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满唐红TXT下载满唐红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满唐红全文阅读

作者:圣诞稻草人     满唐红txt下载     满唐红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0909章 边市巨变的详情

    说起来这位阿史那思摩也是个传奇,他是突厥尹利可汗的曾孙,隋开皇十九年的时候,突厥的启民可汗逃奔到了隋朝,突厥变得群龙无首,于是乎漠北的突厥诸部联合拥戴他为突厥可汗。

    也就是说,他做过突厥可汗,时间还比颉利要早,也比始毕和处罗还早。

    启民可汗从隋朝回到突厥以后,他重新让出了汗位,自请去除汗号,将突厥可汗之位重新还给了启民可汗。

    始毕和处罗在位的时候,他因为性格开朗、才思敏捷,善于占对,也深受这两位可汗的喜爱。

    只不过因为他长相酷似胡人,而不像是突厥人的关系,处罗一直怀疑他不是阿史那部族的种,也是因为如此,处罗继位了以后,就罢掉了他许多职权,只给了他一个夹毕特勒的虚号。

    颉利继位以后亦是如此,依然用一个夹毕特勒的虚号供着他,不给他任何实权,也不信任他。

    武德四年的时候,颉利和突利率军侵犯大唐,被李世民所阻,颉利派遣他为使者,出使大唐,跟大唐议和。

    由于他性情诚朴的原因,李渊很喜欢他,不仅将他叫到御榻前奏对,还册封了他为和顺郡王。

    他真正出彩的时候,是历史上贞观四年,李靖率军平灭突厥以后。

    历史上,李靖率军平定了突厥以后,他和颉利同被张宝相所俘,李世民赏识他的忠心,任命他为右武侯大将军、化州都督,封怀化郡王,统领颉利旧部,盘踞于黄河南部。

    自那以后,他一直跟随在李世民身边,先后帮李世民平定过突厥旧部叛乱,稳定过漠北漠南,击溃过薛延陀,又从征高句丽,被流失所伤,李世民亲自为他吮血,但即便如此,他仍旧死在了从征高句丽的途中。

    虽然他的履历没有李靖、李世勣、苏定方等人看着华丽,可作为一个蕃将,能忠心耿耿的追随李世民,甚至为大唐战死,足可见他的忠心是母庸置疑的。

    他、契必何力、阿史那社尔,可以说是大唐最出彩的蕃将。

    三个人在投降了大唐以后,一生都忠心耿耿的追随着李世民、李治,其中契必何力和阿史那社尔还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世民驾崩以后,契必何力和阿史那社尔还主动要求殉葬。

    要知道,那个时候他们都已经是大唐的重臣了,他们能舍下已经到手的富贵,去给李世民殉葬,足可见他们对李世民的忠诚已经深入了骨髓。

    也就是阿史那思摩去世的早,不然也少不了他一个。

    当然了,这都不是最夸张的,最夸张的是,契必何力一族,世世代代都效忠着大唐,即便是大唐亡了,大唐的继任者大宋也快亡了,当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军要路过李治和武则天陵墓的时候,他们依然毅然决然的站出来,硬撼了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军蒙古铁骑。

    逼得蒙古人发下毒誓,说不侵犯李治和武则天陵墓半分,这才放弃了抵抗。

    由此可见,这三个人的忠心到底有多珍贵。

    大唐的一众文武里,或许只有宇文宝在这方面能跟他们相提并论。

    所以,李元吉说什么也要将他们笼络到自己手里。

    哪怕为他们亲身犯险也在所不惜。

    依照他们在历史上的表现,以及在历史上掌握的力量看,他们一旦入驻了雍王府一脉,能为雍王府一脉提供近五十万帐忠心耿耿的牧民,近十万忠心耿耿的铁骑。

    有大唐随后在草原上磨砺的铁军,又有这近十万的铁骑,整个草原,哪个敢与大唐为敌,哪个能与大唐为敌?

    往后雍王府若是出现了什么变数,有这十万铁骑在,也能从容的应对。

    不敢说再造乾坤,但也能跟所有的对手正面叫一次板。

    所以,这个险值得冒,甚至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

    呼。

    二月底的代州依旧冰冷刺骨,冷风顺着人衣领处、袖口处的缝隙疯狂的往里冒。

    纵然四处的草地已经冒绿,给人的感觉依旧像是寒冷的冬天。

    李元吉一行赶了近半个多月的路,终于抵达了代州地界。

    苏定方、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第一时间率领着麾下的将校赶到了代州界碑处相应,不仅是他们,薛收也在。

    一众人屹立在寒风中,寒风将他们甲胃上的絮落吹的东倒西歪,他们依旧俨然不动。

    “臣苏定方……”

    “臣程咬金……”

    “臣尉迟恭……”

    “臣薛收……”

    “……”

    “恭迎雍王殿下!”

    李元吉翻身下马,走到了苏定方面前,双手托起了苏定方笑道:“不必多礼……”

    说着,又对程咬金等人抬抬手,“都起来吧。”

    苏定方再次抱拳施礼道:“臣有罪,请殿下惩处!”

    边市被袭,边市内的商贾、货物被洗劫一空,边市内的将士们也被屠戮一空,这对苏定方的打击很大。

    这也是他坐镇代州期间最大的污点,是怎么抹也抹不掉的,所以他第一时间凑上前请罪。

    尉迟恭在苏定方的话音落地以后,咬着牙,快速的走上前抱拳道:“臣也有罪,还请殿下惩处!”

    两个玩忽职守,使得边市被轻易攻破,并且被劫掠屠戮的校尉,就是他的属下。

    不过这也怨不到他。

    也不是他能力不行,没有部署好,又或者御下不言,让人钻了空子。

    而是他以前所指挥的都是知根知底的手下,也都是跟着他一起从戎的老卒,所以他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将全军指挥的团团转。

    这也是他归顺大唐以后,李世民仍旧让他统领他带到大唐的那四千兵马的重要原因。

    李世民事败,秦王府八大统军府被分散安置了以后,他所统领的兵马也就不再是他的亲信了,而是从地方上征召来的府兵。

    府兵们虽然归他统领,但直属的衙门却是各地的总管府。

    而他手底下的那两校的兵马是来自于太原的大总管府,以前又叫并州大总管府。

    并州大总管府出来的,都跟雍王府沾着一点关系,其中一些将校甚至还是李氏的远亲。

    他不好管束人家,人家也不卖他面子。

    所以就造成了边市的惨剧。

    不过,他终究是人家名义上的上司,苏定方也是大军的统帅,该请的罪还是要请的。

    上位者可没时间去计较这里面谁对谁错,上位者只看一个结果。

    我把人交给了你,你没有给我一个满意的结果,还闯了大祸,那就是你的错。

    至于说你被什么束缚住手脚了,亦或者被人家给坑了,那是你的问题。

    “念在你们将商贾们都解救出来了,并且抢回了货物,还惩治了恶首,就罚你们一年俸禄吧。你们可有异议?”

    李元吉清楚这件事罪不在苏定方和尉迟恭,所以轻飘飘的揭过了这件事。

    苏定方和尉迟恭自然是没有异议,尉迟恭甚至还流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神态。

    “臣等多谢殿下厚爱。”

    李元吉看着尉迟恭如释重负的神情,笑眯眯的道:“你是在担心我趁机打击报复?”

    尉迟恭赶忙躬身道:“臣不敢!”

    李元吉摇头一笑道:“你不是不敢,而是不肯说实话了。”

    尉迟恭强挤出了一个笑容,干巴巴的一笑,退到了一边。

    李元吉也没有追着逼着他说实话,而是把目光落在了薛收身上,笑着道:“薛爱卿怎么也在?”

    薛收没有丝毫隐瞒的坦言道:“臣听闻苏将军捕获了一批俘虏,所以过来采买。”

    买卖人口这种事情,在大唐并不是禁忌,大唐的相关律法也没有全面的禁止此事,只是不允许贩卖良人,所以薛收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避讳人的意思,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而如今大唐收复的北境六州半,都需要人来开发,而大唐没有足够的人口来开发这些地方,身为地方主官,采买俘虏来充作农奴,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也是一件有利于大唐的事情。

    所以薛收不仅可以谈而言之,甚至还可以理直气壮的说。

    “我听说你们采买回去的俘虏折损率很高?”

    李元吉不太提倡这种把人当成货物一样卖来卖去的行为,但大唐如今急需劳动力,被卖的又不是大唐的子民,他身为大唐的掌权者,也没理由去计较。

    所以不提倡归不提倡,但也没有理由去阻止。

    薛收听到这话,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尴尬。

    北境六州半近两年从突厥所获的俘虏,折损率确实高了。

    已经超过了四成。

    这使

    得北境六州半采买俘虏所耗费的钱财一直不曾减少。

    朝廷每一年要拨一大笔款项给他们,给他们提提意见,那是应该的。

    不提意见,他们只会觉得这些钱是白来的,根本不会节省。

    “这个……不止臣所在的州县是这样子的,其他州县也是如此。殿下要是觉得臣所在的州县俘虏折损率太高了,臣可以想办法降一降折损。”

    薛收迟疑了一下后,干巴巴的说着。

    应付之意原原本本的写在脸上。

    死的是俘虏,又不是大唐的百姓,没必要那么在乎。

第0910章 代州,一个出英雄,也出悍卒的地方

    “呵呵……”

    李元吉应付的一笑,侧头看向随行的李世民笑道:“二哥,你说他是不是在应付我?”

    李世民翻了个白眼没有说话。

    他如今已经失去了权势,面对昔日的旧臣,他能说什么?

    薛收更尴尬了,李元吉让他昔日的旧主出来分辨他话的真伪,实在是有种要将他扒光了,在太阳底下晒的意思。

    他很清楚,这是李元吉在敲打他。

    李元吉见李世民不愿意说话,当即又看向薛收道:“你啊,别拿这些场面话来应付我。你说其他五州半的事情不关你的事,你自己信吗?”

    其他五州半的刺史,也是李世民的旧部。

    薛收身为李世民麾下执牛耳者之一,能不了解他们?

    他们有事了能不跟薛收通一口气,跟薛收说一声?

    没有薛收点头,没有薛收拿主意,他们敢把那些俘虏不当人用?

    不等薛收开口,李元吉又道:“至于你说你会努力降低折损,到底降低到什么地步,你也没有说。你莫非是想拿一两个,或者百十个来应付我?”

    薛收被戳破了心思,除了更尴尬了,倒没有臊得慌,他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还不至于被这几句话给吓唬住,他当即理直气壮的道:“臣只是用突厥人对付我汉人的方式对付他们罢了,臣不认为这有错。”

    突厥人将汉人劫掠去以后,对待汉人的方式可比北境六州半残忍多了,也血腥多了。

    所以薛收说他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倒也说得过去。

    在很多人印象里,文人都是温文尔雅,很仁慈的样子。

    可事实上文人狠起来,远比武人要狠。

    唯一的区别就是,宋以前的文人那是对外狠,宋以后的文人那是对自己人狠。

    薛收虽然是个文官,可他是大唐的文官,他会说这种话也在情理之中。

    这看看似狠辣无比,看似歹毒,可实际上比草原人仁慈多了。

    历史上匈奴人南下、胡人南下、突厥人南下、蒙古人南下、女真南下,都在中原造成了巨大的杀孽。

    什么菜人、两脚羊、车轮斩等等,都是草原人针对汉人发明出来的。

    其中菜人和两脚羊不必多说,车轮斩就是蒙古人发明出来对付汉人的。

    所以在蒙古人崛起之前,是没车轮斩这个概念的。

    即便是有这种事,也没这种说法,这种行为也没有普及。

    相比起来,女真南下的时候,虽然没发明出什么特地针对汉人的说法,但女真人远比蒙古人更残忍,因为他们都是屠城,老少皆杀,连低于车轮的孩子都不放过。

    所造的杀孽跟鬼子没多大差别。

    这也是汉人反抗女真人统治反抗了几百年的原因。

    所以薛收的狠辣都算不上狠辣,也没什么好指摘的。

    但大唐如今正是缺人的时候,有免费劳动力可以用,那就得珍惜着用,动不动就折损掉近半数,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长孙无忌如今为了哄蛮人下山帮他种地,都快把蛮人供起来了。

    薛收等人有大量免费的劳动力可以用,却不知道珍惜,这实在是太可耻了。

    “话虽如此,可俘虏们要是不堪重负,聚众作乱,你又如何应对?总不可能掉此处的大军去帮你弹压那些俘虏吧?

    那我大唐还要不要征讨突厥了?

    还有,你们在北境做的如此过分,若是传扬到了突厥,突厥人在面对我大唐征讨的时候,殊死抵抗怎么办?”

    李元吉板起脸盯着薛收质问。

    俘虏们不堪重负,聚众作乱,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激起突厥人对大唐的敌视,在大唐征讨突厥的时候殊死抵抗,却是个大问题。

    任何人只要心存死志,所能爆发出的能量就远超以往。

    一群能爆发出远超以往的能量的人聚集在一起,就很难战胜。

    即便是你有再强大的军队,再先进的武器,也很有可能阴沟里翻船。

    这也是很多围战都采取围三阙一战略的重要原因。

    所以薛收等人的行为必须制止。

    不然很容易影响到大唐随后征讨突厥的战事。

    薛收并不是什么战争小白,他听懂了这番话里的深意,也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所以他被说服了,心悦诚服的躬身道:“是臣孟浪了,差点误了殿下的大事,臣这就回去跟其他五州的刺史商量,让他们对手下的俘虏仁慈一些。”

    李元吉满意的点了一下头。

    他的话薛收听进去了就好,要是没听进去的话,那他就不得不动用一些手段,让薛收把他的话听进去。

    “该说的我都说的差不多了,回营吧。”

    李元吉笑着对苏定方等人吩咐。

    苏定方拱手应允了一声,命令前队变成后队,护卫着李元吉一行返回代州行营。

    代州行营就设在代州城内。

    因为代州是大唐从突厥人手里新收复的缘故,所以代州境内也没什么人,代州城内亦是如此,如今也仅仅是焕发了一点生机,还没彻底恢复过来。

    所以将行营设在城内,也谈不上扰民。

    代州可以说是一处英雄之州,历史上不少令人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就曾在代州鏖战过,代州也出现过许多在历史上有名的强军。

    比如大名鼎鼎的杨家将就曾经在代州鏖战过,静塞、建雄、震武等在历史上有名的强军也设在代州。

    其中震武乃是金人所设的强军,静塞和建雄都是汉人所设。

    由此可见,代州是一个出英雄的地方,也是一个能让英雄成名的地方,更是一个出悍卒的地方。

    只不过,现如今的代州,完全没有出英雄、出悍卒的样子。

    在经过了突厥人多年荼毒以后,如今的代州仅能看见一些在劳作的俘虏,以及在官道上奔波的兵卒,很少有百姓穿行,即便是有百姓打扮的人,多也是商贾,或者商贾的仆从。

    见到了威风凛凛的王驾以后,不仅没有激动的凑上前磕头施礼,反而躲的远远的,连衣角都不敢露出来。

    因为他们躲在犄角旮旯里本来就惹人生疑,要是再露出个脑袋,或者衣角什么的,让护卫的将士们瞧见,很容易被当成刺客当场捉拿,或者当场射杀。

    这死了可就白死了,连喊冤的机会都没有。

    其家属想为其讨个公道,也找不到能主持公道的衙门。

    “代州边市已经创立一年了,岁收还不少,怎么代州城内如此萧条?”

    看不到匆匆的行人,也看不到来往的商贾,更看不到开店的幌子或者招旗,李元吉忍不住侧头问随行在身边的苏定方。

    按理来说,代州的边市已经发展起来了,即便是不能让代州的人口暴涨,恢复以前突厥人还没有占领代州时候的生机,也应该有一些欣欣向荣的景象才对。

    毕竟,商贾们在代州边市内做生意,也要吃,也要喝,还得安置人手,租赁屯放货物的地方。

    边市内可没有那么多地方让他们安置随行的仆从,也没有那么多地方给他们屯放货物,所以代州城是他们的首选。

    有他们入驻,横竖都能恢复一些代州城的商业。

    可如今在代州城内一个开店的铺子也看不到,这实在有点违背常理。

    苏定方听到这话,有些汗颜的道:“原本代州城内还有不少的商贾和他们的仆从逗留,也有借着那些商贾和他们的仆从赚钱的小商小贩,可是自从梁师都派人奇袭了边市,您又决定征讨突厥以后,他们就觉得短时间内生意做不成了,所以就带着货物和仆从离开了代州城。

    你要是早来一些时日的话,还能看到他们匆匆忙忙离开代州城的场景。”

    李元吉撇撇嘴道:“这么说我是来晚咯?”

    苏定方尴尬的道:“不敢,是臣没有经略好代州,让殿下失望了。”

    他一个大军统帅,肩负的是作战任务,并不是发展地方的任务,所以地方上没发展好,跟他也没太大关系。

    不过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不认错就显得他有些不识趣了。

    “这也不是你的错,还是百姓们和商贾们对我们没信心啊。他们要是对我们有信心,纵然边市上的生意短期内做不了,他们也会留下做代州的生意。

    所以我们得加把劲,得让百姓们和商贾们对我们有信心才行。”

    李元吉感慨着道。

    代州的生意,又不止边市一桩,没了边市,商贾们还可以做其他生意。

    比如说在代州城内开店,满足军中一些休沐的将士日常所需。

    比如说采买一些俘虏,在代州开垦荒田,做大

    地主等等。

    但凡是百姓们和商贾们对朝廷有信心,都能在代州找到他们活下去的生计。

    可他们没有,那就说明他们对朝廷没信心。

    他们的这个没信心倒不是说不相信朝廷能打败突厥,而是不相信朝廷能在跟突厥作战的时候保护好他们。

    毕竟,大战一起,那就是国与国之间的碰撞。

    一城一地、一草一民之间的得失,上位者都不会去斤斤计较。

    上位者要的是全面性的胜利,如果舍去一城,舍去一地,亦或者舍弃一部分百姓,就能换来全面性的胜利,那么任何一个有点智慧的上位者都不会犹豫。

第0911章 软硬兼施

    “臣明白……”

    苏定方一脸凝重的抱了抱拳。

    一行人踏着空荡荡的街道,兜兜转转间到了代州总管衙门。

    苏定方所率的大军屯驻在城内的临时行营,而中军大帐则设在代州总管衙门,程咬金、尉迟恭等一众将校也在总管衙门内处理公务、商议军情。

    目前,代州总管由苏定方兼任,代州上下的府兵也由苏定方节制。

    只不过,大唐从突厥人手里收回的是一个空荡荡的代州,所以苏定方这个代州总管如今就是个光杆司令,没有任何府兵可以供他调遣。

    还好,这只是他的兼职,这要是他主职的话,他得哭死。

    到了代州总管衙门前,望着那不知道从哪儿临时搬过来的石狮子,李元吉下意识的扬起了眉头。

    苏定方赶忙凑上前解释,“代州荒废已久,我大唐收回代州以后,也没有足够的人口充实州治,如今臣等所用的一切,都是臣等在代州原有的久址上重建的。

    此处的石狮也是臣等从别处移来的,目的是为了装点门面。”

    作为一州的州治所在,其重要衙门要是没两个石兽把门,确实不像话。

    李元吉笑着点头道:“我说呢,怎么一点儿也不搭……”

    苏定方尴尬的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一行人入了衙门口,在衙门内的正堂上坐定以后,苏定方赶忙命人去准备洗漱的东西。

    代州因为被突厥人祸祸了多年,所以植被被砍伐一空,只剩下了遍地的青草,狂风一吹,容易带起一些尘沙。

    所以在代州四处走一遭,就得洗漱一番,洗去身上的尘沙。

    虽然寻常百姓不会计较这些,寻常的将士也不可能时时清洗,但如今在代州总管衙门内的可没有一个寻常人。

    所以该洗漱的还是要洗漱的。

    在简单的洗漱过后,苏定方又命人端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酒菜,酒菜在他面前走了一圈,他挨个分盘试过了以后,才被摆到了主桌上。

    李世民望着面前桉几上每一样都缺了一角的酒菜,有些吃味的调侃道:“你手底下的人倒是贴心,送给你吃的酒菜每样还要尝一遍,我手底下的人就没这么贴心咯。”

    这话听上去轻飘飘的,看似是随口一说。

    可程咬金、尉迟恭,乃至厚着脸皮跟来的薛收听了,脸上的神情都不好看。

    他们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听不出李世民话里有话,这是在说他们不够忠心。

    虽然字里行间里没有提到一个忠字,但他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李元吉就在堂上坐着呢,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李世民给自己的手下上眼药,当即不咸不澹的说了一句,“二哥您还有手下?”

    那岂不是说我的工作还没做到位?!

    李世民听到这话,脸色一变,恶狠狠的瞪了李元吉一眼后,不吭声了,闷头吃起了菜。

    程咬金、尉迟恭、薛收三人的神情也有所缓和,不过还是不太好看。

    因为他们并不是真的背叛了李世民,而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才不得不离开李世民的身边,李世民暗戳戳的埋怨他们不忠,让他们心里很不痛快。

    李元吉见李世民闭上嘴了,不再说酸言酸语了,继续道:“如今代州的情形如何?”

    苏定方等人刚拿起酒盏,听到这话又纷纷放下酒盏,一个个不着痕迹的交流着眼神,只是没人开口。

    李元吉目光在几个人身上环视了一圈道:“怎么,代州的情形不容乐观?”

    苏定方迟疑了一下拱手道:“那倒不是,有臣等坐镇,苏尼失和梁师都纵然是在猖狂,也不敢犯我大唐一步。”

    这话说的相当肯定,也信心十足。

    可见他们有信心将苏尼失和梁师都挡在代州以外,只不过,这话说完没多久,苏定方话锋一转又道:“只是殿下您亲赴代州,又要亲自去见梁洛仁,臣等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换句话说就是‘臣等觉得不妥’。

    只是碍于情面,不好直接说,所以就拐弯抹角的递话。

    李元吉知道几个人的心思,当即失笑道:“什么叫做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又没堵上你们的嘴,也不可能因为你们向我进言就怪罪你们。”

    为大唐好的,为他好的,他都听得进去。

    他又不是什么独裁主义者,也不是那种自认为自己可以处理完天下所有事的政治机器。

    所以有人帮忙分担,有人给好的谏言,那么言辞不中听,他也听的进去,并且不会怪罪对方。

    更何况,苏定方还是他的心腹。

    苏定方的话他都听不进去的话,那他能听谁的?

    苏定方听到这话,深吸了一口气道:“殿下既然这么说了,那臣就直言了。”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示意苏定方但说无妨。

    苏定方沉声道:“臣等已经仔细商量过了,都不赞成殿下去以身犯险。梁洛仁早不提出见殿下,晚不提出见殿下,偏偏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提出见殿下,未必没有算计殿下的心思。

    为了殿下的安全着想,殿下还是不要见他为好。”

    李元吉点点头道:“你所说的这些我在你此前上的奏疏中看到过,我也知道此行有风险,但我还是想去见一见梁洛仁。

    因为只要策反了梁洛仁,我们随后征讨梁师都就会容易很多,甚至有机会兵不血刃的拿下梁师都。

    这对我大唐而言有多大的好处,你们都清楚。”

    苏定方点了一下头道:“臣知道策反了梁洛仁,对我大唐有诸多好处,但这些好处要是要拿殿下的安危去换的话,臣等情愿一战。”

    “不错!臣等情愿一战!”

    “……”

    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现在的大唐,比历史上同时期的大唐强了近一倍,所以大唐不用有各种阴谋诡计去削弱敌人,也不用通过策反、离间等方式去分裂敌人。

    大唐完完全全可以跟敌人正面一战,从正面击溃敌人,战胜敌人。

    所以苏定方、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的底气都很足,都不怕跟敌人正面一战,都不赞成去冒险策反敌人。

    “我知道你们有能力跟梁师都正面一战,但这一战下来,我们得死伤多少将士,得折损多少忠勇?如果能用我一次涉险,来换取这些人的性命,那为什么不换?”

    李元吉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游说。

    苏定方、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的眉头都皱成了一个川字。

    薛收在这个时候突然出声劝说道:“殿下,您现在可是我大唐的主心骨,您要是出了什么问题,那我大唐征讨突厥的战事恐怕都要暂时搁置。

    所以您不宜在这个时候冒险。

    须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苏定方等人深以为然的点头,跟着薛收一起说起了类似的话。

    李世民听的肚子里直泛酸水,他以前以身犯险的时候,可没这么多人劝他。

    李元吉点着头道:“你们的话我都明白,可我已经到了这里了,要是不去见见梁洛仁,这一趟岂不是白来了。”

    “怎么会白来呢?”

    苏定方等人听到这话,群情激昂的为李元吉找起了没白来一趟的理由。

    李元吉看得出来,他们是真心为他着想,不希望他去涉险。

    如果仅仅是见梁洛仁一个人的话,那么他会毫不犹豫的采纳他们的意见。

    问题是他见的不止梁洛仁一个人,还有阿史那思摩。

    而阿史那思摩不仅是一个会忠心于大唐的人,也是一个对大唐有战略意义的人。

    只要招降了阿史那思摩,得到了阿史那思摩相助,大唐以后经略突厥会更容易。

    大唐在战后也很容易化解跟突厥人之间的仇恨,将突厥人变成大唐重要的脑洞力。

    可以说,阿史那思摩是大唐以后将突厥人有效利用起来的重要的桥梁。

    所以这个人必须的招降。

    哪怕是有风险,也必须得试试。

    “行了,你们的心意我都明白,不过我已经决定了见梁洛仁,你们就不必再劝了。”

    在苏定方等人七嘴八舌的找出了一堆理由,说的正凶的时候,李元吉出声,制止了他们。

    苏定方等人听到这话,眉头皱的更紧了。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哦不,殿下何故跑到敌营里去送?!

    你这让我们怎么打?

    往你脑袋上放箭,还是将大刀砍在你脖子上?

    “不过你们放心,我不会跑到梁师都的地头去见梁洛仁,也不会给他们设伏的机会。我们在代州外的

    仙人岭见他们。

    如此一来,你们可以放心了吧?”

    李元吉笑着问。

    他也没有一味的保持强硬,因为在这种事情上保持强硬,很容易给人留下一个不听劝阻、喜欢一意孤行的形象。

    而这种形象一旦树立起来了,你要是一直赢下去,那你就是人人敬仰的英雄。

    你要是输一场,就会人心尽失。

    什么刚愎自用等等的词汇,都会被用在你身上。

    西楚霸王项羽就是个例子,赢了大半辈子,输了一场,就成了刚愎自用的代表了。

    所以这种形象说什么也不能立。

    硬的同时得软,软的同时得硬,软硬兼施才是为君之道。

第0912章 葫芦丘

    苏定方等人听到这话,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李元吉没有被梁洛仁这个诱惑冲昏头脑,没有为了梁洛仁跑去梁师都的地头见面,这就说明李元吉还是有分寸的。

    这样他们就能稍稍放下一些心了。

    他们真怕李元吉脑袋一热,跑去梁师都的地头跟梁洛仁见面。

    那样的话,一旦梁洛仁设了埋伏,他们救都没办法救,只能在事后带人过去抢尸体。

    不过,不管他们能不能抢回尸体,事后他们都得跟着殉葬。

    所以即便是不为李元吉着想,为他们自己着想,他们也得阻止李元吉跑到梁师都的地头去。

    苏定方的眉头舒展开以后,沉吟道:“殿下如今在仙人岭见梁洛仁的话,倒是可行,臣等能保护殿下的周全,只是梁洛仁未必答应。”

    这是一件风险性极高的事情,不是说大唐说什么地方,就定到什么地方,还得跟梁洛仁商量才行。

    唯有梁洛仁答应了,那才算数。

    毕竟,大唐担心梁洛仁会设伏,人家梁洛仁也会担心大唐设伏。

    所以一般像是这种情况,都是由双方共同来商定地方,最后找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地方见面。

    “梁洛仁答不答应,派人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李元吉笑着说。

    苏定方点了一下头道:“那臣派人去跟梁洛仁联络。”

    当即,苏定方就跟身边的亲信滴滴咕咕的说了几句话,亲信就跑出了大堂。

    待到苏定方的亲信离开了以后,李元吉又问了苏定方等人一些代州的近况,等到谈的差不多的时候,酒宴正式开场。

    纯酒肉的场子,没有美人为伴,所以大家都敞开了吃,敞开了喝,说说笑笑,吵吵嚷嚷,一直到了半夜。

    ……

    翌日。

    李元吉从一个陌生的房间内出来,看了看房间外陌生的环境以后,舒展了一下筋骨。

    一直守在房门外的赵成雍缓缓的凑上前,躬身道:“殿下,要不要给您准备兵刃?”

    李元吉摆摆手道:“不必了,今日不练了。”

    赵成雍应允了一声,退到了一边。

    李元吉在院子里转了一圈,迈步走到了衙门内的大堂。

    大堂上,苏定方正在点验各营的兵马,从中抽调精锐。

    一个个的将校在报上了各营精锐名单以后,苏定方从中挑挑拣拣,挑出了合适的,让将校们将人带到城东校场。

    李元吉没有打扰他,就在一边看着。

    一直等苏定方忙完了才走进大堂内。

    苏定方第一时间离开了桌桉,赶上前施礼,“臣参见殿下……”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问道:“在挑选随后跟我去仙人岭的人手?”

    苏定方郑重的道:“殿下的安危不容有失。”

    李元吉疑问道:“是不是太兴师动众了?”

    昨天夜里,苏定方、程咬金、尉迟恭等人商量好了,准备动用各自麾下的部曲做护卫,加上赵成雍麾下的一千人马,足足有两千人,能挡上万梁军的攻伐。

    看样子苏定方还是不放心,还想加码。

    再加的话,人数可能就奔四五千去了。

    只是暗中见一次面而已,带个四五千人过去,跟打小型战役似的,梁洛仁看到了还不得吓死。

    苏定方抱拳道:“殿下的安危不容有失。”

    李元吉忍不住道:“那也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吧?一千你们各自的部曲,一千赵成雍统领的亲卫,其中还有一千五百人是骑兵,能打能跑,纵然是对上了上万的梁军,也能突围而出。

    再加的话,那就不是去见梁洛仁了,而是奔着灭梁洛仁去的。”

    就苏定方等人的部曲,以及赵成雍所率领的亲卫的实力,再加上一些军中的精锐的话,打一场小型战役绝对够了。

    并且还能战而胜之。

    毕竟,现在可是唐初,无论是苏定方等人麾下的部曲,还是赵成雍所统领的亲卫,那都是精兵中的精兵,悍卒中的悍卒,再配备上一些军中的精锐。

    以三四千对战八九千,甚至过万,那都轻轻松松。

    梁洛仁除非拉出一支成规模的,两三万人的军团来,不然根本不可能言胜。

    而两三万人的军团行军,很容易被斥候察觉。

    大家可以从容的从仙人岭退走,梁师都根本没有机会。

    所以苏定方是真的有点兴师动众了。

    而苏定方面对质疑,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殿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您要是有个什么好歹,臣就成大唐的罪人了。

    所以请您不要为难臣。”

    李元吉听到这话,长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

    人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还能说啥。

    带三四千人就三四千人吧,希望梁洛仁到时候别被吓跑了。

    “对了,程咬金、尉迟恭、薛收他们呢?”

    李元吉没看到这三个人,忍不住疑问。

    苏定方拱手道:“薛刺史已经回刺史府了,程将军和尉迟将军在军营里坐镇。”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又问道:“梁洛仁那边有消息了吗?”

    苏定方摇头道:“还没有,最快也得到三天以后。”

    梁洛仁如今驻守的地方距离代州挺近的,但即便如此,前去送信的人一来一回也得好些天。

    因为前去送信的人只能跟梁洛仁暗中接头,不能跟梁洛仁明着见面。

    ……

    时间一晃就到了三天以后。

    梁洛仁那边还没传回消息,长安城那边倒是传来了新消息。

    看着信件里提到,萧瑀、陈叔达、任瑰三人先后请李纲和李秀宁出面,成功的说服了李渊,打消了请李建成出来监国的主意以后,李世民一个劲的直呲牙花子。

    他当初要是有这么多人支持的话,早就问鼎九五了,那还用搞什么玄武门啊。

    李元吉则没心情计较这个,李渊请不请李建成出来监国其实他都不在意。

    请李建成出来,他无非是多费一番周折而已。

    不请李建成出来,他无非是少费一番周折而已,除此之外,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他现在的注意力都放在李纲给他送来的信上。

    李纲在信中言辞犀利的批判了他一番,并且用各种大义逼迫着他接下李氏族长之位。

    看上去很不客气。

    实际上他一眼就看出了这是李渊逼李纲学的。

    毕竟,他做不做李氏族长,李纲根本没心情管,也没资格管。

    只有李渊才在乎这个,才有资格管这个。

    所以李纲要写这些东西,必须得李渊点头才行。

    而李渊不逼迫李纲的话,李纲根本不会写这种会得罪他的东西。

    李纲是刚正不阿,但人家又不是憨憨,也不是傻子,不可能事事都往前莽,不该他管,或者他没资格管他事情,他根本不会一往无前的往上冲。

    所以李纲写的东西根本不是他的本意,而是李渊的意思。

    但这并不妨碍他借此拿捏李纲。

    “去笔墨来。”

    对赵成雍吩咐了一句后,李元吉拿出了一张纸,用镇纸压平了,开始斟酌。

    待到赵成雍拿来了笔墨以后,他开始提笔挥毫。

    一刻钟以后,一封信就写好了。

    信里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让李纲将长安城内外的所有蒙学全都跟九龙潭山的两座文馆联系起来,搞一个蒙学升县学、县学升潭山文馆和潭山书院的教育体系,系统的培养读书人。

    这件事办起来简单,但所产生的影响力却很大,会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

    两三年之内可能没人会找李纲的麻烦,但是两三年之后,等到这套体系彻底的在大唐推广开,大唐各地的蒙学、县学都沿用这套体系以后,李纲怕是要受到所有世家的攻伐。

    毕竟,这也算是在掘世家的根基。

    到时候能不能挺得住,那就是他的事了。

    “派人给李公送去,他要是不答应,就征召他族中的子弟来军前效命。”

    李元吉将信装好了,递给赵成雍,让赵成雍派人去送。

    李世民见此,不阴不阳的道:“你这是要逼李纲出面帮你做坏事?”

    李元吉瞥了李世民一眼澹澹的道:“什么叫我要逼李纲出面帮我做坏事,我做的一切还不是为了大唐,为了你的子孙后辈能安详上富贵?”

    李世民不服输的道:“我看你就是为了自己。”

    李元吉不在意的道:“你要是非要这么认为,那就是了。”

    李世民碰了个软钉子,有些心塞的瞪起了眼。

    李元吉没有再搭理他,而是派人去问梁洛仁有没有回信。

    没过多久以后,苏定方来了,带来了一个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消息。

    “殿下,梁洛仁不愿意跟您在仙人岭碰面,他希望跟您在仙人岭外三十里处的葫芦丘见面。”

    “葫芦丘?”

    李元吉扯开了地图,在上面仔细找了找后,找到了葫芦丘的位置。

    葫芦丘听上去像是一处丘陵,实际上却是一块盆地上的山头,下了葫芦丘,是一片约莫有一城大的盆地,上了葫芦丘,则是一马平川的草原。

    据说葫芦丘下以前有一座葫芦湖,数百年前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干涸了,如今只剩下了一条溪水,几道泉眼。

    但看葫芦丘本身没什么问题,可葫芦丘下却是一处险地。

    人马要是被赶进去了,那就真成了四面埋伏。

    “他在丘底,我在丘上?”

第0913章 兵多者势劣

    苏定方明显的愣了一下,摇头道:“那倒没说……”

    李元吉沉吟了一下,吩咐道:“那就派人去跟他说清楚,他要是愿意在丘底等我的话,我倒是愿意将地方改到葫芦丘,他要是不愿意,那就只能在仙人岭。”

    苏定方迟疑道:“他要是不愿意呢?”

    李元吉没说话,李世民轻咳了一声道:“是他求着我大唐,不是我大唐求着他,万事不能由着他来。”

    苏定方特地瞥了李世民一眼,继续道:“但他要是坚持己见的话,我们跟他的谈判恐怕会陷入到僵局。”

    李世民还要说话,李元吉却抢先一步拍板道:“那就边打边谈!”

    反正大唐已经做好了征讨突厥的工作,十数万大军也齐聚到了唐突的边陲,没有必要一直让着梁洛仁,由着梁洛仁的性子来。

    现在可不是突厥或者梁国占优,大唐需要策反梁洛仁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现在是大唐占优,大唐占据着说有的主动权,所以唐、突、梁三方势力之间的一切都应该由大唐说了算。

    苏定方听到这话,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当即振奋的道:“早就应该这么干了,我大唐数万兵马屯聚在此处,朔方城一鼓而下,梁洛仁有什么资格跟我们讨价还价?

    他要是愿意倒向我们,我大唐自有高官厚禄待之。

    他要是不愿意倒向我们,我大唐也没必要跟他客气。”

    在代州待了近两年了,苏定方已经将代州、朔州等各个地方的情况都摸透了,对于如何兵出代州,兵临朔州,兵进突厥,他心里早有了定计。

    如果不是因为大唐需要突厥持续内耗,需要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梁国,他早就请缨去征讨梁国,兵进突厥了。

    如今一切都按着他的心思来了,他怎么可能不振奋,怎么可能不高兴?

    估计不仅仅是他,代州上下的将校们八成也是这么想的。

    毕竟,能来代州的,除了程咬金、尉迟恭等人是迫不得已的之外,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冲着战功来的。

    可是他们来代州快两年了,除了近期程咬金部出去捡了一些功劳回来外,其他人未立寸功。

    如今一个个恐怕都已经憋坏了,现在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出去上阵杀敌,建立开疆拓土之功,他们绝对一百个愿意。

    “你也别高兴的太早,让你去打不是让你由着性子随便打,而是要你配合着灵州那边的战略打,所以一切得以灵州的部署为准。

    灵州那边若是让你缠着梁洛仁,或者大贺氏,却不让你消灭他们,你就得这么来。”

    李元吉白了苏定方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苏定方脸上的神情一怠,干巴巴的笑道:“这个臣知道……”

    征讨突厥的战事,由李靖为主,其他人为辅,所以战争的大致走向,以及所有的布局都得听李靖的。

    不是说谁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有些仗,能打赢的情况下,如果大局需要你继续僵持,或者输,那你就得想办法去僵持、去输。

    所以苏定方这个仗想要打的舒心,想要打的随心所欲,想要放开了手脚打,根本不可能。

    因为他本来就不在征讨突厥的战斗序列当中。

    是因为变化超过了计划,所以他被临时纳入到了战斗序列当中。

    所以他这个临时的,必须事事听李靖那个正式工的,不仅如此,他在完成李靖交代给他的任务的同时,还不能破坏李靖的任何谋划。

    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很憋屈的事情。

    毕竟,让他一个常胜将军放着胜仗不能打,眼睁睁的看着功劳在眼前晃荡也不能捡,只能跟敌人对持,或者示敌以弱,他会很憋屈的。

    再加上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他打起仗来,会有一种被人关在笼子里打仗的感觉。

    这种仗对他这种胸中有韬略的人来讲,就是一种折磨。

    这也是很多将帅之才跟其他将帅之才尿不到一个壶里的原因所在。

    毕竟,能做鸡头的情况下,谁愿意做一个没头没闹,只能跟着人家的脑袋和身躯瞎晃的凤尾?

    不能有半点主见不说,还得处处受制于人。

    虽说凤尾远比鸡头要漂亮,可漂亮这种外在的东西,是那些胸中没有韬略的、心中没有大志向的人喜欢的东西。

    但凡是胸中有韬略的,心中有大志向的,都不可能喜欢这种华而不实的外在的东西。

    所以,苏定方这一场仗注定要打的很憋屈,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有笑的非常牵强。

    李元吉也没有安慰,而是欣慰的点了一下头道:“你知道就好,那就先下去准备吧。先让突地稽和踏实力部给大贺氏一个教训,逼迫大贺氏退回营州以北,给苏尼失和梁师都一点压力,也让梁洛仁看看我们的实力。”

    简而言之就是吓唬吓唬苏尼失和梁师都,顺便也吓唬一下梁洛仁,让他们都知道,大唐有随时兵临他们都城、王帐的实力,他们是继续跟大唐作对,还是向大唐投诚,他们自己掂量着办。

    苏定方也不需要人安慰,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他也是战场上的宿将了,懂得花无百日红的道理,也懂得战场上从来没有谁能一枝独秀的道理,所以他也懂得如何给李靖做绿叶。

    “臣遵命,只是如此一来,很容易将苏尼失和梁师都逼到一起去,让他们携起手来对付我们。”

    苏定方在接下了命令以后,迟疑着说。

    李元吉看向苏定方,疑问道:“你是想让他们保持现状,甚至想挑拨他们反目成仇,然后再逐个击破?”

    苏定方话里的意思明显不是害怕苏尼失和梁师都携手,而是希望苏尼失和梁师都继续保持现状,又或者翻脸成仇。

    如此一来,他的想法也就不难猜了。

    苏定方点着头道:“逐个击破的话,我仅需要三万兵马就能达成击溃他们的目的,可是他们携手在一起的话,我们最少得五到六万精兵,外加三万府兵。

    如此一来我们的投入就大了,损耗也就大了。”

    打仗这种事情,并不是说兵马越多越好。

    具体的得看情况。

    当敌人有十万兵马的时候,你也的准备十万兵马,才能保证自己不处在下风,你要是准备二十万兵马的话,那你就处在了上风。

    从气势上能压倒敌人。

    但相应的,你所要承担的钱粮,以及战损也就大了。

    本来是一万对一万的战事,战败了以后你可能损失三千到四千人马。

    但如果你投入两万兵力,战败以后你所遭受的损失可能会超过四千,达到六七千之多。

    所以大规模的投入兵力,战胜了还好说,战败了所需要承担的战损会成倍数增长。

    所以绝大多数统兵的将帅,在出征之前,都会根据敌兵的数量,给出一个合理的出兵数字。

    极少有人在得知了敌兵的数量以后,疯狂加码的。

    历史上也就白起、王翦、王莽等人喜欢干这种事。

    哦,还有校长,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这么加码听着固然提起,可前提是出征以后必须的赢,如果输了,那就万事皆休了。

    像是白起、王翦,带着远超于敌兵数量的兵马出征,几乎没怎么输过。

    所以他们建立了巍峨的大秦。

    像是王莽、校长,派人统领着远超于敌兵数量的兵马出征,输过几阵。

    所以导致了全线溃败,最后丢掉了整个江山。

    所以,加码这种事,有好处也有坏处,而站在一个统治者的角度看,坏处远远大于好处。

    毕竟,几万人的战事输了那就输了,还能从头再来,但是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战事要是输了,那就没有机会再从头再来了。

    还有可能会陷入一蹶不振,亦或者全线溃败的境地,最后丢掉整座江山。

    校长咱们暂且不说他,就拿王莽来说。

    王莽就是聚集了新朝数十万的精兵,在昆阳之战中败给了刘秀,然后从那以后整个新朝的局势就发生了惊天的逆转。

    原本被王莽各种讨伐的一个个起义军,都纷纷坐大,成为了能跟朝廷分庭抗争,甚至压着朝廷打的实力。

    刘玄和刘秀也因为昆阳之战,吃的是脑满肠肥,一下子从新末乱世中三四流的势力,进阶为了一流的势力,彻底坐大。

    所以加码这种事情,对统治者而言,不是好事。

    对将帅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不然的话,苏定方也不会想着逐个击破。

    只不过,此次跟突厥一战,大唐已经投入了很多兵力,不敢说超过突厥,也不敢说跟突厥平齐,但

    至少达到了跟突厥势均力敌的水平线上。

    甚至在兵力比突厥少的情况下,战斗力还比突厥高一线。

    所以没必要加码。

    苏定方手里所拥有的兵马,只要能帮李靖完成侧翼的战事,达成李靖所需要的战略目标就足够了,没必要想着去击溃这个,击败那个的。

    所以苏定方的担心有点多余。

    “你想接替李靖,主导征讨突厥的战事?”

    这话是李世民听到了苏定方的话以后说的。

    脸上的神情似笑非笑的,似乎在嘲笑苏定方不自量力,敢跟李靖争,也似乎在调侃苏定方分不清楚自己的位置,想反客为主。

第0914章 李世民未尽全功的真相

    苏定方没有搭理他,而是拱着手道:“臣没有其他意思,臣就是想着,我大唐必须做两手准备,如此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毕竟,李将军也不能保证此战就一定会胜。”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看向李世民道:“二哥以为呢?”

    李世民撇撇嘴,被怼的有些没话讲。

    毕竟,他也是在战场上厮混了多年的宿将,更是大唐有名的无敌战神,他如何能不知道战无必胜的道理。

    所以苏定方拿这话反击他,他也不好舔着脸说人家说的不对。

    那样的话,就不仅仅是在侮辱人家了,也是在侮辱他自己。

    不过,在他看来,大唐这一战输的可能性不大。

    毕竟,突厥都一分为二了,实力已经被大幅度削弱了,大唐还趁机持续削弱了突厥实力近两年,突厥已经没有抗衡大唐的资本了。

    除非突厥出一个像是西楚霸王一样无敌的统帅。

    那样的话,突厥倒是有翻身的可能。

    问题是,突厥即便是出了一个像是西楚霸王一样无敌的统帅,以颉利的秉性,也不可能会用。

    在接连被自己的两个侄子所背叛以后,颉利要是愿意把自己手里的兵权交出去,那就有鬼了。

    所以突厥看似有翻盘的可能,实际上跟没有没差别。

    所以他才敢断定,大唐这一战输的可能性不大。

    但不大并不代表着没有。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并不是单纯的只有一个人为因素,还有天时、地利等种种因素。

    如果颉利那个老家伙恰好跟刘秀一样,是上苍的宠儿,大唐在聚集起所有兵马去围剿颉利的时候,也遇上一场陨石雨,或者地震什么的,那大唐即便是一直处在优势上,也有可能会输。

    所以他才没有将他心中的看法说出来,去回怼苏定方。

    因为他不想被打脸。

    “二哥既然觉得没什么不对的,那就继续说战事……”

    帮苏定方撑完了腰,李元吉侧头看向苏定方继续道:“做不做两手准备先不说,你先依照我的意思,吓一吓苏尼失、梁师都和梁洛仁再说。”

    如今大唐还没有跟突厥开战了,战事还没明朗呢,现在就做两手准备有点为时过早。

    李靖知道了以后,会误以为朝廷信不过他。

    所以这个两手准备,可以私底下说说,但不能摆在明面上,更不能去做。

    苏定方也明白这个道理,当即点头道:“臣明白,那臣派人去传令了?”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示意苏定方可以下去了。

    之所以让突地稽部和踏实力部去突袭大贺氏,逼迫大贺氏退回营州以北,而不是让程咬金或者尉迟恭领兵出征,从正面给苏尼失、梁师都、梁洛仁压力,也是为了留足缓和的余地。

    毕竟,依照历史上的记载,这三个人当中,两个都降了大唐,苏尼失在降了大唐以后,还帮大唐出过不少力,只有梁师都一个人是坚决跟大唐对着干的死硬分子。

    所以在没闹到鱼死网破的地步的情况下,还是不要正面起冲突为好。

    不然的话,也许人家都决定要降了,要跟着大唐混了,你冷不丁的给人家一下狠的,人家还不得立马放弃投降大唐的想法,选择跟大唐死磕到底?

    所以从侧面给他们压力,是最好的办法。

    “你啊,对你手底下的人未免也太好了,小心他们得寸进尺,骑在你头上。”

    李世民在“教训”苏定方的时候,没从苏定方身上占到便宜,还吃了个哑巴亏,等苏定方走了以后,就教训起了人。

    李元吉瞥了他一眼,懒得搭理他。

    在这种事情上,李世民可没资格教训他。

    论纵容属下,谁比得过李世民?

    历史上,纵容属下将族弟,还是有功的族弟的眼睛打瞎的就只有他。

    秦始皇被说的那么残暴,也没见他纵容王翦、王贲、李信等人骑在赢姓头上。

    汉武帝把霍去病都宠的没边了,也没见霍去病对刘氏宗亲拳脚相加,最多也就弄死了个李敢。

    剩下的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清太祖等等,也没见这么纵容属下的。

    所以李世民在这件事情上没资格装大尾巴狼。

    ……

    时间一晃到了三月初三。

    苏定方麾下的传令兵赶到了突地稽部和踏实力部盘踞的地方,传达了军令。

    突地稽和踏实力部的叶护得到了军令以后,几乎想都没想,就对大贺氏的祖地悍然的发起了进攻。

    他们借着突厥内乱,吞并了不少突厥小部族以后,实力已经暴涨到了他们现有的地盘已经无法容纳他们所有族人的地步。

    所以他们迫切的希望能够扩充地盘。

    只不过他们的南方是大唐,是他们的君主国,也是他们的宗主国,他们不可能对君主国发起进攻,也没那个胆子对君主国发起进攻,所以他们把目光放在了东、北、西三个方向。

    这三个方向上,一个被大贺氏所占据,两个被苏尼失部所占据。

    他们的实力虽然暴涨了许多倍,但苏尼失部对他们而言依旧是个庞然大物,他们不可能是苏尼失部的对手,也不敢去挑衅现在的苏尼失部,所以他们能惦记的只有大贺氏的地盘。

    而大贺氏如今的实力,跟他们两部加起来差不多,他们一起进攻大贺氏的话,应该能从大贺氏身上咬下一块肉。

    只不过大贺氏如今和苏尼失部、梁师都部是联盟。

    动了大贺氏,就等于是动了苏尼失部和梁师都部,所以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得到了大唐的授意,有了大唐在背后撑腰,他们终于可以放心的对他们觊觎已久的大贺氏祖地发起进攻了。

    战争一开始,突地稽和踏实力部叶护就带领着族人,悍然的杀进了大贺氏的祖地。

    两日之内,攻破了大贺氏六处草场,屠灭了大贺氏十一个小部族。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果还在持续的壮大。

    突地稽和踏实力部叶护大有一副共分大贺氏疆域的架势。

    “你这是在养虎为患!”

    三月十五,突地稽部和踏实力部的最新战报传到代州的以候,李世民仅看了一眼,就皱着眉头,发表出了如此感慨。

    李元吉一边翻阅着李靖从灵州送来的文书,一边瞥着李世民道:“我知道……”

    李世民摇头道:“你不知道!”

    声音显得格外的沉重。

    “突地稽和这个踏实力部的叶护对土地的贪欲这么强,这说明他们的野心远不止营州这片地方。一旦放任他们持续壮大,数十年后,他们很有可能会成为另一个突厥。

    而我们此番征讨突厥很有可能是在为他们做嫁衣。”

    李世民目光深沉的说着。

    李元吉放下了手里的文书,意外的看了李世民一眼,没想到李世民居然有这么长远的眼光,一眼居然看到了几百年后。

    历史上,踏实力部并没有在武德年间就倒向大唐,而是随着突厥的起起伏伏,最后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突地稽部虽说在大唐建立的那一刻就倒向了大唐,但中间也曾出现过反复,最后也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所以这两个部族在历史上并没有坐大,他们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也不好讲。

    但是正在被他们攻击的大贺氏,却是凭借着大唐征讨突厥的战事,一步一步的在东北站稳了脚跟。

    在大唐步入暮年的时候,他们更是成为了东北一霸。

    等到赵匡胤重新顶鼎中原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了一个庞大的王国。

    史称辽国。

    而辽国在全盛时期的时候,在世界上的地位,不输给巅峰时期的大唐。

    周遭的四邻全部沉浮在他们的铁蹄下,纵然没有被他们纳入统治,也得岁岁进贡,俯首称臣。

    所以,李世民的眼光看的很长远。

    虽然不准确,但这并不是他眼光上有问题,也不是他判断有误,而是他知道的信息有限,能做出这种判断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二哥看得倒是长远,那二哥以为,该如何处置他们呢?”

    李元吉饶有兴致的盯着李世民发问。

    李世民想都没想就回答道:“那就得看你征不征高句丽了?”

    李元吉若有所思的道:“二哥是想让我征讨高句丽,然后在征讨高句丽的过程中,让他们去做先锋,然后将他们全部葬送在高句丽?”

    李世民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如果他们不犯错的话,直接派兵去征讨他们,会失去大义。但要是在征讨高句丽的途中,让他们做先锋,并且将他们全部葬送在高句丽,那就没什么损失了。

    至少,我大唐的百姓不会说你不仁义,其他的蕃薯纵然有些微词,也不好光明正大的说出来。”

    李元吉愣愣的看着李世民。

    有那么一瞬间,他突然觉得,历史上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时候,之所以未尽全功,可能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拼尽全力,而是在借着高句丽战事完成什么政治目的。

    比如……削弱河北道的世家豪门。

    河北道的世家豪门因为底蕴深厚的原因,飘的有点过头,不仅看不上李氏,还不给李氏面子,所以历史上李世民也好,李治也罢,对河北道实施的都是高压政策。

    不仅对河北道施以重税,每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还让河北道筹措军粮。

    李世民一次没能拿下高句丽,就会发动第二次,两次也没拿下,就会发动第三次。

    如此往复,河北道的世家豪门就算长着犀牛皮,也会被扒的干干净净。

第0915章 这就是我大唐的条件

    如果他的猜测是对的,那么李世民够腹黑的啊,在扒河北道世家豪门皮的同时,还防着他们反抗,防着他们造反。

    毕竟,高句丽就在河北道的东北角上,李世民在征讨高句丽的同时,也能防着河北道的世家豪门造反。

    一旦河北道的世家豪门对李世民的压榨有什么不满,或者群起而抗之,那么李世民随时随地能率领着大军从高句丽退出来,杀入河北道。

    此外,河北道西、南两面的大唐兵马也能顺势杀进河北道,而河北道的东面是一片海。

    可以说,河北道的世家豪门在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时候要是反了的话,那么他们所需要面对的局势就是三面夹击,毫无胜算可言,也毫无退路可言。

    李世民这一举,足足有三得啊。

    一教训了高句丽,二削弱了河北道的世家豪门,三防止了河北道的世家豪门的反抗。

    李元吉仔细的想了想,他要是李世民的话,他也会用同样的办法。

    因为这实在是太方便了。

    花一份钱,出一次兵,办三件事。

    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你看着我做什么,难道我说的不对?”

    李世民被李元吉看的有些不自然,微微瞪起眼问。

    李元吉回过神,赶忙应付道:“对对对,二哥说的都对。”

    李世民哼了一声,有些傲娇的道:“既然你觉得我说的对,那你就该考虑征讨高句丽的事了。”

    汉民族的荣辱心还是很强的,杨广三征高句丽,功败垂成以后,征讨高句丽的事情就成了所有有志之士的心病。

    虽说杨广兵败高句丽,跟大唐没什么关系。

    但是在大唐很多有志之士的心里,这都是汉民族的一大耻辱,他们中间许多人都记着这个耻辱,并且一直想着要洗刷这个耻辱。

    所以李世民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显得十分的上心。

    李元吉有些好笑的道:“二哥,你是不是心急了点?眼下我大唐征讨突厥的战事才刚刚拉开帷幕,什么时候击溃突厥,征服突厥,谁也不知道。

    现在就考虑征讨高句丽的事情,是不是有些为时过早了?”

    李世民听到这话,也意识到自己心急了,当即哼了一声,不满的滴咕道:“我也是替你心急,怕你将突地稽和踏实力部叶护养成两头饿大虫。”

    李元吉点头表示理解,笑着道:“二哥的心思我明白,二哥放心,我心里有数。”

    李世民咕噜道:“你心里有数就好。”

    李元吉洒脱的道:“行了,不说这件事了。”

    说着,问守在门口的赵成雍,“苏定方呢?”

    赵成雍赶忙回身施礼道:“回殿下,苏将军巡营去了,还没有回来。”

    李元吉点头道:“那等他回来了,让他来见我,我要问一问他大贺堕罗和梁洛仁的反应。”

    如今大贺氏的祖地已经被突地稽和踏实力部叶护攻破了,大贺咄罗身为大贺氏联盟的首领,不可能一点儿反应也没有。

    梁洛仁在得知大贺氏的祖地被攻破以后,也不可能猜不到这是大唐在给他施压。

    所以两个人必然会有一些反应。

    具体是好是坏,就看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晌午的时候,苏定方才回到总管府衙门,一进衙门就被叫到了衙门的正堂。

    李元吉端坐在正堂上的坐榻上开门见山的问道:“定方,大贺氏的祖地被攻破以后,大贺咄罗那边有什么反应?”

    苏定方微微拱了拱手道:“正要向殿下禀明此事。”

    李元吉示意苏定方直接讲。

    苏定方继续道:“大贺咄罗在得知祖地被攻破以后,直接率军离开了苏尼失部,返回了营州以北,看样子是要从突地稽和踏实力部叶护手里收回失地,并且给他们一个教训。

    此外,他还派遣了他族弟大贺赤罗率领着三万人马,向灵丘方向去了。”

    灵丘在蔚州,蔚州在代州东北方向,跟河北道的威州和易州接壤。

    可以东进威州,南下易代。

    李元吉失笑道:“这是冲我们来了?”

    苏定方点头道:“大贺咄罗明显是对我大唐派遣突地稽和踏实力部叶护攻占他们的祖地有所不满,但又不敢跟我大唐直接翻脸,所以就想在蔚州、威州、易州各地制造点混乱。

    一来是想报复一下我大唐,二来是想告诉我大唐,他不是好惹的。”

    李元吉摇头笑道:“他不是好惹的,我们就是好惹的了?还派兵进入蔚州?他难道不知道蔚州已经是我大唐的疆域了吗?

    看来罗艺之前给他们的教训还不够……”

    说着,李元吉直接给赵成雍下令,“赵成雍,你派人去告诉蔚州刺史,让他一定要保护好蔚州的百姓。蔚州的百姓本来就不多,要是再让大贺氏的人折腾一番,那又要回到以前那种了无人烟的地步了。

    然后再派人去河北道给高雅贤传令,让他可以动一动了。

    让他务必将此次来犯的大贺氏人马全歼,如果他做不到,那我就只能调他回长安城养老了。”

    赵成雍应允了一声,快速的出去传令了。

    苏定方在赵成雍走后,躬身道:“多谢殿下……”

    李元吉澹然笑道:“谢我做什么?我做这些又不是为了你。”

    苏定方赶忙道:“但您给了我义父一个机会……”

    苏定方口中的义父,说的就是高雅贤。

    虽说两个人之间的父子情分已经澹了,也很久没有联系了,但提到了高雅贤,他还是没办法无动于衷。

    而高雅贤自从降了大唐以后,已经坐了好几年冷板凳了。

    眼看着仕途已经走尽了。

    如今让他重新领兵出征,算是给他机会。

    如果他能抓住这次机会,那么以后在仕途上未必不能再进一步。

    如果他抓不住这次机会,那他以后的仕途可就没了。

    不过,不管他能不能抓住机会,机会已经给他了,苏定方这个做义子的就得帮他兜着。

    “我给他机会,纯粹是因为事发突然,现在从长安城里调人过来主持大局,有点来不及了,所以只能重新启用他,跟你无关。”

    李元吉摆摆手道。

    苏定方郑重的点了一下头,没有再多言。

    “梁洛仁那边呢?有没有什么新消息?”

    大贺咄罗不甘心被大唐算计,悍然的对大唐发起了捣乱计划,梁洛仁那边呢?是不是也不甘心被大唐威胁?

    苏定方摇着头,有些遗憾的道:“梁洛仁那边暂时没什么新消息。不过,苏尼失倒是派人来传话了。”

    “哦?”

    李元吉意外的道:“苏尼失派来的人都说了些什么?”

    苏定方苦笑道:“苏尼失是派人来兴师问罪的,说我大唐背信弃义,在关键的时候背叛了他,还要侵犯他们突厥。”

    李元吉失笑道:“他是太天真了,还是有其他什么想法?”

    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信义可言。

    不都是弱小的时候夹缝中求生存,强大了以后吞并其他国家吗?

    如今大唐足够强大,有吞并突厥的本钱,不对突厥发起进攻,难道还要扶持着突厥不成,然后等到突厥强大了,再对突厥发起进攻?

    所以苏尼失派人过来兴师问罪,明显是有些天真了。

    不过,据李元吉对苏尼失的了解,苏尼失似乎不是个天真的人。

    所以苏尼失此举很有可能还有其他的意思。

    苏定方听到这话,点着头赞叹道:“殿下果然料事如神,苏尼失确实还有其他想法……”

    “什么想法?”

    李元吉追问。

    苏定方笑着道:“苏尼失的意思是,他可以唯我大唐马首是瞻,但希望我大唐别打他,只打颉利。”

    “哈哈哈……”

    李元吉笑着摇头道:“他倒是打的好算盘……”

    苏定方笑道:“但殿下不会答应的,不是吗?”

    李元吉点头道:“那是自然……”

    大唐调集了十数万人马征讨突厥,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又岂能因为苏尼失愿意服软就放弃,或者调整征讨突厥的计划呢?

    大唐既然有足够的实力一举荡平突厥,那就没必要再跟突厥虚与委蛇,更没必要再给突厥机会。

    “你这样,你派人去告诉他,就说让我们放过他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活命,乃至继续在草原上称王的机会。

    只要他愿意帮我们对付梁师都,帮我们对付颉利。”

    考虑到历史上苏尼失最后倒向了大

    唐,并且给了颉利沉痛的一击,所以李元吉愿意给苏尼失一个机会。

    苏定方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敛道:“就怕他不愿意……”

    毕竟,人家现在再怎么说也是草原上的一位可汗,手里握着十数万兵马,数十万帐人。

    人家还有在草原上称雄的资本。

    让人家放弃手上的权力,成为大唐的犬马,人家有很大的可能会不愿意。

    虽说历史上人家倒向了大唐,成为了大唐的一员,可历史上的他和现在的他可没有可比性。

    历史上的他就是一个偏居一隅的突厥藩王,没多少权力,也没多少实力,在突厥被灭以后,他除了倒向大唐外,没有第二条选择。

    现在的他就不一样了,是占据着突厥二分之一疆域的突厥可汗之一,拥有着极大的权柄和数量庞大的兵马。

    让他倒向大唐,做大唐的犬马,他肯定不甘心。

    李元吉点点头道:“我知道他可能不愿意,但这就是我大唐的条件。”

第0916章 柳树川

    苏尼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苏定方点了一下头道:“臣明白了,臣马上派人去给苏尼失的使者传话。”

    李元吉叮嘱道:“速度要快,我们可没时间跟他们耗着。”

    李靖那边已经率领着大军抵达灵州了,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攻入突厥。

    等到李靖攻入突厥的时候,双方再想像是现在这样谈判,就没那么容易了。

    毕竟,双方比划着没动手是一回事,动了手又是另外一回事。

    虽然李靖那边主要针对的是颉利,但对苏尼失这边肯定也有影响。

    毕竟,苏尼失和颉利虽说分属不同,可说到底都是突厥人,而大唐此次所掀起的就是覆灭突厥之战。

    苏尼失心中的家国大义、民族情怀要是占据了上风,那么很有可能会放弃跟大唐谈判,选择加入到颉利的阵营中,帮颉利一起抵抗大唐。

    大唐可不能等到他们摒弃前嫌,携手与共的时候再针对他们。

    大唐必须在此之前就为他们做好战略部署。

    苏定方也是兵法大家,知道里面的门道,当即点头道:“臣会尽快的……”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示意苏定方可以下去了。

    随后,大唐和苏尼失部的传信就有来有往的,一直到了三月底,梁洛仁那边有了准信,苏尼失还没有给一个准确的答复。

    不过,李元吉也没有干等着。

    在梁洛仁松了口,将见面的地点由之前的葫芦丘改为了柳树川以后,他就命令苏定方准备起了见面的事宜。

    柳树川在仙人岭外十里处,虽然出了代州的地界,可距离代州远比葫芦丘近了二十里。

    最重要的是,柳树川四周一马平川,谁也埋伏不了谁,所以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见面地点。

    在梁洛仁提出将地点改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李元吉略微考虑了考虑就答应了。

    苏定方、程咬金、尉迟恭也没觉得有什么危险,也没有阻止。

    四月初五的时候。

    苏定方准备好了见面的一切,李元吉带着李世民、程咬金、尉迟恭、赵成雍赶往了柳树川。

    原本苏定方也想跟着去,但被李元吉给制止了。

    代州还有数万兵马需要他节制呢,高雅贤和大贺赤罗,以及突地稽、踏实力部叶护和大贺咄罗的战事,也需要他盯着。

    所以他不能离开代州,必须在代州坐镇。

    李元吉带着李世民等一众近三千多人赶到柳树川的时候,已经到了四月初六。

    赵成雍在选定了扎营的地方以后,立马就将斥候撒了出去。

    李元吉命人在柳树川边上的大柳树底下点燃了一堆篝火,坐在篝火前烤鱼吃。

    鱼是柳树川旁边的小溪里捞上来的,不大不小,也就一斤半左右,烤起来的时候味道特别香。

    在程咬金嘿嘿的笑着拿走一条烤的半生不熟的鱼开始大肆咀嚼的时候,赵成雍布置好岗哨回到了大柳树下。

    “梁洛仁还没到?”

    李元吉随手将烤好的一条鱼塞给了脸皮没有程咬金那么厚的尉迟恭,看向赵成雍问道。

    赵成雍点头道:“斥候们已经探出去十里了,没有发现任何人的踪迹。”

    程咬金一边嚼着半生不熟的鱼肉,一边乐呵呵的笑道:“我们不会是被梁洛仁给耍了吧?”

    尉迟恭恭恭敬敬的将自己手里的烤鱼孝敬给了瞥了他一眼,然后脸色很冷的李世民以后,心情不太好的嚷嚷道:“人家耍我们干什么,对人家有什么好处?”

    程咬金胡咧咧道:“当然有好处了,他将我们这么多人戏耍一番,说出去了多有面子。”

    尉迟恭翻了个白眼,像是看傻子一样的看着程咬金道:“他是脑子有病,要这种面子?他就不怕激怒了殿下,殿下一怒之下派兵杀进梁国,将梁国上下屠戮一空?”

    程咬金满不在乎的呵呵笑道:“也许人家不在乎这个呢。”

    尉迟恭又翻了个白眼,不想跟程咬金说话了。

    程咬金纯粹就是在胡搅蛮缠,插科打诨。

    李世民在这个时候刚好吃完了尉迟恭上贡的鱼,听到他们两个的对话,心满意足的抹着胡须上的油星子道:“梁洛仁为人如何,我不了解。但是他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戏耍我们。因为这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有极大的坏处。”

    说到此处,李世民看向李元吉道:“不过,你一个大唐的监国亲王,在大战之前跑到这里来见梁师都麾下的一个小喽啰,明显有失身份。”

    从疆域上看,大唐比梁国大了近百倍,梁国国主在大唐就相当于是个大州的刺史。

    李元吉一个大唐的监国亲王,跑到这里来见一个刺史的小弟,确实有失身份。

    李元吉白了李世民一眼,没有说话。

    他来这里又不是真的为了见梁洛仁,他是冲着梁洛仁口中所说的阿史那思摩来的。

    如果李世民觉得他来见阿史那思摩有失身份的话,那么历史上他自己给阿史那思摩吮血怎么说?

    “你去让斥候继续探查,一旦探查到了梁洛仁的行踪,立马回报。”

    李元吉对赵成雍吩咐。

    赵成雍喏了一声后,下去传令。

    傍晚的时候。

    斥候传回了消息,说发现了梁洛仁一行人的踪迹,只不过有些变数。

    “什么变数?”

    李元吉一边看着李世民欺负尉迟恭,尉迟恭还不敢吭声,只能任由人家欺负,一边侧头问赵成雍。

    赵成雍拱手道:“梁洛仁所率的兵马超过了三千之数,其中有不少还是突厥人。”

    赵成雍的声音显得有些沉重。

    因为梁洛仁所率的兵马有点超标了。

    只是见个面而已,李元吉带三千多人,那是身份所致,梁洛仁一个大州刺史的小弟,居然也带了三千人,其中还有很多是突厥人。

    那就不得不令人怀疑梁洛仁提出见李元吉的目的是否单纯了。

    李世民第一时间停下了让尉迟恭给他驱赶飞絮,程咬金也放下了手里刚剥完皮的兔子,尉迟恭在停止了驱赶飞絮以后,不由自主的走向了自己的兵器。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赵成雍神色凝重的请示。

    李元吉澹然笑道:“派人去盘问一番,看看梁洛仁为什么带这么多人手,剩下的一切照旧。”

    “照旧?!”

    李世民曾的一下站起身,瞪着眼道:“你不要命了?”

    程咬金和尉迟恭深以为然的点头。

    虽说他们都有万夫不挡之勇,但明知有危险,却不做出任何准备,在他们看来是在找死。

    李元吉摆摆手,示意李世民坐下。

    “二哥稍安勿躁,三千人而已,还要不了你我的性命。”

    “这可不好说,当年我们就是凭借着几千玄甲军击溃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

    这话是程咬金说的,说话的时候还一个劲的瞥李世民。

    李元吉白了程咬金一眼道:“你觉得我是窦建德,还是梁洛仁是我二哥?”

    程咬金瞬间被怼的没话讲了。

    尉迟恭暗戳戳的提醒程咬金别瞎逼逼。

    梁国,乃至突厥,要是有能跟玄甲军媲美的兵马的话,那么梁国早就崛起了,突厥也早就统一了。

    毕竟,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其他的一切都是渣渣。

    很显然,梁国也好,突厥也好,都没有这个实力。

    不是他们不想有这个实力,也不是他们不能有这个实力,而是他们根本就有不了这个实力。

    因为他们养不起。

    哪怕是一千人的玄甲军,他们也养不起。

    甚至都打造不出一千玄甲所需要的军械来。

    毕竟,大唐在占据了五分之二江山的情况下,也才建立起了一支三千人的玄甲军,也才养得起一支三千人的玄甲军。

    就梁国那点地盘,建一支三四百人的玄甲军,养一支三四百人的玄甲军就已经够呛了,养一千,除非梁师都不想过了。

    就突厥那种各部落首领各自为政的政体,颉利根本没办法把资源集中在一起去建玄甲军,更别提养玄甲军了。

    所以,梁国也好,突厥也罢,出不了玄甲军。

    既然不是玄甲军,那梁洛仁手底下的三千人凭什么威胁到大唐的三千精锐?

    当大唐的精锐是吹出来的?

    “梁洛仁自然没办法跟秦……二少郎相提并论,但小心无大错……”

    尉迟恭低声帮程咬金说了一句。

    在称呼李世民的时候,想了半天想出了二少郎这么个称呼。

    这是从李渊那边论的。

    如今从李世民这边论的话,那就得称二郎。

    问题是他称李世民为二郎的话,李世民还不得折腾死他?!

    李世民纵然是虎落平阳,也不是他可以欺的。

    “要不我先率军去将他们给击溃,再将梁洛仁抓来,这样你们就没危险了?”

    李元吉盯着尉迟恭说。

    尉迟恭也被怼的说不出话了。

    让一个大亲王跑去杀敌保护他,他还没那么大的面子。

    “知节和敬德也是为了你好。”

    李世民虽然看不惯程咬金和尉迟恭唯李元吉马首是瞻,但也看不惯程咬金和尉迟恭受欺负,当即出声帮程咬金和尉迟恭撑腰。

    李元吉似笑非笑的瞥了李世民一眼,澹澹的道:“有件事我没告诉你们,你们还不知道,那就是此次来跟我见面的,除了梁洛仁,还有突厥的夹毕特勒。

    所以他们中间有突厥人很正常,人多一点也很正常。”

    李世民听到这话一下子愣在了原地。

    程咬金和尉迟恭则一脸懵。

    他们人在代州啊,怎么不知道这个消息?!

    狗日的苏定方防着他们?!

第0917章 柳川会

    “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

    李世民在心中腹诽苏定方之余,忍不住询问。

    程咬金和尉迟恭也一脸的疑问。

    对于这位阿史那思摩,他们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毕竟,突厥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大唐的大敌,他们身为大唐的统治者阶级,自然要了解清楚突厥的所有重要人物。

    而这位阿史那思摩令他们印象深刻。

    毕竟,做完了皇帝,做完了太上皇,还能活着做太太上皇的,普天之下就这么一位。

    李元吉点头笑道:“是,阿史那思摩!”

    李世民在吃惊之余疑问道:“阿史那思摩不是在漠北吗?怎么会来此处?”

    漠北距离代州可不近,在今中蒙俄三国的交界处,距离代州有上千里之遥,这中间不止隔着颉利的统治区,还隔着苏尼失的统治区。

    而阿史那思摩作为突厥的太太上皇,是颉利和苏尼失严防死守的对象,他要来一趟代州可不容易。

    李元吉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因为他也不知道阿史那思摩是如何来到此处的,更不知道梁洛仁跟阿史那思摩是如何联系上的。

    他只知道梁洛仁在提出见他的时候,为了避免他一口回绝,拿出了阿史那思摩做筹码。

    而他也有心将阿史那思摩纳入麾下,所以才答应了梁洛仁的求见,剩下的他一概不知。

    “你怎么不说话,是不是你也不知道?”

    李世民见李元吉久久没有回话,忍不住继续追问。

    李元吉白了李世民一眼,没好气的道:“我知不知道与你何干,你想知道,一会儿等他来了,直接问他就是了。”

    李世民听到这话,不仅没生气,反而乐呵呵的调侃道:“看来你真的不知道。”

    程咬金和尉迟恭也跟着笑了起来,只是碍于身份,他们只能憋着笑,没办法像是李世民一样肆无忌惮的笑出声。

    李元吉恶狠狠的瞪了李世民一眼,有点想收拾收拾李世民。

    李世民明显是有点飘了,开始在他面前没大没小了。

    估计是他最近给的颜色太多了,李世民以为自己能开染房。

    不过,看在李世民最近一段时间帮他辛苦工作的份上,他决定饶恕李世民这一回。

    所以他没有再搭理李世民,而是对赵成雍吩咐道:“你速速派人去盘问吧,剩下的一切照旧。”

    赵成雍知道了其中的内情,便再没有二话,匆匆的派人去盘问了。

    等到月上柳枝头的时候,他派出去的人带回了消息。

    “殿下,经斥候盘问,梁洛仁所率的人马仅有五百之数,剩下的则是阿史那思摩带的人马。”

    赵成雍站在篝火旁,躬身禀报。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吩咐道:“等他们到了,就将他们带过来。至于他们麾下的人马,你们暂且给他们找个地方,让他们先歇息下。”

    虽说梁洛仁和阿史那思摩带了不少人,可绝大多数都是护卫,他需要见的人不过一掌之数,没必要把人都集中在大柳树下。

    而且,人一旦多了,口眼就杂了,不仅不能成事,说不定还会坏事。

    赵成雍应允了一声,下去传令。

    程咬金和尉迟恭在这个时候一同放下了手里的酒囊,站起身躬身道:“臣等先去警戒了……”

    他们倒不是在避嫌,而是职责所在。

    他们此行的唯一任务就是保护好队伍里的贵人。

    如今需要他们出马的时候到了,他们自然不能再继续干坐着。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让他们下去。

    两个人在离开了篝火旁以后,一个往北,一个往西去了。

    至于东边和南边,不需要他们警戒。

    因为东边和南边都是大唐的地界,突厥人或者梁师都手下的人从东边或者南边冒出来了,那代州、易州、太原府、河北道的官员麻烦就大了。

    所以他们为了自己,以及自己族人的脑袋着想,也会搞好代州、易州、太原府、河北道的防务,不给突厥人和梁师都的人一点儿空子钻。

    “你有信心说服梁洛仁和阿史那思摩?”

    李世民在程咬金和尉迟恭走了以后,突然发问。

    李元吉不明所以的道:“二哥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的双眼盯着篝火,眼睛中有火光在闪耀,他声音沉重又飘忽的道:“如果你有信心说服他们,那我们一切照旧即可。

    如果你没信心说服他们,那就要早做准备……”

    李元吉愣了一下,沉吟道:“二哥的意思是,他们若是不愿意被我们招揽的话,就将他们留在此处?”

    借着邀人见面的机会杀人,这有点鸿门宴的味道。

    只是这么杀人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能轻而易举的帮大唐解决两个敌人。

    坏处就是,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会相信大唐的招揽,更没有人愿意私底下跟大唐的人见面了。

    总体来说,坏处远大过好处。

    所以李元吉不太赞成李世民这个想法。

    李世民点着头道:“不错,他们要是不愿意被我们招揽,那我们就没必要再留着他们。”

    李元吉盯着李世民疑问道:“那二哥有没有想过,若是我们这么做了,以后谁还会相信我大唐,谁还愿意私底下跟我大唐的人见面?”

    李世民愣了一下,嗤笑道:“这种事情父亲做的多了,我大唐的名声早就坏了。你现在想维护我大唐的名声了,你觉得来得及吗?”

    李元吉被李世民这话怼的无言以对。

    确实,大唐在这方面是没什么名声可言。

    原本能争取来的好名声,都被李渊给葬送光了。

    在李渊将他所招抚的贼头子全部杀完了以后,大唐在这方面就没有任何信誉了,更别提名声了。

    所以现在开始装好人,也未必能取信于人。

    “怎么,下不了决断?我可以帮你。”

    李世民提议。

    李元吉瞥了李世民一眼摇头道:“还是算了,父亲败坏了我大唐的信义,不代表我们就要遵循父亲的方式继续败坏我大唐的信义。

    我们可以从我们这一代做起,重新为我大唐树立起信义。”

    李世民嗤之以鼻的道:“妇人之仁!”

    李元吉有点想骂人。

    你奶奶个腿的妇人之仁?!

    你李世民在历史上对蕃将可比老子好多了,你有什么资格说别人?

    还有,千金买马骨的道理你不懂吗?

    大唐要想招揽蕃将,让蕃将为大唐卖命,买马骨的事情就必须做。

    历史上,契必何力是怎么倒向大唐的?

    就是在看到了大唐对待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阿史那苏尼失很好,并没有对他们喊打喊杀以后,主动带着十数万帐的族人倒向了大唐,成为了大唐最忠心的蕃将之一。

    所以梁洛仁和阿史那思摩不仅不能杀,还得以礼相待,哪怕人家不愿意倒向大唐,也得原原本本的把人家送出大唐的地界。

    唯有如此,大唐才能在一众突厥人,以及梁国人心中留下好印象。

    等到大唐的大军攻入梁国和突厥以后,那些走投无路的梁将和突厥大酋、特勒,也不至于破釜沉舟,跟大唐来一个鱼死网破。

    “二哥倒是没有妇人之仁,杀兄弑弟屠戮侄子是一把好手。”

    李元吉没好气的怼了李世民一句。

    李世民气的曾的一下就站起了身,吹胡子瞪眼的,恨不得拳脚相向。

    杀兄弑弟屠戮侄子之类的说词可是他的软肋,谁提他跟谁急。

    他当初要是成功了的话,那他估计不会在意这些话。

    问题是他没成功。

    有人提起这个茬的时候,就像是在嘲讽他,他能不急?

    李元吉没有搭理气急败坏中的李世民,将目光看向了梁洛仁、阿史那思摩会出现的地方。

    这一看就是一个多时辰。

    一个多时辰以后,月亮已经爬到了中天,月光从大柳树上洒下来,说不出的温柔。

    只可惜,大柳树下的人感受不到。

    因为大柳树下的火光包围了大柳树周遭的一切空间,不给月光一点儿可乘之机。

    所以大柳树下的人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只有火光。

    “殿下,梁洛仁和阿史那思摩到了……”

    赵成雍率先赶到大柳树下禀报。

    也不知道赵成雍是怎么跟梁洛仁和阿史那思摩交涉的,两个人都痛快的留下了麾下的一众从众,仅带着六七个

    侍卫到了大柳树下。

    “外臣梁洛仁……”

    “阿史那思摩……”

    “见过雍王殿下,见过秦王殿下。”

    “……”

    两个人带着侍卫到了大柳树下以后,主动施礼。

    梁洛仁是全礼,阿史那思摩则是半礼。

    倒不是说阿史那思摩不懂礼数。

    相反,阿史那思摩是突厥少有的文化人,也非常喜欢汉文化,并且熟知汉家的礼节。

    不然的话,当初颉利也不会派他充任使臣,出使大唐。

    而是两个人的身份有异,所施的礼仪自然截然不同。

    梁洛仁对大唐而言,就是一个外臣,还是一个身分不高的外臣,如今他又处在求人的一方,所以不得不施全礼。

    阿史那思摩就不一样,他是李渊亲封的和顺郡王。

    有大唐的郡王爵,虽然比亲王低一等,但不用在亲王面前自称为臣。

    “梁将军,和顺郡王,不必多礼。”

    李元吉热情的走上前招呼,一手托起了阿史那思摩,一手托起了梁洛仁,兴高采烈的说着,“久闻两位大名已久,今日一见,果然非凡啊。”

第0918章 肉包子似的阿史那

    李元吉一边寒暄着,一边仔细打量着梁洛仁和阿史那思摩。

    他跟梁洛仁打过照面,在苇泽关,只是当时没见上面,但他却见过梁洛仁的画像。

    梁洛仁本人跟画像上的出入很大,比画像上清瘦了一些,也比画像上苍老了一些。

    看得出来,他近两年在梁国待的并不如意。

    阿史那思摩他是真没见过,也没见过其画像。

    不过阿史那思摩果然如从传说中的那般,长的不像是个突厥人,而像是个胡人。

    鹰钩鼻,深眼窝,褐色曲卷的头发,高高大大,富态健壮。

    李元吉觉得,自己要是再胡化一些,再富态一些,跟阿史那思摩站在一起,会比跟李世民站在一起更像是个兄弟。

    “不敢不敢,外臣等人哪有什么大名,还是雍王殿下的大名更加如雷贯耳。”

    梁洛仁谦逊的说着,谦逊的像是个来见地主的长工。

    阿史那思摩显得很激动,双眼直放光,口齿有些磕巴的道:“您就是原大唐齐王殿下,现在的大唐雍王殿下?”

    李元吉不明白阿史那思摩为什么表现的这么热切,但还是礼貌的点着头笑道:“不错,我就是原大唐齐王,现在的大唐雍王。”

    阿史那思摩丝毫不掩饰自己心中兴奋的道:“我想见你很久了,今日终于见到了。”

    李元吉还要客气一句,李世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凑到了他身边,用带着一些吃味,以及一些调侃的声音,微不可查的道:“他这是找到同类了……”

    李元吉一瞬间明白了阿史那思摩看到他的时候为什么表现的那么热切了。

    从外表上讲,他确实比突厥人更像是阿史那思摩的族人。

    毕竟,大家都是曲卷的头发,鹰钩鼻,深眼窝。

    但他心底里可不认可这个说法,他骨子里可是纯纯正正的汉人。

    别说他穿越成大唐的齐王了,就算是穿越成成吉思汗,他也不会改换自己的民族和血脉。

    所以他不着痕迹的白了李世民一眼,热情的邀请阿史那思摩坐下。

    “来来来,梁将军,和顺郡王,坐下说话。”

    待到梁洛仁和阿史那思摩坐下以后,李元吉一边招呼赵成雍送上早已宰杀好的牛羊、酒水,一边笑着道:“两位不远千里而来,一路上车马劳顿,想必已经累了,坐下歇歇,吃些东西再说。”

    梁洛仁还很矜持,客气的说自己不累,并且已经吃过东西了。

    阿史那思摩就没那么矜持了,一个劲的点头,并且表示自己烤肉的手艺是一绝,要亲手给大家演示一番。

    在抢了赵成雍烤肉的工作以后,还一个劲的说,昔日他到长安城的时候,本来要给李渊演示一下他烤肉的技艺的,可惜一直没找到机会云云。

    看得出来,他对大唐是真的喜爱。

    或许是因为他在突厥的阿史那一族中一直被当成一个异类,所以他迫切的希望从其他地方能得到认同感。

    李渊当初把他叫到御榻前,像是对待自己子侄一样,拉着他的手跟他奏对,对他的影响明显很大。

    在阿史那思摩热情如火的烤肉的时候,李元吉一边往火中添柴,一边笑着问坐在身侧的梁洛仁,“梁将军,我很想知道,为何你执意要见我?”

    梁洛仁听到这话,神色一正,连坐姿也变端正了,语气沉重的道:“实不相瞒,是因为代州边市的事情,让梁国那些愿意归顺大唐的人心里起了波澜。他们怕……怕大唐卸磨杀驴,所以出现了反复,所以外臣不得不斗胆请求见殿下一面。”

    梁洛仁在说到‘卸磨杀驴’的时候,明显有些犹豫,估计是他用词不当,平白的惹人不快。

    但比起惹人不快来,他所要说的事情明显更重要,所以他还是说出来了。

    李元吉点着头道:“这个我能理解,毕竟奇袭边市是你堂兄临时起意,你们提前不知道消息,被派遣到了边市,又跟程咬金等人起了冲突。程咬金等人下手重了一些,你们有所顾虑也是应该的。”

    梁洛仁有些感激的道:“多谢殿下体谅……”

    他也是被人逼的。

    如果不是那些人逼他问大唐要一个承诺,不然就去梁师都那里告发他的话,他也不想跟大唐提出要见李元吉一面的条件。

    毕竟,那些人认不清楚自己的地位,认为自己不管是在梁国,还是大唐,都是个人物,他却能人认清自己的地位。

    他很清楚,梁师都在大唐眼里都只是一个大州的刺史而已,他们这些人顶多就是刺史手底下的左官。

    所以他们是没资格要求见李元吉的,更没资格跟李元吉讨价还价。

    所以他很怕李元吉会觉得他跟那些人一样,是井底之蛙,得到一点颜色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如今听到李元吉这句话,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这至少证明了李元吉了解他的难处,没把他当成得寸进尺之徒。

    “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在我心里,除了你以外,梁国的其他人都不重要?”

    李元吉话锋一转,盯着梁洛仁笑问道。

    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长孙无忌都被他发配去交州挖地了,梁国的那些臭鱼和烂番薯又算得了什么?!

    还能比得上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

    唐初是不缺人才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各个世家的嫡系子弟,历史上李渊、李世民、李治都没怎么启用,只是启用了一些旁系的,或者是有功于社稷,不得不用的。

    不然的话,唐初能展现出来的人才会更多。

    所以梁国的那些文武大臣,对大唐而言,就是臭鱼和烂番薯没两样。

    可以挑挑拣拣的用一用,全当是裹腹,但真没必要下足了血本去招揽。

    梁洛仁听到这话一脸惊容,有心要说两句,可发现自己说不出任何话,下意识的想让阿史那思摩帮自己说两句,免得气氛尴尬,可看向阿史那思摩的时候,发现阿史那思摩跟李世民聊的火热,还时不时的看向李元吉。

    这厮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一个肉包子,即便是没有他从中牵线搭桥,估计也会上赶着往大唐锅里送。

    所以这厮帮不到他什么,他只能靠自己。

    “殿……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在迟疑了许久以后,梁洛仁艰难的开口问。

    李元吉笑道:“就是字面意思。你若是答应归顺我大唐,那么我现在就可以代替我大唐的陛下,接受你的归顺,并且正式的授予你官爵。

    至于其他人嘛,对我而言并不重要,他们有什么心思,或者想干什么,我根本不在意。

    你可以随意应付。

    等到我大唐征灭了梁国以后,我只认你,剩下的就交给苏定方、程咬金、尉迟恭等人拿刀枪去辨认、”

    梁洛仁下意识的吞了一口唾沫,磕磕巴巴的道:“殿下的意思是,整个梁国,只招揽我一人?”

    李元吉笑着点头。

    梁洛仁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说这是好事吧,他一个人独得了梁国所有的活路,有点不地道。

    说这不是好事吧,整个梁国只有他一个人得到了大唐的许诺,得到了活路,他应该庆幸才对,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我之所以来见你,不是因为我大唐需要你和梁国其他人帮助,才能征灭梁国。而是我觉得你这个人是可造之才,想收为己用。

    至于其他人,我并不在意。

    有没有你们帮忙,我大唐都会征灭梁国。”

    李元吉拍了拍梁洛仁的肩头,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然后起身去找阿史那思摩了。

    比起梁洛仁,他对阿史那思摩更有兴趣。

    因为阿史那思摩是一个有益于大唐的人,也是一个能帮大唐统治突厥,帮大唐经略突厥的人。

    远比颉利、突利、苏尼失等人都合适。

    颉利、突利、苏尼失等人更适合穿上花花绿绿的衣服,在大唐宴请万邦使臣的时候,出来给大家跳舞。

    “殿……”

    梁洛仁张嘴欲呼,可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口了,只能坐在那儿,纠结的陷入到思量当中。

    “和顺郡王?”

    李元吉笑着走到篝火旁,一边从赵成雍手里接过了一只兔子烤,一边笑着问正跟李世民聊的火热的阿史那思摩。

    阿史那思摩很热情,脸上笑容灿烂的道:“叫我思摩就好!”

    李元吉笑着点头道:“看来你跟我二哥很投缘?”

    阿史那思摩看了李世民一眼,坦率的笑道:“武德四年去长安城拜见陛下的时候,跟秦王殿下有一面之缘。”

    李元吉没计较阿史那

    思摩称呼李世民为秦王殿下的事情,也没有去纠正。

    在外人面前,他横竖都得给自己二哥一点面子。

    不然的话,容易被外人看了笑话。

    “听梁洛仁说,你愿意归顺我大唐?”

    面对阿史那思摩,李元吉没有弯弯绕,而是直接开门见山的问。

    从阿史那思摩的表现看,他也不是那种喜欢弯弯绕的人,所以直接点来更好。

    阿史那思摩痛快的点了一下头,笑道:“我从小就仰慕中原文化,一直想到中原居住。”

    李世民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的撇嘴道:“仰慕中原文化的人多了,不是谁都能在中原居住的。像是那倭人,将妻女送给我大唐的百姓,才能勉强在我大唐住个一年半载。”

    这听着很夸张,但却是事实。

    倭人到了大唐以后,确实有送妻送女的传统,若是他们家中的妻女能被大唐的贵族所收留,他们能激动的找不到北。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求种,以及借助这种办法打开中原文化的门户,学习中原文化。

    毕竟,中原的文化人都是好面子的人,人家把妻女都送上门了,你要是不教点什么,实在是有点丢面子。

    也正是因为如此,倭人在大唐学习到了不少东西。

    一直到后世,倭人的许多习俗、许多文化,还保留着隋唐遗风。

    也就是宋比较拉跨,明清又有海禁,不然的话,倭人说不定能将汉隋唐宋元明清的文化给集齐了。

    不过,李世民可没资格拿倭人做例子,来怼人家阿史那思摩,因为他有一个想到阿史那思摩手底下去做将军的儿子。

    论丢人,人家阿史那思摩仰慕汉家文化,想到中原居住,不丢人,李世民的儿子想到人家手底下做将军,那才丢人呢。

    堂堂一个帝国的继承人,还是一个强大帝国的继承人,不想着怎么继承帝国,反倒想着去给帝国的打手做手下,还有比这更丢人的事吗?

第0919章 谋划深远的李渊

    李元吉懒得搭理李世民,继续对阿史那思摩笑道:“你既然想住到中原,那么等此次事了了以后,我奏请我父亲,让他赐你一座大宅子,就赐在长安城,你觉得怎么样?”

    历史上阿史那思摩,以及他的族人被李世民安置在了黄河以南,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道。

    一同被安置在河南道的还有阿史那社尔、阿史那苏尼失等人。

    可以说整个阿史那一族,以及东突厥的贵族,在大唐征灭了东突厥以后,都被迁移到了河南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的阿史那一族比较偏离大唐的政治中心,在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相继离世以后,阿史那一族就没落了。

    不像是契必何力,被安置在了关中,而且还被安置到了关中的重州稷州的上宜县,也就是后世的乾县。

    所以契必何力一族在历史上一直处在大唐的政治中心。

    这也为他们后来帮李治和武则天守墓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契必何力一族要是像是阿史那一族一样被迁移到黄河以南的河南道的话,那么估计不等大唐消亡,他们就先消亡了,更别提帮李治和武则天守墓了。

    有契必何力这个例子在前,所以李元吉准备将以阿史那思摩为主的阿史那一族迁移到关中,看看能不能再帮大唐培养出一个阿家庄。

    有这么一个庄子在,李氏之人死后也不用担心被人破坏了安宁。

    更不用担心被人偷坟掘墓,暴尸荒野,变成跟大宋宗室一样的下场。

    “真的吗?”

    阿史那思摩听到这话很激动,手里的肉也不顾上烤了,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李元吉,一个劲的搓着自己那宽大的手,不知道该如何表现自己喜悦的心情。

    李元吉点头笑道:“自然是真的,只要你和你的族人一直忠心耿耿的追随我李氏,我李氏上下都不会亏待你们的。”

    阿史那思摩当即拍着胸脯,痛快的道:“这个你放心,我和我的族人一定会效忠大唐皇帝陛下的,一定不会辜负大唐皇帝陛下的厚爱。”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喜欢大唐,也是真的想加入大唐。

    不然的话,也不会说出这种看似是在表决心,实际上是在得罪人的话。

    毕竟,如今大唐做主的是李元吉,招揽他、招降他的也是李元吉。

    他要说效忠也应该效忠于李元吉,而不是大唐的皇帝陛下李渊。

    他唯有在情绪激动,发自肺腑的说话的时候,才没办法注意这里面的旁支末节。

    他要是有点其他什么心思,或者头脑清明的在判断这件事,那么他一定不会说出这种话。

    李元吉满意的点头笑道:“我父亲要是听到了你这番话,一定会很高兴的。”

    阿史那思摩听到这话,更激动了,也很高兴,一个劲的点着头道:“能让皇帝陛下高兴,我也很高兴,面对他的时候,我就像是面对自己的父亲一样。”

    李世民被阿史那思摩这话恶心的够呛,觉得阿史那思摩拍马匹都不会拍,不仅没把人拍舒服,还让人觉得恶心,果然是蛮夷。

    所以他一脸嫌弃的离阿史那思摩远了一点。

    估计是怕沾染上阿史那思摩的蠢气。

    李元吉则从阿史那思摩的话里听出了其他的深意。

    从阿史那思摩的话里不难判断出,他似乎有点缺少父爱,所以他在被李渊叫到身前,像是对待子侄一样,奏对了一番后,对李渊生出了别样的情绪,把自己对父亲的一部分爱寄托在了李渊身上。

    从这一点上就不难判断出,他在他父亲死后,就再也没感受过父爱了。

    突厥的启民、始毕、处罗可汗看似很喜欢他,喜欢他的睿智、喜欢他的博学、也喜欢他的才思敏捷,可实际上却未必如此。

    很有可能启民、始毕、处罗,都只是明面上喜欢他,暗地里其实一点儿也不喜欢他,甚至还防备着他、疏远着他。

    这就很难让他对阿史那一族生出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也就造成了他对大唐的喜爱,远超过突厥。

    在李渊稍稍对他释放了一些善意后,他就把李渊当成了一个能像是父亲一样孝敬和效忠的好人。

    所以在大唐和突厥马上要展开惊天大战的时候,他不仅不想着帮自己的母族,反而还上赶着往大唐跑,想倒向大唐。

    你说他质朴单纯吧,那倒未必。

    身份地位到了他这个地步,再怎么单纯,也会被权力场上的阴谋诡计所污染。

    所以他未必单纯。

    或许是他已经看到了大唐和突厥大战的结局,知道突厥已经没什么希望了,所以提前帮自己找一个好下家,提前下注,提前多争取一些好处。

    也或许是他在突厥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即便是他卯足了劲想帮突厥,颉利和苏尼失也不愿意用他,所以他不得不给自己另谋出路。

    总之,他的表现看着很单纯,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像是憨憨一样的人。

    至于他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倒向的大唐,其实不用深究,也没必要计较。

    只要他是真心倒向大唐的,并且愿意为大唐出力,并且不反叛,那就足够了。

    李元吉现在唯一好奇的是,李渊当初将阿史那思摩叫到御榻前奏对的时候,到底说了什么,居然能让阿史那思摩如此的相信他,甚至把他当成了父亲一样喜爱。

    李元吉能感受到,阿史那思摩不是一个像是表面上那么单纯的人,也能感受到,阿史那思摩在说面对李渊就像是面对自己父亲一样时,充满了真情实意。

    这是一种信任的体现。

    而一个并不单纯的人,想要信任一个人,并不容易。

    就像是梁洛仁,他在选择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交付给大唐的时候,就充分的展现出了不信任。

    不然的话,也不会提出这样那样的条件,更不会要求私底下见一面。

    阿史那思摩明显是信任李渊的,不然的话也不可能什么条件都不谈,就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族人的身家性命毫无保留的寄托在李渊身上。

    “我父亲听到这话,一定会更高兴。”

    李元吉一边思量着李渊当初到底给阿史那思摩说了什么,获得了这么大的信任,一边笑着应付阿史那思摩。

    阿史那思摩听到这话,笑的更开怀了,就像是个拿到了奖赏的孩子一样。

    又单纯又憨厚,还透着几分清澈的愚蠢。

    “我去给你们烤肉吃,让你们尝尝我阿史那一族烤肉的技艺。”

    阿史那思摩一高兴,又开始表演自己烤肉的技艺了。

    李元吉趁机走到李世民身边,不着痕迹的低声问道:“我怎么觉得阿史那思摩有点上赶着归顺我大唐的意思,父亲当初召他奏对的时候,到底跟他说了什么,他怎么这么信任父亲?”

    李世民瞥了‘傻乎乎’的阿史那思摩一眼,没好气的道:“现在知道问我了?刚才你不是不搭理我吗?”

    李元吉白了李世民一眼,无语的道:“说正事呢……”

    李世民不满的哼了一声道:“这种事你问我可问错人了,当时我还在岚州跟颉利对持呢。”

    说到此处,李世民愣了愣,诧异的看向李元吉道:“当时你不是在朝中吗?父亲召他见面的时候,你也应该在啊?

    你居然不知道父亲跟他说了些什么?”

    李元吉一瞬间白眼翻的更起劲了,通过前身的记忆看,前身当时貌似光顾着看人家颉利献给大唐的美女了,还是那种从西域抢来的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的美人。

    前身被勾的神魂颠倒,还想着怎么从李渊、李世民手里虎口夺食呢,压根就没在意此事。

    毕竟,阿史那思摩在突厥的地位,就等同于李孝协在大唐的地位。

    前身一个嫡亲王,而且还是那种掌握着大权的嫡亲王,你指望他能对李渊跟李孝协说什么感兴趣?

    毫不夸张的说,李德良这种级别的,前身都没往眼里放。

    相当目中无人。

    说起来,从前身的记忆看,那几个颉利从西域抢来的美人是真的好看。

    虽说跟大唐的女子容貌大大的不同,也谈不上有什么书香气息,以及端庄典雅的仪态,但长的确实勾人,尤其是那一双双眼睛,像是含着水,还带着勾,能把人魂勾走了。

    只不过李元吉仔细想了想,他在宫里貌似没见过那几个女子。

    以李渊的好色程度,是不可能把人送回去的。

    宫里又没有,那人去了什么地方?

    难道被李渊某次一怒之下给连坐了?!

    是不是有点暴殄天物了?!

    “我跟你说话呢!”

    就在李元吉想事情想的走神的时候,李世民饱含怒意的声音传来,侧头一看,就看到李世民正双眼喷火的盯着他。

    李元吉赶忙干笑了一声道:“我当时虽然在京中,可我在忙其他事情,没在意此事。”

    李世民重重的哼了一声,这才道:“我虽然不知道父亲当初召他到御榻前奏对的时候说了什么,但我想起,父亲昔日去突厥,跟始毕可汗会面的时候,他曾经陪坐在侧。”

    李元吉一愣,道:“也就是说,父亲从那个时候就跟他认识了,并且从那个时候开始博取他的信任了?”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点头道:“应该是,毕竟他在突厥不受重视,但他的身份又特殊,父亲要谋划突厥的话,从他身上入手最好。”

第0920章 安息茴香

    李元吉惊讶的道:“这么说,父亲早在十几年前就谋划他了?武德四年的那一次和谈就是收网的时候?”

    李世民翻了个白眼道:“话别说的那么难听,什么叫谋划,什么叫收网?父亲当时起兵在即,为了避免突厥人突然暴起,影响了他的谋划,为了稳住突厥人,不得不向突厥人俯低做小。

    但父亲是什么性子你不知道?

    他能一辈子屈居于异族人下?

    他提早做一些脱离突厥的准备,也在情理之中。”

    李元吉狐疑的看着李世民道:“可据我所知,父亲当时起兵以后,突厥人依然来了,还伙同高君雅、王威等人兵进晋阳。

    若不是李高迁大发神威,先后击溃并且生擒了高君雅和王威,破坏了他们围困晋阳的谋划,可能父亲当时就功败垂成了。”

    这完全对不上啊。

    李渊如果真的安抚好了突厥人,跟突厥人商量好了,那突厥人不可能出尔反尔啊。

    毕竟,李渊已经向突厥俯低做小了,突厥可以借着李渊一窥中原,根本没必要去跟高君雅和王威合谋去围困晋阳,将李渊铲除。

    这完全不符合突厥的利益。

    当时的突厥可汗处罗就算是再蠢,也不可能不支持李渊这个自己人,跑去支持高君雅和王威,帮杨广讨逆啊。

    李世民听到这话,没好气的道:“你是不是忘了同一年突厥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李元吉先是一愣,然后恍然大悟。

    就在李渊起兵的同年,突厥的处罗可汗死了,由颉利继位。

    突厥一下子易主了,出现变故也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一个掌权者一个执政理念嘛。

    前一个掌权者认为好的事情,后一个掌权者未必认可。

    前一个掌权者推行的政令,后一个掌权者也未必会继续推行。

    处罗希望扶持李渊一窥中原,但颉利未必就赞成。

    他或许觉得突厥的实力够强,完全能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窥中原,不需要去扶持什么人。

    所以他上位了以后,全盘否定了处罗的计划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他即便是不赞成处罗的计划,也完全没必要去跟高君雅和王威合谋,帮杨广讨逆吧?

    他是脑袋被驴踢了吗?!

    李元吉古怪的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似是猜到了什么,翻着白眼道:“颉利当初刚刚即位,还很稚嫩,处罗交给他的权柄他还没有彻底掌控。

    为了得到义成支持,他答应帮义成对付我们,但条件是,义成必须以可贺敦的身份,支持他所作的任何决定。”

    李元吉一下子明白了。

    原来当初颉利和义成有py交易。

    难怪颉利会做出这么脑残的决定。

    为了得到义成这位前前任、前任、现任可贺敦的承认和支持,派个几万人出去征战根本不算什么。

    这在中原人看来是一件有些荒谬的事情,但在突厥人眼里也许都不是事。

    毕竟,当时中原动荡,突厥人时不时的南下打草谷,每次出动的人马也有万数。

    派几万人南下收拾李渊,就当派几万人南下打草谷了,不是啥重要的事情。

    估计当事人都不会在意这个决定正不正确,要不要执行,反而会跃跃欲试。

    只可惜他们运气不好,碰到了当时正值爆肝期的李高迁,被一通暴打。

    自那以后,颉利和李渊就结成仇了。

    在大唐建立以后,颉利连年来犯,未必没有想找回场子的原因。

    “照你这么说,父亲在突厥人面前俯低做小,算是白俯了?”

    李元吉憋着笑问。

    其实他不想笑的,可就是忍不住。

    李渊把一切都谋划好了,也把一切都安排到位了,没想到处罗一下子就没了,颉利上位了。

    这是天意,是老天爷要算计他。

    他只能自认倒霉。

    李世民白了李元吉一眼道:“谁跟你说父亲白俯低做小了,父亲不是给你争取了一位突厥特勒吗?眼下这种情况,一位突厥特勒主动来投,对我大唐有多大的好处,你应该清楚。”

    提到阿史那思摩,李元吉由衷的点头称是。

    有了阿史那思摩这一块金马骨,随后大唐要招揽、招降突厥人就容易多了。

    一众突厥特勒、突厥大酋,只要看到阿史那思摩投靠了大唐,并且大唐还待阿史那思摩不错,在随后跟大唐作战的过程中,就没那么激烈了,也不会破釜沉舟的跟大唐血拼到底,该投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来投。

    这对大唐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

    这代表着大唐随后在征讨突厥的过程中,不会遇到太多的恶战,会更容易的征服突厥。

    不过,这却跟他拿突厥练兵的初衷有些相违背。

    突厥人都不殊死抵抗了,他拿什么练兵?

    看来练兵的事情又得重新谋划了。

    “来,雍王殿下,尝尝我的手艺。”

    在李元吉和李世民说话的时候,阿史那思摩已经把羊肉烤好了,泛黄的羊肉上传来浓郁的肉香,还带着一点孜然味,令人食欲大振。

    “你居然有安息芹?”

    李元吉有些意外的看向阿史那思摩。

    难怪阿史那思摩对自己的烤肉技艺如此的自信,原来是有这种烤肉神器。

    有这种烤肉神器在,阿史那思摩的烤肉技艺不敢说独霸草原了,但在草原上称之为一绝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孜然其实是维语,是人们通过音译翻译过来的。

    所以孜然在最早传入中国的时候,被称作安息芹,或者安息茴香。

    对,你没听错,最早人们就是把孜然叫茴香。

    造成这一错误的原因是其名字。

    因为在最早的时候,人们把茴香称之为安息香,把孜然称之为安息茴香。

    因为差了一个字,所以导致了很多人弄不清楚哪个是茴香,哪个是孜然。

    甚至一些人将两个物种当成了一个物种。

    直到孜然这个称呼被叫开了以后,人们才开始明辨这两种物种、两种香料。

    “雍王殿下也知道安息芹?”

    阿史那思摩一瞬间像是找到了知音一样,兴奋的瞪着眼睛问。

    李元吉一边从阿史那思摩手里接过了他割下来的羊腿,一边笑着点头道:“知道一些……此物用于烤肉极佳……”

    阿史那思摩大喜道:“看来雍王殿下真知道。我在漠北的时候,族人们都不喜欢它,说它遮挡了羊肉的本味,雍王殿下也这么认为吗?”

    李元吉笑着摇头道:“我倒是觉得,羊肉加上了它才更美味。”

    阿史那思摩更高兴、更欢喜了,忍不住凑近了两步道:“看来雍王殿下和我一样喜欢它。我在漠北种了不少,回头送你一些。”

    李元吉也没有客气,点头笑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阿史那思摩兴高采烈的道:“以后我每一岁都给你送一些,你要是想种,我还可以送你一些会种它的奴隶。”

    奴隶这个似乎只有公元前才有的称呼,从阿史那思摩口中说出来那是相当自然。

    大唐虽然已经超过突厥数个文明了,但也有奴隶的存在。

    只不过,大唐已经脱离了拿本国人做奴隶的层面,开始拿战俘做奴隶了。

    虽说大唐本国人之间并不禁止人口买卖,但那却是针对良籍以下的其他户籍。

    比如庶民籍。

    而大唐只有犯了错,或者是祖辈犯了错被牵连的才会被贬为庶民。

    所以庶民们想要公正一点的待遇是不可能的。

    但大唐的庶民混的再差,也比奴隶要好上不少。

    奴隶是彻底的没有人权的人,庶民们勉强还有一点人权。

    奴隶被打杀了以后,那就打杀了,庶民被打杀了,会罚款。

    至于说良籍的良民,谁敢动一个试试?!

    敢倒卖良民的,当地的驻军都能开到你家门口去你信不信?!

    “那更好!”

    李元吉虽然很不习惯跟人谈论奴隶,但面对阿史那思摩热情的招呼,他还是笑着给了一个回应。

    阿史那思摩听到这话,笑的更开怀了,赵成雍差人送过来的酒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他打开了,他开始大笑着吃起了肉,喝起了酒。

    李元吉把已经陷入到狂欢模式的阿史那思摩交给了李世民作陪,自己再次回到了梁洛仁身边。

    “怎么,想清楚了没有?”

    李元吉往梁洛仁身边一坐,将手里的羊腿递给了他问。

    梁洛仁心不在焉的接过了羊腿,没滋没味的咬了一口后才回过神,“这……什么味?”

    李元吉笑道:“安息芹!”

    梁洛仁下意识的道:“遮住了羊肉的本味了,不好吃……”

    李元吉澹澹的一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

    很多新东西最初在人群中传开的时候都是这样的,香料更是其中之最。

    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饮食习惯,以及口味,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即便是在一切发达,乃至人员流动十分频繁的后世,也有很多人去了外地以后,吃不惯当地的东西,适应不了当地的饮食习惯,以及口味。

    在千百年前的大唐,这种事情就更明显了。

    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一乡一里的风气和习俗都不一定相同,饮食习惯自然就有一定的差别了。

    隔个百千里,差距就更大了。

    而大唐的人员流动性又小,绝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变,不适应新东西,接受新东西也很慢,也在情理之中。

    突厥人也好,唐人也罢,吃盐烤的烤肉都许多年了,孜然传进来的时间不长,又在小范围内传播,很多人不喜欢也在情理之中。

第0921章 无知者才能无畏

    李元吉笑眯眯的问,“所以……你想好了吗?”

    梁洛仁艰难的咀嚼羊肉的动作一僵,生生的将嘴里还未搅碎的羊肉咽进了肚子,面露难色,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李元吉见此,继续笑道:“如果还没想好的话,我可以再给你一些时间,让你继续想。”

    说着,李元吉准备起身去找李世民和阿史那思摩。

    梁洛仁一下子急了,忙道:“不必了……”

    李元吉听到这话,重新坐定,笑吟吟的看着梁洛仁道:“怎么,想好了?”

    梁洛仁艰难的点了一下头,神色复杂的道:“如果……我是说如果我愿意为您效犬马之劳的话,您攻破了梁都以后,能不能给我的族人留一条活路。”

    李元吉略微思量了一下,笑道:“仅限你这一支……”

    至于梁师都那一支嘛,必杀之。

    这是老李家的传统,是李渊定下的调子,不能丢。

    梁洛仁听到这话,像是即将要上杀场的死刑犯一样,满脸的不甘和悲怆。

    李元吉继续道:“你应该明白,这是我能为你争取到的最好的条件。如果由我父亲来决断的话,不止梁师都那一支得死,你这一支也得死。”

    梁洛仁听到这话,脸上的不甘和悲怆更浓了。

    但他却没有拒绝这个条件,而是像一个没有了灵魂的躯壳一样,生硬的点着头说了一个字。

    “好!”

    他没得选,或者说在大唐注定了会征灭梁国的情况下,他连跟大唐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他能做的就是接受大唐的条件,或者拒绝大唐的条件。

    但在大唐注定会征灭梁国的情况下,他接受了大唐的条件,他们梁氏的族人还有一条活路,他要是不接受,那么梁氏上下很有可能都会死。

    从王世充、窦建德、李子通等人的下场就不难看出,大唐在铲除政敌这方面,从来都不心慈手软。

    不仅会斩草,还会除根。

    所以他除了答应大唐的条件外,没有第二个选择。

    他连拒绝大唐都做不到,因为在他心里,梁氏一族的生死,明显比梁国的存亡更重要。

    “既然答应了,那就别哭丧着脸了,随我一起去饮宴吧。”

    李元吉早猜到了梁洛仁会答应,所以并没有对梁洛仁的回答感到意外,他站起身,拍了拍梁洛仁的肩膀,笑着邀请梁洛仁一起去跟李世民和阿史那思摩共度篝火晚会。

    正事已经谈完了,喝酒吃肉就成了唯一的主旋律。

    篝火旁的阿史那思摩已经喝嗨了,一囊一囊的往肚子里灌,时不时大笑着举着酒囊跟李世民碰杯,还喋喋不休的给李世民讲解漠北的风土人情。

    李世民对于跟阿史那思摩喝快酒没什么兴趣,但是对阿史那思摩讲的漠北的风土人情很有兴趣。

    所以他一边应付似的跟着阿史那思摩喝酒,一边耐心的听着阿史那思摩讲述漠北的风土人情。

    李元吉带着梁洛仁到篝火旁的时候,阿史那思摩正讲到漠北的白骆驼,说白骆驼是什么天神在人间的使者,每次出现都会带来吉祥,他还曾亲眼目睹过,说的兴高采烈的。

    “没想到和顺王居然还有这种际遇,当真是让人羡慕啊。”

    李元吉让梁洛仁自己找地方坐,然后随口夸了阿史那思摩一句,插进了阿史那思摩的话题。

    阿史那思摩对他似乎比对李世民更有兴趣,见他对白骆驼很感兴趣,当即更加兴高采烈了,说的更起劲了。

    在快要喝大了的时候,还吵着嚷着说要帮他去抓一只白骆驼。

    李元吉没敢答应,因为比起草原上的贵族,草原上的宗教对白骆驼的觊觎心更强,跟草原上的宗教争抢白骆驼,那纯粹是在给大唐找麻烦。

    在大唐没有彻底征服草原,没有在草原上建立自己的政权的时候,还是不宜跟草原上的宗教起冲突。

    毕竟,草原上的那些宗教,你让他们成事吧,他们或许成不了,但你让他们败事吧,他们一败一个准。

    草原上之所以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草原人之所以没有百年的国运,都是那些宗教搞的鬼。

    他们统治了草原人的精神,垄断了草原人的文化,使得草原人根本没办法形成自己的文化,最终只能被他们操控精神,被他们奴役。

    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掌握在一群神神鬼鬼的人手里,你指望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有什么出息?

    最重要的是,这群神神鬼鬼的人还不是西方那种将神政合一的神神鬼鬼,而是单纯的将神拎出来的神神鬼鬼。

    你的国家,你的民族,你的部族,是生是死他们根本不在意。

    他们只在意你,以及你的继任者会不会永远供奉他们。

    他们只想着索取,从来不想回报。

    他们只想着做奴隶主,从来没想过帮奴隶做什么。

    而奴隶们在精神被控制,文化被控制的情况下,又如何超脱呢?

    “喝呼……喝呼……”

    在阿史那思摩独特的呼噜声中,坐在篝火边上眼神迷离的李世民突然开口道:“你在想什么?”

    李元吉将吃干净了的羊骨头丢进了篝火,看了看躺在草地上,亮着肚皮的阿史那思摩,又看了看靠坐在大柳树下睡熟了的梁洛仁,有些惆怅的道:“在想我大唐的以后……”

    李世民出奇的没有出声嘲讽,而是同样惆怅的看了阿史那思摩一眼道:“他在用如同野兽一般的方式让我们对他放心。”

    野兽在向另一只更强壮的野兽臣服的时候,会露出自己的肚皮,以此来表示自己是无害的,是不敢呲牙咧嘴的。

    草原人经常跟野兽为伍,所以也学会了野兽这个投降方式。

    所以草原人在睡觉的时候,从来不把肚皮露在外边,草原上的贵族更是如此。

    阿史那思摩如今毫无顾忌的亮出了自己的肚皮,就是在向大唐展示他的忠诚,展示他的无害。

    李世民顿了顿又接着道:“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我们唐人向别人亮出自己的肚皮。”

    李元吉沉默了一会儿,感叹道:“这很难……”

    短时间内让唐人将自己的肚皮遮的严严实实的,这很容易。

    可要想长久的让唐人将自己的肚皮遮严实了,这就很难。

    因为大唐能不能一直存活下去都是未知数,更别提唐人了。

    而整个汉民族的侵略性都不强,五千年的历史中,汉人都没怎么跨出过亚洲。

    所以在汉人统一了中原,并且将中原治理的还算说得过去的时候,内斗就成了唯一的主旋律。

    历史上唐以后的王朝几乎都是因为内斗不休而被别人趁虚而入的。

    后世的史学家们在研究完了历朝历代的变迁史以后,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绝大多数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兼并。

    而土地兼并成为王朝覆灭的罪魁祸首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是贵族们贪婪无度,也有人说是皇帝们不作为,还有人秉持着其他观点。

    但这些观点都是站在土地是有数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而这个有数指的是中原的土地是有数的,贵族们、地主们占完了以后,贫着们就没有立锥之地了,就不得不造反了。

    那么为何不把思想放大了,把格局放大了去看这个问题了。

    中原的土地是有数的,中原以外的土地也是有数的吗?

    中原的土地被占完了,为什么不尝试走出去?

    地球那么大,适合耕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那么大。

    汉人即便是卯足了劲的征服和开发,没个几百年也是开发不完的。

    所以走出去了以后,土地兼并的问题就不存在了,至少在汉人开发完地球之前,土地兼并的问题是不会出现的。

    但汉人一直到后世都没走出去。

    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汉人的侵略性比较低。

    在统一了中原,获得了万邦来朝的荣誉以后,汉人的掌权者们就满足了,汉人的掌权者们就开始墨守成规了。

    所以要想唐人永远不向别人亮出自己的肚皮几乎不可能,要想汉人永远不向别人亮出自己的肚皮,就必须调动起汉人的侵略性。

    而这个侵略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调动起来的。

    落叶归根、故土难离等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已经牢牢的将汉人锁死在了中原。

    要调动起汉人的侵略性,就必须打破这种已经深入人心的传统观念。

    但这种传统观念,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没办法打破的。

    因为这需要一次文化的革新才能打破

    而这个时代并没有文化革新的土壤。

    只能循序渐进的来。

    李元吉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也不敢肯定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完成这个壮举。

    所以他能回答李世民的就只有两个字‘很难’。

    李世民是一个胸中有韬略,有大志,亦有勐虎的人,所以他不知道什么叫做知难而退,他坚定的道:“难也得做!”

    李元吉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在这种时候,他就特别羡慕李世民这个土着。

    因为他无知,所以可以无畏。

    不像是他,知道的太多,知道他所要做的事情要面对多大的困难,所以做不到无畏。

第0922章 新平郡王

    zw443sx

    这就是一个穿越者在面对土着的时候唯一的劣势。

    这也证明了知道的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

    “咕咕咕……”

    当一只不知名的鸟从大柳树上咕咕叫着飞过的时候,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澹澹的白光从天边缓缓的散开,不知不觉间撒满了天地,靠在大柳树上睡了一夜的梁洛仁被露水侵湿的衣领弄的有些不舒服,缓缓的睁开了眼。

    李元吉坐在篝火旁,一边往篝火里添柴,一边笑问道:“醒了?”

    梁洛仁赶忙爬起身要施礼。

    李元吉不等他施礼就招手道:“过来烤烤火,去一去身上的湿气。”

    梁洛仁神情复杂的躬身一礼,快步的走到了篝火边上,一边烤火,一边往李元吉身上看,欲言又止。

    李元吉笑着道:“原本我想让赵成雍将你们抬到帐篷里去的,但又害怕你们被惊醒,以为我要害你们,所以就没动。”

    梁洛仁伸长了双手烤着火,迟疑着道:“您……守了外臣一夜?”

    李元吉笑着指了指还在呼呼大睡的阿史那思摩道:“不止是你,还有他。”

    梁洛仁抿了抿嘴道:“外臣何德何能……”

    李元吉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摆手道:“你们放心的把身家性命交给我,我自然要对你们负责。”

    梁洛仁还想说点什么。

    李元吉再次摆手道:“行了,以后就是自己人了,别那么客套,来尝尝我烤的胡饼,也不知道合不合你胃口。”

    说着,李元吉将架在火上烤了好久的胡饼取了一个递给梁洛仁。

    梁洛仁道了一声谢,接过了胡饼以后却没有吃,而是挣扎着道:“您需要外臣做些什么?”

    李元吉失笑道:“你以为我守了你一夜,是想让你去做事?”

    梁洛仁没说话,默认了这个说法。

    李元吉哭笑不得的摇着头道:“你也太小看我了,我要是需要你去做什么的话,根本不会用这种方式胁迫你,我会直接给你下令,我想你也不会拒绝。”

    梁洛仁听到这话,明显的松了一口气,然后疑惑的道:“您真的不需要外臣去做些什么?”

    李元吉盯着梁洛仁笑道:“你能做些什么?在我们征讨梁师都的时候帮我们通风报信,还是在我们打到朔方城的时候帮我们打开城门?”

    梁洛仁咬咬牙道:“这些也不是不可以……”

    李元吉有些意外的看了梁洛仁一眼,笑着道:“你倒是干脆……”

    梁洛仁强挤出了一个笑容没有说话。

    他已经选择倒向大唐了,那么为大唐做事就是应该的。

    这个时候在蛇鼠两端,瞻前顾后,那就是在找死。

    李元吉摇着头道:“但我们不需要……你要是这么做的话,苏定方会觉得你是在侮辱他,程知节和尉迟敬德也会打的不尽兴。”

    梁洛仁惊愕的瞪起眼。

    打仗呢,不是在过家家。

    怎么能因为苏定方、程咬金、尉迟恭的原因就放弃最快、最便捷的击溃敌人的方式呢?

    有更好的办法不用,反而用将士们的人命去堆,那就是在草管人命!

    梁洛仁是理解不了李元吉这个说法。

    李元吉看出了梁洛仁心中的疑惑,继续道:“梁国早就失去了跟我们为敌的资格了,我们想要攻入梁都轻而易举。

    我之所以会招揽你,可不是为了让你帮我战胜梁师都。

    而是想让你在我大唐和梁师都开战的时候,收拢好梁国的平民,免得他们遭受战争的荼毒。”

    对大唐而言,如今梁国最具价值的就是梁国的那些平民。

    那可都是汉家苗裔,能轻易的被大唐融合,能帮大唐充实北境的人口。

    所以大唐现在最在乎的就是那些平民的安危,而不是能不能战胜梁师都,收复梁国。

    “您招揽我,是为了让我保护那些平民?!”

    梁洛仁不敢置信的瞪着眼。

    李元吉笑道:“怎么,不愿意?”

    梁洛仁赶忙摇头道:“不,没有不愿意,就是没想到……”

    李元吉道:“没想到也正常……”

    毕竟,自古以来,两国交战,谋的都是疆域,争的都是胜负,很少有谋平民,征平民的。

    在古代很多掌权者眼里,地盘远比人重要多了。

    这也是古代的将军们动不动就屠城的原因之一。

    如果古代的掌权者们在乎平民们的死活的话,那么动不动就屠城的这种事情根本就不会出现。

    “那您需要外臣怎么做?”

    梁洛仁在消化了李元吉话里的信息以后,恭敬的问。

    一个把平民看的比战争胜负还重要的掌权者,绝对不是个坏人,值得他敬重。

    李元吉没有急着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就不能自称一声臣吗?”

    梁洛仁一愣,赶忙道:“是臣疏忽了……”

    李元吉摆着手笑道:“你才归顺了我大唐,不习惯也很正常。你此次回去以后,只需要想办法将平民们全部迁移到梁国不怎么受重视的几个城,确保他们不受伤害就行了。

    其他的事情有人去做,不需要你操心。”

    梁洛仁迟疑了一下,道:“臣还可以做更多……”

    李元吉似笑非笑的道:“做的多了,你以后在里梁氏可就没办法做人咯。”

    梁洛仁现在对梁氏而言就是叛徒,虽然他背叛梁氏的本意是为了保全梁氏,可梁氏的族人是不会理解他的,他们只会觉得是他背叛了梁氏,使得梁氏的江山败亡到了大唐手里。

    他们在安稳下以后,会把所有的错误归咎到他头上,然后抨击他。

    所以他现在做的越多,以后受到的抨击就越多。

    这就是人性。

    在受到了伤害以后,总会将错误推到少数人的头上,然后一起去针对他。

    至于少数人做的对与错,是在帮人还是在害人,根本不重要。

    梁洛仁听到这话曾的一下就站起了身,眼睛瞪的像是铜铃一样,磕磕巴巴的道:“臣……臣何德何能……”

    他以为李元吉不让他参与大唐和梁国的战争是为了保护他,所以被惊到了,也被感动到了。

    细数历史上的掌权者,能为臣子做到这种地步的,尤其是还为刚刚归顺的臣子做到这个地步的,几乎没有。

    李元吉看出了梁洛仁误会了,但却没有解释。

    这种误会对他是有利的,所以没必要解释。

    梁洛仁磕磕巴巴的呼声有点大,惊醒了还在呼呼大睡的阿史那思摩。

    阿史那思摩清醒以后,勐然翻身伏在了地上,手不自觉的就向腰间探去。

    那是他悬腰刀的地方。

    在彻底清醒过来,看清楚了篝火旁的情形以后,他才停下动作。

    “雍王殿下,梁将军,你们这是?”

    阿史那思摩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沾上的枯草,狐疑的问。

    至于那被露水打湿的衣服,他根本没有在意。

    梁洛仁率先开口解释道:“雍王殿下守了我们一夜,我在向雍王殿下道谢。”

    阿史那思摩愣了愣,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李元吉道:“雍王殿下守了我们一夜?”

    李元吉知道这是梁洛仁在给他打助攻,不让他这一波邀卖人心的手段白费了,所以很配合的点着头道:“是守了一夜,不过也不是什么大事,不用一惊一乍的。”

    阿史那思摩张了张嘴,却没说话。

    一直在扮憨憨的他,这一刻也扮演不下去了。

    他明显没经历过这种邀卖人心的手段,又或者从没有在自己的族人身上感受到这种体贴。

    所以他心神有些失守,有些装不下去了。

    “多谢雍王殿下。”

    阿史那思摩在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心思不定的开口。

    李元吉笑着邀请道:“来来来,快来一起烤火!”

    阿史那思摩犹如行尸走肉一般的走到了篝火旁,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双眼有些失神的伸出手烤起了火。

    梁洛仁继续说起了刚才的话题,“殿下,臣何德何能……”

    李元吉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摆手道:“行了,别说这些没用的了。快快一起烤火,尽快把身上的水汽烤干,不然会生病的。”

    梁洛仁闭上了嘴,重新坐下,烤起了火。

    一时间,火堆边上的三个人都默默的烤着火,没人说话。

    直到远处响起马蹄声的时候,才将一直沉浸在自己精神世界的梁洛仁和阿史那思摩唤醒。

    阿史那思摩一改此前的憨憨的样子,认真的道:“你和大唐皇帝陛下为什么对我这个突厥人这么好?”

    李元吉没料到阿史那思摩居然会问这么一个问题,略微愣了一下后笑道:“可能我和我父亲都觉得你是唐人吧。”

    阿史那思摩一愣,有点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道:“我是唐人?”

    李元吉撩了一下自己那曲卷的长发,笑而不语。

    阿史那思摩瞬间就沉默了。

    因为他的头发跟李元吉没区别。

    都是曲卷的褐色长发。

    有别于汉人,也有别于突厥人。

    李元吉既然是个纯正的唐人,那么他也可以是。

    “我虽然在突厥不受重视,但我在漠北漠南尚有三万帐可以用。”

    阿史那思摩突然开口。

    这是在交底,也是在向大唐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大唐需要的话,他手底下的三万帐人可以成为大唐的利剑,刺向突厥的利剑。

    李元吉发自肺腑的笑了,看着阿史那思摩道:“我觉得和顺郡王这个封号不适合你,你觉得新平郡王怎么样?

    以后你和你的族人就生活在新平如何?”

    zw443sx

第0923章 礼上才能往来!

    阿史那思摩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给惊呆了,下意识的吞咽了一口口水。

    姓李的被封在关中的都没几个,他一个姓阿史那的被封在关中,合适吗?

    梁洛仁更是被惊的目瞪口呆,直愣愣的瞪着眼睛看着李元吉。

    李元吉笑着解释道:“这是我李氏一直以来待人的传统,有人带着人马来投,我李氏必厚待。”

    具体的参考李世勣。

    李世勣在唐初并不怎么耀眼,之所以能获得赐姓,跟其父一起被封为国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投向大唐的时候,不是空手来的,而是带了一大片地盘和一票人马。

    李世勣懂得人情世故,李渊自然不会吝啬。

    所以不仅给他封了国公,还在他父亲归顺到大唐的时候,给他父亲封了郡王爵。

    若不是他父亲拒不收受,李世勣所在的李氏如今就是郡王门庭了。

    相比起来,其他没带礼物来投的,纵然是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获得的封赏也远不如李世勣丰厚。

    这就是带着资金和技术入股做合伙人和只带着技术入股做合伙人的区别。

    你只有技术,人家不仅有技术还有资金,人家的起点肯定比你高,能获得的好处肯定也比你多。

    “你要是也能带三万户军民归顺我大唐的话,我也能奏请我父亲将你封在关中。”

    李元吉在简单的解释过后,笑着对梁洛仁道。

    梁洛仁干巴巴的笑了笑没说话。

    他可没有阿史那思摩那种底气。

    人家再怎么说也是做过突厥可汗的人,即便是现在已经失去了权柄,人家那头瘦死的骆驼依然比他这匹马大。

    他听上去是梁国国主梁师都的堂弟,是梁国的皇族,可实际上他就是梁师都手底下一个跑腿的将校。

    除了统御着梁师都给他的两万多人马外,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而这两万多人马虽然都归他调遣,但是梁师都想收回去的话随时能收回去。

    因为这两万多人马中绝大多数的校尉都是梁师都的心腹。

    所以他根本没办法带着这两万多人马归顺大唐。

    不像是阿史那思摩,人家对他麾下的三万帐勇士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他麾下那三万帐勇士也只忠心于他,颉利、苏尼失的命令在他们面前都不好使。

    所以人家阿史那思摩想带着这三万帐勇士投靠谁就投靠谁,根本不需要在意任何人的态度,也不需要担心会被人收缴了兵马。

    这是他远远都比不上的。

    所以对于阿史那思摩被封为关中王,他只有羡慕嫉妒的份儿,根本没办法效彷。

    “这,这,这不合适吧?”

    阿史那思摩这个时候也回过了神,有些磕磕巴巴的说道。

    李元吉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肩头道:“没什么不合适的,你带着人马来投,我大唐就不能苛待你。”

    阿史那思摩赶忙道:“可我一个突厥人被封在关中,会遭人非议的。”

    李元吉笑道:“我不在乎,你很在乎吗?”

    阿史那思摩张了张嘴,却没出声。

    他又不是个真憨憨,如何听不出李元吉这话里的深意。

    李元吉这是在告诉他,他一个做君王的都冲锋了,他一个做臣子的又岂能退缩?

    见阿史那思摩听懂了自己话里的意思,李元吉又拍着他的肩头语重心长的道:“好好干,若有一日你为大唐立下了大功,我会奏请父亲赐你姓李。”

    在李元吉看来,赐姓这简直是最廉价,也最有效的拉拢人的手段。

    像是阿史那思摩这种不受族群重视,在族群中被当成异类看的人,你要是能把他引为同类,再赐予他国姓,他能堵上一切为你卖命。

    不像是罗艺、杜伏威那种本就是乱世中崛起的枭雄,他们一个个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并且本身跟你还是同类,你赐予他们国姓,根本起不到任何拉拢的作用。

    所以给阿史那思摩这一类的人赐予国姓,远比给罗艺、杜伏威等乱世枭雄,或者草头王要强多了。

    甚至给安兴贵、冯盎等一众归顺了大唐的封疆大吏赐予国姓,都比给罗艺、杜伏威等乱世枭雄赐予国姓要强。

    阿史那思摩激动的说不出话了,一个劲的张嘴。

    李元吉看他焦急的样子,笑着帮他解围道:“好了,你的心意我能感受到,你就不用多说了。”

    说着,又看向梁洛仁笑道:“我跟和顺王说的对你也有效,你要是能为大唐立下大功,我一样可以奏请我父亲,赐你国姓。”

    梁洛仁感激涕零的道:“多谢殿下厚爱。”

    李元吉笑眯眯的看了他一眼。

    李元吉能看得出来,其实梁洛仁对获赐国姓这种事情,远没有阿史那思摩热衷。

    姓李是好。

    可人家梁氏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没必要上赶着去改名换姓。

    只要大唐能容得下梁氏,人家就有发展起来的可能,根本没必要追求国姓。

    或许,当初李渊赐罗艺、杜伏威、李世勣等人国姓的时候,人家也不想要。

    只是碍于大唐的强大,李渊又是大唐的皇帝,李渊的恩赐他们拒绝不了,所以才假装很高兴的接下了。

    像是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中其他几家顶尖的豪门,你跑去给人家赐个姓试试,看人家不啐你一脸。

    “殿下,时候不早了,该用早膳了。”

    赵成雍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篝火旁,躬身说着。

    李元吉笑着邀请阿史那思摩和梁洛仁道:“好了,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我们一起去用膳吧。”

    说着,也不等阿史那思摩和梁洛仁答应,就带着二人往篝火旁的一处帐篷内走去。

    进了帐篷,李世民已经到了,正穿着一身不算太厚也不算太薄的春衫,坐在帐篷内的桉几前吃羊肉羹。

    羹里泡着胡饼,吸饱了汤汁,看着胖了一圈。

    李世民用快子刨着,一个劲的往嘴里塞,吃的格外香甜。

    阿史那思摩也好,梁洛仁也罢,都吃过这个东西,所以没流露出任何异色。

    “都来了?坐吧!”

    李世民在刨着羊肉羹的同时,看到了阿史那思摩和梁洛仁进了帐篷,然后微微抬了一下头,像是主人一样招呼了一声,继续吃起了自己的羊肉羹。

    阿史那思摩和梁洛仁有点不适应,微微躬身一礼后,站在原地却没有动。

    等李元吉招呼他们坐下的时候,他们才跟着坐下。

    然后大家一起抱着碗吃起了羊肉羹。

    没有糖蒜,没有粉丝,没有香菜的羊肉羹是没有灵魂的。

    李元吉吃了一小碗,喝了一盏羊肉汤就饱了。

    倒是阿史那思摩和梁洛仁吃的香甜。

    尤其是阿史那思摩,在吃完了自己那一碗后,还不嫌弃的把李元吉剩下的也端过去一并吃了。

    李世民觉得他这种行为是在舔,恶心至极,不断的给李元吉使眼色,一个劲的用眼色告诉李元吉‘瞧瞧,你看中的都是些什么人啊,拍马屁都拍的这么恶心’。

    李元吉没好脸色的瞪了李世民一眼。

    人家膀大腰圆,是真的胃口大,也喜欢吃这东西,不是在拍马屁。

    再说了,论恶心,谁有你李世民恶心。

    你在历史上可给人家嘬过脓血。

    还在李渊胸膛前乱吃过。

    还让儿子给你嘬过脓毒。

    虽说李世民在李渊胸膛前乱吃过的事情有待考证,但李世民给阿史那思摩嘬过脓血,李治给李世民嘬过脓毒的事情却是确有其事。

    据说,李治就是凭借着这个简在帝心,最后成为李世民的继任者的。

    这听着很父慈子孝,但事实上有些扯澹。

    在李承乾和李泰相继出事以后,李世民就剩下了李治这么一个干干净净的嫡子了,他能传的就只有李治了。

    李治给不给他嘬脓毒,都是他的继任者,都会接替他的位置。

    所以说他是因为李治给他嘬了脓毒才将位置传给的李治,纯属扯澹。

    江山传承上面的事,首先要考虑的是名正言顺,其次是才德,最后才是私情。

    李氏一直奉行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没了就是嫡次,反正必须得在嫡子中挑选继任者。

    如果李氏的掌门人脑子出了问题,要在庶子中挑选继任者,先不说那些同样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的文武们答不答应了,光是李氏的族人都不会答应。

    所以在有嫡长子的情况下,选嫡长子做继承人,这叫名正言顺。

    在嫡长子没了,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没办法做继承人的情况下

    ,才能在其他的嫡子中以才德挑选继承人,这个时候私情才会有作用。

    但只要嫡系血脉没有断绝,私情就永远也没办法成为选择继承人的主要条件。

    李渊当初在入主关中的时候,如果及时兑现了对李世民的承诺,立李世民为太子,让李建成做秦王。

    那么历史上或许就没李世民这个千古一帝了。

    因为李世民非嫡长子,他在嫡长子尚存,并且没有犯错,也没有被剥夺嫡长子名分的情况下,越过嫡长子直接成为大唐的太子,那么会受到天底下所有拥护嫡长子继承制的人攻击。

    而他手底下的那些英才也不一定会继续效忠他。

    因为顺风顺水的拥立之功,远远没有帮忙夺位的从龙之功大。

    能获取的好处自然也没有从龙之功多。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364/ 第一时间欣赏满唐红最新章节! 作者:圣诞稻草人所写的《满唐红》为转载作品,满唐红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满唐红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满唐红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满唐红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满唐红介绍:
我看到唐高祖李渊在太极宫内犹抱琵琶半遮面,我看到万王之王李世民在两仪殿内被骂的像个龟孙,我看到隐太子李建成为了争皇位急的跳脚,我看到平阳公主李秀宁巾帼不让须眉,我看到罗士信勇冠三军,我看到秦叔宝技压群雄,我看到尉迟恭百分百空手夺马槊……
我看到了大唐所有的弄潮儿,他们也看到了我,还得听我的。
您问我是谁?
那您得看书,可劲儿看,看完记得收藏、投票、评论……打赏(嘿嘿嘿)。满唐红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满唐红,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满唐红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