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文帝本纪TXT下载文帝本纪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文帝本纪全文阅读

作者:容潋     文帝本纪txt下载     文帝本纪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八十四章 闹剧(三)

    元晗皱眉问:“清儿现在如何了?太医怎么说?”

    “太医给皇兄诊脉,说是误食了寒凉的东西。不过皇兄素来健康,吃了药便没事了。儿臣知晓母皇父后担忧,先来禀报。”

    知道元琮没事,卫蕴冬放下心来,这才问起白天遇到元珣的事情。

    “飞鸾宫的人说,你们白天在灵白渠边遇到了珣儿,跟她一起吃了点心,有没有这回事?”

    元琮点头:“今日在灵白渠边纳凉的时候,遇到了五妹妹。当时纯父君宫里的人送来一碟子点心,说是纯父君做给我们吃的。儿臣尝了一口,觉得太甜了些,便放下了。刘公子说有点苦,不好吃,便也没吃。五妹妹吃了大半块,便被宫侍制止了。皇兄好像吃了挺多。别的点心茶水,我们都用了,没道理只有皇兄和五妹妹病了。”

    “那碟子点心还剩下了吗?确定是纯昭仪让人送去的?”

    元琮不确定道:“好像皇兄留了几块,不知现在还有没有。送点心的人儿臣看着面生,可是皇兄和刘公子都认得,应当是纯父君宫里的人没错了。”

    青岚留在南书房没回来,元晗只能吩咐露微:“你去问问清儿留下的几块点心还在不在,让太医检查。”

    折腾了半夜,飞鸾宫正殿里,太医禀报元珣的情况。

    “五殿下年纪太小,药喂不进去,一直这样呕吐腹泻,恐怕撑不过明日。”

    王恒爆发出一声尖锐的悲泣,卫蕴冬心中戚戚:“想别的办法,一定要救五皇女。”

    太医讷讷:“臣等定尽力而为。”

    王恒悲泣不能言,只朝着元晗和卫蕴冬叩首。

    卫蕴冬扶了他起来:“你先去歇着,本宫和陛下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王恒摇头,坚持要留在这里,卫蕴冬也不勉强。

    元晗面沉似水:“胡太医,你说说在南书房查到的结果。”

    胡太医行礼道:“大皇子留下了四块点心,但是保存不当,大部分都压碎了。臣等检查了剩下的点心,完整的那一块里没有查出有药物,但是碎掉的几块添加了一味大寒的药材。臣等猜测,那一碟点心,有的掺了药材,有的没有。刘公子对味道敏感,所以能尝出来有些苦。太女殿下觉得太甜,应当是为了掩盖药材的苦味,多放了些糖。”

    “其他的点心查了没有?”

    “臣等让御膳房将其他的点心剩余的部分送了来,有几样已经被处理了,其余的臣等都检查过了,没有问题。”

    那现在问题很大可能就在杨崇送去的点心上。卫蕴冬看着元晗,轻唤了一声:“陛下。”

    元晗抬眼:“去把毓秀宫碰过点心的人都传来。”

    元晗并不相信这是杨崇做的,但现在嫌疑在他身上,也不得不传他前来。毓秀宫乌泱泱来了许多人,包括杨崇。

    杨崇面色发白,显然是第一次遇到这阵仗。

    “纯昭仪应当听说了事情的经过了。你觉得这些接触过点心的奴才们,谁最有嫌疑?”卫蕴冬问。

    这话问得诛心。杨崇若是说出怀疑的对象,不免让下人们寒心。

    元晗看他一眼:“这些无端的猜测就免了,直接让人来审。”

    不管是让谁来审,宫里的手段都足以让宫侍们胆寒。立时求饶声一片。

    卫蕴冬缓了缓声音:“你们好好想想,谁今天举止异常,若是能查出来,本宫也不愿你们进慎刑司那样的地方。”

    慎刑司三个字的威慑力不言而喻。宫侍们立即七嘴八舌地互相怀疑起来。一番吵嚷后,居然真让他们锁定了一个人。

    “珠儿平日里懒懒散散的,今日居然主动要去送点心。”

    “我说陪他一起,他居然拒绝了。”

    “晚间我回房的时候,他鬼鬼祟祟不知道在藏什么东西。”

    被怀疑的小宫侍一脸惊惶,就差没把心虚写在脸上,明显是有问题。

    卫蕴冬看了眼杨崇,他的脸色更白,神情倒是镇定下来。元晗也在看他,状似不经意伸手在鼻子上摸了摸。杨素素有一紧张就会摸鼻子的习惯,元晗这是在安抚他。

    杨崇就真的镇定下来。

    “珠儿,”卫蕴冬收回目光,盯着跪在地上的宫侍,“你有什么话说?”

    珠儿战战兢兢说不出话来。

    “陛下,皇后,”杨崇开口,“臣侍做了点心给太女和大皇子,云儿也在场。云儿素来体弱,连大皇子都腹痛不止,云儿若是吃了,定然更加严重。臣侍不会连自己的孩子也一并算计的。”

    “云儿对味道敏感,你这个做父亲的肯定知道。些许的苦味就能保证他不会误食。”

    “皇后,”元晗呵止道,“究竟是谁做的,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卫蕴冬顿了顿:“陛下说的是,那就审问珠儿吧。毓秀宫的人都指认他,他总是脱不开关系的。”

    珠儿听了这话,大哭着“砰砰”叩头:“陛下饶命,皇后饶命,奴才鬼迷心窍。是良顺容给了奴才金锞子,让奴才在点心里下药。”

    这又牵扯出了赵彦,连卫蕴冬都没想到。

    元晗沉声问:“良顺容给你的药和金锞子呢?你要知道,无故攀扯主子,是什么罪过。”

    “奴才不敢,奴才说的都是真话。良顺容给金锞子都在奴才房里,让奴才在点心里下药,说是只会让人腹泻,并不会出事儿。奴才想,公子素来体弱,偶尔腹泻也不会引起怀疑,一时鬼迷心窍,陛下饶命啊。奴才不知道太女和五殿下也在那的啊。”

    元晗听了最后一句,不由凝眉。不知道太女和五殿下也在,那原本就是要给元清和刘云吃的。

    联想到前些日子南书房的闹剧,元晗不由怀疑起来。

    杨崇气的打颤:“你个卖主的东西,本宫从没苛待过你,你居然敢对云儿下手。陛下,必不能轻饶了他。”

    不需要元晗吩咐,青岚让人去珠儿房里搜查,将被牵扯进来的赵彦也请到飞鸾宫来。

    赵彦穿戴整齐,脸上半点不见慌乱。

    “臣侍参见陛下,皇后。”

第二百八十五章 闹剧(四)

    卫蕴冬问:“良顺容,珠儿说,你给了他金锞子和药材,指使他在点心里下药,你怎么说?”

    “绝无此事。”

    “你可敢与珠儿对质?”听他矢口否认,杨崇脱口而出。

    赵彦向他行了一礼:“纯昭仪,你若是坚持要臣侍与宫侍对质,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你是不是有些越俎代庖了。”

    杨崇这才回过神来,没有证据就要从三品的顺容与一个宫侍对质,不仅是下了赵彦的脸面,也是驳了卫蕴冬的面子。

    “陛下,臣侍一时心急。”

    元晗摆摆手:“罢了,等搜查的人回来吧。”

    派去搜查珠儿房间的人很快就回来了。“陛下,在珠儿的房间里,没有搜到药材,倒是搜到了几锭金锞子。”

    一个托盘送到了元晗面前,上面是三块如意祥云纹路的金锞子。

    卫蕴冬也看了看:“良顺容,你可有解释?”

    赵彦依旧沉得住气:“陛下,可否容臣侍一观?”

    元晗挥挥手,青岚捧着托盘到了赵彦跟前。

    赵彦细细看了看:“陛下,这不是臣侍宫中的金锞子。瑾儿今年要进南书房读书,自年后起,臣侍宫中的金锞子都换成了文房四宝纹样的,图案是令昭华与臣侍一同画的,将作监有记载。”

    “仅凭一个纹样,恐怕洗不清你的嫌疑。”

    赵彦毫无惧色地看着卫蕴冬:“皇后容臣侍问珠儿几句。”

    “准了。”

    赵彦转头看向珠儿:“你说是本宫让人给你的药材和金锞子,那人长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什么时候跟你见的面?”

    “昨天午时,主子们都在歇晌,有个蓝色宫装的人找到奴才,说他是良主子身边的凝烟,容长脸,大眼睛,嘴唇有点厚。给了奴才药和金子,让奴才在点心里下药。奴才不敢,他说不是毒药,让奴才尽管找猫儿狗儿来试。奴才拿药粉化开,喂了两只狗,一点问题都没有。奴才贪心,就干了。”

    赵彦听完,并不反驳,向元晗道:“凝烟是臣侍的贴身宫侍,昨日午时,他在臣侍宫中为瑾儿整理衣物,有诸多宫侍作证。而且凝烟是圆脸,和珠儿描述的样子完全不一样。臣侍可以将云瑶宫上下所有宫侍都叫来,让珠儿一一辨认。”

    如此大动干戈,卫蕴冬看向元晗。元晗略一沉思,向青岚点点头。青岚带着珠儿出门。大半个时辰后,珠儿惨白着一张脸,回到了飞鸾宫。

    “陛下,”青岚回禀,“云瑶宫并没有符合珠儿描述的人。”

    卫蕴冬呵斥道:“大胆,犯下大错不知悔改,反倒胡乱攀咬,罪加一等。”

    珠儿瘫坐在地,抖得像个筛子。

    “本宫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好好想想,到底要不要把幕后之人交代出来。谋害皇女是什么罪名,你应当是知道的。”

    珠儿只是发抖,说不出话来。卫蕴冬见问不出什么来,只能让人把他带下去审。

    折腾了大半夜,元珣的情况没有好转,事情也查不下去,可以说是一无所获。元晗挥手让众人都回宫,自己和卫蕴冬留在飞鸾宫暂时歇一歇。

    赵彦回到云瑶宫,却见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明舒?”

    曲明舒放下茶盏,示意青麦上前。赵彦接过青麦递来的帕子,里面沉甸甸地包裹着什么东西。他心中了然,打开帕子一看,赫然是几枚金锞子,纹路不是文房四宝,也不是如意祥云,就是几枚普普通通的金锞子。

    这才是赵彦给珠儿的几枚。

    在飞鸾宫看到珠儿房里搜出来的金锞子时,他就疑惑,是谁掉了包。现在看到曲明舒拿出的东西,再看看微笑不语的人,心中惊骇。他竟然早早就知晓了这事,并且可以在元晗一众人的眼皮底下偷梁换柱。

    “彦哥哥,这宫里的东西都讲究精美,你这几枚没有纹路的,才是最大的破绽。”

    赵彦沉默良久,开口道:“我原只是想给纯昭仪一个教训,让他们父子不要太招摇,准备的也只是寻常容易腹泻的药。你既然换了药,又换了我的金锞子,看来所图非小。你的目标是太女?”

    这回轮到曲明舒皱眉了:“换药?我并没有。我只是听说珠儿收了你的东西替你办事,你这几枚金锞子太容易引起怀疑了,我让人去找补了一番,换药是怎么说?”

    赵彦疑惑地看着他:“我有把柄在你手上,你只要抖出去,我必然没有好下场。即便药是你换的,我也没有证据。”

    曲明舒依旧眉头紧皱:“我没必要撒谎,也不打算找你索求什么好处,当真不是我换的。这里面还有人动了手脚。”

    二人都是心中一凉。这个人借着赵彦的手,不论是想对付太女,还是别人,成功了固然好,不成还有赵彦顶罪,于他分毫没有损失。如果不是曲明舒换了赵彦给珠儿的东西,赵彦现在恐怕凶多吉少。

    曲明舒更加不安的是,对方隐藏得比自己还深,今晚冒险帮赵彦掉包的动作,八成也落在那人眼中,后面不知要牵扯出什么事情来。

    二人相视,浓重的危机感袭来。

    “如果图谋的是太女,皇后、棠贵君、纯昭仪、惇充华除外,你、我还有丽君,就只有我们三个有嫌疑了。”曲明舒重重吐出一口气,“可恨我还主动上了套。”

    “事已至此,珠儿若一直咬着我不松口,难免引起陛下的怀疑,怎么让他闭嘴是关键。”

    曲明舒倒是不担忧:“珠儿进了掖庭,那里的人有的是法子屈打成招。我换掉的如意祥云纹样,是纯昭仪宫中用的。只要稍加引导,纯昭仪必遭反噬。他进宫如此盛宠,刘云跟着大皇子在宫中横行,没少得罪人,多得是人想拉他下来。我担忧的,是这个藏在暗处的人。”

    可是对于这人的身份,二人没有半点头绪,只能静静等着这件事的后续,打足精神见招拆招。

    曲明舒自信满满地来,满腹心事地回去。不过因着元珣的事情,宫里的人神色都不太好,他也并不显眼。

第二百八十六章 闹剧(五)

    不出曲明舒所料,珠儿不堪忍受掖庭的刑讯,自陈是前些日子办坏了事,受了杨崇的训斥,心中不忿,就从太医署随意偷拿了些无毒的药材,想让刘云病一场,报复杨崇。

    整个说辞漏洞百出,珠儿或许自己也知道,说完这些便触柱而亡。

    晚间,元珣病夭。

    卫蕴冬忙了一整天,安抚王恒,处理元珣的身后事,回到长乐宫时,元琮居然在。

    “琮儿?你怎么没在南书房?出了什么事情?”

    看他紧张的样子,元琮笑道:“儿臣没事,只是想着父后要处理五妹妹和惇父君的事情,必然劳累,来看看父后。”

    卫蕴冬甚是欣慰:“你有这份孝心就好,南书房离内宫太远,你早点回去吧。”

    元琮坚持:“儿臣陪陪父后,明日早些起床便是,一日奔波而已。”

    卫蕴冬也不再反对,传了晚膳来和元琮一同用膳。

    席间不免说到元珣。

    “三妹妹和夫子告了假,在飞鸾宫中陪伴惇父君。皇兄病了,二弟也留在临华宫陪他,南书房就只剩下我和四妹妹。我听赵初程说,良父君不放心,今日下了学也要接四妹妹回去,明日只我一人了。希望皇兄早点好起来吧。”

    卫蕴冬想到最近这些事情,看着元琮忧心的脸,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

    “琮儿,你觉得清儿和云儿这两个孩子怎么样?”

    这话问的突兀,元琮还是认真想了想:“皇兄虽然闹腾了些,很多人不喜欢他,可是皇兄待我赤诚,从没有因为我是太女而有什么特殊。云儿一直安安静静,明明不是他的错,却愿意替皇兄和人赔礼,是个很讲义气的人。”

    卫蕴冬整理了一番措辞:“琮儿,你身份特殊,宫里宫外朝堂上下,所有人都看着你,你应当感觉到了,夫子对你,比对别人都要严格。你与清儿年纪最近,一起长大,但是你要慎重着些,清儿闯的祸,万一连累到你。如同珣儿那孩子,她只是和你们玩了一回,便被刘云连累了。你惇父君现在悲痛欲绝的样子,你应当不希望父后有一天也会难过吧。”

    元琮沉默,尔后反驳道:“父后担忧儿臣,可五妹妹的事情,是珠儿昧良心下毒手,和云儿无关。父后若是因此让儿臣疏远云儿,岂不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卫蕴冬看着她认真却单纯的脸庞,竟说不出那些人心之中的黑暗来。元晗教她的是治国之道,夫子教她的是圣贤之义,她还没有接触过真正的人心,卫蕴冬不忍。

    “你母皇有十个姐妹,除了你十八十九二十二三位姨母,你可还见过其她人?”

    元琮摇头。

    “当年你母皇上面还有三个姐姐,她们才是呼声最高的继位者。你母皇被她们陷害过,暗杀过,如果她们有人成功了,现在这一切都是另一个样子,也没有你,没有父后父君们。你也一样。你们现在还小,等你们都长大了,有能力了,你还能不能稳坐太女的位置?琮儿,父后只有你,你一定一定不能有事。”

    元琮随着他的话,慢慢瞪大眼睛,想来是被吓到了。

    卫蕴冬叹口气,把她搂在怀里:“罢了,你只管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还有父后呢,父后一定会保护好你的。”

    卫蕴冬有这样的担忧,临华宫里也有相似的对话。

    张疏桐一边给元清喂药,一边怒道:“纯昭仪这么没用,自己宫里的人都管不住,反倒是带累了别人。以后毓秀宫的东西,你们都少碰。”

    元清昏昏沉沉,只有元滢在一边应是。

    元晗从飞鸾宫出来,本想直接回寝宫,路过毓秀宫时,突然又改了主意。这几天都没见到杨崇,珠儿的背叛,元珣的病夭,他一定吓坏了。

    果然,进了毓秀宫,江碧同元晗说起杨崇的近况。

    “主子自责得不得了,总说着要是不罚珠儿便好了。可是人若是心中有鬼,不是这次也还有下次,哪里能避得过来。主子去了飞鸾宫,被惇充华挡了回来,心中更是愧疚。这几日为五殿下抄经,现在刚刚躺下。”

    元晗叹了口气,进了内殿。

    杨崇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却并没有睡着。熟悉的龙涎香停留在身边,杨崇睁眼,果然是元晗。还没开口,眼泪便落了下来。

    “陛下,父亲总教我,待人要宽和。我真没想到就是训斥了几句,他便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母亲说我不适合深宫,她是对的。悦姐姐,我真的什么都做不好。”

    元晗安抚地拍拍他的后背,又被这久违的“悦姐姐”的称呼打动,到了嘴边的话更柔和。

    “不是你的错,别太难过了。是朕不好,朕答应了素素要护你周全的。朕前些日子冷落了你,他们才会有机可乘,这不怪你。”

    杨崇哭了许久,直将这些日子以来所有的惊惶自责,都变成了眼泪。元晗也安慰了许久,直将他哄睡了,才离开毓秀宫。

    “青岚,你从御前挑一些稳妥的人,换到毓秀宫去。”

    御前的人都是精挑细选的,还要再挑稳妥的,陛下对于纯昭仪是真的用了心了。只希望纯昭仪不要辜负了陛下的这份心。

    昨夜一番谈话,对元琮的冲击太大,以致于她白天在南书房都神思不属。

    “殿下?”

    元琮一惊,对上崔雅关切的眼神。

    “殿下可是这几日没有睡好?要不殿下也回去歇一歇,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不在这一时。”

    元珣的事情,崔雅也略有耳闻。南书房的皇女皇子们,都告了假,只有元琮还在读书。

    元琮想到卫蕴冬的话,若是不能快点站稳,以后妹妹们会盯着她太女的位置,想办法拉她下来,心中一阵焦躁。

    “请夫子继续,读书一日不可荒废。”

    崔雅心中感叹,现在看来,太女简直是个完美的继承人。勤奋刻苦,待人宽和。若是能顺利继位,也会是位明主。

    可是未来如何,还未可知。

后宫人物关系

    卫蕴冬(皇后,长乐宫):皇长女元琮

    张疏桐(棠贵君,临华宫):皇长子元清、皇次子元滢、皇四子元湘

    梁辰(睿贤君,雪阳宫):皇次女元璃(夭折)

    王恒(惇君,飞鸾宫):皇五女元珣(夭折)

    李陵(宜昭容,福熙宫):未育

    何秋书(已故,追封贞君):皇三女元琦

    薛意(已故):未育

    桑卓(平顺华,翠微宫):未育

    赵彦(良顺容,云瑶宫):皇四女元瑾

    卫莞(丽君,撷芳宫):皇六女元琅

    曲明舒(令昭华,重华宫):皇三子元汐,皇七女元珩

    童云岫(美人,玉翠宫):皇六子元洁

    温若黎(才人,延和宫):皇五子元沁

    这一卷要结束了,下一卷开始的时候就是好几年之后了,到时候再更新一次。

    还有一些不怎么会出场,或者在别人的台词里闪过几秒的人物(比如温若黎,景成四年选秀入宫,被皇后提过两次的温美人),等杨崇生孩子排到很后面的时候,不要奇怪

第二百八十七章 伽倻

    金永英带着元序归国后,和百济在开郡时有摩擦。元晗乐得看她们争斗,只要稍有好处,大周必不会手软。直至七月,开郡依旧在百济的掌控之中。

    争斗之中的双方都没有进一步的动静,反倒是伽倻先有了动作。

    伽倻的政治体制十分特殊,由大小十余个部落联盟组成的政治实体,由各部落选出的六个首领共同治理。

    这种政治实体与塔里的部落有些相似,却也有本质的区别。由于没有集权的统治,尽管伽倻占据了资源富饶的地方,却只能依附于百济。

    七月二十日,金官伽倻王女金哲熙,带着大量的珍宝矿产,借道高丽,向大周递呈国书,以求交好。

    伽倻此举有些突兀,元晗得了消息,笑道:“这莫不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吧。”结果一语成谶。

    八月四日,护送金哲熙前往大周的数千卫队,摇身一变,成了百济的精锐部队,与驻守开郡的百济军队一起合围高丽庆郡,大获全胜。

    元晗翻阅完加急送来的塘报,不由赞了一句:“好一出假道伐虢。”

    金永英收复开郡不成,反又丢了一郡,异常恼怒。

    杨茵劝阻道:“百济接连侵占两郡,国土虽然比不上高丽,却已经比新罗要大了,新罗才更该担忧。王上何不派人与新罗结盟,协助她们攻打伽倻。届时伽倻必然向百济求助,百济若是收兵,王上可趁机收复庆郡;若是不管伽倻,任由新罗吞并伽倻,一来报了庆郡的仇,二来也让新罗和百济再次有了抗衡的能力。”

    元序也支持道:“王上新登基,又在小人手中吃了亏,此计若是能成,便是王上立威之时。”

    金永英细细琢磨,心中有了计较。

    金哲熙借道高丽,实为与百济合围,押运的珍宝矿产便只是做做样子,真正的贡品由海船运送,稍晚些才出发。队伍一路放慢速度,等贡品上岸。

    直到九月初,金哲熙一行人才浩浩荡荡抵达京城。与她们一同前来的,还有元序送来的消息。

    元序在信中说,高丽打算联合新罗吞并伽倻,给百济施压,必要时请皇姐援助。杨茵也同时送来消息,与元序的说辞类似,只是多了一句,请陛下封锁消息,令伽倻王女不能及时得知战况。

    杨茵的意思很明显,伽倻王女若是得知伽倻被围,顺势向大周求援,徒生事端。

    元晗笑了笑,伽倻这样的小国,即便资源富饶,对于大周也只是鸡肋,她们开不起让大周援助的筹码。封锁消息也只是让元晗少一些麻烦,杨茵这是在表忠心。

    金哲熙在京城受到了热情的接待。礼部官员陪同她在京中各处游览,元晗回赠给伽倻大量的金银玉器,甚至在金哲熙提出想出京看一看,都得到了允许。金哲熙带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来,礼部的官员们也耐心解答,充分展示了天朝上国的气度。

    十月末,金哲熙在大周流连快两个月,自觉该看的该学的都已经完成了,计划返程,元晗也允准了她的请求。

    是时候放出消息来了。

    半夜,金哲熙下榻的行馆闯入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金哲熙见之大惊,报信人匆忙将信函交出,便伤重不治身亡。行馆亮了一夜的烛火。

    第二日,金哲熙满眼血丝地求见元晗。

    “王女这是怎么了?”元晗故作惊讶问。

    金哲熙握拳,语气之中全是悲愤:“臣女收到消息,新罗王联合高丽王围攻伽倻,伽倻六部已经全部沦陷。”

    “怎会如此?朕记得伽倻与百济向来交好,有百济的支援,怎么两个月的时间便被全部吞并?”元晗提了一句百济,又问青岚,“朝廷收到塘报没有?朕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青岚摇头:“可能路途遥远,奴才去问一问。”

    金哲熙眼眶更红:“百济忙着与高丽抢占开郡庆郡,不仅对伽倻的求援视而不见,反倒封锁消息,不让母王向扶桑求援。”

    扶桑与新罗百济隔海,若是扶桑得了伽倻的求援介入此事,百济害怕扶桑借此蚕食自己的利益。现在一切尘埃落定,消息才传出来。

    “王女接下来作何打算?”

    金哲熙眼中一片茫然。伽倻六部尽数灭亡,自己已经无家可归了。

    元晗给了一段时间让她思考,这才道:“王女喜欢中原文化,不如便在大周暂居,以图后事。”

    金哲熙顿时目露感激,行礼道:“陛下之恩,臣女永世难忘。”

    元晗亲自扶她:“王女对大周心怀善意,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朕自当襄助王女。”

    伽倻灭国,伽倻王女留驻大周的消息很快传开。

    元琮不解:“母皇,伽倻弹丸之地,与大周并无情分。这次灭国,高丽也出了力,母皇为什么要承诺帮助伽倻王女?”

    “上回你问朕,若是高丽坐大,大周该如何应对,你还记得朕的回答吗?”

    “儿臣记得。”元琮几乎不需要回忆,“母皇说,要暗中扶助南部三国,对抗高丽。”

    元晗点头:“高丽新罗百济的局面越乱,对大周越有利。伽倻王女在大周,便是一个天然的出兵理由。襄助伽倻复国,不论是要对付百济还是新罗,甚至是高丽,还有比这更好的理由吗?金哲熙除了金官伽倻的血统,一无所有,想要复国谈何容易,扶植一个傀儡,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可是,舅舅不是在高丽吗?大周已经同高丽交好,还有必要兵戎相见吗?”

    元晗“哈哈”一笑:“交好是一回事,利益又是一回事。高丽王求娶的聘礼,玄、乐二州,可不是什么丰饶之地,只是一个态度罢了。朕对开郡庆郡这样的地方,也是垂涎的很呢。”

    这些道理元琮现在还不太懂,在她年幼的世界里,好朋友就是好朋友,从没想过会有朝一日反目成仇。

    元晗也不强求,为了利益的背叛她还没经历过,要坐稳太女的位置,她还需要学习很多。

第二百八十八章 降将(一)

    金哲熙就在京城住了下来。

    入了冬天,塔里那边不甚太平。

    这几年塔里被迫通商,以牛羊货物换取过冬的粮食物资,倒也太平了几年。但是今年一来落雪格外早,塔里入冬准备做得十分仓促。另一方面,右贤王在通商一事上吃了亏,在左贤王的鲸吞蚕食下,势力大不如前。

    缺少了制衡,左贤王的势力急速膨胀,屡次对王庭不逊。殷佩和曲亦初镇守赤州边关,短短一个月内,与南下劫掠的左贤王势力交手数次。虽然成功击退左贤王的兵马,可是赤州守军伤亡也不在少数。

    左贤王与赤州守军的交锋,不仅仅是为了劫掠过冬的物资,也是对大周的试探。试探赤州守军的强弱,也试探元晗对于塔里、对于逐渐势大的左贤王的态度。

    御书房里暖意蒸腾,元晗点了点书案上的折子,由殷佩写就,八百里加急送来京城。

    “你们看看。”

    崔致和李秋爽接了折子。

    虽然现在左右二相是崔致和郑秀,可是郑秀过于注重民生,每每元晗欲动兵戈,郑秀都要将春种秋收挂在嘴边。时日久了,凡是涉及到外事,元晗更愿传李秋爽来参详一二。

    殷佩是武将,折子也写得简单明了。

    十一月十七日,塔里贵族、右贤王麾下干将那不思率部归降。殷佩担忧其中有诈,只能暂时将人安排在城外六十里处,同时具折进京,请元晗示下。

    “二位爱卿有何看法?”

    崔致道:“那不思此时归降,确实有可疑之处。塔里左右贤王与王庭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被破坏,可情况还没有糟糕到,她这样地位的人都难以立足的境地。”

    李秋爽没有接她的话继续说,而是转而提出另一个疑问:“塔里的局面,王庭和右贤王联手,能稳稳压住左贤王一头,为何还会逼的那不思归降?或者让那不思诈降?”

    元晗答道:“这个问题,朕倒是听说了一二。小汗王塔娅,今年十岁了,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年纪。羊弘能在王庭做主,却也要给小汗王立威,小汗王的很多话,她不便反驳。拥立王庭的几个中小部落首领,近来很得小汗王信重。”

    这就是右贤王为什么不和王庭联手的原因了。

    政局如赌局,拥立王庭的中小部落,在六年前押下赌注,赌王庭可以重振辉煌。到时候她们这些拥立者,地位自然大大提高。小汗王逐渐长大,羊弘也有意放权,押下的赌注回本在望。如果此时和右贤王联手,她们势必会被压下一头,又怎么能甘心看着右贤王来摘了她们即将到手的果实?

    这种形势,也为那不思归降的可能性添上了一点筹码。

    “那不思的领地现在是最靠近左贤王的,她在贸易中不占优势,家底并不丰厚,极有可能扛不住左贤王的攻势,被吞并掉。”崔致沉吟,“这样看来,那不思倒真像是欲归降大周。”

    “可她若是与塔里某方势力暗中联合,不论是留在边关,还是羁押京城,都是祸患。”李秋爽担忧。

    “正是,”崔致也赞同,“那不思所携部众数千,算上家眷,人数更多。如此庞大的一支异族武装,在哪里都会引起百姓的恐慌。”

    这个问题元晗也考虑过。

    她又拿出一份折子,递给崔李二人:“这是高丽王送来的国书。高丽和新罗联手,灭了伽倻,伽倻国土尽数被新罗吞并。后新罗反水,撕毁了和高丽的约定,不愿将约好的领土让出去。除了削弱了百济的实力,高丽没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反倒是又招来了新罗的觊觎。高丽王恳请大周援兵,收复被百济占领的开郡庆郡。”

    李秋爽脑中灵光一闪:“陛下是想让那不思带着塔里的人去援助高丽?!”

    “可是,高丽多山,塔里的骑兵如何能施展开?”崔致反问。

    元晗铺开舆图:“高丽多山不假,但是西南这一块却是平原。虽然不像塔里的草原一般开阔,数千人作为王牌,足以发挥了。”

    崔致心中“砰砰”直跳。让草原的骑兵去高丽作战,虽然只有一小块地方,也不啻于将野狼放入羊群了。

    还有更深的东西,崔致不敢去想。

    那不思的数千部下,在高丽战场滚过一遭后,能有多少平安归来?这些人对大周还有威胁吗?削弱那不思的力量,再接受归降。武帝的铁血手段,在这位年轻的帝王身上,并没有流失,甚至隐藏在仁厚宽和的表象之下,更令人心惊。

    元晗似是察觉到了崔致不安,别有深意道:“不管那不思是真归降还是诈降,朕一定要接纳她。朕要让天下人都看看,即便是降将,只要为大周立功,一样加官进爵。朕给她们一条退路,便是断了她们日后的士气。心中存了打不过便投降的心思,谁能挡得住我大周铁骑?”

    崔致被这话中蕴含的气度和深意所摄,只觉心跳如鼓,口干舌燥。是自己狭隘了,武帝一统中原,眼前的年轻帝王却是放眼天下。

    元晗继续道:“高丽也一定要管。金永英娶了十八弟,高丽又向大周递了称臣表,凡是大周的臣民,大周便要护着不容人染指。”

    李秋爽也被她言语间的豪气所激:“有如此帝王,何不愁万国称臣,为天下共主。”

    这是元晗看重李秋爽的地方。崔致虽然擅于理政,也很懂得元晗的心思,但终究太过精巧。李秋爽则更加敢想敢做大开大合,与她出身能推翻前朝自立为帝的李氏家族,不无关系。相比而言,数代为官的崔氏,需得谨守为臣之道。

    让塔里降将,带着数千部曲,奔袭驰援高丽,一箭双雕。

    “此事光有旨意还不够,需得派一使臣,奉旨前往,以示陛下的纳降之意。”

    “不错。那不思有这样的魄力归降,朕也得拿出诚意来,兵马粮草也要准备好,总不能空手套白狼。关于使臣,二位爱卿可有中意的人选推荐?”

第二百八十九章 降将(二)

    说起使臣,元晗最满意的便是杨茵了。可惜她眼下在高丽讲学,鞭长莫及。

    最终李秋爽推荐了一位新科进士周荣。周荣三十来岁,与元晗对答进退有节,脑子也灵活。

    十一月二十二日,周荣带着圣旨出京,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往赤州。十二月四日,周荣在城外的临时营帐中,见到了归降的那不思。

    那不思身材高大,双目有神,对周荣礼数十足。

    周荣不卑不亢与她见了礼:“大周有海纳百川之气度,陛下命小臣携旨前来,代为接受大罗的归降。”

    那不思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等待的这些日子里,她想过许多大周皇帝的反应,以及应对之策。现在居然全部没用上,不由疑惑:“大周陛下当真接受我等的归降?要如何安置我等?”

    “当然,小臣出发前,陛下有话云,‘凡真心归降大周者,皆为朕之子民’。大罗既真心归降,大周必然真心接纳。”周荣话锋一转,“不过,大罗在塔里虽有勇武之名,在大周也须得遵循大周官制。”

    终于要说到重点了,那不思追问一句:“如何?”

    周荣道:“陛下意欲封大罗为正四品忠武将军,其余部众皆为平民,可耕田劳作,与大周百姓无异。大罗若是无异议,小臣现在便可宣旨。大罗这个称呼,就要改为将军了。”

    那不思眉头深锁,显然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我这一干部曲,皆是追随我而来的部落民众,擅长的只是马上功夫,有些甚至不会说中原话,如何能分散到各地,适应大周的民俗?”

    周荣沉下脸:“大罗这是对陛下的安排不满了?我大周的府兵,上马能征战,下马能耕田。大罗的部曲如何不能?”

    那不思知道,元晗不可能任由她带着数千部众聚集在一起,分散是必然的。可身后的这些族人,都是塔里的勇士。收走了她们的弯刀和马匹,无异于雄鹰折断了翅膀。

    见她不语,周荣又添上一把火:“如此,大罗是不愿归降了?陛下不会为难大罗,但日后战场上相见,也不会手软。”

    这时候退回塔里,一面要面对左贤王的进攻,另一面右贤王视她为叛徒,而拥立王庭的部落们,也不会给她一片容身之地。

    那不思挥手,有人抬上来一只箱子。箱盖打开,里面的珠光宝气差点让周荣软了腿。

    虽然启程之前,李秋爽已经预料到了现在的情况,告诉了她应对的方法。但真正见到这么多金银珠宝时,还是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丝贪婪,哪怕她已经极力克制。

    这才是最自然的表现。

    那不思稍稍放下心来,随手从箱子中取出一颗珍珠,塞进周荣的手中:“周大人,劳烦向陛下美言几句。我们这一些背井离乡的人,总想着能在一起,也有个安慰。若是事成,这便都是报酬。”

    周荣手中都是汗,握着冰凉凉的珍珠,像是烙铁一般烫手。帐中的人不知何时退了个干净,连自己身边的随从都不见踪影。

    “闲杂人等我已经都请出去了,周大人的这颗珍珠,没有人知道。”

    周荣强自镇定心神:“小臣,小臣只是个新科进士,连官职都没有。承蒙李大人推荐,才有了这个差事。朝中的事情,小臣说不上话。”

    那不思轻轻一笑:“能为你推荐来这个差事的李大人,必然是陛下的近臣吧,与你也是关系匪浅。你替我搭上线,这一箱珠宝便是你的报酬。这颗珍珠我送于周大人把玩,成与不成都不要紧,就当是交个朋友了。”

    周荣握着这颗珍珠,两眼发直地走出营帐。她终于知道,皇帝为什么要派她这样一个新科进士来当使臣了。

    她家境贫寒,陡然见到这么多金银珠宝,自然流露出的欲望和隐忍,才是最能取信于人的。

    周荣写了信件,加急送回京城。书信一来一回,周荣接到新的旨意和回信时,已近年关。这么多天过去,那一箱子金银珠宝带来的冲击力已经消弭,再见那不思时,又恢复了从容。

    “小臣将大罗的意思转达给了李大人,大人从中斡旋,又不能过分逾制,因此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哦?愿闻其详。”

    周荣回想着信中的交待:“大周的武将,只有立了军功,得到了一官半职,可以留京居住,或是赴任上定居。”

    那不思很快反应过来:“李大人能给我们找一个立军功的机会?”

    周荣点头:“陛下收到了高丽王的国书,请求大周出兵,协助高丽王收复被侵占的两个郡,陛下已经应允了。此番出兵,大周只是协助,是个立战功的好机会。”

    那不思本能皱眉。高丽虽然离塔里并不遥远,但终究不接壤,知之不多。

    “大罗也知道,大周境内风调雨顺,西域各国也都对大周称臣,除了高丽,短期内都不会再起战事。大罗若还是不能接受,只能恕小臣无能为力了。”

    那不思沉吟:“可否容我思量一番?”

    周荣拱手:“还请大罗尽快决定,开春后便要出征。”

    周荣离开营帐后,那不思召集了心腹前来商议。众人的意见倒是都很一致。

    “我们生来就是在马上作战,从不惧生死。”

    “我们跟着大罗出来,生死都要在一起。”

    周荣很快等到了那不思的决定。

    “既然归降大周,皇帝陛下便是我等的主上,皇命岂敢不从。只是我尚有一丝忧虑。”

    塔里的人愿意出征高丽,周荣便算是圆满完成了任务,此时便带上了笑意:“将军请讲。”

    称呼的变化带来了一些微妙的改变,那不思也不由改口:“臣等自塔里仓皇出逃,马匹兵刃粮食都不足,远赴高丽恐怕难以为继。”

    这个周荣心中有底:“将军诚心归降,陛下自然也诚心接纳。将军放心,粮草马匹兵刃朝廷已经调拨,将军只需要带着勇士们为大周而战。”

    那不思彻底放下心来。

    景成六年二月初一,塔里贵族那不思率众归降,受封从三品归德将军,即刻启程,援助高丽。

第二百九十章 野心

    景成十二年,五月。

    元琮看见御书房门口站着的青岚,轻声问道:“母皇又发火了?”

    青岚苦着脸:“方才诚亲王的折子送到了,殿下狠狠告了渭州刺史一状,说她欺上瞒下,擅自改变渡口桥梁位置,导致河水改道,淹了临近三县。陛下刚下令严查,赵御史又上了一道折子,指责陛下命工部造船,代价太大,劳民伤财。陛下骂了好几句鼠目寸光,正生着气呢。”

    元琮摇摇头,还没说话,里面传来元晗的声音:“是琮儿吗?进来吧。”

    青岚替元琮开门。元晗放下笔:“去看过你父后了?”

    元琮答道:“父后身子重,儿臣去时才刚起,正用膳呢。儿臣瞧着父后气色不错,太医也说胎像很好。儿臣走时,正遇上纯父君,倒是比父后憔悴些。”

    卫蕴冬自从景成元年小产后,太医说不太能再有孕了。没想到年初之时,竟然又怀上了一胎。杨崇生刘云时伤了身子,这几年一直没有动静,现在居然和卫蕴冬差不多时候怀了孕。

    元晗欣喜若狂,嘱咐太医好生照看着。卫蕴冬和杨崇也因为同时怀孕,走得近了些。

    元晗问完,见元琮手上拿着一份塘报:“这拿的是什么?”

    元琮把塘报递给元晗:“方才路上遇到枢密院的人,要给母皇送塘报,儿臣便顺手带过来了。”

    元晗接过塘报,一目十行看了,又递还给元琮:“你也看看。”

    塘报上说的是,波斯王女带着千余人的随从,仓皇逃到伊昌四镇附近,言称波斯帝国被大食侵占,请求大周援助。

    自从伽倻王女金哲熙、塔里降将那不思在大周定居甚至做官后,如同元晗预料的那样,越来越多的异族人愿意来到大周生活,接受大周的统治。这几年,大周的边境线向外扩张了不少。

    现在,遥远的波斯遭到侵略,王女不远千里而来,寻求大周的帮助。

    “你怎么看?”

    元琮沉吟:“大周与波斯相去甚远,若是相助波斯王女,大周的军队要借道许多小国,这便要折损许多,还不论天气饮食水土这些因素。”

    元晗脸上没有表情:“所以你觉得要怎么办?”

    元琮想了想:“大周可以为她提供避难,也可以提供一些复国所需,但是仅止于这些。”

    元晗看着她,突然问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母皇用一统中原向皇祖母交了答卷,朕登基十二年,大周仓廪丰实,百姓安居,周边各国众皆臣服,也算是对母皇有了交待。琮儿,朕百年后将这江山交给你,你能给朕什么样的盛世?”

    元琮讷讷,说不出话来。

    元晗叹口气:“琮儿,你已经十二岁了,过几年便要娶夫生女。为帝王者,可以仁孝,但不能纯善。没有野心的皇帝,只能做个守成之主。守得久了,便是衰落之兆。”

    这话说的很重,尤其是对于元琮太女的身份来说,简直就是在否定她。元晗看她自责愧疚的样子,不忍再说,铺开舆图,招手让元琮走近。

    “波斯在这里,和大周之间隔着数个小国。但是你看,大周的货物从伊昌向西,这一条路是最便捷最安全的商道。大食为什么要侵占波斯,不就是为了这一条商路。伊昌成为向西的贸易关隘后,比之以前繁荣了多少,你是看见了的。”

    “母皇的意思是,要帮助波斯王女复国?”

    “金哲熙来中原六年了,这六年间,新罗百济和高丽打了多少次,大周参与了多少次,金哲熙提出要大周将到手的领土给她了吗?她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样的要求一提出来,就是她暴毙的日子。大周如果不需要伽倻作为棋子,她根本没有复国的机会。”

    “所以,波斯王女和金哲熙的境遇相似,都是作为大周统治异族的手段。”

    元晗点头:“既相似也不相似。伽倻离大周近,将来封金哲熙一个郡王亲王,不愁她能反了天去。波斯离得太远,大周鞭长莫及,只能借着波斯王女的手,暂时稳定局面。等这里都归化为大周的领土,才有控制波斯的可能。”

    元晗手指划过一大片让人心惊的土地,看着元琮的眼睛:“这叫野心。”

    “这几年来,赵延泽上书骂了朕多少回。降低征兵的年岁,开凿运河过度消耗民力,连修个宫殿都要被她说道一番。哪次朕都纳了她的谏议,为什么这回,她反对造船,朕一直力排众议坚持?”

    元晗听了赵风的建议,把赵南嘉放进了御史台。自此以后,元晗时不时就会收到赵南嘉进谏的折子。多数时候元晗都能重新思考,但关于造船一事,却前所未有的强硬。

    “你记得景成三年那次南巡,朕带着你和清儿去桃州看海的事情吗?海边的渔民说,会有蓝眼睛的人带着金子宝石来,跟她们换取瓷器茶叶。”

    那时候元琮才三岁,只隐约记得一些。

    “是胡人?”

    “也许是胡人,也许是别的人。但她们可以坐着船到大周来,为什么大周不能派船去她们那里,带着上好的茶叶丝绸瓷器?大周最南面是海,如果能越过茫茫的大海,那边的人是什么样的?会不会有更多的金子,更富饶的土地?”

    元晗喝了口茶,继续道:“刚才你看到的,如果要绕过陆上商路的关隘,便只能走海路。没有船,如何海运?

    身为帝王,你需要看到的东西比臣子更多。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她们说出来的话,你要知道原因。朕为什么让郑秀提前致仕,因为她太过关注于百姓疾苦。帝王如果过分关注一点,必然会忽略另一些事情。被忽略掉的,或许就是致命的。

    郑秀致仕时,赵延泽上书指责朕苛待老臣。朕知道,只是她不再适合这个位置,不再能跟上朕的脚步,被丢下是必然的。如果你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而被臣子的思想左右了,只能落得个亡国的下场。

    琮儿,你缺的,就是这个方向,是野心。”

第二百九十一章 双喜

    波斯王女由各州府兵护送,一路向着京城而来。元晗对于她们的安顿,与那不思金哲熙相同。

    京城外东西两侧,新起了十坊之地。金哲熙住了城东,那不思住了城西。

    金哲熙出使大周,随行人员并不算多。但这几年里,高丽来往大周经商求学的人日渐增多,定居的也不少,东外城竟然也住满了。

    西外城也不必说。那不思带来的人,哪怕在高丽战场上折损了几成,算上家眷,依旧是人数众多,西外城也是满满当当。

    波斯王女带来的随从有千余人,只能在东外城以东再起五坊。

    元晗对于这些异族人没有偏见,也没有优待。除了金哲熙和那不思的宅子是赐住,其余人等都是赁住,日常生活所需也是自己负担。

    塔里人勇武,很多豪门大宅愿意雇佣她们做护院。伽倻人则是多经商,或是做手艺人。她们为京城带来了许多新鲜的物什,大周接纳她们的同时,自己也与她们融合,点点滴滴地改变。

    元晗对待波斯人的态度也是这样。

    波斯王女进入中原,水土不服病倒了,一路走走停停,直到九月,才进了京畿。

    九月十三日,波斯王女进京。

    一路颠沛,波斯王女阿伯兹精神不太好。她不怎么会说中原官话,全赖身边的侍从官沟通。她不像金哲熙懂得察言观色,也不像那不思直来直往,加上大周离波斯实在遥远,元晗对她兴致缺缺,只是礼数周全地款待而已。

    当青岚告诉元晗,卫蕴冬和杨崇一前一后几乎同时发动时,元晗更坐不住了。宴上留了崔致和李秋爽主持,自己匆匆赶往后宫。

    “皇后和淑君情况怎么样了?”

    “皇后月份不足提前发动了,但是太医说皇后脉象尚可,应当能顺利生产。纯淑君那边,虽然是足月,但胎位不太正,恐怕有些困难。”

    元晗吩咐道:“让棠贵君去毓秀宫看着,有什么情况及时来禀报。皇后宫里让睿贤君过去,说朕一会儿就到。”

    长乐宫里,卫蕴冬靠着迎枕,慢慢饮了一杯茶:“陛下在哪呢?”

    露微答:“贤君方才过来了,说是陛下让棠贵君去了毓秀宫,自己往咱们这儿来了。”

    卫蕴冬这才发现,自己后背一直紧绷着,现在才放松下来。露微跟随卫蕴冬十多年,卫蕴冬的这点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主子,奴才斗胆说些不该说的话。陛下和淑君是年少情分,又是失而复得,宠着些也是人之常情,但从来没有越过主子去。淑君也本本分分,除了刘公子跟着大皇子闯祸以外,毓秀宫从来没有逾矩之事。主子进宫前便知道,不要与帝王论情,怎么现在反倒是堪不透了。”

    疼痛一阵一阵袭来,卫蕴冬的思绪也一阵一阵模糊。他脑子里浮现出当年大婚时,元晗紧张得手足无措的样子,不由一笑。

    疼痛越来越剧烈,卫蕴冬耳边嘈嘈杂杂的声音里,隐约有一句“陛下来了”,与他脑中那些久远的记忆遥遥相和。

    外面又传来一句“太女来了”,元琮步履匆匆,面色焦急,顾不上行礼:“母皇,父后怎么样了?”

    “太医说胎位很好,不会很费力。”

    元琮喃喃:“那就好那就好。”

    元晗拍拍她的肩:“你在这里守着,有事情及时遣人来寻朕。朕去毓秀宫看看,听说那边不太好。”

    毓秀宫里气氛凝重多了。

    几位太医低声交谈,医官在内殿进进出出,张疏桐坐在一边凝神听着。元清和刘云手握手,都白着脸,安安静静坐着,看上去像是被吓到了。

    张疏桐见元晗进来,起身迎上来,不等她发问,先说了情况:“医官说孩子胎位不正,现在想办法让孩子转过身来。所幸淑君还没到真正生的时候,还有时间。”

    现在除了等,没有任何办法。

    卫蕴冬那边很顺利,景成十二年九月十四日,皇后卫氏诞下元晗的第二个嫡女,皇十四女元璜。

    元晗一面欣喜,一面为杨崇担忧。

    九月十五日,杨崇依旧胎位不正,孩子迟迟出不来。可这一天一夜的时间,已经消耗了杨崇大部分的力气。太医和医官们的脸色越来越差,仿佛下一刻就要面临保大保小的问题了。

    元晗面沉似水,众人大气都不敢出的时候,青岚进来禀报:“陛下,礼部尚书叶维大人求见,说是波斯王女有一种西域的秘药,能助男子顺产,欲进献给陛下。”

    元晗“噌”地站起:“那还不快传。”

    不多时,波斯王女见到了元晗,用磕磕绊绊的官话说道:“皇帝陛下,波斯医官,随臣一起来的,秘药献给陛下。”

    她话说的颠三倒四,元晗不耐:“药在哪?太医去检查一下。”

    阿伯兹身后的医官捧上两个玉瓶,比比划划说了半天。在场的太医都一一看了两只玉瓶,低声讨论了一番,向元晗禀报:“陛下,其中一只玉瓶里是增益补气的药材,虽然医理与中原不同,但并没有害处,可以给淑君使用。但是另一个玉瓶里的助产药,臣等不能完全分辨出成分,不敢贸然使用。林院正见识广博,不如请她来辨认一番。”

    武帝时的楼院正在景成十年告老,推荐现在的林院正接替她。林院正景成八年才进入太医院,在这之前,楼院正一直看好的是连翘,可到了致仕时,举荐的却是林院正。

    楼院正为人正直,医术高超,很得武帝信重,她推荐的人元晗也愿意相信。何况,林院正进入太医院之前,一直在各地游方行医,的确见多识广。

    林院正得了传召,匆忙赶到毓秀宫。

    “陛下,”林院正检查完,有些犹疑,“助产药做成了丸药,臣也只能辨认出个八九成。的确有助产的作用,对人体无害。只是作用有多大,臣也拿不准。”

    “有作用就行,拿去给淑君用。”

    波斯的秘药可能真的有些作用,杨崇服下后,终于在九月十六日天刚朦朦亮的时候,诞下了元晗的第十三子元澈。

第二百九十二章 闲话(一)

    元晗在而立之年,喜得一女一子。女儿是中宫所出的嫡女,儿子是心爱之人所出,两个孩子都备受宠爱。

    满月宴上,即册封元璜为福郡王、元澈为庆舒公主。这样的盛宠,在一众皇女皇子中,只有出生即被封为太女的元琮可以相比了。

    而进献秘药有功的波斯王女,也得到了一个子爵的嘉赏。波斯随从的医官,借此打开了名声,在京城开办起医馆,和中原的大夫们有了交流。渐渐的,波斯医术去芜存菁,成为了中原医术的一部分。

    天气渐冷,长乐宫里,炭火烧的很足,元晗和卫蕴冬歪在一处逗弄元璜,元琮坐在一边烹茶。

    “清儿明年就要及笄了,要为他相看起来了。琮儿,你跟你皇兄从小一起长大,你有没有什么人选?”

    以往元琮被问的都是政事,第一次被问到家事,还是元清的婚事,顿时不自在起来。

    元晗奇道:“朕问的是清儿的婚事,又不是问你的,你脸红什么?”

    元琮脸色更红,讷讷道:“皇兄最近都不怎么同儿臣说话了。”

    卫蕴冬笑道:“清儿大了,有心事了,肯定不方便同你这个妹妹说。”

    “你看着那些世家女们,谁能配得上朕的大公主?”

    元琮只是摇头。元晗也没有指望元琮能说出个什么来,她自己还没成年,婚配的事情又哪里懂得?

    “清儿在宫里无法无天惯了,得寻个脾性好的。十九弟的长女,朕看着倒是个软和的性子,就是年纪不相配,可惜了。”

    提到元庭,卫蕴冬心里想的是另一件事。元琮过完年就十三岁了,也快到了议亲的年纪。元庭这些年入宫,总领着家里的长子,往元琮面前凑。孩子年纪小,又是亲戚,卫蕴冬不好说什么,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倒不是对元庭有什么意见,杨素素只是散官衔,真论起对元琮的支持,还不如娶杨茵的儿子。

    只听元晗促狭一笑:“琮儿也可以议亲了,清儿你说不好,你自己呢?”

    元琮脸色爆红,垂头清洗茶具。

    卫蕴冬为她打圆场:“陛下逗璜儿还不够,还要戏弄琮儿。”

    元晗继续笑道:“朕听说,念秋那孩子前些日子一首消寒诗名动京城,不少人说,崔家六公子‘京城第一公子’的名头要易主了。”

    卫念秋是卫执芸的次子,以往随她在任上。今年卫执芸卸任回京,被点选为户部侍郎,卫念秋也跟着回京了,并且凭借着一首诗,成功进入了京城公子们的社交圈里。

    卫蕴冬笑笑:“什么‘京城第一公子’,都是虚名罢了。”

    元晗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揶揄着问:“皇后当年是不是也有‘第一公子’这样的虚名?”

    这也勾起了卫蕴冬的回忆:“臣侍当年,离‘京城第一公子’还差了点火候。”

    “哦?还有公子才名在你之上?”

    卫蕴冬失笑:“臣侍当年爱摆弄些风雅的物件,烹茶焚香,才名什么的,可真是差得远了。”

    元晗顿时来了兴趣:“除了样貌才气,还有什么评判标准?”

    “大抵就那几样,”卫蕴冬想了想,“身家背景也算一条。”

    “那还有比你更出色的公子?”元晗好奇,“是谁?”

    卫蕴冬搪塞:“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陛下打听这做什么?”

    元晗捏了捏元璜的脸,又伸手去捏卫蕴冬的脸:“不过是咱们关起门来闲话,又有什么要紧。”

    卫蕴冬向后仰了仰头,躲开她的手:“孩子们都在呢。”

    元晗“哈哈”笑着:“璜儿懂得什么?琮儿嘛,你自己看。”

    元琮通红着脸,几乎要埋到茶水里去了。

    卫蕴冬被元晗缠着,最终还是说了出来:“臣侍那时候的‘京城第一公子’,是徐家的大公子。”

    元晗微怔,难怪卫蕴冬遮遮掩掩不肯说。徐家的大公子,是徐晶的嫡长孙,当年的博穆亲王君,徐远。的确是样貌身份才学都不输于卫蕴冬的公子。

    一些久远的记忆被牵动,元晗不免有些怅然,也就忽视了元琮的一丝不自在。

    气氛沉了一沉,元晗很快又把话题转移回去:“琮儿,上回念秋随你姑父进宫,你也见到了,要不要朕把他指给你当正君?”

    元琮红着脸飞快摇头:“儿臣与表弟仅一面之缘,如何能论及婚嫁?”

    卫蕴冬微微皱眉,看着元琮。

    元晗又调侃道:“你这孩子,除了总角之交青梅竹马,哪里能长久相处才能成婚的呢?朕与你父后也只是数面之缘。”

    提到青梅竹马,卫蕴冬心里一动。

    元琮被调侃得几乎要扔下茶壶逃走,元晗才放过她,转而又和卫蕴冬说起元清的亲事来。

    刘云随杨崇住在宫里,和元清几乎形影不离。这几年,元清似乎在刘云的影响下,稳重了不少,张疏桐也因此与杨崇走得更近。说到元清的婚事,少不得提起刘云。

    卫蕴冬注意着元琮的反应,几乎把她的心思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元琮心悦刘云。

    卫蕴冬心中涌上一股气恼。杨崇不过是凭着年少时的情分,这么多年始终占据元晗心中的一部分,无论他这个正宫皇后怎么做,都无法撼动。现在他的儿子,依旧是年少的情分,又占了自己女儿的心,让他如何能不恼怒?

    “清儿身为公主,婚事须得好好挑一挑才是。不过云儿随淑君在宫中多年,与陛下的儿子也没什么区别了。明年正好是春闱了,多的是青年才俊,陛下不妨在明年的新科进士中,为云儿挑一门好亲事。”

    元琮沏茶的手一抖,滚烫的热水在手指上留下一道烫伤,她却似乎毫无所觉。

    元晗道:“也好,明年年底他正好及笄,朕封他一个郡主,送他出嫁。”

    元琮心乱如麻。现在已经冬月末,离来年春闱也只两三月时间了。母皇敬重父后,这样的婚嫁之事,父后提的话,母皇多半会采纳。难道看着云儿嫁给别人?

第二百九十三章 闲话(二)

    出了长乐宫后,元琮难得失去了沉稳和风度,一路小跑到临华宫,在门口狠狠喘了几口气,才从容走进去。应付过了张疏桐,元琮拉着元清躲到偏殿里窃窃私语。

    “母皇说,要在来年春闱的新科进士中,为云儿挑选妻主,皇兄,我怎么办?”

    元清吃了一惊:“云弟弟明年年底才及笄啊。”

    “我在长乐宫听母皇父后说话听到的,母皇说,纯父君肯定要多留云儿几年,早些定下亲事也省的被别家的公子抢先了去。”

    元清安慰道:“太女妹妹你别急,万一明年新科进士没有和云弟弟年纪相配的呢?母皇挺喜欢云弟弟的,总不会硬要把他嫁出去的,纯父君也不会同意的。”

    新科进士的年纪的确说不好,有人考了一辈子还是童生,有人年纪轻轻就金榜题名。刘云年纪尚小,和他相配的年纪,十几岁考中进士的不说没有,但也并不多,明年不一定能有合适的。

    元琮冷静下来。

    “这事说不好,就算新科进士都不合适,还有别的世家女,总有合适的人。我还是要早点向母皇求娶才是正事。”

    元清皱眉:“太女妹妹,我问你,你心悦云弟弟,想娶他为正君吗?”

    “正君”二字说的格外重。元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她要把太女正君的位置,给刘云吗?

    元清又说道:“我听纯父君和我父君闲话时说起,不求云弟弟大富大贵,只求妻主一心一意待他,必须要是正房。好像是,纯父君进宫前,妻主停夫再娶才和离的。所以,太女妹妹,母皇和父后能同意云弟弟做太女正君吗?”

    元琮被问得哑然。她自幼随元晗理政,朝中的关系她比元清懂得多。皇祖父薛氏出身显赫,父后卫氏,同样是世家大族出身。

    刘云的母族她没打听过,想来不是大族出身,父族杨氏,在景成一朝才逐渐提拔起来。可是杨茵多年远在高丽,杨素素是驸马,杨业不擅于钻营,杨氏真正在大周的根基不深。元晗能同意这样出身的刘云坐上太女正君甚至未来皇后的位置吗?

    元清看着她的表情:“太女妹妹,云弟弟虽然与你两情相悦,可他也是不愿意做侧君的。你若是想好了,就去向母皇请婚。若是不愿意,便不要拦着他嫁给别人。”

    元琮失魂落魄走出临华宫,一路上脑子里都是元清的话。

    你要娶他做太女正君吗?

    你若不愿意,便不要拦着他嫁给别人。

    脚下不自觉走着,却不是东宫的方向,而是浑浑噩噩走到了毓秀宫门前。江碧推门出来,看见元琮吓了一跳:“太女殿下?”

    元琮回过神来,认出这是杨崇身边的贴身宫侍。

    “太女殿下有什么事情吗?”

    元琮摇头:“孤路过这里罢了。”

    江碧疑惑地看着她走远。

    元琮一连许多天都心不在焉,元晗留宿长乐宫时和卫蕴冬提起:“璜儿年纪小要多照料些,也别忽略了琮儿。她这几日神思不属,你替朕问问她怎么了。”

    小孩子冬日里容易生病,元璜生来比元琮身子弱,卫蕴冬格外留心了些。前些日子看出元琮和刘云的端倪,也被搁置下来了。

    “臣侍是疏忽了琮儿些,晚间臣侍便问问琮儿。”

    元琮回到东宫,贴身随从明池垂着头,声如蚊讷:“殿下,皇后在里头。”

    不等元琮反应过来,卫蕴冬的声音传来:“是琮儿回来了吗?”

    元琮进门行礼:“父后怎么来了?”

    卫蕴冬挥挥手示意宫侍们都退下,携了元琮的手,在一边坐下:“听你母皇说,你这几日心神不宁的,想什么事情呢?”

    元琮莫名心虚,讷讷道:“也没什么事情。”

    卫蕴冬意味深长道:“你母皇前些日子提过,你过两年也该议亲了,可有什么中意的人选?”

    元琮脸上一红,随即又带了一些慌乱:“儿臣年纪尚轻,哪里就要急着议亲了。”

    “傻孩子,你当皇太女娶正君,随随便便就能娶进门的吗?准备个一两年都是要的。念秋那孩子你也见到了,你觉得如何?”

    元琮脸上的红晕褪去,变的有些惨白:“念秋表哥……”

    她对卫念秋只有一个浅薄的印象,哪里能说得出好不好。

    “你要是不喜欢念秋,京城里还有那么多世家子,总有你喜欢的。让你母皇为你办一场赏花宴,好好挑一挑。”

    元琮在卫蕴冬的步步紧逼下,心乱如麻:“父后,儿臣,儿臣有了心悦的男子。”

    “哦?是哪家的公子?”

    “是,是,是纯父君宫里的云表哥。”

    虽然早有猜测,但是亲耳听到,卫蕴冬还是有些气闷。沉默在二人之间弥漫。元琮迟迟等不到卫蕴冬的表态,心中越发忐忑。

    漫长的寂静之后,卫蕴冬沉沉的声音,压在元琮心头:“你说这话的时候,根本不敢看我的眼睛。琮儿,你母皇自幼教导你,你心里其实很清楚,刘云做不了太女正君,更做不了皇后的。”

    元琮终于将心事说出来,可毫无解脱之感:“纯父君不会同意他做侧君的。”

    “我也不会同意他做正君。”这是卫蕴冬明明白白的表态,“我不同意的原因,你自己知道。”

    “父后,我不需要夫族的帮衬。”

    “你母皇刚过而立之年,正值春秋鼎盛,你以为你太女的位置会一直安稳吗?瑾儿身后的赵家,琅儿身后的卫家,珂儿身后的梁家,甚至还有曲家,你以为她们以后都不会为了那个位置对你动手吗?”

    元琮咬紧牙关,低头不语。

    卫蕴冬态度强硬起来:“你自己好好想想,想明白了,就别起那些心思。你母皇会封刘云一个郡主,本宫也会好好为他挑一门好亲事。”

    元琮呆坐在空荡荡的大殿里,脑中一会儿是刘云含羞带怯的脸,一会儿是卫蕴冬不满的神情,还有元清字字见血的问话,交织在一处,让她无所适从。

第二百九十四章 请托

    和卫蕴冬的谈话之后,并没有让元琮得到解脱,反而加重了她的焦虑。这种焦虑的情绪,在听到刘云年后会被送回杨家待嫁时,达到了顶峰。

    偏偏此时,明池带来了宫外的消息:“殿下,瑶小姐派人求见殿下。”

    元琮和元瑶的相遇十分偶然。

    元瑶是元昊的嫡长女,元昊被幽禁皇陵后,家眷也都随行。到如今,已经十几年过去,元昊已然是年老体弱了。

    被幽禁之人不得离开皇陵,家眷也是一样。元瑶乔装改扮进京,是为了给元昊延请名医。虽然皇陵也有御医问诊,可对于元昊这样失势之人,难免敷衍。元昊病重卧床,元瑶只能冒着危险乔装潜入京城,只为了能请一位大夫回去。

    内城医馆的大夫听说要去皇陵,都摇头拒绝,甚至连外城的异域医馆,也都不敢随她前去。元瑶垂头丧气坐在医馆门口,满眼迷茫。

    从她身边路过两个锦衣华服的男孩子,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太女妹妹不爱吃这个,给我吧。”

    另一个答:“可是太女殿下说,这家的糖糕好吃,让我给她带一些呢。”

    正是溜出宫来玩的元清和刘云。

    电光火石间,元瑶想明白了这人的身份。能管太女叫妹妹的,便只有皇长子元清了。

    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元瑶直扑到二人面前,在暗中跟随的侍卫们反应过来之前,一口气说出一串话来:“你是大皇子对不对,我是你的堂姐元瑶,我母亲病重需要看大夫……”

    后面的话被紧跟而来的侍卫截断。元瑶被压在地上,“唔唔”说不出话来。

    元清示意侍卫放开她:“你说你是我堂姐?你是哪个皇姨的女儿?我怎么没见过你?”

    元晗参与夺嫡时,元瑶已经十岁了,又是嫡长女,元昊的那些手段都没避她。元清一问,她不免有些心虚。可转念一想,那时候元清还没有出生,又是个男孩子,不一定知晓这其中的经过,索性就试一试。

    “我母亲是皇祖母的三皇女,皇祖母驾崩后,母亲带我们一家人都在皇陵守孝。现在母亲病了,皇陵的大夫不肯好好医治,我便只能冒险来京城请大夫。大皇子,我此番已经是违制了,请你不要告诉陛下行不行?”

    元清想了想:“这些事情我做不了主,我带你去见太女妹妹,如果她愿意帮你,我肯定不去母皇那里多嘴。”

    就这样,元琮见到了年长她许多的堂姐。元琮素来纯孝心善,不仅答应替元瑶保守秘密,还找了位大夫去替元昊看诊。

    此事已过去许久,近来被刘云的婚事困扰,元琮差点都忘记了。

    元琮整理了心情:“让她进来吧。”

    明池出去领了一个年轻女子进来,和元琮差不多的年纪,和元瑶样貌上有几分相似。元琮心里有了猜测。

    果然,那人向她行礼道:“元玦见过太女殿下。”

    听名字元琮便知道,这也是一位堂姐。

    “堂姐免礼。堂姐也是三姨母的女儿?”

    元玦摇头:“我母亲是皇祖母的第七女,与三姨是一父所出。”

    “三姨现在身体如何?”

    “三姨让我来代为转达谢意,多谢太女相救。”

    元琮露出一个微笑:“瑶堂姐纯孝,孤也是举手之劳。”

    一番寒暄之后,元玦跪在元琮面前。

    “堂姐这是何意?”

    元玦叩首:“三姨与母亲幽禁皇陵十二年,早就大势已去,现在只想颐养天年。皇陵环境清苦,还望太女殿下与陛下美言几句,让三姨与母亲回到京城养老,母亲愿自此不迈出京城半步。”

    元琮不知道当年夺嫡的过程,但也知道此事的为难。历代夺嫡失败的人,都是幽禁终身的下场。可是皇陵又的确清苦,派去给元昊诊治的大夫也说,皇陵的环境不适宜养病。

    看见元琮脸上的为难,元玦再次叩首:“我知道此事不易,但作为女儿,我实在不忍母亲受病痛折磨,我愿付出任何代价。还请殿下从中斡旋一二,成与不成都绝无怨言。”

    她言辞恳切,眼眶发红,元琮于心不忍:“堂姐快请起,孤只能说尽力一试。”

    元玦叩头:“殿下之恩,铭感五内。”

    送走了元玦,元琮更加愁苦。刘云的婚事还没解决,又压上了元玦的请托。

    元清不知道元玦这档子事儿,以为元琮还在为刘云的事情发愁,给她出主意道:“太女妹妹,现在父后的态度你知道了,纯父君的想法你也知道,要不你干脆直接问问母皇。你自己一个人琢磨也琢磨不出个结果来。”

    “直接问,问母皇?”元琮惊讶。

    元清一脸的理所当然:“母皇不仅是皇帝,还是母亲啊。母皇脾气好,除了和朝臣发火,对我们从来没说过重话吧。你就有什么想法就说什么想法,反正我要是有了心上人,肯定要和母皇说的。”

    元琮被他说得心动,认真想着和元晗说实话的可行性。

    元清继续劝说:“宫里人都说母皇最宠我,即便我到处惹祸,母皇也从来都不生气,我偷偷告诉你,因为我先把母皇当成娘亲,然后才是皇帝。我听父君说,母皇年幼的时候就独自离京读书,她和皇祖母直到最后一段时间才亲近起来。所以母皇对我们从来都不严厉,有时候还没有我父君凶。你要是跟她说真心话,她肯定会高兴的。”

    “那,那我怎么跟母皇说?”

    “就直说啊,就说你想娶云弟弟当正君,可是父后不同意。要是当侧君,纯父君不同意,问母皇你该怎么办。”

    元琮一腔勇气,在见到元晗后泄得一干二净。元清每每给她制造机会,可元琮就是说不出口。

    元晗好笑地看着两个孩子之间的挤眉弄眼,也不点破,只在背着元琮的时候问了元清一句:“你跟琮儿在搞什么呢?”

    元清捂着嘴摇头:“我不能说,得太女妹妹自己说。要不母皇你问问她吧,也许她就好意思说了呢?”

第二百九十五章 议亲(一)

    元晗并没有追问元琮的心事,年节封笔时,逗逗元璜和元澈。元清替元琮着急,又毫无办法。

    直到三月科举结束。

    元晗指着探花卓致远的卷子,笑着对卫蕴冬和杨崇说:“这位新科探花,文采斐然,样貌也是俊美。朕打听过了,她今年刚十七岁,苏州人,家中长女,尚未婚配。就是家境普通了些,可若是能真心对云儿,也算是良配。你们觉得呢?”

    卫蕴冬看了眼元琮,笑着道:“臣侍看是很好的。”

    这样的话,杨崇十几年前在杨府听过一遍,什么“满腹才华”,什么“前程似锦”,什么“虽是寒门,但如何如何”,与现在的情形何其相似?

    杨崇皱着眉头:“不知这位卓小姐的家风如何?”

    元晗知道他是担忧刘云重蹈覆辙,安抚道:“你们要是都满意,朕就让人先跟她透个口风,免得佳媳被别人抢了去。待到五月入了翰林院,她接了母亲父亲进京,朕带你微服去看看,你总能放心了吧。”

    听说要给刘云议亲,硬挤过来的元清在桌子底下使劲儿扯元琮的衣袖,示意她别再犹豫了。

    这点小动作,都被三个大人看在眼里。

    “清儿,你都快把琮儿的袖子扯掉了,你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吗?”元晗笑着问。

    “是啊,清儿,你与云儿自幼一起长大,你若是觉得有什么不妥,就直接说出来。”杨崇也接话。

    虽然元清年纪还小,但是和刘云关系亲密,也许知道些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意外。

    元清支支吾吾:“儿臣,儿臣就是觉得,也许云弟弟自己不喜欢呢?”

    卫蕴冬笑道:“傻孩子,你们还小,懂得什么喜欢不喜欢。这成亲过日子,相配相和才是最重要的。”

    这话虽然是对着元清说的,可是元琮听出了警告之意。

    杨崇看向元晗:“陛下,能不能,问问云儿自己的意思?”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元晗颔首:“那就去把云儿叫来问问。”

    刘云今日在宫里,很快就被叫了过来。杨崇把卓致远的情况跟他说了,问他有什么想法。

    刘云低头听着,到最后抬头看了元琮一眼,又很快低下头去不说话。元琮被这一眼看过来,心都颤了。

    杨崇温声道:“你有什么想法就说,毕竟是你自己过一辈子的大事。”

    刘云只是低头不语。

    元晗笑道:“毕竟年纪小害羞,罢了。朕和皇后都掌了眼,的确是个……”

    “母皇!”元琮突然站起来,打断了元晗的话。

    元晗目露疑惑,卫蕴冬含着怒意呵斥:“琮儿,还有没有规矩了!”

    场面到了这时候,元琮突然无惧无畏起来:“母皇,儿臣有话要说。”

    “琮儿!”卫蕴冬再次喝止。

    元晗握了卫蕴冬的手:“先听听琮儿要说什么。”

    卫蕴冬急道:“琮儿比清儿云儿年纪还小,能说出个什么来。”

    元晗安抚地拍了拍他的手:“这话可就不中听了。琮儿是太女,政务上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这些小事,听听她的说法又何妨?若是说的不对,不采纳便是。琮儿,你说吧。”

    元琮突然跪了下去:“母皇,儿臣求娶刘云做正君。”

    此话一出,全场都沉默了。元清终于松了口气,刘云则是满面飞霞。而卫蕴冬怒色上脸,杨崇满目震惊,唯独元晗,似是有些怅惘,看不出喜怒来。

    “本宫不同意!”卫蕴冬猛地站起,连仪态都不顾了,“陛下,琮儿年纪还小,分不清喜欢不喜欢的。”

    卫蕴冬越是激烈反对,元琮越是叛逆:“母皇,父后,儿臣与云儿自幼一起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了,儿臣知道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别。儿臣想娶云儿做正君。”

    卫蕴冬颤抖着手指,嘴唇翕动,突然两眼一闭,向后倒去。

    元晗眼疾手快,接住了他软倒的身体:“传太医!”

    三个孩子吓得面色惨白,尤其是元琮。她想过顶撞卫蕴冬的后果,没想到会直接把他气晕过去了。元晗抱着卫蕴冬进了内殿,太医也很快赶到。

    杨崇看着三个神色慌乱的孩子,震惊的心情平复下去,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担忧。

    刘云在走一条和他一模一样的路。

    太医诊完脉,说卫蕴冬只是劳累加上怒急攻心这才晕过去,并没有大碍。元晗这才放下心来。

    元琮和刘云之间的情意,元晗不是看不出来。可是刘云的性格太过柔弱,根本做不了主持中馈的主夫,更何况是太女正君甚至是一国之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出身寒门的卓致远,的确是他最好的选择。

    唯有卫蕴冬这样,聪慧、坚强、有政治敏锐度的人,才能做好一国之后,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能配合元晗在前朝的一些决策。

    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刘云和元琮与当年的杨崇和自己,简直一模一样。唯一的差别是,元晗很清楚的知道,杨崇不是皇后的好人选,也曾经一度想过要美人不要江山。只是不知,元琮会不会如她一般。

    元晗的心情十分复杂。她一面希望,当年和杨崇的遗憾,能在元琮和刘云身上弥补回来,一面又不希望元琮真的如她当年想过的那样,为了刘云,让这么多年自己对于她作为太女的培养付诸东流。

    元晗从内殿出来,看着元琮:“你进去看看你父后,别惹他生气了。”

    元琮行礼进去,外面只剩下杨崇和两个孩子。

    “清儿,这里没你的事情,你带着云儿去找滢儿浅儿玩,朕同你纯父君说说话。”

    元清知道,事情闹成这样,肯定没有自己插嘴的份了,默默行了一礼,也出去了。

    元晗和杨崇沉默地对视。杨崇心中忐忑,他同元晗一样矛盾挣扎:“皇后他……”

    元晗牵起他的手:“陪朕出去走走吧。”

    杨崇糊里糊涂被元晗牵着走,一路走到灵白渠边。元晗突然停下脚步,一把将杨崇按在怀里,紧紧圈住。

第二百九十六章 议亲(二)

    元晗力道很大,杨崇在她怀中却渐渐放松下来,也伸手环住她的腰。

    元晗闷闷的声音在头顶响起:“那时候我隐约感觉到母皇对我的安排,但是我只能当做不知。我知道,你家里的人,你母亲,素素,甚至是甫之,都不会拿你换取什么利益的。我想,如果你母亲愿意把你嫁给我,我就带着你离开京城,我们去看大漠看雪山,去江南看秋雨看春花。等我们老了,就在直山盖一座小院子,养花养鸟养鱼。”

    杨崇被她说得触及心事,不由落下泪来。

    “后来,母皇问我,要不要收你到府上做侧君。我心里想,既然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也给不了你正君之位,那不如给你自由。”

    后面的事情,元晗没有提,杨崇也不愿再想起。

    “可是,兜兜转转,你还是入了我的后宫,成了我的君侍。崇儿,我当年若是知道这些事,一定求母皇赐婚,侧君又如何?”

    杨崇流着泪摇头:“不一样的。那时候我也还年轻,若是以侧君之位入府,必定心存芥蒂。没有后面那些痛苦打磨我的心气,我依旧是对这些虚名看重的人。”

    元晗的胳膊慢慢松开,她捧着杨崇的脸,温柔地替他擦拭脸上的泪痕,看着他的眼睛:“所以,这就是你的答案是吗?”

    杨崇面带戚色,眼眶通红,眼神却是坚定:“我这一辈子,虽然穿过正红色,得到过正房的名分,可实际上,始终都是侧室。即便我现在是正一品的四君之一,依然是侧室而已。虽然心高气傲不似当年,但有些东西,一直都没变过。”

    元晗缓缓松开手,她在杨崇的眼睛里,看见了一抹慌乱,可终究被坚持取代。

    “崇儿,这是你第二次为了云儿忤逆朕了。你不止有云儿这一个孩子,你还有庆舒,他也是你的孩子。你为云儿做这些的时候,想过他将来的处境吗?”

    杨崇眼中滚下泪来。他初进宫时,元晗想要他生个孩子,他担忧刘云不能适应宫里的生活,有了孩子难免会疏忽他,拒绝了。现在,元晗想让刘云做元琮的侧君,他再次拒绝了。他知道这是元晗对他的宽容。堂堂帝王,给太女指一个侧君,根本不需要考虑谁的想法,可是元晗依旧企图说服他。

    “庆舒贵为公主,陛下会为他打点好一切。可是云儿只有我。”

    元晗长长叹息一声,深深看着他:“崇儿,或许那年,朕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看着她远走的背影,杨崇委顿在地,失声痛哭。他知道,元晗说的那年,不是泰初二十一年,她拒绝了武帝给她指婚侧君的决定,而是景成五年,从高丽王手中夺下他,将他纳入宫中的决定。

    他们之间有了七年的空白,还有了刘云这个羁绊,再不似当年在书院里的两情相悦了。

    元晗回到御书房,问青岚:“皇后和太女如何了?”

    “听说皇后狠狠斥责了太女,太女离开长乐宫的时候,额角肿了一大块。”

    元晗揉了揉眉心:“去叫太女过来。”

    元琮到御书房的时候,额上的伤已经处理过了,抹了厚厚的一层药膏,眼眶微红,看上去十分狼狈。

    “你父后怎么说?”

    “父后说云儿做侧君可以,正君不可能。”

    实际上,卫蕴冬的言辞激烈许多:“你想娶刘云做正君,除非在我的灵前。”

    “那你自己呢?如果朕替你说服皇后,你坚持要娶刘云做正君吗?”

    元琮点头。

    “你觉得,刘云与皇后比,如何?”

    元琮瞪大眼睛:“云儿柔弱,处处需要照顾,和父后完全是不同的人,怎么能比较?”

    “你既然懂这个道理,想必皇后也跟你说了不少了。你该知道,刘云没办法做太女正君,更做不了皇后。这也是皇后不同意你娶刘云做正君的原因之一。”

    “可是……”元琮话刚说出口,突然就想到了什么,脸色瞬间惨白。

    元晗勾起一抹没有温度的笑容:“琮儿,以你的聪慧,你也想到了。”

    刘云不能做太女正君,不能做皇后,但如果元琮不是太女,不是未来的皇帝,只是皇长女,她娶什么人做正君,便是无关紧要了。

    元晗拍拍她的肩:“琮儿,要美人还是要江山,你自己选。你也须得知道,选了,便没有后悔路了。”

    元琮失魂落魄走出御书房,青岚不解:“陛下,奴才斗胆,倘若太女殿下真的爱美人不爱江山,该如何是好?”

    元晗在御案上撑着下巴:“朕倒是宁愿她爱美人。”

    青岚大骇,不敢再多嘴。

    元晗却不以为意:“琮儿善良仁爱,懂得推己及人,她会是一个仁政爱民的好皇帝。但是她同时也太善良,少了些野心。塔里、高丽、百济、新罗,还有更远的扶桑、大食、波斯甚至西洋,朕不可能在有生之年把这些都解决了,即便朕有这个本事,山外有山,谁知道天下之外还有什么?大周想延续千秋万代,必须要皇帝有野心有能力有眼光,守成之主,是要不得的。”

    这些话无疑印证了青岚的猜测,陛下有了废太女的心思。

    “太女年纪尚幼,将来如何还未可知。”

    元晗轻笑:“所以这几年,朕一直在给她机会,这个两难的选择也是。她若是选江山,朕就再多教她几年。她若是选美人,便如了她的愿。”

    说完又叹息一声:“当年朕刚回京,卫相便敢在朕身上押下重注。可见卫家也是敢想敢拼的家风,怎么能生出琮儿这样中庸平和的性子来?难道是隔代传承?”

    卫蕴冬这一辈几个姐妹,都与卫弗性子相仿,反倒是卫蕴冬的母亲卫仁一辈,都是平庸守成之主。

    这话青岚不敢再接,只能反复告诉自己,这些话一定牢牢按在心底,半个字不能透露出去。现在,元琮以下的皇女都还年幼,太女位置安稳。若是知道皇帝生了废太女的心思,不知要生出多少事端来,前朝后宫都会搅成一潭浑水。

第二百九十七章 议亲(三)

    元琮得了江山美人这个二选一的难题,暂时还没有想到“废太女”的深度,只觉着实左右为难。

    她从生下来就是太女,十几年来元晗也是按照太女的标准教导她要求她。她已经习惯了作为长姐,作为太女,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失去这个位置。

    失去这个位置会怎样呢?

    这个念头一出,元琮自己都吓了一跳。原来她心中,把刘云放在了比太女之位更高的地方?

    但是一转念,卫蕴冬的话都涌上心头。

    “你母皇看似多情温柔,其实无情的很,她不会允许任何人成为江山的阻碍。为了这个天下,她什么都舍得下。你偏偏学了她的温柔,却没学会她的狠心。”

    是这样吗?为了江山连心中所爱都要舍弃吗?

    元琮深深吸了口气:“明池,随我出宫一趟。”

    “殿下,皇后那边……”

    出了求娶这档子事之后,卫蕴冬强势把刘云送回杨府,不允许他随意进宫。但是元琮身为太女,拦不住她要出宫。

    “回宫后我自去向父后解释。”

    杨家对元琮求娶刘云这件事,也是各怀心思。最为不满的便是元庭。

    元庭想将长子杨霏嫁给元琮,时常带着杨霏进宫。如今元琮与刘云互生情愫,让元庭的想法落空,怎么不心中有气?

    虽然不便对刘云恼火,也狠狠甩了杨素素不少脸色。听说卫蕴冬反对这门婚事,将刘云送回杨家,态度很明显,元庭的心思又活络起来。

    杨素素无奈:“你别急,太女这事儿没这么简单,皇后不同意,或许还有卫家公子的原因在里面。你急着送霏霏进去,不是挡皇后的路?再说了,太女一心都在云儿身上,你现在凑上去不是惹了太女厌烦?”

    元庭这才安静下来。

    元琮出宫到了杨府,杨业到了会客厅。

    “殿下此行为了云儿来?”

    “正是。”

    “臣听说,皇后对这件事反对激烈,殿下如何能说服皇后?”

    “我这趟来只是问问云儿,愿不愿意做我的正君。他若是愿意,我自然会想尽办法说服父后。他若是不愿,便当做是我孟浪了。今后无论他嫁给谁,我都是他的娘家人。”

    杨业心中一震。

    此情此景如此熟悉,十多年前,年少的帝王也是对她说出这样的话。命运转了一个弯,又回到了原点。年轻的太女站在这里,只为了问心上人一句愿不愿意。

    杨业长叹一声,上一次的决定或许真的错了,这次便让孩子们自己决定吧。

    “去请表少爷出来。”

    刘云很快出现在会客厅里。

    元琮上前一步:“云儿,我那日向母皇求娶,都是真心的。你愿不愿意嫁给我做正君?父后那里我来解决。”

    刘云红了脸,慢慢低下头:“我母亲的事情我都不记得了,但是我跟着爹爹在宫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每次陛下来毓秀宫的时候,爹爹都十分开心,陛下不来,爹爹就一个人伤神。江碧问爹爹,要不要请陛下过来,爹爹总是说,陛下是所有人的妻主。殿下,我对正君不正君的不在乎,殿下以后也会像陛下一样,有别的君侍,我也只能像爹爹一样一日一日枯等,是吗?”

    元琮使劲儿摇头:“不会的,不会的。”

    刘云抬头,眼神湿漉漉地看着她:“可是还会有别人日日盼着殿下去的。”

    “不会的,我只娶你一个,不会有别人了。”看他几欲落泪的样子,元琮心里只剩下心疼,哪里还想着其他。

    刘云的眼中骤然亮起,随之又暗淡下来:“皇后更不会同意的吧。”

    元琮偷觑了杨业一眼,大着胆子握住了刘云的手:“你若是愿意嫁我,母皇父后我来解决。”

    刘云被她握住手,猛地一惊,随即挣脱开来:“我不想殿下为难。”

    元琮的心随着他的话语动作,起起又落落,终于下定决心:“云儿,你等着我,等我来娶你,一定等我。”

    元琮告辞离开,刘云也向杨业行礼告退。杨业看着他的背影,琢磨出一些不对来。

    刘云和杨崇虽然看着相似,内里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人。杨崇是真的天真柔弱,可刘云不同。他心里极有想法,柔弱的表象和示弱的眼泪,都是他达成目的的手段。

    让太女不纳君侍,只守着他一个人,别说皇后,连皇帝都不可能同意。可刘云偏生几句话,连个承诺都没有,就激得太女昏了头脑,什么要求都敢答应。

    或许,刘云才是真正适合宫廷的人。

    元琮得了刘云的“首肯”,心情极好。这样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宫门前。

    朱红色的宫门前,卫蕴冬铁青着脸:“太女这是去哪了?”

    元琮心里“咯噔”一下,嗫嚅道:“随意出宫逛了逛。”

    这种鬼话不可能糊弄过去,卫蕴冬转而问明池:“太女出宫去哪了?”

    明池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

    “看来是本宫老了,连个奴婢都不把本宫放在眼里了。也好,露微,让掖庭的人来……”

    “父后!”元琮急忙打断他,“儿臣去了杨府。明池只是个随从,父后不要为难他。”

    “啪”一记耳光打在元琮脸上,在她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中,卫蕴冬难得失态:“本宫不为难她,本宫就问你,你是不是想早点逼死你亲生父亲,好在本宫灵前娶刘云入宫?”

    “父后,”元琮也跪了下去,“儿臣绝无此意。”

    卫蕴冬捂着胸口:“绝无此意?那你今日去杨府做什么?”

    “儿臣……”元琮想到她答应刘云的事情,说出来只会更让卫蕴冬生气。

    可她不说话依旧让卫蕴冬怒火中烧:“你到底要怎样才能打消娶他的念头?”

    元琮答不上来。

    露微替卫蕴冬抚着胸口,怕他再气晕过去:“殿下,你与主子亲父女,主子不会害你的。”

    卫蕴冬扶着露微的手:“想不出来就跪在这里想,想到有结果了为止。”

    元琮跪在宫门边,垂头不语,以沉默无声地反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8043/ 第一时间欣赏文帝本纪最新章节! 作者:容潋所写的《文帝本纪》为转载作品,文帝本纪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文帝本纪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文帝本纪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文帝本纪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文帝本纪介绍:
周泰初二十年,武帝亲征,攻破南朝皇城。末代皇帝自尽于皇宫,南朝覆灭。自此,分裂了长达百年的南北朝再度统一。
泰初二十三年,武帝驾崩,临终前传位于皇十五女元晗。
次年,元晗即位,改年号景成。刚刚完成一统的周朝,迎来了“景成之治”。
正剧,不1v1
新建的小群,518699158,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加一下文帝本纪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文帝本纪,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文帝本纪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