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逍遥侯TXT下载逍遥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逍遥侯全文阅读

作者:大司空     逍遥侯txt下载     逍遥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69章 人质

    “陛下,蜀主昏聩无能之极,却妄想一统天下。△¢四△¢五△¢中△¢文○那昏主以微臣之父的性命相逼,臣不敢不从,还请陛下明察。”李中易哭丧着脸,装模作样的拜倒在柴荣的跟前。

    “哼,朕奉劝于你,奸佞之事,可一不可再,明白么?”柴荣本就是雄主,自然明白蜀主孟昶玩的那点子小把戏,李中易不过是胁从罢了。

    李中易心知,柴宗训的病情还用得着他,柴荣不可能把他怎么着滴。

    见柴荣搭了梯子让他下台阶,李中易赶忙指天誓日,极力撇清与天神之间的关系。

    柴荣笑着摆手说:“好了,好了,起来吧,你是什么人,朕还是知道一些滴。”

    李中易察觉到柴荣的心里不太爽快,当即见好就收,从地上爬起来,恭恭敬敬的站到老柴同志的身前。

    “玉娘那边的情况很糟糕,你先随朕去她那边瞧瞧。”柴荣吩咐过后,迈步就走,根本就没打算听取李中易的意见。

    李中易心想,柴荣同志还真是个好同志,儿子和妹子同时得了重病,却让他先去治疗柴玉娘。

    在庆寿宫的一处偏殿门前,柴荣正欲举步进门,却听李中易大声说:“陛下请留步,这疟疾其实是通过蚊虫过人的血毒之症,如果不能及时的驱除蚊虫,微臣担心会更加麻烦。”

    柴荣停下脚步,扭头盯在李中易的脸上,笑着问他:“你这种说法,朕还是头一次听说呢。”

    李中易一脸严肃的说:“陛下。臣绝非虚言,疟疾之因便在于此。”

    站在李中易的立场上。柴荣无论是死在北伐的路上,还是崩于妃嫔的床上。都和他李某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现在的问题是,柴荣万一也感染上了疟疾,而李中易就在他的身边,其中的险恶之处,简直难以用语言去形容。

    柴荣仔细的打量了一番李中易,现场一片死寂,一旁伺候着的太监们和带刀侍卫们,连大气都不敢喘半口。

    也许是从李中易那清澈可以见底的眼神里边,看出了他的坚决。柴荣忽然拉下脸说:“说吧,你打算怎么办?”

    李中易暗暗松了口气,冷脸的柴荣,远比笑眯眯的样子,可亲得多!

    “回陛下,微臣打算用艾草和雄黄,熏遍整座宫殿,彻底的驱除蚊虫。然后,再用蚊帐。严密的遮挡所有通风的门窗。在驱蚊之后,所有伺候过梁王殿下和公主殿下的宫女和内侍,暂且隔离,以免疫病继续传染。”李中易有条不紊的说了一大堆要求。这些都是他的老本行,轻车熟路,根本不需要多费脑子。

    “就这么简单?”柴荣板着脸。质问李中易。

    这几日,柴荣频频召见御医。由于问得很细节,他已经非常清楚。疟疾的凶险之处。

    即使御医们没敢明说,柴荣也猜测得到,凡是得了疟疾的人,都可谓是九死一生,很难幸免。

    柴宗训,是柴荣的第四个儿子,又是大符皇后所亲生的嫡子,还是现存的皇子之中最年长的一位,他在柴荣心目中的地位,异常之重。

    在柴宗训之前,柴荣其余的三个儿子,都和郭威的家人一起,被后汉的昏君下诏,屠杀得一干二净。

    直到郭威登基之后,已经三十多岁的柴荣,以太原郡候的身份,坐镇澶州的时候,才又喜得了柴宗训这么一个鳞儿。

    由于担心柴宗训过早的夭折,柴荣一直故意以六哥儿相称,图的就是多子多福,长命百岁的吉利喜庆之意。

    柴玉娘,是柴守礼的第三女,柴荣的最疼爱的幺妹。因柴玉娘是女儿身,对于皇权没有任何危害,她的性子又异常爽利,所以一直深得柴荣的宠爱。

    身边的两个至亲,几乎同时患了不治的疟疾,柴荣的心情,糟得不能糟!

    “陛下,哪有这么简单?”李中易即使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成竹在胸,也要故意装作愁眉苦脸的样子,吓唬柴荣,“臣心里确实没有多大的把握,具体的诊治效果,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希望苍天开眼。”

    江山是柴荣的,不过,划时代的高超医术却是李中易的法宝,柴荣想不被忽悠都不可能。

    柴荣也知道李中易的难处,整个皇宫大内的御医们,全都束手无策,他也没有办法苛求李中易。

    更何况,柴荣面对治绝症这种大事,真把李中易逼急了,他就更不敢下方子了,反而会带来极其严重的恶果。

    如果柴宗训最终不治,即使柴荣宰了李中易的全家老小,又有何用?

    客观的说,一百颗李中易的脑袋,都抵不上柴宗训的一根小手指!

    “嗯,你替蜀主炼过仙丹,朕信得过你。”柴荣尽管心中难掩失望,却也不失雄主的风范,直接拿大帽子,把李中易罩得死死的。

    仙丹二字,从帝王的嘴里说出来,李中易即使用脚趾去思考,也知道其中隐藏着浓浓的威慑之意味。

    还没等李中易说话,柴荣忽然换上一副笑吟吟的模样,“开心”的说:“有些日子没见你家的狗娃了,那小家伙如今肯定比以前更可爱了吧?唉,就在前几日,六哥儿还一直嚷嚷着,要和他一起耍子呢。”

    李中易的背心,当即冒出毛毛的冷汗,姓柴的这是要绑架人质,搞恐怖平衡啊!

    “多谢梁王殿下挂念,犬子最近……”李中易刚想替儿子打掩护,却不料,柴荣笑嘻嘻的说,“朕的记性越来越差了,差点忘记了,折氏最近吐得比较厉害?唉,朕的手上,恰好有一个止吐秘方,百试百灵,不如。就让折氏暂时进宫来养胎吧?”

    这话说得太重了,重到李中易压根就不敢找借口拒绝。皇帝都说了,是百试百灵的药方。他能够说啥?

    如果,李中易此时继续想躲闪,只可能越描越黑。若是惹得柴荣对他的忌惮之心,来一次总爆发,那就麻烦透了!

    李中易心思略微一转,当即装出感激涕零的模样,诚惶诚恐的说:“陛下天恩,微臣铭感五内,无以为报。只能肝脑涂地……”

    说这话的时候,李中易心想,幸好费媚娘和一对孪生儿女,一直被他隐藏得很深,否则,就连李思娘和灵哥儿,也绝对难逃此劫。

    “来人,传朕的话,叫内给事杨向冲过来。好生伺候着朕最信任的李神医。”柴荣成心不想听李中易的废话,直接安排了心腹过来,说是伺候着,实际上。和监视有啥区别?

    “无咎啊,朕信得过你,六哥儿和玉娘的病情。就完全托付于你了。”柴荣根本没看脸色有些不太正常的李中易,径直吩咐说。“朕一向是用人不疑的性子,朕许了你。在诊治期间,宫里的所有人,上至贵妃,下至杂役,都听从你的号令。”

    李中易被柴荣逼到了墙角,已经退无可退,他本想申请特权的请求,还没说出口,柴荣就已经替他安排好了。

    事已至此,李中易不仅无话可说,心里边也暗暗佩服柴荣的果决,不愧是一代雄主,契丹人的克星!

    杨向冲其实一直守在柴玉娘的身旁,听了柴荣的召唤,他赶忙跑出殿外,跪地接了皇帝的口谕。

    李中易的两眼虽然盯在杨向冲的身上,他的心思却早已飘到了别处,只是,一时间,还没拿定主意罢了。

    “李神医,小人随时随地听候您的吩咐。”杨向冲当着柴荣的面,毫不迟疑的给李中易行了跪拜的大礼,他颤抖着身子,脸色比色了亲爹还难看,哽噎着说:“只要您能够治好梁王殿下和公主殿下的病,哪怕割了小人的脑袋做药引子,小人也绝不含糊。”

    李中易十分有趣的盯在杨向冲的身上,嘿嘿,这小子的马屁功夫,可谓是炉火纯青啊!

    在这种医学并不昌明的年月,不管是民间,还是皇宫大内,一直留传着很多离谱的传说。

    用人肉做药引子,可以治好绝症,就是其中荒诞不经的一种。

    内给事,这可是从五品下的,仅仅次于内常侍的最高等级内侍之一,其在内廷体系之中的地位,实在是高得惊人。

    李中易察觉到,柴荣微微皱眉,尽管瞬间就舒展开来,可是,对精明的李中易来说,这已经足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陛下,臣需要很多名贵的药材,包括百年老山参、灵芝、人形何首乌……”李中易一口气说了一大堆极为稀有的药材,嘿嘿,柴荣既然不仁,拿他的妻儿做人质,他也没什么好客气的,狮子大张嘴。

    只要是难搞的所谓“好宝贝”,李中易都要在柴荣的面前挂个号,表达出他真心诚急君王之所急,忧君王之所忧的人臣之道。

    说来也是奇怪,李中易要的东西越是珍稀,柴荣反而觉得更加安心,他脸上的笑意,逐渐变淡,乃至重新变得冰冷。

    李中易暗中察觉到柴荣的情绪变化,倒没有太多的惊讶,贵人嘛,不用贵药,他反而要操碎了心滴。

    以前,李中易不懂规矩,他刚开始替一位老干部看病的时候,根据病情,只开了几块钱的国产消炎药。

    结果,李中易被愤怒的患者家属,叫到病房外的小会议室里面,关起门来,挨了接近三个小时的“狠批”。

    又不需要你自己掏腰包,你操的那门子的闲心呀?某位家属的这句话,让李中易印象极为深刻,永世难忘!(未完待续。。)

    ps:回晚了,小睡了三个小时,总算是补上了更!最近风声紧,司空很辛苦,大家多多体谅哈!

第370章 彼此折腾

    柴荣拍拍屁股直接走了,原因很简单,殿内蚊虫未除,他老人家若是也感染上了疟疾,那真要出大事了。⊙四⊙五⊙中⊙文◇↓,

    杨向冲手里抱着拂尘,嘴唇闭得死紧,他一直用视线的余光观察着李中易,等着他发话。

    李中易心里明白,这位杨内给事,可谓是柴荣身边,心腹中的心腹。

    杨向冲除了管理柴荣日常起居的崇政殿之外,身上还有个兼差,同提举武德司。

    武德司的别名,就是皇城司。这个直接隶属于皇帝的监视耳目机构,从后唐中期开始,就一直存在,并且,在后汉隐帝诛杀郭威和柴荣全家老小的事情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太祖郭威登基之后,武德司继续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即:监察百官,探听民情,紧紧的盯着开封府内的一举一动。

    柴荣登上大位之后,虽然也任命了武德使,可是,这只是个干领俸禄的虚职罢了。

    真正掌握武德司的长官,实际上,就是提举武德司,以及同提举武德司。

    按照李中易的理解,杨向冲的职务和权势,颇为类似大明皇朝的东厂副提督。

    换句话说,杨向冲手里掌握的实权,异常惊人,绝对不可小觑。

    “杨内使,既然陛下有命,你我皆有重责,咱们还要多多协力啊。”李中易不太了解杨向冲的秉性,自然要试探一下。

    除了奉诏去开封府查办户曹纵火案之时,李中易和“天使”杨向冲有过短暂的接触之外,两人平日里几乎完全没有交集。

    自古以来。朝廷重臣,如果和皇帝身边的内侍交往过密。难免会被皇帝所忌惮,其结局大多不妙。

    杨向冲的职位。实在是太过敏感,又是柴荣身边的心腹。李中易带过兵,又是实权在握的现任开封知府,他自然要避嫌。

    “李神医,还请放宽心,只要能够救得了梁王殿下和公主殿下的病,哪怕是上刀山,下油锅,杂家也心甘情愿。”杨向冲不愧是柴荣亲自调教出来的大太监。说话很有水平。

    杨向冲故意略过了李中易的实际差遣,直接套用柴荣的话,对他以神医相称。

    李中易暗暗点头,杨向冲的说法,正中了他的下怀。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中易顶着个开封知府的头衔,也就是在皇宫外面,显得威风凛凛罢了,在宫里却不好使。

    在这皇宫之中。柴荣的妃嫔们,随便哪一位,都比他的身份尊贵许多。

    和杨向冲达成了初步的默契之后,李中易果断作出了决定。让柴玉娘和梁王柴宗训都搬到庆寿宫里来,分居两个全封闭的侧殿。

    时下正值盛夏,宫里的蚊虫甚多。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感染上疟疾的人。会越来越多,麻烦也会变得更大。

    杨向冲听了李中易的决定。只是眨了眨眼,略微思考了一下,却也没说什么,就痛快的传达了下去。

    等柴宗训也被搬进庆寿宫之后,李中易提前安排的帐幔、艾草、雄黄等物,也已经在杨向冲的亲自监督之下,准备到位。

    小小的庆寿宫,居然同时住进来两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可把宫内宫外的太监和宫女,都给忙坏了。

    宫里的杂事,都归杨向冲去操心,李中易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可以间接的指挥着宫女和太监们,忙东忙西。

    反正是柴荣的私房东西,李中易半点都没含糊,他命人在沿着庆寿宫外,从大殿的顶梁上,将蚊帐全面铺开。

    杨向冲心里觉得很奇怪,不过,为了避免担责,他一声称不吭的按照李中易的交待,照做不误。

    人多就是力量大,宫内的物资也异常之丰富,在杨向冲的调度之下,数百名宫女和太监,紧密配合着,楞是用蚊帐,将整个庆寿宫内外,都给笼罩了进去。

    等一切布置妥当之后,李中易让人在宫里点燃艾草、雄黄以及各种驱蚊药材的混合物。

    眨个眼的工夫,庆寿宫内浓烟滚滚,老远看过去,就仿佛是皇宫里边,突然冒起了的雄雄大火。

    由于李中易考虑得比较周全,提前让杨向冲派人通知了宫里宫外的防隅部队,否则,整个京师都很有可能随之震动不已。

    熏宫完毕之后,李中易安排宫里的太监们,每人都用湿帕子遮住鼻子,沿着庆寿宫内各处的墙角,遍撒石灰。

    与此同时,庆寿宫内,所有存在死水的角落,都被清扫一空。就连灭火的大水缸,也都换上了新缸,装满了清水。

    做完这一切的准备工作之后,随着李中易一声令下,柴玉娘和柴宗训,分别被抬回了各自所住的偏殿。

    这时,杨向冲抹了把额头上的热汗,突然问李中易:“神医,杂家有一事不明,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中易撇了撇嘴,他心想,你把话说出来了,明摆着就是想提问嘛?

    “杨内使,有话尽管直说,李某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中易看在杨向冲配合得很默契的份上,对他的态度,倒也温和可亲。

    花花轿子互相抬,姓杨的憋到现在,才提出疑问,其实已经很给李中易面子了。

    “李神医,杂家有些不太明白,为何连这庆寿宫的院内,都要用蚊帐罩进去?”杨向冲毕竟分管着大周朝的特务机关,敏感性和警惕性,都非常之高。

    李中易听出杨向冲的话里,隐藏着怀疑一切的意味,他不由翘起嘴角,微微一笑,解释说:“杨内使有所不知,这庆寿宫里固然拉上了蚊帐,可是,伺候梁王殿下和公主殿下的内侍和宫女们,若是从外面带了蚊虫入内……”故意停了下来,等着杨向冲消化掉他话里的内涵。

    杨向冲能够成为柴荣在宫中的心腹,又兼管着武德司,自然不可能是笨蛋。他眨了眨眼,立时就想通了李中易的担忧,以及解释的道理,无疑是完全正确的。

    “哎呀呀,小人真是该打,脑子太笨,真不中用。”杨向冲连连自嘲不已,可是,他话锋一转,又提出了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小人还有一事不明,梁王殿下和公主殿下的病体,经受得住如此搬动么?”

    李中易笑眯眯的盯在杨向冲的脸上,心里想的却是,强君手下无弱兵,柴荣厉害,他身边的太监,也绝非等闲之辈。(未完待续。。)

    ps:再次回晚了,今天要加班,起早床先更两千,今晚多更!

第371章 瞎猜

    “杨内使,不妨事的,一切有我。∷四∷五∷中∷文△,”李中易的小老婆和儿子都被柴荣绑作了人质,他已经完全没有任何的退路,即使再不情愿,也只能是硬着头皮,铁肩担道义。

    杨向冲不懂医术,见李中易说得如此坚决肯定,他自然也不可能再说什么了。

    如今,杨向冲其实已经和李中易绑到了一条船上,柴玉娘和柴宗训稍有闪失,他这个负责监护的内侍,脑袋也恐怕难保。

    等庆寿宫内的浓烟全部散尽之后,李中易又做了一个很古怪的决定,让宫女和太监们,进入蚊帐覆盖的区域,彻底扑灭可能残存的蚊虫。

    杨向冲眨了眨眼,专业的事情他不懂,也不好多问,只得照着李中易的要求,把手下的太监和宫女们,都驱赶进了蚊帐里,遍地找蚊子。

    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钱,李中易当场开出赏格,拍死一只蚊子,赏钱二贯。

    杨向冲有些犹豫,李中易微微一笑,说:“两位殿下的安危,重不重要?”

    “这个嘛……小人明白了。”杨向冲当即意识到,李中易的这个搞法,其实是想让柴荣安心,同时,看到他们俩认真办差的忠心。

    人多就是力量大,重赏之下也必有勇夫,漏网的蚊子被一一拍死,换成了黄澄澄的赏钱。

    李中易注意到一个细节,从库房内调钱的时候,杨向冲并没有禀报柴荣,而是直接从袖口内掏出了一块玉牌。

    杨向冲不经意的举动,让李中易意识到。这位东厂副提督,所掌握的实权。很可能比想象中的状况,还要大得多。

    一个专业的特务。突然在李中易的面前暴露了部分权柄,李中易自然很清楚,这是无声的实力展现。

    杨向冲想告诉李中易,他在这座皇宫里,是个说话就算数的大人物。

    等蚊虫被抓光之后,李中易这才慢条斯理的走进柴宗训所在的偏殿,他的左脚刚踏入殿内的门坎,就听见柴宗训痛苦的嘶喊声,“好冷啊。冷死了……”

    嗯,打摆子嘛,一会子浑身发冷,几欲冰冻;一会子又是高烧不退,热得浑身大汗淋漓,这才是疟疾最折磨人的地方。

    得了疟疾,即使一时半会不治疗,其实,也不可能很快死去。但是。病情反复发作,交替着走极端,确实够柴宗训这个小娃儿喝几壶滴。

    李中易在宫女的引领下,缓步走到床边。只见,除了脑袋之外,柴宗训的大部分身子。全都包裹在至少七层厚被子的底下,被子中间隆起一个不大弧度。一直高高低低的抖动着。

    显然,柴宗训蜷缩着身子。正在被子下边发抖。

    这时,十数名宫女,手捧着烧得很旺的炭盆,快步从殿外跑进来。

    “站住。谁让你们拿炭盆的?”李中易皱紧眉头,脸色不善的瞪着这些手捧炭盆的宫女。

    一名女官在李中易的冷眼逼视之下,战战兢兢的走出人群,小声解释说:“回神医的话,是梁王殿下太冷……”

    李中易揣着明白装糊涂,打摆子的状况,他比谁都清楚。只是,炭盆如果摆满了殿内,他这个正常人还有可能坐得住么?

    “都听好了,没有我的吩咐,不许胡来。”李中易不想和地位低下的宫女多说废话,直截了当的夺取了殿内的最终决定权。

    那女官很有些迟疑,犹豫着并没有马上领命,一直默默的跟在李中易身旁的杨向冲,主动站了出来,阴冷的斥责那个女官:“怎么?神医的话,你这个贱婢竟敢当作耳旁风?来呀,把这个贱婢给杂家拖出去,杖八十。”

    “耶耶饶命,耶耶饶命……”女官吓得浑身直哆嗦,趴跪到地上,把脑袋都磕破了,洁白的额头,鲜红的血痕令人触目惊心。

    原本跟在杨向冲身后的几个五大三粗的苦力太监,哪管宫女如何哀求,扑上去,架住她的胳膊,就往殿外拖。

    杨向冲可以仗势欺人,公然斗威风,李中易可不想手上沾血,他当即摆了摆手,淡淡的说:“杨内使,陛下命我总管其事,不知者不为罪,且饶过她这一遭。”

    杨向冲本就是个聪明人,他听出李中易并无和他商量的意思,而是直接做了决定。

    眨了眨一对小眼,杨向冲心里非常有数,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斗不过李中易。

    “拖回来。”杨向冲喘了口气,接着又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掌嘴,让她长长记性,以后多长点心眼子,别把小命弄丢了,都是个糊涂鬼。”

    李中易只是不想手上沾血罢了,至于杨向冲私下里耍的小花招,在他看来,无关痛痒。

    柴荣既然绑架了李中易的儿子,甚至还有折赛花这个孕妇,李中易也不是泥捏的菩萨,他自然要展开反击。

    由小见大,见微知著,落一叶而知秋!

    老柴同志既然做了初一,李中易也没啥好客气的,索性捏住柴宗训的小命,当筹码。

    说白了,柴宗训和柴玉娘的疟疾固然要控制住,某些需要长期治疗的后遗症,李中易也绝对不会手软。

    没办法,伴君如伴虎,人无伤虎意,就怕虎有害人心!

    这一次的绑架人质事件,李中易表面上看似不在意,实际上,脑子里已经敲响了警钟。

    若要没有下一次,李中易只能被迫采取非常手段,利用控制柴宗训的病情,确保自家老小的安全。

    形势比人强,这人呐,都是被逼出来的!

    “啪啪啪……”两个太监挟持住那名女官,一名黑脸的太监,当着众人的面,用皮爪篱,狠抽女官的俏丽脸蛋。

    李中易听说过皮爪篱,却是第一见到,心里多少有些好奇,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杨向冲暗中观察到了李中易的视线,他眨了眨眼,笑嘻嘻的解释说:“这是特制的掌嘴工具,不会打坏了漂亮的脸蛋,却又有点点疼。”

    挨揍女官的脸蛋两侧,都被抽肿了,杨向冲居然说,只有点小疼,哄鬼呢?

    李中易当过御医,知道宫中一定藏有治表面伤的秘药,非常对症。

    很多古老的外敷秘方,都可以起到消炎止痛的良好功效,还没有任何负作用,这一点确实比西医强得多。

    李中易懒得理会杨向冲如何处置女官,他伸手掀起盖在柴宗训身上的好几层厚被子,嗯,这个小家伙,闭紧两眼,脸色很难看,白里透青,青中透黑,可想而知,状况肯定十分糟糕。

    有机灵的宫女搬来圆凳,李中易坐到床前,探手摸进被子里,抓出柴宗训的左手,拿住脉门,开始仔细的诊断。

    “冷,好冷啊,我快冻死了……”柴宗训漫无意识的胡乱叫唤声,惊动了整座宫殿,大家的视线不约而同的都聚焦在李中易的身上。

    看病,是李中易的特长,在这个领域,他是绝对的权威,毋须担心任何人,对他发起有效的挑战。

    仔细的把过脉之后,李中易心里大致有了谱,不过,还必须望闻问,才能作出最终的判断。

    杨向冲发觉李中易的脸色,越来越沉,越来越难看,他的一颗心也不由得跟着嘭嘭直跳,若是梁王有个三长两短,他就算是有八百颗脑袋,也不够柴荣砍的。

    外臣也许不清楚,杨向冲这个柴荣的贴身心腹,心里早就明白,柴宗训在柴荣心目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

    柴荣登基的过程,其实远不是表面上那么一帆风顺。如果没有先皇后暗中出谋划策,又领着整个符家鼎力相助,也许,至高无上的皇位,就要归于李重进的名下,而不可能是柴家的江山。

    李重进,是太祖郭威的嫡亲外甥,血缘关系甚浓。郭威的全家老小死光了之后,由于年老体衰,郭家的直系血脉彻底断绝。

    这么一来,江山势必要传给外人!

    当时最有资格争储的人,除了柴荣之外,就是李重进和张永德。

    张永德因为是外姓女婿,继承大统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对柴荣接位威胁最大的,其实就是李重进。

    这个时候,柴宗训的亲娘,符家的大娘子,费尽心机说服了整个符家,暗中给脾气暴躁的李重进设下了一个大圈套。

    结果,李重进跌到在了圈套之中,让柴荣笑到了最后,荣登大宝。

    大符皇后原本就非常漂亮,又帮了柴荣一个天大的忙,可想而知,柴荣对她是个什么感情?

    柴宗训又是大符皇后亲生的嫡子,整个大周帝国,未来的继承人,容不得半点闪失。

    杨向冲意识到大势不妙,他沉不住气的凑到李中易的身旁,小心翼翼的询问:“神医,殿下的病情怎样?”

    李中易根本没看杨向冲,他微微的闭起双目,装模作样的凝神想了很久,这才缓缓的吐出两个字:“尚可。”

    杨向冲不由倒吸了好几口冷气,他在宫内混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一般情况下,御医嘴里的尚可二字,其中隐含着情况大为不妙的内涵。

    “该怎么办?您就快说吧,小人这就去办。”杨向冲只要一想起失宠的严重后果,情不自禁的连打了好几个寒战。

    宫中的内侍,若想成为人上人,一直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就离不开柴荣的恩宠和信任。

    李中易故意皱紧眉头,欲盖弥彰的问杨向冲:“宫中的药材,都齐全么?”留下打退堂鼓的悬念,让杨向冲自己去瞎猜。(未完待续。。)

第572章 醒悟

    杨向冲不懂医术,对于李中易的问题,他自然不可能马上回答得上来。∷四∷五∷中∷文√∟,

    不过,杨向冲找来的尚药局张奉御却是个中医名家,他提供的药材清单,很好的回答了李中易的提问。

    青蒿素的最早发现者,在国内一直有争议。不过,屠呦呦女士,利用乙*醚提取青藳素,被国内的权威老中医们,一致公认是发现青蒿粗提物抗疟性的关键所在。

    经过190多次失败之后,屠呦呦所在协作组发现的这种青蒿的粗提物,抗疟性已经接近100%。

    所以,李中易虽然开列了长长的珍稀药材名目,那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他需要的就是青蒿。

    除了必备的中药青蒿之外,提取乙*醚的重要材料,就是乙*醇和浓硫*酸。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原料,不过,在中国的历史上,它主要是用来炼丹。

    绿矾(硫酸亚铁),正是李中易用来提取浓硫酸的另一种重要原料。所幸,大周帝国的皇帝陛下,广有四海,宫中的绿矾并不少。

    原料虽然齐备了,不过实验制备硫*酸,还欠缺一种重要的器皿—玻璃。

    杨向冲听说琉璃二字,犹豫了半晌,这才慢腾腾的介绍说:“从西边的大食国那边,倒是流入了几件比较透亮的珍贵琉璃杯,只不过,这些宝贝都摆在圣人的御书房内,每日必要把玩。”

    李中易忽然叹了口气,说:“杨内使。如果没有琉璃做药引子,恐怕……”

    柴荣逼迫着李中易没了退路。李中易自然也不会客气。在实验的过程中,“不小心”的弄残几件稀世之琉璃杯。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

    到了李中易专精的领域,他如果不动点手脚,让柴荣心怀顾忌,从此不敢越过底线,那他就不是李中易了!

    尽管李中易没有把话说得很白,杨向冲这个聪明人,却在第一时间就品出了他的未尽之意:是亲儿子和亲妹子重要。还是所谓的稀世珍宝重要,陛下只能二选一。

    因为事关重大,杨向冲既没胆子直接答应李中易的要求,又不敢直接推托不理,所以,他也就只能按照李中易事先划下的路线,小声说:“李神医,请容杂家禀报圣人知晓。”

    李中易看着杨向冲远去的背影,嘴角不由微微一翘。他的心里早有了定论,柴荣乃是一代雄主,答案其实不言自明。

    柴宗训的情况,看似异常凶险。实际上,仅仅只是处于疟疾爆发的初级阶段罢了,距离最终无药可治。丢掉小命,至少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

    李中易缓步踱到柴玉娘所处的偏殿门前。门前守候的宫女慌忙向他蹲身行礼,恭敬的问安:“奴婢叩见神医。”

    “毋须多礼。前面带路。”李中易的来意,宫女自然很清楚,她忙不迭的领着李中易进殿,来到柴玉娘的病榻前。

    殿内的灯光比较昏暗,李中易俯下身子,凑近一看,却见柴玉娘的脸色死白一片,没有半分血色,菱形的樱唇干涸起皱,形容异常憔悴。

    和柴宗训正好相反,柴玉娘的额上满是汗珠子,她的身上只盖了一条薄薄的麻毯,显然,寒冰刺骨的凉症刚走不久,换成了大汗淋漓的热症。

    宫女机灵的搬来圆凳,李中易坐稳之后,抓过柴玉娘的右腕,开始细细的诊察脉相。

    嗯,柴玉娘的脉相偏滑一些,虽然比柴宗训严重不少,却也没有太大的问题,病情基本还算是稳定。

    李中易摸清楚两位殿下的实际状况之后,心里更加有底,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贴身伺候柴玉娘的宫女,一直暗中盯在李中易的脸上,当她发现,李中易的脸色变幻莫测,阴晴不定的时候,她的一颗心也跟着上下摇摆,惶恐之极。

    柴玉娘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她身边的宫女们,恐怕就要凶多吉少。

    李中易懒得理会宫女是个啥想法,他现在琢磨的是,给柴宗训留下什么样的后遗症的大问题?

    后遗症,既要宫中的御医无法解决,又不能暴露出李中易存心挟持的险恶用心,这确实不是一般的棘手。

    李中易左思右想,联想到柴荣的短命,他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了一个妙招。

    事情还要从李中易认识的一个江湖游医说起,那小子在某个县城里边,开了一家专治不孕不育的专科门诊。

    令人惊讶的是,在投入了巨量的广告费之后,那小子不仅当年就收回了全部的投资成本,而且,从第二年开始,每年都要赢利好几百万。

    这个好几百万,也就是除开打发贪官、人员工资等所有杂费之外的纯利润,利益可谓巨大。

    对于皇家来说,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除了皇太子本人学识出众、身体康健之外,还有诞育子孙后代,确保江山万世一系的现实考虑。

    李中易想定之后,心中更加有谱,唉,老柴啊,老柴,你何苦硬要逼我呢?

    宫女献殷勤的上了茶,李中易看见团茶就觉得倒胃口,他直接换了杯凉白开,一小一小口的喝下肚内。

    就在李中易放下杯子的时候,杨向冲回来了,他盯着李中易看了很久,这才慢吞吞的说:“圣人已经命人装妥了琉璃,等会就送过来。另外,圣人让杂家转告于你,你家老太公原本就是蜀国的名医,有他照顾着你们自家的孙儿和孕妇,圣人很安心,就不必再折腾了。”

    李中易差一点以为听错了,可是,杨向冲的话,言犹在耳,真真切切。

    柴荣居然改了主意,不打算扣押李家狗娃和折赛花,李中易心中暗暗一叹,老柴同志,不愧是一代雄主啊!

    老话说滴好,君待臣以诚,臣事君以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不过,李中易左思右想,最终决定,依然要告诉柴荣,柴家未来的皇太子,很可能子嗣异常艰难。

    原因嘛,也是现成的,疟疾导致的病变,让邪气侵袭了生殖系统。

    历史上的柴宗训,活到二十岁突然暴死前,也确实没有生下一男半女。

    当然了,这也许是赵老二暗中搞的鬼,故意不让柴宗训有后代,尤其是男儿。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柴荣虽然中途醒悟了,可是,李中易再不敢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柴荣的信任之上。(未完待续。。)

    ps:冒死在办公室的码出来,大家先凑合着看,时间多的时候,再加更!

第373章 紫金腰牌

    在杨向冲的全力配合之下,各种珍惜的药材,流水似的送入庆寿宫内,堆得象一座小山包。△¢四△¢五△¢中△¢文∈↗,

    李中易检查过宫中御医们,开的药方脉案,心中不由暗暗叹息不已。

    御医们对于疟疾的病因,以及诊治的手段,五花八门,透露出他们的一知半解,和内心中的焦虑和无奈。

    李中易以前当过御医,他自然明白,宫中的御医们给皇亲国戚们看病的难处。

    皇亲国戚们,都手握天下苍生的生杀大权,御医们稍有不慎,就很可能身死家亡。

    替没有麻醉的老虎瞧病的郎中,随时随地都可能被老虎咬死,这就是李中易两世为人,对御医工作的真实体会。

    如果某位御医的医术极其高明,皇帝为了万寿无疆,也不太可能轻易拿顶儿尖的御医开刀。

    当然了,如果御医获得了皇帝的高度认可,随之而来,也是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

    李中易现在的角色,算是比较尴尬,论身份他已是朝廷的二品大员,现任权知开封府事,除了柴荣和政事堂的几位相公之外,李中易比枢密院的枢使们,也就差了一顶清凉伞而已。

    御医们开的方子,虽然有稍微沾点边的,但是,大多数都是企图蒙混过关的中性温补方子。

    开温补方子,这是御医们在吃不准病因的时候,或是不敢下虎狼之药的时候,常用的敷衍手段。

    李中易对于这种敷衍塞责的手段,自然是洞若观火。了如指掌。

    见李中易看了许久的脉案和药方,杨向冲凑过来。眨动着两只小眼,试探着问他:“李神医。这些方子莫非有何不对之处?”

    李中易和御医前无冤后无仇,他自然不想去做把人得罪死,吃力不讨好的傻事。

    “嗯,各有千秋。”李中易不想留下话柄,只用了含糊其词的四个字,就打发了杨向冲这个极有权势的内侍。

    安顿好了柴玉娘和柴宗训之后,杨向冲正欲替李中易安排住处,柴荣却派人来传了话,让李中易开出药方后。交待了详细的用法,且回府衙处理积压下来的政务。

    李中易微微微翘起嘴角,柴荣果然没有忘记他的本职工作,开封府乃是天下第一府,公务异常之繁忙,须臾离不得知府的勤政。

    柴荣派来的小内侍,递给李中易一块紫金腰牌,李中易谢恩之后,接过一看。他发现,腰牌之上,书写了五个小篆的阴文:崇政殿之主。

    自从后周建国之后,从太祖郭威开始。崇政殿一直是皇帝召见朝廷重臣,商议国是的机枢要地。

    如果硬要比较职能的话,实际上。大周帝国的崇政殿,极为类似满清所谓圣祖康麻子日常办公的上书房。

    杨向冲陡然看清楚李中易手上的腰牌。不禁悚然动容,要知道。这块紫金腰牌乃是柴荣日常的贴身之物。

    紫金腰牌的持有人,不仅可以随意进出皇宫,而且,紧急情况下,和皇帝的手诏以及虎符配合使用,还可以调动驻扎在城外的新编禁军。

    如今的大周,由于郭威和柴荣的整军经武,已经呈现出了强干弱枝的鲜明特点。

    在开封城内外,驻扎着大量的殿前司和侍卫司的朝廷禁军,总人数已不下二十万。

    除了由破虏新军改编的羽林右卫以外,还有三万按照李中易新式练兵方法训练出来的朝廷禁军,他们扼守着从开封到逍遥津之间的咽喉之地——护隆镇。

    按照李中易的理解,这三万新军的作用,其实十分类似,满清时期的丰台大营。

    新编禁军的统帅,不是别人,正是李中易的老冤家,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韩通。

    这么重要的一支部队,柴荣交给了韩通来统领,可想而知,柴荣对于韩通这个忠心耿耿的莽汉,有多信任?

    当初,赵老二谋反的时候,韩通的直属禁军部队,其总兵力也已超过了三万。

    只不过,赵老二和次相王溥,暗中联手作了个惊天之局,不仅坑了柴家,也利用王彦超,把措手不及的韩家老小,都给送上了西天。

    那时候,除了韩通悄悄从宫中溜出,欲图调兵反击,导致韩家上百口人被屠杀一空之外,赵老二的整个篡位过程,异常之顺利,可谓是波澜不惊。

    李中易想明白柴荣的心思之后,不由暗暗感叹不已,柴荣刚开始想扣押狗娃和折赛花,恐怕是太过于关心的柴宗训这个唯一嫡子的安危,出的昏招罢了。

    如今,柴荣恐怕已经想明白了,所以,当即予以补救,并赐下了厚赏,给了李中易极大的好处。

    打一棒子,给颗糖吃,原本就是帝王之心术,乃是平衡朝臣势力的王道。

    “李神医,小人有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杨向冲笑得有些谄媚,和此前略显踞傲的态度,迥然不同。

    李中易明显发觉,自从他得了紫金腰牌之后,杨向冲再不敢在他的面前自称“杂家”,而是改为谦卑的称谓——“小人”。

    “杨内使,你我之间,何必如此多礼呢?”李中易还用得着杨向冲,所以,说话也就显得比较客气。

    有了在蜀国应付死太监黄清的经验,李中易对于这些既可怜又可厌的阉人,已经比较了解。

    这些阉人,少了那个话儿之后,心理方面很自然的会被严重扭曲。

    和晚唐时期的掌军太监不同,五代时期的太监,属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状态,对于外朝政务,基本没有发言权。

    这些阉人们,日常干的工作,除了服务于皇帝和深宫大内的妃嫔之外,顶多兼着监视百官的包打听职责。

    类似杨向冲这种有权有势的大太监,他们贪钱,不过是为了晚年被新君发配去守陵的时候,让自己的晚年,过得更加幸福一些罢了。

    一般来说,新君登基之后,都会重用从小服侍于身边的亲信太监,同时,把先帝身边的心腹太监直接弄死,或是远远的打发去守先帝的陵寝。

    在深宫之中,知道得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些被打发去守陵的太监们,能够侥幸留下一条狗命,就已经感激涕零,哪里还敢有更多的非分的要求?

    到了守陵的地步,老太监们已经失去了手里的权势,也就只能靠着银钱的收买,来确保自家的安全。(未完待续。。)

第374章 监国

    杨向冲踅摸着李中易的脸色,小心翼翼的说:“此乃圣人经常把玩之物。⊙頂點小說,”眼巴巴的盯着李中易捏在手上的紫金腰牌。

    李中易不动声色的看着杨向冲,这位杨内使在这个时候,突然说出了令人惊讶的内幕,显然,他是想提醒李中易,此非人臣应得之物。

    “君父所赐之物,人臣莫敢辞也。”李中易装作没听懂杨向冲的提醒之意,直搬出大道理,堵得这位杨内使哑口无言。

    事君如父,乃是儒门弟子一直推崇的礼法,李中易站住了大原则,谁都说不出半个不字。

    实际上,柴荣所赐的这面紫金腰牌,如果没有自由出入皇宫的权力,李中易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推辞出去。

    变乱骤然生于宫闱之中,祸患起于萧墙之内,到了关键时刻,李中易有资格进宫,和被关在宫门之外,完全可能产生迥然不同的后果。‘

    客观的说,柴荣如果不死,包括赵老二在内的所有人,都不可能有觊觎皇位的野心。

    一旦强君雄主逝去,主少国疑,正是野心家们下手的好时机。

    李中易见杨向冲不再吱声,就笑着说:“杨内使,拜托你,盘点下各类搬进庆寿宫的药材,如有疏漏,影响到了两位殿下的康复,你我二人可是百死莫赎。”

    杨向冲心头猛的一凛,李中易说的一点没错,如果连药材都不齐全,只要出了事,就是掉脑袋的大事。

    柴荣把如此重要的守护任务交到了杨向冲的手上。显然,是对他的莫大信任。

    别人可能不清楚。杨向冲心里却异常明白,柴荣的膝下。目前在世的皇子一共有四位,除了柴宗训之外,另外三位皇子分别是杜贵妃和秦贵妃所生。

    杜贵妃和秦贵妃,都是南边唐国的李姓国主所送的大美人儿,她们平日里倒也有宠。

    不过,在杨向冲看来,正因为两位贵妃出身不正,所以,将来接掌大位的。只可能是圣人的嫡四子,梁王殿下。

    圣人虽然尚未立储,可是,宫里宫外的明眼人都心里有数,梁王殿下等上太子之位,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罢了。

    杨向冲能够获得柴荣的信任,他的政治敏感感,还是异常敏锐的。

    所以,经过李中易的提醒之后。杨向冲马不停蹄的赶去尚药局,他打算一样一样的清点库里的珍稀药材。

    等杨向冲走后,李中易顺手指着一个小太监,硬逼着他带路去见柴荣。

    柴荣得知李中易在殿外求见。他板着脸,将手里的玉钺凭空挥出一条完美的弧线,轻轻的劈砍在了御案之上。

    “叫他进来吧。”柴荣忽然站起身子。吩咐进来通禀的内侍。

    “臣李中易拜见陛下。”李中易进殿后,没看见柴荣的身影。左右仔细的一打量,却见柴荣伫立于窗边。眯起两眼,仰望着北方的湛蓝天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无咎,你说说看,朕的臣子们,要那么多的田地,做什么?”

    出乎李中易的意料之外,柴荣不仅没有叫他起身,反而抢在他的前面,问出了令人惊恐的要命话题。

    陛见的礼仪,是极其严格的,在柴荣没有明确表示免礼之前,李中易只能一直深度的弯着腰。

    李中易略微一想,并没有直接回答柴荣的问题,而是解释了来意,“陛下,国之重宝,微臣不敢受赏。”

    大臣们侵占田地,不过是经济问题罢了,李中易的当务之急,是要把已经到手的那块紫金腰牌,充分洗白。

    刚才,就在杨向冲提醒之前,李中易其实早就打定了主意,即使他非常想要这块腰牌,也必须在柴荣的面前,竭力推托。

    不管柴荣的存心试探,还是真心诚意的赏赐,李中易都必须亲自前来表明谨守人臣本分的鲜明态度。

    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站到正确的队伍中来,这一直是李中易混迹于权贵圈子,能够不断飞黄腾达的法宝之一。

    “李无咎,你不必多虑,朕知道你的担忧。就在刚才,朕已经下了手诏,赐你的腰牌,可以随时出入梁王府。”

    如果不是柴荣的提醒,李中易差点就忘了他的一个头衔:太子少保!

    柴荣虽然没有明说,意思却很清楚,李中易和狗娃父子俩,都是已经在群臣之中挂了号的梁王一派。

    这一次,柴荣处理的手法,令李中易很难找到借口予以拒绝。

    太子少保,乃是东宫之师,实权不大,地位却异常崇高。

    傻子都知道,太子的老师,只要不是犯了谋反的重罪,在新君登基之时,基本上都会获得重用。

    柴荣利用间接的暗示,挑明了告诉李中易,柴宗训就是未来的太子爷,他和柴宗训已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嘿嘿,太子的老师既然是举世罕见的神医,太子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李中易不被群臣的口水淹死,才是咄咄怪事。

    “臣诚惶诚恐……”李中易不可能傻到满口答应下来,必要的过场还是需要走一遭的。

    柴荣摆着手说:“李无咎,六哥儿年纪也不小了,他这个开封府尹,以后就跟着你学习处理政军事务。”

    李中易微微一楞,柴宗训这个准太子爷,今年不过区区七岁而已。按照皇家的规矩,不是应该延请名师硕儒,教导成才么?

    柴老大,柴老大,你究竟闹的是哪一出?你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啥药呢?

    李中易确实想不太明白,他根本就不需要装腔作势,脸上的惊容,已经十分明显。

    “朕不想再等了,打算等六哥儿病体康健之后,就要起兵北伐,收复被北虏抢去的大好河山。”柴荣的语调,不疾不徐,显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李中易一听就明白了,柴荣要出去打天下,担心出现意外的变故,所以,想正式立柴宗训为太子,把他留在开封城中监国。

    咳,太子监国原本十分正常,可是,为何偏偏要年幼还无法正式理事的柴宗训,驻扎到开封府衙里办公呢?

    “陛下,事关国本,臣不敢奉诏。”李中易脑子里电光石火的擦出剧烈火花,他李某人何德何能,竟有资格扶持太子在京师监国?(未完待续。。)

第376章 做霍光?

    李中易算是看明白了,柴荣是成心想把他推向群臣的对立面,做个真正的孤臣。⊥頂點小說,

    只有孤臣,才最需要柴宗训的鼎力支持。问题是,一旦柴宗训成年亲政之后,李中易这个孤臣的最好结局,也就是致仕回乡,安度晚年而已。

    如果,柴宗训和汉景帝一样的心狠手黑,视老师为臭袜子,李中易很可能变成第二个霍光。

    当年,霍光权倾朝野的时候,一直忠心耿耿扶持汉宣帝,并没有篡位。可是,等霍光死后,汉宣帝回报他的却是满门抄斩,全家都以谋反的罪名,死无葬身之地。

    “李无咎,朕知道你的顾虑。”柴荣忽然叹了口气说,“你的才华异常出众,只是,总是想投机。”

    李中易差点吓出一身冷汗,柴荣不愧是一代雄主,看问题还真是尖锐与深刻。

    柴荣见李中易张嘴想解释,抢先摆了摆手,说:“这些年,你虽然立下了赫赫有名战功,替朝廷积累了无数的钱粮,可是,你始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忧。你掌军为政,也都一直小心谨慎,惟恐出了纰漏。无咎,你告诉朕,你究竟怕什么?”

    李中易心想,我能说你此次北伐之后,恐怕就再也回不了开封么?

    “臣本蜀臣,蒙陛下恩典,窃居高位,不敢不小心谨慎,尽忠王事。”李中易原本说的就是实情,所以,他没有分毫的犹豫,满含深情的看着柴荣的胸口。

    说句心里话,李中易能有今天的地位和权势。还真是仰仗了柴荣对他的欣赏和重用。

    李中易的年龄尚不到三十,爵位已是郡公。官职已经权知开封府事,又是太子之师。仕途之顺畅,飞黄腾达之迅速,简直令人发指!

    换作常人早该知足了!

    也许是察觉到李中易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柴荣板着脸说:“玉不琢不成器,汝好自为之。”

    李中易听了此话,心里也就明白,他该告辞了。

    回到庆寿宫后,李中易独自坐在殿内一侧。望着窗外的似锦繁华,心潮不由一阵起伏不定。

    柴荣即将北伐,晚唐五代以来,最波澜壮阔的一个新篇章,正式拉开。

    此次北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柴荣会从契丹人的手上,夺回了燕南两州三关之地,将中原王朝抵御草原民族的战线。向前推进了数百里之多。

    只可惜,北伐的途中,柴荣突患重病,被迫南返。死在了开封城的皇宫之中。

    历史没有假设,可是,李中易依然觉得很有些遗憾。如果柴荣不死的话。再加上契丹人处于内乱的窘境之中,整个燕云十六州。绝对有可能重回中土天朝的怀抱之中。

    柴荣出征了,李中易却要留在开封。带着柴宗训监国,捞更大的军功,肯定是没啥指望了。

    就在这时,偏殿之中突然传来了柴宗训的痛叫声,“好冷啊,冷死了。”

    殿内的太监和宫女们,手忙脚乱的跑到床边,想给柴宗训盖被子。

    李中易厉声喝道:“都给我住手,你们想害死梁王殿下么?”

    一时间,太监和宫女面面相觑,他们扭头看着冷脸的李中易,竟不知如何是好。

    “闪开。”李中易缓步踱向床边,太监和宫女们都知道他得了紫金腰牌,是陛下心目中的大红人,所以,大家都纷纷向后退,把通道让了出来。

    李中易走到床边,柴宗训蜷缩着小小的身子,抖得仿佛筛糠一般,脸色煞白,痛苦异常。

    刹那间,李中易只觉得眼前一花,仿佛缩在床上受苦的,是他那个十分调皮的儿子,李翰。

    李翰小时候,睡觉不老实,老喜欢蹬被子,在床上画“地图”。

    当爹妈的都不容易,李中易两口子,在李翰还小的那几年,白天上班,晚上也很难睡得踏实,经常挂着黑眼圈。

    李中易探手抚在柴宗训的额上,嗯,一片冰凉,看来这孩子确实受了很多的苦。

    疟疾,其实最忌讳的是躺着不动,哪怕体虚无力,四肢发麻,每天也丢要下地坚持活动。

    疟疾是虫症,而不是所谓的寒症或是热症。虐虫的活动始终带有间歇性的特点,不管患者穿多少衣服,或是脱得精光,都没有任何影响。

    相反,在冷的时候,如果进行一些必要的热身运动,反而有助于抵抗疟疾带来的两种极端的感受。

    当然了,李中易也有暂时控制住疟虫频繁的手段,这就是针灸。

    说白了,就是利用针灸的特殊手法,压制住虐虫的活动频率。古代中医,对于疟疾确实只见其表,而不明其本,再加上没有对症的特效药,导致疟疾患者死亡率高得惊人。

    “取银针来。”李中易扭头吩咐一直守在柴宗训身旁的贴身内侍小齐子。

    小齐子眼里含着泪花子,点头哈腰的应承下来,他快步跑到桌案前,取来了宫中御医专用的银针。

    李中易接过针匣,打开了一看,嗯,针的种类倒是十分齐全。

    “取烧酒来,越烈越好。”李中易不停气的下达着各种指令,“你们几个过来,帮我把殿下的衣衫卷至肩膀下面。”

    “你们几个还楞着干嘛?把门窗都打开……”李中易抬手指着几个美貌的宫女,不客气的把她们指使得团团乱转。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李中易将手里的银针,搁到烛火,烤炙了一会儿。

    李中易将银针消毒之后,内侍们已经脱掉了柴宗训的上衣,他手疾的,快速在柴宗训的背上,扎下了八根长长的银针,分别对应的是疟虫活动的区域。

    捻、揉、搓,伴随着十分用力的推拿,李中易的额头逐渐见汗。

    这时,李中易的鼻内,忽然嗅到一股子女人的脂粉香,紧接着,一只雪白细嫩的小手,捏着喷香的手帕子,主动替他擦拭额头上的汗珠子。

    李中易下意识的侧头看去,却见,替他擦汗的是一位唇红齿白的美貌红衣女官。

    “多谢。”李中易心里暗自奇怪,这个美貌的女官好大的胆子,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近外臣?

    “没打扰先生吧?”李中易还没转过念头,却听见殿门口那边传来了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声。

    李中易缓缓转过身子,却见容貌丝毫不逊色于费媚娘的小符贵妃,正俏生生的站在不远处。(未完待续。。)

第377章 权摄六宫

    “微臣参见娘娘。∷四∷五∷中∷文n∈,”

    大符皇后崩后,柴荣一直没有再立后,小符贵妃一直代摄六宫之权,李中易以拜见皇后的礼仪,肃然行了大礼。

    柴荣是雄主,李中易即使礼仪方面偶有疏忽,柴老大也不会太过在意。

    小符贵妃,是大符皇后的亲妹妹,柴宗训的嫡亲母妃,李中易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

    “先生,您是六哥儿的师傅,连陛下都很尊重您,妾何德何能,岂敢受您的大礼?”小符贵妃侧身裣衽,避过了李中易的大礼参拜,显得异常之客气。

    自古以来,皇家都是马上得天下,下马治天下!

    除了丧心病狂的暴君之外,皇室成员对待皇子的师傅,尤其是皇太子的师傅,大多礼敬有加。

    李中易暗暗点头,符彦卿虽然粗鄙少文,可是,符家的家教却非常到位。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符昭信,李中易曾经和他共过事,虽然刚开始有些不太愉快,磕磕绊绊不断。

    可是,征高丽的时候,李中易和符昭信两人配合无间,各取所需,关系处得倒也融洽。

    李中易以前也见过小符贵妃几次,小符贵妃虽然话不多,却也一直彬彬有礼。

    李家的甜丫是小符贵妃的义女,公主的位分,李中易的儿子是柴宗训的王府官,李中易却是柴宗训的师傅,咳,其中的关系复杂到,剪不断,理还乱!

    “先生。陛下年逾三旬,方得六哥这一个嫡子。平日一直疼爱有加。”小符贵妃轻迈莲步,摇曳生姿的飘到李中易的身前。“先生,妾身也仅此一子,如果他有个三长两短,妾身绝不独活。”

    ‘先生,请受妾身一拜。“小符贵妃非但没有盛气凌人的下命令,反而以哀兵的姿态,对李中易裣衽下拜。

    李中易慌忙退避到一旁,躬身下拜,惶恐的说:“娘娘。切莫折煞了微臣。”

    小符贵妃皱紧秀眉,问李中易:“先生,不知六哥儿……”

    李中易以前混迹于首长圈子,又在蜀国当过御医,他自然知道,替病人讳疾的道理。

    “娘娘……”李中易故意拖长语调,右手悄悄的做了个请的动作。

    小符贵妃会意的点点头,屏退左右伺候的内侍和宫女,转身领着李中易进了侧殿。

    “先生。六哥儿的病情究竟如何?”

    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小符贵妃也顾不得装腔拿调,急问李中易:“先生,六哥儿的病情究竟如何?能否给个准信?”

    李中易鼻内嗅着若隐若现的兰花香。脑子里急速运转起来,如果不提出巨大的难度,小符贵妃和柴荣即使领了他的人情。也很有限,这并不符合李中易的根本利益。

    “唉。娘娘面前,微臣不敢打诳语。梁王殿下的病情,臣实在不敢乱下定论。”李中易装出愁眉苦脸的样子,成心吓唬小符贵妃。

    小符贵妃深锁愁眉,幽幽的一叹,说:“不瞒先生,家姊待妾身情谊深厚,六哥儿又是家姊留在世上的唯一血脉,容不得半点闪失。”

    李中易是个明白人,小符贵妃嫁给柴荣的日子也不短了,却始终没有诞下一男半女。

    除了小符贵妃不适宜怀孕的身体因素之外,李中易私下里也揣测过这事,小符贵妃万一也生了皇子,那么柴宗训的地位,就变得异常之尴尬。

    等到柴荣要立皇太子的时候,符氏一族肯定会面临丢哪只车,保哪个帅的要命难题。

    就算是柴宗训最终登上了皇位,皇太后都必定是小符贵妃。小符贵妃膝下又有亲生的皇子,柴宗训和亲弟弟一起叫母后二字的时候,天知道他的心里是个啥滋味?

    到了这个时候,按照儒家的血统论,对于柴宗训的皇位,威胁最大的不是别人,正是小符贵妃的亲生子。

    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亲情显得异常廉价,骨肉相残的悲剧,谁敢保证一定不会发生呢?

    所以,据李中易自己的判断,小符贵妃很可能一直在喝“避子汤”。

    所谓“避子汤”,实际上是中医的一种避孕药,非常寒凉,可以说是虎狼之药。

    一付重药喝下去,很容易造成输卵管堵塞,终身不孕。如果药量轻许多,停药之后也要用温性的药调养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生育,其实就是破坏女性生殖系统的平衡。

    当然了,还有一种十分有效的避孕方法,那就是小符贵妃和柴荣行房之后,由擅长按摩的女官,拿准穴位,强迫种子排出体外。

    以小符贵妃的崇高身份,除非柴荣特别讨厌她,一般情况下,不可能用这种十分损害尊严的恶劣手段。

    李中易重重的一叹,拱着手说:“娘娘且放宽心,微臣一定竭尽所能,力保梁王殿下平安康复。”

    “先生,妾听说舍妹与您有些小小的误会……”小符贵妃见李中易张嘴想解释,她抢先摆着手说,“都怨家父管教不严,舍妹在家中一直无法无天惯了,还望先生莫要和她一般见识。”

    李中易心想,小符贵妃的耳目倒是十分灵通,这么快就知道了他和符茵茵之间的瓜葛。

    “娘娘,都是微臣的不是。”李中易绝无可能把小符贵妃的客套话当真,他只是敷衍着,想把这事遮掩过去。

    小符贵妃皱紧愁眉,轻叹一声说:“先生身居高位,为何至今一直未曾成亲?”

    李中易微微一楞,小符贵妃跳跃式的问话方式,令他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微臣不敢隐瞒娘娘,臣自幼时,就由家父定过一门亲事,只等娘子及竿,便娶之进门。”

    当着小符贵妃的面,李中易不好直接揭开真相,他的未婚妻周嘉敏,其父乃是南唐的重臣勋贵,南唐和大周帝国又属于敌国的范畴,这关系也够复杂的。

    李中易娶了敌国大臣之女为妻,嘿嘿,传将出去,雄才大略的柴荣虽然不会在意,终究还是影响不大好。

    谁知,小符贵妃见了李中易遮遮掩掩的样子,反而来了好奇心,轻启朱唇,问他:“不知是哪家的闺秀?”

    李中易被逼到墙角,只得硬着头皮解释说:“回娘娘的话,她是南边唐国司徒周宗之次女。”

    “哦,南唐……司徒……周宗……嗯……妾知道了。”小符贵妃那张秀美绝伦的脸上,突然闪过神秘的笑容。

    尽管小符贵妃的笑容,转瞬即逝,可是,李中易依然敏锐的捕捉到了不妙的讯息。(未完待续。。)

第378章 师徒

    “扬眉,你带人留这里,好生伺候着先生。△¢四△¢五△¢中△¢文↑,”小符贵妃没等李中易反应过来,就在他的身边安插了一堆眼线。

    李中易暗暗好笑,小符贵妃就算是安排一屋子的人当眼线,也毫无用处。

    在医术这个领域,李中易自居第二的话,放眼整个中原,谁敢坐头把交椅?

    更何况,除了李中易之外,没人知道有效的治疗疟疾的方法。

    只是,小符贵妃一直没有提及符茵茵的病情,这的确令李中易感觉到有些奇怪。

    李中易仔细的一琢磨,立时明白过来,只要柴宗训有救,符茵茵自然也有救。

    换句话说,和柴宗训比起来,符茵茵这个符家的郡主,其重要性要弱出去十万八千里。

    和整个大周帝国的继承人比起来,别说符茵茵了,就算是小符贵妃,又何尝不能被牺牲?

    以前,李中易的校花老婆,曾经问过一个十分要命的问题:她和李中易的妈,一起掉河里了,先救谁?

    李中易当时的回答的是,一起救,一个都不能少。

    实际上,真到了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候,这其中的答案,对于李中易来说,不言自明。

    小符贵妃临出门的时候,忽然转过身子,淡淡的说:“先皇后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感激先生的。”扔下这句模棱两可的话,她掉头就走。

    李中易望着小符贵妃的背影,不由暗暗点头。这个女人不简单呐!

    柴宗训是大符皇后的亲儿子,符茵茵是大符皇后的亲妹妹,小符贵妃也和这两个人都是至亲。

    嘿嘿。小符贵妃的一语双关,话里藏话,简直是妙极!

    送走了小符贵妃之后,李中易继续替柴宗训推拿了一阵子,直到他不再叫冷之时为止。

    就在李中易站起身,打算喝口茶,歇息一会的时候。他的衣角突然被一只小手死死的揪住。

    “先生,你不要走嘛,我好怕……”

    李中易低头一看。柴宗训正眼巴巴的望着他,眼神里充斥着希翼的目光,令人既心酸,又心软。

    “殿下可觉得好些了?”李中易停下脚步。返身蹲到床边。轻轻的握住了柴宗训略显干瘦的小手。

    “先生,小六感觉暖和多了,刚才我差点以为就要冻死,我好怕……先生,您千万别走,不要离开小六……”柴宗训忽然伏在床边,重重的咳嗽了好几声,唬得一旁伺候着的太监和宫女们就想一拥而上。

    李中易摆着手。制止了众人的妄动,他温和的望着柴宗训。笑道:“殿下,只要听我的安排,您一定不会有事的。”

    也许是从李中易的话里,听出了大大的希望,柴宗训再次死死的抓紧李中易的袍袖,有气无力的断断续续的说:“先生,宫里的御医虽然都说没事,可是,我却猜得到,怕是很有些不妙。”

    李中易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异常震撼,好家伙,这才是七岁的孩子呐,竟然学会了利用间接的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恍眼间,李中易几乎有了一种错觉,躺在床上的不是柴宗训,而是他那个精灵古怪的宝贝儿子,李翰。

    “乖,别怕,有我在呢。”李中易脱口而出,转瞬即意识到不对头,他正欲想办法及时补救,不料,柴宗训却说,“小六信得过先生,一定乖乖的听先生的吩咐。”

    好悬呐!李中易只觉得背心处,一阵发凉,暗道侥幸。

    整个大周帝国未来的继承人,可不是他李中易的乖儿子,他刚才的僭越无礼,如果没有获得了柴宗训的积极响应,被人传扬出去,就是天大的罪过。

    “先生,等我好了后,你一定要把狗娃带来,让他陪我玩耍。”柴宗训满是哀恳的望着李中易。

    李中易心里猛的一软,含笑说:“好,臣一定照办。”

    “先生,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请先生千万不能折了小六的寿。”柴宗训也许是被疟疾整得很惨,李中易妙手回春,针到病轻的神奇手法,让他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所以,对李中易格外的优容。

    李中易暗暗叹息不已,好聪明的皇太子啊,柴宗训虽然没有说穿,却明白无误的告诉李中易,以后两个人私下里相处的时候,就是师徒的关系,大可不必称臣。

    “殿下,礼不可废。”柴宗训可以表达亲近之意,李中易却不可能当即答应下来,尽管他很欣赏柴宗训的尊重。

    “没事的,小六会去求父皇下一道手诏。”柴宗训的话音未落,他的肚子里忽然传出咕咕的叫声。

    李中易不禁莞尔一笑,得了疟疾的患者,寒热交替折腾着,柴宗训肯定吃不好,睡不香。

    这时,杨眉轻手轻脚的走到李中易的身旁,恭敬的行礼之后,小声请示李中易:“先生,厨下备有各种吃食,请您示下。”

    李中易很满意于扬眉的恭敬态度,病人可以吃啥,不能吃啥,肯定是不可以乱来滴。

    “羊肉粥,略稀一些的一小碗便可,绝不可多食,明白么?”李中易的仔细的交待了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扬眉的记性倒是非常不错,李中易只说过一遍,她已经牢记于心。

    李中易吩咐过后,扬眉当即指挥着她带来的宫女们,忙碌着预备吃食。李中易没兴趣干看着学生进食,他缓步走进符茵茵所住的寝殿。

    符茵茵的嘴唇干得几欲开裂,她的整个身子,蜷缩成了一只白玉虾,显得异常之楚楚可怜。

    李中易替符茵茵把过脉之后,发觉她的病情比柴宗训要轻上一些,这就和年龄大有关系了。

    符茵茵恰好比柴宗训大十岁,正出青春发育期,她有时活蹦乱跳的性格,体质倒也还算不错。

    柴宗训的身体状况,就要糟糕许多,这也许和他平日里,喜静不好动,大有关系。

    “热,好热啊,热死我了……”符茵茵突然大叫出声,李中易低头定神一看,只见她紧紧的闭着双眼,显然是体温过高,烧得脑子发昏。

    “来人,取酒来。”李中易招手唤过伺候符茵茵的一名女官,将酒精暂时替人体降温的方法,详细的讲解了一遍,直到那名女官完全听懂了,这才罢休。

    和柴宗训不同,符茵茵是未嫁的黄花闺女,李中易也就不太好采取针灸的方法。

    就在女官做准备的时候,李中易缓步踱出殿外,背着手,眯起两眼,眺望着湛蓝的天空。

    柴宗训尽管年幼,却天资聪颖,性情宽和,知道尊师重道,其实很好相处。

    李中易早已是东宫之师,如今,再拯救柴宗训于危难之中,这份天大的人情,就算是做实了。

    赶在宫门落钥之前,李中易把一切注意事项,都仔仔细细的叮嘱了好几遍,这才快步离开了皇宫大内。

    疟疾属于慢性疾病,只要药对了症,立即病除,又是李中易亲自问过诊,没有任何意外的可能性,他也就放心的回了开封府衙。

    听说李中易回来了,刘金山赶紧跑来找他,刚一见面,刘金山就急切的禀报说:“郡公,您进宫的时候,政事堂的李相公发下钧谕,要提走涉及户曹纵火一案的所有人犯。下官坚决不允,李相公派来的人,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李中易微笑着点点头,宰相李谷居然这么着急的就跳了出来,这的确令他没有想到。

    宰相虽然位极人臣,可是,李中易这个权知开封府事,也绝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在这个时代,按照正常的事务处理流程,发生在开封府内的案件,如果李中易没有签押,呈报到政事堂,李谷即使贵为宰相,也无权主动干预。

    李中易进宫的消息,耳目灵通的李谷,一定是知情的。嘿嘿,李谷本想趁李中易这只猛虎离山之际,来个釜底抽薪。

    只可惜,刘金山已经视李中易为最大的靠山,很好的坚持了原则,从而打破了李谷的如意算盘。

    “光清啊,事务反常即为妖。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李相公的手上,必有所本,咱们绝不可等闲视之。”李中易喝了口热茶,润过喉咙之后,慢腾腾的提醒刘金山。

    刘金山悚然一惊,急忙问道:“郡公,下官太过冒失……不该……”

    李中易摆了摆手,制止了刘金山的自责,他微微一笑,说:“不妨事的,我在宫中的时候,已经把来龙去脉,全都禀报给了陛下知晓。”

    刘金山也是混老了官场的官油子,听了李中易提点之后,他眨了眨眼,小声说:“莫非是陛下命人……”

    见刘金山悟出了其中的道道,李中易微微点头,笑道:“户曹一案,几乎卷进了满朝的重臣,陛下应该自有主张。”

    一直悬着心的刘金山,低下头,沉吟了片刻,忽然展颜笑道:“这么多重臣涉案,只怕是,抓一批,免一批,赦一批吧?”

    李中易无声的笑了笑,轻声叹道:“光清啊,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之难为。”

    “唉呀,在下真是该打,差点忘了一件天大的事。”刘金山猛然想起了什么,他用力的拍在脑门子上,“啪。”发出沉闷的击打之声。(未完待续。。)

第379章 谣言四起

    “郡公,外面今日突然传出谣言,说什么梁王遭了天谴,危在旦夕,恐怕做不成皇太子了。⊙四⊙五⊙中⊙文∷,”刘金山禀报的消息,让李中易的心头猛的一惊。

    无风不起浪!

    明眼人都知道,梁王柴宗训其实是没有正式诏告天下的皇太子,谣言居然将他给卷了进去,可想而知,其中的背景很可能深不可测。

    以李中易的政治智慧来判断,传出这种谣言,嫌疑最大的不是秦贵妃,就是杜贵妃。

    但是,政治从来不可能用线性思维去判断问题,也可能是有人想利用谣言,故意陷害秦、杜二位贵妃。

    在柴荣即将北伐之际,整个大周帝国也很可能跟着陷入到风雨飘摇之中,值此关键时刻,李中易丝毫也不敢大意。

    李中易心中有数,藏在暗处的人,既然敢传出这种要满门抄斩的谣言,必然会有缜密的预先准备。

    如今的开封府,可不是电子眼遍布各大城市的红朝,

    “光清,咱们应该招募一批便服探子了。”李中易琢磨了一阵子,突然想到了“便衣警察”,这四个字。

    目前,经常穿便衣在街上暗访的,几乎都是武德司的眼线。

    可是,武德司的人手毕竟有限。由于柴荣的可以限制,武德司的人,只有打听权,却没有抓捕权,也限制了他们发挥更大的侦探作用。

    开封府衙是名正言顺的京师最高行政衙门,拥有治安大权,民政大权。甚至还掌握着数量不少的京师厢军,以及协助治安的民壮。

    换句话说。李中易要想搞特务政治,可谓是名正言顺。轻而易举。

    “便服探子?”刘金山眨了眨眼,突然意识到,李中易很可能指的是,穿便服的衙役。

    “郡公,这便服探子,只怕需要多多招募本地的闲汉?”刘金山不愧是个聪明人,一下子就说到了点子上。

    李中易的点点头,说:“光清,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千万注意。一定要悄悄的进行,不可让别人的眼线混入进来。”

    刘金山手抚頦下的胡须,笑道:“不瞒郡公,三班皂役副总捕头,乃是在下的内侄,整个开封城中,大多数闲汉的底细,就没有他不清楚。”

    李中易捧起茶盏,小饮了一口。刘金山确实没有说错,所谓的闲汉,其实就是本地的地痞流氓的代名词罢,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无业游民。

    这些混混们。成日里无所事事,经常偷鸡摸狗不说,而且。城里大多数的坏事,基本上和他们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刘金山汇报完毕之后。见李中易面带倦容,赶忙抓紧时间告辞离开。

    临出门的时候。刘金山忽然转过身子,小声说:“郡公,李小九挺机灵的,自爱下想借他一用。”

    李中易微微一笑,摆着手说:“我一向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光清,你不必多虑,尽管去办。哪怕是捅破了天去,也有我顶着。”

    刘金山大声说:“喏。”再不言语,异常满意的离开了二堂公事厅。

    李中易能够把如此重要的探报机构,交给刘金山去管辖,这事本身就透露出,李中易对于刘金山的高度信任。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刘金山又怎么可能不感动呢?

    等刘金山走后,李中易挑灯夜战,抓紧批阅积压下来的公文。

    开封府是天下第一大府,除了日常的庶政之外,还要兼顾刑民案件的审理。

    超过几十万人口的开封府,实在是太大了,李中易如果每件事情都亲自处理,肯定忙不过来。

    所以,朝廷才设置了左厅判官和右厅推官,协助李中易这个府尊,处理府中辖地内的大小事务。

    按照分工,刘金山处理行政和民政方面的事务,推官何重江则主要负责审理刑事和治安案件。

    相对而言,刘金山的职权范围,油水比较肥厚。不过,何重江那边的收益,应该也不差。

    打刑民官司,打到倾家荡产的大户人家,别说在开封府了,就算是在以前的灵州,也是司空见惯的常事。

    由于李中易长袖善舞,大力推广的重商主义,整个大周帝国的国力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快速崛起期。

    以前,库房异常之干瘪的三司衙门,如今已是粮食满仓,银钱堆积如山。

    而这一切的变化,不过发生在短短的五年时间而已,由此可见,商业的确是整个社会顺畅运转,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钱,最讲究的就是使用周转率,这才能够做到钱生钱,钱生利。

    在李中易的带动之下,很多权贵私下里,也都参与进了利益丰厚的商业活动之中。

    由于,钱庄的提前出现,使银钱的周转效率,达到了远超本时代的惊人程度。

    以至于,除了挂在黄景胜名下的黄记钱庄之外,大大小小的钱庄,如果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只不过,和黄记钱庄比起来,各个权贵名下的钱庄,最欠缺的不是资金,而是密码的编制。

    在这个没有电报、电话、传真的年代,可以异地兑换现钱的钱票,开出去之后,如果密码被轻易破解,损失必然巨大。

    李中易虽然学的医科,好歹也考过微积分,以他在数学方面的造诣,绝对是遥遥领先于时代的,高不可攀的巅峰。

    黄记钱庄发出的钱票,即使能够被复制出一模一样的版式,最终,密码这最后一关,却让人无可奈何,只能干瞪眼。

    刘金山非常干练,凡是递交到李中易案头的公文,全都夹带着言简意赅的节略。

    李中易只需要看过节略,就知道公文里边说的是啥,批阅的速度,自然也就快很多。

    夜已深,李中易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李云潇等元随的护送之下,登上马车回府。

    沿途的各个街和坊,全都关门闭户,家家户户都漆黑一片,人们都谁得很早。即使,偶有丝竹之声,也是从大户人家的院内传出。

    李中易沿途经过的里巷街口,都有隶属于开封府的巡卒,在四下里巡逻、警戒。

    这就是宵禁制度!

    宵禁,从秦朝开始,一直为历朝历代所严格遵循。到了本朝之后,由于中原逐渐承平,大周朝国力日盛,导致开封城内外的人口日益增多。

    李中易所倡导的商业大发展,带来的人口大聚集,使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市民,大量涌现出来。

    农民基本没啥夜生活,市民对于夜生活的需求,却是迥然不同。

    李中易心里有数,随着开封城的兴旺发达,执行了上千年的宵禁制度,也变得日益不合时宜。

    而今,除了喜欢玩闹的勋贵世家的公子哥儿们,普通老百姓还没有公开犯禁的胆子。

    经过桑家瓦子的时候,李中易分明听见此起彼伏的喧闹、歌舞、器乐之声,却只作没听见。

    嘿嘿,不说普通老百姓,就连李中易也有过夜生活的需求,成天窝在家里造人,也不是个事,对不对?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抢,抢不抢不着,始终惦记着,才最销*魂。

    逛逛夜市,品尝一下小吃,观赏一番百戏杂耍,其实可以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回到府中,一直没睡的唐蜀衣,亲自伺候着李中易沐浴更了衣。

    李中易仰面躺在唐蜀衣的胸前,发出的惬意的哼哼声,累了一天,回家后,享受着小老婆的温存,确实挺美。

    凌晨三更天,鼓楼那边钟鼓齐鸣,只睡了两个时辰的李中易,再次被唐蜀衣唤醒,唉,上朝的时间到。

    没办法,凡文官五品以上,以及两省的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和太常博士,都必须每天登殿议事。

    三更三刻,李中易再次登车,直奔皇宫而去。进宫之后,一袭紫袍的李中易,混在人群之中,格外显眼,令人羡慕嫉妒恨。

    李中易和大周朝的文官系统,几乎完全没有瓜葛,可是,他又和军功勋贵集团之间,总有一道看不见,却摸得着的无形之门挡着。

    柴荣坐稳皇位之后,大周朝的军功勋贵集团,分为三大集团。其一是以李琼为首的老军功勋贵集团,另一个则是以张永德和李重进为首的新军功勋贵集团,最后一拨则是新近提拔起来的柴荣的心腹勋贵集团,主要成员就是包括赵匡胤在内的义社十兄弟、慕容延钊以及韩通。

    李中易这个新贵,按照道理来说,应该属于柴荣的心腹勋贵集团成员之一。可是,他又属于文官集团之中的重要一员,其身份异常之暧昧难定。

    也正因为李中易的身后并无树大根深的派系力量,所以,柴荣才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大力予以拔擢,并安置在了开封知府,这个异常敏感的职位之上。

    贰臣、孤臣、名帅、奸商以及神医,李中易集这五种身份于一身,倒也是大周朝的头一份。

    “哈哈,无咎,好久没见了。”

    李中易正迈着四方步,跟在人群之中,朝着文德殿的方向行去,突听一个既熟悉,又显得有些陌生的苍老嗓音。

    他抬头顺着声源看过去,却见开平郡王李琼,手捋白须,站在不远处,正笑眯眯的望着他。(未完待续。。)

    ps:汗死,由于回家晚了,司空又喝得很有些多,居然史无前例的出现了错漏,上一章的符茵茵,其实是柴玉娘,司空修改的时候出了错,又没办法修改之,请兄弟们谅解!

第380章 议储

    “下官拜见王爷。∷四∷五∷中∷文≥,”

    私下里的交情是一回事,公开的场合见面,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李中易彬彬有礼的对李琼拱手行了礼。

    “哈哈,无咎,开封城内最近谣言四起,你这个本地的父母官,可知晓?”李琼摸着胡须,笑望着李中易。

    李中易心想,由于年事已高的缘故,深受柴荣的信赖的李琼,已经很少参加常参的朝会,他今天的突然露面,显然另有隐情。

    而且,谣言这么快就传到了李琼的耳内,显然,今天的朝会,要出大事。

    “回王爷,下官已经派人去抓那散布谣言的源头。”李中易发觉,四周的官员们全都停下了脚步,默默着看着他和李琼二人。

    大庭广众之下,李中易自然不可能泄露私下里部署的内幕,他只是按照应有的责任,回答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

    李琼冷冷一哼,说:“老夫不预国事久矣,宵小们居然如此猖狂,莫非是欺我大周无人么?”

    李中易早就料定,李琼的突然露面,必有蹊跷。果然,李琼今天来上朝,目的就是为了谣言的事。

    病中的柴宗训,其准太子的地位如果出现动摇,朝局肯定不稳。首先受损的就是柴荣本人,其次是符家,至于李中易这个准太子之师,自然也没有任何好处。

    李中易淡淡的说:“多事之秋,宜用重典。”他的资历远不如的李琼,狠话点到为止。也就足够了。

    通俗的说,权力是皇帝给的。威望却需要自己去树立。

    这时,韩通的大嗓门突然传入李中易的耳内。“他奶*奶的熊,谁敢有非份之想,老子剁了他全家。”

    李中易眯起两眼,看了眼目露凶光的韩通,他不由暗暗一叹,还真是一语成谶。在赵老二夺位的过程之中,制造的唯一血案,就是宰了韩通的满门老小。

    尽管,李中易对韩通的为人。不太感冒。可是,韩通用全家老小的生命,回报了柴荣对他的重用和信赖,就这一点来说,姓韩的,的确是条好汉子,只是时运不济罢了。

    早朝前,出现了二李一韩的小插曲,在场的文武百官们。心里大多有数,风暴即将席卷整个朝野。

    这时,在场的监察御史,主动站出来。厉声喝道:“大殿之前,不得喧哗,吾必弹劾汝等不检点的大臣。”

    监察御史。不过是皇帝敲打重臣的棍子罢了,棍子高高举起。是否落下,或是打多重。只有柴荣才有决定权。

    李中易、李琼以及韩通,也都没把监察御史的咆哮,当作一回事,顶多也就是罚钱而已。

    在这个时代的官场,所谓的贪污啊,受贿啊,喝花酒之类的行为,都属于小节,只要不是做得太过于肆无忌惮,皇帝都可以优加包容。

    站队正确,或者说是政治正确,才是身为朝廷重臣的第一要务。和皇帝陛下始终保持一致,官运绝对亨通,前程注定无量。

    反之,你如果遭了皇帝的嫉恨,哪怕你是举世无双的能臣,距离掉脑袋的那一天,为时不远矣。

    监察御史的搅局,早在李琼的预料之中,他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了,顺势收了手,回到了超品的重臣行列之中。

    进殿之后,李中易这个二品大员,已经有资格站到群臣们队列的第一排。不过,李中易的资历尚浅,具体的站位,依然最靠近殿门。

    李中易在队列中站稳之后,视线的余光告诉他,身后有许多人正盯着他的后背。

    嘿嘿,没办法,人比人气死人,李中易如此的年轻,就已身居高位,遭人羡慕嫉妒恨,乃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这年月,柴荣说李中易行,李中易即使不行也行。

    更何况,李中易东征高丽,立下赫赫的灭国之功;西伐党项,打残了拓拔家的割据势力,使大周帝国获得了战马来源地。

    另外,李家和皇家共同经营的皇商事业——逍遥津集市,已经成了整个大周帝国,最大的财源之一。

    毫不夸张的说,虽然商税提高到了十五抽一的水准,可是,由于逍遥津商品批发市场的巨大集散作用,商家,尤其是走水运的商家们,非但没有亏本,反而比以前赚得更多。

    大周和北宋都选择定都开封,除了政治角力的因素之外,其实,也和开封城水运异常之方便发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汴河通黄河,大运河又是连接着江淮和黄河流域的经济纽带,水路运输不仅载货量大,而且方便快捷,比之需要耗费无数人力畜力的陆路运输,成本低得太多。

    由于是唐修隋史,正史上的隋炀帝杨广,被唐朝的皇帝抹得一团漆黑,否则的话,怎么反证唐代隋的伟大光荣正确呢?

    除了好大喜功之外,杨广最主要的错误,就是在征高丽的时候,将三十多万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的精锐府兵,丧失殆尽。

    朝廷所掌握武力的严重衰败,导致各地门阀生出异心,群雄并起,从而葬送了来之不易的大隋江山。

    可是,杨广主持修通的大运河,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直到满清中后期,大运河都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抽南方经济之活水,补北方资源不足的巨大作用。

    大一统,除了中央暴力的强大之外,更重要的是,经济上不能让地方诸侯坐大,这就必须要抽地方的血。

    尤其是在北宋深度开发了江南之地后,江浙等富庶之地的税赋,一直都很重,直到红朝时期,也是如此。

    李中易实权虽大,资历却很浅。所以,他稳稳当当的站在队列之中。手捧白玉制成的象芴板,默默的站在人群之中。

    “陛下驾到。”伴随着内侍尖厉怪异的高唱声。柴荣含笑出现在了殿内,他缓缓的登上高阶,坐于龙案之后。

    “臣等恭请陛下圣安,吾皇……”

    按照周制,政事堂的相公以及枢密院的枢使们,即使在公开场合拜见皇帝,都只需要深揖行礼,以示优遇重臣之意。

    政出都堂,以显宰相之威。李中易虽是二品大员。却需一揖到地,待遇方面比相公们,差距不小。

    等柴荣不咸不淡的说罢场面话之后,范质这个首相,照例率先出班,朗声奏报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日出东方,江淮之地。竟有祥瑞……”

    因殿中侍御史在侧,群臣不敢交头接耳,不过,气氛却也变得异常诡异。

    李中易根本就不信祥瑞那一套谶讳之说。他微微眯起两眼,仔细听范质的胡诌。

    到最后,李中易终于弄明白了。范质所谓的祥瑞,不过是一头基因变异的纯白色老虎罢了。

    昨日刚出现关于柴宗训危在旦夕的谣传。今日,范质就端出“祥瑞”来说事。由此可见,柴荣对于柴宗训这个嫡子的重视程度。

    实际上,如果不是李中易的横空出世,得了疟疾的柴宗训,基本上,就是个九死一生的悲剧性结局。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幕后主导谣言的某些人,料定柴宗训没有生还的可能性,也确实有着扎实的判断依据。

    只是,历史的走向,因为李中易的出现,发生了蝴蝶效应,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柴宗训,注定不会死于疟疾,李中易这个东宫之师,做定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我大周万世一系,江山永固,乃是承天受命。”李琼不愧是政坛不倒翁,等范质的话音刚落,他已经出班道贺。

    李中易眼力不错,他从侧面看过去,隐约瞥见,李琼已是老泪纵横,其拳拳忠诚之心,天日可表。

    见了李琼说唱俱佳的表演,李中易暗暗自愧不如,嘿嘿,这只老狐狸如果到了美利坚的好莱坞,一定完虐各类超级影帝。

    有了李琼的带头,群臣们纷纷下拜,道贺之声,震耳欲聋,直冲九天云宵。

    李中易混在重臣的行列之中,有样学样的山呼万岁,天佑大周!

    等这幕大戏临近演完之后,李中易堪堪回到班列之中,就听柴荣忽然叹了口气,淡淡的说:“朕近日始终觉得肩膀发酸,腿脚发麻,批阅奏章的精力,大不如往日。”

    到了这个时候,李中易如果还看不明白柴荣的心思,那他简直就是个政治白痴。

    天下至尊,最想做的事情,除了一统河山,乾纲独断之外,就是万寿无疆。

    柴荣公开说他自己,精力不济,除了特殊的目的之外,再无第二种可能性。

    李中易确实没有想到,他昨天在宫里的时候,柴荣并没有向他暗示,今日就要提出立储之意。

    因事发突然,李中易的确有些错愕,柴荣一意孤行,想立柴宗训为太子,本无可厚非。

    只是,柴宗训这个小娃儿,尚在重病之中,随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柴荣的这个搞法,很难不引起群臣们的非议。

    不过,李中易转念一想,正因为关于柴宗训的谣言四起,也许才是柴荣当机立断,痛下决心的助推剂?

    站在李中易的立场之上,柴宗训一旦被正式立为太子,他这个太子少保,摇身一变,就成为名正言顺,名至实归的太子之师,好处自然是大大滴。

    太子之师,和普通皇子之师,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普通皇子,不过是等着被养废掉,混吃等死的皇室成员罢了。

    由于身体里流淌着皇族的血脉,普通的皇子,对于皇权最具有威胁性,他们一般都需要夹紧尾巴做人,稍有不慎,就会被父皇或是皇兄皇弟,砍掉脑壳。

    当然了,成年的皇太子,也很容易因为势力的膨胀,被皇父所忌惮,掉脑袋的也不少。

    柴宗训今年仅仅七岁而已。距离成年懂事,暗中培植党羽的时间段。还异常之遥远。

    即使柴荣没有突然暴死,李中易这个太子之师。在柴宗训未及弱冠之前的处境,也十分安全。

    “陛下春秋正盛,日御十数女,何来精力不济之忧?”

    这时,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李谷李相公突然跳了出来,一边大声疾呼,拼命向柴荣表达忠心,一边却又极力反对柴荣马上立储。

    李中易就知道。立皇太子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有人会站出来竭力反对,只是,他确实没有料到,这个人居然是李谷。、

    难道说,柴荣竟然事先没有和他所重用的宰相们,打个招呼,达成一致的意见?

    李中易想到这里,暗暗摇头。李谷的地位虽为次相,却也是颇受柴荣看重的宰相之一。

    在政事堂之中,首相范质自不必说,除了已经故去的王朴之外。他最受柴荣的信赖。

    前次相王溥,因为办差连续出了几个大错,被柴荣的贬去做了枢密使。

    李中易思来想去。始终认为,柴荣想立太子之事。李谷绝对不可能事先不知情。

    至于李中易本人被柴荣瞒着,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他的职官之中有个兼差,正是太子少保。

    如果,由李中易主动出面倡议立太子,那简直就是寿星公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李谷率先出头反对之后,果然有不少人跟进,这些人的理由千奇百怪,还真是说啥的都有。

    李中易一直默不作声,他的身份实在太过尴尬,说啥都是错。此时此刻,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

    按照李中易自己的猜测,几乎不怎么上朝面君的开平郡王李琼,既然就在殿内,显然,到了合适的时机,他自然会说话的。

    果然,等群臣们唧唧喳喳的说完意见之后,李琼挺身而出,他眯起两眼,扫视了全场一周,冷冷的说:“陛下乃是明君,如果早早的训导太子为政之道,我大周之江山社稷稳如泰山,诸位完全不必多虑。”

    李琼说的是啥,李中易并没有用心去听,他此时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宋州节度使、殿前司副都点检赵匡胤。

    柴荣只要不是突然暴病身亡,留下幼主继位,李中易绝对是个纯得不能再纯的忠臣。

    就算是超级野心家赵老二,也都必须夹紧狼尾巴,乖乖的听话,不敢露出丝毫的反意。

    按照李中易自己的判断,赵老二这个时候,应该没有篡位之心。

    只是,刚才群臣们出现严重分歧的时候,赵老二为啥一言不发呢?

    李中易略微一想,立即明白了赵老二的心思,他心说,赵老二能够最终篡位成功,上佳的伪装功夫,不得不说很具有迷惑性。

    和李中易这个开封知府不同,赵老二是典型的军中重将,手握庞大的兵权,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格外的受人关注。

    再过若干年,锐意直捣黄龙的岳飞,之所以被赵构和秦桧联手杀害,除了岳飞是武将,有重兵之外,还有三大异常犯忌讳的事情,从而引来了杀身之祸。

    其一是,岳飞的兵马,都是自己招募,自己训练的部下,美其名曰:岳家军。

    嘿嘿,岳飞有兵,却不听朝廷的号令,需要十几道金牌,才能招回,妥妥的野心家、大军阀嘛!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岳飞一直主张迎二圣还临安。

    问题是,赵构的老爹和亲哥哥都回来了,他还坐得稳皇位么?

    其三,岳飞身为武将,居然公开上奏章给赵构,呼吁早立太子。

    好家伙,那个时候,赵构正当盛年,虽然逃命的时候,那话儿虾出了毛病,膝下暂时无子,谁又敢说将来就一定没有儿子呢?

    从岳飞的悲剧,李中易总结出一个关键问题,性格还真是决定命运!

    人家赵老二同样手握重兵,却装出比谁都忠心的模样,可谓是欲取先予的典范阴谋家。

    就在李中易有些走神的当口,李琼突然一声暴喝,厉声质问殿内的所有人:“莫非汝等别有心思不成?哼哼,老夫虽然年纪大了,可是,上马提刀,诛杀逆贼的本事,却一直没忘。”

    就在这时,赵匡胤突然迈开大步,窜了出来,站到大殿的正中,怒目横视着群臣,阴冷的说:“敢有异心者,只要皇命一下,某家必诛其满门。”

    李中易默默的注视着赵老二的一举一动,心中同时替他的真切表演,鼓掌叫好。

    赵匡胤站出来,恐吓群臣的时机分寸,拿捏得异常精准,不早不晚,恰到好处。

    而且,赵老二的表达里边,颇有玄机,言外之意是,他虽然掌握着刀把子,却要听从现在的柴荣,将来的柴宗训的号令。

    话说得漂亮极了,态度表得也异常之鲜明,好一个政治权谋高手!

    赵老二这一站出来不打紧,掌握着实际军权的,柴荣的心腹勋贵集团成员们,包括慕容延钊在内,全都纷纷表态。

    武将们的喊打喊杀,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来说,威慑力十足!

    此所谓,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立太子这么大的事,搞得仿佛儿戏一般,一直在暗中观察的李中易,心里却明白,柴荣这么做,绝不可能是临时起意的莽撞之举。

    试想,柴荣统帅大军北伐之时,后方的开封老巢,突然起了重大变故,天知道要耽误多少军国大事?

    而且,柴荣选择开封城内谣言四起的时机,公开宣布立储君,其实就是用最强硬,也是最铁血的态度,猛烈的反击幕后搞阴谋的人:不要痴心妄想!

    自古以来,雄才大略之君,大多数情况下,都有准确的局势判断力。

    越是妖风骤起的时候,就越要用雷霆万钧的手段,将祸患掐死在萌芽状态,免留后患。

    柴荣的大局感和决断力,简直是棒极了,比李中易想象中的好,还要好不少!

    就在李中易以为大局已定,立太子之事,已近尾声之时,没有任何征兆,李重进突然当众点了李中易的名,“李中易自己都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他做太子之师,微臣以为万万不可。”(未完待续。。)

    ps:大章送上,月底了,求几张月票鼓励下司空!

第381章 攻讦

    李重进突然把矛头对准了李中易,殿内的群臣们,纷纷把目光也跟着投注到了李中易的身上。∷四∷五∷中∷文乐—文

    对于李重进肆无忌惮的挑衅,李中易只当是一条死到临头的疯狗,发出濒死之前的狂吠。

    和善于藏拙的张永德不同,李重进仗着是周太祖郭威的亲外甥,对柴荣采取阳奉阴违的策略。

    李重进表面上看来起,对柴荣异常恭敬,可是,他暗地里一直招兵买马,囤积粮食军器,其不臣之心若隐若现。

    柴荣虽然名分上是郭威的养子,毕竟不是亲儿子,血统方面有着先天性的不足,难免给人得位不正的感觉。

    也许是感念于郭威的慨赠江山之德,柴荣一直对李重进优容有加,哪怕明知道李重进一直暗中积蓄军力,柴荣也一直视若无睹,假装不知道的样子。

    李中易以前曾经考虑过这事,在他看来,柴荣显然有故意纵容的意思在里边。

    史书之上,早有记载,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就是郑庄公,他故意纵容兄弟共叔段,使其日益骄横跋扈,目中无人。

    等到共叔段野心膨胀到极点,正式起兵谋反的时候,早有准备的郑庄公轻而易举的就把谋逆的兄弟,给踩在了脚下。

    事实上,赵老二篡位登基之后,采取的也是大致相仿的办法。赵老二故意下诏,要求李重进移镇别处,离开经营多年的老巢。

    果然,头脑简单的李重进,悍然起兵谋反。被赵老二反手一掌,直接打下了十八层地狱。

    假如柴荣没有那么早死,李重进的结局,同样是悲剧性,对于这一点。李中易坚信不移。

    所以,当李重进主动跳出来挑衅的时候,李中易一直眼观鼻,鼻观心,气定神闲。不夸张的说,即使泰山崩于前。李中易连眼皮子都不会眨半下。

    “右得,那你说说看,谁更合适?”柴荣笑意盎然的瞟了眼李重进,视线不动声色的掠过李中易的身上。

    右得,是郭威登基之后。赐给李重进的新字,其拳拳爱护之心,可见一斑。

    “回陛下,臣不知道谁更合适,不过,李中易绝不适合做东宫之师。”李重进倒也不是太笨,并没有把他心目中的合适人选,直接抖露出来。

    “哦。就这个?”柴荣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显得异常开心。

    李琼所处的位置。距离柴荣的龙案可谓是近在咫尺,对于柴荣的神态,他自然看得异常真切。

    柴荣越是生气,笑得越开心,他的这个特点,朝中的大臣们。无一例外,全都知晓。

    “诸位卿家。有何见解?”柴荣撇开李重进,扫视了整个大殿一周。

    明知道柴荣很生气。这个时候,只有缺心眼的家伙,才会硬冲上来,自寻倒霉,整个大殿内鸦雀无声。

    “陛下,李某虽是能臣,不过,也太年轻了一些。教导储君之责,重于泰山,以臣之浅见,除了李某之外,还须延请硕儒良师,方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让群臣们都没有想到的是,次相李谷居然站了出来,他明着是帮李中易说话,实际上,拐弯抹角的贬损之意,若隐若现。

    李中易微微翘起嘴角,如果他不出手,谁有能力拯救柴宗训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且,柴廷重臣之中,唯一没有盘根错节关系网的,舍李中易其谁?

    资历浅,有浅的劣势,更有浅的优势。至少,李中易教导之下的柴宗训,对于柴荣的皇位,没有任何威胁。

    退一万步说,就算李中易最终做不成太子之师,只要柴宗训记得他的救命之恩,以及远超时代的精湛医术,他对柴宗训的影响力,也不可能小到哪里去。

    所以,李中易即使被人恶意攻击,他也始终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李惟珍所言,倒也有些道理,那就这么着吧,命翰林学士刘重德,龙图阁学士张……”柴荣一口气点了好几个硕儒的名字,让他们教导柴宗训读书。

    既然柴荣有意识的给了李谷这个次相面子,原本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只可惜,好事终究多磨。

    “陛下,臣还有话说。”李重进恶狠狠的瞪着李中易,如果眼神可以杀人,李中易恐怕已经死了不下十余次。

    李中易心里暗暗有些奇怪,他投入大周怀抱的时候,确实狠狠的得罪过李重进和张永德二人。

    可是,李中易后来东征西讨,四处奔波,一直没有留在京里,再无结怨的事情啊?

    “朕有些乏了,右得,你有话快些说。”以柴荣的个性,他说出这种话来,已经明白无误的传递出严重不满的讯号。

    “陛下,李中易在开封府衙肆意妄为……”李重进一口气数落了李中易的至少八条罪状。

    站在李琼的角度,他虽然不可能看见李中易的身影,不过,他敢断言,李中易那只小狐狸,恐怕已经在暗中乐开了怀。

    果然如李琼所料,李中易表面的神态,看似古井无波,实际心里叫爽。

    以柴荣的脾气,李重进对李中易攻击的越厉害,李中易非但不可能受损,反而有希望从中获益匪浅。

    屁股决定脑袋。李重进原本就是柴荣登位最大的对手,柴荣碍于郭威的恩情,一直没把李重进弄死,这已经是异常仁慈之举。

    李中易在心里暗暗叹息不已,李重进,李右得,你自己没脑子,也就罢了,怎么不多请几个眼光独到的儒士呢?

    俗话说得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靠就是遍读经史,了解人性和利益之间的交换关系和比例。

    在朝中,李重进是出了名的莽汉,他一直喜欢亲近武将,而鄙视文臣和儒生。

    武力强大如项羽者,最终都败于流氓刘邦之手,异常鲜明的验证了,智库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右得,你看看这是什么?”柴荣等李重进把话说完之后,不露痕迹的从龙案之上,拿起厚厚的一沓公文,交到内侍的手上,让他递给李重进。

    李重进从内侍的手上接过公文,定神一看,立时脸色大变,双手跟着微微的发颤。

    李中易的眼神一直不错,他只瞟了眼李重进手上的公文,就已断定,这正是他亲手呈报给柴荣的卷宗。

    柴荣竟然料到了,李重进可能会在朝会中“炸翅”,早早的预备好了对付李重进的对策,这让李中易对柴荣的印象,有了更进一步的全新认识。(未完待续)

第382章 佳话

    “臣有罪,请陛下责罚。”李重进总算没有笨到家,见了证据确凿的罪证之后,他赶紧跪下向柴荣请罪。

    柴荣叹了口气,说:“你我骨肉兄弟,何至于此?右得,你只须将多占的田地,退还给苦主,也就罢了。”

    “这个……”李重进已经叼到了嘴里的肥肉,竟要全部吐出来,他不由异常肉疼。

    “怎么?你不愿意?”柴荣笑眯眯的望着李重进。

    李重进重重的叩了个响头,万般无奈的说:“臣奉诏。”

    李中易也确实没有料到,柴荣居然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利用李重进的挑衅行为,将群臣们占地的事情,全部抖露了出来。

    果然是一代雄主,处理问题的手段,既杀了鸡,又儆了猴,一举数得,高明异常。

    柴荣拿出杀手锏,震慑住李重进之后,群臣人人自危,再无人敢出来向李中易开炮。

    “储君之重,关涉江山社稷千秋万代,李中易……”柴荣话锋一转,突然把目光盯注在李中易的身上,冷冷的说,“储君如若不知稼穑,朕惟你是问。”

    站在一旁的李琼,两眼虽然看着地面,暗地里却感叹不已,李中易这只小狐狸的运气,真的是羡煞人也!

    柴荣表面让李中易教导柴宗训学习农事,实际上,除了儒学之外,皇家最最重视的就是农业生产和税收。

    如今的大周帝国,农税依然占着大头,可是,由李中易所主导的商业模式大变革。推动着商税节节攀升。

    短短的五年时间以内,仅仅开封一地的商税,其比例已经超过了整个帝国税收的30%以上,绝对不容小觑。

    老百姓填得饱肚子,才不至于聚众造反。替野心家们撕开颠覆旧秩序的大口子。

    但凡改朝换代之后,与民休息,轻徭薄赋,都会成为朝廷的基本国策。

    粮食堆积如山,国库异常充裕,才能开疆拓土。东征西讨,养官养军,镇压民变。

    土地兼并,导致有产者变成无产者,无产者变成流民。这个是最令朝廷恐惧和忧心的大事。

    帝国的统治危机,最早就是从财政税收日益捉襟见肘开始的,这已经被史书所证明。

    无产者的增多,导致朝廷的财源日益枯竭,疲于应付各地的流民起义,帝国的统治也就岌岌可危。

    士农工商,四大阶层。能够称士做官的,都是读书人。君主需要靠读书人的协助,才能更好的统治整个帝国。

    朝廷让屁民们饿不死,吃得不算太饱。致富的希望犹存,就不至于铤而走险、揭竿而起,统治的成本也是最低的,这个可是儒家统治理论体系的不传之秘。

    换个众所周知的说法,这就叫作是外圣内王,儒表法里!

    “臣学识不足。恐怕难以担此重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李中易得了便宜。可不敢骄傲,他赶紧出班。诚惶诚恐的表明了谦逊的态度。

    “陛下,臣以为,李某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

    令李中易没有想到的是,次相李谷再一次主动站出来,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

    可是,更大的意外突然发生,让殿内的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早就退居二线,颐养天年的开平郡王李琼,突然站出来,冷冷的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李惟珍,汝年未及四旬已是宰辅,莫非是先帝看走了眼不成?”

    堂堂老勋贵集团的首脑,柴荣亲封的开平郡王,居然和朝廷次相,当众狠狠的掐了起来。

    这可是大周帝国,自从立国以来,史无前例的稀罕事。

    唉哟喂,一时间,群臣们纷纷侧目而视。大家预感到,一场很可能席卷朝野的大风暴,突然来袭!

    李谷,李惟珍,二十出头,就中了进士,不到四十岁,已经是中书侍郎。

    周随唐制,未加同平章事头衔的中书侍郎,其实权虽然远不如政事堂的相公们,地位上却也是名正言顺的宰辅重臣之一。

    李琼的反击,异常之刁钻,挤兑得李谷很不好受。李谷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无法辩驳李琼所说的事实。

    李谷不到四十岁,就被周太祖郭威拔擢进了宰相的班列之中,在当年,确实轰动整个朝野,这个事实几乎尽人皆知。

    李中易虽然不好吱声,心里却暗暗奇怪,李琼虽然交出了兵权,可毕竟党羽众多,树大根深,他对于朝廷未经整编的旧禁军,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么一个还没死的大军头,居然当着群臣的面,公开力挺李中易,难道就不怕惹来柴荣的猜忌么?

    以李中易对于李琼脾气性格的了解,这只老狐狸绝对不是无脑子的莽撞之辈,他这么公开和李谷打擂台,其中必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李公,在下蒙先帝恩遇,得入宰辅之列,实在是感激涕零。”李谷也绝非等闲之辈,他的反击也异常之犀利,“天子广有四海,以武功得天下,以文治辖万民,李某虽有军功,却不通诗赋,不明经史,如果可以教导储君,善学向上?”

    仅仅眨个眼的工夫,李谷故意避开了李琼的指责,又把矛头对准了李中易这个资历甚浅的粗鄙“武将”。

    李琼心里暗暗点头,李惟珍不愧是个人精,转移矛盾的手段,的确很高明。

    李中易暗暗撇了撇嘴,李谷算是盯上了他,抓住的痛脚也很实在。

    李谷是前朝进士,在儒林士子甚重进士及第的浓厚社会风气之下,李惟珍的在士林之中的风评,自然要高过不少人。

    李中易虽有赫赫军功,的确如李谷所言,他对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顶多也就是略通一二,三四五六,几乎全然不知。

    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意义,李谷的说法,也可以站得住脚。

    只是,李中易心里异常明白,李谷故意把他推入“武将”的行列,其目的异常之险恶。

    李琼是武将出身,赵老二也是,慕容延钊更是很早就打出威风的名将。

    这么多武将,如果同气连枝,共同进退,对于柴荣的皇位,威胁必定是异常巨大。

    就在李中易迅速琢磨清楚对策,即将对李谷展开严厉反击之时,一个地位显赫的重臣,忽然出班,朗声奏道:“陛下,臣以为天降祥瑞,预兆我大周万世一系之日,苍天注定要成全一段佳话。”(未完待续)

    ps:三点才回家,小睡了三个半小时,努力码出一更,茨空很辛苦啊!

第384章 帝师

    经过朝议,确定了两件大事,一是积极筹备立储大典,二是晋升李中易为参知政事。

    李琼的资历可谓是深不可测,他的到场压阵,这事本身就意味着,柴荣对于这位帝国柱石之武臣的信赖和倚重。

    毫不夸张的说,身为旧武臣勋贵集团之首的李琼,属于帝国压舱石一类的重要角色。

    散朝之后,政事堂的相公们,枢密院的枢使们,照例是后至先走。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官场之上,身份地位尊贵的人,享受高人数等的特权,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可厚非。

    李谷走到殿门前,突然扭过头,笑呵呵的对李中易说:“无咎啊,陛下看好你,老夫也很看好你,切莫让陛下失望哦。”

    李中易只是微笑,却一直保持着沉默,并没有正面回应李谷的“善意提醒”。

    李谷下堂贴要提纵火案的人犯,李中易没有答应下来,这就是典型的冒犯宰相之威。

    所以,李谷今日朝会的明褒实贬,暗中攻讦,李中易很可以理解。

    虽然,李中易阴差阳错的升任宰执,可是,他和李谷之间的仇恨,却已经结下了。

    李谷的城府之深,表现之惊人,令李中易印象极为深刻。他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能够在政事堂内站稳脚跟的相公们,可都不是省油的灯。

    在李谷之后,魏仁浦经过李中易身前的时候,冲他微微一笑,接着大摇大摆的走出殿门。

    李中易心里明白,隐藏在魏仁浦善意的笑容背后。透露出来的内涵,其实是:你的晋位,本相出力不少,这份天大的人情,可千万别忘了哦。

    原班宰执们都走光了。李中易依然立在殿门原处,想等原本排在他前列的重臣们先走,以示谦逊之意。

    可是,李中易如今的身份,已经位列宰执之尊,大家都在等他先出去。一时间。由于众人的左右为难,导致场面竟然很有些尴尬。

    这时,李琼迈着四方步,走到李中易的身前,笑眯眯的说:“无咎啊。今时已经不是往日,你不走,大家谁敢逾越本份?”

    李中易心里其实早就有数,以他如今的尊贵身份,他如果不先挪窝,胆敢直接跨过他身前的大臣,不是缺心眼,就是根本没把他当回事的仇敌。

    “那在下就失礼了。”李琼搭过来的桥。恰好是李中易需要的,他见好就收,谦逊的姿态既然做到了位。也就可以了,过犹不及。

    李琼在前,李中易在后,这一老一少,晃晃悠悠的离开了议事的文德殿。

    路上,李琼忽然扭头。冲着李中易眨了眨眼,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政事堂从此多事矣。”

    李中易抿起嘴唇,淡淡的说:“对事不对人。方为上策。否则,必是大祸临头。”

    李琼轻声笑道:“好一个李无咎,果然没有让老夫失望。”

    “唉,老夫已经老了,即将归去。”李琼的神色忽然转黯,轻声叹道,“家门不幸,竟无一人可以独撑家业。无咎啊,若有那么一天,还望你看在老夫的薄面之上,尽力而为。”

    李中易机警的看了看左右,发现左右无人靠近,这才重重的点了点头,郑重其事的小声说:“郡王之厚爱,咎不敢或忘。”

    以李中易如今位列宰执之尊,除了皇帝和父母之外,已经无人敢于直称其名讳。

    李琼是何等精明的老狐狸?

    当李琼敏感的察觉到,李中易居然以他自己的表字,作出明确的承诺,其诚意可想而知,高得惊人!

    “无咎,不知道怎么的,老夫一直有种预感,你的话,就是可信。”李琼抬手捋着頦下的白须,若有深意的瞟了眼气定神闲的李中易。

    李中易翘起嘴角,轻声笑道:“君子可以欺其方,无奈,在下却不是君子。”

    李琼闻言后,突然仰面朝天,无声的露出笑脸,然后眯起左眼,说:“老夫这一辈子听多了假话,无咎你突然说了真心话,嘿嘿,老夫倒觉得一时难以适应呢?”

    “不瞒老郡王,在下向来是恩怨分明。真话也好,假话也罢,总要看看是谁说,而且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您说是吧?”李中易在李琼的面前,从来都是有一是一,他并没有拍着胸脯,大包大揽。

    也许,正因为李中易的坦诚,李琼满意的点点头,挥挥衣袖,不带走半分云彩的大步离开。

    离开文德殿之后,李中易凭着柴荣赐下紫金腰牌,转了好几个弯,直接来到了柴宗训和柴玉娘所住的庆寿宫。

    “殿下,昨晚睡得可好?”李中易替柴宗训把过脉后,温和的问他。

    柴宗训吃力的侧过小身子,眼巴巴的望着李中易,奶声奶气的说:“好教师傅知晓,弟子昨晚勉强睡了个囫囵觉,只是,只有两个时辰,就又被冻醒了。”

    李中易微笑着点点头,说:“把起前日里,好多了吧?”经过昨天的针灸和推拿,柴宗训那冷热交替的痛苦,显然,减轻了一些。

    柴宗训轻咳了两声,犹豫了好半晌,这才扭扭捏捏的小声问李中易:“师傅,小六会不会去见皇祖。”

    李中易在心里暗暗一叹,别看柴宗训年仅七岁,却早熟的令人异常吃惊。

    一般来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是因为,家境艰难,必须集中一切力量谋生。

    权贵家的孩子,因为享受着父祖的余荫,虽然不可能早早的就当家,却也因为见多识广,早通世故,也是理所当然。

    至于,皇家的孩子,尤其是皇帝心目中的储君人选,基于打江山难。守江山更不易的现实,更是早早的就失去了童真。

    柴荣的后院倒还好一些,来自于南唐的秦贵妃和杜贵妃,都顺利的产下了腹中的婴儿,至今依然是母子平安。

    李中易以前在蜀国作御医的时候。经常会听说一些耸人听闻的传言:专心养胎的嫔妃们,突然因为意外,导致流产,甚至是一尸两命。

    大周的深宫内,比较清静,这是不在争的事实。李中易只要略微琢磨一下。心里也就明白得很:小符贵妃虽然权倾深宫大院,却没有暗生歹念,唆使心腹太监或是宫女们,去做那种下三滥的事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冤怨相报何时了?

    这个世界上,只有做贼的千日,却无防贼的千日的道理。

    换句话说,小符贵妃也是极其通透之人,只要她不做初一,秦妃和杜妃为了确保自家儿子的安危,自然不敢动歪心思。

    “小六不怕,你有天神保佑。相信师傅。你不会有事的。”李中易刚进殿内,就见内侍和宫女们纷纷退出了殿外,四下里既然无人。他随意的叫叫柴宗训的小名,理所当然。

    师傅和弟子之间的利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气连枝,才是彼此亲密无间的现实基础。

    当然了。等柴宗训亲政之后,李中易依然始终把持着权柄不放。那么。万历皇帝等张居正一死,就对张家老小下毒手的悲剧。很可能提前好几百年上演。

    “小六信得过师傅。”柴宗训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同时,吃力的探出小手,扯住李中易的衣袖,小声说,“师傅,小六想求您一件事。“

    李中易轻轻的握住柴宗训的小手,温和的问他:“殿下有何心愿?”

    柴宗训抓紧李中易的袖口,吃力向床内扯,李中易知道他是想说悄悄话,于是,俯下身子,将耳朵凑到柴宗训的嘴边。

    “唔。”柴宗训刚要张嘴说话,却猛地捂住了小嘴,并且松开了抓紧袖口的那只手,摇头示意李中易不要靠近。

    李中易起初微微一楞,紧接着,他马上意识到,柴宗训多半是听过传言,疟疾会传染。

    柴宗训不过区区七岁而已,却已经如此的善解人意,李中易的心头,着实感受到了温暖。

    “小六,你记住了,只要是最亲近的人,就不会传染。”李中易就是当代最权威的神医,他说是啥,就肯定是啥,哪怕他略微耍了点小手段,也没人敢不信。

    “师傅,昨儿个晚上,父皇来看小六的时候,亲口告诉过小六,师傅做了参政,才会权力更好的保护小六。”柴宗训话音未落,马上跳跃到了另一件事情上去了,“师傅,等小六的病好了,想和狗娃、宝哥儿一起耍子,行么?”

    李中易在心里无声的叹了口气,宫中早有传言,小符贵妃虽然没有秦贵妃、杜贵妃以及她们所生的皇子,却也一直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小符贵妃,平日里一直不许柴宗训和他的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走得太近,就更别提兄弟几个一起玩耍的事儿了。

    柴宗训虽然早熟,却毕竟还是个孩子,天性好玩好动,却苦于没有同龄人一起玩耍,难怪他还在病中,就惦记着李家的两个玩伴。

    “小六,狗娃年纪尚小,至今还经常尿裤子。到时候啊,就让宝哥儿陪你耍子,好么?”

    李中易的大儿子李继易,也就是狗娃,其实早就教会不尿裤子了。只是,狗娃这小子,天性淘气,一贯的调皮捣蛋,李中易担心他在宫中口无遮拦,替李家的全家老小闯出大祸。

    所以,李中易有心让个性好静,不喜欢“大嘴巴”的亲弟弟宝哥儿,进宫来陪着柴宗训一起读书玩耍。

    “太,太好了,小六多谢师傅。”柴宗训虽在重病之中,却也欢喜得两眼直放光。(未完待续)

    ps:最近很忙,一般情况下,如果晚上实在没办法更新,都会在凌晨补上,请兄弟们放心的早上再看!

第385章 陷阱

    替柴宗训针灸推拿之后,这孩子连午膳都没吃,就沉沉的睡熟了。

    一会儿冷得钻心刺骨,一会儿热得恨不得剥皮,确实够柴宗训这孩子,喝好几壶的。

    李中易交待了必要的注意事项之后,为了掩人耳目,故意开了一大堆温补的药。这些汤药虽然治不好柴宗训的“打摆子”,却可以帮助他,强身健体,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

    处理好柴宗训的注意细节之后,李中易迈步来到柴玉娘所住的偏殿。

    伺候的女官见李中易来了,赶忙率领偏殿内的全体宫女们,裣衽下拜,娇声叫道:“婢子们拜见参政。”

    李中易不禁暗暗摇头,显然,他在刚才的朝会上被晋升为参知政事的消息,已是断了线的风筝,传得尽人皆知。

    “罢了。”李中易淡淡的挥动手臂,紫得发亮的袍袖,随之向右飘出。

    李中易走到香床边,看见柴玉娘正昏昏沉沉的侧身而卧,形容显得比较憔悴。

    尽管受到了病痛的残酷折磨,柴玉娘的满头青丝,依然不显散乱,由此可见,她是一个很注意容貌的美人儿。

    “郡主昨晚睡得可好?”李中易替柴玉娘把过脉后,扭头问一直随伺在身侧的女官。

    女官皱紧眉头,小声禀报说:“回参政,郡主昨儿个一宿没睡,刚刚才合上眼。”

    李中易点点头,柴宗训是他亲自出手,又是针灸,又是推拿。从而有效的缓解了疼痛之感,睡得自己比较香。

    柴玉娘却是女儿身,又是未嫁的处子,还是符家的郡主,李中易又是极其年轻的男子。自然不好在她的身上乱摸乱碰。

    这么一来,柴玉娘吃的苦头,可就比柴宗训,大不少了。

    “嗯,上次教给你的推拿手段,可曾练熟?”李中易昨天走的时候。教过这个女官推拿之法。

    “哎哟喂,好冷啊,冻死我了。”就在女官张嘴回答李中易问题的时候,柴玉娘突然冻醒,冷得浑身直打哆嗦。

    宫女们慌忙想冲过来。李中易缓缓抬起右手,轻声斥道:“不得妄动。”

    神医已经变成了参政,李中易如今说话的分量,远远超过了往日,所以,宫女们虽然急得直冒汗,却也只得眼巴巴的听候李中易的吩咐。

    这时,去给柴荣送脉案的杨向冲刚好进门。他一见了李中易,赶紧快走几步,谄媚的笑道:“老奴给参政问安。”

    本朝自从立国以来。在李中易之前,还从无一人,当过参知政事。

    李中易未过而立之年,已是堂堂的帝国宰执,并且还是内定的储君之师,杨向冲即使用寒毛去思考。也知道,李中易晋位为帝国宰相。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杨向冲管辖着皇城司,耳目消息。比之旁人灵通无数倍。

    在杨向冲看来,更重要的是,柴荣虽然没有明定李中易为储君师傅之首,可是,以他的宰执之尊,教导太子儒学各位师傅们,很自然的就会以他为尊。

    官场的等级制度,是异常森严的,宰执之威,之权,之势,冠绝百僚。

    自从柴荣登基之后,刻意贬损武臣们的权柄,提拔文臣掌权。如今的政事堂,除了李中易这个有显赫军功,却不通诗赋的“准文臣”之外,其余的三位宰执,全是青一色的文官。

    分管军事的枢密院内,自枢密使王溥以下,也全是文臣。

    假如柴荣没有早亡,按照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武将们的势力被极大的削弱,完全可以预想。

    天子上马打天下,下马治万民,穷兵黩武,是没有前途的。

    对于杨向冲来说,最要命的是,他的前途和晋升,除了柴荣钦命之外,政事堂内的宰执们,也拥有巨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后来,赵老二篡位之后,也承袭了后周的这一制度,此所谓: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是也!

    李中易发觉了杨向冲的谦卑态度,也没当一回事,外臣和内臣,必须要避开嫌疑,不能走得太近。否则,惹来了柴荣的猜忌,简直就是得不偿失的愚蠢行径。

    “杨内使,郡主患病的时间虽然比较早,只是,情况反而好于梁王。”李中易心知肚明,他现在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杨向冲传入柴荣的耳内。

    杨向冲弯下腰,苦着脸问李中易:“参政,老奴昨儿个被陛下召了去,陛下问得异常仔细。另外,除了老奴之外,尚药局的各位御医,也都在场。”

    李中易闻言后,心里暗觉好笑,都说太监最擅长的就是狐假虎威,杨向冲自然也不可能例外。

    按照杨向冲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反过来想,应该是,柴荣召见了看得懂脉案和药方的御医,杨向冲不过是在旁侧作出细节上面的说明罢了。

    可是,杨向冲却偷梁换柱,变成了以他为主,咳,这家伙,还真是吹牛都不税啊。

    “疟疾很难诊治,想必杨内使应该有所了解吧?”李中易不动声色的将杨向冲引进,他所不熟悉的领域。

    杨向冲迟疑片刻,这才干巴巴的说:“老奴明白其中的凶险之处,不过……”

    李中易故意没等杨向冲把话说完,摆着手说:“既知凶险,就该更加尽心的服伺才是,可是,我怎么没有看见符郡主这边,有针婆子随时伺候着呢?”

    挨了李中易当头一棒之后,杨向冲脸都吓绿了,他一时心慌,急忙说:“针婆子都在梁王那边……呃……”

    也许知道已经失言,杨向冲赶忙往回收住话头,可是,为时已晚。

    杨向冲有些心虚的侧脸看了一旁,却见贴身服伺柴玉娘的女官,正圆睁双目,恶狠狠的盯着他。

    唉呀,大事不好,要坏菜,杨向冲意识到他中了李中易的圈套,冷汗当即顺着背心,一路淌进了裤腰,吓得两腿直打颤。

    柴荣虽然异常疼爱亲妹子,可是,他对柴宗训的关爱,难免要多出一些,这原本无可厚非。

    杨向冲虽然一直在柴玉娘和柴宗训这两边走动着,可是,在他的潜意识里边,肯定更加偏向于如今的储君,未来的皇帝。

    只是,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一回事,嘴上却绝对不能说出来。杨向冲一时不慎,掉入了李中易替他设下的陷阱,他的心里百味杂陈,暗暗哀叹不已:这若是让权摄六宫的小符贵妃知道了,能有他的好?(未完待续)

    ps:月头了,求几张月票,鼓励下司空,保底就可以了,俺不贪心!另外感谢“肥阿光”同学,上个月好象支持了五章月票,实在是感激不尽哈!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110/ 第一时间欣赏逍遥侯最新章节! 作者:大司空所写的《逍遥侯》为转载作品,逍遥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逍遥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逍遥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逍遥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逍遥侯介绍:
李中易,本是共和国最牛的中医权威,因车祸到了五代十国,附体在一个文不能科举、武不能提刀的废柴身上!
这时候,儿皇帝石敬塘刚刚卖掉燕云十六州不久。
后蜀国主孟昶,正在与花蕊夫人嬉戏。
南唐后主李煜,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周世宗柴荣,做梦都惦记着北伐。
北宋太祖赵匡胤,正琢磨着黄袍加身。
这是混乱的时代,却也是李中易的时代!
逍遥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逍遥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逍遥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