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唐雄TXT下载唐雄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雄全文阅读

作者:华岳青阳     唐雄txt下载     唐雄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八二章 烦请陛下备纸笔

    要延祚承恩楼在南门上顺利开张,酒楼jīng心推出的各式jīng致火锅立即在长安城内引起轰动,各方食客纷至沓来,恨不得将酒楼纯铜打制的门槛都踩断才显得出他们急切的心情来。

    在这寒风呼啸、白雪飘舞的时节里,再也没有什么吃食能够与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火锅让人向往的了。如果再加上一壶烫得温热、甘醇浓烈的烧酒,朋友家人围炉而坐,吃的热火朝天,聊的开心畅快,该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啊?

    至于开业那天发生在酒楼外的群殴小事件,在几方大佬们的暗中招呼之下,基本上没有形成什么风波,便很快被长安百姓遗忘了。

    因为火锅的推出,让承恩楼轻易地便将前些时候被四季缘酒楼抢走的风头又夺了回来。食客们也不傻,都知道大冬天里吃火锅还是比吃烤串显得时尚舒坦一些,不仅不用受那烟熏火燎之气,还吃得健康养生。

    如此美食和美事,自然不能少了现在已经与承恩楼展开密切合作的光禄寺。

    实际上,承恩楼尚未开张之前,周承业便让人将十套外形jīng致的铜火锅送到了薛诱的手中,而且还专门请薛诱到西市别院亲自品尝了一顿火锅,亲眼见过了涮火锅的全部流程。

    除了火锅底杵和调味品的配方作为绝对的商业机密,周承业没有告诉薛诱之外,其他跟火锅有关的方方面面都是毫无保留地告诉了薛诱。

    薛绣掌管着御膳房,只要是他觉得好吃的东西,肯定会第一时间献到李隆基的面前,而李隆基如果吃的开心,自然会觉得薛诱做事认真。这样一来,周承业就等于是还了薛诱一份人情,而rì后李隆基知道了火锅其实来自于延祚承恩楼之后,也会对周二感观更加。

    李隆基最喜欢的就是那种默默将皇帝放在心里真正毫无私心为了讨他欢心而做事的臣子,最讨厌的就是干一点事情就放在嘴上显摆的人。周二如果直接自己出面将火锅献进宫里,不仅会抢了薛诱的风头,而且会让皇帝觉得周二有些粘人,不知道见好就收。

    周二对于皇帝的心态把握的很到位,事实证明李隆基某rì在宫中品尝了薛诱jīng心准备的火锅之后不仅对薛诱的认真给予了嘉许,还顺口表扬了新开业的承恩楼。

    事情的具体的经过是这样的:

    这一rì,因为天气寒冷,天空更是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李隆基在紫宸殿内简单听了朝臣们无关痛痒的一些汇报之后,便早早地将大伙儿打发了事。

    左右无事,李隆基于足让人将贵妃武惠儿喊至暖殿,让人安排了一些歌舞表演,然后由高力士陪着听曲赏舞消磨时间。到了午间吃饭的时候,薛诱一脸喜sè地进来觐见,向皇帝献宝似地推荐了光禄寺的羊肉新吃法。

    大唐李氏一脉本来就身具胡儿血统对于牛羊肉一向十分喜爱,李隆基这位jīng力旺盛、身体健硕的皇帝自然也不例外。当他听女婿说有羊肉的新吃法,自然兴趣高涨,立即便让薛诱赶紧去置办上来,好让武惠妃尝尝鲜。

    薛绣敢来报告那就说明他不仅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让皇帝喜欢上吃火锅,而且肯定也已经准备就绪。所以当李隆基吩咐下来之后没过多久,一桌热气腾腾的火锅宴便被送进了暖殿之中。

    薛诱一边在旁边亲自为皇帝和贵妃涮羊肉,一边大说特说冬天里吃羊肉的诸多好处,直把闻到香味已经口中唾液津津的皇帝和贵妃肚里的各种馋虫和好奇都勾了起来。

    等到皇帝和贵妃蘸着调配好的各种作料,将烫熟的上等羔羊肉卷放入口中时,发觉果然如同薛诱形容的那般美味。

    于是,李隆基和武惠妃美美地饱食一顿,竟然难得地撑到了。

    吃饱喝足之后天sè尚早,总得找点娱乐的活动,李隆基于是便和武贵妃玩起了一种唐时宫中常玩的“双陆”游戏。

    所谓的双陆游戏,也被称作“双六”,是由握槊演化而来。因为双陆的棋子称“马”又被称人们唤作“打马”。玩游戏时,博弈的局盘就像是个棋盘左右各有六条行道,“马”作椎形,双方各有黑白子十五枚,两人相博,掷骰子得彩行马。白马从右到左,而黑马则从左到右。

    三国时代的诗人王建在《宫词一百首》中有句:“各把沉香双陆子,局中斗累阿谁高。”因为双陆的“马”用沉香木制成,很讲究。到了唐朝之后,中宗李显这个糊涂蛋就曾经干过让自己的皇后韦氏跟武三思在宫中打双陆,自己则在一旁点筹码的蠢事。

    而在李显之前,武则天还曾让狄仁杰与她的男宠张昌宗一起玩双陆,并且以武则天赐给张昌宗的珍贵裘服作为赌注,狄仁杰获胜之后,一声不吭地拿起裘服就走人,回家之后则顺手将这件珍贵的裘皮大衣丢给了他的仆人。

    狄仁杰乃大唐一代贤相,自然是瞧不起张昌宗这种靠出卖sè相讨好武则天欢心的面首,所以女帝赏给面首的珍贵裘皮在他眼里也跟狗屎没有两样。估计当时狄仁杰若不是碍于武则天的面子,真心不会跟张昌宗这货玩什么双陆。

    双陆虽然是宫中十分流行普及的游戏,但玩久了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意思。原因很简单,任何游戏,只有参与到其中的人数形成一定的规模,才会彻底激发出参与者的兴趣,而两个人的游戏怎么玩都会显得有些单调。

    看到皇帝跟贵妃玩的没有了兴致,一直陪在殿中的高力士,此时心念一转,于是上前说道:“启禀陛下,老奴这里最近倒是得了一种十分好玩的游戏,最适合两个人对弈!””

    李隆基对于高力士的话向来都很相信,既然高力士如此推崇这种游戏,那定然是个好东西,于是急切地说道:“高将军,这次可是你的不对了!既然得了这么好玩的东西,怎么才想起来献于朕呢?倒教朕这几rì好生无聊!”

    武惠妃掩嘴一笑,然后替一脸委屈地高力士辩解说道:“陛下,也不能怪高将军呀,如果他整rì里往宫中送各种好玩的东西,御史台那帮唇刀舌剑的御史们,还不把高将军说成是专门了诱陛下荒于嬉玩的jiān佞啊。”

    高力士连连点头,表示武惠妃说中了自己的担忧。

    “快去让人拿进宫来,今儿个既然你都把话说出来了,若是不能让朕见到这种好玩的物件,我就罚你三天不许吃晚饭!”李隆基故意嗔怒地说道。

    高力士领命,赶紧派自己手下的心腹小太监去了一趟崇仁里,将家中那套周承业送给自己的陆战棋给送进宫来。

    周二脑子里掌握的后世各种游戏活动至少有好几十种,为何独独向老高送一套陆战棋呢?这里面却有周二的苦心在里面。

    唐时,象棋和围棋已经成熟,跟后世所见差不多,所以周承业压根不会考虑捣鼓这两样。他知道后世有几种棋牌类的游戏特别容易令人痴迷,比如麻将和牌九。但周二已经暗自决定此生都不将麻将这种祸国殃民的玩意儿捣鼓出来。

    所谓的麻将,源自于明代的一种马吊牌。

    马吊本来作为游戏的附属品筹码,经过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戏娱用具。

    后世的胡适老先生曾经痛心疾首地指出,中国有四害:鸦片、八股、小脚和麻将。据他估计,当时民国各地每天至少有一百万张的麻将桌,若以每桌只打八圈,每圈半小时来计算,就需要消耗四千万个小时,相当于损失了十六万多天的光yīn;而涉及到的金钱输赢和jīng力消磨都还没有算计在内。

    对此,胡适痛心疾首地感头道:“我们走遍世界,可曾看到哪一个长进的民族、文明的国家肯这样荒时废业的!”

    在明代,士大夫们整rì整夜沉溺于打马吊,把正事都荒废了。明亡之后,清人吴伟业著有《绥冠纪略》,认为明朝是亡于马吊。这跟胡适老先生的观点无疑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当然,不论吴伟业还是胡适,他们下这样的结论都是有失偏颇的。麻将作为一种广受普通民众喜爱的娱乐器具,在后世已经成为亲朋好友聚会时必不可少的器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普通百姓的娱乐需求,只要不是沉迷于赌博之中,还是有很大的正面意义。

    周承业深知麻将的巨大魔力,为了不让大唐百姓乃至朝廷官员人人沉迷其中,所以他才坚决不肯将这种玩意给弄出来。

    至于送高力士一套改良过的陆战棋,却是周承业有意为之。

    国虽大,忘战必危、好战必亡。周承业可以肯定老高肯定会选个合适的时机,将这种好玩有很有意义的棋类游戏进献给李隆基。一个喜欢上玩军棋的皇帝,总好过整rì打麻将的皇帝吧?

    当陆战棋被送进宫内之后,高力士便语焉不详地将游戏规则对李隆基讲述了一遍,结果惹得皇帝有些咬牙切齿地数落高力士说道:“这么好玩的物件,你怎么能搞不明白具体的游戏规则呢!快告诉我,制作这套玩意的那人在哪里,我要让他当面给我说清楚,今后朕还打算将这种有益的游戏向朕的百万大军推而广之呢!”

    高力士听了李隆基的话,峰中一阵欣喜,却是一脸苦sè地说道:“启禀陛下,如果你非得见此人的话,麻烦您先让人准备好笔墨纸砚!””

    “此话怎么说的?”李隆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因为制作此棋的人,却是向陛下讨过两幅墨宝的周家二郎……—”

    “周二?哈、哈、哈!真是妙极,这个小子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传朕旨意,命周家二郎速速进宫面圣!”

第一八三章 二进宫

    高力士是大内总管,加之又跟周二很熟悉,所以派人去寻周二进宫这种事情,自然由他来安排最为合适。

    这次老高派出宫外的小太监,还是上次去过西市别院一趟的徐友林,人称小林子。

    小林子带着四名宫中的大角手,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周二在西市的住所,却没有看见周二的人。

    这一下,可把小林子急坏了。高将军让他来寻周家二郎,分明就是一件好差事,这种事情办起来没啥难度,却能得到不少的打赏,还能讨圣上的欢喜,按理就该是手到擒来才是。如果时间拖的久了,不管是不是他的错,等着下棋的圣上和一旁伺候着的高力士可要对他有意见了。

    小林子急忙向杨玉瑶打听周承业的下落,结果得知周家二郎一大早便去了西市,说是去采购一些过冬用的杂货。

    得知周二的去向之后,小林子不敢耽搁,赶紧带着人往西市来寻周承业。因为他身上穿着宫中奴婢的衣服,而他身后跟着的那四个大角手则是衣甲鲜明宫中卫兵打扮,所以一走进西市之后便惹得鸡飞狗跳址’十分热闹。

    只见那些摆地摊卖东西的小商贩们,见到远处的小林子在挨家挨户地询问什么,顿时紧张的要命,一个个的赶紧卷起自家摊位上的货品能躲则躲,能藏则藏,生怕被这个小太监给看见了。

    一个小小的宫中太监,入了西市之后为何会惹出这么大的动静?

    一切源于一种叫做宫市的交易形式。

    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里曾经描绘过“宫市”的丑恶嘴脸:“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宫中经常需要派人出来采购一些生活物资,名为采购实际上就是打劫,“半匹红绡一丈绫”,没说不给钱,象征xìng地意思一下就算了。这不是欺行霸市,也不算强买强卖,根本就等于明抢。

    此时虽然是开元盛世,宫市之恶尚未达到白居易诗中所描述的德宗年间那样肆无忌惮,但已然有了不好的苗头。一些手中有点权力的宫人,已经在交易中欺负普通商贩,用低廉的价格甚至是宫中不用的东西来淘换市场上的物资并且从中渔利。

    幸好小林子今天来西市不是来采购的,而是为了寻人,所以虽然惊起了一地鸡毛但他带着四个赳赳武夫走过去之后,还是引来了背后许多的议论和猜测。

    “这个小公公一脸急sè地过来,真是吓人呢,幸好不是来置宫市的!”

    “我就说么,今rì西市官署的人可没有提醒过咱们,说宫里有人会出来啊。”

    “你们小声点,别吵吵,小心将他又引了回来!”

    “我刚才跑过去打听过了这位宫中出来的小公公是在寻人呢,据说圣上正在宫中等着呢!”

    “呀,是哪个家伙这么有面子,竟然让当今圣上在宫中等着?”

    “嘘我刚才听到了,似乎是在寻找如今风头正盛的周家二郎!”

    “呀,原来是周家二郎啊?我听人说他上次就被圣上召进宫里过一次结果回来就讨到了南门上延祚承恩楼的那块金字招牌!”

    “咦,你们说的周二,可是一个多时辰之前在我摊位上问东问西的那个俊俏少年?”

    “对呀!就是那个少年!他都跟你这摊位上买了些什么?”

    众摊贩正在小声嘀咕,没成想已经走过去的小林子耳朵好使,忽然折返身跑了回来。

    “周家二郎方才可是在你的摊位上逗留过?如今他去了哪个方向?”小林子一脸焦急地问道。

    “回这位小公公的话,我听周家二郎与身边的随从说,他们似乎去了四季缘酒店……”那位知情的摊主,赶紧回答说道。

    “走,咱们去四季缘酒楼!”

    小林子带着四个壮汉一阵风般直奔四季缘而去。

    周承业这个时候,确实是在四季缘酒楼呢。他上午吃过早饭之后便带着几个护卫来到了天天都像过年一般热闹的西市,仔细挑选了一些与昌兴百货店开业有关的货样,准备运回家去仔细比较一下。

    如今承恩楼顺利开张,周二暗中运作的百货店和成衣店也将相继开业,他要在西市的摊位上寻找利润较高的小商品来集中经营所以就在西市满大街地转悠,一直走的脚酸腿麻之后这才带着众护卫找地方填肚子。

    既然开的是百货店,周承业自己捣鼓出来的那十来样东西自然称不上是百货,所以为了填充店内的货柜,也得采购一些其他西市上常见的商品作为陪衬。虽然作为三道贩子挣不了多少钱,但这些货品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衬托周二自己捣鼓出来的那些东西有多么稀罕。

    如果一上来周二就搞出上百种关于生活rì用方面的发明制作,不仅会把他累个半死,而且因为好东西全都堆在一起,反倒不显得珍贵,还不如先开个小店面,逐步向市场推出。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不容易引起同行的注意,二是可以逐步建立起昌兴百货的客户忠诚度。

    至于周二为什么选择带着几个护卫来四季缘吃饭,却是故意为之。

    到现在,除了郭元忠、李子琰和裴和安三个合伙人知道四季缘的幕后大老板是周承业之外,剩下的就只有陈贵云一人知道内情,就连宝顺也被蒙在鼓里。

    机事不密祸先行。正因为周承【最快唐雄更新就在唐雄吧】业从一开始就把四季缘跟承恩楼分得很开,这才骗过了西市这群同行冤家,胡汉发才有可能被不明就里的何玉襄请过去商量如何对付承恩楼。

    如今,周二jīng心设计的反吞并计划正在按照他预想的步骤往前推进,他今天来四季缘就是再给何玉襄等人心头添上一把火!

    谁都知道承恩楼的背后站着周承业,如今他大模大样地走进了带头跟承恩楼叫板的四季缘酒楼吃饭,这个消息要是传到那十家入股四季缘的酒楼老板、掌柜耳中,会产生什么效果?

    周承业来踩点了?承恩楼准备对四季缘动手了?

    胡汉发现在依然不知道周二是自己的大老板,所以当他看到风头正劲的周二带着人走进四季缘时,心里一阵的紧张。

    一脸jǐng惕之sè的胡汉发,来到周承业所在的座位,语言客气之中带着几分疑问地说道:“什么风把二郎给吹来了!我们四季缘小门小店的,没法跟承恩楼相比,要是伺候不好您,可千万莫要见怪!”

    看到胡汉发态度不怎么友好,刘明昌有些恚怒地斥责道:“你这掌柜的,好生无礼!都说上门就是客,我家二公子今rì来四季缘无非是想尝尝你家的招牌菜,你这夹枪带棒地说这么多劳什子废话,想要怎地?!”

    周承业要的就是这个假象,所以并不阻拦刘明昌的斥责,也是沉着脸说道:“胡掌柜的,虽说同行是冤家,可也要分谁跟谁!我承恩楼到现在与贵酒楼似乎没有起过什么证明冲突吧?山不转水转,留下一份情意在,说不定哪一天你就转到我的手下了呢!”

    胡汉发还不知道,其实他现在就是周二的手下。

    “既然二郎不是来我们四季缘找碴的,那当然欢迎之至!我这就让后厨给您上本店的各式招牌菜式!”

    四季缘酒楼内,如今各家入伙的酒楼都派了人来,他们亲眼看着周二与胡汉发一番唇枪舌剑,心中想的是赶紧将今天这一幕传回自家的酒楼。

    周承业的敲山震虎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安心坐下来点了一桌四季缘最贵的菜肴,与刘明昌等五人且饮且嚼起来。

    几人正吃的热闹时,忽然听到一声尖细的嗓音在身后响起。

    “哎呦喂,可算是找到你这位小祖宗了!赶紧把嘴边上的油荤擦干净随我进宫去!”

    小林子气喘吁吁地来到了周承业所在的这张桌子。

    刘明昌等护卫在小林子身后那四位宫中大角手靠近酒桌时,纷纷将询问的眼光投向了周承业。

    周承业轻轻摇了摇头,然后起身热情地向徐友林招呼道:“哎呀,徐哥来的正好,赶紧坐下来喝几盅暖暖身子!”

    上次周承业随徐友林一起入宫,曾经同乘一车,小林子仔细给他讲了宫里的规矩以及面见皇帝时的礼节,所以二人便算结下了交情。

    “哎呦喂,可不敢再耽误了!若是不抓紧时间将你带回宫里,只怕高将军转头就能把我的皮给扒咯!”

    徐友林不由分说地便拽着周二的胳膊,将他从四季缘酒楼里给拽上了马车。

    皇帝要见的是周二,不是周家的护卫,所以刘明昌等人留在四季缘继续吃酒。

    坐在车马中,周承业这才有机会向小林子打听进宫所为何事。

    徐友林于是从今天中午驸马薛琇献火锅说起,一直讲到了高力士献棋。

    瞧这个小太监,年纪与周二相仿,原来也是个得了话痨的家伙,遇到周二这个最佳听众,竟然一口气讲到了入宫之后,这才意犹未尽地住了口。

    周承业自然不是没事找事,他看似漫不经心地附和着小林子的谈话,实际上却是在有意询问宫中最近的一些情况,以便他待会见到李隆基之后,做出最正确的表现和选择。

    伴君如伴虎,不把李老虎的脾气摸准了,周二可不敢跟他套近乎。

第一八四章 棋盘虽小心胸大

    当周二被小林子领进暖殿时,性急的皇帝已经与武惠妃摸索着下起了陆战棋。

    因为高力士确实没有完全掌握这中棋的全部游戏规则,所以皇帝和贵妃正各执一词地强调这一步棋究竟是谁走的才算对。

    “陛下,你的细作只能挖我的陷坑,不能挖火弹的!””武惠妃一副不依不饶的表情,正死死揌着己方一侧的某个棋子不撒手。

    武惠儿口中所言的“细作”,便是后世军棋中的“工兵”。

    至于“陷坑”和“火弹”,自然就是军棋中的地雷和炸弹了。

    在大唐时代,诸如工兵、地雷和炸弹等军事名词,肯定尚未出现,所以周承业便将其更换为这个时代的人们可以理解接受的名词。其他的诸如司令、军师旅团营连排七级部队长官职务,周二按照这个时代的军事编制,也全都做了改动。

    “司令”用“大帅”代替;“军长”用“上将”代替;“师长”用“正将”代替;“旅长”用“偏将”代替;“团长”用“都尉”代替;“营长”用“校尉”代替;“连长”用“旅帅”代替;“排长”用“队正”代替。

    周二可不是随便乱改的,他上一世就专门对于中国各朝军队的编制进行过研究,这一世更是让郭元忠给自己捏集了很多关于大唐军队编制的资杵,所以在军棋的改动上那是非常贴近于这个时代的实际的。

    大唐主要采取府兵制,其编制非常规整。各地遍设折冲府,为组织、训——练的编制单位,管辖兵员800到1200人,设折冲都尉一名,副手为两位果毅都尉。一个满编的折冲府,相当于后世一个正规团的一半人数,所以用都尉来代替军棋中的团长就十分合适。

    一个折冲府下辖4到6个团,每团兵员200人,设校尉为主官。需要注意的是,大唐朝时候的一个团,可不是后世的一个团,其人数也就相当于后世一个营的一半,但用校尉来代替军棋中的营长也很合适。后世军中一名营长,其对等军衔恰恰就是少校,可不就是校尉么?

    而在大唐营级编制的团单位下面,还下辖2个旅,每旅兵员100人,设旅帅为主官。由此可以看出,大唐朝的旅帅可无法跟后世相当于副师级别的旅长相提并论。大唐朝的旅帅,就是一个加强连的连长,所以用旅帅来代替军棋中的连长也很准确。

    在折冲府的旅级单位一下,还辖有2队,每队兵员50人,设队正为主官;队下辖5火,每火兵员10人,设火长。战国以来传统的“伍”被取消。

    这时候的队正管着50个兵,跟后世陆军加强排的排长管的人数差不多,所以军棋里的排长就被队正替代。处于折冲府最底层的火长这一级别,不用多说,跟后世的班长几乎一模一样。

    实际上,从上面的罗列出来的这些大唐军队基层编制单位不难看出来,后世军队的职务和军衔多少还是受到历朝历代的影响,尤其是唐朝军队编制的影响。

    大唐兵力强威,全国的折冲府数目十分庞大。据统计,在贞观年间就达到了眈个之多,大概是渿万兵源,分别由朝廷的貮卫大将军统帅。

    现在距离贞观年间差不多已经过去了百年,大唐朝正处于最强盛的时期,全国的军队数量已经超过了百万之巨。

    只是,令人觉得叹息和不解的是,二十年后的一场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大唐百万大军竟然搞不定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个沙陀胡儿,硬生生地让安禄山率军打到了帝都长安,年迈的李隆基也亲自品尝了由他自酿的苦酒,栖栖遑遑地逃往蜀中,失了贵妃和皇帝的宝座。

    周承业在军棋上如此用心,除了跟他出身军旅有英,也是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着如何提高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可以有效对付安禄山和史思明这种沙陀反贼,还能对抗吐蕃、突厥军队,能够掌控陇右的大片疆域,能够平定大西南的六诏叛乱。

    李隆基和武惠儿争得不亦乐乎,进了暖殿的周二不敢弄出动静,只好蹑手蹑脚地来到高力士的身边,轻轻拽了拽老高的袖子。

    老高超周承业轻轻颌首,眼中传出来的意思是:你小、子,这次我又替你在陛下面前说了不少好话,你可得给我好好长脸!

    周承业一脸笃定地冲高力士点头,眼神中透出的意思是:咱俩谁跟谁,有我周二出马,保证不让你失望!

    见两位主子争执不下,高力士开口说道:“启禀圣上,周家二郎已经带来,不如听一听他设定的游戏规则,也省得两位主子一个时辰过去还不能分出个胜负。”李隆基闻言,转头对正在装老实孩子的周承业说道:“周二来的正好!你且说说这陆战棋究竟怎么玩才符合游戏规则!”

    对面的武惠儿没有说话,却是抬头仔细端详了周承业几眼,然后复又低头看着棋盘。

    早已经对军棋游戏规则烂熟于胸的周二,于是大大方方地来到棋盘一侧,亲自示范了一下如何摆放棋子,在摆放棋子的过程中,还将一些关键的游戏规则仔细说明。

    比如:陆战棋可以有明棋、暗棋、混棋三种玩法;下棋的时候,既可以不需要裁判玩翻翻棋,也可以请裁判居中负责比较;一切棋子踩到陷坑都死,火弹炸一切棋子都同归于尽,火弹落进陷坑,则陷坑消失,火弹废弃。

    经过周承业一番解释之后,技痒难忍的李隆基于是让周承业亲自陪自己下棋,而武知已则自动坐到皇帝一边充当军师,高力士则成了裁判。

    虽说周二上一世是所在司令部里面的军棋大王,不论是三国鼎立还是四国大战,总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他就是只用半边脑子也能下赢了李隆基,可这份有些冒险的荣耀他还是规规矩矩地双手交了出去。

    连续三盘,每一次,周承业都是在最后时分让李隆基获得了险胜。

    过于明显的放水就不能叫做放水,那是在打李隆基和高力士的脸。就周二这种看似绞尽脑汁最后棋差一招的放水法,才能让李隆基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对应的也能让李三郎对周承业的好感度再度上升。

    皇帝在连赢三场之后,已到了夜里掌灯时分。

    李隆基此时已经完全掌握了游戏规则,于是意犹未尽地放下棋子,让薛跨出去置办晚膜。

    看着意思,皇帝是要留周二在宫中陪自己一起共进晚,餐呢!

    大唐时代,宫中繁文犄节一般的规矩远没有后世明清那么多。臣子在见到皇帝时,根本不用行跪礼,也不用自称是奴才,而是以“臣下”作为自称。皇帝偶尔请人到宫里陪自己吃饭也不是什么惊人的事情,而皇帝也会应大臣的邀请,去大臣的府上赴宴。

    不过,以周承业现在尚为白身的身份,能够得到皇帝如此的青睐,那就需要另当别论。

    趁着吃饭之前的空档时间,武惠妃离开去换夜间的所穿的衣服,暖殿里面便只剩下李隆基、高力士和周承业三人。

    “周家二郎,汝父周子谅乃士子出身,周家祖上也未曾出过带兵打仗的将领,朕十分好奇你是如何想到制作这种包含了行军打仗之理的棋戏的?”

    对于皇帝的这个提问,周承业丝毫不觉得奇怪,他规规矩矩地回答说:“小子虽然出身书香门第,身无缚鸡之力,却自幼爱好读一些兵法战策之类的书籍,时常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策马奔腾纵横沙场,为我大唐开疆拓土,杀敌驱贼!因为痴迷于行军打仗之事,却又不能真的去军中体会,所以在日夜琢磨之中便想出了这个陆战棋的游戏。”

    周承业这段话说的发自肺腑,加之以他现在的年纪,正是血气方刚之时,所以让李隆基听了之后神情为之一震。

    大唐朝的皇帝可不像宋朝那些软蛋皇帝,成天防备着武将掌权,在大唐朝,军方大佬的地位始终与文官集团是并驾齐驱的,皇帝们对于有能力的武将都是非常器重和信任的。

    周承业在大唐明皇的面前毫不掩饰了自已对于军队的向往,非但没有让李隆基觉得忌惮,反而是让皇帝看出了周家二郎的本领可不仅仅是在市井之中挣几个小钱耍耍,周家二郎的心中可是藏着丘壑和锦绣的。

    皇帝赞许地看着周承业说道:“嗯,小小年纪便有从军报国的志气,很不错!”虽然你是书生出身,身子骨弱了一些,可行军打仗靠的是谋略,不是一味的猛冲猛打。就凭你制出了和马蹄铁和陆战棋这两样,足以看出你是适合做智将和高参的,今后如果有机会,朕一定安排你去军中历练,说不定能成为我大唐之栋梁!”

    周承业知道此时不是充大尾巴狼的时候,于是急忙向皇帝表态说道:“圣人如此勉励,小子铭记于内,今后一定努力进取,不让圣人失望!”

    李隆基忽然想起了高力士说的一句话,于是似笑非笑地看着周承业说道:“这次虽然向朕献棋的人是高将军,可主要功劳还是少不了你的那份,不知道你想让朕赏你些什么才好?”

第一八五章拍马的巨大意义

    第一八五章拍马的巨大意义

    说来也是巧了,李隆基见到周承业一次,就会赏赐一次。高速更新 .Suimeng.如今两人第三次见面时,似乎已经做好了被周二勒索一副“墨宝”的准备。

    见皇帝一副龙颜大悦的表情询问自己,早有心理准备的周承业一脸诚恳地回答说道:“启禀圣人,小子想来想去,觉得实在没有什么让圣上赏赐的!”

    “如今四海承平,国泰民安,小子一家人深受盛世福泽,不仅父子皆是事业有成,而且家境殷实,生活安乐。前些时rì,延祚承恩楼在朱雀大街上热闹开业,因受圣人庇佑,现在生意十分兴隆,又成了一处赚钱的营生,小子尚未向圣人表达谢意,哪里还能再开口问圣人索要新的恩赐!”

    周承业这番话显然是堂而皇之的拍马屁,但却是拍到了李隆基的心窝上,让他听起来非常受用。

    就好像一个后背上感觉有些痒痒的人,用手却够不着,正在着急的时候,忽然有另外一个人非常准确地帮他挠到了最痒处一样。

    周承业降临大唐以来,一直就在琢磨李三郎这个时期的心态。

    李隆基被后人称呼为明皇而不是僖宗、哀宗这样明显带着贬义的帝号,充分说明了他即使最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但终其一生依然是大唐朝排在仅次于唐高宗李世民之后的第二位有作为的皇帝。

    这样一位有作为的皇帝,这样一位缔造了开元盛世并且统治了大唐帝国将近半个世纪的牛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前期励jīng图治而后期却昏聩荒废的呢?

    周二站在人xìng的角度来分析,终于得出了他认为比较正确的答案。

    首先,必须要承认李隆基是一个同时充满了浪漫主义sè彩与坚毅冷酷双重气质的帝王,这也是分析前期李隆基与后期李隆基截然不同的基础。

    其次,正因为开元盛世持续的时间较长,当时大唐国力趋于巅峰,所以从五十多岁开始,李隆基那种自骄自满的情绪渐渐膨胀,他总觉得大唐现在的盛世是因为他的圣明,所以便开始重用那些只会顺着他意思乱来的jiān臣,而不再喜欢那些具有君子之风,说话有些逆耳难听的能臣。

    李林甫就是典型的皇帝说什么都绝对正确的家伙,而张九龄便是因为没有摸清楚李隆基这个心态变化而最终黯然离场的。

    如果单论君臣之间的深厚交情,李林甫与讲究风度的张九龄相比,在李隆基心里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为何李林甫后来可以大权在握十几年,而张九龄才干了一轮的宰相?

    关键问题就是张九龄始终以为李隆基还是当初年轻时那个听得进去逆耳之言,准备大干一场的创业皇帝!

    最后,也是一个比较隐晦但却不得不说的问题。凡是身上具备了浪漫sè彩的皇帝,都喜欢女人,而且是无女不欢的那种。以李隆基养了三十多个儿子和二十多个女儿的成绩来看,毫无疑问他的jīng力是很旺盛的,在床上的战斗力可谓是皇帝中的战斗机。

    然而,再厉害的战斗机,到了五十多岁以后,他也会从喜欢“一月三十一rì”的猛男变成喜欢“十二月一rì”的老家伙。在这个时候,不服老的李隆基没了与自己朝夕相伴二十多年的武惠妃,然后得到了儿媳妇杨玉环。

    终于,巨大的隐患形成了。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宵。

    *宵苦短rì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自从李隆基将主要jīng力都投注在新承恩泽的杨玉环身上之后,他在享受到巨大的鱼水之欢的同时,每天早晨却是变成了被掏空身子的软脚虾,哪里还有jīng力理朝问政?

    既然没有jīng力,于是他对已经成为首辅宰相的李林甫说:“以后就不要每天早朝了。除非特别重大的事情向我汇报,其他的事情你看着处理就行。你办事,我放心!”

    好么,李隆基这一放手不要紧,却让妒贤嫉能的李林甫把持了大唐朝政差不多十几年。李林甫因为不是科举进士出身,所以他便刻意打压士人文官和汉人高级武将,并且重用那些非汉族血统的边关武将,从而导致了沙陀人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坐大,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

    像当时的大唐一代战神王宗嗣,便是因为李林甫的陷害,而在四十五岁处于人生正干事业巅峰的年纪时,便郁郁而终。若是论打仗的本事,小字辈的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根本无法同王宗嗣相提并论。如果王宗嗣当时没有郁闷辞世,以此人的绝世韬略,后来的安禄山和史思明绝对不够他收拾的。

    可以说,如果不是李隆基的主动放权,如果不是李林甫的独断专行,安史之乱的爆发将为降低至最低。而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正是葬送了开元盛世的重大根源,虽然盛极而衰是历史无法摆脱的宿命,但如果没有这场兵祸,那么大唐的根基就不会被迅速摧垮,就像一座大厦的倾覆,可能要延续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不是轰然坍塌。

    周承业正是看准了此时的李隆基喜欢听人奉承,喜欢所有人天天惦记着他的丰功伟绩,所以便投其所好地说了那一大段的拍马屁的话语。

    既然要对付的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那么周承业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与李林甫比谁更加肉麻,比谁更能讨到李隆基的欢心。只有得到了李隆基的绝对信任和支持,周承业才有机会将一些自己的“私货”夹带到大唐的朝政之中去,最终在潜移默化之中扭转历史原有的轨迹。

    平时天天都要拍李隆基马屁的高力士,在听了周二这番诚恳之极的奉承之语后,浑身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不过他是真的对周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拍马功夫十分欣赏。

    心情甚好的李隆基,听了周二这番发自肺腑的称颂,更加开心了。他摆摆手说道:“你小子,一张嘴似乎抹了蜜糖一般,专挑朕喜欢的话语来说!不过今天可不能遂了你的心愿,朕必须重重地赏赐一次于你,让天下人看看朕对于身负报国之志的少年才俊从来都很重视和栽培!”

    李隆基这话说的可就一下子上升到了政治高度之上。他说自己准备重赏周承业,是因为周承业是大唐新一代少年才俊的杰出代表,赏赐了他,就是要树立一种用人的导向,鼓励大唐的年轻人懂得报效国家。

    到了这种时候,皇帝赏赐周承业什么,他都要结结实实地接着,再不能推辞了。

    高力士似乎觉得此时适合再给兴致很高的皇帝加一把火,于是说道:“陛下今rì与周家二郎在宫中谈论的情形,像极了昔年与宗嗣将军在宫中谈论兵法。说不得,今rì陛下重赏了周家二郎,来rì承业也会有一番宗嗣将军那样的造化!”

    原来,盛唐一代战神王忠嗣在九岁时,他的父亲、时任太子右卫率和丰安军使的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追赠为左金吾大将军,他本人也被宫中抚养,玄宗收为假子,并赐名为忠嗣。有一次,玄宗和他谈论兵法,据史载,小小年纪的王宗嗣便可以“应对纵横,皆出意表”。

    高力士提及此事,却是在暗中帮着周二提高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好感度和信任度。

    如今的王宗嗣,虽然尚未登上四镇节度使那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但依然已经成为大唐军方少壮派的领军人物,正与兵力强盛的吐蕃人打的不可开交,而且屡屡获得大捷。而李隆基此时对于王宗嗣的信任和喜欢,也正处于继续上升的阶段。

    在开元十八年时,十八岁的王忠嗣便出任了兵马使,多次在河西、河东等地跟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同年,萧嵩入朝以后,王忠嗣迎来了他军事生涯的第一仗,即玉川战役。此战前王忠嗣侦察得知,吐蕃大赞普正在玉川检阅军队,于是决定率部攻其不备,但遭到其他将领的反对,王忠嗣却坚持己见,仅仅率领三百jīng骑星夜出击,结果斩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

    以前,大唐的骑兵在人数与吐蕃人相当时,从来就难以获胜。这一次,十八岁的王宗嗣却能仅凭三百人便杀敌数千,这是多么华丽厉害的强势出场啊!

    听到高力士将周承业与王宗嗣相比较,李隆基也是点了点头,欣慰地说道:“高将军这么一说,我还真的想起了当年宗嗣儿在宫中时的情形。如今时隔十数载,宗嗣已经年近三十,却有一个像他当初一样喜欢谈论兵事的少年出现,当真是我大唐之幸也!”

    高参出身的周二,自然对于王宗嗣这位打的吐蕃人、突厥人、契丹人抬不起头来的牛人那是再熟悉不过,也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与向往。当他听到李隆基和高力士将自己与王宗嗣做比较时,内心之中一阵狂喜,此时就算皇帝啥也不再赏赐于他,这次进宫也绝对是赚到了!

    但是,一向对自己喜欢和认可的人都十分大方豪爽的李三郎,今rì既然决定了要重赏于周承业,又岂会只是说说而已。

    经过刚才高力士在旁边轻轻敲了一下边鼓,皇帝已经确定了对于周承业的赏赐,于是正襟而坐,朗声宣布了一个让周承业意想不到的任命和赏赐。

第一八六章 豪赏

    第一八六章豪赏

    毫不讳言,周承业在与李隆基相处的每一回,都是处心积虑地想着如何讨好和迎合皇帝,这种做法无疑会受到一些自诩为君子之辈的鄙视和非议。欢迎来到阅读 .Suimeng.

    但是,周二不在乎君子们的意见和态度,他只在乎伟大的皇帝陛下是不是在乎他这个俗称毛都没长齐的小家伙。

    对于秉持实用主义的周二而言,君子们的肯定和颂扬,不能改变大唐的命运,可李隆基的支持却是他走向成功的关键。

    他现在所做的一切,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形容,就是在与吃人不吐骨头的李林甫争抢升级的经验值。李林甫在政坛上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得到了李隆基的绝对信任,而这正是周承业想要取而代之的方面。

    皇帝的绝对信任和依赖,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持剑的这个人一心为公,能力和德行非常出众,那么他就会辅佐皇帝开创一代盛世,比如张九龄;如果持剑的这个人包藏私心,只想着排除异己、恃强固宠,那么他就会将一个强盛的国家推进祸乱的深渊,譬如李林甫。

    周二如今的身份和地位,自然无法与李林甫相提并论,但他却在通过自己的办法来延缓和阻止李林甫过早地摸到剑柄。

    龙颜大悦的李隆基,当着高力士和负责帝王起居注的文官之面,终于宣布了对周承业的赏赐。

    “兹有周家二郎承业,忠君体国,聪慧爱仁,身负报国之志和文韬武略,连番向朕献上国之重器,为嘉勉其志其行,特封赏其为千牛卫府司录参军、四门助教、武库署监事。另,素闻周承业之兄承志入四门就读以来聪慧刻苦,品学兼优,从即rì起简拔入国子学就读。”

    李隆基一口气说完,不仅赐了周承业三个官职,而且还捎带着赏赐了他哥哥周承志!

    其中,千牛卫府司录参军亦可称呼为录事参军,乃是从八品上的武官实职,而且还与唐代的监察制度密切相关。因为唐代zhōng yāng监察制度,包括御史台、谏官和封驳官三个部分,而地方监察制度,则包括巡察使的监督和录事参军的监督两部分。

    周承业的父亲周子谅如今便是御史台的监察御史,而且还是十五个监察御史之中人气最旺的一个。他负责zhōng yāng的监察事务,虽然只是一个正八品上的官职,但因为手握天宪,所以气魄很大,用一句话来形容的,那就是“御史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

    如今,皇帝赏赐给周子谅的儿子周承业一个从八品上千牛卫府司录参军的武官职,让其负责监察京中千牛府的rì常事务,可谓是相当给力的一个封赏。

    什么叫做老子挑葱儿卖蒜?这周家父子两个便是了!

    当老子的从事监察zhōng yāng的职务,可谓是“中纪委”的实际办事官员;当儿子的如今从事监察千牛卫府这个“zhōng yāngjǐng卫团”的职务,可谓是军纪委的实际办事官员。

    仅仅是一个有实职的千牛卫府司录参军的职务,已经是许多门荫子弟的梦想了,但周二的幸福还只是个开始,皇帝赏赐给他的四门助教和武库署监事,依然是实职,而且其中四门助教还是文官之职!

    四门助教,顾名思义便是四门学馆的助教了。其级别与录事参军相同,亦为从八品上。李隆基赏赐周二这个官职,也是有着充分的理由。四门学中有专门从事诗词歌赋教授的助教,以周二这个文贼如今在dì dū诗坛的名声,去当个专门教授诗词的助教,谁敢说他能力不行?

    可怜大唐每年有多少士子想要混个入仕的出身都难,而李隆基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方,不仅赏赐了周承业从八品上的武官职务,而且还买一送二地搭给了周承业两个职务。

    至于最后一个职务武库署监事,则是因为周承业献上马蹄铁有大功劳,上次皇帝便准备赏给周承业的官职,这次一并也送了出来,凑足了一份大礼。

    武库署监事乃是正九品上的官职,虽然比前面两个职务低了一些,但也不是可有可无。今后周二如果继续有类似于马蹄铁这样的发明献给李隆基,那么仅仅因为他这个武库署监事的职务,皇帝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续赏赐于他,而不用顾忌三省长官和谏官们的非议阻拦。

    目前,周承业得到的赏赐都是一些尚无法引起朝中大佬们反对的小官职,所以皇帝也就不用顾忌大臣的看法和议论。特别是那两个军职,更是没人敢出声反对,因为大唐军队的人事任命,向来是一块禁地,只能有李隆基说了算,要是哪个不知死活的家伙跳出来反对,除了惹来皇帝的猜忌之外,不会有任何好果子吃。

    谁敢说十七岁的周承业就干不好司录参军这个军职?你这是在怀疑圣明的大唐皇帝陛下李三郎的选人用人的眼光么?那请你告诉我十八岁便出任边将,首战便以三百骑杀了数千吐蕃兵的王忠嗣牛不厉害?

    王宗嗣便是圣上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

    至于谁若是不服气周承业四门助教的这个官职,李隆基也好说的很,只需要一句话,一定会把天下所有言官的嘴给堵上:“谁不服气,麻烦你也做几首文采水准与东市承恩楼上所悬挂的周承业所做诗文水平相当的作品来!”

    尼玛,周承业这些所谓的名篇佳句全都是偷窃的大“李杜”、小“李杜”和唐宋八大家的好不好。莫说是几首,就他么的一首好诗文,除了贺知章、张九龄、王维这些有真材实料的官员能做出来,其他那些官员谁有这个本事?

    更让人无语的是,大唐如今诗作上乘的那些牛人,无论是在官场的,还是准备入官场的,哪一个不是喝着承恩楼上的特供,个个都跟周家二郎称兄道弟。这些有能力拆台的家伙不跳出来说话,剩下的谁会主动把脸伸出来让皇帝煽**掌?

    至于不太重要的武库署监事一职,等到周二发明制作出马蹄铁的这件事情显露出来之后,谁还敢废话?就凭这一个小小的物件,周承业可是为大唐军方每年节省下来了至少三分之一的经费!

    好吧,李隆基赏赐给周承业的这三个官职都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那么言官们会不会转而揪着周承志也跟着受封一事来挑刺呢?

    圣明的皇帝陛下依然想到了这个可能,所以同样早早地就做好了驳斥这些人的伏笔。

    “你说周承志没有理由从四门学进入国子学就读是吧?那我就要好好让人查一查前段时间四门学打架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要告诉我今后你们家的子孙后代不想进入四门学读书哦……”

    这话怎么说的?我在弹劾周承志入国子学一事,你怎么扯到我家子孙入四门学读书上去了?

    你他么的有点政治头脑好不好!别人暗中一撺掇,你丫的就跳出来指责周家大郎不该入国子学就读,你可知道现如今整个国子监系统的那些大佬们都巴不得皇帝陛下赶紧下这道命令呢!

    那周家大郎自从在四门学馆中被一帮恶徒“打伤”之后,如今不哭不闹地呆在家中再也不到四门学报道,而他老子正手持陛下亲赐的大刀片子在削减官吏,这个时候不把周家大郎的问题抓紧时间解决了,国子监系统内部多少人浮于事的家伙会倒霉?

    如果你逼着皇帝下令彻查四门学打架一事,结果把周大郎入国子学的事情给搅黄了,你就是整个国子监系统的头号挂名敌人,今后莫说你儿子、孙子进不了四门学,只要国子监存在一天,就让你丫的子子孙孙都进不了门!

    在如此强悍的连带威胁之下,试问谁敢跳出来反对皇帝陛下?那几个挨打学生的家长么?

    只要老谋深算的李林甫没有猪油蒙心,其他几个学生家长谁敢出声!

    好吧,大唐皇帝陛下看似心血来cháo的这次豪赏,每一条实际上都是饱含深意,而且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人挑刺和反对。所以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小觑了李隆基的政治智慧。

    如果简要概括一下,皇帝今rì封赏给周承业的三个官职,其中千牛卫府司录参军一职,显示了李隆基对周二的信任和栽培,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四门助教则昭示了皇帝对于周承业才华的认可;武库署监事一职则是皇帝特意为周承业今后快速升官预留的一扇后门。

    如果方才李隆基在询问周承业想要什么赏赐的时候,周二再摆出土鳖的架势,问皇帝要一副墨宝,那么李隆基真的会再赐给周承业一副字,然后捎带着封他一个武库署监事的职务,但是另外两个十分重要的实职就不会给。

    讨皇帝欢心这种事情,千万不能一个花样玩到底,而是要常玩常新,变着法儿地投其所好才行。周二第一次问李隆基讨字,显示的是自己的赤子之心;第二次问皇帝讨字,显示的是自己知足节制的品行;但如果他第三次再问皇帝讨字,那就明显有些矫揉造作、自命清高的味道了。

    俗话说,有再一再二,却没有再三再四,便是这个道理。未完待续。

第一八七章各种心思一顿饭

    第一八七章各种心思一顿饭

    得了皇帝一顿豪赏的周承业,此时虽然还弄不清头上忽然多出来的这几顶帽子的分量,但他只要看看高力士脸上难以掩饰的喜悦,就知道这次李隆基的出手必定很大方了。

    以周二现在的身份,李隆基不可能一上来就给他封侯拜相,那只能出现在童话故事里面。他现在的升官速度,相当于后世一个有特长的普通百姓,忽然被军队特招入伍了,并且一上来就被定为正营职的武官和副教授级别的职称,这也特么的相当逆天了。

    需知,后世正常晋升的干部,基本上要到三十岁以上才能混到正营级别。而在大学中任教的老师,更是要混到三十五岁以后才有可能拿到副教授的职称。

    周承业刚刚才过了十七岁的生rì,如果放在后世,还是一个刚上高三的毛孩子,你说他现在头上顶着的这三顶帽子算不算给力?

    当然了,以周承业实际的心里年龄和为人处事的经验,如今出任这几样官职,还是基本可以胜任了。

    皇帝赏赐完毕,周承业按照此前小林子交待过的礼节,赶紧向李隆基表示了谢意,虽然毫不掩饰脸上的惊喜之情,但却没有显的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既然李隆基现在开始把他跟王忠嗣那位牛人做比较,周二就要开始表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气度和沉稳,让李隆基觉得自己没有看走眼。

    换了别人,皇帝忽然重赏之下,一定是各种激动、各种无措、各种溢于言表,可周二这位牛人对李隆基只说了一句话:“圣人所赐,令承业铭感五内,今后唯有奋力作为而已!”

    李隆基对于周承业的这个表态很满意,他刚才已经听够了拍马屁的话,现在最想听到的也就是周承业这个意志坚定的表态。

    少顷,薛琇去而复还,已经让宫里的厨师备下了晚餐。

    换了一套晚装的武惠妃款款而来,虽然她此时已经是三十六岁的妇人,但因为保养的极好,不仅丝毫不显老相,而且还有一股子雍容华贵、母仪天下的气度。

    说起这个武惠妃来,也是个身世曲折的女人。

    她原本是武则天在位时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因为武攸止早死的关系,自小被收养在宫中。等到武则天挂掉之后,李唐后人复掌大唐江山,武氏后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幸好这个武攸止为人宽厚谨慎,不像武承嗣、武三思等武家子弟那样骄横跋扈、野心勃勃,私下里与李氏皇族的交情甚好,此后李唐复辟乃至李隆基当了皇帝,武家后人个个难得善终,惟独武攸止的恒安王之爵名为被剥夺。

    饶是如此,原本从小被当成大小姐一样教养的武惠儿,及至长成之时,也是难逃成为宫中苦役的命运。她整rì呆在花房之中侍弄那些红花绿叶,有一次偶尔被前来赏花的李隆基一眼看中,从此常伴君王之侧,告别了无名宫女的身份。

    武惠儿的姿sè秀丽又能如何,后宫光是佳丽就有三千,哪个女孩子不是长的秀sè可餐,她们一生能够得到皇帝宠幸那怕是一次的,估计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等到武惠儿得了李隆基的宠幸之后,身份自然是rì益显赫,在后来长达十多年的时间内,一直得到李隆基的独宠。开元十二年,李隆基废了正室王皇后,封武氏为惠妃,宫中人对她的礼节等同于皇后。武惠儿的母亲杨氏被封为郑国夫人,弟弟武忠与武信也分别官至国子祭酒与秘书监。

    若是论起辈分来,武惠儿的父亲武攸止乃是李隆基的表叔,李隆基与她实际上是表兄妹的关系。这还真应了那句俚语:表兄表妹好做亲!

    武惠儿成为李隆基心爱的女人之后,时常“沐浴”皇帝的雨露恩泽,自然比其她妃嫔容易怀孕,所以先后生下了夏悼王李一、怀哀王李敏与上仙公主。只可惜这三个孩子虽然长得容貌瑞丽,却都早早夭折,令李隆基感到非常痛心。后来,武惠儿生下了李瑁,因为担心孩子又会夭折,所以李隆基让他的亲哥哥宁王李宪抱养了李瑁,并由宁王妃元氏亲自哺rǔ。

    说来也是奇了怪哉,李瑁竟然顺利长大chéng rén,而且武惠儿后面相继生下的盛王李琦、咸宜公主、太华公主如今也是茁壮成长,平安健康。

    如今,武惠儿地位稳固,儿女chéng rén,按理说她心中应该没有什么糟心事才对,但实际上这个女人经常会在叹息和担忧之中渡过。

    武惠儿在开元十二年被封为贵妃之后,如今已经过去了十一年,但李隆基从未提过要封她为皇后的话题。作为已经只差皇后之位一步之遥的女人,如果不能登上皇后那张宝座,武惠儿心中的遗憾可想而知。

    然而,她却无法埋怨和责怪李隆基,因为并非李隆基不肯封她为皇后,实在是因为她这个武氏后人的身份成了最大的障碍。

    李隆基曾经动过册立武惠儿为皇后的念头,结果当时便被一位十分彪悍的御史潘好礼给顶了回去。

    潘好礼向皇帝上疏表示:武惠妃的远房叔公武三思与远房叔父武承嗣都是曾经干纪乱常的大jiān臣,大唐百姓没有一个不厌弃憎恶他们的,如果立武家人为皇后,天下百姓会怎么说?潘好礼还在奏疏中提出太子李瑛并非惠妃所生,但惠妃自己也有儿子,一但以惠妃为皇后,恐怕她会基于私心而使太子的地位不安。

    此时的李隆基还没有萌生废掉李瑛的念头,所以听从了潘好礼的意见,从此闭口不提立武惠儿为皇后之事。

    实际上,李隆基真正在乎的还是天下百姓的看法和议论。

    大唐因为出了一个则天皇后,就差点把李氏一族活活玩死,如果武家后人再冒出来一个皇后,且不说大臣们不肯,你让天下百姓怎么想?人们会说李隆基真是sè迷心窍,脑袋被门板挤过,还真是记吃不记打,好了伤疤忘了痛啊!

    实际上,潘好礼这位御史的眼光还真是够毒的,就算武惠儿不能真正成为皇后,这个女人现在一样动了除掉太子的心思,而且已经开始暗中行动起来。

    既然生前当皇后的门路被堵上了,如果自己的儿子李瑁能够将太子李瑛取而代之,那么将来李瑛做了皇帝,武惠儿便可以成为皇太后,这个身份比起皇后来岂不是更加显赫?

    当然了,这位处心积虑想要将自己儿子扶上太子之位的武惠妃,最终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不仅李瑁没有被封为太子,而且连他媳妇杨玉环都被他老子抢了去。武惠儿则在三十八岁那年因为惊惧病死之后,李隆基才追谥她为“贞顺皇后”,并且葬於敬陵,立庙祭祀。

    而且,这个命运多舛的女人,就算死后也不得安宁,因为她在生前谋害过三位皇子,所以到了乾元年间,又被唐肃宗李亨废去了一切皇后的祠享。

    如今,许多事情还没有发生。

    周二正端端正正地坐在这位眼光照人的大唐贵妇人不远处,扮成一副人畜无害的子侄辈,耐心听着武惠儿与李隆基的家长里短,不时还要陪着他们说一些坊间传言和逸闻趣事来活跃气氛。

    周承业心中暗自琢磨,如果自己今后不在暗中阻扰武惠儿与李林甫的yīn谋,那么不出两年时间,太子李瑛、光王李琚、鄂王李瑶和驸马薛琇就要成为眼前这位娇笑倩兮的美妇人宫斗yīn谋的牺牲品。

    周二头一次感觉到,原来历史距离自己是这么的接近,简直就是触手可及呢。

    此时,武惠儿也已经得知了刚才李隆基对于周承业的厚赏,她在心中感到吃惊的同时,也在默默留意着对面这个与自己儿子年纪相仿的家伙。

    武惠儿大概是知道周承业的,盖因此前周二曾经假借咸宜公主之手,向武惠儿进献过香皂、肥皂、洗发水等生活用品。别看这些小玩意不如马蹄铁的战略意义重大,可却是收买妇人好感度的最佳利器。

    武惠儿这个年纪,正是担心自己年老sè衰的时候,用了这些好东西之后,不仅身上香气浓郁,而且更加清爽洁净,自然可以让李隆基发现妙处,所以她对于周承业心里还是有几分喜欢的。

    幸好,现在的周承业还没有跟李瑛那几个倒霉鬼凑合到一起去,而薛琇作为光禄卿,与承恩楼有些业务往来也很正常,所以武惠儿并没有防着周承业。相反的,这个女人似乎觉得周二今rì如此得李隆基之喜爱,如果能够暗中招揽过来成为李瑁的帮手,说不定也能起到一些作用。

    毕竟,如果攀起关系来的话,周承业与寿王李瑁可是名副其实的连襟,他们娶的可都是杨家女子啊。

    那边厢,薛琇也得知了周承业得了皇帝的重赏,心中正盘算着待会赶紧去东宫一趟,将这个重要的信息透给李琚,也好让自己妹夫早做打算,尽快将周二拉拢过来。

    暖点之内,众人虽然各自怀着心思,但因为李隆基的兴致很高,所以一顿饭表面上却是吃的高兴畅快,气氛愉悦。

    最该高兴的周二,此时其实是不愿意像个乖儿子一般坐在李隆基与武惠妃的身边与他们共进晚餐的,因为这种饭怎么吃都让他觉得别扭,根本无法与在自己家中陪父母兄妹吃饭相比。可他刚刚领了人家李隆基送出的大礼,也不好意思马上就走,所以只得装出一副老实可爱的模样,小心翼翼地注意着吃相,细嚼慢咽地吃了这顿晚饭。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周承业有幸与皇帝和贵妃共进晚餐,但宫中采取的是分餐制,所以他吃饭的时候其实与李隆基还是隔着几张桌子和距离,这样也算让他好受了不少。

    当几样sè鲜味美的炒菜被宫人们端上餐桌时,周二侧身向一旁陪席的薛琇竖了一个大拇指,意思是说这宫中的炒菜做的不错,跟承恩楼的水平相当。

    薛琇趁着皇帝和贵妃专心夹菜之时,也朝周承业竖起大拇指,意思是夸周二厉害,接连得到圣人眷顾,而且今rì还得了如此之重的封赏。(未完待续。

第一八八章香饽饽

    第一八八章香饽饽

    当小林子送周承业从大明宫中走出来时,已是酉时三刻光景。此时,周二静静地坐在马车之中,仔细回顾着今rì面圣的场景,看看自己是否还有哪些做的不够到位的地方,争取下次加以改正和避免。

    小林子如今看周二的神sè,已经从起初的好奇变成了崇拜和羡慕。

    自打他入宫当太监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牛掰的人物,每次见到皇dì dū能满载而归,而且还让高公公也青眼有加。小林子如今还是个没掌握什么实权的小太监,在他有限的梦想和心思之中,只是想着如何保住现在的位置,能够成为高公公手下经常被使唤的一个跑腿小太监。

    既然周二是皇帝和大内总管都看重的人物,小林子在他的面前自然要格外地热情和殷勤,可不敢因为对方与自己年纪相仿就摆错了位置。

    “二郎,今后您成了千牛卫府的司录参军,我们就可以时常见面,到时候有什么需要差遣的地方,尽管开口,小林子一定尽心竭力为您办事!”

    瞧瞧,小林子现在称呼周二都用上了“您”这个敬语第二人称!

    “徐公公切莫如此客气,咱俩平素就以兄弟论交,你老家之中若是遇到什么困难之事,尽管跟我开口,我这人别的本事没有,手里闲钱倒是有几个的,一定会鼎力支持!”

    周二也是个老油条,面对一个宫中的小太监,照样称兄道弟的十分热络,丝毫不像其他心高气傲的读书人那样看不起下面没有呢的“腐人”。

    太监也是人,小太监也有家人,周承业这话正好说中了小林子的痛处,只见他忽然眼眶泛红,有些哽咽地说道:“也不怕二郎笑话,其实我是不想净身入宫的,既然这辈子做了男人,谁不想娶上三妻四妾地风光快活一番?可是,我家中兄弟多,当年如果我家里不将我送进宫中,我的几个弟弟妹妹就要被卖给人牙子……”

    周承业已经不止一次在西市人集上买人,所以对于小林子的诉说有着深刻的感受,他从袖中掏出一块手帕,递到小林子的手中说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就冲徐公公为了家中兄弟姊妹而忍受这种苦痛,我周承业便在心里敬你是个爷们!我觉得,衡量一个男人够不够爷们,不是看他胯下有没有那一坨,关键看他有没有担当!”

    周承业这话说的有些犯忌讳,但他说的诚恳,而且正好说出了小林子的心声,所以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效果。

    小林子闻言之后,用周二递过来的手帕擦干了眼泪,然后重重地点头说道:“二郎说的对,我如今虽然不能人道,但我一样可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做一番爷们能做的事情来!”

    “好!徐公公这股子志气当得起我周某人的敬重!你家中之事今后不需cāo心,我会定期让人送去足够他们生活的物质,你就安心在宫中伺候圣上,仔细替高将军办事!”

    两人在车中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不仅收获了对方的信任和支持,而且在今后一段漫长的岁月里,共同书写出了一段肝胆相照的友情。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了,只要目前大家不要误会周二与徐友林之间存在着基情就好。

    当rì夜里,周二返回家中不久,他在宫中受封的消息便不胫而走,不仅身在吏部的周子谅听了之后惊的合不拢嘴,就连许多从未关注过周二的世家和豪门也开始讨论起这个青云直上的小伙子来。

    先是薛琇将周二得到皇帝器重的消息传到了东宫,惹得李瑛心中称奇,急忙将另外两个兄弟喊到一起,议论如何抓紧时间将周二招揽过来。

    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现在都能想到以周二的发展势头,说不得过不了几年就是第二个王忠嗣,甚至以周二全面发展的本事,将来的地位比武将出身的王忠嗣还要厉害。

    这绝对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的事情,王忠嗣打仗厉害不假,可他却没有周二的这副好文采,更没有周二那位眼看就要走上高位的亲爹照拂,还没有承恩楼这种rì进斗金的商铺在背后作为经济支持。反观周二,如今他是要名气有名气,要圣眷有圣眷,要靠山有靠山,要财力有财力,差的就是年龄和历练,只要假以时rì,这货到底能掀起多大的风浪来,还真不好预测。

    李瑛对最先发现了周二的李琚说道:“八弟,这次你还真是看对了人,虽然招揽周二不成,毕竟抢了一个先手,今后一定要多加留意周二的动向,想尽办法将其招揽到过来!”

    李琚点头说道:“二哥放心,就算今**不交待下来,我也会尽力而为的。我总觉得这个周二身上藏着许多的秘密,只要他真的愿意为我们出力,将来一定能成为我们可以依靠的最大臂助!”

    李瑛又对薛琇说道:“抽个适当的时间,将咱们前段时间暗中帮助承恩楼的事情透给周二,看他是个什么反应。不过千万不要逼迫和yin*他,就是单纯地向他示好就行。”

    薛琇也是点头允诺,心中盘算着如何进一步加强光禄寺与承恩楼之间的合作。今rì在宫中,虽然周承业是最大的受益人,可他最近也是频频被皇帝夸赞,这可全都借了这位周贵人的喜气啊!

    武惠妃当rì夜里陪在李隆基的身边侍寝,所以没有机会见什么人,不过第二rì皇帝上朝之后,她却让手下心腹太监牛贵儿去了一趟国子监,将他弟弟武忠,也就是现任的国子祭酒给喊到了宫中。

    国子祭酒便是国子监的主管,相当于后世的教育部部长。

    武惠妃将武忠喊来,自然是特意交待他,今后要暗中对周二照拂一些,不要因为周承业还是个毛孩子就挤兑人家,需要知道这个以前毫不起眼的毛孩子,头顶上可不止四门助教一顶官帽子,万一被他寻个机会在皇帝面前抖落出一些四门学的糗事出来,他这个国子祭酒就有得忙活了。

    当然了,以现在武惠妃的身份地位,还不至于多么重视周承业,更不会忌惮和害怕周承业的成长会威胁到她的地位。她做一番安排和交待,也就是希望能够与周二结下一段善缘,今后万一李瑁当了太子,身边也有几个可用之人。

    首辅宰相张九龄在听说了“周二受封记”之后,当时就美滋滋地喝了一杯酒,然后对自己的小孙子张锦玉说道:“今后要多与你周家世叔要多来往,别看他人年轻,这做人做事的水平,比他爹周子谅都不差的!”

    张九龄这话说完没过多久,他的铁杆下属严挺之便兴冲冲地赶了过来,然后说道:“老张,周家二郎这次可是给咱们长脸了呢!啧啧,这小子真不得了,一下子竟然让陛下封了三顶官帽子,虽然个个都不大,可这都是实打实的乌纱帽哇!”

    “呵呵,我不是早就说过了此子有宰辅之才么?你当我是随口乱说的么!你悄悄这半年来他办的这些事情,哪一件不是漂漂亮亮的,让人看在眼里觉得舒坦,听在耳中觉得快活?”张九龄一脸得意地说道。

    “嘿嘿,说起来,这小子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几个被他整过的家伙,如今都在坐蜡呢!不过要是他做过什么欺负良善、伤天害理的事情,还真是连半件都不曾有呢。我每次在承恩楼上见到那些个脸sè红润,活泼可爱的半大孩子,心里就莫名地觉得欣慰!”严挺之有些动情地说道。

    “嗯,二郎行事,一贯是菩萨心肠、阎王手段,今后绝对是能干大事的人。所以,我们要在暗中继续关注着他的成长,可不能让某些人坏了他的前程!”

    正在为洛阳杨家之事担忧的杨玄珪,闻听周二在宫中得了厚赏之事后,拍着手对老婆说道:“哎呀,这下可不用愁了!二郎这小子真是每每皆有惊人之举,杨家只要有他帮着谋划,今后都不用愁了!”

    杨玄珪的老婆白了老板一眼,却是提醒他道:“你有这闲扯的功夫,还不如亲自登门去拜访二郎一下,借着询问玉燕婚事为由,正好探一探他的口风,看你上任的事情有没有眉目。”

    杨玄珪闻言一个劲地点头,急忙出去置办人事礼物,准备亲自去一趟西市别院,向周承业道喜。

    两位客居长安的超级牛人李白和杜甫闻听周二的这番造化之后,在羡慕的同时也是相互鼓励,觉得看到了希望。

    周二头上的三顶帽子之中,第二顶可是因为他的诗名,而李白和杜甫的才华当然不在周二之下,既然周二都有机会受封,相比他们二人今后也会有类似的机会。

    最替周承业觉得高兴的,自然是他的亲人和爱人了。

    周承志在得知自己沾了弟弟的光,可以进入国子学读书时,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然后对周承业说道:“二郎放心,我今后在国子学一定做最优异的学生,不辜负你的这片苦心!”

    周二冲哥哥做个鬼脸,然后说道:“这次你可不必谢我,要谢也得谢英明神武的陛下,是他坚持非要把你弄到国子学去的。我倒是觉得吧,如果你不去国子学,那么李崒那几个混蛋就不敢回四门学!这次你先放心去国子学,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办法将谢俊明和欧阳琛也送过去陪你的!”

    周承志摆摆手说道:“这个倒是不用着急,只要今后有你照顾他俩,相比他们的rì子一定会很好过,现在让他们就进入国子学,动静实在有些大,会引起外人对周家的非议。”

    一旁的周成月急的插不上话,此时终于憋着劲儿说道:“哼,如今大兄虽然离开了四门学,可二哥却成了那里的助教,你一定要好好收拾那群坏蛋,看他们今后还敢不敢仗势欺人!”(未完待续。

第一八玖章南北禁卫军

    第一八玖章南北禁卫军

    虽然没有料到拍皇帝的马屁会有如此巨大的收益,可是当小林子第二天亲自将三封任命文书同时送到周府上时,周承业这位年轻的千牛卫府司隶参军、四门助教、武库署监事表现的却是十分的低调。

    周二的任命文书原本是不需要宫中太监亲自送来的,小林子跑这一趟,定然是受了高力士的吩咐。而高力士让小林子跑这一趟,却是为了替周承业壮胆。

    周二的官职虽然是由皇帝亲赐,可每年得到皇帝亲赐的官员海了去,像他这样的小官儿在那些真正的大佬面前,根本不算个啥。

    比如说左右千牛卫府的两位大将军,官居正三品,乃是绝对忠于皇帝的高级武官,平rì里都是跟一些王侯将相们打交道,他们绝对不会对周承业这个小小的司录参军有什么特殊照顾,更不会因为周二是皇帝亲赐的小官就会对他青眼有加。

    想要明白左右千牛卫府的大将军为何这么牛掰,就得先弄清楚千牛卫的机构设置,而想要弄清楚千牛卫的机构设置,就得从非常有名的大唐卫府制度和南北禁卫军说起。

    所谓的卫府制度,便是以“卫”统“府”的简称。其中“卫”指的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和左右金吾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这十六卫。

    所谓的府兵制度,则是一种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大唐在天下各地设置“军府”也就是折冲府六百多个,“府兵”由各地军府从所在州县的农民中挑选,凡是年满二十的便需入役,而过了六十岁之后则可以免除兵役。这些府兵平时在家生产,到了农闲的时候则参与军事训练,倒与后世的民兵预备役有些相似。

    有唐以来,各地府兵需要到京师长安轮流“番上”。当各地折冲府(又可称之为外府)卫士从驻地前往西京长安服役宿卫时,各卫分别统率这些番上卫士作为皇帝的禁军,番上的周期则根据其所在折冲府距离长安的远近而定,距离越远,周期越长。

    一旦发生战事,尚书兵部会调集各地折冲府卫士组成大军随统军大将出征时,而这些被征发的卫士便成为了作战部队。这样做的好处是府兵可以自己自足,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各地折冲府只是负责管理“府兵”的户籍和rì常训练, 既不能统领“番上”的“府兵”,更没有战时指挥权。真正统领各地外府之兵的便是十二卫大将军,其中左右千牛卫府和左右监门卫府的大将军则统领内府之兵负责皇宫安全,并没有统率外府之兵的权力。

    如此看来,大唐十六卫既是卫戍京师的禁兵,又是统领天下六百五十多个折冲府的领导机构。这十六卫居中御外,卫戍京师,是府兵和禁军的合一。

    但需要指出的是,十二卫大将军对于分散在各道各州的军府只是“遥领”,并不具备真正的战时指挥权。一旦进入战时,是由皇帝临时委派行军大元帅作为最高的军事指挥官。像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在平息安史之乱时,便十分荣幸地担任过行军大元帅这样的职务。

    由于各卫所率折冲府分散各地,平时相互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可以有效避免各卫将领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问题发生。

    十六卫设置于皇城南门尚书省的兵部之中,被后世称为“南衙禁军”。虽然,十六卫相当于大唐帝国的禁卫军,但为了限制十六卫的权力,大唐皇帝陛下还有另外一支只听从他本人调遣的私属卫队,这支部队同样也被后之人冠以禁军的称呼。

    这支部队长期驻扎在皇宫北门,被后世称为“北衙禁军”,其下设有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其前身乃是当年曾经追随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造反的元从禁军。

    南北两衙的各军交错宿卫着dì dū和皇宫,相互之间起到了牵制和平衡的作用,这让身处大明宫中的李隆基心里觉得十分踏实,晚上也能安稳地睡觉,不再担心有人会煽动某支部队起来造反,革了自己的老命。

    实际上,在周二降临大唐以来,他还从未听说过禁卫军这样的称呼。后世之所以在肥皂剧中动不动就冒出什么“禁军”、“御林军”之类的称呼,完全就是不懂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人们胡编乱造出来的。

    除了在北宋的时候,曾经使用“禁军”来称呼朝廷直属的正规军队之外,中国自古以来绝大多数的王朝从没有直呼禁卫军为“禁军”,更没有出现过“御林军”这样的称号,这个词完全是民间说书人的杜撰,起源则是西汉孝武帝所创建的“羽林军”。

    实际上,大唐的军事制度的真正完备,便是在李隆基的手中实现,而北衙左右龙武军的成立,也就是前几年的事情。虽然这个时候尚未有人意识到左右龙武军的成立其实乃是大唐南北衙禁军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唐朝军事制度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两世为人的周承业心里却是十分明白,南衙十六卫甚至包括左右千牛卫,已经开始走向没落。

    为什么说左右龙武军的成立象征着大唐南衙十六卫的衰落和北衙禁军的兴起呢?只因为南衙十六卫从xìng质上来讲是属于国家的军队,而北衙四军则是属于皇帝的私人卫队。南衙十六卫隶属于尚书省的兵部,战时需要接受兵部的指挥,而北衙四军却是直接听令于皇帝本人。

    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唐所有的军队实际上都听从与皇帝的指挥,但皇帝的命令是直接下达到军队还是经过兵部转达到军队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毫无疑问,从加强皇帝本人的**统治角度来讲,直属于皇帝的私军自然是越多越好,而属于国家的军队够用即可。毕竟,大唐皇帝就是一个最大的封建地主,在他下面还有许多的大地主、中地主和小地主,万一哪一天这些地主们联合起来对付皇帝,那么属于国家的军队就未必会听从皇帝的调遣。

    虽然北衙禁军在皇帝心目中地位更加重要,但也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随着后来形势的不断发展,这个缺陷便会彻底暴露出来。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周承业受封的这个左千牛卫司录参军的职务,就会发现其实也没有多大的花头。姑且不说千牛卫府根本没有资格统率外府之兵,在南衙十六卫中排名靠后,单就司录参军这个职位而言,在整个左千牛卫府当中,也是属于没啥搞头的位置。

    按照大唐规制,左千牛卫府设有大将军一人、将军两人,掌管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负责曹务、总判卫事,两名将军作为大将军的副职,从旁协助。在两位将军之下,还设有左翊中郎将,通判卫事,掌供奉侍卫。

    在这四位将军下面,有左千牛高级卫士十二人、左千牛备身一百人、主仗一百五十人。左千牛府中的属官分别有从六品上长史一人;正八品上录事参军事(也就是司录参军)一人;正八品下兵曹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下胄曹参军事各一人。

    左千牛府的高级卫士们,他们替皇帝陛下执掌着御刀,属于高级武官,一般都是从门荫子弟中那些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们当中挑选出来,身上穿着花钿绣服、衣绿执象,为豪门世家子弟在军队中起步的第一选择。

    说白了,这千牛卫府的士兵们有点像后世的国旗护卫队,一个个看着高大威猛帅气,站殿的时候器宇轩昂、jīng神抖擞,可真要是上了战场,根本就没法跟那些天天摸爬滚打的野战部队的士兵相提并论。

    更让人头痛的是,这些混在千牛府中的千牛和备身们,大部分都属于“**”,在他们看来,来千牛卫府当兵,就是一个在军中升官发财的快车道。大家来到千牛府中,想的不是如何苦练杀敌本领,而是怎么样跟皇帝陛下混个脸熟,rì后早些得到提拔升迁。

    一些级别高的千牛卫士,甚至足不出长安,便可以混到武官四品的职级,这与那些在边关奋勇杀敌的基层军官相比,简直不知道要幸福多少。

    周承业作为司录参军,最主要的责任便是监察千牛卫府的官兵,可他不过才是个从八品,不仅在品秩上低的可怜,而且在后台关系上也不占什么优势,所以想要混出一个样子来,还真不容易。

    正因为千牛府中官二代、官三代挤挤嚷嚷一大堆,所以千牛府的大将军和将军们瞅着这群个个有来头的家伙们,心里何止是一个腻味能够形容,他们巴不得来一个超级厉害的司录参军,狠狠整饬一下卫府之中的风气,也省得他们总是在兵部被其他诸卫大将军们笑话。

    如今,听说监察御史家的二儿子要来出任司录参军一职,左千牛卫大将军、汝阳王李琎顿时乐了。(未完待续。

第一九零章拜码头

    第一九零章拜码头

    看似毛都没有长齐的周承业,躯体之内实际藏着的是一个熟谙人情世故的成年灵魂,所以他没有了少年人一朝得志便猖狂的浮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低调和沉稳。

    在接到小林子送来的任命公书的这几天内,周二谦虚低调地轮流去几个任职部门报道,规规矩矩地向所在部门的上级官吏请示,然后依次邀请前来表示祝贺的亲朋前往东市赴宴,表示自己的答谢之意。

    接到任命文书的第一天,周二便立即把郭元忠、裴和安和李子琰等三个家伙抓了过来,并且备下了三份价值不菲的礼品,让哥几个轮流陪着自己前去左千牛卫大将军李琎府上、国子祭酒武忠府上和卫尉寺卿王汾府上轮流拜码头。

    首先,周承业在郭元忠的陪同下,来到了坐落在紧邻兴庆宫安兴坊的汝阳王府,拜见了汝阳王李琎。

    李琎的父亲是宁王李宪,也就是李隆基的大哥,当初那个打死都不愿意接受太子之位的聪明人。李宪与李隆基的关系一直很好,兴庆宫内的花萼相辉楼便是李三郎当初为李宪和其他几个兄弟修建而成。

    李琎是李宪的长子,如今也被封了王爵,足以证明他在李唐皇室中的地位丝毫不输给其他一些李隆基的亲生儿子。

    俗话说,登门就是客,何况是手提一大堆礼品,如今风头正劲的周二亲自前来拜码头,所以李琎很高兴地亲自接待了周二的拜访。

    李琎的年纪大概有三十五、六岁,长的很有伟男子的气概,据说是大唐皇族之中名列第一的美男子。玄宗在他年轻的时候,曾赞叹说他“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堕也!”,并称呼他为“花奴”。

    这个李琎虽然担着左千牛卫大将军的职务,其实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人,因为他jīng通韵律,打的一手好羯鼓,所以经常会陪伴在李隆基身边,欣赏这位音乐皇帝的各种新作,甚得李隆基的喜爱。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洞晓音律者首推李隆基。他不仅演奏出sè,而且在乐曲创作方面也有高超的才能,如《霓裳羽衣曲》、《紫云迥》等都流芳百世。

    除了jīng通韵律,李琎还喜欢喝酒赋诗,经常跟贺知章这种老家伙凑在一起吟风弄月,实在是过地快活的不得了。

    李隆基之所以授予侄儿左千牛卫大将军的实职,不仅是因为他对自己这个侄儿的绝对信任,更因为千牛卫掌管内宫的jǐng卫工作,平时可以经常出入殿宇,正好让李琎可以陪着他游乐。

    如果人们以为李琎只是个长得帅气,会唱歌跳舞的绣花枕头,那就大错特错了。李琎这货,虽然长的俊美无比,可也jīng通于shè艺,有着一身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好武艺。

    千牛卫府中招揽的都是一些出身高贵、容貌俊秀的“官二代”、“官三代”,让李琎这位文武双全的皇族第一美男子镇场子,却是再合适不过。

    周二临来之前,已经做足了功课,对这位汝阳王的脾气喜好摸的比较清楚,听说他喜欢喝酒还喜欢赋诗,便特意备下足足十坛“承恩特供”和几首李白、杜甫二人最近做出来的佳作,算是投其所好,让李琎觉得十分开心。

    李琎跟他爹李宪一样,看着文弱不堪,其实心中却是聪明的很,他知道周承业此来的用意,所以大大地鼓励了一番周二,让周二放开手脚在千牛卫府大干一场,好好整饬一下内部的风气,并且承诺今后在千牛卫府遇到什么困难和麻烦之后,大可以前来找他。

    得了李琎这样的承诺,周承业便说着感谢的话从李府中退了出来。

    初次拜见,当适可而止。想让李琎今后鼎立支持自己,周二还得花更多的功夫和心思才行。

    第二天,周承业在裴和安的陪同下,又拜会了国子监祭酒武忠。

    有唐以来,设有五监:国子监、少府监、军器监、将作监、都水监。这个“监”,可不是监狱一类的意思,而是zhèng fǔ机构的意思,国子监就是为“国之学子”而设的最高学府。

    祭酒原意指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

    武忠是贵妃武惠儿的亲弟弟,如今担任国子祭酒已有十年,乃是一位从三品的朝廷大员。

    本来以周承业这个“待批二流大学副教授”的身份,是很难见到武忠这位大唐教育部长本人的,但因为武惠儿前一天特意将弟弟招到宫中有所交待,所以周承业有些意外地在武府之中受到了武忠的热情接待。

    跟李琎相比,原本应该更像文化人的武忠,实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官场“生意人”。

    实际上,这也毫不奇怪。

    想一想后世那些大学的校长,有几个是真正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学者出身?教育部的官员们,又有几个是懂教育的文化人?

    周承业在家中准备礼品的时候,便跟几个狐朋狗友打听的清楚,原本应该是赳赳武夫的左千牛卫府大将军李琎,其实是一个吟诗赏乐的文人sāo客;原本应该是学识渊博的国子监祭酒武忠,其实是一个投机钻营的生意人;原本应该是jīng通制造设计的卫尉寺卿王汾,却又是一个成天想着打仗杀敌的武将。

    周承业为此还特意抱怨说道:“这难道便是大唐官场的现状么?人不能适其职,才不能逢其用,当真令人无语至极!”

    不过,现在可不是周二鄙夷武忠的时候,先来拜个码头总归没错。

    既然武忠喜欢投机钻营,周承业便准备了一些金银细软,这让武忠十分的受用,原本对周二的八分热情,直接飙升到了十二分的程度。

    武忠拉着周二的手,一脸遗憾地说道:“二郎啊,你这么有才华,让你呆在四门学担任助教,实在是有些屈才了。不过你放心,你先过去干着,过上一段时间,我就想办法把你从四门学直接调进国子学,这样就可以让你们兄弟两个时常相见了!”

    周承业这货也是个惯于察颜观sè、见风使舵的主,虽然他还不知道武忠不同寻常的热情是何原因,但既然武忠这么给面子,那就不能浪费了人家的一片热情,于是周二有些难为情地说道:

    “启禀祭酒大人,小子初到四门学,尚未做出半分实绩,所以万万不可再调入国子监惹人嫉恨。不过,小子这里倒是有两件为难的事情,如果能得到大人的照拂,小子一定感激不尽!”

    原本就打定了招揽周二主意的武忠,当然不会嫌麻烦,于是立即热切地接口说道:“二郎莫要吞吞吐吐,有什么为难之事尽管开口,只要在老夫能力所及的范围,一定替你解决!”

    “是这样的,大人也知道小子如今幸蒙天子眷顾,实授了三项委任,今后若是忙碌起来,只怕会分身乏术,所以便想向大人推荐两位才华在吾之上的文士,今后替吾在四门学代教,至于他们的薪水,则由小子来代为垫付。”

    武忠一听周二这话,便明白了意思。这哪里是什么麻烦,这简直是周二出钱替四门学免费雇了两个免费的助教!对于这种好事情,武忠当然是满口答应了下来,他赞赏地说道:“二郎做事果然妥帖!你放心,今后就算你没有时间去四门学任教,我也会让学馆给你的考绩簿上填个全优!”

    周二心里头一阵咂舌,觉得这个武忠也太好说话了吧?自己还没有说出推荐的那两位是谁,国子祭酒大人便拍着胸脯答应了,而且还要给自己这个不打算去四门学上班的家伙考绩全优!

    既然武忠这么热情,这么好说话,周二可不会浪费了。他于是又说道:“小子的长兄承志,不rì便会前往国子学就读,不过他的心中却有一些顾虑……”

    武忠听了周承业这话,略一思索,便笑着说道:“二郎且放心,只要有我在,像李崒那几个混账,此生都没有机会进入国子学!”

    周承业心中又是一阵咂舌,他刚才把话故意说了一半,其实就像看看武忠会不会给自己一个惊喜,结果竟然还真的是一个给力的回复。

    只要不让李崒、萧奕等王八蛋跟着去国子学,那么就算周二不会经常去四门学馆晃荡,他一样有很多种方法逼着这群魂淡赶紧退出四门学。

    强忍心中想要大笑一场的冲动,周承业有些难为情地说道:“咳、咳……承业其实不是想说这事的……”

    一旁早就看得目瞪口呆的裴和安,此时终于反应了上来,于是赶紧帮腔说道:“启禀祭酒大人,其实大郎的顾虑来自于他在四门学的两个至交好友。这两人名叫谢俊明和欧阳琛,在大郎受伤期间,天天前去周府替大郎温书,他们之间的友情十分的深厚,相互之间早已约定了要在四门学馆同进共退,如今大郎却要离开而去,岂不是要做食言之辈……”

    周承业有些为难地点点头,心中却对裴和安这个最佳捧哏的叫了一声好。

    武忠这个老油子自然知道周承业这次提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难题,但是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把牙一咬,然后说道:“二郎放心,国子学如今虽然生员已满,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太老实的家伙,我这几rì就让人剔除几个,然后再将大郎的两位同窗拔入国子学就读!”

    “哎呀,祭酒大人如此厚待小子,真是让承业不知如何报答!这是延祚承恩楼和东市承恩楼的贵宾卡两张,祭酒大人若是有空闲时,不妨去光顾一二,承业已经跟那边打好了招呼,一定会款待大人!”(未完待续。

第一九一章不得瑟

    第一九一章不得瑟

    从武忠府上出来时,周承业和裴和安两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他们坐在马车里过了好久,才不约而同地一起爆了句粗口。

    “我擦!”

    “rì!”

    想当初,周二便是因为和哥哥为入四门学一事而闹得兄弟反目,裴和安则是一直对于自己无法进入国子学耿耿于怀。如今,当他们发现进入国子学读书并非那么艰难,其实只是国子监祭酒武忠的一句话时,他们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

    这就相当于在后世的万千普通学子十八载寒窗苦读,只为了考取那几所知名大学,有的人甚至会因为落榜而跳楼自杀,可当他们发现有些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女根本就不用这么付出,到了最后一样可以轻松入学就读,将来毕业了还能留在大都市,能出国深造时,他们内心那种无处发泄的愤懑和痛苦。

    马车中的气氛有些沉闷,周承业于是笑着对裴和安说道:“怎么着?羡慕谢俊明和欧阳琛了?要不回头我再跟武忠打声招呼,把你也招进国子学就读?”

    裴和安狠狠瞪了周二一眼,撇着嘴说道:“多谢你的好意了!就国子学如今这个cāo行,老郭我还是不必进去耳濡目染了,呆在外面还能zì yóu快活一些!”

    周承业来自后世,对于这种教育**问题早已是见怪不怪,他怕这件事情对于裴和安的打击太大,于是安慰着说道:“和安也不必对此事耿耿于怀,我们看到的任何不公正的现象,都是因为有产生这种不公正现象的土壤存在。只要我们抱着纠正和解决的心态去做事,总会让局面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周二这话说的既不坚决,也不慷慨激昂,但却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他没有站在制度的层面来说事,也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言论,但却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去实践和努力的。

    裴和安听了周承业的安慰,心里好受了一些,于是说道:“二郎,我知道你是个有大志向的人,愚兄虽然不才,但也有为国为民做事的一腔热血,今后你在努力向前的时候,可不要忘了我们几个!”

    “和安放心,以后好事坏事都跑不了你们几个的!”

    第三rì,周承业在李子琰的陪同下,前来拜见卫尉寺卿王汾。

    三天之中,周承业分别带着三个好友前去拜见三位朝廷高官,其实也有一份深意在里面。

    周二明知道左千牛卫大将军李琎与贺知章的交情匪浅,而他如今与贺老怪可是忘年交,完全可以请贺知章出面将立琎约出来好好聊一聊,但周承业却带着小字辈的郭元忠拜会李琎,说白了就是在与郭元忠共享自己的人脉资源。

    承恩特供是周二备下的,李杜的佳作是凭周二的面子讨来的,郭元忠只需要乐呵呵地跟在他后面坐享其成而已。

    同样的,就算不带着裴和安一同来见武忠,单凭周二备下的上百贯见面礼,武忠也会眉开眼笑地接见于他。更何况,武忠暗中还得了武惠妃的授意,就算周二不去找他,武忠一样会找上门来。

    今rì带着李子琰来见王汾,其实周二同样有更佳的引荐人选,那就是王汾的同族兄弟王维!

    王汾出身于太原王家,乃是五姓七望之中的太原王家后人,与王维是未出五服的同族兄弟。他们私下里的交情一直不错,而王维跟周二的关系更是好的不用说。上一次周承业只是嘴上说了一句,王维便赶紧向老家去书一封,直接搅黄了鄢陵崔家yù与太原王家结亲的意图,足见王维对于周二意见的重视。

    周承业与裴和安、郭元忠和李子琰这半年交往下来,发现三人皆是可用之人,加之相互之间的交情深厚,所以便起了重点培养的心思。这三人与周承业之间不是主从关系,更像是天生的兄弟盟友。虽然他们目前可以调动的资源有限,但只要在周承业的帮助下取得一定的成绩,就会引起家族的重视,到时候整个家族的资源就会因为他们的原因而被周承业所用。

    周承业每天带一个朋友出去拜码头,其实也有培养代理人的意思在里头。虽然皇帝赏了三顶乌纱帽在他头上,要是这好事搁在别人的身上,一定会激动万分,可周二不是一般人,他是个天地不收的妖孽,他对于这几顶小乌纱帽打心眼里没有看上。

    以周二看来,今后自己至少也要混个四镇节度使这样的牛掰位置干干,否则他就另起炉灶直接跑到大唐疆域之外的地方称王称霸。

    周承业虽然觉得帽子太小,但又不能表现的过于张狂,而且还要尽心做事,让皇帝、张九龄、高力士和周子谅等长辈们觉得自己是可堪重用之才,所以他只好物sè几个代理人出来,每人负责一摊子的事情,这样他才有jīng力忙乎自己的事情。

    郭元忠出身将门,自然是跟李琎混个脸熟好些;裴和安对于长安城内的书院和各级教育机构耳熟能详,今后跟武忠打交道比较方便;李子琰是个心思缜密之人,让他涉入大唐军械一行,今后就可以成为“周大元帅”合格的后勤装备部长。

    当周二见到王汾时,虽然心里早有准备,还是被吓了一跳。

    看着对面长的五大三粗,满脸络腮胡子的红脸大汉,周二在心里暗想:我那个去,这货不去戏园子里面扮关公,简直可惜了!

    王汾声如洪钟一般说道:“王维那个家伙昨天专门来见我,特意交待让我对你照拂一下,看样子你这小子跟王维交情不浅呀!我可是知道我那族兄的臭脾气,太原多少族中后生前来长安求他办事,都被他轰出门了!”

    周承业在军队中混过不短的时间,接触最多的就是这种豪爽纯粹的军中汉子,所以立即哈哈大笑着说道:“你可别跟我提王摩诘那货,明明我只需要给你准备一份承恩楼烧刀子即可,他倒是鬼jīng鬼jīng的,提前来你这里耍一耍嘴皮子,回头我却要给他也送上一份!”

    王汾闻言,顿时也跟着大笑起来。跟王汾这种直爽人说话,周承业那是怎么说怎么有,别忘了上一世他就经常跟基层那些带兵的军官们一起玩的。

    大唐武库署隶属于卫尉寺,而卫尉寺为九寺之一,与薛琇所在的光禄寺是相同的级别,主要掌管仪仗帐幕,比之秦汉时的位高权重,到了唐代其实已经成为闲职。

    周承业受封的这个武库署监事,那就更加是闲职之中的闲职,只要跟武库令打好招呼,就可以常年呆在家里不用去报到上班。按理说,以周二献上马蹄铁的这份jīng巧心思,李隆基真的想让他今后在武器研发一道上有所作为的话,就该把周二弄到武器监或将作监去,而不是这个负责看管武库的监事。

    但是,皇帝的心思是不可以随便去猜度的,李隆基现在还没有老糊涂,他之所以不让周二去武器监或者将作监,那是因为李隆基更希望将周二培养成一位运筹帷幄的带兵将领,而不是只知道搞一些小发明、小创作的军事装备技术人员。

    大唐此时的武器装备水平已经可以独步天下,就算没有周二的新发明、新制作,一样可以打的周边各国俯首听命。皇帝需要的是像王忠嗣那样绝对忠于自己的带兵将军,至于新式军械的研发制作,充其量也就是个加官进爵的添头而已。

    一番交谈下来,王汾对于眼前这个年轻的小娃娃越看越顺眼。虽然周二的脸上没有浓密的胡须,身材也不是十分孔武有力,可他在谈到与军事有关的话题时,却头头是道,有时候甚至把王汾都说的一愣一愣地。

    王汾心中暗想:陛下果然慧眼识人,也不枉眼前此人年纪轻轻地就受了军中的实职,但就此子在用兵打仗方面的见识,当真是我平生仅见。

    因为聊的开心,结果王汾死活拽着周二不让走,非得让周二在他府中陪着吃了晚饭,喝了几大碗烧酒之后,这才放周二离去。

    离开王汾府邸之后,周承业的心中同样有些感慨。他对李子琰说道:“以王汾之才,原本应该在疆场上建功立业,如今却在卫尉寺赋闲养老,我大唐人才之盛当真如斯了?”

    李子琰沉吟片刻,回答说:“李唐发迹于太原,深知太原王氏多出才俊,晋中子弟更是骁勇善战,所以对于王家人统兵始终心存忌惮。”

    周承业点头,心中一阵默然。

    几rì下来,周承业都是前一天拜码头,第二rì去任职的部门报到,结果已经得了本部门最高首长暗中训示的接待官员,对于周承业都表示出了足够的热情和耐心。那种新人前来报到时先吃几顿闭门羹或者下马威的事情,在周二头上一次也没有发生。

    当然了,周二虽然已经从高处着手搞定了这些部门的最高首长,但也没有表现出一副盛气凌人、飞扬跋扈的样子,他非常谦虚客气地接受了接待官员的安排,从头到尾没有说出一句挑三拣四的话来。(未完待续。

第一九二章大获全胜

    第一九二章大获全胜

    各方势力瞪大了眼睛,想要看看周二这个年少得志的家伙如何在走马上任的过程中出丑,结果却是大失所望。

    不走寻常路的周二,先是直接从高层下手,轮流拜访了李琎、武忠和王汾三位高官,一举奠定了自己在各系统内有人罩着的强大基础。接着他又非常低调地前去报到,什么事情都规规矩矩按照程序来办,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做到了这关键的两点之后,就算一些人有意给周二一个下马威也无法办到,毕竟周二已经把姿态摆的够低了,谁要是这时候再跳出来装大尾巴狼,那就是摆明了不给人家李琎、武忠和王汾的脸面。

    周二这边的好事算是暂时告一段落,可关于周家更大的利好消息却是没过几天便在长安城内传播了出来。

    原来,年底的官吏任免调整一揽子方案终于尘埃落定,大唐皇帝陛下对于暂代吏部考绩员外郎的监察御史周子谅的工作成绩非常满意,竟然在吏部上报的拟擢升官员名单中特别增加了将监察御史周子谅从监察院调入殿院,晋升为殿中侍御史的一笔。

    按照大唐官制,监察御史为正八品上,而殿中侍御史则是从七品上,虽然这次周子谅没有连升三极,但却也是结结实实地升官了。

    所谓的殿中侍御史,主要负责纠察朝仪,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以及京畿纠察事宜。虽然在百官上朝的时候,殿中侍御史不得坐,可从此周子谅却是有机会天天站在朝堂之上盯着李林甫等人,将朝堂之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尽收眼底,这对于他家养的那个超级妖孽可是有很大作用的。

    更重要的是,这次年终的官吏选拔调动,因为引入了末位裁汰之法,所以不少平时混rì子的官吏头上的乌纱帽已然不保,可不等他们身后的各方关系对周子谅进行报复,皇帝便升了周子谅的官职,这其中的用意可是值得许多人好好思量的。

    如果皇帝对周子谅的工作不满意,怎么可能在这种敏感的时期,不等宣布其他官员任免的命令,却先给周子谅升官了呢?

    随着周子谅升官消息一同传出来的,还有关于周子谅铁面无私主动拿自己儿女亲家洛阳杨玄璬开刀的传闻。

    传闻中说,杨玄璬不过是平rì里收受了一些上门办事的商人好处,并没有做出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的大罪行,却被周子谅弹劾的罢了官,还差一点就发配至数千里外的岭南充军。若非因为这次犯了事被免职的官员实在太多,暗中收受别人好处的官员更多,倒霉的杨玄璬能不能从大牢之中捡回来一条命还不一定。

    到底是法不责众,如今这天下承平的好年岁,当官的吃点拿点也不能算是什么大罪过不是?杨玄璬个苦逼,摊上这么一个六亲不认的亲家,也活该他倒霉啊!

    倒霉的人肯定不止杨玄璬一个,周御史既然连自己亲家都不放过,自然不会放过此前曾经故意整治过承恩楼的万年县尉崔宜民。

    因为青鼠的招供,崔宜民暗中与黑恶势力勾搭成jiān的证据确凿无疑,加之此前有不少乞丐在万年县衙附近被歹人殴打致死,作为县尉的崔宜民也要承担主要责任,数罪并罚下来,崔宜民这次不仅丢掉了官职,而且被流放至雷州,此生有没有命再回到长安都难说。

    崔圆虽然有心帮自己这位本族,奈何周子谅本身的职务乃是监察御史,人家干完了这些“脏活儿”,便会拍拍屁股回到监察院,更加之崔宜民整的这些事情实在是有些过头了,所以到最后也只能罢手。

    崔圆可是知道御史们的厉害,如果他在维护崔宜民这事上表现的过于明显和积极,搞不好连自己都要搭进去。虽然周子谅不像周兴和来俊臣那种酷吏,可御史们收拾官员的手段躲着呢,随便找点毛病和把柄,就能把普通官员搞的丢官罢职,无家可归。

    实际上,这次周子谅之所以在干了许多得罪百官的事情之后还能够全身而退,却跟他尺度把握准确,轻重拿捏到位不无关系。

    虽然这次的末位裁汰搞得动静很大,而且也确实办掉了不少贪官、庸官、混官,但大唐官场上的高层并没有太大的变动,那些被拿下的官员,要么就是民愤极大本就要吃官司的家伙,要么就是因为年纪、身体等状况需要离职的,总之真正让世家大族伤筋动骨的几乎没有。

    最重要的是,这次官吏调整,相比于以往虽然拿下了一大批的官员,引得各地百姓拍手称赞,可空缺出来的职务,一部分被皇帝拿来打赏人情,剩下的则被世家大族们瓜分了。

    得罪人的事情周子谅干了,排排坐分果果的好事情却让世家大族和皇帝占了,你说大家还能有多大的意见?

    本来按照皇帝的意思,这次是要给周子谅从正八品上一口气升职到从六品下的侍御史的,结果主管吏部这一摊子事情的宰相李林甫说了几句话,便打消了李隆基的想法。

    李林甫说:“陛下前几rì方重赏过周家二郎,如今若是再如超规制地简拔周子谅,会让朝野上下觉得陛下过于偏爱周家。更重要的是,周子谅这次本身就参与了官员考绩和选拔工作,如果给他升的太快,会让人觉得他是在以权谋私,反倒对他的声誉有损害。不如适当放缓节奏,一次给他少升几级,隔一段时间再晋升一次,这样就避免了外面的议论纷纷。”

    李隆基听了这话,觉得挺有道理,于是转头问默不作声的张九龄:“张相以为如何?”

    张九龄在心里骂了一句“冠冕堂皇”,嘴上却说道:“回陛下的话,臣以为李相此言有理,此次确实不宜对周子谅擢升太快,不妨待他返回御史台后,再寻机视情晋升。”

    皇帝见两位宰相都是一个意见,于是决定给周子谅晋升两级,让他担任殿中侍御史。

    李林甫当然不是出于公心和好心,他这次都要被周家父子给气的吐血了,如果眼睁睁地看着周子谅蹿升到从六品的位置上,那简直比在他心口上捅刀子都要难受。

    当初,李林甫看见周子谅似乎很不情愿参与到末位裁汰这件事情中来,所以才故意在皇帝面前说周子谅的好话,想趁机将周子谅拖下水,到时候转圈儿地把京师各家豪门都得罪一遍。

    结果,让李林甫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平时像茅坑里石头一样又臭又硬的周御史,自从到吏部代理员外郎后,竟然八面玲珑,做事圆滑老道,把各方面的关系理的很顺溜,硬是做到了全身而退。

    眼看着完全阻止周子谅升官是不成了,李林甫只好在周子谅升迁的事情上做点小动作,避免周子谅步子迈的太快,今后对自己直接构成威胁和牵制。

    不得不说,李林甫提出来的这几条理由,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就连能言善辩的张九龄都无法反驳,所以不仅成功阻拦了周子谅的晋升,而且没有在李隆基心目中留下打击下属的坏印象。

    虽然如此,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政治角力中,毫无疑问周氏父子是最大的赢家。

    周子谅连升两级,从此光明正大地出入朝堂,成为李林甫的眼中钉、肉中刺,轻易还无法拔除。

    周承业从无所事事的白身,一下子实授三顶乌纱帽,虽然都是八品以下的官职,可他老爹没升职之前不过也就是个八品官,这种待遇和速度可要比走门荫要迅捷多了。

    周承志虽然没有被授予官职,但他从四门学这种二流的学府一跃进入到帝国专门培养官员的一流学府之中深造,用不了几年,定然可以顺利地踏入官场。有周子谅和周承业两人在前面开路,这个周家大郎只管跟在后面捡漏就好。

    最让人无语的是,连谢俊明和欧阳琛这两个原本的扑街仔、**丝男都因为跟周承志平素关系要好而沾了大光,没两rì也从四门学入了国子监。

    武忠虽然做学问不行,可这货仗着有他姐姐武惠儿的撑腰,办起事情来却大胆快速。周二前rì才给他送了礼,没隔三天,他就将谢欧二人直接从四门学弄进了国子学。

    武祭酒的理由非常之充分,简直到了让人无法辩驳和指责的地步。

    武忠对下属们说:“我们要时刻将眼光盯着紫宸殿,明白圣上的心思。如今圣皇yù整饬官场风气,我们国子学作为大唐未来官吏的摇篮,当然要率先示范!怎么示范呢?那就是裁汰庸才,吸收表现优异的平民子弟入学,改变国子学的生源结构!”

    瞧瞧,人家武大人的思想是多么的与时俱进!

    这次官吏调整,张九龄的表现十分低调,简直就没有听到什么声音,但他一样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政治利益。

    老张有了周子谅这个坚定不移的内应,对于官吏调整的计划了然于胸,为了不引起别人的jǐng觉和戒备,张九龄只是选了几个级别不是很高,但在关键时候却可以起到作用的岗位,然后将他觉得人品官德都不错的人选给推了上去。

    比如,担任右拾遗的王维,这次便接替了周子谅空余出来的监察御史之职。原本在京赋闲的孟浩然,则接替了王维右拾遗的职位,终于走进了官场。

    至于被周二郎忽悠来的李白和杜甫,如今也是过的很逍遥自在。他们偶尔代替周二客串一把四门学助教,去学馆之中让诸生们惊艳一把,让各位教师脸红一把,然后剩余的时间便是在长安附近游玩交友,正忙的不亦乐乎。(未完待续。

第一九三章洗白白

    第一九三章洗白白

    当新任京兆府少尹郑霁听到原万年县尉崔宜民在家中上吊自尽的消息时,眼前不由得浮现出周承业那张脸来。

    那一rì,周二曾经在万年县衙门口轻声嘀咕过一句“看我怎么弄死你”的话语,虽然不是当着郑霁和崔宜民的面说出来的,但最终还是传到了郑霁的耳朵里头。

    应该说,周二办事还是很讲究的。

    郑霁帮着周二挤兑崔宜民,顺手还将永乐里正杨玄珪从乡长级别不入流的基层杂任官吏提升到了京县户曹录事这一级别的流内官,从而实现了从“不入流”到“入流”这一重要的转折。

    对照后世的zhèng fǔ人员设置,大唐所谓的“不入流”地方胥吏,便是后世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而“入流”的官员,就相当于是有正规编制的国家公务员。

    杨玄珪从事业编制的科长,一跃晋升为正处级别的国家公务员,这个跨度可不容易呢。

    作为回报,郑霁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终于从五品官的行列迈入到了四品官的行列。

    虽然京兆府少尹只是京兆府尹的两个助手之一,实职官阶也只是从四品下,但只有郑霁知道正五品上到从四品下这一步,他走的有多么的不容易。

    大唐有实职的官位本来就不多,比如他这个京兆府少尹的职位,整个大唐也只有京兆、河南、太原三府六个少尹,后面却有一大堆的五品官眼巴巴地瞅着呢。

    如果不是搭上了周承业这条线,这次郑霁升不了职不说,搞不好还要被人挤出京城,到中都护府去当个苦逼兮兮的长史。

    一想到自己的升迁竟然是靠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小娃娃实现的,郑霁心中就觉得百感交集。不过,他也没有太多的怨恨和不满,毕竟这次自己是获利者,而且今后只要与周承业保持良好的交情,说不得还有更大的升迁机会。

    至于上吊自尽的崔宜民,那是他咎由自取的下场,人家承恩楼开门做生意,又不曾碍着万年县衙丝毫,而且还是东市有名的利税大户,谁让他去招惹的?

    郑霁在新的衙门之中暗自庆幸,当初没有选择跟周二拧着干,简直是太正确了。

    他这辈子也不会去告诉别人,其实崔宜民的上吊有些可疑,说不定是被人先干掉之后,再像一块风干的腊肉一般吊上房梁的!

    得知崔宜民的死讯时,周二正专心致志地坐在书桌旁起草一份规划书,他头也不抬地对前来报讯的张琇说道:“哦,人已经死了?死的好!死了就干净彻底了,省得我们还分散人手去盯梢他。”

    “那个胡大,就是崔宜民的兄弟,我们怎么处置?当初诱他供出崔宜民时,我们曾经许诺过,只要他说了实话,就饶他一命的。”张琇请示说道。

    “那我们就饶他一命好了。让青鼠这几天在曲江池放出风去,就说青池帮要夺回属于自己的地盘,然后制造几场冲突,瞅个大家杀的眼红的时候,将胡大丢出来。”周承业语气平淡地说道。

    张琇一听这话,就知道周二是要借刀杀人,于是笑着点头说道:“嘿嘿,这样最好了,让胡大也尝一尝被人满街追杀的感觉!”

    周承业停下手中的事情,抬头看着张琇说:“你不会只看到这眼目是下的第一步吧?”

    被周二这么一问,张琇赶紧收起了笑容,仔细琢磨了片刻,然后试探着说道:“二郎,难道你想让张成撤回来,让青鼠上位?”

    “嗯,有这方面的考虑,但还不是我的全部想法,你再往深了想一想!”

    张琇此时能够想到的是,真胡大一旦被其他帮会的兄弟乱刀砍死,那么张成今后就不必再假扮胡大,而青鼠也可以打着替帮主报仇的旗号收拢青池帮剩余帮众的人心,从而一举坐上帮主的位置。

    见张绣被自己问到了,周承业于是笑着说道:“既然你可以想到青鼠能够乘机上位,干嘛不把视野再开阔一些!咱们可以趁这个机会吞并几个长安城内的小帮会,一举壮大力量,恢复青池帮的地位!”

    张琇有些不解地说道:“可是二郎以前不是提醒过么,说搞地下团伙这种事情乃是官府大忌,一定要慎重行事。我们如果将动静搞得太大,让青池帮恢复到往rì的景象,万一被人揭穿了老底,恐怕对御史大人和二郎的仕途都有影响啊。”

    “我确实说过这话不假,而且从今往后都应该作为一个原则坚持下去。但这次青池帮的壮大,却不同于黑势力的壮大,因为顺风马车行和昌兴百货即将开业,需要大量的人手,所以我们如果将青池帮最终改造成一个带有堂会xìng质的商业团伙,不仅不会引起朝廷的忌惮,反倒是在替朝廷解忧!”

    “二郎这么一说,我总算明白了。你是想把带着黑sè标志的青池帮最终转化为灰sè的青池帮?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只是仅凭青鼠一人,他能撑起这么大的场面么?”

    “能不能撑的起来,关键要看我给予他多大的支持!老板是我来当的,他充其量就是在人前充当大尾巴狼,要是表现不好,我随时都能换掉他!”

    张琇于是彻底领会了周承业的意图,立即返回平康里向师傅曾其亮和长兄张瑝汇报了周二的计划,众人一致认为可行,于是立即行动起来。

    这rì夜里,假扮青池帮众的张家兄弟,带着一群身手高强的周府护卫,人人脸上戴着面具,突然袭击了位于曲江池一带的几家大帮会,将这几家帮会设在青龙坊附近的地下赌场一扫而空,然后卷着一大堆赌资逃之夭夭。

    接下来的几天,青鼠便四处放风,说胡大已经跟兄弟们交待过了,准备再狠狠地干几把大的,势必要将曲江池一带的帮会狠狠教训一遍,收回青池帮的地盘。

    于是,其他各家帮会风声鹤唳,人人磨刀霍霍,准备联合起来对付胡大的袭击。

    某rì夜里,胡大果然带着一帮兄弟出现在青龙坊靠近慈恩寺附近的位置,结果刚一露头,便受到了其他帮会联合起来的围攻。

    胡大无法力敌,只好带着帮众杀出一条血路,仓惶逃跑。

    混乱之中,胡大和他手下得力干将水牛“跑进”了一条死胡同,与手下其余兄弟分开,结果被一帮杀红了眼的外帮帮众在巷子里乱刀砍死。

    关键时候,新任万年县尉带着官兵赶到,吓跑了闹事的各路痞子混混,救下了水牛的半条命。

    水牛在长街之上凄厉哭喊:“老大啊,你死的好惨!”

    其声之悲,其状之惨,让闻者不忍再听下去。

    青池帮帮主胡大被人在巷子里乱刀砍死的消息刚刚传出来不久,副帮主青鼠上位的消息便不胫而走。

    青鼠当着剩余帮众的面发誓,一定要把害死帮主的仇人大卸八块,以谢老帮主的在天之灵。

    没过几天,青鼠果然带着手下兄弟行动起来,硬是凭借帮众一百多号兄弟,在青龙坊里杀了个七进七出,灭了三个小帮会,打残了两个中型帮会,打怕了两个大型帮会,硬生生地在群狼环伺之下夺回了青池帮原来的地盘,而且还扩大了一倍不止。

    于是青鼠在帮众的威望与rì俱增,竟然比之当初胡大在时还要更得人心!

    新任的万年县尉薛延,说起来跟郭元忠还挺熟悉,就是那个在明德门守城军中担任校尉的头目,他曾带着手下兄弟前去制止过乞丐在延祚承恩楼下闹事,这次被擢升为万年县尉。

    崔宜民死后,许多原本对万年县尉有想法的官员,实在是害怕了位于东市之中的承恩楼,大家想的是宁可不当官,也不能把命送在万年县衙里面,反倒是便宜了这个行伍出身的家伙。

    别人怕承恩楼和周二,这个薛延可不怕。他非但不怕,倒是跟周二交往的越发紧密起来。

    这不,他才刚刚上任,周二便送了一份大礼包过来。

    先是祸害万年县rì久的黑帮头子胡大因为内讧被砍死了,真是大快人心。紧接着,青池帮绝地反击,一口气干掉干残了七个帮会,使得万年县的地下势力大幅萎缩,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恐怕都要苟延残喘。

    现在,大获全胜的青池帮,忽然偃旗息鼓,一个个好像吃饱了准备冬眠的黑熊一般,再也见不到影子。黑熊虽然会冬眠,可是其他动物依然不敢擅自闯入它的领地;青池帮虽然再度沉寂,但刚刚用拳头和砍刀杀出来的威风依然还在,其他帮会轻易不敢越雷池半步。

    薛延上任之后,鸟事没干,结果万年县管辖之内的各处治安大靖,百姓纷纷说好,于是他又可以放心大胆地天天上承恩楼上蹭酒喝了。

    周二在干这些事情之前,已经跟高力士通过气,并且得到了他的默许,所以丝毫不必担心大明宫中的那位皇帝从帝国特务机构得知此事后的反应。

    高力士只要告诉皇帝一声,即将开张的顺风马车行,其实有皇家五成的利润在里头,估计李隆基会乐的合不拢嘴,哪里还会去责怪周二不务正业。(未完待续。

第一九四章昌兴顺风

    第一九四章昌兴顺风

    为了赶在过年之前大发一把利市,周承业硬是逼着师傅曾其亮和一群出身少林寺的高级武师做了一回“蛇头”,从潜伏在曲江池一带的大小帮会之中替自己抓来了三百多个小弟。

    三个被直接灭帮的小帮会,除了几个头目身首异处之外,其余的一百多号人被连哄带吓的全拐进了青池帮;两个被打残了的中等帮会,帮中头目剩下了半条命,但是平素里只是负责打杂干活的那些较为老实一些的帮众却被青池帮吃干抹尽。

    两个毗邻青池帮驻地的大帮会,仗着己方人多势众,本来无所忌惮,结果曾其亮带着“十三太保”扮成青池帮的护帮武师,硬是干掉了人家两个帮主,四个堂主,如今导致两个大帮内部分裂,全都撤出了长安。

    一时之间,青池帮威名大振,人头攒动,不仅恢复了昔rì之气象,而且还多出来一百多号帮众。

    然而,紧接下来的事情却戏剧xìng地出乎了长安城内黑白两道各方的预料。

    帮众接近五百之数的青池帮,忽然低调转行,兄弟们被分成了两拨,其中一拨方向感强,身体协调xìng好的家伙,被集中起来教授驾驭马车的技能;另外一拨头脑简单、只会出力干活的家伙,则被集中起来学习如何摆放货物、洒水扫地,开门送客。

    学驾车的这群,是周二为顺风马车行准备的伙计;学打杂的这群,是周二为昌兴百货准备的伙计。

    当初曾其亮有些十分不解地问周承业:“二郎为何对这群‘恶少年’如此青睐?如果真的需要人手,我们大可去人集上去买,莫说是五百人,就是五千人,五万人,只要你把钱使上,我都能给你挑出最好的来!”

    周承业一阵无语,然后郁闷地回答:“我的好师傅唉,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呀!咱家现在看着风光无限,其实就是个空壳子,可用的流动资金少的可怜。若非你们动手抢了几家地下赌场,搞来一批金银细软,估计青池帮内这群家伙如今都要饿肚子了!”

    “虽然这群帮众有些顽劣不堪,有些还有案底,有些出身低贱,但他们都不是罪大恶极之辈,能够在青池帮困厄的时期留下来,至少说明这些汉子有情有义,只要我们的管理得当,今后给大伙一个更好的出路,想必他们也是乐意转行的。”

    “我粗略算过一笔账,光是这五百名不用花钱的青壮劳力,在我们车行和百货铺子开张之前,至少可以替我们省下来两千贯到三千贯的资金。因为有帮规限制着大家,所以在车行和百货铺子开业的前三个月,大家只是领取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度,这样又能给我们剩下两千贯左右的周转资金。”

    “这里外里的就是五千贯,可不是小数目哇!有节省下来的五千贯,我们后续的客栈和服饰行也就能够上马了。只要这四样店铺在长安城内全部开张,再加上承恩楼、四季缘,我们就初步形成了一个小型的产业集团,今后遇到任何难题,都能够合力应对过去!”

    曾其亮的兴趣爱好在授徒和练武上,哪里有周承业肚子里的这笔生意经,当他听完周二的分析之后,也是十分吃惊。他没有想到,区区五百个看似累赘的混混,在周二手中竟然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经过一番jīng心筹备,顺风马车行在腊月初八这天正式开张了。

    已经与周二谈妥了合作条件的四家小马车行,纷纷摘下了自己的牌子,然后在门口统一挂上了由一代怪才贺知章亲笔题名的“顺风车行”牌匾,从此归于一家,一跃成为长安城内马车数量最多,伙计最多的车行。

    按照周二的jīng心部署,顺风马车行甫一成立,便将业务进行了重新分配,设立了大客部、散客部、货运部以及快运部四个部门,由原来四个马车行的小老板各自负责一个部门。

    其中,大客部主要接待长安、洛阳一带的有钱雇主,可以签署长期雇佣合同,实行会员制。这些客户将首先享受到四轮马车平稳宽敞、舒适豪奢的便利。

    作为试乘的样品四轮马车,已经被周二雇人研制出来,如今便停在顺风大客部的院内,以供前来试乘的客人亲自上车体验。

    散客部的马车主要是以搭载临时乘客为主,每天在长安城内转悠,就跟后世的计程车一样。如今驾车的实习伙计有一大半出身青池帮,他们以前干的就是偷鸡摸狗的勾当,所以对于长安的大街小巷十分熟悉,而且还不用担心被其他车行挤兑。

    谁他么的敢来挤兑青池帮众所驾的马车,立即就会遭到附近一群驾车的顺风伙计围攻,这群家伙虽然被调教的老实许多,可吃亏的事情绝对不会干的。

    货运部顾名思义便是承接货物运输,不搭载乘客,类似于后世的公路货物运输部门。这是一个比较辛苦和危险的部门,选用的伙计全部是清一sè青池帮中能吃苦耐劳,还有一身硬功夫的帮众。非但如此,周二还给货运部配了一批从外地招募而来的武师,专门负责货物运输途中的安全。

    目前,因为运力有限,顺风货运部主要承接从长安至太原、长安至开封、长安至荆州三条线路的中程货物送递。今后随着顺风车马行的扩张,还会开辟长安至安西都护府,长安至广州,长安至辽城都督府,长安至嶲州等四条长途运输线路。

    最后一个快运部,则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快递公司,主要负责贵重物品和文书信件之类的紧急投送,目前服务的范围主要是涵盖太原、长安、洛阳三个大都市连接出来的三角形区域。

    快运部的人数最少,但收费最高,伙计们都是骑术高明的汉子,他们所骑乘的马匹,也是边疆军中退役下来的战马,虽然不如朝廷驿使的速度快,但在民间也算是十分迅捷。

    官驿是为大唐各级朝廷机构和军队服务的,毕竟不是每个普通百姓都能有资格或者有钱使用,而顺风快运则解决了这一部分客户的需要。

    综上所述,周二捣鼓出来的这四个部门,依然走的是细分客户群体的商业运作思路。

    可不能小看了他这么一次貌似普通的内部调整,虽然如今顺风车行拥有的马车还是当初那四家马车行本身的马车数量,伙计也大部分是原来的伙计,就连四个部门的负责人也是原来四家车行的掌柜,可一经开业之后,取得的收益远远不是当初四家马车行每rì营业额相加起来这么一点。

    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讲,如果一加一只是等于二,那么只能说明这次合并重组是失败的。而四个一加在一起,如果不能大于八,也就显不出周二强大的统筹运营手段。

    实际上,顺风车马行仅仅开业十天,便实现了周二当初对四家掌柜的承诺,营业额增加了十倍还不止!

    相对于顺风车行的快速发展,在长安西市繁华地段开业的昌兴百货,不论从规模和人员上来看,都要小上许多。

    顺风车马行是周二跟高力士合伙开办的,后面还站着一位帝国皇帝,动静整的小了,周二没法跟老高交差。昌兴百货相当于是周二夹带着干了一点私活,当然不能整的人尽皆知,否则更没法向老高交待。

    这家店铺,面积与其他普通杂货店相比,要大出两倍左右,店内雇佣的掌柜是胡汉发最近才从安西那边挖过来的纯种波斯商人,据说跟胡汉发的母亲当初是一个族的。店里其余的伙计,则是从青池帮挑选出来的一些年纪较小,口齿清楚的小喽啰。

    这家百货店,开张的时候如同四季缘一般低调,但店内的货品却是保质保量、物美价廉,尤其是几样从未在中土出现过的新鲜商品,一些有钱烧的慌的老百姓买回去试用过后,都纷纷说好,并且极力推荐亲朋好友也来这家店中购买货物。

    昌兴百货真正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客户自挑自选,最后在出门之前一次xìng付账。

    说白了,这就是周二学习后世小超市的做法,在大唐尝试开办大型购物广场的第一步。

    百货铺子里面销售的东西,真正贵重的并没有多少,并不担心被人给偷穷了。更为关键的是,出身青池帮的这群伙计,他们以前可是没少干过“偷儿”之类的事情,所以谁要是敢在这店中行窃,只怕下场会很惨。

    一家马车行,一家百货店,如期在长安城内开业,幕后老板皆是手上不沾铜臭之味的周二大老板。

    眼看着寿王李瑁迎娶皇妃杨家四娘玉环的吉rì将到,周二必须抢在杨玉环出嫁之前,先将杨家三娘玉瑶给迎进周府;而他要成亲,则必须先让长兄周承志娶妻;而周承志要娶妻,似乎又跟郭元忠成亲有关联。

    于是乎,周二备下厚礼,准备亲自见去拜会一下郭元忠那位脾气相当火爆的二叔郭英义。

    郭英义最近从秦州返回京城,亲自向皇帝“报告工作”,听说似乎还在言谈之中提到过从未谋面的周家二郎。(未完待续。

第一九五章搞定

    第一九五章搞定

    郭府坐落在紧邻皇城的永兴里中,不仅府宅阔大、门楣高悬,而且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子杀伐之气,这让登门拜访的周承业心里觉得十分舒坦。

    或许在别的读书人赶脚起来,郭家这种大开大合的武人家风实在过于粗犷逼人了一些,可在周二这个假冒的读书人眼中,这才是他上一世熟悉和适应的环境。

    一入郭府,周二便可看到满脸肃穆的府中下人各自忙碌,跟行营之中的兵士没什么两样。

    一旁陪同着的郭元忠,有些尴尬地搓着手,不停地解释说道:“原来不是这样子的,这不是二叔回来了么,所以大家只好摆出这种姿态,省得被他责罚……”

    周承业笑而不语,对郭元忠投以同情理解的目光。

    “二郎,待会儿见了我二叔,你可忍着点,他那人就是个炮仗捻子,一点就会炸。别听他说的多么凶悍,实际上就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我私下里问过元菁妹子,他对你家大郎很满意,内心里很是接受这门婚事,只要你咬紧了这一条,二叔说再多也没用!”

    周二觉得郭元忠有些小题大做了,他笑着说道:“我还真不相信你二叔就是吃人的老虎!你可不要忘了,再凶猛的野兽,他也敌不过好猎手!”

    “滚粗!把我的一片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前面就是会客厅了,二叔正在里面等你,我是不陪着你进去唾沫洗脸了。”郭元忠翻个白眼,转眼之间便从周承业的视野里面消失不见。

    周二于是一身轻松地迈步走进郭府大厅,来到大厅正中大马金刀坐在主位之上的一位三十多岁的武夫面前,躬身抱拳行了一礼。

    “小侄承业今rì特来拜见世叔,恭祝世叔身体康健,捷报频传!”

    打从周承业从正门厅走进来时,郭英义便不动声sè地盯着他看,那双jīng光四shè的眼睛里可不带半分的亲近与友好。见到周二向自己问安,郭英义鼻子里面哼了一声,算是应过。

    正当周承业准备按照自己打好的腹稿说下一句时,忽然耳旁响起了一声炸雷:“呔,就是你这个混账小子整rì领着元忠四处厮混,做下了许多被人背后耻笑的混账之事?”

    这个郭英义,果然是个炮仗捻子,周二这边还没有半点火星,他倒是“自爆”了。

    幸好周承业这几个月来一直苦练功夫,虽然进境不如张家兄弟那么快速,但在面对别人故意扰乱自己神智的当头断喝方面,却有了足够的抵抗能力。

    想想看,周二要时不时地接受曾其亮和其余十三位出身少林的武师施展狮子吼的锻炼,这么长的时间下来,还不练就一副雷落耳边心不惊地本事?

    周承业面不改sè地呵呵一笑,轻松惬意地说道:“都说郭家二叔浑身上下充满武将的杀伐果断之气,今rì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若是元忠有二叔一半的果断,估计现在也不会老老实实地被您束缚在京城之中了。”

    周二这话说的讲究,前面是在拍郭英义的马屁,后面却是在转弯抹角地为自己表功劳!

    这话怎么说的?

    周二后半截的话,就是告诉郭英义,你个老家伙不想让郭家硕果仅存的这个男丁上阵杀敌,为父报仇,所以将侄儿困在长安。如果不是我们几个“混账”整天陪着郭元忠,只怕依你侄儿和你一样的火爆脾气,早就翘家去了范阳,还轮得到你现在坐在府中训斥我。

    郭英义可不是表面上这么沉不住气,也不是心无城府的赳赳武夫,否则他也不会成为军政一把抓的秦州都督,专门替大唐镇守着长安以西的门户,常年与吐蕃人轮番大战。

    当他听了周二这话之后,便知道今天果然遇到了“刺头”,这个周二还真就像他在京城之中打听到的那样,是块不折不扣的“滚刀肉”。

    郭英义于是不在这个话题上纠缠,接着粗声粗气地说道:“我也不追究你跟元忠那个混账这段时rì在长安惹出的那些事情,既然你已经来见过了我,没什么事情就请回吧,我这里还有其他贵客登门!”

    周二依然满脸笑容,笑眯眯地说道:“郭家世叔好厚的面皮!今rì承业此来,光是顶级的承恩特供就送来了十坛,其他的贵重礼物更不必提。你一不留我喝杯茶水,二不请我吃顿便饭,就这么把我撵走,只怕传扬出去,对郭家以诚待客的名声有损啊!”

    躲在门厅后面偷听的郭元忠和郭元菁兄妹,此时听到周二如此彪悍的话语,都是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貌似他们兄妹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到有人敢这么跟郭英义说话呢。

    郭英义也是没有想到对面的“滚刀肉”如此大胆,顿时哈哈大笑着说道:“你这小子,当真有趣的紧,居然骂到老子头上来了!你信不信我现在就可以把你揍成一个猪头,然后让人把你轰出府外?”

    周二见郭英义玩起了横的,依然面不改sè,还是笑眯眯地说道:“没关系,世叔揍我一顿,那是长辈教训晚辈,传出去也不丢人!不过,万一承业要是觉得心中郁闷,等世叔你离开长安之后,成天纠集一帮人来寻元忠切磋,你说他会不会也被揍成一个猪头?”

    “我擦!你丫的才是猪头!”郭元忠在门外轻声嘀咕一句。

    “嘻嘻,大哥还是不要嘴硬了。二郎虽然打不过你,可周家那群家丁,貌似随便一个都能揍的你鼻青脸肿。”郭元菁轻声嘲笑着自己的大哥。

    “小妹,你要搞清楚自己现在的身份!还没有嫁入郭家呢,这就替小叔子说话了?”

    “你!真是坏死了,人家不跟你来了!”郭元菁顿时被羞得红了脸蛋,赶紧低声求饶。

    郭元忠这货,论起打嘴仗来,虽然不是周二和李子琰的对手,可对付自己的妹妹,还不是手到擒来。

    客厅之中,唇枪舌剑的对话还在继续。

    “小子,你这算是在威胁我么?”郭英义一脸玩味地看着周承业,似乎隐约之间便有爆发的迹象。

    “呵呵,世叔久经沙场,如果面对吐蕃人的挑衅和威胁时,你会怎样?”周二却是及时地转化了话题。

    一听到“吐蕃人”这三个字,郭英义立即变得杀气腾腾,他大声怒道:“若是吐蕃人敢于在我面前挑衅和威胁,我一定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绝不会让他们讨到任何便宜!”

    “呵呵,那么世叔现在是否还以为承业出身书香门第,骨子里面就没有了热血豪壮之气?”周承业毫不畏惧地看着郭英义,眼神中透露出来的是一股子绝不会屈服的神情。

    刚才郭英义威胁要把他打成一个猪头,周二便立即还以颜sè,声称要将他侄儿郭元忠打成猪头。

    实际上,两人都是语言上的交锋,却不会真的动手。但周二却通过这种回答,让郭英义看到了一种自己不会接受任何威胁的气概。

    “哈、哈、哈……小子不错!很对我的脾气,来、来,咱们坐下来好好说道说道!你小子整出来马蹄铁,为何首先想到的是给安西都护府那边使用?就不知道先给二叔这边联系一下?亏你还是元忠的好兄弟!”

    郭英义终于不再端着架子,而是换了一副欣喜的表情,十分亲热地将周二拉到客位上坐了下来。非但如此,他还亲自为周二沏茶倒水,简直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藏身在厅外偷听的郭家兄妹,此时已经被客厅里面的谈话内容彻底雷到了。

    “二叔啊,不是我当时没有先想着给秦州骑兵试用马蹄铁,只是因为我也不知道这个玩意到底有多大效果,所以不敢冒然让把二叔麾下的秦州军当成试验品啊!”

    “好,算你小子有良心。马蹄铁的事情咱就搁下不谈,我可是听元忠那小子对我说你这里有不少的牛黄狗宝,样样都能运用在军中!我也不贪多,先把你捣鼓出来的那个千里眼和测距仪给我整个百十套咋样?”

    “二叔,我觉得你干这个都督实在是屈才了,其实有个更好的职业适合你干!”

    “什么职业?”

    “强盗!”

    “小子,想死啊!”

    “二叔,这招在我这不好使!我虽然官儿小,好歹也是左千牛卫府的录事参军,你要是敢动我一下,信不信汝阳王立即带着人来把你家房子拆了?”

    “那咱们打个商量,两样东西,给我各整五套怎样?”

    “一样一套,必须由你亲自保管和使用,这两样装备,乃国之神器,一旦落入敌手,你就是百死莫辞!”

    “得,一套就一套,就知道你小子做生意出身,抠门的很!啥时候给我送来?”

    “这两样宝贝便是周家迎娶元菁妹子过门的聘礼,啥时候元菁被抬进了周家府门,啥时候就送到你手中!”

    “我擦!你小子够狠,敢这么跟老子讲价钱!”

    “刚才你不都说了么,我就是生意人出身。”

    “好、好、好!当我没说!周家可不能仅凭这两样就把我闺女给娶走!迎亲那rì,你得给我送三十坛承恩特供过来!”

    “二叔,知道什么叫贪婪不?就是你这样的!承恩烧刀子如今在长安黑市上被人炒到了八两黄金一坛,你一张嘴就问我要三十坛!感情我今儿个带来的十坛就是为了见你一面啊?”

    “嘘、嘘……小声点!知道老子为何要这么多么?当真以为我这是为了自己享用啊?我这是替秦州那些开过年便要上疆场与吐蕃人拼命的兄弟们要的!这些好兄弟,经此一战之后,还有多少人能活着回来,只有天知道。他们如今都听说了长安城内出了承恩烧刀子这种佳酿,都想解解馋呢……”

    “二叔不用再说了!你回秦州的时候,我让顺风车行给你送上六十坛上等的承恩特供!”(未完待续。

第一九六章不抢风头

    第一九六章不抢风头

    送走周家二郎之后,坐在客厅之中的郭英义心情大好,他对着客厅侧门喝道:“你们两个混账,还不给老子滚出来!”

    郭英义是郭元忠的叔父,是郭元菁的亲爹,这一声自称的“老子”喊的还真是理直气壮。

    少顷,郭元忠在前,郭元菁在后,唯唯诺诺地从侧门走进了客厅。

    “你们刚才也听到了,五rì之后,周家大郎上门迎亲;同样,五rì之后,郭家去杨家迎亲;还是在这一rì,周家二郎去杨家迎亲!你们几个的婚事全都凑在一起了!”

    郭英义有些头大地拍着脑门,一下子又是嫁女又是娶侄儿媳妇地,可把这位武人出身的家伙弄的有些手忙脚乱。

    郭元忠见周二已经搞定了一切,于是大着胆子说道:“二郎有个计划,打算把三家的婚事合在一起办,这样不仅显得热闹,还避免了宾朋之间来来往往的不知道该去哪家观礼。”

    “嗯,这个办法好,既然已经定下来了,那就快刀斩乱麻,利索地把婚事都办了,你小子抓紧时间给郭家填丁进口!”郭英义板着脸训斥着郭元忠,可是没过片刻他自己却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嘿嘿,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让二郎去cāo办,咱们郭家不仅不用破费,还可以收一笔大大的彩礼,这生意可是赚到了……”

    郭元忠和郭元菁一起瞪大了眼睛,他们实在没想到郭英义口中竟然冒出这种话来。

    郭家这边于是诸事顺遂,只等成亲那rì到来。

    周二从郭府出来,立即赶到永乐里,与已经升职的杨玄珪三言两语便敲定了五rì后迎亲的诸事。

    杨玄珪个老货,跟郭英义一副嘴脸,他也是将所有事情朝周二身上一丢,就等送亲那天在家中坐着收彩礼了。

    郭家不过嫁一女,而杨家这次可是嫁两女,这彩礼岂不是要收到手软?

    也不怪别人偷懒,谁叫周二的办事能力这么强悍呢?他一个人不仅当了三个系统的官,如今更是办起了好几个挣钱的产业,就连周府家中的事务也是由他亲自cāo持,暗中还养着一个超过五百人的帮会。试问,若非妖孽,谁有他这份管理和统筹的本领?

    不过,周二还真没将这一档子的事情当成麻烦,就算别人不说,这次他都要亲自为哥几个的婚事好好cāo办一下。

    回到周府,周二将自己计划在五rì之后举办“集体婚礼”的想法向已经回府居住的周子谅做了详细的汇报。

    周子谅听过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二郎,听你的意思,其实是想尽力避免这次婚礼过于张扬,于是才想出这么一个集中办婚宴的办法来?”

    周承业点头说道:“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寿王李瑁迎娶杨家四娘的rì子已经定在了十二月二十六rì,而我们几个的婚礼则在十二月十八rì,前后相距不过八天,如果此时大cāo大办,不仅会令人想到此前周家父子皆升官的事情,还会抢了皇家的风头。”

    “婚姻之事,在乎的是夫唱妇随、恩爱偕老,不在于成亲之rì如何招摇过市、显富摆阔。我已经与大郎和郭元忠等人私下商议过,大家都觉得婚事只要办得热烈简朴即可。”

    御史出身的周子谅,当然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他对于周二任何时候都保持冷静沉稳的心态非常欣慰,于是说道:“这个想法很好,我完全同意。我不在府中这段rì子,你做的很好,今后家里的事情,还要你多cāo心!”

    周子谅这话,无疑是承认了周二代理家主的能力,今后打算彻底将家主的责任和权力交给小儿子。

    周承业也不含糊,毫不犹豫地说道:“这些都是孩儿该做的事情。国事家事天下事,任何事情做好了都能锻炼自己。父亲理应将心思放在如何匡扶社稷、为国分忧上,大郎也需要在国子监安心求学,我是个闲不住的xìng子,正好应付这些琐屑繁杂的事务。”

    父子之间,早已心意相连,在这次的官场整顿风波中配合的天衣无缝,他们早就不需要什么客套和推辞。

    诸事皆定,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周二再次展示出他远超常人的强大统筹应变能力,将集体婚礼的所有细节都安排的滴水不漏。他就像一位手下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将一道一道的指令准确无误地下达到下属手中,然后又亲自指导和监督大家按照自己预定的节奏来完成经过分解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陈贵云、曾其亮、张家兄弟、宝顺、郭元忠、李子琰、裴和安、谢俊民、欧阳琛以及周府的护卫家丁们全都被周二使唤的团团转。他们有的专门负责婚礼举办当rì的安全jǐng戒,有的负责发送喜帖,有的负责迎宾,有的负责后勤服务保障,总之人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和目标,真正做到了忙而不乱,忙而不慌。

    除了这些平素跟周二过从神秘的人,周承业也没有放过孟浩然、李白和杜甫他们几个。作为婚礼当天的三位正牌司仪,孟、李、杜三人肩上的责任可不轻,他们不仅要对前来赴宴的各方宾朋了然于胸,还要在婚礼现场进行宾主互动,尽量调动现场的热烈氛围,保证整个过程不冷场。

    于是乎,这几个自命清高的家伙不仅要埋头替周二写请帖,还得一个一个地背人名,按照周二提供的信息,熟悉一些重要宾客的脾气喜好,从而设计有针对xìng的介绍词和互动节目。

    周**着三个吃了他嘴软的家伙干这事情,其中的深意不言自明。他这是在给三人提供进入京城达官贵人圈子的机会,只有今后各人有什么造化,是不是适应大唐的官场生态环境,那就看自己的努力和想法了。

    孟浩然若是觉得干这个左拾遗挺好,那他就继续干着,周二不会帮他升官;李白若是觉得做个逍遥自在的游侠更舒坦,周二不会将他困在长安;杜甫如果铁了心通过科举应试走进官场,周二不会提前就动用自己的关系替他铺路。

    对于这些本该名流千古的牛人,周二不想刻意去改变他们的人生,否则反倒会弄巧成拙。不过,周二今后一定会保证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不至于苦逼到老年时连饭都吃不上,四次漂泊如同乞丐一般。

    腊月十八rì这天,延祚承恩楼暂停对外营业一rì,专门为三对新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

    整个婚礼的程序,其实与后世的婚礼极为相似,只是去掉了一些过于惊世骇俗的情节,但与唐时的婚礼风俗相比,已算得上是改风易俗。

    此时的大唐,最让周二觉得心里舒坦的地方便在于整个国民的思想开放xìng和包容xìng。如果整个华夏历史上有一个时代真正做到了兼容并蓄、八面来风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便是开元年间。

    此时的人们,只要不与皇权发生抵触,只要不涉及到谋逆这种事情,那么其他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

    没有人觉得婚礼当天将双方亲家请到一起,然后高坐大堂之中接受儿女的对拜有什么不妥,嫁女儿和娶媳妇的都是父母,同时接受女婿或者儿媳的拜礼,挺好!

    没有人觉得让三位娇滴滴的新娘子轮流到各桌敬酒有什么不妥,神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一套,在大唐不时兴!此时的女儿家,可以名正言顺地女扮男装,骑马打猎,玩蹴鞠……总之有了女皇帝在前面做榜样,大唐的妇女差不多可以顶半边天!

    没有人觉得婚礼结束之后,三对新人立即登上马车前往洛阳游玩有什么不妥,这是开元盛世啊,年轻人四处转转,多么的应该和必要!更何况,洛阳那边还有一位倒霉的亲家正等着周家人去安慰呢。

    大唐百姓最容易也是最喜欢接受新生事物,只要让大家觉得爽,让大家觉得便利,让大家觉得有道理,就算是皇帝也没有权利来干涉自家的私事。人家周、郭、杨三家愿意搞这么一处新式的“集体婚礼”,既光明正大,又不妨碍到任何人,还有什么好叽歪的?

    怎么?不服气啊?那你赶明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一场婚礼不就结了!人家娶自己的媳妇上自己的床,干卿底事!

    于是,一场经过jīng心筹备,但却丝毫不显奢华铺张的婚礼如期结束。前来参加婚宴的宾朋都觉得这么个搞法,既不累人,也不烦人,简单而又隆重,真是一个不错的套路。

    再于是乎,延祚承恩楼rì后便成了大唐儿女们竞相举办新式婚礼的重要场所。

    周家、郭家和杨家能这么给儿女cāo办婚事,但帝国皇家却不敢这么乱套,他们的子女若是出嫁迎娶,那就必须按照一套固定的程序来办,少了任何一样,就会有牙尖嘴利的御史和言官们跳出来挑刺,绝对能让办事的人吃不了兜着走。

    这不,眼看着寿王娶妃的大好rì子即将来临,作为半个娘家人的周二,刚到洛阳,便投身到更加忙碌的事务中来。

    周二倒是想喘口气的,奈何宫中有两位他惹不起的人物都亲自传来了口谕,让他从旁协助,无论如何都要把寿王成亲这件事情给办漂亮了咯。

    刚到洛阳,还没有跟玉环妹子混熟络的周二,只好再次开始了他苦逼而又强悍的人生。(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6537/ 第一时间欣赏唐雄最新章节! 作者:华岳青阳所写的《唐雄》为转载作品,唐雄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雄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雄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雄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雄介绍:
唐雄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雄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