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明朝谋生手册TXT下载明朝谋生手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朝谋生手册全文阅读

作者:府天     明朝谋生手册txt下载     明朝谋生手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二零章 给人送刀子

    当张敬修三兄弟回到大纱帽胡同张大学士府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尽管张居正管教儿子严格,但他们平日里偶尔还是有出门的,但这么晚回来却还是第一次,而且无巧不巧的是,他们与从宫里回来的张居正不期而遇。当张居正从八抬大轿上下来,看到三个儿子站在一边齐齐行礼,他微微一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直到三兄弟跟着他进了二门,他才头也不回地吩咐了一句。

    “到我书房来。”

    有了这话,纵使起初听到游七传话最最心里嘀咕的张懋修,也不怀疑今天这一趟真是父亲的授意了。等到进了书房,眼见父亲屏退闲杂人等,竟是问起他们在汪家都见了什么人,兄弟三人不知道张居正是想听听沈懋学的情形,只以为是父亲也知道了张泰徵兄弟去闹事,便由张敬修主讲,张嗣修张懋修补充,把前前后后的事情全都细细叙述了一遍,当然,张泰徵和张甲徵兄弟带着秦三娘来兴师问罪,结果却闹了个乌龙的这一段,他们说得最最详细。

    张居正原本听到汪家除却沈家叔侄之外,还来了三个歙县举人,而且均是才华横溢,又很有游历经验的,倒是心里有些盘算,可听到张四维的两个儿子竟然跑去大闹了一通,还被汪孚林挤兑得不得不接下那个大包袱,他顿时眉头紧皱。

    要说他援引张四维入阁,一来是为了表示自己并无独揽大权之心,所以给内阁再添一个人。二来是因为张四维很会做人。入阁以来不像吕调阳不哼不哈常常做些曲意调护的事情。而是一直紧跟他的步调。可这两个儿子实在是逊色多了!而这份对汪孚林的敌意,也许不单纯只是嫉妒,父亲长辈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某些态度,兴许也是诱因。

    张敬修见张居正脸色不大好看,还以为父亲是恼火他们好端端的掺和了进去,当下小心翼翼地问道:“父亲,毕竟牵涉到的很可能是去年的进士,若真的闹大了。也许有损朝廷声名,若是不妥当,不如就让那两兄弟作罢?”

    “作罢什么?我本来就要整饬学政,堂堂进士尚且如此卑劣,更何况下头的秀才举人?他们惹出来的事情,就让他们去收场,若真的又是冒名,又真的是去年的三甲进士,那我也不怕让天下人知道,此等凉薄无行之辈。就不配立在朝堂之上!”

    张敬修三兄弟敢把今天的事情告诉张居正,张泰徵和张甲徵却万万不敢。张泰徵昨天才刚挨了父亲张四维一顿劈头盖脸的痛斥。张甲徵今天又闯了这样的大祸,还把长兄给一块捎带上了,他们要是说出来,敢保家法大板子打下来,几个月都别想出门。因而,他们只能寄希望于汪孚林等人信守承诺,能够对今天的事情完全保密,而张敬修他们也别把事情告诉张居正。于是,他们这满腔怒火,自然全都倾泻在秦三娘和那个负心薄幸汉的身上。

    可秦三娘这个证人被人保护着,又在张敬修三人那边打过照面,他们也不能对她如何,只能竭尽全力让人搜寻去年三甲进士的笔迹以供核对。好在这种殿试金榜题名的人,哪怕只是三甲进士,也大多留下了很多文墨在外,实在不行,靠着父亲当初在翰林院的旧关系,他们还能寻到这些人的殿试文本作为比照。唯一有点麻烦的也就是比照的工作需要精通这种事务的刑部老手,这时候,王崇古这个刑部尚书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当朝三辅的嫡亲儿子,刑部尚书的嫡亲孙外甥要查,谁还能不配合?

    而在他们抓紧时间排查的时候,汪孚林这边也迎来了宫中的颁赐。他自己的分配问题因为递上去的奏疏,继续悬而未决,替沈有容等人求的东西却都准了。此次每人颁赐司礼监经厂刻印的四书一部,据说挑的最好的版,还有御酒两坛,但额外还增加了每人一口钢刀,这让沈有容以下每一个人都喜出望外。尽管那刀并不是什么千挑万选的精品,远远逊色于谭纶送给汪孚林的那口剑,可象征意义毕竟无以伦比。

    以后说出去,也是挎着御赐宝刀的人!

    至于汪孚林,他更意外的是来颁赐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宫中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宏!他对宫中宦官的了解很少,却也听汪道昆提过,这是仅次于冯保的宫中太监第二号人物,比冯保资历还老,年纪更大,在两宫皇太后面前很有体面,又深得小皇帝敬重,笑起来犹如弥勒佛,可汪孚林哪敢对这位掉以轻心,嘱咐人打赏了其随员,他少不得亲自客客气气把人请到了正堂安坐。

    年近六十的张宏犹如寻常老人一般左看右看打量着这地方,最终却笑着冲汪孚林点了点头:“汪公子年纪轻轻,却有担当,有胆色,最重要的是,皇上金口玉言让你进都察院,你还敢上书推辞,这可真叫让皇上记住你了。”

    如果有可能,我哪想让万历皇帝这种心胸狭隘的凉薄人记住!用完了就扔,形容的就是这位皇帝,在其手下就几乎没有荣宠不衰的臣下!

    汪孚林心中腹诽,嘴上赶紧辩解道:“张公公这话说得我着实无地自容。皇上垂青固然是无上荣幸,然则我年纪轻轻,之前在辽东顶多就是功过相抵,如何能够经得起骤然提拔?更何况天下有才者众多,我不过是侥幸中了进士,可殿试之后风波不断,到了辽东之后更是被人指斥为只知道闯祸,甚至被人说是灾星,若是我进了都察院之后,再惹出什么是非来,只怕就要真正千夫所指了。还请公公代为禀奏皇上,君恩无以回报,臣只能心领。”

    颁赐这种事。看东西贵重多寡。宫中自然有不同等级的宦官可以做这种事。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是万历皇帝给张居正赐东西,都用不着张宏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亲自出马,而他今天亲自来,是因为听冯保说了几句“闲话”。

    冯保自从赶走高拱,又逐走隆庆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孟芳等人,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之后,便罔顾历来司礼监第二人提督东厂的老规矩。自己依旧把东厂捏在手里。张宏不是喜与人争的性子,哪怕是本该在自己手里的东厂被冯保抢去了,却依旧没什么怨言,始终维持着和冯保不错的私交,所以冯保也常常把东厂刺探到的事情拿与他说。

    这一次,他听到的不是别的,正是数日前汪孚林挑衅张泰徵,而后张家兄弟联手到张家找回场子,却惨败而归的事,后半截完全是别人不知道的秘闻。冯保嘱咐别人不得泄露,自己却当成笑话拿来对他讲。联想到那次朱翊钧被张鲸张诚等近侍撺掇去文华殿旁观看热闹。结果惹出来的那场大事,张宏再琢磨琢磨这一次的事,对汪孚林自然存着几分小心审慎。

    张居正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因此,听到汪孚林拿出灾星二字作为搪塞,他就不动声色地品了一口茶,继而挑了挑眉道:“汪公子这待客之茶,似乎是徽州来的?”

    这老货好厉害的嘴!

    “正是祁门的茶叶。”汪孚林欠了欠身,随即又添了一句,“公公若再是一口一个公子,我恐怕就再也坐不住了,公公还请直呼我的名字就是。”

    “既如此,咱家就直接问你,你自己属意何官?”

    要不是被人天天催着赶着去科举,其实我根本就不想当官!有个进士出身的头衔在身上,全天下哪里不可以去?而且我说想当什么官,你就能给我?

    哪怕心里如此想,汪孚林却更明白,这话在自己人面前抱怨一下没什么问题,但绝对不能对外人说。所以,对于张宏这开门见山的问题,他的回答却依旧滑头:“回禀公公,说实在的,我去年根本没想到能中进士,中了进士之后因为名次问题被人揪住不放,我修身养性了大半年,总算得了太平。可去了一趟蓟辽回朝就又成了众矢之的。我眼下只想去个不出风头的冷衙门,那些找茬的家伙我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

    张宏在宫里前前后后四十年,进过内书堂,阅人无数,自忖也见过许许多多的人,可今天实在是觉得叹为观止。当着他这个司礼监秉笔太监的面,汪孚林不是尽力表现,或者自命清高,或者拼命结交,又或者保持距离……反而自始至终闲话家常,现在更是表示情愿去冷衙门躲事!他着实难以判断这是真话还是假话,当下便干脆放下之前的预想,也同样闲话家常似的询问汪孚林家中情形,这下子就把对方话匣子完全打开了。

    因此,当张宏离开汪家时,原本透过冯保的东厂,了解一些汪孚林家中人口的张宏算是把汪家的情形全都给摸了个清清楚楚。进了东华门后,他换乘凳杌,就忍不住开始发呆——因为汪孚林最后和他套近乎时,竟是小心翼翼提出,反正现在选官还没定,是否可以回一趟徽州,先把家中嫡亲妹妹的婚事给办了,然后带着妻子去老家宁波府探望一下祖母叶老太太。直到这会儿,他都忍不住替张泰徵张甲徵兄弟二人默哀。

    惹上这么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别看那兄弟二人是阁老的儿子,也一样要吃亏!

    然而,等回到司礼监,他还没进自己的直房,却被正好从里头出来的冯保叫住了。两人多年老相识,冯保笑呵呵一颔首,示意手下人把守住各处,不得让人进来,这才直截了当地说道:“太岳的意思是,他打算好好整饬清洗一下科道。至于汪孚林的事情,等他和两边张家那五位公子哥惹出来的事情结束,就给他找个名头让他回家一阵子,避避风头。”

    张泰徵和张甲徵要十天八天才能查出来的事,放在东厂手上,不过是两三日光景就能有结果!当他查出那个名字属于都察院的试职御史时,自然就立刻告诉了张居正,这次还真是意外之喜!

    张宏对于清洗科道言官这种正经大事倒不怎么上心,因为他很清楚,此事自己没有任何反对的余地,横竖小皇帝也对那些乱喷的言官没好感,可对于汪孚林的这措置……他能对冯保说正好遂其心愿吗?

    ps:起了这个章节名才发现一语双关。两更近七千字了,继续求下月票^_^(未完待续。)

第六二一章 保驾护航张公子

    汪孚林的上书也好,那一日在某场文会的当众挑衅也罢,固然惹来了一部分言官越发暴跳如雷,从而奋起反击,但某些迹象诸如首辅张居正,次辅张四维的儿子全都出入汪家,疑似交往甚密,尤其汪孚林和这两家的所谓私交也被好事者深挖了出来,却也让不少脑袋还清楚的官员选择了暂时退避观望。£∝UU小说,www.uu234.com

    当然,若是某些人知道张泰徵恨不得这辈子都不要再见到汪孚林,最好把某人彻底打倒再狠狠踩上一千脚,那交往甚密四个字更是恨不得砸在传言者的脸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会儿的汪家书房中,张泰徵和张甲徵一块虎着脸站在那儿,半点没理会汪孚林请坐的表示。看着死沉这脸的他们,以及他们丢在桌子上的几份东西,汪孚林却压根没有去翻看的意思,笑眯眯地赞叹道:“不愧是二位张公子,做事情就是有效率,这才过去了几天,那位秦三娘恨了一年多,害得我险些夜夜被人扎草人,却就是找不到的罪魁祸首竟然就浮出水面了。话说回来,到底是谁做出这种不要脸的事?”

    “你不会自己看吗!”张甲徵不耐烦地吼了一句,可见汪孚林坐在太师椅上纹丝不动,他只能忍气吞声地说道,“就是那个三甲倒数第一名王世芳!之前会试的时候,吊榜尾的是和你交情很好的那个程乃轩,结果殿试换成了他吊榜尾,程乃轩的名次却上去了不少,你更是夺下了三甲传胪。他自然心中不满。不过。他授官倒是运气好。在都察院试职御史,据说还有哪家在六部当员外郎的看中了他,打算把女儿许配给他!”

    “原来如此。王世芳……说实话不止是他,去年这一科的同年,我统共也没认识几个人,却没想到真是这么一位三甲进士坑了我。好吧,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你们有没有什么相识的有正义感的科道言官,可以把他这真面目给揭露出来?”

    张甲徵还没来得及回答,张泰徵就怒喝道:“汪孚林,你不要欺人太甚了!”

    “怎么是我欺人太甚?”汪孚林嘴角挑了挑,不紧不慢地说道,“那位秦三娘也是求助的你们,你们又不调查就直接把人给我带上门,而且又是你们亲口在首辅大人家那三位公子面前答应的事情,难道不应该收拾清楚首尾?”

    张泰徵再次伸手阻止了要说话的弟弟,阴着脸说道:“王世芳虽说在这次科道言官弹劾你的时候没有上书。但上蹿下跳却也很不少。汪孚林,你敢说不是公报私仇。故意让我和二弟上当?”

    “首先,我在去年进京应考会试之前,从来没来过京师,相比之下,二位都随着父亲在京城呆过不少日子,你们觉得我对这满是达官显贵的地方会比你们更熟悉?其次,我家那些个亲戚在京师可没有那么神通广大的关系网,上哪去查?第三,秦三娘那边我虽说让人去保护,又没禁止你们去见她,而且她一个弱女子,没什么成算的人,什么话套不出来?我让你们上当?嘿,简直颠倒是非黑白了,要不是你们猪油蒙了心,会闹出这档子事?”

    张泰徵被汪孚林说得哑口无言,他确实诘问过秦三娘,结果却发现毫无挑唆痕迹,可要让他通过人去查此事容易,可要让那些言官去弹劾王世芳,他自忖没那胆子。可就在这时候,他只见汪孚林皮笑肉不笑地冲着自己眨了眨眼睛。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话好像是张二公子当初送给我的,现在我原封不动也送给你们。又不是让你们直接拿着此事去游说御史又或者给事中,给那个秦三娘去告状保驾护航会不会?派点人在外头把这事散布开来会不会?其他的还要我教你们?不过我告诫一下二位,此事是二位给我惹上身的,我可不希望到时候被人说成又是我和那个王世芳有什么恩怨。万一被人非得栽赃到我头上,我就只好拖二位下水了!”

    见哥哥整张脸都已经变得铁青了,张甲徵只觉得兄弟两人实在是倒霉到了极点。然而,不用去游说御史上书弹劾这个王世芳,这就意味着他们兴许可以侥幸瞒过父亲张四维以及舅公王崇古,如此一来把自己摘干净了,剩下的他们也就无暇理会。毕竟处于他们自己的角度,也恨不得那个王世芳去死!

    前脚张家两兄弟满脸悻悻然走人,后脚小北就悄然溜进了书房。见汪孚林正在那用手指敲击着桌面,人好像在发呆,她就忍不住问道:“真的能成吗?”

    “他们亲自去查到的结果,你说能不能成?接下来就是好好闹一个天翻地覆,让人看看某些自诩清贵的言官里头究竟有些什么样的货色。”

    “汪孚林,这事情自始至终都是娘的首尾,你就没担心过?”

    “担心什么?”汪孚林不由得笑了,随即一抖衣裳下摆,就这么站起身来,“想当初明月能通过张泰徵知道他是张四维家的公子,又说是岳母当初陪岳父进京赶考候选,所以做了这么一本记录文武重臣以及家眷的册子,我就相信,她老人家做事绝对不可能出纰漏。她既然把这么一档子很可能酿成丑闻的事一直留到今天再掀,我又让此事在这个很恰当的时机一下子爆发出来,那还担心什么?莫非我还要担心岳母大人比我英明神武?”

    “我娘又不在,听不见你这么夸她!”小北没好气地撇了撇嘴,随即就轻哼道,“娘之前听说你在文华殿三堂会审的那次,突如其来遇到别人借此弹劾首辅大人的事,就一直过意不去,毕竟她和爹都忽略了这种可能性,这次听说是把能撒出去的人手都撒出去了,在秦三娘那更是下了无数秦三娘本人压根不知道的功夫,就怕会有闪失。可你真的准备全都交给张泰徵和张甲徵,不告诉张敬修他们?自己也不插手了?”

    “张敬修他们那儿,让人去捎个信就行了,至于我,当真不插手,我还要忙别的呢,你不知道吗,京城那些小酒肆小茶馆,这些天正在传辽东英雄传。”

    有沈懋学这个大才子在,汪孚林理所当然地把小说版的辽东英雄传给交托了过去。至于那现如今叫做数来宝的山东快板编写工作,他就自己担当了,毕竟除了他没人会打快板,节奏究竟如何也得他亲自演示,初次示范时,险些没把一帮子人的眼珠子给瞪出来。而除却这数来宝版辽东英雄传,他还开发出了评书版,如果不是时间不够,他也不是那专业的,还想加上弹词版,就连沈有容这当事者都觉得,这是不是宣扬得有些过头,却被汪孚林给摁了回去。

    “现在不流行做好事不留名,更何况你们难道不知道,就因为颁赐你们的时候每人发了一口刀,有些吃饱了饭没事干的御史又顶上了?不让别人知道你们在辽东流过的血,那不是人人都觉得你们这赏赐来得轻易?”

    此时此刻,小北虽确定汪孚林确实更多的是顾着在民间给人造势,却不大相信汪孚林这信誓旦旦的不插手保证,只不过,她更加不安的是,自己回京之后什么都没做。因而,当这一次汪孚林提到前些天已经出嫁的史元春送来的帖子,请她去王家坐坐的时候,她忍不住有些犹疑。

    “元春的太公公毕竟是王崇古,我若是刺探什么,她岂不会很难做?”

    “你放心,我怎么会让你去闺中密友那儿刺探消息,不是平白陷人于不义?你对她什么都不用说,就当没事人,纯粹会友聊天,至于辽东的事,别人若是问,看到的你说,听到的就好比抚顺关外这些情形不必说。但是,你先回帖子和人商议日期,最好能挑准王世芳的事被闹到衙门,衙门做出相应反应之后。我记得岳母提过,王家长孙媳是葛氏,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的孙女……”

    京师和南京一样,一座城池分属两县,西边属于宛平县,东边属于大兴县,这其中,大兴县衙因为就在教忠坊,南边是顺天府学,北面再过去两条横街就是顺天府街的顺天府衙,所以大兴县令可以说是在顺天府的眼皮子底下过日子,相比什么附郭省城的县令都要难做。因此,哪怕大兴县令乃是京职,比天下其他地方的县令都要高出一品,乃是正六品的官职,人选仍然每每要经过上上下下各种权衡角力。

    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县令和属官,可不论上官如何变动,这大兴县衙中的吏员以及三班衙役,那却是雷打不动的。所以,汪孚林既然撂下了让他们不得不记在心上的话,张泰徵和张甲徵也就只想着瞒过张四维和王崇古,其他那边就不得不动用身份开路了。于是,大兴县衙那边,他们派出心腹去一接洽,再许以重金,专司管着放告日接状子的一个刑房典吏立时打下包票,揽下了此事。

    当身在天子脚下的大兴县令杨县尊坐在大堂上,看到那一张犹如花团锦簇一般的状纸之后,原本还老神在在的县尊大人一下子跳了起来。

    这竟然是状告如今已经进了都察院正试职御史的王世芳!说他当初于应考之际骗取秦三娘钱财,事后更是冒充三甲传胪汪孚林!放告牌那边守着的差役全都是死的,这种状子怎么问都不问他一声就收进来!

    这要只是前半截,那顶了天一个风流官司,他受理又或者压下都无所谓,受理那是他明镜高悬如同青天,压下那就是给王世芳一个面子,可多了后半截,那性质恶劣程度就完全不同了!

    ps:月底最后不到十五个小时,1325票,求月票冲刺一下!(未完待续。)

第六二二章 无毒不丈夫,宅门是非多

    杨县尊上任至今也还不到两个月,正在小心谨慎地琢磨如何适应在天子脚下当官的过程,如今天上掉下来这样一桩大案子,他立刻连声吩咐请来了两个师爷。然而,即便他早已不是当年进士出仕时的菜鸟,两个师爷也全都是积年的老手,可对着状纸看了又看,三个人便同时生出了一个念头来。

    这不会又是那位动不动就惹出大是非的汪公子手笔吧?

    “东翁,这事情绝对不一般,今天去放告牌接状子的是刑房典吏岳明忠,他肯定知道什么!”

    “是啊,东翁,就算他抵赖,此事也脱不开他的手笔,问过便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见两个师爷异口同声全都如此声称,杨县尊也不迟疑,立时就把人叫了进来。虽说他新官上任,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上也不可能烧什么三把火,但如果铁了心非要拿掉一个区区刑房典吏,那也并不成问题。因此,那岳明忠甫一进来,他就立刻直截了当地逼问道:“岳明忠,这张状子是怎么一回事?”

    今天一共收进了七八张状子,尽管杨县尊并未挑明究竟是哪一张,但岳明忠哪有不明白的,当下利索地磕了一个头,干脆毫不掩饰地说:“回禀堂尊,这状子是勾阑胡同一个叫做秦三娘的女子送来的,她以民告官,原本不大合情理,但不日之前,有人代她来和小的再三接洽过。虽说他没有明说是哪家的人,但小人也知道刑房职司紧要,斗胆悄悄尾随。最后发现那是咱们京城中屈指可数的人家。小的忖度得罪不起。也不敢言声。只能收了进来。”

    一听到这屈指可数的人家几个字,杨县尊登时和两个师爷交换了一个眼色。这不是县衙大堂,而是后头三堂,因此其中一个马师爷便越俎代庖问道:“把话说清楚,到底是什么屈指可数的人家?”

    “长弓挽利箭。”岳明忠虽不是读书人,此时却很麻溜地迸出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继而就眼观鼻鼻观心,根本不去看上首堂尊大人的脸色。

    听到这粗人吟诗。杨县尊先是一愣,等紧跟着意识到了什么,他立时脸色大变,再看旁边两个师爷,何尝不是如此?这种藏字的粗浅诗句,当然难不倒饱读诗书的他们,长弓二字合在一起,不就是一个张字吗?可问题在于,光是内阁之中,就有首辅和三辅全都姓张。今天这状子到底是哪家捣腾出来的?

    杨县尊思来想去,终究还是决定做个明白鬼。用力一拍扶手便压低嗓音道:“到底是哪一家?”

    这一次,岳明忠却没有吭声,而是伸出了右手三根手指头。如此一来,答案不言而喻。然而,杨县尊非但没有停止纠结,反而更觉得脑袋炸开了。张四维入阁至今也就是没多久的功夫,资历说深不深说浅不浅,更要紧的是,谁都知道那是个亦步亦趋紧跟着张居正的人。如果没有张居正的首肯,又或者默许和暗示,一向以小心谨慎著称的张四维会纵容家里人帮一个操持贱业的青楼女子打官司?

    杨县尊踌躇不语,两个师爷却不得不为东家分忧,当下你一言我一语的,低声又盘问起了岳明忠,最终不得不确信,这一档子事情确实就是张四维家里派人在后操持的。于是,等到严厉嘱咐岳明忠不得多嘴之后,等到杨县尊沉着脸屏退了人,他们就立刻上前出谋划策。之前越俎代庖的马师爷直接给出了一个极其阴狠的主意。

    “既然这件事横竖是要闹大的,而状子也已经收进来了,更因为张家的缘故不得不收,那么,东翁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挑一个王世芳在家宴客,又或者家里正好有很多人的日子,派了快班的捕快出马,拿着牌票到门前大声读出来。王世芳是官身,把人锁拿回来自然绝不可能,但如此一来,左邻右舍,路人,乃至于正好在王家的人,必定会全部知道,这就一传十十传百了。不论王世芳接下来是承认还是不承认,东翁再立刻写折子参本!”

    “马兄,这会不会太大张旗鼓了一点?”谢师爷年纪小几岁,和马师爷平时相处得很不错,此时仿佛第一次认识人一般看着马师爷,好半晌才有些犹豫地说道,“如此一来,回头东翁会不会被人说趋炎附势……”

    “从前县尊就是想趋炎附势也找不到这机会,首辅大人那门头就不必说了,三辅大人的家门难道是谁想进就进的?科道言官之中有的是又臭又硬的石头,但往日名声却不错,这次拿一个卑劣无耻的开刀,也是东翁成就名臣的基石!到时候舆论越是压上来,东翁压力越大,日后收获也就越大。东翁须知,别人既然能把秦三娘推出来,便笃定这件事绝无虚假,拿一个品行不端的小人开刀,这还需要犹豫吗?”

    被这最后一句话一刺激,原本还有最后一丝犹豫的杨县尊深深吸了一口气,斩钉截铁地说道:“很好,就如此办!劳烦谢师爷替我死死盯着刑房,尤其是岳明忠,马师爷就辛苦一点,亲自去调查一下此事。毕竟,岳明忠所言,并非全然可信。”

    如果事情是真的,哪怕后头没有什么阁老撑腰,他也干了!想当初他差点就一脚跨进都察院,若不是被左都御史葛守礼一句评语坏事,他现在说不定也在科道之中有一席之地,既能逞公义,又能报私仇,何乐不为!

    王崇古万历元年进京,先是督理京营,继而而足足过了两年方才得到刑部尚书的位子,相对于他的年龄和功绩而言,这就显得不大匹配了。因此,一直都有人觉得更年轻却身体不好的谭纶应该让位。王崇古和张四维一样,都是出自晋商豪门,手头既然有钱,他在京城的府邸不说多么富丽堂皇,却也在西城小时雍坊的黄金地段堂子胡同。这种地方由于上朝方便,从前历来都是低阶文官租房居住,可王府却是两路四进,占去了堂子胡同近半地面。

    这原本是嘉靖年间一位侍郎的府邸,但那时候风云变幻,主人失势回乡,这大好宅子过手了几位主人,等到了王崇古手上已经破败不成样子。他置宅之初,家里人也不是没有顾虑,毕竟那时候高拱下台张居正执政,张四维又并未回朝,他孤身一人未必能在京师呆的长,但王崇古却想都不想就买了宅子慢慢修缮,如今屋宇焕然一新,门前的牌匾也早已旧貌换新颜,成了王尚书府。

    而小北虽说给史元春和史鉴春分别递了帖子,约时间去看她们,但原本并没指望身为王崇古次孙媳的史元春会先答复,本以为怎么也是耿定向家先有消息。然而此时此刻,她的轿子却是停在了这座王尚书府门外,因为恰是史元春先邀了她。幸好汪孚林并没有打算让她真的做什么,否则她就要觉得对不住史元春了。因为她是女眷,不在前院待客,轿子径直从西角门抬了进去,等到了一座垂花门方才停了下来,她一下轿子就看到了笑吟吟的史元春。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你过来见我!”

    “是我的罪过,不该成天在外乱跑。”小北真的笑着屈了屈膝赔罪,等到史元春嗔怒地将自己搀扶了起来,她方才低声说道,“还不是担心大宅门规矩大,我有些发怵,不太敢来吗?”

    “老太爷虽一把年纪了,却成天在朝中处置公务,老太太早就殁了。太太主持中馈,又要周顾老爷还有我家相公和大伯读书,我其实轻省得很,反正我又不想管家。再说了……”史元春说着便冲小北一笑,声音更轻了几分,“再说多亏了你和明月姐姐,我和妹妹这私房体己攒得不少,何必再去和人争?”

    小北自己和叶明月嫁的都是人口简单的人家,就是史元春,丈夫也只有一个兄长,上头公公婆婆也是家里独子,再上头就是王崇古这位老太爷了,和那些真正人口多多的大家族没法比。饶是如此,从史元春的口吻中,小北还是听出了几分端倪。果然,史元春接下来便眨了眨眼睛,又轻声说道:“话说因为婆婆点头答应让你来看我,大嫂也顺便开口,请了好几位闺中密友来,所以说今天家里可热闹了。不过她乐呵她的,我们说我们的。”

    两人一路说笑,须臾就来到了史元春起居的西路最北面的一处院子。也许是因为独门独院的好让小夫妻两口住,这院子不是朝南开门,而是朝西面开了院门,进去之后到了北面上房,史元春把丫头妈妈全都一股脑儿留在了外头,等携了小北进屋之后就常常出了一口气。

    “太羡慕你了,嫁了人之后还能到处乱跑,这大半年的竟然还到辽东溜达了一圈,看着你家相公惹出一大堆事来!快给我说说,辽东究竟是什么样的?”

    小北被史元春这口气给逗得一乐,可想想自己也确实够陪着汪孚林胡闹的,回来之后爹娘还都训斥了她一通,她又不禁有些汗颜。既然史元春问的纯粹是辽东景象,她就只说所过之处的风光地理人情,半点不提官场人事,史元春也不多问。当她说起在广宁城中那座万紫山上踏青初遇李如松那无巧不巧的一幕,史元春终于轻咦了一声。

    可就在这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二少奶奶,太太传话说,难得家里来这么多年轻媳妇,不妨都到她那儿热闹热闹。”

    ps:好像又鼻塞感冒了,看在我月初年会月末生病都不请假的份上,最后不到五小时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六二三章 以点破面

    从前在徽州府的时候,小北也曾经跟着叶明月去过不少名门望族的家中,见过很多闺秀名媛,后来身份摇身一变的时候,还曾经引起过很多审视的目光和议论,但她素来就是大大咧咧不在乎人言,更不在乎那些刺眼目光的脾气,因此照旧爱咋咋的。所以,如今听到王崇古的儿媳,也就是王谦的妻子杨氏要见自己,她不过是诧异了一下,倒是史元春皱起了眉头。

    “不用说,又是大嫂捣鬼。去就去,还怕她们不成?”

    史元春嘴里这么说,但当起身和小北预备过去的时候,却不免对她多提了两句王家的情形。就在数年之前,朝堂上有所谓的蒲州三杰,杨博居首,王崇古其次,再接着方才轮到张四维。三家之间不是打断骨头连着亲的血缘关系,就是姻亲,杨博的儿子杨俊彦娶了王崇古的女儿,张四维则是王崇古的外甥,而王崇古之子王谦娶的则是杨崇古的同族侄女杨氏。杨氏作为婆婆,儿子的婚事却都听公公的,仿佛是个没有太大主意的和善妇人。

    而小北更记得,史元春的妯娌,也就是王家的长孙媳葛氏,乃是都察院那位正在闹致仕的左都御史葛守礼的孙女。尽管汪孚林没说回京之后那一场场风波和这位都察院最大的头头有什么关系,但小北当然能觉察得出来,汪孚林对过度耿直的葛守礼并没有什么好感。

    故而,当来到东路第三进院子的大上房时,瞧见门口两个墨绿比甲的丫头正侍立在那儿。她突然就只觉得史元春一把拉起自己的手。继而就如同未嫁闺中密友那般往里头走去。一时猝不及防的她竟是有些发愣。直到进门时,两边丫头笑着称呼大少奶奶,汪大奶奶,她方才恍然回神,跨过门槛之后,他就看清楚正厅里一个三十五六的妇人正含笑坐着,一旁侍立着一个和史元春年纪相仿的少妇,周围的椅子上则坐着另外三人。全都是梳着圆髻的已婚少妇。

    没人想到史元春竟是这样把小北给带进了屋子,葛氏便愣了一愣,这才掩口笑道:“弟妹和汪大奶奶真是好交情,怪不得当年还在闺中时便一同做了一注大生意。”

    史元春带着小北先见过婆婆杨氏,这才若无其事地说:“当初若不是明月姐姐和小北,我和妹妹也不至于在如今杭州赫赫有名的楼外楼里掺了一股,如今那可是西湖边上最有名的馆子。我到现在还记得明月姐姐那时候说服我爹让我们姊妹入股的的话,用我们手上可有可无的一点钱,却能够让人过上靠勤劳双手谋得温饱甚至致富的日子,何乐而不为?”

    “史姐姐说的这家馆子。我也听说过,如今的楼外楼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当初你们投的那一点钱,现在可是一转眼就几十倍几百倍的大利吧?”

    发觉葛氏和坐在下首第一把椅子上那少妇接连挑刺,小北这才意识到史元春故意挑明当年旧事,是因为这早就是人尽皆知的秘密了,而且惹人眼红,当下便替史元春接下了话茬:“楼外楼那位林老爹一手好厨艺,人又勤勤恳恳,当初看上他那块地的势豪之家肯罢手,又修缮了一番,自然有的是人光顾他的馆子。不过日进斗金着实夸张了,每年我们那一份所得的红利也就是一两千而已。”

    此话一出,小北就看见一众人等神色各异。上头没有婆婆,作为儿媳妇执掌家务的杨氏一直都微笑不语,而葛氏却已经捏紧了手帕,至于那三位客人,神情就着实勉强了。汪孚林曾经提过葛守礼的清廉,作为这种人家的孙女,自然谈不上多少陪嫁,偏偏嫁的又是王崇古这样的晋商豪门,耳濡目染皆是金玉富贵,日久天长,清高中难免就会多上几分偏激。而长辈意气相投,小辈才会相交,葛氏这些闺秀手帕交之中,性相近的人应该是大多数。

    果然,她很快就听到了一声轻笑:“汪大奶奶,一两千的银子,足够几十户穷人过一辈子了。既然是帮人,何妨帮到底,你们当初既然愿意拿出了几十两银子,送给别人做本钱不是正好?”

    “我虽说不是徽州人,可我在徽州呆的时间长得很,耳濡目染,总免不了沾染几分市井俗气,我素来信奉的道理是,救急不救穷。想来诸位都是书香门第出身,不知道小民百姓当中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更何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楼外楼能有今天,也许别人看来,我们看似只是出了银子,其实无论是翻修,经营,又或者是风雅字画,我们都没少下工夫。就和科举考试一样,有些人只看到旁人的一时风光,却没看到十年寒窗的辛苦。”

    小北突然把话题一下子拐到科举上,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了片刻,就连原本不服气想要反唇相讥几句的葛氏都哑口无言了。毕竟,就连主位上的杨氏,丈夫王谦都还只是举人,尚未考中进士,其他就更不必说了,甚至还有人的丈夫不过是秀才功名。在科场路上,纵使家中再有背景,也是要拼天赋,拼勤奋,拼机缘,而从这一点来说,她们也唯有嫉妒小北的好运气。

    还不到二十丈夫就成了进士,再过几年丈夫熬到六品,就能封安人了!毕竟文官不同武将,不可能一步登天。

    史元春本来只是气不过葛氏缠枪夹棒,这才故意把当初那件事给说明白,却不想小北直接替自己堵了两个挑刺的,紧跟着又把话题拐到了科场上。知道汪孚林这个十八岁的三甲传胪足可震慑别人一阵,她无意让婆婆太过尴尬,当即巧妙拨转话题,便说起了些时令闲话,毕竟,这中秋节就要来了。然而。她固然有心转圜。却抵不住葛氏这边三个手帕交中。两个都是出自都察院的御史女儿,总试图压倒她和小北,一来二去,顿时让她憋了一肚子气。

    就在这时候,帘子外头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汪大奶奶,跟您的丫头说是有急事求见。”

    小北眉头一挑,主位上杨氏原本始终笑呵呵看着一众小媳妇唇枪舌剑,此刻却比谁都反应快:“快让她进来。”

    碧竹匆匆进屋。面对一大堆探究的目光低头屈膝行礼,继而就快步来到小北身侧,快速低声言语了几句。还没听完,小北就怒喝了一声道:“没王法了吗?怎么有这种无耻鼠辈!”

    听到这话,葛氏不禁眼神闪烁,当即笑问道:“汪大奶奶,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有劳关切,家里倒是很太平。”见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小北就索性站起身来,淡淡地说道。“却是京师刚刚出了一桩奇闻。大兴县令杨县尊派人去都察院试御史王世芳家,说是有女子告他在去岁应考期间眠花宿柳。这也就算了,顶多不过是荒唐罪名,可他却千不该万不该骗了人家女子的体己私房一走了之后,还冒名谎称自己是我相公!若不是那女子找到了他遗落在外的文章,和自己那留存的做了比对,只怕我相公就要无故背了个污名!”

    听到前半截时,葛氏的脸色就变了,等听到后半截,她不禁又惊又怒。虽说小北提到的人既不是她丈夫也不是她兄弟,和葛家也谈不上多大关联,但都察院三个字却触及到了她敏感的神经。而就在这时候,下头却传来了一个极其尖利的声音。

    “胡说八道,你这是血口喷人!”

    “冯**奶反应这么激动干什么?”史元春皱了皱眉,立时对碧竹问道,“大兴县衙难不成派了捕快去抓人?”

    小北也有些狐疑地瞥了那女子一眼:“说是顺天府去王家门前当众读了状子,让王侍御限期去县衙把事情说清楚,否则杨县尊就要据实上奏了。”

    听到这里,坐在末位的妇人终于神色大变,身子猛地摇晃了一下,险些坐不住,却是再也说不出话来。看到这光景,小北当然不会在王家继续停留,歉意地向杨氏告辞,而杨氏挤出一丝笑容之后,请了史元春把人送出去。而她们这一走,葛氏立刻上前搀扶住了刚刚那质疑的女子,低声劝慰道:“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可千万别当真,肯定是小人污蔑……”

    “肯定是的,肯定是的。”那女子神经质似的连声念叨,这才脸色悲愤地说道,“王世芳很得爹爹赏识,马上就要娶我妹妹了!”

    而史元春和小北一路往外走的时候,小北突然轻声说道:“以后外头的事情你不要管,有什么话只管和你家相公说清楚就是。至于你家大嫂若还觊觎你那点钱,你就索性拿出来交给你婆婆,反正王家有的是钱,总不会吞了你的。”

    史元春已经隐隐体会到了某种危机,那不是萦绕在她身上,而是仿佛萦绕在两家之间。刚刚在正厅中的时候她就隐约感觉到了,婆婆杨氏虽说一直很少言语,却仿佛是偏向大嫂葛氏那些人的,换言之,希望的是拉拢言官。否则,又何必在她邀了小北的时候,却还允了葛氏请那些昔日手帕交来?此时此刻,她忍不住紧紧攥住了小北的手,声音第一次多了几分惶惑。

    “小北,如果将来……”

    “什么将来啊,汪孚林那家伙还没当官呢,他那次在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公公面前都撂下狠话了,就是当官也决不去都察院!而你太公公还是刑部尚书呢,当初又是功勋彪炳。”小北笑着回拍了一下史元春的手,这才眨了眨眼睛,“放心,等姐姐进京,我们四个还有机会聚会的!”

    嘴里这么说,可是当出门时再次紧紧握了握史元春的手,最终上了轿子时,小北却一下子就咬紧了嘴唇。

    天下最残酷的事之一,就是昔日要好的姊妹却因为各自婆家的缘故不得不渐成陌路!

    ps:用电脑看的书友别漏了昨晚的上一章。二月一号求保底月票!(未完待续。)

    ps:  昨晚起点pc端的书签系统又挂了,大家以后在电脑上没有准时看到更新,可以用手机客户端试一试。我如果只更一章肯定是会请假的……

第六二四章 寻衅碰铁板

    大兴县令杨县尊听从马师爷建议,用的这一招狠手,便如同在本来就是一锅看似平静的油锅中猛地又浇下一瓢水,顿时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质疑此事简直荒谬,是对都察院言官节操的污蔑,也有人幸灾乐祸,故意四下传言,更有人静观其变,缄默不发一言。然而,最惶恐忧惧的人,却无疑非当事者王世芳莫属。他做梦都没想到,明明已经一年多平安度过了,而且那秦三娘不过是一个下贱的青楼女子,竟然能够查到他,竟敢到县衙去告他。

    最最匪夷所思的是,大兴县令这个天子脚下的县太爷,竟然会把事情闹得这么大!而且他邀了两个同僚助阵盛气而来,杨县尊竟然在大堂摆出三班衙役全数上阵的架势,这说明什么?气急败坏的他摆明车马和杨县尊唇枪舌剑了一番,甚至两个同僚也并肩子上,却硬生生被杨县尊给顶了回来,气急败坏的他只能扭头就走。可出了县衙,他方才觉得后背心被汗浸透了。

    如今已经过了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他贴身穿的又是质料最好的绢衫,论理怎都不至于如此汗湿重衣,全都是因为心中恐惧所致。想当初他落到三甲最后一名,也不知道被多少人笑话,汪孚林却不凭真本事就得了三甲传胪。而他好容易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都察院试职御史,汪孚林没有授官,在外优哉游哉晃了一圈捅了那么一个大篓子,却转眼就得天子垂青,眼看就要进都察院。为此都察院上下群情激愤,他不过顺势鼓动了几个比较要好的同僚加入弹劾阵容而已,怎会被翻旧账?

    都是那个奸猾刁狠的小子用的手段,一定是!

    “王贤弟。这大兴县令定然是受人指使,这才死揪住你不放,干脆我们直接去见那个胆敢诬告你的女子!但使她能够说出真相,旁人还敢说你半句不是?”

    王世芳登时心头咯噔一下。自从那次殿试名次出来,最后一次从勾阑胡同的那座院子离开之后,他几乎就再也没有在西城出现过。成日就是在都察院和自家租赁的小宅子两点一线地跑,成功在上司和同僚之中营造出一个勤勉的形象,归根结底就是生怕被人撞见。而因为这勤勉,元配过门一年就病故的他这才在中进士一年多之后,几乎就要敲定那一桩很理想的婚事。

    而且,这一年来他刻意修饰容貌,早已和一年前有了不小的区别,可即便如此,他依旧丝毫不敢去勾阑胡同。生怕被人认出来!

    当下他一咬牙,一字一句地说道:“那女子也不过是提线木偶,二位兄台若真的想要再祝我一臂之力,便和我一同去找那汪孚林!无缘无故让我背上如此污名,我定要找他讨个公道!”

    王世芳这么一说,其他两人本就是因为心怀义愤这才同来的,此时此刻顿时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下来。大明官员俸禄微薄,他们又都是出身家境贫寒的寻常之家。故而雇不起车,坐不起轿。王世芳是未来岳父家送了一头还算不错的骡子,而另两人则是一人一头小叫驴,更没有随从伺候进出。三人从大兴县衙出来,往西上了安定门大街,再一路往南,到了双碾街方才往东拐。又穿过好几条胡同之后,便到了汪家。

    才刚一停下,王世芳就听身后一个同僚说:“不是说汪家乃是徽州名门吗?这小胡同坑坑洼洼好生难走,而且也不好找,他怎么挑的这地方?”

    “明明有钱却住在这种地方。那还能为什么,不过是沽名钓誉而已!”王世芳轻蔑地冷哼一声,下了骡子正要去敲门,可身后却传来了又一声惊咦。

    “王贤弟从前来过这里?我看你一路上熟门熟路,不像是第一次来。”

    没料想别人竟是如此观察敏锐,王世芳顿时脸色一僵。所幸这时候他在最前头,别人看不清楚他的表情。他镇定了一下情绪,随即头也不回地说道:“自从大兴县衙指鹿为马,将此事闹大之后,我一怒之下就来过这儿,最终还是打道回府。毕竟,事情是大兴县令闹出来的,我凭什么到这里来闹?可现在大兴县衙我们都去过了,杨县令什么嘴脸你们也清楚,分明是为虎作伥,我除了到这里为自己讨公道,还能如何?”

    说到这里,他便深深吸了一口气,忿然拍响了那两扇黑漆大门。砰砰砰用力拍了好几下之后,他就只见大门一下子被人拉开,紧跟着现身的就是那个让他又嫉妒又痛恨的人。而紧跟着,他就听到了一句更让他险些气炸的话。

    “有这样敲人门的吗?还有没有礼数了!”

    “汪孚林,你少装蒜,你敢说不是你找人诬陷我!”

    “诬陷?”从大门口出来的汪孚林微微眯起了眼睛,继而就笑了起来,“我还以为是谁,原来你就是王世芳。这真是黑白颠倒,是非倒过来了,我还没去找你算账,你居然到我这里来兴师问罪?怪不得还三个人全都穿着一身鲜亮的官服,敢情是怕别人不知道你们是都察院的御史?要讨公道,行啊,我平白无故背了这么个名声,也早就想算算这笔帐了!趁着你这两个同僚都在,一块走一趟勾阑胡同,我倒要看看,别人是认得你还是认得我!”

    王世芳也就是在礼部进士恩荣宴上见过汪孚林,然而彼时那么多同年,他又是在末尾那一桌上,再加上心存嫉恨,哪里和汪孚林打过交道,所知的也就是市面上最流行的那些消息,什么汪孚林出身松明山汪氏,家财万贯,什么伯父是兵部侍郎汪道昆,什么进出过首辅张居正的家诸如此类等等。哪怕是之前文华殿上汪孚林舌战余懋学的经过流传出来,他也只当成是有大佬替其虚张声势。如今真的正面对上,他直接就被汪孚林这个提议给砸得有些懵了。

    可身后还有两个助阵的同僚,他就算心头再慌,也生怕被人看出破绽,当即色厉内荏地叫道:“朝廷命官不许眠花宿柳,莫非你不知道不成?”

    “大白天的去勾阑胡同就是眠花宿柳?看来王侍御这心理实在是太龌龊了。不敢去,怕被人认出来,那就直接说,瞎掰这种道理,也不怕闪了舌头?”

    “你……”

    见王世芳被气得快炸了,他身后另外两个都察院的御史终于沉不住气了。就当他们忍不住上前打算帮腔的时候,却只听胡同口有一骑人飞驰而来。那人到了汪家门前也不下马,直截了当地说道:“奉都察院葛总宪之命,请去岁甲戌科进士汪孚林明日上午巳时,至京畿道街都察院听候问话!”

    汪孚林早就听汪道昆说过,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提出致仕,虽说天子挽留,并加秩太子少保,但葛守礼一再上书,至今已经是第三次了。可如今在这节骨眼上却还要叫自己问话,这用心不问自知。见王世芳满脸狂喜,另外两个御史也是兴奋之色溢于言表,他便哂然一笑道:“葛总宪一个人过问此事,只怕还不大够吧?要我说,京畿道街既然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法司,干脆就来个三司会审,再让我汪孚林过堂一次,岂不是正好?”

    那来捎信的信使没想到汪孚林竟然是这般态度,眉头一皱正想说话,却不想汪孚林伸手朝门口站着的其他三人一指,又似笑非笑地说道:“还请你回去传话给葛总宪,今天这场公案的另外一个当事者王世芳,还有他两个同僚也都在我这兴师问罪呢!”

    王世芳隐约认得那信使乃是葛守礼身边的一个小吏,正打算为自己辩白两句,却不想对方竟是**地说道:“都察院试职御史王世芳?你在这正好,葛总宪传话,明日你也一块到场,正好彼此质证!”

    见那小吏对自己竟也是这般毫不客气的态度,王世芳登时涌出了一股很不妥当的感觉。然而,不论冲着葛守礼是都察院的掌院,又或者是那顶尖大佬的地位,他都不敢有分毫二话,只能赔笑应了下来。偏偏就在这时候,胡同口又是几骑人拐了过来,那服色相比捎话的小吏鲜亮许多。当人到近前时,头前一人那麒麟白泽服在阳光底下熠熠生辉,分明是锦衣卫。

    看到这汪家大门口拥着一堆人,为首身穿麒麟服的那人眉头一皱,随即开口问道:“谁是汪孚林?”

    汪孚林对这新来的一行人也有些犯嘀咕。毕竟,上次他这边就来过一次锦衣卫,带队的还是刘守有和冯邦宁这样职位的锦衣卫高层,如今来的这身穿麒麟服的人却面生。想归这么想,他还是干脆利落地答道:“我就是。”

    见汪孚林应了,来人不禁打量了他几眼,继而直截了当地问道:“你就是汪孚林?那这些人是谁?”

    “这是都察院试御史王世芳,其余两位大概是他的同僚,至于这位骑在马上的,是代都察院葛总宪来传话,让我明天去都察院的。”

    “嘿,嘿嘿。”身穿麒麟服的年轻人笑了一声,继而意味深长地说,“那还真是巧了,两宫皇太后和皇上刚给了内阁懿旨和圣旨,这状子既然是递到了大兴县衙,那么当然就在大兴县衙审,其他衙门如若要干涉,便是越权!再说了,人家苦主告的是都察院的王世芳,和你什么相干,关你什么事?你一回京就惹出这么多事情来,还不如在家好好抄几本佛经,找家好寺庙供一供,省得这些都察院的言官在背后骂你灾星!”

    ps:继续求月票,春节前要fighting^_^(未完待续。)

第六二五章 当李皇亲看上汪财神

    万历皇帝朱翊钧还小,尚未亲政,仁圣陈太后和慈圣李太后也并不像当年的仁宗诚孝张皇后——张皇后刚正果断,从仁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一直参与国事,因此在仁宣英三朝都能插手军国要务——但是,平日不管不代表某些特定的时候她们不能管,于是,当司礼监传了两宫皇太后懿旨和皇帝圣旨到内阁,道是御史闹出如此卑污劣行,实在让人震惊,就让大兴县衙好生审问,其他文武百官若担心诬告,要去旁听的尽可去,只不许插手审问,违者治罪。UU小说,www.uu234.com

    如此一来,本就在致仕边缘的葛守礼想要在都察院问清楚此事的打算,也就无疾而终了。

    至于此时此刻的汪宅,汪孚林眼见得王世芳气势汹汹带着两个帮手跑到自己家来兴师问罪,最终却失魂落魄犹如丧家之犬似的狼狈而走,他心中痛快,更高兴的是不用再抛头露面去应付那位难对付的老大人,自然乐得清闲。毕竟之前文华殿那一趟唇枪舌剑后图穷匕见的一幕,他实在不想再经历一次。而他更好奇的,反而是此次来捎口信的这位麒麟服年轻人,对方把王世芳三人气走之后,却打量着门楣,一副不想走的架势,他顺势就把人请了进来坐坐。

    如此一来,自然少不得要探寻对方身份。而这一问之下,却叫他吃了一惊,来的竟然是武清伯李伟的次子李文贵!

    如今那两宫皇太后中,慈圣李太后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却没有住在慈宁宫,而是一直住在乾清宫亲自照料儿子。这位李太后的身世汪孚林当然清清楚楚,民间也广为流传。只因其父李伟不过是一个瓦匠,李太后当年以良家女的身份入裕王府。生下朱翊钧前只是区区都人,也就是宫人。虽说民间常流传说李太后当初母以子贵,在王府的时候就封为侧妃,但实际上嘉靖皇帝在时,哪管得上儿子裕王,更不用提给儿子的小妾提封号这种事了。

    更何况。明朝从来就没有侧妃这种不伦不类的封号,侍妾在平常时候顶了天能封个夫人,若要封次妃,要么是明初,母家身份高贵到和王妃平齐,要么就是亲王的侍妾熬到了自己的嫡亲儿子封亲王,这才母以子贵封次妃。所以,因为当时还是裕王的隆庆皇帝怕老子嘉靖皇帝怕得要死,王府讲读官高拱又主张不要因为这种小事惊动了嘉靖。引得这位喜怒无常的皇帝发火,故而李太后那时候只能委委屈屈和另一个侍妾江氏一样,连个夫人封号都没有。

    一直熬到嘉靖驾崩,隆庆皇帝登基大半年后,李太后这才在隆庆元年三月一步登天直接册封皇贵妃,其父李伟也进了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到了万历皇帝登基,这位李皇亲自然水涨船高,迈出了关键一步。得以进位武清伯。而据汪道贯私底下对汪孚林说的,李太后在自己的嫡亲儿子即位之后。选择了张居正而不是高拱,除了高拱跋扈,冯保谗言之外,很可能也有高拱当年不曾帮她请过封号这一层因素。

    现如今亲自招待这位仿佛特意跑来传话的武清伯次公子,汪孚林在心里把这些资料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却发现自己对于慈圣李太后的了解不少。对于武清伯李伟的了解,却仅限于史书上提过一笔,说是人很贪婪,但看上去就犹如木讷老仆,见到士大夫就畏畏缩缩。不敢作威作福,除此之外就是那座清代皇家名园畅春园的前身清华园了。至于李伟的儿子们,他只在去年进京之初为了避免无意间得罪人,打探过名字,据说都是纨绔子弟,他也就没太理会。

    可如今,李文贵偏偏主动登门来了。

    和张甲徵之前拉着哥哥张泰徵来,一进屏门就挑刺不同,李文贵随着汪孚林进门之后,却饶有兴味地摸了摸下巴说:“这房子不错啊,我看那倒座房的门像是扩建过的,至于对着外头那堵墙则像是新砌的,看这格局,从前这里是客栈还是店铺?汪公子你先不忙说,让我想想,这小胡同坑坑洼洼的破败得很,从前应该是客栈,而且应该专做熟客生意,否则在内城这寸土寸金的一亩三分地,别人也难能找到这来。”

    “二公子好眼力。”汪孚林有点惊讶,李文贵看上去大概也就是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这是特意调查过他这里的情形,还是真的仅仅是猜得准?

    “什么好眼力,当初爹可是当瓦匠出身的,这种小酒肆小客栈没少修过,我跟在后头看也看多了。”李文贵说着就笑呵呵地反客为主,直奔前头那座厅堂模样的屋子,撩开竹帘子之后进去之后,他自顾自上前在第一张客位上一坐,这才弹了弹袍角说,“不过我总算比大哥运气好,姐姐富贵之后,我就去读过几年书,虽不敢自称读书人,可也不是睁眼瞎。如今爹成了伯爷,大哥成了锦衣卫指挥佥事,我也弄了个锦衣卫副千户当当。”

    汪孚林这才知道,一身麒麟服的李文贵只不过是区区锦衣卫副千户。至于这身行头哪来的,那就不用打听了,正德年间蟒袍都曾经遍地都是,更何况区区麒麟服?等到王思明送了茶上来,他使了个眼色正要将其屏退,却不想李文贵非常突兀地开口说道:“汪公子,你在京师时间虽不长,但前前后后也闹腾出不少事情,我听说不少人都在打听你。你也不用猜我今天来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是个粗人,不喜欢藏着掖着说话。”

    他微微顿了一顿,随即眯缝眼睛说道:“听说你在南京和临淮侯家中合股,开了银庄和票号?银庄专门面对那些小额的存贷,而票号则是大额存贷,再加上钱款汇兑,异地存取?”

    对于李文贵突然抛出这一茬,汪孚林再次颇感意外。毕竟,在权贵扎堆的京师,别人最关心的是自己背后的伯父兵部侍郎汪道昆,是兵部尚书谭纶,又或者是对自己的态度仿佛是赏识,又仿佛另有微妙的当朝首辅张居正,所以他惹是生非的灾星这一面被无限度放大,而财神这一面就显得很不受人重视了,可偏偏李文贵瞅准的就是别人都忽视的这一点!

    “李二公子对银庄票号感兴趣?那不过是在南直隶和浙江小打小闹,方便那些徽州商人,仅此而已。”

    “哦?可我听说,蒲州商人们对南边的银庄票号很感兴趣,已经打算在山西那边也搞一搞。”李文贵捅出这么个消息之后,满心以为汪孚林会震惊一下,又或者骂两句那些只会东施效颦的晋商,却没想到汪孚林满脸的不以为意。

    “谁不知道晋商素来财大势大,徽商们在东南发财,他们在北边发财,井水不犯河水,挺好的。多谢李二公子提醒,回头我要见到张家两位公子的时候,一定要问他们要许可费。用我的创意,怎么也得请我好好吃两顿吧?”

    见汪孚林甚至轻松写意地开起了玩笑,李文贵当然不会错认为汪孚林提到的是张居正家中那几个儿子——那肯定指的是是出自晋商豪门的张四维的儿子!如此一来,岂不是表明汪孚林和内阁两位阁老都搭上了边?可他分明听说王崇古对谭纶的兵部尚书之位颇有意想,前些日子汪道昆显然失势,汪孚林虽会惹是生非,但在京师孤立无援,他这如此明显的暗示一出来,对方岂不是应该如获至宝,立刻主动分几成干股给李家,顺势在京师也开出银庄票号来?

    心中又是不解,又是不信的李文贵接下来多番试探,等发现汪孚林只一味打太极,他终于沉下了脸,告辞的时候声音和表情全都是**的。汪孚林却仿佛没察觉似的,照旧把人送到了大门口,等到吩咐王思明掩上房门,他正转身要回屋子里去,身后却传来了王思明不安的声音。

    “公子,这位李二公子似乎很不高兴,他会不会想法子打击报复你?”

    “这家伙是个有点脑子的外戚,不会贸贸然做什么。再说了,我在京师一穷二白,所有产业就是两座宅子而已。总而言之,不用你小小年纪跟着瞎操心。门房看好,以后再有找茬的,多学着点儿。”

    想要撺掇我做生意,自己占干股,哪那么便宜!李家看似背后有慈圣李太后这样一尊靠山,比寻常勋贵要风光,与其联手做生意似乎能站稳脚跟赚一票,可相比今后一段日子京师波谲云诡的氛围,赚钱就实在是太次要了,要赚钱他也先得巩固好东南根基,绝不会把手贸贸然伸到局势太复杂的京师来。更何况,李文贵这种目的性太强,而且又隐隐流露出贪婪一面的勋贵子弟,根本就不是生意合伙人的良好选择,他和这家伙完全谈不上共同语言!

    而且如果他没料错,李文贵不是代表李家,而是自己跑来的,那就更没什么好谈的了。

    但能盯上自己捣腾出来的的银庄票号,李文贵这家伙着实有点眼光,至于晋商们也准备尝试这个,汪孚林并不意外,也不打算去围追堵截,一没这精力,二没这本事,不过先在各自的地盘上铺开,看谁能做大而已。说到这个,回头可以回徽州找许老太爷和程老爷普及一下期货的概念,看看他们能不能由此及彼想出如何推行的办法,至于股票就算了。

    而要能够去捣腾这些,首先他得离开京城这个是非漩涡,同时让汪道昆能够和光同尘才行,剩下的就得看大兴县令杨某人是否给力了。

    ps:二月过年我也要休息下,到时候每天更四千字,不定期加更,顺便求保底月票(未完待续。)

第六二六章 斯文禽兽,士林败类

    一任府推官后调任大兴县令的杨万年,原本作为全天下最难当的县令之一,日子没有最苦只有更苦,可这一次,他出名了。

    尽管距离强项令的成就还差一点,但处于舆论风口浪尖上的他再也不是一个无名之辈。他从各种渠道听说,自己的名字甚至会在早朝上大佬们彼此交头接耳时迸出来,尽管有人赞赏,有人厌恶,但总比之前籍籍无名,只有那些权贵家的管事有什么事要找官府的时候方才记起要好得多。当然,在名声大噪的同时,他也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就在这两天,现任顺天府尹曾同亨没少给他脸色看。这位顶头大上司如此态度,杨万年自是心里七上八下。出身江西的曾同亨对他来说是科场老前辈了,而且,吉水曾氏乃是江西有名的书香门第,其父曾存仁以及弟弟曾乾仁全都是进士,和他这种寒门书生格外不同。眼看明天便是公示出去的审理之日,去了一趟顺天府衙,又碰了钉子回来的他自是唉声叹气。

    然而,回到大兴县衙之后,他把这经过一说,却不想马师爷立刻笑道:“东翁别以为府尹大人真的那么刚强,想当初他和严嵩是同乡,尚书吴鹏又是他父亲的同年,他却一次都没去谒见,当京官期间常常住在衙门直房,不回家,等到当了没实权的太常少卿,他就立刻撂挑子辞官,已故吏部尚书杨博最恨他的沽名钓誉,还骂过他是假道学,伪君子。这种人明面刚强。实则柔韧。这脸色是附和舆论暂时做出来给人看的。但使东翁明天旗开得胜。他到时候一定会翻过来赞叹东翁。府尹大人就是这么个人。”

    自己能说的都被马师爷说完了,又见杨万年脸色立刻转而缓和,谢师爷有些郁闷,只能把整理好的各式人证物证再次罗列梳理了一遍。而杨万年听着听着,渐渐就心定了,可临到最后又问了一个问题:“虽说是皇太后皇上给内阁传了话,这件案子就交给本县,那明天到底要不要传汪孚林?”

    “这……”这一次就连能言善辩主意多多的马师爷也有点踌躇。他和一旁的谢师爷交换了一个眼色。最后极其谨慎地说道,“东翁不妨见机行事。”

    咳,这等于什么都没说!

    尽管杨万年并没有完全定下心来,但第二天午堂时,他就完全拿出了十万分精神。

    这一桩轰动京师的案子,引来了无数官民百姓看热闹。大兴县衙前头那条县前街上人山人海,少有的几个铺子也全都被精明的掌柜摆上了桌椅,用来招揽那些有身份的人来闲坐。

    当有人嚷嚷说吴三娘来了,不知多少人踮脚眺望,只盼能看清楚这位敢大胆以民告官的女子是何方神圣。等到瞧见这个素颜朝天却仍不失妖娆的女子径直在差役引导下进了衙门。众多人就议论纷纷了起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边吵了好一阵子,突然又有人叫道:“那位都察院的王御史来了。”

    王世芳只觉得这辈子都没那么丢脸过,别说进士,就是举人遇到这种被人告上公堂的时候,都可以派个管家去衙门代替自己出席,而不必抛头露面招惹是非,可现在他已经是在都察院干了大半年的试职御史,却没想到竟然会因此惊动宫中帝后,不得不硬着头皮来这里走一趟。事到如今,已经有些绝望的他知道自己的仕途就这样了,因此满心憋屈,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把一切都赖在政治斗争上。

    这样至少时过境迁之后,他还可能有起复的机会!要不然,他就鱼死网破,把汪孚林一块拖下水!

    因此,众目睽睽之下,他强迫自己不去在意那些各式各样的目光,铁青着脸下了轿子,走向了县衙大门——平时他出入可以坐骡子又或者其他,今天却绝对不敢就这样招摇过市,生怕被人认出来,因此不得不掏钱雇了二人抬的小轿。可眼看他距离大门只剩下几步远的时候,突然只听得脑后传来了呼呼风声。他还没反应过来,就只觉得后背心被什么东西狠狠砸了一下。

    “连卖笑女人的钱都骗,不要脸!”

    那个被某妇人丢出去的烂柿子仿佛是一个信号,须臾之间,虽说没有像那般大胆仿效丢什么东西的,各式各样的谩骂和嘲笑却冲着王世芳蜂拥而去。本待转身痛斥的王世芳见此情景,哪敢在外停留,也顾不得狼狈,立刻逃也似的进了县衙。等到了大堂跟前,看到那一双充满恨意的幽冷眼睛,原本给自己打足了气的他不知不觉少了几分气势,扭转头去从嘴里发出了一声不屑的冷哼,一颗心却疯狂地跳了起来。

    王世芳是踩着点刚刚好来的,生怕早到会领受一堆奚落和羞辱,可等了片刻不见升堂,一旁秦三娘又一直用切齿痛恨的目光死死瞪着他,他又发现汪孚林不见踪影,顿时想起了那天在汪家面前遇到的那个麒麟服年轻人。一想到汪孚林居然仗着这护身符真的避而不见,他忍不住咬牙切齿地冲着身旁的差役喝道:“汪孚林呢?既然这贱人说是我冒他之名,他这个当事人怎敢避而不见,莫非是心虚了不成?”

    “你卑鄙无耻冒他的名,与他何干,他为什么要到场?王世芳,你这德行我早就看透了,不就是打算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吗?”

    王世芳听到秦三娘这突如其来的尖利声音,整个人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随即方才意识到自己的反应实在太过软弱,登时恼羞成怒:“贱人住口,分明是你二人勾搭成奸,诬陷于我……”

    然而他这话刚一出口,就只见眼前一个人影扑了下来,躲闪不及的他结结实实挨了一记重重的巴掌,整个人一下子往后仰倒,继而就重重跌在了地上。眼看秦三娘被两个牢婆慌忙架开,他支撑着想要站起身来,却又结结实实被一口唾沫吐在脸上。从前只见过秦三娘文雅风流那一面的他何尝料到女人发起疯来会如此可怕,擦了擦嘴角正要撂两句狠话,却不防秦三娘瞪着他,突然笑出声来。

    “丑八怪,我当初怎么就会瞎了眼,看中你这个心丑人更丑的丑八怪!到勾阑胡同那种地方去还要藏头露尾,不肯说出真实姓名;你已经骗了我的私房,却因为我一时错认,又记恨妈妈当初曾经试图赶你出去,记恨人家汪公子殿试得了高高的名次,就故意攀诬,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害得我恨错了人!王世芳,你这圣贤书全都读到狗身上去了,你捶一捶自己的良心,仁义礼智信你有哪一点?”

    正从县衙大门口进来,打算今日过来旁听的左都御史葛守礼刚好听到这尖利的女人斥骂,当他看到秦三娘满脸通红,不顾两个牢婆的钳制,高声喝骂不止,而王世芳脸上一个鲜红的巴掌印,却偏偏气得直哆嗦,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心里顿时涌上了一种难言的感觉。

    他一直都认为这场荒谬的官司不过是污蔑,可现在当面看看这对男女的反应,却发现自己好像想错了。一想到如果此事是真的,那时会产生何等样的后果,一大把年纪的他突然觉得自己就应该一心一意致仕回乡,不应该还本着维护言官的心态,还来这里趟这样的浑水。

    偏偏就在这时候,他又听到秦三娘一字一句地说道:“王世芳,你是蓄了胡须,改了眉型,甚至连脸都熬瘦了,可你以为这就能让我认不出你来?你就是化成灰,也别想蒙混过去,因为你身上每一寸肉我都曾经看得清清楚楚!今天堂上有的是人证物证,我知道到时候你肯定要狡辩赖账,我现在就明明白白问你一句话,你就算在自己的脸上下再多功夫,你敢说你有胆子拿着炭火去炙了背后肩胛骨上那三颗红痣?你有胆子割了屁股上那颗尖疣?”

    别说王世芳听得脸色剧变,整个人直哆嗦,就连远远看着这边的葛守礼也忍不住浑身颤抖了起来。这位素来以刚直耿介著称的都察院左都御史狠狠瞪着那个曾经在院中被人交口称赞的后辈,突然声色俱厉地骂道:“斯文禽兽,士林败类!”

    王世芳浑身如遭雷击,回头一看方才发现是葛守礼来了,这下才是真正乱了方寸。瞧见葛守礼撂下这话就要拂袖而去,他慌忙想要去追,可没跑两步脚下便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整个人一下子跌了个狗啃泥,等七荤八素的他再次抬起头时,葛守礼早已是踪影不见。

    这时候,刚刚故意伸腿绊了这家伙的一个差役方才冲着同伴使了个眼色,吩咐人进去给杨县尊报信,自己则是一溜烟跑到了县衙外头。确定葛守礼已经上轿离去,他方才笑呵呵地对围观百姓将里头这一幕给说了,一时间,四周喧嚣沸反盈天,就连起头不少抱持阴谋论的百姓也都转了过来。

    敢情是真有其事!

    ps:月初继续求保底月票(未完待续。)

第六二七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

    “公公,大兴县衙那边还没升堂,王世芳就挨了秦三娘一巴掌,紧跟着就被一通排揎给噎得说不出话来。》UU小说,www.uu234.com而且,秦三娘还戳破了他身上两个私密的记认,偏偏这时候左都御史葛守礼到了,听到这话气得大骂斯文禽兽,扭头就走。后来杨万年升堂,王世芳在堂上只能承认和秦三娘确实好过,却不承认拿过她的钱,可秦三娘那边却找到了他典当首饰的当票,用这笔钱买房子做官服等等证据,他只能再退一步,抵死不认曾经冒充过汪孚林,但是……”

    “但是他曾经冒汪孚林的名这件事,那个院子里不止秦三娘一个人听过,更恶劣的是,他曾经买通人散布过此事,甚至暗中诱骗秦三娘一死了之,打算闹大此事败了汪孚林的名声。而且有都察院的吏员出来作证,说是他准备试职御史当满之后出调巡按御史,想来是以为如此远走高飞不在京师,别人又不知道他才是正主儿,等时过境迁,这污名也就和他没关系了。这次弹劾汪孚林的御史当中,他和其中好几个都有往来,言谈中对朝政也多有诋毁。”

    当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冯保听到大兴县衙那边东厂探子的这番回报时,饶是他素来自诩为喜怒不形于色,竟忍不住重重地将茶盏拍在了桌子上。

    “好啊,真是好啊!这就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考出来的进士,还混进了都察院去当最最要紧的喉舌言官!就这种货色,还敢指摘张太岳的整饬学政太严苛?还敢一个劲弹劾张太岳和咱家有什么勾连。替高拱喊冤?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张四维家那两个小子。这次兴师问罪不成。倒是被汪孚林倒逼得干了一件好事!”

    听到冯保竟然赞了张四维那两个儿子,那东厂探子脸色有些微妙,好一会儿才继续说道:“厂公,公堂之上王世芳眼见扛不住,曾经咬死了是汪孚林主导的此事诬陷于他,结果……结果秦三娘倒也烈性,竟是直截了当说出了实情。她挑明了说是自己当初求助于张家二公子张甲徵,而后张泰徵张甲徵兄弟带着她到汪家兴师问罪。却发现一直错认了人,亏得汪孚林请了张家兄弟二人将功补过,这才能够找到王世芳这个卑劣小人。也就是说,人证物证都是张家兄弟替她找到的。如今这消息应该再也捂不住了,就不知道张阁老和王尚书会是什么反应。”

    “什么反应?嘿,嘿嘿!”冯保这才一下子笑了,颇有些幸灾乐祸之意,“等到张四维回去之后,家里怕是要噼里啪啦动家法了!这秦三娘有些意思,回头你们把人安置一下。省得被回过头来的张家给弄没了。”

    差不多同一时间,汪孚林也得到了大兴县衙那边的消息。他上午没兴趣去凑热闹。但家里有的是好事的人,尤其是叶小胖这个小舅子。沈有容倒也想去,却被沈懋学一指脑门,想到那才长出只有一寸多的头发,他不得不怏怏留下。只有那几个当初没有出抚顺关,也没有剃发易服的,跟着叶小胖跑去了大兴县衙看热闹,另外就是金宝和秋枫被汪孚林留在了家里。

    毕竟,叶小胖是小舅子,汪孚林管不着,可自己的儿子弟子却是得管的。苏夫人一手在幕后推动,他一手在台前演戏,到最后图穷匕见的时候,不可能还有翻转的机会,否则张泰徵张甲徵兄弟,还有那位破釜沉舟的大兴县令岂不白费一番功夫?

    然而,听回来的叶小胖说秦三娘竟是把张家兄弟在幕后的作用给直接揭开,汪孚林却不由得皱了皱眉。秦三娘和王世芳的事情,是苏夫人让人在京师内城外城闲逛探查的时候发现的,至于为什么居然连勾阑胡同这种地方都不放过,他可不大好意思去问岳母。所以,他对秦三娘这样糊里糊涂就被人骗了,而且竟然还满心以为是他吃抹干净不认账的女子也说不上什么好感。

    但是,那次张泰徵张甲徵带了人来他家里兴师问罪,正如苏夫人事先保证的那样,秦三娘真的没有顺势栽在他身上,倒让他扭转了几分对她的观感。要知道,这年头那些风尘女子多数妾身不自由,大半是从小就卖在那种见不得人的去处,因此无不把嫁人从良当成唯一的出路,就算坑蒙拐骗也想从良,这种女人可不少。若不是确定了其人品行,他就不是拿话挤兑张家兄弟用现在这种法子了。

    可秦三娘只因为王世芳一门心思要拖他下水,于是就选择把张家兄弟供出来,这倒是有几分知恩图报的意思。对他来说,这当然好处多多,如此各种视线一定会立刻聚焦在内阁末相张四维身上;可对于秦三娘来说,张家人的怒火就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了,甚至可以说是她自己把自己陷入了危机。须知张泰徵和张甲徵当初之所以会接受了他的交换条件,不就是因为不想暴露出当初那愚蠢的行径?

    “姐夫,发什么呆啊,整条县前街那时候都轰动了,这消息转眼间就会传遍京师,这下是绝大的奇闻!都察院那位葛都宪从大兴县衙出来的时候,我看得清清楚楚,他整张脸都是青的,显然气得不轻。听说这位葛总宪最是刚强耿介要面子的人,下头御史里出现了这样的货色,说不定明天他第一个上书请求罢免严惩也说不定……”

    见叶小胖眉飞色舞,一脸这下姐夫出了一口恶气的表情,汪孚林忍不住笑了笑,却没去泼冷水。这一把烧到科道言官头上的火,在他从辽东回京的时候,就因为那些言官的雄心勃勃而开始了,结果倒霉了好几个;接下来还打算死揪着他不放,背后又隐隐有张四维等人的影子,他只能一步一步出此下策。如此一来,葛守礼的致仕便彻底不可逆转,而科道迎来一场大清洗也在所难免。虽说他只是一个导火索,但这把火还真的是从他这儿烧下去的。

    “好了,反正接下来的事就和我无关了,那些科道再恨我也无所谓,反正都察院我早就表明态度不会去的。趁着这机会,回头我就上书,找个借口回老家休假几个月,趁机远离是非之地。”

    叶小胖顿时为之一怔,继而跳上前来一把拽住了汪孚林的手:“姐夫,你们都要走?那能带上我不?我也很想念徽州的,那可是我的第二家乡,我跟你们一块回去吧?”

    尽管叶小胖脸色和口气全都异常诚恳,可汪孚林怎会被小舅子给蒙骗了?不消说,叶小胖是因为人都走了在京师没个伴,又要被父母牢牢盯着死读书,这才起意跟他回徽州。当下他也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看得叶小胖脸色发毛,这才轻描淡写地说道:“要一块去也可以,你自己回去说服你爹娘,不许找帮手。你年纪已经不小了,也差不多快到谈婚论嫁的年纪,都是成年人了,凡事不能推在别人身上。”

    一听要自己去说,叶小胖顿时拉长了脸。眼巴巴瞅着汪孚林,又用求救的目光去看一旁的小北,再是金宝和秋枫,见毫无效用,气馁的小舅子方才赌气说:“好好好,我自己回去说!”

    把叶小胖这个小舅子送走,汪孚林笑眯眯支开了小北,回到书房之后,这才对金宝和秋枫说道:“你们俩如今也算是读书小成,今天下午,我就给你们布置一道很要紧的功课,就是我这道上书请假归乡的奏疏。要求很简单,字数五百到八百,文辞不用太过华丽,但要诚恳,要能打动人……我打个比方,不要阿房宫赋那种磅礴瑰丽,讽古论今,而要出师表那样朴实入人心,字字催人泪。”

    金宝和秋枫那张大的嘴几乎能塞下一整颗鸡蛋,嘴里不敢说,心中却疯狂腹诽了起来。拿那两篇流传千古的大名篇作为要求,就算是打比方,这也简直太过分了吧?还有,听说过朝廷命官请幕僚帮着起草文书的,可汪孚林还没做官呢,而且这么要紧的东西交给他们两个晚辈,合适吗?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汪孚林笑着挑了挑眉,半是鼓励,半是激将地说道,“你们两个谁写得好,我就以谁那篇作为蓝本,少许修改就呈上去,虽说看的人不知道是你们写的,而会当成是我写的,但毕竟能被首辅大人,又或者很多大人物看到。好好写,我看好你们!”

    门外,假装被支开,结果又杀了个回马枪的小北撇了撇嘴,心想汪孚林忽悠别人上了瘾,现在竟然连金宝和秋枫都不放过,支使起了这么点大的孩子。然而,对于回徽州一趟去给汪二娘成亲壮色,她却也是很赞成的。别说她和两个小姑子原本就相处得好,这将近两年在外漂泊,她也有些想念徽州这个第二故乡了——无论是彼此相连的徽州府城和歙县城,又或者是一条丰乐河隔开的松明山村和西溪南村。

    可就在小北转身要走时,冷不防房门一开,紧跟着就只见汪孚林从书房里走了出来。分明偷听却被抓了个现行的她却什么心虚,而是丢了个白眼过去。汪孚林当然知道小北嗔怪的缘由,却不解释,笑着拉了人进了正房之后,就直截了当地说道:“你回家见岳母一趟,问问她对秦三娘的事还有什么安排没有。那种达官显贵对不相干人的性命死活一贯是不大理会的,先做准备是上策。我就算走,也得坦坦荡荡地走,不能用完了就扔。”

    ps:过年了,求月票当压岁钱^_^(未完待续。)

第六二八章 受害者汪孚林(求月票)

    “一个一个,全都是自作主张的蠢货!”

    尽管在得到消息之后,张四维就恨不得立刻从内阁飞回家中,好好教训一顿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儿子,但不论是身为阁老的矜持还是职责,他都不可能那么坐不住,甚至连找个借口请假都不可能去做。UU小说,www.uu234.com因此,即便今天大兴县衙那桩案子着实轰动京师,他也直到傍晚时分才回家。可回到家中之后,他就再也维持不住那张荣宠不惊的面具了,在书房中叫来张泰徵和张甲徵便是劈头盖脸的痛骂。

    “父亲,都是我的错,是我听到大哥被人羞辱,心中不忿,又正好听到那个消息,所以才……”

    尽管张泰徵也很恼火张甲徵没有细细访查就自以为是带着他去兴师问罪,于是引来了这一系列难以收场的后续,但无论是鉴于作为长兄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还是看到弟弟主动承担责任,自己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随即紧挨着张甲徵也一同跪了下来。

    “父亲,归根结底都是我的错,弟弟只是一时冲动,父亲若要责罚,就责罚我一个人吧。”

    “责罚?你们知不知道,就因为你兄弟二人一时冲动,完全葬送一盘好局!”

    张四维心头又是愤懑又是失望,见张甲徵抬起头来愕然看着自己,张泰徵却仍旧低着头,想来已经意识到几分事情的严重性,他突然觉得自己从前只顾着让两个儿子读书科举,维持张家家业不衰,可唯独就忘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局势复杂的情况下不要轻举妄动。要明哲保身。更要忍一时之气,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就把大把柄直接送到别人手里!他现在不可避免地卷入进去,所谓清流同仇敌忾,也就把他一块恨进去了!

    而且,白白送给汪孚林一个受害者形象!

    他恨铁不成钢地狠狠瞪了张甲徵一眼,板着脸坐下之后,便一字一句地说道:“去请夫人来!”

    张泰徵和张甲徵之前一直派人在大兴县衙门外打探,发现事情不妙时已经来不及了。在父亲没回来之前。他们就已经对母亲坦白了,只求张四维万一一怒之下要动家法的时候,母亲能够给他们求求情。然而,此时此刻父亲特意叫母亲来,张甲徵心头松了一口大气,张泰徵却意识到事情恐怕和他们之前想象的完全不同。果然,张四维吩咐了一句之后,突然改口道:“算了,我也不想听她给这两个孽障求情,把他们带过去。告诉她,立刻把人带回蒲州去!”

    此话一出。张泰徵和张甲徵登时有些懵了。逃掉一顿狠打,离开京师回家乡去,乍一看没什么不好,可这样回去终究太没面子,更何况,父亲的发落又岂会真的就这样简单?果然,下一刻,他们又听到张四维补充道:“没有我的吩咐,不许他们离开蒲州半步!我会写信给老太爷和老夫人,严加拘管,绝对不许他们再交接那些狐朋狗友,给我好好闭门读书,一年不许出门!”

    闭门读书一年?不许出门不许交友,这不是等于坐牢吗?

    兄弟俩彼此交换了一个脸色,同时看到了对方眼神中那深深的惊慌之色。可是,母亲不来,他们又怎敢讨价还价,到最后不得不垂头丧气出了书房,而他们这一走,张四维颓然跌坐下来,揉了揉两边突突直跳的太阳穴,心里知道自己接下来这至少一两年,那是什么小动作都别想做了,就连想把舅父王崇古推上兵部尚书之位也要暂时缓一缓,只能寄希望于谭纶短命,汪道昆自己再犯错。

    毕竟,汪孚林一回来便如同火药桶里进了火星,接连给张居正创造了那样大好的清洗科道言官机会,辽东巡抚张学颜又为其说了不少好话,张居正就算不能投桃报李,立刻给汪孚林一个好官职,也至少不会再轻易动汪道昆这个兵部侍郎。说来说去,汪道昆有个好侄儿,他却没个知心知肺的好儿子!

    王世芳秦三娘那桩公案闹得满城风雨,茶馆酒肆甚至因此衍生出了好几段说书的时候,内阁三辅张四维的两位公子,在无尽的悔恨之中悄然离开了京师回返老家蒲州,而原本该是大获全胜的汪小官人汪孚林,却是一道声情并茂的告病请假回乡奏疏,再次往仅剩的几个自诩为正直言官的御史和给事中脑袋上打了一闷棍。要知道,他们原本卯足了劲,准备等着朝廷一给汪孚林官职就瞅准机会狠狠反击,至少得一泄心头之恨,可谁曾想汪孚林尽出歪招。

    汪孚林请的是病假,而且为了表示这请病假是真的而不是假的,汪孚林居然声称奏疏乃是自己口授,养子代笔。这下子,就连那些原本不了解汪家人口结构的人,也一下子从奏疏中骇然发现,汪孚林竟然有个十三岁的道试案首养子。于是乎,当年汪孚林考中秀才后就招人暗算,明明是秀才却差点遭强派粮长,某些旧事就在有心人散布下传开了来,可这一次的宣传重心不是汪小官人的随机应变,而是旨在强调他从小就遭受强权迫害!

    一个受害者汪孚林的形象倏忽间就塑造了出来,连带着辽东英雄传中那些英雄们也从之前的不温不火而到突如其来的大红大紫,悲情十足,甚至连当初书坊东家声称不愿得罪读书人,印了一百册就把原稿退回来,此事也一下子传开了。这下子,汪沈一应人等全都蒙上了一层悲壮色彩。而且本来少数同情汪孚林这一行人遭遇的读书人立刻阵容扩大,随即骚动了起来。

    那书坊老板的话怎么说的,什么叫得罪读书人,他们什么时候就被人代表了?

    张居正也好,冯保也罢,本就暂时不想给正在风口浪尖上的汪孚林派官。汪孚林既然肯主动请病假。那接下来的一通悲情攻势他们也就只不过置之一笑。须臾就批复了下来。而为了表示朝廷对于“无辜受害者”的关怀,却是还派了个太医院的太医过来,不是别人,正是最熟悉汪孚林的朱宗吉,附赠药材若干。老朋友再次见面,朱宗吉看到满面红光躺在床上的汪孚林,顿时又好气又好笑。

    “装病也没装病的样子,你这也太不专业了吧?”

    “这不是因为早就得到的消息。听说来的是朱兄吗?再说了,恐怕京师无数人都盼望着我这个灾星赶紧滚蛋,谁还会在意我是真病还是假病?”

    “那你还躺在床上干什么?”

    “好歹得最低限度做个样子吗?”汪孚林见朱宗吉一脸败给你的架势,这才笑着说道,“不知道朱兄朱太医你是否精通外伤,我那边还有不少之前在辽东受过外伤的病人,虽说一直都请过大夫,但总比不过你的太医国手。”

    “算了吧,我也就是擅长内科和妇科,外伤的事不在行。再说了,京师那些看外伤出名的大夫这点本事还是有的。”朱宗吉随手抓起汪孚林的左手切了切脉。最终哼了一声随手一扔,“果然是半点病都没有,睁着眼睛说瞎话倒是在行!不过你那奏疏声情并茂,到底是你写的,还是你家小子们写的?”

    “金宝,秋枫,过来见过朱太医。”汪孚林之前和朱宗吉一路从南京同行到京师,当然不会瞒着这个朋友,等两个小的行过礼后,他就开口说道,“秋枫草拟的文章,我就是少许改动了几个字,金宝誊抄的。奏疏原本他们两个都写了个草稿,金宝太实诚,不如秋枫那篇煽情,所以我就用了秋枫的。而金宝那手字练得不错,所以就让他主笔了。”

    金宝和秋枫见汪孚林把这种事都说得如此振振有词,又见朱宗吉啧啧称奇,往他们脸上来回打量,他们实在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直到朱宗吉用极其夸张的语调赞了他们一番,汪孚林让他们先出去,两人方才如蒙大赦开溜,出了门就面面相觑,全都觉得汪孚林交的朋友就和他自己一样让人捉摸不透。

    而没了别人,朱宗吉就沉下脸道:“你已经在京城得罪了这么多人,还得罪武清伯家老二干什么?李伟统共三个儿子,李文全最年长,身为世子,而且他也有儿子,将来这一脉继承爵位是铁板钉钉的,李文松则还小,连个官职都还没给,可李文贵却不一样,三个儿子里这个是最有野心的。随便应付应付他就行了,干嘛非得翻脸?”

    “是他对你直说的?”见朱宗吉点点头,汪孚林就满不在乎地笑了一声,随手撩起一旁被子,拿出个捧盒,一掀开,里头全都是各式各样的坚果,他让了给朱宗吉,见其虎着脸半点兴趣都没有,他就把之前李文贵的来意略提了提,这才似笑非笑地说道,“如果是南京李小侯那样兼具风雅和诚信的君子,我也不吝几成干股,可我试探了一番,发现只不过是一个浅薄贪婪之辈,我才懒得虚与委蛇。再说了,京师是非之地,你看我这不是灰溜溜就要走了,做什么产业不是白送人?”

    朱宗吉这才明白事情原委。他虽说绝顶聪明,对于朝政却没有太大的兴趣,只以为汪孚林是因为李文贵的缘故方才想离开京师,叹了一口气后就开口说道:“也罢,走就走,若非我是因为想看看太医院中珍藏的那些方子和药典,也懒得到这种地方来和人勾心斗角。总之,李文贵虽心大,但在李家兄弟当中,他却不如李文全得慈圣太后欢心,李文全这个人附庸风雅,又最重视杏林中人,很容易投其所好,你日后再进京的时候,关于李家的事找我就是。”

    “那就多谢朱兄了。”汪孚林一股脑儿将剥开的一把核桃仁塞到了朱宗吉手中,这才笑着拱了拱手,“坚壳之下见真心,朱兄待我之诚,我记住了。此去要经过南京,可有信或者东西要让我带给李小侯?”

    朱宗吉没想到汪孚林塞一把核桃仁给自己,还要再打个比方,愣了一愣之后便若有所思地说:“之前才刚去过信,这次就不用了。我已经写信给李小侯,侯爷思虑太重,天冷了,我那方子要坚持吃,不要嫌麻烦。侯爷什么都好,就是吃药上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个长性。”(未完待续。)

第六二九章 天子私心,谭纶承诺

    当初怂恿万历皇帝去文华殿旁听的那两个近侍,已经被冯保通过李太后不动声色地调到了别处,尽管万历皇帝朱翊钧对此不大高兴,但母后的命令,大伴的建议,再加上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宏也在私底下规劝了他一番,他也就没再放在心上了,反正两个近侍而已,他们走了也还有更好的。

    而王世芳的案子不但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因为冯保的推手,仁圣陈太后和慈圣李太后也全都听说了那些细节。

    陈太后昔日也不过监生之女,李太后更是出身贫民,因而对于王世芳那等骗女人钱财还要冒名他人的卑劣行径,她们也大为惊怒。当内阁票拟呈上来,冯保特意来请示朱批的时候,李太后就想都不想地吩咐务必从重发落。于是,当最终的处分公诸于众的时候,无数百姓拍手叫好,王世芳却直接一头栽倒昏了过去。

    行为卑污,无耻之尤,削籍为民,永不叙用!

    这等罪名较之贪贿更加可怕,甚至可能祸延子孙……说一句更不好听的,顶着这样的罪名回乡,谁家会把女儿嫁给他?

    当这桩案子水落石出,有了结果之际,张居正方才拿出了特意扣在手上两天的辽东巡按御史刘台的奏疏,这一天便在日常讲读之后,直接送到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面前。眼看小皇帝看完这道言辞激烈的奏疏后,那铁青震怒的脸,当朝首辅大人便悲情十足地径直跪了下来。

    “皇上,科道言官弹劾大臣乃是应有的职责。但刘台是臣主考会试时取中的。国朝二百余年。从来没有门生弹劾座师的先例。如今刘台却上书弹劾臣,更指臣用张学颜抚辽,其中多有私心,又弹劾张学颜诸多疏失,臣有何颜面再恋栈不去?今日臣请辞内阁首辅,致仕回乡。”

    “岂有此理!”朱翊钧想都不想就直接将那奏疏往地上一摔,随即离座而起,快步上前将张居正搀扶了起来。这才满脸真诚地说道,“先生快快请起!那些聒噪的科道言官之前上蹿下跳,朕已经烦透了他们,才刚重重发落了一个王世芳,这次刘台身为门生弹劾座师,更是十恶不赦,先生怎可因为这样的小人就弃朕而去?朕立刻下旨逮治刘台,给先生出这口恶气!干脆这样,朕让锦衣卫把之前文华殿上借机弹劾先生的那些人也都逮回来,好生审问他们是否有勾连!”

    张居正虽已经下定了清洗科道言官的决心。但他也知道此举还得有个度,已经发落的人再拎回来审理是否有勾连。那就没必要了。因此,他假作宽容大度地在朱翊钧面前替人说了一大通好话,总算是让小皇帝打消了重重株连的心思。然而,在他心里,已经把刘台打成了要来狠狠杀鸡儆猴的那只鸡。然而,等到他正要告退的时候,突然只听得朱翊钧开口问道:“对了,上次文华殿的那个……那个汪孚林,还没授官吗?”

    没想到万历皇帝会突然问汪孚林,张居正愣了一愣,这才叹气说道:“皇上,汪孚林已经请了病假,正打算回乡。”

    “请病假?朕记得他很年轻,好像不到二十吧?”

    见朱翊钧的眉头已经紧紧皱了起来,张居正只能避重就轻地说:“南北气候自有差异,他是南人,到北边自然有些不大习惯。而且,他虽年轻,但之前游历蓟辽,心力交瘁,想要回乡休养一阵子,这也在情理之中。身体康健方才能再复出为皇上效力,毕竟,他年轻,还有的是时间。”

    朱翊钧也不是真的就对汪孚林有多么高的好感,只因为那一次在文华殿的经历实在跌宕起伏,比看戏还精彩,让他印象深刻。留着这么一个人,兴许以后还能多看点热闹,前提是不要像上次那样到最后闹到张居正身上,毫无准备的他几乎傻眼。如果只是事不关己看热闹,那还是挺有趣的。

    所以,他有些遗憾地叹了一口气,突然想起张宏提起过辽东英雄传,他又问道:“之前汪孚林为那些出抚顺关的义士请赏,朕想着那些科道言官太聒噪,所以就只依照他的请赏,赏了东西,真不能赏几个官职?”

    要说几个小小的武官职衔,张居正并不是很看重,但小皇帝还未亲政就过问这些,他却觉得这先例不可开,因此,他当即义正词严地说:“皇上,这些人毕竟都不在军籍,若是轻易赏军职,军中将士恐有不服。更何况,先前已经赏过,如今才过了一小段日子就要再赏,让天下人怎么议论?赏罚分明,这是朝廷做事的根本,然则恩赏太厚,则太过于宽仁,和黜罚太重是一个道理。”

    万历皇帝朱翊钧也不是第一次被张居正教导了,因此不过是心里郁闷一下也就算了。等到张居正告辞离去,他终究还是有些踌躇,干脆派了身边的近侍张诚跑了一趟司礼监见张宏。不多时,张诚回来的时候,就捎带了张宏的一个口信。

    “皇上,张公公说,此事他会去给兵部谭尚书捎个信。据说那个汪孚林的表字世卿就是谭尚书给起的,谭尚书还赠送了他一把内造的宝剑,在容许的范围之内,谭尚书也许会有个主意。”

    万历皇帝只是心中有些不忿自己被张居正给驳了,听到张诚带回来这样的回音,他方才面色稍霁。然而他却不知道,张诚还掐掉了张宏的最后半截话没说出来。那就是,“但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就算谭尚书,也毕竟不好违逆首辅大人”。

    请病假的批复既然已经准了,汪孚林自然开始紧锣密鼓地打包行李预备开路闪人。这其中,那些在辽东采买的便宜药材和皮子这些好东西是一定要带回去的,至于其他行李则一切从简。因为如今已经过了中秋。气候尤其适合赶路。他就打算不坐船走陆路官道。这就少不得要打点马匹,计算运送行礼的骡车,以及去办理路引等等各种事宜。因而,当忙得恨不得手脚并用的他听说谭纶和汪道昆一块来了的时候,着实大为意外。

    别说汪道昆是长辈,有事找他去就行了,亲自过来太不寻常;就是谭纶这样的兵部尚书,平常值得其登门拜访的。怎也都是品级甚至更高的阁老们。这兵部正副两位堂官突然联袂到这里来干什么?

    然而,等到他真正去迎接了两人之后,得到的却是汪道昆的一个大白眼:“我们来干什么?你不是告病回家休养一阵子吗?我和子理兄当然是来探病的。”

    “……”

    汪孚林直接给噎得说不出话来,把两人迎进书房之后这才讪讪地说:“我这不是不得不找借口吗?再说就算要走,回头我也当然会登门去辞行的。”

    “登门辞行也就免了,之前你那奏疏写得就连我看得都眼皮直跳,其中有些词句亏你能写得出来,睁着眼睛说瞎话。”汪道昆毫不客气地揭了汪孚林的短之后,这才叹气说道,“原本我只想着不管用什么法子。都要你去年能够一举金榜题名,就是希望你能出仕给松明山汪氏挑点担子。偏偏你到哪里都不肯安分,惹出这许多事情来,你让我说你什么是好?”

    见汪孚林低着头一副虚心接受的样子,谭纶不禁哑然失笑:“南明,你就别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了,背后是谁对我说,世卿一回京便左冲右突破了别人千般谋划的一场好局,让我们这两个难兄难弟能够在一段时间之内高枕无忧的?虽说他看似又耽误了一阵子自己的前途,但他的年纪放在这儿,相比我们当年来说,耗得起,更等得起。那是你自己的侄儿,虽说不好没事就大大夸奖,但也不必一个劲敲打个没完。”

    汪道昆的用意被谭纶揭穿,顿时有些悻悻然,瞪了汪孚林一眼后就不说话了。而汪孚林从谭纶的话中,也听出了这两位暂时脱离了被人觊觎位子的危险之后,已经有所警觉又或者说反省,他也就放下了心中最后那点担忧。这两位混了官场这么久,官都做到正二品正三品的人了,只要有足够的警惕小心,哪里就那么容易被人算计,更重要的是这两位还在同一个衙门里吃饭!

    于是,聪明的他自然不会随便接谭纶的话茬,反而诚恳地检讨了一下之前那些错误。对于这么一个太过滑不留手的族侄,汪道昆也着实没什么太多好嘱咐的,更何况,今天来是谭纶的主导,他自是侧头看向了谭纶。

    谭纶便道出了自己的来意:“今天不止是来看你,我也是来看看你捣腾的那出辽东英雄传中那些勇士。”

    汪孚林本还想找个机会对谭纶提一提此事,没想到谭纶主动开口,他自是大喜,连忙答应一声就立刻转身出门,不消一会儿就把人全都找了来,连沈懋学也给带来了。当这样十余人站在并不算太宽敞的书房中时,一想到面前的便是当朝兵部尚书和侍郎,当年并肩在福建抗倭,先后担任过福建巡抚的谭纶和汪道昆,自不免神色稍有紧张。

    “以你们这次在辽东的功劳,朝廷的赏赐确实是有些微薄,所以之前宫里捎出话来,说是皇上想给你们军职,但碍于朝中舆情,不好轻赐,让我想想办法。但即便我身为兵部尚书,一样只能在条条框框中办事,出路只有武举。我知道你们很多人恐怕没读过什么书,但徽州府乃是南直隶最有名的读书之乡,只要多花点力气,武举之中的文试不难,考一个还是可能的。武举乃是兵部派人监考,只要你们文理粗通,我可以做一大半的主。”

    说到这里,谭纶顿了一顿,继而就看向沈有容道:“沈士弘,辽东巡抚张学颜已经上书向兵部保举了你。只要你明年应天武举有成,则立刻派回辽东,叙功量官!我现在可以给你一个承诺,你如若明年武举没把握,我现在就可给你改换辽东军籍,让你去辽东!不止是沈有容,你们其他人也是一样。”(未完待续。)

第六三零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求月票)

    兵部第一号大佬承诺亲自解决军籍的问题,包括沈懋学在内,书房中所有人都少不得认真仔细地思量了起来。到最后,沈有容才第一个不大好意思地开口道:“谭部堂好意,晚生心领了,可宣城沈氏好歹也是书香门第,我这德行不敢下科场也就算了,若是连个武举都考不出来,也不能说服家里人让我去从军。不论如何,我明年都要去试一试!”

    沈有容开了个头,其他人却不像他这样信心满满,更没有几个真的打算去武举场上试一试身手,而是无不表示,当初出抚顺关时固然一腔热血,但并如今不愿意改换军籍去辽东戍边。对于这样直截了当的陈情,谭纶并不以为忤。毕竟,土生土长在辽东的辽人尚且羡慕关内富庶,不断想要逃进山海关内,那么除去真正对自己有信心,更有建功立业之心的才俊之士,有多少人愿意提着脑袋去那种苦寒之地拼命?

    “也好,你们也不必觉得心理有什么负担,若有想考武举的,只管用心去考。”

    然而,等到见过这些人,承诺之后又一一勉励了几句,最后只留下汪孚林和沈懋学时,谭纶却对沈懋学说道:“君典,首辅大人家中几位公子对你赞不绝口,你此回南直隶之后宜早归京师,为下一科会试做准备。如果我没猜错,下一科首辅大人将亲自主考,若是你运气好,便可以称一声师相了。”

    沈懋学还是第一次见谭纶,万万没料想谭纶竟然会这样轻轻巧巧捅破了这样一层窗户纸。他名满东南,又出身书香门第。要说中举的时候也是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可一次次会试落第终究是心头大憾。就算谭纶这样**裸地说出来,分明有下一科会试内定之嫌,但他深知会试殿试的门道,哪里是真正比拼学问文章,拼的分明就是各种门道,否则又哪会有那些超过五十岁的状元?

    难不成五十出头能够一举夺得鼎甲的状元,三年前又或六年前的文章学问就连个进士都考不上?

    心头百感交集的他不知道该回答什么,最终只能默然深深一揖。而他心里那几句话还是汪孚林代他说出来的:“谭部堂放心,沈兄回家之后,自会更加着力准备,下一科殿试会试时,别人必定挑不出他那卷子里有任何毛病!”

    正事说完,谭纶自然免不了还要见见汪孚林家里那三个小的——叶小胖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说服了叶钧耀和苏夫人,得以一块回徽州府,这会儿却没在这里,而是在叶家整理行李,因此汪孚林只把金宝和秋枫叫了过来。

    眼见得谭纶笑着考问两个小家伙。汪道昆便把汪孚林提溜到了一边,轻声问道:“金宝就不用说了。今年十三,成婚还要再过两三年,秋枫却已经年纪不小了。而且,他是有父母兄弟的人,虽说你给银子打发了他们,但你要知道,有些小人毕竟不是那么容易打发的,尤其是顶着血亲名义的小人。”

    汪孚林顿时脸色一僵。金宝的哥哥汪秋早就充军了,而且他把金宝过到名下是经过松明山汪氏族长的正经手续,所以没有任何问题,但秋枫毕竟不同。在汪道昆的注视下,他想了好一会儿,最终低声说道:“如果是那样,就只有用当初我收养金宝那一招。”

    “不错,找一家朴实可靠的族亲,把秋枫过继过去,这样和本身父母断绝关系就顺理成章了。”汪道昆点了点头,这才郑重地说道,“如果沈有容这次回去真的要完婚,你去喝喜酒的时候,不妨让小北留意一下,沈有容同辈是不是有合适的姑娘。松明山汪氏从前大多数时候都在歙县联姻,但现在你已经是进士,金宝显见也很有资质,前途无量,你又和沈家叔侄都交情很好,若能和宣城沈氏联姻,大有裨益。”

    汪孚林毕竟还有点后世的影响,更信奉的是自由恋爱,看对了眼再成婚,所以之前才会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那桩婚姻老大不痛快,甚至知道是小北的时候心里还犯嘀咕。现如今汪道昆直接让他如此决定金宝的婚姻,他从情感上实在有点无法接受,但理智上又知道这样才是对的。因此,他也只能先含含糊糊应了一声,心里却盘算着回头和小北说一声之外,也得设法和金宝通个气,至少到时候得想办法相个亲什么的。

    谭纶和汪道昆今日联袂来访,全都是在衙门公务时间之内,但用谭纶的话来说,那是宫中司礼监秉笔太监张宏传出来的皇上口谕,让他去探访一下在辽东救回数百汉奴的勇士,所以这一正一副两位堂官在汪家盘桓的时间颇长。而等到汪孚林送人出门上轿的时候,门前等候的随从中,就有一人快步迎上前来,到谭纶身边附耳低语了好一会儿。这显然是有不大适合让别人知道的消息,可谭纶在脸色一凝之后,却扭头看了一眼汪道昆,冲其招了招手。

    等到依样画葫芦对汪道昆也耳语了好一阵子后,这位兵部尚书方才上了四人抬的轿子。汪道昆在原地默立了片刻,却没有立刻上轿子,而是又冲汪孚林使了个眼色,直到汪孚林满脸不懂他们这番做派的表情走上前来,他方才低声说道:“辽东巡按御史刘台惹出来的事情还没完,首辅大人正准备好好清洗科道言官,给事中余懋学上书陈奏五事,崇惇大、亲謇谔、慎名器、戒纷更、防佞谀,洋洋洒洒上千言,据说首辅大人阅后不发一言,直接送司礼监了。”

    汪孚林想到那一次余懋学在文华殿上辩论时,最后竟是忍住了没跟在其他人之后弹劾张居正,可时隔一个多月竟突然再次开炮,顿时有些意外。见汪道昆微微冷笑的架势,他哪里不知道张居正这不发一言并不代表不震怒。

    果然,汪道昆接下来就摇摇头道:“第一条崇惇大,据说直指考成法严苛;第二条亲謇谔,说是言路不通,皇上和阁臣都不听科道言官谏言;第三条慎名器,说的是陛下恩赏太宽,太监内侄给锦衣卫千户,科道言官说不给尚书傅炯祭葬,结果却给了,还有给你那些辽东勇士的赏赐;第四条戒纷更,说的是朝令夕改,这也就罢了;可最后一条防佞谀,余懋学直接把阁臣、司礼监、各地督抚,全都一块扫了进去,说是有功劳先归之于阁臣,又或者督抚,却罔顾真正有功之人,比如涿州桥完工,甚至连司礼监的功劳都算进去了,不是阿谀算什么?总之,司礼监诸公看到这道奏疏,只有比首辅大人更气。”

    记性很好的汪道昆几乎是一字不漏转述为了谭纶的话,说到这里,方才不禁眯了眯眼睛:“虽说他没具体点名,但和那效果却也差不离。刘台已经有锦衣卫去逮治进京,余懋学的下场恐怕也好不到哪去……你放心吧,你不在京师,我会管住自己的嘴。”

    说完这话,汪道昆深深叹了一口气,随即上前弯腰进了轿子。等到这一前一后两乘四人抬的轿子离开,汪孚林不由也叹了一口气,暗想这年头做科道言官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是作为权贵势豪代言的喷子,要么就为了心头正义做喷子——前者无疑是一条绳子牵在别人手中的狗,后者却是动辄就要被上头宰杀的狗,实在是没意思到了极点,比当地方官更没意思!

    对于正好要清洗科道言官的张居正来说,余懋学的奏疏虽然又给他提供了最好的一把刀子,但先是被门生辽东巡按御史刘台给捅了一刀,而后又被余懋学这样直截了当戳心窝子,心头愤恨自然少不了。更何况,余懋学所陈五条之中,几乎每一条都是和他推行的政令,又或者在人事上的安排有关。这次都不用他再到万历皇帝面前陈情,同样被狠狠扫了一棒子的冯保就把朱翊钧当时气急败坏之下口授的圣谕润色了一番,直接批朱在朝会上宣示了出来。

    “朕以冲年嗣位,日夕兢兢,谨守祖宗成法,惟恐失坠。近年所行,不过申明旧章,修举废坏,未尝妄戮一人,过行一事。其于祖宗法度,十未行其一二,何得便谓之操切?余懋学职居言责,不思体朝廷励精图治之意,乃假借惇大之说邀买人心,阴坏朝政,此必得受赃官富豪贿赂,为之游说。似这等乱政憸人,本当依律论治,念系言官,姑从宽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汪孚林离京的这一日,并不止他这么一些人,游历了许久的程奎和吴应明吴中明也打算回乡看看,众人便相约同行,不料这也恰是余懋学革职出京的一日。和汪孚林这一行二十余人,两辆骡车,看上去一副兴高采烈归乡的气象不同,余懋学却是只带着一个老仆一个书童,竟再无一人相送。两边打照面的一刻,汪孚林正好打起骡车的窗帘,一眼便发现当初在文华殿上见过的这位侃侃而谈给事中瞧上去又憔悴又消瘦,但一双黑亮的眼眸却依旧一如当初。

    “没想到竟然这么巧,居然碰到回乡养病的汪公子。”余懋学大大方方打了个招呼,随即坦坦荡荡地说道,“之前众皆被贬我偷生,如今我终于一身轻松了。首辅大人要禁绝私人讲学,我就回乡之后当个私塾先生教授蒙童,想来也不负我寒窗苦读二十余载的积累!”

    这是个有坚持的人哪!

    汪孚林沉默片刻,随即拱了拱手道:“余先生保重,时候不早,在此别过,告辞!”

    虽说打心眼里佩服这种坚定有信仰的人士,但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便是往一个方向走,还是不要同行的好!更何况,张居正的擅权独断也许确实离谱,有些政令或许矫枉过正,但如今的天下不得不需要张居正这么一个狠手!(未完待续。)

第六三一章 衣锦还乡

    徽州府歙县松明山村,村口的那条丰乐河一如既往平缓流淌,灌溉着两岸众多良田。UU小说,www.uu234.com而因为松明山汪氏和对岸的西溪南吴氏又定下了一桩婚事,不日就要办婚礼,本就常常结亲的两家村子更笼罩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当中。只不过,日前京师送信回来,说是女方的哥哥,去岁刚刚在甲戌科殿试高中三甲传胪的汪孚林居然告假回乡养病,这就引来了不少人心中犯嘀咕,各种猜测更是很不少。

    但对于在家备嫁的汪二娘来说,听说哥哥能回来参加自己的婚礼,而且还居然把未婚夫的兄长一同带回来,她心中只有无尽的欢喜。嫁妆都是早就准备好的,而且哥哥手下最得力的掌柜叶青龙,亲自跑了一趟苏杭,所有绸缎料子都是江南最时兴的,而西溪南吴氏亦是豪富,光是聘礼最初就说是准备了六十四抬,这还是汪道蕴亲自过去西溪南村吴家,好说歹说不要太招摇,这才比照汪孚林当初的婚礼酌情减了。

    眼下,嫁衣和见面礼等等针线活都早已完备,心灵手巧的汪二娘还做了好几件小首饰预备送人,眼下闲着没事干的她便只有天天掰着手指头计算兄长的归程。毕竟,自从前年去南京赴秋闱,接着又去北京赶春闱,算算汪孚林已经整整两年多没回来了,这也是他这些年来离乡时间最长的一次。一想到当初那个木讷的书呆子哥哥在重伤之后渐渐反省改过,大放异彩,汪二娘忍不住就眯着眼睛笑了起来。

    就连西溪南吴家那些人提起哥哥,也一个个都赞不绝口。更何况,谁能想到金宝进京送消息之后,哥哥这个就要做官的人竟然会不管不顾赶了回来参加她的婚礼。宁可请病假!

    “二姐,二姐!”正坐在窗前满脑子胡思乱想的汪二娘抬头一看,却见是汪小妹一溜烟冲了进来,脸上红扑扑的满是欢欣。她心头一动,果不其然,汪小妹立刻叫道。“哥回来了,回来了!”

    这一刻,汪二娘再也顾不上什么矜持,提这裙子就一溜烟冲了进去。等到了二门口,她果然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就只见汪孚林好像又蹿高了不少,人更显得长身玉立,丰神俊朗,此刻见她就这么跑出来,他微微一笑径直走了上来。正当她不知道说什么是好时。却不想汪孚林突然出手,直接抱起她打了个圈,等放下时方才哈哈大笑道:“时间过得真快,咱们家最厉害的管家婆也要嫁人了!”

    “哥,你说谁呢!”汪二娘脸上一红,却没有埋怨汪孚林一回来就是这一套。等看到汪孚林依样画葫芦抱起汪小妹也打了个旋儿,她瞅了一眼显然是刚刚出来的父母,见汪道蕴满脸恼火。吴氏目瞪口呆,赶紧上前提醒道。“哥,爹娘都看着呢。”

    相比二老,汪孚林对两个妹妹更加亲近,因此逗过她们,又看到父母那微妙的表情,他方才有些尴尬地换上了一脸郑重之色。赶紧上前拜见。虽说汪道蕴有些恼火汪孚林这不理会男女大防和妹妹瞎闹,可终究自己家里出了个进士的骄傲盖过一切,有些欣慰地点了点头。而吴氏生了四个孩子,只有这唯一的儿子,自然而然就更加偏宠一些。只受了一拜就连忙拉了人起来左看右看。

    等看到小北和金宝也进了二门过来行礼,她赶紧上去一手拉起一个,又见叶小胖拉着秋枫过来,她只忙得几乎招呼不过来,立时叫了大家一块回后院堂屋去坐。这时候,汪孚林少不得就请一直守着松明山老宅的老仆汪七夫妇安置跟回来的其他人,自己最后一个进去。

    之前经过宣城的时候,汪孚林就和沈家叔侄暂时道别,却请了他们到时候来家里参加汪二娘的婚礼。而到了歙县,离乡太久的程奎三人也先各回各家去了,故而这会儿堂屋里并没有其他客人,全都是一家子人。久别重逢契阔了一番之后,汪孚林就问了汪二娘的婚期,得知是十月二十六,而眼下已经是十月十三了,距离正日子不到半个月,他不禁轻轻舒了一口气。

    “之前金宝到京师只说二娘订了亲,就要成婚了,正日子却还没定,幸好我运气好赶上了,否则二娘岂不要怪我这个哥哥一辈子?”汪孚林说着就笑道,“哥也没什么别的东西好送,之前去辽东,搜罗了很多好皮子,还有人参之类的药材,挑最好的给你陪送。”

    “只要你回来就行了,谁要你的东西。”虽说要出嫁了,但汪二娘脾气不改,依旧是直爽大于羞涩。

    然而,她喜滋滋的,汪道蕴就不一样了,虽说再次见到儿子确实很高兴,但他更担心的是儿子明明考中进士了,怎么又请了病假回乡,少不得立刻追问此事。对于这里头的弯弯绕绕,汪孚林知道一时半会说不清,更不打算在两个妹妹面前提了让她们担心,少不得避重就轻地说道:“爹,你担心我做事没分寸,总该信得过伯父吧?其实就是风声太紧,首辅大人要清洗掉一批不听话的,我先回来避避风头,等这一阵子过去就回京谋个官职,你就别担心了。”

    汪道蕴这个层次,一个县令就足够他嘀咕半天,更何况是当朝首辅?于是,他狐疑地扫了汪孚林一眼,便问起了小北。奈何小北素来是夫唱妇随的人,当然不会揭穿汪孚林这轻描淡写的解释,顺着他的话宽慰了二老好一通。至于知道汪小官人在京城中辉煌战绩的叶小胖和金宝秋枫,则是默契地附和他们的话,如此一来,就算汪道蕴再将信将疑,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姑且信了。

    然而,汪孚林对父母可以避重就轻,同样从京师归来的程奎和吴中明吴应明,当然就少不了对人津津乐道汪小官人在京师那番经历了。因此,当汪道蕴竟然从西溪南吴氏亲家那儿方才知道,儿子竟然上过文华殿,当着当今天子万历皇帝以及一大堆朝廷大佬的面和婺源余懋学唇枪舌剑激辩一番,还险些遭人污蔑背上恶名,他就只觉得小心肝都在发颤。

    若非女儿的未来大伯子吴应明非常肯定地说,余懋学刚刚被革职回到婺源,这和汪孚林告病回乡没半点关系,他怕是要揪着儿子好好质问一大通。

    可即便如此,汪小官人的名声在整个徽州府仍是上涨了好一截。毕竟,从前汪孚林在徽州府风光无限,那是因为背后有个力挺他的叶钧耀,又是汪道昆的侄儿,对外代表松明山汪氏,自身却不过是一介秀才。可现在秀才变成了进士,虽在三甲,却是三甲头名,见过当朝首辅张居正,兵部尚书谭纶亲自取了表字,文华殿上转了一圈,分量何止比从前更重一倍?哪怕是现在这告病回乡养病,有力辞天子点御史这一段佳话在前,谁都不敢小觑于他。

    而这一点,从徽州知府、徽宁道以及歙县令那三张问候的帖子就可以清楚明白地看出来。

    于是,虽说回乡名义上的原因是养病,实质上的原因是参加妹妹的婚礼外加避风头,但汪孚林还是不得不亲自走了一趟徽州这三大最重要的官衙,拜会了一下这三大主司——徽州知府还是姚辉祖,歙县令以及徽宁道他却一个都不认识,三人每一个都年纪比他大一倍,可从那客气到有些过头的语气之中,他还是品味到了几分深深的忌惮,只有姚辉祖客气之中还带着几分亲近,显然认为他和张居正关系非比寻常。

    反正他这次回乡是不打算惹事的,因此大多数时候也就一概打哈哈。让他非常感慨的是,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官换吏不换,这却是大多数时候的常态。比如歙县衙门那三班六房,清一色还是叶钧耀在任时的老人。当他拜会那位歙县令时,吏房张司吏,户房司吏刘会,刑房司吏萧枕月,壮班班头赵五爷,这四位当初跟他最紧的老相识全都亲自迎来送往,只态度相比当年又多了几分恭敬。

    若非紧靠着松明山汪氏,他们哪有这么稳当,连新县令都不敢拿他们如何?

    对于当初冲锋陷阵帮了自己不少忙的老班底,汪孚林自然也不会忘了,辞了歙县令出县衙时,见四人一路送了出来,他到门口就笑着掏出喜帖,邀了他们届时来参加汪二娘的婚礼。而四人接了喜帖后,无不是受宠若惊满口答应,直到把汪孚林送出大门,刘会方才满脸唏嘘地说道:“真没想到,汪小官人这么快就从秀才一路考到了进士,还在京师都打出了这么大的名声来,真是和做梦似的。”

    “人才嘛,到哪都是如此!”赵五爷嘿然一笑,突然想起了一件大事,左右看了一眼方才低声说道,“听说帅嘉谟去年就是汪公子派人护送回来的,这一年多他一直在府衙和南京都察院两头转,状子递上去一张张,据说还见过殷部堂,徽州府衙据说一直都在清查夏税丝绢旧档,你们说汪小官人这次回来,会不会过问这件事?要知道,咱们现在这位薛县尊对此可是热衷得很。”

    被赵五爷这么一说,张司吏和萧枕月这对昔日的上司下属也不由得对视了一眼。要说他们当初都是均平派的,所以才被叶大炮给笼络了过去,可后来发现这趟水越来越深,也就不敢随便插足了。可现在这位堂尊不比当年叶县尊,对此事热衷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名声和政绩!更何况,之前今年收的税催逼很紧,下头反弹非常大。他们身为吏员,平日该收的钱不会手软,可跟着这样一位急功近利却又颇为贪婪的县令,心里却是非常没底。

    而且叶青龙那件事,只怕汪孚林还不知道,等汪二娘婚事办好了,他们得找个机会去提一提!

    ps:继续求保底月票过大年……(未完待续。)

第六三二章 能者多劳!

    松明山汪氏嫁女,西溪南吴氏娶媳的这一天,整个徽州府有众多缙绅名流前来捧场,尤其是歙县那些名族大姓更是几乎无不派代表出席。因为办婚事的地方不在城里,而在距离府城和县城三十里外的西溪南村,又是黄昏才办事,故而城里那徽宁道、徽州知府、歙县令三大主司没有亲自过来捧场,却都遣了亲信代送贺礼。

    汪孚林作为女方兄长,自然是过河送亲的不二人选。所以,到女方家里来帮衬的程奎吴中明以及沈有容叔侄,也都跟着他一块送到了西溪南村。

    素来富庶的西溪南村从几日前开始就装饰一新,吴英明家中更是在村里连摆三日流水席,总共八十桌,家里则是同样搭起喜棚,摆了不下二十桌,又向相熟的人家借了好几个园子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歇宿。所以,当汪孚林这个大舅哥送了轿子从汪家过来,自然是被奉为上宾,坐了主桌首席。平常的时候,送亲的大舅哥坐首席也是规矩,更何况他这个大舅哥还是去年的进士,现场自然是恭维声不断,觥筹交错全都是来敬酒的。

    哪怕汪孚林早就备好了喝酒的作弊工具,到后来也不得不以不胜酒力为借口逃席暂避。眼看汪孚林以不熟悉路途为由,直接把弟弟吴应节给拎走了,吴应明这个新郎官的兄长不得不站出来帮忙抵挡那些套近乎的人,而想要看热闹的叶小胖不停地撺掇秋枫和自己一块去偷窥,却被秋枫一句话给说得蔫了。

    “你可别忘了之前你爹直接把戒尺送了老师,老师虽说未必拿那东西来罚你,可他那手段你应该见识过的。”

    于是,叶小胖想想汪孚林从前在徽州府就阴人于无形,而后更是日渐长进的手段。立刻老实了下来,暗想自己这个小舅子当初也是送嫁的,怎么就没汪孚林那么威武霸气,在家里就直接就把新郎官拎出去耳提面命呢?

    他想着想着,突然瞥见了和自己以及秋枫同坐一桌的大姐夫许榕,眼珠子一转便溜了过去。之前叶明月还有信送到京师。说是再过一阵子就会上京去和他们团聚的,结果这两人还没上京,他却跟着二姐二姐夫回来了,这才知道许榕和叶明月准备等到汪二娘出嫁之后再启程,却没想到正好撞上了回乡的他们。

    他从小北那听说,许榕也是个很爱护妹妹的人,这会儿凑上去之后便笑嘻嘻地问道:“大姐夫,你当初送嫁到程家的时候,对程大哥说的是什么?”

    许榕没想到小舅子竟然凑过来问这个。愣了一愣后方才若无其事地说:“妹夫为人老实,我当然没说他什么。”

    程乃轩之前因为误会,故意传出所谓好男风的传闻,以及一度要悔婚,后来和妹妹相看过之后,才在他面前吞吞吐吐坦诚是误会,可还是被他好好教训了一顿。就冲那小子的记性,他送嫁的时候也就用不着吩咐什么了。除非程乃轩不记打!别看他是读书人,可年少的时候因为身体孱弱。武艺没少练!

    不提叶小胖听到大姐夫这平淡的回答会如何失望,这会儿汪孚林提溜着满心忐忑的吴应节到了中庭空旷安静点儿的地方,这才直截了当地问道:“你之前见过我家小芸吗?”

    吴应节原本以为汪孚林要嘱咐他好好待妻子诸如此类的,没想到大舅哥竟然问这个,愣了一愣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见过,岳父大人说。如果留到成婚的时候才知道彼此长什么样,那时候万一两看相厌,岂不成了怨侣,所以就让我们俩在府城北隅的天宁万寿寺见了一面。”

    汪孚林一回来就又是拜会三大主司,又是别人来拜访自己。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和未来妹夫好好谈谈,再说吴应明又是从前对自己还算不错的歙县学宫前辈,婚事都已经是铁板钉钉了,他知道自己再干涉也是白搭。这次听到吴应节亲口承认至少两边都相看过,他才算是稍稍放心了点,至少老爹还没不靠谱到当初给他定亲时那样不管不顾的地步。

    因此,他定了定神后,就又开口说道:“小芸勤俭持家,直爽能干,但脾气有点大,这些我不管你从前知不知道,现在我都一五一十告诉你。你今后是我妹夫,你哥和我也是朋友,有什么事你们夫妻俩自己多商量着解决,别拿彼此当外人。我当年能够在进学之后回乡被劫时大难不死,多亏两个妹妹日以继夜地照料,才能有今天。所以,这个妹妹对我来说分量不同。她日后要乱耍脾气我不会帮着她,但你要对不起她,我就算在天南地北也不会袖手不管。”

    这话就说得很重了,吴应节却不愧被汪孚林的母亲吴氏私底下一口咬定脾气非常好,竟是连连点头道:“您放心,我一定都做到。”

    汪孚林想想吴应节之前迎亲和刚刚待客的表现,对这个妹夫差不多算是放心了,拍拍肩膀算是勉励,接下来就把这个新郎官放了回去。然而,他自己却实在不想回到首席去面对那些阿谀奉承的脸,干脆就站在这空旷的中庭看月亮。可他没站太久,就听到背后传来了一声轻轻的咳嗽。他扭头一看,却发现来的不是别人,却是从前见过几面的吴应明吴应节兄弟的父亲吴老太爷。

    “老太爷也有雅兴来赏月?”

    吴老太爷差点被汪孚林这悠然自得的语气给呛死。赏月,这天上挂着一弯残月,而且还有云遮挡而显得若隐若现,有什么好赏的?然而,尽管他家财万贯,在西溪南村也是说得上话的宿老之一,又是长辈,但在汪孚林面前却摆不出太大的架子。西溪南吴氏豪富更胜如今的松明山汪氏,但没办法,谁让西溪南吴氏尽出商人,在科举上却乏善可陈,如今最大的希望就是吴应明?更何况,他今天来找汪孚林。却不仅仅是冲着两家姻亲关系来的。

    所以,他打了个哈哈,笑着点点头道:“和贤侄一样,说是赏月,不如说是在里头呆得有些气闷,所以才逃席来吹吹风。”

    汪孚林知道吴老太爷这话说得不尽不实。可人家不想开门见山,在妹妹婚礼的这一天晚上,他也乐得轻松,当下也就不追问,微微颔首后就抱手看天,一副自得其乐的架势。这样的宁静保持了一段时间,他就听到身旁的吴老太爷苦笑道:“都说贤侄少年老成,多智近乎妖,是我不该卖关子。我想说的事情不是别的。正是贤侄从前让人送回来的那个帅嘉谟。姚府尊业已令人清查徽州府夏税丝绢旧档,应天宋巡抚也批复了重查此事,但如今却情势微妙。”

    一听到是当初坑得叶大炮和自己焦头烂额,让帅嘉谟几乎在京师重伤垂死的夏税丝绢那点事,汪孚林顿时心里咯噔一下。他很想说自己是回乡养病的,不想管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堂,可吴老太爷下一刻又丢出了一番让他不得不郑重考虑的话。

    “若是叶大人还在任上,哪怕不是县尊。而是徽宁道,歙县父老也就认了。毕竟,这些年汪小官人你损己肥人,咱们歙县的夏税虽说还是少不了那将近一万的丝绢,可其他地方还是有所削减,别人也就咬咬牙挺过去了。可如今歙县衙门里早已换了县尊,再加上首辅大人的考成法压在头顶。赋税收不齐,就算其他的政绩再好,也绝对在最下一等,所以此次县尊催逼很紧,差役下乡时。民间叫苦连天,而且还要带征从前那些年的欠赋!故而薛县尊如今对这均派夏税丝绢非常热衷,我们这些歙县缙绅实在是心中犯嘀咕,心里没底,如果贤侄能站出来振臂一呼,那就不同了。能者多劳,贤侄还请多多担待!”

    汪孚林才不相信这些富商豪绅真的会全心全意为了寻常百姓的利益着想,为了寻常百姓的税赋负担过重而站出来。他记得上一次就是被竦川汪氏和自家伯父的歙县乡宦话语权之争而坑了进去,这一次西溪南这位吴老太爷又图的是什么?

    见汪孚林在自己的义愤填膺面前,仍旧表现得沉着冷静,一点都不像儿子回来告诉自己辽东那些事时,活脱脱一个冲动热血少年形象,吴老太爷不由有些焦躁,暗想怪不得汪孚林跑到京师依旧能够惹来腥风血雨,却原来是这般难缠的人。正当他万分纠结,思量接下来该从何说起的时候,却只见那边厢有人过来,立刻闭嘴不言。等到几个人影渐渐近了,发现是县衙三班六房那几个头面人物,他一下子就猜出了他们的来意,索性悄然让出了地方。

    自己不行就换人上!

    汪孚林一见到刘会、张司吏、萧枕月、赵五爷这组合,就知道他们说的事情估计和吴老太爷的言下之意相关。果然,和他关系最密切的刘会一张口就直截了当地说道:“小官人,这种时候说正事有些煞风景,但再不说,我们下次未必找得到出城的机会。如今朝廷推行久任法,堂尊今年刚上任,得在任六年,每年夏税秋粮征收情况全都在考评之列,所以他到任之后就说过,催科是重中之重。偏偏帅嘉谟回来之后,曾经大张旗鼓拜见姚府尊陈情,不少歙县子民又因为他的伤情或敬佩或义愤,对我们这些人不作为便大为不满。而且,不知道叶掌柜对小官人说过没有,堂尊一次召了他去,后来好像闹翻了。”

    一听到这档子事,汪孚林顿时愣住了。别说之前那位新县令拜帖送来,他后来登门拜会的时候,人家也只字不提和叶青龙之间的这点纠纷,就是叶青龙,上门拜见他这旧主的时候,何尝提过还有这关节?都说破家县令,别看他如今还只不过是一个新进士,只要聪明的势豪之家,都不会太过往死里得罪一县之主,叶青龙这搞的什么鬼,难不成是小伙计做到大掌柜,得意忘形了?

    而在这时候,萧枕月则接着说道:“而且,之前因为帅嘉谟遍体鳞伤在歙民面前指天赌咒发誓,要把均平夏税丝绢之事执行到底,所以不少想要名声的富民,还有歙县百姓都捐了银子,从三五文到几两不等,凑了好几百两给他去南京当路费,如今据说他这就要从南京回来了,此事也能有个正式的结果,所以堂尊暗示出话来,有人准备彩旗和鼓乐迎接英雄。我们怕就怕帅嘉谟没那本事,到时候激起歙民失望;又或者是他真的成功,到时候其余五县舆论哗然,有人借机生事。要知道,之前一再算计过小官人的那个程文烈,在外避风头多年,也已经回到婺源了。”

    汪孚林登时恼火至极。什么能者多劳,真是有完没完了!他是回来“养病”的,不是回来收拾残局的!

    ps:上海小年好像是明天,因此明天开始休假单更四千字。一年到头只有过年休息,大家见谅,也提前祝大家欢欢喜喜过大年!-。-(未完待续。)

第六三三章 强龙vs地头蛇

    明明是汪二娘出嫁这大喜的日子,汪孚林却突然发现一桩难事又摆在面前,这纠结就别提了。∈♀UU小说,www.uu234.com因此,在吴老太爷以及这歙县衙门三班六房这四个头头脑脑先后来见过他游说此事之后,他好容易捱到席散,就立刻叫了叶青龙跟着自己过河回松明山老宅。

    这次他回乡“养病”,十几天之内却是压根就没消停过,要见的人数都数不清,因此叶青龙也就只是抽空见过一次,粗略问了一下义店以及整个米业行会的运行状况,没来得及问太多其他事情。

    时至今日,五年前程乃轩拿着一百两银子买断了叶青龙十年契约,其实已经有点像是笑话了。昔日的当铺小伙计如今成了徽州府首屈一指的有名大掌柜,每年到手的分红就足有千两。那个从前无赖的时候说跪就跪说哭就哭,当街就能上来抱大腿的叶小伙计,眼下虽说只二十出头,通身气派却已经如同世家子,举手投足之间自成气势,端的是一句俗话所说,居移气,养移体。

    可此时此刻,在徽州众多粮商面前说一不二的叶青龙站在汪孚林面前时,却觉得自己依旧是从前的小伙计,面前的依旧是那个深不可测的小官人。因为汪孚林久久都没开口说话,他只能硬着头皮问道:“小官人是有什么事要问?”

    “你是不是忘记了有什么事要禀告我?”

    听到汪孚林这么说,叶青龙登时意识到汪孚林确实是有什么事对自己不满意。他迅速回想了一下,可一时半会却没什么头绪。正当他打算试探一二的时候。脑际突然灵光一闪。由于他如今身份地位和从前不同。哪怕不能和那些缙绅富商相提并论,但也是徽州府一号人物,今天晚上在吴家席间的座次也很靠前,因而吴老太爷和张司吏等人的先后离席,就坐在旁边一桌的他都注意到了,结合汪孚林刚刚问的,这位恩主不满的缘由就很清楚了。

    可要说这事,他自认为绝对没有做错。不禁就有些委屈,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从前诉苦发牢骚的模式:“小官人要说的是之前薛县尊召见的事,小的确实不该瞒着小官人,可小的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是薛县尊实在是太贪!他以为他是什么人,从前叶县尊在的时候,挪出县衙日常使用的公费作为本钱,和义店一块低买高卖,再说咱们那时候本钱少,这笔钱派上了大用场。所以赚来的钱各自分成,叶县尊拿出来填补了一部分夏税丝绢的窟窿。一部分去建预备仓,歙县子民要负担的就少了。到了叶县尊后头那位,也是依样画葫芦如此办理。可薛县尊竟然一毛不拔,半点不想拿出公费冒险,却还想每年拿这么多,岂不是贪得无厌?”

    听到所谓闹翻竟是由此而来,汪孚林顿时眉头大皱。之前三大主司拜帖都送了来,他也没有借着装病拿大,一一都去拜会过,那时候这位歙县薛县尊倒是没有露出分毫端倪来,仿佛并没有因为叶青龙说的这件事而对自己有任何芥蒂,可这可能吗?若是真正大度的人,怎么会还对叶青龙提出这样的要求?

    “然后呢?你就这么大胆地和一县之主闹翻了?”

    叶青龙看到汪孚林显然脸色沉了下来,但那股怒火理应不是冲着自己来的,叶青龙赶紧解释道:“小的当然知道薛县尊是一县之主,哪敢真的这样拿大。因为他狮子大开口,小的自然摆事实讲道理,和他软磨硬泡,谁知道他就是拿着旧例不松口。小的想着小官人虽说乐善好施,甚至连之前那预备仓都是靠着叶大人和小官人一块建起来的,这位薛县尊继承了大好的底子却还要这样贪得无厌,实在不想便宜了他。更何况,他还希望咱们冲锋陷阵把均平夏税丝绢的事办成,他坐享其成得民心,所以自然而然就不欢而散了。于是今年夏税照十足十那样收的,如此一来,自然下头怨声载道。”

    虽说心里已经大体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但汪孚林并不打算偏听偏信,此刻便似笑非笑地问了一句:“以你叶大掌柜的精明,应该打听过薛县尊的背景吧?”

    叶青龙本能地觉着汪孚林语气虽说平和,但仿佛蕴藏着一丝不善,登时心里咯噔一下。这里是汪家老宅,上下人手不是汪孚林亲自挑的,就是他举荐的,他思忖横竖这书房里横竖没有外人,干脆就径直跪了下来。五年前他可以毫无顾忌当街抱大腿,五年后他虽说摇身一变成了大掌柜,但骨子里那无赖的本性却一点没变,这会儿他毫不犹豫一把抓住了汪孚林的衣裳下摆,立刻就掉眼泪了。

    “小官人,小的绝对没有挑唆小官人和薛县尊相争的意思,否则叫我天打雷劈!这位薛县尊是山西蒲州人,内阁三辅张阁老和刑部王尚书的同乡,如果他不是这等恃强威逼,小的也不希望小官人和他对上,所以打算息事宁人,可谁让他又要政绩又要钱,还不肯担责任,偏偏当了**还要立牌坊!这位县尊在姚府尊面前卑躬屈膝,俯首帖耳,可反过来却拼命催逼钱粮,小官人以为他干嘛不换张司吏他们,是催逼他们办事,让他们背黑锅!”

    “好了好了!”

    汪孚林见叶青龙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架势又来了,只觉得哭笑不得,用脚尖捅了捅他那膝盖:“要让你那些伙计看到你这架势,你以后还怎么管人?”

    “这不是见了小官人,小的就忘了那些吗?”叶青龙低声嘀咕了几句,见汪孚林示意自己起来,他就扶着膝盖站起身,随即小声说道,“如今府衙的姚府尊也好,县衙这位薛府尊也罢,看上去对徽州一府六县均平夏税丝绢。把这笔本就不该独派歙县的丝绢均派六县。都是很支持的。但其余五县却反弹很大。而帅嘉谟又是小官人派人送回来的,小的就怕到时候闹出点什么,小官人要顶缸。这个薛县尊他如果衔恨旧事,肯定做得出来!”

    他在京城可是阴了蒲州系的两位晋帮大佬张四维和王崇古一场,如果有机会,这位薛县尊当然做得出来!真是见鬼了,他是不是真的自带灾星属性,怎么走到哪有断不了的事?

    汪孚林心中腹诽。但却知道此事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也怪不得别人使坏。当下他嘱咐叶青龙回去之后约束所有伙计以及麾下粮商,他过一阵子就会搬去县城主持大局,总算是让这位大掌柜如释重负,破涕为笑。

    此次回来,他把京师那座刚刚整修不久的小宅子丢给了明老爹和明小二父子看着,把范斗派去了负责那家小书坊,有什么事向岳母苏夫人禀报,即便如此,身边的人手也还算不少。而且这些人都是在徽州府呆过一段时间的,人面地头都很熟。他就索性派出去,连带从汪道昆的松园那边借了点人,全部撒出去打探消息。但是,在着手收拾徽州这边局面之前,他却还抓紧时间走了一趟杭州。

    钟南风的事,他不得不当面对其那些打行的兄弟交待清楚。同时,张泰徵当初在杭州的那家镖局,总镖头可是他安插进去的人,他打算在这其中做点文章。另外,张居正整饬学政,禁天下私设书院讲学,他也得打听何心隐现在下落如何,还有奉何心隐之命游历天下的吕光午如何,全都是棘手的问题!

    汪孚林只带了没几个人,悄无声息地从渔梁镇码头经水路前往杭州,旋即只停留了一天。

    四年的时间足以让杭州物是人非,北新关外从打行林立到镖局林立,而昔日的杭州知府凃渊、浙江巡抚邬琏以及他见过的左右布政使和按察使都已经不在任了,而是换了新人,就连北新关的户部分司主事朱擢也已经离任,但让他有些意外惊喜的是,税关太监张宁竟然还在。

    尽管是太监阉人,当年旧情张宁却没忘,甚至对于差点没一刀宰了自己的钟南风死在辽东,这位还有些物是人非的唏嘘,汪孚林走的时候,他差点一定要派自己的官船去送,还是被汪孚林给死活拦了下来。

    而汪孚林此行还拜访了某位曾经害得他跳了西湖的陈老爷,去楼外楼吃了林老爹一顿饭,却没有惊动别的官面人物,只悄悄去自家镖局坐了坐,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了。至于他走了之后,镖局中专门为死难兄弟准备的那间屋子里又多了一块灵位,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而那座收容孤儿的善堂,他也是拨款立时筹办了起来,名曰南钟堂,钟南风昔日那些弟兄全都自告奋勇,轮流定期前去帮忙。

    当马不停蹄奔波了这一圈,办好了该办的事情后,从杭州返回,汪孚林再次搬入歙县城中县后街那座小宅子,已经是十一月月中的事情了。随着那座县衙换了一个又一个主人,当初县衙后门他可以当成自家后门随便串的那段日子已经再也不可能回来。他更清楚的是,按照撒出去的人打探到的消息,根据叶青龙的经历,如今这位一县之主显然只能算敌人。于是,他这个昔日歙县影子县尊往宅子中一坐镇,立时三刻就给前头那座衙门传递了莫大的压力。

    这其中,感觉最明显的,就是随着薛县尊到歙县上任的刘师爷。谁都知道,这年头府州县主司最重,至于那些佐贰官,除却府衙的推官主理刑名,如果一任之后能力非常出众,常常可能会调入京出任御史、给事中以及六部主事等等,其他的佐贰官不是清闲没事干的边缘人,就是终日奔忙却捞不着功劳的苦命人,歙县衙门的县丞、主簿和典史也同样如此。所以往日他虽说只是秀才,对县丞主簿和典史素来不大客气,但这几天喻县丞竟然敢和他硬顶!

    午堂过后,几个领了牌票却显然没办成事情的差役正在外头挨追比的限棍,但刘师爷远远看着,虽听到棍子落下去噼里啪啦声音不断,哎哟哎哟的惨叫声也仿佛挺吓人的,那挨棍子的光腚上看着血肉横飞,可他都是积年老师爷了,其中那弄虚作假的名堂怎么瞧不出来?可这分明是皂班的皂隶打快班的捕快,又不是一路人,怎么会如此放水?再结合这几天县丞主簿典史这些杂佐官截然不同的态度,他当机立断,立刻往见薛县尊去了。

    新任歙县令薛超并不是去年的进士,而是隆庆五年的三甲进士,只因为刚刚金榜题名就遭遇丁忧,故而选官就耽误了下来。然而虽说是新官,他的年纪却已经三十九岁了,因此相比那些二十多就中进士开始做官的年轻人,他的紧迫感非常强。此时此刻听到刘师爷一五一十说起了这些天县衙中的反常现象,他就冷笑一声道:“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因为歙县那个影子县尊回来了,某些人心思活络了吗?”

    听到薛超竟是直言不讳吐出了影子县尊四个字,刘师爷忍不住立刻往县后街的方向看了一眼,这才陪笑道:“县尊才是朝廷任命的一县之主,怎么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那叶钧耀如今还在本地名宦祠中,可他当年新上任的时候,人人都视之为草包菜鸟,他又没个师爷,怎么在歙县站稳脚跟的,还不是靠着他那个好女婿!可惜,我是没有女儿,也不屑让女儿去做这种事!”

    想当初叶家两个女儿出入县后街的汪家如入无人之境,天知道是不是那时候就勾搭成奸的!

    薛超越说越觉得气闷,更想到之前召见叶青龙的时候,那小子竟然违逆自己,他更是心口憋着一团火。

    他长长吐出一口气,仿佛没听到刘师爷东拉西扯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同时转移话题,一字一句地说道:“均平夏税丝绢的事,从叶钧耀就开始承诺,却一直都没办好,现如今要是在本县在任期间尘埃落定,我这桩功绩就坐实了,至于之前夏税全额征收,还有带征欠赋这种事,那是朝廷律例,怪不到我头上。你去竦川汪氏传话,他们当初在汪孚林手上吃了多大的亏,现在人家可是进士,他们要是再按兵不动,以后可就没机会了!若是这次的事情他们想让松明山汪氏再抢先,那就尽管当缩头乌龟!”

    ps:在这个上海的小年祝大家幸福安康!二月我要休整下,尤其是过年期间都只更一章了,请大家理解,谢谢(未完待续。)

第六三四章 合纵连横

    之所以舍弃松明山老宅,坐镇县后街,汪孚林一方面是为了给县衙中的各色人等释放一个信号,另一方面却是为了躲避家中二老的念叨。要说他成婚也已经快三年了,却没个一男半女,即便汪道蕴和吴氏对于这桩婚事那都是极其满意的,他这次回来了,他们总免不了要变着法子提醒抓紧,汪孚林甚至能够在每天吃饭的时候发现很多古古怪怪的菜色。即便还没发展到要他和小北补什么偏方的地步,但他还是决定先带着媳妇逃开再说。

    因此,距离松明山老宅足有三十里的县城就是很好的选择,独门独户,耳根子清净了许多,更可注意到县衙中的一举一动。而县衙中谁要到他这里来通风报信,也不过是顺路的事。于是,薛超命人去竦川汪氏送信,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

    “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这位薛县尊倒是想得挺美。”

    汪孚林摩挲着下巴,随即就决定不管竦川汪氏。毕竟他害得汪尚宁那个原本颇有潜质的侄孙汪幼旻完全废了,而汪尚宁眼看汪道昆起复之后就扶摇直上,心存嫉恨,至今都没和松明山汪氏修复关系,这次他嫁妹妹,竦川汪氏甚至没有派个代表送了一份虚应故事的贺礼,而是完全当成不知道,这就是最明显的信号。更何况,作为乡宦的汪尚宁要通过这次的事情重夺话语权,他再挡路,两家就真的要不死不休了。

    “来人。把金宝和秋枫叫来……嗯。如果叶明兆也在一起。让他一块来一趟。”

    正如汪孚林所料,这三个年纪相差不大的从小一块读书,拜的是一样的先生,自然是形影不离,片刻功夫就一块来了。见着他们,汪孚林笑着一点头,这才开口说道:“我是回乡养病的,之前刚回来时四处转了一圈。这一阵子就准备窝在家里好好休养,只等着回头去宣城参加士弘的婚礼。所以,有事晚辈服其劳,有些事情我就不得不吩咐你们去做。我这有几封信,你们替我送到许村东支和西支的族长那儿,岩镇方氏老族长那儿,还有就是柯家、鲍家、黄家、程家各支等等。还有,绩溪龙川村胡氏,你们也得去一趟。这是所有收信人的地址,你们自己去看看。”

    见汪孚林指着书桌上摞起老高的那一沓信。饶是叶小胖最喜欢凑热闹不过的人,也忍不住瞪大了眼睛。而金宝和秋枫想到的则是另外一个问题。这么多封信,就算每封百来个字,总共这么多信得花费多少工夫去斟酌字句和内容?等到那一张长长的收信人地址列表在手,三个人头碰头一看,更是登时倒吸一口凉气。这上头几乎是囊括了整个歙县的名门望族,方圆一圈跑下来,保守估计至少得七八天,运气不好十几天都可能!

    “姐夫……”

    “叫上你只是和你通个气,省得你回头抱怨金宝和秋枫撂下你。你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我可不逼小舅子。”汪孚林笑眯眯地说道,“不去就在家里好好读书,别忘了在京师时岳父和岳母可都托我好好照拂你。”

    什么照拂,分明是管教好不好!叶小胖暗自腹诽,可两害相权取其轻,他当然不乐意一个人闷在家里读书,立时改口说道:“我可是金宝和秋枫的长辈,光是他们两个去我怎么放心,当然一块去!不就是跑腿吗,我在行!”

    金宝和秋枫已经见惯了叶小胖炸毛之后三下五除二就被汪孚林捋顺毛的情景,此时见叶小胖立刻服软,他们半点不意外。只不过,当汪孚林嘱咐他们见人时多谦逊,少炫耀,别人若问起夏税丝绢之事时,则不妨推在竦川汪氏那位汪老太爷汪尚宁身上的时候,他们全都有些不大理解。尤其叶小胖想起当初老爹险些吃过的大亏,更是气急败坏地说道:“姐夫,那个肉夹馍……不对,帅嘉谟可是你救的,凭什么这次把功劳让给汪尚宁?”

    “功劳?如果是功劳你爹会在歙县令和徽宁道任上全都没解决这事?这不是功劳,是麻烦,你们都给我好好放在心里。”汪孚林并没有指望三个年岁还小的小家伙立时三刻理解这其中棘手的疑难,只耳提面命吩咐了一遍又一遍,这才让他们自己去制定送信的先后顺序和路线行程等等。

    而等到他们一走,汪孚林这才施施然离开正厅二楼的书房,下楼穿过小小的穿堂进了内院,他就听到正房里传来了小北和碧竹严妈妈说话的声音,却是在商讨过年的事。他当然能理解她们的高兴劲,毕竟,前两年过年是在京师和蓟镇,这次终于找借口回乡,自是和在外完全不同的氛围。于是,他在门口听了好一会儿,见她们从年货讨论到置办新装再到各种年礼应酬,他不得不使劲咳嗽了两声,随即就进了屋子。

    “怎么,你那边的事情吩咐完了?”小北笑吟吟地站起身来,冲着严妈妈和碧竹使了个眼色,见她们非常默契地退了下去,她这才问道,“是不是接下来就轮到我了?”

    “照他们的行程,许村应该会放在后头。你先去一趟许村见一见你姐姐,对她说这次均平夏税丝绢之事,如果拖到朝廷正式下达政令,只怕要激起大变,因为我让人打听下来,婺源等五县的风声很不对头,尤其是以婺源休宁两县的鼓噪最厉害。所以,恐怕要劳烦她出面,加上你一起,你们这些当年是闺秀,如今都已经嫁了人的昔日密友多聚几次,把有些风声传出去。就说是我说的,此事宜缓不宜急,要慢慢来。”

    小北听到最后,却忍不住轻哼道:“都已经是一家人了,什么你姐姐,要说咱们姐姐!”见汪孚林一脸呆滞。随即无可奈何地拍了拍脑袋。她便二话不说地答应道:“好。我知道了,我去准备准备,明日就动身。话说我不在,你可别玩什么幺蛾子,又遇到什么危险的时候,没人帮你暗中丢飞刀!”

    “这是县城,不是辽东也不是蓟镇,只要没了从前那些流窜的太湖巨盗。就成不了龙潭虎穴,你就放放心心地走!”

    见汪孚林说得异常爽快,小北忍不住嘿然一笑:“就算没别的危险,万一爹娘从松明山杀过来,看见我不在,那时候你就得一个人扛了,你放心,我会在姐姐那多住几天,好好会一会当年那些衣香社的旧友。”

    眼见得小丫头说完这话就溜到西次间里头,显然是去收拾行李了。汪孚林顿时气乐了。什么衣香社,不就是八卦闺秀团吗?要不是想着这帮昔日小丫头为人母之后也应该是喜欢八卦各种消息的人。他干嘛让小北去联络叶明月?说起来,他上次去斗山街许家的时候,没有见到许薇,想来那个曾经天真烂漫爱笑的小丫头,也应该已经为人妇,甚至可能为人母了……

    汪孚林突然从京师回来号称请假养病,对于徽州府那些和他有仇的人来说,自然恨不得他就此仕途破灭,然而,等到程奎等人四处宣扬他在京城的辉煌战绩,再加上文华殿激辩的当事者之一余懋学革职为民回到婺源,某些论调自然而然就不攻自破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只幸灾乐祸了一阵子,就再次陷入了大失所望的情绪之中。这其中,尤以竦川汪氏的汪尚宁为最。

    要知道,汪道昆起复,历经郧阳巡抚和湖广巡抚,如今已经是兵部侍郎,而汪孚林也已经考中了进士,而竦川汪氏却仿佛是陷入了衰退期一般,这两年根本连个秀才都没再出过,而今年张居正整饬学政的大棒子又打了下来,考秀才就更难了!偏偏汪孚林的养子汪金宝竟然还在去年徽宁道的道试中拿下案首,竦川汪氏那些曾经嘲笑他上一次道试落第的人自是无地自容!

    仕途上既然拼不过,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趁着汪道昆家三兄弟都不在,而三兄弟的父亲汪良彬已老迈,趁着汪孚林把帅嘉谟送回来,于是将均平夏税丝绢这一件有利于歙县百姓的事情给推动成功,如此把竦川汪氏的名声重新树立起来,也能算是小小的成功。可是,汪孚林不按常理出牌,突然告病回乡休养,却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眼下这会儿,竦川汪氏老宅中迎来了一位意料之外的客人,新任歙县令薛县尊身边的刘师爷。面对汪尚宁三兄弟,刘师爷非常直截了当地道出了来意,也就是代表薛县尊抛出橄榄枝,邀请竦川汪氏一同,将原本独派歙县的夏税丝绢改成均平分派六县。对于这样从天而降的好事情,三老太爷汪尚宣自然喜不自胜,汪尚宁却依旧保持了几分谨慎。

    “薛县尊真的打算促成此事?”

    “自然是真的,薛县尊说,他可不像之前某位进了名宦祠就洋洋得意的县尊,只知道捞名声,给予乡民一些小恩小惠就算了,他是真的准备切切实实推进此事。汪老太爷想当初乃是所有歙县乡贤当中最德高望重的,却被松明山汪氏恃强凌弱,甚至损失了一个读书种子,难道就不想奋起反超吗?至少此事若成,竦川汪氏在歙县乡民心目中便是功德无量,远比那些只会施小恩小惠的强!”

    汪尚宣只觉得这话非常入耳,可汪尚宁听到恃强凌弱四个字,嘴角却忍不住踌躇了一下,心里更是极其不舒服。什么时候竦川汪氏竟然要被人当成是弱者了?然而,汪孚林当初便是靠着时任歙县令的叶钧耀,一步一步奠定了在歙县一手遮天的根基,如今薛超这个新任歙县令既然是找到了竦川汪氏谋求联手,他怎么都不可能把人往外推。在反反复复权衡之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吧,你回复薛县尊,若是他真的愿意促成均平夏税丝绢之事,竦川汪氏责无旁贷。”

    汪尚宣顿时满脸喜色,立刻附和道:“整个歙县之中,赞成此事的有识之士不知凡几,还请县尊放心,有竦川汪氏出马,很快就能有相应声势。”

    见此行卓有成效,刘师爷自然笑得眯缝起了眼睛,又坐了一坐敲定两边合作的种种细节,他方才告辞,紧赶慢赶回县城。然而,他步履匆匆进了县衙后头官廨,满心欣喜地来到薛超的书房报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谁知道等待他的竟然是当头一棒。

    “汪孚林竟然联同了歙县绝大多数名门望族,一致表示均平夏税丝绢之事要切实推行,但宜缓不宜急,应当先把府衙县衙之中的陈年旧档查清楚,证据充分确凿之后再向上陈情。他还让那个义店放出风声去,每年夏税秋粮征收之前一个月放出一个基准价,如果当时粮价高于基准价,就按照当时粮价收,如果低于基准价,就按照基准价收。”

    对于这种新鲜的名词,薛超简直觉得荒谬,到最后忍不住重重一捶扶手,怒气冲冲地说,“他还让人四处去告诉人怎么算账,说是夏税丝绢均摊到每户每个人丁头上是多少钱,而粮价的提高,则每户实际可以多得多少银子来交赋税,算下来这反而多得,所以让乡民先不要急,十年之内总能有个结果。”

    就算现在朝廷推行久任制度,一任县令就要当六年,可叶钧耀的例子在前,他怎不想也同样连升三级?十年,十年之后他难不成还窝在小小歙县?

    这下子,刘师爷也觉得仿佛一桶凉水当头泼下,使劲吞了一口唾沫之后,他便低声说道:“东翁,难不成要去告诉竦川汪氏,先放放?”

    “放什么放?箭在弦上,不能不发,就算他是地头蛇,本县却是朝廷任命的一县之主,无需看他的脸色!那些豪族和乡民现在狐疑观望,但只要此事一成,他们感恩戴德的就是力排众议的本县!”

    薛超咬牙切齿地迸出这么两句话,见刘师爷如释重负连声赞叹,他就低声嘱咐道,“你这几天不用管县衙里头的事,立刻再去一趟竦川,务必让他们知道这个消息,同时拿出十分劲头来,至少也得拉拢几家人,不能一点声势都没有。等竦川汪氏串联起人之后,你去宣城等着,帅嘉谟应该回来了。幸好本县早有准备,在他身边准备了暗线,帅嘉谟身边没有汪孚林的人,却是正好!”

    歙县这边风起云涌,合纵连横的时候,婺源县学宫之中,几个生员从里头出来,也聚到了一处兼做掮客牙行生意的歇家,同时来到这里的,还有十几个打扮各不相同的汉子,有的是市井中横极一时的地痞,有的是靠拳头吃饭的乡间恶霸……而其中一个身穿儒衫的,正是当年主导了不少事情,事败之后逃之夭夭的程文烈。此时此刻,他刚得到汪孚林在歙县联合了不少人,竟是和如今的歙县令对着干的消息,心里只觉得荒谬至极。

    当初汪孚林可是靠着均平夏税丝绢的旗号拉拢了不少人,现如今竟然又以缓行为由拉拢了一大帮人,还说他是两面派,他看汪孚林才是最大的两面派!

    但正因为如此,他反而觉得心头放下了一块大石头。因为连番受挫,他早就得恐汪症了,这次能不对上汪孚林恰是正好。因此,他不轻不重在桌子上一拍,等别人目光全都聚集到自己身上时,这才目光闪烁地说:“歙县那边既然有行动了,我们婺源却也不能输给他们。只不过,他们分则力弱,我们合则力强。我提议,只要等府衙那边舆论不利于我们五县,我们就立时发动起来!只要联合休宁、祁门、绩溪、黟县,不愁没有声势!”

    ps:祝大家除夕快乐^_^(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93/ 第一时间欣赏明朝谋生手册最新章节! 作者:府天所写的《明朝谋生手册》为转载作品,明朝谋生手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朝谋生手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朝谋生手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朝谋生手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朝谋生手册介绍:
家有良田百来亩,也算殷实小地主。 奈何年方十四却突然被人叫爹,刚得手的功名眼看又要飞了,小秀才汪孚林表示压力山大。 汪氏家训第一条: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隆万之交,世风奢靡,风月浮华,谋生却大不易,汪小官人不走寻常路的征途,就此开始。明朝谋生手册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朝谋生手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朝谋生手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