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茁壮的草根TXT下载茁壮的草根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茁壮的草根全文阅读

作者:半闲半散     茁壮的草根txt下载     茁壮的草根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三十六章 窘态

    “小青,你怎么来了?”

    看着近在咫尺如春花般娇艳的红颜,宁向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若不是旁边有个二不楞在大惊小怪,他几乎以为是在做梦。

    “你在这里,我当然要来了。”宋小青看着宁向东,几个月不见,他那棱角分明的脸上,有了些许风霜的痕迹,看上去越发显得成熟。

    忍不住伸手抚摸着他的脸颊,手触之下一片粗糙的感觉,宋小青心里既甜蜜又心疼。

    宁向东看到她眼里蒙上盈盈的泪光,连忙宽慰道:“刚才在山口站着,风太硬,所以把脸吹糙了。”

    宋小青的学校刚刚放假,就坐了火车往回赶,昨天才回到并原,今天就来到了鹅关。

    在陈村镇下车后,找人详细打听了进山的路线,就沿着黄巢谷往鹅关走。

    刚进谷里不久,开始爬山梁,翻过了一道又一道,累的她几乎绝望。

    在镇上问路的时候,老乡也告诉她刚开始要爬山会累点儿,翻过梁子的路就轻松了,跟在城里的马路没有什么区别。

    在爬第三道山梁的时候,她抬头看着前方似乎不算高的山尖,也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

    咬着牙往上爬,心里安慰自己,都说事不过三,也许这是最后一座山了,就像老乡说的,后面是一马平川。

    当她终于爬到山顶,眺望着前方的时候,禁不住热泪盈,那条心念已久的坦途,果然出现在山脚下。

    也许每一次产生绝望的时刻,成功其实就在不远处静静等候,只要再咬紧牙关坚持一下,所有付出的努力都会变为成就。

    宁向东向二楞介绍宋小青时,二楞慌的不知所措。

    尤其是宋小青主动跟他握手时,他看看自己指甲缝里的泥土,嘿嘿笑着就是不肯握。

    当他得知宋小青是今早从并原赶过来的,心里不禁暗暗咂舌,眼前这个羸弱的女子,走路可够快的。

    宁向东也大为吃惊,并原到鹅关的路他往来过几次了,虽然走的是梨树坪那边的路,要绕远很多,但也无论如何想不到,陈村镇穿过黄巢谷进来可以节省这么多时间。

    这让他对三道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同宋小青一起回村的路上,不停地打听那一段的情况。

    宋小青这才知道,宁向东为什么会在数九寒天跑到垭口上站着,原来就是想看看这里能不能修通一条路。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给了宁向东一拳:“你傻呀!你又没学过地勘,光傻站在山口上看,哪能看出什么名堂?”

    打的一点儿也不疼,反而心里还觉得挺幸福,宁向东贱贱的笑着:“看不懂也忍不住想看看。”

    看着宁向东幸福的贱样,宋小青再次忍不住心疼,她隐约记得,舍友韩千雪的父亲好像就是某省地质勘探设计院的,等开学问问再说,宋小青心里暗暗想着。

    回到村里,曹二楞一溜烟跑掉去当小广播,山村的冬天太寂寞,难得有一条爆炸性的新闻,用不了多久,宁娃子有个仙女恋人来看他的消息就会传遍村里的角角落落。

    宋小青跟随宁向东去了他的宿舍,谁知一进门,就看到一只羊正卧在炉子旁边,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坐在他的床沿上,手里拿着一件衣服。

    俊花进来有一阵子了,她先把屋子打扫干净后,又看到宁向东前段时间巡夜时不小心刮破的工作服,胡乱扔在床头,就顺手拿起来缝补。

    俊花正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干活儿,听到有人进来,抬头一看是宁向东,刚打了声招呼,就看到他身后跟随的宋小青。

    这个姐姐不认识,咋长得这么好看咧?俊花心里嘀咕着。

    “这是村里的俊花妹妹。”宁向东连忙给宋小青介绍道。

    “哦,是俊花……妹、妹!”宋小青一字一顿的说道,同时意味深长的看了宁向东一眼。

    付俊花一阵莫名的慌乱,对容貌很自信的她,在宋小青面前骤然感到一股压力。

    她站起来胡乱打了招呼,便慌慌的走出宿舍。

    炉边的老羊一看她走了,也站起来,不慌不忙跟了出去。

    “那只羊是俊花家的。”宁向东故作镇定的耸耸肩,呵呵的笑着说道。

    “嗯,俊花……”宋小青点点头:“她姓俊?”

    “……姓付……”

    “唔,付……俊花,”宋小青点点头:“好亲热的名字。”

    宁向东瞬间出了一头白毛汗。

    “这屋里味道好难闻,像羊圈。”宋小青皱着眉说道,她四处打量着,却没发现自己脚上踩了几颗羊粪球。

    宁向东使劲抽了抽鼻子,闻不出什么味道,如同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一般,相反因为猛嗅几下的缘故,他鼻腔里全是宋小青身上的淡淡幽香。

    宋小青今天走了很远的山路,宁向东烧了一壶水给她泡脚。

    当她脱下袜子时,他心头一动,说道:“我帮你洗。”

    说着就要蹲下,宋小青满脸羞红,连忙拉住他,顺势把头靠在宁向东胸前,说道:“你是我的大男人,我心里的支柱,你的双手在未来是要做事情的,不能干这些。”

    宁向东捧起她的脸,说道:“事情要做,你也要照顾,我心甘情愿。”

    宋小青抿着嘴,微微一笑:“傻瓜,女人是要爱的,不是来照顾的,再说我又不是婴儿……”

    “为什么一说起爱情,就一定要一方付出更多,去照顾另一方,才是爱情?”宋小青从他身上挪开目光,看着窗外起伏的山峦:“如果是那样,我宁可不要,我觉得爱情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关爱,少年夫妻,老来相伴。”

    “就像你说的,向东,普普通通的相伴,走过普普通通的日子,钟爱一生直至生命尽头。”

    虽然宋小青此刻就在身边,但听到她重复这番话时,宁向东心头还是针扎般的疼了一下,武汉分手的那段日子历历在目,他不禁把宋小青拥的更紧些,似乎一松手,就会从自己怀里消失。

    宋小青感受到宁向东的紧张,轻轻环拥着他,安慰道:“松开点吧,我不但现在跑不了,就连今晚也走不了。”

    听宋小青似有言外之意,宁向东心里一阵酥麻,他看了看自己的宿舍,不舍却又坚决的说道:“不,小青,我们的第一次,绝不能留在这样寒酸的地方!”

    宋小青怔了怔,过了一瞬才明白宁向东误解了她的意思,不禁面红耳赤,用力推开他:“你胡说八道什么呐!”

    宁向东大窘,一到宋小青身边,他的大脑回路就频频出现问题。

第一百三十七章 经费(一)

    宁向东和宋小青享受二人世界没有多久,院子里就呼呼啦啦来了许多人,都是过来看稀罕的。

    村里冬天没事做,人们闲的要发疯,谁家有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家都能凑在一起唠叨好几天,更何况村里突然来了外人。

    宋晓青不知道这个状况,还以为自己特别受欢迎,心里很是得意,完全不顾宁向东噘嘴瞪眼,热情的把大家招呼进屋里坐。

    宁向东单身汉一个,宿舍里什么也没有,不单是坐的椅子板凳,连喝水杯子都不够。

    村里人倒没那么多讲究,男男女女坐了一床,没地方坐的就站着,也不说话,看着宋晓青乐。

    宁向东看着那几个坐在自己床上的屁股,心里暗暗叫苦,怎么就忘了铺一条单子在上面,这下晚上睡觉还得换床单。

    宋晓青知道宁向东有点儿洁癖,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偷偷笑。

    到了晚上,为了安排宋小青的住处真是伤透了脑筋。

    其实最合适的是城隍庙,可蔡义和是孤寡老人,宁向东和宋小青对住在那里倒是没意见,但是村里人坚决不同意,众口一词说太不方便了。

    “其实没关系的,蔡老师是长辈。”宋小青显得落落大方,反而劝村里人。

    大伙儿看宋小青这样都挺不好意思,嗫嗫嚅嚅的有话说不出口。

    最后还得是曹二楞,自觉和宋晓青更熟悉一些,上前说道:“在城隍庙住一晚上,其实你没什么事儿,可我们得为蔡老师的名声着想。”

    “是啊,是啊!”村里人一看二愣起了话头,纷纷说道:“你是城里娃子,住一晚上走了没什么,可老蔡就完了,以后再有合适的女子,也没法儿给他说了。”

    这么一说把宋晓青闹了个大红脸。

    最终大伙儿商议下来,还是俊花家最合适。

    她家就她和奶奶两个人住,还都是女子,简直完美。

    第二天一早,曹二愣背着自家两只猎枪过来找宁向东,他昨天自告奋勇要带宋小青进山打猎。

    两人就一起去俊花家,奶奶早起来了,正屋里屋外忙乎着。

    宋小青昨晚和俊花睡一张床,她家没生炉子,但炕是火炕,晚上俊花奶奶给炉膛里添了几根硬柴,把俩女孩子暖和的天亮了都不想起床。

    宁向东和曹二楞两人没有吃早饭,就在俊花家蹭了一顿。

    听说要上山打猎,俊花也闹着要去,奶奶不乐意,嫌她在客人面前疯疯癫癫不像样。

    宋小青连忙帮着说好话,她跟俊花大被同眠一晚上,已经成了好姐妹。

    最高兴的是二楞,他眼瞅着宁向东和宋小青是一对,俊花跟着去,岂不是他俩也是一对儿?

    二楞正端着碗喝玉米糊糊,美得鼻涕也流了进去,宁向东见状,善解人意的从兜里掏出几张撕成小块的报纸片,递给二楞让他擦擦。

    二愣看着碎报纸,迟疑了一下没有接:“这是不是你娃擦屁股用的?要是我就不用,太脏!”

    宋小青听见俩人对话,她看看揉搓的一片模糊的报纸和二楞碗里的玉米面儿糊糊,瞬间产生联想,忍不住干呕了一声。

    宁向东见状哈哈笑道:“活该,谁让你脑洞那么大。”

    宋小青面红耳赤,拿筷子敲他。

    俊花奶奶看在眼里连连摇头,城里来的闺女俊是俊,就是太疯,想到这里看了看自己的孙女,又连声叹气。

    吃罢早饭,四个人就近找了条小路向山里走去。

    宁向东和宋小青好不容易在一起,就连走路也如胶似漆的黏着。

    二楞在后面看得眼热不已,也不住的挤着俊花。

    俊花早就感觉到自己跟二楞走一块儿的气氛又古怪又尴尬,就往边上躲,几乎被挤出山路。

    其实冬天漫山遍野都是积雪,食物都埋在雪下边,很难找到出来觅食的猎物,不过二楞隐约记得有一片偏僻的树林里,栖息着一群山鸡。

    没想到几个人到了树林子里,转了整整大半天,连根鸡毛也没有看到。

    最沮丧的是二愣,主意是他出的,路过也是他带的,结果空手进山一趟,这对猎手来说,也算奇耻大辱了。

    于是二楞提出,不行就在狩猎者小屋里住一夜,第二天再往远处走走。

    宁向东一听连连摇头,宋晓青却很兴奋,不住打听小屋的情况。

    俊花也不同意,她倒不是怕有危险,而是几个人带的干粮不够,也没有带饮水,贸然进入深山,不确定的意外太多。

    宋小青看到反对和赞同各占一半,忽然想到一个主意:“要不我和二楞哥先去小屋,你跟俊花回去补充给养再回来找我们?”

    宁向东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再看宋小青兴致这么高,就点头表示同意。

    俊花年龄小,本来就没什么主意,就看着二楞怎么说。

    没想到曹二楞表示激烈反对,坚决不同意跟宋小青单独相处。

    “要不让俊花和我留下,宁娃子和你老婆下山拿吃喝。”二楞说道。

    这回变成俊花坚决不同意。

    几人一看谈不拢,最终决定就此下山返回,空手就空手。

    结果又回到讨论的.asxs.,最懊丧的还是二楞。

    回到村里时,路过大队部,宁向东忽然看到孙勇、姜军和陈大旺三人正趴在窗台上听墙根儿。

    这三人也发现了他,连连冲他招手。

    宁向东让宋小青他们先回去,走过去问道:“怎么了?”

    三人连忙对他竖着食指轻轻“嘘”了一声,说道:“付为政他们回来了,正在开会。”

    宁向东也凑到窗台上竖起耳朵听。

    “这么说来,等于是白跑了一趟。”是曹秋凤的声音。

    “没错,我临走是怎么说的,要钱百分之百要不到,要骂倒有一箩筐。”

    “可是我听说,今年的财政预算给镇上追加了可不少。”

    “是不少,但那是教育专款,一分钱也不能挪用,学校老师的工资几个月都没发了,再过一段时间要过春节,这钱是给补给老师的工资。”

    “那村里的办公经费也没有争取回来点?”曹秋凤在村里还兼着会计的工作,对镇上的财政情况摸得挺清楚。

    “办公经费要延至年后下一笔款子到了才发,现在到处都揭不开锅。”

    “那你俩还在镇上住一晚上,就不能连夜赶回来?”曹处分没好气的问道:“把宁向东买木门的一百块钱也祸祸没了吧?”

    听到屋里面的人提到自己,宁向东在窗户边缩了缩脖子。

第一百三十八章 经费(二)

    鹅关村平常穷的要命,账上长年都是赤字,最多一次是趴了二十块钱,这次破天荒发了笔横财,这一百块钱自然都盯得很紧,所以曹秋凤才追问的很仔细。

    “哪能全花了,就吃个饭住一晚上花不了二三十块钱。”

    “剩下的呢?给我,我记到账上。”

    只听屋里咕咚响了一声,接着传来付为政的声音:“都在这儿了,哈哈!”

    “怎么都买成酒了?”曹秋凤生气的说道。

    “再有一个月要过年了,村里给乡亲们搞点儿福利,一家两瓶滹北香!”付为政理直气壮的说道:“今年全村都换换口味,别大过年的家家还是枣木杠子!”

    这时高存光也说道:“我们买的比批发价还便宜呢!绝不会把剩下这些钱花冤枉了。”

    “你……你们!”曹秋凤气的语无伦次:“好不容易有点儿经费,就这么让你俩败完了!”

    “咦?你这话说的,好像你不喝酒似的,”付为政不高兴了:“哪次你比我喝的都多!”

    “那这路还修不修?”曹秋凤终究是不死心。

    “修个球!镇上没有钱,有钱也得用在刀刃上,修路不是必须的,”付为政这趟去镇上,被教育了半天要以大局为重,心里也着实不痛快:“再说你娘家在平口那边,路通不通的你还是一样得绕。”

    “当然能修更好,谁愿意每次出去一趟这么折腾,”付为政感慨的说道:“如果大伙儿还是坚持,就考虑考虑并钢那条货道吧,毕竟有路基在,好好修缮一下,就能利用起来。”

    “可以请矿上的四名同志去梨树坪请示一下看看,有希望好过绝望嘛。”高存光跟付为政两人早就讨论过,一致认为耐火厂的路更可行。

    “那就请矿上的同志们进来吧。”付为政早看到窗台上几个躲躲闪闪的身影,此时村里的工作说的差不多了,就提高声音说对外边喊道。

    孙勇几人被点破了行藏,都有点儿不好意思。

    “不是我们非愿意听这个墙根儿,实在是想了解一下情况,可村里开会也没通知我们来,我们主动要求参加也不合适呀!”进了屋,孙勇带头说道。

    “这个要怪我啦!传达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好事儿,挨批的话,谁听了心里也会不痛快,所以就没有请几位同志过来,”付为政检讨了几句后,说道:“情况呢就是这么个情况,还请劳烦几位,抽时间下去,到梨树坪矿办找领导谈一谈。”

    其实付为政不了解鹅关矿的行政架构,蛭石矿真正的重点就在山上。

    因为交通的关系,梨树坪的矿办并不像常规厂那样属于管理层,而是仅仅把为高炉服务的劳资科等二类部门放在那里,主要是为了跟耐火厂往来沟通方便一些。

    自从老矿长长期病休后,孙勇现在已经是耐火厂正式文件任命暂时主持工作的人,现在付为政请求去梨树坪汇报,他却并不点破,而是满口应承下来。

    “跟厂里说不说都一样,咱们是企业,不赚钱的事肯定不干,再说现在这路不影响咱们使用,谁会花冤枉钱去维护。”

    “那怎么不直接说?”宁向东不解的问道。

    “当面一口回绝太生硬了,缓几天再说吧。”孙勇叹口气,但愿这么缓几天,村里面对修路的热度就下去了。

    可他没想到,村里面的热度不但没有下去,反而越发高涨起来,这一切都归结于宁向东带着宋小青逛了趟城隍庙。

    宋小青来了鹅关几天,新鲜劲儿一过,就清晰感受到山村生活的沉闷。

    村子就这么大,人就是这些人,晚上也没电视看,除了听收音机,报纸杂志都很匮乏。

    现在又是寒冬腊月,山上也没什么景致,村子里是看到了东头就知道西头什么样,实在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去处,最多也就城隍庙,但是也没什么看头。

    听到城隍庙这三个字,宋小青来了兴趣,让宁向东带她过去看看。

    这一看反而看出了名堂。

    宋小青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无意中看到一本记录民间野史的书。

    书名叫《农叟曝言》,其中收录了一段南宋时期鹅关军民抗元的故事。

    当年蒙古大军南侵的时候,弱宋王朝被打的节节败退。

    然而势如破竹的蒙军,其中一个分支在鹅岭受阻,不得寸进。

    考虑到此处并不是蒙军南下的主攻方向,大汗蒙哥命大将兀良合台留下一支军攻打鹅岭,其余主力部队分三路继续南下。

    没想到这支蒙古军在鹅岭被阻挡了整整十年。

    蒙古人擅长马上作战,而鹅岭却是山峦起伏纵横,正是骑兵的最大克星。

    蒙军缺乏步兵,大量骑兵在此处被迫下马,避长而就短,其战力折损可想而知。

    而鹅岭地区山民彪悍,尤其山林作战几乎全民皆兵,几乎占据所有的地利人和,把这支不是主力的蒙古军打的丢盔弃甲,屡战屡败。

    这期间,大汗蒙哥也同时受阻于钓鱼城,被一箭射杀,战死城下。

    战报传至鹅岭,士气更是此消彼长,蒙军连吃败仗。

    此后直至崖山海战,南宋再遭败绩,大臣陆秀夫背着最后一位少皇帝蹈海自杀,南宋彻底灭亡。

    然而此时的鹅岭城关,依然雄踞北方,高扬大宋王旗不倒。

    南宋灭亡后,忽必烈继位登基,大将兀良合台忙着在云南消灭大理国,直到忽必烈北归,改国号为元,才想起自己曾遗一支军在此。

    随即遣主力由南进军,与北方元军合力进攻,击破鹅关关城,宋将潘郎二十四岁临危受命,镇守鹅关,至战死时年仅三十五虚岁。

    此刻,站在城隍庙的正殿内,宋小青仰望着这座蟒袍玉带的塑像,遥想千百年前城破之时,这位潘大人慷慨赴死时的豪迈,心情激荡,久久无言。

    “书中可曾留下这位大人的名讳?”蔡义和听宋小青讲完这段野史后,沉默良久,才开口问道。

    “没有名讳,只有潘郎……”

    “那就可惜了,无法从正史之中查找。”蔡义和惋惜的说道。

    “这雕塑蟒袍玉带,一副文官装束,宋朝向以文官统武将,说不定野史是真的。”宁向东看着基座上斑驳古旧的潘郎两字,猜测的说道。

    “那就只有后续来访者考证了。”宋小青抬头打量着这间大殿,随口说道。

    一句无心之言,却点醒了若有所思的宁向东,鹅关如同一颗蒙尘的珍珠,只要拂去上面的尘埃,就能让厚重的历史底蕴再次重现世间。

第一百三十九章 经费(三)

    宋小青的到来,给鹅关带来一段沉重的历史故事,让这块已经很古老的地方,忽然具有了传奇的色彩。

    蔡义和把这段素材精心剪辑成若干个故事,每晚拿出一段讲给村民听。

    大家都没有想到,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曾经上演过这样悲壮一段的历史,当说到最后潘郎战死时,人们纷纷猜测这人到底是谁。

    可怜大伙儿肚子里那点儿学问,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个结果,忽然有人冒出一句:“会不会是潘仁美?”

    此言一出,全场皆默。

    众人眨巴着眼睛,拼命搜刮肚子里面关于宋朝的故事,想再找出个姓潘的,可惜那点货都是听评书听来的,《说岳全传》和《杨家将》就是宋朝的全部历史。

    “放屁!潘仁美是大奸臣,是害死杨老令公的人!”

    有人接受不了庙里供着的这位古人是大奸大恶,忍不住骂了出来。

    “那你有本事再找出第二个姓潘的人!”被骂的不服气道。

    蔡义和当然知道杨家将是北宋的事,抗元是南宋的事,但他就是不说,笑呵呵看着村民们斗嘴。

    宁向东也知道这段历史,但他也不打算说,让历史有了争议,才会让这个地方的故事更加鲜活丰满。

    最后还是宋小青忍不住说出来,同时还把南北宋的历史简明扼要的说了一遍。

    大家一听心里舒坦多了,虽然最后还是没搞清潘郎是何许人也。

    宋小青返回并原后,先给韩千雪家打了电话,询问她父亲懂不懂勘路。

    韩父虽然从事地质勘探工作,但是不太懂道桥勘探,不过他有个同专业的老同学恰好在并原,便介绍给了宋小青。

    宋小青立刻给韩父的老同学打电话请教,结果是同样的情况,对方也不太了解道桥勘探,同时他也给宋小青推荐了一位自己开会时认识的人,说是专门从事道桥勘探工作的。

    就这样七拐八拐,宋小青总算联系到一位专业人士,取得联系后听说是勘测鹅关的事,那人笑道:“几年前就曾经勘测过了,数据什么的都有,随时可以过来看。”

    宋小青一听倍感兴奋,第二天就赶到那人的办公室,没想到人家是有偿的,开价六万。

    这个报价对她来说,好似天文数字一般,宋小青怔了半晌,说道:“我回去商量一下。”

    那人很客气的笑笑:“看你年纪轻轻的,估计也是帮别人问,你们考虑一下也好。”

    回去的路上,宋小青一筹莫展,六万块钱不是小数,她知道宁向东一时半会儿也凑不出来。

    跟自己家里拿也不现实,不说哥哥春节前要结婚用钱多,理由都不好找,跟同学借更不可能了,大家基本都是在校生,经济上不独立。

    想到同学,宋少青眼前一亮,脑海里浮现出那个爱财如命的胖子。

    与此同时,钟楼街的宁宝隆店内,龚强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谁又在念叨你胖爷呢?”龚强用力揉揉揉鼻子,暗自嘟囔着。

    现在的宁宝隆,几乎变成他一个人的店。

    自从宁向东去了额岭就没有到店里去过一次,赵宝库忙着自己办公自动化那一摊事,只是偶尔过来看看,每次也就呆半小时二十分钟,象征性的意义更大一些。

    不得不说,胖子对投资的认真态度是他最大的优点,如果没有他坐镇,宁宝隆或许早就黄了也未可知,更难得的是胖子并不居功自傲,只要有赵宝库和宁向东在身边,就默默地屈居一隅。

    宋小青走进店门的时候,胖子正在把玩新买的防风打火机,看到她进来连声说道:“稀客,稀客!”

    宋小青一肚子心事儿,也顾不上跟他寒暄,直截了当地问道:“店里有六万块钱吧?”

    “怎么啦?”只要一说钱,龚强的警惕性格外的高,别说宋小青,就是亲妈他也防着。

    听完宋小青的讲述后,龚强沉吟片刻说道:“店里贷款一共二十万,宝库哥当天拿走十万,剩下十万,就算我跟向东一人一半,他也只有五万。”

    “更何况这五万如果给了他,那店里的股份还算不算他一份?”

    宋小青没想到龚强会这么算账,不高兴的说道:“他是他,我是我,现在是我问你借钱。”

    “不都一样吗?在我眼里你俩就是一家子,”龚强淡淡的说道:“更何况,如果是你找我借这么多钱,那我根本不借。”

    胖子的话把宋小青噎的够呛,社会还真是个大舞台,不过两年没怎么接触,就把他改造成这样了,可人家说的话偏偏句句在理,无懈可击。

    气呼呼地离开宁宝隆,宋小青是真没辙了,想给宁向东说一下情况,可大山里又没办法马上联系到他,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先给并钢停车点打电话留了言,由他们转告。

    宁向东在山里,完全不知道宋小青做的这些事,此刻他正在付为政的家里,继续跟他谈修路的事情。

    “政府财政预算紧张,咱自己就不能想想办法吗?”宁向东说道。

    “再想办法离了钱也玩不转,”付为政叹了口气说道:“村里人要把子力气没的说,可要钱是真没有……”

    他看着宁向东,苦口婆心的劝道:“你们厂那条现成的路不是挺好吗?铺铺垫垫就能修整出来,还花不了多少钱。”

    “那条路太窄,现在看着能用,将来就不好说了,”宁向东也苦口婆心地说道:“既然想修路,就一步到位,搞出一条上等级的公路来,这样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够用了。”

    “我很奇怪啊,小宁,”付为政说道:“我们村修一条路,你为什么这么热心?”

    宁向东刚要回答,付为政马上拦住道:“别跟我说场面话,要说就掏掏心窝子,也别把我当书记,当成老大哥说一说。”

    “好!既然这样,那我就把心里的实话讲出来,”宁向东摸出烟递给付为政一支,自己点燃一支,也不管他爱不爱抽:“我不但想参与村里的修路,还想在村里搞一个合作社。”

    “合作社?”付为政不知道宁向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对!我说的合作社跟过去那种不一样,”宁向东加重语气说道:“是以我个人名义跟村里合作!”

    “村里有啥能拿出来合作的?”付为政挠着头,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百四十章 沉痛代价

    农村合作社并不是个新名词。

    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农村在党的领导下,就已经开始互助合作运动,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不过宁向东此刻提出的合作社,只是一个名称,与五十年代的农业合作化完全是两回事。

    付为政听宁向东提出要跟村里合作,不禁又吃惊又好笑,说道:“村里的情况你了解,既然提出合作,就说明你能接受,那你具备什么条件,说出来我听听,看看村里能不能接受。”

    也不能怪付为政对宁向东有所轻视,对方毕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从表面来看,并不具备任何与众不同的能量。

    付为政的心思宁向东也了解,他想了想说道:“目前,我没什么条件能让村里接受。”

    “那还说什么!闲着没事拿你老叔开心吗?”付为政佯装生气。

    “没有寻开心,我是说目前没有什么能让村里接受的条件,不过……”宁向东平静的说道:“也许很快就会有了。”

    离开付为政家,宁向东心里很不是滋味儿,看来这件事情,还是要争取大多数村民的一致同意。

    自己提出的合作社想法,本身也是个人行为,大家自发组织,自觉自愿在一起就行了。

    付为政自有付为政的顾虑,他本身从心里赞同宁向东修路的想法,但却不能以大队的形式出面,如果是民间的集体行为,他也会义无反顾的加入进去。

    所以付为政采用了一个小小的激将手法,就是要把宁向东引导到群众自发的行为上来。

    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两人从谈完话后,再也没有提过这件事,而且各自在自己单位按部就班的工作着。

    这期间,宁向东又去了一趟陈村镇,在并钢停车点听说了宋晓青的留言后,才知道她为了自己的事早已先行一步。

    其实这件事宁向东已经想好,整个黄巢谷的地质结构很简单,主要问题在于峡谷两侧的土层太厚,同时也很疏松,容易产生滑坡灾害,如果修一条路,两边的加固是个重要问题,此外还有最关键的是,横断峡谷的那三道山梁。

    因为没有专业知识,更不具备专业的测量手段,他一时想不出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黄巢谷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谷底宽度非常理想,具备上等级公路的先决条件。

    宁向东又给耐火材料厂大车队打了个电话找赵伟,结果人不在队里,他有点失望,因为这次来镇上,主要是想找赵伟商量一些事情。

    挂掉电话后,宁向东想了想,自己其实是有点儿心急了,现在还是冬天,就算所有关节全都打通,计划也全部落实,冬天也没办法着手实施啊,更何况,还没有在村里形成强大的舆论态势。

    一想到这里,宁向东在镇上待不住了,马上向鹅关返回。

    这次他也选择走黄巢谷,刚开始进山的时候,一段路起起伏伏,没有一处是平坦的,随后不久,就开始翻越第一道山梁。

    这时才发现,从陈村方向往里走,三道梁子一道更比一道高。

    当他爬到最后一座山顶,看清楚此处的地形时,心里产生了巨大的不安。

    按照最初的想象,不过是三道山梁而已,可以用炸药炸出三个垭口,这样道路就可以直接通到山外了。

    此时站在这座最高的山顶时,他才发现炸开一个豁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先不说地质结构是否适合爆破作业,单单就这个高度来说,巨量的土方搬运也是无法想象的。

    身体的劳累和骤然而起的心理压力,让宁向东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难怪所有人都不看好从这里开一条路,都建议把货道好好整修一番,虽然崎岖起伏,路面狭窄,但起码有基础在。

    自己之前并没有走过黄巢谷,还以为是大伙儿嫌麻烦怕花钱,所以才坚持捡现成的。

    回到宿舍后,宁向东躺在床上,反复推敲黄巢谷开条路的可行性,走了这一趟,他还是认为,这里的优势非常大。

    曾经有一瞬间,他考虑过打一条隧道,随即立刻否定了,他觉得开隧道技术含量和成本需求更高,现在连基础费用的钱村里都拿不出来,何谈其他。

    道桥、道桥,修路最怕的就是打洞和搭桥。

    随后一段时间,宁向东每晚都去城隍庙听老蔡东拉西扯。

    自从村里人知道了鹅关那段野史,晚上去城隍庙的就更多了,而且见了宁向东都由衷的尊敬。

    这一切全拜宋小青所赐。

    在人群中,宁向东多次有意无意提到了修路,他发现大伙儿对这件事的兴致非常高,几乎人人都渴望有一条出入方便的好路,但是每次说到最后,都无一例外地长叹一声:没钱!

    钱似乎成了困扰这件事的唯一要素,却没有人仔细想过,实际上他们已经坠入了一个怪圈。

    村里人不但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同时更缺乏一个突破怪圈的契机,面对这种现状,宁向东深感无力。

    而这一切却被一个突发事件打破了,只是付出的代价十分惨重。

    事件的起因很小,俊花家的老羊不知什么原因跑进了山里,俊花和奶奶发现之后,立刻决定去寻找。

    两人还没走出村子,就遇到了曹二楞。

    二楞听说后,比她俩更着急,扔下一句:“我跟你们一起找。”就甩开大步率先进了山。

    俊花虽然年轻,爬山却比不上奶奶这个裹过小脚的老太太。

    而奶奶爬山虽然快,但是精力不够,走一段就得歇口气缓缓。

    就这样一个老一个小,渐渐被二愣甩出很远。

    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俊花独自从山里跑了出来,衣衫破烂满脸泪痕。

    村里人乍一看到都大惊失色,以为二楞做了什么出格事。

    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二楞独自走在前面,不小心脚下打滑仰面摔倒,脊椎撞到一块尖石,当时就疼的晕了过去。

    村民赶到现场的时候,二楞已经醒过来,只是动不了。

    大伙抬着他,翻山越岭送到镇卫生院,医生一看感觉不妙,当时就让他平躺在担架上,严禁随意挪动身体,随后又派车紧急送往并原。

    最终的诊断结果是,由于摔伤部位是脊椎,伤后又频繁挪动,神经受到了严重损害,导致下身瘫痪。

    医生责怪的对村民说道:“病人伤到脊椎,如果尽量保持静止,没有频繁移动,本来是可以恢复的!”

    二愣落下终身残疾,这件事对村民的触动极大,俊花奶奶捶胸顿足,老泪横流,不断哭喊着对不起二楞大侄子。

    痛哭之时,她猛然看到人群中的宁向东,扑上去一把抓住喊道:“宁娃子!你不是一直想修路吗?老太婆全部身家都交给你,修哇!修哇!!”

第一百四十一章 封标

    “我一定要修路!”

    “再好好想想小宁,眼看快过年了,等回去好好待几天冷静一下,你就不会有这么多想法了,”孙勇说道:“村里如今一团糟,二楞残了,俊花奶奶在闹,何必去做搅屎棍。”

    “那难道去做摊屎?我现在好歹还是根棍。”宁向东不解的问道。

    孙勇看着宁向东,不知怎么劝说。

    年轻人有热血是好事,可化成头脑发热的冲动就不是好事了。

    谁知第二天宁向东就来找孙勇请假,要回家过春节。

    付俊花跟着一起过来,表示要替宁班长去高炉值剩下的几天班。

    孙勇一听哪能答应,放个小女生去高炉值夜班,简直胡闹。

    几人正在来回扯着,付跃进也来了。

    他也表示要替宁向东去高炉值班。

    付跃进的理由很充分,他跟曹茂山都是乙班的人,如今宁班长要提前回家,二楞残疾,他当然要顶上去。

    一个二楞倒下了,千万个愣货站起来。

    孙勇觉得付愣货去替班儿没什么问题,于是点头批准了宁向东的假。

    不但批准了他的假,孙勇还表示要亲自送到陈村汽车站,宁向东当即受宠若惊,谁知第二天却傻了眼。

    早晨七点天色已经亮了,村口来了五个人,除了厂里三个班长,还有付为政和高存光。

    宁向东看着来送行的三位班长和他们脚下放着的各样包裹很是无语。

    “本来是打算我们三人一起送你,正好遇到付书记他们要去镇上,就让他们送吧。”孙勇笑眯眯的说道。

    “东西是多点,不过都放到车上才走,放心吧。”姜军笑的不像他自己了。

    “不过,到了终点站就算靠你自己了,”陈大旺笑的最灿烂:“我的东西麻烦小宁尽快送到家,都是肉,怕坏……”

    从鹅关带年货回去,除了肉还能有什么,宁向东自己也带着一大袋子。

    “好,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到了并原,我先给你们送了再回家,”宁向东说道:“不过,过几天你们回家的时候,也得再给我捎一份。”

    “你这个宁娃子太计较!国庆你回家不是带过一份了吗?我们都没好意思让你往回捎……”

    这都能算上,也不知道谁计较,宁向东在心里腹诽了一句。

    三个人带的东西太多,就没有走黄巢谷的近路,最后那三道山梁爬上爬下实在吃不消,选择走货道虽然绕远,好在都是慢坡不会太辛苦。

    在山里上上下下几个小时后,到了汽车站已近中午。

    三人决定先吃饭再去车站,因为还没有把宁向东送上车,所以饭吃的很简单,也没点菜也没喝酒,一人一碗刀削面喂了五脏庙。

    饭后付为政抢先结了账,宁向东慢了一步,很有点不好意思,人家是来送行的,还破费说不过去。

    到了汽车站,把行李归置放好后,高存光搓了搓手,看着宁向东欲言又止。

    付为政受不了他那窝囊样,一把把他拽开,对宁向东说道:“小宁,现在已经下晌一点多了,我们俩再往回走时间上有点晚,所以打算在镇上缓一夜……”

    宁向东很理解的点点头:“确实得缓缓,当天打来回的事儿我干过,太累。”

    “就是这个理!不过住店和吃晚饭都得花钱,我们哥俩身上带的不够……你看,要不借点儿?”

    “你放心小宁,这个钱我们要是还不上,大队还有把闲置的椅子,等你回来看看能不能顶账。”

    “那得让曹会计给我开收据,”宁向东笑着说:“不过,要是下不了账就明说,我也一样借。”

    “保证能下账,我们这趟是公事,送你是捎带脚,”高存光说道:“还是为了修路的事儿,想最后来镇上再争取一下。”

    一听是修路的事,宁向东毫不犹豫,从兜里掏出二百块钱递过去:“够不?”

    “够了,够了!”付为政迟疑一下接过去。

    宁向东看在眼里,又拿了一百:“多拿点儿,万一晚上请个客啥的。”

    “这次足够了!”付为政和高存光一起说道。

    “要实在还不上,可以再拿那张桌子顶账。”宁向东看着两人的窘态调侃道。

    “那不行!那张老木头桌子是我家的!光它就得值三百!”付为政一听宁向东惦记那张桌子,立刻急了。

    那张桌子在付为政小时候就一直摆在老屋,四平八稳了多少年,经常让人忘记它的存在。

    “那就再加一百!”宁向东说着又要拿钱,吓得两人连忙拦住:“这事儿等你回来再说,钱别再给了,真要一晚上花秃撸了,我们可真还不起!”

    宁向东哈哈一笑停下来,看着老二位脸上的沧桑,心里没来由一酸,说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万万不能,路修出来,山里的一把土都能变成钱,希望你们这次能争取到镇上的支持!”

    付为政和高存光面面相觑,这城里娃吹牛皮眼都不眨,村里的土都能换钱?那等他回来,还他一麻袋土,看他认不认。

    汽车到达并原时,天已黑尽,所有的路灯都亮了。

    把东西给各家送完后,已是晚上九点,宁向东叫了辆出租车去钟楼街,这个时间宁宝隆估计也打烊了,他只是碰碰运气,以龚强的性子,不一定准时关门。

    钟楼街是一条步行街,出租车车只能停在街口。

    走进街里,很远就看到宁宝隆三字的店头灯依然亮着,在大部分已经闭店的街面上,好像一座灯塔。

    死胖子真是个工作狂。

    “龚总辛苦!”宁向东推门就喊。

    “卧槽!”胖子一听门响,条件反射般抖动起脸腮上的肉,一看进来的是宁向东,浑身的肉也跟着抖了起来。

    “炉火纯青!”宁向东见状竖起大拇指。

    “工作习惯。”胖子哈哈一笑。

    宁向东随手拿起陈列台的商品,发现每一件上面都贴着精美的纸标,写着“宁宝隆”三字。

    “货品的厂家太杂,包装太凌乱,我就统一在外面加了本店的包装。”龚强说道:“这些封标的设计和制作,都是宝库哥那边提供的支持。”

    “他那里现在搞得怎么样了?”宁向东自打进了山,一直没去看过,就连上次国庆节赶回来,由于时间太紧也没去看看。

    “相当吓人!”龚强绷着脸,严肃的说道。

第一百四十二章 肥皂泡

    “宝库哥现在完全代理了汉光优美地独家售后权!”龚强看宁向东还是一副紧张的样子,连忙进一步说明道。

    “你个死胖子!什么时候能把一惊一乍的毛病改了,快被你吓死!”宁向东缓了口气说道:“拿到代理是好事,但也得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卖的好的东西售后才会有活儿干,有活儿干才能看到钱。”

    谈了会儿赵宝库,两人来到休息区,龚强拿过账本,给宁向东概略讲了讲这段时间的流水和利润后,失落的说道:“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刨去所有的开销和银行利息之外,所剩无几。”

    宁向东却不这样认为:“咱们这店开了不到一年,虽然利润没有多少,但却一直在增长,更何况贷款也能按时归还,这就是成绩。”

    “也对,还债的钱就是赚出来的。”龚强表示同意,只是寅吃卯粮,这个弯他还是转不过来,心里始终感到有压力。

    “我都累瘦了,你信不信?”龚强把大脸凑到宁向东眼前。

    宁向东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竟然看到胖子眼角都出现了细纹。

    “辛苦了,强子!”宁向东由衷说道。

    “都不容易!”龚强受不了这种温情,岔开话题道:“这几天有空,你得跟汉正街那边联络联络感情,毕竟咱这店的死活,全在人家手里。”

    一语点醒梦中人。

    不能做自己行动的主宰,所有的色彩都是肥皂泡。

    两人又接着聊了一会儿,时间已近半夜,宁向东没吃晚饭,白天又消耗了不少体力,这会儿饿的肚子咕咕叫。

    “走吧,关门,”龚强说道:“海峡大酒店最新引进的广式宵夜不错,带你去尝尝。”

    海峡引进的宵夜是正宗的广式风格,小糕点和虾饺都用很小巧的笼屉盛放,汤盅比喝水的杯子都小。

    宁向东在进山之前还没有见过这样的餐饮,也就是冬天才开始兴起的,请的是真正的广东大师傅制作。

    别看并原是内陆城市,但是对粤菜完全能够接受,早在80年代,位于省政府附近的广州酒家就火爆的一塌糊涂。

    相反,后来火遍全国的川菜,挣扎了很多年,改善了菜系后才在并原站稳了脚跟。

    粤式宵夜菜品清淡,很合宁向东的口味,再加上他没吃晚饭,于是一通狼吞虎咽,连吃了七屉虾饺,三屉叉烧,又喝了五六盅汤才算心满意足。

    龚强在旁边看的心惊肉跳,直到宁向东抽出一张纸巾开始恢复矜持的举止时,他那颗大心脏才落回肚子里。

    “以后你娃从山里出来,请自觉回家补充油水,恢复正常再来找我!”龚强恶狠狠的说道。

    “哥不缺油水,缺的是狠宰你一顿,”宁向东哈哈大笑,拍了拍龚强宽厚的肩头:“不白吃你的,我回来给你带了块羊肉,刚才来吃饭,放在店里了。”

    听说是山坡羊,龚强咽了口口水,宁向东上次带回来的羊肉没吃过瘾就没了,一听这次又有,立刻满口生津。

    “那还等什么?赶紧着呀!”

    ……

    等宁向东回到家中自己的房间时,已是深夜一点。

    他今早六点起床,鞍马劳顿一天,此时躺在床上反而困意全无,于是又走到客厅,把子母电话的子机拿到自己房间,给宋小青打传呼留言:已归。

    做完这件事,无边睡意袭来,宁向东迅速进入了梦乡。

    早晨七点,还在被窝里的时候,宋小青就打来了电话。

    “回来了?”

    “嗯……”

    “那就赶紧起床,来我家送礼吧。”宋小青柔和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你怎么知道我带了礼物回来?”

    “除非你是傻子!”

    “可我有点儿怕你妈,要不要叫你哥也别出去,在家等着我?”

    “不要,跟谁也别提前打招呼,你就自己来!”宋晓清坚定地说道。

    “拿出来气我的劲头,你就不怕了!”宋小青又笑起来,轻声说道:“不是还有我在家吗?”

    考虑到章束脩是苏州人,一向讲究精致小巧,宁向东昨夜回来,已经把羊肉切成三块小方,装在饭盒里放进冰箱的冷冻室。

    他又从老爸书房里拿了两张宣纸,包了两只风干整兔。

    全部收拾完才八点,宁向东怕去的太早不礼貌,又在家里磨蹭了一会儿。

    宋小青家的门是她亲自开的,宁向东心里发虚,先探头往里看了看。

    宋小青看他贼头贼脑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伸手拧住耳朵拽了进来。

    “妈,向东来了。”

    宋小青把宁向东拽进客厅才松开手,疼的他龇牙咧嘴,冲宋小青挥了挥拳头,正好被章束脩看到。

    “小青,你别欺负向东。”章束脩虽然来了并原几十年,但是说话还是略有吴越的软糯口音,听上去很舒服。

    这真是境由心生,上次对他严词厉色时只感到凶厉,没有一点悦耳。

    章束脩坐下后,暗中打量了一番宁向东,发现和一年多前见过那次变化不小,面容上虽然有点风霜感,但看起来更加成熟可靠了,女儿的终身托付给他,也许是个稳妥的选择吧。

    章束脩暗暗想着,看到宁向东放在桌上的东西方的方,长的长,包裹的都很严实,却看不出是什么,不由奇怪的问道:“向东带了什么?”

    “鹅岭山坡羊和风干兔,都是农家特产。”宁向东低眉顺眼,双膝夹着手,一副憨厚朴实的模样。

    宋小青看在眼里,忍不住想发笑,这家伙去了鹅岭才小半年,假扮山里人的样子还真像。

    谁知章束脩却暗暗担忧起来,以前多机灵的小伙子,憋在大山里什么也见不到,这才多长时间就憨成这副模样了。

    想到这里,章束脩叹了口气说道:“向东,你听阿姨的劝,这次回来一定要让你妈妈去总司找人说说,尽快把你弄回来。”

    “虽说艰苦的地方锻炼人,可也能把人弄傻,你这也去了半年了,也算是锻炼过了,能回来还是早点儿回来。”

    听了这一席话,宋小青心花怒放,妈妈开始为宁向东着想,这是不拿他当外人了。

    “阿姨,其实我觉得山里还不错,一时半会儿没打算回来,”宁向东诚恳的说:“我去的时间还短,就已经喜欢上那里了。”

    章束脩过了半晌才反应过来,有点愕然的看着宁向东,问道:“那你打算待多久?”

    “能待多久待多久。”宁向东笑着说。

    这下坐在旁边的宋小青也有点儿傻了,不由自主的伸手摸了摸他的头。

    温度正常啊,怎么忽然傻成这样?

第一百四十三章 前期运作

    宁向东的一番话,让宋家母女完全没有准备。

    宋小青恨得牙根痒痒,这家伙一向情商挺高,刚进门还知道装的憨厚老实,怎么一转眼就成了愣头青。

    “好吧,那就当阿姨什么也没说过。”章束脩站起来,看了宋小青一眼:“你们俩聊吧。”

    自从宋小军出事后,章束脩对待子女问题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她虽然不理解宁向东为什么要说反话,但还是压下了心中的不快。

    妈妈前脚刚走,宋小青就闪电般伸出手,再次拧住宁向东的耳朵,这次可是毫不客气的加大了力度:“你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我妈刚转变态度,你就故意气她?”

    宁向东抓住她的手,低声说:“你先松开。”

    “我不松!真恨不得给你拧下来!”宋小青气的胸口起伏不定:“好好的你说什么胡话?”

    “谁说我说胡话了?我说的都是实话。”

    宋小青张着好看的眼睛,忽然明白了宁向东的意思,她缓缓松开手问道:“难道你打算修好路才回来?”

    宁向东揉着已经疼的发烫的耳朵,答道:“说不定路修好了就更回不来了。”

    “你到底怎么想的?”宋小青发急,她问清楚了还要解释给妈妈听。

    “现在一切都是未知数,怎么跟你说?”宁向东望着宋小青因着急而越发红润的脸庞,忍不住忽的偷吻一下。

    宋小青没想到他胆子这么大,一瞬间头都有点晕了。

    宁向东拉住她的手,认真的说道:“总之你相信我,我没有气咱妈的意思!”

    “走开你,谁跟你咱妈!”宋小青一下红了脸。

    “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说出来阻力反而更大,”宁向东一脸的无奈:“比如修路这件事,如果你没去过鹅关,会帮我吗?”

    “还真是这样……”宋小青仔细想了想,觉得挺有道理:“一说修路,大家都是凭直觉认为需要专业的工程队和专业的机械设备,你一个莫名其妙的小伙子说修路,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你一定要做成哦!”宋小青笑着说道,忽然想起在鹅关时,阻拦他帮自己洗脚时说的话,情不自禁握住宁向东的手,低语道:“你是大男人,这双手是要做大事的!”

    从宋小青家出来,宁向东去了赵宝库那里。

    复印店还在柳溪街上,只是门头变成了优美办公自动化服务站。

    以前店内触目所及的佳能铭牌也没了踪影,全都换成了优美的标志。

    宁向东看了一圈儿,没找着赵宝库,也没看见他姐宁向红,问了店员,才知道两人都在后院的激光雕版车间。

    前几年并原电影院播放过一部香港的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里面的死光就是激光,是未来战场的攻击性杀伤武器。

    宁向东暗暗乍舌,这么高大上的名字,不知道是个啥玩意儿。

    进了后院的车间才知道,只是一条类似高温焊枪的东西,安装在车床上。

    赵宝库和宁向红没发现他进来,两人都戴着猪嘴在忙着,车间里弥漫着烧塑料的刺鼻味道。

    “想不到啊!跨国集团的合作伙伴也一样干粗活。”宁向东哈哈一笑,赵宝库和宁向红这才看到他站在门口。

    两人连忙从车间出来,把门关严后,才把防毒面具摘了,赵宝库一边脱工作服一边说道:“一见面就笑话你姐夫!”

    宁向红立刻飞起一脚,赵宝库嘴上沾光,屁股受罪。

    “你俩在做什么?”宁向东问道。

    “接了点立体刻字的活儿,”赵宝库揉了揉屁股,说道:“自从改了汉光优美的售后,以前打印的活儿没了,并原的机器现在都太新,光靠更换耗材赚的不多,只能额外接点业务外的活儿养着。”

    三人一起去了办公室,互相聊了聊各自的近况。

    “你说想在山里修条路?”宁向东进山后,赵宝库一直没有见到他,这是第一次听说修路的事。

    “你不是在山里憋傻了吧?以为修路那么简单?”宁向红不可思议的看着三弟。

    赵宝库没有这么强烈的反应,自己这个小舅子说什么他都不会吃惊,相反在心里暗自琢磨,这小子是不是又有什么新发现了?

    听完宁向东的想法后,赵宝库激动起来:“这么说那就是一座宝山啊!”

    “听你的意思,是要利用地形的走势修路,”赵宝库一边思索一边说着自己的看法:“我觉得难点不单单是那三道梁子,还有路基的问题。”

    宁向东来找赵宝库的本意就是想集思广益,听听他的看法。

    赵宝库从小在农村长大,对修路虽然没什么经验,但是对农村的需求很了解。

    “既然你想把这条路搞成上等级的路,那就得应对各种使用情况,尤其是将来,假如你这条路搞成了,你们厂的路封闭成专用车道,就得考虑承载的问题。”

    “还有,既然你打算在村里搞点儿动作,唯一的依靠也是这条路,前期各项准备一定要考虑万全!”

    关于将来在村里如何做,做什么,宁向东还没有一个详细的考虑,只是有一些朦朦胧胧的想法,也正是因为这些想法,才使他有了修路的强烈动力。

    尽管他的想法没有成熟,但是赵宝库也一猜就着,所谓无利不起早,这么积极做花钱的事儿,要是没得挣,岂不是赔本赚吆喝?

    他可没想到,宁向东之所以这么努力争取修路这件事,起因虽然是跟利益相关,但是真心想帮助村民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看到赵宝库极力赞同,宁向红也就没有提出反对,反正初期也不用投入什么。

    话说的差不多了,见三弟要回去,宁向红也要回家,就跟着一起走,两人在路上,她还是忍不住说出自己的想法。

    宁向红不理解弟弟为什么要干这事儿,按说修路是民生工程,他一个工厂工人,又不是体制内的人,张罗这件事儿显得忒不务正业了。

    “姐,那个村子就像是一颗蒙尘的珍珠,我就是想把上面的尘土扫掉,”宁向东说道:“顺便也照亮自己的前路……”

    回到家,宁向东意外的看到爸爸在家,他本打算带点风干兔去丁启章家看看,现在正好抓老爸的公差:“爸,正好您在家,待会去丁伯伯家的时候,把这份兔肉给他捎过去吧。”

    老爸帮忙带年货过去,他就省的再跑一趟,可以省出晚上的时间去找赵伟。

    “你丁伯伯不在家,去北京了。”宋鉴良说道:“他儿子从国外回来述职,春节在北京过了。”

    丁启章的儿子在奥地利大使馆工作,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国了,今年回来,又因为汇报工作太多一时半会来不了并原,丁启章就干脆去了北京跟儿子汇合,一起在那儿过春节。

第一百四十四章 佛与山齐

    丁启章去北京找儿子过春节,事先预留下午去拜访的时间有了空档,宁向东打算小睡一觉,醒来再去找赵伟。

    吃罢午饭,刚打算回自己房间休息,老妈霍敏芝从外面回来了,一见宁向东就说道:“你提前这么长时间回来过年,还不帮家里干点活儿?”

    老妈的话让宁向东很奇怪,既然都说了离过年还早,现在着什么急。

    看着儿子发愣,霍敏芝提醒道:“要不你就抽空去你大哥那儿帮帮忙,要不你就去小青家看看有什么事,一个是你亲哥,一个是你未来大舅哥,都赶着春节要结婚呢!”

    宁向东一拍脑门儿,怎么把这么大的两件事儿给忘了,自己想修路的事儿都想魔障了。

    只是上午去小青家的时候,看她妈不慌不忙的坐在那儿陪自己聊天,怎么一点儿也没有给儿子操办喜事的样子。

    想到这儿,他马上拿起电话给宋小青打了过去。

    霍敏芝看在眼里不禁连连叹气,都说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儿忘了娘,养儿子果然靠不住,遇上事儿就先想着老丈杆子家。

    “我哥他们要赶时髦旅行结婚,不在家里操办了。”宋小青接到询问电话,心里很高兴。

    上午宁向东过来的时候,还没说两句话就扯到工作上面,把大哥的事儿也冲的忘了提醒他,中午就打电话过来问,表现这么好,自己得及时向妈妈汇报,替他争取好印象。

    挂了电话,宁向东看老妈吊着一张脸,心中明白是对自己有意见了,连忙笑嘻嘻说道:“给小青家打个电话就行了,我哥那儿午睡一醒就去!”

    “你哥那个老破房子收拾起来麻烦死了!”霍敏芝抱怨着,她这几天每天都去老大家里帮忙。

    大儿子干着公安,儿媳妇在医院当护士,俩人工作都没个正常的点儿,自己去了以后往往就一个人在干活,把老太太累的够呛。

    好在粉刷墙面的活儿,是老大同事过来帮的忙,两天就全搞完了,但最麻烦的是打家具。

    原本打家具的活儿放在最前面,可宁向阳嫌屋子里摆一堆家具,刷房子还得挪来挪去,给同事们增加额外的工作量,就坚持先刷房子后打家具。

    可入冬以来,单位上天天出任务,人员总凑不齐,拖来拖去,霍敏芝和周婷家都着急了,才算安排出人手把房子刷了。

    宁向东老家有一个亲戚,在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前些年帮他们搜罗了好多拍电影剩下的炮弹箱道具,都保存在地下室。

    这些炮弹箱道具都是上好的松木板,连木工师傅看了都连声夸赞,因为箱子都是破好的板子,拆开就能用,做家具既省时又省力。

    自从去年老大和周婷好上以后,宁向红就多了个心眼儿,以店里要用的名义搬走十几个。

    结果就宁向东傻乎乎的,不知道给自己争取家庭权益。

    为娘的心是最软的,霍敏芝尤其心疼老三,小小年纪就离开自己身边去当兵,回来后分配了工作没多长时间又一头扎进山沟,家里的好东西一点也没捞着。

    霍敏芝越想越替老三鸣不平,于是前段时间专门给亲戚打电话,还想再要点儿废箱子,谁知八一厂现在已经改了拍片风向,大型战争片几乎不拍了,而是更趋向于拍摄生活类的片子。

    这会儿见宁向东想睡会儿再去老大家帮忙,霍敏芝心里一软,说道:“要不今天别去了,你昨天半夜才回来,就在家好好休息一天。”

    宁向东哪知道是妈妈心疼他,一听说话立刻顺坡下驴点了点头,说道:“也好,那我睡醒去找赵伟了,反正我也不累。”

    说完宁向东进了自己房间,随手关上了门,却没看到老妈气的差点儿没背过去。

    刚躺到床上,枕头旁边的电话子机就响了,是宋小青打过来的。

    “向东,刚才我同学韩千雪的爸爸打电话来,说他最近研究了一下鹅岭地区的史料记载,附近很可能有一座唐代的寺庙。”

    “是不是你看过的城隍庙?”宁向东第一时间想到那座庙,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太对:“你不是说史料记载城隍庙是南宋的吗,韩千雪爸爸怎么说是唐代的。”

    “我说的那个是野史,做不得数的,”宋小青说道:“不过韩千雪爸爸说的也是野史,但他看到的资料和我看到的应该不一样,她爸爸说鹅岭在唐代好像叫龙山,有一尊大佛,高与山齐。”

    “那就更不对了,”宁向东回忆着鹅岭地貌,说道:“别说鹅关这边,就连平口那边也没有这么大的佛……”

    “可是千雪爸爸说的很肯定呀,并原以北,延百余里,石佛尊高,与山齐。”

    宁向东再次思索了半天,茫然的摇摇头,却忘记了宋小青在电话那头看不到:“说不定古人也是大忽悠,要真有这么大的佛,不可能发现不了啊!”

    “别管考证是否准确,反正韩千雪爸爸已经打电话告知了并原文物局,我觉得这是个好事儿,”宋小青说道:“他们很可能过了春节就要去实地勘察,万一发现有文物痕迹,那修路的事儿就有着落了。”

    “对呀!”宁向东一听也兴奋起来,如果真发现了文物,修路这势必成为刚需:“我早发现这一带不简单了,不但地处战略要冲,是古战场,而且还说不定是古代原始人聚居的地方,我在树林里还发现过头骨化石。”

    “真的呀!?”电话那边的宋小青也激动起来。

    “假的……”宁向东对着电话嗤嗤笑起来。

    “不理你了!”宋小青啪的一声挂掉电话,也不管宁向东“喂喂”的呼喊。

    挂了电话后,宁向东反复思考着宋小青传递的信息。

    无论怎样,惊动了文物保护局,春节后的鹅关,注定要热闹非凡了。

    最令宁向东心头震动的是,鹅岭竟然还有一尊与山同高的大佛,藏在什么地方?又有多高呢?

    想到这里,宁向东不禁联想到四川的乐山大佛,难道鹅岭大佛也有那么高吗?

    野史果然够野的,什么都敢编。

    唐代重道尊佛,道教始祖姓李,被尊为本家教,到了武曌周朝又崇敬佛教,形成了佛道并立的鼎盛局面。

    其后,经历了安史之乱、五胡乱华之后,北方进入五代时期,佛教受到沉重打击。

    如此看来,鹅岭这个名讳,也很可能在唐末就被换了称呼,毕竟龙与天子有关。

    龙山大佛造像,身处五代乱世灭佛大势之下,能善其身才是怪事。

第一百四十五章 故乡情结

    因为存了心事,这个午休很不踏实,躺下没一会儿就醒了。

    反正也是睡不着,宁向东决定去大哥那里看一看,他家在桃园那边,离自己家有四五站地,走过去就行。

    并原是个毫无特色的内陆城市,日复一日生活在其中,并没有任何感觉,但是离开了几个月,宁向东忽然觉得每一个角落都生动起来,路边等公交车的人,住宅区里跑来跑去放鞭炮的孩子,街边现写对联卖字的长者,这一切都不断填补着离开这座城市后带来空虚感。

    每个人的故乡情结,不一定是因为故乡多好,而是因为渗透到骨髓里的感情。

    宁向阳家住的院子也是一堆老旧住宅楼,其中还有50年代仿苏联的建筑,都是三层的尖顶单元楼。

    宁少阳住的那座楼还算新一点,不过也有二十年了,是妈妈霍敏芝单位分配的宿舍,他们全家还搬过来住了几年,后来因为宋小青家抱怨,住桃园那边不如柳溪街方便,影响两个孩子学习小组的活动,全家才又搬了回去,只留下大儿子自己在这儿住。

    宁向东来到门口时,见房门虚掩,便直接走了进去。

    进屋后看到所有家具已经全部打好各就其位了,只是靠在墙边的转角沙发转角,上面弹簧已经用麻绳绷好,却没有蒙布。

    大哥和大嫂都在屋里,两人一个坐一个站,谁也不看谁,似乎刚刚吵了架。

    宁向东小心地看着二人,也没有打招呼。

    大哥看他进来,递了个眼色,兄弟俩一前一后去了厨房。

    “怎么家具还没做好啊,大哥?”宁向东低声问:“你俩可真够磨蹭的。”

    家具做好了才能买电器和被褥等床上用品,才能买厨房里用的生活用品,这都是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的事儿。

    宁向阳掏出一支烟点燃,双眉紧锁吸了一口,说道:“打家具的人是在马路边儿找的游击队,做的活儿也都可以,没想到沙发快做好的时候,你嫂子在单位不知听什么人出的馊主意,说现在流行转角沙发,非要让拆了重新弄,打家具的师傅不会做转角,木料都废完了,才做出个不伦不类的东西。”

    宁向东刚进门时,没有仔细看那件转角半成品,便说道:“我刚看见那弹簧绷得有模有样的,就差蒙布了呀。”

    “就是上面的转角框架弄不好,做家具的师傅没有专用工具,单纯靠手工怎么也弄不圆。”

    宁向东听大哥这么说,又返回到客厅去看了看,只见转角部分高低不平好似狗啃一样。

    他刚才进来时,周婷正在气头上也没跟他打招呼,这会儿忍不住说道:“打家具之前我再三叮嘱你大哥多问几家,找个全活儿师傅带的队,你大哥就是不听!”

    “我怎么没听?找人的时候我专门请假在街边儿转了一下午,这些打家具的人全都是老乡,找哪个队不一样?”宁向阳没好气的说道。

    “那为什么我们同事家里做的转角沙发就特别漂亮!还是你没好好找,还说什么他们水平一样都不会做。”

    “既然你们同事有现成做好的例子,那你干嘛不问问他从哪找的人,直接叫到咱家干不就得了?我上班这么忙,还得为这事儿跑!”

    “你忙我就不忙吗?再说你见谁家打家具的事儿是女的跑来跑去联系?”周婷最讨厌宁向阳拿工作当借口,她在医院工作,也是个紧张高压的单位。

    宁向东一看连忙说道:“大嫂,你同事家在哪找的家具队,要不我去问问吧。”

    “现在哪还能找得到?这都快过春节了,老乡们早回家去了,就连咱家这几个干活的,刚才也结了工钱走了。”

    宁向东一听也没辙了,打家具是个技术活儿,而且还是个很专业的技术活,不是谁一上手就能做的了。

    “要是柜子桌子什么的出问题还好说,想办法也能凑合一下,可这沙发办喜事那天客人们来了都要坐,怎么能对付过去?”周婷一筹莫展,懊恼的说道。

    宁向东看着新房里的布置,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说道:“大嫂,宋小青他哥哥也是定的春节结婚,他俩就没布置新房,而是选择了旅游结婚,要不你跟我大哥也这样,这事儿不就圆过去了?”

    周婷闻言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法子,不但不用再担心丢丑,而且新事新办还显得挺时尚。

    宁向阳闻言,看着周婷哈哈一笑:“老三的主意不错,咱俩就这么办吧。”

    周婷点点头,白了他一眼说道:“以后结了婚,心里多少想着点儿家里,别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那就工作家庭并列第一。”

    看到大哥大嫂缓和下来,宁向东赶紧抓住机会脱身离去。

    在去找赵伟的路上,他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将来跟宋小青在一起过日子,事事都依着她,省得为这些琐事吵架,想想都头大。

    赵伟还没有放假,不过临近春节他们也没有安排工作,几个司机天天在办公室里坐班混时间。

    宁向东一进去,赵伟就把他带到另一个没人的办公室问道:“你说你想找我师傅打听事儿,先跟我说说,我好在旁边帮腔。”

    “上次我搭你车回山里,你不是说过你师傅在加工厂跑过车吗?我就是想问问,他现在还能去那儿干活吗?”

    “能啊!只要打报告申请就行,我们大车队其实不属于各个分厂,直接归总公司物资处管,平常都是派驻到各厂,没什么事也不用回总司,跟咱们以前那个科技质量处一样,”赵伟介绍了一通问道:“你打听加工厂,那里边是不是有啥油水?”

    宁向东长着个的经济脑袋,赵伟是深有感触,什么事儿他都能扯到赚钱上去。

    “那里面有没油水我不知道,不过他家的废品我倒是挺有想法的。”

    “你说的是钢渣吧?”赵伟问道。

    宁向东佩服的点点头,说道:“你小子的脑子也不白给,聪明人一点就透。”

    “跟什么人学什么样,好歹我也是跟你在武汉混过的。”赵伟龇牙一乐,说道:“鲁师傅那人不好说话,要不我先帮你问问。”

    “这样也好,”宁向东点点头,赵伟先给趟趟道,胜过自己这么冒失闯过去,他考虑了一下,又说道:“你待会先别问,我回家一趟,给你拿一壶酒和一块羊肉过来,你晚上带着去趟鲁师傅家,快过年了,就算我一份心意,顺便再问问这件事儿。”

第一百四十六章 历史的真相

    赵伟跟宁向东说完正事后,又提到了郑村民。

    自从去年夏末,老郑回乡省亲后,紧接着赵伟出事,宁向东被紧急召回连轧厂,随后惩罚性调离,安置到鹅关矿,三个小伙伴就此天各一方,宁向东更是一次也没见过郑村民,此刻听赵伟提起来,立刻关心的问道:“村民最近怎么样?”

    “咱仨就属这小子最好,原本打算在春节结婚,不过他爷爷去世了,活了九十九岁,按照他老家风俗算好事,这种老喜丧过一百天后就能操办红事,所以定好的日子改了。”

    宁向东松了一口气,他身边已经有两个亲人在春节办喜事,要是再加上郑村民,这个月的份子钱可有点多了。

    想到这里他看了赵伟一眼,心中苦笑,说起来自己又是债主又是小老板的,每个月还是得指望着工资过活。

    赵伟对宁向东的心理活动无知无觉,别看春节马上要到了,面对眼前的大债主,他丝毫没有“有钱没钱,还债过年”的意思,反而想起了自己前任女朋友马娟娟,不由叹着气,说道:“你也不错,小青工一枚,竟然混上个大学生女朋友,咱仨就剩我还是单身狗了!”

    “天涯何处无芳草。”宁向东笑着说道。

    “站着说话不腰疼。”赵伟回了一句。

    “对仗工整,再来个横批就好了。”宁向东夸了一句。

    “你还是一边凉快去吧!”赵伟没好气的说道。

    又闲聊一会儿,看看到了下班时间,二人各自有事,也没有约晚饭,就此话别。

    宁向东昨晚半夜回家,今晚再呆外边说不过去,所以老老实实在家里,也幸好他没出去,刚吃了饭,宋小青又打来电话,说韩千雪爸爸联系的文物管理局有了回话,想约他见一面,由于身在外地不太方便,韩父就把这事委托给了她。

    “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呀,向东。”宋小青在电话里说道:“时间我已经跟他们定好了,就是明天。”

    “好啊!”宁向东明天没什么安排,除了晚上有可能跟赵伟师傅见个面儿之外,去文物管理局最多也就一上午的时间,两者之间互不影响。

    更何况他对龙山大佛的传说非常感兴趣,很想当面听听文物局同志的看法。

    第二天一大早,天气阴沉沉的,宋小青穿着一件白色的羽绒服,脚上一双齐踝小皮靴,显得亭亭玉立,把宁向东看的赏心悦目。

    “大阴天的见你这样,心都亮堂了。”宁向东嘴巴像抹了蜜。

    “花言巧语的,不喜欢!”宋小青白了他一眼,手却穿过他的臂弯,挽着他向公交站牌走去。

    “大庭广众的,这样亲近好吗?”宁向东身体僵硬,又激动又紧张,迈着方步向前走。

    宋小青看他受宠若惊的样子忍不住抿着嘴笑,说道:“有什么不好的?让熟人看见更好,省的总跑我们家介绍男朋友烦我。”

    二人到了文物管理局,明清研究室的杨副主任亲自出面接待。

    “关于鹅岭地区,其实我们很多年前就去考察过了,而且在实地勘察过很长时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那个传说是以讹传讹。”

    文物局的同志拿出一捆陈旧的图纸,边缘已经有些发黄,有些地方因为晒图没有晒好,蓝图的颜色不太均匀。

    宁向东和宋小青面面相觑,掩盖不住的失望:“这么说,龙山没有大佛存在了?”

    “龙山有没有还不确定,”杨副主任说道:“目前能确定的是,鹅岭肯定不是古龙山所在地。”

    “可鹅岭的人文历史也很长吧?那里不是还有一座南宋的城隍庙吗?”

    “那座庙不是南宋的,而是明初的。”杨副主任笑着摇摇头说道:“当年蒙军兵分三路入侵南宋,但是没有一路经过咱们这里。”

    “我看那本野史上写的有鼻子有眼呀,南宋时期鹅关抗拒元军长达十年之久,如果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怎么可能描述的这么生动呢?”宋小青也不死心的问道。

    “那可能是假借襄阳的事吧,古人演绎了一下搬到鹅关,也不是没可能,”杨副主任不厌其烦的笑着解释道:“明初时朱棣坐镇北京,天子守国门,所以据离塞外附近大大小小上千座关隘都非常受重视,鹅关也曾经派遣了一支守军,而且,带兵的将军恰恰姓潘。”

    听着杨副主任讲述真正的史实,把很多过去解释不通的地方渐渐融会贯通,宁向东越来越相信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那鹅关村里的人都认为潘郎是自己的祖先……”

    “哈哈!守将姓潘,怎么可能会延伸出这么多其他姓氏,”杨副主任哑然失笑:“潘姓守将后来调任别处了,城关里留下的都是曾经跟随他的将佐后人,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

    “那怎么不直接说成是自己家的庙堂,而是叫做城隍庙?”

    “这个就无从考证了,但是据我们推断,这座庙是潘守将的属下建造的,”杨副主任说道:“古代的城隍庙不一定都是城隍判官游神这些,有时候一些人生前曾经为当地做过贡献,身故后,老百姓也会自发修建庙宇供奉,这样的庙也可以叫做城隍庙。”

    “这么说,鹅关村没有什么文物价值,只是一个普通山村了?”

    “文物价值当然有!超过百年的东西就具有文物价值了,更何况那座庙是明朝的建筑,之所以目前没有采取保护措施,一来是资金问题,二来,那座建筑只具有普遍性,不具有代表性,你们也知道,我们国家历史太悠久了,类似这样普遍性的古建筑浩若烟海,保护工作只能一步步来做。”

    宁向东听了点点头,说道:“没错,其实如果依靠民间力量,自发保护有价值的文物古迹,远胜过原地等靠要!”

    “说得好!”杨副主任赞许的看着宁向东:“想不到你这个小同志的觉悟这么高!”

    宁向东谦虚的笑笑,趁热打铁道:“谢谢杨副主任这么耐心的解答,这些图纸我能带回去,借阅几天吗?”

    宁向东的想法是拿回去让老妈去设计院复刻一份,因为这么一捆图纸,如果都拿给赵宝库复印的话成本太高不说,一般复印机的稿台也没有这么大。

    “送给你都可以,对我们来说,这些图纸已经没有价值了。”杨副主任对宁向东刚刚的表态印象颇好,此刻听他说想借阅图纸,索性慷慨馈赠了。

    至此,鹅关村所有厚重的历史演绎全部真相大白。

    “失望吗?”从文物局出来后,宋小青问道。

    “当然没有,这些就是收获啊!”宁向东举了举怀里的图纸:“你不是前段日子打听过了,同样的图纸,在地质勘探院报价六万块钱呐。”

    “那有什么意义,我更希望看到鹅关的传奇历史。”宋小青失落的说道。

    “历史是人创造的!现在这样更好,就由我们来创造。”

    宋小青就喜欢看宁向东大言不惭的样子,笑着说道:“要是由你来,就不是创造,是编造。”

    “只是编,没有造,历史是人民书写的,我就是人民之一呀!”

    “好啊,那我就等着看看鹅关的当代传奇。”宋小青双眸闪亮,看着眼前的男子。

第一百四十七章 心魔

    赵伟的师傅鲁为民家住在并钢三十五宿舍,在市区东北角,已经接近城郊结合部,是个极为偏僻的地方,而且还有一道大坡,赵伟骑着自行车上去,累的臭死。

    “师傅,干嘛不住到下边,上下班也方便点,反正孩子一时半会儿又不结婚。”

    赵伟知道鲁为民家在并钢总医院附近还有一套房子,是给儿子鲁峰留着将来结婚用,可鲁峰现在还在上高中,离用房子还早。

    看着赵伟大冬天出了一头热汗,鲁为民递过一条毛巾,笑哈哈的说道:“你师娘喜欢这个地方,又安静空气又好,总院那边儿虽说上下班方便点儿,可人太多了,看着闹心。”

    鲁为民的老伴姚慧在计控厂倒三班,这会儿听到赵伟的问话,过来说道:“我跟你师傅的工作都是长期坐着,正好上下班有道大坡锻炼,对身体还好,要不每天坐八个小时,把屁股都坐大了。”

    鲁为民一听老伴儿这话,嘲笑道:“你那屁股可不是坐大的,是天生就大。”

    姚慧见他在徒弟面前口无遮拦,啐了他一口道:“老东西说话不分场合,现在嫌弃我屁股大,当初死乞白咧的时候忘了。”

    “我哪有嫌弃你?高兴还来不及,屁股大才给我们鲁家生个儿子。”

    师傅师娘之间的小冲突,赵伟没有资格插话,他就把手里的东西举到身前的醒目位置,两口子一看徒弟过来送年前孝敬,才停了斗嘴,把他让进客厅。

    当听到赵伟打听加工厂的出车情况时,鲁为民沉吟了片刻,说道:“调换个出车的厂子是挺简单的事,不需要向处里打申请,跟总队调度说一下就行了。”

    “不过,我不打算去,”他看着徒弟说道:“如果调换厂子,正常期限都是三年,加工厂的废钢渣有指定地点,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沟里,你朋友的忙需要你帮三年吗?要是需要的话,这样做挺合适,要是不需要,剩下的时间就不好打发了,正常出一趟车当天回不来,还得在外头过夜。”

    “不是师傅不愿意帮你,三年的时间啊,我好不容易被照顾来了耐火厂盯车,现在再要求回去,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啊。”

    鲁为民说的这些情况,赵伟根本不了解,现在听师傅这么一说,才知道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

    “师傅,那有没有其他什么好办法?比如有熟人还跑那条线的,让他帮帮忙跑几趟。”

    “熟人肯定是有,但就是单位同事之间的交情,擅自改变运输路线,一旦出事情谁也兜不住,所以我估计,没人会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听师傅这么说,赵伟大失所望。

    “不过,还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鲁为民说道:“你不是也跟车半年了吗?过了春节拿到驾照就可以独立上车了,要不你去申请一下调换到加工厂?”

    赵伟听完心中一动,在加工厂三年时间,如果一直给鹅岭运钢渣,可以跟总队申请线路,怕就怕时间长不了,总队不批,这事还是得跟向东好好合计合计。

    “师傅说的也是个办法,我考虑考虑。”

    鲁为民看赵伟考虑了半天才说话,明白他心里也很犹豫,说道:“其实好朋友之间帮忙归帮忙,可也该明算账,你可以问问你朋友,有没有报酬什么的,这样关系才能走的长久……”

    “如果你朋友也是爽快人,在你出车期间给你报酬,那你就跟车队如实说打算改变运输路线,再上交一部分收入,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反正也是处理掩埋加工厂的钢渣,拉到哪儿不都一样?队里说不定还能批准的痛快点。”

    从鲁为民家出来是一路下坡,赵伟上去时出了一身透汗,在鲁为民家暖气又太热,到现在汗也没有落净,他不敢直接骑车子往下溜,就在路边推着走,一边想着刚才师傅的话。

    鲁为民说的报酬的事儿提醒了他,亲兄弟还明算账,更何况是好朋友,再说向东也不差那点儿钱,赵伟自我安慰着心中的不安。

    自从两人认识以来,他就不断地出事,不断地靠宁向东的钱摆平,以至于走到今天,外债像一座山一样压在他心里。

    自己只是个上班的人,每个月的死工资让他找不到任何快速还债的途径,而这次是个极好的机会。

    赵伟最初想开大车的初衷就是因为有外快,但没想到第一笔外快却是因为宁向东的需求,这让他欲哭无泪,白白帮忙实在不甘心,收费帮忙的话,他简直就是渣男了!

    然而金钱的诱惑实在太大,赵伟最终拿定了主意,这次就算对不起向东了,以后他再有事求到自己,就算两肋插刀也在所不惜。

    但是赵伟却没有想到,有些事情一旦开始做了,以后就会一直做下去。

    人的行为来自于习惯,习惯来自于思维,而没有自律的思维,就是不断重复突破底线的过程。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魔鬼,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把它释放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宁向东一直没有得到赵伟的消息,他也没有去问,本身这件事儿也不是着急的事儿。

    把加工厂的钢渣利用起来用于稳固路基,是他早就考虑过的。

    黄巢谷里的土质酥松同时又具有粘性,最好的利用方式是脱土坯,再按比例掺杂秸秆在里边,制成的土砖可抗数十年风雨无虞,村里的很多院墙都是用这种土坯垒起来的,质量很好,但是用于道路承重就不行了。

    所以宁向东的设想是把加工厂的钢渣和碎石一起撒到地面上夯实。

    承重问题好解决,最麻烦的就是开山,按照文物局提供的地勘图纸,鹅岭一带的地质结构属于远古地壳挤压上升后的隆起,地表先后形成过原始森林,海洋等等,后来又经过地震、火灾等等一系列的演变,成为今天的样子。

    鹅岭一带雨裂谷和坚硬石山并存,而黄巢谷和三道山梁就是并存的代表。

    炸山!

    了解了黄巢谷的地质结构后,宁向东脑子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炸山。

    他这几天咨询了很多卖炸药的商店,得知过去鹅关的石匠们采石都是借助炸药。

    那个年代对工业炸药的控制不太严格,只要做好用途登记就可以了,但是他一说修路要用,商店的人就纷纷摇头,所需用量和炸药等级,他们全都没有。

第一百四十八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宁向阳和宋小军听说对方都要在春节旅行结婚,就互相咨询去哪里玩有趣,结果他俩还没商量好,两个新媳妇儿就达成了一致。

    大冷天当然越往南去越好,海南岛听说正在大兴土木搞房地产,都不想去,就定下来去云南西双版纳骑大象。

    春节假期到来了,两对新婚夫妻坐飞机去云南,宁家和宋家以及双方的亲家都到机场送行。

    新人们走了以后,机场里剩下几个老人和两个年轻人。

    周婷父母和郭颖父母看到宁向东和宋小青两人男的帅气,女的漂亮,都赞不绝口,又看到宋家和宁家的熟悉程度,绝非一天两天的交情,更不住的感慨这两个孩子青梅竹马的真是好福气。

    宁家父母听了很高兴,宋益平表现也比较正常,跟大家交谈甚欢,独独章束脩表面上虚于迎合,心中却暗自寡欢,可惜了自己的宝贝女儿呀,在今天这几个年轻人里最有出息,长相就不用说了,更难得的还是才女,唯一的大学生。

    章束脩一边想着一边暗自看了宁向东一眼,外表看跟女儿倒是蛮般配,就是他那个工作,实在是太让人闹心了。

    想到这里,章束脩看到霍敏芝离得不远,就悄悄走上前压低声说道:“老霍,一会儿走慢点儿,我有点儿孩子的事情想跟你谈谈。”

    霍敏芝一听,心里咯噔了一下,章束脩对儿子的态度她早有耳闻,后来因为什么原因发生了转变她搞不清楚。

    只是今天这个日子非比平常,又是亲家又是朋友的,她忽然要跟自己谈孩子,不知存了什么心思。

    霍敏芝知道自己这两年脾气越来越不好,她很担心会一言不合就发飙,于是也低声对章束脩说道:“要是谈孩子,咱俩换一天行不行?”

    章束脩一看霍敏芝紧张的样子就知道她想偏了,便进一步说明道:“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主要是说你家宁向东的。”

    这下霍敏芝更紧张了。

    章束脩一看忍不住笑出来,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当妈的都为自己孩子操不够的心。

    “是说向东工作的事儿,没别的。”

    章束脩的话像递过来一颗顺气丸,霍敏芝长出了一口气:“你说你呀!一句话能说清楚,偏偏分成好几句。”

    “看把你吓的,我还能吃了你呀,以前也没见你这么胆小过!”

    霍敏芝和章束脩认识了这么多年,老了老了却因为两个孩子的事搞得这两年生分起来,去年春节都没有互相拜年,今年凑巧两家的儿子一起旅行结婚,才又重新走到了一起。

    “我说老霍,你把宝贝儿子放在大山里,就没啥想法?”章束脩和霍敏芝刻意放缓了步伐,跟其他人拉开距离后,章束脩说道。

    “怎么没想法?我都快气死了。”这件事是当前霍敏芝的一块大心病:“老姐姐,我也不怪你在对待孩子问题上态度不好,放我这儿我也一样,可我跟他爸爸说了好几次,去找那个丁启章说说,把孩子弄回来,他爸爸就是不管!”

    “他不管你就得管呀!虽说人是跟了他们宁家姓,可那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章束脩一看霍敏芝跟自己是一条战线的,心里先轻松了一大半,立刻趁热打铁:“咱俩两条腿走路,待会儿回去,你跟向东好好说说,等他再来我家,我也好好敲打敲打。”

    “对对,你敲打比我敲打有分量,他不敢不听,”霍敏芝连连点头:“说起来我家向东的工作,就怪他们厂石总工那个老混蛋。”

    一说起石宗勤,霍敏芝恨得咬牙切齿,看来有必要亲自去找他一趟了,尤其宋少青妈妈今天跟她谈的这番话,人家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最大的心病就是儿子的工作问题。

    抛开从小在一起的关系不说,人家的女儿是大学生,人又漂亮,找什么样的男朋友找不来?现在不但不再嫌弃儿子,反而帮忙出谋划策,这是真当成一家人看了,自己可不能不上道。

    想到这儿霍敏芝心头一热,拉住章束脩的手说道:“束脩,我儿子本来学历就不高,这个现在也没法挽回了,但是他的工作,我保证想尽一切办法让你满意!”

    霍敏芝郑重其事表决心,让章束脩非常高兴:“学历这事儿也有办法,实在不行就上成人教育,你回去就跟向东说,让他有时间来我这里一趟。”

    过了两天的晚上,宁向东照例给宋小青打电话。

    最近一段时间,两家的电话已经成了热线,只要他俩不约会,就在电话里聊半天。

    “向东,我妈让你明天来家一趟。”宋小青的声音吞吞吐吐,听上去怪怪的。

    “怎么了?”宁向东被她搞得挺紧张。

    “我也不知道,我妈没说。”宋小青情绪挺低落,老妈刚才冷不丁冒出一句要见见宁向东,却不肯说是为什么,现在哥哥宋小军也不在家,老妈要是真整出点儿事,她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

    考虑到章束脩曾经犯过的前科,两人心里都有点儿担惊受怕,在电话里分析了半天,也找不出原因。

    挂掉电话后,宁向东又独自想了半天也理不出头绪,这段时间是他最近以来最开心的一段日子了,双方家长都默许了两人的关系,每天出双入对也不再需要躲避别人的目光,一切都在向最美好的方向发展。

    到底是什么事呢?宁向东躺倒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着。

    忽然,枕头旁的电话子机响了,吓了他一跳。

    宁向东以为又是宋小青打过来的,连忙接起来。

    “向东,我最近一直也没顾上给你打电话,你说的那事儿也没跟我师傅说,要不等过了年吧,我再给你准信儿。”原来是赵伟的电话,这小子终于有动静了。

    “好的,也不是什么着急的事儿,等年后也没问题。”

    听着宁向东大大咧咧的声音,赵伟一阵惭愧,又说了几句拜年词便挂掉了电话。

    宁向东却听出赵伟在电话里的生分和客气,不禁觉得诧异。

    今天这些人怎么一个比一个怪?想完这句话后,宁向东没心没肺的睡着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猜灯谜

    第二天到了宋小青家,宁向东开始忐忑不安起来,直到章束脩对他说了自己的意思,才松了口气。

    “向东,阿姨还是这个观点,你今年一定要想办法调回来,而且还要报名考电大。”

    “你从小去当文艺兵,也没有初中毕业证,小学毕业证也没有发,假如将来别人问你的学历是什么,你怎么说?”

    宁向东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自己到现在没有任何一所学校的毕业证,严格来讲就是个文盲啊!

    宋小青坐在旁边,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指着宁向东笑个不停:“没想到我一个堂堂的大学生,居然有一个文盲男朋友。”

    宁向东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章束脩今天这番话可是完全为了他好。

    虽说文凭不代表水平,但没有文凭在当前社会还真不行,就算有真本事,可别人也得给你机会展露自己的本事才行啊。

    然而没谁有这份耐心,专门搭个舞台给你秀才艺。

    宋小青对这件事完全没往心里去,宁向东是个聪明人,响鼓不用重槌敲,相反她更关心转眼到来的元宵节,能和宁向东一起去看。

    因为过了节他又该回山里了,自己只想抓紧剩下的时间跟他在一起开心度过,以后的烦恼留待以后再说吧。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并原市有闹花灯的习俗,老百姓也叫“闹红火”。

    通常提前一两天,大街小巷就开始沿着街边悬挂灯笼,等到十五那一天的下午四点,主要街道就全部戒严,禁止任何车辆通行了。

    各个单位的职工和自发组织的群众,会在大街上表演踩高跷,跑旱船,舞龙舞狮等等娱乐节目。

    宁向东和宋向青早早的离开家,从柳溪街步行去看红火。

    四点之后公交车也断交了,不过即使还在运行,也不会什么人坐,大家都愿意走着,可以沿途观看各种各样的灯笼和上面的灯谜。

    冬天昼短夜长,两人一路走一路看,到了戒严的路段时,已经是华灯初上。

    街两边的灯笼都亮了,他俩找了个有利地形,等着跑旱船舞龙狮的队伍过来。

    过了不一会儿,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锣鼓的声音,人群开始躁动起来,宁向东和宋小青站在一个单位的台阶上面,虽然不能近距离观看表演,但是视野开阔可以看得很远。

    最先过来的队伍是踩高跷,演员们走的东倒西歪,做着有惊无险的夸张动作,街边围观的人群被吓得一声声惊叫,紧接着看到表演者化险为夷后,虚惊一场的人们大声笑骂着“握草”,把气氛推向高潮,这景象年复一年,是人们最爱看的街头表演,一场红火大家可以津津乐道到二月二龙抬头以后。

    随后是舞龙狮,这个表演是个力气活,举着龙珠的汉子脑袋上冒着腾腾白气,裸露的臂膀汗津津的,这是能看得见的,其实更累的是狮子,北方狮子披挂厚重,躲在道具里面的两个人更是满身大汗,有时动作大点儿,汗水能甩到离得最近的观众脸上。

    最后是大姑娘小媳妇儿驾驶的旱船,穿着淡粉、葱绿的轻纱薄绸,袅袅婷婷的扭过来,在冬季一片萧条的灰白色调中,自有一番穿花拂柳的美感。

    闹花灯的队伍过去之后,街两边围观的人们并不散去,开始三三两两结伴同游。

    猜灯谜是元宵节闹红火的精华,猜中了虽然没什么奖励,但是来自于身边观众的喝彩声,让猜中者的成就感瞬间爆棚。

    宁向东连续看了好几个灯迷都没有猜中,宋小青眼巴巴等着男朋友在众人面前露脸,结果大失所望,气的伸手在宁向东老腰上拧来拧去,怎奈冬天着装太厚,肉没拧到,反而痒的宁向东直乐。

    宋小青娇嗔一声:“不跟你玩了,笨笨!”

    说完自顾自走到不远处一颗树边,那里已经围了几个人,在看灯笼上的谜语。

    “上联难配下联……”

    宋小青看了之后反复叨念,一时也解不出谜底。

    宁向东站在不远处没有过去,他对这些猜题解谜的游戏一向兴致缺缺,也不认为解出迷题的人智商有多高,不过是在缺少娱乐活动的古代,一些文人拿来卖弄文采的消遣罢了。

    正在瞎想的时候,迎面走过来两个女生,即将同他擦肩而过的时候,其中一人多看了他一眼,忽然喊道:“宁向东!”

    女生戴着口罩,第一眼没认出来,当对方摘下口罩,笑嘻嘻的看着他时,宁向东也惊奇的张大了眼睛:“乔旭?”

    乔旭也是很久没见了,从上次为了回并原假传文艺比赛的信息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还在连轧厂吗?”宁向东之所以这么问,是他总觉得乔旭无论从性格还是所学专业,在厂里工会没有发展空间,早晚可能会跳出来。

    “不在连轧厂能在哪儿?”乔旭知道宁向东为什么会这么问:“我倒是有心想出去,可像我这水平的,出去了立刻就得饿死,还不如老实在厂里待着,还算个人才,再说,家里也受不了我折腾啊……”

    说起个人工作,乔旭的情绪有点儿低落,一想宁向东的工作更不如意,现在都被发配到山里了,连忙岔开话题:“走吧,一起去猜灯谜。”

    说着话她很自然把手插进宁向东的臂弯,拉着他向挂着灯笼的树旁走去。

    乔旭刚跟宁向东说话的时候,宋小青就看到了,她还想好是不是过去打招呼,就看到那个女生挽着宁向东走了过来。

    “上联难配下联……”乔旭看了谜面后,对宁向东说道:“什么意思啊?向东你猜猜。”

    看到两人这么亲热,宋小青面若寒霜,站在旁边一语不发,宁向东心里暗暗叫苦,连忙说道:“对不起……”

    话音刚落,旁边围观的人群中有人惊呼一声:“还真是这个谜底,小伙子厉害啊!”

    乔旭和宋小青闻言,各自抬头又看了一遍谜面。

    “上联难配下联……”

    对联俗语也叫对对子,上联对不上下联,还真是对不起的意思。

    “向东好厉害啊!”乔旭雀跃起来,笑得如春花绽放。

    旁边围观的人也纷纷赞不绝口,都说这个灯谜出的巧妙。

    “我叫你猜灯谜,你一个也猜不到,不知哪来个女生叫你猜,这么难都能脱口而出!存心的吧你?!”宋小青气的银牙紧咬,才忍住没有发飙,转身就走。

    宁向东一看连忙追过去,乔旭在身后喊道:“哎!你这两天抽空去趟我家啊,我还一直想跟你再学学吹箫呢。”

    宋小青听到乔旭的喊话内容后身子颤抖一下,离去的脚步更快了。

    宁向东看看远去的宋小青,又看看不远处貌似无辜的乔旭,伸手在脑门上重重一拍:“女人怎么这么不可理喻?!”

第一百五十章 重返鹅关

    正月十五的大街上,到处妆点着灯带和彩灯,还有各种各样的灯笼悬挂在树枝上,五光十色的光映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充满了节日的喜庆。

    宋小青沿着街边在前面走,宁向东在后面跟着,他几次想跑上去解释,可话到嘴边,又发现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错,不知道该解释什么。

    宋小青在前面越走越生气,她知道宁向东在身后不远,可这家伙就是不追上来说句软话,自己想找个台阶下都没有。

    走着走着,她忽然想起上次跟宁向东闹别扭,正是他在武汉被人追债,最艰难的时刻,心不由得一下软了。

    宋小青看了看周围,到处都是热闹的人群,便又向前走了几步,拐到不远处的锣鼓巷里。

    巷子里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盏灯,与近在咫尺的光明大街恍若两个时空。

    她停下来,听着身后越走越近的脚步声,却没有回头,只把背影留给了宁向东。

    背后的脚步声到她身边时停下来,却久久没有人说话。

    宋小青等的发急,心里不停的埋怨宁向东,就算自己是无理取闹,可你一个大男人,低低头能死啊!

    终于,宁向东开口了:“小青,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不高兴,但是我刚才本能的向你说对不起,就说明我心里肯定认为自己有错,那现在,你还生气吗?”

    宁向东想了很久,他知道宋小青闹情绪一定是因为乔旭出现的原因,可自己跟乔旭不但是同事,而且还是好朋友。

    正因为只是好朋友,所以即使有亲热的动作,他也问心无愧。

    听到宁向东的道歉一点儿诚意也没有,宋小青豁然转身,看着他说道:“你说不知道我为什么不高兴是吗?那好,假如今天是我,挽着梁海潮或者龚强走到你面前,你什么心情?”

    这句话点醒了宁向东,要真是那样,他估计连宋小青的表现也做不到。

    爱情是自私的,可男人往往只会要求女人忠贞不二,而自己就算没有行为上的出轨,却也都会在行为上玩玩暧昧。

    想到这里,宁向东歉疚的对宋小青说道:“乔旭确实是我的同事,也是朋友,我教她吹过箫。”

    此时此刻,宋晓青的态度也缓和下来,不是因为消气了,而是因为她不想让这件事破坏了两人在一起的美好假期,这几天对她而言,实在是太得之不易了。

    “向东,你的箫演奏是什么水平,难道你心里没数吗?”宋小青双眼一瞬不瞬,看着宁向东说道:“至少我心里有数,你教不了别人。”

    宁向东上前一步,双手抚住小青的肩头:“我明白了,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事,你也消消气吧。”

    宋小青顺势靠在他胸口,低声道:“在你身边,我只是个普通人,而且是一个极度自私的普通人,我的男朋友就是我的,他所有的好,我都不愿意让别人分享。”

    宁向东又感动又惭愧,紧紧拥住她:“我保证好好练习吹箫,把乔旭教出来。”

    宋小青明知是玩笑,可也不想听,挣扎着从他怀里出来,宁向东早有准备,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双臂加力,使劲拥着不让她跑掉,只是老腰上被拧了无数下,也没有办法避开,痛并快乐着。

    两人的疙瘩解开后和好如初,只是没了看花灯的心境,便相拥着着慢慢往回走。

    这是俩人第一次因为宋小青吃醋闹别扭,彼此都有好几个没想到。

    宋小青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醋劲这么大,看到乔旭挽着宁向东时,她觉得对方好像把自己的心掏走一样,身体一下子空了。

    宁向东没想到的是,宋小青在感情问题上一点沙子也不揉,以前总听人说,女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相反的,现在看来简直是哄鬼的话。

    第二天,孙勇给宁向东打来电话,通知他返回矿上的时间到了。

    宁向东提前请假回来,但是返回单位的时间和大家是一致的,四个带班班长提前就约好了节后一起走。

    两天后到了回山的时间,因为要赶早班车,宁向东就没让别人来送行,只在家门口跟宋小青见了个面,就独自坐公交车到长途汽车站跟孙勇几人汇合。

    大概是因为过年的关系,这趟早班长途车上人不多,老乡们讲究不出正月都是年,过了二月二,生活才会逐步恢复正常。

    “哥几个做好思想准备吧,回了村少不了要应付几个大酒场。”孙勇肿着一副眼袋说道,一看春节期间就没少喝。

    另外两人情况也差不多,他们都看着宁向东清澈的眼神说道:“还是年轻好啊,看小宁神清气爽的样子,回了村儿还不杀的他们丢盔弃甲。”

    宁向东笑了笑没说话,一坐上长途汽车,他的整个神魂立刻沉浸在了修路的事情当中,春节这段时间,一直和宋小青在一起儿女情长,他对山里的生活都渐渐感到遥远了,唯独此刻,重新坐进摇摆如船的长途汽车里,这之前所有的计划和想法又重新充实到脑海里。

    车到陈村镇,四人先到并钢停车点点卯,没想到212司机已经提前三天回来了,而且回来之后一直没有闲着,每天都送人上山,都是梨树坪矿办的人。

    此时看到矿上的主力人员到达后,司机笑了起来:“你们哥几个一来,这鹅关矿的年就算正式过完了。”

    正月的山里,依然冰天雪地,和走之前一模一样,吉普车四个轮子都绑上了防滑链,司机走熟了这条路,车开的不紧不慢。

    到达梨树坪后,孙勇看了看天色,跟其他三人说道:“现在回村里,虽然有点儿赶,不过也来得及,你们怎么看?是继续赶路,还是在梨树坪住一夜缓缓?”

    姜军和宁向东无所谓,陈大旺睡觉认床,换了地方影响睡眠,不想在梨树坪住,其他三人就都顺着他,决定今天赶回村里。

    走黄巢谷的话,进山路比出山路轻松,因为进山首先就是爬山梁,正好人的精力也充沛,爬过山梁后累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平路,往出走恰恰相反,一直走平路遛着腿,多少也消耗点儿体力,最后再爬三道山梁,简直有点儿下马威的意思了。

    不管怎样,走谷里还是近,太阳落山后大约十几分钟,四个人已经看到了村子里的灯火。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1489/ 第一时间欣赏茁壮的草根最新章节! 作者:半闲半散所写的《茁壮的草根》为转载作品,茁壮的草根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茁壮的草根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茁壮的草根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茁壮的草根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茁壮的草根介绍: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锋芒毕露。
草根宁向东,逆天改命二十年。
茁壮的草根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茁壮的草根,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茁壮的草根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