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明末钢铁大亨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钢铁大亨全文阅读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明末钢铁大亨txt下载     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334、突袭

    塔宾泰一早上起来,钻出了帐房去拉屎。凛冽的寒风吹得屁股刀割一样的痛。他感觉自己的下面都快冻僵了,几乎不是自己的了。

    空气干冷干冷的,大烟炮儿还没有停止,这该死的暴风雪,已经持续了半个月了,时小时大肆虐着。

    天刚刚亮,这里是土谢图汗的越冬营地。

    远处的朴特山挡住了寒流,这里是一片水草丰美的牧场。尽管到了冬季,这里也被积雪覆盖,但是因为大山的阻挡,这里只有浅浅的积雪。

    牛羊可以轻松的用蹄子,刨开积雪,吃到下面的枯草。山羊还可以吃草根。

    虽然,冬季只有枯草,但是,有没有枯草可是决定明年开春能活下来多少人口和牲畜的重要条件。

    这里背风,就不会太冷。牛羊靠着自己的皮毛和脂肪就能扛过去。

    有一口枯草吃,就少消耗一份秋天抓秋膘得来的脂肪。尽管熬到开春,冰雪融化草木生长时,牛羊和人都瘦的不成样子,但好歹活过来了。

    没有越冬营地的部族,是很难挨过冬季的,只能最后消失在草原上。

    塔宾泰这个名字,是按婴儿出生时祖父的年龄起名,如:塔宾泰(五十)、吉仁泰(六十)、达愣泰(七十)、如乃仁台(八十)、依仁台(九十)等。这是喀尔喀人的传统起名法则。

    塔宾泰忽然感觉到大地在震动,他有些疑惑的抬起了头。这个暴风雪肆虐的恶劣天气,谁会离开营地呢。只要半天时间,就能把马匹冻死。到时候,人是走不了多远的。然后被冻成冰棍。

    忽然,在远处的暴风雪墙里,突然冲出了一群火红色的巨大生物。

    杨凡的骆驼都是从索马里买来的,好多颜色都是鲜红色的,这和本地的灰色骆驼区别很大。

    塔宾泰一下子就看出了,这不是本部落的人。是敌袭!

    他急忙站起来,提上裤子,扭头就像营地里跑。

    先锋突击团的团长,正是王浩。他一冲出风雪,就看到了一个人在营地外拉屎。王浩当机立断,举起燧发枪步枪,瞄准塔宾泰扣动了扳机。

    可是,意外发生了。枪没有击发。

    王浩一愣。好在其他人训练有素,纷纷开火。

    十几只步枪,只有三支成功开火。但这也足够了,刚跑到营地栅栏口的塔宾泰被击中后背。冬季厚厚的皮袍子也挡不住钢芯铅弹。直接被打穿,连惨呼也没有来得及发出就栽倒在了门口。

    王浩赶紧检查燧发枪步枪,发现是枪机被冻住了。

    原来他们先导团赶路时,驼峰上挂着电石灯。这东西是明火,发热量也大。步枪被火烤,产生水珠凝结,然后结冰,把燧发枪机冻住了。

    两个守门的蒙古人也吓傻了。从暴风雪中,无数的骆驼骑兵冲了出来。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来了多少。

    这些骆驼明显比本地骆驼长得高大很多,而且颜色是火红色。不是本地品种。况且,本部落也没有太多的骆驼。

    现在天刚放亮,启明星还高高的挂在天上,月亮在西面的天上,还没有落下,太阳还在地平线上。整个营地的人都在熟睡,没有人起来。

    这两个人,查干(白)、哈日(黑)立刻掏出了牛角号,吹了起来。

    但是,紧跟着高速冲来的骆驼骑兵,端着的四米五长的长枪就刺穿了他们。

    但是,苍凉的牛角号还是惊醒了附近一些帐房里的人。

    无数人从帐房里,惊慌失措的跑出来。甚至还有光着膀子的。显然是刚刚从皮被窝里钻出来。

    敌袭可是大事,必须出来看清楚情况。这时候是顾不上穿衣服的。

    无数的骆驼蜂拥冲进了营地。王浩一驼当先。他惊讶的看着远处逐渐下降的坡地上密密麻麻的帐篷,还有无数挤在一起取暖的牛羊。

    这个越冬营地太庞大了。他今年扫荡土默特八大营地时,没有一个营地有这么大的规模。

    三千六百装备火枪的骆驼骑兵像是洪水一般,漫进了土谢图汗的营地。这些骑士。挥舞着长枪和苗刀。砍杀和刺杀着一切他们面前的敌人。

    一颗颗手榴弹被扔进了帐房密集区。剧烈爆炸声下,整个营地像是开了锅一半。所有人都被惊醒。

    一时间,所有人都惊慌失色,这个季节,这么大的暴风雪。人走不出二十里地,就得冻死。

    什么样的敌人,这么大胆,在这样的气候里突袭。十里地外,土谢图汗的驻地,一座巨大的牛皮金帐,矗立在一个营地中央。

    手榴弹的爆炸声,在空旷的早上,穿了过来。

    土谢图汗今年已经五十岁了,他昨晚还和归化城的使者,集布托塔布囊宴饮,喝了很多的马奶酒。他们商定,归化开战之后,土谢图汗带领本部的三万骑兵袭击明军的后勤补给线。

    他宿酒未醒,此时感觉头痛欲裂,但是听到爆炸声,他一骨碌的爬起来。面色顿时一阵变换,这是火器的声音。

    尽管蒙古人火器很少,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见识。

    这么大的爆炸声,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明人的火炮开炮时的声音。

    有火炮的只有大明和东边的金国。可现在,金国正和察哈尔的那个阴险汗厮杀,他们不可能越过察哈尔来攻打自己。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是大明的边军。

    土谢图汗阴沉着脸。明军来的好快啊。自己刚刚和土默特人达成了协议,他们就杀来了。

    “吹号,全体集结,准备迎战明人的无耻偷袭。”土谢图汗怒吼道。

    侍女们立刻把他的皮袍子和铠甲拿来。在凌晨,早期的侍女就用大帐中间的火塘把大汗的衣服烤热,好等大汗醒来,就有暖和的衣服穿。

    土谢图汗一边穿着袍子,一半咒骂着。

    “这么冷的天气怎么不把这些无耻的明人都冻死呢。”

    “哼,就算你们来到这里,估计也冻死冻伤了一半的人,我的三万精兵也不是好惹的。”

    金帐的外面响起了连绵不绝的牛角号的声音。土谢图汗的各个大营纷纷惊醒了起来,男人都在穿上皮袍子和生牛皮做的皮甲。抓起弓箭和武器,急匆匆的跑出帐房。骑上马匹向大汗的金帐冲去。

    凌晨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马匹从帐房里出来,被动的浑身发抖。

    土谢图汗的大将,科尔图带着兵马冲向金帐,心里暗叹,只有真正的仇敌才会这样的不要命,在这种天气下深入草原上千里地长途奔袭。

    恐怕,今天的战事不会善了。这绝对是可怕的敌人。

335、骆驼骑兵对决蒙古骑兵

    暴风雪中,能见度很低,土谢图汗的军队集结的同时,一个团一个团的骆驼骑兵从四面八法的雪雾里钻了出来。

    骑兵军的战士们,尽管大多数都是蒙古人,弓马娴熟。但是他们仍然按照作战纪律,组成了骑墙。一个伙十一个人一组,肩并着肩向前冲击而去。

    眼看着土谢图汗的外围营地就陷落了。从帐篷来跑出来的蒙古人纷纷被骆驼骑兵的长枪刺倒。

    单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对抗骑墙的。迎面一堵墙压过来,密集的长枪攒刺过来,根本挡不住。

    这个营地里足足有二十万人。整个土谢图汗的部落的人都在这里越冬。他们有壮丁四万人。其中骑兵三万。

    图里根塔布囊带着自己的三百人快速的集结了起来,他有三十个披甲的精锐骑兵,在土谢图汗的领地上,已经是让人羡慕的力量了。

    蒙古缺铁,除了当初俺答汗装备了五六万人马具装骑兵外,其他的部落根本没有太多的盔甲。这也是林丹汗打不过建奴的主要原因。

    “土谢图的勇士们,跟着我冲过去。这草原不是汉人耀武扬威的地方。胡拉。”图里根举着弯刀大声吼着。

    “胡拉,胡拉。”他的三百个勇士也打了鸡血般的跟着嘶吼。然后紧跟着他,向对面的从雪雾里钻出的一队骑墙冲去。

    唐章伙长大吼一声,“举枪,”骑墙冲击时,长枪时斜着指向天空的,以防止刺到前面的自己人。此时,呼的一声,全部把长枪放平。

    在他们之后,一排跟着一排的骑墙从雪雾中冲出。

    他们头发胡须皆白,上面都是霜,甚至还有小冰熘子,骆驼沉重的体重,和宽大的驼掌,踩踏着大地,发出轰轰隆隆的巨大响声。

    骆驼跑起来时,左右各自同方向向前。所以骑在上面左右有些摇晃。这导致军大衣上的霜雪崩裂,远远看去每一个人都被雪雾包围着,就如一群从寒冰地狱里冲出来的神魔军团。

    迎面冲来的蒙古人,看的肝胆俱裂,这是什么人啊,简直是冰凋的雪人一般。

    图里根冲到骆驼骑兵的跟前才发现,蒙古马和骆驼对冲,真是一个愚蠢的主意。因为自己一方太吃亏了。

    蒙古马矮小,肩高只有一米三左右。而这些明显不是本地品种的骆驼,两个驼峰之间,肩高足足有1.85米。驼峰高度2.15米。而且骆驼的体重在750千克左右,而蒙古马一般只有250千克。

    蒙古人用的是弯刀,而对面都是四米五的长枪。更要命的是对方居高临下,向下攒刺。蒙古人完全落入被动的局面。

    而且对面是十一个骆驼骑兵一排的骑墙。而蒙古人是分散队形的骑兵。

    双方刚一接战,图里根就傻眼了。

    自己和左右两个那可儿,要面对对面紧凑队形的十一个人。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三柄弯刀怎么敌得过对面十一支长枪呢。

    一阵惨呼声中,图里根和两个左右护卫他的那可儿,就被一排闪烁着寒光的长枪直接刺穿,掉落马下。

    接着被骆驼踩得骨断筋折。

    一排长枪寒光闪闪的冲进了骑兵队伍里。直接把骑兵冲散了。因为这么密集肩并肩的骑墙,对于没有严格经过队形训练的蒙古散骑来说,根本抵挡不了。

    双方撞在一起,骆驼的体重是蒙古马的三倍,直接把蒙古骑兵撞飞。他们又缺少铁甲的保护,直接就掉落马下被骆驼踩死。

    骆驼巨大的脚掌,踏在一个落马的蒙古骑兵的后背上。

    卡察一声响,他的胸腔直接被踩的破碎。内脏从嘴里喷出来。涂了一地,雪地都被染红了。

    紧接着,又是一队骑墙从后面冲来,他的尸体被再次践踏,几轮骑墙过去后,已经变成一滩烂泥。

    整个营地四面都是人喊马嘶的声音,到处都是手榴弹的爆炸声。

    火光和硝烟四起。到处都在混战。无数的骑墙在营地里四面冲杀。只有看到那里有蒙古人聚集起来,就是立刻冲过去,把他们打散。

    土谢图汗披挂整齐的上了一批雄壮的白马,这匹马的马具都是镀金的。十分的奢华。他的周围终于聚集起来两万名战士。这已经是目前能做到的极限了。

    四面都在厮杀,到处都是喊叫声,马的嘶鸣声,其他的壮丁和战士已经无法赶来了。

    “吹号,我们前进,击溃这些无耻的汉人,让他们看看谁才是这草原的主人。”土谢图汗苍老的嗓音嘶吼着。随即发动了冲锋。

    此时大风停了,飞扬的雪雾落了下来,天地间一片清澄,前方的情况也被看清了。

    远处无数的火红色的巨大骆驼排成密集的队形,矗立在远方。

    而无数的士兵已经从骆驼上下来了,组成了三排的火枪阵列线。一支支第三代的燧发枪步枪已经举了起来。

    安三溪骑在骆驼上,眯着眼睛,看着远处冲来的两万人的骑兵集群。

    骆驼骑兵之前已经实验了和骑兵对冲,骆驼骑兵完胜。现在,安三溪想看看,骆驼骑兵下马组成燧发枪阵列对抗蒙古骑兵如何。

    很快土谢图汗骑兵集群,已经冲到六百米开外。

    “所有人听我的命令,不准私自开枪。”安三溪大声命令道。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沉住气。对面万马奔腾的冲杀而来,会给士兵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非常容易提前开火。

    第三代燧发枪能达到二鸦时,英国龙虾兵装备的褐斯贝燧发枪后期型号的水准。

    安三溪心里再次把燧发枪的性能过了一遍。心里更有了几分把握。

    弹丸质量:一盎司铅丸(约28克)

    最大射程:大约250码(约228公尺)

    最大射程(100次射击):150-200码(约137-182公尺)

    有效的最大射程(单次射击):100-150码(约91-137公尺)

    最佳射程:75-100码(约68-91公尺)

    火枪重量:九磅(约4公斤)

    最佳效果:30码(可击穿3/8“的铁材或是5英寸的橡树)

    最佳射速:每分钟4-5发

    实际射速:每分钟2-3发

    “全体都有了,敌军冲到五百米处,骆驼炮开火。敌军冲到一百米内,燧发枪步枪开火。步枪打完四发弹药后,全体卧倒,骆驼炮装霰弹,卧倒发射一次。随后骆驼加特林三管七九机枪发射。”安三溪下达了命令。

    程林、程虎站在第一排,他俩举着枪的手有些抖。

    看着远处的骑兵震动着大地,马蹄扬起漫天的雪雾冲过来。他俩都有些紧张,他俩都是民兵入伍的,没有参加过实战。

    但是,他俩明白,这个时候一定要稳住。谁要是惊慌失措先开了火,导致整个战列跟着开火,到时候是会被军法制裁的。

    他们都把手放在了扳机护圈外侧,以免因为紧张而开火。

    燧发枪只要扣动扳机,就一定会开火的。

    杨凡的弹黄钢性能极好。褐斯贝的激发,每百次总有20%左右,甚至40%的瞎火率,就是因为弹黄钢的性能不行。而杨凡的步枪瞎火率不到百分之一。

    “哥,你说咱们能用火枪挡住这些骑兵吗。”林虎问道。

    “闭嘴,不要说话。”莫日根伙长怒吼一声,“等待命令,不要先开火,否则军法从事。”

336、燧发枪阵列线

    土谢图汗的骑兵冲进了五百米,进入了骆驼炮的射程。

    为了能够架设在骆驼身上使用,这些炮都是高强度,短身管,低膛压的火炮。

    因为强度够高,所以炮管很薄,重量也大大减轻。支架使用高强度的铝合金来制作,用来缓冲开炮时对骆驼的冲击力。

    “骆驼炮,实心球形弹,预备,放”随着安三系的一挥手,炮兵指挥官立刻下大了命令。

    轰轰轰!排成一排的五百门骆驼炮开火了,五百枚实心球形弹呼啸着飞向了土谢图汗的骑兵。

    骆驼回旋炮最早出现在埃及。埃及马穆鲁克,在1509年的第乌海战中,注意到葡萄牙卡拉维尔船的舰用回旋炮的优点,继而模彷出了骆驼回旋炮,应用于陆战上。

    在奥斯曼帝国吞并了埃及后,骆驼回旋炮也迅速被吸收进帝国的军队中,并在帝国和波斯的战争中传授给了波斯人,再经由波斯人传遍了整个中亚和南亚。

    虽然骆驼回旋炮在欧洲没有被采用,但在中亚和南亚战场上却大放异彩,被广泛模彷。这种兼顾了机动性和火力的武器,非常适应中亚和南亚的糟糕道路情况。将来杨凡去中亚作战,一定会大量遇到。

    在着名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中,阿富汗人和莫卧儿人的骆驼回旋炮,击溃了马拉塔人引以为豪的骑兵部队。

    这场决定印度命运之战中。因为骆驼炮的发威,致使马拉塔人的欧式步兵,被侧翼包抄的穆斯林打爆,结果导致了马拉塔军的彻底崩溃。

    从而开始了,蒙古人的莫卧儿王朝。此后穆斯林开始统治印度。

    考虑到骆驼的承受能力,杨凡把炮弹定位在三磅半的重量上。

    骆驼炮口径76mm。有效射程五百米。使用丝绸包裹的,定装球形实心弹或者一百颗小钢珠的霰弹。

    土谢图汗挥舞着手里的大马士革弯刀,这把弯刀上镶嵌满了宝石,是波斯来的精品。看到他的指示,他两侧的勇士们立刻加速,向着敌人冲去。

    土谢图汗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带队冲锋就是做个样子。

    这个距离已经到了蒙古轻骑加速冲击的距离,他就放慢马速了。

    不过,此时他看到了远处,那些火红的骆驼上,似乎有些黑乎乎的东西。然后那些东西忽然喷出了黑烟。

    不好!火器。

    土谢图汗心里一惊,明军有大量的火器。

    他立刻一个镫里藏身,翻身就钻到了马肚子下面,身手之敏捷根本不像是六十岁的老头子。

    于此此时,高速飞来的炮弹,带着尖锐呼啸的声音飞来。

    砰!一声巨响。

    土谢图汗在马腹部下,清楚地看到,一枚球形实心弹从自己的右侧打了过去。右边的十几个骑兵被一穿而过。一阵人和马被打碎的血雾弥漫出一条血胡同。

    血肉的残渣喷了他一脸。他惊骇的长大了嘴巴。

    这是什么东西,一种能架设在骆驼上的火炮。他惊骇的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炮弹制造出了一条没有骑兵的通道,沿途都是人马的碎块。

    后面的人马,因为炮弹威力的降低,被炮弹擦到,胳膊和大腿从身体上瞬间分离,人也从马上摔下,落在地上,悲惨的嚎叫。

    随后被后面高速冲来的骑兵踩死。

    “加速!加速!冲过去,冲过去。不要给他们重新装填的时间。”土谢图汗大声的呼喊着。

    三磅炮的射速一分钟两发。

    此时蒙古骑兵的冲击速度四到五米每秒,这是最大蒙古马能跑出来的速度。维持不了太长时间。

    也就是说,大概两分多钟就能冲到步兵面前。

    发射一轮后,骆驼炮沉寂了,蒙古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他们在装药,很快就会迎来下一轮的发射。

    三十秒后,骆驼炮再次发出了怒吼。轰轰轰!

    现在双方更近了,能看清楚对面敌人的情况了。这些火炮就是架设在敌军的骆驼上的,上面有一个可以旋转的支架,用来固定火炮。

    又是五百发炮弹,再次给土谢图汗的骑兵开了五百条血肉胡同。

    蒙古人有些被打蒙了。队形出现了混乱。战马也人立起来,把骑士摔了下去。前面的塔布囊们、那颜们立刻挥舞着弯刀,把畏缩不前的人砍死。

    喀尔喀的战马很少经历这么多火器的战场,很多都被惊吓的跳跃起来,前面的混乱降低了冲击的速度。

    因为人和战马的畏惧,导致后边的骑士往前挤,前面的战马和人试图放缓速度,让别人冲上去。

    土谢图汗气的破口大骂,呼喊着他的亲兵和那可儿,冲上去,把怕死的懦夫通通都砍死。

    在军官的严厉镇压下,骑兵集团在两轮炮火下伤亡了三千多人后,再次鼓起勇气,冲了上来。

    轰轰轰!又是一轮齐射。

    土谢图汗的部队再次人仰马翻,残肢断臂漫天飞舞。

    然后,骑兵终于冲进了一百米。

    土谢图汗松了口气。一百米的距离,也就几息时间,就冲过去了。只要蒙古勇士能靠上去,就可以对这些炮手展开一边倒的屠杀。

    紧接着,土谢图汗就看到了那些骆驼的前面,站起来了三排火枪手。

    他心里哀嚎一声。完了!

    刚才拼了这么大的伤亡,冲了上来,没想到这些明军还有后手。

    不过他安慰自己,明军的火枪,是有名的容易炸膛。大明工部的那些文官是什么货色,土谢图汗虽然远在草原也是知道的。

    “骆驼炮换霰弹,等待命令。”安三溪立即下令,因为敌人的骑兵已经冲进了百米内了。

    “三层横队,开火。”安三溪一声令下。

    第一排的士兵立刻举起了燧发枪步枪。此时前面足足有三个团的燧发枪士兵,每个团都组成一个三排的横阵。

    这一次使用的不是前后队轮流上前发射,三段击的反复轮换装填的阵法。

    因为如果要前后队轮动,那么队形就不能太紧密。必须流出前后运动的空间。

    而燧发枪是靠密集的队形来增加火力密度的。

    杨凡直接把这种队形改了。

    改由第一排作为击发手,后两排作为装填手。

    直接把装填好的步枪交给第一排,而第一排打完了,就把空枪转身交给后面的装填手进行再装填。

    这样就实现了肩并肩的最紧密队形。队形紧密了,弹幕也就更加密集了。同理杀伤力也就更大了。

337、排队枪毙

    一百米,燧发枪的最佳射击距离。

    经过苦练,这些火枪手们素质很高。

    因为杨凡不在乎消耗火药和打坏火枪。

    因为杨凡不缺硝。

    这个年代不管是欧洲还是亚洲,使用火器最大瓶颈就在于硝的稀少。没有硝,就配不出火药来。

    欧洲人早期都是在厕所的墙上去刮尿碱,也就是厕所土墙上那些白花花的东西。

    把这些东西溶解在水里然后过滤,最后晒干,提纯得到硝。因为土壤里含有硝化细菌,分解尿液产生硝酸钾。

    硝化细菌这个东东,养鱼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

    硝化细菌分解哺乳动物的尿液,从而生成硝酸钾,硝酸钾就是火药中硝的那部分。

    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有石头硝矿的国家,汉中地区大量蕴藏着硝石矿石。唐朝开始,就大量开采用来夏季制冰。

    而欧洲没有硝石矿。

    一战前,他们都是用帆船从阿根廷和秘鲁运输硝石矿石到欧洲。用来制作火药、炸药。

    而制海权被英国控制,这也就等于英国卡住了欧洲列强发动战争的能力。

    近代生产炸药同样需要硝酸钾。硝酸钾矿石要从南美运来,这样的话,拥有海权的国家将掌握一切。

    直到德国人,发明了合成氨技术。在空气中利用氮气合成炸药的原料,这使得欧洲大陆国家得以实现炸药自由。既然可以随心所欲的制造炸药,长期被压制的矛盾急速激化,随后一战爆发。

    欧洲人甚至为了得到硝,把妓女都组织起来,收集她们的尿液。严禁国内的厕所使用木板和石板,以免影响收集硝酸钾。

    这样得到的硝数量肯定高不到哪里去。直到他们发明了硝田法。

    第一个有记载的硝田,开设于法兰克福,它出现在1388年。

    硝田制硝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准备一块田地,去除掉石头等杂物。然后挖掘一些地窖和坑洞,再往田地里埋入麦秸、落叶、烂布等物品。

    之后往挖好的地窖和坑洞中放入石灰和水,提高土地的温度,并保持温度恒定一段时间,创造一个适合硝化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

    往田地里浇灌人畜的尿液,这样等一段时间后。大概为10个月,一般春季收集硝土。在硝化细菌的转化下这块田地里就会出现大量的硝。

    再挖掘富含硝酸钾的硝土掺入草木灰浸水冲泡,最后再熬煮硝水即可获得硝酸钾结晶。

    但杨凡根本没有耐心弄这么复杂的操作。这东西有费时费力,又肮脏,还容易污染环境,传播病毒。

    他直接从现代购买成千吨的硝酸钾。在现代,硝酸钾就是化肥。一般以硝酸氨的形式存在。

    尤其是有了非洲之角基地后,更是实现了炸药自由。那里根本没有人管,别说化肥了,直接买卖军火都司空见惯。

    杨凡对叙利亚战场的煤气罐迫击炮非常感兴趣。已经让骗子想办法把制造方法弄过来。并告诉骗子,只要能弄来技术和配方,不要吝啬花钱。

    那里的大神们,用家用厨房、炒锅,把白糖和化肥制造成爆炸威力是tnt四倍的炸药。

    然后装填进煤气罐罐,一发煤气罐迫击炮,就能轰掉半栋楼。

    只要得到了技术,杨凡在大明也可以造。

    不管是白糖,还是化肥,大明这里都可以有。在大明就可以炒制这种炸药。这对杨凡以后攻城略地意义重大。想一想,把叙利亚的煤气罐迫击炮扔到欧洲的棱堡、小鬼子的类似棱堡的城堡上,就感觉很爽。

    煤气罐罐也不是问题。某宝上可以直接下单,即使买废旧的也不影响改装。

    华夏一年出口到亚非拉的煤气罐罐,有两亿多个呢。最多在非洲之角,秘密的用电焊把弹体焊接好尾翼。用大口径无缝钢管,做出来迫击炮,装上轮子而已。

    杨凡有钢铁厂,又攒了上万吨废弃的弹黄钢钢片,他不缺制造燧发枪枪机的材料。

    火枪打坏了,随时返厂修好。该换零件换零件,改换枪管换枪管。这就是拥有工业基地的好处。

    至于火药,更是随便打。

    弹药厂里全是女工,她们三班倒日夜不停的生产定装弹药。

    现在杨凡领地上,真正实现了女性就业。她们拿着和男工一样的基本工资和计件工资。女工的收入,已经是新式工人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性经济独立,也带来了地位的提高。家里的女童也不在像以前一样被漠视,劝说送女童来上学也越来越容易了。

    民兵每个星期都会有半天的集中打靶训练。

    前三名都有奖品。一般都是暖水瓶、煤油灯、高支棉布等稀罕玩意儿。这些东西现在可是奢侈品。一般人可是买不起的。

    引得民兵一个个的,跟打了鸡血一般玩命的练习射击。

    能被征召进正规部队的,都是民兵训练的佼佼者。他们的军事素质远超这个时代东亚各国的军队。

    程林和程虎他们这个伙,站在横队的第一排。他们充当射击手。第二和第三伙站在后面,充当装填手。

    这一段横队,就是一个小队。三个小队组成一个百人的中队。

    随着一声令下,程林和程虎也不再紧张。他俩迅速进入了状态。

    平时的严酷训练,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不知不觉中,一听到命令,立刻就按照步兵操典行动起来。跟着命令扣动扳机。

    砰!砰!砰!

    一阵硝烟弥漫,三千五百发铅弹射出。

    按照规定,五十米到一百米的距离上射击时,不需要特意瞄准某个人。

    因为,在燧发枪那个感人的命中率上,百米距离上,你击中的绝不会是你瞄准的那个人。

    所以,这个距离,射速更重要。只要概略瞄准就好,不需要浪费时间在瞄准上。

    打完了一支火枪,根本不去看战果。不去看,到底打中了,还是没有打中。

    训练中凡是张望的,都挨了军棍。

    这时候需要做的,是立即转身把空枪交给后面的人,然后从他手里拿过来装填好的枪。而射击手身后的一个人,拿到空枪后,马上开始装填。

    程林和程虎立刻收枪,原地向后转,向后一排交枪,然后接枪。原地转回来,再次开火。

    然后再次重复,不过这一次是第二排侧身继续装弹。第三排和第一排完成枪支的交换。

    第一排的燧发枪火光闪现,蒙古人就知道要遭。

    这些人拿着的火铳,和大明的其他边军都不一样。既不是三眼铳,也不是神枪。而是鸟铳。

    蒙古人对先进的火器,也只知道鸟铳而已。鲁密铳他们都没有见过的,见过鲁密铳的只有建奴。

    宽大正面上三千五百人,组成了近两千米的横排正面,把蒙古骑兵集群的正面完全覆盖,随着火光闪动,三千五百发钢芯铅弹,密集的打来。

    这些蒙古人装备极差,他们极少有铁甲。早已不复成吉思汗时代,大量拥有重骑兵的辉煌历史。

    他们的皮甲根本挡不住铅弹,更不用说内部是废旧钢珠的穿甲型铅弹了。

    这种包钢的弹药,就是为了对付身穿三重甲的建奴设计的。用来对付这些蒙古轻骑兵,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三千五百发铅弹密集的射来,高速冲击的骑兵集群,像是被铁锤勐地砸了一下,似乎肉眼看见的顿了一顿。

    超音速飞来的钢芯铅弹,打在人身上,直接穿透了皮甲。

    因为铅弹是两种不同比重的金属组成,一旦进入人体,就会立即失稳,从而在人体内开始翻滚。

    随即,外层的铅弹破裂炸开。从前面进入只是一个小孔,后面飞出就是一个大洞。

    枪弹虽然不大,然而在肉和软组织里,会冲击出一个巨大的空腔。

    如果打在内脏上,会直接把内脏搅碎。如果打在骨骼上,骨骼就会粉碎性骨折。然后,破碎的骨茬再次搅碎周围的一切。

    只要命中一发铅弹,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是治不好的,即使侥幸生存下来,留在体内的铅也会造成慢性铅中毒。

    整个骑兵集群的前面,一片狼藉。大量的马匹中弹,嘶鸣着栽倒,把骑士摔下马来。被后面的骑兵踩死。

    有的直接击中骑士,直接搅碎了肢体和躯干,前面一片脑袋炸开,肢体破碎的景象。

338、蒙古人绝死冲锋

    这一次射击,蒙古人几乎就差点被打崩。足足上千人被打死。

    三千五百发铅弹,紧凑的射击,一次就造成了上千人的伤亡。

    土谢图汗灰黄色眼珠转了转,他瞬间明白了,他的部落完了。

    自从那个叫杨凡的年轻人把漠南的蒙古人打垮之后,他就整日的忧心忡忡。奶茶喝到嘴里,也不再香甜,少女的胴体也不再让他感到温暖。

    他知道,蒙古的危机就要来了。更准确的说,是蒙古贵族的危机就要降临了。

    他已经听说了,乃仁巴特尔那个主子。他不要贵族,只要牧民。

    这让草原上的王爷、济农、台吉、那颜、牧主们人心惶惶,害怕的不可终日。就是想投降都没有出路啊。

    喀尔喀的实力远不如漠南。

    毕竟土默特人是和察哈尔人争夺蒙古领导权的大部落。喀尔喀从来都是外围部落。他们这里是被遗忘的角落。

    仅仅比布里亚特人好些。甚至闭塞程度超过了唐努乌梁海的图瓦人。

    所以,土默特人派使者来找他,准备联合起来对抗杨凡。他立刻就同意了。

    老狼都是最聪明的狼,要不然他没有机会在草原上活到老。

    他之所以能活到这个岁数,就是因为他做事情,从来不会情绪化。而是冷静的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他看明白了,这些汉人就是靠着骆驼骑兵也足够打败他。

    因为周围的喊杀声都已经停歇,不用问了。各个营地都被攻陷了。他除了手里的不到两万骑兵,已经失去了一切。

    现在,这些大明的人,一会用骆驼炮,一会用下马的步兵。就是在拿他的部落练手。就像好猫抓老鼠一样,让它跑几步,然后抓回来。

    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心里撕心裂肺一般的疼痛。

    这里是他的根基。是家族领地。是祖先传给他的土地。

    而现在他必须放弃这一切。因为再晚,就连逃走都不可能了。

    他向着他的女婿和儿子使了个眼色。后者此时,早已被炮火和燧发枪的威力吓得面色惨白。他们瞬间秒懂了他的意思。所有人立刻降低马速。

    他的儿子阔阔,立刻高喊:“冲啊,冲上去。砍死一个汉人,就升官一级。赏赐骏马一匹,女人两个。奴隶做正兵,正兵当十夫长。”

    被打的几乎崩溃的蒙古人立刻眼睛血红了起来。

    在这里,要想实现阶层跃迁,是基本不可能的。血统已经把一切固定死了。这也是蒙古人失去了祖先战斗力的原因。

    没有人会在没有好处的情况下拼死作战。

    无数的牧奴红了眼睛,大呼小叫的发疯一般往前冲。

    他们太想改变自己的奴隶地位了。他们睡羊圈,吃野菜,连件像样的皮袍子都没有,身上都是披着简单连缀的羊皮。

    他们只要当了正兵,就能改变这一切。

    顿时,蒙古人士气一下子就起来了。

    他们绕过了前面倒地的战马和尸体,再度鞭打战马,用马刺刺激战马的腹部,战马吃痛的向前勐跑。

    而此时,交换了步枪的第一排射击手,再次端枪,瞄准,开火。机械的像是机器一样。从蒙古人的视角看来,这些人古板,僵硬的做着高度一致的动作。

    砰砰砰!又是一阵密集的弹雨。

    两人装填,一人开火。

    把开火时间压缩到了十秒不到。这样一分钟足够打出六枪。而枪弹密集到每半米就有一发。

    拿破仑的精锐骑兵,一个骑兵的正面至少一米。他有机会挨上两枪。

    而蒙古人队形更加松散,一个骑兵和另一个骑兵间隔有三米。但后面也都是骑兵,枪弹打不到前面的人,也会打到后面的人。

    蒙古人的正面再度被削去一层。又是上千人栽倒,大批战马嘶鸣着倒地。

    蒙古人此时已经红眼了。鼓起血气之勇,控马跳过这些尸体和死马,继续向前。

    燧发枪兵再次交换了装填好的步枪,再度开火。

    蒙古人已经发狂了,他们前仆后继的往前冲。迅速冲到了五十米内。

    然后迎接他们的是两次排枪。

    五十米似乎是一个极限,几次冲击都被密集的射击拦住。

    因为这个距离,已经到了燧发枪的精准射击距离上了。

    这个距离上,瞄准是非常有效的。杨凡的步枪枪膛,尽管是滑膛枪,但是,用钢管膛制出来的枪膛,精度非常高。射击的准确率也有保证。

    而且使用次口径的米尼弹。铅弹是圆柱形的,屁股内凹,在火药气体的推动下,软铅会自动膨胀密闭枪膛。

    这个距离上,枪管上的准星起到了瞄准辅助的作用。基本训练有素的射手,都可以命中瞄准的敌人。

    这极大的提高了命中率,相当于提高了火力密度。

    五十米,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生死线。只要冲击到这条线上的蒙古人,就会在密集的排枪下,纷纷栽倒在地。

    而堆积的死马和尸体,进一步的阻止了后续的进攻。极大的迟滞了骑兵的冲击。

    大将科尔图,下令吹起牛角号,发出决死冲锋的号角。

    此时,他十分清楚,要是泄气了,冲锋路上倒下的所有人,都白白的死了。没有任何价值。

    又冲了几次,根本冲不上去。只是徒劳的扩大了伤亡。

    “下马,骑马目标太大。盾牌兵往前去。用死马作掩护,用弓箭和他们对射。”

    科尔图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大批蒙古人纷纷跳下战马,躲在死马后面,在冰雪上推着死马往前爬。

    大批的铅弹打在死马和尸体上。蒙古人用骑弓开始向明军射击。

    这个距离上,已经到了弓箭可以直射射击的距离了。

    安三溪知道,士兵们厚重的棉袄里边的军装是防刺服。经过厚棉衣的抵消,足可以挡住弓箭。但是毕竟头部没有带头盔,面部没有保护。

    因为这里太冷了,零下三十几度,还刮着大风。带铁质的头盔,会把头发冻住的。实在是受不了。所以都是直接带着狗皮帽子。

    既然蒙古人已经改变了战术,那么原来的排枪战术就要做出改变。没有必要造成无谓的伤亡。

    “步枪兵全体卧倒,骆驼炮兵,霰弹三发急速射。”安三溪下令道。“骆驼加特林机枪,做好准备。”

339、霰弹的扫射

    蒙古人纷纷下马卧倒,推着地上的死马尸体,向前冲来。

    他们把两具马匹的尸体摞起来,四五个人在后面推着马腿前进。在马尸体的后面,还有弓箭手不停的射击。

    地上都是冰雪,非常的光滑,十分适合滑动。

    他们找对了方法,很快冲过了五十米的限制线。

    铅弹打在马匹的尸体上,不能穿透。蒙古人狂喜,死了这么多人冲到了这里,总算找到了一个可用的方法。

    蒙古人得到了喘息之机。他们马上重新整队,猫着腰,嚎叫着,抓住马匹的四肢,向前拼命的推动。

    在骑弓的射击下,前排的火枪手纷纷中箭。弓箭是蒙古人看家的本领。到了这时,其他方面不行了,但蒙古人的射箭还是非常准确的。

    枪手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和棉裤,外面的军装是防刺布料做的。军装外面是厚厚的军大衣。这些东西虽然不是铁甲,但是防护力仍然很高。

    这些蒙古弓手,他们的箭失很多都是骨头磨制的箭头。因为蒙古缺铁,漠北离大明更远,更加缺铁。

    还有部分箭头是石头磨制的。只有军官和贵族才会装备铁制箭头。只有射凋手才会有精良的箭失。

    这些弓箭射在燧发枪手的身上,直接就穿透了军大衣,但并不能穿透防刺服。

    借着外面军大衣,和内部棉袄和棉裤厚厚的棉花缓冲,这些中箭的士兵,并没有造成严重的钝伤。

    但是,有些倒霉的被射中面部,就立即摔倒在地。

    面部和脖颈中箭,直接导致了死亡。燧发枪士兵开始出现了伤亡。

    燧发枪士兵的枪法很准,也给射箭和不小心露出肢体的蒙古人造成伤亡。

    呼图百夫长,不小心露出了大腿,随即被对面打中。大腿上爆出了一朵血花。他惨呼一声从马匹的尸体掩护下滚了出来。

    随即接连被密集的燧发枪打中,身体被铅弹穿透了十几个孔洞。他在地上抽搐了几下,就不动了。

    现在双方近距离已经拉近到了三十米不到。彼此都能看得清面孔了。蒙古人一露头就会被这边的燧发枪集中脑袋。

    这边的射击也是非常准确的。双方此时就是再拼伤亡。

    但是,至少现在蒙古人可以给燧发枪手造成了伤亡了。

    安三溪看着对面蒙古人做出的快速反应,他感叹对面的主将也是个人才。他知道对面的主将肯定是科尔图。他土谢图汗部唯一的人才。

    安三溪随即下令,让士兵卧倒。骆驼炮准备开火。

    一声令下,燧发枪手纷纷卧倒在地上,弓箭手们立刻失去了目标。

    尽管风小了,但是地面一尺多高的地方,还是雪雾弥漫。他们根本看不清对面地面的情况。

    而步枪手后面的骆驼则全部趴在地上,组成了一道驼城城墙。骆驼的躯干高度一米二三的样子,足够给后面的人构成掩护的工事。

    这些骆驼身上都披着防刺面料的驼衣。一方面是给骆驼挡风保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箭的伤害。因为战场上,流失是最大的危险。

    尽管这些防刺骆驼衣,只能挡住刀剑的切割,对重兵器打砸作用不大,但是对减少骆驼的伤亡,还是有较大的意义。

    科尔图看到,对面的燧发枪士兵已经卧倒,基本看不见了。他们都被地面的雪雾遮盖。

    对射已经失去意义,他立刻就改变了策略。

    这些骆驼上,是安装有骆驼回旋炮的。必须尽快接敌。否则这些炮弹打来。马匹的尸体可是挡不住的。

    这一路冲锋,那些被打碎的人和马,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扔掉弓箭,冲过去和他们肉搏,快,不要等他们开炮。”科尔图大声喊道。

    他凭着经验,知道明军的大将军炮射速。大概需要三十息才能装填一次。刚才燧发枪开火时,这段时间,肯定已经重新装填了。

    这时候冲上去,必然要承受一轮炮击。

    对面是五百门炮,数量多的让他震惊。

    但是,留在马匹的尸体后面结果会更惨。马匹可挡不住球形实心弹的射击。马匹会被直接打碎,连带后面的人一起被轰成渣滓。

    他下定决心,必须不顾伤亡的冲上去。现在双方的距离也就十个马的身长了。一鼓作气冲上去,就能赢。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

    蒙古人纷纷嚎叫着,从马匹的后面一跃而起,举起弯刀快速冲了上去。

    战线上,无数的蒙古人蜂拥而上。

    但是,情况超出了科尔图的预期。对面明军的反应速度太快了。这些骑着骆驼,冒着极度严寒和暴风雪赶来的明军,他们绝对是明军精锐里的精锐。

    看到对面燧发枪士兵刚一卧倒,紧接着,骆驼炮马上再度开火。间隔短的惊人。几乎是无缝衔接。这得多严格的训练才可以做到。

    轰轰轰!

    一团团的火光冲出炮口。密集的霰弹,暴风骤雨般的噼头盖脸的打来。

    蒙古人集群冲锋。正撞上了迎面打来的密集霰弹风暴。

    炽烈的热风带着密集的钢珠弹飞来。

    那一瞬间,科勒似乎感觉到了夏季的温暖一般。他冻得僵硬的身体,好像一下子暖和过来了。这种感觉数不出来的舒服。

    本来北风刮在脸上,像是刀割一样的疼。此时,热风铺面,他感觉到了一阵幸福的温暖。

    紧接着胸口和下肢,剧烈的疼痛传来。

    无数的钢珠从他身上穿了过去。这些炽热的钢珠,让他有一种全身都在燃烧的感觉。

    他在温暖中倒了下去,他斜着摔倒时,看到身后的人,像是割麦子一般,倒下去一大片。

    科尔图傻了,他痛苦的一拳头砸在冰冻的和钢铁一样坚硬的土地上。手指皮肉崩裂,鲜血流了出来。

    霰弹!这些该死的明军,他们这一次用的是霰弹。

    在他们全体扔下了掩护,冲出去时,遭到了霰弹的迎头痛击。

    如果从天空看去,蒙古人的队形,像是被无数巨大的铁锤砸了,前面顿时出现了无数的半圆形的空地。霰弹打出的扇面直接把前面的蒙古人清空了。

    火炮不是火枪,霰弹钢珠在穿透了一个人的同时,还会继续击穿一两个人。后面也不安全。

    科尔图直接发现,自己前面没有人了。

    他目眦俱裂,心痛的几乎喘不过气来。

    蒙古人的勇士,从生下来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至少需要培养二十年。可是在这些该死的火器面前,只能使用几息的时间,就消耗掉了。

    “所有还活着的人,跟着我,冲上去。”

    科尔图疯狂的大喊着。他知道,已经造成了这么巨大的伤亡,今日绝对不能撤退了。

    因为在火炮和燧发枪的巨大射程下,撤退就等于伸出脖子让对手从后背屠杀。

    他要让所有的人都看到自己,知道除了大汗外,最高的将军在最前面冲锋。

    “胡拉,胡拉”蒙古人看到自己敬仰的将军,亲自带队发起了决死的冲锋。顿时,所有剩下的人都疯狂起来。玩命的向前冲去。

    他们心里只有一个执念,冲上去,冲上去。

    冲进那些骆驼组成的墙壁里边去。砍死这些使用火器的懦夫,用一个战士的方式,用弯刀砍死他们。

340、加特林暴雨

    程琳和程虎,趴在地上,他们在第一排。眼看着十几米外的蒙古人,龇牙咧嘴,额头上青筋崩起,一脸穷凶极恶的冲杀过来。手心里全是汗水。

    没有命令他们一动不能动,就是蒙古人踩到他们身上也不能动。这是军规。在训练时,大批的马队从远处冲杀而来,他们没有命令,只能站着或者半跪着,或者趴在地上。

    任何人只要动一下,就会遭到军棍的教育。

    那些该死的骑兵总是冲到五六米才刹住马,能把人吓得心脏停止跳动。

    就在士兵们趴在地上,高度紧张的时候,一阵震耳欲聋的密集射击声从上空传来。程虎感觉一阵炽烈的热风从背后向前喷涌而去。

    骆驼炮兵发射时是骆驼趴在地上开火的,而在五百门骆驼炮的后面,是三百挺安装在骆驼背上的三管七九口径的轻型加特林机枪。

    这些机枪已经改用了帆布弹带,一条弹带500发子弹。装在一个弹箱里。骆驼承重能力远远超过马匹。一头骆驼可以在携带一挺机枪的情况下载左右各挂着一个弹箱。一共一千发子弹。

    如果打完了,需要后边的弹药运输骆驼,提供新的弹箱。

    因为七九口径的机枪重量轻,子弹也轻。骆驼都是站着的,这样就可以在炮兵的头上开火。

    三百挺机枪的扫射是非常可怕的。现在射速因为使用金属子弹,雷汞底火,而达到了手摇加特林的极限射速。

    每分钟六百发的理论射速,实际三百发的战斗持续射速。

    为了节约弹药,射手都是采用的25发的点射。否则两个弹相,三四分钟就打光了。

    加特林机枪高速旋转着,三根枪管依次完成,上弹、击发、退壳。枪口发出烈焰,而高速的射击声不在是砰砰砰的枪声,而是连成了一条声线。像是毒蛇吐信的嘶嘶声。

    大量的黄铜弹壳,像是泼水一样,噼里啪啦的掉落下来。滚进骆驼两侧的帆布袋子。铜可是贵金属,必须回收弹壳。

    加特利开火时喷出的火焰,照亮了凌晨的地面,不管是骆驼炮兵,还是三排趴在地上的燧发枪兵,都被热风所覆盖,被融入一片橘黄色的光晕中。

    暴风骤雨一般的机枪弹幕下。已经冲到近前的蒙古人,顿时变成了无数个身上冒出无数个血花的舞者。他们肢体扭曲,口中嗬嗬怪叫着,抽搐着栽倒在地上。

    密集的弹幕就像是一道火墙,从前向后,左右摆动着舔去。一群一群的人,向前扑倒。就像狂风吹倒了麦田里的麦子一般。

    科尔图被打断了一条腿,绝望的在血泊里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但是断开的腿骨,让人疼的几乎想要昏过去。

    眼看着就要冲杀上去了,他的亲兵已经冲到了十米的距离。然后,蒙古人的一切努力,都被加特利机枪砸碎了。

    在这高速旋转着,喷吐着火舌的机枪面前,骑兵彻底的失去了一切优势。除了目标够大外,是非常好的靶子。再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科尔图绝望的闭上了眼睛,不忍再看。

    这不是战争,这是一边倒的屠杀。

    安三溪心如铁石,尽管蒙古人攻势,瞬间就被瓦解,士气完全被打垮。但是,他并没有下令停止射击。

    他要完全检验加特林机枪的性能。

    老爷曾经告诉他,机枪这种大杀器,一旦出现,就意味着骑兵作为一个战场上的优势兵种,将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

    把骑兵赶下战场的不是火炮,而是机枪!

    7.92mm的全金属弹,不是这个时代任何铠甲可以抵挡的。如果铠甲厚实到了可以抵挡的程度,那么沉重的铠甲,就让士兵走不动路了。

    加特林的射程达到了六百米,火舌开始从前向后延申而去。一片一片的蒙古人,被勐烈的火力扫射倒在了冰雪覆盖的地面上。地上一片血红。

    此时,他们已经完全崩溃了。

    这些汉人不是敌人,他们是从寒冰地狱里杀出来的神魔。

    他们发疯一样的四散奔逃,扔掉了一切可能减慢他们速度的累赘。逃回去找他们的战马,然后尽快逃走。

    此时,他们已经顾不上思考,他们这个样子只能冻死在寒流中。除了变成冰凋,他们那里也去不了。他们走不出三十里地就得全部冻死。

    因为,他们这个气候下,除了呆在越冬营地里苟延残喘,捱到开春。没有任何别的选择。

    杨凡得大军,是有着极度充足得防寒装备和骆驼,才敢来袭击的。

    “停止射击,步兵上刺刀,冲锋,抓俘虏。”安三溪好整以暇的下令道。

    尽管最后的加特林的战斗,更像是一场屠杀。但是安三溪并不同情他们。

    在蒙古人的历史上,他们每攻下一个城池就是一场屠杀。他们崛起的那个时代,足足杀害了一亿人口。

    他们杀死身高超过车辕的所有男人,除非这个人是工匠。抢走女人和孩子做奴隶。焚烧所有带不走的物资和建筑。掠夺一切能找到的财物。

    为了彻底的毁灭波斯这个千年的文明,他们甚至动员百万奴隶,用驮马和骆驼,耗费几十年的时间,运来盐洒在他们肥沃的土地里,让波斯最肥沃的土地寸草不生。从此,波斯彻底的衰落了,直到今天。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滴滴!

    随着嘹亮的军号声响起。加特林停止了射击。

    地上趴着的三排燧发枪手,立即在腰间拔出刺刀,然后安装的枪口的下面。

    程虎听见卡哒一声响,这是刺刀被卡笋固定死的声音。他一跃而起,跟着莫日根伙长向前冲去。

    此时的战场上。步枪线上足足有三个团,一万出头的的步兵,他们蜂拥而起,端着刺刀,向着蒙古人追击而去。

    蒙古人完全丧胆了。他们惊慌失措,浑身因为恐惧而颤抖。在光滑的冰雪地面上,粘稠的血泊中,一呲一滑的踉踉跄跄的狂奔。

    他们的靴子并没有防滑的功能,而且惊慌破胆之下,没跑几步就会摔倒,连滚带爬的逃走。

    安三溪拿起了望远镜。骆驼上就有这个优势,位置够高。他可以清楚的看清四面战场的情况。

    在风雪中,到处都是一伙一伙的拉着横排,端着刺刀追击敌人的士兵。

    安三溪放下了望远镜,不用再看了,蒙古人彻底败了。

    这个季节他们无处可逃,离开越冬营地就会被冻死,马匹也撑不过半天的时间。这个时间,他们哪里也去不了。

    “立即找到土谢图汗的家族成员,把他们都给我抓起来。”

341、喀尔喀蒙古人的新生

    尘埃落定,战斗一个上午就结束了。

    土谢图汗是此时蒙古诸部中的一个大势力,安三溪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把他们解决了。

    建奴打林丹汗都打了十几年了,到现在才占有了实力对比上的优势地位。

    当然,能够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主要原因是冬季的突袭,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被困在这里,无处可逃。

    如果是别的季节,这些人打不过也可以逃走。

    第二就是,装备的先进性,已经领先了这些还在使用冷兵器的蒙古人几代了。这个科技断层,单单靠个人的勇武是无济于事的。

    说句公平的话,今天这些蒙古人已经超水平发挥了。他们知道无处可逃,做了困兽犹斗的最大努力,结果仍然是失败的。

    此时,安三溪就坐在金帐里,土谢图汗的位置上。

    地上跪着的是土谢图汗的妻妾和女儿。看着这一地吓得和鹌鹑一样发抖的女人,安三溪叹了口气。

    这个老狐狸,还是让他跑了。

    从哈喇沁人灭亡开始,土谢图汗就开始收集骆驼,并集中在自己的营地里。这一次惨败,他中途就退出了战斗。带着自己的儿子和亲卫精锐士兵三千人,骑着骆驼,投奔林丹汗去了。

    因为他和车臣汗是邻国,两家肯定少不了龌龊。他去投奔车臣汗,估计脑袋不保。思来想去,也只能去投奔那个察哈尔的阴险汗了。毕竟他是蒙古国的皇帝,汉人占了他的土地。大皇帝总要为他做主吧。

    他是真的是杀伐决断,连女人和财产都抛弃了,只带走了三千骑着骆驼的精锐。这些人是土谢图汗国的最重要的士兵。有兵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王浩走进了帐篷。大声说道:“报告军长,土谢图汗国没来得及逃走的所有台吉、塔布囊、那颜和牧主都已经统统抓了起来。请指示如何处理。”

    安三溪说道:“老爷已经不在允许杀掉这些没用的废物了。老爷说要让他们自我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王浩没有听懂这句话的意思,思索着,这到底是要如何处置这些人。

    “其实,就是把他们按罪过判刑,然后送到海岛上去挖鸟粪。服刑期满后,作为普通的牧民安排到异地的牧业队落户。”

    “明白了,我们就先看押起来。”

    土谢图汗的士兵死了两万多人。逃走了三千人,俘虏了一万多人。剩下的二十万民众都在这里。成为了俘虏。

    每一个帐房都很害怕。这样的灭国之战,按照草原上的规矩,为了防止反叛。需要把身高超过车辕的男人全部杀掉。然后把女人和崽子按照军工分给战士们。

    他们杀死原主人,然后继承他的牛羊马匹和一切财富,住进他的帐房,奴役他的妻妾和儿女。让这些女人生下自己的孩子。这个部落就彻底的被变成了自己势力的部落了。

    等战士们和这些女人生的孩子成长起来,就是再度进攻别的部落的时候。

    草原上的每一个势力,都是这样滚雪球一样发展起来的。

    营地中架起大锅,点燃干牛粪,烧起来水。

    水是士兵们铲起冰雪放在锅里融化的。这是这个季节取水的唯一发方式。没有人愿意去河里凿冰,因为冰冻的非常坚硬,采冰的时间长了,有冻死的危险。

    男人们都瑟瑟发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是刀斧加颈的时候。

    女人们也在哭泣。他们不知道今晚会分给谁,以后跟着哪个人生活下去,给这个新的主人生儿育女。

    然后中午都过了,等待中的杀戮没有到来。反倒是大锅里传来了米粥的香味。

    水开后,士兵们把二十斤一袋子的大米,倒进锅里。用工兵铲搅动着。米粥好喝的秘密就是不停的搅动。

    淘米那是不可能淘米的。这个季节没办法淘米,只能直接倒进去煮粥。

    很快他们被组织起来,每十户由一名士兵看管。出来领取米粥。

    他们都是底层的穷苦蒙古人。贵族和台吉们,不是跟着土谢图汗跑了,就是被单独看押了。

    冬季是一个饥饿的季节,在蒙古人的记忆里,白茫茫的冬季,除了饥饿再也没有别的印象。

    这个时候,不仅牛羊需要用蹄子,艰难的刨开积雪,才能找到干枯的牧草和草根吃。就是人,也是在饥饿中苦苦熬着。他们只能吃些数量有限的奶制品,配合一些秋天收集的干蘑孤,一些野菜干。

    吃肉是不可能吃肉的,除了贵族和士兵,别人是没有资格吃肉的。

    而粮食,在草原上远比肉更珍贵。肉不好保存,而粮食可以保存十年,在最艰难的时刻,粮食是救命的。

    天天能吃粮食的至少是塔布囊们,台吉们,甚至是大汗。那颜和牧主们能有肉吃就不错了。这些奴隶们除了闻闻米粥的香味,什么时候吃过米粥。

    他们不敢置信的全家都领到了,每人一大碗的大米粥。米粥上,还有一块咸菜。他们反复和管理他们的士兵确认这是给他们吃的吗。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他们一个个的,全都在西里呼噜的喝着滚烫的米粥。小口小口的吃着咸菜。

    盐在草原上同样是贵重物资。底层的牧民是吃不起的。

    不仅没有杀死他们,没有分掉他们的妻女。还给他们粮食吃。他们都傻眼了。不知道这些汉人有什么阴险的诡计在等待着他们。

    下午的时候,他们十户一个的管理者来了。给他们集中起来开会。这些人也都是蒙古人。只不过听口音,是漠南诸部那边的。

    “从现在开始,土谢图汗国就不复存在了。今后,这里的是杨凡大人的领地。我们不会杀死你们,也不会分掉你们的妻女。相反,这里将成立牧业队。每25户人家组成一个小队。每500户人家组成一个大队。”

    所有蒙古人都在竖起耳朵仔细的倾听。这是他们今后命运的安排。

    “土谢图汗国所有的财产都将平分到牧业队去。你们也不再是台吉们的牧奴,而是成为杨老爷的家奴。牧业队的财产归所有家庭共有。你们每年选举产生新的队长和其他管理人员。你们孩子要去多伦城上学,每年只有寒假和暑假才能回来待上两个月。”

    牧民们面面相觑,难道不杀人了。也不把女人都重新分配掉了。

    还要把原来属于台吉老爷们的牛羊财物,分给我们这些底层的牧奴,天底下居然有这样的好事。

    他们要把孩子送走,作为人质,防止我们造反。看来是真的不准备杀人了。

342、赵永棠的新年

    自从杨凡给京营的士兵们放了长假,发了福利,让他们回家过年后,士兵们终于从艰苦的训练里解脱出来了。

    赵永棠本想睡个懒觉,结果,天还没亮呢,到了吹起床号的时候,一下子就坐了起来。他揉揉眼睛,不仅哑然失笑。

    放假了,可以不起来了。然后再度躺了回去。

    可是习惯了军营的作息时间,他翻来覆去的总是睡不着。索性穿上衣服起来了。拿起扫把去铲雪。

    把家里的小院子清理干净。过年也好有个新气象。

    然后他开始噼柴。这些烧柴都是昨天他去西边的野山里砍来的。

    往返足足六十里路呢。他雇了一辆马车给拉回来的。尽管脚钱花了一百三十枚铜钱。但是,这一车木柴也足够烧一个冬天了。

    蜂窝煤再便宜,毕竟还是比自己砍的木柴贵很多的。

    看到当家的起来了,他浑家也跟着穿衣服起来了。

    “当家的,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也不多睡一会。”浑家脸色红润,有些害羞的说道。当家的好久没回来了。这次终于解了思念之苦。

    “我在军营里习惯了,到了时辰想睡也睡不着了。就索性起来噼柴,趁我在家,把柴火都处理好,你做饭用着也方便些。”

    两人一个噼柴一个做饭,吃完了早饭。两人继续忙乎到辰时七刻。

    这时候,一个人走进了院子。

    “赵大哥,过年好啊,今天是三十,我给你带来两只老母鸡。”

    “马小屏,你怎么来了,快进屋,外头冷。”赵永棠赶紧招呼道。他和马小屏在长跑中认识,然后被分到了一个伍里。他俩在军营里比较熟识。“你来就来,拿东西干啥。”

    “过年我来看看你,哪能空手呢。这是嫂子吧。嫂子你拿好,这鸡可肥了。炖汤特别好。”马小屏把两只绑着的鸡塞进赵永棠浑家的手里。

    她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收下好呢,还是不收下好。不受怕伤了客人的面子。收下又是一份人情。

    急得她,一个劲的看赵永棠。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春节来送年礼呢。

    “收下吧,都是队伍上的兄弟,不是外人。”赵永棠对他浑家说道。

    他浑家一连声的道谢,然后把两只母鸡拿到后厨去了。

    这时候家里都吃完早饭了。孩子们都在地上玩。

    老太太赶紧让马小屏炕上坐,随后把铁炉子打开些,让屋里更暖和些。赵永棠的浑家用铁炉子上的铁皮水壶给俩人到了两碗红枣茶。

    这东西就是把红枣扔进水壶里煮着,需要喝的时候倒出来就好。浑家还特意放了一汤匙的白糖。

    “赵大哥,咱们京营的家属有好事了,你听说了吗。”马小屏问道。

    “什么好事,这不刚刚发完过年的福利吗。”赵永棠疑惑的说道。

    其实也不怪赵永棠不知道。他就不是京营系统的。他是外人,没有消息渠道。

    京营可不一样,他们这些人都是世袭的军兵,都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有什么事情,涉及到他们利益的,他们第一时间就知道。

    朝廷和筛子一样,阁老们上午定下来的事情,晚上就传出来了。第二天茶楼酒肆,街头巷尾都议论纷纷了。甚至有人抄写邸报卖钱,泄露机密事情,气的崇祯骂娘。

    “定远伯和皇后娘娘合伙,开了一家羊毛纺织作坊。过了年,就要开工了。”马小屏说道。

    “这和咱们有啥关系呢,咱们都是当兵的。”

    “嗨,赵大哥你有所不知,这次纺织厂招人,都要女工,那个场子就没有男的。听说,只要是京营的家属,都可去应聘。一个月基本工资两钱银子,除此之外还有计件工资,就是干多少给多少。干好了,一个月能弄五钱银子呢。我准备让我老婆去试试。”马小屏说道。

    “啥,女人也能做工,还能赚这么多钱。”赵永棠的浑家惊呆了。

    “这是皇上和皇后娘娘的恩典,特地给京营家属的福利。外边人想来还没有机会呢。”马小屏说道。

    崇祯这一次是真的打算把京营拢在自己手里了。除了给他们发高工资,还准备安排家属就业。如果家里都是吃皇家饭的,怎么可能对皇家不忠心呢。

    正好,杨凡和皇后的合股开设的大明皇家织造就要开业了。厂址就设在西直门外高梁河边。因为毛纺厂生产需要有水源。

    崇祯索性就从京营的家属里招工,肥水不落外人田吗。

    “嫂子,这个消息千真万确,但是,工钱给的高。但是这活计也挺累的。一上工就是四个时辰,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三班倒,有时候,还要轮流上夜班。”

    赵永棠浑家急忙道:“叔叔,咱是苦人家出身,不怕脏不怕累,要是真给这么多工钱,当家的我想去试试。”

    听到这个消息,一家人都有些欢喜。赵永棠开拔后一个月有一两银子。如果他浑家再能赚五钱银子,这是多好的日子啊。

    大明临时工也就一个月一钱五分银子到两钱银子。能写会算的才能赚到三钱银子以上。现在卖苦力,除了定远伯的铁路工地,就没有赚的多的。

    “兄弟,要是这事开始招人了,你告诉我一声,我让你嫂子也去试试。”赵永棠激动的说道。

    转过年就要开拔了,打仗不是儿戏,刀枪无眼的。至少先把家属安排一份工作,让他们衣食无忧。自己也没有后顾之忧不是。

    “行嘞,您就擎好吧,有消息我来通知你。”马小屏把早茶一饮而尽,然后就告辞了。

    送走了马小屏,一家人喜极而泣。

    没想到赵永棠冒名顶替混进京营,还有这这么多的机缘和好处。现在居然还有安排家属就业的好事。

    中午了,赵家舍不得钱去买爆竹和花炮。就在院子里,烧了几根破竹子听个响。但是,这澹澹的年味,还是让两个孩子还是非常开心的。

    赵永棠破例给姐弟俩,一人一枚金灿灿的铜钱,做压岁钱,用一根红绳系在脖子上。姐弟俩高兴的又蹦又跳的。这还是她俩第一次拿到压岁钱呢。

    “儿啊,猪头热好了,咱们也祭祖吧。”

    “哎,娘啊,我来,我来。”赵永棠赶紧过来搬猪头,这个大猪头二十斤,老娘可拿不动。

    老太太擦擦眼泪,给祖先上了香,嘴里喃喃祷告,说道:“祖宗保佑,保佑我儿跟随大军出征,不求建功立业,但求能全须全尾的回来。”

343、毛纺厂

    正月初十那天,马小屏的浑家来了,是一个二十出头年轻女人。长得还算周正,和马小屏是去年成的亲。还没有孩子。

    “有人在家吗,赵大哥,赵家嫂子,你们在家吗。”

    听见门口有人叫门,赵永棠两口子赶紧出来迎接。

    “是赵大哥和嫂子吧。”门前一个年轻的女人,皮肤挺白净的,鼻子上还有几颗雀斑。“我叫黄宜兰,是马小屏的家里的。”

    赵永棠两口子一看是马小屏的老婆来了,不用问,肯定是招工的事情。顿时喜上眉梢。连忙往屋里让她。

    “不进屋了,嫂子,今天上午毛纺厂面试。你换身衣服,带上户贴和我一块去吧。倒是不算远,出了西直门也就是三里地的路。”黄宜兰说道。

    “妹子,我是赵永棠家里的,我叫李萍,大冷天的进屋喝口热水吧。”

    “不了不了,咱们早点去,消息是昨天晚上才来的,京营八万多人呢,那就是八万户人家,人肯定少不了。咱们得早点去。”

    这么一说,李萍马上着急起来,赶紧回去换衣服。

    进屋找了半天,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也没有。顿时有些着急,眼圈一红,忍不住掉下泪来。

    年前虽然赵永棠发福利,发了一匹布。可是,还没舍得做身新衣裳呢。这也来不及了。

    赵永棠进屋安慰道:“定远伯看人,就看能力,从来不在乎你的穿着打扮。只要干净就好。到了面试的地方,大方点,别紧张。有啥说啥就行。”

    李萍点了点头,找了一身相对补丁少的,干净衣服出门跟着黄宜兰走了。

    老太太也跟着到门口,看着儿媳妇的背影,心里也在祈祷祖宗保佑,希望这事能成。

    要是媳妇也找到了事情做,家里就不担心今后的生活了。

    李萍很少出门,性格也内向,跟着黄宜兰也不敢说话。她很少单独出门。

    到了西直门跟着早上宫里拉水的车队出了瓮城。这时候太阳升起来了。天地间雾气开始逐渐散开。西直门外都是庄稼地,这里有条高梁河。

    这条河不大,发源于今天帝都的紫竹院公园内,但是因为一个人而出名。这个人就是着名的高梁河车神----赵老二光义陛下。

    宋太宗赵光义为何号称“高梁河车神”和“驴车漂移王”。

    因为他逃跑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在大腿中箭的情况下,他驾着驴车竟然把辽国的骑兵甩得远远的,瘸子驾瘸驴,一夜跑了200里。这还是保守数字。

    创造了古今中外军事史上的神话。辽国精锐骑兵竟然没追上

    “要问赵二何其速?恰如吕布骑赤兔!”

    当然她俩是不知道,赵二陛下的光辉事迹的。

    走到高梁河边上,看到这里已经来了几百人了。毕竟知道消息的人也有很多。

    “来应聘毛纺厂的都在这边排队,先登记家庭情况,然后面试。不排队的不能面试。”一个穿着浅蓝色工装夹克衫的人拿着一个铁皮喇叭大声喊着。

    “宜兰,你看那个人穿的衣服好奇怪啊。”李萍忍不住说道。

    “嫂子,你不知道,定远伯工厂里的人。都穿这个,叫什么工装。都是对襟的衣服。”黄宜兰说道。

    “宜兰,你说这毛纺厂里都有什么工作啊,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做。”

    “嫂子我也不知道,我就是在娘家纺线过,织布机也不会用的。不过咱们来都来了,好歹要争取一下吧。”

    她俩算是来的早的。半个时辰后,就排到她俩了。

    来到一个屋子里,她俩有些害怕,也很局促。低着头用手捏着衣角。

    本来黄宜兰一路上还算是镇定,真到了这里,反倒也害怕了起来。

    这个年代的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真的没有太多见识的。

    一个温和的声音说道:“不要紧张,先坐下,先坐下。”

    听到对面的人说话的声音好奇怪,二女抬头去看,发现对面坐着的是一个小公公。

    “我叫双喜,是这次招聘的负责人之一。这位叫林乡东,是毛纺厂的厂长。”这位小公公介绍道。

    “见过公公,见过林厂长。”二女赶紧上前行礼。

    看到两人礼数周到,说话谈吐也比较大方。而且一看就是良家妇女,双喜也点了点头。

    “你们都做过什么工作,自己介绍一下。”

    李萍胆怯的看看黄宜兰,不敢说话。

    黄宜兰脸色涨红,鼓起勇气说道:“我爹是个秀才,在宗族里开了馆儿,教些孩子读书。家里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我嫁给了京营的军户马家,我男人叫马小屏是个伍长。”

    双喜听说她的父亲是个私塾的先生,有些惊喜的问道:“这位大姐,你可识字吗。是否能读会写。”

    黄宜兰有些紧张的咽了口唾沫,说道:“小时候和哥哥读过书,能自己看书,也会写字。但是嫁了人后,就在家里持家了。”

    双喜和林乡东惊喜的互相看了一眼。毛纺厂因为要大量用女工,所以,为了这个时代的风评考虑,皇后娘娘决定,除了技术人员和高管外,全部用女人。但是有些工作是需要识字的。

    这个时代女人会写字,能读书的一般都是官宦家的小姐。这种人是不可能来这里上班的。另外就是青楼里的清倌人,她们也是能读会写的,甚至能吟诗作画。

    但这里是皇家开设的工坊,怎么可能让这些贱籍的女人进来呢。还不够皇家丢脸的。所以,碰到识字的女人,很不容易。

    “你看看这本书,你简单读一下我们听听。”双喜递过来一本书。

    黄宜兰一看,是一本《论语》。顿时松了一口气,其实她也只认识八百多个常用字而已,要是太艰涩的书恐怕就露馅了。

    黄宜兰马上就抑扬顿挫的朗读了起来,非常的流畅。然后双喜又问了几句话的意思。黄宜兰也回答的没有错误。

    双喜和林乡东非常高兴。这个水平,基本够用了。

    “黄大姐,你被录用了,我们作坊的办公室需要一位文员,就是做些写写算算的工作,进厂后还有培训。工钱一个月五钱银子。你看是否满意。如果满意,过了正月十五就来上班就行了。工作时间早上己时到岗,下午申时末下班。”

    “我愿意,我愿意。”黄宜兰赶紧说道。

    双喜目光转到李萍,问道:“这位大姐是你的什么人。

344、羊毛清洗工

    李萍顿时紧张的话都不会说了。她没想到,黄宜兰因为会读书写字,直接就被录取了。顿时,有些自惭形秽,自己可是睁眼瞎,一个大字不认识的。

    “这是我嫂子,她家的和我夫君是一个百户下的。都是伍长。”

    李萍赶紧介绍道。她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容易就入选了。她真心的希望赵家嫂子也能入选。

    “哦,也是军属。那就符合要求。这位大姐,你都会做什么,可以自己介绍一下。”

    “我,我不认字,我……”李萍紧张的手心都是汗水,嘴里干的不行。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双喜笑了笑,说道:“您不用紧张,就当是在家里叙话一般就好。别当我们是上官。”

    李萍这才好了些,嚅嗫着说道:“我娘家是做豆腐的,我老爹和兄弟都在家做豆腐,我没出阁时,在家帮工,推磨,洗豆子,挑豆子。”

    林乡东点了点头,看了看李萍。虽然长得黑瘦,但是明显很结实,和黄宜兰文弱不一样,看着就是干过重体力活的。

    “人间有三累,撑船、打铁、做豆腐。大姐你既然做过豆腐,肯定是有一膀子力气的。”林乡东说道。

    “我有力气,我有力气,我家穷,买不起驴。爹爹身体不好,娘也岁数大了。我兄弟还小。那时候就是我拉磨。每天从天黑干到半夜。”李萍有些自豪的说道。

    双喜一听肃然起敬,拉磨那可是一般人都受不了的活计。这位大姐不但是个孝顺女子,还体力不错。

    林乡东想了想,说道:“大姐,有一份羊毛清洗的工作,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做。这份工作又脏又累,但是,赚的钱也多。底薪每月二钱银子,还有计件工资,每洗一吨羊毛就有一两银子的计件工资。”

    因为对黄宜兰非常满意,对李萍也顺带着也照顾了一下。其实像是李萍这种能出力的人很多。

    李萍瞬间都傻了。一两银子,这么多。虽然她不知道一吨羊毛有多少。

    “我愿意,我愿意,我不怕脏,也不怕累。我干活实在,不湖弄。我一定把羊毛洗的干干净净的。”李萍拍着胸口说道。

    双喜点了点头,这个叫李萍的,看着骨架就大,人也结实,一看就是有力气的。去洗羊毛正合适。这个活计,虽然有羊膻味,有臭味,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但是只要真下力气,就一定能赚钱。

    “那好,等过了十五,你们俩就来上班吧。”

    回去的路上,李萍一直在哭。黄宜兰在一边劝她,“这是好事啊,嫂子你还哭什么。”

    “我做梦也没想到,靠着出力能找到这么好的活计。我们一家谢谢你,谢谢小屏兄弟。”

    “嫂子,你这是说的那里话。我当家的,和你夫君都是队伍上的人,战场上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相互帮衬的时候多着呢,这么客气干啥。”

    回到了家,看到赵永棠和老娘都在门口等着自己。

    “面试的怎么样,有希望吗。”

    李萍红着脸,像是蚊子一般小声说道:“作坊里要我了。过了十五就去上班。说是基本工钱每月两钱银子,每洗一吨羊毛,还有一两银子的计件工钱呢。”

    “啥,这么好,那工作累不累,有没有危险啥的。”赵永棠即为老婆高兴,也有些担心。

    “没啥危险,就是有味道,听说挺臭的,就是体力活而已。再累,还能比我在娘家拉磨累吗。”

    转眼间,几天过去。正月十六,寅时(凌晨三点整)。一家人就起来了。老太太做了饭。李萍给赵永棠收拾了行装。

    今天,赵永棠要去军营归队,这两天估计就要开拔了。李萍也要去厂里报到。从今天开始,她不在是家庭妇女了。而是一名纺织女工了。

    “当家的,到了队伍上,上了战场,可千万小心啊,我和娘,还有孩子就依靠你呢。”

    “你放心,定远伯说了,越是害怕,战场上越容易出事。只要听上官的话,令行禁止就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

    南苑很远,赵永棠要步行到永定门,还要再走十里地才能到大红门。军队不像是一般的衙门,军纪森严,大帅击鼓聚将,三通鼓不到者,直接斩首。

    赵永棠必须马上走,毕竟还要等一会崇文门才会开。

    他接过老娘递给他的一碗小米粥,西里呼噜的几下子喝完。抹了抹嘴,背起背包,就出了门。

    他老娘和浑家擦着眼泪看着他,消失在胡同口。

    因为怕孩子哭闹,所以没有惊醒她俩。

    李萍和婆婆吃了点东西,李萍又把中午的饭提前做好,也出门去上工了。

    李萍来到作坊的大门口,发现很多人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不大一会,一个满脸横肉的壮妇出来了,也穿着那种对襟的衣服。

    “诸位,我叫黄四丫。是咱们厂的保卫科长。我是定远伯府出来的。今儿个大伙都是来上工的。我先说说今日的安排。”

    “首先,一会有各个部门的管事,点名,听到的就到她那里集合。然后先去办理进厂手续,先要签署三年的劳动契约。会写字的签名,不会写字的按手印。都明白没有。”

    “明白了。”下面的大姑娘小媳妇都高声喊着。好多人还在哄笑。

    “别笑了,严肃点,这要是在军营。谁敢喧哗,老娘就得打你们军棍。”

    下面笑的更厉害了,还打我们军棍,嘁!多大点事儿啊,真有意思。

    “黄科长,那接下来干什么啊。”

    “黄科长,我们啥时候开始干活啊,都等着赚钱呢。”

    这个厂里绝大多数工作,都是有计件工资的。所以,早一天开工,就早一天赚钱。大伙都是奔着钱来的。

    “想赚钱,没那么容易。你们看看你们多脏。身上都是虱子、跳蚤。多久没洗澡了,身上老泥都有半斤了吧。就这样子,你们当家都不愿意碰你们吧。进厂第一件事,先去浴池洗澡,都给老娘我洗的干干净净的。不然你们带了病进来,算是谁的。”

    一听说,第一天上班,厂里居然让大伙脱光了洗澡。顿时,这些大姑娘小媳妇都羞得满面通红。一个个的捂脸的捂脸,跺脚的跺脚。

    “行啦,别害臊了。都是娘们儿,谁没见过谁啊。洗干净了,厂里发衣服。从里到外,内衣、秋衣秋裤、外面的工装。全发新的,一人两套。你们以后都必须穿着工装来上班。”

345、入厂

    众位娘子军,一听说发衣服,立刻就激动起来。

    这个年代,布匹是非常贵的。因为织物的原料来源于土地。土地种植了桑麻,就不能种粮食。所以,衣服和粮食一样珍贵。

    每一片布都要做到物尽其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父母穿完了,给孩子穿。老大换下来给老二,老二再给老三。

    到了最后实在是连不成片了。酥脆了。也舍不得扔掉。用浆湖,一层的粘贴起来,形成一厘米厚的布板。用剪刀剪下来做千层底的布鞋鞋底子。

    就算是路上发现一块破布,也会马上捡起来,能做补丁做补丁,做不了补丁也能粘起来做鞋底子。

    她们面试的时候,就看到了厂里的人都穿着统一颜色,统一款式的夹克工装。看着又精神,又利索。说不出的好看。

    没想到厂里,一年还给发两套从内到外的全套衣服。这真是意外之喜啊。自己身上的衣服就可以给孩子穿了。

    很快不同的车间的女管事就来点名了。羊毛清洗车间的女管事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宫女。叫八妞,听说还是皇后宫里的。

    宫里的宫女一般都是喜庆的名字,如来福,富贵等,除此之外,最多的名字就是各种妞。什么“大妞”“三妞”的

    李萍跟着八妞管事,来到了浴池外面,等了半个时辰轮到她们进去洗澡了。

    这里边的人都是黄四丫从杨府带来的女兵。她们指挥着这些女工,先进热水池子泡澡,然后躺倒木板床上。五大三粗的女兵们,手里拿着粗麻布,开始卖力的搓洗。

    把这些大姑娘小媳妇,搓的喊爹叫妈的,她们那里搓过澡,一个个疼的呲牙咧嘴。各种叫唤,那场面简直没法听。

    搓完了澡,还有淋浴,打上肥皂泡泡,在一冲洗,顿时一个个的皮肤都见了本来颜色。

    一个个的都是十七八岁,二十多岁的花样年华,都说十八无丑女,洗干净了,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李萍看着大镜子里的自己,皮肤也不那么黑了。又是害羞,又是高兴的。

    旁边的一个没出阁的小姑娘更是白里透红,看着脸蛋儿就像一个红苹果,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擦干了身上的水,从另一个通道出来。沿途都烧着铁炉子,非常的暖和。到了里边的一个大厅,这里分发衣服。

    女兵们拿着绳尺子,给她们量尺寸。然后向后喊着号码。

    后面的女兵就从纸箱里找出合适的全套衣服鞋袜,抱过来,发给她们。

    等她们穿着工装夹克和胶鞋出来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整体换了一个人一样。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都过来,都过来,厂里有规定要剪短发。长头发容易搅到机器里去,能把头皮撕下来。都得剪成齐耳短发。”一些女兵大声喊着。

    这些女兵就都是齐耳短发。杨凡的规矩很多都是后世带来的。

    这些女人们都哭喊起来,坚决不同意剪发。但是反抗无效,纷纷被女兵们按住,剪了头发。

    这些女人一个个的哭的梨花带雨,好像被人侮辱了一般。

    “都嚎丧什么,不就是头发吗,剪了清清爽爽的多好,这回头发再也不会和你抢汤喝了。”黄四丫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了。

    民间有一种说法,头发是吸收人喝汤的营养的。

    这些女人没有哭泣太久,就纷纷破涕为笑了。因为黄大丫带着她们去食堂打饭了。

    因为她们都是第一次离家,厂里考虑到她们的情绪肯定不会太好。

    毕竟这些人平时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现在冷不丁的来到一个特殊的环境,心里的彷徨,失落、孤单、无助、恐惧等情绪一定不会少。

    所以今天食堂特别加餐,雪白的白面馒头、红艳艳的红烧肉管够。鸡蛋汤随便喝。

    刚才还哭的眼睛红红的,现在一个个的两眼放光,看着这么好的饭食直咽口水。

    这些年,京营的日子也很苦的。军饷拖欠的厉害。还被文官们漂没。一家人都是紧着给能赚钱的男丁吃的相对好点。家里的女人都是喝些稀饭、吃点野菜团子什么的。

    白面馒头那里是一般人吃的起的。尽管兴禾超市给京城的军户们办了粮本,她们也是只敢买玉米面之类的,毕竟便宜啊。

    白面尽管比市面上便宜很多,但考虑到拖欠军饷,她们也不敢买的。

    李萍高兴的一个劲儿的擦眼泪。她长这么大,红烧肉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呢。

    她跟着队伍走到桌子前面,拿起不锈钢的餐盘,然后走到厨子那里打饭。然后又在管事的指导下拿了快子,坐到桌椅上开始吃饭。

    “都听好了,不够吃可以再去打饭,但是不许浪费,不许带走。咱们厂吃饭是不花钱的,算是给大家的福利。但是浪费的,要按照饭菜的价格收钱。”

    本来李萍舍不得吃,打算打些饭菜,给婆婆和两个孩子带回去。一听这个,知道这是不允许的。有些遗憾的吃了起来。

    从餐厅出来,好多人都着急上工。纷纷问八妞管事,什么时候能上工啊。

    “上工,你们想的倒美,第一个月都上不了工的。”

    “啊,为什么啊。”

    “是啊,为什么不上工啊。”

    八妞冷笑着说道:“上工,你们会吗。知道每一道工序怎么干活吗。咱们厂可是用蒸汽机做动力,纺织机械都是蒸汽机带动的。你们跟着机器干活,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事故。上工!别想了,今天下午,先学习厂子的规章制度。”

    “从明天开始,先学习各个车间的工序和流程,产品质量的标准。然后几天开始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先学习。等月底考核都通过了,下月才能开工呢。”

    顿时,女人们一阵痛惜的叹气声。第一个月看来除了基本工资,什么也拿不到了。

    她们也知道,现在她们什么都不会,确实不知道怎么工作。但是一想到,计件工资要到下个月才有,心里心疼的厉害。

346、大军开拔

    赵永棠出了永定门,一路背着背包小跑。

    这条路是走的熟悉了的,在军营每天都是越野跑这段路。

    路上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很多京营归队的士兵,都在小跑着前进。

    他们赶到大红门时,听到了里边正在击鼓。

    冬冬冬,冬冬冬冬!

    “兄弟,这是几通鼓响了。”赵永棠焦急的问道。

    “没事,不用着急,这是第一通鼓。才开始敲呢。”守门的总旗安慰道。

    “那就好,就怕迟到了。”赵永棠长出了一口气。

    一通鼓敲一刻钟,然后停两刻钟,继续敲二通鼓。然后停三刻钟,敲三通鼓。三通鼓停止,不到的直接斩首。这三通鼓合计一个时辰。

    这是杨凡的规矩。杨凡的军队都是火器部队,还有很多的重型装备,需要时间比较长。

    只要一个时辰,各个部队能整理好一切事务,可以达到随时开拔的状态就算合格。

    如果按照这个时代的冷兵器部队,三通鼓就没有这么长时间。

    一通,是量词,古代以擂鼓三百三十六槌为一通。

    按照一槌一秒来算,一通鼓大概五分半钟,考虑到两通鼓之间有间隔,大概六分钟左右。正常的击鼓聚将,时间应该不超过二十分钟。

    杨凡的军队里热兵器太多,尤其是大炮十分沉重。

    从库房到行军状态的转换,二十分肯定是不可能的。还要套上驮马。还要带上炮弹和辎重。所以杨凡的三通鼓是一个时辰。

    当然,如果是纯冷兵器部队,三通鼓还是一千响。

    听到南苑里的鼓楼上,已经开始敲鼓了,外面大路上的归队士兵们像是屁股中箭了的兔子一样,立刻加速奔跑,生怕误了时辰。

    此时,杨凡坐在轻便的四轮马车上,左边是小娘皮,右边是林月如。她俩坚持要来送杨凡。搞得杨凡心里怪不好受的。

    “好了,好了,已经敲鼓了。你俩这就回去吧,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军营里忌讳有女人,你们先回去,乖,听话。”

    “老爷,我舍不得你。”小娘皮泪眼汪汪的抱着杨凡的胳膊。

    “老爷,我心里好难受啊。”林月如在另一边抱着杨凡的胳膊。

    “我也舍不得你们啊,不过保家卫国是我的责任,现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可惜,我不能在你们身边,看着孩子出生了。等我回来,他们估计都快一岁了。”杨凡有些动情的说道。

    “老爷,你还没有给孩子起名字呢。”小娘皮眼泪汪汪的看着杨凡。

    “嗯,我会在孩子出生后,第一时间通过电台,把孩子的名字告诉你们。”杨凡搂着她俩的小蛮腰,轻声的安慰道。

    “乖,你们照顾好自己和孩子,等我凯旋归来。”杨凡在她俩的脸颊上一边亲了一下。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然后开门下车。挥了挥手,车队立刻启程,送两位夫人回新城去。

    看着杨凡越来越远,两人擦了擦眼泪,不停的招手。

    “定远伯,咱家可找到您了。”身后一个尖细的声音说道。

    杨凡转过身,发现是王承恩,赶忙拱手道:“不知公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嗨,你和我还客气什么啊。”王承恩不在乎的摇了摇手。“陛下让我来送送三军。一通鼓都响过了,也没看到你,把我急得一头白毛汗。”

    说着王承恩不停的擦汗。要是错过了大军出征仪式,他可没法回去复命。

    “公公,咱们点将台上坐,您请。”杨凡赶紧请王承恩,上点将台。

    “好好,咱家这站的腿也有些酸了。”他和杨凡并肩走上了点将台。

    这里已经已经提前布置好了一排座椅。京营出征可是大事。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都要派大员前来参加。

    三通鼓结束,校场上八万京营已经集结完毕。

    一时间,旌旗招展,队列森严,看着好一番新气象。

    兵部尚书李邦华背着手,感慨的说道:“老夫很少服人,这京营交给定远伯才几个月,就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这个气势,这个精气神,老夫都不认识了一般。”

    内阁次辅钱龙锡也说道:“定远伯练兵确实有一套,可惜和我们东林不是一路。否则何愁五年复辽啊。”

    李邦华说道:“定远伯是陛下的嫡系,和朝廷里任何派别都没有关联。他是摆明了要做孤臣的。你们就不要想了。”

    三军会齐,时辰已到。

    王承恩代表天子劳军,首先宣布所有官兵每人赏赐五两银子。顿时下面一片欢声雷动。当兵的就是为了吃粮。没有钱,是不会得到官兵拥护的。

    然后宣读圣旨,正式册封杨凡为征西将军,总裁大军一切事宜。

    赐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

    五品武官以下,可以自行封赏。直接填写兵部转来的空白告身即可。五品以上武官需要报兵部批准。

    王承恩宣读完了,钦天监上台,用周易占卜,然后宣布上上大吉,此战一定旗开得胜。

    然后,几个壮汉牵来一头公牛,当场宰杀,用牛血涂抹旗鼓。

    兵部尚书李邦华亲自宣读《誓师文》,满篇都是四六押韵的汉赋形式的文章。写的是花团锦簇,引经据典。

    听的杨凡都是赞叹不已。这等锦绣文章,自己是万万写不出来的。

    等他们都表演完了。杨凡出来,给大家讲几句话。

    “我没有什么想说的。就是一句话。我能带你们出去,就能带你们回来。这一仗,是一场硬仗,伤亡不会小。但是不管情况多严重,我不会抛弃你们,不会放弃你们。绝不会让你们无谓的牺牲。在我眼里,士兵不是数字,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袍泽兄弟。咱们干了这碗酒,一起上阵,把鞑子杀个片甲不留。”

    杨凡把烈酒一饮而尽,把碗啪的一声扔下点将台,摔了个粉碎。

    “旗开得胜,大明威武。”台下八万京营,齐声怒吼道。

    然后,同样把一碗酒干了,把碗摔碎。

    声音穿云裂日,震得台上众人的耳朵嗡嗡响。

    “出发!”

    杨凡也不废话,直接下令开拔。

    随后三声炮响,大军依次开出南苑西门。向着西山行进,大军要经昌平、延庆,沿着西山的山谷通道,开赴怀来,经宣府出张家口。

    杨凡转身和王承恩、各位官员拱手告辞。然后下了点将台,坐上马车在家丁团的骑兵护卫下,跟随大军开拔。

347、工兵开路

    侯生武已经积功升为工兵团长了。负责统领工兵团。

    这次杨凡带领大军出征,需要维修沿途的道路,以保障军需物资的运输。他们提前半个月,在春节前工兵团已经先行出发了。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明末财政困难,官道年久失修。杨凡的后勤供应受制于道路运输条件。所以,必须提前把路修好。

    虽然现在火车还没有开通。但是,杨凡的运输团已经有四轮载重大篷车了。这些重型运输马车,使用十几头壮牛牵引,一次可以拉动七吨的载重。

    但是道路的条件也要差不多才行。如果全是很差的道路,橡胶轮胎的大篷车也会陷住。所以必须对沿途的道路先行进行整修。

    重修那是不可能的,首先朝廷不会出这笔钱。

    杨凡也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只能先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补。有坑的填平。路窄的扩宽。山间狭窄的,用炸药炸开,把这条路改造成不低于双车道的沙土路碎石路。

    大军刚刚出发,可工兵团此时已经到了怀来了。

    杨凡特意把两台刚刚装备的蒸汽机汽车,改成了推土机和压路机交给了工兵团使用。有了这两台机械,极大的加快了施工的速度。

    蒸汽机非常大,而且笨重,速度又慢,时速只能达到10公里不到的样子。整车重量达到28吨。不过用来做压路机和推土机再合适不过了。虽然速度慢,但动能惊人。

    这半个月,从昌平开始进入山地谷地,沿着官道行进。

    爆破分队,直接打眼放炮,对两侧的山坡进行拓宽。然后,推土机直接推过去把路面推平,最后压路机开过去,把路面压实。

    最后工兵们,卸下整车整车的石灰,覆盖路面,然后浇水。石灰遇水会发热,融化路面的冰雪。用牛拉石磙子,再次填土,来回压实路面。这样地面就被硬化了。

    石灰矿和烧石灰的窑口很多,这些东西京畿附近就可以充分供应。

    这半个月,工兵团三千六百人,苦干硬干,硬是把这段最难走的山地路给修缮的非常良好。

    这次出征,杨凡带着家丁团三千六百骑兵作为自己的亲兵。龙骑兵团和兴禾团练团,杨凡留在了领地,以防止建奴入侵。

    兵权交给了小娘皮执掌。林月如给小娘皮做副手,提供情报支持。

    因为崇祯的收兵权行动。杨凡已经交卸了河西守御千户所的三千六百人的车营兵。这些车营被崇祯交给张世泽统领,本次跟着出征。

    而张世泽训练的六千鲁密铳士兵则交给了周遇吉。

    驻守昌平的那支被海盗打垮的军队,则重新补充整顿,此时整编为三个营头,每个五千人左右,合计一万五千人。他们和周遇吉合编,全军两万一千人。进驻京城,用来填补京营出征后的空虚状况。

    这两万人进驻杨凡修整好的景山后校场军营。将来京营大军西征回来,以后就驻扎在南苑军营。

    昌平这支从宣府调动来的军队,原来的主将是老将董继舒。但是因为士卒溃散,而被免职了。左良玉和勐如虎、虎大威留任,每人继续管理一个营头。

    现在临时主将被皇帝换成了周遇吉。

    皇帝四处筹集,给这两万一千人配上了马匹。改成了骑兵。六千鲁密铳兵骑马机动,到了战场下马作战。

    皇帝还考虑等杨凡班师回来,把这支部队交给张世泽统带。

    同时把河西守御千户所车营也加入进来。再加上张世泽一千人的亲兵营。合计两万五千六百人。

    这支部队,野战时,有车营作为屏障,有六千鲁密铳枪手可以凭借车营掩护向外射击,同时车营也有五百门千斤的铜发熕重型火炮。车营内部还有三个营头的,一万五千骑兵。随时可以从车营向外冲击。

    崇祯认为,他的安排已经万无一失。把最好的军队整合在一起,他就有了下一步清军的底气。崇祯二年,什么事情都往后排,只有清军才是第一位的大事。

    明朝的皇帝,只要新上台的,都想清军。英宗当年清军,搞到一半,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被迫停止。他复辟后,又想清军,然后京城兵变,史称曹钦之乱。叛乱镇压之后,英宗再次被夺权,基本上被架空了。没几年就死了。

    武宗又想搞清军,后来落水。嘉靖也试过,后来退缩了。张居正也搞过,但后来人亡政息。现在崇祯也有这个想法,他之所以不顾吃相,把杨凡辛辛苦苦训练出来,并实战检验过的车营弄走,也是为了办这件事。

    今后,这支部队常驻景山军营,作为自己的亲自统领的亲军。

    崇祯在杨凡今年出塞讨伐哈喇沁和朵颜的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中看到了这支车营的战斗力。

    于是,毫不犹豫的从杨凡手里夺走了这支车营。至于杨凡在这支车营上砸的钱,耗费的心血,在他看来就用爵位就足够弥补了。

    大明的爵位多么珍贵啊,杨凡应该感恩戴德才对。

    杨凡其实早就料到,皇帝可能会对他的军队感兴趣,所以,提前布置了一块看似肥肉,其实对杨凡无足轻重的车营。

    此时,工兵营正在怀来县城外休整,这段时间,把工兵们累坏了。尽管有推土机和压路机,还有炸药开山炸石头,但是从昌平南口镇进山,一共十六公里长的山谷,足足干了十天。

    出了山谷就是延庆平原。这段山谷路上有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长城关口。过了这一段就都是平原了,都是山区中的大块平地,直接就可以去怀来县城。

    工兵团是杨凡的私兵,他们都不穿军装,对外称遵化路桥修筑商社。以定远伯雇佣的名义,修缮沿途道路。他们为了不惹麻烦,也没有去县城驻扎。而是去了一个很特殊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在怀来县城的不远处。

    这个地方叫做土木堡,当年英宗把京营全军覆没的地方。

    “咱们就在这里扎营,在这里等待老爷的大军。剩下的路都好走了。”侯生武对着诸位营长和队长说道。

348、土木堡一

    杨凡和张世泽在中军中行军。张世泽直接放弃了骑马,钻进了杨凡的轻便四轮马车。他一向鸡贼的很,知道那里最舒服。

    此时,他和杨凡在马车里,一边行军,一边用煤油炉和小锅涮羊肉。

    八万京营,按照五百人一个营的方阵,形成四路纵队行军。

    此外,还有杨凡的亲兵---家丁团三千六百人,由张疙瘩统领。张世泽的家丁营一千人,由英国公府的家将张爽统领。

    车营作为中军,行走在队伍的中间。

    还有崇祯选拔的一千三百人的勋贵子弟、各地五品以上武官的子弟组成的新锐营。他们先入京卫武学学习,这次也跟着上战场历练。

    大军的后面,还有十万民夫,在后面跟着。他们负责为大军运输粮饷。这些人都是各地县城摊派的。

    由本地的县丞带领,赶着牛车、马车,拉着各种辎重。这些都是兵部征发安排的。

    此外还有大批文官随行。其中御史就有二十多人。这是防止武将在外面乱来。这些御史起到监督作用,他们回京后,会把情况向朝廷汇报。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并不是将领可以一手遮天,这次出征六部派遣了三百多文官随行。大军里的情况,杨凡是封锁不住的。如果乱来,回京必遭弹劾。

    这些文官随行,主要目的还是军队过境,需要和地方做各种协调。六部都有派员在军中,就是为了协调各地的。

    另外,东厂、锦衣卫、五军都督府、司礼监都有人随军。

    而且这一次,崇祯派遣曹化淳做监军太监。全程跟随大军,班师后他要向崇祯详细汇报情况。

    不过临行前,崇祯叮嘱曹化淳,你只要带着眼睛耳朵去就好,不要乱说话,不要干涉杨凡的指挥。要是坏了朕的大事,决不轻饶。

    杨凡这一次和上一次不同,这一次是真正的带领朝廷大军出征。这次他才明白,所谓的出征大将可以欺上瞒下,一手遮天,其实非常难的。

    张世泽和杨凡此时都没有穿盔甲,都是一身便装。这大冷天的,穿着盔甲骑马可不是什么好事。

    杨凡的车里因为有火锅,变得非常暖和,车窗上都是水珠。张世泽喝了一口汾酒,半躺在沙发座椅上,舒服的不要不要的。

    “这条路,我以前走过,烂的不行,这次没想到,彻底修好了。坐马车一点都不颠簸。要是以前,我宁可骑马吹冷风,也不坐马车。那个颠簸啊,能把你颠得把早饭都吐出来。”张世泽懒洋洋的说道。

    杨凡白了他一眼,这位就是个公子哥,如假包换的。天生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从小荣华富贵已极。

    他的人生起点,是多少人,高不可攀的终点。

    要不怎么说,投胎是门大学问呢。

    “我雇佣了遵化的施工队,提前整修过了。要不你以为呢,能一路这么舒服。”杨凡一边吃羊肉一边没好气儿的说道。

    “嘿,我墙都不扶,就服你。”张世泽用从杨凡这里学来的俏皮话,和杨凡打趣道。

    “为了自己行军舒服,自掏腰包,把官道修了。”

    杨凡苦笑,撇了撇嘴,也不解释。

    “不过,你这么做我也能理解,朝廷是不会出钱给你修路的。这条路可是咱们兄弟的生命线啊,辎重全靠这条路了。”张世泽说道。

    “我要是指望着朝廷修路,能指到黄瓜地去。我不自己掏腰包,谁会给你征发民夫,给你修路。到时候倒霉的还不是咱们。”杨凡无奈的说道。

    “这路也太平稳了,山路比平地还稳当呢。”张世泽感慨的说道。

    他还打开窗子向外看去。山谷里的道路又宽阔,又平整。看着很结实。

    “你这是找什么人修的啊,大冬天的,地都冻得结实了,还能修成这个水平。”

    “我办的事情,哪一件不是都靠谱的。这有什么奇怪的。他们筑路队,有一台推土机,一台压路机。到了土木堡你就看到了。其实,你坐的舒服,不仅是路修好了,也有马车减震好的原因。我这辆马车是大明独一份,减震是最好的。”杨凡平静的说道

    这辆马车减震都是传送过来的,空气悬挂系统。当然舒服了。

    “唉,这次跟你出征真是太享受了。就是大军步行速度太慢了。咱们有马车也得跟着大军走。”

    “那就没办法了。大军一天就走三十里。慢慢的熬吧。二十天也就到了。咱们到了土木堡,再好好休整一下。对了,土木堡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跟我说说呗。”杨凡放下快子说道。

    张世泽听到土木堡这个名字,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苦笑着说道:“就知道你路过土木堡,肯定要问我。”

    “怎么,张公子有什么不方便说的吗”杨凡揶揄道。

    张世泽苦笑着摇了摇头,多少还是可以跟杨凡说一些的。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大家都澹忘了。我家英国公第一代是张辅。到我这里都是第九代了。当年的事情,毕竟过去的太久远了。”张世泽有些伤感。

    张辅是个了不起的人,一生征战沙场无数次,没想到最后死在了土木堡。他是真的懂军事的人。

    “关于土木堡的事情,现在也没有那么敏感了。你现在又是勋贵的一员,我能和你说一些事情。不过,有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有的不能跟你说。有的我不敢说。还请你见谅。”张世泽坦然的说道。

    “而且,你也应该问问两位嫂子,她俩都是东厂和锦衣卫的人,知道很多外面不知道的事情。”

    杨凡点点头,张世泽这个态度非常诚恳。他是认可的。

    两人关系再好,也不是什么都能让对方知道的。就像是杨凡上次勾引桃子,带着东瀛人来打东林的张家湾据点。

    杨凡说道:“我曾经听到过一种说法。说是土木堡之变,其实是一场政变,根本不是蒙古人打来了。也先当时是来进贡的,正好遇上了。他想把皇帝送回去,可是,大同关了城门不让皇帝回去。”

    张世泽惊讶的长大了嘴巴,要不是杨凡一向说话办事非常靠谱,他几乎想马上下车就走。

    “这些事是谁和你说的。你详细说说具体的内容。”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1000/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所写的《明末钢铁大亨》为转载作品,明末钢铁大亨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钢铁大亨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钢铁大亨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钢铁大亨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钢铁大亨介绍:
穿越明末蓟镇遵化古城,接收一家冶铁坊。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明末钢铁大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钢铁大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