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明朝朱瞻基TXT下载重生之明朝朱瞻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全文阅读

作者:小一号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txt下载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六章 亦力把里

    三月,刘永诚并西宁卫共五千人马出嘉峪关抵达玉门,赤斤蒙古卫指挥同知且旺失前来迎接。

    永乐二年,有塔力尼率所部男妇五百余人来投,朱棣以此地安置,设立卫所,后因功升为指挥同知,死后由其子袭任。

    继续西行前往瓜州即沙州卫,沙州卫是由蒙古酋长困即来率部投奔而来的。半耕半牧,地不过三四百亩,人数不过千,饥不饱食。

    刘永诚心想,就这样的部落给个胆子也不敢袭击出使朝廷的使者。

    继续西行,前往敦煌,罕东卫密罗簇和尚端岳监藏所部有近两万人,害怕朝廷大军,连忙诉说,急于脱离是非。之后安定卫指挥阿延拜子剌也来了,表示并不知情。

    消息传回朱瞻基这里,他回信,继续调查,查明后处决该卫指挥使,并将其撤散,人马逐步转移到五原,用沙洲卫填补该地。分别在安定、敦煌、瓜州三地设堡驻扎,保证商路的通畅。

    刘永诚得到小道消息,这桩劫案可能跟安定卫有些瓜葛,他便派人去请被劫的亦力把里使者前来辨认可疑之物。

    他收到皇帝的指示后,便派兵将安定卫所部三面合围,并严令其不得离开。

    结果阿延拜子剌经受不住压力,几天后趁夜色逃窜,被西宁卫两千官兵截杀,阿延拜子剌也被指挥使陈通当场斩杀,该部只剩余不到三千残弱老小,暂时随大军转移到肃州。

    亦力把里派遣的使者也顺利抵达北京城,朱瞻基亲自接见,赐予高档茶叶十铁罐,彩币四表里,新币一千贯,《内训》和《劝善书》各十套,单筒望远镜一副,金银琉璃镜各一套,漆器若干。

    鸿胪寺卿胡熒和恭亲王与使者密谈,给予朝鲜国相同的待遇,允许自由通商,支持其发展诉求,不过要答应大明的三个条件:一是每年朝贡二十名能歌善舞歌姬,二是每年征兵一千人,三是允许少量军队驻扎,建立使馆,调节矛盾,维持商路畅通。

    军机处,祁三给大家讲解西域情报。

    “察合台汗国强盛时期,北边锡尔河流域到巴尔喀什湖,南边和田这一大块全部是它的国土,最为繁华的地方就是河中地区,撒马尔罕为其首府。

    后来答儿麻失里当政时期强令百姓信奉***教,引起蒙古贵族反对。

    帖木儿起兵占据河中,征服花剌子模、波斯大部,大败金帐汗国、奥斯曼帝国等国。

    帖木儿死后,他的幼子黑的儿火者于伊犁河建立亦力把里国。

    永乐十八年歪思武力夺取了汗位,两年后占领了吐鲁番。

    歪思有两个儿子,羽奴思和也先不花,目前他正在准备谋取河中地区。”

    “皇上有扩边的心思?”

    “这个地方矛盾丛丛,传承无序,经年征伐不断,朕只是想照旧使用安定卫的策略,扶持弱小,把他移到河中地区,使得亦力把里落入我手。

    撒马尔罕权利更迭频繁,这次应该也不是歪思的对手。

    朕打算在他的儿子身上下点功夫。

    当然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

    “皇上你这是驱狼吞虎之计,搞得不好容易引火烧身。”

    “所以关键还是自身实力强大,再说如果自身不能保持稳定发展,就像撒马尔罕一样,谁都想登皇帝的宝座,那么一切谋划也是白费。

    一切还是要靠你们,争取在十年之内把瓦剌消灭之,派军队永久驻扎。

    朕相信铁木真能够做的到的事情,我们也可以,将这一外患永远根除。当然就像撒马尔罕之地一样,信奉***教,朕看就是群魔乱舞之地,即使再好,朕也不屑一顾。”

    “皇上放心,臣必能帮助陛下达成心愿。”

    “文弼的本事朕是知道的,还是要向勉仁多多学习,真正能够懂得朕的心事的人少!”

    杨荣心说,我也不是很懂。

    等朱瞻基走后,张辅问杨荣,皇上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根据皇上的意思,大概是希望大明能够长治久安,千秋万代。”

    “这个……”不会是跟他自己有关系吧?

    “文弼,你别胡思乱想,我说的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嗯,皇上的眼里,这些番邦之人都不算什么吧,我看皇上说的是下一代的事情。”

    “我赞同,皇上的目光向来长远。”

    朱瞻基到了恭亲王这里,听他讲述跟亦力把里会谈的事情。

    “亦力把里派使者几次三番地觐见我朝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请求大明册封他为汗,还有就是贸易,他们需要我们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铁器等等,另外可以向我们提供马、骆驼、羊、玉璞、梧桐碱、硫磺、速来蛮石、松都鲁思等。”

    “这些玉石并没有什么用,并不是我们必需的,马匹只需要顶尖的好马,其他的也不一定要从西域购买。”

    “好像是这么回事,感觉有点吃亏。”

    “以后规定只有上好的玉器和上等的好马及金银,才可以换得丝绸和瓷器。

    可以在嘉峪关设点专卖,没有必要专门在北京城贸易,耽误大量的时间。

    铁器有赚头也可以少量卖卖。

    我们还是要谋国,今后把它打下来,什么石头还不是要什么样有什么样?”

    “要怎么谋?”朱瞻墡笑着问道。

    “现在说这些还早。”

    以前朱瞻基还看见朱棣为了九边的每一个卫所指挥使仔细斟酌人选,现在看来,这些都是小儿科,西域诸国也没有什么好的,跟人差不多,人弱被人欺,国弱被人灭。

    他命令选拔优秀基层军官进入府军前卫场地训练学习,现在府军前卫都空了好长时间了。先期学习文化知识,兼兵法、陈法、军法等,后期学习画图、侦查、指挥等等。同时选拔民间优秀的好苗子进入学习。

第三十七章 王振

    有一天晚上,朱瞻基照例在授课,讲完之后,让做实验,自己一个人在欣赏菊花。

    他喜欢小秋菊和春天的小团菊花,每个人的爱好不同,有人喜欢牡丹,有人喜欢玫瑰,他偏喜欢菊花。

    能在寒冬季节开出醒目的黄色花朵,也能在春天开出小团簇,也可以在秋天的田野里自由自在地绽放,既然喜欢当然就少不了,这是作为皇帝不多的特权之一。

    很小的时候他听妈妈讲故事,说一个富家子弟在山上看到了一朵大白花就采回家,结果变成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大胖妞。一个穷小子到山上采到了一朵小花,就变化为勤劳善良,漂亮美丽的仙女。

    他一直记得这个故事,他觉得这朵小花就是小菊花,也可以代表着勤劳善良的小村姑。

    “陛下,这只是很平常的菊花啊。”王振完成了实验,站在一边说道。

    “看到菊花,我就想起了妈妈。”

    “太后?”朱瞻基还沉浸在幻想之中,冷不丁被人一问,就脱口而出。

    “哦,太后时常告诫朕,女人如花,要懂女人,对待女人要像爱护花朵一样。”

    看着王振思考的模样,他笑了。

    “朕跟你说这些干吗?”王振显得有些尴尬。

    “朕说你,生得比朕的妃子们还要娇艳,挺聪明的一个人,为什么偏偏做出这么糊涂的事情呢?”

    王振闹得脸都红了起来,鼓起勇气说道:“陛下,小的也是一股热心,想要报效皇上啊!臣也想学三保太监,为朝廷建功立业。

    小的最敬佩的就是文皇帝,他圣明神武,善于用人,当时文皇帝下旨,我就毫不犹豫地静身入宫了。”

    “嗯,难得你一片忠心。”他走到座位,想着心事。

    “皇上又遇到烦心事了?”

    “做官哪能不遇到烦心事呢?”

    “皇上是讨厌那些酸儒?”

    “不是讨厌,世上的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说清楚的道理呀。

    皇爷爷在的时候就经常告诫朕,要多读书,多学经史,朕也知道皇爷爷的意思,不懂儒学就管不好这些文臣,不多读书,碰到难事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书到用时方恨少。”

    “皇上为什么老是作孽自己呢,那些不听话的臣子就该杀,不好好地办差事也就算了,还不听皇命,这就是抗旨啊。”

    “前些日子,朕把工部尚书吴中给流放到小琉球去了,朕还在可惜,人都杀了,谁来给朕办事啊?”

    “皇上,你应该学学文皇帝,那方孝儒不是读书人的种子吗,就是杀了,天也不会塌下来的。”

    “如果杀戮能够解决问题,朕早就动手了,还能等到今天?”

    “皇上,你还是太仁慈了,杀了猴子,鸡就听话了。”

    朱瞻基也有些奇怪,怎么就这么执拗呢?

    “朕想要将瓦剌这个隐患给消除掉,可是粮草不济怎么办呢?”

    “皇上,小的就不信,大明那么大,难道一点粮草还出不起吗?”

    朱瞻基摇摇头,他有点怀疑这个王振会不会是朱棣的忠实粉丝。

    “朕的四弟,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怎么说没就没了?秦始皇遍求长生之法而不可得,你有什么办法没?”

    “小的认为,虽然长生之法不可强求,但是只要想办法总能够找到的。”

    皇帝心想,想不到他是这样一个人。

    “有股冲劲,想法是好的。”

    原本他还以为找到一个天才,他现在动摇了,偏执倒是有,就是不清楚有没有韧性,能不能成事?感觉不够稳重,像一颗不定时炸弹。

    “朕跟你们这些人相处的时间比妃子们都多,你们每天在这里学习,做实验,有什么体会?”

    “皇上,小的感觉实在是太神奇了,就像第一次接触简仪时的感觉差不多,让人能够把这些虚无的东西,实实在在的感受到。”

    “用不了多久,朕就会让你看到,一切都会发生巨变。”

    坤宁宫:

    “皇上,大妞都快五岁生日了,是时候立太子了。”

    “立太子一事本来应该按照规矩来办,但是还是不想让孩子背负太多的包袱,就让他们过一个愉快的童年吧,等他们长大了也来的及。

    朕打算对待皇家子女的教导跟平常之家一样,不能要求太过苛刻。”

    “皇上你不是说要按照规矩来吗?严师出高徒,臣妾觉得学习就应该勤奋一些。”

    “确实是这样,但也要学生能够做得到才行呐!生来小孩子要靠骗的知道吗?

    小孩子哭闹,你哄一哄就好了,他哪里知道要怎么样该怎么样?都是依本能行事。

    等他慢慢长大一点,自然就更加懂事一点,所以说,不是有一句话,自家的孩子要靠别人家来教,知道吗?”

    “皇上,难怪太后经常笑话你。”

    “笑话我什么?”

    “说父皇在的时候,说你歪道理多!”

    “你不要想那么多了,朕已经让人去编写教本了,将来很多臣子的孩子也跟着一起读书,如果学习不好,他自己反而会不自在的,知道吗?”

    “那皇上找好老师没有?”

    “朕打算用黄淮的儿子黄采来负责。”

    “黄采?”

    “虚岁二十岁,将来正好能用。”

    “皇上,希望你做的都是对的。”

    “皇后娘娘,这么晚了,咱们还是不要辜负了快乐时光啊!”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善祥就催促皇帝起床。

    早朝的时候,大臣们纷纷建议皇帝早立国本,选取大儒之士教导。

    “此事朕早有计较,朕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交代,朕不过是想立一个长久之法,免得到时候吵来吵去的。”

    “皇上,古人云:‘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个不就是长久之法吗?”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但是还要具体一些,更完善一些,不能有空子钻。

    自古以来,皇帝偏爱幼子的情况多,传给幼子的情况也经常有,所以说,这些都是有必要的,为了保持稳定传承,有必要断了这一念想。”

    “皇上圣明!”

第三十八章 琉球

    十月份琉球中山国国王巴志派遣王舅模都古、长史郑义才、使者实达鲁等人随柴山的船队到达苏州,十一月抵京,被安排在南湖酒楼。

    目前中山国已经统一琉球,人口有三万多户,二十多万人。

    朱瞻基又打算祭出驱狼吞虎之计,就怕他不上钩。

    对于其他民族,他深知,就如“你可以消灭我,但是就是打不败我”一样,只有将其分解,再用其他种族代之才行。

    中山国一行到来并没有引起重视,只是四处吃喝玩乐,晚上到大剧院欣赏曲目,也过的挺乐不思蜀的。

    这一天是大妞的五岁生日,朱瞻基提议去南湖酒楼用餐,顺便去看看新戏《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从苏州引进来的,从下午演到晚上。

    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地出了城,包括几个已经显怀的妃子们,到了酒楼,暗红色地毯铺路,进了大厅,暗褐色的地板光亮入镜,大柱子也不是大圆木柱,而是钢筋水泥柱,也贴了光滑的石板,天花板上有七彩的玻璃吊灯,很是敞亮。

    这时琉球使者得到了消息,在大厅里跪迎,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朝鲜的使者入宫向未来的长公主和太子进献生日礼物。这时郭太妃带着孩子们也来了。

    大家进入二楼的餐厅,朱瞻基则在房间里面接见了琉球使者。

    琉球使者献上了国宝夜明珠和珍珠给皇帝长女和皇子祝寿,他很满意,宽慰了一番,嘱咐他们明日入朝觐见。

    朱瞻基陪着大家吃了饭又去看戏,就连五岁的小孩子都被吸引住了,吃了晚饭,朱瞻基领着皇后和妃子们回宫了,其他人都要留下来继续看戏。

    第二日早朝,户部右侍郎王佐咳嗽了一声,这是先前奏事老规矩,现在倒是不用要求那么严格。

    “皇上,臣有事请奏,自从大剧院开戏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多听一场戏,现在就连臣的家里连闹得不可开交,想买一张票都买不到。听说昨天刚刚开的新戏,现在已经满城都在议论,想去尝个先。臣请照去年旧例,拍卖牌照,让更多的人有地方可以看戏。”

    “各位大臣有什么意见?”

    “臣反对,自正月以来,京城无处不在施工,外来人口大量增加,而京城本来就缺少米粮,致使粮价波动频繁。

    如若继续招富人前来拍卖牌照,外来的人员就会更多,钱财大量的涌入,那么米粮等等会越来越贵,钱越来越不值钱。”户部左侍郎张本说道。

    “京城作为南北交汇之处,本就该如此嘛,将来京城还会发展得更好的,让风沙少来一点。

    当然粮食价格也要保持住,今年就不打算拍卖了,小型剧院不需要拍卖牌照,可以直接申请,演出人员也可以找大剧院借用。

    当然需要交纳保证金,安全第一,工部需要把好关。”

    接着又讨论了一下,便宣琉球使者觐见。

    “外臣郑义才等见过皇帝陛下!”

    “尔等无需多礼,朕对待你们就像对待大臣们是一样的,也希望你们把大明当着自己的家,遇到不合理的地方尽可以畅所欲言,朕对于心向我大明者,一向是优待的。”

    “臣等叩谢陛下厚待,竟无以为报,些许方物以表我王之心意。”

    “不可妄自菲薄,只要心向我大明,谦虚学习我大明五千年之文明,就一定能够造福百姓,连老天都会厚待的。”

    朱瞻基赐予宝剑宝刀各十把,书籍,彩币,茶叶等若干,新币一千贯。赐国王尚姓,金印一方,赐予大臣及将军印一整套。

    散会后,来到军机处,召来张辅、薛禄等。

    “派人通知瓦剌,可以在兴和关卡外设榷场,可以提供粮食、铁器、干草、茶叶、布匹、食糖等等。我们大量需要奴隶,马牛羊,毛皮等等。”

    “陛下打算对瓦剌动手了?”

    “朕想来想去,觉得光是分化还是不够,要持续打压瓦剌部,不能让他发展,目前阶段,以防守为主,将他们大部人马吸引过来,到时候给他来个恨的。”

    “草原上的部落多如牛毛,杀之不尽,春风吹又生。”

    “朕打算在草原上驻扎大军,将来将草原划分若干个大牧场,建造坚固的圈场,冬天畜牲就不怕冻伤。再准备干草,甚至小麦苗都可以,让他们可以安全度过冬春季节。

    朕听说有些地方是可以种植枸杞的,叶子可以喂羊,果子可以当中药材卖,可以喂鸡。肃州往西一带都适合种植。

    另外草原也有很多硝和碱,以前打阿鲁台的时候,有个地方,好多士兵不是捡到了漂亮的宝石了吗?

    这就是朕所说的将战场一步步往外推的策略,以后要将外族征兵的政策落实好,即要给士兵们荣誉也要给实惠。加大招募蒙古散族部落的力度,将他们往大宁这边转移。

    千万要落到实处,不要适得其反,总是搞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麻烦出来。”

    “陛下要是以前,大家都以为你在说天书!”

    “朕曾经说过,要想打败鞑靼,就要将自己变成鞑靼。

    不要成天老是盯着户部,该支援的一定不会少,军队腐化的该处理就处理,士兵们的饮食要合理,训练要到位,要有针对性。

    决定了一件事就去做,而且要做好,不能惹出麻烦。”

    “是。”

    “你们全部都一样啊,不要老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文官了。

    该争的也要争,要有使命感,不能允许失败!”

    “皇上,广西山高林密,土族屡发叛乱,有时候情况比交趾还复杂。”

    “要多了解多沟通,不能硬来,老是觉得自己拳头硬,这个是不行的。

    修路、通航等等都要沟通好,一次不行的话就两次,总能够打动的。

    让金纯于两广巡抚,看来也只有他能够处理好这些矛盾。”

    “金尚书做事那是滴水不漏啊!有他在可保无虞。”

    “皇上你这是软的软,硬的硬,照皇帝的态度看来,你也是不怎么待见倭国了?”

    “还是隆平侯了解朕,我们要彻底将倭寇打痛打垮。不能老是畏畏缩缩的样子,好像我们怕他一样。”

第三十九章 昆布

    除了来自女真和云南的妃子,其他的四位新妃子都怀孕了,朱瞻基把若微的丫环吴丽美也调到了乾清宫里来侍候,封为美人,帮他处理这里的事情。

    冬天宫里实在是太冷了,他没有再去画梅花了,躲在房间里和穆尔登格在猫冬。

    他们两个围着炭火盆,边上放着一些水果和零食,水果也可以拿来烤着吃,也是一乐。

    “爱妃,经常想家吧?”

    “想。”她楠楠嘴,又只是笑着吐出一个字。

    “那就请你们全家来看一看你这个宝贝女儿,看看过的还好不好。”

    “好。”她的眼神里露出期待和欣喜的表情。

    “爱妃,多说些话,朕看你本来是个活跃的性子,不说话,宫里又无聊,那不是很难受?”

    “有陛下你就够了。”

    “你会写你们那里的文字吗?”

    “不会,没有人学。”

    “我知道你们那里好像有完颜的什么文字的,怎么没有人学呢?”

    “用蒙古字。”

    “你们族叫什么名字?”

    “哲陈。”

    “离海近吗?”

    “近,从这里到海那么多。”

    “你说从京城到大海那么远。”

    “是。”

    “你们那里有城吗?”

    “有,古勒,界藩、萨尔浒,托漠河,太兰岗,我家在托漠河。”

    “你们有多少人?”

    “很多。”

    “你多大?”

    “额娘说,十五岁。”

    朱瞻基大吃一惊,个子也满高的呀,也挺丰满的呀,怎么才十五岁呢?

    他仔细打量着,用手托着她的下巴,很娇嫩的皮肤呢,难怪当初一看见她,就被吸引住了。

    “你的月事呢?”

    “十天。”她有些不好意思。

    “你们那里的女孩子都大多的时候结婚呐?”

    “十二岁之前。”

    “朕以后在城北建立一个大大的赛马场,到时候全城的人都过去看赛马,今后就由你来管理,你觉得怎么样?”

    “好,皇上真好!”

    “嗯。”

    晚上,朱瞻基终于还是禽兽了一把,实在是把持不住,难消美人恩。

    天空下了一场大雪之后,他带着穆尔登格到了滕亲王府。

    小五穿着一身白色的皮草,看起来就是那样仙,滕亲王朱瞻垲也有十八岁了,以前弱不禁风的他,现在看起来胖了些,朱瞻垍也有十六岁了。

    “皇上,你快来教我滑冰吧,我都等不急了。”

    “今天带了条大黄鱼过来了,给你们尝尝先吧,是北海王亲自打捞的,还是活的呢!”

    “我看看。哇,这么大呀,今天就来个全鱼宴!”

    大家来到池塘边,冰倒是挺厚的,就是有点小了些。

    穆尔登格利索地换上了冰鞋,朱瞻基帮小五绑好了鞋子,然后自己换上。

    “我先试试啊。”

    他先蹲下,弓着腰,开始发力,没有想到太滑了,刚滑第一步就要摔了,好在穆尔登格在旁边扶住了他,惹的小五一阵嘲笑。

    接着他笨拙地在冰上划着,穆尔登格已经能够随意在冰上拐弯了。

    府里的人,全部过来瞧新鲜,他以前也从来没有玩过滑冰,玩起来真的很刺激,连摔几跤后,终于会玩了。

    池子太小,过过瘾就行,身上都没有出汗呢,他就进屋了。

    “皇上,谁都没有你会玩呢!”

    “她们两个不是比我还会玩吗?”

    “皇上,这些是我抄的。”

    “姨娘的字没得说,以后就不用那么辛苦了,这是印制的,你看看,速度比以前的快上三倍。”

    “要是仁皇帝还在就好了。”

    “诗还在嘛,到时候给父皇出个诗集。”

    “我这里还有些手稿,我给你去拿。”

    她们两个划了一身的汗,换了衣服,就开始吃饭了。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以前还不怎么会走路的奶娃,现在都这么大了,开年就来宫里学习吧,将来太子登基了,就可以好好辅助了。”

    “我也要像五哥那样当个贤王。”

    “志气倒不小。”

    “皇上别理他,他就是一个小气鬼,经常抢我的东西吃,又好吃又懒做。”

    “才不是呢,哼!”

    “皇上,我们下午去南湖滑冰吧?”

    “看来都是我把你给贯坏了。”

    “皇上,你把她领走把,我现在是管不了她了。”这时候,郭太妃进来了。

    “我就知道你们都不待见我。”

    “现在都快过年了,那就来宫里住一阵子吧。”

    “我还要滑冰。”

    “我也要。”

    “妹,我带你去。”“是啊,我们带你去。”

    “小孩子,不就是这样嘛,我小时候比他们可调皮多了。”

    小五赏了他一顿白眼,最终在郭太妃严厉的眼神中败下阵来。

    朱瞻基回到宫里,便将北海王朱瞻埈请了过来。

    “皇上,那个地方实在是太无聊了!”

    “那你怎么不早点回来,非要等到这个时候,有风吗?”

    “慢一点,这不是年关了嘛,想多带一点土特产回来。”

    “哦,有什么特产?”

    “当地人捕鲸,然后取鲸油点灯,颜色是黄色的,无烟无味。

    还有一种昆布的海草,可以治咳嗽。”

    “昆布,这应该是个好东西,正好黄淮得了肺痨,太医都没有办法,已经回到温州老家修养去了,可以用这个东西试一试。

    能够治肺病的药可不多,光是带回了这一件东西你就立功了。”

    “这个不过是平常之物,叫太医来,说不定认得。”

    “那就盛太医过来辨认一下,我估计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疗效。”

    “皇上,这个地方老鹰的羽毛特别好用,大家最喜欢的就是去打猎。”

    “这倒是可以,驯鹿多不多?”

    “不多,有,比较少见。”

    “可以带些梅花鹿过去,鹿茸可以好东西,可以生精壮阳。当地的土族有多少,都是什么状况?”

    “这里的人并不多,大多集中在靠近倭国的海湾平原地带,大概有三万人吧。”

    “也不少了。”

    “在这之前,因为经常有倭寇强买强卖,所以他们老是打仗。

    我们去了之后,他们很喜欢我们的东西,都主动帮我们干活。

    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播种的时候,今年都丰收了。”

    “不错,要将他们组织好,征兵,种粮,建房屋,看看能不能试种水稻。

    等朕平定瓦剌之后,就开始向倭国动手,你不要觉得无聊,朕会派一些官员前去治理,将来可以替朕往东边的大洲上去看看。”

    这时盛寅已经到了,他拿过晒干的昆布观察。

    “皇上,这种药《吴氏本草》上面有记载,属于肝、胃、肾经,性寒无毒。”

    “那它怎么可以治疗咳嗽呢?”

    “《肘后方》有记载,治颈下卒结囊,渐大欲成瘿,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朱瞻基看着这个像海带一样的东西,也是有些怀疑。

    “那大明沿海有这种东西吗?”

    “好像没有听说过。”

    “二弟,下次回程的时候,记得移植一些过来。”

第四十章 滕亲王晕倒了

    “皇上不好了,滕亲王摔昏过去了!”

    “怎么回事?”这时候他们三个正准备起身呢。

    “滕亲王在湖边被人挤到了,摔昏过去了!”

    “盛太医,快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出发!”

    这时候宫里都被惊动了,不一会儿,盛寅就带着一个药箱上了马车,直奔王府而去。

    等进了府,看到朱瞻垲脸色惨白,毫无血色,盛寅把过脉。

    “皇上,王爷得的是中风之症,这是由先天所致,后天已无力,想要王爷醒过来,只有冒险用放血法试一试。”

    “尽力治就是!”

    只见盛太医在他的手指头、脚趾头、脚心等处刺了十余针,针针出血。

    不一会儿,朱瞻垲脸色渐渐变得有气色起来。

    朱瞻基将盛寅叫到一间偏室。

    “盛太医,情况如何,真的很严重?”

    “皇上,以王爷的脉象看来,紧而细,涩而稠,怕是命不长久。”

    “是先天的心病?”

    “是的,皇上。之前臣已经给王爷把过脉,臣也无能为力,没有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来。”

    “就没有办法延缓吗?”

    “心肺为一体,如果早一点治疗,或许可以。”

    “那朕的脉象如何?”

    “皇上,你的脉象平稳有律,来出自如,不必担心。”

    等他俩再次来到朱瞻垲的房间时,他已经醒过来了。

    “皇上,我是不是不行了?”

    “别瞎想,咱们兄弟当中,你的身子弱些,这不是,还有我嘛,还有盛太医吗,好好地修养,不要想那么多。”

    来到大堂,郭太妃还在生气呢。

    “都是我的不是,姨娘你不要生气了。”

    “皇上,你说我命中是不是跟他们相克啊,瞻垲不听话,五儿也不乖,到现在还不知道反悔,唉。”

    “人生来就是要受尽各种磨难的,放宽心些。”

    朱瞻基郁闷地回到宫中,又受到了一阵奚落。

    这几日,户部正在关账,各种数据递到他这里。

    今年各种矿产、织造所、船厂和工部改革,耗资很大。比如江西德兴县铜矿今年产铜五十万斤,铅山产铅二十万斤,铜、锌等各五万斤,目前都是亏本状态。还有船厂,需要大量从湖广采伐大量木料,以前都是免费的劳役,现在都要付钱了。

    户部总的收入,茶酒税,食盐的收益,加上去年的积余,林林总总有一个亿贯多点零头。去除工薪、河工、北京城的建造工程等等,还有六千余万贯,入不敷出。

    曾敏学也回京了,第一时间来觐见。

    “听说滕亲王被人撞晕过去了?”

    “嗯。”

    “皇上不必难过,谁也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是想着改革旧制的事情,一个小小的意外事件都可以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何况朝中都是……”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深有体会,人如果少了管束,又不自律,很容易丧失志气。”

    “赵豫如何?”

    “这个人倒是有趣,对于女真人倒是厚待,有案必审,对于汉人则马马虎虎,倒也平安无事。”

    “这就好。”

    “今年还是要继续遣人去东边,你们那新式的快船做了多少了?”

    “一千料的有十六艘,五百料的也有二十艘,在建的有三十艘。”

    “效果如何?”

    “快是快很多,肯定没有福船结实。”

    “我安排蒯祥在制作一种吊机,到时候可以方便在码头上装卸。”

    “水泥不合适修港口吗,真的可惜。”

    “除非加火山灰的好一点,可以试试,虾夷岛就有大量的火山灰。今年又开了多少地,增加了多少人口?”

    “开的地倒是不多,近二十万亩,现在地也卖不起价了,没有增加多少人口,为了这个事情,我是绞尽了脑汁,最后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什么办法?”

    “成年的男丁娶一个女真的婆娘就发五贯钱。”

    “五贯钱,他们愿意吗?”

    “一般都是平分,说不通的就全给。”

    “还有这样的事情?”

    “我猜可能是虏来的。女真人没有我们汉人的粮食,根本就过不了冬。他们主要还是以肉食为主,下种的时候经常弄错时节,时有时无。”

    “还是要派出军队和官员前往管理,筑城开荒,调解矛盾,开设集市,建立医馆和学校。吸收消化一些弱小的部落进来,慢慢同化,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瓦剌。

    还是要加快,炼铁和炼焦进行得如何?”

    “我们建了十座一丈二尺高的大铁炉,有两千五百余人,焦煤的效果很好,品质比遵化的好,一天一夜就能炼四千多斤的生铁或者熟铁,到年底已经炼了十万斤的铁。”

    “不错不错,我估计汉王那边需要大量的铁器,加工出来一些武器、铁器等,到时候从码头上船。”

    “不知道那边情况怎么样?”

    “快了,顶多再等个半年时间。现在朝廷也是困难重重,只能加大力度在辽宁发展。当初那些买地的人都赚回本了吗?”

    “早些年买地都赚了,现在粮食可是紧俏货,运来京城就能赚钱呐。”

    “还是要多想些办法,把贸易做起来。”

    “铁器能卖吗,像铁锅,农具这些?”

    “卖吧,但是要保证汉王那边的供应。船只也要大量的建造,多建些船坞。油料压榨还不行吗?”

    “不行,太慢了,只够自己吃的。”

    “明年,多派官员到那里去,还是要富裕起来,冬天不忙的时候,可以让那些人就近的回老家宣传宣传。

    现在有船了,粮食也有,可以派船只到人口多的地方招揽。”

    “这个倒是可以。”

    年底了悦儿也需要盘点,今年也是到处在花钱,差不多保本。

    “银行的事情还顺利吗?”

    “皇上,一忙起来,账目都搞不清了。是不是重新再开一个银行,实在是忙不过来了。”

    “这个倒是可以考虑,可以招股,我再想想。

    那些贡品商人招的怎么样了?”

    “那些人都需要担保才可以给的,反正不差钱。”

    “还是你厉害!龙江厂还在造宝船吗?”

    “是啊。”

    “宝船好是好,就是太慢了,需要的人手太多了。”

    “那都是郑公公定下来的。”

    “以后要多造一些合适的船只。”

第四十一章 削藩

    今年的正旦大会,朱瞻基主要讲的是开源节流,后面官员距离太远,当然听不到他说什么,不过每个人都给了发言稿,像这种以往都是礼节性的朝会,他是不会放过这个宣扬的机会的。

    今天是中兴二年的第一天,大家都来给太后请安,朱瞻基告诉他们初十大剧院开演,都时候可以一起去看戏。

    下午,召集了内阁会议。

    “洪武年间光是交付藩王的俸米就要八十万石,还不包括布匹绸缎,钞钱、茶叶、盐引等等这些。去年光发俸米就有近两百万石,还有部分俸米折新币,总共加起来的话,折钱要支出两百多万贯。

    目前宗室人口还不是很多,那么再过五十年你,如果超过十万呢?一年光是发俸米就要超过千万石,这样下去可不得了,朝廷都给藩王们打工了。

    朕准备削藩,每一族只留一个亲王,其余的爵位全部取消,你们觉得如何?”

    “皇上,宁王最长,何不邀请天下诸王一起来商议呢?”杨士奇说道。

    “朕正有此意,朕打算朝廷每年出五百万贯,连续二十年,总共一亿,组建一个新的银行,就叫皇家银行。

    以百二十的比例入股,每年所产生的红利,来补偿这些消去爵位的宗室成员,另外宗室子弟中,月用不足的,可以领取少量的补贴给用。

    宗室子弟皆有免费的入学或者进入武校的资格,立功的或者优秀的可以颁发爵位。

    每族有两名议会议员的名额,另外将来海外有领地的授予的,可以帮助其建国。”

    “皇上能够促成此举,倒是难得的壮举。”

    “臣觉得如果不选爵位还可以选择银行分红,另外可以选派勇武之子孙于海外延播。除非王一级的爵位,其他的爵位也是平常。”

    “这样的话是可行。”

    “臣无异议。”

    “朕相信他们都能够理解朝廷的苦衷。”

    初十,畅春楼、百花楼、百汇楼同时开演,太后及诸多妃子外戚,继续在畅春阁看《梁山伯与祝英台》,朱瞻基则领着善祥、若微和悦儿以及孩子们在百汇楼看表演。

    这里有杂技、魔术和滑稽戏等表演,更适合孩子们观看,今天是《西游记》的第二集,唐僧的父亲考中状元,然后接中绣球,人生达到巅峰,没有想到却被歹人加害。唐僧在庙中长大后,进京举办法会,被唐王召见,于御前告状,终于得报谋害父母之仇。

    《西游记》当然不能按照原来的来演,那不是又更加地掀起佛教的热潮了吗,他要像《八仙过海》的套路来,然后西天无佛,他自己就成了佛了。其中加塞各种私货,惩恶扬善,同时让人们看到真正的佛教是什么样子,而不是拥有大量的私产,糊弄百姓。

    他们进入到御用的包厢里不久,滕亲王也被抬进来了。

    “让我看完再走。”他这样说,这曲戏也是有提前的预告,老百姓也是很期待,毕竟隔了一年之久才重新开新戏。

    舞台设计得很出色,通过幕布,灯光,烟尘和升降台,让人感觉身临其境。陈父骑着一头浑身红得发亮的宝马,身着大红色状元服,行走在御街上,一直走到一个人山人海的招亲的高台,高台上陈母抛的绣球被陈父接到。

    戏演完了,大家才发现滕亲王已经走了,脸上带着满足的神情。

    用御车将他送回王府,他心里就想着,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不然的话情何以堪呢?

    这一曲戏连续演到正月十五,有好事者更是将皇帝和滕亲王编排其中,说是临死之前也要看一出戏。

    晚上各处人山人海,灯会将京城变为了一个不夜城。

    朱瞻基召来了陈懋到军机处。

    “说说你那边的情况吧。”

    “朝廷大军逼近兀良哈部,他们一直就躲在山林里面不出来,显然他们对朝廷特别警惕啊,加上他们人数众多,地形复杂,不好办。”

    “怎么可能呢,那么多人,他们能一辈子不出来?朕看你是被他们给骗了,他们肯定在联系其他部落。”

    “啊,他娘的,原来还想着造反呐!”

    “朕看还是要分两步走,在这里建城,打通陆路,将沈阳与船厂联通起来,控制住科尔沁部落,切断与兀良哈部的联系。另外,等他们出来放牧,立马南北两面夹击,至少也要打掉他们的马匹,夺取牛羊,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

    同时也在这里建一个城,朕就不相信治不了他。”

    “皇上,我们消灭了阿鲁台,打败了瓦剌,还有察哈尔,喀尔喀,将来还不知道又冒出来什么野种!”

    “你只有把你自己也当着野人,才有可能打败他们。不要成天想着大米饭,没有吃的就要去战斗,这就是他们的日子。

    听说当初成吉尔汗十几岁的时候,一家几口人差点饿死,看到河里有鱼,才好不容易度过了饥荒。

    你说我们大明战士哪里比人家差了?

    霍去病只要五千精兵就将匈奴打的卸甲丢盔。

    常遇春是怎么死的?是在打了胜仗返回的路上死的。”

    “皇上,你瞧好了,臣给你把兀良哈给拿下来。”

    陈懋回到家中,仔细将皇帝的言语表情回顾了几遍,才确定皇帝要打兀良哈的决心,而不是对自己的不满。

    这个仗可不好打,他没有什么信心,要怎么打呢?

    第二天,他又安排兵部在全国招募五万青壮,打算送到辽宁去建城、屯田。另外派遣军医到沈阳去建设军队医院。

    “听说你在女真部落建了很多庙?”他对太监王彦说道。

    “是。”

    “朕交给你一个任务,到女真部落去招募勇士,给安家费。”

    “臣遵旨。”

    “能训练好吗?”

    “皇上请放心,你给部落勇士效命的机会,他们敢不舍命吗?”

    “好,朕信得过你,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臣遵旨。”

    除了再派一支演出队伍去慰问,还能做哪些事情呢?

第四十二章 嘉兴公主

    “皇上,叫我来有什么事?”长公主今天穿了一身灰色的棉衣,头上也只是插了一根简单的簪子。

    朱瞻基很满意,“朕准备让你来负责日常的事务,上传下达,管理印宝,文书,膳食,出行等等。”

    “皇上,我怕做不来。”

    “不行就算了,我可是好不容易说服太后娘娘的。”

    “不行!”

    “怎么又不行了?”

    “我也是想帮着皇上做事嘛,皇上教我就是了,小气!”

    “把这份送到内阁。”

    她接过,瞪了皇帝一眼。

    “长公主?”“见过长公主。”“长公主有事吗?”

    “是这样的,皇上公务繁忙,分不开身,所以叫我来帮他,我现在是他的掌印官。”

    “恭喜长公主。”

    “这是皇上让我交给诸位阁老的。”

    夏原吉看完后,交给了杨士奇,不一会儿大家都看过了。

    “你们呢,有什么意见?”

    “没有意见。”

    “权大人呢?”

    “看来还是皇帝了解我,没有意见。”

    “长公主,皇上没有叫我去吗?”

    “没有呀。”

    “那我跟你一起去一趟吧。”

    “哦,好。”

    “皇上,我回来了。”

    “金老来了,坐。”

    “皇上,将礼部科考并入文教部,这个倒是可以,可是为什么要将翰林院也并过去呢?”

    “翰林人员太多了,不用实在可惜了,以后,字画等出色的,安排到清华园去传教,文笔出色的就专门来宣扬朝廷的策略和法度等等,其他能力出色的任命为实质的官职。

    新科进士入翰林可以多接触政务,安排实职,时间不能太长,人员不能过多。

    科举进士本来就不多,像修史的就安排专人去修,侍讲,侍读,侍书,五经博士这些就没有必要了,可以定时到宫里来讲学就行了,打个比方,给太子配属官员,还不如让太子去做事来得快些,这个朕是深有体会。

    官员还是需要地方历练,要按部就班。

    翰林院有哪些人表现比较突出的?”

    “皇上,少詹事王英,你是知道的,与王直、金实等编写《太祖实录》,文皇帝多有夸奖。

    还有像王钰、曾鹤龄、苗衷、陈循、刘铉、高谷等皆有大才。”

    “不错,像王英等这样德高望重之辈应该可以担任今科科举考官。”

    “那皇上安排谁来担任这次的主考官?”

    “杨博,朕打算将京城周边县城的官员调往辽宁去任职,再用新科进士来填补空缺,就近磨砺考察,各部也要安插一些。

    朕相信能够顷刻之间就写出一篇圣贤文章的人,都应该是聪明人,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事,总能够青史留名的。”

    “陛下说的甚是。”

    “另外朕打算增加三十个名额,送往辽宁任职,你觉得呢?”

    “我觉得可行。”

    “你们呐,总是能够猜透朕的心思一样,要么就是随大流,有些人即使文采不行,也一样能够办好差事。

    对于有用的人才要破格提拔,科举能不能选出优秀的人才,还需要你们用心,对于贫困地区要有所优待。”

    金幼孜离开后,长公主朱瑜瑶说道:“这就是皇上日常的工作?”

    “怎么了?”

    “那我要做什么?”

    “帮我管理好身边的人员,处理好文书,安排好每日的工作进度,膳食以及出行的安排,还有上传下达。”

    “哪些人员?”

    “侍卫、军机处、内阁等联络办事人员。”

    “那为什么要叫我?”

    “我可没有求你哦!”

    “哼!叫人家帮忙还这么蛮横,你就是黑大个!”

    朱瞻基并不理她。

    二月亥日,春风似剪刀,下着小雨,山川坛,举行祭祀和亲耕。

    “光辅,朕看你就是一个闷头驴,也没有看到你跟朕说说什么情况。”

    “皇上,我是按照你说的去做,但是没有什么起色啊!”

    “没关系的,先从农场着手,从京城周边县城的公田入手,到时候派人给你支援,就比如说这个土壤,为什么盐碱地就不行,什么样的土质才是最好的,怎样才能避免轮休而不伤地?

    农学是个大学问,如果能在边疆地区开发粮食,就能大大减低运输的消耗。”

    “这个实在是比读书还难!”孙继忠说道。

    “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蚯蚓拉的屎,它能够将牛羊粪便和草叶等吃掉,变成肥料。”

    “这个倒是可以试试,很多地荒了也是可惜。”

    朱瞻基上了马车,长公主又来抱怨了。

    “皇上,这么冷的天,还叫人家出来受冻,你一点也不爱护人家。”

    “怪我了?”

    “不行,你得赔偿我才行?”

    “那你要怎样?”

    “我还没有想到,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

    “叫人去买几只烧鸡烧鸭过来。”

    “我是你妹妹,不是你的丫环。”

    “不去算了。”

    “哼,去就去,反正是花你的钱。”

    下午,他接着画梅花,长公主闲的没事,也找过来了。

    “哇,这么漂亮,皇上你真是比女孩子的心都要细呀!这么多花朵,有成千上万朵吧?”

    “公主小心呀,这可是皇上画了一年多的时间呢!”

    “一年多!”

    “顶多几百朵而已,朕要将这副画送给清华园作开园之礼。”

    “清华园是干什么的?”

    “专门培养画画写字的人才。”

    “皇上,你这画怎么画的这么像呢,一点也不像其他人的画?”

    “宋微宗的人物花鸟难道画的不像吗?”

    “皇上,你到底要我干什么呢,害得我老是出丑,我看像他这样就挺负责的。”

    “我还能害你不成?好好干,不要让人小瞧了,说不定将来就是太平公主的料。”

    “你,胡说八道,再这样我就生气了!”

    “哎呦,我好怕你哦。”

    “你这个大黑脸,难道就没有人能治得了你?”

    “那你不怕我先治治你?”

    “无赖,不讲理。”

    “随便你怎么说。”

第四十三章 制科

    朱瞻基任命王英、金实、曾鹤龄等于清华园授教,陈循接替顾佐通政使,苗衷接替王彰右都御史,吏部主事赵新提拔为户部右侍郎,王佐则升任为左侍郎,刘铉接任赵新吏部主事,王直为文教部左侍郎,高谷为山东左布政使。

    大家都觉得王佐走了狗屎运,去年刚刚提拔为右侍郎,今年又进一步台阶。

    朱瞻基对于科举已经没有多少兴趣,科举确实能够选出很多才子,特别是江西吉安籍的,诗书字画样样精通,可是世上却没有那么多“王右丞”。

    于是他跟杨博说:“现在朝廷官员熟读五经的多的是,不守正道的却也很多,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该如何取士呢?”

    “皇上可以考虑用制科?”

    “何谓制科?”

    “制科有极谏直言科、有明于体用科、有博识宏词科、有孝廉方正科等等,皇上想要哪方面的人才,就选哪科。”

    “这个办法好。”

    他觉得能够考中进士的肯定有可取之处,关键还是要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当然能够作一般人不能作出的那就更好。

    他出的题目是:朕惟礼乐之道,天下之纲,万世之制。礼经国家,守方圆,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诸生学古有年,究于治理。夫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而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此盛治之致也。

    今蛮夷四顾,内乱丛生,百业待兴,吏治不清,民不聊生,民心不向,何也?

    朕虚己图治,冀闻至理,其悉陈之,将亲览焉。

    马愉、杜宁、谢琏这三人的文章都很不错,被点为头三名。

    这次金幼孜的大儿子金昭伯获得了二甲第九名,很不错的成绩,他打算让金昭伯担任皇子们的老师。

    皇帝设琼林宴款待新科进士,宴会结束的时候,他对大家说道:“诸位爱卿可知道这次为何多出三十个名额?”大家都摇头。

    “本来是打算将多出的进士,派往辽宁就职的。这次你们给的答卷,朕很满意,把朕都感动了。

    所以朕给你们一个机会吧,有没有人愿意主动到苦寒的边疆任职呢?”

    大家都默不作声。

    “臣愿意!”马愉第一个出来表态,其他人也都纷纷表态。

    “好,你们都是好样的,朕没有看错你们。不管是文职还是武职,哪怕是搬一块砖头也是好的,能够尽一份力,尽一份心。

    朕看这样,就以马愉为首的头三十名前往辽宁,以后看看是不是能够形成一个常例,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开疆裂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这些边外之地,自周王分封开始就有先人在耕种,朕希望能在治内永久和平,教化百姓,安居乐业。”

    “谨遵圣谕!”

    散席后,他来到军机处。

    “皇上,广西又有‘蛮人’韦万黄等人聚众闹事。”

    “朕不是已经派了金纯和山云前去化解的吗?”

    “是,这次是打了胜仗,山云总兵这次打的很巧,叛军跑到山里居险以守,他们用藤条将木头吊起来,并在上面码上石块,士兵们都不敢靠边。

    他就想了个法子,将火把插在牛羊的角上,在后边擂鼓鸣号,装着一副攻打的样子,果然骗得蛮人将藤条割断,木头和石头都消耗一空,这时刚好天亮了,就将他们打败了。”

    “嗯,好,打的好。”

    “他还说王纶妄杀无辜。”

    “将王纶掉到京城来进学,下次再犯决不轻饶。”

    “是。”

    隔日他又将马愉叫来。

    “朕听说你屡次因故缺考,本该留京予以重用,奈何国事疲软,不得不将你们送往辽宁任职。

    朕打算任你为金州知府,你是山东人,金州是个好地方,冬暖夏凉,朕对你给予厚望,希望你能够做出一番业绩出来。”

    “臣多谢皇上厚待,请皇上指示,臣必当尽心竭力。”

    “朕想的是长久安稳之策,人是根本,而人才是重中之重,朕不希望满朝皆是儒学大士,即使是宋朝,也有诸如包拯、寇准、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等等名臣。

    朕最不喜欢的就是像《孟子》被阉割了一样,即使是明月也需要耀眼的星星来陪村。”

    三月十六日,万寿节,必须要准备大宴,接受百官大礼,举行大乐,可是现在光禄寺都被他给拆了,只好让酒楼做好送来了。

    舞曲也是平平常常,没有什么新意,酒菜也是做做样子而已,摆盘倒是美奂美轮,让人不好意思下手。

    外国使节、贵宾和百官都是饥肠辘辘。

    “朕希望天下百姓都能够岁岁有今日,年年有今朝。”

    五月份,太后的生日也马上要来了,各地王爷会在五月之前到京。

    这一天,大朝会,他将这件事情宣告一下。

    “朕已经让杨士奇制定了新法,包括了宪法、刑法和民法,宪法乃一国之根本,其他法都不可与宪法相抵触,法律一旦确定之后,就不能随意增减和更改,除非由议会全体议员表决,达到三二以上才可以。

    议员由功勋、宗室、名士、致仕官员等组成,议员涉嫌犯法的不可以审问,需要先罢免议员之职。

    现在朕说一下确立太子之位的法度,每一位皇子、皇孙以及皇帝的兄弟及子嗣都有继承权,每一个人都有排序。

    长子排第一位,长孙第二位,然后就是次孙排第三位,孙子排完,就是次子,然后就是次子的儿子们,再就是三子以及他的儿子,接着就是长女,以及他们的儿子,依次类推。

    最后才轮到皇帝的亲兄弟,也是按次序来。

    所有继承人都必须要经过军队的历练,没有成年的由太后代为听政。”

    “皇上是说公主也有继承的权利?”

    “对,公主也有皇帝的血脉嘛!”

    “敢问皇上,听说皇上要消藩,如果皇上贸然取消藩王之王位,难道不怕引起变故?”

    “总要有个抉择,现在不把事情安排好了,还要留给子孙吗?这都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宗室也是很多人才的,总是限制他们的自由,也不一定是好事。朕相信他们会作出正确的选择的。”

第四十四章 开始新法

    “皇上,晋王有罪,请皇上处罚?”这时候前晋王的朱棡的三儿子朱济焕刚参加完万寿节。

    “他有何罪?”

    “他为了继承王位,陷害皇兄并将他囚禁了整整十年,他亲手毒死母,强征父王之侍妾,为了防止走漏消息,竟然将府里侍候的老人全部屠杀一空。

    皇上,臣过的苦啊,他将臣关起来,臣的老母亲都没人管,病了也只能变卖些家当拿去治病。

    皇上,你要消藩,臣没有意见,只求皇上为母后讨个公道!”

    “那就消去晋王一脉所有皇室优待,贬为平民,你可满意?”

    “皇上这是为何啊,臣也是受害者啊?”

    “你看看你哪里像一个郡王的样子?你可知道天下间忍饥挨饿的人有多少?

    朕要的是为天下作出贡献的贤德之王,为天下的表率,而不是养些无用的废物!

    你说你屡次三番的找朕,朕也答应你了,难道这就是你给朕的回报?

    朕告诉你,不要老是想着这些都是该你的,理所应当的。

    你要是有真本事,朕封你为世代传承的亲王之位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现在朕就答应你,可以在番外建国,可以著书立传,可以教化百姓,可以培育人才,可以铺路修桥,可以务农经商,就是务农,你能把亩产提高到五石吗?

    你有这个想法吗,你能做出一点成绩出来吗?”

    “皇上,皇上不可啊……”

    之后周王朱有炖和唐宪王朱琼炟联袂觐见,朱瞻基马上召见。

    “去年河南等地受灾,你们都竭尽所能为百姓解难,做的好啊。

    这次来主要是两个事情,一个是立新法,一个是改革藩王的制度。

    朕给你们详细解说一二。”他跟他们两个解说了一番。

    “不知道你们有何意见?”

    “皇上,臣没有不同的见解,一切听皇上的安排。”

    “臣也没有意见。”

    “朕经常将先周王和唐王挂在嘴边的,特别是周王,朕打算将《保生余录》、《普济方》、《袖珍方》、《救荒本草》全部大量印制,广为传播。

    周王在云南的时候,还不忘百姓的疾苦,救济百姓。民心是什么,是向朝而不是败坏朝廷的声誉。

    朕也时常听到几位长辈的诉苦,朕不想听到这些,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

    也有郡王和镇国将军连吃住都是问题,前几天宁化王就向朕哭诉,朕一气之下将晋王一脉全部贬为平民,将朱济熿押到凤阳守灵。

    想我太祖皇帝一世英名,子孙后代却变成这个模样,到底是谁的过错呢?”

    “皇上,龙生九子,个个不同,又何必苛求?臣也听说了此事,这个朱济熿真正是猪狗不如,枉为人子。

    皇上毕竟也是为天下百姓着想,为将来着想,还不如尽早解决。”朱琼炟说道。

    “朕听说还有官员和太监上门敲诈勒索,为了这些都值得吗?

    朝廷和王府互相提防,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在朕看来大明朝百废待兴,老百姓过的算不上好。

    宗室子弟应当不计较个人得失,勇力勇为,朕绝对不是吝啬之辈,非但如此,朕还要鼓励提倡,朕需要的是忠于朝廷的良将良臣,而不是消耗民脂民膏的硕鼠。

    太平时期做做闲散王爷也不是不可,但是决不允许凌驾于朝廷之上,吃着朝廷发的俸禄,一人之下,千人之上,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欺压奴役百姓。”

    “皇上直言,臣谨受教。”“皇上之言,振聋发聩,臣必字字放在心上,不敢或忘。”

    “宗室不是老鼠窝,难道真的到时候王爷遍天下就好?到时候恐怕老百姓都会厌弃,文武百官也不会搭理吧!

    朕是这样打算的,有功绩的有名望的,就可以优待。违法的必须追究法问,对于这些人朕绝不会妥协。授予王爵的就可以世袭往替,给予议会的名额,担任议员,参与国家的朝政。

    朕当然也不会看着宗室就不管的,读书、就医是没有问题的,从军当官都可以,对藩外无主之地有意的,都可以帮助建国,无论大小和能力。

    朕打算新建的皇家银行,就是为了子孙后代准备的,以一亿贯钱占五一的股份,每年以分红所得发给宗室人员。”

    “皇上,这个银行?”

    “朕给你举个例吧,大兴有个步家,当时贷款了一万贯的钱在集宁买了一万亩的草地,现在有好多都开垦出来种地了,还不到五年时间人家就连本带息全部还请了。

    银行光是利息钱就赚到了三千贯,以前他一年也赚不到一百贯,现在呢,几千贯。”

    “啊,我还不如一个土财主赚得的多?”

    “当然贩马肯定赚钱,现在朝廷也不缺马,朕打算拿出一亿出来招股,每股十万贯,先跟你们内部透露一下。”

    “那估计一年的分红有多少?”

    “一开始几百贯肯定有的,过上几年几千上万贯都不成问题,时间越长,利润越大。”

    “那就好,那就好。”

    “有钱大家一起赚嘛,皇爷爷在世的时候,皇宫里可是没有多少积蓄的。

    关键的时候还是要靠这些的,能够让百姓得到实在的好处,才是最重要的。”

    “皇上的胸襟臣不及万一啊!”

    现在还建在的朱元璋的亲儿子只有七位,最大的齐恭王朱榑六十四岁,最小的沈简王朱模四十八岁,包括宁王在内,都没有亲自前来。

    太后千秋节宴会上,她恢复了朱济熺的晋王爵位。

    大家都对朱瞻基制定的新法很不满意,但是也不得不点头认同,没有办法,在皇帝的淫威之下,不同意那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造反?没有人敢出这个风头,其实好多都是被诬告,反正不是屎也是屎。

    新法得到广泛通过,废除株连之法,废除陪葬制度,废除很多苛刻的规制,私人的正当财产不得侵犯,人人必须依法纳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

    削藩,首先是废除了一些表现不好的郡王等爵位,再就是剔除了大量的辅国将军及以下宗室人员的爵位,朝廷不再发俸米,全部折新币。

    另外总共选出了三十五位宗室国会议员,银行的股份也卖出去了二百多份。

第四十五章 京城见闻

    这次宗室人员都表现的很好,能够按照皇帝的意思来,其实是朱瞻基玩了个心眼,大部分人的爵位没有了,但是钱还是照发,基本上以后也是这个份额来分红,从而控制了规模,人常常就是这样,只顾前头不顾后头。

    六月初一,皇家银行挂牌成立,当所有人亲眼看到整整3亿的新币时,都吸了一口凉气。

    这时候,朱瞻基又宣布今年将继续组织拍卖,因为郑和的船队马上就要回来了。

    往东的船队也继续输送物质人员,三本法律书籍也大规模印刷。

    “周王,你不是挺喜欢大戏院的戏吗,怎么还有心出来闲逛?”

    “什么周王,跟你说多少次了。贤弟,我是喜欢听曲儿,但是那也不能当饭吃啊。过过瘾就行了,你说这世道变化的真快呀,再不好好琢磨琢磨,可能就要跟不上了。”

    “兄长,你这话里有何深意?”

    “我们这些做藩王的无论如何还得看皇帝的眼色行事,还要小心一些人在背地里使坏,难呐。

    我看现在这样也挺好的,至少让一些人少起一些心事。”

    “皇上说法律面前一切平等,万一有人诬陷该怎么办呢?”

    “那至少也有一些回缓的余地,只要不危害到根基,太后,皇上都会向着我们的,总比一些外人要强吧?”

    “还是皇上说的对呀,像我们以前那样活着,还真的没有什么意思啊!”

    “当今皇上虽然爱财,但是取财之道。你看这银行有多赚钱,这又是拍卖,又是大酒楼大戏院,你看这满大街地在盖房子,到处都是新房子,到处都是大商铺大买卖,这得花多少钱?不得了啊!”

    “是啊,兄长,你看这个在大街上种树,这是不是有些多余?”

    “种树也有好处,至少不会那么热。”

    “这个倒是。”

    “我们去看看,那个圆形的房子是干什么的?”

    “走,瞧瞧去。”

    “兄长,快看,有书卖。”

    “哦,掌柜的,这书怎么卖?”

    “每本书都有价,都是实价实卖,老爷您手上的这本是五十二文。”

    “这书字挺清晰的,好书,买了。”

    “那就多谢老爷了。”

    “我看你这里的生意不怎么好,能赚钱吗?”

    “我知道老爷的意思,这里是茅厕啊!一开始大家都闹出笑话来,不过生意还行,这些都是朝廷让老头儿兼顾的。”

    “茅厕?”

    “老爷们不信,可以到里面来瞧瞧。”

    他们进到里面,看到一排绿植,里面则是一圈修成圆形间隔着的瓷坑,所以房子修成圆形的。正中间是一颗三尺高的小树,上面是天井。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模样的茅厕,地上也挺干净的,没有什么异味。

    “老爷请看,这是提水机,我在上面摇一摇,下面的水就跑到上面的大铁桶里,我们在下面按一下机关,它就能把茅坑里冲刷得干干净净的。”

    他们哥俩对视了一眼,心里都想着,这不是跟酒楼里面的那个冲水的一样吗?

    接着他们两个又逛了不少地方,反正有车代步,有学校、市场、商铺、公园等等。

    京城真是繁华,东西品种齐全,价格实惠。

    “兄长,我总觉得哪里跟开封城有点不一样呢?”

    “那是自然,你看就这个药店,看着就气派,听说京城里面名医可不少,我们开封还好一点,听说秦王请他的医生朋友来看病,还挺难的,每次都是风尘仆仆的,秦王专门为他写了三首诗。”

    “我说的不是这个,兄长,你有没有发现,这里的贩夫走卒好像没有那么多。”

    “是的,会不会是跟这个牌照有关?听说现在京城做生意都要领取牌照,缴纳赋税。”

    “可能吧。”

    “说起来,皇上的歪点子还真多,以前大家吃的都是蒸盐,现在吃的是晒盐,我觉得两种盐也没有什么大区别,起码大家现在都吃的起盐了。

    看来皇上还是喜欢这种便宜又实惠的,像我们这样华而不实确实难以讨得皇帝喜欢。”

    “兄长果然高明!”

    十王府附近的高官住宅区终于完工,这里有银行,有贵人坊,专门给女人消费的地方,还有各种配套设施,也是最高级的,房租也是最贵的地方。

    “皇上,按照新法,所有人都必须纳税,那么宗室和官员减免的赋税现在都必须得缴纳?”于谦问道。

    “是的,官员本来就是朝廷最为优待的,最为得利的,不能厚此薄彼,长此以往会对朝廷不利,必须要执行。

    纳税和从军是责任,要让所有人都有这种意识。”

    “那如果有人违抗该如何?”

    “一切按照法律来执行。”

    “皇上,新法与旧法相比,有许多宽待之处,这本来是好事,可是有很多以前判罪的人,按照新法则完全属于无罪,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内阁会上,杨士奇问道。

    “新法目前还不被人们所熟知,应该先让官员们全部都熟知,再慢慢地向老百姓宣传,这样的话,大家都明白了,才好办事,要不然就会一团乱糟。

    等老百姓明白过来,可以向官府申诉,再按照新法来判定。”

    “所有人都必须纳税,包括皇庄吗?”

    “当然,所有人所有的产业都必须交税。”

    “明白了,陛下。”

    “你们还是不要想着那一亩三分地,如果将来朝廷有钱了,所有的地都不用交税,也不是不可能。

    南宋的时候,商税就超过了农税,等到大家都丰衣足食了,那我们该做什么?

    还是要归到工商业上来,修筑道路桥梁,造船,沟通海外,让外夷都不敢违逆我大明。”

    “皇上的想法是好的,希望这一天尽早到来。”

    “朕只是想问你,人口是不是会越来越多,五十年后人口会不会是现在的两倍?

    到时候我们怎样来养活这么多人口?

    那就必须要转移人口到别的地方,做工经商不会受天气影响,商业发达,甚至可以从交趾和南洋输送充足的粮食,这就是今后朝廷要做的工作。”

第四十六章 郑和回来了

    “听说朕给他们每人发的一千贯钱都用完了?”

    “实在是京城的用度太贵,哪能经得起如此花销,这些世子郡王平日里在王府里贯了,哪里知道钱的金贵啊!”

    “说的好啊,周王,以前庆王想搬回韦州,当时父王还没有来的及应允,现在你们也可以像赵王一样,想在哪里住就在哪里住,原来的房产也都原封不动,是谁的还是谁的。边地的防务也由朝廷来接管。

    人呀,有时候跟牛差不多,你怎么推他拉他,它都不动。朝廷需要合力,需要你们这些王爷来做出榜样,愿意从军的就让他去海外开拓疆土,为文的照样可以做官。

    每年朕会派人在宗室里面考核挑选可造之才,着重培养,将来就封他们为王,为公主。

    朕需要你们贡献出力量来,而不是处处被人压制,能够造福一地,献言献策,监督百官。”

    “臣明白皇上的意思,回去之后传达皇上的旨意。臣近日来走遍京城,一切都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这些都是皇上的功劳啊!”

    “这些都不算得什么,朕就一直在想,这天下间的金子银子都到哪里去了?

    朝廷兴衰更替,但是金银财宝有不会跑,你认为呢?”

    “陛下说的是,民间自有藏宝之法,不可能被搜刮的干净的。”

    “你们也听说了吧,三保太监已经回到苏州了,不日就会抵达天津。

    天下的富户还不多,朕还需要你们带起头来,钱留在地窖里只能长霉,只有让它动起来,才能够增加。

    之前已经跟你们说过,入股皇家银行的可以贷款同样多数额,这次三保太监就带回来了五百匹上等的好马,朕打算就在京城开个赛马场,举行比赛,同时可以买中。

    利润将会分成税收一份,善款一份,马主一份,马场一份和买中的人。

    你可以买一些马参与比赛,以后好马肯定会越来越贵的。其他的行业也有很多,说起来朕接受到的钱粮并没有多少,想当初,朝廷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只能折一些多余之物。

    有些事情朕不好明说,也只能通过你来做做工作,总之不要怕吃亏,不要总是内耗,太过刻薄,还是要靠你们自个,好自为之啊!”

    “皇上由衷之言让人感动,恐怕再也没有那个皇上能够对待臣等如此的。”

    七月八日,郑和的船队到达了天津,卸下大量的物质,还捎带上了使者和一万名官兵。

    几日后,到达了京城,朱瞻基带着文武百官迎接,在天地坛举行祭祀,检阅部队,颁发奖章。

    接着接待了各路使者,像渤泥国、苏门答腊和占城就被安排在专门为他们修建的使馆里面,其他的都安排在酒楼。

    “这次真是大丰收啊,哈哈!所有的预期目的也都实现了,还是多亏了郑公公你啊!

    不过,之前大臣们怎么老是说亏本了呢,甚至要取消下西洋?”

    “皇上,以前是贡贸,像花椒等,虽然汉朝之时,有贵族将它拿来炫富,但是大臣们都不喜欢,又不愿意拿去卖掉。

    其他的收益也都拿来补贴国用,很多大臣们并不知情。”

    “贡贸确实是太麻烦了,一来二去也耽误了些时间,不如直接交易来得快。既然大臣们不喜欢,我们可以自己拿来卖,做菜不更香吗?

    你们去渤泥国和苏门答腊两国的时候,他们都很好说话?”

    “他们也听说了我大明朝的事情,将他们国内的所有的黄金、铜、锡全部送上船,并说不用归还。”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只要他们有需要的,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满足他们。”

    “他们对皇上新的政策非常满意,都希望朝廷能够帮他们主持公道。”

    “这个自然的,朕准备拍卖出海运输的牌照,以后,除了保护朝廷的商船外,其他的全部用来打击海盗,于海外驻扎,维持南洋和西洋的局面。

    朕还听说你非常想去麦加朝拜,你安顿好海军,朕允许你去,新式样的船只也要试一试。”

    “谢皇上。这次与帖木儿帝国交易也很顺利,这次大部分的货物全部给他们吃下了。我们换得了大量的书籍,女仆,歌姬,白叠布,孜然,宝石和草药,还有些少量落魄的工匠。”

    “就是黑油不好运输,要长期不断地交易,维持好据点,这样才能赚更多的钱,以后还要多做些运油船,一定要做好防火,否则出大事,这些油可以用来炼钢,可以修路,需要大量的买进呐。”

    “是。”

    “这近朕颁布了新法,消掉了很多宗室的爵位,就是想让他们能够自立,你以前说要靠风,不知道这个风能不能起得来。”

    “陛下不用着急,该来的始终会来的。”

    “还有今后要留意些好的地方,也好将皇族延播开来。”

    “好地方有很多,就是我们自己人都不想呆,何况是他们?”

    “唉,一开始不都是从无到有的?”

    “是啊。”

    “这次开了好头,以后就容易了,像南宋那么繁华的贸易景象,想来不远了,朕就可以好好地在蒙古草原上用兵了。

    海军也要维持好航线的安全,不然的话就功亏一篑了。”

    “按照陛下的意思,海军也没有那么的船只来对付倭寇。”

    “还是要做好情报工作,既然日本朝没有办法治理,我们就帮他管一管嘛。”

    “这样可能会容易发生矛盾。”

    “总之不用吃亏就好了。”

    吴显祖也来谢恩了。

    “听说你这次大赚了一笔,不比当初贩盐辛苦?”

    “托皇上的福,这次都有朝廷的照拂,一起都很顺利。”

    “那就好,你这次的本钱有多少呢?”

    “一百万贯吧,到了南洋就有十多倍的利润,再到帖木儿国都有二十倍的利润了。加上返程的货物,毛利润有三千万贯。”

    “不错,不错,继续加油。朕就以一千万贯的价格,给你一张牌照,另外按照优惠价卖一些船只给你,你看如何?”

    “草民谢皇上恩典。”

    “不必多礼,朕给你低息贷款的优惠,生意多了,税收就多了,老百姓的日子就可以好过些。朕看好你们,看重你们,就要保持住这种精神气。”

第四十七章 兀良哈之战

    兀良哈部自从迁移到大宁之后,休养生息,已经发展到了五六万人规模的大部落。阿鲁台死后,洪熙元年,其首领阿者秃向朝廷朝贡,表示臣服。

    朱瞻基命令大军占据大宁后,阿者秃就躲在山里不出来,看见朝廷大军没有什么动静,加上草原开始返青,就决定举族北迁。

    这时,陈懋已经带着两万五千的骑兵部队和五千步兵部队已经过了大青沟,翻过九头山,进入科尔沁大草原,他们是沿着山脚往南前行的,不用担心被人发现。

    估计再有两天时间,兀良哈部就会到达老哈河,出了山口就进入草原了。

    陈懋命令骑兵部队急行百里,到达了老哈河下游,步兵拖在其后。

    “军门,马蹄都磨平了,再来一次估计马就要废了。”

    “阿者秃到了哪里了?”

    “他们已经到了老哈河。”

    “好,让大家休息两个时辰,再潜行至天亮,到山林里面躲起来。后面的部队也要小心行事,不能让人察觉到。”

    “是。”

    阿者秃万万没有想到陈懋会在这里设计于他,这里是老哈河的上游,落差大,水流湍急,过了河,东西两面是山,中间是草地,直接与大草原相连。

    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口袋阵,特别适合骑兵冲杀。

    两日后,阿者秃刚刚过了河,没有往前走多久,就听到了地面震动的声音,根据经验,这绝对是大部队。

    完了,完了,想不到朝廷会这么快就动手,一时疏忽,终于酿出大祸。

    “勇士们,前面就是敌人,后面是大河,我们没有退路了,只有决死一战,大家随我冲!”

    战斗即命令,这是草原上的活命法则,两边人数相当,两股激流相向冲击,即使是一把再简陋的武器,只要碰着就伤,挨着就亡。

    大明这边呈包围的阵势,武器精良,棉甲结实,而兀良哈这边精锐也就万余人,其他大多都是十几岁的大孩子。

    刀锋实在是太快了,快得连眼睛都看不见,一些马匹直接撞在一起,发出巨响。

    仅仅是一个回合,就损伤了几千人,后面又有五千步兵压阵,火枪打得人头皮发麻,弓箭不断,长枪兵抵进。

    阿者秃硬着头皮往前冲,等他回到一看,已经被劫成两段了。

    大势去矣,他含恨带着两三千人马落荒而逃。

    “是女真人!”

    这时候陈懋已经调转马头了,兀良哈人善于狩猎,精于射箭,已经有人往山里面跑去了,兀良哈倒在地上的人都有近万了。

    顶不住了,等敌人的马跑起来也是死路一条啊!彻底崩了,一些人丢了武器直接跪地投降,一些人则往山里跑去。

    “降者免死!”“降者免死!”

    这些战败的兀良哈人都懊丧地跪在地上,目光不善地看着那些女真人,曾经他们的部落也不比女真人弱,现在全被一窝端,要灭族了!

    朝廷这边也战死了三千余人,重伤一千多,没有带伤的少。

    “军门,我们打赢了!”

    “竟然想不到这些人如此凶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能够加以训练,说不定是个好手。”

    “恭喜军门,从此以后,天下再无敌手,此战之功怕是无人能及啊,也不枉费军门的一番谋划。”

    “哈哈,还是有赖皇上的信任,总算是没有给皇上丢脸。”陈懋满意地笑道。

    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皇宫,朱瞻基又忍不住大乐。

    “陈懋这仗打的好啊,时机恰到好处,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抓住战机,很不容易啊!”

    “恭喜陛下,陈懋不仅敢打敢拼,而且心细细密,确实少有。”

    “恭喜陛下,又消除了一副心头之患!”

    “嗯,让人把这些领头的人都挑出来,罚去做工。金忠不是很想去领兵打仗吗?就让他把这些人都归拢起来,百户、千户等都要由我们的人来充任。”

    “这样会不会让其做大?”

    “今后我们要的是纯作战的军队,军政都要分开,将来说不定还有的是仗要打呢!你们始终要记住,人口是宝贵的!人才是不可多得的,要人尽其才!

    我们的目的是要天下大同,尽量用其长处。

    算算时间,如果顺利的话,洪保的船队也快回来了,说不定能带来好消息。”

    “我大明朝累积几代之功,陛下,文功武治,非圣人不能为!”

    “你们呐……”

    南洋诸国使者上表庆贺,文武百官,王公勋贵也纷纷上表祝贺。

    “皇上,你办的这个大戏园子,好是好,就是太好了。”胡熒说道。

    “是吗,不是还有一个飞天楼吗,也有人喜欢来看?”

    “不说了,都买不到票,黑市上一张票要好几贯。”

    “这不是好事吗?”

    “你不知道哇,那些南洋的使者,个个看得把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场场不落下,一天没有戏看,就像丢了魂一样。”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

    “那可不,他们非常喜欢那些衣服,还老是问这些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说是神仙做出来的。”

    “这都是朕特意让人做出来的,大部分都是最好的绣娘绣出来的,可花费了不小的心思。”

    “难怪曲唱的好听,还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先前还不怎么觉得,被皇上这么一提,顿时也觉得非同寻常啊!”

    “波斯也做瓷器,为什么就没有人问津?

    丝织品也是一样,在海外比黄金还贵,首先用料要是最高档的,再就是绣工,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朕经常说,人才都是个顶个的宝贝,女人也能顶半边天,好多事情也只有她们能做得了。”

    “皇上的看法总是出人意表。”

    “在朕看来,不管打了多大的胜仗,还是要注重这个业,人们安居乐业。

    农业虽然是根基,但还是不够,像绣娘呀,金匠,玉匠等等,谁家不想有个传世宝玉呢,你说是不?”

    “皇上又拿臣来开解,臣懂的。”

    “知我者,胡师也!”

第四十八章 货币政策

    这近朱瞻基很是得意,总算是没有白白的浪费,四个妃子给他生了两男两女,吴美人也怀上了。就是每天不是开会就是忙着批改奏章,要不是还能够画点儿画,逗逗小孩子,还真是有点无趣。

    “准备好了没有,大长公主?”

    “好了。”

    “那咱们就出发吧!瞧你一副娇曲的模样,不经过炎热的酷暑,怎么能够体会到冰水的畅快呢?”

    “哼,冰块都上车了,又想整我?”

    “我说你真够可以的。”

    蒯祥都忙活了大半年了,还是没有什么成果,重油、历清、汽油和煤油等终于在天津分馏出来了,全部送到了京城,他要看看炼钢的情况。

    “怎么样,质量还可以吗?”朱瞻基命令他们修的倒焰窑,体积小,温度高,好控制。

    “皇上,这钢的质量很好哇,快赶得上百炼钢了。”

    “哦,真是出乎朕的意外啊,这么快就练出好钢来了。”

    “不信,你看嘛,这都是按照皇上的要求测出来的,你看这断面,多好啊!”

    “嗯,不错,但是这些仅仅是九牛如一毛而已,钢铁的性能可不止这些的。”

    朱瞻基也是有些不解,他们是怎么掌握焦煤的投入量的?

    “这个钱模?很好,那就试试吧。”

    只见蒯祥将打磨好的圆形铜片放在钢模里面,然后固定在台面上,再让掉在上面的钢块做自由落体。“哐”的一声,房间的地面都在振动,接着把钢块升起来,看看效果。

    正面是“中興通寶”四个字,还有一圈小圆点,反面是梅花图案,比一文的铜钱小些,四周还有锯齿纹。

    “效果很好,白铅两成,比较小巧,还要抛光打磨,应该没有多少利润的空间了。锯齿纹先不要用了,等速度提上来再说吧。

    要改用水力的,这个大钢块也要套一下,不然的话晃来晃去的,还容易砸到人。

    把铸币厂设在金州吧,那边水源比较充足,金币也要,尽可能地少加白铅等,颜色还要正。其他产铜的地方也要选好合适的位置设厂。”

    “是。”

    “阮安啊,这边的事情也告一段落了,以后还是替朕盯一下那些在建的工事。”

    “臣遵旨。”

    “纸钱还是要尽量搞得完美些,纸张要用好的,明年就开始换版,争取在下一个五年出一个正式的版套,至少要能够使用二十年。”

    “是。”

    “这一窑能够烧多少钢?”

    “近千斤。”

    “这种油远隔万里,不过朕还是要大量引进。钢练出来了,起重的机器就可以很好地得到解决,然后是各种刀具,锻、磨、钻、刨、镗等机器,用水力代替人力。

    廷瑞,你开了一个好头,值得表扬,有了这些机器就能够生产出足用的枪管,就能在减少大量的伤亡,增加战力。

    古有木工鲁班,今天就有钢铁工‘鲁班’了!”

    “臣不敢。”

    回宫后,都到了傍晚了,饭都不吃,他就拿着几枚铜钱来到了内阁。

    “这是蒯祥刚刚做出来的新铜钱,你们看看怎么样,这是加了二成白铅的。”

    “蒯祥师傅真是厉害啊,这么细的花瓣都刻得清清楚楚,还是一模一样的,简直是不可思议啊,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可不是刻得,这是用钢模压出来的。用这种方法可是又比以前快上个几倍,能够大大地缓解钱荒的问题。”

    “这倒是解决了一大难事。”

    “朕今天就是来谈这个事情的,零散的钱币够用了,大额的纸币可能还是不够用,要知道财富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金银增加的速度的,怎么解决,怎样把金银跟纸钱挂钩,保证财产的安全?

    再说金银存在外库也不是个事啊,存太多将来有不贤子孙,说不定会用到歪处了。”

    “虽然目前来说还没有到这个程度,但是皇上说的也有道理,如果哪一天纸币都不值钱了,怕是会天下大乱。”

    “那皇上怎么想的?”

    “朕是这样想的,至少要保留一定数额的黄金,不可以动用,另外每年也要存一些,其他的用来制造金币,供商人兑换,仅作为海外交易使用。银币也要制作一些,作为纸币的补充。

    如果还是不够用的话,户部就可以发行国债,用新增印的纸币还国债,通过国债来保持货币的均衡。”

    “什么是国债?不能直接存入银行吗?”

    “国债就是户部向老百姓借贷,而用新增印的纸币来还钱,从而调节货币量。朕打算成立一个独立的货币管理机构,来保持这种纸币的平衡。当纸币贬值,就回收国债,纸币不够用的时候,就发行国债。

    这个新部门就叫中央银行,专门回收旧币和钱币的发行以及利息的调整。

    当然国债的资金有短、中、长期的,不可以随便挪用,而是专款专用,一般是长期的固定的投资,像修路、铺桥、治河等等属于长期的。

    就是户部负责发行国债,不负责调节,当然债务还是要由户部来偿还,根据户部的财政收入量力发行。

    另外还可以通过银行利息等的调整,从而达到平衡的目的。”

    “皇上还是一步一步来说明吧,这中间可是转了好几道弯,搞的我头都晕了。户部可以借钱来修路,然后再由户部来还钱,这个时候,中央银行花钱来买国债,钱就到了户部手中,然后户部将这笔钱用掉了,钱到了老百姓手中,再交税,完了,户部再还钱,是这样的吧?”

    “不错。”

    “就是通过借钱将纸币给转出来,用来年的利息来还钱。”

    “嗯,就是这样的,不然的话,纸币转不出来啊。”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有的来,有的出,只不过是贴了一些利息。不过这样一来,如果户部赋税不增加的话,怕是收入越来越少?”

    “所以说,人人都要依法纳税,另外粮食歉收,相当于户部亏本了,还是要在工商税收和关税下功夫,加强吏治,保护人们的合法财产。

    指望老天来吃饭,还不如去祈求上苍。”

    “现在户部还有结余,难道要全部花出去,然后再借债度日?”

    “除了保证正常开销之外,可以加大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移民开发等,同时要设立各种保障金,投入到银行之中。比如朝廷的赈灾金,防疫金等等,这些必须的开销。实在没有钱了,再发行国债。”

第四十九章 加快军改

    “薛将军,部队现在整训得怎么样,能不能一战?”

    “陛下放一百个心,现在军队粮草充足,兵强马壮,士气振作,拉出来就可以打仗。”

    “首先要加快军制改革,先把京城的部队给捋顺了,兵贵精不贵多,除了禁卫,留下三万人即可,其他的全部分散出去。

    剔除弱小,京城周边的卫所精选出来的官兵家属随之迁移,空出的田地由近郊的百姓填充。

    设立北京都指挥司,让柳升担任指挥使,人数三万人,驻地放到东安县(廊坊),郑州都指挥司,谭忠为指挥使。

    山东沿海防务由海军负责,海军扩充为六个舰队,北海舰队、渤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东洋舰队和西洋舰队,每个舰队两万人。

    费用不足,先由朕来出吧,到时由户部归还。先动起来再说,要做到随时都能够出战!”

    “皇上,户部怕是难以负担。”

    “这个朕会想办法,我们必须要加快控制奴儿干都司,尽快改土归流,不能给予瓦剌太多的时间来发展。

    另外朕还将决定派遣海军占领最南边这里,然后慢慢地往北推,这个主要以海军为主,当务之急还是要在辽宁省建城,在这里,这里,这些沿河、沿海的地方建城移民。争取招募到足够忠心的战士,将来我们要派一支部队长期在草原驻扎。

    薛将军就由你来统筹安排这些,还是要按照贵州的方法来办,可以联姻,控制关隘。”

    “这中间草原部落怎么处置?”

    “先把东边安稳了之后,再把他们与瓦剌隔断起来,等收拾了瓦剌再作处置。

    本来这个军事才是摆第一位的,拖延至今,在朝内不允许任务有威胁的军事力量存在,对于这些鞑靼等化外之民,可不能与朝鲜国相比并论,只有先行控制,完全教化才可以消弭祸患。

    我们必须要尽早地做出安排,到时候骑兵统统出战,打一场灭族之战,彻底占据整个北方的土地。”

    “这个怕是很难办到。”

    “放心吧,朕可不像皇爷爷那样打了几仗就把国库消耗一空,现在的情况要好得多了,最起码火器,军马要比以前要多些。”

    “那为什么不把海军的规模缩小一些?”

    “海军可不比陆军,再说朝廷本来就有很多水军,而且也不是一时半伙的功夫的。

    你们就尽力去做,为将来作想也好,总之都是很有必要的。”

    “皇城的兵力会不会太少了?”

    “我们是要防范可能之敌,从根源上着手,军官不得无故出兵营,一言一行都必须在阳光之下,军属都要统一安排住处。

    军力绝对够用了,将来全部装备火器这些,就更万无一失了。

    还有不是分离出来了轻油了吗,做成火油弹或者喷射器,在海上地上都可以用的,这种油着火后,一粘身就脱不了,千万要注意。

    还有也不能让将士们吃亏,可以安排一些军服等订单给家属们来组织生产,军队的农场也可以发放些福利。”

    首先是皇帝亲军,优中选优,挑选出两万五千人马,分为五卫,加上神机营,共六卫,直接听命于皇帝。

    其他的常备军队之中再选出三万人及家属,直接开往东安县,其他的加强宣府和辽东的兵力,承德的三万军队也往北驻守。

    这还不够,他打算明年再招募五万新兵入辽宁屯田,国子监生员也被安排到辽宁省担任教谕以及县丞和主薄等职务。

    女真妃子穆尔登格的父亲终于抵达了京城,授予新宾侯,他的地盘被朝廷收取,改建为新宾县。

    福余卫被安排到承德一带,科尔沁部落迫于朝廷的强势,不得不派遣使者送美女进献给皇帝。

    奴尔干都司镇守太监亦失哈接到皇帝命令之后,也在各卫招募女真勇士。

    这时刘永诚也回来述职,朱瞻基就命他为五原总兵,带兵屯守。

    海运牌照发出了五张,都是以一千万贯的价格,南洋的一些国家使者也要搭载商船回国了。

    今年一部分夏粮也顺利运进了京城,其他的要等到冬天由海运进京。

    新法在全国宣布实施,而一些地方还在追查建文余孽,造成了大量的混乱,一些县官都不知道该怎么判案子了,刑部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朱文圭还在凤阳守孝?”

    “当然。”

    “封他为安乐王吧,明年远远地送到汉王那边去。”

    “是。”

    “洪保的船队还没有消息吗?”

    九月份,洪保的船队终于抵达了南海,朱瞻基第一时间得知了消息,随后又接到了洪保的传信。

    郑和费力巴拉地也只是带回了二十多万两黄金,而洪保呢,黄金足足带回了一船,有三十万多斤,想当于一千多万贯。

    十月份的时候,船队终于抵达苏州,这下子整个南直隶都轰动了,虽然只是运下来一部分黄金,但是止不住人们的幻想啊。

    大家都在传说,那个地方是黄金之国,一把琉璃球就能换一块金子,一把小刀,就能换一大坨黄金,还说有一条金河,河里面有好多金沙。

    十一月份,洪保终于到了京师,朱瞻基第一时间接见了他。

    “这条航线好走吗?”

    “这是我经历的最困难的一条路,在海上太长了,好在是老船员了,终于顺利地回来了。”

    “船没有问题吧?”

    “没有什么大问题,皇上,这是你要的各种种子。”

    “嗯,这些种子可比黄金都要贵重,有了这些,就再也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了。”

    洪保向他详细介绍了一路来的经历,而他最关心的则是橡胶。

    “有没有发现一种树胶,不怕雨淋的那种?”

    “就不知道是不是皇上说的那种,反正稀罕的东西都带了些。”

    “好哇,再跑几趟,朝廷再也不用缺钱用了。”

第五十章 视察

    “儿子,听说你有好长时间都没有找妃子侍候了?”

    “老妈,你就放心好了,我还能亏待自己不成?若微又跟你说了什么?”

    “反正你自己注意就行,女人心眼小,要多体贴一点。”

    “知道了,知道了。”

    “还没有孙子懂事呢,孙子都知道给我捶背。”

    “那我也给你捶捶。”

    “儿子呀,你说你皇爷爷对待咱老朱家的不也挺宽待的吗,我听说这朝廷手头还算宽松,为什么还要削减呢?”

    “妈,这个事情说起来挺复杂的,戏里面也常唱着‘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如果有人不遵守朝廷的规矩,那就是纲常不振,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古往今来朝廷更替不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吗?

    古话说的好,‘严家出好儿,严师出高徒’,像代王,仗着他老娘的庇护,连太祖都治不了他,还是建文把他给治了。

    皇爷爷虽然重新恢复了他的王位和三卫,但是他还是本性难移,而且不管是那个朝代,都没有我大明这样厚待的。

    皇帝宝座轮流坐,今年到我家,说不定将来老朱家就断了根,还不如平常之家。这也是我将汉王支到海外的原因,他们想要就自己去打也好,抢也罢,都不去管他,难道他们还比得过汉王?”

    “国家大事还是要找大臣们商议,你要用人家办事,就要给人家好处,这么简单的道理还不明白吗?”

    “老妈,知道了。”

    吃完饭后,他来到若微这里。

    “皇上,你的胡子好有个性哦!”

    “这平日里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连刮胡子的时间都没有。”他从不喜欢刮胡子,在大明也是因为刮胡子不方便,普遍都留胡子。

    “我还以为你又被那个妖精给迷住了。”

    “哪里来这么多妖精,有你这一个就够了。”

    “就知道哄人。”

    “按理说朕天资过人,若微你也聪明伶俐,咱们的儿子应该不差才对呀,镇儿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

    “你还知道关心儿子呀,我儿子当然样样都是好的,都会背很多唐诗了!”

    “嗯,还是你厉害,有你我就放心了。”

    “皇上,听说你要送一个马场,你太偏心了,那可不是小钱钱吧,你就这么舍得?”

    “咱还缺钱吗,等过几年天下太平了,我就带你去看草原,看大海,四处玩耍,岂不快活?”

    “皇上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朕只有你,宁愿不要江山。”

    “你又说胡话,你喜欢什么样的,我去叫来侍候你吧,都是我亲自挑选的。”

    “你就不怕把我榨干了?”他抱着若微说道。

    “你不喜欢吗?”“喜欢。”

    第二天,他带上穆尔登格,跟朱瞻墡和王骥在京城视察。

    “大丫头,这次你可要把握好机会哦,不要说我这个当哥的没有照顾你哦。”

    “哼!谁稀罕。”长公主不满道。

    “爱妃,马场修得如何,能入得你眼?”

    “看起来很好,那些马也好,谢皇上。”

    “喜欢就好,喜欢什么就跟朕说,你可是帮朕立了大功。”

    “这些都是臣妾应该做的。”

    不一会儿马车就在皇家银行停下了,他只是看了看一眼,并没有下车。接着他们到达了贵人坊,这么冷的天,还是有很多马车停在那里。

    中间是花园水池,四周的房子都是连在一起的,用廊桥接起来,不用担心雨淋。

    第一栋楼是卖胭脂水粉的,同时有免费的保养,接下来便是各种服饰,各种布匹,成衣,连兜肚和香囊都有。

    她们两个逛了一楼又上二楼,虽然知道这些都是皇帝的产业,但也不能太过份,舍不得地将一件件漂亮的衣服放下,即使这样也拿了好几十件。

    有贵妇认出他们,都过来行礼,朱瞻基也饶有兴致地看看这些衣服。

    “皇上,你真抠门,明明有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也不给我们。”

    “你懂什么,宫里的款式能跟民间相比吗?再说,够用就行了嘛,也没有人多看你几眼,完全是赔本货。”

    “狡辩,我看这些都很好看嘛,这款式多好看,花色也好,我以后宁愿穿这些,也不要宫里的衣服。”

    “行,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当然还有鞋子,转到另外一边就是金银珠宝首饰之类的,在宫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东西。

    出了崇文门(文明门),到了前门大街,这里就可以看到高耸的正阳门了,之前叫丽正门。这条街现在大部门都是顺天府新修起来的铺面,很整齐,看起来大气。

    “这条街有多少新修的铺面?”

    “有一百五十六家,目前已经有一半已经租出去了。”

    “租金呢?”

    “一个月10贯。”

    “太低了,这样看来,一年的税收也没有多少,总共花了多少钱?”

    “不到十万贯。”

    “看来这笔钱很快就赚回来了。”

    “还是皇上高明,这里的租金应该是最贵的吧?”

    “这两边各种一排树,我们先修这条路,再修前面横着的那条路,排水暗道要修的大一点,多与河,池塘,湖相连,晴天排水,雨天能够有一定的蓄水能力。今后护城河岸也要用石头修起来。

    后面这些厕所、学校等要规划合理,京城的寺庙、道观还是有点多。”

    “毕竟是前朝大都嘛,首善之地。”

    “我们去春香楼看看,他们那里的生意怎么样?”

    “皇上这不妥吧?”

    “朕自有主张,为什么以前有那么多官员出入?宋朝的时候更甚,官府是什么样的态度,我们是需要洁身自好,端正风气,还是要收取大量的税收?”

    “这个当然是要洁身自好。”

    “常言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这是有道理的,人说爱情是奢侈的,以前这么廉价,当然当官的都想去,这里还是含着一个风花雪月在里面呢,卖的就是风情。

    这次朕就不去了,免得引起麻烦,你就代朕去看看,卖艺不卖身,那些卖身的也要转移到偏远的地方,定期检查身体,有流传病夜宿妓馆的要重罚。”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9165/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明朝朱瞻基最新章节! 作者:小一号所写的《重生之明朝朱瞻基》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明朝朱瞻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明朝朱瞻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介绍:
宅男穿越为皇太孙朱瞻基,春芳斗艳,不知道采撷哪一株,满座的御宴很平淡,治病靠喇嘛,太监满地走,宫女赖着不走,王爷满天下,公主命薄休,储君独又独,哪里有朋友?平凡的画图狗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宫廷生活。重生之明朝朱瞻基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明朝朱瞻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