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吾父朱高煦TXT下载吾父朱高煦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吾父朱高煦全文阅读

作者:北冥老鱼     吾父朱高煦txt下载     吾父朱高煦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四十六章 官与吏(上)

    “陛下有旨,即日起禁止外国钱币流通,百姓所持钱币,可向银行换取汉圆纸币!”

    西京街道,巡逻的交趾人一边走,一边大声宣读着朝廷新颁布的法令。

    银行成立之后,纸币汉圆也得到了发行,为了尽快推行汉圆,朱瞻壑与杨士奇商量后决定,使用一些行政手段,强制让百姓们使用汉圆。

    其实普通百姓手中并没有太多的外国货币,主要是一些商人,特别是与外界交易的商人,一般都持有大量的外国货币,不仅仅是大明的纸币,另外还有一些银元、金币之类的。

    以前朱高煦在货币这块管理的不严,导致大汉国内货币使用混乱,各国货币都能流通,哪怕汉王府发行了纸币后,依然没能改变这种情况。

    朱瞻壑现在就是要用新的汉圆,替代掉所有货币,统一国内的货币市场,这样少了许多复杂的钱币换算,更加方便货币的流通与商品的交易。

    银行总部的大厅之中,这里做为前王宫,整个大厅相当的宽阔气派,但现在这里却挤满了人,银行不得不派人维持秩序。

    “太子,银行每天都是这么多人吗?”

    银行的二楼,杨士奇透过窗子看到下面黑压压的人群,也不禁震惊的道。

    杨士奇平时事务繁多,今天也是第一次来银行。

    “这不是刚开始发行汉圆吗,所以前来兑换的人多了一些,只要过了这阵子,人就会少多了。”

    朱瞻壑微微一笑道。

    其实下面的人群并不是全都来兑换货币的,有许多是想咨询借款业务的,特别是一些从大明来的商人,他们熟悉银行的业务,以前银行只有大明才有,现在大汉也终于开办银行了。

    “百姓们对汉圆的认可怎么样,有没有不愿意使用汉圆的情况发生?”

    杨士奇再次问道,之前强制使用汉圆时,他就担心会引发百姓的反感,万一因此闹出什么乱子,对刚刚成立的大汉来说也绝非好事。

    “放心吧,咱们虽然强制将其它货币换成汉圆,却没有规定时间,而且处罚也不重,就算有人不满,也引不起什么大乱子。”

    朱瞻壑笑着向杨士奇道。

    当初大明成立银行,并且发行属于自己的小额纸币时,朱瞻壑可是全程参与,因此他对这方面很有经验,绝不会发生杨士奇担心的情况。

    杨士奇看到朱瞻壑这么有信心,也不禁笑道:“太子有把握就好,等到银行顺利的发行纸币,接下来咱们大汉的纸币一统,百姓们无论是生活还是经商,都要方便多了。”

    “杨尚书,听说你们吏部最近打算选官,到底打算如何选,该不会是举行科举吧?”

    朱瞻壑忽然向杨士奇问道。

    朱高煦称帝,杨士奇位列国公,同时官拜吏部尚书,主管着大汉官员的人事选拔,号称是六部之首,这也符合杨士奇的身份。

    “太子还真猜对了,我们的确是想举行一场科举,但却又担心没有足够的人应试,所以现在也十分为难。”

    杨士奇说到这里也苦笑一声道。

    立国之后,大汉各地的行政机构也因此发生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总的来说,地方上的行政机构还是有三种,第一是行政,第二是执法,第三则是监督,至于军事独成一系,不受地方管辖。各地的行政机构发生变化,也都需要大量人手填充,所以吏部现在也需要从民间选拔人材,如果放在大明,直接举行科举就是了,根本不怕缺人。

    但在大汉却不行,因为大汉缺少读书人,当初朱瞻壑虽然给朱高煦送了不少读书人,但这些早就是官员了,而后来的那些移民,大都是穷苦人出身,绝大部分都没有读书的机会。

    所以就算杨士奇举行科举,恐怕有资格参加的人也不多,想从中选拔出有用的人才更是难上加难。

    “杨尚书,我倒是有个建议,不知您想不想听?”

    朱瞻壑微微一笑这才说道。

    “太子客气了,您如果有办法能帮到我们就太好了,这段时间我们为了选官的事,也是焦头烂额,地方上又全都在要人,我们也是拆了东墙被西墙,再这么下去迟早要出问题!”

    杨士奇立刻向朱瞻壑行礼道。

    “那我可就直说了!”

    只见朱瞻壑收起笑容,神情也变得郑重的道。

    “朝廷需要官吏治理地方,对于百姓来说,官吏其实同一类人,手中握有代表国家的权力,但放到官场上,官与吏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甚至彼此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绝不能有半点混淆。”

    “这……”

    杨士奇听到朱瞻壑忽然提到官与吏的区别,一时间也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

    “杨尚书,我知道对于官员来说,小吏只是办事的人,与官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我更偏向于百姓们的看法,官吏本身就是同一类人,因此如果你们缺少官员,为何不直接从小吏之中选拔呢?”

    朱瞻壑也不再绕弯子,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道。

    其实以前官与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小吏也是可以做官的,但从宋朝之后,官与吏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到了明朝。

    明朝前期的时候,因为官员缺少,所以小吏任期年满九年,再通过三场考试,小吏也是可以做官的。

    当然这种吏转官前途有限,一般最高只能做到七品,普通的只能八九品。

    后来随着国家的稳定,科举录取的人数越来越多,连举人都寻不到空缺,小吏想要做官更是难上加难,甚至基本被排除在官场之外了。

    “吏转官倒也不是不行,可小吏一般见识有限,读书也不多,顶多只是粗通文墨,做底层官员还行,再高一些的官职,恐怕他们无法胜任啊?”

    杨士奇显然也对小吏抱有偏见,觉得这些小吏出身低才学浅,根本无法胜任太高的职位。

    “杨尚书,学问好就一定能做好官吗?”

    朱瞻壑倒也不急,而是对杨士奇反问道。

第六百四十七章 官与吏(下)

    “学问好不一定能做好官,但学问好的人,见识一般也比较广博,只要稍加锻炼,还是很容易成为合格的官员的。”

    对于朱瞻壑的问题,杨士奇也是眉头一皱,但还是回答道。

    “杨尚书您是翰林院出身,想必见过不少翰林院的饱学之士,以你之见,那些翰林有几个是适合当官的?”

    朱瞻壑却言辞犀利的反问道。

    “这……”

    杨士奇听到朱瞻壑提到翰林院,也不禁脸一红,因为严格来说,他也不是正规的科举出身,而是借着别人的举荐,进入翰林院做了编纂,后来朱棣靖难,杨士奇趁着靖难的东风,这才成功从翰林院进入到内阁,正式步入仕途。

    翰林院集中了整个大明最顶尖的读书人,每个人都是饱读之士,谈起诗词歌赋、诸子百家几乎无所不精。

    但这帮翰林们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只尚空谈,却不精于实务,有些人对政务甚至是一窍不通,经常发表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言论。

    杨士奇之所以能够从翰林院中脱颖而出,也是因为他后来进了詹事府,经手了大量的政务之后,慢慢的锻炼出来的,如果让他刚从翰林院出来,就担任现在的职务,恐怕他也根本撑不起来。

    当然了,翰林院也并不是没有人才,比如除了杨士奇外,还有杨荣、杨溥等人,但他们与杨士奇一样,都是离开翰林院后,通过大量的学习实践,才慢慢的熟悉了政务,锻炼出自己的才能。

    “杨尚书,其实不光你们这些文官,就算是武将也是一样,比如跟随皇爷爷靖难的勋贵们,他们当初大都是军中在千户甚至是百户,有些更是普通的士卒,在太祖皇帝当政时,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

    朱瞻壑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这才说道。

    “可仅仅四年之后,靖难的功臣却一个个封公封侯,成为军中的高层,他们也不是天生的大将之才,无非就是抓住了机会,跟对了人,所以才能一飞冲天。”

    “可是……武将和文官还是有些不同的!”

    杨士奇听完朱瞻壑的话虽然有些意动,但还是嘴硬道。

    “有什么不同的?我爹和皇爷爷一样,当初来天竺的时候,身边也只有王府的属官,可现在这些属官一个个也都是位高权重,帮着我爹撑起大汉,甚至当初官员不够时,你们不是还把各家勋贵的管事抢过来,让他们充当地方官,现在不也做的挺好吗?”

    朱瞻壑再次举例道。

    当初那批被朱高煦征召的各家管事,有几个优秀的,已经进入到大汉的核心,比如户部的张侍郎,他以前就是英国公府的大管事,因为擅长理财,做官后也是一路高升,甚至日后很可能成为一部的尚书。

    听到朱瞻壑拿大汉现在的官员举例,杨士奇也无法反驳了,特别是当初招募的那些管事,其实就是他出的主意,当时他觉得只是权宜之计,却没想到这些管事做官后,相当一部分表现优异,甚至比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还要优秀。其实这也很正常,为官最重要的就是组织力与行动力,另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眼界,而那些勋贵家的管事,组织力和行动力一点也不缺,在勋贵府上做事,后来又出海,眼界更非一般人可比,所以他们早就具备了为官的基本素质,只要熟悉了官场,自然不比任何人差。

    “杨尚书,官场上的事你比我清楚,许多官员刚上任时,不熟悉自己的职务,只能靠手下的小吏办事,有些衙门甚至还会被小吏架空,离了他们,整个衙门什么事都办不成。”

    朱瞻壑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

    “以前小吏没有前途,有些人一辈子都只能做吏,偏偏他们手中有权,于是不少人干脆以权谋私,因此小吏贪财之风日盛,但如果让小吏们有了前途,他们就会有顾忌,毕竟为了一点钱财而毁掉自己的前途,聪明人都会犹豫的。”

    “至于小吏的学识浅薄,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当初太祖皇帝时的吏转官,需要经历三场考试,咱们也可以对小吏组织考试,能考过的才能授予官职,相信到时不用别人催,他们自己就会请先生教自己读书。”

    朱瞻壑一连列了吏转官的几大好处,当然吏转官也有缺点,但相比优点根本不算什么,所以他才会这么支持。

    杨士奇听完朱瞻壑的这些话后,也不禁露出沉思的表情。

    对于朱瞻壑说的这些优点,杨士奇也并不否认,另外最重要的是,朱瞻壑现在是大汉的太子,朱高煦走之前,指定朱瞻壑监国,所以朱瞻壑的意见,其实也代表着朱高煦,他不得不重视。

    所以只见杨士奇考虑许久后,终于点头道:“好吧,既然太子您这么看好吏转官,那我回去与下属们商讨一下,到时在京城周围先试行,如果可行的话,再在其它地方推广!”

    “太好了,杨尚书你们若是把这件事办成了,绝对会是一个创举,甚至日后很可能会取代科举!”

    朱瞻壑当即称赞道。

    其实他也知道,杨士奇之所以会同意,主要还是考虑到自己太子的身份。

    不过朱瞻壑并没有以身份压人,主要还是想用道理说服对方,现在看来杨士奇对吏转官可能还有些排斥,但杨士奇并不是个古板的人,只要他看到吏转官的前景,肯定会慢慢接受的。

    杨士奇告辞离开,银行这边的货币兑换还在继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银行几乎天天爆满,每天都有大量的货币进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来的人也终于开始减少,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也终于从原来的五花八门,开始变成统一的汉圆。

    随着西京这边的货币统一,朱瞻壑也准备在北征港,以及狮子港分别设立银行,加快这两个重要港口的货币兑换,而只要这两个重要的经济中心统一的货币,整个大汉国内部的货币,也会慢慢的由汉圆占据。

第六百四十八章 吴家寨

    西京城的北门名叫明德门,出了明德门,往东南走出去数里,有一座新建造起来的村寨,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都姓吴,因此名叫吴家寨。

    今天是吴老虎的六十大寿,整个村寨的人都前来为他贺寿,吴家大院里摆满了桌子,男女老幼齐聚一堂,旁边还有土人表演技艺,看起来好不热闹。

    吴老虎也十分高兴,提着酒壶在各个桌子间走动,不时停下和几个朋友或后辈聊上几句,爽朗的笑声从头到尾都没有停过。

    上次吴老虎回山东老家探亲,不但把妻子的棺材迁到了天竺,同时也带来了一批吴氏族人,这些人都是听说天竺这边分田地,于是拖家带口坐着船来到了天竺。

    对于这些同族,吴老虎也尽力帮衬,官府对他们这些移民也十分照顾,只要是同族的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就会专门划分出一片土地,让他们建造村落生活在一起,这样移民间相互照顾,也能让官府少掉许多麻烦。

    吴氏的族人在吴老虎的帮助下,拿到田地后也很快站稳了脚根,因此吴老虎在同族中的威望也达到顶点,甚至还推选他做了吴家村的村正,虽然村正不是什么正经的官吏,但却代表了他在村子里的威望。

    吴老虎今天也十分高兴,当初他从老家逃难出来时,根本没想过自己能活到六十岁,更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做上村正。

    现在他不但吃喝不愁,而且儿女都在身边,孙子和外孙也都不缺,说句不好听话,哪怕今天过完大寿,吴老虎闭上眼睛再也醒不来了,他也没有任何遗憾了。

    这场寿宴一直持续到傍晚,祝寿的人这才各自散去,桌子上剩菜也全都被妇人打包带走了,吴老虎也回到客厅,和女婿莫青边喝茶边聊天。

    “岳父,有件事我想和您商量一下!”

    没想到就在这时,莫青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

    “什么事?”

    吴老虎喝了口茶水这才问道,他酒量很好,所以现在虽然有几分醉意,但脑子依然清醒。

    “是这样的,我认识一个姓郑的胥吏,平时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他最近告诉我,近京县衙缺少人手,打算对外招一批胥吏,想让我去试一试,我也有些心动,但还是拿不定主意。”

    莫青再次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道。

    近京县是西京下辖的一个县,西京城外东南的一片区域,全都属于近京县,包括他们吴家村,所以平时莫青也没少和县衙里的人打交道。

    “衙门里当差固然是好,可你家里生意怎么办?”

    吴老虎听后却是一愣,随后又有些担心的问道。

    莫青头脑灵活,早在刚来到天竺时,就不甘心种地,后来搭上一些商人的线,开始做买东买西的生意,现在已经有了好几家店铺,光是伙计都雇了十几个,如果他去衙门里当差,肯定会耽误他的生意。

    “生意的事我都想好了,当初做生意,我就是和伍旺兄弟合伙,店铺也有他一半,这几年他也锻炼出来了,另外还有山娘,也能帮着我看着店里,所以生意的事交给他们打理就行了。”

    莫青显然早有准备,缓缓的讲出自己的计划道。

    当初他和伍旺一块来到天竺,生意也是合伙,所以他完全信得过对方,另外他娶了吴好山娘后,两人又生了一儿两女,生活也十分美满。

    “山娘?她一个妇道人家能行吗?”

    吴老虎显然还是老思想,觉得女儿不方便抛头露面。

    “岳父您有所不知,山娘虽然是个女子,但其实很聪明,这几年她跟着我不但学会了算账,还懂得管理店铺,之前我把一家布庄交给她打理,她就做得十分出色,而且我就算去衙门里当差,也能在背后指点她,肯定不会出问题。”

    莫青再次笑道。

    当初他娶吴山娘,主要是看中了吴山娘身体健壮,容易生养,但婚后他发现吴山娘其实很聪明,跟着他不但很快认了字,而且还会算账,帮着他省了不少心。

    “行啊,既然你放心山娘,那我也没什么可说的,另外你去了衙门当差,也是件好事,这样咱们日后在衙门里有条关系,办什么事情都方便!”

    吴老虎终于点头道。

    以前做猎人时,吴老虎肯定不会考虑这些事情,但自从做了村正,整个村子的里里外外都需要他操心,平时也免不了和衙门打交道,如果女婿去了县衙,日后吴家寨也能受到一些照顾。“岳父说的是啊,我这几年做生意,虽然还算不错,但越来越觉得,做商人顶多就是有钱,相比那些有权的官员来说,我们这些商人却屁都不是,另外您也看到了,朝廷新发行的汉圆,我们商人就只值一文钱!”

    莫青提到汉圆时,也不禁无奈的吐槽道。

    汉圆二十、十文、五文和一文,分别是按照士、农、工、商来排的,商人排在最后一位,也就只能印在一文的汉圆上,这点让不少商人都私下里吐槽,但没办法,自古以来商人地位就比较低下,哪怕伱有钱也不行。

    吴老虎看女婿心中不平,于是开口安慰了几句,随后又好奇的问道:“衙门里为什么忽然开始招人了,难道陛下又打下一片土地,所以急需官吏去治理吗?”

    “你这倒是问对人了,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打听出来!”

    没想到莫青这时神秘的一笑,随后压低声音道。

    “据我所知,朝廷是官员不足,于是提拔了一批表现出色的小吏为官,比如县衙里的贾典史,就被调到临近的县做县令了,这些人被调走了,空缺自然也就出来了。”

    “衙门里的胥吏也能做官了?”

    吴老虎闻言也惊讶的瞪大眼睛,这种事他可是第一次听说。

    “这不是朝廷缺人吗,所以才轮到那些胥吏,而且我听说,日后会有更多的吏转官,所以我就在想,说不定我哪天也能混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光耀我们莫家的门楣了!”

    莫青说到最后也是两眼放光,他本就是书香门第出身,要不是家道中落,他也不会沦落成为骗子,甚至进到大牢,幸好老天待他不薄,给了他第二次机会,因此莫青一直拿天竺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打算日后死了也埋在这里。

    “听你这么一说,进衙门做胥吏竟然还是一条当官的路了!”

    吴老虎听到这里也大为兴奋,如果女婿日后真做了官,那女儿可就是官家夫人了。

    “没错,那天郑胥吏还告诉我,现在想进衙门做胥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先经过考试才行,如果考不过,人家衙门根本不收,不过我觉得自己还是没问题的!”

    莫青说到最后也露出自信的表情。

    他好歹读过几年正经的书,甚至还会背论语,衙门里的那些胥吏,恐怕有大半都不如他,所以莫青有信心考过。

    “那太好了,你一定要去,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也尽管开口,我们吴家寨别的没有,人却有不少,只要你有需要,整个寨子的人随叫随到,千万别和我客气!”

    吴老虎再次兴奋的道,他现在已经决定,要全力支持女婿进入衙门,毕竟吴家要是出一个当官的,那对整个家族的命运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多谢岳父,如果有需要,我肯定不会客气!”

    莫青当即向吴老虎道谢,千万别小看了吴老虎,吴家寨上上下下好几百人,如果莫青真进到衙门,背后有吴家寨支持,办事也十分方便。

    “对了,我看村子里有不少孩子,天天在寨子里外的疯跑,也不是个事,不如在寨子里办个私塾,请先生教他们读书,只要识了字,日后干什么都方便啊!”

    莫青这时再次建议道。

    莫青家里没什么人,反而是吴家人口众多,所以他也希望吴家能出几个读书人,这样日后也能帮衬一下。

    “唉,这事我也想过,可你不知道,现在想找个能教书的先生有多贵,一个月最少也得上千文,人家才肯来,而且平时的衣食住行都得寨子里安排,现在寨子里根本请不起先生。”

    吴老虎却叹了口气道。

    谁都知道识字的好处,不说别人,莫青能写会算,因此即能经商又能进衙门,相比之下,吴老虎自己的儿子大字不识,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种地了。

    “这事好办,我听说几里外的黄家寨子请了个先生,黄家寨子的黄村正和我有生意上的往来,到时我找他说说,咱们两个村子合办私塾,到时也能帮他们分担请先生的费用,他们肯定愿意!”

    莫青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他喜欢交际,到哪都有朋友。

    听到女婿的话,吴老虎也喜出望外,当即以茶代酒敬了他一杯,寨子里的人现在不缺吃穿,如果再解决了孩子上学的事情,那日后吴家的下一代,说不定真的能出几个读书人,到时再像莫青一样进到衙门做事,那吴家可就真的要发达了!

第六百四十九章 科举与吏转官

    大汉转吏为官,这件事对民间几乎没什么影响,顶多就是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在私下里议论一番,或是一些有心人开始想办法进入衙门做胥吏。

    但这件事对于整个大汉官场来说,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地震。

    自从大汉立国时起,官场上所有人都知道,各个衙门都缺少官员,本来许多人都以为,朝廷会举行科举,从而选拔人材填充官场。

    毕竟从隋唐时起,科举就成为朝廷选拔官员的重要手段,经过两宋的完善,直到大明成立,科举几乎成为进入官场的唯一渠道,如果有官员不是科举出身,在与其它官员相处时,都会感觉矮上一头。

    结果谁也没想到,朱瞻壑和杨士奇并没有采用科举,反而从胥吏中提拔人才,虽然这些胥吏的官职都不高,但也打破了最高七品的限制,而且日后还会有升迁的可能。

    面对这种情况,大汉官场上反应不一,有些人甚至还持相反的意见,彼此间争论不休。

    这主要是大汉的官场来源复杂,其中有一些人出身科举,比如原来汉王府的属官,另外还有当初朱瞻壑招募来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不但有秀才,还有举人甚至是进士,他们都是科举最坚定的维护者。

    不过除了这些科举的维护者,剩下还有不少官员觉得吏转官也不错,这些官员大都出身不高,比如那些勋贵管事出身的官员,另外还有一些提前投靠朱高煦,并且被授予官职的人。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读书不多,而且他们也深知,大汉这边读书人太少,想请个精通学问的大儒教儿子简直难比登天。

    相比之下,那些科举出身的进士、举人和秀才,本身都是饱学之士,完全可以自己教孩子读书,有些人更是诗书传家,哪怕自己没时间,也能从大明请人来教孩子。

    所以如果大汉采用科举制的话,最后得利的只会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员,那些草根底层出身的官员只能吃哑巴亏。

    但现在好了,直接从胥吏中选拔人材,无论你学问再高,日后想要进入官场,也要从最底层的胥吏开始做起,表现出色才能得到提拔,这在许多人看来更加公平。

    银行总部背后还有一片建筑,朱瞻壑的詹事府就在这里,平时他就在这里处理公务。

    “太子,北征分行那边传来消息,前期的准备已经差不多了,他们打算在这个月中旬开业,至于狮子港那边,因为路途太远,暂时还没有消息。”

    李齐向朱瞻壑禀报着银行的事情,西京这边的银行总部已经步入正轨,两个分行也是开业在即,等到三地的银行全都开通,并且互通信息后,大汉国内初步的银行网络就算是建立起来了。

    “开业的事让他们自己看着办,至于狮子港那边,的确远了一些,必须要建立一条专用的传递路线,你让北征分行那边准备一只船队,日后专门用于与狮子港分行联络!”

    朱瞻壑再次批示道,李齐也立刻记了下来,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关于银行的事,等到朱瞻壑没有什么吩咐了,李齐这才准备告辞离开。

    不过就在这时,朱瞻壑却忽然叫住李齐问道:“听说现在官员们都在讨论吏转官的事,甚至有人因此吵了起来,李齐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

    听到朱瞻壑问自己的看法,李齐也是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下官听说当初陛下刚来天竺时,因为手下的官员不够,于是招募一些勋贵家的管事为官,比如朝中的张侍郎,就是管事出身。”

    “伱怎么忽然提起这件事了?”

    朱瞻壑闻言也有些不解的问道。

    “启禀太子,因为下官觉得,吏转官和招募管事为官一样,都只能是权宜之计!”

    李齐没有再绕弯子,而是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道。

    “哦?你为什么这么说?”

    朱瞻壑再次问道,脸上也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最近因为吏转官,整个官场上都吵的沸沸扬扬,所以朱瞻壑很想听一听李齐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当初太祖皇帝建立大明时,也曾经因为官员不够,于是允许胥吏任期满九年后,经过三次考核合格后,就授予官职,可这只是权宜之计,等到大明稳定下来,科举取士也满足了官场上的需求,如此一来,吏转官就几乎绝迹了,所以下官才有此看法。”

    李齐神情郑重的回答道。

    他是正经的进士出身,但他对吏转官也并不怎么排斥,只是在他看来,这种吏转官无法长久,日后迟早还是会被科举取代。

    听到李齐的这些话,朱瞻壑却端起茶杯品了一口,这才微微一笑道:“那如果我告诉你,以后大汉不会举行科举,所有官员都必须从胥吏一层层选拔上来呢?”

    “太子您真的打算废除科举?”李齐听到朱瞻壑的话也是大吃一惊,甚至瞪大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他。

    其实随着吏转官的推进,朝中已经有种说法,说朱瞻壑不打算采用科举制,而是用吏转官来取代科举取士,但这种说法对于许多人来说太过离谱,所以很多人都不太相信。

    “我是说如果,如果没有科举,你们这些读书人会如何想?”

    朱瞻壑再次笑呵呵的问道。

    其实李齐不知道,官场上传说废除科举,采用吏转官选择人材的说法,就是朱瞻壑让人悄悄传出去的,为的就是试探一下官场上的反应。

    “虽然我一向认为,读书是为了明理,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科举,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科举,恐怕绝大部分人都会丧失读书的动力,到时用不了多久,恐怕就没有多少人愿意读书了,如果我们汉人不读书,那和天竺当地的土人有什么区别?”

    李齐说到最后时,神情也变得有些激动,做为一个传统的儒生,他实在无法想像没有科举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不,你想错了,就算是吏转官,也不是不读书,反而会让更多人读书!”

    没想到朱瞻壑却摇了摇头,并不赞同李齐的想法。

    “怎么可能,科举都没了,哪还会有人愿意十年寒窗苦读?”

    李齐闻言却无法相信的问道。

    “科举并不是没了,而是把科举从选官变成选吏,外界的人想进入各级衙门做事,就必须经过考试,只有合格之后,才能进入衙门从基层做起,如果表现出色,才会得到提拔,所以日后无论是官还是吏,读书是必备的基础!”

    朱瞻壑耐心的解释道。

    其实他的想法来源于后世的公务员考试,而且公务员考试只是入门的门槛,想要日后得到提拔,那就要看你的表现了。

    当然凭能力升官只是理想状态,到时肯定会有结党营私、任人唯亲等事情发生,但这只需要加强监督,也就是锦衣卫和都察院的责任了。

    “可是胥吏的数量庞大,如果通过考试选吏,题目肯定会很简单,换句话说,只需要粗通四书五经,就能考过,日后这些人若是为官,岂不是滥竽充数?”

    李齐还是没有转过弯来,再次向朱瞻壑问道。

    “就算一个人只是粗通文墨,但只要能力强,提拔为官也是他应得的,反之如果一个大才子,写的文章花团锦簇,却不通实务,如果真让他为官,那只地害了百姓。”

    朱瞻壑说到这里,忽然看了李齐一眼笑道。

    “李齐你也是进士出身,当初考中后担任县令,刚上任时你难道就能把所有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吗?”

    “这……”

    李齐闻言也是脸一红,他考中进士时才二十多岁,刚上任做县令时,也是手忙脚乱,甚至手下的胥吏还故意刁难他,让他暗中吃了不少苦头,直到后来他慢慢熟悉了县衙的事,这才利用自己县令的身份,把那些胥吏给好好的整治了一番。

    “李齐你是个有才能的人,哪怕刚开始不适应,慢慢的也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但还有更多的人虽然文章写的好,却不懂衙门里的事,哪怕做了官,最后也会被手下的胥吏架空,甚至手下犯了罪,还会被推出顶缸,这种事你肯定也听说过吧!”

    朱瞻壑看李齐不说话,于是再次给了对方一记重击。

    李齐听到这里也再次露出尴尬之色,因为朱瞻壑说的情况都是真的,当初他有几个同科的进士,平时也有书信的往来,他们在上任之后,就有人被手下的胥吏架空,做了几年空头知县,好事轮不到,坏事却要背锅,简直惨的不能再惨了。

    “所以啊,读书好的人,并不一定能做好官,有些人就是不会读书,但却颇有才能,就像你之前提到的那位张侍郎,他本来是英国公府的管事,也没读过几本书,但却十分擅长理财,如果不是父皇给他机会,他一辈子也只能做个管事,现在却能在官场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说到这里,朱瞻壑顿了一下继续道。

    “所以啊,降低进入官场的门槛,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所有读书人都去挤科举那个独木桥!”

第六百五十章 报纸的问题

    朱瞻壑一身便服,迎着朝阳走在清晨的大街上,护卫也都便衣随行,隐隐将他与周围人隔开,以保护他的安全。

    只见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各种小商贩也摆好了摊子,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如果不是偶尔走过的土人,恐怕会让人觉得自己身处在中原的某座城市中。

    朱瞻壑走在行人之中,看着街道两侧热闹的景象,心情也十分的愉悦。

    当初他跟着朱高煦来到西京时,对这座城市并没有太大的归属感,毕竟在大明生活久了,他一直把大明看做是自己的故乡,哪怕这里是朱高煦替他打下的基业,依然无法改变他对大明的看法。

    但是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朱瞻壑感觉自己的心,慢慢的从大明收了回来,不仅仅是因为熟悉了西京这边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想明白了一件事。

    大明再好,那也是朱瞻基的,哪怕他当初为大明做了那么多的事,可最终还是无法留在大明,甚至日后都不可能再回去了。

    相比之下,大汉这边却完全属于自己,朱瞻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让大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

    比如选拔人材这件事,如果放在大明,他要是敢取消科举的话,说不定第二天就会横死在大街上,哪怕他是皇族也没用,因为科举这件事,牵扯到不止一个人的利益,而是一个阶层的利益,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轻易妄动。

    强如朱元璋,曾经停罢过一段时间的科举,但后来还是老老实实的开了科举,因为他要面临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哪怕他可以杀死一批敢于和他做对的人,但很快又会冒出更多的人,他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杀光。

    甚至在朱元璋晚年时,那帮文人还搞出一个南北榜案,为的就是向朱元璋示威,欺负他年老无力,苦心培养的太子也死了,但这些人却算错了,朱元璋虽老,但依然提得动刀,导致不少人因此惨死。

    相比于大明,大汉这边就简单多了,就像是一张空白的画布,任由朱瞻壑挥洒泼墨。

    想到这里,朱瞻壑也不禁露出几分微笑,心中对大汉的归属感更增添了几分。

    “豆腐脑!绵软可口的豆腐脑!”

    正在这时,朱瞻壑忽然听到旁边一个商贩的叫卖声。

    闻着豆腐脑的味道,朱瞻壑也想起自己好长时间没有喝过豆腐脑了,于是来到摊子前坐下对商贩道:“来碗豆腐脑!”

    “客人要咸的还是甜的?”

    商贩十分热情的招呼道。

    “咸的甜得各来一碗,另外再来一笼包子!”

    朱瞻壑十分豪爽的道。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其实主要是朱瞻壑即在南京生活过,又在北京生活过,所以对甜咸味的豆腐脑都能接受。

    甜豆腐脑解腻,咸豆腐脑鲜香,包子的味道也不错,就是香料味重了点,主要是大汉这边的香料便宜,普通百姓又都喜欢重口味的,因此香料自然越加越多。

    吃过早饭付了钱,朱瞻壑这才迈步来到银行,不过他并没有进银行,而是转了个弯,去了银行左侧的一个院子,只见这个院子的门口挂着“大汉日报社”的招牌,赫然是一家报社。

    当初朱瞻壑离开北京时,也没忘把报社的人带走,毕竟都撕破脸皮了,新闻报是他一手搞出来的,到时朱瞻基如果怪罪下来,肯定没他们好果子吃。

    所以整个报社的人只要愿意离开大明的,全都被他带上了船,而在来到大汉后,朱瞻壑也立刻成立了这座大汉日报社,让他们干起了老本行。“世……太子!”

    马安看到朱瞻壑进来,立刻热情上前行礼,却习惯性的想称呼“世子”,说到一半这才反应过来,急忙改口。

    “报纸发行的怎么样?”

    朱瞻壑微笑着向马安问道,他这段时间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过问报纸的事,所有都是交给马安全权处理,不过他相信马安的能力,毕竟之前办新闻报已经让他们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不太好!”

    没想到马安脸色一垮,有些沮丧的回答道。

    “怎么回事,难道遇到什么困难了?”

    朱瞻壑一愣,立刻关心的问道。

    报纸的作用就不用说了,对于朝廷来说,它不但是朝廷的口舌,同时还能引导舆论的走向,因此他对报社也十分重视。

    “其它的困难倒是没有,就是报纸的销量太低,根本无法与以前的新闻报相比!”

    马安一脸无奈的回答道。

    “销量太低,原因是什么?”

    朱瞻壑立刻追问道,按说马安他们有办报纸的经验,又有他在背后支持,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才对。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识字的人太少,西京这边还好一些,不少官员和商人都识字,销量虽然比不上以前在北京,但也算不错了,可是在北征港那边,却要差得多,而且报纸的销量主要集中在城里,出了城几乎没有人买报纸。”

    马安苦笑着将原因讲了一遍。

    朱瞻壑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主要还是大汉这边的移民文化水平太低,绝大部分都是文盲,他们连字都不认识,自然也不会去看报纸。

    这点和杨士奇之前遇到的问题一样,连识字的人都不多,自然也没办法举行科举。

    “这不是你们的问题,你也不要太着急,百姓们识字的人太少,这是朝廷应该操心的问题,你们的报纸还要继续办下去,哪怕是亏本也不能停!”

    朱瞻壑考虑了片刻后,终于郑重的向马安叮嘱道。

    “我明白,世子您放心,哪怕只有一个人看我们的报纸,我也会认真的办下去!”

    马安拍着胸脯保证道。

    朱瞻壑闻言也欣慰的拍了拍马安的肩膀,这小子虽然喜欢拍马屁,但他办法还是挺让人放心的。

    不过在离开报社之后,朱瞻壑却皱起眉头,百姓中识字的太少,这不仅会影响到报纸的销量,也会影响到朝廷对外的宣传,这件事必须要想办法解决。

第六百五十一章 朱瞻壑的缺点

    离开报社,朱瞻壑回到詹事府,脑子里也一直考虑报纸销量不佳的问题。

    就像他对马安说的那样,现在不是报纸有问题,而是大汉的百姓自身有问题。

    整个大汉的汉人百姓加在一起,也只有五六十万,而且其中绝大部分人都不识字,之前杨士奇想要举行科举,都担心没有足够的人参加。

    百姓中文盲率太高,报纸销量自然上不去,至于土人就更别说了,他们连汉话都不会说。

    所以想要提高报纸的销量,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百姓的识字率,但这事说起来容易,想要做成可就太难了,哪怕真能提高百姓的识字率,也绝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

    想到上面这些,朱瞻壑也倍感头疼,他现在真的是体会到,什么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你报纸写的再精彩,别人不认字你也没办法。

    最后朱瞻壑苦思一整天,却也没能想出什么解决的办法。

    当然他也并不是完全没办法,比如他想了两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第一就是增设一个读报人的职位,专门给百姓读报纸上的内容,虽然这样做无法提高报纸销量,但可以增加报纸的宣传功能。

    不过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朱瞻壑舍弃了,因为太不现实,读报人需要识字,而在大汉,能识字的汉人都是宝贝,无论是经商还是进衙门,都十分受欢迎,没有几个愿意去给人读报纸的。

    除了这个,朱瞻壑甚至还想到,可以在报纸上增加一些漫画,用图画的形式传递信息,百姓不识字没关系,能看懂图画就行。

    但这个办法作用有限,第一是图画承载的信息量有限,而且报纸上就算加了图画,但主要还是以文字为主,看不懂的照样还是看不懂。

    所以上面的这两个想法,其实都只是朱瞻壑在瞎想,就算有点作用,但也十分有限。

    最后朱瞻壑苦思一整天,也没什么好的想法。

    傍晚时分,朱瞻壑回到詹事府后面的住处,因为新皇城还在修建之中,所以他们一家依然住在旧王宫,王宫前面虽然改成了银行,但后面依然保持原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刚来到家里,就见儿子朱祁铭,正在常思宁的教导下背着三字经,小家伙也到了启蒙的年纪了,朱瞻壑本想找个先生教他,但常思宁却坚持亲自教儿子背一些蒙学书籍。

    只见朱祁铭背着小手,一副摇头晃脑的小大人模样,清脆的童声背诵着朗朗上口的三字经,虽然不是很熟练,但对他这个年纪,已经十分难得了。

    等到朱祁铭背完了一段三字经,朱瞻壑也不禁上前夸奖了几句,惹得小家伙骄傲的挺起小胸脯,随后就一溜烟的跑出去玩了。

    “夫君有心事?”

    常思宁看着孩子离开了,这才向朱瞻壑问道。

    “的确遇到点问题……”朱瞻壑也不瞒着常思宁,当即将报纸的事给她讲了一遍,根本问题还是在于百姓的教育上。

    常思宁听完之后,站起来给朱瞻壑倒了杯茶道:“夫君你可知道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

    “什么?”

    朱瞻壑闻言也露出好奇的表情,他还是第一次听常思宁主动说自己有缺点。

    “夫君你的缺点也是优点,那就是太聪明,有些事情别人解决不了,你却能出乎意料的想出解决的办法,久而久之,夫君你就养成了习惯,觉得这世上好像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自己,换句话说,你喜欢走捷径。”

    “这……”

    朱瞻壑虽然不想承认,但仔细一想,却又觉得有道理,他自认为自己比古人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这些见识也的确帮过他很多次,所以这也让他形成了依赖,好像什么事情都觉得自己能够用智慧解决。

    “夫君不说话,那就是默认了!”

    常思宁看到朱瞻壑发窘的表情,也不禁捂嘴一笑,接着继续道。

    “其实夫君你要知道,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捷径可走,就比如对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和先生一点点的传授给他,不可能今天还大字不识,明天就能写出锦绣文章了。”

    常思宁的一番话,一下子把朱瞻壑给点醒了,事情还真是如此,有些事情走不了捷径,那自己就只能老老实实的一步步走下去。

    百姓的文盲率太高,那就老老实实的推广教育,不但是对孩童的教育,成年人也要进行必要的教育,至少会写自己的名字,甚至是掌握一些常用字。

    推广教育这种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就看朱瞻壑愿不愿意去做了。

    比如后世的新中国刚建立时,全国绝大部分人都是文盲,但经过国家的大力推广,组织脱盲教育,在那种一穷二白的时代,竟然很快让识字率大幅度提升。

    后世可以做到,朱瞻壑觉得自己也能做到,更何况他们大汉只有几十万汉人,相比后世建国时四五亿人,简直不要太轻松。

    想明白了这一点,朱瞻壑也大为赞叹的道:“思宁你说的对,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我不能好高骛远,明天我就找杨尚书他们商量一下,到时成立一个教育司,争取早日让全国的百姓都能认识字!”

    看到朱瞻壑想通了,常思宁也不禁微微一笑,随后又拉着他聊了一些家事,这也能让朱瞻壑从繁忙的公务中暂时放松一下,不至于整天都紧绷着。

    感受到妻子的用意,朱瞻壑也心中一暖,人都说娶妻娶贤,常思宁不但长的漂亮,更难得的是聪慧贤淑,家中的事情她都能打理的井井有条,连孙若微都对她心服口服,这也让朱瞻壑少操了许多的心,遇到难事她也能帮自己出出主意,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第二天一早,朱瞻壑来到詹事府,朱高煦不在,所以早朝都是杨士奇等人前来詹事府议事,而且朱瞻壑体谅大臣,也不用每天早朝,每隔五天才会举行一次早朝,其它时候有事情了他们可以随时求见自己。

第六百五十二章 教育改革

    詹事府的大厅之中,朱瞻壑坐在椅子上,杨士奇等大臣分列两旁,轮流上前向朱瞻壑禀报要处理的公务。

    等到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朱瞻壑这才开口道:“这些年咱们对百姓一直鼓励生育,现在成果十分显著,光是京城一带,十岁以下的孩子就有上万人,孩子多了,教育也要跟上,所以我决定由朝廷出面,组织更多的孩子入学读书!”

    “太子殿下,咱们不是已经有县学了吗?”

    这时国子监祭酒郑礼站出来,一脸不解的问道。

    郑礼年纪不大,当初朱瞻壑招募读书到天竺时,郑礼是第一批中唯一的一个进士,而且当时他高中二甲第三名,绝对是个难得的人才,而来到天竺后,郑礼也很爱杨士奇的重视,曾经带到身边教他学习政务,现在官拜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日后的前途无量。

    “光是县学是不够的,而且县学又不负责教学,并不能承担教化百姓的作用,因此我决定以国子监为主,对大汉国内的教育进行一次改革,郑祭酒到时你来协助我!”

    朱瞻壑直接指了指郑礼道,相对于其它的官员,郑礼不但年轻,而且思想也十分开放,否则当初他就不会舍弃大明的进士不要,跑来大汉这里做官了。

    “太子,不知你打算如何改革教育?”

    杨士奇还是十分稳重的,这时站出来问道,他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朱瞻壑的想法,这样也能做到心中有数。

    “我打算由朝廷出面,以县学为基础,每个县最少建一所公学,全县所有适龄的儿童,全都要进公学学习,当然每个学生要收取少量的费用,每年县里的考核,需要增加一条,那就是治下儿童的识字情况!”

    朱瞻壑将自己大概的想法讲了一遍,其实也是照抄后世的义务教育。

    “太子,如果每县都建造公学,而且学生只收取少量的费用,岂不是说朝廷要出钱补贴这些公学?这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

    没等杨士奇开口,一旁的户部侍郎张尚就站出来道,他以前是英国公府的管事,因精通理财而破格提拔,现在已经是户部的二把手,日后很可能会接任尚书之职。

    “税收本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们户部收那么多税,花不完并不是件好事!”

    朱瞻壑却笑着反驳道。

    大汉并不缺钱,主要是有两点,第一是大明开海之后,海贸兴盛,也带动了大汉这边的税收,每年光是海贸和商税,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另外大汉可不是光有汉人,除了几十万汉人外,还有几千万土人,这些土人同样也要交税,但大汉在土人身上花的钱却很少。

    换句话说,汉人做为特权阶层,其实是被土人供养的,相当于几十上百个土人养一个汉人,因此朱瞻壑才敢在这个时代搞大规模的教育。

    至于土人,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这个教育计划之外。

    “太子,钱的问题先不说,如果大规模建造公学,一个先生顶多带二三十个学生,现在孩子那么多,咱们也根本找不到这么多先生啊!”

    杨士奇一针见血,直接指出公学不可行的原因。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一方面,可以派人回大明悄悄招募,要求不高,只要读过几年正经的私塾即可,另一方面,我打算对公学的教学方式做一些改变,从而让一个先生能带更多的学生。”朱瞻壑耐心的解释道。

    “这不太可能吧,我也读过多年的私塾,一个先生最多只能带二三十个孩子,再多就照顾不过来了。”

    郑礼听到朱瞻壑的话,却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私塾的先生虽然招收多个学生,但其实这些学生受到的教育都是一对一,每个学生学习的进度不同,先生也会针对他布置不同的课业。

    比如刚进私塾的学生,可能才开始学习写字,而另外一些学生,可能已经开始背《尚书》了,但这些学生都会在同一个教室上课,这种教学方式在朱瞻壑看来,效率实在太低下了。

    “郑祭酒伱有所不知,在我的设想中,公学的教材统一,所有先生都要按照教材教学,这也就降低了对先生的要求,另外学生也会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的都是一样的内容……”

    朱瞻壑说着,把后世学校的教学方式大概的讲了一遍。

    杨士奇这些高官都是聪明人,很快就听明白了,这种完全不同于私塾的教学方式,也让他们有种大开眼界之感,从来没想过竟然还能如此教授孩子学习。

    “相比于那种传统的私塾教学,公学的优点还有很多,比如我们可以控制教材,将孩子培养成我们需要的人才等,这里就不细说了,等日后公学开始教学后,相信大家肯定深有体会!”

    朱瞻壑最后总结道。

    “太子,公学的确有很多的优点,可是像你说的那样,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就算用公学的教学方法,先生恐怕也照顾不过来吧?”

    杨士奇不愧是宰相之才,脑子反应就是快,这时再次提出质疑道,他并不是反对公学,而是觉得有些事情必须说明白,这样日后才会少出问题。

    “的确,人数一多,先生的确照顾不过来,同一个班级,总有学得好和学得差的,我们只需要保证大部分人能学出及格的成绩,就已经足够了!”

    朱瞻壑也不着急,再次耐心的说道。

    “我觉得这个公学的想法很好,咱们可以先在京城办几所试一试!”

    郑礼这时却站出来赞同道。

    身为国子监祭酒,他们也负责教学生,如果这种公学的教学方法有用的话,也可以在国子监中推行,到时说不定也是一大创举。

    看到郑礼支持建造公学,其它的大臣也纷纷表态,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但总的来说,赞同的还是多数,就连杨士奇也支持公学,于是朱瞻壑当即拍板,将建造公学的事提上了日程。

第六百五十三章 城东小学

    西京城东,距离城门不远的位置,这里本来有一座军营,但当初朱高煦杀进城时,把这里打烂了,再加上西京城的变动,这里也不需要驻军,于是军营也就废弃了。

    不过这座军营虽然生过激战,不少建筑也毁了,但还是保留了一些完整的营房,现在这些营房被改造了一下,毁掉的建筑也被拆除,四周的围墙也建造起来了,这里将成为大汉公学的试点学校之一。

    朱瞻壑走在前面,郑礼带着几个国子监的官员陪同,国子监可不仅仅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教育的管理机构,因此日后的公学教育,也都由国子监负责。

    “不错,这座城东小学再加上城西的小学,两所小学应该可以容纳城中大半孩子进来学习了!”

    朱瞻壑一边参观一边满意的点头道。

    之前他说服了杨士奇等人,决定对大汉的教育系统进行改革,这座城东小学就是试点之一,另外还有城西也建造了一所学校,两个学校都是公学,很快就可以开始招生了。

    “太子,学校的老师我们已经招募齐了,现在只缺学校的教材了,所以……”

    郑礼说到最后也看向朱瞻壑,因为建造学校时,朱瞻壑就说过,教材的事由他来解决,他们只需要把学校建好,再准备好先生就行了。

    “教材的事你们不必担心,我已经在让人编写了,小学阶段也不需要学太高深的东西,我打算设立两门主科,分别是语文和算学。”

    朱瞻壑笑呵呵的说道,学校才刚刚建立,没必要让学生学太多东西,语文负责让学生识字习文,算学让学生们懂得基本的算数,这就已经足够了。

    “何为语文?”

    郑礼却是一头雾水的问道,对算学他倒是没什么异议,毕竟他们也需要学一些算经,君子六艺之中,本就有“数”这一技艺。

    “所谓语文,其实和你们在私塾里学的差不多,主要以识字习文为主,比如背诵一些三字经,或是有名的诗词等,让孩子具备一定的基础,至少能读能写。”

    朱瞻壑耐心的解释道。

    “太子,这要求是不是太低了,如果一个孩子只会这些,恐怕日后很难有太大的成就啊?”

    这时郑礼身后的一个老者抢先问道,他名叫陈琳,原来是国子监的博士,现在被委派为城东小学的校长,负责这座学校的管理和教学。

    “陈校长不必着急,小学只是最初级的教育,相当于蒙学,孩子在这里学习五年,五年之后若是考试合格,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甚至最后一路选拔进入国子监,当然并不是人人都能成材,绝大部分人可能都是要被淘汰的。”

    朱瞻壑再次微笑着说道。

    虽然很残酷,但教育就是这样,它本来就是一个淘汰弱者的机制,只有符合要求,达到教育条件的人,才会慢慢提升,最终筛选出国家需要的人才。

    “我明白了,小学就是给孩子开蒙的地方,从小学中走出去的学生,不要求他们有太高深的学问,只要能写会算就可以了,这些学生大部分都会被淘汰出去,最终只有少数人,才能进入更高一层的教育,这点和科举差不多。”

    郑礼这时也微微点头道。听朱瞻壑这么一说,他就感觉身上的担子轻多了。

    “没错,就是和科举差不多,小学是初级教育,后面还会有中级教育,以及高级教育,这一层层的筛选下来,不同级别的人才也会有不同的地位,当然现在不必想那么多,只要专心把小学办好就行了!”

    朱瞻壑满意的对郑礼一笑道,对方的理解能力的确很强,难怪连杨士奇都夸他有才能。

    说话之时,只见前面有一群人走了过来,当看到朱瞻壑和郑礼时,也都纷纷上前行礼。

    “太子,这些就是城东小学招募的先生,现在就等着您的教材一来,他们就可以熟悉一下教材,然后准备招收学生了。”

    郑礼指着这些学校的先生向朱瞻壑介绍道。

    朱瞻壑扫视了一下这些先生,只见他们有老有少,见到他这个太子时,大部分人都显得有些局促。

    于是朱瞻壑上前一步对他们大声道:“各位来小学任教,身上的担子也是极重,因为你介担负着大汉的未来,在你们的学生中,可能有大汉未来的宰相、将军,所以你们万不可懈怠,朝廷也会给你们最大的支持!”

    “谢太子!”

    有人领头行礼,其它人也纷纷弯腰道。

    看着这些既然步入教书育人领域的先生,朱瞻壑又勉励了几句,随后这才和郑礼他们一起离开,又去城西的小学转了一圈。

    相比城东的小学,城西的小学要小一点,因为城西的汉人数量要少一些,所以学校也没必要建造的太大。

    参观完两所学校后,朱瞻壑又和郑礼回到国子监,商量了一下对这两所学校的课程安排。

    除了朱瞻壑之前说的语文和算学两门主科外,学校还要设置几门副科,比如习武和乐器,不要求学生学习的太深,但至少打一点基础,特别是习武,汉人的数量太少,尚武的风气绝对不能丢。

    最后朱瞻壑这才回到詹事府,简单处理了一下手头的政务后,他这才拿出一份教材,这是他亲自编写的算学教材,从最基础的阿拉伯数字开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等等。

    基本上来说,朱瞻壑把自己能想到的数学基础,全都写在了这本教材之中。

    至于语文教材倒不用他操心,他已经吩咐詹事府的官员去编写了,无非就是一些简单的诗词和文章,外加一些小故事增加趣味性,他只要把握一下大纲就行了。

    两天之后,朱瞻壑将编写好的语文和数学教材,亲自交给了郑礼,郑礼他们对语文教材倒是没有什么异议,但数学教材却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因为这本教材引入了太多后世的东西,与这个时代的算学有很大的不同。

第六百五十四章 算学教材

    “太子你确定这是算学教材,为何我们看不懂啊?”

    郑礼拿着朱瞻壑交给自己的算学教材,一脸无语的向朱瞻壑问道。

    在郑礼身后,还跟着几个人,他们也全都是一脸为难,实在是朱瞻壑给的教材在他们看来,简直就像是天书一般。

    “看不懂很正常,因为我为了让算学更简便,所以引入了一些算学符号,只要我给你们讲一下就能明白!”

    朱瞻壑哈哈一笑道。

    他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阿拉伯数字还好,因为这玩意本来就是天竺这边发明的,郑礼这些人来到天竺后,肯定都见过,但对于加减乘除这些运算符号,他们就看不明白了。

    “太子您的意思是说,你要先给我们讲课,然后我们再传授能学生?”

    这时跟在郑礼身后的一个中年人问道,这个人名叫黄问,是国子监的算学博士,对算学颇有研究,以前在大明时就小有名气,可惜在科举方面没什么才华,考了半辈子却也只考上了童生,最后自感科举无望,索性来天竺碰碰运气,却没想到得到了重用。

    “没错,以黄博士你对算学的研究,只要稍加研究就会明白我这本教材的好处,比如你们平时计算一道题目,过程太过复杂,速度也很慢,但如果用上教材里的内容,几乎片刻就能得出答案!”

    朱瞻壑说到最后时,也不禁露出几分得意之色。

    为了编写这本教材,他可是绞尽脑汁,把能想到的内容都写上去了,可能还会有遗漏,但日后只能慢慢补了。

    “教材上的内容真的这么神奇?”

    黄问却露出怀疑的表情,他虽然在科举上没什么天分,但是在算学一道,却颇为自信,特别是来到天竺后,接解到许多外界的算学著作,更让他对算学的研究一日千里,现在他自信就算回到大明,也没几个人能在算学一道上超过他。

    “黄博士若是不信,咱们不如就当场比试一番,你用你的方法计算,我用我的方法计算,咱们看看谁算的更快更准如何?”

    朱瞻壑是个喜欢用事实讲道理的人,于是笑着向黄问道。

    “这……恐怕不好吧?”

    黄问却有些犹豫,倒不是怕了朱瞻壑,而是他怕朱瞻壑输了之后面上无光,到时万一再恼羞成怒怪罪自己怎么办?

    “没什么不好的,只是切磋一下学问而已,黄博士你要是输了,可就得老老实实的跟着我学了!”

    朱瞻壑大手一挥,最后还十分自信的道。

    这个激将法果然有效,黄问对自己的算学造诣十分自信,因此听到朱瞻壑的话立刻应战道:“好,既然太子这么说了,那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郑祭酒,你们谁来出题目?”

    朱瞻壑哈哈一笑,随即向旁边的郑礼问道。

    “太子既然有此雅兴,那不如就由我来出题!”

    郑礼这时也哈哈一笑站出来道,他可是进士出身,在算学方面的研究虽然不如黄问,但也比一般人强多了。

    于是郑礼当众出题,而且出的题目也不是很难,主要是怕朱瞻壑和黄问万一有人做不出来,就显得太尴尬了。

    所以郑礼出了个经典的鸡兔同笼的题目,只是把数字改大了一些,使得计算变得有些困难。朱瞻壑和黄问各自执笔,在纸下写下自己的计算过程。

    对于这道基础的题目,黄问简直太熟悉了,虽然数字变了,但计算的过程是一样的,因此他也十分有信心,提笔就开始计算起来。

    然而就在黄问才刚写几行字,旁边的朱瞻壑却忽然放下手中的笔道:“我算出来了!”

    “什么?这不可能!”

    黄问一脸震惊的抬头看向朱瞻壑,哪怕是鸡兔同笼这种基础的问题,但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计算完毕!

    “没什么不可能的,答案是鸡有三十七只,兔有五十六只,如果黄博士你不信,尽管可以验算!”

    朱瞻壑呵呵一笑道。

    对于他来说,鸡兔同笼就是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只需要设两个未知数,然后列出式子就能得出答案。

    相比之下,黄问用的却是传统的计算方式,别的不说,光是计算都要写出一大堆的汉字,速度当然比不过他。

    黄问不服,当即自己又从头算了一遍,结果得出的答案和朱瞻壑一模一样,这让他也不禁有些失神。

    “太子你怎么会算的这么快?”

    这时郑礼也不禁好奇的问道,如果题目不是他临时想出来的,恐怕他会以为朱瞻壑作弊,或是提前知道答案。

    “下官认输,太子您到底是怎么算的?”

    黄问这时也反应过来,也向朱瞻壑问道,其它的人也都不解的看向了他。

    只见朱瞻壑微微一笑,随后拿出自己计算的过程道:“我的计划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将一些符号引入到算学之中,使得整个计算的过程精减了大半,更不需要写什么汉字……”

    朱瞻壑说着,就以自己的计算过程为例,给郑礼和黄问他们讲解了一下各种数学符合代表的意思。

    其它人可能听得一头雾水,但黄问听完朱瞻壑的讲解后,却一下子明白了自己输在了哪里。

    这种把各种符号引入到算法之中后,计算的过程何止是简便了数倍,甚至还能因此得出一些新的解法,这绝对是算学史上的一大创举。

    “太子大才,下官心服口服!”

    黄问听完后,当即向朱瞻壑行礼道,说话时他再次看向那本算学教材,两只眼睛中也满是兴奋,如果自己掌握了教材上的内容,在算学上的造诣肯定能再次大涨。

    看到连黄问都认输了,这也证明了朱瞻壑教材上的内容真的非比寻常,郑礼他们自然也都没有了异议。

    于是朱瞻壑就让郑礼组织了两所小学的算学先生,自己亲自给他们授课,将教材上的内容详细的讲解了一遍。

    其实只要将各种运算符号掌握了,整个教材上的内容对大部分人来说就已经没什么难度了,比如黄问,只花了三天就搞明白了所有运算符号,第四天就能帮着朱瞻壑一起给别人上课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私塾关门

    莫青皱着眉头离开吴家寨,夕阳下将他的影子拉的老长。

    本来这段时间莫青生活的挺顺的,他把家里的生意交给妻子吴山娘后,自己也专心应付进入衙门的考试,结果不出意外,他十分顺利的进到近京县衙,在户房做了典吏,负责清点税额,誊抄账册等事务。

    县衙里共有三班六房,户房和户部一样,都是负责户口和财政的,虽然不如吏房权力大,但也是衙门里的重要机构。

    另外最重要的是,莫青上面的李司吏年纪大了,估计也干不了几年了,等到对方一退,他再活动一下,以他的能力很可能接任司吏,到时整个户房都归他管,说不定日后真有可能由吏转官。

    所以这段时间莫青也是春风得意,他出手阔绰,而且又擅长交际,因此很快就和衙门里的同僚打成一片,上上下下都能说上几句话,连县老爷都夸他这个典吏做事认真。

    但今天吴老虎却忽然请莫青过去一趟,并且告诉他一件难事。

    原来之前莫青出面,让吴家寨与隔壁村子一块请了个私塾先生,两个村子里的孩子也都跟着先生读书。

    本来一切都好好的,可却没想到就在前段时间,这个私塾先生退了钱,说是有事不能再教了,结果两个村子里的孩子一下子失学了。

    吴老虎可是一直盼着寨子里的孩子出几个读书人,这才刚认几个字,私塾就没了,所以他也十分着急,这才把女婿请来,想让他帮忙想一想办法。

    如果是其它事情,莫青不敢说百分百能帮上忙吧,至少也能动用衙门的关系说上几句话,可是这次的事却实在太突然,好好的私塾一下子没了,他也不可能凭空变出一个私塾出来。

    “私塾先生不好请,听说现在又涨价了,如果实在不行,只能托人去北征港问问,看看有没有读过书的人刚来大汉?”

    莫青这时低声自语道。

    大明开海之后,从大明来大汉的人就一直络绎不绝,虽然不像大规模移民那么多,但胜在稳定,几乎每月都会有新的移民到来。

    而这些移民要么去狮子港,要么来西京,来西京的人都会在北征港下船,这些人来了之后,虽然有朝廷分配田地,但有些人并不愿意种地,比如那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书生,所以他们更愿意把地租出去,自己再找份糊口的工作。

    当然了,那些读过书的人,一般心气都比较高,大都是为了做官而来,愿意教书的人很少,哪怕开高价也不好找到,所以莫青也只能碰碰运气。

    回到家中,只见吴山娘正在算账,旁边有个身材挺拔的少年,见到莫青回来立刻行礼道:“父亲!”

    这个少年是吴山娘和亡夫的儿子,母亲改嫁后,他就改名叫莫池,现在跟着吴山娘学做生意。

    “跟你娘学的怎么样了,有没有学会算账?”

    莫青笑呵呵的对这个继子问道,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既然跟着莫青的姓,他也一直将对方视为己出,之前莫池就是跟着他,直到他进了衙门,莫池才开始跟着吴山娘。

    “算账不难,我已经学会了,就是我娘怕我出错,不敢让我上手。”

    莫池如实回答道。

    “废话,就你那毛手毛脚的,万一算错了可怎么办?”

    吴山娘却抬眼瞪了儿子一眼道,在她眼里,儿子还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自然也不放心把事情交给他。

    “你啊,该放手的时候也要放手,池儿都已经成年了,要不是朝廷规定十八之前不得成婚,恐怕池儿现在都已经当爹了!”

    莫青却对妻子笑道。

    大汉规定男女成婚,必须年满十八,这项规定是朱瞻壑坚持推行的。按说大汉鼓励生育,在一般人看来,应该越早成婚越好,但朱瞻壑却深知,女子十八之前身体没有发育完全,如果怀孕,很容易造成难产等事故。

    实际上在大明的民间,女子生产被视为闯“鬼门关”,一不小心就可能一尸两命,主要原因就是女子成婚太早,导致生育的风险太大,而且就算生育成功,也可能会损害女子的生育系统,导致日后怀孕困难等病情。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朱瞻壑才决定杜绝早婚,规定十八之后才能成婚,这样就算晚几年生育,却能极大的提高母子的成活率,日后也更容易生二胎、三胎,效果比一味的早婚强多了。

    “行吧,明天我会给池儿找点事做,看他表现再决定放手也不迟。”

    吴山娘听丈夫这么说,终于也松口道,这让旁边的莫池也兴奋的一拍巴掌,他都这么大了,终于可以干点实事了。

    “对了,我爹今天找伱做什么?”

    吴山娘放下手中的账本,这才向莫青问道。

    “私塾出问题了,岳父找我商量一下……”

    莫青也没有隐瞒,当即将私塾的事讲了一遍。

    没想到吴山娘听完之后,忽然惊讶的道:“怎么这么多私塾先生不教学生了?”

    “什么意思,还有私塾先生也不教学生了?”

    莫青一愣,随即追问道。

    “是啊,今天我去店里,听店里的伙计说,城中几个有名的私塾先生,忽然都关了私塾,现在城中的许多孩子都没学上了。”

    吴山娘立刻回答道。

    “我也听说了,那些私塾先生教的好好的,忽然就说不教了,而且钱也退了,好像是有了什么更好的去处!”

    旁边的莫池这时也插嘴道。

    “这倒是奇怪了,一个两个还可以说是巧合,可这么多私塾忽然都不关门了,这可就不正常了!”

    莫青十分精明,一下子就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

    “父亲,是不是衙门那边又招人了,当初我可是听说许多人都削尖脑袋想进衙门,相比之下,私塾先生收入再高,也不及衙门里做事有前途。”

    莫池忽然向莫青问道,之前各地衙门招人时,也曾经有不少私塾关门。

    “没有,至少我没听到任何消息!”

    莫青却摇了摇头道,虽然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但他隐约觉得,这件事应该和朝廷有关。

第六百五十六章 招生启示

    天光大亮,莫青吃过早饭来到县衙。

    以前莫青一家住在西京,但自从他进到近京县衙后,一家人就搬到了县城居住,方便他每天到衙门点卯。

    近京县是距离京城最近的一个县,距离不过几里路,莫青家的生意大半都在京城里,因此也经常可以进京查看。

    莫青每天都来的很早,这时衙门里也没什么人,他照例烧了壶开水,给上司李司吏泡了壶茶,这才来到自己的位子上,处理着昨天的公务。

    因为昨天下午吴老虎请他去吴家寨,所以莫青请了半天假,许多公务都没来得及处理。

    等到莫青把公务处理的差不多了,衙门里的人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李司吏来到衙门,看到正在处理公务的莫青,然后拿起自己桌子上的茶壶喝了一口,茶水的温度刚好入口,这让他也不禁赞许的点了点头,以莫青的机灵劲,日后说不定真的能混到官场上去。

    “李司吏您终于来了,这是我昨天遗留的公务,刚才已经处理完了,请您过目!”

    莫青这时也看到李司吏,急忙把桌上处理完的公务双手呈交给对方道。

    “放桌子上吧,今天有件急事需要你跑一趟。”

    李司吏笑呵呵的对莫青道。

    “请司吏吩咐!”

    莫青当即站直身子道。

    “老爷刚刚吩咐下来,说是让我们把全县十岁以下的孩童名册送到国子监,名册我已经让人整理好了,等下你就亲自跑一趟!”

    李司吏说着,从桌子上拿起一份名册交给莫青道。

    “这倒是奇了,国子监要孩童的名册做什么?”

    莫青闻言也十分惊讶的问道,按理来说,国子监和他们县衙八杆子都打不着,至少莫青进衙门这么久,还从来没和国子监打过交道。

    “这事我也不清楚,不过管它什么原因,上头既然吩咐了,咱们只需要照办就是了。”

    李司吏呵呵一笑道,他以前也只是县衙的典吏,因为上司吏转官,所以才升任司吏一职,因此对这些官场上的事也知道的不多。

    “属下明白,我这就去办!”

    莫青说着接过名册,然后骑上马离开了县衙。

    许多人不喜欢外出办事,觉得太辛苦,但莫青却很喜欢,相比于在衙门里抄写案卷,他更喜欢到外面转一转,以前他做生意,更是四处奔波,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几里的路眨眼就到,进了京城,莫青却不知道国子监在哪,毕竟他也是第一次和国子监打交道。于是莫青找人问清楚了路,最后终于顺利的找到了国子监,然后把名册交给一个老胥吏。

    这时已经快中午了,莫青也不打算这么早回去,自从进了衙门后,他也难得有机会出来散心,索性就骑着马在街上转一转,准备找个地方吃完午饭再回去。

    于是莫青最后来到城东,这里有家不大的店面,做的烤鸭十分有名,他以前在这里吃过几次。

    不过就在莫青刚来到烤鸭店的那条街上,却只见街道对面竟然围满了人,不少人都伸长脖子,好像在看里面的什么东西?

    这让莫青也有些好奇,于是骑马走了过去,他在马上居高临下,一眼就看到在人群对面的大门前,竟然贴着一张告示,不过因为距离太远,他也看不清告示上的内容。

    但让莫青感到惊讶的并不是告示,而是告示背后的大门和建筑,他曾经来过这里几次,因此记得很清楚,这里以前好像是一片废弃的建筑,听说曾经是军营,却不知为何被毁掉了。

    可是现在废弃的军营不见了,却多了一道大门和围堵,里面倒塌的建筑也被清理干净了,剩下完好的建筑也被修缮一新,也不知道要做什么用?

    莫青站在外面,听到人群中都在议论,说什么“小学、招生”之类的话。

    这也引发了莫青的好奇心,于是他下了马,找了个地方把马栓好,这才挤进人群,好不容易才看清告示上的内容。

    “招生启示:城东小学即日起开始招生,凡是我大汉百姓,十岁以下、六岁以上孩童者,皆可以报名上学……”

    莫青低声读着告示上的内容,越看越是惊讶,原来这座废弃的军营,竟然被改成了一座学校,而且还是朝廷出面办的公学,每年只需要缴纳少量的学费,就可以送孩子在学校读书。

    看到这里,莫青猛然间醒悟过来,他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私塾纷纷关闭了,估计那些私塾里的先生,全都被招募到公学里教书了。

    “太好了,这下岳父他们那边的孩子有书读了!”

    紧接着莫青兴奋的一拍大腿,这座城东小学谁都可以报名,而且收费又便宜,再加上吴家寨距离京城也不远,到时雇个车夫每天接送孩子就行了。

    想到这里,莫青急忙挤出人群,也顾不上吃饭了,骑上马就飞奔出城,他要尽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吴老虎,让他们尽快带孩子进城报名。

    因为莫青已经猜到,小学招生的消息传出去后,肯定会有许多人带孩子报名,虽然城东小学看着挺大,但招收的学生数量肯定是有限的,万一晚一步,说不定就报不上名了。

    所以莫青在出了城后,一路上把马打的飞快,仅仅一盏茶的功夫,就赶到了吴家寨,找到吴老虎后,立刻把城东小学的事告诉了对方。

    吴老虎正在为寨子里孩子读书的事头疼,现在听到竟然有这种好事,当即也兴奋的直拍大腿,随后他就挨家通知,把愿意上学的孩子组织起来,他和几个男丁赶上牛车,带着孩子进京报名。

    告示上都已经写清楚了,报名的时间从今天算起,直到招满为止。

    吴老虎他们的动作已经很快了,但是当他们带着孩子来到城东小学时,却发现这里已经来了不少孩子,正在学校门口排着大长队挨个报名,后面还有更多的孩子源源不断的赶来,看这架式,估计再晚来一会,队伍就要排到城外去了。

第六百五十七章 十一岁的孩子

    “太子,报名的孩子太多,学校根本收不完啊!”

    学校才刚开始招生,郑礼就跑来詹事府向朱瞻壑叫苦道。

    本来两所小学都只是试点,主要是测试一下效果,却没想到百姓们竟然这么急切,只要家里有孩子的,全都往学校里送,甚至有些孩子还不到六岁,也急着送到学校里,怎么解释就是不听,气的招生的人都快骂娘了。

    “有多少人报名?”

    朱瞻壑好奇的问道。

    “现在光是城东小学,就有超过五百人报名,而我们最初只打算收三百人,现在已经严重超额了!”

    郑礼苦笑着回答道。

    本来刚开始招生的时候,郑礼还担心来报名的人太少,万一学校招不满人,那可就浪费他们前期的准备了。

    却没想到百姓们对读书的热情这么高,眨眼之间就报满了,而且随着招生信息的传播,后面肯定还会有更多的人前来。

    “这还真是有占出乎意料!”

    朱瞻壑低声自语道,本来他以为小学新建,又是第一次招生,报名的人应该不会太多,特别是一些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半个劳力,所以许多父母可能都不舍得让孩子去读书。

    但现在看来,他还是低估了百姓对读书的渴望,不过仔细一想也觉得很正常,毕竟现在大汉的百姓分有土地,正常人家吃饭肯定没问题,而解决了温饱,自然有了更高的追求。

    “这样吧,你们再贴张告示,告诉百姓们学校每年都会招生,今年就先挑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入学,年纪小的孩子还可以等一等!”

    朱瞻壑想了想终于做出决定道。

    “好,下官这就去办!”

    郑礼当即答应一声,但并没有离开,而是犹豫了一下再次说道。

    “太子,我和两位校长商量了一下,觉得可以再扩招一些学生,比如增加几个班级,或是每个班多加几个学生,应该影响不大。”

    “也可以,你们自己商量着办,但扩招可以,但千万不要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

    朱瞻壑给他们划出红线道,这种小事他不会去操心,只要不影响到结果就行。

    “下官明白,多谢太子!”

    郑礼欣喜的道,随后这才告退离开。

    几天之后,两所小学的招生也终于落下帷幕,相比之前预定的名额,两个小学都多招了一百名学生,比如城东小学原来计划招三百名,结果最终招了四百名。

    而且这些学生也像朱瞻壑吩咐的那样,尽量先照顾年龄大的学生,所以这批学生以十岁或九岁的为主,几乎没有九岁以下的。

    等到开学那天,朱瞻壑也特意抽出时间,来学校里参观。

    “1、2、3、4……”

    一间教室正在上着数学课,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的读着黑板上的数字。

    黑板教学当然也是朱瞻壑提出来的,每个教室在改造之时,就已经做了一面大黑板,连粉笔朱瞻壑都搞出来了,其实就是石灰粘合起来就行了。

    朱瞻壑与郑礼走了城东小学的教室间,听着教室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嘴角也不禁挂上几分微笑,两所小学的成功开课,代表着他在改造大汉这条路上,走出最坚实的第一步,只要把教育的基础打实了,日后大汉必将迎来一个辉煌的爆发期。

    不过就在朱瞻壑在学校里转了一圈,正准备回去时,却忽然发现,在一间教室外面的大树上,竟然藏着几个人。刚开始是朱瞻壑身边的侍卫发现的,还以为是有刺客,可是当他们仔细一看才发现,树上竟然是几个孩子,这才解除警戒。

    朱瞻壑也有些好奇,于是上前仔细观看,这是一间贴着学校外墙的教室,外面的大树长在学校的围墙上,树上茂密的树枝之中,有几个半大孩子骑在树上,伸长脖子努力的向教室里张望。

    直到有人发现了朱瞻壑等人,树上的孩子这才惊呼一声,随后慌张的顺着树往下爬。

    有些手脚利索的孩子,眨眼间就下了树跑没影了,但有个孩子笨手笨脚的,下树时脚一滑,竟然一下子从树上掉了下来。

    幸好树不高,这个孩子掉下树摔的不重,爬起来就要逃跑。

    “把他带过来!”

    朱瞻壑当即吩咐道,刚才他看到这孩子掉下树也吓了一跳,但离的远来不及救援,幸好没事,所以这才让侍卫将他带过来。

    侍卫答应一声,立刻飞奔上前,一手将这孩子提了过来。

    只见这个孩子大概十岁左右,长得虎头虎脑颇为可爱,就是摔下来时沾了一身的泥土,头发上还沾着树叶,看起来十分狼狈。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刚才在树上干什么呢?”

    朱瞻壑笑呵呵的问道。

    “我……我叫大头,我们在树上玩呢!”

    大头看到朱瞻壑等人虽然有点害怕,但还是站直身子回答道。

    “玩?刚才我可是看到,你们一个个伸长脖子往教室看,到底是在看什么?”

    朱瞻壑却根本不信,当即再次问道。

    “你要是不说实话,我们可是报官了,到时官府把你抓到牢里,后果可就严重了!”

    这时旁边的郑礼扮演黑脸,吓唬这个大头道。

    听到郑礼的话,大头果然吓的脸色发白,立刻惊慌的道:“别把我送官,我说……我都说,我们其实是想听里面的先生讲课,想看清先生写的字!”

    “听先生讲课?”

    朱瞻壑闻言也惊讶的打量了大头几眼,随后再次问道。

    “你如果想听课,直接报名就是了,就算今年选不上,明年也可以继续报名,何必跑来偷听?”

    “我……我年龄超了一岁,学校不收。”

    大头说到最后也露出委屈的表情,眼圈一红,眼泪一下子掉了出来。

    朱瞻壑这才明白过来,当初小学招生,只收六到十岁的,大头十一岁了,自然不在招收范围,而且以后他的年龄只会越来越大,相当于他再也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郑祭酒,像大头这样的孩子多吗?”

    朱瞻壑沉默了片刻,这才向旁边的郑礼问道。

第六百五十八章 夜校(上)

    朱瞻壑并没有为难那个叫大头的孩子,很快就放他离开了。

    但他的心情却变得颇为沉重,因为据郑礼说,像大头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十一、二岁的孩子,之前报名时,因为年龄超了,许多孩子的父母在校门口顿足捶胸,一些懂事的孩子,也因此哭个不停。

    但没办法,规定就是规定,而且十岁以下的孩子都收不完,更别说这些十岁以上的孩子了。

    不过就算是学校不收,还是有一些像大头这样的孩子,跑来学校偷听先生的讲课,想想都让人感觉心酸。

    “太子,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给这些喜欢读书的孩子一个机会?”

    郑礼这时沉默许久,忽然向朱瞻壑说道。

    郑礼的家境算是不错了,从小可以请得起先生单独教他,但在他求学的过程中,也接触过不少家境贫寒的同窗,他们为了读书也是绞尽脑汁,现在看到大头,也让郑礼不禁想到了曾经的那些同窗们。

    “办法倒是有,但却不好实现。”

    朱瞻壑倒是有个主意,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现实。

    “太子请讲,如果有困难我们也可以帮着想一想!”

    郑礼闻言精神一振,立刻向朱瞻壑道。

    以前他只是听说朱瞻壑足智多谋,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发现传说中对朱瞻壑的描述还是差了一些,真正的朱瞻壑比传说中更加厉害,好像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

    “小学现在是白天上课,晚上整个学校都空了,所以我觉得可以办一个夜校,让晚上有时间,并且想要学习的人来上课,但这却有一个问题……”

    “没有先生!”

    没等朱瞻壑把话说完,郑礼就猜到了所谓的困难。

    学校里的先生本来就紧张,之前两个小学又扩招了一些学生,更让先生们负担沉重,试想他们白天上了一天的课,晚上哪还有力气再给其它人上课。

    “不错,先生也是人,哪怕咱们不让他们白上课,晚上也给丰厚的补贴,恐怕也没有人愿意再上课。”

    朱瞻壑苦笑一声道。

    这个时代的生活节奏还是比较缓慢的,不像后世那种快节奏,上个班更像是玩命一样,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猝死的新闻,没上新闻的更多。

    “有办法了!”

    没想到郑礼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忽然一拍巴掌兴奋的道。

    “你有办法?”

    朱瞻壑一愣,随即也激动的问道。

    “太子您怎么忘了,我们国子监除了我们这些官员,还有一批监生,他们平时的学业比较轻松,如果给他们发放补贴,让他们中去夜校上课的话,肯定会有人愿意的!”郑礼兴奋的回答道。

    国子监是大汉的最高学府,而且国子监的学生只要能通过考试,毕业后都是可以直接授予官职的,所以许多在大明不得志的学子,也冒险来到大汉上了国子监,现在国子监里有两百多学生,从中找一些去夜校做先生并不是难事。

    “这个办法好,让监生们去教一下学生,也不会耽误学业,同时还能挣一份补贴,简直是一举数得!”

    朱瞻壑当即赞同道,最近他老是与国子监打交道,却一直将他们视为后世的教育部,却忘了他们名下还有一所直属大学。

    “太子,既然先生的问题解决了,那您对这个夜校还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比如教学上与小学有什么区别吗?”

    郑礼再次向朱瞻壑问道。

    对于那个大头,他也十分的同情,相信还有更多的人想要上学,所以郑礼现在也急着把夜校办起来。

    “夜校与小学肯定有很大的区别,小学是正常的教学,主要是给孩子打基础,以便让他们日后接受更好的教育,至于夜校,却主要是扫除文盲,比如教他们一些常用字,以及基础的加减乘除,让他们能够写字算账……”

    朱瞻壑这个夜校的想法,其实也来自于后世的建国初期,当时绝大部分百姓都是文盲,于是就有了夜校这个说法,帮助许多人脱离了文盲的身份。

    甚至在后世的许多人印象中,夜校就是和扫盲连在一起的。

    “当然了,如果夜校中有人表现出色,我们也可以将他和小学的普通学生一样,帮助他进行下一步的教育。”

    朱瞻壑最后再次补充道。

    “我明白了,太子放心,我这就回去找人筹备夜校的事!”

    郑礼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有了组建小学的经验,他对筹办夜校的事也十分有信心。

    朱瞻壑对郑礼的能力也十分放心,于是也没有再多说,只是让他自己全权处理。

    夜校比朱瞻壑预想的还要快,仅仅七天之后,郑礼就向他禀报,夜校已经准备完毕,马上就可以开门招生了。

    之所以这么快,其实主要是国子监的学生,之前也开始学习朱瞻壑编写的教材,特别是算学教材,已经被那位算学博士黄问,推广到国子监,替换了原来的算学教材,所以国子监的学生几乎不用特别培训,就可以胜任夜校的教学。

    相比于小学的招生,夜校的招生引起的反响更大,因为夜校的招生不限年龄,甚至不限性别,哪怕你是女人,只要愿意来,照样可以听课。

    对于女人上夜校的事,郑礼他们本来是坚决反对的,认为男女混在一起不成体统。

    但朱瞻壑却告诉他们,现在大汉国内的人口太少,光靠男人很难撑起一个庞大的帝国,而女人可能在力量上不如男人,但如果她们能写会算,哪怕是平时管家也能帮得上男人,甚至就算男人娶妻,也更喜欢挑一个知书达理的。

    最终这件事在朱瞻壑的坚持下,夜校的招生启示上也终于加了男女不限这一条。

    但很可惜,报名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女人,毕竟这个时代还是比较保守的,很少有人愿意送家里的女子读书,更别说夜校是在晚上上课,女子更不方便出门,所以自然没有人报名。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夜校(下)

    夜校招生不限性别,但却没有女子报名。

    对于这件事,朱瞻壑却并不意外,毕竟社会习俗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想要打破它,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朱瞻壑之所以要在招生时加上性别不限,主要目的是向大汉的百姓传递一个信息:朝廷在支持女子读书识字!

    也许刚开始没有什么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有勇敢的人打破禁忌,比如夜校现在是第一次招生,日后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说不定就会有女子走进夜校,而只要有了第一个,日后就会有更多的女子踏入夜校之中。

    …………

    大头很高兴,他终于可以上学了,虽然只能在晚上去学校,但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这个机会对于他这样的孩子来说,实在太难得了。

    “儿子,去了学校,一定要好好的学,要听先生的话,千万不要调皮捣乱!”

    大头爹一手牵着儿子,一边走一边对儿子叮嘱道。

    临近黄昏,街道上的行人却依然很多,因为西京并没有宵禁,所以晚上也十分热闹。

    今天是夜校第一天上课,大头爹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去学校,所以才亲自送他,其实他们家距离学校也不过几百步,算是相当近了。

    “爹您放心,等我识字之后,就帮着您算账,肯定不会再让您吃亏了!”

    大头小脸上满是认真的回答道。

    大头爹做得一手好面食,在西京开了家面食店,生意十分不错,但就是大字不识,以前因为不会记账,可没少吃亏,所以他最大的愿意就是送儿子去读书,绝对不能再让他和自己一样吃亏。

    所在在听到儿子的话后,大头爹也是一脸欣慰,之前小学招生时,因为大头超了一岁,父子二人在校门口抱头痛哭,本以为这辈子都没希望了,却没想到学校又开了夜校,如果不是大头爹晚上还要开店,他自己都想进夜校里读几天书,至少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说话之间,父子二人也终于来到小学的大门前,只见这里也是人头拥挤,大部分都是来上夜校的,这些人中有像大头这样因年龄太大而没报上名的,也有一些成年人想趁着晚上学点东西,至少能读会写。

    校门口有人守着,只有报名的人才能进去。

    大头上前报上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就叫大头,因为大头爹没文化,儿子生下来头比较大,所以就有了大头这个名字。

    门口的人根据大头的名字,查到他所在的班级,然后有人带着他来到他的班级。

    大头对城东小学其实很熟悉,毕竟之前他和一群小伙伴经常趴在墙头偷听学校的讲课,但他们也只能透过窗户偷偷的看几眼教室,从来没敢进去过。

    所以当大头第一次走进教室时,也不禁好奇的四处打量,只见教室里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桌椅,已经有一些来得早的人找到位子坐下,兴奋的左摸摸右看看。

    “大头!这边!”

    没想到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兴奋的叫道。

    大头抬头看去,只见教室的左边坐着一个小胖子,这时正兴奋的向他打招呼。。

    “包子你也来了!”大头看到小胖子也十分高兴的快步上前,这个小胖子长着又白又圆的一张脸,看起来像个包子似的,再加上他又最喜欢吃包子,因此才有了“包子”这个外号。

    “你坐我旁边,咱们这次终于不用在外面偷偷听课了!”

    包子将兴奋的将大头拉到自己旁边的位子坐下道。

    包子最喜欢吃大头家的肉包子,再加上两人同岁,因此他们从小就是玩伴,之前也一起被小学拒绝,所以只好偷偷的爬到树上听课。

    大头也十分高兴,拉着包子说个不停,很快教室里就坐满了,这个班级里都是像大头这样的半大孩子,最小的十一岁,最大的也才十三四岁。

    等到人到齐之后,外面的铃铛声一响,大头和包子立刻闭上嘴不再说话,因为他们知道,学校的铃铛一响,也就意味着要上课了,上课是绝对不允许学生说话的。

    随着上课的铃声,只见一个十分年轻的男子带着书本走了进来,这个年轻男子一身儒衫,长相白净,气质十分的斯文。

    教室里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来上课,也不懂上课的规矩,这时依然有不少人说话。

    直到年轻男子敲了敲桌子,这才高声道:“都静一静,今天你们第一天上课,我来讲一下上课的规矩,第一,上课不得随意讲话,第二,不许随地吐口水、扔垃圾,第三……”

    年轻男子就是这个班级的语文先生,当即宣布了一些上课的规矩,这些孩子倒是十分听话,一个个坐直身子,认真听着先生的讲话。

    看到这些孩子的表现,年轻人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他姓杜,所以学生叫他杜先生即可。

    其它的各个教室之中,也都在上演类似的事,只是有些先生第一次上课,显得比学生还紧张,所以闹出一些笑话,但也无伤大雅。

    朱瞻壑在郑礼的陪同下,再次视察了一下城东小学,相比白天的教学,夜校的教学更加简单实用,语文就以识字为主,数学则主要学习最基础的加减乘除,能够应对日常的生活所需就行了。

    “太子,本以为招收的学生大都是一些超龄的孩子,却没想到竟然还会有这么多成年人报名。”

    当走到一个教室外面时,郑礼也指着里面的学生笑道。

    只见这座教室里坐的全都是成年人,年纪最大的,头发都花白了,以他的年纪、估计孙子都成年了。

    “学无止境,这位老人家能在这种年纪还要进来学习,估计是不想一辈子做个大字不识的文盲,这种精神也是难能可贵!”

    朱瞻壑看着教室里花白头发的老者,也不禁赞叹的道。

    “太子说的是,也多亏了您的仁慈,才能让他们有机会识文断字,如果有一天我大汉百姓人人都能读书识字,这才是真正的有教无类!”

    郑礼说到最后也露出感慨的表情。

第六百六十章 探索美洲的船队

    兵库港,这里是靠近日本京都最重要的港口,也是朱高燧占据日本后,大明水师的重要驻扎地。

    今天的兵库港格外热闹,因为有一支特殊的船队即将远行,甚至朱高燧也亲自前来为他们送行。

    只见在港口之中,八艘中型货船一字排开,这些都是海上最常见的船只,以性能稳定著称,许多商人都喜欢用这种船出海。

    而在码头上,一行人正在向朱高燧等人告别,不过相比别人的喜气洋洋,这些即将远行的人却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甚至看向朱高燧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愤恨。

    “王爷,我们走了,希望您能信守诺言!”

    为首一个梳着武士头,身材矮壮的中年男子向朱高燧行礼道,两只眼睛也紧紧的盯着朱高燧,似乎是在等着对方的承诺。

    “放心,本王向来一诺千金,三年之内,我保你的家人无恙,但若是三年后你们没有回来,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朱高燧站在码头上,居高临下的对这年中年武士道。

    这个中年武士名叫来岛吉川,以前是足利义持手下的水军将领,掌管着足利氏在东海岸的水军,而且他对足利氏忠心耿耿,哪怕在足利氏死后,来岛吉川依然不愿投降,曾经多次与大明的水师发生激战。

    不过就在前段时间,朱高燧终于还是抓住了来岛吉川的家眷,于是他用家眷威胁来岛吉川,要求对方投降。

    但来岛吉川却是死心眼,哪怕拼着家人不要,也不愿意投降,当时把朱高燧气的,差点真的杀了来岛吉川全家。

    不过后来朱高燧还是冷静下来,因为来岛吉川这伙人虽然上不了岸,但他们在海上时不时出来骚扰沿海,也让人十分头疼。

    再加上日本外海多岛屿,来岛吉川他们随便找个岛屿一藏,哪怕是大明水师想找到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于是朱高燧最终决定派人与来岛吉川谈判,只要对方帮自己完成一件事,他就可以放过对方的家人,并且还能赦免来岛吉川和他手下的罪名,让他们可以自由的生活在日本。

    而这时的来岛吉川其实也已经到了极限,多次与大明水师交战,让来岛手下损失惨重,甚至不少人悄悄逃亡,再这么下去的话,来岛吉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来岛吉川在见到朱高燧派来谈判的使者时,也几乎是立刻答应下来,于是双方很快达成协议,来岛吉川帮朱高燧完成一件事,事成之后,朱高燧不但会归还他的家人,还会赦免他们的罪行,恢复他们的自由。

    时间不早了,来岛吉川等人向朱高燧告辞后,也立刻登上了船,这八艘船都是朱高燧给他们提供的,最大的一艘名叫“美洲号”,美洲也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

    没错,朱高燧交给来岛吉川他们的任务,就是寻找前往美洲的航线。这件事朱高燧早就想做了,但他手下没有得力的水师,日本驻扎的水师是属于大明朝廷的,平时护卫日本可以,但却不听朱高燧的调遣。

    另外去美洲的风险也太大,毕竟谁也没去过美洲,天知道会有什么危险?也许一个风暴下来,一支强大的船队都可能全军覆没,所以朱高燧也不愿意拿自己的人冒险。

    于是朱高燧才想了个办法,逼来岛吉川这些人替他卖命,这些人如果能找到美洲当然最好,找不到死在半路上,朱高燧也不会心痛,可以说一举两得。

    来岛吉川等人上了船后,随着一声令下,八艘船缓缓的驶离了港口,他们的船上装满了补给和淡水,足够整个船队支撑两三个月,换句话说,他们必须在补给用完之前,抵达传说中的美洲,否则船上的人必死无疑。

    当然朱高燧也不是让来岛吉川他们去送死,他将自己从朱棣那里打听到的,所有关于美洲的情况,也全都写下来交给来岛吉川,比如前往美洲的道路,可以沿着日本东海岸的洋流一向向东,只要不出意外,应该可以抵达美洲。

    码头上的朱高燧看着渐行渐远的美洲探索船队,也不禁露出几分微笑。

    当初朱高燧与朱高煦分别,冒险回到日本,为的可不是日本这个弹丸之地,而是通往美洲的那条道路,他相信朱瞻壑肯定不会骗朱棣,而只要找到了美洲,他们父子必将可以大展拳脚,甚至终有一天超过大明。

    想到这里,朱高燧的心中也不禁有些激动。

    对于朱高燧来说,他从小到大就感觉自己活的挺憋屈的,大哥朱高炽从小就喜欢读书,后来更是做了太子,得到所有文官的支持,之后更是顺利的继承皇位,虽然只做了十个月皇帝,但至少这辈子算是圆满了。

    二哥朱高煦就更不用说了,靖难时勇冠三军,在军中的威望极高,后来更是出海去了天竺,靠自己的本事打下一片基础,现在已经立国称帝。

    两个哥哥都是皇帝,唯独朱高燧自己,现在只是个亲王,这让他无论如何也不甘心,毕竟都是一个娘生的,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比两个哥哥差。

    可惜日本这里不是称帝的地方,名义上日本依然属于大明的领土,大明的军队也驻扎在这里,如果朱高燧敢称帝,第二天就会被驻军杀上门。

    之前朱瞻坺一直不肯回日本,说去南洋都比在日本强,至少到了南洋,只要像朱高煦那样,打败当地的土人就能称帝,大明也管不到他们。

    可是朱高燧却深知,南洋是大明与大汉之间的交通要道,如果他真敢在南洋称帝,恐怕朱高煦那边第一个不高就,因为这相当于卡住了大汉与大明交流的咽喉。

    当然朱高煦可能会顾念兄弟之情,暂时不会拿他怎么样,但朱瞻壑可不是个善茬,等到朱高煦一死,本来就对他没好感的朱瞻壑,绝对会对朱高燧下死手。

    到时大明有朱瞻基,大汉有朱瞻壑,朱高燧夹在中间,恐怕到时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546/ 第一时间欣赏吾父朱高煦最新章节! 作者:北冥老鱼所写的《吾父朱高煦》为转载作品,吾父朱高煦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吾父朱高煦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吾父朱高煦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吾父朱高煦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吾父朱高煦介绍:
朱棣:我大哥死了,皇位有德者居之,我要造反!
朱高煦:我大哥也死了,那个皇位本来就是我的,我也要造反!
朱瞻壑:我大……呸!我就是大哥,我还没死呢,但做为朱高煦这个作死小能手的嫡长子,我感觉自己也离死不远了。吾父朱高煦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吾父朱高煦,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吾父朱高煦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