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TXT下载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纳兰幽月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txt下载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七十一章 逐鹿天下,心向霸业

    马超因父亲之死而愤怒,张辽也因为心腹部将之死而愤怒,两个愤怒的人斗在一起,场面十分激烈,斗到最后,两人的招式都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使一旁的关羽都挑了挑眉头,对两人非常关注。

    另一边,关羽与太史慈斗了八十余回合,太史慈被关羽一刀砍中左肩,受伤落败。所幸太史慈并无大碍,仍能开弓拉箭,阻止了关羽的追击。

    数月以来,关羽与太史慈交战多场,几乎没有败绩,但是关羽却对太史慈娴熟的弓箭有些忌惮,未能趁胜追击。总体来说,太史慈也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关羽虽然不惧弘农军众将,但却是有些忧虑弘农军骁将众多,对朝廷来说是一个威胁。马超的到来,使关羽非常开心,通过方才的出手,关羽断定马超虽然还有一些稚嫩,但绝对是一个不输弘农军一种将领的将领。

    眼见马超渐渐有些吃亏,张辽又慢慢恢复了招式上的节奏,再有三四十回合,马超定然会落败。

    关羽见状,向张辽杀去,准备接过马超,与张辽斗在一起,反正他与太史慈也已经斗了许久,不算是对张辽进行车轮战。

    马超见关羽杀来,心中虽然知道后者是来帮助他的,却有些心有不甘,依然与张辽斗在一起,不愿退开。

    这一点倔强,倒是像极了其父马腾。

    关羽见马超不愿退去,心中有些无奈,游弋在四周,分散张辽的注意力。看马超的态度,也是一个破有自尊心的人,关羽自然不好贸然加入其与张辽的战斗。

    当然,关羽此时也不屑二打一。他可是朝廷的大将军,如果传出去,可是会毁了他的名声。

    “文远,弘农王不尊天子,何故死心塌地仕于其?”昔日在洛阳时,关羽与张辽也有数面之缘,算是熟识,如今既是分散张辽注意力,也是在劝说。

    张辽闻言,挑了挑眉,言道:“知遇之恩无以为报,唯一死矣。况孝献帝遗诏让王上继承大统,司隶校尉如何成为天子,云长兄不知乎?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天子?”

    刘协遗诏在弘农国核心臣子中已不是秘密,张辽自然也是知道,如今他见马超、关羽先后污蔑刘辩,却也是忍不住将这一环讲了出来。

    马超听了张辽的话后有些懵,动作稍微迟钝了一些,被张辽一槊砸中腰间,似乎受了些内伤,向后退却。

    关羽一脸震惊地看着张辽,喃喃道:“难道杨……”

    说到一半,关羽察觉到自己失言,不再言语,专心与张辽斗在一起,几番欲言又止的模样,让人生疑。

    关羽此时心中担心着一件事,那便是刘辩将那份遗诏公开,虽然改变不了刘备已经是天子的事实,却是给袁绍、曹操两人又提供了一个又力的理由,也让刘辩此时的行动变得名正言顺。

    当然,还要看天下人是否会相信。

    弘农城中,关羽的担心正在一点一点变为现实。

    刘辩扫平凉州,凯旋归来,如今正召集众臣商讨是否将刘协的遗诏公布与众,使自己在与刘备的战斗中不再是谋逆的那一方。

    当然,若公布出来,刘辩必然也是准备与刘备、袁绍、曹操等人逐鹿天下,心向霸业。

    华歆言道:“王上仁德,数年间便使弘农富庶,若为天下之主,定可使天下安定。臣愿追随左右。”

    贾诩亦道:“臣等这一日久矣。早先赴鲜卑之时,臣与公达便已经决定,若王上将此公布与众,无论困难险阻,定辅佐左右。”

    杨勋更是抹了一把眼泪,言道:“孝献帝与王上素来亲爱,王上在鲜卑时,更是每日提及王上,如今王上如此,正是继承遗志,完成兴汉之业。孝献帝在天有灵,定会保佑王上。”

    今日正好苏定也在,苏定恭敬地对刘辩拱手道:“臣不知那么多,臣只知无论如何,一定会用生命守护弘农城。”

    其他众臣也对刘辩表明了立场,悉数支持刘辩如此。

    于是刘辩命皇甫贤安排下去,将刘协诏书公布与众,并传向各州郡,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当然,信与不信,刘辩便不再去管了。

    刘辩再一次翻看刘协的诏书,其中真挚之言令刘辩心中苦楚,泪水不断留下,不能自已。

    其实刘协已经走在了兴汉的路上,只是命运弄人,中道崩殂。辩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代刘协完成兴汉之业,将这四分五裂的大汉再一次统一。

    这一边,皇甫贤已经将具体事宜安排下去。

    另一边,河东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近有张辽骁勇非常,远有太史慈弓马娴熟,关羽并未能率军击败弘农军,弘农军也未能如愿取胜,双方算是打了一个平手,各自鸣金收兵,退军休整。

    不过关羽还是对马超的武艺表示赞赏,言其没有辱没其父的名声,将来的成就一定不输马腾。马超则对于之前战斗时的固执有一些愧疚,认为自己不该如此,关羽却是根本没有在乎。如此,两人的关系倒是亲近了一些。

    只不过,当关羽在数日后听到一个传言后,立即变得有些懊恼、烦躁、愤懑,他开始有些后悔那日放走刘辩。若不是他,刘辩又怎么会有机会将遗诏公布与众。

    当然,杨瓒能活着到达弘农,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

    豫州颍川郡阳翟县。

    一座草庐内,一个青年正翻看着石案上的竹简,旁边一个中年儒者正在低头沉思,思考为何眼前这个青年人为何如此决绝,明明此人是叔父荀爽的门生,与他又有旧,却不愿跟他一起走,不愿接受他的举荐。

    这中年人正是如今曹操麾下谋士荀彧。

    突然,一个农夫打扮的大汉扛着锄头走了进来,对石案前的青年言道:“奉孝,我今日去县里,听人言弘农王有孝献帝遗诏,弘农王才应该是天子。”

    只见被称为奉孝的青年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热切地问道:“真的?”

    “真的。”

    青年再次得到确认,转身对荀彧言道:“荀公,某早心有所属,只是其未谋霸业,某尚未到投效之时,如今正是时候。”

    荀彧听到这些,心中倒也知晓了缘由,其叔父荀爽正是在刘辩的努力下能够以三公之礼下葬,这青年心向刘辩,倒也解释得通了。

    这青年,正是郭嘉,郭奉孝。

第二百七十二章 刘备的危机

    “寡人早知会有今日,唉……”

    今日的刘备心情可以说已经差到了极点,从弘农传来消息,刘辩公布了刘协的遗诏,正式参与到了逐鹿天下的队伍当中。

    对于这份遗诏,刘备也是知晓的,只不过已经是杨瓒逃离追捕、他登上帝位之后的事情了。虽然司马懿言杨瓒身负重伤,必死无疑,可如今所见,杨瓒应是守着一口气坚持到了弘农。

    虽然朝中百官目前都表示并不认同刘辩所谓的遗诏,将这份遗诏当做刘辩为了争权而编造出来的谎言,但明白人都能想到,刘辩自从归来后便一直没有来过洛阳,而那封遗诏上可是真切地盖有印信,期间言此,情真意切,不是刘协遗诏又是什么?

    故而这只不过是朝廷为了维持稳定,百官为了保命的掩饰罢了。

    其实刘辩早已经与刘备撕破了脸面,这只不过是正式决裂,找了一个正当理由,对于大势并未有太多改变。

    战事依旧。

    河东战场,双方人马僵持不下,阵线并未有所移动。

    倒是司隶东边的青州,出了一些岔子。

    弘农的消息传到兖州,兖州牧吕布听从麾下大将郝萌、董云的建议,起兵反叛刘备,但却没有表明自己支持哪一方,割据兖州全境、徐州琅琊、东海两郡。

    吕布的突然反叛,使刘备有些措手不及,不仅失去了司隶东侧的屏障,还失去了十余万可支配的兵马。

    刘备的心在滴血,想道:“早知今日,当初便听仲达之言,只封吕布一刺史矣。”

    不过,刘备现在后悔也已经晚了,只能将关羽、司马懿两人召回洛阳,防卫河南。

    马超也跟着关羽回到洛阳,河东只余田豫、张杨两支队伍。两支队伍分别在河东郡的北部与西部,相互之间隔了很远,难以相互支援。

    田豫差人告知张杨,言关羽、司马懿两人已经撤离,目前两人麾下兵马不足以控制攻下来的城池,不如各自向后退却一些,整兵固守。

    张杨却对田豫的这番言辞嗤之以鼻,不愿放弃好不容易攻下的城池,丝毫没有后退。

    荀攸收到消息,当机立断,传令张辽、徐晃、太史慈三将,命三将率大军出击,他与徐晃合击田豫,张辽、太史慈两人则冲击张杨的阵地。

    张杨见张辽、太史慈两人率军来袭,率部将杨丑、孙宇等人迎战,结果才一接战,杨丑就被张辽一槊戳倒。杨丑乃是张杨麾下的得力战将,虽然武艺并非最强者,但也不会太差,结果在张辽手上连一个回合都没能坚持住,使河内军顺间就慌了神。

    其实以杨丑的实力也不至于一个回合都坚持不了,只是战场之上各种意外情况层出不穷,一名河内军士一不小心撞到了杨丑的战马,杨丑本欲躲避张辽长槊,却因为战马受惊而未能如愿,最终如此。

    张杨见得力将领惨死,为了稳住局势,又差另一名将领高启迎战张辽。方才高启与太史慈斗得风生水起,给了张杨一些信心。结果,高启虽然坚持了十数回合,却依然不能避免身死槊下的结局。方才高启能够与太史慈斗得火热也是因为太史慈早先被关羽所伤,又忍着疼痛连射十数箭,使得伤口更大,如今更是尚未痊愈。

    连折两将之后,张杨开始有些慌乱,虽然继续指挥着军士抵挡弘农军,额头上却满是豆大的汗珠,他终于意识到先前的战斗基本上是关羽、司马懿两人在发挥作用,是他们在吸引着弘农军的主力队伍,他才有机会攻城略地。

    其实早在张辽、太史慈第一次差一点将他击溃的时候,他就应该明白。

    否则,他也不会对田豫之言视而不见,也不会如此顽固地屯兵于此。

    意识到这一点后,张杨心中开始盘算着如何撤退,如今两军交战,河内军身后仍然有大片的开阔地供其撤退,只不过需要有人留下来拖住弘农军。

    于是,张杨将目光看向了孙宇。

    正当张杨不知道怎么跟孙宇说,心中暗自犹豫时,孙宇见弘农军势头甚猛,回身对张杨言道:“将军,弘农军势大,我军恐坚持不住。”

    张杨正愁不知怎么开口,如今孙宇主动说话,他立即接道:“是也。只是需一人拖住敌军,而杨、高两将俱卒,不知谁可担此任?”

    其实,杨丑、高启两人战死后,张杨麾下出了孙宇之外,仍有其他将领,只是其他人本就见事不对,早已躲得远远的,远离战场中心,离得稍近一些的,也装作没有听到,佯装指挥战斗。

    只有孙宇一人耿直地站在张杨身边,仿佛河内军只剩他一名将领了一般,让孙宇自己都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感觉。

    不过,孙宇还是将目光看向了此时武艺最好的穆松,准备向张杨举荐穆松,结果却听到张杨言道:“孙将军,如今我军生死全系于将军,可愿但此重任?”

    张杨的委以重任着实有一些让孙宇措手不及,但张杨已经下令,孙宇心知此次必死,又不好拒绝,只得对张杨言道:“末将从命,只是末将一人恐怕难以阻拦张文远、太史子义,若能再有一人更好。”

    言罢,孙宇将目光看向了穆松。

    穆松此时正在杀敌,突然感觉到后背有些发凉,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就像有一口锅扣在了自己的背上。

    张杨见弘农军已经冲破了一部分防线,来不及思考,便同意了孙宇的话,将穆松召来,吩咐了一番。

    穆松心中虽然有些不愿,但还是按照张扬的吩咐领本部人马与孙宇一同留下。

    随后,张杨便率大队人马撤离,留下穆松、孙宇两将阻挡弘农军。

    张辽、太史慈两将又怎么愿意放河内军退走,冲杀得更加猛烈,让留下的孙宇、穆松两人压力倍增,恨不得马上转头撤走,但两人作为将领服从命令的本能还是让两人止住了冲动,继续抵挡着弘农军。

    然而这样的代价就是两人为此丢了性命,但同时也赢得了张辽、太史慈两人的敬重。

第二百七十三章 鸿门宴

    孙宇、穆松两人以性命为河内军争取了撤退的时间,张杨也没有辜负两人的牺牲,摆脱了张辽、太史慈两人的追击。而后张杨向东退了近百里,一直退到王屋山,才停下来休息。

    随着张杨退走,早先占领的城池也都在此拱手相让,重新回到了弘农军手中,堪称大败。

    面对如此大败,张扬并未主动分析自己的原因,而是将此次大败的原因归咎于田豫,认为田豫并未能够对他进行支援,而导致他一人面对数量更多的弘农军。其实田豫更是一人面对荀攸、徐晃和梁宇率领的队伍,丝毫不比张杨轻松。但张杨并不理这些,心中还是这个想法,最后甚至上书参了田豫一本,尽说此事。

    刘备看到张杨的上书,心中感觉有些气恼,又有些好笑,他虽然不在河东,但他还是知道其间战况的,再加上他对张杨的了解,知道这大概率是张杨不想承担责任的举动。

    对于张杨的这番举动,刘备并未理会,而是下了一份诏书给田豫。经过吕布反叛一事,刘辩对于张杨、张绣这些人产生了怀疑。如今张杨污蔑田豫,在推脱责任的同时还在挑拨君臣关系,已经让刘备产生了除去张杨的想法。

    他给田豫的这一封诏书,就是关于张杨一事。

    当然,其间还有司马懿、简雍两人的出谋划策,而马超、关羽两人此时皆不在洛阳。马超被刘备任命为凉州牧,屯兵于函谷关,盯着弘农军,凉州牧一职也是为了激励马超。关羽则被刘备派往河南东部的大伾山——虎牢关一代,以免吕布率军向西攻来。

    如今吕布反叛刘备,并未表明自己究竟是想要自立,还是想要支持某一方势力。吕布也因此受到了袁绍、曹操两方的拉拢,每日皆有人出入吕布府上,还有着许多礼品。虽然吕布反复叛于丁原、董卓、刘备,让人心中对于吕布能否真心合作感到怀疑,但吕布毕竟掌控着近两州的地盘,着实是一大助力。

    另外,袁绍、曹操两人也不是没有自信能够对付吕布,只不过现在并没有必要,毕竟现在更大的敌人是刘备与刚刚平定凉州的刘辩。

    原本刘辩在公布刘协的遗诏之后,袁绍、曹操麾下谋士、将领曾有人提议与弘农王刘辩联合,但袁绍、曹操都不约而同地否决了这个想法,虽然嘴上说着:“既然已经辅佐一主,如何再联络弘农王?”但两人也都有着各自更深层次的原因,只不过只有一小部分麾下知道罢了。

    对于袁绍、曹操两人在兖州的动作,刘备虽然知晓,却也对吕布无能为力。当然对吕布无能为力,并不代表对吕布麾下的将领、太守无能为力。在刘备的努力下,还真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只不过还未到时机成熟的时候。

    另外,刘备现在最先要处理的是张杨。

    田豫自收到刘备的诏书后,也是对张扬哭笑不得,明明早已劝其早些向后撤退一些,张杨不听而导致大败。如今张扬倒打一耙,田豫心中颇为无奈,虽然他并不生气,但还是装作出一副生气的模样,当着众多部下的面,将张杨数落了一遍,还扬言一定要讲事实汇报给刘备,还言道:“某与陛下乃旧识,他张太守又是何人?岂能与某相比?定叫陛下知晓真相。”

    结果,田豫今日的所为很快便被张杨听到。

    张杨心中担心田豫将早先不听劝而招致大败之事禀报给刘备而使自己招致祸患,于是命人传信给田豫,给田豫送去一些礼品,还假意邀请田豫到河内做客,言若田豫来到,一定会请田豫吃酒,不醉不归。

    张扬也没想到,他这假意的邀请竟然被田豫答应了。随后,田豫率领一小队人马向河内郡怀县赶来,说是要赴张杨相请之约。张杨一收到消息,整个人都懵了,顿时觉得有些好笑,私下里对人言道:“没想到田国让竟这般耿直,某假意邀请,其竟然为了一顿酒不远数百里而来。”

    虽然心中惊异,但张扬还是命人准备招待田豫。另外,在田豫赶来的同时,吕布的使者董云先赶到了县,顺便带来了吕布的礼品。值得一提,这些礼品大多是袁绍、曹操命人送给吕布的,吕布倒也物尽其用。

    对于如今的天下形势,吕布有着自己的认识,也有着自己的策略,说服张杨就是第一步。

    张杨知道董云此来一定是来说服自己,却是假装不知,一直拉着董云寒暄,并未给董云太多的机会。

    直到酒足饭饱之后,董云才得到机会,言道:“将军与吕将军乃并州旧识,关系匪浅,如今吕将军控有兖、青之地,有图天下之心。”说到这里,董云将声音压低,言道:“吕将军言,若将军愿一同进攻河南,擒住刘玄德,再图并州,吕将军愿使将军控并州全境。”

    张杨听完咂了咂嘴,假装醉酒,言道:“如今河南有马孟起、关云长二将,破河南如痴人说梦。”

    董云闻言,知道今日之事有了门路,也装作一副醉态,不以为意地言道:“吕将军亲至,管他关云长、马孟起。”

    随后,张杨、董云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没有言语,仿佛空气也凝固了一阵,而后两人又转过头,哈哈大笑。

    董云知道,今日之事已经成了。

    将事情办成之后,董云便没有在怀县停留,立即返回了兖州。

    就在董云离开的后脚,田豫带着一小队人马赶到了怀城,拜访张杨,顺便也为了那日一时怒气上涌说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进行道歉。

    田豫这不说还好,说了之后,反倒让张杨想起了不快的回忆,想起了田豫的种种,心中起了歹意。

    张杨心中思忖道:“既然已经决定反叛刘玄德,不如拿田国让作为投名状。”

    于是,张杨吩咐府中仆从准备晚宴,欲好好招待田豫一番,而暗地里则埋伏了一些甲兵,准备埋伏田豫。

    这就是一场鸿门宴。

第二百七十四章 席间杀机

    田豫似乎并未察觉到张杨的意图,按时赴宴,在席间与张杨有说有笑,气氛融洽温馨。

    但这份融洽也只存在于两人目光相接时,一旦目光瞥向一边,其中的凶狠便暴露无遗。幸好同席的人并不多,没有人发现。

    待酒足饭饱之后,两人都有些醉眼惺忪,脸上满是醉意,说着一些诸如“张翼德睡觉睁着眼”的军中轶事。

    而后张杨慢慢回过头,脸颊紧绷,咬着牙,左手拇指和食之摸着嘴上的八字胡,眼神阴鸷地瞧着田豫。

    突然,张杨脸上酒意全无,右手将其饮酒的杯盏蓦地摔在地上,掷杯为号,十数名甲兵立即冲了进来,向田豫扑去,将桌上的两名县中乡绅吓得哆嗦不已,不敢妄动。

    田豫见状,身形突然暴起,从腰间抽出一柄短剑,刺向身旁不远的张杨,张杨早有准备,立即向一旁躲开,躲过了田豫的袭击。

    “张太守,今日为此,究竟为何?难道汝也要反叛陛下?”田豫举着兵刃,愤怒地质问着张杨。只见田豫脸色虽因为饮酒而有些发红,但神志言语却是十分清楚,想必之前的醉意也与张杨一般,是装出来的。

    张杨却是不想理会田豫,只说了一句:“国让,是你自己送上门来的。”便立即从一旁抽出大刀与麾下一同扑向田豫。田豫在门外的几名部下听到声音,想要冲进来,却被张扬早已埋伏在院中的军士拦住,不能进入。

    屋内,田豫手持一柄短剑,依靠着屋内的柱子、桌案与张杨等人周旋,田豫虽然年轻,但身手矫捷,力气也在多年的军旅之中磨练得不输屋内的任何人。其实,田豫还有一个秘密,他每日也会学着传言中刘辩的模样,清早进行训练,每日不断。

    张杨见田豫的抵抗如此顽强,拼着受伤将其麾下将士拼倒了数人,心中气愤,手上的大刀不断向田豫劈去,更加狠辣。

    眼见田豫越来越危险,就要死于张杨之手。

    院中突然传来了大片的喊杀声,似有人破门而入。

    此时田豫笑着刺向张杨,言道:“张太守,汝以为某真的只是来赴宴的吗?”

    杀进院中得军士正是田豫从并州带来的人马,早先刘备传信与田豫,令其率兵拿下张杨,取代张杨为河内太守。田豫担心带的军士太多会引起张扬的怀疑,故而接着赴宴的机会只带了五百精锐。而这五百精锐就在田豫赴宴之时埋伏在张杨府外,如今正是听到声音,冲杀进来,虽然比原计划早了一些,却也正是时候。

    不一会儿,这五百精锐解决了张杨在院中的军士,将张杨、田豫所在团团围住,几名将领杀进屋内接应田豫,将张杨麾下甲兵杀尽,只余下那两名瑟瑟发抖的乡绅和张杨。

    张杨如今已成孤家寡人,虽有大军,却远水解不了近渴,根本没办法去调兵。张扬明白了现在的形势之后,态度立即来了一个大转弯,面色恭谨地对田豫言道:“国让,今日都是误会,何必伤了和气呢?”

    田豫却轻蔑地看着张杨,言道:“方才张太守可不是这般言语。”

    张杨还想挣扎一番,又道:“国让,某乃一郡太守,汝若杀某,陛下定然会惩罚于你。”

    “某可听人言,张太守留董崇文在府中住了两日,是也不是?”田豫一席话问的张杨哑口无言,怔怔地看着田豫。

    张杨此时心中有些懊悔,为何不直接杀了田豫而要安排这一番鸿门宴?张杨还不死心,态度谦卑地继续言道:“某并未反叛陛下,某要见陛下,与陛下当面言明此事。”

    田豫满脸不屑,从怀中拿出一份诏书,递给张杨,正是刘备早先给他的那一份,“陛下不想见你。”

    言罢,田豫不顾张杨的一脸哀求,一剑刺向浑身颤抖的张杨,一剑封喉。

    曾经在董卓之乱中表现活跃的风云人物,就此结束了性命,与上一任河内太守王匡一般,结局都不是太好,并未能够善终。

    在这个战乱的时代,或许这是大部分活跃在战事中将领的归宿。

    田豫在处理完张杨后,命人将张杨家眷带到洛阳,最终如何处置还要看刘备如何决定。而后田豫并未闲着,而是坐镇怀县,传令各县,言张杨勾连吕布,意图谋反,已经被他诛杀,由他接任河内太守一职。

    而后,他又将自己在并州的兵马调来,分布在怀县周围几县,稳固河内的治安,以免张杨旧部作乱。其实张杨的大部分心腹已经在河东郡与弘农军对阵时死掉,故而河内并没有太多的反对声音,即使有一两处,也都被田豫以雷霆手段处置,杀一儆百。

    稳固完河内形势时,田豫立即调集兵马屯于与弘农国河东郡相邻的箕关和与兖州、冀州相邻的朝歌县,避免被弘农军与吕布军趁乱而入。

    所幸,在田豫的一番努力之下,河内郡并未受到东西两侧势力的侵袭。

    吕布在收到张杨被田豫杀死的消息后,心痛不已,当然只有一点点是为了张杨,个更多的是因为早先的部署被打乱,失去了一个攻入河南的据点,使攻入河南的概率大打折扣,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个打算。

    于是吕布又在董云的建议下,召见了袁绍的使者逄纪,商讨联合之事。

    另一边,身在河东郡的荀攸知道田豫人在河内的消息,立即传令白波校尉、河东太守徐晃屯兵平阳,横江校尉太史慈屯兵王屋山南侧的邵亭,镇守河东郡,又使鹰扬校尉张辽会同左冯翊杜畿、北地太守樊稠向北杀向并州上郡,趁田豫不在,攻略并州。荀攸虽然与田豫身处不同阵营,但心中对于田豫的能力颇为认可,如今田豫不在,正是时候。

    刘备麾下并州牧张飞此时正屯兵太原郡与袁绍麾下大将颜良、文丑厮杀,无暇顾及上郡,然而上郡太守牵招亦是一命能征善战的大将,与刘备有旧,从袁绍麾下投奔而来。

    弘农军进攻上郡的开始,并不顺利。

第二百七十五章 反间计

    牵招自子经,安平国关津县人,与刘备乃是旧友,关系匪浅。原本牵招仕于袁绍,后因公杀了袁绍亲近之人,虽然袁绍并未怪罪与他,但他心中忧惧,又逢刘备差人做说客,使得牵招投奔刘备,为上党郡太守。

    弘农军攻破凉州后,张飞调牵招为上郡太守,以拒弘农国北地郡、左冯翊两处。

    如今弘农军分三路袭来,牵招却是直接舍弃了上郡最南边的漆桓、雕阴、定阳三县,讲百姓迁徙到高奴县以北数县,在上郡南部坚壁清野两百里,又屯重兵于高奴城,以待弘农军。

    可以说,牵招这一番举动颇为大胆,异常坚决。

    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弘农军三路人马前期并未受到阻拦,长驱直入,而后集中在高奴,却因为牵招据守城池而久攻不下,失了先前的锐气。

    要说张辽、樊稠两人武艺决不输牵招,只是无论如何牵招决不出城,只是率大军守在城头,使弘农军中将无可奈何。

    如果绕过高奴,向北攻向奢延、肤施两县,却要奔袭近两百里,不仅路途遥远,没有高奴这个据点,粮草也有些难以为继。

    弘农军现在只有攻下高奴或者撤退两条道路,因为占领的漆桓、雕阴、定阳三县几乎没有多少百姓,占了也没有太大用处。

    正在张辽、樊稠等将心中忧愁之时,杜畿心中一动,想出了一个法子。

    翌日一早,张辽、樊稠、杜畿三人率军退走,临走的前一夜,张辽将一份帛书绑在羽箭上射进了城中,没有让任何人发现。

    眼见弘农军撤走,城中有人认为弘农军久攻不下,士气已经低到了极点,建议牵招派军追击,冲杀弘农军一阵,使弘农军不敢再涉足上郡。

    牵招却认为弘农军虽然久攻不下,但并未到士气低迷之时,此次撤退恐防有诈,于是并未派兵出击,使城中一些将领心中有些不快。

    甚至有人言:“牵子经不想立功,又要阻住我等立功机会。”

    而张辽射进城中的那封帛书,一不小心就被其中一名校尉得到。这校尉名叫王全,乃是前任上郡太守赵岚旧部,如今对新来的牵招有诸多不服。

    只见帛书上言:“子经兄愿投效弘农,王上心中欢喜,只待大军赶赴并州之时,子经兄可助一番力。”落款是“张文远”,也就是刚刚率军撤走的张辽。

    这是通敌之罪。

    王全看完帛书后,立即寻到其他几位平日关系不错将领,将帛书示与众人,众人见之大惊,终于想明白为何牵招不愿率军出击的原因。

    众人皆认为此事非同小可,应向并州牧张飞禀报,让张飞定夺。

    “若是被牵子经发现,欲先出去我等,为之奈何?”王全在众人达成一致后,再次问道。

    此时有人出了一个主意,便是先讲牵招控制起来,再等张飞定夺。

    这个主意得到了所有人的附和,并决定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应立即采取行动。

    于是当天下午,牵招便在城墙上巡视时被王全率

    军控制住,关押在一处民房内。

    随后王全传令城中军民,言牵招勾连弘农军,所以才有了弘农军撤退,牵招不予追击的戏码,牵招心腹将领也都被王全一党控制,城中已经没有人能够为牵招发声。王全为了坐实牵招的罪名,还伪造了一封牵招尚未传给弘农军的帛书,展示给全城军民。

    如此一来,城中便没有人再相信牵招。

    主要是牵招才到上郡不久,不像王全一般。就好似一个熟悉的人和一个陌生的人,你肯定会更加相信熟悉的人。

    牵招有些欲哭无泪,无论他如何解释,王全等人都选择了无视,甚至最终将他一人缚在屋内,一日未给饭食。

    但牵招还是提醒完全等人,这是弘农军的反间计,一定要小心谨慎,守好城池,以免弘农军再次率军杀来。

    王全却道:“某已派兵打探,弘农军早已远去,不复再来。”

    另一边,王全的使者赶到太原,将张辽的帛书呈给张飞。张飞见了帛书,只是付之一笑,言道:“牵子经与大哥相识多年,关系匪浅,怎会为此?此定是弘农军反间之计。另外这帛书上的字体,也并非出自子经之手。”

    随后张飞又听牵招已经被王全带人收押,怒斥道:“胡闹。”

    而后张飞立即命使者返回,命王全释放牵招。张飞又觉得不够,命麾下将领吴匡带一军亲自赶往高奴,将牵招释放,并将王全带到太原,由他进行审问。

    吴匡得令后不敢耽搁,立即出发赶往高奴,生怕牵招被王全擅自杀了。

    这吴匡也是刘辩的一位老熟人了,当年刘辩舅父、大将军何进麾下将领,何进死后又投靠董卓占据弘农国湖城,最终不敌刘辩率领的弘农军败走,如今却又到了张飞麾下,深得张飞信任。

    吴匡想到又可能会遇到弘农军,还有曾经对阵过的张辽,心中有着一丝丝的凉意。

    另一边,王全自从代理了上郡太守一职后,又仔细思忖了一番,担心张飞并不相信的话,最终还是会将牵招放出来。如此一来,牵招一定会记恨他,报复于他。

    于是,王全准备趁张飞的命令未到,将牵招杀了,这样便死无对证。

    可就在王全将刀架在牵招脖子上之时,突然收到了弘农军去而复返的消息,便暂时留了牵招一名,率众去查看情况。

    王全只见张辽、樊稠、杜畿三人再次率军赶来,赶忙名人准备守城,还对城下三将言道:“牵子经已经被某抓获,汝等已无内应,不如快快退去。”

    城下三将虽然心中高兴,脸上却有些伤感,张辽更是言道:“汝把子经兄怎么了?胆敢出城一战,某要为子经兄报仇。”

    如此一来,高奴城的守军更加认定牵招真的勾结弘农军。

    王全更是言道:“张文远,汝休要嚣张,汝若再不退去,某便送你去与牵子经相会。”

    言罢,王全不再理会城下弘农军众将,开始组织军士守城。随后,他更是唤来一名心腹,命其带人将牵招先杀了,以免后患。

第二百七十六章 并州的支点

    弘农城中,刘辩收到上郡的军情后,问计于华歆、贾诩两人,是否应该再派一些人手去支援,打破两军僵持的这种局面?

    贾诩对于杜畿、张辽两人的了解并没有那么深,故而并未言语,而是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华歆,后者应该更有发言权。

    华歆见贾诩并未言语,拱手对刘辩言道:“王上可还记得前些年郭汜率军渡河而来,伯侯率军守住其攻城之事?”

    “寡人记得,其临危不惧,颇有些新奇的办法。”刘辩自然是记得,也想起了许多旧事,包括若非陈忠眼疾手快,杜畿差一点便遇刺身亡一事。总体来说,杜畿有心计,又足够勇敢。

    “公达令伯侯一并前往,也是知其遇事颇有办法,如今张翼德正率大军在太原鏖战,王上不必担忧。”华歆对三路人马杀往上郡十分有信心,认为现在虽然遇到一些困难,但总体改变不了事情的进程。

    此时贾诩又补充道:“王上,河东仍有公明、子义两将可往上郡进行支援,臣亦赞同子鱼之言。”

    刘辩听两位谋士皆是如此言语,又想到上一次杜畿到弘农述职时气质已经变得更加成熟坚韧,刘辩也就放了心。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辩也就不再多想。

    刘辩关注的高奴战场,张辽、樊稠、杜畿三将正率军分三路攻城,留出了北面城门供城内的敌军逃走。一般在攻城时,四面合围会使敌军毫无退路而死战,若是留出一面通路,敌军心中便会因为有逃生之路而惜命,一旦发现不敌,大概率会退走,不会顽守,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城内的守军一方,王全的能力相对于牵招来说就有些差强人意了,指挥起来章法不足,难免顾此失彼,很快便被樊稠攻上了西侧的城墙,使高奴成的守卫变得岌岌可危。

    另一边,牵招正在苦口婆心地劝说王全派来杀他的军士,牵招言道:“此皆弘农军反间之计,如果汝等杀了我,今日高奴城必破,他日陛下与张州牧定将降罪尔等。不如放我出去,高奴成才有救。”

    然而牵招的一番言语并未起到作用,只不过是略微拖了一些时间而已,方才张辽在城下的一段自由发挥着实深入人心,牵招的解释更加像是掩饰。

    眼见牵招就要被人一刀砍中,突然民居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吴匡带着人杀了进来,将王全麾下全数杀尽,救出了牵招。

    牵招见到吴匡,知道张飞并未被弘农军的反间计骗过,心中欣慰,对吴匡言道:“吴将军大恩,某先行谢过,待退了弘农军,再好好谢过。”

    吴匡却是一把拉住牵招,言道:“某来时,东门已被张文远攻破,现西门处喊杀声愈来愈近,高奴城已经守不下,不如收拾残部,向北退去。”

    牵招经过一阵短暂的错愕之后,立即明白了现在的形势,向吴匡点了点头,准备去收拢城中剩余的人马,结果却遇见了正要率一队人逃走的王全。

    王全见牵招逃了出来,言道:“牵子经已被弘农军救出,众将士听令,杀了牵子经。”

    “谁敢?”众人正要动手,吴匡从牵招身后走了出来,拿着张飞的印信展示给众人,然后继续言道:“王全残害同僚,其罪当诛,尔等难道要与张州牧为敌吗?”

    吴匡此言一出,王全面如死灰,身边将士更是无人敢动,只有几个心腹向王全靠拢,准备迎战。

    只见牵招抽出腰间大刀,慢慢向王全走去,看着一步一步非常清晰缓慢,但却是很快赶到了王全身边,一刀劈下,王全被牵招气势骇住,正开口求饶:“牵太守,某……”

    牵招并未理会王全,一刀劈下,王全反应不及,当场便没了性命,其麾下军士见王全已死,皆将兵刃弃于地上,放弃抵抗。

    牵招却言道:“将兵刃捡起来,随某收拢人马。”

    原本还有一些不服的将士见牵招这般言语,立即捡起地上的兵刃,跟上牵招的脚步,跟牵招一起收拢人马。但一部分高奴城军士即使在有军士一起跟随牵招的情况下,仍然不信任牵招,发生了许多火并,白白折损了许多人马。

    吴匡见弘农军大部队已经杀入城内,拉着牵招使其赶紧撤退,牵招不得已只能带着不多的军士跟着吴匡一起撤退。关键城中还有许多来不及带走的物资,如今又毁之不及,必将成为弘农军的囊中之物,让牵招心痛不已。

    这也标志着牵招坚壁清野的策略就此而失效。

    弘农军攻破高奴城后,樊稠见牵招率败军逃走,欲率军追赶,却被张辽拦住,后者言道:“樊将军,敌军坚壁清野,城中必然有许多物资,现今第一要务乃清点城中物资,可为我军长期在并州作持久战所用。”

    “持久战”一词乃是张辽从刘辩口中学到,觉得非常鲜明准确有意义,遂记在了心里。

    杜畿亦赞成张辽之言,如今弘农军若要对并州进行攻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物资非常重要,故而应第一时间清点物资,以免被城中残余的敌军毁坏。如今牵招似乎重新成为敌军的将领,自然撤退有度,即便追击也不一定能取得太大的战果。

    樊稠见张辽、杜畿两人意见一致,看了一眼逃走的敌军,率众开始在城内收拾残余敌军,还真就让樊稠遇到了一支正在搬运物资准备带走的队伍,队伍的将领正是与王全计划控制牵招的一员,在樊稠面前,其甚至都没能报出名字,便被樊稠一刀放倒,没了性命。

    其部众也丢了物资,作鸟兽散。

    随后樊稠命人清点物资,其中粮草、兵甲甚众,可谓大丰收。

    张辽、杜畿两边也是如此,心中非常愉悦。张辽严令将士不要妄动物资,派专人进行看守,但张辽也宣布今日在城中犒赏军士,让将士们吃一顿好的。

    当然前提是守好城池。

    众将士面对牵招的坚壁清野之策,过了好一阵子的苦日子,听到张辽如此言语,尽皆欢呼。

第二百七十七章 尽知天下事

    章武三年七月,一直按兵不动的南阳太守袁术突然发难,派麾下大将纪灵、张勋攻下荆州江夏郡,赶走了刘表任命的江夏太守黄祖,再一次与荆州牧刘表撕破了脸皮,公然对战。

    而后刘表迅速阻止人马进行反击,集南郡、武陵郡、长沙郡三郡之兵与袁术决战,却因为长沙太守孙策与刘表心腹将领黄祖有杀父之仇,孙策临阵退走,使得刘表大败,最终袁术在南阳、江夏两郡站稳了脚跟,还占领了南郡北部。

    孙策担心刘表迁怒于己,在程普、韩当两将的建议下率军投靠舅父丹阳太守吴景,袁术麾下大将纪灵、乐就又出兵占领了长沙郡,与刘表在荆州陷入了焦灼的战斗。

    孙策到丹阳郡后,吴景给孙策指了一条明路,如今吴郡有山贼严白虎杀太守而掌控郡县,孙策若能击溃严白虎,便有了一片立足之地。

    孙策在去往吴郡的路上遇到了旧友周瑜,周瑜将家中钱粮尽皆拿出支持孙策,并跟随孙策一起赶赴吴郡,为孙策出谋划策,击破严白虎,占据吴郡,成为了孙策的一大助力。

    当远在弘农的刘辩听到荆州、扬州的消息时,由衷地感慨道:“伯符至扬州,如鱼得水矣。”

    贾诩不知刘辩为何对孙策如此重视,但他也知道刘辩看人的能力也独树一帜,多半是正确的,刘辩既然如此重视孙策,一定有自己的道理。

    只是他实在看不懂刘辩为何要派人去扬州送信与王妃唐姬的父亲、扬州刺史唐瑁,令其离开扬州,赶来弘农国避难。

    其实刘辩让唐瑁离开扬州,也是担心孙策会找机会统一扬州,对唐瑁不利,虽然刘辩在孙坚死后,去看过孙策数次,还算有些私交,但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唐瑁很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危险。

    在等待唐瑁消息的过程中,刘辩又迎来了一个能让他高兴到从地上跳起来的人才。只见此人约莫二十余岁,风度翩翩,眉清目秀,身穿一件蓝色布袍,像是一个隐居了许久的世外高人一般。

    “王上,某南阳郭奉孝,听闻王上广纳贤良,今日前来投效,某以为,某之才尚可为一县令耳。”堂中之人正是荀彧想要劝道曹操处未成的郭嘉,郭嘉少有贤名,与荀彧、荀攸等人相识,只是多隐在家中读书,除了一些好友外,鲜为人知。

    但刘辩却是知道这位历史上遗计定辽东的郭嘉,是一位大才。

    刘辩和善地看向郭嘉,起身走到郭嘉身边,刘辩比郭嘉高出半头,再加上气定神闲的王者风范,让郭嘉不禁吞了一口口水。刘辩对其言道:“寡人倒是觉得奉孝应有奇佐之才,怎能妄自菲薄矣?”

    他先对郭嘉夸奖了一番,表达了自己对郭嘉的认可,但他又继续言道:“只是不知奉孝于现今天下大势有何看法?”这就是他对郭嘉的考验,看看郭嘉的实力。

    郭嘉听到刘辩对自己赞扬之言,已经认为刘辩强于袁绍,能够看出自己的不凡,如今又听到刘辩相问,知道他在考验自己,笑着回道:“禀王上,如今天下纷乱,刘玄德据司隶东部、并州南部、豫州、益州四处,地虽广,敌亦多。袁本初据幽州玄菟以西、并州北部,有扶余、鲜卑为应,又与吕布联合,敌虽少,阵线却较长。曹孟德据冀州、徐州北部,富庶之地,却处袁本初、吕奉先夹击之中。袁公路与刘君郎二分荆州,皆不足为惧,倒是新到扬州之孙伯符值得注意,扬州之地,不出数月多半为孙伯符所据。

    王上如今据凉州、司隶大半,主要与刘玄德接战,然凉州西有羌、西域诸国,北有乌孙、鲜卑、匈奴,亦应派重兵驻守,以免后院失火。洛阳有函谷关为陷,王上可先图并州,再观天下。”

    其实郭嘉后续还有许多计划,只是他不想将话说得太满,留有余地。

    不过他对天下形势的分析,还算清晰、中肯,对天下地理了解得也比较透彻,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在家中隐居之人能够了解到的。

    人在草庐中,尽知天下事。

    刘辩对于郭嘉的回答非常满意,对于郭嘉更加满意,于是令人给郭嘉安排住处,将郭嘉留在弘农城中,以便不时可以秉烛夜谈,探讨时事,郭嘉相对于荀攸、华歆、贾诩等人年轻一些,一定在很多事情上有不同角度的看法。

    另外有了郭嘉之后,刘辩就可以派出三支拥有顶级谋士的队伍,具有不错灵活性和容错率。

    总之,刘辩赚大了。

    就在郭嘉才到弘农城两日之后,并州传来消息,刘备军张飞与袁绍军颜良、文丑之间的战事有了结果,袁绍军一军绕后偷袭了张飞的粮草,使张飞后继不足,先后败于阳曲、龙山、界山,最终丢了太原郡,张飞麾下军士也损失惨重,使其元气大伤。

    刘辩嗅到了进攻并州的机会,与众臣商议进攻并州一事,得到了众臣的一致支持。

    于是刘辩传令屯于高奴休整的樊稠、张辽、杜畿三人不日进军,又调太史慈回弘农协助皇甫嵩驻守安邑——崤山一带,而后亲率赵云、庞德、贾诩、郭嘉率军赶赴河东,与荀攸、徐晃会合,准备由河东郡往北,向西河郡进发。

    然而除了刘辩,刚刚拿下太原郡的袁绍军将领颜良、淳于琼等人也率军向西,往西河郡进发,同样打起了西河郡的主意。

    西河郡内,很可能是一个三方混战的局面。

    安邑城中,刘辩终于与荀攸再次相见,荀攸自从刘辩在凉州时便来到河东郡,如今已近一年光景。刘辩常说荀攸是他的张良,但荀攸对于刘辩不仅是决胜千里外,还包括着负责在刘辩不在时守卫着弘农国,亲自奔赴到形势严峻的地方主持大局,对刘辩意义重大。

    君臣相见,自然有许多言语讲说。

    另外,荀攸见到郭嘉这个旧识出现在刘辩身边,由衷地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第二百七十八章 百善孝为先

    “恭喜王上又得一良佐之才。”荀攸看着刘辩身后的郭嘉,对刘辩表示祝贺,同时也对郭嘉有着极高的评价。荀攸与郭嘉乃是旧识,他将郭嘉说成是“良佐之才”也是为了暗示刘辩一定要重视郭嘉,生怕刘辩忽视郭嘉,使后者离去,毕竟郭嘉有投效袁绍却又因不受重视而离开的前事。

    不过若是荀攸知晓刘辩对郭嘉“奇佐之才”的评价,也不会有今日这般言语了。

    “先生如此评价,说明寡人果然没有看错。”刘辩笑着看向看着荀攸,示意众人各自坐下。

    郭嘉也是聪慧之人,自然清楚荀攸话中含义,对荀攸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贾诩则坐在一旁没有言语,仿佛一个看客一般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如今弘农国三大谋士荀攸、贾诩、郭嘉齐聚安邑城,刘辩自然要集思广益,向三位谋士请教后续的战略部署与作战方案,因为弘农军一旦深入并州,必然要陷入与袁绍、刘备军势三方的混战。而对于刘辩来说,他有着足够的理由不与任何一方合作,故而计划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臣以为可兵分三路,一路为高奴城文远、子密、伯侯人马,向北杀往朔方郡,是为攻城略地之主力,再一路由王上亲自率领,向北杀往西河郡,是为牵制之主力,此虽为三方作战复杂局面,然有文和、奉孝、子龙、令明、崇武、仲期、景平相随,众将尽心竭力,王上大可放心,三一路由臣与公明、义空驻守河东,以免田国让、张翼德趁机西进,保后方无虞。”荀攸其实已经对于并州战事思考良久,此时刘辩相问,将心中想法和盘托出。

    对于荀攸的部署,众人并未有任何异议,皆表示赞同,只是贾诩又补充道:“如今张翼德丢太原,西河、朔方两郡与其交通阻隔,正是拿下的好机会。只是志在此者非王上一人,此次必然与袁本初于并州有一番大战,关系到并州归属。故臣以为王上要对其有应有的重视。”

    刘辩对于贾诩的建议表示赞同,并嘱咐众将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让袁绍军轻易得了先机。

    郭嘉则没有太多担心,言道:“臣以为袁本初以逆动,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恤近忽远,多谋少决,好为虚势,王上以顺率,外简内明,任人唯才,虑无不周,得策即行,用兵如神,其不如王上矣,网上此战必胜之。”

    郭嘉为刘辩分析了一番刘辩比袁绍强的地方,并以此言刘辩一定可以取胜,郭嘉似乎非常有信心。不管郭嘉说的如何,至少刘辩听了心中非常欢喜,像郭嘉这样的大才夸赞自己,刘辩没有飘起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刘辩又与三位谋士商量了一番具体的行军部署,使自己心中有数,才命人到高奴城传递军令,使张辽、樊稠、杜畿三人不日出发,奔赴上郡北部。

    一切商量完毕后,刘辩突然想起了那位曾经随自己征战多年、及时将自己在洛阳的亲眷全数转移到弘农的第四位谋士,原本在刘辩回来之后,应该对其大加封赏,可是他却因为兄弟与刘陔一起被曹操杀掉,为了当初离家时的誓言,选择回家侍奉老父,以替故去的三个兄弟报答老父的养育之恩。

    这第四位谋士就是马礼。马礼在刘辩从鲜卑回来之前便已经离开弘农,回到了河南,其间刘辩也只与其通过一封书信,令人送去一些礼品。对于马礼,刘辩表示理解,也有一些一些遗憾,总的来说,他尊重马礼的选择。

    毕竟百善孝为先,马礼救了刘辩亲眷,刘辩又怎能因马礼回到自己亲眷身边而有所责难。

    刘辩与荀攸提起马礼,荀攸也是唏嘘不已,言道:“元仪离开前曾言,今生曾有机会为王上效命,倍感荣幸。在王上被困于鲜卑之时离去,元仪心中有愧。”

    刘辩听到荀攸的转述,眼睛不禁有些红肿,胸中感到有些压抑,长叹了一口气,言道:“元仪无愧,何愧矣?”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与马礼还是有机会相见,再续君臣之谊。

    待出发之日,刘辩率众将与荀攸、徐晃、梁宇三将作别,率军北上,而徐晃则立刻奉荀攸之命率军赶往王屋山,以据刘备军。

    刘辩与众人尚未到达西河郡,便已经收到袁绍军大将颜良、淳于琼等人已经攻下西河郡平定城的消息,高干、朱灵周昂三将率军由定襄郡向南赶来,也已经进入西河郡中,很快将与颜良等人会合。袁绍军派往西河郡的人马,着实不少,刘备军云中令陈飞似乎根本无力阻挡。

    随后陈飞连败数阵,无力阻挡,张飞又因为丢了太原郡后没了通往西河郡的路,无法支援,遂向西侧上郡的牵招寻求支援,而牵招又因为张辽等人虎视眈眈不能派兵,于是建议陈飞放弃西河郡,要么向上郡撤退与其会合,要么向西由太原郡杀回上党郡与张飞会合,将西河郡留给弘农军与袁绍军进行争夺,待两败俱伤时再寻机杀回。

    陈飞自知守不下西河郡,又担心杀回上党郡会被张飞责罚,故而引军向西退入上郡,投靠牵招。

    西河郡没了守卫,袁绍军与弘农军皆未受到太大的阻拦,长驱直入,最终在离石、中阳两县之间相遇,此时弘农军只占领了中阳一县,而袁绍军大将颜良等人已经将除了平周县外的其余八县占领,在西河县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当然,袁绍军袁绍军占领的城池虽多,兵力却也因此而分散,弘农军不是没有机会。

    ……

    司隶河南尹,荥阳县,马村。

    如今的马礼,皮肤相对于以往已经黑了不少,甚至可以用黝黑来形容。他现在每日陪同老父在田间劳作,往日握着竹简的双手上布满了茧和水泡破裂后留下的痕迹。他现在的力气与身手已经可以配得上魁梧的身材,也是多亏了从刘辩每日晨练学到的坚持。

    马父看着回到家陪在自己身边的马礼,心中为其不能继续施展抱负而遗憾,同时也为其能在这乱世留在家中性命无虞感到开心。

    有时候,父亲的心便是纠结的。

第二百七十九章 诛颜良,擒朱灵

    中阳城下,颜良、淳于琼、朱灵三将率领麾下八千军士在城外叫阵,想要引弘农军出城决战。

    早先一战,颜良、朱灵两将率大军在中阳、离石两县交界处击败弘农军庞德率领的先锋部队,颜良还伤了庞德,一时风头无两,胸中傲气非凡。于是颜良便率军立即追击,一直追到了中阳城下。

    “庞令明,可敢出城一战,休要在城中做缩头乌龟,难道弘农国无人乎?”颜良经过早先与庞德一战,知道庞德武艺不俗,却也不是自己对手,故而以为弘农国大将也就是这个水平,又知张辽不在西河郡,言语也比较嚣张。

    刘辩在城上看着叫阵的颜良魁梧高大,长长的须髯,眼神自信凶狠,身披一件金色战甲,宛若一尊战神,袁绍麾下最强的大将之一果然名不虚传。

    颜良虽勇,但弘农军中也不是无人,刘辩看着城下的颜良,自言自语道:“众将士,谁愿出城与敌将一战,使敌军知我弘农国不是等闲之辈可以招惹的。”

    刘辩言罢,将目光看向了赵云,昨日庞德斩周昂,却败于颜良手上,已经负伤,今日不宜带伤再战,唯有赵云、徐宁两个可与颜良对战,赵云乃是最佳人选。

    赵云见颜良嚣张,早有出城一战之意,见着刘辩的目光,当即会意,言道:“臣愿出城一战。”

    “好。寡人静候子龙佳音。”刘辩见赵云出战,心中欣喜,向赵云点了点头,示意后者可以出发。

    赵云向刘辩拱了拱手,让人将战马牵来,而后提枪出城,直奔颜良。

    刘辩亲率一队人马出城,为赵云压阵,以免敌军掩杀过来,使赵云陷入敌军的围攻之中。虽然刘辩相信赵云有能力应对这种情况,但他也不能让麾下爱将去冒这个险。

    城外颜良见一银甲持枪的战将冲出城来,双眼冷冷地盯着他,气势逼人,虽然并不认识赵云,却也知道来将定然身手了的,不敢大意。

    “来将何人?可有姓名?”

    “弘农国宣威校尉赵子龙,取你性命。”

    搭话间,赵云、颜良两将已经斗在了一起,赵云手中是一杆银枪,颜良兵刃则是一杆眉尖刀,各有特点,一个以刺为主,一个则善劈砍。

    只见赵云一枪刺向颜良面门,速度奇快,颜良却并不惊慌,用刀面挡住枪尖,刀身微微向后退了一些之后不再动弹,此间赵云更容易发力,却不能再寸进,可见颜良的力道要强于赵云。赵云所刺方向正是颜良面门,此时颜良用刀身挡住枪尖,也正好挡住了视线,这也是赵云这一击的目的。

    要是一般人,如此一来便在赵云手上失了先机,但颜良却是手腕转动,眉尖刀也随之翻转,刀身向赵云脖颈砍去,丝毫不逊于赵云方才的那一击。

    颜良这一击着实有些出其不意,赵云心中惊异于这一刀,手上却也没闲着,立即扬腕使长枪拨开颜良兵刃,使这一刀未能砍中赵云。

    两人你来我往,斗了三十余回合,并未能奈何得了对方,却是让两军阵中的其他将领大饱眼福,欣赏了一场精彩的战斗。

    不断有赞美声从各自的阵营中发出,但两人却是不予理睬,使尽浑身解数与对方周旋,寻找着对方的弱点与漏洞。

    转眼间又是三十余回合,刘辩目不转睛地瞧着两人之间的招式变换,消化着其间两人各自的用意,提高实力的方法有多种,观看强者之间的战斗并学以致用便是其中的一种。

    这边刘辩看得认真,那边一名将领却是打起了刘辩的主意,只见一个右脸有一颗痣的将领从敌阵中冲出,拈弓搭箭,一箭射向刘辩。

    刘辩正专心观看赵云与颜良的战斗,没有发现射来的箭矢,而城上的郭嘉、贾诩等人却是看个正着,高呼着提醒城下的刘辩。

    “王上,小心。”

    刘辩听到城上众人呼喊,抬头看见了射来的箭矢。眼见刘辩已经避之不及,一把长剑剑身劈中了飞来的箭矢,使箭矢落在了刘辩身前。

    正是徐宁解了刘辩的危机。

    随后徐宁拍马而出,满面怒气地杀向敌将,几个呼吸间便杀到敌将身前。

    “季将军,小心。”敌军阵中将领朱灵见徐宁气势逼人,高喊着提醒向刘辩射箭的将领。那将领名叫季雍,清河国鄃县人,乃是袁绍在渤海做太守时投效在麾下的将领,只是并未受到袁绍太大的重用,在西河郡中的数名将领中,算是威望最差的一个。

    季雍此次也是寻见机会,想要杀了刘辩,立下无上军功,最差也会有一个一郡太守的奖赏。说实话,季雍这一箭有赌一赌的心态。

    很明显,他没有赌中,他也不是徐宁的对手,才一交手,季雍就差一点死在徐宁手上,匆忙向本阵逃窜,而徐宁紧追不舍,很快追上季雍,一剑刺向季雍后心。

    眼见季雍就要死于徐宁之手,却是一杆眉尖刀荡开了徐宁的长剑,原来颜良在观察到季雍与徐宁之间的对战中占据劣势,作为主将的颜良不容许徐宁向庞德那样在自己面前斩杀麾下将领,立即摆脱赵云,来救季雍。

    颜良对时机估计得正好,在危机关头救下了季雍。

    只是颜良只顾得季雍,却忽视了自己的对手赵云,高手对战,胜负只在一瞬,颜良虽然救下了季雍,却是被紧追而来的赵云一枪从后腰贯穿,受了重伤。

    颜良忍着剧痛从后握住赵云的长枪,使其不能再动分毫,而后一刀向后砍去,直奔赵云面门。赵云要想躲开这一击,最好的办法是松开长枪向一边躲闪,可是赵云不愿松开兵刃,既然不能拔动长枪,便用力顺时针拧动长枪。

    颜良本就因为受伤,气力有所减少,被赵云这样一拧,登时再也握不住,腰间再一次传来剧痛,吐出一口鲜血。然而他依然靠着极强的意志力完成了劈砍,眉尖刀稍稍改变了方向,削去了赵云一撮头发。

    而后颜良用尽最后的力气将刀插在地上,抵住腋窝,然后他魁梧的身躯再也无法动弹,就这样静静地呆在原地,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颜良虽然救了季雍,却害的自己没了性命。而始作俑者季雍早已退回了本阵,对一旁的淳于琼言道:“淳于将军,我等撤吧。”

    淳于琼虽然有心想要撤退,却是并未言语,以为淳于琼知道颜良乃是袁绍爱将,如果就这样撤走,回去一定会被袁绍治罪。淳于琼可不敢下这个命令。

    一旁的朱灵却是有些讥讽地言道:“颜将军为救汝而死,季将军竟言退走,真乃厚颜无耻之人。”

    季雍闻言有些恼怒,却又无力反驳,敢怒不敢言。

    朱灵见状,不顾淳于琼、季雍两人,率军杀出,准备抢回颜良尸首。

    另一边,刘辩见敌军杀来,也命军士杀出,以免赵云、徐宁两人遇到危险。两军斗得火热,却都是自觉地没有去干扰颜良,使颜良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姿势。

    战事随着朱灵被徐宁擒住而结束,淳于琼、季雍两人并未战斗便已退走,弘农军取得了一场大胜。

    刘辩率军经过颜良身边,只见颜良依旧保持着凶狠的表情,而双眼却失去了神采。

    “虽为敌手,却值得敬重,命人好生安葬。”刘辩对身边的来宁言道。

第二百八十章 引狼入室

    大战过后,刘辩命人将颜良尸首收起,准备好生安葬,只是颜良一直保持着立于马上的姿势,身体已经僵硬,众人已经没有办法再将其放平,只好保持着这个姿势寻一个大一些的棺椁埋葬。

    早先一动不动,使主人保持着最后尊严的战马,一直舔舐着颜良的脸颊,不愿离去。无论别人如何生拉硬拽,战马依旧不愿离开颜良,非常倔强。

    待颜良被弘农军埋葬之后,颜良麾下战马竟也仰天长嘶一声,流下了悲伤的泪水,一个踉跄倒在了颜良的墓旁。不多时,战马嘴角流出一丝鲜血,慢慢地没了呼吸,随颜良而去。

    万物皆有灵,刘辩感其对颜良的忠诚,命人在颜良墓旁又挖了一个大坑,将战马葬在颜良身侧,永远地陪伴在颜良身边,并在一旁立了一块石碑,上刻“琅琊颜文恒与忠骥之墓”以表达对其的敬重。

    做完这些后,刘辩又命人将俘获的朱灵带来,对其言道:“朱文博,汝可愿降?”

    早先在阵前时,刘辩便已经注意到了朱灵,身形魁梧,目光坚定,有着一股豪情,更何况朱灵是唯一一个冲上来抢夺颜良尸首的敌将,如何不让人对他加以注意?刘辩听闻朱灵被擒住,便想要将其招揽,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刘辩觉得杀了有些可惜。

    朱灵原本以为会被杀掉,没想到却被带到了大帐,面对刘辩的招揽,朱灵却是有些犹豫。按理来说,弘农军将他抓获之后,为他处理伤口,赐予饭食,算是优待。如今弘农王刘辩又命人为其松绑,示以善意,朱灵即便是因为被俘心有怨恨,此时却也发作不出来。

    “某听闻王上已将颜将军安葬,王上所为,实乃仁德之举。”朱灵并未回答刘辩的招揽,而是讲起了刘辩命人安葬颜良一事,言语中表达出了对刘辩的赞美。

    一旁众将听闻朱灵如此言语,皆以为刘辩今日又要再得一将,只有郭嘉、贾诩二人看着朱灵,摇了摇头。

    只听朱灵言道:“王上诚乃仁德之人,只是某亲眷如今俱在幽州,若效命于王上,其必为奸人所害,故某不能投效王上矣。某愿一死。”

    朱灵说的都是实话,他的一部分亲眷居住在在幽州广阳郡蓟县,如果他要是投效了刘辩,必然会被平日里就不和睦得郭图等人进谗言,害了亲眷性命。

    刘辩见朱灵搬出了亲眷,顿时哑口无言,不能反驳,只能叹一口气,命人将朱灵带下去,好生看管。

    待朱灵被带下去后,郭嘉起身对刘辩言道:“王上,臣有一计,可保朱文博家眷。”

    “哦?奉孝有何妙计?寡人倾耳以听。”刘辩登时便被郭嘉的话所吸引,充满拿了好奇。

    只听郭嘉言道:“王上可让人传言,朱文博以委身效命换取王上好生安葬颜文恒,颜文恒乃袁绍心腹爱将,在幽州颇有名望,如此众人皆感慨朱文博义气为重,无人会为难其亲眷矣。”

    简单来说,郭嘉此计便是予朱灵以美名,对于袁绍如此喜好声望得人来说,自然是不会为难朱灵得亲眷,反而会更加厚待。

    刘辩对于郭嘉的计策非常赞同,只是这本来应是他的名声要便宜朱灵了。但他转念一想,他都已经是坐拥凉州十郡、司隶五郡的弘农王了,不在乎这一点点的虚名,心中也就为之泰然。

    果然,在刘辩按照郭嘉的计策放出消息后,袁绍军将领之间对于朱灵大多是理解与褒奖,远在蓟城的袁绍更是差人将朱灵的亲眷由广阳郡送到西河郡,没有任何为难,甚至还专门派了使者到颜良墓前加以祭拜,刘辩也并未为难使者,放其通行。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战事从未停止。

    张辽、杜畿、樊稠三将留忠义校尉陈忠镇守高奴城,先后攻下了上郡奢延、肤施、龟兹三县,牵招连败数阵,退守白土城,原西河太守陈飞于龟兹城一战被张辽一槊挑下城墙,死在了龟兹城下。

    另一边,自从周昂、颜良先后死在中阳县,朱灵又被俘虏,袁绍军在西河郡内的战事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没有颜良这名大将,便没了主心骨,淳于琼、季雍两人完全不是赵云、庞德、徐宁三人的对手,先后丢掉了离石、蔺、皋狼、圜阳、圜阴五县,完全失去了西河郡南部的控制权。

    而弘农军则保持了上、西河两郡战事的齐头并进,势头良好。

    直到袁绍军另一员大将文丑由太原郡率军进入西河郡,战事才再一次陷入僵持,但这样给袁绍军带来的后顾便是刘备军并州牧张飞在与徐晃对峙无果的情况下,率军由上党郡出发,兵进太原,想要收复失地。

    文丑陷入了首尾不能顾的尴尬境地。

    更加糟糕的是,原本约定与袁绍联合进攻曹操的吕布突然与曹操联合,将进攻的方向变成了青、徐两州,专注于扩充自己的地盘,与徐州刺史陶谦鏖战数阵,战况焦灼。

    没了吕布的威胁,曹操则调集夏侯惇、夏侯渊、麹义、许褚等将,着手全力对战幽州的袁绍,准备拿下幽州。

    袁绍一下子要面对三家的围攻,一时有些应接不暇,于是向鲜卑柯比能、扶余大将简位居、匈奴呼厨泉三股势力求援,许以重利,使其助战。

    有了柯比能、简位居、呼厨泉三人的援兵,袁绍军的战事便显得从容了一些,只不过三人并不完全听从袁绍调配,纵容麾下劫掠百姓,使并州北部、幽州西部的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柯比能与呼厨泉甚至将袁绍任命的云中太守蒋琦赶走,占领了云中郡,为祸百姓。

    至此,袁绍方知引狼入室,却因为陷入多方战事而无能为力,心中痛苦不已。

    刘辩闻柯比能、呼厨泉在云中行径,深恶痛绝,恨不得立即兵发云中郡。只是其间尚隔数百里,他只能暂时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给呼厨泉、柯比能一些颜色看看。

第二百八十一章 倔强的文丑

    “朱文博,汝为文恒而投效弘农王,某敬重你。今日战场相遇,各为其主,某不会手下留情。不如汝弃暗投明,重归袁将军麾下,某便把汝视作兄弟。”

    西河郡战场,朱灵早已经投效到刘辩麾下,刘辩为了保住他的家人将美名让与他,他又怎会不知道感恩?自然死心塌地地追随刘辩,为其效命。刘辩也没有让他主动攻城略地,与旧日朋友为敌,只是将其带在身边,随大军行动。

    今日朱灵正好在战场上遇见与颜良齐名的文丑,后者感其对颜良所为,劝其重新回到袁绍阵营,重新为袁绍效力。

    朱灵却是有些尴尬地言道:“文将军,某既已效命弘农王,又怎可反复无常。某自知不是文将军对手,今日能死在文将军戟下,乃某之荣幸。”

    言罢,朱灵扬槊向文丑杀去,目光非常坚定。

    文丑见朱灵如此不听劝,叹了一口气,拍马迎上朱灵,攻势甚猛。文丑今日的目标是杀死颜良的赵云,可不想在朱灵身上浪费太多时间。他平日里自诩武艺不输吕布,而颜良与他相当,他不相信赵云有能力杀了颜良。他要通过击败赵云为颜良正名,同时也为自己正名。

    朱灵与文丑斗了三十余回合,渐渐不敌,但其依旧顽强地与文丑斗在一起,并未撤退。原本刘辩并未安排给他任务,他主动请缨,刘辩才将他派到此处,执行此战最艰巨的任务,便是尽最大努力将文丑拦在此处,为大军攻下平定城争取时间。

    因为平定城一旦拿下,刘辩便可以派人从平定出发,赶往上郡,与张辽、樊稠、杜畿一队南北夹击白土城,拿下牵招这个刘备军在并州北方最强的抵抗力量。

    故而平定城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弘农军势在必得。

    朱灵为了报答刘辩之恩,丝毫不愿后退,哪怕是一步也不行。

    正当朱灵被文丑打的十分狼狈之时,一名银枪战将从身后杀来,接住了文丑的长戟,与文丑斗在一起。

    文丑早已从淳于琼、季雍口中知晓赵云的模样,登时便认出了赵云。他正要去寻赵云,赵云却主动送上门来,他脸上表情突然变得狰狞,表现得异常兴奋,对赵云言道:“便是汝杀了颜文恒?”

    赵云没有答话,手中长枪攻势越来越急,使文丑也满脸严肃,不再言语。文丑自从太原来后,并未驻扎在城中,早先曾与徐宁、庞德各战了一场,与赵云却是第一次。

    两人武艺不凡,只听得兵刃交接声不绝于耳,已斗了四十余回合。

    朱灵紧张地在不远处看着两人的战斗,准备随时再将赵云替换回来。早先赵云击杀颜良乃是利用颜良分神的机会,而文丑与颜良武艺相当,甚至可能还要强上一点,朱灵对于赵云能够击败文丑并没有太多的信心。

    他承认赵云的确很强,但……

    朱灵脑海中还没有想完这一句话,只见战场中突生异变,赵云一枪刺向文丑小腹,可能是长时间战斗导致力道稍微小了一些,被文丑轻易挡住,甚至还差一点长枪脱手。朱灵可以看到赵云的虎口处虽未看见明显伤口,却因为这一下已经泛红。赵云随即拨马便走,长枪来不及拿起,一直拖在地上。

    文丑离得近,见到赵云虎口裂开了一个口子,知道赵云不敌自己,心中得意,立即拍马追赶。

    朱灵眼见形势危急,赶过去已经来不及,便将手中长槊向文丑掷去,想以此来打断文丑的攻势。而文丑只是稍稍一歪头,便躲过了朱灵的攻击,丝毫没有被减慢速度。

    很快,文丑寻到机会,一戟向赵云头部砸去,想要将赵云结果于此,他心道:“文恒,某为汝报仇矣。”

    朱灵一掷不成,又拔出腰间大刀向文丑冲过去。不过他自己也知道这根本赶不及,一切都是徒劳。

    转瞬间,赵云拖在地上的长枪突然被提起,只见赵云以一个极夸张的姿势在马上转过身,手中长枪回转,竟是在须臾间杀了一个回马枪,看样子就像他早已经计划好了一般。

    朱灵担心的长戟并未落下,而是被文丑举在半空,在空中不住颤抖。只见赵云的长枪贯穿了文丑的右肩,使后者整条右臂几乎没了力气,长戟仍然处在半空,是后者顽强坚持。不愿让长戟失去控制的缘故。

    朱灵望着文丑的伤口,不住地向外淌血,光是看就已经让朱灵头皮发麻,右肩隐隐作痛,更不用想文丑此时所承受的痛苦。但文丑紧咬牙关,除了牙齿间的打磨声,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半晌,文丑终于支撑不住,长戟慢慢跌落,但他的右手却从未长戟上移开,以至于他的身形突然不稳,随之跌落马下,赵云的长枪也脱离了文丑的身体。

    赵云摇了摇头,并未因为击败文丑而面露喜色,而是叹了一口气,下马走到文丑身边,查看后者的伤势。

    只见文丑突然拼尽最后力气,从腰间拔处大刀,划向赵云,似乎像一个颇为顽固的人。

    赵云右手死死地握住文丑手腕,使后者左臂不能动弹,而后言道:“汝不如我,松手吧。”

    文丑闻言,嘴角抽动了数下,左手又再加了一些力气,最终叹了一口气,双目没了神采,手中大刀“咣当”落地,放弃了抵抗,也承认了自己技不如人,输给了赵云。只有右臂早已经麻木,长戟依然握在右手里,展现着他方才的倔强。

    此时敌军才后知后觉,有几名将领冲过来想要解救文丑,却被朱灵率军拦住,双方再一次缠斗在一起。

    赵云见文丑如此,将文丑左臂缚住,从文丑衣甲上撕下一些布匹按在颜良伤口上,而后将颜良丢在马上,留下一句:“这里便交与朱将军了。”便骑着战马离开了,往平定城而去。

    早先赵云奉刘辩军命前来支援朱灵时,平定城在淳于琼的守卫下尚未被攻下,看时候现在也应该已经被攻下,也好去城内给文丑医治一下。即便没有被攻下,敌军看见文丑被擒,士气也应该低落到极点,攻下只是时间问题。

    想到这里,赵云不禁催促战马加快了脚步。但他听到身后文丑因为颠簸而发出的痛吟声后,又再次放慢了脚步。

第二百八十二章 内忧外患

    幽州广阳郡,蓟城。

    袁绍最近的日子有些难熬,一系列的麻烦先后找上他,似乎有些流年不利。

    先是袁绍扶持起来的傀儡刘稚突然染病,卧床不起,而后他派往辽东郡讨伐公孙瓒、刘和的高览、张南两将被击败,大败而归,监军辛毗也被公孙瓒俘获。原本与他结盟的吕布突然背盟,使曹操可以调兵北伐,如今南面需要同时面对刘辩、刘备、曹操三家势力,正是用人之际,麾下心腹大将颜良战死、文丑被俘,大军折戟于西河郡,恐怕后续还会失去一些领地。

    再加上他引来的柯比能、呼厨泉擅自占领云中郡,简位居也在嚷着要一郡之地,简直是引狼入室。

    可谓内忧外患。

    袁绍想着最近这些倒霉事,不住地叹气,堂下一众官员欲言又止,然后又扫视着其他人,仿佛在等有人先发言,为众人开一个头。

    过了一会儿,别驾田丰起身进言道:“将军,某以为如今形势,不如退而固守,其一,以五原郡鲜卑、匈奴守弘农王。其二,退出太原郡,以雁门郡据守张翼德,且太原与弘农王、张翼德、曹孟德皆临近,若三家相争,则军可有喘息之机。其三,以涿郡据守曹孟德,此处最为关键,当以重兵屯此。”

    田丰之言得到了一些人的赞同,但更多的是反对,审配便认为太原郡乃是并州要地,不应轻易丢弃,如果还存争天下之心,便不应该选择退让,让天下人讥笑。审配还提出派人去曹操处说合,使两方罢兵,一同先除去刘备、刘辩两个。

    众人听了审配之言,皆点头称赞,大部分军中将领都认为不应该撤出已经占领的太原郡,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一边的郭图突然想到了什么,起身对袁绍言道:“将军,沈正南之言甚有道理,不如就由沈正南赶赴冀州,与曹孟德相谈。沈正南提出此环,心中定然已经有了计策,想好了言辞,将军不必担忧。”

    袁绍原本因为许攸之事,心中对曹操有所嫌隙,只是如今形势危急,也只能同意,故而对审配言道:“正南,汝可愿往?如今战事全系于此,望君莫要推辞。”

    审配心中哪有什么计策,哪有什么言辞,他只是提了一个意见,哪想到却摊上了这样一件事。明明田丰的话更容易被攻击,郭图却将矛头指向了他。事已至此,他已经没有了拒绝的余地。

    审配无奈,只得言道:“某愿往。”

    如今袁绍身边虽然有众多谋士,但谋士之间却是有些不合,暗暗地也有些争斗,今日审配与郭图只是其中的一角。袁绍心中知道这些,但也只能尽力维持一种平衡,毕竟都是在他失势时追随的旧臣,他也下不去决心除去其中一方。

    颜良、文丑先后折戟,袁绍便传令淳于琼督并州军事,以蒋琦、高干、张异等人为辅。另外,袁绍还命人催促柯比能、呼厨泉两人出兵,抵挡刘辩所率领的弘农军。然后袁绍下令使大军退出了太原郡,算是对田丰、审配两人的进言各采纳了一半。

    袁绍命大军退出太原郡后,淳于琼也率军退出了西河郡,引兵赶往雁门郡,在此集结兵马,构筑了一道防线,顺便将弘农军以北的地方让出来,使弘农军直面柯比能与呼厨泉之间的鲜卑、匈奴联军,也让这些嚣张的鲜卑、匈奴出一些力。

    另一边,刘辩在收到袁绍军撤出太原的消息之后,问计于贾诩、郭嘉两人,询问进军太原的可能性。

    贾诩言道:“王上,太原郡与刘玄德、曹孟德、袁本初和我军四家相交,乃是百战之地,占太原不难,守太原难。臣以为,不如向北,全力拿下朔方、五原两郡。如今柯比能、呼厨泉占据云中郡,又在五原郡行劫掠之事,百姓若知王上率军至此,必然夹道欢迎,当地豪杰定然群起响应。”

    郭嘉亦言道:“臣听闻魏大人曾为五原太守,不如请魏大人至此,定能轻易拿下五原。”

    郭嘉口中的魏大人正是曾经随贾诩、段煨、贾穆一同赴鲜卑营救刘辩的原五原太守魏琛,魏琛自被张飞免去太守之位后便随刘辩去了弘农,如今正在弘农城中,若是有魏琛相助,五原郡的形势基本上就已经明了了。

    刘辩见两位谋士对于进军太原都表达了反对的意见,于是便放弃了这个打算,命人回弘农寻魏琛,调魏琛来西河郡。

    刘辩没有选择进军太原,另一边的刘备军大将张飞,曹操军大将李典、乐进、麹义两方势力分别趁太原空虚之时进入太原,在晋阳相遇,爆发了一场大战。张飞虽然伤了乐进,却还是被于禁、麹义率领的队伍压制,被曹操军占据了晋阳。张飞在太原战场上,已经陷入了劣势。

    军师将军司马懿受命率军前往太原,支援张飞作战。

    在司马懿到达太原后,战事有了一定的改观,张飞虽然并未攻下晋阳城,却也胜了两阵,拿下了太原东侧原本被曹操军占领的榆次,有了一定的战果。

    此时,从弘农出发的魏琛也已经赶到了西河郡,刘辩留庞德率军守卫西河郡,而后率军杀往五原郡。

    早年魏琛在五原郡时,广施善政,深得百姓爱戴,如今百姓深受柯比能、呼厨泉迫害,新任五原太守任岐并未能够阻止劫掠行径,百姓又见刘辩与魏琛前来五原郡,纷纷前来投效。其中,西安阳、成宜、宜梁三县更是直接脱离任岐,直接投效了刘辩。

    结果,刘辩率军轻易地便占据了五原郡,仍令魏琛为五原太守,稳定五原郡。赵云、徐宁两人斩杀鲜卑数名大将,使柯比能在五原郡吃了大亏,退回云中郡。而原五原太守任岐在战斗中不知所踪,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刘辩拿下五原郡后,并未立即率军杀往云中郡,而是等待张辽、樊稠、杜畿三人拿下牵招,再进行下一步行动。

第二百八十三章 欲擒故纵

    在刘辩率军拿下五原郡后的第三天,张辽、樊稠、杜畿三人终于率军拿下了白土城,然而却被牵招率军从北门突围,率十余骑而走,未能如愿在拿下城池的同时擒住牵招。在此之前,牵招已经死守白土城半月之久,城中粮草殆尽,可谓非常顽强。

    所幸刘辩早已听从郭嘉建议,命董横率一军近千人埋伏在去朔方郡的必经之路,将赶往朔方郡的牵招抓获,着实也费了一番力气。

    董横擒获牵招之后,差人知会张辽等人,而后率军带牵招回了五原郡九原县,将后者带到刘辩面前。

    刘辩并未立即召见牵招,而是先与魏琛一起安抚郡中各县,重新获得被柯比能、呼厨泉劫掠的百姓的新任,并招募军士,使五原郡具备一定的自保、作战能力。

    做完这些后,刘辩才命人将牵招带来,见一见这名在上郡拖延了张辽、樊稠、杜畿三将行军进度的将领。而牵招早已经与弘农军关押的另一名将领文丑混的十分熟络,原本两人在袁绍麾下时便相识,后来牵招投靠刘备后,两人也曾经在战场上相遇,变成了敌人,如今皆为弘农军的阶下囚,倒是没有了嫌隙,能够把酒言欢。

    看着牵招离开的身影,文丑心中不禁疑惑,明明他早就被俘,牵招比他晚上许多,却先比他被刘辩召见,真不知道刘辩命人给他治伤,又每日酒食招待,究竟是为了什么。

    文丑揉了揉仍有些痛的右肩,躺在了榻上,闭目养神。

    另一边,刘辩看着眼前的牵招,不敢相信就是眼前这个看起来有些瘦弱的将领在上郡给弘农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其实牵招相对于一般人来说并不算是瘦弱,只不过刘辩见多了像董横、徐晃、张飞、颜良、文丑这些身材壮硕的将领,再一看牵招,也就觉得后者有些瘦弱了。

    不过牵招这一双眉毛看起来却是有些不怒自威,倒是很有辨识度。

    “听文远之言,牵将军可是在上郡难缠得很呀,今日一见,果然是豪杰人物。”刘辩端详完牵招,示意其在一旁坐下。

    牵招向刘辩拱了拱手表示感谢,坐下后又对刘辩言道:“王上,某与陛下少年时便已相识,断然不会背叛陛下转而投效王上矣。”

    在来之前,牵招便已经明白刘辩不杀自己,一定是有着招揽之意,为了避免刘辩多费口舌,牵招干脆便将话讲明,使刘辩知道他的心意。他口中的“陛下”自是远在洛阳的刘备。

    刘辩闻言只是莞尔一笑,并未言语,只是细细地品着盏中香茗,似乎有些忘我。

    牵招不解刘辩之意,刚要出言相问,却听一人走进堂中,对牵招言道:“牵将军,王上知将军与刘玄德的交情,此次召将军来也并非为了招揽将军。”

    牵招闻言,更是疑惑不已,不禁皱紧了眉头。

    进来之人一身蓝袍,正是刘辩麾下谋士郭嘉。郭嘉向刘辩拱了拱手,坐到了牵招的对面。

    刘辩此次命人将牵招带来,正是为了招揽牵招,方才牵招之言使他一时不知如何开口,故而故作深沉,没有言语。他听郭嘉言并非为了招揽牵招,不知郭嘉何意,便示意郭嘉继续说下去。

    郭嘉随后想刘辩点头致意,继续言道:“牵将军,汝可知鲜卑、匈奴劫掠五原郡之事?”

    牵招自然知晓这些,只是身在上郡,有心无力,其回道:“某知矣。”

    郭嘉闻言点了点头,又问道:“将军以为以张文远、樊子密、杜伯侯三人之力,攻下朔方要用多久?”

    “不过月余。”牵招据实达到。他与弘农国三将交手数阵,还算有些了解。

    “王上今日召将军来,是珍惜将军之材。不需将军与刘玄德为敌,只希望将军可以赴朔方劝说潘太守投降,以免刀兵。另外,若将军愿意,可为一将驻守北境,以敌北部鲜卑、匈奴,为大汉守卫疆土,为百姓保卫家园,不必再掺和中原战事。不知将军愿否?”郭嘉的这一番话虽然说是不需牵招投效,但牵招同意,也算是入了刘辩麾下。

    郭嘉的这些话确让牵招有些心动,牵招经过上郡一战,已经心力交瘁,心中已经萌生了厌战之意,不愿再陷入乱战之中。若是答应郭嘉的话,老老实实地在并州抵挡鲜卑、匈奴,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牵招思忖了一番,起身对刘辩言道:“某愿往朔方。王上可真放心某去?”

    刘辩闻言,自信地言道:“不知牵将军可有信心挡住寡人大军?”

    牵招闻言有些尴尬,笑了笑,没有言语。毕竟他现在已经是阶下囚,才被弘农军攻下上郡,哪有什么资格说些豪迈之言。

    随后,刘辩命人将牵招带回,使其下去准备,明日便放其离开。

    待牵招走后,刘辩将郭嘉留下,好奇地问道:“奉孝,为何方才示意寡人同意放走牵子经?”

    郭嘉笑道:“回王上,来之前,某已命人赴朔方传言,言牵子经已投效王上,此次牵子经赴朔方,无论其心中具体作何想,定然为潘子敏忌惮,牵子经只有效命王上一条路矣。”

    翌日一早,牵招便被刘辩放出九原城,向西往朔方郡而去,而他这一次并非为了劝降朔方太守潘捷,而是要与潘捷在朔方继续固守,抵抗弘农军。他与刘备交情匪浅,否则也不会从袁绍处投效刘备,又怎么会轻易为刘辩效命?

    只是牵招才一进入朔方郡,便被人抓住。原来潘捷收到消息,投效弘农王的牵招要来朔方劝其投降,故而命人守在朔方县,以将牵招擒获,带到临戎城问罪。

    牵招被潘捷麾下将士擒住,知道潘捷误解了自己,但无论他怎么解释,都没能让军士相信,还遭到了一顿毒打。擒获他的军士更是言到临戎城之日,便是他的死期。

    牵招知道解释已经没用,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像张飞一般新任他,便不再言语,而是思考起该如何自救,以免真的被潘捷杀死。

第二百八十四章 驱鲜卑,赶匈奴

    刘辩命人放走牵招之后,便开始着手进攻云中郡,他更是将张辽由上郡调来,只留樊稠与杜畿留守上郡,以应对朔方郡可能会发生的变故。

    其实刘辩在郭嘉信誓旦旦地讲完计策之后,便已经相信潘捷一定会与牵招不和,朔方郡一定会发生些什么。但无论发生什么,无论牵招与潘捷最终谁会活到最后,一定都是会对弘农国最为有利。

    待张辽赶到五原郡后,刘辩留魏琛留守,而后亲率赵云、张辽、朱灵、贾诩、郭嘉以及三大护卫兵进云中郡,文丑也被留在了九原城。

    之所以刘辩并未招揽文丑,一来是因为文丑重伤未愈,仍在养伤其间,二来是因为刘辩现在也没有信心一定能将文丑招揽,如若要面对是杀还是放,刘辩心中还真是有些犹豫。

    三日后,大军赶到云中郡咸阳郡,并未遇到柯比能、呼厨泉所部的抵抗,袁绍任命的咸阳令贾重献城投降,依旧被刘辩任命为咸阳令。

    随后,刘辩率大军屯驻于此,作为进攻云中郡的落脚点,顺便派人打探一番消息,看看柯比能、呼厨泉两人都驻扎在哪里。

    结果刘辩这边尚未打探到消息,柯比能却已经率三万鲜卑将士杀来,主动对刘辩发起了进攻。自从步度根死后,柯比能接收了步度根的比兵马与地盘,几乎统一了鲜卑所有部落,如今麾下也有着近十万将士,其中有四万人皆在云中郡内。柯比能心中甚是自信,虽然在五原郡败了一场,但自信能在云中郡击败刘辩。

    而呼厨泉则显得极为谨慎,不愿与刘辩正面为敌,此次并未前来,让柯比能讥笑了一番,言其丢了战士的血性。

    刘辩此次到云中郡,总计带了近一万五千将士,数量着实不少。赵云、张辽俱在,刘辩并不惧怕柯比能,亲自率军出城迎敌。

    双方在咸阳城以东五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柯比能大军两翼被赵云、张辽两人各带一路人马冲击,最终被拦腰截断,首尾不能顾,最终鲜卑军大败。张辽、赵云两人率军追击三十余里,歼敌五千余人,让柯比能痛心不已。

    此战之后,柯比能心有不甘,再次组织了一场进攻,再次与弘农军在咸阳、云中两县交界处发生一场大战。后又因为收到云中城正被张辽、朱灵率军进攻的消息,不得不率军回援,结果,大军撤退时被埋伏的徐宁率军袭击,发生慌乱,损失惨重。

    待柯比能回到云中城后,发现城池已经被张辽与朱灵攻破,又被张辽率军袭击了一阵,损失了一部分人马。

    两战过后,柯比能带来云中郡的鲜卑军士已经损失了一半,不得不由主动进攻变为固守城池。如果柯比能这个时候再不能认清形势,恐怕就要被麾下将领兵变刺杀了。

    其实战败也不能都怪柯比能,毕竟刘辩被困在鲜卑境内两年,柯比能就是其中围困刘辩的一员,弘农军遇见柯比能所率领的鲜卑军,作战时就像打了鸡血一般,异常勇猛,尽皆卖力,一个个都是拼了命的打法,让鲜卑军将士又惊又惧。

    就在弘农军攻下云中郡后,西边的朔方郡传来了消息,潘捷杀牵招未成,埋下了隐患。牵招被人救出,投靠旧友沃野令林成。潘捷收到消息后,诱杀林成,又命人捉拿牵招,反倒是被牵招率领沃野城军士包围了临戎城,城破身死。

    牵招杀了张飞任命的朔方令,自知已无退路,向杜畿请降。

    杜畿传来消息,言牵招愿驻守朔方郡,驻守北疆,不愿再参与中原战事。

    刘辩命人转告牵招,言自己同意他的要求,只希望他能守护好大汉的边疆,休要让鲜卑进入大汉国土行劫掠之事。

    虽然牵招这样的人才不能用在与袁绍、刘备的正面战场,但也使边境有一员大将驻守,还算是一件好事。

    朔方无虞后,刘辩又命杜畿暂时留守上郡,调樊稠来云中会合,弘农军两万之众如碾压之势,将柯比能、呼厨泉的地盘向云中郡东部压缩,鲜卑、匈奴两部几乎毫无抵抗之力。最终柯比能向西南退入定襄郡,而呼厨泉则带着部众向北撤退,离开了大汉的领地。呼厨泉已经对在汉土割据一块领地不抱希望,只希望能够远离刘辩这个苦主。

    大体来说,呼厨泉的选择是比较明智的,他在与柯比能一起占据云中郡与刘辩作战的这一段时间里,很好地保存了自己的实力。

    而柯比能麾下的鲜卑将士就不像呼厨泉部众那般幸运了,柯比能率军进入定襄郡后,袁绍任命的定襄太守高干传令各县紧闭城门,不叫柯比能一行人进城,以免城池被柯比能占据,像整个云中郡一般。

    柯比能一连赶赴桐过、武成、骆三城,皆被拒之门外,最终率仅剩的三千名鲜卑将士进攻武成城不成,无奈率军向北,往雁门郡强阴县赶去。柯比能现在算是明白,他现在这些人马对于袁绍来说,算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现在,他终于回过味来,那被他嘲讽一直避战保存实力的呼厨泉才是真的精明。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大不了回到鲜卑,他在那里还有数万人马,依旧做他的鲜卑王。至于与袁绍的帐,迟些再算也不迟。

    武成城被柯比能围了三日而不下,却是被刘辩只用了一个时辰,便率军攻下。随后汉军分为两路,分别由赵云、张辽两将率领,往桐过、骆两成而去,一日内连下三城,占据了定襄郡西部。定襄郡内只剩下东部的善无、中陵两县还掌握在高干手中。

    袁绍军定襄太守高干率军由善无前往武成支援,结果半路听闻城池已经被弘农军攻下,复又撤回,并向驻扎于雁门郡的淳于琼、蒋琦等人请求支援。

    此时曹操麾下大将李典、于禁、乐进三将与刘备麾下并州牧张飞鏖战于太原郡,淳于琼坐山观虎斗,倒是有一些兵可派,只是早先在西河郡时,高干在袁绍面前说了些谗言,言颜良、朱灵两将一死一被俘皆是因为他不敢率军向前。袁绍虽未惩罚于他,却也派人传信骂了他一顿。

    于是,淳于琼想到这一环,对高干的使者言道:“如今两股敌军尽在太原,随时杀来雁门,情势危急不亚于定襄。汝先归去,待某整顿一番兵马,再派人去定襄支援。”

第二百八十五章 淳于琼的筹码

    高干并未等到淳于琼所说的援军,张辽便已经率五千弘农军赶到了善无城下,开始了猛烈的攻城战。

    一直到倒下时,高干连援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心中十分凄楚。

    麾下部将拼命在张辽补刀前将其救走,高干才留的一条性命,但他的一条腿已经废了,这辈子可能再也无法跨马扬刀,征战沙场了。

    在回广阳的路上,高干心中暗暗发誓,一定不会放过淳于琼这个见死不救的家伙。虽然淳于琼乃是从洛阳时便跟随袁绍的旧将,可他高干是袁绍的外甥,他自信袁绍一定会站在他这一边,替他收拾淳于琼。

    而远在雁门郡的淳于琼在收到高干兵败负伤赶回广阳郡的消息后,心中也有些心虚,他原本只是想晾高干一段时间,等高干得到一些教训,损失一些兵马后再派援军,可他却没想到高干如此的不堪一击,如此轻易就丢了城池。

    淳于琼担心高干再一次在袁绍面前搬弄是非,使袁绍不仅仅是责难他一番,而是派人害他性命,毕竟高干是袁绍的外甥,比他与袁绍更加亲近。

    要说他淳于琼是袁绍旧将,高干也是在渤海时便跟随在袁绍身边了。

    更何况袁绍连勾结鲜卑、匈奴将刘辩困在莫贺城,最终导致天下大乱这种事都能干出来,淳于琼有理由相信袁绍会对他下手。

    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淳于琼知道也是因为他曾经被袁绍派去鲜卑境内,与步度根、于夫罗一起行动。

    想及与此,淳于琼也开始为自己寻找后路,以免死在袁绍手里而不自知。

    如今刘辩在西侧定襄郡,曹操、刘备两军在南部太原郡。淳于琼作为曾经参与围困刘辩的一员,是断然不会投靠到刘辩那一方的。

    而南侧太原郡的曹操、刘备两军战况激烈,正是较劲的时候,若在这个时,哪一方有了淳于琼的帮助,那便拥有了雁门郡的同时,还占据了太原郡战场的主动权。

    这正是淳于琼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

    于是淳于琼瞒着季雍、蒋琦两将,将两将派往西部的武州城提防弘农军,他则派心腹到洛阳、南皮联系刘备与曹操,看一看哪一方给的好处更吸引人,待价而沽。

    而淳于琼的反叛,对于袁绍来说是致命的。若是如此,幽州便丧失了西边的屏障。

    袁绍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高干返回广阳郡将情况禀报袁绍甚至添油加醋地一顿乱说之后,袁绍的反应是第一时间派人到雁门郡安抚淳于琼,顺便联络季雍、蒋琦两将提防淳于琼有异动,让高干异常诧异,完全不能理解。

    袁绍只得将原委讲与高干,并许诺一旦局势稳定,便调淳于琼回幽州,然后再还高干一个公道,才安抚住高干。

    但在袁绍心中,如今的高干已经远没有淳于琼重要。至于处置淳于琼,还要后者不要有异心才好。

    而袁绍对此充满了深深的担忧,更何况淳于琼还知道着他的秘密。

    若是刘备或者曹操知道这个秘密后,一定会利用这个秘密来攻击他,那他也将众叛亲离,再无翻身的余地。

    但即袁绍派遣的使者荀谌赶到阴馆城时,淳于琼已经先后送走了刘备与曹操的使者,淳于琼甚至都没有听荀谌说了些什么,便对荀谌言道:“某未能及时支援元才,确有不妥。另某无不满之意,本初多虑矣。只是如今太原之军随时可至雁门,某也有莫大苦衷,劳烦先生回去替某美言几句。”

    荀谌闻言不动声色,笑着言道:“将军之意,某已知晓。此番回到广阳,定然如实向袁将军禀报,非将军之错矣。”

    言罢,荀谌饮了一杯美酒,看向了淳于琼摆在一旁的一件白玉雕,目不转睛。

    这白玉雕乃是淳于琼在一城中大户家得到,如今见荀谌盯着不放,心中冷笑:“原来荀友若也不过如此。”但淳于琼还是将白玉雕递给荀谌,言道:“既然先生喜欢,便送与先生了。”

    荀谌闻言,赶紧接过了白玉雕,生怕淳于琼反悔一般,而后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随后荀谌又与淳于琼闲谈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准备回到广阳。

    淳于琼留荀谌在城中小住几日,后者却是看了看手中的白玉雕,言道:“既然拿了将军的物品,自然不能耽搁。”

    淳于琼见状心中冷笑,却还是和颜悦色地将荀谌送出府去,做好表面功夫。

    待荀谌出城后,淳于琼唤来心腹将领,命其整顿兵马,大军准备兵进太原,进攻于禁、乐进、李典三将。

    刘备差人封淳于琼为平北将军、幽州牧、雁门王,并送来印信,使淳于琼心满意足,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而后淳于琼又差人请蒋琦来阴馆城商议军情,实则是淳于琼忌惮蒋琦的实力,想要将蒋琦诱杀掉,以防后患。而对于季雍,淳于琼根本没有将其放在眼里。若不是季雍,颜良又怎会死在西河郡。

    待安排完这一些后,淳于琼望着外面阴沉的天气,脑中预演着将要发生的事。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他可不想发生任何意外。原本他担心荀谌会看出些端倪,但没想后者也是一个贪婪的家伙。

    但淳于琼绝对没有想到,他口中的贪婪家伙,此时正在赶往武州城的路上。

    荀谌早已经看出了淳于琼的异样,方才看向白玉雕,也只不过是让淳于琼放松警惕的幌子。

    荀谌不知道蒋琦、季雍两人是否也与淳于琼同流合污,但他也要去探查一番。若是,大不了再演一场戏,若不是,也好率军奔赴阴馆城,阻止淳于琼。

    荀谌离开得早,又以最快速度赶赴武州城,终于在淳于琼部下之前赶到了五州城。

    当荀谌将自己发现的不妥之处告诉蒋琦、季雍两将后,两将根本就不相信荀谌的话,甚至还在为淳于琼开脱。

    荀谌苦口婆心地讲了许久,才引起了两人的一些重视。

    正巧麾下禀报淳于琼的使者赶到,荀谌对蒋琦言道:“将军不妨问问此人。”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3176/ 第一时间欣赏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纳兰幽月所写的《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为转载作品,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介绍:
穿越到东汉末年,一杯毒酒摆在眼前,原来我成了汉少帝刘辩。QQ群:736871735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