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1852铁血中华TXT下载1852铁血中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1852铁血中华全文阅读

作者:绯红之月     1852铁血中华txt下载     1852铁血中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11章 第三次大烟战争(十二)

    8月7日,香港。

    “阁下,光复军的代表要求见您。”英国香港方面的文官有点胆战心惊的询问着额尔金。

    “他们求见我想做什么?”额尔金明显没有睡好,不仅肤色黯淡,眼睛中也有些血丝。

    见全权代表没有怒,英国文官心中安定了不少,他说道:“光复都督府询问我方,昨天的军事行动是否意味着我方正式向他们宣战?”

    讲述了光复都督府此行的目,英国文官忍不住偷偷观察着额尔金的表情。不管武将们是如何的反应,英国文官并不希望战争扩大化。想阻止现阶段战争扩大化,先就是英国表示双方的军事冲突并非是英国正式向光复都督府宣战的行动。

    额尔金脸上的神色先是难看了一下,然后他脸上挂着冷笑对文官说道:“告诉他们,如果我们正式对光复都督府宣战的话,我们会正式通知他们的!”

    这个回答让英国文官心中很是赞赏,额尔金的态度无疑是要通过模糊眼下的局面,采取一个“拖”字。拖下去对英国人很有利。有了时间,英国就可以调动部队,协调与盟友的关系。光复都督府也会在不经意露出自己的破绽来,那时候英国人就能够从容的动手。

    想到这里,英国文官答道:“阁下,我就对光复军的代表这么回复么?”

    “去吧!”额尔金点头同意。

    派出了部下,额尔金微微松了口气。昨天,也就是8月6日。英法联合舰队十二艘军舰在对虎门炮台动试探性进攻的时候被全部干掉,这让志得意满的英国方面大吃一惊。那支小舰队覆灭的太快,前去救援的船只没在海上现有逃出来的海军人员。对于那场炮战,额尔金得到的情报内容是“炮声震天”,比炮声震天更的情报是“虎门炮台区域硝烟弥漫”。至于这些出震天响声的大炮数量,大炮所在的位置,口径、种类,额尔金是一概不知。

    额尔金被这个消息给弄得懵了,光复军下手之狠,动手之果断,完全出了额尔金的想象之外。在额尔金的想象中,这支联合舰队是要和光复军稍微纠缠一下。就如同打架前推推搡搡一般,在冲突的过程中,英国就能在其中找到。可趁之机。

    现在额尔金的感觉是,英国的手指刚过光复军划的线,光复军立刻一刀下来砍掉了那一小截手指。这度过于迅猛,英国本能的要收回拳头,可那痛楚又是实实在在的,让英国方面怒火中烧。

    怒火中烧的不仅有额尔金,法国代表在8月6日晚上已经在额尔金这里嚎叫了一晚上。法国方面坚决要求英国方面出兵讨伐镇压光复都督府。额尔金法语还过去的,听法国代表的意思里头,大有为了给法国这两艘船报仇,不惜整个大英帝国全部投入战争的意思。法兰西的这种小弟态度,并没有让额尔金更加气急败坏,反倒让这位英国驻华全权代表冷静下来。

    英国依旧是世界霸主,世界第一强国。通过法国那撒泼打滚的表现,额尔金重新确定了自己对当下局面的冷静判断。法国不是弱国,若是英国不够强势,法国也没有理由变现的如此弱势。在此时,英国只需要能够维持第一强国的地位,就能够得到第一强国的结果。任何导致损失继续扩大的行动,在此时都是不明智的。

    光复都督府的人员求见的时候,额尔金是比较紧张的,引战争很容易,先打了第一枪就行。可想结束战争必须由战争双方都认同之后才有可能。不管额尔金如何希望战争暂时打住,如果光复都督府此时非得继续扩大战争,那额尔金也只能去应战了。英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是打出来的。

    现在光复都督府的表现证明他们也没有扩大战争的意图,这给了额尔金一个很好的台阶。到底是战是和,额尔金还需要更好的考虑一下。

    没多久,文官又回来了。他脸色不是很好看,“阁下,光复军说他们抓获的落水人员里头有法国人,他们想让我们帮忙询问法国人,法国人是否在正式对光复都督府宣战。”

    听到这个问题,额尔金深深的皱起了眉头。光复军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们想从法国人这里入手挑起战争么?想了片刻,额尔金突然露出了一丝笑容,“告诉光复军的代表,我们英国人不代表法国人的立场,如果他们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帮忙组织他们与法国方面的谈判。”

    香港岛没多大,法国司令的住处距离额尔金的办公室没多远,半小时内,光复军就和法国方面开始谈判。性格热情洋溢的高卢鸡们可没有英国人这么阴险,双方交谈了不到二十句话,法国方面就嚷嚷起来,“我们现在向你们宣战!”

    光复军代表把法克鱿mum对法国人讲了一边,然后让法国人打过来送死。谈判就这么结束了。很快,法国司令官就冲到了额尔金的办公室,愤怒的要求英国与法国一起对光复军进行军事打击。

    “我们可以支持法国方面的军事行动。”额尔金皮笑肉不笑的对法国司令说道。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很想在海外捞一把,此行之前他们就表示希望能够将印度支那归于法国的势力范围之内。对于法国人的表态,英国人并没有明确支持或者反对。对打酱油的法国人,英国人并没有太在乎。想控制印度支那,法国人应该自己去战斗,英国人没有义务为法国夺取殖民地的战争出力。

    法国司令明显对额尔金的表态很不满意,可英法联军却是以英国人为主的,法国司令很清楚,自己没有指挥英**队的能力。

    “既然你们不肯动手,那我们就自己干!”法国司令撂下了狠话,然后气冲冲的离开了。

    8月7日傍晚时分,韦泽接到了电报。英国人态度暧昧,而法国人则是很硬气的对光复军宣战了。对这么一个结果韦泽感到惊喜交集。惊的是英国佬的阴险出了韦泽的想象,干起当面卖队友的勾当,英国佬眼都不眨。喜的则是光复军总算是分化了英法联军,如果法国佬的实际行动能力真的如同他们嘴上吆喝的那么强悍,光复军就可以通过对法国的打击树立起自己的国际地位。在此时,韦泽很想知道此次负责直接与英法联军交流的那家伙到底是谁,如果真的能够单独与法国人开战,韦泽是很想给那个负责谈判的同志记大功的。

    8月8日上午,韦泽正在处理水电站部门的投资分配问题。一道电报就送到了韦泽手中,韦泽只是看了看,就把电报内容在笔记本上抄了一下,然后就把电报交给了机要室存档。面对军工部门同志好奇的目光,韦泽说道:“继续讨论资金分配问题。”

    大伙虽然知道定然是出了大事,但是韦泽不说,大伙也只能强忍着好奇。

    在此时候,负责九龙地区防御的第五军第一师师长李英飞满脸关切心的说道“老吴,你这次可千万不要莽撞!”

    第一旅旅长吴辽面无表情,他只是点点头,“师长,我会打好这仗。”

    看到吴辽的表现,李英飞心里面怎么都觉得不安心,可他也只能相信吴辽。在佛山战役中,吴辽当时所属的第二团打出了惨烈的一战。全团85%的伤亡率创造了光复军的最高记录。吴辽也身负重伤,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好不容易才活了下来。从那之后,吴辽就变得沉默寡言起来,每天除了训练就是学习。

    光复军大扩军,李英飞调到了第五军当了第一师师长,他手下二团现在成了第一师第一旅,吴辽则晋升了旅长。吴辽那全身心投入学习和训练的态度让李英飞很是担心。韦泽在军校中反复讲“军事科学”,“将一怒而兴兵”这是军事中的大忌。所以李英飞忍不住继续劝道:“老吴,这次咱们按照部署打……”

    看李英飞那欲言又止的模样,吴辽冷静的答道:“师长,我知道今天要打的是法国人!”

    部队里面有管心理调整的人员,面对这些受过战争创伤的人员,解开他们心结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从过去走出来,不要把现在生的事情与过去强行联系起来。不管效果好不好,该讲的道理别说那帮受伤的兄弟们听了许多遍,李英飞这样没受伤的军官也都听过多遍,都会背诵了。李英飞知道自己如果再说的过多,那就是表示不相信吴辽了。更不用说吴辽的话里头也表明了他知道此战斗不是佛山战役的延续,无论从战斗对象还是战争时间都完全不同。

    “去吧,好好干!我们的部队就在你后面!”李英飞最后说道。

    光复军在战后不仅建设了虎门炮台,还在九龙地区以狮子山为核心建起了防御体系。九龙一带是个海边的平原,很适合大规模战斗。光复军可不想让英国人轻易的突破这里,从6路进攻虎门炮台侧翼。

    此时,在海边防御的部队已经退了回来。战前的时候大家恶补了一番世界各国的国旗、军旗、军装,部队确定有大概两千名左右的法军部队从香港岛的港口出,越过了窄窄的海峡在九龙海滩上登6。

    看着吴辽前去指挥部队迎击,李英飞焦急的等着虎门那边的电报。洋鬼子进攻九龙地区的同时只怕也会对虎门动手。

    “师长,九龙来的电报!”通讯参谋拿了一张纸跑了过来。

    李英飞打开电报一看,上面写了一段话,“虎门海域并未现敌人军舰。”

    “难道这帮洋鬼子真的是想从6路打进广东么?”李英飞大惑不解,就那么几万人的洋鬼子,上了6地完全不够看啊。

第112章 第三次大烟战争(十三)

    “上帝保佑法兰西!”

    “让我们给野蛮的中国人一次教训!”

    好战而且嚣张的口号在法国登陆部队中回响着,英国方面不想出兵的意思非常明显。不过这却不是阻挡法国人进攻的理由。打赢了克里米亚战争的法兰西军队,等于是夺回了欧洲第一强军的地位。滑铁卢战役之后,被俄国人攻进巴黎,这对于法国人来说是奇耻大辱。借着那次反拿破仑战争的胜利,俄国成了“欧洲宪兵”,在东欧各地耀武扬威 ” 。只要有国家爆发了革命,就能看到前去镇压革命的俄**队的身影。

    如此嚣张的俄国人终于让英国人决定给俄国人一番教训,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拉着法国打击俄国,战后又开始扶植奥斯曼土耳其,把手沉沉的插入了地中海。这对于法国来说也不是什么高兴事。

    为了在战后能够获取进军印度支那的权力,法国指挥官认为自己有必要展现出法兰西的战斗力来。所以他才决定发动战争。

    法国陆军当然不是只懂得靠嘴皮子来指挥军队,有过克里米亚战争的经验,法国人的舰炮停在香港岛与九龙之间的海峡中掩护法军登陆部队。法国海军的炮兵们示威般对着岸上猛烈开火,攻击着他们认为可能有威胁的地域。隆隆炮声中,满载着法国陆军的登陆船队在香港岛对面的九龙登陆,法军们纷纷跳下船,开始在平坦的海岸边列队。

    美国舰队人员不仅没有参与战斗,反倒都上了岸,在高处架起望远镜观看着这场战斗。法国可以说是美国的“贵人”。从独立战争开始,法国就全力支持着美国。从历史上讲,“落樱神斧”游而不击,正面战场的战斗都是法国人打的。而且美国独立之后,还反咬了一口。吃下了法国人控制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路易斯安那等地。

    看着法国陆军进攻光复军,美国观战一方内心深处自然是希望看到法国陆军大发神威,在英国人不肯直接开战的时候,狠狠给中国人一次教训。

    然而法国人刚登陆,远处的光复军就用火炮开始射击登陆点。九龙的岸边土地比较硬,开花弹落到地上就猛烈的炸开。数公里长的海岸上,几乎每一发炮弹都要让法军损失一两名乃是十几名法军的战斗力。没等法军在滩头完全站稳脚跟,就出现了一百多名伤亡者。

    法国人明显没想到会遭到这样的猛烈攻击,舰炮并不能有效的对内陆目标实施打击,所以法军放弃了在比较平躺的岸边整理起大队列的打算,而是以排为单位,登陆之后就开始向内陆前进。

    “中国人的炮兵好像撤退了?”有些美**官从望远镜中看到一些骡马牵引的跑车向山区方向行动的身影,他们忍不住喊道。

    “中国人胆子就这么小!”美国部队开始嘲笑起来。此时若是中**队不撤退,还是能够利用法**队立足未稳的机会继续给法军造成损失的。

    旅长吴辽并不知道自己被美**人这么嘲讽,即便是知道了他也不会有丝毫的在乎。法军的确是欧洲强军,他们的部队没有傻乎乎的从正面猛攻,而是快速的从两翼包抄过来。如果等着法国人攻上来,只会分散部队的火力。而且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随着光复军的炮兵们开始撤退,轰击的法军的炮弹也暂时停止下来。法军很快的就稳住了战线,开始排成的标准的进攻队形。这下美**人们忍不住开始赞赏,法军的行动速度的确比美国陆军迅捷很多。而且由小方阵组成的大阵线看着就更有冲击力。

    在狮子山负责指挥的吴辽也忍不住点点头,远远望去,法**队行动敏捷,与光复军的精锐部队相比绝不逊色。看着法军的战线开始前进,吴辽却又微微皱了皱眉头,。

    法国指挥官同样有些讶异,中**队的胆小畏战的确超出了他的想象。能让英国佬重视的军队不该是一支胆小的军队。英**队打硬仗是把好手,痛打落水狗的时候更是可以称为“神军”。面对那么多落后的部落,英国人有着无比丰富的经验。

    光复军的撤退之迅捷,甚至比满清的军队都快很多。在攻打大沽口的时候,法军好歹也是能用陆军的大炮给满清军队以迅猛的杀伤。现在法国的炮兵还没上阵呢,中**队就逃跑了,这算是什么事?

    不过战场上是没有机会长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敌人撤退了,自己就得开始追击。中国炮兵明显撤往了狮子山高地,炮兵撤到高地上之后,射程会自然增加,这对于法军接下来的战斗未必有利。此时必须加快速度前进。占据了这片高地之后,法国的第一轮才算是达成了目的。所以法军排着整齐的队列开始向着狮子山方向快步前进。

    “呯!呯!”随着枪声,地面上开始出现步枪射击后冒出的硝烟。令法军意外的是,他们的视野中并没有看到光复军步兵方阵的身影。

    子弹呼啸而来,法军方阵中的士兵纷纷中弹。他们很快就看到了那些冒烟的地方都是在一些地面上起复的遮蔽物之后,难道中国人在那里挖掘了壕沟么?不然的话步兵是不可能躲在那后面连续射击的。

    “炮击!”有过克里米亚战争的经验,法国海军的舰炮对着中**队冒出硝烟的位置开火了。这些炮兵们都是经验丰富,有桅杆上的炮兵观察员们指引,炮击非常的顺利。中国人射击的距离未免太远了吧。在距离法军两三百米的地方中国人就开火了,这明显背离了战场射击的常理。这样疑惑可以用中**队战斗意志薄弱来解释,看到精锐的法**队,中国人被吓得六神无主,为了壮胆而胡乱开枪。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站在狮子山上,吴辽看着战场。光复军的新式步枪优先装备一线部队,而不是装备卫戍部队。所以吴辽的部队都是一水钢质枪管的单打一。虽然双手紧握着望远镜,可吴辽只觉得自己的身体仿佛与战场上的战士们一样,匍匐在地,稳定的调整的呼吸,准确的瞄准着敌人不停的射击。

    后膛带来福线的步枪精准度惊人,在3o米内的射击可以说是百发百中。3oo米内也能用排枪准确的杀伤敌人。更重要的是,由于采取了全新的卧倒射击姿势,战士们的身体只有极小的一部分暴露在敌人的视线内,伤亡率大大降低。

    所以吴辽认同了法军战斗力不亚于英**队的事情,在这样的战斗中,能够给光复军部队们以有效杀伤的就是火炮。而法军甚至没有吃大亏,就使用火炮轰击光复军的步兵阵地,这种军人的应变能力,的确不是普通的军队能做到的。如果光复军的对手是清军那群窝囊废,杀了他们他们只怕也不会想出这样的法子来。甚至是光复军,在进行纸面上战术推演的时候,也是大家想了好一阵才想明白应该用炮兵对付敌人的新式战术。

    当然,这也就是法军的应对极限了。而光复军有韦泽都督在,吴辽记得很清楚,韦泽都督先写了一张纸条,扣在桌面上。等光复军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想出了解决方法之后,韦泽都督才掀开了那张纸,上面写了“用炮兵覆盖敌人阵地”几个字。

    接下来,韦泽都督又讲述了步兵面对这样局面的应对战术。而吴辽现在看到了光复军一线部队正在采用这样的战术,阵地的撤退路线早就准备好了。因为不想给法军可以利用的阵地,所以一线部队没有挖壕沟,而是稍微修整了一下地形。所以部队猫着腰站起身,拎着步枪从一个遮蔽点快步跑向另一个遮蔽点。如果两个遮蔽点之间没有足够高的凸起,部队就匍匐前进,胳膊腿并用,快速爬过那些地段。

    这姿势看着的确丢人,可这样的姿势能够最大限度的隐蔽自己。部队的行动都是依照队列执行的。如果被敌人发现一个士兵,他们就可以集中火力对这一带猛轰,那时候损失的可就不是一个士兵的生命,而是十几个,几十个士兵的生命。同时还会把部队的动向暴露给敌人。让之后的战斗变得非常困难。

    看到第一线部队终于顺利在法军的炮击中撤回了第二道的防线,吴辽终于松了口气。方才,他只感觉自己也和一线的战士们在一起,那种身体与地面接触的感觉是如此清晰,仿佛是吴辽也跟着大伙一起在地上匍匐前进一般。

    身体恢复之后,吴辽立刻就回了部队。在所有的训练中,吴辽自己每次都要与部队一起练。在烈日下,在阴云下,在雨水里,吴辽亲自摸爬滚打。训练的艰苦让基层军官都看不下去了,觉得吴辽不光自己往死里练,还要带着大家一起往死里练!

    即便部队里面怨声载道,吴辽却没有丝毫的放松、部队心理医生已经把道理给吴辽讲的清楚,过去的战斗已经结束了,以后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全新的战斗。人永远都活在当下,而且只可能活在当下。

    吴辽承认这没错,可佛山战役中那漫天的血色,还有看着兄弟们一排排倒在敌人枪口下的场景,会经常从吴辽的心中冒出来。让他颤栗,让他绝望。只有一遍遍的操演着新式的武器和战术,才能让吴辽感觉到他和部队有了新的力量,他和部队已经拥有了超过佛山战役时的作战能力。佛山战役的梦魇,再也不会重现。

    抬头仔细观察着法军的指挥,吴辽看到来自军舰的炮击终于停歇了。法国陆军开始继续前进。

    “冲锋!”法国各个方阵的军官们不约而同的发出了同样的命令。不管敌人到底有什么样的准备,在那么密集的炮击下,中**队是不可能有幸免可能的。此时需要的是让法军快速靠上去,然后利用密集的火力解决山区的中**队。因为法军继续向前的话,就不可能受到舰炮的保护了。即便法军的舰炮还能射击,可那时候到底是炮击敌人还是炮击法军,可就很难讲了。

    两百多米的距离很快就冲过去了,法军在抵达中**队第一道防线的时候稍微停顿了一下。地面上密密麻麻的弹坑的确是个问题,而地面上只留下了二十几具被火炮击中而死亡的中**人的尸体。这不能不让法军感到极为意外。方才法军被打死打伤了上百号人,难道仅仅是这二十几个人就给了法军如此巨大的伤亡么?这二十几个中国士兵是这么厉害的射手么?

    脱离了舰炮的掩护射程之后,法军的大炮终于运上了九龙这边的海岸。有了陆地炮兵的掩护,法军指挥官也觉得心里面踏实了不少。他命令部队继续前进,一气攻下狮子山高地。

    第二道防线也抵挡了大概二十分钟,因为距离近了不少,吴辽能够看得更加清楚。部队只是给了法军一部分打击之后就撤退到了第三道防线,这也是狮子山正式防线的第一道。这里挖了半人多深的战壕,战壕前面四十米处布下了竹签阵与陷阱阵。足以抵挡一下法军的进攻速度。

    而率先与光复军这条战线接战的不是中央战线,而是法军两翼的战线。无论是光复军还是欧洲军队,都非常清楚侧翼进攻的威力。在侧翼,吴辽各放下了两个营的部队。反倒是正面的战线上,吴辽也只放了两个营。

    光复军把法军被放到了距离阵地六十米的地方才开始用步枪猛烈射击,而狮子山上的炮兵此时也加入了战团,炮兵们首先要摧毁的是法军的陆军炮兵。半山腰上的滑膛炮对着法军炮兵阵地猛烈开火。

    观战的美**人们目瞪口呆的看到光复军的火炮突然间就猛烈了将近十倍,狮子山炮台上的炮位终于伴随着硝烟展现出它们的身姿,而法军在岸边设置的炮兵阵地附近则是猛烈的爆炸开来。那些炮弹都用了延时引信,铁球在地面上弹跳着,旋转着。或者直接冲进法军炮兵阵地,把人和大炮一起撞倒。即便是没有命中,过了片刻,这些炮弹就在法国炮兵阵地附近猛烈的炸开。把法国炮兵的炮组淹没在沙石与浓烟里头。

    除了炮击之外,枪声也如同爆豆般响起。也不知道开火的是法军还是中**队,总之,到处都是硝烟,到处都是响声。整个战场如同沸腾的大锅般笼罩在烟雾之中。

    “前进!”“开火!”“开火!”“前进!”法**官们或者歇斯底里,或者声音颤抖的发布着这两个命令。

    他们终于看到了敌人,他们躲在地面上的壕沟内,几乎毫不停歇的对着法军猛烈射击。那些鼹鼠般的中**人只有半个脑袋勉强能够被法军看到,而在这被硝烟逐渐遮蔽的战场上,那半个脑袋也很快就在法军视线里头模糊起来。在六十米内想击中这样的目标未免是太难了。所以法军不顾自己的伤亡,向着光复军冲了过去。

    然而脚上的剧痛很快让他们发现地面上有玄虚,把血淋淋的脚掌从地面上拔起来,他们才看到地面上竟然密布尖锐的竹签。法军立刻试图绕过竹签,跑在前面的士兵们身体突然猛的一歪,仿佛整个人挨了一截。地面上挖了不少半条腿深的孔洞,一不小心就会踩进去,重则骨折,轻则崴脚,即便是没有受伤,想从这里头把脚拔出来也得费点力气。

    可就这么一耽误,部队就遭到了密集的子弹射击。不少法军就以怪异的姿势扑倒在地,前仰后附的倒在竹签上或者陷坑里头。如果法军肯踩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前进,大概也能用尸体扑出一条通道来。可法军的战斗意志到此也就基本到了尽头,他们宁肯继续停在竹签阵后,隔着四十几米的距离与光复军对射,也不想继续前进了。

    作为欧洲第一流的军队,法军的确训练有素,在此时他们竟然能够用三段击这样的老战术,前面的步兵射击,后面的士兵填弹。用这样的方式维持火力。可在这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整个人与半个脑袋相比面积未免差距太大。法军就这么一排排的被打倒,当伤亡超过了三成之后,法军中军首先崩溃了。他们再也没有了开战前的勇气,放弃了军人的荣誉,法国人把自己的背留给中**人,开始转过身撤退。继续打下去就是白白送死,那么死也至少死在挽救自己生命的道路上吧!

    只是此时逃跑已经与能活命联系非常有限了,光复军的三寸炮开始收割起法军的生命。即便没有被弹片镰刀般的砍倒,单打一步枪在三百米的距离上依旧有着足够的杀伤力。

    九龙对岸的美**人们瞠目结舌的看着法军的溃败,在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完整的光复军军人身影,法军就崩溃了。即便是逃跑的法军也在火炮与子弹的追击下被纷纷打倒。

    而此时法国的军舰再次开火了,对着硝烟弥漫的战场,法军舰炮按照自己的估摸,对着可能发动追击的光复军的位置一通猛打。

    吴辽长长的舒了口气。他也考虑过是不是在法军撤退的时候派兵追击。可他怎么都不能让自己在心中排除法军舰炮实施火力拦截的可能性。虽然追击可以大大扩大战果,可吴辽已经不想让部队再次白白送死了。看着法军舰炮的猛烈射击,吴辽心中最后那点遗憾也消失的干干净净。他知道,这场战斗已经以光复军空前的胜利画上了句号。

    而美**官们却没有这样的乐观,他们所看好,所钟爱的法**队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就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对面的中**队展现出的军事装备更是大大超出了美**队的想象。

    “光复军真的是中国人么?”有美**官质疑的问道,这个问题引起了其他美**人心中的共鸣。见识过满清部队之后,美**官相信中国的确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见识了光复军之后,美**官已经形成的印象又被彻底颠覆了。

    两个小时后,法军撤出了九龙,最终的惨状难以形容。出发时还有两千人的法军,返回的时候不足五满当当的登陆船,现在空荡荡的。逐渐淡薄的硝烟中却没有出现继续返回的人影。看来已经不会再有其他人能够回来了。

    而这一切还是在法军有舰炮掩护的局面下,如果没有舰炮掩护,如果光复军有骑兵追击,逃到海边的法军除了全军覆没之外,没有第二种可能。

    虽然英军没有参战,可英军的脸色也非常难看。作为光复军的对手,英军如果参与战斗,就要面对法国人要经历的一切。这绝不是笑笑就能过去的事情。

    “看来我们可以出面去调停光复军和英国人之间的矛盾了。”美国的指挥官用轻松的语气说了句很像是俏皮话的言语。

    那帮心情受到震动的美**官听了之后忍不住都笑出声来。这次美国加入联军的身份就是“调停人”,在英法联军攻打满清的时候,美国与俄国就出面“调停”。在法国人遭到重创的现在,美国人看来有了充分的机会展现自己的外交才能。

    对于嘲笑英国人,美国人并不在乎。作为独立的英国殖民地,美国的传统向来是“父辈教导我两件事,第一,信奉上帝;第二,恨英国人。”与英国人一起出来打酱油,获取全世界的利益,那是一码事。如果遇到能在英国人背后插刀子的机会,美国人是不会选择放过的。

    得知了法国战败的消息,英国驻华全权代表额尔金忍不住松了口气。如果没有法国人的这次惨重失败,额尔金自然要为那支小舰队的损失承担起责任来。而现在,额尔金已经可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与法国人的损失相比,那几条船根本什么都不算。而且通过这场战争,法国在远东就完全沦为英国的小老弟,老老实实的跟在英国屁股后面打工吧。

    也不用去安抚法国指挥官那破碎的心灵,此时去的话反倒容易让法国人觉得额尔金是过来看笑话的。命令英**医开始参与救治法国官兵。额尔金开始伏案写信,“想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清国政府入手……,现在与光复军进行全面战争很可能导致香港失守……,只有彻底驯服清国政府……,才能充分利用清国的港口与资源。总之,让清国政府接受我方的条件,我方才能够在援助清国政府之后得到足够回报……”

第114章 第三次大烟战争(十五)

    招待完四国代表,洪仁玕疲惫的只想去休息。陪人吃喝也需要不小的精力,

    “英国人到底准备做什么?”洪仁玕带着相当不满的情绪询问着韦泽。以洪仁玕原本的想法,既然光复军已经做出了开放的姿态,不仅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正常经商,在政府政策上执行了倾向于进出口平衡的政策,英国也该满意了。然而现实中,英国人不仅没有丝毫满意的迹象,当洪仁玕建议与英国进行私下谈判的时候,英国方面居然给拒绝了 ” 。

    韦泽冷笑着答道:“英国人想要的是彻底推翻现状,完全主导中国的海关。他们想卖什么就能卖什么。”

    “让英国人做梦去吧!”洪仁玕怒道。身为外交部长,洪仁玕希望的是能够与外国和平共处,希望的是在维持外貌现状的同时,不断扩大与外国的贸易。经过与英国方面的谈判,洪仁玕发现韦泽对英国方面行动的解释只怕是英国人的本意,这种要求推翻现状的态度完全超出了洪仁玕的底线。

    韦泽看着激动的洪仁玕,忍不住笑起来。能把这位主张开放的外交部长气成这样,韦泽其实心里面倒是对洪仁玕更加放心了不少。所以韦泽继续解释道:“英国佬现在海军实力大大超过我们,所以他们现在觉得不是不能和我们打,而是没有必胜的机会。假如英国佬派遣部队在其他地方登陆,我们就可以进攻香港岛。拿下了香港岛的基地之后,英国佬在中国就没有立足点了。其他港口不足以充当全面进攻我们的基地。”

    洪仁玕听了这话更加不解了“那英国人为何还不死心?”

    韦泽对这种观点“没有港口他们可以去夺取么。而且想消灭我们的话,也不是非得由英国人动手不可。”

    这话说的轻描淡写,可洪仁玕从中听出了相当的杀意。他连忙问道:“都督,我们还要与英国人开战么?”

    韦泽先是微微皱眉,然后有些冷淡的答道:“是否开战自然有总参谋部负责,你现在只管干好一件事,那就是尽可能向欧美宣传我们的对外政策。让他们知道,只要不想着和我们打仗,我们欢迎外国商人在中国做生意。”

    洪仁玕看韦泽不愿意和他谈战争的事情,也觉得有些遗憾。若是知道些战争方面安排,洪仁玕也觉得谈判的时候心中更有些底气。

    洪仁玕感到遗憾,英国代表也更感到遗憾。光复都督府的表态已经把外交局面推向了一个很艰难的境地,洪仁玕已经明确的表达了光复都督府的底线。双方立场实在是差距太大,不断扩大的商业贸易根本无法弥补上双方意愿之间巨大的缺口。

    英国要的是彻底打开中国的贸易门户,不受限制的从中国狂捞好处。从长远上看,英国方面的确希望能够不断扩大贸易额度。可是长远永远都是个想法,英国有着必须执行的短期目的,这个目的是英国伦敦唐宁街那帮大佬们敲定的政策,那就是“大烟贸易合法化,控制中国海关,英国人在华享有治外法权,允许英国人在华自由传教”。作为唐宁街的政策,额尔金无论如何都要完成这些内容。而在光复都督府控制的两广,这四条恰恰是无法实现的。

    现代文官体系可不管那么多细节,完不成任务就滚蛋换人,并且在履历中记录下一笔黑历史。在距离英国本土万里之遥的中国,额尔金可没有什么机会及时为自己做出辩解。所以洪仁玕表达的态度不管多么合情合理,从道理上看是如何有可取之处,这些都不能改变额尔金的态度与立场。英国方面与光复都督府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看来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英国使者团之间的共识。虽然有这样的共识,该送给额尔金的情报还是得给,英国方面连夜派出了船只前往香港,把最新会谈纪要送回去。

    然而两天之后,英国代表团接到了额尔金的命令,“同意与光复都督府之间的协议,但是这个协议仅仅是在光复都督府控制的区域之内。并且敦促光复都督府拿出扩大贸易的具体条款以及进口商品的目录来。”

    如此柳暗花明的变化让英国代表们颇为惊讶,难道额尔金全权代表想通了关节,能够找到向国内交差的方法了么?英国代表们议论纷纷。

    就在下午,英国方面立刻就在会议上拿出了英国方面的意见。洪仁玕意外之余也很是高兴,他立刻就此进行了磋商。法国、美国、俄国,三国代表自然是跟进。到了8月2o日,光复都督府与英、法、美、俄四国代表签署了《佛山条约》草案,这并非是正式国家之间的条约内容,光复都督府是以地方当局的角色出现在条约中。即便如此,这份条约依旧意味着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承认了两广地区的现状,并且决定维持这个现状。

    到了9月1日,英国代表终于带着协议回到了香港。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好事,古老中国的大门向着英国敞开了,协议的对象还是一个非常西化的政府。

    但是额尔金全权代表对此没有什么非常乐观的想法,他只是随便翻了翻就把《佛山条约》的稿件撂在桌子上。几日没见,额尔金看着阴沉了不少,仿佛有着极大的心事。

    “阁下,这个文件需要您签名画押才行。”英国代表带着些不安提醒道。

    “再等等。”额尔金声音疲惫的回答。等手下离开了办公室,额尔金站起身来站在办公室窗口。办公室面南背北,窗户在南北方向各有一扇。站立在北面窗户下的额尔金看不到光复都督府,因为方向根本不对。但是额尔金心中所想的却是光复都督府,这个对手破坏了额尔金从广东、福建、上海一路打上去的计划,让额尔金不得不采取更加冒险的策略。有可能的话,额尔金恨不得亲手把韦泽给掐死。

    也在此时,韦泽在召开的总参谋部会议上讲道:“战争暂时离开了我们,但是战争势必会变成秋后算账,等到爆发的时候,强度会比现在大上好几倍。一年……最多两年,我们就要面对与英国人来一次决定性战争的局面。那时候我们就必须用海军与英国人决胜负。只有打到让英国人承认在中国的沿海英国人说了未必算数,那时候战争才会真正结束!”

    胡成和皱着眉头问道:“都督,什么才叫让英国人承认在中国的沿海英国人说了未必算数?”

    韦泽本想说,光复军的海军能够在中国沿海打得英国人无法立足。可他自己立刻就发现这个想法未免太想当然了。想在中国沿海击败英国海军,就得有能与英国人匹敌的军舰。钢甲军舰现在根本不用考虑,就算是韦泽能够拿出设计图来,光复军也没有建造能力。想造出这样的军舰,最少得十五年之后才行。即便是用铁骨木壳的军舰与英国人作战,也得有五六年的时间。

    所以韦泽不得不含糊其辞的说道:“就是说……,我们得让英国人的海军不能有绝对的胜算。现在我们是用陆军来威胁英国人,让他们不敢大规模的登陆作战。”

    “哦!”胡成和点点头,一副很是认同的表现。

    韦泽脸上尽量维持着胜券在握的表情,可心里面也觉得很是丢人。自己竟然气急败坏之下开始胡咧咧,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都督,英国人会不会是在骗我们呢?他们先和我们签约,等我们松懈之后再突然对我们发动袭击?”韦昌荣倒是把斗争的弦绷得很紧。

    有这样的同志存在也是好事,韦泽笑道:“那你有何计策?”

    韦昌荣认真的说道:“我们在九龙海边建个炮台吧!海边距离香港老港不过两里地,随便建设个炮台就能直接轰击港口。就算不能真的轰击,至少也好好的吓吓英国佬。”

    这个建议听着有点太咄咄逼人,没等韦泽说话,胡成和就反对起来,“你这么干英国佬定然不会认同的。”

    韦昌荣带着恨铁不成钢的遗憾表情答道:“若是英国人现在真心不想和我们打,他们就一定会出来反对。若是英国人还有和我们打的决心,他们可就未必反对了。”

    这样一个很有些辩证法的思维的观点一时让胡成和没有想明白,倒是新任第四军军长雷虎忍不住叫起好来,“没错,英国人若是一定要我们拆除炮台,那说明他们是不想和我们打。若是他们态度不是那么坚定,自然是说明他们心里有鬼,认为我们识破了他们的想法,那时候只会逼迫着他们立刻动手。九龙海边后面还有我们的防线,此时即便是打起来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定然能够用陆军让英国佬知道厉害。即便是退一步,我们在炮台里面放的是真炮还是假炮,只要我们能从炮台里头打出一发炮弹,英国佬就完全搞不明白。甚至不用运送真正的要塞炮到炮台上去。”

    这么一解释,总参谋部的众人也有些明白过来了。英国人可以用海军威胁光复军,光复军也大可以用陆军去威胁英国人。

    胡成和连连点头,他赞叹道:“这就是都督所说的,让英国人承认在中国的沿海英国人说了未必算数吧!”

    韦泽很想立刻说,这和他本身的想象毫无关系。可是此时他却没办法就此作出解释。此时韦泽转换了话题,“那么大家对此有其他的意见没有?”

    总参谋部内部的军事民主搞得不错,最后这个极具挑衅性质的行动被定性为“初步只具有挑衅作用”,然后被通过了。

    然而第二天的时候,九龙军分区来了急电,“四**舰开始大规模出港,方向不明”。两个小时之后,虎门军分区也来了急电,“英国舰队开始大举北上!”

第115章 第三次大烟战争(十六)

    &nb月24日,在家守丁忧的曾国荃快步走进了曾国藩的书房,一见到曾国藩,曾国荃脸上露出了些欢喜的神色,他说道:“大哥,那的确是三哥的亲笔信。”

    上午,一个光头的家伙前来求见曾国藩,他给门房了一封信,声称是被俘的曾国华的信。在江西抚州与光复军激战之后,曾国华与数千湘军一起“不见了踪影”,事后从光复军掩埋尸体的大坑里头发现了无数的尸体。想在这么多尸体中辨别出某个人的尸体未免太强人所难 ” 。实际上仅仅挖开了地面上的土,那些负责挖坑的湘军腿都吓软了,哪里还敢继续挖掘下去。

    光复军在赣州把抓到的湘军杀了个干净,军官都被剥皮。曾国藩以为自己的弟弟也已经被光复军杀了,所以还给自己的弟弟做了个衣冠冢。

    有人以曾国华的名义带信,这自然是引起了曾府的震动。来人立刻被抓了起来,不过他们却没敢拷问。曾国荃亲自前去询问,又仔细的看了信件与信物,终于确定了是曾国华的书信。

    想到自己的弟弟居然还活着,曾国藩突然苦笑起来,“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说完之后,他脸上露出了一丝狞色,“那韦逆跑到我这里来想要做什么?”

    “大哥……,”曾国荃神色有些惴惴不安。

    曾国藩阴沉着脸看着自己的弟弟,用责备的语气说道:“韦逆如此明目张胆的跑来这里,定然不会是好事。他们定然是想要挟我等,有什么就直说。”

    “大哥,光复军不是来要挟我等的。他们是来传话的,洋鬼子又北上了,应该是去攻打京城。他们说,这次朝廷定然顶不住,然后……然后……”曾国荃本想引用光复军代表的话,可又觉得不太合适,所以重复了几遍也没能继续说下去。

    身在湖南,曾国藩的情报并不通畅,他也知道几个月前洋鬼子北上攻打京城的消息,却没想到洋鬼子又北上了。“到底是什么?”曾国藩见自家弟弟犹豫不决的模样,忍不住着急的追问道。

    曾国荃见大哥生气,连忙答道:“他们说,朝廷以前不过是起了敷衍洋鬼子的心思,采取一个拖字。可这次洋鬼子是不会让朝廷和他们玩这个拖字,是一定要把朝廷狠打一番。而朝廷抵挡不住洋鬼子,定然会给洋鬼子跪了!”

    在听光复军使者说话的时候,曾国荃对“跪了”这个词很有感触。他本来想直接用这个词,却又觉得对朝廷不够敬重,这才有点欲言又止。被曾国藩一催促,才忍不住说了出来。说完之后,曾国荃看着他大哥的神色,却见为人方正严谨的曾国藩并没有对这个词有什么反感,反倒是极为理解的微微皱起了眉头。

    见大哥没有生气,曾国荃继续说道:“大哥,光复军那边说,朝廷要求洋鬼子在中国遵守中国的规矩,这本身没什么错。洋鬼子在他们的地盘上自然可以使用他们的规矩,可没道理跑到中国来让中国人必须使用他们的规矩。所以朝廷与洋鬼子打仗,光复军觉得朝廷没什么不对。但是朝廷无能,不能对外抗住洋鬼子,这就是朝廷的……失德。”

    光复军代表的原话是“这就是满清的大罪”,曾国荃虽然对“跪了”这个词很有感觉,却没有胆子用“大罪”来称呼朝廷。

    曾国藩面无表情的听着弟弟曾国荃的转述,直到听完之后也没有说什么。

    几乎在此同时,在安徽宿州,光复军代表也正在与江忠源与李鸿章说着差不多的话。这一路的光复军代表先搭乘了英国人的船从广东抵达上海,又从上海到了太平军地界,最后在太平军内人的帮助下,带了李鸿章的族亲前往宿州。李鸿章对自己的族亲本来就比较在意,听说只要见一面就能换到自己的族亲,他就同意了。而江忠源本人倒是没想到光复军竟然会千里迢迢的从广东跑来这里,这一路上万里迢迢,历经风险。作为一个性子豪侠之辈,江忠源倒也想听听光复军到底有何等重要的话要讲。

    江忠源的心胸够大,听了光复军代表用“大罪”来形容满清对外战争的失败,他虽然脸上极为不高兴,却没有立刻发作。

    光复军的代表继续说道:“此次满清战败之后,定然给洋鬼子跪了。满清根本不懂洋鬼子所求,他们只知道洋鬼子厉害,所以就把官场那套拿出来,觉得上头有朝廷都惹不起的洋鬼子。洋鬼子说句话,下面的官员要么一时意气发作,只管为自己搏一个不畏强暴的名声,不管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与洋鬼子对着干,表明他们不畏强暴。要么就是言听计从,跟伺候上官一样的把事情给办了。我们听说江公是个豪杰,想来你也觉得这帮东西很可笑吧。”

    江忠源当然知道朝廷里头那群官员的德行,虽然面前的是朝廷敌人,可正因为是朝廷的敌人,说话更加直率,竟然把朝廷官员的嘴脸说出了几分。江忠源心里面并没有反对,只是冷笑几声,却也说不清这是在吓唬谁呢。

    光复军的代表根本不为所动,他的任务就是向江忠源讲述这些,此时遇到了机会,当然是先完成任务,他说道:“当然,洋鬼子打完了满清,满清给跪了之后,对满清是有好处的。”光复军的使者继续说道。“洋鬼子掌握了满清的海关之后,好歹收支明确了,满清朝廷终于可以拿到些海关银子。大大缓解了满清的财政问题。而且洋鬼子为了消灭我们这些绝对不肯投降的光复军,就会全力支持满清。江公你的淮军、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打仗都比绿营强。先支持你们合力消灭了太平天国,下一步洋鬼子从海上,你们从陆地上围攻我们光复军。这已经是最有胜算的方法。”

    “你们竟然不怕么?”听了好一阵,江忠源第一次开口说道。江忠源并不想听有关朝廷的坏话。但是光复军高屋建瓴的视角,以及讲述消息的重要性,都让江忠源想不听听都做不到。直到听光复军阐述了未来对光复军不利的战略局面,江忠源才忍不住开口。

    对江忠源的嘲笑,光复军的代表微微一笑,“这有什么好怕的?害怕是因为知道自己战胜不了困难,看着失败一步步走来,不怕才怪呢。可我们光复军知道困难是什么,也坚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我们只需要自己认真做事,不怠惰,不推诿。踏踏实实的走过胜利的道路,自然能抵达胜利的终点。”

    听了这话江忠源,眼睛忍不住微微眯缝起来。在江忠源身边的李鸿章随即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杀意,跟了江忠源这么久,即便是在战场上指挥战斗,李鸿章也没见过江忠源身上有如此强烈的杀气。那不是战意,而是针对对面赤手空拳的光复军代表本人的强烈杀意。

    若是把光复军的代表给杀了,李家在太平军控制地区的亲族只怕是小命不保。见到局面如此,李鸿章立刻起身对着光复军的代表斥骂道:“你等叛逆怎敢如此嚣张,还不滚……”

    江忠源却挥手制止了李鸿章继续说这些小骂大帮忙的话,他靠在椅子上,左肘架住椅子扶手,皱起眉头说道:“看你万里迢迢的从广东赶到安徽,听你说话也像是个读书人,若是有什么要说的,不妨说来听听。”

    “江公,我们都督说现在天下英雄不多,你是一个,曾国藩,左宗棠也差不多算是英雄。所谓英雄,自然是以天下人干活百姓的利益为重。满清既然注定会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那满清灭亡之后只会有无尽的耻辱。我们不求江公投奔到光复都督府旗下,只是前来告知江公未来会发生什么。若是真的有那天,我们想江公一定会有自己的选择。”

    “呵呵!”江忠源冷笑一声,“竟然不是来劝降的么?”

    光复军的代表笑道:“哈哈!江公,怕死的人才会投降,我们认为你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若江公是会投降之人,我等就不会费这么大劲来见江公一面,只要北伐之时把你打到走投无路,你自然会投降。可以江公的性子,即便是山穷水尽的时候,大不了一死而已。你真的不怕死。”

    江忠源听了这充满自信的话之后,竟然不觉得生气。对方是完全承认了江忠源的高洁品行,把他与贪生怕死之辈完全区分开来对待。

    “你……”江忠源开了口,却又停顿了。他对光复军代表所说的朝廷必然会输给洋鬼子的说法比较相信,经过光复军代表分说之后,江忠源也理解了“治外法权”“丧失海关权”到底是什么意思。更重要的是,光复军与洋鬼子打了一仗,打败了洋鬼子。这件事已经传遍了天下,江忠源是个要脸的人,实在是干不出说瞎话的事情来。

    沉吟了好一阵,江忠源摆摆手,“你走吧!”

    李鸿章见江忠源没有杀光复军的代表,总算是松了口气。不过他又忍不住问道:“江公,光复军只怕是危言耸听……”话说到这里,李鸿章也说不下去了。身为一个聪明人,李鸿章能够直觉的感受到人是否在说瞎话。而光复军的代表明显不像在编造事实。

    江忠源只是摇了摇头,却没有说什么。

    光复军的代表走了半个月之后,就传来了大沽口失守,英军1o月18日攻陷通州的消息。21日,清军与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展开激战,统帅僧格林沁等率先逃走,清军全军覆没。1o月22日咸丰帝等则以北狩为名携皇后、懿贵妃等离京逃往热河避暑山庄。1o月31日英军从安定门攻入北京的消息。

    攻克北京之后,英军在11月11日、12日,英法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迫使恭亲王奕??分别与额尔金、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不平等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

    俄国趁机而动,以“调停有功”的理由在11月16日,逼迫满清承认了《瑷珲条约》。从满清那里割去了6o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随着消息一条条的传来,李鸿章逐渐不敢与江忠源说话,光复军预言的事情一件件发生之后,江忠源的神色越来越可怕。江忠源数次向咸丰皇帝上表,请求调集兵力在北方反击。这些奏章如同石沉大海般没有回音。

    到了1859年1月,江南各地都出现了不少榜文,除了将北京发生的事情简单介绍之外,对于满清的评价只有一条,“量中华土地物力,讨外国之欢心!”

第115章 入局与出局(一)

    1859年2月1日,在杭州西湖边上的酒楼中,几个书生看来喝多了酒,正在争论着最近的事情。练兵大臣左宗棠在去年1o月击退了进攻浙江的石达开,又带着手下的楚军进入福建,在去年12月初把石达开从福建撵去了江西。此时积功晋升了浙江巡抚。看似要进入浙江富庶平原的战火终于远离了浙江之外,这让地方上的有钱人都大大的松了口气。

    但是来自北京的消息以及光复军的榜文却让这些有钱人大吃一惊,九五之尊的皇上被迫逃出了京城 ” 。英国人攻占了北京,逼迫朝廷签署了条约。读书人好歹知道些历史,只有王朝末期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难道大清要亡于英国人之手了么?

    可后续消息也传的很快,据说英国人满足于签署的条约,率军退出了北京。朝廷竟然奇迹般的转危为安。这消息自然让读书人们不得不加倍讨论起来。

    “光复军那些逆贼,若不是他们造反,朝廷怎么会没有兵防御北京呢?”有个三十几岁的中年人义愤填膺的说道。

    “可光复军据说也和英国人打过仗,却没见他们败了。”旁边一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有些不安的答道。

    “你怎么知道那些逆贼没有打败仗?他们在广东,若是他们能够挡住英国人,英国人怎么会打到北京去?”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怒道。他这么一怒,倒也气势大涨,年轻人登时不敢再吭声了。

    见震慑住了年轻人,三十多岁的中年人继续怒气冲冲的说道:“现在从广东传来的消息,光复军的逆贼们居然搞了什么授田令,所有土地都归他们所有,从匪之人愿意种地的得从他们那里得到土地,这置地主士绅于何地?”

    年轻人被中年人的气势所压,可毕竟还有年轻人的那点“叛逆”情绪,他唯唯诺诺的答道:“刘先生,我看书中,唐朝也是用均田制的……”

    刘先生怒道:“你都读过些什么书,胡说些什么!唐朝不过有过贞观之治,我朝也有康乾盛世,胜过唐朝无数……”

    旁边一位四十多岁的读书人明显听不下去了,他带着淡淡的嘲笑表情说道:“没有均田制哪里来的府兵?”

    看来这位四十多岁的读书人乃是一桌人里头学识比较能镇得住场子的,他一开口,其他人立刻不再对“均田制”提出任何异议。那位二十多岁的青年登时就有点壮了胆子的模样,腰杆直了不少。然而那位四十多岁的读书人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他微微皱了皱眉头,“左大人正在征兵,看告示上所写,竟然要征集懂得算术之人。却不知道左大人到底想做什么。”

    这个问题远比均田制更贴近浙江人现在的生活,一桌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对方表情中看到了不解与疑惑。

    而被议论的左宗棠则没有任何疑惑,他的宅邸中坐了几个装军装的洋人,双方正在讨论有关战争的问题。洋人军官说道:“左大臣,我受命于法兰西帝国政府,希望在建立新军的事情上,你们能够接受我们的指导。你也看过演习,同样的炮,同样的炮弹,不同的人操纵起来就完全不同。”

    翻译尽可能的把洋鬼子的话翻译的温和些,即便如此洋鬼子的傲慢藏也藏不住。左宗棠素来是心高气傲,平日里被人当面这样的说,只怕早就炸刺了。可此时左宗棠竟然没有生气,他只是微微点点头,“却不知道培训新式的炮手需要多久。”

    “若是人还行的话,快则三个月,慢则半年。”法**官说道。

    左宗棠正想说些什么,法**官接着说道:“不过他们还得先学法语,这是必不可少的。”

    “为何?”左宗棠终于皱起眉头来。就他那狮鼻阔口的容貌,眉头原本就有几道纹理,这么一皱就更显的凶恶。

    法**官却根本不在乎这些,他大大咧咧的答道:“你们中国话不顶用。无法作为军事指挥命令来用。必须用法语,才能有效的指挥炮战。”

    “呵呵!”左宗棠冷笑起来,“却不知道法国的炮兵与光复军的炮兵相比,谁更强些?”

    如果不是法国人嚣张到如此地步,左宗棠根本不想借用光复军来反驳法国人的。左宗棠既然以“今亮”自比,绝非不识好歹之辈。法**队的装备、训练都远胜清军,也大大在左宗棠的楚军之上。法国吹嘘自家炮兵,甚至让炮兵学法语,这都在左宗棠的忍耐范围之内。可法国人竟然说中国话不管用,这完全突破了左宗棠的底线。当然,或许是法国人的傲慢早就把左宗棠逼到了接近极限的边缘,批评中国话不管用仅仅是最后一根稻草。

    法国人自然知道讲话技巧,当然也能听出左宗棠的画外之音,更不用说左宗棠的话外之意也太明显了。微微愣了一下,法**人脸上露出了些不高兴的表情。听了片刻,法**官说道:“左大臣,你如果能够拿到光复军的炮兵训练手册,我也不反对你使用中国话作为战术语言。但是我想你很清楚,光复军是你我共同的敌人。我们的目标是消灭贵国的叛乱势力,那么使用法语作为炮兵战术语言,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虽然法国人依旧嘴硬,却没有再对中国话有任何评论。这让左宗棠有了台阶下台。他只是默默的点点头,没有继续和法国人杠下去。

    就组建新式陆军进行了讨论之后,左宗棠送走了法国人。被人看不起的感觉实在是太坏了,左宗棠阴沉着脸回到书房,他的手下见到左宗棠如此不高兴,也没人敢来在此时凑过来与左宗棠说什么。

    左宗棠坐在书桌之后,先是绷着嘴想了好一阵。最后打开书桌上的一个匣子,从里面一叠信中拿出了一封。那是江忠源几天前寄到左宗棠这里的信,信里面讲了江忠源对于最近局势的看法。对于朝廷的失败,江忠源是痛心疾首。但是这样的痛苦是江忠源无法击败洋鬼子的痛苦,而江忠源还有着对满清朝廷的忠诚。所以在信中,江忠源建议左宗棠“师夷之长以制夷”。现在英法都向满清提出愿意出售先进武器给满清,同时愿意帮助满清建立新军。江忠源派遣李鸿章到上海请了洋人教官到淮军中帮助训练军队。江忠源也建议左宗棠利用上海的优势,学习洋鬼子的“坚船利炮之法”,卧薪尝胆,练成新军,荡平太平天国与光复都督府。然后反戈一击,把洋鬼子撵出中国去。

    其实不用江忠源这么讲,左宗棠就已经开始这么做了。上海的法国领事主动联络左宗棠,希望能够与左宗棠合作,共同建立新军。左宗棠消息比较灵,他知道自己其实不是洋鬼子的首选合作对象。洋鬼子是先去找江南江北大营试图合作,而江南江北大营哪里敢自己决定这等大事,他们立刻向咸丰皇帝禀报此事。此时还在承德居住的咸丰皇帝当然不愿意洋鬼子把手伸到绿营的地盘上。他却也不敢拒绝洋鬼子的“好意”,所以就让江南江北大营把洋鬼子送到了左宗棠这里。

    左宗棠并不反对训练新军,洋鬼子找上门来要合作,他也就接受了。可双方的谈判并不顺利,洋鬼子们并不完全想帮着左宗棠训练新军。例如法国人就要求左宗棠的新军完全采用法国装备,接受法国教官的训练。可法国人要求自己的教官对左宗棠的军队有人事任免权,这被左宗棠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今天的炮兵谈判中,左宗棠算是做出了极大的让步,允许法国教官负责制定军事训练的方案。那也是前天与昨天,法国拉出了十门火炮,由法军与左宗棠的楚军分别操纵火炮,进行了射击,行军等一系列的演习。楚军在每一个比试中都败给了法军,左宗棠才不得不承认了事实,勉强接受了法国人的一定权限而已。

    左宗棠看着江忠源的信,感受着信中那种锥心的痛楚感觉。那是忠于大清的江忠源的真正感受,内有太平天国与光复都督府这样强大的叛乱势力,外有攻入北京城的洋鬼子们。大清的江山实在是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洋鬼子杀进北京,抢了圆明园。还在北京城外抢掠二十几日,把京城外的皇庄给抢掠了一遍。江忠源提及此事,几乎是字字血泪。

    左宗棠倒是没有这么激动,他这等自诩今亮之人,对于主君也是很挑剔的。而且光复军十月底的时候也好不容易通过关系派人见了左宗棠一次。光复军并没有直截了当的表示要招揽左宗棠,但是提及满清无法保卫国家的“大罪”,左宗棠倒是有点认同的感觉。保卫不了自己的朝廷,活该被这么打。

    在左宗棠看来,自己这等人才若是真的想建功立业,就必须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消灭叛逆。但即便如此,左宗棠也需要看看江忠源的信,感受了江忠源的悲痛,左宗棠才能勉强压制住被法国人小看带来的屈辱感。

第117章 入局与出局(三)

    “石达开必须出局了!”韦泽对着中央委员说道,他轻描淡写的语气与所说内容之间的巨大落差,让中央委员们都呆住了。

    “……都督,这是什么意思?”即便是公认的韦泽的第一亲信韦昌荣,都用有点结巴的声音问道,“我们要出兵不成?”

    石达开带领着将近二十万军队从福建杀进了赣南,也是一路之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接连夺取了好几座城市 ” 。赣南一带并未遭受兵火,光复军与清军之间的战斗局限在赣州地区,战斗过程如同快刀斩乱麻。清军遭到成建制的歼灭,普通百姓的生活反倒没什么影响。如果说一定有什么影响的话,就是一部分生活困苦的赣南百姓拖家带口的跑来广东讨生活。

    在赣南地区获得了补给与休整,石达开并没有尝试进军广东,而是继续西进,试图进入湖南作战。从兵力与战斗力角度来看,在浙江和福建遭受挫败的石达开部队此时算是恢复过来。

    想在此时让石达开“出局”,光复军能想到的手段只剩下亲自出兵进行攻击。指望清军歼灭石达开所部,明显是不可能的。

    韦昌荣带头一问,其他人也深有同感。不管是怎么离开了太平天国,不管石达开在天京之变中起到了什么样推波助澜的作用,光复军都没有主动歼灭太平天国部队的打算。所有看向韦泽的视线里头都有着不安的情绪。

    韦泽起身挥了挥手,“我没有打算进攻石达开的计划。之所以说石达开必须出局,是因为这位太平天国中的奇男子自己走向了不可避免的覆灭!”

    韦泽历史学的不好,所以不知道石达开历史上出走之后居然是先去了浙江,再去福建,接着去湖南,绕着太平天国的根据地绕了一大圈之后,石达开最后剩了点残兵败将的跑去了四川。随着石达开进兵湖南,韦泽对石达开的未来也基本上绝望了。

    太平军不是红军,没有着坚强的领导核心,也没有个人值得不顾生死主动死战到底的远大理想。这点上哪怕是韦泽的部队也一样,只是韦泽把工业引入到光复军中之后,为了胜利,为了发展,光复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向着工业时代方向前进的过程中,也能满足部下们对权力,对胜利的渴望。只要迈过工业国体系建设的关口,未来即便谈不上是一条坦途,至少也可以算是某种意义上的革命成功。

    韦泽能够把这样一条无比艰苦的道路坦率的告诉大家,他石达开能够把什么样的道路指明给他的部下呢?有了未来,有了希望,人就能奋斗下去。这明确的未来与希望,恰恰是石达开无法指出的。他只能凭借以往的胜利,凭借他的“威望”让人跟着他走。可这种部下的信赖会随着一次次的失败而消耗殆尽。绝不可能像红军那样,基于自身的理念而坚持下去。

    没有隐瞒,韦泽把光复军所走的有希望的道路,以及石达开正在走的无希望的未来告诉了代表们。这些全国代表们有些根本就没有从这个角度想过这个问题,或者想过,却是很泛泛的有着模糊的印象。但是听韦泽说的如此明白,大伙也再提出质疑或者反对,而是忍不住皱起眉头思考起来。

    韦泽却没给这些人太多思考的时间,他继续说道:“现在已经不是几年前谁都能拉一支队伍起来造反的时候了,时机已经不同,局面也完全不同。就如同广东,现在别说几十号人准备造反,就是几百号、几千号人起来造反,咱们照样轻松的收拾他们!到现在为止,没有登上这个舞台的,就不用再说想自立门户了。可这些已经自立门户的,也不可能就这么长久下去。在台上的人就会一个个出局。先出局的就是石达开这样没有未来的,再出局的则是没有理想的,接下来出局的则是没有能力的。而在最后,胜利者将登上整个地球,整个世界为帷幕的舞台。我就要带着大家站到那个舞台上去,不管现在兄弟姐妹们能不能理解我所说的这些,可这就是我许给大家的未来!”

    说完这些之后,韦泽坐回了椅子上。即便是对21世纪的韦泽来说,最初回到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也只知道方向而不知道道路。一步步的前进,聚集起部众,打下了地盘,开始了建设,韦泽才最终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力与现实结合起来。但是韦泽并不能确定,光复会的这些人到底能够看到多远,是否愿意跟随韦泽继续走下去。

    片刻之后胡成和带着疑惑的表情开口说道:“都督,你是不是信不过我们?”

    韦泽摇摇头,“这不是信得过信不过的问题,石达开的经历会让大家看到走在没有未来的道路上会是多可怕的事情。这个未来并不是过去的延续,石达开以前能打仗,也打过胜仗。结果一群兄弟们觉得跟着石达开有前途,认为跟着石达开还能和以前一样。结果现在他们没能在任何一地站住脚。石达开还是那个石达开,兄弟还是那帮兄弟,仗还是那个打法。可以前想赢清军就能赢清军的事情没有了。我们呢,从建军到现在,从训练,到装备,从作战手段到作战理念,修改了多少次,换了多少次。我们一切都在变,只有打胜仗没有变。所以我在军校反复和大家讲《孙子兵法》里面的一句话,胜可知,而不可得!现在大家能理解了么?”

    用了大家反复学习的《孙子兵法》里面的话,众人,特别是有过战争经验的代表们恍然大悟。韦昌荣立刻吆喝道:“石达开觉得他要去打胜仗,却只想在战前找到直通胜利的道路。我等只知道如何走是正确的,可打仗之前却不知道具体会怎么赢,只有打了再说。所以我们每战必胜,石达开就越想赢,就越怕输。最后只能被人撵狗般到处跑。跑着跑着就把队伍给带散了!”

    这番解释就更加直白了,这个道理甚至不仅仅限于打仗,包括炼钢的众人也是有着差不多的经历。庞聪聪说道:“知道怎么炼钢,也能练出钢。可到底炼出什么钢,还得最后检验了才知道。”

    韦泽其实本意距离大家能够理解到的程度差距比较大,不过此时好不容易让大伙弄明白这样的道理,也算是有收获。不想把大家已经清亮的思路搅浑,所以韦泽说道:“石达开已经完蛋了,他具体怎么完蛋我们不知道,不过随着他这么干下去,江湖上要不了太久,就没了他的字号。他出局了!我们不用再考虑任何支援石达开的想法,打水漂的事情咱们都别干。我们要关心的是石达开在失败的道路上会造成什么结果。他从赣南进军湖南就一定要打郴州,所以我们现在得等,等他离开了郴州,我们再去郴州。他打了郴州之后,清军不可能没有损失。那时候我们夺取郴州就更加轻松。这点上我们需要注意。”

    “好!我们再等等!”庞聪聪立刻说道。只要有明确的时间表,钢铁公司倒也不至于连这点耐心都没有。

    韦泽接着说道:“另外,我们也要准备进军广西。目的是夺取与安南接壤的地区。因为安南的鸿基有煤矿,我们要向安南人租下那个地盘。然后从鸿基煤矿往回运煤!”

    “安南?”“鸿基煤矿?”代表们完全跟不上韦泽思路的跳跃,正说着国内的战争,突然就蹦到了国外去。这跨度不是一般的大。

    韦泽既然已经开始布局,他也不在乎多给大家制造点震动,“在这件事上,我们还应该感谢法国人呢。他们已经准备吞并安南,安南被攻击之后需要援助,而能够给他们援助的只有我们。我们的条件很简单,就是租用宏基煤矿一带。这个过程很复杂,但是外部条件具备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干……”

    众人目瞪口呆的看着韦泽讲述着外国的事情,韦昌荣忍不住笑道:“都督,你每天和我们一样上班下班,可你和我们在一起就好像天下都变小了。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变得多得不得了!”

    韦泽哈哈一笑,“这想法很正确!这世上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干,大家想偷懒,门都没有!”

    说完这话,韦泽突然就把话题转了个方向,“想去安南运煤,我们定然是希望船要大,跑得要快。想造大船,想跑得快,这造船厂就需要蒸汽机,还得有海军来护航。需要更多铁,更多的木料。想完成这个工作,前提就是得有更多钢铁造出来……”

    庞聪聪笑道:“都督,听你这么说,为了未来能够生产出更多钢铁,我们现在就得生产出更多钢铁。这不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么?”

    韦泽点点头,“没错!看起来就是如此。想满足工厂开工,就得去解决铁矿和煤矿的问题。想解决铁矿与煤矿,却不是简单的钢铁公司自己去找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整个国家各个部门团结合作。满清为什么注定灭亡,就是因为他们当官的只是在当个官。我们为什么一定会胜利,那就是因为我们是要做事。为了把事情做好,我们才有了各个管理岗位,各个行政部门。所以建立一个国家,营运一个国家是非常艰苦的过程。但是我对同志们有信心,我们一定可以战胜困难,成为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最终胜利者!”

第118章 入局与出局(四)

    “广琼13号”是最新出厂的一批船中最大的一艘。属于铁肋木壳的蒸汽船,正常排水量有四百多吨,正常排水量是标准排水量再加上半数的燃油、滑油、备用锅炉水等计算出来的排水量,主要是出厂航行试验时的状态。

    光复军可没有那么多余力进行漫长的海试,出水之后就边航行边调试。现在船上近百名水手中有十几个都是船厂的技术人员,测试的内容也相当的“低级”,主要是看船体漏水,接缝,各种铁部件的是否有变型与损坏 ” 。指望光复军的造船厂现在能够批量生产出优质的舰艇也未免太强人所难了。光复军也征集了广东的造船师傅,却更注重培养自己的造船人员,想从风帆船成为蒸汽船的技术人员,至少得有好几年时间才行。

    即便如此,琼州军区司令罗大纲依旧很开心的站在船头上。带着微微咸味的海风迎面吹来,桅杆上的红色军旗迎风招展,海军很贴身,不会在风中猎猎作响,可乘坐如此巨大的蒸汽船对罗大纲来说也是第一次。

    罗大纲在香港的时候也曾经见过蒸汽船,他没想到只不过这么几年,光复军也能够自己生产蒸汽船。从外形上,中国蒸汽船与洋鬼子的蒸汽船相差无几。罗大纲相信,再过几年时间,光复军定然能生产出不亚于洋鬼子的好船。

    当然,罗大纲并没有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他已经一年多没见过他的老婆孩子了,自己的儿子长什么模样?他老婆苏三娘身体可否安好?这一切都是让这位五十多岁的好汉万分挂念。还有回到广东述职的时候,到底要向都督韦泽说些什么,攻克琼州很容易,治理琼州却是十分艰难。身为琼州军区司令,罗大纲觉得有太多的话要说,却感觉千头万绪,实在是理不出一个明确的思路来。

    “司令,北风大,您还是先回舱里面吧?”罗大纲的警卫员说道。3、4月分乃是北风季节,此时传统的风帆船只都是南下,只有蒸汽船才会由南向北航行。风很急,也颇凉。在船头吹了这么好一阵,警卫员觉得自己必须劝说立在船头的罗大纲才行。

    “好。”罗大纲带着警卫员一起回到了船舱内。船舱里头是好多文件,军事与行政上的都有。这是此行前琼州军政两方面的同志们拿出来的东西。内容多种多样,用一句话总结起来,就是“请给钱给人!”身负大伙的重托,以及自己的期待与一些迷惑,罗大纲等着赶到佛山。

    3月1日,罗大纲抵达了目的地。在佛山码头上迎接罗大纲的是他的妻子苏三娘,苏三娘怀里面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小家伙。罗大纲的视线完全被这个小东西给吸引住了,那是他的儿子,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延续。什么公务,理想,此时顷刻就飞到了九霄云外。罗大纲直奔妻儿,一把他们抱在自己怀里。苏三娘虽然也是女中豪杰,可此时一家团聚,她也忍不住眼泪婆娑,抓住罗大纲的肩膀,呜呜的哭起来。

    “你别哭!”罗大纲还有点不好意思的柔声训斥道。当众哭哭啼啼的,貌似有点损了罗大纲硬汉的颜面。

    “怎么了,这么久没见你,你夫人哭哭都不行了。”韦泽却从后面转了出来。

    “都督!”罗大纲一惊,没想到韦泽竟然亲自来迎接罗大纲。

    韦泽哈哈一笑,上前和罗大纲握手,“放心,我不是拉你去谈公事。只是来看看你平安抵达。你赶紧回家去,看看给你分配的新房子。”

    “这……”罗大纲听完之后心里面觉得暖暖的,可又觉得自己应该以公事为重。

    “想谈公务的话可以明天再说,不用担心,我说了放你半天假。”韦泽安抚着罗大纲。

    “多谢都督!”罗大纲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韦泽如此态度,罗大纲自然得领情。

    与韦泽在码头分手,罗大纲回到了自己家。这是统一的军队住宅区,一并的三层小楼。罗大纲住二楼,这是一个两室一厅一厕一卫的格局。苏三娘领着罗大纲去洗手,看着苏三娘旋转了一个形状古怪的弯曲铁管上面的铁片,从管子下头竟然哗哗的流出了水来。这可把罗大纲给吓了一跳。

    “这……这是什么?”罗大纲连忙问道。

    “让你洗手啊!”苏三娘答道。

    “这叫洗手?”罗大纲完全不理解为何一个铁质的奇怪管子为啥叫做“洗手”。

    “把手伸水里面去洗啊!”苏三娘埋怨道。

    “哦?……哦!”罗大纲连忙伸手进去,然后他发现,水竟然是热的。

    满心疑惑的洗完手,罗大纲学着苏三娘的样子拧了拧铁片,才发现那居然是能够轻松拧动的东西。而且越拧水越大。

    “哈哈!你反过来拧啊!”苏三娘看着罗大纲笨手笨脚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

    花了几乎一个小时,罗大纲才适应了玻璃窗,布质窗帘。特别是这个自来水,以及淋浴器,因为每个楼都上都有太阳能热水器,白天的时候还有热水可用。对于床上的棕床垫,罗大纲也是觉得相当喜欢。这玩意比木板软,比稻草硬的多,上面铺了藤制的席子,再铺上被褥。至少以罗大纲的感觉而言,这非常舒服。

    房子谈不上奢华,甚至有些怪异。可从整体的感觉来说,这种房屋对舒适性的追求远远超出了罗大纲的想象之外。罗大纲自然不可能完全对这些有兴趣,他的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到了自己的儿子身上。这个可爱的小东西给罗大纲带来的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小东西和爸爸妈妈玩累了,吃着饭的时候就昏昏欲睡。苏三娘给儿子洗了澡,把放在床上,夫妻两人看着孩子片刻之后就睡着了。两人才去洗了澡,罗大纲又学习了抽水马桶的用法之后,两人躺在床上说着最近一年多来的经历。

    “当家的,我想调动到琼州去。”苏三娘温言说道。

    “这……,都督会同意么?”罗大纲不太有信心。带兵大将的家眷基本都要住在京城,苏三娘当年也是如此。罗大纲对这做法能够理解,这算是某种忠诚心的表态。

    “只要组织部能够通过,我就能去。”苏三娘答道。她在中央这边久了,自然是知道日渐完善的光复军人事安排的模式,“我可以转到行政单位,眼下咱们光复会最缺的就是主持妇女工作的人。组织部已经好几次和我谈话,希望我考虑调职。琼州定然没有主持妇女工作的人,我去了琼州的话应当可以。”

    “妇女工作?”罗大纲对这个新词不是很理解。

    “男女平等,妇女解放。都督前一段还提了字,叫做妇女能顶半边天!看样子是下了很大决心要解放妇女。”苏三娘有点兴奋的说道。

    两广妇女们普遍要承担体力劳动,特别是在广西这样的地区,裹了小脚就无法在山区走路。太平天国时期,女性解放就不光是口号,还是政策。光复军中更是如此,女性们就业,从军,进入领导阶层的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个案。

    “我明天问问都督吧。”罗大纲听了自己妻子的解释之后,倒也稍微有了点信心。

    第二天罗大纲前去述职,负责述职的不是韦泽,而是组织部的人员。述职结束之后,罗大纲本以为能够直接去见韦泽,可他被带去了政治部。政治部副主任亲自见了罗大纲,“罗大纲同志,这位是林梦楚同志,他会在琼州负责政治工作,以后你们就要搭班啦。现在你们先聊聊,多亲近亲近。”

    罗大纲对林梦楚这个名字稍微有点印象,据说此人在地方上干的不错,这却是他第一次见到林梦楚本人。两人就谈了起来。

    林梦楚二十多岁,个头瘦高,皮肤晒的挺黑,他笑道:“罗司令,都督最近有指示,光复军最近的政策就是铁和血。铁就是指钢铁生产,你在琼州应该接到过命令,开辟石碌铁矿吧?”

    罗大纲答道:“都督已经派人去探矿,据说已经有了结果。我不管这件事,只是听说正在筹划道路。”

    “都督对石碌铁矿非常上心,未来的琼州开发规划里头,石碌铁矿就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从越南运煤,琼州的铁矿一部分运回广东冶铁炼钢,一部分就在琼州本地冶铁炼钢。越南的煤也是如此,一部分运回广东来,一部分就用在琼州。这乃是琼州未来关于铁的那部分。”林梦楚明显是有过充分的准备,所以谈起来条理清楚。

    “至于血么,就是先军政治。我们眼下想全面发动群众并不容易,而且即便是发动群众,群众也得知道到底要做到什么样子。能够当作样板的新生活,自然得靠我们光复军来建立。罗司令已经住过新房子了吧?那新房子可不是只给军官与官员们住,在未来,所有百姓都能住的上这等房子。”林梦楚继续解释着未来的发展。

    罗大纲本来就带着很多疑问回来的,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琼州未来发展的疑问。听了林梦楚这么一讲,他发现这个光复会中央问题对此已经有了想法。而林梦楚无疑是负责这方面工作的人。至少,林梦楚比罗大纲更早的知道了光复会中央的设想。

    虽然对中央的整体思路还没有了解,不过罗大纲觉得心里面居然有些安定下来。

第119章 入局与出局(五)

    “罗司令,都督前一段的几个重要讲话里面对现在的局面已经做了深刻的分析。光复会的同志们可是非常认同的。其中一个就是起来造反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再拉起队伍造反,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小打小闹可能还行,想介入争夺天下的行列,现在已经没他们的机会了。当下我们自己也得调整心态,我们不是造反的,我们是官府。都督说那个叫……哦……执政党!”林梦楚和罗大纲并肩慢慢走着的时候,依旧不忘与罗大纲说着这些问题 ” 。

    罗大纲也看过韦泽的几个重要讲话的文件,也按照规定在琼州组织了学习会。但是在琼州的干部基本都是部队出身的,对政治的敏感度和理解力实在是有所欠缺。所以读来读去却也没有什么进展。罗大纲身为草莽英雄,让他和江湖朋友打交道,或者带兵打仗,他自然是好手。例如在琼州,罗大纲一年多来就连剿带抚,平定了琼州地方上的土匪。甚至连山区的黎族人都逐渐缓和了对待光复军的态度。可让罗大纲真心觉得自己是官府,这还真的难住了这位老英雄。

    对于年纪轻轻的林梦楚能够如此深刻的理解了韦泽的意思,罗大纲又羡慕又有点不安。

    到了韦泽的办公室,却见韦泽正在与几名年轻干部训话。韦泽先示意罗大纲两人先自己做下,然后继续对面前几个人坐着的年轻干部说道:“这么算帐不对。我建设一条生产线需要十万块,生产出一件产品来,需要一块钱。那么这一件产品成本是多少?”

    年轻干部们面面相觑,过了片刻有人不自信的答道:“一件产品成本一块?”

    “不对。”韦泽否定了这个答案。

    几个年轻干部们登时不敢再说话了。而罗大纲听了这个问题之后也有些讶异,生产一件产品成本一块,那么只生产一件产品的成本不还是一块么?

    在罗大纲思索的时候,另外一名年轻干部开口回到:“都督,我觉得是十万零一两!”

    “对!王明山同志说得对,就是十万零一两!”韦泽点头称是,“如果生产两件产品,每件产品的成本就是五万零一两。生产十万件产品的话,每一件的成本就是二两!”

    这么“奇妙”的计算方法让罗大纲觉得有些云天雾地的感觉,而那几个年轻人也有人不明白,第一个回答错误的年轻干部问道,“因为在搞生产线之前,你就得明白,你的目的是生产出产品去卖,而不是等人有人上门来买!的确,我们不能搞强买强卖,可我们也不能坐在那里跟大爷一样等这别人求到门上来买!这是对事情的理解问题,也是个态度问题……”

    听着韦泽的话,罗大纲最后大概明白了是韦泽正在讨论建设纺织厂的问题,好像还牵扯了一个投资的顺序,可中间具体到底有什么问题,韦泽到底是怎么安排的,罗大纲是完全理解不能。

    等韦泽谈完之后,就轮到罗大纲汇报了。琼州岛断了海路之后,清军没处跑没处逃。不过清军在琼州本来也没什么兵力,所有州府县城在光复军大兵压境之时统统选择了投降。至于琼州当地人口稀少,土地贫瘠。与两广一比,琼州也谈不上有什么地方豪强。总的来说,消灭了土匪武装之后,琼州局面基本稳定。

    听完了罗大纲的叙述,韦泽笑道:“罗司令干的很好!你听过通过海路与越南贸易的事情了么?”

    “林梦楚同志已经大概介绍过了。”罗大纲答道。

    韦泽说道:“琼州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在当地建设起稳固政权的基础上,把琼州变成我们的钢铁基地以及对越南海上贸易的基地。而且我准备做一些区域上的改变,等完全控制广西之后,把一部分广东靠海的地区划给广西,广西也不能没有出海口么!罗大纲同志你在广西有不小的号召力,所以你不能光留在琼州,也需要到广西征召人到琼州工作。咱们都知道广西那地方,不缺人,就缺地。迁移到琼州去,我想大家也不会太反对。关键是得让大家放心才行!你就能让大伙放心!”

    罗大纲本来还害怕韦泽说些他理解不了的话,现在看韦泽所谈的都是罗大纲能够理解,而且很合适的工作,他一颗心完全放倒了肚子里头。心情轻松,罗大纲也敢提出些要求了,他笑道:“都督,我在琼州的时候已经按照你的要求与越南进行了贸易,只是船太小,从越南运稻米到琼州不划算。这些大船何时能够到我们琼州来?”

    提到船,韦泽脸上就露出了些不爽的表情,“这件事很麻烦,造大船问题甚多。你回来的时候乘坐的那些船,近期只有这等船。你先将就一下,过几年就有三千吨的大船能够造出来。”

    “三千吨?”罗大纲对这个单位还是比较没概念。

    韦泽解释道:“三千吨大概就是六百万斤,也就是五万石。你一船就能运五万石粮食,或者五万石煤炭回来。有了那个东西之后,我们就能轻松不少。”

    “这么大的船?”罗大纲大为惊讶,“越南有这么多粮食可以卖么?再说,咱们有这么多银子么?”

    韦泽脸上带了点不怀好意的笑意,“咱们肯定没有那么多银子!不过咱们有越南人急需的东西,还是非常值钱的东西!”

    “那是什么东西?”罗大纲连忙追问道。

    “军火!哦,就是火帽枪!”韦泽答道。

    “卖火帽枪?”罗大纲完全惊讶了。

    韦泽简单的向罗大纲介绍了一下安南的局面,此时在越南掌权的是阮朝。这个越南朝廷建立时间不长,阮朝其前身为郑阮纷争时的阮氏广南国,其割据广南的时期为1558年至1777年,18o2年灭西山朝正式建国统一越南。

    阮朝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交趾支那(南圻)、东京(北圻)和安南(中圻),阮朝在全国各地分设二十三镇及四营,在升龙设置了北城统辖北方11镇,南方以嘉定城为中心统辖南方5镇,顺化京畿之地设置4个直隶营。

    英国对华赢得了第一次大烟战争之后,法国也开始对越南下手了。1847年(绍治七年)农历正月,法国派员到越南要求撤消禁教,当其舰只驶到沱??时,以为越人有意施袭,于是开炮轰击,击沉越南战船五艘。

    嗣德年间,法国逐步进犯越南,从1856年(嗣德九年)起进攻沱??及嘉定等地。法军装备、训练、战术都远胜越南人,即便法军每战必胜,却也遭遇了越南人民的强烈反抗。所以在越南南部逐渐占据了一些地盘,却没有决定性的进展。

    此次与英国佬一起来攻打韦泽的两千法军中,大部分都是从阮朝那边调动过来的。光复军在九龙痛击傲慢的法国陆军,可以说有力支援了越南人民抗击法国侵略者的行动。

    简单讲了当下越南的局面之后,韦泽总结道:“满清为了挽救西山朝,曾经和越南正式打过仗,最后还打败了!西山朝被消灭,满清那帮没骨气的渣渣就这么捏着鼻子认了。所以越南那边对中国比较担心。法国比满清有些骨气,他们是不会放弃的,那么我等就有必要对越南那边表示一下善意。要让越南知道,法国同样是我们的敌人。”

    “那我们怎么表示呢?直接卖军火么?”罗大纲问。

    “罗司令,你想象太平天国是怎么从洋鬼子那里买武器的。”韦泽笑道。

    罗大纲不太懂贸易,面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思路更是跟不上了。韦泽看了罗大纲皱眉沉思的模样,他忍不住先揭开了答案,“我们先和越南人切磋一下,让越南人知道我们的军队不比法**队差,我们的火器不比法国人差。得让越南人先知道我们手里有他们需要的东西,这才有做买卖的基础么!”

    即便韦泽都说到这么明白的地步,罗大纲却还是没有完全明白,他问道:“我们难道请越南人到我们这里看看么?”

    韦泽只能完全揭开牌面了,“罗司令,你带兵到越南边境,找个理由杀过去,把越南官军打一顿,他们不就什么都明白了么?”

    “呃?!”罗大纲听了这些之后不仅没有完全明白,反倒更加糊涂起来,“打过去的话,越南人岂不是会记恨我们么?”

    面对着这么老实的罗大纲,韦泽实在是无言以对。他对秘书说道:“把沈心同志叫进来!”

    听到沈心的名字,罗大纲立刻想起了这位和自己在梧州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少年。片刻之后,一身军装的沈心大踏步的走进了韦泽的办公室。他先向韦泽敬了个军礼,“韦都督好!”

    等韦泽回礼之后,沈心转向罗大纲,又敬了个军礼,“罗司令好!”

    罗大纲起身回礼,一年多没见,沈心看着气质更成熟了不少。以前身上还有的那点少年人的毛躁感觉已经几乎感觉不到,整个人都显得更加成熟起来。

    韦泽说道:“罗司令,人事处安排了林梦楚和沈心同志到琼州去。林梦楚同志是琼州地区的地委书记,沈心同志则是部队的政委。我对你们的能力都很放心,你们要好好合作,把琼州的事情办好!把对越南的海上贸易做好!加油干!”

    看韦泽安排了人事,而且话里面也有结束谈话的意思,罗大纲连忙说道:“都督,我还有个请求。能否让我……苏三娘……同志,去琼州负责妇女工作?”

    韦泽听罗大纲的称呼变化的有趣,他忍不住笑起来,“哈哈,我觉得可以,罗大纲同志,你去向组织部打个报告。看组织怎么回复你。”

    得到了韦泽的同意,罗大纲说道:“都督,若是没有别的事情,我就去办事了!”

    “好好做!我对你们很有信心!”韦泽最后说道。

第121章 入局与出局(七)

    以前韦泽只听说过矿脉这个名词,回到这个年代之后,韦泽才真的见过矿脉。地下的矿藏不是说标标准准的某个规则立方体,也不是某一大块地表下都是均匀的含矿量。煤层也好,铁矿也罢,都是一条条的。所以把矿洞打到矿脉上,然后顺着矿脉挖,挖出的洞就用木料什么的支撑住,不让矿洞塌了。除了矿洞塌方之外,还有瓦斯,还有低下缝隙中漏水。人在地下,一旦被淹水或者瓦斯爆炸,矿坑下的人往往都会死亡。挖矿不仅是个重体力劳动,还是个很危险的工作。

    而鸿基煤矿之所以著名,是因为鸿基煤矿的矿层距离地面很浅,直接在地面刨开土,露出煤层就能开挖。而且鸿基煤矿煤质极为优良,在越南粉碎之后就能在蒸汽船上使用。可以说是上天的恩赐。

    韦泽见过一些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的照片,那就是地面开挖的矿坑。巨大的深坑边缘有供重型运载卡车爬坡的环形道路,矿坑向下,向四周不断挖开,重型卡车进入到坑底,把矿石装进去,再从坑底开回地面。

    对鸿基煤矿,韦泽的设计中也是这样的模式。蒸汽机驱动的运输带从露天矿坑里头直接往外运输煤炭。坑矿附近的铁轨与小火车,把矿坑里头挖出来的煤运到港口,再从港口装船运到光复军各地需要煤炭的地方。在设计的过程中,韦泽就有点心潮澎湃了。即便没有二十一世纪大型矿产生产基地的恢弘气派,这种思路也算是体现出了大工业的壮丽美感。

    拿出了设计理念以及相应的图纸之后,韦泽很快就从一个胸怀激荡的工科狗变回了冷酷的19世纪统治者。光复军并非仅仅以租用五年鸿基煤矿为自己的目的,更多有关越南阮朝的后续动作需要逐次展开。正在推行的政策不仅关联着越南阮朝,还牵扯法国在亚洲的入侵,再由法国联动到世界霸主英国。

    在七月初,钢铁集团党委书记庞聪聪找到韦泽,请韦泽帮着她弹压下面的意见。

    “都督,有同志希望直接能把咱们用旧的武器卖给阮朝。我个人觉得不合适。”庞聪聪坦率的说道。七月的佛山极为湿热,庞聪聪来的时候看样子走得很急,额头上的汗水都没完全擦干,就又冒了出来。

    韦泽先让庞聪聪坐下来,他的秘书官李仪芳端了杯混合了薄荷的清茶给庞聪聪。韦泽这才问道:“为什么不合适?”

    庞聪聪先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有大大的喝了一口,才舒了口气放下茶杯,“阮朝当然知道我们卖给他们武器是为了赚钱,我们也知道我们卖武器给他们是为了赚钱。既然都心知肚明,那还装什么装。我们拿出好东西卖给他们,好东西自然卖个好价钱。拿个些个破烂去唬人,真觉得阮朝那帮人是傻瓜么?”

    韦泽点点头,“我赞同你的想法,然后呢?”

    庞聪聪正色对韦泽说道:“大家也觉得这么说有道理。可大家觉得任务排的这么满,我们自己都淘汰了火帽枪,专门给阮朝开炉生产铸铁的火帽枪,还要专门加工,成本太高。”

    一个容貌看着未必到十六岁的小姑娘,板着脸说着严肃的话题,韦泽觉得这样的部下实在是太可爱了。听庞聪聪说完之后,韦泽说道:“那你准备让我来做什么呢?”

    庞聪聪答道:“都督你上次写的文件不够详尽,只是说卖给阮朝火帽枪。请你补一份文件,说明是造新火帽枪卖给阮朝。这样的话,我就可以省去好多麻烦。”

    韦泽摇摇头,“我现在没办法给你,这得在常委会议上讨论一下。”

    “为何要这么麻烦?”庞聪聪不太理解。

    韦泽答道:“作为光复会的会长,我得带头维护光复会的制度。这等事我一个人不能做主,得由常委们讨论了之后才能决定。当然了,你可以来参加会议,在会议上提出你的看法。我也有自己的意见,会在会议上表。”

    庞聪聪明白了韦泽所说的流程,她还是抱怨道:“都督,这也太麻烦了吧。”

    “你这么做的确增加了我军的开支,有些同志反对这么干,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你能跑来我这里找我说项,难道其他同志就不能跑去其他常委那里说项不成?这种不同意见冲突起来,我们都是常委的,最后还得到常委会上讨论才行。而且现在讨论,大家都没下命令。哪怕从面子上讲,也好过得去啊。我这个人脸皮厚,朝令夕改我不怕。但是我们不能要求其他同志也跟我这样没脸没皮吧。”说道最后,韦泽甚至哈哈笑起来。

    庞聪聪可没有韦泽这样的幽默感,她小脸绷紧,很是有些不爽的模样。倒是李仪芳听了韦泽的话,忍不住噗哧笑出声来。见庞聪聪还有些想不明白的模样,李仪芳上前劝道:“聪聪,男人都是要面子的。你心胸气量这么大,尚且被气的跑这里来找都督说项。你部下的男人们难道就不会觉得不服气么?只要常委会能通过,谁不服气都不行!你既然都来这里了,何必在乎多等一时半会儿呢?”

    李仪芳与韦泽的关系大家都知道,不过在这战争时代中也没人愿意就此事做什么无聊的扩展。再说且不论李仪芳的身份地位,就李仪芳本人而言,她为人处事相当从容,给人很轻切的感觉。

    当然,韦泽对方才李仪芳那对男性的“地图炮”也并非完全同意,只是能够有效安抚住庞聪聪的话,韦泽也不在乎李仪芳对男性做出些评论。

    常委会是个例会性质的工作,没多久会议就召开了。庞聪聪在常委们面前将自己的想法阐述了一番,在阐述的最后她说道:“如果造新的火qiang,的确会对现在的工作安排有些影响,投资也会有所增加。”

    讲述商业道德的时候,常委们倒也没有什么反对。最后一提到钱,常委们的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财政部长李玉昌皱着眉头说道:“庞聪聪同志,你知道我们要向阮朝卖多少武器么?”

    庞聪聪摇摇头,她只是接到了命令,还在等待更加具体的任务通知。

    李玉昌继续说道:“根据我们与阮朝的联络人员所说,阮朝对于我们武器的需求量最少在三千,而且就阮朝的需求来说,最后可能会达到三万甚至更多。一支枪加上些成本,几千几万的枪加起来就得有多少成本?你算过这个帐么?”

    随着光复军可以自行生产钢质枪管,火帽枪开始从光复军的装备中开始淘汰。光复军这些年倒是改造了不少枪管,有些枪管甚至是在安庆时候缴获的。枪托还能够回收利用,枪管是绝对不行了。以现在的经验来说,铸铁枪管生产加工很方便。只是再方便也没办法与直接把淘汰的旧枪卖给阮朝来的方便。李玉昌身为财政部长,执行预算案的时候已经压力山大,当然不希望再有任何额外的支出。

    听了李玉昌满是否定意思的话,庞聪聪反问道:“却不知我们送去给阮朝看的武器是新枪还是旧枪?”

    这个问题登时让李玉昌哑口无言,先他也不知道送去的到底是什么枪,其次,从常理来说,送去给阮朝朝廷看的火qiang定然是好枪,基本不可能是光复军彻底淘汰的那些破烂货。

    而庞聪聪还是年轻气盛,她继续说道:“阮朝也不是傻瓜,我们用过的旧枪到底是什么德行,我们自己还不知道么?有些枪的膛线都因为挂铅早就没了。这样的货色能卖上什么价钱?虽然好枪成本高,可好枪也能卖上好价钱。这里外一算,只怕好枪赚的更多。不知道李部长怎么看?”

    李玉昌几次想说什么,却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庞聪聪的道理是非常明白的,而且这道理也完全符合了正常人的思路。可被一个小姑娘一番话给噎死在这里,李玉昌心情非常不爽。而周围的诸位常委们脸上忍不住带了些揶揄的神色,李玉昌就更加不爽了。他忍不住呵斥道:“你个小姑娘懂什么?”

    “等等!”韦泽打断了李玉昌的话,“李部长,我们有纪律,不能拿性别来当理由。”

    虽然这的确是韦泽早就提过的诸多会议原则之一,可当着常委与庞聪聪的面这么说话,对于李玉昌的面子颇是种打击。李玉昌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只是韦泽没有追击下去的意思,他转头对其他常委说道:“大家觉得在方面上多投入一点,是不是合适。”

    洪仁玕负责外交,此次与阮朝联络的事情他来负责。所以洪仁玕接过话头介绍道:“阮朝对我们的态度很积极。不仅仅是对我方的火qiang非常满意,他们还希望能够我方能够出售火炮给他们。我倒是觉得造些新枪给他们没什么不好的。新抢的确能卖个好价钱。”

    据去阮朝京城顺化演示武器的代表所言,新式步枪在阮朝朝廷引了不小的轰动。阮朝文武倒也不是没有见过火帽枪,只是此时法国在入侵越南阮朝,英过配合法过对阮朝实施了军火禁运,阮朝无法得来自外国的先进武器。能从光复军这边大量购买新式步枪,让感觉到危机重重的阮朝朝廷非常兴奋。

    李玉昌还是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他问道:“既然每人肯卖,那就是有价无市,我顶多卖的便宜些,又能有什么损失。把旧枪淘汰掉之后,我们能省多少麻烦。多生产些别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赚钱。”

    洪仁玕摇摇头,“这次却不同,阮朝若是铁了心想买武器,真的出了高价也不是弄不到。可我们这次没问他们要钱。”

    除了韦泽之外,其他常委们都有些愣住了。不要钱,难道是白送不成?或者阮朝有其他值钱的玩意可以用来交易?

    洪仁玕答道:“我们不要阮朝掏出真金白银,而是用稻米进行易物贸易。阮朝朝廷原本还担心我们大敲他们一笔,听说是稻米换火qiang,担心我们会猛敲竹杠的阮朝完全放下心来。他们一开口就是三千条枪。而且还拍着胸脯说,以后要的只多不少。越南本来就盛产大米,阮朝朝廷可不在乎多收那么点实物税。黄金白银出手之后很难弄回来,而占城米一年三熟,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听说居然是大米交换火qiang,常委都不吭声了。民以食为天,光复军又是搞授田,又是搞三成粮食税。这的确是仁政,还有效的解决了征兵问题。可世上的事情从来都是“甘蔗没有两头甜”。百姓们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那么就意味着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了“伤害”。收到的粮食总量被死死限制住了。

    光复都督府的体制与满清那种皇权不下县的体制完全不同,光复军眼下军队带军工企业得有三四十万人之众,这些人每天消耗的粮食极为巨大。除了征收到粮食之外,还得拿出一部分钱来在市面上购买粮食。

    即便是光复军铲除了大地主的势力,可广东还有大量的中小地主士绅,这些人才是广东传统势力的根基所在。他们以往与大地主大商人有不少的斗争。眼下他们的矛盾对象只剩了光复都督府一家。对于强行控制整个广东的光复都督府,这帮人完全是敢怒不敢言。

    所以光复军在市面上购买粮食,导致粮价提高。对于这些人来说,粮价提高不仅有经济上的利益,心理上也能爽不少。而百姓们乖乖的向光复都督府交粮之后,觉得与这“新朝廷”的合作也算是完成。他们同样希望粮价高企,然后能够从中获益。所以往年的粮价在秋收时候都是会猛烈下跌,而今年粮价持续维持在高位。

    如果能够真的能够从越南大量获得稻米,那可就不是一般的赚一票的好处。大量越南稻米输入光复都督府的控制区域,是可以让维持稻米价格的那帮人彻底绝望的。

    李玉昌身为财政部长当然知道这里头的意义,他正想说些与之有关的话。韦泽抢先挥手说道:“那么咱们就商量一下到底是新造火qiang,还是尽可能淘汰咱们不用的家伙吧!”

    此时没什么可以讨论的了,常委们统统赞成新造火qiang,以维持住越南阮朝这个大客户。只要他们能够大量的稻米,别说新造火qiang,新造火炮给他们也不是问题。

    最终,事情有了明确的结论。这些淘汰掉的旧枪管统统回炉。专门生产出了新的铸铁线膛前装火帽枪卖给阮朝。甚至连重新回收利用的木枪托都挑选了没有开裂的,经过打磨,刷漆。尽可能看着就崭新漂亮。

    庞聪聪满意而归,其他常委都急着讨论稻米的问题,就等着庞聪聪赶紧离开会议室。只是李玉昌看着庞聪聪背影的视线中有一丝厌恶。

第122章 入局与出局(八)

    光复会的会议厅里头还算有点阴凉,韦泽擦了几把汗,心里面想着或许该赶紧弄出电风扇来。有了这玩意的话,夏天就能舒服不少。

    就在他有点分心的时候,财政部长李玉昌说道:“都督,哪个朝代都是要收拢豪杰的。我军到现在始终没有在广东招揽过,其实未必需要招揽,开个恩科也好啊。”

    十几分钟前,钢铁集团的书记庞聪聪谈了造新火帽枪的问题,引得外交部长洪仁玕谈了从越南进口大米的消息 ” 。原本韦泽想的是通过从越南大量进口大米平息广东暴涨的米价。没想到李玉昌竟然引申起了招揽广东地方士绅的话题。李玉昌对士绅好像很有兴趣,提出了给士绅晋身途径。

    此时李玉昌已经说了几分钟此类话题,韦泽对这样的话题心里面挺排斥的,工科狗们对地主士绅很容易有排斥感,什么土财主,外行,不懂科学,想当文官。总之,都是工科狗认为属于绝对负面的问题。而现在韦泽不仅仅是工科狗,还是一个统治者。作为统治者,韦泽对士绅的反感更加强烈。

    韦泽今年不过二十六岁,还是年轻气盛的岁数。这么久的政战经历让他开始变得心机深沉,可那点子不快还是忍不住带出来了一些。李玉昌徽商出身,哪里看不出韦泽的不快。只是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光复都督府的事业添砖加瓦,明知道韦泽不高兴,他坚持进言道:“都督,我并不是让那些士绅当官做主的意思,而是觉得好歹让士绅出来当当官,哪怕是些小官,也让士绅觉得我们没有敌视他们的意思。这样的话,若是都督你一声令下让他们卖粮食,他们也会卖的。”

    听到这里,韦泽板起了脸。他本想开口说话,却又紧紧的绷住了嘴。李玉昌停下自己的说辞,想等韦泽开口。两人都等了这么片刻,李玉昌才继续说道:“我等一直对地方上的地主士绅采取了压制的方式。那些与洋人有勾结的大烟贩子和大地主此时已经被铲除,其他地方上的地主士绅们心中不安,若是能让他们觉得我们对他们并没有恶意,就能收拢这些人的人心。世道如此,人心向背乃是关键!还请都督三思。”

    忍住不爽听完了李玉昌的话,韦泽心里面给自己点了个“赞”。不管什么时候,组织会议得让人说话,不能无端的打断。这是韦泽某次和父母强辩的时候学到的东西。那时候韦泽身为弱势一方,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发言的权力。不过等他成了强势一方的时候,才知道听弱势一方“胡说八道”是何等的折磨。

    大家都知道韦泽要开口了,然而韦泽却没有立刻说话。他此时心中沸腾的都是满满恶意,大工业社会的信奉者对封建地主的敌视可能只比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稍微差了那么一丝半毫吧。所以韦泽狠狠的压制了心中对李玉昌的敌视态度。韦泽宁肯认为李玉昌发表的话仅仅是他见识浅。而不是李玉昌准备成为封建地主的代言人。

    平息了仇视的心态之后,韦泽终于开口了,“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我等能有今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数以万计的军队,靠的是这数以万计的军队中数千战死的兄弟,靠的是数千战死的兄弟在拼杀时杀掉的十万计的敌人。就是这十几万的尸体累出了一条路,咱们才能走到今天,才能走到这里!才能向着推翻满清,建立新时代的目标继续走下去!”

    常委们神色都凝重起来,数千、数万、十万,这不是韦泽为了加强语气而泛泛的说出的数字。与韦泽一起拼杀出来的兄弟们都知道这是完全的事实。光复军建立起今天的赫赫威名靠的可不是吹嘘仁德,靠的是强大的军事实力。

    韦泽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他继续说道:“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现在的两广,我们光复都督府就是统治阶级。这两广是光复都督府的两广,是我们光复会和光复军的两广,可不是他们地主士绅的两广。我们掌握了生产资料,就是土地、工厂、矿山。两广的百姓们种地、当兵、进工厂当工人,广大劳动者是搞生产的!光复都督府掌握了资产之后,若是不与从事劳动的百姓们紧密结合结合起来,却和那些以前掌握了点资产的士绅们合作,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这话说的够狠度,也够直白。李玉昌过了好一阵才说道:“都督,想来士绅应该也是想与我们合作的。”

    “合作?哈哈!”韦泽忍不住大笑起来,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笑了一阵,韦泽才收起笑意语重心长的说道:“李部长,同行是冤家啊!你觉得士绅们加入我们之后是来干活的么?tm的那帮王八羔子是想加入我们只有来分资产的!我们只能苦干,认真干,耐住性子干,完善教育体系,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拔跟随愿意加入我们光复都督府政权的劳动者。而不能去提拔那群和我们唱对台戏的士绅啊!”

    “都督,士绅未必是想和我们唱对台戏啊!”李玉昌还是努力辩解着。

    看李玉昌如此冥顽不灵,韦泽忍不住怒火上涌,他冷笑道:“老百姓手里才多大点粮食,他们往往急着用钱,收了粮食之后很快就去卖掉。能拉动粮价的绝对不是老百姓,而是那些有大量土地,收获了大量粮食的地主士绅。他们囤积居奇,拉起了粮价。这就是他们有意与我们合作的态度么?奶奶的,想在老子背后插刀,看光复会的笑话,瞎了他们的狗眼!等越南的粮食来了,粮价下来了,我倒是要看看那帮狗东西的粮食卖给谁去!”

    李玉昌没想到韦泽居然下了如此狠心,他有点喏喏的说道:“都督,如此做的话只怕要大大的得罪士绅啊!”

    “得罪他们?呵呵!”韦泽冷笑起来,“他们抬高粮价,我们平息粮价,这就得罪士绅了么?若是这就能得罪他们,那我一点都不怕得罪他们。李部长,我再重复一次,我们现在只能和劳动人民紧密合作。至于士绅,让他们抱着自己的美梦去死吧!”

    李玉昌低下了头,因为韦泽此时情绪激动,所以他很明智的选择了不再吭声。除了因为李玉昌年龄比韦泽大了二十岁,生活的经历让他已经不再试图争一时意气之外,争论到了如此激烈的地步,其他常委们都沉默不语,也足以说明了其他人的立场。

    这并非是大家畏惧韦泽的权威,光复都督府高层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挺敢说话的。韦泽从来不会因为意见不同就对个人实施人身攻击,所以即便遭到了如此猛烈的反对,李玉昌心中即便委屈,却也暗自告诉自己,韦泽对李玉昌个人没有什么恶意。

    韦泽盯着李玉昌看了一眼,也很聪明的转换了话题,“今天7月18日,石达开现在正在湖南宝庆打仗。我本以为石达开准备进兵四川,却没想到他在没有后勤基地的情况下在宝庆打起来了。还打了两个月都没赢。就他们的那点后勤只能支撑这两个多月。再死撑的话,至多再撑一个月。就这局面,石达开现在去不了四川了,而是会先去广西。所以我已经与林凤祥联络,让他派人带兵到江西去,尽可能接一些愿意返回太平天国的人。这些注定出局的人现在也是垂死挣扎。最多一年,我们就要全面拿下广西与湖南北部。”

    众人听的认真,却觉得这局面变化过于诡异。按照韦泽所说,石达开所部即将分裂的模样。林阿生忍不住问道:“都督,石达开若是进了广西,却也未必真的站不住脚。就算是他们站不住脚,那么多兄弟也是离我们更近才对。”

    “我不想要石达开的那些人。”韦泽坦然说道,“石达开那帮人与士绅倒是颇有相似之处。他们自己觉得他们是个人物,是颗菜。他们不管到了哪里去,都要别人先给他们留位置出来。我们光复军里头每一个位置都有我们自己选拔标准,有能者才能居之。而且若是想把些位置变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是想都别想。可这些人不会接受我们的制度的。就如同地主们不会放弃土地一样,石达开手下的那些兄弟各个都是军头,他们绝不会答应放弃自己的队伍。那些走投无路乖乖听话的也就罢了,若是那些大股的部队,把他们招进我们的部队就是自寻烦恼!”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极为冷酷,李玉昌只觉得背后有些发冷。李玉昌读过书,他很清楚这已经是诛心之论了。韦泽不是对某个人有个人的意见,而是对那些人做出了人性上的定论。跟着韦泽也有好几年,李玉昌当然知道韦泽杀伐果断,大事上极有主见。若非韦泽能对士绅,对石达开的部下有了别的想法,这帮人在韦泽这里也就基本定性了。而韦泽下了决心的时候,他可是从来不会动摇的。

    “这帮兄弟们若是在湖南与江西被全歼,只能便宜了满清。所以我请林凤祥出兵江西,能打下江西自然很好,若是不能打下江西,好歹能把出走的兄弟们接回太平天国去。对太平天国也算是好事。有太平天国顶着,我们也能轻松不少,有更多时间来发展自己,做北伐的准备。”韦泽继续解释着自己为何要卖如此大的一个好处给太平天国。

    负责政法委的林阿生中将不太喜欢说话,可在此时他却忍不住问道:“都督,真的到了争霸天下的时候了么?凡是没认识到这点的都出局么?”

    “对!”韦泽斩钉截铁的答道,“群雄并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在这个争霸天下时代,还做着群雄并起时代的美梦。真的是以为天下没有英雄了么?石达开完了!”

第125章 入局与出局(十一)

    “1857型步枪,枪管由轧辊处理的铸铁钻孔制成,三条膛线,11毫米口径,火帽击发,铅子纸壳子弹,带射击准星,配备钢质套筒刺刀。配备的附件有通条,野战时浇铸铅质弹头的钢模具,卷子弹纸壳的纸张,以及用来涂抹子弹与纸壳的油脂……”

    尹晓峰低声背诵着与越南阮朝交易的步枪买卖中的参数,这让旁边的军官们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有军官笑道:“这还用背么?”

    “这为什么不用背?”负责与阮朝这次军火贸易的带队团长沈心说道 ” 。

    虽然用了提问的口吻,可军官当然能听出这里头的责备。即便是听不出,沈心脸上责备的表情也不会让人引发误解。

    大多数军官登时不吭声了。尹晓峰认真背诵的步枪参数对于军人来说是太过于“常识性”的内容,可这绝非是军官可以嘲笑尹晓峰的理由。当然,也有军官依旧用轻松的语气说道:“这些还用背么?参加一下军训,多打几枪不就知道了?”

    沈心被这个回答弄得有点无言以对。他所反对的是军官们对尹晓峰这个外行的嘲笑,可就算是把军官们猛批一通,也改变不了尹晓峰是个外行的事实。想让尹晓峰成为内行,唯一办法就是这名叫做郑仲明所说的办法,对尹晓峰这样的家伙进行军训。不用太久,十天就能把他操练的熟知步枪参数。

    沈心立刻有点后悔了。很明显,他处理此事的态度有些过于幼稚。摆明了这是在怄气,而并非是解决问题。如果郑仲明表示出小看尹晓峰的意思,并且明着或者暗着说出这个意思,沈心当然可以立刻以政委的立场来批评。但是郑仲明没有如此表现。那沈心自然就不能对此有任何批评了。可即便是如此,沈心感觉胸中登时生出一股强烈的不快,而这不快很快就变成了恼羞成怒的感觉。

    “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光复会里头对政委们反复教导的事情。别人做事的不妥,并非是自己做更加不妥事情的借口。这是韦泽在政治部会议上反复强调的内容。虽然沈心觉得很是有些恼羞成怒的意思,可他很快想起韦泽说过的话,“生出愤怒的感觉,大部分都是因为感受到了自己的无能。如果一切事情都在掌握之中,都能按照自己的贯彻的理念处理下来,也许会有厌烦的感觉,也许会有疲惫的感觉,或者有些失望的情绪。但是你不会有愤怒。”

    沈心此时感到自己恼火的同时,突然想起韦泽的话。他迅速反思了一下自己,立刻就明白了当下的情形。不管郑仲明的话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至少都把现在讨论的内容引向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去。如果沈心是想解决问题,他就没有任何发怒或者训斥人的理由了。

    想到这里,沈心说道:“好吧!还有一天时间,立刻对尹晓峰同志进行训练的话,能把他练到什么程度?能把他背诵的内容都给练到么?”

    看着沈心盯着自己,郑仲明答道:“肯定没办法熟练,不过这些东西都能给他讲道。”

    沈心答道:“很好。郑仲明上尉,你负责训练尹晓峰同志。记住,现在是让他亲自接触,而不是让他学着放枪。”

    看着郑仲明起身带着尹晓峰开始操作这款“1857型步枪”,光复军军官们大多数都不再说话,也有几个人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沈心当政委也有几年,这唯恐天下不乱的愿望落空的时候会露出的失望表情他见过太多。所以在心里面给这几个人记了一笔,沈心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看文件。

    不仅仅是尹晓峰在对这次军火交易做着积极的准备,沈心同样也在做准备。谈判的时候需要的是对相关数据非常熟悉,背诵是必须的功课。

    尹晓峰其实有过军训的经历,虽然对于步枪构造的了解不多,却也不至于不懂放枪。而且这些数据也是尹晓峰背下来的,他这么反复背诵的原因是他对于此次任务非常在意,生怕自己有丝毫的纰漏。

    尹晓峰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居然能够混成外交使节,还是负责商业行动的外交使节。当然,尹晓峰一年多前加入了光复会,自然要接受光复会的培训。其中一部分培训就是有关“哲学”内容的培训。

    光复会的人员培训讲过“事情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这个哲学命题。尹晓峰活学活用了这个知识来分析自己的好运,他发现自己有过出海经历,懂点外语,虽然是西班牙语而并非法语。另外懂生意,懂和人打交道。更重要的是,他自己选择了主动跟着光复军走。

    如果是在满清当权的广东,这些经历对当官毫无助力。可在光复会当政的广东,他们需要这方面的人来办事,所以选中尹晓峰是种必然。至于偶然性的部分,尹晓峰只是偶然与光复会有了接触,所谓的偶然也仅仅是当时完全出于其他目的的选择而已。今天的待遇只能说是命运的安排了。

    正因为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搭上了这条线,尹晓峰对于光复会倒是很有归属感。一个普通人靠自己正当的能耐成为了官员,这在满清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尹晓峰对自己现在拥有的职位很满意。他也很清楚,想保住自己的官位,想有所发展,那就得把光复会交代给自己的差事办好才行。

    所以光复军的代表团在1859年9月2o日抵达越南阮超首都顺化的时候,尹晓峰在郑仲明的帮助下把清单上所有内容都与实物有了对照。至于清单上的数据,尹晓峰早就熟记在心的。

    阮朝的首都在顺化,这一听就是个中国味道身后的名字。而这个名字却不仅仅是中国在越南影响力的全部表现,都城顺化则完全仿效明朝的北京城而建,顺化城中京城、皇城和紫禁城三重结构和中轴对称布局等一如北京城,甚至连建筑名称都一模一样。

    根据历史记载,明朝太监交趾人阮安参与了明初北京城的设计与建设,明朝收回安南之后,他在交趾的建设顺化城,就完全照搬了这样的设计思路。

    后来交趾再次独立,顺化就成了交趾的都城。建筑思路完全保留,越南人连北京的建筑名称都照抄了一番。

    阮朝统一了越南之后,也定都顺化。而代表团成员就在这座由中国建造,充满了中国风格的城市中觐见了阮朝皇帝。

    阮朝朝廷的官制,在黎朝旧制的基础上,参照清朝体制,革罢了丞相,以兵刑礼工吏户六部主理国政,置都察院监察百官。法律方面,以《大清律》为蓝本,修订了《嘉隆律书》398条,覆盖了军事、财政、刑法等诸多方面。阮朝开国皇帝阮福映标榜儒学,他下令在顺化建立国子监,开乡试录取文人仕官。有这么一个文化体系,阮朝中不乏精通汉语的人,这也让此次的外交活动难度骤减。

    现在在位的阮朝国君乃是阮福莳,年号嗣德,被称为嗣德帝。这个有着东南亚干瘦特点的阮朝统治者亲自接见了光复军的代表团。

    见礼之后,沈心从容的说道:“陛下,我们光复军不久之后就会进军广西。用不了一年,我等就是邻邦了。我奉光复都督府韦泽都督所命,前来拜见陛下。不知陛下可否愿意与我们光复都督府和平相处。”

    沈心此次来的目的是为了卖军火,不过韦泽专门交代过,不管光复军对军火贸易如何的渴望。越南人比军火贸易更在在乎的则是中国局势的变化。

    早在耶稣诞生前,中国每一个强大王朝建国初期都会将交趾旧地纳入中国版图,这是中国的传统。越南人无疑是对此印象深刻的。光复都督府以后会不会遵循中国传统,那是以后的事情。在眼下,维持一条和平的边界线对于光复都督府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听了沈心的话,阮朝从皇帝到大臣,无疑都松了口气。二十年前现在的江南提督张国梁当山贼的时候,带了数万部众杀进越南,把越南军队打得打败。那次的事情越南君臣还有印象。此时得知光复军没有动武的意思,他们自然是觉得压力骤减。

    而且越南皇帝虽然知道光复军陆海军到了鸿基港一带耀武扬威了一把,不过后续中双方没有继续军事冲突,他也就很满足了。至于中国人在越南租地挖煤,正如光复军所料,越南朝廷根本理解不了中国人费了这么大气力到底有什么意义所在。

    “不打仗对大家都好!”阮福莳说道。

第126章 入局与出局(十二)

    “我还以为皇帝都是身上长着龙鳞,或者脑袋长得跟龙一样。仔细一看,这越南的皇帝和一般人也没啥两样么。”当有军官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光复军代表团里头立刻爆出了赞同的意见。

    “没错。不是说真龙天子都是龙子龙孙么?”

    “难道他们能变成和一般人一样的不成?”

    沈心万万没想到同志们居然有这样的想法,他想起自己年幼的时候其实也有这么荒诞不经的猜测。可这真的是荒诞不经么?如果没有读过历史书,而是仅仅从民间的书籍,戏剧里头来看的话,当上皇帝的人都是真龙,取得功名当上大臣的自然是星宿下凡。

    “也许龙鳞在衣服下面藏着呢?”

    “不是说龙会变化么?”

    光复军军官们倒是没有沈心身为政委的觉悟,大家反倒是越谈越来劲,那种尊重感越来越淡薄,好奇心反倒是越来越大。谈到最后,代表团里头的军医冷哼一声,开口说道:“你们都是瞎咋呼,弄个皇帝过来,送去解剖室切开来,该分解分解,该切片切片,一研究不就行了?”

    这个研究皇帝身体秘密的建议让讨论者们的讨论暂时停顿了一下,不过片刻之后有人嚷嚷起来,“杀几个皇帝算个球!咱们起来造反不就是要杀进北京,干掉鞑子皇帝么!”

    “没错!进北京,杀皇帝!”

    大伙立刻就嚷嚷起来。

    沈心对这个讨论方向的变化又好气又好笑,光复军不愧是一支造反的军队,大伙固然因为缺乏历史知识导致了对皇帝与神灵之间关系的种种误解。不过讨论的话题进入刀对刀枪对枪干仗的时候,大伙立刻就恢复了自信。

    既然情绪到了这个地步,沈心终于开口了,“我说啊!如果皇帝真的是所谓龙,那么为啥满清和我们打仗每战必败。如果什么有功名的,当大官的都是星宿下凡,为啥我等杀了那么多的满清大官,也没见他们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光复军军官想到光复军纵横天下的时候,杀过成百上千的官员也没见杀出什么异状来。心中对皇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也觉得奇怪了。郑仲明问道:“沈政委,这皇帝到底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让沈心沉吟了一下。他突然想起一件事,韦泽已经任命他老婆祁红意带头编撰简易的“中国通史”,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居然是有关各个朝代的皇帝出身。包括皇帝们是那里人,祖上是做什么的。

    沈心现在算是明白了,别说普通民众,即便是让光复军的军官完全把皇帝当作普通人,的确是很难的事情。沈心自己就对韦泽的能力、眼界、学识,态度无比钦佩。若是说韦泽是星宿下凡,沈心知道自己不敢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可这不等于沈心认为韦泽刀枪不入,拥有能够变化的神通法力。

    但是,光复军的政治课讲过社会制度,皇帝不过是这个社会制度形成的一个政治存在而已。如果没人对普通百姓进行“政治启蒙教”“政治教育”的话,大家对世界的理解不过是完全以自己为核心来看待世界。

    想到这里,沈心说道:“这个世上所有的皇帝都是正常人,没有一个是什么真龙变化的。”

    有过方才杀皇帝的讨论,同志们倒也能够接受这个论断。郑仲明就说道:“难道那帮皇帝们说自己是真龙天子的话都是骗人的?”

    这个论断既离谱又武断,沈心本想为皇帝澄清一下,把他们形容成龙子龙孙的,其实是那帮趋炎附势的文人。不过转念一想,沈心却没有这么说。光复会的政治部培训中,有关于满清实施文字狱的内容。若是没有皇帝们的认同,那帮文人哪里有胆子敢说这等话。不怕被砍脑袋么?

    所以沈心思忖片刻之后毅然说道:“那些皇帝都是最会说瞎话的。等咱们打下北京,大伙可以把满清皇帝拖出来,亲自捏一捏,踹几脚,大家就知道这所谓的皇帝也不过是一般人罢了。”

    亲自见到了越南皇帝,又听了团长沈心的保证。大伙逐渐开始确定皇帝也是一般人,还是会吹极大牛皮的一般人。

    不过这些都是题外的闲话,造反者们说了一会儿怎么打进北京,把作为珍奇异兽一样的皇帝老儿痛打之后拖出来光着腚游街,然后如何剥皮拆骨切片做成标本。随着扯淡的内容越来越靠近科学,欢快的讨论就显得沉闷起来。到了这个地步,大伙很快就把话题转回到了白天见阮朝皇帝的事情。

    阮朝朝廷的态度明显有种息事宁人的味道。展现一番军事上的强力优势之后,光复军也得给地方总兵一些好处。沈心当然知道光复军按时给了广宁镇官员们的“冰炭费用”。各国官僚都这个熊样,必须用暴力让他们屈服。不过屈服之后若是逼迫过甚,那些越南官员虽然不敢名面上硬来,私下里头动些手脚就会让人头痛。这时候就得有些“润滑”费用,其实都是小钱,却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只是这立竿见影的效果未免太好,即便是知道越南人不理解鸿基煤矿出产的煤炭的战略意义,越南方面反应的迟钝也让沈心觉得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军官们倒是没有这么多想法,大家的观点是,“法国兵船已经离开了香港,当下应该在痛打越南了吧。”

    沈心也知道法国佬定然在痛打越南,若是没有痛打,越南方面不会这么着急的购买武器。只是在沈心这个位置上,他更想知道法国人在哪里痛打越南,到底把越南打成了什么模样。情报越准确,讨论的时候就越从容。

    最后代表团里面再次明确了纪律与任务,在接下来分组与越南官员联络的时候,可以讲述光复军的大概局面,例如占领了广东与小半个广西。但是与工业有关的内容,含糊其辞,具体细节以光复军军人没参加生产为由拒绝掉。按照礼貌来讲,越南方面也不会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果越南方面一定追问,不回答就到了撕破脸的地步,那就通通以光复军强化了传统工匠,把他们组成工匠营,干不好就不给饭吃为统一回答模版。

    代表团在越南的交流中,则要询问越南和法国方面的战争到底打到了一个什么地步。介绍了光复军痛歼法**队的战斗时,要讲光复军以大量炮兵与步枪的数量压倒了法**队。

    从第二天开始,光复军代表团就分开来,以三个人一组的方式前去拜见越南高官。尹晓峰也分到了任务,前去拜访阮机密院的大臣。

    很多年后,尹晓峰的个人回忆录中是这样记述此次会面的,“这位阮阮姓的越南官员板着一张脸,如果满清官员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话,越南官员则是希望别人知道,他很清楚他自己高人一等。对于法国的入侵,越南官员表示越南军队一定可以赶走法国人。因为在那个时候,光复军中逐渐没有了事前对战斗必胜的讨论,讨论内容则是对部队各种战斗素质的评价,例如一分钟射几子弹,战士们越过一百米、五百米、两公里的距离时需要多少时间。各种有针对性的地形应该采取何等方式。除了必胜的话,大家不谈别的内容。我那时候还对他激昂的态度,认真的语气所感动。现在回想起自己那时候的幼稚,我自己都感觉很是羞愧……”

    经过一番拜访之后,代表团汇总收集到的情报时,尹晓峰的评价是“越南人有充沛的信心和勇气”。除了这位没有军事经验的家伙之外,光复军的军官们对越南人的军事水平评价很低。

    “就知道吹!”这是军官们的一致意见。

    当然,也有更加进一步的观点,郑仲明就说道:“我很担心,若是法国人缴获了咱们卖给越南人的武器,会不会增强了法国人的实力。”

    这个问题得到了军官们的一致赞同,代表团的目标可不是仅仅出售三千支步枪,整体的计划中是要出售三万支步枪,还有大量的火炮。越南人若是打了败仗的话,这些武器只怕就会落入到法军的手中。法国人使用起这些武器,定然会增强他们的实力。

    沈心对这么悲观的看法没有立刻评价,他反问了一个问题,“我们见到了缴获的法国步枪,法国的步枪比起咱们卖给越南人的好还是差?”

    “法国好歹用上钢管了,比起铸铁的自然好很多。”军官们立刻给出了评价。

    沈心笑道:“如果我们害怕法国侵吞了整个越南,那大可不必。法国佬不是咱们的对手。若是法国人并没有侵吞整个越南,咱们的步枪与法国佬的步枪有一拼。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只要越南人不觉得是咱们卖的武器比不上法国人的武器,这就足够了。”

    既然沈心这么讲,大伙倒也能够接受。只是对于自己援助的一方没办法靠这些精良的武器获得胜利,军官们明显觉得非常不舒服。

第127章 入局与出局(十三)

    大米换步枪的买卖很快就进入了交换的阶段,阮朝很明显不想得罪光复军。他们认真的查看光复军提供的每一支步枪的时候,光复军代表们也在查看越南提供的稻米。

    尹晓峰做过大米生意,他此行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当然军官中也有管后勤的人员,尹晓峰与这些后勤官员一起查看着著名的占城米。

    占城米来自占城稻,占城稻在插秧后要1oo天才成熟,到15世纪,出现只需6o天的品种。

    南宋人舒璘指出,占城稻有良好特性:“有大禾谷,有小禾谷,大禾谷今谓之粳稻,粒大而有芒,非膏腴之田不可种;小禾谷今谓之占城,亦曰山禾稻,粒小而谷无芒,不问肥瘠皆可种。所谓粳谷者,得米少,其价高,输官之外,非上户不得食,所谓小谷,得米多,价廉,自中产以下皆食。”

    在越南湄公河平原地区,地处比广东更热的地带,因此土地肥力稍显不足。但是这个地区水热胜过广东,占城稻在这一带是主要的粮食。这种生稻的口感大家就不愿意太多的去评价。

    沈心想起罗大纲所说过的一番话,“我没想到部队居然能天天吃大米!”

    在这个中国人口繁衍几乎到了上限的时代,即便是盛产稻米的广东,每年能有一半时间吃大米的家庭都是真正的富户。在军火贸易全面展开之前,光复军已经通过向越南输出白口铁的镰刀在越南换取了大量的占城米。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些大米相当一部分就流入了琼州。现在在琼州的部队每天的食物里头也有杂粮,只是当大米比例达到整体饭食七成以上的时候,大伙也就暂时相信了韦泽都督所说的“每天只吃大米会伤身”的解释。

    对于和越南的稻米生意,罗大纲可以说举双手双脚赞成,他对此的评论是,“我也希望部队能够天天吃大米。大家苦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日子,不管练兵、开铁矿有辛苦,在吃上面可不能再让部队苦下去了!”

    想想罗大纲的话,沈心都觉得有点心酸。沈心家不能算是穷人,可他也是到了韦泽的部队之后才能每天吃大米,甚至能评价一下占城米与珠江三角洲的粳米之间的口感优劣。这tm是真正的富贵之家才能有的境界啊。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沈心明白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身处光复军集团之中,有着强大的工业与军事能力,国内粮食不足,还可以到越南来购买粮食。从地图上看,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加广阔的土地,有更多的国家。只要光复军的海军与6军能够抵达那里,沈心相信可以弄到更多的粮食运回中国去。而光复军势力范围之外的那些人,就只能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受到地主、光复、宗族和宗教的联手压迫。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真的是要饿死人的。

    所以代表团上下齐心,不分昼夜的仔细检查稻米,确定稻米不是陈年旧稻之后立刻装船运走。稻子不是个能长久储存的东西,若不是光复军占据的两广与琼州有如此巨大的需求,这么多稻米运回去之后也很容易被放坏。

    阮朝朝廷对这批武器也同样的满意,新生产的步枪枪管,经过重新打磨刷漆的木质枪托,还有明晃晃的钢质套筒刺刀。枪支的射、射程、准头,以及使用时的舒适程度,越南自行生产的那种熟铁火绳枪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加上了刺刀之后,步枪也拥有了肉搏功能。越南人个头矮,光复军生产的步枪加上刺刀之后全长在一米五,他们的军人完全能够将这种步枪当作短矛来使用。

    光复军提供了教员进行为期十天的短期训练,主要是粗粗的交给越南官军如何放枪,如何列阵,肉搏之时应该如此操作武器。先换装的乃是京城顺化的御林军,训练结束之后。越南官员立刻跑来询问,能否继续从光复军这里购买此等步枪。

    这个要求当然被满足了,沈心义正词严的说道:“我等既然要做友好邻邦,越南想换这等武器,我们当然是会优先满足。再说,我军和法国人打过仗,这就有了仇。我们是不会和法国人站到一边去的。”

    越南方面欢天喜地的接受了光复军的立场,而沈心把尹晓峰留在越南主持联络工作,他自己也欢天喜地的乘坐着押送稻米的船返航了。

    十月十五日,船队抵达了目的地佛山。韦泽亲自接待了沈心,津津有味的听沈心认真介绍完了越南的局面,韦泽笑道:“看来王朝的末期病都是这么一个模样。”

    沈心没想到韦泽居然把问题拔高到这个地步,他有些讶异的问道:“都督为何这么讲?”

    韦泽答道:“满清也好,阮朝也罢,都是看不清形势。不知道世界已经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沈心,你看过我们的钢铁厂,难道不知道这世界变化到底有多大么?”

    “铁与血么?”沈心答了一句。

    韦泽对沈心的回答非常满意,他正色说道:“没错,铁与血!有了大量钢铁生产,哪怕是我们这样占据两广没多久的势力也能埋下头来搞展。没有蒸汽机,没有轮船,靠以前的手段能展到什么地步去?英国有钢铁,法国有钢铁,所以他们能打赢满清,能打赢越南。可是和我们打起来,他们就门牙都撞断了。所以生产力展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听韦泽讲起了政治问题,沈心心念一动,他把代表团在顺化讨论的有关皇帝与真龙等神异事物之间联系的问题。沈心能想到韦泽会哈哈大笑,却没想到韦泽哈哈大笑之后很快就用激动的说道:“这个讨论很好!这就是政治启蒙啊!”

    “政治启蒙?”这个名词让沈心一愣。

    韦泽拿起笔写下这四个字,让沈心看了之后,韦泽才继续兴奋的说道:“人民不懂政治,他们不懂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行的。把皇帝与神怪联系起来,那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只能找到这样的理由去解释政治。所谓政治启蒙,就是把政治想大家讲清楚,让大家理解到政治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事务。”

    说到这里,韦泽竟然站起身来,他背着手来回走了几趟,表情一时高兴,又一时思考。最后韦泽才停下来说道:“你这个情报汇报的很好。我倒是没想到竟然能够从这个角度切入!好,实在是好!”

    沈心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这情报到底好在哪里。但是见韦泽如此高兴,沈心也觉得很是高兴。令他更加惊讶的是,韦泽命令道:“你把这次讨论的过程,讨论的内容,仔细写一份报告给我。一定要把当时的局面给我写清楚。和你一起讨论的人,你也让他们参与进来。不要写的什么妙笔生花,就是把当时所有的谈话内容都给写出来。”

    “我还有大米的事情……”沈心答道。

    “那个让后勤人员来负责就行了。写完这个之前,你不用管那件事了!”韦泽下了严令。

    沈心当即表示了服从,两天后,一份非常完成的记录稿就被拿了出来。一个月后,也就是1859年11月中旬,从广东到琼州慰问演出的戏剧团队上演了一出“剥龙皮”的新戏。

    沈心看了没多久就想笑,他没想到“剥龙皮”竟然以代表团在越南的经历为蓝本的故事。

    韦都督做事好快啊!沈心心中赞道。

第129章 入局与出局(十五)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致的,不管是满清给洋人跪了,或者是韦泽明白了得开始全面性的启蒙教育,或者是韦泽的老婆祁红意不满意未来的皇权遭到了韦泽的抨击。+頂點小說,1859年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光复会在内部开始尝试进行政治启蒙教育,全军则是一面训练,一面参与各种工业项目的建设。大家的日子每天都很充实。而只有少数人知道,韦泽正在等待着进军广西的机会。

    时机也正在成熟起来,从1859年9月开始败退进了广西的石达开所部全面发生了分裂。石达开退入广西这块贫瘠之地后,情绪低落,甚至在部下在11月份责问石达开到底应该怎么办的时候,面子上挂不住的石达开当众说出“归隐山林”的话。

    原本跟着石达开的部下们求得乃是打出一片新天地,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处碰壁,总是打不开局面。一路辗转奔波几千里地,责问石达开本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但是逼问的结果居然是逼出了一句“归隐山林”,这算是彻底伤了兄弟们的心。

    在石达开说出“归隐山林”没几天,一支来自广东的花旗军脱离了石达开的序列。这支队伍的首领是李鸿昭、郑乔,先锋谭星。1855年广东天地会、三合会大起义,围攻广州城失败后,这支队伍西进进入广西,又北上进入湖南,辗转进入江西。在江西加入了石达开的战斗序列。

    这支部队原本就不是忠于太平天国的队伍,对石达开失望之后选择了自立。希望能够在地方上建立起独立的势力。他们没有去韦泽占据的广东,转而进入湖南作战。

    只忠于自己,认为自己在乱世中能够开辟出一片天地的部队在11月纷纷脱离之后,对太平天国尚且有一定忠诚心的部队开始脱离石达开的部队。傅忠信,谭体元在石达开建立的新官制中等于是丞相级别的高官,这两支部队在12月初踏上了返回太平天国的道路。

    一个月内,就有近三万兵马脱离,这对于进入广西时还号称二十万兵马,实际兵力只有十二万的石达开所部来说是很大的影响。

    可即便如此,石达开却没有吸收教训。他倒是没有派兵追赶这帮脱离的兄弟,却也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有丝毫的反思。除了坐镇庆远,准备过冬之外。石达开拿出了出走时的做派,对尚且在广西作战的其他起义部队采取了不联络,不合作的做法。

    到了一月份,一支部队从白色出发东进,试图与石达开所部汇合。这支部队的首领乃是石镇吉,这位石达开的宗亲实在石达开带着四千宗族乡人加入太平天国的时候就跟着石达开的老将。但是石镇吉与石达开有矛盾,若不是因为石镇吉能打仗,石达开只怕早就把石镇吉给杀了。

    石镇吉在石达开进攻浙江时候就开始独领一军脱离了石达开的控制,既然在翼王的队伍里头很可能遭遇不测,那还是分开的好。

    石达开在福建战败退入江西之后,石镇吉就带兵从江西出发一路西进。他没有在湖南与清军作战,而是一路杀回了广西。当石达开进入广西的时候,石镇吉在进攻百色,试图占领州城。

    若不是实在没有了其他路可走,石镇吉也不会选择再次去投奔石达开。进攻百色失败之后,石镇吉原本想绕路,经过田州之时,州官进贡马匹投降。按照太平军的军纪,石镇吉表示不侵犯地方上一草一木,不抓一人。违令者斩。

    太平军军纪很严,哪怕是到了这样的地步,石镇吉本人也是坚持着习惯养成的操守。七年前,当太平军从广西出发一路北上,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军官,掳掠百姓,抢掠钱财者,杀无赦。严整的军纪也保证了太平军从未遭受过来自民间的抵抗。

    石镇吉的部下中湖北人比较多,在当地已经掳掠了千余人。石镇吉下令归还人人口,各部把人口放回,当地投降的州官岑鋐却哀求石镇吉放了他老婆。石镇吉大为讶异,下令放人之后,竟然还有人敢藏匿人口不成?他立刻亲自带人搜索,竟然从湖北籍先锋官那里搜出了岑鋐的老婆。按照太平军的军纪,这等重罪自然是杀无赦。石镇吉随即斩了湖北先锋官的脑袋以正军法,以儆效尤。

    不过此时的太平军已经不再是杀出广西时候的那支太平军了,石镇吉军中随即出现了“石镇吉要对湖北人下手”的谣传。而两湖籍的军官们纷纷串联,竟然以石镇吉袒护广西人为由,歃血为盟,要杀石镇吉。不得已,石镇吉带领了亲信的一千余人脱离大队,先去与石达开汇合。

    一路之上,石镇吉心中极为愤懑。湖北军人的造反固然令石镇吉痛心疾首,他们可是跟着石镇吉从湖北进入江西、浙江、福建、再入江西,走湖南,最后到达广西的。这一路上辗转万里,没想到最后竟然落得兵戎相见的结局。对翼王石达开,也是极为恼火。石达开手下几十万兵马,进入广西之后不说四处出击,将广西搅得天翻地覆。而是龟缩在庆远一带,一副与清军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清军兵力不足,现在当然不敢对石达开动手,但是清军选择对其他小股力量下手。石镇吉就遭到清军毫不停歇的攻击。

    正在想,前面突然传来一阵聒噪。片刻后,有先锋的兄弟跑回来禀报,“大哥有人打来了!”

    “是清军么?”石镇吉连忙问道。

    “不是清军,看样子是土家的人。”前面的兄弟答道。

    听说没有清军,石镇吉总算是放下了心,他呵斥道:“土家的人有什么可怕的?带兵去冲!”

    战斗随即展开了。

    一日、两日、三日、四日、五日,石镇吉带的粮草几乎吃尽,可土家的部队不仅没有被冲破,反倒是把兵力越来越少的石镇吉所部给包围在红河附近。

    彪悍的广西部队可不只有客家才有,在广西的土客大战中,自然有韦泽这种欠下土家大笔血债的豪杰,也不乏屠戮过客家村落的壮士。韦泽当年带了韦昌荣投奔太平军,就是因为杀土家人杀得太多,遭到了一大批土家人高价雇来的土家壮士围攻。韦泽杀出重围逃出性命之后发现回不了故乡,只能跑路。

    太平天国带着大量客家豪杰离开了广西,并不等于广西从此就安生了。没有了那帮战斗力极强的客家领军,土家得以在朝廷的支持下从容组建团练,修建堡垒,然后对客家发动进攻。石镇吉遭遇的就是红河一带土家团练。

    眼见着粮食将要吃尽,石镇吉只得拼死一搏。他带领着部队发动了突围。

    双方的数量相差太远了,石镇吉所部不过一千多人,土家团练则聚集起了万余人马。他们地形熟悉,用火绳枪手封锁了要地。即便是用上了火帽枪的石镇吉部,对射起来也毫不占上风。

    石镇吉亲自指挥排枪,他很聪明不断用射击挑动土家优势兵力的齐射。硝烟逐渐弥漫在战场之上,石镇吉所求的就是这个时机。若是能用火帽枪打开通道,别说现在,五天前就应该能打开了。土家团练兵力雄厚,五天来试图用火帽枪优势突围的尝试,每一次都带了十几名乃是几十名兄弟的伤亡。占据了山坡高地的土家团练可比长江流域的清军更凶猛,更不怕死。

    但是烟雾弥漫之时,火绳枪的威力抵达了最低。此时就看石镇吉所部的肉搏技术了。发一声喊,“兄弟们,跟我冲!”石镇吉带着剩余的五百多兄弟就冲了上去,在后队的伤员们中能行动的,也拄着拐杖跟着向前。石镇吉所部若是能冲出去,是不会扭回头来接应伤员的。不能跟上队伍的伤员,只有死路一条。

    感受到了太平军的冲锋,烟雾中的土家团练们吵吵起来,这不是被吓住时的哀号,而是鼓动肉搏冲锋时的嚎叫。片刻之后,对面的土家团练也从高处出来,顺着山坡冲了下来。

    石镇吉心中一松,能和敌人白刃战也是好事。家伙凭借的就是本事,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想到这里,石镇吉脚下加力,在白茫茫的刺鼻硝烟中加快了步伐。

    突然间,石镇吉觉得腿上剧痛,他下意识的用手一抓,却见自己抓住了一根细长的竹竿,而竹竿头上,绑了一根长长的铁针。这根铁针深深的刺入了石镇吉的大腿,因为用力过大,甚至完全把石镇吉的大腿给刺穿了。

    石镇吉只觉得受伤之处先是剧痛,然后火热,接着浑身的力气仿佛被刺入的铁针吸走一样,他膝盖一软,受伤的那条腿就跪在了地上。

    看着后面烟雾中冲下来的土家团练,石镇吉知道自己的路走到了尽头。以往的种种仿佛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闪过。其中一个画面是9年前的事情,那时候金田起义没多久。清军与太平军激战。缺乏长杆武器的太平军就采用了竹竿头上绑长铁针的方式,用以对付扑上来清军。那次战斗中这种武器表现出色,石镇吉就操着长竹竿,猛戳冲上来的清军。最终太平军大败清军!

    “这就是因果循环么?”石镇吉忍不住想。

第130章 入局与出局(十六)

    186o年的元旦,广东各地已经逐渐开始习惯这个新的年历节日。因为在这一天,用挂历的,用台历的都要换了新的。即便是买不起的台历挂历的,也会弄一张单页的年历贴在墙上。光复都督府的新历法倒也简单,即便是最简单的单页年历,在西历下面也会标注着阴历,以及相应节气。比起非得查书本的万年历,这实在是方便了太多。

    这年是猴年,单页年历上或者以各种猴子为主要图案,或者依照广东的习惯,用抱着金元宝的财神做主要图案。总之,都是个喜庆。挂式的月历每个月的图案都不同。更奢侈些的日历内容愈加丰富,甚至连每日的禁忌适宜都有。

    当然,最重要的是,光复都督府统御范围内的所有文字统一是简体字。

    在元旦这天,韦泽按照惯例表了元旦致辞。到186o年,光复都督府占据广东也能算是接近五年。四年多来,随着一次次的战争,对内的,对外的,赢得了所有战争的光复都督府总算是站稳了脚跟。

    韦泽的元旦致辞讲的却不是这个,他提出了有关国家、制度、司法的标准与理念。“所有的人民都有法律管理保障,除了国家公权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能够强制人民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而国家公权的标准一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指望韦泽说出一些非常贴近百姓的话是不太容易的,因为到了韦泽这个层次,他所说的一切都代表了光复都督府的治国理念。韦泽的元旦致辞是经过光复会全国大会代表讨论,才表出来的。而表出来的都是光复都督府当年要推行的内容,这可容不得玩笑。

    除了理念之外,光复都督府也有比较具体化的重大事项。例如光复都督府在三年后重新迁回广州去。一度在英国的军事威胁下不得不躲到佛山的光复都督府重回广州,就意味着光复军的军力足以保卫政权的府。至于针对光复军的命令,没有任何一句有关保卫广州城的内容,韦泽只是简单的要部队做好打仗的准备。

    军队的存在本来就是为了打仗,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基本没有被外人注意到。不被人注意到却不等于没有行动。在现在的权力机构,光复会全国大会上,财政预算部门以及总参谋部为了军费的问题争论不休。

    “今年的战争会激烈起来,军费得提高一倍!”信任总参谋长居俊峰站在部队的立场上提出了要求。

    财政部长李玉昌立刻反驳道:“按照都督的设计,今年军队打仗怎么都是下半年的事情了。提高一倍的军费有什么意义?下半年财政自然有下半年财政的计划,军队出动以前,都督肯定会下令,那时候再进行财政编制也来得及!”

    居俊峰毫不客气的回应道:“就你们财政部那大猫小猫三两只,临时进行财政编制你们来得及么?人手够用么?你们财政部除了会从后勤部挖人之外还会干什么?”

    “哈!哈哈!”李玉昌冷笑两声,“能从后勤部挖人,还能把人用好,这就是我们财政部的能耐。财政部的事情还轮不到你们总参谋部来管!”

    如此针锋相对的争吵是各个部门与财政部之间的常态,作为曾经被满清官府刁难的痛苦的李玉昌,面对其他部门的时候总是很有斗争的勇气。当然,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光复会全国大会内部采取民主制度,除了必须得由常委会决定的事情,其他时候是进行投票决定事务。大家不仅仅是吵嘴,还得拿出能够说服这些全国代表的理由来才行。

    例如军队的军费问题,李玉昌就获得了胜利。全国代表们大多数认为在出动前几个月,身为光复军6海军总司令的韦泽会做出决断来。那时候再讨论绝对来得及。其实大家不想说出口的是,只要韦泽一句话,额外要多少军费都不是问题。此时争吵这个扯淡的问题,真心是居俊峰自找不痛快。难道他还想让总参谋部摆脱韦泽都督的领导,获得财政权不成?

    李玉昌也不是和每一个部委都要争论,例如教育部已经连续三年财政预算翻番。光复都督府除了在授田令所在村落开始推行扫盲班之外,还颁布了《军人家属强制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这是未来全国所有范围内实施的《义务教育法》的第一个阶段,作为光复都督府的基本盘,年龄低于14岁的军人家属有义务接受四年制的脱产义务教育。年龄低于24岁的军人家属,必须在当地接受每年农闲时期四个月的教育。并且在六年内完成规定内的学科科目。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读书是件好事。不过光复军现在的征兵对象可以说99%都不是能够让自己所有孩子都去读书的家庭。这倒不是小看光复军军人的家庭,与中国其他家庭相比,光复军的军人家庭收入绝非穷困。在整个中国,能让所有孩子都去读书的家庭,顶多占到中国所有家庭的1%的比例。

    即便光复都督府在城市和农村都兴建起了幼儿园,想把军人家庭享受的社会服务提高,依旧是非常耗钱,或者说非常耗粮的工程。这一年多来英国试图对光复都督府动武的迹象越来越小,虽然他们失去了在广东的大烟贸易,却因为正常商业贸易的暴增,让英国人赚钱的机会大大增加。

    原材料的铜矿、硫磺、石油,轻工业品的棉布,呢绒,工业品的火车,纺织与缫丝机械,只要是光复都督府暂时无法生产的产品,英国人运到广东就能赚钱。

    在以往的正常贸易商品中,外国对中国最大的输出品是银元。能占到所有商品贸易的22%左右。自从海关结算、清算银行建立之后,英国人不用运银元到中国,只要在海关银行有账户,就能根据以商品清单获得各种额度。英国香港方面提供了有关英国部分的内部结算,光复都督府负责起中国方面的内部结算。至少英国方面不用冒着巨大的风险运输大量银元到中国来。

    如此大量的贸易,如此大量的工业,引了脱产劳动力的暴增。要养活这些人,就需要大量粮食来稳定需求。例如教育部想提高教育覆盖范围,那帮老师们定然是吃粮而不会去种粮。

    所以教育部的讨论刚结束,从广东省长毕庆山就蹦出来提出要求,“根据调查,我们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面,已经把越南的米价抬高了两成。虽然越南方面还要加大对我们武器的购买,不过他们不可能年年买我们几万条的步枪。今年我们能从越南收购到多少粮食是个大问题。不知道都督有什么想法?”

    所有视线都落在了韦泽身上,韦泽开辟了与越南大规模进行粮食贸易的途径,的确缓解了光复都督府沉重的粮食压力,可人就是这样。如果是以前那种饿死人是常态的世道,大伙也就罢了。现在终于能不饿死认了,而且光复都督府在1859年,也就是去年,通过在市场上大量出售越南大米,硬是把米价生生打压下来之后,政府部门深知自己能够取得这样辉煌胜利的根本完全依赖于对别国市场的介入与采购。

    对这样的结果,大伙生出的是危机感,而不是安心感。一旦越南不能如此海量的提供粮食,两广粮食供应立刻就得出问题。

    韦泽笑道:“我的想法很简单,我们不仅要与越南做买卖,还要与暹罗做大米生意。暹罗盛产大米,也没有军事工业,他们距离英国更近,说服他们购买卖给越南的步枪,估计着还能卖几万支。用大米换步枪,估摸着也能撑上一两年。”

    毕庆山皱着眉头问道:“也就是说,如果对暹罗的买卖顺利的话,我们顶多保证到1864年能够稳定的提供粮食了?”

    这种皱眉意味着毕庆山对未来并不乐观,即便是得知了韦泽提出的从海外输入粮食的计划,毕庆山对韦泽领导的光复都督府的能力依旧有质疑。韦泽并不觉得这种质疑损害了韦泽自己的面子,他反倒觉得毕庆山是个好同志。

    韦泽知道爱尔兰大饥荒,1845年至1852年间的饥荒。在这7年的时间内,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这个原因是因为英国几乎吞并了所有爱尔兰的土地,身为工业国的英国自然需要大量进口农产品,爱尔兰人只能在小块土地上种植土豆为生。因为土豆疾病导致的土豆产量锐减引了为期七年的爱尔兰大饥荒。

    即便是在饥荒时期,英国依旧大量从爱尔兰进口农产品与畜牧产品。毕竟么,私营的农业资本家搞农业与畜牧业是为了卖钱。爱尔兰的穷鬼们没有购买力,供给英国吃的牛肉、牛奶、小麦,爱尔兰穷鬼根本买不起。既然爱尔兰穷鬼们买不起,那么爱尔兰穷鬼就去死好了。

    很明显,毕庆山并没有让中国穷人去死的想法,只有稳定了从海外获得粮食的渠道,才能保证广东几十万脱产劳动者的粮食供应。才能保证广东农民们好不容易获得的稳定生活。

    没等韦泽再说什么,商业部长李维斯说道:“现在我们进口越来越多,如果不能获得广西、福建、湖南等地的茶叶,光靠广东的茶叶与生丝,贸易出现赤字是迟早的事情。不知道都督什么时候用兵打仗?”

    这番直白的话一说,光复会全国代表们都闭嘴不言。哪怕是在看各种议题文件的代表们都抬起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韦泽身上。

    经过这些年的经营,随着新的工业时代一点点的展露雏形。战争对光复会的意义也在改变,战争在获得最终的全国政权之前,就已经有了获得更多的商业意义。光复都督府能够有今天的兴盛,靠的就是工业与商业。现在,想维护这样的兴盛,就得用刀剑来维护商业的繁荣与兴盛。不知不觉之间,战争已经不仅仅是胜利与霸权,而是加入很多全新的意义。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596/ 第一时间欣赏1852铁血中华最新章节! 作者:绯红之月所写的《1852铁血中华》为转载作品,1852铁血中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1852铁血中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1852铁血中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1852铁血中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1852铁血中华介绍:
1852,是革命,或者是一场该改朝换代的改良。燃烧的铁与血,最终能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1852铁血中华》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1852铁血中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1852铁血中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1852铁血中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