陷阵营将他们诛杀一空,尸体被挂在了城墙上面许久。

    后来这些学员的家人,来到大将军府再三请罪,才把尸体领走。

    有两家却是对此感到愤怒,意图谋反,都被关中兵强势镇压,满门灭绝。

    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那就是海内闻名的太尉杨彪,因为与逆贼袁术乃是姻亲,并且试图和袁绍里应外合劫走天子,差点被诛杀。

    朝中大臣再三求情,天子才赦免的杨彪的罪行,只不过将其官职全部罢免。

    当然,以上都是官方给出来的说法,私底下却有各种版本议论纷纷,不少士人对于陈旭残暴的手段感到不满。

    可是有孔融与太学生的前车之鉴,却再也没有人胆敢公然与文昭为难。饶是如此,现在舆论仍旧对文昭极度不利。

    当然,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只知道自己在大将军的统治下,生活得非常之好,绝不会说文昭坏话。

    哪怕流言四起,百姓们也只会愤愤的认为,这只是某些人,刻意诬陷他们敬爱的大将军罢了。

    为了这件事情,还有不少百姓聚集在一起请愿,要求惩治那些诬陷大将军之人。

    对于这些百姓,文昭态度却是极好,不但没有阻止他们的行动,反而让陷阵营维持秩序,确保这些人不会在混乱的情况下被伤着。

    不仅如此,中午时分,文昭还专门让官府为这些人置办食物、清水,而且都是免费发放。

    如此一来,许多正在观望的百姓,居然纷纷加入请愿的队伍之中。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想要免费获得午餐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力挺文昭的百姓越来越多,他们聚集起来的队伍亦是越来越庞大。

    又不少士子当街议论文昭暴政,官府尚且没有出面,他们就已经被愤怒的百姓打伤。对于那些行凶的百姓,文昭亦是不痛不痒的派人斥责了几句。

    而那些百姓,却因为维护了大将军声誉而洋洋自得,哪怕在游行的时候也会昂着脑袋。

    在文昭的刻意放纵下,百姓自发组建的这群粉丝团,已经有了向脑残粉转变的趋势。只要有人说文昭不是,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会遭致这些百姓们的殴打。

    一时间,那些士子纵然对于文昭所作所为极度不满,居然也不敢出声了。

    ……

    大将军府内,几个谋士看着端坐高位的文昭,脸上都露出了佩服的神色。众人都没有想到,这场隐形的风波,居然如此轻易就被自家主公化解。

    文昭来自于后世,知道百姓是具有盲从性,只要稍加引导,就会成为官府手中的一个大杀器。

    其实最开始聚集起来请愿的百姓,只不顾是官府秘密找来的托罢了,正是因为官府一点点的引导,那些爱戴陈旭的百姓,才会越聚越多。

    以往整个社会的舆论,都由大儒、士人所掌控,根本与普通百姓没有丝毫关系。

    文昭突然使出了这个必杀技,却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震惊过后,田丰却是忽然说道:“虽然仰仗百姓之力,那些心有怨气的士子,一时间不敢再说些什么。”

    “然而这种方法却是治标不治本,主公还应该想想,如何能够引导士人放弃心中怨气,复为主公所用。”

    听到田丰的话以后,程昱却是笑道:“对于此事元皓无需担忧,过了今日事情就会有所转机。”

    贾诩亦是捋着自己的胡须,微笑不语。

    田丰面露狐疑之色的看着两人,却猜不透他们在干什么。其实这段时间,田丰也知道两人有什么秘密任务在身,可是并不了解详情。

    程昱、贾诩对于晨报之事更是瞒得很紧,除了极其有限的一些人以外,外人根本不得而知。

    投奔文昭没有多久,一直寸功未立的张既,却是忽然说道:“利用百姓压制士子,引导舆论走向,虽然是个极好的计策。”

    “然而凡事都应该把握好尺度,须知过犹不及啊。”

    陈旭闻言一愣,继而细细品味这里面的意思,这才霍然惊醒。

    他急忙起身向张既行了一礼,说道:“若非德容提醒,吾恐酿成大错矣!”

    操纵百姓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都可能会酿成大错。

    须知,百姓们是盲目的,今日你可以如此利用他们达到目的,难保日后别人不会以相同的手段,这样对付自己。

    而且现在百姓们已经开始有些盲目,甚至有些个人崇拜,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个人崇拜固然可以提高文昭在关中的声望,却也能够扼杀人们理智,很容易让他们走上极端。

    一旦太过纵容百姓们的游行,恐怕他们也会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

    念及于此,文昭急忙问道:“对于此事,德容可有良策教我?”

    张既思量半晌,这才侃侃而谈:“方才听仲德之言,似乎已有应对士人之策。既然如此,明公即可派人,遣散聚集的百姓们。”

    “随后,明公可以法律形式,将请愿、聚集予以完善。就比如,聚集请愿之前要先向官府申请,只有申请通过以后,才能聚集请愿。”

    “如此一来,有需要时主公可以再次引导百姓舆论;当其他人妄图以这种方式,攻击主公之时,主公却可以拒绝他们的申请。”

    “没有了律法保障,聚集请愿就是非法的,纵然主公派兵镇压,以能够占据道理。”

    听见了张既的话以后,陈群当即拍案叫绝,大赞张既才能出众。

    贾诩、程昱、田丰等人,也不由脸色奇怪的看着张既,暗想此人看似正直,实则一肚子坏水。

    真要按他这种方法行事,就是进可攻退可守,主动权永远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文昭亦是不可思议地看着张既,暗暗想到:“这不就与后世游行法差不多么,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穿越者啊?”

第六百六十六章 稷下酒肆

    cpa300_4();    太学军事分院之内,郭淮与小猫待在一起,有些奇怪的问道:“这几天你去哪里了,为何没有见到你?”

    小猫面带笑意的说到:“有人花钱请我写文章,我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頂+◆点+◆小+◆说,须知,我家中可没有多少财物,还有妻儿要养,自然不能跟伯济相比。”

    郭淮闻言,眼中狐疑之色更加浓烈,一脸不信的问道:“花钱找你写文章,这怎么可能?”

    在这个时代,有些寒门士子也经常为别人写文章,用以赚取一些生活费,小猫这样做倒也无可厚非。

    只是郭淮对于小猫非常了解,知道他出身贫寒,以前根本不认识字。

    虽然进入太学以后,小猫已经摆脱了文盲的身份,可若是让他写文章,却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

    毕竟,小猫可是主修军事,对于传统经学几乎一窍不通,没有这些知识想要写出好文章绝无可能。

    正是考虑到这些,郭淮才对于小猫的说法非常质疑。

    小猫神秘一笑,却也并不反驳,只是说道:“这件事情我暂时还不能说,只是今日便可见分晓。”

    就在此时,两人忽然听到了一阵声音,只见有其他学员喊道:“大将军把聚集在一起的百姓都驱散了。”

    小猫闻言急忙上去向那人问道:“没有人受伤吧?”

    那个学员却是说道:“大将军爱护百姓,又岂会伤了他们?官兵都是以温和手段,将百姓们劝退。”

    “纵然有些人不愿离去,也只是被强行驱散,并没有人受伤。”

    太学军事分院之内的学生,大多都是贫寒出身,对于文昭自然是非常拥戴。

    而且传统经学分院的学员,素来瞧不起其他分院学生。

    故此,当二十几个闹事学员被杀以后,虽然其他分院的学员,有不少人感觉心有戚戚,却也没有人为他们鸣不平。

    甚至又不少饱受白眼的学员,还弹冠相庆。

    特别是太学军事分院的院长乃是程昱,而这次屠戮学员的行动中,程昱也参与其中。他们身为程昱名义上的学生,情感上自然更加倾向于程昱。

    如此一来,太学传统经学分院之内的学员,与其他分院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糟糕起来。

    不仅如此,就连传统经学分院本身,也起了一些内讧。

    原来当初去大将军府门口请愿的时候,最先被劝退的都乃寒门士子,正是因为他们最先动摇,才使得请愿大军分崩离析,只留下了二十余人。

    有不少学生认为,若不是这些立场不坚定之人临阵退缩,陈旭不见得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妄动屠刀。

    再加上豪门出身的士子,在先天上就会有一种优越感,故此越加排斥寒门士子,经常对他们冷言冷语,横加指责。

    就这样,豪门士子与寒门士子之间的关系越发恶劣,甚至还有打架斗殴的情形发生。

    那个被小猫拉住的学员,说到这里之后,这才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那些闹事之人,真是不知死活,居然敢围堵大将军府。”

    “不要以为大将军仁慈便软弱可欺,他们如此结局完全是咎由自取。”

    “百姓们同样也是有心,为何大将军只杀那些,不知好歹的经学院学生,却如此善待百姓?”

    可以看出,眼前这人也是出身寒门,进入太学军事分院之后,对于陈旭也是有着盲目的信任与崇拜。

    小猫只是微微一笑,却也并不接话,与那个学员道谢以后,就拉着郭淮往外面走去。

    两人走了一段路,郭淮有些奇怪的问道:“子继,你这是要拉我去哪里?”

    小猫神秘的说道:“到了之后你就知道了。”

    两人继续往前面走去,来到了一个新建立的酒肆,小猫当即站在门外不动了。

    郭淮看着这个关着大门的酒肆,说道:“这个酒肆虽然已经建好了,可是尚未开张,我们站在此地却是为何?”

    小猫有些期待的看着酒肆关闭的大门,说道:“等一下你就知道了。”

    郭淮虽然心中仍旧十分疑惑,可是出于对小猫的信任,也没有再说些什么。

    没过多久,郭淮居然发现又不少学员,三五成群的走了过来,然而绝大多数人脸上,都带着迷茫的神情。

    那些脸上带着期满之色的学员,却大多都是寒门士子中的佼佼者。看到这里,郭淮忽然心中一动,而后也有些期待了起来。

    “嘎吱,嘎吱!”

    门口围拢的人越来越多,绝大多数都是太学之中学员,其中夹杂着各种分院之内的精英。

    又过了一会儿,酒肆关着的大门忽然被打开了,居然走出来了一个身着朝服的官吏。

    他看着将门口挤满的众人,脸上带着灿烂的笑意,大声说道:“这个酒肆乃是官府所开办,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欢迎各种人才来此!”

    官吏话音一落,除了一部分知晓内情的学员以外,其余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在这个时代,商业并不被人重视,甚至被视为贱业,官府虽然有时候为了钱财,也会拥有一些产业。

    可是像现在这样,公然开办酒肆,并且让有官职在身之人前来看管,却是闻所未闻。

    没有在意议论纷纷的众人,那个官吏吩咐下人,去将遮住牌匾的红布扯了下来,顿时露出了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稷下酒肆。

    看到这个酒馆名字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感觉有些迷茫。

    沉寂了半晌过后,当即就有人厉声喝道:“一个酒肆而已,如何敢用稷下二字?”

    提起稷下,很多人都会想到战国时期,那座闻名于世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乃是战国时期的田齐,由国家提供教学经费,所经营的一个私学。

    稷下学宫虽然是战国时期,各国养士之风的一个缩影,却也对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思想碰撞,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而慢慢形成了天下学术争鸣的局面。

    在此期间,学术著作相继问世,其中有《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

    另外,《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之编撰,亦有稷下之士的参与。

    仅仅在宣王时期,受上大夫称号的稷下之士,就多达七十六人。

    正是因为稷下学官的存在,为百家争鸣开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才使得稷下二字,成为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词汇。

    (有条件的话,还请帮忙订阅一下,写书真的不容易。实在订阅不了,大家也可以在贴吧、书友群中帮我打下广告,提升一下这本书的知名度。当然,前提是你觉得这本书值得你这么做。)

第六百六十七章 稷下晨报

    cpa300_4();    面对学员们的质疑,那个负责稷下酒肆的官吏并没有发怒。

    他以前也是一位士子,自然知道‘稷下’二字的分量,若不知道这个酒肆真正的含义,恐怕连他自己也会感到不能接受。

    他张开双手在空中虚按两次,学员们才都安静了下来。

    清了清嗓子,这个官吏朗声道:“这并不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酒肆,而是一个释放思想的位置。”

    “只要有思想,有想法者,都可以上到酒肆中央的论战台,将自己想法表达出来。只要观足够精彩,那么此人在酒肆中的一应费用,全部免除。”

    到这里,那个官吏拔高了自己的声音,道:“在这里,你无须担心因言获罪,只要不是无理取闹诋毁官府,哪怕你能够有理有据的抨击朝政,都会得到律法保护。”

    “大将军希望,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盛况,能够在稷下酒馆之内,再次延续其辉煌!”

    这一番略显激昂的话,却使围在外面的学员全都炸开了锅,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稷下酒馆居然会是这样一个地方。

    许多人脸色都是涨+-+-+-+-,≈▽m得通红,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当然,也有不少正统儒家出身的士子,却是脸色微变。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早已占据了整个天下的主流。

    这个稷下酒肆的出现,却会让儒术遭受一定程度的冲击。

    当然,真正有才之士却并不以为,儒家思想会因此而没落。因为儒家思想,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一直屹立不倒,自有其过人之处。

    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蓬勃发展,儒家思想更是无比灿烂、完善,哪怕再次与其他思想发生大碰撞,儒家士子也坚信,自己等人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如此一来,儒家不但不会没落,反而会再次极尽升华。

    将众人表情尽收眼底,那个官吏再次喝道:“不仅如此,以后稷下酒肆,每三日就会印刷出一些稷下晨报,向外销售。”

    众人闻言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的问道:“何为稷下晨报?”

    官吏答道:“稷下晨报之中包罗万象,里面有评论政治、军事、民生、律法的各类文章。在稷下晨报之中发表言论,受律法保护,无需担忧其他。”

    “日后在稷下酒肆论战台表现出众之人,他们言论都会被整理起来,发表在稷下晨报之上,供人阅读。”

    “只要你的言论能够被稷下晨报选中,不仅自己会名声大噪,还能够得到相对应的稿酬。”

    官吏的这番话,无疑再次于众人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学员更是眼睛一亮,都有些跃跃欲试。

    人们所追求的不外乎名利二字,如果自己能够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不仅有了名声,还可以获得实际利益,何乐而不为?

    也许在豪门士子眼中,那些稿酬可能有些微不足道,然而在寒门学子看来,这却是一个赚钱的机会。

    看到众人跃跃欲试的样子,官吏轻笑两声,再次道:“更为重要的是,大将军每三个月都会来这里一次。”

    “那一天,只有曾经在稷下晨报之中发表过文章之人,方有资格进入酒肆。”

    “届时,有资格进入酒肆之人,完全可以在大将军面前挥洒你们的才能,只要被大将军看中,就会直接被征辟为官。”

    “果真如此?”

    “此言当真?”

    一言既下,学员们全都沸腾了起来。

    他们前来太学求学,固然是为了能够学到本事,可是许多人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出仕为官。

    一般来讲,纵然他们从太学之中毕业,也会再熬很长时间,才有可能会得到陈旭的重用。

    稷下酒肆与稷下晨报的出现,特别是文昭每隔三月,就会过来挑选人才之事,无疑使得那些有意出仕之人,找到了一个进身的捷径。

    故此,围拢在稷下酒肆门口的学员们,才会如此失态。

    官吏却是含笑着道:“绝无妄言!”

    学员们闻言更加热切,有不少人当即大声问道:“不知我们何时能够进入稷下酒肆?”

    官吏身子往旁边让了一让,道:“随时可以!”

    众人见状,都迫不及待往里面涌了进去,他们进门之后,才被里面高雅的装潢所震惊住。

    可以,只要有人进了这个门,哪怕是粗鄙武夫,也会不自觉收起自己的草莽气息,不愿破坏那种文雅的风韵。

    学员们从震惊中惊醒,才有人赞叹:“只有这样的地方,才配得上稷下酒肆四个字。”

    其余人闻言,也都纷纷头称是。

    待众人坐定以后,就有侍者来前面,高声喝道:“此地酒水、瓜果虽然不以盈利为主,可是也不会免费发放,只不过相比起外面较为便宜罢了。”

    “诸位若是有所需求,我等再为诸位献上瓜果、酒水。”

    侍者完了话以后,就又不少学员开始了一些瓜果、酒水,虽然其中有不少寒门学员,可是既然进了稷下酒肆,就不能一直无所事事坐在这里。

    稷下酒肆办事效率很高,没过多久众人所需要的东西,都已经被送了过来。

    直到此时,才有一个文士登上了论战台,道:“第一期稷下晨报已经出来了,诸位若想购买,还请报名。”

    “什么,第一期稷下晨报这么快就出来了?”

    “以前没有士人论战,晨报里面的文章从何而来?”

    见众人议论纷纷,那个文士大声道:“第一期稷下晨报里面的文章,有许多都是朝中大臣,以及大将军麾下谋士所攥写。”

    “还有一些,乃是提前邀请了太学之内的优秀学员,让他们代写。然而以后稷下晨报的内容,大多都会从论战台中的精彩言论中摘录。”

    听见中年文士这番话,众人想起了他们今日,莫名其妙被拉过来的事情,这才恍然大悟。

    想通以后,当即有人想要见识一下稷下晨报,问道:“稷下晨报每份多少钱?”

    中年文士答道:“十钱一份。”

    “我来一份!”

    “我也来一份!”

    “还有我!”

    (征集龙套了,需要的人可以去起或者创世书评区看看。我想重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碰撞的场景,可是又怕自己独木难支,想法太过狭隘,还请诸位书友不吝赐教。)

第六百六十八章 欲取益州

    稷下酒肆与稷下晨报的出现,在蒲坂城中引起了不风波,许多外地士子亦或是纷纷慕名而来。

    特别是稷下晨报,更是成为了如今蒲坂最为热门的东西。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买得到稷下晨报,先不十钱一份的价格并不非常便宜,单单稷下晨报有限的发行量,也不可能满足市场需求。

    饶是如此,京城仍旧集中了各种各样的人才,上到名士大儒,下到贩夫走卒,几乎都前往稷下酒肆发表言论。

    一时间,关中学术氛围越加浓烈。

    而陈旭本人,也成功利用这件事情,慢慢转移了士人们的注意力,并且开始操纵舆论。

    固然有些人在稷下酒肆论战台上,抨击过文昭的暴政,却也很快被其他学子的口水所淹没。

    关中经过几个月动荡不安之后,再次变得稳定了下来,自从孔融被杀,学员血溅大将军府,杨彪被罢官免职之后,朝中很少有人再敢提议天子亲政之事。

    随后程昱等人,屡次三番请求文昭封公,却都被拒绝了。

    文昭认为现在天下未定,诸~~~~,⊥∞om侯并起,就此称公定然会遭致其余诸侯声讨,得不偿失。

    众人眼见劝不动,最后只得作罢。

    然而从此以后,整个关中所有军政大权,却都被文昭完全掌控。

    文昭虽然仍旧善待天子,可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刘协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傀儡,天子亦是无奈至极,却敢怒不敢言。

    时光飞速流走,转眼就到了建安六年的秋季。

    这段时间里,河内郡与河南尹这两个郡城之内的百姓,再次被迁徙了一部分到达河东郡。

    整个关中几个地方也有兵马调动,其中驻守散关的郝昭被调到了箕关,陈青被调往函谷关,各率三千兵马驻守关隘。

    至于现在的散关,却被甘宁带着关中水军,以及一万精锐部队驻守。

    张辽攻打幽州受挫以后,文昭不但没有斥责他,反而让其领兵驻守雁门郡,防备袁绍来犯。至于陈虎,却被召回了蒲坂。

    却秋收过后,文昭召集麾下文武议事,田丰出班奏道:“益州乃天府之国,其主刘璋却十分暗弱,并非守城之辈,此天赐益州于明公也。”

    “如今粮草充足,士卒们士气高涨,正是南征益州最佳时机。明公何不尽起大军,夺取巴蜀之地,以为王霸之资?”

    田丰话音一落,其余几个谋士纷纷称是,关中诸将亦是各个请战。

    陈旭早有灭蜀之心,对于这个天府之国更是垂涎已久。当初刘备能够以一州之地,而天下三分得其一,可见益州有多么富庶。

    益州所有人口加在一起将近七百万,除去被文昭占领的汉中之地,刘璋治下百姓数量也有将近六百万。

    乱世之中人口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哪怕仅仅是为了益州庞大的人口基数,文昭都愿意倾尽全力一战。

    更何况,如今天下诸侯之中,也只有刘璋最为软弱,容易对付。文昭想要再次扩充自己实力,南征益州也将会是最好的选择。

    只要能够打下益州,文昭实力至少可以膨胀一半;那个时候,纵然天下诸侯一起起兵伐陈,文昭都有信心能够一战。

    故此,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攻打益州都是势在必行。

    文昭见众人全都支持南征,当即豪气顿生,道:“既然如此,就遣人书写讨伐檄文,征调大军,克日起兵攻打益州!”

    诸将轰然应喏,吕布更是奋然道:“某愿请为先锋,必斩刘璋之头!”

    赵云等人亦是纷纷请战,哪怕典韦也毫不例外。

    攻伐益州,这可是一件大事,先锋大将必定能够捞到很大的功劳。

    故此,哪怕恬静儒赵云,稳重如典韦都坐不住了。

    此时的典韦,也完全忘记了自己身为文昭亲兵统领的事情。

    每个男人都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典韦自然也毫不例外,虽然他身为文昭亲兵统领以来,根本没有丝毫怨言。

    可是在这场宏伟的战争中,他也想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看到诸将个个争先,文昭心中大悦,抚掌笑道:“关中有你们这等虎士,何愁大事不成?然而此次南征先锋将领,吾心中早有计较,尔等无需再争。”

    “此次攻打益州,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诸位又何须担忧不能捞着功劳?”

    诸将闻言这才罢休,只是吕布心中多少还有些不满,却也没有表露出来。

    夺取益州之事,文昭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布局。

    不管是在汉中留下来的五万精锐关中兵,还是任命徐晃为汉中太守、阎圃为郡丞、董昭为长史,这都是文昭在为攻打益州做准备。

    这一次充当先锋的将领,亦是非徐晃、甘宁两人莫属。

    吕布与诸将也并非愚笨之人,虽然早已猜到了这个结局,仍旧忍不住争取了一番。

    特别是吕布,虽然在文昭的调和下,他与甘宁之间关系已经缓和了一些,可是终究不可能握手言欢。

    知晓甘宁会成为先锋之一的时候,吕布心中这才有些不满。

    南征益州之事敲定,文昭就开始调兵遣将,一面表奏天子,一天让人写出讨伐刘璋的檄文。

    当天子以及朝中大臣,得知文昭意欲攻打益州的时候,全都脸色大变。

    益州牧刘璋可不是其他,乃是正宗汉室宗亲,现在陈旭无故起兵攻打刘璋,多少让天子以及百官难以接受。

    可是面对空前强势,已经走向权臣之路的文昭,纵然天子以及百官心有不满,却也不得不屈服于他的淫威之下。

    讨伐檄文乃是田丰所写,其中历数刘璋之父刘焉罪状,称其早有反心;刘璋本人更是每年克扣天子供物,意欲图谋不轨。

    这就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更何况刘焉当初的确意欲图谋不愧,甚至命人造了乘舆车重千余,想要称帝。只不过没多久以后,他就病死了。

    故此,文昭历数刘璋父子罪行,倒也并非空穴来风。

    就在文昭整军完毕,正要南下的时候,忽然有汉中急报传来,文昭打开书信观看,心中一惊,急忙召集麾下文武前来议事。

    (谢谢书友‘龙√’的打赏,这是本书第六个舵主;还要感谢书友‘℡破爱情↗哥不稀罕※’1888打赏,可是我真不能加更。因为书中剧情转折,卡文卡的厉害,一直到现在才弄出一章。)

第六百七十四章 秦宓献计

    益州巴郡面积非常之大,南北横跨益州三分之一的长度,东西纬度几乎占据了益州宽度的一半有余。⊙,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以司马错为统帅,将蜀国灭亡,在这里设置了巴郡。

    刘璋占据益州之后,认为巴郡面积太大不利于统治,就在兴平元年将其一分为三:垫江以北为巴郡,江州至临江为永宁郡,朐忍至鱼复为固陵郡。

    也就是说,巴郡自此被两条横贯其中的大河,分为三个郡。

    历史惊人的相似,在文昭攻下汉中以后,刘璋虽然派遣张松试探过文昭态度,仍旧害怕关中兵自汉中南攻巴郡。

    建安六年,永宁郡再次被划分到巴郡治下,治所乃是巴郡最南方的江州县,并且任命严颜为巴郡太守,驻扎重兵防备关中兵南下。

    巴郡太守本来是庞羲,庞羲乃司隶人氏,曾经在汉灵帝时期担任议郎。

    刘焉入蜀以后,庞羲弃官投奔刘焉,担任益州牧刘焉部属,乃是刘焉麾下东州士人之领袖。

    所谓东州,就是指刘焉、刘璋时期,从三辅、南阳迁进益州的民户、士子,他们这些外来户被通通被称为东州人氏。

    刘璋麾下的法正与孟达,也就属于东州人氏。

    刘焉病重的时候,其子刘璋尚在朝中担任奉车都尉,刘璋来到益州探望自己父亲,就被刘焉强行留在了益州。

    为什么说是强行呢,因为那个时候的刘璋,与其说是在朝中为官,倒不如说是担任质子。哪怕刘璋来益州探望病重的刘焉,也有朝中天使随同。

    留下了刘璋,刘焉就将益州牧之位传给了他,并且任命庞羲为托孤重臣。庞羲与赵韪一起,并为辅佐刘璋即位的功臣。

    庞羲将女儿嫁给了刘璋长子为妻,两人之间关系越发亲密,庞羲亦是得到了刘璋重用。

    张鲁割据汉中自立的时候,庞羲被任命为巴郡太守,屡次攻打汉中张鲁,却为张鲁所破。

    后来庞羲在家中养了许多勇士,刘璋因此对他产生了猜忌之心,庞羲知道以后惊恐不已,就想要自立为一方诸侯,终为程畿劝住。

    刘璋既然猜忌庞羲,自然想方设法夺去了他巴郡太守的职位。当初他将广袤的巴郡一分为三,未尝没有削弱庞羲势力的缘故。

    严颜担任巴郡太守,防备北方汉中军的时候,为了增强巴郡实力,刘璋才再次将把永宁郡划分到巴郡治下。

    失去了太守之位,庞羲心中自然愤愤不平。

    时有孟达亦是东洲人氏,了解到了庞羲心思以后,就与庞羲相见,极力劝说他里应外合,引关中军进入巴郡。

    庞羲思考再三,认为刘璋现在重用益州本地人氏,渐渐疏远东州人氏,已经有不少人心怀不满。

    再加上刘璋不是明主,大将军陈旭有吞吐宇宙之志,引陈旭进入巴郡定是大功一件,庞羲遂与孟达合谋献上巴郡。

    却说徐晃自担任汉中太守以来,每日不敢有丝毫懈怠,一边整顿内政,一面训练士卒。

    不仅如此,他对于巴郡局势一直了如指掌,在为日后攻打整个益州做准备,

    十天以前,孟达忽然来到汉中面见徐晃,将庞羲欲降之事详细道来。徐晃闻言大喜过望,就召来了董昭与阎圃,商议进军巴郡之事。

    董昭说道:“攻打益州非同小可,将军还当先禀报主公,再出兵不迟?”

    阎圃却是反驳道:“天下局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若是现在不出兵,事情泄露出去却该如何是好?”

    “将在外自当权宜行事,将军应当一面起兵夺取巴郡,一面快马加鞭将此地情形飞报主公。”

    孟达亦是劝道:“刘璋并非明主,蜀中有志之士无不渴望大将军之到来。巴郡东州人氏早已开始串联,只要将军领兵南下,则巴郡一战可定。”

    “若将军此时犹豫不前,待那严颜匹夫察觉到了问题,再想夺取巴郡必定十分困难。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还请将军早早发兵。”

    徐晃思量许久,这才采纳了阎圃计策,一面出兵奔袭巴郡,一面派人飞报蒲坂。

    徐晃以长史董昭守汉中,他自己却带着阎圃以及五万精锐兵马,星夜兼程杀奔巴郡。

    却说严颜乃蜀中名将,为人忠义无双,勇不可当,深得士卒爱戴。刘璋派遣严颜前来担任巴郡太守之前,就告诫过他要小心庞羲。

    故此,来到巴郡赴任以后,严颜一方面整顿军备,将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另一方面却也在暗暗防备庞羲。

    前段时间,监视庞羲的眼线忽然来报,说此人与不少东州出身的将领,几日以内忽然都交往非常密切。

    不仅如此,庞羲还走访了许许多多东州士人。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严颜当即心中一凛,他暗自请来了几个被庞羲走访的将领,威逼利诱之下,才知道庞羲意欲将巴郡献给陈旭。

    听说孟达已经前往汉中,严颜急忙让人封锁了城池,而后将庞羲以及他的同党悉数抓获。

    严刑拷打之后,庞羲对于自己所作所为供认不讳,严颜当即又惊又怒,喝令甲士将庞羲及其同党全部斩首,就欲起兵北上阻止徐晃南下。

    当时有一人急忙出班说道:“将军不可如此着急,某有一计,定可杀得徐晃大败而归,不敢再觊觎巴郡之地。”

    严颜急忙抬头视之,才发现说话之人乃是自己好友秦宓。严颜虽然只是一介武夫,却也出身大族,好与文士交往。

    秦宓年少之时就很有才华,闻名州郡,州郡长官屡次征辟他却推辞不就。

    秦宓这次之所以会出现在巴郡,也只是为了探望好友严颜罢了,却没想到会遇见这种事情。

    严颜见说话之人乃是自己忘年之交秦宓,当即大喜过望。

    他可是知道秦宓才华过人,既然秦宓说有破敌之策,就一定不会有错了,就向秦宓问计。

    秦宓来到严颜身旁,小声说道:“将军可如此,如此。”

    严颜越听越喜,最后抚掌大笑着说道:“此次若能斩杀徐晃,子敕当居首功!”

    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到W?W?9??9??9??W????O??M,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9??9??9??w????o??m,清爽无广告。敬请记住我们最新网址9??9??9??w????o??m

第六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计

    cpa300_4();    却说徐晃以刘辟、龚都为副将,阎圃为军师,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巴郡。※%頂※%点※%小※%说,

    行军途中,阎圃向徐晃进言:“西川豪杰甚多,纵然有庞羲以及东州人氏以为内应,将军亦是不可轻敌。”

    “于行军途中,将军应当戒约三军,勿得惊扰百姓,以失民心。”

    徐晃答道:“军师所言甚善,其实我关中军法严苛,主公严令禁止士卒们劫掠百姓。但有违抗军令者,立斩不饶;将领若不约束士卒,一并斩之。”

    “纵然军师没有提醒,吾亦会约束麾下士卒,让他们对于百姓秋毫无犯。”

    果真如徐晃所言,大军行进过程之中,但有降者秋毫无犯。纵然个别城池不愿投降,城破之后关中军亦是没有惊扰百姓。

    当然,普通县城对于徐晃麾下的五万大军而言,不过是微不足道的阻拦罢了。

    面对关中兵强大的兵容,纵然县令不愿投降,也有不少东州人氏杀县令投降。再加上巴郡面积虽广,城池却并不多。

    故此,关中军一路势如劈竹,居然很快就攻到了垫江。

    垫江距离巴郡治所江州也不过是五日路程,徐晃带着大军一路南下奔袭,士卒们早已疲惫不堪。

    阎圃当即谏道:“将军一路之上连克数城,大军已是疲惫之师。不妨先在垫江休整几日,等待主公大军到来。”

    徐晃却是摇了摇头,道:“主公想要从关中派兵过来,至少要几个月的时间。若不趁着出其不意,迅速攻占江州,占领整个巴郡。”

    “待刘璋回过神来,派遣大军过来驻守,再想破城何其难也。”

    徐晃身为一个沙场宿将,对于战机的把握自然无比精准。

    这一次,他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就打到垫江,除了一路上有东州士人开城门投降以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进军速度太快了。

    徐晃用兵可以算得上是其疾如风,这场夺取巴郡的战争,是一场真正的闪电战。

    正是出于对战局的把握,徐晃才不愿意放弃这个千载难逢,攻破江州的机会。

    而且,别看徐晃现在推进速度这么快,可是大军深入巴郡腹地,却是孤军长驱直入,犯了兵家大忌。

    时间拖得久了,待益州援军到来,甚至有可能会断掉徐晃后路,让他麾下这些兵马,成为一支孤军。

    阎圃却是面带担忧之色,说道:“孟达前往江州,已经有了许多时日,却不知为何直到今日,仍旧没有接到他的消息。”

    “若是没有孟达里应外合,想要攻破江州恐非易事啊。”

    徐晃却是傲然说道:“区区江州,何足挂齿?有孟达为内应固然是好事,纵然事情有变,凭借吾手中人马,亦能强攻江州。”

    “而且这一路之上,东州士人屡次献城投降,若那严颜不是浪得虚名之辈,想必已经对东州人氏有所防备了吧。”

    说到这里,徐晃脸上带上了古怪的笑意。

    阎圃闻言却是一怔,继而失声叫道:“将军既然想到这点,何不及早阻止孟达进入江州?”

    直到此时,阎圃才回过神来。

    巴郡太守严颜乃是蜀中名将,不可能没有注意到徐晃南下的战况,若他了解到了东州士人的所作所为,孟达再想里应外合献城,无异于自寻死路。

    徐晃却是说道:“子度言谈之中异于常人,绝非易与之辈,纵然不能为我等里应外合攻破江州,保全自己性命想必也没有问题。”

    “若是他侥幸能够瞒过严颜打开城门,则巴郡之地一战可定,岂不快哉?”

    听见徐晃的话,阎圃心中虽然仍旧有些担忧孟达,却也稍微放下心来。

    其实他却却不知道,徐晃之所以没有提醒孟达,却是因为以前文昭交代他了一番话。

    历史上的孟达,是个不择不扣的二五仔,先背叛刘璋投降刘备,又背叛刘备投降曹魏,后来再背叛曹魏想要投降蜀国,却被司马懿所杀。

    也许这个人有些能力,可是没有一个君主喜欢二五仔,文昭自己亦是毫不例外。

    相比起法正这个睚眦必报之人,孟达却是更加令人厌恶。至少只要善待法正,他在大是大非上都能站住阵脚。

    而在孟达心中,却毫无忠义二字。

    若孟达投降文昭,并且立下了大功,纵然文昭不喜欢此人,也只能重用他,这并不是文昭希望看到的情况。

    故此在文昭离开汉中之前,就已经隐晦的告知徐晃,他不喜此人。

    徐晃闻弦而知雅意,自然不会果真让孟达活着立下这个大功,纵然孟达不会被严颜所杀,徐晃也会制造出一些意外。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孟达秘密回到江州之后,就被严颜带领着士卒们将其抓捕。

    直到下狱以后,孟达才知道自己的谋划早已败露,庞羲等人都已经被杀,益州大军也在赶往江州的路上了。

    严颜看着身为阶下囚的孟达,沉声说道:“按照时间来讲,其实我完全能够领兵赶往巴郡北方,将徐晃拒之门外。”

    “你可知道,为何我一直龟缩在江州,装作事毫不知情的样子么?”

    脸色苍白的孟达略一思索,就答道:“将军可是想要以江州为诱饵,将徐晃所率领的五万大军,全都留在此地?”

    赞赏的看了孟达几眼,严颜说道:“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我需要你怎么做。”

    孟达却是面带嘲讽地说道:“吾今日既然已经成了阶下囚,又岂会有活命之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想让我给徐晃将军送假消息,绝无可能!”

    严颜尚未说话,秦宓却是大笑两声,道:“谁说要杀你了?”

    孟达撇了撇嘴,不屑的说道:“吾既背叛了刘益州,引关中军进入巴郡,难道刘益州还能留我性命?”

    秦宓道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子度并非私通关中军,反而是主动举报庞羲叛乱,并且引诱关中军进入巴郡,相助严将军大破贼军。”

    “子度非但无过,反而有功,而且是大功!”

    孟达微微一愣,而后大喜过望,问道:“果真如此?”

    严颜、秦宓一起说道:“绝无戏言!”

第六百七十章 固若金汤

    徐晃领着大军在垫江城中休整了三日,就率领军沿着汉水,浩浩荡荡杀奔江州。∑,

    而此时,徐晃麾下只有四万兵马,另外一万兵马,却被他分散驻扎在一路之上的县城中。

    徐晃既然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绝非浪得虚名之辈,特别是曾经在白波谷差点身死以后,徐晃更是奋发图强,熟读兵书战策。

    现在的徐晃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晓。

    率领大军长驱直入,徐晃早就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这才相继分出了一万兵马,驻守沿途县城,以免被断了后路。

    却说徐晃刚刚抵达江州境内,就有细作回报:“巴郡太守严颜乃蜀中名将,年纪虽高精力未衰,善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其据住城郭,意欲抵抗天兵,不竖降旗。”

    徐晃叫大军离城二十里下寨,差人入城去劝说严颜开城纳降。

    却说秦宓说动了孟达,孟达也不愿意真的命丧于此,思量许久,终究还是准备配合严颜。

    毕竟,孟达的所作所为,只有那些东州人氏知道,只要严颜将这些人全部杀死,而后隐瞒孟达意欲叛乱之事,刘璋也不会知晓其中详细事宜。

    既然决意破徐晃立功,孟达就献计曰:“徐晃乃关中名将,文武双全,不易令其中计。吾进城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与他联系,若是现在贸然出城,恐怕徐晃就会产生疑心。”

    “徐晃虽勇,关中兵虽然精锐,却是远来疲惫之师。将军今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彼军无粮,不过一月,自然想要退兵。”

    “那个时候,徐晃心中必定烦躁,渴望能够攻破江州。吾再偷偷出城与其约为内应,徐晃定会大喜过望。”

    “如此一来,将军生擒徐晃指日可待。”

    严颜、秦宓虽然不齿孟达为人,却对于他这番话颇为赞同,就听从了孟达的建议,教军士尽数上城守护。

    却说严颜正在督促士卒们加固城防,忽见城下一个军士,大声叫道:“开门!”

    严颜见只有一人,就将其放入城中问道:“观汝衣甲,似关中士卒,如今我等乃是敌人,汝来江州,所为何事?”

    那军士说道:“吾乃徐将军麾下小校是也,今日特奉主帅之令,劝说严将军开城纳降是也。”

    严颜闻言大怒,厉声喝道:“贼将无故犯吾城池,杀我百姓,吾恨不能生食其肉,又岂会开城纳降?”

    军士看着愤怒的严颜,却丝毫不惧,昂首挺胸说道:“大将军恩泽四方,威震天下,奉天子以讨不臣。”

    “益州牧刘璋不遵王命,克扣朝廷供奉,意欲图谋不轨。再加上其并非明主,性情懦弱,有才而不能用。”

    “将军既是明理之人,如何看不清局势,要为这等昏庸之主死守城池?”

    “今徐晃将军率大军前来,破城指日可待,将军纵然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城内百姓身家性命考虑一番才对啊。”

    说到这里,军士冷笑两声,道:“若将军不知好歹,执意抵抗天兵,城破之日,必定鸡犬不留,将军亦是死无葬身之地矣!”

    严颜闻言勃然大怒,骂道:“匹夫怎敢无礼!吾又岂会降贼者乎?借你口说与徐晃,想要江州城,自己来取!”

    严颜遂唤武士把那个关中士卒耳鼻割下,却将其放回寨中。

    军士回见徐晃,哭告严颜之恶行。

    徐晃大怒,咬牙睁目,先对军士好生抚慰,而后披挂上马,引军前来江州城下搦战。

    来到江州城下以后,徐晃遥指城上严颜,厉声喝道:“老匹夫,吾遣人入城好生相劝,尔却如此羞辱使者,当真可恨。”

    “老匹夫今日若自缚双臂,打开城门投降,尚能饶你满城百姓性命;若不归顺,即踏平城郭,老幼不留!”

    严颜回骂道:“陈贼欺压天子,妄杀公卿,无故犯我城池,犹不知羞愧,反而在此大放厥词。”

    “蜀中人才辈出,忠臣死节之辈比比皆是。莫说你只是一个无名之辈,纵然陈贼亲至,吾亦要斩其头颅,而后领兵杀入关中,迎回天子,匡扶社稷!”

    徐晃闻言勃然大怒,率领麾下士卒几番杀到吊桥之下,想要渡过护城河,却又被乱箭射回。

    关中兵在外面叫骂半日,一直到了晚上,城中却全无一个人出战,徐晃无奈,只得忍了一肚气还寨。

    次日凌晨,徐晃又引军前去搦战。由于靠得太近,严颜在城敌楼上一箭射中徐晃头盔。

    好在头盔坚固,徐晃这才没有受伤,饶是如此,他也愤愤说道:“若拿住你这老匹夫,我亲自将你千刀万剐!”

    第三日,徐晃引军沿城叫骂。来到一座荒山之上,徐晃亲自乘马登山,往下观看江州城内情形。

    只见城中军士尽皆披挂齐整,分列队伍伏在城中,只是不出;又见民夫来来往往,搬砖运石,相助守城。

    徐晃见状,这才感叹不已,对身旁的刘辟、龚都说道:“严颜被称为巴蜀名将,果然并非浪得虚名之辈啊。”

    此时徐晃眼中,满是欣赏之色,哪里还有愤怒?其实就连这几天的愤怒,徐晃也不过是装出来的罢了。

    徐晃性子本来就是十分敦厚、稳重,绝不可能因为严颜的一番话,就乱了自己心智。他的所做所为,只是为了麻痹严颜,让他以为自己也不过如此罢了。

    刘辟闻言却是说道:“将军不妨叫骑兵下马,步军皆坐于地。严颜见到我军松懈,必定出城偷袭。”

    徐晃觉得可以一试,就依计行事。

    城上有副将看到关中军的情形,急忙谏道:“徐晃那厮定然以为我等不敢出城,这才如此松懈。将军此时若突然杀出城外,必可大破关中军。”

    严颜凝视许久,这才冷笑着说道:“徐晃想要以这等伎俩引我出城,何其可笑!传我军令,三军紧守城池,不得妄动。”

    有人探听到城内动向报于徐晃,徐晃再次叹息道:“如此良将,奈何所投非人!”

    话毕,徐晃就引军撤退,并且召来阎圃商议破城之策。

    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到W?W?9??9??9??W????O??M,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9??9??9??w????o??m,清爽无广告。敬请记住我们最新网址9??9??9??w????o??m

第六百七十一章 计赚徐晃

    徐晃向阎圃问道:“江州城郭高大,护城河很深,再加上严颜精通兵法,城内士卒们训练有素。『,”

    “若想强攻江州,恐非易事,不知军师可有破城之策?”

    阎圃眉头一皱,说道:“江州若无内应,必定极难攻克。孟达入城这么长时间,却是杳无音讯,极有可能已经暴露。”

    “眼下情形,将军几乎已经占据了整个巴郡之地,只有南方的江州尚被严颜占据。”

    “既然江州不易攻克,将军不妨先放弃江州,退兵回到垫江,而后再派兵攻打,巴郡其余尚未攻克的县城。”

    “那个时候,严颜若是再据城死守,整个巴郡要不了多久,除了江州以外,势必不复为刘璋所有矣。”

    “巴郡极度富庶,现在又是刚刚秋收完毕,许多县城的粮食尚且来不及上缴。”

    “将军只要占据了所有县城,不但能为主公南下铺平道路,还可以就食于敌,何乐而不为?”

    “严颜若是坐立不住,意图阻拦将军攻克其余县城,必定会出兵与将军交战。以将军之骁勇,关中军之精锐,又何惧严颜匹夫?”

    “严颜若敢出城,将军正好先擒此人,再占据整个巴郡不迟。”

    巴郡有许多县城组成,江州作为巴郡治所,只是在整个巴郡的最南方罢了。

    徐晃一路南下,沿途虽然攻克了几个县城,可是他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却没有攻打其余地方的县城。

    正如阎圃所言,只要徐晃将其余县城一一攻克,既不用再担忧粮草不济,后路被断,又能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阎圃的计策可谓是中规中矩,大开大合,以势压人。

    徐晃听见了阎圃的话,思量许久这才起身,重重向阎圃施了一礼,说道:“前番是我太过心急,小区了巴蜀豪杰。”

    “若能早早采纳先生之言,也不会平白在此地耽误许多时日了。”

    阎圃急忙回礼道:“将军想要先克江州,再对其余县城传檄而定,这种想法乃人之常情,何错之有?”

    徐晃闻言,对于阎圃越加敬重,遂传令三军撤回垫江,他却是亲率精锐部队断后。

    却说江州城内,有细作报于严颜,道:“关中军拔寨而走,正往江州方向撤去。”

    严颜闻言心中一惊,急忙召来秦宓、孟达议事。

    秦宓思量半晌,叹道:“不急不躁,稳扎稳打,见事有不济就毫不犹豫的退兵,徐公明果真不愧为关中名将啊!”

    孟达却是说道:“若徐晃退回垫江,而后派兵攻略巴郡其余县城,却该如何是好?此时关中兵撤退,将军何不率领大军前往追击?”

    严颜摇了摇头,说道:“徐公明乃关中名将,彼既然撤兵,定会留下精兵强将断后。若贸然出城追击,恐怕会遭逢败绩啊。”

    孟达却是焦急地说道:“这样,却该如何是好?”

    此时他甚至比严颜、秦宓还更加着急,因为他活命的先决条件,就是帮助蜀军打败关中兵。

    若徐晃领兵撤退,而后稳扎稳打,再想用计赚他势必非常困难。

    秦宓思索半晌,这才笑道:“徐公明之所以退兵,不过是认为难以攻克江州罢了。若此时孟达前往徐晃军中,说自己愿意以为内应攻破江州,徐晃又岂会不动心?”

    严颜闻言大喜,就对孟达说道:“现在正是需要子度的时候,若果真能大破关中兵,吾必在主公面前为子度请功。”

    孟达不敢推迟,急忙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却说徐晃率领精兵暗暗埋伏于后面,希望严颜能够领兵前来追击,可是他左等右等,直到关中大军已经撤了很远,都没有等到江州追兵。

    徐晃在心中暗自叹息了一阵,就准备领兵撤退,却忽然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孟达走在路上,此时心中却是无比纠结,现在他已经没有了性命之忧,可是不知道究竟要不要算计徐晃。

    “吾虽然逃出了江州,可家眷都被严颜那厮控制了起来,若是不听从他们命令,恐怕一家老小都将死无葬身之地矣。”

    想到这里,孟达暗自叹了一口气,心中就已经有了决定。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忠义之人,之所以要投奔陈旭,也只是因为在益州不受重用罢了。

    若能凭借此次大破徐晃的功劳,在益州获得一个像样的官职,倒也是个不错的结局。

    只是如此一来,他也就要挖空心思说服法正、张松,不要再将益州献给陈旭了。

    带着各种复杂思想,法正继续往前面走着,忽然听到一声炮响,却看见许多关中兵从旁边涌了出来,将他团团围住。

    “啊,徐将军!”

    孟达看着最前面那员大将,忍不住发出了惊呼之声。

    徐晃却是虎着一张脸,有些愤怒的说道:“你不是说回到城中以后,就会与我等里应外合,攻下江州么?”

    “为何直到今日,都不曾与某联系?”

    孟达心中一惊,急忙解释道:“将军有所不知,关中兵一路之上连破数城,都有东州人氏以为内应。”

    “严颜匹夫早就探听到了这个消息,故此对于东州人氏看管十分严格,我们哪怕想要靠近城墙都不可能,又如何能够与将军联系?”

    “直到将军退兵以后,严颜才放松了警惕,吾这才趁机出城前来寻找将军。”

    徐晃听到这里,脸色才好看了一些,然而他仍旧有些沮丧的说道:“可恨严颜老匹夫太不识趣,也不敢出城交战,才使得吾不能攻克江州。”

    孟达急忙说道:“将军勿忧,现在城中防备,已经不似以前那么严密了。只要再等两日,严颜匹夫必定会变得毫无警惕之心。”

    “那个时候,只要徐晃将军趁夜偷偷前来攻城,某定会与城中其他东州人氏一起,打开城门迎将军进去。”

    徐晃闻言大喜过望,上前紧紧握住孟达之手,问道:“果真如此?”

    孟达说道:“将军拭目以待,三日之后的子时,只要看到江州西门挂起了两盏绿色灯笼,将军只管领兵前来袭城即可。”

    徐晃脸色更喜,说道:“此次若能夺取江州,子度当居首功!”

    阅读本书最新章节请到W?W?9??9??9??W????O??M,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9??9??9??w????o??m,清爽无广告。敬请记住我们最新网址9??9??9??w????o??m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357/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军神最新章节! 作者:冰雪尘所写的《三国军神》为转载作品,三国军神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军神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军神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军神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军神介绍:
陈旭,魂入汉末,由一介平名,不断蜕变,最后成为战无不胜的军神。他站在权利的巅峰,俯瞰众生。
三国军神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军神,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军神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