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逍遥侯TXT下载逍遥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逍遥侯全文阅读

作者:大司空     逍遥侯txt下载     逍遥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41章 有刺客!

    李中易把何重江整得坐立不安,浑身难受,何某人却又有苦难言。

    何重江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的说:“不瞒李相公,下官带了范相公的口信来。”

    “哦。”李中易轻轻哼哼了一声,让等着看他笑话的何重江,彻底的失去了狐假虎威的希望。

    “这是范相公的信物。”何重江异常小心的将一方小印,递了出来。

    李云潇接了小印,转交到李中易的手上,李中易接过小印,定神一看,果然是范质日常钤签的私印之一。

    李中易轻轻的掂了掂小印,不动声色的问何重江:“不知,范相公有何吩咐?”

    何重江欠着身子,谨小慎微的说:“今晚,范相公和您一起轮值政事堂。”

    “吾知道了。”李中易微微一笑,何重江所言,其实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何重江不过是区区小推官而已,怎么可能,代表范质作出重大的决定呢?

    就算是何重江作出了所谓的承诺,李中易也是完全不信滴,只因为,他何某人的地位和分量,皆不够!

    何重江此来,最大的用处,便是替范质约李中易见面。

    显然,范质即使出于逆境,依然保持着所谓首相的尊严还是端着架子,不想和李中易平等协商。

    范质摆不摆架子,李中易完全没所谓,在这种节骨眼上,他只想获得实际的好处。至于虚名,只有死读书的书呆子们,才会稀罕。

    或者是。李中易掌握住朝廷大权之后,装装样子。做做秀,让面子好看一点的时候。才会考虑虚名。

    何重江暗暗哀叹不已,他在外面足足站了两个多时辰,好容易见到了李中易,刚谈到了正事,就把李中易三言两语给打发了。

    由此可见,李中易的心里面,压根就没有范相公啊,哼,何重江暗怀不满。打算抽空给李中易上上眼药。

    明着对抗李中易,何重江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私底下,挑拨离间一下李中易和范质的关系,他还是有底气的。

    李中易压根就懒得理会何重江的小心思,他与范质之间,原本就没有多少交情,即使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更何况。这一次李中易胆敢火中取栗,等于是打响了向范质发起政治进攻的第一枪。

    官场上的事情,往往就难在无人敢开第一枪上面。既然李中易抓住时机,断然出了手。类似王溥、李谷等人,岂能不跟进?

    挥手送走了何重江之后,李中易淡淡的吩咐说:“去政事堂。”今晚的李范会。必定会有一场大戏可看。

    李中易的车驾驶入政事堂后,他方才记起。刚才填了一肚子的茶汤和点心,竟然没吃晚饭。

    于是。随着李中易的一声吩咐下去,政事堂值班的小灶,立时忙碌起来。

    醒掌天下权,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其特权性体现在方方面面的细节之上。

    李中易坐在热炕上,刚批阅了两份公文,堂后官便来禀报说:“回相公的话,晚膳已经按您的吩咐备妥。”

    李中易点点头,温和的说:“摆膳吧,辛苦你了。”冬天里,暖人心的话,总是容易获得部下们的好感。

    那堂后官略显兴奋的出去张罗着吃食,李中易静过手后,款步来到饭厅。

    热气腾腾的菜肴,已经被摆上了饭桌,李中易略微打量了一下,发觉小灶上的手艺,比以前提高了许多。

    李中易进入政事堂的时间也不算太短,看来,应该是小灶上的厨师,逐渐在适应他的饮食习惯。

    反正是公家的食堂,不吃白不吃,不吃也是给小灶上的人,把好处都给瓜分了。

    彩娇盛了饭之后,李中易慢条斯理的开始吃饭,他的口味属于肉必须辣,青菜必须淡。

    政事堂小灶的管事们,还是很会察言观色的,李中易的口味,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

    只不过,小灶的管事到厨师,都十分忌惮,一直盯着他们烧菜做饭的李云潇。

    宰相的饮食,疏忽大意不得,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李云潇本人,或是他带来的弟兄,采取的是人盯人的防守策略,死死的看住了厨房内的每一个人。

    有了这段过节,厨房里的人,只要见了李云潇,都十分头疼,惟恐被抓住丝毫漏洞,那就是要掉脑袋的大罪过啊。

    饭罢之后,李中易捧起茶盏,掀起茶盖,轻轻的拂动着浮在最上面的茶叶沫。

    以范质的耳目之灵通,他肯定知道,李中易刚刚吃罢晚饭。以堂堂首相之尊,范质绝无可能显露出太过着急的模样,再怎么说,也要等李中易歇息过后,消了食,才会使人过来相请。

    而且,以李中易的估计,范质不可能就这么赤果果的请他过去商议,肯定会找到一个外人说不出啥的合适理由。

    李中易品过茶,因为外面风大,就没有出门散步,而是坐回到书案前,开始批阅需要他签押的公文。

    最近一段时间,周汉的边境地区,波澜不惊,风平狼静。

    自从,李中易几乎全歼了契丹人精锐的属珊军之后,北汉的刘家根本就不敢惹事,老老实实的猫在晋阳,做他的土皇帝。

    南唐的李家中主,也够无耻的,在柴荣临终前,竟然又送来了八位貌若天线的美人儿。

    只可惜,柴荣身患重病,无福消受南唐李家的厚赠。

    高丽国那边,倒是略微有些小动静,某些贼心不死,想复国的高丽门阀,暗中勾结契丹人,打算趁大周和契丹开战的时机,摆脱大周的统治。

    李中易看到这里,不由微微一笑,这些高丽棒子,土小民穷,国不富军不强,只能采取摇摆的政治政策。

    实力弱小的高丽国,即使赶走了大周的势力,也肯定会落入契丹的魔爪,咳,这便是小国的悲哀。

    李中易压根就不担心,高丽国会反水,与此相反,他甚至隐隐有些期待,高丽国那边,整出一些妖蛾子事件。

    说白了,李中易和只喜欢陆战的唐太宗不同,高丽国即使反叛了,大周的水师旦夕之间,便可扑而击之。

    反而是不擅长水战的契丹人,若要增援高丽人,那就必须跋山涉水,劳师远征。

    等契丹人赶到了高丽国中,只怕是,黄花菜都已经凉了!

    夜色渐深,李中易沉浸在公文的海洋之中,突然,静寂清空的大院内,传出一声暴喝,“有刺客!”

    李云潇二话不说,第一时间就抽刀在手,跨步上前,挡在了李中易的身前。

    “滴滴滴……”特殊的竹哨声,在李中易的公事厅附近,此起彼伏,不片刻,窗外传来李十九的禀报,“爷,弟兄们已经各就各位,请您暂入内室歇息。”

    李中易手里的毛笔一直没停,他含笑说:“告诉弟兄们,不妨事的,各自守好门户便可。”

    李云潇小声劝道:“爷,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您就听老十九的吧?”

    李中易撇嘴笑道:“这里是什么地方?”李云潇微微一楞,脱口而出,“政事堂呀。”

    “嘿嘿,政事堂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闲杂人等还没挨近院墙就会被格毙。”李中易轻轻的在公文上钤押之后,笑眯眯的端起茶盏,“想必,范相公那边,一定会派人来请我过去吧?”

    李云潇眨了眨眼,他竖起耳朵,听见外面的喊声,虽然嘈杂,却仿佛有序,哪里还不明白,这必定是范质耍的小手段,目的是方便约见李中易。

    有了抓刺客的正事协商,今晚又是范质和李中易轮值,任何人都不说不出啥来。

    nnd,范质很有两手啊,李云潇原本有些瞧不上范质,如今却对范相公有了刮目相看之感。

    李中易撇嘴一笑,如果是他想见范质,绝不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抓刺客?如果抓不到人,岂不是有损政事堂的声威?

    一般念及此,李中易的心头猛的一凛,政事堂闹刺客,他这个正牌子的开封尹,岂能脱身事外?

    嘿嘿,敢情呀,范相公在这里等着李中易呢,这姜不愧是老的辣啊!

    李中易心里有了数,不慌不忙的坐回到原处,在一份公文上龙飞凤舞的留下了几行大字。

    果然,不大的工夫,外面传来杨炯的声音,“李相公可还安好?”

    李十九大声答道:“多谢杨提点的关爱,鄙主人平安无事。”

    “那就好,那就好,谁能想到政事堂内,竟然闹出了刺客呢?范相公命下官,前来探问一下。”杨炯的话,说得滴水不漏。

    李十九却是话不多,只一问一答,再不吱声,倒把能说会道的杨炯,给晾在了外面。

    杨炯不同于一般人,他可是,政事堂内的真正实权派,提点五房公事堂后官,品级官位虽然不高,其职权范围却类似于国办秘书长。

    李中易扬声吩咐说:“请杨提点进来一叙。”范质都主动派人疏通来着,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滴。

    至于,谈不谈得拢,能否化干戈为玉帛,这就要看范相公的诚意了。

    杨炯进门的时候,特意深深的看了几眼李云潇,事关范相公的名誉,闲杂人等,实在不宜留在室内旁听。

    李中易淡淡的说:“杨提点,坐吧,你赶得正巧,我这里刚好新沏了一壶好茶。”一语双关。(未完待续……)

    

第542章 范相有请

    杨炯乃是政事堂的秘书长,权力大,人面广,尽管地位和品级别不高,却也绝非何重江之流可比。

    李云潇发现,李中易对待杨炯的态度,一直如同春风化雨一般,没有丝毫摆出宰相架子的意思。

    江湖实力论,庙堂实力论,身为范质第一心腹的杨炯,有值得李中易赏面子的地方,就这么简单。

    杨炯落座之后,堂后官上了茶,他品了口李中易爱喝的沏茶,不由暗暗点头,李相公确实是个懂得享受的年轻宰相。

    李中易轻啜一口茶汤,不动声色的把玩着手里盏盖,对于杨炯的来意,他自是了如指掌。

    问题是,范质利用刺客一事,作出了寓意深远的反击,这就值得深究了。

    政事堂内闹刺客,首当其冲的便是范质的门下,负责政事堂内外保卫工作的提点兵房堂后官,孙俨茂。

    出了这么大的事,孙俨茂这个提点兵房,肯定要背上罪过,丢官罢职都是轻的。

    从此点上来看,李中易意识到,范质为了不被他所胁迫,竟然使出了丢车保帅的苦肉计。

    政事堂内闹刺客,孙俨茂下台之后,侦破的任务肯定会被压到李中易的身上。

    而且,李中易敢断言,他就算是九头六臂,也注定抓不住所谓的刺客。

    这就形成了,如果李中易把范质整得丢了面子,那么,范质也可以借用破不了案子,让他失去开封尹的宝座。

    不过,范质没有料到的是,李中易早就不想当没有兵权的开封尹了。

    李中易心里盘算得很清楚,他若是一直待在开封城内,赵老二处于谨慎的关系,恐怕很难做出起兵的决定。

    赵老二不先动手,李中易抢先下了手,就要背上曹操的骂名。这么一来。对于今后的稳固政权,没有半点好处。

    另外,李中易动手成功,赵老二也绝对不可能服气。两人之间的对决,已成战略形势,没有丝毫的妥协余地。

    所以,范质拿开封尹来威胁李中易,实际上。一拳打在了空气上,没有丝毫的效果。

    此所谓,虎有伤人意,人有打虎心,端看那个算计的精准,实力又足够!

    义社五兄弟,所集结起来的兵马,着实不老少,李中易的部队,在数量上。远少于这帮家伙。

    灵州军距离太远,危急时刻,李中易根本指望不上。义社五兄弟,加上慕荣誉延钊的兵马,却都聚集在开封城,方圆三百里以内。

    在这开封城里,唯一有资格和赵老二掰手腕的,其实是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韩通。

    可惜的是,韩通这个家伙,在李中易看来。也就是个猪队友。

    李中易宁愿与魔鬼一起合作,也不愿意被猪队友所拖累。况且,韩通既不亲李,也不亲赵。更瞧不起范质,属于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莽夫。

    柴荣爱韩通之忠,却对他的莽,故作不见,这不能不说是。一代雄主莫大的遗憾。

    正因为,柴荣看错了范质,又看错了韩通,所以,柴家的江山,才轻而易举的落入到赵老二的手上。

    杨炯寻思了半晌,终于等到李中易放下盏盖的时机,他拱手恭敬的说:“李相公,此茶棒极了,下官差点忘了正事,范相公有要事相商,说是等您方便的时候,他正好散步过来。”

    李中易暗暗有些好笑,范质一向是唯我独尊的性格,怎么可能降尊纡贵,主动来他这里呢?

    话虽如此,李中易温和的说:“多谢范相公的厚爱,待在下把案头的公务办完,便会过去。”

    杨炯对李中易的研究极深,自从李相公登入政事堂以后,他便时刻关注着,这位坐上了登天梯的年轻宰相。

    李中易擅长搞经济,又十分精通军事,唯一没有展露出才华的地方,反而是行政事务方面。

    据杨炯的猜测,李中易处理政务的能力,绝对不可能差。例子就在眼前,高丽国的内部政局,就是李中易一手安排的,至今,虽不时听说闹出小乱子,可是,高丽国的朝局,一直很稳。

    政务能力,说起来很玄妙,实际上,主要是重用什么样的人,收哪些人的税,把官库的银钱用在什么地方?

    李中易轻而易举的摆平了高丽国的旧贵族,重用了新贵族,在杨炯看来,决断是一招妙棋。

    新贵族以前一直受到老贵族的欺压,政治权力多被侵蚀,一旦这些人翻身做了主人,肯定会比大周帝国,更急于镇压老贵族们的反叛行为。

    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其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李中易布下的局,至今无人可破,可想而知,李相公对于分润权力的蛋糕,有多么的熟悉?

    现在,范相公表露出亲善的姿态,李中易非但没有踞傲不逊,反而很给面子,杨炯对李中易的灵活身段,有了更加深刻和直观的了解。

    李云潇把杨炯送出门后,却见李中易仰面朝天,躺在了彩娇的腿上。

    李中易吃了一片彩娇削好的花红果,笑问李云潇:“送走了?”

    李云潇一屁股坐到茶几前,抓过茶壶,几大口就喝干了一壶凉茶,他反手抹了把唇边的茶渍,笑道:“咱们的人,里里外外都布满了,硬是没有看见所谓刺客的鬼影。”

    李中易微微点头,说:“有人设了局,想引我入坑,潇松啊,你说说看,我是入坑呢,还是不入?”

    李云潇也没多想,笑着说:“如果是我的话,既入坑,又不入太深。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咱们已经闹得很显眼了,可不能被旁人当枪使呐。”

    李中易轻轻击掌,笑道:“潇松果然大有长进,咱们可不能替他人火中取栗呀。”

    李云潇眨了眨眼,说:“就在刚才,杨炯带的随从,一直四处张望,恐怕是想暗中窥视咱们这边的虚实。不过,咱们的警戒规矩,岂是走马观花,就可以看得出奥妙的?”

    李中易轻声笑道:“工夫不负有心人,再严密的规矩,总有被看破的时候,且不可马虎大意。”

    接下来,李中易掐头去尾,把二战时,德国密码被破译的事,改头换面讲述了一遍。

    结果,李云潇听得毛骨悚然,大汗淋漓,呐呐道:“竟有此等厉害的机器?太不可思议了!”(未完待续。)

第543章 军权拿来

    当晚的深夜,范质在首相的公事厅内,接待了令他百味杂陈的李中易。

    柴荣是怎么收拾李中易的,除了符太后之外,就只有范质知情。

    目前,手头没兵的李中易,在范质看来,其威胁性比韩通、赵匡胤等人小上许多。

    偏偏,就是这个李无咎,居然趁范质不备的时候,公然打了第一枪。

    这第一枪,实在是太狠了,疼得范质,痛彻心肺,却又无话可说。

    这人呐,走背运的时候,喝冷水都要塞牙齿缝,范质也不好马上命儿子退还所谓的贵妾。

    泥菩萨还有点土性呢,何况是范质乃是首相,范家是大周顶儿尖的豪门呢?

    不过,杨炯仔细的盘算过李中易的弱点之后,发现李相公除了好色,喜欢敛财之外,竟无端得上台面的明显把柄可抓。

    范质心里很清楚,符太后的手里捏着可以制裁李中易的先帝遗诏,可是,只要李中易不露出造反的痕迹,符太后就算是再恨李中易,也不敢对他下毒手。

    道理是明摆着的,朝廷内外,掌握军权的大小藩镇多得很。没有任何理由的动了李中易,这些只知道守住地盘的军阀,哪个又是省油的灯?

    原本就是主少国疑的局面,内有藩镇,外有强敌,符太后怎敢轻易自毁长城?

    所以,政事堂内闹刺客的算计,也就摆上了范质的桌面,这是杨炯的建议。

    范质考虑了一夜,断然采纳了杨炯的意见,其实,政事堂内有无真刺客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李中易开了第一枪之后。范质必须捏着足以反击的口食。

    这等于是变相警告李中易,你如果让我名誉扫地,我就拿掉你手头上的最后一点实权。

    李中易冲范质拱了拱手,淡淡的说:“政事堂内居然出现了刺客,有关人员必须严惩不怠。待明日诸位相公早朝之后,某家打算提议。将有关人员流放五千里,其五代之内,不得科举做官。”

    范质眯起两眼,仔细的砸摸了一下李中易此话的内涵,面上却显得云淡风轻,从容的说:“朝廷自有规矩在,该怎么处罚,就必须怎么处罚。”

    李中易坐到范质的下首,杨炯亲自上前奉茶。李中易也没客气,抢在范质说话之前,端起茶盏,轻轻的啜饮。

    范质心里明白,李中易这是故意拿翘,甩脸子给他看。

    别人可能不清楚,身为范质心腹的杨炯,却看出几分端倪。他的座主轻轻敲击座椅扶手的频率,暴露出了心火正旺。

    李中易其实是故意惹怒的范质。这位范相公掌权的时间太久了,想法难免不接地气。

    所谓的地气,就是政治游戏中,最核心的部分,等价交换权力。

    范质的麻烦迫在眉睫,李中易抓不住刺客的后患。还远得很,他怕个球?

    更何况,政事堂闹刺客,事关重大,不到明日早朝。就肯定会传得沸沸扬扬。

    李中易刚进门,就把惩处闹得极严极狠,目的就是抢先占据主动权,反将了范质一军。

    这政事堂的护卫首领,原本就是杨炯安排的人,虽然品级不高,地位却十分的重要。

    李中易料定,如果今晚没有和范质谈妥,拖到明天早朝之时,王溥和李谷肯定会借机会,想把这个位置捞到手。

    明天,除了魏仁浦不敢确定之外,李中易估摸着,多半是至少六相,对阵范质这个首相。

    如今,回过头来,再仔细去想柴荣临终前人事安排,简直是妙不可言。

    范质虽然权重,却也无法做到一手遮天,他必须得到符太后的绝对支持,才有可能独霸朝堂。

    可问题是,政事堂内,还有范质的政治死敌:王溥和李谷。这两位相公,早在太祖郭威秉政时期,就一直和范质严重不和,经常彼此拆台。

    延续到的柴荣登基之后,由于他们哥三,都是潜邸的老人,资历大致相当,暗斗得就更厉害了。

    说句心里话,如果没有王、李两位相公的存在,李中易即使想打第一枪,也会选个更加合适的理由和时机。

    此所谓:异论相搅之策也,柴荣的确做到了明面上的权力平衡。

    只不过,柴荣千算万算,却没有料到,由于他和郭威的重用文臣,导致武将集团,与整个柴家分歧颇大,几乎难以弥合。

    归根到底,李中易认为,柴荣提拔重用文官,压制武将的策略,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时机的选择上,有些操之过急了。

    随着柴荣的驾崩,基位的幼主,又没有实际掌握朝政的能力,大权更加集中到了符太后和范质的手上。

    吃独食,肯定会遭雷劈的,李中易深信这一个真理!

    “无咎,算起来,你来大周,也已经超过五个年头了吧?”范质毕竟是范质,哪怕李中易手握他的把柄,他依然从容不迫的从拉家常开始今天的交锋。

    李中易瞥了眼站在一旁伺候着的杨炯,平静如水的说:“承蒙先帝的厚爱,将在下拔擢到今日之高位,天家之隆恩浩荡呐。”

    范质仰起脸,眯着两眼,淡淡的说:“我虽然老了,这么些年,却也见过一些世面。但凡替他人火中取栗之人,最后,都难有好结果。”

    杨炯暗暗点头,本派系座主老大,轻易不表态,可一旦说了话,绝对直奔李中易的命门。

    李中易放下手里的茶盏,极其认真的说:“在下职责所在,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杨炯奇怪的望着李中易,心里很不舒坦,大家都是相公的崇高地位,李无咎怎么就不知道含蓄一点说话呢?

    李中易没搭理范质主仆的内心世界,他今天来和范质谈判,目的只有一个:替李虎撑腰,帮他坐稳天武卫都指挥使的宝座。

    天武卫,其实就是守卫皇城的外围禁军,其职能和唐朝时的玄武门守军,大致相仿。

    站在李中易的立场上,最完美的结果是:把羽林右卫调回开封城附近。

    但是,李中易的心里更加清楚,只要范质在朝一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李中易退而求其次,务必力保李虎的天武卫都指挥使一职。

    枪杆子里才有可能出政权!

    不管是哪个时代,要想真正的控制局面,没有军权是绝无可能的,李中易始终牢记这个关键性因素。(未完待续……)

    ps:昨天事忙,被拖住了,有空的时候,一定多更,请多多理解!

    

第544章 兵权到手

    范质丝毫也不着急,仿佛他找李中易来,只是为了喝茶闲谈叙旧一般。

    李中易更不急,他有大把柄在手,不愁范质不妥协。既然已经打了第一枪,不从范质那里捞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不帮李虎坐稳天武卫都指挥使的宝座,李中易誓不罢休。

    杨炯也是极有耐心之人,他一边殷勤的伺候两位相公,做着端茶递水的活,一边暗中观察着李中易的一举一动。

    今天这事,杨炯曾经仔细的盘算过,他向范质的建言其实是,如果李某人实在咬住不放,不如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答应了他的要求。

    反正,符太后异常信任范质,范质只需要度过眼前的难关,等两三年之后,彻底的掌握了朝政,区区一个李中易,还不是任由范相公捏圆搓扁么?

    范质心里明白,杨炯说的确实是正道理,目前恰是先帝新崩,幼主继位,举国惊疑不定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朝局安稳。

    只是,李中易这一刀,捅得实在太深,太狠,令范质心里颇有些不爽,所以才布了个深局,用以反制李中易。

    只是,李中易丝毫也没有受到所谓刺客光临的影响,一直稳稳当当坐在椅子上喝茶,范质想绕圈子,他一定会奉陪到底。

    范质原本等着李中易开口求饶,可是,李中易却一直保持着沉默似金的姿态,昂然屹立不动。

    李中易瞥见杨炯冲范质使眼色,他心里暗暗好笑,姓杨的,虽然聪明绝顶,却终究少了一份居高临下,俯视众生的定力。

    范质再怎么霸道,再怎么独断专行,宰相的气度却是杨炯拍马难及。

    柴荣一直重用范质,绝不是没脑子的乱命,范质此人。精明强干,手腕颇高,很有把握大局的掌控感。

    不过,在李中易这个先知看来。范质的性格之中,有着一种文臣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这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进士高的性格,既造就了范质,又是毁掉柴家江山最致命的缺陷。

    身为朝廷首相。范质提拔起来的门人,几乎全是文士,没有一名朝廷重将。

    治国之道,端看文武相济,互相平衡,方为王道。

    然而,范质的派系,却是明显的瘸腿,朝中的名帅和重将,竟无一人是他的心腹。

    “无咎老弟。近日,老夫得报,天武卫军心不稳,李虎统军不力,似应替换下来?”范质此话一出口,李中易面上不显山不露水,心中却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范质的反击,其实是个连环套,所谓的刺客不过是道开胃菜罢了,关键就在于。范质也很清楚,李中易和开平郡王府的亲密关系。

    李中易利用了范家小妾的哥哥作为口食,范质照方抓药,借用拿下李虎。斩断李中易的一条硬胳膊。

    当然了,范质做梦都没有料到,不仅仅是李中易,而且背后还藏个赵匡胤,这两个家伙都对那把至高无上的龙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区别只是在于。李中易早就知道赵老二要篡位,故意等待他先动手,然后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紧随其后收拾残局。

    据李中易得到的消息,赵老二最近一直和石守信等人,品茶闲聊,而且每次的时间都不短。

    外人可能只是以为,赵匡胤这个军方第一人,只是想沟通下昔日弟兄的感情。

    李中易即使用脚趾头去思考,心里也明白,赵老二不是在酝酿谋反,更有何事?

    如今的局势,妙就妙在,李中易虽然在开封城内没有兵权,却提前掌握了赵老二即将动手的史实。

    而且,李中易还知道范质那时的应对方式,这就属于兵法里面的,庙算先胜的逻辑了。

    对于范质会把李虎拿出来说事,李中易一点都不觉得惊讶,他如果不这么做,那才叫作大失水准呢。

    “范相公,府衙近日查办了一起无君无父的忤逆大案,在下担心有损先帝之明,特命人连夜严加讯问。”李中易丝毫不让的针锋相对,令杨炯窥探到了巨大的危机。

    玩政治,和耍流氓,其实并无本质性的区别。其中的共同之处在于,玩政治必定要耍流氓,否则绝对玩不下去。

    既然,范质想恐吓李中易,李中易不耍流氓,更待何时?

    天大地大,军权第一大,为了这个玩意,哪怕马上和范质彻底翻脸,李中易也在所不惜。

    杨炯做梦都没料到,李中易居然敢和范质公开叫板,颇有舍得一身剐,敢把首相拉下马的架式。

    耍流氓,其实是一种高情商的玩法,没有洞察世情的明睿,只能是班门弄斧,让人笑掉大牙。

    李中易的流氓搞法,令范质进退维谷,真要是撕破了脸皮,这一次,范质不见得稳胜。

    这是因为,李中易抓住的切入点,实在是连符太后,都不太可能完全支持范质。

    李中易还非常年轻,即使这次斗输了,将来,契丹人南下侵周之时,符太后即使再不情愿,也要重新启用他这位百胜名帅。

    范质能够坐到今天的崇高位置,三分靠忠诚于柴家,三分靠过人的才华,四分靠他在士林之中的威望。

    李中易下手的部位,恰好是范质一直引以为傲的士林领袖的地位,实在是令人揪心之极。

    说句老实话,如果范质在士林之中的威望严重受损,他的首相宝座,也就很难继续坐得稳当。

    李中易输得起,范质却输不起,杨炯有了这个认识之后,除了对李中易另眼相看之外,只得频频冲着他的座主暗使眼色。

    范质被李中易挤兑得很厉害,他很想马上和李中易掀桌子,一拍两散。

    可是,多年的宰相生涯告诉他,越是大事,越不能急。拍桌子很容易,拍完了之后,怎么办呢?

    “明日五更天之前,那人必须回家。”范质接到杨炯递来的眼色,他忍了又忍,最终决定,且罢,暂时和姓李的疯狗妥协吧。

    李中易得了范质的承诺,心中大定,天武卫的兵权,算是保住了。

    至于以后,范质会做出何等不利的举动,那已经不属于李中易关心的范畴了。

    为了掩护住拿住兵权的大目标,李中易故意得寸进尺的又提了个小要求:“范相公,京师的厢军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

    一年难得训练几天的厢军?范质对于战力羸弱的厢军根本就不屑一顾,所以,也就没太在意,只是淡淡的说:“此事随你之意。”

    李中易连得两手,已经赚大发了,自然不会继续逼迫范质,真要是翻了脸,胜负实在难料。(未完待续。)

第545章 羽林右卫回京

    “明公,李无咎和范质的这次硬碰硬,不知道鹿死谁手呢?”赵普调弄着面前的团茶,笑眯眯的问赵匡胤。

    赵匡胤摸着下巴,好不迟疑的说:“范质必妥协,李无咎必得逞。”

    “哦,明公,您倒是对李无咎颇有些信心呐。”赵普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眯起小眼,“新君年幼,太后久处深宫,不通政军事务,这朝廷大权尽入范质之手。如果我是范质,可忍不得此等公然挑衅。”

    赵匡义撇了撇嘴,说:“则平先生,你此次确实料错了那李无咎。此人深通兵法之要,不动如山,其疾似火,一旦动了手,便是雷霆万钧之势,令你难以招架。”

    赵普看了眼赵匡义,微笑道:“论及军务之事,李无咎确实令人佩服,不过,此人羽翼未丰,又无兵权,徒呼奈何?”

    赵匡胤摆了摆手,面前的两个人,一人是他的亲弟弟,一人是他的首席谋士,他们俩演的一曲双簧,瞒不过他的眼睛。

    柴荣依依不舍的丢下了万里河山,眼见着,朝廷大权尽入范质之手。而且,越往后走,范质的势力会变得越是庞大。

    试想一下,一个已经当了六年首相,如果继续掌权下去,不出三五年,满朝重臣多出自范系门下,将会是何等光景?

    这种状况,赵匡胤仅仅是想一想,就觉得可怕,时间对他来说,实在是不多了!

    赵匡义见赵匡胤一直低头沉思,就冲赵普使了个眼色,赵普微微摇头,对于赵匡胤的脾气,他知之甚详。

    这赵匡胤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他虽然没读多少书,却生性四海,尤擅交朋接友。这么些年下来,赵匡胤的交游遍及整个军中。不可谓不广泛。

    当年的义社十兄弟,如今在军中掌握重权的颇有其人,来往甚密还有五位,再加上慕容延钊这个铁杆弟兄。赵家的实力其实并不亚于韩通。

    赵匡胤个人所掌握的军力,虽然实力不俗,名为军方第一人,却远远不及韩通这个真正的第一大佬。

    按照赵匡胤的盘算,如果。李中易倒向赵家这一边,那么,接下来的行动,将会水到渠成。

    只可惜,李中易自从归周之后,便和赵家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较为疏远的关系。

    就在赵匡胤踌躇的时候,赵匡义突然厉声低喝:“二兄,杀父之仇,不可不报。”

    赵匡胤仰起脸,冷冷的盯在赵匡义的脸上。斥道:“休得胡言乱语。”

    尽管遭到了赵匡胤的喝斥,赵匡义却不以为意,他的这位二兄的脾气,早被摸透了。

    赵匡胤表面上喜欢交朋结友,实际上,最喜欢的事情却是,独自坐在书房里,琢磨事儿。

    赵匡义还非常清楚,柴荣临驾崩之前,其实对赵匡胤已经十分猜忌。

    李中易的兵权被夺了之后。朝里的重将之中,对柴家天下威胁最大的,就是赵老二。

    于是,柴荣明着提拔赵匡胤做了殿前都点检。暗中却把朝廷最精锐的部队,调入韩通的掌握之中。

    这等于就是,明摆着告诉赵老二,以及朝中的全体武臣,属于你们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式。

    自从晚唐以来。手握重兵的藩镇,一直是中原朝廷的心腹之患。原本,柴荣想用温和的方式,逐渐削弱藩镇的力量。只可惜,天不假年,在柴荣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完成这一宏大的理想。

    事实上,历史上的赵老二,在被赵老三干掉之前,也没有彻底解除武将们对政权的威胁。

    赵普接了赵老三的眼色,不动声色的说:“明公,李某不除,必有后患。”

    赵匡胤皱紧眉头,反问赵普:“李无咎被明升暗降,由帅臣变成了第八相,恐怕对……”

    赵普听得很清楚,赵匡胤虽然没把话说完,意思却异常清晰,李中易按照常理,也应该对朝廷颇有意见才对头。

    “明公,您想过没有,一旦咱们那个啥,李无咎若是站在了朝廷这边,后果如何?”赵普扇动着小阴风,直接硬灌入赵匡胤的耳朵。

    赵匡义及时补了一刀,冷冷的说:“兄长,须知黄雀在后的古老传说。”

    “那你说怎么办?”赵匡胤若有所思的望着一向冷情的赵家老三,视线的余光,却瞟着赵普。

    赵匡义是个啥性格,能办多大的事,赵匡胤身为兄长,岂能不知道?

    如果,没有赵普在后边推波助澜,赵匡义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于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赵匡胤的底线。

    说句心里话,赵匡胤对于李中易的感觉,异常之复杂。

    想当初,李中易擒下了赵匡义和慕容延钊,不仅没杀掉他们,反而卖了他一个大大的人情。

    这份人情,赵家其实一直没有还上。当然了,李中易被柴荣设计弄到开封的途中,赵匡胤没有依赵普所言,暗中作掉李某人,勉强算是还了半个人情。

    以李中易当时的身份、地位和实力,赵匡胤如果暗中对他下了毒手,然后报个暴病身亡,柴荣绝无深究的可能。

    当时,赵匡胤念着旧情,放了李中易一马,结果,谁曾想,如今兵强马壮的李某人,倒成了赵家最大的潜在威胁。

    老赵家,世代武夫出身,家里的奴仆们,几乎人人都会几手绝活。

    只可惜,赵家的老家主赵弘殷,死得不明不白,这已经成了赵家人心里面最大的一个魔咒。

    当时,朝廷的重兵就在赵弘殷附近,只可惜,派去求援的使者,一拨接着一拨,就是没有看见援兵的踪影。

    家恨父仇,与家族的前途,交织在了一起,合并成了赵家要翻天覆地的决心。

    可问题是,柴荣虽然走了,李中易却依然活蹦乱跳的活跃在朝廷之中。

    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赵家懂,李中易不可能不懂,韩通虽然懂,却得罪了太多的人。

    李中易这个孤臣,在赵匡胤的眼里,比韩通这个所谓的孤臣,要难对付得多,至少十倍。

    这些年以来,赵匡胤眼睁睁的看着,李中易从芝麻小官,青云直上,最终登入政事堂。

    就在赵匡胤正欲表态之际,忽然,一名心腹的牙将,急匆匆的走进来,小声禀报说:“回点检,政事堂刚出了堂贴,枢密院出了军令,调羽林右卫回开封城北,继续镇守黄河。”

    “啊……室内的三赵,几乎同时惊叫出声,事情,显然变得复杂和大条了!(未完待续。)

    ps: 跟着领导出差中,兄弟们多多谅解司空的难处!

第546章 离间

    第二天一大早,羽林右卫重回黄河北岸镇守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开封城的高官之家。

    王溥得知消息后,感慨的深深叹息,此事既成定局,那么,李中易肯定暗中和范质达成了利益交换的共识。

    原本打算当廷发难的李谷,连连摇头,李中易真是个会钻空子的家伙,骨头缝里都可以榨出水来。

    李中易和范质之间的妥协,不亚于在大周帝国的朝堂之上,投下了一颗重磅核*弹,把准备向范质开火的人们,全都震得五迷三道,晕头转向。

    清晨时分,朝臣们照例来到先帝柴荣的灵柩前,放声大哭,装孝子贤孙。

    范质领着宰相们,已经哭过了一轮,八位相公正集体坐在偏殿内,喝茶暖身怯寒。

    普通的重臣们,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他们跪在灵柩之前,扯起大嗓门,或干嚎,或哑哭,或泪流不止,仿佛死了亲爹一般。

    李中易手端茶盏,听外面的哭声震天响,不由微微翘起嘴角,啥叫玩政治?

    玩政治,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必须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效果,才更具有震撼力!

    昨晚,李中易和范质,令人意外的达成了合作协议,这才是真正的玩政治。

    经过唇枪舌箭,李中易受益匪浅,范质也顺势得到了李某人的“真诚友谊”。

    以范质为代表的文官集团,和李中易这个名帅的利益结合,毫无疑问,注定会对整个朝局的稳定,产生巨大的冲击。

    李谷心里很不舒坦,频频瞄向李中易。这么好的时机,竟然让李无咎给抓住了,并且得了大便宜。怎么可能令人感觉到舒心呢?

    王溥和范质之间,一直有私怨。尤其是,他和范质以前掰过手腕之后,被贬去枢密院,心中更加不忿,他瞟向李中易的眼神,很自然的也就怪怪的。

    李琼老神在在的坐在椅子上,心里对李中易辗转腾挪的本事,佩服之极。

    开平郡王府。是否一世而终,李琼的子孙们,一个都指望不上。惟独,李中易掌权之后,李琼的后代们,才有可能安享荣华和富贵。

    李琼确实老了,老到不会打仗了,居然输给了南唐的林虎子,刹那之间,就把开平郡王府的气运。全都丢光了。

    先帝临终之时,对开平郡王府没有半句交待,以李琼的老政客本性。岂能不知道,他们李家如果没有特殊的机缘,必将彻底的失势。

    仅仅只过了一夜,李虎那摇摇欲坠的位置,居然保住了。不仅如此,李中易一手拉罢起来的大周第一精锐羽林右卫,竟然又被范质调回了京城以北的黄河岸边。

    赵匡胤兄弟俩和赵普,得知消息之后,不由面面相觑。竟不知如何是好?

    李中易手上的羽林右卫,那可是公认的大周第一强军。单单是几乎全歼了契丹人的属珊军这一条,就足以彪炳中原朝廷的战史。

    高平之战。大周虽然胜了,实际上,并没有砍下多少契丹人的脑袋,只是打疼了晋阳的刘汉小朝廷而已。

    李中易那是实打实的领着一支不到两万人的偏师,不仅偷袭了契丹人腹地的榆关和润州,俘虏了契丹人的公主,更是大破契丹第二精锐铁骑属珊军。

    这也是李中易能够立足于大周政事堂,而无人敢多说闲话的根本性因素,否则的话,以他的年纪,在十分讲究论资排辈的大周朝,谁会服气?

    一夜之间,形势发生了大逆转,原本被李中易所攻击的范质,居然和李某人联起了手,这太令人感觉到意外了。

    以至于,符太后闻讯后,紧急召见范质,当面质问他:“范相公,为何调动羽林右卫回京?”

    范质气定神闲的说:“回太后娘娘,韩通一人掌握的我朝军力,几乎占了一半,不可不防。”

    符太后没料到范质会这么说,一时间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得暗生闷气。

    范质看出符太后的不高兴,拱了拱手,不紧不慢的解释说:“韩通、赵匡胤和李中易,三足鼎立,朝局才不至于太过动荡。”

    符太后原本就不笨,只是一直被锁在深宫之中,没接触过太多政务罢了。

    如今,符太后听了范质的深入分析,当即领悟到其中的深意,不可让某一武将,掌握的军力太大。

    “相公不愧是老成谋国的国之柱石,哀家佩服之至。”符太后扬起下巴,柔和的说,“相公千万不可太过劳累于国事,要多注意身子骨。”

    范质心下一阵感动,一阵惭愧,他和李中易之间的交易,远不像嘴上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却把符太后哄得团团乱转,于心何安呐?

    俗话说,人善被欺,马善被人骑。

    小天子和符太后,这一对孤儿寡母,离开了强力的支持,如何可能在这吃人的世道,继续坐稳万里河山呢?

    外戚符家,被柴荣安置在大名府,距离京城实在太远,鞭长莫及。柴荣的兄弟们,大多只领干俸,手里也都没有实权。

    范质是个文官,重用的又全都是进士和文官,手上无嫡系部队。

    韩通虽然忠心,却不被符太后待见,范质也十分厌恶不会做人,而且嚣张跋扈的韩某人。

    近几年来,赵匡胤一直被柴荣所忌惮,所以他临西去之前,搞了个明升暗降的把戏,把赵老二给架在半空中,军权尽归于韩通之手。

    昨晚,范质和李中易一番明争暗斗后,终于达成妥协。具体的内容,连杨炯都不知情,只有天知,地知,李知,范知,仅此而已。

    事实上,符太后也想知道,昨晚范质和李中易谈了些什么。只不过,碍于她现在还必须依靠范质的支持,不敢诉诸于口罢了。

    李中易得知范质被符太后找了去,不由微微一笑,淡淡的说:“这就对了。”

    实际上,除了兵权之外,李中易对范质在政治层面的让步颇多,可谓是有得有失。

    但是,表面上,李中易失去的多。实际上,他需要的是,瓦解掉符太后对范质的绝对信任感,那就大赚而特赚了。

    和树大根深的范质,党羽众多的赵匡胤比起来,李中易这个没有多少根基的新晋权贵,其实最适合做符太后的好帮手。

    只可惜,李中易至今也搞不明白,符太后为何一直对他十分冷淡呢?

    该到哭灵的时候了,李中易跟在众相公的队尾,缓步走出偏殿,迎面却见符茵茵,身穿一身雪白的孝服,俏生生的从不远处,走过来。(未完待续)

    

第547章 诡计

    李中易心里多少有些奇怪,符茵茵的生母死后,她应该留在大名府守孝才是,怎么跑到了京城?

    不过,李中易想归想,脚下却不慢,他十分沉稳的跟着宰相的班次,进了大殿。︾頂︾点︾小︾说,

    朝廷重臣们的集体哭灵,令符太后心里多少有些不太好受,她扭头看了看先帝的灵柩,不禁心潮起伏不定。

    为了柴、符两家的政治利益,符太后被符彦卿送进了宫中,继续完成她大姊没有完成的遗愿:符、柴两家世代联姻。

    如今,良人已经升天,去了道家的胜地——蓬莱仙境,符太后抚育幼小的外甥,艰难的执掌着大周的朝政,天知道有多难?

    李中易装模作样的哭着灵,不大的工夫,小内侍过来传了符太后的话,请相公节哀,至偏殿歇息歇息。

    类似的场景,自从柴荣驾崩之后,已经玩过很多次了,李中易已经习以为常。

    转至偏殿后,范质照例坐到了首席,李中易的座位则紧挨着李琼。

    趁旁人整理官服,不太注意的时候,李琼不动声色的侧过身子,小声对李中易说:“多谢你了,无咎老弟。”

    李中易微微一笑,低声说:“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李琼笑眯眯的说:“老夫知道你是什么人,这份大人情,老夫领了。”

    李中易瞥了眼正低头喝茶,想心事的相公,轻声笑道:“富贵共之。”

    李琼眨了眨眼,说:“你真是个小狐狸。老夫算是服你了。”

    李中易淡然一笑,李琼此人。貌似随和,其实骨子里充斥着傲气。轻易不会服人。

    如今,李琼当着李中易的面,说出了服气的话,可见,是真心诚意的想和李无咎同志,共谋富贵。

    当然了,在李琼眼里的富贵,很可能是,扶持李中易登上首相的宝座而已。

    李中易想要的东西。则比李琼能够想象得到的,要多上许多倍,其中的奥妙,不足为外人道也!

    打了第一枪之后,李中易赚得钵满盆满,不仅羽林右卫被调回了京城北岸,而且,天武卫的李虎也坐稳了都指挥使之职。

    一个好汉三个帮,李中易再强悍。孤家寡人,也是很难掌握住朝局的。

    所以,和开平郡王府的政治结盟,不仅对李琼。对李中易也同样重要。

    至于,赵家兄弟,和义社五兄弟。显然已经成了李中易需要谋取的对象。

    造反,或是篡位。从来都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活。强大的军事实力。固然是篡位或是逼宫的法宝,说实在的,运气成分其实也不容小觑。

    历史上,董卓拥精锐西凉军二十余万,本可以一统天下,却因为内讧,被吕布这个三姓家奴给宰了。

    李家军的组织体系,基本都是借用的红朝军制,统军大将并无可能一手遮天,厢、军、营、队,这四级指挥体系,均有镇抚负责人事工作。

    套句老话说,平时,军队的日常工作,其实归镇抚管辖。战时的指挥作战,则听统军大将的,在这种权力的制衡之下,整个李家军只有一个主人可以完全调度自如。

    赵匡胤和韩通手下的兵马,则还是延续的老传统,类似于工程发包,包工头层层换包,下一级包工头只对上一级负责。

    这种落后的军事体制,很容易出现,军中有军,将外有将的军阀的局面。

    所以,从先进性来说,李家军绝对领先于同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

    更可怕的是,李家军中,凡是提拔的军官,哪怕仅仅是个什长,也必须有文化,识得上千个字。

    军人,一旦有了文化,被灌输了特定的理念,那个战斗力,绝对杠杠的!

    按照太祖郭威驾崩的先例,先帝柴荣归天之后,需要停灵七七十九天,然后再送入陵寝。

    在此期间,朝中不适宜有重大的政务举措,或是人事变动,一句话,就是柴规范随。

    相公们按照惯例哭过三轮灵之后,便率先离开,去政事堂议事。

    坐回到堂内,气氛立时一变,王溥主动发难,阴阳怪气的问李中易:“李相公,老夫听说,贵府拿了个忤逆犯上的贼囚?”

    李琼一听此话,不由暗暗冷笑不已,好一个王相公啊,一张嘴就扣上了大帽子。

    李中易不慌不忙的放下茶盏,淡淡的说:“不知王相公所问何事呀?”

    王溥没料到,李中易的太极拳,打得如此的顺溜,眨眼间,便把皮球踢到了他的脚下,不由楞了楞。

    李谷见王溥有些卡壳,赶忙冲出去补刀,冷冷的说:“李相公,贵府上下都传遍了,难道你以为纸可以包得住火么?”

    李中易暗暗撇嘴,李谷的资历虽老,说话的水平,可比范质差了不少啊。

    “李相公,这里可是政事堂,不是乌台。”李中易不软不硬的钉子,顶得李谷说不出话来。

    李琼暗暗觉得好笑,论及口才,十个李谷和王溥,都不可能是李中易的对手。

    但是,李谷和王溥二人,久为朝廷重臣,手底下颇是网罗了一帮高官显贵,政治实力不容小觑。

    魏仁浦不露声色的瞟了眼李中易,他也没有想明白,李中易和范质,这两个原本十分不对眼的家伙,怎么一夜之间,就搞到一起去了呢?

    李筠对于朝堂上的这些文官,一向没啥好感,他只惦记着一件事,早日龙游大海,回归自家的地盘上,去当土皇帝。

    范质发觉李谷和王溥,把矛头对准了李中易,却没有丝毫插手的意思。

    人在庙堂之上混,总有些事情,需要自己面对的,盟友再怎么亲密,帮忙也是有限度的。

    更何况,范质心里明白得很,他和李中易的合作,不过是短暂的利益交换罢了,根本没有长期合作下去的政治基础。

    在范质看来,凡是会打仗的帅臣或是武将,都天然是朝廷的敌人,即使李中易不是武夫,也不例外。

    政事堂八位相公,竟然有八种心思,这恰好符合柴荣的统治哲学:异论相搅也!

    王溥见李谷居然找上了李中易,心里一急,赶紧抢在李谷继续攻击之前,把矛头对准了范质:“范相公,契丹人派使者来了,说是要缔结叔之盟。”

    李中易耷拉下眼皮子,坐视李谷和王溥,到转枪口,把烫手的山芋,硬塞进了范质的手心里。(未完待续。。)

第548章 赵家动手了

    热门推荐:、 、 、 、 、 、 、

    范质并不担心被围攻,他被李谷和王溥联手打口水战,早就不是一次两次了,范相公应付起来,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以范质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他其实最担心的是,李中易这种不按照套路出牌的歪招。

    李谷和王溥的正面进攻,压根就动不得范质的半根毫毛,有符太后和小皇帝撑腰,你奈我何?

    李中易要的只是兵权而已,按照利益交换的逻辑,政事堂内依然是范质的天下。

    现在,就跳出来和范质争权夺利,对于李中易来说,是非常不明智的乱来。

    反正,有李谷和王溥两个顶包的,李中易乐得喝茶,想心事,躲清闲。

    李琼时不时的瞟几眼李中易,他越看此子,越觉得是个成大事的模样。

    开平郡王府内,如今除了李虎还有些成就之外,其余的子侄和孙辈们,基本上都属于混吃等死的高门纨绔,根本无法承担起光耀门庭的大任。

    可是,李虎虽然擅长练兵,带兵,却只是个典型的武夫而已。

    承平的时间越久,武人的权势,就越会被文官们所压制,李琼这个老狐狸自然看得到这一层。

    李中易既不属于文官集团,也不属于赵匡胤和韩通的武臣集团,可是,中间的第三势力集团也没有认可他为盟主,典型的三不靠重臣。

    李琼心里明白,李中易是想给世人留下一个,他是纯臣的好印象。

    事实也是如此,朝臣们对李中易或许不亲热,却也没有厌恶到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

    以李琼对李中易的深入认识,直觉告诉他,此子必有雄图。

    政治盟友,哪怕是的结了亲的盟友,如果对方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盟友也肯定做不长的。

    先帝驾崩后。朝中的文臣们,大多听从范质的号令,李谷和王溥各有一班人马,跟着摇旗呐喊。

    武臣和勋贵集团的势力。则要分散得多,朝廷的禁军主力,基本掌握在韩通和赵匡胤的手上。

    跟着太祖郭威打天下的勋贵们,则分为了四到五个小集团,李琼以前没有兵败于林虎子之手的时候。聚集在他身边的老勋贵门第,其实是最多的。

    不过,自从李琼兵败于南唐,且被柴荣所厌弃之后,聚集在他门下的老勋贵们,也跟着越来越少,反而成了最弱势的一派。

    江湖实力论,庙堂之上同样如此,李中易如果失了势,下场只会比李琼更惨。家里藏着的那么多如花似玉的小妾,绝对保不住!

    散堂之后,李中易登上马车,回开封府衙坐堂。路上,李云潇小声禀报说:“爷,黄大爷那边传来消息,咱们派去宋州的信使,在路上突然失了踪。”

    李中易沉吟片刻,慨然一叹,淡淡的说:“起用第三套方案。再派人去。记住了,不和以前的人,有任何联系。”

    李云潇答应着下去安排了,李中易斜靠在锦褥上。他虽然没有证据,却绝对有留有余地相信,他的人突然失踪,肯定和赵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值此危急的时刻,宋州——赵老二的老巢,一直是李中易派人监视的要地。

    按照李中易的要求。黄景胜每隔半个月,就会安排三位信使,去宋州接情报。

    以前,信使从来没有出过事,这一次,却三个信使一起失了踪,很显然,其中必有蹊跷。

    到了开封府衙之后,李中易下达的第一道指令就是,“请王二哥去,把早就盯上的那十几个点,一网打尽。”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向来是李中易的个性。既然赵家敢做初一,他就敢把赵家埋伏在开封城内的情报站,连根拔起。

    李云潇隐隐嗅到了一股子浓郁的血腥气息,他整个人立时兴奋了起来,跟着大帅南征北战的日子,那才是真男人过的好日子啊。

    一夜之间,赵家安插在京城之中的暗线窝点,几乎被王大虎利用宵禁的空档,全部一网打尽。

    整个赵家立时仿佛了大地震一般,赵匡胤在内书房里,史无前例的把赵普骂得狗血喷头。

    “你个杀才,肯定是汝干的好事。”赵匡胤近于咆哮怒吼,震得顶棚直抖,灰尘一直往下落。

    赵匡义和赵普对了眼神,两人都看出对方的无奈,他们原本以为,李中易在宋州吃了暗亏之后,总要调查几天,等得出结果之后再动手。

    谁料,宋州这边刚捉了人,李中易就把赵家苦心经营数年的暗线,扫得七零八落。

    损失惨重的后果是,赵匡胤被激怒了,他指着赵普的鼻子,骂道:“我原本以为你只是和李无咎有心节,只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你倒好,做下这么大的好事,我竟然被蒙在了鼓里,该当何罪?”

    赵普被骂得不敢吱声,指望着赵老三出面替他缓颊,谁曾想,赵老三稳稳的坐在椅子上喝茶,仿佛没看见他的眼色一般。

    赵匡胤恶狼似的眼神,锋利的扫过赵匡义的身上,厉声吼道:“你知道么,为了和李无咎的友情,为了不得罪他,更为了拉他过来,咱们连亲妹妹的清白都不顾了么?”

    “二兄,我也是为了咱家好……”赵匡义依然嘴硬,死不肯认错。

    赵匡胤冷冷的视线,瞥过赵普身上,淡淡的问他:“则平先生,老三不懂事,你也不懂事?”

    此话甚重,以至于,赵普的额头直接冒出冷汗,他其实只是想给李无咎,一点颜色看看而已,谁曾想,李中易的反应竟然如此之大。

    “没伤人性命吧?”赵匡胤冷冷的盯在赵普的身上,赵普犹豫了一下,故意没去看异常焦急的赵匡义,小声回答说,“都好好的。”

    赵匡胤长吁了口气,总算是没有坏到极点,那么,他和李中易之间,就还有转寰的余地。

    值此关键时刻,李中易的立场和态度,对赵匡胤而言,至关重要,尤其是,羽林右卫被调动到京城北面的黄河岸边之后。

    说句心里话,赵匡胤一直对李中易的军事才能,有着深深的忌惮。

    和范质那个文官不同,李中易是常胜的名帅,而且,他的精锐部队,就在京畿。

    一旦,赵普和赵匡义的莽撞行为,激怒了李中易,接下来的事情,难度至少加大十不止。

    “蠢才!”赵匡胤越想,越窝火,最后索性一摔袖子,怒气冲冲的走了。未完待续。)( )

第549章 无耻

    吃罢晚饭,李中易迈着四方步,去了折赛花那里,当他看见一双粉妆玉琢的儿女,并排躺在折赛花床边的时候,整颗心几欲彻底融化。+頂點小說,

    算上这一对可爱的儿女,李中易如今已是五个亲生儿女的父亲,老李家的开枝散叶,已成定局。

    李中易一手一个,轻轻的将一双儿女,抱进了怀中,左亲一口,右啵一个,乐得合不拢嘴。

    折赛花见了李中易的“憨样”,不由抿起粉唇,笑吟吟的说:“爷,奴家就怕您将来把这一对小东西,给惯坏了哦。”

    李中易乐滋滋的说:“6岁之前,先让他和她享受下童年的乐趣,之后嘛,就该启蒙读书了。”

    折赛花瞪圆了美眸,盯在李中易的脸上,略显诧异的问他:“爷,小囡囡将来也可以读书?”

    李中易轻手轻脚的将一双儿女,放回到床边,笑着说:“多读书,才能长见识。这眼界若是宽广了,无论是继承家业,还是选夫婿,都不会太过走眼。”

    折赛花从李中易的话里听出玄机,眨着美目,小声问他:“您是说,让小囡囡将来自己选夫婿?”

    李中易重重的点头说:“自己的幸福,自己找,只要她选中的,我这个当爹的,也不会故意阻拦。”

    折赛花一时无语,她嫁给李中易,固然是背负着家族的使命,但是,她如果不同意的话,相信折从阮也不至于强逼。

    实际上,美女爱英雄。面对纵横西北无低敌手,彻底收服了党项的李中易。折赛花即使觉得做平妻受了委屈,心里边总还是愿意的。

    只是。如今的婚配制度,上应父母之命,下承媒妁之言,做子女的哪有什么发言权?

    折赛花做梦都没有料到,李中易竟会如此的开通,一对小娃儿还没成年,就许了自主择婿。

    李中易在折赛花这里逗留了很久,直到一对小东西,尿了床。他这才尽兴而归。

    大周的前任君主驾崩,这对各个邻国来说,其实是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南唐的中主李景闻讯后,立即派韩王李从善,带了国书前来开封献祭。

    李从善,字子师,是李景的第七个儿子,和李煜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两人的关系非常之好。

    政事堂接到南唐专使送来的国书后。范质也没召集相公们商议,直接就指定,由李中易负责接待和保卫安全的工作。

    李中易虽然打心眼里瞧不上南唐的中主和后主,不过。伸手不打笑面人,表面文章终究还是做上一做滴。

    好色的基因,一直流淌在李中易的血液之中。这辈子估计都很难改了。

    虽然,柴荣已经指婚了柴玉娘。不过,李中易对于艳冠五代十国的小周后。依然是念念不忘。

    为了给南唐一个教训,李中易故意只安排了开封府左判刘金山,承办接待李从善的各项事务。

    开封府的左判,不过是从六品官罢了,其职务和地位,在整个大周帝国的官僚体系之中,都只能说是不入流。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外交部,却有专门负责外交礼仪和接待的礼宾院。

    礼宾院,隶属于鸿胪寺,此寺又在名义上,归李中易管辖。

    所以,范质安排李中易代表大周朝廷,负责接待南唐的韩王李从善,其实从明面上,完全说得过去。

    实际上,李中易心里明白,范质独断专行,作出这种安排,背地里其实是在警告他:朝廷的话事者不是你李中易,而是他范质。

    李中易胸怀大志,自然不会在这种不伤害权力基础的小事情上,违拗范质的意思。

    南唐,其实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在军事上非常羸弱。

    想当初,南唐的前主李昪,和郭威一样,都是出身于草莽,而且还都是低级军官。

    因缘际会,再加上李昪的精明强干,短短的数年间,便打下了南唐的千里江山。

    只可惜,李昪死后,中主李景在位的前期,颇有些宏图大志,不仅出兵灭了闽国,更虎口夺食,曾经一度拿下了南楚。

    和唐玄宗一样,李景执政的晚年时期,沉溺于酒色之中,完全失去了当初的进取心。

    更倒霉的是,李景遇上了五代时期,中原政权的第一雄主——柴荣。在大周的主动进攻之下,南唐先后丢失了江淮十三州。

    如果不是柴荣早崩,只怕是,在北伐拿回燕云十六州之后,便要再次亲征南唐。

    李从善临来大周之前,李景一再叮嘱他,一定要多多的交好李中易。

    远的且不说,李中易率区区一万八千战卒,差点全歼属珊军的显赫战功,足以震慑住南唐的君臣们。

    高丽国,地狭人稀,又是蛮荒之地,李中易这一战功,其影响力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可是,曾经灭亡过后晋,威压中原和江南数十年之久的契丹国,其精锐之师——善珊军,的差点被全歼的消息,传到江南之后,令李景一直寝食难安。

    北地之猛虎下山,既然可以北击匈奴,难道不能南下金陵么?

    李从善见了刘金山之后,心中虽然十分不爽,却碍于李中易的威名和地位,只得忍气吞声的装傻充楞。

    刘金山早就得了李中易的叮嘱,他对李从善的态度,一直异常冷淡,除非是不能省的面子礼仪之外,其余的一律从严对待李从善一行。

    随行的礼宾院典客丞,虽然地位比刘金山高不少,碍着刘判官是李中易的心腹,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李从善没有多少经验,可是,跟他一起来大周的南唐副使——张金昌,却是个明白人。

    张金昌此前,一直负责对大周的情报工作,但凡大周朝廷上得台面的重臣,他大多有所了解。

    尽管刘金山一直摆着谱,张金昌还是通过驿站的官员,联系上了刘金山的心腹家仆。

    长路漫漫,沿途的你来我往,推杯换盏,以及金银馈赠,让张金昌知道了一个秘密:李中易一直惦记着周司徒家的次女。

    李从善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一边暗骂李中易无耻,一边却异常犯难。

    人善被人欺,国弱被人骑,自古以来,都是真理,谁让南唐的国力和军力,都远远不如大周呢?

    可是,堂堂大唐司徒的次女,当今皇太子妃的亲妹妹,绝无可能给人做妾呐!(未完待续。。)

    ps: 跟着领导去山区蹲了几天的点,实在不敢码字,求谅解!

第550章 有鬼上门

    李琼虽然败给了林虎子,可是,大周帝国的重臣们,依然没有把国力日益衰落的南唐放在眼里。

    所以,李从善的被轻慢,朝臣们无人会冒着得罪李中易这个第八相的风险,去替他说话。

    范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李从善“受委屈”的现实,他只是笑了笑,啥也没说。

    杨炯起初没想明白,恩相为何会如此,过了半天后,他恍然大悟,现在只是不想追究李中易轻慢贵客罢了。

    等到将来应景的时候,时机一旦成熟,慢待下邦国使,必然会成为讨伐李中易的罪状之一。

    大周,必定是文官士大夫们的大周,而不是粗鄙少文,不懂经书的下三滥丘八们的大周。

    太祖高皇帝在位之时,曾亲口许诺:朕与士大夫共富贵!

    李中易虽未亲耳听说过这个典故,却也得到李琼的转述,他当即联想到了一句经典名言:本朝与士大夫共天下!

    唐朝前期之所以那么强盛,就在于,大唐初期的核心统治决策阶层,其实是军事贵族。

    只不过,由于武则天是女主即位,担心受到军事贵族们的威胁,这才大力压制军事和文化旧门阀,重用科举得官的新贵。

    两宋的士大夫,起初确实起到了抑制武人篡位的作用,只不过,随着科举官的不断涌现,这些文官们,基于丰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结成了腐朽的权力垄断集团。

    两宋的士大夫,之所以要极力排斥武将,其根本性原因,其实是:防止皇帝掌握军权。

    宋朝的皇帝,除了太祖和太宗之外,其余的诸帝,手上皆未掌握住绝对控制的兵权,即使想杀个把看不顺眼的低级文官,也要看宰相们的眼色。

    李中易故意找由头晾着李从善。令文官们对他大为鄙视,有人甚至暗中骂曰:铃医子。

    老李家的老太公,李达和,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一阵子的江湖游医,成日里摇着铃声,等人寻他看病。

    骂李中易为铃医子,实际上,等于是揭开了老李家的旧伤疤:贵府如今是阔了。想当初可是不入流的贱户啊。

    李中易很快就知道了,是谁这么作贱他,只不过,他并没有当回事。

    为了逃命丢下亲儿子的大流氓刘邦,因为怕死而钻裤裆的韩信,差点被扔在苏区等死的毛太祖,这些大人物在功成名就之前,也都曾经落魄过。

    当初,李达和落难之后,李中易如果不是绝地展开了反击。只怕是至今还是个阶下囚,或是卑贱的奴隶。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李中易在关键的时候,敢于出手,并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遇,一举扭转了乾坤。

    胜利者,是不容被谩骂的,李中易如今既是朝廷的宰相,又是百战百胜的名帅。岂会在意区区苍蝇们的添乱?

    随着出殡的时日临近,各国的使者纷纷来到开封城中,向大周帝国的先主,表达一分心意。

    李从善被请进了馆驿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门,原因很简单,刘金山安排的开封府的左右军巡院的铺兵们,将馆驿围了个水泄不通,别说李从善,就算是一只苍蝇。也不可能飞得出门。

    李从善此行之中,带来了不少金珠财宝,他本打算,大撒钱财,贿赂一些大周的重臣,帮着南唐说好话。

    谁曾想,李中易却料敌机先,提前把李从善送钱的大门,给彻底的堵死了。

    南唐驻扎在开封城内的专使,其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不惜血本,买通大周掌握实权的重臣,以便给金陵的李唐小王朝,留下**的机会。

    李中易却做得很绝,借着专使拜见李从善的机会,将这两人一起圈禁在了馆驿之中。

    这么一来,李从善即使想找人代话给范质或是符太后,也只能仰望星空,徒呼奈何。

    这天,群臣们哭灵完毕,李中易正跟着宰相班次依次出殿,在经过赵匡胤身边的时候,却听见赵老二低沉的声音,“无咎,今晚有空否?”

    李中易眯起两眼,淡淡的说:“吾知道,是个美丽的误会。”说罢,不等赵老二发出更进一步的邀请,他便潇洒的迈步走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赵老二主动示好,李中易自然明白,他是想利用缓和的态度,麻痹他李无咎。

    美丽的误会,李中易看似啥都没说,却又像是啥都说了,端看赵老二如何去理解了?

    剑未出鞘之时,玩政治的人,都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麻痹对手,暗中做好充足的准备。

    如今的形势,由于李中易和范质的妥协,眨眼间,由清晰变得异常的混沌。

    赵匡胤心里明白,一旦让范质坐稳了大周第一人的位置,他再想起事,必定是难上加难。

    历史已经出现了惊人的变化,李中易虽然知道,赵老二必定会找借口,夺了韩通的兵权,然后再杀回开封城,反咬柴家一口。

    可是,由于羽林右卫的回京驻扎,彻底改变了开封城内的军事力量对比的格局。

    这就意味着,赵匡胤除了要面对韩通的精锐禁军之外,还要应付更难对付的羽林右卫。

    识时务者,方为俊杰!

    对于赵老二的主动示好,李中易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就是想看看,他下一步会做何打算?

    当天晚上,李中易吃罢晚饭,正陪着李达和闲聊,却听门上来报,“回老太公,赵家的三郎没带随从,已经进了大门。”

    李中易品了口茶,正欲说话,却听李达和笑道:“你的正事,我这个老头子,也就不参与了。”

    李达和的开通,让李中易大觉温暖,这个家自从他接任家主之后,李达和就彻底的退到了后边,百事不问,一切均由李中易裁决。

    用李达和自己的话说,有子如无咎,吾心甚慰,何苦自寻烦恼呢?

    赵匡义的亲自上门,在李中易看来,拉开了赵家想麻痹他的序幕。

    实际上,李中易也一直想给老赵家一个机会,如今,既然赵匡义上了门,他完全不介意,配合一下这个眼高手低,心狠手毒的赵老三。(未完待续。)

    ps: 和领导继续蹲点中,更新可能较慢一点,过两天回了家,就好了,请兄弟们多多谅解!

第551章 毒辣

    “小弟见过无咎兄。¢£頂¢£点¢£小¢£说,”赵匡义大咧咧的在李中易面前,以兄弟相称,令一旁伺候着李云潇直想皱眉头。

    哼,小赵啊,小赵,你也不撒泡尿尿照种你自己的那副丑样儿?

    咱们家爷是个啥身份,你又是个神马东西?李云潇心里暗骂赵匡义的不懂,面上却没有表露丝毫,依然十分客气的亲自上了茶。

    李中易的会客的时候,一向只有李云潇伺候在身旁,既然方便招待茶水,又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廷宜,今儿个怎么有空来我这里作客?”李中易不是李云潇,胸怀大志的他,怎么可能仅仅因为称呼问题,就把不满写在脸上呢?

    “不瞒无咎兄,小弟此来是想替舍妹感谢你的援手之德。”赵匡义装出一副异常诚恳的模样,郑重其事的朝着李中易深揖到地。

    李中易心里明白,赵家终于还是打出了赵雪娘这张亲情牌,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他淡淡的一笑,摆了摆手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廷宜太过多礼了。”

    李云潇见李中易话说得虽然很客气,实际上,坐在椅子上纹丝不动,他心里也就明白了,自家的爷并没有把赵老三放在眼里。

    赵家,如果不是赵匡胤成了武臣之首,又有以前的老交情在,说实话,还真没资格和李中易平辈论交。

    大周帝国,如今在明面上,是文官掌权,武将们被边缘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如今,整个帝国的权力。几乎都集中于政事堂之手,管军的枢密院由于失了符太后的支持,其掌握的权力,也逐渐被政事堂所侵夺。

    赵老二虽是武将之首,又有使相之名,却没有参与国家大政决策的资格。

    李中易这个第八相。虽然在政事堂内的排序比较靠后,他手头的掌握的实权却着实不小。

    开封府尹,这可是开封城内的地头蛇,李中易手握万余军巡铺兵,又有数千皂役,更重要的是,城外的黄河岸边,还驻扎着大周最精锐,也最有战斗力的一支禁军——羽林右卫。

    由于范质势力的日益壮大。赵家越晚动手,就越会陷入不利的境地,直至最后彻底丧失机会。

    和赵家的焦虑不同,李中易丝毫也不担心拖时间的问题,契丹人结束内乱之后,肯定咽不下属珊军差点被全歼的苦果,他们必定会南下。

    以李中易的见识,他心里非常清楚。满朝的武将之中,除了他之外。包括赵老二在内,没人是契丹铁骑的对手。

    李中易自从归周之后,一直刻意的隐藏了行政方面的惊人远见和才华,目的就是想给群臣一个印象:他李某人善于将兵,却不善为政。

    有缺陷的人,才好控制。如果李中易真的是文武双全,柴荣即使不宰了他,恐怕也绝不敢用他。

    其实,李中易采取的正是赵老二当年使用过的韬晦之策,只有善于将兵。才有机会掌握住枪杆子。

    掌握了枪杆子,才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才有可能出政权。

    赵匡义见李中易的态度不冷不热,心里边也有些打鼓,他临来之前,曾经夸下海口,一定让李中易至少保持中立。

    现在,李中易的不软不硬的态度,却令赵匡义的心里边,瞬间没了底。

    五年多前,赵匡义被李中易瓮中捉了鳖,至今引以为奇耻大辱,却又拿李中易没有丝毫办法。

    自从那次被李中易俘虏之后,慕容延钊就一直和李中易很亲近,据赵匡义的暗中观察,简直都不亚于和赵匡胤之间的关系。

    慕容延钊的态度,深深的刺痛了赵匡义,他曾经冲着赵匡胤声嘶力竭的大声吼叫:“总有一天我要宰了慕容化龙。”

    赵匡义记得很清楚,赵匡胤当时冷冷的训斥他说:“竖子,不足与谋!”

    赵普却说:“三郎啊,慕容化龙那可是令兄关系最铁的兄弟,此事你确实做错了。”

    如今,李中易的冷淡态度,令赵匡义心头火起,却又无可奈何。

    形势比人强,老赵家要想成事,值此关键的时期,绝对不能另竖强敌,更何况是,手握兵权的李中易呢?

    “无咎兄,小弟此来,还有一事。”赵匡义不愧是个狠角色,他竟然当着李云潇的面,单膝跪倒在了李中易的面前,异常恳切的说,“之前的误会,全因小弟鲁莽,请无咎兄重重的责罚。”

    李云潇大瞪着两眼,目不转睛的盯在赵匡义的身上,他心里暗自感叹不已:此子心狠手毒,同时又不顾脸面,将来必成大事!

    无毒不丈夫的道理,李云潇这么些年跟在李中易的身侧,耳濡目染了不知道几多回。

    却不料,赵家的三公子,竟是如此狠辣的角色,李云潇暗暗替李中易感到担忧:重情谊的爷,应该不至于上赵老三的恶当吧?

    李中易心下暗暗冷笑不已,他混迹于红墙内外的时候,所见识过的宫廷变故,不知道比赵老三的表演,高明多少倍?

    说句心里话,如今的赵老三,毕竟还只是赵家的三郎而已,还远没有达到大内都部署、同平章事、中书令、晋王,所应有的政治水准。

    欲擒故纵,欲取先予,故意示弱,眨个谈的工夫,李中易的脑海里,至少浮现出七八个意思相近的经典词汇。

    “廷宜老弟,既是误会,就此揭过如何?”李中易没等赵匡义喜上眉梢,紧跟着又补了个小小的条件,“把动手之人交给潇松,即可。”

    李云潇暗挑大拇指,李中易看似轻而易举的放过了赵老三,实际上,他所提的条件,却直接命中了赵老三的要害。

    把自家的谍报人员,交给对手去处置,这种事情无论放到哪个时代,都是异常犯忌讳的恶事。

    李云潇原本以为,赵匡义一定会据理力争,绝不妥协。谁曾想,赵匡义竟然毫不迟疑的点了头,云淡风轻的说:“就依无咎兄所言,小弟已经把人都带来了。”

    李中易深沉的看了眼赵匡义,此子竟然料敌机先,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可想而知,赵老三的确颇有几分真本事,绝不是只会吃喝piao赌的纨绔子,值得认真对付!(未完待续。。)

    ps: 今天刚刚回家,等会很可能还有一更!

第552章 恶客临门

    赵匡义主动把替罪羊带了来,明显是想将李中易一军,李中易也正打算麻痹一下赵家,于是,他顺水推舟的答应了赵老三的求和。

    大事解决之后,李中易按照接待老朋友的标准,邀请赵匡义饮宴。

    赵匡义厚着脸皮,丝毫也没有推辞的意思,跟着李中易进了饭厅,大咧咧的坐到了李中易的对面。

    老李家的“状元红”和“女儿红”自酿白酒,那可是闻名于世的极品佳酿,还没开席,赵老三就连饮了三杯。

    末了,赵老三抬手抹了把嘴角的酒渍,大笑道:“好酒,好酒,正当痛饮几坛。”

    李云潇别过头去,实在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好个不晓事的赵老三,李相公家,岂是汝个小匹夫撒野的地方?

    李中易不动声色的自斟自饮,赵老三是个啥性子,他可谓是了如指掌。

    赵匡义此人,固然心狠手毒,六亲不认,可是有一样,却颇李中易的认可,那就是为了大利益,可以不要脸,而且是极其不要脸。

    玩政治的人,如果没有掌握厚黑的精髓,要么被人家玩死,要么一辈子碌碌无为。

    大流氓刘邦,他的一生,既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又是阴暗厚黑的一生。

    < 客观的说,刘大流氓负过许多人,最狠的是,在逃命的路上,把自家的亲儿子踢下了牛车。

    俗话说得好,虎毒不食子,刘邦却为了他的生,把亲儿子推进了面临死亡的深渊,不可谓不毒。

    李中易也不是什么好鸟,但是。他自问,对待自家的亲人,绝难下得了如此的毒手。

    宴席之间,赵老三绝口不提两家的正事,只是插科打诨,大谈彼此之间的友谊。

    李中易忍住笑意。配合着赵老三,说了许多两家情深意切的“体己话”。

    等赵老三酒足饭饱,大白大摆的离开了李府之后,李云潇凑到李中易的身前,小声问道:“爷,咱们就这么轻易的放过了赵老三?”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潇松啊,有些游戏,是需要多花些心思。多费点时间滴。咱们家煲的鸡汤,可不是一两个时辰,便熬得那么香滴。”

    李从善被关在馆驿之中,动弹不得,可谓是一筹莫展。

    大周的政事堂,正忙于柴荣出殡的大事,也没谁顾得上小小的一个南唐王爷,全都只当李从善不存在一般。

    不说李中易。就算是刘金山,李从善也难得见上一面。最后。李从善的一名随从,还是掏重金,暗中买通了馆驿的一名官员,这才又和刘金山搭上线。

    刘金山的态度异常坚决,南唐周司徒的幺女,李相公要定了!

    李从善见李中易。居然好色到不顾大周宰相体面的程度,不由怒从心头起,背着人的时候,一声怒吼:“好一个李无咎,无耻之尤!”

    李中易得知消息之后。只是晒然一笑,男子汉大丈夫,除了大权在握之外,争的不就是酒色财气这四个字么?

    如果是普通的女子,李中易抬手放过也就罢了,问题是,小周后不仅是名不虚传的五代艳后之一,更是李中易此前名正言顺的聘妻。

    自家的聘妻,最终却躺进别的男人怀中,婉转承欢,别人也许可以忍,李中易实在是忍无可忍。

    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南唐灭亡之后,赵老三垂涎于小周后的惊世美貌,经常召其进宫,一留就是十来天。

    为了保证李煜的性命,小周后被赵老三强行抱**,并且被一而再、再而三的亵玩,却也只能忍气吞声,含羞承欢。

    直到,李煜写下脍炙人口的怀念故国的经典词章《虞美人》,被心胸狭隘的赵老三下令毒杀之后,小周后紧跟着自尽,总算是获得了解脱。

    和李煜那个混蛋不同,李中易不仅胸怀大志,而且,十分的怜香惜玉。

    嘿嘿,如果有可能的话,李中易甚至打算,把艳冠五代的大、小周后,一起抱进罗帐,轻怜蜜爱,岂不快哉?

    男人嘛,即使醒掌天下权,却不能醉卧美人膝,终究还是会留下许多遗憾滴!

    李中易料定,李从善既不敢作主,也不愿作出此等丢人之事。南唐虽然国力日益衰落,毕竟也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国,献出美人儿事小,国主的颜面事大。

    据李云潇的暗中揣摩,李中易不过是借着周嘉敏的事做个引子罢了,方便将来名正言顺的抢美人儿回家。

    李琼听说,李从善在李中易面前,吃了大大瘪,当晚竟然性致大发,连御三个美妾。出奇的是,李琼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依然精神抖擞,满面红光。

    随着先帝出殡日期的日益临近,契丹人的使者,终于珊珊来迟。

    范质接见了契丹人的使者之后,立即召集政事堂的诸位相公们,一起商议此事。

    李中易和李琼对了个会心的眼神,便把头一低,捧起茶盏,自顾自的品茗。

    “诸位相公,契丹人派出的致祭国使,乃是其北院枢密使耶律休哥。如今,耶律休哥已经到了雄州的边界附近。”范质眯眼看了看李中易,接着又补充说,“契丹人的使者,提出了两个条件,其一释放契丹公主耶律瓶归国,其二把韩匡嗣送交契丹国处置。”

    范质略微停顿了一下,见相公们都没有插话的意思,他接着又说:“耶律休哥给出的条件是,契丹国从此以后,与我大周结为兄弟之国。”

    李中易的眼眸微微一闪,耶律休哥,这个老家伙不愧是头老狐狸呐!

    历代中原王朝,都在明面上推崇儒教,儒教最讲究的又是:面子大于天!

    耶律休哥的提议,从本质上来说,不仅没有给大周帝国半点好处,反而既可以迎回公主,又可以借贰臣韩匡嗣的人头,警告所有打算背叛大契丹国的汉人,大周帝国薄情寡义,不值得投奔。

    偏偏,站在中原王朝掌握政权的儒生们的立场之上,契丹人开出的条件,恰好命中他们的死**!

    要知道,即使柴荣在位的时候,哪怕北伐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契丹国依然以叔父国自居。

    和强盛的契丹国,平等相待,这一直是中原王朝的文官集团,梦寐以求的丰功伟绩!(未完待续……)( )

第553章 谁为帅?

    契丹八部最早的名称是: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絮部、黎部、吐六于部。

    唐代末年,契丹的社会生产有了飞跃的发展,遥辇氏的阻午可汗改组了原有的契丹八部,分为新的八部,称为迭剌部、乙室部、品部、楮特部、乌隗部、突吕不部、涅剌部、突举部。新八部中的迭刺部乘机奋起,由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最终建立了辽国。

    由于石敬瑭白送了燕云十六州,使契丹人史无前例的获得了稳定的粮食来源,所以,契丹人创造性的发明了“一国两制”。

    为了笼络住汉民的心,耶律家的贵族们确立了:契丹人治草原,汉官治燕云的基本国策。

    负责契丹人军务的最高指挥官,便是北院枢密使,其实权以及政治地位,犹在所谓的北院大王之上。

    南面官多仿唐制,也有三省六部、各台、院、寺、监、诸卫等官,多用来安置汉人的,但是并无实权。地方的燕云十六州等汉人居住区,实行州、县两级制,州长官为刺史,县长官为县令。

    此次,契丹人派来的献祭国使,竟然是契丹人除了睡皇之外,最有实权的北院枢密使——耶律休哥。

    李中易即使用脚趾头去思考,也十分清楚,耶律休哥的此次南下,来者不善。

    耶律休哥所提出的条件,看似对大周国平等相待,实际上,包藏着无穷的祸心。

    如果不出李中易之所料,契丹人的精锐铁骑,应该已经到了西北边境了吧?

    契丹人如果从雄州和霸州南下,将直接面对的是大周最精锐的朝廷禁军,而且,河北、河南皆是中原膏腴之地。

    契丹人从这里南下,整个大周帝国。肯定会总动员,然后北上和契丹人拼命。

    草原民族,向来都是极会算经济收入帐的民族,损失太大。收获不多,这笔买卖恐怕没几个契丹的军事贵族,愿意跟着耶律休哥一起冒险。

    如果,契丹人从西北南下,有晋阳刘家的死力配合。则东可取整个河东、河北,南可下灵、延诸州,耶律休哥的算计,确实精明异常。

    一场空前的大战在即,李中易气定神闲的坐在属于他的位置之上,眼观鼻,鼻观心,坐看范质怎么决策?

    打仗,靠的可不是文臣们的嘴皮子,李中易心里非常明白。一旦契丹人南下,范质绝无可能第一时间,就把精锐禁军的兵权交给他这个外人。

    朝中的高级武将虽多,真正有能力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却屈指可数。

    除了李中易这个百胜名帅之外,左不过是韩通、赵老二以及慕容延钊等廖廖数人而已。

    韩通所统领的侍卫亲军司,原本实力就超越众将,以李中易私下的研判,韩通不可能挂帅的资格,应该仅次于他。

    至于。赵老二和慕荣延钊,谁都有可能被范质安排挂帅出征。按照李中易的私心来说,肯定希望是慕容延钊,最终出线。

    李琼一直注意着李中易的一举一动。就两家深度结盟的本质而言,如今的开平郡王府,势必尊重小李相公的意志。

    见李中易并无插话的兴趣,李琼这个败军之将,无权之相,自然不可能节外生枝。老李头端着茶盏,坐等范质出招。

    李谷不懂打仗,王溥当过几年的枢密使,他自以为是个军事专家,可是,面对控弦数十万的强盛契丹国,他终究不敢抢先乱说话,只得等着范质先出招。

    范质瞥了眼李中易,嘴唇蠕动了一下,终究还是把视线投向了堂外,只当没看见李中易一般。

    李琼注意到范质的这个细小的动作,他心中不由暗暗冷笑不已,显然,范质并不想任用李中易为帅。

    哼,这样也好,等弱帅打了败仗,方显得出李中易的真本事。

    以前,开平郡王府正得宠的时候,李琼对范质稍有不满,都会直接去向柴荣面陈。

    可是,形势比人强,谁叫李琼居然败于林仁肇之手呢?

    败军之帅,除了夹着尾巴做人之外,岂敢言勇?

    偏偏,开平郡王府,家大业大,当初柴荣在位的时候,分润了数不尽的好处给李琼的府上。

    一旦李琼彻底躺下了,开平郡王府偌大的家业,靠谁来支撑和维持?

    尽管,李中易非常给开平郡王府面子,就连送上门的京城一枝花李七娘,也都克制住了占有的念头。

    可是,和折从阮一样,李琼这个老政客,心里同样明白:他活着的时候,李中易固然会很给面子,可是,他总有老去的那一天。

    等李琼登天之后,在李中易的身侧,如果没有帮着开平郡王府吹枕头风的至亲,天知道,李中易能替开平郡王府撑多久的腰?

    实际上,李琼一直都没有熄了,让李中易成为他家孙女婿的念头。

    如果,李中易一直无法掌握政事堂,李琼的这个念头,很容易就被会被士林骂作是:送孙女求荣。

    可是,如果李中易有朝一日,登上大周帝国最有实权的那个宝座呢?

    嘿嘿,到了那个时候,所谓的士林文臣们,谁还敢多嚼半句舌头根子?

    李中易原本还打算,进一步试探一下李琼的态度,却完全没有料到,李琼由于兵败受辱,他的思想竟然已经远远的走到了李中易的前头。

    李琼是武夫出身,最讲究的便是军事实力,也就是俗称的枪杆子!

    本朝太祖郭威登基做皇帝之后,曾经邀李琼一起饮宴,席间,郭威大发感慨:皇帝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在李琼的眼里,李中易的优势异常之明显:常胜名帅、年纪轻、懂政治、明时势,实在是难得寻觅的佳孙婿的不二人选。

    另外,自从李中易断然拒婚之后,原本闹着要自尽的李七娘,最近的表现,颇令李琼生疑。

    只要家里人,一提及李中易的名字,李七娘便会全神贯注的倾听,甚至忘了动筷子吃东西。

    女孩儿家的心思,李琼猜之不透,李虎这个纯粹的武夫,就更不行了,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揪心的事儿。

    李中易并没有注意到,李琼的走神,他手捧着茶盏,看似低头不语,实际上,他一直在等着范质出牌。

    如果,以范质的政治眼光,依然看不清楚,隐藏在耶律休哥无理要求背后的杀机,那么,李中易夺取大权的步伐,必定会骤然提速。(未完待续。)

第554章 三分军权

    相公们都不说话,这正是范质想要的效果,他范某人当政,阿猫阿狗都可以胡乱插嘴,成何体统?

    “诸公,契丹人少文无德,寡廉鲜耻,此次耶律休哥南来拜祭先帝,其中必定有诈。”范质淡然一笑,加重语气,沉声喝道,“莫非,契丹人真的欺吾等皆是无能之辈么?”

    李琼撇了撇嘴,耶律休哥此次南来,属于典型的夜猫子进宅,没安好心,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

    问题是,契丹人大兵压境,何以破之?

    王溥和李谷对了个眼神,彼此都在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图,等范质继续往下说,看他想玩什么花样?

    李中易对于范质的感慨,并没有多少感触,他和范首相同殿为臣,时日已经不短,对于老范是个啥人,心中岂能无数?

    范质其人,政务才华是颇为亮眼的,只可惜,受限于时代的束缚,这位范首相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在走老路罢了,并无多少新意。

    传统儒家的思想,不管做了多少的美化,其本质核心一直未变:民愚且氓,最好统治!

    李中易要做的事情,太过惊世骇俗,在没有彻底掌握朝中大权,尤其是兵权之前,他只能选择暂时隐忍。

    想当年,毛太祖没闭眼之前,就完全没有想到,有朝一日,邓太宗在三起三落之后,居然神奇的掌握了大权,竟然会将“第二次洋务运动”走得那么远?

    一朝天子一朝臣,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李琼眯起一双老眼,视线的余光盯着李中易,脑子里想的却是。柴荣临终前的政治布局。

    政事堂内虽有八相,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真正掌握了话事权的其实只有范质一人而已。

    七位相公都没有太大的实权,却又都待在政事堂内,柴荣的政治算计昭然若揭:他即使再信任范质的忠诚。依然要留下权力制衡的空间。

    有符太后支持的范质,自然有资格呼风唤雨,谈笑间定夺朝政。可是,如果离了符太后的力挺,李琼想到这里,不由暗中瞥了眼李中易。

    若要两家政治联盟天长日久,开平郡王府也必须拿出自己的诚意。帮李中易做一些事情吧?

    实际上,李中易早就想到过,怎么离间符太后和范质的有效方法。可问题是,如果背离历史太远,李中易担心出现不可控的重大意外状况。

    就算是把范质搞下去。李中易首先于资历等问题,也绝无可能登上首相之位,最终,很可能便宜了李谷、王溥或是魏仁浦。

    得不偿失的买卖。李中易绝对不可能去做这种脑残之事滴,值此关键时刻。一动绝对不如一静。

    与其改变历史的进程,不如就让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再次重演一遍,这才是最符合李中易利益的要点。

    李中易不吱声。李琼也没言语,李谷和王溥各怀算计,也没开腔,政事堂内陷入到一片沉寂之中。

    李筠眼珠子略微一转,突然开口说:“契丹人心怀叵测,咱们不得不防呀。”

    李琼暗暗冷笑不已,李筠这个白眼狼,先帝宴驾还没过七七之日,这位地方上有名的实力派藩镇,就已经坐不住了。

    李中易闪了闪眼眸,李筠的突然主动出头,在他看来,其实是打破目前僵局的最佳且入点。

    李筠的话虽然没有说得很白,潜台词却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国家有难之时,只能依靠李筠这种实力派的武人!

    魏仁浦没看李筠,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李中易的身上,就整个大周帝国的帅臣而言,要说对付契丹人比较有把握的名帅,舍李中易其谁?

    问题是,范质和符太后早已联起手来,显然是想削弱李中易手头掌握的权柄。

    李中易的嫡系部队羽林右卫被调回开封城北郊外,其中主导者范质的用心,魏仁浦其实一望便知:利用几派藩镇共处,把水搅混了,分而治之,让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范质最担心的便是韩通这个军方的最大实权派,目前,韩通手握京城60%以上的精锐禁军,他的名分和地位虽然远在赵匡胤之下,实力却是大得惊人!

    李中易的心里非常有数,正因为范质的注意力始终盯在了韩通的身上,这才让一直隐藏得很深的赵老二得了逞。

    范质轻轻的甩了甩袍袖,淡淡的说:“契丹人不怀好意,已是昭然若揭。吾辈若不迎头痛击,岂不堕了我大周,中原第一强国的威名?”

    李琼撇了撇嘴,大周虽然在高平击退过契丹人,却是因为契丹人不想血拼,主动撤了军。

    高平之战,先帝统帅的中原大军,所获得的主要战果,其实都来至于北汉的虾兵蟹将们,契丹人虽然有些损失,但是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既然诸公都无话可说,那老夫就抛砖引玉好了。”范质微微合拢双目,轻声说道,“可命赵匡胤统军北上,迎击契丹人的进侵。”

    李谷和王溥彼此对视了一眼,他们俩也完全没有料到,范质竟然舍了韩通和李中易,直接点了赵匡胤的将。

    李琼冲着李中易眨了眨眼,那意思是说,范质果然十分忌惮你李无咎,转而给赵匡胤为以大任。

    李中易微微翘起嘴角,范质让赵匡胤出头,乃是刻意打压韩通的策略之一,根本就是不出所料的决策。

    只是,令所有人都好没有想到的是,范质接下来的决定,立惊四座,“如果老夫所料不差,南边的李唐,西南的孟蜀,很可能都有所动作。窃以为,无咎相公可统军南下,破击林仁肇。韩通可领军数万,囤驻于京兆府,时刻击破蜀国的来袭之兵。”

    李琼狠眨了几下眼,颇有些惊讶的瞪着范质,这个老东西,这是玩的什么手法?

    李中易一直没看范质,心里却暗暗感叹不已,朝廷之中,最能带兵打仗的名帅,最善于伪装的重将,以及兵权最盛的武臣,都被范享受赶出了开封城。

    三大军事重臣都走了,试问,这开封城中,又是谁人之天下?

    打仗,打的原本就是后勤保障,范质坐镇于京城之中,想让谁胜,就可以大大的超标准供给粮草和辎重。反之,谁就会未战,已是先输!

    好一范相公呐,不愧是先帝最赏识的宰相,绝对没有之一!(未完待续。)

    ps:等会还有至少一章5000字!

    

第555章 逼反

    对于范质的提议,王溥因为早和赵匡胤有暗中的勾结,既然赵老二分了最大的一杯羹,他自然不会再有异议。頂點小說,

    李谷的手头没有可用的帅臣,他心里明白,即使把二流的武将拿出来说事,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李琼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心里却早已是翻江倒海,南唐的林仁肇,是他此生最为痛恨的一个家伙,没有之一。

    如今,李中易即将挂帅南征,李琼打心眼里希望李中易,能够替他报了此前的天仇!

    魏仁浦暗暗叹了口气,朝廷大权尽入范质之手矣,徒呼奈何?

    在场的相公们,各怀心思,却都因为沾了些关系,不太好出言反对范质的提议。

    可是,李筠坐不住了,他原本以为,即使不统帅大军北上去打契丹人,至少南下的帅臣,非他莫属吧?

    谁曾想,范质的一番安排下来,竟然完全和李筠没有半分瓜葛,岂不可恼?

    “范相公,事关重大,难道不该问一问朝中宿将的方略?”李筠此前一直没有怎么说话,他这横插了的一杠子,倒让他自己置身于群相诧异的目光之中。

    对于李筠的主动跳出来,李中易丝毫不觉得惊讶,历史上,赵宋篡周之后,李筠这个二货,就是在该跳出来的时候畏缩不前,最终导致兵败族灭。

    范质压根就没去看李筠这个二楞子,先帝在时,曾经私下和范质评价过李筠:竖子耳,成不得大气!

    先帝临终之前,使出调虎离山之计,李筠这个匹夫明知道开封城有险。却也只得乖乖的就范,如今已经是笼中之鸟。

    “范相公,在下以为,泽州刺史昏聩无能,残民以逞,应另选贤能之士代之。”

    令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魏仁浦居然从斜刺里杀了出来,短短的一句话,便彻底击中李筠的死穴。

    泽州,那可是李筠的老巢啊,此地的刺史,向来都是李筠指派的。如今,魏仁浦故意提出要换掉泽州刺史,等于明着告诉李筠,朝廷要拿掉你老兄的财政大权了。

    李筠手头掌握着四、五万兵马。如果离开了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撑,且不说夺取江山的大事,恐怕手头的这点本钱,都会散尽。

    当兵吃粮拿饷,天经地义之事,如果藩镇无钱养活军队,军队要么散去,要么反噬其主。这一直是五代以来,通行的游戏规则。

    魏仁浦的釜底抽薪之言。立时激怒了李筠,他圆瞪怒目,厉声喝道:“魏老匹夫,先帝许吾自专用之权,汝何得何能,敢逆先帝之意?”

    李中易暗自摇头。这个李筠真不愧是个二愣子,朝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他这么一嚷嚷,不臣之心。简直是昭然若揭。

    李筠不过是个跋扈的旧军阀罢了,李中易从来就没把他放入过眼里,只是,李中易也完全没有料到,李筠居然傻到了这种程度?

    泽州、潞州、沁州,这三州之地,是李筠苦心经营了八年之久的私人地盘,朝廷仅仅派过去一个所谓的刺史,起得了多大的作用?

    李筠只要不配合,朝廷所派的刺史,且不说寸步难行,更颇有性命之忧!

    可惜的是,李筠终究还是主动跳入了魏仁浦替他布下的陷阱,令其想建立独立王国,甚至窥视柴家江山的异志,早早的大白于重臣们的眼里。

    李筠的事,李中易并不以为意,他需要考虑的是,魏仁浦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站出来,替范质说话?

    魏仁浦,魏相公,这是个典型的墙头草,曾经,李中易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三缄其口,装聋作哑,置身于事外。

    后来,魏家的下一代,要参加科举,魏相公又主动靠拢李中易。现在,魏相公再次站了出来,替范质张目,嘿嘿,官场的不倒翁作派,一目了然!

    李中易对于范质的算计,可谓是一目了然,别的且不去说它,能够额外的拿到统军南下的兵权,李中易就已经赚大发了。

    千权万权都是浮云,兵权最要这一理念,一直深深的烙入李中易的心田。

    常校长,凯申先生,能够坐稳民国的boss地位,靠不就是黄埔系的军事实力么?

    反观,大汉奸汪兆铭,不就是因为只能耍嘴皮子,手中无兵,导致屡屡败于常校长之手,两人的心结颇深,最终沦为了可耻的民族败类么?

    郭威靠的是心腹嫡系部队,拿下的万里河山,赵老二也是靠着义社的一帮子老兄弟,篡了柴宗训的位。

    嗯,哼,很好,南下之兵,最少五万。李中易第一次在中原腹地,除了羽林右卫之外,额外又掌握了一支接近四万人的精锐禁军,实在是可喜可贺之事!

    李琼望着李中易,他的心情异常之复杂,南唐的林仁肇,一直他挥之不去的梦魇。

    每每,夜半惊醒之时,李琼都会在第一时间想起林仁肇,如果不是兵败于林虎子之手,开平郡王府何须将嫡亲的孙女儿,送入李中易的府里去做平妻呢?

    尽管,李中易十分尊重李琼,丝毫也没有侮辱开平郡王府的意思,可是,兵败于国势日衰的南唐之手,实在是李琼平生之最大恨事。

    魏仁浦淡淡的一笑,根本没看李筠,说:“先帝在时,尝谕我等臣下,不得拥兵自重,不得结党营私,不得政出多门。请问李相公,泽州还是我大周的泽州么?”

    李筠的口才,哪里及得上魏仁浦的半只脚?当即便被反驳得哑口无言,只得斜靠在椅子上,生闷气。

    魏仁浦说的乃是诛心之言,李筠如想强辩,肯定会被带入不可测的深渊之中。

    李筠的军力即使再多,终究是远水解不得近渴,在这政事堂之中,范质只须唤来几名牙兵,就足以让李筠身陷囹圄,成为死无葬身之地的可鄙逆臣。

    李筠虽然是个政治二楞子,却也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

    李中易哑然失笑,这个范质虽然精明强干,却也算是操之过急了!

    即使是柴荣在位的时候,李筠也不怎么听话,何况大树已倒呢?

    李筠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扯起反旗,或是投靠了契丹人(北汉),对于此时的大周政局,都绝不是一件好事!(未完待续。)

    ps:还有更,今天肯定过万字!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110/ 第一时间欣赏逍遥侯最新章节! 作者:大司空所写的《逍遥侯》为转载作品,逍遥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逍遥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逍遥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逍遥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逍遥侯介绍:
李中易,本是共和国最牛的中医权威,因车祸到了五代十国,附体在一个文不能科举、武不能提刀的废柴身上!
这时候,儿皇帝石敬塘刚刚卖掉燕云十六州不久。
后蜀国主孟昶,正在与花蕊夫人嬉戏。
南唐后主李煜,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周世宗柴荣,做梦都惦记着北伐。
北宋太祖赵匡胤,正琢磨着黄袍加身。
这是混乱的时代,却也是李中易的时代!
逍遥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逍遥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逍遥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