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寡妇村TXT下载寡妇村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寡妇村全文阅读

作者:支海民     寡妇村txt下载     寡妇村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七十五章

    杨九娃刚推开媳妇的屋门,听得贴身警卫喊叫即刻重返大堂,看见贴身警卫搂紧郭麻子的腰,郭麻子伸出双手扶住香案的边沿,看见杨九娃进屋,脸上的尴尬一扫即过,讪笑着说:“刚才起身太猛,有点头晕,因此上——”

    可是贴身警卫不容易骗过,他有点神色暗淡地说:“郭团长,我跟随你十多年,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晕过’。我知道你现在到了人生最困难的时期,可是还不至于山穷水尽,你不该那样想不开”!

    杨九娃脑子飞快地运转,感觉到这种时候再不能给挚友的伤口上抹盐,于是将错就错,假装糊涂,批评那贴身警卫:“你说你跟随郭团长十多年,今天这一点你就做得失职,明明郭团长累了,应该让他多多休息,大丈夫男子汉出生入死,有什么过不了的关隘险阻?绝对不会自寻绝路”!

    杨九娃一边说一边向那贴身警卫使眼色,贴身警卫随即明白,他也想找个台阶让郭团长下来,再不能给郭团长过多的难堪,于是安慰郭团长:“郭团长,你累了,睡吧,我扶你去休息”。

    老实说郭麻子的确有点累,是心里太累。感觉中他没有让日本鬼子打败,而是败在自己儿子的手里,一见儿子郭全中那种悲痛欲绝的哭声郭麻子心如刀绞,儿子辛辣的诘问让郭麻子无地自容,男人如果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还算什么男人?!战场上牡丹红为郭麻子挣足了脸面,可是牡丹红临死前那种镇定自如的形象永远在郭麻子的大脑里定格,也许焚香叩拜前郭麻子还没有那种想法,看那香案上红烛流泪,牡丹红的身影在牌位上显现……那一刻郭麻子有点身不由己,站起来的瞬间把脑袋撞上香案……现在郭麻子睡在烧热的火炕上,发生过的往事一幕幕在脑海里走过,心里失落着,找不到归宿。

    可是杨九娃却实实在在感觉到了,必须为这个挚友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人非圣贤,那种活厌烦的心态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杨九娃几次跟死神擦肩而过,深深为郭麻子目前的处境难过,感觉中当务之急就是为郭团长重新组织一个家庭,男人受伤的心需要女人的安抚。可是在这方面杨九娃一筹莫展,杨九娃不知道郭麻子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黄毛风刮得天昏地暗,按照往年的常规,这样的黄毛风一连得刮几天。突然间听见女人的哭声一路传来,杨九娃知道,肯定又是哪一位阵亡的弟兄的家属前来祭奠,这一次东渡黄河杨九娃损失了十三个弟兄,他也不清楚有几个弟兄死于战场,有几个弟兄走失,凡是没有回来的都算作阵亡,杨九娃不缺钱,给每个没有回来的弟兄两百银元的抚恤,有的人家好说话,拿上抚恤金,哭几声就走了,有的人家偏要闹出一点动静,这些事情杨九娃全部委托曾彪一人处理,曾彪经过那一场风波,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被卷进去,处理山寨上的事务愈加小心,再也不敢闹出什么疏漏。

    可是哭哭啼啼上山来的这个女人曾彪跟山寨上的弟兄们并不认识,曾彪问那个女人:“你的丈夫是谁”?女人说了一个弟兄的名字,可是那个弟兄的家属已经把抚恤金领走。曾彪为难了,请示杨九娃,这样的事情以前也有过,有的女人本身就是山寨弟兄们的姘妇。杨九娃想都没有想就说:“胡乱打发一点银元让她走人”!可是曾彪仍然有顾虑,问杨九娃:“假如再有其他女人来冒领抚恤金咋办”?

    杨九娃为难了,说:“把那个女人带进来让杨某看看”!

    那个女人哭哭啼啼进来了,杨九娃眼睛一亮:这个女人给郭兄做个夫人正合适!

    杨九娃问道:“小妇人你的家住哪里”?

    那女人回答:“小女子家住撇撇沟”。

    杨九娃继续问道:“你跟××(阵亡的弟兄)怎么认识”?

    那女人回答:“我们交往已经几年,××一直答应娶我。想不到这次战死河东,你叫小女子日后怎么生活”?一边说一边又呜呜直哭。

    杨九娃哭得心烦,吼道:“人死了哭不活来!可是我那个弟兄有老婆有孩子,他老婆已经将那份抚恤金领走”。

    那女人听得此言稍微有点恐慌,立刻又恢复了镇定,开始使用起女人惯用的伎俩,她哭天抹泪地说:“那个死鬼从来也没有说过他有老婆有孩子,一直说要娶我”。

    这些事情没有人作证,谁也说不清。杨九娃看那女人有几分姿色,衣服也穿得干净,试探着问道:“小妇人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那女人回答:“家里还有一个老娘”?

    杨九娃继续问道:“有孩子没有”?

    曾彪有点疑惑,这个杨大哥以前从来不跟女人说话,见了这个小妇人为什么问得这么仔细?

    只见那女人回答:“我跟××一起生了一个儿子”。

    曾彪脱口说出:“为什么不见你把儿子带来”?

    杨九娃瞪曾彪一眼,随即突然明白,这个女人是在说谎,为的是骗领抚恤金。他一只独臂把桌子一拍,还没有开始问话那女人立刻就跪倒了,连声讨饶道:“小女子该死!小女子跟××没有儿子,但是那××确实常来,小女子不会骗人”。

    杨九娃松了一口气,问得直接:“想不想嫁人”?

    那妇人哭道:“家里还有一个老娘,确实想找一个依靠,但是不想再找耍刀弄枪之人,这些人没有实话,担心耽误自己”。

    杨九娃叹道:“任何地方都会有骗人之人,但是杨某不会骗人。只要小妇人愿意,你们可以立马成婚”。

    那妇人低下头来想了半天,抬头说道:“小女子必须见人,另外还必须征得老娘的同意”。

    小妇人提的这两个要求并不过分,杨九娃当即非常爽快地答应。杨九娃对小妇人说:“我这就派两个人去撇撇沟把你娘请来,你要见的那个托付终身之人就在我的山寨,你们即刻就可见面。即日就可成婚”。

    当下杨九娃喊来楞木,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般,楞木槽头牵马,带领一个弟兄上马飞奔下山而去。杨九娃然后来到疙瘩住的屋子,看疙瘩已经无甚大碍,能够下炕走动,洋芋已经回家,疙瘩从战场上带回来的女人负责照顾疙瘩的衣食起居,俨然一对恩爱夫妻,炕上两个儿子玩耍,充满家的温馨。

    杨九娃坐下,问疙瘩:“什么时候喝你们的喜酒”?

    那女人的脸微微一红,疙瘩正色道:“这件事万万不可仓促,我还要回家请示我的老娘,还必须征得洋芋的认同”。

    杨九娃一脸坏笑:“我给郭麻子老兄找下一门媳妇,想请三弟给咱参谋”。

    疙瘩诧异,这杨大哥以前从不跟女人说话,什么时候也学会了当红娘?当即表示:“大哥,这样的事情不得莽撞,必须征得郭团长同意”。

    杨九娃大大咧咧满不在乎:“当初你给大哥说那香玉时,大哥还不是不同意?等到生米做成了熟饭,郭麻子不同意也由不得他自己”。

    可是疙瘩还多了一层考虑:“杨大哥,这件事必须做得稳妥,必须把那女人的来龙去脉弄清。等几天我稍微好一点,亲自到哪撇撇沟把这个女人调查清楚”。

    杨九娃有些心急:“恐怕等不到那个时候。郭团长目前情绪不稳,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我打算——”

    疙瘩坐不住了,住着拐杖出屋,看院子内寂静无声,虽然已经时值中午,弟兄们还在睡大觉,只见一个小妇人站在聚义堂前晒太阳,一见疙瘩走过来,瞪起眼睛把疙瘩直瞅,疙瘩看那女人也没有什么特别,只是感觉细皮嫩肉,好像不是受苦人家出身,心里多了一层疑虑。

    那女人肯定有些误会,看疙瘩时脸上泛起一层红晕,女人都喜欢健壮的男人,她一定对疙瘩非常满意。满以为疙瘩要说什么,岂料疙瘩转身走开,没有张口。

    杨九娃离开疙瘩的屋子,转身走进郭麻子睡觉的地方,看见郭麻子四肢伸展,睡得正酣,他有些不忍心打扰这个挚友,转身想出屋子,正好跟疙瘩撞了个当面。杨九娃劈头问道:“你看那个女人咋样”?

    疙瘩摆摆手,示意大哥先不要说话。这时只见郭麻子坐起来,可着嗓子吼道:“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两人静静地听完,满以为郭麻子已经醒来,正在发泄心中的愤懑,岂料那郭麻子唱完以后又重重地倒下,四肢伸展,鼾声如雷。杨九娃跟疙瘩四目对望,感觉中郭麻子是在梦里跟牡丹红对唱,他俩不忍心打扰郭麻子的好梦,转身出屋。

    看那女人仍然在院子里站着,等着杨九娃跟疙瘩上前说话。疙瘩说:“为了对郭麻子负责,我必须去一趟撇撇沟,把这个女人的来龙去脉弄清”。

    杨九娃却大不以为然地说:“一个碎(小)女子她还能翻得了天!我已经派人去撇撇沟接这个女人的老娘,她老娘来了以后一切都会明白”。

    那小妇人不见杨九娃跟疙瘩上前,主动走上前跟二人搭讪:“大哥,有什么吃的没有,整整饿了一天”。

    山寨上的弟兄闹腾了一夜,此刻正睡得还没有起来,杨九娃叫来自己的女人给这小妇人做饭,那香玉已经知道杨九娃有意把让这个小妇人跟郭麻子成亲,做好饭后端进大堂,一边看那小妇人吃饭一边拉呱。

    疙瘩看没有他的事了,转身回到自己屋子。那小妇人看着疙瘩的背影问香玉:“杨大哥给我介绍的对象是不是这个人”?

    香玉知道这个女人弄错了,纠正道:“那个人已经有老婆有孩子,杨大哥介绍的男人是大名鼎鼎的郭团长”。

第一百七十六章

    那女人听得此言顿了一下,问道:“那郭团长是不是杀人不眨眼的郭麻子”?

    香玉倒显得不以为然:“杀人看杀什么样的人,日本鬼子该不该杀?我倒认为是男人应当活得要有刚性,有一种不怕死的精神”。

    女人低头不再言语,吃完饭,女人站起来,问香玉:“我猜想你是杨大哥的女儿”。

    香玉不恼,脸上飘过一片红晕,她解释:“杨九娃是我丈夫”。

    女人略显惊诧,说:“麻烦你对杨大哥说,就说我不愿意”。

    其实杨九娃就在门口站着,女人的话就是说给杨九娃听。杨九娃闻言走进屋子,脸上有点霸气:“我就不信煮熟的鸭子会飞”!

    女人说,一脸镇定:“我知道我进了土匪窝子,山上的弟兄全是土匪。我是你们肉案上的一只羊,要杀要剐由不得我自己。三年前就是你们的一个弟兄把我强按在柴禾堆里,夺走了我的童贞,死一个男人掉一身肉,我已经做了一次寡妇,不想再做第二次寡妇,你问问郭麻子,愿不愿意跟我回家种田”?

    杨九娃不语,看来这个女人不好对付。越不好对付的女人越能引起男人的兴趣。杨九娃反问女人:“你以为山上的土匪全是一群畜生?不通人性?我们也是人,我们也懂得七情六欲”。

    女人说:“既然通人性就应当尊重一个女人的选择,打发我一点银钱送我下山”。

    杨九娃的痞子劲上来了:“你以为你是谁?别敬酒不吃罚酒”!

    女人说:“我这身肉不值钱,我的小命攥在你的手里。既然进了狼窝就没有打算再出去,可是强扭的瓜不甜,说到底我还是不愿意”。

    杨九娃瞅着女人看了半天,感觉中这个女人就是不一般,不像是一般的农家女,好像有点来历,他记起了疙瘩的话,必须把这个女人的来龙去脉弄清。

    去撇撇沟的人回来了,他们说撇撇沟根本就没有女人所说的什么“老娘”。

    杨九娃刚想发作,冷不防那女人从腰间拔出一把剪刀,直刺杨九娃的前胸,,杨九娃侧身一闪,旁边的弟兄上前,迅速将那女人制服。

    众家弟兄和疙瘩闻讯赶来,看那女人已经被捆结实躺在地上,眼里闪着凶光,一点也不怯惧,杨九娃大声叱问女人:“说!究竟谁派你到这里”?

    那女人将自己的舌尖咬烂,吐了一口血痰,高声叫骂:“老娘死也要死得明白,老娘就是瓦沟镇张蝎子的女人,老娘上山来就是为了找杨九娃报杀夫之仇!杨九娃你听着,我死后变个厉鬼也要弄得你活不成人”!

    几个弟兄上前拳打脚踢,那女人的衣服被撕烂了,露出了洁白的前胸,有兄弟建议,干脆把这女人赏赐给众家弟兄。

    杨九娃坐在椅子上沉思良久,挥挥手说:“你们别打了”。

    大家住手,站立两边,等待大哥下令,杨九娃又说:“松绑”。

    众弟兄又替那女人松绑。有人借松绑的机会揣摸那个女人。

    杨九娃厉声呵斥:“不得无理”!接着杨九娃回过头对站在一边一直没有动的疙瘩说:“让曾彪按照阵亡弟兄的标准给这女人发放二百银元,从马厩里牵一匹好马,送这女人下山”。接着杨九娃站起来,携着自己媳妇香玉的手离开大堂。

    众家弟兄不服,纷纷把疙瘩围住,疙瘩大手一挥:“你们下去”!

    张蝎子的女人上山前已经做过周密思考,她没有想活着回来,她就是想找杨九娃替夫报仇,做一个杀身成仁的侠女。

    这个女人嫁入张家已经十五年,跟张蝎子结婚时刚满十四岁,十五年来女人为张蝎子生了一儿一女,小两口过得如漆似胶,谁也不曾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一场飞来横祸使得张蝎子触柱而亡。女人认定杨九娃就是害死丈夫的罪魁祸首,把一腔仇恨全部算在杨九娃头上,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家三口孤儿寡母睡在炕上,思想起那张蝎子在世时的许多恩爱,报复的欲望不可遏止地成长。早晨起来小女人倒尿盆,听见长工屋里几个长工正在谈论杨九娃抚恤东渡黄河阵亡的弟兄,正好有一个弟兄前几年给张家当过长工,长工们的议论带着惋惜,而小女人却扑捉到了一条寻机报复的机会,于是她便冒充阵亡弟兄家属上山祭祀。

    小女人想怎么死也是个死法,能死到杨九娃的枪口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张蝎子死后两个个弟兄表面上对小女人这个嫂子还算尊敬,可是小女人不愿意在别人的施舍下活人,人生路漫漫,小女人不愿意后半辈子做个寡妇,但是她也不可能嫁人,因为小女人是张家的大儿媳,况且已经有了一双儿女。上山前小女人已经在丈夫灵前烧了断魂纸,压根就没有想活着回来。

    据说,人之将死,情绪变化莫测,听得杨九娃将要把小女人嫁给郭麻子的瞬间,小女人的眼前又浮现了她的一双儿女……一丝人性觅回,又对自己的选择有点后悔,她想下山,出于真心,她舍不得丢下她的儿女。可是杨九娃已经把话说绝,女人别无选择,图穷匕首见,演出了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

    疙瘩看那小女人衣衫褴褛,心想让小女人就这样下山有损山寨的声誉,索性好人做到底,给这女人换一身干净的衣服,他知道自己从河东带回来的女人没有多余的衣服,于是走进杨大哥的居屋,直接问道:“嫂子,把多余的衣服找一套让那个女人换上”。

    香玉看着杨九娃,杨九娃感叹地说:“三弟,这一次又多亏了你,要不是你未雨绸缪,杨某差点铸成大错”。

    疙瘩由衷地赞道:“大哥放哪女人下山,确实棋高一着。同样一件事,处理的方法不同,就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经历了这么大的灾难,剩下的弟兄仍然能毫无怨言地团结在大哥的周围,足见大哥的人格魅力”。

    这时,郭麻子睡眼惺忪,拄着拐杖走进杨九娃的住屋,怅然问道:“我刚才听到院子里人声吵杂,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九娃把张蝎子的女人上山行刺之事重复了一遍,郭麻子闻言大惊:“世上竟有这等奇事!杨大哥打算把那张蝎子的女人怎样处置”?

    疙瘩想跟郭麻子加以说明,杨九娃伸手拦住,抢先问郭麻子:“依郭兄之见,这件事应当怎样处置”?

    郭麻子沉思良久,方才说:“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当,牵扯到我们的声誉,冤家宜解不宜结,我看——”郭麻子看杨九娃一脸坏笑,于是说:“杨兄肯定胸有成竹”。

    杨九娃说:“杨某的想法跟郭兄不谋而合,打算送那女人一匹马,二百银元,打发女人下山”。

    郭麻子突然灵机一动:“让弟兄们把我抬上,我亲自把这女人送回去,顺便到瓦沟镇走一遭”。

    早晨起来不见了大嫂,自然急坏了张蝎子的两个个弟兄。有人告诉他们,好像看见张蝎子的女人去了黄河那边,弟兄两个马上想到,这大嫂极有可能去找杨九娃报仇。

    其实张蝎子之死跟杨九娃没有直接的联系,可是杨九娃亲自打死了几个瓦沟镇的地痞,那小女人便将一腔怒火全朝杨九娃发泄,也认定杨九娃害死了她的丈夫,那女人找杨九娃报仇的想法由来已久,临走前跟谁都没有说,只是嘱咐奶妈管好她的一双儿女。

    大哥张富贵(张蝎子)死后,老二张德贵自然成为这个家庭的掌柜,得贵跟兄弟商议,无论如何也要把大嫂找回,早年张鱼儿曾经跟杨九娃有过交往,俩家子过去也没有什么结怨,对于张蝎子之死弟兄俩也有他们的看法,总认为大哥太霸道,无论做什么事一手遮天,其实打死一个鬼子五算不得什么,可是他为了霸占鬼子五的宅院,竟然栽赃陷害郭麻子,在瓦沟镇激起了一场民怨,想不到引火烧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自己性命。

    事情既然已经过去,弟兄俩压根就不想再找谁算账,替哥哥报仇,冤冤相报何时了?更何况那张蝎子是咎由自取。可是大嫂子却不肯罢休,非要闹出一点动静。安顿好大嫂子关系到弟兄俩的声誉,可是贸然上山找人,总有些说不明白。弟兄俩商议,决定抬上整猪整杨,借口慰问抗日的英雄,借此机会把以前的积怨一笔勾销,然后耐下心来经营老祖先的基业。瓦沟镇周边的土地有一半归张家所有,只要守住祖业,弟兄三个仍然是瓦沟镇的首富,没有必要跟任何人结怨。

    弟兄三个忙活了大半天,正准备上山时突然瓦沟镇驻军钱营长派人来告知张家兄弟,郭团长亲自护送张家大媳妇来瓦沟镇。弟兄三人有点措手不及,大嫂子跟郭团长怎么能够遇到一起?郭团长重回瓦沟镇向人们传送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管家回来告诉张德贵,瓦沟镇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全部站在沿街,准备欢迎抗日英雄郭团长凯旋而归。钱营长亲率部下,欢迎郭团长重回瓦沟镇。

    郭团长睡在担架上被四个弟兄抬着,从瓦沟镇街上缓缓走过,沿路尽是欢迎的人群,想起来大约一个月前撤离瓦沟镇时的狼狈相,郭团长感慨万分。郭团长根本就没有想到他能够回来,也没有想到回来时能够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

    一行人在郭团长的老官邸停下,郭团长被贴身警卫搀扶下了担架,张家三兄弟来向郭团长谢罪,郭团长摆摆手,嘱咐弟兄三个把他们的大嫂子领回家好好开导。

    且不说郭团长回到瓦沟镇以后受到了怎样的款待,那张蝎子的媳妇回到自家屋子以后,顾不得羞耻,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让三个弟兄看身上的瘀伤,要三兄弟不要被假象迷惑,一定要替大哥张富贵报仇。三个兄弟对大嫂子好言相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肯定嫂子也有过激的行为,人家不计前嫌,能把嫂子送回来已经不错,我们再也没有脸面去寻郭麻子、杨九娃的麻烦。

    谁知那女人也算个烈女,一口恶气无处发泄,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哄两个孩子睡着,然后把丈二白绫系上房梁,踩着凳子悬梁自杀。

第一百七十七章

    楞木带领着两个弟兄遵照杨大哥的嘱托,来到凤栖城,他来凤栖城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把郭麻子再婚的消息通知李明秋,让李明秋做通郭全中的工作。不管父子俩有多大的隔阂,郭全中依然是郭麻子的亲儿子,这是一个不容改变的事实,老子再婚儿子有权知道。当然,做为拜把子兄弟和亲家,参加郭麻子的婚礼是李明秋义不容辞的责任。楞木当年曾经跟李明秋在一起共事,交往颇深,他在李明秋家的大门外下马,毫不迟疑地叩响了李明秋家的大门。

    开门的正是李明秋。许多时间不见,两个挚友到一起免不了亲热一番,相互间致以问候,李明秋便让妻子满香去凤栖街置办酒菜。

    楞木忙说:“明秋老兄你的心意兄弟领了,可是实在忙得顾不过来,咱们吃点便饭,兄弟还有要事给李兄交待”。

    李明秋笑道:“什么‘朝廷圣旨’那么重要?老弟多年没有在一起坐了,今天非要来个一醉方休”。

    楞木说:“郭年兄马上要结婚了,楞木来凤栖置办结婚的用品,天黑前还必须赶回去,确实没有机会喝酒”。

    李明秋瞪大了双眼:“那个郭年兄”?

    楞木笑道:“还有谁?郭麻子呗”。

    李明秋哀叹一声:“牡丹红尸骨未寒,郭年兄就急不可耐”!

    楞木解释道:“哪里,山上来了一个小妇人祭祀亡夫,杨大哥一看那妇人长得有几分姿色,便自作主张为郭年兄保媒。我下山时郭年兄还在睡梦之中”。

    李明秋诧异:“你越说我越糊涂,这么说来郭年兄的婚姻大事全由杨大哥一手操纵?婚姻之事岂非儿戏,哪能这样马虎”?

    楞木说:“杨大哥再三叮咛郭年兄的婚事李兄你一定要参加,还要做通郭——郭年兄的儿子的工作”。

    李明秋一听拉着楞木站起来:“咱走”。

    这回轮到楞木惊奇,问道:“去哪里”?

    李明秋回答:“上山,郭年兄再婚绝非儿戏,一定要慎重,那个女人不知底细,只凭有几分姿色,到让我越不放心”。

    楞木不走,调侃道:“不怕,我不回家他们不会结婚,因为我还要给他们置办结婚的用品,就是把东西买齐了估计今天也结不了婚,山上的新房还要布置”。

    李明秋说:“不行咱们今天就得上山,结婚只是一个仪式,谁敢保证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楞木还是有些不以为然:“李哥你也过虑了,一个女人能翻起什么大浪?人家愿意咱们阻止不了,人家不愿意咱们也没有办法,咱们只等喝喜酒,别的一概不管”。

    说话中间满香已经把饭菜端上来,大家围在一起吃饭,吃完饭后楞木跟李明秋一起胡乱买了一些东西,一行人骑马直奔山寨。

    只见山寨上一片冷清,根本就看不到结婚的喜庆。杨九娃一连几日没有睡觉,困极了,天还没黑就上炕搂着小媳妇睡觉,几个老哥们围在大堂里押宝(赌博),听得楞木回来疙瘩出来迎接,看见李明秋疙瘩要把杨大哥喊起来,李明秋摆了摆手,说:“让大哥睡吧,听说郭年兄大喜,如何这般冷清”?

    疙瘩如此这般,给二人把发生过的闹剧说清楚,李明秋长舒了一口气,叹道:“想不到郭年兄、杨大哥英雄一世,差点毁在一个妇人手里”。

    三人睡不着觉,喝了一宿酒。

    杨九娃一觉醒来,已经到了第二天中午,这几天繁杂事太多,需要一一沥青。思想起昨天荒唐的一幕,事情过后依然心惊,假如那小女人不半途露馅,把那出戏演到底,这阵子郭麻子很有可能成为那女子剪刀下边的冤鬼。想到此杨九娃惊出一身冷汗,这辈子莽撞事儿太多,关键时刻都能逢凶化吉,看来以后这毛糙的毛病得改改,不然的话那一天脑袋掉了还不知道是怎么掉的。

    正胡思乱想间楞木在窗外喊道:“杨大哥,起来了没有?李明秋昨晚来了,看你刚睡下,没有惊动”。

    杨九娃三下两下穿起衣裤来到院子里,二月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方知这半月来阎王殿前走了几个来回,这阵子心里的那股劲松了,困乏至极,一下子睡过了头。揉揉眼,逐渐适应了太阳底下的坏境,看李明秋正朝他走来,埋怨道:“你夜黑地里来,为什么不把我叫醒”?

    明秋笑笑,回想起杨九娃强迫他戒烟时的情景,光阴荏苒,一眨眼十几年过去,连郭麻子算在一起,三个人同年庚辰,一个比一个大不了几天,虽然都曾拈香,但是记不起谁比谁年长,相互间称为“年兄”,这阵子都老了,已经五十出头,应该激流勇退了,可二位年兄却不顾死活,为了国家和人生尊严,去跟日本鬼子殊死博斗。他们回来了,血痕累累,身后留下成千弟兄的尸骨。可是他们却依然活得精神,相互间支撑着,为以后的日子打拼……明秋眼热了,抓住杨九娃的独臂摇着:“年兄,真不容易”。

    可是杨九娃却大大咧咧,毫不在乎。见面先问:“这次你单独上山,为什么不带着夫人同行”?

    明秋叹一口气:“穷家难舍”。

    杨九娃问身边的楞木:“明秋昨晚上山,为什么不叫醒我”?

    明秋抢先回答:“是我不让他们叫醒你,你太累了”。

    杨九娃说:“几十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干起事来就不知道累”。

    杨九娃回过头继续问楞木:“东西买回来了没有”?

    楞木回答:“买回来了,用不上了”。

    杨九娃摆动着他的独臂:“谁说用不上?正好给疙瘩圆房”!

    楞木苦笑着说:“大哥,你就不要乱点鸳鸯谱了行不?疙瘩有媳妇”。

    杨九娃显得胸有成竹:“那个女人带领我们走出了鬼子的包围圈,我们有责任为她安排归宿。疙瘩对那个女人有意,我们就应当玉成他们的佳缘,况且,我相信洋芋和疙瘩娘不会反对”。

    有关一个女人带领着郭团长和杨九娃突围的传闻李明秋早都听说,黄河上的暗道也早已经在两岸民间广为流传。早年黄河连年泛滥,据说是黄河的一头连着天眼,两岸人民在一个道士的倡导下,集资铸造了一具黄河铁牛,黄河铁牛堵住了天眼,黄河两岸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这只是一段传闻,但是有关集资铸造黄河铁牛凤栖县志上确有记载,想到此李明秋贸然问道:“你们有没有见到黄河铁牛,那个带领你们从黄河暗道突围的女人是不是仙女”?

    杨九娃吭哧一笑:“算了吧年兄,那只是一条暗道,好像是雨水冲刷而成,暗道里仅能容一人通过,过黄河时女人让我们每人鼻子孔里插一根芦苇,我弄不明白那芦苇是从哪里来的。那女人长相一般,不过跟疙瘩却是天设地造的一对”。

    大家正在说话时一个女人从疙瘩的屋子里出来,两只胳膊抱着两个小孩,楞木把那个女人指给李明秋看,李明秋看那女人把两个孩子放在地上,返回屋子把疙瘩搀扶出来,疙瘩一只胳膊拄着拐杖,一只胳膊搭在女人肩上,俨然一对恩爱夫妻。看样子杨大哥说对了,疙瘩跟这个女人是天设地造的一对。

    楞木招招手让疙瘩过来,那女人把疙瘩搀扶到大家面前,楞木突然笑了,笑得疙瘩摸不着头脑,看杨大哥跟李明秋鬼鬼崇崇的样子,疙瘩疑惑着问道:“你们在商量什么”?

    李明秋跟疙瘩从来没有开过玩笑,一本正经地说:“杨大哥要给你和这个女人圆房”。

    疙瘩摆手,也显得一本正经:“菊花爹为了我葬送了性命,我肯定要一辈子对菊花承当责任,不过这件事急不得,我想明媒正娶,把菊花娶回郭宇村。所以必须做通娘跟洋芋的工作”。

    杨九娃一直认为疙瘩是个有心计的人才,这次东渡黄河,大家能够转危为安,疙瘩自然功不可没,猛然间记起来洋芋曾经说过的话,杨九娃的眼神里流露出对疙瘩的一丝怜悯,当然大家不可能知道疙瘩的难言之隐,只是由衷地对这个汉子表示钦佩,可是杨九娃还是想让山寨热闹一回,借以消除东渡兵败以后大家沉闷的气氛,他固执己见,一改过去不苟言笑的风格,调侃道:“三弟,你就不能让你那‘菊花’在咱们山寨绽放一回?大哥我等不急了,今夜就想给你们圆房”。

    疙瘩低头想了半天,突然间明白过来,他理解大哥的意思,疙瘩说:“我尊重大哥的意见,但是不是在今夜,我必须带着菊花回一次郭宇村,祭祀我的老爹,必须让我娘见见菊花这个儿媳,还必须见见这两个孙子,洋芋是我的结发妻,过去发生的一切责任在我,我不想让洋芋受到任何委屈”。

    李明秋感觉疙瘩说得在理,于是劝说杨大哥:“这几天我不走了,一定要参加疙瘩的婚礼,咱们也不在乎一天半天,就按照疙瘩说的办”。

    杨九娃低头不语,停一会儿才说:“这一次东渡黄河郭宇村损失最重,死了一个张大山,有十一个男人被鬼子抓去。我跟郭兄商量好了,想等郭兄伤势好点一同去郭宇村慰问、抚恤村里的村民,刘副军长已经先行一步,看来等不上郭兄了,疙瘩回村杨某跟疙瘩同去”。

    疙瘩说:“再等几天也无妨,郭宇村的男人们是为了郭兄才落入虎口,回郭宇村咱们必须跟郭兄同去,杨大哥不就是想热闹一番吗,咱们不能佛了杨大哥的美意,一切听从杨大哥安排”。

    楞木拍手赞道:“还是三弟想得周全,我想今夜的宴会没有郭兄不行,咱们索性兵分两路,一些人在山寨准备婚宴,我想去瓦沟镇将郭团长跟钱营长一同请上山寨”。

    杨九娃携起李明秋的手,说:“由他们准备去,咱们喝茶,谝闲”。

    李明秋却说:“谢杨兄美意,明秋想跟楞木一同去瓦沟镇,这一次东渡回来后我看郭兄心绪不佳,总有点放心不下”。

    杨九娃感慨道:“咱俩想到一起去了,原指望给郭兄冲喜,想不到弄巧成拙,不说了,快去快回,杨某在山上等你们”。

第一百七十八章

    赵吉仓离开李明秋家宅院以后,思前想后,感觉中李明秋已经将他解雇,再赖着不走就有点说不过去。于是他直接来到刘副军长的官邸,声言要见刘副军长本人。

    门卫进去通报,停一会儿出来对赵先生说:“刘副军长让你进去”。刘副军长屏退左右,关起门来跟赵先生密谈了半个时辰,赵先生出了刘副军长的官邸重回济世堂,对铁算盘说:“既然李掌柜成心要将赵某解雇,赵某死赖着不走也说不过去。不过我不会离开凤栖,容赵某几日,赵某找下房子后自然搬走”。

    铁算盘把眼睛从眼镜片子上边探出来,抬头纹一下子变得很深,他知道李明秋去了山寨,药铺一时还难以找下合格的西医,可是叔侄俩已经跟人家赵先生谈过,解雇赵先生是侄子李明秋的主意,这阵子赵先生一走西医柜台就无法经营。在全国到处笼罩着战争阴影的时刻,凤栖街却显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人们总需要生活,需要流通,凤栖做为南北物资的中转站,自然有它独特的地理优势,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凤栖,药铺的生意火爆,这种时候赵先生离去无异于釜底抽薪。

    铁算盘为难了,询问赵先生:“能不能等明秋回来后再做商议?明秋也不是有意要解雇你,只是——”。

    赵先生摆摆手,说:“大家都心明如镜,不用再说了,我就不信离了济世堂就能饿死人”。

    铁算盘的脸上显出了献媚的笑,这个人就是这样,善于见风使舵。他看了看祁先生,祁先生正给病人诊脉,好像对他俩的谈话充耳不闻,西医柜台那边也有病人等赵先生为他们诊断,铁算盘笑着说:“那当然,赵先生身怀绝技,走到哪里都有你一碗饭吃。也许明秋的判断有误,容明秋回来再商量一下”。

    “不用了”,赵先生浅笑:“覆水难收,我已经决定离开,不过明秋没有回来以前我不会走”。

    这时,一直没有插言的祁先生回过头来说:“赵先生一走我也呆不长久。李掌柜也怀疑我了,只是没有明说,与其让人家解雇,不如自找台阶下来,麻烦李掌柜告诉你那侄子,就说祁先生也打算离去”。

    铁算盘把算盘拿起来,举过头顶,做出了一种像要跟谁拼命的姿势,那张老脸显得扭曲,不过他没有发作,而是用算盘轻轻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有点自嘲地说:“明秋侄子回来我也不干了,二位先生走哪里老汉我就跟着,给你们绑鞋带扫地端洗脸水,你们吃稠的总该给老汉喝一口”。

    这铁算盘能软能硬,几句话说得两位先生怨气全无,不过赵先生对祁先生还是有点感激,祁先生刚才说的那几句话确实够李家父子咀嚼回味,赵先生还是不改初衷,只是口气有些改变:“我打算在凤栖街上重新开一家诊所,不过药铺没有找下合适的医生之前赵某不打算离去”。

    铁算盘想,赵先生还是给他留下了回旋的余地,突然显得康慨大方,说:“一会儿我请大家吃羊肉泡馍”。

    三个人一起在葛有亮的羊肉泡馍馆吃了羊肉泡馍,回到药铺后院时铁算盘看见孙女李娟跟孙女女婿郭全中站在门口等他回家吃饭。铁算盘抹了抹嘴巴说:“爷爷吃过了,你们回家吃吧”。

    两个孩子不走,跟着铁算盘走进他睡觉的账房,铁算盘伸手摸了摸长得虎头虎脑的全中,想起这个孩子不幸的遭遇,有点替这个孩子难过。他关切地询问两个孩子:“你们想说什么”?

    全中嗫嚅着,欲言又止,脸蛋憋得通红,想说什么而又不敢说。李娟说:“爷爷,全中说他不想念书了,想学医”。

    其实铁算盘早就有这个想法。明秋的两个孩子已经全部出外谋事,不可能回来经营药铺,自己的憨憨儿子和孙子先天不足,这个药铺也只有全中来继承。可是孩子文化底子太薄,铁算盘想让全中先念几年书再来药铺学医。

    可是孩子既然提出来了,铁算盘就不能不考虑。他看孙女(实际上是女儿)李娟已经长成大姑娘了,虽然不是闭月羞花,却也天资聪颖,心里稍感欣慰,心想若能两个孩子同时学医,他自己百年之后就将药铺交与两个孩子经营。

    看着爷爷不说话,李娟以为爷爷还另有打算,于是抓着爷爷的胳膊摇着,在爷爷面前耍娇:“爷爷你原来说过要让全中学医,可不许变卦”。

    铁算盘故意将话题岔开,问两个孩子:“你俩吃了没有?爷爷给你俩一些钱,你俩去吃羊肉泡馍”。

    李娟不高兴了,将嘴撅起来,嘟囔道:“娘已经将饭做好了,我们不吃你那羊肉泡馍”。

    铁算盘说:“做好的饭明早再吃,索性连你娘一起叫上”。

    李娟看全中站在一边不说话,知道自己这个小丈夫嘴馋,一听说吃羊肉泡馍思想就开了小差。让全中学医是李娟跟娘商量好了的,娘也不得不为自己的以后考虑。可是这爷爷不知道还有什么打算,硬是不肯答应全中学医。李娟的眼里噙满了泪珠,拉起小丈夫的手说:“全中,咱走”。

    全中磨蹭着不想离开,铁算盘内心叹道:“到底还是两个孩子”。事已至此他不得不说:“娟儿,全中学医之事爷爷还得跟你娘商量”。

    李娟高兴了,搂住爷爷的双肩,在爷爷的额前嘬了一口。爷爷把李娟撕开,故意斥道:“去!越大越不像话”。

    两个孩子拿了钱,高高兴兴地离去。铁算盘想如此以来两个先生就再不好意思走了。想到此铁算盘把院子里的茶炉点燃,在炉子上烧了一壶水,拿出侄子明秋孝敬他的,平日里舍不得喝的龙井,泡了一壶好茶。两位先生嗅到了茶叶的清香,知道这铁算盘肯定有要事相求,果然听到了铁算盘的喊声:“赵先生、祁先生,茶水泡好了,喝一口”。

    两位先生对视一笑,来到客厅,客厅内几把木椅,一张茶桌,平时两位先生自做自吃,茶桌就是饭桌,有时来了尊贵患者,也把患者请到后院客厅,先生就让患者坐在饭桌前为患者诊断。那桌子和椅子都是用上等木料制成,做工十分讲究。铁算盘把茶杯用清水冲洗,然后为两位先生亲自倒茶。

    两位先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赞道:“好茶”。

    铁算盘这才说:“老汉想让孙女和孙女女婿跟二位先生拜师学医,不知二位先生是否愿意带徒弟”?

    赵先生祁先生面面相觑,这样的事情不好推辞。可是那李明秋有言在先,要将赵先生解雇。赵先生不得不说:“赵某即将离去,收徒之事实难从命”。

    铁算盘百炼成精,什么样的场面都能对付。他给两位先生把茶水添满,然后才说:“我感觉大家可能闹了一点误会,其实走到哪里都是为了挣钱,一动不如一静,两位先生我可是真心挽留”。

    祁先生接口说:“话说白了,李明秋掌柜怀疑我们两人来路不明,大家走南闯北还不都是为了谋生?我说一句话李掌柜你不要介意,你们叔侄俩这是自己砸自己的生意”。

    铁算盘赶忙说:“就是就是,我们这药铺接连出了两个日本特务,我们叔侄俩惊魂未定,两位先生不必介意,明秋回来之后我们会权衡利弊,两位先生医术精湛,我们绝不会将二位先生解雇”。

    可是那赵先生还是有点举棋不定,答应李明秋回来之后再做决定。

    铁算盘站起身,嘱咐两位先生好好用茶,他要回一趟家。

    黄昏的凤栖县城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迎面刮来的风带着湿湿的暖意,铁算盘在这座县城出生、成长、生活,转瞬间六十多年过去,王旗变幻,凤栖城的人早已经将那些走马灯似的官员忘记,但是人们不会忘记铁算盘,铁算盘是凤栖城的一块标记。

    铁算盘突然想跟竹叶坐坐,意识中他欠这个女人太多,岁月不饶人,趁他这几年身体尚可,必须对竹叶的以后作出安排。目前看来智障儿子和憨憨孙子无法担当起养家糊口的责任,铁算盘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李娟和全中身上,虽然说两个孩子到药铺学医竹叶肯定赞同,但是铁算盘还是想跟儿子媳妇把这件事情说明,这是对竹叶的一种尊重。

    推开虚掩的大门,铁算盘故意咳嗽了一声,东厦屋的灯亮着,隔着窗子朝里看,娘仨正坐在炕上吃饭。

    长安的客商源源不断地定做那些奇形怪状的陶俑,卢师傅的生意越做越好,软馍和他的儿子一般不回家吃饭,家里只剩下竹叶和女儿女婿,那全中紧靠竹叶坐着,看起来好像母子俩。

    铁算盘问道:“你们仨怎么没有去吃羊肉泡馍”?

    竹叶咧嘴一笑:“饭已经做好了,在家吃一样”。

    李娟问:“爷爷你再吃些”?

    铁算盘在炕沿上坐下,掏出烟锅点了一锅烟,抽了一口,才回答:“爷爷吃得很饱”。接着对竹叶说:“我想让两个孩子去学医,你看咋像”?

    竹叶放下饭碗,脑门亮亮地,有些激动:“刚才两个娃回来已经说过了,爹你就看得安排吧”。

    铁算盘坐了一会儿,起身离去,竹叶跳下炕,把老爹爹一直送出大门外,看看前后左右没有人,突然脸红了:“爹,我一会儿给你把上屋的炕烧热,你就……回屋睡吧”。

    铁算盘心里咯噔了一下,他知道儿子媳妇说这句话的用意,但是他无法拒绝,喉咙里好像被什么卡住了,含混不清地说:“好吧”……

第一百七十九章

    郭宇村的女人和孩子们得到了一笔社会救济,生活暂时还能维持下去,加之男人们离开时间不久,女人们虽然处心积虑,但是基本上还没有感觉得来危机。

    不论男人们在与不在,日子总得过下去。郭全发一时半会回不来,年翠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郭文涛结婚。年翠英是个要强的女人,行为做事有自己的准则,她不会让接连不断的打击压垮,她身边还有五个儿女,人总是活在希望之中,累死累活也要把这五个孩子养大,孩子是年翠英的精神支柱和全部希望。

    女人们都爱斗心眼,两个亲家母从一开始就互相较劲。那蜇驴蜂想,年翠英五个孩子,吃一个馍要分成五份,好家怕三分,既然文慧不能独占那一幢老宅院,那么蜇驴蜂就要狠敲年翠英一笔,也不全为了蜇驴蜂自己,得为文慧以后做一些准备。

    刘媒婆把她那满头的白发在脑后绾了一个发髻,套上豹子年前孝敬她的黑丝络,穿一件黑老布褂子,打着绑腿,手里拿一只手帕,来到蜇驴蜂家门前,推开虚掩的大门,张口喊道:“张凤(蜇驴蜂)——,你刘婶来了”。

    蜇驴蜂答应一声,跳下炕,出屋欢迎,她知道刘媒婆是受年翠英之邀,前来提亲,心里早已想好怎样应对,两个女人见面免不了一番亲热,互相问候着,蜇驴蜂替刘媒婆脱了鞋,把刘媒婆扶上炕,大女儿文秀端上来一笸箩核桃、红枣、落花生,两个女人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啦话。

    相互间客套了一番,很快就转入正题,刘媒婆免不了把两个孩子都夸赞了一番,然后说:“你们是老邻居,相互间知根知底,有啥话就说到明处,我为你们穿针引线,来回跑腿”。

    蜇驴蜂笑得勉强:“刘婶,文慧她爹不在家,我们妇道人家总感觉没有男人心里不踏实,我知道亲家母有难处,但是也不能把女儿白送人,她家娃多,担心文慧嫁到她家受累,为女儿多挣一点财礼也在情理之中”。

    刘媒婆心里咯噔了一下,感觉到这蜇驴蜂话里有话,于是问道:“张凤,咱们都在一个村子住着,我想那年翠英也不会干焾子粘油(方言,比喻不摊本钱白娶媳妇),人家肯定做了准备。不过,咱们这边口张得太大(这里指财礼要得太多)也惹人家笑话,刘婶一手拖两家,能过得去就行”。

    蜇驴蜂嘴一撇,打断刘媒婆的话头:“谁不知道老掌柜郭子仪临走前把几千银元给了孙子媳妇年翠英,我那亲家母伸出一个手指头比咱俩的腰粗,要她一百银元等于九牛一毛”。

    刘媒婆吐了一下舌头:“我说张凤,年翠英有钱没钱咱不清楚,我那春花嫁给大狼时一分钱的财礼都没有。事情做得过分了惹人笑话,咱的女子十六岁,争端二十四块银元双方都能搁住,再多一点也不是不可以,最多超不过三十二块银元。咱的女子又不是金枝玉叶,这一百银元刘婶给你张不出口”。

    蜇驴蜂进一步要挟:“要不一块银元都不要,她年翠英给俩娃写一纸契约,把那幢老宅院交给大儿子郭文涛继承”。

    刘媒婆终于明白了,这蜇驴蜂心比碌碡重,她跳下炕,一边穿鞋一边说:“我去给那边回个话,看年翠英咋说”。

    蜇驴蜂拽住刘媒婆的手,说:“吃了饭再走”。

    刘媒婆跟蜇驴蜂在屋子里说话,文慧一直站在窗子外偷听,这阵子看娘把刘媒婆气走了,沉着脸走进屋,直接对娘说:“娘,你干脆把我杀了,剁成肉馅,到瓦沟镇去卖人肉包子”!

    蜇驴蜂懵了,想不到女儿竟然这样对她说话,心里一急,眼泪也就留了下来,她哭着骂道:“我把你养活了十六岁,还不如喂条狗!你爹不在家,娘还不是为你好”!

    文慧一见娘流泪,也跟着哭:“天不怪地不怪,就怪我是个女儿身,假如我是个男孩子,你还不是要给娶媳妇!你心不沉说不定还能得到一点财礼,你把我逼急了,我就跟上那文涛私奔”!

    蜇驴蜂呸一下唾了文慧一脸:“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你以为娘缺你那几个钱?馍馍不熟气不旺!咱不为蒸(争)馍为争气!趁这阵子不争一点家产,将来有你娃后悔的一天”!

    文慧还在跟娘争辩:“好儿不在乎家当、好女不在乎陪房,娘呀,我的事你就不要瞎搅和好不”?

    文秀进来,首先劝说妹妹文慧:“文慧,咱娘的心思我知道,绝对不是为了争财礼,是为你争郭家那一幢老宅院,你嫁过去以后就是郭家的大儿媳,那老宅院理应归你,咱爹不在家,你不该惹娘生气”。

    蜇驴蜂哭道:“还是文秀知道娘的心”。

    文慧并不领情,一边哽咽一边说:“谁不知道你们串通一起算计我。娘有本事也把文涛招赘进门,这屋子里的财产也有我们一份”!

    蜇驴蜂气急,半天喘不上来一口气,文秀急了,一边给娘捶背一边骂文慧:“文慧你的心叫狗吃了!你不要把娘的好心当作驴肝肺!你去问问,如果文涛答应倒插门,我跟板脑立刻从这屋子搬出去住”!

    有人说,热恋中的女人智商最低,这话可能有几分正确。那文慧也不管娘的死活,转身走出屋,看文涛正在场院里等她,擦干眼泪迎上去,问文涛:“那刘媒婆到你家去过没有”?

    文涛答非所问:“我刚才走到你家门口,听见你正跟婶娘吵架,好像跟财礼有关”?

    文慧又流泪了:“我娘惹刘媒婆生气了,张口向你娘要一百银元的财礼,你说咱俩这事还能成不”?

    文涛虽然比文慧小几岁,但是念过书,知书达理,显得少年老成。他说,显得满不在意:“我娘和你娘,针尖对麦芒,谁都不会吃亏,要多少财礼都跟咱们关系不大,咱俩装傻点,不要惹老人生气”。

    正说话间板脑出来了,对文涛和文慧说:“你俩站在这里干啥?咱娘叫你俩回屋说话”。

    文慧吃了定心丸,破涕为笑,感觉中她这个小丈夫很了不起,几句话就能说到人心里,低下头,跟在文涛后边,重新回屋。

    蜇驴蜂一看文涛进屋,马上擦干眼泪,坐得端正,她不看文慧一眼,直接对文涛说:“回家告诉你娘,这阵子就把文慧领走,从今后我没有文慧这个女儿,文慧也没有我这个娘”!

    郭文涛将身子靠在炕沿上,故作亲热地叫了一声:“婶娘”。

    蜇驴蜂下意识地答应了一声:“嗨——”。

    大家都不吱声,看那文涛想说啥。文涛不紧不慢地说:“我也常惹我娘生气,有时也把娘气哭。这阵子想起来真有点后悔,大人们累死累活,还不是为了儿女”。那文涛故意面朝文慧:“文慧,你说对不”?

    蜇驴蜂的气一下子消了大半,不由得由衷地赞道:“还是文涛会说话”。

    文涛继续说:“我知道,婶娘主要担心我们以后的日子不得过,为我俩多争一点财产。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我老爷在世时我家在凤栖街上还有药铺,现今那药铺归了李姓。我们以后有本领,看不上那一幢老宅院,我们不学好,还有可能把那老宅院卖掉”。

    蜇驴蜂暗自思忖,这孩子年纪不大,说出的话却滴水不漏,不由得问道:“这些话是谁教你学会的”?

    文涛笑了:“书上学的。百善孝为先,婶娘,只要我们对您好,比啥都强”。

    两个女婿在地上站着,一个身体壮实,一个眉清目秀,板脑在村里的小伙子里边也算出类拔萃,但是在文涛面前就显得粗俗。蜇驴蜂在想,这娃念了书以后就是不一样,念书能使人懂得许多道理,看样子文涛以后说不定比板脑有出息……想到此蜇驴蜂的气全消了,说:“你回家告诉你娘,什么时候结婚都行”。

    文涛说:“我娘让我来跟你商量,我爹跟叔叔都不在家,婚事尽量办简单一点,结完婚以后我们全家都打算搬到凤栖县城里去,娘打算供养我们弟妹几个上学,我跟娘一起利用外公留下的几间门面房,重新使餐馆开张”。

    说话间文秀已经把饭做好端上炕,蜇驴蜂拉文涛坐在自己身旁,文慧的两个妹妹文英、文爱见娘生气,一直躲在姐姐的新房里不敢出来,这阵子看娘气消了,悄悄地爬上炕吃饭,蜇驴蜂看着四个女儿有些凄凉,唉——!这人强不如命强,女儿长大以后都胳膊肘超外拐,咱这是白忙活……想着想着眼泪掉进碗里,文慧感觉刚才对娘说话有点太狠,这阵子也有点后悔,于是劝娘:“娘,你不用担心,我跟文涛以后保证对你孝顺”。

    蜇驴蜂骂道:“孝顺你娘的脚”!骂完以后又对文慧说:“一会儿吃完饭你去叫刘媒婆过来,我有话对她说”。

    文涛吃完饭放下碗筷,说:“干脆连我娘一起叫来,你们有啥话就一次说完,至于财礼之事——”

    蜇驴蜂把女婿的话打断:“财礼之事就不用提了,我也想开了,十个女子不顶一条儿子,咱净生了些赔钱货,自认倒霉”。

    四个女儿一起对娘瞪起了眼睛:“娘,你不能那样说话”。

    一直闷头吃饭的板脑咧嘴笑了:“娘,女婿比儿子孝顺”。

第一百八十章

    郭宇村这阵子最神气的要算板材,板材只有一个儿子东渡黄河没有回来。男人一旦高兴就有点忘乎所以,一旦忘乎所以就要闹出一点动静。这几日郭宇村又在办一件大事,一家娶儿媳妇一家嫁女,那板材不要人请,一大早就来到亲家母蜇驴蜂家里,自告奋勇给蜇驴蜂当起了执事。

    良田爷已经八十岁了,这天主动来到郭家的老宅院,为郭文涛主持婚礼,老寿星的到来为郭家增光添彩,年翠英搬了一张椅子让老寿星坐在院子中央,二月的阳光暖洋洋,老寿星眯起眼睛坐在上院的瓦屋前,身上晒着太阳,前来恭喜的人全都先朝老寿星作揖。每来一个客人老寿星都要道一声万福,嘴里喊着郭子仪的名字,叫道:“老伙计,你的重孙子今日大喜,×××前来恭喜”!女人们暂时忘却了失去男人的伤悲,为老寿星的幽默而感动不已。

    年翠英争气,为郭文涛的婚事杀了一头猪,给亲家母送过去一半,自留一半招待客人,村里的几个女人前来帮忙,漏斗子遵照年翠英的旨意请来了吹鼓手为郭文涛结婚贺喜,大儿子的婚事倒也办得说得过去。

    由于新郎新娘是邻居,文慧出嫁时没有坐轿子,而是骑一匹高头大马,蜇驴蜂特意请来了孩子的二舅张德贵,张德贵把外甥女抱上马。迎亲的唢呐欢快地吹着,绕村子转了一圈,跟杨九娃和郭麻子撞了个当面。

    事先没有预约,杨九娃跟郭麻子也选择了这一天来郭宇村慰问,一行人抬着花圈进得村来,猛然听到迎亲的唢呐响彻云天,接着看见新娘子骑着高头大马迎面而来,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谁家迎娶新娘。

    郭麻子被人抬着,行动还不方便,疙瘩骑在马上,下马时还需要有人搀扶,大家有点犹豫,他们主要是来祭祀张大山和慰问郭宇村的女人和孩子,并不知道郭文涛这天大婚。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屡见不鲜,送葬的跟迎亲的经常在路上相遇,一般情况下都是迎亲的给送葬的让路。良田爷深明大义,首先要年翠英不必介意,年翠英权衡利害,虽然心里有点咯噔,但是脸上仍然挂着笑容,她言道仙逝者为长,祭祀张大山自然在先。于是郭文涛跟文慧暂停拜堂,村里人又全部来到张大山的灵堂前,吹鼓手吹起了安魂曲,喜庆的婚礼被悲壮的祭祀仪式代替。

    祭祀仪式很快就结束,大家又重返郭家的老宅院为郭文涛举行婚礼,婚礼由良田爷主持,增加了几分凝重的气氛,郭麻子、杨九娃、楞木和疙瘩都按照农村的规矩行了一份不薄的贺礼。年翠英不知道儿子的婚事会来这么多的客人,有点准备不足,眼看得席面上没啥吃了,心里自然着急,良田爷要漏斗子过蜇驴蜂这边看看,有没有吃剩的肉菜要一些过来,反正两家都结了亲,总不能让年翠英丢人。

    漏斗子高高兴兴地过去,垂头丧气地回来,无可奈何地两手一摊,说:“蜇驴蜂不给”。

    其实这件事不怪蜇驴蜂,是板材从中作梗。

    青头不在家,板材有事无事总爱到蜇驴蜂家走走,男人一旦看上一个女人,那心里便毛糙得不行,老实说蜇驴蜂有点瞧不起这个亲家,可是她也不好说啥,那些日子板脑刚从日本鬼子的枪口下逃回来,对两家人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板材是来看望儿子,你蜇驴蜂总不能把板材从家里赶出去。可是文秀看出来一些蹊跷,晚上两人睡在一个被窝里悄声问板脑:“我看你爹瞅我娘时眼光有点异样”。

    那板脑说话也不客气:“我爹看上了你娘”!

    文秀伸出一双小拳头在板脑胸前锤打,板脑用双臂把文秀箍紧,翻身骑在文秀身上,文秀一动不动,静静等待那烈焰焚身的时刻,她喜欢板脑的健壮,喜欢男人一刻不停地耕她犁她,她在男人的大力起伏中获得快感,常常不由自主地发出夜猫子叫春时的喊声。

    板脑爱听文秀的喊叫,那喊声在山村的夜间传出很远,那是一种激情的碰撞,让人在互相索取中获得快感。蜇驴蜂两个年纪较小的女孩问娘:“娘,我大姐在喊叫什么”?

    蜇驴蜂的心里掠过一阵惊悸,她担心两个小女孩早熟,就像文慧那样演绎风流。可是女人天生多愁善感,那条淌血的壕沟需要男人的耕耘,谁都从年轻时走过,蜇驴蜂也经历过刻骨铭心的时刻,这阵子蜇驴蜂开始思念青头,蜇驴蜂不是那种放荡不羁的女人,她的生命中还从来没有想过其他男人。

    可是文秀喊叫声越来越响,两个小女孩坐起来满脸恐慌:“娘,你去看一下,是不是板脑哥在打姐姐”?

    蜇驴蜂开了门,把刀子扔进院子里,闹出很大的动静,没有好气地骂道:“门缝夹住了狗的尾巴”!

    文秀的喊叫声戛然而止,静默的夜晚一颗流星滑过,一丝亮光从窗子上闪了一下,蜇驴蜂把两个孩子搂紧,内心里焦灼而朦胧。

    转瞬间文慧出嫁的日子到了,年翠英给了亲家母一笔不薄的聘礼,蜇驴蜂用这些钱,给二女儿办了一套体面的嫁妆,男方女方都高高兴兴地迎亲嫁女,谁料想半路里郭麻子杨九娃抬着花圈跟文慧的马头撞了个当面。

    尽管主人心里不愉快,其实遇到这样的场面帮忙的人一般不会插嘴,也不会有意挑起是非。可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那板材一连说了几个晦气,紧接着将一把笤帚隔着大门甩到村子当中的官路上。这在当年是一种驱鬼的形式,意思是把晦气驱赶出门。蜇驴蜂的脸紫胀着,差点昏了过去,几乎所有的人都去了隔壁院子,这边院子里只留下文秀姐妹三个,姐妹三个搂着娘哭了,板材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抽烟,好像是这家的主人。

    停一会儿漏斗子过来,说那边招待客人的肉菜不够了,这边有没有剩下的肉菜端过去,还没有容得蜇驴蜂说啥,板材气势汹汹地站起来,喷了亲家漏斗子一脸口水,断然拒绝:“不给”!

    良田爷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追问了漏斗子一句:“你说啥”?

    漏斗子又重复了一遍:“人家不给”。

    良田爷还是不信,说:“我过去看看”。

    漏斗子对良田爷挤眼,脸上显出一丝坏笑,说:“你就不要过去了,让板脑过去看看”。

    板脑这天跟张德贵一起,充当了女方宾客的角色,听得有人叫他,离开席面,问漏斗子:“叔,咋哩吗”?

    漏斗子也不把话挑明,只是说:“你过那边院子里劝劝你爹”。

    板脑知道爹是个半桶(神智不健全,做事爱捅娄子)。急忙出了院子,看村道上有一把笤帚,顿时气得脸色发青,他飞起一脚,把笤帚踢到水沟里,进了院子,看媳妇跟岳母哭得涕泪涟涟,爹爹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抽烟,那老爹看儿子回来站起来想说啥,只见儿子脸色铁青,抡起拳头向板材砸过来,板材习惯性地躲了一下,问儿子:“你喝醉了”?

    板脑吼道:“滚回去”!板材还有些发懵,不知道儿子哪来那么大的火气。漏斗子跟良田爷过来,把板材连推带拉,劝得离开了蜇驴蜂的家。板材走到半路上还想返回去跟儿子论理,漏斗子贴着板材的耳朵说:“亲家,咱做下失礼事了,不怪儿子生气,你把笤帚甩到村道上为啥”?

    板材还是想不通,脖子上的板筋直冒,直骂那郭麻子跟杨九娃缺德:“人家大喜的日子他们跑来祭祀干啥”?

    漏斗子说:“回家手指头塞进尻门子慢慢想去,人家大喜的日子你甩笤帚驱鬼干啥”?

    板材还想争辩,正在坐席的老婆子来了,拽着板材的衣服袖子把板材拉回家。

    尽管俩亲家母言语不和,年翠英听说蜇驴蜂受了委屈还是过这边院子劝说,那蜇驴蜂见年翠英过来,擦干眼泪首先劝开了翠英:“亲家母你不要介意,这边剩下的肉菜叫人全部端过去招待客人,你那边客人多,不要冷落了客人”。

    年翠英说:“我也不知道杨九娃郭麻子今天会来咱村,这样的事情遇到一起纯属偶然,那板材纯粹是个半桶,咱们都不要往心里去”。

    蜇驴蜂又掉下了泪珠:“人的命运不同,我能想开”。

    酒席宴上的客人们完全不知道外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宴会照常进行,只是气氛有些沉闷,客人们没有划拳猜令。那天李明秋也来了,坐在角落里始终没有吭声,他总感觉到年翠英办事欠妥,不管怎么说郭全中还是孩子的小爹爹,给儿子结婚为什么不通知郭全中一声?可是李明秋无法跟一个女人论理,也不愿意在婚礼上给人为难,只能默默地坐着,静等着婚宴结束。

    其实郭麻子也很尴尬,要不是遇到当面,这样的婚宴他本身就不该参加,这幢老宅院郭麻子已经来过几次,每一次来心情都不尽相同,大家只是象征性地吃了几口菜,便起身告辞。女人们一拥而上,拦住郭麻子不让郭麻子走,向郭麻子讨要她们的男人。杨九娃向大家解释:“发生这样的事情谁也没有预料到,给我们时间,我们会找日本人算账”!

    良田爷也出来劝说女人们:“是日本人抓走了郭宇村的男人,郭团长抗日有功,咱们有千仇万恨都不能朝郭团长发泄,今天是郭文涛、文慧大喜的日子,为了郭宇村的孩子,咱们都省点心”。

第一百八十一章

    尽管发生了这么多的磕磕碰碰,文涛和文慧完全置身度外,一对新人高高兴兴地举行完婚礼,在洞房里面对红烛相拥。那是一年中最富有幻想的二月,窗外吹进和煦的风,红烛流泪,爆出一声脆响,墙上映衬着两个人重叠的身影,身上的衣服自然滑落,文慧伸出莲藕似的胳膊,把自己的小丈夫裹入怀中,那郭文涛瘦小的身躯在文慧的怀里有点失重,他幸福地闭上眼睛,享受着小大姐的爱抚。

    突然一只老鼠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窜出来,扑灭了桌子上的红烛,屋子里霎时暗了,闪烁着一丝火星,文慧一声惊叫,把文涛搂得更紧,郭文涛只有十三岁,十三岁的小丈夫故作镇静,他颤栗着说:“不怕,我看见是一只老鼠”。可是他嘴上虽然那么说,身子却抖个不停。不料文慧的惊叫变成了大哭,她说她看见了许多鬼影……那哭声在寂静的山村传出很远,刚刚失去男人的女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在自己的大门口点燃驱鬼的篝火,火光中女人们手持砍刀狂舞,保护她们的孩子不受鬼魅的侵扰。那是一种最原始的驱鬼方式,二月的第一声春雷由远而近,无知的村民们把一些最普通的自然天象归咎于妖魔鬼怪的惩罚,文慧的哭声增添了人们的恐惧,人们折腾够了,又不约而同地跪倒在良田爷的屋前,她们一致认为憨女捡来的孩子有点怪异,祈祷天界派来的神童保佑她们安宁。憨女挺着大肚子抱着儿子出现在茅屋的门口,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大家看见“小神童”双手合十,不知道在念叨着什么。连良田爷也感觉疑惑,这三岁小孩有点不可思议。

    一场春雨从人们的头顶浇灌而下,人们冒雨跑回自家的茅屋,村子里又重归死寂。感觉到鬼魅已经在大家的驱赶中逃遁,大家的心灵得到了暂时的安慰,女人们哄着孩子悄然入眠,也许她们梦见了自己的丈夫。

    幸亏年翠英多了一个心眼,感觉到这空旷的老宅院只住两个小孩子不放心,于是她把上屋爷爷曾经睡过的小炕烧热,跟小女儿文秀睡在上屋为一对新人做伴。

    年翠英忙碌了一天,昏昏沉沉地睡去,突然文慧的哭声把她惊醒,紧接着就听到了村子里女人们驱鬼的喊声,刚强而自信的年翠英也有点头皮发麻,她起身来到院子里,故作镇静地问文涛:“你们怎么了”?

    文涛颤声说:“刚才一只老鼠扑灭了蜡烛,文慧说她看见了鬼影”。

    年翠英不顾新婚夫妻的忌讳,走进新房里重新点亮红烛,看小俩口搂抱在一起站在地上,衣服滑落了一地,文慧肥硕的奶子抵住文涛瘦小的肩胛,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新婚之夜……她看墙上的人影飘忽不定,突然见明白了,文慧看见的,是灯光暗淡下去以后自己的身影。年翠英大声地呵斥自己新婚的儿媳:“别哭了!整条村子都被你的哭声震动”。

    可是文慧仍然哭着申辩:“娘,你不要走,我害怕,我当真看见了鬼影”。

    年翠英指着墙上的人影问文慧:“那是什么?不要杯弓蛇影,自己找罪受”。

    一场春雨伴着春雷,扑打着窗棂,红烛被风吹灭,一丝火星在暗夜里闪烁了许久,墙上的人影逐渐消遁,让人无端生出恐惧。年翠英伸出两只胳膊抱着两个孩子,说:“不用害怕,娘给你们做伴”。

    睡在上屋的小女被响雷惊醒,伸手一摸不见了娘,哭着喊着跑到院子里,被雨浇得湿透,年翠英跑到院子里把小女儿抱起,听见伴着春雷,村子里逐渐归于寂静。

    蜇驴蜂的心情简直糟透了,女儿的大喜日子怎么会碰上板材这么个瘟神!文慧的婚礼就在隔壁院子举行,隔壁院子里发生的一举一动都灌入蜇驴蜂的耳际,熙熙攘攘的人群相继散去,大家都心绪不佳,听不到闹房的喧嚣,年翠英关大门的声音很响,蜇驴蜂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两个小女儿睡在她的两旁,真有点有点佩服亲家母年翠英办事的能力,能把纷乱的场面调理得有条不紊。

    经过了一连几天的忙碌,突然感觉累了,睡意渐浓,正迷瞪间突然听见女儿文慧竭斯底里的哭喊,蜇驴蜂惊恐着坐起来,慌忙穿好衣服,下意识地走到老宅院门口,听见亲家母年翠英起来了,西厦屋的灯光重新点亮,心里稍觉安慰,可是过不了多久村子里就响起了驱鬼的喊声,一个男人的声音最亮,那喊声好像公驴发情那样让人耳膜鼓胀,大女婿板脑也起来了,抱一堆柴禾放在大门外,准备像村里人一样点燃驱鬼的篝火,蜇驴蜂气急,说话的声调有点变形:“你这是做什么?村里人不明真相,难道我们也要跟上瞎起哄”?

    板脑揉着睡眼惺忪的双眼问岳母:“我也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蜇驴蜂指着隔壁院子说:“可能两个孩子受了什么惊吓,我听见亲家母起来了,咱们不好进去参与”。

    板材那公驴般的喊叫传入板脑的耳际,板脑的心里升起一股无名火,感觉中老爹爹有点幸灾乐祸,所有的行为都让人感到厌恶,板脑循着声音走到老半桶的身后,飞起一脚踢得老爹爹趴下,板材以为真的遇见鬼了,三魂六魄全被吓丢,喉咙里咕隆着,含混不清跪在地上讨饶:“神仙饶命”。

    板脑苦笑道:“爹,你再不要丢人显眼了,回家头蒙着被子睡觉,行不”?

    板材也不敢跟儿子论理,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回了屋,村子里少了板材的噪音,安静了许多。突然间在火光闪烁处,又出现了一个鬼影,那是狗剩沿着各家门前的篝火跳来跳去,公鸭般的嗓门发出了母猫叫春时的哼哼,女人们没有理睬狗剩的癫狂,纷纷涌到良田爷的院子里叩拜“神童”。哗啦啦一场春雨从天而降,被雨水浇灭的篝火冒着白烟,一道闪电划过,折腾了大半夜的村子终归平静。

    雨水洗刷了人们心中的浮躁,新生的太阳在树梢上跳跃,鸟雀子毫不理会这个村子发生的不幸,依然尽情展现着自己的歌喉,女人们揉着眼睛坐起来,昨夜发生的一幕依然历历在目,他们穿好衣服不约而同地来到场院,耳际里传来了一个婴孩的哭声,洋芋说:“憨女生了,是个闺女”。

    在精神和物质都极端贫乏的年代,一个小孩子的怪异行为引起了郭宇村妇女们的极大兴趣,无意中,大家对憨女有了一丝敬畏,也许,又一位菩萨问世,憨女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王母”。女人们回家拿出舍不得吃的麦面,为憨女制作花贡(花馍),当天夜里良田爷家的院子里灯火通明,女人们捏制的各种花馍琳琅满目。

    整整一夜,蜇驴蜂都在惊恐中度过,天微明时分她就敲开了亲家母的院门,想不到年翠英比蜇驴蜂起来更早,已经把院子里的杂物打扫干净。年翠英知道亲家母肯定一夜未睡,一见面就满脸歉疚地说:“亲家母,让你吃惊了,其实没有什么,一只老鼠扑灭了桌子上的蜡烛,两个孩子没有经验,误认为墙上的影子就是鬼影,惊恐的喊声搞得全村人都不得安宁”。

    蜇驴蜂舒了一口气,也对年翠英表示歉意:“亲家母我看你一连忙碌了几天都没有睡好觉,千万不要把自己累倒”。

    两亲家母一边说一边进了上屋,年翠英哀叹一声:“家里没有一个男人就等于没有主心骨,这阵子还说不上睡觉的事,我想今天就赶到凤栖县城,把老爹爹的酒肉馆重新开张,不管怎么样穷日子总得要过,想让亲家母帮忙给孩子做几天伴儿”。

    蜇驴蜂感叹亲家母哪来那么大的心劲,能一刻不停地运作,她好心劝道:“亲家母不用那么着急,歇几天再去”。

    年翠英还是一声长叹:“学校里已经开学了,我想到县里给几个娃报名,生就苦身子人,总有干不完的事情”。

    蜇驴蜂只好说:“亲家母你就放心去吧,这几个孩子由我给你照顾”。

    年翠英说:“我把文选、文义、文华带走,只留文秀一个女孩在家里,文涛新婚,就让他在家里住几天,我到城里收拾好以后再来接他们夫妻俩,你晚上过来就睡在这边,给几个孩子做伴”。

    蜇驴蜂问:“咱村到县城八十里路,你跟孩子如何能走得到”?

    年翠英回答:“昨天我跟二狼已经商量好了,正好二狼要去县上办事,我跟二狼同去”。

    说话间二狼已经过来,问道:“姨,我娘说你昨天刚给娃结婚,要我等你一两天,咱过一两天再走,行不”?

    翠英说:“我已经准备好了,今天就走,你如果不方便,就借我们两匹马,我们到凤栖以后,将马寄存在东门外的骡马大店里,你来凤栖后,把马牵回来”。

    二狼嗫嚅着,想了一会儿,说:“我回家跟我娘商量一下”。

    二郎走后蜇驴蜂说:“亲家母你就让板脑去吧,板脑还能帮你收拾酒馆的房子”。

    年翠英嫌那板脑办事给他爹板材一样毛糙,但是也不好驳回亲家母的一片好心,停一会儿才说:“我跟二狼已经商量好了,主要是想用人家的马,如果二狼不去了,再让板脑去”。

    原来,前几天年翠英已经安排好了,决定给儿子办完婚事以后去凤栖把爹爹留下的酒馆重新开张,年翠英是个急性子人,想好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做起事来滴水不漏,不把事情干完就睡不好觉。她去漏斗子家借马,漏斗子不好说不借,但是将马借给一个妇道人家又有些不太放心,心生一计,决定让二郎跟年翠英同去,把年翠英母子几个送到凤栖以后将马牵回。

    村子里昨晚“驱鬼”折腾了一夜,刘媒婆急急忙忙跑出屋子,想跟上村里人一起去跳大神,冷不防被一个人拽住衣服袖子,刘媒婆回头一看,原来是亲家母狼婆娘,狼婆娘一辈子活得胆大,从来不相信什么鬼神,她好心劝道:“亲家母,村子里的女人们都心绪不宁,这种时候咱不能瞎搅和”。

    刘媒婆寄人篱下,不得不听。全村家家门前都燃起一堆篝火,唯独狼婆娘家没有,天明时分狼婆娘打发二狼过来,询问翠英,今天去不去凤栖?

    村里人看见,二狼牵出来三匹马,马背上驮着年翠英一家几口人的被褥,老二老三合骑一匹马,年翠英抱着小儿子骑在另一匹马上,小女儿要跟上娘同去,年翠英哄孩子:“娘回家时给娃买糖”。文涛把妹妹抱在怀里,朝妈妈招手。

第一百八十二章

    二狼把年翠英母女四个送到凤栖县城,年翠英招呼二狼在八条腿羊肉泡馍馆吃了一顿羊肉泡馍,吃完饭后二狼说他要回家。年翠英问道:“你不是要来凤栖办事,怎么就走”?

    二狼实话实说:“我娘嫌你们母子几个去凤栖不放心,要我腾出功夫送你们,现在你们平安到了,我也就该回家了”。

    年翠英要给二狼付工钱,二狼坚决不收。年翠英要送二狼到城外,被二狼拦住:“姨,你也乏了,今晚该歇歇了,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事,你就说一声”。

    眼看着二狼牵着马出了东城门,年翠英才带着几个孩子,把酒馆后院的住屋大致打扫了一下,将就着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起来,年翠英在常有理包子店买了一些包子,跟几个孩子吃了早饭,然后带着三个孩子来到公办小学,给孩子报名上学。

    学校已经开学多日,校长了解了年翠英的具体情况,决定破例将三个孩子收下。安排好三个孩子上学的事宜以后,年翠英来到酒馆,刚把门打开,立马涌进来叫驴子以前结识的许多好友,那些好友们听说年翠英要将酒馆重新开张,大家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心肠,有的人帮年翠英出主意想办法,有的人干脆挽起袖子,帮助年翠英收拾屋子,十二能也闻讯来了,对年翠英伸出了大拇指,夸赞年翠英是好样的,接着要为年翠英题写匾额,按照辈分年翠英把十二能叫“外公”,看见外公捋起袖子,年翠英大为感动,她问道:“爷爷,这匾额题写什么好”?

    十二能反问大家:“大家说题写什么好”?

    大家七嘴八舌,众口不一,说了一大堆名字,十二能一概摇头,人们知道十二能已经胸有成竹,最后大家都不说话了,静等十二能一锤定音。只见十二能款款而谈:“一个好的匾额,能招引来一大堆食客。春节前翠英的大兄弟欲将饭馆重新开张,也请我题写匾额,写的是‘抗日酒馆’大家说,这个匾额寓意如何”?

    大家齐声夸赞:“好名字,就叫抗日酒馆”!

    十二能摇头:“那个名字如果合适,今天我也不再重新题写,咱们做生意就要像个做生意的样子,我的本意,还是那个‘叫驴子酒馆’最合适。叫驴子酒馆在咱凤栖最有名气,这个名字最对咱凤栖人的驴脾气”。

    众人哄笑,看那年翠英脸微红,一言不发,十二能知道翠英还有顾虑,解释道:“开酒馆就要开出特色,天津卫的‘狗不理’包子全国闻名,长安街上的‘老孙家羊肉泡馍’独具风格,咱们凤栖的‘八条腿泡馍馆’也名震陕北,‘叫驴子’是你爹闯出来的品牌,听爷爷一句话,这匾额就是你的财神”。

    年翠英点头,勉强同意。说话间郭全发的亲外公四愣子迈着鸭子步进来,年翠英赶忙让座,致以问候:“爷爷,我还说忙过这两天就来看望您老人家,您还精神”?

    四愣子年事已高,看见郭家的后人免不了伤心,年翠英给儿子结婚时没有忘记给四愣子“下书(请柬)”,四愣子已经不能亲往,儿子屈志刚不愿意去,理由是姐姐不在世了,两家已经多年没有交往。四愣子来酒馆的目的是给外孙媳妇翠英道歉,老人绝不是来寻年翠英的麻烦,可是老虎不吃人威名在外,酒馆帮忙的人还是提心吊胆,十二能也劝四愣子:“老哥,事情已经过去了多年,跟这些晚辈无关,你不要在人多的地方丢人”。

    四愣子生气了:“兄弟你把我当成啥人了”!一边说一边从身上掏出一枚银元,“重外孙子结婚,我不能亲往,十指连心,那是女儿留在世上的一条跟,今天我来给娃添一点红,死了也安心”。

    年翠英感动了,赶紧跪下给老人磕头:“爷爷,我代表我们全家,还有我的婆婆,给您老人家磕头。文涛跟他媳妇来凤栖时,我们会来看望你老人家”。

    这时候屈志刚进来,看见翠英给老爷子下跪,还以为老爷子又来寻翠英的麻烦,正待上前埋怨爹爹时十二能将志刚的衣服袖子拽住,悄声说:“你爹不糊涂,咱不要搅和”。

    只见四愣子亲自将孙子媳妇扶起来,流泪道:“我听人说全发又让日本鬼子抓去了,你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真不容易,孩子,凤栖街的人家全都连着亲戚,谁如果敢欺负你,我跟他拼命”。

    翠英见舅舅屈志刚进来,又要给舅舅下跪,被四愣子制止,继续说:“孩子,亲戚越走越亲,互不来往就生疏了,以后谨记着,凤栖城里有全发的舅舅”。

    这时,志刚的脸上有点搁不住,给外甥媳妇道歉:“文涛结婚我没有亲自前往给娃贺喜,以后有机会补上”。

    十二能拍手哈哈一笑:“你父子俩今早把人赢了,几十年的积怨让你们几句话就化解了,这就好,以后娃们也好互相来往。咱们走吧,不要耽搁娃的事”。

    这里十二能跟四愣子俩老哥刚走,那边铁算盘跟脚进来,首先把年翠英一阵猛夸:“哎呀全发媳妇,你真了不起,一个妇道人家撑起了郭家的天,刚给儿子结婚,又来开张酒馆。娃呀,你下的书(请柬)我收到了,明秋不在家,我离不开,实在对不起,老汉我给你道歉了”。

    年翠英想不到她来凤栖这么多的人热心帮忙,看来还是老爹爹在世时人缘不错,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有点眼热,她噙着泪花对铁算盘说:“爷爷,你们的心情翠英领了,想我一个弱女子,丈夫又不在身边,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几个孩子能够上学,来到凤栖,把老爹爹留下的酒馆重新开张,真想不到这么多人热心帮忙,酒馆开张之日还望大家多多捧场”。

    铁算盘连忙说:“那当然,那当然,一会儿让李娟跟她娘过来,帮你洗洗刷刷,孩子,到咱凤栖就等于到了你的家,你爹在世时叫驴子酒馆就是咱凤栖的‘人市’(大家谝闲话的地方),咱们亲戚连着亲戚,有啥难场事有我们大家给你帮忙”。

    铁算盘刚把话说完,竹叶和李娟就进来了。李娟一进屋就说:“大嫂,侄子文涛结婚时我们没有前来贺喜,嫂子不要介意。听说大哥不在家,嫂子又来开张酒馆,我也闲着没事,就来给你帮几天忙”。

    竹叶说:“大侄女你的名字我早都听说,全中听说他大哥被日本鬼子抓去,难过了几天。他就在对面药铺学医,他爷爷对他的功课抓得很紧,一会儿他就过来了,老嫂比母,这两个孩子还要你这个老嫂子多多调理”。

    翠英有点应接不暇,忙说:“就是就是”。看见基本上不需要她动手,前来帮忙的人已经把里里外外打扫干净。铁算盘看着众人把“叫驴子酒馆”的匾额重新挂在门楣上方,心里乐呵着,建议翠英再把门面重新漆刷一遍,翠英马上拿出钱,托人去买油漆,到晚上屋里屋外全部收拾好了,翠英请大家去吃羊肉泡馍,大家说:吃饭的事先免了,等你的酒馆开张以后再说。

    一连劳累了许多天,翠英终于睡了一晚安稳觉。早晨起来时太阳已经老高,猛然想起来要送三个孩子上学,可是孩子不知道哪里去了,到让翠英吃惊不小。这时李娟跟全中进来了,全中说:“嫂子,你昨晚上可能没有关后门,早晨我们来时看见你还在睡觉,我们不忍心叫醒你,便把三个侄子送到学校。我现在不念书了,在爷爷的药铺学医,以后你有啥事需要帮忙就言传一声”。

    年翠英想起了在郭宇村时为了财产之争跟兄弟闹矛盾之事,不觉有些愧疚,看来两个小孩子完全没有把那老宅院当一回事,郭全中可能以后也不打算再回郭宇村,这样也好,那幢药铺以后终归姓郭。

    全中跟文涛同一天出生,看见了全中年翠英想起了文涛,文涛已经结了婚,该让孩子学点什么好?正胡思乱想时李娟说:“嫂子,我娘来叫你到我家吃饭”。

    年翠英想,如果不去就佛了人家的好意,但是也不能赤手空拳而去,路过副食店,年翠英进去买了一斤点心,还给铁算盘爷爷买一斤酒,年翠英提着酒和点心来到李娟的娘家,看见铁算盘专门在院子里等她。

    一家几口围在一起吃饭,铁算盘问翠英:“你找下掌勺的炉头了没有”?

    这件事翠英当真还没有考虑,她也不知道酒馆开张以后食客多少,老爹爹在世时是自己掌勺当炉头。翠英说:“我想先一个人试几天,顾不过来时再找炉头”。

    铁算盘说:“我知道,一开始食客肯定不少。咱凤栖是南北物资的集散地,过往的客人很多,你外公十二能的想法完全正确,“叫驴子酒馆”这个牌子不能丢,好多人是奔着这个招牌而来,你不顾掌勺的炉头不行”。

    翠英心悦诚服,说她开酒馆没有经验,还需要爷爷多多指点。

    铁算盘继续说:“我给你推荐一个炉头,叫做崔秀章,这个人在咱凤栖无人不晓,做事本分,关键是管不住自己的下头……”。铁算盘猛然感觉到把话说失口了,赶紧打住。

    几个女人脸微微一红,可是那年翠英却若有所思,默不作声。

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妍看到年贵明壮烈牺牲的黑体大字,突然间眼前一黑,立马昏了过去。重新醒来时发觉自己睡在自己窑洞里的小炕上,旁边二妮和霍大姐相陪。李妍的脑子出现了暂时的失忆,记不清发生了什么事情,感觉中好像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在荆棘纵横的悬崖上攀爬,一不小心掉进了万丈深渊,耳边风声呼呼作响,心儿悬在半空……她哭喊着醒来,看见了两张似曾相识的笑脸。李妍在记忆的仓库里拼命地搜索,终于记起来了,她们是霍大姐和二妮。

    霍大姐告诉李妍,她已经昏迷了整整一天。而李妍却记不起自己为什么昏迷,好像是有人在她的头上砸了一闷棍,她即刻就失去了直觉。

    二妮的脸儿圆圆的,眼神里闪着惊喜的泪珠,她把一碗面条端到李妍面前,霍大姐扶起李妍的头,二妮劝李妍吃点,吃点饭就有了精神,李妍张嘴刚吃了一口,立马搜肠刮肚地呕吐。军医进来,给李妍服用了白色的药片,李妍服药后头靠在霍大姐胸前喘气。

    记忆的碎片慢慢地聚拢,终于拼接成一副完整的记忆,李妍想起来了,好像是毕旅长告诉她年贵明已经壮烈牺牲……脆弱的神经不堪重负,即刻人事不醒。静下心来细想,又感觉到自己不值得为年贵明悲伤,那个人太自私,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竟然不敢承担一个丈夫应有的责任,实际上那年贵明一开始就不打算有所担当,是李妍自作多情,把年贵明当作自己的靠山。

    摒弃了那一份飘忽不定的情感,李妍从伤痛欲绝的悲痛中走出来,靠在霍大姐的胸前李妍感觉温暖,她仰起头,声音微弱得只有自己能够听见:“大姐,您赶快带我离开这里,只有您能拯救我的灵魂”。

    霍大姐浑身一激灵,也许这个不幸的姑娘已经知道了噩耗后边的阴谋。老实说霍大姐也不知道年贵明究竟牺牲了没有,只是心里有一点点怀疑,感觉到毕旅长用这种手段对待一个涉世未深的姑娘有点残酷而卑劣,即使年贵明真的牺牲了也必须首先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在家属具备了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适时提出,这是做人的基本常识,绝不能趁虚而入,把别人的不幸当作进攻的武器,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霍大姐在党内也有一定的威信,她点了点头,低声嘱咐姑娘:“你就假装昏迷,我帮助你离开这里”。

    二妮扶李妍重新睡在炕上,霍大姐直接走进毕旅长办公的窑洞,她坐在毕旅长的对面,表情严肃而坚定:“毕旅长,李妍现在已经昏迷了一天一夜,再这样拖下去可能非常危险,我决定回枣园请示首长,把李妍转到八路军医院”。

    毕旅长看霍大姐眼睛里射出逼人的光,心里清楚霍大姐可能看出了一些破绽,老实说毕旅长也没有想到问题会闹得这么糟糕,他只是想让李妍死了那份心,然后乖乖地跟他携手进入婚姻的殿堂,想不到弄巧成拙,反而惹火烧身,他心有不甘,嘱咐霍大姐:“过一两天我会亲自到医院探望李妍,我希望李妍病好以后还能回来,我这里工作离不开李妍”。

    李妍被用首长的吉普车接到了八路军总医院,当年吉普车延安只有两部。李妍离开旅部大院时睁开眼睛看了一下,她看见一双焦虑的眼神,李妍知道那是那一次跟她一起上清凉山的警卫员,每当毕旅长进入李妍的窑洞,那个警卫员总是像影子一样出现,保护李妍不受毕旅长的侵犯。警卫员看见李妍的嘴角动了一下,欲言又止,闭起眼,两颗晶莹的泪珠挂上脸颊。

    在八路军总医院李妍得到了二妮和霍大姐的悉心照料,心态很快地恢复了平静,李妍已经把年贵明彻底遗忘,感觉中那个人不值得她去为他悲痛欲绝,病愈出院以后霍大姐直接把李妍带到她的单位,原来霍大姐在八路军总政后勤部工作,专门负责管理中央首长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在这里工作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女同志,而且几乎全都是首长们的爱人,大家见霍大姐带回来一个靓丽的小妹,全都关怀地拉住李妍的手问东问西,李妍心里感动着,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霍大姐说:“以后李妍就是咱们单位的一员,大家要对这个小妹妹多多关怀”。

    可是李妍总感觉有点不踏实,无人时悄悄问二妮:“那个毕旅长会不会再来”?

    霍大姐安排李妍跟二妮暂住一个窑洞里,二妮搂住李妍的肩膀悄悄告诉她:“为李妍的事霍大姐已经跟毕旅长摊牌,她要毕旅长彻底死了这份心”。

    李妍流泪道:“霍大姐是个好人”。

    这时门外响起了一个稚嫩的男童音:“李妍姐姐住哪里”?

    李妍知道安远来了,开了门,迎出去:“安远,姐姐住这里”。

    小安远进入李妍住的窑洞,看见窑洞里边还有一个人,于是显得拘谨。

    李妍给安远倒了一杯水,问道:“安远,你找姐姐干啥”?

    安远迟疑着,说:“姐姐,我想跟你单独说话”。

    李妍看了二妮一眼,笑了,问道:“你对姐姐还有什么私房话?二妮是自己人,但说无妨”。

    二妮也笑了,故意说道:“我偏不走,看你有啥办法”!

    安远还是有些顾虑,李妍脸上出现了凝重,她猜想这安远肯定是毕旅长派过来的,可能那个毕旅长还不死心。

    果然,安远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迟迟疑疑地交给李妍,李妍看信封上有毕旅长的笔迹:李妍同志亲启。

    安远把信交给李妍以后,站起身,说他要走了。李妍把安远送出大门,安远看前后左右无人,悄悄告诉李妍:“警卫员哥哥捎话,叫你无论如何也不要回来……”

    李妍心里一震,看来那个毕旅长还不会把她放弃,一股阴影罩上姑娘的心头,李妍有点悲戚地说:“谢谢你小弟弟,我会想办法保护自己”。

    安远走了,李妍一直目送安远消失在视野里,她茫然地回到窑洞,看那封信像一枚定时炸弹,静静地躺在桌子上,二妮走过来把李妍从身后抱住,悄声告诉李妍,目前摆脱毕旅长的唯一办法,就是赶快找个男人把自己出嫁。

    李妍自己没有拆开那封信,而是把信直接交给霍大姐,霍大姐当着李妍的面把信拆开,看着看着眉头便皱在一起,原来毕旅长在信里用了卑劣的威胁利诱手段,他告诉李妍,为了保护李妍这个年轻的女孩,他向组织隐瞒了李妍的出身问题……毕旅长认为他对李妍已经仁至义尽,可是李妍全然不知悔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当年八路军里边虽然还没有走到身份决定一切的极端,可是一个青年的出身地位往往影响他的政治前途,一般来说出身不好的青年不能担任党的重要职务,更不能在党中央的机要部门工作。说白了,毕旅长穷途匕首见,想一步置李妍于死地。

    霍大姐把那封信拿走了,说要带回去研究研究。实际上是想给自己当中央首长的丈夫反映以下,霍大姐的目的还是想把李妍留在自己身边,帮助李妍摆脱毕旅长的纠缠。

    首长批评霍大姐缺乏政治远见:“毕旅长是我党的高级将领之一,是我党的精神财富,那李妍算个什么?充其量只是一个革命青年。艰苦的革命战争时期,我们要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同样更要关怀党的高级将领的个人问题,虽然不能像资产阶级那样糜烂,但是要满足将军们最起码的生活需求……”

    那天晚上霍大姐失眠了,霍大姐并不认同首长的观点,可是她也找不出适当的理由来反驳。长征过来的将领,没有解决婚姻问题的剩下不多,霍大姐的任务之一就是当红娘,替没有解决婚姻问题的将领物色对象,在这方面霍大姐颇有经验,关键的问题是两人差距太大……霍大姐想了一个晚上,也想不出一个折中的办法。

    第二天二妮悄悄地告诉霍大姐,李妍昨夜哭了一个晚上。霍大姐心灵的天枰无法平衡,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做毕旅长的工作,事缓则圆,让毕旅长不要催得太紧,她自己慢慢做通李妍的工作。

    霍大姐去找毕旅长,直言李妍目前情绪不佳,急火猛攻会把事情搞砸,她要毕旅长耐心等待一段时期,容她慢慢地说服李妍回心转意。

    毕旅长问得僵硬:“霍大姐你把我毕建业当作什么人?我九死一生从敌人的炮火里钻出来,长征路上一直保护中央首长们的安全,李妍一走周围所有的人都对我毕建业有了看法,好像是我侵犯了李妍的什么,放心吧,你让李妍回到我身边来工作,婚姻之事必须两情相悦,李妍不同意我不会强迫”。

    霍大姐目瞪口呆,说过来说过去全是她自己出错,这样的事情她还是第一次遇到,看样子必须把李妍送回毕旅长身边才能了结这一场风波,可是李妍会不会承受?谁替李妍着想?霍大姐几乎是在央求毕旅长:“咱们都是一起从长征路上过来的老战友,谁对谁还能不清楚?毕旅长你误会了,我诚心诚意为你的婚姻发愁,不过我看那个李妍性格很烈,担心……”

    毕旅长接过话头:“担心什么?你们的所有担心纯属多余!就不信一个地主小姐能把人吃了,就是首长来我还是那句话,李妍必须回到我的身边”!

第一百八十四章

    早晨起来板材憋了一泡尿,来不及走进茅房便掏出家伙对着菜园子扫射。院子里的韭菜已经泛绿,板材的尿点子洒在韭菜叶子上哗哗作响。突然他看见栅栏外一个姑娘人影一闪,他立刻就认出了那是来喜唱家戏的闺女雀儿。

    板材坚持把尿洒完,还把家伙甩了几下,然后才系好裤带,前去给雀儿开门。那雀儿已经来过几回,正跟三儿子板胡黏糊,其实两个娃的婚事不难说成,只要板材肯给来喜一笔财礼,来喜就立刻答应女儿嫁给板胡,可那板材认为来喜是个软柿子,好捏,就想干捻子粘油,把那雀儿白娶进门,偏偏那雀儿又不听话,一有机会就往郭宇村跑,来到郭宇村就公然跟那板胡住在一起。来喜昨天刚用一根枣棍把女子赶回家,今天一大早雀儿又来到板材家门口。板材对雀儿嘿嘿笑着,伸出胳膊在儿子媳妇的肩膀上拍了一下,说话老不正经:“才过了一天你就心里痒痒”?

    雀儿也不说话,径直来到板胡的睡屋。板材爬在窗子上看儿子跟那雀儿干啥,只见雀儿三下俩下把自己剥光,钻进板胡的被窝,那板胡翻身骑在雀儿的身上,尻蛋子不住地晃荡,板材的鼻涕和涎水全都流出来了,下身的棒棒子硬硬地顶起,戳在墙上。猛然间听见二女儿板兰花叫了一声:“爹,你看啥”?

    板材嘿嘿笑着,心里头痒痒。可是他不敢对女儿失态,说:“刚才你哥的屋子钻进去一只猫”。

    板兰花知道爹的德行,也不说话,倒是老婆子不避黑红,端着尿盆出屋,讥讽自己的丈夫:“看把你羡得涎水流过河,有本事进去呀”!

    板材也不恼,仍然嘻嘻笑着说:“来喜那个破女子又来了,俩娃热得放不下”。

    老婆也不客气,专揭板材的伤疤:“人家年翠英跟蜇驴蜂的男人都不在家,仍然打起精神给两个娃结婚,我说你连个女人都不如,还有脸讥笑人家来喜”。

    板材说:“老婆子你不用着急,一会儿你问问雀儿,只要雀儿愿意,咱明天就给娃结婚”。

    老婆子骂道:“板材我知道你心理装着什么鬼八卦,你想干捻子粘油,白娶人家雀儿,门都没有,首先我不答应!谁家都养儿养女,缺德事做多了,都不怕别人指脊背戳脊梁唾沫子能把你淹死”!

    板材还是嘻嘻笑着:“见鳖不捉神仙怪罪,他来喜管不住自己的女儿,我有啥办法”?

    这时,只见板胡穿戴整齐出屋,对爹跟娘说:“雀儿他爹让雀儿捎话过来,他们老俩口同意我倒插门,过门后跟他们学唱家戏,干啥不是干?学一门手艺也不错,吃了饭我们就打算走,先干上一段时间再说。雀儿他爹还说,我结婚的事不要你管”。

    来喜这一手的确厉害,板材好像被闷棍打晕的猪,顿时傻了眼。大儿子给青头家做了上门女婿,二儿子被鬼子抓去没有回来,这三儿子又被来喜的闺女拐跑,这板材驴推石磨图了个啥?一辈子净给人家瞎忙活,到头来谁给他养老送终?板材把烟锅子在院子里的石板上磕得叭叭响,大声吼道:“这不行,吃完饭我找来喜去”!

    板胡转过身回屋,捂着嘴偷笑。雀儿还没有起来,裹条被子睡在炕上,抬起头问板胡:“你笑啥”?板胡说:“我笑世间可笑之人”。雀儿问:“谁可笑”?板胡答:“我爹跟你爹,一对大傻瓜”。

    雀儿说:“板胡,你过来,跟你说句悄悄话”。板胡信以为真,走到雀儿面前,雀儿伸出莲藕似的胳膊,一下子拽住板胡的耳朵,张口骂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板胡疼得呲牙咧嘴,连声告饶:“雀儿你放开我,我再也不敢了”。

    两人闹够了,雀儿穿衣起来,板胡这才说:“想起来这些老人也忒可怜,既想在人前头炫耀,又互相算计”。

    雀儿问:“我爹要你跟他学戏,你到底想好了没有”?

    板胡哀叹一声:“唱戏也不是个好门道,一不学‘鬼子’(吹鼓手)、二不唱戏,三不学代章(理发师)把头剃。咱俩结婚以后,我想出门赶脚,咱村里那些赶脚的都发了财”。

    雀儿不高兴了,撅起嘴,问道:“你出门赶脚我干啥?你都不怕来个黑脸汉子把我拐跑了”?

    板胡说:“那也没有办法。如果两人有情有义,就是走到天涯海角我也放心,如果你心里还有别人,就是睡在一起也是同床异梦”。

    雀儿沉下脸来:“咱俩都这样了,难道说你还怀疑我的诚心”?

    板胡索性越说越狠:“这阵子我不怀疑你的真心,可是以后遇到一个比我更好的男人,就难保你不变心。你们这些唱戏的都一个逑样,谁日跟谁亲”。

    雀儿想不到板胡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有点气急败坏,她大声嚷道:“板胡,当初我真瞎了眼,能看上你这么个朝三暮四的陈世美”!

    板胡嘿嘿一声冷笑:“究竟是谁朝三暮四?我说我要去赶脚,你说害怕别人把你拐跑,母狗不摇尾巴,公狗不敢上身,咱俩这样子是你愿意”。

    雀儿哭了,哭得非常伤心:“板胡你的良心叫狗吃了!我天不亮起来跑了二十里山路,甩脱爹娘的监视来跟你约会,想不到你竟然这样,是不是感觉我这个人太贱?占了我的便宜以后又想将我抛弃”?

    那板胡跟他爹一样,歪心眼蛮多,他故意把雀儿气哭,然后又好言相劝:“我刚才是跟你耍子哩,你何必那样伤心?我知道你对我好,可是你爹要财礼,我爹又舍不得出水(出钱),要不然这样,你跟上我跑得远远的,咱俩躲起来,看两家老人咋办”。

    恋爱中的女人最容易满足,那雀儿擦干眼泪,哽咽着说:“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你走到那里我就跟到那里,你土里刨食我给你提上罐罐送饭,你拉枣棍要饭我替你打狗做伴,只要你不嫌弃我就行”。

    正在这时板兰花在院子里喊道:“三哥,咱爹咱娘让你俩到厨屋说话”。

    农村的厨屋一般就是老两口睡觉兼招呼客人的地方,板胡如此这般,对雀儿耳语了一阵,那雀儿一边听一边点头,板材在那边屋子等不急了,一脚将板囤的屋子门踢开,看见两个孩子正在咬耳朵,也就说的直接:“你俩不用商量计谋对付我们了,吃完饭我就找来喜商量话,给你俩准备结婚”。

    板材一家人正坐在炕上吃饭,来喜手里提一根枣棍,气急败坏撵上山来。见了雀儿也不答话,上前抓住雀儿就打,板材跳下炕,把来喜的枣棍夺下,嬉皮笑脸地说:“亲家,你先把气消了,然后上炕吃饭,吃完饭咱俩商量一下,娃们大了,给俩娃把事办了,免得相互间牵挂”。

    那来喜饿着肚子上山,看见热饭喉咙里上来一只手,肚子里挠挖得不行,他几乎想都没想,跳下炕,二女儿板兰花给来喜端上来一碗米汤,来喜吃得噎住了,端起热米汤就喝,一下子烫着了舌头,一口饭喷到盛饭的盘子里,闹得大家都吃不下去了。这时,板胡才说:“叔吔,你以后要打就打我,千万不要打雀儿,你打在雀儿的身上,疼在我的心上”。

    来喜也不管大家能不能吃得下去,只管自己吃饱喝足。板胡娘也是逃荒要饭过来之人,深知饿肚子的味道,看到来喜的穷酸相,从内心里感觉到这个人很凄惶,于是劝说道:“亲家,你慢慢吃,吃完饭后咱们一家人关起门来商量,我看两个娃一个离不开一个,我们也不打算干捻子粘油,咱们两家的光景都过得不咋样,财礼的事只要双方能搁得住就行”。

    来喜听得这几句话,心里头的气消了大半。他用手背抹了一下嘴,然后对板材说:“板材,把你的烟锅子叫我抽一口”。

    雀儿跟板胡一看大人们商量他们结婚的事,也就躲出去回避。

    板材把烟装满,点着,自己抽了一口,然后将烟锅子递给来喜,来喜接过烟锅子抽着,咳嗽了一阵子,这才说:“还是亲家母说话在理。不过,咱关起门来说话,也不怕人笑话。温老三最近死了婆姨,打发人来说媒,说他看上了咱的雀儿,我答应今天给人家回话,可是昨天刚把雀儿赶回家,今天早晨起来一看,被窝又是空的,我知道这死女子演戏演得入迷,是个情种,保不准又上郭宇村来了,于是一路撵来,果然就在这里”。

    板材开始还倾心听来喜说话,越说心里的气越大,那温老三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是瓦沟镇有名的泼皮,年纪跟来喜差不多,能给雀儿当爹!这来喜穷疯了,啥事都能做得出。把女子嫁给温老三都不怕天打五雷轰?听着听着听不下去了,索性给了来喜一个脊背。过了许久,听不到来喜说话了,这才猛然回过身,一口痰唾到地上:“呸!我说来喜你羞先人哩”。

    来喜也不恼,仍然说得有板有眼:“亲家你听我把话说完。就我个人的愿望,我还是趁意板胡这娃,可是人穷了啥屎都屙,马尿驴粪蛋都赖在咱的头上,这财礼的事儿——”

    板材听出来了,这来喜拐弯抹角,原来还是在财礼上纠结,他气哼哼地说:“门都没有!要不然你把你的女子引走”!

    来喜气得嘴唇发青:“我说板材你猪吃桃核才装了几天人(仁)!咱俩在一条板凳上坐着,老鸹别笑话猪黑!人家好赖把女子养大,就是喂猪也得十几石米糠”!

    这边板囤和雀儿听得两个老爹又吵开了,急忙跑过来,看见一双活宝为了财礼之事剑拔弩张,板囤拉雀儿跪在地上给两个老爹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站起来,说:“雀儿,咱们走,天地之大,那里都有咱们落脚的一块地方,让他们吵去”。

第一百八十五章

    郭宇村经历了一场灾难,慢慢地开始苏醒。转瞬间树木发芽了,满世界一片葱绿。二狼跟豹子商议,不能在家里死守,这样容易坐吃山空,走了的人没有回来,回来的人必须为以后的生活谋条出路,他俩决定还是出外赶脚,大哥跟三狼没有回来,这个家庭需要弟兄俩支撑。

    张东梅见二狼跟豹子要走,把兄弟俩拦住,要他俩把她跟她的两个兄弟带上,张大山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张东奎张东仓已经能够顶替爹爹上路。二狼同意带张东奎张东仓一起赶脚,可是无论如何也不带张东梅一起走。豹子说:“嫂子,你有孩子,就别去了,你的两个弟弟我们会在路上照顾”。可是张东梅非去不可。二狼媳妇挺着大肚子说:“弟妹,你就再等一年,明年咱俩同去”。

    这时,只见门外进来一个非常俊秀的小伙子,戴一顶毡帽,穿一身蒙古袍子,二郎媳妇林秋妹认出来了,笑着问道:“呼大姐,你怎么这么一身打扮”?那呼风雨面朝二狼豹子作揖,口中念道:“二位壮士,你们打算何时出门,咱们顺路”。

    二狼有些尴尬,他不可能阻拦人家呼风雨去赶脚,但是也不愿意同路,于是说:“我们在一起无法吃住”。

    呼风雨爽朗一笑:“我路上自有安排,无须二位壮士担心,走到一起是为了路上互相照顾,绝不会连累二位”。

    豹子见呼风雨行为做事有一种女丈夫的气派,首先从心里暗自喜欢,他替哥哥说话:“人多势众,咱们就一起走吧”。

    听说二狼他们要出门赶脚,板脑板胡赶过来,说让二狼赶脚时把他俩雇上,二狼正愁将近一百匹马几个人照顾不过来,于是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两个人的请求。板材看见板胡当真要走,给了来喜一笔钱,仓促为板胡和雀儿结了婚。

    文秀、板兰根、雀儿三个新婚的媳妇在一起商议,决定跟上他们的丈夫一同去赶脚,三个人的理由非常充足:“呼风雨去得,我们就去得”!其实各人的心思不同,那雀儿是诚心诚意想跟上板胡走南闯北,可是文秀和板兰根从心底不想让自己的丈夫出门,她们留恋新婚的热被窝,不想让丈夫离开她们。

    眼看着动身的日子临近,豹子和板脑还没有做通媳妇的工作,男孩子心野,总不希望媳妇的裤腰带拴住他们,于是豹子让二狼他们先走一步,他自己跟板脑随后追赶他们。至于板胡跟雀儿,那呼风雨倒是非常豪爽,答应雇用雀儿为她做伴,于是二郎牵头,板胡跟呼风雨殿后,一行人赶着一百匹马,朝内蒙进发。

    大家走了不到两日,豹子和板脑甩脱媳妇随后赶到,大家合为一起,晓行夜宿,朝内蒙走去,沿路的盘查宽松了许多,一路走的倒也顺利,晚上到驿站投宿,二狼豹子、板脑板胡、张家俩兄弟六个男人同住一屋,呼风雨带着雀儿另外开一个单间。店掌柜误认为两人是夫妻,感觉到妻子有点配不过俊俏丈夫,那呼风雨穿上男装显得格外英俊。

    一行八人上路,二狼年纪最大,自然就多操一份心,那呼风雨跟雀儿同住一屋,大家也很放心。一进入甘泉就到了八路军辖区,国共合作的开始阶段,相互间配合得还算可以,蒋管区过来做生意的马队,八路军还专门发给通行证,可以在解放区随意同行,快到绥德时,大家商议,第一次趟路,先在靖边驮些食盐回去,可那呼风雨坚持要去内蒙,内蒙有她的父母。

    大家在一起争执了许久,最后还是听从呼风雨的决定,一同去内蒙。那二狼听说呼风雨的父亲是一个部落首领,他想结识那位首领,为以后的生意铺路。

    雀儿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心情格外舒畅,白天,他跟板胡形影不离,晚上,两个人迫不得已地分开,因为驿站的单间有限,总不能再开一个单间,况且板胡跟雀儿是人家雇佣的脚夫,连二狼都睡通铺,板胡根本就不可能特殊。张东奎张东仓两个孩子从小就在马群里摸爬滚打,一路走来从来不要二狼他们担心,倒是那板脑好像有点热恋新婚,嘴里经常念叨文秀。

    渐渐地人们发觉,那雀儿离板胡越来越远,有时在驿站吃饭俩夫妻也不在一起,倒是跟那呼风雨形影不离,大家心里也不怎么介意,因为赶脚的人知道她们都是女人,两个女人在一起亲热属于正常。越往北走,沙漠里刮来干热的风,马背上驮着水袋,不到半天就被耗干,大家的脸上晒起了一层皮,嗓子干得冒烟。正走间沙漠的中心,出现了一片绿洲,红柳掩映之下,静静地躺着一湖碧水!这里的人们把那湖水叫做“海子”,一阵凉风吹过,湖水起皱,让人恍惚间如临仙境。

    大家在湖边饮马,休息,吃着干粮,解除了旅途的困乏,那板胡不管不顾,瞅准机会,把雀儿带进红柳丛中……男人们都会心地笑着,惟有那呼风雨满脸赤红,那样子好像要跟谁打斗。一会儿板胡和雀儿从红柳林里出来了,板胡一脸不悦,好像没有尽兴。那是人家的私事,谁也不会深究。倒是那雀儿好像做了亏心事,默默地坐在呼风雨身边,呼风雨一见雀儿过来,一改过去对雀儿的亲热态度,冷冷地走开。

    当天夜里大家宿营在一个叫做“淖子”地方,驿站掌柜焖了八升小米的干饭,八升小米干饭大家吃不完,剩下的饭二狼捏成小米团子,装进褡裢里边,路上饿了当作干粮吃。

    赶脚的人一上炕就打起了呼噜,谁也想不起夜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可那板胡却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觉,回味着他跟雀儿在红柳树林里的相会,那本是一次激情四射的碰撞,板胡显得急不可耐,可那雀儿却有些勉强,有些不太情愿,好像城廓里遭受了洗劫,感受不到那种活力和灼热。

    板胡失眠了,雀儿的变化让他疑惑,闹不清究竟什么地方出错,该不是沿途的劳累让雀儿萎靡?他睡不着觉,穿衣起来,听见哥哥板脑在睡梦里依然喊着:“文秀”……人家那才叫夫妻,文秀的贤淑和聪慧让人看着舒心,可那雀儿却一天到晚叽叽喳喳地叫着,没心没肺。

    夜已很深,二月沙漠里刮来的夜风吹散了板胡身上的疲劳,他突然有点亢奋,产生了一种欲望和冲动,他对那个呼风雨感觉好奇,难道说这个女人在雀儿身上做了手脚,让雀儿不再那么真实,蒙上了一层幻影?

    板胡蹑手蹑脚走到两个女人睡觉的窗口,首先爬在窗子上偷听,听见屋子里悉悉索索,好像老鼠偷油,好奇心使他将门推开,借着微弱的亮光,板胡看见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只见见两个女人蛇样搂抱在一起,光着身子不停地扭动。

    一股无名火冲上脑门,那板胡不管不顾,跳上炕,飞起一脚,将那呼风雨从雀儿身上踢开。可是那呼风雨一个鲤鱼打挺,一下子抓住板胡的双脚,将板胡甩下炕来。呼风雨还嫌不解气,跳下炕一脚踩住板胡的胸膛,厉声斥道:“想占老娘的便宜,你娃还嫩点”!

    透过窗子上射进来的亮光,板胡看见了,那呼风雨腿中间一道深深的壕沟,沟两边水草丰茂,沟中间盛开着一朵红莲……板胡闭起眼,浑身颤栗着:“菩萨饶命”。

    呼风雨脚尖一挑,板胡一连打了几个滚,滚到墙角才停住,雀儿跪在炕上磕头:“呼大姐,看在我的面子上,饶了他吧”。呼风雨说:“饶了可以,今晚的事就咱们三人知道,千万不可传出去,谁传出去就要了他的狗命”!

    板胡磕头如捣蒜:“菩萨饶命,借给板胡一个胆,板胡也不敢把今夜的事传出去”。

    呼风雨厉声斥道:“还不快滚”!

    板胡爬起来,跌跌撞撞爬出了屋子。

    启明星高挂,远处传来了猫头鹰的叫声。板胡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刚才发生的那一幕并不真实,恍恍惚惚好似在梦中。板胡听说过男人跟男人互相间日尻子,把积攒的那一点油水流出,还没有看见过女人跟女人也那样,相互间靠什么来满足对方?

    板胡突然哈哈笑了,深夜里男人的笑显得阴森恐怖,惊动了酣睡中的脚夫,大家揉揉眼睛坐起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立马爬起身来到院子里,只见板胡搂着肚子笑弯了腰。板脑知道,兄弟中邪了,肯定看见了什么,这种现象在农村经常发生,常常有人无缘无故地疯说野跑。板脑脱下鞋,用鞋底在板胡的后脑勺子上猛拍了几下,板胡突然给哥哥跪下了,嘴里喊着:“菩萨饶命”!

第一百八十六章

    板脑把兄弟拉起来,紧紧地抱住,颤声问道:“兄弟你看见了什么”?

    板胡笑完了又哭,眼神飘忽不定,哭着说:“哥,我要回家”。

    这怎么能行?板脑安慰板胡:“兄弟,快到目的地了,出一趟门不容易,咱们挣下钱再回去”。

    呼风雨出来了,脸上气势汹汹,看见板胡弟兄俩不屑一顾,径直从他们面前走过,那板胡吓得赶紧用双手捂住了眼睛。板脑见此明白了大半,肯定是那板胡半夜心里起窍,钻进呼风雨的屋子里头……想到此板脑有点气急败坏,大骂兄弟没有出息:“那呼风雨一个女人敢跟几十个男人缠斗,你真的吃了豹子胆,敢打呼风雨的主意”!

    板脑哭得泣不成声:“哥,你行行好,送我回去”。

    二狼跟豹子过来,好心劝慰板胡:“快到目的地了,你半路上回去,挣不下钱不说,让我们也无法给你爹交待,好赖就赶这一次脚,下一次你可以不来”。

    板脑又跪下给二狼磕头:“二狼哥,给我打发一点路费,我要回去”。

    二狼有点疑惑,问板胡:“你回去总不能不带雀儿,你们夫妻两个走路我不放心”。

    板胡刚开口说了两个字:“雀儿”——立马又把话打住,改口说:“就我一个人回去,我管不了雀儿的事”。

    这时呼风雨过来,给板胡甩过来一袋子银元,转过身不看任何人,说:“这袋子银元拿回家,给你另外娶一门媳妇,把雀儿给我留下”。

    接着呼风雨又对二狼说:“快到目的地了,咱们伙到一起目标太大,还是分开吧”。说完也不管二狼同意不同意,把自己的马群分开,从屋子里拉出来雀儿,然后两人共骑一匹马,赶着自己的一群马扬长而去。

    二狼看傻了,搞不清这戏唱得哪一出。板胡看见呼风雨走远了,才断断续续地说:“那呼风雨是个‘二腻子’(不男不女),昨晚上我看见两个女人搂在一起瞎折腾”。

    大家将信将疑,板胡本身对那雀儿就不热心,掂了掂袋子里的银元,心想自己也不吃亏。他把银元别在腰裤带上,再也不要求回去了,跟着二狼重新上路。

    赶脚也有几等几样,板脑和板胡是二狼雇用的苦力,掌柜的怎么安排他们怎么做,这叫赶脚,掌柜的赶着自己的马匹替别人驮货,这叫捎脚,自己摊本钱贩运货物,这叫贩路。一般贩路挣钱最多,可是要摊本钱,二狼跟张家两兄弟都带钱不多,商量着购置了一些药材和皮毛,还剩下二十多匹马需要等别人来雇用,所以他们只能在包头住下。正好这天来了两个掌柜的要雇用马匹向长安捎脚,二狼跟张家两兄弟负责看管自家的货物,豹子带着半脑板胡去装捎脚的货物。马驮子装好,正准备上路时三人突然发现,他们原来是给呼风雨捎脚。看来当部落首领的老爹肯定又资助了女儿许多资产。那雀儿一身蒙古女人打扮,银首饰明晃晃地戴在身上,俨然一个贵妇人模样。老爹爹可能还害怕女儿路上不放心,专门派了两个蒙古壮士沿路护卫。

    板胡情不自禁地要上前跟雀儿说话,被板脑紧紧地抱住。板脑附耳低声告诫板胡:“忍着点兄弟,咱们斗不过人家,况且那呼风雨给了你许多银元,你跟雀儿已经两清,回家后哥哥跟爹爹商量,为你打听的另娶一门媳妇”。

    为了避免惹起不必要的麻烦,豹子对板胡说:“你去帮助二哥照顾咱们自己的货物,这里留下我跟板脑帮助呼风雨捎脚”。板胡心里感觉忿然,却也无可奈何,他远远地面朝雀儿唾了一口,转过身离去,心中的疙瘩始终解不开,夺妻之恨古来有之,谁料想板胡的夺爱之人竟然是个女的!回程路虽然悠远,走一步就离终点近一步,马群驮着重负在沙漠里挪步,迎面刮来干热的风,梭梭草在沙窝里挣扎,太阳肆无忌惮地燃烧,喉咙里上来一把火,几乎能把人烤干。

    张东奎张东仓自幼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两个孩子舍得吃苦,白天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招呼着不使马儿走失,晚上到了驿站首先要把几十匹马的驮子卸下,早晨又要把驮子抬到马背上,两个小伙子抬起马驮子非常吃力,但是咬紧牙关,从来也不要别人帮忙。二狼看板胡有些萎靡不振,指着那两个小伙子说:“看看人家,过日子就要有一种狠劲,害怕吃苦永远也过不到人前头”。

    板胡不是想不开,而是感觉闹心,女人算什么?只要有钱还怕没有女人!更何况那雀儿已经被无数男人过手,早已经不是少女,不值得板胡去为雀儿悲痛欲绝,板胡只是感觉让人无缘无故踩了一脚,心里憋闷。

    大家在驿站吃了一顿羊肉抓饭,倒头便睡,几十个男人挤在一盘大通炕上,保护呼风雨的两个蒙古壮士就睡在板胡的身旁,睡到半夜板胡突然感觉身上重重地压着一个人,心想坏了,这个蒙古壮汉可能会要了他的小命,他想叫喊,嘴上被壮汉的一只手捂住,那壮汉在板胡的耳朵边悄声说:“兄弟,别怕,哥想走你的后路”。紧接着屁股后边塞进一根硬硬的棒棒,板胡知道那是什么,疼得哎呀一声,肚子憋得难受。他忍着疼痛问那壮汉:“你放下现成的女人不日,为什么要****的尻子”?

    壮汉一边大力起伏一边喘息着说:“呼风雨原来在草原上就被无数男人日过,**窟窿大得就像涝池。小兄弟你可能是第一回,这尻门子紧紧的,老哥我日上舒服”。

    板胡却受不了,屁股火辣辣地灼痛。他在下边告饶道:“老哥,我实在疼得不行咧,你停一会儿行不”?

    蒙古壮汉给板胡的嘴里塞进一块冰糖,一边喘气一边说:“兄弟,你吃块冰糖就不疼咧,一会儿你日老哥的尻子,咱们驴啃脖子工换工”?

    板胡用眼睛偷看,发觉男人们都不老实,相互间自慰,心想怪不得哥哥和豹子甩下新婚的媳妇出门赶脚,原来他们知道路上并不寂寞。那蒙古老哥也不食言,下来后直挺挺爬在炕上,对板胡说:“兄弟,该你了”。

    可是那板胡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兴趣,心里酸酸地,好像吃了苍蝇那般难受。

    雀儿自小跟上来喜爹爹走村串乡唱戏,懂得不少戏文,对男女之间的那点破事醒悟较早,性格开朗,确实跟许多男人有染。可是自从见到板胡以后,收敛了许多,一心一意想跟上板胡过夫耕妇织的夫妻生活。这次跟上板胡外出赶脚,老实说还是想挣些钱过好小日子,从心眼里没有想把板胡甩脱。

    第一天晚上跟呼风雨睡在一起,雀儿心里并无防备,感觉到两个女人在一起不需要遮掩,因此上就把自己脱得精光,雀儿喜欢光身子睡觉,光身子睡觉能解乏。她一脱衣服就迷瞪着睡去,心里头什么都不去想。半夜里感觉一只手在她的身上抚摸,心里便忘记了是在路上,女人的身子是水做的精灵,一旦有人抚摸就开始融化,恍惚中睡在身边的是板胡,便不自觉地翻过山把幻觉中的“板胡”抱住……

    可是那呼风雨心里是明白的,草原上的生活养成了她那放荡不羁的野性,老爹爹的娇惯使得她有些无所顾忌,曾经玩弄过无数的男人,最后迫不得已下嫁给比她大二十多岁的呼掌柜,后来又跟上谷椽私奔。

    呼风雨嫁给谷椽是认真的,她对呼掌柜非常厌倦,见到谷椽时感觉到这个谷椽就是她心目中的男人,几乎没有考虑,就让谷椽带她走。最初的日子呼风雨感觉幸福,并且为谷椽生下了儿子,可是那谷椽常年四季出外赶脚,更多的日子是无奈的等待和寂寞。呼风雨和棒槌在寂寞中等待着他们的男人,同病相怜,便很自然地走在一起,两个女人睡在同一条炕上互相抚摸着对方消愁解闷,慢慢地就摸索出了相互间安慰,感觉中两个女人蛇样缠抱在一起照样其乐无穷,有一种互相需要的紧迫。

    谷椽谷檩被日本鬼子抓去挖煤,呼风雨突然产生了想去内蒙看望爹娘的愿望,把一双儿子委托给棒槌抚养,并且信誓旦旦地说要对棒槌承担做“丈夫”的责任。打听得二狼出门赶脚,要求跟二狼同往。幸运的是上帝给呼风雨送来了雀儿这个尤物,让呼风雨在路上也不寂寞。现在,那雀儿就在呼风雨的怀里等待,等待那无比美妙的时刻。呼风雨经验丰富,知道雀儿这阵子最需要什么,她用手在雀儿的那片茅草地里来回穿梭,雀儿开始震颤,有种难耐的饥渴,她把呼风雨抱得更紧,猛然间雀儿灵性了,她发觉她实际上搂抱的是一个女人。

    可是两个女人已经极度兴奋,相互间很难控制自己,她们抚摸着对方的敏感部位,在自慰中获得满足,雀儿很浪,能把呼风雨的情绪调动得达到最高巅峰,那呼风雨感觉中阵阵凉风穿堂而过,有一种高空坠落的清爽,而雀儿也在呼风雨的抚摸中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享受,好像打开了闸门,一泻千里的奔腾,让人在不尽惬意中死去话来。

    由于有了初次的体验,两个女人便夜夜如此,相互间如胶似漆,一个离不开一个,雀儿对板胡的那一份情感彻底隐去了,她寻到了新的欢乐。

第一百八十七章

    水上漂是一个无心的女人,给点阳光就灿烂。

    公爹跟豆瓜帮助郭麻子东渡没有回来,正好水上漂生了一个男孩,婆婆侍候了她十几天月子,水上漂看婆婆确实可怜,稍微能下炕走动了,她就下炕帮助婆婆做饭。

    豆瓜娘对待儿子媳妇的态度变化了许多。豆瓜和他爹都是土里刨食的老实巴结的农民,除过种庄稼什么都不会,家里粮食不少,攒下几大囤糜谷,槽上喂一头毛驴,圈里养头肥猪,毛驴用来推磨拉碾子,肥猪卖了买盐量布,日子过得虽然没有村里其他人家欢实,却也能够将就,一眨眼豆瓜跟他爹出门已经二十多天,良田爷给豆瓜娘送来了六十块银元的救济款,这六十块银元在当年的农家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豆瓜家全部家当卖完都不够六十块银元。豆瓜娘一见到那么多的钱放声大哭,她哭着问良田爷:“是不是豆瓜跟他爹回不来了”?

    良田爷说:“豆瓜娘你不要瞎猜,这些钱是刘副军长跟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捐助。老汉我活了八十多岁,还是第一次看见军队体恤民情,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些钱可以解决一时急用”。

    良田爷走后豆瓜娘把那些银元拿出来几块,其余的小心用一块布子抱起来,她告诉豆瓜媳妇,豆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回来,这些钱攒下来慢慢开销。豆瓜媳妇把脖子伸得老长,红着脸说,她想穿一件带格子的花衣裳。

    豆瓜娘说:“我明天就到瓦沟镇给你扯,还想给娃买点零碎。你不用担心,这些钱暂时放我这里,以后保不准全部花费在你们母子身上,我年纪大了,每天有两顿饱饭就行”。

    水上漂见公婆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也就不再说啥。反正家里没有别人,钱放在公婆那里她也放心。眼看着麦面已经快要吃完,水上漂说:“娘,要么再籴一斗麦子,吃好点娃就奶水充足”。

    豆瓜娘心里老大不愿意,脸沉了半天,勉强答应:“好吧,我再给咱们籴一斗麦子”。

    晚上豆瓜娘特意给那头毛驴喂了一升豌豆,第二天早晨把毛驴拉到场院里打了几个滚,回来用毛刷子把毛驴身上的杂物刷干净,给毛驴搭上鞍鞯,然后站在凳子上,一跨腿骑上驴背。

    媳妇抱着孩子出来,说:“娘,吃了饭再走”。

    豆瓜娘说:“你在家里好好照看孩子,我拿两个冷馍,路上啃点,早点去早点回”。

    郭宇村到瓦沟镇二十里山路,豆瓜娘走得心急,赶到瓦沟镇时人们才吃早饭,集市还没有开张,她下了驴,把毛驴拴在市场的石桩上,然后在旁边的石头上坐下来,一摸身上吃惊不小,身上带的几块钱不见了。

    老太太赶紧把毛驴从拴马石上解下来,心跳腿颤,骑了几次毛驴都没有骑上,她索性把毛驴拉着朝家赶,一路走一路看,是不是把钱丢在路边,由于心里有事,走路也感觉不来累。中午时分赶回家,看见豆瓜媳妇正在屋子里烙得吃油饼。

    豆瓜娘顾不上跟媳妇生气,急急忙忙回到自己住的屋子,从枕头底下一翻,原来那几块银元就压在枕头底下,早晨走得心急,忘记带钱。

    水上漂根本就没有料想婆婆这么快就回家,偷吃的老鼠让猫抓了个正着。她知道掖着藏着已经不管用,索性跟着婆婆来到婆婆住的茅屋,打算向婆婆献殷勤,说她知道婆婆出门很累,给婆婆烙些油饼。来到婆婆的住屋一看婆婆坐在地上,怀里抱着个钱袋子,浑身抖个不停。

    水上漂赶紧把婆婆扶起来,问婆婆:“你是不是病了”?

    婆婆喘了一会儿气,才说:“我赶集时忘了拿钱,还以为把钱弄丢了”。

    水上漂端来一瓢水,让婆婆喝了几口,这才说:“我知道你很累,特意给咱烙了一些油饼”。

    豆瓜娘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也不想责备儿子媳妇,她说:“你先吃吧,娘累了,想歇一会儿”。

    当日豆瓜娘歇了一天,晚上睡觉前特意把那几块钱装进内衣口袋,然后用针线缝上,第二天在家里吃了早饭,估摸得集市快上来了,这才骑上毛驴,朝瓦沟镇走去。

    豆瓜媳妇也不傻,知道昨天婆婆回来后看她偷吃油饼,心里老大不高兴。反正吃了总归吃了,先解个嘴馋再说。可是第二天她再不敢造次,瓦罐里的麦面已经见底,最多再能吃一两顿,婆婆还说孩子过满月时吃一顿饺子,不知道婆婆记不记得割肉?二月的太阳越来越热,水上漂把儿子抱到院子里晒太阳,看儿子已经养得白白胖胖,心想那豆瓜回家后看见儿子不知道会高兴成啥样……

    正胡思乱想间门外突然来了一个货郎,这货郎面生,好像没有见过。货郎一头挑着针头线脑,一头挑着孩子吃食和玩具。豆瓜家就住在村口,一般外边来人都要路过豆瓜家门口,那货郎看见院子里有一个年轻媳妇抱着孩子,隔着栅栏门问道:“小大姐,有什么喝的没有?给喝一口”。

    郭宇村的风俗,外边来了客人不管认识不认识,总要让客人吃饱喝足,同是天涯沦落人,谁没有落难的时候?水上漂开了院子门,货郎挑着担子进入院子里头,豆瓜媳妇说:“早晨还剩下一些米汤,我给你舀去”。

    货郎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水上漂抱着孩子进屋,停一会儿她端出来一小盆米汤,货郎端起盆子喝了个底朝天,喝完以后一抹嘴,顺手在货郎箱子里摸出来一把冰糖。水上漂还没有见过冰糖,问货郎:“这是啥”?

    货郎回答:“这是冰糖,很甜,不信你嚐一下”。

    水上漂不敢接,红着脸说:“我没有钱”。

    货郎拿起一小块冰糖放进嘴里,说:“小大姐我看你心底善良,这冰糖不要钱”。

    水上漂接过货郎递过来的冰糖,试着放到嘴里一小块,甜的透心。

    货郎看看前后左右没有人,在箱子里一阵乱翻,翻出来一只小口袋,交给水上漂,说:“小大姐,我知道你们村里的男人都不在家,这是一包罂粟种籽,过两天顺便种到地里,秋季割烟时我就来了,保证小大姐一年就发大财”。这时,栅栏外板材朝院子里透(看)了一下,货郎挑着担子来到村子的场院里,立马围上来许多女人。

    早晨豆瓜娘出村时正好跟板材撞了个正着,两个人年轻时曾经有那么一段风流历史,这几年年纪都大了,相互间都把那心思收起,可是两家的关系始终很好,就是豆瓜爹在家时两家都来往甚密。板材主动朝豆瓜娘打招呼:“赶集去呀”?

    豆瓜娘骑着驴一边走一边说:“就是,到瓦沟镇买二斤盐”。

    眼看着豆瓜娘骑着毛驴消失在树林子里,身后扬起一路尘土,板材仍然站在原地不动,心想村里的男人全都走光了,就剩下板材和狗剩,狗剩在郭宇村混不下去了,又去了瓦沟镇。天赐良机,给了板材施展拳脚的机会,村里的女人他个个都想沾,这阵子又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豆瓜媳妇。

    板材蹑手蹑脚地来到豆瓜家门外,隔着栅栏朝院子里探头,那货郎正跟豆瓜媳妇说话,心想这下子可让我抓住了把柄,他有点迫不及待,一下子把半个身子露了出来,那货郎看见门外有人,挑起担子就走。板材进得院子,咧嘴一笑,看那豆瓜媳妇坐月子以后出息得更加水灵,于是上前从那小媳妇的脸上拧了一下。

    豆瓜媳妇脸红了,下意识地叫了一句:“叔”!板材涎着脸,有点忘乎所以,知道这豆瓜媳妇有点骚,常跟村里的年轻人打情骂俏,看见豆瓜媳妇并不恼,贼胆更大,伸出胳膊一把将豆瓜媳妇拦腰抱住,紧接着把那张老脸蹭了上去。

    太阳艳艳地照着,看得见场院那边一大堆人围着货郎讨价还价。豆瓜媳妇身子软软地,一点反抗的力气都没有,只是不停地说:“叔,不能,下身子还不干净”。板材那管许多,一只手已经从豆瓜媳妇的裤裆里伸了进去,感觉中手上湿湿地,把手抽回来一看,手上沾满女人的血,感觉晦气,这才把豆瓜媳妇放开。

    突听栅栏外一声咳嗽,让那板材毛骨悚然,回过头一看,原来是漏斗子,心里老大不高兴,走出门外问:“你找我有事”?

    漏斗子跟板材本是两亲家,但是他从心眼里瞧不起板材的为人,他在场院里正看货郎卖货,一眼瞥见板材进了豆瓜媳妇家的门,感觉中有点不对劲,于是假装无意过来看个究竟,正好看见了那不堪入目的一幕。漏斗子说话也不客气,劈头盖脸给了板材一顿:“亲家,我说咱都快进棺材的人了,做那些造孽事都不怕给儿女留下话柄!人家豆瓜不在家,你搂住豆瓜媳妇干啥”?

    板材见漏斗子说话一点都不留情,一下子揭到他的短处,顿时感觉这张老脸没处搁,想给漏斗子发火又感觉不是时候,只得强咽下这口恶气,朝漏斗子唾了一口,转过身怏怏而去。

    豆瓜媳妇软软地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半天回不过神,她感觉自己太善良、太软弱,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也不知道豆瓜什么时候回来,谁也断不定以后还能发生什么事情。屋子里孩子哭了,她站起身,打算进屋去哄孩子,谁知道身子一软,即刻昏了过去。

第一百八十八章

    场院里来了个货郎,村里的女人们都抱着孩子出来,把货郎担子围住,有人买个针头线脑,有人给娃买个玩具,有人什么都不买,专门看热闹。自从二狼带着村里仅剩的几个男人出门赶脚以后,这个村里剩下的基本上全是女人,由于男人们离开时间不久,大家还没有感觉到没有男人的难处,反正当时有粮吃有钱花,村子里基本上还算安宁。

    萝卜和白菜一人抱一个孩子,也围着货郎担子看稀罕,那萝卜顺手拿起一个拨浪鼓,塞进孩子的手里,看货郎没有注意,抱着孩子很随意地离开。

    其实那货郎已经看见了,只是假装没有看见。等买货的人都散光以后,货郎挑起货郎担子,径直走到栽逑娃的茅屋门前,隔着栅栏门喊道:“小大姐,你的娃娃刚才拿了一个拨浪鼓没有给钱”。

    白菜正拿着拨浪鼓逗两个小孩子玩耍,一听得货郎叫门赶紧把拨浪鼓藏起来,出来站到院子里反诬货郎诬陷好人:“货郎你把我们当成啥人了,谁稀罕你一个小娃玩具”!

    货郎不恼,隔门说道:“小大姐你不要生气,我认识你们的掌柜的(男人),栽逑娃经常跟我一起摆摊子,他卖铁器我卖小零碎(百货)”。

    白菜听得货郎跟栽逑娃熟悉,忙给货郎开了门。货郎进门以后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两个孩子为了一个拨浪鼓挣得不可开交,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孙猴子翻筋斗的小玩具逗两个孩子玩耍,孙猴子的旁边有一根小绳,小绳一拽那孙猴子便不停地翻筋头,把两个小孩子看傻了,便伸出小手要那玩具,货郎便把玩具给了孩子。白菜说:“你把玩具给了孩子,我们可没有钱给你”。

    货郎说:“不要钱,管一顿饭就行”。接着又从箱子里抓出一把冰糖,交给白菜。

    白菜见过冰糖,拿起一小块丢在嘴里,洋芋出来了,货郎又把冰糖给了洋芋一把。两个女人心里清楚,这货郎出手这么大方,肯定是对她们有所求。于是萝卜便从瓦罐里舀出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白面,给货郎擀了一顿细面。货郎吃完饭以后天就黑了,货郎看了看两个女人,说:“我今晚不走了”。

    两个女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表态,但是也没有赶货郎走的意思。农家人一般不点灯,天黑了就睡,萝卜和白菜看货郎脱光衣服,钻进栽逑娃盖过的被子里头,犹豫了一下,不约而同地睡在货郎的两边,反正这身肉已经被许多男人搂过抱过,腿中间的那个窟窿戳不烂拿不走,不用了反而可惜,栽逑娃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换个口味也不错。

    这几年当地驻军不停地狩猎,野狼野猪少了许多,可是这天晚上两个女人当真听见了狼嗥,好像那狼离屋子很近,就在窗子底下嚎叫,女人们把货郎搂紧,竭尽所能逗货郎开心,货郎开始还应付的得心应手,渐渐地有点力不从心,可那两个女人仍然如狼似虎,轮番地向货郎发起进攻,货郎终于告饶了:“姑奶奶,你们让我歇会,行不”?

    第二天吃完早饭货郎离去了,临走时给萝卜和白菜留下一包罂粟种籽,他说过几天下种时他还会再来,村里如果有人要种罂粟就把种籽送给他,种下罂粟就等于种下摇钱树,想要什么都应有尽有。

    水上漂停一会儿醒过来了,听见孩子还在哭,她挣扎着进屋抱起孩子,看见孩子屙下了,站在院子里叫来了自家的狗,狗跳上炕,把孩子屙下的屎舔干净。圈里的猪饿了,一边拱着猪圈的围栏一边不停地哼哼,水上漂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提着潲水桶,把潲水倒进猪槽里,然后给猪拌上谷糠,看猪开始吃食,然后抱着孩子坐在石凳上,无意中看见了货郎留下来的那个布包。

    一开始水上漂并不在意,她把布包的口子解开,从里边倒出来一些比芝麻还小的黑色颗粒,大烟在当年中国的北方农村常见,水上漂的老爹就是一个大烟鬼,可是真正看见大烟的种籽还是第一回,水上漂不明白货郎为什么要给她大烟种籽,这里边肯定还有其它原因,看那货郎色迷迷的眼神,就知道那货郎心里头想什么,是板材那个老色鬼吓走了货郎,水上漂却遭到了板材的侵袭,看来男人都那个**样,没有一个好东西。

    日头西斜时婆婆吆着毛驴回来了,驴背上驮着籴下的麦子、买下的家常日用品,还特意给水上漂扯了一件衣服面料,驴背上的驮子并不怎么重,婆婆让儿媳帮她把驮子抬下来,可是那水上漂抬驮子时一用力,下身顿时血流不止,把婆婆吓得变脸失色。

    婆婆把媳妇扶上炕,把麸皮和盐巴炒热,包在布包里,去暖豆瓜媳妇的下身,这是当年农村常见的止血的办法,还真有效果,血流渐渐止住了,婆婆看见媳妇下身红肿。

    豆瓜娘一辈子经过的事多了,看见这种情况立刻明白了大半,她沉下脸问媳妇:“我不在家时谁到咱家来过”?

    豆瓜媳妇也不隐瞒,对婆婆哭着说:“开始时来了一个货郎,我给货郎喝了一盆米汤,货郎给了孩子一把糖,还给了一袋子大烟种籽,在院子里的石桌上放着。这时板材来了,货郎见来了人,也不久坐,挑起担子到场院里卖货。光天化日之下板材把媳妇抱住,一只脏手伸进媳妇的裤裆里头,媳妇一挣扎,立马昏了过去,幸亏来了漏斗子大叔,把那板材赶走……”

    豆瓜娘静静地听着,听完以后也不说话,她来到院子里,看见那包罂粟种籽仍然在石桌角上放着,便把那种籽拿回自己的屋子,存放在一个保险的地方,然后扳倒瓦罐,把瓦罐里面的麦面全部舀出来,做了两碗干捞面,盛在木盘里,另外给木盘里放上辣子、盐、醋和一小碟子韭菜,端着木盘来到媳妇的屋子。

    豆瓜媳妇一见干捞面眼睛就亮了起来,娘俩端起碗把面吃完,连锅里的面汤也分着喝干,婆婆这才给媳妇说:“今天发生的事对谁都不要说,我有制服板材的办法”。

    豆瓜媳妇点点头,仍然不忘那一袋子大烟种籽,问婆婆:“娘,我听人说,一亩烟,十亩谷,咱们就实验种上一年”。

    婆婆说:“咱走一步看一步,说不定过两天豆瓜跟你爹回来了,种什么就不需要咱们操心,种大烟官家明令禁止,是个危险的活路。有一年瓦沟镇种了许多大烟,结果被咱们县上一个姓屈的老先生知道了,告到官家,大烟全部被套上犁铧翻耕”。

    那一年春早,转瞬间天热了,到了春种的时候,货郎又来了,公然住在萝卜和白菜的家里。村里的女人虽然在背地里指指戳戳,但是当面谁也不会去说,有些女人虽然嘴上骂人家萝卜和白菜是个“日”货,但是内心里感觉痒痒,女人的水田本该就是为了让男人们来耕耘,一旦撂荒就变成了碱包(盐碱地)。

    这天货郎假装无意转到豆瓜家,看见豆瓜媳妇跟婆婆都在家,那货郎说话也不拐弯,直接问娘俩:“你们商量好了没有?今年种不种大烟”?

    豆瓜娘明知故问:“什么大烟”?

    货郎直言:“前几天我给了你家媳妇一包罂粟种籽,如果不种的话就还回来”。

    豆瓜娘问道:“是不是一个布包包里包一些黑黑的、比芝麻还小的东西”?

    货郎答道:“正是”。

    豆瓜娘说:“嗨——!我还以为是些草籽,倒在猪圈里,喂猪了”。

    货郎不胜惋惜,但是也没有办法。只得说:“你们如果种的话,我再给你们一些种籽”。

    水上漂抱着孩子坐在婆婆旁边,插话道:“我们种下以后担心卖不了”。

    婆婆瞪媳妇一眼,接口说:那玩意我们知道,官家禁止种植,万一官家发现了可就麻烦。

    货郎怏怏地走了,婆婆埋怨媳妇:“以后在人前说话你再不要插嘴”。

    郭宇村的土地大都是一些坡地,有的地方坡势比较平缓,可以套上犁铧翻耕,豆瓜爹来郭宇村较早,种的缓坡地较多。这天吃过早饭,豆瓜娘直接来找板材,当着板材老婆的面对板材说:“今年春早,豆瓜跟他爹都不在家,种庄稼还要靠板脑爹多多帮忙”。

    板材老婆忙说:“咱们俩家谁跟谁?我们来郭宇村时豆瓜爹也帮了我们不少忙”。

    板材也说:“咱们俩家的地我给咱们包种,这阵子种田还有点早”。

    豆瓜娘说她想早一点下种,这样两家的牲畜就能岔开使用。

    板材没有什么可说的,立马表态:“豆瓜娘,你啥时候想耕地就吭一声”。

    豆瓜娘说:“我想明天早晨就下种”。

    第二天早晨板材起了个大早,套上犁铧吆上牛,来到地头,刚把犁铧插入田间,豆瓜娘就来了,吆着毛驴驮着褡裢,胳膊上还挎着个篮子,篮子里边蒙着一层布。

    板材问:“打算种啥”?

    豆瓜娘说:“黑豆”。豆瓜爹心里疑惑着,这老婆子疯了,种十几亩黑豆干啥?反过来一想,黑豆好管理,只要锄一遍就行,也许是为了省事,于是不再说话,他赶着牛在前边犁地,豆瓜娘把种籽撒在犁沟里边。天亮时板材看见,豆瓜娘原来欺骗了她,褡裢里装一些尘土,板材把尘土抓起来细看,看见尘土里搅合着一些细小的颗粒,板材不傻,立刻断定这老婆子是在种罂粟!

    板材犁到地头,停下来,装了一锅子旱烟,问豆瓜娘:“这种籽是从哪里来的”?

    豆瓜娘明知故问:“什么种籽”?

    板材一语道破:“别哄我了,谁不知道你种的是大烟”!

第一百八十九章

    货郎姓罗,叫骡驹子,也不知道是大名还是绰号,反正认识他的人都那么叫。骡驹子老家在陕北,自幼死了娘,十五岁那年,爹给他娶了媳妇,新媳妇是一个榆林女子,出奇的漂亮,刚结婚那几年,爹出门摆摊子卖货,骡驹子跟媳妇在家里种几亩薄田,日子过得虽然紧吧点但是幸福美满,就是有点憾事,结婚几年媳妇不见怀孕,二十岁那一年爹爹病故,骡驹子就把媳妇一个人留在家里,挑起了爹的货郎担子走村串乡,有一次骡驹子回来很晚,听见屋子里有人说话,借着月光偷看,原来媳妇正跟村里的一个小伙子干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年轻气盛的货郎从箱子里抽出防身的匕首,毫不犹豫地把一双狗男女刺死在炕上……好像为了证明这件事是谁干的,骡驹子把自己平时戴的一顶毡帽从头上取下来,盖在女人的脸上。然后打开水缸灌了一肚子凉水,在那男人的身上把匕首刀刃上的血渍擦干净,挑着货郎担子云游四方。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十多年前瓦沟镇来了一个陕北货郎,货郎当年二十来岁,长得不赖,许多人家看上,有的人家要招赘为女婿,货郎不干,有的人家想把女子嫁给货郎,货郎不娶。有人问货郎:你家里是不是还有媳妇?货郎笑而不答。一眨眼过去了十多年,货郎还是单身一人,于是人们猜不透,感觉那货郎是个谜。

    这些经历如果货郎不说,谁也不会知道,有一次货郎喝醉了,疯跑疯走,满嘴胡说,人们从货郎的嘴里,断断续续知道了货郎的过去。那时节你身上有了命案,只要你逃离本地,官家一般不会追究,人们不会因为货郎曾经杀过人而对他疏远,反而同情货郎的不幸。男人的心思很怪,希望世间所有的女子都对自己垂青,却对那些出格的女性深恶痛绝,古往今来潘金莲式的女人被人们唾弃,却从不考虑跟武大郎生活在一起是一个女人的不幸。

    扯远了,言归正传。要说货郎十多年来从来没有沾过女人谁都不信,实际上货郎是一个猎艳的高手,他常用一些小恩小惠哄得女人脱裤子,却从来没有失手,时间一久货郎发现,他只管播种不见收获。夜深人静的时候货郎想起了他的发妻,感觉中自己是不是冤枉了那个女人?可能他本身就是一头骡子,不留后。

    男人一上三十岁就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货郎想有一个儿子,想得发疯,可是他自己挣俩钱顺手花光,没有能力为自己成家,那天货郎挑着担子正在山路上行走,冷不防一个人从身后叫他。货郎回头看那人戴一顶草帽,身上背一条褡裢。俩人在路边坐下,互相拿出自己的烟锅子,对上火,啦开了闲话。闲扯中那人问货郎想不想挣大钱?

    货郎问:“怎么个挣钱法”?那人如此这般好一阵子比划,接着从褡裢里拿出了一大包子罂粟种籽交给货郎,货郎结过种籽掂了掂,足足有十几斤重,当年种一亩大烟一两种籽足够,这些种籽能够种二百多亩大烟(老秤一斤十六两)!

    货郎问:“不知道怎样称呼你,以后咱们怎样联系”?

    那人说:“鄙人姓柴,绰号豺狗子”。

    货郎说:“我叫骡驹子,你叫豺狗子,咱俩一对患难弟兄”。

    豺狗子站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土,说:“以后我找你,咱俩后会有期”。说罢,朝来路折返回去走了,货郎才知道,那豺狗子已经跟踪了他许久。

    货郎回到自己睡觉的地方,把那些罂粟种籽分成许多小包,每天出门时拿几小包,碰见自己认为可靠的人时送给他们。货郎也不知道那豺狗子是哪里人,这些罂粟种籽从哪里来,反正他知道大烟很贵,一两大烟土能值两块银元,能籴一斗多小麦,能买六斤棉花,种一亩罂粟等于种十亩庄稼。况且罂粟对水肥条件要求不高,基本上无论土地怎样贫瘠都能够播种。中国人造钱造得日怪,给钱的中心钻一个方孔,俗称钱眼,透过钱眼看世界,金钱演绎出五彩缤纷的社会,见钱眼开成为人生的一大嗜好,同样也把有些人送上了断头台。

    管那么多闲事干啥?还是让我们继续关心货郎。自从跟萝卜白菜一夜风流,货郎对那两个女人爱恨交加,既害怕两个女人的放浪,又禁不住女人的诱惑。过了没有两天,货郎重新在郭宇村出现,不过这一次货郎没有走村子中间的大路,而是好像做贼似地,悄悄地从树林里穿过,来到萝卜和白菜的家门口。门虚掩着,货郎挑着担子推门而进,白菜出来了,好像招呼自己的丈夫:“你吃了没有”?

    萝卜不言不语,从屋子里端出来一盆子洗脸水,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货郎洗了把脸,看两个孩子搂着他的两条腿,嘴里喊着:“甜甜”。货郎知道,孩子向他要冰糖。他掀开箱盖,从里边抓出了一把冰糖,给两个孩子散发了几颗,孩子仰起头,叫他“爹”,货郎心里滋润着,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货郎把两个孩子抱起来,进入屋子,看萝卜已经把饭盛在木盘里,端上炕,货郎脱了鞋上炕,一家人围着木盘吃饭,浓浓的水蒸气把屋子罩满。

    吃完饭天渐渐地黑了下来,两个女人哄孩子睡觉,货郎点着一锅烟,默默地抽。萝卜和白菜知道,这货郎今夜又要在这里留宿,两个女人坐在货郎的两边,问货郎:“大哥,你感觉我两个怎样”?

    货郎知道女人想让他说啥,反正三十岁的人了,应该有个安稳的窝。货郎没有正面回答女人的提问,只是说:“今晚咱们早点睡,明天你俩一人留在家里做饭、照管孩子,一个人跟我上山开荒种大烟”。两个女人知道货郎不走了,心里激动着,一人抱着货郎亲了一口。正在这时门吱地响了一下,货郎跳下炕,隔着门缝看,看院子里进来一个男人,这个男人货郎见过,上一次就是这个人搅黄了他跟豆瓜媳妇的好事,看样子来者不善,货郎开了门,问得唐突:“你来作甚”?

    板材装着不在意的样子,说:“我刚才路过这里,看院子里放着一副货郎担子,知道是你来了。你别介意,我没有其他意思,我听别人说,你这里有罂粟种籽,我想种几亩试试”。

    货郎正愁那么多的罂粟种籽散发不出去,一见有人来要,立刻满口答应:“你想要多少有多少”。说罢,就打算给板材去取。这时,萝卜出来了,站在院子里的台阶上,说:“大烟种籽也不能白送,明早把你的牛吆过来,先给我们种地”。

    板材自然满口答应:“就是就是,明早先给你们种地”。

    板材一摇一晃地走了,货郎把栅栏门关紧,回到屋子里,两个女人已经急不可耐,不用货郎动手,三下两下把货郎的衣服剥光,将她们自己的身子软软地靠上去,货郎蜻蜓点水,轮流跟两个女人都温柔了一番,然后说:“睡吧,明天一大早起来还要干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货郎跟两个女人还在被子窝里热乎,就听到了叫门声,货郎穿起衣服开了门,只见板材已经赶着牛背着犁铧站在门口。萝卜年纪大点,跟着两个男人下地干活,白菜留在家里照看孩子做饭,把牛赶到地头,板材问萝卜:“你家的地在哪里”?

    萝卜吱唔着,说不出口。原来那栽逑娃跟本就没有种地,两个女人从来没有下地干过活,自然不知道地在那里。

    板材说:“这不要紧,村里撂荒地很多,我帮你们选几块,两头牛一天能犁三亩地,三天差不多就能种十亩,我给你们先种十亩地,然后种我自己的地,我的地种得差不多了,返回来再给你们种”。

    货郎看那板材是个爽快人,于是说:“能成,老叔你打算种几亩大烟”?

    板材说:“你能给我几亩地的种籽,我就种几亩”。

    货郎心里思忖着,看来这村里的撂荒地不少,为何不跟这位大叔搭伙?但是他没有开口,心想把这十亩地种完再说。

    货郎把种籽跟一堆细土搅合在一起,板材赶着牛在前边犁地,萝卜把搅合着细土的种籽撒在犁沟里,货郎看萝卜好像没有干过农家活,种籽撒得不匀,货郎如此这般做了一番示范,萝卜还是不会。货郎哀叹一声,说:“你干脆回家给咱们拿饭去”。

    萝卜一扭一扭地走了,板材调侃道:“地主家的小老婆,根本就没有干过农家活”。货郎知道那两个女人的身世,也替两个女人惋惜,反正人活一生也就那么回事,谁也不要把这世事当真,看样子栽逑娃回不来了,跟两个女人过到一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货郎问道:“我听人说郭宇村还回来几个男人,怎么我看见净是一些女人”?

    到地头了,板材说:“咱们歇会儿”。接着论开了郭宇村的前世今生,简直把郭宇村人说得一无是处,好像就他自己能行,货郎听着听着心里开了小差,看样子这板材不能相处。

    转眼过了三天,货郎给了板材一些罂粟种籽,板材拿在手里掂了掂,问道:“能不能多给些”?其实货郎有的是种籽,自己怎么也种不完,多给一些也没有什么,不知道怎么搞得货郎对板材有些厌烦,他不耐烦地说:“就剩下这些了”。

    板材把罂粟种籽拿回家,心想这点种籽只能种五六亩地。据说人不能长寿的主要原因是心重,庙里的神仙都不嫌钱多,现成的发财机会绝不能错过。第四天板材赶着牛在自己地里种罂粟,他的二女儿板兰花提着篮子跟着犁沟撒种,打碗碗花开了,地畔上一抹橘黄,看那山坡上孤伶伶一个人,轮着老镢头开荒,板材手搭凉棚看了半天,终于看出了那是货郎,一个念头一闪,马上牢牢地固定在心头,板材对女儿板兰花说:“你过去看看,叫那货郎过来歇歇”。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989/ 第一时间欣赏寡妇村最新章节! 作者:支海民所写的《寡妇村》为转载作品,寡妇村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寡妇村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寡妇村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寡妇村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寡妇村介绍:
这部小说经过作者重新整理后发表,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改动,文章主要描写黄土高原一个山村以及周围地区百年变迁的传说故事,作者的主旨是通过对几代、几百个人物不同命运的描写,从一个侧面来浓缩我们这个民族上百年来的历史。抱着负责任的态度,努力使自己的人物真实,可信,给读者以思考、启迪。
寡妇村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寡妇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寡妇村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