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TXT下载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全文阅读

作者:愚乐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txt下载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卷 第三十一章动视

    “我要一个游戏,我知道我需要它,我现在就要做,我们来开发一个游戏吧。”

    这是詹姆斯-卡梅隆在刚刚启动《阿凡达》的前期筹备工作时候坚持要干的事。(注1)

    随着数码科技的发展,同样属于创意娱乐业的电子游戏和电影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古墓丽影》,《黑客帝国》,《指环王》等等,要么是游戏改编成电影,要么是电影改编成游戏,相互交融,游戏可以利用电影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吸引人气,而电影则可以靠游戏来赚取海量的后期利润。

    好莱坞领先的几大集团,在未来都对电子游戏垂涎三尺,索尼有ps系列游戏机,环球的母公司有动视暴雪,时代华纳和迪斯尼都有数以亿计的游戏开发基金,因此,在沈冲看来,电子游戏是必争之地。

    “你能肯定这其中没有法律问题吗?”沈冲在签字之前,又问了一句。

    “我的朋友,这世界上,做任何事都是有风险的。”加利-亨德勒带着职业的微笑,说道:“我只能说,以美国现行的法律,雅达利即使起诉,胜诉的几率会非常低。”(注2)

    这厮是奥维茨介绍的大律师,收费价格贵的令人乍舌,他敢这么说,收购动视游戏公司之后,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沈冲于是不再犹豫,爽快的在投资动视游戏制作公司的文件上签上了名字。

    没错,沈冲要投资控制动视游戏公司。

    沈冲知道动视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和如日中天的暴雪合并后,还能把名字排在前面,显然不是普通的游戏公司。

    至于其他,沈冲就一无所知了,不过和话痨詹姆斯-罗弗在一起,打听起来一点难度都没有,很快他就摸清楚了动视游戏制作公司的底细。

    1972年,电子计算机史上的传奇人物诺兰-布什内尔(nolan-bushnell),用妻子打发他的500美元成立了雅达利,然后在小女儿的卧室里装配出了第一台游戏机,两年后,雅达利的销售额突破1500万美元,1977年,华纳公司出资2800万美元收购了雅达利,然而在1978年,耗资1亿美元研发的雅达利vcs游戏机大量积压,亏损惊人,华纳本来是看好家用游戏机市场,前来捞钱的,没想到反而要倒贴,于是很不爽,发狠掏了1500万美元的解约金,把布什内尔踢出局。

    布什内尔被赶走之后,华纳找了个以前做纺织品买卖的生意人雷-凯萨(raykassar)做雅达利的新总裁,新总裁上任后,开除了一些老员工,终止了一些他觉得没必要的研发项目,然后又觉得公司文化太”散漫“,强力整顿,加强纪律,由此引发了本来就满腹怨气的游戏开发工程师的怒火。

    在70年代,计算机行业还是硬件为王的时代,游戏开发工程师就好比香港大片场制度下的幕后工作人员,只能领死工资,不管电影或者游戏有多卖座,都没好处拿,电影幕后工作人员好歹还能在银幕上留个名,而游戏开发工程师,连在游戏里留名字的资格都没有。

    这项传统来自于蓝色巨人ibm,ibm是计算机行业的领导者,所以工程师们虽然不满,不过也没什么可说的。

    然而”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夫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雅达利被华纳吞并后,这些游戏工程师接触到了华纳的电影部门,一对比,然后怨念就像最近的石油价格一样,直线上涨——同样是创意工作,同样为公司赚大钱,为毛人家导演,编剧,演员能从作品中分红?为毛人家能领几百万美元的钞票,过着功成名就的日子,而我们只能默默无闻,领着普通工人的工资?

    科技宅们向来以反抗精神强,行动能力弱著称,这些游戏开发工程师们最初只是偷偷摸摸的在游戏里加彩蛋,比如做个隐藏房间,玩家闯进去了就会看到游戏开发者的名字之类的。

    这么弱的反抗,自然不会被重视,工程师们的待遇没有任何提高,所以在新任总裁想要严肃纪律,打击“散漫”的时候,四个怨气最大的家伙就再也忍不住了——不给我好的工作待遇,还不给我好的工作环境?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这四个人就叛逃离开了雅达利,找个音乐人合伙,创立了动视游戏公司。(注3)

    这五个家伙都是穷光蛋,动视现在一穷二白,然而沈冲还是打算收购了它,钱好赚,人才难得,这四个工程师,都是技术非常强悍的牛人,他们在辞职之前,负责雅达利一半以上的游戏开发工作。

    这也是沈冲特意找了个大律师咨询的缘故,他怕雅达利会利用同业不竞争协议,来禁止这四个工程师开发运行在雅达利vcs上的游戏,毕竟在这个时代里,电子游戏公司都是软硬一把抓,动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第三方游戏开发公司,有不小的法律风险。

    既然律师说没大问题,那沈冲自然就不再顾忌,签下了收购合约。

    动视的五个创始人,比波士顿的布里克林两人要难缠,一番谈判后,沈冲抱着既要马儿跑,又给马儿吃好草的理念,投资了50万美元,占了69%的股份,剩下的股份,几个创始人瓜分。

    签下了动视,一方面方便沈冲剽窃经典游戏吸金,另一方面,雅达利是华纳旗下的子公司,吸死敌的血,壮大自身,是件非常爽的事情。

    签好文件后,剩下的事情就由律师事务所打理了,沈冲看看时间也不早了,于是告别离开,直奔ucla而去——他晚上约了舅舅家的表妹一起吃饭。

    人生在世,又不是玩单机游戏,血缘至亲还是要经常联系联系的好,毕竟友情会背叛,爱情会劈腿,亲缘关系可是永远丢不掉的。

    沈冲按图索骥,找到了事先联系好的一家中餐馆,选了个靠窗的座位,然后从随身背包里拿了本杂志打发时间,等着表妹的到来。

    舅舅给表妹取了个中西方通用的名字,赵莉莉(lily),现在ucla的文理学院学习地理学。

    等了大约半个小时,沈冲看到餐厅门口开过来一辆又破又旧的雪弗兰,从里面跳下来两个女孩子,身材都很高挑,一个黑发,一个金发。

    估计黑发的就是表妹莉莉吧。

    沈冲收起杂志,正襟危坐。

    果然,那黑发女子进了餐厅后,环视一周后,就径直朝沈冲走来,然后用中文问道:“表哥?”

    沈冲应了一声,顺便站起来,正准备说话,那女孩子很热情的上来和他拥抱了一下。

    “好久不见了,艾伦表哥。”女孩子放开沈冲,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摇头说道:“还是那么瘦,弱不禁风。”

    沈冲呵呵一笑,想起了日记中的记载,这表妹**岁的时候,曾经去香港住过一段时间,期间把他揍得鼻青脸肿。

    “这是我朋友,海伦娜。”表妹介绍道:“海伦娜,这是我表哥,来自香港的艾伦。”

    “你好。”沈冲和海伦娜握了握手,她的相貌不错,金发碧眼,不过骨架偏大,看起来显得很健壮,没有女性的柔美感觉。

    “实验室里在忙一个项目,差点忘记了和你吃饭的事。”莉莉入座后,道歉道:“衣服都没来得及换,要不是海伦娜有车,这会我还在路上跑呢,你等很久了吧?”

    “没有,就一会。”沈冲摇手,招手叫来服务员,说道:“你们饿了吧?先点菜,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是啊,饿坏了,我和海伦娜中午就没怎么吃东西。”

    莉莉拿起菜单,和海伦娜两人嘀嘀咕咕的商量着点菜。

    沈冲在一旁,观察着这个表妹,莉莉是混血儿,融合了东西方人种的优势,五官立体,轮廓分明,然而骨架均匀,线条柔和,加上高挑的身材,小麦色的皮肤,极具魅力,有点超级名模的范儿。

    “前段时间我和海伦娜两人,骑自行车去了一趟黄石公园。”莉莉看沈冲注意到她的皮肤,很大方的撩了一下披肩长发,露出小麦色的肩膀,挑了挑眉毛,笑着说道:“怎么样,很健康,很性感吧?”

    沈冲点头,这种肤色,配合她阳光灿烂的笑容,确实极具杀伤力,元气娘的典范啊……

    莉莉很开朗,也很健谈,虽然和沈冲很久没见了,却一点没有交流隔阂,就餐时话语如珠,笑声不断,吸引了餐厅里不少食客的目光,海伦娜话语较少,只是偶尔补充莉莉话语中的漏洞。

    ”对了,艾伦。”吃到一半,莉莉突然问道:“你到洛杉矶来做什么,是交流学生吗?”

    “不是。”沈冲吃掉一块鱼肉,然后说道:“我早就退学了,现在来这里,是为了一笔生意。”

    “不是吧!”莉莉惊讶的说道:“你退学了?我爸爸知不知道?”

    “我还没告诉他。”沈冲摇头。

    “你死定了。”莉莉用一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眼光看着他,幸灾乐祸的说道:“从小到大,爸爸都拿你当我的榜样,每次海扁我一顿后,都教育我要向你学习,好好读书,想不到你也有今天,他要是听说你退学了,肯定抓狂。”

    莉莉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大笑起来,看起来当年被舅舅荼毒的有点惨……

    “我听说你完全可以申请上哈佛的,却卯足了劲跑到洛杉矶来,莫非为了躲你爸爸?”

    “当然,我爸爸一心想要把我教育成足不出户的东方淑女。”莉莉举着葡萄酒杯,笑嘻嘻的说道:“可我从小的理想就是能环游世界,所以就跑这里来了,阳光,沙滩,明星,美食,比波士顿好玩多了。”

    沈冲直摇头,看来舅舅的教育很失败啊……

    “对了,你为什么要退学?”

    “读书还不是为了赚钱。”沈冲敷衍道:“我找到了赚钱的方法,自然就不需要在读书了。”

    “庸俗!”莉莉鄙视他,说道:“你还是老样子,以前读书为了父母,现在又为了赚钱,一点人生理想和个人爱好都没有,真可悲。”

    “我是俗人嘛。”沈冲夹起一块牛肉,说道:“吃饱喝足,就是我的人生理想。”

    莉莉恨铁不成钢,给他进行了一通爱与理想的教育,不过看沈冲一副你说你的,我吃我的惫懒样子,最终放弃了。

    “你来洛杉矶做什么生意?”莉莉沉默了几秒钟后,又问道:“用不用我帮忙?”

    “不用,已经办好了。”沈冲放下筷子,说道:“我后天去波士顿,你有东西要带回家的吗?”

    “有,有。”莉莉连忙说道:“我这次旅行买了很多礼物,晚上整理一下,然后你帮我带回去。”

    “那我明天过来拿?”

    “不用,你第一次来洛杉矶,又不会开车。”莉莉很体贴的说道:“你把住址告诉我,明天我送过去。”

    “好吧。”沈冲报了他在罗斯福饭店的房间号码。

    “哇!”莉莉夸张的表达了一下惊讶,“表哥,你很有钱嘛,住这么好的酒店。”

    “香港号称东方之珠,到处都是金银珠宝啊。”沈冲笑道,“你不用记一下?”

    “不用,海伦娜对数字很敏感,听过一次就不会忘。”莉莉转头对海伦娜说道:“是吧?”

    海伦娜点头。

    “厉害!”沈冲佩服,恭维道:“你们学地理的,卧虎藏龙啊。“

    “海伦娜不是学地理的,她是学数学的。”莉莉纠正了沈冲的错误,介绍道:“她在帮我做一个地理上的数学模型。”

    吃饱喝足,三人走出餐厅,在门口,沈冲看着那辆破破烂烂的雪弗兰,问道:“怎么,考上大学了,舅舅也没给你买辆车?”

    “买了。”莉莉苦着脸说道:“被我撞坏了,吓得我春节连家都不敢回。”

    “不至于吧?”沈冲不信,“舅舅又不是老虎,难道还能吃了你不成。”

    “吃是不会吃啦。”莉莉抱怨道:”他很啰嗦,而且吹胡子瞪眼的时候很恐怖的。”

    那也是,毕竟当年是黑社会金牌打手,杀气浓厚……

    “莉莉,如果你能帮我个忙。”沈冲蛊惑道:“我就帮你买辆新车,怎么样?”

    “什么忙,你说?”

    沈冲从背包里拿出一本杂志,指着封面,说道:“帮我在你们学校找到这个人。”

    ——————————————————————

    注1:来自《阿凡达游戏:好莱坞史上第一部与电影同步开发》

    注2:加利-亨德勒是把肖恩-康纳利介绍给caa的大律师。

    注3:见《雅达利冲击》,动视的五个创始人是吉姆-莱维(jimlevy)、大卫-克雷恩(davidcrane)、拉里-卡普兰(larrykaplan)、阿兰-米勒(alanmiller)和鲍勃-怀特海德(bobwhitehead)

    注4:

第一卷 第三十二章视察

    硅谷(siliconvalley),是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地区的一种概念上的称呼,在地图上,是没有硅谷这个地方的。

    加州的阿拉米达县,就属于硅谷的范围之内,著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坐落在这里。

    距离伯克利不远,有一栋墙壁上爬满绿色植物的别墅,别墅的客厅里,没有家具,也没有电器,只有几个人,有的抱胸靠在墙角,有人干脆坐在地板上。

    “现在的电子游戏业,进入了一个误区。”沈冲叉着腰,站在壁炉前,对着或坐或站的几个人说道:“整个行业都受到《天空侵略者》的影响,一窝蜂的开发射击类游戏,我认为这是没有前途的。”

    “那我们做什么样的游戏?”拉里-卡普兰(larry-kaplan)做了几个拳击的动作,然后又举起手臂,做了一个挥杆的动作,说道:“做拳击,还是棒球?”

    周围几个人都笑起来,在空荡荡房间里,显得格外响亮——这些人正是动视游戏公司的几个合伙人,还有一个是话痨詹姆斯,他已经答应从雅达利辞职,加入动视了。

    等他们消停了,沈冲继续说道:“你们都是男人,而且是做计算机的男人,只会盯着机器和数据,而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

    詹姆斯靠在门口,把玩着一片树叶,漫不经心的问道:“什么事实?”

    “雅达利是家用电子游戏机,家用!懂吗?”沈冲从随身背包里摸出一只水笔,在身后的白色墙壁上写下“家用”的英文单词,然后还在下面画了一道横行,说道:“家用的意思,就是家庭妇女和小孩,才是游戏机的主要顾客。”

    科技宅对生活常识的反应太慢,鲍勃-怀特海德(bob-whitehead)皱着眉头问道:“那有如何?”

    “对家庭妇女来说,《太空侵略者》太暴力,对她们没有吸引力,对小孩来说,《太空侵略者》太难,可玩性太低。”沈冲再次在墙上写了几个单词——这里将作为动视的办公地点,很快就要重新装修粉刷——然后指着它们说道:“简单,益智,有趣,这才是我们要做的游戏。”

    “可是没有人愿意玩太简单的游戏吧?”

    “谁能大胆的低估美国人的智慧,谁就能赚到钞票。”沈冲说完,整个屋子的人都露出会心的笑容,因为这句话是雅达利创始人布什内尔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但是简单的东西,怎么会有趣?”吉姆-莱维(jim-levy)摸着下巴问道,他是音乐人,是这群人中唯一一个不会编程的。

    “简单,说的不是玩法,而是规则。”沈冲从背包里摸出一个魔方,说道:“规则越简单,就越容易上手,比如这个,打乱,复原,很简单的规则,两岁小孩拿起来就会玩,但是想要玩的好,很难。”

    詹姆斯首先吹了声口哨,其余的人跟着鼓掌叫好——沈冲一边说话,一边飞速的转动魔方,话说完,魔方也复原了。

    魔方现在风靡美国,不少程序员都在试图用计算机求证“上帝之数”问题,很多计算机杂志都刊登了有关魔方的论文,因此它在计算机行业里尤为流行,这几个都是计算机达人,自然也玩过魔方,但边说话边复原,而且速度飞快,还是第一次见到。

    詹姆斯丢掉树叶,走到沈冲身边,问道:“这么说,我们要开发一款在雅达利游戏机上玩的魔方游戏?”

    “这个东西,只要19美元。”沈冲将魔方在手中抛来抛去,说道:“你觉得谁会为了玩它,花199美元买一台雅达利,然后再花49美元买一张游戏卡带?”

    詹姆斯尴尬,做了一个非常夸张的吐舌头动作,然后用一种大猩猩走路的姿势,又走回去了门口,沿途每一个人都笑着给了他一拳。

    这厮就是个活宝……

    “我们来做一款这样的游戏。”沈冲换了一面墙,在上画了几个示意图,然后一个个的解释道:“这是一个长方形的虚拟空间,这是七个不同形状方块,全部都由四个小型正方形组成。开始时,一个随机的方块会出现在空间上方,然后慢慢落下,在落下期间,玩家可以以90度为单位旋转方块,以格子为单位左右移动方块……”

    没错,沈冲给动视游戏公司选定的创业作,就是大名鼎鼎的俄罗斯方块!

    在历史上,俄罗斯方块是由苏联的计算机专家阿列克谢-帕基特诺夫(АлekcenПaжnthoв)设计和编程,于1984年6月6日首发,游戏英文名称为tetris,是希腊数字“4”的前缀“tetra”和帕基特诺夫最喜欢的运动网球“tennis”组合而成,而在中国,因为是苏联人发明的,因此俗称为“俄罗斯方块”。

    俄罗斯方块可以运行在街机,家用机,掌机,pc,手机等等几乎所有的消费电子设备上,光经过授权的正版游戏的销售数量就超过了1亿份,盗版和山寨版还要更多,因此流传极广,是世界上销量最高的电子游戏,任何一家媒体评选“最伟大的游戏”,它都不会跌出前三名。

    这样的旷世神作,只要做出来了,就会如同黑洞一样在市场上疯狂吸金,正为钱发愁的沈冲,自然不会放过。

    把俄罗斯方块的基本规则详细解说了一遍之后,沈冲问道:“你们觉得如何,可以在雅达利vcs上实现吗?”

    “听起来很好玩。”詹姆斯首先反馈,“这么简单的画面和动作,以雅达利的机器性能,完全不成问题。”

    “非常有趣,我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拉里-卡普兰走到墙壁前,仔细看了一下沈冲画的乱七八糟的图形,然后说道:“算法上没什么难度,我觉得两周左右,就可以做出来。”

    “差不多。”大卫-克雷恩(davidcrane)点头赞同,他以前是雅达利游戏开发部门的头牌,非常熟悉雅达利的机器,“游戏的关键是设计,这款游戏设计的已经很完善了,实现起来不难。”(注1)

    “对了,这游戏叫什么名字?”詹姆斯又跳出来刷存在感。

    “就叫tetris吧。”沈冲本来想把它叫做电子魔方的,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就用本来的名字吧,算是留一个前世的记忆烙印。

    在硅谷和这群工程师们一起,呆了两天时间,把俄罗斯方块的各种细节都交代的清清楚楚之后,沈冲踏上了飞往波士顿的飞机。

    visicalc的开发进展顺利,因为沈冲提供了很好的硬件环境,布里克林和弗兰克斯顿不用每天等到夜里去学校蹭机器,研发速度快了不少,目前已经做出了一个还不完善的beta版,据两人估计,正式版大概7月份可以完工,比历史上要早3个月左右。

    沈冲现在资金充裕,也就不再抠门了,把剩下的8万美元投资一次性打入三人合资的软件艺术公司(soft-art)账户,然后拿着visicalc的设计说明文档和beta版的软盘,径直去了波士顿最有名的的克瑞恩-肖律师事务所。(注1)

    沈冲要做一个遗臭万年的行为——给visicalc申请软件专利。

    在历史上,1981年5月26日,一个叫做帕尔的程序员,设计了一款监控温度的算法软件,成功申请到了专利,由此引发了计算机软件史上最大的争议,并为后世it企业之间的专利大战埋下了伏笔。

    如果沈冲是个极客,肯定是不会去申请专利的,可惜他不是,他是个伪it男,这种一本万利的赚钱法门,不用白不用——电子表格是办公软件中必备的一环,只要申请专利成功,日后不管哪个公司开发office办公软件,都得缴纳专利费,沈冲只要坐地收钱就行了。

    打官司的事,自有律师去解决,美国律师可是世界闻名的,沈冲提交了必要的材料后,又去找了丹-费莱斯特拉(dan-flystra)。

    费莱斯特拉本来是历史上visicalc的发行商,靠着visicalc成了千万富翁,不过在春节时,沈冲从他嘴里套走了布里克林的联系方式后,他的命运就完全改变了。

    费莱斯特拉也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的,开了家个人软件公司(personal-soft),靠卖一些计算机上运行的棋类游戏过日子,沈冲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人才,于是截胡抢走visicalc之后,回头又盯上了他。

    在计算机软件历史上,就是这厮捣鼓出来了第一个软件销售协议,把研发和销售彻底分开,为日后软件业的发展提供了范本,visicalc能成为计算机软件史上的第一款“杀手级”应用,除了软件本身应运而生,符合时代需求之外,费莱斯特拉的个人能力也起了很大作用。

    所以沈冲在春节时期,第一天拿下布里克林,第二天进了个人软件公司的大门。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每一款软件或者游戏的销售都离不开发行商的支持,沈冲意图在行业爆发之前,就布局打造一个类似后世苏宁电器这样的销售平台。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软件业和游戏业才刚兴起,没有人意识到这是块大蛋糕,现在搭建发行销售平台,成本很低,而一旦形成规模,后来者很难和他竞争,从而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牢牢捏着软件和游戏开发商的脖子,赚取大量的利润。

    二是沈冲毕竟精力有限,主战场又在香港,不可能天天盯着硅谷看,有了发行销售平台,他只需要隔段时间,浏览一遍新上架的软件,看看其中有没有眼熟的就行。

    这个计划是沈冲穿越至今,耗资最大的项目,从春节到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投入了近百万美元,指使费莱斯特拉在美国的主要大城市,建立了连锁软件销售店。

    费莱斯特拉能力不俗,两个月时间里,在11个城市建了近20个连锁店,只不过现在visicalc还没上市,连锁店只能兼营硬件,勉强维持着不亏不赚的局面。

    结束在波士顿的考察后,沈冲又去了纽约。

    沈冲虽然知道因为伊朗革命,石油价格会大幅度攀升,但他不清楚什么时候会涨,而且根据打听来的消息,目前世界上只有纽约商业交易所有石油期货交易,而且只有取暖油这一种石油商品。

    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来做,是沈冲一贯的思路,即使石油期货不赚钱,他也必须去华尔街开个账户,结识一些金融界专家,为以后捞钱做准备。

    在纽约呆了3天,沈冲才坐上飞机,在清明节前一天,赶回香港。

    ……

    ————————————————————————

    注1:上面几个人,除了詹姆斯,都是动视游戏公司的创始人。

    注2:此处的律师事务所名字为杜撰,来自《波士顿法律》中的两个主角,丹尼-克瑞恩和艾伦-肖。软件艺术公司,是历史上布里克林创办的公司,后来被莲花收购了。

第一卷 第三十三章开会

    沈冲操纵着投影仪,反复切换着两张图片,过了好一会之后,他问坐在旁边的李开元:“你说哪个好点?”

    “有龙的那个吧,会动。”李开元不是很确定,犹豫道:“那个图章也不错,你自己选吧,这些我不懂。”

    “许导,你怎么看?”

    许鞍华笑着说道:“这是沈先生公司的事,没必要问我这个剧组导演。”

    她一直很低调,凡是无关《疯劫》剧组的事,一概不发表看法。

    沈冲无奈,转头问曾励珍:“你选哪个?”

    “都挺好。”曾丽珍是职场老将,不肯在这种事上做决定,很圆滑的说道:“有龙的那个大气,印章那个漂亮。”

    “就知道问你也是白问。”沈冲挥了挥手,问坐在办公室最后面的张叔平,“叔平,你是专业人士,给点意见。”

    “图章的那个好一点。”张叔平摸着下巴,沉吟一下后,说道:“金龙的动画效果做太圆润,气势弱了,如果更硬,更立体一点就好了,图章色彩丰富,韵味很足,和公司的名字很搭调。”

    “那行吧。”沈冲点头,把投影仪的操作板递给朱家鼎,说道:“朱先生,就用第二个好了,帮我做出来。”

    “好的,没问题。”

    沈冲正在给他的“东方魅力电影制片公司”选择片头logo,他本来打算恶趣味一下,把后世的电影放映许可证标志弄过来,不料这时代手绘的动画图像不够立体,做不出来那种色彩变幻的效果,有点不伦不类,效果欠佳。

    第二个logo是借鉴了北京奥运会的创意,一个阴刻了“东方魅力”四个字的红底白字印章。

    沈冲画一些创意草图还行,但logo是个精细活,每个字、每种颜色的细微之处不同,最终效果就会天上地下,所以他想找一家专业广告公司来做。

    香港哪家广告公司好,沈冲不知道,但沈冲知道香港一个著名广告人的名字——朱家鼎。

    知道他,原因有二,一他后来是钟楚虹的丈夫,二他是广告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作者。

    然后一打听,沈冲不由的感慨世界真小,所谓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不会超过六个人的六度分割理论,真的存在。

    朱家鼎现在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副总经理,而这家广告公司的老板,就是胡树儒,答应投资《疯劫》却因为周转不灵而放弃的那位。

    买卖不成仁义在,通过许鞍华上门一说,胡树儒就让朱家鼎亲自负责这宗事,老板下令,副总监工,效率自然很高,沈冲从美国转了一圈回来,广告公司就做好了十几个不同细节和配色的logo,他挑了两个,再提了些新要求,然后回炉重新加工。

    今天拿过来的,是按照要求修改过的版本,沈冲最终拍板选定了,朱家鼎也松了一口气——这家顾客太挑剔了,平常做logo,都是拿公司名字的英文缩写随便凑凑了事,这家偏偏麻烦多,不仅要求印章上的字体是名家手笔,而且图案大小比例,字体粗细间距,色彩搭配,都有详细的要求,把公司美工部几个员工累的半死。

    “朱先生,你再介绍一下《疯劫》宣传企划吧。”

    “好的。”朱家鼎按了一下投影仪,在幕布上投射出《疯劫》宣传企划书的字样,然后说道:“《疯劫》是根据真实案件改变的,龙虎山双尸凶杀案曾经轰动一时,不过距离现在已经**年了,很多人都忘记了,所以我们打算在电影上映前,把这个案子再炒起来,吸引大众的目光。”

    按了一下遥控器,幕布上出现一个穿着警察制服的中年男子照片,朱家鼎继续说道:“这个人是当年负责龙虎山凶杀案的助理警员,他说他有一些证据,能证明当年凶手确实另有其人,我们会安排记者去采访他,然后在合适的时间把稿子放出来。”

    “凶手另有其人?”李开元抓住沈冲的手,有点怯怯的问道:“真的假的?”

    “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朱家鼎笑了笑,说道:“我只知道他因为赌马,亏了很多钱。”

    “你怕什么?”沈冲跟李开元咬耳朵,她平时不是这么胆小。

    “那年我妈正好带我去龙虎山玩,我看着警察抬走尸体的,很恐怖。”李开元抱着沈冲的胳膊,低声说道:“从那以后我就不敢去龙虎山了。”

    沈冲恍然,难怪李开元一次都不去剧组,拍了拍她的小手,安慰了一下,然后继续听朱家鼎解说。

    “除了这位警员,我们还找到当年发现尸体的当事人,凶杀案之后,龙虎山那边一直有些奇奇怪怪的传言,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把它们和电影联系起来,引起观众持续的关注。”

    “等到条件成熟之后,我们会安排一档电视节目去做采访,力求造成轰动效应。”

    “外围宣传来提高电影关注度,这个计划很不错。”沈冲点头赞许,然后问道:“戏院那边的宣传怎么安排?”

    “我们设计了四款海报。”朱家鼎连续按了四下切换键,展示四张不同的海报,“黑色的万梓良,白色的张爱嘉,红色的赵雅芷,灰色的徐少强……”

    每张海报都有只出现一个人的面部特写,表情怪异,色调压抑,让人观之欲狂。

    沈冲示意朱家鼎来回播放海报,看了好久之后,说道:“这四张海报,太过文艺,不适合贴在戏院门口,要换掉,重新设计。”

    “沈先生,这个……”

    “我知道你们的想法。”沈冲摆手,打断了朱家鼎的话,说道:“这四款海报,说实话,我很欣赏,也很喜欢,我会把它们刊登在杂志上。”

    “既然这样,我不明白。”朱家鼎疑惑,他推了推眼镜,问道:“沈先生的要求是?”

    “根据调查,现在的电影观众,大部分都是普通工薪阶层。”沈冲说道:“他们理解不了这种含蓄的艺术风格,我需要在海报上用最直接的方式,展现电影中的血腥,悬疑,紧张,刺激这些噱头,吸引观众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走进戏院。”

    “还是沈先生考虑的周到。”朱家鼎恭维了一句,然后吩咐坐在门口的伙计说道:“小齐,把沈先生的要求记下来。”

    许鞍华抽了一口烟,红色的烟头在黑暗中很显眼,她问道:“海报上准备用什么宣传语?”

    “这四款海报,我们想烘托悬疑的气氛,不打算用宣传词的。”朱家鼎有些尴尬,说道:“按照沈先生的要求,我们回去重做的时候,再研究一下。”

    “就用'香港有史以来最吓人的电影'做宣传词好了。”沈冲说道:“你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去做海报,把悬疑和血腥的气氛做出来,不要求太精致,粗糙一点,平民一点。”

    “好的,好的,没有问题。”朱家鼎连声答应,他关掉投影仪,让伙计开灯,然后说道:“沈先生还有什么吩咐?”

    “没有了。”沈冲站起来,和他握手,说道:“我很满意你们的工作,做的很出色。”

    “过奖了,应该的。”朱家鼎客套了几句,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先告辞了。”

    朱家鼎走后,许鞍华说道:“沈先生,这样宣传,会不会太浪费了?”

    “没什么。”沈冲一眼就看出来她的担心,“放心好了,我对《疯劫》的票房很有信心,不会亏钱的。”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任何一个有独立电影工业的国家或地区,电影业都是实行民族-国家资源分配保障制度,只有香港是没娘的孩子,需要自己觅食,所以造成了香港电影业极度商业化的氛围,不商业化不行——在别的地方拍电影,亏钱了,有政府补贴,在香港拍电影亏钱了,只有跑路。

    所以许鞍华很在意节约成本,她担心第一部电影要是亏钱了,以后就没人找她拍戏了。

    沈冲是投资人,他都不担心,许鞍华也无可奈何,起身告辞,说道:“我去冲印公司了,《疯劫》的剪辑还差一点。”

    “不急,好好剪,做到最好。”沈冲叮嘱道:“5月5号才上映,还有时间。”

    所谓近乡情怯,越是靠近目标,人反而越虚,系统提示《疯劫》的完成度已经到了98%了,沈冲反而有点害怕了,总有种“我擦,要交卷了,可我好像这儿还没做,那儿写错了”的感觉。

    沈冲上次采访邵逸夫结束后,借机提出自己拍了部有新意的电影,想要借用邵氏的院线放映,邵逸夫一口答应下来,让沈冲和发行部联系。

    自从嘉禾开创了卫星制之后,邵氏虽然体制僵硬,但随着时代也开始慢慢变化,张彻去台湾创立“长弓电影公司”,拍好电影,拿到邵氏的院线上映,开了先河之后,吕奇也跟着这么做,邵氏在有空白档期的时候,也会选择一些独立电影公司的作品放映。

    邵氏院线放映独立电影公司的作品,一般都是买断的,但沈冲想要签分成协议,他有邵逸夫的口头答应,又不靠《疯劫》赚钱,只要影响力,所以和邵氏的发行部门谈了几次之后,居然顺利的谈成了,在邵氏旗下的院线上映两周,票房分成为第一周四成,第二周三成,邵氏只管放映,其他一切发行费用,由沈冲自己负责,如果票房不好,邵氏有权提前终止放映。

    如果在嘉禾的院线上映,沈冲相信能拿到更好的分成合同,不过他藏了私心,想要用《疯劫》震撼一下体制僵化的邵氏,让他们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新浪潮的冲击,希望这个沉浸在昔日辉煌中的帝国能猛醒,有所改变。

    在这个时代里,电影营销还停在非常初级的阶段,有钱的上报纸打个广告,没钱的刷几张海报了事。

    沈冲想玩立体一点的电影营销,但是他的电影公司还是空壳子,一没人才,二没人脉,所以他很干脆的把电影营销外包给了广告公司,提供几个后世用烂了的点子,让他们去操作。

    像把龙虎山凶杀案重新炒起来,朱家鼎只需要联系几家有业务关系的报社,通个气,人家记者就会帮忙跑腿,然后报社之间相互配合,哪个先发,怎么发,发什么,都很有讲究的,这些事,要是没有人脉,跑断腿都做不好。

    在后世,一部轰动性的电影,营销费用大概要占总预算的五分之二的样子,因此沈冲准备了100万港币来为《疯劫》做营销,在这个时代的香港,算是超级疯狂的行为了。

    当然由于坚持冲印所有镜头,导致剧组超支了近8成,总共花了170多万,算上营销,《疯劫》的总成本接近300万港币,算是独立制片电影中的超级大制作了,按照分账协议,票房至少要800万才能回本,而目前香港电影史上的票房最高纪录,才不过800万出头而已。(注1)

    其实这个制片和营销的比例,在后世来说并不夸张,一般大片的宣传费用都超过了电影制作费的一半还多。《女巫布莱尔》号称几万的投资,营销用了3000多万。

    玩就玩个大的,是沈冲穿越后,一贯的信念。

    ——-——————————

    注1:1976年,许冠文的《半斤八两》,打破历年香港票房纪录,狂收8,531,699。70港币。

第一卷 第三十四章豪宅

    许鞍华走后,张叔平拿起放在会议桌上的文件夹,递给沈冲,说道:“沈总,这是《第一电影评论》创刊号的封面设计图,你看看有没有需要改的地方。”

    青灰色打底,上面是草书的杂志名字,中间用了一张邵逸夫的坐姿侧面照,右下是杂志几个重磅内容的标题。

    看起来很简洁,朴实无华,不过照片和文字的比例把握的很好,细节非常到位,给人一种庄重大方的感觉。

    “挺好,就用这个。”沈冲很满意,他拿起笔,在封面审定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说道:“送去印刷厂那边,可以开工印了。”

    “好,我这就让人去做。”张叔平收好文件夹,走出了会议室。

    在《疯劫》拍摄结束后,沈冲高薪聘请张叔平,请他做杂志社的美术总监,专门负责两本杂志的整体艺术风格设计。

    沈冲本来计划在月初发行《第一电影评论》,可惜稿子没凑齐,拖了几天,紧赶慢赶,终于在复活节前搞定了。

    这样也好,算是阴差阳错,香港实行西方的假日制度,复活节会放好几天的假,有利于举办活动,明年创刊一周年的时候,正好可以举办第一届金像奖。

    沈冲心中盘算了一会,然后站起来,对翻看电影杂志的李开元说道:“我的事办完了,走吧,去办你的事。”

    “封面全是漂亮女明星。”李开元撇撇嘴,放下杂志,拿起外套,说道:“你办这个杂志的目的,就是为了接近这些女人吧?”

    沈冲瞥了一眼,是赵雅芷做封面的那一期,于是苦笑道:“人家都是孩子他妈了,我接近她做什么?”

    “你是大色狼,连几十岁的外国老女人都不放过。”李开元嗤之以鼻,她对沈冲花钱请芭芭拉吃饭的事耿耿于怀,“还会在乎人家有没有小孩?”

    “我没你说的那么不堪。”随着两人日益亲密,沈冲说话也愈加随意,“我只对未婚少女下毒手,人妻是不碰的。”

    “禽兽!”两人一边斗嘴,一边走出了会议室。

    刚走没几步,沈冲就被罗孚拦住了。

    “沈总,这是上一期的杂志销售情况。”罗孚拿着几张报表单子,一脸兴奋,“上一期卖了1万7千多份,创了新纪录。”

    放开牵着李开元的手,沈冲拿过报表,一边看,一边问道:“读者调查情况如何?”

    “其中七成是28岁以下的年轻人,四分之一是有高等教育背景的白领阶层。”罗孚显然做过功课,数据张口就来,“我们在几个大学里做了问卷调查,反馈很好,超过8成的读者对杂志非常有好感。”

    “很好,辛苦了。”沈冲点头赞许,看完报表后,还给罗孚,说道:“中环那边的销售涨幅很大,下一期对那边多投放一些。”

    “好的,我知道了。”罗孚应了一声,转身欲走。

    “对了,下一期杂志的封面是谁?”

    “是胡茵梦。”罗孚解释了一下:“于仁泰和陈欣建拍了部警匪片,过段时间要上映了,她是主演。”(注1)

    原来是她,沈冲点头,表示知道了。

    于仁泰和陈欣建都是新浪潮中的一员,《茄哩啡》就是他们两个家伙捣鼓出剧本,然后找严浩拍的,都是熟人,卖个人情,让主演上杂志封面,做个宣传,没什么问题,再说了,胡茵梦号称台湾第一气质美女,用她做封面,对杂志也有好处。

    ”胡茵梦是谁?”李开元很少看娱乐新闻,胡茵梦又主要在台湾发展,没听过她的名字。

    “台湾的一个美女演员。”沈冲挽着她的手臂,半真半假的说道:“是我猎艳的对象之一。”

    ……

    李开元来杂志社,是找沈冲一起去看房子,几番犹豫之后,她还是没有抵挡住半山豪宅的诱惑。

    二手的,装修过的,毛坯的,跟着中介转了几个地方之后,沈冲看李开元依然兴致不减,不由的叫苦道:“元元姐,买房子这种事,你应该叫刘婶来做军师嘛。”

    “自从你帮我妈开了家饺子店之后,她现在一心一意的扑在那边了,我叫不动。”

    “不是吧!”沈冲惊讶,说道:“上有大厨,下有伙计,她忙什么啊?”

    “我妈什么性格,你还不知道?”李开元一边查看户型,一边说道:“她闲不住,瞎忙活,准备亲自做厨师,在店里搞点四川特色菜。”

    那次在湾仔码头吃水饺之后,那个洗碗的小萝莉身影,一直萦绕在沈冲的脑海里,后来他又去光顾了几次,听说了摊主的遭遇之后,不由的唏嘘不已。

    摆摊的中年妇女本来在青岛一家医院做护士,两年前辞了工作去泰国投奔丈夫,不料丈夫在那边已经另行娶妻生子,她不愿意委曲求全,于是带着两个女儿辗转来到香港,起早贪黑的做工,艰难维持生计。

    虽然摆小摊又累又苦,但她仍然非常努力的追求上进,每个客人吃过之后,都会记下意见,然后不停的改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沈冲不是善人,没有无缘无故就帮助人的爱好,但他非常欣赏这种奋斗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决定帮她们一把。

    于是他找了在家无所事事的刘婶出面,用优厚的待遇雇佣那个中年妇女,合伙开了家饺子店,开业之后,生意非常不错。

    陪着李开元逛了一下午,直到华灯初上,沈冲才结束了痛苦的看房旅程,他决定犒赏一下自己,叫了辆车,直奔中环的文华酒店,那里的餐厅很有名,正好去尝尝。

    在餐厅里,李开元把几个房地产的宣传单摆放在餐桌上,问道:“你说买哪个好?”

    沈冲随手指了一个。

    “嘉慧园?”李开元当真了,拿起小册子,看了一会,皱着眉头说道:”好是好,但是太贵了,而且有点大,3000多呎啊。”(注2)

    “又不要一次付清。”沈冲有气无力的说道:“你又不像我,到处乱烧钱,把好几百万攥在手里干嘛?钱又不能生儿子。早点买了吧,香港经济越来越好,半山豪宅只会越来越贵,即使不住,当投资也是好的。”

    “你也知道自己乱烧钱啊!”李开元白了他一眼,然后说道:”我要是买了这套房子,你以后要是缺钱周转,可就帮不上忙了。“

    沈冲心中感动,他最初烧钱的时候,从魔方公司挪用了不少李开元应得的利润,但她从没抱怨过,反而一直把自己的钱留着,以防沈冲不时之需。

    “没事的,元元姐。”沈冲安慰道:“我最近不缺钱,就买这里吧,条件不错,周围设施齐全,而且是装修好的,方便。”

    “那好吧。”李开元颇为意动,不过女人买东西总是会犹豫,服务员送上来餐品之后,她收起小册子,又说道:“你的意见不靠谱,过两天带馨馨来帮我参考参考。”

    “随便你。”沈冲无所谓,反正半山的房子,随便买哪一套,都是稳赚不赔,“对了,馨姐是不是也要买房子?”

    “是啊,她准备在何文田那边买。”李开元说道:“她可是对你崇拜的五体投地,经常跟我打听你是不是在外面搞新项目,看那架势,你就是把她卖了,她还帮你数钱。”

    沈冲一笑,说道:“她是后悔当时没投点钱一起做魔方吧?”

    “当然后悔了。”李开元想起当初的情况,有点感慨的说道:“当时她只要投10万块,现在每个月能拿几十万美元的分红,天大的赚钱机会从身边溜了,能不后悔嘛。”

    “阿虫呢?”沈冲切着牛排,问道:“他也是公司元老,怎么我去几次,都没看到他?”

    “阿虫现在很厉害,工厂那边的生产和运输,全由他负责,从没出过岔子,是咱们公司的两大支柱之一。”

    “还是我有眼光,早就看出来阿虫有天赋。”沈冲自我表扬了一下,然后放下刀,问道:“另外一个支柱不会是那个小白脸吧?”

    “当然是。”李开元拿叉子叉着意大利面,他们两人都是草根出身,吃西餐不太习惯,“郑子文工作能力很强的,他来了公司之后,北美市场销量连续翻番,你说算不算支柱?”

    “郑子文?这名字太柔了,难怪他人那么娘。”沈冲擦了一下嘴角,说道:“北美市场销量好,完全是我的功劳好不好。”

    “得了吧!”李开元不屑,说道:“你知道怎么报关出海么,你知道货运去北美需要多少时间么,你知道怎么联系北美各大州的客户么?”

    “劳心者治人嘛。”沈冲无耻的说道:“我的存在,就是指明方向,让你们奔跑的。”

    “脸皮真厚!”李开元眼波流转,说道:“好啦,我知道你很厉害,你是天下最聪明的人。”

    ……

    吃过晚饭,沈冲恢复了精力之后,动起了花花心思,打个电话给刘婶,谎称李开元要去工厂加班,然后在文华酒店开了个套房。

    时间尚早,不急着滚床单,沈冲于是带着李开元,走进酒店里一家名为“joyceboutique”的服装店。

    上次他宴请《疯劫》剧组的工作人员之前,就是在这里买的服装,感觉还不错,所以带着李开元过来,准备给她买几件衣服。

    在店里逛了一圈后,李开元拖着沈冲就朝外走,低声说道:“这里衣服好贵的,还是换个地方吧?”

    正巧这时,一个穿金戴银的妖艳女人从旁边走过,她嗤笑了一声,用充满优越感的眼神扫了一下两人,然后带着明显的鄙视和不屑表情走开了。

    李开元脸涨得通红。

    沈冲则心头一片火热——尼玛,不容易啊!穿越这么久,终于遇到了一个求打脸的奇葩……

    ————————————————

    注1:《墙内墙外》,1979年香港票房排行榜亚军。

    注2:嘉慧园,半山著名豪宅,董建华等政经界名人都是其业主。

第一卷 第三十五章霸气

    然而这里是79年的香港,不是某个神圣光明历xxx年,剑与魔法的异世界,也不是金丹多如狗,神仙满地走的仙侠世界,沈冲没有谁敢瞪我我灭谁的本事。

    tvb不是常说嘛,我们香港是**律的……

    “阿冲,干嘛一定要在这里买衣服?”李开元虽然羞怒的脸都红了,却没有失去理智。

    “明天有个采访,想让你跟我一起去。”沈冲一边轻声解释,一边随手拿起一件风衣,示意店员过来,吩咐道:“给我女朋友试试。”

    李开元不再坚持,把随身包包丢给沈冲,开始试衣服,问道:“什么采访?”

    “《明报周刊》的一个专访……”

    沈冲还没来得及细说,那妖艳女拿着一条丝巾,刻意走到李开元身边的镜子前,矫揉造作的叫道:“哎呀,小玉,过来帮我看看,这颜色合不合适?”

    尼玛,求打脸的节奏也太明显了吧,那么多店员,那么多镜子,非要对这里凑?

    沈冲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李开元则冷着脸,无视她,继续试衣服。

    “小玉呀,我跟你说,你长点心眼。”那女人用一种貌似悄悄话,但是谁都听得到的声音说道:“你们店里都是从欧洲运过来的高端时装,别动不动就给人试穿,穿坏了怎么办?他们拍拍屁股就走了,你要赔的呀。”

    是可忍孰不可忍,沈冲正要发飙,却见李开元利落的脱下风衣,随手一裹,然后直接砸在那女人的脸上。

    那女人双手乱抓,扯下罩住头的衣服后,横眉倒竖,张口欲骂,李开元一步垮了过去,贴着脸站在她面前,双眉一扬,说了一句:“你想怎样?”

    声音不大,但气势逼人,如女王睥睨,如雌虎发怒。

    那女人花容失色,下意识的想要后退,不料两腿发软,踉跄了一下,一屁股摔倒在地。

    在场的客人和店员目瞪口呆,时装店里一片安静……

    沈冲在一旁,心神俱醉,神为之夺——这舍我其谁的女王范儿,太霸气了!

    那女人又羞又愧,挣扎着爬起来,别说撒泼,连看李开元的勇气都没有,低着头哭着匆匆跑掉了。

    李开元环视了一周,目光所及,众人纷纷低眉垂目,不敢对视,然后她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捡起丢在地上的风衣,递给那个叫小玉的店员,若无其事的说道:“这件衣服肩膀有点紧,你帮我换个大一码的。”

    “哦,哦……好。”那店员接过风衣,慌慌张张的跑开了。

    沈冲上前两步,正要说话,李开元却先说了,她小声问道:“我是不是很凶?”

    “凶,特别凶!”沈冲一本正经的点头,然后抓起她的手,放在脸上磨蹭,一副猥琐的样子:“可是我好喜欢……”

    李开元被逗得“噗嗤”一笑,随着她的笑容,冰霜瓦解,春回大地,沈冲隐约听到好几个人轻轻吐长气的声音。

    “大庭广众的,没个正形!”李开元甩开他的手,虽然责备,语气却很温柔。

    沈冲挽住她的纤腰,嘿嘿一笑。

    刚才那种场面,如果是男人,可以大吹特吹一辈子,而女孩子嘛,会担心太凶而被心上人疏远。

    所以沈冲做出这么亲密暧昧的举动,就是为了打消李开元的担忧。

    过了一会,那位店员领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穿着打扮非常典雅精致的女子走了过来。

    “两位好,我是这家店铺的老板,我姓郭,郭之琴。”那女子和沈冲二人握手致意,然后问道:“请问两位怎么称呼?”

    “沈冲,这是我女朋友,李开元。”

    那女子明显对李开元非常感兴趣,礼貌的应酬了沈冲几句之后,就热情的带着李开元一件件的试穿衣服,沈冲乐得清闲,坐在一旁休息。

    女人买衣服是比买房子还麻烦的事儿,折腾了两三个小时后,沈冲才提着大包小包,回到了文华酒店的套房。

    虽然奔波了一天,身体有些疲惫,但沈冲被李开元的女王范儿刺激,晚上滚床单的时候,异常兴奋,状态上佳……

    “阿冲,你真不怕我是个悍妇?”

    “没本事的男人才怕女人。”沈冲很喜欢滚床单之后,那种亲密而又暧昧的聊天感觉,他轻抚着李开元的头发,说道:“你看我像没本事的人吗?”

    “就会吹牛。”李开元轻轻掐了沈冲一下,然后说道:“琴姐说,那个女人是个大老板包养的情妇,没什么能耐。”

    “有能耐又如何。”沈冲对那种素质的女人毫不在意,他倒是对时装店的女老板有点好奇,问道:“琴姐是什么来头?”

    “我也不太清楚。不过琴姐很有本事的,那个店里的时装,全是她一个人跑到欧洲,一家店一家店亲自挑选出来的。”说起服饰,女人没有不兴趣盎然的,“琴姐说店里的衣服都不怎么适合我的气质,让我有空跟她一起去欧洲,做几套定制的衣服。”

    “那你就去呗,赚钱不就是为了让生活过的更好么。”沈冲懒洋洋的说道:“看她的举止,家境肯定不俗,你多跟她学学,以后参加一些酒会什么的,就不会出岔子了。”

    “我才不去参加那些东西。”李开元一根一根的扳着沈冲的手指,说道:“拿着酒杯走来走去的,多无聊。”

    “你说的是电视剧里面的场面吧。”沈冲失笑,说道:“你马上是拥有半山豪宅的富婆了,以后肯定会有很多躲不掉的应酬,还是早点学学好。”

    “那好吧,我去学学。”李开元翻个身,抱住沈冲,问道:“明天一定要跟你一起接受采访么?”

    “我们现在有钱了,可是没有名气。”耳鬓厮磨,沈冲又有点蠢蠢欲动,于是微微侧身,和李开元面对面,一边拨弄着小白兔,一边说道:“名气是无形的资产,有时候比金钱好用,我们白手起家,没有背景,名气越大,可用的资源就越多,总是有好处的。”

    “可是采访我,我说什么呀?”

    “别担心,我会应付的,你看我眼色行事就好。”

    李开元对给沈冲当配角没什么不满,她哼了一声,然后说道:“不知道我妈看到了采访,会不会骂我。”

    “不会的,我明天找个机会,跟记者提一下你妈的那个餐馆,保证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李开元惊讶,微微抬头,问道:“你准备怎么说?”

    “我就说,我这么聪明,你这么漂亮,都是因为从小吃了你妈做的饺子。”沈冲抱住她,一边不老实,一边胡言乱语的说道:“要想富,找刘婶,要想靓,吃饺子。”

    李开元哈哈大笑,然后满室皆春。

    ……

    虽然滚床单滚的腰酸背痛,但第二天沈冲还是早早的赶到了杂志社的办公室,今天《第一电影评论》正式发行了。

    《第一电影评论》创刊号只印了2000册,定价10港币,论成本,其实还不如《电影时代》,沈冲秉承“贵的未必是高端的,但高端的一定是贵的”理念,刻意定了这么高的价格,反正这本杂志面对的读者群,都是中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对价格不敏感。

    杂志社现在经营规范,各部门运行良好,《电影时代》销量过万,一两千册的《第一电影评论》发行,自然不需要沈冲亲自主持。

    沈冲坐镇杂志社,主要是关注一百多本不公开发行的杂志——为了打响知名度,吸引高质量的稿源,他让张叔平特意设计了一款别致的牛皮纸包装袋,装上《第一电影评论》的创刊号,邮寄给各大电影公司的管理层,然后再寄了一些给香港,台湾,还有东南亚的一些知名电影人和文化人。

    这些杂志,沈冲打算亲自签名,以示重视。

    忙活到了九点钟,像往常一样,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沈冲头也不抬,直接按下了免提键。

    “沈先生,您有四个需要处理的事务。”电话那头,是一个很好听的女声

    这是沈冲新招聘的秘书,名叫秋丝雨,如果他不在东方魅力电影公司的办公室,秋丝雨就负责每天早上9点钟打电话来通知他需要处理的事情。

    “说吧。”

    “《明报周刊》的何记者打来电话,想要确认今天采访的时间和地点。”

    “你告诉他,就依之前的约定,下午2点钟,万福大厦7楼的办公室。”

    “好的。”秋丝雨停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台湾的段先生说他下午的飞机来香港,想约您共进晚餐。”

    “他们几个人?”

    “段先生没说。”

    “打电话过去问一下,派个人去接机,把他们安排在文华酒店,再去福临门或者镛记定个包厢。”沈冲吩咐完,想了想,又说道:“再通知罗大佑一起去赴宴,到时候派个车去接他。”(注1)

    “好的。”电话里传来刷刷刷的写字杂音,过了一会,秋丝雨继续说道,“洛杉矶有位莉莉女士昨晚打电话过来,没说具体事情,只留下一个电话号码,让您和她联系。”

    “现在洛杉矶那边是几点?”

    “现在是下午5点钟。”

    “把电话号码报给我。”沈冲拿起笔,记下了号码,然后问道:“还有什么事?”

    “张小姐来电话问,需不需要她回来参加《疯劫》的首映。”

    “跟她说,要是有空,尽量赶回来,要是回来,帮她定好机票。”

    “好的。沈先生有什么吩咐吗?”

    “把采访用的那间办公室收拾好,别的没什么事了。”

    “好的,沈先生再见。”

    这个时代没有手机,联系起来很不方便,沈冲在所有名片上都印了同一个电话号码,然后仿照好莱坞的制度,在东方魅力电影公司的办公室里,设了一间收发室,招了几个有潜力的秘书,专门帮他处理电话和邮件。

    可不要小看了这收发室的工作,好莱坞很多著名人物,比如梦工厂三个合伙人之一的大卫-格芬,比如派拉蒙的总裁巴里-迪勒,比如环球的总裁罗恩-梅耶,比如caa的领军人物迈克尔-奥维茨,都是从邮件收发室起家的,大卫-格芬甚至把邮件收发室称之为演艺圈的商学院,因为这是行业内人际关系的第一线,可以接触到业内各色各样的人,快速增长见识和积累经验。

    尤其是有个沈冲这样一天到晚算计未来名人的老板,在收发室工作,绝对会受益匪浅。

    拿起记有表妹莉莉电话号码的便签,沈冲用手指轻轻一弹,自言自语道:“今天真是好事成双……”

    ————————————————————————————————

    注1:福临门和镛记都是香港著名的食府。

第一卷 第三十六章专访

    “拜托,摩托罗拉你加把劲,早点把掌中宝弄出来吧!”

    放下电话,沈冲忍不住腹诽,没手机真不方便——莉莉那边电话没人接,只好留了一条语音信息。

    忙活到11点左右,搞定了那一百多本《第一电影杂志》的邮寄工作后,沈冲再回到文华酒店,准备和李开元共进午餐,然后一起回观塘的办公室,准备下午的采访。

    “靓女,真漂亮。”一见面,沈冲就吹了声口哨。

    李开元穿着一件白色单排扣长款风衣,内衬着带有些许蕾丝装饰的黑色卫衣,配合重新修剪的短发,简洁大方,干练中不乏柔美,令人见之难忘。

    “真的吗?”女为悦己者容,李开元很开心,她小心的摸了摸头发,问道:“琴姐早上带我去做的,怎么样?”

    “挺好。”沈冲点头赞许,绕着她转了一圈,啧啧称赞道:“一夜之间,乌鸡变凤凰,琴姐真是大魔术师。”

    “去!谁是乌鸡呢……”

    《明报周刊》是香港八卦娱乐杂志的鼻祖,每期销量二三十万份,在香港乃至东南亚的华人圈里,都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力。

    沈冲接受《明报周刊》的专访,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他穿越前是混中文的,写英文的文章完全不在行,涂涂抹抹了两个多月,捣鼓了三五篇稿子,结果不管是有关伊朗革命的,还是越南战争的,寄出去后全都石沉大海,无声无息。

    眼看《白发魔女传》剧组就要进内地了,沈冲还是个无名之辈,如何能引起邓公的注意?

    既然干货炒不起来,干脆炒人好了……

    沈冲于是决定赤膊上阵,把自己给炒红了。

    他兜兜转转的忙活了几个月,在香港电影圈里,算是小有名气,各路神仙大都知道有这么个人,然而在圈子外的芸芸众生眼中,沈冲还是个打酱油的路人甲。

    他目前的状态,就好比一个在龙空混的写手,灌过水,吵过架,混过精华,还办过几期评论榜单之类的,和很多业内大神都能混个id熟,但对龙空之外的人来说,沈冲算个毛……

    杂志社有两个高薪从《明报周刊》挖过来的资深娱乐记者,通过他们,沈冲主动联系了《明报周刊》,而一个年仅20岁的退学孤儿男,两三个月狂赚千万港币的传奇故事,也极具新闻噱头,双方如**,一碰即燃。

    下午两点钟,《明报周刊》的何记者如约而至,稍事寒暄,访谈开始。

    先谈了一些身世家庭背景之类的无营养话题后,何记者开始说起正题:“沈先生,魔方是一种锻炼数学思维的玩具,而您是学中文的,如何想到发明魔方的?”

    “其实类似魔方的东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有的。”沈冲早有准备,中国人牵强附会的能力,大概仅次于宇宙国了,“比如说五行八卦,洛书河图,都是数学游戏,再比如华容道,九连环这些民间杂耍小玩意,也都和数学有关,我就是从这些东西中,得到的启发,发明了魔方。”

    “那您是怎么想到用这个赚钱的呢?”

    “这个主要是元元姐的功劳。”沈冲把话题推向一直在旁边做花瓶的李开元。

    “哦,李小姐是怎么发现的?”

    “其实是巧合啦。”李开元照着事先沟通好的剧本说道:“阿冲用魔方教我妹妹学数学,我当时在一家外贸公司做玩具生意,对这种东西比较敏感,觉得魔方既好玩,又能益智,应该有市场,所以就辞职和阿冲一起办了个公司,专门卖魔方。”

    “据知情人透露,你当时的月收入过万,就这么辞职了去创业,不担心吗?”

    “当然担心啦,其实我还好,卖不出去还可以重新找工作,阿冲可是把父母留下来的房子都卖掉了。”李开元不知道是回忆往事,还是在想台词,双眼微眯,过了一会才说道:“我们当时没什么钱,魔方做好后,满香港的跑,一家店一家店的求人代售,没想到第一天就卖出去了几千个,于是就有信心了。等到春节结束的时候,一统计,卖了十多万个魔方,把我们自己都吓一跳。”

    “我没记错的话,魔方是1月15号上市的,1月27号除夕夜。”何记者明显是做过功课的,他问道:“这么说,魔方半个月多就卖了十多万个?”

    “是啊,卖了13万个左右。”李开元按照沈冲事前的吩咐,刻意炫耀数据,说道:“收入了800多万。”

    何记者吓了一跳,下意识的问道:“半个月800多万?都是纯利?”

    “当然不是,是销售额。”李开元拨了拨头发,欲盖弥彰的笑着说道:“利润是商业机密,不方便透露。”

    何记者咽了咽口水,问道:“那能透露一下魔方现在的销售情况吗?”

    “春节过后,因为很多盗版魔方的出现,使我们在香港市场销量大跌,损失惨重。”沈冲接过话题,说道:“所以我们转攻国外市场,在刚刚过去的三月份,光在北美,就卖了30多万个魔方,如不是产能有限,销售数据会更高一些。”

    “利润……不是,销售额是多少呢?”

    “把全球各地销量都加起来的话,三月份有500多万美元。”

    500多万美元,折合港币,一个月差不多2500多万,可谓日进斗金了,饶是何记者见多识广,也被这数据惊的目瞪口呆,他定一定神,过了好一会,才继续问道:“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保守估计,二位现在每人每月都能收入千万?”

    李开元看了沈冲一眼,然后点头,说道:“差不多吧。”

    “那么你们觉得魔方能如此成功,原因是什么?”

    “其实我也稀里糊涂的。”李开元拨了一下额前的头发,笑着说道:“一切都是阿冲策划的,我只是跟着跑腿,我既不知道为什么会成功,也不知道是如何成功的。”

    何记者把目光转向沈冲。

    “其实很简单,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沈冲叉着手,高深莫测的说道:“随着人类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将会超越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简而言之,就是知识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已经超越了人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资源……”

    这是今天专访的戏肉之一,沈冲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通,把何记者忽悠的晕头转向。

    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paul-romer)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这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随着以微软公司为代表的软件知识产业的兴起,知识经济获得了广泛认同。

    前世作为一个在论坛里厮混的键盘政治局委员,沈冲侃这种模模糊糊的经济学概论是驾轻就熟,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其实是看锅下菜——对手是个娱乐八卦周刊的记者,即使他这个半桶水的经济理论专家话语中存在泼天的漏洞,何记者也听不出来。

    沈冲也是无奈,既然讲战争,讲政治都没人理会,只好发大招,祭出看家法宝——讲科技。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会很快席卷全球,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

    先把理论放出来,等到投资的visicalc和俄罗斯方块的大爆发之后,有理论,有实例,沈冲就是知识经济的先行者和权威专家,到时候再写文章发帖子,就没人不重视了。

    而且,邓公既然能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想必对“知识经济”很感兴趣吧……

    沈冲大谈特谈知识经济,把何记者侃的一头雾水,毕竟在这个时代,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活动在人的思维里根深蒂固,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活动?除了码字写书,没有别的例子可言,而在香港人的认知中,除了金庸倪匡,貌似没有别人能大赚特赚——而且沈冲还明确的把码字写书排除在“知识经济”的范畴之外。

    半个小时后,何记者撑不住了,很生硬的打断了沈冲的话头,转换话题,问道:“沈先生,我听说您投资了一部电影,请问你很看好电影业,还是纯粹个人爱好?”

    《明报周刊》毕竟是一本娱乐八卦杂志,沈冲的目的只是借助它抛出“知识经济”这个名词,用来勾搭有影响力的专业经济刊物的注意力而已。

    “既是爱好,也是看好香港电影的未来。”沈冲见好就收,开始进入今天的第二个戏肉:“我觉得,目前香港电影业正处在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入局,对未来很有好处。”

    谈起电影,何记者精神一振,这才是他专长的地方,“我看过沈先生的几篇文章,都是鼓吹香港电影新浪潮,能具体谈谈,新浪潮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新浪潮主要就是个‘新’字。”关于新浪潮,沈冲已经在不同场合,谈过好几次,熟得很,“新一共有三个方面。第一个呢,就是整个行业规则变了,以前是以邵氏为代表的大片场制度,体制比较僵化,人才流动不起来,而现在,香港电影业正在朝以经纪人为主导的明星制转变,业内人才可以自由雇佣,极大的方便了电影的拍摄。”

    “第二个新意呢,是拍电影的技巧变新了,以前电影公司里,都是师傅带徒弟,一代代的传下去,很多技巧都约定成俗,模式化了。”沈冲双手比划,一边示意一边说道:“以前拍电影,比如两个人打斗,先给主角一个特写,然后切换,给对手一个特写,然后打斗,一招一式拍的清清楚楚,然后关键时候给个慢动作。这些电影语言很僵化,按部就班,一成不变,没有自己的风格,看久了之后,观众会觉得所有电影都似曾相识,只不过是换了个主演,换了套动作,换个情节而已。我说的对不对?”

    何记者想了想后,点头,认同沈冲的说法。

    “现在香港有不少从海外专业学校回来的电影人才,他们学习了西方最新的拍摄技术,带了很多创新的理念回来。”沈冲做了几个动作幅度很小的拳击姿势,说道:“比如说,两个人打斗,为什么要把一招一式都拍出来,我拍一些激烈的肢体接触动作,然后一个人满脸是血的倒了,不也可以吗?”

    何记者连连点头,一边在速记本上笔走龙蛇,一边问道:“那新浪潮还有一个新是什么?”

    “是内容,现在去戏院看电影,翻来覆去的就三样,要么是以张彻为模板的功夫片,要么是李翰祥为代表的风月艳情片,要么是许冠文的噱头搞笑片。”沈冲指着他,然后又指了指自己,说道:“为什么不拍我们身边的故事?”

    何记者一愣,停下笔,重复了一句:“我们身边的故事?”

    “电影是一种极具想象力的艺术表达形式,我们身边有很多故事可以拍的。”沈冲站起来,招呼何记者一起,走到办公室的窗户前,对着大厦下面的街头,指指点点的说道:“你看,那边有一男一女在吵架,他们可以拍一部爱情电影;那边有一个银行营业点,可以拍一部如何去打劫银行的警匪片;再比如你看那,有个卖鱼丸的老太太,可以用她的经历,拍一部香港社会变迁的史诗片……”

    一连说了好几个例子之后,沈冲问道:“何记者,你说这样的电影,是不是比那些清末民初为背景,打来打去的功夫电影有意思?”

    “别人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有这样的电影,我是肯定会去看的。”何记者心悦诚服的说道:“沈先生的思维,真是不同凡响,我十分佩服,难怪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过奖了,过奖了。”沈冲谦虚……

    这次访谈,一共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沈冲聊的尽兴,何记者聊的开心,皆大欢喜。

    “你可真能瞎扯,愣是说了这么久。”何记者走后,李开元伸着懒腰,说道:“那记者耐心真好,我听着都要睡着了。”

    “人家是吃那口饭的,当然有耐心了。”沈冲肆无忌惮的打量着她姣好的身姿,问道:“晚上我有个饭局,你要不要一起去?”

    “不去了,穿着这一身衣服,总感觉怪怪的。”李开元站起来,拎起手包,说道:“我先回去了,晚上先给我妈打打预防针。你少喝点酒。”

    “知道了。”

第一卷 第三十七章任务

    福临门位于湾仔庄士敦道,由名厨徐福全在1948年成立,以鱼翅、鲍鱼、炸子鸡等特色菜闻名香江,是众多名人大腕喜欢的食府之一。

    沈冲走进预定好的包厢时,段钟潭立刻站起来,握着沈冲的手,连声感谢:“沈先生太客气了,专门派人接机不说,还安排我们住宿,担当不起啊。”(注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应该的。”沈冲拽文,寒暄道:“要是有招待不周的地方,段先生还请多包涵。”

    从台湾来的一共四人,客套了几句后,段钟潭给沈冲一一介绍,“这位是我哥哥,段钟沂,沈先生已经认识了,这位是吴楚楚,台湾的音乐才子,民谣歌手,这位是彭国华,著名的音乐制作人。”

    “你好,你好。”

    沈冲一边握手欢迎,一边窃喜——这下好了,滚石和飞碟两大唱片公司的创始人,全都到齐了,正好可以一网打尽。

    上次在台北的罗大佑音乐会上,陶晓清一介绍段氏兄弟的名字,沈冲立刻知道机会来了。

    这两个人,不就是大名鼎鼎的滚石唱片公司的创始人兼老板么……

    在60年代,越战期间,台湾是美国大兵在亚洲的休假基地,这些大兵带来了大量的美国流行文化,受此影响,1976年段钟沂退伍之后,和弟弟段钟潭一起,创办了《滚石》杂志,介绍西方的摇滚音乐,然而经营不善,杂志社入不敷出,不到三年,亏损了好几百万。

    虽然惨淡无比,两人还是对台湾音乐的前途很看好,想要继续投资成立一家唱片公司,只不过资金很紧张,恰巧在音乐会上,听说沈冲是张爱嘉从香港带过来的大金主,急病乱投医,于是就让陶晓清帮忙试探一下。

    如果说电影是流行文化之王的话,音乐就是流行文化中的皇后,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能杀入台湾音乐界,沈冲自然不会放过,当场就应允投资,不过当时不适合详谈,他又急着回香港,于是约好,等段氏兄弟把筹备工作做好后,来香港面谈细节。

    想不到他们不仅来了,还把吴楚楚和彭国华也带来了。

    吴楚楚是台湾民歌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977年,他在台北实践堂发表个人吉他弹唱会,和杨弦,胡德夫,杨祖珺并称为台湾第一代民歌歌手,他在1980年和段氏兄弟一起创立了滚石唱片,滚石的开山作《三人展》其中就有收录了他的四首歌。

    此人能唱,能创作,更难得的是极具经营能力,1982年底,因为和段氏兄弟经营理念不合,吴楚楚离开如日中天的滚石唱片,创立了飞碟唱片,很快把飞碟经营成为台湾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一度把实力雄厚的滚石压制的喘不过气。

    彭国华也是滚石唱片的创始人之一,和吴楚楚相交莫逆,吴楚楚出走滚石,创立飞碟的时候,他鼎力相助,此人以极强的企划能力和识人慧眼著名,苏芮、王杰、张雨生、黄莺莺、张惠妹等歌手,都是被他发掘并打造成为天王天后的。

    双方落座,闲聊了一会之后,罗大佑也到了。

    罗大佑此时还没从医学院毕业,正在台北的仁爱医院做实习医生,他完成《疯劫》的配乐后就回台湾了。

    沈冲从美国回来后,无意中听许安华说,电影中有一小段,如果能再加上音乐,效果会更好。于是打电话给罗大佑,他一听,立马就坐飞机过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沈冲也摸清楚了罗大佑的性格,没什么心机,有一些才子常见的小脾气,只要捧着他,照着性子捋,他就会对你掏心掏肺,很容易相处。

    比如他第一次见沈冲,敌意明显,而第二次,态度就好了很多,因为他听说了沈冲对他音乐才华的欣赏。

    罗大佑此时已然是台北音乐界的名人,自然不需要多做介绍。

    福临门名不虚传,几道招牌菜让台北来的众人赞不绝口。

    不过沈冲知道美味佳肴并不是他们来的目的,所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就开口问道:“关于唱片公司的事,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段钟潭比他哥哥健谈,闻言精神一振,放下筷子,条理清晰的说道:“台湾有个新格唱片公司,举办了几届金韵奖歌唱大赛,出了不少很优秀的歌手。吴楚楚是资深歌手,和新格唱片的人很熟,可以帮我们挖人;彭国华在好几家唱片公司做过制作人,经验丰富,对音乐制作的方方面面都非常熟悉,他们两位已经答应加盟;而我们兄弟二人,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对唱片业的营销还算有点心得;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果沈先生愿意投资的话,唱片公司很快就能做起来。”

    沈冲颔首,正欲说话,忽然之间脸色大变,他忽的一下站起来,连声道歉:“各位,不好意思,我突然想起一件急事,出去打个电话。”

    不等众人回应,他就急急忙忙的走出了包厢。

    “提示:《疯劫》制作完毕,试炼任务完成。”

    “警告:试炼任务完成,系统即将升级,在升级期间,宿主将会失去意识,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请问是否现在升级?”

    脑海中忽然出现的红色提示信息,让沈冲措手不及,他想象过无数次试炼任务完成后的场面,可从没想过是这样的——《疯劫》还没上映呢?怎么就完成了!

    这不科学啊……

    沈冲否决了立刻升级的选项,然后在侍应生的指引下,找了部电话机,打给了冲印公司,找到许安华,劈头就问:“许导演,《疯劫》剪辑完成了吗?”

    “真巧,母盘刚刚冲印出来,沈先生就打电话过来了。”许安华对沈冲的状态无知无觉,她很兴奋的说道:“我还准备明天一早再告诉沈先生,给你个惊喜呢。”

    这惊喜可有点大发了……

    沈冲以手抚额,问道:“前天不是还在剪吗?”

    “都是些小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放下电话,沈冲心中五味杂陈,这心情,好像怀揣着套套,兴冲冲的找女朋友开房,却被告知中枪怀孕了……

    激动吗?

    彷徨吗?

    期待吗?

    好像都有点,不过更多的,是对未知结果的焦虑不安。

    心思重重的回到包厢,沈冲没了继续讨论唱片公司的心思,胡乱应付了一会,以家中有事为借口,另约时间再谈,然后匆匆的离席走了。

    找了辆出租车,直奔冲印公司,走到半路,沈冲反应过来,又吩咐司机掉头,回观塘。

    既然《疯劫》母盘都冲印好了,系统已经确认试炼任务完成了,还去毛的冲印公司?就好像大学通知单都到手了,还回头去查什么高考试卷啊……

    既然一切尘埃落定,还是早点回家,看看系统升级后有没有什么好东西吧。

    回到住处,沈冲关好门窗,拉上窗帘,然后和衣躺在床上,唤出左手腕处的手表,轻轻触碰了一下红色的按钮。

    光芒闪过,床头的虚空中出现一块红色的光幕,一切仿佛几个月前,刚刚穿越时的场面。

    “是否确认升级?”

    沈冲咬咬牙,轻轻说道:“确认。”

    ——————————————————————

    注1: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写文方便,以后如果出现有丑闻或者有感情纠葛的明星人物,将会使用近似名或者化名。

第一卷 第三十八章金手指

    “试炼任务完成,细节如下:

    电影质量:82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作,粮草+。

    参与度:77分——你不够专注,但关键的时候还算靠谱。

    试炼评价:优秀——你把一部不错的电影变的更好,值得肯定,但距离完美还差的很远。

    任务奖励:1000枚电影勋章。”

    就这样?这也太简单了吧?

    费心费力的忙活了四个多月,就给我来几行龙空体的评语?

    沈冲坐在床头,看着光幕上的内容,怅然若失。

    系统升级前,他仿佛约了女神晚上滚床单的处男一样患得患失,而现在,仿佛是裤子都脱了,却发现来的不是女神,是凤姐。

    好吧,关了灯,凤姐也能凑合……

    沈冲一边腹诽,一边抬起手腕,打算开启时空商城,看看里面有什么好东西,结果却发现表盘上多了一个绿色的按钮。

    这才对嘛,有惊喜的系统才是好系统!

    抱着美好的期望,沈冲按下了绿色按钮,瞬间,在红色的任务光幕旁边,闪现出一块绿色的光幕。

    “恭喜你完成试炼任务,人物属性显示面板开启”。

    光幕上是一个沈冲的全身**像,旁边显示着一排排的数据,身高、体重、健康程度等等,不过这些东西,去医院体检也能知道,沈冲有些失望,他匆匆扫了一遍,然后把目光停在了最下面的几行信息上。

    “可用财富:一穷二白——你只有83万美元可以动用,连百万富翁的最低标准都达不到。

    业内声望:跳梁小丑——有那么几个人盲目崇拜你,但更多的人对你持怀疑态度。

    社会知名度:默默无闻——你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即使暴尸街头,也没几个人在意。

    个人魅力:凡善可陈——一个女明星都没泡到手,你是穿越党的耻辱。”

    “你妹的!”沈冲被充满爱的吐槽文字弄得青筋暴起,眼冒金星,忍不住对着天花板比划了一下中指,“这俩外星人,是龙空山灌水党伪装的吧?!”

    算了,看来外星人是不会给我什么好货色的……

    沈冲也懒得关闭人物属性光幕,心若死灰的按下了蓝色的时空商城按钮。

    “恭喜你完成试炼任务,时空商城开启。”

    “你的试炼成绩综合评定为8星,时空商城将提供八个行业的服务内容,你有30分钟的时间自由选择,如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做出选择,系统将会随机分配……”

    光幕上列出了一排排的标签,全是各行各业的名称,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所有的活动范畴。

    还好用心做了试炼任务,要是随便搞搞,这会只能选一个行业,岂不是要哭死?

    沈冲看着琳琅满目的标签,摸了摸下巴,然后用手指在光幕上点击了“电影”的标签——电影是主要业务,肯定要选的。

    “我擦,还要选子项目?电影政策,电影制片,电影营销……”

    点开其他标签,也都需要选择具体子项目,沈冲有点头大了——光行业名字都上百个了,还要选择子项目,每一个选择,都对日后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30分钟的时间怎么够用?

    然而系统不给他讨价还价的机会,滴答滴答的倒计时一丝不苟,沈冲无奈,只好双手挥舞,用手指在光幕上划来划去,挑选着他认为最重要,也是最需要的东西。

    “计算机图形学”,这个必须得要,计算机特效的必备技术储备。

    “数据压缩技术”,这个也得有,音频视频的压缩,mepg,mp3一个都不能少。

    “中国经济”,“中国政治”,这两个一定要选,香港电影有没有未来,就看这两个大腿硬不硬了。

    “中国传统文化”,外星人都说了,电影是文化冲突的一部分,不能不选。

    “企业管理”,现在手上才大鱼小鱼三两只,就有点焦头烂额了,必须得弄点管理知识。

    ……

    一番手忙脚乱,沈冲用掉了25分钟,选定了七个项目,最后回到“电影”标签下,看着两个子项目的名字,犹豫不决。

    “电影器材研究和开发”,数码摄影机,imax,非线性电影剪辑系统……这些对沈冲树立电影行业的领导者地位非常有帮助。

    “电影制片”,一切有关电影制作问题的相关信息……我想做导演,我想拍电影啊!

    看看倒计时,没多少时间了,最终感性战胜了理智,沈冲一咬牙,选择了“电影制片”。

    充满遗憾的看了一眼诸如“操作系统的开发”,“生物科技”,“能源市场”等等极具诱惑的标签之后,沈冲按下了确认键,提交了选择。

    “时空商城已经开启,祝您购物愉快。”

    光幕变幻,显示出类似windows8的动态瓷砖图标,一共10个——除了沈冲选定的8个项目之外,系统还附赠了一个“速成技能”,一个“个人**”。

    手指凌空轻点,沈冲打开了最关注的“电影制片”,匆匆一看后,忍不住大笑起来,颇有一种“葵花在手,天下我有”的张狂和得意。

    在提交选择之后的瞬间,沈冲就有懊悔的感觉——想要拍电影,可以跟着别人慢慢学嘛,而电影器材的研究和开发可不是想学就能学的……

    然而现在,看到“电影制片”提供的服务内容后,沈冲就觉得即使选择的不对,但也值了。

    “电影制片——你可以通过时空投影技术,观察2009年1月1日之前,任何一部电影的完整拍摄过程。”

    这个金手指太凶残了,别人最多剽窃一下剧本,有了它,我可以完美的剽窃一部电影……

    大笑过后,沈冲抱着这样的想法,搜索了《终结者2》。

    “《终结者2》——詹姆斯-卡梅隆导演,阿诺-施瓦辛格主演,1991年上映,是否正确?”

    “是。”

    “《终结者2》——殿堂级经典电影,每观看一次拍摄过程,需要支付15万电影勋章。”

    沈冲抬头,看到光幕右上角,很醒目的写着余额提示:1000电影勋章。

    咂咂嘴,他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忙活了4个多月,才拿了1000个电影勋章,按这样的速度,想要凑齐15万个,岂不是要50多年?等凑齐了勋章,估计《终结者10》都拍出来了。

    再看看别的电影吧。

    《泰坦尼克号》——殿堂级传奇电影,每看一次,需要20万电影勋章。

    《教父》——殿堂级经典电影,因为是1979年之前拍摄的,打八折,12万电影勋章。

    好电影都看不起,再看看烂片如何。

    《无极》——普通级垃圾电影,1万电影勋章。

    《雀圣》——垃圾级垃圾电影,5000电影勋章。

    《富春山居图》——你查询的电影不存在……

    玩了一会,沈冲发现即使是超级大烂片,目前也看不了——再说看大烂片的拍摄过程有啥意思?

    退出了“电影制片”,沈冲开始查看其他项目的服务内容。

    “计算机图形学”和“数据编码技术”——这两个很专业的项目,时空商城提供2009年1月1日之前,该领域内发表的所有科研论文和资讯信息。

    “美国股票市场”——可以查询2009年1月1日之前,任意一天的股票行情。

    “中国经济”——可以查询2009年1月1日之前,中国政府发布的各项和经济有关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

    “中国传统文化”——类似“电影制片”,可以通过时光投影,学习了解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

    比较有意思的是“中国政治”——当遇到一个内地官员的时候,沈冲可以查看他的权利关系网。

    而目前对沈冲最有用的,是“企业管理”——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旗下企业的人事和财务信息。

    这些都看完之后,沈冲再把目光投向系统附赠的两个项目。

    “技能速成”——花费少许电影勋章,你可以瞬间拥有别人勤学苦练之后能拥有的日常技能,装x泡妞必备。

    瞬间学会做饭——3万电影勋章。

    瞬间学会游泳——5万电影勋章。

    瞬间学会品酒——10万电影勋章。

    瞬间吉他入门——20万电影勋章。

    ……

    随便看了看,沈冲一头黑线,完全无语,纯粹是坑爹么?这么贵,还不如自己练呢!

    再看看最后一个吧……

    “个人**”——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头猛虎,喂饱它,你会很爽的!

    青春常在驻颜丹——可以让你容颜不老,持续效果30年,50万电影勋章。

    龙精虎猛大补丸——可以让你夜御十女,持续效果12小时,10万电影勋章。

    倾国倾城魅惑水——可以让你颠倒众生,持续效果24小时,20万电影勋章。

    ……

    这俩外星人,趣味太恶劣了!

    这里是都市文,不是仙侠文……

    沈冲已经无力吐槽了,他在时空商城里晃悠了几圈后,恋恋不舍的关掉光幕,然后把目光转向任务面板——那里是电影勋章的来源地,这么多好东西,拼了老命也得去做任务赚啊。

    任务面板一直停在试炼完成的通知页面上,沈冲点击了一下“确认”键,刷新任务列表,光幕如水纹一般荡漾,然后显示出新的任务。

    “主线任务:在1980年6月1日前,拍摄或者制作一部能提升香港电影工业水平的电影。”

    “任务奖励:根据电影质量和工业水平提高的程度,给与不同的奖励。”

    “失败惩罚:如未完成任务,实验时间减少1年。”

    新任务和试炼没多少区别,沈冲有了经验,丝毫不担心,再看下面出现的新的任务栏。

    “支线任务:以下是和电影行业相关的任务,由玩家的行为触发。

    任务一:将《电影时代》杂志发展为香港最受欢迎的电影杂志——杂志读者突破10万。

    奖励:500电影勋章。

    任务二:将《第一电影评论》杂志发展成为香港最权威的电影杂志——杂志读者突破1万。

    奖励:100电影勋章。

    任务三:让《疯劫》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

    奖励:300电影勋章。

    任务四:完成滚石唱片的创立,为电影行业储备音乐人才。

    奖励:200电影勋章。

    任务五:东方魅力电影公司完成投资制作10部电影。

    奖励:500电影勋章。

    任务六:结识超过100名知名电影工作人员——37/100。

    奖励:50电影勋章。

    ……

    一大排的支线任务,看的沈冲心花怒放,虽然奖励都不多,但任务难度不大,赚起来容易。

    支线任务下面,还有一个任务栏。

    “感情任务:以下是和电影从业人员相关的任务,由玩家的感情触发。

    任务:才女的野心——张爱嘉渴望成为金马影后。

    奖励:你将会获得10分钟的心灵沟通能力,偷听张爱嘉的心声。”

    我靠,还能这样子?

    这金手指也太有趣了……

    沈冲摸着下巴,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第一卷 第三十九章江家

    李开元一边喝粥,一边盯着沈冲看,“你昨晚捡到宝了?”

    “做了个很爽的梦。”沈冲打个哈哈,在她对面坐下,问道:“刘婶怎么说?”

    “没什么,让我赶紧搬走,别让那些记者来妨碍天宝上学。”

    “就这样?”

    “还能怎么样,你也知道,我妈偏心的很。”李开元舔了一下嘴唇,说道:“谁让天宝聪明,成绩好呢,现在才刚赚点钱,都在想着送她去英国读书了。”

    “那你赶紧把房子买了。”沈冲盛了一碗粥,然后摇头晃脑的叹息道:“以后早上起来,就喝不到这么好的粥了。”

    天宝要上学,刘婶忙着饺子店,而自从回到长城电影公司后,李唐更是恨不得住在那边,他们都离家很早,只有李开元,每天早晨熬好粥,等沈冲下来一起吃早餐。

    “矫情!”李开元瞥了他一眼,笑盈盈的说道:“我住哪,你还不是随便去。”

    ……

    在系统全面开启前,沈冲东奔西走,好像无头苍蝇一样,东撞一下,西戳一下,零零散散,不成章法,有时候做着做着,连自己都迷失了,茫茫然不知道到底是在忙啥。

    而现在有了任务系统,有目标,有奖励,做起事来动力十足。

    刚到东方魅力的办公室不久,台北四人组就联袂而至,昨晚宴席上的变故,让他们颇为忐忑,为了筹备唱片公司,所有人连老本都掏出来了,要是沈冲翻脸不投资了,之前的投入可就要打水漂了。

    沈冲前世是听着滚石长大的,滚石30年演唱会他也有捧场,对这家公司很有好感,他本就不在乎台湾音乐市场的那点油水,现在系统又明确的给了任务,于是很爽快的签订了投资协议。

    段氏兄弟经营能力不俗,吴楚楚和彭国华也是人杰,沈冲又对音乐没有太多野心,只要求控股,每年审核财务,至于日常运营,一概不插手,丰厚的投资和宽松的条件,让台北四人组喜出望外。

    “虽然我不插手公司运营,但我想推荐一个人,成为唱片公司的签约对象。”沈冲签好投资备忘,放下钢笔,然后说道:“你们觉得罗大佑如何?”

    “罗大佑的音乐才华毋庸置疑,沈先生即使不提,我们也会签下他的。”段钟潭笑着说道:“其实昨晚我们就和他定了口头协议,公司成立后,第一个就签他。”

    “第一个签的是吴老兄吧。”确认投资款后,四人心情大好,彭国华拍着吴楚楚的肩膀,调侃道:“这位可是我们四个人中,最会唱歌的一个,好歹也算是个歌手。”

    “去去去。”吴楚楚拨开彭国华的手,正色说道:“罗大佑风格比较偏西方摇滚音乐,和台湾现在流行的校园民歌截然不同,不太容易被市场接受,签了他,风险很大。”

    沈冲暗自点头,佩服吴楚楚的眼光,不愧是打造了小虎队,林志颖等流行偶像的幕后大老板,市场嗅觉极为敏锐。

    1982年,校园民歌早已式微,罗大佑发行《之乎者也》专辑,还被很多人口诛笔伐,造成极大的争议和社会影响,在1979年,清新自然的音乐风格席卷全台湾,罗大佑要是在这时候,贸然发行词曲都极具颠覆性的专辑,十有**讨不到好处。

    不过音乐制作和发行方面的事,沈冲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插手,只要没有放走罗大佑这条大鱼,随便折腾都行。

    “沈先生。”这时候电话响了,“许导演来了。”

    “让她去会议室等一会。”

    “既然沈先生有事,我们也不打扰了。”段钟潭顺势站起来,说道:“有了投资,我们是归心似箭,想早点回台北,尽快把公司弄起来。”

    “是啊,早点回去,早点开业。”段钟沂也附和道:“听说罗大佑定了下午回台北的机票,我们也准备下午走,顺道把他给签了。”

    沈冲挽留了几句,见他们去意坚决,也就不再坚持,吩咐秘书帮忙订机票,然后亲自把四人组送到了楼下。

    回到办公室,沈冲敲了敲秘书的桌子,说道:“丝雨,通知江之强,让他来会议室找我。”

    秋丝雨用脖子夹着电话,一边说话,一边点头,表示明白。

    这个秘书是曾励珍推荐来的,相貌普通,瘦瘦小小的,不过性格柔顺,做事稳妥,沈冲很满意。

    “许导演,怎么忽然就把《疯劫》完工了?”沈冲走进会议室,说道:“让我有点措手不及。”

    “本来大部分的内容都做好了,只是有几个小地方,我和谭家明意见不合,不过最近他太忙,没时间和我争,那些地方就按照我的意见处理了,所以一下子就完成了。”

    “哦,原来是这样。”沈冲找了椅子坐下,问道:“谭家明在忙什么?”

    “嘉禾找他拍一部戏。”许鞍华解释道:“他最近忙着和嘉禾那边沟通,做前期筹备。”

    “这是好事。”沈冲点头,表示理解。

    谭家明本来是友情前来剪辑,现在有正事要忙,匆匆走掉可以理解,况且在沈冲看来,《疯劫》的那些细节,怎么剪对电影整体都没什么影响,只不过许鞍华作为导演,有执念作怪,而谭家明又是个不妥协的性子,两人僵住了才拖到现在的。

    “母片呢?”

    “放在冲印公司的保险库里了。”许鞍华抽着烟,指了指自己的黑眼圈,说道:“要是母片出了问题,一百多万的投资就打了水漂,我昨晚一夜都没睡好,总是做噩梦。”

    沈冲大笑,正想宽慰许鞍华几句,江之强敲了敲门,走进了会议室。

    “沈先生,有什么事情吗?”

    “坐。”沈冲摊手示意他坐下,然后问道:“现在《疯劫》制作完成了,我想在这个星期六的晚上,租用一下你家的戏院,办个内部观影会,你看可不可以?”

    “我想没什么问题。”江之强想了一下,说道:“今年的电影市场行情不好,现在又是淡季,即使是周末,观众也不多。”

    “还是和家里沟通一下吧。”沈冲说道:“要是可以,报个价格给我,生意是生意,人情是人情,不能因为你在这里上班,就乱了做生意的规矩。”

    “行,那我一会问问我大哥。”

    “《疯劫》的发行准备工作,做的怎么样了?”

    “都按照计划在走,报社下周开始炒作龙虎山凶杀案的事情。”江之强条理清晰的报告道:“每家戏院的排片时间安排,海报张贴位置,珍姐和我都去看过了,《南国电影》和《香港映画》杂志的广告也谈妥了,现在就等朱先生那边把新的海报送过来。”

    “挺好。”沈冲赞许,老气横秋的说道:“《疯劫》是公司第一部电影,我们都没做过发行,你是电影世家出来的,有经验,发行的事情,就全靠你了。”

    “我会用心做的。”

    “你这么拘谨干什么。”沈冲哈哈一笑,问道:“在珍姐手下做事,是不是很累?”

    “不累,珍姐很专业,要求很严格,能学到很多东西。”

    “胡说八道。“沈冲戳穿他的客套话,笑着说道:“珍姐以前是在tvb做事的,跟我们一样,对电影发行一窍不通,能教你什么?你是被她训怕了吧。”

    江之强尴尬笑了笑,此时从他身上,还看不到丝毫电影大亨沉稳从容的气度。

    那天在《疯劫》剧组偶遇江之强后,沈冲立刻决定把他招揽过来,不仅因为他出类拔萃的电影策划能力和发行能力,更因为他的家庭背景。

    江之强祖籍佛山,和清末民初时期广东最有权势的风流名士江孔殷同属一族,江孔殷师承康有为,是清朝最后一届科举进士,他家财百万,慷慨风流,是当时广东政坛举足轻重的实力派人物。

    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是江孔殷出面相助,七十二烈士才得以安葬,武昌起义后,又是江孔殷出面,力促两广总督张鸣岐和水师提督李准脱离了清政府,宣布广东独立,与各省一道迫使宣统退位,所以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廖仲恺、胡汉民等政坛大佬,都亲自上门拜访。

    这些大佬中,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和江孔殷相交莫逆,是江家占地千亩的豪宅“太史第”的常客,其子廖承志可以说是在江家长大的,更是被江孔殷认做义子,而廖承志,现在是中央侨务办公室主任兼党组书记,中央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

    廖承志身份特殊,地位特别,在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要是能和这位大人物打上交道,对日后的发展有极大的好处。

    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只要能扯上一点人际关系,很多事情都会好办的多。

    显赫一时的江家在解放后烟消云散,子孙散落在海外各地,沈冲没那个本事,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和廖承志关系亲密的江孔殷直系亲属,不过他知道,江之强家和廖承志肯定有香火之缘,因为改革开放之初,深圳才刚刚建市,内地电影市场完全没对外开放,江之强的父亲就跑去深圳投资建了电影院,如果没有廖承志的关系,以香港人见风使舵的尿性,如何敢这么大胆……(注1)

    江之强的父亲早在50年代就从事电影业,经营独立电影院,是香港戏院商会的会长,江之强十三四岁就跟着他去欧洲买片子,耳濡目染之下,对电影行业很有兴趣,不过目前他父亲春秋鼎盛,上面还有大哥帮忙,家族的戏院生意他插不上手,无聊之下,才会跟着黎婆婆,来《疯劫》剧组打杂,所以他在接到沈冲的聘任邀请后,很快就答应了来东方魅力公司上班。

    江之强走后,沈冲对许鞍华说道:“许导演,我想要投资拍摄一部新电影,你有兴趣吗?”

    许鞍华闻言,放下烟头,眼睛发亮,急忙问道:“什么电影?”

    沈冲一字一句的说道:“这部电影名字叫做:《南海十三郎》。”

    ……

第一卷 第四十章试映会

    百老汇戏院,位于旺角繁华地段,是江之强家族经营的一家老字号戏院,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

    戏院是旧式布局,只有一个观影大厅,空间很大,能一次容纳好几百名观众,不过《疯劫》的内部试映会,只有几十个人,东坐一个,西坐一群的,让戏院显得空空荡荡,颇为冷清。

    然而当电影放映结束后,这几十个人的掌声极为热烈,声浪在戏院里回荡,仿佛成百上千的观众在鼓掌。

    “安姐,恭喜你。”严浩本就坐在许鞍华旁边,电影一结束,他一边站起来鼓掌,一边大声称赞道:“拍的好!”

    众人也纷纷涌上来,围住许鞍华,表示祝贺。

    许鞍华有点激动过头了,热泪盈眶,说不出话,只是带着僵硬的笑容连连点头表示感谢。

    沈冲悄悄后退几步,站在人群外,眯着眼睛看着一片雪白的银幕,心中颇为感慨。

    《疯劫》这部电影,如果剥离时代背景和创作环境的话,只能算是一部平庸之作,说恐怖吧,场面不够刺激,说悬疑吧,情节不够紧张。在系统里,查询《疯劫》时,前世的旧版只给了“普通级经典电影”即是明证,经过多次观察,沈冲已经知道,获得这种评语的,大致相当于各种网络评分网站上6分左右的电影。

    但要是考虑许鞍华是第一次执导,1天完成剧本,20多天完成拍摄,80万的预算,在简陋的环境里,拍出了这种质量的电影,是极为难得的,其才华毋庸置疑。

    而现在,有了沈冲全方位的支持,新版的《疯劫》,系统给的评语是“经典级普通电影”,虽然只是换了个词语次序,档次却升高了不少,这是7分以上的电影才能得到的评价。

    虽然电影质量提高了不少,但沈冲还是觉得有些遗憾,以《疯劫》的素材,完全可以拍出一部可以媲美《沉默的羔羊》这样的殿堂级悬疑电影,然而无论是作为制片人的他,还是编剧陈韵文,还是导演许鞍华,都是初次上阵,没有经验,实力不足,而且时间又紧,只能暴殄天物,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题材。

    “沈先生,恭喜恭喜。”这时,一个和江之强有几分相像的男子走过来,祝贺道:“这部电影很棒,一定会大卖的。”

    “承你吉言。”沈冲笑容满面的和他握手,说道:“文哥是老江湖,说大卖,肯定会大卖,等电影上映了,我就在家躺着,等天上掉钱。”

    此人正是江之强的哥哥江之文,他闻言大笑,然后问道:“沈先生,恕我冒昧,你说这部电影,有没有可能在我家的戏院上映?”

    “怎么?”沈冲有些惊讶,问道:“你们百老汇不是一直放映西片的么?”

    “那倒也不一定。”江之文解释道:“以前香港制片业被邵氏和嘉禾把持,我们这些独立戏院没有片源,迫不得已,只好去欧洲美洲买片子回来放,其实香港本地的独立制作,我们也是很欢迎的。”

    “这个得和邵氏商量一下。”沈冲微一沉吟,说道:“我当然希望越多戏院上映越好,不过毕竟和邵氏签了合同,需要先沟通一下,免得起了误会,伤了和气。”

    “还是沈先生想的周到。”江之文点头,说道:“那我就等沈先生的消息。”

    又随便聊了一会后,江之文有事要办,走开了。

    等他走后,沈冲爬上银幕前的高台,用力拍了拍手,高声宣布:“各位,这里不是聊天的地方,我已经在敦煌酒楼定好了席位,请大家移步,咱们去吃宵夜,边吃边聊。”(注1)

    众人轰然叫好,三五成群的走出了戏院。

    这次内部试映会,除了几大电影娱乐杂志的记者和编辑外,沈冲还广结善缘,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有可能来的人,统统发了邀请函,许鞍华的人缘好,《疯劫》的主演也不是无名之辈,因此前来观影的人数颇多,在敦煌酒楼开了八桌席位,刚刚好坐满。

    在宴席上,沈冲绕了一圈,和第一次见面的人握手认识之后,脑海里“嘀”的一声轻响,任务完成的提示出现了。

    “你已经结识超过100名知名电影工作人员,任务完成,获得50枚电影勋章。”

    “yes!”

    沈冲握紧拳头,悄悄做了个动作,发泄一下兴奋的心情,然后心念一转,关闭了提示。

    回到自己的座位,看着高朋满座,气氛热烈的厅堂,沈冲忽然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觉——几个月前,他和严浩,舒琪等人在大排档上聚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时候,他是个不名一文的穷学生,而现在,却成了一个身家千万的电影公司老板。

    人生际遇,神奇如斯!

    不过比起今天,当时的聚会,只能算是”乞丐版“的群英会,现在才算是初具规模的群英会。

    香港地域狭小,电影行业又相对集中,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乎任何一个电影人,背后都能牵扯出很大一块关系网,比如徐克来了,因为他和许鞍华前段时间同在冲印公司做剪辑,比如章国明来了,因为他和许鞍华曾经同在tvb菲林组,比如王晶来了,因为他和舒琪同在香港电影文化中心做导师……

    除了幕后,台前的也来了不少人,许鞍华在tvb工作了那么久,主演之一的赵雅芝又是tvb现在力捧的花旦,自然不乏前来捧场的明星,像黄杏秀,郑裕玲等人,都是耳熟能详的名角。

    随着财富的累计和见识的增长,沈冲早就过了见到明星就兴奋的年纪,因此结识这些人,也不是很兴奋,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几个资深影评人对《疯劫》的看法——这些人的评价,对电影票房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因此他特意把影评人安排在一桌,然后给自己留了个位置。

    拿着酒杯,沈冲向其中一名中年男子致意,问道:“石大哥,你觉得《疯劫》如何?”

    被沈冲询问的这位,名叫石琪,早在六十年代,就在香港用8mm摄影机拍摄实验电影,现在是《明报晚报》的影评专栏作者,号称“香港影评界第一键笔”,擅长立足香港本土文化剖析电影,观点独到,言辞犀利,他的很多影评,都成为后来研究香港电影的重要参考资料。

    “有新意,也有诚意。”石琪先说了两句公认的评语,他把玩着酒杯,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疯劫》的结构很特别,打破了平铺直叙的单一视角,时空交叉联系,呈现了迷离的气氛和错综的事态,突破了简单化的模式,拍出了复杂的层面,而且杂而不乱,风格统一,这是非常难得的,我觉得,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本年度香港最好的电影。”

    “我同意石琪的看法。”另一位资深影评人罗卡放下筷子,说道:“这部电影首尾贯彻,内容和风格统一,虽然结构稍微有点松散,但画面挥洒,细节敏锐,风格写实,而且全片演员的表演都非常精彩,不仅两位女主演出色,几位配角演的也精练动人,总而言之,这确实是今年最好的电影。”(注2)

    沈冲大喜,连忙举杯,殷勤劝酒,说道:“那电影上映后,还请两位多多美言。”

    “其实我真不想写《疯劫》的影评。”石琪说道,他放下酒杯,看沈冲愕然,笑着解释道:“好电影就如同钻石,你只能说这是好东西,具体怎么个好法,不好描述,而烂电影,就好像狗屎,指着它随便写,随便骂,读者看了之后,还会叫好,会给你鼓掌,所以我喜欢写烂片的影评,不喜欢写好电影。”

    此话一出,满座俱笑。

    “石大哥,你要是不写,可别怪我公器私用。”笑过之后,沈冲说道:“下个月《第一电影评论》收稿的时候,我让编辑每天打十个电话催稿。”

    “别,别。”石琪连忙服输,说道:“我怕了你们杂志的编辑了,一天几个电话,搞的我现在都耳鸣,走到哪都觉得有电话在响。”

    众人又笑,片刻之后,罗卡问道:“阿冲,《第一电影评论》反响如何?”

    “还不错,还不错。”沈冲夹了只龙虾,说道:“台湾,新加坡,还有印尼那边,已经有人打电话来订阅了。”

    “香港本地呢?”

    “马马虎虎吧,加印了一次,一共卖了还不足3000本。”沈冲剥着虾壳,漫不经心的说道:“香港本地人被电影画册养刁了,不太爱看这种纯文字的杂志。”

    “沈先生谦虚了,这种杂志本就不靠销量取胜,而是看行业内影响力的。”一个戴着眼镜的记者说道:“邵氏我不清楚,不过在嘉禾,《第一电影评论》可是抢手货,尤其是香港电影市场调查报告那个栏目,邹大老板开会时候亲口说了,所有嘉禾制片部门的人,都得好好研究那份报告。”

    他推了推眼镜,继续说道:“就为了这个,斧山道附近书报摊上的《第一电影评论》,全被制片部的人买走了。”

    “蔡经理也很重视《第一电影评论》,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邵氏现在是女人掌权,蔡经理早就被架空了。”《南国电影》的一个编辑直摇头,说道:“蔡经理是个有才华的,可惜再有才华,也斗不过枕边风啊。”

    “蔡澜在邵氏,确实可惜了。”罗卡叹息了一声,说道:“不过说起来,我更喜欢杂志上余慕云的‘口述影史’栏目,国事、影事、风流韵事,娓娓道来,既有史料价值,又能博读者一乐。”

    “老余写的确实不俗,不过最具爆炸性的,还是六叔的专访吧?”石琪说道:“我前几天去交稿,看到《明报周刊》的几个编辑在讨论要不要报道这事,六叔要是真的放弃电影制片,全力经营tvb,香港电影业可是要大地震了。”

    “是啊,是啊。”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这时候,许鞍华和陈韵文走了过来,她们俩面色通红,想来都喝了不少酒。

    “沈先生,我敬你一杯,能把《疯劫》拍出来,而且拍的这么好,得多多谢谢你。”

    沈冲站起来,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安姐,我早说过了,大家各取所需,你拍电影,我赚钱,何必这么客气。”

    “我看沈先生可不是只为了赚钱。”陈韵文嘻嘻一笑,也举杯说道:“我也敬你一杯,感谢你当初在我的剧本上乱写乱画,要不然,拍不出来这么好的电影。”

    沈冲拿起啤酒瓶,倒了半杯酒,和陈韵文碰了一下后,拿在手中没喝,说道:“陈小姐,我想开一部新戏,你有没有兴趣?”

    “安姐姐和我提过了,我非常有兴趣。”陈韵文一仰脖子,很豪爽的干掉了杯中的酒,说道:“沈先生要是看的起我,我马上就可以开工。”

    沈冲点头,喝掉了酒,说道:“不急,先休息几天,等《疯劫》上映后,我们开个会,再决定怎么开工。”

    石琪闻言,好奇的问道:“《疯劫》还没上映呢,阿冲你又开新戏,不怕蚀本啊?”

    “没事,我很看好香港电影市场,亏不了。”

    沈冲一笑,他拿起筷子,敲了敲酒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示意全场安静,然后大声说道:“各位,借这个机会,跟大伙宣布一个事,我的东方魅力电影制作公司,准备在年内投资拍摄至少5部电影,大家都是业内精英,如果有什么想法,可以来我公司详谈。”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怀才不遇,心中有想法,但苦于没有机会的电影人,闻言一片哗然,大厅里沸反盈天,过了半响,其中一人站起来,高声问了一句:“沈先生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沈冲面带笑容,言之凿凿,心中却对这人默哀:“小胖子,别人有机会,你是没机会的,至少今年没有……”

    ————————————————————————————

    注1:敦煌酒楼是香港著名大众化酒楼,巅峰期在香港有20多家分店,现已结业。

    注2:借用了石琪在《香港电影新浪潮》一书中对《疯劫》的评价,有改动。

第一卷 第四十一章反应

    1979年,4月30日,星期一。

    风小波站在公司大厦附近的一家书报摊前,一边打着哈欠,一边翻着各种杂志,准备买一本用来打发时间——上班很无聊的,尤其是生意清淡的时候。

    他口味很杂,买杂志只看封面,要么上面有美女,要么上面有他感兴趣的标题。

    翻了几本之后,他把目光投向了《明报周刊》。

    封面是一男一女,一坐一站,标准的双人封面照,没什么特别的,那女的虽然看起来身材不错,但算不上特漂亮,也没有漏胸露大腿,风小波对她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封面上的标题——“20岁,3个月,香港最年轻的千万富豪发家史!”

    拿起杂志,三下两下翻到封面人物专访栏目。

    “沈冲,男,20岁,矩阵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大学肄业生,魔方发明者,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狂赚数千万港币,创造了香港有史以来最快的赚钱纪录,是香港最年轻的千万富豪。”

    “李开元,女,24岁,矩阵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和合伙人,香港最年轻的千万女富豪。”

    风小波眼皮子跳了跳,20岁,3个月,千万身家?白日梦么?

    “老板,这期《明报周刊》你看了没?”

    “看了。”书报摊老板放下手中的一叠报纸,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说道:“说起来你别不信,这期《明报周刊》封面上的两个人,我都见过,就在春节前,他们俩来求我代售魔方,求了好久,我看他们挺可怜的,就帮忙收了一箱子,没想到,这才两三个月,他们就赚了几千万。”

    “真的假的?”风小波斜着眼睛鄙视:“你吹牛吧?”

    “是真的!”书报摊的老板见他不信,从书报摊后面拎出来一个小纸箱子,指着上面的字迹说道:“你看你看,这就是当时装魔方的箱子,这边还有签名,李开元,看到没,就是《明报周刊》封面上的那个女的,她来收款时候亲笔写的。”

    风小波凑过去看了看,确实有个签名,他用手摸了摸,然后问道:“老板,你留着这个纸箱子干什么?”

    “我早就看出来他们俩不是凡人。”书报摊的老板得意的吹嘘道:“所以留着这箱子,沾沾财气,两三个月赚几千万,说不定是财神童子转世。”

    “切!”风小波一挥手,鄙视了书报摊的老板几句,然后扬了扬手中的杂志,说道:“买一本。”

    走进公司大厦,在等电梯时,一个西装革履的家伙瞄了瞄风小波手中的杂志,搭讪道:“最年轻的千万富翁,啊哈?”

    “你看过了?”

    那人点头,说道:“比拍电影还神奇,一个春节,就卖了10多万个魔方,没过两月,就打入了北美市场,销售额突破500万美元,呵呵,我们公司开了七八年,去年一年的销售额才400多万美元,还不如人家一个月。”

    “你说这是真的么?”

    “《明报周刊》应该不会报假消息,而且魔方确实很火。”那人拿手指了指天花板,说道:“这栋楼里,每个办公室都能搜出来一堆。”

    “说的也是。”风小波点头,别人不说,他自己就有两个,桌子上摆着一个镜面魔方做装饰,抽屉里放着一个普通魔方,无聊时候用来打发时间。

    一个早晨,经理都在附近晃悠,风小波一直没机会开小差去看杂志,于是中午和几个同事一起去附近的茶楼吃饭的时候,顺手把杂志也拿了,打算边吃边看。

    “哟,小波,你也买了这期的《明报周刊》啊。”一个男同事看到他手中的杂志,说道:“早知道你买了,我就不买了。”

    “早上经理发癫,一直在我旁边晃悠,都没机会看。”风小波问道:“你看过了?”

    “我们都看了。”一个女同事按了下行的电梯键,然后赞叹道:“沈冲很帅的呀,又会赚钱,那个李开元运气真好,攀上了这样的男人,一辈子都衣食无忧了。”

    风小波暗恋这个女同事好久了,闻言很不爽,他摊开卷着的杂志,指着封面,用嘲讽的语气问道:“你说他帅?”

    “怎么不帅?”那女孩子瞥了他一眼,说道:“你看看你们,一个个都留着大鬓角,看着就邋遢,看看人家,短碎发,多精神,在看看人家穿的格子衬衫,多清爽,再看看你们,黑西服白衬衫,好像扑克牌似的。”

    “就是,就是,个个都以为自己是猫王,是披头士,其实丑的要死。”

    “我最讨厌男人留长头发了,又不会打理,头皮屑乱飞,恶心死了。”

    同行的几个女同事轮番声讨,风小波和男同事不约而同的摸了摸自己的大鬓角。

    挤进电梯,几个女孩子还在叽叽喳喳的讨论。

    “我觉得李开元的那件风衣不错,不知道哪里有卖?”

    “你傻啊,马上都夏天了,买风衣干嘛?”

    “哎,对了,沈冲说他投资了一部电影,马上就要上映了,你们到时候去不去看?”

    “去,当然去。”另一个女孩子说道:“不知道他有没有参演?”

    “你花痴啊!”风小波不屑,作为公司著名的电影通,他觉得有义务给几个女孩子科普电影常识,“人家是老板,哪个老板会亲自去演电影的,邵逸夫演过电影吗?邹文怀演过电影吗?”

    “邵逸夫都七老八十了,他演电影谁会去看。”一个女孩子反驳道:“人家沈冲又年轻又帅气,亲自演电影怎么不行?”

    风小波张嘴欲驳,想了想还是消停了,古龙都说了,和女人吵架,是天底下最傻的事情。

    “听说他投资的电影是根据龙虎山凶杀案改编的,会不会很吓人呀?”

    “应该不会吧。”

    “哎,小波,龙虎山凶杀案是什么案子?”

    “好像是个什么双尸命案,挺轰动的,好多年前的事吧,那时候我还在上中学,记不清了。”

    ……

    费利通(fred)也买了一本《明报周刊》,他粗通汉语,但对汉字一窍不通,买这本杂志,是因为他认识封面人物之一的沈冲。

    那天,秘书去买魔方,结果跑了三个街区才买到,他玩了一会之后,敏锐的觉察到这个小玩意,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虽然如此,身为汇丰银行的高级投资顾问的费利通,并没有特别关注魔方,因为在汇丰银行这样的巨无霸眼里,魔方和它背后的公司,就好像蚂蚁腿上的绒毛。

    直到有一天,他和远在伦敦的家人通电话,七八岁的小儿子跟他汇报在学校里参加了魔方比赛,这时候,他才恍然发现,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魔方居然已经漂洋过海,席卷全球了。

    这么快的扩散速度,让费利通很吃惊,对魔方背后的矩阵科技公司兴趣大增,正好这家公司的财务都是由汇丰处理,于是他在沈冲来办理业务的时候,特意约见了他。

    虽然没有聊多久,但沈冲青春年轻的面容,鲜明新颖的想法,还有对未来的远见,都给费利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当他看到印有沈冲封面的杂志的时候,就随手买了一本。

    走进办公室,他脱下大衣,摘下帽子,递给秘书艾丽,等她收拾好了之后,才问道:“艾丽,你会不会读汉字?”

    “先生,我在这里工作了18年,和无数中国人打过交道,他们语言和文字,对我来说,和英文没有任何分别。”

    “非常好,你帮我个忙,来翻译一下这篇文章。”费利通打开《明报周刊》,翻到沈冲的专访页面,说道:“不需要逐字翻译,把大意说给我听听就好。”

    艾丽拿过杂志,一边阅读,一边随口翻译成英文。

    专访开头,用了大篇幅谈论沈冲的身世和魔方的营销,费利通听了一会,感觉有些失望,都是些常规的故事和商业手段,他觉得这份专访的水平太低了,再听下去是浪费时间,于是打算让艾丽停止翻译。

    就在这时,费利通听到了”知识经济“的字眼,新颖的观点让他精神一振,开始认真听起来,可惜杂志里只是很简略的论述了一下,很快就没有了,接下来的内容是电影革新之类的话题,费利通对此毫无兴趣。

    “艾丽,停一下。”费利通抬了抬手,打断了艾丽的翻译,问道:“刚才的内容里,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是不是这个词?”

    “是的,先生。”

    “能把有关这个词的内容翻译成文字吗?”费利通说道:“要严肃,准确的翻译。”

    “可以。”艾丽看了看杂志,说道:“只有很短一段,没有太多内容,最多十分钟,可以翻译好。”

    “那赶紧去做吧。”

    “那这篇访谈,后面的内容还需要我继续翻译吗?”

    “不用了,我对电影没有兴趣,尤其是中文电影。”

    ……

    清水湾,邵氏片场。

    “老蔡,你可真悠闲,一边品茶,一边看书,好享受。”

    楚原走进蔡澜的办公室,一屁股躺在沙发上,长叹一声,抱怨道:“我可累惨了。”

    “你可是邵氏的擎天白玉柱,跨海紫金梁,楚大导演要是不忙,我都要失业了。”蔡澜笑着站起来,拿了个杯子,给他泡茶,问道:“《绝代双骄》拍完了?”(注1)

    “还没有。”楚原翻身坐起来,接过茶杯,轻轻喝了一口,说道:“我得缓一缓,偷个懒,再这么搞下去,不仅身体受不了,心也受不了啊。”

    “你我真是相映成趣,我是闲的发慌,你是忙的发慌。”

    “你天天上班,玩玩书画,刻刻印章,工资照拿,生活照过,不知道有多舒服。”楚原唉声叹气的抱怨道:“你知不知道,我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多久?”

    “其实我也不知道。”楚原苦笑,说道:“自从拍了《流星蝴蝶剑》之后,我每年至少有300天呆在摄影棚里,连续呆了三年多,你说累不累?”

    “你跟方小姐求求情,请个假,回家休息几天嘛。”

    “方小姐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吗?”楚原又躺在沙发上,捶着腰说道:“她恨不得我永远呆在摄影棚里,一部电影还没拍完,就来问下一部拍什么了,我只要报个名字,第二天就发通告,说楚原要拍新片了,这样的状况,我就是想走也走不了啊。”(注2)

    “谁让你红呢,邵氏现在的电影,可以没有狄龙,可以没有井莉,但不能没有你楚原。”蔡澜幸灾乐祸的道:“楚千万的大名,谁不知道?只要电影海报上签了你的名字,在台湾票房肯定过千万,你是财神爷啊,方小姐当然得把你供着。”

    “我哪里算什么财神爷啊。”楚原挪动了一下脑袋,稍微靠起来一点,说道:“你有没有看最新一期的《明报周刊》?封面上的那小子,才是真财神爷,3个月赚了几千万,我3年拍了15部电影,累死累活,还不如人家一个月赚的零头多。”

    “你说他?”蔡澜拿起案头的杂志,竖起封面给楚原看。

    “就是他。”楚原见蔡澜神色有异,问道:“你认识?”

    “只通过电话,没见过面。”蔡澜放下杂志,说道:“你天天呆在摄影棚里,两耳不闻窗外事,这小子,最近几个月在电影圈里搞出不少事。”

    “什么事?”

    “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蔡澜在案头翻了翻,拣出几本杂志,作势欲抛,说道:“你自己看吧。”

    “别,别,我哪有功夫看,《明报周刊》还是今天吃早饭时候,剧务拿给我看的。”楚原连连摇手,“你随便说说。”

    “简单的讲,就是他预言香港电影行业正在发生一场革命。”蔡澜放下杂志,说道:“然后他又办了两本电影杂志,鼓吹电影新人和新电影,声势弄的比较大。”

    “这没什么吧,听起来和那本《大特写》差不多。”

    “你那都是老黄历了,《大特写》去年初就停刊了,几个编辑又办了个《电影双周刊》,才出两期,就被沈冲收购了,改版成一本周刊,一本月刊。”蔡澜拿着一本比较厚的杂志,站起来,递给楚原,说道:“这是他办的月刊,你看看,其中有个香港电影市场调查的栏目,非常有参考价值。”

    楚原坐起来,接过杂志,按照目录,翻到蔡澜所说的栏目页面,匆匆看了几眼后,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体,认真看了起来。

    楚原从50年代就开始拍电影,国语粤语,时装片古装片,统统拍过,只要再拍一两部电影,导演的电影数量就将突破一百部大关,他可谓电影业的行家里手,绝对的专家。

    正因为专业,所以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个香港电影市场调查的意义所在,这里提供了上千份有效问卷调查之后得到的结果,内容涵盖电影观众的年龄构成,身份学历,收入多寡,以及观影习惯,戏院选择,还有对国语片粤语片的看法,最希望看到的电影内容等等,足有二十多条,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对电影公司来说,这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东西。

    楚原匆匆浏览了一下之后,拿着杂志,站起来说道:“本以为这个沈冲,是赚了钱之后,来电影圈随便玩玩的花花大少,不过看了这个之后,我感觉他的心很大啊。”

    蔡澜点头,说道:“我也深有同感。”

    “你忙吧,我去摄影棚了。”楚原举了举杂志,说道:“这本杂志我拿回去看看。”

    “拿去吧。”蔡澜站起来,送楚原出门,在分别前,他有些感慨的说了一句:“楚原,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两个都要给这个年轻人打工。”

    ……

    ————————————————————————————

    注1:《绝代双骄》大致在这个时候拍摄。

    注2:这里对话信息来自楚原自传。

第一卷 第四十二章家居

    沈冲醒来,发现李开元不在身边,抓起床头的闹钟看了看,才刚过六点。

    走出卧室,就看到她穿着白色的睡袍,站在阳台的落地玻璃前,看着远处晨雾蒙蒙的维多利亚港发呆。

    沈冲走过去,搂住她的纤腰,轻声问道:“睡不着么?”

    “以前在旧房子里,虽然挤得慌,但是很热闹,很温馨。”李开元反手抱着他的手臂,说道:“这里虽然大,风景也好,但空空荡荡的,没意思。”

    “我也觉得是。”沈冲嗅着淡淡的幽香,安慰道:“不过人生就是这样,没有的东西,拼命追,追到了,反而觉得以前的好。”

    李开元软软的靠在他身上,过了一会,说道:“其实小时候经常搬家,每次都好兴奋,想不到年纪大了,反而不喜欢搬家了。”

    “当然的咯,人心思定嘛,长大了,就想安稳下来,结婚成家,要是没这种心理,总是喜欢跑来跑去的,人类早就灭绝了。”

    “也许吧。”李开元叹了口气,推开他,说道:“我去煮粥。”

    沈冲跟着走进厨房,靠在门边看她淘米,说道:“还是请个保姆好了。”

    “我做的不好吃?”

    “好吃。”沈冲解释道:“一来你很忙,二来烧饭做菜,油烟多,伤皮肤嘛。”

    “你就会嘴花花。”李开元一边给电饭煲加水,一边白了他一眼,说道:“既然这么心疼我,怎么不亲自下厨做饭给我吃?”

    “以后有机会,有机会。”沈冲尴尬的挠了挠头,心中又多了一条努力做任务的理由——厨艺速成可是要10万电影勋章的。

    “对了,天宝转学的事,谈的怎么样了?”

    “琴姐说如果成绩没问题的话,她可以帮忙,让天宝转学去拔萃女书院。”李开元按下电饭煲的电源,然后推着他走出厨房,说道:“拔萃女书院是香港最好的女子中学,天宝要是能进去,我妈肯定开心死了。”

    “琴姐这么厉害?”

    “是的哦。”李开元说道:“我也是前两天才知道,她家是永安百货的大东家,豪门世家,而且她开时装店,认识好多名流的。”

    “原来如此,难怪她品位不俗。”永安百货的大名,沈冲还是听过的,那可是写进历史书的老字号,“既然有她帮忙,应该十拿九稳吧?等这个学期结束了,就让天宝搬到这边来住好了。”

    “琴姐说认识拔萃书院的校长。”李开元倒了杯水,盘膝坐在沙发上,有点担忧的说道:“天宝虽然聪明,不过观塘那边的学校,质量不行的。”

    “行啦,别担心了,即使进不了拔萃书院,在半山这边上学也不错,还不用接送。”

    李开元嗯了一声,她放下杯子,换个话题,说道:“不知道今天公司那边有没有记者?昨天下午,我妈打电话说,有记者找到家里去了。”

    “肯定有的,最近几天风头紧。”沈冲把她搂在怀里,说道:“要是没什么要紧事,你就别去公司了,这几天搬家也挺累的,在家好好休息休息。”

    “那要是有突发事情怎么办?”

    “放心好了,地球缺了谁的,都照样转的。”沈冲笑道:“再说馨姐不是在公司么,还有那个高薪养的小白脸,能出什么事。”

    “那好吧,我昨晚没怎么睡好,正好补补觉。”

    李开元调整了一下姿势,垫着一个抱枕,闭上眼睛,沈冲看着她姣好的容颜和美妙的身姿,发了一会呆,然后站起来,去卧室拿个毯子,准备给她盖上,走出卧室,却见她又翻身坐了起来了。

    “怎么了?”沈冲诧异。

    李开元用手擦了擦脸,站起来朝厨房走去,说道:“还是把粥熬好了再睡吧。”

    “你真是个劳碌命。”沈冲无奈,摊着手说:“我虽然五谷不分,难道还不会煮稀饭?”

    “你会个鬼。”李开元揭开电饭煲的盖子,说道:“看吧,水都溢出来了。”

    沈冲汗颜。

    “我爸说五月底去内地拍戏。”李开元拿着饭勺搅了搅粥,一边问道:”你是不是也跟着去?”

    “是啊,早就安排好了。”

    “真不明白你非要去内地干嘛。”李开元抱怨了一句,接着又说道:“不过也好,有你跟着,我妈比较放心。”

    “我连粥都不会熬,你还指望我照顾李叔啊。”沈冲笑道:“李叔照顾我还差不多。”

    “没让你照顾他,是我妈觉得你很神,你要是去了内地,就不会发生不好的事。”

    “把我当吉祥物啊?”

    “你以为咧?”

    ……

    接受《明报周刊》的采访后,沈冲把观塘万福大厦的办公室转让给了矩阵科技公司,然后把东方魅力电影公司搬到了湾仔,在距离杂志不远的一栋写字楼里,重新租了一间办公室。

    专访里虽然谈到《疯劫》,但没有曝光电影公司名字,所以他可以悠哉悠哉的去上班,不用担心骚扰。

    不过即使有骚扰,也不是很烦,这个时代里,媒体界还是有节操的,狗仔队貌似还没有出现。

    刚到办公室不久,曾丽珍就敲了敲门,走了进来,她现在是制片部经理,可以不经过秘书通报,随时来找沈冲。

    “沈总,你星期六放出去投资拍电影的消息,昨天就有七八个人跟我联系了。”她把一个文件夹递给沈冲,苦笑着说道:“这个是剧本,王晶昨晚堵在我家门口,硬塞给我的。”

    王晶么……这小子对电影的热情真不是一般的高,直接堵门口递剧本,倒是有几分他电影中那些撒泼无赖的角色风采。

    沈冲接过文件夹,也不打开,问道:“你看了没?”

    “看过了,说的是一个打麻将的故事。”曾丽珍简略的说了一下剧情:“一个年轻人继承了家麻将馆,一个坏人想要抢,然后另一个高手教年轻人打麻将,最终利用麻将击败了坏人,情节和那些清末民初的功夫片没多少区别,不过把打架换成了打麻将,看起来挺有趣的。”(注1)

    沈冲听完之后,看都没看,直接把文件夹丢进了抽屉,他看曾丽珍一脸诧异,随口解释道:“麻将毕竟是赌具,咱们公司才初创,不太好沾黄赌毒这些东西,影响不好。”

    “还是沈总考虑的周到。”曾丽珍恭维了一句,然后问道:“那我就这么回复他?”

    “就这么回复吧。”沈冲无所谓的回答——王胖子应该属于心理素质毕竟坚韧的人,又有个大佬老爸罩着,被拒绝了,也不至于消沉。

    “都有哪些人和你联系过?”

    曾丽珍又打开一个文件夹,递给沈冲,详细解释道:“一共有八个人,我把每个人的履历经验,拍摄档期,初始预算,还有剧本概要,都记下来了。”

    沈冲拿过来一看,发现全是陌生的名字,再看履历,也没有特别出色的,不由的有些失望,他把文件夹还给曾丽珍,说道:“好像没有值得投资的。”

    “我也觉得是。”曾丽珍说道:“有两个人连剧本都没有,开口就要一百万的预算,纯粹是想骗钱。”

    “我不缺钱,暂时不指望电影赚钱,我只要好电影。”沈冲双手交叉,扭动着手腕,说道:“凡是来求投资的,你先初审一下,挑选一些有新意又有诚意的来给我看,那些粗制滥造来骗钱的,统统推掉。”

    “好的。”

    曾丽珍走后,沈冲靠在椅背上,闭目假寐,在脑海里打开了系统,进入“企业管理”页面。

    项目名称:visicalc;

    项目状态:一切正常;

    项目投资:10万美元;

    开发进度:74%;

    项目名称:tetris;

    项目状态:一切正常;

    项目投资:50万美元;

    开发进度:61%;

    项目名称:pa软件&游戏发行销售平台;

    项目状态:一切正常;

    项目投资:200万美元;

    项目进度:15个城市21家连锁店

    一切正常,沈冲松了口气,退出了系统,在退出前,看了一眼余额提示,忍不住叹了口气。

    系统太狠了,这种最简略的状态查询,一次就要100枚电影勋章,要知道他总共才1050枚电影勋章,这一次查询三个项目,300枚勋章就没了……

    北美的几个项目,关系到日后的资金来源,是极为紧要的事,不能不重视,虽然合约都是大律师起草的,但百虑一疏,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损失可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虽然被宰的心疼不已,沈冲还是启用系统扫描了一下,要是亲自去美国绕一圈,至少得一周的时间,耗不起啊!

    《疯劫》预订在5月5日上映,这几天沈冲肯定要坐镇指挥的,毕竟是公司的第一部电影,从试映会来看,口碑是可以保证的,要是票房再火一把,叫好又叫座,东方魅力电影公司就能在香港电影圈打响名气了,况且系统里还有个奖励不错的任务呢……

    而且《南海十三郎》也需要早做安排,沈冲拍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为了和廖承志搭上关系,他前世非常喜欢这部电影,高志森困于资金不足,因陋就简,捣鼓了一个半是戏说半是演义的电影,都能成为经典,如果趁着当事人还在世,集合最优秀的电影人和资源,将会拍出一部怎样水平的《南海十三郎》?

    沈冲对此非常期待!

    ————————————————————————————

    注1:此处借用了《打雀英雄传》,1981年十大卖座电影之一,王晶编剧。

第一卷 第四十三章首映场

    5月4日,星期五,铜锣湾,百德新街,珠城大厦。

    珠城大厦由一座商场和三座住宅大楼组成,又称翡翠明珠广场,以邵氏旗下的龙头戏院——翡翠明珠戏院而著名。(注1)

    在商场一家咖啡厅的角落里,沈冲和张爱嘉对面而坐,相顾无言,在桌子上,有一本《明报周刊》,仿佛冰山一样,横亘在两人之间。

    沈冲一直毫不掩饰对张爱嘉的喜爱和追求,使得两人关系从开始就太正常,虽然还算不上情侣,但颇为暧昧,而《明报周刊》的专访里,沈冲却坦诚他和李开元的关系极为亲密。

    开后宫真tm不是简单的事……

    要是系统能直接发花痴卡就好了……

    如此胡思乱想了一会之后,沈冲打破沉默,真心实意的道歉:“张姐,以前我太轻浮孟浪了,对不起。”

    “没什么。”张爱嘉勉强笑了一下,她然后低下头,拿着勺子轻轻搅着咖啡,半响之后,幽幽的问道:“你爱她吗?”

    沈冲眯着眼睛,靠着椅背上,沉默了好一会后,说道:“她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生而为人,无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需要有一个锚点,定住东奔西走的身体和肆意撒野的心灵,所以人们总会倾尽一切去买房子,因为房子是物质上的锚点。

    而精神上的锚点,小时候是父母,长大了是妻子朋友,老了是子女,而在这个世界里,沈冲的父母朋友已经被抹去,心灵完全没有可以停靠的地方,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他觉得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死——这个世界不过是个梦境,死了或许能解脱;要么疯——这个世界只不过是个虚拟网络游戏,谁会在意npc的死活?

    李开元及时出现了,她是鲜活的,她的热情,她的体贴,她的朝气,她的温柔,定住了沈冲惶恐不安的心——李开元是真实的,所以这个世界是真实的。

    那些明星大腕,不管是风华绝代的美人,还是才华横溢的才子,都没有这样的能力,他们太飘渺了,没有生活气息,前世有关他们的种种信息,反而成了阻挡沈冲认知这个世界的障碍。

    李开元是最重要的,这点毋庸置疑。

    而张爱嘉,更像是好朋友,两人很处得来,在一起很自在,很快活,相互都很欣赏对方,至于男女之情,有暧昧,但还没有到可以捅破一切的程度。

    《明报周刊》是沈冲带过来的,遮遮掩掩的开后宫太下作,会伤害所有人,他不屑为之。

    “真羡慕她。”张爱嘉闻言,抬起头看了沈冲一眼,说道:“我好希望也有人能对我这么说。”

    “张姐,你在我心中也很重要的。”

    张爱嘉兰心蕙质,一下就听出来了沈冲的言外之意,她笑了笑,用带着些许讽刺的语气说道:“你说这话,是想学我外公,养个红颜知己吧?”

    沈冲毫不犹豫的点头。

    如此明目张胆的厚颜无耻,让张爱嘉气极反笑,她揶揄道:“你想养的怕是不止我一个吧,是不是想养一群?”

    “还是张姐懂我。”沈冲用双臂撑着咖啡桌,身体前倾,表情和语气都很认真的说:“我要开一个大大的后宫,收集全世界的美人。”

    “疯了吧你?”张爱嘉这下真的笑了,说道:“你当自个是皇帝?就算是皇帝,在现在这个时代,也只能娶一个,再说,你到处勾三搭四的,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怎么办?”

    “慢慢来,总会解决的。”沈冲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香港八年前才取消一夫多妻制度,有很多实例可以参考。”

    “那你在香港慢慢研究吧。”张爱嘉喝了一口咖啡,说道:“我拍完《山中传奇》后,就准备回台湾了。”

    “为什么?”沈冲惊诧,说道:“不是说好了来我的电影公司吗?”

    “我觉得很难和你这么无耻又好色的老板一起共事。”张爱嘉白了他一眼,然后叹了一口气,说道:“家里给我安排了个亲事,女孩子到了我这个年纪,也该结婚成家了。”

    “对象是谁?”

    “你很关心吗?”张爱嘉和沈冲对视片刻之后,低头说道:“他叫刘幼林,美联社驻香港分社的社长。”

    “你准备嫁给一个大你十多岁,而且还离过婚的老男人?”

    “你认识他?”这下张艾嘉惊诧了。

    “我好歹也算是做传媒的。”沈冲自然不能说你的情史,前世早就被人八卦的体无完肤,他遮掩道:“美联社这样的世界顶级新闻机构,怎么可能不去了解一下。”

    “是么?”张爱嘉狐疑的扫了沈冲几眼,说道:“你总是神神秘秘的,好像什么都知道。”

    “张姐,我觉得吧。”沈冲拿起咖啡杯子,轻啜一口,说道:“你嫁给这样的老男人,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给我做红颜知己。”

    “我已经对你无话可说了。”张爱嘉哭笑不得,拿起桌子上的杂志敲了他的手臂一下,说道:“老男人至少成熟稳重,知道心疼人,给你做红颜知己,能有什么好处?”

    “好处多着呢。”沈冲游目四顾,然后指着咖啡厅门口的风水鱼缸,说道:“张姐,你嫁给老男人,就好像那风水鱼,住在鱼缸里,天天有人喂食,没有风浪,没有天敌,安逸又安稳,然而从此之后,一辈子就只能在咫尺之中腾挪,和精彩纷呈的世界之间,永远隔着一块看不见却摸得着的玻璃,你甘心吗?”

    “而给我做红颜知己。”沈冲用手指在咖啡桌子上画了个圈,说道:“我可以打造一个海湾,或者一片大湖,让你可以自由的游弋。”

    张爱嘉的目光在鱼缸和沈冲之间逡巡,过了一会,嫣然一笑,说道:“我还以为你会说,给我整个海洋呢。”

    “海洋风大浪大,危机四伏,会很辛苦的,那是我该去的地方。”沈冲自信的一笑,说道:“再说了,要是一不小心,你长成了一条大鲨鱼,我可就危险了。”

    “我要是成了鲨鱼,第一个就吃掉你。”张艾嘉大笑,她整理了一下衣服,说道:“我们走吧,马上12点了,《疯劫》的首映场快开始了。”

    ……

    风小波和几个相熟的同事一起,也来到了翡翠明珠戏院,准备参加《疯劫》的首映场。

    “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他把《电影时代》卷起来,有一下没一下的拍打着手心,抱怨道:“怎么还不能进场?”

    一个同事看了看表,说道:“快了,已经十一点五十了,还有十分钟。”

    “香港有史以来最吓人的电影。”风小波心仪的妹子一字一句的念着戏院入口旁,海报上的宣传语,有点担心说道:“小波,你说这电影会不会真的很恐怖?”

    看了一眼那张满是暴力和血腥元素的海报,风小波宽慰道:“不会的,电影公司就喜欢哗众取宠,什么最吓人的电影,都是吹牛!”

    “就是。”那个男同事也搭腔道:“上次我去看一部号称世界最搞笑的电影,结果从头到尾,都没笑过一句。”

    “不过这张海报,看起来好吓人啊。”妹子朝风小波身边靠了靠,说道:“没有杂志上登的那张好看。”

    风小波翻开杂志,有意无意的贴着心仪妹子的身体,指着其中一页说道:“你是说这张吗?”

    “是啊,这张好有艺术感。”妹子没有注意到风小波的小动作,说道:“杂志上说这是香港第一部自觉地探讨叙事模式、手法和功能的电影,我还以为是艺术片呢,没想到戏院里的海报这么吓人。”

    “这里的海报可能不是电影公司做的,而是戏院自己做的。”风小波信口开河,说道:“故意搞些噱头,吸引那些不看电影杂志的人。”

    “对哦,有可能。”

    这时候人群一阵涌动,戏院开始放人进场了。

    “兄弟,我问一下,你们都拿着一本杂志干什么?”

    “看完电影后,拿着这本《电影时代》和电影票根,可以免费领一件纪念品。”

    “唉哟,早知道我也买一本了。”

    ……

    电影开始。

    “这logo做的真漂亮,红底白字的印章,很精致,比邵氏的好看。”

    “还行吧。”妹子当初说沈冲品位好,风小波一直耿耿于怀,打击起来不遗余力,说道:“没有配乐,不够气势。”

    “赵雅芝的这件裙子真漂亮。”

    “是呀,不知道在哪里买的。”

    “我说,张爱嘉看男主角的眼神不太对,估计有情况。”

    “我看也是,莫非是赵雅芝发现了他们的奸情,然后杀人毁尸?”

    “哎呀,居然是赵雅芝和男主角死了。”

    “哇,这个疯子好吓人,估计是他杀的人。”

    ……

    一起来的几个女孩子,开始还叽叽喳喳的小声讨论,随着剧情的展开,悬念越来越大,气氛越来越紧张,几个女孩子都不再出声。

    当张爱嘉在坟场看到一个红衣女子跑过的时候,风小波感觉手一紧,低头一看,却见妹子抓着他的手,可怜兮兮的低声说道:“我好害怕。”

    风小波暗爽不已,一边温柔的握着她的手,一边气盖云天的说道:“别怕,有我在。”

    当张爱嘉回家,看到对面的屋子里有光亮,匆匆跑过去追查的时候,忽明忽暗的灯光,摇晃飘忽的镜头,以及紧张悬疑的音乐,让风小波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

    “小波,你捏疼我了。”妹子低声诉苦。

    “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风小波尴尬。

    “嘘,别说话。”背后观众不爽。

    当张爱嘉追着赵雅芝走进漆黑的小巷的时候,风小波已经和妹子抱一块了……

    ……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沈冲问张爱嘉:“感觉如何?”

    “比粗剪的版本要好看的多。”张爱嘉还是第一次看到成品,她说道:“没想到安姐能拍这么好,虽然是我自己演的,看的时候也忍不住紧张。”

    “那是你演的好。”沈冲笑道:“我觉得可以得金马奖。”

    张爱嘉转头,看着他,说道:“真的?”

    银幕光线反照,给她的轮廓添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显得格外明艳动人。

    沈冲看的一呆,然后点头,很肯定的说道:“真的。”

    旧版的《疯劫》,只有85分钟,很多地方都交代的不清不楚,比如张爱嘉和赵雅芝到底是什么关系?她和赵雅芝的家庭又是什么关系?和万梓良又是什么关系等等,都没有说明白,导致剧情推进的时候,动力不足,张力不够,观众会疑惑,张爱嘉为什么要去追查赵雅芝的死因?

    而在新版里,因为沈冲的提醒和支持,陈韵文重新修订了剧本,许鞍华也用了更多的镜头去勾勒人物之间的关系,张爱嘉作为串起整个剧情的女主角,戏份极重,表演空间很大,而且她也表演的非常完美,把一个在爱情亲情友情之间挣扎的女孩子演的活灵活现,感情拿捏的恰到好处。

    沈冲记得,前世里旧版的《疯劫》在金马奖上就备受关注,那么质量更好的新版《疯劫》,应该能帮助张爱嘉在金马奖上有所收获吧……

    ——————————————————————

    注1:根据wiki,应该是翡翠戏院和明珠戏院,两个戏院开业时间不同,但同在一个商场内,很多资料都把它们合并,称之为翡翠明珠戏院。

第一卷 第四十四章琐碎计划

    胡金铨拍电影,要求非常严格,张爱嘉在香港不能久留,第二天下午就要坐飞机回韩国。

    沈冲死皮赖脸的陪了她一早晨,然后还送她去了机场,张爱嘉对他的惫懒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当两人在检票口分别的时候,关系总算从尴尬别扭恢复到了言笑无忌的水平。

    好女也怕烂人磨,厚脸皮才是泡妹子第一神器。

    当然不是谁都敢这么厚颜无耻的,沈冲能放下脸皮,主要还是穿越者必备的两颗心在作祟——爆棚的自信心和追求乐趣的游戏心。

    张爱嘉走后,沈冲在启德机场里找了个书报摊,翻了几份报纸之后,很快找到了他需要的内容。

    “备受市民关注的电影《疯劫》昨夜在邵氏旗下的翡翠明珠戏院首映,影片放映结束后,本报配合电影公司对现场观众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有超过7成的观众表示这是他们看过最吓人的电影……”

    “来一份这个。”沈冲把手中的《香港商报》折起来,掏了一块钱,递了过去,装作无意的问道:“老板,知道《疯劫》不?”

    “知道,现在全香港谁不知道。”老板一边找零,一边口若悬河,“根据70年龙虎山双尸命案改编的嘛,最近好几家报纸都在讲这个案子,有的说凶手另有其人,有的说那男的死后,生前住过的宿舍里还能经常听到他的脚步声,有的说女的死了很久以后,有人在她以前常去的茶餐厅里见过她,总之很玄乎。”

    沈冲接过零钱,饶有兴趣的问道:“你准备去看这部电影吗?”

    “有空当然去看看啦。”老板是个四十左右的男人,他翻开一份《天天日报》,指着其中的标题,语带不屑的笑着说道:“你看,这上面说,昨晚有人在戏院里吓得腿发软,最后被人抱着出去的,胆子也太小了!”

    沈冲一愣,这和《午夜凶铃》上映后,戏院里吓死人的段子有点雷同,难道是朱家鼎无师自通,特意安排的段子?

    拿过报纸看了看,沈冲笑了——报纸中描述的场景,他昨晚惊鸿一瞥看到了,与其说是吓的走不动,不如说是那对男女借着看恐怖片的机会,修成正果了,女方大约是害羞,为了在朋友面前遮掩,才谎称吓的腿软,需要人抱。

    不过这是好事,沈冲也不揭破,添油加醋的说道:“这太夸张了,晚上我去戏院看看,见识一下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吓人。”

    “我也这么想的。”

    得,又一个入套的……

    在《疯劫》的拍摄过程中,沈冲提供了大量后世经典心理恐怖片的桥段和思路给许鞍华做参考,许鞍华以极为敏感的电影触觉,很好的把握住了其中的核心——充满未知危险的环境和人类旺盛的好奇心之间的平衡,由此拍出来的镜头,极具心理压力,加上香港之前很少有人拍摄恐怖悬疑类的电影,观众对此缺乏免疫力,一见之下,自然吓的一塌糊涂。

    《疯劫》主要在拍摄技巧和镜头语言上有很多的创新,至于情节,并无太多深度可言,是一部比较纯粹的商业电影,所以发行时,在市场定位上,沈冲用了很低俗的“最吓人”作为噱头来吸引普通观众。

    沈冲离开书报摊后,找了个公用电话亭,打了个电话回电影公司。

    “小雨,早上公司有什么事吗?”

    “江经理说有事要报告,还有洛杉矶的莉莉小姐打了好几个电话过来。”

    “还是以前那个号码吗?”

    “不是,是个新的号码。”

    “把号码报给我。”沈冲用脖子夹着电话筒,掏出随身笔记本和钢笔,记下号码后,他吩咐道:“让江经理在办公室等我吧,我大概半个小时后回去。”

    “好的。”

    挂掉电话,再拨通莉莉的号码。

    “哈喽!”电话刚接通,就传来莉莉热情洋溢的声音,她兴奋的大声嚷嚷:“艾伦,你猜我和谁在一起?”

    沈冲微笑,假装惊讶的问道:“你爸爸到洛杉矶了?”

    “不对。”莉莉发出一阵笑声,说道:“好吧,你肯定知道我和谁在一起,那你猜猜我前段时间去了哪里?”

    “温哥华?”

    “哇。”莉莉发出夸张的惊叹声,说道:“你怎么知道的?”

    “你以为我住在蛮荒之地吗?香港也有报纸的。”沈冲笑着说道:“难怪我每次打电话都找不到你,你去了温哥华,怎么不给我打电话?”

    “我把记你电话的纸条弄丢了。”莉莉道歉,说道:“等回来后才找到的。”

    “你没事就好。”沈冲问道:“我送你的车怎么样?”

    “太棒了,那可是限量版的福特眼镜王蛇!”莉莉叽叽喳喳的说了一大通车如何如何,好一会之后,说道:“艾伦,等一下,我让特瑞莎和你说话。”

    等了一会,电话那边传来一个轻柔的声音:“沈先生,你好。”

    “邓小姐你好。”一代歌姬名不虚传,声音柔和动听,远隔重洋,都能令人心醉。

    有点冷场,双方都不知道说些什么,过了好一会,电话里才传来声音,“沈先生,非常感谢您的指点,它对我的帮助非常非常大。”

    “邓小姐客气了,我是你的歌迷,能为你做点事,是我的荣幸。”

    “沈先生下次来美国,请一定要通知我,让我可以当面感谢您。”停了一下,那边说道:“那么,我把电话给莉莉小姐了?”

    “好的。”

    “艾伦,ucla那么大,你猜我是怎么找到特瑞莎的?”

    “你以为我是上帝吗?”

    “我告诉你呀。”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嬉笑打闹声,然后莉莉断断续续的说道;“有天傍晚,我去找海伦娜…她说有个东方…女人,开着一辆劳斯莱斯…去上数学课…哈哈,别挠痒痒…好了好了,我投降……”(注1)

    等打闹消停了,沈冲和莉莉又聊了几分钟,约定暑假来香港玩,然后才挂掉了电话。

    1979年2月24日,邓丽珺因为“假护照”事件,被日本驱逐出境,台湾一片哗然,媒体口诛笔伐,让她有家难回,只好黯然赴美,在ucla旁听读书进修。

    沈冲在看过“假护照”事件的报道后,决定来个雪中送炭行动,一来他很喜欢邓丽珺的歌声,二来邓丽珺作为目前华语流行文化圈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人,对未来计划很有帮助。

    说是雪中送炭,其实是借花献佛——沈冲只是把他知道的未来,提前告诉了邓丽珺而已。

    在中美正式建交,台湾人心惶惶之际,邓丽珺为了图方便,用了假的印尼护照出入境,让台湾当局极为恼火,有心封杀她,然而没多久,邓丽珺的歌声风靡内地,名扬大江南北,这又让台湾当局很是惶恐,为了防止邓丽珺被大陆拉拢,又连忙派人去美国,把她请回台湾。

    邓丽珺骤逢大变,孤身一人避居洛杉矶,自然是极为惶恐不安的,在这个时候,沈冲那份极具神棍色彩的分析报告,仿佛黑夜中的灯塔,给了她很大的安慰。

    不过是结个善缘罢了,日后如何发展,还得看怎么操作。

    ……

    “沈总,这是昨晚首映场的调查统计结果。”沈冲刚回到办公室,江之强就递过来一张报表,简略的介绍道:“

    昨晚一共有924名观众,其中786人参加了调查,总体评分为8。1分,其中七成以上观众看过之后的感觉是‘从没看过这么吓人的电影’。”

    沈冲拿过报表,细看之后,问道:“这份报告给杂志那边送过去了吗?”

    “送过去了。”

    “票房统计呢?”

    “和戏院商会联系好了,今晚最后一场上映之后,马上开始统计,明天一早就能上报纸。”

    “统计的时候,把楼座,后座,前座分开来算。”

    “那样的话。”江之强面有难色,说道:“可能要多花不少时间。”

    “不要紧,可以多雇几个人。”沈冲一笑,说道:“你可以问问公司里有没有人愿意加班,给三倍工钱。”

    “沈先生,统计的这么细,有什么用?”

    “用处大着呢。”沈冲解释道:“楼座最贵,买这种票的大都是中产阶级,前座最便宜,买这种票的基本是工薪阶层,通过每天的统计,可以估算《疯劫》的观影主力是哪些人,以便及时调整发行策略。”

    “好的,我知道了。”江之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然后告辞离开了。

    香港现在的戏院,大都是六七十年代建的大型戏院,能容纳上千人同时观影,一般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称之为楼座,票价最贵,目前均价在9块钱左右,下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后座,票价中等,均价7块左右,最便宜的是前座,只要5块钱。(注2)

    而香港目前的电影市场,方方面面都还没有成熟,不仅没有所谓的“档期”概念,而且票房统计也极不完善。

    六十年代之前,香港本土电影一直没有精确的票房统计,戏院商会连会址也没有,直到六十年代初,江之强的父亲借了一个房间供商会使用,当时商会只有两个人,一个秘书,一个杂务,这两位职员合作,统计每日各家戏院的票房,然后油印出来,至此,香港才算有比较系统的票房统计。

    戏院商会的电影票房统计数据不仅出的慢,而且缺乏细目,像首日票房,首个周末票房,首周票房等等极具参考价值的数据,都没人去统计,也没人特别关注。

    而作为数据时代的来客,沈冲非常了解数据统计的重要,他借着《疯劫》上映的机会,和戏院商会合作,深度挖掘票房统计数据,然后用这些硬邦邦的数据,来强化《电影时代》杂志专业权威的形象,扩大影响力。

    随着《电影时代》销售数量的上升,亟需独具特色的栏目,来树立和其他电影杂志不同的形象,而每周电影票房综述,就是沈冲选择的栏目,在个人电脑还不普及的时代里,统计票房纯靠手工,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别的杂志不会去做的。

    除了这个,沈冲还准备了另一个,就是午夜首映场评分综述。

    在《疯劫》首映结束后,利用发放免费纪念品的机会,沈冲让观众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很简单,就两个选项,一是用十分制给电影打分,二是对电影的观感。

    香港有举办午夜首映场的传统,电影公司用观众的反应来预测票房的前景,沈冲计划用《疯劫》作为敲门砖,把这个评分系统推广到所有的香港电影首映场里,把观众的反应数据化,然后刊登在《电影时代》上——只要想想imdb,想想豆瓣,就知道这么做的好处有多大了。

    如果能完成这个计划,《电影时代》将稳坐香港电影杂志头把交椅。

    但是这个计划,有点难度,毕竟一部电影好不好,没上映前,谁都没底,肯定会遇到抵制的……而如果一味的刊登评分高的电影,那这个栏目的意义就弱了许多。

    沈冲想了一会,觉得有点烦躁,于是拿起桌面上的魔方,随手拨弄。

    这个魔方是特别设计的,东南西北四面印着《疯劫》的四个主演的剧照,上下则印着“疯劫”和“东方魅力”的艺术字,昨夜首映场结束后,观众领到的纪念品,就是这个玩意儿。

    做这款魔方,一方面是为了宣传,另一方面,他想借此试水一下电影周边商品,看看市场反应。

    对了,矩阵科技公司的生产线太单薄,似乎有必要弄个新的玩具出来,等7月份去内地生产……

    ————————————————————————

    注1:见邓丽君访谈。

    注2:见《70年代以来香港电影观看人次和票房票价变化》。

第一卷 第四十五章宴席

    半山,嘉慧园。

    沈冲和李开元一人一张躺椅,坐在阳台上,一边欣赏着维多利亚港的夜景,一边随意闲聊。

    “你妈今天过来,呆了多久?”

    “下午两三点就被我赶走了。”李开元没好气的说道:“总是放不下她的饺子店,一个中午唠叨了二十多句。”

    “呵呵。”沈冲干笑两句,说道:“她没说别的?”

    “说了。”李开元侧着头,看了看沈冲,似笑非笑的说道;“她说房子太大了,应该买个小点的。”

    “元元姐,你不乖啊。”沈冲拿了颗樱桃,丢进嘴里,含含糊糊的说道:“明知道我问的是什么。”

    “你是个胆大包天的,脸皮又厚,还在意我妈说什么?”

    “做女婿的,哪有不怕丈母娘的。”沈冲吐掉樱桃籽,说道:“那可是世界上最厉害的boss。”

    “我看你就不怕,我妈对你比对我亲多了。”李开元把毯子稍微对上提了提,然后侧躺,面对着沈冲,说道:“她让我别欺负你,有事让着点。”

    沈冲吹了声口哨,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

    “我妈还说,她早就知道我们俩的事了。”李开元笑的很温馨,说道;“我们第一次牵手回家,她就看到了,只是一直没说。”

    “看来咱俩不适合做地下党啊,保密工作做的太差了。”沈冲又吃了颗樱桃,说道;“你妈算是过关了,还有你爸呢,他怎么说?”

    “得了便宜还卖乖!”李开元捻了一颗樱桃砸他,说道:“我爸看你就像看亲儿子一样,他能说什么,知道我俩的事后,笑得跟朵花似的。”

    “没办法,谁让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美少年呢。”沈冲一边自吹自擂,一边弯下腰,去捡掉在地上的樱桃。

    “德行!”李开元又丢了一颗樱桃砸他,然后说道:“对了,我爸说,他们厂里有个领导还是什么人,想要见你。”

    “哦?”沈冲心中一喜,连忙问道:“什么时候?”

    “没说,就让我带个话,让你有空去找他。”

    “那好吧,我明天就去。”

    说完这句,两人沉默下来,沈冲双手垫着后脑勺,看着远处的灯火发呆,李开元则看着他发呆,此时无声胜有声,自有一股柔情在空气中流动。

    “阿冲。”

    “嗯。”

    “你……昨晚和那个张爱嘉,谈的怎么样?”

    “我跟她说,我想开后宫,收她做妃子,她看我像白痴。”

    李开元笑的直打跌,她拍着躺椅的扶手,说道:“阿冲,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你的脸皮已经厚的可以在上面赛马了。”

    沈冲一跃而起,做了两个扩胸的动作,说道:“我觉得脸皮还不够厚,要是够厚的话,昨晚我在酒店,就该摸到她的房间里,来个霸王硬上弓,把生米煮成熟饭。”

    “你要是敢这么干。”李开元挑了挑眉毛,说道:“说不定明天小弟弟就没了。”

    “不是吧!”沈冲叫屈:“你说我可以开后宫的嘛。”

    “可以是可以,但是不能用强。”李开元翻身,仰面躺着,手腕搭在扶手上,身姿娇媚动人,她说道:“你找几个小情人,最多算荒淫无耻,要是用强,就是禽兽不如了。”

    “元元姐。”沈冲坐在李开元的躺椅一角,把玩着她的柔荑,问道:“我要是真开了个后宫,你在不在意?”

    “怎么可能不在意。”李开元白了他一眼,说道:“你看我像贤良淑德的女人吗?”

    “不像。”沈冲讪笑,说道:“你本来就是啊。”

    李开元哼了一声,她挣脱沈冲的手,咬着嘴唇,脸色变幻,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半响之后,说道:“你在外面瞎胡闹,随便,但是不能把她们带到这里来,出了事,也别指望我给你擦屁股。”

    沈冲讪笑,刚欲说话,电话铃声响了。

    “喂。”

    “沈总,票房统计出来了。”是江之强,他兴奋的报告道:“算上首映场,今天一共收了94万。”

    没过百万,让沈冲有点遗憾,他问道:“是新记录吗?”

    “之前没有首日票房的统计,不过商会的会计说从没见过这么高的单日票房。”

    “那行,明天在报纸上就用破了记录的标题。”

    “好,我这就通知报社。”

    放下电话,沈冲发现李开元已经不在阳台上了,走进卧室,见她侧身而卧,于是关了灯,躺在一边,轻轻抱住她。

    “票房出来了?”

    沈冲把脸贴在她的后背上,感受着亲密温暖的气息,含糊的应道:“收了90多万。”

    “不错嘛,每天90多万,映一个月,赚的比魔方还多了。”

    “姐,哪有那么多啊。”沈冲失笑,说道:“票房也就最初几天高,然后会一路下滑的,再说只能映两周。”

    “我又不懂电影。”李开元动了动身体,换了个姿势,贴紧沈冲,说道:“睡觉吧,都要12点了,好困。”

    “嗯。”

    ……

    在清水湾的邵氏片场附近,有一栋豪华别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不仅有富丽堂皇的饭厅,灯红酒绿的舞厅,还有一间舒适安逸的电影放映厅。

    这地方,是邵逸夫特意修建,专门用来招待客人的。(注1)

    邵逸夫是个工作狂,年轻时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连代步用的劳斯莱斯,内部都改装成办公室的样式,方便随时工作,即使年过七十,仍然老当益壮,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个小时。

    然而作为世界有数的电影大亨,免不了要和各行各业的各色人等打交道,交际应酬多了,工作就少了,邵逸夫于是想了个办法,他建了这栋别墅,然后每年选两个月,每晚开酒席,宴请各路贤达,今天是旧上海的大亨,明天是潮州籍的大佬,后天是地产界的大鳄……有时大宴,高朋满座,有时小宴,三五知交,依次流水席开过去。

    流水席能连开60天,可见邵逸夫的大亨气度和人脉之深厚。(注2)

    这晚,邵逸夫宴请了几位广东籍的财主。

    “六哥。”宴席接近尾声,一个胖胖的老头问道:“今晚给我们看什么电影?”

    每次宴席结束,邵逸夫都会选择一部时下最新最娱乐的电影,请来宾观赏,这是邵氏家宴的两大招牌之一,另一个招牌,自然是邵氏的当红女明星,“邵氏星,多如天上星”,这句广告语闻名东南亚,不过今晚宴请的几位,都是几十年老交情的老朋友,全是老家伙了,有通家之好,自然不需要女明星作陪。

    “楚原刚拍好《绝代双骄》,傅声主演的,各位待会可以先睹为快。”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说道:“傅声是不是张家的那个小九?”

    邵逸夫微微颔首,说道:“正是。”

    “小九每次在电影里被人打的鼻青脸肿的,张翁看到了,不知道心不心疼?”那老头笑着说道:“我可舍不得我儿子去干这个。”

    “张家枝繁叶茂,又不靠他继承家产,你家就一棵独苗,自然舍不得。”胖老头的笑的慈眉善目,他说道:“再说那是拍电影,又不是真打。”(注3)

    “六哥,《绝代双骄》我们下次再看。”坐在最边上,抽着雪茄的老头说道:“你把这两天炒的火热的那部《疯劫》拿出来,让给我们见识见识。”

    “哎,还是许老头有想法。”花白头发的老头赞同道:“我也想见识一下最吓人的电影是怎么个吓人法。”

    “万老弟,我们能看,你不能看。”许老头抽了口雪茄,对他说道:“没看今天的《东方日报》吗?人家电影公司登了全版广告,建议18岁以下小青年以及像你这样有心脏病的老头子,不要去看这部电影。”

    “我是老头子,你也不年轻!”万老头手一挥,不屑的说道:“那是电影公司玩得噱头,咱们这帮人,哪个不是从兵荒马乱的年岁里走过来的,谁没见过百十个死人,什么场面没见过,会被一部电影吓到?”

    “六哥。”胖老头捧着茶杯,说道:“客随主便,这事你来定。”

    “各位要是都想看,自然是可以的。”邵逸夫说道:“正好今天早些时候,他们送了一个拷贝过来,我也想看看上映一天,票房近百万的电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那得了。”万老头站起来,说道:“走,走,去看看。”

    “不急,不急,先吃东西。”邵逸夫抬手示意他坐下,说道:“拷贝还在影城那边,我现在让人过去拿。”

    “我说老万,你老大不小了,还这么风风火火的,难怪有心脏病。”胖老头说道:“要戒急用忍,注意保养身体。”

    “养个屁的身体,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喝。”万老头喝了一大口红酒,说道:“折腾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有了点家底,不好好享受,怎么对得起当年的辛苦?”

    “说的也是。”许老头唏嘘不已,说道:“咱们年轻的时候,为了赚点小钱,那是风里来雨里去,艰辛无比,六哥就是个例子,在马来西亚的乡下东奔西走,弄了个跑跑的外号回来。”(注4)

    “现在不比从前,赚钱变容易了。”邵逸夫放下筷子,说道:“当年张彻的《独臂刀》上映一个月,票房才过百万,誉满全城,现在的电影,一天票房就要百万了。”(注5)

    “香港经济繁荣了,票价涨了嘛。”万老头说道:“我记得那时候买张楼座的票,也就三块多钱吧,现在都要十块了。”

    “就算折成以前的票价,一天也有30多万。”许老头说道:“30多万啊,你我当年,做十年工,都赚不到这么多吧。”

    “不能比,不能比。”胖老头摆着手,感叹道:“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你们看前几天《明报周刊》上登的,20岁的学生,几个月就赚了咱们大半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有屁用。”万老头嗤之以鼻,说道:“来的快去的快,几个月赚的,说不定几天就败光了。”

    “赶巧了。”邵逸夫说道:“那个年轻人名叫沈冲,正好是《疯劫》的投资人。”

    “不是吧?”许老头放下雪茄,惊讶道:“六哥,《疯劫》可是在邵氏院线上映的,我还以为是你出品的。”

    “世道变了。”邵逸夫也有些感慨,他拿起毛巾,擦了擦手,说道:“那些小电影公司,还有一批台商,不讲规矩,胡乱抬价,闭着眼睛开三倍四倍的工资挖人,扰乱市场,搞我们邵氏人心浮动,拍片成本高了不少,票房反而不如以前了,正好这个沈冲找上门,想要借邵氏的院线,我就用他试试刀,看看独立制片是不是个新路子。”

    “六哥好手段。”胖老头笑眯眯恭维了一句,然后问道:“那这票房是怎么分的?”

    “我六他四,宣传发行费自己负责,我们只管放映。”邵逸夫说道:“不是我欺负后生晚辈,是他自己提出来的。”

    “姜还是老的辣。”老头一竖大拇指,说道:“六哥这是稳坐钓鱼台啊,什么都不用干,坐等收钱,这90多万的票房,邵氏轻轻松松就拿走了三分之二。”

    邵逸夫古拙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他摆了摆手,说道:“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是老咯,不谈了,走,走,去看片子去。”

    ——————————————————————————

    注1:见《邵氏春秋》。

    注2:见楚原回忆录,此处为了剧情方便,把宴席前放电影改为宴席后放电影。

    注3:傅声本姓张,是香港名门望族出身,有11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九。

    注4:邵逸夫的英文名为“runrunshaw”,在马来西亚创业时候,因为没戏院,只能带着放映机在乡下奔走放电影,被人取笑,因此得名。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9757/ 第一时间欣赏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最新章节! 作者:愚乐所写的《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为转载作品,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介绍:
1979年,默多克还在四处买报纸和做博彩。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