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穿越梦想田园TXT下载穿越梦想田园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穿越梦想田园全文阅读

作者:初生的芦苇     穿越梦想田园txt下载     穿越梦想田园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八十一章 育苗

    李氏拿出几条布巾子递给众人,几人接过,纷纷走到湖边,就着温凉的湖水洗了一下手脸。

    秦怡然用打湿的布巾子蒙住了脸,满足的长舒一口气,这才觉得舒服多了,之前流汗加上草木的灰屑,脸上一阵阵的刺痒。

    李氏找了一处十分平坦的草地,把吃食篓子拿过去,把里面的吃食一一拿出来分给众人。见秦怡然还在水边,忙招呼道:“大丫,快过来吃饭。”

    “来了。”秦怡然应一声,伸手拿下盖在脸上的布巾子,重新洗过一遍,便把它挂到脖子上。

    李氏递给她一个夹着猪肉豆豉的馒头,又递给她一个剥好的茶叶蛋,秦怡然伸手接过,触手温热,她疑惑地问道:“娘放在哪里带来的,这馒头和鸡蛋咋到现在还是热的。”

    李氏笑着道:“还就跟往常一样装在篮子里面的,这不,来的时候就顺手放在那泉眼的石头上,这才到现在都还有些热乎乎的。”

    “那敢情好,以后咱在这山谷里面做活计,带来的吃食就直接放在温泉的泉眼上,等到咱吃得时候就跟温在锅里的一个样。”赵振兴也觉得这个无意中发现的法子非常好。

    等到众人吃完饭,赵振兴就提议在这边歇上一会儿,“这会儿太阳正是晒得时候,那里面又有汤泉子,我倒还好,可别把你们娘几个给热坏了。”

    李氏本来还想着让几个孩子在这边歇上一会儿,她跟赵振兴一道先去,哪知两小家伙吃饱了,这会儿被太阳一晒,都有些昏昏欲睡起来,没法,她只得两个孩子靠着自己歇个晌。

    差不多歇了半个时辰,赵振兴这才站起身,李氏几人也站起身,就是两个小的也被她轻轻唤醒。

    等到下午太阳快落山,他们几人竟然把这块两亩多的地方整了一多半出来,赵振兴显然很是满意,他笑着道:“天色也不早了,咱们今天就到这儿了,明儿再有个大半天我看也就差不多能把这块地全整出来了。”

    李氏看着石子砂土掺半的土地,有些担忧的道:“孩子他爹,这地上能种出辣椒吗?”

    赵振兴伸手抓了一把,慢慢摩挲着手指任由那细细的砂土从指缝里落到地面,“你别看着黑土不起眼,我看却是肥的很,等到把这上面的灌木都清干净,到时我再用耙子把这块地整上几遍,把这些石头啥的剔到一边去,再施上一遍肥,这土地已经不亚于咱家种庄稼的那几亩地了。”

    李氏点头,庄稼地的事赵振兴比她精通,他说这是好地那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秦怡然和陈黑丫两人又去照看了一下她的豆瓣坛子。

    这边书哥儿却是用渔网捞了两条鱼上来,众人把东西一一规整好,便径直出了山谷。

    等到第二天晌午,几人把这块地才全部整了出来,赵振兴仔细丈量了每个方向的尺寸,用炭笔一一记录下来,把搭建温棚需要多少材料也核算出来。

    李氏已经拿着今天带来的铁锹和耙子之类的农具,打算开始先把地整上一遍。

    赵振兴看了看天色道:“孩子他娘,这边稍微整一下就行,等我明儿回来再整,你等会儿就带着孩子先回去吧。我先去秦大叔那边把搭温棚的竹子订下来。”

    “没事儿,让孩子们歇会儿,我把这地好好整一遍,明儿你也好侍弄。”李氏见他如此说,有些心疼。

    虽说家里这些天比以前宽裕多了,但是同样事情也多了,特别是赵振兴的活计,外面的事离不开他,家里地里的活计他还要起早贪黑的抢着帮忙干上一些。

    就算现在吃食比以前好上不少,他仍然瘦了一圈,好在气色和精神都很好。赵振兴好似能从她眼里看出她心里的想法般,朝她微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转身就穿过林子,直接去了青竹村。

    这边几个孩子没注意到这夫妻俩的之间的眉目传情,正忙着把地上的一些大小石块帮着搬到边上,就连棋哥儿和二丫两人也帮着捡一些小点儿的石头。

    秦怡然跟几人道:“都放到四周,不要堆在哪一处,留着后面压油布用。”

    几人一直忙活到天色有些昏暗,李氏带着几个孩子才把这块地整了一遍,她招呼几个孩子:“走,咱们回去吧。”

    等回到了赵家,院子里面竟没有人,李氏疑惑道:“你爹咋还没回来?”

    话音刚落地,那边赵振兴就挑着担子从后院过来,李氏见他担着副水桶,“你这是去后院浇蒜了?”

    赵振兴笑着把水桶收起来,“南坡那边种的大蒜我昨晚上又浇过一遍水了,屋后的我刚刚也浇上了一遍,大蒜地里的事这两天就可以丢开手了。”

    “成,那咱这两天就是把那地里整出来就成。”李氏一边说一边已是进了灶间忙活晚饭,赵振兴招呼一声,就出了门,他还要去张家租骡马车明天一早去县城送辣酱。

    次日一早送走了赵振兴,李氏带着几个孩子继续收拾山谷的地。

    一直忙活了三天,山谷里的那片地,才算是收拾出来了,赵振兴已经把秦家送来的竹子和从县城买回来的油布统统运进了山谷。

    这天见地里的肥也施下去了,地也整成一垄一垄的,赵振兴就提议道:“咱们明儿就开始建大棚吧。”

    几人都没有异议,秦怡然道:“这块地的辣椒种子我也泡上了,明儿娘帮着先育苗吧。”

    “成,咱也没种过,先试着来吧。”李氏笑着道。

    等到第二日,赵振兴带着书哥儿和陈黒丫两人就开始把温棚的架子用竹子搭建起来。

    李氏则带着秦怡然挑了一块光照最好的地,开始给辣椒育苗。

    “这辣椒籽我看了跟那些黄瓜,茄子之类的也差不多,咱就照着那样的来,想来也差不到哪儿去。”李氏一边跟赵振兴说一边把辟出来了的一片苗圃又用细耙子重新整了一遍。

    赵振兴把书哥儿递来的竹子跟手上的一根用绳子牢牢地扎紧,看了一眼李氏,笑着道:“就咱家那些黄瓜和茄子,我看也没花上咱这一半的心思。”

    (天津)

第一百八十二章 搭建

    他转身接过陈黒丫已经绑好的另外一根,把两边牢牢地系在一起,嘱咐书哥儿道:“扶好了,小心竹子上的刺不要划到手。”

    秦怡然把泡了已经膨胀了一圈的辣椒籽小心的用竹片一一拨到李氏平整好的苗圃上。

    直忙活到太阳快下山,李氏才把这块十几平米的苗圃全部种上了辣椒种子,秦怡然看着还剩下几十粒种子,就挑了那稍微有些稀得地方补了进去。

    李氏拿来一个筛子,上面装了一些积了肥的沙土,她用筛子沿着整个苗圃,细细的筛了一遍,直至整个苗圃上都覆盖了一层细细的沙土才作罢。

    李氏微微直了直腰,跟秦怡然道:“成了,再浇上水,我看就差不多。”

    秦怡然拎起一个小水桶,拿了一个水瓢,舀了水把整个苗圃都浇了一遍,“娘,等会儿咱也把这上面用油布蒙了,看看能不能快些出芽。”这边虽是靠着泉眼,但这泉眼毕竟没有凿开,这会儿太阳快下山了,这边的气温多少也会降下去了一些。

    李氏想了想也点点头,“行,我看咱这个就直接用几根竹子挑了,上面盖上油布就成,白天还是要揭开晒晒太阳才是。”

    李氏说着,已经拿着周围散落的竹子和绳子,把几根竹子的一端绑扎起来,成一个大伞的骨架般,撑在苗圃的上方,秦怡然忙帮着牵着油布,两人合力把油布盖到竹架上,两人又拿了几块石头,压在油布的边角。

    那边赵振兴他们经过一天的忙碌,三个人也才搭了一个十几米长,三米宽,一人多高的棚架子。

    赵振兴见李氏她们已经都收拾好了,再看看自己这边的已经立起来的一个棚架子,满意的笑道:“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吧,咱们明天再来。”说完,就招呼还在一旁忙活的书哥儿和陈黒丫停手。

    秦怡然这边东西都收拾妥当了,她这才有时间仔细打量了赵振兴他们搭得棚子,除了还没上油布,好像跟前世见过的没什么区别,她看着地上还有一堆被掰成拱形的竹子,问赵振兴道:“秦大爷就没问爹用这些竹子做什么?”

    赵振兴笑着道:“我直接跟他说的,要搭几个棚子,将来用来育果木苗,他就没多问,特意给我挑的这些竹子,韧劲大,又结实,保管的好说是能用上三五年。”

    秦怡然点头,这些竹子个顶个的足有她手臂粗细,看着搭起来架子也牢固的很。

    赵家一直忙到霜降,才搭好了十几个棚架子,这期间赵振兴又送了两趟辣酱去了仙客来,等到这棚架子全部搭好,那边苗圃的辣椒苗经过这些天的细心照料,已经有了两寸高。

    而且由于肥力施得足,这些天又及时掀棚盖棚,辣椒苗长得很是健壮,叶片绿油油的,秦怡然伸手触了触,摸了摸叶片,有种肉肉的厚重感,她忍不住就扬起嘴角。

    那边李氏也很是高兴,这些天的辛苦总算没白费,看着眼前在阳光照射下长势喜人的辣椒苗,她跟赵振兴道:“这辣椒苗我看再过上几天怕是就能移苗了,再长下去就有些挤了。”

    赵振兴把手边最后一个棚架子支撑杆用力埋到地里,把旁边的土踩紧实,这才松开手,起身道:“行,咱们回去先把地瓜刨回来,到时后齐力移苗。”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这天也晴了个把月了,咱们抓紧把地瓜收回来,最好能把苗移好再下场雨就好了。”

    这边的活计暂时已经告一段落,赵振兴就把家伙什都收拾好,一行人出了山谷,等到进了院子,李氏看着晒在院子里的几溜白菜道:“这白菜再晒上两个日头,也就能收到地窖里了。”

    赵振兴放下板车,拿了耙子麻袋等物,跟李氏道:“今儿这下晌你就不要去地里了,我带着书哥儿他们一道去。”

    李氏这两天身上有些不爽利,见赵振兴如此说,微有些红了脸,道:“恩,棋哥儿和二丫就留在家里吧,我正好把后院大蒜地的草清一清。”

    赵振兴点头,拉着板车就出了门,秦怡然、书哥儿和陈黒丫又一道跟着出了门。

    这时候大部分人家的地瓜基本已经收回去了,赵家今年因为温棚的事儿,已经耽搁下来了,好在最近天气好,不然骤然降温,地瓜怕是要冻坏在地里了。

    三个孩子跟在板车后面,渐渐就说起这两天跟着赵振兴学的三字经来,“……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一旁的书哥儿又开始小声的默背了起来。

    秦怡然忍着笑,拉着陈黒丫问她昨天教她的几句可是会背了,陈黒丫难掩羡慕的看了书哥儿一眼,才有些嗫嚅的道:“我只记得前两句,后面的两句却是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大丫姐,你说我是不是太笨了些?”

    秦怡然忙拉着她的手安慰道:“哪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看你练武就特别有天分,你看我和我哥这些天就跟着你练了一套养生拳,还三天两头就要被你纠正动作。”

    见陈黒丫脸上露出笑,她看了身旁的书哥儿一眼,不过短短十几天的功夫,书哥儿已经把三字经学了一半,虽说赵振兴并没有给他讲解,只是叫他诵读,但是他的勤奋和聪慧也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除了每天晚上必练的大字外,只要得闲,书哥儿就在不停的背诵,有时候干活的时候,秦怡然都能听到他小声的默念声,李氏见他如此除了每天在饭食上更加用心外,也有些担心他这副小书呆子的模样,只有赵振兴时常目露期许的看着书哥儿,笑着安慰李氏。

    秦怡然又小声问陈黒丫,“还记得哪两句?”

    陈黒丫也小声道:“首…首孝弟,次见闻……”

    秦怡然等了一会儿,见她没有下文,知道后面的她是记不住了,便小声背诵起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陈黒丫点着小脑袋,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看着秦怡然,“对,就是这句,我昨晚上回去怎么想就是想不起来。”

    秦怡然笑着让她背了几遍,又让她从头开始把学过的都背了一遍。

    (天津)

第一百八十三章 帮忙

    不知不觉间,赵振兴已经带着他们到了赵家的地瓜地。

    赵家的这块地是块一亩三分的地,因为几个孩子都爱吃,就全部种的地瓜。

    秦怡然见除了筋藤还带了些绿色,叶子要么已经枯黄要么就已经干瘪,这地瓜是完全长成熟了,地瓜垄上已经布满了被地瓜撑裂的缝隙。

    赵振兴上前,就着最边上的一条垄,拽起地上藤蔓用力一扯,随着他的力道,藤蔓剥离了地面的同时,还带上了不少的地瓜也露出了地面,赵振兴看着挂在藤蔓上一些地瓜笑道:“最近这天儿晴,把这个地都晒透了,咱这地又是沙地,今儿这地瓜刨起来要省力多了。”

    说完,伸手在一处大缝隙处,用手拨了拨,就拔出两个足有半尺长的地瓜来,赵振兴用手掂了掂,“今年地瓜长得好,这怕不得有三四斤。”

    三个孩子都围上前,有些兴奋地沿着缝隙也拔出几个地瓜来。

    秦怡然看着手上的两个地瓜,紫红色的皮,从断口处能看到黄色的瓤,好似已经能闻到地瓜那甜丝丝的味道。

    陈黒丫力气大,主动揽了扯藤蔓的活计,赵振兴负责用耙子刨,秦怡然和书哥儿分站地瓜垄的两边往篮子里面捡。

    这边众人正一阵忙活,隔壁地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人,正跟招呼赵振兴,“大郎,今儿才收地瓜哪?”

    赵振兴听到声音,也抬起头,跟隔壁地里的一老汉招呼道:“昌根叔,你这是忙活啥呢?”

    那老汉黝黑的脸上已经布满了褶子,他笑着指了指地里,“前几天小宝他爹他们来帮着收了这片地瓜地,我看着这地里还落了不老少,这不,来拾掇拾掇,不然过上两天就全要冻坏了。”

    秦怡然见他约莫五六十岁的模样,略有些佝偻的背上背了个半人高的大篓子,双手布满了老茧,指节粗大的手上这会儿正捡了几个小地瓜,见到几个孩子跟他招呼,笑着咧开了嘴,露出已经豁了几口牙的牙床来。

    赵振兴一边刨一边跟他闲聊了几句,从这昌根叔的老汉话里,不时的就能听到他的孙子,张小宝的名字。

    一旁的书哥儿一边捡着地瓜,一边小嘴还在无声嚅动着。秦怡然笑着看他一眼,见他毫无所觉,回头看了他捡的那半边垄,干干净净一个地瓜都没有遗漏,看来他虽是一心二用,活计却是一点没拉下。

    等到太阳完全落山,晚霞映衬着半边天成火红色,他们这条垄正好也被赵振兴刨到了地头。

    那边陈黒丫也过来了,几人围着很快就把这条垄的地瓜捡干净。

    这时天色已经渐渐昏暗下来,他们今天几人齐力,这块地差不多已经刨了三分之一。

    赵振兴看了剩下未刨的地道:“明儿再有一天,应该就能把这块地收完了。”

    那边的昌根叔也背着篓子从地里出来,那背影映衬着昏暗的天色,好似已经弯成了虾状。

    赵振兴几不可查的暗叹一口气,招呼道:“昌根叔,等会儿跟我们一道回吧。我们这车上还有空,正好帮你把这篓子一道捎回去。”

    秦怡然看着板车上已经倒满了一车厢的地瓜,他们这边还有满满的四个篓子没装上车,看不出他们哪里有空位。

    不过赵振兴如此说,想来应该是想帮这昌根叔一把,也没出声反对。

    那昌根叔也看了一眼他们的板车,再看看他们地里的篓子,笑着道:“不用了,你们也不好装,我慢慢走回去就是了。”脚步却是比之前又慢了些。

    赵振兴见他这副神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笑着道:“你等会儿。”说完,已经带着几个孩子把篓子背到了板车这边。

    他拿了一些藤蔓塞在车壁两侧,勉强把车壁加高一点点,把其中一个篓子里的地瓜倒到板车上,把空篓子递给书哥儿,示意他背上。

    他又把另外三个篓子直接放在地瓜上,看了下前面刚好还能放的一个篓子,便跟那昌根叔笑道:“好了,你也不要客气,刚好能装一个篓子,再多那是真装不下了。”

    那昌根叔又是感激又是高兴,把自己的篓子放到了板车上,“大郎,你这人实诚,就跟你爹一样,爱帮人,不糊弄人……”

    一路上就听着那昌根叔跟赵振兴说了赵老爷子一路的好话,使得秦怡然对这从未谋面的爷爷更加好奇起来。

    好在这一路倒是平坦,几人跟在车边,一手扶着篓子一手帮着推车。

    等到了赵家院子外,外面已经擦黑,“今儿真是麻烦了,改天带着孩子们来家坐坐。”那昌根叔道过谢才背上自己的篓子家去了。

    赵振兴也没坚持送,他家就跟赵家隔着两个院子,想来没什么问题。

    李氏那边已经做好晚饭,见几人才回来,忙上前帮着从板车上把地瓜卸下来,“今儿咋这么晚?咋收了这老些?”李氏问赵振兴。

    赵振兴一边把篓子从车上卸下来,一边道:“刚好就着这一垄刨到头了。”

    “轻点儿,磕破了皮可就不能放了。”李氏嘱咐几个孩子,等到把今儿收回来的地瓜都卸到院子里,摊了薄薄的一层。

    李氏就招呼几人洗手进屋吃晚饭,

    等到吃过饭,秦怡然看着放在灶房里的小半篓子破损的地瓜跟李氏道:“娘,明儿早上煮点地瓜粥呗。”

    “成,我明早上煮上一些。”李氏一边洗碗一边应承。

    “今年这地瓜好收拾,地里太干了,收了一下午,就这点破的。”赵振兴也靠坐在炕上,刚刚拉了那一板车红薯,差不多有上千斤,就是有着几个孩子帮忙推着,他也有些累着了。

    秦怡然看他正用手缓缓的揉着左腿,就知道他的腿这会儿怕是又有些疼,本有心说他两句,但是想到那昌根叔已经佝偻的背,这责备的话就有些说不出口。

    她转而想起,自家以后的活计只会是越来越多,田地也会越来越多,加上赵振兴现在三五天就要去一趟县城,是不是也该买辆骡车回来了?这样以后家里要运个东西或是去哪里也方便些。

    想到这里,她心里虽是不怪赵振兴了,但是他这样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她决定还是小小的为难他一下,她就故意问赵振兴,“爹,你可是腿又疼了?”

    (天津)

第一百八十四章 骡车

    赵振兴的手一顿,才缓缓的收了回去,笑着看了秦怡然一眼,“没事儿,就是有点儿酸。”

    那边李氏听了这话,一边忙快步走过来,一边把手快速的在围裙上擦了两把,有些担忧的看着赵振兴的腿道:“孩子他爹,你可别硬撑着,要是觉得哪儿不舒坦,咱还是请周郎中帮着看一看。”

    赵振兴有些无奈,笑着跟李氏道:“我是真没事儿,就刚刚拉车腿有些吃力,有点发酸罢了。”

    见李氏还有些不放心,赵振兴给秦怡然使了一个眼色。

    秦怡然才佯装咳嗽一声,她似笑非笑的看了赵振兴一眼,“娘,我看给咱爹打盆热水泡泡脚,解解乏,应该就没事儿了。”说到这里话锋一转,“要是明儿还不舒服,就请周郎中帮着再看看。”

    赵振兴被她这样也搞得有些无可奈何,只得跟李氏道:“就听大丫的。”

    秦怡然见李氏转身就去打热水,见赵振兴有些无奈的眼神,也不以为意,这才提议道:“爹,咱家是不是也得买个骡车啥的?你看,今儿要是有辆骡车,爹也不至于这般辛苦,这往后每隔几天就要跑上一趟县城,每次都跟别家租借骡车也有些不方便。”

    书哥儿第一个赞成,“我觉得大丫说的对,这往后咱家的活计只会越来越多,爹到时候去哪里有辆骡车也方便些。”

    一向节俭的李氏这次也一反常态的大力支持,她把装了热水的木盆放到靠着炕的地上,示意赵振兴脱了鞋袜,“这骡车咱家得买,别提咱现在离不开这骡车,就咱这开春马上就要种果木了,到时候这用骡车的地方就更多了,有了骡车你爹这腿也省上不少力气。”

    赵振兴一句话还没来得及说,就见着他们娘几个把这事儿敲定了,一旁的棋哥儿更是猴到他身上,一叠声,“买买买……”

    赵振兴只觉得自己的心,犹如此刻被泡在热水里的双脚一样,那种被家人打从心里关爱的感觉,让他浑身都暖和起来,好似充满了力量。再也感觉不到双腿的疼痛,他看着围着自己的妻儿,满腔的柔情似乎都要满的溢出来。

    他一把把小儿子抱在怀里,逗得小家伙一个劲儿的笑,赵振兴也不由得跟着笑起来,他朗声道:“成,不过这事儿得等你们谭大伯回来,这些骡马牲口上的事儿,他比较精通,到时候就让他帮我们家买辆骡车。”

    几人听了都不由的高兴起来,秦怡然更是笑得一双大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买辆骡车不过只要几十两银子,现在她手里已经有了三百多两银子,而且随着家里辣酱的不断卖出,家里的银钱会越来越多,他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的。

    第二天,有了李氏的加入,约莫下午三四点的模样,他们就把所有的地瓜收了回来,看着摊了满院子的地瓜,秦怡然再看到单独放在一边,一些有破损的地瓜。

    这些都是打算这几天就要先吃掉的,秦怡然就想到了前世吃过的地瓜干,后来她随着爸妈进了城,姥姥还在世的时候,每年冬天都会寄过来一大包晒干的地瓜干。

    她跟李氏提议道,“娘,咱们趁着天气好,做些地瓜干出来吧。”

    李氏以前也给孩子们做过,这晒好了到冬天也是个零嘴儿,便点头道,“成,正好这辣椒苗还要等上一两天,娘明儿就来做。”说到这里,李氏便带着几个孩子,把那些细小的全部挑了出来,“这些就不放到地窖里,都留着做地瓜干吧。”

    几人一通忙活,足足挑了一小堆地瓜出来,李氏一边把挑出来的地瓜洗净,一边道:“你谭伯娘他们也没有这些,咱自家做得干净,到时候给他们送一些。”

    赵振兴帮着把装着洗好红薯的笸箩一一端到一旁沥干水,“我上次去仙客来,周掌柜还问我,咱家还有没有我们送他的野鸡蛋,他想跟我们买一些。”

    秦怡然有些可惜的道:“这几次捡到的野鸡蛋已经越来越少了,除了送了给谭伯娘的,咱家总共也不过攒了几十个,还是留着自家吃吧。”

    想到家里还有腌好的十几坛咸鸭蛋,“要不,爹这次带几个咸鸭蛋给周掌柜尝尝,我们可是腌了好几种口味,不过,这也要提前跟周掌柜说好了,咱这鸭蛋也是限量供应。这些日子捡的野鸭蛋也没前些日子多了,估计再过段时间,这野鸡和野鸭都会停蛋了,到时候咱们可是没法供货的。”

    说到这里,她就问一旁的李氏,“娘,明年咱们可以买点小鸡小鸭的养到山谷里面吗?”

    李氏把手上一篮子的红薯洗刷干净,递给一旁的书哥儿,“咱明年春上看看,要不请你们菊花婶子帮着抱几窝小鸡,就是这小鸭咱这地儿还真没什么人来卖的,我看看到时候能不能捡到种蛋,要不也让那抱窝的鸡试试?”

    他们这地儿的河少,养鸭的人家那更是没有,平时赶集也没见着有那卖小鸭崽的,看来只得自家想办法孵一些出来。

    秦怡然听到李氏如此说,便提议道:“娘,那到时候咱们捡回来的蛋,你都帮着挑一下,是种蛋的咱就留着给鸡抱窝试试呗。”

    李氏点头,“行,回头我跟你菊花婶子说说,等明年春上就帮咱们抱几窝试试。”

    李氏把所有留着做地瓜干的地瓜全部洗了出来,才带着秦怡然一道张罗晚饭。

    等到众人吃完,赵振兴就提议,“我明儿再去看看辣椒苗,要是可以移了,咱这两天就先把这辣椒苗栽下去,过两天我又得送货到县城了。”

    秦怡然跟着道:“我明儿也跟爹一道去看看吧。”

    话音落下,书哥儿也要求跟着一道去,李氏笑着道:“你们俩就跟着一道去,我明儿先把地瓜蒸出来,辣椒苗要移,到时候我再过去。”

    次日一早,赵振兴带着两人直接去了山谷,眼见着辣椒苗又比前两日长高了些。

    赵振兴伸手在辣椒之间来回了两下,跟一旁的秦怡然道:“这辣椒苗得移了,不然太密了得蹿个儿,后面的枝丫就少了,挂果也不会太多。”

    (天津)

第一百八十五章 移苗

    想到这儿,他想起家里之前种的茄子,黄瓜之类的,李氏都会把头打掉之后再由它多分枝丫,也好多结果。

    他就跟已经走到苗圃对面查看辣椒苗的秦怡然商量道:“之前咱家种了茄子、黄瓜之类的,你娘都要打了头,也不知道这辣椒是不是也得这样,才能多结果?”

    这农事上的事情,秦怡然却是一知半解,只得跟赵振兴道:“要不,等会儿爹回去跟娘一道商量下。”

    赵振兴点头,即已打算开始移种辣椒,三人也不耽搁,又一道出了山谷,待回到赵家,陈黒丫已经过来了,正帮着李氏一道再给已经正好的地瓜剥皮。

    赵振兴就跟李氏说了辣椒打头的事儿,李氏一边忙着给众人盛早饭,一边道:“这打头的事儿,我看可行,就是这辣椒苗小,只把顶心摘了就成,后面等开花了再看看要不要把叉枝上的也修一修。”

    等几人吃过早饭,李氏原本还想着今天把要做地瓜干的地瓜全部蒸了晒出来,现在只得把早上蒸好的剥好皮,让赵振兴帮着把装地瓜的笸箩晾晒在房顶上。

    这才带上移栽辣椒苗的家伙什,一行人再次来到山谷,李氏上前看了下辣椒苗,便招过秦怡然,“大丫。”

    秦怡然忙走过去,李氏指着面前刚刚被她把顶心摘掉的辣椒苗道:“你就帮着把这苗圃里的辣椒苗把头给掐了。”说着,又掐了一棵,把捏在拇指和食指指尖的一个小小的幼牙示意给秦怡然看,秦怡然点头,便学着掐了两株辣椒的顶心,“娘看这样可还行?”

    李氏看了看,笑着道:“成,不要掐的太大。”

    秦怡然点头应声,便挨个的给所有辣椒苗打头。

    那边赵振兴开始在整好的一个温棚里面直接刨好了一个个坑,这边李氏转身就拿了一个粪箕子,带着书哥儿和陈黑丫,开始给打好头的辣椒苗移苗。

    李氏拿了一个小的铁铲,沿着辣椒根下约莫三四指宽的地方下铲,连土带苗的一起移到粪箕子里面,李氏差不多装了二三十株,就端着粪箕子起了身,“书哥儿,你跟黑丫两个就帮着把辣椒苗移了送过来。”

    书哥儿和陈黒丫都点头应是,李氏端着装着辣椒苗的粪箕子就去了赵振兴那边,把一株辣椒苗连带着土一起栽到了赵振兴刨好的坑里。

    土质很是松软,李氏用手直接就把栽好的辣椒苗掩好土,棋哥儿和二丫两个跟着李氏后面,把李氏随手掩上的土又用小脚帮忙踩了一下。

    等李氏差不多把粪箕子里的辣椒苗栽完了,那边陈黒丫又端着一个装满辣椒苗的粪箕子过来,“婶子,给你搁在这儿。”

    “行,就搁那儿。”李氏抬头,把粪箕子里的最后一株辣椒苗拿了起来。

    陈黒丫就又拿着粪箕子回到书哥儿这边,如此反复,几人流水作业,等到赵振兴叫停,几人还都有些茫然,赵振兴笑着道:“太阳都快偏西了,咱们先休息吃了饭再忙活。”

    几人抬头,果然,日头已经不在当中,秦怡然估摸着外面差不多有一点多了,她看着自己这边差不多还有一米左右就能到头,整个苗圃的辣椒苗的顶心就要她被掐掉了。

    那边棋哥儿和二丫两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靠着那放篓子的石头,头挨着头早就睡着了。

    李氏也站直身,先是看了一下几个温棚种好的辣椒苗,见早上最先种的那个温棚的辣椒叶片有些蔫搭,便跟赵振兴道:“孩子他爹,这种好的辣椒怕是要赶紧浇点水。”

    赵振兴也见到了,他看着自己已经刨好了一些坑,应该管得上李氏栽苗,便道:“那等下吃过饭,我再去挑上几担水,到时候我把上午栽的那些先浇上一遍水。”

    秦怡然几人这时也围了过来,就着赵振兴早上担来的一桶水,几人都梳洗了一番,李氏洗好手,把两个小家伙唤醒了,几人就着早上带出来的热水,搭着馒头,对付着吃了饭。

    秦怡然喝了一口还带着温热的水,把嘴里的最后一口馒头咽下,跟赵振兴说,“爹,你等会儿把水挑来,我来帮着浇吧。”

    赵振兴正好吃完也起了身,“你那边快干完了?”

    秦怡然点头,“还有一点就到头了。”

    赵振兴点头,起身就去拿一旁的水桶,“行,我这就去挑水。”

    那边李氏和书哥儿几人也很快吃完,今天要赶着把辣椒苗移完,几人吃完也不耽搁,又继续忙活起来。

    秦怡然也加紧把剩下的顶心掐完,就开始给一株株移栽好的辣椒苗根部浇灌。

    等到天色已经暗下来,赵振兴把最后一个坑里面栽上一株辣椒苗,跟在后面的书哥儿就给辣椒浇上水。

    几人都长舒一口气,看着面前栽好的一行行绿油油的辣椒苗,每个人的脸上都浮起笑意。

    赵振兴也很是高兴,招呼几人道:“今天就到这儿,收拾了咱们就回去,明儿我再来照看一下就成。”

    几人都有些累,干活的家伙什干脆也不带回去了,都归拢了放在苗圃这边。

    李氏看着几个孩子都忙活的累了,笑着道:“咱们晚上回去吃打卤面,我今天多做些卤,你们吃饱了都好好歇上几天。”

    秦怡然几人确实有些累了,这些日子连轴转,今天把辣椒苗种下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一下子所有的疲累都好似涌了出来。

    等出了山谷,赵振兴见几个孩子都有些蔫搭的样子,有些心疼,便开口道:“要不,你们都上车,我推着你们走一段?”

    书哥儿忙带头紧走两步,以示自己还不累,“大丫,你带着黑丫棋哥儿和二丫她们一道坐车吧。”

    秦怡然也摇头,她拉着陈黑丫两人也很快追上了书哥儿,李氏笑着把两个小的抱了上车,一行人很快就回到赵家。

    等到吃过晚饭,李氏就打发几个孩子赶紧洗漱了上炕。

    第二天秦怡然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了过来,不知道是不是最近跟着陈黒丫打拳的缘故,还是吃食好的缘故,这次睡到自然醒,浑身的疲惫感顿消,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的很。

    (天津)

第一百八十六章 计划

    秦怡然快速的穿好衣裳,下了炕,刚推开东厢的门,就看到李氏带着陈黒丫正在院子里面忙着翻晒地瓜。

    “娘,黑丫,你们怎么这么早?”秦怡然见院子里面已经摆了好几个笸箩,里面都放了一层剥好皮的熟地瓜,笑着跟两人招呼道。

    那边李氏原本还在跟陈黒丫闲聊,见秦怡然起身,便也笑着道:“今儿可是睡好了?”

    秦怡然笑着点头,自去洗漱,身后传来李氏的叮嘱,“锅里给你留了早饭,洗好了就赶紧趁热吃了。”

    秦怡然应一声,进了灶间。

    等到吃完早饭,洗好锅碗,秦怡然也来了院子里帮忙,“娘,你这是把地瓜都蒸好了?”

    李氏对着西厢努了努嘴,“还剩一锅在锅上蒸呢。”

    秦怡然抬头看看房顶上的几个笸箩,再看看院子里摆的这些,笑着问李氏:“娘,做了这老些,可是留着卖的?”

    李氏笑着嗔她一眼,“这有啥好卖的,又不是啥稀罕东西,娘索性多做些,到时候晒好了给你谭伯娘送些,再给黑丫带点回去。再说了,就你们这几个,到时候猫冬了,也没啥零嘴儿,给你们多准备些,这晒好了放坛子里,能吃到过年呢。”

    赵家的地瓜非常的甜,再晒成地瓜干,想来味道会更好,秦怡然点头,“成,多做些留着咱过冬吧。”

    秦怡然帮着李氏把所有的地瓜干都晒好,见赵振兴和书哥儿还没回来,问李氏,“爹和哥是一道去山谷了吗?”

    李氏点头,“昨儿不是还剩下一点辣椒苗嘛,你爹说是要把苗圃的那块地也种上。”

    “嗯,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收拾出来一道种上。”秦怡然觉得赵振兴这样不费地方,她想到这里,问李氏:“娘,咱家还有那些蔬菜种子?”

    李氏笑着道:“茄子、黄瓜、豇豆、油菜之类的都有一些,你又想着干嘛?”

    “过些天爹不就要把油布给温棚盖上嘛,到时候娘帮着在温棚里面种上一些,咱到冬天也能见个新鲜,省的到时候整天白菜土豆的。”秦怡然想到反季节的蔬菜,大都是温棚种出来的,现在他们为了种辣椒,已经把温棚搭起来了,顺便在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方种点别的蔬菜也好。

    李氏听了不由得心动,秦怡然见此,又鼓动她,“娘最好再问问别人家,看有没有别的菜蔬种子,咱又不要多费地,夹在辣椒地里种上一些就成。”

    李氏听了不由得点头道:“你说的对,我到时后再问问你菊花婶子和连大婶子他们,看看他们往常菜园子里面有没有种些咱家没有的菜。”

    等到李氏把昨天晒的地瓜干又翻了一遍,外面已经不早,李氏收拾着就要开始准备烧饭。

    秦怡然则是把之前做的豆瓣酱坛子再次翻拌了几遍,想想也晾晒发酵了快二十天,估摸着已经差不多,招呼陈黑丫帮忙一起把坛子封严实,搬到西厢靠着墙角单独放了,她笑着跟陈黑丫道,“好了,要是这次做成的话,再过上个把月这豆瓣酱就能吃了,到时候琢磨两道好吃的菜给你们尝尝。”

    赵振兴和书哥儿两人直到李氏饭都已经烧好,才推着板车进了院子,李氏见他们回来,忙上前问赵振兴:“孩子他爹,那边都妥当了?”

    赵振兴点头,笑道:“都收拾好了,我今天又好好地查看了昨儿栽下去的辣椒苗,差不多都活过来了。”说着,放下板车,洗完手,就随着李氏一道进了灶间。

    秦怡然笑着跟两人招呼,把上午跟李氏说得想种些蔬菜的事跟赵振兴说了,赵振兴想了片刻道:“我觉得行,咱不防多种些,到时候我反正要往仙客来送辣酱,索性也带些别的蔬菜一道卖与他们。”

    说着,看了秦怡然一眼,“咱这次辣椒种的也不密,再说,上次大丫还跟我说过套种的事,我们这次不妨就在这些温棚试试。”

    秦怡然对于赵振兴能举一反三把几件事情都联想在一起,很是满意。

    她之前一直没有跟李氏提一点关于这方面的事情,她就当没想到这回事儿,谁知,不过一说,赵振兴就立马想到可以给仙客来提供反季的蔬菜,还记得她上次跟他提过套种的事情来。

    如此看来,自己平时说得话,赵振兴都有放在心上,秦怡然心里很是高兴,她跟赵振兴道:“反季的菜蔬咱也不用种的太多,到时候限量供应一些就是,物以稀为贵,可别种多了,到时候只卖个白菜价就成。”说到这里她顿了顿才道:“咱们要记得,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种植辣椒出来,以保证咱们的辣椒酱不断货。”

    赵振兴也点头,李氏更是在一旁道:“那是,咱们得先顾着辣椒要紧。”

    “行,这事儿我心中有数了。”赵振兴上炕坐下,招呼几人道:“都饿了吧,都动筷。”

    “黑丫,甭客气……”

    待到众人用过午饭,赵振兴先是把家里的地窖整了一边,重新翻上新土,撒了几遍草木灰,待到地窖被整的焕然一新,赵振兴才带着众人一道,把已经晾晒了几天的地瓜搬到地窖里面储藏了起来。

    赵家一共有两个相邻的地窖,一个约么七八米见方的大地窖专门用来储藏土豆白菜之类的,另外一口小些的约莫只得四五米见方的就是专门用来储藏地瓜的,地瓜一个储藏不当,就极易腐烂,并不适合和别的菜蔬果品储藏在一处。

    秦怡然想起前世有次参观一家非常有名的酒庄,那家酒庄的酒窖就建得非常的大,里面不但分门别类的储藏了各种年份的酒,酒窖还分成了若干房间,每个房间的储藏功能、温度和湿度都不一样。

    自家也许不需要如此繁复的地窖,但是将来各色酱料的储藏还有自家即将要种植的各色水果,也需要一个比较正规的储藏空间,秦怡然觉得,这事她得好好想想。

    等到众人帮着把地瓜都运进了地窖,赵振兴在里面都收拾妥当,地窖口并没有盖上,“成了,就先这样,等过几天天凉下来,这地瓜的湿气都排了差不多,再把这地窖口关上。”

    (天津)

第一百八十七章 暴风雨

    今天没有太多的活计,李氏见这边已经都料理妥当,今儿又不要到地里去,索性给几人做起新衣裳来,秦怡然对这个兴趣不大,拉着两个小的和陈黑丫就跟着书哥儿一道进了堂屋练字。

    秦怡然先是教了陈黑丫几个简单的字,让她在一旁照着写,两个小的则被秦怡然带着坐在一旁的凳子上,拿出书哥儿之前练字的纸张,翻到背面,教两个小的开始学着写自己的名字。

    赵振兴先是感兴趣的看了看陈黑丫和两个小家伙刚写的字,夸了几句,才查看了下书哥儿和秦怡然之前的字,指了几处与两人讲解一番。就出门去租借骡车,准备明天一早进县城的事。

    缝制衣裳的李氏和认真读书练字的孩子们,使得一向忙碌的赵家院子一下子就静谧温馨起来。

    天色已经暗沉,云层压得很低,山风也越发凛冽,林子里的树叶被风吹得哗哗作响,秦怡然、书哥儿和陈黒丫三人忙着把山谷里的豆瓣坛子放到高处,用油布把坛子盖了严实上面压上一块石头,这才放下心。

    三人又查看了下一株株绿油油的辣椒苗,可能是被周围树木遮挡的缘故,这会儿倒没怎么受影响,秦怡然又查看了下每个温棚之间的排水沟,抬头看了看天色,跟书哥儿道,“哥,这场雨怕是小不了,咱们还是赶紧回吧。”

    书哥儿和陈黒丫两人正把赵振兴之前就收好的油布移到两棵大树底下,他也看到了天色,知道即将要落下的雨,有些担忧的问秦怡然,“这温棚不盖真没事儿?”

    秦怡然点头,“爹早上还特意关照了,等这次雨下了,天气就要转凉了,到时候再盖不迟。”

    书哥儿擦了一把脸上的汗,“这地儿是热,那咱们回吧,不然等下雨落下来,这山路就更难走了。”

    三人不再逗留,径直出了林子。

    等从山路上下来,星星点点的雨点儿已经开始落下来,书哥儿不敢耽搁,一把拉着秦怡然的手,冲着身后的陈黒丫喊了一声,“快跑!”

    便快速的往家奔去,秦怡然任由他牵着自己的手,快速的迈开双腿,紧紧的跟在书哥儿的身后。

    陈黒丫脚程更快,三两步就跟上了两人,她见秦怡然有些吃力,伸手牵住秦怡然的左手,和书哥儿一左一右的拉着秦怡然往赵家飞奔。

    刚进了赵家院子,三人才在屋檐下站定,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倾盆大雨便犹如瓢泼似的落了下来。

    三人站在屋檐下,只觉得风卷着雨珠直往身上扑,忙转身进了堂屋。

    李氏正把之前晾在外面地瓜干全部搬到堂屋里面,挤挤挨挨得摆了一地的笸箩。

    见到秦怡然三人进屋,李氏也站起身,瞧见三人满脸的水珠,也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忙给三人递来布巾子,“回来了,可是淋着了?”

    书哥儿接过,擦了把脸上的汗,摇头道:“没,我们跑的快,进了院子雨才下下来。”

    李氏点头,见外面不过一会儿的工夫,已经在屋檐下拉起了一道雨帘,院子里面已经有了薄薄的一层积水。

    她有些担忧的看了看天色,只见灰蒙蒙的一片,这时候一阵风卷着雨刮进堂屋,李氏忙把门掩上,屋里顿时昏暗下来,她忙跟书哥儿道:“快把油灯点上。”

    书哥儿摸来火折子,把放在柜子上的油灯点着,屋里这才亮堂了起来。

    李氏把门插上,一时间只听到外面哗啦啦的风雨声,李氏把身上被打湿的围裙解了下来,有些担忧的道:“你爹也不知道这会儿有没有回来?早上带的蓑衣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秦怡然宽慰道:“咱这地儿下的大,说不定县城那边还没落雨呢?上次不就是,县城那边下雨咱这边还是大晴天呢。”

    见李氏还是有些不放心,继续道:“就算是县城那边也下,爹又不是那不知事的,肯定会找地方躲雨的。”

    李氏点头,把之前收回来的地瓜干翻了下,“这雨也不知道要下多久,明儿天要是不晴,这地瓜干怕是要晒不好了。”

    一旁的书哥儿却是已经在一旁的桌上,铺上了纸,拿起毛笔蘸了蘸墨,跟李氏道:“娘不要担心,今天这雨来得又急又猛,想来不会下的太久。”

    李氏听了书哥儿话,也点头道:“书哥儿说的对,瞧我,刚刚一着急,也没想到这茬,不过这场雨一下,天就要彻底凉下来了,咱那温棚怕是要蒙上油布了。”

    几人又闲聊了两句,李氏又拿来针线笸箩,也就着油灯的光亮开始缝起衣裳来,秦怡然依照以往,教了陈黒丫几个字,让她继续学着描红,自己也拿起笔练起字来。

    一时屋内只听得外面的风雨声,还有屋内几人轻浅的呼吸声。

    等到东屋传来棋哥儿和二丫起身的动静,秦怡然已经练了好几张大字,正在指导陈黒丫练字,那边书哥儿也停了下来,把写好的字放到一边,拿起一旁的一本三字经,默默地诵读起来。

    李氏起身帮着两人整理好衣裳,嘱咐两人小声些,免得打扰到书哥儿几人念书。

    两小的也乖乖的靠着李氏坐好,这时外面的风雨声已经明显的小了下来。

    李氏起身,打开堂屋的门,见外面虽还是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却是比先前小了很多。天色比先前亮堂了些,李氏见风也小了,雨水也不会往屋子里面飘,就把堂屋门大开,把桌上的油灯也收了。

    秦怡然也站起身,见之前还乌云密布的,这会儿天色已经亮堂了起来,她见院子里面已经积了不少水,问李氏道:“娘,今儿这雨下的猛,温棚那边会不会积水?”

    “你爹之前就想到这一茬,那排水沟都挖好了,应该没事儿。”李氏一边说一边飞针走线的丝毫不见停歇。

    棋哥儿这时也站到门槛边,伸手要去接屋檐下的雨滴,二丫也跟着他有学有样,李氏怕他们把衣服弄湿了,忙让秦怡然把两人拉了回来。

    (天津)

第一百八十八章 归来

    秦怡然让两人坐在长凳上,让两人把这几天教的三字经背给她听,棋哥儿倒是很流利的就背了出来,二丫却要秦怡然提点了两次,秦怡然又教了棋哥儿几句,二丫这边却是没再继续往下教,而是带着她把之前学过的又从头念了几遍,见她已经能够通顺的背下来,秦怡然才让她跟着棋哥儿到一边玩儿。

    秦怡然看着堂屋里摆满的笸箩,之前就想着建个屋子,集储藏和窖藏一体的想法就在心里渐渐生根发芽,想到这里她就找来之前做好的几只炭笔,她又拿来上次让赵振兴帮着买的一把竹尺。

    这时候不禁就有些感慨,前世因为兴趣,她选修过一段时间的平面设计,想来画个大概的草图还是难不倒她。

    原本只是想着建个储藏室,将来也好用来储蓄辣酱之类的。这会儿正好有时间,她兴头一起,想到望仙峰前,靠着官道的那片还没有规划的几亩杂草地,心里有个隐约的想法就冒出了头。

    她拿来纸张,开始专心致志的把脑子里的想法汇注于笔尖。等她放下手上的炭笔,甩了甩有些发酸的手腕,才见到一旁的书哥儿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停下了诵读,正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画的那几张草图看。

    秦怡然也不由得把目光重新投向那几张画满了草图的纸张,这些纸张上面不但有之前想要建造的几间储藏室,一旁还连着几间专门用做辣椒酱的车间,顺着车间过去就是安置各种原材料的大型仓库,在这些房屋的后面还有一片专门用作晾晒的场地。

    这已经可是说是一套标准的辣椒酱生产作坊了。

    真正让书哥儿吃惊的还不是这些,他拿起其中一张纸。

    秦怡然一共画了大小三张草图,书哥儿拿的就是其中一张整体布局图。

    在这张整体布局图上,生产基地其实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秦怡然按照自家买回的山地,已经把整个望仙峰都做了大概的规划。

    除了生产基地外,在满山的果木之间有一幢占地颇广的庄园,虽说只是寥寥几笔,但是由不得人产生遐想。

    秦怡然看着书哥儿拿着那张图,凝眉不语,她笑着拿起另外两张图,一张是整个生产作坊的平面布局图,一张上面是几个要点的一个细化。

    这些只是她的一个初步规划,到时候要是真要建的话,这些草图还需全部调整,再按照具体的实际尺寸,她才能按照比例画具体的施工图。当然,这些现在都是她个人的一时想法,后面还要参照赵振兴几人以及工匠们的意见,去做调整才能实施。

    至于书哥儿拿起的那张,她纯粹是因为兴致来了,顺手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致画了一张布局图。几乎没有细节,只是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个大概的图形。

    书哥儿这时也抬起头,指着手上的图纸,问秦怡然,“大丫,这边你是不是想建成一个大宅子?”

    秦怡然抬头瞧了一眼书哥儿指着的地方,正是她画在果木间的一处大院子,秦怡然刚想解释两句,却听到一阵马蹄的踢踏声,由远及近,两人不由得同时从纸上移开目光,脱口道:“爹回来了!”

    书哥儿放下手上的纸,和秦怡然两人一起往堂屋门口来,那边李氏显然也听到,正忙着放下手上的针线,几人齐齐往堂屋门口来。

    外面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停了,几人纷纷出了堂屋,这会儿一阵风夹带着丝水汽吹来,几人都不由的瑟缩了一下,气温好似随着这场雨一起降了下来。

    那边赵振兴披着蓑衣,已经赶着骡车进了院子,“爹!”棋哥儿欢呼一声,就要上前,李氏忙一把拉住他,“好生待着。”

    让棋哥儿和二丫两人都站在屋檐下,李氏才迎上前,“孩子他爹,可是淋着雨了?”

    赵振兴停下车,从马车上跳下来,脱掉身上的蓑衣,递给李氏,笑着道:“在县城躲了一会儿雨,见雨小了这才动身回来的。咱这地儿下的大,我从县城那边出来的时候,地上还没什么积水。”

    李氏接过蓑衣,直接就挂在屋檐下,又细细问了一遍路上的情况,见赵振兴确实无碍,这才放下心,她见赵振兴的身上还是被打湿了几处,忙拿了衣裳让赵振兴换了。

    那边秦怡然见到赵振兴回来,就直接进了灶房,煮了一小锅红糖姜茶,还顺手打进去几个野鸡蛋,给赵振兴盛了一碗端了过来,“爹,趁热吃。”

    赵振兴伸手接过,见着围着自己的妻儿,心里比这碗姜茶还要热乎,“行,这会儿外面凉下来了,你们要不一道喝些。”

    秦怡然伸手摸了摸偷偷咽口水的棋哥儿,笑着道:“爹,你吃吧,锅里还有呢,大家都喝一点,也好去去寒气。”

    那边李氏已经用托盘端了几个小碗进来,每个碗里都卧了一个鸡蛋。

    等几人吃完姜茶,身上都好似热乎了些,赵振兴才把之前拎进堂屋的篓子打开,等到掀开上面包裹的油布,里面竟然还有两个之前装辣酱的坛子,赵振兴把两个坛子抱出来放在桌子上,几人见坛子上面还用油纸封好了,不由得疑惑的看了赵振兴一眼。

    赵振兴打开其中一个坛子的油纸,顿时一股浓郁的肉香弥漫开来,几人都有些吃惊,赵振兴这才笑着道:“今儿刚到仙客来没多久,外面就开始下雨,周掌柜硬是留着我用了饭,我也留下了,谁知道他还让人准备的两道菜让我带回来,喏,这道菜说是叫什么坛子肉,还是他们家的招牌菜。”

    说着,又揭开另外一个坛子的油纸,秦怡然伸头瞅了一眼,见是一坛子野鸡炖蘑菇,她挑挑眉,赵振兴道:“这坛子也他是一道送的。”

    赵振兴把两个坛子都推到桌子中间,跟李氏道:“孩子他娘,我看今天的晚饭也别忙活其他菜了,就蒸点米饭,把这两道菜热一下,就足够了。”

    李氏笑着点头,周掌柜给的菜很是实诚,两个坛子都被菜装得满满的,足够他们几人晚上吃了。

    (天津)

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算

    李氏就抱着两个坛子去了灶间,赵振兴把篓子放到一边,回头就对上秦怡然的明亮的眼睛,他笑着道:“干嘛这样看着我,可是觉得有哪儿不妥?”

    秦怡然笑着摇头,“爹,仙客来如此礼遇咱,可是又提出了什么要求?”

    赵振兴挑眉,随即忍不住笑出声,“你这鬼机灵,一点儿都瞒不住你。”

    他坐到上首的一张条凳上,伸手示意几人都坐下来,才把仙客来的意图说了出来,“我今儿刚到,周掌柜就拉着我说了一通。据说,仙客来现在已经有另外两家分店也开始推出辣酱的菜式,生意很是火爆,但是由于咱们五天才供应这些辣酱,他们东家有意把其他几家分店也一起推出新菜式,却是苦于辣酱不够。周掌柜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希望我们能多送一些。”

    赵振兴说到这里,就看了秦怡然一眼,有些狡黠的笑着道:“我就当做没听出来,没有应承他。后来他又是留饭又是送菜,还说下次去,他们就把前几趟的辣酱坛子给我退回来,省得咱们再去买,也给咱们节约些本钱。”

    秦怡然挑挑眉,仙客来这次看来就着他家的辣酱是没少挣银子,这才有些心急的要求他们加大供货量。

    书哥儿已经开口问道:“那爹答应他们了吗?”

    赵振兴这才笑着道:“我跟周掌柜说,做辣酱很是费事费时,我现在五天送一趟,差不多只能送这么些,要是改为十天一趟,倒是可以一下子送三次的量。”

    秦怡然听了不由得露出一个笑,赵振兴这样说,周掌柜肯定答应,说不定还会主动提出派人来拉货的事情。

    果然,赵振兴接着道:“周掌柜就说让咱们只管做,拉货的事情他们负责安排骡车过来……”

    书哥儿猛地一拍掌,高兴的道:“这敢情好,这往后天气就要凉下来,过段时间要是再下雪,一是外面太冷,二是路上也不好走,爹刚好待在家里,不要出门送货。”

    秦怡然也觉得这样好,赵振兴的腿本就有寒疾,虽说最近没怎么发作,要是万一因为赶车送货冻出个好歹,岂不是得不偿失。

    秦怡然就问赵振兴,“周掌柜那边有没有说大概什么时候派人过来?”

    “虽是没说具体时间,但是我估摸着,最多五日就得过来拉一批。”赵振兴伸出一只手。

    秦怡然也觉得差不多,他们这次几种辣酱都还是照着往常的量送过去的,按照仙客来最近的用量,能管上五日已经是顶天了。

    秦怡然就起身道,“咱们清点下家里的几种辣酱还剩下多少,到时候仙客来要是安排人过来拉的话,看看给他们多少合适。”

    几人便都一道起身,院子里的水已经退了下去,这会儿外面天色有些昏暗,灶间已经亮起了灯,赵振兴便把堂屋的油灯也点上了拿着去了西厢。

    书哥儿走在最前面,推开西厢的门,赵振兴便拿着灯先走了进去,他把等放在灶台上,指着西厢两间屋子的辣酱跟几人道:“我跟书哥儿清点里间的,大丫你就和黑丫清点外间的吧。”

    秦怡然点头,他们按照坛子上贴的大红标签,分别把已经做好的各色辣酱清点了一遍。

    不过一会儿数字就统计了出来,麻辣酱和红油分别还有四十五坛,白辣椒粉还有十坛,蒜辣酱却是最多的,除了有五坛十斤装的坛子,还有两个几百斤的大缸也都装得满满的。

    赵振兴看着还有这么多的货,便跟秦怡然商议道:“要不过两天等仙客来拉过一批,咱们再做些?”

    “这倒不担心,咱还有那么多的干辣椒粉,到时候做起来也快。”秦怡然点头,她看着装着蒜辣酱的两个大缸,有些担忧的道:“别看现在蒜辣酱还有这么多,架不住他们要的多,我看这些能管上年前的就不错了,下面要做的话,得等新辣椒上来才能做了。”

    赵振兴也明白秦怡然的担忧,笑着开解她道,“这样吧,另外三样咱们可以稍微多给一些,蒜辣酱咱们照常供应,不管如何也得等接上温棚的辣椒才是。”

    听到赵振兴说到这里,秦怡然就想起那些辣椒晒干了才能磨成的辣椒粉来,她跟赵振兴道,“爹,咱家的新辣椒出来,倒是可以立马做蒜辣酱。只是要做辣椒粉,怕是没那么容易,到时候怕是年底最冷的时候,外面到处都是冰天雪地的,就算是有太阳那也不顶事,咱家的辣椒要是想晒干怕是不行,咱得趁着天还没那么冷,找人帮着做个烘干辣椒的架子出来,到时候也好用来烘干辣椒。”

    赵振兴疑惑地道:“烘干的架子?用来烘干辣椒?”

    “是的。”秦怡然点头,她现在也才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一时让她解释还无从说起,只得道,“这事儿咱回头再说。”

    赵振兴也只得点头,“成,到时候你看要用到什么,你说了我来准备。”

    秦怡然点头,还想说什么,那边棋哥儿却像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爹,大哥大姐还有黑丫姐,娘让我叫你们吃饭。”

    赵振兴拿起油灯,笑着道:“咱先过去吃饭,这事儿咱回头再商量不迟。”

    秦怡然没有异议,她这会儿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想法,只有个大概的概念,等她仔细琢磨了再跟赵振兴他们商量。

    几人一起来了灶间,李氏蒸的白米饭,还炒了份酸辣白菜,再加上仙客来送的两份肉菜,大家都吃了个肚圆。

    棋哥儿抱着小肚子,笑嘻嘻的道:“今儿吃了好多的肉,肚子里面都是肉。”

    赵振兴捏了捏他肉嘟嘟的脸颊,笑着打趣道,“嗯,我看这脸上也都是肉。”

    棋哥儿忙伸手捂着自己的脸颊,小手上竟然隐约有了几个浅浅的肉涡。

    赵振兴就笑着伸手捏了捏他肉呼呼的小手,几人笑闹了一番,各自洗漱歇息不提。

    第二天,又是一个大晴天,虽是太阳照在人身上还有暖意,但是明显的气温比前两天降了不少,李氏忙给几个孩子都加了一件夹衣。

    (天津)

第一百九十章 盖棚

    院子里除了低洼处还有少量积水外,几乎看不出昨日大风大雨的痕迹,赵振兴吃过早饭,他不太放心辣椒苗,也不要书哥儿几人跟着,就扛上铁锹独自一人进了山。

    赵家这几天也没有别的活计,秦怡然和书哥儿两人照旧带着陈黑丫和两个小的一道读书练字。

    直到近晌午,赵振兴才扛着铁锹回来,李氏也不太放心辣椒苗的情况,一直听着院子里的动静,这会儿听到声响,忙丢下手上切了一半的土豆,问刚进院门的赵振兴:“孩子他爹,地里的辣椒苗有没有被雨给冲倒了?”

    “没有大碍。”赵振兴把铁锹放好,脱下满是泥泞的草鞋,就着井水把脚冲洗了一遍,才换上李氏递来的一双布鞋,“有些被冲倒的,已经被我扶起来了,温棚里倒是没积水,几条沟里的水也被我引出去了,等晒上两个日头,咱们就把温棚的油布给盖上。”

    “那敢情好,今儿这天明显的冷了,可不能把辣椒苗给冻坏了。”李氏听了赵振兴的话,也放下心来,继续切起了土豆。

    赵振兴直接坐到灶门口,一边跟李氏说起山谷里的事一边帮着李氏烧火。

    下晌,一家人都没出门,李氏把晒了一上午的地瓜干又翻了一遍,就继续缝起衣裳,赵振兴带着几个孩子继续读书练字。

    如此过了两日,外面地面的表层已经被晒干,一家人又拿上绳子铁锹等物,推着板车直接来了山谷。

    几人先是查看了一下辣椒苗,许是之前下雨后被赵振兴及时的来打理过,辣椒苗倒是长势喜人,一株株绿油油的沐浴在阳光中,恣意的伸展着枝叶。

    那边赵振兴已经丈量好了每个温棚的尺寸,李氏就带着秦怡然开始裁剪所有的油布。

    有些低洼的地方还有点湿滑,倒是方便赵振兴好下铁锹,赵振兴沿着温棚的四周挖开一道口子,赵振兴就带着书哥儿和陈黒丫一道给温棚盖上油布,先把油布其中一侧的布边直接按到口子里,再用脚踩上口子,就算是暂时固定住了一边。

    温棚较大,覆盖在其上的油布面积也大,三人先是合力把一侧固定好,这才齐力拉着油布盖在温棚上,在另外一边也固定上,两顶头暂时留着没有封,三人又移到下一个温棚前。

    那边李氏和秦怡然已经把所有的油布分割好,李氏就从篓子里面拎出一个篮子来,篮子里面装了大半篮子的大豆,上面还放个好几个竹筒和纸包,竹筒里面装的都是浸泡过的一些蔬菜种子。

    “之前那块苗圃,你爹他们中间还留了一些地,咱们还是在那边育苗。”李氏指着他们之前育苗的那处跟秦怡然道,秦怡然也点头,这块地也被赵振兴搭了一个小些的温棚架子,中间还留了一长垄空地,正好够他们育苗用。

    李氏和秦怡然把几样蔬菜种子分类一一种到地里,这些大多数是李氏自己种过的蔬菜留的种子,她很是熟悉这些蔬菜的习性,因此育起苗来比之前育辣椒苗要有把握的多。

    就这样,两人也直至晌午才把所有育苗的种子一一种到地里,李氏从篮子里面拿出两个纸包,“这还是你连大婶子娘家庄上给她的两样小油菜种子,这样的咱们直接种上就行。”

    秦怡然看了下李氏手里的纸包,黑黝黝的不过是比芝麻点还要小些圆颗粒种子,她问李氏,“娘,这样的油菜怕是长到一手高就能吃了,咱家到时也没法留种,这菜种还是再跟连大婶子寻些或是买些都成,到时候咱们连着种上几茬,要是想卖的话也能接的上。”

    李氏想了想,觉得秦怡然的提议可行,便点头道:“成,回头我跟你连大婶子说一声,咱家要的多,就让她帮咱买上一些。”

    李氏先是挑了几处温棚有空地的地方把地稍微翻了一下,把油菜种子撒上。

    两人种好油菜又沿着辣椒苗行距之间的间隙,种了一排溜的大豆,直至所有的种子全部种完,那边赵振兴几人也把油布基本上都盖到棚架上。

    赵振兴又拿着从家里带来的绳子,从一旁的篓子里面倒出一堆尺来高的木棍来。

    每根棍子都有一头被赵振兴用刀削了一处豁口,他拿起绳子丈量了一下温棚两侧的距离,就用绳子沿着棍子豁口的地方把木棍系在绳子上。

    他把系好的样子递给李氏,“等会儿你们娘几个就帮着把这棍子跟绳子系上,长短就照着我手上的这根样子。”李氏点头,拿起一旁的绳子和木棍就照着赵振兴的样子开始系起来。

    赵振兴看了一眼,然后就继续手上的动作,每隔上一段距离就在绳子上系上一根木棍,直至差不多系了十几根木棍,赵振兴才停下手,他三两下就把系着木棍的绳子绕了抓在手里。

    赵振兴招呼书哥儿,指着面前的温棚道:“书哥儿,你先看我怎么做的,等下你就站到对面去,我们得把这温棚和油布用绳子固定住,这样就是后面刮风也吹不动它。”书哥儿忙点头应是,跟在赵振兴身后。

    赵振兴说完就直接把绳子顶端系着的一根木棍插到了书哥儿脚前一手处的地上,然后牵着绳子走到温棚的对面,在斜对角地方把其中一根棍子也插到地里,他伸手拉了拉绳子,刚好固在油布上,使得油布和棚架紧紧贴合在一处。

    他满意的点头,把绳子递给书哥儿,示意他走到对面,“就照着刚刚的样子来,弄好了就把绳子扔过来就成。”

    书哥儿刚刚已经看到赵振兴怎么做的,便点点头牵着绳子走到温棚的对面,把一根木棍插到地里。

    他学着赵振兴的样子拉了拉绳子,觉得有点松,又把木棍拔起,往前面移了一点,再次伸手拉了拉,觉得差不多了,才把木棍插了下去。

    “爹,接着。”书哥儿又把绳子隔着油布扔到对面,赵振兴伸手牵了过来,父子两人就隔着温棚,在温棚的两侧交替着往前,用绳子把油布加固好。

    (天津)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上门

    这边李氏则按照赵振兴刚刚的尺寸,带着秦怡然和陈黒丫两人把一根根木棍都系到绳子上,很快三人就系好了几根绳子,那边赵振兴和书哥儿两人也把一个温棚固定好了,两人拿了一根绳子,就往下一个温棚。

    李氏这边带着秦怡然和陈黒丫两人把所有的的绳子都系好了,就带着两人也照着之前赵振兴他们的样子帮着固定温棚。

    直等到外面天色昏暗,两个小家伙都有些玩累了,开始拉着李氏的衣角,嘟囔着要回家,几人才把所有的温棚都固定好,赵振兴看着两个孩子手脚上都是泥,想他们这么小就跟着后面遭罪,也有些心疼,他跟李氏道:“要不,你先带着孩子们回去,我把这边的门子理一下也就回了。”

    李氏看着天色确实太晚,就点点头,又不放心赵振兴一人,跟赵振兴道:“不如让书哥儿跟你一道吧,我带着大丫和黑丫他们一道回去。”

    赵振兴看了书哥儿一眼,点头,“成,就让书哥儿跟我一道,你们娘几个小心着些。”

    李氏便把装吃食的篓子,收拾了背上,带着秦怡然几人就出了山谷,沿着修好的山道下了山。

    此时外面已经是暮色四合,远处青山如黛,透过远处朦胧的雾气好似一幅绝美的水墨画般。

    秦怡然一边跟着李氏的脚步一边打量这眼前的美景,身体的疲惫也好似得到了缓解。

    两个小的这会儿倒精神了,围着李氏叽叽喳喳不知道说得什么,惹得李氏忍不住一阵笑。

    陈黒丫许是体力好的缘故,倒是不显得疲倦,走在秦怡然的身边,小声把昨天学的几句三字经背给秦怡然听。

    秦怡然见她背的一字不差,还很是流利,不由得夸了她几句,陈黒丫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伸手摸了摸头,笑着露出一口白牙,在昏暗的天色里尤为显眼。

    油布盖上了,除了赵振兴带着书哥儿每天负责揭棚盖棚,李氏带着秦怡然几个倒是好好地歇息了两天。

    这天到了赵振兴预计仙客来派人取货的日子,一大早一家人就都起了身,吃过早饭赵振兴忙着把给仙客来的辣酱搬了出来,把所有坛子都擦了一遍,李氏收拾完灶房的锅碗瓢盆,就带着秦怡然几人把院子里面到处都收拾归拢一番。

    约莫巳时初,赵振兴就去了村口官道候着来人,秦怡然则拿出上次的在县城买的那套茶具,烧好了水等着。

    这边李氏刚准备打发书哥儿去南坡那边看看,就听到一阵马车的踢踏声由远及近,书哥儿当先就走出院子。

    不过一会儿,就由赵振兴领着一辆宽大的由两匹大青骡拉着的平顶马车进了赵家院子,赵振兴和一个赶车的伙计先后跳下了马车。

    马车帘子被人从里面掀开,周掌柜和刘管事就一前一后的出了马车。

    刘管事跟那赶车的伙计吩咐了两句,就提着几个匣子跟在周掌柜身后。

    赵振兴伸手示意两人往堂屋来,“寒室简陋,周掌柜、刘管事还请里面坐。”

    周掌柜已经把院子里面四下打量了一番,赵家院子建得很是周正,虽是简朴了一些,却是收拾的干净整洁,远处的屋顶上晒了一排溜的笸箩,也不知道是什么物什。

    他心下暗自思量,面上却是不显,笑着抱拳道:“赵东家客气,我觉得这院子很是不错,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好地方…哈哈……好地方。”

    赵振兴也跟着后面笑了起来,领着两人进了堂屋,三人刚坐下,刘管事就把拎在手上的几个匣子放在了桌上,周掌柜笑着道:“这是我们东家知道我这次来赵东家这边取辣酱,特意让我带来的,还请赵东家莫要嫌弃简薄了。”

    “哪里哪里,贵东家实在是客气,如此……我也就不客气,厚颜收下了,劳烦周掌柜代我向贵东家致谢。”赵振兴忙客气几句,也就不多做推辞,拎了匣子就放到一旁的柜子上。

    这时,书哥儿也端着托盘进屋,给三人倒上茶。秦怡然跟在后面端上一个攒盒,里面有剥了壳的板栗肉和昨天她刚做的琥珀核桃仁、椒盐花生,还有一些刚晒好的地瓜干,虽是花样有些简单,胜在味道都还不错,就当给他们尝个新鲜。

    两人上好茶点,也没退下,就靠着赵振兴一左一右的坐了,周掌柜笑着打量两人一眼,秦怡然和书哥儿也笑着跟周掌柜和刘管事打过招呼,便乖巧的坐在一边不再吭声。

    赵振兴笑着招呼周掌柜和刘管事,“这么大老远的烦劳两位跑一趟,也没什么好的招待,还望莫要嫌弃。”

    周掌柜笑道:“赵东家也莫要客气,咱们往后打交道的日子长着呢。”

    说完,端起面前的茶杯就抿了一小口,又捡着攒盒里的花生和核桃仁尝了尝,微微挑了挑眉,赞了一句,“不错!”

    那边刘管事也跟着喝了一口茶,尝了尝攒盒,也跟着点点头,伸手又拿了两颗花生。

    周掌柜就和赵振兴闲聊了两句,问了问赵家地里的庄稼,谈了几句今年的收成,话题就转到今天来赵家的目的,“不知道赵东家准备了多少辣酱,我今天来可是身负重任,哈哈……”

    赵振兴也笑着道:“我那天从县城回来,就开始忙着做辣酱,这不昨晚刚做好的一些,全在那边摆着呢。”

    说着伸手指了指摆在院子一侧的二三十小个坛子,周掌柜顺着赵振兴的手指方向看了过去,一下子脸上的笑容就更深了,问赵振兴,“这是有前次两倍的量?”

    赵振兴笑着道:“这些可是我们不停歇的忙活了几天才得的。”

    周掌柜已是笑着站起身,“赵东家鼎力相助,我自会禀给东家知晓,自不会亏待了赵东家。”

    赵振兴和刘管事也跟着起了身,三人就一道上前验看了货,确定辣椒酱的品质跟之前一样好,周掌柜伸手招过那赶车的伙计,指着地上的坛子,示意他把辣酱都搬上车。

    那伙计之前刚把装在马车里的一道拉来的坛子,卸了放在院子里,听到周掌柜的吩咐,又忙上前开始往马车里面搬辣酱。

    (天津)

第一百九十二章 图纸

    周掌柜又随着赵振兴进了堂屋,先是结算了这次的银钱,周掌柜从荷包里掏出几张银票来,清点了一百八十两递给赵振兴,便问道:“那我以后就安排人每隔五天来拉一次?”

    赵振兴伸手接过清点了下,先是谢过周掌柜,才摇头道:“怕是不成,光今天准备的这些我们已经连着忙活了几天,长期下去肯定不行。我看,要不这样,你们十天来一趟,我到时候给你们三种辣酱各十五坛,辣椒粉三坛。周掌柜觉得如何?”

    周掌柜沉吟了片刻,只得点头道:“行,那就先照赵东家所言,若是以后赵东家的辣酱能多做些出来,还望通知一声,我随时可以安排人过来。”

    “一定一定。”赵振兴不由得苦笑,要不是没有辣椒,他们如何舍得每次掐着辣酱不肯给,看来只得等温棚那边的辣椒接上了,才能稍微改善一下现在的窘境。

    赵振兴又招呼周掌柜往屋内坐,周掌柜却是摆手道:“时候不早了,我们还要赶回去,把这车辣酱送往府城,实在耽搁不得,下次再来叨扰赵东家。”

    赵振兴原本还想留着周掌柜等人吃个便饭,见他如此说,也不好耽搁他们的时间,只得送周掌柜一行人上了马车。

    这时,书哥儿从灶房提着一个篮子过来,他把篮子递给赵振兴,“爹,娘说周掌柜他们既然赶着回去,也不好留着他们在咱家用饭,只是这样周掌柜他们难免就要空腹赶路,这是娘做的馅饼,说是让周掌柜他们带着在路上先垫一垫。”

    赵振兴脸上露出赞赏的笑,看了书哥儿一眼,从他手上接过篮子,递给已经上了马车正准备撩帘而入的周掌柜,笑着道:“都是内子的一点心意,农家茶饭粗鄙,还望周掌柜不要嫌弃。”

    这次周掌柜没有拒绝,笑着伸手接过篮子,冲赵振兴一抱拳,“如此就多谢赵东家,赵东家得闲了带着家眷常来仙客来坐坐。”说着,笑着冲站在赵振兴身边的书哥儿点点头,转身进了马车,那边刘管事也跟着冲着赵振兴一抱拳,跟在周掌柜后面上了马车。

    赵振兴和书哥儿一直送至院门外,目送马车下了山坡,远远的出了村口,两人才转身回了院子,那边李氏和秦怡然几人也从灶间出来,大家一起进了堂屋,赵振兴先是在上首坐下,他从怀里掏出周掌柜刚刚给的银票递给秦怡然,“大丫,给,这是今天的进账。”

    秦怡然笑着伸手接过,清点了一下,然后拿来自己的小箱子,打开锁头,翻出账本,在上面记上一笔,又把银票跟之前的一起收好。

    李氏有些好奇,问秦怡然,“大丫,咱家现在有多少银钱了?”

    秦怡然虽是知道,但是把所有的银票拿出来清点了一下,“加上今天的,咱们现在一共有七百二十两银票,去掉仙客来的定银五十两,那就是六百七十两,另外还有……”她又把箱底的碎银清点了一下,“还有六两多现银。”

    众人饶是之前也大概猜到家里的银钱数量,但是听了秦怡然报出具体的银钱,还是忍不住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来。

    书哥儿看着秦怡然手上的银票,有些欲言又止。正好秦怡然抬头看到了,笑着冲他鼓励的点头,书哥儿整理了下思绪,开口道:“爹,这些钱放在家里还是只得这些,你看咱家是不是该置办些田地或者别的啥?”

    赵振兴听了也不由得正了神色,他看着书哥儿,目露欣慰,“书哥儿说的对,我之前也想着这事儿,咱这钱还是得让它能生钱才成,来,大家都说说,咱这钱是置点田产还是置个铺子好?”

    李氏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家里这些日子虽是忙碌了些,但是竟然挣了这么多钱,而且还能置办得起田产或是铺子,这放在几个月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她只觉得好似做梦般的不真实。

    赵振兴的目光从几人脸上一一扫过,李氏还有些愣怔,书哥儿正凝眉沉思,坐在一旁的陈黒丫却是陪着二丫在小声的说话,只有秦怡然至始至终面带微笑的在做自己的事情,她这会儿已经把银票都收了起来,把箱子重新落锁。

    赵振兴就忍不住开口道:“大丫,你觉得这钱咱们应该先置办个啥?”

    “爹先看看这个。”秦怡然把之前从箱子里面拿出来的几张纸递给赵振兴。

    赵振兴有些疑惑的伸手接过,不过一会儿表情就有些震惊,他先是快速的把几张纸一一看过,才抬头问秦怡然:“这些都是你画的?”

    秦怡然点头,“上次爹去送货的那天,我就先画了两张草图,当时我就给哥看过,这几天,我又重新理了下思路,这才重新画了这几张,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外部效果图,如果咱们要具体施工,还要重新把细节的图纸全部画出来。”

    那边的书哥儿早就起身,就着赵振兴的手,开始看秦怡然画的图纸。

    赵振兴索性把图纸交给书哥儿,跟秦怡然仔细探讨起来,“那你的意思是,这钱咱们用来建庄子和制辣酱的场地?”

    秦怡然摇头,“庄子和辣酱作坊现在都不急着建,我把这图给爹看,只是让你心中有个规划,明年开春建果林子的时候,建庄子的地方和辣酱作坊的地方都要留出来,具体什么时候建,咱们到时候再商量。”

    她一手搁在箱子上,“至于现有的银钱,我觉得咱们可以有两个打算,一是可以在县城买个铺面,最好是能带小院的,咱们现在不开铺子还可以租出去,也能得些个租金;二是要么就在县郊买个小田庄,可以先把田地佃给别人种,往后咱们可以收回来种辣椒,有个庄子那边到时候也可以用来做辣酱。”

    赵振兴一边听一边点头,“我觉得你这两个法子都不错,那这事儿我过些日子去县城找那王牙侩,让他帮咱看看有哪些庄子和铺子,咱们到时候一起去看看,不拘哪一样,先瞧中了哪样合适咱们就先买哪样。”

    (天津)

第一百九十三章 庄园规划

    那边李氏和书哥儿也静静地听着两人的交谈,李氏听到这里也忍不住出声问:“那庄子真买在县郊?咱们照看起来岂不是麻烦?咱这就近的也有那带庄子的田地,要不要就近买一个?”

    李氏骨子里还是个农家人,她还是倾向于买一个田庄,只是就近买的这一点被赵振兴否了。

    赵振兴摆摆手,笑着跟李氏解释道:“咱这刚买了山地没隔上多长时间,就又买个田庄,未免太打眼了些。咱们没根没基,还是低调行事为好。”

    “爹说的对。”书哥儿赞同道,秦怡然听了也不由得点头。他们家现在捂着山谷和辣椒这两样,生怕被别人知道了,行事越低调越好,所以她才提议在县城附近置产。

    李氏这时也转过弯来,她不由得有些赧然的把脸边的碎发往耳后别了别,“都是我没想周全,好在你们主意正,你们商量着来就是。”

    秦怡然笑着挽起李氏的胳膊,笑着道:“哪能呢?这可是咱家的大事,自然得大家一道商量才成。娘你刚刚想的也对,等过上两年,咱就在这附近买些田地或是买个庄子也成,也好就近照看着。”

    李氏被女儿贴心的话语安慰到了,她不由得摸了摸秦怡然已经变得柔顺的头发,“成,你们商量,娘就在这边听着。”

    说着,伸手就从旁边的柜子上拿了针线笸箩过来,一边继续听几人商议一边缝着衣裳。

    即已经说定了要到县城置产的事,赵振兴也不多说,这事儿还得等他去县城找了王牙侩才能有结果,他又拿起之前的几张纸,指着上面的几处问秦怡然,秦怡然就把自己的想法一一的说了。

    她画的这个庄子就有些参照四合院的布局来画的,不过因为占地的关系,她预计建个三进或是四进的大院落,她指着旁边道:“这两边到时候再建两座跨院,留着做客房也好或是将来给咱哥和棋哥儿用也成。”

    她在其中一处特意标记的地方道:“这几间屋子就是留着以后用来研制各种辣酱或是别的东西,所以我打算把它安置在我住的院子里面,这样也方便些。”

    又指着其他几处给几人一一详细解释了一遍,几人听的不由得点头。

    赵振兴又指着院子后面一条走廊似的图案,问秦怡然:“这是打算连着山谷那边?”

    秦怡然点头,“再过上两年,我打算把咱家的辣椒种子卖给乡邻们,这对我们家的人缘和名声都有好处,咱们也不是那吃独食的,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她指着刚刚赵振指着的方向道:“到时候,咱这山谷就不一定要留着种辣椒了,咱们到时候可以请人把温泉池子修起来,把这边跟前面的宅子修条走廊连在一起,到时咱们再把这山谷里面种些花花草草的,其他时节能赏花赏景,冬天又能搭些温棚种些蔬菜瓜果,就当是咱家的后花园,有了这条走廊,咱们进出也方便些。”

    李氏听了秦怡然的一番话,已是一脸的向往,“听咱大丫这样一说,我就觉得咱这庄子怕是这十里八乡的头一份,只是这院子再连着这山谷一修建,这么大得地方,得要不少银钱吧?”

    赵振兴笑着道:“等到建这庄子的时候,咱们手上的银钱应该是不缺这些的。”

    他听了秦怡然这一规划,心里也豪气顿生,一下子就找到目前一个明确的目标。

    那边书哥儿一直没吭声,这会儿见几人都没说话,他才拿起另一张纸问秦怡然,“这张辣酱作坊的图纸怎么跟上次不一样?”

    秦怡然点头,“我后来又仔细琢磨过了,上次的那张图纸还是稍显草率了些,这才重新绘制了这张辣酱作坊的图。喏,你看这样像不像一个‘回’字?”

    书哥儿点头,两人的交谈又把几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这次就连陈黒丫和两个小的都围了过来,因为这个“回”字是他们三人昨天刚刚学过的一个字,他们也很是好奇,还有房子能建成一个字的模样。

    秦怡然指着中间的几间房子道:“这上面我打算建成储藏室,下面建成地窖,需要窖藏或是发酵的辣酱到时候都有专门的屋子存放。”

    然后指着外面一圈的屋子道:“从这边开始就是安置所有的物料的原料仓,然后这边一间间的大屋子分别是各种辣酱的制作间,每间大屋子的里面可以隔成若干小间,把一道道的工序全部分开。

    再过来就是成品仓了,咱们所有的辣酱必须全部从这里发出去,然后一些制作好就能出售的辣酱可以不必送到储藏间,直接可以从制作间送到成品仓。”

    “制作间和储藏室之间的这一圈场地,即可以用来安置一些特殊的需要晾晒发酵的酱缸,又可以用来给各个制作间运输拉货用。

    而且我还打算所有的屋子上面全部建成平顶式的,就像打谷场一样,所有的原料尽量都晾晒在屋顶上,实在晾晒不下再晒到下面的地上……”

    一番话说下来,直说的秦怡然口干舌燥,书哥儿很有眼色的给她倒了一杯水,秦怡然端起茶杯,一口气喝下去,才觉得好受了些。

    几人都被她一大通的解说整的有些懵,还是赵振兴先回过神,他的眼神有些复杂的看着秦怡然,秦怡然被他这样看了有些不自在,佯装咳嗽一声,问赵振兴,“爹可是觉得哪里有不妥?”

    赵振兴摇头,干巴巴的说了一句,“没有。”许是觉得自己的意思表达的不够清楚,他有些踌躇了片刻才道:“我觉得你的想法非常的好,这个作坊包括上面的宅子都画得特别好,你讲解的也非常的详细,我觉得就照着你刚刚说的这些,交代给那些工匠们,他们也能照着把这房子建起来,爹……只是有些担心……”

    书上不都是说什么慧极必伤,他看着秦怡然的眼里有着掩饰不住担忧,女儿变得如此聪慧,他心里实是难安,生怕会应验了那些话。

    (天津)

第一百九十四章 挣脱

    秦怡然却是一下就明白他的言下之意,她笑着伸手握住赵振兴的大手,赵振兴的手温热有力,手指节粗大,手心里满是老茧,手背上还有好些划痕,这都是长期劳作遗留下来的。

    秦怡然用自己的小手安抚般的拍了拍赵振兴的大手,“爹,我已经长大了,爹要学着习惯才是,再说万事不都有你和哥在外应付吗?”

    赵振兴听了这话也不由得心生一凛,大丫就算是再聪慧,那也只有自家人知道。在外人面前她一向都是低调谨慎的,刚刚的这些主意,到时对外都由自己出面不就成了。

    他不由点头道:“以后家里对外的事情,就交由我或是你哥,你就负责管好咱家的银钱,帮我们出出主意就成。”

    秦怡然听到这话,不由得笑眯了眼,这原本就是自己的打算,现在赵振兴也这样决定,那就更好了。

    赵振兴又拿着纸张,指着几处让秦怡然给他一一讲解,许是已经想到应对的办法,他心里的担忧去除,秦怡然一边讲他一边点头,还提议一些自己的见解。一旁的书哥儿也加入进来一起讨论,秦怡然干脆拿来纸笔,把三人的一些想法通通记下来,以便她后面修改图纸。

    李氏见着三人讨论的很是起劲,也不打搅他们,见外面也不早了,放下针线篓子,起身来了灶间,原本打算留周掌柜他们在这边吃饭,赵振兴一大早的就进了山谷,捞了一些鱼虾回来,李氏便手脚利索的张罗起饭菜来。

    等到秦怡然几人把宅子和作坊的事情大致的讨论了一遍,已经闻到阵阵扑鼻的香气,三人抬头一看,堂屋里只剩下他们三人,李氏和陈黒丫以及两个小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去了灶间,三人不由得相视一笑。

    秦怡然把写了一堆的纸张都收了起来,“爹,这些我都先整理整理,你和哥得闲了,就把宅子和作坊那片地丈量出来给到我,我也好把建房的平面图先画出来。”

    “我们是不是也好提前把各个地方的尺寸定出来?到时候我再请了建房子的师傅,把一些石料木材什么的咱们都可以先准备着,等到明年把果木栽下去,我们就可以准备建房的事情了。”赵振兴也接着道,他这会儿想到要建成那图纸上的大宅子和那一整片的作坊,只觉得浑身好似有使不完的劲儿。

    书哥儿问赵振兴,“咱们这么大动静,到时候会不会引起一些人的猜测?”

    还都是温泉和辣椒引起的问题,一点风吹草动都让自家人犹如惊弓之鸟般,秦怡然觉得书哥儿有些太过紧张,自家虽说要小心行事,却也不能这般战战兢兢。而且书哥儿的一些反应,大部分的原因其实源于书哥儿缺少安全感所致,她刚想说两句。

    赵振兴却是笑着一掌拍在书哥儿的肩上,“我们不管是种果木林子,还是建宅子,都会请了乡邻一道帮着做工。到时候咱们的工钱给得高高的,他们收我们的恩惠,自不会多说什么闲言。

    再说了,刚开始建房无非用的是些木料和石料,那其实花不了太多的银子,倒不至于引得有些人眼红,真正花钱的地方是宅子里的装修和屋子里的家具摆设,这些钱都花在暗处,一般人也不会见到。”

    “到时候咱们建作坊的时候就会透点风声出去,就说作坊开工的时候会雇佣一部分村里的人,有了咱们之前高工钱的例子在那儿摆着,一般人也不会想着来找咱的麻烦。

    咱们这村,就是在这十里八乡的,那也是数得着几个富村之一,有钱的人家多着呢,也没几个人有那闲空盯着咱。”

    赵振兴的一番说法不无道理,虽说有那见不得别人发财的人,毕竟还是极少数,清河村的人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淳朴的,再说,赵振兴的人缘一向不错,村里的几个富户和里正等人,跟他都还说得上话。

    书哥儿听了赵振兴的一番话,也不由得点头,他摸了摸自己的头,笑着道:“是我想左了。”

    “哥的想法是没错,只是,你往后还想着读书考科举,出人头地的话,我觉得哥的眼界要放的开阔些,你要着眼于外面那些大是大非上,一些家里的琐碎小事你就不要放在心上。过往有如尘烟,你要学着往前看才是。”秦怡然好似能猜到书哥儿心里的想法,有意提点他道。

    这一句话,却是引得赵振兴和书哥儿同时陷入沉思,过了好一会儿,书哥儿才抬起头,看着秦怡然的目光炯炯有神,他正色道:“大丫说的对,都是我的心境影响了眼界,以后再也不会了。”

    秦怡然第一次发现书哥儿的眼神如此明亮、清澈,好似湖水般清澈到底,那些残留的一丝丝阴霾已经彻底的从他身体里退了出去。

    赵振兴欣慰的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你们都是好孩子,这样相互提点着就很好。”

    书哥儿笑着道:“都是大丫懂事,我要跟着学的地方还有很多。”笑容干净明朗,再也没有了以往的一丝阴郁。

    秦怡然也很是高兴,拉着书哥儿的手道:“走,咱们吃饭去。”

    三人刚进了灶间,李氏已经把饭菜都盛好了,见到三人,笑着道:“都说好了?我还准备去叫你们呢。赶快过来坐。”

    三人洗过手,就上了炕,李氏不但烧了一锅酸菜鱼、油焖大虾、还凉拌了一道素什锦,赵振兴笑着举起筷子,“都动筷,今天的菜多,你们都多吃菜少吃饭。”

    秦怡然舀了一勺鱼汤,今天的酸菜鱼李氏是用黑鱼烧的,汤呈奶白色,喝一口,味道非常香醇。

    一顿饭直吃了小半个时辰,棋哥儿摸着自己的肚子,实在忍不住,连打了两个饱嗝,惹得众人一阵笑,赵振兴拉起他,“走,咱们下炕散散。”

    说着,带着几个孩子一起来了堂屋,他把周掌柜带来的几个匣子从柜子上拎到桌上放下。

    几个孩子也围了过来,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有人给自家这样的东西,赵振兴解开上面系着的红绳,打开最上面的一个匣子,里面是两包上好的茶叶。

    (天津)

第一百九十五章 准备

    秦怡然见到暗纹印花的油纸纸包上印有“一品轩”三个楷书字样的黑字。就知道这茶叶比自家买的一百文一两的怕是要高出好几个档次。

    赵振兴也很是小心的摸了摸纸包,就把匣子重新盖上,放到一边。打开下面的两盒,刚一打开盒子,众人就闻到一股浓郁的奶香味。

    闻到味道的秦怡然也愣了片刻,她可是记得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奶油蛋糕之类的,难道又是那位前辈干的好事?

    她忙看向那两匣子点心,只见里面就类似于老北京八大件一样,装满了的各色点心,她的目光在中间那个精致的奶白色圆饼上停了片刻,才不由得暗松一口气,幸好不是自己猜想的那般。

    对方应该只是在面粉里面掺了些牛奶,才做出的这种含有奶香味道的点心。她忍不住就伸手拿了一个,不要细闻,她就知道自己猜想的不错,这个点心不管是外形还是香味都比上次杏芳斋的点心好上不止一筹,要不是这会儿实在吃不下,她倒有心想尝尝。

    那边赵振兴几人见她拿了一个点心,仔细打量,笑着问她,“大丫,可要尝尝?”

    秦怡然摇摇头,把那块点心重新返回匣子内,“吃的太饱了,等下午咱们肚子饿了再尝尝。”

    她一抬头,就看到棋哥儿和二丫两个正睁着那双相似的大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那两匣子点心看,她忍不住逗两人,“你们要不要吃一块?”

    棋哥儿捂着还饱饱的小肚子,有些沮丧的道,“还是下午吃吧。”说完,又忍不住打了一个饱嗝。

    一下子把几人都逗笑了,赵振兴笑着把匣子赶紧盖上,收到一边。最下面的一个匣子最大,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块颜色各异的杭绸尺头。

    赵振兴眼睛一扫,就知道对方是按照赵家的人口安排的,心下熨帖,不由得对仙客来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这时,李氏也收拾好灶房过来了,赵振兴就跟几人道:“点心留着给你们娘几个吃,尺头孩子娘给收起来,这茶叶,我打算到时给你们姥爷一包,还有一包给你们爷留着。”几人都没有意见,赵振兴就让李氏先是帮着把东西都收起来。

    歇了一会儿,赵振兴就和几个孩子道:“你们该练字的练字去,我跟你娘也要开始做辣酱了。”

    “好的。”几个人应一声,拿来了笔墨纸砚,陈黒丫和两个小的还是由秦怡然负责教导。

    书哥儿已经拿了另外一本千字文小声的默念了起来,他前两天就能把三字经通篇诵读下来了,这两天赵振兴已经开始教他背诵千字文。

    秦怡然先是让两个小的开始练字,这才开始教陈黒丫继续背诵三字经,许是有了棋哥儿做比较的原因,陈黒丫比从前更加认真了,这就导致了几人背书的整体速度都提了上来。

    教了几句,见陈黒丫已经把字都认识了,开始自己默背起来。秦怡然就看着正跪在条凳上练字的棋哥儿和二丫一眼,特别是棋哥儿,正紧抿着一张小嘴,神情有些严肃,好似整张小脸都在跟着使劲一般,一双眼更是紧盯着笔尖,字虽是写的有些大大小小,但是好歹已经横平竖直,比刚开始进步了很多。

    要知道他不过才学了几天,还是个才五岁的孩子,秦怡然就不由得感叹,一个人的天分高,果然念起书来也比别人事半功倍的多。

    赵家几个孩子,除了自己以外,剩下的三个孩子里面,读书天分最高的应该是棋哥儿。自己教他的东西,基本不超过三遍,他就能自己学会,而且记忆力还很好,她有时候抽背一些她偶尔教他们的古诗,其他人还要想想才能记起来,他却是眼也不眨的就能通篇背了出来。

    刚开始学着写字,他还有些孩子心性,坐不住,后来,她就给他讲了几个励志的故事,现在虽还有些顽皮,但是读书练字的时候却是认真了起来,这一认真立马就见成效,跟他同期的二丫和陈黒丫一下子就被他远远的甩在后面。

    因为两个小的都是她带着的,包括赵振兴和书哥儿都没怎么在意,只以为他们就是跟着秦怡然随便学几个字,只有秦怡然深切的感受到棋哥儿读书上的天赋。

    也许,书哥儿过段时间去学堂念书,可以把棋哥儿带着一起去,想到这里,秦怡然就不由得对棋哥儿又多用了几分心思。

    等到赵振兴要送书哥儿去学堂的前两天,一家人正围着桌子坐了,看着书哥儿刚换了李氏做好的一套新衣裳,浅蓝色的细棉布斜襟夹衣,被李氏浆洗的笔挺,书哥儿头发也用同色的发带系了,他犹如一棵挺拔的小树,身姿笔挺的站在那儿,整个人显得非常的精神。

    李氏上下打量了几眼,满意的点头,“蛮好,正合身,娘给你先做了两身,等过两天再给你做两身棉袄,我看就照着这身量放一点也就够了。”

    书哥儿忙要换下来,赵振兴制止道,“就穿着吧,今天又不要下地干活儿,以后在家就穿这样。”说着看向一旁的几个孩子,笑道:“你们也一样,只要不下地,在家就穿你娘给你们做的这些新衣裳。”

    几个孩子听了就嘻嘻的笑,李氏也笑着道:“这些日子,我给你们几个,每人做了两身夹衣,都浆洗好了,给你们放在柜子里,等会儿都去换上。”

    说到这里,她跟赵振兴道:“我想着把几个炕上的被褥棉花都换了,再给你们每人做两身棉衣的话,棉花有些不够,还得再买些。要不,你这两天抽空去一趟县城,再买些棉花回来。”

    赵振兴想了想,“要不,我们明儿一道去吧,上次说要找那王牙侩的,咱们正好一道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铺子或是田庄。”

    李氏有些动心,秦怡然也有些心动,就跟着一道劝道,“去吧,娘,我们也好长时间没去县城了,正好把咱过冬要买的物什一道买回来。”

    “那……咱就一起去。”李氏也点头,家里要买铺子或是田庄这样的大事,她还是想帮着看一看才放心。

    (天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865/ 第一时间欣赏穿越梦想田园最新章节! 作者:初生的芦苇所写的《穿越梦想田园》为转载作品,穿越梦想田园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穿越梦想田园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穿越梦想田园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穿越梦想田园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穿越梦想田园介绍:
一次乌龙火灾,现代白骨精秦怡然穿越到古代,成为小萝莉一枚。
面对家徒四壁,吃了上顿儿愁下顿儿的古代生活,秦怡然表示很淡定,勤劳发家能致富。
便宜爹爹虽然身体有疾,人却精明能干有担当,老实木讷的娘亲温柔善良又能干,同胞的哥哥聪明有担当,幼小的弟妹可爱贴心又懂事。
就是偶尔冒出的极品三两只也被收拾的妥妥当当.....
就在她奔着发家致富的道路一去不回头的时候,遇见了某人。
于是吃货女遇上了腹黑男…………
这是一篇温馨的种田文。
本文架得很空,考据党慎入。
*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放心跳坑吧。穿越梦想田园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穿越梦想田园,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穿越梦想田园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