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同人小说草根奋斗记TXT下载草根奋斗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草根奋斗记全文阅读

作者:边城明月     草根奋斗记txt下载     草根奋斗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9章 饭局

    老支书端着酒杯起身离座,栗军紧随其后。两人来到财政所戚所长身边:“戚所,敬您一个!栗山的事还得您大力帮助啊”。

    戚所长站起来连声说不敢不敢,他记下了,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帮。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其他几位站所长亦然如此。

    老支书心下黯淡!他知道这种情况再多说已然无益。心想看来这顿饭钱算是白花了。

    请客的目的没有达到,这顿饭吃起来已感索然无味。想到以后村里办事仍然要求着这帮人,便强压着心头的火气。虽然很热情,但心里却把这些站所长的祖宗十八代骂遍了。

    这顿索然无味的饭,吃到一半便有人开始借口离开。老支书心里很窝火,但又不好发作,只能自己喝闷酒。

    当其他人全部借故离开,酒桌上只剩下他和王元平栗军的时候。

    老支书愤怒的大声骂道:“这群王八蛋,平时人五人六,和我称兄道弟,真到办事的时候却一个躲的比一个远。真他妈的不是东西”。

    栗军神情灰暗,也不作声,只是闷头抽烟。

    王元平见他们这样,知道他心里不好受。此时除了能说几句无关疼痒的安慰话之外别无他法。

    老支书抬起头,向王元平诉苦道:“王秘书,你说,我们两个容易吗?自打你给我们出了这个主意后,我们俩东奔西跑、上蹿下跳。跑了半天到资金和技术这儿给憋住了。本想请这些小头头来能给解决一下实际困难,可是你看”。

    老支书边说边摇着头,眼睛里有些湿润。

    王元平见状赶紧劝道:“老支书,您这么个年龄了,什么事看不开您听我的,不生气。不和他们一般见识行不”?

    老支书长叹一声,陷入到沉默当中。王元平问栗军:“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栗军把烟屁股狠狠的往地上一扔,用脚尖捻熄后。把事情的前后跟他说了一遍。

    王元平听罢意识到,老支书他们遇到的可能不是小事!不说报批、选址、注册、技术等等,单只资金这一大项就够他们俩喝一壶的。

    王元平又问道:“说了半天你们现在筹到多少了”?

    栗军默算了一下道:“大概能有三万四五千块吧,这都是挨家挨户凑得”。

    按栗山的情况能够凑出这个数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王元平惊道:“凑这么多”?

    栗军叹了一口气,道:“这其中有一万一千块是九叔的,是他这些年赶集做小买卖赚的,这次把家底都凑上了。我也凑了三千”。

    “九叔”?王元平有些糊涂?他已经忘记了上次在栗山时,栗军称呼老支书叫九叔。

    看王元平有些疑惑,栗军赶紧解释,九叔就是老支书。按栗山的辈分栗军应该称呼老支书叔叔,在栗姓家族中老支书排行九。所以,栗军称呼他为九叔。

    “哦”,听到老支书为了建厂,把家里的钱全部都掏出来时。王元平很感动,这年头能这样做的支书已经不多了。

    他有些好奇的问道:“老支书,难道就为了栗山的老百姓不再出去唱门子,您才这么拼命?把家底都凑出来就不怕赔了吗?再说据我所知,去年以来出去唱门子的现象已经很少了”。

    老支书没有说话,栗军接道:“怎么没有,还有唱门子的”。

    “哦,唱门子啊,那严格来说不能算是讨饭,是一种生活方式吧”。王元平家在农村,知道唱门子是怎么回事。

    早年洪南农村太穷。农闲时,各村会唱戏的一般两人到富裕乡镇老百姓家门口唱戏曲小段,守着户主门口一拉一唱,唱完一段后再要地瓜干。

    说来也怪,他们其他的不要,只要地瓜干。从开始的真讨饭渐渐演变成一种农闲时的存粮食行为。只是这种行为再怎么说也属于讨饭的范畴,不怎么光彩。一旦唱戏人生活变好,一般再不会这样做。

    “在怎么说也不是件光彩的事,生活要是好,谁干那个去。要不说九叔急哪”。栗军摇头道。

    王元平点点头,他接着又问:“吴书记怎么说的”?

    栗军就把汇报的情况跟他详细说了说。王元平心想也是,老支书和栗军也太草率了。没有准备好事情就去找吴书记汇报,这不太可取。按说老支书当这么多年支部书记了,应该不会不知道没有准备好的事情,找领导汇报十有八九会被呲回来。

    他疑惑的问:“老支书,你们没有准备计划书什么的就去找吴书记了”?

    老支书情绪好了一些,道:“没有,我原来也想做好准备再去,可后来一想这事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干脆给吴书记简要汇报一下。看看他的态度,没想到被呲了一通,也就仗着我年龄大,不然非挨上骂不可”。

    王元平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老支书继续道:“书记让我们做计划书,我们哪会。正好,王秘书。你给说说这个计划书是怎么回事”。

    王元平听了摇了摇头,他说:“这个计划书我也没有接触过,不知道怎么弄。不过,我四叔应该知道,有空我问问他”。

    说道他叔叔了,老支书借机接着问他:“王秘书,我听说你的叔叔在县砖瓦厂?他是不是退休了”?

    王元平见老支书这么问,再看他脸上期盼的表情。心里明白了八九分。便说:“你是说我二叔吧,他才48岁。还有两年才能退休。老支书,你是想问我能不能聘他过来给你们当顾问是吧,他没退休。每天还要上班。不可能过来。你还是别打他的主意了”。

    老支书急忙道:“王秘书,你先别一口回绝,等那天你回家顺便问问看。说不定他愿意过来帮忙那”。

    见老支书一脸热忱,王元平不好再拒绝,便答应回家时顺便问问二叔。

    老支书趁着热乎劲,又道:“王秘书,一事不烦二主。干脆,这个计划书你帮着写写吧。就算你帮我们栗山村一个忙,好吗”?

    他这话说的王元平无法拒绝,只好答应下来,栗军见状连连给他拱手。意思是谢谢他。

    接下这个两个活,王元平白天上班,晚上查资料赶写材料,整整忙乎了一个多月。终于给他们写出《栗山村关于建设砖瓦厂的报告》。

    王元平写完后,把草稿交给了老支书并告诉他,有些东西他没有填写,比如计划投资多少,经测算几年可以收回成本等等。让老支书回去找人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上再捋一遍,没问题了再报到乡里。

    老支书和栗军对他千恩万谢,连连点头称好。

    本部小说来自看书蛧

第60章 两虎暗战

    五月初,王元平给父亲打了个电话。说了栗山村想聘请二叔的事,本来想父亲可能会一口回绝。

    但没有想到父亲告诉他二叔年后就提前内退了,现在在家没事,如果他们需要可以过来,何时到通知一声就行。

    王元平追问怎么回事,王可建告诉他,县里这两年有个政策,退休前两年可以办理内退。工资会比在职低一些。一般都会办。

    王元平奇怪父亲为何不办,像是知道他要问,父亲告诉他自己之所以不办是因为今年五月自己就五十岁了。可以退休。还有这几个月退他干嘛。一个月少好几十块钱哪。

    王元平听后鼻子发酸,劝他你别干了,现在我都上班也能赚钱了。妹妹的学费你不用愁,我来供。你干了一辈子了,该休息休息了。王可建没有和他多扯这个话题,说了声厂里有事就挂断了电话。

    王元平挂了电话怅然所思。他想要尽快使父母过上好的生活。

    “叮铃铃”。桌上的电话铃猛然响起,吓了他一跳,接起来一听是吴明德,让他到他办公室去一趟。

    吴明德正在办公室闭目养神,昨天他听了工作组汇报的情况,心里很不舒服。于是,骑着自行车亲自到几个厂摸底。除了去年经过整顿的造纸厂正常运转。

    其他两个厂的情况正如经委李主任所说,别说盈利,就是生存也是问题。农机厂好好的木工机械就是卖不出去。织布厂出产的劳动布同样如此。

    两个工厂的情况更是惨不忍睹。工人上班懒懒散散自由散漫,上了班除了扯闲篇就是磨洋工。工厂的领导上班竟然找不到人!

    透过现象看本质!单从表象上就可以洞察到这两个厂管理有多差。指望这样的工厂创造效益怎么可能。

    管理上差可以改造可以整顿,可是销路不畅怎么办?总不能靠整顿来争取市场吧。市场是个什么情况一无所知。必须出去一趟摸清情况以便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吴明德下定决心后,回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要开会。王元平来到他办公室后,他告诉召集一个党委扩大会议。议题是关于去对两工厂摸底情况通报和对策。让大家充分准备一下,明天上午一上班开会,每个与会人员必须发言。

    布置完之后,王元平刚要走,吴明德叫住他。问了问栗山砖瓦厂的情况。王元平不敢隐瞒,说知道。吴明德严肃的脸上有了笑容。道:“我拿过报告一看就知道是你的手笔,这个报告跟你的文风很相近。虽然是投资报告,但我一眼就能看出是你写的,还真没猜错。看样子,你对这个砖瓦厂的情况很了解。说说,怎么回事”。

    王元平背后的汗下来了,心说幸亏没有瞒着他。否则,一旦事情不能自圆其说,不然难看的是自己了。难看还是小事,关键是从此以后,领导就会对你的印象会一落千丈。在机关不怕不知道,就怕撒谎。

    他把去栗山搞清理工作时出主意,到现在的替他们写报告。一五一十讲给了吴明德。

    吴明德听的很详细,不时拿笔在本上记着什么,等王元平说完。

    他抬头用平和的眼神看着王元平道:“元平,你今年虚岁24岁吧?不对,应该是23吧。不错,真不错。我在你这个年龄没有你这样的本事。年轻真好”。

    王元平赶紧说:“书记,您谦虚了,再说您年龄也不大啊”。

    “呵呵,扔了三十往四十上数了的人了,还不大啊。对了,从你正式转干到现在有一年了吗”?

    “书记,我是去年9月转干的,到现在9个多月了”。

    “哦,是这样”。吴明德看着他,样子似若有所思。

    王元平记得他刚才说的是党委扩大会议,既是扩大会议,那么就不单单光是党委委员参加,至于其他参会人员是谁,只能是会议组织者来定。于是,没敢轻易走开,而是站在那里等着。

    吴明德抬头见他还在站着一愣,奇怪的问道:“还有事”?

    “书记,您刚才说是党委扩大会,其他的参会人”。

    吴明德明白了,心里暗暗称赞王元平办事周到。他想了想,提笔在纸上写了几个人的名字交给了王元平,然后冲着他挥了挥手。

    党委扩大会议上,几个例行的几个议题过去后,吴明德把出去考察的议题抛出来让大家议一议,大家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这个说应该到岭南,那个说应该到北京。

    肖乡长不紧不慢的道:“大家静一静,刚才书记说的问题想必大家都清楚了。这次出去是带着任务去的,是去考察市场、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我想既然要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那么就应该选择岭南这样的改革前沿比较好。

    与会各位党委委员听他讲的有理,便纷纷点头应和。

    吴明德却有些诧异,往常肖乡长在会上虽然不会明着跟自己争执冲突,但也绝不会顺利赞成他的提议。今天他这是怎么了?

    肖乡长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慢悠悠的继续道:“既然要去,就不能只派一两个人去,我的意见可以成立一个考察学习组。让大家开开眼界。至于带队人嘛,按说吴书记带队最好,但他是党委主要领导,是大阳的主心骨,担子很重。五月份乡里一旦有事,党委领导不在似乎不太合适。我建议是不是往后拖一拖时间,比如可以定在六月份。只是顺便这么提一下。也请同志们议一议”。

    他这话很毒,看似给吴明德考虑,实际上等于把吴明德出去的路给一下堵死了。

    肖乡长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昨天刚接到通知,去滨海市委党校学习,时间在5月8日。眼看着去岭南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要泡汤,他岂能甘心!他想把时间拖到六月份,为自己去创造机会。

    吴明德心沉了下去,刚刚泛起的一点好心情一下子无影无踪。他心想,五月份很忙,那六月份就不忙了吗?肯定不可能,想不让对方去就以工作离不开这个理由什么时间都离不开!说到底你还是想去,只不过想拖过去党校学习的档期。

    肖乡长的提议一下子炸了锅,大家小声议论,都在说这说那。

    吴明德沉默了一会,环视了一圈会场。缓缓道:“肖乡长的提议很好,成立一个考察学习组,具体带队人请大家再想想,至于时间也请大家想想”。

    吴明德把肖乡长的提议推给了大家。这是他的高明之处,既不否定也不肯定。他在等机会。

    程长江知道此时自己必须表态,否则,吴明德这个议题无法进行下去。他清了清嗓子道:“两位领导说的我们听明白了,我的意见,请肖乡长带队似乎更合适一些”。

    与会人员见程长江表态,风向纷纷转向他这边,表示同意。

    肖乡长沉吟半晌,道:“长江同志的这个提议很好,我赞成。可是最近几天我要去滨海市委党校学习,这个事明德书记知道。我去不了啊”。

    “那怎么办“?程长江耸了耸肩,道:“既然肖乡长去不了,我建议这事由明德书记亲自带队去。同志们知道,这次考察事关重大,关乎到今年全乡经济发展大局。因此只能两位领导带队,其他人带队不合适。至于时间嘛,我的意见就别拖了。现在已然是五月份了,今年已经过去一半了。再拖黄花菜都凉了”。

    程长江的话已经将此事定了格,不给肖乡长留有任何再提议的余地。与会各位见他说的有理,也就再没有任何意见了。

    只是,程长江知道,从此自己就和肖乡长对立起来了。

    本書首发于看書辋

第61章 南下考察

    程长江的提议大家纷纷赞同。

    吴明德见大家的意见形成一致,他拍板道:“那就按大家的意见办吧。我带队,人选嘛,长江算一个,其他如卫副乡长、冯副乡长、财政所长、经委李主任、农机厂周厂长和织布厂厂长,还有栗山的栗世杰,再加上党政办小王。党政办要赶快报县里审核,时间可以定在5月6日,考察周期我想大约十天左右吧”。

    散会时,王元平注意到,肖乡长的脸色铁青,第一个走出会议室。

    王元平心里暗想“看来程书记算是把他得罪透了!”

    会后,王元平第一时间做出会议纪要报给吴明德。

    根据洪南县领导干部外出报告制度,县属各单位组织的集体外出学习考察,必须由分管县级领导签署意见,报县委书记审批后,到县委组织部办理好相关手续才能外出。

    大阳乡党政办办妥所有请假手续报给县委。几天后县委李克书记批复可以外出,吴明德嘱咐黄爱琴和王元平赶快准备。

    十二天的考察学习使得大阳乡外出干部们眼界大开,岭南的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速度使得他们感到震撼!

    通过这一路考察学习,一路对比和一路思考讨论。考察小组成员触动很大,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岭南的先进性,也看到了大阳乃至洪南和岭南的差距!

    早在栗山小学教书时,王元平听薛成功介绍过岭南。从那时起,他做梦都想去岭南看看,如今得以成行亲身赴岭南考察。这一路所见所闻使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以工带农,无工不富”。这句话太对了。

    对于吴明德来说他刚开始最想看的是企业,而到了岭南之后则改了主意。他决定不再局限于企业,而是关注乡镇整体发展的思路和模式。

    岭南东湖的经验引起他的高度关注,早在八十年代初,东湖就提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农村,号召农民从单一农业品种到多种经营。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为农村工业化完成原始积累。在这个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

    “以工兴农,以工促农”这个思路可以说与大阳今年的思路有些一致性。对于抓工业经济这点大阳人也意识到了。

    但说到农业发展模式,大阳人根本没有思路。此次南下,东湖的模式对吴明德等人的触动和启发太大了。在看到东湖蓬勃的农业发展模式后,大阳考察组群情振奋,回来的火车上议论纷纷,开始讨论可不可以把这个经验借鉴到大阳去。

    考察组回大阳后,王元平起草了《赴岭南考察学习报告》和《大阳乡发展工业经济发展报告》,报给吴明德,吴明德连夜亲自修改定稿。

    第二天风尘仆仆赶到县委向李克书记和县长做了详细汇报。对于大阳的这次考察学习报告和经济发展报告,两位领导做了高度肯定。

    李克书记赞道:“明德同志勤劳务实,敢想敢干。这一步如果迈出去将会给给全县起到好头,你大胆干。我和县长做你的后盾。有何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找我们。”

    有了县委书记和县长的高度肯定和鼓励!使得吴明德更是信心百倍。

    大阳再次组织了全乡领导干部大会,让考察组的同志就考察实地的触动进行演说和比对。

    会上,吴明德动情的总结说:“同志们,东湖的发展模式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

    说到这里,他甩开讲话稿,就地演说起来:“从这点上看,我们年初制定的抓工业经济这个路子是对的。岭南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他们敢想敢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进工业化,这才有了经济的大发展。大阳工业化程度很低,不用说和岭南比,即便是和洪南其它乡镇比我们也有不小的差距。那么我们怎么办?同志们?两条路,一是推动农业多种经营;二是坚持抓工业经济。

    只有抓住这两条不动摇不放松,我们才有可能实现目标。同志们,大阳的贫穷落后在整个洪南,不,在整个滨海可能都很有名。面对老百姓我们有愧啊。怎么办,只有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杀开一条血路才能冲出去”。

    吴明德讲话洋洋洒洒两个多小时。

    考察组成员的现身演讲;吴明德的动员讲话。像是一针强心剂,使得与会的党员干部群情振奋。会后大家纷纷议论该怎么抓好多种经营和工业经济这两个目标。

    老支书找了吴明德,说起砖瓦厂的事。吴明德告诉他看了报告,可以上会了。

    老支书很高兴,他知道只要书记说上会的事基本就能过关。有了乡里的支持,那么筹资金的事就能容易一些。至于技术嘛,嘿嘿,栗军已经在家办妥了。眼看着事情有了成功的希望,他脸上开始浮起笑容。话音也显得轻快了许多。

    他对吴明德提出一个请求,请党政办王元平来栗山帮忙建厂。吴明德不太痛快,刚刚考察回来,事情很多。他舍不得这时候把王元平派出去。

    老支书见他不批,软磨硬泡了好半天。弄得吴明德实在没辙了,最后答应每星期王元平去栗山蹲点两天。

    老支书不太情愿,待要再开口讨价还价,但见这时的吴明德面沉似水。便把到嘴边的话咽回了肚里。

    老支书之所以要王元平是有他的目的性,他知道只要王元平在那里帮忙。那么这个砖瓦厂就离不开书记的视线,有任何需要协调的事只要书记出马,会立马解决。

    栗山村建设砖瓦厂的报告在党委会上顺利通过,为缩短建厂周期。大阳乡成立了帮建小组。程长江任帮建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为分管工业的卫副乡长。小组成员涵盖乡财政、土地、经管和派出所等部门。

    王元平被任命为帮建领导小组总协调。吴明德在会上强调各站所要通力配合,促使栗山砖瓦厂尽快建成。并强调工作进度要落实到人头,小组每周要召开一次会议进行稽核和协调,形成会议纪要报给乡里各位领导。

    会议结束后,根据党委指示。帮建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了小组第一次会议,会上程长江做了安排,资金问题由乡财政所和栗山村协调解决,技术问题由栗山村解决,厂址选择根据栗山的建议由土地所协调。王元平每周去栗山两天驻村监督协调。

    一周后,王元平忙完手头事,根据会议安排。他马不停蹄骑上自行车赶到栗山村。

    看书蛧小说首发本书

第62章 栗山建厂

    王元平一进栗山村口,只见村北的黄土岗上人车沸腾,几杆红旗猎猎飞扬。王元平知道这就是建设工地了。

    一进建设工棚,满屋子人吵吵嚷嚷,一派繁忙景象。一个熟悉的背影正趴在桌子上对着众人说着什么。

    等到大家看到他纷纷转过身打招呼时,王元平看清了这个人就是二叔王可成!

    “二叔,你怎么在这儿”?王元平惊道。

    王可成直起身子,见了他也是吃了一惊。道:“我在这里当顾问,你怎么也来了”?

    栗军笑呵呵的搬过一个凳子来,待他坐下对他说:“你们爷俩好久没见了吧。王秘书,一路辛苦,快坐吧。喝水”。

    他拿起满是尘土的茶壶倒了一碗茶端给王元平。接着他向着屋里的人道:“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别都在这里磨洋工。小心我扣你们的钱”,众人笑着纷纷出去。

    这时,他转身看着王元平,脸上挂着怪怪的笑,王元平看了他一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一定是自己去南方这段时间,他去过自己家请了二叔过来。这个招很可能是老支书想的。请二叔过来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干嘛要背着自己去。他心里还是有些疑惑。

    王可成见到侄子,非常高兴。打开话匣子:“元平,年后我内退在家没事干,在家帮你二婶拾掇那几亩地烦的慌。栗村长去找我来当顾问,我和二婶一商量,是个好事。这不,来了半个多月了。刚来的时候问道你,他们说你去南方出差了”。王元平关切的看着他:“二叔,你年龄大了,要注意身体。这里条件不好,能吃得消吗”?

    “没事,你别担心我。倒是你要注意些,半年没见你,看看,瘦成什么样了”。王可成看着侄子有些心疼的说。

    “二叔,别说这些了。工地的事怎样了?我刚进来前看见已经开始干了”。

    “难啊,现在刚刚下基,钱就不太多了。栗支书好像去跑钱了”。王可成叹了口气道。

    “别担心,王顾问。钱的事九叔会落实好”。栗军说道。

    王元平扫了一眼栗军,问王可成:“二叔,按照他们设想的规模大约需要多少资金,我好像记得投资计划书是十二万吧。您赶紧这个钱能够吗”?

    王可成道:“这个之前我已经告诉他们了,单纯建两个砖窑用不了这么多,有八万左右就够了,如果要上制瓦那就不够了。如果建一个砖窑,再加上制瓦。差不了多少。但这样一来规模就会小很多”。

    王元平转头看着栗军,栗军道:“这些天我在家又筹集了大约两万多吧。今天下午就会到位。九叔去信用社几趟了,乡信用社已经答应给我们贷款。这几天就会下来。大约会贷款十万左右吧。我们想把建两个砖窑,再加上一个整的制瓦车间,总共的投资会在三十多万吧。计划已经报上去了,你不知道吗”?

    “程书记在会上念叨过,我是担心一下子投这么多钱能行吗”?王元平担心的说道。

    “放心吧,没问题”。栗军信心百倍的说道,接着转向王可成:“是吧?王工”。

    王可成点点头,道:“我刚来的时候,栗村长用摩托车载着我到处看了,再加上他们把前期的调研情况也跟我说了。以现在的周边的情况来看,销路没有问题”。

    “这个规模能有你们建材厂一半的规模吗”?王元平又问。

    王可成笑着摇了摇头,道:“开玩笑,我们厂多大啊。不过就他们设计的规模,要是建成。除了我们厂,洪南和洪州以及密州相邻的三个县区域内,恐怕没有几个能赶上他们的”。

    见王元平担心,他安慰道:“你倒不用太担心,现在市场砖瓦缺的厉害。你没见到我们厂拉砖瓦的车排成长龙。有的甚至好几天才能拉着。这时建厂正是时候,销路不是问题。我干这个一辈子了,这点事还是知道的。只是”。他停顿了一会又道:“厂子建容易,技术人员就成了大问题了。没有那么多技术人员啊。我正在给他们到处挖人,这不明天就会到两个。是密州一个小个体户的砖厂的技术员,到我们那学习过,跟我很熟悉。但他们只是熟悉制砖。相比制瓦,制砖要简单的多。我现在愁的是没有制瓦的技术人员”。

    栗军和王元平对视了一眼,栗军道:“王工,再想想看看有没有其他的人选,你说我去跑就行了”。

    这时,工棚的门打开了,老支书风尘仆仆的回来了。一进门见他们都在。许是渴极了,顾不上打招呼,端起一碗凉茶咕咚咕咚几口喝了。又问栗军:“还有没有凉一些的水,渴死我了”。

    栗军手脚麻利的倒了一碗水给他:“这水不热,九叔,事办的怎样”?

    老支书一翻白眼:“你小子就不会等我喘息一会再逼问吗?整个一个刮民党”。

    屋里的人被他这话逗乐了,哈哈大笑。

    “刮民党”是洪南当地的一个约定俗成的俚语,意思是像国民党反动派一样的人,一般逗乐的时候会用。王元平见老支书这么开心,知道贷款的事办的差不多了。

    果然,老支书坐下后一怕栗军的肩膀,对王可成和王元平道:“多亏吴书记帮忙协调,信用社总算答应给咱们贷二十万,这笔钱后天就可以到位。栗军,你后天一早骑电驴去把钱拿回来。王工,你就甩开膀子干吧,钱不够我再去淘换。

    这话一说把屋里的人给惊着了,要知道八十年代二十万那可是天文数字。即便是吴明德出面,贷款这么多信用社不担心吗?王元平叔侄和栗军都有些不太相信。

    看着他们质疑的目光,老支书乐道:“瞧你们一个个那模样,好像我骗你们似的。我告诉你们,是真的。不过,我是把栗山的树都压上了,信用社才贷的款”。

    三人更听糊涂了,怎么又扯到树上去了,栗军急道:“九叔,您老就别卖关子了,什么树给压上了”。

    老支书严肃起来,正色道:“咱们山上不是有很多栗子树吗,那是集体财产,我把这些给压上了”。

    “啊!九叔,这些树都是多年的古树,您压上了,以后万一赔了。岂不是要砍树,那些树可是栗山的宝啊。栗山之所以叫栗山就是因为这些树,以后要是没有这些树了,咱村人那还不得吃了您”。栗军担心的说道。

    “瞧你小子那点出息,要是我不压上树林,人家凭什么贷这么多款给咱们。所以说,咱们这个事只能干好,不能干坏。否则,你九叔就无言存活在世上了”。老支书的眼睛里透着坚毅的光。

    王家叔侄两个对老支书佩服的五体投地,王可成道:“栗支书,您放心,只要钱一到位,我就是拼了命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建起这个厂来,让它尽快运转”。

    老支书道:“谢谢了,王工,要不说我们栗山是请到了真神。您就是我们的真神!栗军,再给倒碗水。对了,刚才我进门听你们说愁,什么事把你们愁着了”?

    王可成说了刚才的担心,老支书一听乐了。道:“我当是什么事,这个事就把你愁着了,呵呵,王工。我出个主意你看行不行。你们厂肯定不是你一个人退休吧”?

    他这话一出口,王元平和王可成全都明白了.

    王可成呵呵一笑,说道:“我明天就回去找人去,我们车间的老孔和我一起退的,他家里应该也没什么事。把他找过来。另外,还有几个人也可以过来”。

    本书源自看书網

第63章 蓝图

    话说到这里,王元平好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他想找个机会得问问老支书给二叔多少工资,既然是来做工程师应该不能少了。如果都找像二叔这样的技术人员,成本是不是有些高。

    看来有必要提醒一下二叔和老支书他们,他心里这样想到。至于怎么提醒他很犯难。

    若这话明说,二叔肯定不高兴。

    怎么说呢?退休、退休除了退休,还有什么人呢?

    临时工、临时工,他记得曾经听说过,这些国营工厂有好多临时工。

    王元平一拍大腿,看着老支书和二叔,说道:“我有个想法你们参考一下。除了用退休的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临时工呢,二叔,你们厂有临时工吧。我说的是那种转不上合同工的那些。用稍高一点的工资找几个技术过硬又转不上的不是很好吗”。

    老支书和王可成听了齐声赞成。老支书多精明,他赞赏的拍着王元平的肩头悄悄说道:“元平,你是不是担心请的技术人员多了,给不起那么多钱。放心,没事的”。

    王元平听他这样说,那是心里有谱。以他对老支书的了解,这是哥不打诳语的人。

    见时间差不多了,王元平叫上栗军起身到工地去转了一圈。

    路上他七拐八拐终于问清楚了二叔的工资,栗军说大概每月是五百块吧。

    王元平一听倒吸一口冷气。

    要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每月五百块的工资那绝对是惊人数字!

    他急切的对栗军道:“栗军,你们有些开玩笑了!哪有这么高的工资,这是谁定的?”

    看着他着急的样子,栗军嘿嘿一乐,不急不躁的说道:“不多,我们出去打听过,刚建厂的工程师一般都是五六百。”

    听他这样说,王元平这才把心放下来。

    但心里总是感到不安!他觉得这事情肯定和自己有关!心想“一定要劝劝老支书不要这样做,否则,以后传到乡里,恐免不了有人会说三道四。”

    晚上,王元平找了个机会和老支书认真的谈了谈,老支书却安慰他不用担心。

    他说:“请王可成当顾问并不是看在王元平的面子上,而是王可成确实有技术水平、又懂管理,建厂和将来经营绝对离不开他。至于工资,人家值这个钱!你不要担心,有任何事我担着。”

    见老支书拍着胸脯这么说,王元平也不好再多嘴了,只得作罢。

    回到乡里,王元平把栗山的情况向吴、程二位书记做了汇报。

    去吴明德哪里汇报完毕后,接着把二叔的事汇报一下。对于聘请技术顾问的事吴明德到没有说什么,见他们没有什么异议这才放下心来。

    吴明德叮嘱王元平,关于栗山砖瓦厂的建设,有几个事情你千万盯紧。

    一是土地征用问题。栗山砖瓦厂的选址在村北的黄土岗上,是一片荒芜的地块。范围就是那几十亩的样子,千万不要扩大占到实耕地。否则,土地规划部门一旦查下来那就不是小事。

    二是资金使用问题。虽然钱是栗山村民集资加上信用社贷款,与乡里关系不大,但资金使用一旦出了问题,那可就炸了窝了。在资金使用问题上你一定要把好关,增加一道手续,就是帮建小组总协调签字方可入账和报销。

    三是安全问题。建厂过程中绝对不允许野蛮施工和违规施工,绝对不能出现人身伤亡事故。

    吴明德和王元平说这几个问题的时候,脸上的神情是非常严肃认真。

    王元平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尽管他记忆力超好,但为了显得尊重还是在本上认真记录下来,并郑重其事的向书记保证会盯紧。

    见王元平知道事情的轻重,吴明德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栗山砖瓦厂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开展,吴明德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从哪里下手调整农业发展结构。

    刚才听王元平汇报完栗山的建厂情况后。他眼前一亮,栗山建厂势必会调动栗山几个村老百姓的积极性。而且栗山有那么多栗子树,何不从这里开始那。

    他用铅笔在一张大阳地图上画了一个范围。对,就是这个地方。可是,他手中的笔又开始微微转动着,栗山栗子产量多,但这些年没有卖出去多少。以往好多栗子都烂在树下。

    有特产没有销路这是栗山的最大问题!

    哪里能卖掉这么多栗子呢?他苦苦思索。

    敲门声又响起来,他喊了声进来,见是王元平去而复返。吴明德有些奇怪。王元平指了指茶杯,吴明德这才回过神来,是来给他收拾办公室。

    于是,便示意他不要收拾,他问道:“元平,根据咱们的报告,你觉得在哪里调整农业结构好”?

    领导问下属特别是年轻的下属,往往是一种考验或者考核。王元平心里很清楚这点。

    其实这些天他也在琢磨这个问题。吴明德这一问他便不慌不忙的回答道:“书记,我试着说说看。不一定准确”。

    吴明德摆摆手,意思是你说就行。

    王元平接着道:“我觉得栗山几个村可以调整”。

    吴明德心里一惊,脸上却波澜不惊。

    王元平见书记没有说什么,知道他是感兴趣。于是接着便把自己为何选择在栗山的原因说了。他不知道他说的原因和吴明德考虑的正好一致。吴明德心里暗暗得意,看来自己选择栗山是没错的。

    等王元平说完了,他接着道:“哦,不错。咱们报告提到以栗山几个村为中心发展栗子和茶叶种植。但栗子和茶叶的销路在什么地方你思考过吗”?

    王元平道:“书记,我还真的思考过。您还记得在岭南街头买糖炒栗子吃的事吗”?

    吴明德一听来了兴趣:“你是说岭南的糖炒栗子吗”?

    “是的,书记。我买栗子时打听过他们在哪里买的。商贩们告诉我有个批发市场,那里很多栗子,我想如果能派人去那里联系上就好了。至于茶叶我想在岭南应该也有一定的市场吧”。王元平说道。

    吴明德正愁栗子的销路问题,听他这么一说,立即来了灵感。心说是啊,如果派人去到岭南能把栗子卖出去,只要见到钱再号召农民种植不是难事。

    他欣赏的看着王元平,说道:“那好,就这么定了,去一趟。你认为谁去合适”?

    “这个我就说不好了”。王元平也想过这个问题,但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

    吴明德笑道:“有个人非常合适,但年纪有些大。再有,他正忙着建厂”。

    王元平一听知道吴明德说的是老支书栗世杰。他一想,还真是,老支书的如果出去这个事十有八九会成。

    他看着吴明德兴奋的说道:“还真是,书记,我把他忘记了,他是干这个事的最佳人选,可是,现在建厂离不开他啊”。

    本文来自看书蛧小说

第64章 蓝图 2

    吴明德点点头,心想“栗山正在建设砖瓦厂,此时正是关键时期,确实离不开老栗。”

    便随口说道:“是啊,确实离不开。这个事不急,离板栗成熟还有一段时间。我再想想,还有个事,我听说你们海崖木工机械厂的副厂长叫王可辉,他是你什么人”?

    王元平心里一惊,心说“他怎么知道,二叔在砖瓦厂老支书他们知道,现在四叔在机械厂的事莫非吴明德又知道了?”

    他不敢乱猜只得老实回答:“他是我四叔”。

    “哦,我听说过。哪天你回去咨询一下你四叔,他在这行时间长,又是销售专家。请他给我们推荐一个懂管理和销售的人才过来。注意,这件事高度保密”。

    王元平点点头,心里明镜一样。吴明德之所以这样说,这是表明书要换将!看来农机厂的周厂长干到头了。

    吴明德叮嘱他:“栗山建厂的事你要盯紧进度。要确保今年下半年能够建成投产。砖瓦厂的建设相对于其它工厂要简单很多,办公室和宿舍什么的可以投产以后再建。另外,要提前招工,做好开工准备。记住,你只是检查监督,不要陷入到具体工作当中。一旦陷入到具体工作中无法抽身,就会耽误乡里的工作,这点你务必记住”。

    王元平点头答应。忽然,敲门声响起来。

    办公室里两人对视一眼,吴明德喊道:“进来”。

    进来的是老支书。吴明德没有起身,只是坐在椅子上冲着老支书笑笑。老支书见二人都在,干嘿嘿了两声,打趣道:“正好,我找了书记找秘书,这下不用跑了”。

    见吴明德盯着他,老支书赶紧汇报道:“有个事恐怕请书记出个面,再给信用社打个电话,他们贷的款刚到五万,您也知道。这时正是用钱的时候,五万哪够。这不,王秘书刚回来一个星期,基本就快没了。我去找信用社协调,这帮人根本不理我,没法只好求助领导了”。

    吴明德说:“没全到账?这帮混蛋,不是说好了吗”?一边骂一边拿起话机拨通信用社主任的电话。

    吴明德通电话的时候,老支书悄悄对王元平说:“这个星期你啥时去栗山”?

    “明后天吧,忙完手头的事我就过去”。

    “那行,需要你帮我写个材料,土地所要个材料我实在弄不出来”。

    “好吧,我立即写,待会你到我办公室说说什么样的材料就行了”。

    吴明德放下电话,对老支书说道:“信用社说今天应该可以全部给你们打到账上。老支书,这个钱可要花在刀刃上”。

    “您放心吧,书记。我是那乱花钱的人嘛”。老支书边说边要起身,吴明德忙一招手示意他别走,接着用征询的口气:“刚才说到一个事,正好你来了。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事,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没意见,上次报告我听了,不是以我们那里为试点吗?我同意,但怎么试不知道”。老支书老实回答道。

    “简单说吧,就是以你们栗山村为中心,涵盖栗山周围的几个村以你们现在山上的栗子树为资源扩大栗子树的种植面积”。

    “这个嘛”。老支书略一沉吟,点点头说道:“我觉得可以,栗山自古就有栗子树。种植栗子树成活率应该很高。但是有个问题,栗子树结果最少的要三年才行,一般都要六七年才能到盛果期,生长很慢,老百姓如果短时间见不到效益,就没了积极性”。

    吴明德呵呵一笑道:“我知道,不是让你们全部把耕地都种上,而是要把一些荒地、闲地、山岭等地块种植上。实耕地还是要以粮食为主,你都种上树,我们的公粮怎么办”?

    听了吴明德的抢白,老支书咧咧嘴,不好意思的笑笑“那应该可以。实际上。六十年代挨饿时,我们栗山没有饿死人,就是因为有栗子。过去山上的栗子当饭吃,现在生活稍微好点了,都嫌麻烦没有愿意上山摘的。也怪,越是过去需要吧,那栗子树上的果结得也少。现在不太需要了吧,你瞧那山上栗子树的栗子满满当当的。连着这是两三年了。摘的栗子卖不了也就没人摘了。时间一长都掉在树下烂掉了。您知道的。周围几个村都这样,看着怪可惜的”。

    “这就是我要说的主题,从我来大阳就注意到这个现象了。栗子烂在树下太可惜了。老支书,如果出去把它卖掉换成钱。然后以这个钱为基础,到春天买栗子和茶树苗分给大家再种植,如此循环三年。你们那里就是真正的板栗和茶叶之乡了”。

    “谁要那玩意啊,再说也卖不上好价钱。这几年很多村民都去集市上卖。咱这里很少有买的,卖不动”。

    “去岭南卖怎么样”?

    老支书一听呆住了,他老半天没有回过神来。道:“去岭南够路费吗”?

    “元平,你和他说说你的思路”。见老支书没有明白他们的思路,吴明德对王元平说道。

    王元平就把刚才和书记的讨论的思路说了一遍,末了。他特意强调了这是吴书记的主意。吴明德没有否认。

    老支书听完后,沉默半晌道:“我觉得可以试试,但能卖多少钱我真的没有底”。

    “这个我已经调查清楚了,等栗子成熟了,你们组织人采摘下来。再带到岭南走铁运。只要你能卖掉车皮我来协调”。

    老支书将信将疑的答应了。

    从吴明德办公室出来后,他摇摇头对王元平道:“这个事你觉得能行吗?我怎么觉得不太靠谱”?

    王元平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应该可以的,你放心吧”。

    九月初,栗子快要成熟的季节。老支书带着栗山和周围两个村的书记二下岭南。一个月的时间他把粤南大地跑了一遍。终于在栗子成熟的季节前拿到了第一批订单。

    回到大阳,他向吴明德详细汇报板栗销售情况。最令吴明德惊喜的是他带来的不光是板栗订单,还有黄芩和党参的订单。

    老支书胆子大,他知道栗山上自然生长着好多黄芩、党参。这东西在洪南暂时卖不了,岭南的需求量很大,他便追着药材公司签下一批。

    吴明德笑着说他胆子太大,如果到时弄不了那么多怎么办呢。信誉可是会大受影响的。

    老支书心里有数,他是栗山土生土长的。整个栗山有什么有多少他是一清二楚。他让吴明德放心,话里透着自信。

    吴明德叮嘱他一定要注意保住信誉,不要骗人家,否则,以后的生意恐怕没得做。

    老支书拍着胸脯保证不会出问题。吴明德知道他办事可靠,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由于心里牵挂着砖瓦厂,老支书急急忙忙的汇报了完毕之后便赶回了栗山。

    本文来自看書網小说

第65章 感恩

    栗山砖瓦厂于九月中旬砖窑建设完成,伴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砖坯入窑开始煅烧。

    由于粘土红砖定价比县建材厂的便宜,再加上路途近。第一批砖烧制成型后,刚出窑便被准备来年建房备料的农户抢光了。

    随着制瓦机械调试成功,瓦坯已经制出,准备入窑煅烧。其它如办公室、宿舍等扫尾工程也已经接近尾声。

    至此,乡帮建领导小组使命完成。王元平今天是最后一次以帮建小组总协调的身份来栗山工作。

    老支书听了栗军的介绍,既高兴也遗憾!高兴的是日思夜想的砖瓦厂建起来了,栗山村告别贫穷的日子就在眼前。他听栗军告诉他砖瓦厂建成投产那天,村里的男女老少组织了几台大戏连唱了好几天。周围十里八村的老百姓都来看,那几天栗山热闹极了。

    老支书是个戏迷,最愿意听当地的肘古戏,遗憾的是戏班子来的时候他在岭南。

    此时,听栗军绘声绘色的描绘人家唱的多好,他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栗军见状,笑道:“九叔,等厂里赚钱了,咱们请个戏班多唱几天”。

    “唱你个鬼,请戏班不用花钱”。老支书拍了一下栗军的脑袋,轻声笑斥道道。

    栗军一伸舌头,习惯性的摸了摸脑袋。

    老支书概叹:“真没想到能这么快就建起来,不易呀”。

    栗军摸着脑袋的手没有放下来,说道:“九叔,您知道吗?其实建厂的钱早就不够了,是王秘书跑了不知道多少趟,费了多少口舌。财政所才从乡镇企业发展基金里拨出十二万来补上,这才建起来。要不是王秘书,我们这个厂啊,猴年马月也建不起来”。

    王元平听了这话,连忙拦住:“嗨,就别表扬我了。老支书刚回来,舟车劳顿。回家休息休息吧”。

    老支书看着黑瘦的王元平,心里一阵感动!

    不等他说话,栗军抢过话茬:“是啊,九叔回去休息休息吧,这里交给我们就行。其实也没什么事,刚烧出来第一批砖时,我和王秘书骑着自行车到处宣传,就像卖耗子药的一样。还别说,王秘书的脑袋就是灵光,这个宣传效果真好,这不,除了留下建宿舍和办公室的,其余的转早就被抢光了。最高兴的是现在有些好些人知道咱们栗山砖瓦厂,到昨天为止,第二批基本已经被预定光了。”

    听完栗军像机枪一样的一番话,老支书没有再说话。而是对着王元平的肩膀一顿猛拍,把王元平差点拍趴下。

    老支书的眼里已有泪意,看着王元平动情的说道:“元平,你就是栗山的恩人啊,我代表栗山村民向你鞠躬。”

    说着,真的向王元平鞠了九十度的深躬。

    王元平慌了,抢上前去扶起老支书:“老支书,您这样可就折煞我了。这才多大点事,不至于。再说这是工作。是我应该做的。您这样可就见外了”。

    老支书真诚的说:“建厂容易,卖货难,我这些年做小买卖深有体会。栗山砖瓦厂要不是你的大力帮助,我不知道能不能建起来。更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因此,说你是栗山的恩人一点都没错”。

    一旁的栗军也跟着说道:“是、是,没有王秘书,我们这厂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王元平这些天和栗军待的时间长了,也开始和他没大没小的开玩笑。这时见他们爷俩你一句我一句的感谢自己,心知这个话题如果继续下去那就没完没了。于是,他赶紧转移话题:“是个屁!老支书说的一点错没有,你个柳子头!”

    “哈哈哈”。三人大笑起来。

    王元平趁机要求老支书:“老支书,自从上次在你家吃了婶子做的那个栗子鸡之后,我一直想着那天能再去你家吃一顿。大婶烧的栗子鸡太好吃了。”

    老支书聪明着呢,一听王元平这话就知道他这是转移视线,不愿意就刚才的感恩话题继续纠缠。

    这是好青年!老支书心里这样想。

    他借坡下驴道:“哈哈,就这个要求啊,太简单了,我今天让你大婶宰两只鸡,叫上王工和栗军咱们大吃一顿。”

    王元平一听眼珠子瞪的溜圆:“我说老支书,你拿我当饭桶了。什么人能一顿吃两只鸡。哈哈”

    老支书也跟着大笑起来。

    酒至半酣,喝到微醺时,老支书的一句话引起了王元平的注意!

    本书首发于看书网

第65章 需求信息

    老支书在岭南和一个板栗批发商吃饭时,这个批发商的一个开板材加工的朋友也在坐。聊起洪南的木工机械,这个人赞不绝口。

    并提出自己厂里需要二十台平面刨,如有可能请老支书给牵线搭桥。

    还有这等好事!老支书的酒劲一上来,便顺口就给揽下来了。

    他以为这个人就是随口一说的事,当不得真!

    可没有想到,第二天那人却真的找上门来了!并且郑重其事的告诉他规格、台数等要求。

    这下老支书傻眼了,本来以为是酒话,可没有想到对方当真了,没办法,既然已经答应了,那就得办。

    王元平听了可不敢大意,这事别看不大,但必须赶快向吴明德汇报。

    第二天一大早,他拍开老支书家的门,不管三七二十一拉起尚未醒酒的老支书赶往乡里,惹得老支书路上直骂他“催命鬼”。

    不巧的是,吴明德去了县里开会,要开三天才能回来。

    书记不在,只好找乡长。

    敲开乡长肖俊办公室的门时,对方正在悠闲浇那几颗放在窗台的花草,听完汇报,也没什么表情。仿佛这个事与他毫无关系似的,还是耐心的用他那把精致的小喷壶,慢悠悠的浇着花草。

    王元平和老支书心里急的起火,但也不敢催,只好站在那里干等着。

    直到花草全部浇完,肖俊这才不紧不慢转身的问老支书:“他们的报价是多少”?

    老支书道:“好像850块一台吧”。

    肖俊喷壶往桌子轻轻一放,一皱眉头:“850块?好像不太多嘛,咱们农机厂的这种小型平面刨我记得零售价应该是1100多吧,而且是自提。这个得给他送过去。单是运费就不少啊,能行吗?这样吧,我们也别在这议论了,你们去农机厂吧”?

    领导指示了,那就抓紧办。当两人急匆匆兴冲冲找到农机厂时,却被兜头泼了一盆凉水。

    农机厂嫌价格低了不做!

    王元平心里的火腾腾得上来了,心说“都他妈得到什么时候了,还端着架子。这不做那不做,等着死吧!”

    生气归生气,工作还是要干的,眼看着送上门的机会要给放跑。王元平和老支书的心里火烧火燎!

    他们决定再度折返说服乡长肖俊。

    但等他们把全部情况详细的和肖俊汇报后,满以为肖俊能支持。没想到对方却呵呵一笑道:“既然农机厂说没什么意思,我看这个事就算了吧。赚的太少不够费劲的,你们说呢”。

    领导这样说等于把此事给否了,王、栗二人差点没气疯了。

    王元平心里暗骂“怎么想的,虽然这二十台赚不了什么钱,但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可以让农机厂工人有活干;第二可以借此摸一摸岭南的市场。当地既然知道洪南生产这种木工设备,这就是活广告,做好这一家。其他的市场打开就是个时间问题。如果借此能打开在岭南的销路,说不定农机厂就活了。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这群人就考虑不到呢”。

    从乡长办公室出来,王元平面沉似水,他一直在考虑怎么才能留下这个看似不是机会的机会。老支书见他脸上表情很凝重,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没好意思打断他。

    良久,王元平看了看老支书,老支书也正在瞅着他。

    于是,王元平问道:“老支书,您怎么想的”?

    老支书眼睛一眨巴,他想听听王元平的想法,便反问道:“你呢?王秘书,怎么想”?

    从去年开始和老支书打交道,王元平对老支书的为人处事已经非常了解。此刻见老支书还卖关子,便有些烦了。

    他板着脸说道:“咱爷们就别藏着掖着了,说说您的想法吧”。

    老支书一见这个小王秘书变了脸,也就不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说道:“我觉得这个事不能轻易就这样算了,好不容易逮到这么个机会,一定要抓住。只是怎么抓我还没有想好,我想吴书记如果在他也会这样想得”。

    “您说的很对!吴书记肯定会这样想。老支书,您家里有燕舞收录机吧?您是听电视广告上说的才买的吧”?

    老支书听完彻底晕了!

    心想怎么又说到燕舞收录机上去了,这个王秘书真能扯!但他既然问到了,自己也不好不回答,他迷茫的点点头。

    王元平也不解释,接着道:“老支书,这就是广告起的作用。”

    “广告?”老支书不解的看着他。

    看他不解,王元平边走边和他解释:“广告的意思就是广而告之。说白了,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让大家都知道你卖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了不就不愁卖了嘛。你不也是看了电视才买的燕舞收录机吧,这就叫广告效应”。

    “奥。“老支书这才恍然大悟,他在电视上听过广告这个词,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就是不明白这两个字的含义。

    就听王元平接着说道:“我在杂志看过,燕舞收录机是1983年开始做的广告。当时我正在上中学,我记得铺天盖地到处都是他们的广告,那个广告的歌我到现在还能记住。您知道他们花了多少钱的广告费吗”?

    老支书越听越糊涂,但也不好打断,只得迷茫的摇摇头。

    王元平伸出两个指头:“告诉您吧,花了二百多万”。

    “啊”!老支书叼在嘴上的烟卷差点掉到地上:“疯了,那么他们能挣回来吗”?

    “呵呵,我曾注意过杂志上的介绍,燕舞的年销售额最多时竟然达到一个亿。多惊人!这就是广告带来的效益!”

    王元平肯定的继续说道:“我想说的是,岭南的这个机会是个绝好的广告机会!我想即使不赚钱也应该卖给他们!你想,既然他们说咱们的洪南的木工机械在当地很有名,那就不会只有一家知道。只要咱们的木工机械质量过硬,再加上在当地的名气。那么广告效应也就出来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农机厂的木工机械的销路就会在岭南打开”?

    “哎呀。能卖出一个亿去啊。啧啧”。老支书听得有些眩晕:“王秘书,我真的对你要另眼相看了。没想到你小小年纪懂这么多。广告效应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具体是什么意思我说不好,但大概的意思我能明白。你说的很对!哪怕不挣钱也卖,反正农机厂也没有什么活干,有活干总比闲着强。再者说,卖到那里还能替咱们吆喝吆喝,他们一吆喝。说不定咱的机器就好卖了呢”。

    “嗯,这叫不谋而合”。王元平表示同意:“老支书,我觉得不能拖,应该赶紧去给岭南那边发电报。别让人家等急了这事就瞎了”。

    听他这么一说,老支书有些紧张了。可是想到肖俊的态度。便有些泄气:“可是,乡长和农机厂的人说做了没意思。他们不想做,我们俩个是不是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他一边用手指指自己又指指王元平。

    “我不认为是狗拿耗子,我觉得应该管。往大了说,是为了这个厂的几百人吃饭。往小了说,我们这是落实领导的讲话精神。”王元平看着老支书认真的说道:“我是这样想。咱们呢,先应下。待会您就去发电报,告诉岭南那边我们可以做。其他领导咱们也别汇报了,看这个情况汇报了也没有什么用。还是等吴书记回来,我们向他汇报吧。如果他也不同意,那我找海崖机械厂。相信他们会感兴趣。您说呢?”

    老支书呵呵一笑,挑起大拇哥由衷的赞道:“高,实在是高。还是你考虑的周到。服了。哈哈”。

    吴明德回到乡里时已经是三天以后,王元平不敢怠慢。把情况向他做了详细的汇报,只是隐去了最后如果不行再向四叔求援的想法。

    吴明德听完后,抬起眼睛严肃的盯着他,问道:“这个主意是你想的”?

    本文来自看書王小说

第66章 经济案件

    王元平见他脸上的神色很严峻,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了。不敢撒谎老老实实的小声应道:“是的,书记。是我想的”。

    吴明德坐着没动,依旧是神色冷峻盯着他。冷声道:“你好大的胆子!一万多块钱的货品你竟敢私自做主,谁给你的权利?就不怕捅娄子吗”?

    王元平慌了,低头站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捏着上衣的衣角。

    谁知吴明德这时却“噗嗤”一声笑了:“元平啊,你怎么这个表情?我有那么可怕吗”?

    王元平懵了!彻底懵了!

    他没明白书记什么意思,也没敢抬头,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吴明德,只见他眉开眼笑。刚才严肃的表情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了。

    王元平心下暗转“吴明德到底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呵呵,别站着了,坐下吧”。吴明德笑着说道:“我是和你开个玩笑。这件事你们做的好!很好!咱们县流传一句话叫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我要在这里要加一句,不但要先干一步,而且要善于决断能担责任,这才是称职的好干部。你们俩在这件事上开了个好头。但是”。

    吴明德呷了口茶,茶杯捧在手心里双手握着,他一直琢磨着这事。

    王元平的汇报使他感到有些突然。一个偶然的机会怎么那么巧让我们碰上了?是机会还是陷阱?

    如果是真的,那这个机会可太好了,既然老栗喝一次酒就能和他们谈下来,那地方不可能只需要这二十台。是不是岭南一定还有更多的需求呢。

    干脆,派人过去考察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是假的,那简单,不做就是了。

    吴明德把捧在手里的茶杯一放,掏出烟来点上:“元平,这样。你们把事情尽量搞的清楚一些,记住。一定让对方付一部分预付款才能生产。提机器则是让他们全部付清才能拉走。不能出现债务纠纷。至于去岭南的事我看这样。你带人去一趟吧”。

    王元平心里纳闷,怎么派我去岭南?这样做岂不是越俎代庖。农机厂的人不会有看法吗?

    吴明德看出他的心思,他严肃的对他说道:“元平,你只管去干,不要多想。”

    “好的,书记”。王元平答应着:“那我们何时动身”?

    “要看对方的定金给付情况,还有农机厂的机器多长时间能做出来。到时我们再定吧,你记得这个事做好准备就是”。吴明德叮嘱他道:“记住,要让对方把货款付清后你们再去。带谁去你自己琢磨一下,农机厂厂级领导不要考虑,其他的你自己挑选就可以了。有一点你要注意,人不能太多,多了反而容易误事。另外,这几天你多去农机厂了解一些情况,准备好去岭南的事宜”。

    王元平刚出去,吴明德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县检察院经济科科长于立国打来的,吴明德在党校学习时认识的,两人关系处的很好。时不时会通个电话聊聊天联络一下感情。

    吴明德刚要开口。不想对方先截断他的话:“明德,你好啊!下午你在办公室吗?”

    吴明德一愣,没细想随口道:“在,你过来吗?”

    “那我去你们那里一趟,有个案子是你那里的,我过去跟你细说吧”。于立国似乎很着急,没有再说便挂了电话。

    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滴滴”忙音,吴明德握着听筒愣在那里,他知道检察院经济科的办案程序,接到举报线索后首先初查,等外围证据掌握的差不多了,就该传唤当事人了。

    于立国这样一说,那就证明经济科已经充分掌握了外围证据。今天过来十有八九是传唤当事人的。

    看来检察院已经查了好长时间了,这个该死的于立国,也不说的清楚点。真他妈的不仁义!

    于立国来到大阳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他把科里的几个人留在外面,自己径直进了吴明德的办公室。

    等吴明德泡好茶,于立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之后,呵呵笑道:“茶不错啊。大阳的水养人。”

    吴明德不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静静的看着于立国。

    于立国满脸笑容,道:“明德,真是不好意思啊!我们来了就没什么好事。是这样,我们接到了举报,说你们农机厂的供销科长涉嫌经济问题。后经调查,确实如此。我们把情况向院党组做了详细汇报,院党组决定立案侦查。”

    “农机厂供销科长”吴明德一听,心里翻开了锅“一个小小的工厂供销科长竟有经济问题?”

    想到这里,他小心翼翼的问道:“是贪污还是其它?”

    于立国抬手制止他,笑道:“明德啊,具体的事情我还不是太清楚。你知道的,我们有办案纪律”。

    吴明德明白于立国这是在打马虎眼,案子什么情况经济科长肯定很清楚。

    不过对方的苦衷吴明德也明白,若于立国现在把情况详细的和自己讲了,那就是违反办案纪律,泄漏案情。这个责任他于立国可担不起。

    于是,吴明德理解的笑笑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多嘴了。需要我做什么吗?”

    “呵呵,请把大阳农机厂得供销科杨科长叫过来。”

    “哦”

    吴明德明白这就是传唤,他抓起电话打到党政办,让黄爱琴通知农机厂杨科长来他办公室。

    等他放下电话,这边于立国已经出门把他带来的人喊进来,开始布置工作。

    临走时,于立国悄悄跟他说,这个案子恐怕没这么简单,让他做好准备。

    本書首发于看書辋

第67章 紧急进驻

    农机厂供销科杨科长被传唤走之后的第二天,大阳农机厂的财务于科长、分管供销的高副厂长和分管财务的栗副厂长因涉嫌经济问题,先后被检察院经济科带走。

    第二天,这个惊人的消息在大阳全乡传开。

    前后不到两天,被检察院带走四个人,大阳农机厂上下顿时议论纷纷。

    三天后,就在大家还没回过神来时,检察院又来到大阳,把大阳农机厂党支部副书记孙伟和党支部书记兼厂长周军,两个大阳农机厂的最高领导带走了!

    类似事件在整个大阳从未有过,这下不但是整个大阳农机厂,就连乡里也炸了锅!大阳农机厂更是立即陷入到混乱中。

    虽然于立国曾经有过告诫,吴明德也做了准备。但这个突发情况还是令吴明德始料未及,他没有想到这个案子的牵扯面这么广,涉案人员这么多。

    大阳农机厂被连锅端了!一句话,典型的贪腐窝案!

    出了这种事,对于大阳乡来说压力很大!吴明德明白,这样的窝案查出来,意味着乡领导用人失察,对自己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问题是到底这个事情有没有结束,还有谁牵连其中,谁都不知道。

    这个事令吴明德哑巴吃黄连有苦诉不出。心里把这群蛀虫的祖宗十八代全都问候了个遍!

    找来乡纪委书记劈头盖脸骂了半天,你们他妈的眼睛都让猪油蒙上了,平时工作是怎么干的,现在怎么办,农机厂厂级班子被连锅端了。这个人我们丢不起啊。我先把丑话说在前边,如果到时我他妈的被拿下,在拿下之前我一定会把你们全体弄下来。

    乡纪委书记被他骂的脸红耳赤,唯唯诺诺不敢吱声。

    吴明德骂完后,暗想恐怕要赶快找个机会去县里解释解释。另外,当前必须赶快派出人去大阳农机厂稳定住局面。

    大阳党委召开紧急会议!两小时后,以卫副乡长为组长、王元平为副组长的工作组,进驻到农机厂临时代替厂里的领导工作。

    王元平的任务除了协助卫副乡长工作之外,还有一项是接管供销科。

    根据他掌握的情况,大阳农机厂供销科算上科长共八人。两人负责工厂原辅料采购,四人负责销售,另外一人负责内部工作。

    按照和卫副乡长商定的工作计划,王元平来到供销科,立即召开了一个供销科内部会议,在会上他首先肯定了供销科的工作。

    这几年农机厂取得成绩,说明大部分干部职工是很努力和敬业的,至于个别人出问题那是自身问题。与其他人不相干,不要有负面思想,更不要因此影响工作。相信大家会正确对待。

    几天后,大家情绪稳定以后。王元平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进入日常工作中。

    这天早上,刚上班没多久,栗山村的老支书来了!

    老支书不是唐突之人,他登门必定有事。等到老支书和他解释了情况,他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来,老支书给岭南的客户发了电报过去之后,对方立刻回电说这几天要过来考察一下。

    昨天,老支书接到岭南的电报,对方告诉他,派来洪南的人已经登上北去的列车,预计明天中午到达。

    老支书匆匆忙忙赶到乡里,才知道这几天乡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一想,吴明德这几天肯定很忙,别再去打扰他了,干脆直接找王元平吧。

    王元平听完情况,高兴的说道:“老支书啊,你可帮了我大忙了。我正愁着怎么开展农机厂的供销工作,这下好了。对方来的是什么人?”

    老支书摇摇头,道:“这个他们在电报里没有说,只是说派两个人来。”

    客户就是上帝,这话没错。王元平二话没说,赶紧带车亲自去滨海车站接人。

    岭南来人不会普通话,他们说的是南方话。王元平和老支书费了半天劲,好不容易听清了,这个厂叫富源木材厂,来的人是老板的妹夫,叫赵平。

    路上,老支书和王元平大概给对方介绍了一下厂里的情况。

    车到农机厂,赵平顾不上休息,提出立即去厂里看看。

    王元平见识过南方人的工作效率,他不敢怠慢,陪着赵平围着大洋农机厂转了一圈,赵平问的很详细,看的也很细致。一个不大的农机厂竟然整整转了一个下午。

    对于大阳农机厂得得设备质量,赵平很满意。这一点当王元平陪同他回大阳招待所得时候已经感觉到了。

    果然,赵平来的第二天,立马提出交付定金,提出要提前交货。

    王元平猝不及防,他不知道如今得大阳农机厂能不能提前交货,但事到如今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只得先答应下来。

    回到办公室安顿好之后,便立马去找了卫副乡长汇报了情况。

    这是好事,卫副乡长一听,立马拍板“接”。并责成生产科马上组织实施生产。

    按生产计划,这二十台小型平面刨预计半月左右可以生产出来。但王元平对这个进度非常不满意,他以工作组副组长的身份找来生产科长,告诉他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一周之内必须生产出来。否则,重罚!

    他之所以让提前交付,是为了实施原定南下的计划,在和吴明德打电话说明情况取得同意后,供销科立即组织销售组的人开会。

    供销科销售组的四位业务员负责的片区分别是本省、河西、岭南和山南和山北几省。

    负责本省业务的叫孙世超,年纪三十岁左右。是大阳本地人,看起来很精明的样子。他介绍目前产品销售的地区主要在河东省西部,每年大概会有十二三万的销售额。他的工作主要是定时到用户那里巡视访问,维护已有的市场。

    其他三位也一一做了介绍,情况和孙世超一样,以维护为主,开拓为辅。

    会上,王元平听了他们的介绍非常失望,他原来想这个会要开的热热闹闹,大伙分析一下市场,讨论一下情况。围绕着岭南的这批货,看下一步的工作怎么开展。这样开下来怎么着也要一上午的时间。现在看起来完全没有必要了。

    这几个人根本没有开拓市场的意识!

    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状况,王元平感到很不满意。他有些焦躁,抬手止住正在发言的岭南片区市场业务员杨文,示意他不必再说下去。

    他皱着眉头,盯着几人道:“从大家说的情况看,还是不错的,继续努力。不过,从今以后,我们销售的工作方向调整一下。咱们几人的工作以开拓市场为主,至于市场维护暂时交给供应组来做”。

    杨文、孙世超等人一听,默不作声。均想,农机厂几年来都这样,你一个乡里的小秘书懂个屁的市场,不懂还在这里瞎叫唤。有你难受的时候。

    王元平岂能看不出他们的想法,他一笑道:“我宣布一条,从现在开始我们废弃市场片区。集中优势兵力攻占高地。首先从岭南开始下手,过几天我要去岭南,谁能自告奋勇和我一起去”?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均不做声。王元平又道:“你们不说那我只好点将了,这样,杨文和孙世超跟我去,隋勇和郭大年在家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以外,随时听候调遣。”

    杨文和孙世超待要推辞,但抬头一看王元平锐利的目光。从眼神里看这个主不太好惹。两人对视一眼,谁也不敢说话。算了吧,还是别自找麻烦。便默默点头答应。

    王元平道:“把农机厂的宣传资料多准备一些,特别是产品的宣传图要带齐。另外,做好准备,可能要在岭南待上一段时间。杨文,从今天开始,每天你去车间溜一圈,看那二十台小型平面刨什么时候做出来。孙世超,你的任务把岭南过来的人来之后接待好,明白吗”。

    两人点点头,王元平挥挥手,示意两人可以走了。

    他和余下的郭大年和隋勇说:“你们也要走出去,去河西和河东西部看看,不要在家等靠要,等靠要是来不了用户的”。

    看書网小说首发本書

第68章 南下

    一周后,二十台机器出库。王元平从维修安装车间挑了一个叫李大海的班长,另外加一名安装维修工两个人跟车。自己则带上孙世超和杨文坐上去岭南的火车。

    一下火车,王元平带着孙、杨二人一路风尘仆仆,赶往老支书说的地方——富源木材加工厂。

    镇周边鳞次比邻排列着好多工厂,镇里主要街道上店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这里甚至要比北方的一个县城发达的多!

    富源木材加工厂坐落在镇北一条马路边。老板叫林德贵,他的厂规模不是很大。

    富源厂的赵平去到车站接上他们,王元平他们赶到富源厂时已经是下午。

    因之前多次和赵平交流,与其关系较好。再和赵平的姐夫林老板见了面也到没有多生分。

    就在王元平他们到之前的凌晨,二十台平面刨已经先到了富源厂,此时,跟车来的大阳厂维修班长李大海,正在领着维修工正在开箱安装调试。

    林德贵很兴奋,他这次买的二十台小型平面刨是以每台低于市场价三百多块进来的,二十台就是六千多块钱!一下子省了这么多钱,他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招待王元平他们也就格外殷勤和热情。对于王元平拐弯抹角打听这里的情况他心知肚明,但仍然还是给他做了详细介绍。

    听完介绍后的王元平,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林德贵介绍的情况和自己想象的要差很多。根据他的介绍,这里的木工机械的需求量确实很大!但一般都会使用山南一家木工机械厂的机器。对于洪南的机器只是知道名气很大,但终究缺少了解。

    一句话,想打开市场难度非常大!

    这个市场能开发出来吗?元平心里打起鼓来。

    在来岭南之前,他特意回家了一趟。向四叔王可辉请教了怎样才能找到客户,打开市场。因为是自己的侄子,王可辉没有任何隐瞒,详细的教了他如何跑客户,如何拜访,如何确定市场等技巧。

    最后他告诉王元平,做业务就是在做一个人脉的过程,你的关系网越大那么你做起业务来就会更轻松。像你这样,这么短的时间想要建立关系网比较难。

    目前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以这个工厂所在地为基础,挨家挨户拜访,发资料。可能会有一些收获。

    看来只能背水一战,挨家挨户拜访了!王元平暗暗下了决心。

    和林德贵喝完酒后,王元平没有回旅馆,而是又沿着小镇的周围走了一圈。

    这个镇是带状长条形,南北很长,东西却很短,店铺密布在南北大街两旁。工厂还在店铺后边环镇圈绕,王元平大概数了一下,单单只木器加工和木材加工厂大概有三百多家。地貌地形了解透彻以后,该从何处下手他心里有数了!

    等他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旅馆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

    他顾不上休息,紧着把杨文和孙世超叫到自己房间,谈了谈自己的拜访计划。两人听了瞪大了眼看着他,彷佛看着一个怪物!孙世超打破沉默,对王元平说道:“这种办法可能效果不大,要不再想想别的?”

    王元平摇摇头,他说道:“只有这一个办法了,其它的办法更不太好实施”。

    孙、杨两人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似的,就是不肯答应,把王元平气的半死。

    他发现这两人并不是因为办法不行,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懒散惯了,不愿意跑!

    当真是岂有此理!他不好发作,强压怒火,好说歹说总算是说服了二人。给他们简单的说了说自己的计划。

    王元平的计划是孙世超沿着富源厂向东再向南,杨文则向西再向南。自己居中从北向南。每天晚上回旅馆碰一下情况。争取一周之内把附近的工厂全部跑下来。

    杨、孙二人听完后咧了咧嘴,互相对视了一眼。心说这个小秘书还真够拼命的,这样跑下来岂不要累死!自己干多干少都是那点工资,这又是何苦。

    从王元平的房间出来后,两人骂骂咧咧心情不爽的回到他们的房间。

    孙世超身子往前一倾倒在床上,骂道:“这个小王八蛋,狗娘养的。屁都不懂还充大头。我看他就没安好心,成心想累死我们”。

    杨文坐到床上,眼巴巴的看着他道:“孙哥,我们怎么办?真这样跑吗?以前你这样干过吗?我觉得这样恐怕收不到效果吧”?

    孙世超趴在床上脸冲着他,嘴里含混不清的道:“屁的效果,人家都傻啊,就凭你拿着个破宣传本去就要你的机械了,做梦吧!哎,要是科长不出事多好,我们那时候多自在,办公室里坐够了,找个地方睡觉;睡觉睡烦了,出去到自己的片区溜达一趟。出差补助挣着,家里工资赚着。没有任何任务,机器卖不出去科长就替我们说话了。神仙的日子啊”!

    杨文道:“明天开始了,孙哥。我们怎么办?真跑吗”?

    孙世超忽的起身坐了起来,拧开门朝着王元平住的房间方向看看没有动静。

    回来关上门,小声道:“小杨,他不是让我们跑吗,跑就是了。我们把材料往那些厂的大门一放,不就行了吗?剩下的时间找个地方躲起来,晚上回来就说跑了不就行了嘛。他知道个屁”。

    杨文点点头,冲着孙世超一举手挑起大拇指:“还是孙哥办法多”。

    “想跟我斗,哼!他还嫩点”!孙世超恶狠狠的说道。

    第二天一大早,王元平首先去了富源厂。查看了机器的情况,对林德贵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安排。并告诉林德贵这几天他会每天来这里看情况,如果机器不好用,他会随时联系家里调换。

    当着林德贵的面他嘱咐李大海和另外的安装工,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出现问题。他的这番举动令林德贵非常感激。

    林德贵在生意场山多年,岂能不知道王元平这是在买好,但买好归买好,这个举动是其他设备厂家没有的,那也就显出王元平的诚意了。

    十点钟开始,告别林德贵后。王元平开始了拜访镇上的木材加工厂的工作。每到一家必须见到老板或老板娘。

    十几天下来后,由于说话太多。他的嗓子开始发炎,疼的要命。即使这样,也没有任何收获,这样的结果令他感到沮丧!

    每天回到旅店,三人必须碰头开个小会。孙、杨是敷衍,哪可能会有结果。得知两人的收获也不大时,王元平心情有些晦暗。但还是鼓励自己:“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要我们努力就没有打不开的市场”。

    话是这样说,实际上市场到底能不能打开,他心里也没底。

    转眼来这里已经半个月,钱花了不少,市场却迟迟没有动静。王元平嘴上鼓起满嘴燎泡,脚底走出了厚厚的老茧。

    连日的劳累,加上工作毫无进展,他开始有些灰心了!

    本书首发于看书罔

第69章 南下 2

    这天早上,王元平照例来到富源厂巡视一下,见机器运作的很正常,便按惯例嘱咐一番李大海他们之后向外走。

    李大海却跟着他走出了厂门口,见四下没人,喊住王元平:“领导,您等一下”。

    王元平回头一看是他好生奇怪:“大海,有事?”

    李大海没有说话,而是四下里扫了一眼,走到王元平跟前,压低声音:“领导,我昨天听他们在议论,好像这个镇里要上一个木器公司,规模好像还挺大。木器公司使用的设备大部分以我们厂的产品为主。昨天我回去后,找您来着,不过看您累的那样,没说”。

    这个消息令王元平惊喜异常,他一把薅住李大海的衣领子,迫切的问道:“这个木器公司在哪里?你知道吗?他们的头头叫什么?”

    连珠炮的问题把李大海问懵了,这些问题他也不知道。因此无法回答。

    王元平见他错愕的样子,才意识到自己着急了。赶快放开了他的衣领子,不好意思的笑笑:“大海,我太着急了,你别在意啊。”

    “没有,没有,领导,我也是看您太辛苦,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的打听这些事,还不错,能获得一些信息,只是不知道这些信息有用没用。”李大海恭敬的说道。

    “有用!有用!大海,这样,你呢,回去后不动声色再把刚才我说的情况打听清楚。事不宜迟,现在就去,我在前边找个地方等你。”

    “好的”。李大海答应着转身回去了。

    中午天有些热,王元平等的口干舌燥。于是,走到旁边的一个卖冷饮的摊坐下,要了一碗酸梅汤慢慢的喝着。

    卖酸梅汤的是个姑娘,年龄不大。听口音似乎不是本地人,小姑娘很健谈。看王元平坐在那静静的喝着,便和他搭上了话茬。

    “老板,你是哪里人呢?”

    “我吗?是河东人。”

    “河东啊,我有亲戚在那里,好像叫定州吧”。

    “嗯,有个定州,离我们家乡不远。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不上学?”

    “我叫李梅,早就不上学了,我爸妈都在这里打工。我和几个弟弟妹妹跟着都在这里,我爸妈太辛苦,我上完初中下来帮他们照顾家里了。”小李梅很健谈,不等王元平再问,她像机关枪一样“突突”全说了。

    “哦,那你下来每月能赚多少钱?”

    “不多,有两百多块吧”。

    “啊”王元平听了大吃一惊!差点把酸梅汤打翻在地。他不相信的再次问道:“你就卖这个每月就能赚这么多?”

    看着王元平吃惊的样子,李梅瞪着眼看着他说道:“对啊,对啊,我没说谎,就是两百多块嘛。”

    “奥。”王元平意识到自己大惊小怪了,心里直骂自己,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什么事都不稳。

    两个人沉默下来。等了一会,王元平问道:“李梅,我问你个事,这里人下班后都喜欢干什么?”

    李梅歪着头想了想,说道:“好像都喜欢打麻将吧。还有就是喝茶聊天。”

    “哦。”

    “你问这个干什么?”

    “没没什么,再给我来一碗酸梅汤。”

    “好嘞”。

    边和李梅聊天,他的眼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富源厂的门口,当门口出现李大海的身影时,他赶快站起身老远冲着李大海招招手。

    李大海气喘吁吁的跑到他跟前时,王元平招呼他坐下,又让小姑娘李梅上了一碗酸梅汤,待大海喝了几口后,他问道:“怎么样?是个什么情况”。

    “领导,是这样,这个木器公司就沿着这条路往那边走就是,离这里大概能有几公里的样子,不过,还没全部建起来。公司是镇办企业,性质和咱们一样。公司的老总姓叶”。李大海压着嗓子,低低的说道。

    “哦,那这个公司的设备需求是个什么情况?”

    “听他们说,这是个新企业,需要大量的平面刨。估计要有上百台吧。其它机器也不少,总之,我觉得他们的这个公司如果拿下来,就够咱们厂几年吃的。”

    “哦,是吗?那我们该怎么着才能和他们接上头。”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但听他们说,这个叶总和富源厂的林老板是亲戚,具体什么亲戚就不太清楚了。我们可不可以从这上边做做文章。”

    “哦,你说的具体点,怎么做这个文章?”

    “领导,据我所知,这里人都喜欢搓麻,喝茶,我想您可以抽出一点时间来,和他们喝喝茶叫上朋友,以后就好做了”。

    王元平一听大喜!李大海和自己想到一起去了。

    只是,有个难题,王元平不会打麻将,他为难的和李大海说:“我不会打麻将啊,这可怎么办?”

    李大海笑了:“领导,那玩意太简单了,学上几个小时就会。我打得还行。”

    王元平一听乐了,嘱咐李大海,下午回去立马教他怎么打。

    王元平临回旅馆之前,让李大海细心维护设备,维护得当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李大海满口答应,喝完酸梅汤之后迅速赶回富源厂。

    从这天开始,王元平除了每天完成拜访任务外,有意识的增加了去富源厂的次数。

    一天,林老板骑着摩托车回来后,见他又在,便热情的招呼他:“王厂长,辛苦啊,着大热的天,还亲自跑过来巡视,谢谢了”。

    王元平笑着客气道:“林老板的事我们自然是当成自己的事做。这是我们服务应该做的,您就别客气了!”

    林德贵见他满脸的疲惫,心下过意不去。不由分说拉起王元平的胳膊向屋里走去:“走走,去屋里休息休息。”

    两人聊的很热络,王元平几次要张嘴请他帮忙,但想想没什么把握。便没敢提。

    他自己心里知道,自己在这里无亲无故,叶总那个公司的设备需求量那么大,肯定好多人盯着,此时,如果贸然向林老板提出遭到拒绝,恐怕以后再想利用林老板这条线就难了!

    因此,他决定暂时不提,等到时机成熟了再提不迟!

    中午,两人找了个小饭馆,一起亲亲热热喝了点酒,林老板的话开始多了起来,从他嘴里了解到,那位叶总是林德贵的亲表哥。两人关系不错。隔三差五的在一起喝喝茶,搓搓麻。

    王元平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试着约林德贵第二天下午一起去喝茶,打麻将。

    林老板高兴的答应了。

    本書首发于看書網

第70章 南下 3

    从没莫过麻将牌的王元平拽着李大海学起了打麻将。

    其实,这东西看着难,真正学起来打几次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以王元平的学习能力和超强的记忆力,自然学的很快。这一天下来,就打的很不错了。

    李大海看着王元平直犯傻:“我说领导,你也太聪明了。这个东西当初我可是学了好长时间,你可倒好,就一天,就打到这个水平了。我真服了你了”。

    王元平嘿嘿一乐,道:“学任何东西只要用上心,没有学不会的。”

    李大海点点头,对王元平,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第二天下午,王元平没让李大海去厂里,而是陪着自己去了订好的茶楼。李大海明白,自己过来的目的是伺候牌局!

    看李大海聪明过人的机灵劲,王元平心里非常的满意,关于李大海的工作,他开始有了一个新的初步想法。

    林老板带着赵平如约来了,见到王元平自然客套了半天。

    王元平对李大海使了个眼色,大海会意出去了。

    林德贵看着李大海的背影,点点头对王元平说道:“王厂长,你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这个小李很不错的。”

    “哪里,哪里,您过奖了,林老板,这茶我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口味?”

    “呵呵,王厂长,你客气了。我是从创业艰难时候过来的,什么苦都吃过,喝茶也好,吃饭也好,我都很随意的。”

    “那就好,那就好,我还怕你们这些大老板们见多识广,瞧不上我们点的东西,因此,点茶和茶点的时候心里一百二十个担心呢,哈哈”。

    “哈哈,王厂长可真会说话。人才啊”。

    “哪里,哪里,您过奖了。怎么着?林老板,我们开始搓几圈?”王元平装出一副老手的样子邀请。

    “打几圈?好哇,好哇。我早就手痒了。”

    “大海,准备好了吗?”王元平喊了一声。

    “早就好了”。说着,李大海带着服务员过来了,把房间的麻将桌抽开,王元平对着林德贵说了一声“请”,一起坐到桌边。

    一下午几人玩的非常开心。从这天开始,只要有时间,王元平就拉着林德贵打几圈,渐渐的,两人之间越来越近乎。

    一天晚上,玩的很高兴。王元平开始渐渐的把话题往销售机械上引。

    林德贵也不像开始那样瞒着他了,给他详细的介绍了镇上和附近的一些需求情况。

    这种信息靠跑是跑不出来的,还是四叔说的对,必须结交朋友。王元平心里暗想,看来我这个思路是对的,和林德贵交上朋友之后,通过他再结交别人,这样,关系网就建立起来了。

    关系网建立起来,还愁设备没有销路吗。

    想到这里他有些兴奋,麻将打的也就格外有力。

    林德贵看了他一眼。乐道:“我说王厂长,什么事使你这么兴奋呢?”

    “兴奋?”王元平一愣,瞬间明白了,自己还是有些嫩了,这点事就让别人看出来,连忙掩饰:“和林老板这样的朋友在一起,我肯定兴奋啊。”

    林德贵是什么人,那是生意场上的老油条,岂能不知道王元平这句话是假话,于是,他也打起了哈哈。说道:“那好啊,王厂长今后有需要我帮忙的事直说啊。”

    这话本来是客套话,但王元平岂能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他摸了一张牌顺势打出去,笑着说道:“您还别说,真有个事要您帮我。”

    林德贵手里拿着张牌,看着王元平问道:“哦,真有事,什么事?请讲,我看看能不能帮的上。”

    王元平一本正经的说道:“林总,听说你们镇上要建个木器公司是吧?”

    “嗯,有这个事。”林德贵应道。

    “林老板,您看,我来了这么长时间了,除了您这里的几十台机器,其它的一台也没有卖出去,您知道吗?厂里今年给我定的任务是一千台机器,这个任务现在看来完成有难度。如果你们木器公司能合作成功。会减轻我好多压力。所以,我需要您的帮助!”

    看着王元平一脸真诚的面孔,想到这些天的交往,林德贵有些感动!“这个北方蛮子人很实在,人品不错。”

    他决定要帮王元平这个忙!

    于是,他点点头,道:“王厂长,实话告诉你吧,我的大表第弟就是这个木器公司的老总,等那天我把他请过来你们认识一下。至于生意成不成的那只能看你自己的,家仁,奥,就是那个叶总了。他也蛮喜欢喝茶、交友的。只是不太喜欢打麻将。嘿嘿。”

    王元平欣喜若狂,心想只要能介绍给自己认识,那么自己有把握把这批货拿下来。

    他努力掩饰自己的欣喜表情,对林德贵感激的说道:“林老板,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您。”

    “说这话就见外了,我们现在关系处的和一家人似的,不说客气话,好吗?哎,想什么来什么,摸着四万了。胡了,哈哈哈。”

    本書源自看書网

第71章 南下 4

    林德贵办事很利索,第二天早上,王元平刚想出门,李大海跑回来告诉他,林老板一早出门前告诉他今天务必到厂里等着他。

    王元平大喜!林老板一准是要把叶总介绍给他。

    林德贵回到富源厂的时候,已接近中午,他的摩托后座上载着一个四十来岁、头顶有些秃顶的中年人。

    一眼看到王元平时,林德贵咧嘴一笑,喊他:“王厂长,你来了好久了吗”?

    王元平笑道:“没有,没有,我也是刚到,林总。”

    林德贵有些难为情的笑道:“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上午我有点事耽搁了。”

    “林老板这话见外了,做兄弟等等哥哥那还不是应该的嘛。”王元平拣着好听话客套。

    “王厂长,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你要找的叶总。家仁,这位就是我说的那位王厂长,来,你们认识一下”。他把秃顶中年人介绍给王元平。

    王元平一听喜出望外。他急忙上前热情的握住叶总的手,道:“叶总,幸会!幸会!很高兴认识您。”

    与林德贵不同,这位叶总面上毫无表情,操一口浓重的岭南话。很不利落的说道:“幸会啦!王厂长……”

    林德贵道:“两位别站在这里了,站客难伺候,哈哈。走吧,有话去我办公室说”。

    富源厂的办公楼是一幢三层的小楼,建设的很气派。林德贵的办公室在二楼东首第一间。尽管这些天经常来厂里,但林老板的办公室王元平还是第一次进。

    这是一间有三十多平米的办公室,里面还有一个套间。

    办公室里一张宽大的黑红色老板台居中而放,颇有些霸气!老板台后边一组书柜,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木质样品和几本关于公司管理的书籍。

    书柜上方的墙上有块匾额,上书“生财有道”。老板台对面是一套木边真皮沙发和样式考究的茶几。靠窗的下方是一个大鱼缸,里面养着数条名贵的金龙鱼。两组沙发扶手之间的空挡里摆着一颗玉石白菜!

    王元平心里有些惊叹!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豪华的办公室!

    林德贵招呼二人坐下后,给两人倒上茶:“王厂长第一次来我办公室吧。这个办公室怎样?还行吧”?

    “不错,不错,你林老板的办公室哪能错的了”。王元平由衷的赞叹道。他眼睛的余光一颗没有离开过叶总,时刻注意着叶总的表情。

    这时,办公室的门响了,进来的是一个青年人。他见屋里有客人,便附耳对林德贵耳语了一会。

    林德贵一怔,随后向叶、王两人微微一抱拳,歉意的说道:“抱歉,两位。我出去一下。王厂长,情况我已经向家仁介绍过了,家仁不是外人,有什么你们聊什么就行。好吧,家仁。”

    叶家仁点点头,说道:“骑车慢点啊。”

    林德贵出去后,王元平从包里抽出两本介绍大阳农机厂情况的画报给了叶总,对方拿起来详细的看了一会。

    又对王元平道:“王厂长,还是介绍一下情况吧”。

    王元平有个习惯,每到一个新地方,总是要把介绍新地方的东西先熟悉下来。刚到大阳是这样,派驻到到农机厂以后也是这样。第一件事就是找来工厂的简介背了下来。在火车上也没闲着,又和杨、孙聊了工厂的情况。加上这些天的拜访客户介绍,因此,介绍起来倒也很轻松。

    叶总默默的听着,不时的“嗯”一声,但却不提任何问题。等到王元平介绍完了后,他拿起资料看了起来。

    王元平有些紧张,从面上看不出这位叶总对大阳厂到底有没有兴趣!正在他心里打鼓时。

    叶家仁说话了:“呵呵,很好的啦。王厂长,不瞒你说,早上我哥已经载着我来过一趟。是专门考察一下你们的机器的。说实话,你们的机器还是蛮不错的,我一眼就看上了,还有就是你们有售后服务。这个服务非常好。我知道机械设备就怕售后不好。我几个朋友买的山南的平面刨,没有售后自己保养很麻烦的。就冲这一点我也要见见你!”

    王元平听了心里暗暗对林德贵感激,这个林总做事太地道了,我这是碰到好人了。他说:“谢谢林总!谢谢叶总!我们大阳厂的目标就是为客户服务。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有有了良好的口碑才有市场,这是我们大阳厂严格的信条”。

    叶总一听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满意表情“不错,不错。能有这样的想法的厂不多,就冲这一点我们可以合作”。

    这句话让王元平一下子有了信心,他心里暗暗高兴,心想看来有戏!如果掌握好尺度。说不定这个客户能够拿下。

    正琢磨着如何接话时,叶家仁接着问道:“王厂长,我先咨询一下,你们小型平面刨大约多少钱一台”?

    王元平纲要开口,猛地想到林德贵的机器,一下子呆住了!因为不知道林德贵有没有对叶总透漏过价格。现在这种情况说高了说低了都不好。

    此时他的大脑高速飞转。为今之计,只能看着眼色说了。

    “具体的价格嘛,叶总,不太一样,要十台二十台和要一百台那价格是不一样的”。王元平小心翼翼的试探着说。

    “先要一百台小型平面刨。你能给什么价格”?

    一百台!王元平心里一阵狂喜!

    他极力掩饰自己的兴奋:“这个嘛,叶总,我们小型平面刨的出厂价是1150元一台,本身就比市场上低50元。我们是乡镇企业,价格要动可能需要厂里批准。我的权限就是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下来50元。至于再动可能需要厂里的批准。您也知道集体企业不灵活,不如民企”。

    王元平说这番话的时候语速非常慢,他在时刻观察叶总脸上的表情,生怕说不好叶总甩袖离去。

    当他观察到自己刚说到“1150元”的时候,见叶总一皱眉。知道叶总这是嫌贵!于是赶快调整说有“50”元浮动区间。这时见叶总眉间松开,两条眉毛一动。王元平明白叶总这是心动了,便接着缓缓往下说。等到自己说到“还可以厂里商量”的时候,只见叶总的脸上不自觉泛起一丝笑容。

    王元平知道这事十有八九能成。

    一番话也就几十秒的时间,但对王元平来说却不亚于历尽千难万险。等到说出最后几个字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后背已经全都湿透了。

    显然,这是紧张所致。王元平太想拿到这笔订单了!但又不能露出一丝一毫的迫切表情来。

    否则,非但这个价格是谈不下来,还有可能会把这笔生意谈崩!

    本文来自看书辋小说

第72章 南下 5

    看着叶总陷入沉思中,王元平心里打了几个转,他估计接下来叶总会再细问减价的幅度有多大。于是不敢大意,赶快考虑对策。

    果然,叶总又追问:“我明白乡镇企业的难处,我们公司也是。你估计能降多少”。

    王元平听后祥做为难状,略微一思索。他明白此时必须跟紧!

    于是他抬眼正色的看着叶家仁道:“叶总,我们河东人豪爽、仗义,讲义气,喜欢交朋友。我高攀一次,叫您一声哥哥。咱哥俩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么着,我尽我最大努力给您往下拉拉价。根据我的了解,一般厂里最后定价都是在1050元,如果您能真的一次性要一百台。那么我打电报给厂里汇报,看看能不能把那个零头去掉,给您凑个整数。但是能不能谈下来我不敢确定。您也看见了,我们厂的设备用料比较实在,成本比一般厂要高不少。再加上后期的维护成本,总得让我们赚点,不然岂不是白忙乎。”

    说到这里,他偷眼看了一下叶家仁,对方的表情似乎有所动,他心里一喜!

    看来林德贵没有把价格透漏出去。这个林老板够意思!

    既然富源厂的价格没有透漏出去,王元平便有底了。接着道:“叶总,不满您说,单单只是林老板这里,我们就派了两个工人维护,两个人在这里天天人吃马喂的不少钱。您说是吧?”

    王元平心里明白,既然叶家仁早上来过,那么肯定对机器的情况详细了解过,他这是对大阳厂的机器满意才来谈的,不然,就算林德贵的关系,相信这个叶家仁也不会沾边。

    另外,通过这些天拜访客户,王元平基本心里有数。最后自己给出的价在整个附近的地区不可能有。据他的了解,山南厂最低的价格是1000元一台,但山南的小型平面刨质量和大阳厂比起来,那就差的太多了。

    有了这几个点,王元平才会有恃无恐,不然,就算对方再压低一百元,他也得承受,谁让大阳厂的设备没有在当地打开市场呢。

    商场如战场!谈判就是心理较量!

    虽然这是王元平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谈判,但他始终处于上风,原因就是他了解情况,了解市场,了解对方的需求。

    有了这几点,谈起来虽说有些风波,但总体很顺利。

    王元平的一番套近乎的话,说的叶家仁心里热乎乎的。

    他暗想都说北方人不会做生意。我看这个王厂长能说会道,不就很会做生意嘛!而且人看起来蛮厚道的嘛!

    有了这个评判,叶家仁在心理上和王元平拉近了许多!

    叶家仁呵呵笑道:“王厂长,那我也不叫你厂长啦。既然你叫我哥哥,那么我就不客气称呼你老弟了。这样吧,这个价格嘛,我就不再具体和你争了,因为我们这个公司的性质跟你们厂一样,属于乡镇企业。一个人恐怕不好做主的。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回去把今天谈的情况向领导汇报汇报,然后咱们再约,好不好。老弟,你住哪里”?

    “哥哥,我住镇上招待所。我把电话抄给您,有事您打电话给我,我立马赶到,不用哥哥跑了”。说着,他从包里的本子上撕下一张纸,把镇招待所的电话抄给了叶总。

    王元平的话很及时也很暖心,听起来似乎是为对方着想,这让叶家仁感到更加舒服。

    他微笑着接过纸片一浏览,大吃一惊!这字写的真漂亮!

    叶家仁看着纸片啧啧赞道:“好字,好字,老弟不像是生意人,倒像文人。哈哈”

    “哥哥您见笑了。其实在我看来,哥哥才真的像文人。”王元平恭维道。

    叶家仁的一句话引起了王元平的注意,莫非这个叶家仁喜欢文学?如果喜欢文学那就太好了,那么我和他就有可以聊天的话题了。有了共同爱好,合作成功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现在的这种情况下,不好贸然打听。王元平陪着笑脸问道:“哥哥,您中午有时间?咱们一起吃顿饭?”

    叶总摇摇头,道:“中午不行。这样,下午我回去汇报一下,咱们晚上一起吃饭。我做东”。

    “那不合适,就这么定了。元平认了一个哥哥,理当做东”。见叶总还要争,他详装脸一沉:“哥哥,你要是再和我争,那就是瞧不起弟弟了”。

    叶家仁只得作罢,两人这时已经感到对方都不是等闲人物,仿佛是老熟人一般,越聊越投机,越聊越来劲。

    一眨眼时间已近中午。等到林德贵回来时,叶家仁正好要走,林德贵留他也没有留住,只得随他。

    目送叶总背影走远,林德贵转身对王元平邀功:“王厂长,怎么样。我够意思吧”。

    “那是,那是。林总够意思,您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将来有时间到洪南,有什么事您找我”。

    王元平这话说的很真诚,他心里真的非常感激林德贵。觉得此人够意思,而且对生意场上的规矩很明白,没有把厂里给他的价格再向其他人说。第二,在帮助大阳厂的问题上,他是不遗余力的。

    由此可以证明此人是个可以长期合作的好伙伴。王元平心里这么想着。

    王元平临走时和林德贵要了一样东西。是林德贵办公室的几本“中国木工”杂志。林德贵笑他书生气,到这时候了还想着看书。

    王元平拿上书,横拉硬拽把林德贵死活拉倒一个酒馆。林德贵酒量很浅,王元平的酒量大,几两白酒下肚后,林德贵的舌头就不听使唤了,拽着王元平直喊“弟弟”。

    王元平没敢多喝,晚上还有重要的一场。人喝多了往往容易误事,而今天晚上自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绝不能醉酒。

    好不容易把醉的一塌糊涂的林德贵送回去之后。他回到招待所洗了澡,感觉清爽了许多。斜躺在床上有一搭无一搭的翻着从林德贵那里拿回来的杂志。这些天没有睡好觉,此时觉得很困。怕睡着后听不见电话响努力支撑着。没成想却依然睡着了。

    这一觉醒来时,已是华灯初上。他抬起手腕睡眼惺惺的看了看表。呀,晚上六点多了,他从床上弹起来火速拿着脸盆打水回到房间洗了洗脸。

    “叮铃铃”。桌上电话铃声响了,他把毛巾扔到床上,拿起听筒。就听电话那边传来带有浓浓的岭南味的普通话:“是元平老弟吗?唔系叶家仁啊”。

    王元平忙道:“是我,老哥,晚上咱们去哪里?这儿我不太熟悉,地方您定吧”。

    “不好意西啦,老弟,我们的事争论很大的啦。没有统一起意见啦,事情要缓一缓。今晚唔就不过去了”。

    王元平听完这话,像挨了一闷棍一样!有些天旋地转,心一下子沉到底。

    本文来自看书罔小说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650/ 第一时间欣赏草根奋斗记最新章节! 作者:边城明月所写的《草根奋斗记》为转载作品,草根奋斗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草根奋斗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草根奋斗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草根奋斗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草根奋斗记介绍:
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当官、梦想发财、梦想......。梦想和现实远吗?不远吗?谁能知道......

王元平,

一个小学教师;

历经人世苍苍;

凭借一份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崎岖的官路上逆势而行。

王元春,

一个大兵;

看透世间百态,

凭借一股勇闯天涯的豪爽,在残酷的商道上蜿蜒盘旋。

他们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

(草根奋斗记群 353611705)草根奋斗记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草根奋斗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草根奋斗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