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唐天子TXT下载大唐天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唐天子全文阅读

作者:殷扬     大唐天子txt下载     大唐天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五章 阿罗那很害怕

    “隆隆!”唐军驰骋,蹄声如雷,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一朵巨大的乌云连天接地,给人一种压抑感。

    “快逃啊,唐军来了,唐军来了!”

    “唐军是恶魔,吃人不吐骨头,落到唐军手里,绝没有好下场。”

    “你知道么?唐军杀人不是杀人,是撕人,会把人撕成碎块,就没有一个人形,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望着疾驰而来的唐军,天竺百姓惊慌失措,大声尖叫,想要逃走。可是,他们哪有唐军快,很快被唐军追上了。

    “完了,完了,唐军来了,我们死定了。佛祖啊,你咋不保佑我们呢?”

    “佛祖,你在天之灵有知,一定要保佑我们。”

    天竺百姓走投无路,只得向佛祖祈祷。

    “让开!让开!快让开!”就在这时,唐军冲到,远远就叫嚷起来了。

    天竺百姓忙给唐军让出一条路来,只见唐军从他们身边冲过去,连正眼也没有瞧他们一眼,更没有兴趣动手杀他们

    “这是怎生的事?唐军怎会不杀我们?”原本以为必死无疑的天竺百姓一下子有些犯懵。

    “难道唐军不是传言的那般凶狠,吃人不吐骨头?”

    “会不会是谣传?”

    直到唐军全部通过,天竺百姓兀自还在惊疑不定。

    从他们得到的消息,唐军吃人不吐骨头,是恶魔,所过之处一片残破。这令天竺百姓害怕。惊惧不安。然而。眼下的情形竟然是。唐军只是要他们让路而已,压根儿就没有杀他们的意思,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唐军了。

    天竺百姓有啥好杀的?杀了他们不仅得不到好处,反而还有坏处。

    若是唐军在天竺过多的杀戮,就会积累仇恨,不利于接下来的治理。

    再说了,征服天竺后,天竺的百姓也就是大唐的百姓了。留下他们有大用,何必去杀呢?

    唐朝要与阿拉伯帝国大战一场,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留下天竺百姓不是更好么?

    正是因为如此考虑,李隆基下了严令,严禁残杀天竺百姓。当然,对于那些不愿臣服者,也别客气,杀了就是。

    眼前这一幕,先是在北天竺上演。然后很快就在中天竺上演。

    唐军如入无人之境,纵横驰骋。就没有遇到象样的抵抗。即使有天竺军队抵抗,也是挡不住唐军的步伐,唐军的征战异常顺利。

    xxxxx

    王舍城是中天竺的都城,占地很广,方圆数十里,城高垣厚。

    王舍城远近闻名,常住人口很多,是天竺的一座繁华巨城。行人进进出出,很是热闹。

    王舍城是天竺少有的繁华巨城,常住人口众多,这里很是热闹,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一派繁华景象。

    中天竺提倡佛教,就是国王也信佛,是以佛教盛行,在街上时不时就会看见僧人。

    王宫在城北,占地很大,宫殿众多,装金饰玉,一派金碧辉煌。

    中天竺国王阿罗那四十多岁,他是被王玄策活捉的阿罗顺的孙子。王玄策退兵后,阿罗顺的部下拥他的儿子当国王,恢复了中天竺。

    阿罗那也是一个佛教徒,正在金碧辉煌的佛堂礼佛。

    一个肥头大耳的和尚侍立在侧,不时提点阿罗那,他就是中天竺的国师。

    阿罗那叩头上香诵经,一通忙活,终于把每天礼佛的例行之事做完,正要喘口气。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近身侍卫急匆匆而来,远远就嚷开了,道:“大王,大事不好了,唐军势如破竹,锐不可挡,北天竺丢失大片大片的土地呀。”

    “甚么?唐军不可阻挡?”阿罗那这一惊非同小可,一颗心差点跳出来了。

    王玄策用东拼西凑的万把军队就横扫了半个天竺,让中天竺差点灭亡了,这事才过去五十多年,阿罗那是记忆深刻。而唐军更加可怕,在他得知唐军向天竺边境调集的消息后就惊恐不安,派出辛力和谈。

    虽然被李隆基拒绝,让他好生失望,可是唐军也不会如此快速吧?这才多少时间,唐军就攻占了大片大片的北天竺土地。

    “大王,这是军报。”侍卫把厚厚一撂军报呈上。

    阿罗那一把夺过来,展开一封军报,一瞧之下,脸色难看,大声骂道:“蠢材!废物!”

    把这封军报扔在地上,又展开一封,还是战败的军报,他又是一声大骂,扔在地上。

    就这样,他每看一封就骂一通,把军报扔在地上。一连看了五封军报,再也忍不住了,气恨恨的把所有军报掼在地上。

    “蠢货!废物!我养了一群废物!竟然连唐军都挡不住!”阿罗那彻底失控了,破口大骂,口水乱溅。

    唐军的进军速度,比起当年的王玄策快得太多了,快得让天竺都来不及反应。

    其实,这也正常。王玄策虽然横扫了半个天竺,然而,他手中的军队毕竟是东拼西凑的杂牌军,战力不强,而李隆基率领的是唐军。

    而且,唐军总兵力高达二十多万,要想不快都不成。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群大臣快步进来,个个一脸的惊恐,如同世界末日到来似的。

    “大王,大事不好了,北天竺丢了,唐军已经攻入中天竺了。”宰相一脸的担忧,向阿罗那禀报。

    “甚么?北天竺丢光了?”阿罗那如同火星掉进裤裆烧了他的jj似的,一蹦老高,扯起嗓子,尖叫起来。

    适才还在为丢失大片大片的北天竺而气恼,怒气未息,就得到北天竺全部丢掉。唐军攻入中天竺的消息。他能不气得跳脚么?

    “是呀。大王,这可如何是好?”群臣眼巴巴的望着阿罗那,期盼他拿出主意。

    “奇了的怪了,唐军虽然了得,也不至于来得如此之快吧?我们的象兵呢?怎会阻挡不了唐军?”阿罗那非常好奇,无往而不利的象兵怎会挡不住唐军。

    其实,在军报中有与唐军交战的记录,只是阿罗那盛怒之下。没有看,扔到地上了,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有此一问。

    “是呀,是呀。”

    “象兵无坚不摧,无往而不利,我们中天竺不就是靠数量众多的象兵立国的么?怎会挡不住唐军呢?”

    有大臣不了解两国交战的情形,也是不解。

    “大王有所不知,唐军有两种非常可怕的魔兵,一种叫强弩。一种叫陌刀。”宰相一脸的惊惧,道:“这强弩可不得了。可以射杀大象呀。陌刀也很可怕,竟然能劈碎大象的头颅。”

    “射杀大象?”

    “劈碎象头?”

    “不可能!”

    宰相的话刚一落音,一片叫嚷声响起,群臣一脸的不信。

    大象皮粗肉厚,用弓箭射,能射伤,就是难以射死。要他们相信,强弩能够射杀大象,不是一般的难,是很难。

    更别说,象头巨大,用刀砍的话能砍杀,就是难以劈碎,这种事儿他们还没有听说过。

    若是用狼牙棒这种重兵器的话,还有可能砸碎象头,用刀劈碎,难以想象。

    “应该是真的。”一直没有说话的国师开口了。

    “何以见得?”阿罗那对唐军不了解,忙问道。

    “昔年,三藏法师前来求取佛经,与我们多加交流,他就曾谈起唐军的战法。据三藏法师所说,唐军有一种利器叫强弩,威力无穷,能够射穿钢板,要射杀大象不是难事。”国师的话让人心惊肉跳。

    能射穿钢板,自然是能射杀大象了,大象再皮粗肉厚,还能比钢板更硬?

    “嘶!”一众君臣齐吸凉气。

    唐三藏当年入天竺求取佛经,在天竺流传甚广,既然是他说的,那么,这话的可信度相当之高。

    这已经够让他们吃惊的了,然而,还有让他们更加吃惊的。

    “据三藏法师说,在强弩之外,唐军还有一种利器,叫陌刀,重达五十斤。陌刀的使用,需要大力士,在大力士的狠劈下,那是数百斤的力道。而且,陌刀锋利无匹,就是骨头也会被劈碎。”国师的脸色也是大变,道:“要是这种陌刀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集中使用,对于大象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一众君臣张大了嘴巴,瞪圆了眼睛,集体失语了。

    一把陌刀重达五十斤,再由大力士劈下,那力道有多大,有多恐怖,不会想不到。

    而且,陌刀很锋利,劈开象头有何难?

    更不用说,若是成百上千,成千上万把陌刀一起劈下,大象再皮粗肉厚也会被劈死。

    “这要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唐军怎会有如此魔兵?”

    过了好半天,一众君臣这才清醒过来,个个一脸的惊惧,束手无策。

    象兵是中天竺的倚仗,中天竺之所以能立国,就在于中天竺拥有数量众多的象兵,这是中天竺的中流砥柱。若是唐军有破解象兵的办法,也就意味着情况极为不妙,由不得他们不惊惧。

    “大王,你快拿个主意呀,这要如何应对?”有大臣眼巴巴的望着阿罗那。

    一听这话,阿罗那恨不得抽他几个耳光,养你们这些大臣,不就是为了解决眼前这样的困境么?到了这种情况,你们想不到办法,竟然要我想办法,要你们这些大臣做什么?

    就是养头猪,也会哼几声呢。你们竟然闭口不言,要我说话,你也好意思说出口。

    “大王,要不派人和谈?”宰相想了半天,终于憋出一个主意。

    “和谈?”一众君臣眼前一亮。(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中天竺灭亡

    唐军展现出了强悍的战力,远非天竺军队所能比,和唐军打是没有前途的,和谈倒不失为一法。

    “和谈这事能行么?上次不是和谈过了么?”有大臣迟疑不决。

    早在唐军朝天竺边境集结的时候,阿罗那就派辛力去逻些和谈,遭到李隆基的拒绝,这让不少大臣很是担心。

    “打又打不过唐军,若是不能和谈,我们还能做甚呢?”

    “即使和谈不能成功,情形也不会更坏,可以试试。”

    有不少大臣大力支持。

    唐军已经攻入中天竺了,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出现在王舍城,到那时,中天竺很可能会灭亡。情形已经够坏了,即使和谈不成功,也不会更坏,还不如试试。若是和谈成功的话,是意外之喜,若是不能成功,也就这样了,也没有什么损失。

    “有理,有理。”阿罗那大为赞成这说法。

    “大王,既然要和谈,就得派出有份量的人前去。上次派辛力前去,就是一个错误,当时应当派出重臣去,说不定就成功了。”有大臣立时支招。

    辛力在中天竺的官位并不高,权力有限,好多事情不能作主,上次派他去还真是有些失策。阿罗那点头赞许,道:“派谁去为宜?”

    群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目光齐刷刷落在宰相身上。

    “大王,为君分忧,为国赴难,这是臣的本份。只是臣偶感风寒。身子不适。不宜长途奔波。”宰相脸色大变,忙找借口。

    开玩笑,去和唐军谈判,就是赴不测之渊,很可能是有去无回,宰相哪有胆量前去。

    “大人,你身子不适,真是不幸。可眼下国难当头。还请你强撑病体,为国奔波一回。”谁会不明白他的意思,立时有大臣“劝解”。

    “莫说风寒,就是身患重病,在国难当头之际,也得赶去。我倒是想为国分忧,只是我官位太小,无法为国分忧呀。”

    “是呀,是呀,要是我的官位足够大。能和宰相一比的话,我情愿前去。”

    不少大臣附和。

    “你们……”宰相恨不得抽他们几个嘴巴子。这可是要命的事儿,你们瞎掺合个屁。

    阿罗那的目光盯在宰相身上,脸色一沉,道:“阿萨密,国难当头之际,你这个宰相若是不能赴国难,为我分忧,我要你何用?”

    这话够重了,阿萨密不敢不应了,只得硬着头皮,道:“既然如此,臣愿走一趟。只是,我们能付出何等样的价码?”

    谈判是需要筹码的,若是中天竺的价码不够,这和谈也是没用,这事儿得先敲定了。

    “只要唐军撤退,甚么样的价码都好说,哪怕是把北天竺割让给唐朝也成。”阿罗那想了想,开出了价码。

    “大王,这恐怕不行呀。”阿萨密忙道:“北天竺已经在唐军的铁蹄之下,我们就是不割让也是唐朝的人,这价码跟没有一个样。”

    唐军已经征服了北天竺,正向中天竺进军,割不割让北天竺有屁的区别。可以想象得到,若是中天竺以此为价码来和谈的话,必然不会成功。

    “那就是再割让一些中天竺的土地,只要我能保住王位,能留下希望就成。”阿罗那的脸色很难看,阿萨密的话虽然是实情,就是太直让他难受。

    五十年前,王玄策横扫天竺时,连王舍城都给攻下来了,把阿罗顺也给活捉了,中天竺遭到重创。若不是因为王玄策的兵力太少,而且当时唐朝无法占领天竺不得不退的话,中天竺是不可能复国的。

    如今,二十多万唐军横扫天竺,若能保住王位,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既如此,臣就走一趟。”阿萨密叹口气,有些无奈的道。

    阿罗那命人备下一份厚礼,交给阿萨密带着,再三催促阿萨密出发。阿萨密万分不情愿,却不得不动身。

    xxxxxxxx

    “隆隆。”唐军快速推进,蹄声如雷,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

    李隆基驻马道旁,打量着快速前进的唐军,只见唐军精神抖擞,士气高昂,战意炽烈。

    最能鼓舞士气的并不是好听的巧言令词,也不是空口许诺,而是胜利!

    胜利越大,越能鼓舞士气!

    唐军自从进入天竺后,一路势如破竹,攻占大片大片的土地,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这是一连串的胜利,要唐军士气不高昂都不成。

    “太子,中天竺使臣求见。”人精高力士忙来禀报。

    “使臣?”李隆基眉头一挑,不由得笑了,道:“是来求和的吧?”

    “是的。”高力士脸上泛着笑容,道:“是中天竺宰相亲自来了,中天竺破胆了。”

    这话在理。若是中天竺有底气,就不会与唐朝和谈。若是中天竺不是被逼到绝路上,不会派出宰相这样的重臣前来谈判。

    “叫他来。”李隆基吩咐一句。

    高力士应一声,忙去领人。

    “张说,你足智多谋,你说说看,这事儿该如何处置?”李隆基扭头问驻马身侧的张说。

    张说眉头拧着,微一沉吟,道:“太子,我以为我们要强硬,不能答应中天竺的求和,得由我们开出价码。”

    “详细说说。”楚南知道张说必是有独到的见解。

    “我们进入天竺后,一路上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北天竺,这实在是太惊人了,就是我对天竺下了一番功夫,也是没有料到中天竺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这一次进军天竺,无异于一场行军,硬仗几乎没有。”张说颇有些感慨。

    “是呀,这也出乎我的意料。”李隆基大为赞成这话,点头道:“我知道天竺军队战力低下,却是没有想到是如此低下,怪不得王玄策当年能用借来的上万军队就横扫半个天竺。”

    李隆基很肯定唐朝一定能征服天竺,却是没有想到是如此的顺利,天竺军队是不堪一击,望风而溃。其顺利程度,远远超乎李隆基的想象。

    “照我们的进展,要不了多久,就能拿下中天竺。我们能得到整个中天竺,何必接受中天竺的求和呢?”张说脸上泛着笑容,道:“倒是可以趁此机会,让中天竺投降。”

    “要如何做到此点?”若是能让中天竺投降的话,这对唐朝也有好处,有天大的好处。

    因为这会让其他的天竺王国害怕,同时,也少造杀戮,少些仇恨,便于接下来的治理。

    “只需要我们强硬回应就成。”张说出主意,道:“太子只需要对来人一通恐吓,再给阿罗那一点希望就成。”

    “张说,你真够阴的,又打又拉。”李隆基笑言。

    就在这时,高力士带着阿萨密到来。

    “阿萨密见过太子。”阿萨密见到李隆基,脸上泛起亲切的笑容,笑容堆了一层又一层,如同见到老祖宗似的,跪在地上叩头,额头触地,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

    李隆基如同没有看见阿萨密似的,更没有要他起来。

    这给阿萨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让他心惊肉跳。

    李隆基不叫他起来,他不敢起来,只得老老实实的跪着。时间在无声中流逝,阿萨密双腿都跪麻了。

    “你是来求和的吧?”李隆基这才淡淡的道。

    “是是是。还请太子给……”阿萨密暗松一口气。

    “我没时间听你磨牙,你回去给阿罗那说,若他投降,可以保全身家性命。若是他不降,哼!阿罗顺就是他的榜样。”李隆基冷声道。

    一句话说完,也不给阿萨密说话的机会,策马而去。

    “太子……”阿萨密想要说话,李隆基早已远去。阿萨密呆在当地,作声不得。

    他是奉命前来求和的,可惜的是,李隆基压根就不给他机会,连说话的机会都不会,唐朝灭中天竺之心甚坚啊。

    过了好半天,阿萨密这才反应过来,忙策马赶回去。

    一路上,阿萨密马不停蹄,好不容易赶回王舍城。

    “宰相,如何?和谈成功了么?”阿罗那一听阿萨密回来了,立时迎了上来,远远就叫嚷起来,一脸的期盼。

    群臣的目光集中在阿萨密身上,眼巴巴的,恨不得从他嘴里抠出答案。

    “哎。”阿萨密一声轻叹。

    众人的心跌到谷底了。

    “没准?这可如何是好?”阿罗那心惊肉跳,眼前阵阵发黑,差点晕倒。

    “大王,李隆基说只要你投降,可保身家性命……”阿萨密道。

    “甚么?投降?”一片尖叫声响起,群臣个个震惊难言。

    “投降?”阿罗那艰涩的道。

    “……若是大王不降,阿罗顺就是你的榜样。”事到如今,阿萨密干脆实话实说了。

    “……”阿罗那的嘴巴张得老大,半天说不出话来,一脸的惊惧。

    阿罗顺被王玄策生擒活捉,被押回长安了,这事儿太可怕了。

    成为第二个阿罗顺,并非不可能,而是很有可能。王玄策活捉阿罗顺只用了上万东拼西凑的杂牌军,而李隆基手握二十多万精锐,还做不到吗?

    要想李隆基做不到,阿罗顺只有自己抹脖子。逃跑,是没用的,哪怕是他逃到天涯海角,唐军都会追来。

    当年的阿罗顺不也是逃到东天竺的么?还不是给王玄策生擒了。

    “那就降了吧 。”过好好半天,阿罗那苦涩的道。(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章 分头出击

    阿罗那非常苦涩,若是可以的话,谁愿意投降?可是,处此之情,他不降也得降了,没有别的出路。要是他不投降,被唐军抓住的话,那后果可想而知,连身家性命都难以保住。

    “大王,不可呀。”立时有大臣反对。

    “是呀,大王。李隆基的话可信么?他就不是欺骗大王么?”

    “唐人的话一向不可信,当年的王玄策诡计多端,多次用诡计打败我们。那时节,我们都信以为真,到最后这才发觉竟然上了他的大当。”

    立时有大臣附和。

    李隆基的话可信么?这是当前最为紧要的问题,一众大臣紧抿着嘴唇,没人说话。

    “李隆基的话可不可信,我不知道。可我们别无他路,只得赌一次了。”沉默了好一阵,阿罗那这才缓缓开口,道:“若是可信,我们就赌对了,可以保住身家性命。若是赌输了,大不了就是人头落地。我们如今走投无路,输了有甚差别?”

    中天竺如今是走投无路,逃无处可逃,退无处可退,可以说是处于绝境,离死不远了,就算赌输了,也没有差别,不如一搏。

    “那好吧。”众臣一想也是这理,也就不再反对。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印度早已不是阿育王在位时的印度了。阿育王在位的印度,印度人充满血性,敢打敢拼敢死,所向披糜。如今的印度,四分五裂,缺乏血性。只要能有活路。就想乞命。苟延残喘。

    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小的英国以三个小岛子就能统治印度长达四个世纪。

    而且,在此之前,印度多次被外敌征服。

    比如说帖木儿的后人,丢掉了故国,率领残兵败将来到印度,竟然能够征服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

    可以这样说。印度虽是文明古国,却是一个善于臣服的国度。

    “大王,派谁前去请降?”群臣望着阿罗那问道。

    “我去,我去。”不少大臣齐声叫嚷,欲要争夺这一差事。

    乞降这事,是一件苦差事,按理没人愿意去做。然而,在中天竺群臣眼里,这是一件“美差”,若是促成乞降一事。就是大功一件,唐朝会重赏他。而且。可以趁这机会,向唐朝好好表现一下忠心,让唐朝对他刮目相看,然后就能平步青云了。

    “大王,和谈之事是由臣去的,还是臣去吧。”阿萨密忙上前一步,大声请命。

    上次去和谈,他死活不肯去,还找了那么多的借口。这次,他竟然抢着去,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好吧,阿萨密熟悉唐军,就你去吧。”阿罗那点点头道。

    “谢大王。”阿萨密大喜。

    他心想,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与唐军拉近关系,要让唐军重视他,争得一条锦绣前程。

    “阿萨密,你务必要恭谨,切莫失礼。”阿罗那叮嘱一句。

    “大王请放心,臣明白。”阿萨密拍着胸口保证。

    阿萨密带着厚礼,在群臣的艳慕中大步而去,精神抖擞,仿佛前途远大似的。

    xxxxxxxxxxx

    “隆隆!”唐军在李隆基的率领下,快速前进,蹄声如雷。

    “太子,阿萨密又来了,他是前来……”高力士的话被李隆基打断了。

    “他是前来乞降的,是吧?”李隆基一口道破。

    “是呀。太子英明。”高力士对李隆基极是佩服,捎个顺手马屁。

    “咦,太子,你怎知他是前来乞降的?”有将领不解。

    “是呀。”有将领忙附和。

    高力士明明还没有说完,李隆基就知道了,这对于众将来说,有些难以理解。

    “这不难解。张说,你给他们说说吧。”李隆基冲张说道。

    张说应一声,剖析道:“阿萨密此来必为乞和,不会有别的,为何如此笃定?原因在于:一是上次他前来,我们异常强硬,让他们绝望,不得不降。二是中天竺走投无路,除了投降没有别的出路。若是阿罗那不降,被我们抓住的话,他连身家性命都保不住了,为了活命,为了保住身家性命,他不得降。”

    “第一点好说,我们能明白,可第二点未必吧?打不过,还不能逃?阿罗那可以逃向别处呀。”有将领不太赞同。

    “他能往哪里逃?”张说摇摇头,一脸的不屑,道:“他的祖父阿罗顺丢掉中天竺后,就曾逃跑,投靠了东天竺,想借东天竺之兵打败王玄策,却给王玄策大败,还生擒了他。这事儿,我想对阿罗那的影响甚深。”

    说到这里,声调转高,道:“当年的王玄策只有区区上万借来的杂牌军,就能打败东天竺,生擒阿罗顺。如今,我们二十多万精锐前来,声威之盛远非王玄策所能比,若是阿罗那投靠东天竺,东天竺敢收留他么?”

    杨思勖接过话头,道:“很有可能,东天竺不仅不收留他,反而把他擒住,交给我们,借以向我们示好。与其如此,还不如自个乞降来得实在。”

    这话太有道理了。

    王玄策以区区上万杂牌军就能差点灭了中天竺,大败东天竺,生擒阿罗顺,威声之盛让天竺人大为惊恐。如今,李隆基手握二十多万精锐前来,声威远非当年的王玄策所能比,天竺各个王国讨好唐朝唯恐不及,谁敢捋唐军虎须?

    若是与唐军作对,那就是不想活了。一定会招来唐军的进攻,一旦唐军进攻,他们必然失败,没人想惹祸上门。

    为了讨好唐军,这些印度王国很可能抓住阿罗那,把他献给唐军。与其如此,不如自个儿乞降,说不定还能保得身家性命。

    “把他叫来。”李隆基吩咐一句。

    高力士应一声,忙去带人。

    “太子,若是中天竺乞降,我们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余下的路程,不过是一场行军罢了。”有将领喜滋滋的道。

    “是呀,是呀。虽说天竺军队没甚战力,无法抵挡我们的进军,要是他们不降的话,总会或多或少的给我们惹一点麻烦。只要阿罗那一降,这仅有一点麻烦都没有了。”

    “太好了。”

    众将大为欢喜,七嘴八舌的道。

    唐军的进军异常顺利,没有遇到象样的抵抗。可是,天竺军队制造一些小麻烦还是没问题的,只要阿罗那一降,连小麻烦都没有了,进军会更加顺利,谁能不喜?

    “阿萨密见过太子。”阿萨密见到李隆基,小跑着过来,跪在李隆基面前,道:“敝国愿降,还请太子开恩,接纳敝国乞降。”

    眼巴巴的望着李隆基,一副期盼样儿。

    “降?”李隆基淡淡的开口,看着阿萨密没有了下文。

    “这……”阿萨密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了。

    要是李隆基不同意他们乞降,那麻烦就大了,他急切的道:“太子请放心,敝国是真心乞降,不奢望别的,只求太子开恩,给大王一条活路,保全身家性命。”

    “就这?”李隆基依然是淡淡的道。

    “就这么一点小小的请求。”阿萨密忙肯定一句。

    “很好,你们做了一个明智的选择。”李隆基终于表态了。

    “呼。”阿萨密长吁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脸上绽放出一朵鲜花,笑呵呵的道:“不知太子可有吩咐?”

    他这是想趁机长长脸,想要引起李隆基的重视。

    “你想要甚吩咐?”李隆基不紧不慢的道。

    “太子但有吩咐,阿萨密赴汤蹈火,在所不惜。”阿萨密忙表忠心。

    “你是中天竺的宰相,对天竺极为了解,那你说说看,我们接下来该当如何做?”李隆基依然是不咸不淡的道。

    这可是第一次为李隆基出力,一定要好好长长脸,给李隆基留下一个好印象,阿萨密精神大振,忙道:“依我之见,大唐有两件事要做。一是怀柔,对于敝国的国王,不应杀掉,也不要关押,而是让他继续当国王,治理中天竺之民。如此一来,既可以为大唐省很多事,又能很好的控制中天竺。当然,为了更好的控制中天竺,大唐既要驻军,还要派官员管理。”

    李隆基有些诧异,把阿萨密好好打量一通,此人并非无才,而是很有才干。也不知道他是没有忠心,还是阿罗那不听他的。

    张说微微点头,大为赞成这话。李隆基之所以答应阿罗那的乞降,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当然,为了让天竺有惧怕之心,大唐一定要展示实力。可以摆开堂堂之阵,堂而皇之的进入王舍城,让天竺百姓见识见识大唐之军的威力。”阿萨密又出主意。

    唐军进军很顺利,没有打一场硬场,没有进行屠杀,威慑力有限,展现实力是必须的。

    “二是一进入王舍城后,立即分兵略地,对东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同时用兵。以大唐之军强悍的战力,完全可以做到此点。这样做,除了能快速灭国外,还能立威,展示大唐的兵威。”阿萨密的脑子不是一般的好用,出的主意非常好。

    李隆基和张说快速交换眼神,重重点头,他们也是如此想的,没想到阿萨密竟然也想到这点了,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阿萨密,你这人还有点用处,就派你一个差使,好好安排我们进入王舍城一事吧。”李隆基冲阿萨密道。

    “谢太子。”阿萨密大喜过望。(未完待续。。)

第三十八章 东天竺乞降

    王舍城外,人山人海,天竺百姓个个伸长了脖子,瞪圆了眼睛,打量着官道。

    今天是中天竺投降的日子,唐军会在今天正式进入王舍城,这是一件大事,中天竺百姓得到消息后,赶来观瞧,想要一瞧究竟,唐军竟然是何方神圣,竟然能打得中天竺没有脾气。

    对于中天竺投降一事,天竺百姓倒没有多少感觉,因为中天竺的统治很残暴,可以说是横征暴敛了,百姓对阿罗那没多少好感,他降也罢,不降也罢,对天竺百姓其实没多大区别。

    当时的天竺处于大分裂时期,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差不多。各国之间频繁发动战争,同一块土地,今天属于一个国家,明天又属于另外一个国家,后天又属于不同的国家,就这样变来变去,对于更换国家一事,天竺百姓是司空见惯。

    “也不知道唐军会不会给我们带来好处?能不能让我们安居乐业?”

    “对唐朝我多少有些了解,那是一个强大而富饶的国度,他们的皇帝很开明,有一个叫唐太宗的皇帝,那可是一个了不得的皇帝,他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很富饶。”

    “我也听说过这个唐太宗的大名,他很厉害,一手创建了唐朝不说,还开创了‘贞观之治’。听说,他在位年间,唐人的日子过得非常富足,就连犯罪的人都很少。”

    “真的呀?要是我们有这样的好皇帝那就好了。唐军这次来到这里,会不会给我们带来富足的日子呢?”

    “有可能。不管怎么说,唐朝比我们的国王好得多。或多或少会给我们一些好处吧。再不济。也会比如今的日子要好过些。”

    对于平头百姓来说。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他们永恒的追求,谁能满足他们这些愿意,他们就拥戴谁。对阿罗那颇为失望的天竺百姓,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唐朝身上。

    “来了么?”阿罗那今儿起了个绝早,早早收拾利索,率领群臣来到城门口。

    他既是紧张,又是期盼。紧张的是。不知道唐军会如何对待他。虽然早就承诺要保他身家性命,可是在折辱他个够的前提下保全他的身家性命,那日子就难过了。

    期盼的是,唐军能对他好点,让他活得有脸面。

    不仅阿罗那如此想,就是群臣也是如此想。

    “隆隆!”突然之间,只听一阵惊天动的蹄声响起,远方出现一条长龙,滚滚对着王舍城而来。

    “来了!唐军来了!”天竺百姓瞪圆眼睛,死命瞅着官道。

    “来了!来了!”阿罗那只觉心跳加速。他的审判时刻即将到来。

    很快的,就看得清楚了。只见走在头里的是唐军骑兵。这些骑兵身材异常高大,驰骋起来如同移动的铁塔,骠悍气息十足,给人一种压迫感。

    最为显眼的是,他们身穿明光铠,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平添几分威势。

    “好威武雄壮的骑兵!”

    “这是我见过最为了得的骑兵!我们天竺就没有这样了得的骑兵!”

    唐军骑兵是唐军的三大利器之一,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阵经验丰富,战力强悍,这一出场就震憾住了全场。

    “嘶!”阿罗那长吸一口凉气,暗道唐朝有如此了得的骑兵,怪不得他会败得如此之快。

    骑兵不少,隆隆驰来,径直进入王城舍,接管了城防。

    唐军要接受阿罗那的投降,这城防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接管,唯有如此,李隆基的安全才有保证。而且,才能控制王舍城。

    “那是甚刀?好长好大,一定很沉重吧?”紧随着唐军骑兵而来的就是陌刀手了。

    陌刀手身着明光铠,背负硬弓劲矢,腰挎横刀,手握陌刀,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而来,太有震憾力了。成百上千把陌刀组成一道明晃晃的刀墙,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夺人心魄,谁能不惧?

    “这就是陌刀战阵?”阿罗那的眼睛瞪得滚圆,把陌刀战阵一而再,再而三的打量。

    他赖以立国的象兵,就是被陌刀战阵斩杀不少,他不得不重点关注陌刀。

    “天啊,这陌刀战阵太可怕了。如此密集的陌刀,谁能挡得住?”中天竺群臣看在眼里,惊在心头。

    虽然早就听说过陌刀战阵的威力,今日一见,这才知道其厉害处远过传闻。

    “那是甚么?跟怪兽似的。”紧接着,天竺百姓又看见了强弩。

    一架架强弩,如同怪兽似的,很是惊人。尤其是,矢道上的弩矢,又粗又长,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如同凶兽的獠牙。

    “这就是强弩?好可怕的强弩!怪不得我的象兵不堪一击。”阿罗那看清了,心头狂跳,脸色大变。

    弩矢就有一丈多长,手臂粗细,一旦发威,那威力还用想么?大象虽然皮粗肉厚,遇到强弩,还不过是小菜一碟。

    按照预定计划,该进城的唐军进城了,该留下来维护秩序的唐军站在官道两厢,担任警戒任务,一时间,整个官道如同铁桶一般。

    就在这时,急促的蹄声响起,李隆基在众将的簇拥下,骑着照夜狮王前来。

    照夜狮王很显眼,李隆基很英俊,很引人注目,又惹来天竺百姓一阵叫好声,更有女人尖叫,叫嚷着要与李隆基睡觉。

    “来了!最后时刻到了。”阿罗那一颗心快提到嗓子眼了,带着群臣迎上来,双手捧着国玺,跪倒在地上。

    “亡国之君阿罗那,参见太子。”阿罗那声音发颤。

    李隆基会不会遵守诺言,会不会折辱他,马上就要见分晓了,由不得他不惊惧,额头上冷汗直冒。

    李隆基飞身下马,快步上前,来到阿罗那身前,双手扶起阿罗那,为阿罗那拍打身上的灰尘,以怪罪的口吻道:“你说你,有事无事的,跪甚跪?”

    一听这话,阿罗那提着的心放了下来,看来李隆基会遵守诺言,不会折辱他。

    “来,随我来。”还有让阿罗那更加欢喜的,李隆基竟然拉着他的手,径直朝旁边的王车而去。

    李隆基亲自执手相行,这是何等的礼遇,阿罗那心里好一阵激动,暗想这次他赌对了,主动乞降果然好处多多。

    来到王车前,阿罗那身子一躬,双手撑在地上,他是要给李隆基当“上马石”,要让李隆基踩着他的背上王车,这身段儿放得够低了。

    然而,李隆基却是把他拉起来,道:“我们大唐没这规矩。”

    不由分说,扶着阿罗那,把阿罗那扶上王车。

    “这……”一个亡国之君竟然得到李隆基如此礼遇,阿罗那好一阵激动,眼泪都差点流出来了。

    亡国之君在投降的时刻,被折辱,甚至于被杀死,也是正常事儿,李隆基竟然礼遇他,由不得他不激动。

    李隆基上车后,眼瞪睁大,扫视一眼,只见天竺百姓个个伸长了脖子,脸上泛起笑容,知道他的“表演”对了,获得了天竺百姓的好感。

    杀掉阿罗那,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只是,那会让天竺百姓害怕。李隆基不仅不杀阿罗那,还如此“礼遇”他,这让天竺百姓大为宽心,看来唐军不是穷凶极恶,他们的日子应该大有盼头。

    “天竺的百姓,你们听着:我是大唐太子李隆基,此番率军进入天竺,是为王玄策讨回公道!当年的王玄策,是为友好而来,却是遭到阿罗顺的劫杀,此仇不共戴天,非报不可!”李隆基开始训话,先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对于王玄策之事,中天竺几乎是人人皆知,对于此事,他们还真是对阿罗顺大有异议,人家是为了友好而来,你却贪图其财化杀了他的随从,这是有错在先。

    “你们大可以放心,我们已经报了仇,讨回了公道,不会再多加杀戮。”李隆基话锋一转,道:“你们应该知道,大唐繁荣富强,百姓的日子过得富足,你们不用艳慕,你们也会过上这等美好的日子。”

    唐朝的繁荣富强远近闻名,中天竺的百姓是知道的,一听这话,百姓无不是升起希望,对唐军的好感再增。

    表演完了,再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天的事儿算是完事了。至于治理之事,要等到今日之后去了。

    李隆基和阿罗那共乘一辆车进入城里。

    接下来,就是乞降的一些细节问题,整整忙碌了多半天这才完成。

    然后,就是出榜安民,开始选拔官员,准备治理一事。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阿罗那仍是国王,只不过,他这国王需要得到唐朝的认可,需要唐朝任命。而且,他这国王只是个傀儡,只有虚名,没有实权,无法施加半点影响。

    而唐朝完全可以打着他的名义进行治理,做有利于唐朝的事儿。

    “中天竺已定,应当立时进军。”李隆基召集众将,道:“陈玄礼,你去东天竺。杨思勖,你去南天竺。薛直,你去西天竺。”

    “遵命。”三人领命。

    “东天竺因为曾被王玄策大败,深知大唐之威,若是要降就接受其投降。至于西天竺和南天竺,不接受投降,进行一场大屠杀,以此立威。”李隆基道。

    这次进军天竺,进展太顺利了,还没有立威,进行一场大屠杀,以此来立威很有必要。

    陈玄礼、杨思勖和薛直领命,各率五万军队出发了。

    大军刚刚出发,东天竺已经得到消息,决心投降。(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 西天竺灭亡

    东天竺国王,得到唐军进攻中天竺的消息后,就召集群臣商议大事。

    “你们已经知道,唐军大举进入天竺境内,正在对中天竺发起进攻,你们以为我们该如何区处?”东天竺国王尸鸠因问群臣。

    “大王,这还用说么?我们当然应该出兵救援。不管怎么说,都是我们天竺人自己的事儿,唐人算甚么东西,他要敢入侵我们天竺,就要给他们好看。”

    “没错!还请大王立时下令,我们调集大军出发。”

    那些民族主义者大声叫嚷,想要支援中天竺。

    “不可!中天竺绝打不过唐军,我们若是救援中天竺,就是引火烧身,这是不智之举。”

    “没错。想那王玄策,以区区上万借来的兵马,就差点灭了中天竺。阿罗顺走投无路,投靠我们东天竺。先王以为王玄策兵力太少,要打败他是轻而易举,就答应了阿罗顺的请求,出兵救援,其结果呢?你们都知道了,我们大败。王玄策顺势擒下了阿罗顺。”

    “为了免灾,先王不得不向王玄策服软,赔偿大量的金银珍宝,好话说尽,王玄策这才退兵。如今来的是唐军,可不是王玄策那支东拼西凑的杂牌军,而是精军的精锐,中天竺早晚必然灭亡。”

    立时有大臣反对,并且举出东天竺当年救援中天竺惹火烧身的旧事。

    当年,王玄策大败中天竺后,率军攻入王舍城。阿罗顺走投无路之下。只得投靠了东天竺。当时的东天竺国王尸鸠摩以为王玄策只有区区上万兵力。而且还是东拼西凑的杂牌军,要打败王玄策是轻而易举,就答应出兵。

    哪里想得到,王玄策足智多谋,竟然打败了东天竺,生擒了阿罗顺。那一战,东天竺破胆,尸鸠摩赔偿了大量的金钱。好话说尽,好不容易说动王玄策退兵。

    虽然这事儿过去了五十多年,其威慑力如今仍存。

    “来的是唐军,听三藏法师说起过,唐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席卷万邦,灭国数十,唐军的战力极为强悍,我们拿甚么与唐军打?”

    “你们就知道打打打。有没有想过,打不打得赢。没有胜算的事。还要打,那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立时就有大臣附和。

    正争论间,又得到消息。

    “大王,唐军大破拉玛姆的象兵,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北天竺,兵锋直指中天竺。”有近卫前来禀报。

    “甚么?大破象兵?不可能吧?象兵不是那么好破的。我知道了,唐军一定是象王玄策那样,使用了火牛阵。”

    “只要象兵一破,中天竺就难以抵挡了,中天竺有大麻烦了。”

    这消息太过惊人,群臣立时就炸了。

    “不是用火牛阵破象兵,而是硬碰硬,把象兵斩杀殆尽。”近卫忙澄清一句。

    “甚么?硬碰硬破象兵?这不可能!这不可想象。”

    象兵是天竺的王牌兵种,大象皮粗肉厚,要想硬碰硬破掉象兵,这不可想象,群臣尽皆不信。

    就是尸鸠因也是不信。

    “唐军是这样打的……”亲卫忙把得到的消息一说。

    “……”一众君臣震惊得直接失语了。

    王玄策当年破象兵是用火牛阵,而唐军竟然硬碰硬,正面硬撼而破掉象兵不说,还把象兵斩杀殆尽,这事儿太有震憾力了。

    “中天竺自求多福吧,我们绝不能引火上身,绝不能救援中天竺。”这消息的直接后果就是,一众君臣达成了一致,绝不能救援中天竺。

    就是那些最先叫嚷要救援的民族主义者,也不敢再叫嚷了。

    开什么玩笑,象兵都不是唐军对手,他们拿什么与唐军斗?

    没过多久,又得到消息,中天竺已经投降了,唐军已经进入了王舍城。

    这消息传来,东天竺君臣坐立不安了,又聚集一起商议。

    “中天竺已亡,唐朝兵锋正锐,或许会对我们用兵,我们该当如何应对?”尸鸠因脸色难看之极。

    既然唐军打起旗号,是要为王玄策讨回公道,那么,作为当年增援中天竺的当事国,东天竺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唐朝对东天竺用兵的可能性非常高。

    “……”一众大臣闭口不言。

    当年的王玄策只有上万杂牌军,东天竺都吃了败仗。如今来的是正宗的唐军,还是唐军的精锐,因为灭掉中天竺而兵锋正锐,若是唐军打来,东天竺没有一点儿胜算。

    就在一众君臣的惊惧中,又得到消息,唐军直奔东天竺而来。

    “咣啷。”尸鸠因再也坐不住了,一头栽倒在地上,碰翻了不少器物。

    他最担心的就是唐军进攻东天竺,果然成真了,他不得不惧。

    “大王,我们可以仿效中天竺投降。”有大臣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一个主意。

    “投降?”尸鸠因眼前一亮。

    “好主意。”群臣齐声附和。

    阿罗那投降,唐朝不仅没有折辱,对他反而“礼敬有加”,他仍然是国王,这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虽然这个“国王”已经没有任何实权,不过是唐朝的傀儡罢了,那也是“国王”,至少仍有虚名,说出来会很拉风的。

    而且,王玄策一事,就是阿罗那的爷爷阿罗顺挑起的,中天竺是“主犯”,东天竺不过是“从犯”罢了。主犯能有如此礼遇,从犯也不会差吧?

    这事很快就达成一致,立时派出使臣前去乞和。

    陈玄礼把这一情况禀报给李隆基,等李隆基答复。

    “一如中天竺。”李隆基的答复很快就到了。

    陈玄礼接受了东天竺的乞降,按照中天竺的处置方式处理。尸鸠因仍然是“国王”。只是他需要得到唐朝的认可。他只领国王的俸禄,却不能管理东天竺的治理一事,就一个提线木偶而已。

    为了更好的控制天竺,还是让天竺分裂的好,留下尸鸠因这个国王有用,可以让唐朝更好的控制天竺。

    就这样,东天竺被唐朝兵不血刃就拿下了。

    xxxxxxxxx

    与东天竺的情形正好相反,西天竺横生波折。

    “甚么?唐军进犯我国?好啊。我要让唐军立着来,横着死。”西天竺王身材高大,豹头环眼,一声大吼,如同雷鸣似的,道:“来啊!调集大军,我要与唐军大战!”

    “大王,不可呀。”立时有大臣阻止,道:“唐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号令严明,战力强悍。而刚灭中天竺,士气正盛,战意正炽,兵锋正锐,不可力敌呀。”

    “用唐人的话来说,你这是长唐军志气,灭自己威风。唐军再能打又能怎样?那是没有遇到我!”西天竺王一点也不把唐军放在眼里。

    “大王,你要三思呀。想当年,王玄策仅用区区上万借来的兵马,就差点灭了中天竺,更是大败东天竺,如今来的是唐军,比起王玄策的兵马强大得多,若是招惹了唐军,不堪设想呀。”有大臣苦口婆心的劝解。

    “区区王玄策,算得了甚?他那是命好,没有与我同生一世,要不然的话,我定当生擒他。”西天竺王得意的一挑眉头,道:“容我打败唐军,就能登高一呼,整个天竺都会响应我,我就能反攻回去,收回中天竺北天竺,我就能一统天竺。我将成为天竺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就是阿育王也会远远不及。”

    若西天竺能够打败唐军,收复中天竺和北天竺的话,西天竺王的声望就会大涨,统一天竺就是指日可待。其成就,一定不会在阿育王之下。

    想想这美好的前途,西天竺王就是底气十足,眼睛放光。

    已经被美妙前景冲昏了头脑的西天竺王铁了心要与唐军交战,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了,群臣也不敢再劝了。若是再劝下去,激怒了他,那就触了霉头,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西天竺王一声令下,西天竺军队开始调集,大举出动。

    很快的,就与唐军相遇了,两军摆开阵势。

    西天竺王骑着一头巨大的大象出阵,冲唐军喝道:“唐将答话。”

    薛直策马而来,大声道:“西天竺王听着:速速归降,可饶你等不死。若是敢说个不字,准教你们有来无回!我会屠军!凡来到战场的,一个也莫想走!”

    “哈哈!”西天竺王当笑话听的,仰首向天,一阵放声狂笑,指着象兵,冷笑道:“唐将,你瞎了狗眼?你也不瞧瞧,我有象兵在手,你奈我何?”

    薛直一阵无语,你也不打听打听,拉玛姆是如何战败的。

    连话都赖得多说了,薛直接转马头,径直回归本阵了。

    “唐军,你怕了!”西天竺王以为薛直不说话是害怕了,得意的道:“我会让你更加害怕!我会让你后悔来到天竺!来啊,象兵,给我冲!踩死唐军!给我狠狠的踩,把唐军踩成肉饼!”

    象兵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排山倒海般冲来,气势惊天,如同姿肆的汪洋,不可阻挡。

    “唐军,你们完了!”西在竺王看在眼里,大为欢喜。

    “咻!咻!咻!”尖锐的破空声响起,不计其数的弩矢出现在空中,织成一张矢网,把象兵给笼罩了。

    “吼!吼!吼!”一声接一声的悲嘶声响起,大象七歪八倒的栽倒在地上,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眼见是不活了。

    “我的象兵!”西天竺王如同见鬼似的,脸色大变。(未完待续。。)

第四十章 南天竺灭亡

    象兵是天竺唯一能入唐军法眼的兵种,有着无与伦比的冲击力,这是天竺赖以立国的利器,西天竺王信心满满,以为可以凭借象兵可怕的冲锋,把唐军踩成肉泥。

    却是没有想到,象兵还没有冲到唐军阵前,就死伤惨重。

    如此多的死伤,在他的记忆中象兵从来没有过,他震惊得差点把眼珠子掉地上了。

    “不可能!不可能!”西天竺王揉了揉眼睛,一双眼睛瞪得滚圆,死命的把战场一阵打量,没错,象兵就是死伤惨重。

    不仅西天竺王有产生错觉的想法,就是群臣以及兵士,无不如是,个个拼命的揉眼睛,死死看着战场。

    说不信嘛,那些正在哀号惨叫的象兵就是铁证;说信嘛,这在天竺历史上就没有出现过,他们是惊疑不定。

    “怎会这样?怎会这样?”紧接着,他们就是大声嘀咕,一脸的迷糊。

    强弩,是中国古代独步世界的利器,我们的祖先凭借强弩压制游牧民族的骑射,先后击破了匈奴、鲜卑、突厥这些强大的游牧民族。

    对于天竺人来说,强大如此的弩阵算是新鲜东西,他们一下子难以转过弯来。

    “咻!咻!咻!”就在他们惊疑之际,强弩不断发威,轮番射击。

    密集的弩矢把象兵一次次覆盖,死伤的象兵多不胜数。

    “撤!撤!撤回来!”西在竺王张于醒悟过来了,命令象兵撤退。

    可惜的是,仗打到这种地步。象兵能撤得回来了么?象兵冲锋时。强弩在射杀;象兵撤退时。强弩依然在射杀。没过多久,这一轮进攻的象兵就被射杀殆尽。

    “……”这一轮冲锋的象兵损失殆尽,却是连唐军的衣角都没有碰到,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西天竺君臣震惊得直接失语了。

    “大王,情况不妙呀。”有大臣反应过来,提醒一句。

    这还用说么?象兵奈何不得唐军,西天竺拿什么与唐军打?

    “大王。赶快想个办法呀。”有大臣忙道。

    想办法,想办法,处此之情,西天竺王还能有什么办法可想?

    “进攻!”就在这时,薛直右手一挥,大声下令。

    唐军开始对西天竺军队发起排山倒海般的攻势。

    先是骑兵出动,疾驰而去,直插西天竺军队的后背,成功的切断了西天竺军队的退路。

    然后,就是强弩开路。掩护陌刀战阵的推进。

    强弩太可怕了,如同秋风扫落叶似的。西天竺军队成片成片的倒下。

    陌刀战阵的推进异常顺利,不管是人还是大象,遇到陌刀战阵都会玩完。

    没过多少时间,西天竺军队就是死伤惨重不说,还被唐军分割了,唐军如同贪婪的绞肉机,吞噬着西天竺军队的生命。

    地上的尸体越来越多,鲜血来不及浸入土里,汇成一泓泓血湖,在日光下闪闪发光,说不出的妖艳诡异。

    “大王,降了吧。”有大臣眼看着局势越来越不利,心惊肉跳之下,想到了投降。

    “是啊,大王。再不降,就要被杀光了呀。”

    “唐人有句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活下来,就有希望。”

    立时就有大臣附和。

    此情此景,西天竺除了选择投降外,没有别的出路了。打,一定会被唐军杀得精光;逃,无路可逃,不降也得降了。

    “降吧。”西天竺王长吸一口气,一声叹息,只得投降。

    “唐军,请停止进攻,我们投降。”西天竺王大声吆喝。

    群臣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看着薛直,很是紧张,又是期盼。

    紧张的是,他们怕唐军不接受他们的投降,那样的话,他们就是死路一条。期盼的是,唐军能接受他们的投降,就有活路了。

    “西天竺王,我给过你机会,是你自己错失了,莫要怪我言之不预也。”薛直冷冷的道:“大唐言出必践!我说过,要是你敢抵抗,我就会屠军。眼下,我就要屠尽你们!你们一个也莫想活命!”

    进军天竺,打得太顺利了,顺利得远远超出了李隆基的预料。顺利,固然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在于,可以快速拿下天竺,代价很小。坏处在于,没有进行一场硬仗,不能立威,无法威慑天竺。

    正是从这点考虑,李隆基这才要拿西天竺和南天竺立威。

    薛直深知李隆基的用意,早就打定主意要屠军,要西天竺王投降不过是过场而已,知道他不会投降,故意给他一个看似存在其实等于没有的机会。

    “这……”要是在开战之前,薛直如此说,他们一定会当作笑话听。眼下如此说,西天竺君臣是心惊肉跳。

    唐军已经展现了强悍的战力,要屠军一定能做到。那样的话,他们都得死,谁能不惊?

    “唐军,怪我有眼无珠,不知唐军厉害,胡乱说话,还请唐军莫要怪罪。”西天竺脸色雪白,没有一丝儿血色,如同在土里埋过似的。

    “杀光天竺狗!”这就是薛直对他的回答。

    “杀光天竺狗!”唐军很好的贯彻了这一命令,大肆屠戮,杀得西天竺军队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西天竺军队想要逃回城里去,却是给唐军切断了退路,无法进入城里。

    想要向别处逃走,唐军的骑兵四处追杀,能逃走的又有多少?

    接下来的就是一场屠杀,一边倒的屠杀。唐军忠实的执行了“屠军”的命令,把西天竺军队斩杀殆尽。

    西天竺王眼看着自己苦心打造的军队死伤殆尽,连死的心都有了,自己逞什么能呀?要是早知如此。何不早早投降呢?

    “我是罪人。愧对列祖列宗。唯有以死谢罪。”西天竺王想要抹脖子,却是把刀架在脖子上,不敢抹下去。

    “咣啷。”手一抖,刀掉在地上。

    “你连死的勇气都没有,我成全你。”薛直策马到来,如同打量死狗似的,没有丝毫怜惜之心,手中横刀一挥。西天竺王就人头滚落了。

    他的头颅在地上滚动,一张嘴不住张阖,仿佛在质问薛直,为何不俘虏我?

    连做俘虏的资格都没有,他这西天竺王也太窝囊了。

    至此,西天竺覆灭了。

    xxxxxxxxxx

    与此同时,灭南天竺之战也打响了。

    南天竺王接到唐军进入南天竺的消息后,就在召集群臣商议。

    “唐军大举进入我国境内,你们说说,我们该当如何应对。”南天竺王扫视群臣。大声问道。

    “大王,唐军凶悍善战。就是我们的象兵都不是对手,我们决不能应战。”

    唐军威名正盛,他们不得不惧。

    “没错。象兵不是唐军对手,一开始我是不信的,可消息越来越多,我不得不信。我们不能与唐军打,那是找死。”

    “不打的话,我们难道就把大好江山拱手相让?这可不成。”

    大好江山,拱手相让,没人会甘心。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依我看,这仗我们还是要打的。只要我们不打野战,就与唐军在野外交战,我们就不怕唐军。象兵不是唐军对手,我们就不必派象兵出战了,我们不是还有城池么?我们的都城是一座坚城,城高垣厚,应当据城而守。”

    “这主意不错。唐军远道而来,利于速战速决,不利于持久战。而我们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可以拖下去。只要我们拖下去,让唐军受挫于坚城之下,唐军的威名就会大损,而我们的声威就会大涨,这一涨一消之下,对我们极为有利。”

    “还有,若是唐军受挫,别的地方就会起事,我们再推波助澜,最后就会群起而攻之,唐军再能打,也是难逃覆灭的命运。”

    有大臣还算精明,出了一个不错的主意。

    “不错!不错!你们出了一个好主意,就这么办。”南天竺王大为欢喜。

    不得不说,这主意还真是狠,打在了唐军的要害上。

    唐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号令严明,战术战法先进,战力极为强悍,与唐军打野战,象兵都不是对手,南天竺必败无疑。

    若是南天竺据城而守的话,利用坚城消耗唐军,就足以把唐军拖累拖疲,到那时,南天竺再抓住机会进攻,一定能打败唐军。

    若是唐军战败的消息传开,那对唐军来说将是一场灾难,因为那些已经被唐军征服的天竺之地就会揭竿而起,唐军就会陷入被动。

    主意打当,南天竺王一声令下,南天竺军队上城头据守,想要拖垮唐军。

    当杨思勖率军来到南天竺都城时,南天竺王登上城头,指着杨思勖,嘲笑道:“唐将,你听着。我知道你们很厉害,战力强悍,若是打野战的话,我们打不过你们,我们的象兵会被你们屠戮。这不要紧,我不与你们打野战,我据城而守。你有本领,你把城攻下来。来啊,你攻城啊!快攻啊!”

    “哈哈!”群臣跟着大笑,嘲弄唐军。

    南天竺的王城非常坚固,城高垣厚,易守难攻,唐军若是攻城的话,一定会死伤惨重,他们有着绝对的信心,可以守住城池。

    “城上人等听着:我是杨思勖,命你等立时投降,可保全身家性命。若是敢说个不字,我定要屠城!凡三尺以上者,皆斩!”杨思勖打马来到城下,大声喝道。

    他是太监出身,声音尖细刺耳,如同夜枭啼叫,很是难听。

    “三尺以上者,皆斩。好大的口气。你如何斩呀?”南天竺王冷笑道。

    杨思勖冷冷的瞥了南天竺王一眼,打马回归本阵,道:“把车弩拉上来。”(未完待续。。)

第四十一章 好一个狠人

    一众唐军兵士赶着一辆辆沉重的车上来,从马车上搬下不少粗大而沉重的部件,然后开始组装。

    望着忙碌的唐军,南天竺王冷笑道:“唐军无可奈何了吧?唐军一定奈何不得我们。”

    “谁说唐军了不得,这不是很没用么?在坚城之下,唐军再厉害也是徒叹奈何。”

    群臣跟着起哄,嘲笑唐军。

    坚城的确是对付唐军的利器,依他们想来,唐军无法攻克南天竺的都城,个个大喜,大加嘲讽之能事。

    然而,他们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

    没过多久,只见五架有一座楼房那高么的巨大机械矗立在城下,如同远古凶兽似的,看上去狰狞可怕。

    这就是唐军的攻城利器,车弩。

    严格说来,车弩也是强弩的一种,只是专门针对攻城而设计制造的。

    唐军攻城,多为用车弩,很少用攻城槌这些攻城机械,原因在于,攻城槌笨重不说,还要近距离才能发挥威力。要想攻击城门,攻城槌必须要抵近,才能冲撞城门,这会造成很多死伤不说,还不一定能成功。

    对付攻城槌的办法很多,比如说砸巨石,浇油用火烧等等。

    而用车弩,就没有这种不便了,因为车弩可以远距离发挥威力。

    车弩攻城的威力很大,因为车弩庞大,其弩矢直径超过了半米,长有三两丈,从远距离飞来,其冲击力有多可怕。可想而知了。

    车弩虽然庞大笨重。却可以拆卸。行军时只需要拆下来,放到车上运走就是了。需要时,再组装起来就成。

    唯一比较麻烦的,要算车弩的弩矢了,直径超过半米,三两丈长的精钢铸成,其重量很沉的,运输就比较麻烦。

    车弩一组装完成。唐军就开始装填弩矢。车弩弩矢太过沉重,其装填不可能靠人来抬,而是用机械来完成的。

    很快的,弩矢装填好,望着矢道上的车弩弩矢,那很恐怖的。

    乍一瞧,跟导弹似的,谁能不震惊?

    “那是甚?唐军要用来做甚?该不会是用来攻城吧?”南天竺王看在眼里,惊在心头。

    “应该是攻城的。要是用来射杀大象,用不着做得如此之粗了。”

    “是呀。大象虽然皮粗肉厚,强弩弩矢有手臂粗细就足以射杀了。不必做得如此之粗。这一定是用来攻城的。”

    群臣中也不乏精明人,很快就想到了车弩弩矢与强弩弩矢的差别。

    “看上去挺不错的,只是不知其威力如何。”有大臣严重质疑。

    “等等就知道了。”有大臣还算谨慎。

    车弩的威力如何,只需要等等看就知道了。

    “放。”杨思勖眼中精光闪闪,右手重重挥下,很有威势。

    “嘣!”发机声只有一声,却是如同惊天动地的炸雷轰鸣似的,震得人耳鼓嗡嗡直响。

    “咻!”只有一声破空声,却是尖锐刺耳,如同导弹发射的声响一般轰鸣。

    只见粗大的弩矢高速朝着城门扑去,狠狠撞在城门上。

    “轰隆隆!”一声惊天巨响响起,精钢铸就的城门陡然陷下去一个大坑。

    这冲击力太可怕了,不仅城门在颤抖,就是城墙也在颤抖。

    南天竺王只觉脚下的城墙在抖动,好象地动似的。

    动静持续了好一阵,这才停歇下来。

    南天竺王的脸色非常难看,阴沉如水,眼里闪过一抹惧色。

    不仅他害怕,群臣谁个不惧?

    车弩的威力太大了,只一下,就让城门陷下去一个大坑,若是多来几下,城门能否承受得住,还在两说。

    他们第一次感到事态严重,唐军攻城和打野战一般厉害。

    “嘣!”就在他们震惊之际,第二架车弩发威了。

    车弩的弩矢太过巨大,一架车弩一次只能发一枝,不可能象强弩那般多发射几枝。

    第二枝车弩弩矢狠狠撞在城门上,又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城门又陷下去一个大坑。

    “轰隆隆!”车弩不断发威,不断有弩矢扑来,狠狠撞在城门上,爆发出惊天巨响。

    每撞击一下,城门就会陷下去一个大坑。

    五枝弩矢之后,紧闭的城门出现一道裂缝。而且,城门上方的箭楼也出现了裂缝。

    又是三枝弩矢过后,城门附近的城墙出现一条条细小的裂缝,看这样子,要不了多久,城墙都会垮塌。

    看着出现裂缝的城墙,南天竺王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额头上冷汗直冒。

    照这样下去,城门失守是必然的。城门一旦失守,就难以阻挡唐军了。和唐军交战,他没有一点胜算,由不得他不惧。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南天竺王束手无策。

    “大王,赶紧降吧。还来得及。”

    “是呀。趁唐军进城之前投降,可以免祸。”

    群臣也吓怕了,脸色阴沉。

    “那好吧,降吧。”南天竺知道他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投降一条路了。

    “咣啷!”他的话刚落音,只听一阵金属撞击的轰鸣声响起,城门被轰开了,轰然后飞,翻倒在地上。

    “进攻!”杨思勖猛的拔出横刀,手腕一振,一朵漂亮的刀花闪现,大吼一声。

    “杀!杀!杀!”唐军爆发出惊天的怒吼声,如同海潮般开始进攻了。

    唐军冲到护城河前,把手中的土包扔进河里,不一会儿功夫,护城河就被填平了。唐军越过护城河,朝着城门冲去。

    “快,拦住他们。”有南天竺兵士叫嚷,冲上来拦截唐军。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明晃晃的陌刀。一把把陌刀狠狠劈下。把他们劈成了碎片。

    陌刀战阵不仅仅可以打野战,还可以打巷战。打巷战的话,陌刀依然是不可匹敌。

    陌刀战阵开路,神挡杀神,佛挡弑佛,不可阻挡。

    攻占城门后,就再也没什么能阻挡唐军了,唐军如同涌动的海潮般涌入城里。进行一场屠杀。

    “大王,赶快逃吧。”有大臣一见唐军砍杀凶狠,落到唐军手里肯定没有好下场,提醒南天竺王一句。

    “逃。”南天竺王心想也对,绝不能落到唐军手里,还是逃出去的为好。

    然而,他很快就失望了,每个城门前,都有一队唐军在严阵以待。

    杨思勖既然打定主意要屠城,当然不会让他们逃走。派出唐军守住所有的城门是必然的。

    唐军入城后,大开杀戒。所过之处,一片赤红。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城里一片赤红,到处都是红色的,就没有不红的地儿。

    “哗哗。”鲜血顺着道路流淌,通过城门,流入护城河里,发出淙淙的流水声。没过多久,护城河就变成了红色。

    这是一场屠杀,一边倒的屠杀,整个战斗持续了半天就结束了。

    南天竺王和群臣被俘,押到杨思勖面前。

    他们胆颤心惊,脸色苍白,跪在地上乞命:“恳请唐军高抬贵手,饶我一条小命。”

    杨思勖骑在马背上,瞥了南天竺王一眼,冷冷的道:“砍了。”

    “饶命啊!饶命啊!”南天竺王一下子就尿了,想要求饶,却是没有机会了,唐军手起刀落,他就人头搬家了。

    他的人头在地上滚动,嘴巴张阖,仿佛想问问杨思勖,他都求饶了,为何还要杀他?

    “我说了要屠城,定要屠城!全砍了。”杨思勖没有丝毫怜惜之心,一声令下,唐军把群臣全给杀了。

    “开始屠城!”杨思勖淡淡的下达了屠城令。

    屠城,这种事儿很残酷,一般人很难下这样的命令,然而,杨思勖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如同这是家常便饭似的。

    南天竺百姓被赶了出来,一群群的集中在一起,唐军开始收割他们的生命了。

    唐军手里拿着一根木头,这是用来量身高的,超过这根木头者,都要死。

    大人,当然是不用量,直接杀了就是。

    要量的是小孩,一个接一个从木头下经过,没有木头高者,可以活命。超过木头者,必死无疑。

    “你出来。”一个唐军兵士指着一个身高只比木头稍高一点点的小孩喝道。

    “我只高一点点。”这个小孩吓得不轻。

    “一点点也是超过了。”唐军把他拖过来,手起刀落,斩杀当场。

    xxxxxxxxxx

    王舍城,王宫。

    李隆基正在处理公处,神情专注。

    “太子,不好了,不好了。”人精高力士飞也似的冲进来,远远就叫嚷起来。

    “发生甚事了?”高力士胆识不凡,他如此惊惶,必是有天大的事情发生,李隆基猛的抬起头。

    “太子,杨思勖屠城了。他屠城了。”高力士额头上渗出冷汗。

    “屠城?”李隆基猛的跳起来,脸色大变。

    他是要立威没错,可也没想过要屠城,因为屠城太恐怖了。

    高力士叫嚷道:“屠城呀,这可是屠城呀。凡三尺以上者,皆被他斩杀。南天竺王城有数十万人,他这一次斩杀了二十多万呀。”

    “二十多万?”李隆基的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了。

    李隆基尽管早就知道杨思勖是个狠人,却是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之凶狠,竟然敢屠城,还是一次性屠杀二十多万。

    “快,叫张说他们前来商议。”李隆基的额头上都冒出冷汗了。

    二十多万条人命,可不是开玩笑的。尽管李隆基有屠尽突厥百万之众的经历,可眼下的天竺与突厥不同。突厥是人人皆兵,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上战场,唐军是不得不屠尽百万之众。

    而天竺,百姓是百姓,军队是军队,这是分开的。李隆基可以屠尽天竺军队,要屠杀二十多万百姓,他还真狠不下这心。(未完待续。。)

第四十二章 治理天竺

    “甚么?屠城?杨思勖屠城了?”张说赶来,得知杨思勖屠城的消息后,目瞪口呆。

    张说的胆识自是不用说的,只是屠城这事儿太过吓人了,就是以张说的胆识,也是心惊肉跳。

    “他真的屠城了?太子,你没骗我吧?”张说兀自不信。

    李隆基有些无语,摇摇头,道:“我也没有想到,杨思勖竟然敢屠城。我是要拿南天竺立威,只是想屠军而已,没想过屠城这事,他竟然敢做,真是好狗胆。”

    屠军,李隆基绝对敢干。屠城,李隆基未必敢干,因为心理负担太大了。

    屠军好说,那是军人,他们在战斗,杀掉他们,也没什么好怕的。

    屠城就同了,杀的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尽管是敌国的百姓,也会有沉重的心理负担。只有那种特别凶狠残暴之辈,才敢这么干。

    “他怎么敢屠城呢?”张说愣愣道。

    扪心自问,张说他肯定不敢下达屠城的命令。

    “张说,你说这事要如何处置?”李隆基的眉头拧着。

    “太子,屠城这事说起来吓人,也未必就不失为一妙法。”张说吸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索着道:“我们进军天竺以来,太过顺利了,没能立威,若是能因此而立威,吓破天竺人的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嗯。”李隆基点头,道:“这要看这事传开后,天竺各地的反响了。”

    话刚落音,立时有人送来最新军报。

    李隆基接过一瞧。嘴巴张得老大。好一阵惊讶。

    “太子。何事?”张说忙问道。

    “还能有甚事,杨思勖屠城这事的影响来了。”李隆基把军报递给张说,道:“眼下看来,还不错。原本还有些人在零星的抵抗,听说了这事儿就一哄而散了,再也不敢闹事了。”

    唐军攻占天竺,这是初步控制。完全控制,还需要一段时间。有不少地方还有零星的抵抗。杨思勖屠城的消息传开,这些势力再也不敢与唐军为敌,作了鸟兽散。

    “哦,有这好事?”张说接过军报一瞧,不由得笑道:“天竺人还是怕狠的。薛直屠军,虽然对天竺人有不错的威慑力,却远远不及杨思勖屠城。”

    说到这里,略一停顿,道:“大食的东方总督优素福是一个狠人,凶狠残暴。嗜杀成性,他可以在呼罗珊一次性屠杀十二万人。这下好了,大唐也有一个狠人,优素福有对手了。太子,与大食大战,一定要把杨思勖派过去。他与优素福这个狠人遇到一起,一定会很精采。”

    优素福在呼罗珊的所作所为,早就给泥涅师打探明白了,李隆基他们自然是清楚。

    “也有道理。”李隆基点头,道:“狠人还得狠人来治。优素福凶狠残暴,嗜杀成性,遇到杨思勖这个狠人,看他还能有甚招?”

    “呵呵。”张说倒是颇为期待,发出一阵畅笑声。

    “不过,屠城这种事儿还是少干为妙。偶尔干上一次,还能有不错的威慑力。若是做得多了,就会激起仇恨,会让天竺百姓仇视我们。容杨思勖回来后,我要好好训斥他一顿。”李隆基眉头一挑,一脸严肃的道。

    “应该的。”张说也觉得应该敲打敲打杨思勖。

    “南天竺已灭,天竺已经被我们征服了,接下来就是治理的事了,你来得正好,我们好好商议。”李隆基招呼张说坐下。

    张说坐来,道:“太子,天竺可不比吐蕃,地域更广,口众更多,需要处理的事务更多,光靠我们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置好。以我之意,应当把宋璟调来,有他相帮,这事儿就好办多了。”

    吐蕃很小,而且口众少,要处理的政务不算太多。就是这样,李隆基他们也累了个够呛。而天竺的疆域比起吐蕃大得多,人口多得多,要处理的公务就更多了,要是不把宋璟调来,光靠李隆基和张说,会累死他们。

    “如此甚好。”李隆基大为赞成,道:“我要趁着向父皇报捷的良机,请父皇多派些官员前来天竺。”

    要想彻底控制住天竺,必须要大量的官员到来,不然的话,不可能做到,这是必然的。

    “太子,我们要先议出个章程来,容宋璟到来后,只需略加修改,就能处置了。”张说提议道。

    “不错。”李隆基赞赏的打量一眼张说。

    张说不愧是大才,什么事儿都想到头里去了。

    宋璟从吐蕃赶来,需要一些时间。李隆基他们完全可以趁此机会,议出个章程,拿出大方向。宋璟一到,只需要稍加合计,就能实施了。

    “张说,想必你已经深思熟虑了,你说说,我们该如何治理天竺?”李隆基道。

    “深思熟虑不敢说,只是有点想法。要是有不到之处,还请太子指正。”张说的开场白一完,直入主题,道:“天竺疆域辽阔,而又离大唐太远,大唐要想推行郡县制,难度比较大,不太可行。依我之意,还是靠天竺人来治理天竺人。”

    “你是说以夷治夷?”李隆基概括一句。

    “是这意思。”张说点点头,道:“用天竺人来治理天竺人,我们大唐只需要控制这些治人的天竺人就可以了。”

    这办法和英国佬在印度干的事儿如出一辙,英国佬就是凭着这一办法,统治印度长达四个世纪。

    张说能提出这一办法,其才智非常了得。

    “详细说说。”李隆基道。

    “太子,依我之意,仍然可以在天竺设立国王。有了国王的虚名,行事就方便多了。”张说看得很深远,道:“为了防止天竺的势力过大。就要把天竺肢解。我们可以在天竺扶持十几二十个国王。”

    天竺疆域很大。若仅仅是设立东西南北中五个国王的话,他们的实力不小,唐朝控制起来有些吃力。若是把天竺肢解,扶持十几二十个国王,每一个国王拥有的土地不大,口众不多,难以为祸,唐朝要控制就容易多了。

    “这是一个好办法。可行。”李隆基当即就准了。

    “为了更好的治理,这些国王又分属于不同的地方大臣。我们可以设立东西南北中五大块,分派五个能臣坐镇,他们只需要管理好国王就成。”张说的办法多的是。

    这类似于英国在印度推行的“总督”,总督不直接插手具体的治理事务,只需要管好国王就成了。

    当然,为了防止国王作乱,国王只是虚位,有名无实,真正的实权控制在这些大臣手里。这些大臣可以管理安排人手。就是绕过了国王。

    具体治理的人手由坐镇这里的大臣指派,这一招相当有威力。这些人一定会俯首听命。

    “至于驻军一事,我以为必须驻军,只是不能驻得太多。”张说眉头一挑,道:“大唐尽管口众多,可要是大量驻军在天竺,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依然得实行‘以夷治夷’之策。我们只需要在天竺驻守少量的军队,然后从吐蕃调人,让他们前来天竺驻守。”

    唐朝的口众不少,有三千七百多万,能够招募的军队不少。可是,也不能大量驻军天竺,因为那会使得唐朝的机动兵力变少,会让唐朝在战略上有些被动。而且,这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即使以唐朝的强大,也难以胜任。

    把吐蕃人召集起来,训练他们,武装他们,要他们驻守天竺,就是一个好办法。

    唐朝只需要在天竺驻守少量的军队,充当核心就行了。这些唐军只需要威慑住吐蕃人,吐蕃人就得乖乖的听从号令,天竺也就在唐朝的控制之中。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吐蕃人一定会很开心。因为唐朝对军功的赏赐很丰厚,吐蕃人驻守天竺,就会得到不错的军饷,比起他们在高山密林里放牧收入要高得多,吐蕃人一定会乐于干。

    “在这之外,我们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召集天竺人,训练他们,武装他们,容我们以后征服了西域诸国,可以派他们前去驻守。”张说道。

    “啪!啪!啪!”李隆基轻轻击掌,大为赞赏,道:“张说,你提出了一个好主意!非常好的好主意!”

    用吐蕃人来镇守天竺,再用天竺人去镇守西域诸国,这就形成一个循环,环环相扣了。唐朝只需要威慑住源头的吐蕃人,就能让他们俯首帖耳。

    李隆基和张说拿出章程没多久,宋璟就风尘仆仆的赶来,三人再略加商议,听取了宋璟的建议,稍加修改,治理天竺的纲领就确定了。

    然后,就是实施的问题。

    天竺人中不乏有才干的人,只需要把他们选拔出来,让他们奔走,唐人在后面监督就行了。这治理事务,进行得相当的顺利。

    xxxxxxxx

    长安,大明宫。

    李旦正在处置公务,神情专注。

    “陛下,太子军报。”贾铭乐呵呵的前来,禀报道:“太子不负陛下厚望,已经征服了天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哈哈!”李旦这次没有任何怀疑,而是欣然接受,仰首向天,大笑不已,道:“朕复位没多久,就征服了吐蕃和天竺两国。贾铭,你说,朕之功业如何?”

    “陛下的功业快要赶上太宗皇上了。”贾铭忙凑趣。

    李旦复位时间不长,连灭两国,这是天大的功业,他不能不喜。贾铭一句凑趣的话让他倍儿欢喜,笑道:“赶上太宗皇上?还有些差距,虽然差得不多,毕竟还有差距。”

    唐太宗牛闪闪的皇帝,李旦虽然高兴,也不会自大到自以为可以赶上唐太宗。(未完待续。。)

第四十三章 一路向西

    李旦的心情非常好,先是欢喜了一阵,又想显摆一番。

    “嗯,朕得把这事儿向娘说说,让娘也欢喜欢喜。”李旦这不是为了让武则天欢喜,而是要在武则天面前显摆显摆。

    任何一个儿子,若是有了得意事儿,都想向父母说说,小小的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李旦虽是皇帝,也不例外。

    主意一打定,李旦赶去武则天的寝宫。

    没过多久,就到了武则天的寝宫,一瞧之下,他大为惊讶。

    只见武则天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看着地图,一动不动。李显和李重润父子,则是站在武则天左右两侧,陪着她看地图。

    武则天的眉头时而拧着,时而舒开。

    “老八,你来了?”武则天听见脚步声,扭头一瞧,只见李旦满脸喜色,点点头,道:“老八,可是三郎征服了天竺?”

    “娘,你又知道了?”李旦颇有点小郁闷,有如此一个聪明绝顶,见机明快的老娘,他连显摆的机会都没有。

    “你都写在脸上了,娘还能不知道?”武则天眉头舒开,脸上泛起笑容,赞道:“这个三郎,挺能折腾的啊,这么快就把天竺给征服了。好!不愧是我的孙子!”

    虽然李隆基逼迫武则天退位,但作为奶奶,李隆基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她不能不欢喜。

    武则天不仅欢喜,还非常自豪。

    “这么快?”李显有些不太相信。

    “三郎这小子特别能折腾,快点有何好奇的?”武则天却是不以为奇。淡淡的道:“天竺与吐蕃不同。征服天竺没甚好欢喜的。”

    “呃。”李旦脸上的笑容消失。

    以他想来。征服天竺是天大之喜,武则天竟然说这没什么好欢喜的,这不是扫他的兴么?

    要是换个人,他一定会发火。可这是他老娘武则天说的,他有火也不能发,只能自个儿忍着。

    “老八,你一定在想,娘是不是扫了你的兴?”知子莫若母。武则天这个聪明的老娘一瞧便知李旦心里的想法。

    “没有的事,没有的事。”李旦哪会承认。

    “征服天竺固然是喜事,却不如征服吐蕃可喜,为何?”武则天自答自问,道:“天竺固然疆域辽阔,口众多,物产丰饶,然而,从吐蕃出发,征服天竺有着太多的便利。征服天竺是情理中的事儿。”

    说到这里,喘口气。接着道:“反而是征服吐蕃更难,因为吐蕃地处高山密林,易守难攻,就是秦皇汉武,还有太宗皇上,这些雄材大略的帝皇都无能为力。三郎能征服吐蕃,既是三郎了得,又是侥幸。说是侥幸,是因为都松芒布结亲征,给了三郎良机。若是都松芒布结不亲征,任凭三郎了得,也是莫想征服吐蕃。”

    这话非常在理,因为吐蕃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过险要,易守难攻,尽管华夏有秦皇汉武唐太宗这些牛哄哄的皇帝,也是无可奈何。

    若是都松芒布结不亲征,李隆基也不可能征服吐蕃。就算李隆基在大非川把吐蕃军队重创,哪怕吐蕃伤亡再惨重,只要都松芒布结还在,就能守住积石山。

    李隆基能够征服吐蕃,确属侥幸。

    “尽管征服吐蕃是侥幸之举,然而,若无三郎的了得,抓住良机的话,也是不可能成功。”武则天话锋一转,又夸赞李隆基。

    这话同样在理,因为运气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若李隆基没有准备,他若是不了得,就不能迅速抓住这机会。

    “吐蕃地势高,从吐蕃出发,就是居高临下,要征服天竺,何难之有?想那王玄策,以区区借来的上万兵力,就能横扫半个天竺,三郎手握二十多万精锐,要是还不能征服天竺,就没天理了。”武则天一副云淡风轻的道。

    武则天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她看得非常透彻。

    吐蕃比起天竺来,虽然很贫穷,那里多穷山恶水,却是在战略层面极为重,因为吐蕃地势高,可以俯瞰天竺。

    阿三的开国总理尼赫鲁的“大印度联邦”构想,包括现在的印度阿三、巴基斯坦、孟加拉和藏省。他之所以把藏省也拉入他的构想中,就在于藏省有着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藏省是全球地势最高的地方,会对阿三构成巨大威胁。

    据测试,射程一千公里的导弹,若是在藏省打出去,就会变成三千公里的射程,这个例子就足以说明藏省的重要性。

    “娘说得在理,说得在理。”李旦显摆没有机会,颇为尴尬,笑得有些勉强。

    “还有一件事情,你得做好准备。”武则天提点一句,道:“天竺已被三郎征服了,要不了多久,三郎就要率军西进了。这次西进,三郎不仅要征服大片的土地,很有可能会和大食遭遇。”

    “遭遇大食?”李旦、李显和李重润大吃一惊。

    “没错。”武则天重重点头,道:“三郎在征服,在为与大食的大战做准备,大食人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在东进。三郎这次西进,十有**会遭遇大食。”

    “谢娘提醒,朕知道怎么做了。”对于武则天,李旦还是信任的,她竟然如此有成算,看来这事**不离十了。

    xxxxxxxx

    王舍城,竹林精舍。

    竹林精舍,是王舍城的著名景点,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释迦牟尼在此悟道,是佛家胜地。

    李隆基、张说、宋璟、陈玄礼、杨思勖、薛直、王毛仲、张小飞、裴孝恪、苏凡他们聚在一起,再在喝茶,神态轻松。很是闲适。

    这一转眼间。就大半年过去了。李隆基他们终于把天竺的事儿忙得差不多了,告一段落了。这半年来,李隆基他们是忙得连轴转,没有休息的时间,有时候更是忙得连饭也吃不上。

    “半年了,天天忙得团团转,难得有如此轻闲的时候,真是‘人生难得半日闲’呀。”李隆基喝着茶。很是感慨。

    “呵呵。”这半年他们有多忙碌,在座之人都知道的事儿,听了这话,会心一笑。

    “天竺的事情虽然还有很多,却已告一段落了,我们接下该如何做,你们都说说。”李隆基扫视众人一眼道。

    “太子,我以为天竺的余下的事儿交给宋大人就成了,太子可以率军西进了。”张说第一个发话。

    “没错,没错。我早就想西进了。我好想遇到大食人,与大食好好打一仗。”张小飞第一个响应。扯起嗓子叫嚷,道:“打天竺,前前后后快一年时间,愣是没有打一场好仗,真没劲,没劲透顶。”

    灭天竺这一仗太过顺利了,顺利得出乎李隆基的意料。就没有一场硬仗,众将还真是觉得不过瘾,大为赞成张小飞的话:“没错!”

    “听说大食人很能打,他们骁勇善战,也不知道是不是如传言中那般了得,真想与大食人好好干一仗。”裴孝恪重重点头,大声叫嚷,眼里闪着炽烈的战意。

    唐军之所以能席卷天下,灭国数十,就在于他们并不惧怕硬仗血战,越是有硬仗血战要打,他们越是兴奋。

    “你们的愿意会实现。”宋璟把众将兴奋的样儿看在眼里,赞赏的点点头,道:“这次西进,十之**会遇到大食。”

    “真的?”众将大为惊喜,眼睛瞪圆,眼里尽是高昂的战意。

    “宋璟没说错,这次我们西进很可能会遇到大食,有的是硬仗给你们打。”李隆基肯定一句,道:“我们在做准备,大食人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在做准备。我们一路往西打,是想尽可能与大食更近,同样的,大食往东打,尽可能与我们更近些。我想,他们已经快要到西域了吧?”

    “这个泥涅师,他这个波斯总督也太玩忽职守了,也不把大食的情形打探清楚。”有人埋怨泥涅师。

    “这也怨不得泥涅师,毕竟我们远在天竺,即使他得到消息,要送来也需要很长时间。”李隆基知道不能怪罪泥涅师,道:“我的意思,我们即时出兵西进,争取赶在大食人之前到达西域诸国,威慑诸国。”

    若是唐朝先一步占领中亚诸国,这对唐朝有着天大的好处。

    “太好了!太好了!”众将嗥嗥叫。

    “嗯,苏凡,你就留守天竺吧。”李隆基冲苏凡道。

    “啊。”苏凡惊呼一声,一蹦老高,气急败坏的道:“太子,末将还要想着打大食呢,不能留守,不能留守。”

    留在天竺虽然清闲,却是没劲,不如打大食带劲,苏凡才不想留下。

    “叫你留下就留下,这是军令!不是买菜,可以讨价还价。”李隆基脸一沉。

    “遵命。”尽管苏凡不愿意,还是凛然受命。

    “略事准备后,我们就出发吧。”李隆基正式下令。

    “太子,不用准备了,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只等你一声令下。”陈玄礼昂头挺胸,激昂昂的道:“弟兄们为了西进,时刻准备着!”

    “甚好!那就出发吧!”李隆基欣慰的点点头。

    一声令下,唐军开始西进。

    一队队唐军驰骋,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连天接地,如同一朵朵巨大的乌云。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一片黑色的海潮朝着西北涌去。

    数日之后,唐军到达天竺边境。

    “前面就是巴基斯坦了。只要拿下巴基斯坦,我们就离中亚更近一步。”李隆基望着巴基斯坦,一拍马背,率先进入巴基斯坦境内。(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遭遇大食

    巴基斯坦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后来遭受外敌入侵,印度文明走向衰亡,使得印度文明的重心朝东转移,到达印度境内。

    历史上,巴基斯坦名义上属于印度,实际上印度从来就没有完全统一过,就是那位令印度人引以自豪的阿育王,也未能真正全面统一印度。

    阿拉伯帝国的入侵,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阿拉伯帝国把穆斯林传入这一地区,使得这一地区的宗教与印度大为不同,巴基斯坦更加独立于印度之外。

    这是现代发生“印巴战争”的重要导火索。

    李隆基率军进入巴基斯坦境内,见识了巴基斯坦部落、百姓的热情后,有些晕乎乎的。

    “听说么?唐军来了,我们迎接唐军去。”

    “唐军可亲可爱,如同亲人似的,我们一定要与唐军多加亲近。”

    “唐军不仅战力强悍,难有敌手,就是军纪也是极严,不损百姓一针一线,不拿百姓一物,比起天竺那些该死的军队好得太多了。唐军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无论如何也要与唐军搭上线。”

    “若是与唐军搭上了线,就有机会去唐都长安好好见识一番。你知道么?唐都长安是当今之世最大最繁华的城池,听说那里有超过百万口众。百万啊,我们的部落加起来连十之一二都没有呢。光想想,我就头晕。”

    “莫要说我们部落,就是把我们附近这数万里内的部落全算上,也没有百万之众呀。都不知道唐人是如何做到的。”

    “唐人富足。安居乐业。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哪是我们能比的。我们能吃顿饱饭就不错了,这人与人比,真是气死人呀。”

    唐军到来的消息一转开,各个部落不能淡定了,叫嚷着要与唐军搭上线。

    唐朝威名赫赫,不要说与西域极近的巴基斯坦,就是远在中东的国家,比如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知道唐朝的威名。要不然的话。波斯帝国也不会在亡国的关头请求唐朝出兵了,俾路斯也不会到唐朝避难了。

    正是因为唐朝有如此威名,巴基斯坦的部落一得到唐军到来的消息,无不愿迎接唐军。因为唐朝太过富饶,若是与唐军搭上线,好处多多,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他们到唐朝去,见识唐朝的富饶。

    尤其是,唐都长安让他们最是向往,那可是传说中的百万人口巨城。

    唐长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常住人口超过百万的巨城,繁华异常。凡来过长安的异域人,都是印象深刻,震憾无已,回去后,就要好好传播长安的繁华。

    商量好就行动,这些部落的酋长,立时带着人,带着重礼,赶去迎接唐军。

    一时间,在离天竺边境数百里内,到处都是热情洋溢,赶去见唐军的巴基斯坦人。

    人越聚越多,到了后来,就是人山人海,多不胜数,个个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如同在迎接老祖宗似的。

    “隆隆!”如雷的蹄声响起,隐隐传来。

    “来了!唐军来了!”这些巴基斯坦的百姓开心不已,咧着嘴直笑,睁大眼睛瞧着前方,一脸的期待,期待唐军早点出现。

    没过多久,只见一条长龙,对着他们滚滚而来,声威惊人。

    看得清楚了,这的确是唐军,不计其数的旗帜上写着一个“唐”字,在风中飘扬,猎猎作响。

    “这是唐军的旗帜,我识得这个‘唐’字。”

    “真是唐军呢。不说别的,光这旗帜,就好威风呢。”

    “唐军的旗帜固然威风,却是远远不如唐军威风,等会你见识了唐军的威风,莫要吓得尿了哦。”

    “你才尿呢,你全家都要尿。”

    在巴基斯坦百姓的叫嚷中,唐军来得更近了,看得清更加清楚了,引来一片尖叫声。

    “天啊,这就是唐军?好威风呀。跟天神似的。”

    “这身胚,这威风,跟杀神似的。”

    “这是甚铠甲?明光闪亮不说,还全身包裹。不说别的,光这身铠甲,足以让敌人难受的了呀。”

    巴基斯坦百姓指点着,叫嚷着,一脸的震惊之情。最让他们震惊的莫过于明光铠了。

    明光铠是中国古代的顶级铠甲,也是人类古代世界的顶级铠甲,有着良好的防御力,要是能有这么一副铠甲,一定是很拉风的事儿。巴基斯坦百姓既是震惊,又是艳慕,恨不得和唐军换换。

    “让让!让让!快让让!”唐军大声吆喝,声若雷霆。

    巴基斯坦百姓有心与唐军亲近,却是慑于唐军之威,不敢不让道。

    道路一让开,唐军快速通过,压根儿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让这些巴基斯坦百姓好一阵遗憾,连亲近的机会都没有。

    紧接着,他们又是赞不绝口。

    “唐军号令很严,不对付我们这些百姓,真是难得!”

    “要是天竺军队的话,一定会杀光我们,抢光我们,还要凌辱我们的姐妹。”

    “如唐军这般,才是真正的王者之师。”

    巴基斯坦百姓对唐军不针对他们,不杀他们,不欺压他们是非常欣赏。

    在历史上,天竺人一直想要统一巴基斯坦,时不时就会出兵进入巴基斯坦境内烧杀抢掠,这让巴基斯坦百姓痛恨无已。当他们见识了唐军后,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天竺军队,对天竺军队恨上了。

    “张说,找一些能说会道的人,对他们进行安抚。”李隆基把情形看得清楚了,知道这必须要处理一番,要安抚一通。

    “太子放心,我明白。”张说深知此举很重要。可以得到巴基斯坦百姓归心。这对唐朝有着莫大的好处。

    将来与阿拉伯帝国开战后。大量的军需物资要从印度运来,就要通过巴基斯坦境内,让巴基斯坦臣服于唐朝,对唐朝有着天大的好处。

    当唐军进行安抚后,巴基斯坦百姓大为欢喜,心悦诚服。

    而李隆基率军继续前进,通过巴基斯坦境内没怎么费事,压根儿就没有战斗发生过。这就是一场行军罢了。

    很快的,唐军又进入了阿富汗境内。

    阿富汗的百姓得到消息后,和巴基斯坦的百姓一样,赶来迎接唐军,唐军在阿富汗境内的行动异常顺利,也是一场行军。

    然而,意外发生了。

    xxxxxxxxx

    在阿富汗边境西面,出现一支大军,正是古太白率领下的阿拉伯帝**队。

    古太白受命以来,率军东进。一路上打得异常顺利,可以说是望风而降。就没有遇到象样的抵抗,终于来到了阿富汗边境上。

    “前面就是阿富汗,只要我们进入阿富汗,就能拿下阿富汗。一旦占有阿富汗,我们就能把这里打造成我们的粮仓,我们离唐朝的西域就更近一步,就能更好的威胁唐朝。”古太白骑在一匹神骏的阿拉伯良驹上,眼睛瞪圆,打量着前方,大为得意。

    阿拉伯帝国要想征服中国,就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粮草如何解决的问题。

    象唐朝这样的大国,是阿拉伯帝国的劲敌,一定会发生多场血战,要打不少硬仗,消耗极大。若是粮草问题不能解决的话,就无法征服中国。

    优素福的解决办法就是打造“前进基地”,就是在西域附近征服一些富饶的地区,当作阿拉伯帝国的战略基地使用。

    阿富汗既富饶,又离中国很近,若是拿下阿富汗的话,对阿拉伯帝国有着莫大的好处。

    这是优素福派遣古太白东征的重要原因所在。

    “我们占领阿富汗后,再把巴基斯坦占领,我们就有了两个离中国很近的富饶之地,征服中国就是必然的。”古太白眼中精光闪闪,右手一挥,大声下令,道:“进入阿富汗!若有不从者,杀!”

    阿拉伯帝国以血腥著称,用铁血手腕建立起残酷的统治,凡不信仰真主者,该杀。

    就在这时,一队斥候飞速驰来,冲古太白禀报:“大人,发现唐军。”

    “唐军?”古太白的眼睛猛的瞪圆了,一脸的难以置信,道:“真是唐军?”

    “大人,千真万确。”斥候忙肯定一句:“唐军正朝西而来,多不胜数,如同海潮似的,无边无际呀。”

    “你们有没有弄错?唐军怎会到这里来?怎会来这么多?”古太白尽管精明过人,也是不太相信唐军会这么快就到来了。

    以他对唐朝的了解,唐朝要想进入西域很困难,要通过千里无人的荒漠戈壁。而且,唐朝向西域运输物资很难,唐朝不可能在西域派出大量的军队,更不可能无边无际。

    “大人,没错。是我们亲眼看见的。”斥候再度肯定一句。

    “嗯。”古太白的眉头一挑,念头转动之际,猛然间想明白了,脸色大变,大声叫道:“不好!唐军先一步征服了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也是阿拉伯帝国此次东进的目标,那是阿拉伯帝国必须占领的战略基地,落到唐军手里,对于阿拉伯帝国来说这可不是好消息。

    “走!迎战唐军去!”古太白当机立断,率军进入阿富汗境内,对着唐军迎去。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对于阿拉伯帝国来说,太过重要了。若是不能占领这两个地区,谈什么征服中国。

    与此同时,李隆基也得到军报:“甚么?发现大食军队?”

    尽管李隆基早就有所预料,此次西进会遇到大食军队,却是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 首战大食

    早在天竺出兵之前,李隆基预料到此次西进,会和阿拉伯帝国遭遇,却是没有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大食军队了得,来得真够快的。”李隆基道。

    “是呀。着实很快,比我们预料的还要快一些。”张说也是感慨,道:“我们原本预料,会在西域诸国与大食遭遇,却是没有想到,竟是在阿富汗遇到。”

    “其实,这也很正常。”李隆基点点头,道:“尽管大食和大唐之间有着数千里的路程,然而,在这数千里只有一些小国,实力太弱,难挡大食精锐锋芒,大食军队来得如此之快,到达阿富汗,实属正常。”

    “太子说得在理。”张说深表赞同。

    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之间是是相隔数千里,没有直接接壤,然而,这数千里都是小国,大国不过数千上万军队,小国不过数百军队,实力与阿拉伯帝国比起来相差甚远。

    这些小国不可能阻挡得了阿拉伯帝国的精锐,是以,古太白来得快也是正常的。

    “幸好我们先一步行动,占领了巴基斯坦,不然的话,又会费好大一番功夫。”张小飞颇为庆幸。

    “其实也不然。”杨思勖摇头,道:“就算大食占领了巴基斯坦,只要我们打败了大食军队,巴基斯坦一样是我们的。太子,我们应当以雷霆万钧之势,击败大食军队,然后挥师西进,抢占大食攻占的地方。”

    “赞成。”张说、陈玄礼、薛直他们大声赞同。

    能否占领一个地方,关键就在于军队。若是军队在。就能占领这个地方。若是军队被打败了。就不可能占领这个地方。唐军只要打败阿拉伯帝**队,就能夺取阿拉伯帝国占领的地方,就算阿拉伯帝国先一步占领了巴基斯坦也没有用。

    若是唐军能够打败古太白率领下的阿拉伯帝**队,就能把古太白征服的地区抢过来,这可是难得的良机,众将大为赞成杨思勖的提议。

    “杨思勖说得不错。”李隆基赞赏的打量一眼杨思勖,问道:“你们都说说,这一仗该如何打?”

    “这还问么?摆开堂堂之阵。大战一场就是了。以我们之强悍,要打败大食轻而易举。”张小飞心直嘴快,立时叫嚷道。

    “没错。”立时响起一片附和声,如此想的将领不在少数。

    他们不仅在响应,还在摩拳擦掌,恨不得立时与阿拉伯帝国大干一场。

    阿拉伯帝国欲要征服中国,这让众将气愤,早就想与阿拉伯帝国大战一场了,终于有了这机会,他们能不兴奋?

    “不!”张说却否决了张小飞的提议。道:“这一仗,我们不能这样打。”

    “不这样打。那你要怎样打?”张小飞不解了。

    他说的是唐朝的惯用打法,有什么不对?

    “这一战,我们不仅仅要打败大食军队,还要探出大食的底细。”张说眉头一挑,剖析道:“自从太宗之时起,大食就在崛起,不断扩张,不断东进,先是灭了波斯,再向西域诸国伸出魔爪。大唐关注大食已经数十年了,虽然当年有裴行俭护送俾路斯西进之事,然而,他到达碎叶城就停止前进了,因为大食陈以重兵,严阵以待,裴行俭手中兵少,无法与大食交战。那时,大唐就应该探出大食底细,却是因为裴行俭兵少也作罢。”

    阿拉伯帝国自从崛起之时起,就与唐朝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波斯帝国在亡国之际,就派人到唐朝求援,唐太宗考虑到出兵的条件并不成熟,西突厥挡道,唐军无法大举西进,就以路途遥远为由而拒绝出兵。

    然而,唐朝并没有放弃波斯,而是派人把波斯的王室接走了,还设立了“波斯都护府”,以此来对抗波斯。

    然而,两国毕竟相隔遥远,难以发生真正的战争,唐军和阿拉伯帝**队就没有真正交锋过,是以,到现在唐朝都不知道阿拉伯帝**队的实力究竟怎样。

    最有可能与阿拉伯帝国打一仗的就是裴行俭了。他奉命护送俾路斯回国,然而,到达碎叶城就不得不放弃了。因为阿拉伯帝国陈重兵以待,以裴行俭手中那点兵力是不可能打得过阿拉伯帝国的。

    就这样,两国之间虽然敌对了数十年,却是没有发生过一场战争,唐军不了解阿拉伯帝**队的实力。

    “这一仗,是大唐与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仗,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探出大食军队的底细,其战力如何,其战法如何,我们都要一一探寻。”张说接着道:“是以,我主张我们摆开堂堂之阵,不用弩阵,只用搏杀,与大食打一场硬碰硬的硬仗,籍此达到摸清大食战力战法的目的。”

    “赞成!”众将心悦诚服,齐声赞成。

    李隆基非常欣赏的打量着张说。张说不愧是策论天下第一,不仅有大器局,还看得异常深远,这非常难得了。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早晚必有一场大战,在大战之前摸清楚阿拉伯帝国的底细,便于后面的决策调度,这对唐朝来说有着天大的好处。

    要想摸清楚阿拉伯帝**队的底细,弩阵就不要用了。因为弩阵太恐怖了,一旦弩阵发威,阿拉伯帝**队就会死伤惨重,唐朝就难以摸底。

    “我想,我们应该在这里,喀布尔等大食军队。”陈玄礼右手重重点在地图上的喀布尔。

    “很好。”李隆基大为赞成。

    一声令下,唐军出发,直奔喀布尔而去。

    喀布尔,就是现代阿富汗的首都,只不过,这座城市拥有三千年的历史,在唐朝时,就有了喀布尔。

    当时的喀布尔还不是阿富汗的首都,城池也不是很大,却是位置非常好,适合交战。

    李隆基率军来到后,这里的阿富汗百姓欢天喜地的把唐军请进城。唐军就在这里等待阿拉伯帝**队的到来。

    “这里,喀布尔适合交战,我们就去这里。”古太白把地图一阵打量,他也选中了喀布尔。一声令下,阿拉伯帝**队直奔喀布尔。

    “甚么?唐军已经进城了?”当得知唐军已经先一步占领喀布尔的消息后,古太白大为惊讶。

    “这没甚了不得。”紧接着,古太白又是风淡风轻:“只要我打败了李隆基,就能占领喀布尔。嗯,李隆基是中国的太子,我一定要活捉他,把他献给英明而伟大的总督大人。”

    “列阵,叫战。”古太白当即下令。

    阿拉伯帝**队开始列阵,一队队开出来,动作很迅速,很快就列成阵势,横成行,竖成列,一派整肃。

    李隆基率领众将,站在城头上,打量着阿拉伯帝**队列阵,大为赞许:“阿拉伯帝国是劲敌!他们的军队列阵很迅速,一派整肃,不在我们之下。”

    “是呀,这时真正的劲敌!”张说他们一脸的凝重。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作为驰骋在战场上的众将来说,他们的眼光非常独到,一眼便瞧出阿拉伯帝**队不是好惹的。

    这应该是唐朝有史以来,遇到的最为可怕的对手了。

    就算是曾经很强横的突厥,也没有如此整肃的阵势。

    “大食将领答话。”李隆基站在城头上,大声喝道。

    古太白骑着神骏的阿拉伯战马到来,雄赳赳,气昂昂,非凡了得。

    “好!”李隆基他们齐声赞好。

    古太白一抱拳,冲李隆基道:“我是古太白,敢问你可是中国太子李隆基?”

    “正是我。”李隆基点点头,道:“将军威名,本太子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是了得。”

    这是真心话,虽然是敌人,李隆基对古太白也不乏赞赏之情。

    “我也久闻太子大名,今日一见,也是心仪。若我们不是敌对,一定会成为好友,把酒言欢。”古太白也是一脸的赞赏之意。

    “古太白,你我两国敌视数十载,却是未有一战,皆不知对手情形。我想,你也想摸清我们的底细吧?”李隆基直入主题。

    “太子也是如此想的吧?这叫英雄所见略同。”古太白点点头,道:“我的意思是,我们都想摸清对手的底细,就不用那些计谋,就来三场硬碰硬的硬仗。第一场步战,由步兵搏杀。第二场骑战,用骑兵对战。第三战,就是器械之战,我听闻中国的强弩很是了得,真想见识见识。”

    “如你所愿。”李隆基点头,爽快的答应了。

    古太白抱拳一礼,一拍马背,回归本阵。

    “也该让大食瞧瞧我们的厉害了。”李隆基眉头一挑,大声下令:“先派一万军队出战。陈玄礼,你来打头阵。”

    “遵命。”陈玄礼大声领命,声音洪亮,脖子梗着,一副吃了兴奋剂的样儿。

    “哎。”众将一声轻叹,大为艳慕。

    这是唐朝与阿拉伯帝国这个夙敌的首战,意义重大,谁不想?却给陈玄礼拔了头筹,他们不得不艳慕。

    陈玄礼率领一万步兵出城,在城外列阵。唐军训练有素,列阵很是快速,没有丝毫乱象,很快就列成了阵势。横成行,竖成列,一派整肃。

    “劲敌!”古太白瞳孔一缩。(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 第一轮交锋

    古太白是阿拉伯帝国的名将,是优素福麾下最重要的两大将领之一,有着过人的军事才华,以他的眼光自然能瞧出,唐军非常了得,是阿拉伯帝国的劲敌。

    唐军列阵之快捷,比起阿拉伯帝国还要胜上一筹,阵势之整肃也要胜上一筹。

    列阵、阵势,是一支军队最基本的东西,往往能够体现军队的素质。

    “古太白,你听着:我们已经列好阵了,该你们进攻了。”陈玄礼骑着骏马,来到阵前,冲古太白道。

    “不!你们进攻!”古太白摇头。

    他想让唐军先进攻,看看唐军进攻的实力如何,借以检验阿拉伯帝**队的防御力。

    “我们是主人,你是客人,当然是客人先。”陈玄礼嘴角一咧,讥嘲一句,道:“我们先到的喀布尔,就是主人。”

    这话是在讥嘲古太白的动作太慢,落在唐军后面了。

    “哼。”在进军速度上,古太白的确是落后唐军,一听这话,让他很是不爽,冷哼一声,道:“如你所愿。”

    “进攻!砍死这些异教徒!”古太白拔出弯刀,猛的对着唐军一挥,大声喝道。

    “砍死异教徒!”一万阿拉伯帝国步兵怒吼着,眼里如欲喷出火来,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紧握着弯刀,如同凶神恶煞似的,对着唐军冲去。

    虽是在冲锋,其阵势非常整齐,没有乱象,人人嗥嗥叫。如同饿狼似的。

    “好!”城头上的李隆基。以及众将看在眼里。齐声赞好。

    “大唐征战多年,灭国数十,高丽、突厥、吐谷浑、吐蕃、天竺,先后被大唐所灭。然而,大唐还从未遇见如此了得的军队,大食人了得!”李隆基大为感慨。

    阿拉伯帝国能够横行数百年,灭国无数,不是幸致。而是有着非凡的实力。不说别的,光看眼前这支步兵的进攻,就知道了,这是排山倒海般的攻势,威势十足。

    “大唐终于有了敌手!”众将不仅不惧,反而很兴奋。

    唐人尚武,就是读书人也以带剑为荣,遇到强劲的对手正是他们所乐于见到的事儿,不能不兴奋。

    “弟兄们:大食狗来了,我们要好好教教他们如何用刀!”陈玄礼在阵中打量着涌来的阿拉伯帝国步兵。大声叫嚷。

    “哈哈!”唐军步兵兴奋的大笑,紧握着手中横刀。准备厮杀。

    终于,阿拉伯帝国步兵到来,手中弯刀对着唐军狠狠劈下。他们的刀法很精湛,全是战阵的杀招,刀刀致命,就没有多余的动作,这一出手凶狠凌厉,丝毫不留情。

    “好刀法!”唐军步兵看在眼里,眼睛冒光,大是兴奋,道:“可惜的是,遇到的是我们大唐的勇士。”

    阿拉伯帝**队的刀法绝对是一流,赢得了唐军的赞赏。然而,唐军的刀法并不比这差,唐军虽然赞赏,却并未放在心上。

    “来吧!大食狗,让你瞧瞧甚才叫真正的刀法!”唐军大吼着,手中横刀狠狠劈下,出手狠辣,凌厉无俦。

    “好刀法!好刀法!”古太白眼前一亮,极为赞赏。

    “中国人厉害,不愧是曾经强大了一千多年的国度!可惜的是,我们是真主的仆人,有真主保佑我们,我们一定能战胜中国人。”古太白对阿拉伯帝**队的刀法极有信心。

    “噹!噹!噹!”一阵惊天动地的金属声响起,火星四溅。

    唐军的横刀和阿拉伯帝国的弯刀狠狠撞在一起,迸溅出无数的火星,还有震耳欲聋的金属撞击声。

    “啊!啊!啊!”还有两军将士受伤死亡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究竟是哪一方更占优,一时也看不出来,应是势均力敌。

    “再来!”这一轮的碰撞,双方将士不仅没有气沮,反而更加兴奋了,吼得山响,出手更加凶狠了。

    两军将士再度碰到一起,惊天的金属撞击声再度响起,惨叫声此起彼伏。

    “好!好!好!”李隆基他们在城头上看着两军硬碰硬的厮杀,大觉刺激。这是李隆基来到唐朝,所遇到最为精彩激烈的厮杀。

    就是上次灭突厥,也没有如此精彩的碰撞。

    “好!中国人了得!”古太白也是大觉刺激,狠狠晃了晃拳头,大声赞扬。

    就这样,两万双方将士你来我往的硬碰硬的厮杀,一时谁也奈何不得谁,地上的尸体越来越多了。

    “差不多了,可以让大食狗见识见识我们的配合了。”李隆基看了一阵,已经大致了解了阿拉伯帝国步兵的战力,是该展现配合的时候了。

    李隆基的念头刚刚升起,陈玄礼就付诸了行动,只见他手中的令旗一展,唐军开始了配合,每三人一组,一人进攻,一人防守,一人支援,攻守有度,进退有序,打得有声有色。

    “嗯,中国人的配合很好,我们也不差。”古太白看在眼里,颇为欣赏,手中令旗一展,阿拉伯帝国步兵也有了变化,他们也进行配合。

    让人惊讶的是,阿拉伯帝**队也是使用的“三人组”战术,一人进攻,一人防守,一人支援,竟然与唐军如出一辙。

    “有意思,有意思。”李隆基看在眼里,大为欣喜。

    “真是没有想到,大食狗也是采用这种打法。”杨思勖一双眼睛瞪得滚圆,仔细打量着两军拼杀,目光炯炯。

    “这种打法古已有之,最早采用这种打法的是秦国名将白起。他采用这一打法,使得秦军的战力更胜一筹。”张说博古通今之人,对战史很熟悉,道:“这种打法应该是最好的办法。大食采用这种打法也不意外。”

    “三人组”战术。从古到今都在应用。那是最基本的战术单位。虽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使用,并不是中国的特权,阿拉伯帝国也采用这种战术,也在情理中。

    “你们说,大食步兵的战力如何?”李隆基眼中精光闪闪,大声问道。

    “很不错!很不错!”众将齐声肯定。

    “这应该是我们遇到的最强劲对手,这样的对手,打起来才有意思。”薛直双手紧握成拳。大是兴奋。

    与此同时,古太白也在问他的部下:“你们说,中国人如何?”

    “厉害!非常厉害!”

    “中国人当年能够从我们眼皮底下把波斯王室接走,不是幸致,而是他们了得。”

    阿拉伯帝国将领对唐军的表现也是极为肯定。

    对手,也是可以钦佩的,阿拉伯帝国也不会抹煞唐军的优点。

    “那你们说,唐军的步军有何弱点?”古太白又问。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号令严明。战法先进,几乎没有弱点。若是我们硬要打胜的话。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是啊。除非我们利用有利的地形,不然的话,这样硬碰硬,我们的伤亡必然不小。”

    阿拉伯帝**队的将领颇有些忧心。

    打了这么久,两军依然是谁也奈何不得谁,还是势均力敌,要是照这样打的话,阿拉伯帝**队会讨不了好。

    “你们说,大食军队有何弱点?”李隆基也问出一个相同的问题。

    “若仅仅是从训练、装备、号令、战法上来说,大食狗没甚弱点。”张小飞的眉头一挑,脸上泛着笑容,道:“若是从全面来看,铠甲是大食狗的致命弱点。他们的铠甲,无法与我们比。”

    “没想到啊,张小飞你也会动脑子。”李隆基赞赏的点头。

    “呵呵。”众将齐声大笑。

    张小飞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

    他说得没错,阿拉伯帝国最大的弱点就在于铠甲,远远不如唐军。若是遇到唐朝的明光铠的话,阿拉伯帝军队的砍杀再犀利,也是奈何不得唐军。

    城外这一万唐军步兵,并没有装备明光铠,他们的防护力差了很多。若是唐军出动最精锐的步兵,也就是全部装备明光铠的步兵,阿拉伯帝**队的刀法再厉害,砍在唐军身上也不过是一溜火星而已。

    而唐军砍在他们身上,就是要命。

    “大人,这一轮的拼斗,我们势均力敌,再遇到唐军,我们也心中有数了。”

    “是呀。唐军不比我们厉害,再度交战,我们一定能打败唐军。”

    阿拉伯帝国的将领大为满意。

    “不!”古太白却是很清醒,提醒众将一句,道:“这一阵我们是不比唐军差,若是再度相遇的话,我们未必能赢唐军。甚至于,有可能不敌。”

    “大人,何出此言?”

    “将军,你这是长唐军志气,灭我们自己的威风。”

    阿拉伯帝国将领不满。

    “你们多看看,可曾发现明光铠?”古太白提醒众将道:“明光铠是唐军最为了得的铠甲,而我们没有这样的铠甲。这一万唐军步兵,不过是一般军队而已,若是他们出动装备明光铠的精锐步兵,我们就打不过了。”

    为了探出唐军的底细,古太白这一阵是派出了精锐步兵,不过与一般唐军步兵打成平手。若是唐军出动精锐步兵,阿拉伯帝国步兵要吃大亏。

    “明光铠?”阿拉伯帝国众将猛然醒悟,大为惊讶。

    “明光铠虽然了得,却是并不多,就是唐军也只有精锐才能装备,你们也不必放在心上。”古太白对唐朝很是了解,道:“你们要记住:凡是遇到装备明光铠的唐军,你们一定要小心。”

    “谢大人提醒。”众将齐声领命。

    作为唐朝的劲敌,这些将领对唐朝很有研究,知道明光铠的厉害。

    “这一阵就到此为止,退兵吧。”几乎同时,双方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未完待续。。)

第四十七章 第二轮交锋

    第一轮交锋,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得谁。双方展现出了不凡的军事才干,竟然同时下令撤退。

    命令传下,城下交战的两支步兵,秩序井然的退出了战场,并没有发生混乱,展现出了良好的军纪。

    “大食的号令极严,了得。”张说看在眼里,大为赞赏。

    “的确如此。”杨思勖他们也是赞同这话。

    “大食人信奉真主,他们自认是真主的仆人,可以为真主去死,这交战一定要勇猛直前,撤退也要号令严明,井然有序,这并不奇怪。”李隆基另有看法。

    这说法非常在理,阿拉伯帝**队绝大部分是宗教狂热份子,他们可以为了那并不存在的真主去死,哪怕是抛妻弃子。

    他们并不惧怕死亡,撤退时井然有序也就在情理中了。

    “杨思勖,这第二阵就你出战。嗯,率三千骑兵就够了。”李隆基冲杨思勖道。

    “遵命。”杨思勖大为振奋。

    头筹被陈玄礼拔去了,他能第二轮出战,也是美事儿一桩,由不得他不兴奋。

    “哎。”众将看着杨思勖,大为艳慕,轻叹一声。

    如此紧张刺激的硬仗,只能看,不能打,谁能不急?

    “唐军撤退井然有序,没有乱象,号令极为严明。中国人能够雄视世界一千多年,果非幸致。”古太白看着秩序井然的唐军撤离战场,大为赞赏。

    他的眼光自然看得出来,唐军要维护如此秩序是何等的难得。

    真正的精锐。不仅能打胜仗。也能在打败了之后保持秩序。这才是真正的精锐。

    “第二轮,我们就派三千骑兵出战。”古太白做出的决定竟然和李隆基相同,也是派出三千骑兵。

    阿拉伯帝国骑兵接到命令后,一队接一队的开出,在战场上列阵。

    阿拉伯帝国骑兵训练有素,行动迅速而整齐,列阵非常快捷,很快就布成阵势。一派整肃,肃杀之气直贯九霄。

    “好!大食的骑兵了得!”李隆基他们在城头上看着阿拉伯帝国骑兵列阵,大为赞赏。

    “好马呀好马!他们的马真好!”众将看着优良的阿拉伯战马,眼睛放光,艳慕不已。

    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为优良的马种之一,以耐力悠长著称。这些阿拉伯帝国骑兵所骑乘的战马,无一不是良驹,唐军将领要不火热都不成。

    “这好办,我们打败大食狗。把他们的战马抢过来就是了。”

    “没错,没错。不为了别的。光为了这战马,我们就得打败大食狗。”

    众将摩拳擦掌,恨不得立时与阿拉伯帝国大战一场。

    战马的诱惑力真大!

    就在阿拉伯帝国骑兵列阵的同时,唐军骑兵在杨思勖的率领下,开出喀布尔,来到城下列阵。唐军骑兵的动作很整齐利索,没过多久就列成了阵势,一股肃杀之气直冲九霄,一瞧便知这是一支铁血雄师,是经过战场洗礼的精锐。

    “好!中国人的骑兵久历战阵,杀气腾腾,这是精锐。”古太白眼前一亮,大为赞赏。

    “可惜的是,他遇到的是我们,是真主忠心的仆人。”紧接着,古太白又是不屑,冷笑道:“中国人的骑兵注定讨不了好。”

    就在这时,阿拉伯骑兵开始冲锋了。

    “预备,冲!”随着一声令下,阿拉伯帝国骑兵端着长矛,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对着唐军骑兵冲去。

    阿拉伯帝国不愧是雄视中东数百年的帝国,骑兵训练有素,冲锋起来具有排山倒海般的威势,蹄声如雷,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隆隆!”马蹄踏处,烟尘弥漫,极为惊人。

    “冲劲十足,很好。”杨思勖看在眼里,微微点头,紧接着又是不屑,道:“我会让你们知道甚才叫冲锋。”

    “预备,冲!”杨思勖尖细高亢的声音响起,右手重重挥下。

    “隆隆!”唐军骑兵端着马槊,排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如同海潮一般,对着阿拉伯帝国骑兵涌去。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就会发现,两支大军如同两座大山般,轰然相撞,迸溅出一朵朵血花,坠落不少尸体。

    两支骑兵都装备了长兵器,阿拉伯帝国骑兵装备了长矛,驰骋起来如同一片矛林,看上去很是吓人。唐军装备了马槊,端在手中,如同一片槊林,威势不凡。

    当两军相遇之时,手中的长兵器狠狠捅在对手身上,死伤不少,惨叫声此起彼伏。

    然后,两军如同心有灵犀般,果断扔掉手中的长兵器,阿拉伯帝国骑兵拔出弯刀,对着唐军骑兵狠狠招呼。唐军拔出横刀,狠砍很杀,凶狠凌厉。

    一时间,你来我往,两支骑兵打得难分难解。

    两支骑兵的骑术都很精湛,难分轩轾。至于砍杀,刀法同样了得,谁也占不到上风。

    “难得啊!大食人的骑兵并不比我们弱。”唐军将领看着两支骑兵搏杀,眼睛放光,大为惊讶,又是欢喜。

    惊讶的是,唐军终于有了对手,遇到可以与唐骑兵打得不可开交的对手,这样的对手,唐朝自从创建以来,就没有遇到过。即使是以骑射著称的突厥,也没有如此精锐的骑兵。

    突厥虽是游牧民族,以骑射起家,然而,其装备不如唐军优良,其战法不如唐军先进,其号令不如唐军严明。遇到唐军,突厥自然是要吃亏。

    而阿拉伯帝国骑兵无论是训练,还是号令、战法都不比唐军差。

    这样的对手,实在是太少了,能遇到这样的对手,大战一场。一定很过瘾。这就是众将欢喜的原委所在。

    “真没想到。中国人的骑兵也是如此了得,竟然不比我们差。”从本质上说,阿拉伯帝国这一时期还是游牧民族,骑射是他们的特长,唐军骑兵竟然不比他们差,还真是让他们好一阵惊讶。

    “这也不必奇怪。”古太白对中国很有研究,熟悉中国历史,点评道:“中国自从春秋战国之时起。就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巨大威胁,先有匈奴,后有鲜卑,如今有突厥,这些精于骑射的游牧民族,先后被中国人所灭。中国人之所能够灭掉这些游牧民族,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委,就是中国骑兵的骑射很厉害。”

    古太白这点评非常精准。

    从春秋战国时起,中国北方就面临着游牧民族的威胁。先有匈奴,后有鲜卑。到唐朝有突厥,这三个以骑射著称的强大游牧民族。都被我们祖先灭掉了。我们祖先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祖先组建了大量的骑兵,而且骑兵的骑射不比游牧民族差。

    汉朝初期,汉朝的骑兵少得可怜,因为马匹太少,高官只得乘牛车。到了汉武帝时,因为“马政”的成功,汉朝掌握了大量的战马,汉武帝改变了汉朝的军事战略,由战略防御改为战略进攻,组建大量的骑兵,在卫青霍去病这些天才将领的统率下,汉家儿郎纵横在大漠之上,最终击破了匈奴。

    这事很好的说明了,骑射是可以训练的,只要训练得法,我们的骑兵并不比游牧民族逊色。到了宋朝,宋王朝竟然连如此辉煌的历史经验都忘掉了,竟然弄出一个“以步制骑”的狗血战略,最终是契丹、女真、蒙古这些游牧民族的骑兵纵横驰骋,把宋王朝给灭了。

    “尽管中国骑兵的骑射了得,可惜的是,他们遇到的是我们,是真主忠心的仆人。我们好好教中国人如何骑马射箭。”紧接着,古太白又是不屑。

    阿拉伯帝国这一时期还是游牧民族,精通骑射之道,这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古太白当然有信心了。

    然而,接下来的战事进展,让古太白掉了一地的眼珠子。

    唐军骑兵打得有声有色,阿拉伯帝国骑兵无论如何也是奈何不得唐军骑兵,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依然是势均力敌。

    “这……”骑兵是阿拉伯帝国的王牌之一,竟然奈何不得唐军,这也太惊人了,阿拉伯帝国将领看在眼里,惊在心头。

    到了后来,阿拉伯帝国开始改变战术,依然采用“三人组”战术,每三人为一个战术小组,一人进攻,一人防守,一人支援。

    就在阿拉伯帝国骑兵改变战术的同时,唐军骑兵也用出了同样的战术,其结果依然是你来我往,旗鼓相当,谁也奈何不得谁。

    “你们说,大食骑兵如何?”李隆基问道。

    “了得!非常了得!”众将齐声道。

    “大食骑兵确实了得,是大唐这么多年来遇到的最强劲敌。”张说点评一句,道:“然而,若是我们出动精锐的话,一定能够打败他们。一是因为他们的铠甲不如我们,我们的精锐骑兵都是装备了明光铠的,大食骑兵难以破开防御。二是我们的手弩还没有使用。若是在冲锋的路上,用手弩射杀的话,一定会让大食骑兵死伤不少,为接下来的战斗创造有利条件。”

    张说这点评非常在理,为了摸阿拉伯帝国的底细,唐军没有动用手弩。手弩,唐军骑兵是人手一支,若是在冲锋的路上射杀,以阿拉伯帝国骑兵那可怜的防御力,难以挡住手弩,会有不少死伤。

    “若是再度遇到中国骑兵,我们一定能胜。”阿拉伯帝国将领信心十中。

    “不!”古太白却很清醒,道:“他们没有用手弩,没有出动装备明光铠的精锐骑兵,若是再度发生这样的硬碰硬的交战,我们不会取胜。”

    “撤吧。”摸对方的底细目的已经达到,双方又是不约而同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未完待续。。)

第四十八章 全力出击

    骑兵的撤退和步兵的撤退一样,秩序井然,展现出了良好的训练,赢得了对方的赞誉。

    “大人,第三轮该是器械之战了,该我们的投石机出战了。”有阿拉伯帝国将领很是兴奋的道:“我们的投石机投出的石块很沉重,又投得远,就是城墙也是抵挡不住,唐军遇到我们的投石机,一定会伤亡惨重。”

    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堪称世界之最,威力很大,而且其射程远,投出的石块很沉重,就是城墙遇到投石机都会垮塌。

    阿拉伯的投石机制造技术,名闻全球,这可不是吹的。

    南宋之所以灭亡,就和阿拉伯的投石机有着莫大的关系。

    吕文焕镇守襄阳数年,打得有声有色,蒙古人多次进攻,都被他粉碎,让蒙古人束手无策。尽管吕文焕后来当了叛徒,他镇守襄阳的功劳却是不容抹煞。

    忽必烈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从阿拉伯地区调来投石机制造人员。在当时,蒙古人已经征服了中东地区,要从这里抽调投石机制造人员没有难度。

    这些投石机制造人员来到蒙古后,制造出了著名的“回回炮”,其实就是一种大型投石机。蒙古人组建了回回炮军队,拥有大量的回回炮,专门用来对付南宋的城池。

    宋王朝虽然没有取得象样的武功,在外战中总是失败,但拥有先进的筑城技术,所筑城池坚固异常,难以摧毁。若是没有这些回回炮。任凭蒙古人骑射了得。也是奈何不得南宋的坚城。

    第一战。就是大量的回回炮集中在襄阳城外,对襄阳城发起进攻,那动静太大了,惊天动地,把襄阳守军赖以依托的防御工事给摧毁了。

    吕文焕因此而吓破了胆,就投降了。

    襄阳一丢,南宋的北大门就被打开了,蒙古大军直下江南。最终灭了南宋。

    提到投石机,阿拉伯帝国将领是信心爆棚,他们有着绝对的信心,可以打败唐军。

    “投石机,那是我们的宝贝,自然是要出战,却不能这样战。”古太白眼中精光闪闪,一抹冷笑从嘴角掠过,道:“传令:全军出击!这一次,一定要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一定能打败唐军。”

    “大人英明。”众将齐声颂扬,大为欢喜。

    “唐军的步兵、骑兵并不比我们差。若是出动精锐的话,更有可能胜我们一筹。可惜的是,战场上并不是兵种的比拼,还有兵种的协调与谋略。李隆基,你一定想不到吧。”古太白得意的道。

    一声令下,阿拉伯帝**队全部出动,开始阵列。

    布在最前面的是重装骑兵。

    重装骑兵是阿拉伯帝国的王牌兵种之一,那是阿拉伯帝国的宝贝,主要是用来冲阵的。

    重装骑兵就是人和马,都披着重甲,进行全身保护,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重装骑兵冲锋起来,如同排山倒海一般,那是不可阻挡的。

    正是凭着重装骑兵的犀利,阿拉伯帝国所向披糜。

    重装骑兵人披着重甲,马披着厚厚的马甲,明光闪闪,在日光下发出寒光,令人生悸。

    “唐军,我会让你们知道我们重装骑兵的厉害。”古太白看着整肃异常的重装骑兵,豪气陡生。

    然后是刀手、弓箭手依次列阵。

    再次就是投石机,一架架投石机经过组装,矗立在地上,如同一头头远古凶兽,很是骇人。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不仅用来攻城,还用来打野战,是以,阿拉伯帝国拥有的投石机数量不少,这么多投石机乍一瞧之下,黑压压一片。

    骑兵护住两翼。

    就在古太白做出全军出击决定的同时,李隆基也做出了一样的决定。

    “这第三阵,就全军出击,打大食一个措手不及。”李隆基当即道。

    “哈哈!”众将齐声大笑,他们早就在盼着这事儿了,谁能不喜?

    李隆基一声令下,唐军一队接一队从城里开出来,在城外列阵。

    最前面的是陌刀手,成千上成的陌刀手手端陌刀,排着整齐的阵势。陌刀明晃晃的,很是骇人。

    陌刀手后面是刀手弓箭手,再然后是弩阵。两翼用骑兵护住。

    “重装骑兵。”唐军众将一边指挥唐军列阵,一边打量阿拉伯帝国阵势,发现了重装骑兵,不由得失笑出声:“这是大唐抛弃的破玩意儿,大食人竟然捡起来用,可笑!”

    重装骑兵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异采,尤其是在南北朝时期,更是重装骑兵的黄金时期。那时候,一旦发生大战,就是重装骑兵的表演。

    到了唐朝,重装骑兵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重装骑兵这个在历史上发挥出巨大作用的古老兵种,为什么会在唐朝退出历史舞台?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由“灌钢法”的发明,使得唐朝的钢铁产量急剧增加,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朝代,使得陌刀这种豪华兵器诞生,并且大量运用于战争。陌刀的威力非常大,而且不仅仅可以用来冲锋,还可以打巷战,比起重装骑兵的威力一点也不逊色,用途还更多。

    这就使得重装骑兵已经没必要再存在了,是以,唐朝就取消了重装骑兵。

    重装骑兵冲锋是很厉害,却是不够灵活,这是其致命缺陷之一。而陌刀就很灵活了,在巷战中,陌刀能派上大用场,而重装骑兵就没有多少用处。

    当陌刀战阵普遍使用后,重装骑兵退出历史舞台也就成了必然。

    当然,陌刀因为太过沉重,对体力的消耗很惊人,陌刀手不可能端着陌刀去追杀敌人,这就需要轻骑兵辅助,驱赶敌人,拦截敌人。是以,唐朝拥有大量轻骑兵。

    “那是陌刀吧?”

    “中国人真是疯了,竟然使用这等沉重的战刀,难道他们是铁打的?能打半天?”

    “这样沉重的战刀,固然威力很大,可是,不能持久,更不能追击,有屁的用。”

    与此同时,阿拉伯帝国将领发现了唐军的陌刀战阵,大为不屑。

    他们固然听说过陌刀战阵的威力,却是没有亲眼见过,没有亲身领教过,压根儿就不放在心上。

    “中国人真是没用,竟然连重装骑兵都没有。”

    “我们有重装骑兵,一定能打败唐军。”

    阿拉伯帝国将领对重装骑兵有着绝对的信心。

    “听说中国的陌刀战阵和骑兵配合起来,威力强绝无伦,也不知道是也不是。”古太白对陌刀战阵的用法早就知晓,只是不太相信如传言中那般厉害。

    讥嘲一句后,古太白又看着弩阵,眼中精光一闪,道:“那是唐军的弩阵,听说很厉害,无论是人是马,都抵挡不住。只是不知,与我们的投石机比起来,谁强谁弱?嗯,应该是不如我们的投石机。”

    对于唐军的弩阵,古太白也是知道的,早就听闻过弩阵的传说。只是,他对投石机有着更大的信心,因为单从射程来说,唐军的弩阵就比不了投石机。因为投石机可以用来攻击城墙,强弩不能攻击城墙,单凭这一点,古太白自认为投石机更胜一筹。

    “那是大食人的投石机,不知威力如何?”唐军将领看着投石机,有些惊讶。

    “投石机的射程比我们的强弩更远,是以,遇到投石机,一定要先下手为强,要主动出击。”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闪,提醒众将道。

    强弩的射程就一里多两里,而投石机的射程更远,遇到投石机一定要先下手为强,不能让投石机发挥作用。不然的话,失败不一定,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很快的,两军布阵完成。

    古太白一拍马背,来到阵前,吆喝道:“李隆基答话。”

    李隆基骑着照夜狮王来到阵前,古太白的眼珠子一下子陷进去了,一脸的肉疼,惊呼一声:“照夜狮王。”

    照夜狮王,是优素福为了行刺泥涅师而行贿武三思的,这种良驹,就是阿拉伯帝国也没有十匹,古太白对照夜狮王是知道的。不仅知道,还很艳慕。此时,乍见照夜狮王,他不能不惊讶。

    “谢谢你们的赠马之情。”李隆基调侃一句。

    古太白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赛过了鸡冠。阿拉伯帝国行刺泥涅师一事,就是被李隆基破坏的,李隆基这话如同响亮的耳光,抽得古太白脸上火辣辣的,很不好受。

    “李隆基,你不信守承诺。”古太白吸口气,强迫自己平复下来,大声指责李隆基:“说好的三阵交战,第三轮比器械,你为何全军出现?”

    “古太白,我们大唐有一句话说得好‘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你就是这种人。”李隆基冷笑道:“你明明是想趁第三轮交战之际,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命令全军出动,你还好意思指责我们。”

    “我……这是派兵保护投石机。”古太白不想承认。

    “知道你有胆做,没胆承认,我赖得与你多说。”李隆基冷冷的道:“你有甚高招,尽管用出来就是,我们接着。”

    一句话说完,也不管古太白的反应,一拍马背,回归本阵。

    “你……”古太白还想再说,只见李隆基留给他一个后脑勺,只得一拉马头,回归本阵,恨恨的道:“进攻!进攻!给我狠狠进攻!”(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大败古太白

    古太白原本想抢白李隆基一通,好好欣赏一番李隆基那张晦气的脸,涨涨威风,却是没有想到,竟然被李隆基给抢白了。

    不仅如此,还把他骂为卖肉的婊子,这是不可忍受之事,由不得他不怒。

    “杀光中国人!”阿拉伯帝**队爆发出惊天的怒吼声,他们此番东进,就是为打进中国,征服中国做准备。

    这是与中国的首次交战,阿拉伯帝国兵士无不是扯起嗓子大吼,有着用不完的力气。

    “嘣嘣嘣。”率先发威的是投石机,一声接一声的发机声响起,惊天动地,震得人耳鼓生疼。

    “咻!咻!咻!”一块接一块巨大的石块出现在空中,划出美妙的抛物线,对着唐军阵中砸来。

    “砰!砰!砰!”石块挟着巨力砸来,威势不小,砸在地上,暴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地皮都在颤抖。

    “啊!啊!啊!”唐军被砸中,不是死就是伤。

    被砸中者,就会成为肉饼,血水四溢。

    “隆隆!”就在投石机发威的同时,阿拉伯帝国的重装骑兵出动了,对着唐军冲去。

    成千上万的重装骑兵冲锋起来的威势自是不用说的,真个是地动山摇,地皮都在晃动,那巨响如同神鼓擂动,让人耳朵生疼。

    “把中国人碾成碎片!”望着疾冲而去的重装骑兵,古太白眼睛放光,大为振奋,大声吼叫。

    对于重装骑兵。他有着绝对的信心。一定能把唐军碾成碎片。

    在阿拉伯帝国以往进行的战斗中。重装骑兵是无往而不利,只要重装骑兵出动,就没有他们撼不动的阵势,就没有他们打不垮的敌人。

    “中国人要成碎片了!”阿拉伯帝国将领看在眼里,一片火热,眼里尽是美妙的小星星,仿佛唐军已经被重装骑兵踩成了肉泥似的。

    “徒劳的。”李隆基看在眼里,不屑的冷笑。

    “强弩。放!”张说手中令旗重重挥下,大声下令。

    “咻!咻!咻!”不计其数的弩矢出现在空中,织成一张矢网,对着重装骑兵就罩下去。

    一丈长,手臂粗细的弩矢,在空中飞掠,如同一条条毒蛇似的,看上去很是骇人。

    “噗!噗!噗!”沉闷的着肉声响起,此起彼伏。

    “啊!啊!啊!”阿拉伯帝国重装骑兵被射中,发出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声。如同被宰杀的猪似的。

    “聿聿!”战马被射中,发出一声声悲嘶。

    与以往唐军进行的战役一个样。遇到强弩,阿拉伯帝国的重装骑兵依然无用,会被唐军射杀,会被串成肉串。

    唯一不同的是,这肉串没有以往那么多,弩矢射杀的重装骑兵数量也没有以往多。

    这是因为重装骑兵实在是太重了,光是重甲就是百多两百斤,再加上人或马,就更沉了,即使以强弩之强劲,也不可能象以往那般,射杀数人,把人或马带得在空中飞掠。

    也就是说,强弩的威力有所减弱,不如以往那般犀利。

    即使如此,这一轮射杀,取得的战果依然可观,重装骑兵死伤不少,阵势出现混乱。

    “重装骑兵着实了得。”李隆基看在眼里,不乏赞赏之色。

    要不是唐朝有了更好的选择,也不会放弃重装骑兵。

    “该死的强弩!该死的弩阵!”古太白看在眼里,大为不爽。

    重装骑兵,那是阿拉伯帝国的宝贝,每一个都是心尖儿肉,死伤这么多,古太白只觉心头在滴血。

    尽管死伤不少,重装骑兵依然是气势如虹,一往无前,对着唐军冲去。

    “咻!咻!咻!”迎接他们的依然是铺天盖地的弩矢。

    在强弩的轮番射杀下,重装骑兵的死伤越来越多。然而,他们依然没有退却,还在冲锋。

    “大食人果敢,悍不畏死,值得钦佩!”唐军将领看在眼里,大为赞赏。

    在强弩的射杀下,能如此冲锋者并不多,突厥、吐蕃偶尔能有如此气势,更多的是一见不对劲,立时退走。

    阿拉伯帝国重装骑兵能如此果敢,如此悍不畏死,的确是值得钦佩。

    在经过强弩的射杀之后,重装骑兵冲到了唐军阵前,手中的长矛前指,欲要捅杀唐军。

    在进入弓箭射程后,唐军并没放弓箭。弓箭对于重装骑兵,那是徒劳的,不过是浪费箭矢罢了,没有必要。

    “陌刀,劈!”张说大声下令,手中令旗重重挥下。

    成千上万把陌刀高高举起,明光闪亮,在日光下发出耀眼的寒光,夺人心魄。

    陌刀劈下,如同一道刀墙狠狠撞下。

    “砰!砰!砰!”之声不绝。

    重装骑兵手中的长矛被陌刀劈中,要么撒手,要么断折。

    陌刀重达五十斤,在大力士的劈砍下,重达数百斤,其威能可想而知。重装骑兵尽管力气不小,也是禁受不住,不得不撒手。

    陌刀的威力太大了,长矛断折也在情理中。

    劈掉长矛后,陌刀一点也没有停歇的意思,对着重装骑兵就狠狠劈了下去。

    “噗!噗!噗!”沉闷的着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

    “啊!啊!啊!”重装骑兵发出临死前的惨叫声,凄厉刺耳,如同有人在挖心似的。

    事实上,比挖心还要凄惨,因为他们被劈成碎块。

    陌刀劈下,威能无双,即使是重甲也是挡不住。更不用说,一个重装骑兵要面对三五把陌刀,不想死也不成!不想成为碎块也不成!

    “聿聿!”战马被劈中,发出临死前的悲嘶声,同样会被劈成碎块。

    这一轮进攻。重装骑兵全灭。而唐军付出的代价却是微乎其微。伤亡主要是来自于投石机。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伤亡。

    “……”看着摔倒在地上的重装骑兵的尸体、碎块,阿拉伯帝国将领集体失语。

    就是古太白也是张口难言,如同见鬼似的。

    重装骑兵是阿拉伯帝国的宝贝,无往而不利,在以往的战斗中,只要出动重装骑兵,阿拉伯帝国就会大获全胜。

    象今天这般。重装骑兵全军覆灭的事儿,是头一遭遇到,古太白他们那感觉如同在做梦似的。

    “这是真的么?”

    “我没做梦?”

    “我们的重装骑兵真的完了?”

    过了好一阵子,阿拉伯帝国将领明明看得清清楚楚,却兀自惊疑不定,难以置信。

    “该死的弩阵!”古太白率先清醒过来,苦涩的接受了这一现实。

    “弩阵太过可怕,我们绝不能再冲锋。”古太白有着过人的军事才华,他很清楚,若是再冲锋的话。不过是增加伤亡而已。

    在唐军强大弩阵面前,任何血肉之躯都是徒劳的。哪怕是重装骑兵,也不济事。

    “投石机,对着弩阵给我砸,把强弩砸坏。”紧接着,古太白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处。

    只要把唐军的弩阵给破了,重装骑兵就有了用武之地,就可以用来冲锋。

    尽管唐军的陌刀战阵很是了得,可是,重装骑兵不见得就比陌刀战阵差。因为这两个兵种,都具有强大的攻击力,若是重装骑兵阵势整齐,全力冲到的话,陌刀战阵虽然了得,未必讨得了好。

    是以,破掉唐军弩阵,就是首要之事。

    命令一传下,投石机调整方向,准备对弩阵下手。

    就在这时,只见张说手中令旗挥下,大声下令:“骑兵出击!摧毁投石机!”

    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射程更远,唐军的强弩够不着,只有出动骑兵来摧毁了。若是不能摧毁投石机的话,强弩就有大麻烦了。

    “隆隆!”唐军骑兵得令,驰了出去。

    这次,唐军出动了精锐骑兵,打头的骑兵穿着清一色的明光铠。在他们后面,才是一般的唐军骑兵。

    唐军骑兵分成左右两路,如同两只铁钳,对着投石机冲去。

    “休想!”古太白明白唐军骑兵的目的,冷笑一声,命令道:“骑兵,拦截。”

    “隆隆!”阿拉伯帝国的骑兵出动,旋风般迎了上去。

    很快的,两支骑兵就遇到一起了。这次的相遇,与第二轮交锋的结果大为不同。第二轮交锋,两国骑兵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得谁。

    这次却是唐军骑兵压着阿拉伯帝国的骑兵打。

    这是因为唐军骑兵一是出动了身着明光铠的精锐骑兵,二是动用了手弩。

    身着明光铠的精锐骑兵,那是矛尖,无坚不摧。尽管阿拉伯帝国骑兵的刀法了得,砍杀凶狠,可是,砍在明光铠上,只不过是一溜火星罢了,对唐军精锐骑兵无法造成伤害。

    反观唐军精锐骑兵,砍在阿拉伯帝国骑兵身上,不是死就是伤。

    唐军精锐骑兵开路,一般骑兵跟进,如同摧枯拉朽一般,把阿拉伯帝国骑兵冲得七零八落,不成阵势。

    手弩更不用说了,唐军远远就用手弩射杀,阿拉伯帝国骑兵死伤惨重,阵势早早就混乱了,在接下来的长矛对马槊的对拼中,就处于下风。

    给骑兵装备长兵器,就是为了给敌人制造混乱,为接下来的砍杀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在长兵器的对拼中处于下风,对接下来的砍杀更加不利。

    很快的,唐军骑兵就把阿拉伯帝国骑兵给打退,然后,如同旋风般,直奔投石机而去。

    “拦住他们!拦住他们!”保护投石机的阿拉伯帝**队大吼大叫,冲上来拦截,却不是唐军骑兵的对手,很快就被斩杀一空。

    “摧毁投石机!”领军的陈玄礼和薛直大吼。(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7615/ 第一时间欣赏大唐天子最新章节! 作者:殷扬所写的《大唐天子》为转载作品,大唐天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唐天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唐天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唐天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唐天子介绍:
武周年间,内忧外患,内有夺嫡之争,外有后突厥、吐蕃、阿拉伯帝国为患……杨辰来到这个武氏横行,李氏势危的多事之秋,成了少年李隆基,他该如何登上帝位?如何开创“开元盛世”?大唐天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唐天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唐天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