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唐天子TXT下载大唐天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天子全文阅读

作者:殷扬     大唐天子txt下载     大唐天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章 我有妙计

    振武军驻地,将士们兴高采烈,个个张着嘴直乐呵,如同大过年似的。

    “太子就要到了,我们快去迎接。”

    “若我能见太子一面,就是死也值了。”

    “没错。太子英明神武,睿智果断,打突厥那一仗真是太了不起了,可以这样说,若是没有太子,突厥就不会灭亡。”

    “甚叫可以这样说,没有太子突厥肯定不会这么早灭亡。”

    “见到太子,这是光宗耀宗的荣耀事儿,老了就可以说给儿孙听,那多得意呀。”

    振武军将士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说的就是李隆基如何如何了得,他们若是能见上一面,就是死也值得,老了也有吹嘘的本钱。

    李隆基在打突厥一仗中太过抢眼,比起统领全军的王帅杰还要露脸,大名传遍天下,将士们服气得紧,无不以能见上李隆基一面而自豪。

    “太子也真是的,早就传下军令,不让我们远迎,要不然的话,我要到五十里外去迎接他。哎,太子真是。”

    “五十里?太少了,至少要一百里。”

    “太子不要我们远迎,让人遗憾,却又不得不服。”

    “是呀。太子不在乎这些虚的,只看实的,就算我们在百里之外迎接太子,不能打胜仗,太子照样不欢喜。”

    紧接着,将士们又是遗憾,不能远迎李隆基。

    “太子到。”就在这时,只听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将士们如同装了弹簧似的。一蹦而起。快速列成阵势。

    振武军训练有素。这列阵的速度很快,只一口气功夫,就列成了阵势,横成行,竖成列,一派整肃。

    李隆基在张说、陈玄礼、高力士、薛直、杨思勖、张小飞、苏凡、李宽、裴孝恪、王毛仲他们的簇拥下,快步而来。

    “见过太子。”将士们齐声见礼,声若洪钟。个个兴奋不已,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李隆基。

    适才还在议论若是能见上李隆基一面,就是荣耀一辈子的事儿,李隆基到了,他们要是不看个够,就太对不住自己了。

    “免了,免了。”李隆基摆手,把振武军一扫视,脸上泛着笑容。道:“你们中有人很面熟,打过突厥吧?”

    “呵呵。”那些打过突厥的将士昂头挺胸。神采飞扬,仿佛能让李隆基记住他们是这辈子最大的荣耀事儿。

    “你,斩杀三十六个突厥,对吧?”李隆基看着一个伙长问道。

    “太子?你记得我?你记得我?”这个伙长眼睛瞪得滚圆,一脸的吃惊,又是振奋异常,激动得身子都在打颤。

    “当然记得。”李隆基点点头,笑道:“在碛口一战时,你斩杀二十一个突厥,另外十五个是在其他地方斩杀的,我没说错吧?”

    “没错,没错。”这个伙长一个头颅直点,差点把脖子折断了,扯起嗓子大吼:“太子记得我,太子记得我。”

    李隆基记得他的事儿,说得丝毫不差,这太让人激动了,要他不咋呼都不成。

    将士们看在眼里,羡慕不已,恨不得与他换个位置。

    “你们中不少人随我打过突厥,如今,我们又要打吐蕃了,你们有没有信心打好这一仗?”李隆基大声问道。

    “有!有!有!”惊天的吼声响彻天际,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吐蕃是唐朝的主要边患之一,两国交战多年,唐人恨吐蕃,将士们哪有不高兴的。

    “很好。”李隆基把将士们战意高炽的样儿看在眼里,大为满意,道:“众将随我商议军机。”大步进入振武军的将军府。

    “太子,不歇会?”振武军的将领有些不信的问道。

    “不了。”李隆基摇头。

    “太子,一路上辛苦,喝盅茶,喘口气也行呀。打吐蕃,不争这一会儿。”这个将领好意提醒一句。

    从长安赶到振武军,路途不短,路上很辛苦,喝盅茶,喘口气是应该的。

    “打吐蕃这一仗干系重大,我们要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可以边商议军机边歇息嘛。”李隆基率先进入将军府。

    “太子雷厉风行,末将钦佩。”这个将领很是感慨,道:“古之名将不过如此。”

    “你过奖了,我是肩上的担子太重,不得不惜时。”李隆基谦逊一句。

    进入将军府,立时有兵士送上茶水,李隆基一边喝茶,一边道:“打吐蕃是为了解除河西走廊的威胁,便于大唐与大食的大战,这一战的干系非常大,你们有甚想法,畅所欲言,我会择善而纳之。”

    唐朝和阿拉伯帝国早晚必有一战,这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李隆基也没有隐瞒,直接点出来,这让不少将领大吃一惊:“要打大食?太好了。早就听说这大食不是好东西,横征暴殓,杀人如割草芥。”

    “太宗皇上没有出兵援助波斯,致使波斯灭亡,这是大唐的憾事。我们一定要打好这一仗,解除河西走廊的威胁。”

    唐太宗拒绝出兵援助波斯,这是大唐憾事,一提起这事儿,唐人就是非常惋惜。

    其实,不仅唐人惋惜,就是后人何尝不如是呢?

    就是到了今天,一提起这事儿,就有不少人很遗憾的说“要是当年唐太宗出兵援助波斯帝国,说不定中国都征服世界了”。

    感慨一完,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的出起了主意,却是没有一个妥善之策,主要就是与吐蕃对耗,凭借唐朝强大的国力把吐蕃拖垮。

    这也是一策,只不过是下下之策,一是会费时太长,没有数年十年时间不可能解决,这不利于唐朝的既定战略。唐朝打吐蕃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想要让唐朝早日准备对阿拉伯帝国的大战。唐朝越早准备,在将来的大战中,就有更高的起点,胜算更大。

    二是消耗太大,这么多的军队,人吃马嚼一天就要吃空一座山,拖上几年十年,那种消耗太过惊人了,即使以唐朝的强大国力也有些吃不消。

    “太子,我以为,此战就两策。”杨思勖眉头一挑,道:“一是攻打石堡城……”

    “攻打石堡城?不可能!不可能打下来!”杨思勖的话才开了个头,就被一片叫嚷声打断了,将士们个个反对。

    “石堡城有多难打,我们太清楚了,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想要打下来,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

    “是呀。石堡城是天下间最难打的关隘了,要想打下石堡城,那是不可能的。除非长有翅膀,飞上去。”

    将士们的反对并不是想象的,而是唐朝用血的代价得出的结论。

    石堡城的地理位置太过特殊,就象一只展翅的鹰,两边是悬崖峭壁,压根儿就上不去。只有一条小道,通过石堡城。

    位置之险要,放眼天下间也难以再找出一个。

    为了打下石堡城,唐朝多次进攻,除了失败还是失败,这一失败就是数十年。

    是以,在将士们的印象中,石堡城是不可攻克的。

    “……攻打石堡城只是一策,另一策就是准备通过山道进入大非川,进行奇袭。”杨思勖没有理睬将士们,接着道:“这两策应当同时进行准备。若是不能打下石堡城,就翻山越岭,进入大非川。”

    这两策是李隆基离开长安之前,由王孝杰提出,杨思勖却是把这两策具体化了,道:“这两策都需要精兵强将,参战将士务必要千挑万选,务必是多次经历战阵的老卒。”

    “没错。”张说率先赞成道:“唯有精兵强将,才能完成这两策;唯有战阵经验极为丰富的老卒,方能处变不惊,多增胜算。”

    “我也赞成。”陈玄礼、薛直他们齐声赞同。

    “杨思勖,你说得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李隆基赞赏的点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翻山越岭一事,就交由张说处置,陈玄礼辅助。攻打石堡城一事,就交由杨思勖处置,薛直辅助。”

    “遵命。”对这分派,没人有异议。

    张说的才华早就为实战证明了,杨思勖虽然初临战场,他极富军事才华,已经让众将服气了。

    “薛直,你是千骑第一人,很能打,这攻打石堡城正是你武勇的用武之地,你要好好干。”李隆基勉励一句。

    “太子请放心,薛直定当竭尽所能。”薛直胸脯挺得老高。

    “谢太子。”杨思勖初当大任,不免几分激动,道:“太子,末将以为,要想攻打石堡城,不能明着打,要奇袭。”

    “奇袭?这能成么?”将士们惊疑不定。

    奇袭虽是好办法,可对于易守难攻的石堡城未必有用,因为唐军就用过,却是没有成功。

    “石堡城并不大,再多的军队也是展不开,是以,需要精兵强将。”杨思勖沉吟着道:“末将的意思是挑选数百身经百战,战阵经验极为丰富,而又能挽三百斤,善于跳跃者。”

    “杨将军,挑选战阵经验丰富的老卒是必须的,可力挽三百斤又是为哪般?”有将领不解的问道。

    攻打石堡城这样难打的坚城,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兵这是必然,只是这和力挽三百斤没有关系呀。

    “我当然是有用。”杨思勖道:“力气大,就可以掷东西,一定会砸得吐蕃头破血流。”

    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啪!”猛然间,李隆基一拍额头,眼睛贼亮贼亮的,道:“杨思勖,你提醒了我,我有一计,可破石堡城。”(未完待续。。)

第八章 妙计破城

    若是不能打下石堡城,就得进行高原作战,唐军就要翻山越岭,代价会很大,是以,李隆基一直在想要如何才能打下石堡城。

    对于石堡城,唐朝攻打了数十年,各种战法都用了,奇袭、夜袭、正面进攻……凡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了,就是没能打下来。

    杨思勖“掷东西”三字如同一道明亮的闪电般掠过李隆基心头,猛的想到一个办法,必然可以打下石堡城。

    “何计?”众将眼睛瞪圆,一脸期待的看着李隆基,静等他说出想法。

    李隆基精明过人,足智多谋,每每有奇思妙想,这点在打突厥时就得到了验证,他说有办法定然是有办法,要众将不急切都不成。

    “传令:收集灰。”然而,李隆基并没有为他们解释的意思,而是大声下令。

    “灰?收集灰做甚?”众将不解了。

    “太子,甚灰?”有将领以为自己听错了。

    “就是柴禾烧完之后的灰烬,越多越好。”李隆基肯定一句。

    众将目瞪口呆,个个瞪圆了眼睛,一脸不解。

    灰,这是废物,有甚用?这能打下石堡城?真是疯言疯语。

    要不是这话是李隆基说的,众将一定会骂李隆基疯了。

    就是明智的张说也是不解,问道:“太子,要灰做甚?”

    这话正是众将心里所想,无不是睁大眼睛,死盯着李隆基。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到时自知。”李隆基当即道:“翻山越岭这事,暂时不做了,我想我们能一举攻下石堡城。就从石堡城进军吧。”

    “一举攻下?”众将齐翻白眼,个个不信。

    “太子,您虽然英明过人,天纵神武,可是,您知道么?石堡城有多难打呀。为了打石堡城,大唐甚么办法没用过?只要能想到的。我们都用过了呀。有谁敢说一举攻下?”有将领不管不顾,大声数落:“太子,你太自大了。”

    “没错。”众将齐声附和。

    石堡城之难打。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就是起盖世名李靖于地下,他也不敢如此说话。

    “太子,你是当真的?”陈玄礼惊疑不定。

    “我有说过假话么?”李隆基反问一句。

    “这倒没有。”陈玄礼一愣。

    “既然太子如此笃定。那就是必然了。你们莫要说了,去准备吧。”张说虽然想不明白李隆基会用何种办法,却是出于对李隆基的信任,选择了支持李隆基。

    众将虽然不信,只得执行命令,开始收集灰烬。

    灰烬,军中多的是。数十万大军升火做饭,那是多少灰呀?要收集并不难。很快就收集了万多斤。

    “差不多够用了。”李隆基点头。

    到了次日,李隆基升帐。召集众将,训话道:“今日,将是攻下石堡城的好日子。”

    他的兴致很高,说得喜气洋洋的,然而,众将却是不信,没人附和,更没有人叫好。

    攻下石堡城是何等令人欢喜的事儿,按理说众将应该欢喜才是,只是李隆基这话太大了,谁信谁是傻子。

    “杨思勖,你和薛直率领一支军队进入河谷,等我得手后,你就率军进攻,一举拿下石堡城。”李隆基也不给众将解释,而是直接下令。

    “遵令。”杨思勖也是想不明白,却是不得不接将令。

    “张说,选五百人跟我走。”李隆基道。

    “好。我选五百精锐。”张说当即道。

    “要精锐做甚?五百伙头军就成了。”李隆基否决道。

    “甚?不要精锐?要伙头军?”众将震惊得差点把眼珠子掉地上了。

    不要精锐,而要伙头军,你以为这是烧火做饭?难道做顿饭就能把石堡城打下来?

    真是乱盖!

    “太子,还是挑精锐吧。”张小飞忙提醒一句。

    “又不是冲杀,要甚精锐,伙头军足矣。”李隆基大气的一挥手,站起身,快步而去。

    “不冲杀?不冲杀能打下石堡城?”众将眼珠子掉了一地。

    张说传来五百伙头军,跟着李隆基而去。李隆基带着这五百伙头军,并不是朝石堡城而去,而是朝石堡城对面的山顶而去。

    很快的,就爬到山顶了,伙头军把灰包放在地上,个个一脸的不明所以。

    张说来到山顶一瞧,只见石堡城就在对面,与山顶差不多高,眼睛猛的一亮,惊呼一声:“好主意!好主意!”

    “张大人,你鬼叫鬼叫个甚呢?太子乱来,你也乱来。”

    “就是呀,我们站在这里,能把石堡城打下来?难道要靠我们的目光瞪死吐蕃狗?”

    众将齐声指责,个个说张说得了失心疯的样儿。

    陈玄礼若有所悟的点点头。

    杨思勖和薛直率领一千军队进入河谷,来到直通石堡城的山道前,列成阵势,只等李隆基的将令。

    石堡城位于河谷,在两山之间,一侧是唐境,一侧是吐蕃境内。

    镇守石堡城的吐蕃将领叫格力平措,四十来岁,身材高大,为人精明。站在城头上,把杨思勖他们一打量,冷笑道:“唐军又来送死了,我们就成全他们。”

    “哈哈。”对于石堡城,吐蕃兵士有着绝对的信心,数十年来,唐朝进攻的次数不知道有多少,就是没能撼动石堡城,哪怕是一丝一毫。

    “唐军,你们真勇敢,不怕死,好,好,很好!”格力平措扯起嗓子大声吆喝起来:“唐军,你们快快进攻吧!大吐蕃的勇士好想砍下你们的狗头呢!”

    声音如同雷鸣似的,远远传了开去。杨思勖他们听得清清楚楚,唐军将士个个气得咬牙。

    “该死的!吐蕃狗真嚣张!”

    “将军,下令进攻吧!我们一定要砍下吐蕃狗的狗头!”

    将士们气愤不已。叫嚷不休,恨不得立时冲上去,把吐蕃兵士的脑袋砍下来。

    “等太子将令。”杨思勖却是不动声音,冷冷的道。

    杨思勖极富军事才华,头脑异常冷静,当然不会头脑一热就犯下错误。

    “等?这要等到甚时间?”不等还好,这一等就是老长时间。足足一个时辰,都没有李隆基的将令,将士们有些不耐烦了。

    在这一时辰里。吐蕃人不断冲他们挑衅,让他们忍无可忍,咬碎了一口钢齿。

    山顶上,众将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声了。打量着李隆基越来越不屑了。道:“太子,你不是有办法攻下石堡城么?你快动手呀。”

    “是呀,一举而攻下呢。等了这么长时间,还能叫一举而攻下?”

    “石堡城如此难打,怎么可能一举而攻下呢?”

    众将的叫嚷声好不响亮,如同雷鸣似的。

    “闭嘴。”张说脸一沉,冷声道:“太子自有妙计,岂是你们能看破的。要你们等。就等。”

    “等?我们已经等了一个时辰了呀。”

    “要等甚么?”

    众将不屑的道。

    “等风。”陈玄礼也想明白了,解释道。

    “风?要风做甚?”众将的眼珠子差点掉在地上。

    打仗要风做甚?听都没听过。

    “风。却是有大用。”张说头一昂,胸一挺,激昂昂的道:“孔明借得东风,一举而破曹操。太子今儿借得东南风,一举而破石堡城。”

    他的话意气飞扬,却是惹来众将的一通耻笑,道:“孔明借东风,火烧曹营,那是用火烧呀,江面上有船呢。这里,是石堡城,光秃秃的,就算借来强风,能有甚用?有甚可烧的?”

    “没错!没错!”众将齐声附和。

    孔明借东风烧掉曹操连营,那是因为有船可以烧,这里光秃秃的,入眼的尽是石头,你还能把石头烧掉?

    要众将相信,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呼呼!”风声响起,树木沙沙作响。

    “起风了。”李隆基眉头一挑,把插在地上的旗帜一瞧,只见旗帜朝西北方向飘扬,正是石堡城的方向。

    “很好。”李隆基点点头,大为欣慰。

    “这有甚好的?”众将把旗帜瞧瞧,再把石堡城瞅瞅,就没有发现两者有甚关系。

    过了一阵,风势更加猛烈了,树木朝石堡城方向倾斜。

    “开始!把灰洒出去!要快!”李隆基大声下令。

    五百伙头军七手八脚的洒灰,个个奋力而为,很快的,一万多斤灰烬就被洒光了。

    只见白茫茫一片,如同一朵巨大的灰雾,直扑石堡城而去。

    “这是……”众将眼睛瞪得滚圆,眼睁睁的看着灰雾直扑石堡城,很快就把石堡城给笼罩了。

    格力平措率领吐蕃兵士大吼大叫,如同雷鸣似的,把唐朝贬得一文不值,把唐军骂成了狗屎。

    正自得意间,有眼尖的吐蕃兵士发现了灰雾,扯起嗓子尖叫一声道:“那是甚么?好大一朵云。”

    “云?”格力平措睁大眼睛把灰雾一瞧,一脸的不明所以,道:“云怎会如此之低呢?怎会直扑石堡城?”

    石堡城的地势不算很高,有些雾笼罩并不意外,有云朵扑来,这事儿听都没听说过,格力平措云山雾罩的。

    正在他们惊疑间,灰雾把石堡城给笼罩了。

    吐蕃兵士只觉眼睛火辣辣的疼,眼前漆黑一片,目难视物。

    “我的眼睛,怎么看不见了?”

    “这不是云,这是灰,没错,一定是灰。”

    “这不会是唐军的阴谋诡计吧?”

    吐蕃兵士叫嚷声响成一片,此起彼伏,惊恐不安:“要是唐军趁势攻来,我们如何抵挡?”

    “咚咚!”

    惊天的战雷声响起,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进攻!进攻!”杨思勖猛的拔出横刀,奋力一挥,一朵漂亮的刀光闪现,大吼一声,率先冲了出去。

    薛直紧握横刀,大声咆哮:“弟兄们,攻占石堡城的时候到了!杀!”

    “杀!杀!杀!”唐军爆发出惊天的吼声,如同下山猛虎似的,直奔石堡城冲去。(未完待续。。)

第九章 进军大非川

    山顶上,众将看着灰雾把石堡城给笼罩了,个个震惊得目瞪口呆,张大了嘴巴,瞪圆了眼睛,连说话都忘了。

    到了眼下这份上,是个人都明白,石堡城完了,铁定了会被唐军攻下。

    想想看,唐朝为了攻打石堡城,付出了多少努力,死伤多少将士,就是没有成功,成了唐朝的一块心病。如今,李隆基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石堡城给打下来了,这是一个奇迹。

    要不是亲眼看见,打死众将也不相信这是真的。

    “太子英明神武,天纵之姿,果是不凡。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惊天动地,区区石堡城算得了甚!”

    “莫要说区区石堡城,就是再难上十倍百倍的坚城关隘,只要太子想,一定能打下来。”

    “我就知道太子了得,英明不凡,果然如此!我就知道太子有妙计,能一举而攻下石保城,果然如此!”

    “太子不愧是太宗皇上的后人,无往不利,无坚不摧,区区石堡城岂能阻止太子的脚步?”

    紧接着,众将反应过来,就是大吹特吹,用光他们所知道的词汇把李隆基好一阵夸,夸得跟花儿似的。

    “我有那么好么?你们有那么相信我么?我怎么不知道呢?”李隆基却是脸一肃,冲众将大声道:“适才是谁对我冷嘲热讽?说我得了失心疯,说大话?谁说我不能一举攻下石堡城的?是你?是你?还是你?”

    众将个个面红耳赤,一脸的羞愧。讪讪的不好意思,齐齐低头认错,如同做了错事的小学生面对发怒的老师似的。

    “太子。这都是我们有眼无珠,不知太子了得,还请太子恕罪。”

    “怪来怪去,都怪我没有见识,不知太子的妙计。”

    众将自责不已,为没有相信李隆基而后悔。

    “行了。”李隆基一挥手,道:“与其在这里自责。不如准备进军大非川。”

    “好嘞。”这次,众将是轰然领命,个个笑逐颜开。没有丝毫反对之意。

    李隆基率领众将下山回营。

    在路上,众将仍是在夸赞李隆基,听他们那意思,李隆基好象是天神下凡。天纵英明。威武不凡,王霸之气侧漏。

    石堡城是隋炀帝西巡之时,来到这里,发现这里的地理位置极为险要,就下令在此筑城,就有了石堡城。

    隋末大乱,吐蕃趁机占据了石堡城,成了悬在河西走廊上的利剑。对河西走廊构成巨大的威胁,这让唐朝很是头疼。

    历史上。李隆基从战略高度考虑,决心要拿下石堡城,逼迫吐蕃退出与阿拉伯帝国的联盟,便于唐朝集中力量与阿拉伯帝国在西域大战,争夺中亚地区,命令王忠嗣进攻石堡城。

    王忠嗣是李隆基一朝最有军事才干的统帅,而他又是李隆基的养子,很得李隆基信任,把唐朝一半的军队交到王忠嗣手里,由此可见李隆基对他是多么的信任。

    王忠嗣再三考虑后,认为不可能打下石堡城,再三反对出兵。最终惹恼了李隆基,把王忠嗣给撤了,命令哥舒翰接替王忠嗣。

    在李隆基的严旨下,哥舒翰不得不出兵,经过一番血战,最终靠偷袭得手。此战,唐军付出了四万多死伤的巨大代价。

    当然,打下石堡城的战果也很辉煌,那就是吐蕃怕了,与唐朝和谈,退出了与阿拉伯帝国的联盟。

    河西走廊的安全有了保证,吐蕃退出了与阿拉伯帝国的联盟,这对唐朝很有利,唐朝大量的人力物力进入西域,加强了西域的军事力量。很快的,高仙芝就在中亚大打出手,一路往西,打到恒罗斯,让阿拉伯帝国震动。

    如今,石堡城必然会被打下来,将士们不能不欢喜,要他们不夸奖李隆基都不成。

    李隆基之所以成功,就在于石堡城太小,若是大些的话,这一招肯定没用。

    吐蕃在石堡城的驻军只有四百人,要想再多驻军都没有地儿了,由此可见石堡城有多小了,相当于一条很小很小的街道。

    万多斤灰烬在风吹后,形成的雾团足以把石堡城笼罩。

    就算只有一部分笼罩了石堡城,也足以让吐蕃驻军失去战力。

    杨思勖和薛直风一般的冲在头里,吼得山响,一路顺风顺水,没有遇到吐蕃的丝毫抵挡,顺利的到达石堡城前。

    只有一条山道贯通石堡城,在这条山道上死去的唐军不知道有多少,以往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如今,竟然成了坦途,吐蕃没有丝毫抵挡,杨思勖和薛直那感觉跟做梦似的。

    不仅他们两人有做梦的感觉,就是将士们谁个不如是呢?

    “我们真的到了石堡城前么?”

    “我没有眼花?我没有看错?”

    “我是不是在做白日梦?”

    “似乎好象可能兴许……没有错。”

    将士们惊疑不定。

    要不是他们亲身经历,打死他们也不相信会如此顺利。

    这可是石堡城,最让唐朝头疼的关隘,没有之一。

    与如同打了鸡血似的兴奋的唐军正好相反,因为眼睛看不见而惊恐不安的吐蕃兵士大叫大嚷,惶恐不已。

    “我的眼睛,我的眼睛啊。”

    “快听,唐军来了,唐军来了,已经到了城下。”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我们应战吧。”

    “应战?亏你想是到出来?眼睛看不见了,这仗还怎么打?怎么应战?”

    “逃吧。趁还机会,赶紧逃。”

    “对!逃。哎呀,撞到哪儿了?我的鼻子。”

    “看不见。怎么逃呀?”

    吐蕃兵士彻底慌了,战不能战,逃不能逃。除了恐慌还是恐慌。

    “我们不会只能等死了吧?”最后,吐蕃兵士心胆俱裂,很是绝望的想。

    事实上,他们猜对了,他们除了等死,再也没有别的出路了。

    “吐蕃狗以为关上城门,我们就没办法了?爬上去!”杨思勖把石堡城的情形一打量。只见石堡城的城门是关上的,只是城头上没有多少吐蕃兵士。

    城头上的吐蕃兵士,却是惊恐不安。四处乱蹿,有人摔到城下,哭爹叫娘的大喊大叫。

    唐军兵士开始叠人梯,很快的。就有人爬上城头。挥着手中横刀,大砍大杀,吼得山响:“杀吐蕃狗了!杀吐蕃狗了!”

    “可恶可恨的吐蕃狗,你们的死期到了!”

    “杀啊!杀光吐蕃狗!”

    冲上石堡城的城头,这在唐朝历史上还是头一遭,要将士们不兴奋都不成,无不是把一分力气当作十分使,砍杀起来异常犀利。

    而吐蕃兵士因为眼睛看不见。无法抵挡,唯有被屠杀的份。

    说屠杀。已经是高看了,应该叫虐杀。

    吐蕃兵士看不见,已经废了,再被砍杀,这能不是虐杀?

    来不及爬上城头的唐军,用弓箭射杀,如此近距离的射杀,那是一射一个准。

    杨思勖砍翻几个吐蕃兵士,跳下城头,来到城门前,打开城门。

    唐军蜂涌而入,如同潮水似的,很快就把石堡城给淹没了。

    薛直却是带领一队唐军,赶到石堡城的另一道城门,占领了此城门,防范吐蕃兵士逃走。其实,眼下的吐蕃兵士目难视物,要逃也没法逃,他占不占领没多大区别。只不过,占领了更稳妥。

    接下来的事情很简单,就是结束战斗。

    吐蕃兵士或被杀,或被擒,很快就结束了战斗,整个战斗不过一顿饭功夫。

    谁叫石堡城太小,驻守这里的吐蕃军队不过四百人,要想不早点结束战斗都不可能。

    刚刚结束战斗,李隆基在众将的簇拥下到来,杨思勖和薛直他们忙迎接:“见过太子!”

    “免了。”李隆基一摆手,问道:“结束战斗了?”

    “结束了。”杨思勖神采飞扬,笑呵呵的道:“太子,这里只有区区四百吐蕃,还是眼睛瞎了的废物,要是还不能结束战斗,那就是我们太废了。”

    “说得不错。”薛直大为赞成这话。

    “好!”李隆基眼里精光闪闪,右手高高举起,重重劈下,大声宣布:“弟兄们:石堡城这座坚城,是悬在河西走廊头上的利剑!大唐为了攻打石堡城,多次进攻,死伤无数,皆未成功!今日,我们成功的攻下了堡城!”

    “大唐万岁!”

    “大唐万岁!”

    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声浪直贯九霄,震得天空的浮云片片为之碎裂。

    攻下石堡城的意义太大了,是个人都明白,要将士们不特别兴奋都不成。

    将士们扯起嗓子,尽情的欢呼,足足过了半个时辰,这才停歇下来。

    “弟兄们:石堡城的前面,就是大非川。”李隆基再度训话,道:“二十年前,左骁卫大将军薛仁贵率军进攻大非川,却是兵败大非川,为大唐之耻也!如今,石堡城已经被我们英勇的将士们攻下来了,我们进军大非川的时候到了!”

    “进军大非川!”

    “进军大非川!”

    将士们振臂高呼,声振长空,地皮都在颤抖。

    唐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号令严明,能征善战,席卷天下,灭国数十,鲜有败绩。薛仁贵兵败大非川,是唐朝的奇耻大辱,将士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报仇雪恨。

    如今,机会终于来了,将士们战意高炽,眼里尽是炽热的光芒。

    “祖父,你在天之灵有知,大唐终于要进军大非川了!”薛直仰首向天,喃喃自语,向薛仁贵的在天之灵祷告。(未完待续。。)

第十章 席卷大非川

    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不仅仅是唐朝的奇耻大辱,也是薛家的奇耻大辱,在这即将进军大非川,洗刷耻辱的时刻,薛直自然是要向薛仁贵的在天之灵祷告。

    “薛直听令。”李隆基大声喝道。

    “末将在。”薛直上前一步。

    “左骁卫大将军兵败大非川,薛家男儿引以为奇耻大辱,发誓要用薛家男儿的血来洗刷,今日,我就成全你。你率领一万精锐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李隆基大声下令。

    噗嗵。

    薛直跪在李隆基面前,额头触地,冲李隆基重重叩头。

    激动难已,大声谢恩:“谢太子隆恩!谢太子隆恩!”

    李隆基此举就是在给薛直洗刷耻辱的机会。薛仁贵兵败大非川,是唐朝的耻辱,也是薛家的耻辱,薛直当先锋,就会第一个进入大非川,以此昭告天下,薛家男儿洗刷耻辱。

    还有比这方式更好的么?

    李隆基此举对于薛直来说是再造之恩,要他不激动都不成。

    “谢太子!”

    不仅薛直给李隆基跪下了,就是众将也是齐刷刷跪下,大声谢恩。

    薛仁贵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他在唐太宗征高丽时从军,大展雄风,威名赫赫,打得高丽人心惊肉跳。他不仅武勇过人,还极富军事才华。

    因此,唐太宗对他特别欣赏,曾当着薛仁贵的面夸赞:如今随我打天下的将军们都老了,要不了几年他们就无法驰骋在战场上。这次东征高丽,我不喜得高丽。而是喜有将军。后继有人了。

    由这话可见太宗对薛仁贵的评价有多高。对薛仁贵寄予厚望。

    事实上,薛仁贵也没有让唐太宗失望,他东征西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立下赫赫功勋,是唐军心目中的战神。

    到于大非川之战的失败,并不是薛仁贵的错误。是郭待封违背将令,以致于粮草被吐蕃焚毁。

    粮草的重要性不需要说的,粮草被毁,这对于唐军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军心不稳,士气低落,而吐蕃大论率领四十万大军前来进攻薛仁贵,准备把薛仁贵歼灭掉。

    然而,让大论意外的是,薛仁贵沉着应战。没有丝毫慌乱,展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华。在薛仁贵的指挥下,唐军打了一连串的胜仗,打得吐蕃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眼见无法达到全歼薛仁贵的目的,大论只得与薛仁贵和谈,以让薛仁贵率军离开为条件,结束这场战事。

    在大势不可挽回的前提下,薛仁贵也只能接受这一条件,带回来近一半唐军。

    若是换个人的话,很可能全歼覆灭,匹马无还。

    薛仁贵能做到这点,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唐朝在追究这次战役的罪责时,却是因为郭待封的老子是唐朝名将,偏向了郭待封,没有处死郭待封,只是削职为民而已。

    而在不可能的情况带回近半唐军的薛仁贵,也被贬为庶民,这对薛仁贵极为不公平。

    对薛仁贵的不公平待遇,将士们一直在为他鸣不平。

    如今,李隆基要把雪耻的机会交给薛直,让薛家洗刷耻辱,将士们打从心里认可,对李隆基不得不服气,是以下跪相谢。

    “起来。”李隆基双手扶起薛直,要将士们起身。

    “谢太子。”将士们齐声相谢。

    “左骁卫大将军兵败大非川,非他之过也,实为郭待封之过。而朝廷对左骁卫大将军进行撤职夺爵,这极为不公。”李隆基在薛直手背上拍拍,道:“今日,大唐进军大非川,你率军为先锋,尽情的杀戮吧!用吐蕃人的鲜血、尸骨,告慰左骁卫大将军在天之灵!”

    “呜呜!”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李隆基这话说到薛直的心坎上,他激动难已,终于流下了热泪。

    唐朝对薛仁贵不公,这是共识,然而,作为太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还是第一次,这是还薛会贵公道,作为薛仁贵的孙子,薛直不能不激动。

    “嗯。”薛直重重点头,率领一万精锐,率先出发。

    “弟兄们:二十年前,我的祖父,左骁卫大将军,兵败大非川,是我薛家男儿的奇耻大辱,我薛家男儿发誓,一定要用我薛家男儿的鲜血来洗刷!今日,机会到了,我将率领你们前去大非川,洗刷这一奇耻大辱,你们愿意与我一道么?”薛直来到将士们面前,大声训话。

    “愿意!愿意!”

    薛仁贵虽然死去多年,然而,作为战神级的统帅,他的威名还在,将士们对他依然服气,能为他洗刷耻辱,正是他们心中所想,无不是扯起嗓子大吼。

    一时间,声振长空,地皮都在颤抖。

    “出发。”薛直飞身上马,一拍马背,率先而出。

    将士们紧随其后,如同一条长龙,对着大非川滚滚而去。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驱入汉关!”也不知道是哪个将士激动难已,唱起了薛仁贵的传奇之歌。

    “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驱入汉关!”一有人唱,将士们立时和,一时间,歌声雄壮豪迈,直贯九霄。

    当年,薛仁贵奉命西征,在天山三箭吓破蛮夷的胆,蛮夷不得不降。将士们就是唱着这首歌走向辉煌,如今,他们再度唱响了这首薛仁贵的传奇之歌。

    尽管薛仁贵已经不在了,然而,他的雄风依在!

    薛直离开后,唐军在李隆基的指挥下,一队接一队的开出,直奔大非川而去。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从河西走廊到大非川的道路上,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龙。正滚滚前进。直扑大非川。

    从石堡城到大非川不算太远。第二天就到了。

    在进入大非川的隘口上,有一座城池,是用来守卫这条道路的。

    这座城池不大,有近两千驻军。

    “准备进攻。”薛仁贵把此城一打量,准备强攻。

    就在这时,却是发生了让薛仁贵想不到的事情。

    “那是唐军?不可能吧?唐军怎会来到这里?”

    “明光铠,横刀,这要不是唐军谁是唐军?”

    “你真是笨呀。装备可以缴获的嘛。这肯定是大吐蕃的勇士打败了唐军,缴获了唐军的装备,穿在身上眩耀呢。”

    “也有理。好多的明光铠!哇,我眼花了,太多了。”

    “明光铠,那可是好东西,是最好的铠甲了。走,我们去讨点。”

    “对!讨点明光铠来穿穿。即使不能讨来,我们见识见识也是好的。”

    明光铠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铠甲,因其卓越的防护力著称。在吐蕃人眼里,那是不可多得的宝物。要是能弄到明光铠。那就是祖坟冒烟了。

    即使不能弄到明光铠,近距离见识见识,也是不错的经历。

    吐蕃兵士离开城池,三五成聚的蜂涌而来,个个脸上泛着笑容,笑呵呵的,如同见到祖宗似的。

    “兄弟,你这明光铠卖不卖?要多少牛羊骏马,你说。”

    “你要是不要牛羊骏马,要金银也可以。”

    “你连金银都不要的话,那细皮嫩肉的女人,你要么?你要啊,没问题,要多少?”

    这些吐蕃兵士一边涌来,一边叫嚷,个个一脸的期待。瞧他们那期待样儿,仿佛见到老祖宗似的。

    “我们是唐军。”唐军将士看在眼里,只觉这世界太疯狂了,疯狂得吐蕃人连敌我都分不清楚了。

    “哈哈!兄弟,你真会说笑。唐军怎能来到这里呢?大吐蕃有石堡城在,唐军不可能来到这里。”

    “石堡城,那是天下间最为坚固的城池,除非唐军长有翅膀,会飞,飞到这里来。”

    “只要石堡城在,再多的唐军都没用的。你们这说笑挺有意思的,我好想笑。”

    吐蕃兵士听在耳里,个个直摇头,一副打死我也不信的样儿。

    石堡城有多险要,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后世,也是大名鼎鼎,要吐蕃兵士相信唐军会来到这里,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宁愿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呃。”唐军将士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明明说的是大实话,明明唐军已经近在眼前,吐蕃兵士竟然不信,这对于唐军来说太过荒唐,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儿。

    “这是好事儿。”薛直灵机一动,脸上泛着笑容,道:“兄弟,你要明光铠,是吧?好说,好吧。容我们进城,歇口气,再来谈价钱。”

    “好嘞。”吐蕃兵士齐声叫好。

    “还是这位大人通情达理。大人,您请。”立时有吐蕃兵士围将过来,牵马的牵马,坠镫的坠镫,簇拥着薛直进入城里。

    就这般,不少唐军被吐蕃兵士如同欢迎老祖宗似的请进了城里。

    原本以为要经过一番血战,才能进入城里,却是没有想到,吐蕃兵士如此“热情”的邀请唐军进入,要不是亲身经历,打死唐军也不相信这是真的。

    “见过送死的,没见过如此送死的!”唐军将士在心里不屑的贬低吐蕃兵士,脸上却是泛着笑容,与吐蕃兵士虚与委蛇。

    “杀!”一进城池,薛直大喝一声,手中横刀一挥,一个吐蕃兵士的头颅就搬家了。

    “大人,您这是……”吐蕃兵士一下子懵了。

    “噗。”薛直一刀砍掉他的脑袋,可没有心情为他解释。

    “杀!杀光吐蕃狗!”唐军将士爆发出惊天的吼声,个个奋力砍杀,出手凶狠凌厉。

    鲜血喷溅,人头抛飞,不一会儿功夫,吐蕃兵士就是死伤惨重。

    “真是唐军?”

    到了眼下这份上,吐蕃兵士不得不信这是真正的唐军了,个个一脸的惊诧。

    什么有眼无珠,这就是!

    唐军明明表明了身份,吐蕃兵士竟然不信,还如同迎接老祖宗似的把唐军请进城里,这不是找死么?

    这场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占领了这座城池,也就意味着唐军正式踏上了大非川。

    “弟兄们:前面就是大非川了,尽情的驰骋吧!”

    薛直大吼一声,一拍马背,率先冲出,第一个踏上了大非川。(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 不信?

    “进入大非川了!”

    “进入大非川了!”

    一队队唐军进入大非川,都要爆发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大非川之地,主要是现在青海湖一代,在唐初这里属于吐谷浑之地。在唐初,吐谷浑曾经一度很强大,曾经大举入侵唐朝。唐太宗命李靖为将,率领九路唐军,进攻吐谷浑,打得吐谷浑大败。

    这一战之后,吐谷浑衰败,难以再振国力。

    到了唐高宗时期,吐蕃想要吞并吐谷浑。吐谷浑就向唐朝求援,这才有大非川之战。这一战,薛仁贵谋划得当,很有可能成功。

    若是成功的话,大非川就为会成为唐朝的领土,那么,河西走廊不仅不会再有威胁,反而会把吐蕃封锁在高原上,会让吐蕃更加被动,这对唐朝来说天大的好事。

    也正是因为看出了这样做的好处,唐高宗这才派出最富有才华的薛仁贵来打这一仗。

    千算万算,没有算到的是郭待封竟然会违抗将令,致有大非川之败。

    大非川之败,影响极为深远,可以说终唐之世都没有消除这一影响。

    第一个影响就是让吐蕃得到大非川之地,这是一片极好的经济区域,使得吐蕃的口众更多,牛羊骏马更多,经济实力更强,吐蕃一举而成为唐朝的劲敌。

    第二个影响,就是吐蕃的触角前移,可以威胁到河西走廊,这对唐朝极为不利。

    如今,唐军进入大非川。拿下大非川就是指日可待。一旦拿下大非川。数十年前的愿望就实现了。谁能不欢喜?

    正是因为如此,唐军将士在进入大非川之前,都会欢呼一阵子。

    “前面就是大非川了,可以尽情的杀戮了!”李隆基骑着照夜狮王,望着前方一望无际的平川,大为振奋。

    “尽情的杀戮!”将士们爆发出一阵惊天的吼声。

    李隆基这话说到他们心坎上了。

    于是乎,一队队唐军驰骋在大非川,纵横来去。如入无人之境。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在千里大非川上,唐军如同一片海潮,汹涌澎湃,汪洋姿肆,不可阻遏。

    xxxxxxx

    长安,大明宫,李旦正在与狄仁杰、张柬之、王孝杰、姚崇、宋璟他们议事。

    就在这时,只见贾铭笑呵呵的进来,远远就嚷起来了。道:“陛下,大捷。石堡城大捷!太子攻下石堡城了!”

    “好啊!”李旦兴致高昂,脱口赞扬道:“三郎不愧是三郎,马到成功!”

    一句夸赞的话说完,紧接着就是一愣,大声喝道:“你说甚?攻下石堡城了?”

    “是呀,陛下。”贾铭重重点头,大声肯定一句,赞不绝口,道:“太子了得,一举而下石堡城呢。”

    “不可能!”李旦、狄仁杰、张柬之、王孝杰、姚崇、宋璟他们齐声否决。

    “三郎虽然很会打仗,可那是石堡城呢,天下间最令大唐头疼的关隘,少说也要打三两个月才能有结果。”李旦一脸的不悦,沉声道:“这个三郎,甚时间学会谎报军情了?哼,朕要收拾他一顿,要他长长记性!”

    “没错!”狄仁杰、张柬之、王孝杰他们齐声附和。

    石堡城是最令唐朝头疼的关隘,没有之一。如此难打的关隘,少说也要打三两个月才能有结果,哪有一举而下的道理?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即使对李隆基极为信任的李旦,也是不相信了。不能怪李旦,实在是这军报太难以令人相信了,除了解释为李隆基谎报军情,找不到别的解释。

    “陛下,太子英明过人,怎会谎报军情呢?”贾铭却是为李隆基大吹特吹法螺了,道:“太子用了一个巧妙之极的办法,一举而下石堡城呢。陛下,您一定猜不着。”

    “一举而下石堡城,那更不可能。除非三郎长得有翅膀,会飞。”李旦脸一沉,冲贾铭喝道:“贾祖,你也胡闹了。”

    “哎呀,陛下,我说的是实话。”贾铭都快跳脚了,道:“我一开始也不信,可看了军报,不得不信呀。如此妙法,岂能攻不下石堡城?陛下,你不信,你自个儿看。”

    不由分说,把军报塞到李旦手里。

    李旦手一抖,就要把军报扔掉,却是转念一想,怒道:“朕倒要看看,三郎是如何谎报军情的。哼!”

    他对李隆基极为信任,李隆基竟然谎报军情,这让他极为不爽,言来怒气冲冲。

    三两下展开军报,李旦一瞅,冷笑道:“果然是谎报军情……嗯……这……”

    怒气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脸的惊讶,嘴巴张得老大,眼珠子差点掉地上了。

    “这……这……这……真是妙计!”紧接着,李旦就是惊声尖叫,噌的一下从宝座上跳起来,眼圆眼睛,死命的打量着军报。

    狄仁杰、张柬之、王孝杰他们把李旦这前后矛盾的样儿看在眼里,却是不明所以。

    “陛下,太子是不是谎报军情?”王孝杰心直嘴快,忙问道。

    这话正是众人所想,无不是重重点头。

    “王孝杰,你好大的胆子!”李旦却是双眼睛一翻,冲王孝杰厉喝一声。

    “我……陛下,您这话何意?”王孝杰一愣,不明所以了。

    “你竟敢诬蔑三郎谎报军情,你的胆子不小呀。”李旦眼中精光闪闪,吼得山响:“三郎如此英明,怎会谎报军情?”

    王孝杰直接无语,直翻白眼。

    “陛下,这不是您说的么?”狄仁杰一愣,为王孝杰鸣不平。

    “朕甚时间说过?”李旦撇得干干净净,一脸的喜色,得意洋洋的道:“朕就知道三郎不会为朕失望,一定有办法一举而下石堡城,果然如是!”

    狄仁杰、张柬之、王孝杰、姚崇、宋璟他们齐翻白眼,明明是李旦第一个不相信,是他第一个说李隆基谎报军情,要收拾李隆基,让李隆基长长记性,他竟然不承认了,这也太赖皮了点。

    可是,狄仁杰他们又不能戳穿,只能在心里腹诽。

    “王孝杰,你是大唐硕果仅存的老将名将,身经百战,战阵经验极为丰富,而又久在西北,你说,你有甚办法一举而下石堡城。”李旦扯起嗓子,得意洋洋的为难王孝杰,一副你肯定猜不着的样儿。

    “没办法!一举而下石堡城,那是不可能的!”王孝杰非常肯定。

    王孝杰在西北多年,要是有好办法的话,他还不早就把石堡城打下来?

    “谁说没办法?三郎不就一举而下石堡城么?”李旦脖子伸得老长,活脱一只打鸣的公鸡,就差点跳到屋梁上去打鸣了。

    “陛下,究竟甚办法呀?”狄仁杰实在是忍不可忍了,李旦也太得瑟了。

    “王孝杰,你这个名将,一定猜不到这办法。”李旦还在吹嘘:“也只有朕的儿子三郎才想得到这个办法。”

    “陛下,您快说,是甚办法呢?”张柬之把李旦这副得瑟样儿看在眼里,知道石堡城真的是给打下来了,不然的话,李旦不会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得瑟。

    只是,他前思后想,也是想不明白李隆基究竟是用的何种办法,不得不好奇。

    “是呀,陛下,您快说呀。”众人的好奇心也给勾起来了,齐声催促。

    “三郎的办法挺简单的,他就是在石堡城的对面山顶上这样……这样……扬灰。”李旦一边说,一边做了一个扬灰的动作。

    “扬灰?”狄仁杰、张柬、姚崇和宋璟他们对石堡城不太了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扬灰?”王孝杰多次到过石堡城,对石堡城特别了解,李旦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划过他的脑海,猛然间明悟。

    “好主意!好主意!”王孝杰大声叫嚷,赞不绝口,道:“真是个好主意呀!真是个好主意呀!”

    “砰!砰!砰!”紧接着,王孝杰右手不断的重重拍在额头上,一个劲的后悔:“我怎没想到呢?我怎没想到呢?我要是想到了,早就把石堡城打下来了!”

    李隆基的办法不算多难,可以说很简单。王孝杰多次攻打过石堡城,就是没有想到,若是早点想到这办法,他早就把石堡城打下来了。

    此时明白过来,就是太晚了,这是后知后觉。

    “妙!妙!妙!”狄仁杰、张柬之他们也明悟了,个个齐声赞叹。

    “在石堡城对面的山顶上扬灰,只要控制好风向,一定能成。”王孝杰很是笃定。

    “要是大些的城池,这一手固然没用,可对于石堡城这样很小的城池,却是有大用。”狄仁杰重重点头。

    石堡城固然险要,却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太小。只要有一部分灰雾把石堡城笼罩了,就足以让石堡城失去战力。

    “太好了,应当把这一消息传遍天下。”李旦满心欢喜,道:“这是朕复位以来的第一仗,可以振奋军心士气!”

    李旦复位以来的第一仗,就是如此漂亮,不费吹灰之力打下石堡城,他自觉倍有荣焉。

    与此同时,逻些,布达拉宫。

    都松芒布结召集大论、小论、整事相这些大臣商议大事。

    正议间,有人快步进来,禀报:“禀赞普:石堡城失守了。”

    “甚么?石堡城失守?”都松芒布结一愣,随即放声狂笑道:“说得好!好一个好笑的笑话!来啊,上酒,本赞普要痛饮!”(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 吐蕃震恐

    石堡城有多难打,都松芒布结不会不清楚,要他相信给唐朝打下来了,那是不可能的。他宁愿老母猪可以上树、男人可以生孩子,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这个禀报消息的人为之气结,明明是紧急万分的军情,都松芒布结竟然当笑话听的,这也太让人无语了。

    “这笑话真是好笑!是我听过的最好笑的笑话了!”大论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笑出来了,道:“如此好笑的笑话,人间难得几回闻,值得痛饮一番。”

    “古人有以诗佐酒的佳话,我们就用笑话佐酒,不让古人专美于前!”小论笑得捂着肚子叫疼。

    “赞普,我说的是……”这个禀报消息的人忙肯定,却是给都松芒布结粗鲁的打断了。

    “你要说你说的是真的,是吧?”都松芒布结满脸的笑容,很是欢快,道:“我知道你说的是真的。”

    “真的?”这个人眼里充满希望,赞普就是赞普,英明过人啊。

    “真的是很好笑的笑话。”都松芒布结重重点头,瞧他那用力样儿,差点把脖子折断了。

    “呃。”这人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直接无语了。

    “上酒上酒。”整事相叫嚷着。

    立时有佣仆端来上等美酒,给吐蕃君臣斟上。

    “这杯酒可称佳酿,为何如此说?不是在于此酒酿得好,而是他的笑话说得好!”都松芒布结端着金杯,美滋滋的一口喝干,笑道:“这么多年来。还没人以石堡城说笑。不能不笑啊。你们说。是不是呀?”

    “没错!”附和声响成一片,如同雷鸣似的。

    “禀赞普:唐军攻下石堡城了。”他的话刚落音,又有人进来禀报军情。

    “蠢材!”都松芒布结眼睛一翻,冷光四射,冷冰冰的道:“你要说笑话也得多用点心思,他已经说过这笑话了,你再说一点也不好笑。”

    第二个禀报消息的人直接给他骂懵了,张口无言。

    我明明是说禀报军情。咋又成了说笑呢?

    佣仆给众人斟上美酒,都松芒布结端到嘴边,就要一口喝干。

    “禀赞普,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石堡城被唐军攻下了。”就在这时,扫兴的人来了,只见五个人急匆匆的冲进来,远远就叫嚷起来了。

    “嗯。”都松芒布结一愣,眼中精光闪闪。盯着这五人。

    “你们说的是真的?”一个人可以说笑,两个人可以说假话。七个人还能说假话吗?

    都松芒布结不得不惊疑。

    “禀赞普:石堡城被唐军攻下来了,唐军已经进入大非川了。”一语未了,又有一群人一脸的惊惶,急匆匆冲进来,远远禀报消息。

    “这……”都松芒布结一脸的震惊,手一抖,手中金杯砸在地上,酒水四溅,溅了他一身都是,他兀自不觉。

    “咣啷!咣啷!”群臣手中的酒杯一个接一个的砸在地上,酒水乱溅,地上一片潮湿。

    一个人可以谎报军情,两个也可以谎报,十几二十个人还能谎报军情么?

    明显不可能!

    尽管吐蕃君臣不愿意相信,却是不能不信了。

    “这……石堡城如此坚固,唐朝多次进攻,死伤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了,都没能打下来了,怎会一举而下呢?”好不容易反应过来的都松芒布结一脸的迷糊。

    他就是想破脑袋也是想不明白,如此坚固难打的石堡城,竟然被唐军一举攻下。

    要知道,唐朝打石堡城打了数十年,死伤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了,都没能打下来。而这次,唐朝一举就拿下了石堡城,唐军已经进入了大非川,都松芒布结不得不弄明白石堡城是如何丢掉的。

    “是呀。”群臣也想弄明白。

    “禀赞普,唐军在石堡城对面的山顶上扬灰,灰雾扑来,大吐蕃的勇士眼睛进灰,看不见了,唐军趁势进攻,一举而下石堡城。”一个禀报消息的人,大着胆子禀报。

    “扬……灰?”都松芒布结只觉口干舌燥,浑身乏力,眼前发黑,几欲晕倒。

    “咕咕。”群臣喉间发出一阵怪异的声响,个个脸色大变。

    石堡城是吐蕃最为重要的关隘,没有之一,他们个个对石堡城极为了解,若是唐军在石堡城对面扬灰的话,只要看好风方,一定会让石堡城失去战力。

    想明白此点的他们,不得不惧。

    丢了石堡城,也就意味着大非川的大门打开了,唐军可以毫无阻碍的进入大非川。想想看,二十年前,薛仁贵只率了五万唐军进入大非川,差一点拿下大非川。这次,唐军卷土重来,肯定不会是来五万,会来得更多,十万二十万,甚至三十万都有可能。

    如此之多的唐军蜂涌而入,吐蕃还能保住大非川么?

    大非川气候温暖,水草丰美,是优良的天然牧场,吐蕃的牛羊骏马有很大一部分产自大非川,这是吐蕃最为重要的经济区之一。

    一旦被唐军打下来了,吐蕃的实力就会大降。

    而且,吐蕃再也不能威胁河西走廊,唐朝可以全力经营西域,吐蕃要想拥有西域的想法就会成为泡影。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唐朝离吐蕃更近了,对吐蕃构成巨大的威胁,从战略上来说就是吐蕃被动了,而唐朝拥有主动权了。

    这后果太严重了,吐蕃君臣不能不傻。

    “这……要如何是好?”过了好半天,都松芒布结总算是清醒过来了,心惊胆颤的问道。

    坦率的说,都松芒布结是吐蕃的一代雄主,此人不乏胆识,精明过人,可是丢掉大非川的后果太严重了,会让吐蕃一夜回到解放前,回到松赞干布时期。

    松赞干布虽然是吐蕃历史上最为伟大的赞普,他统一了吐蕃,然而,他在位时期,吐蕃很弱小。吐蕃真正称得上强大,是得到大非川之后的事了。

    回到松赞干布时期,也就是吐蕃弱小时期,想想这可怕的后果,都松芒布结就一阵心惊。

    “赞普,眼下再惊惧也没用,得镇定下来,好好筹谋一番。”大论也是心惊肉跳,却是不得不是强忍着害怕,提醒都松芒布结。

    “大论,你说得没错,已经成这样了,再怕也没用,得镇定。一定要镇定。”都松芒布结吸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石堡城之丢失,固然出乎我们的意料,然而,大吐蕃的勇士也不是吃素的,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就能与唐军决死一战。”都松芒布结不愧是吐蕃历史上有名的雄主,一旦冷静下来,就能深思,道:“本赞普以为,眼下大吐蕃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调兵遣将,准备与唐军大战;二是准备和谈;三是准备保卫积石山。”

    “赞普英明!”群臣齐声颂扬。

    “大非川对大吐蕃太过重要了,正是因为拥有大非川,吐蕃才这么强大,才能对唐朝构成威胁,才能严重威胁河西走廊,让唐朝无法全力经营西域,是以,大非川无论如何不能丢,一定要夺回来,哪怕是与唐朝决死一战,也是在所不惜。”大论剖析道。

    “没错。”群臣赞同。

    大非川对于吐蕃太过重要,不仅仅拥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价值,还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在国家安全上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以,大非川决不能丢,哪怕是与唐朝大战一场。

    “大论说得固然有理,可是,唐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号令严明,战法了得,能征善战,新近屠尽百万突厥,我们与唐军大战,打得过么?”紧接着,有大臣心惊肉跳的提出一个很残酷的现实问题。

    群臣个个紧抿着嘴辰,目光闪烁,一脸的惊惧,难以回答。

    唐军有多么了得,作为唐朝的主要敌人之一的吐蕃很清楚,吐蕃与唐朝打了这么多年,要不是有着高山密林可以依托的话,早就被唐朝灭了十次八次了。

    想想看,突厥是那么的强横,其国力军力比起吐蕃来,要强得太多了,还不是被唐朝灭了?唐朝灭突厥的次数不是一次,而是两次。

    尤其是第二次灭突厥,最是让人惊恐,一次性屠尽百万之众!

    一次性屠杀百万之众,翻遍史书也是找不到,谁能不惊?谁能不惧?

    反观吐蕃,国力不如唐朝,军力不如唐朝。军队的训练、装备、号令、战术战法都不如唐军,被唐军甩开好几条街。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的一次大战,那就是大非川之战。薛仁贵只带了五万唐军进入大非川,在郭待封丢掉粮草,损失不小的情况下,薛仁贵手里拥有的兵力不过四万人的样子。而当时的吐蕃出动倾国之兵,四十万,是唐军的十倍之众。

    在当时的大论率领下,对唐军发起连番进攻,想要全歼唐军。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吐蕃伤亡惨重,死伤无数,积尸如山,大论不得不放弃全歼薛仁贵的打算,只得主动与薛仁贵和谈,放薛仁贵离开。

    这是用血的代价得出的经验教训。

    若当时的唐军不是丢掉了粮草,导致士气低落,军心不稳的话,四十万吐蕃大军说不定会大败。

    都松芒布结愣了半天,这才大声道:“只要我们大吐蕃的勇士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就一定能打退唐军!二十年前,我们能打败薛仁贵,如今就能再次打败唐军。”(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薛仁贵兵败处

    都松芒布结的话慷慨激昂,很有力量,很能鼓动人心,然而,群臣却是紧抿着嘴唇,没有响应。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很清楚,这不过是好听的说法而已。

    若是一般的吐蕃百姓,听了这话一定会很高兴,会欢呼,但作为吐蕃的统治阶层,他们对当年的大非川之战太了解了。没错,吐蕃是胜了那一仗,那是惨胜,吐蕃因为胜利而胆寒。

    当年那一战,若是唐军的粮草还在,吐蕃一定会失败;或者薛仁贵的兵力稍微多点,不需要太多,多上两万的样了,失败的一定是吐蕃。

    如今再次大战,吐蕃还真的没有一点胜算。

    都松芒布结把群臣的反应看在眼里,倒也没有怪罪,因为他心里也很清楚。

    “在开战之前,得和唐人和谈,尽可能不战而保全大非川。”都松芒布结接着道。

    “赞普英明。”大论、小论、整事相齐声赞同。

    和唐朝开战,吐蕃没有多少胜算,这是用血的代价得出的结论。若能通过和谈而保全大非川,那是最好。

    “赞普,和谈是好事,可是,唐人会应允么?”有大臣很不识相,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是呀。与唐朝开战,大吐蕃并无胜算,唐朝很可能得到大非川,我们拿甚来谈?”立时有大臣附和。

    谈判是需要筹码的,吐蕃手中没有筹码,怎么与唐朝谈判?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若是不解决的话。又没法谈判。

    “这……”都松芒布结被问住了。愣了半天。这才道:“除了大非川不能谈外,其他的都好说。唐人要牛羊骏马,金银,尽可能满足。”

    大非川太重要了,绝对不能丢。至于其他的,牛羊骏马金银珍珠,虽然贵重,却并非不能舍却。现在的吐蕃。也只有这点谈判的筹码了。

    “这事就由小论去吧。你在与大食的结盟一事上办得不错。”都松芒布结扭头冲小论道。

    小论一愣,心中大惧,此时与唐朝谈判,那是跳火坑,万万去不得。此时此刻,他万分后悔,早知如此,何必在与大食结盟一事上吹嘘呢?

    “咳咳。赞普,臣近日有些不适,恐无法胜任如此重任。”小论一阵咳嗽。眼泪花花的,装得很象。上气不接下气的道。

    “哼。”都松芒布结哪有不知道他的想法,很是不满,冷哼一声。

    “赞普,臣去吧。”整事相主动请缨。

    “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唐人这话没说错,国难之际方见忠臣,整事相,你是大吐蕃的忠臣。”都松芒布结大为意外,又是感动,大赞一番。

    此时此刻,前去与唐朝谈判,是跳火坑,很可能有去无回,整事相竟然主动请缨,的确是难得。不仅都松芒布结感动,就是群臣也不乏感动,打量着整事相,大为赞赏。

    “臣不敢说一定能成功,可臣一定尽心尽力。”整事相平静的道。

    “好。”答案已经很明白了,十之**不可能成功,只能尽力,整事相这话很实在,都松芒布结大为满意。

    “谈不成,而又不可力敌的话,就得保卫积石山,不让唐军深入。”紧接着,都松芒布结大声道。

    积石山是吐蕃的最后一道防线,若是落到唐军手里的话,吐蕃都城逻些也就暴露出来了,唐军会顺利攻入逻些。是以,保卫积石山就成了必要。

    对于这点,群臣没有异议。

    “传旨:调集倾国之兵,准备与唐朝大战。”都松芒布结最后道。

    xxxxxxxx

    大非岭是位于大非川的东南面,这里地势开阔。

    “隆隆。”如雷的蹄声响起,只见唐军如同海潮般开来。

    唐军自从进入大非川后,就顺利推进,如入无人之境。不过几天时间,就来到大非岭。

    李隆基骑在照夜狮王背上,打量着开阔的大非岭,道:“真是一处好地方。”

    “太子,我们到达这里,应当祭奠当年殉国的英灵。”张说提醒一句。

    “没错。”陈玄礼他们齐声赞同。

    “传令:就地扎营,准备祭奠。”对于此事,李隆基当然会同意,立时传下将令。

    唐军停下来,开始扎营,很快的,一座座帐幕就出现在大非岭,横成行,竖成列,秩序井然,一派整肃。

    李隆基带着张说、陈玄礼他们来到大非岭,只见地上累累白骨,到处都是。

    “郭待封罪该万死!”李隆基看在眼里,气恨恨的道。

    “哎。”要不是当年郭待封违抗军令的话,也不会有大非川之败,更不会有今日这样的局面,众将齐声一叹。

    “朝廷当年只是把他贬为庶民,真是太仁慈了,应当把他处于极刑。”李隆基的气愤不减反增:“他为了一己之私,违抗军令,致有大非川之败,遗祸无穷。若是当年一战成功,朝廷拿下大非川,河西走廊这些年就不会被威胁,吐蕃就不会如此之强,我们今日更不用出征大非川。”

    大非川一役的影响太过深远,直到唐朝灭亡,都没能把大非川拿回来。虽然唐朝经过多番努力,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说打下石堡城,最终还是没能打下大非川。

    按照薛仁贵的谋划,他把粮草放在大非岭,命郭待封率一万唐军守卫。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前面的道路很险要,而且又有瘴气,要快速推进,不能担误。若是带上粮草的话,就会拖累行军速度。

    薛仁贵准备他在前面打下基地,再率军回来接应郭待封,合兵一处。共同押运粮草。就不会有问题了。

    这番谋划是非常好的谋划。很符合当时的情形。

    可是,郭待封是唐朝名将郭孝恪的儿子,将门出身,瞧不起薛仁贵这个草根,他不执行命令,擅自率兵押着粮草前进。

    吐蕃得到消息后,领兵的大论亲率重兵前来进攻。郭待封抵挡不住,粮草被吐蕃夺得。吐蕃运不走的,就一把火烧掉了。

    当薛仁贵得到消息后,回兵来救,已经来不及。尽管此前,唐军在薛仁贵的指挥下,打得很顺利,一连夺下了好几座城池,眼看着胜利在望了。可是,粮草没有了,形势急转直下。唐军处于危机之中。

    吐蕃当然不会错失这一天赐良机,准备把薛仁贵全歼。出动了四十万大军,重重围困。薛仁贵沉着应战,给吐蕃以重创,大论意识到不可能全歼薛仁贵,只得主动与薛仁贵谈判,放薛仁贵离开。

    “传令:收集将士们的遗骨,容打胜之后,带回国内安葬。”李隆基大声下令。

    “太子英明。”一片颂扬声响起。

    让这些殉国英雄的遗骨回国,在国内安葬,是将士们的心声,李隆基此举他们打从心里赞成,要不赞扬李隆基都不成。

    一声令下,将士们开始收集遗骨,费时半天就完成了。

    然后就是做一些简易的盒子,把这些遗骨装好。只等胜利归国之时,带回国内,再做棺椁收敛。

    最后,举行了一个隆重的祭奠,告慰这些战死的英灵,唐军来了,要为他们复仇。

    “太子,我们立即进军吧。”祭奠一完,张小飞立时提醒一句:“骁卫大将军兵败大非川的仇,我们一定要报!要早日报!”

    “是呀,太子。”众将齐声附和。

    报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一箭之仇,正是将士们心中所愿,无不是目光灼灼,打量着李隆基。

    “张说,你以为呢?”李隆基看着张说问道。

    “太子胸有成竹了。”张说笑着道。

    “你说说。”李隆基不置可否。

    “那好吧,我就说说。”张说点头,道:“眼下的情势,若是只报一箭之仇,只是拿下大非川的话,是前所未有的好,只需要快速进军就能完成。若是从长远看,不宜快速进军,当缓缓进军。”

    “缓缓进军?”

    “张说,你糊涂了吧?”

    “哪有缓缓进军的道理?”

    众将七嘴八舌的叫嚷起来,个个一脸的不解。

    “没错,我也赞成缓缓进军。”陈玄礼大为赞同。

    “我也赞成。”杨思勖开口道。

    张说、陈玄礼、杨思勖三人极富军事才华,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三人竟然一致认为应当缓缓进军,这还真是让人意外,众将大为惊讶,齐声问道:“为何呀?”

    “很简单。”李隆基接过话头,道:“若只是拿下大非川的话,只需要一鼓而进就行了,不出一月,我们就能全部拿下大非川。可是,吐蕃的军队仍在,可以利用高山密林对我们进攻,滋扰我们。我们可以用大非川为饵,钓出吐蕃的军队,再一鼓而歼之。”

    说到这里,声调转高,道:“没有了军队,吐蕃就会破胆,就不能再滋扰我们了。”

    “这……好主意!”

    “好主意啊好主意!”

    众将先是一愣,随即齐声赞好,个个大为欢喜。

    拿下大非川,固然可以达到削弱吐蕃的目的。若是能顺便把吐蕃的军队也能解决了,那么,对于唐朝来说,具有天大的好处。

    那会让吐蕃更弱,会让吐蕃破胆,在三二十年内,无法对唐朝行滋扰,唐朝就可以集中全力西进,与阿拉伯帝国争夺中亚。

    “为了给吐蕃以巨大威胁,应该派一将率兵前进,给吐蕃造成一种大非川不日就要被我们拿下的错觉,让吐蕃不得不快速调兵。”张说出主意道。

    “没错。这事就交给薛直了。”李隆基点头道:“薛直,你率五万精锐前行,给吐蕃造成我们大张旗鼓前行的错觉。”

    “遵命。”薛直大喜,大声领命。(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和谈?

    薛直领命后,率军出发,一路前进,打得异常顺利。

    他几乎不用运筹,只需要把薛仁贵当年的谋划拿出来直接用就成了,要想不顺利都不成。

    谁叫薛仁贵当年的谋划是那么的精当?

    “太子,我们做甚?”张小飞问道。

    “我想,吐蕃的使者快要到了吧。”李隆基眉头一挑。

    “吐蕃使者?他来做甚?”有将领不解的问道。

    “当然是和谈。”李隆基解释一句。

    “禀太子,吐蕃使者求见。”李隆基的话刚落音,人精高力士就进来禀报。

    “太子,我们坚决不和谈。”众将齐声叫嚷。

    如今是唐朝完全占据了主动,吐蕃处于被动,用得着谈判么?

    “谈是要谈的。”张说笑着。

    “张说,你休要胡说。”有将领不满了:“如今这局势,我们非常有利,用得着谈么?”

    “没错。”众将齐声附和。

    眼下的情形对唐朝太有利了,唐朝用不着谈。

    “谈的目的有多种,并不一定非要谈和,还可以谈别的嘛。”李隆基笑着解释一句。

    “太子,我们应当把吐蕃使者晾着。”陈玄礼阴阴一笑。

    “没错。”杨思勖立即赞成,出主意道:“我们还可以演点戏。”

    “好。”李隆基点头,冲高力士道:“你去把吐蕃使者软禁起来。不管他说甚么做甚么,你都不要理睬。”

    “遵命。”高力士人精一个,立时心领神会。应一声。快步而去。

    整日相急匆匆赶来。风尘仆仆的,很是疲惫。到了大非岭,立即前来求见李隆基,巴不得立时见到李隆基。

    如今的情况对吐蕃极为不利,每耽搁一刻钟就对吐蕃更加不利,由不得不心急。一见高力士前来,脸上泛着亲切的笑容,乐呵呵的迎上前去。道:“见过大人。敢问大人,太子要见我了?”

    “太子忙着呢,哪有时间见你。”高力士眼睛朝上一翻,一副把整事相当空气的傲慢样。

    整事相听在耳里,一颗心直往下沉,他最怕的就是见不着李隆基。这次与当年的大非川之战完全不同,当年那一战,唐军只有五万人马,而这次唐军进入大非川的有二十万,唐军的兵力雄厚。完全可以四面出击,会很快拿下大非川。

    若是李隆基不见他。大非川就丢定了,没有丝毫可以挽回的可能。

    “大人,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大人笑纳。”整事相从怀里摸出一块上等美玉,塞在高力士手里,满脸笑容,比起见到老祖宗还要欢喜。

    “是块好玉。”高力士把美玉打量一阵,点点头,把美玉抛抛,淡淡的道:“太子正在准备攻打大非川。”

    这是透露了一点消息,整事相心中发凉,怕什么来什么,再掏出一块美玉塞到高力士手里,道:“我是带着十二分诚意前来,还请大人从中玉成。若能见到太子,定有重谢。”

    “太子日理万机,军务繁忙,哪有时间见你呢。”高力士淡淡的道。

    “带进来。”整事相一咬牙,一声令下,立时有吐蕃佣仆抬着一口沉重的箱子进来。

    整事相亲手打开箱子,只见一片珠光宝气,笑呵呵的道:“大人,区区薄礼,还请笑纳。”

    高力士来到箱子前,把箱子里的珠宝一瞧,笑道:“看在你有心的份上,我就再给你透露一点消息,太子三日后就要大举前进了。”

    “甚么?三日?”整事相吓了一大跳。

    李隆基是唐军统帅,他若前进的话,也就意味着唐军主力前进了,大非川剩下的部分很快就会被唐军打下来。

    这可是天大的坏消息。

    “没错。就三日。”高力士淡淡的道。

    “能不能请大人从中周旋,要太子暂缓进军。”整事相急了。

    若是能拖住李隆基,让李隆基暂缓进军的话,这对吐蕃是好事,可以让吐蕃有更多的时间调集兵马。

    “这可难了。”高力士摇头,道:“我只是照顾太子的起居,从不干预军机。”

    “大人是太子身边的红人,只要你说话,太子一定会听。”整事相对李隆基身边的人下过一番功夫,了解得很清楚,道:“太子对大人很是信赖,远非他人所能及。”

    “正因为太子信任我,我更不能做对不住太子的事儿。”高力士摇头。

    “带进来。全带进来。”整事相一咬牙,命人把剩下的箱子全部带进来。

    足足二十口箱子,整事相亲手打开,一片耀眼的光华,晃得人眼花。

    高力士一通打量,一副动心样儿,拧着眉头,道:“或许可以试试。”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整事相大喜过望。

    “你先歇着,我这就去见太子。”高力士满心欢喜。

    “但凭大人吩咐。”整事相千恩万谢。

    高力士命人把所有的箱子抬着,前来见李隆基道:“禀太子,整事相给我送了这么多的厚礼,要我想办法让太子暂缓前进,太子,您看这要如何应对?”

    “高力士,办得不错。”李隆基点头赞赏,道:“这些礼物很厚重,你就不动心?”

    “是有点儿动心,只是,再动心也不能坏了太子的大事呀。”高力士实话实说。

    “你们说,这么厚重的礼物,你们会动心么?”李隆基笑着问众将。

    “肯定会动心。”众将一愣,也是实话实说。

    “高力士,不错!不错!”如此厚重的礼物,要是不动心的话,那就是在说假话。虽然动心了。却能克制贪欲。高力士这份自制力不错。值得赞扬。

    “你给整事相说,我五日后出征。”李隆基冲高力士道。

    “遵命。”高力士点头道:“这事儿不能急着回他,得等上一段时间,嗯两日后再回他。”

    高力士人精一个,自然明白如此做,会给整事相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便于李隆基接下来的设局。

    “真是个人精。”李隆基大为满意。

    整事相这两天过得心惊胆颤,整日里只听唐营中人欢马腾。一派肃杀,一副随时会出征的样儿。这是他最为担心之事,想要求见高力士,高力士却是不见他。

    不仅不能见到高力士,还被唐军控制了,只能呆在帐幕里,莫想出帐幕。

    整事相想要收买唐军兵士,却是给唐军兵士毫不留情的训斥,跟骂孙子似的。整事相很不爽,却不得不忍着。

    都快绝望了。好在两日之后,高力士来了。

    “见过大人。敢问大人。事儿进行得怎样了?”整事相一见高力士的面,急忙问道。

    如此急切,暴露了吐蕃没有底气,可是,整事相这两天都快给憋疯了,顾不得这么多了。

    “我好说歹说,太子总算是听进去了,暂缓两天进军。”高力士笑呵呵的道:“贵使,这下你可放心了吧。”

    “放心?放心个屁!才两天!”整事相都快哭了。

    花了那么多的厚礼,只买来两天时间,这也太冤了。

    两天时间,顶个屁用。要是有十天半月的话,勉强可以。

    “大人,能不能再多点时间?”整事相忙道。

    “你莫要贪心不足,我为了这两天时间,可是绞尽脑汁。你瞧,我的头发都白了。”高力士指指脑袋。

    整事相左瞧瞧,右瞅瞅,高力士满头黑发,乌光发亮的,就没半根白发,这也太能盖了。

    “大人……”整事相还想再说,高力士甩所袖子,扬长而去。

    “这可怎生办?”整事相眉头紧拧着,筹谋对策。

    “眼下一定要把这消息送回去,要赞普加快调兵遣将。”想了一阵,整事相终于有了决定,道:“来人。快来人。”

    “有甚事?”唐军兵士在门口大喝一声。

    “我的佣仆呢?”整事相问道。

    “你等着,你能不能见佣仆,我去问问大人。”唐军兵士甩下一句话,快步而去。

    “我是使者,不是阶下囚。”整事相真想抱头痛哭。

    “大人,吐蕃使者要见他的佣仆,见还是不见?”唐军兵士向高力士问道。

    “让他见。”高力士同意了。

    “大人,要是传递出去消息,不太好吧?”唐军兵士很是担忧。

    “费了这么多周章,就是要让他传递消息,有何不好?这是太好了。”高力士了解李隆基的心思,就是要给整事相施加压力,让他把唐军势大,大非川即将被唐军拿下的消息传回去,吐蕃才能更快的调兵遣将。

    当整事相见到佣仆后,只觉苍天开眼,终于可以传递消息。

    于是乎,整事相写好情报,要佣仆带好,赶回逻些去见赞普。

    好在,唐军也没有阻拦,任由这些佣仆离去。

    一转眼,五天过去了,整事相终于见到李隆基了。

    “见过太子。”整事相大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美好感觉。

    “说吧,你有何事?”李隆基淡淡的道。

    “敝国与贵国世代交好,文成公主更是大吐蕃人人敬仰的贤人,为大吐蕃带来美好前途,两国友谊应当永远流传,我为两国友好而来。”整事相调起三寸不烂之舌大侃特侃:“还请太子从速退兵,两国可永为兄弟。”

    “要是不退兵呢?”李隆基冷冷的道。

    “要是太子一意孤行,大吐蕃当起倾国之兵,与太子决死一战。”整事相头一昂,胸一挺,道:“当年,大吐蕃能打败薛仁贵,这次也能打败太子。”(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 信?不信?

    整事相这话底气十足,却是惹了大祸,引来众将的齐声斥责。

    “该死的吐蕃狗,闭嘴!”

    “万恶的吐蕃狗,要是再敢胡言乱语,就宰了他。”

    众将个个眼睛瞪圆,狠狠瞪着整事相。

    薛仁贵兵败大非川,是唐朝的奇耻大辱,是众将心中的耻辱,哪能容许整事相拿来说事,要不惹来他们的喝斥都不成。

    “我看你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李隆基冷笑道:“谁个不知,哪个不晓,当年一战,吐蕃虽胜却是胆寒。打胜了,却是胆寒了,这可是千古未闻的奇事,吐蕃不错啊,竟然开创如此先河。”

    这话讽刺意味十足,把吐蕃的老底给掀了。

    薛仁贵虽败犹荣,在处于绝对的劣势情形下,竟然打得吐蕃胆寒,这是了不得的壮举。

    这是实情,整事相不由得一愣,暗想李隆基果然是牙尖嘴利,不易对付。转念一想,如此外交场合,绝不能承认,否则就是自乱阵脚,道:“太子狡辩,胜了就是胜了,败了就是败了!”

    “狡辩?哈哈!”李隆基放声大笑,讽嘲道:“薛仁贵只有四万人马的样子,而吐蕃出动四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连番大战,为何不全歼薛仁贵,却放薛仁贵离开?”

    整事相一愣,有些哑口无言。

    “那是大吐蕃不愿两国结下太大的仇怨,从大局着眼,放薛仁贵离开。”整事相想了想。终于找到托词。

    “哈哈!”众将齐声大笑。个个不屑之极。

    “不是你们安有好心。而是吐蕃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歼灭薛仁贵,不得不放薛仁贵离开。”李隆基冷笑道:“若是再打下去,即使把薛仁贵全歼,吐蕃会伤亡惨重,那是得不偿失。”

    当吐蕃焚毁薛仁贵粮草之后,吐蕃就想全歼薛仁贵,如此千载难逢的良机。要是不想全歼薛仁贵,那就是傻瓜。

    可惜的是,连番大战的结果却是吐蕃伤亡惨重,吐蕃无法承受那可怕的损失,只得放薛仁贵离开。

    “这……”明眼人前难说假话,整事相知道在精明的李隆基面前,徒逞口舌之利是没用的,因为李隆基一张利口让他无法招架了。

    “若是太子愿意退兵,大吐蕃愿出三万骏马,十万牛。百万羊,两万金。五万银。”整事相只得出价了。

    “笑话!你这是打发要饭的?”李隆基冷冷的道:“我提百万雄兵进入大非川,不日之间,大非川就会成为大唐的土地,牛马骏马、金银要多少有多少,本太子不要大非川,而要区区之牛羊骏马金银,何其蠢也!”

    大非川是青藏高原的富饶之地,是很重要的经济区,要是打下来,要什么没有?

    “要是太子不满意,可以商量,可以商量嘛。”见蒙混不过去,整事相只得退让了。

    “那好,我的条件是:一大非川归大唐所有,此事不议,我说了算。二吐蕃称臣纳贡,赞普长住长安,吐蕃国内之事,由大唐派人打理。三是大唐在逻些驻军,镇守吐蕃。”李隆基开出的条件太苛刻了,苛刻得让吐蕃无法接受。

    果然,整事相如同被壮汉暴了菊花似的,一蹦老高,尖叫道:“不可能!绝不可能!”

    这三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吐蕃虽然不愿意,却能勉强接受。

    要是不出意外的话,大非川的丢失是时间问题,唐朝一定会拿下大非川,差别只在于是用谈判的手段,还是用武力的手段而已。

    第二个条件的前半段,实在没有办法,吐蕃也能接受,称臣纳贡只是个形势,损失的是面子,却可以保全里子。虽然让人不甘心,也不是不能接受。

    后半段就无法接受了,赞普去长安长住,这是把生死交给了唐朝,打死吐蕃也不会接受。

    更不用说,治理吐蕃还让唐朝派人来做,吐蕃无异于是唐朝的领土了,即使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经灭亡了。

    第三个条件更是不可能接受。若是让唐朝在逻些驻军,无异于让唐朝把利剑插在吐蕃胸口上,随时可能捏死吐蕃。

    “呼呼。”整事相脸色大变,呼呼喘气,胸口急剧起伏,如同起伏的波浪。

    “太子,你没有诚心,你是要置大吐蕃于死地。”整事相怒吼道。

    接受李隆基的条件,就是亡国,整事相不能不怒。

    “要么接受!要么战!”李隆基冷笑一声,站起身来,就要离去。

    看着就要离去的李隆基,整事相只觉天旋地转,眼前阵阵发黑。

    战,拿什么与唐朝战?二十年前那一战,吐蕃虽然胜了,却是胆寒,唐军的战力太可怕了,可以把吐蕃军队甩开好几条街。

    不战的话,就得接受李隆基的条件,那是亡国。

    整事相是左右为难,脑中嗡嗡直响,随时可能晕倒。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斥候满脸惊惶,急匆匆冲进来,远远叫嚷起来:“禀太子,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薛直大军中了瘴毒,无法前进,还请太子定夺。”

    “甚么?中了瘴毒?”李隆基眼睛一翻,一声咆哮,如同惊天巨雷。

    “是呀,太子。”这个斥候吓了一大跳,脸色大变,直朝后缩。

    “来啊,把他押下去。”张说忙大声喝道:“严加看管,定不能让他走脱。”

    几个唐军兵士过来,押着整事相下去。

    “太好了!太好了!苍天开眼了,保佑大吐蕃了呀。唐军竟然中了瘴毒,哈哈!”整事相心里乐开了花,笑得跟花儿似的。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把这一重要消息禀报赞普。”整事相在心中暗道。

    然而。让他焦虑的是。唐军看管甚严。加强了警戒,让他无机可趁。

    实在没办法的整事相,决定再试试收买,竟然凑效了,看守这里的唐军被他收买了两个,帮他脱身,逃出唐营,连夜朝逻些赶。

    “整事相逃了?”李隆基的帅帐中。李隆基得到消息后大为满意,点头道:“这戏演得不错。”

    “太子,赞普会信么?”李宽有些惊疑的问道。

    “会信,一定会信。”张说代李隆基回答,道:“一是因为薛直进军的道路上瘴气很厉害。也正是因为瘴气厉害,左骁卫大将军这才把粮草放在大非川,致有郭待封抗命之举。有这事在前,赞普不得不信。二是因为如今的吐蕃打又打不过我们,谈又谈不成,可以说是处于绝望之中。处于绝境的人。总是想看到希望,就如落水的人。抓住一根稻草,还以为可以救命。”

    从大非岭往前的进军道路上,瘴气特别厉害,薛直五万大军中了瘴毒,无法作战,这事儿很有可能,吐蕃不得不信。

    处于绝望中的人哪怕是一丝儿很渺茫的希望,也是希望,也想抓住,和现在的吐蕃极为相似。

    “若是我们再运作一番,诸如停止行动,大加收集治瘴毒的药物,赞普一定会信!”陈玄礼接过话头道。

    “没错。”杨思勖大为赞成。

    “就这样办。”李隆基点点头,道:“可惜了,让薛直受委屈了。”

    “只要能重创吐蕃,区区委屈对于薛直来说不算一回事,他会欣然接受。”陈玄礼笑道。

    “传令给薛直,要他装作因为瘴毒而无法进攻的样儿。”李隆基最后道。

    就这样,唐军出动,大力收集治瘴毒的药物,停留在大非岭,按兵不动。

    xxxxxx

    逻些,布达拉宫。

    都松芒布结与大论、小论和群臣正在议事。

    “也不知道整事相与唐人的和谈进行得怎样了?”都松芒布结很是担忧。

    这和谈既是希望,也不是希望。因为和谈成功的可能性并非没有,只是可能性并不大,主要是走一下过场,了一下心愿。

    若是不能和谈成功,那么,对吐蕃极为不利,吐蕃会丢掉大非川,这难以接受,都松芒布结不得不忧。

    “赞普,整事相回来了,整事相回来了。”就在这时,只见几个亲信扶着整事相进来,远远就叫嚷开了。

    “他回来了?”吐蕃君臣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整事相身上。

    只见整事相整个人很疲惫,很消瘦,精神萎蘼。

    “整事相,你怎么了?”都松芒布结大惊失色,忙问道。

    这话正是群臣心中所想,无不是紧盯着整事相。

    “赞普,好消息,好消息。”整事相却是扯起嗓子叫嚷,声音尖细刺耳,赶得上太监的声音了。

    “好消息?甚好消息?”群臣大为不解,齐声问道。

    “是不是和谈成功了?”都松芒布结长吁一口气,大为振奋。

    只要和谈成功,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能接受。

    “不是。”整事相的话让他刚刚升起的希望代为泡影。

    “那还有甚好消息?”都松芒布结一脸的颓废。

    哎!

    群臣长叹一声,个个如同斗败的公鸡。

    “赞普,当然是好消息了。唐军中瘴毒了。”整事相几乎是唱出来的,红光满面,兴奋不已,如同打了鸡血似的。

    “甚么?唐军中瘴毒了?”吐蕃君臣齐声惊呼,个个眼珠子差点瞪掉了。

    “真的假的?”紧接着,他们就是惊疑不定。

    “是真的。”整事相把经过一说。

    “可信么?”都松芒布结眼中精光闪闪,明灭不定,沉吟起来。

    “可信!”大论想了想,很笃定,道:“从大非岭开始,瘴毒很厉害。当年的薛仁贵,正是因为不敢在瘴毒区多加停留,想要尽快通过瘴区,这才把粮草放在大非岭,为大吐蕃所趁。如今,正是春季,万物复苏,也正是瘴毒升发之际,唐军中瘴毒那是一定的。”(未完待续。。)

第十六章 赞普亲征

    大论说的是实情,春季万物复苏,也正是瘴毒最盛的季节,唐军中毒很有可能。

    “没错!唐军肯定是中毒了。”

    “赞普,我们应该大举出兵,趁此良机把唐军全歼了。”

    群臣大为赞成大论的推断,大声叫嚷,瞧他们那兴奋样儿,恨不得与唐军立时大战一场。

    然而,都松芒布结却是紧拧着眉头,沉吟不决,道:“大论所言固然有理,若是唐朝设局,等着我们往里跳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赞普,良机当前,还等甚么?”

    “如此良机,千载难逢,若是错过了,后悔何及。”

    立时有心急的大臣叫嚷。

    “……这一次与二十年前那一战不同,唐军出动数十万,即使中了瘴毒,仍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大吐蕃要想打胜,需要出动倾国之兵,若是唐军使诈,我们一个不察,落入唐军圈套,那会伤亡惨重。”都松芒布结坚决的道:“此事,还要再等。”

    “这……”群臣无言反驳。

    都松芒布结说得在理,以唐军强悍的战力,即使有一半唐军还有战力,也足以把吐蕃打败。想想看,二十年前那一战,吐蕃出动四十万大军,攻打薛仁贵的四万残兵败将,都不能把薛仁贵全歼。这一次,唐军出动数十万,即使瘴毒再厉害,只要有十万唐军还能作战,就足以让吐蕃喝一壶的。

    作为吐蕃的领袖,他不能不谨惧。

    “你们也莫担心,若是查明这是真的。那么大吐蕃一定会全力出击。”都松芒布结安慰群臣一句。

    “赞普。在查证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调兵遣将。”小论忙支招。

    “没错。”都松芒布结很是赞同,道:“传旨:调集倾国之兵,准备应战。”

    他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吐蕃,在高山密林里的吐蕃百姓欢天喜地,载歌载舞,欣然响应。

    “听说了么?大吐蕃又要打唐人了,哈哈,我太喜欢了。”

    “二十年前那一战。大吐蕃扬眉吐气。唐人不是难打么?可在英勇的大吐蕃勇士面前,屁都不是。大吐蕃的勇士要他们生他们就生,要他们死他们就得死。”

    “如今,唐军再次进入大非川,却是中了瘴毒,死伤不少,他们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正是大破唐军的良机。这是天佑大吐蕃呀。”

    “这次,我们一定要狠狠打唐人。一定要把唐人打得绝种。”

    “你这话过了,唐人那么多。怎能绝种呢?”

    “你真是蠢,我们不会在大非川打败唐军,再趁势拿下河西走廊,然后再剑指关中,直取长安?只要我们进入了关中,就能占领中原,唐人还不是我们的狗?”

    “没错,没错。关中是唐人的形胜所在,只要拿下关中,就能奴役唐人,哈哈,太好了。”

    “关中可是富得流油的地方,那里有着吃不完的山珍海味,有着喝不完的佳酿,有着穿不完的美丽丝绸,还有细皮嫩肉的美人。”

    “哈哈!那里是人间仙境!”

    吐蕃人一边叫嚷议论,一边骑着骏马,背着弓箭,挎着弯刀,三五成聚,一队一队的走出高山密林,朝逻些而去。

    xxxxxx

    大非岭,唐军营地,李隆基的大帐。

    李隆基、张说、陈玄礼、杨思勖、张小飞、苏凡、李宽、裴孝恪,以及众将在座。

    “吐蕃有消息了?”李隆基问道。

    “禀太子,吐蕃还没大举出兵。我们发现,在大非川的吐蕃探子增加了不少。”裴孝恪负责打探消息,大声禀报。

    “太子,吐蕃这是在刺探虚实。”有将领忙提醒。

    “没错。”李隆基点头赞赏,道:“吐蕃的确是在刺探虚实。看来,都松芒布结很谨慎,不要紧,我们可以着手进行下一步了。”

    略一停顿,道:“传令给假薛直,要他好好装一回。”

    xxxxxxxx

    逻些,成群成群的吐蕃兵士赶到,把逻些城一瞧,个个眼珠子直朝地上掉。

    “这就是逻些?我们大吐蕃的都城,果然雄伟,果然是好大呀。”

    “我平生头一遭来到逻些,头一遭见到如此巨大的城市,此生足矣。”

    这些吐蕃人很多人是平生头一遭走出高山密林,头一遭见到逻些这样的大城池,眼睛都晃花了,比起进入大观园的刘姥姥还要惊讶。

    作为吐蕃的都城,逻些算得上吐蕃最大最繁华的城池了,却是和唐朝的城池远远没法比,若是他们见识了唐朝的都城,还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激动得脑充血?

    赶到逻些的吐蕃兵士,开始安营扎寨。可惜的是,吐蕃军队的号令不是很严,这营地很混乱,东一团,西一团,乱七八糟的。

    都松芒布结在布达拉宫,睁大眼睛把逻些城一阵打量,看着密密麻麻的帐幕,大为欢喜,笑呵呵的道:“大吐蕃有如此勇士,何惧唐人!”

    “赞普英明!”群臣忙颂扬。

    “禀赞普,刚刚得到的消息,薛直部被瘴毒所困,伤亡不少。唐军一次又一次的火化尸体,如今的营地已经减少了一半。”大论上前一步,大声禀报。

    “真是凑趣,真是凑趣。”都松芒布结笑呵呵的道。

    这的确是太凑趣了,刚刚夸赞这些吐蕃军队,大论就禀报如此美妙的好消息,能不是凑趣吗?

    “赞普,我们进军的时候到了。”有大臣很是心急,摩拳擦掌。

    “不。”都松芒布结摇头道:“薛直部只不过是唐军的先锋,只有五万人马,即使他这一部全军覆灭。唐军依然了得。不是我们能对付的。我们还得等。”

    “还是赞普英明。”群臣齐声颂扬。

    这次进入大非川的唐军足足有好几十万。薛直部不过五万人,哪怕是这五万人全军覆灭,唐军依然能打败吐蕃,都松芒布结的想法很正确。

    xxxxxxxxx

    大非岭,李隆基的大帐。

    “太子,逻些集结了很多吐蕃军队,看样子吐蕃是想与我们大战一场。”裴孝恪上前一步,向李隆基禀报。

    “好!”李隆基欣然叫好。道:“我们不怕吐蕃与我们打,只怕吐蕃不与我们打。都松芒布结调集了这么多军队,他是想与我们大战一场,这是好消息。”

    说到这里,声调转高,道:“他之所以迟迟不行动,是因为他还在顾虑。那么,我们就让他打消顾虑。薛直的戏演得差不多了,该我演戏了。”

    xxxxxxxx

    都松芒布结站在布达拉宫,看着欢腾的逻些城。极是欢喜。

    “大吐蕃的大军已经调集好了,只等李隆基那边的消息了。可有唐军的消息?”都松芒布结很是期盼的问道。

    若是能打败唐军。都松芒布结将是吐蕃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将会超越松赞干布。

    这次进入大非川的唐军有好几十万,若是被吐蕃打败的话,唐朝一定会损失惨重,这是天大的胜利。

    吐蕃还可以趁势进入河西走廊,占领河西走廊。

    一旦吐蕃占领了河西走廊,对吐蕃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向东可以威胁关中,向西可以威胁西域,要不了多久,可以掌握“丝绸之路”。

    只要把丝绸之路掌握在手里,可以把唐朝的丝绸倒卖到西方,把西方的珍宝倒卖到唐朝,吐蕃就可以快速积累财富,吐蕃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崛起。

    然后,吐蕃可以凭借强大的国力,大举入侵关中、幽州之地,最后入主中原,象当年的突厥所作的那样。

    想想这美好前途,都松芒布结就想放声高歌。

    “禀赞普,唐军有消息了。”大论笑呵呵的过来,未语先笑,眼睛眯到一起了,道:“天大的好消息:李隆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命薛直退兵,薛直部退回到大营,引起了瘟疫,如今的唐军是死伤惨重,每天都在伤尸体,营地在一天天的减小。”

    “当真?”都松芒布结眼睛一翻,眼中精光闪闪,大声喝问,如同雷鸣似的。

    “千真万确!”大论头一昂,胸一挺,道:“我再三核实,绝不会有错。”

    “何以见得?”都松芒布结死死盯着大论。

    “赞普有所不知,据探子回报,他们抵近侦探,看得清清楚楚,唐军把尸体堆在柴禾上,焚烧的尸臭数十里外也能闻到呀,这能有假么?”大论欢天喜地的道。

    “尸臭数十里外也能闻到?”都松芒布结眼中精光闪闪,沉吟不决。

    “赞普,还犹豫甚么呀?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

    “就是呀,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呀。”

    “赞普,出兵吧。”

    群臣振奋异常,大声叫嚷,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时杀到大非川去。

    “要是唐军使诈呢?”都松芒布结犹豫难决。

    “哎呀,赞普,这都甚时间了,你还犹豫甚?”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呀。”

    群臣急得不得了,恨不得强逼都松芒布结出兵。

    “禀赞普,好消息,好消息。”就在这时,只见一群斥候飞奔而来,个个一脸的欢喜之色,远远就叫嚷起来了:“唐军撤军了。”

    “甚么?唐军撤退了?”一片尖叫声响起。

    都松芒布结的眼睛瞪得滚圆,死命打量着这些斥候,大声喝道:“说清楚。”

    “赞普,唐军开始撤退了呀。从大非岭开始,朝石堡城方向开去,一队接一队,如同一条长龙,这假不了。”

    “我们亲眼看见了的呀。”

    这些斥候齐声叫嚷。

    “传旨:出兵!”都松芒布结终于下定决心,大声吼道:“本赞普要亲征!”(未完待续。。)

第十七章 灭吐蕃?

    逻些城下,吐蕃军队集结,一个个军阵出现,虽然不如唐军那般整肃,倒也有可观之处。

    吐蕃兵士个个昂头挺胸,眼中精光闪闪,战意炽烈,一派慷慨赴死样儿。

    都松芒布结身着特制的金盔金甲,背负硬弓劲矢,腰挎弯刀,威风凛凛,如同天神下凡。

    胯下一匹神骏的战马,平添几分威武之气。

    在群臣的簇拥下,策马而来。

    群臣顶盔贯甲,负硬弓劲矢,挎着弯刀,精神抖擞擞,个个如同斗士似的。

    都松芒布结来到大军前,放眼一望,只见吐蕃军队斗志昂扬,激情四射,大为满意,心想有如此雄师,难道还收拾不了李隆基的残兵败将?

    “有多少人?”都松芒布结问道。

    “禀赞普,五十八万人。”大论忙回禀。

    五十八万?当年打败薛仁贵也才出动四十万大军,如今手握五十八万大军,还收拾不了李隆基的残兵败将?

    都松芒布结在心里如是想,大为满意,点点头,眼里的光芒更盛。

    “大吐蕃的勇士们:我是你们的赞普都松芒布结!”都松芒布结扯起嗓子,大声训话。

    “赞普万岁!”

    “赞普万岁!”

    吐蕃军队大声欢呼。赞普对于他们来说,是高高在上的,如同云端里的神明,他们能见到赞普,这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我将率领你们前去大非川,斩杀可恶可恨的唐军!”都松芒布结的第一句话就让吐蕃兵士士气大涨,爆发出惊天的吼声。都松芒布结双手下压。直到吐蕃军队的欢呼声停歇。这才接着训话。道:“唐朝太子李隆基率领数十万唐军进入大非川,妄图占领大非川,却是天不佑唐人,唐军瘟疫流行,死伤惨重。”

    “哈哈!”

    “苍天显灵了!”

    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吐蕃军队尽管早就知道了,听了这话仍是爆发出一阵惊天的吼声。

    “大吐蕃这次出兵,不是要打败唐军。是要全歼唐军!要活捉李隆基!”都松芒布结右手高高举起,重重挥下,如同惊雷闪电,极有威势。

    “全歼唐军!”

    “活捉李隆基!”

    吐蕃军队爆发出惊天的吼声。

    吐蕃与唐朝打了数十年,败多胜少,要是能全歼唐军,活捉唐朝太子,那是天大之喜,由不得他们不欢喜。

    “然后,我将率领你们直下河西走廊。进入关中,奴役中原!”都松芒布结眼里冒出一长串美妙的小星星。仿佛他们已大功告成,奴役了中原似的。

    “直下河西走廊!”

    “进入关中!”

    “奴役中原!”

    吐蕃军队爆发出如雷的吼声,惊天动地,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瞧他们那欢喜样儿,他们眼里冒出美妙的小星星。

    “出发!”都松芒布结拉转马头,一拍马背,战马嘶鸣一声,撒蹄便奔,率先驰了出去。

    “隆隆!”吐蕃军队出动,蹄声惊天动地,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

    陡然间,一朵巨大的乌云连天接地,朝着大非川快速飘去。

    xxxxxx

    大非岭,李隆基的大帐。

    李隆基、张说、陈玄礼、杨思勖、薛直、李宽、苏凡、张小飞、裴孝恪,以及众将在座。

    “吐蕃有消息了么?”李隆基问道。

    “禀太子,都松芒布结亲自率军杀入大非川了。”裴孝恪脸上泛着笑容,乐呵呵的道:“太子这一手高明,打在都松芒布结要害上,他不得不出兵了。”

    “是呀。”一片哄笑声响起,众将大为欢喜,笑道:“任他都松芒布结谨慎,还不是中了太子的妙计。”

    都松芒布结一直很谨慎,费了这么大的功夫,他终于出兵了,这的确是值得欢喜。

    正如李隆基所言,唐军不怕吐蕃与唐军打,就怕吐蕃不打。只要吐蕃敢来,凭借唐军强悍的战力,完全可以打败吐蕃。

    若是吐蕃不来的话,吐蕃凭借高山密林据守,唐军一定奈何不得吐蕃。

    若是不把吐蕃的主力歼灭,只是拿下大非川的话,不是不可以,而是会留下祸害。只要唐军撤走,吐蕃就会时不时的前来滋扰大非川,让人很头疼。

    “这下好了,吐蕃终于来了,还是倾国之兵,接近六十万。”裴孝恪接着禀报。

    “六十万?”一片惊呼声响起,众将个个眼珠子差点掉出来了。

    虽然他们早就算到吐蕃很可能会出动倾国之兵前来进攻,却是没有想到间然是接近六十万这么多。

    想想看,二十年前那一仗,吐蕃也才出动四十万,整整差了近二十万,这是何等的惊人。

    “太好了!”紧接着,众将又是一阵欢呼,个个如同吃了蜜蜂屎似的。

    “吐蕃敢来,我们一定打得吐蕃狗全军覆灭!”

    “只要把吐蕃军队打败,在十几二十年时间内,吐蕃狗无法滋扰大唐,这是前所未有的好事儿。”

    “吐蕃狗也才来六十万,乍不来一百万呢?我们能屠尽突厥百万之众,就能屠尽吐蕃百万之众。哎,有些不够吃呀。”

    众将七嘴八舌的叫嚷,个个摩拳擦掌,一副要打得吐蕃绝种的凶狠样儿。

    李隆基费了这么多大的周章,要把吐蕃主力调出来的目的,众将都清楚。就是要重创吐蕃,让吐蕃在接下来的十几二十年前无法滋扰大非川,可以让大非川稳定,便于唐朝准备与阿拉伯帝国的大战。

    这一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由不得众将不欢喜。

    “太子,这一仗该如何打?”众将叫嚷之后。开始问计了。

    鱼儿上钩了。如何打。才能有最大的战果,又摆在面前了,这事儿必须得弄明白,众将目光灼灼,打量着李隆基。

    “我改主意了。”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道:“这一仗,我们不是要打败吐蕃……”

    “甚?甚?甚?不是打败吐蕃?”

    “为何呀?”

    有将领心直嘴快,叫嚷起来。

    “……我决定了。要灭掉吐蕃!”李隆基的话很惊人,可以说是语不惊人誓不休。

    “甚?灭吐蕃?”众将齐刷刷的站起来,个个目瞪口呆,一副听错了的表情。

    不仅众将震惊无已,就是张说、陈玄礼、杨思勖这三个精通兵道之人也是震惊得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灭吐蕃,那是多么美好的愿望,众将做梦也想。可是,他们非常清楚,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吐蕃地处高山密林里。打不过唐军,难道还不能逃么?

    一旦吐蕃要逃走。唐军要追杀也是难以凑功。

    青藏高原不比大漠,大漠虽然苦寒,却是空旷,便于大军驰骋。只要指挥得当,完全可以大举追杀,可以杀他个血流成河。

    而在青藏高原上,可以利用的险要地形太多了,吐蕃只需要以极少的兵力守住一处或几处险要之地,就可以让唐军无能为力。

    灭吐蕃,那只能是一个远大的理想罢了,注定不可能实现。

    “没错,我就是要灭吐蕃。”李隆基把众将那副吃惊样儿看在眼里,重重点头,再度肯定一句。

    众将听清楚了,相信了,却是直发愣,个个张口结舌。这个李隆基,还真敢想的。

    “太子,我也想灭吐蕃,可能行么?”张小飞心直嘴快,代表众将问道。

    “没错。”众将齐声附和。

    要是吐蕃那么好灭,唐朝还不早就动手了。想想看,突厥的实力比起吐蕃强大得多,都被唐朝灭了。而吐蕃如此之弱小,却是到现在还存在,就在于灭吐蕃不可行。

    唐朝能打败吐蕃,能重创吐蕃,就是不能灭吐蕃,这是共识。

    “要是在以往,要灭吐蕃自然是不可行。这次,却是可行。”李隆基却是很笃定。

    众将又是发愣,有心不信,李隆基却是说得信心十足,让人不敢不信。说信嘛,又太过于惊人了。

    “敢问太子,这话怎讲?”张说愣了愣道。

    “这次,都松芒布结亲率倾国之兵前来大非川,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李隆基道:“若是他不亲自前来,我们还没有机会。他亲自前来,那就是机会,只要我们能活捉他,吐蕃就会覆灭。”

    “我还以为是甚机会呢,就这?那不可行。”张小飞直摇头,道:“赞普打不过我们,他还可以逃,随便他往哪里一猫,我们莫想擒住他。”

    “是呀。”众将齐声附和。

    青藏高原多的是高山密林,若是都松芒布结想要躲藏,唐军再多也奈何他不得,因为能躲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他躲?他能往哪里躲?他再躲也是在大非川这一亩三分地上。”李隆基非常肯定,道:“进出大非川就那么几条道路,只要我们把道路一封锁,都松芒布结就能难以逃出大非川。只要他还在大非川,他就难逃被擒的命运。”

    “明白了!明白了!”张说、陈玄礼、杨思勖三人反应极快,马上就明白过来,赞不绝口道:“太子好谋划!好谋划!哈哈,这次,吐蕃必灭无疑。”

    “好主意!好主意!”众将愣了愣,也反应过来了,齐声赞好。

    李隆基说得没错,高山密林对吐蕃固然有利,也有弊。那就是,进出大非川的道路只有那么几条,只需要唐军把这些道路占领了,就等于切断了吐蕃的退路,就等于把吐蕃关在大非川,都松芒布结想要逃,也是没地儿可逃。(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断敌退路

    李隆基的话让众将恍然,特别振奋。

    “太子,我们可以派出一支军队,把道路切断。”张说立时出主意,道:“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道路,全部切断。一定要让赞普插翅难逃。”

    “没错。”众将齐声附和。

    “想想当年的颉利可汗,那可是在大漠上,东躲西藏,长达数月,还不是被大唐生擒了。那可是大漠呀,空旷无垠,眼下的大非川,就这么大,赞普就算想要东躲西藏,也不会有太多的地儿,要擒住他实在是太简单了。”李宽兴奋的叫嚷道。

    众将齐声附和。

    李靖夜袭阴山后,颉利可汗东躲西藏,长达数月之久,最后还不是被唐朝活捉了。

    那是在大漠上,空旷无垠,逃跑路线那么多,还是活捉了颉利可汗。如今,在大非川这一亩三分地上,而且进出的道路又那么少,要活捉赞普很有可能。

    “不仅要把道路封锁了,凡是能过人的地方,都要封锁。”陈玄礼接着补充一句道:“大非川的四周是险要的高山,能够过人的地方并不是太多,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军队就能完成。”

    “对!”众将齐声赞同。

    大非川就是现在的青海湖一带,进出的道路不多,而且地势险要,能过人的地方也不多,唐军要全面封锁,不是不可行。

    “吐蕃军队的战力不行,就算我们用十万军队来战,也能打败吐蕃。也就说是。我们可以派出更多的军队用于封赏。”张小飞难得的机灵了一次。

    “是呀。是呀。”众将大为赞成这话。

    薛仁贵以四万残兵败将。面对十倍之敌,在粮草被毁,军心士不稳,士气低落的绝境下,都不落下风。

    现的在唐军战意高炽,士气高昂,粮草充足,战力极为强悍。即使以一敌十,也是稳胜之局。也就是说,唐军可以节省出更多的兵力,用来封锁大非川。

    “我们还可以预先选定战场。”杨思勖也来出主意,道:“赞普亲率大军前来,来势汹汹,他一心想要全歼我们,还要想生擒太子。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在哪里,吐蕃军队就会赶来哪里决战。这战场完全由我们选择。只要我们选定了战场,就可以重点封锁战场四周的道路就行了。一下子就缩小了范围。”

    这话很有道理。

    都松芒布结是冲着全歼唐军来的,是冲着李隆基来的,只要李隆基在哪里,他就会进攻哪里。也就是说,战场完全由唐军选择。有这种好事儿,唐军完全可以选择最为有利的战场,可以行进重点封锁,一下子就缩小了很多范围。

    这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众将大为赞成。

    “你们说得不错。”李隆基赞赏的打量张说、陈玄礼和杨思勖,笑道:“我们还可以挑选一批精锐,专门用来对付赞普。”

    “哈哈!”众将齐声大笑。

    李隆基这办法绝对是一个好办法,挑选一支精锐,装备最精良的装备,专门用来对付赞普。若是成功的话,那些封锁就用不上了。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封锁是必要。

    “众将听令。”李隆基大声下令。

    众将凛然,脸一肃,昂头挺胸,静等李隆基下令。

    “陈玄礼、杨思勖,你二人率兵十万,用来封锁。”李隆基大声下令。

    “遵命。”陈玄礼、杨思勖齐声领命。

    “薛直,你挑选一万精锐,专门对付赞普。”李隆基再度下令。

    “谢太子!”薛直眼里泪水滚滚,大为激动。

    薛仁贵兵败大非川,是唐朝的耻辱,是薛家的耻辱。若是薛直能够生擒赞普,这雪耻之事就是到了极致,这是对薛家天大的恩德,薛直不能不激动。

    “张小飞就给你,听从你的调遣。”李隆基又道。

    张小飞是一员猛将,冲阵是一流的,有他相帮,这活捉赞普一事就更有成算了。

    “遵命。”张小飞大喜,昂然领命。

    “至于战场嘛,就大非岭。”李隆基眉头一挑,道:“大非岭地势开阔,最适合大战之用。”

    “太子英明。”对此议,众将没有异议。

    xxxxxx

    陈玄礼和杨思勖两人商议。

    “陈将军,以我之见,积石山要等到吐蕃大军进入大非川才能封锁,这还有点时间。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把其他方向上的道路切断。”杨思勖冲陈玄礼道。

    “没错。我也是这样想的。”陈玄礼重重点头。

    吐蕃大军是从逻些出发的,要经过积石山,这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也不能浪费了,可以先一步把其他地方的道路切断。

    一旦吐蕃打了败仗,走投无路之后,就会乱蹿,不一定非要通过积石山回到逻些,流蹿向河西走廊都有可能。

    “每一个封锁之处,都要建起寨栅,务必做到万无一失。”杨思勖再道。

    “说得对。”陈玄礼大为赞道:“此事干系重大。大唐能否灭掉吐蕃,就在此一举,多建寨栅是必须的。”

    以唐军强悍的战力,只要唐军封锁了险要之处,完全可以守住,不用寨栅也成。不过,为了万无一失,寨栅还是必须的。

    “积石山最为重要,不能掉以轻心,我之意积石山就交给陈将军,其他三个方向就交给我。”杨思勖最后道。

    “杨将军高义。”陈玄礼大为佩服。杨思勖此人虽然出身低贱,却是很有大器局,能从全局出发。

    两人再商量一阵细节之后,就分头行动了。

    杨思勖率领唐军,开始封锁道路。

    “这条道路一定要封锁,留下一千人。分设两道关隘。”杨思勖来到一处险要之地。大声下令。

    立时有一千唐军开出。把这道路封锁了。一处在山腰,一处在山顶,可以遥相呼应。有了这两处关隘,可以说这条道路稳若泰山。

    “这里地势险要,不太好封锁。”杨思勖把眼前的山峰打量一阵,道:“去五百人,直接到山顶就行了。建好寨栅后,就多备滚木擂石。若是吐蕃逃蹿而来。居高临下砸就是了。”

    立时有五百唐军出发,好不容易来到山顶,开始建寨栅,准备滚木擂石。很快的,这里又被唐军严密封锁了。

    “这条小径仅容一人通过,嗯,派一百人去就行了。要分段,层层封锁。”杨思勖来到一条小径前,打量一阵,大声下令。

    立时有一百唐军出动。分段层层封锁了这条山径。

    就这样,在杨思勖的指挥下。唐军把除了积石山外的其他方向的道路全面封锁,哪怕是羊肠小道也不放过。

    即便没有道路,能够过人的地方,都封锁了。

    只要陈玄礼完成封锁,整个大非川就是有进无出。

    xxxxxxx

    积石山是一座山脉,自古以来就是青海与藏省的分界线,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汉朝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在进攻积石山,始终无法越过积石山。

    山里只有为数不多的道路,吐蕃大军正在积石山中前进。

    吐蕃大军以为胜券在握,士气高昂,战意炽烈,进军的速度很快,轻松自在,如同在飘似的。

    “快呀,快呀,能不能再快点?”

    “就是呀,我真恨不得长上一对翅膀,飞到大非川。”

    “我们的进军速度已经够快了,要不了多久就能到达大非川。”

    “到了大非川,就可以放开手脚大杀特杀了。杀光唐军,奴役唐军的亲人,是吐蕃勇士的大快事!”

    “哈哈!没错!”

    吐蕃兵士一边前进,一边叫嚣,瞧他们那欢喜样儿,仿佛他们已经打败唐军似的。

    都松芒布结骑在高头大马上,听着吐蕃兵士的叫嚷,大为欢喜,心想吐蕃兵士如此士气高昂,还愁打不败唐军?还愁不能活捉李隆基?还愁不能拿下河西走廊?

    喜滋滋的都松芒布结行军只觉是轻松加愉快,瞧他那轻松样儿,这哪里是去打仗,这是去旅游的。

    终于,积石山快过完了。

    “大吐蕃的勇士们:前面就是大非川!”都松芒布结望着积石山尽头的一马平川的平原,大为振奋,振臂高呼:“大吐蕃勇士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全歼可恶可恨唐军的时候到了!活捉李隆基的时候到了!”

    “大吐蕃万岁!”

    “赞普万岁!”

    吐蕃军队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个个欢喜难言。

    “走!”一拍马背,胯下骏马长嘶一声,撒开四蹄便奔,都松芒布结第一个走出积石山,踏上了大非川的土地。

    “呼!”深吸一口气,都松芒布结心情极为愉快,只觉大非川的空气都是如此清新,如此让人迷醉,如醉醇酒似的。

    “李隆基,本赞普来了!”都松芳布结眼中精光闪闪,飞驰而去。

    “隆隆!”吐蕃大军如同溃堤的洪水似的,源源不绝的冲出积石山,直奔而去。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积石山如同堤坝,而道路就象缺口,不计其数的吐蕃军队从缺口涌出,汇成一片人潮马海,汪洋姿肆,不可阻遏,对着大非岭涌去。

    近六十万吐蕃大军,分成数路进军,也是用了整整七天这才全部通过积石山。

    陈玄礼藏在道路一侧的山顶,看着通过的吐蕃大军,冷笑道:“只需要我们把积石山的道路切断,就是关门打狗!”

    “弟兄们:该我们了!上,切断退路!”陈玄礼大手一挥,率先冲了出去。

    “切断吐蕃狗的退路!”唐军欢呼声响彻天地,来到道路两侧,砍木滚石,只一会儿功夫,就把道路塞断了。(未完待续。。)

第十九章 等你多时了

    “隆隆!”吐蕃大军在都松芒布结的率领下,快速前进。

    马蹄踏处,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一朵巨大的乌云连天接地,快速飘动。

    “李隆基还在大非岭?”都松芒布结策马驰骋。

    “是的。”斥候忙回道。

    “李隆基真是好‘胆’,死到临头了,居然不知道逃跑,还傻傻的在大非岭等死。”都松芒布结得意的冷笑,道:“见过送死的,就没见过如此送死的!哈哈!”

    “哈哈!”吐蕃兵士爆发出一片爆笑声,以此来响应。

    一天之后,都松芒布结与大论率领下的吐蕃军队汇合在一起。又过了一天,小论、整事相率领下的军队赶来汇合,至此,五十八万大军因为要通过积石山而暂时分开后,又全部集结在一起,声势大涨。

    望着人潮马海,都松芒布结特别轻松,心情极为愉快,笑道:“有如此大军在手,何愁不能破唐军?”

    “赞普所言极是。”大论忙来凑趣,笑眯眯的道:“我们这么多人马,不要说打,就是一人一口唾沫,也会把李隆基淹死。”

    “哈哈!”这话挺有气势的,群臣跟着大笑。

    “走。”都松芒布结当先而出。

    群臣忙跟着进发,大军紧随而来,气势惊天。

    近六十万大军驰骋,那威势不需要说的,惊天动地,光是蹄声就震得天空上的浮云片片碎裂。

    三天之后,吐蕃大军终于赶到了大非岭。

    把大非岭的唐军营地一瞧,都松芒布结彻底放下心来。笑道:“我一直担心李隆基会逃走。他竟然没逃。这很好!很好!”

    “他是想死吧?”大论接过话头,调笑道:“李隆基率领那么多的大军进入大非川,却是没有想到,天降神罚,让唐军得了瘟疫,死伤无数,焚烧尸体的臭味在几十里外都能闻到,他有脸回去么?他要是回去。谁会放过他?他的太子之位还能保住么?”

    这虽是讥嘲之言,却也成理。

    真是他想象的那样,李隆基真没脸回唐朝,还不如在这里等死。

    “这营地可以驻军十万。”都松芒布结把唐军营地一阵打量,大为欢喜,道:“唐军进入大非川有数十万,如今只有十万了,这伤亡不可谓不重呀。”

    据吐蕃查到的数量,唐军进入大非川的是二十万。这样算下来,唐军就是死伤过半了。这伤亡太大了。要知道,死伤十万。唐军还没有什么斩获,李隆基这回要丢大脸了。

    “赞普,我们进攻吧。”有将领心急,大声请命。

    “是呀。赞普,您只要下令,我们一鼓作气就能把唐军打败。”立时有将领附和,数量还不少。

    “进攻?”都松芒布结心眼活了,不过,把吐蕃军队一瞧,略有些疲乏,只得打消念头,道:“虽然今日进攻,一定能打败唐军。可是,大吐蕃的勇士长途行军,略有疲惫,应当歇息,养精蓄锐,准备明日大战。”

    对这处置,没人有异议。

    即使是那些心急的将领,也只得强忍着。

    一声令下,吐蕃开始扎营,一座座帐幕出现,连营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头。

    可惜的是,吐蕃军队的号令不是那么森严,这营地有些混乱,和对面的唐军营地一比,差得太远。

    唐军的营地横成行,竖成列,秩序井然,一派整肃。

    “唐军不错!”都松芒布结把吐蕃营地瞧瞧,再把唐军营地瞧瞧,不得不承认差距。

    “容这一仗打完了,本赞普会大加整顿,一定要象唐军这般整肃。”都松芒布结眼中精光一闪,道:“听说李隆基了得,善于练兵,抓住他之后,就要让他给大吐蕃练兵。”

    “哈哈。”要是让李隆基为吐蕃练兵,这绝对是一件扬眉吐气的好事儿,群臣大是欢喜,齐声欢笑。

    “赞普,明日进攻,一定能灭了唐军,活捉李隆基。”小论眼珠一转,立时想到一个好办法,出主意道:“可我们也不能傻等,得做点儿事,让李隆基提心吊胆。”

    “哦。怎么做?”这倒是一件好事儿,都松芒布结大为赞成。

    “我们可以派一个使者前去见李隆基,吓吓他。”小论嘿嘿一阵奸笑。

    “好主意。这就派人去。”都松芒布结心想这主意挺好玩的,既长自己威风,又灭李隆基志气。

    于是乎,一个吐蕃使者奉命后,欢天喜地前去唐军营地。

    xxxxxxxxxx

    李隆基出营,和众将观察吐蕃营地。

    这是李隆基第一次见到这么大规模的吐蕃营地,看得很仔细。

    “吐蕃还行,但和大唐比起,还是差得太远。”李隆基指点着吐蕃营地,笑道:“营地,是最基本的,连营地都有些凌乱,其他方面可想而知了。”

    李隆基这话没说错,营地是最基本的,要是连营地都出现混乱,在其他方面可想而知了,必然是更加混乱。

    “以前的吐蕃,更加混乱。自从文成公主进藏后,吐蕃才有了巨大的改变,一直以大唐为榜样,可惜的是,只得大唐之形,不得大唐神髓。”张说博学多才,很清楚吐蕃的变化因何而来。

    吐蕃在松赞干布以前,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帝国。

    然而,吐蕃有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没有自己的文明。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松赞干布派人去克什米尔学习。在当时,克什米尔属于印度,虽然印度当时处于分裂分治的大乱之世,克什米尔却是属于印度文明。

    这些吐蕃人学成之后回到吐蕃,把印度文明带回青藏高原,创立了吐蕃文字。

    统一了吐蕃,松赞干布自以为吐蕃的实力很强大了,就向唐朝用兵。却给唐朝打得大败,松赞干布意识到,吐蕃和唐朝的国力差得太远了。

    松赞干布是个精明人,他意识到这点后,决定改变对唐朝的策略,那就是与唐朝交好。两国交好,最稳固的关系莫过于通婚,他就向唐朝求婚。一开始,唐太宗不允,松赞干布数次求婚,唐太宗最后同意了。

    唐太宗是牛闪闪的皇帝,很明白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就趁文成公主进藏的机会,带入大量的汉文化,比如唐朝工匠、读书人之类,这是吐蕃第一次全面引入汉文明。

    汉文明的进入,使得在吐蕃占有统治地位的印度文明退缩,最终退出了吐蕃。

    可以这样说,文成公主入藏是吐蕃向汉文明靠近的开端,自此以后,汉文明站了上风,最终把这片土地同化掉。

    要是没有文成公主进藏一事,很可能青藏高原不会成为中国的领土,很可能因为深受印度文明的影响而成为印度的领土。

    “容我灭了吐蕃,让吐蕃学个够。”李隆基笑道。

    “哈哈。”众将齐声大笑。

    要想拥有一块土地,光是军队进行征服还不行,还要让那里学习汉文明,接受汉文明,这样才稳妥。若是唐朝征服了吐蕃,必然要大量输入汉文明。

    “禀太子,吐蕃使者求见。”就在这时,高力士前来禀报。

    “要他进来吧。”李隆基点点头。

    高力士应一声,忙去领人。

    “你们说,吐蕃使者为何而来?”李隆基问道。

    “必然是前来耀武扬威的。”张说很笃定。

    “不会吧?你为何如此笃定?”众将不信。

    高力士领着吐蕃使者到来。

    众将一瞧,只见吐蕃使者得意洋洋,眼睛朝上翻,目光从李隆基头顶上掠过。

    众将冲张说一竖大拇指,大为赞赏,张说真的猜准了。

    “李隆基,见到本使,你为何不见礼?”吐蕃使者冷冷的道,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儿。

    “闭嘴。”众将大怒,直呼李隆基之名,这不能忍受。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杀气隐现。

    “你不怕?”吐蕃使者一愣,有些不解的问道。

    唐军死伤惨重,李隆基应该破胆才对,李隆基竟然一点也不害怕,吐蕃使者还真是有些想不明白。

    “怕?大唐男儿何惧之有?”李隆基头一昂,胸一挺,激昂昂而言:“你甚时间见过害怕的大唐男儿?”

    “没错!”众将轰然响应,声音洪亮,如同雷鸣的。

    唐人以奋战边关为荣,书生也以带剑为荣,谁会怕死?

    “今日与往日不同。”当年吐蕃以十倍之众也是奈何不得薛仁贵的残兵败将,对唐军的胆识,吐蕃人是知道的。吐蕃使者倒也认同这话,愣了愣,道:“唐军死伤惨重,士气低落,军心不稳,而大吐蕃勇士挟锐气而来,战意高炽,一旦开战,你一定会全军覆灭。”

    “噗哧。”众将强忍着笑容。

    紧接着,众将又是欢喜,李隆基这计用得很好,竟然到了现在,吐蕃还没有反应过来。

    李隆基微微一笑,道:“此事不劳你操心。既然你来了,你就带一句话给都松芒布结。”

    “你是要求饶吧?算你明智。你放心吧,赞普不会杀你,要让你给大吐蕃练兵。”吐蕃使者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哈哈!”众将再也忍不住了,失笑出声。

    “你……”李隆基有些无言,这也太自高自大了,道:“你回去给都松芒布结说:我等他多时了!”(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上当了

    李隆基的语气很冷淡,然而,吐蕃使者却是当作笑话听的。

    “哈哈!笑死我了。”吐蕃使者仰首向天,纵声狂笑,道:“李隆基呀李隆基,我见过想死的,就没有见过你这样送死的。你等赞普很久了,是不是急着送死呀?”

    众将齐翻白眼,个个无语。

    李隆基这是用的计,吐蕃跳进来了,还不明白,吐蕃使者把李隆基的大实话当作笑话听,要不是他们亲眼见到,打死他们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扔出去。”李隆基才没有心情与这种无知之人磨牙,右手一挥,淡淡的道。

    立时过来两个亲卫,一左一右的押着吐蕃使者出去。

    “李隆基,你死到临头了,你死到临头了。你跪下来求我,我会向赞普美言几句,饶你一条小命。”吐蕃使者一边朝外走,一边扭头冲李隆基叫嚷。

    “砰!”两个押送的亲卫眼睛一瞪,凶光闪闪,两人对视一眼,拳头对着吐蕃使者就砸了下去,砸得结结实实。

    “吐蕃狗,你再敢口出狂言,定斩你狗头。”亲卫对李隆基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李隆基是他们的天,是他们的地,哪能容忍吐蕃使者胡言乱语。

    身上吃疼,吐蕃使者一个激灵,再也不敢叫嚷了,紧抿着嘴唇,生怕惹恼两个亲卫。

    两个亲卫押着吐蕃使者,一边走一边挥拳暴打,吐蕃使者惨叫连连,引得唐军追看。出了唐军营地。两个亲卫把吐蕃使者象扔垃圾一样扔出营地。

    “李隆基。你竟敢如此侮辱我。我要向赞普进言,杀了你!”吐蕃使者鼻青脸肿,气愤愤的叫嚣一句,这才离开。

    xxxxxxxx

    吐蕃营地,赞普大帐中,都松芒布结和群臣聚在一起痛饮,个个得意非凡,饮酒是痛快异常。酒到杯干。

    “你们说,李隆基会不会被我们的使者吓破胆?”有大臣喝了一阵酒,有些高了,大着舌头问道。

    “一定的!”有大臣得意的笑道:“李隆基伤亡惨重,无脸回长安,已是走投无路,陷入了绝境。再给我们大吐蕃的使者一吓,必然破胆。”

    “哈哈!”这话说到一众君臣的心坎上了,无不是放声大笑。

    就在这时,吐蕃使者回转。

    “咦。你怎生了?”群臣把吐蕃使者鼻青脸肿的样儿看在眼里,大为惊讶。

    “赞普。你可要为我作主呀。”吐蕃使者噗嗵一声,跪在都松芒布结跟前。

    “你怎成这副样儿?”都松芒布结也是惊讶。

    “赞普,李隆基狂妄,他不把赞普放在眼里,不把大吐蕃放在眼里,他命人把我毒打一顿,扔出营地。”吐蕃使者急忙叫屈。

    “李隆基,好大的狗胆,竟敢如此侮辱大吐蕃的使者,绝不能饶过他。”

    “赞普,破了唐军,擒着李隆基后,一定要处以极刑。”

    群臣一听,个个怒发冲冠,大声叫嚷起来。

    瞧他们那气愤样儿,仿佛李隆基和他们有杀父之仇似的。

    “这个李隆基太狂妄了,竟然不把我放在眼里,一定不能饶过他。”都松芒布结眼中凶光闪闪,杀气腾腾,冲吐蕃使者道:“你放心,我会把李隆基交给你处置。”

    “谢赞普!谢赞普!”吐蕃使者欢天喜地的谢恩。

    就这样,吐蕃使者把李隆基要带的话也给省了。这使得都松芒布结压根儿就不知道,他已经跳入了李隆基的圈套中。

    若是吐蕃使者把话带给都松芒布结的话,以他的谨慎,很可能猜出来。

    吐蕃君臣自以为胜券在握,喝起酒来异常痛快,酒到杯干,好不快活,直到兴尽方散。

    次日,都松芒布结起了个绝早,洗漱好,用过早点。命人取来他的金盔金甲,穿戴起来。

    “你知道么?本赞普今日要大破唐军!要生擒李隆基!”都松芒布结心情极度之好,一边穿戴,一边冲帮他穿戴的佣仆笑呵呵的道。

    “恭喜赞普!贺喜赞普!”佣仆忙拍马屁。

    “呵呵。”这马屁拍得恰到好处,都松芒布结只觉屁眼儿都是通泰的,不由得大笑,道:“容本赞普得胜后,封个官给你。”

    “谢赞普!谢赞普!”佣仆忙跪倒叩头。

    穿戴完毕,都松芒布结站在铜鉴前一打量,只见自己威风凛凛,如同天神下凡似的,不由得精神再振。

    快步出营,只见群臣早就穿戴完毕,正在等他。

    “你们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大破唐军,生擒李隆基了?”都松芒布结自问自答的道:“没给你们说,本赞普也是急不可耐了。”

    “呵呵。”吐蕃群臣也是这么想的,都松芒布结的话说到他们的心坎上了,无不是发出一阵欢快的畅笑声。

    “走!今日大破唐军!活捉李隆基!”都松芒布结飞身上马,一拍马背,率先而出,大声下令道:“大军出营列阵。”

    “大吐蕃万岁!”群臣欢呼一声,跟在都松芒布结身后,策马而去。

    命令一传下,吐蕃军队一队接一队的开出营地。

    今天的吐蕃军队与以往大为不同,个个欢天喜地,咧着嘴直笑,一副胜利在望的样儿。

    “你知道么?赞普说了,今儿要大破唐军,要生擒李隆基。”

    “这是好事儿呀,千古未有之好事儿呀。李隆基是唐朝太子,要是生擒他,对大吐蕃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这次进入大非川的唐军足足数十万,要是大吐蕃打败唐军,唐朝就是损失惨重,河西走廊如同不设防,大吐蕃就能长驱直入。直取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多好的地儿呀。很重要的。我听大人们说。那里既可以威胁长安所在的关中,又可以威胁西域。只要大吐蕃占领了河西走廊,就能切断西域的补给。西域一旦不能获得补给,就成了绝地,大吐蕃就能轻松拿下西域。”

    “西域可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掌控了西域就是掌控了丝绸之路,可以把唐朝的丝绸卖到大食,再把大食的珠宝卖到唐朝。大吐蕃就会拥有金山银山。当年的突厥人就是这么干的。”

    吐蕃兵士议论纷纷,喜笑颜开,欢喜不已,开出营地的动作快了许多,列阵的动作快了许多,没过多久,就是一个个军阵。

    五十八万大军列成的阵势,太过惊人了,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数十里之地一片人潮马海。黑压压一片。

    而且,吐蕃军队与往日不同的是。军阵特别整肃,战意高炽,杀气冲霄。

    “有此精锐,何愁唐军不破!”都松芒布结骑在马背上,打量着吐蕃军队,不由得心气大增,只觉此战必胜。

    都松芒布结骑着骏马,来到军阵前,眼中精光闪闪,大声训话,道:“大吐蕃的勇士们:二十年前,薛仁贵率军进入大非川,被大吐蕃打得大败。今日,本赞普将率领你们,大破唐军,活捉李隆基,取得比二十年前更大的胜利!”

    “大破唐军!”

    “活捉李隆基!”

    这话搔到吐蕃军队的痒处了,无不是扯起嗓子大声叫嚷。

    吐蕃与唐朝打了几十年,败多胜少,象大非川那样的胜仗绝无仅有,一提起这事儿,吐蕃人就是欢喜不已。

    更别说,在盲从之下,吐蕃军队以为打败唐军,活捉李隆基是手到擒来之事,由不得他们不喜。他们是一分力气当作十分使,吼起来特别卖力。

    就在这时,唐军营门打开了,一队队唐军开出营地,队伍整齐,秩序井然,没有丝毫乱象。开出营地后,唐军开始列阵。

    “唐军出来了!唐军送死来了!”

    “唐军,你们就不怕死么?”

    “唐军,你们死定了!”

    吐蕃军队一瞧唐军开出来了,立时乐了,个个眼里闪着凶光,恨不得立时把唐军砍杀。

    唐军训练有素,这列阵极为快速,没多大一会儿,就成了阵势。

    一个个整肃的军阵出现在战场上,杀气冲霄。

    “这是二十万军队?没错,是二十万。”

    “唐军不是中了瘴毒么,死伤惨重么?怎会有二十万军队?”

    “这不对呀。唐军怎会有二十万呢?”

    吐蕃君臣把唐军阵势一瞧,意识到不对劲了。

    吐蕃得到的消息是,这次唐朝出动二十万大军进入大非川。唐军中了瘴毒,李隆基处置失误,导致瘟疫流行,死伤惨重,焚烧的尸臭数十里外都能闻到,唐军损失至少是一半,也就是说唐军还有一半,即十万人。

    眼下亲眼所见,唐军有二十万,这也太出人意料了,他们不能不傻眼。

    十万唐军,吐蕃有信心打胜,二十万唐军的话,他们就没底了。

    “唐军神完气足,精神抖擞,不象是得了瘟疫的样儿,这究竟怎生的事?”

    “唐军中瘟疫流行,按理说应该有气无力呀,他们如此精神,这不对呀。”

    “谁能告诉我,这是怎生的事?”

    紧接着,吐蕃君臣又想到一个不对劲的地方。

    唐军是瘟疫流行,死伤惨重,那么,即使没有染上瘟疫的,也不会好过。至少会焦虑,会惊恐,会军心不稳,士气低落。如眼前这般精神抖擞,神完气足,战意高炽的样儿,与他们想象中的不堪一击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李隆基来了。”只见李隆基骑着照夜狮王,在众将的簇拥下,来到两军阵前。

    “李隆基,你这是前来送死么?”都松芒布结大声喝问。

    李隆基一愣,问道:“都松芒布结,我要使者带给你的话你没收到?”

    “甚话?”都松芒布结一愣。

    “我要吐蕃使者带给你的话是:我等你很久了。”李隆基冷冷的道。

    “不好!上当了!”一听这话,都松芒布结脸色大变。(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大破吐蕃(上)

    唐军的表现与吐蕃推测的完全不相符,一是数量并不是吐蕃推测的十万,而是二十万;二是唐军并没有军心不稳、士气低落,而是战意高炽、士气高昂。

    这已经很不对劲了,引得吐蕃君臣惊疑不定。

    再给李隆基一句点醒,都松芒布结猛的清醒过来了。

    事情已经到了这份上,他要是还不明白,那就不配为赞普了。

    都松芒布结不明白还好,这一明白过来就是心惊肉跳,眼前阵阵发黑,天旋地转,随时会晕倒。

    这是唐军的圈套,他一个不察,把吐蕃带入了绝境。

    这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术战法先进、号令严明、战力强悍的唐军,可以把吐蕃军队甩开几个街的唐军,吐蕃跳入唐军的圈套,会有好果子吃么?

    二十年前那一战,吐蕃四十万大军不能全歼薛仁贵的四万残兵败将,不得不放薛仁贵离开,眼下是二十万唐军,这后果太可怕了。

    “赞普,不好,我们上当了!上大当了!”大论也明白过来了,脸如土色,惊恐不安,声音发抖。

    “是呀,我们上当了。”小论、整事相,心惊肉跳。

    吐蕃这次出动的是倾国之兵,一旦跳入唐军的圈套,其后不堪设想,吐蕃很可能会全军覆没,由不得他们不惧。

    刷!

    都松芒布结本就心惊肉跳,听了他们的话,冷汗刷刷的冒出来了。

    “赞普。这可如何是好?我们可是倾国之兵呀。若是失败了。大吐蕃危矣。”大论强忍着惊惧,努力把话说得平稳些。

    五十八万大军,是吐蕃的倾国之兵,若是被唐军打败的话,吐蕃就是不设防了,整个国家会空虚,到那时,唐军就会长驱直入。很可能攻入逻些。

    一旦唐军攻入逻些,也就意味着吐蕃灭亡了,这后果太严重了,严重得让人想一想就会惊恐不安。

    “还有,李隆基昨儿要使者带话给赞普,也就是说唐军不怕我们逃走。要是我所料不差的话,我们已经落入了唐军的重重围困中。”小论的声音发颤,一句话说得结结巴巴。

    “重重围困?不可能吧。”有大臣不信。

    “小论没说错,我们的确是落入了唐军重重围困中。”整事相一脸的惭愧,道:“这都怨我。没有能识破唐军的诡计。要是我所料不差的话,我们的退路已经被唐军切断了。”

    “不仅退路被切断了。很可能整个大非川的道路都被唐军封锁了。”小论接过话头道。

    “甚至凡能过人之处,都被唐军封锁了。”大论补充一句。

    吐蕃群臣其实挺聪明的,只要有一点可疑之处,竟然给他们把李隆基的谋划猜了个七七八八,只是太晚了,要是早点猜出来,就不会有眼下危机。

    “这都是本赞普太过自大,小看了李隆基,酿此恶果。”都松芒布结倒也有担挡,没有推卸责任,更没有找人背黑锅。

    “赞普,这也不是您的错,都怨李隆基太过狡猾。他别的不装,偏偏以瘴毒、瘟疫为饵。”大论安慰一句都松芒布结,自责一句,道:“这都是我的错,没能及时发现李隆基的诡计。”

    李隆基要是用别的方法,未必能迷惑住吐蕃,他偏偏以瘴毒、瘟疫为谋,正好符合青藏高原的特点,打在吐蕃群臣的弱点上,他们不得不信。

    “你们是不是太高看李隆基了?”有大臣不信。

    “是呀。唐军朝石堡城撤退是真的。”有大臣立时附和。

    “唐军完全可以白天撤退,晚上再回来嘛。”大论解释一句。

    “那尸臭数十里可闻呢?这可不能作假呀。”又有大臣提出一个疑问。

    “尸臭那更可以作假呀。唐军只需要杀牛宰羊,用火一烧,莫要说数十里外能闻到尸臭,就是百里之外闻到尸臭也不会有问题。”小论为大臣释疑。

    “至于我们的斥候看见烧人尸,那更简单了。唐军横扫大非川,杀尸的大吐蕃牧民还少么?堆起来一烧,烧给我们的斥候看,一点也不难。”整事相补充一句。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把李隆基的整个谋划完全破解了。

    “这……”群臣再也没有疑问了,却是个个脸色大变,惊恐不安。

    李隆基谋划已久,这是要把吐蕃大军干掉的样子,谁能不惧?

    吐蕃君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只见对方脸上的惊惧,脸上没有一丝毫血色,如同在土里埋过似的。

    他们是明白了,就是有太晚了。

    “呼。”都松芒布结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你们莫要慌。”都松芒布结不愧是吐蕃的雄主,在这种绝境下,还能沉得住气。

    “赞普,你可是有妙计了?”群臣已经绝望了,一听这话,立时升起希望,打量着都松芒布结。

    “本赞普一个不察,落入李隆基的圈套,率领倾国之兵前来。若是此战我们不能胜利的话,那么,大吐蕃就会空虚,若是唐军乘虚而入,大吐蕃很可能亡国。”都松芒布结倒也没有隐瞒这可怕的后果,其实要想隐瞒也隐瞒不了,群臣都能想到。

    群臣脸色煞白,紧抿着嘴唇,没有人说话。

    “这都是本赞普的错!是本赞普对不住你们!”都松芒布结在马背上躬身,道:“本赞普在这里向你们致谦了。”

    “赞普。”都松芒布结能把身段儿放得这么低,向群臣致谦,还把过错揽在自己身上,这很有担挡,群臣大为感动。

    “眼下已经这样了,慌是没用的,于事无补。”都松芒布结眼中精光一闪,道:“越是危急,我们越是要镇定。”

    “赞普说得没错。”大论率先响应,吸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道:“我们绝不能慌,要镇定。”

    “对!”群臣大为赞同这话,在这种绝境下,慌乱于事无补,唯有冷静,还能搏出一线希望。

    “很好!你们不愧是大吐蕃的勇士!”都松芒布结看在眼里,大为赞赏,道:“眼下我们虽是处于不利之境,然而,并非没有希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赴危难,就能杀出一条血路,就能转危为安!”

    “赞普英明。”群臣大声响应。

    “二十年前,薛仁贵只有四万残兵败将,面对大吐蕃四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他能打得大吐蕃死伤惨重,我们何不向薛仁贵学学呢?”都松芒布结右手高高举起,大声道:“我们有五十八万勇士,难道还打不过二十万唐军?”

    这话很说服力,而且,在绝境中的人总是希冀于希望,就如落水的人抓住一根稻草以为能救命一个样,吐蕃群臣大为振奋,道:“一定要打败唐军!一定要杀出一条生路!”

    这既是吐蕃的希望所在,也是不得不为。

    不努力拼杀,就是等死。

    成功的激起了群臣的斗志,都松芒布结暗松一口气,面向吐蕃大军训话,道:“大吐蕃的勇士们:你们看见了么?那里,就是唐军,二十万唐军!他们,就是大吐蕃勇士的猎物!打败唐军!掠奔唐军!把痛苦、灾难、血腥、死亡、伤残……带给唐军吧!”

    “大吐蕃万岁!”吐蕃军队爆发出惊天的吼声。

    五十八万大军的怒吼声可想而知有多么惊人,声浪直贯九霄,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唐朝富得流油,有精良的明光铠,有用不完的金银,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有喝不完的可口茶叶,有美丽的丝绸,有优美的瓷器,有细皮嫩肉的女人……大吐蕃的勇士们,杀光唐军,打进唐境,这些都是上天对大吐蕃勇士的赏赐!”都松芒布结眼中精光闪闪,大声诱惑,描出一副美妙的蓝图。

    唐朝有多富饶,吐蕃很清楚,那里有着美丽的丝绸、优美的瓷器、可口的茶叶、醇厚的美酒、美味的山珍海味,还有细皮嫩肉的女人。

    那是吐蕃做梦都想要去的人间天堂。

    “打败唐军!”

    “打败唐军!”

    吐蕃兵士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怒吼声,人人眼里尽是贪婪的光芒,恨不得攻入唐境,好进行大掳掠。

    都松芒布结描绘的蓝图实在是太优美了,吐蕃兵士每一吼声,士气就高昂一分,每吼一声,战意就炽烈一分。

    到了后来,人人战意高炽,紧握着手中弯刀。

    李隆基骑在照夜狮王背上,看着都松芒布结激励士气,大为赞赏,点点头道:“虽然我们痛恨吐蕃,却不得不说,都松芒布结了得。他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冷静下来,镇定自若,想办法激励吐蕃军心士气,了得!”

    “的确是了得。只是有点晚了。”张说点点头,道:“都松芒布结是一个精明人,有胆识,有担挡。只是,这一次他有点贪心,贪婪蒙蔽了他的理智,这才为太子所趁。”

    这话很有道理,若不是都松芒布结野心过大,一心想要打败唐朝,攻占河西走廊的话,他也不会中了李隆基的圈套,把吐蕃带入绝境。

    不过,话又说回来,得到阿拉伯帝国的支援,吐蕃的实力有所增强,要想都松芒布结不趁此机会好好扩张一番,就不是都松芒布结了。

    “大吐蕃的勇士们:杀呀!”猛然间,都松芒布结手中弯刀猛的对着唐军一挥,如同惊雷闪电,很有威势。

    “杀!杀!杀!”吐蕃军队爆发出惊天的喊杀声,如同海潮般朝着唐军涌来。(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7615/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天子最新章节! 作者:殷扬所写的《大唐天子》为转载作品,大唐天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天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天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天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天子介绍:
武周年间,内忧外患,内有夺嫡之争,外有后突厥、吐蕃、阿拉伯帝国为患……杨辰来到这个武氏横行,李氏势危的多事之秋,成了少年李隆基,他该如何登上帝位?如何开创“开元盛世”?大唐天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天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天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