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逍遥侯TXT下载逍遥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逍遥侯全文阅读

作者:大司空     逍遥侯txt下载     逍遥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253章 大进军之北进

    全军完成了骡马化的李家军,行军速度非常之快,区区半日的时间,就已经赶了五十里路。

    吃午饭的时候,李中易和往常一样,在营内到处闲逛。高强和张三正,这两个人起初不太适应李中易和大头兵们一起蹲着吃饭的风格,等时间久了之后,他们俩也就非常理解李中易了。

    早在河池从军之时,高强和张三正都是普通大头兵而已,正是因为李中易经常和大头兵们一起吃饭,让辎重营的人不敢怠慢,他们俩都可以吃得饱肚子。

    开什么玩笑,最高统帅随时随地可能来检查伙食的情况,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克扣将士们的口粮及佐餐的菜肴?难道不怕雷霆万钧的惩罚么?

    什么叫作接地气?李中易十年如一日的,用实际行动告诉军头们,谁敢喝兵血,他就敢要谁的脑袋!

    李中易手里拿着大瓷碗和一双竹筷子,排在等待打饭的队伍中间,有些士兵有些迟疑,不敢跟在李中易的身后。

    “都楞着干嘛?这边空位多,快排过来……”李中易招手把那几个迟疑的士兵叫过来,让他们就排在他的身后。

    见了此情此景,高强和张三正只得捏着鼻子,陪着李中易一起排队。

    “早膳吃的啥?”李中易左手拿碗,右手捏筷,笑眯眯的问排在身后的一名士兵。

    那士兵做梦都没有料到,最高统帅居然会和他拉家常,艰难的呶嚅着嘴,好不容易才挤出半句话,“羊肉汤,烙,烙饼……”

    李中易点点头,又问那士兵:“可曾吃过肉?”这是明显挖坑的问法。

    那士兵老老实实的说:“每三日吃过一次肉,肉汤倒是天天都有。”

    李中易笑了,这就说明管后勤的军官,没敢克扣大家的伙食,嗯哼,这人嘛,毕竟还是怕死的。

    天朝的事情,其实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李中易十几年如一日的随机抽查将士们的伙食,管后勤的军官们只要不是傻缺,没人敢在伙食上动手脚。

    除了伙食之外,李中易对于将士们的饷钱,也抓得格外的紧。每月发饷钱的时候,都由后勤司和军法司联合办理,从不经过带兵官之手。

    也就是说,哪怕是位高权重的一军之都指挥使,也无法插手银钱方面的事务。

    另外,军官们的提拔晋升,都指挥使也只有建议权,却无最终的决定权。

    李中易不想考验老部下们的人性,而更多的依赖于良性的制度,对军头们的权力进行有效的制衡。

    李中易神色如常的打了饭菜,专门找人多的地方,蹲进去就不想走了。

    客观的说,李中易都吃得很开心的饭菜,高强和张三正他们俩敢不吃么?他们俩也打来饭菜,就蹲在李中易的身旁,听他和士兵们话家常。

    “家里有几口人?”李中易喝了一口猪骨汤,咽下一小口烙饼,笑眯眯的问士兵张远文。

    张远文摸着脑袋,露出憨厚的笑容,小声说:“父母二弟和三弟,还有我家娘子都在平卢的乡下种地,两个小娃儿都是带把的……”

    李中易微微一笑,张远文的家在平卢,又是农民之家,这就说明,张家必定是他打土豪分田地的受惠者。

    “哦,种地好啊,有地可种,才不至于饿肚子。”李中易抬手擦了一把唇角过多的油渍,反手抹在靴帮子上,接着又问张远文,“家里一共分了多少亩地?”

    高强和张三正,马上扭过头,压根就不敢看李中易和大头兵一样的丑陋行径。

    张远文发自内心的笑了,笑得异常灿烂,憨憨的说:“父母双亲,小人,小人的二弟和三弟,还有我家娘子,各分了一百亩地,一共是六百亩地,官府每年春耕的时候,还借牛给小人家里……”

    李中易频频点头,突然袭击临时问话,得来的信息,具有极大的可信度,他自然也很高兴。

    男女平等分地,是李中易夹藏在惠民政策之中的重大创举,将来的发展方向肯定是女子亦有单独立户和平等的继承权。

    如今,整个大周,算上黑户人口在内,充其量也不过是四千多万而已。

    客观的说,如果不把女子的劳动力彻底的解放出来,李中易的诸多殖民海外的计划,短时间内压根就难以铺开。

    据李中易所知,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女子其实和男儿一样,都要下地干活,吃的苦,受的累,绝不比男儿更轻松。

    然而,制度的不公平,乃至于歧视性的习俗,都让女子们没办法撑起半边天来。

    按照李中易的计划,读过书的女子,不仅可以承担衙门里固定的公文工作,也可以在各级政权之中,承担起部分领导性质的工作,还可以参加织布做鞋做帽等后勤的事务。

    这么一来,就可以把成年男***出来,充当李中易殖民整个亚洲的急先锋!

    当然了,把女***出来,在当下的社会环境而言,绝对是惊世骇俗之举,保守势力肯定不可能善罢甘休。

    李中易心里早有定见,就等比较好的时机,再慢慢的推行,以减轻世俗和偏见所带来的巨大阻力。

    这饭呐,必须一口一口的吃,不可能一顿吃个死饱,那反而会噎着自己,智者所不为也!

    以李中易的经验,在没有军官在场的情况下,士兵们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实话实说。

    采集了第一手的信息之后,李中易几口喝下碗里的羊肉汤,站起身子,和士兵们打了个招呼,便又逛向了别处。

    高强趁李中易没注意的时候,小声对张三正说:“咱们俩原本也是撸了鼻涕就往靴帮子上擦的习惯,如今这官儿越做越大,反而不适应了。”

    “谁说不是呢?想当初,我的食量比现在大得多,简直像个饿死鬼托胎,吃饭太快了,满手油直往衣裳上擦。”张三正望着李中易高大的背影,叹息道,“我算是彻底的服了主上他老人家。”

    高强也跟着叹息了一声,小声说:“追随于主上的左右,虽然自己不能再冲锋陷阵了,可是,学到的东西,却多得多!”

第1254章 难题

    歇息足够之后,大军继续北进,然而才走出去不到十里地,斥喉跑回来禀报说,沿途之上出现了许多衣不蔽体的汉人百姓。

    李中易得知消息后,略微一想,随即冷笑道:“休哥这是想利用同族之情,拖垮咱们的后勤补给体系呐。”

    去年的时候,李中易在水师的助力之下,大摇大摆的杀进了幽蓟大平原。

    客观的说,沿途的城市或是村落,少有乞讨之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契丹人采取以汉制汉的策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此前,中原地区连连战火纷飞,城头不断变换大王旗。而幽蓟大平原之上的汉人,却一直享受着异族统治下的畸形和平生活,相对的丰衣足食,确实让幽州的汉官们做到了。

    也就是说,李中易率兵的所到之处,几乎村村都温饱,部分临近水源的村落,甚至还很富裕。

    “嘿嘿,休哥做梦都没有料到,我需要人口,越多越好。”李中易冷冷的一笑,吩咐下去,“把那些被驱赶出家园的本族兄弟姊妹们都收拢到辅兵营里去,给他们衣穿,让他们吃上饱饭,然后派人护送着去大名府。嘿嘿,大名府八成土地都归孤所有,就暂且租赁给他们耕种吧。”

    “喏!”传令官领命之后,翻身上马,然后拍马扬长而去。

    高强和张三正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两个人的心理都有些奇怪。以前,李中易拿下平卢后,采取的是按人口均分土地的策略,这一次为何会改成租赁呢?

    李中易看出高强和张三正的心思,他正好有心提点一下他们,便笑道:“平卢的老百姓一直是饿汉子,从来没有过土地,所以,我把地全都分给了他们,等于是大大的施了恩。现在,被耶律休哥赶出家园的幽蓟汉人,原本有地有家业,我若直接分地他们,也会感激,但不可能太过于感激。所以,我才要先把地租赁给他们种,满十年之后,交足了租赋,可以考虑按照市价打个折扣,卖给他们。”

    高强瞬间秒懂了,说白了,就是施恩的手段和策略问题。总不能舍弃了大把的利益,却好心没有好报吧?

    张三正却多想了一层,幽蓟平原来的这些灾民,虽然被契丹人赶出了家园,然而,毕竟已有几十年脱离了华夏的正统文化的熏陶,性子很可能野一些,所以,李中易这才故意增加了他们重新致富的难度。

    李中易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这些幽蓟的灾民,契丹人不要他们了,并他们赶出了家园。以后,他们能够重新富裕起来,完全靠的是他李大官人的仁慈和善心。

    解决灾民的问题,大大的拖慢了李家军北进的步伐,但李中易却丝毫也没有着急。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耶律休哥不懂,他李中易却比谁都明白其中的奥妙。

    耶律休哥不是蠢货,他把幽州的汉人赶出家园后,全都驱到了大路之上,恰好挡住了李家军北上的去路。

    李家军出征之时,按照条令的规定,每名战士都要准备好至少七天的干粮,以及用盐腌好的猪肉条。

    开饭的时候,伙夫们只需要架起大锅烧出开水,将士们就可以把猪肉条和烙饼一起扔进热开水里,等泡软和了再吃。

    说白了,兵贵神速,李家军和契丹人大致相仿的吃饭方法,给行军的速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魔鬼永远藏在细节之中,大军出征,不仅仅是比拼武器、谋略、制度,还有至关重要的后勤补给方式,其中就包含了出征时的吃饭方法。

    同时代的军队之中,除了李家军和契丹人之外,别的军阀部队,或是别国的军队,每到一地都要先扎营,再埋锅造饭,然后分碗筷给士兵们开饭。

    这一整套流程走下来,时间长达二个多时辰之久,远不如李家军用饭的速度。

    李家军的将士们,每人都携带干粮,紧急赶路的时候,完全可以一边骑马赶路,一边啃干粮。

    硬硬的干粮,口感确实很差,但却可以填饱肚子,并节省出大量的埋锅造饭的时间。

    按照李中易的说法,既然契丹蛮子们都可以吃得了这种苦,何况是天朝上国的铁军呢?

    别的且不去说它,在紧急行军的时候,连李中易都没有热水喝,更何况其余的人呢?

    李家军被灾民们拖慢了进军的速度,耶律休哥得知消息后,不由轻声叹息道:“李无咎明知道会给大军的补给造成天大的麻烦,却依然选择收容被赶出家门的南蛮子们,此仁主所为也。”

    左皮室军详稳(都指挥使)耶律阿蛮,不屑的嚷嚷道:“大王,南蛮子犯傻,不正是咱们想要的结果么?”

    一向和耶律阿蛮不和的右皮室军详稳——耶律花山,少有的附和了阿蛮的说法,他帮腔道:“南蛮子总喜欢做些没脑子的事情,彻底的败亡为时不远了。”

    耶律休哥听风不对,立时板着脸说:“若不是李无咎的锋芒太盛,我也不至于出此下策。十几万农民原本是咱们大契丹国的粮食根基,却被咱们抛给了李中易,传出去对咱们的名声必定是非常的不利。”

    契丹人平时依赖汉官治理汉民,并坐享丰厚的果实,看上去确实是温和的统治者。然而,一旦到了节骨眼上的生死关头,契丹人马上暴露了异族统治的狰狞面目,完全没把治下的汉民当人看,翻脸比翻书还快。

    和耶律休哥一样,李中易也是一边吸着高丽棒子们的血肉,另一边却没把高丽人当人看,说杀就杀,说打就打,惟恐手段不严厉。

    这便是全世界通行的逻辑,任意一个民族的崛起,都是建立在剥削别的民族的基础之上。

    从奴隶社会开始,社会的统治精英们,无一例外,都在干一件事情:持续不断的多吃多占,把幸福建立在屁民的痛苦之上。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之后,精英们吃占的实在太多,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启动王朝更迭的周期率。

    大英帝国从海上崛起,持续性的把痛苦留给殖民地,从而转移了本国内的社会矛盾,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解决本国各阶层矛盾的良方。

    书客居阅读网址:

第1255章 敌进我退

    “禀报主上,耶律休哥已经率军向北撤退。”

    斥喉报回来的最新军情,证实了李中易此前的判断,契丹人确实想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吸引他持续性的北上。

    “你们怎么看?”李中易扭头看着高强和张三正,他的提问几乎无处不在,令高、张二人穷于应付。

    高强想了想说:“幽州城内的敌军,可有增兵?如果没有增兵,那就说明,耶律休哥还不知道我军火炮的厉害。”

    张三正接口道:“小的以为,耶律休哥八成已经知晓我军拥有火炮的情报,大名府的快速陷落,消息再慢也应该已经传入了休哥的耳内。”

    李中易点点头,又问高强:“你认为幽州城内目前有多少契丹精锐?”

    高强努力的思考了一阵子,迟疑道:“恐怕不会少于十万人吧?”

    李中易频频点头,又偏头看向张三正,张三正苦思苦想了一阵子,有些吃力的说:“休哥恐怕是想用重兵切断咱们的后路,那么一来,前有易守难攻的幽州,后有至少十几万契丹精锐铁骑,我军危矣!”

    李中易笑了,在他的精心培养下,高强和张三正快速的成长了起来。

    人才,不可能从天而降,必须靠自己用心去培养!

    讲武堂内,培养的是职业化的中下级步军军官,但是,高级将领的培养,暂时还没有固定的场所。

    建立步军大学堂,以及水师学堂和大学堂,一直是李中易的目标,只是他刚拿下全国政权不久,暂时还没腾出手来罢了。

    未来的战争,一定是围绕着海上和陆上展开,如今的水师依然处于初级的训练阶段。

    也就是说,水师的建设,尚未走上专业化和正规化的道路。所谓专业化和正规化,指的水师军官,都是科班出身的职业化军官。

    凡事,有利必有弊,端看弊大还是利大!

    世界海军的发展规律,李中易站得高,看得其实很清楚。不管是大英帝国的海军,还是美帝国的海军,其军官全都是科班出身。

    科班出身的将领,有教条化的风险,却比粗放式的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多了很多优势。

    其中,最突出的优势,便是科班出身的将领,不容易犯低级的错误。

    现在,休哥做的事,和当年的库图佐夫的想法,几乎一模一样,就是想诱李家军北上,并顿兵于坚城之下,然后被休哥率领的主力骑兵集团,切断粮食物资的补给通路。

    历史上的宋军,其实在阵地战之时,往往很容易占据上风,并打出漂亮的胜仗。

    然而,缺少马匹的宋军,即使打了大胜仗,也因为追不上敌军,无法扩大战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草原上的敌人远遁。

    李家军却和传统的中原王师,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倒是和盛唐时期的唐军颇有些相似之处。

    首先是马多,其次是远程打击兵器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最后是纪律异常之严明!

    党项人已经整个的匍匐于李中易的脚下,西北的马源地北李中易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历史上弱宋缺马的困局,在李家军这里已经获得了彻底的解决。

    至于远程打击武器,这个的确值得大书特书,李家军目前拥有6磅炮、12磅炮、神臂弩等远程打击武器。

    其中,尤其是百门火炮的助阵,使李家军在阵地战之时,还未开战,就占尽了便宜。

    想当初,李中易进军东京忭梁之时,仅仅用火炮持续性的轰击韩通的大营,便造成了朝廷禁军的大混乱,赢得异常之轻松。

    大名府城下,李家军的火炮给宽厚的城墙,造成了足以致命的威胁。

    说白了,火炮的诞生,宣告了依赖城墙抵御进攻的城市守卫战,已经彻底落伍于整个时代。

    李中易曾经有句名言,火炮的出现,意味着善守的所谓名将,再难有出头之日。

    耶律休哥不愧是契丹第一名将,他在知道了大名府迅速陷落的真相之后,经过短暂的震惊之后,随即改变了原有的作战计划,转而采取诱敌深入,再聚而歼灭的策略。

    客观的说,以李家军目前的实力,如果休哥选择防守幽州,那反而要好办得多。

    如今,幽州横亘于前,契丹人十几万主力精锐威胁在侧,李家军反而难以集中精力进攻幽州城。

    自古以来的守城战,如果守方外无援军,被围而破之的风险,可谓是非常之大。

    从北边南来的灾民,越来越多,李中易索性不走了,原地扎下大营,敞开胸怀接收被契丹人赶出家园的幽州汉民。

    被赶出家园的幽州汉民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超乎了李中易想象的程度,几十万人都安排去大名府,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李中易考虑了一个时辰之后,在张三正和高强的提醒之下,终于想出了一个妙招!

    按照安置政策,李中易原本打算把这些被赶出家园的汉民,分散安排去全国各地。

    可是,张三正一句无意的话,却提醒了李中易,高丽国那边,被抄家检地的权贵人数,多得数不清楚。李中易私人所有的高丽田地,已经超过了三百万顷之多,完全可以分一半灾民过去。

    这些被契丹人赶出家园的汉民,到了人生地不熟的高丽国中,唯一的依靠只能是李中易,而不可能是任何的别人。

    这样的话,李中易等于是凭空多出了十几万汉人组成的屯垦义务兵,控制高丽国的力度,相比此前,力量更是大大的加强了。

    移民去高丽国,其性质大致和新疆建设兵团相仿,无论是对失地的灾民,还是李中易,显然是双赢的局面。

    “禀主上,听说咱们就地扎营,并大规模接收失地的灾民,契丹人又杀回来了!”

    李中易很快接到了这个坏消息,休哥显然是想采取敌驻我扰的策略,不想给李家军消化失地灾民的机会。

    “咱们还有多少粮食?多少条船?”李中易找来同知后勤司事的叶同明,详细的询问现有的家底。

    叶同明笑道:“回主上,从大名府抄检来的粮食、衣物等物资,原本是足够咱们两年左右的嚼裹。哪怕您安排接收更多一倍的幽州汉民,也足够半年之用。”

    李中易点点头,说:“这就是说,只要粮道不被切断,咱们的人都不怕挨饿,是么?”

    “是的,必须保护好粮道,不然的话,仅仅是大军携带的粮草,仅够三个月之用。”叶同明向来办事严谨,他说能够撑过三个月,那就肯定是这么回事。

    李中易想了想,说:“既然契丹人又扑上来了,那咱们便缓缓的后撤吧。”

    休哥是想骚扰李家军,使其不得安宁,李中易自然不会让休哥的阴谋得逞,他故意反其道而行,采取敌进我退的策略,寻找歼灭休哥主力骑兵的战机。

    :。:

第1256章 军令如山倒

    失去家园的灾民,漫山遍野的向南行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在白沟南岸边乘船,出海直奔高丽国。

    李家军则广布斥喉,摆出品字型大阵,缓缓的护送灾民南行。

    和别的军阀部队不同,李家军的后队变前队,或是从撤退转为掉头进攻,反应的速度快得惊人。

    和北进之时一样,四轮的奚车依然摆在整个撤退队伍的最外侧。这是李家军行军作战的固有模式,属于条令里面的硬性规定,没有任何改动的余地。

    北上的十分迅速,撤退也十分坚决,这是李家军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特性所决定的队伍特色。

    命令一旦下达,就必须坚决予以执行,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或是干预!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令下如山倒,这已经深入李家军将士们的骨髓!

    李中易骑在“血杀”背上,揪住高强不放,一直追问:“咱们突然撤退,大家为何没有任何的杂音?”

    高强不假思索的说:“军令大于天,这是我军建立之后的铁律,谁敢有异议?”

    张三正见李中易的视线朝他瞟过来,他赶忙答道:“我军的特点是,军令下达之前,不管谁有意见,都可以畅所欲言。军令一旦下达,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和悬崖绝壁,也必须勇往直前!”

    李中易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果说,李家军是一架精密的杀戮机器,那么,军令就是机器里最重要的润滑剂。

    令行禁止,是任何一支军队的基本要求,谁做不到这个基本点,迟早要完蛋!

    比如说,打进北京城,灭亡了大明朝的李闯大顺政权。在进入北京城后,轻而易举获得胜利的现实,极大的助长了闯军的骄娇二气。

    军纪已经成了闯军的奢侈品,整个北京城成了强盗和恶棍们的天堂,不仅权贵们在哭泣,屁民更是惨不忍睹!

    正因为的军纪的坏驰,所以,一片石大战,闯军输了,而且输得很惨。从那以后,闯军就被女真人一路追杀,并一败再败,未曾有一胜。

    这个时代的军队,大多有一个特点,即擅长打顺风仗,而不会打需要掩护的撤退战。

    往往,撤退就意味着全线大溃败,谁都不乐意当垫背的炮灰。

    李家军却是这个时代的另类存在,归根到底,因为李家军是李中易用近代化的军事原则,揉和了部分现代化的建军理念,用先进思想彻底武装起来的一支铁血队伍。

    老派的封建军队,在对上近代化军队的时候,不仅仅是武器上有代差。更重要的是,军事思想上的差距,更是相形见绌。

    比如说,李家军对于条令的坚持,拥军爱民,以及总参谋部的建立,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事变革。

    其中,拥军爱民思想的确立,更是给李家军打上了里程碑式的先军和民本烙印。

    自从晚唐以降,军阀和藩镇虽然一直掌权,但是,军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却每况愈下。

    在脸上刺字,是军阀们为了防止军人逃跑,而作出的极具有侮辱性的恶劣措施。

    军人没有荣誉感,在社会上的口碑极差,且地位底下,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各国普遍存在的共同现象。

    李中易从河池建军开始,就摈弃了脸上刺字的丑陋规矩,整个李家军中的将士们,竟无一人刺过字。

    而且,在李家军中,获得勋章的军人,拥有很多的特权。比如说,获得过殊勋的军人,不仅可以和地方官平礼相见,还享有优先购粮、家属地位高、子女免费读书等等数不清的优厚待遇。

    国无强军不立,明白这个道理的人,确实有很多。但是,军不爱民,民不拥军,无法持久强盛的道理,到目前为止,也只有李中易才明白其中的精髓。

    李家军井然有序的撤退,很快就被休哥知道了,休哥不由长叹道:“能屈能伸,不躁进,从容应对,难怪能成我的生平大敌。”

    耶律阿蛮奇怪道:“摄政王,既然李贼怕了,不如追杀上去,剁下他的狗头?”

    休哥瞥了眼耶律花山,问他:“你也是这种看法?”

    和出身贫寒的耶律阿蛮不同,耶律花山是契丹南院大王耶律挞烈的亲儿子,他见过不少大场面,对于李中易的看法,自然不可能这么的肤浅。

    耶律花山想了想,说:“大王,李中易显然是我契丹勇士的劲敌,此人不除,必留后患。”

    休哥眼前一亮,追问耶律花山:“怎么除掉李中易?”

    耶律花山笑道:“咱们尽起大军,追上去,并缠住李中易,时间一久,南蛮子的内部必有变故。”

    休哥频频点头,叹道:“阿蛮若是如你一般的有见识,我就可以少操许多心了。”

    耶律花山得了休哥的夸赞,他心里却明白,耶律阿蛮那个缺心眼的憨货,才是休哥心腹中的心腹,亲信中的亲信。

    休哥信任耶律阿蛮,这和阿蛮的身后没有别的靠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耶律花山即使不跟随休哥,还可以回家去,在耶律挞烈的庇护之下,茁壮成长!

    休哥重用耶律花山,除了看重他的才干之外,更重要的是想进一步的拉拢耶律挞烈。

    “阿蛮,你率领本部兵马,追上去,死死的缠住李中易的后队。记住了,是缠住,而不是决战,明白么?”休哥早就想定了作战的方案,随即对耶律阿蛮下达了军令。

    耶律阿蛮有些迟疑的问:“大王,为何不干脆冲上去,灭了李无咎呢?”

    休哥苦笑一声,抬手指着耶律花山,道:“你把其中的道理解释给他听,他真是个榆木疙瘩。”

    耶律阿蛮一直看耶律花山不顺眼,只是碍着休哥面子,才没有公开闹翻。

    耶律花山见耶律阿蛮冲他直瞪眼,只得硬着头皮说:“公平的说,李中易是我大契丹国最凶狠的敌人,对于李中易这种人,咱们很有必要采取特殊的作战手段,先持续性的袭扰李中易,争取将他拖垮拖瘦,再想办法聚而歼之。到那个时候,整个南蛮子国,都将是你随意打草谷的乐园。”

    书客居阅读网址:

第1257章 反客为主

    “禀主上,大约三万契丹人,从后边追上来了。”

    斥喉带回来的消息,正在李中易的意料之中,他随即笑道:“休哥这是要将咱们这块大肥肉,一口吞掉呢。”

    “命令三军,停止撤退,原地待敌。”李中易果断的下达了准备迎战的命令。

    很快,三军将士们原地掉头,依旧是品字型的大阵,骑兵部队则被部署于品字大阵的正中间。

    契丹人全是骑兵,人数多达二十余万之众。李家军虽然已经实现了全军的骡马化,但是,真正能够参与骑兵对决的精锐骑士,也就是区区三万人而已。

    如果李中易贸然派出骑兵,与耶律阿蛮率领的三万精锐左皮室军对决,显然正中了休哥的下怀。

    李家军的骑兵部队,消耗一名就少一名,短时间内很难补充齐全。

    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不仅休哥懂,李中易也懂!

    哪怕李勇率领的骑兵营,歼灭了耶律阿蛮的三万精锐皮室军,他本营的损失绝对不可能小。

    一旦李家军失去了追击的精锐机动力量,休哥即使睡着了,恐怕也会乐的笑醒了。

    既然是相互的消耗战嘛,李中易才不会放过用步军的防御大阵,消耗契丹人的大好时机!

    李中易还有个秘密武器,专门用于应对契丹人的狼群袭扰战术。在李家军中,已经早早的就消灭了夜盲症,夜袭战也是李家军的保留训练科目。

    然而,在契丹人里边,十个之中很可能有三个以上的夜盲症患者。

    契丹人想缠住李家军,李中易乐意奉陪到底,等到了晚上,他再摆来阵式强攻契丹人的营盘。

    如果契丹人不想决战,选择了撤退,嘿嘿,这个时候就是李勇的骑兵营逞威风的时机了!

    契丹人一旦选择了撤退,可是军纪方面却不如李家军这么的严明,那么,撤退的战术,很可能导致整体性的溃败。

    这个时候,李勇的骑兵营再集体出动,大肆追杀败逃的契丹人,那个战果可大了!

    李家军扎营之后,耶律阿蛮领着三万契丹铁骑,浩浩荡荡的杀了过来。

    在两军相距大约五里的时候,契丹人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并向四面派出了侦察敌情的哨探。

    李中易坐在指挥车上,单筒望远镜绕着契丹人的阵线,观察了一周后,最终得出了结论:这是一支契丹人的轻骑兵部队。

    按照兵法所云,轻骑兵部队,一般执行的都是骚扰性质的任务,目的就一个:将敌军拖垮拖瘦!

    “传我的命令,等三刻钟后,若是敌军不想主动进攻,那咱们就以品字型的迎上去。”李中易不想采取的太过于被动的防御反击战术,敌军不主动来攻,他就反攻过去,以便打乱敌军的战术节奏。

    俗话说的好,浑水才好摸鱼,敌人的阵脚不乱,李中易就不太好对他们下毒手!

    这边厢的耶律阿蛮,瞪大了一双牛眼,仔细的寻找着李家军的骑兵部队!

    临行前,耶律休哥一再叮嘱耶律阿蛮,务必找到李家军的骑兵部队,并消灭之!

    耶律休哥说的很清楚,此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把李家军的骑兵部队,完全消灭!

    汉人不擅骑射,契丹勇士却是个个都弓马娴熟,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兵法里边讲得非常之清楚明白!

    “该死的南蛮子,竟然把骑兵藏在了步军的大阵中。”耶律阿蛮虽然脾气火暴,他能够坐在左皮室军详稳的宝座上,并一直稳如泰山,必有过人之处。

    如果,对面不是李家军,而是别的军阀队伍,耶律阿蛮一定会派出几支千人队,分几个批次的连续冲锋,试探一下对方的阵线。

    可是,休哥千叮咛万嘱咐的告诫阿蛮,如果李中易摆开战斗的步军大阵,阿蛮必须静观其变,以拖待变,等候主力部队的到来。

    阿蛮并不傻,他心里很清楚,李中易是唯一敢领兵深入幽蓟大平原,并反打契丹草谷的狡诈多端的南蛮子,而不是如同待宰羔羊一般的懦弱南蛮子,他绝不可轻举妄动。

    然而,耶律阿蛮做梦都没有料到,他只是静静的待在远处而已,李家军居然集体朝他逼迫了过来。

    “这还是懦弱无能的南蛮子么?”耶律阿蛮看傻了眼,面对契丹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的左皮室军,李中易居然有胆子主动发起进攻,莫非是酒喝多了,犯迷糊不成?

    “你的任务是,等契丹人掉头后撤的时候,领着骑兵营的勇士们,就像是锋利无比的尖刀一般,务必把对面的这帮契丹鞑子,撕成碎片,听懂了么?”

    一直仅仅跟随中军一起行动的李勇,正俯首贴耳的恭聆李中易的训示,连大气都不敢多出半口。

    “主上,若是耶律休哥的主力部队,就隐藏于其后,小的该怎么办?”李勇这一问,便让李中易必须高看他一眼。

    李中易随即笑道:“打不过就跑,没啥丢人的。兵法有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明白了吧?”

    李勇又问:“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骑兵营的将士们,既有大弓又有手弩,近战之时,完全可以占得大便宜。小的琢磨着,是不是给契丹人一个狠狠的教训,占了便宜之后,再领兵回撤?”

    李中易抬手拍在李勇的肩上,说:“我只给你定大的作战原则,那就是必须完整的将我的骑兵营带回来,不许有太大的损失,明白么?”

    “小的明白,咱们全军就指望着骑兵营这么点机动突击力量呢。”李勇的回答令李中易频频点头,他就喜欢和聪明人待在一起,而不喜欢真正的蠢蛋。

    “临阵的指挥权,我就全交给你了,宁可不打胜仗,也必须保存好实力,听清楚了吧?”李中易苦心经营了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才拉起一支三万人的骑兵队伍,自然不会允许李勇为了抢功,而整个的拿去冒险。

    “记住我的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中易叮嘱之后,便摆了摆手,让李勇回营去准备了。

第1258章 试探性进攻

    品字型大阵逐渐向契丹人靠拢,耶律阿蛮渐渐的坐不住了,他很想发动一次大冲锋,灭一灭李家军的锐气。

    然而,休哥给的任务是,缠住李家军即可,不许恋战,更不许擅自发起总攻击。

    如果不打一仗,就这么撤退了,未免也太窝囊了吧?

    时间就在耶律阿蛮的纠结之中,一分一秒的过去,而李家军也接近到了相距不足三里地。

    在没有建立总参谋部制度的契丹军队里,耶律阿蛮既没人可以分担一下作战计划的压力,也无人可以商量一下后勤的事务,战役的成败完全由其一人承担。

    耶律休哥交给阿蛮的任务,只有一个,拖累拖垮李家军,就是大功一件!

    撤退是肯定需要的,但是,绝对不能就这么撤退了!

    耶律阿蛮手头有三万兵马,拿出五千兵马,冲击两个波次,完全可以做得到。

    “谁敢替我去冲破南蛮子的鸟阵?”耶律阿蛮不仅不是笨蛋,反而聪明的使出了激将法。

    “某家愿去马踏南蛮子……”万骑详稳耶律洪枝当仁不让的挺身而出。

    耶律阿蛮满意的看了眼耶律洪枝,这小子是他的心腹,一向对他言听计从。

    这一次,耶律洪枝再一次主动的跳了出来,耶律阿蛮自然是满意之极。

    不过,耶律阿蛮并不打算派耶律洪枝出马,毕竟左皮室军和李家军这是头一遭开战,不摸清楚李家军的底细,阿蛮不可能拿他自己的亲信去冒险。

    “每次都是洪枝主动站出来,还有人愿往么?”耶律阿蛮扫视了身边一周,视线落到了万骑详稳耶律长元的身上。

    耶律长元平日里不怎么服气耶律阿蛮,总是牢骚满腹,怪话连篇。耶律阿蛮早就想修理他了,这一次机会难得,自然不会放过他了。

    耶律长元明知道阿蛮的心思,骨子里的骄傲,却不允许他做缩头乌龟。

    “某愿往!”耶律长元话音未落,耶律阿蛮便答应了他,“好,长元详稳不愧是我大契丹国有名的勇士。”

    耶律阿蛮送的廉价高帽子,令耶律长元格外的胸闷,但他也不敢公开得罪死耶律阿蛮。

    耶律长元别过脸去,大声说:“某去也!”拍马就走,丝毫也不拖泥带水。

    利用骑兵的高速度优势,怎样去冲击完整的敌人步军大阵,耶律长元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否则,他也不可能在得罪了耶律阿蛮之后,还能够一直坐在万骑详稳的宝座之上,纹丝不动。

    “你们两个千骑队,分左右冲过去。记住了,不许恋战,仅仅是冲过去,绕着南蛮子的大阵,反复的用箭去射,都听懂了么?”耶律长元交待作战任务的时候,向来不厌其烦,“如果南蛮子动了,你们就分别掉头往远处去……若是南蛮子一直不动,你们就一直绕着敌阵猛射……”

    “得令!”两名千骑详稳几乎同时拱手,大声说,“一定教让南蛮子知道咱们契丹铁骑的厉害。”

    “去吧。”耶律长元分别拍了拍部下的肩膀,面含微笑的放他们走了。

    李中易正在喝茶,负责观察的高强却禀报说:“回主上,契丹人动了!”

    “哦!”李中易又喝了两口热茶,这才起身拿起单筒望远镜,认真仔细的看向契丹人的阵营。

    “嘿嘿,耶律阿蛮这是瞧不起咱们呢,区区一万余人,就想冲垮我的大营?”李中易数清楚契丹人的旗号数量,通过心算很快得出结论,契丹人只是骚扰性质的试探罢了。

    单筒望远镜的作用,在阵地战之时,显得尤为具有优越性!

    李中易站在指挥车上,将对面契丹人的一举一动,看得一清二楚,纤毫毕现。

    反观耶律阿蛮,因为距离太远,仅靠肉眼,很难在第一时间观察到李家军的动静。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老话确实是非常有道理的!

    如今的李家军中,一营之副指挥以上级别的军官,人手一架单筒望远镜。也就是说,副团级以上的中高级将领,都有单筒望远镜助阵。

    营是李家军中的基础战术编制,一军辖五到十营,军一级的单位,都作为基本战役编制的存在。

    一营的编制人数有大有小,有多有少,大致在500人至1500人之间。

    比如说,炮军下边的营,配备有火炮二十门,人员五百名。这五百人,分为正、辅两班,专心致志的伺候那二十门火炮。

    又如,近卫军的甲营,那可是全军之中,人数最多的一个营,足有一千五百人之多。

    “轰轰轰……”契丹人的两个千骑队,在各自详稳的率领下,分左右向李家军大阵的两翼,气势汹汹的包抄过来。

    李中易放下手里的单筒望远镜,冷笑道:“命令炮军,单数的火炮上链弹,双数的上霰弹。让李永堂沉住气,先放敌军大部进入射程,再根据实际情况轰他娘的。”

    “喏!”传令官复述了一遍李中易的命令,得到了李中易的认可之后,当即拍马而去。

    “命令神臂弩手们,准备三段击。”

    “命令掷弹兵们,随时随地准备发射‘鸡尾酒’,老子要给契丹人来顿大餐,让他们开开眼。”

    李中易不停气的发布了好几道军令,原本立于他身侧的传令官,仅仅是眨个眼的工夫,便有五、六人冲了出去。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李中易发布的军令,都要给基层的指挥官,留下随机应变的余地。

    比如说,敌人已经冲过了火炮的阻截,杀到了阵线之前。投掷鸡尾酒的将士们,居然还要等待李中易派人去下令发射,那就太耽误事了。

    军令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就非常考验基层指挥官们的战斗素养了,若是军事素质不够的话,那就很可能要酿成大祸了。

    李中易下令敢留有余地,自然不是盲目的瞎搞,如今的李家军中,基层的军官从队正开始,全都是经过讲武堂培训的科班出身。

    每次作战,总参议司都会根据不同的战役考量,制定出至少三种不同情况的应对方式。基层军官的选择权,也就是在这些预案之中,选出最有利的一个,并加以贯彻执行。

第1259章 发威

    千骑甲营详稳耶律洪山,和千骑乙营详稳耶律完广,都是耶律长元的心腹。

    其中,耶律洪山比较勇猛一些,耶律完广比较多谋,耶律长元命这两人分左右袭扰李家军,正好发挥他们的所长。

    两个千骑营开始小步缓跑的时候,耶律完广大声吼道:“你先冲,我随后!”

    耶律洪山闻言后,不由翻着白眼,嘟囔道:“又是我先冲!”

    在如雷的马蹄声中,耶律完广并没有听清楚耶律洪山的话,但他仅看耶律洪山的神态,就知道,这小子又在发牢骚了!

    耶律完广声嘶力竭的吼道:“还是老规矩,首功归你!”

    耶律洪山听了此话,这才重重的点着头说:“这还差不多!”

    契丹皮室军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常备精锐骑兵,美中不足的是,这支队伍依然残留着草原蛮族的游牧习气。

    也就是说,擅长打顺风仗,一旦遇挫或是作战失利,军纪就不太可能控制住局面了!

    李永堂接到命令后,随即下达了指令:“炮营所属分为三个梯次,第一梯次上链弹,第二个梯次上实心弹,第三个梯次上霰弹,依次轮流发射……”

    在李家军中,最前线的最高指挥官有权力在一定范围内,修改李中易下达的军令。

    俗话说的好,兵无常形,水无常势!

    临阵作战之时,局部和全局的形势,可谓是瞬息万变。李中易允许部下修改他的命令,既是一种莫大的信任,也是有的放矢的充分授权!

    几十万人的阵地战大对决中,李家军哪怕拥有诸多的信息传递手段,但依然不可能如战地电话一般的快捷和准确。

    很多时候,从李中易发现敌情的变化,到修改过的命令准确的传递到受令部队指挥官的手上,很可能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时辰,这就很容易耽误大事了!

    自从,总参议司建立之后,在作战计划中,允许营以上的指挥官,及时的把握住战机,在预定的备用计划内,适当修改上边的军令。

    由于专业性的考虑,李永堂在链弹之外,增加了实心铁弹,并把发射的梯次改为三波,都在备用计划的范畴之内。

    应对草原骑兵冲锋之时,客观的说,实心弹的射程比链弹远的多,完全可以用在第一波的打击。

    受限于火炮的发射速度较慢,链弹和霰弹,分别对付进入规定射程内的骑兵。其中,尤其是霰弹,虽然射程较近,但是杀伤力却惊人的强悍。

    由于炮营的至关重要性,临战之时,李中易把弓弩营的指挥权,交给了炮营指挥使李永堂。

    神臂弩的打击范围,比实心弹近,却比链弹远,而且发射速度也远远超过了火炮。

    让弓弩手们填补火炮发射速度慢的弊端,这是李中易的一大创举,十分有效弥补了火炮的不足!

    按照条令的规定,炮营发射了实心弹或是链弹之后,在炮兵们装填弹丸和火药的时候,就轮到了神臂弩进行火力压制。

    神臂弩发射过几轮后,火炮再射一轮,如此周而复始,确保打击的火力没有空白的死角!

    战争是一门学问高深的科学,谁不按照科学的客观规律办事,必定会栽大跟头!

    耶律洪山的千骑队,在距离李家军阵线两里地的时候,逐渐开始加速。

    战马奔腾之际,耶律洪山取下背上的战弓,朝着空中挥舞了几下。很快,整个千骑队的契丹勇士们,纷纷掏弓出囊,虚搭箭矢于弦上。

    能够入选皮室军的契丹人,基本条件就是弓马娴熟,在耶律洪山的千骑营内,战士们配备的骑弓之中,最小的弓都是两石之力。

    契丹人对付汉人步军的拿手好戏,便是利用战马的速度,绕着汉人步军的大阵,一边纵马奔驰,一边挽弓放箭。

    只能被动挨打的滋味,确实非常难受,对于士气的影响,极其的负面!

    不过,李家军却不是一般的汉人军队。李家军不仅拥有火炮、神臂弩和简易投瓶机等远程打击力量,更拥有数量多达三万的精锐骑兵部队。

    耶律洪山擅长一弦射三矢,每矢皆可百步穿杨,号称皮室军第一神射手。

    正因为本钱雄厚,耶律长元才会屡次提拔耶律洪山,直至千骑详稳之高位。

    “随我来……”耶律洪山挥弓朝左边一指,紧接着拍马就向左侧疾驰而去。

    万马奔腾之中,耶律洪山喊的是啥,谁都听不清楚,但是他身边的亲牙却看得懂他打出的手势。

    “朝这边冲……”

    “朝这边冲……”

    契丹人没有左右方向的概念,只能以这边,或那边来代替。

    好在,契丹人的勇士们,追随耶律洪山的时间已久,大家都非常熟悉他的姿体语言,整个千骑队的人,都跟着他朝左侧旋转冲杀了过去。

    李永堂抿紧嘴唇,死死盯着契丹人的行进轨迹,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

    三百步的时候,契丹人突然集体转向了左侧,玩了一出漂亮的贴阵左旋转。

    “嘿嘿,该死的契丹鞑子,老子等的就是你们的左旋转或右旋转。”李永堂吐掉叼在嘴里的草根,恶狠狠的说,“我数五下,链弹发射!”

    李中易曾经看过一本,那里边曾经提及,机枪阵地一般摆在主阵地的侧面,那样的部署,杀伤力会比正面扫射的威力,大出不止两倍。

    李永堂起初不信,后来用稻草人做过实验后,他随即意识到,按照同样的逻辑,火炮摆在阵地的侧面,比部署在正面,对敌人更有威胁。

    “一……”

    “三……”

    “五……点火……”李永堂将手臂重重的劈下,四十门已经上了膛的火炮,随即发出了绝杀的怒吼声,“轰轰轰……”

    由于惯性的作用,骑兵部队转弯的半径,和冲锋的人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

    耶律洪山在相距三百步的地方率先转弯,他的部下们也跟着纷纷左转,眨眼间,整个骑兵阵列宽大的横截面,立时暴露于炮兵的打击范围以内。

    “嗖……”几十条链弹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凶狠的砸进了契丹人的骑兵队列之中,势不可当的绞杀着一切可以触及的生物。

    几乎是眨个眼的工夫,皮室军宽大的侧面横截阵列,瞬间被链弹绞扫出一大片空白地带。

第1260章 骑兵对决

    “开火!”李永堂抓住契丹人被轰懵了的大好时机,随即命令发射第二波次的实心弹。

    和链弹以绞杀为主不同,实心弹起的作用主要是弹跳式的轰杀,对付集群冲锋的骑兵,有神奇的效果。

    “轰轰轰……”几十只实心弹从炮口之中离膛,夹带着毁灭天地的神威,展露出狰狞的魔力,恶狠狠的砸进了皮室军的人群之中。

    “轰……”密密麻麻的人群之中,几乎每一颗实心弹,都有重大的斩获。

    “啊……”一名契丹人被实心弹砸中胸膛,顿时血箭冲天,骨碎肉烂,只来得及惨叫半声,便一命呜呼。

    实心弹在砸穿了契丹人之后,随即改变了轰击的方向,在地面上砸出一个小坑之后,斜向弹起,将另一名契丹人的胯下战马腹部砸出一个硕大的血洞。

    马背上的契丹人,还没明白过味儿来,便栽倒在了地上,转瞬间便被无数只铁蹄踩成了肉酱。

    “神臂弩,三段击,放!”李永堂抓住契丹人阵列横截面最大的时机,毫不迟疑的命令弓弩营开火。

    和火炮的点攻击不同,神臂弩属于面攻击的利器,几乎是眨个眼的工夫,契丹人的侧面阵列,被整个的削凹了很大一块。

    几千张神臂弩,不停歇的同时攻击没有任何抵御力的敌人,结果自然是一边倒的大屠杀!

    “啊……救我……”被神臂弩射穿了胸膛,眼看着不行了,却还没有死透的契丹人,此起彼伏的呼救。

    实心弹丸在契丹人的阵列之中,跳东砸西,造成了契丹铁骑的极大恐慌。

    在半空中飞舞的链弹,仿佛是恶魔的神器下凡一般,肆无忌惮的收割着契丹人的手、脚、腿,乃至于性命。

    “嗯哼,不错,干得漂亮极了!”李中易扫了一眼几乎空了一半的契丹冲锋队列,放下手里的单筒望远镜,满意的笑道,“李永堂的杀人技巧,已经越来越娴熟了!”

    高强笑着凑趣儿说:“主上给李永堂大开了方便之门,允许他那边敞开来搞训练,方有今日之成效。”

    这个马屁拍的很舒服,李中易不禁眯起两眼,笑道:“打赢了,我得江山,李永堂升官发财,封妻荫子,这买卖着实很划算啊!”

    张三正笑道:“大家伙从河池就追随主上您,图的不就是作一个人上人么?”

    李中易不由笑出了声,张三正实在是个妙人儿,他拍的马屁都格外的与众不同,也很别出心裁!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这是很有道理的逻辑。

    契丹人的优势是弓马娴熟,但是,李家军的狠兵器,无论是火炮,还是神臂弩的打击距离,远比普通的骑弓长很多。

    步军使用的弓,并不适合在马上使用。以骑兵为主的契丹人,除了极少数人之外,绝大部分都用的是骑弓。

    契丹人的弓弩技术原本就比大周逊色许多倍,骑弓更是没办法和大周的步弓相提并论,火炮和神臂弩的射程优势,也就越发的明显。

    两轮火炮射击,外加几轮神臂弩的打击过后,耶律洪山所率领的千骑,眨眼间便损失了好几百名勇士。

    等耶律洪山醒过神来的时候,由于伤亡过于巨大,他的千骑营随即彻底的丧失了战斗力。

    “左转,左转……”任由耶律洪山如何叫唤,他手下幸存的契丹勇士们,纷纷拨转马头,仓皇向北逃窜。

    一直骑在马背上的李勇也看得很清楚,他随即命令一个营的骑兵冲上去,必须痛打落水狗。

    同样是骑兵,一方败逃,一方追击,这是李勇最喜欢的一种战场形势,也是李中易所喜闻乐见的局面。

    养精蓄锐已久的李家骑兵部队,仿佛决了堤的洪水一般,沿着契丹人败退的方向,势不可当的冲杀了过去。

    李中易在指挥车上看得清楚,这次追击李勇是动用了一个营级编制的骑兵,也就是一千多人的骑兵。

    嗯哼,【m.】李中易满意的点了点头,撇开李勇的异族身份不提,他这个颇超家的贵族,的确是精通骑兵作战的狠角色。

    契丹人只来了两千余骑兵,其中,耶律洪山的一千人已经被打得魂飞魄散,丢盔卸甲,亡命徒逃窜。

    此时不追杀上去,痛打败亡之犬,更待何时?

    更妙的是,追杀的李家骑兵,故意把耶律洪山的败兵,朝着耶律完广的方向,驱赶了过去。

    这便是骑兵作战中的倒卷珠帘战术!

    其目的是,故意驱赶着耶律洪山的败军,去冲乱耶律完广的完整骑兵队列。

    倒卷珠帘战术的狠辣之处,就在于,哪怕后队的耶律完广看破了李勇的毒计,却也没办法招架过去。

    除非,耶律完广敢于下令射杀败兵,不然的话,要么他的队伍也被冲散,要么只能顺着败军的势头,一起败退!

    不过,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耶律完广居然在极短时间内,把他的本部兵马一分为二,并让开了中间的一条逃生之路。

    指挥车上的李中易暗暗点头,耶律完广的表现,确实令人惊艳,值得赞赏。

    这时,从骑兵军的主力之中,忽然传出尖锐且密集的竹哨声。

    不大的工夫,负责追击的李家骑兵随即一分为二,大约一百五十名骑兵,沿着耶律洪山败退的方向,径直追杀了下去。

    其余的八百多名骑兵,势不可当的冲向被分割为两个部分的,耶律完广的左翼骑兵。

    李中易摸着下巴,高高的翘起嘴角,他把整个骑兵军都交给了李勇指挥,确实没有看错人!

    少部分骑兵追杀下去,只需要阻止契丹人返身再战,即可收获不小的战果!

    主力部队扑向被切分为二的耶律完广一部兵马,这就正好符合兵法上说的,因地制宜的作出战术变化,从而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的优势。

    由于相距太近了,契丹人只得纷纷收弓入囊,并拔刀在手,准备和南蛮子的骑兵展开马上的白刃战。

    然而,李家军的骑兵,每个人都是右手挥刀,左手持着一架手弩。

    两军还没完全接触,相距大约五十来步的样子,“嗖嗖嗖……”就听手弩的弓弦脆响声此起彼伏。

    促不及防的契丹人立时吃了大亏,他们还没正式拼命,就有一百余名契丹勇士被射下战马。

    左手弩,右手刀,这可是李家军骑兵的独门绝活,初次骑兵对决便显露出巨大的威力!

第1261章 战略选择

    契丹人丢盔弃甲的拍马在前面逃命,汉家儿郎挥舞着战刀,一边高声呐喊,一边死命狠追。

    李中易久久不愿放下手里的单筒望远镜,心潮起伏不定,自晚唐以降,类似这样的场景,有多少年没有出现过了?

    一百年?还是一百五十年?

    两千契丹人刚刚正式接战,就被李家军杀的大败,只能亡命而逃,耶律长元一时间,还真难以接受这样的场面。

    然而,事实俱在,哪怕耶律长元再不乐意相信,契丹人的精锐皮室军显然是败得很惨!

    “滋……南蛮子的火炮竟然如此之厉害,着实没有想到哇!”耶律长元不由倒吸了好几口凉气,死命的揉了揉双眼,睁眼再看,曾经不可一世的契丹人,的的确确被杀败了。

    李家军骑兵军甲营指挥童辛,挥刀劈死了一名契丹人,正欲大吼一声“痛快”,却突然听见了撤退的军号声。

    尽管童辛非常不乐意就此撤回,然而,军令如山倒,他只得缓缓勒紧马缰,掉头回撤。

    李家军中记军功,向来不以首级论英雄,而是根据战斗任务的难易程度,确定军官或士兵所立下的战功。

    不过,在回撤的过程中,童辛多留了个心眼,他下令将沿途倒下的契丹人,全都砍下首级,以便拿回去叙功。

    李中易见战士们纷纷下马砍契丹人的脑袋,不由高高的翘起嘴角,笑眯眯的说:“童辛莫非是想筑京观不成?”

    高强看出李中易的心情很棒,便笑着凑趣儿说:“若是砍了休哥的脑袋筑京观,那才是美事一桩!”

    李中易哑然一笑,高强的胃口也太大了一点,若能砍下耶律休哥的脑袋,整个契丹国肯定已经被他踩在脚底下,从此北面无忧矣!

    两千余精锐骑兵出击,能够囫囵逃回来的却仅有三百多人,耶律长元颇有些欲哭无泪的凄凉之感。

    出师不利的结果是,耶律长元身后的契丹勇士们,一个个面现凝重之色。

    直到此时此刻,曾经高傲无比的契丹人,终于明白了一件事:耶律休哥为啥不肯马上和李家军正面决战!

    耶律长元感慨万千的叹息道:“曾经被咱们随意打草谷的南蛮子,终于练出了一支强军!”

    没人敢接这个话茬,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盯在耶律长元的身上,惟恐作了战败的替罪羊。

    “如果不是我军主力接应及时,只怕是连三百人都逃不回来了。”耶律长元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摆了摆手说,“既然是南蛮子很难打,那咱们索性绕到他们的后边去,争取切断南蛮子的后路。”

    耶律洪山史无前例的打了败仗,他本来没有脸面说话,可是,依然忍不住提醒耶律长元:“大详稳,上边给您的任务是……”

    他担心耶律长元擅自改变作战任务,恰好被耶律阿蛮抓住了把柄,万一被秋后算帐,恐怕是九死一生之局面。

    耶律长元摆了摆手说:“我若就此回去了,你以为耶律阿蛮就会放过我么?”

    耶律洪山仔细的一想,随即黯然摇头,难过的说:“耶律阿蛮不可能放过这么好的借口。”

    耶律长元点了点头说:“为今之计,咱们只有打了胜仗回去,才有可能将功赎罪。”

    出征时的一万多人,如今只剩下八千多点,损失了这么多人,如果就此回去,耶律阿蛮一定会借题发挥,耶律长元的命运多半会变成悲剧。

    “禀报主上,契丹人逃走了!”

    李中易获得了斥喉传回来的情报,他不由笑道:“契丹人这才损失了多少人?怎么可能就此不战而逃呢?”

    张三正笑道:“主上,契丹人一定是怕了正面的对决,想绕到后边去截断咱们的粮道。”

    “主上,既然契丹人怯战了,我军又兵精粮足,不如直接把战线推进到幽州城下?”高强的一席话,立时把李中易逗笑了。

    屯兵于幽州之下,契丹人哪怕再不想决战,也必须被牵着鼻子,参与汉蛮之间的战略性大决战!

    幽州,对于契丹人而言,属于输不起的至高利益!

    幽州,对于李家军而言,属于必须拿回来的民族最高利益!

    客观的说,李中易刻意北进,直扑幽州,等于是释放出了战略决战的胜负手,逼迫契丹人参与正面的决战!

    以李家军目前已经武装到牙齿的现状,积极谋求战略性决战,对李中易而言是最为有利的局面。

    说句大实话,如果耶律休哥一直采取大纵深撤退的战略战术,李家军的粮道很难确保万无一失!

    不过,耶律休哥和库图佐夫不同,幽州也和莫斯科不同。

    说白了,如果耶律休哥选择一把火烧光幽州,然后全军北撤。就战略层面而言,幽州的汉人固然受到重创,契丹人也不可避免的再次沦落于靠天存活的窘境。

    幽蓟大平原,之于契丹人的战略意义,主要是过冬物资的充裕供应!

    一旦,契丹人选择烧光幽州,狠心北撤。来年若是碰上罕见的大寒潮,牛和马必定会死去一大片,那么,契丹人生存的状况就十分堪忧了!

    幽州的战略地位,就相当于,二战时苏联的大粮仓乌克兰。

    苏联丢失了乌克兰之后,还有美国等盟国的粮食通过海运补充进去,契丹人失去了幽州之后,又能够上哪里去找那么多的过冬粮食呢?

    幽州到霸州充其量也就是三百余里的距离,李家军随军携带的粮食又异常之充裕,哪怕粮道短暂被切断,也不需要担心饿肚子的问题。

    “呵呵,契丹人既然这么乐意切断我军的粮道,那就暂且让他们得意一阵子好了。”李中易眯起两眼,淡淡的笑道,“我军执意前进,契丹人显然是无法挡住的,是不是这么个理?”

    张三正知道,李中易问的是他,他赶忙抱拳拱手道:“阵地战,契丹人多半要输。游击战,契丹人骑兵多,倒是可以在局部占上风。”

    李家军目前最大的短板,主要是可堪一战的精锐骑兵,仅有三万多人而已。

    然而,契丹人却有几十万带甲的骑兵,哪怕损失掉六万骑兵,把李家骑兵拼光,契丹人依然只是伤筋,却未真正的动骨。

第1262章 谋算

    耶律长元的确是个狠角色,在短暂的试探,并收获了惨败之后,他果断选择了避战。

    两军刚一碰面,耶律长元就损失了两千人,军中人心浮动,士气大减,恐怕再难一战。

    作为典型的封建军队,耶律长元的兵马战损率已经超过了15%,军心肯定是乱了,无法继续再战。

    有实力,才有继续混下去的资本,所以耶律长元选择了退却,打算绕路过去,截断李家军的粮道。

    就这么灰溜溜的跑回去,耶律长元心里比谁都明白,耶律阿蛮一定不会轻易的放过他。

    战损两千人,绝对不是个小数目,然而,耶律长元已经试探出李家军的强悍实力。哪怕把剩下的八千人也都拼光了,同样只能是白白的送死而已,完全无济事!

    考虑清楚之后,耶律长元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另一条路,暂且不回去找死,看看能不能在李家军的后边寻找合适的战机,以将功折罪!

    李家军行军之时,负责侦察的斥喉组至少要远出百里之外,耶律长元这一绕路,绕得很辛苦,足足绕出去两百多里地。

    契丹人试探之后,遭遇了重创,反而自己先撤了,实在是件怪事。

    根据参议司的判断,在试探之后主动后撤的耶律长元部,很有可能没走远。

    李中易手里捏着参议司的结论,笑着说:“契丹人发现正面无法取胜,恐怕是想故技重施了吧?”

    杨无双点点头,说:“草原民族的兵马,比较擅长打顺风仗,这耶律长元和咱们刚一交手,就损失了接近两千人,他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正面硬拼不是个好办法。我们参议司的同僚一致认为,契丹人应该是想绕到咱们的身后,打算切断粮道。”

    李中易摸着下巴,微微一笑,说:“战争的形态已经随着武器的更新换代,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契丹人还想玩断粮道的老套路,就不怕偷鸡不成反蚀了自家的好米?”

    “主上,契丹人仅仅只是吃了点小亏而已,不让他们多流一些血,根本不知道我军的厉害。”杨无双眯起两眼,抬手指向幽州,“使我军顿兵于坚城之下,再里应外合,合而攻我,嘿嘿,这种老把戏确实已经过时了。”

    高强见李中易向他瞄过来,他只得硬着头皮说:“有火炮的助阵,哪怕幽州城再怎么城高池深兵强马壮,旦夕间可破矣。”

    张三正见李中易转头看向他,便笑着说:“只要先敌一步,取了幽州,抢尽城中的金珠和粮食,契丹人的铁骑就算再厉害,来年冬天也只能挨饿受冻了。”

    李中易微微翘起嘴角,既然耶律休哥选择了避开决战,那么城高沟深的幽州,能否使李家军顿兵于城下,也就成了此战的关键所在。

    该想到的东西,总参议司的参议们全给模拟了出来,并作出了从甲号到壬号的共九套方案,李中易也没啥好说的。

    “既然契丹人想包抄咱们的粮道和后路,那咱们怎么着也要配合一下他们吧?”李中易忽然抬起头,态度严肃的下达了命令,“全军继续后撤,等接了足够的粮草,【】再回来拿下幽州。”

    耶律休哥选择了后撤,李中易出其不意的也选择了后撤,现在就看谁的耐心更好,运气更佳了。

    毕竟,杨烈率领水师和三万名精锐将士,已经深入敌境,展开大规模的游击战。

    契丹人已经吃过水师的两次大亏了,这一次,就算是耶律休哥再傻,也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消灭掉李家军的水师。

    李中易选择主动后撤,就是想引诱耶律休哥继续分兵,去应付杨烈的敌后游击战。

    这一招其实是阳谋!

    不管耶律休哥有无看破李中易的阴谋,他都必须分兵,去对付杨烈的在幽州大平原上的袭扰战。

    如果,李中易不主动后撤,耶律休哥倒是很可能忍住一时之痛,选择先击李家军主力,再去收拾杨烈的小部队。

    然而,李中易不按常理出牌的搞法,就让耶律休哥的处境变得异常之尴尬了。

    耶律休哥想玩库图佐夫大踏步后退,并以退为进的小把戏,李中易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休哥撤退,他也撤退的怪招,令休哥的图谋瞬间破功。

    如今,休哥的力量已经被一分为三,幽州的汉军去了晋阳,幽州城内有几万契丹铁骑镇守,休哥自己也带了十余万精锐的皮室军和宫分军。

    如果,休哥接着分兵去应付杨烈,那么这一仗还没正式开打,李中易已经赢了大半。

    然而,休哥毕竟是契丹人不世出的第一名将,他的选择令李中易也大为吃惊。

    二日后,已经回到霸州的李中易,得知了耶律休哥的最新动静。

    耶律休哥没有再次南下,而是聚兵于幽州,坐等李中易再次北上。

    面对敌人的最新情况,总参议司的参议们一致认为,耶律休哥应该已经看破了李家军的战略意图,休哥的下一步估计是先增强幽州的兵力,再派出一部分主力去干掉杨烈所部的李家军。

    李中易摸着下巴,笑道:“耶律休哥只怕是已经在去找杨烈的路上了吧?”

    同知总参议司事的何大贝,叹了口气说:“耶律休哥还真是咱们从未见过的劲敌,这一仗还没正式开打,双方已经洞察对方的战略目的。”

    “幽州太重要了,耶律休哥难免会高度重视,这一点也不稀奇。”李中易收敛起笑容,郑重其事的下达了军令,“全军再次北进。”

    这一次回霸州之后,炊事伙夫们日夜不停的分三班连轴转,总算是赶制出了大军半月的干粮加盐的烙饼和炒米。

    当李家军再次北进幽州之时,耶律休哥已经在去找杨烈的路上,据他的分析,李中易这边应为徉攻,在后方骚扰抢劫的杨烈才是心腹大患。

    事实也证明了耶律休哥的看法,当休哥离开幽州四百里地的时候,他接到了一个坏消息:杨烈已经攻破了武清县城。

    从武清到幽州的距离,不过区区两百里而已,杨烈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居然敢深入契丹人的腹地,主动拿下了幽州的东南门户武清。

    摆在耶律休哥面前的难题是,杨烈的下一个目的,究竟是哪里呢?

第1263章 游而击之

    杨烈手握三万精锐,他的目的自然不仅仅是袭扰契丹人而已。作为偏师的三万兵马,若想真正的调动契丹人,必须拿下契丹南京道的重要城市,才会真正的打疼契丹人。

    所以,杨烈一不做二不休,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果断的拿下了武清县城。

    武清县,是幽州的东南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契丹人在此地驻军一万。

    然而,携带了火炮的杨烈军,却轻而易举的轰开了武清县的城门,大模大样攻进了县城。

    城中道路狭窄,非常不利于骑兵的进攻和展开,一万多契丹人很快吃不住劲儿,从北方逃窜了出去。

    殊不知,李家军已经全员实现了骡马化,最喜欢打的就是追击战。

    结果,在李家骑马步军的追杀之下,逃回幽州城的契丹人,十不存一!

    打进武清县城后,部下们按照老规矩,展开大规模的地毯式抄家搜粮活动。

    杨烈自己则待兵马总管府里,双手抱在的胸前,盯着硕大的沙盘出神。

    自从李中易折腾出等高线的概念,又整出了军用沙盘之后,两军作战的单方面透明化越来越向李家军这边倾斜。

    “禀杨帅,契丹人临逃走之前,没来得及点燃粮仓,倒让咱们捡了个大便宜,粮草堆积如山啊!”随军的同佥书后勤司事胡真,快步跑进来,向杨烈禀报了第一个好消息。

    杨烈是个话很少的家伙,他只是点点头,却没接胡真的话茬。

    胡真是李中易的河池旧部出身,他自然非常了杨烈的脾气和秉性,杨烈一直是个闷嘴的葫芦,他其实是心里啥都明白,偏偏就是不说。

    李中易的另一个弟子,左子光却是个话唠,尤喜长篇大论,倒是和话少的杨烈,相映成趣。

    “烙饼,七天的量,其余的皆分给百姓。”杨烈一如既往的惜字如金,话虽少,意思却表达的异常明确无误。

    胡真抱拳拱手道:“下官这就去安排,请杨帅放心。”杨烈点了点头,胡真办事一向妥贴,从未出过差池。

    撇开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的职务不提,单单是杨烈挂着的征北大将军头衔,就有资格被称为帅臣。

    李中易打进了开封之后,一共封赏了五位将军,即宋云祥的征西将军,刘贺扬的征东将军,马光达的平南将军,廖山河的平虏将军,以及杨烈的征北大将军。

    其【零点看书】中,身份最尊贵的,自然非杨烈的征北大将军莫属!

    按照李家军的条令,大将军之类的头衔,不过是些个虚头巴脑的东西罢了。最重要的是,杨烈是现任河北道行军大总管,这才是赫赫的实权职务。

    此次袭扰幽蓟大平原,李中易给杨烈的命令,写的异常之含糊不清,等于是给了杨烈自专的巨大权柄。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杨烈固然权柄巨大,却也有随军的镇抚分其权。

    偏师的镇抚使严重茂,此前就是第一军镇抚使,他和杨烈已经是多年的老搭档了。

    杨烈有个老习惯,除了训练和作战之外,旁的事都懒得去管,这些杂活也都归了严重茂管辖。

    方才,杨烈对着军用沙盘思考下一步作战方案的时候,严重茂就在前院指挥将士们,收降纳粮,安抚百姓。

    李家军的特点,就是四分军事,六分政治。

    怎么和敌人作战,那是杨烈的职责。打下了武清县城之后,所有的善后事宜,就全都是严重茂的事儿,杨烈一向不乐意插手闲杂的恼人之事。

    至于,怎样安抚百姓,整顿官府,分发粮食,发动群众诉苦,并把民众组织起来,这些思想政治工作,严重茂这个随军的镇抚使责无旁贷。

    严重茂作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长达十余年之久,早就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惶恐不安的武清百姓们,被分别请出家门,聚集到了城中的大操练场上。

    “各位父老乡亲,我们是汉家的军队,欺负你们的契丹人,已经屁滚尿流的被我们赶跑了……”严重茂的话,直白生动活泼,颇具有煽动性。

    这年月的老百姓,绝大部分都是文盲,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若是和文盲们说些文诌诌的东西,连听都听不懂,更别提理解二字了。

    李家军的政治思想工作,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模式。

    “各位父老乡亲,你们辛辛苦苦耕种得来粮食,却被契丹鞑子和官老爷们占去了一大半,你们却连饭都吃不饱,凭什么?”严重茂的话,句句打动人心。

    不管是哪个朝代,或是哪个民族,处于最底层的屁民,都认同一个道理:不恨寡,只恨不均!

    恨不均,这是整个人类都认知的最大公约数,却被严重茂活学活用的加以发挥和衍生。

    实际上,严重茂这一次却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武清的老百姓虽然也要出徭役,并交粮纳税,却是幽州辖境内比较富裕的一个县。

    客观的说,在杨烈拿下武清之前,武清县城的街头上,连乞丐的出现,都成了希罕事儿。

    怎么说呢,投靠了契丹人的二鬼子汉奸文臣们,确实颇有治理的才华,也真正做到了轻徭薄役。

    在整个幽蓟大平原之上,除了少数几个贫困县之外,绝大部分的州县都应该归入温饱或是相对富裕的范畴。

    与幽蓟大平原的相对富裕相比,反而是大周境内的老百姓,至少有一大半挣扎于饿肚子的边缘之上,很多人一天只吃一顿野菜羹。

    汉人的辖境内,反而不如被契丹欺压的地区那么富裕,李中易以前没闹明白出现反差的根源,现在却是已经懂了。

    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契丹人之后,原本的缙绅士大夫阶层被契丹人或抢或杀的整个换了一拨血,取而代之的是接地气的庶族士大夫统治集团。

    另外,在契丹人的统治之下,燕云十六州已经长达几十年没出现过战争,也是幽蓟大平原相对富裕的基础之一。

    如果李中易没有记错的话,史书上,辽朝灭亡之后,宋朝短暂拿回了幽州。

    然而,宋徽宗在燕云十六州,实行宋境内的税法和徭役,却惹来了轩然大波,迫使老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给了女真人以口食。

第1264章 你狡我精

    杨烈的兵少,仅有三万余人,即使拿下了武清,也只可能暂时占领,而无法分兵驻守。

    李中易曾经分析过游击战的精髓,即敌进我退,敌疲我扰等十六字方针,杨烈对此深以为然。

    拿下武清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契丹人在幽州的有生力量,这是李中易交给杨烈的战略任务。

    在武清休整了四天之后,武清城里抄捡来的粮食,严重茂全都分给了县城里的草民们。

    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

    尽管武清的经济底蕴尚可,治安也很不错,但草民们没谁会嫌弃多领几袋子粮食。

    这粮食呐,分给草民很容易,若是契丹人回头再要草民们交出多得的粮食,那就要得罪死不少人了!

    在武清的这四天,杨烈也没闲着,随军参议司一共制定了四套作战方案,分别应对契丹人的四种态度。

    最佳的状态是,调动出幽州的契丹人主力,以减轻李中易那边的军事压力。

    不过,契丹的主帅耶律休哥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没有派主力出来夺回武清县城,反而派出了三万契丹精锐铁骑,在耶律哈赤的率领下,打算和杨烈所部打一场游袭战。

    游袭战,是耶律休哥的发明,顾名思义,游而击之,袭而扰之。

    休哥交给耶律哈赤的任务,只有一样,那就是远远的监视杨烈部的动向,如无绝对的把握,禁止耶律哈赤冲上去和杨烈部决战。

    斥喉禀报了耶律哈赤率兵前来的消息,杨烈原本以为契丹鞑子会衔恨扑上来决战,却不料,耶律哈赤在距离武清县城北门的三十里外,果断停了下来,再不愿前进半步。

    参议司的参议们,起初以为耶律哈赤只是先头部队,他停止前进是想等待大部队前来汇合。

    不成想,耶律哈赤这一等就是三天,而杨烈军的斥喉却没有发现契丹人主力的踪影。

    杨烈摸着下巴,对照着硕大的军用沙盘,反复研究了一番,最终得出了结论:契丹人的主力不会来了。

    耶律哈赤显然不是来决战的,而是想从旁牵制杨烈部在幽蓟大平原上攻城略地,必须承认耶律休哥的头脑异常清醒,选择的战术也非常有针对性。

    可想而知,只要耶律哈赤的三万兵马始终待在杨烈的附近,哪怕不冲上来邀战,也是杨烈部的心腹之患!

    “杨帅,契丹鞑子不是一般的狡猾啊!”严重茂听了杨烈的分析之后,情不自禁的大发感慨,“难怪主上一直视休哥为平生最大的劲敌呢。”

    “嗯,契丹人的优势主要就是机动力非同小可,我军虽然已经实现了骡马化,行动的速度终究不及马背上的契丹人。”原本是闷嘴葫芦的杨烈,史无前例的打开了话匣子,一口气说了好几段话。

    严重茂惊讶的望着杨烈,心里却非常清楚,契丹人狡诈的表现,引起了杨烈的高度重视。

    “扬长避短!契丹人懂的道理,咱们难道不懂了么?”杨烈冷冷的一笑,长呼了口气,“契丹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弓马娴熟是天然优势,不过,咱们也有优势,城外的船队足以让咱们拖死脱垮耶律哈赤的三万人。”

    这还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严重茂这个镇抚使,非常善于做草民的思想工作,可是论及指挥打仗的能力,他和杨烈相比,至少差出去三条街。

    既然看懂了契丹的纠缠战术,杨烈索性又在武清城里多休整了三日,然后把从城里抄捡来的细软和粮食,趁夜送到了河岸边的战船上。

    耶律哈赤忠实的执行着休哥定下的战术,白天,他率军接近到武清城三十里外,既不前进,更不后退,很有耐心的待在那里,监视杨烈所部的动静。

    晚上,耶律哈赤主动率军后撤六十里,然后扎营歇息,并在方圆百里内密布哨探。

    耶律哈赤别出心裁的谨慎搞法,确实没给杨烈留下偷袭的机会。要知道,黑夜不比白天,李家军的斥喉若想在漆黑的晚上,找出潜伏于路旁的契丹哨探,不亚于大海捞针。

    夜间登船,势必要点起灯笼和火把,否则很容易出事。

    杨烈所部的兵马就这么大模大样的从城里搬东西上船,完全无视于暗中监视的契丹人。

    契丹人的哨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杨烈抢空了武清城后,大摇大摆的乘船离去。

    哨探赶回去报讯的时候,耶律哈赤刚刚睡着,他一接到消息,马上意识到:情况有m.变,赶紧派人去禀报耶律休哥。

    武清距离幽州不过百余里的路程,耶律休哥接到情报的时候,刚好是四更天!

    耶律休哥命人拿来灯笼,凑到舆图跟前,仔细的研究了一番,随即脱口而出:“阴危矣!”

    阴县城,位于今天的通州东南部,与武清县共饮一条潞水。

    也就是说,杨烈部从武清的潞水河岸边登船,不出两日即可抵达阴县城之下。

    阴县城虽然不大,却是幽州的东部门户,若此地有失,等于是整个幽州的东部地区,完全暴露于杨烈部的兵锋之下。

    说句通俗点的大白话,也就是说,只要丢了阴县城,整个幽州和南京道必然人心惶惶!

    原本,耶律休哥安排耶律哈赤率领精锐宫分军,只想缠住杨烈部,让杨烈产生芒刺在背的威胁感。

    然而,休哥确实没有料到,杨烈索性采取扬长避短的策略,利用船队庞大的优势,从水路袭扰南京道的腹地。

    阴若失,哪怕契丹人吹得再厉害,幽州城内的富户或是官绅,恐怕都会纷纷派人带着家眷和家财跑路。

    和别的契丹权贵不同,耶律休哥是个典型的汉人通,对于幽州汉官和富户们的心态,他完全是了如指掌。

    一言以蔽之,幽州地面上的汉官和汉人的富户,可以和契丹人共富贵,却不可能共患难!

    “来人,传话下去,没有我的亲笔手令,谁都不许出城!”耶律休哥不是一般人,他当即果断的下达了封锁城门的军令,同时命令耶律不花率领三万宫分军,连夜出城去增援阴县城。

第1265章 游击与反游击

    契丹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在陆地上的机动力异常之强悍,这是毫无疑问的巨大优势!

    然而,整个幽蓟大平原上水网密布,将整个大平原分割成了若干个河道组成的天堑,这就给拥有水师舰队的杨烈,带来了数之不尽的便利条件!

    契丹人的主力部队,必须顶住李中易的步步紧逼,不可能分兵太多出来。接下来,汉军和契丹两军,比拼的便是一个重要环节:谁的偏师更牛b?

    搅动一池春水,让契丹人顾头不顾尾,这是李中易交给杨烈的战略任务。

    此时的杨烈,负手立于战舰的船首,任由轻风拂过整个身子。

    严重茂默默的站在杨烈的身侧,心里念叨着一句李中易常说的名言:每逢大事有静气!

    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心不跳,说易行难,严重茂至今只见过两个人可以做到这一点,一个是主上李中易,另一个就是杨烈。

    自从第一军建立之后,严重茂一直以第一军镇抚使的身份,和杨烈搅和在一起。至今为止,两人从未分开过,一直是深受李中易信任的好搭档。

    这么多年的合作下来,杨烈只问作战和训练的态度,令严重茂非常满意。

    客观的说,第一军既深深的打上了杨烈的烙印,又有严重茂留下的许多痕迹。

    运用水师舰队,和契丹人打游袭战,这是李中易的创举,开天辟地的重大创举。

    毫不夸张的说,从水上向契丹人发起进攻,恰好成为汉军扭转整个战略局面的关键。

    契丹人的正面,李中易领着十几万大军,在补充了给养后,再次掉头向北。

    杨烈向北,李中易也向北,不言而喻,耶律休哥所面临的军事压力,沉重之极。

    相对而言,从水上压向幽州的杨烈,给了耶律休哥更大的心里压力。

    毕竟,杨烈的兵锋所向之处,皆是契丹人的腹地大粮仓,由不得耶律休哥不去重视。

    耶律长元绕出去两百多里地,等来的结果却是,南蛮子的主力居然比他更快的回撤到了霸州城的北岸。

    迂回战术的破功,令耶律长元格外的沮丧,经过上次战役之后,他手下的兵马,只剩下了七千多。

    凭借七千多铁骑,就想和十几万李家军决战,这显然是痴心妄想。耶律长元的脑子还没有完全坏掉,自然不可能有此奢望。

    然而,随着李家军的回撤,耶律长元想打击南蛮子粮道的设想,瞬间变成了泡影。

    就这么以败军之将的身份回去,耶律阿蛮显然不可能轻易的饶过耶律长元,送到嘴边的借口不用,除非耶律阿蛮变成了傻冒。

    类似的办公室政治,不管是在李家军中,还是在契丹人的队伍里边,都是广泛存在的事实。

    李中易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军内无派,千奇百怪!

    在李家军中,目前至少有五大山头的存在,以杨烈为首的五军都指挥使,即是现有的五大军头。

    在李家军中的派系,还有另一种说法,即讲武堂派,和旧臣派。

    由于逢晋必考的铁律,目前的李家军中,讲武堂出身的将领,已经遍及全军的各个角落。

    与此同时,从河池从龙的老军头们,经常被李中易叫去客串讲武堂的教官。

    基于现实的状况,出现了十分有趣的特殊现象,即每个军头的身后,都站着一大批从讲武堂毕业的学子,并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派系山头文化。

    俗话说的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第一军中,杨烈的老部下们,都是敢打敢拼,擅长动脑筋的将领。这个特点,和杨烈喜欢动脑子的人,有着密布的关联性。

    李中易不是职业将军出身,在他的字典里,战争就是不择手段的暴力斗争,一切以打赢为目标。

    在和契丹人的国战之中,一切和打赢无关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全都被李中易扔进了垃圾堆里。

    汉人和契丹人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斗争。也就是说,汉人多吃一口利益,契丹人必定会少吃两口,反之亦然。

    耶律长元没有看懂李中易回撤之后再次北进的目的,远在幽州的休哥,却看得很清楚。

    随着和李中易打交道的次数增多,耶律休哥对李中易的了解,与日俱增。

    李中易曾经说过,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耶律休哥正是最了解李中易的人之一,他感慨的叹息道:“攻如下山猛虎,退的行云流水,可谓是如臂使指呐!”

    和一般人不同,耶律休哥尤其知道,进攻虽然不易,撤退却是更难的事。

    撤退的问题,难就难在,谁甘愿当垫后的牺牲品?在孤立无援军的情况下,谁垫后,就意味着九死一生,甚至是无生的绝境。

    李中易却可以指挥着大军,几乎在眨眼间,就完成了从进攻到撤退的转变,耶律休哥怎么可能不忌惮呢?

    随着李家军的再次北进,手里兵马不多的耶律长元只得绕出去更远,以避免被李家军的大股骑兵给缠住。

    耶律长元不是笨蛋,李家军有几万精锐骑兵的现实,逼迫他必须不能被缠住。七千多人,只要被缠住了,等李家军的大部队包抄上来,必是全军覆没的险局。

    李中易明知道耶律长元想抄粮道的险恶用心,却只能暂时置之不理,主力大部队依旧浩浩荡荡的向北挺进。

    和耶律休哥必保幽州不同,耶律长元率领的残兵败将,才是真正的以骑兵为主,且没有根据地需要保护的游击队。

    客观的说,耶律长元对李家军的威胁,某种意义上说,和杨烈对幽蓟大平原的威胁,大致相仿。

    如果不是有幽州这个拖累,库图佐夫式的游击战术【零点看书 】,还真有可能被耶律休哥所运用。

    水路绕了一个大弯,等杨烈率军赶到阴城下之时,耶律不花率领的三万骑兵,已经赶到了阴的西门外。

    按照耶律休哥的命令,耶律不花并没有率军进城,而是在阴县城的西门外,扎下了大营,形成了犄角互保之势。

    耶律休哥给耶律不花的军令之中,特别强调了两点,当南蛮子进攻阴时,耶律不花必须尽起三万大军,威胁攻城部队的侧翼。

    若是杨烈率军进攻耶律不花,耶律休哥也已经严令耶律不花,只许避让,绝对不允许展开决战。

    耶律休哥看得很清楚,只要杨烈没有吃掉耶律不花,就无法全神贯注的幽蓟大平原上攻城掠地,大占便宜。

第1266章 最凶恶的对手

    在总参议司的作战计划里面,共有五套作战方案,其中其中最令人惊悚的是,耶律休哥派偏师拖住李中易率领的主力大军,然后集中皮室军和宫分军的主力,寻机设伏以便歼灭杨烈部的汉军。

    作战计划,之所以叫作计划,就是未雨绸缪的大胆想定一切可能发生的恶劣情况,也就是尽可能把敌人设想成异常狡猾之敌人,而不是蠢笨的对手。

    事实证明,耶律休哥的确是李家军最凶恶的对手和敌人!

    李中易骑在“血杀”的背上,张三正举左,高强居右,将他护卫在当中。

    “张三正,你说说看,耶律休哥会在幽州等咱们么?”李中易扭头问张三正。

    张三正仔细的琢磨了一番,摇着头说:“我觉得以耶律休哥的狡猾程度,应该不至于打这种呆仗吧?”

    “哦,你呢?”李中易转过身子,笑眯眯的望向高强。

    高强沉吟片刻,小声说:“我如果是耶律休哥的话,一定会派人先缠住我军主力,先消灭杨烈所部再说。”

    “理由呢?”李中易笑望着高强,故意打破砂锅问到底。

    高强经常被考问,已经适应了李中易随即抽查的方式,他解释说:“别说是我军了,哪怕是北汉的禁军,只要事先列好阵,契丹人一时间也难以将其击溃。契丹人其实最擅长的是围点打援,或是切断粮道的战术,从以往的战例来看,他们并不喜欢和汉家军队正面作战。”

    李中易点点头,再次望向张三正,张三正心里明白,再不拿出硬功夫,只怕会给高强比了下去。

    “回主上,耶律休哥若想和我军主力决战,早在上次的时候,就已经开打了。只可惜,契丹人只是派出了偏师,一则想试探下我军的真实战力,另一个则是想用偏师缠住我军主力罢了。”张三正的一席话令李中易频频点头,耶律休哥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丝毫没有分析错。

    “主上,我军很早就开始演练,针对骑兵的正面作战方式,至今已经长达五年之久。想必耶律休哥也已经早有所耳闻了吧?”张三正凝神想了一阵子,接着补充说,“参议司的报告曾经分析过,契丹人的最佳战术其实是放弃幽州,利用燕山山脉以北的广阔平原,与我军全力周旋。只可惜,幽蓟大平原上的出产太过于丰富了,不狠狠的败几场仗,契丹人恐怕难以割舍掉已经到了嘴里的肥肉。”

    李中易略有些惊讶的望着张三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张三正这小子长能耐了啊,进步快得令人震惊。

    历史上,俄军的库图佐夫总司令,就是采取诱敌深入,坚决切断法军后勤线的战略,最终将拿皇打翻在地。

    从雄州和霸州,到幽州的距离,充其量也就三百里地而已。

    李家军和别的军阀部队不同,在队伍里有有一支训练了多年,又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汉军骑兵精锐部队,人数更是超过了三万余人之多。

    面对武装到了牙齿,并且已经实现了全军骡马化的李家军,耶律休哥若想切断粮道,派的兵力少了,会变成李家军的美食。派的兵多了,幽州城的防御力量又弱了几分,还真是两难了。

    战争进行到今时今地,耶律休哥应该已经后悔了,悔不该将幽州的汉军派去增援晋阳的刘汉政权。

    可问题是,李中易采取的是阳谋,若是耶律休哥不管晋阳,那么以刘汉政权如今的实力,恐怕难以抵挡得住李家军的凶狠进攻。

    晋阳政权若是覆灭,就等于是关上了契丹人从西北进入中原的大门,真正的智者所不取也!

    现在的问题是,耶律休哥不仅有契丹旧皇族的压力,而且晋阳政权也需要照顾。更厉害的是,李中易从南面压了上来,杨烈的偏师从水上打进了幽蓟大平原。

    契丹人号称带甲百万,实际上,耶律休哥真正掌握的力量,也就是三十万皮室军和宫分军,其中包括五万幽州的汉军兵马。

    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牧民们,只擅长打顺风仗,打胜了自然勇猛无敌,若是势头不对了,基于各自保存实力的小九九,那帮部落军的长老和族长们肯定溜得比兔子还快。

    反观李家军这边,北进的人数虽然明显少于休哥这一方,可是,万众一心的如臂使指,反而弥补了兵力不足的劣势。

    如今,耶律休哥分兵出去了六万之后,虽然总兵力依然强于李中易,却一直背着幽州这个大包袱,没办法真正完成大迂回大包围的战术构想。

    李中易和参议们,正是看准了耶律休哥一定舍不得放弃幽州的弱点,牢牢的抓住了牛鼻子,始终把拿下幽州,作为此战的最大目标。

    形势比人强,李中易再次北上之后,已经预感到,耶律休哥必定会在幽州城下,和他展开战略性质的决战。

    杨烈被放出去后,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又或是翱翔于九天的雄鹰,已经彻底和李中易断了联系。

    “这一次,我军带足了粮草,至少可以支撑到三个月后,幽州又近在咫尺,契丹人就算是切断了我军的粮道,又有有何妨?”李中易再次把考问的矛头指向张三正。

    张三正想了想说:“如果无法用水攻,那就只能在幽州城下展开决战了。”

    李中易笑问张三正:“怎么用水攻?难道说,要挖开桑干河的河堤,玩出水淹七军的老把戏么?”

    张三正一本正经的回答说:“我军和契丹人乃是不同民族之间的争斗,耶律休哥情急之下,啥事情干不出来?”

    李中易点头笑了,他一直以来的熏陶,显然起了巨大的影响效果,没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你怎么看呢?”李中易表扬了张三正之后,又把注意力挪到了高强的身上。

    在李中易的炯炯目光之下,高强硬着头皮说:“水井里下毒,坚壁清野,驱民南下……”说了一大堆毒招。

第1267章 有盼头

    再次北上的路上,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村落里荒无人烟。

    不得不说,耶律休哥驱赶幽州汉民离开家园的手段,客观的起到了坚壁清野的良好效果!

    有史为镜,李中易压根就没期待所谓的箪食浆壶,笑迎王师的景象。

    历史上,幽州的汉人们,在契丹人亡国之后,对于重归于大宋境内的客观现实,绝非欢欣鼓舞的态度。

    据史书记载,北宋朝廷拿回了幽州之后,面对的现实是,幽州的汉民经过了近百年的异族统治之后,对于大汉民族的认同度,令人发指的极低!

    李中易对于这种结果,丝毫也不惊讶,毕竟,当年东北沦陷于倭寇之手后,倭人教育和训练出来的伪军,居然成了围剿抗日队伍的急先锋。

    相同的例子,还有更早落入倭国之手的台湾。抗战期间,在大陆地区杀烧抢掠的台湾籍伪军,比真正的日本人还要凶残十倍以上。

    由于李家军携带了足够的粮草,耶律休哥坚决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给李家军造成的最大困扰,主要是水井里边泡满了死尸。

    人可以三天不吃饭,而不注意饿死,却不可能三天不喝水。

    总参议司的作战计划里边,早就考虑到了没水的情况,随军的辅军队伍里边,就有近百名专门负责打井的工匠。

    打井的工匠们,被人用绳索放到井底,观察清楚地下水的流向之后,就在被污染水井的上游,动用人力再挖出一口新井来。

    在工兵营的配合下,新挖的水井,以每天几十口的速度增长。

    挖水井虽然迟缓了李家军前进的速度,但是,确保水源的供应,又是必须的基本保障。

    等大军抵达永清县城之后,饮水的问题,迎刃而解。桑干河的支流永清河,正好流经永清县境内,大军只要沿着永清河前进,就会在良乡县进入桑干河的主流。

    永清县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李家军在县城里没有看见一个活人,而且,县城里的水井,全都被抛入尸体,并进行了掩埋。

    李中易摸着下巴,漫步在空无一人的县城街道上,心里不由暗暗感慨,耶律休哥不愧是心狠手辣之辈!

    两国交战,为了获取胜利的不择手段,史书上的记载,简直罄竹难书。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这个道理,李中易懂,耶律休哥也懂,现在就看谁更狠得下心,使得出狠手了?

    “禀主上,契丹人出现在了咱们的后边,大约相距五十里,人数估计在五千左右……”缀后斥喉传来的消息,印证了李中易此前的看法,耶律休哥确实想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切断李家军的粮道,并将李家军一口吞掉。

    “契丹人的带兵将领是谁?”李中易仰脸望向湛蓝的天空,下意识的问斥喉。

    斥喉恭敬的答道:“从军旗上估计,应该是曾经被我军击败的耶律长元的部队。”

    李中易点点头,这很可能是敌人第一拨的骚扰,后边必定还有大股的契丹人参与切断粮道的行动。

    “主上,不如让李勇带领骑兵营去消灭掉可恶的契丹人?”高强下意识的提出建议。

    李中易摆了摆手,笑道:“契丹人就是想要咱们知难而退,以骑兵对抗骑兵,李勇即使获得了大胜,损失也不会小,那是一笔极其不划算的买卖。”

    张三正抱拳拱手道:“主上,小的以为,不如设下埋伏,引诱断后路的契丹人上勾?”

    李中易挑起眉锋,笑问张三正:“怎么设下埋伏?又如何引诱契丹人上勾?”

    “主上,咱们只需要把骑兵派出去近百里,然后晚上偷袭契丹人的宿营地,必有不小的收获。”张三正的鬼主意就是多,一语道破了骑兵对抗骑兵的反制措施。

    契丹人再厉害,也需要吃饭和睡觉,趁契丹人宿营的时机,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的确是一招妙棋。

    李中易欣慰的望着张三正,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的说:“如果契丹人有了防备,反而设下埋伏呢?”

    张三正一本正经的回答说:“主上,您别忘了,您一手训练出来的特别营的勇士们,绝对不是吃素的。”

    李中易笑了,笑得很开心,自从军兴于河池以来,李家军还从未中过敌人的埋伏,更没有被敌军趁夜偷袭成功的先例。

    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李中易对于斥喉工作的高度重视。

    在李家军中,除了斥喉营之外,还有李中易亲自训练出来的特别营。

    特别营的人数不多,仅有三百余人而已,可是,由这些人充当行军或是宿营的示警暗哨,实践证明,至今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论临阵指挥的水平,李中易和耶律休哥顶多在伯仲之间而已。可是,若论细节的把握和掌控,李中易作出的安排,要细腻很多倍。

    无论是行军,还是扎营休息,在李家军中都有完备的条令进行指导。

    千里长堤,毁于蚁穴的教训,在战争史上,屡见不鲜。

    李中易一向是谨慎保守的性格,宁可后撤,也不打无把握的仗,这让他带领着李家军越过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

    大军在永清县歇息一晚,早上时分,李中易和往常一样,端着饭碗和普通士兵一起排队盛饭。

    轮到李中易的时候,他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发现今天的伙食还不错。

    除了固有的羊肉汤之外,佐餐的菜肴有两种,一个是腌萝卜条,一个是猪肉炖白菘。

    李中易从伙夫手里接过菜勺,在猪肉炖白菘的大铁锅里,从上面一直翻动到最底下。

    嗯,猪肉的量确实不老少,菜勺翻动之处,都可以看得见猪肉的影子。

    打了饭菜之后,李中易一如既往的蹲进了士兵堆里,一边吃饭,一边含糊不清的和大家闲聊。

    “契丹人抄了咱们的后路,怕不怕?”李中易盯准了一个貌似憨厚老实的黑脸士兵,直接了当的问他。

    “怕个鬼,有多少,杀多少!”黑脸士兵没读过书,言语难免粗鄙不堪。

    “拿下了幽州后,有何打算?”李中易咽下嘴里的白菘,笑眯眯的接着问黑脸士兵。

    黑脸士兵仔细的想了又想,磕磕巴巴的说:“分点地,娶个媳妇儿,生……生几个男娃儿……”

    “娶媳妇儿的银钱,可够?”李中易刻意问深了一层。

    黑脸士兵琢磨了好一阵子,吭哧着说:“军里吃住都不要钱,小人倒也存了几十贯钱,娶开封城里小娘子恐怕是不够的……偏远点的地方,倒也勉强可以出得起聘礼……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找您借点钱,利钱不高,可以慢慢儿的还清……”

    李中易笑了,黑脸士兵的想法,属于小农社会之中,普通老百姓们最典型的朴素观念。

    一言以蔽之,老婆孩子热炕头,吃饭穿暖有盼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110/ 第一时间欣赏逍遥侯最新章节! 作者:大司空所写的《逍遥侯》为转载作品,逍遥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逍遥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逍遥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逍遥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逍遥侯介绍:
李中易,本是共和国最牛的中医权威,因车祸到了五代十国,附体在一个文不能科举、武不能提刀的废柴身上!
这时候,儿皇帝石敬塘刚刚卖掉燕云十六州不久。
后蜀国主孟昶,正在与花蕊夫人嬉戏。
南唐后主李煜,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周世宗柴荣,做梦都惦记着北伐。
北宋太祖赵匡胤,正琢磨着黄袍加身。
这是混乱的时代,却也是李中易的时代!
逍遥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逍遥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逍遥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