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TXT下载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全文阅读

作者:社会和谐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txt下载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两百零九章 学术

    孙权这连遭打击有些灰心,周瑜虽然大胜归来,但是还在巡查吴郡,每天早出晚归还没有定下来。

    每天和张昭在一起的孙权,固然学问权谋手段蹭蹭上涨,但是跟着这自保成分太重的谋士,实在有些让人的心变得保守,

    底线变的灵活。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是周瑜时常陪在孙权身边,也许他的性格会更加自信放一些也说不定呢?

    不过终究是风雨飘摇,周瑜这样的人是没有机会再享受年少时的悠闲时光了。

    周郎顾的周郎,必然是要给大都督的周郎让路的。

    这边暂时是放下了仇恨和动兵的想法。

    但日后如何,谁又能知道呢?

    ……

    南昌县中正在如火如荼的准备着开春后的春耕工作。

    诸葛亮忙着趁雨水不多开挖水利,

    董良则准备农具与技术传播。

    在南昌城东一块大空地上,

    一个大空地围出来一个院子。

    院子里停着几头犀牛和大象。

    每一头巨兽旁边要四五个蛮子看管着,安慰着。

    并且把场地分成三分,各自用鹿角隔开。

    离得远远的。

    怕这大象和犀牛打架。

    三块地方分别是犀牛一块,大象一块,耕牛一块。

    只因为诸葛亮随手就将合适的曲辕犁比例绘制出来。

    董良命令木匠造犁身,铁匠打犁头。

    组合了一起,让农户在地头一试,确实是好用,又省力,耕地耕的也更深。

    一头牛就能操作。

    在江南这样的丘陵地形,实在不适合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

    不过曲辕犁虽然可以投入使用,但是耕牛不够多,难以大规模的开垦土地。

    于是乎董良就看上了这蛮族百姓的驯兽能力,还有他们的犀牛和大象。

    董良知道大象是可以当劳动力来驱使的。

    而且现在比较原始的环境下大象实在是泛滥。

    和董良的时代不一样,不是只有动物园和最西南才有大象的存在。

    大象在人类实力还不够大的时候是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最起码中原是有很多的。

    如今的中原的代表“豫”字,就有专家从象形文字的角度分析说是人在牵着大象。

    那么人牵着大象是不是说明,人是可以驱使大象的呢?

    董良对于相关知识一知半解,并不知道古中原人到底有没有驱使过大象劳作。

    但是他知道在神州以南的半岛上,以及在喜马拉雅山脉南边也有一个神奇的国度。

    即便是进入了科技时代,

    这些国家仍然是有在驱使大象的。

    有的伐木工还驱使大象拖木材。

    那么大象能拖木材,就能拖犁,所以董良就打起来大象的主意。

    不过董良并不知道犀牛可不可以。

    虽然犀牛也是牛,但是没听说过犀牛被驱使劳作。

    不过毕竟犀牛也是牛,试一试也不吃亏。

    但是犀牛和大象毕竟和牛的体型相差比较大。

    所以要根据犀牛和大象的体现对曲辕犁的尺寸进行修改。

    董良知道这些劳动人民是不缺乏创造了和动手能力的。

    但是总结提炼的能力不足。

    以致于我们漫长的封建时期,高度发达,总是有领先世界的发明,但是总是没有完整的自然科学体系。

    中国也有先秦的学着就开始了对地理环境的记述描写,各种地方志,写景散文。

    但是不比希腊晚的地理记述,而真正的地理学形成体系,却是在西方的李特尔和洪堡。

    因此董良开始注重对日常生活中工匠的创造进行记述和解析。

    并且寻找共同点。

    就比如这次给犀牛和大象做犁。当然可以通过工匠的摸索很快的制作出合适的犁。

    但是没有完整的科学理论。

    无法进行逻辑的推导。于是董良缠住诸葛亮,让他计算出了,畜牲身高会对犁提出那些要求,怎么做可以合理。

    身长又会对犁子的发力造成哪些影响等等。

    各部分构造的作用总结好,根据动物的大小就可以因地制宜的调整犁子的角度和大小长短,各部分零件的变化。

    当然这样的事情也和当初董良指导厨师做菜一样。

    他只开个头,指出一条方向,

    让专业的人去作。

    董良的优势从来不是实操,

    而是知道前进的方向。

    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比董良强的人不要太多。

    古代人只是社会环境古老,并不是比现代人一定智商低。

    所以董良就将这个思路告诉了曲万田的徒弟里几个优秀的。

    曲万田就是董良在荆州制雕版的木匠,木雕搞的好,能给达官显贵做家具,自然也会木匠活。

    他手下的徒弟因为受到了董良和刘备的照顾,如今生活比较舒服,有能力也有经验,有时间去做木制工具的科学探讨。

    而董良的学校里也有专门对进行理论研究感兴趣的学生。

    董良当然支持他们走科学的道路。

    即便是一开始创造不了什么收益,但就像官府里养的一些清贵的读书人一样,反正不差这两口饭,给他们一个研究的环境。

    而董良现在是刘备阵营的核心成员,诸葛亮庞统的到来都有董良举荐的功劳。

    而董良又多次立了大功,刘备今天的四个郡的阵容都是在董良的方向指引下做到的。

    虽然董良不追求什么官位和权利。但是他的地位很特殊。

    所以基本上没有人会不给他面子,他要做什么事的自由度比较高。

    做什么创造性的,超出常理不常见的操作,寻常也没有人会去阻止他,也往往都会给予方便。

    所以这几个搞科学的孩子们,也能像在官衙里工作的孩子一样可以领一份工资。

    现在就跟着董良,先记述基本数据,再回去演算分析提炼。

    他们和曲万田的徒弟相比,就好像一个是纯学术研究,一个是交叉下级应用学科。

    而且不光是木匠,等从交州运来的炼丹师到了,董良还要让他们和铁匠一起搞起来冶炼方面的学科体系。

    董良不知道自己这样做能不能取得效果,这样的做法也是他的眼光能提出来了。

    只能说尽力而为,无愧于心,尽人事,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和实干家,聪明人。

第两百一十章 象犁成功

    就在这些文人写写画画的时间。

    工匠们已经将犁的各部分打好了。

    又放在一起敲敲打打,发出邦邦的声音,一会儿就把犁的木架安装完毕。

    又开始安装犁铧。

    铁犁铧并没有放大。

    因为刚开始实验,大象的使用方法也在摸索,犁铧还是先用小的好操作。

    只是因为大象太大,才不得已将犁的木架放大一些。

    “先生,安装好了。”

    木匠老王闪开身子,将安装好的大犁完完全全的暴露在董良眼前。

    董良看着立在土地的的犁,伸出手来,晃一晃,用脚轻轻踹了两下,确实已经安装结实了。

    董良拍拍手,放松的让开位置。

    “来,把犁往外面抬一抬,让大象试试。”

    木匠老王亲自带着人动手,这特制的曲辕犁木头多,犁铧只是一点点铁,不过因为是配大象做的,要大很多。

    要两个人抬才行。

    王木匠让旁边的工匠搭把手,一起将犁抬出了作坊,说是作坊,其实不过是半个竹棚,半开放式的。

    整个大作坊不如说是个大院子。

    木栅栏围起来的大片空地,中间的竹棚作坊其实不多。

    毕竟要留下足够的实验空间。

    两个精瘦的矮个子小伙子近前,拉着大象。

    这两个小伙子就是南蛮百姓。

    传统上认为山林中的,野外的民族比中原人壮应该是刻板印象。

    固然吃不饱的中原汉人是面黄肌瘦。但是总算还是有个稳定的饭吃,还有个着落。

    但是山林中这些蛮族百姓,是实实在在的靠运气吃饭的。

    虽然山林中物产丰富,但人一多起来,采集食物就不够用了。

    如果靠采集就能满足人类生存需要,那么就不会有农业的诞生,生产力的发展了。

    所以他们是往往饥一顿饱一顿,甚至不如普通百姓有着落。

    吃不饱当然长不高,长不壮。

    打猎当然也不是好打的,野兽也是要人命的。

    他们的工具又很粗糙,很多还在用骨头做的箭。

    而拥有现代设备的高手,在山林中,还称作荒野求生呢,何况是这些人呢。

    山林中的生活真的没有普通人想象的美好。

    并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不农耕的民族因为可以打猎吃肉长的更壮。

    事实上,他们吃的更差,住的更差,生活环境更差,生病更多。

    也并不是他们每天山林中生存锻炼的比较多。

    古代人与现代人不同,无论是山林里的蛮族,还是平原上的农户,都是需要大量体力劳动的。

    不能说谁比谁更锻炼的多。

    只不过山林中环境更恶劣,生活更艰难,而地形更崎岖。

    所以生存下来的人显得更矫健更精壮。

    像董良面前的这些小伙子就是一样。

    这些小伙子个头都不高,也不健壮,精瘦,虽然是冬天穿的多看不见肋骨是否分明,但是从整体的骨架上看着就不大,也不挂肉。

    就是脚步比较灵活。

    这控制大象的工作其实不用这么多人,但是因为董良他们很少和这么大的猛兽接触,为了稳妥起见,就多安排了几个和大象接触比较多的蛮族百姓。

    两个小伙子一左一右,控制着大象往前走。大象也不反抗,晃荡这长鼻子和蒲扇似的大耳朵,听从指挥的迈步。

    离竹棚远了一些,走到角落的空地。

    王木匠指挥着两个小伙子给大象套上犁。

    他们目前还不敢在大象身上动手动脚,而这些蛮族百姓又不会使用这么好的农具。所以两方合作,王木匠指挥,他们动手。

    他们很轻松的将套子给大象套上,然后准备就绪,等待董良发号施令。

    董良看看,“套结实了吗?”

    王木匠道:“没问题了。”

    “那开始吧。”

    王木匠指挥着一个蛮族小伙子,让他在前面牵着大象,听他的号令,他来指挥步速。

    又有一个木匠主动上前,将犁放正,扶住犁子。

    董良一颔首,王木匠手一挥,就开始耕地实验。

    这大象在小伙子的牵引下,慢慢的迈开似柱子般的大腿。

    后面的犁一受力,犁铧就往土里顺畅的滑了进去。

    大象缓缓的走。

    后面的犁子在大地上翻起土浪,泥土似神仙分浪一般,翻涌而出。

    似乎毫不费力,大象还是要比牛健壮。

    于是这不过五十步的实验,很快就走到了头,红红的土壤被深深的翻了出来。

    可是在调头的时候遇到了问题让董良不太满意。

    这给大象做的犁是特殊的放大版。

    所以一个人抬不动。

    调头的时候就要两个人一起动手。

    这有点像二牛抬杠耕作方式的缺点。调头不便,更耗费人力。

    正想着,王木匠已经控制着大象走了一个来回。

    不用董良招呼,围观的工匠们都好奇的凑上去。

    几个老工匠还把手插到土里,用手扒土。他们虽然是工匠,但是自家也是种地的,对这些东西还是很了解的。

    董良也得听听他们的意见。

    仔细的评头论足一番,都赞不绝口。

    “先生,这犁好,牲口也好啊!这曲辕犁耕地耕的深,土也翻的轻松。牲口比牛力气大,耕地耕的也快啊!”

    董良听了,问道:“比牛好用吗?”

    “比牛好用!”

    得到了肯定答复。董良放心了。

    虽然调头笨重一些,但是总体上比牛耕地耕的快,那也可以抵消一些浪费的时间。

    至于那麻烦的调头问题也不是问题了。

    反正董良打算把蛮族百姓与汉家百姓混搭。

    先进行帮扶政策。

    让蛮族百姓控制牲口,汉家百姓指导他们种田。

    先合作一年,正好面对一块土地也不缺少人力了。

    回头分好了土地,两家合种。

    打了粮食汉家的得六成,有了好处不怕他们不愿意带学徒。

    蛮族百姓留四成,虽然少点,但少的不多,而且他们自己本身没有技术,拿一成粮换技术并不难以承受。

    董良看这边没有问题,就吩咐道:“既然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就开始大量制作吧。顺便也可以再实验实验大犁铧的犁。”

    随即董良让随从分发了奖金,控制牲畜的小伙子也有,在一片欢喜中离开了作坊。

    ------题外话------

    我只知道大象可以用来搬运圆木的,不知道能不能耕地啊!这要是不能就当开挂吧,别深究,别深究。

    另外好久没求票票了,今天天气不错,不如求个票票,嘿嘿

第两百一十一章 柳暗花明

    董良离开了大象这边的作坊,转道到犀牛这里来看一看。

    还没近前就看着一群人乱哄哄的闹成一团。

    骂骂咧咧的不知道在干什么。

    只听见什么“可恶!”“畜牲!”的骂声一片。

    还有什么“**”之类的话,乡下人又是古代乡下人,大字不识一个,你不可能指望他们骂的多好听。

    董良本以为是犀牛伤了人,毕竟相比之下,犀牛给人的感觉是比大象危险的。

    可看那一群人混成一团也不慌乱只是在生气,

    应该不是有人受伤,也不是犀牛发狂的原因。

    “怎么回事?”

    董良皱着眉头还是有些担心的高声问道。

    一边问一边走过去。

    众人听见董良的声音。

    虽然都是比董良年纪大的,还是老老实实的让开位置露出了被围在中间的大犀牛。

    董良还没靠近,一股刺鼻的味道就铺面而来,不仅让董良立刻捂住鼻子。

    “哇!什么味道啊?”

    董良瓮声瓮气的问道。

    “你们的工头呢?”

    面前几个人面漏尴尬,横移脚步,像推拉门一样,

    闪开位置,

    露出来两个人。

    是这里管事的,这一队农具制造组的工头。

    董良看着他们浑身脏兮兮的,身上穿的新衣服也搞得都是一坨坨的什么东西。再配上这个味道,让人情不自禁的想到粪便。。

    “这是怎么回事啊!不会掉粪坑里了吧?”

    “这……”

    两个人十分的尴尬,吞吞吐吐。

    这时候旁边的人解围,解释道:“适才给犀牛带上了犁,死活不肯走,正催促的时候被这犀牛粪弄了一身。”

    “正是,正是……”

    两个人也附和道。

    虽然不是完全这样简单,但也差不多。

    那两人又道:“这可恶的恶牛,是属驴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实在是不堪大用啊,先生。”

    几个人七嘴八舌又起了话头说了一通,董良才听明白了。

    这群人按照尺寸做好了犁,给犀牛套上,就想让他耕田试试。

    结果这犀牛虽然没有暴躁的发怒,

    但是也是完全不配合。

    他们也着急啊!这董良提前给了保证,干活干的好,干的快又质量高的有奖金。

    这犀牛不动不要紧,可它不配合就没有钱拿。

    十几个人等着呐!

    但是这犀牛这样的庞大,又丑陋,面相凶恶,角也坚硬。

    大家再不满意也不敢动手,万一激怒了这巨兽,谁也顶不住啊!

    所以只能围着骂它。

    而两个衣服漂亮一些的工头,承载着众人对赏钱的期望,也无可奈何的在骂犀牛的路上冲在了前列。

    但是也畜牲哪里能明白这些人的意思啊,实在是对牛弹琴。

    两个人急了,就靠近了去推这犀牛的屁股,结果被这犀牛的炮弹打了一身。

    哎呀妈呀……

    这下可难受了啊!

    这俩人一开始知道今天有机会领赏钱,董良还会来视察,特意换了好衣服,结果这一下可糟糕了。

    急的直跳脚,放过这犀牛实在是不甘心,可是真想教训一下这畜牲,又没办法,

    不敢动手,只能继续骂,宣泄一下。

    心疼又难受啊!

    董良听了这么多,也感觉哭笑不得。

    这俩人实在是倒霉。

    董良笑道:“莫要围着骂了,快回去换洗一下吧。虽然实验没有成功,赏钱没有了,但是工钱还是有的,我看看你们干的怎么样,干的认真一样是有钱拿的。”

    “你们两个的衣服,也算是因功受损,回头照价赔偿你们,不耽误领工钱。”

    董良话一出口,自然是一阵千恩万谢。

    有钱拿就好。

    这两个被犀牛粪便粘了一身的,也高高兴兴的去换洗了。

    回头多了一身新衣服的钱,而脏衣服只是脏了,洗洗还是一件好衣服,平白得了好处,当然让人开心。

    这俩人走了味道却没有散,毕竟他们身上的也不是全部。

    董良刚想看看他们犁子,分开人群一看,根本看不下去。

    这一群人看着那犁也是一脸不自然。

    这犀牛自从甩了两个工头一身之后,好像打开了开关,不停的往外噗噗喷个不停。

    稀稀拉拉的落了两条后退,尾巴上粘的也是。

    地上这里一片排泄物,那里一片排泄物。

    而在犀牛屁股后面的曲辕犁更是不用说。

    光滑干净的木头上,几乎被犀牛粪便涂满了,好似刷了一层涂料。

    实在是让人恶心,根本看不下去。

    董良还想看看这几个木匠做的犁子怎么样,认不认真,结果这样一看也检查不下去了。

    “这犀牛怎么这么多粪便啊?不会是得了病的吧?”

    董良有些怀疑这犀牛不舒服,是不是因为身体不好才不配合这耕地实验啊?

    旁边的几个黑瘦纹身的小伙子道:“不是这样的,这犀牛本来就吃的多拉的多。他们还常常把粪便来画圈呢!能堆好几步宽。”

    这真是人董良大吃一惊,这犀牛这样能拉吗?画圈就是在用粪便画地盘吧!

    几米宽的粪便带,这么多粪便。

    董良正感叹这犀牛真是铁废物,又不能劳作,还到处乱拉屎,弄的脏兮兮臭烘烘的。

    就要扫兴的离开,要发展农业,还得继续搞一些其他的技术,不能停步啊!

    正感叹着,虽然犀牛不能成功,但是大象能成功也是很不错了。

    突然脑中灵光一闪!

    呀!这犀牛粪不就是天然的农家肥吗!

    董良想起来了其实汉朝人农家肥用的很娴熟的。

    区田法中记载就是一个种植的苗坑,就是一勺粪。

    只不过这南边还很少得到应用。

    种田的最先进技术还没有普及到这里。

    董良立刻兴奋起来了,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犀牛没有用,但是犀牛粪可是大大的有用。

    董良本来为了减少疫病,打算开展建设厕所。

    同时也可以用来沤肥。

    但是这犀牛粪可真是一笔不小的资源。

    野外犀牛可不少,也不用人养,天天早上让农户闲着没事去拾粪就是了。

    董良回忆起来二十一世纪初,老家的老头老太太还经常带着藤筐在村子里拾粪呢!

    (思考了一下,兄弟们说得对,大象劳作是有可能的,但是这犀牛还是危险。结果一查,一头白犀牛一年能排30吨粪便,乖乖,发财了!

    虽然不知道犀牛粪能不能用来施肥。但瑙鲁都能靠鸟粪发财,董良靠牛粪种田也可以尝试。)

第两百一十二章 一万年太久

    董良解决了这里的事,沿着河道慢慢往回走。

    万事开头难。

    中原大地上几千年没有把大象什么的驯养出来耕地,也许并不全是气候变化的原因。

    对于小农经济来说,养大象并不如养牛好用。

    但是董良现在为什么执着于驯养大象耕地的考虑呢?

    就是因为万事开头难啊!

    天下似乎千百年难改山川之旧貌,但又似乎瞬息间人世轮回变化不止。

    时间不等人啊!

    天下豪杰并起,似马超,似孙权,似曹操哪一个是好相与的呢?

    如果不趁现在,趁着曹操大势未成,孙权等尚未成长,赶快把刘备的地盘发育起来,到时候天下又是处处强敌。

    到底要打多少年才能赢呢?

    董良是不折不扣的刘备,关羽,诸葛亮粉。

    但是他却并不像诸葛亮他们这样乐观。

    董良看着流淌的河水,思绪纷飞。

    他其实是害怕和不自信的。他不知道自己的到来到底能有多大作用,他不知道一直是普通人的自己如今突然掺合进了天下最顶尖一撮人的比拼到底后果如何。

    他的不自信,因为他见到了三分天下的艰难,见到了因为意外的背叛,荆州丢失,见到了夷陵的大火。

    还见到了殚精竭虑,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才华盖世的姜伯约,他们通通都失败了。

    难道再加上董良就能成功吗?

    所以表面上董良很乐观自信,对刘关张,赵云,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的才华充满信心。

    但其实还是有点不自主的担忧。他只有已知的历史知识,没有勘破未知历史的眼光。

    如何能不让他担心呢?

    所以董良自从进了刘备阵营就一直很着急,他贫乏的知识和眼光,告诉自己。

    现在,是为数不多的好机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不抓住这两三年赶快发育,刘备还是要面临窘境。

    因为他知道甘宁射死凌操是在两年后。

    也就是说两年后的孙权就已经有攻打荆州黄祖的能力而不担心刘表的报复。

    也就是说仅仅两年时间,孙权就重新整合了扬州,站稳了脚跟!

    所以刘备不抓紧时间,孙权也是一匹难以对抗的饿狼!

    即便是刘备有虎将名臣,孙权手下的周瑜鲁肃,以及鏖战多年的老将,扬州层出不穷的人才也是难以对付的。

    两年时间的赛跑,刘备只有抓住这些时间,尽量的和孙权平摊扬州的利益,才能压制住孙权。

    但是刘备如今虽然占了便宜但仍旧是劣势。

    纵使孙权还不足以使扬州人收心,但是外来户刘备岂不是更加劣势。

    所以董良才发散思维,神经质一般的让大象耕地。

    就是因为耕牛不足,土地难以开垦,无法供应刘备征战。

    不说大象和耕牛谁优谁劣。

    单从历史结果看,培养耕牛当然比培养大象更适合。

    但是培育耕牛需要时间。

    现在的耕牛数量这样的少,翻上几倍都未必够用,让这些牛一年年的生,要好几年才能形成规模。

    当然形成规模之后,滚动起来会非常壮观的数字。

    但是这几年难道就要等待吗?

    时间不等人啊!曹操和孙权也不会停下来等刘备啊!

    所以必须现在把耕地大量的开垦起来,无农不稳,有粮食才有底气。

    外交是建立国防军事力量上的,国家主权是靠军事力量保护的。

    可一切的一切,第一步是先有饭吃。

    没饭吃的艰苦生活可以忍一次两次很多次,可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而现在的环境下,士兵和百姓也并不是什么有信仰的群体,当然是哪里有饭吃往哪里去。

    董良走着走着,踏在鹅卵石上,深一脚浅一脚的看见前方的河湾处,几个人身穿短打,在对着图纸四处对比观看。

    董良远远的一看,领头的正是诸葛亮。

    一身短打,挽起裤腿的诸葛亮和英姿勃发的诸葛亮同样的气宇轩昂。

    鹅毛扇终于不再拿在手里,不过也紧紧的插在腰后,舍不得离身。

    董良走过去,离的近了,不仅让董良皱起眉头!

    董良脸色不好看了,有些感动,又有些无奈。

    诸葛亮挽起裤腿,赤脚站在河水边,挽的老高的裤腿也看起来是打湿过的。

    董良从他们背后走进,脚步声打扰了专注的几人,石头咯吱响。

    诸葛亮回头一看,笑呵呵的打招呼:“存初来了。”

    看着董良脸色略有不满意,心里也怵。他知道董良一直莫名其妙的担心自己的身体。

    他哪里知道后世人对于诸葛亮累死的遗憾意难平到了什么程度。

    忍不住缩了缩脚,想藏都无处藏。

    董良很无奈,虽然南方冬天没有北方冷,但湿漉漉的实在也伤身体啊。

    诸葛亮明白董良的意思,笑呵呵的道:“不碍事,勘探河流走势,总是要在河边走,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赤脚反而方便。”

    董良还没来得及说话,诸葛亮怕董良唠叨。

    赶紧又堵住董良的话茬。

    “放心,放心,在外面工作,天高云淡,四野旷达,有山川河流之美,舒适还来不及呢!一点也不累!”

    诸葛亮往上边走两步,在干石头上蹭蹭脚赶紧套上了鞋子。

    董良无奈:“孔明啊孔明,你何必如此亲力亲为呢?须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你本是劳心者又何必让自己这样辛苦。”

    “身体才是兴复汉室的的本钱。天下太平不是一日之功,你要做好长久作战的准备,何必急于一时呢?”

    孔明笑容不减,但是看的出来,比刚才笑容蕴含了更多的滋味。

    他笑着看着董良:“你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还要急着让大象耕种呢?知易行难啊!我们都是俗人始终做不到心如止水。”

    孔明偏转头,笑看河流:“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急,你又如何不急呢?”

    董良愣住了,没想到心事被诸葛亮戳破。

    一时间语塞。

    他随着诸葛亮的沉默而沉默,一起看着河流东北而去,面对小小的波涛浪花。

    良久吐出一句心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诸葛亮也被董良打动,不再言语,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握着鹅毛扇,背对着众人,与董良一起看着夕阳……

第两百一十三章 农书

    县衙的大堂有糜竺和孙孙乾简雍等人处理一些公务。

    在后面的院子里,却是改成了一个大学堂。

    一群文质彬彬的读书人,排排坐,老老实实的听着前面那一脸沧桑的老农民讲话了。

    老农不识字,面前的大黑板他一笔没动,都是旁边的助教帮他执笔。

    他信口的说,只是将一切经验进行输出,要靠旁边两个写字快的助教迅速总结出来要点,写在黑板上供听课的官员们抄写。

    老农很是拘谨,在官衙又是给那么多读书人讲课。

    一开始放不开,斜着眼低着头的念经一样的讲。

    不过在助教频频帮忙,时不时递上茶水,无微不至的照顾,而这些当官的学生们又个个毕恭毕敬,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来,他也逐渐进入了状态,慢慢的红光满面的,声音也洪亮起来。

    像他这样的老农有五个。

    都是董良在南昌县搜罗来的,著名的在乡间种地产量高的人家。

    而且一询问,还是从中原逃难来的。

    种过旱地,种过水田,耕作经验,丰富,耕作技术高。

    让他们来给这些分配到董良手下的劝农官们传授种地的经验。

    而这些官员已经对于农业有过早期的学习和预备。

    他们都在董良的组织下进行了《氾胜之书》的学习。

    《氾胜之书》为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汜胜之是汉成帝时期的议郎,在关中平原地区教民耕种。

    这部农书,是他对西汉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操作技术的总结,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个别作物的栽培、收获、留种和贮藏技术﹑区种法等。

    可以说功德无量了。

    不过这本书主要总结的是黄河流域的农业。

    如今来了这长江流域,当然不能生搬硬套。

    于是乎只能作为参考文献来阅读,本书中关于农业的基本情况还是比较有价值的。只不过具体操作细节需要进行修订。

    于是董良就让印书坊大量印了一批,分发给官员们,让他们先心里对于农业有个基本的大框架。

    所以这些官员,每天晚上都要在私下里自习农书。

    白天记录老农的经验。

    这些从中原逃来的老农民,在这里耕耘了多年,一开始北边的农业经验一定在南边不能适用,碰过壁。

    但是农民的智慧让他们自己调整适应得到了不错的成果。

    董良请来了他们,给了他们家大量的赏钱,购买他们的经验。

    他们的儿子也被董良送去了书院读书识字,将来做个读书人,当然如果天赋不够,那么就让他们专门负责农业工作,毕竟农民出身,家学渊源,技术好。

    而除了这些学徒官员之外,还有两个是董良在官吏中选拔出来的,对农业和《氾胜之书》学习过的。

    这可不容易,《氾胜之书》可不是谁想看就能看的,或者说天下所有的书都不是谁想看就能看到的。

    何况有机会看书,虽然知道农业是根本,但又有几个读书人能放弃经史子集,放弃兵法韬略去看农书呢?

    所以董良能见到这两个人也是惊喜。

    于是让他们做教习,旁听老农的经验,再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学识,按照《氾胜之书》的底子进行记录。

    并在课后让这些官员们上交学习心得,最后进行一个大总结。

    先初步以豫章郡南昌县为例,出一个《豫章农书》。

    把这东西大量刊印,分发四郡官员,学习农业,再让他们在本郡,本县劝农。

    而这些院子里学习的官员,也都是要下放到四方,按照董良的吩咐和要求,推行农业技术。

    并且再按照他们实地的经验,在各郡各县,进行农书的微调。

    因地制宜的开发农业技术。

    董良如今是提供一个基本教材。

    最终的《豫章农书》要靠豫章农民在大地上书写。

    而其余各郡视情况而定,能适用的适用,经过本地农官进行微调。

    如果出入较大,或者有本地的典型问题,则根据本地情况,进行本地的农书编撰。

    而董良则会派出学生,对相关典型问题进行根本性的研究和探讨一般规律。

    董良如今的技术推广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就是分工。

    有落实在大地上技术,有教材中总结的普遍规律和技能。

    也有进行最终的追根究底的纯理论研究人员。

    当然这些人员是从多到少的配置的。

    而董良自己也会给这些官员,学生,教习,讲课。

    董良擅长的不是农业技术,但是擅长案例分析。

    董良通过自己对农业的学习,经过对老农经验的总结,再加上于河湾,于山地,于平地耕地的具体情况的调查。

    通过几个方面去分析,使之成为一个粗浅的案例。

    然后董良将这些案例分析讲解一下给这些人听。

    教会他们总结提炼的本事,教会他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本事。

    教会他们对着主次矛盾分析以及辩证看待问题的本事。

    主次矛盾与辩证眼光,并非许多人认为的专门用来屠龙的技术。

    事实上,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辩证法与矛盾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是至理名言,都是圣经。

    这边大院里,农业官员,董良每日讲一节课。

    他要尽快的将这些人初步的用起来。

    一定要在过年前,把这些人撒出去。

    把农业技术的种子撒出去。这样在春耕前,给他们留下一个教导他们负责的各地本土官吏和农民的机会。

    这样,在开春第一季,就能应用上最先进的农业技术。

    这样的效果一定是惊人的。

    在三辅之地,有好的耕作方法推广的时候,收成能翻倍,而其中的好手,还能再次翻倍。

    而三辅之地,一直是秦汉的核心区,作为经济政治中心,其本事的技术就有优势,还能再翻倍,就不用说还在刀耕火种的长江以南了。

    纵然现在董良推广的技术没有经过本地的实验,未必是最合适的技术。

    但是以中原最先进的经验,比中原更好的工具,即便是农田还不成熟,但是产量翻个两三倍还是绰绰有余的。

    毕竟南方大部分地区,现在还处于一个极低的水平,连中原产量翻倍前的产量都没有。

    而一旦这一季粮食成熟,这四郡就算是被刘备抓稳了。

    赶都赶不走。

    试想一下,面对三四倍的产量增加,谁不会高呼一句圣人下凡。

    谁不会高呼一句,刘豫州来了,江南的天就亮了!

    这四个郡的百姓一定会把刘备当成真命天子,而这四郡周边的郡里百姓也会看见隔壁的大喜事,未必心里没有想法啊!

    ------题外话------

    感谢弗为远大,想个p名想半天

第两百一十四章 龚都北回

    龚都押解着近万俘虏,过了巴丘就要到豫章郡。

    董良命人用大船走水路直接运到了南昌来。

    士燮也是没想到,投降之后,关羽押下的那些俘虏居然没有放回交州或者收编入麾下。

    如果能这样做,无论如何,以士燮在交州的影响力,这支军队,

    多少可以成为士燮的助力。

    但是刘备居然直接把这些人运走了。

    这一下士燮的军事力量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了。

    张津与关羽大战启用了两万兵马。

    小规模摩擦不断损兵折将,大规模决战直接被屠戮的溃散。

    剩下万余军队做了俘虏又被拉走。

    交州才多少人马,这一下腰杆子就打折了。

    这一万兵马都是壮劳力,但是人数躲也容易出事,这是一把双刃剑。

    董良必须要把握好才行。

    所以董良不敢自己动手,与诸葛亮糜竺孙乾等一起商议对策。

    拿出来了一个完整的章程。

    由董良出面处理,

    诸葛亮继续忙水利。

    董良在赣水渡口等到了龚都押送人马到来。

    大船拉了六艘。

    龚都自家全副武装的弟兄五千人押送一万俘虏,

    稳妥一些。

    而交州大战已经停止,

    除了刘备要带到交州稳定大局,以及徐庶在庐陵郡留作后手的兵马,其余的都会徐徐回撤。

    这些人可以帮助诸葛亮抵御北方和东方的敌人,稳定本地局势。

    毕竟刘备也是趁着这些郡群龙无首,四处乱糟糟的才得了机会。

    幸好得了李巨,引导大量蛮族下山,才稳定了一些。

    不过毕竟刘备是外来户,还是要谨慎些好。

    这也是让刘备满意的地方。

    自己前线面临大敌,后方交给诸葛亮,没想到不仅四平八稳,毫无后顾之忧,反而在面临强敌来攻两个郡变成四个郡。

    当然,临川郡前半段是关平趁机夺下的。

    后半部是几方合力拿下的。

    这真是太让刘备惊喜振奋了。越相处越觉得诸葛亮行,越相处越觉得董良有眼光。

    当初让自己寻找的三个贤人,一个比一个令人惊喜。

    自己好比困顿的文王,连得了三个吕望。

    所以刘备是中年焕发第二春,天天有精神,越拼搏越觉得好日子还在后头。

    这一万俘虏,

    也没多做安排,

    就说拉来屯田,送到了豫章,他相信诸葛亮和董良能够处理好。

    而董良自然也不会让他失望。

    龚都从船上跳下来。

    豪爽的哈哈大笑,冲着董良就过来。

    “哈哈哈,存初!好久不见了!”

    董良也远远的应和,声音在江风中扩散,“龚将军别来无恙啊!”

    两人还是很熟的。董良在这个时代第一次有稳定的根据地,第一次落脚待了一个多月的地方就是刘辟和龚都献出来的汝南城。

    虽然这也是刘备提前安排的。

    龚都小跑过来,铠甲碰撞作响,近前来,用粗糙的大手狠狠的拍了董良几下。

    “存初干的好大事!我去前线拼杀反而没捞到什么大仗,你在后方镇守,射杀江东两员大将!真是威风啊!”

    交州前线的大战,刘备这边猛将如云,确实轮不到龚都立什么大功劳。

    就连刘辟也在临川郡有攻城略地的大功。

    当然龚都也并不在意功劳什么的,这功劳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弟兄们喝酒时候吹牛攀比的工具。

    如果是为了荣华富贵,他们当初也不会跟刘备混了。

    董良感受着肩膀的阵痛,

    感觉有些搞笑又无奈。

    搞笑的是董良自己身高八尺,在汉末属于大高个的。

    龚都虽然是武将身材魁梧,

    但也不过是七尺多。

    够着手去拍董良的肩膀确实好笑。

    无奈的是名声越传越离谱。

    “龚将军,那凌操是我射死的,蒋钦是自己伤重不治死的,跟我没关系啊!都是以讹传讹,越传越离奇。”

    龚都一手叉腰一手抓着自己的大胡子笑道:“那也一样,你能于阵中一箭射死凌操,这是斩将的大功,敌方大将被杀,这是决定胜利的关键,在军中可能夸耀一辈子了。百步穿杨也不过如此。名师出高徒啊!”

    “你的功绩传到交州,黄汉升那厮听了不知道有多得意,逢人就说你射箭是他一手教出来的!”

    董良笑着摇摇头很无奈。

    “虽然射死敌将是关键,但是当时我们兵马数倍于敌军,还是以逸待劳,我只是捡了便宜,这功劳还是周仓和关平的。”

    龚都道:“嗨!你总是最关键的嘛!死在你手里就是你的运到了,天命如此羡慕不来的,何况他们击退敌军,夺取城池也各有他们的功劳计嘛!”

    “回头你可得教我两手,给我开开眼,见识见识你百步穿杨的功夫。”

    “要我说,还是你天赋好,几个月就能射死敌将。让黄汉升那厮捡了便宜。天天在营中没有战事,就立个靶子射铜钱,炫耀个什么呀他!”

    “等你教我两手,回头吓他一跳。”

    董良笑道:“那可要将军你失望了,汉升将军确实是射术高超,我不过学了些皮毛,时日尚短,能射死凌操实在是运气。”

    “就如今射箭五十步未必能十中七八,这流言传开,害的人人都以为我有百步穿杨的能力。不得已天天早起傍晚加练,天天两膀子酸痛呢!”

    龚都捏捏董良的肩膀和胳膊,拍拍后背,不住的点头。

    “确实比当初见面的时候壮多了。”

    董良笑道:“当初从曹操那里狼狈逃窜,憔悴不堪,自然不是现在能比。”

    “稍后将军进城,摆酒叙旧,先忙公务要紧。”

    龚都连连点头。

    “是,公务要紧。”

    “这里是一万俘虏,主公说要拉来屯田,让你和孔明先生安排呢!”

    “不知道你想怎么安排他们?”

    董良看着大船,道:“不必担心,我与孔明已经商议出了章程,这一万人马却不能都留在南昌,到时候还要你带人去分散各处。”

    “好说,好说!我来了就听你们吩咐,不走了。”

    “你要的那些道士,主公也答应了,不过都在交州,主公已经入了交州,过段时间就该给你送来了。”

第两百一十五章 吃刘使君的粮

    董良点点头。

    “先让这些人下船来,登记造册,训训话,再做下一步安排吧。”

    “好,好。”

    龚都转过身,扯着粗犷嗓子喊道:“所有人下船列队!”

    命令一下,船上人影晃荡,嘈杂起来。

    不一会儿开始有人下船,但是这些士兵的动作实在慢。

    董良则带着龚都撤开渡口,往后走一走,留下空地。

    远处百米外的空地上随着董良的挥手,已经有几十个士兵开始挨个摆放下特殊的高桌高椅。

    身后立上一杆旗,迎风招展很显眼。

    动作很快就完成了准备,十个书生隔开几丈横排一队。

    各自桌上一杯水,一块砚台,墨,笔和空白花名册。

    船上还不断的有人往下走,在持矛卫兵的看管下,老老实实的下船排队。

    但是这些人素质比之董良的眼光来看,实在一般,也就是还不如大学生军训的水平。

    不过这些兵也不是董良诸葛亮练出来的,董良也不去苛求他们。

    等了一个刻钟多,这些人才乱糟糟的都从船上下来乌泱泱一片的人头,乱糟糟的站成一团。

    董良则站在一高坡,树一大旗以为标志。

    见这样的情况,挥手下去了20卫兵。

    这些卫兵呼喊着将这些乱糟糟的人团分开,分成十队去登记造册。

    十队,一队千人,变成长龙,但是乱糟糟的排好队也要好一会儿。

    不过董良并不着急,自己也正在从城里运动西呢。

    为什么不从这些人来之前就准备好,就是因为知道会是这样的情况,何况这也没有个电话,晚一天,早一天甚至都是正常的。

    所以董良只是把提前准备好的东西,留在城中。

    等这些人到了再往外运,要不然谁知道要在野外等几天啊。

    随后,董良在山坡上命令卫兵挥动旗帜,发下命令。不一会儿,十条稍微小点,但也不算太小的船也缓缓停在了岸边。

    又等了一刻,终于勉强排成了歪曲的长队。

    董良站起身来,士兵咚咚敲了几下鼓,示意安静。

    混在俘虏中的卫兵与龚都的士兵也喝令安静,听命令。

    万人汇聚却静悄悄的只等董良训话,只留下风声和江水拍岸的水声。

    董良不知道那里拿来的铁喇叭,好几十斤重的大喇叭,死沉。

    士兵从后面搬出来,立好支架。

    董良开始讲话。

    “各位弟兄!如今战事平定,两家并一家!我们以后就都是一起吃刘玄德将军的粮食,一起为刘玄德将军打仗的的弟兄了!”

    吃谁的粮食给谁干活,这些士兵被从交州拉出来,离了家乡,就是无根浮萍。

    告诉他们听刘备的,他们心里就有了主心骨。

    要是在交州,他们可能还是看士燮的脸色。

    但是离开了交州,让他们吃刘备的粮听刘备的话,他们也不会反抗,毕竟士燮也投降了。

    这就是名正言顺的用途。

    对于有领导的势力,名头不能让他们投靠,但是只要让他们变成中立或者没有领头羊,谁抗大旗他们眼光看哪里。

    “自今日起,交州兵马,分成十队!一队千人!屯田三年,口粮按军粮发放!每人每月口粮五石,折算铜钱发放,一月300钱。”

    董良此话一出一片哗然。

    底下议论纷纷,士兵们什么想法都有。给五石粮食是最好的。(这里石按民间约定俗成,石作为容量单位,一石等于一斛。)

    正常的士兵一月口粮吃的多的也不过三石,给五石盈余一小半。

    但是给钱就不好了啊!钱不值钱啊!

    虽然有学者说,金属货币因为他本身贵金属的价值并不会贬值,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但是由于统治者乱发货币,铸小钱,铁钱,规定不合适的额度,也会破坏经济,早造成钱不值钱。

    两汉之间正常物价约30钱一斛粮食。

    东汉自王莽乱政导致的货币崩溃以物易物后光武帝重发五铢钱稳定下来的。

    但是现在又不行了天下大乱,尤其是董卓为了敛财,发行小钱,整个北方的经济制度已经崩盘。

    曹家人统治北方几十年几乎都是以物易物。

    一斛粮食高达五十万钱,因此这下面的士兵开始炸锅。

    毕竟南方虽然受北方影响小,但也不是没有。

    当时的洛阳有一首童谣描绘了汉末通货膨胀的程度“虽有千黄金,无如我斗粟,斗粟自可饱,千金何所值”。

    不过董良早预料到这种情况。

    不去高喊,只是命令手下敲鼓,下面的士兵开始弹压。

    面对全副武装的卫兵,早被打服的俘虏并不敢反抗。

    不一会儿安静下来。

    董良也不再继续喊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先让他们拿到钱再说,事实胜于雄辩。

    然后下令开始登记。

    俘虏还没有动静,后边却一辆辆大象驴子,牛拉着车子来到。

    赶车的车夫并不说话。

    扯开车上的绳子把箱子就往地上一倒。

    几十辆车子,把一个个的箱子的钱币倒在了地上。

    哗啦啦的钱币堆成一个个小山。

    俘虏们一个个勾着头看,虽然知道钱不好,但是那么多钱堆在眼前,怎么能不震撼。

    开始登记领钱了,不过慢悠悠的登记了十几人,又开始有些小乱。前面排队的人领到了钱,一阵惊异。

    没错,是足额的五铢钱!

    董良看见开始骚动的队伍前面,敲了下鼓吸引一下注意。

    “兄弟们已经发现了吧!”

    士兵们看着董良不知道他喊什么。

    “这钱是足额五铢钱,只要在刘使君的管理的地方,一斛粮食,一律30钱,绝无二价,但凡有敢高卖着,你们皆可以向官府举报,自有人处置!”

    “领到钱的兄弟们,告诉他们,是不是足额的好钱!”

    这领到钱的弟兄们本来虽然惊喜但没有想配合董良的意思。

    不过在站岗卫兵冷厉的刀锋下,还是惊喜的喊出来了。

    “兄弟们!,是足额的﹌,足额的好钱!”

    有点声嘶力竭,最起码每个人都能听到,这就是人体蕴含的潜能。

    董良还需要在高处收音。

    “现在!告诉我!你们吃谁的粮!”

    先是卫兵里的托开始喊:“吃刘使君的粮!”

    然后龚都的士兵加入自家队伍。

    这一下五六千人喊起来,已经是音浪阵阵,剩下的万人俘虏也被带动起来。

    “吃刘使君的粮!吃刘使君的粮!”

    声浪不止,地动山摇。

    整个南昌县城几乎都听见了城外的高喊!

    这样的大声势,别说这些俘虏开始迷失。

    城里的百姓也开始对自己的新老大自豪加敬畏还有安全感。

    县衙以及野外的大小官员,也是震撼。

    诸葛亮和糜竺等都情不自禁的点头赞叹,人心可用!

    ------题外话------

    文中口粮三石是在河西出土竹简上记载的,三石算是多的,还有许多两石的。当然他们吃的是小米,另外其实还有肉,菜之类的就没有计算了。食盐一个月配三升,这些都给省略掉了。

    另外这个石,前文也提到了,不是重量单位。汉朝官方没有这个计量的,是民间把一斛等于一石,当成容积单位。

第两百一十六章 给刘使君打仗

    听着这山呼海啸,董良也是喜笑颜开。

    不过他知道这些人并不是真的多么的忠心耿耿。

    更多人还只是知道,哦,有些好处。但还是从众的呼喊。

    气氛到了而已。

    并没有真的死心塌地。

    不过董良有信心,只要让这些人真正的得到好处,自然不怕他们不忠心。

    董良不知道如何打造岳家军,和人民军这样的纪律严明,爱民爱家爱国的军队。

    他不知道在封建时代,岳飞是如何约束人心的兽性,而带出一支冻死不拆屋的铁军。

    他知道如何打造一支人民的军队,军民鱼水情。

    但是这样的方法很显然是不适宜用在这里的。

    这其中的大概操作董良虽然知道,但是这其中其实非常复杂,而社会条件其实是达不到的。

    相比之下反而是封建制度下的岳家军更有仿造的可能,但遗憾的是,董良不知道怎么操作。

    不过这不妨碍董良用其他的方法也保持军队的忠心。

    对于一般人,一定要让他们得利。

    而几千年的历史故事也告诉董良,军队战斗力崩坏,都是离不开腐败。

    而保持军队战斗力第一步就是足粮足饷。

    严格军饷的发放而不克扣,就基本可以保证军队的战斗士气和忠心。剩下的就交给训练,武器和指挥。

    足额的五铢钱不得不说很不符合这个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

    因为诸侯争霸一定要集中力量。

    这其中包括财力!

    也就是说要夺民间之利而充府库。

    三国时期无论是董卓还是什么的,铸小钱都是为了敛财。

    而这种操作又很考验当事人的能力和管理。

    董卓的乱来,导致了曹家几十年受到影响。几乎在三国时期,北方退化到了以物易物的阶段。

    而孙权在江东的币值改革也是如此,烂的一塌糊涂。

    唯一好一些的则是刘备在蜀中的直百钱。

    首先不能否认的是刘备的直百钱也是一种赋予金属货币数倍于己身的价值,搜刮民财的行为。

    但是相比于整个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中的币值改革算是最成功的。

    以致于东吴和曹魏都发现了百姓在使用这种货币。

    不过董良现在不需要去做这样的事来敛财了。

    因为董良有的是钱!

    那大铜矿,就是金山啊!

    董良现在缺少的不是货币,是实实在在的物资,是粮食,是牲口,是布等等等等。

    幸好这些都可以在荆州买到。

    即便是花几倍的价钱去荆州购买物资,也是值得的。因为虽然有钱,但是确实是不当吃不当喝。

    不过有了这些钱可以足额的发给士兵,流通于民间使之能买到物资,也可以防止百姓都囤积物资,以至于官中无物资可以调用。

    而这些金属货币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所以也不会让百姓利益受损。

    不像直百钱那样。

    只要不强制赋予它不合适的币值。

    所以这些山呼海啸的士兵们,虽然看到足值的铜币,知道是好东西但是仍然是存在疑虑的。

    因为这些年来现实一次次的教训了天下百姓一次又一次。

    不过董良有信心,只要他们用起来没有问题,想买的东西可以买到,想买的东西买的起,这种足额五铢钱的购买了没有问题,他们自然也会放心下来。

    而且董良开的是高工资自然会让他们尝到甜头。

    呼喊声终于渐渐停了下来。

    个个都兴奋的面红耳赤。

    冷静下来只觉得有些高兴,又有些不知道自己高兴什么。

    继续完成登记造册。

    忙了好久,才完成这些工作。

    等众人都领到沉甸甸的铜币,万人俘虏一开始还略带低迷的情绪都化作了喜悦。

    这是实打实的好钱。

    得到了好处就是踏实!

    董良又站在了扩音器前面,继续喊话。

    “各位兄弟都领到钱了!”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钱不是唯一的!还有别的好处!你们想不想要!!”

    “想!!!”

    “想!!!”

    在有托的情况下,气氛格外的好带。

    董良等待兴奋的人群声音降下来。

    不是故意找麻烦,就是要在一次次情绪的癫狂中让这些士兵忘乎所以。

    让他们的心在一次次的情绪起伏中给自己留下烙印!

    “凡屯田三年者!一律授田百亩!愿意继续从军的,继续从军!耕地官府给种,收粮平分!有家人耕种的,十稅一!”

    好处犹如浪涛般打来,让这些交州地方的穷苦人如此的难以承受。

    面对这样的好处所有人都晕晕乎乎的。

    而这么多土地从哪里来?当然是让这些人自己去开垦。

    长江以南虽然丘陵多,但是空地比人多。

    到处都是空地,只是等待开垦,当然垦荒是很艰苦的,不过董良自然会给予钱粮工具的支持。

    三年的时间相当于只要基本工资去开垦土地,兴修水利。

    这三年纵然新地产量不高,但是在董良等人农业技术的推广下,怎么也比往野地里随便撒种子产量高。

    这些粮食自然都是属于官府的。

    三年后这些土地留给这些人,让他们安家立业。

    怎么算大家都不亏。

    双赢的局面是开采的铜矿的支持,是新技术推广带来的红利。

    要不然这样的事吃亏受罪的还是百姓。

    因为官府发的粮多,就不够回本,发的粮少,百姓就受苦。

    多亏了有矿和技术的利益才能让两方都得利。

    董良又开始说话,这一次俘虏们不再需要卫兵用刀剑带来安静。

    从第一个发现董良要说话的人安静下来,带来的是他身边一片开始安静,终于大家都安静下来。

    他们都渴盼着董良的下一句话。等待着董良带来的下一句好处。

    “诸位!年关将近!我知道诸位在这里远离家乡,难免思念亲人。只要各位接下来安顿好,完全可以向长官申请,报告上你们的情况,刘使君会出钱出力,帮你们把家人一起搬过来过好日子的!”

    “你们家里人来,照样分田,只要你们好好耕田,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将这些士兵们的家人接来,有他们的要求,刘备在交州那边有足够的正当理由,士燮不能阻挡。

    迁走了交州的农户,就是抽下交州的薪柴。

    而将其他地方的人口迁移过去,放在交州的釜底,再燃烧起来,就不是给士家烧的火,做的饭了。

    而凭借着广阔而密布的河道,目前尚且安定的局势,以及从荆州购买的大船,完全有人力物力帮助这些百姓实现最小损失的迁移。

    毕竟无论去了哪里,都分田,给钱。

    这一下俘虏们终于沉没在糖衣炮弹当中了。

    有人开始自主的高喊起来!

    “为刘使君效死!”

    “吃刘家的粮,给刘家打仗!!”

    ……

第两百一十七章 刘表生病

    安排妥当这些俘虏。

    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分配,将他们各自分散到各县。

    与龚都接风洗尘罢了,又让龚都带着兵马各自看着送走。

    这些俘虏里没有军官,早已把军官抽出来了,毕竟刘备要的是群龙无首的士兵去屯田以削弱交州本土势力。

    把军官留下就是给了他们主心骨啊。

    因此这些俘虏格外的好控制。

    而将他们分散到各地也是有讲究的。

    分散到太小的地方压不住,太大的地方又不需要他们垦荒。

    而且尽量不把他们放在一些重要的地方,例如豫宁县就是绝对的重中之重,

    绝对不能把这些无法保证纯粹的俘虏放在那里。

    因此这分散的地点也是很有讲究的。

    忙完了这件事,董良的工作又恢复到了日常。

    农业的推广基调已经定了下来。

    那些官吏们有着比董良更合适的推行能力。

    董良只需要坐镇,指挥方向即可。

    射完箭,揉着酸胀的手臂和肩膀,回去换了衣服。

    用完了饭,见到诸葛亮还没有出门。

    久违的休息吗?

    董良迈步走了进去,

    “孔明先生,

    今天休息吗?”

    孔明笑着摇摇头,“不,今天有了好消息,才晚出去一会儿。”

    “哦?什么好消息。”

    诸葛亮递过来邓家问候的书信。

    “邓家迁移过来的人到了,徐母也已经到了豫章郡,身体还不错,没有水土不服,我算是对元直有了交代啊。。”

    董良笑着抬起有些颤抖的手,接过书信观看。

    一边说道:“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啊!”

    令人开心的不仅是徐母到了豫章郡。

    邓家的到来代表的是人口的增多,多一个都是令人开心的事。

    董良翻看邓家问候的书信,发现惊喜可不仅仅是邓家啊!

    因为邓家与富户的搬迁带来的恐慌,本地百姓也跟随着逃难。

    本来大家只有一小部分跟着邓家往豫章郡搬,大多数还是想留在荆州。

    但是因为曹操回来的烧杀,让荆州风声鹤唳了好些天。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百姓和邓家才耽搁了这么久还没有到达豫章,就是因为荆州戒严了,被拦住了。

    而经过这样的一波折,更多的百姓也对荆州失去了信心,

    也跟着邓家继续搬。

    这一下除了邓家一大家子,来了好几万人。

    这其中缘故也已经在书信里讲明白。

    邓家来这封信明是问好,暗是问怎么安排他们。

    董良看出来了邓家的意思,把书信一合还给诸葛亮。

    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

    “豫章四郡有的是地方,区区几万人何足挂齿。挑个肥的给他们吧!”

    诸葛亮也笑着点头。

    “我也正有此意。”

    所谓千金买马骨就是如此。

    邓家得了好处才会忠心,这些人少不得要和荆州沾亲带故的。

    偶尔有书信往来也宣扬宣扬刘备的美名。

    诸葛亮又道:“徐母也有话带来,不愿去元直处怕耽误其公务。不肯以私情坏大义。”

    “嗳~”董良不以为然的摇摇头。

    “这算什么嘛!不必如此的,元直军师那里如今大局已定也不繁忙,何况在庐陵郡又有他的住所,不是每天住在军营,回家见见老母亲怎么了。老夫人就是太犟了啊!”

    诸葛亮笑而不语,这个时代的人到底是个含蓄的说话,虽然诸葛亮也觉得徐母虽然深明大义,不过也不必如此,但是因为是长辈他不会这样说的。

    “我也已经书信一封劝解,马上春节,也让元直母子团圆嘛!”

    “除此之外,还有一封与你联络的信件。”

    “哦?我?”

    董良很惊讶,在荆州也没有什么自己的熟人啊!

    董良又接过未开封的书信,也不避讳诸葛亮,

    当即打开。

    一看居然是刘磐的信!

    刘磐因为看得清荆州局势,

    也喜欢刘备能帮助刘琦,

    而刘琦又几番问计董良,比较信任董良。

    彼此之间也有联系,但是刘磐特意給自己来信,却是稀奇。

    董良打开一看,哭笑不得。

    说是有事也有事,说是没事也是没事,不过是刘磐讲述一些荆州的情况,其实暗含一肚子牢骚。

    见董良这样不避讳,又主动让出来身位,诸葛亮也勾着头和董良一起看。

    看完也是忍俊不禁,又感觉悲哀。

    原来啊,刘磐写道,刘表新纳了房小妾,算是老树开花,小妾肚子还大了。这让刘表又高兴又自豪。

    看到这里董良就忍不住偷笑,说不定刘表的喜事就有自己一份功劳。

    刘表春风得意,对这让他大涨面子的小妾很是恩宠。

    赏赐不断。

    结果这可惹的蔡氏夫人不高兴了。

    反正这中间也不知道出现了什么波折,这小妾没有福气重病不治一尸两命了。

    刘表也气的生病,但是也就这样了。

    刘磐是什么意思自然不言而喻。

    董良和诸葛亮也是看到这里一脸唏嘘。

    谁能想到刘景升贵为州牧,老了连个小妾和骨肉都保护不了。

    不过也可能是毕竟区区一小妾不值当他和蔡家翻脸,怎么样的,反正事情就到了这里。

    末尾才写了正事,刘磐请董良拦住刘琦不让他过年回荆州。

    老老实实的待在交州经营吧。

    刘琦再百般不是,唯一可称道的就是孝顺,这一来是新年,二来父亲生病,他肯定想回去看看。

    这要是刘表没生病回去也就回去了。

    可这一生病,什么人鬼心思都开始往外冒,谁知道这刘琦回去了会怎么样啊。

    所以刘磐不让刘琦回去,给了刘琦一封信,但是怕他不听。

    又在董良这里加一个双保险。

    看罢书信也感叹刘景升之迟暮。

    董良道:“这事好办,以我观之,刘琦公子只会是助力不会是阻碍,让他活着的好。待我书信一封,不让去冒险的好。”

    “不过~”两个声音。

    两人一愣,笑着请对方先说。

    诸葛亮道:“刘景升毕竟年事已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撒手人寰,荆州要早做打算啊!”

    董良点头,“我也正要说这个,荆州膏腴之地,如今已经被我等在东在南包围,是该厉兵秣马,一旦有变,主公立刻举刘琦之旗号北上,我等于豫章遣一上将水陆并进,荆州囊中之物。”

第两百一十八章 时间跳跃……

    时间一晃就到了年后。

    这个年是充满喜悦的年,无论是最高领导刘备,正是春风得意,中年得志。

    还是下层民众,在董良和诸葛亮的连手下,推行的新农耕技术,官府发放新的犁子和其他工具。

    这个年也是最没有年味的一个年。因为太繁忙以至于没有时间去庆祝。

    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总是乐观的。

    即便是被欺压剥削的杨白劳也在过年的时候尽量扯上一根红头绳呢!

    可是在豫章郡四郡,为了迎接开春后的春耕,董良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育出一批掌握最新农耕技术的官员去分散到各地。

    让他们把技术和新农具推广到各地。

    因为给发农具,所以占用了他们过年时间百姓们也愿意集合起来去听课。

    而董良也尽量让各处官府,将蛮族百姓混编入聚集地里。

    一户一户的互相帮扶。

    但是这些蛮族百姓对于农耕并不擅长,也没有这个文化基础,因此对于农官的授课并不能很好的吸收。

    所以需要汉家百姓引领。

    而各地都在划分土地,分发农具,教授技术,忙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也算是用了另一种热情庆祝了新年。

    诸葛亮对于各处水利也粗粗的修缮了一遍。

    必须在春耕前忙完,入了春耕的时间,就没有劳力有空闲。

    而今年的大规模水利工程修建也暂时告一段落。

    只能等待春耕后农闲时候,由本地官员乡老去带领农户,慢慢的坚持修建,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而这个年,董良也并没有闲着,将各地劝农任务分发下去,具体施行任务有专门负责。

    董良就有了时间,来整理一份工作计划。

    用了整个过年这段时间,董良终于搞定了这份计划书。

    他将会拿着这份计划书去劝说诸葛亮支持他的一些变革。

    而诸葛亮正在陪着一个年轻人,哦,不应该这样说,其实诸葛亮本身也是年轻人。

    但他的英姿勃发,总让人自惭形秽,让人自觉的接受他的领导,让他归属于刘备他们那一辈。

    这是他的人格魅力,而汉朝从来不缺少这样少年英雄人物。

    因此也并没有人会不适应。

    诸葛亮看着薛敬文递过来的试卷,进行最后的审批工作。

    这是董良改革计划没有进行前的前站,进行关于人才选拔的考试。

    董良想先试探性一下,进行传统的文人的选拔。

    汉朝的察举制人才选拔政策无疑是进步的,但是这还不够。

    野有遗贤,这是很多人放在嘴边的一句话。

    董良就需要给他们一个打开上升渠道的机会。

    同时面临储备足以统一天下的人才。

    但是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先行实验和试探。

    而第一步就是先进行文人集团进行提拔。

    董良与诸葛亮商议后,将考试公告发布四郡。

    以五经为考试范围进行考试。

    年后于南昌县进行统一考试,选拔人才。

    而诸葛亮将这份方案也送到了刘备那里,刘备自然不反对。

    于是扬州四郡在南昌县考试,诸葛亮负责,交州于刘备处考试。

    而薛综为何会出现在南昌县?

    这正是董良进行的一步利益交换。

    将命题的资格分给交州一部分,以表示诚意,帮刘备与士燮之间的利益交换作为砝码。

    在交州由士燮与刘熙作为命题考官,进行命题,这对于他们两个的学术界地位是非常了不得的。

    刘熙就是薛综的经学师傅。

    交州主考官自然是刘备,副主考自然是士燮。

    这样交州最大的声望由刘备收入囊中,而士燮自然也获得了很大的江湖地位,大家都高兴。

    而豫章四郡也是把薛综要过来,让交州的读书人也分一杯羹。

    这也是给士燮面子。

    如此一来,选拔出来大量在野的人才,可以充实政府的人才储备,又冲散稀释了政府中士族势力的成分。

    要不然就这些工作诸葛亮庞统完全可以干完,根本用不着士燮。

    不过士燮本身就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又精研春秋,他对于获得这样的殊荣自身意愿也是比较强烈。

    如此一来宾尽主欢大家都高兴也有利于地方的稳固。

    由于是第一次进行这种科举考试,一切还不成熟,而董良又焦急的要在过年前就下发通知公告。

    一定要在第一季粮食收割前,让这些人才正式上岗。

    各地人才得到通知的,怀才不遇的,自命不凡的,才华横溢的,都连年也不过了,急匆匆得到了通知就开始往南昌县赶。

    各地官府也收到了命令,而且诸葛亮承诺,凡是参与考试得到录取的的,都会按照来源地进行统计,来的人多的地方政府将会得到奖励。

    而且也命令各地官府统一用战船接送赶考的书生。

    如今已经都集结在了南昌县外扎下来的军帐之中了。

    而且除了本地的书生前来赶考,隔壁的荆州,扬州的边境得到消息的书生也自愿的,自费的往南昌赶。

    这个考试政策确实得到了不错的反响。

    诸葛亮看罢薛综出的题,并不反对,都是一些基础题,难度不大。

    不过这也是董良和诸葛亮共同的意思,第一次选拔考试,先尽量考基础知识,反正识字的,能回答五经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人上人了。

    足以担任地方官吏了。

    诸葛亮道:“看敬文出题,四平八稳,涵盖各经,真是学识渊博,名师高徒啊!”

    花花轿子人人抬,薛综被夸的一脸高兴。

    “哪里,哪里,孔明谬赞了。”

    诸葛亮道:“既然如此就按照此卷开考,考期将近,到时候还要辛苦敬文监考阅卷啊!”

    薛综道:“此乃我之荣幸。刘使君开科举,为天下士子谋福祉才是功德无量啊!”

    “只是如今刘使君入主交州许久,不知何时接任交州牧,以全两地士子百姓之期望。”

    诸葛亮笑着不给肯定答复:“此事皆由主公自己做主,我们做下属的却不知。”

    刘备得到了交州一直没有正式举行州牧的继任仪式。

    (兄弟们,卡文了,好痛苦啊!这不知道咋写,心里有种田的东西要写,但是却不知道怎么串起来,总不能一章章全介绍政策吧!难受……)

第两百一十九章 开心

    董良左胳膊夹着厚厚的一匝密密麻麻的写满字的白纸。

    大踏步的往诸葛亮那里走去。

    到了门口远远往里面一看,有两个人影,似乎在交谈。

    董良一挥手,叫过来门外面的一个看着十分喜庆的小吏。

    “谁在里面呢?”

    小吏张嘴就笑,“是交州的薛先生。”

    董良摸了摸仍然没有茂密胡须的下巴。

    不一定是自己人啊!

    “我去后面等孔明,回头他们散了你来叫我。”

    “诺。”

    董良走,那小吏也开心的跟在后面。

    “唉?你过来干嘛?”

    小吏道:“我给您倒点水。你先进来坐着。长史忙完了自然会有人来叫咱们的。”

    董良笑着进去坐下,

    不正坐,反正也没外人,把一沓纸放在桌案上。

    接过乐呵的小吏的水,打趣道:“你不会是想偷懒吧!”

    那小吏笑道:“怎么敢当着先生的面偷懒。”

    董良咂了口热水,美美的出了口气。

    “你叫什么?家里遇到什么好事了这么开心,自刚才到现在都没有合拢过嘴。”

    小吏也不拘谨,但还是不失恭敬答道:“在下王淳,

    算是本地人,

    哪里是我笑的合不拢嘴,

    先生也不看看,城里的,城外的百姓,有几个是能合拢嘴的,美着呢!”

    董良笑的眯了眯眼,恍然大悟。

    “哦~,你家也分了地是不是?不过一些荒地,就这样开心?”

    董良说着一边让王淳坐下。

    王淳也大大方方的坐在一旁,与董良闲聊。

    “先生有所不知,垦荒再难也比没有地强。往年垦荒的少,是没那个能力,如今官府提供农具牲畜,这地不过费些人力,不就是白给的吗?”

    “再者说,若不是刘使君来了,咱这里有了先生和诸葛长史,

    别说荒地,

    破石头也轮不到黔首。但凡是个荒地,山头没有人要也就罢了。”

    “要是真有百姓心狠,把地开垦出来了,这地方大户有的是办法把地收走。要么说山是他们家的山,要么说地是他们家的地。反正当官的都是自己家亲戚,随便怎么造地契。”

    小吏说着叹了口气,“不瞒您说,我家本是中原人士,就是受不了劣绅的欺负,年成又不好,不得已父亲带我们逃难到了豫章郡,索性这边大户人家少,普通人家也少,我又识几个字,才得了这县衙一份差事,一家人才扎根于此。”

    “但即便如此,开垦荒地也不是我们家能干的,这边耕牛太少,买不起也买不到,人力垦荒得垦多久啊!幸好我在县衙还算体面,寻常人家就只能苦熬了。”

    “这次官府给百姓们分了地块,

    又帮助垦荒,登记造册,可是大喜事嘞,城里哪有人不高兴的。”

    董良听了也满意的点头,这也算是民声。

    不过还是打趣的说道:“你不要拍我的马屁哦!你家里几口人,分了几亩地?”

    王淳笑道:“我家人口三个,但能干活的就我和二弟,父亲年事已高了。先妣离去多年,家里穷,我兄弟二人也未曾成亲。”

    “分了田地一百五十亩,一个劳力五十亩嘛!”

    董良喝干了水,又问道:“五十亩嫌不嫌少啊?”

    王淳顺手把水续上,嘴上不停:“谁还嫌弃地多啊!不过五十亩要是让壮劳力按中原那样精耕,也是穷尽浑身力了,再多也是力不从心。”

    “这南边人动辄几百亩的种地,其实哪里是种,不过是撒些种子,任它长罢了。”

    董良也点头称是,“我听说北边的曹操在屯田,一家也不过是分几十亩,反而收益更高,种地也要量力而行啊!恰到好处就行,不能贪多啊!”

    “不过这一百五十亩地靠你弟弟一个人忙的完吗?”

    王淳笑的露出了后槽牙,还有些狡黠又得意,“这一百五十亩地,我们家谁也不出力,我二弟也不种地了。”

    “如今我二弟就在城外的帐篷里,与众考生一起等着考试嘞!”

    “呦!”董良吃了一惊,“了不起哦,你弟弟可不是只识字啊,连五经都会啊!”

    王淳一笑:“比不了真正的士子,旁人都是遍观群经,专治一本。我弟弟确是只会半部诗。”

    董良这才理解,诗三百其实属于民歌,传播的广一些。

    “那也了不起,五经科本就是分开考,你弟弟考上了可比你有前途啊。”

    王淳也是自豪的点头。

    “我二弟本就比我聪明,只是家里穷没有书读,只有半部诗,还是来了南昌,我请官衙里的同僚帮忙,借来抄的。”

    “那你家的地怎么办?不能不种啊!”

    王淳笑的渐渐不淳朴起来,“如今分了帮带户,我们家就分了一户蛮。本来南昌政令允许指导他们种地可以取四成粮。我爹与他们商议,指导他们把我家的田一起开垦了,粮食两家平分。”

    “这样虽然我家没有得到便宜,但是不用出劳力。他们能多得粮食,自然也愿意。反正我们家即将有两个在官衙当职的了,也不差这些东西。反而是下地影响我兄弟二人的公务。”

    董良看着王淳笑道:“官衙里有的是书,你们兄弟可有的书看了。你识几个字,他会半部诗这个远远不够啊!大丈夫只志,应当志存高远,如今有了机会可要好好读书长知识啊!”

    “你家也是过了苦日子的,多张本事,为民做主啊!”

    王淳被董良的敦促和教诲搞得有点不好意思。

    哪里曾有大官会这样敦促一个穷苦小吏的他呢!

    有些感动。

    “先生说的对,我兄弟自然是要在公务之余多多读书的。将来也像您和诸葛长史这样,为一方百姓谋福。”

    虽然王淳比董良大,但是董良偏偏生出来一股孺子可教的感觉来。

    伸了个懒腰,含糊的说:“咱们这里有印刷术,印刷书籍易如反掌,虽然纸不便宜,也费人工。但是我即将要大兴教育,用官衙的钱去印书教学。”

    “到时候让豫章四郡的孩童都能识字,愿意进学的都有机会看书。你们不努力可是要被时代抛弃哦!哈哈!”

第两百二十章 路人皆知

    “讲什么呢?笑的这么开心?”

    诸葛亮清朗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人也紧跟着到了屋内。

    凤目看着董良和王淳,一脸微笑。

    董良随口问道:“薛敬文走了?”

    诸葛亮自顾自的收敛衣袍坐下,头也不抬,“走了,试题已经敲定了,薛敬文的经学确实学的扎实。”

    诸葛亮拾起王淳送来的水,抿了口热茶,

    看着董良,道:“有几天没看见你了,怎么,这是你的大作要让我拜读吗?”

    诸葛亮一眼就看见了董良手边厚厚的一沓纸,不用说也知道董良今天来干什么。

    董良目光示意王淳先离开,王淳老老实实的出去了。

    “我正是做了些计划,

    想要你支持我。刚才薛敬文在,

    我就没进去,毕竟他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忠心可言,跟谁有好处他跟谁,所以有些话还要瞒着他说。”

    董良说着就把一沓计划递给诸葛亮,让他看。

    诸葛亮却用鹅毛扇一挡,似笑非笑的看着董良。

    “让我看也不是不行,你得先回答我两个问题。”

    这一下轮到董良疑惑了,“你问?”

    诸葛亮缓缓道:“这第一个嘛,你说主公这交州牧该不该当?”

    董良将计划书扔在桌子上。

    没好气的说道:“好啊,你有心要劝他不当,却偏偏来试探我。”

    “唉唉!”诸葛亮也有些不好意思,“呵呵,我自然知道主公不会在意这些虚名,但不是怕他在交州被士燮那些人天天捧着,蛊惑了吗?我们还是要一心的好,劝住主公嘛!”

    董良道:“主公不是个小气的,

    就算他被士燮奉承的虚荣了,你只管与他争吵,事后他自然会反应过来,不会怪罪的。”

    “何况区区交州牧算什么,如今主公手下有交州七郡,扬州四郡,若再出海到朱崖,共有十三郡,实力远大于区区一州牧,何必在意此虚名。何况我等还需要刘表那里的好处,不如就把交州牧的名头交给刘琦,自然少不了我们的好处。”

    “名头是虚的,把握了也没用,把名头给了刘琦,他也把握不住,完全没有威胁。拿到手里的钱粮和兵马才是真正的官印。主公不会不懂这个的。何况还有庞士元在主公身侧,你就老老实实的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诸葛亮点点头并不反驳。

    又问道:“你老实讲,是不是想要用兵?”

    这一下真把董良惊讶到了,董良惊异反问道:“你怎么知道?”

    诸葛亮哈哈仰头大笑:“你董存初之心,是路人皆知啊!”

    “你急着将官吏选拔,

    赶在第一季收成前上任,

    我就知道你想在第一季收稻后有所动作。”

    诸葛亮歪着头,

    促狭的看着董良,

    又道:“昔日我于隆中说跨有荆州,益州。只因为主公来的早,豫章有机会,因此要来豫章郡。”

    “如今豫章四郡已经收入囊中,交州也来的十分顺利,我以往以为,江东历传三世,一旦得到机会,很快就能稳定下来,难以与之争锋。”

    “可如今在这交替之际,却是天赐良机,我们有实力,有机会而不去取之……反而给孙权稳定的机会,我方反受其害。”

    诸葛亮说到这里,就不再说话,直等着董良的反应。

    董良挠挠头,“这事……除了你知道,还有谁知道,我只是有这个想法,还没有确定呢?”

    诸葛亮晃了晃扇子,凉风一荡,“有我,有士元,有元直,还有主公!”

    董良坐直了一些,“那——”

    诸葛亮看着董良,“我们自然都是同意的,要不然也不会陪你在这里紧赶慢赶的选拔官吏。在战争前准备足够的吏员储备,才能无后顾之忧。”

    “也是考虑了如今时机难逢,若战争顺利,立刻命吏员跟进,将地方抓在手中!”

    董良这才松了口气,身体松懈下来,坐回座位上。

    这一下董良的信心倍增。

    董良本来是想先准备起来看一看,到时间了,能打就打,不能打也就算了。

    没想到诸葛亮等人和自己有一样的判断,董良这一下感觉成功的几率大的多了。

    毕竟几个绝顶聪明人同时做出了一样的判断。

    董良又要拿文章给诸葛亮看,诸葛亮却没有停。

    他脸上的笑容更加开朗了,发自内心的高兴,“存初,你这么久没有出门,我这里可一直留着一个惊喜呢!”

    董良又愣住了,“惊喜?什么惊喜?”

    诸葛亮摇头晃脑,笑着说:“说是一件,其实是两件好事。”

    “其一嘛,只因为朝廷有政令,要求男女积极成家。你身为主公身边倍受信任的大臣,可要以身作则,所以主公给你说了亲。”

    董良十分平静,结婚嘛,没什么可以矫情的。

    自己也早有为了刘备阵营牺牲自己,和什么大豪绅,大名人去联姻。

    不过刘备既然说亲了,那自己就乖乖接受吧!

    没必要什么爱情什么死去活来的。

    董良见过很多在后世的学府,多少男女只是因为不想一个人,就找个身边的同学,相处了起来。哪里真有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呢?即便有,也是在很短时间确定关系,然后在长久的男女关系中培育起来的爱情。

    而董良现在刘备给指婚,董良相信刘备一定不会坑自己,姑娘一定是个好姑娘。

    那么就把他们的婚姻当成爱情的开始吧。

    所以董良并不会在这个时代盲目的追求什么自由恋爱。

    说起来董良也是一个并不对爱情迷信的人,男女结婚后,激情总是要在柴米油盐中消磨。

    如果两个人恰恰都是上进的善人,互相扶持自然也幸福。

    可若是男的好逸恶劳,女的爱慕虚荣,这日子怎么也幸福不起来的。

    现实的面前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爱情,不过是最后觉得自己年纪到了,找个人过日子罢了。

    再说爱情,也不过是后来培养的了。

    董良欣然接受,问诸葛亮:“可知是哪家的姑娘?”

    诸葛亮摇摇头,“说是惊喜,就是惊喜,如今形势严峻,还不到松懈的时候,若七月情况顺利,主公自然会回来,到时候再操持你的婚事。”

第两百二十一章 刘封和阿斗

    爱谁谁吧!

    不说,董良也不在乎。

    “那么第二件好事呢?”

    “第二件好事却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好事嘞!”

    诸葛亮神态自然又不失喜悦。

    董良催促道:“快说快说。”

    “这第二件喜事,就是甘夫人有了身孕,主公来信说甘夫人夜梦星斗入怀,因此有孕,主公十分高兴,给还在腹中的孩子起了小名叫阿斗。”

    “阿斗!!?”

    董良大吃一惊!

    这怎么看,

    这时间段也不应该是阿斗啊!

    “这孩子不是还没降世,未知男女怎么就叫阿斗了呢?”

    董良的惊讶和疑惑让诸葛亮有些不理解。

    “孩子未曾降世,起个小名有什么妨碍?”

    董良沉默了,这个阿斗对于董良也说,意义可是太不一样了。

    何至于两世刘备都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阿斗呢?难道真有北极星转世吗?

    “孔明,你认得北极星吗?”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怎么会不认识北极星呢?

    “北极星就是紫薇星啊,你……”

    诸葛亮本来想问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紫微星三个字一出口,自己也意识到了有些意思。

    董良似乎明白刘备的意思了,刘备向来是个志存高远的人,如今得了一州之地,多少有些野望在胸中燃烧了。

    这腹中的孩儿,虽然未曾出生,但是不知男女,但是在这特殊的时候给刘备了一个特殊的感情寄托。

    对于刘备都野心,董良是不怎么介意的的,不,应该是早就知道,也巴不得他去当皇帝。

    自己辅佐刘备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不过恐怕现在刘备手下很多人还没想到这一步,或者说有眼光深远的如诸葛亮,也只是说刘备得到了三分天下的实力,与曹操分庭抗礼。

    顶多是干掉曹操。

    可是干掉曹操之后呢?这下一步始终没有人说出口。

    董良看着沉默的诸葛亮,知道这事实给他摆在眼前的时候,他还是有些不自然。

    这样的事情现在还年轻的诸葛亮还不能那样露骨的随便说出口。

    虽然他也基本上对于刘协没有半点信任,

    对于许昌朝廷也并没有半点认可。

    但是对于汉天子这三个字还是留有一些尊敬的。

    董良眼珠子一转,

    对诸葛亮道:“我看最后这一次主公能有个公子。这公子小名叫阿斗,大名我却有个建议,

    不如就叫刘封,将来如果有了二公子叫刘禅。你看呢?”

    诸葛亮瞥一眼董良笑道:“你和我说没有什么用,我倒觉得你起的名字寓意好,你要愿意,就写封信去,送到交州去,这样主公也高兴。”

    董良暗自出了一口气,就怕诸葛亮和荀彧那样,幸好诸葛亮对比于汉天子和刘备,更加倾向于刘备。

    董良故意这样说去试探,也是怕万一诸葛亮心里不乐意有疙瘩。

    现在看来,诸葛亮还是比较清醒和愿意帮亲的。

    于是董良又道:“信我一定要写,不过还是署上我们两个的名字吧,只有我一个人实在不太合适?”

    诸葛亮羽毛扇点了点董良,无奈笑道:“你啊!你啊!总是想太多,这样的是哪里会君臣心意不通了呢。”

    说完又无奈的摇摇头,对董良的纠缠很无奈。

    董良却厚着脸皮,

    笑着:“哎呀,

    这人心不能猜,

    还是说开的好,正好你也与我一起,再劝劝主公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毕竟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嘛!虽然交州有士元在,可我们两个做下属的,也应该尽尽劝谏的本分嘛!”

    诸葛亮拉长声音,“你呀,总是有理,好好好,你写吧!现在就写。”

    董良贼笑一下,写就写。

    于是当场又起来取过来笔墨纸砚,就书信一封。

    前面写上道喜的话,以及对小公子的期盼,和起名的建议。后面又加上这样一句“主公既有远志,务必戒骄戒躁,坚忍弘毅。如今上下一心,大事可期!”

    写罢,董良签上落款,又让诸葛亮签上落款,就打算寄到交州去。

    董良前面故意用封禅试探诸葛亮的心意,又主动拉着诸葛亮一起表明心迹。

    不是因为刘备多疑,也不怕会有君臣猜忌,但不管怎么说,大家把话说开了,把目标定好了,一起努力,这样不是更敞亮,更通透嘛!

    何况刘备即便不多疑,但也未必知道下属们都是什么意思。就好比如果荀彧这样的人在刘备手下,刘备自然不会怀疑他迫害他,但总是会遗憾和担心的。

    诸葛亮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董良的用意,他自然也就配合了。

    忙完这一些,董良终于又将自己的计划书从桌子上拿起来,双手递给诸葛亮。

    “现在可以看了吧。”

    诸葛亮欣然接受,“让我来看看。”

    言罢,结果文书,细细翻看。

    厚厚一沓,看了不少时间。

    良久,放下文书,面向董良,“你这文书中,包含各业,所涉颇为复杂,若要施行,虽然大利天下,但是难度不小啊,可要慎之又慎!”

    董良听诸葛亮持有肯定态度,也是松了口气。

    “你肯支持我吗?”

    “这是哪里的话,既然是好事,我又哪里会不支持呢?”

    董良笑道:“我以为这里的东西大多离经叛道,常为文人所不喜,你也不会那么爽快的支持我呢。”

    诸葛亮摇摇头道:“是有些离经叛道,但也没有你以为的那么严重。天下的文人还是务实的多,腐儒其实更少。何况即便是腐儒大行其道,有这样好的策略,能够利国利民,我难道还会怕他们这样碌碡而不敢为天下先吗?”

    董良欣喜的赞叹。

    一来是董良有了误会,汉朝才开始独尊儒术,虽然已经是儒家一家独大,但是其他学派还没有完全消失,儒生收到的影响也大。

    历数汉朝四百年,任用的酷吏也不在少数,刘备自己都常读《韩非子》等书。

    二来就是诸葛亮不能算是一个单纯的儒家书生,他通百家,会百艺,博闻强识,海纳百川。

    有德行又不失权谋法略。

    本事也是一个改革派。

第两百二十二章 好兄弟

    “这里伙食真不错啊!”

    辛方正端着碗也不在意破旧的布衣,一屁股坐在王朴的旁边。

    随口闲聊。

    王朴看着碗里的汤汤水水,也觉得比家里老父亲做的饭好吃多了。

    辛方正咂了汤,摸着已经吃饱了的肚子,懒洋洋的晒着太阳,肚皮上的腰带都松了几松。

    来了南昌县这么些天,还是没习惯,大锅饭做的也是有滋有味,总是想多吃。

    王朴看着他本应该宽松发白的布衣被撑的滚圆。

    咽了口馍馍,还是忍不住的说道:“兄台还是量力而行,这饭虽好,总是过犹不及,前几天吃坏了的,不在少数,在医官哪里治疗呢,虽无大碍,总是要影响考试的。”

    这南昌县外的军营腾出来给了这些赶考的士人居住。

    自然也是管饭的,这些厨子如今的手艺都是自从汝南县董良给启蒙后,一脉相承,又多加钻研。

    手艺一日胜于一日,最起码在刘备的手下,厨子的手段都传播开了。只是民间还没有。

    这些来赶考的士子又多是中下层,生活条件不好的,这一遇到能吃饱,能吃好的地方,都免不了要多吃。

    总有那管不住嘴的差的吃多了,吃出来毛病。

    王朴见这旁边的人,宽大学士服都被他的肚皮撑起来了,绷紧了,实在是吃的不少。

    辛方正嘿嘿一笑,黄牙外露,“嗨,这饿肚子饿的多了,难得有机会吃饱饭,还比那朱门里的有滋味,忍不住啊!”

    “兄台是本地人?”

    王朴奇了,“何以见得?”

    辛方正道:“此次来南昌之士子,虽然有各地官府所照应,总免不了赶路之辛劳与风尘。”

    “我看兄台衣着简朴,不似富贵人家,却鞋底光鲜,未曾磨损。既然不富贵无新鞋可换,自然是未曾远行,故此猜测兄台是本地人士。”

    王朴老实的点头,“有理,有理,兄台慧眼如炬。”

    辛方正喝完最后一口汤,把碗放在地上,嘿嘿一笑。

    转头对王朴道:“咱们都是穷人,又一起来参加考试,不仅是算是同窗,日后也是同僚,还请兄台多多照顾啊。在下辛方正,兄台怎么称呼?”

    王朴总觉得这家伙不太方正,但是说话很好听。

    放下碗筷,老老实实的回礼道:“在下王朴,有礼,有礼。”

    辛方正一把搂住王朴,胳膊勾住王朴。

    让王朴很不适应辛方正的热情。

    “兄弟,咱们以后都是自己人了,我初来乍到,不知道这城里的官是个什么人啊?”

    王朴有些挠头,这有啥说的。

    “这里的都是刘使君的人,自然个个是君子。城里归诸葛先生和董先生管,两个人都是青天。”

    辛方正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也不气馁。

    又嬉皮笑脸的问道:“兄弟是治什么经典啊?这董先生和诸葛先生又治什么经典啊?”

    王朴想了想,摇摇头。

    “我不过读了半部诗,不治什么经典,董先生和诸葛先生都是大人物,只知道是好官,却也不知道是什么经典。”

    “呦!兄弟,你这可难了啊!”

    王朴被辛方正一唬,心里也有些打鼓。

    “怎,怎么了?”

    辛方正左手一拍大腿,“兄弟啊!这难得出了个青天,让咱们穷书生有机会当官,这四郡的穷书生都乌泱泱的往这赶,这官府还说,哪个地方来的人多还有奖励。”

    “我们地方的县令,都赶着大家来考试,很多富户家的也都来了。可以说是穷人之间个个卧虎藏龙,富家子弟家学渊源,个个都不好对付啊!”

    “兄弟你只读了半部诗,兄弟我可真是为你担心啊!狼多肉少,兄弟可要早早的想想办法啊。”

    “虽然来的都是强龙,兄弟你是地头蛇,该走门路走门路,错岂不闻机不可失之理,兄弟可不要犯了年轻人的倔脾气,这都是哥哥我的经验啊!”

    王朴被辛方正的苦口婆心整的有点晕。

    王朴本身年纪不大,人也老实,哥哥在官衙工作,也少沾染是非,只是憋着门读书。虽然只有半部诗,却能倒背如流。

    本身也不喜欢尔虞我诈,只是赶上了这个机会,听哥哥的话来考试。

    考上了就去当个劝农官,还和土地打交道,最起码吃官家的饭,旱涝保收,求个稳定。

    这见辛方正这样一吓唬,并没有担心,只觉得这大哥虽然怪怪的但却是个热心肠。

    反过来安慰辛方正:“辛大哥放心,我哥哥说这次官衙举办考试,是第一次,考的都是基础,要求不高,收的人也多。不必担心我。”

    “何况即便这次不过,过段时间还有个专科考试,我也不求显达,目标只是一个劝农官,纵然这次不成,回头参加农科的专业考试,几率更大。”

    辛方正哦了一声,好似恍然大悟。

    “额,令兄何处高就啊?”

    王朴道:“不敢,不敢,只是县衙里一小吏而已。”

    “哦——!”

    辛方正眼睛都亮了。

    又是嘿嘿一笑。

    “那就好,那就好,兄弟毕竟年轻,还怕你压力大呢!”

    话锋一转,“不过兄弟说的专科考试,怎么没有听说过啊?”

    王朴道:“这事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县衙里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只是如今还没有做好具体安排,未曾举行。只是先以最简单的五经考试打头阵,积累经验。”

    “过个月余,就该有消息了。不过专科考试与五经考试不同,五经考试通过者,经过专科培训,可以任专科的官职。但是专科的官职却不好转到五经科官职里去。”

    辛方正眼珠子转了一转。

    “这么说,五经科学生更好喽?”

    王朴又摇摇头,“也不尽然。五经科虽然选择广,但是在专科官职上却没有优势,主要还是看能力。有一技之长者在其岗位上能力自然比泛泛而谈的五经科进步快。”

    “不过要是想做县长之类的执政官,还是要五经科。”

    王朴说着起身,拾起来碗筷,要去刷碗。

    辛方正赶紧拍拍屁股起来,笑着跟上。

    “好兄弟,咱们一起去。”

第两百二十三章 开考

    筹备了许久的五经科考试终于开始了。

    这一天,南昌县外军营里各地聚集于此的读书人,都紧张的出了大营,在外面空地上抽签。

    抽罢竹签,按照各自的号去寻找自己的座位。

    大营外的空地上,也早已放下了排排桌案。

    桌下一草席,桌上是笔墨砚台,桌边树一号牌。

    只因为头一次举办这样的考试,时间又紧,一开始也不知道多少人,也就没有再建造专门的考场。

    只是在城外的军营校场以及周围的平地上露天考试。

    四周都是军士把守。

    长矛如林,肃立在侧。

    各书生在入口处,登记自己的号牌和个人籍贯姓名。

    随后就放入考场,自行寻找座位。

    没有搜检环节,毕竟第一次考试,没有人知道要考什么。

    而且露天之下成群的披坚执锐的卫兵也足以保证威慑力。

    而且各处位置都是随机的大家考的卷子也不一样。

    因为考五经,分五科。

    众人入座完毕,有官吏先念考试纪律。

    对着众人宣告考试规则,并告知稍后的流程。

    随后,一队士兵手捧试卷在考场前等待。

    考官先喊:“《诗》!”

    根据考试规则,考诗的学生起来,站在桌前,士兵们过去把试卷发放。

    发放完毕,众人坐下,但并不允许提前答题。

    随后,《尚书》,《礼记》,《春秋》,《周易》皆按照流程发放完毕。

    监考官在前,敲锣三次,宣告开考。

    考生们开始一边翻阅试卷,一遍磨墨,思考。

    所有人都谨慎老实,把这个考试当成救命稻草一般,这是为数不多的穷人上位的机会。

    有权有势的人家,自然不缺少入仕的机会,因此此次前来考试的,多是没有门路的读书人。

    固然有一些是被县令做工作鼓动来的富家子弟,但实在是少数。

    这次的考试试卷是印刷的,一人一张,体量并不大。

    考的内容也简单。

    无非是一些默写,然后加上两道思考题。

    对于辛方正来说,实在是轻而易举。

    辛方正给王朴说这些学生未必没有高人,穷人里也可能藏龙卧虎。

    而辛方正觉得,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辛方正虽然穷,但不是因为没有机会,而是不愿意屈就。

    五经这些东西对于辛方正来说其实熟悉程度不够深。

    他不是儒生。

    好就好在他考的都是基础,可坏也坏在是基础。

    考基础的默写,那会就是会,多是书中常见的一些句子,流传的广,难度很低。

    但是默写要是没好好的背诵过,那就糟糕了,写不出来。

    还不如后面的思考题可以编一编。

    辛方正是研究《管子》,《韩非子》的。

    在民间虽然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相比于这些更加易于操作的实用知识里,这些能谋名利的手段还是很好用,大家也愿意用,愿意学的。

    但是毕竟不如儒生,入了官场还是要低人一等。

    不入官场就只能给那些士绅做个幕僚。

    这可不让辛方正能满意。

    所以辛方正的穷是因为穷讲究。

    而这次五经科考试,本来也是考五经,儒生的范围,辛方正虽然对于这个不屑一顾。但是这个考试选拔人才是开一世之先河。

    有点离经叛道的意思,而自己也对最近新的地方老大刘备很感兴趣,所以就来了参加考试。

    通过搜集信息,分析思考,发现这个团队有希望,合胃口,打算跟着干了。

    不过辛方正这一次参加五经科考试,虽然看问题不难,考的基础要的人多,自己希望很大,但是并不打算录取了自己就去。

    因为从王朴哪里得到了日后还有其他科目的考试。

    自己学的东西能正大光明的用来博取功名富贵,也不用套上儒家的皮。

    之所以还参加这次考试,主要是考着玩玩,或者说看看试卷,体验一下氛围。

    多考两次也能增加些经验,也多一些机会。

    颇有些董良后世参加公考的那些人,一年到头恨不得把全国所有的考试都报上,参加十几,二十次考试,增加自己上岸的几率。

    有的人考许多年一个岗位拿不到,有的人一年拿好几个岗位的资格,慢慢的挑选。

    人与人的参差总是这样。

    辛方正就属于可以拿到好几个岗位的人。

    但在场的一千二百三十名考生里却大多数属于碰运气拿岗位的。

    只因为他们都是穷人,读书未必读的全,读书没有人教导只能自己想。

    而他们往往没有选择科目的机会,都是有什么书读什么书。

    所以他们也未必全是读五经的儒生。

    说不定许多是和辛方正一样,是学法家的,学道家的,学杂家的……

    只是他们也许也是来考察考察,也许是不如辛方正有底气,也不在乎是否披上一层儒家的皮,就是想碰运气能不能被录取。

    对于王朴来说,这次的考试是十拿九稳。

    一来他虽然只读半部诗,但是因为钻研的深,凡是自己读的,一定能背诵默写。

    而自己运气不错,此次卷子上出的题目,自己会的占七成。

    而因为自己钻研的深,理解的透,对于《诗》的思想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而且《诗三百》也是许多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种民歌的总结,蕴含着劳动人民的呼喊。

    王朴自然也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而王朴有信心能把这张试卷回答的得个六七的分数。

    针对自己的岗位选择,和这些考生的素质来看,基本上自己的劝农官上拿到手了。

    而远远的,董良,诸葛亮,糜竺,孙乾,简雍,伊籍等人,都暗暗远眺一番。

    看着诸多书生埋头答题,也感觉成就感油然升起。

    薛敬文却没有时间过来观看,正在县衙里编纂参考答案呢!

    五套试卷的参考答案,都让他一个人去写。

    他还觉得是被器重,被敬重自己的能力,非常高兴的埋案苦干呢!

    时间在考生专注的精神中,一点点的悄然流逝。

    很快的,一个半时辰悄然过去。

    “当……”

    铜锣响起!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9519/ 第一时间欣赏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最新章节! 作者:社会和谐所写的《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为转载作品,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介绍:
穿越到三国的董良,想要结束乱世,跟随关羽千里走单骑投奔刘皇叔。
抄底刘备,用后世的见识,建立先进的王朝,加快社会阶段的演替!
“关将军,我们这是往哪里走啊,不是去河北找皇叔吗?”
“董良莫慌,哨探到前方就是洛阳城,经过此处很快就可以到河北了。”
“关将军,洛阳在西,皇叔在北,你不认路啊!!!”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