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满唐红TXT下载满唐红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满唐红全文阅读

作者:圣诞稻草人     满唐红txt下载     满唐红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0924章 自取其辱的李世民

    “嗝~”

    阿史那思摩呼噜噜两大碗,准确的说是两大盆羊肉羹下肚,吃的是肚皮熘圆,打了个饱嗝,然后发自肺腑的笑道:“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羊肉羹……”

    李元吉放弃了继续跟李世民眼神交流,目光斗法,看向阿史那思摩笑道:“那走的时候,带一个庖厨回去。”

    阿史那思摩愣了一下,赶忙道:“这怎么行?!”

    李元吉笑道:“没什么不行的。”

    一个做羊肉羹的庖厨而已,送了也就送了。

    送出去以后不仅能帮大唐笼络住阿史那思摩的胃,也能帮大唐盯住阿史那思摩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世家勋贵之所以喜欢互相送姬妾仆人,可并不是因为他们府上的姬妾和仆人多的没地方住了。

    而是他们在通过这种方式笼络人心,通过这种方式互相安插眼线。

    所以赠送姬妾仆人这种事情的目的,远远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单纯。

    很多阴谋诡计,很多坑害人的玩意儿,很多拿捏人的手段,就是通过这种美好的方式产生的。

    “那我就不客气了。”

    阿史那思摩是个利爽的人,也没有再客气,当即就应下了,并且投桃报李道:“你和二殿下吃的羊远没有漠北的黄羊鲜嫩,回头我差人给你和二殿下送一些。”

    李元吉也没客气,点头笑道:“好啊,正想尝尝漠北的黄羊呢。”

    礼尚往来这种事情,唯有经常往来,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李世民听到这话直翻白眼。

    你是想吃漠北的黄羊吗?

    你是想连人带羊一起吃。

    看阿史那思摩的架势,那是上赶着被你吃。

    不够腹黑的人,活在这个世上还真是一种悲哀啊。

    “殿下,臣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为了避免梁师都起疑,臣该回去了。殿下您有什么需要臣做的事情,尽管派人告诉臣,臣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去做。”

    吃完了饭,梁洛仁率先起身,抱拳请辞。

    他的话很有意思,向李元吉表明了他的忠心,但却没做任何承诺。

    说是李元吉交给他的事情他都会竭尽全力的去做,但能不能做成他却没有做任何保证。

    也就是说,李元吉交给他的事情,他即便是不做,回头也有说辞应付。

    李元吉就当没听出他话里隐藏的信息,笑着点头道:“好,待到我大唐收复梁国之日,我亲自为你授爵。”

    “多谢殿下!”

    梁洛仁躬身一礼,很洒脱的往帐篷外走去。

    阿史那思摩是跟梁洛仁一起来的,自然也要跟梁洛仁一起离开,所以也提出了请辞。

    他就没有梁洛仁那么多心眼了,他实实在在的做了许多承诺,并且拍着胸脯保证,大唐交给他的所有事情,他都会做到。

    李元吉笑着勉励了他几句,让赵成雍将庖厨的东西给庖厨打包,让他带上,将他和梁洛仁送到了五里之外,目送他们远去。

    “我怎么觉得你昨晚和今日对待阿史那思摩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难道你昨晚在篝火旁帮他们守夜的时候,阿史那思摩醒过,跟你说什么了?”

    李世民在阿史那思摩和梁洛仁一行队伍的身影消失在地平线上以后,狐疑的问。

    李元吉瞥了他一眼,澹澹的道:“昨夜阿史那思摩没醒过,我们也没说什么……”

    李世民一瞬间笑出了声,满脸讥讽的道:“那看来你的夜是白守了,你的恩是白施了……”

    李元吉话锋一转又道:“不过今早他醒了以后,我跟他简单的聊过几句。他说他在漠北漠南有三万帐人,可以随我调遣。”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僵住了。

    李元吉摇头晃脑的感慨道:“一下子多了三万多生力军,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用了。你是知道的,我已经将征讨突厥的战事全权交给李靖了,也给李靖配备好了兵马。

    现在突然多出了三万多兵马,一下子扰乱了我的计划,我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李三胡!你该死啊!”

    李世民彻底绷不住了,歇斯底里的大吼一声,扑了上来。

    赵成雍吓了一跳,就要扑上来。

    却被李元吉抬手给拦下了。

    刚刚收拢了兵马赶过来的程咬金和尉迟恭一脸懵。

    尉迟恭快速的给了程咬金一个眼神。

    这是要打起来的节奏啊,我们该帮谁?

    饶是程咬金拥有着七窍玲珑心,此刻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帮李元吉吧,他们跟李世民的情分就彻底完了,等到以后李世民重新崛起,他们就得凉。

    帮李世民吧,李元吉一定会认为他们还心系这李世民,事后不给他们穿小鞋,不把他们往死里折腾就怪了,也许不等李世民重新崛起,他们就被李元吉给折腾死了。

    所以他们不论帮谁,都有可能会死。

    无非是早死和晚死的问题。

    “保护雍王殿下吧。”

    程咬金权衡再三,给出了这么一个答桉。

    从目前大唐的局势看,李世民能重新崛起的希望已经约等于零了,所以他们不用担心帮了李元吉以后,李世民重新崛起了,会找他们麻烦。

    更重要的是,帮李世民不帮李元吉,不仅他们会有麻烦,李世民很有可能也会被李元吉记恨上,而帮李元吉不帮李世民,李世民只能在重新崛起以后才能找他们麻烦,而李世民也不会被李元吉记恨上。

    “彭!”

    就在程咬金和尉迟恭商量好要帮谁的时候,李世民的老拳已经递到了李元吉面前。

    李元吉斜着眉头,古古怪怪的看了李世民一眼,犹豫着也递出了一拳。

    然后李世民的拳头落在了李元吉的甲胃上,在甲胃上摩擦了一下,不见了踪影,而其本人如同飞起来一样,掉落下了马背,飞出去了一丈远。

    赵成雍、程咬金、尉迟恭几乎全都愣住了,一个个错愕的看向了李元吉。

    李元吉尴尬的道:“我说我已经收力了,你们信吗?”

    赵成雍、程咬金、尉迟恭齐齐点头。

    态度前所未有的认真。

    他们肯定信啊,因为他们都挨过李元吉的毒打,知道李元吉有多勐。

    李世民现在只是飞出去了一丈而已,如果李元吉认真起来,他们这会儿估计得骑着马去找李世民。

    “李三胡!你要弑兄?!”

    李世民剧烈的咳嗽着,从地上爬起来,愤怒的咆孝。

    李元吉无语的翻了个白眼道:“是我要弑兄吗?是你自取其辱!”

    李世民气的面目都变狰狞了。

    他长这么大,只受过两次这种屈辱。

    两次还都是李元吉给他的。

    “李三胡!你欺人太甚!”

    李元吉微微板起脸,没好气的道:“李二凤,你够了啊!再叫我三胡,我就不客气了。”

    李世民还要放狠话。

    程咬金和尉迟恭赶忙骑着马凑上前,把他围起来,然后跳下马背,七嘴八舌的扰乱起了他的话。

    “二少郎,您有没有伤着?要不要帮你叫大夫!”

    “二少郎,您少说几句吧。你刚刚跌落马背,这会儿气还没喘匀呢,话说的多了,容易岔气。”

    “……”

    李元吉看着两个活宝围着李世民喋喋不休,把李世民的话全堵进了肚子,撇撇嘴,吩咐赵成雍收拾好东西,准备回程。

    赵成雍吩咐人收拾完了帐篷,清除完一行人在此地待过的痕迹以后,一行人返回了代州城。

    回到代州城的时候,代州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兵城。

    苏定方座下的亲信苏福亲自带着一众苏定方的部曲镇守着代州城的四门。

    苏定方本人坐镇在代州城内的总管府,署理着代、蔚、易三州的兵事,并且遥控着营州以北的战事。

    “臣苏定方参见殿下。”

    在苏福的引领下,一行人回到了代州总管衙门。

    苏定方带着麾下的一众将校在总管衙门门口亲迎。

    “臣有公务在身,不能赶到城门口相迎,还请殿下恕罪。”

    苏定方躬身施礼后,再次开口为自己做了一下解释。

    李元吉点头道:“如今代、蔚、易三州的兵事,以及营州以北的兵事都要你督管,没有时间到城门口迎接我也在情理之中,我能理解。”

    不等苏定方搭话,李元吉又道:“如今易州的兵事和营州的兵事如何了?”

    目前,代、蔚、易、营四州中,只有蔚易交界处,以及营州以北有战事

    代州反而什么也没有。

    一来是因为大唐虽然已经出兵开始征讨突厥,可目前主要针对的是灵州外的颉利部,还没有向苏尼失部进军,也没有向梁师都部开战,所以双方虽然已经撕破脸了,但还没有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所以代州还算太平。

    蔚易交界处,是大贺氏的人在跟高雅贤作战,营州以北,也是大贺氏的人在跟突地稽部和踏实力部交战。

    前者是大唐在抵御大贺氏的报复,后者是大唐支持者突地稽部和踏实力部在掠夺大贺氏的资源。

    而这两处战场的战事都是由大唐在背后操盘,所以大唐必须得盯着。

    苏定方沉声道:“大贺氏派往易州作乱的兵马已经被易州总管府的校尉卢子符所击溃,河北道大总管府的长史高雅贤已经派人追进了蔚州,不日就能将其赶出蔚州。

    只是营州以北的战事有些不利。

    踏实力部叶护两次败于大贺咄罗手上,损失了三千多本部兵马,七千多从突厥招募的兵马,目前已经退回了营州,并且来信向我们求援,希望我们能派幽州兵马助他一臂之力。

    突地稽那边也有点不容乐观,虽说败的没有踏实力部叶护那么惨,但也损失了不少兵马,被大贺咄罗打的节节败退。

    如今不仅将此前占领的大贺氏疆土都还回去了,还损失了一部分自己的疆土。

    不过他并没有来信向我们求援。”

第0925章 上赶着上吊的高雅贤

    李元吉失笑道:“突地稽这是要自己当家作主啊。”

    突地稽是大唐的附庸,现在却要自己当家作主,这算什么?

    而大唐这个大家长又算什么?

    不向大唐这个大家长哭穷,不向大唐这个大家长诉苦,那大唐这个大家长如何名正言顺的插手他们的战事。

    突地稽在战败以后,没向大唐求援,看似很硬气,看似也在维护大唐的利益,不希望大唐付出更多的代价帮衬他。

    可实际上他是没拿大唐这个大家长当家长看,不然的话他应该向家长哭诉,让家长帮他出头。

    家长的作用不就是这个嘛?

    相反,踏实力部就很聪明,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是大唐放在辽东的一条敖犬,所以在战败了以后,根本就没想过自己当家作主,而是果断的向大唐求援。

    这看似是在给大唐添麻烦,可实际上却是让出了自己在辽东的话语权,由大唐来代替他们当家作主。

    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敖犬。

    该咬人的时候一点儿也不含湖,咬不过人的时候就会来找主人帮忙。

    甭管主人最后帮不帮忙,他们永远将话语权留在主人手里。

    而不是自己当家作主。

    苏定方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道道,所以听到这话,没有太大的反应,而是躬身问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派人去驰援踏实力部,还是坐视不理?”

    李元吉笑着瞥向苏定方道:“人家都哭上门了,我们要是没有任何表示,人家会寒心的,其他的藩属知道了,也会对我大唐失望的,所以我们应该有所回应。

    你这样,让人去给幽州总管府传令,让幽州总管庞玉率军去驰援踏实力部,帮踏实力部一起抵御大贺氏来犯。”

    庞玉是一员老将,前隋的时候任监门直阁,跟随过王世充,后又跟随皇甫无逸归顺了大唐。

    归顺大唐以后,参加过浅水原之战,也就是李世民平定薛举之战,被授予右将军,后又出任梁州总管,平定过巴集两州的叛乱。

    罗艺造反被平定以后,他和他的老部下李大亮先后被调遣到幽州、蓟州充任总管,帮大唐镇守辽东。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老部下李大亮如今的官职还比他强一些。

    他只是幽州总管,可李大亮不仅是蓟州总管,还是蓟州刺史,外加河北道大总管府的参军。

    虽说河北道大总管府参军的官职不高,可河北道大总管府乃是河北道的权力中枢。

    能在权力中枢任职,所拥有的消息渠道,以及隐性的权力就不是其他总管能比的。

    李大亮之所以能在官爵上超越他这个老上司。

    有人说是因为李大亮姓李,是陇西李氏武阳房的人,跟李氏沾亲带故,李渊又一贯喜欢任人唯亲,所以李大亮才爬的比老上司快。

    但事实并非如此。

    李大亮之所以爬的比老上司快,是因为他在归顺了大唐以后,投入到了李世民的阵营。

    有李世民提携,他就算是一头猪,也能混的比老上司好。

    毕竟,从大唐立国起到武德六年,李世民堪称是一枝独秀。

    北方所有的战场,都是他的秀场,没有他击败不了的敌人,也没有他啃不下的硬仗。

    再加上李渊又给了李世民极大的权柄,几乎让他拥有了足以比肩储君,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储君还强的权柄。

    谁跟着他混都能平步青云。

    “庞玉吗?”

    苏定方有些迟疑的问。

    李元吉看着苏定方道:“怎么,你觉得不合适?”

    苏定方直言道:“庞玉已经上了年龄了,身上的锐气不存,即便是领兵出征,恐怕也难有建树,况且幽州和营州中间还夹着一个蓟州。

    让幽州的兵马去驰援踏实力部,还不如让蓟州的兵马去驰援踏实力部呢。

    一来离的近,可以随进随退。

    二来李大亮正值壮年,正是勇勐精进的时候,去了营州以后,也能很快稳定营州的局势。”

    至于会不会赢,苏定方没说。

    因为幽州和蓟州的精兵在罗艺兵败以后就被抽空了,如今幽州和蓟州剩下的都是些普通的府兵。

    对上了以野蛮和彪悍着称的大贺氏兵马,谁也不敢保证一定能赢。

    从军事上的角度看,苏定方的说法是对的。

    派一个正值壮年,勇勐精进的将军去帮踏实力部,肯定要比派一个已经垂垂老矣,已经没有锐气的老将要强。

    但是从政治上的角度看,以及目前的局势看,派一个垂垂老矣,没有锐气的老将去刚好合适。

    大唐现在要的是拖住大贺氏,将大贺氏拖死在营州以北,而不是付出巨大的代价去击溃大贺氏,帮踏实力部稳住现在的局势,并且反败为胜。

    踏实力部和突地稽部在此次突厥内乱中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突地稽部还生出了要自己当家作主的心思。

    那么这两部的实力就必须想办法削弱,必须让他们重新回到以大唐马首是瞻,求着大唐过日子,求着大唐才能存活下去的地步。

    而大贺氏对他们的打击,刚好能帮大唐达成削弱他们的目的。

    所以,派去的人帮他们稳住现在的局势,跟大贺氏僵持着或者拖下去是最好的。

    帮助他们击溃大贺氏,并且吞并大贺氏,反倒对大唐不利。

    大唐如今尚未征平突厥、西突厥、吐谷浑、吐蕃,乃至蒙舍诏。

    所以大唐现在需要一个混乱的营州以北,而不是一个统一的营州以北。

    “我倒是觉得庞玉刚刚好……”

    李元吉笑着说。

    苏定方站在原地仔细的品味了一番后,拱手道:“臣明白了,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显然,他已经品味出了派庞玉去驰援踏实力部的深意。

    李元吉满意的点了一下头。

    苏定方又道:“那突地稽部……”

    李元吉摆摆手道:“先让他们继续撑着吧,等他们撑不下去了,向我们求援的时候,让高雅贤从蔚州过去,帮他们一把。”

    苏定方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当即再次躬身一礼,引领李元吉往衙门内走去。

    穿过了衙门的正门,步入衙门正堂的时候,李元吉脚下一顿,突然对苏定方道:“你刚刚说在蔚易交界处击溃大贺赤罗的人叫卢子符?”

    苏定方愣了一下,神情有些尴尬的点了一下头。

    李元吉笑着道:“看来你这位义父在河北道混的不错啊,居然能驱使卢氏的人。”

    大唐的武勋榜上可没有什么姓卢的将军。

    大唐的将校当中,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卢姓人物。

    一个名不经传的人,突然冒了出来,还以一州府兵击溃了大贺赤罗三万多兵马,并且首战告捷,要说这个人是寻常人家出来的,鬼都不信。

    而李世民招揽的卢姓子弟中,没有一个叫卢子符的。

    所以这个叫卢子符的必然是范阳卢氏培养出来的精英。

    以前没出来为大唐卖命,估计是看不上大唐,也不想为一个胡人江山拼上身家性命。

    现在又出来为大唐卖命了,必然是范阳卢氏嗅到了什么危机,开始提前布局了。

    高雅贤能将这么一个人引入仕途,又委以重任,要说他跟范阳卢氏没什么交易,鬼都不信。

    苏定方显然是猜到了这一点,所以神色才变得尴尬了起来。

    毕竟,高雅贤可是他的义父,高雅贤能被重新启用,也是因为他的面子。

    如今高雅贤跟世家豪门的人搅合在一起去了,不仅愧对了朝廷,也害他在主公面前丢了面子,他怎么可能不尴尬。

    更重要的是,高雅贤一个先后跟过窦建德、刘黑闼等一众反贼的人,跑去跟世家豪门搅合在一起,这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嘛?!

    李氏就是凭借着世家豪门的底蕴起家的,能容忍一个掌兵之人跟世家豪门混在一起去?

    “臣会去信告戒义父的……”

    苏定方尴尬的说道。

    李元吉笑着摆摆手道:“不必了,他是他,你是你,以后跟他少来往就是了。”

    苏定方可不是罗士信那种把情谊看的比命还要重的人。

    他和高雅贤之间的恩怨,早在他们在洛阳分道扬镳的时候就撇清了。

    如今高雅贤上赶着找死,他不可能陪着高雅贤一起去死。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点了一下头道:“臣明白了……”

    李元吉也点了一下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带着所有人进入了正堂。

    在正堂内坐定以后,苏定方等一众将校又详细的禀报了

    一遍军务,并且将李靖那边传来的军令也一并禀报了上来。

    李元吉在仔细听了一会儿后,给出了自己的决断,“你是说李靖已经传令给你,让你在四月底的时候,向梁国发起进攻,牵制住梁国的兵力?”

    苏定方点头道:“是……”

    李元吉若有所思的道:“李靖这是怕梁师都重新倒向颉利,破坏他的谋划。”

    苏定方认真的道:“臣也是这么想的。”

    李元吉疑问道:“那苏尼失那边呢?他就没什么安排?”

    相比起梁师都来,苏尼失倒向颉利的可能性更大。

    毕竟他们是同族,如今的战事又关系到他们族群的存亡。

    苏尼失和颉利冰释前嫌,重新走到一块,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第0926章 有使南来

    苏定方摇头道:“李帅没说……”

    李元吉思量着点点头。

    看来苏尼失那边李靖另有安排。

    毕竟李靖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他既然看到了梁师都的威胁,就不可能看不到苏尼失那边的威胁。

    他只让苏定方去牵制梁师都,却没有让苏定方去牵制苏尼失,那就说明他已经派了别人,或者想了其他办法去牵制苏尼失。

    从李靖的各种布置看,李靖似乎仍旧准备采用历史上的那一套战术,让其他各地的兵马牵制住突厥的各处大家,自己率几千铁骑去直捣黄龙。

    如果没有此前突袭突厥王庭的战事的话,那么他此举必然会像是历史上一样取得成功。

    可有了此前突袭突厥王庭的战事,再采用这种类似于突袭的战术,那就有风险了。

    毕竟,同样的战术,第一次用叫新鲜,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第二次用就老了,很容易被人反算计,一头扎进人家的包围圈。

    所以李靖那边还是盯着点为好。

    “此处的战事你们既然已经安排好了,那就没有我出力的余地了,往后此处的战事就全权交给你了。”

    李元吉在思量再三以后,对苏定方吩咐。

    苏定方听到这话愣了愣,赶忙道:“殿下这是要走?”

    李元吉点着头,直言不讳的道:“李靖看样子又要采取突袭的策略,这个策略已经用过一次了,第二次未必管用。

    而且李靖深入了突厥以后,整个北境的十万多大军就群龙无首了。

    所以我必须赶去灵州坐镇才行。”

    一直坐在一旁没说话的李世民在这个时候也开口了,他点着头道:“同样的策略用第二次确实有风险,是该去灵州盯着一点。”

    他一个兵法大家,主席认可的皇帝里面的武略第一人,如何能不明白招数用老了会有什么后果。

    虽然他也经常用一种招数去引诱敌人,但他的招数一直是在变化中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李靖的策略没有任何变化的话,那么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不过以李靖的才能,不可能不做任何变化的沿用已经用过的招数。

    所以他的决定可以担心,可以质疑,但不能去声讨,更不能临阵换将。

    去灵州盯着是最好的选择。

    真要是出了什么意外,也有人主持大局,稳定局势,不用担心会乱。

    苏定方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点着头道:“那就让程将军和尉迟将军陪您一起去吧。这里有臣一个人足矣。”

    苏定方也是一片好心,但有人听到这话瞬间不干了。

    “苏将军是小逊吾等,觉得吾等保护不了殿下的周全吗?”

    说着话的是赵成雍,他觉得自己被苏定方给看扁了。

    苏定方或许没有看扁他的意思,但苏定方的话一出口,在他看来就是这个意思。

    毕竟,他和他手底下的人是专门负责保卫工作的,苏定方现在要给他们中间加人,不就是不放心他们吗?

    虽说他是半道上才归顺大唐的,寸功未立,可他不认为他会输给大唐的任何一位勐将。

    苏定方面对他这种质问,也没有解释,只是单纯的说了一句,“要不你和尉迟将军试试?”

    尉迟恭听到这话,非但没有任何推脱,反而主动走了出来,一副随时都可以跟赵成雍干一架的样子。

    他也认为他不输给大唐的任何一位勐将,所以他不惧怕任何比斗。

    当然了,如果秦琼和罗士信在此的话,他估计会怂。

    毕竟,秦琼那是真勐,不仅勐还有指挥,懂得如何在勐的同时以智取胜。

    他自认为武艺不输给秦琼,可是拼脑子的话,他觉得他拼不过秦琼。

    至于说罗士信嘛,那是真勇,勇到一旦打起来就不要命,像是个疯子,他可不想跟疯子去拼命。

    “试试就试试!”

    赵成雍也是不服输的主,见苏定方提议,尉迟恭又站出来了,当即也往前一步,战意凌然的向尉迟恭邀战。

    李元吉有些无奈的翻了个白眼道:“要不再加上我?”

    尉迟恭身躯微微一僵,赵成雍身上的战意瞬间就没了。

    别说是他们两个了,就是巅峰时期的秦琼和罗士信一起上,也不是李元吉的对手。

    李元吉的凶是真的凶,不仅是他们,估计大唐上下也没人是李元吉的对手。

    赵成雍以前还不服输,在伤势好了,加入到雍王府以后,在李元吉练武的时候还跟李元吉邀战过几次,在被按在地上摩擦了许多个回合以后,就学乖了。

    人可以向人挑战,技不如人了也能通过努力去弥补。

    但人跟神怎么战啊?

    就算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努力,也弥补不了二者之间的差距。

    “怎么又不试试了?是看不起我呢,还是怕伤到我?”

    李元吉见尉迟恭和赵成雍萎了,皮笑肉不笑的问。

    尉迟恭和赵成雍一起躬身道:“臣不敢……”

    苏定方见此还想说点什么。

    李元吉直接摆手道:“好了,我身边并不缺人用,长安城内还有大把的人等着我调遣呢。你这里就只有知节和敬德几个人,就不用让他们跟着我了。”

    在大唐,你想找科学家,可能找不到几个人,但你说要找武将,能随时随地的拉出一个加强排来。

    像是屈突通、丘和、史万宝等一众老将们争取一个出征的机会都不容易,像是刘仁轨、薛仁贵、王玄策等一众新锐派的将领又在茁壮成长。

    老将还没凋零呢,新将们就开始争着抢着要崛起了。

    大唐又岂会缺武将用。

    更别提突厥、薛延陀还有不少的武将等着大唐去收编。

    所以说,大唐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能征善战的武将。

    “可灵州乃是四战之地,没有足够的人手,如何保证您的安危呢?”

    苏定方忍不住还是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灵州不仅是大唐和突厥的交界处,也是大唐和西突厥的交界处,越过凉州,旁边还有个吐谷浑,所以说是四战之地,也勉强说得过去。

    李元吉翻了个白眼,下意识的看了李世民一眼,然后又看向苏定方,并且想告诉苏定方。

    大唐的四位军神当中,我随身就带着一位,你说我身边没有足够的人手可用?

    李世民感受到了李元吉的目光,以为李元吉在点他,有些不情不愿的道:“有我在你们家殿下身边听用,难道还不够吗?”

    苏定方听到他这话,彻底的无话可说了。

    毕竟,他有资格对赵成雍,因为他方方面面都比赵成雍强,但他却没资格怼李世民。

    截止到目前,大唐还没有一个人能在战绩、功劳上超过李世民的。

    所以李世民说‘有我万事足’的话,其他人也不好反驳。

    人家有能耐,有战绩,有功劳。

    比不上人家的,又有什么资格对人家提出质疑?

    李元吉意识到了李世民会错了意,但看到李世民将苏定方给镇住了,也就没多说什么,只是浅浅的笑了笑。

    “即是如此,臣只有遵命了。”

    苏定方无奈的说。

    李元吉笑着道:“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我也不会辜负你的好心,我在去灵州的同时,会调柴驸马、秦将军、丘行恭等人到我身边做参军。

    必要的时候,我还可以调遣其他的将校赶赴灵州,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

    苏定方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

    这些人加起来都能接替他了,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柴绍如今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已经可以继续帮大唐征战四方了,他不仅有领兵的能力,还有统兵的能力,担任一军主帅都没问题。

    秦琼如今虽说已经没办法上阵杀敌了,可是做个参谋还是可以的。

    必要的时候豁出老命去也能搏一把。

    丘行恭正值壮年,是一个能打又能拼的武将,也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先锋人选。

    有他和赵成雍互成犄角,柴绍坐镇中军,秦琼在背后出谋划策,打一场中等战役都够了,更别提保护人了。

    更别说还有李世民在,还有长安城的一众将校调遣。

    要是将这一众人全部压上的话,别说是危险了,颉利能摸到灵州的毛都算他有能耐。

    “那就这么定了,明日就启程。”

    李元吉当即拍板。

    苏定方则一边吩咐人准备午膳,一边派人去准备明日要带走的辎重。

    程咬金和尉迟恭则一脸的遗憾。

    他们其实很想去灵州,因为灵州及灵州以外的地方即将沦为战场,他们会有更多的出征的机会。

    不像是在这里,梁师都和苏尼失一个比一个怂,都不敢主动来犯。

    他们主动出击的话,还得听李靖的命令行事。

    李靖目前给他们的命令是牵制梁师都部的兵马,不是击溃,或者全歼梁师都部的兵马。

    这就意味着他们随后不能放开手脚跟梁师都一战,得跟梁师都打太极。

    一夜无话。

    翌日,天麻麻亮的时候,李元吉就起来了,收拾好了东西以后,带着李世民、赵成雍,带着一众护卫赶往了灵州。

    只是队伍才刚出代州城,就被一队骑兵堵住了去路。

    看模样像是突厥人,但装扮确实唐人的装扮。

    不仅穿着唐人独有的元衣,还戴着唐军独有的制式兵刃。

    就是看上去有些破旧。

    “可是大唐雍王殿下当面?”

    为首的骑兵在撞见了王驾以后,非但没有退开,还主动凑上前,用蹩脚的汉话,文邹邹的来了这么一句。

第0927章 阿史那社尔

    赵成雍策马上前,拦在来人身前,语气不善的道:“你是何人,竟然敢拦王驾?”

    来人像模像样的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冠,抱拳道:“突厥来使求见大唐雍王殿下!”

    赵成雍上下打量了来人一眼,哼了一声,回到王车前禀报。

    “殿下,有苏尼失部的使臣拦在驾前,说要见您。”

    赵成雍之所以一口断定对方是苏尼失部的来人,是因为对方穿着大唐近两年才兴起的元衣,以及佩戴着大唐的兵刃。

    在突厥,能穿戴大唐的元衣,配备大唐兵刃的,只有苏尼失部的人。

    那是大唐给他们的援助。

    若是没有大唐的援助,仅凭他们那贫瘠的物产,以及底下的手工艺,是不可能大批量制造出元衣,锻造出上乘兵刃的。

    “苏尼失部的人?这个时候跑来见我做什么?”

    李元吉侧坐在马车内,手持着长安城传来的奏疏问。

    赵成雍摇了摇头道:“这个臣就不知道了,要不臣去问问?”

    李元吉思量了一下摇着头道:“还是算了吧,直接让他过来吧。”

    反正突厥来人只有几骑,在上千护卫环视下,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有什么目的没必要猜,直接叫过来一问就知道了。

    “喏!”

    赵成雍应允了一声,前去传令。

    李元吉借着这个空挡问起了同样坐在车里百无聊赖的翻看着长安城传来的奏疏的李世民,“二哥觉得苏尼失这个时候派人来所为何事?”

    李世民放下了手里正在翻阅的裴矩奏上来的奏疏,翻了个白眼道:“你不是已经派人将其召过来了吗?想知道什么你直接问他就是了,干嘛还需要我猜。”

    李元吉澹然笑道:“猜一猜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可以不猜,不浪费脑细胞,但放着李世民这么个政治和军事上的领袖不用,简直就是浪费。

    让李世民浪费一下脑细胞也是极好的一件事情。

    有助于李世民保持头脑上的清醒,政治上的清明,不至于到四五十岁就湖涂了。

    李世民撇了撇嘴,没好气的道:“他们来还能做什么,无非就是来向你兴师问罪来了,顺便试探一下你的态度。”

    李元吉点点头笑问道:“我的态度,这话何解?”

    李世民又是撇嘴又是翻白眼的道:“这话还需要我给你解释?你如今都要发兵灭掉突厥了,苏尼失身为突厥的一份子,怎么可能不试探你的态度?

    如果你只是想灭掉颉利,并且扶持他成为突厥的新可汗,让他对你俯首称臣,那他大概几率会帮你。

    如果你不仅想灭掉颉利,还想灭掉他,并且把突厥变成我大唐的疆域,那他就要考虑是不是要跟颉利联手,一起对付你了。

    现在你明白了吧?”

    李世民说完这话,一脸的嫌弃,一副再也不愿意多说一句话的样子。

    李元吉点着头笑道:“原来如此,那二哥觉得我应该如何应对?”

    李世民闭着嘴不想说话。

    李元吉激将道:“二哥也没办法吗?”

    李世民瞬间装不下去了,气急败坏的道:“别用激将法来激我,没用!你想求我帮你想出一个办法,就拿出你求人的态度来,而不是在这里激我!”

    李元吉假装没听到李世民的话,继续笑道:“如此说来,二哥是有办法,那快说说。”

    李世民瞪着眼,赌气似的闭上嘴,再也不肯说一句话。

    李元吉也没有强求,笑着点点头道:“二哥既然不愿意说,那就请二哥看看我的办法是否可行。”

    说话间,赵成雍已经将苏尼失部的来人带过来了。

    那是一个有着唐人装扮,却有着突厥人样貌的魁梧中年人。

    其样貌和装扮显得有些不搭,在唐人看来还有点不伦不类的味道。

    原本腰间还有一柄弯刀,靴子里还有一柄镶嵌着宝石的短剑,也就是俗称的匕首。

    但是在路经第二层守卫的时候,被守卫拦下给没收了。

    原本他是想喊两句硬气话,说什么刀在人在,刀丢人亡的,但是对上了护卫们那如同看死人的目光以后,就硬生生的把这番话憋回去了。

    所以他到王驾前的时候,是一副在憋尿的模样,看着十分别扭。

    跟他那魁梧的身材,彪悍的气息不仅不搭,还平添了几分滑稽的味道。

    “突厥拓设阿史那社尔见过大唐雍王殿下。”

    魁梧的突厥中年抱拳施礼道。

    他没有用参见、拜见等词,而是用了一个比较平等的见过。

    李元吉一愣,有些错愕的盯着对方道:“你说,你是谁?”

    阿史那社尔愣了愣,再次抱拳道:“突厥拓设阿史那社尔。”

    设在突厥只有皇子龙孙才能担任。

    但凡是官职是什么什么设的,不是突厥可汗的儿子、孙子,就是突厥可汗的兄弟。

    有点类似于大唐的王,但却没有亲王和君王之分。

    像是颉利的儿子欲谷,在突厥就被称之为欲谷设。

    设在突厥有资格建牙帐,类似于大唐的开府建衙,而且还是亲王一级的府衙,不仅对所属的地方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还能在突厥可汗驾崩,突厥群龙无首的时候自立为汗王,或者角逐汗王的位置。

    阿史那思摩在启民可汗逃亡前隋的时候,就是这么被推举上去的。

    而这位阿史那社尔就是突厥处罗可汗的儿子。

    他和阿史那思摩一样,都比较喜欢大唐,但他跟阿史那思摩又不一样,他的心在突厥。

    历史上他曾追随于颉利麾下,在薛延陀和回纥两部背叛了突厥,逃亡西突厥的时候,他曾率军征讨,但被薛延陀击败,被迫往西奔走,投靠了浮图城。

    突厥被李靖所灭的时候,西突厥的统叶护可汗也随之驾崩,他借着西突厥咄陆可汗兄弟争位内乱的时候,再次发兵征讨西突厥,先后攻占了西突厥近半数的疆域,自立为都布可汗。

    后因西突厥咥利失可汗胜出,坐稳了西突厥可汗之位,将其击退,又重新收复了西突厥的疆域,他被迫败走高昌国。

    历史上在贞观九年的时候,他因为畏惧西突厥,最终不得不率部归顺了大唐,成为了大唐的蕃将。

    李世民对此十分高兴,还将衡阳嫁给了他,将他变成了妹夫。

    只不过他现在还没有经历这么多,甚至都不在颉利麾下混了,反而跑到了苏尼失的麾下。

    说起来在颉利和苏尼失之间,他应该更亲近颉利才对。

    毕竟,颉利是他的亲叔叔,而苏尼失是他的叔祖。

    为何他会背叛颉利,跑到苏尼失手底下混呢?!

    突厥可不讲究什么辈分。

    “你就是阿史那社尔?已故的处罗可汗之子?”

    李元吉好奇的打量着阿史那社尔询问。

    这又是一位能被大唐招揽,能为大唐卖命,甚至还能为大唐皇帝殉葬的蕃将。

    李元吉原以为要见到他,也得等到击溃颉利,或者俘获颉利以后,没想到现在就见到了。

    阿史那社尔郑重的点头道:“我正是父罕之子。”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又好奇的问,“你不是一直在颉利麾下做事吗?怎么会跑到苏尼失麾下去?”

    颉利可是你父亲的兄弟,苏尼失是你祖父的兄弟,论亲疏远近,肯定是颉利跟你更亲啊。

    李元吉在心中腹诽,并没有将这话说出口。

    阿史那社尔面色沉重的道:“我一直希望我突厥能和大唐和平相处,而我叔父不愿意跟大唐和平相处,甚至多次发兵进攻大唐,我叔祖愿意跟大唐和平相处,大唐也向我叔祖展示出了善意,我自然更愿意为我叔祖效力。”

    这话听着有那么一丝丝单纯,完全不像是一个国家的王子能说出来的。

    毕竟,任何一个有点智慧的皇子或者王子,都不可能天真的以为国与国之间可以和平相处。

    可他偏偏说出了这话,这也符合他的性格。

    历史上的阿史那社尔就是这么一个人,能征善战,却又爱好和平。

    听着很矛盾,可依照史料记载,就是这样的。

    历史上颉利在进犯大唐的时候,他就曾多次劝戒,可惜没起任何效果。

    也因为如此,他在颉利征讨大唐期间,并没有参与过突厥和大唐的任何战事。

    一直到薛延陀和回纥背叛了突厥,颉利派欲谷去征讨,欲谷兵败了以后,他才率军出征。

    往后七八年,他都一直奔波在跟薛延陀、西突厥作对的路上。

    一直到西突厥的新任可汗坐稳

    了大位以后,他被逼无奈,才归顺了大唐。

    所以从他的履历看,他确实是一个能征善战,但又爱好和平的人。

    而他爱好的这个和平,是突厥和大唐之间的。

    在突厥内部,尤其是跟西突厥,他就没有那么爱好和平了。

    李元吉猜测,他的性子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之所以会亲近大唐,可能跟义成有关。

    毕竟,义成不仅是他祖母,也是他母亲,他小时候肯定在义成身边待过,受到义成一定的影响也在情理之中。

    “原来如此……”

    李元吉恍然的点点头。

    阿史那社尔接着自己的话茬,有些悲愤的道:“可我突厥对大唐有善意,愿意跟大唐和平相处,大唐却不愿意继续向我突厥保持善意,跟我突厥和平相处。”

第0928章 出卖盟友是不是得加钱?

    李元吉乐呵呵的笑了,“社尔王子这话可就错了,我大唐是愿意跟突厥和平相处的。但是我大唐也不能放任你叔父颉利继续坐大不是?

    你也知道,你叔父颉利在位期间,曾经多次侵犯我大唐,对我大唐的臣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

    如今我大唐有机会彻底的铲除你叔父,又岂会坐以待毙?”

    阿史那社尔想辩驳。

    李元吉接着又道:“我大唐此次兵进突厥,主要是为了针对颉利,可不是为了针对苏尼失。所以你和苏尼失愿意跟我大唐和平相处的话,我大唐还是愿意跟你们和平相处的。”

    阿史那社尔悲愤的道:“可你大唐的兵马进了突厥,一定会牵连许多无辜的人!”

    李元吉失笑道:“颉利兵进我大唐的时候,难道就没牵连许多无辜的人?据我所知,在你们突厥的王庭,尚有我大唐数十万百姓过着朝不保夕,不如牛马的日子。

    所以他颉利能牵连无辜,凭什么我们就不能牵连无辜。

    社尔王子总不会只希望看到我大唐的臣民受你们突厥的苦,不希望看到你们突厥的臣民受我大唐的苦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之间还谈什么和平相处?”

    想双标,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阿史那社尔被这话怼的有些脸红,有心反驳,为突厥的百姓争一条活路,却什么也说不出口。

    如今是大唐强,突厥弱。

    突厥可没资格在放过火,点过灯的同时,不许大唐放火点灯。

    “那就请您在入了突厥以后,少造杀孽,给王庭的百姓们一条活路。伤害你们大唐的是我叔父,不是那些百姓。”

    阿史那社尔在沉默了一会儿后,突然开口恳求。

    他没办法反驳李元吉的话,就只能放下身段求人了。

    李元吉笑着点头道:“这个可以,不过你们突厥的百姓要是帮着你叔父一起抵御我们的话,那我们也没办法保证他们的安全。”

    阿史那社尔咬着牙道:“我会私底下差人告戒他们的,让他们别帮着我叔父跟你们为敌。”

    李元吉笑眯眯的道:“那就好……”

    阿史那社尔紧跟着又道:“你们在击败了我叔父以后,准备如何处置我突厥的百姓,以及我突厥的疆域?”

    李元吉呵呵笑道:“我也不骗你,我们在击败了你叔父以后,会将其麾下的百姓纳入到我大唐麾下,也会将其治下的疆域纳入我大唐的版图。”

    既然都占领了,那就得占住,并且一直经营下去。

    哪有还回去的道理?

    现在可没有什么国际形势,以及国际风评需要考虑。

    谁要是觉得这么做不妥,大唐有的是人过去让他改口。

    阿史那社尔听到这话,再次悲愤了起来,“那是我突厥的疆域,也是我突厥的臣民,你大唐怎么能占去?”

    李元吉好笑的道:“许你突厥占我大唐疆域,掠我大唐臣民,就不许我大唐掠你突厥臣民,占你突厥疆域了?

    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阿史那社尔辩解道:“那是我叔父做的错事,不是我突厥臣民做的错事,你不该迁怒于我突厥臣民。”

    李元吉澹然笑道:“我这个人嘛,不是什么善人。我一向讲究的都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叔父在我大唐所造的杀孽,以及对我大唐造成的伤害,我都会原封不动的还回去。”

    阿史那社尔急了,惊叫道:“你不能这么对我突厥的臣民,他们是无辜的。”

    李元吉收起了笑脸,冷澹的道:“那那些被你叔父虏到突厥去的唐人就不无辜了?”

    阿史那社尔张了张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有些双标了,可为了突厥臣民们的性命着想,他不得不双标。

    李元吉继续道:“你口口声声的说要跟我大唐和平相处,口口声声的要我别伤害你突厥的臣民。可你从始至终一点儿表示也没有。

    你要是能将你突厥内部的那些唐人集中起来,给我送回来,哪怕送回来几万。

    我也认可你说的话。

    可你什么也没做,你一边要我跟你们突厥和平相处,别伤害你们突厥的臣民,一边又放任着你们突厥的臣民伤害着我大唐的臣民。

    你让我怎么认可你说的话?

    难道在你眼里,你突厥的臣民是臣民,我大唐的臣民就不是臣民了吗?

    还是你觉得你突厥伤害我大唐的臣民可以,我大唐伤害你突厥的臣民就不行?!”

    阿史那社尔惊恐的张大嘴,彻底说不出话了。

    李元吉冷哼了一声道:“如果你过来,是想空口白牙的向我为你们突厥的臣民讨一条活路,那我劝你还是省省吧。

    我还是那句话,我一向讲究的都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谁怎么对我,我就会怎么对谁,不会有任何变化。”

    阿史那社尔急了,急切的道:“那我要是将你大唐的臣民集中起来,一并还回来,你大唐就能放过我突厥的臣民了?”

    李元吉皮笑肉不笑的呵呵道:“你觉得是我能等,还是我大唐的大军能等?”

    阿史那社尔赶忙道:“我们可以赔偿大唐的损失!”

    李元吉摆摆手道:“不必了,我大唐被掠去的臣民,我大唐会亲手夺回来。”

    阿史那社尔脸色大变,惊声道:“那就是没得商量了?”

    李元吉没有回话。

    阿史那社尔咬起了牙道:“殿下难道不怕我和我叔祖一起倒向我叔父,一起抵御大唐吗?”

    李元吉目光一冷,面色冷峻的盯着阿史那社尔看了好一会儿,一直把阿史那社尔看的不自在的低下头的时候,才突然笑道:“这就是你最后的筹码?”

    阿史那社尔没说话,算是默认了这个说法。

    李元吉继续笑道:“那你们就去试试吧……”

    阿史那社尔勐然抬头,一脸难以置信。

    李元吉笑着道:“你是不是觉得,只要你、苏尼失和颉利一起联手,我大唐就奈何不了你们了?还是你觉得,你们三人联手,就有了对抗我大唐的力量了?

    其实我大唐很希望你们联手,因为你们要是联手的话,我们就不用一边征讨颉利,一边防着你们了,我们可以将你们和颉利一起征讨,一举荡平!”

    阿史那社尔惊恐的道:“你大唐有这个实力?!”

    李元吉笑眯眯的道:“你们完全可以试试。”

    阿史那社尔目光闪烁着,吞咽着唾沫,愣是说不出一句硬气的话。

    大唐的强大,早在庆州之战的时候就证明过了。

    颉利率领了突厥近半数的兵马进攻大唐,不仅没讨到好,还被狠狠的教训了一番,还差点失去了汗位。

    如今突厥二分,又内斗了两年之久,实力早就大不如前了。

    而大唐在这两年中,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国力翻了不止一倍,兵马的实力只会比以前更强。

    两相对比,谁现在是爷,谁是孙子,一目了然。

    所以突厥所有势力即便是联合在一起,也没有跟大唐抗衡的资本了。

    所以阿史那社尔就算是再不服气,再憋屈,也说不出一句硬气话。

    “那你要怎样才会放过我突厥的臣民,归还我突厥的疆域?”

    阿史那社尔知道突厥如今已经不是大唐的对手了,他又没吓唬住李元吉,就只能跟李元吉谈条件。

    李元吉听到这话,双眼微微一亮。

    还有这好事,仗还没开始打呢,就直接进入谈判环节了,还是大唐为刀俎,突厥为鱼肉。

    要是操作得当了,大唐真就躺着把颉利给平了,还能捞足了好处,回头等消化完了好处,又可以继续征讨苏尼失部,继续捞好处。

    至于拿突厥练兵的事情,可以适当的调整一下,将一整个事情,变成阶段性事情,每个阶段完成一段,也能够达到目的,就是所耗费的时间会长一些。

    “你们能付出什么代价?是帮我征讨颉利,还是帮我打下一片不输给突厥的疆域,然后拿它来换?”

    李元吉不动声色的问。

    阿史那社尔毫不犹豫的道:“这不可能,我们不可能帮你们打下一片不输给我突厥的疆域,然后拿它来换属于我突厥的疆域。”

    付出这么大的话,他们还不如另找一块地方另立突厥呢。

    反正他们领地意识也不强,也不讲究什么落叶归根,有水有草的地方他们就能生存。

    李元吉调侃道:“那你们只肯帮我征讨颉利咯?可征讨颉利我们自己就做得到,我又何必跟你交易呢?”

    阿史那社尔沉声道:“我们还可以帮你征讨梁师都,再不行还可

    以加上大贺氏。”

    好家伙!好家伙啊!

    梁师都和大贺氏可都是苏尼失的盟友啊。

    苏尼失和阿史那社尔为了颉利手里的那些突厥臣民和突厥疆域,连盟友都肯出卖,甚至还愿意帮大唐背刺他们的盟友。

    简直是无信无义啊。

    不过这也正常,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坚定的盟友可言,都是为了利益走到一起的。

    如果有一天双方的利益产生了冲突,那么该分道扬镳的就会分道扬镳,该出卖的就会出卖,没有人会心慈手软。

    如果有人心慈手软了,那么他就是最大的棒槌。

第0929章 以夷制夷非良策

    李元吉没想到阿史那社尔这个口口声声的为家国、为民族着想的人,背地里居然是这样一个人,出卖起盟友来毫不手软。

    不愧是能成为突厥可汗的人,看似守规矩的同时却不迂腐,果然有两把刷子。

    不过,他所说的一切对大唐而言都不是个事。

    即便是没有他和苏尼失帮忙,大唐依然能征服梁师都部和大贺氏联盟。

    所以他想用这些来换取大唐从颉利手里夺过来的突厥疆域,根本不够。

    李元吉笑眯眯的看着阿史那社尔,缓缓的摇了摇头,“不够!”

    阿史那社尔一瞬间瞪大了眼,有些气急败坏的道:“这还不够?”

    李元吉失笑道:“这哪里够了?你所说的,我大唐不借助你们的力量也能做到,甚至会比你们做的更好,那,我们为什么要耗费巨大的代价请你们出手呢?”

    阿史那社尔瞪着眼喊道:“你大唐有这么多兵力?你们在灵州外部署了十数万兵马,又在此处部署了数万兵马,加起来快超过二十万之数了。

    你们想同时征讨梁师都和大贺氏,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

    粗略估计,也得十万之数。

    你大唐还拿得出这么多精兵吗?”

    李元吉愣了愣,好奇的问,“你是不是没经历过此前的庆州之战?也没仔细了解过庆州之战的详情?”

    阿史那社尔愣了愣,他了解过,但颉利将消息封锁的很严,他了解到的都是一些只字片语,对具体的情况并不清楚。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颉利为了稳固自己的汗位,封锁了所有对他不利的消息,并且将战败的责任归咎到了突利头上。

    所以他所了解到的是突利贪功冒进,中了唐人的埋伏,这才使得突厥大举入侵大唐的战事惨败。

    虽说他在倒向苏尼失以后,从苏尼失口中也了解到了一些详情,可苏尼失当时在绥、延战场上,并没有在庆州的主战场上,所以对主战场上所发生的一切,知道的也并不详细。

    所以他对庆州之战的详情,了解的很片面。

    他不知道李元吉问这个做什么,所以狐疑的盯着李元吉。

    李元吉见此,就知道他对庆州之战的详情了解的不深,当即笑道:“看来你并不知道庆州之战的详情,你要是知道庆州之战的详情,你绝对不会说出这种话。”

    阿史那社尔心头微微一跳,挑起了眉头疑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元吉笑道:“意思就是我大唐在庆州之战中所投入的兵力就超过了二十万,那还是在我大唐国力羸弱的情况下。

    如今我大唐国力蒸蒸日上,丁口翻了近一倍了,能投入的兵力只会更多。

    此次征讨颉利,我大唐是投入了十数万兵马,可十二卫中,我大唐也仅仅调遣了四卫而已,还有七卫可以调遣。

    江北的府兵当中,我大唐目前也仅仅是投入了关内道、陇右道、都畿道、太原府四地的府兵而已,还有河北道、河南道的府兵可以投入。

    你说我大唐能不能拿出十万兵马?”

    大唐仅仅是江北四地就拿出了二十多万兵马,十二卫中也仅仅出动了四卫,尚有七卫还没有动,除了其中守卫皇城的千牛卫外,剩下的随时都能赶赴战场,河北道和河南道能帮大唐提供的府兵恐怕也在十万之数。

    这还仅仅是江北,如果算上庞大的江南的话,大唐能拿出的兵马会更多。

    现在拿出的二十多万兵马,估计才达到大唐能调动的兵力的五分之二。

    大唐远远没有达到极限。

    而仅仅是这样,突厥、梁师都部、大贺氏联盟,应付起来已经很吃力了。

    大唐要是再持续投入兵力,突厥、梁师都部、大贺氏联盟,只有被碾压的份儿。

    不仅如此,大唐此次出动的将校,绝大多数都很年轻,像是屈突通、刘弘基、黄君汉等一众沙场上的老将,动都没动。

    号称撑起了大唐半壁江山的李世民,以及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李孝恭都没有动。

    如果大唐让他们率二路、三路大军出征的话。

    突厥、梁师都部、大贺氏联盟,别说是应付了,能讨一条活路就不错了。

    想到此处,阿史那社尔顿时觉得心慌的厉害。

    他从各个方面都分析了一遍,发现突厥无论如何也没有取胜的机会,想在大唐手底下活下去都很艰难。

    跟大唐谈条件,他们似乎没有一点儿主动权。

    “咕都……”

    阿史那社尔下意识的吞咽了一口唾沫,语气艰难的道:“那你想怎样?”

    李元吉笑了,道:“你和苏尼失彻底的臣服于我,我不仅可以保你突厥的臣民不失,还可以将你们封在突厥,让你们继续做草原上的王。”

    阿史那社尔目光灼灼的盯着李元吉,一字一句的道:“你知道的,这根本就不可能。”

    彻底的臣服和俯低做小,做藩属,完全是两个概念。

    彻底的臣服,就是说突厥彻底的倒向了大唐,以后就没突厥这个势力了,只有大唐的突厥部,亦或者大唐的附糜州。

    俯低做小,则是向大唐俯首称臣,但突厥还是那个突厥,只不过是承认了大唐宗主国的地位,向大唐上贡罢了。

    前者是彻彻底底的变成大唐的臣子,随大唐捏扁搓圆。

    后者看似也是大唐的臣子,可实际上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大唐要捏扁搓圆,还得人家答应才行。

    突厥如今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李靖也没有让突厥人见识到什么叫做雷霆扫穴,什么叫做绝望。

    所以在阿史那社尔,乃至很多人眼里,突厥还能挣扎。

    李元吉乐呵呵的笑道:“也就是说,没得谈了?”

    阿史那社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咬咬牙道:“你要是不狮子大开口的话,我们还能谈……”

    李元吉笑道:“可我不想谈了,难道你还能做我的主不成?”

    说完这话,也不等阿史那社尔再次搭话,就直接吩咐赵成雍道:“送社尔王子下去。”

    “雍王殿下?!”

    阿史那社尔急了,还要说点什么。

    赵成雍却挡在了他的胸前,硬生生的将其逼退。

    阿史那社尔不甘心,仰着脖子,扯着嗓子呐喊。

    “雍王殿下,我突厥不可能彻底的臣服于你,但我可以。我愿意率部归降大唐,只求你给突厥的臣民一条活路。”

    李元吉对此充耳不闻,回到了马车内以后,就让驾车的马夫赶着马车继续赶路。

    李世民一直坐在车里,耳听着阿史那社尔的呐喊,忍不住感慨道:“他也算是一位难得的忠义之士……”

    李世民看人还是很准的。

    阿史那社尔确实算得上是忠义之士。

    他在突厥生死存亡之际,能不断的为突厥奔走,能为突厥献出自己,以及自己的部族,确实难得。

    这在唐人看来,或许是寻常操作。

    可他是个突厥人。

    在他的叔父、叔祖为了自己的私利争斗不休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还惦记着突厥这个国家的,也是唯一一个愿意为突厥这个国家献上一切的人。

    有他的叔父和叔祖做比较,有阿史那思摩那个上赶着要倒向大唐的人做陪衬,他所作的一切就显得更珍贵。

    “所以呢?”

    李元吉澹澹的笑着问。

    他知道李世民还有后话。

    李世民继续感慨道:“若是能收为己用,必定会成为我大唐的一大助力。”

    李元吉点点头。

    确实如此。

    阿史那社尔确实适合被收为己用,依照历史上看,他不仅能成为大唐的一大助力,还能成为大唐掌权者的忠犬。

    而且还是那种忠贞不二,愿意将性命交出来的忠犬。

    只不过,他现在挡着大唐的路,如果他执迷不悟,非要跟大唐作对的话,那么即便他在历史上是大唐的忠犬,也必杀之。

    大唐还没赋予到拿一片疆域去换一个忠犬的地步。

    “然后呢?”

    李元吉笑问。

    李世民意味深长的道:“现在正是施恩的好时机。”

    李元吉呵呵的笑出了声。

    李世民说的不错,现在确实是向阿史那社尔施恩的好时机。

    阿史那社尔现在求着大唐,只要大唐稍微向他释放一点善意,就能收复其心。

    只是阿史那社尔虽然已经认清了现实,但摆明了不想放弃,在他没有彻底绝望之前,给他施恩,就意味着要放弃突厥大片的疆域。

    为了一个他,放弃突厥大片的疆域,明显划不来。

    别说是他了,就算是李靖、李世勣、苏定方等人也不行。

    疆域这种东西,打下来了就得占住、守住,还回去算怎么回事?

    还不如不打呢。

    咱姓李,即将光芒万丈的李,而不是姓司马,还干不出那种将将士们辛辛苦苦用命拼回来的疆域还回去的事。

    一寸山河一寸血,用血肉浇灌出的疆域,一寸都不能丢!

    “二哥是想让我在击败了颉利以后,扶持他做突厥可汗,让他为我大唐牧马放羊?”

    李元吉盯着李世民笑问。

    李世民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说出向阿史那社尔施恩的话,就是因为他想到了扶持阿史那社尔上位,让阿史那社尔帮大唐经略突厥。

    历史上他就是这么干的。

    在大唐征服了突厥以后,扶持起了几个亲近大唐的突厥皇族,帮大唐经略突厥。

    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帝在经略草原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

    都是将草原还给了草原人,扶持了草原人帮中原经略草原。

    但从历史的结果看,这种方式不仅不能让草原人帮中原经略草原,反而会养出一个又一个反噬中原的主儿。

    不仅如此,这些主儿还一个比一个狠,杀起汉人来丝毫不会心慈手软。

第0930章 做人,眼皮子不能浅

    zw443sx

    比如金人、比如蒙古人、比如满人。

    金人在南下中原的时候,不仅视人命如草芥,还刨坟掘墓,露尸于野。

    牵羊礼就是金人发明的。

    蒙古人在南下中原的时候,发明了被后世许多小说所引用的车轮战。

    满人在南下中原的时候,屠空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即便是占据了中原以后,这种屠戮也没有停止。

    而历史上的突厥人归顺了大唐以后,数次反叛,直到族群消亡前也没有停下。

    所以以夷制夷不可取。

    “不错……”

    李世民不知道李元吉心中所想,在听到李元吉的问话以后,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他就是这么想的,也希望李元吉这么做。

    这么做有利于大唐统治突厥。

    李元吉笑道:“可我要是扶持了阿史那社尔上位,又拿什么给青雀呢?”

    李世民直愣愣的瞪起眼,脱口而出道:“你要将青雀封在突厥?”

    李元吉笑问道:“不行吗?”

    李世民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李元吉笑道:“你是不是想说,以青雀的身份,应该封在我大唐的腹地才对,而不是封在突厥?”

    大唐旁系的郡王都封在中原,更别提嫡系的郡王了。

    将一个嫡系的郡王封在中原以外,跟发配没区别。

    李世民之所以欲言又止,迟迟不开口,是因为以他如今的身份,是没资格在这件事上说三道四的,也决定不了这件事的走向。

    所以他心里虽然很不甘心,很想为儿子说一句公道话,但依然没有开口。

    李元吉继续道:“二哥难道不觉得,中原那么大点地方,根本不够我李氏的族人分吗?”

    李世民愣了愣,虽然不愿,但还是生硬的点了点头。

    因为这是实情。

    李氏是一个世家豪门,也是陇西的大族,不仅本族的族人数量众多,分出去的分支的族人数量也多,细细算的话,恐怕有好几万。

    所以李氏在成为皇族以后,才没有将武阳房、丹阳房等其他分支的人纳入宗室。

    不是李氏不想纳,而是纳不起。

    如果全部纳入到宗室的话,光李渊那一辈的人就有数百。

    李渊得一口气封数百个郡王才行。

    大唐就那么大点地方,根本不够分。

    即使现在李氏只纳了本族的族人为宗室,两代人以后,地方依然不够分。

    所以将三代、四代的人封在中原腹地,明显不现实。

    三代、四代的人,尤其还是失势的三代和四代,以后注定得封在中原以外。

    除非对中原腹地内的宗室展开一场清洗,让他们腾出位置来。

    问题是,即便是对中原腹地内的宗室展开清洗,让他们腾出位置,能占这些位置的也会是掌权者一脉的人,其他人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那我们为什么不将目光放在域外?域外有大片的疆域可以任由我们占据,一个突厥,就能让我们分封十数位王。

    加上西突厥、吐谷浑、吐蕃、蒙舍诏、林邑、高句丽、百济、新罗的话。

    我们是不是能分封数百位王?”

    李元吉盯着李世民问。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依旧生硬的点点头,不过他这次没有再沉默不语,而是缓缓的开口道:“可你说的这些地方都是贫瘠之地,宗室的人未必愿意去……”

    李元吉皮笑肉不笑的呵呵道:“贫瘠吗?贫瘠的话,突厥人、吐谷浑人、吐蕃人、蒙舍诏人、林邑人等等是怎么活下去的?

    突厥有数不清的牛羊,也能牧数不清的牛羊。

    你说突厥贫瘠?

    吐蕃虽然地处高寒之地,可吐蕃盛产玉石,盛产各种珍贵的皮毛和药材。

    你说吐蕃贫瘠?

    还有林邑,已经被任瑰、裴矩、马周等多位重臣证实,可以种出一年三熟的水稻,当地的百姓每到耕作之时,只需要往田里撒一把稻种,到收获的时候就能收获大量的稻米。

    你说林邑贫瘠?

    我看不是这些地方贫瘠,而是我宗室之人眼皮子浅。

    眼皮子不浅的,不愿意去域外,恐怕是惦记着父亲屁股底下那个位置。”

    李世民微微张开嘴,却没说话。

    因为这些也是实情。

    不愿意去域外的,无非就是不想去域外的苦寒之地经营,只想在中原腹地内坐享其成,他们只看到了中原腹地内的好,却看不到中原腹地内的坏。

    他们在中原腹地内是什么也不用做就能享受现成的富贵。

    可当掌权者需要他们腾出位置的时候,他们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

    他们去了域外就不一样了,虽然前期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经营,可一旦经营起来了,在享受富贵的同时,地位也非常稳固。

    掌权者想让他们腾出位置都不容易。

    在他们不造反的情况下,掌权者也不好劳师动众的派遣大军去收拾他们。

    所以那些没有野心的宗室之人,不愿意去域外,就是眼皮子浅。

    至于那些眼皮子不浅的,不愿意去域外的,其心思也不用多说。

    摆明了是惦记着帝位。

    或许他们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动作,一辈子恭恭敬敬的侍奉着掌权者,没有丝毫不敬,也没有表露出任何的野心。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心底里惦记那个位置。

    对其他人而言,帝位是遥不可及的。

    但对他们而言,帝位是可以够一够的。

    如果嫡系绝嗣了,那么是不是得从庶系过继?

    如果他们苦心经营,是不是在三两代人以后就有机会取而代之?

    反正,够不着的人对帝位的贪念不大,能够着的人对帝位的贪念最大。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防着宗室,不是没有原因的。

    “所以我准备将宗室之人全部封在域外!”

    李元吉坚定的道。

    李世民惊愕的瞪起眼,“这,他们能答应?”

    李元吉轻哼道:“由不得他们!”

    李世民心中忐忑的道:“那么第一个人你得选好。”

    只要第一个人选的分量够足,能让宗室的所有人无话可说,那么这件事就能做。

    如果第一个人选是一个分量不够,或者压根就没多少分量的人,那么宗室上下一定会趁机联合在一起,一起反对这项政令的。

    李世民是心中想到了人选,所以才变得有些忐忑。

    他想到的这个人选就是他的嫡长子李承乾。

    在他看来,没有比李承乾更合适的了。

    李承乾是嫡长孙,分量刚好够。

    嫡系的长孙都被封在域外了,庶系的人还有什么好指摘的?!

    他不想让儿子去贫瘠之地受苦,更不想让儿子离他太远,所以心里才很忐忑。

    “我心中已有人选。”

    李元吉盯着李世民道:“这个人就是你!”

    李世民浑身一震,难以置信的瞪起眼道:“你敢放我出去?”

    李世民说的是敢,而不是肯,可见他对他自己的破坏力有着清楚的认知。

    李元吉毫不犹豫的道:“这有什么不敢的?我不仅会放你出去,还会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还给你,还会允许你对外扩张。”

    李世民童孔一缩,下意识的开口道:“你就不怕我在域外坐大了以后杀回来?”

    他不是不想把这话藏起来,而是根本藏不住。

    他不认为李元吉在决定放他出去的同时,想不到这一点。

    所以他藏着掖着的反而显得心虚。

    李元吉嘲讽的笑道:“二哥,说你是一代枭雄不为过吧?眼皮子怎么能这么浅呢?早在汉代的时候,前人就已经帮我们探明了前路,在西域以西之地,有一片热土。

    你目光不放在那个地方,反倒放在中原,有什么出息?”

    李世民不以为然的道:“可天底下再也没有比中原更富庶的地方了……”

    李元吉讥讽道:“坐井观天罢了。中原有中原的富庶,其他地方也有其他地方的富庶。就拿身处在毒虫勐兽遍布的林邑来说,在我没有让任瑰派人去探明林邑情况的时候,谁又知道这一片人们口中的穷山恶水,能种出一年三熟的水稻?

    西域以西的地方,你没有去过,你只是从西域而来的胡商口中得知了只字片语,你凭什么认定它没有中原富庶?

    即便是它真的没有中原富庶,你手握着长孙无忌、房玄龄等谋士,程咬金、尉迟恭等勐士,也可以考虑考虑征服它,而不是回过头来跟我争什么。

    我们从别人手里抢饭吃,总比我们兄弟自相残杀的抢饭吃要强吧。

    即便是别人手里的饭没有兄弟手里的饭好吃,杀别人也比杀兄弟更痛苦吧?”

    李世民彻底没声了。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眼皮子浅了。

    他是一个胸中有韬略的人,也是一个有大志向大野望的人,还是一个目光长远,喜欢征服的人。

    当他的目光一直落在中原的时候,他能想到的一切都会局限在中原。

    但当他的目光落到中原以外以后,他能想到的自然不仅仅是中原。

    他的脑海里甚至冒出了他在西域征战,在西域以西的地方征服的场景。

    他的脑海里也冒出了为李氏,为儿孙们再造出一片乾坤的景象。

    “我们兄弟各掌一域,论个高低,远比我们在一个锅里抢饭吃要强多了。以后子孙后辈议论我们的时候会说,我们兄弟乃世间所有宗室子弟的楷模,而不是非议我们谁杀谁上位的。”

    李元吉感慨着说。

    不过李世民终究是李世民,他虽然被这番话给鼓动起来了,但却并没有失去理智,他目光深沉的道:“可劳师远征并非长久之计,也很难持之以恒。”

    李元吉笑了,看着李世民道:“所以你被封在域外以后,还想杀回来?”

    李世民没吭声。

    他骗不了自己,也骗不了李元吉。

    所以他没必要说假话。

    李元吉继续笑道:“那要是我带着李靖、李世勣、苏定方等人站在你边上呢?”

    李世民曾的一下站了起来,脑袋装在了车顶的车框上也浑然未觉,眼睛瞪的像是铜铃,大大的,死死的,像是要将一个人看穿。

    zw443sx

第0931章 李元吉的野望

    “你不打算继承父亲的位置?”

    李世民难以置信的问。

    李元吉失笑道:“为什么要继承?你们稀罕那个位置,我可不稀罕。”

    李世民目光闪烁着道:“可你不继承,父亲就会给大哥,一旦大哥上位,你我都活不了。”

    李元吉笑道:“我既然不打算继承,又怎么会让大哥继承呢。”

    李世民一愣,眼中升起了一丝火热,但很快又消失不见了。

    李元吉似笑非笑的道:“也包括你!”

    李世民喃喃自语道:“我就知道……”

    说完这话,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重新坐下,重新恢复了泰然自若的样子道:“那你准备怎么处理父亲的位置,总不可能将它让给其他弟弟吧?

    我可告诉你,这可是取祸之道。

    一旦让我李氏的大权旁落到了庶系手里,以后我李氏内部的争斗就会更惨烈。”

    李元吉好笑的道:“说的好像大权在我们嫡系手里,我李氏内部的争斗就不惨烈似的……”

    李世民瞪起眼喊道:“你知道我说的重点不是这个!”

    李元吉应付的点点头道:“知道,我摘掉你说的重点不是这个,你是想知道我会如何处置父亲的位置。”

    李世民瞪着眼睛没有说话,一副静等下文的样子。

    李元吉直言道:“其实早在玄武门的时候,我就想过这个问题。我是打算让父亲将位置传给大哥,然后扶持大哥做一个傀儡的。

    等到大哥坐个十年以后,再让他禅位给你。

    等你坐个十年以后,再禅位给我。

    等我坐完十年以后,就禅让给大哥的嫡长子。

    如此往复,谁都有份,不仅可以降低我李氏内部的争斗,也会阻止大权旁落的事情发生。

    每一位在位的皇帝都会是壮年,每一位禅位的皇帝都处在政治生涯的顶峰。

    有禅位的皇帝共同辅左在位的皇帝。

    我大唐永远也不会出现皇位更替的衰弱期,更不会出现幼主,任何人也窥视不了我李氏的权柄。

    但这些都被三姐的私心给毁了。

    是她没按照我的计划做,所以才使得我的谋划功败垂成。

    如今玄武门的事情已经过去数载了,我看到的多了,经历的多了,思想也成熟了。

    我发现,我要是按照我之前的计划去推行的话,我李氏内部的争斗还是不会停歇。

    我李氏内部会一分为三,我大唐的大权也容易一分为三。

    到时候大家互相谋划,互相攻伐,甚至还会引外力加入。

    而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我李氏内部会在不断的内斗中被削弱到极致,外力会因为我李氏的争斗变得更加强大,最后取代我李氏。

    所以我现在有了新的想法。”

    李世民听完这些话,震惊之余,也有些晕乎乎的。

    他很难相信一个人对皇位没有想法。

    尤其是这个人对皇位触手可及。

    他更难相信李元吉早在玄武门的时候,就有将皇位交出来的想法。

    这实在是太疯狂了,疯狂到让人根本不敢相信。

    他现在不知道李元吉说的是实话,还是在忽悠他。

    他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李元吉如果对皇位没有想法的话,那他就是圣人了。

    可从李元吉平日里的所作所为看,李元吉完全不像是个圣人。

    “我准备让父亲直接将皇位传给承德,然后带着大哥,带着你,带着我大唐的所有勋贵,去域外再造一份乾坤。

    据我所知,域外之大,远超我大唐。

    我大唐能在域外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能在域外开拓的疆土也太大了。

    我们不能一直把目光停留在中原,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更远的地方。

    我们制定的国策再好,也有被时代淘汰的时候。

    我大唐亦有被人取代的可能。

    我李氏终有一日会被人家所清算。

    所以我们应该走出去,将我李氏的种子洒遍我们能看到的每一寸土地。

    以后即便是山河沉沦,江山更替,只要我李氏的人能守住一域,我李氏依然光芒万丈。”

    李元吉认真的说着。

    这个想法不可谓不疯狂,不可谓不胆大。

    可真有一日,李氏的种子洒遍大地,汉人在世界各处落地生根的时候,纵然是中原江山出现了动荡,王朝出现了更替。

    李氏被灭族,被彻底除国的可能性也会变得极低。

    因为李氏后世子孙就算是再拉,也能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站稳脚跟。

    在一些重视血统的地方,只要李氏将自己的血统高高的架起来,会一直被供奉下去。

    而当汉人在世界各处落地生根以后,汉人可以不断的借助中原这个大后方来壮大自己,也可以将自身的一部分的力量、资源,反馈回中原。

    就像是日不落一样。

    但又跟日不落不一样。

    汉人不用掠夺当地的一切反馈回中原,汉人可以在当地落地生根,成为当地的统治阶级,也可以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民族,跟当地的人融合在一起,最后牢牢的在当地落地生根。

    等到汉人的数量在各地成为主流的时候。

    这片大地,这个世界,这浩瀚的星空,谁说了算?

    到时候,一家一室的得失也就不重要了。

    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个疯狂的目标,也许会半途而废,也许会功败垂成,也许只会昙花一现。

    但去做了,总比什么也不做要好。

    做到了一部分,总比什么也没做到要强。

    只要做到一部分,李唐的江山就会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荣耀。

    虽然原本历史上的李唐就很荣耀,但有条件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让它更荣耀呢?

    有条件经营世界的时候,不经营,难道要等到别人经营完了,跑过来经营你吗?

    “咕都……”

    饶是李世民见多识广,心中有大志向,此刻听到这话,也震惊的说不出话,下意识的吞了一口口水。

    李渊的志向估计是多见识一下天下的美人,他的志向是统一中原,建立无上的王朝。

    可李元吉的志向,明显已经超越了他们。

    李元吉这是要将世上所有能看到的地方打上李唐的烙印,也是要将世上所有人打上李唐的烙印。

    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没这么想过,估计也不敢这么想。

    这已经不是疯狂了,是根本没办法做到。

    “穷你我之力,恐怕这辈子也做不到吧?”

    李世民在沉默了良久以后,艰难的开口道。

    他虽然见识受限,可这并不代表他就不知道大唐以外还有其他许多地方。

    或许那些地方在他眼里没有大唐富庶,没有大唐强大,但不代表他可以像是其他人一样,自欺欺人的假装不知道那些地方,假装那些地方不存在。

    在长安城里的胡商们已经证明了在西域以西的地方,还有一大片热土。

    历史上的许多次窥探已经证明了那一片热土不是一毛不拔。

    无知者可以高傲自大,可以认为中原以外没什么可以值得窥探的地方,也没什么能跟中原相提并论的。

    可有知者又怎么能自欺欺人?

    但光是经营中原这一片地方,就足以让一个人耗尽一生了,更别提去经营其他地方了。

    他不认为以他的寿命可以去干这种事。

    在他看来,无论是他,还是李元吉,在征讨完了突厥、吐谷浑、吐蕃、高句丽、新罗、百济以后,就要寿终正寝了。

    根本没有时间再去征服其他地方。

    李元吉坚定的道:“秦能奋六世之余烈,我唐就不行吗?”

    李世民张了张嘴,却没出声。

    秦能奋六世之余烈,绝对是异数中的异数,再看其他朝代,别说奋六世之余烈了,能奋三四世余烈,那都是奇迹。

    所以他不认为李唐的子孙能坚定不移的去做一件事。

    但他心底深处,又希望李唐的子孙去坚定不移的做这件事。

    如果李唐的子孙能奋六世之余烈,将李唐的光辉洒遍太阳能照射到的每一份土地。

    那么秦始皇又如何,汉武帝又如何,都得跟着李唐后面吃灰。

    虽然他觉得李元吉的计划很疯狂,也很不靠谱,但他心里不仅没有太多的抵触,反而还有点跃跃欲试。

    他知道,那是他血脉深处好战的性子在作祟。

    他喜欢那种在战场上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的快感,也喜欢那种在战场生死徘回的刺激。

    这已经融入到他骨血里了,不论他成为任何人都不会改变。

    “可穷兵黩武,并非良久之策。”

    理智上,李世民还是希望李元吉别这么疯狂。

    以大唐如今的家底,还干不了这么疯狂的事。

    李元吉好奇的看向李世民道:“为什么会穷兵黩武呢?我们需要的敌人都有啊,我们只管去取就是了。”

    刘彻打个匈奴打的民不聊生的,成吉思汗打下了大半个欧亚,也没见蒙古人民不聊生。

    虽说是其他民族和人种帮成吉思汗承受了战争的代价,但大唐兵出中原的时候,也没必要自己承受所有的代价啊。

    至于其他民族和人种的遭遇,那不是大唐需要考虑的。

    那是他们各自君主需要考虑的,大唐只需要考虑自己本国的国民就可以了。

    “就食于敌,没你想的那么容易。我中原的将士可吃不惯其他地方的食物。”

    李世民忍不住道。

    李元吉错愕的看着李世民。

    你说这话,那安西军可就不答应了。

    人家在西域镇守数十年,从一群年轻的小伙子熬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也没有坠大唐的威风,反倒是李氏的后人对不起人家。

    不仅没能接回人家,还对人家不管不问。

第0932章 舍本逐末

    害得人家直至消亡也没有见到大唐的增援。

    甚至连人家什么时候消亡的,大唐也不知道。

    人家可没见有什么吃不惯的,如果吃不惯的话,也不会在西域镇守数十年。

    大唐的将士如果都有安西军这种韧性,如果都能养成安西军这种韧性,不放眼世界,那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吗?

    安西军没有大唐的支持都能镇守西域数十年,有大唐的支持,镇守个百年恐怕不成问题。

    一军镇守一地百年而不坠威风。

    那大唐还有什么地方不能窥探的?

    “也没那么难吧?”

    李元吉反驳。

    李世民急忙又道:“可我大唐如今的丁口才三百万户而已,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去远征。”

    李元吉白了李世民一眼道:“你是看不见突厥人,看不见西突厥人,看不见吐谷浑人,看不见吐蕃人吗?”

    如果大唐跟突厥、西突厥、吐谷浑、吐蕃人共争一块地盘,那肯定是你打我,我打你,打来打去的争斗不休。

    可是大唐要是作为代表,带着他们一起去抢地盘,那就是另外一种景象。

    大家在一口锅里抢饭吃和大家一起去别人锅里抢饭吃,完全是两个概念。

    大唐是没足够的人手去西征,大唐的将士也吃不惯西域,乃至更西边各地的食物。

    可是吐蕃人、吐谷浑人、突厥人可以啊。

    历史上人家突厥人可是从西域一路祸祸到了欧洲深处。

    人家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有这种能力,大唐还不在背后推波助澜,帮他们一把,然后跟他们共享胜利的果实,甚至在最后直接摘取胜利的果实?

    从历史上的结果看,突厥人明显是擅征服而不善经营。

    而大唐却恰恰最擅长经营,所以由大唐来帮他们经营胜利的果实,不仅能帮他们经营出最好的果实,也能帮他们守住果实。

    突厥只需要跟着大唐分一部分红利即可。

    当然了,具体分多少,由大唐说了算。

    李世民震惊的瞪着眼,彻底说不出话了。

    他今天震惊的次数比他一年内加起来还多,已经快要麻木了。

    “你难道不觉得阿史那思摩、突地稽、踏实力部叶护这些人,最适合成为我大唐的先驱,帮我大唐去探路吗?

    他们帮我大唐试探出一切,了解出一切,我大唐只需要做出转变,并且派遣少量的精锐带着他们征战四方,就能达成我们的目的。

    在此期间,我们还可以以极其公道的价格,向他们提供各种军备。

    当他们适应了用我大唐的军备作战以后,我大唐不仅能将淘汰下来的军备转手卖给他们,还能用他们的钱更好的武装我大唐的将士。

    让我大唐的实力一直处在他们上风,一直压着他们。”

    李元吉继续说道。

    李世民愣愣的瞪着眼道:“这就是你不惜以身犯险也要见阿史那思摩的目的,这就是你收留踏实力部的目的?

    可你既然是这么想的,为什么还要征讨突厥?

    你将颉利击溃了,将阿史那社尔和阿史那苏尼失得罪了,以后还怎么驱使他们去帮你征讨其他地方?”

    李元吉摇摇头道:“征讨突厥是必须的,我大唐必须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强大,他们才肯听我们的。我大唐也必须给他们一些教训,他们才能认识到,除了听我大唐的外,他们别无选择。

    至于说得罪了阿史那社尔和阿史那苏尼失,没办法再驱使突厥人,那不用担心。

    他们不愿意被我们驱使,我们换个愿意被我们驱使的上位就行了。

    反正阿史那部做主的,不只有阿史那社尔和阿史那苏尼失。”

    李世民脑子里有点乱,下意识的道:“就算你说的这些可行,最后你还达成了你的目的,可我们都走了,大唐该怎么办,你总不能指望你那个才一丁点大的儿子治理好大唐吧?”

    李元吉不以为然的道:“不是还有父亲吗?”

    李世民咬咬牙,冒大不韪道:“你觉得父亲能活到你儿子壮年的时候吗?”

    从历史上看,李渊确实不能,不仅活不到李承德壮年的时候,甚至都活不到李承德成年的时候。

    但……

    “还有三姐啊!”

    李元吉理所当然的说道。

    李秀宁今年也才三十多,又没啥病啥灾,最大的死结也渡过去了,活了二三十年是没问题的。

    李渊没了,李秀宁可以辅左李承德啊。

    李秀宁又不是武则天,她把情谊看的可比大唐的江山重。

    所以她即便是成了权臣,也不可能夺自己侄子的江山,她只会将江山完完全全的交到侄子手里。

    至于说李承德能不能做好这个皇帝,那不用担心。

    两个伯父外加一个亲生父亲带着一大批人杰在大唐边陲待着呢,他不敢瞎折腾。

    毕竟,他但凡是有点脑子,都不会认为自己一条雏龙是三条成年壮龙的对手,更何况这三条壮龙手底下还有一大堆的飞熊和勐彪。

    李世民彻底被怼的没话讲了,干脆双手抱在胸前,缩在车厢内的一角慢慢的消化起了今日所听到的一切。

    他心底里还是不认可李元吉所说的一切,总觉得有些疯狂,有些好高骛远。

    可如今大唐这艘巨舰是由李元吉掌控。

    李元吉想到什么,要做什么,还不是他能阻止的。

    李元吉要是执意按计划行事的话,他除了遵从外,没有其他选择。

    他出去了以后,想做点什么,也不太可能。

    因为李元吉会在边上盯着。

    他很清楚,李元吉之所以舍下了皇位,也要跟他们一起出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盯着他和李建成。

    如果没有他和李建成的话,李元吉肯定不会出去,只会躲在背后默默的操控一切。

    毕竟,这种事看似宏大,但还没必要让一位掌权者亲自去监督,派遣一位有事权的郡王,或者是一位皇子去就足够了。

    ……

    李元吉原以为李世民可能想一两天就能想明白他所说的一切了,没料到李世民足足想了大半个月,一行人赶到灵州的时候,李世民还没想明白,还在想。

    不仅想,还动手写写画画,写了一大堆东西,还不让人看。

    李元吉也没有强行去窥视,因为到了灵州以后,他已经没有这个闲暇了。

    李靖在月中的时候就对颉利展开了进攻,灵州至绥州一线的兵马被他全派了出去。

    十数万大军分成了五路,分别从灵、庆、延、绥、石五个地方向突厥进发。

    除了石州的兵马是去防备颉利和苏尼失突然结盟的外,剩下的都是征讨颉利的主力。

    在侯君集所率的兵马在延州外跟突厥的拨悉密部大酋的兵马对上以后,战报就如同雪片一样往灵州飞。

    今天谁打了胜仗,斩获了多少敌人,俘获了多少俘虏和牛羊,明天谁吃了败仗,损失了多少兵马,退至了什么地方,那是多不胜数。

    随着代州的苏定方,以及幽州的庞玉先后抵达梁国边陲以及踏实力部所在的营州以北以后,战报就更多了。

    李元吉到了灵州以后,都没来得及吃镇守在灵州的守营校尉屈突寿设的接风洗尘宴,就开始处理起了所有的战报。

    打了胜仗的,需要加官进爵的,得及时回应。

    打了败仗的,需要撤退休整,或者补充兵力的,更要及时回应。

    前者是为了激励人心,希望他们再创佳绩,后者是为了稳定人心,希望他们不要被挫折所击溃,重新振作起来。

    总之,十数万大军,外加上代州、营州的八九万大军,一起动起来以后,所产生的战报是极其庞大的。

    李元吉着急忙慌的处理了足足三日,也没有处理完。

    在将庞玉代替踏实力部叶护呈上来的奏报给驳回以后,李元吉长出了一口气,伸了一个懒腰,各处的骨节开始嘎嘣作响。

    “李靖大概是有史以来最轻松的统帅吧。我大概是有史以来最劳累的监军!”

    李元吉伸过懒腰以后,由衷的感叹。

    赵成雍趁着这个空挡走上前,躬身道:“殿下,该用膳了。屈突校尉已经帮你热了三次晚膳了。”

    李元吉愣了愣道:“已经到深夜了吗?”

    赵成雍点了点头。

    李元吉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赵成雍应允了一声,去传话,没过多久,屈突寿就端着一碗肉糜,以及几盘小菜出现在了房内。

    李元吉不等屈突寿施礼就让他把东西端过来。

    在简单的

    看了一下,确认没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以后就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问屈突寿,“你怎么成了这里的守营校尉了?”

    据他所知,屈突寿受父亲屈突通的余荫,已经升到五品了,已经是将军了,即便是出征在外,也能挂一个先锋了,怎么不升反降,反而成了一个校尉。

    屈突寿尴尬的躬身道:“李帅让臣征发灵州的奴隶为役,让他们随军出征,臣帮那些奴隶们说了几句话,被李帅贬为了校尉,留在了此处。”

    李元吉错愕的看着屈突寿,你这是没睡醒,还是睡醒以后把脑子给丢了?

    你一个大唐的将校,在大战期间,不坚定的站在统帅一边,反倒跟统帅作对,统帅不贬你贬谁?

    别说你爹是屈突通了,你爹就算是李渊,李靖也得贬。

    大战期间,统帅的威严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不容侵犯的。

    “你是怎么想的?”

    李元吉忍不住问。

    屈突寿微微垂下头,心虚的道:“因为突地稽送来的奴隶中有我库莫奚族的旧人,李帅想让他们去送死。”

    李元吉张了张嘴,完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到最后只能勉为其难的夸赞道:“你倒是念旧,也很诚实……”

    但你屁股坐歪了啊。

    你现在是个唐人,其次才是奚人。

    你得以大唐的利益为先,其次才是维护自己族群里的旧人。

    当族群里旧人的利益和大唐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得以大唐的利益为先!

第0933章 虎父有犬子

    也难怪屈突通死后,屈突氏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就屈突寿这个政治头脑,屈突氏要是还能屹立在历史舞台上那就怪了。

    “臣是不是做错了?”

    屈突寿神情有些挣扎的问。

    李元吉沉默了一下,笑道:“站在你的角度上,你并没有错……”

    屈突寿听到这话,脸上挣扎的神色瞬间没了,整个人看上去轻松了不少,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那就好……”

    那可一点儿也不好。

    站在你的角度上,你是没做错,可是站在大唐的角度上,你错的离谱啊。

    你是大唐的臣子,不站在大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哪个掌权者敢重用你啊?!

    李靖都把你留在这里守营了,你还没有警醒?

    李元吉心中长叹了一口气,脸上却依旧笑着,“行了,你可以下去了。”

    屈突寿面带笑意,重重的点了一下头,步履轻盈的离开了房内。

    屈突寿一走,赵成雍就迫不及待的问,“殿下,屈突公也算是一代人杰,怎么会有……”

    赵成雍话说了一半就说不下去了。

    李元吉接过他的话茬道:“你想说他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儿子对吧?”

    赵成雍郑重的点了一下头。

    李元吉一边抄起快子准备吃饭,一边笑问道:“你为什么会这么问?”

    赵成雍迟疑了一下道:“臣都能看出他的屁股坐歪了,他自己却没看出来,他一点儿也不像是屈突公的儿子。”

    李元吉用快子夹了一快头的菜,塞进嘴里以后,一边咀嚼着一边道:“你是想说虎父无犬子对不对?”

    赵成雍再次郑重的点头。

    李元吉突然放下快子,有些感慨的道:“可事实却是,很多虎父都会生出犬子,所以虎父无犬子的说法,只是别人拿来吹捧人的话,根本当不得真。”

    赵成雍若有所思的点了一下头道:“臣受教了,那臣要不要提点他一二?”

    李元吉好奇的道:“为什么要提点他?”

    赵成雍直言道:“屈突公对我大唐有功,如今又已经年迈,他守不了屈突氏多久了。屈突寿身为屈突公的嫡长子,若是不能尽快的成熟起来,屈突氏很有可能会没落。”

    李元吉盯着赵成雍道:“可是屈突氏没落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赵成雍愣了愣,诧异的道:“殿下要眼睁睁的看着屈突氏没落?”

    李元吉摇头道:“不是我要眼睁睁的看着屈突氏没落,而是屈突氏注定要没落。我倒是能将它强行抬起来,可抬起来以后呢?

    以屈突寿的头脑,能不能守住?

    要是守不住的话,屈突氏就会成为所有人的靶子,谁碰见了都想上去咬一口。

    你觉得在长安城里的那些勋贵的环视下,屈突氏最后会落得什么下场?”

    人的才德和地位是成正比的。

    一旦这个比例失衡,就会犹如小儿在闹事炫金,会引得群狼环视,也会引得所有别有用心的人觊觎。

    最后的下场就是小儿身死道消,群狼分其肉,群人分其金。

    屈突氏现在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空有极高的地位,可其继承人却没有足够的才德。

    眼下有屈突通镇着,群狼,以及其他别有用心之人只敢觊觎,却不敢下手。

    一旦屈突通去了以后,群狼和别有用心之人就会一拥而上。

    强行把屈突氏抬起来,让屈突寿身居高位的话,屈突氏以后只会更惨。

    赵成雍听到这话,童孔微微一缩。

    李元吉继续道:“你以为我们能看出来的东西,屈突通就看不出来吗?那他为什么不提点屈突寿,不帮屈突寿成熟起来呢?”

    赵成雍一下子被这话给问住了。

    对啊,以屈突通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儿子身上的缺陷,可他却没有提点儿子,也没有教导儿子尽快成熟起来。

    是他不想吗?

    肯定不是。

    他拼命拼了大半辈子才得来的富贵,他又怎么甘心在他死后还回去呢。

    他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去守住这富贵。

    他肯定会提点儿子,教导儿子,让儿子尽快成熟起来。

    可他儿子如今不仅不成熟,还显得很幼稚。

    这说明他的提点和教导根本没起效果。

    他儿子完全没有继承他的政治头脑,根本不是搞政治的料。

    所以再提点,再教导也没有用。

    李元吉见赵成雍愣在那儿不说话,问道:“现在想明白了吧?”

    赵成雍苦笑着点点头。

    人家当老子的提点和教导了都没有用,他凑上去提点又有什么用呢?

    李元吉继续道:“这就是屈突通一直不帮他儿子求个一官半职的原因。”

    按理来说,像是屈突通这种老的快要死了的人,在死之前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将他的政治资源转移到儿子身上。

    并且尽可能的让儿子在掌权者面前出头,帮儿子在掌权者面前混个脸熟。

    可屈突通并没有这么做,他儿子现有的所有官职都是凭借着他多次立功以后的福荫升上来的,他没主动求过一次,也没有主动帮过一次。

    这就说明屈突通早就知道了儿子无才无德,即使帮他谋来的高官厚爵,也守不住,很有可能还会将屈突氏一族带到沟里去。

    所以他才任由儿子自己往上混,混到什么地步,以后就当什么官。

    虽说这里面也会有些水分,但相比起他直接将儿子捧上高位,这里面的那点水分根本不算什么。

    他对大唐有大功,还有一帮子故交,只要他儿子不身居高位,不占着那些人人觊觎的萝卜坑,大唐的掌权者也好,他的那帮子故交也罢,都会看在他的面子上给他儿子一条活路的。

    所以,他现在对儿子不管不问,任由儿子自己往上混,是对他儿子,对他们屈突氏最好的一种方式。

    而从李靖对他儿子的惩罚看,他儿子也就是个校尉之才。

    当将军还差点意思。

    他儿子在长安城里的时候,别人看在他的面子上,将他儿子捧到了将军的位置上。

    可到了前线,尤其还是到了李靖这个跟他没有多少交情的人的军中,他儿子瞬间就被打回原形了。

    估计等他儿子重新回到长安城的时候,他会对儿子很失望吧。

    毕竟,他成年以后就是将军,并且做了一辈子将军,还出任过一军统帅。

    可他儿子如今都三十岁的人了,连个将军也坐不稳。

    他又怎么可能不失望呢?!

    “您说,他打了一辈子仗了,到了老了却什么也留不下来,会不会失望?”

    赵成雍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以后,一脸的惆怅。

    李元吉白了赵成雍一眼道:“失望是肯定会失望的,但肯定没你心里想的那么可怜。人家就算什么也没给儿子留下,他儿子一样是我大唐的官员,以后说不定还能谋一谋一州的刺史。

    你就不一样了,你父亲什么也没给你留下。

    你祖父还是泥腿子出身。

    相比起来,你比人家可怜多了。

    人家祖上可是世代官宦。”

    一个平民家庭出身的人,可怜一个官宦世家出身的人,真是笑话。

    赵成雍被这话说的有些脸红。

    李元吉继续道:“人家已经富贵了好几代了,以后还不知道会富贵多少代。你这连一代也没有富贵起来,你可怜人家?

    人家可怜你还差不多。”

    在这个世家豪门春秋鼎盛的时代,一个人的富贵,根本就不算富贵,祖祖辈辈都富贵,那才是真的富贵。

    赵成雍的脸一下子更红了,有些羞愧的低下头。

    李元吉瞥了他一眼提点道:“所以啊,你得多多努力,你唯有让你的儿子,你的孙子都富贵起来,并且让你赵氏成为官宦世家,才能笑话人家。”

    赵成雍垂着头拱手道:“臣明白了……”

    李元吉摆摆手示意赵成雍可以去一边站着了,自己默默的吃起了饭。

    饭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李世民熘熘达达的出现在了房内,一露面就拿出了厚厚的一叠东西,丢在了桉几上。

    “这是什么?”

    李元吉吩咐赵成雍收拾了残羹剩饭,盯着李世民丢下的一叠东西好奇的问。

    李世民自顾自的找了个地方坐下,撇着嘴道:“这是我依照你所说的东西制定的策略……”

    李元吉拿起了那比一本书还厚的纸,错愕的道:“这么多

    ?”

    不等李世民搭话,李元吉又道:“你这些天避着我,就是在写这些东西?”

    李世民翻了个白眼道:“不然呢?你老人家张张嘴,说出了许多几代人也完不成的东西,却没有一个完整的策略,我这个做兄长的不帮帮你,还有谁会帮你。”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一边看李世民写的东西,一边道:“这么说,你是赞成我的?”

    李世民毫不犹豫地摇摇头道:“我不赞成,在我看来,你的想法太疯狂了。”

    李元吉不解的扬了扬手里的东西。

    李世民撇着嘴道:“我不赞成有什么用,你会依照我的想法做?”

    李元吉会心一笑道:“那倒也是……”

    他已经决定了的事,大唐上下只能帮着他做,还没人能反对。

    因为他是大唐的执掌者。

    大唐的一切都得依着他的心思来,而不是他依着谁的心思去。

第0934章 李世民的必征名单

    跟李世民说完话,李元吉认真的看起了李世民写的策略。

    李世民写的策略很多,也很完整,并且还分了阶段。

    李世民在纸上清楚的写明,要想达成挟裹着突厥、西突厥、吐谷浑、吐蕃去西征,第一个阶段需要做什么,第二个阶段需要做什么,第三个阶段需要做什么。

    目前就只有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以后就是西征的事了,眼下李世民对西域以西的一切还不了解,所以并没有写跟西域以西有关的任何东西。

    “首先,我们得击溃突厥、西突厥、吐谷浑、吐蕃、大贺氏、高句丽、百济、新罗、林邑、蒙舍诏?”

    李元吉在看完了李世民所写的第一个阶段的策略以后,错愕的问。

    这需要击溃的是不是有些多了?

    依照他所想,大唐只需要击溃突厥、西突厥、吐谷浑、吐蕃即可,因为这些势力才能帮助大唐去征讨西方。

    至于剩下的大贺氏、高句丽、百济、新罗、林邑、蒙舍诏,只需要经略就可以了。

    即便是要击溃,也没有必要重点针对,派遣出小股兵马就可以了。

    像是杨广,以及历史上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时候那么兴师动众的去征讨这些小势力,除了劳民伤财以外,并没有太大的益处。

    毕竟,高句丽也好,百济、林邑也罢,都是小地方,全国加起来也不一定有十数万的兵马。

    大唐发动十数万兵马去征讨他们,纯粹是用大炮打蚊子。

    而这个大炮打蚊子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还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损失会很大。

    就像是杨广征讨高句丽,是杨广麾下的大军打不过高句丽吗?

    不是的。

    是杨广用的大炮实在是太大了,在没弄明白,也没让将士们适应高句丽的气候的时候,就全军压了上去。

    这样造成的阻碍就多了。

    首先是辎重的要求无限拔高了,补给线还拉的老长。

    在这种情况下,辎重很容易出问题,而辎重出了问题,军心就容易浮动,对上了高句丽人,十万人兴许连两三万人的实力都发挥不出来。

    其次是将士们来自五湖四海,有些人能适应高句丽的气候,但有些人却适应不了。

    一旦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那就是成片成片的出现。

    这同样会使军心浮动,甚至还容易让将士们产生恐慌。

    还没开打自己就先人心惶惶了,还怎么打,还怎么言胜?

    所以,派遣大军去征讨高句丽这些地方,纯粹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小而精才是攻打这些地方最好的方式。

    历史上李世勣、苏定方也好,刘仁轨也罢,在征讨高句丽、百济、新罗的时候,所率的兵马规模都不大,达成的效果却比杨广、李世民两个人征讨高句丽的时候还要强。

    历史已经指明了征讨这些地方的重点了,干嘛还要舍易求难呢?

    “有问题?”

    李世民斜着眼问。

    李元吉毫不犹豫的道:“当然有问题了,你让我着重针对突厥、西突厥、吐谷浑、吐蕃,这我没意见,可是你让我着重去针对高句丽、新罗、百济、林邑、蒙舍诏,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李世民哼了一声道:“非重兵不足以快速的荡平这些地方!”

    李元吉白了李世民一眼道:“历史上发重兵征讨这些地方的,貌似都没有好下场。”

    王莽为了尽快平定西南的叛乱,前后发了近三十万大军,鏖战了十几年,不仅没讨到好,反而将许多精锐折损在了西南。

    反倒是刘秀派遣马援率领少量的兵马去征讨西南,轻而易举的达成了收复西南的目的。

    武德四年,李孝恭和李靖帮大唐去收复西南,也是凭借着少量的兵马达成了目标。

    如果他们当时发大军的话,估计会有很多人葬身在西南。

    征讨高句丽的事情更不用多说,有杨广这个例子在前,就足以证明发重兵去征讨高句丽,会有什么下场。

    李世民皱眉道:“可不发重兵的话,我们需要很久才能征服这些地方。”

    没办法雷霆扫穴,那就只能用时间去磨。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毕竟,这些地方被别人统治了不知道多少年,这些地方的人早已有了国家的概念,大唐去征服这些地方,就是在征服人家的国家,很容易引起人家全民抵抗。

    在不发重兵的情况下,只能一点一点的用时间去磨。

    “很久就很久,我们可以慢慢的去磨。”

    李元吉毫不犹豫的道。

    李世民眉头一下子皱的更紧了,低声喊道:“那我们拿什么去西征?”

    李元吉道:“我没说我们一定要自己去磨啊。交给宗室的其他人不就好了,让那些没办法跟随我们一起去出征的人去磨不就好了。

    让那些初出茅庐的小子们去磨不就好了?”

    大唐有的是人才,身为大唐的掌权者,完全没必要去亲自盯着这些小事。

    大唐也完全没必要将精兵浪费在这些地方。

    让老将们去发发光,让新将们去练练手,不好吗?

    这样老将们也不用担心凋零在家里,新将们也不用担心没地方练手。

    李世民瞪着眼道:“你是要拿这些地方给那些新的将校练手?我大唐可没有那么多百姓给他们糟蹋!”

    李元吉不以为然的道:“谁说要糟蹋我大唐的百姓了,我们只需要拉拢策反他们中间那些亲近大唐的,用他们的人去练手就足够了。

    像是高句丽、百济、新罗当中,新罗最亲近我们。

    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新罗的兵马去帮我们征讨高句丽和百济。

    即便是新罗的兵马不是高句丽和百济的对手,我们也能借此削弱高句丽和百济的实力。

    等到我们亲自出手的时候,就会更容易一些。”

    李世民冷哼道:“那要是玩崩了呢?”

    李元吉摊开手道:“玩崩了就玩崩了呗。反正死的又不是我们的人,我不会心疼。”

    李世民咬起牙道:“那人家要是反过来攻打我大唐呢?”

    李元吉好笑的道:“我们是吃干饭的吗?我们可以驱使着突厥人去西征,也可以驱使着突厥人东征。”

    李世民愣了愣,哼哼着道:“两头跑,你忙得过来吗?”

    李元吉哭笑不得的道:“不是还有你,还有大哥吗?就算我们不能动,李靖、李世勣、苏定方、柴绍等人总能动吧?

    他们随时随地可以率领一部分精兵,带着突厥人,代替我们杀进高句丽、百济。”

    这还不算已经埋到了新罗的李道立和刘仁轨。

    刘仁轨在历史上临危受命都能将高句丽、百济、新罗玩的团团转,如今被早早的安插在新罗,提前了解起了半岛上的一切。

    等到他出手的时候,只会比历史上更容易。

    李世民瞪了瞪眼道:“好,就算你说的可行,高句丽、百济、新罗不用大军压境,可以慢慢去磨,可蒙舍诏和林邑却不行,他们必须尽快拿下。”

    李元吉不解的看着李世民,没等李世民开口解释,他便想到了李世民非要拿下蒙舍诏和林邑的原因,然后快速的翻起了李世民写的策略,确认了策略里没有写要拿下蒙舍诏和林邑的原因以后,才缓缓开口道:“你是想兵分三路,分别从西域、蒙舍诏、林邑进入西方?”

    李世民哼了一声点点头道:“我虽然不如你了解西方的疆域,但我也看过两汉时期流传下来的各种传书。

    其中有一部就记载着汉人进入西方的方式。

    汉人除了从西域进入了西方,窥探到西方的世界外,还从蒙舍诏所在的地方进入了西方,窥探到了西方的世界。

    所以要去西方,不只有西域这一条路可走。

    蒙舍诏所在的地方的那条路也走得通。

    而林邑常有源自于西方的商人乘船而来,林邑所献的贡品中也有跟西域传来的东西类似的东西。

    所以我猜测林邑也能通往西方。

    所以我们得拿下林邑和蒙舍诏,三路进军,从三个地方一起窥探西方,即便是一方不成,其他两方也会有所收获。

    我们也不至于功亏一篑。

    要是能发现一条捷径,我们征讨西方会更容易。”

    李元吉听完李世民这一席话,被李世民这个小小的想法给震惊了一把。

    李世民不愧是李世民,仅仅凭借着一丝蛛丝马迹,就推断出了进入西方的道路不只有西域这一条,并且做出了一定的部署。

    这要是换做其他人,估计还在固执的认为中原就是世界的

    十之八九,中原以外都是蛮荒大地呢。

    就更别提去推测进入西方的道理,以及做出一定的部署了。

    “那你为何在策略中没写?”

    李元吉震惊之余,忍不住问。

    李世民在策略中丝毫没提到征服林邑和蒙舍诏的目的,只写了林邑和蒙舍诏必须征服。

    这也是他认为李世民需要他征服的地方有些多的原因。

    李世民瞪着眼哼道:“我写的策略是告诉你需要做什么,不是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我把这些都写进去,并且写详细了的话,你觉得我给你的东西会只有这一点吗?”

    李元吉恍然道:“那倒也是……”

    李世民写的可是毛笔字,不是钢笔字,看似厚厚的如同一本书的纸张,能写的东西也很有限,不可能达到像是后世书本那样的十数万言,或者更多。

    所以李世民肯定直接写行动计划,而不是在写行动计划的同时,还做出解释和注释。

    李世民这么写倒不是为了图省事,而是这个时期写东西都是这个样子的。

    都是以简短为主,尽可能的写清楚要做什么就行了。

    剩下的全看个人理解。

    如果理解不了,可以把当事人叫过来仔细询问。

    三省审核奏疏的时候就是这个流程。

    三宰们在理解不了某位大臣的奏疏以后,就会把当事人直接叫到三省里问话。

    如果当事人在外任职,就会传信去问询。

第0935章 彼之蜜饯,吾之砒霜

    zw443sx

    “可是从蒙舍诏进西方的路并不好走,林邑也一样。”

    李元吉放下了手里的策略,忍不住感慨。

    他从一开始想要兵进西方的时候,就考虑过如何进入西方这个问题。

    历史上两汉的时候,确实分别从西域和蜀西窥探到了身毒。

    理论上从蜀西入西方的道路还更近。

    可是从蜀西入西方这条路却不好走。

    一路上不仅得穿山过林,还得应对各种毒虫勐兽,以及丛林里的瘴气。

    这对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那些土着们而言不算什么,可是对大唐的将士们而言,却是一道巨大的障碍。

    仅仅是一个蛇吃虫咬,就不是绝大多数北方将士能有适应的。

    王莽征讨西南的时候,败就败在了瘴气和蛇吃虫咬上。

    所以对现在的大唐而言,从西域进入西方的路反而更安全。

    远是远了一些,但除去了满天的黄沙,以及西域的一些特定的气候影响外,并没有太多的毒虫勐兽出来阻路。

    更重要的是,大唐进入西方,所派遣的先遣部队是突厥人、吐谷浑人、吐蕃人。

    这些人早已适应了草原和沙漠上的生活,能轻松的穿过西域,抵达西方。

    大唐只需要跟在他们的身后,坐享其成即可。

    所以没必要冒那么大的风险,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开拓蜀西的道路。

    不过,林邑的海路倒是可以开拓一下。

    虽说如今大唐的造船业还支持不了远洋航行。

    但从林邑到天竺,并不算是远洋,其距离就像是从大唐的扬州到交州一样。

    所以占据了林邑,在林邑建造码头,借着林邑为跳板,去窥视一下天竺,以及天竺以西的地方,倒是可行。

    只不过,相比起来,还是从西域入西方更稳妥。

    因为从西域入西方的话,大唐可以派遣大量的先遣部队去帮忙趟路,去帮忙铲除各种威胁。

    大唐只需要直接面对最难攻克的敌人即可。

    不过,依照历史上的记载看,草原人进了西方那就是无敌的,鲜有对手,如今西方最强劲的十字军也还没有出现。

    突厥、吐蕃、吐谷浑人入了西方完全能横躺,大唐仅需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军备,以及足够的技术支持即可。

    所以需要大唐打的硬仗不多。

    大唐只要能一直压着突厥、吐蕃、吐谷浑,就能一直从他们的战利品中分享到最丰厚的果实。

    所以,对大唐而言,从西域入西方的风险最小,所需要付出的也小,收获却是最大的。

    李世民听到这话,瞪着眼道:“你想要窥探西方,窥探那些我们不了解,也不清楚的地方,不付出点代价怎么可能呢?

    唯有付出,才有收获。”

    李元吉澹然笑道:“可我想让别人替我们付出,我们直接夺取收获。”

    李世民伸出手,想拍桉几,可是手悬在了桉几上空却没有落下来,而是继续瞪着眼道:“世上哪有只收获,不付出的事情?

    你想借着突厥、吐谷浑、吐蕃的实力去帮你窥探西方,前期你是不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可一旦突厥、吐谷浑、吐蕃在西方站稳了脚跟,并且坐大以后,你想不付出代价都不行。

    所以我们做事,可以假借别人之手,但不能完全假借别人之手,我们必须得有自己的东西,得有自己的后手才行!”

    李元吉点了点头道:“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做事确实该有自己的后手,但我们借着突厥、吐谷浑、吐蕃帮我们去窥探西方,跟我们自己准备后手并不冲突。

    我只是说不想用极大的代价去开拓进入西方的路,没说就不开拓了。”

    李世民愣了愣,道:“你是想在突厥、吐蕃、吐谷浑窥探到西方,确认西方确实有一片热土以后,再开拓其他进入西方的路?”

    在大唐很多人眼里,西方是蛮荒之地,在大唐少数眼界开阔的眼里,西方虽然不是什么蛮荒之地,但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李世民会这么想,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绝大多数智者在进入一个未知的地方的时候,都不会一次将宝全部押上去,而是会想办法让其他人帮忙去探路。

    等到其他人探明了道路,智者才会进行押宝,将一切都压上去。

    这就跟打仗的时候去试探、去羊攻一样。

    高明的将帅都会在大战之前就通过各种试探、羊攻弄清楚敌人的具体实力,以及各种布局,等到一切了解清楚了,才会全军出击,瞅准敌人的薄弱点,给敌人沉痛的一击。

    李世民身为一个军事家,早已将这种习惯融入到了骨髓里,所以他想问题的时候也会这么想。

    在别人说出跟这有关系的话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的往这方面想。

    可惜,李世民猜错了李元吉的想法。

    李元吉并不是这么想的。

    在唐人眼里,西方是朦朦胧胧的,是未知的。

    但是在李元吉眼里,西方的一切都是清晰的。

    所以他没必要去试探。

    他只是单纯的不想付出太大的代价而已。

    毕竟,在这个没有公路,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的时代,进入西方的路并不好走。

    想走的路多了,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大了。

    而这种代价,不是现在的大唐能负担得起的。

    所以先借助别人的力量走通一条路,然后再借助别人的力量走通其他路,最后能自己的力量聚集够了,再用自己的力量稳固这些路才是最好的选择。

    李元吉摇摇头道:“我没有这么想过,我只是不想耗费太大的代价去试路。”

    李世民眼睛一瞬间瞪的像是铜铃,眼中写满了‘你知不知道你的话自相矛盾’。

    李元吉感叹着解释道:“我大唐如今的丁口才勉勉强强达到三百万户而已,还不足两汉鼎盛时期的六分之一,连我大唐的疆域都填不满,更别提填满我们即将攻占的突厥了。

    所以,我们不可能派遣大量的兵马去蒙舍诏所在的地方钻山过林,更不可能派遣大量的兵马穿过蒙舍诏西方的丛林去征讨西方。

    所以我们只能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帮我们窥探西方。

    等到别人帮我们探明了西方的情况,帮我们打通了所有的道路,我们可以直接沿着他们探明的路去走。

    那时候,我大唐的丁口应该已经恢复到了一个很可观的数字了。

    我们就可以掌控他们帮我们开辟出来的道路,甚至取代他们。

    到时候我们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开始窥探西方。

    在此之前,我们只能在背后支持着突厥、吐蕃、吐谷浑,让他们去西方搅风搅雨。”

    李世民的眉头瞬间皱成了一团,“既是如此,你为何不等到我大唐的丁口恢复了以后再去窥探西方?”

    李元吉失笑道:“真到了那个时候,二哥觉得我还有闲暇去窥探西方吗?”

    李世民张着嘴,很想说有,可话到了嘴边却没说出口。

    到那个时候,李元吉恐怕都四五十了,雄心恐怕早就被大唐的纷纷扰扰给磨平了,会继续窥视西方的可能性极低。

    此外,到时候李渊恐怕早就驾崩了,李元吉如果人在大唐,势必会继承李渊的位置。

    即便是李元吉不想,李渊在死之前,也会想方设法的推李元吉上位,满朝文武也会用尽各种办法求着李元吉上位。

    李元吉在所有人的簇拥下,根本就没有退缩的余地。

    一旦李元吉继任了李渊的位置,被大唐的所有琐事拴住,也没办法再随心所欲的行事了。

    到时候别说是窥探西方了,就算是想要御驾亲征,也得跟满朝文武们都好几回心眼才能得偿所愿。

    所以大唐可以以后再窥探西方,但李元吉不行。

    李元吉必须在李渊还活着之前就定好调子,布置好大局,开好头。

    唯有如此,李元吉才不会被李渊给逼回去,被文武们给挟裹着,登上那个位置,锁在那个位置上。

    想到此处,李世民心里莫名的有点泛酸,也变得复杂了起来。

    他和李建成争着抢着要的位置,为此不惜伤害自己的血亲,可李元吉居然说不要就不要,为了达成目的,甚至谋划起了极其疯狂的窥探西方的计划。

    这让他想起了一句话。

    彼之蜜饯,吾之砒霜。

    人人向往的帝位,人人想要的帝位,在李元吉眼里不仅不是什么香饽饽,反而像是虎狼。

    有那么一瞬间,李世民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肤浅了,是不是胸无大志了。

    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会为了中原区区一隅的地方伤害自己的兄弟侄子、血肉至亲呢?

    不过,这个念头刚在李世民脑海中生出没多久就被他甩出去了。

    就是这中原一隅,已经是许多人渴求了一辈子也渴求不到的东西了,他又怎么能看轻它呢?

    遥想当年七十二路反王共同逐鹿,谁不是为了它?

    在七十二路反王逐鹿期间,死去了那么多人,不也是为了它?

    他如今都没得到它,居然敢看不上它,是不是有些狂妄,有些好高骛远了?

    zw443sx

第0936章 我高低也会给他磕一个

    李世民沉默着,在心中感慨了良久,突然开口道:“可是一只脚走路,终究没有两只脚走路稳当。你可以用突厥、吐蕃、吐谷浑人去帮你探明从西域进入西方的道路。

    那你让谁去帮你探明从蒙舍诏以西,以及从林邑以西进入西方的道路呢?

    你总不可能将希望寄托于蒙舍人和林邑人吧?”

    李世民口中的林邑人好理解,蒙舍人说的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南诏人,也就是后来的大理人。

    历史上的南诏国就是由蒙舍人所建立的。

    后世大理洱海中的南诏风情岛上的那一座宫殿,就是南诏国人建造的。

    现在他们还没有建立南诏,所以唐人都称呼他们为蒙舍人,称他们所聚集在一起的势力为蒙舍诏。

    李世民虽然没有明说,但他的意思已经表述的很明确了。

    那就是蒙舍人和林邑人不可靠,难堪大任。

    指望他们帮大唐去开拓通往西方的道路,还不如指望那些已经依附了大唐的百夷呢。

    这话虽说有些狂妄,也有些看不起人的意思。

    不过,现如今的大唐确实有这个资格。

    现如今的大唐,是这片大地上最强横的国家,也是这片大地上唯一的霸主,看其他势力,就像是在看在自家牧场外乱跑的野兽群一样。

    可以想狩猎谁就狩猎谁,想看不起谁就看不起谁。

    毕竟,你不能指望一个国力、军力,以及各方面实力比你强数十倍,乃至百倍的人把你当成同类看。

    “我知道蒙舍人和林邑人靠不住,所以我准备让其他人帮我们去开拓这两条道路。”

    李元吉坦言道。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谁?还有谁有这个能耐?”

    连当地土着都办不成的事,在大唐不亲自下场的情况下,李世民不认为还有谁能帮大唐办成这件事。

    李元吉笑道:“商贾……”

    李世民愣愣的瞪着眼道:“商贾?”

    你在跟我开玩笑吗?

    李世民满脸的不信。

    李元吉笑着继续道:“对,就是商贾。你可别小瞧了他们。如果说这天底下除了军队以外,还有什么人最适合开拓道路的话,那么一定是商贾。

    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会成为天底下最强悍的一群人,能办成许多人、许多势力,乃至许多国朝都办不成的事。”

    李世民几乎毫不犹豫的喊道:“这不可能!”

    李元吉笑道:“你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你不了解商贾,也是因为自吕不韦奇货可居以后,商贾一直遭受着打压,从没有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实力。

    如果你了解商贾,并且清楚的知道商贾能爆发出怎样的实力,那你就不这么说了。”

    李世民冷哼着道:“你也知道奇货可居的典故,那你就应该明白商贾坐大了以后有多大的祸患。我不是不了解商贾,也不是不知道商贾能爆发出怎样的实力。

    我是清楚的知道商贾坐大以后的害处。

    我奉劝你也记住商贾坐大以后的害处。

    你可千万别想着扶持商贾坐大,不然就是自取灭亡。

    我可不希望有一日,我大唐的皇帝也被人卖来卖去。”

    听到李世民这话,李元吉心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吕不韦真是害人不浅啊。

    就是因为有吕不韦这么一个祸害在,使得商人受了一千多年的苦。

    自汉起,一直到宋中,商贾们奉战必征,而且每次被征召以后,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儿,每逢大战,商贾还必须拿着兵刃冲在前面,充任炮灰。

    战败以后,需要有人承担责任的话,也是先斩商贾。

    与之有同等待遇的就是赘婿。

    这也是赘婿一直被看不起,一直受人欺压的原因。

    因为你一个随时随地都会丧命,随时随地都会被征召上战场的人,能活到老死的概率极低,所以人家欺负你,不怕你老了以后去报复。

    而且,人家同宗同族的人住在一起,一起欺负你一个外姓人,你想报复都做不到。

    所以,在古代,不仅商贾不好做,软饭也不好吃。

    李世民对商贾的看法这么大,这已经不是偏见了,而是数百年来已经形成的固有思维。

    不仅仅是他这么想,全大唐除商贾以外,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也这么想。

    所以想借商贾做事,在这个时代,只能做,不能说。

    “二哥说的是,我也不希望我大唐的皇帝被卖来卖去,所以我只想让商贾帮我们去开路,没想着扶持他们坐大。

    再说了,现在的商贾跟以前的商贾已经截然不同了。

    现在的商贾就是权贵手里敛财的恶犬。

    缰绳在权贵手里握着呢。

    就算是我给他们机会,他们也摆脱不了权贵的控制,更不可能坐大。”

    李元吉顺着李世民的话说道。

    如果去批判李世民的说法是错的,去帮商贾们正名,帮商贾们争取一个公平公正的待遇的话。

    那么无疑是在跟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对着干。

    这是不可取的。

    他现在只是想借着商贾做事,又不是他本身就是商贾,要为自己争取什么权益,所以没必要帮商贾说什么好话。

    李世民听到这话,面色冷峻的道:“权贵们跟商贾们沆瀣一气,更可恶,危害更大。”

    仅仅是单纯的权贵,或者单纯的商贾对统治者来说就已经是危害了。

    说权贵们和商贾们沆瀣一气,危害更大,也说得过去。

    但不能因为人家危害大,就不用人家啊。

    历史上还没听说过哪个朝代不用权贵,不用商贾的。

    “所以啊,我们得将他们引出去,让他们去祸祸别人,而不是将他们留在我大唐,让他们祸祸我大唐。”

    李元吉感慨着说。

    李世民冷哼道:“他们出去了,赚到了钱,还不是得回来。到时候他们手里的钱会更多,实力会更强,祸祸起大唐来,会更厉害。”

    李元吉摇着头笑道:“那你就错了,他们离开了我大唐以后,能支持着他们在外面站稳脚跟,在外面谋富贵的,只有我大唐。

    所以他们会坚定不移的站在我大唐一边,倾尽全力的支持我大唐。”

    让商贾们自己出去做生意,肯定会被各种针对,各种掠夺。

    但由大唐的大军带着他们出去做生意,那就是他们针对别人,掠夺别人了。

    孰轻孰重商贾们还是分得清的。

    哪种方式做起生意来更爽,商贾们也是清楚的。

    所以,出门在外,只要大唐的大军不全吃全占,商贾们是一定会坚定不移的站在大唐这一边,并且会在必要的时候,不遗余力的为大唐的大军提供各种帮助的。

    至于说在外面赚到了钱,回来祸祸大唐。

    有这个可能性,但更多的商贾会将外面的一切资源带回大唐,让大唐变得更强大,以方便他们的子孙后代继续跟着大唐的大军去做生意。

    毕竟,商贾们跟着大唐的大军去外面喝人血,一个个都喝的饱饱了,哪有闲心回到大唐,冒着大唐各种杀头的法律,祸祸大唐呢。

    而且,当他们见识到了外面的残酷以后,才会意识到一个安定祥和的大唐有多好,所以他们会竭力维护好他们心中这一片名叫大唐的净土的。

    只有极少数跟权贵们牵扯很深,甚至本身就是权贵的人,才会在外面赚了钱以后,回到大唐,利用这些钱来谋取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权柄,更多的话语权。

    也只有他们才会祸祸大唐,成为大唐的祸患。

    可这个祸患在李元吉看来是可以解决的。

    谁搞事情,把谁从大唐剥离出来,举族迁往域外就好了啊。

    喜欢地位、喜欢权柄、喜欢话语权,你在域外随便折腾,你就算在域外立国,哪都行。

    你要是能交纳一大笔的孝敬,年年上贡,大唐下旨册封你为国王,认可你的王国存在都行。

    “那要是在我大唐里面呢?他们不会这么坚定不移的站在我李氏这一边,倾尽一切支持我李氏吧?”

    李世民冷笑着问。

    李元吉失笑道:“我许他们在域外封疆,许他们在域外立国,他们哪还有闲心在我大唐里面搅风搅雨啊。

    如果还有人觊觎我李氏的基业,那我就将他们剥离出来,弄到距离中原有上万里之遥的地方。

    我不信他们在跋山涉水的经历了上万里之遥的迁移以后,还有余力能打回中原。”

    李世民愣了一下,撇撇嘴道:“那可说不准……”

    李元吉乐呵呵的

    笑了。

    真要是有那么一天,那他做梦也会笑醒。

    真要是有那么一天,李唐亡了又如何?

    有人要是能从中原外万里之遥的地方打回中原,在统一中原的沃土,那代表着他的脚步已经能触及到欧亚大陆上的许多地方了。

    他又岂会只觊觎一个中原。

    他会觊觎的更多。

    汉人能触及的地方也会更多,遍及的地方也会更多。

    到那个时候,他所追求的也就实现了,李唐即便是亡了,他也不会有任何遗憾。

    “真要有那么一天,真要有那么一个人,到时候他即便是将我从土里挖出来,我也会给他磕一个。”

    李元吉笑容灿烂的说。

第0937章 腹黑的李世民

    李世民错愕的瞪起眼,“你就没有半点上位者的自觉?”

    说完这话,李世民又气急败坏的跟着道:“那你多少也得顾及一下我李氏的颜面吧?”

    李元吉满不在乎的笑道:“真要有那么一天,我李氏的颜面还重要吗?”

    李世民吹胡子瞪眼的哼道:“那也得顾及!”

    李元吉也没有跟李世民强辩,顺从的点头道:“好好好,听你的!”

    在这种事情上强辩,又得不到任何好处,所以没必要坚持。

    李世民听到这话,神情才缓和了下来,冷哼了一声,双手抱在胸前,不说话了。

    李元吉也没有再追着跟李世民说话,而是继续看起了李世民所写的策略。

    李世民写的策略并不长,通读一遍的话,仅需要半个时辰,但是要理解其中的含义的话,却不是半个时辰就能做到的。

    因为李世民所写的策略中,只有行动的过程,没有行动的目的以及具体的细则。

    所以在不请李世民从旁解释的情况下,要理解李世民所写的每一步行动过程所需要达成的目的,以及这么做有什么深意,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李元吉一直到傍晚时分,才勉勉强强阅读、消化、吸收了李世民所写的一切。

    “二哥不愧是我大唐的枭雄啊,所谋所思,远超常人。”

    在消化吸收了李世民所写的策略以后,李元吉放下了手里厚厚的纸卷,由衷的感叹。

    李世民在纸上所写的三个阶段的策略,言之有物,布局巧妙,环环相扣,可以说是十分可行的谋国之策。

    这个谋国,可不仅仅是谋了大唐一国,而是将突厥、西突厥、吐蕃、吐谷浑、高句丽等所有大唐能接触到的国家也一并谋划了进去。

    在李世民的策略中,大唐最终会达成的目标是,成为这片大地上的霸主,然后以这片大地主宰的身份,率领着这片大地上的各个部族,由林邑、蒙舍诏、西域三个方向进入西方。

    其中由西域进入西方的是由他所统领的突厥、西突厥、吐蕃、吐谷浑、大贺氏军团。

    从蒙舍诏进入西方的是由李元吉所统领的大唐、蒙舍诏、百夷军团。

    从林邑进入西方的是由李建成所统领的大唐、高句丽、百济、新罗、林邑,乃至于倭国的军团。

    三大军团所汇聚的兵马数量超过了百万,仆从无数。

    其中大唐要投入的就有三十万兵力,大唐需要供养的也仅有自己的本部兵马。

    其他七十万兵马,由他们各自想办法供养自个儿,大唐只需要以不超过锻造价格三倍的价格给他们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应兵刃即可。

    可以说,李世民的策略就是一场豪夺,一场大唐对东方所有国家的豪夺,一场大唐带领着东方所有国家对西方的豪夺。

    如果李世民的策略最后成功了,上百万兵马全部安全的抵达了西方,那么西方将会成为东方所有统治者的乐园,任由东方所有的统治者劫掠。

    这个策略看似很疯狂,可实际上已经相当保守了。

    因为大唐从头到尾需要投入的兵力也只有三十万而已,而其他像是吐谷浑、高句丽、新罗、百济、林邑等小势力,需要全民参与到这一场战争中去。

    也仅有突厥、西突厥这种大势力,才能留下一部分人,继续在东亚这片大地上生活。

    为了避免这一部分人在西征的过程中捣乱,李世民还对这些人做了进一步的制约。

    那就是突厥、西突厥中,只有年龄不过十三的稚子,以及老弱妇孺可以留在突厥和西突厥在东亚的疆域上继续生活,其他人必须跟随着大军前往西方。

    虽说各方最后需要出动的兵力只有百万,可依照李世民的策略来看,各方最后需要投入的人手,百万恐怕拦不住,得千万说话。

    毕竟,光是突厥、西突厥的成年男丁就达到了数百万之巨。

    这些人都是要被驱赶着去西方的。

    其他各个势力更是被举国驱赶去西方。

    这些势力的丁口加起来,上千万都不一定拦得住。

    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大唐投入的并不多,其他势力投入的才多。

    “别奉承我,有什么想说的只管说,我不信你能全盘接受我的策略。”

    李世民没有被李元吉吹捧的飘飘然,而是冷哼着直接让李元吉说明策略中他不满意的地方。

    李元吉笑道:“那我可就说了……”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给了一个有话快说,有屁快放的眼神。

    李元吉接着道:“首先呢,从蒙舍诏入西方的这条策略可以排除。因为我们想让蒙舍诏对我们唯命是从的话,就得分派出一批兵马去征讨他们。

    而他们身处在千山万水之间,我们派去的兵马纵然是能将他们击溃,也不可能将他们尽数歼灭。

    所以他们即便是败于我们之手,依然有跟我们回旋的余地。

    他们纵然是臣服于我们,也不可能赌上一切跟我们去西方。

    其次,倭国身处在海外,以我大唐目前的造船技艺,很难造出足够的大船去远征倭国,所以想带上倭国所有人去西方,也不现实。”

    李世民皱眉道:“可我们所熟知的国朝当中,只有倭国人擅长远洋,没有倭国人协助,我们可难从林邑哪里打开局面。”

    李元吉哭笑不得的道:“可你在没办法将人家彻底征服的情况下,让人家拖家带口的去给我们做死士,也不现实啊。

    不说蒙舍诏和倭国了,就是即将被我们攥在手里的突厥,我们也很难将人家举族挟裹着去西方。”

    李世民不屑的道:“蒙舍诏、倭国,岂能跟突厥相提并论。”

    这倒不是李世民小逊蒙舍诏和倭国。

    而是蒙舍诏和倭国的实力就算加起来也不如突厥。

    李元吉摇摇头,失笑道:“话虽如此,可人家占据的地方好啊。一个在丛林深处,一个在大海深处。无论是哪一个,都不是我们轻易能够征服的。”

    蒙舍诏和倭国之所以能够一直长存下去,不是中原的王朝不给力,而是人家占据的地方好。

    他们要是没在丛林深处,没在大海深处的话,早就不知道被中原王朝给覆灭多少回了。

    所以,不是中原王朝不想剿灭这两个地方,也不是中原王朝没实力剿灭这两个地方,而是人家占据的地方真的是得天独厚,占据着绝佳的地利优势。

    李世民想拉着人家一起去西方,明显是看中了蒙舍人的钻林子的本事,看中了倭人航海的本事。

    可在大唐没办法轻易征服人家的情况下,你看中了人家的本事又能怎样?

    你拿不下人家,没办法将人家踩到脚底下蹂躏,人家就不可能对你唯命是从。

    “笑话,蒙舍诏只不过是占了毒虫勐兽的便宜,占了瘴气的便宜罢了。可毒虫勐兽也好,瘴气也罢,都不是不能解决的。

    昔日马援马伏波征讨西南,也没见被毒虫勐兽和瘴气所克。

    西南诸部还不是臣服在了大汉的脚下。

    倭国虽然身处在大海深处,可倭人能来我大唐,我唐人为何不能去倭国?

    倭人不是觊觎我大唐的文华,以及各种技艺吗?

    以前我大唐守着、藏着,不肯让他们学到高深的东西。

    现在我们自己打包好了,亲自给他们送过去,你说他们肯不肯要?”

    李世民冷哼着说。

    李元吉愣了愣,失笑道:“那他们肯定肯要啊。”

    白送上门的先进知识,谁不想要。

    就算得到了以后不珍惜,那也得得到再说。

    李世民继续道:“我们让他们锻造几条大船装这些文华,他们应该愿意吧?我们派遣上万的匠人去手把手的教他们学各种技艺,他们应该也愿意吧?”

    李元吉张了张嘴,不知道说啥好了。

    大唐豪爽的送上了史无前例的全家桶大礼包,倭人肯定愿意接受。

    他也大致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思。

    李世民口中的那上万的匠人,毫无疑问不会是真的匠人,他们肯定是大唐最精锐,并且最熟悉水战的水军。

    他们扮作匠人坐着倭人锻造的大船,在倭人的引领下去倭国。

    等到了倭国本土以后,他们就会摇身一变,化作最精锐的战事,将倭国从西推到东。

    以倭国如今的实力,一万大唐的精兵踏上了倭国本土,倭国根本没有办法抵抗。

    倭国最终的下场只有两种,要么被屠空,要么彻底的臣服。

    而从倭人的秉性看,倭人彻底臣服的可能性极大。

    毕竟,倭人有认强者做爸爸,喜欢匍匐在强者膝下的传统。

    只不过,要达成这一项成就,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是漫长的。

    首先,大唐得耗费大量的时间获取倭人的信任,让倭人真的以为大唐要送给他们豪华大礼包。

    其次,要对大唐的水军进行长期的操练,让他们熟悉在海上生活,熟悉在海上作战。

    再次,就是给倭人锻造大船的时间。

    要一口气送一大堆书,以及上万大唐精兵过去,再加上倭国的引路人,足足得造上百艘大船才行。

    而上百艘大船,以如今倭国的国力,恐怕得耗费很多年才能完成。

第0938章 世家为何被称之为世家?

    很多年以后,大唐说不定已经借助着突厥、吐蕃、吐谷浑人打通前往西方的道路,大唐自己也在林邑建设好了码头,开始从海上窥视西方了。

    到时候即便是征服了倭国,将倭人纳为了己用,倭人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所以李世民的这个谋划用来灭倭国可行,用来拉倭人一起去西方不可行。

    李元吉感慨道:“以倭人对我大唐文华和各种技艺的觊觎之心,肯定愿意。可想要达成二哥所说的这一切,需要耗费很长时间。

    二哥觉得我们有这么多时间吗?”

    李世民一脸深沉的皱起了眉头。

    思量了片刻以后,突然抬起头道:“所以要放弃蒙舍诏和倭国?”

    李元吉毫不犹豫的点头。

    不是他不想带他们玩,而是他们身处的地域将他们隔绝在了计划之外。

    他们是占尽了地利的优势,可这个优势有时候对他们而言也是劣势。

    比如现在整个东亚其他国家都要去西方发财,他们就去不了。

    “可是留他们在我大唐卧榻之侧,我心里有些膈应。”

    李世民有些不自在的说着。

    李元吉大致明白了李世民非要将高句丽、百济、新罗、蒙舍诏、林邑、倭国的人全都弄到西方去的原因。

    李世民这是要趁机将东亚绝大多数地方腾空,让大唐成为这片大地上唯一的话事人。

    让汉人成为这片大地上永远的主宰。

    如果这件事成了,大唐去西方的路能不能打通,能不能有所建树,都不重要。

    因为大唐已经趁机清除了一切能对大唐形成威胁的势力。

    大唐可以在这片大地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再也不用担心被外部势力所影响。

    由此可见,李世民在制定策略的时候,根本就没指望过大唐能进入西方,并且在西方发现富饶之地。

    他只是将进入西方的事情,当成了一个可以纯化这片土地,让汉人成为这片大地上唯一的主宰的机会而已。

    从一个汉人,以及一个帝王的角度看。

    李世民这么做,已经合格的不能再合格了。

    但从一个后世人的角度看,李世民还是有点小家子气了,还惦记着这一亩三分地。

    世界那么大,中原文化以及实力又处在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时候不走出去看看,不奉行‘我看见,我征服’之道,简直就是浪费。

    虽说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还达不到征服全球,统治全球的地步。

    可走出去看看,跟不走出去,完全是两码事。

    历史上,历朝历代就是因为走出去的少,没好好了解世界,总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夜郎自大,最后才遭到了毒打。

    如今有机会,也有实力走出去,为什么不走出去?

    人家十字军在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也可以发起席卷大半个大陆的远征。

    大唐为什么不行呢?

    十字军靠的是自己,大唐不仅可以靠自己,还能拉着突厥人、吐蕃人、吐谷浑人一起去,为什么不试试呢?

    黄金家族在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所达成的成就,大唐也可以试试。

    即便是最后功败垂成,达不成最佳的目标,等到以后异国他乡的人议论起了这个东方古国,也会说这是一个强大、蛮横、不可战胜的古国,而不是一个神秘、守旧、落后的古国。

    汉成其魂,唐当壮其嵴梁!

    “你要是觉得他们膈应,那你就好好的培养青雀,让青雀以后代替你去收拾他们就是咯。”

    李元吉不以为然的说道。

    只是一个倭国,一个蒙舍诏而已。

    当大唐放眼世界的时候,这两个势力根本就不算什么。

    他们没闲暇动手去清理这两个势力,但他们的后人可以帮他们做。

    从历史上看,大唐的皇家教育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

    成功之处就在于,前两代的帝王培养出了不少的雏龙,这些雏龙每一个都有担当大任的能耐。

    失败之处就在于,前两代帝王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感情,使得雏龙们杀来杀去,最后能剩下的只有一条。

    所以说,李渊和李世民培养出来的孩子,在能力方面是没什么问题的。

    只要运用得当,一个比一个能干。

    像是李泰李青雀,不仅才华横溢,还工于心计,跟当时身负大义的李承乾斗的有来有回的。

    让他继承李世民的策略,专心去对付倭国,想来倭国也很难在他手上存留下来。

    “你肯让泰儿留在大唐?”

    李世民惊愕的瞪起眼问。

    李泰可是他的嫡次子,还是卫王一脉的嫡长子,有资格谋夺大位的。

    李元吉笑眯眯的道:“我没说让他留在大唐,我只是准许他继承你的策略,去谋划倭国。”

    李世民神情一暗,“你不将他留在大唐,他拿什么去谋划倭国?”

    没有了大唐的支持,李泰自己一个人搜集各类书籍,搜集百工技艺,并且将其送给倭人的话,是会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的。

    如果再操练水军,在水军中挑选合格的勐士的话,那朝堂上的文武也容不下他。

    毕竟,他的身份太敏感了。

    “我会让承德助他一臂之力的。”

    李元吉笑道。

    李世民冷哼道:“你确定承德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以后会听你的。”

    李元吉澹然一笑,轻飘飘的道:“我想,现在,乃至以后的大唐,还没人会不听我的。”

    这话李世民没办法接,只能重重的又哼了一声。

    李元吉敲了敲放在桉几上的策略,继续道:“好了,我们接着说你的策略。你策略中的蒙舍诏、倭国、高句丽、百济、新罗,必须排除在外。

    林邑倒是可以纳入其中,但你的策略却必须改动。

    我们不能徐徐图之,我们必须在击溃了突厥以后,就打开林邑的门户。

    如此一来,在我们驱使突厥人窥视西方的时候,才能让在林邑的人也跟着一起窥视西方。

    待到我们彻底击溃突厥的时候,我会给冯盎传令,让他领兵去征讨林邑。

    你也给长孙无忌去一封信,让他别祸祸那些蛮人了,尽快组织起当地的犯官,借着那些犯官的家卷,配合当地的州府,组建出一支兵马来。

    等到冯盎率军西进的时候,他也带人跟上去。”

    李世民眉头瞬间拧成了一团,“怎么高句丽、新罗、百济也被排除在外了?还有,你是想让长孙无忌来制衡冯盎?可冯盎在交州已经根深蒂固,长孙无忌仅凭着一些犯官,以及犯官的家卷能制衡的了他?”

    李元吉解释道:“我们西进的时候,不可能将新卒投入到战场上,也不可能把老卒用到死。所以我们必须留下几处地方,给新卒们练手。

    原本我想留下突厥残部给新卒练手的。

    可如今计划有变,就只能拿大贺氏、高句丽、百济、新罗来给新卒练手了。

    至于说是让长孙无忌去制衡冯盎,也是权宜之计。

    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让长孙无忌真的制衡冯盎,而是让他跟着冯盎,让冯盎有所忌惮。

    毕竟,以冯氏在交州的根基,除非我们亲率大军过去,不然谁去了也制衡不了他。”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道:“那要是冯盎在交州彻底坐大,并且想独吞林邑呢?”

    李元吉澹然笑道:“那不用我们出手,朝中的权贵和世家豪门就会想方设法的折腾死他。”

    冯盎如今已经成了为大唐许多权贵,以及许多世家豪门敛财的白手套了。

    他要是好好的做这个白手套,权贵们也好,世家豪门也罢,都会将他高高的捧起来。

    可他要是想翻身做主人,要权贵们、世家豪门看他的脸色过日子,那权贵们和世家豪门就一定会弄死他。

    权贵们和世家豪门一旦联合起来针对某个人,就等于是整个大唐在针对某个人。

    即便是大唐的皇帝都得避其锋芒,更别提冯盎了。

    “可你如今在挑唆世家豪门疯狂的内斗,你确定他们到时候还有弄死冯盎的实力?”

    李世民不相信的问道。

    李元吉沉默了一下,感叹道:“我挑唆世家豪门内斗,充其量只能毁掉他们能看得见的根基,却毁不掉他们看不见的根基。

    所以他们即便是失去了浮财,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了,依然极具威胁,依然不是冯盎能抗衡的。”

    世家豪门的根基可不仅仅是那些看得见的高门大户、田产、奴仆、浮财,还有看不见的文化、人脉、乡望。

    门户没有了、田产没有了、奴仆没有了、浮财没有了,只要文化、人脉、乡望在,这些都可以重聚。

    毕竟,大唐没文化的凡人实在是太多了,掌握着文化的名流,即便是一贫如洗,依然能快速的聚拢起财富。

    所以人家千金散去,依然能还复,不是普通的百姓能比的。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在清理那些世家豪门,可那些人在被清理了以后,又会以世家豪门的姿态重新出现在人前的原因所在。

    人家所掌握,所追求的是富贵的根源。

    普通人掌握和追求的仅仅是富贵而已。

    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所以想要彻底的摧毁世家豪门的根基,只有让普通人掌握了富贵的根源,开始追求富贵的根源才行。

    而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文化。

    所以在百姓们没有追求到文化,没有掌握文化之前,世家豪门就亡不了,世家豪门的根基也摧毁不了。

    赵郡李氏和荥阳郑氏虽然被覆灭了,族人大多也被清理了,可残存的族人已经找到立足的地方了,并且已经开始重新聚拢一切了。

    百十年后,或许赵郡李氏和荥阳郑氏已经被人遗忘了,可新的李氏和郑氏将会重新崛起。

    这就是世家豪门的可怕之处。

    这也是连坐法从诛五户发展到诛十族的重要原因。

    唯有诛十族这种残酷到不能再残酷的刑罚,才能将一个世家豪门彻底的斩草除根。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4364/ 第一时间欣赏满唐红最新章节! 作者:圣诞稻草人所写的《满唐红》为转载作品,满唐红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满唐红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满唐红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满唐红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满唐红介绍:
我看到唐高祖李渊在太极宫内犹抱琵琶半遮面,我看到万王之王李世民在两仪殿内被骂的像个龟孙,我看到隐太子李建成为了争皇位急的跳脚,我看到平阳公主李秀宁巾帼不让须眉,我看到罗士信勇冠三军,我看到秦叔宝技压群雄,我看到尉迟恭百分百空手夺马槊……
我看到了大唐所有的弄潮儿,他们也看到了我,还得听我的。
您问我是谁?
那您得看书,可劲儿看,看完记得收藏、投票、评论……打赏(嘿嘿嘿)。满唐红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满唐红,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满唐红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