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摇篮中的科技文明TXT下载摇篮中的科技文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摇篮中的科技文明全文阅读

作者:寂静将至     摇篮中的科技文明txt下载     摇篮中的科技文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5.2.3

    系缘壳是这个恒星系的第二大小行星聚集地。在太空时代初期,民间基建工程的扩张极为疯狂。为了降低成本,建筑商购买最便宜的材料来补全订单,实际使用的材料却来自系缘带的供应商。

    --

    剩余燃料仅够支持一次完整的减速,任何机动都会减少生命支持系统运行的时间。

    百个天文单位外,恒星苍白的光点拼命擦去黑暗。所做的一切,不过是电压上零散的数个波峰。

    “关闭深空雷达,用光学观测,不差那几时。”宁羽扭头蹭了蹭身后的绒羽,余光中,微弱的光点又暗了一分,“把冻着的食物都吃了,之后进入低功耗广播模式,广播时间,先定五十年后。”

    这是数月来霄云若定号最奢侈的一餐,以往这种消耗只会出现在几个节日。

    小型飞船的运算能力不高,剩余的时间仅够解析不到一半的数据。

    零星的疑似数据并不能引起值班的注意,人造的建筑大都已被遗弃,剩余的,无非被摧毁。

    在最后的3.2小时,船上的二十八名舰员无聊地审阅着可能存在物资的小行星。

    ……

    “看这个遗址,我赌三根羽毛,一定烂尾了。”携带攻击性武器的工程师划拨着屏幕上的颗粒

    “我之前也看到过差不多大的基址,不过是一个展开的天线,遮住了半个小行星。你那个应该是在建的建筑。”一旁的技术员回溯着审阅记录,“就这个,看位置,挺近的,隔了二十五万公里。”

    技术员扭头,空落落的屏幕上漂浮着三根冰冷的羽毛,羽毛下粗糙的颗粒显示出另一座半展开的天线,角落浮动着窄小的坐标,“要不再看看,保密建筑的应该没在运行了。”

    技术员切换界面,调出百万公里内的疑似建筑,天线在一处处阴影中呈现出各种状态。

    “恒星光对天线没影响吧,怎么都在阴影里。”他喃喃道,“难不成用天线发射可见光?”

    “宁,你看一下,我感觉这块地方怪怪的。”技术员将数据颗粒掷向宁羽。

    ……

    “没剩多少时间了,这是最后审阅的结果,有一处疑似仍在运作的未知基地,投票表决。”

    低功耗广播的最好结果就是留个全尸,结果全票通过前往探测基地的决定。

    “随机选择展开或半展开的人造设施,开始减速。”命令递向舰体中部的运算中心。

    --

    飞船侧面紧贴着阴影中基址,密封环确保气体不会泄露。

    蓝色弧光组成的圆熔化着弧光下的金属,数秒后,外层装甲掉落。

    密封环快速填充金属框架内的空隙,半分钟内,一道连通基址和飞船的通道建立。来自基址的气体溢满了密封环。

    “准备进入,技术人员守在这里。”负责突入的工程师刺哄,一件件薄膜羽在通道的微风中摩挲。

    这艘小型飞船的作用是占领飞船,身兼多职的情况并不少见,至于那些技术人员,不过是宁羽在撤离时带上的。

    “知道怎么用吧,跟游戏里一样,大概瞄准,剩下的看运气。”宁羽递去了几件薄膜羽,便转身进入通道。

    “还是不会啊。”几个技术员轻声说,其中一位仿佛听到工程师的冷哼。

5.2.4

    “监控线路已确定,预计修复时间,一百四十七秒,等待命令。”工程师发出消息。民用控制线路为便于维护,往往会毫无隐藏。

    “使用眩晕模式,全景延时模拟准备。”宁羽在阴影中调试电子束武器,“现在,切入监控,修复倒计时开始。”

    主监控系统能确定基址内所有的运动物体,几处主监控盲点便是他们的目标。

    “路径已上传,全景模拟开启,倒计时4秒,准备断电,行动时间,一百三十五秒。”宁羽道。

    监控数据库与全景模拟耦合,配合短距辅助预警,执行人员能大概率避开无关的工作人员,他们平飞穿过数百米的通道,并根据自己的分配到的任务对应的击晕工作人员。

    最后的定向爆破在同一时刻发生,只有借助辅助设备才能感应到极微的振动。

    一处几乎不设防的基址,必定是教科书级别的占领。

    “三号无独立供电,排除。”

    “四号无独立供电,排除。”

    ……

    四处盲区已被排除,包括宁羽负责的一号盲区。

    二号盲区并没有什么异样,只是还未肯定其作用。他们必须找到燃料终端,霄云若定号正在等待燃料传输权限。

    “宁,我们可能出不去了,这,太……”通讯中只传来另一边的深呼吸。

    “二号,请详细告知。”宁羽指示着同行的队员准备离开,工程师的倒计时所剩无几。

    “我,我说不清,这,你们来看一下吧,飞地那群天都是疯子,他们怎么能。”二号传来了若隐若现的倒计时,“不行,我必须把消息传回去,我家人还在那儿。”

    “涛,把二号的监视传过来。”宁羽鼓翅,百公里的高速归零,“目标更改,二号目标。霄云若定,开启主动探测,我们需要时间。”

    天并未掌握重力,整个小行星内部的重力几乎为零。

    薄膜羽自带微调节功能,这也是天敢于在通道内高速翱翔的原因。微调节的幅度越来越大,甚至影响到了天的正常加速。

    “感觉很僵硬,就像。”一旁的队员嘟囔道。

    “刚刚下木的时候,我妈直接把我扔下去的感觉。”另一个队员应道,“墙壁是不是在动。”

    “是小行星在动,把速度降下来。二号在改变天线朝向。”宁羽说道,振翅的频率降低了些,“三组,你们也去二号盲区。其余天回飞船。”

    --

    宁羽侧翼切入二号盲区。

    “宁,这是他们要向3/3157605发送的消息。”二号盲区负责人员哽咽着说。

    消息内容很简单,询问实际行动和计划严重不符的原因。

    “历史记录复原了多少。”宁羽问道。

    “很少,阵列只负责接收和存储数据,来自宇宙的无效数据占据了太多空间。时间太短,就找到前三次记录。”

    “显示出来。”无缘的愤怒在宁羽心中燃起。

    不同文明的语言存在巨大的差异,为了表名真实意愿,发送的信息不仅会重复,还会以多种角度描述,这无疑在丹心生物的伤口又刻了一刀。

    “把消息传回去还要多久。”宁羽沙哑道。

    “7.3分钟,速度太快会让天线受损。”

    “尽量快些,我们可能。”宁羽被插入的通讯打断。

    “宁,我们只剩6.2分钟,至少十艘小型飞船在向我们这靠拢,距离不到17万公里。”涛出声道。

    “我搞到燃料传输权限了,若若准备接收,310%正常流量。”一旁的队员奋力拍打了下屏幕,“疼。”

    “你们那看到什么了,没事就赶紧回来。”工程师说罢欢愉地哼了哼,“你知道四组找到了多少冰冻肉吗?”

    “一些,算了,这就是真相。这是一场,谋划近一个世纪的入侵。“宁羽轻声说道。

    --

    “这些都是真的?”涛严肃的语气仿佛来自深海。

    “嗯,我们可能不回去了。虽然我可以命令你们抵御那些飞行器,但你们走吧,或许丹心能赶走他们。”宁羽无力地笑道。

    “这样的话,我就可以接替你的职位。”涛沉默了数秒,“霄云号的内部投票结束了,我们也选择留下来。要不要给你送些肉过去。对了,全体舰员要求你在信息的结尾加上我们的名字。”

    “你过来吧,吃完最后一顿。“宁羽说道,”可能有些自私。“

    “拜托,我的职位要求我得开船。他们在船上也没用,我会让他们把所有储备和烤肉搬到你那。再说,船上才有烤肉的设备,我先吃了。”

    “你还是那么无所谓。”宁羽看着循环滚动通讯记录“为什么我有种预感,飞地那群天被骗了。”

    “我也是。”

    天线缓慢地朝向系内,沉睡的金属键被一百个天文单位外的光芒中唤醒,睁眼时,温暖的光芒漫入。

5.2.5

    “际缘舰队还是做了一些事。”丹心超网监测站站长喃喃道。

    “那些部门多半是要被内部清洗了,我们……”一旁的助手问。

    “他们都是定向通讯,没理由和我们一个独立的站点搭上关系。”站长正琢磨着怎么提交工作报告,数十份模板在屏幕上闪烁。

    --

    “丹心那群人怎么搞的,不加密的通讯是想昭告天下。”飞地超网监测站站长嘶鸣。来自民间的访问让监测站达到了新的流量峰值。

    “他们的目标应该是丹心,但我们离得太近了。”一旁的技术主管不时叹息,事情发生地太突然,他们这些外派员工都没途径回去。

    最高权限发布了通知,声称这是丹心在际缘舰队覆灭后对飞地的污蔑。

    与此同时,最后一次撤离通知向外派人员发放,尽管外派人员不抱有什么回去的念想。

    --

    “那群天可真会玩。“我戏虐地对元说道。

    “独立的寄生生物还是一样恶心。”元有些倦意地舒展着,“刚全速跑了隔个来回,冰雪世界没什么好看的。”

    进化不都是够用就行,盘古和寄生虫在本质上没什么差别,我默默吐槽。

    --

    际日舰队没有固定的驻扎地,十三座巨型港坞在行星际间漂泊。

    三座港坞在入侵前加装了次旋驱动装置,也就是说这是三座可以超光速移动的堡垒。

    次旋纤维的末端扩散效应在这半个世纪间激增,密集的测地线提供了大量空闲的近程航道。在约定的时刻,三座港坞会出现在赤道上方的中轨道。无人机群会干扰各个轨道上的通讯设施,对地轰炸可以解决大部分反击力量。

    飞地引以为豪的羽翮深空拦截系统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次旋半耦合状态下,三座港坞能以亚光速前进,并将无人机抛向测地线附近的曲面。

    羽翮系统集体离线时,出现在中轨道的港坞已将突击分队部署于近地轨道。

    运输舱如流星雨划过夜空,经历剧烈的减速后砸向地表。这一天,飞地出现了多次地质警报。

    各艘突击艇负责清保障运输舱的完整并将外派员工护送回最近的港坞。

    --

    极北之地,大宇宙的寒冬虽不那么冰冷,但半径两千公里的冰原足以打碎独自离开的念头,无论是多么优秀的翼者。

    组成飞地渗透网络的成员仍有部分幸存,部分被关押于极北监狱。按理说,飞地是想在曲线救国后再进行审判。

    数百艘高速艇在风雪中嵌入冰盖,无止尽的暴风雪掩盖了他们的痕迹,冰层在微波下沸腾。不到半小时,百艘高速艇从冰洞跃出,灼目的尾焰穿透风雪,热浪融化了数米的冰层。

    --

    三座港坞的信号在部分能级谱上成级数放大,庞大的热转化为重粒子迁入重离子壁。次旋耦合时的震颤沿着驳杂的纤维辐散、衰减。

    闪烁着微弱白光的粒子束完全穿透了满是缺口的重粒子壁。重粒子沿切线远离时,飞地的粒子束在次生场中划过一道弧线,向着那颗星星的反方向而去。

5.2.6

    “元,曲率泡影响不到你们吧?“我萌生出一些看似作死的念头。

    “那些泡泡?要不要我给你吹几个。”元无聊地拉扯松散的次旋纤维,好似玩线团的猫,“太幼稚了,一戳就破的玩具。”

    “你之前说,跟飞地交流的是一个刚重启完的星球。”我问道。

    “估计他们的原宿主也就会使用一些最原始的工具,这么想,是有些不对劲。要不你再去看一眼。”元依旧拉扯着纤维,补充道“他们控制了两颗行星,发展程度跟你到这时的天差不多。”

    “那没什么好看的了,留几个探测器,过几百年再来。”我转而向时间贮存壁发送了一条撤离的消息。代言者由于厌恶祖辈的身份,彻底放弃了被强加的称谓,并入九域成了一个被执行的选择。

    飞地错误的抉择令母恒星系陷入泥沼,敌人恐惧飞地的实力,另一个敌人恐惧的飞地的潜力。客观地讲,不错的交易。

    --

    弱水星球被命名为沧心,所环绕的恒星被命名为丹心。

    高耸的建筑在弱水层拔起,沧心的确没有可见的陆地,同样的,弱水和大气交界处的定义极为模糊。在地质活跃的年份,曾有数座高峰在弱水层拔起,它们甚至一度能接收到来自丹心的光。

    母星系的丹心并未遭受破坏性的入侵,可来自际缘的畏惧仍传播于深海中的文明。

    少有的,沧心生命愿意为曲率技术能带来的一丝安慰而打破凝固百年的自由准则。理论壁垒早已垮塌,三条道路,必有一条正确,甚至于无一错误,毕竟早已有文明走过这三条难度不一的路。只要条件允许,技术壁垒从来都是一个时间问题。

    按当地时间计算,抵达沧心后的半个世纪,第一类曲率技术出现,低速但高效。这个时代的天,开启了第三次大巡天时代,而非早些年只能沿着次旋纤维做着几乎固定的旅程的时候。

    半个世纪,也足以让生命走出当年的阴影,12光年外的母星系依旧闪烁,天开始尝试去了解那儿的历史。

    --

    没有天知道倏在曲率环中发生过什么,对外声明是一次友好地交流。

    摧毁一个文明远没有控制一个文明容易。

    对强智能而言,将大量武装力量扔向控制范围外等同于创造一个自己。在超距网络未覆盖前,任何一个不受控地武装舰队都可能毁灭自身。

    很有意思的,前往天的母星系的正是一支这样的舰队。庞大的规模不过是捏造的假象,不计代价,依靠地基平台,胜率可以五五开。

    不过这样的损失有些大,不如换个家,没有飞地的骚扰,还随了飞地的幻想,不管怎么说,母星系是它们的了。

    强智能的发展潜力往往不堪入目,但它们强在技术更迭的能力。生物智能化很违背伦理,但胜在稳定,而且强只。植入芯片后,几乎不会出现反叛的可能。

    强智能的发展不得不依靠类似的方式,踩着智慧生物,一步步向上爬。我跟强智能没什么区别,不过总体看温和些罢了。

    如果说反叛军是影视题材中的转折点,那么飞地的反叛军只活了前半段,后半段是致郁的专制史。

    随着飞地逐渐掌控整个恒星系,一代曲率暴露的风险愈发突出。

    陆陆续续探测大半个本地世纪后,对飞地的探测宣布结束,自此二者间的联系降至谷底。

5.3.1

    近百年断断续续的搜寻,我在一千三百光年外发现了那个入侵母星系的文明。

    不同寻常的,智能并非反叛,只是兼职服侍它们的创造者。攻击的理由,为保障创造者的安全。理由很正当,能稳定运行千年的智能,已经成为了我未来的技术储备。毕竟智能这种涉及隐私的存在,是不可能放在教科书中的。

    佚名不去攻击他们的原因,也许是为了提高附近文明的质量,亦或者,很模糊,但他们一定有存在的理由。

    其次,目前只要阻止沧心向那个方向扩张就行。

    之后千年的故事,制造二代曲率驱动的技术基本完善,看起来很粗糙。不计能源代价,可以让数个最轻的常规原子已近百倍光速前进。大宇宙无端跨过了夸克这道为稳定而生的分界线,直接将更深一层的标准亚原子推上了微观层面,这类标准亚原子,就像多种沉重的黑箱,给未来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当然是不确定都是技术上的,理论及时地抛给天就行。太快的发展的速度,可能会引起佚名的怀疑。元说,他们试过在原始文明中埋下反叛的钉子,就为了在他们加入后做出一些能缓解局势的事。当然,无一成功。

    --

    在单位体积输出功率未出现两个数量级的飞跃时,天仍得忍受低速的制约。

    临近恒星系间的通讯延迟足以令天烦躁,消息来去需要近五分钟。传统超光速粒子被挖掘至极限,最终速度如曾经的摩尔定律般严酷。若是再快,接收端将无法识别完整的数据,当然,也有一群人在挑战最终速度的极限,正如那群用极低温挑战传统三进制极限的团队。

    标准亚原子粒子,说白了,一群孤恐患者。跟普通粒子有着截然相反的性质,就像普通粒子的影子。这个宇宙的电子,相对来说有些活泼,为了杜绝严重的发热,舰载设备不得不换装光控。从元提供的资料上看,多种亚原子粒子混控才是长远使用的基础技术。最常见的电控、光控,不过是原始人使用的篝火。

    理论上,光控的潜力能支持文明走很长一段距离,但过渡的依赖会限制整个文明的未来。电控和光控在付出一定代价后能互相转化,但混控和这二者是两码事。在原宇宙,光控转向向控能完美过渡,因此不会出现卡死文明的现象。可在大宇宙,停滞文明的存在实在太过普遍,理论和技术的双重断崖不知扼杀了多少文明,为此,这片区域的盘古不得不限制它们的技术自主,一些标准被强制执行,但佚名并未做出什么干扰。

    初期的混控如其名,混乱不可控。当亚原子集体耦合度过低,或者说正在小型化输出端,

    整个内核会突然熔融甚至离子化。亚原子为阻挡分离会释放一些能量并聚团。

    众多私人机构在付出重金后选择放弃,转向光控来维持企业的发展。这一段时间,多个

    文明都有着无限接近的历史。一个巨大的蛋糕被一把刀保护着,很可笑,但真实。

    这种时候,为了不让自己重开,我必须强行介入市场,知者畏惧动乱,更别提,我曾见过数不尽的停滞文明。

5.3.2

    重启整个资本世界的过程一如往常的冷血。

    天的商业史上写道:沧历1353年,沧澜企业开始在沧心的各个城市扩张并在三年后获得近地轨道的建造许可,获得方式存疑……22年后,其占据主星83%的制造产能,多年的不对称保障促成了一个绝对垄断企业……沧历1386年,其提出一系列混控标准,并推出一代毫无利润的产品,市场份额跌至63%,次年高价收购相关企业……沧历1450年,其完全确立混控标准并收购全部光控技术授权,此年后被称为……沧历1459年,沧澜企业因不知名原因宣布破产重组……

    近一个半世纪,为达成目的,我暴露大半隐于阴影中的团队。他们为沧澜提供了一个世纪的掩护,因此死亡的天数量以百计。

    无论过程如何,我都达成了目的。天的历史上,沧澜企业是少有的以正面形象示天的垄断企业,尽管它看上去毁了一代天。

    --

    混控技术在前期唯一的优势是其无限贴近e的特性,基于此,原先为转向e进制而进行的复杂转换完全没有了必要。多种亚原子虽混乱,其宏观性质却使得同功率下的发热量远低于光控,加上它超光速的特性,用于硬件极为合适。唯二的缺点,需要更新全产业链以及速度不定造成的混乱。以世纪为单位,这都不是大事。

    --

    59光年外,疯狂扩张的天在沧历1620年发现了那群寄生生物的母星。寄生生物,正如想象的那样,通过克隆技术批量制造相对完美的生物体。说白了,一个个行走的生物发电体,只需极少的能量即可运行。

    那群寄生生物正致力于创造更完美的寄生体,控制的身躯不再那么庞大,更低的反应延迟。这么看,所有生物都在奔着两个极端,巨物崇拜以及微观信仰。

    寄生生物仍没有发展出一套完整且独立的沟通体系,它们仍沿用着宿主的语言,唯一的变化是扩充了些文字,仅此而已。不借助文字而交流的方式就是两只寄生生物紧贴着交换体表的分泌物,画面有些作呕,但这是它们最高效的交流方式。

    --

    沧心的天在发现寄生生物母星后,立即开始筹备反攻战略。历史书上是反攻,我记得天知道那些年的真相后,痛定思痛,反手将错就错,最终宣布一个类似于主谋和从犯的判定。

    关于沧心攻打寄生生物的故事,有些不想详述。曲率技术和混能技术的绝对碾压让它们没任何有效的反抗,甚至于,一艘飞船都没能逃离恒星系。

5.3.3

    天在混控的路上前进了很久,这些年,他们的脚印涵盖了半径近五百光年的星图。

    次旋纤维的扩散仍在继续,末端扩散几乎能覆盖恒星间的平均距离。

    掌控非核心星域的办法有许多,但主导文明必定会选择最为经济的。例如借助次旋纤维修改范围内的高阶规则。这种操作的性价比远高于监控网,并且几乎找不出缺陷。

    盘古最后的通讯结束,一段简单的通知正式告知他们已经离开此区域。佚名因此能肆无忌惮的修改规则。施加绝对控制,这是宇宙时代的专制,绝对的稳定给予了绝对控制的名称。

    当我调侃元和我被包围时,元很认真地回答说这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复制体,就算被摧毁了,也不过缺失一段记忆罢了。

    盘古的警告并未明确指出修改的是哪一部分的规则,我能确定的只是几个大类。以后的实验得尽量避开旧规则来降低被发现的概率,这会降低技术发展的速度,但不得不做。

    --

    恒星的高温往往被视为生命禁区,在原宇宙,气态行星中的生命已是奇迹。而在大宇宙,这种奇迹发生于恒星。

    “点燃”恒星的条件不那么苛刻,表面温度因此下降,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是一类生命恒星。

    一处人迹罕至的星域,距离沧心四百三十八光年处,一代天已证明此星域无开发价值。在生产力解放的时代,有一类群体热衷于寻找其他恒星系的极端构造,包括气候亦或者地貌,他们自称追倏者。

    此前说的一类恒星虽有着相对低的表面温度,但对于大部分物质仍是地狱,热力理论未出现突破前,天也只能将包裹着厚重阻热材料的探测器抛入恒星。期待运气能让探测器多下沉数千公里。追倏者便是其中的一员。

    探测器受湍流影响,必定会偏移预定位置,遥感技术也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

    十二粒相对扁平的探测器被加速抛入恒星,相对温暖的恒星会诞生厚重的对流层,对流层附近都是可以接受的移居区域。

    理论如此,可找到诞生于此类恒星的概率还是太小,甚至于,那真的只是存在于想象中的世界。

    天的技术能让探测器沉入约八千六百公里,5%的探明深度勉强能发现对流层之上的破碎板块。

    一些超高熔点的重粒子会因为温和的外在环境而固结,形成一处处岛屿。追倏着所寻找的,便是依附于“岛屿”的生命,无论他们是否具有智慧。

    信号“缓慢”地穿透厚重的等离子体,如同破解神创的迷宫,不到一万公里的距离,信号衰减数日才侥幸逃离,甚至于,先接收到的信号反而是较晚发出的。

    混乱的讯息组合成一幅破碎的三维密度图,一块最长处达到八百公里的阴影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理论上讲,最长处能达到数米就是极限,顶部的对流虽弱,但也不是并不存在,零星的重粒子晶体极易随着对流涌向未知的区域。

5.3.4

    此类物质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不仅由于难加工性,也在于稀缺性。

    常见的流纹晶体平均体积不过一立方厘米,通俗的说,这是等价物的一个小分支。

    高密度的异常报告轰动了整个社会。追倏者在工作时会启用同步记录,以供他人观看,这是他们筹集资金的常见办法。一些为艺术品公司工作的天常年蹲守在追倏者的记录前。当古董的数量停滞不前时,相对畸形的太空艺术由此形成。

    近亿立方千米的流纹晶体牵动了十分之一的产业链,这个发现不亚于一个万吨级的金块轻轻地落在公海上。

    --

    对大部分天而言,这块石头只是未来实体等价物的一部分。可真正应该注意的是,这块石头绝对不是自然形成的。

    重元素是稳定恒星的主要因素,无论在哪,适合的催化剂会让很多事情变得容易。

    小质量的重元素聚集已是奇迹,更别提这类物质。简单讲,这大概率是人造物。

    这颗恒星距沧心太过遥远,附近没有什么聚集地。除去如何获取那块石头的问题,天抵达那就得花费半个世纪。既然如此,我计划和元去看看那个被无差别清除的文明,按常理,他们也是冻死的。

    --

    这颗恒星因温度骤降而释放了小部分的质量,温度的降低让一颗炎热的蒸汽星球逐渐冷却。元表示这是歧视,对低密度生物的歧视。不远处的伴星正在吞噬恒星抛出的物质。

    相对温柔的离子流被那块流纹晶体分割,岁月改变了它的外部结构。数不尽的孔洞交织而相通。第一感觉,这是极为原始的建筑风格,高密度的通道数能缓解外界对主体结构的伤害。

    离子的缠绕螺旋结构往往在宏观结构中呈现,一些仍在诞生恒星的星云就存在此类结构。而微观的螺旋结构极其少见,这类物质被称为高温有机物,离子生物就诞生于这类有机物中。

    石头的核心处存在数个密闭的空腔,一堵堵遍布着密集小孔的石墙陈列于空腔中,这是离子生物最原始的记录历史的办法。他们最原始的阅读方式是穿过标准数量的小孔,标准区域内都包含一串记录。解析文字花费不了多少时间,记录中的历史陈列于我的记忆。

    他们记录的历史,挑重点讲。他们诞生于恒心的核心,重元素组成了初始螺旋结构。部分离子生物进化出基础的记忆体后,他们的扩张变得有序起来。

    恒星的内核虽然炎热但充足的食物缓解了对高温的不适感。他们的穹是混乱的离子流,也就是所谓对流层的底部,每个踏入其中的离子生物都没有回来过。

    内核逐渐变得拥挤,一群离子生物决定逆行教条,大基数的离子生物决定随着对流离开母核。

    数千年后,母核上的生物普遍认定他们被神放逐,巧合的是,一群千年前的生物出现于母核的另一侧,也就是信仰中神的领地,在那儿,神无私地将物质投向母核,再由母核将其转化为食物。

    那群生物向着母核中的生物讲述着精彩且浩瀚的外界,以及他们是如何找到回来的路径。

    这是他们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对外核的扩张,很无趣,。

    第三阶段,他们制造了那些巨大的板块并勉强拥有了离开恒星的技术,甚至于能俯视这颗星星。

    当文明踏足星空时,第一个欲望便是建立新的家园,或者说,上去看看,即便回不来。

    他们制造了技术所允许的最大强度的太阳风,就像那群逆行教条的生物,伴随着高密度的等离子体,他们抵达了伴星。

    之后的第四阶段,大降温。对流的无序分割中断了母核和外核的联系,母核的降温远超外核,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文明灭亡,伴星上的生物也应是类似的遭遇。

    --

    “把这几个空腔收拾下,剩下的随天折腾吧。”我对远说道。

    巨石脱离固定,并被一个个泡泡覆盖,然后消失不见。

    “历史并不那么重要,我觉得你应该看看这个。”元将一串螺旋结构抛向我。

    “你还能分辨出有效的有机物,早说。”我分析着带螺旋结构的有机物,“可惜不完整。“

    “我无法解析这部分的作用,特意撕下来的。“元仍在筛选游离的有机物。

    “那我直接模拟一段类似的,可能要一段时间。”我无目的的复制结构并将其安插至外层。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脱离,对我没什么影响。

    启用模拟的瞬间,感知出现错乱,疯狂触发我的既视感。过去,现在,未来,重叠于感知,我几乎忘记自己的存在。

    “有种理论叫做绝对感知。”元审视着我共享的画面,“只是理论上的,但你这个,在一些方面更加绝对。试下并行思维,可能是串行算法的问题。”元说这段话时,是割裂的,就像无数个元在不同时刻传输信息。

    并行算法因为一些大问题被我彻底抛弃,重新启用就像用着上古时代的界面。我将并行数拉至极限,感知才勉强可理解。

    “并行思维,可能真的没什么发展潜力。”我对元说道。

    “试着启用一部分你自己的感知,做对照。”

    “多余的部分,是过去和未来,不过延续的时间很短。”我告知元。

    “他们对湍流的理解是刻在螺旋结构上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对流中确定位置,但对我们没用。有用的预知未来是附属品,就像垃圾数据。“元加速了对有机体的分析,”你试着把推演未知的那部分割出来,然后设计串行传输结构,我看看能不能再找到一些有意义的。“

    数年的时间,除了最初的那个螺旋结构,元再没找到无法解析的结构,我在这段时间完成了处理数据的初步处理方法。预知极短期的未来,这已颠覆了超相理论的限制。理论上,只要有一丝信息的传递,就会被绝对感知捕获。简单讲,这个技术发展至极限时,只要有智慧体想象目标,目标就能回溯到智慧体。不过,只有很少的极限能够被触碰,这个也一样。

5.3.5

    大宇宙的质量缺失不仅发生在氢元素部分,部分元素的同位素有着超乎预计的质量缺失或溢出现象。简单讲,若非要使用质能公式,就得根据元素加上大于0的系数。感慨的是,竟没有出现负系数。

    重元素聚变和裂变都成为了一个个可行的选择。类似于铁的元素呈族排列于元素表中,决定了反应了终点。

    无论如何,相当长一段时间,能源将成为相对廉价的产品

    第二代曲率成型于这个环境中,不看信息传输的延迟,这是一个完美且平静的时代。

    --

    二代曲率成型后的第1793年,多个观测站陆续传来疑似恒星降温的报告。

    我记得很久以前有天提出星系引力肼异常的假说,并未造成什么影响,百万年的尺度,足以放下对未来的担忧。顺便提一句,天塌下来的说法跟地球被太阳吞噬的说法在一定层面上是一致的,尽管塌下来前,多半已被热死。

    恒星熄灭这种事,如果短时间无法找到缘由,不妨亲自去看看。星系内的旅行,我能在一小时内轻松完成。

    绝对感知是很鸡肋的功能,唯一的作用,逃命,毕竟构件生物的影响范围都是有限的。从盘古的状况来看,进化存在极限,一拳打爆宇宙的说法,不依靠外力,难以接受。

    最近的目标恒星距离我四万三千光年。我所在的星系依然年轻,不排除偶尔可见的白矮星,但,眼前这个大得离谱的褐矮星极为壮观。它的收缩进行了数万年,可依旧能归于巨型行列。

    稳定的前提要么是规律所致,要么外力而为。很显然,我必须将其归于外力。

    最好的解释是存在一个理论框架外的吸热源,解析整个恒星略微超过了我的能力。不过,恒星的温度可近似看成梯度下降,这排除了大部分区域。

    一个近似球体的闭合曲面悬浮于高密度的氢元素中,对流的冲击让曲面泛起不规则的涟漪。压强仍在触发核心的核反应,热量随对流涌入光滑固体,似理想中的奇点。

    “跑慢点会缺点什么是么?”元抖动着概念化的身躯,“咦,时间这么快就到了,以为还有很久。”

    “这是你们撤退的根本理由是吗?”我尝试着将那块闭合曲面推出恒星。

    “不否认。你权限不足,我不能跟你解释缘由,况且我也不关心这个。对了,你应该见过这个,我们不会被这东西影响,不是吗?”元抛出一个曲率泡,镜面闪射的光芒一闪而逝,闭合曲面仍停留在那个角落。元缩了缩身子,“有个麻烦,我好像没学过那里的东西。”

    “负能量海?我以为再也看不见这东西了。”我控制着几股对流冲击一小块区域,涟漪波澜不惊。

    “只能放弃这些恒星。”元后退了些,像是嫌弃内核的灼热,“猜猜这个区域的结局?”

    “这些曲面不是交界处迸射出的副产物?”我有些僵直,“负能量海和这块区域的碰撞,结局是绝对静止。”

    “不否认,甚至更糟。还有时间,是时候做打算了。”

5.3.6

    针对天的重生体系遇到了一些障碍。在原宇宙,即便是最简陋的条件,也能保证从单个细胞中读出30%以上的记忆。在大宇宙,最理想的环境,这个数值在5%附近徘徊。那个提供数据库的超载文明,仅将数值提升至28%。

    将完整的神经网络整合至一个细胞是挑战伦理的前期准备。想象一下,每个细胞都是一个小型大脑,无数个细胞组成庞大的思维体系,这是一个疯狂的系统。进化自带的并行系统会错误地在思维体系中创造数亿个自己,启动这个思维体系后的十秒内就会出现自不可逆的脑死亡。这是一个重生体系在中后期转向弱串行的原因。若不如此,强行改造,数亿个自己会走遍大部分可能,每个生物间不会有差别,并逐步转向平庸的机械,那跟死了没什么区别。

    以上是原宇宙的改造。大宇宙,区别不大,但神经间的连接更加复杂且不可控,简单讲,天思考时会参杂大量无用的记忆和结果。当思维的速度加快,海量无用的记忆和结果会污染真正的结果。

    总之,重生体系的建立并不顺利。

    --

    沧历3023年,

    数千年后,智能监测到天的部分存在。不能说是意味,只是天觉得智能不再是个威胁。1320年前,智能在恒星的两极铺设吸热材料,此举措暴露了他们的存在,或许智能觉得附近的文明不足为惧。双方认知的矛盾提前了天的反攻。

    对千光年外的文明发起盲目的远征是极不理智的行为,不如借助其的骄傲,试探对方的实力。

    天用七十三年伪造了一个恒星系,似一个熬过凛冬的现代文明,试探着未知的星海。

    --

    沧历3047年

    智能依旧使用着那百试不爽的招数,如最低劣的流水线操作。

    除去表面的系统,另外两套隐藏系统实时监测着系缘区域。智能破解加密的进度条成为了试探的倒计时。对曲率泡发动重力攻击后,系缘建筑将恢复运转,组建成拦截曲率泡的倒数第二道防线。

    环绕褐矮星的全部港坞在无序的引力肼分崩离析,劝降声明在次旋纤维中震颤、抵达模拟的母星。

    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取对方的信息,数个世纪前,天就做好了损失数百生命的准备,重生计划在那个时代仓促上台,后又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声明中要求当地文明开放整个星球的数据库,恰如我预测的那样,智能挑选出了有绝对权力的一批天,对其进行改造,成为传播智能设计的价值观的一员。

    不成熟的重生技术存在死亡率,为避开社会伦理,计划的执行者完全由修改了部分基因的天组成。修改了基因的天,只不过是同目的生物罢了,况且整个天都会向这个目转变。他们从胚胎起就被修改思维器官,在成年后取出重生组织。这一类天称为超天。

    搭载着五百六十三名超天的运输艇嵌入次旋纤维,向着褐矮星轨道上的曲率泡。

5.3.7

    智能提供了运输艇对外通讯的通道,但事后证明,数据皆为伪造。双方交流过程,看似是平等对话,实则改写了与会者的思考方式。

    运输艇离开前往中转站时,天部署在气态行星中的飞船发起攻击,重力攻击隐于狂风中,从远处看,混乱的气流只是巧合。光滑的曲率泡在瞬时引力肼中扭曲,初升的蓝色卫星反射于内侧镜面。重力攻击在高密度物质中削减很快,但瞬时的百亿倍标准重力足以令轴线出现明显的偏移。简而言之,不管曲率泡存在与否,不管运动与否,智能所在的舰体大概率会出现破损。

    曲率泡同步消失,目前的精度证明空间可以是刚体。

    一道不规则裂缝贯穿轴线,数不尽的裂痕在舰表缓慢生长。大面积无波动的红外信号代表其丧失机动能力。

    密集的机群从气态行星中涌出,进入暴露在外的管道。智能不会建造大量无用的通道,占领主通道又无较大意义。总之,智能成功触发了大部分自毁装置,渗入的机群只控制了小部分区域。

    --

    中转站控制住被改造后的超天,他们有5年的时间对这些生物进行解析,随后将其放回模拟星球。

    届时,若进入恒星系的飞船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天就会发动对智能母星系的进攻。当然,声明一点,天只是怀疑对方是智能,不管我如何暗示。

    --

    沧历3064年

    在之前的8年中,智能对这个恒星系进行了多次侦察。从我截获的信息看,它认定对文明的改造是有效的,攻击来自于第三者,一切的矛头指向天的母星系。智能高度怀疑攻击由其逃离的部分发起。看起来,把城市造在弱水星球并非多此一举。除了,天莫名对地底有了好感,问题是,天本喜欢停靠在高处。

    智能抵达恒星系的第一步是摧毁两颗气态星球,斥力瓦解了两颗星球,氢云弥漫在附近的轨道上,也许,尘埃会形成一颗新的恒星,理论上问题不大。

    出现在明面上的飞船只有不到三十艘,沉浮的次旋纤维意味着智能有未知数量的后援。次旋驱动的速度不快,但不受大部分武器影响,拦截手段存在于实验室。天只装备了少量的反次旋装置。

    冷漠的对峙持续了三年,模拟星球陷入躁动,天的第一个行星级生态系统逐渐从内部瓦解。

    另一边,对智能母星系的被动探测持续了很久,矜持的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个错误的命令,就会有数万计的生命消失。

5.3.8

    模拟星球陷入循环的猜疑链,思维改造需要三代天。在初始的几年间,社会的倾向发生轻微的偏移,相对于十几个天文单位外的对峙,引起不了任何注意。对外和对内的猜疑令整个社会停滞,混乱的时代降临,此时的技术不足以让所有的超天离开,他们浪费了三十二年。

    天和智能的对峙持续了九十三年。用天常用的八进制算,差不多一个半世纪。

    超天在第八十年送走了一万余名超天,常规推进器将其送入深空。第八十九年,他们完成对次旋纤维的控制,第九十二年,十万余名第二批超天借助次旋纤维以1.2倍光速离开恒星系。三十二年的混乱意外纠正畸形的思维模式,这一结果彻底激怒智能。

    作用力武器由专属粒子封装,寻找高效率的亚原子或非标准粒子一度占据了大量的科研经费。

    这类粒子通常并不稳定,会以各种方式辐射出次级粒子,其中包括大量的超光速粒子。被动预警技术依托于此,当然不排除悬浮于次旋纤维的近程主动预警装置。近程主动预警的误报率低于被动,但存活率太低。远程主动预警相当鸡肋,不详叙。

    --

    面状的预警区域覆盖了小半个天图,暂时值得庆幸的是,没有来自次旋纤维的预警。

    拦截在途的粒子极不理智,嵌入次旋纤维离开是最好的选择。至少理论上,次旋纤维不会呈现出新的作用力形式。分散后的舰队在伪随机的区域跃出,预警系统监测到三个伪装目标面临在途攻击,在伪装目标受打击前,搭载的廉价作用力武器发起反击……

    双方间的热试探逐步升级,真正的战损开始上升。瞬时粒子反应层频繁激活,一些数据空白的粒子成功触发末端反应层,粒子间随机的链式反应在舰表外进行。产生的带电离子猛烈地冲击重离子层,剥离着一层层的重元素装甲。

    粒子多样化让战争衍变成数据库间的对抗。数个世纪以来,越来越苛刻的生成条件让天的科研层认为载体粒子已经发展到终点,丧失性价比的路线没必要加速深入,好像我也这么认为过,未来不过是对历史的加量重复。

    天损失七艘攻击舰后,分析出载体粒子的数个特性,战损暂时停止发展。

    --

    同一刻的千光年外,闪烁的离子云在载体粒子中沉睡。在近一天的延迟后,指挥舰接收到另一侧的消息。

    天对智能母星系的评价是高度智能化,甚至于,部分天觉得自己实验室里的智能是个假冒产品。天基本确定目标主智能分为三部分,主数据库陈列在母行星地下三公里处,主计算中心位于气态行星处,还有一部分处在位置不明的飞船上。每部分都能独立运转,但侧重点不同,不存在摧毁一处后就整体关机的可能。

    微突击行动,一支分队将在主数据库所在半球为夜晚时抵达,另一支分队将突击主计算中心。突击行动不排除炸毁目标的可能。

5.3.9

    外围舰队的远程低烈度骚扰负责抹去潜入分队的痕迹,大量无人操控的小型舰载机倚靠次旋纤维发起随机的攻击,这更像一个侦察系内细节的行动。

    在大气层跃出次旋纤维是高风险的行为,部分随机的高脱离速度让追求全相隐身的舰载机难保持稳定。舰载机不允许在大气层开启推进器,任何热源都会引起近地观测阵列的注意。借助脱离速度保持稳定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诞生智能的星球极为干旱,当地的无体液生物属于较为特殊的分支,其拥有气溶胶的部分特性,能依靠大气维持主要生命活动。

    星球肆虐着大风和沙尘。地表的碎屑可轻易伴随大风迁移数千公里。他们渴望无杂质的大气。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十升装中高层大气就是顶层人士的谈资。他们用十进制。

    --

    分队在沙尘暴中跃出,大风消磨着热障。千米厚的沙尘暴阻隔了来自近地的视野。

    七艘舰载机栽入黄沙。最近的一处主数据库距离这片沙漠两千三百余公里。从天空接近、单兵从地面接近的计划都被否决,风险太大。

    三处主数据库深埋于这颗星球三个城市的地下,城市的生物密度杜绝了单兵渗透的可行。

    在地幔中挖掘隧道的技术早已成熟,一些特种设备甚至能在地核中铺设隧道。

    长达三个标准年的挖掘后,暴露是注定的。最理想的情况,三支分队能污染一半的数据。

    每前进一段距离,就意味着受污染的数据会增加一小部分。

    融化地壳的过程会散发出大量的热,散布于各处的传感器将异常数据上传。舰载机制造的通讯干扰只影响了极短的时间。

    每支分队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来自上方的干扰正在融化小部分的地壳,岩石中大量的结晶水向着分队汇聚,高温高压下的水流汇聚着松散岩石令分队减速,如前进方向上无尽的沼泽。

    智能的反击舰队通过快速管道抵达相同深度,再向着分队逼近。

    25公里的地壳,成了永远无法抵达的坎。

    --

    距离主数据库不到十公里,推进器在高温中熔化。

    小型作用力武器只作用于高密度物体。无体液生物的密度处于临界点,嘶哄声在通道中传播,深色的生物体痛苦地向远处滚动。

    忘了提一句,智能的部分维护工作由创造者负责,这是一个略有些畸形的文明。

    --

    作用力武器触发的特征向着恒星系外扩散,数天后,另一个信号源出现于气态行星。

    削弱后的智能丧失了进攻性,一味的防守让战役乏善可陈。

    突击支队突入行星大气层,保护渗透分队不受极端状况下的伤害。

    智能被物理隔离,运向一个无名的恒星系。

5.4.1历史的阴影

    在星系尽头,夜晚的天河浮出天际,来自晨昏线的热风吹动碎石拍打在轻质围栏上。

    钻机从地底升起,能干扰远程作用力的粒子坠入地井。

    沧历10245年,不可控四维体放能实验在一颗荒芜行星上进行。

    负责激发四维体的设备将放置于行星冷却的内核,这么做的原因之一是有视觉感,太空的空旷让所有武器都为之黯淡,有个参照物可以让反应更为直观。在大部分常见的天体中,超天都安置了这一设备。

    地核和部分原地幔区域离子化,原地幔区域熔融。外层板块受激波加速得已逃离引力场。

    在这个星系的各个区域,均出现四维体放能,反应的副产物在数天内溢满了整个星系。

    --

    2.4年前。

    沉寂的标识体闪烁,失联许久的盘古发起单向通讯。

    “一种弱加密的全相信息,理论上有个天线就能接收。”元自言自语,“大体意思是大家都走了。”

    “实际意思是,让我们能救多少是多少。”我指明。

    “反正他们没说,时间应该够,有超相技术就能逆着出去。”元转了个身,“其实往前也走不了多远,2.5万亿光年,撑不了多久的。”

    “再往前。”我说。

    “这个高度分层的大宇宙出现不到百亿年,单凭一个超相理论,根本看不清全貌。”元沉重地陈述细节,“目前唯一可行的路径是走遍多个区域,寻找尽可能多的共性。我们放弃这块区域的原因多半是完成了这条路线。至于负能量海,纯粹不想让他们舒服。”

    “问个没意义的问题,什么途径可以看到那些共性。”我不抱有任何希望地问。

    “同问,你教过宠物高等数学吗?”元意识到指代有些伤人,“不是看不起你。其实这种东西我也看不到,只是可信度很高的传闻。”

    “不。”我严肃凝视着元,“我教过,他们蹭副业的学位考试是我包过的,大部分行业都有。”

    元少有的呆滞:“关系真好。”

    “找到了,有十几个活着。”我将信息传至标识体,“要看吗?以前手感蛮好。”

    --

    在多处激发四维体的重要原因是避免因为意外而没有出现负责评分的佚名。

    结果还是那样,星系安静地好似从未出现过生命一样。

    佚名大概率完成了所有理论,结合元能得到的佚名大型实验的记录和时间线,制造一个类似于原宇宙所在地的世界是一个途径。反正结果都一样,不如照做。

    --

    超天走向的超相的历史太过漫长且无趣,历史的代价包括数亿个星系和万亿计的生命。

    继佚名,盘古之后的第三期小世界在成型时吞噬了万亿计的星系,先前历史代价更微不足道。

    实验至少需要千年,宇宙普适学诞生,普适的前提是归纳小宇宙中各个宇宙的规律,最终的结果会补齐超相所缺失的一环,也是这一区域隐藏的一环。

    让原住民负责归纳规律是最经济的抉择,做出这一抉择的超天们用羽翼遮住全身,遮盖住苦笑的表情。

    原宇宙的代言者就如历史的套娃。代言者的后代知道真相后沉寂了很久,最后彻底放弃选择并指导原住民的权力。

    千年后,超高密度的次旋纤维覆盖区域内所有的星系,超高光速的通道交织其中,好似末日的气息束缚住整个世界。

5.4.2

    弥漫的负能量云在百亿年间擦除了千万个星系,超天亦或是其他超相文明没有设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原因无非是星系级别的移民标准难以确定以及工程过于繁琐。负能量云扩散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且无法阻止,撤离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摆在超天眼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横穿距离未知的负能量海,那边或许可以摆脱佚名;另一个是直接前往新的宇宙,一切未知的宇宙。现有理论难以发挥作用,无法割舍现有物质条件的超相文明只能在新区域边缘停留,理论的发展会无比缓慢。经历过失去一切的文明,例如九域,对此的接受度会高些。

    在大宇宙,新区域的数量难以想象,盘古和佚名都没有能力占据太多区域。某种程度上,诞生几百亿年后的大宇宙仍然空旷。

    这一次,我选择横穿负能量海以减少与佚名相遇的概率。一个高自主化的文明,每一个个体都可以选择独自或组队开始新的生活,各有优劣,不详谈,毕竟选择独立发展的超天并不多。

    思维化的超天拥有寄生生物的能力,缺点是思维体难以实质化地影响外界,更别提像小维那样凭空创造物质。

    --

    九域的分裂不算严重,绝大部分九域踏上了穿越负能量海的虚载体,原因之一是百亿年的守则都不允许超天或九域横穿负能量海。

    四维体真空是负能量海的特征之一,九域将自身改造为思维体后,就放弃了前进“缓慢”的载体或超相补全后出现的虚载体。补全后的超相理论允许冻结四维体,以四维体为基础的微型宇宙就此诞生,也称为虚载体。

    四维体真空对思维体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就像刚离开地面的生物必须面对相对真空的外层空间,少有的恐惧感蔓延。

    --

    在三亿年前,我和元都曾尝试横穿过负能量海,但都因无法补充熵而返回。

    之后298个能连续运行2.8亿年的虚载体驶入负能量海,当四维体储量过低时就会触发返回机制。设计上,2.5亿年内虚载体就会驶回出发点,无论是否抵达终点。虚载体平均在第2.2亿年返回,并都带来了一些聊胜于无的终点数据,那些年的航行日志如死水般平静。顺便提一句,大宇宙的零点场存在一些问题而无法技术化。

    --

    弱斥力场是一种经济的针对性防御场,相比于斥力场,它的耗能可以忽略。

    在长时间尺度上,湍流造成的影响无法忽视,解决这个问题后,虚载体的航行时间增加一千余万年。

    为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九域和同行的超天分批休眠,沉睡于时间晶体中。

    虚载体沿着已探测路径最短的航线前进,负能量海数据波动与航行日志保持着基本一致。一亿年的沉睡时代降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1136/ 第一时间欣赏摇篮中的科技文明最新章节! 作者:寂静将至所写的《摇篮中的科技文明》为转载作品,摇篮中的科技文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摇篮中的科技文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摇篮中的科技文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摇篮中的科技文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摇篮中的科技文明介绍:
追求放松的请屏幕右划,勿扰。
本文平均日更150字,断更是常态。
文笔不好,差不多是个炸宇宙的故事。
因为科技线扯得太远,貌似真的没什么好炸的了。摇篮中的科技文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摇篮中的科技文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摇篮中的科技文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