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刀斧TXT下载刀斧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刀斧全文阅读

作者:华太狼     刀斧txt下载     刀斧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章 措手不及

    “…八月初五,回鹘骑兵假扮商队陆续涌入宣化府,当夜,八百死士突然发难,宣化府西门陷落,埋伏在城外的五万敌军蜂拥而入,一万五千西军全军覆没,宣化府都部署高绥及麾下军官尽数战死!

    初六白天,敌军依靠宣化府西军器甲伪装,骗开西凉府城门,当日,西凉府陷落!

    敌军在西凉府一分为二,一部二十万骑兵向南攻略卓啰和南军司进入秦凤路,连下西宁、湟、廓三州,陷西藏路青唐城,残兵汇入积石军,积石军节度使刘渊依城死守,只是敌军势大…

    河州都部署高远率一万西军困守城池,不过卑职出发时,两城已经音信全无达十日之久…

    所幸兰州未陷,城外只有零星敌骑窥探,料想两城依然在我大宋手中,而另外一路敌军不下二十万,集结于西寿保泰军司,据探子回报,回鹘人尽数聚集在柔狼山、零波山、惟精山,或图谋应理攻略兴庆府,或南下越过屈兜岭,进犯固原!

    而且据西辽契丹人来报,黑水镇燕军司也遭到回鹘人的打击,卑职出发前得到消息,西辽重镇已然陷落,包括刚刚打下的蒙古诸地,被迫全部放弃,如今耶律洪基与萧后已经退回了天德军,正在与兴庆南路招讨副使杨文广商议进入兴庆府避难!”

    赵祯听完西北信使发来的最新消息后,微微有些发懵,回鹘人?!

    回鹘人年年上贡称臣,怎么这么土匪?

    心里却又响起当年李现所说:“…高昌回鹘与大宋看似交好,那完全是因为实力不够,一旦黑汗国动手灭了高昌阿萨兰王,或是蒙古人南下,西北边疆一定会起波折…”

    被他说中了啊,这些异族,为什么就不能让朕省省心呢,大宋这几年可是蒸蒸日上,皇佑二年的财政结余高达一万万贯,国泰民安的,连皇室的用度都宽松了许多。

    想到这里赵祯没来由一阵烦躁,子嗣的危机越来越困扰着这个中年人,他的膝下一个皇子也没有,难道真的要立赵宗实?

    想到这里头又开始痛了起来,指了指枢密使狄青:“狄爱卿说说,这事儿咋办?”

    皇佑元年,东北萨哈林岛上最后一批反抗的女真人被屠戮殆尽,狄青积功受赏,赵祯力排众议,不顾朝臣们的集体反对,硬是把狄青推上了枢密使之位。

    原枢密使杜衍放外为官,负责与西辽配合作战事宜。

    狄青骤得高位,这心思活络了许多,削减了原本用于赞画司六成的预算,给禁军全军当喜钱发,出入衙门的规制也越来越奢华,还喜欢听小兵吹捧,一日上街,几个城门守军高呼“狄爷爷”,狄青闻之心喜,每人赏了几吊钱。

    在这种氛围的催化下,禁军的操练废弛了不少,不少军都指挥使发现,要想及时领到军饷,少不了要去枢密院衙门拍几句马屁,表几声忠心才行。

    这些行为惹怒了不少文官,御史台火力全开,弹劾狄青的奏章据说要用筐来计算。

    即便如此,赵祯对狄青依旧信任满满,弹劾的劄子全都留中不发,经历过一开始的战战兢兢后,狄青愈发嚣张了。

    无论新政派或是保守派,或多或少的开始怀念起李现,这位大宋当年的战神,如今却成了一个工匠,哪怕贵为亲王,这样的军政议事也没有他参与的份儿。

    大宋刚刚走出“重文轻武”的怪圈,却又立刻走进了另一个极端,御史台见狄青的地位丝毫不受影响,弹劾的热情也愈发低落起来。

    在韩琦的指示下,李现曾经找狄青单独聊过此事,不过话说归说,至于他听进去多少,李现也很无奈。

    “陛下,当发大军讨伐,西域诸国苦回鹘之乱久已,臣正愁没有理由,正好,回鹘人此举无异于对我大宋发出的出兵邀请!”

    “……”赵祯揉着太阳穴,没有说话,狄青说的等于没说,这点道理不需要他教。

    “陛下,给臣十万大军,今年年底,大宋的西北新边境将会是天山!”

    赵祯眼前一亮,狄青的提议让他很心动,天山为界,这大宋疆域的广阔将会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韩琦连忙轻咳两声,对于军事他不是太懂,可狄青说得也太儿戏,论起打仗他还是更相信李现一些:

    “咳咳…陛下,臣以为,当先弄清楚回鹘人的战略方是第一要务。”

    此时战略和战术孰轻孰重?

    这个问题他认为在大宋没有比李现更合适的人选,狄青固然是个猛将,可长于战术短于战略是他的软肋,只是因为他与李现私交还算好,自己方才嘴下留情,没有直接怼过去!

    赵祯闻言颇觉得有理,目光投向狄青,微微抬颌道:“狄爱卿倒是说说,这回鹘人到底想干什么?大宋还没打过去,他们倒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敢来惹我们?”

    狄青看向韩琦的眼神带了些恼怒,哪壶不开提哪壶,管他们要干什么?不是有句古话说得好——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嘛!

    狄青抬头道:“陛下,自古以来,塞外蛮夷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中原的繁华和富庶,臣断定回鹘人定是因为贪婪方才铤而走险!”

    见赵祯暗暗点头,随即又对韩琦道:“朋友来有美酒,豺狼来了有刀枪,面对挥舞着屠刀的畜生,本使认为,尽快出兵剿灭蛮夷才是第一要务!不知韩相意下如何?”

    咦?你这是在针对我吗?

    老夫怎么你了?

    哪次打仗不都得先弄清楚敌军的战略?

    我军的战略呢?

    我看你是个后生,你怼我作甚?

    什么时候武人敢爬我头上来撒泼了?

    这可是陛下御前召对,说话要负责任的好伐?

    老韩气得脸微微胀红,要是李现在一旁绝对会为自己出头的,可如今的大殿里却丝毫不见曾经的大宋战神。

    有心想反驳,可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只得点头:“狄知院高见,可军国大事谨慎些才好…陛下,臣以为,战事还是要多请名将,细细商议的好!”

    大家都不是傻子,这“名将”指的是谁毋庸多说,富弼和欧阳修在韩琦身后暗暗捏了把汗,雪藏李现可是官家的意思,大宋武人这么多,难道还非得李现出马不可?!

    “韩爱卿为相几年了?”

    冷不丁赵祯抛出一个问号,韩琦愣了愣,抬头一看,赵祯的脸色已经铁青。

    “臣为相已经七年了,承蒙陛下厚恩…”

    “传旨,韩相日理万机,劳苦功高,特批回家休养一月,期间有富相代行首辅之责!”

    不等这枚重磅炸弹在大殿里炸响,赵祯接着又对狄青道:

    “回鹘蛮夷,不服教化,背信弃义,悍然入侵,封枢密院使狄青,挂龙武大将军印,率十万禁军,统管西北各路边军,月底出兵,平定西北!”

    狄青出班,昂首下跪,高唱拜服:“臣谨遵皇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三百零一章 局势

    那头枢密院忙得热火朝天,这头韩琦却无端受了斥责,一个人回了宅邸唉声叹气,实在是气不过,于是就叫来李现,让下人在院子里置办了一桌酒菜,两人从下午一直喝到晚上。

    新城的建设早已上了正轨,李现这个总监造如今已经无所事事,又无军职在身,天天在家陪着妻妾孩子,日子过得要多潇洒有多潇洒。

    这身份一显赫起来后,从未谋过面的亲戚们如雨后春笋一般统统冒了出来,光是从扬州府来投奔的亲戚就一个接着一个,让李现烦不胜烦。

    当年自己双亲病故,孤身一人幸得张义照拂进了禁军,那个时候怎么不见这些亲戚?

    对于前来投奔的,统统给予银钱打发回家,顺带打听打听家中可有轶事。

    今天早上刚刚听说家中有个远亲表侄女,逃婚了,对象还是个禁军军士,此等事件颇有些惊世骇俗,倒是让李现多磕了两斤瓜子。

    西北剧变他在早上也听人讲过,不过哪里有韩琦说得声情并茂,而对于狄青的态度李现倒不像韩琦那般疑惑。

    “狄青是个纯粹的武人,这种人指挥作战可以,让他去做枢密使,有些勉强了。”

    “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老夫今天和他怼到底!”

    李现给韩琦的酒杯满上,劝慰道:“人啊,身边环境的不同,就会呈现不同的状态,狄青骤得高位,实属大宋首例,心思有些急躁,也是可以理解。”

    韩琦双目一瞪,吹着胡子道:“你是理解他,谁来理解我?我可是心系大宋,十万禁军和数十万边军啊,这小子最多也就指挥过三四万人马,稍有不慎动了大宋的根基,这些年改革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

    李现听了后歪着头沉思了片刻,问道:“回鹘出兵多少?”

    韩琦思索片刻,看看左右压低声音道:“皇城司有报,七月底,高昌城外的营帐至少能容纳五十万大军!”

    “五十万~~~那对外岂不是宣称百万…?等等!”

    韩琦扭头问道:“怎么?”

    “高昌回鹘哪里来这么多兵力?!”

    “害,蒙古人被契丹人赶出了草原,都逃进回鹘去啦。”

    李现依旧愁眉不展:“高昌回鹘,疆域不过千里,蒙古人已经是战败之师,他们根本凑不齐三十万人!”

    韩琦闻言也放下了筷子,疑道:“照你这么说是啊,哪儿来的兵马?”

    “哼…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黑汗国掺了一腿,他们同属回鹘,看不出来区别!”

    “黑汗国?”

    李现自顾自喝了口酒:“也是回鹘的一支,呵呵,不过战力却远超高昌回鹘,他们的帝国还有个名字,叫喀剌汗。”

    韩琦疑道:“这喀剌汗国力如何?”

    李现:“疆域广万里,人口上千万众,实乃大宋劲敌!”

    韩琦摇摇头:“上云说得夸张了吧,西北塞外处处沙漠,哪里来这么多人口?”

    李现:“韩相所言差异,前唐西域三十六国,人口就接近千万,这黑汗疆域辽阔,横跨葱岭,人口上千万不足为奇。”

    “葱岭?葱岭往西不都是蛮荒之地?前唐安息大都护高仙芝不是兵败葱岭外的怛罗斯?那里不都是大食和波斯人的疆域吗?”

    李现微微一笑:“大食和波斯人即将作古,韩相也对层檀国有印象?”

    “层檀?嘶…鸿胪寺卿上的案牍里貌似提到过!”

    “层檀就是突厥人在波斯人的地盘上建立的国家!”

    “突厥人?”

    “对,他们还有个名字,叫塞尔柱!他们将来不仅会取代波斯人,还会取代大食人,成为葱岭塞外新的主人!”

    望着侃侃而谈的李现,韩琦惊得胡子都要掉了,先不论他说的是真是假,就这些异族的纷争,他不仅知晓渊源来历,连未来的走向和趋势都判断得一清二楚,这可不是吹牛逼吹出来的。

    “上云,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记得皇城司每月的案牍可从来没给你府上送过啊~”

    “咳咳…这个不是重点,其实我想说的就是,喀剌汗和塞尔柱之间的矛盾,远远大于他们和大宋之间的矛盾,我们完全可以去联络塞尔柱突厥人,从东西两个方向合力剿灭喀剌汗!”

    韩琦想了想又疑道:“可这岂不是养虎为患?”

    “也不一定,大宋的西北、西南都是高原峻岭,以此地势为界,我们就居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高位,到时候担心养虎为患的应该是塞尔柱人才对。”

    韩琦心中不禁对李现的意见更加重视:“上云,为父说个公道话,这仗只有你去打,朝廷和百姓才放心啊~~~”

    “义父无需担心,狄青打仗的能力还是有的,大宋,败不了!”

    两个官场失意的人更是添了心心相惜之意,韩琦也在李现的劝慰之下慢慢放下心来,大宋国力强盛如斯,岂是随意可被蛮夷欺凌之辈?!

    八月二十八,十万禁军在汴水河口集结完毕,此次出征共计动员了禁军十七个军,皇家重炮第一军、轻炮第三军、轻炮第四军,辎重兵五万人,三万六千多辆大车,十五万匹战马。

    招募民夫五万人,粮草上百万石,渡船七千余艘,出征之日,赵祯亲至,旌旗蔽日,刀枪如林。

    而最新战报显示,秦凤路积石军和河州已失,回鹘兵锋已直逼洮州和陇西,兰州音信断绝成为孤悬敌后的一座孤城,熙州正在被重兵围攻。

    而兴庆南路的局势更为恶化,二十万回鹘人正在重兵围困西平府,而西平府向南的所有城池都已陷落。

    黑山威福军司的局面已经崩溃,大半契丹残部退入天德军,另有部分契丹人退入兴庆府,而耶律洪基已经不管不顾地拉着皇室涌进了兴庆府,天德军岌岌可危。

    局势已经渐渐明朗,探明番号的敌军就至少有五十万众,更有一种说法是,十万回鹘铁骑正在从蒙古草原进行大范围迂回,直接攻击临潢府。

    这样的话,刚刚平定下来的蒙古草原将会成为回鹘人攻伐大宋的大后方,无数刚刚失去部落的蒙古人,将会成为他们最优秀的炮灰和马前卒。

    而所有的焦点都落在了兴庆南路,这里是回鹘人三路大军的中线,只有击败这路敌军,南北两路的敌人都会因为后方受到威胁而不得不退兵。

    而一旦中路战事陷入对峙,南北两路的敌军又会如虎添翼,放心地将这天下又一次搅成一锅沸腾的油锅!

第三百零二章 固执的狄青

    “大将军,燕王私信!”

    狄青莫名有些烦躁,他与李现私交甚密,自从东北剿灭女真残部后,官运亨通,简在帝心,直接被提拔为枢密使,还被封了东平侯。

    可能是朝廷吸取了李现的教训,在爵位赏赐上谨慎了许多,一个侯爵到尚在百官接受程度之内,毕竟这战事结束后,东北今后无论取得什么样的发展成就,可都算是文官集团的功劳。

    不过枢密使也就有些耐人寻味了,要知道尽管燕王的成就远超狄青,可就算官家亲自想把李现抬上枢密使的位子,李现都是坚决请辞。

    这里面固然有李现惫懒的特点,不过武人不从政,维持文武平衡却是此举背后的深意,也正是李现的不断妥协,方才让大宋的武人地位在文官集团的默许下,逐渐得到了改善。

    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李现深深懂得,一个军人执政的政府,会给一个国家和政权带来多么巨大的危害和混乱。

    各种各样非洲的将军、东南亚的司令们,常年维持着本国处于贫困状态,相比较于文官集团执政,整个社会缺乏活力与创新,到处都是死气沉沉。

    而发展情况处于另一个极端的,往往都是由文官执政,所以李现一直在思考如何破开宋朝对武人不信任的局面,壮大汴京周边的中央禁军,以及尽可能的以身作则,远离政治高位就成了最有可能成功的方法。

    在李现看来,武人在行政系统中最高的官职绝对不应该超过枢密副使,在枢密院中作为作战顾问、武人代表、文武沟通的桥梁,才是武人为官的最终意义。

    可这样的态势却被狄青打破了,虽然是赵祯硬塞给他的枢密使,不过你好歹有拒绝的权力不是?

    大宋的中旨门下、尚书两省都是可以不接的啊,在李现看来,保持低调和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武人集团可以在大宋长久繁荣下去的保障!

    可多少人能看透权力背后的规则?

    狄青很享受现在的尊崇,当年听到风声要封自己枢密使,李现就跑来劝过自己,虽然没有明说,不过话里话外那意思,不就是让自己坚辞不受?

    你已经作古了好吧,我狄青也要证明自己,我也可以是战神!

    作为挚友甚至导师一般的存在,对自己的成就不恭喜也就算了,还怂恿自己退缩?!

    不可忍!

    两人的关系就在那一刻,出现了一道再也无法弥补的裂痕。

    也不知道李现能不能感觉的出来,反正自己现在听到李现的名字就有些烦,正面诱敌,大范围迂回,你那一套我狄青早就研究得透透的,此战可是我第一次独立统兵,也是唯一一次证明自己不比李现差的机会!

    不过信使就在面前,身边还簇拥着禁军各军的军都指挥使们,不管自己怎么想,禁军大半的将领可是对燕王推崇有佳,没必要在这么多人面前搞得那么难看…

    狄青结果信封,当着大家的面认真拜读起来,局势分析的和赞画司那帮书生们说的差不多,不过最后一页上却写了些额外的东西,让自己心中一动。

    “…黄头回鹘这次不知是否出兵,兄至前线之后,可广为联络,恩宠之下能否从内部策反敌军…”

    切!

    蛮夷能从内部策反?

    什么黄头回鹘、高昌回鹘的,对这些借用所谓的地缘政治、以势取人的方法,狄青一点都不感冒,照自己看来,这次尽起禁军精锐,剿灭这些蛮夷难道还能有波折?

    沉默了片刻,随即把信揣进怀里,唐渡好奇地凑上来问道:“大将军,燕王都在信中说了啥?”

    狄青看了他一眼,延兴军军都指挥使如今已经贵为通城开国男,要是随便来一个军都指挥使他这时候都可以出声呵斥。

    “没什么,燕王恭祝我等旗开得胜,诸位都知,此战定要尽心戮力,不叫官家和相公们担忧!”

    见狄青如此一说,唐渡也不知真假,外界盛传狄青得燕王真传,将会挑起大宋对外征伐的大梁,只是仅仅鼓励打气需要冒着被言官弹劾的风险专程写封信?

    容不得他多想,狄青大手一挥,掌旗官放声大呼:

    “开拔~~~”

    “咚…咚…咚…”鼓声如雷,震动天地,龙卫羽骑、云骑、骁猛、骁骑四军轻骑,为大军先锋,广武山下平原上,四道乌云同时向西疾驰,他们将从陆路沿着黄河南岸,翻越孤柏岭,折向洛水,先一步进入西京洛阳。

    所有步军、跑军、粮草、军械辎重全部装船,依靠水力紧随其后,捧日第一军被选为中军,负责守卫中军部、赞画部、军法部、军需部、军医营,整个中军人数超过万人,将会沿着先锋走过的道路,在西京汇合。

    八月三十日,全军抵达洛阳城。

    九月一日,全军通过潼关,进入关中平原,全军在潼关下船,继续向西疾行,九月三日,全军抵达京兆府。

    狄青选择在此地停留一日,从京兆府向西北再行两日,即将进入固原地区,而固原此刻已经成了宋回两军交战的熔炉,接下来何去何从必须根据最新的战况做出周密的安排。

    “什么?我们不去兴庆府?!”

    赞画部长官徐文定一听狄青要从秦凤路直抄回鹘南路军的后路,当即跳了起来。

    这就是当年耀州城的徐文定,大唐英国公李勣的后人,辽东战事罢了,他尽散家财来到汴京,自幼浸淫兵法的他顺利进入了求才若渴的枢密院赞画司,此次出征更荣为随军赞画部长官。

    “对!秦凤路处处有警,切断南路军的后路,数十万回鹘骑兵就成了瓮中之鳖!”狄青毫不退缩地顶了回去。

    “后路?大将军且看秦凤路、藏北路,哪里有什么后路?!”

    狄青双目一眯,不容置喙道:“大军出征在外以本将判断为主,徐长官,今后本将没有发问,请你不要大放厥词!”

    “胡说,大将军此举危机重重,整个秦凤路处处是战场,根本没有所谓的后路,若是我军贸然深入,回鹘人可以随时将围攻兴庆府的兵力调集南下,敌众我寡,补给不易,风险太大!”

    狄青不为所动。

    风险?风险当然存在!

    可攻击兴庆府路,直捣敌军中路可是和李现的谋划一模一样,到时候胜了岂不是又一场燕王决胜千里之外的胜利?

    自己如何成就大宋战神的荣耀?!

    虽然徐文定说得都对,可若是在南路击败回鹘人,也能威胁到敌军中路,以大宋禁军的战斗力,就算中路的回鹘人调到南路对自己发动围攻,又能怎样?

    打不过还是怎么的?

    “救援兴庆府需要北上环庆路,路途遥远,我军气势如虹,直接向西发动突袭,配合藏北路的吐蕃弓骑兵,一举拿下洮州,再下积石军、青唐城,而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这里!”

    狄青说完,拿起细棍,指着沙盘上的一个城池大声道:“宣化府!到时候,别说是南路军,连带他们的中军、北路军,全都摁死在西北的戈壁和高原上!”

第三百零三章 绝境(上)

    我就是我,大宋东平侯!

    九月五日,经过休整后的宋军继续向西北行军,踌躇满志的狄青站在京兆府西的一处丘陵上,正看着脚下的军队如一道钢铁洪流向固原开进。

    三日晚间的议事,他的谋划和蓝图终于获得了超过半数的禁军都知们的支持,徐文定奔走疾呼却毫无作用,按照狄青的谋划,战事将会在今年年底前结束,运气好的话,禁军还能赶得上皇佑四年的春节!

    “…尔等可否想过,黄头回鹘如今首鼠两端,不知敌友!

    …战事顺利的话我军必然北上,整个补给线暴露在黄头回鹘的面前,西北多戈壁沙漠,一旦粮道有变,大军危矣!

    …从中路向西推进,沿汉长城直达宣化,南北中三个方向都可以威胁敌军后方,是战是退尽归我军把控!

    …你们是不是疯了!我要上奏枢密院!赞画部绝不同意大将军的方略…”

    狄青身上带着传统武人的特点,对于赞画部一直不太感冒,这从他上任枢密使后就偷偷挪用过赞画司的预算可见一斑。

    那件事情被曝光后,惹来文官集团的强烈反扑,原因无二,赞画司已经被文官集团认定为文人合法领军的象征,这里面可都是春闱秋试的合格士子,而且这还是燕王时期组建的部门,你狄青算什么,还敢挪用预算?!

    这更加让狄青轻视赞画司,在他看来,赞画司与庆历年前的文人领军和监军一般无二,都是鄙视武人的把戏。

    打仗这种事情,难道是看地图看出来的?

    难道是玩兵棋玩出来的?

    打仗的本事,可都是老子一刀一枪拿命换回来的,岂容秀才举人们置喙?!

    人一旦对某件事情有了偏见,看什么都是错的,他哪里知道,赞画司早已对大军出征后出现的各种方略做了详细的兵棋推演。

    结果就是,若是从南路攻击,并且采用这种有些出人意料的奇袭手段,战损高达半数以上的可能性超过九成!

    黄头回鹘和黑汗国摸不着底细的后续增援,是怎么也无法忽视的风险!

    据皇城司从杭州、广州的大食商人群体里收集来的中亚情报中来看,喀剌汗王朝可随时动员超过六十万骑的大军,若是倾国而战,按照他们的每户一丁的征兵方法,可以动员的骑兵超过百万。

    更据可靠情报,喀剌汗的疆土还不止葱岭以东!

    他们在葱岭以西还有数千里的疆土,本来皇城司以为同属一国,但赞画司结合情报来判断,很可能他们以葱岭为界,分为东西喀剌汗两国。

    西喀喇汗以撒马尔罕作为都城,而东喀喇汗以八剌沙衮为都城,两国如今全部信奉***教,东西喀剌汗虽然与高昌回鹘同宗,但最大的不同在于统治阶级的民族构成,喀剌汗的统治者是葛逻禄人。

    猜得没错,就是怛罗斯之战临阵倒戈的葛逻禄!

    葛逻禄人的前科,导致喀剌汗的选择非常难以捉摸,大宋的富庶远超黑衣大食,况且如今阿巴斯王朝正在被突厥人蹂躏,葛逻禄人十分有可能以同属回鹘的名义聚集在同一面旗帜下。

    历史上,回鹘人可是纵兵劫掠过唐时的长安,为了平定安史之乱,李亨答应回鹘人,破长安后可自由劫掠三天,见识过中原的花花世界后,他们还能安于残破的西域?

    徐文定为首的赞画部非常担忧来自于西域的威胁,战事一旦发展到宣化以西,面对击破大宋精锐军团,长驱直入京兆府的诱惑就会如同毒药,不断勾引着跃跃欲试的蛮夷!

    看着眼前的铁流,徐文定感到一丝悲哀,他总觉得狄青从某种程度上也认可赞画部的判断,可却有一些军事以外的原因,逼得他不能采纳自己的建议。

    如今更是获得了绝大多数统军长官的拥护,宋军如同一个上足了发条的战争机器,开始了隆隆的转动。

    大宋军律,赞画部的判断仅供主将参考,最后的决定还是要以狄青为准,而主将一旦下定决心,全军就绝不允许出现任何质疑之声。

    徐文定深深叹了口气,一打马缰,加入了轰轰隆隆的队伍中去。

    九月十日,宋军悄无声息度过洮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洮州,一万围城的回鹘骑兵遭遇突然袭击,溃不成军,绝大部分向北遁去,汇入到围攻熙州的数十万回鹘大部。

    在洮州得手的宋军马不停蹄,当日即抛下边军驻守洮州,全军继续挥师西进,连夜度过大夏河,于次日卯时正,突然出现在失陷的河州西南。

    镇守河州的五千回鹘人猝不及防,炮军半个时辰的饱和攻击后,河州城防即告崩溃,经过一日一夜的连续行军作战,疲惫不堪的宋军在河州城足足休整了整个白天,十一日酉时正,宋军继续踏上了征程。

    积石军。

    黄河南岸。

    侧后出现大股敌军的消息如一阵风在围攻熙州的回鹘大军中扩散开来,十日夜,洮州的溃兵带来了这个惊人的消息,十余万回鹘大军立刻选择从熙州和陇西撤军,同时,求援的信使迅速向北派出,围攻兰州的十余万回鹘大军在十一日夜得到消息后也迅速撤兵,就在宋军休整之时,三十万回鹘大军已经开始整齐划一地撤退。

    十二日午时,就在宋军抵达积石军渡口对岸之时,规模庞大的敌军也已经在西宁州完成了集结。

    沿途的城池全部放弃,狄青怎么也想不到,看似以劫掠为目的的蛮夷,却有如此破釜沉舟的魄力,无边无际的回鹘军营里,一顶巨大的王帐前,上百名喀剌汗、回鹘、蒙古将领聚集着,帐帘徐徐大开,一个深眉鹰目的中年人在众人的跪拜中缓缓走出,他就是喀剌汗的汗王——苏莱曼汗!

    东喀喇汗的王者,选择了御驾亲征,除了西宁州附近集结的三十多万大军,远在兴庆南路围攻西平府城的二十多万中路军也已经得到消息,向南疾驰。

    他早就从见利忘义的大食人口中将大宋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除了西宁,所有对城池的围攻无不是勾引宋军的诱饵。

    不击溃以大宋禁军为主的野战兵团,回鹘人在西北将会举步维艰。

    最严重的的结果就是面对大宋对中路的直接攻击,到时候,水网密集的兴庆南路将会成为骑兵的灾难,如今形势已经明朗,宋军选择了看似釜底抽薪,其实隐患重重的南路迂回。

    他们一定不知道,黄头回鹘的十万骑兵,已经秘密潜伏至青海湖以南,大宋藏北路、秦凤路、兴庆南路三路交汇之地的戈壁,就是宋军的葬身之地!

    攻克积石军后,为了执行切断后路的战略,无论宋军是背北上西宁州还是继续深入藏北路,都在自己的算计之内,苏莱曼汗的眼神中透着一股桀骜不驯,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作为胜利者,行走在长安的朱雀大街上。

    他并不知道,黄巢之后,长安已成废墟~

    狄青在十二日当日即刻挥师渡河,这一次,驻守积石军要塞的回鹘人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慌张后退,半空中箭如飞蝗,上百台投石机向汹涌的黄河中泼洒着弹雨,战局焦灼,缺乏渡船的宋军只能艰难地依靠重装步兵的奋不顾身,于当晚终于在对岸开辟了一块纵深不到两百步的登陆场。

    回鹘人趁着夜色向北遁去,十三日白天,宋军接手了空无一人的积石军要塞。

    数万辆大车组成的后勤部队渡河缓慢,直到十四日,工兵部队架起两座浮桥后,渡河速度方才加快,但依然耗去了整整三天时间。

第三百零四章 绝境(下)

    整个秦凤路、兴庆南路的敌军全部在西宁州集结的消息摆在了狄青的案前,今天已经是九月十六日的白天了,迂回战略还能保持多少奇袭的性质已经不得而知,但焦急万分的徐文定已经快要暴走了。

    敌军主力就在侧翼虎视眈眈,主将却熟视无睹,刚刚在军事会议上竟然想要继续孤注一掷地向藏北路进军!

    “大将军万万不可,敌军主力就在西宁州,哨骑回报,至少三十万大军就在我军侧翼窥探,迂回战略已经暴露,此刻我军应该整备兵马北进与敌决战!”

    “藏北路边军汇合吐蕃弓骑兵精锐已经在青海湖南八十里处集结,以雷霆之势从青海湖东西两翼北进,拿下青唐城,边军坚守秦凤路各城,缺乏攻坚能力的胡人将会陷入绝境!”狄青面对咄咄逼人的徐文定,斩钉截铁地顶了过去。

    徐文定说的是最好的办法,可他说的和李现说的一样,战线将会回到兴庆南路,就算最后获胜会有多少人说,我狄青需要燕王点拨才会打仗?!

    他对禁军有信心,对炮军有信心,对骑兵有信心,曾经在藏南、交趾、东北,哪一次不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一场独自筹划的完美战役,来成就大宋新一代战神的威名!

    “这简直就是多此一举,眼前的胜利不去争取,却要进入高原另辟蹊径,炮军,根本无法翻越祁连山!”

    “放肆!!!”

    狄青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徐长官,我以龙武大将军的身份命令你,执行命令!”

    帅帐里寂静无声,唯剩两人粗重的喘气声,唐渡见同僚一个个都闷头作者不说话,只得轻咳一声,站了出来。

    “大将军,末将有话分说。”

    他是李现旧部,用兵稳健,从无一败,关键为人低调稳重,又是“天下第一军”延兴军的军都指挥使,狄青平日里见了也要给几分面子。

    “原来是唐都知,请说。”

    唐渡先走到徐文定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将他劝了回去,随即开口道:“大将军,末将对战略不做过多评价,只是有一点,积石军要塞的守军该留多少?”

    此话一出,营帐内的都知们心中都有触动,眼神七七八八的都集中到了狄青的身上,进入藏北高原确实是抄西宁敌军的后路,可积石军却是自己的后路,留的兵多了,突击力量会受到影响,留的兵少了,呵呵,抄人后路的自己后路倒是被抄了,那可就危险了。

    高原可不是随便上的,当年燕王平定吐蕃可是在大理足足适应了一个多月,就算如此,上了高原也各种反应,让士兵们叫苦不迭。

    狄青:“积石军要塞由延兴军、天武第二军、皇家重炮第一军、龙卫骁猛军、外加三万西军驻守,当可万无一失!”

    这加起来已经接近五万人了,而且都是精锐,在座的都知们频频点头,后路稳固,看来狄青做决断之时并不糊涂。

    唐渡盘算了一下,这么多人就算三十万回鹘大军全都冲过来,自己也有信心据城坚守,当即放下心来。

    其实狄青的想法也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有些画蛇添足罢了,十万精锐外加十五万搜刮来的西军,硬抗西宁州的三十多万敌军可以说胜算颇大,不过若是能够切断后路,出其不意地翻越祁连山,无论是凉州府或者宣化府,对回鹘人来说,都是蛇之七寸所在。

    到时候,敌军只能选择回军攻打坚城,缓过气来的西军,就可以步步为营,逐步向西一路缠食,这种堂堂大仗才是宋军最喜欢的节奏。

    唐渡摇了摇头退了下去,可萦绕在心头的不安却无法散去,进藏北路确实风险大了点,黄头回鹘、西喀喇汗…唉,头疼…

    ……

    乌压压的秃鹫遮蔽了天空,战死的尸体堆满了山川,数万回鹘骑兵在战场中巡弋着,不时举起长枪尸体补着刀,尸体上的盔甲和战旗,赫然正是宋军样式。

    此处距离青海湖南岸八十余里,一直驻守吐蕃高原的两军弓骑兵精锐在刚刚抵达一处山谷时,突遭数万回鹘骑兵的围攻,黄头回鹘对高原的熟悉程度并不亚于藏南的吐蕃人,半日之后,八千余吐蕃弓骑兵全军覆没。

    “苏莱曼汗果然神机妙算,整个高原最后的宋军精锐全部命丧于此,希望他战后说话算话,我们的可汗并不贪心,只需要青海湖就满足了…”一名满脸虬髯的回鹘将领对身边人说道。

    “放心吧,苏莱曼汗说话算话!”

    周边的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中人作呕,可将领身边的锦袍男子却满面春风,他是苏莱曼汗的特使,正是他的斡旋,本来打算中立的回头回鹘最终决定,加入到对大宋的战争中来,十万大军保持着对青海湖南部地区的警戒。

    他们在昨天晚上得到了宋军徘徊在青海湖南的情报,十万大军以猛虎搏兔之势,连夜出发,趁着黎明发动了突袭…

    今天是九月十七日,就在狄青从积石军要塞向吐谷浑出发的同时,苏莱曼汗率领着自己的联军同时开始沿着大非川向青海湖进军。

    他的联军已经不再是三十多万,就在昨日傍晚,二十万骑兵星夜兼程与之汇合,他的麾下已经膨胀到一个可怕的规模,五十万骑兵,哪怕其中有大半只是打打顺风仗的仆从军,可别忘了,还有十万精锐,已经埋伏在了宋军行军的侧翼。

    苏莱曼汗很想宋军直接北上,与自己在西宁州外硬碰硬的来一场决战,到时候黄头回鹘的十万大军就是克敌制胜的生力军,可宋军的统帅却偏偏选了对回鹘人最有利的进军路线。

    他知晓宋军的动向后简直有些不可思议,自己几十万大军就在身边,宋军的统帅到底吃错了什么药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还要迂回?!

    你就算看不起回鹘人,你也得好好掂量掂量,我喀剌汗铁骑的实力吧!

    天授不予反受其咎,既然你找死,我苏莱曼当然要好好成全你们,安心的迂回吧!

    ……

    九月二十五日,狄青率部出现在青唐城(后世海晏)南三十里,此刻探马得报,青唐城周围遍布敌军营帐,人数不下五十万众!

    狄青再不甘心也知道自己的迂回不可能成功了,此刻的宋军正沿着青海湖东岸逶迤北上,收到消息后,若是当即率军原路返回,依然可以处于不败之地,而且除宣化和凉州外,其余失地尽复,已经是大功一件。

    接下来的战事哪怕一步一个脚印地沿着河西走廊平推过去,精于阵地战的宋军必将赢得最终的胜利,可此时,最坏的现象出现了!

    狄青犹豫了。

    他命令全军沿着青海湖东岸安营扎寨,谁都不知道他此刻到底想要干什么,但很显然,他并不知道在自己的南边,十万敌军正在密切搜寻着宋军的踪迹!

    这个从铲除山贼成长起来的将领,显然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应对如此复杂的地缘政治。

    二十五日夜,黄头回鹘的哨骑发现了宋军的营地,宋军的斥候全都派向了北方,他们对来自南方的威胁没有丝毫察觉。

    二十六日白天,就在狄青下定决心向积石军要塞撤军的同时,苏莱曼汗尽起大军向南逼了过来,五十多万骑兵无穷无尽,翻腾的旗海犹如海浪汹涌而至,又如一朵朵墨云,在碧绿的大地上云卷云舒。

    号角声、战鼓声响彻云霄,隆隆的马蹄声如闷雷在天边回响,他们在距离宋军营地三里处停了下来,敌军的右翼紧挨着青海湖,左翼更是不知延伸到了哪里。

    狄青并不慌张,指挥着宋军展开了战线,炮军率先开火,掩护着装备长枪大盾的重步兵结成密集阵型向敌军发起突击!

    苏莱曼汗挥动手中的宝刀,数不尽的骑兵向宋军发起了决死冲锋!

    失去家园的蒙古人得到了重建的保证,他们驱赶着数万马群,蒙上了马眼,马尾浸油后点燃,发狂的马群不顾长枪和火炮的威胁,硬生生地冲开了宋军突击的军阵。

    随后骑兵跟上掩杀,狄青见状连忙鸣金收兵,营地四周已经竖起数道土墙,仅有几个缺口供人出入,双方围绕着缺口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在训练有素的宋军重步兵的绞杀下,一直到傍晚互相收兵,宋军营地依旧巍然屹立。

    狄青打老了仗,军略虽说差了些,不过战场嗅觉十分敏锐,感觉到危险的他一等天黑就安排宋军向东南连夜撤退,可先头部队才出发没多久就撤了回来,带回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数量不明的敌军骑兵已经从南边切断了宋军的归途!

    这可就不好了,自己被包围了,狄青不禁傻了眼,南边哪儿来的敌军?不能连夜撤,一,不知道外面多少敌军;二,惊动了回鹘大部趁夜乱战的话,吃亏的是宋军。

    可自己这是被包围了啊!

    妈的,老子中了圈套!

    狄青心中猛然揪了起来,自己一直以为后路畅通,而且撤军的决定下得不可谓不快,所以这营地周围,根本没有可供十来万人饮用的淡水水源!

    而青海湖,更是一个咸水湖,距离营地最近的淡水水源,正是东北三里处的耳海,那里,正是敌军主力驻扎之处。

    宋军,陷入了绝境!

第三百零五章 围困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

    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都在海拔一万到一万五千尺之间。

    日月山山脚下就是青海湖东岸最大的淡水水源地——耳海,只是宋军和耳海之间,隔着不知多少凶狠的敌军。

    接下来的作战狄青没有再犹豫,必须靠近耳海,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从九月二十七日起,一直到十月一日,宋军向苏莱曼汗厚实的军阵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突击。

    战况从刚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十万西军严密监视南面的黄头回鹘,中央禁军则在炮军的掩护下向被发动了一次次的决死突击。

    但苏莱曼汗也不是草包,自然也看出来了,坐落在日月山山脚下的淡水湖的战略地位,不过宋军的突击太过于犀利,长枪大盾的重装步兵悍不畏死,特别是炮军给自己的骑兵带来了巨大的伤亡。

    不过苏莱曼汗在攻陷秦凤路、兴庆南路各城时,麾下军队缴获了大量的床弩弹药,成吨的爆破弹此刻发挥了作用,同样的,装备了大盾重甲的宋军一样抵挡不住火药爆炸的威力。

    苏莱曼汗自从登基之后,眼红于党项人和契丹人从大宋掠得的财富,所以一直注意收集大宋的情报,关于这种会发生爆炸的武器,自然十分放在心上。

    看着宋军在他们自己的武器打击下被炸得人仰马翻,心中自然畅快不已,而且一名喀剌汗将领又在作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克制宋军突击的绝妙方法!

    十月一日,连续作战五日后,宋军终于在视线中看到了耳海的身影,为了能够抵达这个距离他们大营仅仅三里远的淡水湖,至少两万禁军二郎倒在了冲锋的路上,而对面的敌军的伤亡,接近十万。

    三百余步后,他们就能将耳海从喀剌汗人的封锁中解救出来,到时候,就不用每天喝苦涩的过滤水了。

    青海湖附近往下挖去,都是咸涩有毒的咸水,赞画部用木炭、湖沙、草叶作为滤材,可以将大部分毒性清除掉,不过那水依旧难喝无比,喝多了一样会生病,呕吐恶心还算轻的,可怕的是,你会尿不出来,最后全身水肿而亡!

    战死的才一万多,可中毒躺在营地里的,也快达到这个数,今天再打不下来,军心也就彻底散了,狄青再想发动进攻,估计都凑不齐成建制的步兵了。

    徐文定偷偷找过狄青,七天!

    七天内喝不到干净的淡水,所有人就等死吧!

    就在宋军认为大功告成之时,突击的脚步忽然停了下来,只见从此处到耳海边三百余步的地面上,横七竖八地挖了不知多少条壕沟,而壕沟中,密密麻麻的葛逻禄人、回鹘人、蒙古人正一股脑儿的把点燃的爆破弹扔了出来!

    这正是历史上终结了步兵排队枪毙战法的利器——战壕,只是在冷兵器时代,战壕中的士兵没有火枪和机枪,不过战斗却愈发血腥起来。

    在中军督战的狄青脸色铁青,弩箭、火炮在面对战壕时失去了绝大部分的作用,唯一能做的就只剩下士兵们奋不顾身的肉搏。

    这是宋军不想进行的战斗,这又是喀剌汗联军最想进行的战斗,以命换命,用数量抵消质量的差距。

    狭窄的战壕中,长枪和盾牌反而成了限制,宋军士兵们扔掉长兵器,抽出短刃,纷纷跳进战壕与敌军纠缠在了一起,他们还要时刻防备从侧翼冲过来的骑兵,忍受连续作战的疲惫和缺水的痛苦,用鲜血和尸体,把战线一寸寸向湖边推进着。

    伤亡成了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战事从清晨一直持续到了傍晚,在付出了两万多人战死的代价后,伤亡惨重的宋军,终于在耳海边占据了一块立足之地。

    西军的撤退在敌军骑兵同样悍不畏死的冲锋下接近崩溃,绝大部分的辎重大车没有能够撤进耳海边的军阵中,万幸的是,炮军的弹药车没有损失,他们紧随着中军冲到了耳海边,到了晚间点算后,二十万的大军如今仅余十一万人。

    绝大部分的伤亡都发生在攻克战壕时,光是倒在湖边的尸体,就高达一万五千多具。

    战损近半!

    当然,喀剌汗联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比宋军幸运的是,他们的伤兵得到了救助,而倒在冲锋路上的宋军,却只能沦为喀剌汗联军的军功首级。

    宋军获得了淡水水源,但局势更为险恶,全军背靠耳海,被接近五十万敌军团团围住,粮草和弩箭损失大半,不过耳海中鱼虾成群,倒是可以解燃眉之急。

    真正的危机是,喀剌汗人发现,战壕可以极大的拉平两军之间质量的代差,在战壕的掩护下,宋军的火炮和弩箭失去了作用,而他们要做的,仅仅只是发现宋军用床弩发射火油弹时通过相连的壕沟,迅速后撤就可以了。

    喀剌汗联军仿佛找到了制胜的窍门,环绕着宋军营地挖了足足有十条壕沟,这十条战壕之间还用各种壕沟相连,四通八达纵横交错。

    喀剌汗联军铁了心要把宋军困死在这耳海边,光是吃鱼能吃多久,他们又没有船,几天之后哪里还有鱼聚在湖边?

    上万辆粮车如今全都在喀剌汗联军的手里,要不了十天半月,宋军就会断粮了,如今时间站在了喀剌汗联军这一边,苏莱曼汗胜券在握,完全不用进行任何冒险。

    军心低落的宋军已经无法发动任何攻势,狄青现在发现,除了等待援军之外,自己已经没有任何脱困的方法。

    ……

    汴京。

    李现今日刚刚完成工地的巡查,如今司马光已经高升工部尚书,虽然见面依旧唇枪舌剑,不过两人大都摸清了对方的脾性,几年下来倒也颇为习惯。

    不过今日有些不同,亲兵队刚刚拐向王府大门,就见几匹宝马系在门外,看马鞍的装饰,应当是来自宫中。

    果不其然,李现刚刚下马,就见任守忠面色阴沉地从王府里冲了出来。

    “燕王,陛下让你速去!”

    “去哪?”

    “拱辰殿,就缺你了!”

    李现疑惑,一路上问起:“任都知,怎么了啊?不会是…”

    说完,李现拿大拇指朝西边暗暗指了指,任守忠斜目看了看,默默点点头,李现只当是狄青出了什么小问题,需要官家召群臣过去拿主意呢,也没怎么往心里去,可就在宣德门前,一行人下马后,任守忠的一席话惊得李现差点吓死。

    “西征大军完了,狄青中了圈套,官家要用你!”

第三百零六章 平西大将军

    拱辰殿的气氛阴沉,凝重与担忧笼罩了所有朝臣,当李现一步跨入这稍显陌生的宫殿里后,十来双眼神齐刷刷落在了他的身上。

    任守忠安排李现站在了群臣的最末尾,整个过程安安静静,枢密副使曾公亮正站在大殿中央汇报军情,御座上的赵祯面无表情,看到李现来后抬了下眼,随即又心事重重地挺起了军情。

    “…最新战报显示,九月二十七日,全军饮水断绝,十月一日,夺得耳海淡水水源,但被五十余万敌军团团围困在耳海边,粮草大部丢失,战损过半,已无力突围…

    我部受阻于青海南山,敌军攻略秦凤路诸城后,收集缴获的爆破弹封锁山口,我部伤亡颇重所幸救护得力,战死仅七人…

    十月二日,狄帅声援断绝,往来联络的游骑一日不见踪影,我部前出哨探,敌骑军阵厚重,零星可见狄帅旗幡…”

    赵祯见曾公亮说完,无力的挥了挥手,轻声叹了口气:“怎么办?”

    提问声透着股茫然,在大殿里不断地回响,所有人的眼光又一次落在了李现的身上。

    禁军带走了一半,还都是有过战争经验的精锐。救是肯定要救的,不过带多少兵力才够?

    狄青作为大宋此刻声望最高的武将,仗却打成了这副模样,那还有谁敢领着比他更少更弱的兵力妄言胜仗?!

    李现只得硬着头皮走了出来,跪拜道:“臣大宋燕王,拜见陛下~”

    “嗯…”赵祯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静静地看着跪在地上的李现。

    世事造化啊,赵祯的脑海里又开始响起当年辽东战场上回荡着的“千岁”呼声,只要一想到李现,这幅场景就会在脑海里不断闪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彻底地冷落和雪藏,以至于五年来只在岁末的庭宴方才召见李现。

    如今看样子,大宋的命运又一次要依靠他来拯救了…

    大宋接近一万万人口,难道就没人会打仗?!

    赵祯内心深处浮现一丝悲哀,良久方才开口道:“你最近在做什么?”

    李现抬头错愕道:“陛下,我在建城啊,新城已经建了一半儿了,陛下什么时候出城看看去啊…”

    哦,对!

    听说这家伙现在成了个工匠…

    赵祯抬手止住李现的滔滔不绝,又问道:“燕王还能拿得动刀枪?”

    这抬手的姿势落在李现眼里,赫然成了让他平身,连忙站起身一边揉着膝盖一边道:“可以啊,臣在府里和夫人日日习武,上个月还单挑了一个华山派长老,臣丝毫不落下风啊…”

    李现看着赵祯吃惊的模样,以为不信,于是开始将华山派长老如何看不起自己的剑法,硬是要以武会友,然后自己如何大度最终实在拗不过那武痴只得下场一展身手,随后在汴京引起了如何轰动等等一股脑儿地讲起了故事~

    仿佛回到了两人初见,也是一样的感觉,从李现的身上看不到一丝对自己的畏惧,只有清澈的坦然,看似玩笑不恭,其实却更显磊落。

    “你扯这些干什么?朕让你站起来了吗?!”

    “呃?陛下您刚才不是抬手让臣起身?”

    赵祯捂额无语,良久才道:“一个亲王,去和山野游侠比武?你要是输了怎么办?皇家的脸面呢?”

    “陛下无妨,臣答应给华山派捐一万贯,他自然会在众人面前给臣留几分薄面…”

    噗…

    不仅仅是赵祯,连在场的几个重臣都无奈地掩面,这太特么丢人了…

    李现却丝毫不觉,依旧滔滔不绝道:“臣想着等汴京新城建完了,就去开个武馆,从此以后以教习武技为生?”

    赵祯听后心里倒被勾起些兴趣,问道:“你开武馆?”

    “当然了,门派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混元无极太极剑!”

    “你去武学教书还差不多,开什么武馆?谁会去学?学太极剑不去武当派?”

    “陛下您不懂了吧,我和那华山派长老约定,对弈之时,他会故意卖破绽,不闪…”

    “噗嗤…”赵祯硬是没忍住,心里的愁闷散去大半,这李现还如当年一般,活脱脱一个逗比活宝!

    “好了,开武馆的事儿以后再说,西北的战事你怎么看?”

    好了好了,我真的不能和你继续皮你下去了,老子的西北快完了,赵祯心里暗暗摇头,把话题重新拉了回来。

    “曾副使,赞画司在战前商议的军略是什么?”李现收起玩笑,对曾公亮问道。

    “不进潼关,直接向北,从环庆路直接杀向兴庆府,到时候杨文广将会统领残余的辽军与我军南北夹击,接着再沿着河西走廊向西进军。”曾公亮想了想道。

    “此策与我想的一样,应该不会有什么风险,南路和北路的敌军在这种态势下必须回军,如此秦凤路和蒙古草原的敌情可立刻解除。问题就是,狄青为什么去了青海湖?”

    赵祯一听也觉得奇怪,李现的军事能力自己绝对是无条件信任的,这赞画司想出来的战略与他想的一致,按照狄青和李现的私交他应该也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可为什么他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呢?

    曾公亮不解地摇了摇头道:“下官也是不知,战报是留守积石军要塞的延兴军都知唐渡发来的,他只说大军穿过潼关之后就一直向西,从京兆府北上固原,狄青意图抄南路军的后路…”

    很奇怪啊,秦凤路已经丢了三分之一的地盘了,狄青难道不知道这种超大范围的迂回战术难度系数得有多大?

    过程中很难做到出其不意,而且还容易被敌军从中路、北路,甚至从回鹘境内调来援军夹击,更简单的,只要敌军撤退,他的大军就会被晾在高原上无所作为。

    赵祯打断他们道:“狄青这么做的原因战后再说,燕王,若是你去救援,需要多少人马?”

    “五万禁军足矣!”李现昂首大声道。

    五万已经是极限了,禁军就剩十一二万人,我都带走了你能放心?

    还好延兴军几个精锐还在积石军要塞,到时候我凑凑弄弄应该还能凑活着用。

    赵祯眼前一亮:“果真?”

    “将无戏言!”

    赵祯刚要说什么,却又愣在当场,嘴唇动了动,拿眼色看了看任守忠,任守忠会意,当下遣散了群臣,单独留下了李现。

    除了任守忠,整个大殿里没有其他任何人,一君一臣互相对视着,四下里寂然无声。

    “今日一见,燕王一直没变。”赵祯率先打破了宁静。

    “臣一直在,心也一直在,变不了。”

    “右卫大将军在宫里待着烦闷,缺个伴读,你又是太子太傅,就让李维斯进宫陪他吧~”

    李现闻言心头一紧,拿我儿子当人质?!

    赵祯此刻恢复了沉默,刚刚热起来的心渐渐又冰冷了下来,皇家哪里能讲情谊?

    你要是不答应,那你就永远做你的工匠去吧,哪怕大宋被外敌霍霍完了,老子也认!

    “…臣敢不从命,那是犬子的荣幸!”

    赵祯一听这话,立马放下心来,起身道:“如此,朕封你为平西大将军,挂印出征,把大宋的二郎们,带回来!”

第三百零七章 应援出征

    忠诚这个东西,如果只听嘴上说太虚幻,只看如何做又太虚伪。

    自古以来,无非人质和自污两法。

    李现自认为名声在坊间已经够差了,“淫王”、“闲王”、“食金兽”等等绰号,在汴京城里广为流传。

    可这依旧污得不够!

    赵祯的猜忌依旧没有消除过。

    这能怪谁呢?还不是怪你们老赵家夺位不正?

    这就是典型的自己是个混蛋,看谁谁都是混蛋一个道理?

    自污污不下去了,那就只能送人质。

    人质是个双刃剑,只有李现这个穿越者清楚的知道,如今的右卫大将军赵宗实,将会在北宋宫廷中脱颖而出,成为未来的宋英宗。

    赵宗实今年十九,李维斯今年才刚刚十岁,伴读个屁?!

    不过如今的赵祯依旧不愿意相信自己没有男性后代这个事实,每日在后宫里耕耘不断,不过除了生下来一堆公主外,没有任何惊喜。

    表面上依旧歌舞升平的大内,在朝臣的眼里,却是个没有根基的大厦,已经有了声音传出来,官家应该册立赵宗实为太子,以安社稷!

    所以这和赵宗实关在一起的人质,说不定就成了将来的亲近之臣,李现一点都不慌,相反,他甚至有些意外的高兴。

    不就过几年苦日子罢了,再苦还能比自己小时候颠沛流离来得苦?

    关键是现在吃点苦头,将来的好处可享用不尽!

    庆历八年,赵宗实与高涛涛的孩子赵顼诞生了,这个养在汝南郡王府中的幼童,估计怎么也想不到,他将成为名垂千古的宋神宗吧。

    送李维斯进宫的那天,阿萨兰哭成了泪人,谁不知道右卫大将军在宫里受尽冷嘲热讽,这个太子备胎每日里活得胆战心惊,李维斯进宫与他混在一起,摆明了要成为众矢之的啊!

    只有李现像没事人一般,开开心心地把李维斯赶进马车,阿萨兰悲恸之下,抽出长刀追砍李现,李现有口难辩,当日的燕王府邸鸡飞狗跳,求饶和砍杀声震动天地,又一次沦为坊间笑谈。

    笑不笑谈李现可不管,反正要再让他去做工头可不愿意了,他现在做梦都想回到军中挥斥方遵,自己是个军人,五年了,连军营都去不了,刚开始还能厚着脸皮往枢密院蹭蹭,可被赵祯知晓后把他身上的赞画司长官的身份给下了,得,连去枢密院感受感受都成了奢望。

    唉,真是时势造英雄,若非回鹘乱起,自己这一生可就真的如此过下去了。

    当晚,李现在床榻上终于安抚好暴躁的阿萨兰,无奈之下告知她未来赵宗实的命运,阿萨兰将信将疑间只得含泪认下。

    这几年李现并未在额外纳妾,内院里只有阿萨兰、张氏、小青和春娘四人,除长子李维斯外,还有养子张穆,后赐名李穆,今年已经十七岁,已经在武学学了三年,这次出征李现准备带着他一起。

    上阵父子兵,再加上他又是张义的亲侄子,未来在军中若是混出些模样也能告慰老张家在天之灵。

    幼子李佑,刚刚两岁尚在襁褓中,由春娘所生,另外还有长女李沐雪今年七岁由小青所生,幼女李初静今年刚刚出生。

    孩子一多,这王府就变得喧闹了许多,刚刚搬进王府时的清静已经荡然无存,此刻,孩子们在妻妾们的带领下,来到府门外正在送别李现。

    西北惨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汴京,坊间已经多少年没有感觉到战争的威胁了,短暂的混乱在得知燕王即将挂印出征之后得到了平复,不少百姓自发来到燕王府邸门前,府邸坐落在皇城不远处的延庆观隔壁。

    府邸对面就是兴国寺,也不怪坊间对李现淫乱的批评颇为严厉,你被神仙佛祖包围着,却夜夜笙歌,实在有些不像话。

    不过今日却无人再说李现的不对,大宋自从庆历二年就无一败绩,这次的失败简直让人无法容忍,据说御史台已经扯起大旗誓死要把狄青拉下高位,御史言官们摩拳擦掌,弹劾的奏章快要把中书省给淹没了。

    “妾身在此预祝殿下马到功成,凯旋而归!”阿萨兰领着众妻妾在府门外作揖送别,老管家周重点燃了鞭炮,整个横街上热闹非凡。

    战神出马,焉能不胜?

    “家中就拜托你了,等我回来~”李现一身戎装,面对阿萨兰柔声道。

    “嗯~”阿萨兰低下头,显然心中还在四年李维斯,转过头去把孩子们拉来,道:“都让爹爹抱抱~”

    李现弯下腰,摸了摸李沐雪的脑袋,一手抱着李佑,一手抱着李初静,李佑抱者李现的脑袋咯咯直笑,李初静瞪着一双大眼,只是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个男人。

    “爹爹奋勇杀贼,不用惦记沐雪,我已经长大了~”

    李现哈哈一笑,将两个幼子还给奶娘,弯下腰蹲在李沐雪面前笑道:“那这个家就交给沐雪你来看顾了,无比保全你娘和姨娘们的安全!”

    李沐雪的小脸却无丝毫笑意,严肃认真地点了点头,挥了挥拳头:“爹爹放心,谁欺负我我就去告诉大姨娘,大姨娘连你都敢打,看看谁那么不开眼…呜…”

    小青急忙捂住沐雪的嘴,尴尬地笑了笑,阿萨兰一看连忙催着李现赶快出发,幸亏外面喧闹,沐雪所言并未被人听到。

    “我走了!”李现跃上战马,依依不舍地看着众人,这五年是他穿越后和家人待的最久的时光,果然,日久生情啊。

    一直想着出征领军,真到了这一天,却又百般不舍,李现咬咬牙,扭过头去,扛着王旗的李穆在马上看了看自己的生母张氏一眼后,大吼道:“出发!”。

    “预祝殿下凯旋而归~~~”

    “燕王万胜~~~”

    “殿下威武~~~”

    横街的两侧满是一张张洋溢着热情的脸,密密麻麻挥舞着的手臂和拳头,一行人迤逦而行,好不容易才走到闾合门,此处人潮更是汹涌,韩琦领着朝臣在此送行,让李现颇为意外的是,司马光也赫然在列。

    司马防皇佑元年病逝,司马光在家守孝,还穿着孝服,在人群中十分扎眼。

    “殿下,君实在此预祝凯旋。”司马光脸上看出任何表情,端起一杯水酒贺道。

    “多谢司马尚书,这汴京向西的水泥大道还望工部抓紧工期。”

    “那是自然,我估计,到明年年末,秦凤路、兴庆南路将会连在一起。”

    “那本王拭目以待。”

    李现说完一饮而尽,随后又和韩琦等人推杯换盏喝了几杯壮行酒,终于浩浩荡荡离开了汴京。

    他们快马加鞭,穿过热火朝天的新城工地,于当日午时抵达汴水与黄河之间的阳桥军镇,此处原为商镇,但在汴京扩建后,所有的人口、商铺全部迁往汴京新城,整个镇子成了拱卫京师只西的军营,五万出征的禁军将士早已全部集结完毕。

    皇佑三年十月八日,就在第一股朔风从塞外带着严寒南下的那天,平西大将军李现,亲率五万禁军,应援出征!

第三百零八章 柴薪

    昨夜下了一场小雨,彻骨的阴寒鬼魂般如影随形,从袖口、领口、衣缝的各个角落死命钻了进去,将从身体里升起的温暖驱逐一空。

    一道道土墙屹立在耳海海边,围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将十万多宋军残兵守护在内,朔风呼啸而过,站在一座土台上的中年将领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这军官正是身陷重围的狄青,此刻他正举着千里镜向远处的敌军阵营眺望着,呼吸之间口鼻向外喷着浓重的白气,土墙向外两百余步,十来条深阔的战壕犹如大地的伤口,将宋军与外界的联系斩得干干净净。

    徐文定正从远处巡营归来,一路上到处可见用军官们捐献的披风草草覆盖的帐篷,里面躺满了伤患,在撤退的时候西军有些顶不住骑兵的冲锋,绝大多数帐篷都折在了老营地。

    不过好在医疗物资随着大军冲了过来,在清瘟散的帮助下,除非伤及要害或是失血过多,其他伤者都在稳步痊愈的过程中。

    挖出箭头、矢弹,避开血管,用棉线缝合,内服外用清瘟散,致命的术后感染就能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比例。

    只是昨晚突然降温,一些重伤患在天气骤变之下发起高烧,情况危急。

    而冬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

    “青海湖地区,十月底就开始结冰,眼下只是第一波寒潮,接下来每隔五到七天,气温就会下降一个台阶…”徐文定在狄青身后悄声说着,这话他不想太多人知道,唯恐扰乱军心。

    狄青低喝:“多生生火,静候援兵!”

    “可柴薪根本不够烧几天的,大将军你看东边,两里外的森林,我军必须冲进森林,才能获得足够的柴薪抵御严寒!”

    狄青顺着徐文定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一大片阴影在雾中若隐若现。

    森林与宋军之间隔着两条深深的战壕,一条干壕,一条湿壕,引来耳海湖水,想要跨越难比登天。

    狄青摇摇头低语:“唉,冲过去一条都难,何况两条!”

    徐文定急道:“冲不过去这仗以后就不用打了,我们会活活冻死!”

    狄青闭上眼,默念道:“至少万人伤亡!”

    徐文定:“可不去做,所有人都会死!”

    狄青不再言语,只是死死盯着西边的阴影和战壕,逐渐进入忘我的状态,良久,嘴角闪过一丝讥笑。

    半空中又飘起了冷雨,远处传来一声狼嚎般的军号,狄青和徐文定连忙举起手中的千里镜向南望去,只看见敌军的壕沟上方兵器高举胡乱的移动着,风声夹杂着胡语有如来自地狱的嘶吼,回鹘人的军官在战壕边挥舞着腰刀开始了战前动员。

    如此情形恍若回到了当年在耀德城和交趾,可不同的是,在那里都是奉命坚守,而这里,却是因为他的冒失和执拗,自己步入了重围。

    “今天谁打头阵?”狄青转身对身后的军官们问道。

    一名彪悍的军官拱手道:“狄帅,今日轮到我广武军打头阵!”

    他是步军司广武军军都指挥使高遵甫,当年雷傲在辽东牺牲后,高遵甫奉命接任广武军,并着手重建。

    高遵甫其父高继勋,祖父高琼,在太宗和真宗时期担任三衙最高长官多年,其家族武将辈出,作战勇猛顽强,灵活机变,是历史上北宋有名的将门世家。

    高遵甫有一女,名叫高滔滔,正是当今右卫大将军赵宗实的妻子。

    狄青不动声色,转身挥了挥手,高遵甫领着亲兵冲到了远处的围墙边,密密麻麻的广武军军士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身边是推着火炮的炮军将士,待会他们将会配合作战。

    宋军的土墙并没有围死,每面土墙长不过两百步,每两块土墙之间间隔二十步,而防御和攻击的焦点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在这十来个缺口前方。

    这样会极大的利于防守乙方,不仅节约了兵力,也利于火炮发挥威力。

    不过回鹘人也有火药兵器,他们一旦接近宋军土墙,就会拼命投掷从城池里缴获的爆破弹,这种只有在后世才能看见的互相投掷手榴弹的画面,竟然就在千年之前的中世纪已经开始出现了。

    而宋军在防守营地时绝大部分的伤亡,都是爆破弹的炸伤,这种庆历年间发明的小口径火药武器直径一寸有余,长接近二尺,装满火药和铁屑石墨,一旦爆炸后通过冲击波将铁屑喷射出去,形成杀伤。

    不过这种兵器有一个非常大的弱点,单枚爆破弹在面对重甲步兵时,因为火药当量太小,杀伤力有限,宋军以往都是通过集中数十台床弩进行同时射击,才能形成有效突破。

    不过回鹘人哪里明白这些道理,看到宋军被炸得一片人仰马翻,自然兴奋异常,哪里知道零星爆炸根本就造不成多少杀伤,而相反的,凡事挨上宋军火炮的,可完全是活不了了。

    须臾之间,十来名回鹘军官忽然从战壕中冲了上来,手中弯刀一挥,身后就传来惊天动地的喊杀声,随即,无数人头从战壕下冒了出来,数不尽的敌军嚎叫着向宋军大营冲了过来。

    “嗖嗖嗖…”十来根黑黝黝的弩箭从土墙后激射而出,领头的十来个军官立刻就倒下了大半,第二波弩箭紧随其后,回鹘人刚刚开始的突击瞬间就失去了指挥官。

    不过回鹘大军依旧阵型不乱,经过几天的交锋后,回鹘人对宋军装备的几乎百发百中的神臂弩十分恐惧,以至于在冲杀之前必须任用军官替身,而真正的军官却身着普通士兵的盔甲隐在阵中,这才躲过了宋军的狙杀。

    “放!!!”

    “轰轰轰…”就在回鹘人跃起身发动冲锋的同时,宋军的火炮开始了轰鸣,每道缺口处部署了一都炮兵,都已装填完毕,每次四门火炮齐射,两百步以内的距离,根本无需刻意瞄准,往往一发炮弹飞过,就是一条血肉胡同。

    “弩阵~正前方~三十度~十发速射~放~~~”

    “嗡嗡嗡…”

    沉闷的弓弦震颤之声在狄青身后响起,眼前猛然一黑,一朵黑云转瞬即过,明暗之间,远处的地面上像是忽然冒出了无数刺猬,回鹘人如秋天的麦苗,被宋军用弩阵做成的镰刀快速地收割着!

    士兵成片成片地倒下,这些打头阵的往往都是贵族麾下的侍从,平日里就是牧民或是农民,只有在战时需要相应贵族领主的征召,受到的训练非常有限,一遇上稍微猛烈些的打击,迅速转为崩溃。

    半柱香不到,形同儿戏的第一波攻击迅速被宋军击垮,但所有人的神情依旧严峻,今天的战事才刚刚开始,远处回鹘人的下一波攻势已经迫在眉睫,一旦敌军开始动用重骑兵步战冲锋,战情方才进入最激烈的时刻。

    战斗围绕着土墙缺口的争夺展开,渐渐趋于白热化,而徐文定的话却一直萦绕在狄青的心头。

    缺少棉衣棉被还能忍忍,烤火,喝热水,用热水烫脚,吃热食都能起到御寒的作用,可没有柴薪是个大问题,怎么烧水烤火?!

    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必须占据东侧的那片树林!

第三百零九章 夜袭

    “徐文定!”

    徐文定循着声音看了过去,狄青不知何时已经下了将台,宋军的战斗力普遍高于回鹘人,按照这样的战争节奏,战线将会持续稳定下去。

    现在的情形和抗战时期很像,国军好不容易重兵围住了日军,可硬是打不下来,而且照着情形发展下去,稳住阵脚的日军还有反杀的势头。

    经过了一开始战略失策导致的混乱后,单兵素质渐渐控制住了战局的发展,若不是因为天气原因,狄青觉得可以守到天荒地老。

    但守住阵地是一回事,打出去又是另外一回事!

    如何通过那两条战壕?

    狄青想了想,还是叫来徐文定好好思量一番。

    毕竟这危险是他首先发现的,再加上他身为随军赞画部长官,说不定能有什么好主意!

    “大将军!”

    “随我过来!”

    “领命!”

    徐文定心情一阵激动,只觉脚下生风,蹭蹭跟上了回营帐的狄青。

    “说吧,怎么才能通过那两条壕沟?”回道营帐后,不等坐下,狄青放下帐帘后立即问道。

    “夜袭!”

    “夜袭?”

    “对!大将军,不少大车已经空了,卸下车板,铺在战壕上就可以快速通过!”

    “嗯,倒是个法子,我有个担心,进了森林被回鹘人用火攻击该怎么办?”

    “不会,青海湖的冬天,潮湿阴冷,滴水成冰,这个季节,如果不用猛火油,林子里烧不起来!”

    狄青闻言点点头,这徐文定并非纸上谈兵。

    抬眼看着眼前英武的年轻人,身高六尺一寸,英伟神武,两道剑眉充满了锐气,听说还是前唐英国公的后人,此战之后,将来的成就必定非同凡响。

    “唉,之前是本将的错…”

    “狄帅这说的什么话!”徐文定见状连忙打断狄青道:“我军的使命就是解除秦凤路和兴庆南路之围,寻机与敌军主力决战,此刻这两个目标均已达到,狄帅并无过错!”

    狄青被徐文定这么一说,嘴唇动了动,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徐文定见状继续劝道:“狄帅,恕卑职直言,眼下远未到追究战责之时,外面十余万弟兄还指望着您能够带着他们凯旋回乡,狄帅切不可做此妇人之状,若是夜袭成功,卑职战后也将鼎力陈述狄帅之功,若是我军抓住机会重挫敌军,就是一场惊天大胜!”

    徐文定也是无奈,军中把尊卑看得极重,自己虽对狄青的一些处置颇有微词,但此刻若是闹得将帅不和,吃亏的可是自己。

    只能尽心劝慰鼓劲,期望狄青能够率军走出困境。

    在这湖边旷野,再来几场降温,非战斗减员将会大大增加。

    而且看情形,回鹘人至少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想到通过控制柴薪这种军需物资来进行打击,这可比厮杀来得有效得多!

    他们的注意力时刻放在大军向南突围的可能性上,对于其他方向的封锁,做得并没有在南方那么到位。

    而敌军的疏忽就是自己的机会,夺取森林后,部队有了比较稳固的驻守地点,柴薪充足,湖岸边的水产打捞一空后,还可以扎木排进入湖水深处捕捞,粮草的天气的危机瞬间得到解决。

    更重要的是,南方留守积石军要塞的偏师威胁,那可是大宋最精锐的几支禁军。

    而朝廷也决不会放弃规模如此众多的大军,必定会组织兵力前来救援,待援军一至,内外夹击,数十万敌军顷刻间就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

    天色黑得非常快,刚刚酉时正,四下里已经黑黝黝一片,这几日正赶上降温下雨,无月无星,就在两军罢战之后,本应生火做饭的宋军大营,却已经静悄悄地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就在傍晚,狄青召集军官们将风险一说,众将也不是傻子,都对即将到来的严寒惊惧不已,当即回到各军营地中开始战备。

    戌时正,全军已经准备完毕,伤员全部装上大车,狄青亲选战斗力最强的天武第一军作为突击力量,每人装备短刃和爆破弹,趁着夜色,在泥泞中匍匐前进,很快就接近了第一道水壕沟。

    而神卫锐阵军扛着拆卸下来的大车木板,紧随其后,此战的要点就一个字——快!

    而其余的大军,集结在大营东侧土墙之后,只待爆炸声响起,全军迅速向东突击,力图在最短时间之内冲进森林。

    夜色就是最好的掩护,只要冲进去,回鹘人根本不敢轻举妄动,草原和西域民族的食谱中缺少蔬菜,普遍患有夜盲症,晚上两三步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上!”

    亥时正,正是月黑风高之时,此刻敌军大多已经休息,一声低喝后两百个黑影倏地从地上跃起,弓着腰迅速冲向前方不远处的水壕沟,紧接着,天武第一军的突击队立刻跟进,他们的目标就是离水壕沟三十步开外的屯兵战壕!

    锐阵军每两名士兵按住一条木板,天武军的将士们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毫不停留地向前猛冲,两三息后,回鹘人的战线上猛地响起阵阵惊呼,天武军的突击已经被发现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区区三十步的距离转瞬即至,黑暗中回鹘士兵只能照着黑影闪现之处拼命放箭,等战壕里火把亮起之时,前方的黑暗中宋军已经将点燃的爆破弹同时扔进了战壕。

    爆破弹威力有限,必须大批量同时起爆,方才有毁天灭地的功效,战壕狭长,正是理想的发挥爆破弹威力之处,只听得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后,回鹘人当即就被炸得七荤八素。

    天武军毫不停歇,继续将背在身上的爆破弹连续不停地扔了进去,橘色的火光和轰鸣的爆炸声,将战壕变成了一条噬人的怪兽。

    不一会,天武军随身所带的爆破弹即使用一空,接着抽出短刃跳下战壕,眼前无论死活拼命砍杀起来,等后续的锐阵军扛着木板到来之时,东部战壕已经清理一空!

    就在爆炸声刚刚想起的同时,大营中的宋军立刻开始了极速奔袭,大车在前,军士在后,赞画部早已就每一个军的处罚顺序和路线做了详细的安排,徐文定为了保证转移不会出现混乱,向每个军中派遣了两名赞画部官员,指引他们按照计划依次出发。

    周密详实的谋划,战斗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一时间回鹘人根本不知道东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的兵制又限制了信息在混乱发生时的畅通传递,直到子时,苏莱曼汗才得知确切的消息,宋军大营已经空无一人。

    刚想发兵追赶,新的消息又接踵而至,突围成功的宋军迅速进入了原大营东两里处的森林,之后只在森林边缘通过强弩射杀逼近的敌军,随着回鹘人的攻势在黑暗中渐渐陷于停顿,整个森林里也跟着恢复了平静。

    宋军这是要做什么?

    他们为什么不趁夜逃跑?

    他们逃跑我就可以衔尾追杀了啊!

    苏莱曼汗怎么也想不明白,宋军会离开坚固的要塞突围,而突围后却又钻进了森林,那片森林并不大,与耳海接壤,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次日清晨,恢复了秩序的回鹘大军又一次移师,将整个森林里三层外三层包围了起来,这次他们再也不敢掉以轻心,在苏莱曼汗的监督下,每个方向都挖上了深深地战壕。

    不仅如此,每条战壕与其他战壕都有通道连接,又重新制定了联络之法,寻来上百条猎犬用作夜间示警,看着这一条万无一失的防线,苏莱曼汗心中稍稍放下了心。

    可宋军诡异的行为却一直困扰着他,他自认知兵,奉行杀敌为上,掠地为下的歼灭战思想,这部宋军的战斗力太可怕,如果不歼灭他们,之后在大宋去任何地方都会胆战心惊。

    他有一种预感,这个机会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不会有了。

    为此,他无数次压下来蒙古盟友和回鹘人要离开去各地劫掠的要求,在他的强令下,此部宋军只要不被歼灭,他们任何地方都去不了!

    直到两天后,又一次气温骤降,晶莹的雪花落下人间,苏莱曼汗路过帐篷外的火盆,发现火盆里熊熊燃烧的柴薪后,猛然醒悟,随后又悔恨不已!

    他们只是没柴烧了!

第三百一十章 癿六岭

    十月十五,兰州。

    城西两里,一片巨大的军营拔地而起,吊斗森森,旗幡遍布,五万禁军把这片湟水南岸的平川,铺得满满当当。

    往昔繁华的城池早已破败不已,回鹘联军撤退之时,带走了城池里所有能带上的粮草和财富,城里到处是死尸,不少女尸衣衫不整,显然在身前遭受过残忍的凌辱。

    李现于十四日刚刚抵达兰州,从今日早上开始,在乡野避难的百姓陆陆续续回到了城池,陕西道转运使司从道内各路调集了大量粮食,用于安抚兰州罹难的百姓,粮草的发放在禁军的监督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大约有两万边军从永兴军路征调而来,作为兰州城新的城防守军,尽管被祸害得满目疮痍,不过秩序与安宁已经在慢慢地恢复之中。

    李现刚刚从兰州城内回到军营,就接到消息,杨文广从兴庆南路快马加鞭前来参见,同行的还有辽皇特使。

    “臣兴庆南路兵马总都监杨文广,拜见燕王殿下!”

    李现扶起眼前的军官道:“杨将军无需多礼,这些日子辛苦了!”

    杨文广闻言虎躯一震,双目泛红道:“末将无妨,只是玉儿…殿下何时西进?末将愿为大军先锋!”

    杨怀玉此刻随着狄青的大军陷在青海湖,怪不得杨文广焦急万分,那可是他们杨家仅存的血脉,要是有个万一,至少在下一个男丁降生之前,杨家就绝后了!

    “杨太尉忠烈武勇,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定会保佑玉儿,仲容无需如此…要相信狄青,相信怀玉!”

    杨文广心知李现既然来了,定有全盘计划,刚才只是担忧过甚,情急之下倒是犯了军中忌讳,不过李现岂会在以如此小事,当即抹过不再提及。

    杨文广忽然想起,连忙从身后拉来一个辽人,指着他道:“殿下,此人乃辽皇特使,耶律良!”

    李现细细打量了一下,这人的面庞倒是白皙和善,皮肤细嫩,看样子是个文臣。

    “小臣大辽国知制诰、兼知部署司事、兼权知皇太后宫诸局事耶律良,拜见大宋燕王殿下!”

    耶律良毕恭毕敬地在李现面前跪下,隆重地行了个礼,这人看起来年纪轻轻,官位和名头可不少,知政知兵,关键的是,还知太后事宜,辽皇派他来怕是费了一番心思。

    李现见耶律良态度恭敬,将他扶起,面露关切地问道:“辽皇可好?皇太后可好?大辽这次损失可大?战后大宋必有补偿!”

    “殿下,吾皇与皇太后都在兴庆府暂居,多亏杨将军照拂,一切都好,回鹘人的进攻实在是背德弃义,吾皇嘱咐,大辽永远和大宋站在一起!”

    李现脸上显出一丝痛苦,唏嘘道:“你们大辽这次损失确实不小,是本王疏忽了,我这就手书一封,贵国可从兴庆南路支取粮米二十万石,用以安抚国民!”

    耶律良心中顿时升起一阵感激,虽说大料皇室躲在兴庆府不愁吃喝,不过他知道,在天德军、西京道诸地,粮草已经十分缺乏了,大宋此举堪比雪中送炭!

    还有这燕王,果真气度非凡,一举一动尽显大国风范,大内传闻太后与燕王有着非同一般的情谊,也不知是真是真假。

    “小臣代吾皇、皇太后及大辽三百万百姓叩谢天朝大恩!”

    耶律良说完又是俯身跪拜,李现搀扶不及,只得硬生生受了这大礼。

    辽国,可是大宋目前最坚定的盟友,任何国家都需要盟友,征伐极北之地对大宋来说将会是个噩梦,但是交给辽人去做却是最好的选择。

    契丹人本身就拥有耐寒体质,这样,大宋提供军械后勤,辽人提供兵源,把蒙古这个为祸数百年的妖孽给尽快灭掉,不仅仅符合宋辽两国的利益,更符合整个世界的利益。

    盟友受到了重创,李现自然要多加安抚,去岁大宋的小麦和稻米产量达到惊人的一万万石,朝廷设在各道、府、路的粮库里的粮食都溢了出来,区区二十万石实在不足一提。

    拉起耶律良后,李现接着问道:“辽皇可以还有什么话交代你的?”

    现在这情形,你就派个人过来喊喊口号可不是好盟友该做的,来点实际的吧,李现边问边招呼耶律良坐在了椅子上。

    此举更是让耶律良感激涕零,燕王殿下礼贤下士,毫无权贵骄横的做派,宋人果然知书达理。

    “吾皇吩咐小臣,若大宋要发兵讨伐回鹘,我契丹一族尽归大宋调遣。”

    李现闻言心中大喜,不过脸上依旧平静地问道:“那大辽此刻还有多少铁骑可供驱策?”

    “回殿下,大辽还有十二万铁骑,其中皮室军五万,只是回鹘人来得太突然,不少契丹勇士身陷敌营,但若是我们打过去,蒙古草原上应该还散落着五万多精锐!”

    “唔…”李现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思虑了片刻问道:“若是现在动员,三日内,三万皮室军精锐能否在盖朱城集结!”

    耶律良起身抚胸道:“燕王殿下可还有其他要求?”

    李现想了想道:“没有了,辽皇身边也得留点兵力,要不然像什么样子?!”

    耶律良行了个弯腰利,大声道:“如此,三日后,我大辽三万皮室军精锐归燕王殿下驱驰,小臣这就安排快马回兴庆府!”

    李现点头:“好,辛苦贵使了~”

    耶律良临走时看看四周,复又折回,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神色尴尬道:“殿下,这是皇太后迷信,着您亲启~~~”

    “哦…”李现一把接过信封往怀里一揣,装作没事儿人一样:“替我向辽皇、萧太后问好,战后,我必去拜见!”

    待耶律良走后,李现唤来杨龙,甩出令牌喝道:“传我命令,延兴军、天武第二军、皇家重炮第一军、龙卫骁猛军立刻向北攻击西宁州,积石军要塞交由边军防守,由唐渡为主将,限三日内攻克城池!”

    “领命!”

    “再令!我军今日拔营起寨,全军上船,从湟水走喀罗川北上,翻越癿六岭,明日抵达盖朱城!”

    “属下遵命!”

    “当当当…”急促的钟声在军营中此起彼伏,军士们的吆喝声、战马的嘶鸣声、隆隆的车轮声,交织在了一起,傍晚,五万禁军全部登上渡船,数千艘渡船延湟水向西,后折而向北进入喀罗川,在癿六岭的崇山险峰中逶迤北上。

第三百一十一章 故意被围?

    李现压根就没想过去趟青海湖那趟浑水。

    作为一个统帅,这么明显的围点打援的战术都看不出来,那你可以回家种田去了。

    哪有按照敌人的节奏去反应的?

    积石军也好、西宁州也罢,只要没有发现大批敌军的踪影,那就说明了狄青还在坚持!

    李现仔细看过唐渡提交上来的战报,绝大部分的后勤给养可都被狄青带走了,那十几二十万宋军岂不是至少可以守一个多月?

    至于西藏路李现道不是很担心,高原苦寒,外加中间隔着恐怖的无人区——羌塘,在宋军没有被解决掉的情况下,敌军不敢随意南下。

    而且西藏路有什么好抢的,全是矿山和粗黑的矿工,依回鹘人的做派,赶紧冲进中原享受财富和美人才是正事儿!

    翻越癿六岭,代表着正确战略的回归,盖朱城是卓罗和南军司府治所在,李现选择此地为大军的驻扎地,接下来收复西凉府的意图昭然若揭!

    十月十八日夜,三万大辽皮室军星夜兼程赶到李现大营,紧接着,十九日拂晓,唐渡指挥着南路宋军冲进了被重炮轰开大门的西宁州。

    “你去兰州,从腹地调来的边军应该已经到了,你领着边军控制好河湟区域,祁连山以南全部由你指挥,守护好大军的侧翼!”李现在营帐前对杨文广语重心长地说道。

    大军即将开始行动,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南路侧翼,李现不愿再看见任何一次异族进入中原地区,那南路的防御就必须为万无一失,久镇西北的杨文广是最好的人选。

    “殿下放心,末将必定殚精竭虑,不教胡人一兵一卒再踏入秦凤路!”

    “嗯,好,仲容即刻启程,我军也要同步开始行动,但凡有事,快马报之!”

    杨文广深深一礼,面对李现他有种非常强烈的感觉,天才和年龄毫无关系。

    无论是面对任何人,从来没有谁让自己在战场上有面对李现时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源于对战局的解读、对前景的信心,大概,这就是名将的光环吧。

    杨文广走后没多久,激昂的将鼓就在大营中敲响,李现就在帐篷里召开了军议,所有的军都指挥使、军都虞侯全部列席参会,军事行动即将开始。

    “捧日第二军、步军司果勇、步军司千雄三军为大军前锋,拂晓出发,当晚必须赶到西凉府的门户——济桑!

    抵达济桑后,果勇、千雄两军负责围城,敌军不退就不攻城,敌军撤退就任其撤退。

    捧日第二军继续向西游弋,监视石羊河的雪山源头,一旦有警立刻向步军军阵撤退!”

    “末将领命!”三名军官异口同声对李现大声道,李现点点头,继续进行部署。

    “步军司武节、步军司神勇,你二军与轻炮第三军紧随其后出发,若是济桑城未破,连夜进攻,把济桑城的城墙给我抹掉!

    若济桑城已破,即在城外扎营,记住,只要天一黑,绝对不允许进城!”

    “末将等领命!”

    “龙卫云骑从济桑向北出塞,与大军平行向西,担任全军右翼警戒,但凡有警,立刻后撤回报!”

    “末将领命!”

    “神卫铁阵、步军司骁捷、龙卫银骑、以及全部辽骑与本王一起为中军,十七日晨向西出发!各将可还有疑问?”

    李现说完那眼神在大帐中锐利地扫射,他跟其他军官不同,他真心希望有人能提出疑问。

    龙卫云骑军都指挥使燕甫看看左右,见别人都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看着李现,只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他孤军在塞外警戒,这也太不拿塞外那十万敌军不当回事儿了吧。

    “殿下,末将斗胆~”

    李现下巴一抬:“说。”

    燕甫想了想,清了清嗓子开口道:“殿下,塞外据传有十万回鹘骑兵,龙卫羽骑孤军五千人,万一…末将只是担心万一出什么意外,我羽骑军五千儿郎的生死倒是小事,就怕误了殿下的大计!”

    李现手一抬:“你说的我早有所料,辽皇已经整备兵马,明日与我军同步从黑山威福军司出兵,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又不是让你去和十万敌军硬拼,有什么风险先躲回关内再说!”

    捧日第二军军都指挥使许世恒接着道:“殿下,我军达成既定方略后,该如何行事?”

    “问得好,本王也有担心,济桑城弄不好是个空城,你的任务就是警戒大军左翼,同时,果勇、千雄两军要随时配合捧日第二军,把敌军赶回凉州府,绝不可让敌军南下!

    至于果勇和千雄两军,下一步就是等待后续部队,汇合后向凉州府进攻!”

    李现说完后,大帐内久久无语,估计没什么其他问题了,随后李现两手一拍,将所有军官全都赶了回去,嘱咐全军早点休息,务必为接下来的连续作战养好精神。

    十六日拂晓,天刚蒙蒙亮,全副武装的捧日第二、果勇、千雄三军共计一万五千人迅速向西出发,已经全军达成骡马化的宋军,行进速度非常快,申时还未过,济桑城的身影就已经进入了许世恒的视野里。

    城池内目前只有三千守军,看到忽然出现的宋军后,一股脑扔下城池就跑了,一部分人向西北奔向西凉府,一部分人竟然想着南下进入西藏路,争取与苏莱曼汗的大军汇合。

    许世恒一见这情形,当即将捧日第二军按营拆开,一个个密集整齐的小骑兵阵如一道道离弦之箭向会胡溃兵冲了过去。

    精准如同手术刀般的进攻,只两个回合,漫山遍野的只剩下跪地求饶的敌军士兵了。

    这帮家伙怎么这么不经打?!

    许世恒看着远方正蜂拥冲进济桑城的步军一眼,随即领着捧日军,在战马轰鸣声中,继续向西。

    西凉府守军有一万人,听到宋军大举反击的消息传来后,守将也惊惧不已,好在苏莱曼汗撤退时已经有过招呼,但凡遇到宋军大举反击,只需要汇合兵力死守宣化府即可,所以当十七日,守将视野里出现宋军先头部队后,当机立断放弃了西凉府。

    一万两千多回鹘骑兵夺门而出,头也不回地向宣化府奔逃。

    得到西凉府收复的消息后,李现吃惊地张大了嘴。

    就这?!

    就这战斗力,狄青是怎么被围住的?

    怕是他故意被围的吧!

第三百一十二章 逆转

    苏莱曼汗心情糟透了。

    开端是多么的美妙,那现实就有多么的残酷!

    算计中的铜墙铁壁,竟然被绝境中的宋军捅成了筛子。

    真主为什么如此眷顾敌人?

    难道是自己不够虔诚?

    站在耳海边,看着湖中心宋军来来回回的木筏,苏莱曼汗的双眼中恨不得挤出血来,那木筏上满满当当的都是耳海鱼产。

    整个耳海的水产,估计够宋军吃上几年!

    而且到了初冬,湖里的鱼产肥美鲜嫩,吃了大补啊!

    还有,这些宋军怎么这么难打?

    根本就不能给他们哪怕一面墙或是一道沟,一个营的宋军在弩军和炮军的配合下,至少可以挡住十倍以上己方的连续进攻。

    苏莱曼汗如今每晚必做噩梦,在梦中,喀剌汗的勇士如飞蛾扑火般一群群地倒在宋军的炮火之下,斗转星移几日后,自己竟成了孤家寡人,而回鹘人和蒙古人狼子野心,把自己谋杀后向大宋献上了首级!

    之后蒙古人和回鹘人获得大宋的赦免,挥师向西,伟大的东喀喇汗帝国就此在外敌的入侵下分崩离析…

    “啊…!”

    深夜中,苏莱曼被梦中的鲜血和杀戮所惊醒,全身大汗淋漓,坐在狼毛铺成的塌上喘息不止,身边几具赤裸的身体在呢喃中扭动了几下,大帐里复又恢复了宁静。

    黑暗中,苏莱曼毫不在意地将身边的侍妾踢醒:“贱人,去给本汗倒水!”

    语气中充满了厌烦,狐裘狼袄里的美人一听汗王发怒,慌不迭地披上薄纱,从水壶中接来清水递给苏莱曼,火盆里燃着上好的无烟碳,整个大帐里显得暖意盎然。

    几口清水下肚,心中的不安方才稍稍平息下来,享受着侍妾们温柔的按摩,苏莱曼的眼神渐渐迷离起来…

    “汗王。”大帐外的轻呼打断了苏莱曼的淫念。

    是谁…这么晚!

    他连忙挥挥手站了起来,在侍妾们的服侍下穿戴整齐,一会儿便从内帐转到了外间,贴身内侍已经将外帐里的蜡烛全部点燃,亮如白昼,而一个斥候此刻正全身伏在地上,起伏的脊背显示出他的匆忙和疲惫。

    苏莱曼心中咯噔一下,连忙按捺住内心的慌乱,坐到了王座之上。

    “何事?”

    声音低沉,语速缓慢,充满着威严。

    “宣化府急报!”

    斥候头不敢也没有资格抬起来,保持着拜伏的姿势,从怀中摸出一卷羊皮,用双手举在了头顶。

    苏莱曼脸色微变,急忙从内侍手中夺过羊皮卷,待拆开之后,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他心惊不已,竟惹得苏莱曼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抬起头来,斥候!”

    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颤抖,羊皮卷上所言骇人听闻,他需要更直观的信息。

    数量庞大的宋军精锐,正沿着河西走廊,向西进攻。

    凉州府已经陷落,此刻,宋军大营驻扎在胭脂山下,离宣化府的东部门户删丹城,只有一日之遥!

    宣化府是西域连接中原的枢纽,来自回鹘和喀剌汗的补给和兵源都从此处周转,苏莱曼汗安排自己的弟弟穆罕默德驻守该城,并且给他留了足足五万东喀喇汗精锐,连同从凉州府汇合的一万多人,近七万人大军云集该城。

    更别提,还有游离在北方塞外的十万联军骑兵,他们根本就没有离开宣化府多远之处,自打袭击辽国的黑水镇燕军司后,这十万人一直隐藏在宣化府西北,黑河与删丹河的交界处。

    骑兵全力奔袭之下,一个时辰可至宣化府。

    而所谓的威胁乌古敌烈统军司,完全是苏莱曼汗释放的障眼法,上千游骑兵分几路向东搜索前进,分散在蒙古草原上的契丹牧民自然有鼻子有眼地形容成喀剌汗人大举入侵。

    可就算是这样,羊皮卷上却还用上了“泣血求援,火速回军”的字样,宋军的主力不是已经被自己围在耳海边了吗?

    “宋军有多少人?”

    那斥候就算被叫起来后也只敢低着头看着脚下,汗王在帝国内处于统治阶级的最顶层,像他这种低贱的奴隶兵是没有资格与汗王直视的。

    “启禀汗王,您的兄弟穆罕默德判断,宋军人数在六万到八万之间!”

    “他的军队是敌人的三倍,连守住城池都做不到吗?!”

    苏莱曼汗有些恼火,接近二十万大军,却在几万敌军面前瑟瑟发抖,他感觉除了刚开始,进入大宋后,悲剧就一场接一场的在身边上演。

    斥候一听汗王发怒,浑身颤抖起来,连忙解释道:“宋军拥有一种远程武器,发出惊天雷声,可以招来雷霆,击碎城墙和城门…”

    “混蛋!什么雷霆?那是宋军的火炮!”苏莱曼将羊皮卷一把仍在斥候脚下,忍不住厉声呵斥。

    “可…可…他们还说,这次…这次…”斥候的话更加结巴,断断续续说不完整。

    “你是结巴吗?这次什么?!”

    “扑通”一声,斥候膝盖一软又跪了下来,脑门狠狠抵在地上,有些不顾一切道:“这次据说是大宋的燕亲王亲征,而燕亲王竟然是大宋的…”

    苏莱曼汗走到斥候面前,见他吞吞吐吐,心里一阵烦躁道:“大宋的什么?!”

    “…大宋的不败战神!”

    大帐内一瞬间沉寂了下来,唯有斥候粗重的喘气声在耳边响起。

    “燕亲王…战神…呵呵…不败…”

    苏莱曼汗在大帐里来回踱着步子,口中喃喃有词,形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逆转,在与西喀喇汗帝国争霸的过程中,苏莱曼汗积累了不俗的战争经验。

    这样的积累,帮助他在战事之初,获得了不小的优势,可这样的优势在大宋的奋力反抗之下,很快烟消云散,在他的计划中,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迅速歼灭冒进至青海湖的宋军后,即可在大宋的秦凤路繁华的腹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现实狠狠给了自己一个嘴巴,磨战半月,伤亡接近十万,可竟然被这部宋军稳稳站住了脚跟,而且,看样子,他们的日子过得还挺不错!

    现在又冒出来什么“大宋战神”?

    这战神又是什么来头?这些年怎么没听说过…宣化府那么多军队,竟然害怕成这样!

    苏莱曼汗越想越气,一脚狠狠揣在那斥候身上,然后状若疯魔般地对这可怜的人施加暴行,内侍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大气不敢喘一声。

    “垃圾!窝囊废!我那弟弟,能干什么!”

    过了许久,苏莱曼汗方才气喘吁吁地停下了动作,而那斥候已经如一堆血肉模糊的烂泥,没了声息。

    内侍见汗王稍稍平静了下来,连忙叫来卫兵将尸体拖了出去,一转身,苏莱曼汗正如同一只恶狼死死盯着他。

    “传令,召集所有的将军们议事!”

    内侍一惊,战战兢兢地劝道:“可汗,现在已经是深夜了,要不等明天一早…”

    “啪”

    一个响亮的耳光将他抽得原地转了一圈,眼冒金星七荤八素,苏莱曼汗状若疯虎地吼道:“狗奴才!去吧那些混蛋叫起来,告诉他们,我们的后路,就要被抄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宣化府

    十月二十五日,经过两天休整的宋军,从胭脂山上冲下,向删丹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在长达二十余里的战线上,宋军兵分两路,一部沿着删丹河顺流而下,从水路向删丹城进发,一部渡过删丹河向西疾进,在祁连山口和宣化府南运动,随时准备切断删丹守军向西撤退的道路。

    删丹城地势险峻,在陡峭的山峦上,与长城连为一体,扼守着宣化府的东大门,又控制着从塞外入关的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大军抵达山岭下后,李现命人挑土搭台,离着一里多远搭了几十座土台,然后将第三军的轻炮全部部署在土台之上,以最大仰角向山岭上的删丹城发起炮击。

    炮击持续了整整一天,震耳欲聋的炮声此起彼伏,远处的删丹城被浓烟与扬尘所笼罩,半空中成百上千的炮弹划过一道道黑色的轨迹,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

    删丹城必守,穆罕默德在删丹城中部署了两万精锐,他的算盘很简单,这座山城只要不陷落,就将会是宋军侧翼的一根钉子。

    而易守难攻的地势也会让宋军更倾向于围困,而不是攻占,自己做过测算,攻占两万人驻守的删丹要塞,至少要付出同等数量甚至更多的牺牲。

    而宋军满打满算八万不到,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的伤亡。

    自己的哥哥还亲帅大军就在青海湖围攻宋军主力,到时候两面夹击,然后删丹守军再趁乱突击,着一部宋军偏师不就搞定了嘛。

    而这一切在宋军的火炮面前如同海市蜃楼,战争之神在肆虐,摧毁任何企图挡在宋军面前的障碍。

    炮弹在空中是一条抛物线,虽然微积分还没有问世,可这种现象依旧在可控范围内,得到了完美的应用!

    十月二十六日,删丹城守军放弃抵抗,向宋军投降,山城的南部城墙已经被轰成了蜂窝状,城门摇摇欲坠,再轰上几个时辰,哪里还需要等守军投降?

    同样,李现对删丹城的重要性也非常清楚,留下步军司果勇军配合之后前来驻防的边军守护城池,其余大军在删丹城下休整一日后,又一次沿着删丹河南岸,向宣化府逼去。

    宣化府,又称甘州,甘肃军司府治所在,当年剿灭西夏时,高昌回鹘趁火打劫,一举占据西夏的西平军司,沙洲、瓜州落入其手,随后又马不停蹄向东进犯,一直拿下肃州,即阳关后,方才停下脚步。

    战后,赵祯为了表彰高昌回鹘在对西夏战争中对宋军进行的配合,允许回鹘人保留已经造成事实侵占的西夏领土。

    当年辽国入侵在即,大宋需要集中资源抵御辽国,实在不愿意在西北再添新敌,高昌回鹘这才安安心心经营起了河西走廊的西段。

    高昌回鹘的国土一半占据着丝绸之路,一半占据着河西走廊,高昌城的经济地位立刻得到了显著提升,东西方的商队在高昌城交割货物,每天排队进城的驼队和马队都能在高昌城外排成一里多长的队伍。

    这必然引起邻国喀剌汗的垂涎,东喀喇汗做生意不行,可他们勇武善战,在当年从北方南迁的回鹘人中,他们这一脉,一直以勇武著称。

    与历史上的规律一致,经济的繁荣对草原民族的血性有致命的打击,高昌回鹘渐渐有沦落成西方辽国的趋势,说起来,蒙古人是被回鹘收留,可实际上,高昌回鹘的阿萨兰汗有心想封闭国境,可他的军队和将军,实在是做不到啊!

    十余万蒙古人进入高昌之后,迅速架空了阿萨兰汗的统治,利用高昌的财力和资源,又一次对蒙古铁骑完成了武装。

    随后,邀请东喀喇汗一同向东进攻大宋和辽国,蒙古人的算盘打得也很精明,大宋的军队能不能打喀剌汗人不一定知道,但自己肯定是心知肚明的。

    利用回鹘和喀剌汗打败契丹人,再利用喀剌汗人去血拼大宋,最好两方拼得两败俱伤才好,然后自己就可以整合回鹘人的资源,重新返回蒙古草原。

    到了那时,契丹人已经被打残,整个草原又会成为蒙古人的天下。

    至于大宋,呵呵,几千年来,没听说过汉人胆敢跨入漠北荒原的,在历史上,就算在汉武时期汉人大举进攻匈奴的漠北王庭,但最后的国境线依旧以漠南草原为界。

    再等上百年,中原王朝就将迎来轮回一般的衰败,就像当年主宰过草原的无数先辈们要做的一样——等待!

    不过那样的机会,蒙古人估计等不到了,一半的兵力此刻就在宣化府城池内,还有一半被苏莱曼汗带走,作为攻坚宋军的炮灰,如今已经伤亡殆尽。

    蒙古人的小心思被苏莱曼汗看得透透彻彻,真正的王者岂能容忍自己被如此算计?

    这一点,苏莱曼汗和他的弟弟穆罕默德有着非比寻常的默契,整个宣化府的城墙守护全部由蒙古人负责,对于一个无家可归的民族来说,面对仇敌只能选择死战吧。

    不过宋军的火炮确实让穆罕默德大吃一惊,面对这种攻坚利器,除了躲进壕沟,根本没有其他任何办法可以克制。

    可城墙上、城池里怎么像山野里那样挖壕沟?

    只能寄希望他哥哥的增援和埋伏在西北方的奇兵了!

    十月二十八日午时,在宣化府东城墙上,巡城的穆罕默德的眼中出现了宋军的身影。

    起先,只是一个黑盔黑甲的骑士立在山岗上,远远注视着城墙,可一眨眼,无数他的同伴就从山岗的背面冲了上来,紧接着地面就传来隐隐的震动,成千上万的骑兵和步卒组成的人海浩浩荡荡地铺满了删丹河南的平川。

    远远望去,被薄雪涂抹得雪白的地面上,一块巨大的黑斑正夹杂着震耳的战鼓和号角声,向城池的方向移动着,成千上万面战旗被朔风鼓动到极致,猎猎作响。

    战马的嘶鸣、高呼的军号、兵甲碰撞的铿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乐章,这乐章中没有岁月静好,这乐章中充斥着的是鼓角争鸣,腥风血雨。

    连战连捷的宋军士气高昂,虽然同为禁军,但是他们却在以往的战事中往往担任着戍守的任务,不过,不出场不代表他们可以蔑视,每年三衙的军等考评,可从来不管你是不是经常上战场!

    如今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带领大家的还是在军中威望肃重的燕王,他是大宋的战神,因为功高震主被官家雪藏,如今到了大宋的危急之时,他宁可将自己的长子送进宫中为质都要率军解救袍泽,这,才是值得追随的样子!

    “呜~呜~呜~~~”

    悠扬而连绵不绝的号角又一次在军阵中响起,宣化府到了。

    就是这里,燕王说了,只要拿下宣化府,但凡进入中原的胡人蛮夷,统统都要死。

    而我们,将用胡人的血,染红手中的兵器,解救我们的袍泽,杀光璀璨我中原华夏的蛮夷!

    将士们在号角声中快速列阵,一柱香的功夫,一块巨大的方阵已经静静地矗立在宣化府城之外。

    大阵的中央,一辆由八匹健马拉拽的将台上,李现缓缓抽出腰间的宝剑,在刺骨的寒风中,将剑尖稳稳地指向巍峨的宣化府城。

    “大宋万胜~~~”

    一声尖利的高唱响彻原野,紧接着响起的是数万人整齐划一的怒吼,怒吼声如海浪,向人迎面扑来。

    “万胜!万胜!万胜!”

第三百一十四章 警觉

    “放~~~”

    “轰~轰~轰~~~”

    连绵不绝的炮声中,一波波上百颗炙热的铁球呼啸而至,将东城墙砸得碎石飞溅,城门楼和女墙早就被轰平了,时不时有尸体弹射到半空摔下来,守城的敌军脸若死灰,麻木地靠在城墙根,每一次的轰击,都会让他们跟着颤抖一阵。

    这种武器颠覆了他们从小到大所有对战争形式的认知,无论是回鹘人、蒙古人亦或是葛逻禄人,攻城都是一件极为不理智的战斗方式。

    攻城,意味着要冒着守城方的箭雨,要冲上高耸而坚固的城墙,要面对无时无刻的守军偷袭,就算经历了这一切你都能活下来,有时候还得面对更复杂的巷战。

    在他们的历史中,很少发动攻城战,也只有葛逻禄人在东西喀喇汗的战争中,涉及到一系列城市的争夺,可就算如此,他们往往也只是采用围城,通过围城与守军谈判,用有限的条件获得城池的归属。

    像宋军这样,也不打个招呼,架上火炮先轰上一天再说的流氓行径,守军心中别提有多委屈。

    弓箭的射程不够,坚固的城墙跟纸糊的一样,日夜不停的轰击震得自己的心肝肺一齐往外跳,一个时辰下来,手脚都震软了…这仗怎么打?

    哦,对,他们晚上也不放过我们,觉都没法睡!

    无数士兵坐在墙根下,把头埋在膝盖弯里,双手抱膝微微颤抖着,他们的眼里布满血丝,耳朵里嗡嗡直响,心里默默念着他们的真主或是古老的神,只要这轰鸣不停,炼狱就一直会在!

    视线转向城外,李现倒是好整以暇地站在讲台上,把着千里镜,观察着在烟尘中忽隐忽现的宣化府城。

    战争之神的轰鸣实在动听,既然装备了,就要好好利用上,如果不是因为换炮管太浪费时间,李现恨不得每次的炮击时间能达到整整两天。

    最好敌军都被吓跑了,自己人一个不死,排着队去接收空城,那才舒心。

    “殿下!”

    将台下传来杨龙的呼唤,李现连忙问道:“何事?”

    “燕都知来信,至今为止,塞外未发现敌军一兵一卒!”

    李现闻言心中一惊,嗯?

    这都多少天了,龙卫云骑沿着塞外大张旗鼓地西进,按道理,扬言攻击乌古敌烈统军司的十万回鹘铁骑都不来骚扰骚扰?

    云骑才五千多人啊!

    多年军旅生涯养成的第六感强烈预示着危机,《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按照李现所料,十万敌军看到这五千人孤悬塞外,要是放在自己面前,肯定忍不住想要一口吃了!

    可只要他们一动作,其实就暴露了自己所在,人总是对未知恐惧,李现也不例外,所以猛然发现这十万人竟然还在隐匿行踪,心中顿时有些慌乱。

    “传我命令,云骑军速退,与千雄军汇合,驻守删丹城!”

    不能再冒险了,说不定这十万大军正虎视眈眈地想要切断自己的后路呢。

    西凉府有杨文广守着,倒不担心,西凉府到删丹之间都有长城守护,唯一能前一发动全身的就是删丹城,这个地方要是丢了,整个长城就形同虚设。

    李现想了想连忙叫来正在安排信使的杨龙:“再传命令,让唐渡他们星夜兼程向我靠拢!”

    “遵命!”

    “还有,许世恒有没有消息?”

    “禀殿下,捧日第二军并无警讯传来!”

    李现的瞳孔微微一缩,啥?!

    捧日第二军一直在祁连山口附近徘徊,就是在等青海湖回援的敌军冒头,到时候养精蓄锐的宋军就可以发动雷霆一击,利用山口地形完成逆袭。

    自己的攻势是从十八日开始的,今天已经二十八了!

    整整十天,难道敌军不知道宣化府的重要?

    不可能!

    敌军突袭狄青的那几下手段,绝不是一个匹夫能够筹划的了的!

    这苏莱曼汗,一定是个用兵高手。

    宣化府丢了,这一路上一直到阳关,无险可守,到时候大宋从东面和南面,辽国从北面,三面围攻阳关,阳关能守得住?!

    阳关防的是西域,可不是用来防中原的!

    决战的地点只能是宣化府!

    李现立刻陷入了纠结,十万加五十万,整整六十万大军如今不知所踪,别看现在宣化府被轰得毫无还手之力,可是自己的侧后却是危机重重。

    祁连山、雪山、胭脂山,还有无数奇峰险山,苏莱曼汗只要占据几处山头,就可以卡住自己的生命线!

    弄不好,自己到时候要指望狄青来救!

    “报~~~”

    李现猛然惊醒,抬头道:“何事!”

    “殿下,狄帅来报,敌军已经于二十五日撤去包围,全军向北遁去,不知所踪,我部已经抵达西宁州,等待命令!”

    来不及庆贺狄青的死里逃生,如今形势已经到了扑朔迷离之际,苏莱曼汗的主力北上了,却没有走祁连山口!

    “撤军!”

    李现不顾身边各军军官们惊咤的神色,率先跳下将台,轻炮第三军军都指挥使王嘉运连忙跟上劝道:“殿下,再等一个时辰…不,半个时辰,宣化府必陷!”

    其他军官也跟了上来,眼看着宣化府就要拿下了,这个时候撤军?

    狄青不是逃出来了嘛…

    李现转身,锐利的眼神向军官们的脸上一扫,叽叽喳喳的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

    “敌军主力北上,却未走祁连山口,他去了哪里?谁能告诉我?!嗯!!!”

    大宋战神的名声可不是盖的,嗓门一提,眼前这些没捞着什么仗打过的禁军都知们都垂下了脑袋,李现接着道。

    “若我为敌军主帅,就应当料到,祁连山口,必有埋伏!

    捧日第二军的燕都知徘徊祁连山口都五六天了,根本没见一兵一卒从高原上下来,那苏莱曼汗一定走了其他路,走了一条你、你、你们都没想到的路!”

    李现一边喝道,一边那手指使劲点着面前的军官们。

    “可直接北上可是要翻越千刃雪山的,如今已经进入初冬,任何活物根本无法翻越雪山!”人群中有军官不服道。

    “放屁!路在脚下,人定胜天!

    我就问问你,如果苏莱曼汗真地在爬雪山呢?!

    他要是出现在删丹城后,甚至出现在凉州府,砍了你的头能不能救我们大家?!”

    李现说这话的时候非常自信,因为在一千年后,就是有一支英雄的队伍,在同样的条件下,成功翻越了雪山,让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苏莱曼汗和后世的伟人很像,不计较城池的得失,在他们的眼里,消灭敌人的部队,才是战争应该遵循的原则。

    而且苏莱曼汗也不是一个甘于被牵着鼻子走的庸才,兵行险着,一击克敌是他的指挥特点,那如何一击克敌?

    占据一个可以左右战局的战略要点!

    李现一开始还认为删丹城是一个很不错的诱饵,可此刻,他却要真心感激自己随时随刻的警觉心。

    如果他是苏莱曼汗,直接攻击西凉府,才是最出人意料的选择!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9900/ 第一时间欣赏刀斧最新章节! 作者:华太狼所写的《刀斧》为转载作品,刀斧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刀斧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刀斧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刀斧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刀斧介绍:
这不是一本架空,这是一本历史。
鲜血、尸体、背叛、铠甲、残阳……康定元年的三川口战场,卷入纪律危机的李现教授重生于一名为生存挣扎的刀斧手身上
风雨飘摇的大宋颓势初现,如何挽救这个让人神牵梦绕的璀璨文明,李现只有一个金手指,那就是超越时空的知识,西夏、大辽只是等闲,大食和拜占庭才是终极征服目标,刀斧手,有进无退!
求推荐!求月票!求打赏!刀斧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刀斧,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刀斧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