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宰执天下TXT下载宰执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宰执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cuslaa     宰执天下txt下载     宰执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19)

    【十分钟后第二更。】

    时隔多日,李宪重又回到了太原。

    李宪抵达州衙前的时候,就看见两名穿着丧服的中年人被人用门板抬了出去,脸色蜡黄,有气无力的呻吟着,臀股处的白麻鲜红一片,向外渗着血,似乎是刚刚被板子好生教训了一通。而后又是一名荆钗麻衣的少妇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儿从衙门里出来,小儿亦是披麻戴孝,看样子像是母子。

    母子二人一出来,拥在两名中年人身边的几个男女立刻对这一对母子怒目而视,有人甚至诟骂出口。只是回头见到李宪一行的派头,又紧张的停了口。

    李宪看了他们几眼,心道这模样,多半是刚刚审结了一桩家产析断的案子。李宪没什么兴趣理会他们,便往衙门中走进去,被小吏一路引到韩冈的公厅中。

    “都知一路辛苦,未能远迎,韩冈失礼了。”韩冈起身跟李宪见了礼之后,歉然道:“还请都知少待,这个月百来桩案子的判状,今天就要发去审刑院。”他低头看了看桌上的卷宗,叹了一声,“眼看着就要天黑了……”

    “请龙图自便,李宪就在这里等候。”韩冈熟不拘礼,李宪也不以为意。瞅瞅桌上高高堆起的卷宗,笑了一笑,就在一边坐下来等待。

    韩冈本来是想让人领着李宪去见客的花厅暂歇,但见李宪就在公厅中坐下,却也没说什么,改让黄裳去陪着他说话。

    韩冈埋首公务,李宪看了一阵后,低声问黄裳道:“今天审的是争产的案子?”

    “嗯,是兄弟争产。”黄裳点点头,“龙图以其母尚在,不得妄言分家,将提议分家的两人各杖二十,打了出去。”

    李宪听了点了点头,但又立刻觉得有点不对,回想了一下方才看到的场景,问道:“……可是继母?”

    “都知可是在进来时看到刘家人出去?”黄裳笑道:“正是继母。寿阳人刘玉德续弦之后又生了一个幼子。刘玉德月前病卒,其子刘大、刘四,为了多分家产,先是指称其继母刘王氏不是续弦而是妾室,又说其弟刘六不是刘家的亲生子,而是刘王氏携来。为此还买通了稳婆、邻里、族人,乃至县中和府中的胥吏……”

    “何至于如此!?”李宪惊讶了,多少人一起收买,不可能是为了区区几千几万,“刘家的家产值得他们这么费尽心力?!”

    “刘玉德在寿阳号称刘半城,光是在太原就有三个庄子,一百多顷田地,至于在寿阳乡里,就更多了。而且刘家在河东各州县,有数百处处上好市口的商铺。如果都知曾有留意的话,在晋宁城中都应该见过丰和号的牌匾。”

    “难怪了。”李宪点点头,光是黄裳所说的这些田宅,说不定都能有上百万贯了,就是放在东京城中,兄弟之间也少不得反目成仇,“难怪龙图会出面审理此案。”

    李宪这么说,可心中还是疑惑难解,以韩冈的身份,一般来说只要不涉及大案要案,根本就没必要亲自上阵。就是有人敲了衙门外的冤鼓,交给府中的推官来处置也足够了。

    推官在名义上是知府的僚属,负责审理案件,一桩争产案,不该轮到韩冈出马。尤其是这件案子关系到几十万上百万贯的家产,韩冈违反惯例贸然涉足,难道不用避忌瓜田李下的嫌疑?

    黄裳似乎看出了李宪心中的疑惑,解释道:“这个案子涉及推官何必中的姻亲,依例避嫌。所以龙图就接手过来。不过也不只是避嫌了,”他不屑的撇了撇嘴,“都知你是没看到,府中这两天因为这个案子被龙图惩治的胥吏,有十一人之多。寿阳县中,还没有查,查出来更不知道有多少。”

    韩冈审阅着即将发去京城的一份份判状,黄裳和李宪的低语也传入他的耳中。

    每天呈送到太原府中的案子,并不是以刑事案为多,绝大多数的是普通的民事案。在韩冈经手的案子中,民事案和刑事案的比例,大约是十比一。而刑事案中,杀人案等重罪,更是只有百分之一二。

    如陈世儒弑母那等逆人伦的大案,更是几十年都不会碰上一次。一旦事发,甚至能震动一州、一路,直接送到天子的案头上。一个不好,就会给审刑院、大理寺乃至御史台穷追猛打。运气好点,也少不了教化不力的罪过,最轻也要罚铜二三十斤。

    幸好韩冈没有碰上人伦大案的坏运气,今天的这一桩仅仅是争夺家产而已,韩冈是在复核时发现了其中的问题,然后移牒寿阳县,将这件案子的涉案人都提来太原。

    作为知府,对下属诸县报上来复核的案子,经过检查之后,有问题的发回去重审,没问题的加以确认——一般需要着重检查的,是流刑以上的刑事案,以及涉及金钱和土地数目比较大的民事案。

    亲民官之所以地位特殊,就是因为他们什么都要管。军事、政事、司法和仓储运输,全都在亲民官的管辖范围。但事必亲躬是不可能的。作为州府一级的官员,韩冈已经很少直接断案。大部分州官,除非是上门敲冤鼓,才不得不升堂,而且升了堂之后,转给推官的也极多。

    其实亲自审这一桩案子,韩冈倒是有五成是想起了他的表弟冯从义,刘家争产几乎是冯家争产案的翻版。而且刘德玉本人,算是晋商中的头面人物,韩冈前几天收到冯从义的信,上面正好还提到了刘德玉和他的丰和号。

    丰和号刘家是晋商的中坚。这时候的晋商,还没有后世的气派,甚至还不如雍商在京城名气大,但什么都敢卖的胆子却半点不输后人。就如刘德玉,在北面的辽国也是有着许多门路。这也是冯从义的来信中所提到的。

    不过冯从义写信时,只是到韩冈任职河东,所以顺便提起了晋商中的几个有名的人物,却还不知道刘德玉已经病死。但他在信中,无巧不巧的提到了曾经在刘德玉续弦时,遣人补送了贺礼的事,使得韩冈在开审前,就对真相有了底,不至于被篡改过的文件和一干被收买的证人所蒙骗。

    刘家现在的情况,与当年冯家极其相似。当年韩冈的处理办法是直接让冯从义放弃了家产,来个损人不利己,一拍两散。不过当自己成了审判者之后,就不能这么玩了。

    通过对比邻居、稳婆和族人的口供,并检查过各项文书,韩冈将其中被篡改的证据一一罗列出来——事前确认了证据是伪造,从中寻找破绽很是容易,比起不知真伪的情况时要简单得多。

    文书被确认是伪造,所有经办此事的胥吏自然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等到胥吏都被处置,剩下的证人也就好解决了,总共也就三天的时间,韩冈很轻易的就还了刘王氏的公道。当刘王氏续弦的身份被承认,那么接下来他的判决也就顺理成章。

    ——父母在,依律是不能分家的,这是孝道的根本。世间虽多有违反律法的情况,父母老病后,主动为子女分财,省得死后子女争产为世人所笑。但韩冈拿着律条为证,没人能说他判得不对,这可是遵守三纲五常、敦化风俗的典型判例。

    黄裳明显得对韩冈在这桩案子上表现出来的手段赞赏不已,甚至是崇敬,不知道韩冈是拿着答案找证据,还以为他是明察秋毫、洞悉情弊,“刘王氏入门的时候,是带了陪嫁的,虽然很微薄,但陪嫁就是陪嫁,也列了单据。给人做妾,纵使能带着私房,也不可能大红单子列出来。这个证据一查出来,就没得说了。而且伪造的几份契书上,签押和时间都有问题。龙图由此着手,将一干涉案的胥吏捉了,杖责、除名一条条下来,等传了人证过堂,还没等龙图细问,被收买的证人全都改了口……都是怕的!”

    “当是怕的。”李宪频频点头。

    这一次韩冈断案,多半是杀鸡儆猴。李宪如何看不出来?

    韩冈本来名气就大,到了河东,对地方军事上的影响力,就跟一干出外的宰执重臣一般,甚至犹有过之。再特意挑选几个错判的案子来审,顺便惩治了衙中的吏员,震慑了僚属,配合上他在民间的声望,在太原府里的局面也就打开了。

    出手毫不迟疑,以韩冈的手段,镇住衙中的一众宵小毫不费力。而接下来却没有深究,也省得追究下去,乱了人心。鬼才相信刘家的两个成年儿子,只收买了证人和胥吏。所谓推官何必中因姻亲避嫌,其中还不知有多少名堂。

    一贯都说韩冈才智高绝,但这一桩案子所表现出来的,不是才智的问题,而是他处事手段的圆熟老辣。一点也没有年轻人的毛躁。要是身边有老于世故的幕僚那还不算出奇,可李宪看过来,韩冈身边的门客幕宾基本上都是年轻人,皆是气学门下弟子,黄裳都算是老成了。

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20)

    【第二更。】

    “龙图声名早已闻达于天下。听到龙图要亲审,一干人等多半就慌了,等到一过堂,哪里还嘴硬到底的胆子?当年包侍制权知开封,许多时候,他问上一句,被审的全都是老老实实的答话,没人敢于欺瞒一句。”

    李宪拿着包拯来比韩冈,算是一句奉承,但黄裳倒没觉得不合适。包拯最多也不过一个直学士,韩冈可是正经八百的学士,且在民间的声望,也不比阎罗包老稍逊。

    “不过这个案子如此定案,刘六回去,就不知道能不能养得大。”黄裳叹道:“就怕有人贪于刘家的产业,铤而走险。小儿易夭折,一般而言,是没人会深究的。”

    有些富户晚年得子,成年的兄长为了不至于减少自己能分到的家产,对于幼弟往往都是杀之而后快,这样的案子其实并不鲜见。但只要是无人首告,官府根本就不会去追查。尤其是一般人晚年得子,往往都是妾室所生,没有可以依仗的娘家,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任人摆布。因为种痘法已经在河东逐步推广,居高不下的幼儿死亡率会有一个大的降幅,但要说降得多低,还是不可能的。

    但李宪知道,黄裳的铤而走险,说的不是刘六的两位兄长,而是其他贪婪的黑手,“万一刘六夭折,刘家可就不妙了。就是当真是病夭,也会被说成是二兄害死。府中、县中的豺狼虎豹,不将刘家拆解入腹,恐怕是不会干休的。”

    “正是这个道理。”黄裳点头,“刘六一旦夭折,到时候,刘王氏肯定是要与刘大和刘四拼命。渔翁得利的不知有多少。”

    说了半日,天色已近黄昏,黄裳时不时的偷眼去看韩冈,心浮气躁起来。

    李宪在公厅中坐了半日下来,他带回了有关陕西的最新军情,韩冈却连问都没有问,一直低头在审阅着判状。黄裳虽然虽然在谈笑,但他的胃都开始疼了。陪客陪得太久了,难道要等到夜里不成?但韩冈依然是稳如泰山,将卷宗一份份的查看。而李宪则是并不在意的样子,与黄裳聊着天。

    韩冈宁可晾着李宪,也要先行审查太原各县呈送上来的判状,直白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过李宪就坐在公厅中等候韩冈,他的态度也同样明确。

    黄裳再没有经验,也能明了两人不合常理的举动所代表的意义,但他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韩冈突然间对西北的战局冷淡了下来。

    最终韩冈还是在暮色降临前结束了他的工作,放下手中的卷宗和毛笔,亲手整理好,将之交给一名小吏,装订好,然后送去京城。

    “劳都知久候。”韩冈走过来,先向李宪表示歉意。

    李宪笑道:“龙图乃是为了国事,李宪自当静候。”

    韩冈和李宪终于接上话,黄裳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下来。

    李宪带回来的消息可算是一个噩耗,增援西夏的确定是阻卜人。而这个证明,付出的代价是两个骑兵指挥受到重创,种朴以下两百余名官兵伤亡,夏州通往宥州、盐州的道路由此中断。

    “种朴是在出巡时被阻卜人突袭的。”李宪向韩冈详细的述说着他所掌握的情报——河东陕西互不统属,陕西发生的事,从正规渠道来走,必须要在京城绕一圈。李宪来得虽迟,却比京城的信报要早,“当时阻卜人的兵力,据说是种朴麾下官军的三倍,又是风沙阻碍了视线,没有及早发现,故而受到突袭。”

    下面报上来的敌情,尤其是与败阵消息同时传来的时候,都是要打个折扣来听的。由此来推断,种朴的对手应该与他的麾下人数相当或略多。不过受到这个数目的骑兵突袭,而且还是阻卜人,没有全军溃散,也可以算是很了不起了,当时种朴的功劳。

    李宪的叙述正好韩冈的想法相一致,“幸好种朴应对有方,让全军下马列阵。”李宪说到这里,轻声慨叹,“官军终究还是不擅长骑战,比起换马冲锋,倒是更习惯下马列阵。”

    韩冈听着也摇了摇头。骑兵竟然下马作战,又不是龙骑兵。配了一人双马是做什么的?但话说回来,种朴选择了下马并没有错。错的是宋军骑兵的战斗力,依然是个悲剧。

    “官军列阵之后,尽管只有弓箭、腰刀,连神臂弓都没有,却依然让阻卜人吃了不小的苦头。阻卜人见战局不利,便立刻撤退了。不过他们离开之前,却将官军聚集在后方的战马抢了一半去。而种朴就是在这时候,受的重伤。”

    阻卜人劫掠成性,却没有硬拼的打算,如果发现反抗过于激烈,想要达到目的付出的代价太大,就会直接撤离。这一点,可以在麟州受到攻击却没有被攻破的那个村庄上得到证实。但种朴的重伤,实在是运气不好,韩冈只希望他不要落下什么伤残。

    至于战马的事,韩冈很通情达理:“被抢了战马,那还真是没办法。四百多人列阵,要想守住八百匹马,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被抢了一半去,也算是运气。”

    “但那毕竟是战马!”李宪着重强调,大宋可是不缺人,只缺马,“种朴作战不力的罪名肯定是逃不掉的。”

    韩冈不太喜欢这样的观点,人比马更重要,上过阵的老兵更是如此。种朴麾下能以步弓抵挡骑兵,那都是能派上大用的精锐了。

    “另一个指挥呢?”韩冈转过去问道。

    “另一个指挥据闻是正面与敌军交锋。总数两百多的伤亡,有七成是他们的。”

    韩冈闻言叹了口气,官军的骑兵还是用来当斥候好了。与党项的铁鹞子斗一斗还没问题,遇上真正的强敌,依然差得远。想破北方的骑兵,从步兵上挖掘潜力吧。

    “阻卜出动援助西夏的兵力,应当是在一万上下。”所谓有识之士,所见略同,李宪的看法与韩冈差不多,“不可能再多了,党项人支撑不起太多的援军。多了反而会生乱。如果要向朝廷证明辽国对西夏的支持,有一万阻卜人也已经足够。而出现的仅仅是阻卜人的话,日后耶律乙辛推个干干净净,朝廷也没办法。”

    韩冈摇头,笑了笑,“耶律乙辛本也没有打算隐瞒什么。只要有个借口,我们这边的朝堂上,谁也不敢主动撕毁澶渊之盟。”

    耶律乙辛的确不简单,辽人一向善于乘火打劫,而他做得尤为出色。前些年的代北边界之争,已经表现出了他过人的眼力和手段。眼下插手宋夏两国的国运之争,在他的眼中,除了唇亡齿寒的原因外,更多的还是想利用压榨大宋的成果,来巩固自己在国中的地位。如果当真给他成功了,过一两年,辽国多半就要换上一名新君——不会是父祖两代四口,都死在耶律乙辛手中的耶律延禧。

    如果西夏兵败,官军占了银夏,还要防着耶律乙辛直接出兵占据兴灵。若是官军败了,多半会被他逼着放弃横山北侧,甚至更多的土地。

    这样的局面,还是天子和宰辅们送给他。

    赌徒赌输了之后,总会想翻本。他们的想法,韩冈无法理解,但他见得多了。天子既然选择了继续他的赌博,那么压上去的赌注被对家吃掉,也没什么好惊讶。

    “龙图好象是一点也不在意。”

    待李宪告辞离开,黄裳便忍不住出言试探韩冈。他觉得韩冈的养气功夫着实让人佩服,阻卜人已经断了盐州的援兵通道了,怎么之前的焦急现在却一点不见了?

    韩冈端了杯茶水,不紧不慢的喝着,“事已至此,还有必要心急上火吗?”

    黄裳脸色一白,想不到韩冈已经是认命了。

    韩冈慢吞吞的说道:“徐禧守不住盐州的结果,也不过是契丹人逞威风而已。当年是元昊领军来攻,连着三次全军覆没,也不过给契丹人讹去了二十万岁币。如今只是攻夏不克,远比当年的情况要强上不少,能给契丹占多少便宜去?”

    若是官军能守住盐州,那是最好。对韩冈来说,让吕惠卿、徐禧得意去也无所谓,至少西夏灭亡定了。可若是守不住盐州,只要能退保银州、夏州,接下去不过是就是暂时换回守势而已,对辽国的战争讹诈也不用害怕,最多也不过是一些边境的冲突,整体上依然是属于外交的范畴。

    在韩冈的理解中,所谓的外交,不就是扯皮?双方就各自的利益讨价还价罢了。

    “我就不信,耶律乙辛当真敢撕毁澶渊之盟!当年承天太后能打到黄河边,这一次,我让他的西京道都丢掉!”

    黄裳听韩冈如此强硬的说着。但在韩冈的脸上,他却发现了深深的遗憾。

    黄裳心中不禁感慨起来,金玉良言被天子置之脑后,如弃土石,而一干祸国殃民的激进之策,却成了天子,落到如今这样的结果,难道不该悔恨没有听从韩冈、郭逵这样老于兵事的臣子的建议?

    也难怪韩冈会遗憾。黄裳想着。换做自己,早就心灰意冷,请郡去南方佳处休养了。才不会来河东烦心,为天子和一干国蠹收拾残局。

    韩冈静静的喝着茶,他私心里的确很是遗憾。

    可惜自己是坐在太原府中,无法亲眼看见赵顼和吕惠卿听到这个消息时的反应,这当真是让人十万分的遗憾!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一)

    【还有一更,要迟一点了。[www.uu234.com无弹窗小说阅读!]】

    “吕卿,可还有盐州的消息?”

    “回陛下的话,昨日盐州来报,新修城墙已经增筑到预计的高度,只要再有十天便能彻底完工。不过就算现在西贼杀来,也不用担心他们能攻破城垣,党项人没有足够攻城器械,想攻破盐州这样的城池,只能长期围困。到时候,不论是环庆路,还是鄜延路都能派兵去救援,区区阻卜人只能骚扰粮道,却阻挡不了援军。盐州有金城汤池之固,内有必守之人,外有必救之军,党项人在风沙中跋涉数百里,岂是盐州官军的对手?”

    大约一刻钟之前,赵顼才问过这个问题,再上一次是半个时辰前,今天自上朝后,对盐州最新军情的询问,大概重复了有七八次。每一次吕惠卿都是毕恭毕敬的详加回复,仿佛赵顼是第一次问起此事。

    赵顼对于盐州军情的态度已经近乎于神经质——尽管吕惠卿并不知道这个词语——以赵顼近日来的表现,让吕惠卿不得不去猜想他的主君是不是有了心疾。

    这绝不是胡乱猜测,前面的英宗皇帝、在前面的仁宗皇帝,都有得了心疾之后,胡言乱语以至于不能理事的时候。英宗更是在重病之下,让曹太皇得以出面垂帘听政。

    现如今,太皇太后的病情越发的沉重,很有可能见不到元丰三年的太阳。一旦天子御体欠安,出面垂帘的必然是高太后。一贯反对变法的高太后掌权,面对病重的儿子,逼其退位,另立新君也不是不可能。至于新君是谁……自然不会是年方三岁的六皇子。

    一想到这样的未来,吕惠卿就是不寒而栗。到时候,新党一脉还有几人能安居在朝堂之上。

    值得庆幸的是的,天子的情况至少还不至于如此,也不见病容。除了隔着一阵就提一次盐州,就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

    天子正是年轻力壮,绝不会落到那种地步,吕惠卿为自己壮着胆子。徐禧也上表说城垣完固,必不致有失。只要守住盐州城,如今滋生在暗地里的一切魑魅魍魉都会烟消云散。

    吕惠卿明白,在自己全力支持徐禧之后,自己的命运已经与盐州城紧密相连。这个时候,不可能让盐州撤军,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韩冈很早以前就说过,一旦官军夺占了银夏之地,瀚海就成了困扰党项人的天堑。这番话,是赵顼和吕惠卿同意徐禧方略的前提。

    在吕惠卿看来,韩冈之所以要放弃盐州、宥州,只顾守着离国境最近的两座城池,并不是老成持重的反应,而是有私心作祟——韩冈之前一直都宣称攻占银夏是灭亡西夏的第一步,但现在却只要守住银夏之地东南角的银州和夏州,将盐州等区域置之脑后,怎么看都是有一份私心存在。

    不论赵顼,还是吕惠卿,都曾猜度韩冈的想法。官军保住银州夏州,不仅是韩冈建言的成功,同时也证明了韩冈在战前反对速攻兴灵战略的正确性;而官军守住盐州,成就的仅仅是吕惠卿和徐禧。

    吕惠卿当然不会愿意成就韩冈的名声,他选择了支持徐禧,可惜还是出了一点差错。

    但如果说有谁能挽救这个局面,韩冈必然是其中之一

    看来最好是要给韩冈写封信联络一下了。吕惠卿想着。恐怕韩冈最不愿看到的就是雍王继承大统,甚至有继承大统的可能都不会乐于看到。

    把握到韩冈的弱点,吕惠卿觉得可以借用一下他的力量。韩冈如今镇守河东,面对日渐紧张的局势,他有很多选择。可以冷眼旁观,也可以遣兵援助,更可以在边境上闹出一点动静来。

    打过了整十年的交道,吕惠卿依然对韩冈有着很深的忌惮,但对他的能力,则有着很强的信心。如果韩冈肯出手,至少能将如今的局面挽回一点。

    被留下独对的吕惠卿离开了崇政殿,只剩赵顼在御榻上呆坐着。

    盐州最新的军情什么时候能到?不由自主的,赵顼的心思又转到了战争的关键点上。

    当决定守住盐州的时候,谁能想到辽国竟然光着膀子直接就上来了。事情没到最坏的地步是耶律乙辛并没有直接派遣宫分军、皮室军,仅仅是让阻卜人去援助西夏。

    就这一点而言,代表辽国还没有立刻撕破脸皮的打算,耶律乙辛的目的很有可能就是众人猜测的要挟勒索——这段时间,辽使萧禧几次上殿觐见,都提到了提高岁币的要求——但谁能保证,当利用阻卜人没有达到目标之后,辽人不会赤膊上阵。

    而且西夏竟然敢让成千上万的外族兵力进入其国中核心的兴灵。这是大宋君臣事先都没有想到过的。

    在赵顼看来,党项人即便要投降,也会投降大宋,这样至少不用担心日日被勒索,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赏赐,就是进贡,也会有等价的回赐。而投降辽国,迟早被榨干掉。西夏的部族中,没人会愿意与每年都要索要走三万马驼的辽国打交道。

    谁曾想西夏却还是将阻卜人引了进来。即便仅仅是阻卜,而不是契丹兵,可口子一旦开了,就像大堤上有了个小洞,迟早会变成一溃千里的缺口。

    但赵顼无心去为西夏的未来忧心,他最想看到的就是西夏再无未来。所以在灵州之败后,他不甘心退守银州和夏州。

    如果一场大战之后,仅仅是保住银州夏州的那一小片土地,那么又怎么对得起之前所动员的三十余万兵员,两倍于此的民夫,以付出的难以计数的银钱和物资?想想吧,以倾国之力,换回来的却是一个笑话,赵顼如何能甘心?

    而且在辽国的支持下,西夏说不定还有更大的胃口,将边境线恢复到熙宁八年以前的状态,将横山南麓重新收回。如果当真出现了这样的要求,对于一心想要光复兴灵、收回燕云、恢复汉唐荣光的赵顼,不啻于当头一棒。

    试问天底下可有割地失土、屡战屡败的天可汗?把唐太宗当成崇拜对象的赵顼,肯定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为了天子的颜面,至少要夺占了银夏和甘凉,将党项人压制在贺兰山下那一小片空间,如此才算不枉朝廷动员如此的人力物力。赵顼的脸面好歹也能挽回一点。

    吕惠卿由此画出来的大饼,让赵顼心动不已。而且韩冈、郭逵都明确说契丹人——确切点说是耶律乙辛——带到鸳鸯泺,乃至南京道、西京道的二十余万兵马,绝不可能是用来南下侵攻的。

    一声长叹,赵顼从御榻上起身,过去已经再难挽回,眼下就只能盼着徐禧守住盐州。

    “官家,可是先去庆寿宫?”李舜举悄步走过来,提醒着赵顼下一步的行程。

    赵顼点点头,动身往庆寿宫去。半路上,远远的看见前方的廊道,七八个人从前方横过,正往保慈宫的方向过去。

    “是二大王。”李舜举在赵顼身边轻声说道。

    应该是刚刚去庆寿宫探视过。赵顼想着,又往赵颢一行人的方向看了一眼,心中有几分不快,‘来得还真勤快。’

    去了庆寿宫探视过昏睡中的太皇太后,赵顼没有接着去太后所居的保慈宫,他不想与赵颢打照面。

    就在御苑的一片枫林边缘,脚下满地的红叶,面前是一片荷池,但池中只剩残枝枯叶。

    扶着汉白玉雕成的阑干,望着萧瑟的水面,正想着盐州局势的赵顼,突然心口没来由的一阵剧痛如绞。紧紧的按着心口,身子也佝偻了起来。

    李舜举觉得不对,立刻抢前一步,便惊见天子的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密密的出了一层冷汗。

    他一下就慌了神,扶着赵顼,带着哭腔惊叫道:“官家!官家!可是哪里不适?”回头又冲身后的内侍们呵斥:“还不快去传太医!”

    “朕没事!”赵顼挣扎着直起身,半倚着白玉阑干,坚持着不让自己倒下去,“朕没事,不要闹得人心惶惶。去取苏合香丸来。”

    “奴婢知道了。”李舜举偷眼看了赵顼两眼,转过身,低声喝道:“谁捧着药,还不快点上来!?”

    两个小黄门慌里慌张的快步上来,将自己手中的药箱打开来,捧给李舜举看。

    天子在宫苑中行走,身后随行的内侍,从更替的衣物到安坐的马扎,从钓鱼用的钓竿到射猎兴致起时的弹弓,都会随身携带着,天子想要,立刻就能拿出来。

    如菓子、蜜饯,熟水、凉汤,等零食饮品,同样有专人负责携带。而一些急救的药物,如苏合香丸这样芳香温通、能治一切气症,中风、中暑、心痛胃痛,诸般病痛皆可化解治疗的备急难的圣药,更是常备着。

    赵家的几代天子都曾犯过卒中,跟在赵旭身后捧药的小黄门手里,就有专治卒中【脑中风】、心痛或是中暑等毫无征兆的急症发病时所用的丹药。

    在几个小银盒子中,慌乱中的李舜举发现了苏合香丸、至宝丹、灵宝护心丹等合用的药物。他慌慌忙忙的选了苏合香丸,双手颤抖着捏开药丸外面的蜜蜡,倾入已经斟满烈酒的银杯里,也等不及用烈酒将药丸化开,就火烧火燎的递到赵顼的面前。

    “官家,这是苏合香丸。”李舜举服侍着赵顼服了药,抚着赵顼的背,轻声问道:“官家,可好一点了?这里还有至宝丹和灵宝护心丹,要不要也服一颗?”

    赵顼服了药,就闭起眼睛。过了一阵,感觉稍稍好了一点,摇摇头:“没必要吃那么杂,苏合香丸就够了。回了福宁殿,再将杨文蔚唤来。”

    李舜举明白赵顼的心思,又低声问道:“官家,要不要坐肩舆回去?”

    “在这里歇一会儿,朕走回去。”赵顼硬咬着牙,忍耐着脑中的晕眩,这时候,决不能有半点弱势。

    就在荷池边,赵顼歇了好一阵,终于有了力气,在李舜举的搀扶下慢慢的往福宁殿去。正走着,他忽然道:“李舜举。”

    李舜举低头应承:“奴婢在。”

    “你且去盐州体量军事,如军情危殆,以全师为重。”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二)

    在御苑荷池畔的猝然发病,赵顼虽然竭力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之后在太医局教授名医杨文蔚的诊断下,也确诊赵顼一时之间并无大碍,暂时只需小心保养,多加休息,但赵顼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宫内宫外无数双眼睛的监视,无论什么样的秘密,只要与天子有关,转眼就会传出宫去。|www.uu234.com超速更新文字章节|

    不过这消息传播出去时的扭曲程度,往往也是让人瞠目结舌。半日后,当消息散布到京城中时,就已经是天子因灵州兵败、辽人助夏而忧思过度,并因此得了风疾,如今正是重病垂危,旦夕难保。太医局中的一干御医都被传入了福宁殿。

    听到这个消息,宰执们慌慌张张的入宫求见。当时宫门都已然落锁,王珪和吕惠卿硬是逼着守门的石得一将宫门打开。一闹就闹到了福宁殿上,直到赵顼亲自出来解释方才真相大白。而京城中的骚动,到了次日早朝,天子御文德殿,这才渐渐平息。

    只是明面上的风波虽说平息了,可海面之下的人心,却越发得动荡起来。经此一事,天子的继嗣问题,重新升上了台面,成为了朝堂政治中一个迫在眉睫的关键议题。

    有一就有二,今日天子只是晕眩而已,但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说不定就在几个月之后,天子就无法再安坐在大庆殿中的御榻上。且这次因军情紧急而忧思过度,当盐州兵败或是辽人南侵时又会如何?

    做皇帝的一向难以长寿,赵家的历任天子都没有过六旬的例子,英宗的寿数更还不及四十,而当今的这一位,则已经三十有一,早年过而立了。以他的身体条件,什么时候出事都不足为奇。

    曾经垂帘听政、能够稳定朝堂的太皇太后就在旦夕之间,而皇嗣只有排行第六的赵佣和排行第八的赵倜两人。且皇八子赵倜的身子骨很不好,虽说种过了痘,不用担心痘疮,但夏天时曾经惊厥过两次,谁都不敢确认他到底能不能保得住。

    这样的情况下,最受高太后疼爱、排行又仅次于天子的雍王赵颢,他的行情也就水涨船高。这几日,还去了大相国寺一趟,说是为太皇太后和天子祈福。太皇太后倒也罢了,可天子这不是没病吗?

    吕惠卿就着灯火,烧掉了刚刚写了一半的信函。

    没必要再给韩冈写信了。在韩冈手中留下一个证据,等于是给了他一个把柄。就算上面的文字再隐晦,一旦捅出来,也是件麻烦事。既然天子的病情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韩冈不会不知道。韩冈在京中自有耳目,吕惠卿相信他能收到这些消息。

    在吕惠卿看来,就是只为自家盘算,韩冈也当设法维持盐州不失。

    …………………………

    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一座座山头被染成金黄或是深红,碧蓝的晴空也越发的高广。

    秋税的工作才进入尾声,冬播马上就要开始了,而许多地方还在麦收后种豆,收割和犁田都是麻烦事。太原入秋后的雨水有些偏少,这也很让人担心。尽管实际上负责这些工作的都是下面的知县,但韩冈每天要翻阅签押的文件,数目是越来越多,几乎到了倍增的地步。

    韩冈真是烦了这样的差事,河东军中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发落,但太原府政务上的事情却是比军务还多。忙了一个上午,桌案上的公文只见增多,不见减少,就算是长于政事的韩冈,也不免效率越来越低。

    不过中午的时候,一名来客让韩冈重新提振起精神来。

    “龙图,夫人和三位娘子一行大概天黑前便能抵达太原。”

    韩冈听了心中狂喜,夫妻别离几个月,终于有空将她们接来太原府了。赏了提前赶来报信的家人,让人安排他下去休息,又派了人出城去迎接。

    韩冈细细回想,自己自从进入官场,历次履新,从来都是匆匆忙忙的上任,紧赶慢赶的怕耽搁了时间,几乎每一次都是自家先期抵达任所,等到一切安排妥当,才派了人去接自己的家眷。还真没有像一般的官员,能够带着家人,悠悠然然的一路游山玩水,最后在领受任命的一两个月后方才上任。

    人总是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韩冈也难以免俗。在忙碌中,时常对此心生羡慕。真是同官不同命,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这么轻松的做事就好了。

    ‘还是要多多培养助手,若下面的幕僚能多分担一点责任,自家也能轻松一点。’就在午后例行的军议上,累了半日的韩冈不由得分了心神。

    黄裳并没有觉察韩冈的分心,犹在朗声对众人说着今天的议题:“如今阻卜人阻断夏州通盐州的道路,种谔肯定会顺水推舟,决不会全心全意的去救徐禧。”

    这是黄裳对种谔是否会强行出兵救援盐州的预测,基本上厅中的幕僚们,都同意他的看法。

    今天驻屯晋宁军的李宪遣人传书太原,并将种谔的一封信同时送来。在信上,种谔请求河东共同发兵,维护通向盐州的道路。

    “种谔致书,请求龙图共同为此发兵,说好听点是应付故事,说难听点,就是祸水东引。”

    “如果龙图不发兵相助,种谔便可趁势推卸责任,若龙图发兵相助,只要没能成功挡下阻卜人,龙图也要担上一分责任。”

    “种谔的心思若有三分用在正经事上,恐怕官军早就打下灵州城了。”

    “但现在,种谔在写信给龙图的时候,肯定也为此上奏章了。朝廷一旦下旨,到时候,也不得不从。”

    “李宪所部分驻晋宁军各寨,是不是可以调用一部分,去协防夏州?就是之后种谔要推卸罪责,我们也算是说得过去。李宪虽然没有明说,但他既然让人将公函和种谔的书信一并携来,肯定是站在种谔的一方了。”

    “没错!当是如此。否则他就应该分成两拨来送信,借以自清。”

    “以我河东军的兵力,谨守葭芦川和弥陀洞,保住银州、夏州就已经是竭尽全力。如何还能分心于盐州?不要忘了北面的契丹人,他们可不会站在旁边看热闹。”

    “月前辽人受挫于在西陉寨外,便偃旗息鼓。可从三日前起,代州重又急报军情,明摆着是在配合西贼的行动。”

    “一旦北方兵火起,河东的兵力都得往北调,如何有多余的兵力却守护道路。”

    “不如就此上报朝廷,报称辽军似有举兵南犯之意,请求加派援军。想必朝廷当不会主张种谔了。”

    下面幕僚们的议论,韩冈全都听在耳中。他现在有些后悔,之前将自己对盐州的态度表明得太早,使得现在他的一众幕僚,都开始变着法儿的找借口推卸援助盐州的责任。

    如果他们的身份仅仅是河东路经略使的门客,一切为他韩冈着想,那的确不算错。但他们更多的还是气学弟子,韩冈可不想看到一群只会争功诿过的官僚。

    坐直了身子,正想说话,位于下首的折可适抢先一步开口,“若是如此行事,世人将如何看待龙图?天子又会如何看待?”

    幕僚们的议论被打断了,十几道视线全都汇聚到了折可适的身上。

    一人冷笑着反问:“上禀西夏内乱,请求出兵灭夏的是他种五,为争功而抢先出兵的是他种五,连瀚海也过不去的也是他种五,如今退守银州、夏州,声称贼军势大,请求河东同保道路的还是种五。却不知世人如何看他?天子又是如何看他?”

    “龙图岂是种谔可比!”折可适向韩冈拱了一下手,“不论在河湟,还是在横山,龙图一直以来都能做到为君分忧。不以私心坏国事。尤其是当年在横山,龙图坚持认为罗兀必败,事先都说过纵有功亦不愿取,但仍兢兢业业保住了罗兀城的数万兵马,最后就连伤兵都带了回来,还夺了上千斩首。之后龙图又说降了广锐军叛卒。泼天的功劳,龙图却是言出如山,一分未取。龙图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品行,才会备受世人景仰,才会受到天子看重。种谔有私心,那是他行事多偱诡道,不晓大义,但龙图岂会是这样的人?你们难道要龙图学种谔不成?!”

    这个帽子可就够大的,给折可适扣在自己的头上,做得不合人意,就是不晓大义了。这可是以‘大义’相要挟,在座的,哪个看不出来。

    黄裳偷眼望向韩冈,却没有在他的脸上发现一丝一毫的不快,相反的,却是面带微笑,显是心情很好。

    一众幕僚心中咯噔一下,韩冈对折可适的言辞看起来毫不在意,那就代表他倾向于协助种谔和鄜延路。而评判者站在了对手一边,那么接下来不论怎么辩论,结果也很难改变。

    想不到竟然给这个武夫得意起来了。

    一众幕僚心中很是有几分不甘心,但其中还是有人沉思起来,他说得并不能算错,韩冈的形象对气学门人来说,十分的重要,不能有所损伤。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三)

    韩冈很欣赏折可适,所以对他的一点冒犯便不以为意。

    韩冈刚刚将折可适调入他的幕中听候差遣。折可适虽是折家人,但一两个折家子弟在外任职,到也不妨事。从这几天他的表现来看,韩冈认为自己没有做错。

    折可适作为折家新生代中的佼佼者,其领军上阵的能力自不必说,在战略战术上,他的水平也都是一流。是一个很适合成为作战参谋的人。而且韩冈觉得如果自己的门客幕僚,能从他身上学习,拥有一定水准的军事才华,自己也能轻松许多,日后便是他们的晋身之基。

    文官想要快速晋身,军功就是最好。进士难考,但循军功出身,就容易了许多。只要辽夏两国的威胁还存在,只要皇帝还有开疆拓土的心思,从军获得一份告身,就是气学弟子最快捷的晋身之路。韩冈现在想看到的,就是西北军事中的幕职,成为气学门人的自留地。

    不过文武之间的嫌隙颇深,能不能让他们互相促进,而不是互相的拆台、诋毁,这就让人颇费脑筋。尤其折可适和其他幕僚一样,都是心高气傲的脾气,决不肯伏低做小,让人半步。就是韩冈偏向于折家的赤佬,他们也不会任由他得意。至于韩冈的名声,想来也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而受损。

    一人定气沉声:“十日来,阻卜骑兵已经在葭芦川出现过两次,虽然都被逐走,但大虫亦有打盹的时候,若事有万一,届时恐会追悔莫及。”

    “只听说过千日做贼,可没听说过千日防贼的道理。”另一人配合着说道,“眼下只愁葭芦川各寨兵少,再调兵西去,那时可就是想防都防不了。”

    “葭芦川不让晋宁军那边盯紧了,将阻卜人给放进来,不知要有多少村寨被祸害。那群贼寇,这段时间都抢上瘾了,保不准什么时候发疯往黄河撞过来。”

    三名幕僚连番反驳折可适的论调。

    河东以地处黄河以东而得名,但实际上也有几个军州位于黄河以西。麟、府、丰三州就不必说了,南面一点的晋宁军【今陕西佳县】,黄河由北向南将之一分为二。李宪所部,现在就驻扎在黄河西岸的晋宁军军城到葭芦川沿岸的几座军寨中。

    一众幕僚都是明白,韩冈绝对不会愿意看到葭芦川诸寨被攻破。一旦河东、鄜延两路的联系被阻断,弥陀洞便是孤悬在外、独木难支,到时候,横山以北会不会连锅端了还不好说,但韩冈和河东军必然会成为笑柄。

    更重要的是,韩冈一直主张稳守银州、夏州。而葭芦川至弥陀洞,这条路线就是河东支援夏州的主要通道。河东军镇守在此处,是对韩冈一直以来所保有的态度的坚持。若是调离此处兵马,可就是另外一番说法了。

    几乎所有人的想法皆是如此,没人认为韩冈会不顾葭芦川各寨的安危而支持折可适。

    折可适则是扭头望着韩冈,年轻骄傲的眼神中,甚至隐隐藏着点挑衅的意味。

    “难道各位想要种谔如愿以偿吗?!”黄裳的突然出声让人惊讶,而他说出来的话则更让人吃惊,“种谔本来就无意协助徐德占,如今请求河东援手,仅是应付故事。要是龙图砌词拒不发兵,他可就能顺理成章坐视盐州被困!”

    黄裳几乎是倒戈一击,就是韩冈都小吃一惊。

    一名幕僚愣了片刻之后,期期艾艾的说道:“……可发兵之后,万一不能挡住阻卜人,那龙图的名声……”

    “难道严阵以待的大宋官军,都没有信心胜过兵不满万的阻卜人?!”黄裳厉声喝道,“这样谁还会相信日后官军能剿灭西夏,乃至收复燕云?!”

    大帽子扣下来,更是堵上了许多人的嘴。韩冈成了视线的焦点,厅中众人的眼睛都盯着他,现在他必须出来定下基调了。

    韩冈也不再沉默:“名声什么的,倒不用在意那么多,国事为重,个人毁誉当放在后面考虑……诸位为我着想,我也是很感激,不过勉仲和遵正之言确实有理,兵是必须要发的,种谔有私心是他的事,但我奉天子命,经略河东以拯危局,自全的私心却不能有。”他看看折可适,“以遵正之见,当如何应对眼下的局面?”

    折可适终于等到了韩冈的这句话,双眼顿时亮了起来:“葭芦川的兵不能轻动!如若给阻卜人趁虚而入,银州、夏州亦难保。”

    折可适一句出口,就望向韩冈,等待他的评判。

    韩冈点点头,没说话,其他的幕僚也一同在等待折可适下文的转折:是‘不过’还是‘但是’?

    “不过鄜延路种太尉的请求也不能置之不理。”果不其然,折可适为自己的话加了个转折,“故而以在下愚见,还是派出三千到五千的骑兵前去助阵。河东地界,山峦为多,不利骑兵奔驰。即便事有万一,需要支援河北,也是以去协防河北城寨为多。有步卒听命便足矣,而去银夏堵截阻卜骑兵,则是用马军为上。正好互不干涉。”

    还是有人在折可适的意见中挑刺:“阻卜人穷凶极恶,战力还在铁鹞子之上。若是一个不好,我河东骑兵可是会被种谔顶在前面,到时候,免不了会损失惨重。”

    “可适前几日曾看了西面来的战报。以鄜延骑兵与阻卜人的交手经验来看,河东马军出阵之后,最好携带神臂弓。一旦遇上阻卜人,就下马列阵,而不是在马上交锋。正面相抗,他们绝不是官军对手,而且神臂弓射程远及百步开外,根本不怕阻卜人转去强夺战马。”

    黄裳则配合着说道:“若是押送粮草则更好,还可以借用车辆为栅,那样数倍贼军,亦不足为虑。”

    折可适颇有深意的瞥了黄裳一眼:“只要几次下来,让阻卜人碰了壁,想必他们就会另寻目标,不会为了西贼而与官军硬拼。不是有消息说了吗,阻卜骑兵在银夏,抢掠的党项、横山的等蕃部,可比对官军下手的次数多得多。”

    韩冈默默的听着,心中暗暗点头。这才是现阶段,对阻卜骑兵最为正确的应对。

    阻卜人只是被解开绳子的野狗,现在的确是凶悍,但要想解决他们,也不是不可能。如果是正面对决,又不允许撤离的话,大宋步卒能轻易压倒同样数量的骑兵——不仅仅是阻卜人——但要让阻卜人进入这样的作战环境,难度可想而知。眼下还是最好放下这个心思。

    而且阻卜人所接受的任务分明只是骚扰。但他们对骚扰的定义,与正常的情况完全不同。用三四百骑为一队,普遍撒网,不但阻断粮道,更多的还是在沿线的蕃部村落杀人放火,就周围的党项部族也一并受到攻击,一视同仁,没有任何差别。他们是从除了草和牲畜、别的什么都没有的草原上下来,穷得疯了,见到什么都要抢。

    阻卜人这一点做的还真让韩冈很是欣赏,若是杀尽了银夏之地的党项、横山两族,日后治理此地也就方便多了。官军之前碍于身份、面子,只能针对一干顽抗到底的党项部族攻击,对于已经投降的党项及横山蕃则不便下手清理——其实这样的蕃部才是最危险的,过去多有例证,当西夏军卷土重来,倒戈一击的必然是他们——有人代劳当然是求之不得。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官军在战争结束后,依然能稳定的控制住银夏之地,至少也要保住无定河流域。否则,就算是银夏之地被烧杀一空,对于大宋也没有任何意义。

    “就这么办吧。”韩冈对折可适的建议投了赞成票,接着却又是轻叹一声:“希望种谔也能以国事为重,不要坐视盐州的危局。若是盐州被攻破,接下来可就有的忙了。”

    折可适抿了抿嘴,听了韩冈的叹息,得到认同的欣喜立刻就淡了下来。

    一旦盐州被攻破,契丹人肯定会借机来压榨大宋,如果朝廷强硬以待,契丹人多半就会设法找一个突破口。不论是河北三关,还是黄河东侧的雁门关,都是朝廷防御的中心所在,想要攻下来,没准会崩了牙。

    但换作是的云中的麟州、府州和丰州,由于是河东路西北、位于黄河西岸的一个突出地带,又收到辽国和西夏的两面夹击,成为目标首选的可能性,至少在一半以上。折可适对自家再有信心,也不敢说自家能抗衡辽夏两国之力,到时候折家能不能保全下来,还真得看老天爷的心情了。

    这才是他一力主张援助种谔的主要原因。当韩冈开始全力支持鄜延路援助盐州,就算种谔想拖延,也很难找到借口。

    保住盐州,就是保住折家。

    折可适的私心,韩冈其实能看出不少。位置站得越高,所掌握的信息就越多,下面的幕僚也许还是一头雾水,但韩冈已是了然。

    不过这也符合他的利益。

    先不管什么私心,盐州那里的情况的确很重要。一旦盐州兵败,不仅仅雁门关就要忙起来,来自于辽人的侵袭,多半会集中在几个关键的节点上。云中之地便是其中之一,河东治下的麟府丰三州被夺占,韩冈的经略使也不要做了。

    不过话说回来,韩冈绝不会比折可适更重视盐州。遣兵协助种谔,算是尽一尽人事,也算是还种谔一招。关键还是河东本身,确切点,是云中的麟、府、丰!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四)

    韩冈给折可适的意见拍了板,这一次的合议就算是定了案。

    与会众人向韩冈行礼后离开。韩冈的幕僚全都是气学弟子,相互之间交情颇深,出门后皆是结伴而行,只有折可适是单独一人,与他人都隔了好几步。

    韩冈在后面看着,有些头疼。难道说文武之别差距就那么大?但种建中在同窗学友之中,人缘却并不差。过去求学时代的交往不谈,就是近年来,种建中由文职转武职,但去拜访他的同学依然不少。韩冈甚至听说过他与同学游山玩水,最后作诗唱和的传闻。

    或许还是门户之见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自己的看重让他受到众人的敌视。韩冈对此微微皱起眉。不说折家的地位,就是折可适本人在军事上的才华,也足以对得起郭逵和韩冈对他的看重了。气学的弟子们若是都这般小家子气,未免就太让人失望了。

    不过等折可适走到回廊转角的地方,就见到黄裳和几个同学一起走了上去搭话。虽然接下来,几人就转过了回廊,看不见了身影,但就在那一瞥之间,韩冈倒是看清了他们之间的气氛并不是针锋相对的僵硬。

    这是好事,如果双方的交情能继续进展下去那就好了。

    放下了心头事,韩冈转回厅中,处理还剩下许多的公务,并等待着妻儿的到来。

    “龙图,夫人她们到了。”入夜前,韩冈的家眷终于抵达了太原城。

    一别数月只有书信相通,远在京城的妻妾儿女,还真是让韩冈惦念不已。他就是心如铁石,也不免要思念家人。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也不能在妻儿身边陪伴,韩冈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很是失职。深闺中,王旖她们也不免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怨怼,不过看到瘦削了几分的丈夫,却把满心的幽怨抛诸脑后,却又抱怨起韩冈不会照顾自己,也不知道注意身体。

    而小儿女们见到父亲,则是雀跃不已。韩冈对儿女虽然在检查功课时严格,但做完功课就管得没那么严了。尤其是在京里的同群牧司任上,韩冈清闲无比,指着自然万物说着有趣的故事,闲来教习弓马,带着儿女一起出外游玩,比起经常抡戒尺打掌心、把三个已经入学开蒙的儿子女儿打得眼泪汪汪的王旖可是宽和多了。

    一路车马劳顿,耗尽了小孩子们的体力。吃饭前还精力旺盛的闹腾着,吃过饭后,就一个个睁不开眼睛。王旖看了,就让他们的乳母和贴身侍婢领着去房中睡觉。

    家里的孩子回了他们的房,正屋中可就只剩韩冈和妻妾几人。

    没了外人和小孩子看着,韩冈也不用装得道貌盎然的样子,探手揽过王旖的腰,笑道:“这几月,让娘子辛苦了。”

    王旖白了丈夫一眼,虽说是赞许的好话,可韩冈以现在的动作说出来,总是带着调笑的味道。

    “官人每次回来都这么说,可一旦出外,就把奴家和孩子们都丢到脑后,没有个半年,就想不到派人来接。”

    “官人该不会乐不思蜀了?”周南轻笑着问道。

    严素心佯作帮韩冈辩解:“官人孤身在外,可是一向洁身自好。”

    其实给韩冈送美女的有不少,孤身在外的年轻官员,最容易为女色所吸引,不过韩冈没空,而且他胃口也被养刁了,庸脂俗粉哪里能看得上,半开玩笑道:“洁身自好那是为夫忙得都没心思,什么时候清闲下来会考虑的。”

    王旖听了,转过头就不理会韩冈。韩冈哭笑不得,“为夫说笑呢,这是吃哪门子的飞醋?”

    周南笑道:“姐姐的醋味,不如官人席上放得醋多。”

    “三哥哥让人做的菜是够酸的。”

    山西多面食,因水土原因,又甚为嗜酸。西军出阵,除了定规的粮秣,以及随身的糗糒【北宋的行军干粮】之外,盐和酱是少不了的。而河东军出阵,除了盐和酱,还要更加一份老醋。为了方便携带,军中以一尺粗布浸在一升老醋中,吸饱了醋之后拿出来晾晒,制成了古代式的方便调料。吃饭时,丢一片醋布到汤里,就是一碗酸汤。

    韩冈在河东几个月,口味在不知不觉间,慢慢的也改了,今晚接风洗尘的酒菜醋味便颇重。

    “吃醋?为夫的确醋吃得多了。”韩冈说着慢悠悠的站起身,踱了两步,就堵在门口。笑容一转就变得得意:“为夫曾听闻,醋吃多了生女儿,碱吃多了生儿子。自上任以来每日喝醋,将养了这么多天,正好要试一试管不管用。”

    闺房间的秘事不能宣之于外,不过第二天起来,人人都觉得韩冈荣光焕发,精神大振,仿佛变了一个人。

    韩冈在河东忙碌于国事,几个月下来,如同一根被张起的弓弦,被越拉越紧。而王旖、云娘、素心、周南他她们的到来,让韩冈在生活上也得到充分的照应。一夜过去,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欢愉,精神上也得到了放松,他几个月来不断紧绷的神经,也因此而稍稍松弛下来。

    但荒于政事是不可能的。就像京城里,每天早上天子和宰执们都免不了崇政殿上的议事。在地方州县中,每天一大清早,勤快的州官县官都会召集僚属,安排下一天的任务。

    只是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会在例会中坚持太久,像韩冈这样只要人在治所中就会按时召集僚属一点也不耽搁的官员,其实算得上是凤毛麟角,大部分都会沉湎于湖光山色,柳岸杨花,呼朋唤友,饮酒赋诗之中。十年寒窗,可不是为了日夜操劳。

    第二天的上午,韩冈便召集了经略司下面的官员,统一了观点。基本上,韩冈的声望已经极高,掌握河东经略司没费他多少力气,几位官员皆无胆量顶撞他的决定。尽管他们口虽服,心还不一定服,但在韩冈捅出大篓子之前,他们还只能老实听话。

    当韩冈定了基调,不用多少口舌就让上下一致同意调遣三千骑兵去协助种谔,而剩下骑兵则协助步卒谨守寨防。

    调动骑兵的命令和为此上禀朝堂的奏折刚刚发出去之后不久,韩冈又收到了京城传来的一则新闻。不动声色的浏览了一遍,他就直接找了个火头,将小小的纸片给烧了,另外照常用密语做了记录。

    天子近况欠佳的消息没能让韩冈动容。不是他不担心赵顼的健康问题,也不是他不在意赵颢成了大宋天子的后果,只是信上写明了天子御文德殿主持朝会,既然他还能坐在朝堂上,履行他的职责,那么情况就并不是那么需要担心。或许天子身体的确不好,但怎么也能拖到几年之后,就是盐州全军覆没,也不至于当场倒毙。

    “……或许吧。”韩冈没太多把握的低声自语。又不是能掐会算的半仙,寿数之事还真是不能一口咬定。

    赵顼身体不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一发病,就城里城外的鸡飞狗跳。换做是自己,有几人会认为药王弟子的韩玉昆发一阵晕眩,就会命不久长?

    韩冈的心中其实一直都有这样的隐忧。不过这不是他能担心得来的。眼下的局面,分明是赵顼接连犯错的结果。要不是他急功近利,连累了前方的将士,不会有如今的窘境。

    就不知道徐禧本人有没有回天之力,盐州的安危现在只得看他的能耐了。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逆转成功,这样的战例在历史上并不鲜见。韩冈一直都认为固守盐州绝不是上佳的选择,但从来没有认为这是必败的结局。

    不是韩冈自负,如果换做他自己或是郭逵去,倒有七八成的把握能将盐州守下来。换作是其他宿将领军,也绝不会稍逊。若是徐禧能将盐州的守御之责交给高永能或曲珍其中任何一位,同样是绝不会像现在一般令人担心。

    但守住银、夏二州的把握,则是百分之百,顺便还能让攻的西贼和西贼的援军大半人马有来无回。上阵厮杀那是要死人的,风险越大,死得就越多。韩冈从来都不认为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有必要去冒风险,即便那个风险只有两三成。从面对灵州城开始,他的态度一直如此。

    可令人遗憾的,皇帝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眼下不论盐州成与败,韩冈本人远在太原,实是鞭长莫及。不过辽国若是想得寸进尺,只要西军还没有被伤到根基,那就只能是白日做梦,韩冈并不介意一脚将他们给踹醒。

    不由自主的,脑中就闪过脚踹一群契丹贵人的画面。半是作呕,半是自嘲,韩冈一时忍不住就呵呵笑了几声。

    “官人笑什么?”黑暗中,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韩冈笑声一收,左手就向美貌的厨娘身上探去:“还没睡?”

    “嗯……”严素心不自在的扭了一下,将韩冈的手拍开,“官人不也还没睡?”

    “为夫在想怎么治一治契丹人呢,眼下就属他们得意!”

    “官人有办法?!”严素心手肘支起身子,带着惊喜的问道。就算对外面的局势没有太多了解,她也是知道,哪一方才是大宋真正的威胁。

    韩冈轻声喟叹:“就因为现在还没法儿去做,才只能在夜里想想。真的要做的时候,可就是要在白虎节堂里面发号施令了。”

    严素心安静了,没有再多问,娇躯却紧靠向了韩冈。似是要用自己身上的暖意,来安慰失意的良人。

    韩冈搂着主动贴上来的美妾,一瞬间就明了了严素心的心绪变化。虽然自己后面还有没来得及说出口的一句可以解释误会,但这时候却没有必要说了。

    “不说这些不合时宜的话了。”韩冈翻了个身,在严素心耳边轻笑,“**苦短,还是做些合时宜的事。为夫就不信,不能给金娘生出个妹妹来。”

    “官人……不要……”

    来自胸口上一对小手无力的推拒,伴随着呢喃低语,韩冈发觉身下的娇躯一下火热起来。夜半时分的欢愉,一时散尽了他心中的积郁。

    可惜太原府衙中的旖旎春光,只在夜半无人私语时。来自西北两个方向上的凛冬之时的肃杀,则已如洪流一般向孤悬在盐州的三万宋军将士侵袭而来。

    当横山以北尽被深秋的萧瑟所笼罩,阻卜对盐州周边的骚扰也到达了最高峰。而就在同时,第一面西夏战旗,出现在盐州城下。

    徐禧怀着胸有成竹的微笑:“终于来了。”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五)

    “终于来了。”

    随着盐州城中的守军主帅一声满怀喜悦的轻叹,数以千计的骑兵,出现在从瀚海的方向上,直奔盐州城而来。

    人马汹汹,犹如洪流,掀起黄沙滚滚,直漫天际。

    千军万马在荒原上的奔驰,震动着大地。传到城头,高永能在雉堞上,就看到一些细小的沙砾随之震颤。

    “西贼来势汹汹啊……”徐禧携城中众将登敌楼远眺城外敌军,指着里许外的一队队缓缓逼近的敌骑,纵声大笑:“不意其前来送死竟然这般心急。”

    高永能只扯了下嘴角,几个来自开封东京的将领则是嘿嘿的陪着笑了起来。

    在他耳边,是主帅自信满满的豪言:“西贼摆开如此阵势,换作是十年前,烽火能一直传到京城中。不过放在今天,也是群土鸡瓦狗,只能吓唬一下黄口小儿。”

    来自京师一众将校与主帅一样的兴奋。

    “学士说得正是。西贼竟敢来攻盐州城,岂不知徐学士就在城中。”

    “有徐学士在,当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高永能冷眼旁观,附和和反驳的心思都没有半点。

    西贼并不是直接就往盐州城撞上来的。从昨日开始,以白池堡、乌池堡为主盐州外围的一干据点,便全数陷落,无一留存。逃回来的守军只有小半,剩下的则都是没于军阵中。

    早在开战前,高永能就提议过撤回外围据点的守军。但徐禧却不同意,他振振有词,缺乏外围据点的支持,一座城池再坚固也只是孤城。

    这的确是兵家正论,但得看看具体的情况。这些据点驻屯的兵力数目太少,在战局上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留下游骑在外作为耳目就够了。

    而且虽说驻防在外的兵力不足以用改变战局,可作为人头来砍的话,就未免太多了一点。尽管放在外面的每一处兵力都不多,但十几处加起来,也足足有一千人!

    昨日徐禧对此就只说了一句,‘此辈固我寨防,临阵不屈,待凯旋回京后,当为其请功追封。’

    而高永能则更愿意他们活着。

    高永能远观敌方军势,除了几支数目不到两百,却行动灵活的骑兵往城下奔来,其他的西贼到了两里外就停下来了。在他们的驻足之地,有尘云盘绕,显然是在不断的调兵遣将。

    悬在敌楼上方的飞船,正不断传下西贼后方的人马调动。一张张简短的纸条顺着细绳从吊篮上滑下来,在城头上的徐禧和诸将手中传递。

    高永能看过最新的一份敌情,西贼开始分兵去堵住从盐州城延伸出来的其他道路。他眉头皱了一下,就上前向徐禧提议:“学士,西贼初来乍到,立足未稳,却又分兵想堵上其余几门的道路,正是用兵之时。还请学士选调城中精锐,出城冲杀一番,给西贼迎头一击。”

    徐禧回头瞧了高永能一眼:“当以堂堂之师临堂堂之阵,岂不闻王师不鼓不成列。”

    高永能看了看城下,心想干脆从这里跳下去算了,死得干净点,省得最后憋屈死。

    他望向曲珍,用眼神求援。可年过古稀的老将,这时候沉默得像一棵树一样,树皮一般粗糙的脸上,连一丝表情都看不到。

    曲珍前两天还在劝徐禧,不要留在盐州,身为主帅,坐镇后方就足够了,否则事有万一,连个督促援救的都没有。

    这是曲珍不想徐禧在前方碍手碍脚所找的借口。在曲珍看来,如果是他来领军,如果没有这个扯后腿的徐禧,保住盐州至少还不能算是梦想。

    曾经在京中做过三衙管军、担任过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的曲珍,只要徐禧不在,就能自然而然的接收盐州防务,可惜徐禧偏偏不肯回去。

    徐禧在官场中多年,曲珍想取得前线指挥权的想法,他洞若观火。只是在他眼中,这是曲珍妄图与他争功的明证。所以徐禧反过来咬文嚼字的嘲讽道,‘曲侯老将,何怯邪?’说曲珍找的借口,却显得他胆小如鼠,何须惧怕西贼。

    想来曲珍一刀将徐禧砍死的心也不缺,高永能想着。徐禧说什么堂堂之师的蠢话,可就是把自己和曲珍看成一派,故意来堵自己的嘴。

    京营的将领看笑话,都是人精,哪能不知道,徐禧这是在故意敲打曲珍和高永能。但除了他们之外,却有一人觉得徐禧的对话不对劲:“学士。舜举服侍天子,多曾听天子说起用兵当奇正相辅……”

    就在今天早上才冲进盐州的天子特使,这时候也在城头上。李舜举拿天子做大旗,徐禧也不能把他当做曲珍来对待。

    “都知放心,若无狡计可用,正面相抗,西贼如何能胜我官军?”徐禧远望城外敌军,“而且西贼远道而来,定然最为提防官军,这时候出阵,必然是无功而返。得等他们松懈下来。”

    不愧是说服了天子和参政的口才!

    高永能心口被气得疼。他祖上是从马姓改了宗的吗?还是说名字里面有个括字?真不知道皇帝和吕大参怎么会信用这么不靠谱的措大!

    城中三万将士坐视只有三分之一的敌军围城,这个士气怎么办?

    但李舜举似乎被说服了,点点头,又安安静静的站着。高永能就只在喉头里咕哝了一下,没有将话说出声来。

    李舜举除了忠心,并没有什么其他方面的才能。天子将他派来盐州,名义上是体量军事,实际上应该有在关键时阻止徐禧的任务,拥有拉住徐禧笼头的权力。只是他没有运用这份权力的能力。

    在世人的眼中,李舜举远不及永远都是在福星照耀下的好运的王中正,也不及号称内侍知兵第一的李宪,相比起蓝元震、石得一、宋用臣这一干大貂珰,李舜举的能力都还差一点。

    只是作为一名内侍,忠心就是最大的长处。比起其他身居高品的宦官,李舜举永远都比他人更加接近天子。别人兼程赶路,都是一日走上两日的定程,但李舜举却是一日走上三程甚至四成的路,只用了九天就赶到了盐州,忠心王命可见一斑。就是能力不足,胆略欠佳,却让徐禧更加得意猖狂。

    来袭的党项军已经在五里地外开始扎营了,徐禧还带着将校在远观军势。

    一直沉默着的曲珍,这时候转身就往城下去,高永能一见,便追了上去,在背后叫了一声,“太尉。”

    曲珍回过身来,“你那边粮食够吃多少?”他直接了当的问着。

    高永能愣了一下,然后答道:“……杀了马也就二十天。太尉你那里呢?”

    “一样。”曲珍很简洁的回答,没心情多说一个字。

    在阻卜骑兵出现之后,党项兵发盐州的战略目标得到确认,盐州城除了加紧运送粮草,也开始疏散多余的民夫。但在不断出没的阻卜人的骚扰下,粮食储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数量。

    而且前面为了加快筑城的速度,调集了三四万民夫同时开工,现在听说党项人将至,就赶着将他们都发遣了回去。但在最后的一段时间,为了让他们加急赶工,饭都是让民夫们敞开来吃,粮食还能剩多少?

    高永能所说的二十天,包括了他麾下五千兵马一开始就私留下来的一部分存粮,加上盐州城明面上分派给他的粮食储备,再配合上战马等牲畜作为补充,最后计算出来的时间就是二十天。

    二十天,对于一场战役来说,其实不算短了。

    城池攻守,打个一年半载的的确有,但绝不是在西北。党项人拼不起消耗,三五日攻不下来,通常转身就能走了。而宋军要攻城,手段则多如牛毛,党项人基本上也防不住。

    但放在盐州这里,曲珍和高永能都知道,很可能会出现一个特例。事关银夏之地的得失与否,党项人会咬着牙打下去。如果能比党项人拖上更多时间的话,倒也能捱得过去。但他们既然气势汹汹的来了,想必是做好了准备。

    高永能叹了一声:“这仗可怎么打?环庆路、泾原路都指望不了,难道要等种谔来救援吗?”

    “也要种五愿意!”

    高永能点点头:“在出兵之前,西贼不会不考虑援军的问题。恐怕他们有充足的把握。”

    曲珍的眼中满是冷漠,声音更冷:“盐州城中的粮食多寡,西贼多半已经计算清楚了。”

    “前两天徐学士还说了,吴起领军,上下饮食起居如一。能与卒伍同饮食、同起居,方可为将!”也就从那一天开始,徐禧每天就只吃两个炊饼,早上吃了一个,剩下一个放在怀中,到了晚上吃。在徐禧的带动下,所有的将校都是两个炊饼垫肚。高永能摸摸自己的肚子:“换做我是兵,倒想要一个天天吃山珍海味、不过也能让下面的兵将一起吃饱的主帅!”

    纸上谈兵。对兵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光会做做样子。这些批评曲珍都懒得说,转过身,往城下走。

    高永能在后面问道:“团练要回去歇着?”

    曲珍头也不回:“徐学士不是说,要以堂堂之兵,临堂堂之阵吗?老夫去筹备他说的堂堂之兵去。”

    几步下城,上了马就往本部所在军营的方向去,转眼就去了远了。

    高永能回头看看敌楼,又看看曲珍的背影,最后叹了一口气,摸着咕咕叫的肚子,回头往敌楼走去。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六)

    盐州城西北二十里的白池堡,入夜后依然人声鼎沸,堡内堡外,篝火多如繁星。攻伐盐州的大军,其中军主力眼下正驻扎于此。

    白池堡原本是用作护卫盐池,位置就在盐池旁,就连空气中似乎都带着咸味,不过食水却没有问题,是甘甜清澈的泉水,与盐池中的卤水截然不同。

    西北的盐池,不论是宋人手中的解州盐池,还是西夏这里的青白盐池,全都用的是晒盐法。将卤水引入盐畦中,然后依靠日光暴晒,不过最后还要用清水冲刷一遍,这样才能洗去苦味。不论是解州盐池还是青白盐池,都是有着一道清澈的甘泉才能成事。白池堡外的清泉,用来煮茶倒也是正好。

    不过现在叶孛麻现在没空坐下来喝茶,在灵州之战中,表现得光彩夺目的老将,就在堡外上马,带着本部亲兵飞驰向盐州城的方向。

    叶孛麻抵达盐州城下的前军营地时,已经入夜,营地内外篝火星星点点。留守营地的主帅仁多澣正在大门外守候。

    焦急的等叶孛麻下马,仁多澣劈头就问:“太后和国相怎么说?”

    “要我俩稳固寨防,等明日主力抵达后别作商议。”叶孛麻笑道,“太后亲自领军,不就是为了盐州城?用不着我们打头阵拼死拼活。”

    仁多澣神sè放松了些许,“要是当真如此,倒是一桩好事。”

    “总该让梁家和嵬名家有地方出点风头,太后和国相就是这么想的。在灵州城,我们外姓的都为他们两家拼了命,也该他们出来做点事了。”

    仁多澣咧嘴一笑。还真不知道在白池堡中,太后和梁乙埋是怎么被人挤兑。

    这一次攻打盐州,梁太后亲自领军,就连被囚禁起来的儿子秉常也一并带了出来。班直、环卫,能有一定战力的军队全都随行,只留了梁乙逋和嵬名阿吴镇守兴庆府。

    太后领军上阵,倒也不算很稀奇。辽国、西夏过去都有过先例。盐州是事关国运的一战,败,则西夏不存,仅靠兴灵之地,最多也只能苟延残喘几年。胜,大白高国才有延续下去的可能。

    之前在灵州,外姓将领光彩夺目,硬生生的翻了盘。如今同样是事关国运的一战,梁氏总不能安坐在兴庆府中,梁家和嵬名家要想继续统治西夏,必须出来立下功劳。

    梁家的权势一直都是建立在嵬名家的支持上。他们的兀卒太过于亲近辽人,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就是在嵬名家中,对秉常心中生怨的也不只一个两个。要不然梁氏兄妹囚禁天子,也不会得到宗室们的支持。

    “想必太后这时候最想看到的就是兀卒早点把她的孙子生出来。”

    “这也要兀卒自己愿意才行。”

    不管怎么样,梁太后总希望自己的血脉能延续下去,但有了孙子之后,儿子倒也可以丢掉了。当今大白高国的皇帝,或许会在某间戒备森严的庙宇中度过余生。

    在大营门前,借着熊熊的篝火,叶孛麻看清草草修毕的寨防。

    前面在白池堡时,修筑外围供中军驻扎的营垒时,就已经很艰难了。而前军营地的情况更差。

    “盐州城外的树都被砍光了吧……”叶孛麻啧了舌头。

    仁多澣指着用树枝勉强钉起的营门:“能找到修栅栏的树枝就算很不错了,营门才让人头疼……都是这一仗打的,盐州周围好砍伐的木料,早就被清扫光了。”

    宋军之前攻打盐州及其周边寨堡的时候,费了一番手脚,能修建营栅和制造攻城器械的树木就没多少剩下的,等到宋人开始增筑城防,对木材的需求又上了一个台阶。

    叶孛麻左右看看并不牢靠的寨防,忽而问道:“宋人会不会夜袭?”

    “来也好,不来也好,都给他预备着。”仁多澣遥望灯火通明的盐州城头:“能玩出来的花样就那么几个,一辈子打猎,还能给雁啄了眼睛去?……先进营吧,等着他们来。”

    叶孛麻呵呵的两声笑,与仁多澣并肩进了营中。

    跟随在仁多澣身后的亲兵,在夜晚身上也穿戴着盔甲,是宋人独有的板甲。一路往中军大帐去,叶孛麻就听见身后咣咣的铁甲声响。叶孛麻的亲兵倒没穿,但他们也有,等上阵时就会套上。

    眼下在外面的普通士卒,就算是征发起来的骑兵,上阵时也多由甲胄可以穿戴。灵州城一战,缴获的盔甲数以万计,南朝将卒都是丢盔弃甲而逃,唯恐身上带得东西多了,逃起来耽搁时间。这一番收获,让铁鹞子变得名副其实。

    叶孛麻很早就听说了宋人改进了他们的制甲工艺,打造的成本、耗用的时间,无不大幅下降,甚至据说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一。其主导者就是在西夏也是声名煊赫的韩冈。

    三数年内,六十万东朝禁军全数配发铁甲。这一事实,在这些年压得西夏国中对此有所了解的显贵们喘不过气来。

    幸好光是有神兵利器也不是肯定能在战阵中得胜,正面无可拮抗,但合用有效的策略,就让大白高国的战士将铁甲从宋人身上剥了下来。

    现在几乎所有的西夏将领们的亲兵,如今都是穿戴着宋军指挥使及其以下的军官们的装备——灵州城下的缴获中,其数量仅次于士兵们的简易板甲——由于这些甲胄都是按照官职的不同等级,镶上不同的饰物,外观甚为精美,穿上使得亲兵们的面貌焕然一新。

    仁多澣的亲兵穿戴得都是都头一级的全身铠。铁甲浸了铜,微微泛着赤红。不像卒伍们的装具,只有覆盖前xiōng后背的甲片,以及保护下半身的几片裙甲。而是肩部、臂部以及tuǐ部都有配件。头盔盔缨上方还竖起一根四寸长的小棍,棍上黏着面三角形的小角旗。

    据叶孛麻所了解,宋军都头们的站位,是列阵时的标准。他站在那里,他下面的士兵就会跟到哪里,这是宋军军令中严格要求执行的条款。都头们头盔上的角旗,就是让下面的士兵们知道,该跟着谁,谁才是统领百人的头目。

    这样的一套盔甲,到了党项贵胄们的手中,用来代表亲兵身份也是一样的有用。

    在宋军中,更高一层的甲胄都是给将领们量身订做了,件件都是价值千金,鎏金、鎏银的不在少数。叶孛麻拿回家的几件顶级战利品,连衬里都是用着熊皮,只是对他来说并不算合身。

    同样听着身后的甲胄作响,仁多澣对叶孛麻笑道:“过去可从来没想过,能给族里的儿郎都配上铁甲,灵州一战,可也算是不亏了。”

    叶孛麻摇了摇头:“有什么好高兴,今天夺了三万套,明天宋人就能打造个六万套出来。六十万禁军三年全部换上铁甲,一年能产二十万套铁甲。如今丢了三万套,也就让赵官家肉疼心疼,都不带伤筋动骨的。”

    他转头对仁多澣苦笑,“越是跟宋人厮杀,就越是明白他们有多财大气粗。一年造甲数十万,丢了多少,十倍补回。怎么跟宋人比,就是灵州那样的胜仗再来一次都完了。一场水放下来,灵州城外的田全毁了,明年的口粮还不知在哪里。”叶孛麻仰天叹息:“过去是肥羊,如今就是山猪。一样的咬一口肥油四溢,可他们长獠牙了。想咬下一块肉,自己还不知要出多少血。”

    仁多澣闻言默然,走了几步又勉强笑道:“好歹还有些肉咬回来,比前几次输得本钱都光了要好。不是还俘获了一干工匠吗,没有这些匠人,谁有把握能攻下盐州城?”

    “可是没铁匠……宋人都不给营中配铁匠了!”

    灵州城下一战,俘虏甚多,足足有两千之众,其中光是能制造攻城器具的工匠就有四个,被派来服shì飞船的工匠一人,只是没有铁匠——在过去,宋军不论是出阵还是守在寨中,总会有一两名铁匠用来修复兵器或是甲胄,但现在的宋军如果兵器坏了,直接换一个新的;甲胄出了问题,换个配件。宝贵的人力不耗费在修修补补上。

    这是标准的财大气粗。

    “……不管怎么说好歹还要拼一下。”仁多澣说着,人在死前还要挣扎一番,何况一个拥有百万人丁的大国,“前面宋军攻到灵州城下时,是命悬一线,整个吊在半空中,就一根手指搭在悬崖上,就这样还爬了回来。如今的局面纵然也是危在旦夕,但总比几个月前要强得多。这一战若胜,一二十年内,东朝绝不敢再西顾,不争一争如何能甘心。”

    “说得也是。”叶孛麻的神sè也缓了下来:“要是宋人退守银州、夏州,他们倒有九成胜算,无论如何我都是不会来的。现在他们贪心的想保盐州,好歹是对半开了。”

    “东朝的皇帝总是胡乱选主帅。什么徐禧,过去听都没听说过。这一回要是胜了,耶律乙辛多半忍不住要领军南下,到时候就是有十几二十年的平安了。”G!。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七)

    “终于回来了……”

    前军主营的东侧,李清从主营方向上收回视线。叶孛麻果然还是赶在入夜前回到,不知才扎下营盘,就被招去白池堡,在太后和国相那里究竟得到了什么样的吩咐。

    不过不论是什么吩咐,当不会跟之前离开中军时梁乙埋说的话。等到明天,自家这一队多半要打头阵。

    再看了更远处,盐州城在夜幕下的阴影,李清掉头回营。

    他麾下四千多人马所驻扎的营地,离着主营有近一里的距离。位于一座矮坡上,附近有一条河沟,位置更靠近盐州城一点。

    安营扎寨,从来都没有聚成一团的说法。只要兵力足够,都是分成数个部分,控制相邻的几处要点,在敌军来袭时占据足够的地理优势,同时出入方便,吃喝拉撒等方面也不会互相干扰。

    李清倒是很庆幸这一点,他不喜欢跟叶孛麻走得太近,也不方便走得太近。作为西夏国中汉人的代表,李清由于始终全力支持梁氏兄妹,在朝堂上的排位越来越靠前,如今更是统领汉军,逐渐成了梁家一派的核心,与外姓部族太亲近了,必然会引来猜忌。

    在把守营门的士兵行礼中,李清走进了自己的营地。

    熊熊的火光中,一个巨大的黑影冉冉升起。李清脚步一停,目送其一直升到二十丈的高空,然后被一根结实的绳索紧紧拽住。吊篮中一名瘦削的士兵双眼锐利如电,警惕的监视着盐州城内城外的一切动向。

    而在另一边,一艘同样巨大的飞船,正一点点的向下降低高度。吊篮上气囊已经瘪了不少,比起刚刚升上去的那一艘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

    一名匠师打扮的男子,就在下落中的飞船下方大呼小叫,指挥两个士兵将飞船上抛下来的绳子一圈圈的绕在桩子上。

    “一个时辰。”李清低声自语,他一直都在算着飞船浮空的时间。

    一艘飞船能浮空的时间,一般得看季节和天气,晴朗无风的夏日,两个时辰都有可能,换作是冬天刮风,勉强上去,没两刻钟就得下来。深秋的夜晚,大约是一个时辰不到一点——不过这是宋军官造的飞船才能达到的时间,换作是西夏工匠们的出品,能飞上天的都不多。飞船上面的气囊,要缝制得一点不漏气,这份手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人手。幸好之前在灵州缴获了七八艘飞船。

    灵州城下的胜利,得到的不仅仅是苟延残喘的时间,以及数千数万的铁甲、长枪和马刀。还有数以千计的战俘,只可惜其中的工匠为数寥寥。汉家的工匠天下万邦都是有名的,来自军中的工匠更是稀有,哪一个不想要?

    往年每一次大败宋军,俘获的工匠都是争夺的焦点,为此大打出手的情况都不鲜见。幸好这一次没有铁匠,否则说不定也会打起来。

    朝堂上经过一番争夺和利益交换,能打造攻城器械的几名大工匠几家瓜分,并约定好开战时将他们一起带出来打造器械,而下面的小工也照样有人抢着要。只是最后还剩下一个修补飞船的匠人,单独一个人不便瓜分,就给梁家拿了,出阵前又转派到李清这里。

    李清看着飞船的降落,心中暗道,若是俘虏中有一个知道怎么打造板甲、会制造专用锻锤的工匠,就是在紫宸殿上,多半也会闹到拳脚相争的地步。

    李清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嘴角就翘了起来,那样还真是有趣。

    降落中的飞船已经到了三丈的位置,匠师在下面仰着头,大呼小叫。

    李清抬头看着一高一低依然漂在半空中的两艘飞船,城里的宋人随时可能出来偷袭,为防万一,就是夜里也不能将飞船随意的放下来,留下监视上的漏洞。

    两艘飞船都是在灵州之战中缴获的战利品。原本西夏国中也不是没有造过飞船,但那种粗制滥造的货色,如何比得上出自宋**器监的上品。缴获之后,就直接拿来用了。对于飞船居高望远,探查城内的能力,每一位西夏将帅都很是期待。

    不过换作李清本人,宁可骑马跑到盐州城的城墙下查探,也不愿意站在那玩意儿的吊篮里,要离得远远的才安心。

    从天上摔下来的大辽天子,让许多人对飞船望而生畏。甚至有传言说,如此飞天神物,宋人却不敝帚自珍,就是因为他们有本事给乘上飞船的敌人下咒,辽主耶律洪基就是最好了证据。

    以李清的见识,自然知道这是无稽之谈,但理智和感情是两回事。他曾经登上过飞船,有过一次随船上天的经验。登高望远让人很是期待,但双脚之下,隔着一层藤条就是三十丈的虚空,那样的感觉让李清完全忘了向远处眺望,总是不自觉的看着脚底下。偏偏那一次飞船突然受到了狂风的袭击,吊篮中的李清命悬一线。最后还是运气好,加上几十人在下方扯着缰绳,才没有让李清成为在西夏国中坠落的第一人。

    但从那一次之后他的心中就对飞船产生了隐隐的畏惧,让李清不愿意太过于接近这等能载人悬在半空中的器物。

    下落中的飞船尤在两丈多近三丈高的位置上,飞船升起来快,但下降就是要等气囊中的热气自己冷却下来,速度很是缓慢。

    李清不着急,很有耐心的在下面等着飞船一点点的向下蹭着。不过吊篮中的人似乎没有耐心等待,一翻身就从吊篮中翻出来,在吊篮边沿和绳索各搭了一次手,眨眨眼的功夫,就稳稳的落在了地面上,片尘不惊。

    从吊篮中跳下来的是个中年的汉子。骨架子很大,身材也高,但露出来的手脚都是筋骨凸出,显然体重不会太重,要不然也不适合坐进飞船中。胡须蓬乱,都把相貌遮掩住了。

    看到李清就在旁边,他抱拳行礼:“武贵拜见太尉。”

    “无须多礼。”李清说道,急着追问,“盐州城里的动静如何?”

    “似乎有些乱,城头上的人太多。”

    若是一千多人马出城,前后左后最少都要几十丈才能排得开,就算隔了两三里地,在飞船上也立刻就能发现。可城墙顶上才多大的地,两里开外看城墙,早就跟一条线也差不多了。李清疑惑的问:“何以见得?”

    “城头上的火炬时不时就被遮着,只会是人多。上了城墙的官……宋军,至少要有三四千。”武贵皱眉,“还没有去攻城,不应该有这么多人上城……”

    李清也觉得纳闷,大半夜的,往城头上派那么多人有什么意义。城里也有飞船飘在空中,只要看守好城门,城墙顶上派个十几队士兵,分段巡视巡视就够了,“你看是怎么回事?”

    武贵想了一下后道:“……或许传说是真的,盐州城中主管防务的不是高永能和曲珍,而是徐禧,或者是他从京中带来京营禁军中的主将。”

    “所以才出了这等笑话?”李清往城墙的方向看了看,“倒当真有道理。”

    “传言中还有盐州城粮秣不济的消息。既然前面都说准了,这一条也当是有几分可能。此来推断,盐州城中存粮数目肯定是不足的。”

    “说得也是!”李清点点头,转头又笑道:“我们随身携带的粮秣,加上后方运上来的,配合起来能支撑上半个月。再杀了牲畜,又是半个月。盐州城中的宋人能支撑一个月吗?”

    “按说是撑不了的。”武贵摇摇头,“这段时间盐州城的消耗和输送来的数目都是能计算到的,不可能坚持太久,十天都很勉强……刚刚夯筑好的城墙并不算牢靠,如果有个两三年时间,或许能坚硬的如同石头。但十天之内,不可能。”

    李清闻言哈哈大笑:“要不是事先得到了这个结果,这一战还真没人敢打。”

    “谁让天子不会用人!”

    武贵眼中的恨意一闪而逝,却被李清捕捉到了。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西夏国中,对大宋的赵官家抱着恨意的人车载斗量,不独他一个,但李清觉得要感谢他,“也多亏了是这样的天子,否则西夏早就被灭亡了。”

    武贵古板,对李清的话没有附和的笑意。李清不以为意,“若城中军情当真能如武贵你说得那般,这份功劳就立定了。过两日,武贵你当能人如其名了——以武而贵啊!”

    “贵……”武贵咧开的嘴笑得有些惨淡,“赤佬什么时候贵过?”

    武贵没有感激涕零的跪下来谢恩,这样的不识好歹,李清却不以为意。有能力,脾气大点也正常。武贵之前对,总是自取其辱

    “明天我这边就要打头阵,不知武贵你……”李清试探着武贵的态度,也没有将话挑明了。

    “在下不想杀到自家兄弟,京营倒也罢了,西军中熟人不少,厮杀起来太难看了。”武贵干脆了当的拒绝,“等这一仗结束,要整治一下阻卜人的时候再上阵吧。”

    “想惩治阻卜人,也得等到将宋军全都赶回横山以南。否则可没这个胆子。”李清继而又笑道,“既然武贵你不愿意去跟宋人打交道,也就罢了,都由你。不过营中之事,还要你多盯着点。”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八)

    李清说得大方,不过这也是武贵的话说到他心里去的缘故。

    【这几天调整工作,应酬多了点,缺了不少更新,实在是很对不住。今天三更,补上一点是一点,这是第一更。】

    说进他心里的当然不是武贵的借口。对面熟人兄弟多?富贵功名面前,什么都是狗屁!

    只是这时候,有必要在宋人那里留下太多血债吗?再怎么说大宋如今国势强盛,一次两次的败仗根本改变不了大局。

    灵州城下的战绩,是宋国用错了人,做错了事,西夏这边又靠了计谋,而且没有辽人帮助,根本就没有赢的可能。换作是正面交锋,李清一点信心都没有。

    就算在盐州城下再胜一次又能如何?不是宋兵不善战,而是宋国的皇帝用错了主帅。郭逵、王韶、韩冈这些知兵善战的主帅可是一个都没有出现,任用的都是李宪、王中正这样的阉人,以及徐禧、高遵裕一般贪功无能之辈。而种谔、曲珍等西军名将也被打压、约束。就这样还能一直压着西夏军打。一旦宋人走马换将,主帅、名将重新被起用,调来陕西主持大局,局面很可能瞬间逆转。

    如同灵州之役式的胜利如果再来一次就不会再有西夏国了。不仅仅是李清,国中的任何一名重臣对此看得十分清楚。如今还在进行中的这一场战争,已经耗尽了西夏的国力。

    这一仗即使赢了,耗尽的元气也不可能恢复。生民流离、部族残破、田地荒芜、商路断绝,村庄、城池一个个化为残垣断壁。坚壁清野的战略本来就是拼着自己重伤,也要赢下对手,是在灭亡和重伤两者之间做出的无奈选择。其造成的损失,几十年都没办法恢复。

    等到宋人下一次攻来,只要宋国那边能一个中人之姿、又不贪功的主帅,就能将灭国的胜利给东京城中的宋国皇帝带回去。

    既然西夏覆亡是在所难免,无论如何李清都不可能做得太过火,他还打算换个东家。而投降了大宋之后,朝廷或许不会计较他过去犯下的各项罪行,但他又不是有自己的部族,只能在西军中安生,到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待遇,就得看自己的表现了。李清可不想将仇怨结得太深。

    盐州到底能不能攻下来?他对此不是很在意,但私底下还是认为攻下来的好。要改换门庭,也得手上有个好东西可以卖出去。

    李清其实很遗憾,要不是当初没有领到去灵州助守的差事,加上身边被安插的耳目太多,他也不会在西夏继续留下来。

    之前李清没能领到去灵州的差事,本想等到宋军攻到兴庆府之后,便立刻发难。开城门的事不用人教也是会的。只可惜他没有等到宋军进抵兴庆府城下。

    现在又是到了关键的时候。依眼下的情形如果宋人输了,那一个改变战局的机会,就能卖到更高的价码——锦上添花,哪及得上雪中送炭回报来得大?!

    可惜这些盘算都是不能对外人说的。除了几个亲兵之外,李清他其他人都信不过。但要跟宋人联络,必须得有一个居中奔走的信使,要有口才、有头脑、能讨价还价,几个亲信没一个能适任。不肯与宋人为敌的武贵,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武贵来自于大宋,跟许许多多投奔西夏的汉人一样,都是犯了罪,逃避刑罚。一般来说,这些人其实绝大部分在西夏也混不出头来,有许多甚至都沦为奴仆。纯由汉人组成的撞令郎,更是西夏军中一支专门用来陷阵敢死的军队。

    并不是人人都能比得上张元、吴昊,或是景询,乃至李清。他们这几位都是本身就有能力,只是在宋国时运不济,换了个地方就能出头了。

    在李清看来武贵也是这样的人。武贵胆量很大,眼光见识也不差,还能识文断字,所以李清见了就一力提拔。

    只是武贵身手虽然灵活,可惜武艺不算出众,日常演武,其表现出来的弓马皆是平平,也难怪他之前在宋国西军中混不出头来。没点好武艺,如何能在军中安身?文人在行伍间也颇受尊重,可武贵还比不上一个乡措大会咬文嚼字。文不成武不就,就是有见识有谋略,也没处投奔,最后犯了事,也只能来西夏谋个出路。

    李清啧啧嘴,也幸好武贵在军中人缘不错,自己的越次提拔也没有让他惹来多少嫉妒,让他留守营中倒还正合适。

    武贵没管那么多,也不可能知道李清在想些什么,只沉默的跟随李清往营中走。

    李清回头望了望盐州城,“白天扎营时,城里面都没派兵出来干扰,想来今天夜里多半会热闹一点。”

    “太尉尽可放心。天上有飞船里的人盯着,外面又有六十多暗哨,多是精通隐匿藏形、伏地听声,盐州城中大队人马一旦出城,立刻就能发现。盐州城左近能藏兵的地方,末将也都安排了人手去查探过,并没有发现被埋下伏兵。”

    “如此甚好。”李清点了点头,却又道:“不过就是能防着大队人马,若是十几骑出来扰营,那就是防不胜防了。”

    “疲兵之策从来都不会少。末将前面奉太尉之命,也安排好了人手绕营巡视,料无大碍,最多有些吵而已。太尉尽管放心,必不致让宋军有机会乱我大营。”

    “多亏了有武贵你啊!”李清很是满意。武贵办事的确是妥当,比起之前连字都写不好的一群下属强得太多,他抬手拍拍武贵的肩膀,笑道:“今夜可就全靠你了。”

    “末将遵命。”

    将今夜营中的事务交代给武贵,李清便回中军大帐休息。不过他也不敢高枕安眠,只敢和衣而睡。

    一觉就睡到天亮。安睡了一夜的李清穿戴梳洗好,打了个哈欠,掀帘出帐。对这一夜的安寝,他心中有着几分惊讶。

    当守了一夜的武贵过来,李清就皱眉对他道:“感觉不对啊,怎么夜里这么平静。是不是宋人在半路上就被挡住了?”

    武贵眼中还带着血丝,他摇摇头,“夜里没有人从城中出来。”

    李清吃惊非小,“竟没派人来袭扰?……就是徐禧不懂,曲珍和高永能难道还不懂怎么守城。难道……”他的话突然顿住,忽而又笑了起来:“这仗的赢面看来又大了一分。”

    “嗯,多半如此。”

    宋军据守盐州,正常来说至少要考虑到提振城中士气,在西夏这边抵达时派出几百名骑兵,好歹干扰一下扎营的工作。夜里也该敲敲鼓,或是派人出城吆喝两声,没有说什么手脚都不做的。

    驻扎在野地里的军营,就算再有防备,也不可能是所有人都枕戈待旦,那样明天就不要上阵了——这可是远道而来的军队,必须要好好歇上一夜。除非能确定敌军必然来偷营,否则必然是大部分士兵安寝,少部分士兵守营。这样一来,宋军若是当真来袭扰,造成的混乱不会少。以曲珍、高永能两人的老辣,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可宋军偏偏就没有出现。可能性就只有一个,必然是被徐禧挡住了。

    这可是个好消息,李清正笑,一记记鼓声隐隐传入耳中。军中厮混多年,李清对这种声音最为敏感。立刻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却见武贵已经向盐州城的方向看过去。

    “宋军看来要出战了。”武贵沉声说道。

    “不扰敌,不袭营,一大早就出战,难道是想堂堂正正的打上一仗?”李清很有几分讶异的问着。

    “倚城而守本来就是守城正道,只靠着一面城墙,那是坐困愁城。不能逼他们退守城中,就不能顺顺当当的攻城。”

    李清点头道:“是先得逼宋军退守城池,到那时霹雳砲差不多也就能造好了。”

    眼下暂时只有云梯,霹雳砲得再过几日。不过幸好还有板甲,神臂弓也是成千上万,就算其中有一半浸过水,但晾晒干燥之后,并不比没有浸水的另一半差太多。

    即便拥有同样的武器,宋人还占了一个居高临下的优势。但有了板甲和覆面头盔护身,不接近到五十步之内,不用担心被神臂弓的木羽短矢射到重伤乃至送命。

    “得先称量一下他们的实力。就不知出来了多少人?”

    李清正抱着疑问,从飞船上就丢下一个小竹筒。打开看过里面的纸条,武贵道:“大约是三千兵马。”

    “看来是不用指望叶孛麻那边相助了。”

    灵州之役后,梁太后和梁乙埋都不便再驱动外姓大族的兵马打头阵,李清的汉军只能成为牺牲品。

    “应该都吃过饭了吧?”李清望着营地一角还没有散尽的炊烟,多问了一句。

    武贵道:“四更天就开始造饭,到了五更初,就将饭都送了下去,现在都已经吃过了。”

    李清放下心来,站在营门前,提气高声,将自己的命令吩咐下去:

    “击鼓,聚将点兵!”

    军鼓咚咚的响了起来,营帐中顿时一片喧嚣。

    片刻之后,李清麾下的四千余人马,已经在他们身前汇聚。一名名将校在李清面前俯首帖耳,静待号令。

    亲兵牵了李清的坐骑过来,他随即一跃上马,从腰间拔出长刀,前指营门,一声髙喝遍及全军:“儿郎们,随我出战!”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九)

    【还有一,拼着不睡觉也会赶出来请明天早上看】

    “高字将旗,是高永能亲自领军出阵”

    当前去打探敌情的游骑回来禀报,李清才知道是高永能先出动打头阵了

    回头望一望,跟随他出阵的四千多将士,只有一千不到的是骑兵,剩下的都是步卒而对面高永能带着三千本部,从人数上是己方占优,而从战力上,当是高永能强一点

    随着两军两军逐渐接近,对面的宋军,李清看得越来越清楚打头的是两个都的步卒,银枪、银盔、银甲,只有盔缨鲜红这分明是鄜延路的选锋

    高永能所部已经离城一里多,到了城池和己方大营之间的中间线,却不见城中有人出来配合李清暗自庆幸,幸好对面只有四百不到的骑兵,这样还能拼上一拼

    高永能压阵前行,肚子里骂声从出城前到现在都快没有停止那位徐学士要堂堂正正的大胜,却不肯答应曲珍提议的夜袭要是昨夜就遣兵骚扰,好歹也能让对面的敌人声势再弱上两分

    出城一里,对面的西贼身上的装束也看得清楚了,就是汉人的模样

    “是撞令郎”高永能惊讶着:“西贼那里竟然还有汉军?”

    他锐利如同鹰隼一般的视线在敌军军势上扫过排得很乱的阵型,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前面几排有铁甲,后面绝大多数则是普通的服装散在外围护翼军阵的骑兵不到一千,看起来也不是精锐

    到了两军相距两百步的时候,李清就指挥着撞令郎就停下脚步,开始拿着神臂弓射击宋军但宋军却是举起盾牌,在箭雨中稳步前行

    箭矢在铁甲和盾牌上叮当作响,骑兵也不停地在宋军阵边飞驰而过,但无论怎样,也无法迟滞他们的脚步

    等到两军的前列相距五六十步的时候,宋军阵中的神臂弓齐齐发射整齐密集的箭矢,立刻就压制住了对面的弩手们铺天盖地的飞蝗箭雨,撞令郎之前的射击不可与之同日而语

    而就在压制住对面的射手的情况下,两百名银盔银甲的选锋军,从阵中冲出只眨几下眼的功夫,五十多步的距离就缩短为零一杆杆银枪在暴喝声中,齐齐扎了出去

    几乎是在一瞬间,李清就发现他排在最前面一排的带甲士兵被一扫而空而紧随其后的也都立不住阵脚,开始溃散

    ‘还真不得了’李清庆幸自己没有将真正的精锐放到阵前,今日只是试探,他可舍不得丢下太多本钱

    前方溃散的波动已经传递到李清身边的中军,他侧头望了望西面,低声自语:“该动手了?”

    几乎就在同时,东面的前军主营号角声响彻战场,引来了无数目光

    随即大地忽然震颤,沉郁的雷音从地面响起,一支铁鹞子从大营中杀了出来

    李清放松的一笑:“叶孛麻终于肯出兵了”

    这一彪人马分作三股,奔驰在中央的一股蹄声最重,气势最猛,胸前是银光闪烁的板甲,头上也是宋军样式的头盔,手上攥着铁枪,马鞍后插着一对熟铁锏,胯下的坐骑前半身也蒙了一层防箭的皮质具装——在禁军全数铁甲化的现在,牛皮有许多都改制成马铠——这样全副武装的具装甲骑完全是建筑在灵州之役的大捷上

    拥有战甲的重骑兵直冲高字将旗而左右两股则是没有佩甲的轻骑兵,他们没有往宋军的阵列冲过去,而是向城外宋军和城门之间穿插过去竟是想将高永能所部全都留下来

    徐禧在城头上正为高永能大败敌军而兴奋,却没想到会有铁鹞子突然插入战场

    “杜靖,王含,你二人做准备”

    曲珍凝视着对手的大旗,西夏金白色的战旗一面面的在战场上奔驰,铁鹞子们如同群狼,兴奋的冲向目标,要将被他们围困的猎物撕得粉碎

    想吃掉高永能的人马?哪有那么容易他又看了慌乱中的徐禧一眼,怎么能不防着西贼出兵支援?

    出阵的铁鹞子看似铺天盖地,其实因为是骑兵的缘故,奔驰起来不得不散开,实际上只有一千多骑

    高永能往敌军骑兵攻过来的方向瞥了一眼,面上不见半分惊容手中旌旗一展,号角声气,原本外向凸前的战阵随着旗号向内一收,已经将敌阵冲散的选锋军随即退回到阵中心

    具装甲骑冲着军阵踏着震天的蹄声直奔而来护翼军阵侧面的两个指挥,听从号令将手上的斩马刀齐齐亮出雪亮的刀光直指前方,万军辟易,后方有神臂弓手严阵以待

    面对宋军的防线,重骑兵们并没有继续冲击,而是提缰在阵前轻轻一转,从直奔改为阵前横过,手上早已上好弦的神臂弓向着宋军军阵释放出一片箭雨,随即远去,只留下了三两个不幸被宋军射落的骑手,躺在地面上

    而这一支宋军之前的敌人,这时候却飞快的后撤,在一转眼的功夫,就远离了百步在撤退的过程中,阵型反比方才前进时为严整,让高永能对他们的主将刮目相看

    ‘骑兵倒是不弱,但这边的步兵退得太快想不到都这时候了还想保存实力?难道因为是汉人的缘故,不肯真的为党项人拼命?’

    依靠叶孛麻的铁鹞子对敌阵的压制,李清顺利的带着他麾下汉军退回了营地宋军也随即转向,向后回撤叶孛麻的骑兵在旁骚扰,却没有动摇他们分毫

    “算是全身而退,当真是侥幸”回到营中,李清下马后就长叹了一口气,“想不到宋军的选锋越发得犀利了”

    “城里面还有几万拖后腿的兵马,太尉倒是不用太担心”

    李清闻言,唇角就多了点笑意看不起京中的那些驴粪蛋.子,一向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西军的臭脾气在武贵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次算是试探出了宋军的一点底细”李清说道,“西军的确善战,但主帅实在是不成气候今天宋人的用兵,脱节得太厉害换作是差一点的军队,肯定是保不住了”

    “高君举的阵法,能赢他的没几个”武贵低声的说了一句,又对李清道:“这一下可以安心攻打盐州城了”

    “还得夏州和环州那边不要有人来援救”李清想了想,就又笑道:“不过无论是种谔还是高遵裕,都不会愿意看到徐禧立功,但他们能拖延的时间是有限的来自朝廷的敇令,他们决不敢违背”

    “环庆军还好说,惨败之后,元气大伤,军心也散了派个万八千铁鹞子,去守着櫜驼口,环庆军肯定过不来但种谔那边……”武贵抬眼看李清

    “白池堡那里多半已经派兵绕过盐州城去柳泊岭、铁门关和左村泽了,攻下那几处的寨堡不成问题”李清道,“至于从夏州往盐州来的道路,国相应当不会忘掉遣兵去牵制”

    “阻卜人不可信”武贵立刻道

    “当然不是依靠阻卜人”李清一笑,又道,“你去安排今天出战的儿郎好好歇一歇我这边得去跟叶孛麻好好商量一下,明天可就不能像今天这么难看了”

    一夜很快又过去了,这一次,是城外首先敲响了战鼓

    徐禧率领众将,随着敌方的战鼓,登上了盐州城头西面远处,尘云翻滚,不知有多少人马出没在黄尘中

    “想不到经过昨日一战,西贼竟然还是没有接受教训,是否要死光了才肯罢休?”徐禧远眺敌军,冷笑了两声猛然一拍雉堞,指着西面,“谁愿出城迎战,为我灭此顽寇?”

    京营的四名将领,王含、杜靖、符明举、朱沛同时出列,“末将愿往”

    高永能也跟着踏前一步,“末将亦愿往”

    高永能此举,立刻惹来四名京营将领的怒视徐禧见他还想争一个出兵的机会,立刻就笑道:“前面君举你已经挫敌锋锐,拿了头功,今天就好生休息一下总不能一直让你的第六将出战,让其他两万多人在城中坐享其成,这对第六将的四千将士也是不公的”

    四十多岁、短髯修得整齐、相貌端正的杜靖在旁接口:“学士所言正是,也该我等出点力气了坐食城中,实在无颜以对天子和学士的厚望”

    “也不能让西军一直累着”

    “总该我京营上一次阵了”

    几个京营将领同声反对让高永能再次出战高永能的脸色越发的沉了下去

    昨日面对的是西贼中战力倒数的汉军撞令郎,而且仅仅是前军的前锋,看样子还是出来试探高下的就这样还只是小胜一仗,连斩获都没多少就此认定西贼不堪一战?可是要吃大亏的

    党项人以骑兵为主力的铁鹞子,昨天并没有尽全力应该是战马在经过瀚海之后,体力还没有回复,致使错失良机但歇了一天之后,战马状态恢复,不是昨日可比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

    【第三更。】

    高永能向曲珍的方向望过去,却见曲珍眼观鼻、鼻观口,仿佛石雕一般。之前徐禧几次拒绝曲珍的建议,使得两人的关系越来越恶劣。昨日领军出战的是高永能而不是曲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高永能见状,也只能暗叹一声。没有曲珍的支持,说什么也没用。收敛起眼神,强耐下性子,向徐禧抱拳:“末将遵命。”

    “杜靖!朱沛!你二人率本部自西门出战。王含你去北门,符明举你率部往南门。随时准备出城支援。”

    半个时辰之后,杜靖和朱沛两将所部已经抵达西门内侧。八千余将士从门边一直排到道路上,人人披甲,手持长兵,阵列严整。

    尤其是最前面的两个指挥,同样手持银枪,身上的盔甲擦得闪亮,形制比起鄜延选锋更为精良,内领还是鲜红的锦袄。排开的阵势横平竖直,犹如一块被精工凿制的碑石。

    站在阵前,杜靖和朱沛都是一身金甲,披风血红,身侧一面大旗扬起。

    杜靖意气风发的对高永能道:“鄜延选锋世所罕匹,勇武当为西军之冠。不过我八百银枪效节,却也决不输人。历年天子观兵,银枪效节军可从来都没落到前五之外。”

    在京城中,练兵一向是勤快的,三天两头就要上校场校阅。这不是枕戈待旦,随时准备上阵的勤快,而是因为天子经常会到场观兵,若是在校阅时表现不好,主将的前程也就没了。

    练兵的精力都放在装束和阵法上,论起军容军貌,还有阵列运转,西北的土包子,当然无法能跟京中相比。但上阵的本事,是骡子是马,拖出去遛遛就知道了。从来没有上过阵,忽然之间见了血,又被强敌紧逼,高永能还没见过能不崩溃的。

    面带微笑的腹诽着,高永能回头看了曲珍一眼。

    出现在曲珍眸子中冷漠的眼神让他悚然一惊。没有一点情绪外lù,完全是事不关己,就像看着一群倒闭路边的无名尸体。

    高永能眼神一动,不意却发现李舜举也在面sè凝重的观察着曲珍的反应。还没等他想明白,却见李舜举的视线转了方向,向自己看了过来。

    高永能随即垂下眼帘,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的脚尖,‘这个阉货,或许不是那么愚蠢。’

    ……………………

    韩冈皱眉看着晋宁军和府州传来急报。虽然并不是盐州那里的情报,但依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那群阻卜鞑子全都抢疯了。”韩冈面对有关阻卜骑兵的报告,最后也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阻卜强盗一直都在银夏一带以及河东与西夏的边境活动,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随着在阻卜人活动范围之内的地区都提高了皆备,受到的攻击便越来越少,而战果也是在几个、十几个的累积着,逐渐超过了一百。

    或许再过一阵,就能将他们全数逐走,或是消灭。许多人都是这么在想。

    可是就在这几天,大约七八百人左右的阻卜骑兵,竟然设法穿过了葭芦川几处寨堡之间的缺口,往黄河这边抢过来了。六天之内,十七个村落受到攻击,其中三个村寨被攻破,百姓伤亡过千数。

    韩冈之前将河东的骑兵调了大半出去,帮助种谔稳定夏州连通盐州的道路,之后朝廷也对此进行了追认。由于并不认为北方的边界需要用到太多骑兵,韩冈的安排,也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对。

    但阻卜人一来,就立刻让掌握在韩冈、李宪手中的骑兵兵力捉襟见肘来。对于以劫掠为目的、机动性极强的轻骑兵,要想追上他们,要么是用同样的轻骑兵追截,要么就是用多倍的步卒合围——当然,最好的办法是两者皆备。

    但在缺乏足够骑兵的情况下,镇守在黄河西岸的李宪,现在只能想方设法指挥步卒的围追堵截。而对之前调走骑兵的议论,就一下多了起来。

    “这不正合三哥的意。”冯从义笑道,“如此一来,谁还能说三哥对陕西支持不利?河东的骑兵都送给了种谔,闹得追击阻卜骑兵都没了人手。西军和西贼斗了上百年,两边的细作成千上万,河东骑兵进抵夏州,葭芦川一线出现缺口,想必就是西贼传给阻卜人的。”

    如果没有百姓的伤亡,能给葭芦川各寨一个教训,使他们提高警惕,倒是韩冈乐意见到的。可现在的情形,让他如何能有好心情。

    对于远道而来的表弟的猜测,韩冈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叹道:“现在只希望他们会贪心到想过黄河劫掠,到时候,就能在几个渡口边,将他们一网打尽了。”

    “阻卜在苦寒贫瘠的草原上,一直都被契丹人压榨,如今终于有了出头的机会,哪里敢不尽力?也不是为了党项人,全都为了他们自己,肯定想多抢一些回去。”冯从义笑了一声又道,“不过但凡有点头脑,就不会转着东渡黄河的念头。想来河东腹地抢上一把,别说能不能抢到还是问题,就是抢得心满意足,想回去时也是被堵在黄河边上。”

    “义哥儿你行商多年,耳目比愚兄灵通。可知阻卜人的详情……比如部族、头领什么的?”阻卜扰乱河东,韩冈想着要是有熟悉阻卜各部的人那就好了,情报可是关键。

    冯从义摇摇头:“没有听说过太多,之前只有偶尔有只言片语传来……阻卜隔得实在太远了,没生意可做,所以一直没有想过去打探他们的消息。这一次小弟还是在听说阻卜南下后,才特意找人询问,但也仅是知道契丹人在草原中央驻屯了数万本族大军,又设立了西北招讨司和阻卜大王府,隔绝东西南北,强行将阻卜分作北、东、西三部。如今南下的就是西阻卜。”

    他停了一下,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润润喉咙,接着又道:“这一次领军南下的阻卜首领,应该是把绝大多数男丁都带出来了。如果能给他们一个狠的,西阻卜多半会被北阻卜吞并。”

    “那耶律乙辛肯定是哭都哭不出来了。”韩冈哈哈一笑,若是能通过云中之地,直接向草原上输出军用资源就好了。加强了与上京道,想必能让耶律乙辛焦头烂额。不过那是后话,可不是现在该考虑的问题。

    冯从义点点头:“若在草原上为契丹树立一强敌,的确是大宋之福。北阻卜这些年来一直叛降不定,其下诸部基本上已经统合为一,其部族长名为磨古斯,据称其有枭雄之志。”

    韩冈有几分惊异的瞥了冯从义一眼,他口中说是对阻卜不了解,但现在拖去朝堂上,充当一个熟悉北虏内情的专家,多半能门g不少人。

    “究竟是从谁人那里听来的?!”韩冈立刻追问道,“是哪一家的行商?!”

    韩冈的急躁,让冯从义笑了起来:“三哥难道忘了,小弟这一次可是从京城来的。”

    韩冈先楞了一下,而后灵光闪过,失声叫道:“……枢密院?!”

    “自然。”冯从义笑道,“西军这些年往西贼那里派去的jiān细数不胜数,而朝廷往契丹人那里派去的细作可是更多。前些年契丹东北的五国部女直叛乱,没几个月,王介甫相公的奏章上就写出来了。不是细作的功劳,还能是谁?”

    韩冈不介意从枢密院那里多了解一下敌情,但打铁要靠自身硬,至少要先有击败阻卜人的成绩,这样才方便谈判。他将冯从义找来,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希望从冯从义这里了解一部分阻卜人的风土人情。

    但现在就不好说了,韩冈转移话题:“一旦盐州兵败,契丹必定会趁虚而入,届时银州、夏州亦保全。但官军如今已经收复了沙州。前锋更是抵达了古玉门关。可只要凉州的后路不稳,甘凉之地就不能算是夺回来。”他一声长叹,“放弃了应理城【今中卫】是最大的错误。”

    应理城附近就是葫芦河和黄河的交汇处,有道路直通凉州,溯黄河而上可往熙河路的兰州,顺葫芦河往下游去则就是泾原路的原州,往秦凤路的德顺军也有好几条道路

    党项军占据了应理城,据有葫芦河口,居于内线,可以四面出击。秦凤、熙河乃至泾原路皆受其威胁,西贼的铁鹞子甚至可以奔袭凉州。而官军占据应理城,接下来熙河、秦凤以及泾原路,便都成为了内地。原本是绵长的防线,但现在只要守住一个点就够了。

    冯从义对地理也有所了解,想想的确是如韩冈的所言,“应理城必须拿回来。”

    兄弟两人正在说着话,一名亲兵匆匆走近厅中,给韩冈带来一封短笺,看封皮上的落款,是来自种谔。

    在夏州和太原之间,韩冈安排了一条驿传的线路,盐州的消息,不论是种谔派出去的斥候还是徐禧派出来的信使,传到夏州都只要一天,而从夏州再传到太原,则只要五天。

    韩冈打开密信只一看,瞬息间就变了颜sè。冯从义的一双眼睛,清楚的看见韩冈的手在颤抖。

    过了好一阵,韩冈才打破沉默,用尽可能平淡的语气对冯从义道:“这是夏州传来的消息,是五天前发出的,说得是六天前的事。西贼围城,城中守军出战,但在城下惨败,王含战死,符明举、朱沛重伤,出战的士卒伤亡近半。”

    冯从义也同样脸sè大变:“盐州要丢了?!”G!。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11)

    晦暗的天空如同李舜举的心情。

    包围在盐州城外的西贼如山如海,四个方向全都扎下了营盘,封死了每一条道路。

    攻城的喧嚣,日以继夜,从无一刻休止停息。

    当当的脆响,是板甲挡住了箭矢。铮铮的弦鸣,是神臂弓在射击。轰轰的巨声,是霹雳砲投掷出的石弹命中了目标。

    板甲、神臂弓、霹雳砲,这些都是让宋人足以自豪的利器。但这些声音,来自于城墙之上的,只有一枚枚撞击墙体的石弹。

    一切的装备都来自于大宋官军,无数战利品让党项人也同样武装到了牙齿。穿起板甲、配上钢刀、拿起神臂弓,将三寸的木羽短矢射上城头。

    而伴随着弩矢的,是一枚枚或大或小的石子。

    俘虏了多名专门打造攻城器具的宋国工匠,党项人用了六天的时间,造出了八具霹雳砲,长长的稍竿将一包包石子或是人头大小的石弹送上城头。虽然因为木料、时间都不如过往,仓促之间打造出的霹雳砲只有六七十步的射程。

    从城头上神臂弓射出的箭矢,可以轻而易举的命中城下的砲手们。但在付出了几条性命之后,党项人很快就在霹雳砲的前方,竖起了用厚重的木板拼起的挡箭板,让砲手们可以毫无顾忌发射石弹。

    对于一寸多厚的木板,神臂弓也无用武之地,用战弓抛射长箭、甚至火箭,倒是能给砲手们带来一点干扰,但也只是一点而已。

    换作是几天之前,对于城下的攻城器械,完全可以点起兵马直接从城中杀出去。纵然这几具霹雳砲,都是远远避开城门,但要冲上去毁掉也并非难事。可前日的一场惨败,使得城中守军,已经失去了出城反击的力量。

    李舜举决然没有想到,不过是几个工匠投效了党项人,就变得如此棘手。

    片刻之前,就在李舜举的面前,一名士兵走避不及。被从城下飞来的石弹砸中了头颅。精铁的头盔顿时成了纸片,从铁片的缝隙中,暗红色的血水缓缓的流淌而出。

    阵亡的士兵被匆匆拖走,但城头上尤留着残迹。望着眼前的一滩血迹,李舜举心中一片混乱。

    为了对抗城下霹雳砲,城上甚至搬来了床子弩与其对射,但在狭窄的城头上给床弩上弦,远比城下的霹雳砲更难,也更慢。八牛弩号称合八牛之力,上弦的难度可想而知。九具床子弩反而比不上六架霹雳砲,被一顿散碎的石子,劈头盖脸的砸了一通之后,上弦就更慢了。双方的一番交换下来,还是城上更为吃亏。

    这一仗的希望到底在哪里?李舜举已经对胜利绝望了,他抬眼望着不远处的敌楼,高永能正在上面住持城墙西壁的防务。不知他和曲珍可有扭转战局的能力?

    高永能默然立于城楼上,城防的攻守布置下去后,自有部将去主持,并不用他事事过问。在李舜举望着他的时候,他却在想着正在城楼下睡觉的徐禧。

    徐禧这几日都在城头上奋战。每天就带着两个烧饼巡城,累了就拿亲兵的大腿当枕头假寐。西贼来攻时,亲发矢石射击贼军。

    在士兵们的眼中,这位主帅的确是蠢货,但看着徐禧与将士同甘共苦的样子,士兵们却又觉得他这个人还是很不错。原本高高在上的将领在他的带动下,也与士兵们一个锅里吃饭,一间屋里睡觉。

    要是徐禧懂一点兵法就好了,这样的想法也只是在歇下来的时候才会在脑中转上一转。

    六天前,当杜靖、朱沛帅京营禁军出城迎战。开始时的表现相当不错,与铁鹞子的鏖战始终未退一步,当缠战到午后,甚至将战线压到了两里之外,逼近了西贼的前军大营,看起来十分的顺利。

    可到了这时,西贼大营中的动静,让高永能和曲珍终于看出了西贼的计划,步步退让的表现分明就是诱敌之计。

    当一支多达三千人的铁鹞子从营中杀出,插到杜靖背后,战局就此逆转,只用了半刻钟,战阵便宣告崩溃。在南北两边压阵的王含、符明举立刻举兵营救,却又被困住,继而崩溃。几名将领只能率军向盐州城突围。

    在溃败之前,两边的损失还是差不多的。从战场到城边不过两里而已,却成了一面倒的屠杀。伤亡、逃散的士兵多达八千。剩下的还是高永能和曲珍联袂领军出城救援,才被救回来。

    当士兵们逃回来时,铁鹞子就追在他们身后,想要趁势攻入城中,而徐禧却硬是要等所有能进城的士兵进城才肯关上城门。

    当铁鹞子趁机冲进城中时,还在战场的另一边奋战的高永能当真以为盐州城保不住了,幸好城中留守的部将奋战,好不容易才保住了城门,将两百多精锐的铁鹞子围杀在城中。

    徐禧用兵失措,致使大败。但他最后开放城门救援众军的做法却让他得了军心,至少在兵败之后,没有变得无人听从号令。

    如果徐禧有中人之上的军事才能,高永能倒能承认他是一名合格的主帅。可惜的是,徐禧的军事才能,是在平均水准之下。只不过是个读兵书读呆了的措大,嘴皮子俐落,却不是运筹帷幄、临机决断的人选。

    眼下只能等着种谔或是高遵裕领军来援,不过兵败已经六天了,鄜延军和环庆军都还是没有出现。

    城外的喊杀声不绝于耳。每隔片刻之后,就有一群党项士兵两人一组的抬着架长梯,直奔城墙而来。城上的箭矢立刻就密集起来,但依靠着板甲的帮助,还是有七八条云梯搭上了城墙。

    党项士兵们一声欢呼,蜂拥在云梯下,爬得最快的转眼就上了城头,可是他立刻就受到了围攻,转眼就被七八条长枪洞穿,最后就是。而云梯之上,一勺勺滚烫的热油泼洒下来,让攀在梯子上的党项勇士捂着头脸滚到下地,紧接着一支燃烧着的火炬将沾了油的长梯点燃。

    每一次的攻击,都在消耗着城头上的人力和物资。守城六天,阵亡和伤重不治的士兵多达两千。

    死得人多也不是全然都是坏处,至少城中的粮食能多吃几天了。但这话高永能也只敢想一想,却决然不敢说出来。

    轰的又是一声响,城墙在声起时,也颤抖一下。这是霹雳砲投掷出的石弹又撞上了城墙。紧接着,稀里哗啦的细碎声响,让高永能的眼神里又充满了焦躁。

    西贼将霹雳砲集中在城墙的西南侧,半日下来,发射的次数以百计。夯土的城墙刚刚完工,还没有完全风干,这时候的墙体分外脆弱。本身损坏和城上床子弩的攻击,西贼今天拖上来的六具投石车,眼下只剩下一半,但城头上守具的情况也一样糟糕。

    楼梯上传来沉重的脚步声,曲珍从楼下上来,与高永能并肩望着城外的浩荡大军,片刻之后才说道:“南门的八牛弩又坏了一具。”

    “……这下子就只剩十二具。”高永能低声回道。

    “十一。”曲珍更正道,“半个时辰前,南门就已经坏了一具,还伤了一个绞弦的小卒。”

    高永能低低骂了一句,却没人听得见。

    在开战前运来盐州的各色型号的床子弩总共二十一具,其中力道和射程皆是最强的八牛弩有六架。六天下来,床子弩不停的发射,在给党项人带来重大伤亡的同时,自身损坏的情况也越来越频繁。

    党项人的霹雳砲虽也损毁了大半,但身在城外,他们总能找到合适的木料,就算离得再远,也只是费些手脚而已。但床子弩城中却造不了。再过两天,霹雳砲就能直接压着城头的守军,而不用担心床子弩的反击。

    要是城上也有霹雳砲就好了,可就因为是守城,都没想到要留一个会造霹雳砲的工匠。

    飞船在天上监视着远近敌情,但上面传下来的消息,只有在说外面的西贼越来越多。

    楼梯间又响起了脚步声,李舜举也上来了。

    见到曲珍和高永能,李舜举低声道:“盐州危在旦夕,夏州、环州的援军急切之间也难以赶来救援,如不早作准备,恐有不虞之祸。”

    “这时候撤不出去。”曲珍当即说道。李舜举打着什么主意,他一眼就看得明白。

    “撤不出去的……”高永能也是给出了同样否定的答案,‘在这个时候。’他在心里补充强调着。

    盐州不是千山万壑的横山,周围都是平陆,最利骑兵追击和围堵。要想跑出去,只有内外皆乱的时候才有机会。但那样的机会,想必李舜举是不想看到的。

    李舜举的眼神黯淡下去。如果眼前的局面真的如曲珍和高永能所说的一般,那么就是他把密旨拿出来,也改编不了大局,而徐禧这几日在城上的奋战,可以说他的努力将低落的士气给维持住了。如果夺下他的军权,恐怕不肯服从乃至抗命的将士会比预料的要多得多。

    “盐州城还能支持几日?”他颤声问着。

    “能支撑几日就是几日,等到援军来了就能赢。”高永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复。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12)

    盐州城被困,连同京营禁军出城反击失败的消息,早早的就传到了鄜延军主力驻扎的夏州。

    对于盐州城的困局,以及盐州派出来求援的信使,种谔没有半点的推诿,当即传令全军整顿兵马,救援盐州。而就在当天,他就领着千名骑兵先期赶往宥州。

    宥州在夏州之西,也在无定河边,正好是位于夏州和盐州的中段。虽然种谔一力主张驻守银州夏州,但宥州城中还是有着两千多兵力,同时粮草数量也很多,充当着保护道路的骑兵队伍巡逻时的中继点。

    不过到了宥州之后,前面挡路的西贼数以万计。种谔当然也不可能带着几千人马就往敌阵冲过去,不得不先在宥州停下来,等待后面人马赶来。

    千军万马不是张张口就能立刻出动的,需要调遣的时间,也是理所当然的。直到盐州被围的第六天,种谔依然还在宥州,而且因为阻卜人的活跃,甚至有一支杀到了黄河边,让河东路狼狈不堪,使得种谔不得不分兵保护道路,使得聚集兵力的速度又慢了两分。

    救援行动的缓慢,鄜延路这边有着充分的理由,任何人都不能从种谔的行动中挑出错来。局势正在依照着种谔事前的期望而变化着。

    对于种谔的盘算,了解最深的当然是他的几位子侄。

    “最好的时机是城破前后的一两天,这时候攻到盐州城下,兵困马乏的党项人必当难以抵挡。不过环庆路那边当也会出兵援救,五叔能在宥州一坐五六日,耐性可比过去强多了。”种师中在他的嫡亲兄长面前直接拆穿了种谔的心思,丝毫没有讳言,“听说西贼的太后也来了,秉常和梁乙埋也都到了,若能将他们一网打尽,可比攻下兴庆府的功劳还要大上许多。”

    在种谔幕中主管机宜文字的种建中,刚刚处理完十几份公函,又为种谔起草了两份军令,好不容易才休息下来,亲弟弟就过来聒噪。

    种建中用倒满热茶的茶杯暖着手,对种师中的兴奋不以为然:“西贼围了盐州城,周围要道、据点都遣了重兵把守。想要如愿以偿,左村泽、柳泊岭以及铁门关都要尽快攻破。否则不是西贼就此重新控制盐州,就功劳给别人抢了去。”

    “哥哥说得是,想要掌握好救援的时间,就得先将道路重新打通。”种师中嘿嘿笑着,就在种建中身边坐了下来,“不知道十七哥能不能做到抢先一步成功。高总管想必跟五叔有着一样的盘算,西贼一边要攻打盐州城,一边还要分兵拒我王师,其实也够辛苦的。”

    种建中放下茶盏,冷声道:“这时候不搏一把,给官军占据了银夏之地,之后他们还能机会吗?”

    “哥哥说得是,就是这个道理!”种师中一拍手,“所以眼下的环庆路肯定是养足了精神,就等着摘桃子呢。”

    “高遵裕要将功赎罪,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种建中冷笑,“要不是吕大防托辞辞了任命,庆州知州就该他做了,环庆军也由他来主持。高遵裕只能靠边站。”

    在过去,对蓝田吕氏兄弟,种建中都是很尊敬的。即便是在背后提起,肯定也是称呼表字,或是称呼官职,但现在却在人后直呼其名。

    种师中也不是聋子瞎子,因为吕家兄弟投向程门的缘故,加上吕大临在张载行状上做的手脚,关学如今正是一分为二的局面,一部分人站在吕家兄弟那一边,但更多的则是在韩冈的支持下,坚持着张载留下来的道统。

    种师中疑惑道:“吕大防不是因要为兄弟守丧吗?吕判官【吕大钧】是当真病死了,怎么叫托辞?”

    “什么时候听说过边臣要为兄弟服丧了?就是遇上父母之丧,边臣都要夺情,何论兄弟。这分明是畏战!”

    种建中一顿火发过,焦躁的心情也收敛了一点,“眼下官军驻扎在宥州寸步不移,而盐州那边还不知道还能拖多久。得尽快冲破过去,否则盐州城破,反倒是我们成了送上门的肥肉。若是给环庆军抢了先,情况就更糟了,五叔多半又是几天几天的睡不好觉。”

    ……………………

    小院中的两株紫薇在秋风中凋零。

    昨日夜中的一股寒流,不仅给燕京析津府带来了第一场降雪,也让紫薇树的落叶洒满了庭院。

    晨光洒满小院的时候,两名汉家的婢女拿着竹耙,清理着满地的落叶。耶律乙辛透过半开的窗户,看着这两名正值花信韶龄的美婢打扫庭院,神色间是难得的轻松自在。

    紫薇是从南方移植来的花木,光滑的枝桠都快长到了耶律乙辛的窗外。这一种长不高的花木,也许在南方算不上珍贵,但在北方,却成了耶律乙辛居所中的装饰。

    繁花落尽,树叶凋零,紫薇树只剩下光光的树皮。这样光溜溜的树干,猴子上去也得滑下来,也不知是谁起的诨名流传在民间。猴脱刺的名号,也是给捆绑上了。

    耶律乙辛听人说过,紫薇在百花中花期最长,从夏至秋,百日常开。但如今已经是深秋,花期过了,却无人在意。

    已经是深秋,秋捺钵的日子早就过了。在往年,这时候都该启程往举行冬捺钵的广平淀去了。但耶律乙辛甚至放弃了城外的御帐,而带着年方幼冲的天子,住进了析津府城中。天子起居在宫室中,耶律乙辛则是在宫室边找到了适合自己居住的宅院。

    身居宅院中,耶律乙辛大权在握的发号施令。前来求见的官员数以百计,让人们完全无视了天子。

    不过就是权柄独揽的耶律乙辛,也是不能将兵力随意调动的。尤其是宫分、皮室这样的精锐,全都是一人三马,胃口比得上十几名步兵。对他们的调动一次,都是几十万担的粮草成为泡影。

    耶律乙辛也是不想浪费宝贵的粮食资源,现如果不能从宋人得到补足,那么消耗的必然都是南京道为数不多的存粮。

    “打仗嘛,就跟做生意一样,必须要有赚头。”张孝杰早早的就来到耶律乙辛下榻的住处,跟着他入宫向天子请安,“不论是直接抢掠,还是设法从宋人那里取得,都得避免折本的结果。”

    “说得没错。本钱的确就那么多,想要靠着本钱不断的赚钱,就得多想想办法。”

    耶律乙辛在寝殿外等候着天子传唤。对于如何压榨宋人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他也一直在考虑,并根据局势的变换而改变其中的某些细节。

    一名十二三岁的年轻人从殿中出来,在耶律乙辛面前磕了头,“天子已经在殿中等候,还请尚父、相公进殿。”

    跟在耶律乙辛的身后亦步亦趋,张孝杰抬眼望着前面的同伴,“那是阿骨打吧?变得还真快。不过出去几个月,回来一看,都变得像模像样了,看不出来是才来”

    “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向人学。”耶律乙辛话声沉稳。

    张孝杰轻笑了起来:“日后劾里钵当有得头疼了。长子乌束雅和次子阿骨打之间,哪一个统领部众都不会给完颜部丢脸,能有一个就该喜出望外了,可完颜部偏偏有两人。再过几年可是有得乐子看了。”

    “那就最好。”耶律乙辛的话很简单,但他一样想看到完颜部的四分五裂。

    耶律乙辛将完颜部部族长的次子放在小皇帝的身边做宿卫,这段时间以来,多少人都在暗中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而所有人对他的评价都很不错。

    张孝杰向耶律乙辛请示:“宋人已经在给下面的仆佣开始种痘,据说效果很好,种过痘的都没有的天花。是不是早日给天子种上牛痘?省得他们再继续收买人心。”

    “暂时还不用。”耶律乙辛有着足够的耐心,“等过几天再说。天子种痘事关重大,不能草率从事。在外面找人练手就练手好了。”

    “下官明白。”张孝杰应了一声,却又道:“不过南朝副使蔡京不好打发,他的眼睛太毒,许多事都瞒不过他。”

    宋人派来的使节,正使沈括,副使蔡京、夏元象,上百号人马,吃喝拉撒都是靠大辽来支持。消耗之大,绝不在战争之下。

    “沈括不好应付。而他下面的蔡京也不见简单。南朝人才济济。”耶律乙辛叹着气,他手上可就是缺能做事的官员,韩冈、郭逵、王韶这样的名帅他不指望了,沈括渊博、蔡京智高,纵然没有军略上的成就,也是难得的人才。可惜在他麾下,就是张孝杰、萧十三都算是人才了。

    “不过就是人才再多,也比不上尚父的超凡绝伦。”

    耶律乙辛微微一笑,却不顺着话接口,而是转过话题:“郭逵现如今坐镇定州,韩冈在河东。两边相互照应。想在他们身上打出缺口,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尚父是胸有成竹了。”张孝杰用着陈述句的语气。

    “不过是另辟蹊径而已!”

第11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13)

    “郭惟忠所部已进抵小红崖,今夜之前,当能将营寨修好。”

    “玛克密娘山的斥候回报,发现一股贼军正向神泉寨方向行进,大约四百骑。不过其中有两三成是党项的装束。”

    “韩相公、李太尉,乌龙寨急报,精移岭下的两个村子正受贼军攻击。贼军人数当在千人上下。”

    “贼军一部正在宁甲村休整,其兵力在千人以下。”

    自从前两日,数百阻卜贼穿过葭芦川防线,攻入晋宁军内陆劫掠。从那一天开始,从远方赶来的贼寇越来越多。

    葭芦川流域诸寨堡所组成的防线在阻卜人的铁蹄下,如同薄薄的一张纸片,转眼就被冲破,并踩在脚下。

    晋宁城中,一时兵荒马乱,谣言纷起。最夸张的甚至谣传到夏州的种谔已经战败深思,有三万党项和阻卜联军,正往晋宁军杀来。不论信与不信,从晋宁军东渡黄河往对岸的克胡寨去的百姓,这几天翻了好几倍。

    一直到昨天午后,经略使韩冈领五百骑兵渡河而来,才将浮动的人心稍稍安定下来了一点。不过该渡河的还是渡河,并不因为韩冈的到来而有所改变。

    不过眼下的晋宁城衙中,则是乱中有序。在公厅中进进出出的将校、官吏,都是脚步匆匆,却没有一丝惶急。

    围在厅中沙盘边的韩冈、李宪,以及十几名将领,现在皆是聚精会神,甚至都有一股隐隐的兴奋。看着小吏依照军报,将一面面不同花色的小旗,插在蜜蜡制成的地形沙盘上。

    韩冈低头盯着沙盘,头也不抬:“张世宗,进入神木寨【今陕西神木】暂避的百姓,可曾安顿好了?”

    刚刚进了厅来的中年将校忙不迭的躬身回话:“禀经略,末将来晋宁之前,已经将得胜沟、禹庄两个村子的百姓安顿下来了,食宿皆已安排妥当。等这一仗结束,就可以让他们回去重修村寨。经略尽管放心。”

    “这就好。”韩冈点点头,直起身,锐利的视线扫过厅中众将,“眼下贼寇乱我河东,晋宁、麟州的百姓备受其扰。本帅正要出兵进剿,这时候,决不允许有借机牟利、劫掠百姓之举。官军为民剿贼,可不要在百姓中也成了强盗。”

    立刻就是一片声的应诺。来自经略使的吩咐,没有哪个将领敢于当面不加理会。

    “李瑛,你的第九将左部明天之前能不能分出一个指挥进驻到窟薛岭下?这条路上只有一个指挥驻守,实在有些不放心。”

    一名瘦高个的将领在韩冈面前恭声道:“经略明察,末将的宁河堡中现在就只有三个指挥,分出一个指挥后,就是剩两个指挥了……”

    李宪在旁插话道::“宁河堡地势险要,驻屯三个指挥的兵马,能在万名敌军的攻势下,守住七八日。但阻卜人从不会攻城,就是只有七八百人守堡,也不用担心会被攻破。”

    韩冈和李宪表达了相同意见,李瑛自然不敢再说什么:“末将这就派人回去通知。不过……”

    “不过什么?”韩冈追问道。

    “窟薛岭中的粮食不够,宁河堡中也缺粮。移防调兵不难,但人马的口粮如何是好?”

    韩冈转过去看李宪:“都知……”

    “在下现在便着人去安排。”李宪说着,从身后站在墙边的一众官僚中,点了一人处理。

    待李宪吩咐过下面的将校,韩冈放心的长舒一口气。李宪陪笑道:“这一下,阻卜人当是插翅难飞了。”

    韩冈摇摇头:“现在只是将几条主要的通路给堵上了,还有许多的山间小道,没办法全部落锁。”

    “给阻卜贼人捡了便宜去。”李宪骂了一声:“要不是官军为了连同弥陀洞,一心守着葭芦川北,也不会让贼子捡了这个便宜去。”

    韩冈看这地图,也在同时叹了一口气。河东军的主力之前就驻扎在弥陀洞到晋宁城一线,最北到麟州的神木寨为止,几处寨堡全都在葭芦川北侧。而阻卜人恣意劫掠的位置,绝大部分都是在葭芦川南侧。的确是钻了空子,捡了便宜。

    不过在阻卜人钻了进来之后,韩冈考虑再三,最后还是没有下令葭芦、乌龙、神泉、宁河沿河四寨堡扎紧篱笆,而是密令前方寨堡,将口子再放大一点。同时还遣人昭告葭芦川内部各乡村、部族,提防阻卜贼寇,若是无法抵挡,可以退入各寨暂避锋芒。

    之前的几十天里,来自北方草原的阻卜骑兵,如同一群蝗虫,将银夏之地,能够劫掠的部族一扫而空。正在饥渴的寻找下一头肥美的羔羊。这时候,听说了葭芦川这边还有可以劫掠的村子,就像嗅到了蜜糖气息的蚂蚁,全都涌了过来。

    葭芦川南岸,一直到黄河边,就那么大的一块地。东西不足百里,南北只有五六十里,一下子涌进来三四千乃至五六千的阻卜人,一下就是处处烽烟,村村告急。但对于想要将贼人一网打尽的韩冈来说,强盗聚集起来,正好是最方便下手的时机。

    跟在韩冈身边,对于他的计划了解甚深。黄裳瞅着沙盘上,葭芦川南岸星罗棋布的代表阻卜人的黄色小旗,冷笑道:“多得跟苍蝇一样,一队队的,也不知合力而行的道理。”

    “勉仲兄可是糊涂了,这不就是贼虏一贯的战法?别把他们当成令行禁止的军队,只是一群结了盟约的强盗。不事生产、以劫掠营生,到了冬天,家里没存粮了,就找个富户抢一把。若是只抢一处,还不够分赃的,当然要分头去抢。抢到的财货绝不会分给其他人。既然看到有同行的部族发了财,剩下的如何能遏制自己的贪心?就是有哪个首领是聪明人,可下面的部众呢?”折可适在黄裳身旁笑道。

    两人的交情这些天来渐渐的好了起来。对于折可适稍显冒犯的话,一点也没去在意,只是叹道:“举目皆贼,北虏西寇,又有交贼、阻卜贼,堂堂大宋,却没有一个堂堂正正的对手。”

    “难道要学着徐禧的话,王师不鼓不成列吗?”折可适笑道,“宋襄公之后就不可能有了。”

    黄裳一声感慨:“《孙子兵法》出来后就没有了。春秋无义战,孟轲之言岂是无因?”

    折可适虽读过孟子,却早记不得其中的细节,“我们是官,他们是贼。官兵剿贼,这是天经地义。难道不是义?”

    仅仅是韩冈的幕僚,两人在这个场合下,都是站在墙边上,低声私语并没有人在意。

    在沙盘边,韩冈和李宪已经将最后一点计划敲定。

    李宪回身望着众将:“做了那么多准备,现在阻卜贼寇已经被关在了葭芦川南岸的这一小片地方。官军将他们团团围住,这就叫关门打狗,可别让狗给跑了!”

    韩冈笑了笑,更正道:“是关起门窗打苍蝇,一个也别给我漏掉!”

    “诺!”张世宗、李瑛、苗昌等部将一抱拳,高声应答。

    折可适和黄裳面面相觑,难道他们的议论给韩冈听到了?

    韩冈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两名幕僚的窃窃私语,转头对李宪道:“光靠大军还是不足以将贼人全数消灭,等到贼人被打散之后,清剿残寇,乡里的保甲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一个也不漏掉,没有百姓的支持,可做不到。”

    “韩经略所言甚是。贼寇猖獗,这些天来有许多村子被迫离乡逃入山中。不过河东百姓皆负勇力,一旦贼寇败阵,必然会出来追杀。晋宁军的弓箭社,在河东也是有名的。”

    韩冈回头看了看,晋宁军知军贾逵就在身后竖着耳朵听着,“贾逵,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要把百姓组织好,赏赐也不得克扣。”

    贾逵忙不迭的回复:“下面明白,经略尽管放心。”

    李宪重又低头看着沙盘,视线的落点从旗帜密布的葭芦川一路北上,麟州、府州、丰州,一直到了沙盘的另一边。看着沙盘边缘的白木框,仿佛在看着辽国上京道的广阔原野:“若是一切顺利,西阻卜当是元气大伤。如此一来北阻卜从此就有了机会。辽国的西北路招讨司、阻卜大王府,能不能挡得住北阻卜的大军?”李宪忽的嗤笑,“就是不能赢过契丹人,好歹也能给耶律乙辛添上一点麻烦。后路一乱,看他怎么平叛?”

    这一次要一举将西阻卜的贼寇吃掉大半,方便北阻卜乘势而起。在辽国上京道中给耶律乙辛钉上一根钉子,韩冈前几天与冯从义议定的计划,之前也跟李宪商议过了。遣人加急送了信给李宪,争得了他的认同。否则要让李宪同意进一步放开葭芦川防线,绝不会这么容易。

    不过在韩冈看来,计划归计划,实际运作的情况可不一定会有那么顺利,“这件事成与不成还得看运气,能有那就最好了。不过这不是主要目的,消灭这群阻卜强盗,让他们血债血偿!”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86/ 第一时间欣赏宰执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cuslaa所写的《宰执天下》为转载作品,宰执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宰执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宰执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宰执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宰执天下介绍:
宰者宰相,执者执政。
上辅君王,下安黎庶,群臣避道,礼绝百僚,是为宰相。
佐政事,定国策,副署诏令,为宰相之亚,是为执政。
因为一场空难,贺方一迈千年,回到了传说中‘积贫积弱’同时又‘富庶远汉唐’的北宋。一个贫寒的家庭,一场因贪婪带来的灾难,为了能保住自己小小的幸福,新生的韩冈开始了向上迈进的脚步。
这一走,就再也无法停留。逐渐的,他走到了他所能达到的最高峰。在诸多闪耀在史书中的名字身边,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宰执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宰执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宰执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