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TXT下载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全文阅读

作者:梦的预言家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txt下载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136章 莫泊桑

    在法国西北部的塞纳河下游,有座名叫鲁昂的古城。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著有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就住在这座古城近郊的一所别墅里面。

    一天,鲁昂中学的教师路易.布耶带着他的一个学生,前来拜访福楼拜。

    布耶和福楼拜是老朋友了,一见面就喊道:“啊亲爱的福楼拜先生,这就是我跟您经常提起的莫泊桑,他是真的真的想拜您为师啊!”

    “拜我为师?”福楼拜握着这位年青人的手,哈哈大笑了起来,“您看,您不是已经有了布耶先生这样的好老师了吗?”

    “是的,福楼拜先生,但我还是希望您能在文学方面指点我。”莫泊桑有些腼腆的说道。

    福楼拜点点头说:“那拜师的事情以后再慢慢说,就让我和布耶先生先一起帮助你吧。”

    布耶为什么要把莫泊桑介绍给福楼拜呢?

    原来,布耶在学校里面发现莫泊桑经常在写诗,便把他的练习本拿去翻阅。结果发现练习本上有这样几句诗:“人的生命,有如船在海上驶过的水痕,慢慢儿远,慢慢儿淡。”这几句诗多少表现了消极情绪,但有诗意在里面,文句也很优美。布耶觉得他有写诗的才能,便不断的引导莫泊桑,启发他。为了更好的培养他,布耶决定请福楼拜来帮助他。正巧莫泊桑拿的舅父也是福楼拜的朋友,因此莫泊桑萌发了前来请教福楼拜的心念。就这样,他随同布耶来到了福楼拜家中。从此,莫泊桑受到了两位老师的指点。

    中学毕业后,莫泊桑正式以福楼拜为自己文学上的导师。他时常带来自己写的诗歌、剧本、小说等,请福楼拜指正。福楼拜也不厌其烦的加以指点。

    有一天,福楼拜看了莫泊桑的几首诗,严肃的对他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在你带给我的作品里面,表现出你有某些聪明。但是青年人,你永远不要忘记布封的话: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你好好努力吧。”

    的确,莫泊桑对自己究竟有没有才气也是很疑虑,他老是在纳闷:送了那么多的作品给老师看,可老师总是认为不行,劝自己不要拿去发表,甚至说应该烧掉。这应该怎么办呢?但他相信老师的教诲,还是坚持不懈的写作。

    福楼拜当然知道,对这样有志的青年,不仅要在精神上鼓励他,还得教会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实际本领。

    有一次,福楼拜对莫泊桑说:“咱们今天出去走一走,不过不是走着玩,你要好好注意观察”。

    莫泊桑不知道他的老师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但跟在福楼拜后面出去了。福楼拜带着莫泊桑走到一家杂货铺,在忙忙碌碌的店主跟前停留了一会。接着走到一个深宅大院门口,在一个吸着烟斗的守门人面前又停留了一会。

    观察完了,福楼拜对莫泊桑说:“刚才我们在杂货铺老板和守门人那里停留了一会。现在,请你给我描绘出这两个人的姿态和他们的身体外貌。你不仅要用画家的手腕写得逼真,而且要用文学大师的手法,传达出他们的精神活动来。”

    莫泊桑这才知道他的老师带着他出去走走的用意。他正在努力回忆着那两个人的容貌,老师却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青年人,请注意:你写的这个杂货商人和守门人,不能同其它任何的杂货商人和守门人混同起来。”

    福楼拜不仅要求莫泊桑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而且要求他具有准确的文字表达能力。有一次他对莫泊桑说:“你所谈到的任何事物,都只能用一个名词来称呼,只能用一个动词来表示,只能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你所用的词儿,应该是别人没有用过的,甚至还没有被人发现的,而决不能用似是而非的概念和模糊不清的语言戏法来逃避困难。”

    在福楼拜的严格要求下,莫泊桑不知疲倦的进行着写作。一八七零年,法国和普鲁士之间爆发了战争。那一年他二十岁,在军队里服务。普军侵入法国后,他心里非常的难受,把所见所闻都记了下来。战事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教育部工作。

    1880年,莫泊桑已经三十岁了,可是他在文坛上还是默默无闻。这一年,他写了篇名为《羊脂球》的短篇小说,并把它送给福楼拜请求指点。

    福楼拜读完这篇小说后,兴高采烈地向他的学生道贺说:“这篇小说写得太好了,说明你已经成长了,你的作品也已经成熟了,完全可以发表了!”

    不久,《羊脂球》正式发表。这篇小说一问世,就震动了法国文坛,使得莫泊桑一举成名。人们争相传颂莫泊桑的名字,但他们哪里知道,这部作品背后是他长期顽强训练的结果,其中还凝结着他老师福楼拜的心血呢。

    羊脂球写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它写得的是发生在普法战争期间,一件令人痛恨而且心酸的事。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攻占了鲁昂城,有十个人同坐一辆马车出逃。这十个人的身份很是特殊,分别是臭名昭著的奸商鸟先生和他的太太;大资产阶级、省议会议员卡雷·拉马东夫妇;省议会议员贝尔·德·布雷维尔伯爵夫妇;两个修女;民主党人科尔尼代和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前面三对夫妇离开鲁昂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计划和目的却是一致的—这三对夫妇都不会回鲁昂了。十个人中最没有地位的是“羊脂球”。

    在马车上,几位有身份的阔太太得知了羊脂球身份后,对羊脂球的态度很是恶劣,她们悄声辱骂羊脂球是卖淫妇、是婊子、是社会的耻辱。而这些阔太太的丈夫们则用一种看不起穷人的口吻大谈特谈金钱、吃喝。马车在路上颠簸了大半天的光景,车上所有的人都饿了,只有羊脂球带了可供自己三天的食物。羊脂球很大方地邀请车上所有的人都来分享她的食物,完全不计较先前这些有钱人对自己的不敬。很快篮子里的食物都被瓜分光了,人们都摆脱了饥饿的困扰,于是人们对羊脂球的态度像肚子一样发生了变化。先前的蔑视变成了亲昵,辱骂也变成了夸奖。

    马车继续前行来到了托特镇,这里也被普鲁士军队侵占了,普鲁士军官扣下了马车,提出要羊脂球陪自己过夜。羊脂球面对侵略者的无耻要求断然拒绝了,于是同行的一车人都扣留了下来。除了羊脂球外其余的人都急坏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九个人想尽了办法、施展了种种阴谋想迫使羊脂球就范。最后还是老修女的“只要用意是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触怒天主”的宗教说教产生了相当好的效果,羊脂球为了大家的利益牺牲了自己。普鲁士军官的**得到了满足,第二天就放行了。但大家非但不感激这位可怜的姑娘,反而还避而远之,之前的赞美和亲近又变成了最初的鄙视和唾弃。这一次,大家各自准备了丰富的食物唯独羊脂球没有来得及准备。马车继续前行,车上的人拿出了自己的食物大口地嚼着,只有羊脂球缩在车的角落里受冻挨饿,在科尔尼代的“马赛曲”中呜咽。

    羊脂球无疑是莫泊桑肯定的人物形象。羊脂球原名艾丽萨贝特,曾经出于一名普通百姓的义愤,差点杀死了一名普鲁士士兵而无从在本土继续生存下去,于是走上了逃亡之路。在所有的眼里,她是一个“卑贱”的妓女。而对于妓女来说,与客人发生两性关系是其职业要求。

    可对于羊脂球来说,作为一个依靠出卖肉身维持生活的女人,却在书中先后多次对“性”,做出了拒绝。在商务旅馆的第一个夜晚对羊脂球来说并不平静。她不仅要拒绝一个以侵略者身份出现在小说里的外国军官,同时还要拒绝本国民主党代表一高尼岱,而拒绝他的理由竟然是那么具有爱国主义的节操”。羊脂球并不是想拒绝与他发生”钱与肉的交易”,而是拒绝交易的地点。因为羊脂球顾虑”普鲁士人不就在这所房子里吗”。做为妓女,她并不惧怕”交易中”被外人所察觉,而是惧怕被侵略者发现遭到耻笑,遭到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耻笑。毫无疑问,这是羊脂球的另一种”美丽”,这种美丽让高尼岱,不能不在他心里唤醒了正在丢盔卸甲的自尊心”。与她一路同行的是一群“体面的人”,正是因为这种对比,才更加体现羊脂球的善良,高洁,以及她爱国的胸怀。她即使是身陷风尘,但依旧保持着纯洁、高尚的心灵,忠诚于波拿巴主义,充满希望地追求着她所向往的法兰西共和国。

    其实,羊脂球的地位与品质在实质上是统一的。在某种意义上,个人的社会地位与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具有直接的联系。就如女主人公羊脂球因为所处的混乱的社会环境而沦为了妓女,又因为与这一职业相对应的低下的社会地位而被困于混乱的社会环境之中,而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人文环境。羊脂球善良的品质与其所处的社会与人文环境之间构成的矛盾恰恰有力地突出了羊脂球的高贵,也就是说,她低下的社会地位进一步衬托出了她所具有的品质的高贵;而她的品质能够挣脱由社会地位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的枷锁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具有挑战意义的。因为始终处于屈从地位的妇女是不能选择自己的社会地位的,这也造就了人们长期就妇女的社会地位对其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其作为个体“人”的属性。若从社会地位对羊脂球进行评价,羊脂球的美好的品质是荒谬的;若从“人”的角度来看,羊脂球具有这些品质则就不足为奇了。这种表面的矛盾与实质的统一形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讽刺的是男权统治下衍生出的把社会地位作为判断标准的观点,成为了抗衡欧洲资本主义男权社会以及男权文化的一把利剑。

    羊脂球虽然从事受人歧视的职业,处在社会的最底层,遭受着别人的白眼和轻视,有着无法言语辛酸和悲哀,但在普法战争这一特殊的背景下,她却一致地表现出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祖国的热爱,在斗争中奋不顾身,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莫泊桑选择将妓女作为主角本来就是对世俗的一种挑战,而将她们作为正面形象来对比上流社会精英,用前者来否定后者,用后者来反衬前者,就更是一种创举,”具有挑战和颠覆正统、社会公认的伦理结构和道德价值观的作用。

    鸟先生的诡计多端主要体现在:他早在敌人到来之前,就事先把自己酒窖里面的普通酒卖给了法军后勤部队,而后文写他到哈佛港区就是为了去要这一笔巨额款项,即便是在他被军队扣留下来的几天里,他仍然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来和酒店以及旅店的老板做生意。不仅如此,他在马车上万分饥饿的时候,他也照样很有心机地第一个盯着羊脂球的那罐鸡不放,并且第一个大口大嚼羊脂球的食物,可谓贪婪至极。

    贝尔,他为了保持他所谓的绅士风度,一直强忍着所谓的坦塔罗斯的苦难,在他接受到了羊脂球的邀请之后,仍然还犹豫不决,一直到最后他那高不可攀的领情,这种种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他的虚伪。

    为了熟悉生活,了解社会,莫泊桑发表《羊脂球》的那年,开始了他的旅行生活。他去过非洲,到过欧洲的意大利和英国,一路上体察风土人情,搜集创作素材。在此后的十年间,他写出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还写了六部长篇小说。

    非常可惜,由于长期勤奋写作,疲劳过度,莫泊桑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证。1891年,他精神错乱,发起疯来。后来病情恶化,被送进巴黎一家疯人院。不到两年,这位著名的作家便离开了人世,那时他才43岁。

137章 成年人的逃避,这好吗?这好。(文字版本)

    (来源:黄一刀有毒)

    二十多岁的自己,真的不敢相信,一切的美好都只是想像,没有甜甜的恋爱,工作上更是一塌糊涂,每月的工资也只是够维持自己的生活。

    自己以为到了二十岁,人生就会哗的一下子变得壮观美丽。但不是的,我们以为特别的,实际上也不过如此。

    前段时间,有网友发了这一段感悟,立刻上了当天的微博热搜。

    成年人和小孩子最大的区别就是:成年人被很多事情赶着往前走,放松,那都是以分钟为单位的。

    每天,结束了漫长的通勤,刚走出公交或者地铁

    秋天的叶子不紧不慢的落下来,耳机里面刚好切到自己最喜欢的那首歌曲。

    看着周围的景色,听着耳机中的音乐。

    感觉周围的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

    》》》》》

    忙碌了一天,终于回到自己居住的地方

    和家人或者邻居打了个招呼

    然后回到住所,准备洗澡。打开喷头,水温升高了。

    洗澡的时间一般是二十分钟,这就是一天之中最自由的时间。

    当夜色来临,时间渐渐来到深夜,和闲聊了一个小时的朋友们一一说晚安。

    然后,自己躺在床上开始刷剧

    感觉这个世界只有自己和屏幕

    即使睡觉的时间被压缩了

    但这一时刻却是最幸福的。

    《〈〈〈〈〈〈〈

    在之前回家的时候,站在空荡荡的停车场

    一个人坐在车上的这段时间里。。。

    工作的不顺心

    琐碎的杂事

    就都在这里解决吧

    不想把负面的情绪带回家

    不想把不好的一面展现给最爱的人

    〈〈〈〈〈〈〈〈

    自己在家,

    对象还没有回来的那几十分钟。。。

    一个人躺在沙发上刷着手机

    听着几首老歌

    好像是又回到了单身时期

    无忧无虑的日子

    〈〈〈〈〈〈〈〈

    。。。。

    上班时,

    这二十分钟比较舒适

    进了卫生间,扣上门锁,拿出手机

    在这个一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

    成了自己每日的临时避难所

    虽然和外面的公司只隔了一道门

    但是却帮我短暂地

    从繁忙的工作里面抽离出来

    短暂地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

    点了一些想了很久的东西

    外卖终于到了

    刚好今天正在追的剧也更新了

    一边吃一边看剧

    吃完了继续蜷缩在桌子前看剧

    这样时间永远不会停止就好了

    》》》》》》

    媳妇儿出差了

    一个人在家里

    终于可以整一杯肥宅快乐水了

    和兄弟们熬夜开黑打游戏

    甚至于感觉自己重新回到了青春期

    》》》》》》

    终于忙完了手头的活儿

    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一看手机:

    哎??今天是周五!!

    一下子想到可以有两天加一个晚上的自由时间

    就感觉到:好爽啊!!!!

    〈〈〈〈〈〈

    生病了,请假在家中

    躺在床上:刚睡醒,却收到了工作微信

    微信上面:设计方案----又要修改

    “唉,又要改一遍。。。。”

    挣扎着从床上起来,改方案

    突然,接到了妈妈打来的电话

    “儿子啊,天气凉了,多穿点!一定要穿秋裤啊!”

    “我知道啦,我又不是小孩儿了。”

    虽然生活不是那么顺畅

    但一想到还有人在默默关心着自己

    这一瞬间

    阳光又重新照了进来

    〉〉〉〉〉〉

    日子过得那么快

    总是很难拥有自己的世界

    虽然吃了一些苦头

    但那些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刻

    还在提醒着我,生活还是很甜的

    短暂的逃避并不可耻

    而且特别管用。

138章 帮你的人和让你的人

    帮你的人不欠你,让你的人不怕你

    古人曾经说过:千金易得,真心难求。

    在我们这看似短短一生,我们会遇见千千万万的人,对你真心的却寥寥无几。那些愿意帮你的人,不是因为欠你,是因为在乎你;愿意让你的人,不是因为怕你,是因为珍惜你。

    所以请记住:不要轻易去伤害一个对你好的人,他对你的好不是理所当然。这世上,唯有真情,最不可辜负。

    一

    帮你的人,不欠你

    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事情。

    谁对你越好,你就对他们越是挑剔、越是苛刻。殊不知,从来都没有理所当然的情,也没有天经地义的爱。

    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他们帮你,不是因为欠你什么,是因为对你情深义重,才会无怨无悔。

    华罗庚说: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要感激那些真心对我们的人,因为他们本可以不这么做。

    京剧大师梅兰芳,在15岁的时候,不幸染上了白喉病,但是每日仍旧带病坚持演出。

    因为他们一家老小,全靠他演出赚钱,他每天演出赚8吊钱,但是如果不唱了,一家都会揭不开锅。

    当时梅兰芳有一个粉丝,被人们称为“三爷”李宣倜(tì),得知梅家的处境窘迫,便对梅家人说:“以后每天去我家取8吊钱,让孩子好好修养一段时间,直到治好了为止。”

    对于贫病交加的梅家而言,这无异于雪中送炭。就这样,修养了40天,梅兰芳痊愈,终于可以再次登台。

    对于当时的李宣倜,完全是爱才心切,才愿意无私帮助梅兰芳一家。家境殷实的他,自然没有把那300多吊钱放在心上,但是梅兰芳却把这份恩情记了一辈子。

    后来,李宣倜家境没落,妻离子散,晚景凄凉。而此时的梅兰芳已经名满天下,他始终没有忘记当时的恩情,一直照顾李宣倜,每月都会给他200元。

    李宣倜去世的时候,也是梅兰芳为他操办丧事,让他得以安息。

    他们二人的情分,因赏识而起,以报恩而终,有始有终,让人感动。

    人这辈子,能遇到一个肯真心帮你的人不容易。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朋友,请一定要好好珍惜,因为人间没有白来的恩惠。

    《菜根谭》有云:“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别人帮你,不是因为欠你。千万别做那忘恩负义之人,帮你的人,一定不能辜负。真心待你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

    二

    让你的人,不怕你

    佛说:忍让是德,不是亏欠。

    每个人身边,肯定都有这样的人。他们总是愿意为你让步,包容你的一切。

    那些愿意让着你的人,不是他们没有脾气,不是他们没有自尊,而是因为他们更在乎你的感受。

    君子让小人,让的是礼;好人让坏人,让的是品;男人让女人,让的是情;女人让男人,让的是爱。忍让,不是亏欠,而是珍惜。

    这世上,没有人有义务对我们好。无论是陌生人也好,还是亲人朋友也好,不要把他们的妥协当成理所当然。

    汉代有一个叫公孙弘的人,年幼的时候十分贫困。后来他当了丞相,生活依然十分简朴,吃的还是粗茶淡饭,住的房子仅能遮蔽风雨。

    有一次,他的好朋友汲黯(Jíàn)对汉武帝说:“公孙弘位居宰相,有很丰厚的俸禄,但是吃穿住行都太过朴实,他实际上是在沽名钓誉,骗取一个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听了,便问公孙弘:“汲黯说的可是事实?”

    公孙弘回答道:“他说的确实不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最了解我。他当着众人的面斥责我,我身居高位却生活简朴,确实是沽名钓誉。汲黯敢在陛下面前直言,确实是忠心耿耿。”

    汲黯听到这番话,内心十分惭愧,从此便不再刁难公孙弘。

    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斥责,没有与之争辩,因为更在乎他们之间的交情,也明白好友的正直忠良。

    让步,并非懦弱,而是有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态度;让步,并不是自暴自弃不求上进,更是一种豁达的胸怀。

    这个世上,没有谁会无缘无故地委屈自己,去迁就一个无关紧要的人,所有的让步都是因为在乎,所有的包容皆是因为看重。

    友情也好,爱情也罢,不要把别人的忍让当成对你的妥协,珍惜那些愿意为你让步的人。

    人情冷漠,世态炎凉。

    真心帮你的能有几个?愿意包容忍让你的又有几个?那些肯帮你的,都是心里装着你的;那些愿意为你让步的,都是更在乎你的。

    大千世界,有人掏心掏肺对你好,是你的福气。

    人生很短,恩情珍贵。别忘了帮过你的人,别丢了对你好的人。

139章 说话有四“不”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正所谓,说话是人独有的权力,是文明的延续,更是人际交流不可缺或的最直接的一种形式。

    一、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韩非子》:“夫龙之为虫也,可扰押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撄之,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之者能无撄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说起中国的神话,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非龙莫属。

    传说,龙的颈部有一块鳞片是倒生的,如果谁碰到,龙就会杀死对方。这个逆鳞相当于龙的忌讳或底线。触碰不得,若碰到了,必然会引起强烈的反弹。

    事实上,不止是传说中的龙,就连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即便人格再高尚伟大的人,身上也都会有“逆鳞”存在。

    “逆鳞”=“痛处”

    同时也相当于缺点、自卑感。只要我们不触及对方的“逆鳞”,就不会惹祸上身,也不会招惹他人厌恶。

    无论在任何场合,无论是任何人,被他人讨论自身的缺点与缺陷,心中都会升起一股怒火,所以,对于他人的隐私与短处,切记不可用侮辱性的语言加以攻击。

    为人处事不要触及别人的“逆鳞”。

    尊严是自赚的,也是别人给的。一个有教养的人,一定不会践踏别人的尊严。

    知人不评人,劝人不责人,懂得尊重,懂得包容。

    二、不说大话

    公元219年,历史上这一年可谓是多事之秋。

    一月,汉中一战,刘备袭杀魏国名将夏侯渊,逼曹操退军,刘备因此攻占汉中,称汉中王。

    七月,关羽袭击魏国襄阳,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在司马懿的劝谏下,曹操放弃迁都的打算。

    十月,东吴大都督吕蒙继承周瑜遗志,白衣渡江,诈骗关羽,关羽败走麦城,东吴取得荆州襄阳。

    然而,在这一年里,还发生了一件事情。曹操与刘备对垒于汉中之时,两军相持不下。

    曹操见连日阴雨,粮草将尽,想要进攻,又被马超阻挡,想要退军,又恐刘备耻笑。因此心里烦恼。

    这时,士兵来问晚间的口令。曹操正忧愁的望着碗内鸡肋思想进退之计,便随口答道:鸡肋!

    当“鸡肋”这个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里时,杨修思索片刻,便怂恿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

    士兵不解,问其故。杨修说:“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丞相进不能胜,退由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

    因此魏军诸将皆信服,开始收拾行囊准备退军,曹操正在营帐中思索,听到外面喧哗,出去看到众将收拾行囊,顿时大惊失色,询问后,曹操便以鼓惑军心之名杀了杨修。

    杨修不聪明么?

    《三国志》记载: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那为什么杨修落得身死异乡的下场?

    只因为说了不该说的大话,杨修区区一主薄,却妄言猜测领导者,怂恿军队退军,触犯领导者的底线,落得如此下场。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静水流深。

    有些人在酒桌上喝了几杯酒,便开始咋咋忽忽的吹嘘自己的能力与本事。

    他人若不信,也就罢了。

    他人若信了,因为几句话敬重你,事后找你办事,却发现并不是那一回事。

    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从来不会因为某种事说大话。

    三、不说废话

    《红楼梦》言: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

    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年本可以说五百万句话,但是调查结果却大跌眼界,很大部分人一年最少说了一千万句话。

    说话的本意是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干净利落的让对方明白,而有些人却废话连篇。

    我们越是用更多的表达去描述某物,我们就越难以准确。

    有能力的人说话,从来都是言简意赅,信奉“少即是多”。

    如果想要浑浊的水变得清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安静下来。

    浑浊之物逐渐沉入水底,水就清澈起来。

    要让自己的表达清晰,不被他人讨厌,最为重要的是不去解释,不说废话。

    最重要的,是需要安静自己的话语。

    四、如何让自己变得会说话?

    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

    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的说。

    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

    别人的事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

    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其实,人活于世,谨守本心便好,切记孔老夫子说的那句话:“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140章 人生三错

    都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一步错,步步错,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所以,人生之路一定要慎之又慎,这三种错,一定不能犯。

    错把损友当知己

    人生最大的幸运是有个好朋友,人生最大的不幸是有个坏朋友。

    好的朋友带你往上走,坏的朋友把你往下拉。

    曾国藩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

    朋友决定命运,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错把损友当至交。

    韩信无条件信任萧何,最后却被诓骗入宫,身首异处,成为萧何稳固地位的牺牲品,孙膑无条件信任庞涓,却被庞涓陷害,挖去膝盖骨,虽然最后报得大仇,但终究是落了一个终身残疾的下场。

    知人者智,一个人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正直、诚信、博学是有益的朋友,谄媚巧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是损友。

    不管学识多高,对你多好,只要人品有问题,都要敬而远之。

    错把损友当至交,早晚会付出代价。

    错把平台当本事

    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生要学会了解别人,也要学会了解自己。

    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和认识,不要错把平台当本事。

    《乔家大院》里的孙茂才,本来是一个落魄书生。

    加入乔家之后,随着乔家生意越来越大,成为乔家的掌柜。

    因为觉得自己劳苦功高,想要谋夺乔家财产,被乔家发现之后,扫地出门。

    孙茂才不服气想要东山再起,跑去对手钱家说:“我能帮乔家成就大业,也能帮你赚到大钱。”

    结果钱家却对他说:不是你成就了乔家的生意,而是乔家的生意成就了你!”

    一个人千万不要把平台当本事,一只狗天天上央视,就能变成名狗,但如果失去了央视,它就会再变回那只狗。

    不要狐假虎威,要自己成为老虎。

    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克制自己虚荣和骄傲,塌下心来老老实实学点东西。

    这样无论平台好坏,自己都有了立身之本。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稳住自己的人生。

    错把脾气当性格

    会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是修养。

    很多人控制不住情绪,总是乱发脾气,还美其名曰真性情。

    这其实就是情商低。

    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久而久之,就没人愿意和你交朋友。

    一个人慢慢也就被孤立了。

    曾国藩高中进士之后,自诩为天子门生,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在同乡郑小珊面前夸夸其谈,惹怒郑小珊,俩人互相对骂,甚至上升到家人的地步。

    这一次让曾国藩大失颜面,简直有辱斯文。

    从此之后,曾国藩着力克制自己的情绪。

    他说:受气,才能成器。

    把内心的情绪一点点消化掉,做到不动怒,不生气,一个人才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一个人一生的福气都藏在他的脾气里,脾气越差,福气越少。

    乱发脾气不是真性情,只是修行不到家。

    管住自己的脾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是一个人的最好的修养。

141章 我们为什么不能忘记?

    今天,是我国第七个法定的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3年前的今天

    侵华日军制造了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为什么我们不能忘记

    83年前的那段历史?

    也许,他们的故事

    会给你答案

    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

    1937年12月13日

    这个日子

    夏淑琴记了一辈子

    那年她8岁

    家里有外祖父母、父母

    16岁的大姐、14岁的二姐

    还有一个4岁的妹妹

    前一年,家里又新添了一个小女婴

    一家九口租住在南京新路口5号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复原

    1937年12月13日上午

    一队30多人的日本兵敲门

    刚刚打开门的房主就遭到枪杀

    淑琴的父亲跪在日本兵面前

    恳求他们不要杀害其他人

    也被枪打死

    1岁的小妹妹被摔死

    母亲被轮奸后刺死

    之后,日本兵又杀死了

    拼命保护四姐妹的外祖父母

    大姐和二姐遭轮奸后被杀害

    淑琴被刺了三刀,昏死过去

    后来,淑琴在4岁妹妹的哭声中醒来

    两个孩子在满是亲人尸体的屋子里

    躲了14天,直到被邻居发现才得救

    淑琴一家遇难后的场景

    被一台16毫米摄影机记录了下来

    拍摄者是美国牧师约翰·马吉

    他为夏淑琴家人遇害的影片

    写下整整一页纸的说明

    在他留下的所有影片说明中

    这是最长的一段

    约翰·马吉拍摄的南京大屠杀影像

    这件事也被另一个人记录在了日记里

    他叫拉贝,德国人

    这是他所记录的

    500多个惨案中的一个

    这个8岁的小女孩

    和这两个1937年都决定

    留在南京的外国人

    成为了历史重要的证人

    拉贝冒着巨大的风险

    组建了南京安全区

    为超过25万中国人提供了避难场所

    他每天整理一份日军暴行记录汇编

    交给日方和各国使馆以示抗议

    他还在家里收留了

    600多位中国百姓

    直到迫于压力离开南京时

    他还冒险带走了中国飞行员王光汉

    约翰·马吉用这台摄像机

    秘密拍下了105分钟画面

    1938年2月

    有人将一部分胶片缝在大衣里

    秘密带出南京

    为这场浩劫保留下唯一的动态影像

    1946年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

    约翰·马吉出庭作证

    他的影片成为了南京大屠杀的铁证

    约翰·马吉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

    他们,是历史的追寻者

    58年后

    已经是一位老人的夏淑琴

    向一个美国来的漂亮姑娘

    再次讲起了新路口5号的惨剧

    姑娘叫张纯如,美籍华人作家

    偶然看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后

    她决定将记录南京大屠杀

    作为自己的责任

    1995年,夏淑琴与张纯如在一起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世纪90年代

    日本右翼公开宣扬

    南京大屠杀是谎言

    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知之甚少

    拉贝日记已无踪迹

    马吉影片下落不明

    被污蔑为并不存在的“鬼片”

    1995年,张纯如飞赴南京

    采访了夏淑琴等数十位幸存者

    之后她在耶鲁大学图书馆

    找到了有关拉贝的记录

    开始寻找拉贝日记

    在寻找拉贝的过程中

    张纯如遇到了邵子平

    他1936年出生于南京

    后随家人迁居台湾

    他成立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

    一直在寻找南京大屠杀的证据

    找了50多个拉贝

    他们才终于在德国

    找到了拉贝的外孙女

    并一再说服她公开日记

    1996年12月12日

    2000多页记录日军暴行的拉贝日记

    向全世界公开

    先后在中国、德国、日本等地出版

    拉贝日记影印版

    经过在美国多方寻找

    邵子平终于找到了马吉的儿子

    他们一起在堆满杂物的地下室查找

    终于在四个铜盒里

    发现了13个小方盒

    每个小方盒里盛放着一小卷胶片

    37分05秒的马吉影片重见天日

    2019年,约翰·马吉先生的两位儿子和“美国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37分钟”版马吉影像资料

    1997年,南京大屠杀发生60年后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出版

    这是第一部全面记录

    日军对南京城所作暴行的英文著作

    连续5个月被列为《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

    一个20多岁的姑娘

    一个60多岁的老人

    为了一个真相不懈寻找

    他们本可以过平和简单的生活

    但他们却选择了为那些

    已经不能发声的同胞呐喊

    他们,是历史的捍卫者

    当时,夏淑琴也遭到了

    “大屠杀否定派”的疯狂攻击

    1998年,东中野修道出版

    声称夏淑琴是“假证人”

    这本荒谬的书竟被再版5次

    并翻译为多种文字

    夏淑琴老人决定通过法律途径

    维护历史的真相

    2000年10月起

    谈臻、吴明秀等律师

    代理了夏淑琴老人

    诉日本右翼分子名誉侵权案

    开在我国境内起诉日本右翼分子之先河

    在国内胜诉后

    东中野修道在日本

    起诉了夏淑琴老人

    谈臻和南京律师团赴日本反诉

    对日本右翼分子展开法庭上的斗争

    这场举国乃至举世闻名的案件

    前后持续了9年之久

    在此期间

    以谈臻为代表的中国律师

    付出了巨大努力和心血

    夏淑琴回忆说

    开庭前,谈律师鼓励她

    要勇敢点

    至少做好15分钟的庭上质证

    “我是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太

    但是看到这么多大律师为了我的名誉

    为了大屠杀幸存者集体受到的伤害

    这样无私地奔走

    我就整晚反复地练习

    最后,在法庭上

    我和律师完整清楚地对话了整整30分钟”

    2007年11月2日

    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作出判决

    夏淑琴胜诉

    责令被告向原告赔偿450万日元

    在胜诉后的新闻发布会上

    夏淑琴大声宣布

    “我不是假证人

    我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南京大屠杀历史不可否定!”

    当年那个8岁的小女孩

    年逾古稀时再次为历史作证

    中国律师与她并肩战斗近十年

    只为捍卫一个真相

    南京大屠杀

    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历史事件

    而是贯穿和改变了他们整个人生

    这是他们后来的故事

    夏淑琴老人

    如今已是四世同堂

    2011年,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

    夏淑琴看到后捐了款

    她还在坚持锻炼身体

    她说,她要活着

    为历史作证

    2020年疫情期间

    得知拉贝后人正在寻求帮助

    南京立刻向德国捐赠抗疫物资

    受赠方一栏填写着“托马斯•拉贝”

    这是一声跨越80多年的谢谢

    南京大屠杀80年后

    约翰·马吉的孙子来到南京

    重新拍摄祖父曾拍过的

    每个地点

    克里斯·马吉与夏淑琴老人合影潘琳娜摄

    《南京大屠杀》写作过程中

    张纯如经常气得发抖、做噩梦

    后来她患上了抑郁症

    同时,她和家人还在不断遭受

    ******的报复和骚扰

    2004年,她开枪自杀

    时年36岁

    2018年12月

    NJ市为80多岁的邵子平

    特批了南京户籍

    地址就在他儿时居住的鼓楼区马家街

    邵子平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在谈臻律师推动下

    2017年12月23日

    “维护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律师大联盟”成立

    致力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权益保护

    2020年6月12日

    谈臻离世

    为什么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

    因为在这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中

    有30万同胞失去了生命

    因为幸存者们带着屈辱和伤痛

    勇敢而坚强地生活着

    因为有人冒着生命危险

    记录下历史的真相

    因为有人为了追寻历史的真相

    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时间可以带走证人

    但时间本身就是永恒的证人

    83年的时光里

    这曾经的劫难

    已经化为了恒久的坚持

    巨大的勇气

    和沉甸甸的责任

    只有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才能珍视和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只有捍卫历史的真相

    才能守护和平与正义

142章 冯治纲将军

    冯治纲,抗日烈士,原东北抗联三路军北部指挥,1908年出生于吉林省公主岭,1909年他全家来到汤原县太平川耿贵屯居住。

    青少年时代,冯治纲先后在太平川和汤原镇读书。小学毕业后,被汤原县司法科录用为雇员,后升任科员,做审案记录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他失业回家,帮助父兄种地。

    抗战时期

    1932年他到格金河,被金矿局经理刘纪三采用做文书、会计工作。1932年下半年,数十股大小不同的抗日义勇军在松花江下游两岸风起云涌,冯治纲加入了经理刘纪三组织的十余人的护矿队,汇入抗日斗争的激流。

    1933年冬,冯治纲与来此地进行训练的汤原游击队相会,并得到夏云杰同志的帮助,使他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党,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是真正的抗日队伍。为此,他积极建议刘纪三协助、配合汤原游击队抗击日伪军。1934年4月,这两支抗日队伍先把太平川自卫团全部缴械,缴获30余支步枪;没隔几天,又再次将这支重新武装起来的自卫团解除武装。后因伪军自卫团的打击,刘纪三惜命厌战,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带着家眷回克山家乡去了,冯治纲重新组成了一支名为“文武队”的抗日小部队,跟着汤原游击队与日伪军展开了生死存亡的斗争。

    1934年5、6月间,冯治纲率领的“文武队”配合汤原游击队,攻克了姜家屯,以此为据点,又连续攻破了长发屯和二道岗,创造了汤原太平川根据地。同年10月,冯治纲协助汤原县各级党组织和抗日救国会,完成了接应张传福及其自卫团反正抗日的光荣任务。

    1934年秋,冯治纲的“文武队”在党和群众的支持下,加入了汤原游击总队,被编为一个中队,冯治纲任中队长,领导5、7队。

    1936年1月初,汤原游击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冯治纲被任命为参谋长。

    1936年3月间,冯治纲与夏云杰同志共同领导6军3个团,袭击了鹤岗煤矿警察队,并两次伏击了敌人的军用火车。同时,运用游击战术与日本关东军、伪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残酷的斗争中,冯治纲的阶级觉悟不断提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他指挥6军3团一支手枪队,潜入凤翔镇,出其不备,迅速解除了伪军营部两个步兵排和自卫团的武装。同年秋,根据军部的决定,率部队到松花江南岸开辟了依兰、桦川抗日根据地。[1]

    1937年4月28日,冯治纲率队袭击了汤原县城,镇压了罪大恶极的日本副县长,击毙伪警官、伪职员多名,缴获了很多武器弹药,解救了70名“政治犯”。

    1938年,日本关东军增兵近30万,“讨伐”三江平原,中共北满省委决定,号召抗日联军第3、6、9、11军转移到嫩江平原,开辟并建立新的游击区和根据地。同年5月,6军决定分两批西征,军事指挥由冯治纲同志负责。同年7月,冯治纲率领首批西征部队向大兴安岭西部地区进行战略转移。10月初,他与金策、王明贵率领的第2批西征部队在海伦八道林子胜利会师。12月下旬,与李兆麟、李景荫率领的第3批西征部队会师。这期间,冯治纲指挥6军2师12团袭击了一辆满载伪警察队的汽车,解除了25名伪警察的武装,打死了日本警尉一名,扩大了共产党的政治影响,提高了抗日联军的军威。

    1939年5月,6军12团缴了三合屯警察署的械,得了许多胜利品。7月10日,冯治纲指挥部队轻而易举地把北兴镇警察署和自卫团缴械,并武装了讷河青年救国军。9月18日,冯治纲率3军8团、6军12团攻打讷河县城,活捉了伪团长,缴获了几百支步枪,3万多发子弹和大批给养,解放了300名“政治犯”,壮大了抗日队伍。转移时,又缴了龙河警察署和自卫团的械。攻击讷河的胜利,给予了日伪统治政权以沉重的打击,提高了讷嫩平原人民群众抗日必胜的信心。

    1939年末,中共北满省委任命冯治纲同志为东北抗联3路军龙江北部指挥。1940年2月4日,冯治纲所部在ARQ三岔河上游的任家窝堡与日本关东军、伪兴安军遭遇,在这次战斗中,冯治纲同志光荣牺牲,时年31岁。

    抗日英雄编辑

    1933年11月,冯治纲所在的护矿队与我党领导的汤原游击队相会。在交往中,他深得汤原中心县委负责人夏云阶的器重,并初步接受了革命真理。格金河金矿经理刘纪三被气势汹汹的日寇吓破了胆,带着家眷返回老家。临行,他让冯治纲同他一起走,遭到了冯治纲的严辞拒绝。1934年4月,冯治纲亲手组织了驰名汤原的抗日武装——文武队,担任队长。1934年秋,汤原游击队扩建为汤原游击总队。翌年秋,冯治纲带领“文武队”加入汤原游击队,担任中队长。[2]

    1935年12月上旬,在赵尚志同志的帮助下,汤原游击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第六军,夏云阶任军长,下辖四个团,冯治纲任三团团长。1936年,冯治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初,被任命为六军参谋长。从此,他作为夏云阶、李兆麟将军的得力助手,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英姿,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37年,日寇加紧了侵华步伐,妄图向华北大举进攻,遭到了爱国军民的有力抵抗和严厉谴责。在全国抗日浪潮空前高涨的形势下,东北各地的抗日烽火也越烧越旺。位于松花江下游的汤原县,是抗联大军的故乡,盘踞在这里的日本宪兵队、伪军和警察大队,经常倾巢而出,向我抗日军民频繁进攻。但由于我党在这一带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敌人的屡次进攻都遭到了失败。日寇对汤原一带的抗日军民恨之入骨,经常叫嚷:“三江已成了共产乐园”、“汤原的土地都红透三尺”。敌人为了扑灭这里的抗日烈火,1937年农历四月,从邻近县城调来大批日伪军,准备血洗汤原城。汤原中心县委很快接到情报,了解了敌人的险恶企图。当时,抗联大军主力都撤离了汤原,汤原城被日伪军占领,冯治纲带领的留守团共100多人在当地坚持斗争。经过反复思考,冯治纲决定趁敌人立足未稳,主动出击,夜袭汤原。

    旧历四月十八日,正是赶庙会的日子,天刚黑,冯治纲率队出发了。汤原游击连、青年肃反队、农民自卫队都积极参战。他们扛着红缨枪、土枪、土炮和抗联战士一起共计300多人,乘着朦胧月色向县城奔去。来到城下,冯治纲兵分三路:一路进攻部队越过城墙直插汤原县公署院外,准备抵抗日本驻屯部队的反攻;二路进攻部队解除北门派出所的武装之后,迅速冲进汤原县公署直至日本官吏宿舍和县长官邸。途中,遇到一个出来小解的日军,他一见游击队,转身想跑,被冯志纲一枪击毙。随后双方展开了激战。部队因得到打入警察队的救国会员王春林、李新善、唐才的密切配合,作战主动,进攻顺利。据垒顽抗的警察队,迅速被解除了武装。日本参事官宫地宪一和警务巡官齐腾宽,警长付宝珍、唐玉山,警士竹木福太郎,雇员木亚屋一、江头秀蘑被击毙;三路进攻部队打开了监狱、拘留所,营救出地下党员和群众70余名。同时,砸开武器库,缴获迫击炮3门、炮弹96发、轻机枪3挺、步枪62支、子弹3.5万发、手枪5支、军马35匹。拂晓,冯治纲指挥部队交替掩护撤退。著名的夜袭汤原战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极大地鼓舞了当地人民抗日斗争的胜利信心。

    1937年下半年,日本关东军为了维持其殖民统治,调集2.5万名日伪军对抗联部队比较集中的松花江下游地区实行由南到北的分区包围。1938年1月开始,敌我战斗非常频繁。到4月,在三江省日伪军就与我军交战达123次。在同一时间内,日伪军还强迫伪三江省居住的农民并入578处“集团部落”,修筑警备道路806公里。这些,都给抗联部队造成了极大威胁。在这种形势下,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第七次常委会做出决定,号召云集在三江平原的抗联三、六、九、十一军有计划地分批转移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嫩江平原,开辟新的游击区,建立新的游击根据地。根据这一指示,1938年5月,李兆麟在萝北麻花林子召开三、六、九、十一军军政联席会议,决定部队分三批西征,跳出敌人包围圈,向黑嫩平原挺进,实行战略转移。首批西征部队由冯治纲、陈雷负责,一路上打仗、爬山,忍受严寒和饥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胜利到达了西征目的地海伦八道林子。

    他们在1938年lO月和12月,先后与金策、李兆麟率领的第二、三批西征部队胜利会师。为了加强对西征部队的统一领导,根据北满省委的指示,将西征部队改编为三个支队。

    1939年1月12日,冯治纲被任命为第二支队长。第二支队由六军二师十一、十二团和三军五师八团二连组成。随后,这支部队被派到讷嫩地区开展工作。

    为了开辟德都、讷河、嫩江地区,冯治纲率队顶着鹅毛大雪,迎着刺骨寒风,仅用3天时间就到达了德都县田家船口。在这里,冯治纲指挥二师十二团伏击了德都县田家船口警察讨伐队,俘虏警察25名,击毙警尉目黑俊一。

    部队在向讷河转移时,在谷家窑遭到3000名日伪军的层层包围,我军指战员面对10倍于我的兵力,沉着应战。这天上午,有两个伪军站在十四号墙头上向我军示威,被冯治纲用“三八”枪击毙。在激战中,他发现北面的敌人是伪警察和自卫团,就派人给他们带封信,晓以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大义,使他们只放空枪不进攻,减少了我军的压力。傍晚时分,冯治纲发现南方的日军进攻减弱,经侦察得知,原来这里的日军发觉北面伪军进攻不力,就将部队全部调到北面。冯治纲借此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决定部队从南面突围。午夜,他率领队伍悄悄从南面撤出去了。敌人以为我军仍在包围圈内,仍旧互相对射,直至天明,日伪军伤亡很大。

    部队冲出谷家窑以后,进入嫩江平原,经过广泛发动群众,很决在讷北三马架、倭都台、南阳岗等地站稳了脚跟并建立了抗日组织。1939年5月,六军十二团在讷河人民支援下,缴械三河屯警察署。7月lO日,我军准备攻打北兴镇。当部队行至讷漠尔河北岸吴家烧锅时,俘虏了德都县副县长。冯治纲决定利用伪县长实施调虎离山计。他命令两名战士,将伪县长带到龙门山警察署附近枪毙了。德都县的警备队长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调动500名日伪军扑向龙门山。趁此时机,冯治纲率队赶赴北兴镇,迅速将北兴镇警察署和自卫团缴械。当日伪军发觉上当,赶赴北兴镇时,我军已安全转移。

    1939年9月,第二支队在冯治纲带领下,为进一步扩大政治影响,坚定人民的抗日信心,决定在“九一八”攻打讷河县城。在攻城之前,打入讷河镇的我党地下工作者魏永久曾向冯治纲同志报告了敌情,然后返回讷河镇,随时注意敌人的动向,配合部队实现攻城计划。9月15日,冯治纲率领三军八团、六军十二团全体指战员从哈拉巴歧山出发,谨慎地绕过各警察署,于9月18日到达讷河县县城外十五里处待命。

    夜深了,全城一派寂静。冯治纲根据从城里带回来的情报,决定姜福荣带领六军教导队和三军八团攻打伪满军驻地北大营;王钧率领六军十二团攻打县公署警务科、监狱和银

    行;讷河抗日先锋队攻打警察训练所。战斗是在23时打响的,很快讷河县城的主要街道和据点被我军占领。警务科和警察训练所的敌人纷纷投降。六军十二团和讷河抗日先锋队搜索战场,在街中心俘虏了伪军团长孙承义。只有六军教导队和三军八团在进攻北大营时受到日伪军的顽抗,后敌人被我强大火力封锁在营房里紧缩一团。另外,两路攻城部队集中力量砸开弹药库和仓库,运走了几百支步枪、三万发子弹和许多粮食、被服等。从狱中解救出来的群众,也拿起了武器参加了抗日部队。拂晓,冯治纲等领导人及时召开群众大会,进行了慷慨激昂的抗日宣传,之后立即率领部队迅速转移。在返回根据地的路上,冯治纲将六军十二团指战员化装成警察,缴了警察署的械。随后,又给龙河警察署长打了紧急电话,命令他们立即出发支援讷河。我军在南阳屯和他们碰头,又巧妙地将他们缴械。二支队全体指战员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战斗作风,深受龙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北满省委常委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同志对冯治纲的英勇善战结予了高度的评价。

    西征以后,冯治纲率领的二支队驰骋于讷嫩平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军威远播。1939年上半年,就连续攻破了德都县紫霞宫、日本飞机场、老龙门车站、北安李桂芳屯、曹乃汶屯、讷河县三合村、吕家烧锅等重要据点。在二支队所活动的区域,抗日烈火越烧越旺,日伪统治者恐慌万状,调集大批军警东征西讨。仅从1939年6月至12月,我二支队就与敌伪军交战达75次之多。敌人损兵折将,对冯治纲所部闻风丧胆。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不得不哀叹:最难对付的是冯治纲部队,最活跃的也是冯治纲部队。

    1940年1月,冯治纲率领六军教导队和十二团共120余名骑兵部队,深入到寞力达瓦、巴彦、阿荣三旗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发动各族人民共同抗日,扩大了共产党和抗日联军的政治影响。2月4日,冯治纲带警卫员裴海峰在布西三岔河上游任殿臣屯后面一座无名山上侦察敌情,当上至半山腰时,突然在山顶上窜出来一股日伪军,冯治纲与裴海峰立即

    予以还击,终因寡不敌众,裴海峰牺牲。最后冯治纲也中弹倒下。十二团政治部主任王钧闻讯后,率队赶来,击退敌军。这时,冯治纲已壮烈牺牲,时年三十二岁。

    冯治纲牺牲后,李兆麟将军为其写了一首挽词:

    国土沦丧,人命草菅苦倍尝。

    八载星霜,黑水波涛如泪浆。

    荒草长堤尸遍野,孤冢神伤。

    夕阳下,古道旁,风凄凉,

    杀声悲气壮。

    甘南游击,战马驰骋走单骑。

    血染征衣,壮志未酬恨无极。

    慷慨捐躯痛别离,旌间铭题。

    雪前仇,永弗替,追悼烈士。

    腊月二十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年,抗日英雄冯治纲的后人祭拜亲人接受精神洗礼

    慷慨捐躯,烈士忠魂耀山河

    清明节前夕,北疆山间冰雪尚未消融,桦树林还没抽出新芽。

    火车穿行在大兴安岭,车上田宁、田阳和田影兄妹3人都没有睡意,再次回忆起家人讲述的姥爷冯治纲的故事。对他们来说,这次从沈阳赶到HLBE市ARQ,不仅仅是祭拜亲人,也是穿越76年岁月时空重新认识姥爷这位抗日英雄的一次精神洗礼。

    冯治纲57岁的外孙田宁告诉记者,从传记《文武将军冯治纲》一书中,他们知道了姥爷在ARQ的简略事迹:1939年12月,冯治纲就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龙北指挥部指挥,誓言“与日寇周旋于龙江旷野,促使日寇早亡,以复我中华领土”。随后,冯治纲率领军部教导队和十二团120名骑兵飞马跃过冰封的嫩江,到达HLBE境内开展游击战争和抗日宣传,先后与日伪军进行了太平桥、长安堡等战斗。1940年2月4日牺牲在任家窝棚战斗中,年仅32岁。

    去往ARQ三岔河任家窝棚姥爷殉难处的路上,田家兄妹3人都心情沉重,车载音乐的马头琴声把他们的思绪带回70多年前。1940年2月4日,行军途中侦察兵发现地上有汽车轮胎的痕迹,冯治纲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自己带着警卫员裴海峰策马跃上南面的小山坡观察敌情时被日军发现,随后数百名日军包围了他们。激战中,冯治纲在击毙多名日军后倒在了雪地上……

    跪拜在姥爷的殉难地,田家兄妹眼前除了32棵松柏,只有一块孤零零的大理石碑,上面写着:冯治纲将军殉难处。当年日军知道冯治纲是高级将领,将他的遗体送到后方邀功请赏去了。每次提起姥爷的尸骨不知所踪这件事,当过16年兵的田阳就心绪难平:“现在虽然头发都白了,可血液里流淌着姥爷的基因,祖国需要我照样扛枪上战场!”

    “夕阳下,古道旁,悲声煞气壮。游击ARQ,战马驰骋走单骑,血染征衣,壮志未酬恨无极,慷慨捐躯痛别离。”离开时,吟咏着这首《追悼冯治纲》的诗,田家三兄妹感到欣慰:姥爷的铁骨忠魂永远与北疆的山河同在!)

    (《解放军报》2015年4月1日04版)

143章 人在旅途

    今年,九月的一天,现年已经过了四十岁的程立在家中刚起床,虽然这几天人在家中,单位的事儿却也是还放在心上,周六报表,周天写季度总结。这不一早上,一起驻村的老尹又打来电话:快到双节了(中秋节和国庆节),咱们下去转一转,看看这些贫困户过得怎么样,再把手头的工作往前赶一赶。

    于是程立不得不在七点半就起床了,要说没事儿的时候,这程立可是能睡到自然醒的,那睡到中午也是他,特别是长年累月的熬夜玩手机。

    今天早上,程立也有些不太清醒,就接到了老尹的电话,老婆和孩子在早上不到六点半就出门了,孩子上初三,要六点四十到学校,老婆送完孩子一般都会去早市逛一圈,然后直接上班。

    程立挺着一双肿眼圈进了卫生间,洗漱完毕,就在客厅的茶几上吃着老婆早上留在上面的饭菜,一边还看着手机,昨晚在追着看的一部小说还没看完。

    吃完饭,双刷了牙,老尹的电话也到了,说车已经到楼下了,程立换上衣服,拿起出差的专用包,就下了楼。

    从上老尹的车,看看时间已经是八点半了,老尹坐在驾驶位看着肿着眼睛的程立:“呵呵,这又看手机看一宿?”

    “哈,看到三点多,你要不打电话,真想睡到中午呢!”

    程立的感觉就是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

    车子驶离了程立所在的小区,向一百公里外的驻地赶去。车窗外的稻田已经变成了黄色,水渠边的两排高大的杨树上的树叶也变成了黄色,正不紧不慢的落下来。

    由于前几天已经把双节的慰问品都发放完毕,两个人在一个半小时后到达村里,中午吃了点面条,晚上各自把东西屋子的炕烧上了,美美的睡了一觉,程立这回晚上不到十点就躺下了,早上七点多被窗前的鸟叫声吵醒了,这几窝麻雀从他们三年前在这儿住下,就一直也在,冬夏不离。

    老尹却是五点多就起来了,他还有两年就到退休年龄,今年五十八岁。晚上睡得早,早上起来的也早,每天还固定走个几千米。身体也很壮实,不像程立,象个麻杆一样的身材。

    吃完了早饭,程立开上老尹的车,老尹坐在副驾驶,准备去各户转一圈,了解一下近期的生产生活情况。

    俩人先是去了附近的几个组,看望了几个老人,知道他们最近都还不错,有的在夏天不舒服已经去县城医院住院治疗半个月回来了,恢复的也很好。

    上午九点多来到了最北面的一个组,进了老尹帮扶的一户老刘家里面,俩口子都在家,冲上茶,老尹喝茶,程立叼上一根老刘家卷的旱烟,程立美滋滋的狠狠的吸了一口。

    却被老刘的下一句话给吓了一跳,一口烟没吐明白,咳嗽了起来。

    老刘说:“听说了吗?原来大队上的尹书记人没了!”

    话说这个原来村上的尹书记和程立的同事老尹,同姓,却是没有关系。比老尹小了十岁,因为同姓,两人一个“大哥大哥”一个“兄弟”这样叫着和称呼着。

    就在去年,因为违纪,尹书记被停职,镇上派来一个工作人员挂职书记。

    老尹也因为这事儿,总说可惜了:这尹书记多好,刚来的时候总带着咱们去镇上下饭店。

    在今年初,尹书记又被纪委调查了一个多月,后来转到检查机关立案查处,是因为挪用扶贫资金,今年六月被宣判三年有期徒刑。

    在老刘家出来,两个人就向驻地返回了,老尹一个劲儿的说:应该不能吧,不过也不能说谎。

    老尹是感觉有些可惜的,他的的判断可能是前任尹书记想不开在监狱里面自杀了,老尹感觉那位可能是性格太刚烈了,一时想不开。因为刚从当地拘留所移送到附近一所专门关押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罪犯监狱,那所监狱属于中等戒备等级的监狱。

    程立开着车,听着老尹墨道着,心里却不以为然,程立的感觉是:不可能是自杀,前任尹书记,程立的感觉就是很油滑的一个人,也不是很讲究,特别是几次曾经找过尹书记为了贫困户家中的事儿,就是光答应,从来没给办过,还有几次是:单位上的事情,需要组织一些村民和党员来开会,尹书记也是光答应,没有一次落实过。

    程立的感觉就是:突发心脏病,或者是脑部病症。

    第二天两人返程,事情已经确定了:是在监狱中突发心脏病,目前村里的干部和家属都去了二百公里外的监狱那边,听说家属要找个说法。

    转眼,十一假期已经过去,老尹又来接程立,去驻地。

    水渠边的大杨树的叶子还是不紧不慢的落着,不过叶子已经不足半数了,稻田地里面的稻子已经变成了金黄色。

    这次回驻地的时候,老尹让程立开车,路上聊起来前任尹书记的事情,说是家属最后不同意监狱只赔偿三万元,而监狱方则出示了无死角七十二小时的监控视频,监狱没有任何责任,在停尸七天后,家属只能在当地火化,拿着骨灰回来。

    老尹叹息着,程立面无表情的开着车,心里毫无波动。

145章 瑞典环保少女的可笑之处

    2019年,16岁的瑞典环保少女葛蕾塔·桑伯格(GretaThunberg)在当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流泪发表了咆哮式的演讲。她愤怒地谴责各国领导人对全球变暖的漠不关心,认为他们窃取了她的“梦想”和“童年”,“我们正处于大规模灭绝的开始,你所能谈论的只有金钱和永恒经济增长的童话。你们怎么敢这样?”因此,她也成为了中国社交网络上的红人。

    与西方媒体和主**英对她的赞扬不同,在中国社交网络上,葛蕾塔·桑伯格并不讨喜。“作秀”、“戏精”、“天真”、“何不食肉糜”、“心理有问题”、“幼稚”、“被大人利用的小丑”……对于葛蕾塔·桑伯格的言行,中国网民多是挖苦讽刺,这是为什么呢?

    葛蕾塔·桑伯格生于2003年,其父母是瑞典的著名演员。在一年多前,她因看了老师给她放的一部有关环保的电影,就立志做一名环保主义者。在她的倡导下,她全家都开始吃素。她妈妈是个歌剧演员。为了支持女儿,她妈妈放弃了许多全球巡回演出,只为了降低坐飞机的次数,来践行低碳生活。

    去年,欧洲两百年来最热的夏天过后,葛蕾塔·桑伯格意识到,她得让更多人重视环保,环境才可能有所改善。她开始罢课。在去年瑞典大选之前的十几天,她每天都到国会门口,拿着“为气候罢课”的牌子静坐。在大选结束后,她每周五罢课去国会静坐,她把这个行动叫做“FridayforFuture”。

    后来,葛蕾塔·桑伯格干脆休学抗议。她的故事激励了许多欧洲学生。许多欧洲学生把她当成了偶像,也追随她的脚步,一起为环保罢课抗议。到今年3月份,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万学生响应葛蕾塔·桑伯格的号召罢课抗议。

    在今年八月份,《时代》周刊选她为“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为了践行低碳生活,她还专门和摩纳哥王子一起乘坐帆船来到纽约,来参加联合国举办的“青年气候峰会”。

    无论她在达沃斯论坛演讲,还是到美国国会山演讲,抑或是在联合国“咆哮”。她的演讲内容都大同小异。她要求大家感受她“每天都感到的恐惧”,她还说“我们甚至可能再也没有未来了”。“我希望你们恐慌,希望你们害怕,像我一样每天都在害怕,然后,我希望你们能够行动起来”。她号召全欧洲青少年大罢课,希望世界各国政府在十年内实现零排放,并取缔燃油车和飞机,还呼吁全人类吃素。

    葛蕾塔·桑伯格的“布道”内容,很可能来自气候活动家玛格丽特·克莱因·萨拉蒙2016年的一篇题为“引导公众进入紧急模式:气候紧急行动简介”的文章。现在,这篇文章已被几个激进气候组织奉为圭臬。他们相信,只有通过煽动人类对灭绝的恐惧,才能让大众进入紧急状态,最后才能解决地球上的问题。葛蕾塔·桑伯格在演讲里常说的“想象一下你的房子着火了”就来自于此文。

    葛蕾塔·桑伯格在达沃斯论坛演讲

    而她每一次情绪化的演讲,都被西方的许多媒体大量曝光,并表示赞许。因此,她拿今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呼声非常高。只不过,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并没有颁给她。

    葛蕾塔·桑伯格惹争议的背后,是经济利益的纠纷

    葛蕾塔·桑伯格的激进言行也受到了西方许多人的批评。在10月10日,葛蕾塔·桑伯格的人偶被一个名叫“觉醒”(

    GliSvegli

    )的右翼组织悬吊在意大利罗马的一座大桥上,人偶上面还用英文写着“葛蕾塔就是你的上帝”。意大利政府随即严厉谴责了这种“可耻”行径。除去不认同气候变暖的保守派之外,认同气候变暖的一些严肃的专家学者也批评她的倡议太激进了。

    被悬挂在罗马一座大桥上的葛蕾塔·桑伯格人偶

    俄罗斯总统普京还回应了葛蕾塔·桑伯格的激进言论。普京表示,他相信葛蕾塔·桑伯格是一位善良且真诚的少女,如果有人利用了她,那人应该要受到谴责。普京说,“没有人向她解释,现代世界是复杂且不同的,生活在非洲和很多亚洲国家的民众想要生活在与瑞典同等财富水平之中,那应该怎么做呢?”

    赞同不赞同气候变暖,其背后也是由其经济利益决定的。俄罗斯是石油出口大国,其经济依赖石油出口,普京不认同葛蕾塔·桑伯格的言论也是正常的。美国共和党长期受美国石油工业集团的支持,一直有着敌视环保主义的传统,这几十年来他们通过其阵营的媒体、智库和研究院,一直否认着气候变暖。而根据《卫报》报道,随着石油公司在近年来对共和党的更多赞助,美国两党在气候变化的议题上的分歧拉至史上最大。

    对于一些民粹主义领导人来说,为了获得中下层民众的支持,也可能成为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因为许多中下层民众从事的行业是在环保上表现不佳的。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若实行西方环保主义者对全球气候变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这无疑变相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据《卫报》报道,许多西方的大型石油公司通过政治游说、赞助学术研究和媒体宣传,在这几十年来一直在为自己的责任“甩锅”。他们将气候变暖的责任个人化,希望每个人自己承担起减排的责任,他们还将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归咎于贫穷得多的发展中国家,使他们摆脱主要责任。

    因为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利益相关者自然会倾向于否认气候变暖或将其碳排放责任进行“踢皮球”。《卫报》专栏作家aSolnit认为,甚至在立场偏左的美国硅谷,其网络公司的发展,也助长了气候变暖。因为其技术让大家使用了越来越多的电力,来管理我们越来越多的活动。仅在2013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中,数字技术全球排放量的份额从2.5%增加到3.7%。在未来,这些亿万富翁们没准也会出于自身利益,而做出反对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决定。

    为了减少碳排放,葛蕾塔·桑伯格坐帆船去美国

    对于一些环保主义者来说,环保也可以成为一种谋利的生意。有人就批评美国著名环保主义者艾伯特·戈尔打着环保的旗号捞金。他已成了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公司的大股东,也为环保这个市场提供咨询和演讲赚取了上亿美元的财富。而戈尔自己却乘坐耗油量极大的私人飞机,和住着耗电量极大的豪宅。此外,各国的环保产业也发展得蒸蒸日上,环境保护本身也融进了资本主义体系的运作当中,成为越来越有利可图的产业。

    为何中外对葛蕾塔·桑伯格的评价如此不同?

    对于瑞典环保少女葛蕾塔·桑伯格来说,西方主流媒体的评论多是赞扬的,因为环保也符合西方的“政治正确”。虽然西方也有她的批判者,但这种批评大多体现为政治立场的不同。而在政治立场的背后,代表着不同团体的经济利益。

    而在中国,网民们对葛蕾塔·桑伯格却极尽嘲讽。这难道是中国人不支持环保,没有环保意识?恰恰相反,中国正在认真地执行减排协议,政府的多项措施也体现着落实环保政策的决心。在中国的舆论场上,批评葛蕾塔·桑伯格的人大多也赞同环保,这跟葛蕾塔·桑伯格在西方的批判者是非常不一样的。

    中国网民讨厌葛蕾塔·桑伯格的第一个原因是对西方环保主义者口中的碳排放机制的“不信任”。对于大部分中国网民来说,“发展就是硬道理”是大家的共识之一。他们口中的碳排放机制会不会成为西方变相剥夺中国这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工具?西方国家不能先发展和污染地球了,在治理好环境之后再用和他们同样的标准来限制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首先要承担自己的历史义务。而这种“不平等”的感觉和瑞典所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上所处的高位,自然会引发中国网民觉得她“何不食肉糜”、“白左”的嘲讽。此处的抵触心理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和民族情绪。

    其实,看到这里,我们就已经明白了,这个所谓的瑞典环保少女是何等的虚伪和矛盾,很难让人相信:一个生长在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度,吹着中央空调,坐着烧油的专机,吃着面包还要撕边吃的,吃着牛排还要多浇汁的欧洲女孩会真心的喜欢“低碳”和“低排放”的生活,难道要每天吃糠,身披麻衣,骑着驴子划着木筏出行吗?

146章 静

    静,jìng,从青从争。本义:彩色分布适当。古同净。青,初生物之颜色;争,上下两手双向持引,坚持。静,不受外在滋扰而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谓粉白黛黑也,采色详宷得其宐谓之静。考工记言画缋之事是也。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是曰静;人心宷度得宐。一言一事必求理义之必然,则虽緐劳之极而无纷乱。亦曰静。《六韬》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静。

    静:首先就是一种很美的状态。

    静,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尊严。

    生活中,静能帮助我们处理好周围的一些事情

    静,也是调节人的精神世界的法宝

    静,可以沉淀浮躁,静可以过滤浅薄

    静是一种善良,

    静是思维的序曲,

    是解读新生命的安宁;

    它澎湃在我们心灵的深处,无声的鼓舞着人的高尚;

    静有时是大喜大悲的思考,

    有时是抒发激情的感悟;

    静是一种平和,静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

    它如春日骄阳,夏日清风,秋日枫叶,冬日白雪;

    时时展示着生命的活力,却从不肆意张扬!

    静是一种美好

    静是微笑,是一处流动的风景,

    是一抹淡淡的云彩,

    是一束幽幽的清香,

    是美的极致!

    静,是一种欣赏,

    静,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人生的彻捂,

    是一种智慧的清明;

    拥有了然于心的平静,

    就会拥有了高品位的人生!

    静,真的很美!

    真诚期待朋友们在平静中生活!

    在平静中微笑!

    静是一种豁达

    当你不再在意拥有和索取,

    学会放弃,学会奉献,

    就会把失去的当做一种收获,

    就会快乐永远相随!

    静是一种智慧

    人只要知足,便会心静如水,

    静是一种境界

    现在独坐屏前

    倾听音乐里

    缓缓流淌出来的如水音乐

    怀揣着真诚

    用键盘和鼠标描绘平静的模样

    感受平静的呼唤!

    静是一种内敛

    生命恰似

    这涓涓流淌的河流

    我更渴望自己像那一汪清泉

    静静地流动,任鱼儿畅游

    却仍旧可以波澜不惊!

    静是一种理智

    人的一生,不是得到,而是学到

    让心思澄明,让言行磊落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永远不要去碰

    流下真诚的泪水,露出真诚的微笑

    如此以往

    但不会内疚,不会抱憾

    但能坦然处事,让生命充满阳光!

    静是一种素养

    学会放弃,在恰当的时候转身

    就会少了很多负累

    多了很多内涵

    学会用纯净的双眼观察社会,

    学会用平静的心态理解周围;

    平静做人,平静处事,

    便能心静如水,心情如水......

    静,真的很美!

    真诚的期待所有人都能在平静中生活,

    在平静中微笑!

147章 轻松静心的方法:如何真正的放松(非常简单有效)

    首先,这种方法对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要求。

    其次,这种方法无论对工作还是学习,甚至睡眠都有帮助。

    每当你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都可以用来与你的呼吸待在一起。

    你不需要做任何其它的事,就只是安然的,自在的呼吸,很快你就发现这样做的神奇与好处了。

    无论你是坐在火车还是飞机上,还是坐在汽车上的时候,或者站在任何你感到安全的地方,在等人的时候,不会有人注意到你的时候,不会有注意到你在做什么。

    你都可以开始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呼吸。

    你的呼吸,它就像平常一样的自然运作,而你,只是闭上眼睛:注视着自己的呼吸,带着温柔的感觉,你就像是在注视着你的恋人一样,或者是老朋友那样。

    看着你的每一次吐气,每一次吸气,让你的身体去带着你去呼吸,你不需要用一点点的力气,就只是看着它。

    给你的呼吸自由,给你的身体自由,让你的身体带着你去呼吸,不需要太过于专注,如果说你集中了注意力,那可能会创造出麻烦。

    因为,这样一来,周围的任何事情都会变成是一种干扰,如果你是在车上,试着集中注意力,那么车子所发出来的嗓音,将会变成是一种干扰。坐在你身边的人,也会成为一种干扰。

    轻轻的看着你的呼吸,带着洒脱幽默的感觉,甚至还有几分戏谑,去观察它。

    每的一次吐气,每的一次吸气。

    静心:并不是集中注意力,静心就只是觉知,你就只是放松,“看着”你的呼吸,在这个“看着”里面,没有什么事情被排除在外。

    车子发出阵阵的嗓音,没有问题,接受它,来的人声的繁杂,没问题,那是人生的一部分,坐在你身边的乘客正在打呼噜,接受它,你不需要拒绝任何的事情。

    和你的呼吸好好的待在一起,也和你身边的一切好好的待在一起。

    带着你全部的包容,每的一次吐气,每的一次吸气。让你的身体带着你去呼吸,让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带着你去呼吸。

    北宋《悟真篇》中曾言:“但安神息任天然”。

    每时每刻让自己的心神随着你的每一口呼吸,都合乎天然,都安宁自在,不加造作,那么,健康和平安就将永远伴随着你。

148章 顺溜用的枪是什么枪?

    2009年,电视荧幕上播出了一部名为《我的兄弟叫顺溜》的电视剧,虽然如今看来这俨然是一部抗日神剧,但剧中王宝强所饰演的土味狙击手却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他手里那把外形奇特的狙击枪。

    顺溜手持的约翰逊M1941

    在与小鬼子的一次战斗中,顺溜身边的战友被日军狙击手挨个点名,而在战后打扫战场时,顺溜找到这支杀害自己战友的枪,为此险些和友邻部队打起来。

    ▲司令员都没见过这枪

    三营长:“司令员!二雷缴获了一支枪!好古怪的枪!”,六分区的战士们围着这支枪认不出个所以然来,倒是见多识广的翰林一语道出:“这是把狙击枪!你看这有个四倍镜,就是差了个消音器!”

    顺溜手中的这支枪名为约翰逊M1941半自动步枪,在2007的电影《集结号》中,王宝强饰演的姜茂财拿的也是这款步枪,据说王宝强觉得该枪用起来比较顺手,拍摄《集结号》时向导演提出继续使用约翰逊M1941的想法。

    ▲《集结号》中姜茂财曾经手持约翰逊M1941

    约翰逊M1941半自动步枪由美国人梅尔文·约翰逊于1936年开始研制,并且与著名的M1加兰德步枪共同参与了美军的竞标,是M1加兰德的竞争者。

    然而与M1加兰德步枪不同的是,梅尔文·约翰逊在自己的设计中采用了枪管短后座式的自动原理,这种也被称作管退式的自动原理在半自动步枪中并不多见。

    在约翰逊M1941的自动循环过程中,枪管将首先经过一段3.2cm的自由行程,这段时间内子弹仍在枪管内运动导致膛内膛压仍然较高。而在经过这段自由行程后,子弹从枪口射出,膛压迅速下降到安全范围内,而枪管则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后座并推动枪机。

    ▲约翰逊M1941的枪管短后座

    采用回转式闭锁的枪机凸笋将被推入螺旋槽中,并带动枪机旋转开锁,进而完成抛壳、复进等一系列动作。

    采用这一自动方式的武器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枪管必须自由浮置,如此才能保证在子弹击发后,枪管能够在前后范围内准确且迅速的活动,保证自动循环的稳定运作。

    ▲约翰逊M1941的枪机动作

    它的枪管是可以前后移动的

    正因如此,约翰逊为M1941半自动步枪设计的刺刀只有0.23KG,不到M1加兰德步枪刺刀重量的三分之一。不过从理论上而言,约翰逊M1941半自动步枪的枪口上并不适宜安装任何枪口装置,包括顺溜同志手工打造的竹筒消音器。

    ▲M1941的刺刀其实就是个细细的三菱刺

    ▲枪管后部的多孔套筒

    除此之外,近乎圆筒状的供弹具,也是约翰逊M1941步枪的特色之一,一向调皮的美军士兵因此将这款步枪戏称为“水壶”或是“孕妇”。

    ▲M1941的供弹具结构

    弹仓中螺旋排布着10发7.62×63mm步枪弹,托弹板与中央的螺旋弹簧相连,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向枪机内供弹,而装填口则位于枪身右侧,可以使用M19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弹的5发桥夹快速装填。

    ▲使用5发桥夹装填

    虽然在当年的步枪竞标中,约翰逊M1941败于M1加兰德之下,但事实上约翰逊M1941在测试中展现出了十分出色的性能,甚至在射击精度上还要略优于M1加兰德步枪。

    然而复杂的枪械结构致使约翰逊M1941并不适合大规模制造,浮置的枪管也并不坚固,位于枪管后方的多孔套筒实际上就是为了保护枪管而设计的。

    也许是因祸得福,虽然美国陆军并未采纳约翰逊的设计,但海军陆战队却对这款步枪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约翰逊M1941的枪管是活动件,十分容易拆卸、更换,加之重量较轻,所以便携性十分出色,而美国陆军第一特种作战部队也同样青睐于这款步枪,因为对于一支经常执行空降任务的部队而言,能够将步枪拆为两截绑在背包上跳伞再好不过。

    不过也有说法称,由于梅尔文·约翰逊曾是海军陆战队预备役的上尉军官,而这一身份在此次订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事实上,海陆军战队选择约翰逊M1941也有些迫不得已的味道,当时M1加兰德步枪还未大规模投产,而且将优先装备美国陆军,四等人海军陆战队手里还在使用栓动的春田M1903,想要用上M1加兰德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于是约翰逊M1941便成了海军陆战队一项迫不得已的应急武器。

    而关于梅尔文·约翰逊本人,他本是海军火器公司的雇员,然而当它勾勒出这款步枪的雏形之后,他便离开海军火器公司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或许约翰逊本以为自己设计的步枪能够收获大笔订单,谁知海军陆战队在逐渐装备M1加兰德后便撤装了约翰逊M1941。

    ▲梅尔文·约翰逊与它的作品

    左侧为M1941

    最终只有即将国破家亡的荷兰人订购了70000支约翰逊M1941,不过可惜的是还没等到交货日期,荷兰就被德国人占领了。只有少批提供给印尼的荷兰殖民地。而这样一支连美国国内都很少装备的武器,在我国军中的装备就更为稀少了。

    ▲解放战争中手持M1941的解放军

    不过在抗战时期,美国战略情报局曾援助过国民党军不少军事装备,其中就包括约翰逊M1941半自动步枪,之后再由常凯申快递送至解放军的手中也不无可能。

    另外在朝鲜战争时期,志愿军从歼灭的荷兰部队中也缴获过一些M1941,如今正放在BJ的军事博物馆里。

    ▲军博里的M1941是从荷兰人手里缴获的

    但顺溜手中的约翰逊M1941缴获自日军,从时间和途径来看都绝无可能,弹药更不可能和三八式步枪通用,然而看顺溜同志一手甩狙、盲狙的操作,估计用起来还是挺顺溜的。

149章 你会遇见谁,早就命中注定

    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

    有的人第一眼就感觉一见如故,有些人相处几年也不会深交。

    甚至,有些朋友刚开始言笑晏晏,后来终因各种不合,相继走散。

    一个人散发的磁场,决定了他会遇见谁,最后又会跟谁在一起。

    你会遇见什么人,过什么样的一生,你的磁场早就为你命中注定。

    1

    性格正向,才会吸引

    有一个年轻人向智者抱怨:

    为什么周围没有人喜欢他,即使交到一个朋友,但最终又会离他而去?

    智者问他:“你平时跟朋友怎么相处的?”

    年轻人回答:

    “我平时比较孤僻,很少跟人来往,但是遇到一个知己,我都很真诚。

    但我性格有点悲观,不开心的事都会告诉朋友,可到最后,听我倾诉的人越来越少。”

    智者答道:“没人愿意一直呆在负能量的人身边啊。”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一个人的能量场。

    性格乐观的人像太阳,无论走到哪里,都给人带来积极、阳光的能量;

    试问,这样的人无论到哪,谁不欢迎呢?

    人际交往中,少有人愿意跟一个多愁善感,剪不断理还乱的“林黛玉”类型的人交际。

    心理学研究者一直坚信一个说法:“正向吸引,负向远离”。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正面情绪越多,他身上的磁场就像引力一样能够把更多人吸引到自己身边。

    一个人的性格,影响一个人的磁场能量;

    一个人的磁场,也影响了一个人的运气。

    我有一个姐妹,有段时间正处在失恋期。

    人一失恋就会胡思乱想,反应在外表气质上,整个人没有精神,萎靡不振,像生了一场大病。

    本来业务能力很好的人,那段时间里,干啥啥不行,效率倒数第一名。

    出去见客户,居然把最重要的资料落在家里,最后谈判自然黄了。

    老板把她大骂了一顿,她一生气辞了工作,没有收入的那段时间,她过了好几个月的苦日子。

    情绪低落的时候,磁场就是一个负能状态。

    磁场不好,人就容易走霉运,做事情不顺利,不好的事情总会发生在他身上。

    你的磁场,就是你的运气。

    非常认同这样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磁场。

    灵魂纯净的人他所散发出来的磁场就好,身边的人就会感到舒服。

    灵魂污浊的人他所散发出来的磁场就不好,身边的人就会感到不自在。

    这也是为什么在社交场上,有的人受欢迎,有的则令人闻声而逃的原因。

    想要好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第一件事就要调整自己的状态。

    要知道,人和人相处靠的不是金钱,不是地位,而是内心的能量所散发的魅力。

    调动你的能量,积极向上,自然有好人、有好事奔赴你而来。

    2

    三观不同,何必强融

    前段时间,朋友圈有对“金童玉女”的情侣分手了。

    问到原因得知,虽然刚开始彼此喜欢,但实际交往的时候简直处不下去。

    比如,他俩一起去新开的餐厅吃饭,女孩点了菜单新上的特色菜,但男友却说:“点大家都喜欢的热门菜不妥当吗?”

    再比如,周末的时候女孩请了保洁阿姨打扫卫生,男友看不下去:“就这么点活,你都不会打扫吗,太懒惰了吧。”

    有人问:人与人之间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

    不是相隔天涯,也不是距离万里,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却怎么都聊不到一起。

    你说大海很美,他说那里淹死过人;

    你说跑车很漂亮,他说你这样的穷人买得起吗;

    你看到个笑话很好笑,他问你是不是脑子有病;

    你花自己的钱给买了一双高跟鞋,他不会欣赏,反而诋毁鞋很丑,你很浪费。

    什么是三观不合,这就是三观不合。

    心理学家霍妮说过: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地位、贫富、学历或者美丑,而是价值观。”

    当两个人之间的阅历追求、生活方式、看问题的角度存在巨大差异的时候,你对他讲你看到的风花雪月,他只能回应你下里巴人。

    三观不同,相处起来如同对牛弹琴,只会让人越来越疲惫。

    与人相处,三观是基础。

    跟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笑点一致,你无须担心一时的放声大笑会让对方表情异样;

    感同身受,你不怕对方误解,能将很多心事放心诉说;

    价值观相同,谈天说地也很愉快,时不时就能擦出火花。

    三观不合,就像两条平行线,再努力也没有交集;

    磁场相同,即使相处无言,仍会感受到温暖惬意。

    而世界上任何和谐且长久关系的本质,便是相处舒服。

    人生短暂,别试图改变别人,为难自己。

    快乐分享错了人,那就是炫耀;悲伤分享错了人,那就是矫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磁场,跟三观相合的人在一起,才会自在随意,轻松自如。

    这样的关系,才能相处舒服,才会保持长久。

    3

    频率一致,才能同行

    最好的关系,是同频共振。

    所谓同频,是两个人对世界的看法一致、兴趣相投、目标一致;

    所谓共振,是两个人的精神世界能够互相链接并且能够产生交流,互相启发与滋养。

    后台读者小雅曾经分享一个自己的故事:

    小雅一直都有一个开店的梦想,当她把心中的想法对丈夫说出时,不仅收到男人的冷嘲热讽,而且以离婚相威胁。

    想到孩子还小,她只好作罢。

    过了几年,孩子又大了一些,她实在忍受不了现在不喜欢的工作,无论如何都要辞职。

    当然临走那天,也签下了与丈夫的离婚协议书。

    按照自己的计划,她在本市找了一家店铺,把店面开了起来,生意居然越干越红火,比上班之后不知强了百倍。

    这中间好几次,前夫过来求和,她都没有同意。

    老公是个踏实本分的人,没有野心,不喜欢冒险,他们早就不是同一个频率的人了。

    没过几年,小雅再婚了。

    丈夫是一位建筑师,她很欣赏小雅的勇气和魄力,关键是无论她做什么,他都会给予支持。

    甚至还会帮小雅指出问题在哪里,并且提出建议。

    不工作的时候,他们会在自己房子的后园里种树、种花、种蔬菜,也会在厨房里做美食、煲汤,烤制点心。

    他们一起有共同的生活目标,即“要过一种美丽动人的人生”。

    唯有精神上门当户对,才能在婚姻里磁场相同。

    说起现在的生活,小雅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和满足:“每天都过的是想象中美好安稳的日子。”

    有人说过,“伴侣”就是两个平等的人相互尊敬,相互学习,从彼此中获得能量。

    不同频的爱人,就是互相消耗的关系,磁场混乱,这样的关系,不是相互疏远,就是彼此冲撞。

    心灵同频是关系稳固的根基,磁场其实就是一个人灵魂散发出来的力量。

    哪怕两个人的事业不是在一个水准之上,两人之间拥有精神的共鸣。

    听过一句话:

    爱是感同身受,真爱的磁场一定是共通的。

    即使两人之间交流简短,也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其实,无论爱情还是友情,最后能够走在一起,走得更远的,都是能够心灵同频的人。

    4

    一直很喜欢一句话:

    “频率相似的人顺其自然就会聚在一起,磁场不合的人讲几句话也在翻山越岭。”

    生活中你会发现,的确是这样:

    乐观向上的人,他们周围也一定是积极阳光的朋友;

    三观正的人,身边的朋友也都是对外界观念一致、看法相似的人;

    两个优秀的朋友,他们的内在频率、节奏、思想都是一致的。

    当然,万物一直在运动,人的磁场,也是可以改变和提升的。

    宇宙中存在一个“吸引力法则”,即只要你相信什么,就会吸引来什么。

    只要你相信美好,就一定会吸引来美好。

    相信自己是快乐的,就一定会吸引积极、乐观的人。

    相信自己是拥有爱、爱别人的,就一定会吸引来爱你的人。

    正如奥黛丽赫本说的:

    “我当然不会试图摘月,我要月亮奔我而来。”

    你的磁场,终究会为你吸引来与你同频共振、步调一致的人。

    余生,要在懂你的人群中行走,在彼此相合的磁场中相守。

    余生,愿我们与磁场相合的人一起,互相欣赏,彼此包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转自:科普中国)

150章 孩子放学后,先写作业还是先玩?

    (来源|养育男孩)

    很多妈妈问我孩子放学后回家,总是喜欢玩,不爱写作业,该怎么办?

    还有妈妈说周末孩子要出去玩,但是担心作业做不完,能不能出去?

    今天,分享一篇随笔,谈谈玩和学吧。

    上个周末,我起床后拉开窗帘,终于见到阳光的影子,要知道已经持续十几天的阴冷。

    我听到孩子已经在听网课,以前的周末,我们几乎能在外边一起玩一整天,而如今他的周末也已经变得很忙。

    想想读小学前的时光,真是令人回味呀。

    早上,我可以带着他,慢悠悠地出门,吃一碗粉或者馄饨。

    然后一起去露天菜市场买当日的生鲜菜。

    三岁多的他,背着小袋子,跟在我的身后。

    然后帮我提着菜,回家做中饭。

    午饭后,有时在家里跟他讲讲绘本故事,背背古诗词,涂涂画画。

    然后出门去公园,捡拾那些树枝树叶,有时看着他捉虫子。

    每天都过得很慢,却很快乐。

    如今已然是难以一见了。

    “上完课,一起骑车去吧!”我在他休息的时候叫唤了一句。

    “不行啊!还有学校的作业要做,还有每周的练习没写。”

    妈妈及时地出来踩刹车,她总是比我理智,会安排。

    “没事,等会回来写,出去骑一个小时就回来了,不远!”

    “妈妈,我想去。”儿子也眼巴巴地看着妈妈。

    唉!真不是妈妈不让你去,实在是你作业多啊。

    但是没事,我们速去速回。

    然后,我们给自行车打气擦灰,出门去了。

    骑在河堤上,感觉空气里有泥土的甜味儿。

    是有多久没出来了啊!一不小心就是几个星期,每天唯一的锻炼也是晚饭后去楼下遛的那几圈。

    我发现不仅是我家孩子如此,我们同栋楼的一个女孩,以前经常看到她带着弟弟在楼下玩。

    因为她性格开朗大方,所以总是有一大群孩子跟她一起玩。

    可好几次,只看到她弟弟跟着外婆在下面。

    那天孩子们在玩,一问才知道,姐姐周末基本都在写作业。

    她外婆小声地跟我们说:

    “你不知道啊!总是写不完,以前没怎么学,很多不会,跟不上进度,还要挨她爸爸批评。”

    深有同感呀!

    娃刚上一年级那年,简直是“上刀山、下火海”,走过来的爸妈都是好汉。

    有时跟朋友们聊天,都说如今太忙了,难得一聚啊!

    “爸爸,其实我也很忙,越来越忙了。”儿子好几次也插嘴说这件事。

    掰着手指头一数,属于他的时间还真不多。

    因为每天学校有课后辅导,都是5点回家。

    回家后火急火燎地看会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这是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也是一种放松)。

    他自己跟我说:“爸爸,你就让我多看会,让我休息一下。”

    可我担心他的眼睛,盯着书本不行,就会提醒他看看窗外,或者玩点玩具。

    可有时忘记了时间的他,又要我们提醒去做作业。

    每周还有钢琴课、围棋课、英语网课。

    不过一打听,才知道他的课程还是少的,班上很多同学都有五六门。

    所以孩子周末两天,还能有一天是属于他的,我称它为“孩子的一天”。

    那天没有培训班,作业也可以少安排,这可能是小学才有的福利吧,但我还是希望能保留下来。

    而很多孩子是没有周末的,甚至可以说周末比上学还累。

    所以他们宁愿上学,也不盼着放假,因为到了中学,又是另外一番情景。

    邻居家的女孩,上中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扑在学习上。

    回到家里,有大量的测试卷、还有网课。

    你会发现,好像无形中有一张大网,把孩子们紧紧地罩住,属于他们玩的时间、发呆的时间、创作的时间越来越少。

    所以你会经常听到父母的叫唤:“快来!做作业吧”、“快去,上课了!”

    很少听到父母说:“来,一起玩吧!”、“去,好好玩下。”

    因为父母们耳边响起的是:

    “现在让孩子玩,将来孩子就没得玩。”

    “你不给孩子补习,成绩上不去,高中都读不了。你敢让他一直玩下去吗?”

    听到这样的话,我也紧张啊!

    所以该学的,要学的,我也一直没有让孩子落下。

    但我还是希望能在紧张的大环境下,尽量创造条件,找找机会,让孩子有相对轻松、自主的时间,来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生活,可不能只有学习、学习、学习,也要有开心玩起来的时候。

    毕竟,对孩子而言,玩是天经地义的事。

    所以,骑行、陪他下下棋、去广场或者公园逛逛......

    这些小小的空档时间,你千万不要小看,更不要觉得无所谓,童年会因为这些而变得更美好。

    不知道你回忆自己的童年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

    我童年的记忆里,有自己被奶奶凶、责备的哭声。

    更多的还是在乡间跟小伙伴摸鱼、放鹅、打球的笑声。

    所以,放学后,先写作业还是先玩?

    其实就是考验父母对玩与学的态度和把握。

    请鼓起勇气,多给孩子一点玩的时光,一点属于他自己的时光。

    别逼得太紧,赶得太快。

    在前行的时候,记得看看孩子能不能跑得起来,适不适合?

    父母是要为孩子将来计深远,可也别让童年的他被那张网裹得太紧呀!

151章 文学大赛一等奖作品《窝囊的父亲》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张正直先生写的《“窝囊”的父亲》。

    该文虽然写于10多年前,但一经问世,便轰动了全国:

    感动了教坛,火热了文坛,惊爆了论坛,被选入了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组编写的语文阅读教材,后来多次被选入中考试卷。

    此刻,我们满含热泪,虔诚地读完这篇锥心刺骨、刻骨铭心、感天动地的父爱稿件,希望以此来感动人世间所有会哭的有情儿女。

    01

    父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大家夸耀的事,也没有一段让儿女们骄傲的精彩片段。

    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有时候,我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

    父亲的“窝囊”在村里是出了名的。

    他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

    小时候,我是个非常顽劣的孩子,天天逃学,从没有一天静下心来学习。

    每到年终,父亲总是抄着手站在家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邻家的孩子捧回一张张三好学生的奖状,而我总是低着头,两手空空地回家。

    为此,父亲很是失望。

    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年终考试,我的数学考了个“大鸭蛋”,语文也不及格。

    班主任老师害怕我拖了班里的后腿,劝我留级;而学校勒令我不用去上学了,让家人前来办理转学手续。

    当我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他顿时惊呆了。

    继而,便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旱烟。

    第二天,父亲提着一篮子鸡蛋领着我来到了校长家里,任凭父亲磨破嘴唇,可校长还是坚持让我转学“这孩子学习太差,跟不上”。

    校长有点不耐烦了,劝我们回去。

    这时,令我终生为父亲感到屈辱的一幕出现了。

    父亲突然“扑通”一声跪下,流着泪说:

    “校长,您就看在我这张老脸的份上,将我这娃留下吧!

    如果下学期他拿不到三好学生奖状您再开除他行吗?”

    父亲这一“壮举”,虽然使我免遭到转学的厄运,但那时的我却认为父亲给家人丢尽了脸。

    父亲下跪的事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传遍整个校园,我成了人们嘲笑的“跪读生”,那一段时间我发了疯似地学习。

    但年少的我不感激父亲,认为父亲是个“窝囊”透顶的人。

    第二年,当我把平生获得的第一个三好学生的奖状交给父亲时,他竟像喝醉了酒似的。

    他在那两间简陋的、巴掌大的小草房里转来转去,对母亲不停地唠叨着:“贴在哪里好呢?”

    最后,父亲决定贴在他炕头的墙上。

    父亲用图钉摁好后,反复摸着我的头问:

    “山子,什么日子你的奖状能把这面墙贴满呢?”

    02

    以后的岁月里,我每年都能带回几张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之类的奖状,父亲总会庄重地把它们一一贴好,并且时间顺序井井有条。

    土墙上的奖状,成了那两间穷得连一张年画都没有的小草房里唯一的一道风景。

    每逢家里来了客人,父亲总是把人领到那面土墙前“参观”,并摇头晃脑地拖着长腔给人家念上几张。

    有时还拿到村上去,向人家炫耀。看到父亲的这些“表演”,我心里感到滑稽可笑。

    高一那年,我在全县语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当我无意中将奖状交给父亲时,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竟像着了魔一样疯疯癫癫地跑到街上,到处吹牛:

    “我儿子考了全县第一名,将来绝对能考上大学。”

    “别吹牛了,难道你忘了为儿子下跪的事?”有人趁机揭父亲的疮疤。

    “我儿子有这个奖状为证,你儿子有吗?”父亲不服气,举起奖状和人家吵起来。

    想不到一生谨慎、胆小怕事的父亲,这次竟和人家动起武来。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和外人打架。

    最后结果可想而知,老实的父亲被人家打得肋骨折了几根,最后住进了医院。

    事后,我不但不同情父亲,反而认为父亲是自作自受。

    待父亲出院回到家后,我压在心头多年的火终于爆发出来,冲着父亲大声吼道:

    “爹,你往后不要再这样丢人现眼了行不行?

    这些破奖状有什么好炫耀的?

    你被人家打成这样,还不都怪你吹牛惹的祸!”

    父亲低着头一声不吭,那表情像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我越说越气,随手从墙上撕下几张奖状,边数落父亲边撕得粉碎。

    这时,我发现父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第二天,令我惊异的事情发生了,我发现昨天被我撕碎的奖状又被人一点点地粘了起来,重新又被人贴在原来的位置上。

    母亲告诉我说:

    “你别跟爹过不去了,他窝囊了一辈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为了这几张撕碎的奖状,你爹流着泪整整拼了一个晚上。”

    听了母亲的话后,我心想,父亲“窝囊”了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大概是借儿女的奖状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吧!

    数年后,我和妹妹成全了父亲的愿望,考上了大学,父亲收集奖状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待我参加工作后,那面黑乎乎的土墙已被父亲用花花绿绿的奖状和证书贴满了。

    每当看到这面土墙,我就想,这些年来,父亲辛辛苦苦地摆弄这些奖状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甚至怀疑父亲是不是有点心理变态。

    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我才真正对父亲有了些了解。

    03

    1998年,我参加某机关招考,由于多种原因,我名落孙山。

    为此,我失望极了,从城里赶回乡下老家中。

    不久,便大病了一场。

    当我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只见母亲在旁边垂泪,父亲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送到我嘴边说:

    “孩子,你都两天没吃东西了,趁热吃下去吧!

    别再想考试的事了,你还年轻,还有机会。”

    望着父亲用枯柴似的手送到唇边的那碗鸡汤,我想起这么多年自己在陌生的城市里打拼生活的艰辛,想起了考试时那些纨绔子弟利用父母的职权取代我的情景。

    我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大力气,愤怒地坐起来,一巴掌把父亲手中的碗打翻在地,大吼一声:“我不吃!”

    霎时,那碗鸡汤撒了一地,碗也碎了。

    父亲对这一切是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他用那双苍老的眼睛惊诧地望着我:“孩子,你怎么了?”

    我愧疚地抬起头来,无意中瞥见墙旮旯里的蛛网上一只飞虫正在挣扎,我指给父亲说:

    “爹,在如今蛛网似的关系里,由于你是个无权无势的农民,你儿子只能是那只任人宰割的飞虫了!你懂吗?”

    “不,”父亲坚定地摇了摇头回答:

    “那张蜘蛛网只能粘住像蚊子、苍蝇一样的飞虫,却粘不住鹰!我相信我儿子是只鹰。”

    说完这话,父亲已泪流满面。我第一次发现,父亲的语言竟是这样的生动!

    04

    但真正使我认识父亲的,却是家里发生的那一场火灾。

    据母亲讲,那场火灾是因为邻家的孩子玩火,不小心点着了自家的房子,我家的房子也跟着遭了殃。

    当时,父亲刚从田里回来,二话不说,扔下锄头,便闯入了那两间烈焰腾腾、浓烟滚滚的小草房里。

    母亲和周围的邻居都惊呆了,都在想,窝囊了大半辈子的父亲哪来这么勇敢、果断,难道这几间破屋里藏着比他生命还重要的宝贝不成?

    大约过了八九分钟,父亲满身是火,摇摇晃晃地跑了出来,一双胳膊紧紧地护着胸口,好像怀里揣着一件稀世珍宝似的。

    就在父亲跑出来没几步,忽然身后“轰隆”一声闷响,那两间草房惨然倒下,父亲也忽然昏厥过去……

    待母亲和周围的邻居把父亲抬到安全的地方,父亲已不省人事,唯有额头上那凸起的血管恰似一条条蠕动的蚯蚓。

    当母亲小心翼翼地挪开父亲那双瘦骨嶙峋的胳膊时,发现父亲怀里揣着的竟是一摞发黄的奖状——那是我从小学到今天获得的全部荣誉。

    我永远忘不了在医院见到的情景。

    父亲昔日那浓浓的眉毛,稀疏的头发,乱蓬蓬的胡子全烧焦了,身上也被烧伤了多处,原来的肺病更重了,不停地咳嗽。

    他睁开那双苍老、无力的眼睛,慈爱地注视着我,用微弱但坚强的声音告诉我:

    “孩子,你的那些奖状一张也没烧着,待我们房子盖好后再重新贴上……”

    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儿子本身就是父亲的作品,儿子的每一点成绩,每一分进步,都是贴在父亲心头的奖状,儿子的成功就是父亲终生渴望、梦寐以求的莫大荣誉。

    这时我才明白,父亲原本并不“窝囊”,为了儿女的前途,那父爱何计生死荣辱呀!

    ▽

    写在最后:

    一篇《窝囊父亲》是否让你潸然泪下?

    父爱如山,那样的默默无闻、那样的重而坚定。

    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是我们的依靠。

    在他的心里,我们永远都是他的骄傲。

    你伴我长大,我陪你慢慢变老。

    你有什么话想对父亲说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5598/ 第一时间欣赏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最新章节! 作者:梦的预言家所写的《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为转载作品,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介绍:
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随意的写写自己的经历感想,也许会有宝藏,期待朋友们的挖掘。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走在这条人生路上的随笔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