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我用奇招救大明TXT下载我用奇招救大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用奇招救大明全文阅读

作者:风起松岩     我用奇招救大明txt下载     我用奇招救大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我用奇招救大明全文阅读

第1章 穿越到了明末

    “太子殿下,该起床了!”

    张航从睡梦中惊醒,看见一个宫女打扮的年轻女子立在床前,把他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地方?怎么有人称呼他是太子殿下?

    一瞬间,脑海中各种各样的记忆都翻涌上来。

    张航很快就搞明白了一件事:自己穿越了,成了明朝末代帝王崇祯的太子朱慈烺!难怪这个宫女要称他太子殿下。

    前世里,张航看了很多网络小说,对于穿越这档子事已是见怪不怪。现在轮到他头上,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慌乱之后,他很快就冷静下来。

    他的头脑中保留着朱慈烺的记忆,知道眼下是崇祯十三年,换算成公历就是公元1640年,此时离大明朝的覆灭不过是几年的事,真可谓危急存亡之秋。

    宫女哪知道张航的心事,见他没吭声,就催促道:“殿下,皇上等会要来检查您的学业,您可得早做准备了。”

    借着朱慈烺的记忆,张航想起,崇祯对太子的学习一向抓得很紧,不仅安排了朝中大儒做太子的师傅,还每隔一段时间亲自过来查验。

    他连忙坐了起来:不能睡懒觉了,得把书好好温习一下,虽然只是他的便宜老爸,但毕竟是当今皇上亲临,可一点都马虎不得。

    为了在这个世界生存,张航告诫自己:从现在起,必须尽快进入朱慈烺这个角色。

    众人服侍着“朱慈烺”起床,折腾了好一阵,才算穿戴完毕。

    前世的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哪见过这种阵仗?这让他着实好奇了一阵:原来这就是皇宫里的生活啊,真是够奢华的。

    坐到桌前,他翻看着那些线装书。大段的竖排文字、繁体、没有标点符号,让他看着就头大;至于那些之乎者也,更是让他如堕五里云雾之中。

    以前只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学过一些文言文,终究所知有限,要靠那点古文储备来应对父皇的检查,肯定是不够用的。

    好在这个躯体的前身,也就是真正的朱慈烺先生,其国学底子还是非常深厚的,有这个基础帮衬着,应付崇祯是够用了。

    无聊地翻着书,他非常怀念以前的生活:手机、互联网、网络小说、影视剧……,多么丰富多彩!而这皇宫里,虽然看着富丽堂皇,其实挺枯燥的,一点都不好玩。

    眼光扫过四周,朱慈烺忽然警醒:身处这个位置,他必须有所作为才行。否则的话,再过几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在煤山上吊,然后满清入关,朱姓皇族几乎被屠戮殆尽,自己这个太子只能是死路一条。

    桌上的这些线装书显然是救不了他的,只能利用好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优势,想办法挽救大明,实际上就等于救自己。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应该说,办法不少。前世里,关于明末的小说非常多,几乎每个作者,都提出了一套扭转乾坤的方略,小到武器装备,大到社会变革,林林总总,看得人眼花缭乱。

    可是这些办法真要实施起来,朱慈烺又觉得困难重重。比如说劝崇祯进行土地改革,或者尽快前往南京,朱慈烺都觉得难度太大,没有信心能办到。

    比较简便易行一点的是研制燧发枪,可他大学学的是航运专业,对武器研制一窍不通,因此这个办法也不可行。

    唯有寄希望于系统了,然而他已经坐了好半天,都没见系统现身,貌似他就是简单地穿越过来,然后就被扔在这里,再没有人管他,一切都要靠自己想办法。

    认清了状况后,朱慈烺起初有点沮丧,过了一阵,胸中升腾起一股豪气:自己清楚历史的走向,对技术的理解远超古人,而且身为太子,起点也很高。这么多的有利条件集于一身,我就不信只能听天由命!

    这时,他注意到书案边上放着几张塘报。对于这玩意,朱慈烺并不陌生,前世的很多历史类网络小说里提到过它,这是明代传递军事情报的一种方式,上面登载了发生在各地的重大军情。

    他抓过塘报,仔细阅读起来,看过之后,不由得眉头紧蹙。

    原来,塘报上说:几天前,清军将锦州团团包围,领兵的多尔衮吸取了以往攻坚战的教训,没有选择强攻,而是打算长期围困,让守城明军粮草断绝,最后只能投降。锦州守将祖大寿已经向朝廷告急,请求增援。

    公元1640年、锦州,这两个关键词汇聚在一起,让朱慈烺想起了历史上的著名战例:松锦大战。

    这场战争,最终以明朝的惨败而告终,大明从此日薄西山。

    可以说,松锦大战事关国运,必须打赢,错过了这个时间节点,就再也难以扭转大明下滑的趋势了。

    可是以他的能力,该怎么做,才能改变战争的走向呢?

    前世里,张航的家位于一座著名的滨海城市,父母经常抱着年幼的他站在海边,看航行的战舰、货轮来来往往,为此父母特地给他起名一个“航”字。

    而他深受影响,以至于大学里学的也是航运专业。

    应该说,对于海洋航行,他了解得很透彻,这是他的专业优势,但这一点在当下是不够的,必须设法转化为胜势才行。

    经过反复思考,他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等皇上待会来了之后,他就献上这个方略。

    ~~~~~~~~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大殿,这个明帝国的权力中枢里,崇祯正和朝臣们为了锦州被围一事殚精竭虑。

    兵部尚书陈新甲主张:立即命蓟辽总督洪承畴统帅吴三桂等8位总兵、共计13万兵马前去救援锦州。

    然而内阁首辅范复粹却担心多尔衮是想通过包围锦州,迫使山海关的明军出击,以便在旷野上加以消灭。

    应该说,范复粹的担心不无道理,满朝文武都知道,如果是野战,明军几乎没有什么胜算,这已被此前的战史反复证明。

    明军主力离开铜墙铁壁一般的山海关,前去增援锦州,这确实是一步险棋,一旦失利,宁锦防线将会有崩溃的危险。

    范复粹还列举了一个理由:祖大寿久经战阵,在锦州城内已经囤积了不少粮草,足以支撑一段时间。如果能跟清军耗下去,让多尔衮失去耐心,最后主动撤兵,就不必让明军主力冒这么大的风险了。

    陈新甲反问道:难道朝廷眼看着锦州告急,却无动于衷?万一多尔衮的目的就是夺取锦州呢?一旦城破,宁锦防线同样面临着重大危机,而且还寒了前线将士们的心,极大地影响士气。

    朝堂上为此争论不休,龙椅上的崇祯听得烦闷无比。像这样议而不决的场面,他已经经历过太多次,到后来他终于忍不住了:“此事关系重大,各位爱卿再好好想想,改日再议吧。”

第2章 历史上的松锦大战

    退朝之后,崇祯想起今天是检查太子学业的日子,于是起驾前往东宫。

    朱慈烺正等得心焦,就听到外面有太监喊道:“皇上驾到!”

    在场众人纷纷跪倒,朱慈烺也不例外,借助着躯体前身的记忆,礼仪方面他做得很周全。

    崇祯落座,挥了挥手:“皇儿免礼。上次说起的‘论语为政篇’,你学得怎样了?”

    朱慈烺小心翼翼地回答:“儿臣已经能全部背诵下来了。”

    崇祯很高兴:“皇儿真是天资聪颖,那就背给朕听听吧。”

    “是。”朱慈烺努力在记忆中搜索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背诵完毕,朱慈烺长舒了一口气:幸亏躯体前身准备充分,要不然今天这一关怕是不容易过啊。

    崇祯听罢称赞道:“果然有很大进步,皇儿一定要保持下去,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谨遵父皇吩咐。”朱慈烺说着,抬起头看着这位便宜父皇。此时的崇祯,实际年龄应该只有30多岁,但看着却像是40多岁的人了,显得非常憔悴。

    他不由得感叹:生逢末世,这帝王的位子真是高危职业啊。

    朱慈烺不由得同情起崇祯来,见崇祯正准备起身离去,他连忙关切地问道:“父皇面有忧色,是不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不妨说给儿臣听听,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

    “你?”崇祯一愣,随即摆摆手:“皇儿年纪还小,朝堂上的事情说了你也不明白,你就不要管了。”

    “父皇,儿臣年满15岁,已经不小了。儿臣一直希望能助父皇一臂之力,就算帮不上忙,听父皇讲一下国家大事,长长见识也是不错的,总比囿于书本要好吧?”

    崇祯沉吟了一下后说道:“皇儿言之有理,好吧,朕就跟你讲讲。眼下确实有一件为难的事情,锦州守将祖大寿派人求援,说皇太极派多尔衮、多铎长期围困锦州,若不施以援手,锦州恐怕将保不住。”

    “皇太极、多尔衮、多铎?这些人可都是我大明的劲敌啊。”

    崇祯叹了口气:“是啊。目前多尔衮不仅派兵攻占了锦州城的外围据点,四面扎营,断绝锦州的外援,还不让宁远、锦州一线的农民耕种,让祖大寿无法从本地筹粮。”

    朱慈烺恨恨地说:“多尔衮这招真是歹毒。照这样下去,就算锦州没有被攻下,城里的军民饿也要饿死了,最后肯定是不攻自破。”

    “朕也正担心会这样。朝臣们议论纷纷,以兵部尚书陈新甲为首的一帮大臣提议,让蓟辽总督洪承畴出兵,前去救援锦州。”

    “啊?”朱慈烺听得一惊:“洪承畴?”

    “洪爱卿可是我大明的擎天柱啊。”说起这位洪督师,崇祯的眼神里满是期待。

    前世里,洪承畴经常出现在历史类的网络小说中,朱慈烺对此人自然再熟悉不过。

    洪承畴是福建泉州人,万历年间进士,曾长期在刑部任职。崇祯年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平定各地义军的过程中,洪承畴屡立战功,逐渐成为明朝重臣。崇祯十二年十月,洪承畴在潼关设伏,大败李自成部,迫使这位李闯王率仅余的18骑避入陕南商洛山中,明末农民起义陷入低潮。

    在内部暂时安定后,东北的满清就成了心腹大患。洪承畴调任至关重要的蓟辽总督,负责对满清作战。在杨镐、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人相继辞世之后,洪承畴已成为明朝当时最优秀的军事统帅,为大明朝廷所倚重。

    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帝急令洪承畴率13万大军从宁远出发,前去解锦州之围。而洪承畴此番前去,很注意吸取前辈杨镐的经验教训。

    明朝万历年间的“萨尔浒之战”,杨镐将全部兵力兵为分东西南北四路,分进合击,而努尔哈赤则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结果杨镐大败,最终下狱身死。

    这个教训对洪承畴来说太深刻了,所以他不敢冒进,采取的应对之策就是合兵,把13万军队集中起来,抱成一团,让清军没法各个击破。

    事实证明这个办法还是有效果的。公元1641年(崇祯十四年)四月下旬,洪承畴率军行至松山与杏山之间,双方在乳峰山激战,清军吃了败仗。这说明洪承畴的治军能力确实很强,是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抗衡满清的明军统帅。当然,要是此人后来不降清,而是战死沙场的话,履历就非常完美了。

    虽然获胜,洪承畴却十分谨慎,选择在宁远驻扎下来,窥探着锦州的态势,并向朝廷力陈明军的艰难处境,希望能休整一段时间后,再前去救援锦州。

    然而朝廷大臣们普遍认为,13万兵马每天耗费太多钱粮,后勤供应已难以为继,主张速战速决。崇祯帝对此表示认同,诏令洪承畴“刻期进兵”,这份诏书导致了明朝松锦大战的最终惨败。

    此时的满清方面,皇太极对于前线的失利心急如焚,不顾鼻子出血,带病紧急前来救援。在抵达锦州城北后,皇太极命清军就地挖战壕,阻断松山附近的道路,将明军围困住。

    两军决战于松山、锦州地区,“松锦大战”进入关键阶段。皇太极秘令阿济格突袭塔山,趁潮落时夺取了明军屯积在笔架山的十二堆粮草。

    面对断粮危机,明军开始慌乱,决定撤退回宁远。本来洪承畴已经计划好,次日一早分两路突围南撤,不料大同总兵王朴刚一回营,便率领本部人马抢先行动,乘夜逃跑,明军各路总兵只好带领手下四散逃命,瞬间形成了灾难性的溃败。

    据《清太宗实录》记载:这一仗共计斩杀明军5万多人,缴获马匹、甲胄无数。被迫跳海的明军也很多,导致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

    此时的明军,怎一个惨字了得!

    洪承畴等人突围未成,只得困守松山城。苦撑了半年之后,松山城内粮草断绝,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守军人心动摇。松山副将夏承德秘密降清,愿意充当内应,松山城终于被攻破,洪承畴被俘。

    其后,皇太极为了劝降洪承畴,费了很大心思,甚至有流言说,皇太极不惜派出自己的妃子大玉儿去色诱洪承畴。

    这当然是村野戏言。但不管怎样,洪承畴最终投靠了皇太极,从此反戈一击,为满清夺取天下的“大业”而殚精竭虑。大明的无数仁人志士,将会命丧洪承畴之手。

第3章 宁锦防线的地理优势

    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洪承畴对大明百姓的想法非常了解,后来在劝诱江南百姓方面可谓不遗余力,而且“方法”得当,使得很多意志不坚定的人放弃了抵抗。

    对于拒不投降的,洪承畴则毫不留情地加以杀害,比较有名的如大学士黄道周,以及16岁就慷慨就义的诗人夏完淳等。

    可以说,洪承畴在帮助满清迅速平定江南方面,起到了其他人难以替代的作用。皇太极当初在他身上花的功夫,的确没有白费,完全称得上投资小、收益大。

    松山一战,洪承畴背叛明朝,投效满清,这一出一进,明朝等于遭到了双倍的暴击,国事愈发不可收拾。

    回忆起这些史实,朱慈烺深知,决不能让这个日后的大汉奸挂帅出征。洪承畴对满清作战并无良策,不然也不会率领明军龟速前进了。最终,洪承畴不仅将13万精锐带进了沟里,而且还反攻倒算,让大明百姓人心涣散,其副作用不可小觑。

    因此,必须阻止洪承畴出征,只不过此人目前“圣眷正隆”,父皇怎么可能放着这个股肱之臣不用,将千斤重担交给他人?

    为今之计,只有用自己的方略打动父皇,才能扭转乾坤。

    定了定神,朱慈烺问道:“洪督师如果前去,不知道他打算沿哪条线路进兵?”

    崇祯对这个问题感到奇怪,这还用问吗?自然是从山海关出发,沿着宁远到锦州的大路行进了。

    果然不出所料!朱慈烺叹了口气:“如果走这条线路的话,我军必输无疑。”

    崇祯大惊:“皇儿为什么这么说?”

    “父皇,洪督师确实功勋卓著,这些年来,他一直在陕西、河南跟反贼作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您也知道,关外的清兵跟反贼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些人在马背上长大,从小就精于骑射,在战场上来去如风,相对于步兵,经常可以以一当五,甚至以一当十。”

    崇祯眉头紧皱。大明跟满清交手已经有很多年了,他自然知道,太子说的是实情。这可不是通过边关将领们的奏章得出的印象,而是有直观认识的。

    在崇祯即位的第二年,皇太极就曾率军包围了北京,让这位大明天子亲眼见识了清军的厉害。后来他不得不从全国紧急调集勤王之师,才得以解围。

    见崇祯没有吭声,朱慈烺继续力陈己见:“洪督师能赢反贼,不等于能赢清兵。当然,如果是据城坚守,儿臣也相信洪督师能做得很好;但只要出了山海关,一到野外,结果就两说了。”

    “可是这次,朝廷准备派出13万大军,兵力上大为占优啊。”对于太子,崇祯也没必要保密了,干脆将廷议的结果和盘托出。

    其实崇祯所透露的军事机密,对于朱慈烺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他早就从史实中知悉了此事。

    朱慈烺摇摇头:“父皇,兵力多既是优势,但也可能是劣势,因为吃饭的嘴也多啊。”说到这里,他觉得有必要举个例子:“父皇请想想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远不及袁绍,然而曹操派兵奇袭乌巢,焚毁了袁军粮草,导致袁军迅速落败,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你是说,清军可以截断我军粮草,让我军不战自乱?”

    “这是很容易想到的事。13万人马,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草,越是远离山海关,运输线就越长。在如此漫长的线路上,清军从任何一点下手,都可以让我军断粮。”

    前世里,张航在网上看过一篇分析文章,其中写道:现代人由于肉禽蛋奶、水果都很充足,摄入营养的途径多,因而对主食的需求量不大;但是古人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完全要靠主食来补充营养,特别是士兵和干活的农民,每一餐对主食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话真是一点都没说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就算是小孩子都懂。

    崇祯的脸色越来越严峻了:“这么说,即便洪爱卿领兵出战,还是有可能落败?”

    “是的。”朱慈烺很肯定地回答。

    在原本的历史上,阿济格夺取了笔架山上的明军粮草,推倒了明军溃败的多米诺骨牌。然而,就算清军没有夺取笔架山上的粮草,也肯定会夺取其他地方的粮草,无非就是换个地点而已,效果是差不多的。这样的办法根本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不难想到,而皇太极恰恰最爱看《三国演义》,还敦促手下大臣、将领们都要看。

    崇祯神情沮丧:儿子一语中的,他甚至无法反驳。

    良久,他才醒过神来:“可是眼看着锦州被围,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不管吧?”

    “父皇不要着急,办法其实是有的。”

    “哦?”崇祯转忧为喜:“皇儿快说说看。”

    “宁远、锦州一线,有别处没有的地理优势,如果善加利用,是可以打破这个僵局的。”

    “地理优势?别处没有?”崇祯沉思起来。他关注宁、锦多年,对那里的情况已经非常熟悉,闭着眼都能说出来:“除了靠海,好像就没有别的了。”

    “对,儿臣指的就是背靠渤海这一点。满蒙八旗虽然厉害,但那只是在旷野之上,换做其他的情况,他们就未必有优势了。不光是攻打坚城之时,就是在海上,他们也不占优。”

    “皇儿说得不错。”崇祯表示赞同:“清兵也就是在马上的时候厉害,离开了马背,他们的优势就剩不下多少了。”

    “父皇英明。儿臣的想法是,能不能通过水师来运粮?宁、锦一线不论哪个位置,离海边都不远,从海上得到补给很方便。而且可以无惧清军骑兵,除非他们也出动船队,才能阻截。”

    “这个想法不错,很有新意。”崇祯眼前一亮:“据朕所知,皇太极的船队尚不成气候,应该没什么威胁。”

    “那儿臣的办法不就可行了吗?”

    崇祯的神色黯淡下来:“可是,我大明的船队已经远不如前了。”

    崇祯向儿子介绍了一下情况:大明在北方地区的水师原本有三大主力,即辽西的觉华岛水师、山东半岛的登莱水师以及天津卫这边的天津水师。

    然而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派出骑兵万余人,沿着冰面杀奔觉华岛,焚毁了绝大部分战船,军民仅十余人幸存,觉华岛水师基本覆灭。

    登莱水师本来也颇具实力,然而崇祯四年孔有德在山东登州、莱州发动叛乱,登莱地方被祸害得一塌糊涂,登莱水师也跟着损失惨重,目前只剩下天津水师还较为完整。

第4章 力荐郑森

    朱慈烺眉头紧皱:崇祯说的这些情况,在很多历史类网络小说中都有提及,并不出乎意料。现在的问题是,凭着朝廷水师的这点家当,要想支撑13万大军的粮草供应,实在是很困难。而且在他的构想中,水师还必须支援陆军作战,这就更勉为其难了。

    不过朱慈烺本来就没指望朝廷水师,他另有筹谋:“父皇,南方地区的水师呢?不能调来帮忙么?”

    “南方?”崇祯感到意外,这一点他还从未想过。

    “儿臣听说,郑芝龙麾下的水师规模不小,而且精于海战,为什么不将他的人马调一些过来助战呢?”

    “皇儿说的是那个海盗出身的郑芝龙啊?”崇祯摇摇头:“朝廷之所以招降他,只是希望他不要祸害南方沿海的百姓,可从来没指望他为国效力。”

    朱慈烺不得不承认,父皇对郑芝龙的定位还是比较精准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明朝灭亡后,郑芝龙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然而郑芝龙此举,只是为了个人的权位,并非真的想光复大明。一旦形势突变,在满清许以闽粤总督之位的利诱下,立刻选择了投降。

    这样的人当然不值得信赖,但郑芝龙有一个儿子,那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郑森,后来被隆武帝赐名“郑成功”。

    “父皇,郑芝龙固然不能指望,但是他手下那么多的人,还是有不少忠勇之士的,只要从中选好领军人物,在朝廷大军征战宁、锦时,一定能帮上大忙。”

    “哦?”崇祯听了很感兴趣:“皇儿说的这个领军之人是谁?”

    “郑芝龙长子郑森,可委以重任。”

    “郑芝龙之子?”崇祯有些不悦:“这父子俩,难道有很大差别?”

    “父皇,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郑森的忠君爱国之心,堪比日月,跟其父大不相同。”

    崇祯感到惊奇:“皇儿怎么知道这些事?”

    朱慈烺知道崇祯肯定会问到这个问题,早已想好了说辞:“师傅常教导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儿臣在读书之外,也常常关注天下大事,这郑森的情况,儿臣曾多次听人说过。”

    “风声雨声读书声”这副对联,是明末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前世里,朱慈烺看过的网络小说,对于东林党的评价可并不怎么好,只有这副对联,普遍受到赞赏,因此他特地加以引用。

    “好,好。”崇祯连声称赞:“如今国事艰难,皇儿能关注天下大事,为朕分忧,朕心甚慰,不知道这郑森多大年纪?”

    朱慈烺想了想:“不到20岁。”

    崇祯摇摇头:“还是太年轻,怕是难以担此重任啊。”

    “父皇不必担忧,郑森的叔父郑鸿逵,也就是郑芝龙的胞弟,曾经跟着郑芝龙一起在海上闯荡多年,海战经验丰富,对朝廷也颇为忠心。有他在旁边帮衬着,郑森指挥船队是没有问题的。”

    朱慈烺深知,选对人很重要,而历史已经给了他充分的提示,他自然要加以利用。

    在原本的历史上,郑芝龙曾经拉着四弟郑鸿逵一起投降满清,被郑鸿逵拒绝。此后,郑鸿逵一直帮着郑森抗清,始终不曾改变,直到病死为止。

    明末清初,很多人时而投降满清,时而回归南明,摇摆不定。而郑鸿逵虽然为人有些骄横,但在明末乱世能做到不改初衷,算是比较难得了。

    见崇祯沉吟不语,朱慈烺加重了语气:“父皇,此行十分关键,德比才更重要,必须选一个对朝廷绝对忠心之人,才能放心将任务交给他。郑森就是那个可以完全信赖之人,儿臣愿为他担保。”

    “皇儿这么有把握?”

    “儿臣非常有把握。”朱慈烺态度坚决。

    “也好。反正还有天津水师从旁协助,就算郑森年轻,也还不至于误事。”崇祯拿定了主意:“那就让他前来帮一帮洪承畴吧。”

    “啊?”朱慈烺吃了一惊:合着父皇还是想让洪承畴出征啊?那我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其实,他倒不是非要跟洪承畴争这份功劳,只是因为洪承畴不仅没有办法打赢清军,而且还是大明的灾星,千万不能让其领军。可是现在父皇就相信洪承畴,该怎样才能说服父皇呢?

    虽然比较困难,但朱慈烺还是得试一试:“父皇,水师并非只是运粮草,关键时刻还得助陆上的大军一臂之力。洪督师长期在内陆作战,对于这种全新的战法,未必清楚啊。”

    崇祯有些惊讶:“这世上还有洪爱卿不懂的战法?那你说说,水师怎么帮助大军?”

    “儿臣的想法是,朝廷大军千万不要沿着宁远到锦州的大道而行,因为那样就会远离海边,随时有被清兵包围之虞。必须沿着海边前进,一来便于水师提供粮草接济,二来如果被清兵包围在海边,水师可以从船上发炮,轰击敌人。”

    “还能这么打仗?”对于儿子所说的战法,崇祯非常陌生。

    朱慈烺耐心解释道:“海船之间的战斗,最早以前主要是依靠‘跳帮战’,就是等追上敌船后,跳上去拼杀,进而夺取对方战船;到了后来,则主要依靠架在船上的火炮互相轰击,看谁先把对方打垮。跳帮战虽然还在用,但已经居于次要地位了。父皇试想,战船既然能轰击敌船,自然也能轰击岸上的敌人。”

    崇祯对于海战不太了解,听了朱慈烺的话,才知道海战跟陆战大有不同:“这些也是你从外面听来的?”

    “是的,这些东西,圣贤书上当然不会讲,但却关乎我大明的前途,儿臣平时也就特地加以留意。”

    “皇儿有心了。”崇祯对朱慈烺大加赞赏,有这么个太子帮自己出主意,而且似乎真的能解决问题,这真是大明的福气啊。想了想后,崇祯问道:“水师如果从战船上炮轰清军,那清军岂不是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之力?”

    朱慈烺摇摇头:“那倒不是,战船上的大炮射程有限,清军只要离海远一些,就影响不大了。战船的支援,主要是让敌人无法对朝廷大军形成合围。”

    崇祯陷入了沉思:清军攻打坚城屡屡吃亏,城头的火炮是一个重大因素。有传言称,当年努尔哈赤就是被袁崇焕的火炮所伤,最终不治。

    不过,威力巨大的大型火炮移动不便,通常只能安放在城头,用来轰击攻城的清军。在历次守城战斗中,火炮曾多次重创敌人,令敌人胆寒。遗憾的是,由于大型火炮无法随军出城,因而未能在野战中助明军一臂之力。

第5章 朝堂论辩

    本来崇祯以为,火炮也就守城这一个用途了,然而听太子这么一说,原来大型火炮还可以安放在船上,沿着海岸线移动,从海上痛击围攻的清军,这令崇祯非常兴奋:“皇儿,你这招要是真的可行的话,解锦州之围就不成问题了。”

    朱慈烺听出崇祯的语气中有些不确定:“父皇是不是担心儿臣的话有误?”

    “兹事体大,事关众多将士的生死,更关系到我大明的国运,不能不慎重啊。”崇祯站了起来:“三天后,朕要召集大臣们廷议,皇儿好好准备一下,到时把你的见解跟诸位大臣们讲讲,看他们怎么说。”

    朱慈烺连忙拱手道:“儿臣恭送父皇。”

    崇祯走后,朱慈烺长舒了一口气。自从穿越以来,他时刻担心自己说错了什么话,或者做错了什么事,害怕不慎露出马脚,尤其是在父皇面前,更是一点都不能出错。

    幸好今天表现不错,而且还获得了父皇的嘉许,这让他感到很欣慰。

    不过,后天必须说服朝臣们同意自己的方略,才能挽救大明的危局,这可并不容易。

    从前世的网络小说里,朱慈烺得知,崇祯朝的大臣们党争激烈,经常互相掣肘。很多时候,他们考虑问题都不是从大明的利益出发,而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即便他觉得你的方略还不错,但如果看到朝堂上的死敌支持了你,他就立马站到你的对立面,想尽办法挑毛病。

    想到这里,朱慈烺就感到头痛。好在还有三天时间,他可以好好捋捋自己的思路,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面对朝臣们苛刻的提问。

    三天后,朱慈烺登上了朝堂。

    崇祯来了个开场白:“太子心忧国事,前几天给朕提了一个方略,朕觉得还不错。今天特地让太子过来讲一讲,诸位爱卿听后,不妨议一议。”

    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太子一直在东宫读书,很少露面,今天竟然跑到朝堂上来,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

    崇祯示意大臣们安静,朱慈烺会意,将三天前对崇祯提过的那个建议再次讲了一遍。

    大殿上一时鸦雀无声,众臣都在暗自掂量着这个方略。朱慈烺有些紧张,不知道大臣们会提出些什么样的问题。

    打破平静的是内阁首辅范复粹,只见他眉头紧蹙:“这个郑森好像没听说过啊,不知道能否担当此任?”

    崇祯帝发话了:“朕已命锦衣卫调查过,郑森年方17岁,已取得秀才功名。”

    范复粹听得直摇头:“陛下,郑森太年轻了,恐怕难当重任啊。”

    只听得一个声音响起:“自古英雄出少年,郑芝龙纵横海上多年,其子想必也对海战不陌生,怎么不能担此重任?”

    大家循声望去,说话的人原来是周延儒。

    朱慈烺对周延儒有些印象,此人可以说是科举时代的神童,21岁就中了状元,37岁当上了内阁首辅,可谓少年得志的典型,自然对范复粹不相信年轻人的话感到不忿。

    其实周延儒对于郑森也一无所知。自从7年前被温体仁排挤,被迫下台后,他一直在谋求再度出任内阁首辅,这就需要先扳倒现任的这位首辅大人。因此,不论范复粹说什么,他都要反驳一番,倒未必是真的认可郑森。

    范复粹已逾花甲之年,对于17岁的年轻小辈很不放心:“13万大军的粮草补给,一点都马虎不得,还是要细细挑选一下为好。”

    朱慈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争论了半天,焦点都放在郑森的年轻上了,对于他这个方略的可行性,以及蕴含在其中的重大意义,却根本没人关注。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高声发问:“诸位大人对于这个方略本身,难道就没有什么看法吗?”

    大殿上再次沉寂下来,朱慈烺有些失望:大臣们不发表意见,到底是对这个方略不以为然呢,还是没看懂?

    终于,范复粹问道:“太子殿下,从海船上开炮攻击岸上的清军,真的可行吗?”

    朱慈烺正待回答,崇祯帝先说话了:“此事关系重大,必须咨询一下水师方面,为此朕特地命人找来了天津水师指挥杨维翰,一问便知。”

    太监大声传唤:宣杨维翰进殿!

    水师指挥杨维翰跪倒在大殿上,心情有点紧张。以他的官阶,本来是没有上殿机会的,可是前天宫中太监飞马找到他,命他赴京,以备皇上问询,这让他惴惴不安,不知道朝堂上会问些什么问题。

    此刻见崇祯发问,杨维翰连忙回答:“陛下,我大明水师的福船,舰首备有大发贡炮1门、千斤佛郎机6门,发炮后射程可达数里。如果福船沿海而行,确实可以炮击岸上的清军骑兵,造成重大杀伤。”

    众大臣“哦”了一声:原来太子殿下的这种战法,还真的具备可行性啊,以前怎么没注意到呢?

    火炮的威力,大臣们还是清楚的,范复粹顿时兴奋起来:“这不就是移动的大炮么?如此说来,以后靠水师就足以对付清军了。”

    周延儒冷笑道:“范大人,您是不是没听清楚啊?刚才杨指挥都说了,射程只有数里,清军只要离海边远一点就没事了。”

    范复粹有点尴尬:刚才光顾着高兴了,没注意到射程的问题。想想也是,自万历朝以来,后金就开始闹腾,朝廷多年为东北的边患担惊受怕,苦无良策,又岂是脑筋一转,就能找到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朱慈烺侃侃而谈:“各位大人,正因为火炮只能覆盖海岸边的一小片地域,所以我才说,大军前往锦州时,千万不能顺着大路前进,而是应该沿着海边行军,才能确保安全。”

    原来如此!大臣们纷纷点头,此时他们才算对太子的方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如果只是想从水师那里获得粮食补给,那么离海边不太远就行,但如果想兼顾作战的需要,大军确实应该背靠大海,以便充分发挥水师的优势。

    应该说,明朝水师具有辉煌的历史。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堪称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大规模远航舰队。而数十年之后,地理大发现时期著名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人的船队,都远远比不上郑和船队。

    然而,明朝后期对水师越来越不重视,水师的作用仅限于沿海防御,比如对付倭寇、海盗等,像这种主动进攻敌人的情况比较少见,尤其是跟陆地上的人马联合作战,更是闻所未闻。

    但是细细思量,又觉得太子的这个提议不仅是个大胆的创新,而且切实可行,并非空中楼阁。

    范复粹不禁感叹:“太子殿下如此聪慧,实乃大明之福啊!洪承畴按照这个方略,率部到达锦州,解祖大寿之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第6章 觐见母后

    崇祯对范复粹的意见表示赞许:“范爱卿此言,甚合朕意。”

    朱慈烺一听急了,连忙跪下:“父皇,儿臣请求亲自领兵,前去救援锦州。”

    这下不光是崇祯,连大臣们也都愣住了:太子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范复粹感到不解:“解锦州之围是蓟辽总督分内之事,殿下急国家之所急,提出如此精妙的方略,已是有功于朝廷,又何必亲冒矢石呢?”

    “正因为方略是我提出的,因此理应由我来实施,如此才不会走样。”朱慈烺态度异常坚定:“洪督师并不了解海战,未必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此方略的威力。各位大人想必都知道,清军战斗力极强,要是此方略在实施过程中打了折扣,结果仍将难以预料。”

    范复粹摇摇头:“殿下还年轻,又从没有打过仗,再怎么说,洪督师作战经验丰富,肯定比殿下更有把握一些。再者,殿下如果亲自前往辽西,万一有难,那可是会动摇国本的。”

    崇祯帝听了也担心起来:“皇儿就不要再坚持了,此事你不宜插手。”

    朱慈烺有些无奈。他承认,在正常情况下,范复粹说的有道理,战事的确应该由蓟辽总督来负责比较合适,但是这满朝文武,有谁知道如果由洪承畴领兵,将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呢?

    无论如何,朱慈烺必须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过朝堂之上不便多说,只能等退朝之后,再找机会说服父皇了。

    出了大殿,朱慈烺在紫禁城里漫无目的地游荡。

    前世里,朱慈烺曾经来过故宫,不过那时是十一黄金周,人潮如织,熙熙攘攘,哪像今天这样,偌大的地方却根本看不到几个人,显得十分冷清。

    这时,一直跟随着朱慈烺的贴身小太监阮禄悄声提醒道:“殿下已经有几日没去给皇后娘娘请安了。”

    朱慈烺猛醒:这几天一直想着朝堂论辩,把觐见母后的事情都耽搁了,今天必须得去一趟。

    ~~~~~~~~

    坤宁宫内,周皇后正跟皇嫂张嫣闲聊,宫女来报:太子求见。

    周皇后叹道:“这孩子,这几天也不知道在忙些啥,连个人影都没见到,快让他进来吧。”

    宫女答应一声,将朱慈烺领了进来。

    朱慈烺走进殿内,见母亲周皇后身旁端坐着一位珠围翠绕的美貌妇人,凭着躯体前身的记忆,他知道,这就是天启帝的遗孀、自己的伯母张嫣了。

    朱慈烺给伯母、母后施礼毕,周皇后问道:“听奴婢们说,皇儿今天上殿了?”

    “回母后,今天确实有件大事,要跟父皇及众位大臣们商议。”朱慈烺将今天朝堂上的议论大致讲了一下。

    周皇后听罢皱起了眉头:“你作为太子,还是不要去掺和这些国家大事为好。”

    朱慈烺明白母后的意思:太子应该安分守己,好好读书就够了。如果过早干预国事,容易引起当今皇上的猜疑。

    要知道,跟皇位相比,亲情其实算不了什么。历史上,为了皇位而父子兄弟相残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

    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但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此时如果不设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过不了几年,大明朝就要玩完,到那时,他的这个太子身份,反而会成为一道催命符。

    但是这种话他可不敢对母后说:哪有咒自家江山完蛋的?

    正当朱慈烺踌躇之时,张嫣解了围:“哀家听说,如今内忧外患,国事艰难。昨天哀家见到皇上,比以前更加清瘦了。在这个时候,谁如果有利国利民的良策,都可以向皇上进言。只要真的能帮皇上分忧,又何必顾虑那么多呢?”

    朱慈烺感激地看了这位伯母一言。在他的印象中,张嫣是个深明大义的女人,关键时刻为大明做出过极大的贡献。

    据说天启帝病危后,魏忠贤想让自己侄子的孩子继承皇位,逼迫张嫣承认那孩子是皇子,如果不答应就得去死。然而张嫣全无惧色,回答道:反正答不答应都得死,不答应至少还有脸去见祖宗。魏忠贤听了也是无可奈何。

    后来天启帝决定传位给信王,也就是后来的崇祯帝朱由检。但信王怕招来杀身之祸,不敢入宫,这时张嫣站了出来,对信王讲了很多道理,终于说服了信王。

    张嫣长居深宫,自然很清楚宫中的险恶,她特地告诫信王:入宫后连一口水都不要喝。正因为张嫣的谨慎,信王才得以顺利即位。

    后来张嫣还帮崇祯选定了皇后,即周后。因此,崇祯帝和周皇后都很感激这位皇嫂,一直礼遇有加,十分敬重。

    朱慈烺知道,要是没有这位皇伯母的安排,这世上就不会有他这个人了,现在见皇伯母出面维护自己,更是感激不尽。

    皇嫂发话,周皇后不好再去责备朱慈烺,便解释道:“我是怕皇儿身犯险境,遭遇不测。他可是太子,大明不能没有他。”

    朱慈烺笑道:“母后不必担心,就算我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不还有慈炯、慈焕两位弟弟嘛,大明江山不会后继无人的。”

    周皇后白了儿子一眼,心中颇为气恼。这不仅是因为她担心儿子的安危,而且还因为永王朱慈炯、定王朱慈焕都是田贵妃所生,如果将来真的由他们中的一个即位,她的地位肯定会受到影响,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

    张嫣自然清楚朱慈烺是在开玩笑,板起脸斥道:“这孩子就是贫嘴,何苦要让你母后担心呢?”

    朱慈烺见两位长辈都有点愠怒,连忙致歉:“皇伯母、母后,刚才是我瞎说的,你们别当真。这次朝廷准备派13万大军出征,我身处中军,能有什么危险呢?再说了,就算战事不利,还可以从海上撤退嘛,这就更加万无一失了。”

    周皇后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这才放下心来,不过还是有些困惑:“就算没有生命危险,你也没必要亲自跑这一趟吧?不是有洪承畴吗?”

    “洪督师并不了解海战,只有我才能打好这关键一仗。”这时朱慈烺意识到,皇伯母、母后对于行军打仗的事情并不了解,从军事方面解释再多也没有什么作用,于是换了个角度:“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

    张嫣好奇地问道:“烺儿还有别的想法?说来听听吧。”

    “皇伯母和母后,想必都希望我将来能成为有所作为的大明天子,而不是一个平庸的帝王吧?”

    张嫣点点头:“那是当然。天下的父母,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呢?哀家作为你的长辈,也很想看到你能振兴大明。”

    “皇伯母的期望,孩儿铭记在心。其实孩儿一直期望着能像太祖爷、成祖爷那样,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有志气!”张嫣向这个侄儿投去嘉许的目光。

第7章 张嫣决定帮助朱慈烺

    在张嫣的心目中,本朝只有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这两位帝王能为大明不断开疆拓土,其他的皇帝则基本上是守成之君,能保住两位先辈打下的大明江山就不错了。然而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成了瓦剌的俘虏;万历年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东北逐渐失陷。

    如今的大明更是危机重重,急需一位像太祖、成祖这样的帝王来力挽狂澜。当今皇上无疑很勤政,但跟两位先辈相比,文治武功都还有很大差距。烺儿欲跟两位先皇比肩,口气虽然大了点,但能有这个志向,还是颇为难得的。

    皇伯母的这番褒奖让朱慈烺深受鼓舞,他索性敞开心扉,直抒胸臆:“看看历史上那些名垂青史的帝王,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无不是因赫赫武功而为人所熟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汉武帝重用卫青、霍去病痛击匈奴,唐太宗十几岁就跟随父亲李渊征战沙场,协助创立大唐;宋太祖也是武将出身,开国后平定了巴蜀、江南。还有康……”

    朱慈烺正准备说“康熙大帝”,忽然想起历史上的康熙要过十余年才出生,连忙打住。

    张嫣正听得津津有味,见朱慈烺突然停下不说了,感到奇怪,催促道:“烺儿,你说的那个康什么的是谁啊?”

    朱慈烺顿时急得额头冒汗:康熙是肯定说不得的,不仅因为现在还没这个人,而且还因为康熙是大明死敌满清的帝王,就凭这一点也千万不能提啊。

    都怪自己太不小心了,前世的记忆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以至于说漏了嘴,这可怎么办?

    面对皇伯母疑惑的目光,朱慈烺急中生智:“孩儿说的是那康王赵构,泥马渡江创立了南宋,延续了大宋的国祚。”

    张嫣对这个人颇不以为然:“你开头举的例子都挺好,可是宋高宗赵构就差得太远了,哪能跟前面几个帝王相提并论呢?”

    朱慈烺偷偷抹了下额头的汗,连连点头:“皇伯母说的是。”

    此时的张嫣已是心潮澎湃,原本在她眼中循规蹈矩的烺儿,怎么突然间变得如此雄心勃勃,敢跟秦始皇这样的千古一帝比个高低?看来烺儿是真的长大了,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小孩子了。

    她不懂军事,无从判断烺儿的方略对不对。但她知道,这些年朝廷跟反贼、满清之间战事连绵,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而从烺儿说的情况看,皇上和大臣们对他的方略是认可的,只是不放心让他领兵出征,这就有力地证明了烺儿是有真才实学的,并非纸上谈兵。

    她不知道烺儿的谋略和胆识是从哪里来的。大明的皇子们基本上都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情软弱的居多,敢于请缨杀敌的实在稀有,如今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只能归之于天意了。

    烺儿一定是上天派来帮助大明的!张嫣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何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

    既然如此,她一定要帮助烺儿达成心愿。想想吧,一个不世出的天才提出的方略,怎么能由旁人代劳呢?当然必须由他本人来实施,否则不但是在浪费人才,也是对大明江山的安危不负责任。

    主意已定,张嫣微笑着对朱慈烺说:“烺儿既然有这番雄心壮志,哀家自然要全力在皇上面前帮你争取,让你能够挂帅出征。”

    周皇后一听,正想劝说一番,被张嫣挥手阻止了。

    朱慈烺大喜过望:“谢谢皇伯母。”

    “你先回去等候消息吧。”

    “好的,孩儿告退。”

    朱慈烺走后,周皇后有些着急:“皇嫂,烺儿还是个孩子啊,你怎么能让他去领兵打仗呢?”

    “甘罗十二岁就出使赵国,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李世民十六岁就带兵,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烺儿已经年方十五岁,可以为国效力了。如今大明江山要靠烺儿去挽救,你要以国事为重。”

    周皇后有点不信:“烺儿真有这么大本事?”

    “你的烺儿如今长大了,连皇上和大臣们都赞同他的方略,足以证明他已不是等闲之辈。好了,不跟你多说了,我要去见皇上。”

    ~~~~~~~~

    散朝之后,崇祯回到乾清宫,正在批阅奏章,手下太监来报:张嫣求见。

    崇祯连忙命人请她进来。

    见到张嫣,崇祯问道:“皇嫂来见朕,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张嫣点点头:“哀家本不该干预朝政,但此事事关大明前途,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皇嫂是怎样的人,朕再清楚不过,皇嫂但说无妨。”

    “谢皇上。哀家方才听烺儿说,他今天在朝堂上献出了一个对付满清的方略。哀家一介女流,不懂打仗的事,请问皇上,烺儿的方略到底怎么样?”

    崇祯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要是只看他的方略,一点都不像是一个年方十五、久居深宫的人能想出来的,倒更像是出自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之手。还不止这些,纵观我大明的文臣武将,即使像洪承畴这样的肱股之臣,也未必能想出如此绝妙的计策。”

    听崇祯这么一说,张嫣心里更加有底了:烺儿果然没说大话,这真是天佑大明啊!

    崇祯继续说道:“其实朕也一直在思考皇儿的方略,到后来越想越觉得,以前的办法确实不能再用了,必须采用皇儿的办法,才有希望打赢满清。试想一下,老办法如果有管用,早就平定满清了,哪里会拖到今天?”

    张嫣听得连连点头:“皇上圣明。”

    “朕打算将这个方略转告洪承畴,让他依计而行,目前也只有他能担此重任了。”

    张嫣一惊,连忙劝阻道:“万万不可。”

    崇祯有些诧异:“皇嫂为什么这么说?”

    “一来,这是烺儿想到的主意,理应由他本人去实施,效果才最好;二来,皇上方才也说过,就连洪承畴都想不出这样的计策,如果让洪承畴去执行,肯定会有很多疏漏之处,说不定会走样,又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去。”

    崇祯也有这样的担心:“皇嫂言之有理,只是烺儿还太年轻,军旅之事完全没有经验啊。”

    “皇上不妨命烺儿为主帅,洪承畴在一旁辅佐。如果烺儿有什么欠妥之处,洪承畴可以临机决断,加以纠正。”

    崇祯眼前一亮:“嗯,这倒是可以考虑。”

    “那就这么办!”张嫣催促道:“请皇上立刻下旨。”

    崇祯思虑再三,摇了摇头:“朕恐怕不能下这道圣旨。皇嫂应该知道,本朝的法度是不允许太子随便出宫的。”

第8章 自愿放弃太子之位

    张嫣自然明白,崇祯说的是事实。太祖朱元璋早已立下规矩,藩王成年后都要到各自的封地去享福,待遇自然非常优厚,但不允许随便离开。

    这一制度客观上确实起到了防止藩王反叛的作用。从太祖开国到现在,只有两次主要的藩王造反事件,一次是建文帝时期,燕王朱棣起兵,成功登上了皇位;另一次是武宗时期,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被王阳明平定。除此之外,就很少见到藩王造反,相较于以前的历朝历代,可以说天下太平了很多。

    至于太子,更要为藩王们做出表率,在即位之前不能随便走动,连离开东宫都不容易,更不用说离京了。

    可是此刻锦州形势危急,急需救援,只有太子能担当起解围的重任,难道在用人方面就不能灵活一点吗?

    对于张嫣的劝说,崇祯也无能为力:“朕可不敢拂逆太祖爷传下的规矩。况且就算朕下了这道旨意,朝中那些大臣们也不会同意的,到时候联名上书加以阻挠,朕岂不是骑虎难下?”

    张嫣暗自感叹:放着擎天柱不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清军在关外肆虐,大明的灾难何时才能结束啊。

    虽然满腹遗憾,她却无能为力,只好悻悻而归。

    第二天早上,张嫣用罢早膳,宫女来报:太子求见。

    张嫣心说:这孩子真是性急。我正准备去看他,转达一下皇上的意思,他倒先来找我了。

    张嫣命宫女请太子进来。

    见到太子后,她将昨天面见皇上的经过讲了一遍。

    朱慈烺深感失望,不过昨天他已经仔细思量了一番,因此对于这个结果,倒也并不觉得出乎意料。

    定了定神,朱慈烺说出了他酝酿一晚的想法:“皇伯母,既然朝廷法度必须遵守,那么如果孩儿不再是大明太子,而是普通百姓,是不是就可以挂帅出征了?”

    “你说什么?”张嫣听了大吃一惊。

    “孩儿已经想好了,只要能够领兵出征,孩儿愿意舍弃这太子之位。”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呢?你两个弟弟可时刻盯着太子的位置,你却想主动放弃。”张嫣叹道。

    皇伯母无法理解他的想法,然而他却心中有数。

    如果他不出征挽救大明朝,按照历史原本的走势,大明将在四年后寿终正寝。

    李自成退出北京,清军进驻后,朱慈烺投奔外祖父周奎,却被极度势利的外祖父和舅舅拒之门外,导致他被清军抓走。随后多尔衮硬说朱慈烺是假冒的太子,将其处死。

    永王朱慈炯则出家为僧,康熙年间被清廷擒获,也被安上了一个“假冒皇子”的罪名后处死。定王朱慈焕寿命最长,一直活到了75岁,已是儿孙满堂,却不幸暴露,被康熙帝下令满门抄斩。

    正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大明若灭亡了,皇子们谁也别想有好下场。即便是侥幸逃过无数劫难的定王朱慈焕,最后不也没能留下一个子孙后代吗?

    还有一句话叫做“有舍才有得”,如果他能打赢清军,那就意味着他立下了不世功勋,威望将如日中天,这太子之位就更不是寸功未立的永王、定王抢得走的。到时候就算父皇要立永王或定王为太子,只怕天下人也不会答应!

    想到这里,朱慈烺豪情满怀:“请皇伯母成全!”

    张嫣此时已冷静下来,反复思量之后,也觉得只有烺儿的这个办法才是可行的。

    “也罢,如果你挂帅出征,不管要去多久,只要哀家还在,一定想方设法不让你父皇另立太子。”

    朱慈烺心中感激:“谢皇伯母。”

    “理当如此。烺儿赤胆忠心,大明又岂能亏待你?”这时,张嫣想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你如果没有犯什么大错,你父皇是没有理由削去你太子之位的。但如果你故意犯下大错,只怕将来又难以挽回,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倒是颇费思量。”

    “皇伯母,这个事情,孩儿已经想好了主意。”

    “哦?看来你今天是有备而来啊,那就说说你的想法吧。”

    “过几天要举行祭祀列祖列宗的仪式,父皇和众位大臣都将出席。孩儿打算在祭祀大典上,当众指责曾祖父、祖父两位帝王的过失,父皇随后便可以用‘大不敬’的罪名,将我的太子之位革去。”

    在说出这番话之前,朱慈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朱慈烺的曾祖父,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明神宗朱翊钧,10岁即位,在位48年,是在皇位上待得最久的大明天子。这位万历帝前面十余年还颇有进取心,后来因为立太子的事情跟内阁长期闹别扭,一赌气便30年不上朝。

    朝廷重要职位的人选,都需要得到皇帝的批准,万历躲起来不见,造成大量要职空缺,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事情没人管,国家开始走下坡路,故而后来清朝修撰的《明史》认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朱慈烺的祖父是明光宗朱常洛,这位泰昌帝十分荒淫,在位仅一个月就驾崩了。晚明三大疑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都跟泰昌帝有关联。

    这两位先皇的荒唐事,大臣们一提起就摇头叹息,因此朱慈烺深信,如果他站出来,大胆指斥两位先皇的过失,应该能博得大臣们的同情,不至于真的遭到朝堂的厌弃。

    张嫣沉默了。她自然看出了烺儿的小心思,这确实是一个既能惹恼皇上,又不会触犯众怒的办法。

    她知道,这两位先皇名声确实比较糟糕,虽然已故去多年,大臣们私底下对这两位的评价仍然很差。因此,烺儿如果批评这两位,大臣们虽然嘴上不敢表示支持,内心说不定暗暗称许。

    她知道,皇上其实也对万历、泰昌不太认同,只不过碍于是自己的祖父、父亲,不便说出来。就算皇上真的生气了,她也可以慢慢劝解。

    既然朝臣们不讨厌烺儿,以后若想恢复太子之位,阻力会小很多,胜算的确比较大。

    思虑良久,张嫣同意了烺儿的主意:“你就在我这里用午膳,然后哀家陪你一起去见你父皇,争取把事情定下来。”

    午后,张嫣带着太子,再次来到了乾清宫。

    崇祯帝见皇嫂和太子一同前来,知道肯定又是为了昨天的事,可是这事不是已经说清楚了嘛,难道皇嫂和太子又有什么新的说法?

    朱慈烺吐露了自己的想法后,崇祯吃了一惊,斥道:“荒唐!太子之位牵涉国本,岂是你说舍弃就舍弃的?”

    张嫣劝道:“哀家一开始也觉得,烺儿说的不过是淘气话。可细细一想,值此危难之际,除此之外,还真没有别的好办法。”

    见皇嫂也这么说,崇祯这才冷静下来,开始认真考虑。

第9章 太庙里义责两位先皇

    这时,崇祯身旁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提醒道:“太子殿下,这么一来,您可就要准备承受大委屈了。”

    朱慈烺摆摆手:“为了大明江山,我连性命都能舍弃,更不用说太子之位了。”

    崇祯听了很感动:朝中大臣如果都能像太子这样,为了大明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大明又何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既然如此,那就遂了太子的心愿吧。

    于是崇祯点头同意:“三天后的祭祀大典,等仪式结束,皇儿可以站出来,指出两位先皇的过失。”

    朱慈烺一听大喜,连忙跪下:“谢父皇。”

    “切记,你一定要拿捏好分寸,注意维护皇家的体面。”

    “儿臣明白,儿臣一定谨慎行事,请父皇放心。”

    从乾清宫出来,看到太子喜上眉梢,张嫣提醒道:“记住你父皇的叮嘱,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可要想清楚了。”

    朱慈烺点点头:“皇伯母放心,还有三天时间,足够我想得一清二楚了。”

    “那就回去好好准备吧。”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三天过去了。

    这一天,皇家祭祀大典隆重举行,皇上率领太子及文武百官前往太庙,祭奠列祖列宗。

    仪式结束后,众人正要离开大殿,朱慈烺突然站了出来:“请父皇、各位大人留步。”

    大臣们都惊愕地看着太子,不知道他要干啥,唯独崇祯面色如常。

    内阁首辅范复粹问太子有什么事,朱慈烺拱手道:“这里供奉着大明各位先皇的牌位,他们都曾为大明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理当供奉。但不得不说,神宗、光宗两位先皇做得差了些。”

    大臣们听呆了:太子竟然在这里指责两位先皇?不知道这是犯了多大的忌讳吗?

    崇祯假意呵斥道:“太子不得无礼,这是什么地方?容不得你胡言乱语,还不快快退下!”

    范复粹也悄悄劝阻道:“太子殿下,今天是祭祀大典,务必要谨言慎行啊。”

    然而朱慈烺没有理睬,反而声音越来越大:“大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跟两位先皇有莫大的关系,今天到了必须说清楚的时候了。”

    大臣们听得面面相觑,他们都观察着崇祯的反应。

    只见崇祯脸色铁青:“住口!小小年纪就不知道天高地厚,敢指责两位先皇,简直是大不敬!”

    大臣们一听,心砰砰乱跳:大不敬罪属于“十恶不赦”的重罪,是可以被处死的。太子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简直像得了失心疯,什么话都敢说。就算对两位先皇有看法,也不能当着皇上的面讲出来啊,尤其是在太庙这种场合。

    然而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大臣们已经来不及阻止,只能紧张地等待着崇祯的处罚决定。

    只听得崇祯大声宣布:“朱慈烺公然在太庙指责两位先皇,目无尊长,朕决定废掉他的太子之位。”

    大臣们一听,都暗暗为太子抱不平。太子虽然鲁莽了一些,但说的话他们是完全赞同的。另一方面,他们又意识到了太子殿下的英明:能看出神宗、光宗有很大过失,那就应该不会去重蹈覆辙了,这可不就是未来的明君吗?

    这样的太子,是大明的希望之所在,必须力保!

    于是在范复粹的率领下,大臣们全都跪倒,为太子求情。他们恳请皇上开恩,让太子回去闭门思过就行,万不可因言获罪,加以废黜。

    崇祯被弄得左右为难,不由得瞅了瞅儿子。

    朱慈烺也看出了问题所在:自己顾忌皇家颜面,刚才说话时已经尽可能婉转一些,然而仅凭这样的三言两语就让父皇废掉自己,大臣们肯定不答应。父皇若强行这么做,确实有点勉强,看来必须添油加醋,让大臣们无话可说才行。

    想到这里,他索性豁出去了,高声喊道:“大臣们如果犯错,或贬官、或流放,两位先皇做错了事,也不能不罚,应该将他们的牌位移出太庙。”

    听到这条爆炸性的提议,不仅大臣们,就连崇祯帝也惊呆了,大殿里一片寂静。

    此时的崇祯,心里的火已经压不住了,腾腾地往外冒。

    万历、泰昌纵有万般不是,那也是自己的祖父、父亲,为尊者讳、为亲者讳是每个人都遵循的规则。先前太子只是说万历、泰昌在位时做得不够好,还可以接受,可刚才竟然要求迁走牌位,等于是将两位先辈给彻底否定了。对于崇祯来说,这跟被人指着鼻子骂自己的祖父和父亲没什么两样。

    虽然崇祯明白,太子是为了让自己有足够的借口废掉他,但这样的提议实在出格,已经触碰到了崇祯的底线。

    崇祯这次是真的暴怒了,高喊道:“王承恩,王承恩!”

    王承恩连忙跑过来跪倒:“老奴在!”

    “立刻拟旨,褫夺朱慈烺的太子之位,贬为庶民!”

    环顾了一下四周,崇祯特意补上一句:“有再敢替朱慈烺求情者,拖出去,杖责二十!”

    大臣们看出崇祯是真的发火了,已经不再称“太子”,而是反复直呼朱慈烺的名字,显然已经是铁了心。

    见崇祯如同疯虎一般,大臣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再也没人敢站出来替朱慈烺说话。

    朱慈烺也是心里直打鼓:看来刚才的提议确实有点过分,连父皇都不能忍了。可要是不过火,父皇就不可能把自己的太子之位给扒掉啊。

    得,反正目的达到了就行,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

    跟大明的生死存亡相比,万历、泰昌两位先皇的名声就是小事了,再说对于这两位,大家自有公论,又不是他一个人这么看。

    随着旨意的宣布,一切已成定局,王承恩带着几位太监,陪同朱慈烺回东宫,去取太子印信。

    周皇后听到风声,赶到了东宫。见朱慈烺的印信被收走,不由得大惊失色:“烺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承恩讲了太庙里刚才发生的一幕,周皇后听罢实在不能理解,以前一向温顺的皇儿,怎么突然变得如此不可理喻,竟然在太庙里说出那么大逆不道的话来。

    朱慈烺暂时没法将内情告知母后。目前只有父皇、皇伯母、他和王承恩四人知道其中的秘密,为了避免影响大计,了解内幕的人越少越好。因此,面对泪眼婆娑的母后,朱慈烺只好狠狠心,含糊地应道:“孩儿这么做,是为了大明江山。”

    周皇后急得跳脚:“不行,我得去劝劝你父皇,不能这样对待你。”

    王承恩连忙劝阻道:“皇后娘娘不可!皇上现在正在气头上,亲口吩咐谁若劝阻,杖责二十。”

    周皇后犹豫了:“这可怎么办?”

    “皇后娘娘不必担忧,殿下自有殿下的福分,一定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

第10章 众臣猜出内幕

    朱慈烺也不忍见周皇后为了自己烦忧,劝道:“母后请放心,孩儿自有主张,不会有事的。”

    周皇后无奈,只好安慰朱慈烺:“皇儿暂且忍耐几天,等我找着机会,劝说你父皇收回成命。”

    朱慈烺拱手道:“孩儿告辞。”

    在周皇后的泪光中,朱慈烺不敢回头再看,狠狠心出了东宫,身边只跟着贴身小太监阮禄一个奴仆。

    在王承恩的安排下,这对主仆住进了紫禁城外西边一处安静的小院。

    王承恩告诉朱慈烺:这座小院是按照皇上的吩咐事先找好的,离皇宫很近。皇上如果有事召见,可以从侧门进宫,非常方便。而且这里已经派人暗中保护,吃穿用度也会按时送来。

    朱慈烺点点头:“多谢王公公。”

    王承恩走后,阮禄看着这简陋的住处直摇头:这里跟东宫简直是两个世界,真担心主人会住不惯这里。

    朱慈烺倒不觉得有什么。诚然,作为太子的朱慈烺,从小锦衣玉食,从没住过平民百姓的房子;但对于穿越过来的张航来说,他小时候家境普通,因此对于这样的环境,倒没什么不适应的。

    此时偌大的京城里,不仅周皇后寝食难安,大臣们也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深感震惊。

    当晚,在内阁首辅范复粹家里,聚集了好几位朝中重臣,大家议论着、揣测着,越想越觉得,今天的事情实在是有些蹊跷。

    兵部尚书陈新甲尤其感到困惑:“诸位大人,你们说说,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太子怎么就说出了那些话?简直是故意惹是生非嘛。”

    在场的所有人都直摇头。太子的性情,他们还是有所了解的,对于太子今天在太庙里的举动,他们都觉得实在是太突兀了,一时猜不透是怎么回事。

    吏部尚书谢升提醒道:“你们别光盯着太子,我看皇上的反应更值得注意。”

    范复粹深表赞同:“太子后来说,要将万历、泰昌两位先皇的牌位移出太庙,单就这句话而论,确实够得上被褫夺太子之位。但是你们注意到没有,在此之前,太子只是说两位先皇做得不好,就已经惹得皇上大怒,要废掉太子。”

    礼部侍郎陈演点点头:“是啊,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太子说得非常婉转,并无多大罪责,然而皇上当时就已经打算废黜太子了。这很奇怪,按说不至于啊,斥责几句就够了。”

    众人细细回想,发现果然是这样。

    客厅里一片寂静。半晌,陈新甲大胆猜测:“莫非是皇上、太子联手演了一场戏?”

    陈新甲刚说完这句话,心中就开始不安起来: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然而其他人却频频点头,陈新甲立刻明白了:原来大家也都是这么想的啊。

    那么问题来了:这场戏是皇上安排的,还是太子要求的?

    众人觉得这不像是皇上安排的。

    皇上如果想要废掉太子,那可是天大的事,肯定需要一个过硬的理由,才能堵住悠悠众口。可问题是,太子绝对不会如此配合,让皇上有充足的由头来废黜自己。

    既然皇上安排一说从道理上讲不通,那就只有一个原因:这是太子自己要求的。

    可这貌似也说不过去啊。古往今来,争夺太子之位的事情非常多,但主动放弃太子之位的却很少,尤其是故意犯错,以求被皇上废掉,就更是稀有。

    正当众说纷纭之时,陈新甲再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前些天,太子不是在大殿上提出了对付满清的方略么?当时,皇上打算让洪承畴照此办理,但太子希望亲自领兵,因为他担心洪承畴未必能发挥出方略的威力,只有他本人亲自上阵,才不会走样。皇上没有同意,我看太子挺扫兴的,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太子才主动放弃东宫之位?”

    客厅里再次陷入寂静,大家都在思考着陈新甲的话。

    片刻之后,范复粹率先表示认同:“陈尚书所言极是。按照本朝的规矩,除非皇上有旨意,命太子监国,否则太子是不能参政的,更不用说领兵打仗了。因此,太子只有先成为庶民,才有可能率部出征。顺着这个思路一想,所有的事情就都能解释通了。今天太庙里发生的一切,应该是由太子提出,皇上认可的,随后这父子俩便合演了这出戏。”

    众人听得将信将疑。这时,范府的一位师爷走了进来,对着范复粹耳语了一阵,范复粹面连连点头。

    师爷出去后,众人问道:“阁老,发生了什么事?”

    范复粹呵呵一笑:“太子应该是没什么大碍了。有人亲眼看见,王承恩将太子带到了皇宫外西边的一处小院,妥为安置。”

    众人笑道:“太子这哪像是被废黜?若真是被废,只怕很快就得前往云贵待上一待,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回来,搞不好怕是要终老于穷乡僻壤了。可这次是安排在皇宫旁边住下,分明是为了方便随时召见嘛。”

    范复粹轻抚胡须:“没错。估计皇上很快就会招太子进宫,询问太子有什么要求,需要做哪些准备。毕竟方略是太子提出来的,出兵之事千头万绪,很多得由太子来定。”

    众人交谈时,全都对朱慈烺以“太子”相称,有意无意间忽略了朱慈烺其实已经是“废太子”的事实。

    吏部尚书谢升忽然失声叫道:“糟糕!我们可能害了太子。”

    众人大惊:“谢尚书何出此言?”

    “大家想过没有?在皇上刚说要废黜太子的时候,我们就不该求情,而应该顺了太子的意,这样一来,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可是我们一求情,逼得太子不得不提议将两位先皇的牌位移出太庙,惹得皇上动了真怒。要知道,太子将来迟早是要复位的,可他说了这样的话之后,多少会有些影响。”

    “谢尚书此话有理。”范复粹也感到一丝忧虑:“可当时谁也不知道太子是这么个想法,看到他落难,总不能袖手旁观吧?没想到是帮了太子的倒忙。唉!希望皇上不要介意此事才好。”

    谢升随后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万历、泰昌两位先皇,再怎么着也是太子的曾祖、祖父啊,为何他要提议移走牌位呢?就算是普通人家,这种话也是说不出口的,这不等于是不认自己的曾祖、祖父吗?”

    众人也是深感不解。虽然他们私下里认同太子的意见,也认为万历、泰昌跟历代先皇相比差得远,确实有点德不配位,但这话不该由身为后代子孙的朱慈烺来说啊。

    只是,在场的人都不知道,朱慈烺的躯体里,其实藏着一个现代人张航的灵魂。这个张航跟万历、泰昌可没啥瓜葛,因此批评起来也就没有什么心理障碍。

第11章 崇祯召朱慈烺问计

    范复粹思虑再三,为朱慈烺的行为找到了充足的理由:“太子如果不来这么一剂猛药,不足以堵上我们的嘴,皇上也就无法废掉他。”

    “这倒也是。”众人无不叹息,对太子报以同情:“是我们让太子遭罪了。”

    “列位大人请务必记住,以后若是牵涉到太子的事情,大家都不可再反对了,免得给太子添麻烦。”

    众人都点头称是。

    此时,张航若是躲在密室里,偷听到了这些人的谈话,一定会感叹:古人真是太聪明了,一点都不逊色于现代人,尤其是这些朝廷高官,更是洞若观火,原本秘而不宣的内幕,经过他们七嘴八舌一分析,已经猜得离真相不远了。

    只可惜,这些人没有把聪明劲都用在对付满清上,而是花了很多心思揣摩皇上的意图,以便保住自己的权位,真正用于振兴大明的精力,已经是大打折扣了。

    第二天晚上,崇祯帝就让王承恩秘密地带着朱慈烺进宫了。

    再次见到父皇,朱慈烺跪拜后口称:“草民朱慈烺,拜见皇上。”

    崇祯听到“草民”二字,先是一愣,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叹了一口气:“起来吧。”

    朱慈烺站起身,惴惴不安地说:“昨日在太庙里冲撞了两位先皇,草民细细想来,确实欠妥,请皇上赎罪。”

    崇祯此时早已冷静下来,摆摆手道:“罢了,此事已经过去,不必再提。朕此次召你前来,是想问你,如何才能让郑芝龙心甘情愿地为朝廷效力?”

    一听崇祯这语气,朱慈烺就知道,皇上并不放心郑芝龙,同时还担心无法调动郑芝龙的船队。

    对于这个问题,朱慈烺已经想过很多次了。

    历史上的郑芝龙是海盗出身,后被福建巡抚熊文灿招抚,投降了明朝,随后被任命为“五虎游击将军”,驻防福建沿海。

    在原本的历史上,公元1644年,崇祯自杀后,即位的南明弘光帝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

    一年后弘光帝被俘,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福州奉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再升一级,被册封为南安侯。

    再往后,在满清许以闽粤总督之位的利诱下,郑芝龙投降了清军。

    由此可见,郑芝龙就是个官迷,对于什么民族大义并不放在心上。这可能跟郑芝龙早年的经历有关:当过海盗的人,往往更迫切地想要洗白自己,谁能满足这个要求,郑芝龙就投靠谁。

    因此,对于郑芝龙,只能投其所好。

    朱慈烺定了定神,向崇祯提议:“皇上,郑芝龙最看重的就是体面。草民斗胆,请皇上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如此,郑芝龙定将乐于效命。”

    这个提议,实际上就是将公元1644年南明弘光帝的册封提前4年。

    然而崇祯听了却直摇头:“一个海盗出身的游击将军,朝廷不追究他以往犯下的桩桩罪行,已经够宽待他了,岂能再给他封伯?朝廷的爵位可不是随便封的。”

    朱慈烺急了:“皇上,郑芝龙的船队是打赢满清的关键。没有他的船队,草民毫无胜算。”

    崇祯却还是犹豫着不愿意答应。

    朱慈烺知道,大明朝廷对于爵位一向管控得很严,只有立下不世功勋,才有可能被授予爵位,因此伯、侯、公的数量很少,地位也很高。不过到了南明弘光帝即位后,为了笼络各地军阀,爵位被大肆派发,分封了很多伯、侯,变得没那么值钱了。

    该怎么说服崇祯呢?

    一转念,朱慈烺有了一个主意。

    朱慈烺向崇祯提了个要求:“皇上,这次与满清交战,朝廷打算出动13万将士,决心不可谓不大。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然而除了粮草,还有一样东西也必不可少。”

    崇祯点点头:“你需要什么,但说无妨。只要朕能给的,尽量满足。”

    “这样东西皇上肯定能给,那就是一个伯爵爵位。不过具体授予谁,请皇上让我来做决定,可以吗?”

    崇祯明白了:“说来说去,你不就是想给郑芝龙封伯吗?”

    朱慈烺心说:还不是因为你不愿意做这件事,只好交给我来做咯。

    按照现代的说法,这就相当于是找皇上要一张空头支票,由朱慈烺来填写具体内容,以及最终把支票交给谁。

    当然,皇上不懂什么叫“空头支票”,因此朱慈烺便换了个说法:“如果草民能率军打败满清,这功劳是否够得上给将士们封爵?”

    “那是肯定的。如此大功,足够你的部下封几个侯爵、伯爵了。”

    “对啊,既然连皇上都这么想,草民今天不过是想预支一个爵位而已。”

    崇祯脸色一沉:“虽说你的方略确实不错,但毕竟只是纸上谈兵,你就那么有把握?要是没打赢怎么办?”

    “皇上,如果打败了,草民就战死沙场,再也不回来了。授出的爵位,朝廷自然也可以收回。”

    朱慈烺摆出了破釜沉舟的架势,让崇祯也为之动容:“好吧,只要能击退满清,一个伯爵之位又算得了什么?朕答应你了。”

    朱慈烺很高兴:“有了这个爵位,郑芝龙应该会同意出兵。”

    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他满以为崇祯也会放下心来,不料皇上却仍是愁容满面,莫非还有什么烦心事?

    果然,崇祯谈到了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13万兵马出动,要耗费无数钱粮,户部有些捉襟见肘。如今又要让郑芝龙出兵,势必增加一大笔开销,朝廷已经无力承担了。”

    朱慈烺沉默了。

    他能理解崇祯的苦衷。都说打仗其实打的是后勤,考验的是国家的财力,13万大军,再加上郑芝龙的水师,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物资、钱粮,而这就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

    很多写明末的网络小说都提到一个事实: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拿不出多少钱了。实际上,明末的财政状况一直非常窘迫,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明就是毁于财政破产。

    直接导致大明灭亡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其个人经历就很说明问题。

    李自成本是一名驿站驿卒。崇祯帝登基后,鉴于官员们占用驿站的资源,用于私人目的,导致公帑浪费严重,于是着手改革驿站体系,大量裁撤工作人员。李自成因犯下丢失公文的过错被裁员,生活陷入窘迫,加上后来遭遇了一系列的家庭变故,最终走上了扯旗造反的道路。

    崇祯本想着节约资金,没想到却逼出了个大明的掘墓人。如果大明财政充盈,崇祯本没必要走这步棋,历史的走向将大为不同。

    而松锦大战呈胶着态势时,崇祯帝却催促洪承畴进兵,最终导致惨败,其根本原因也还是由于财政吃紧,难以支撑规模庞大的军队长期作战的消耗,必须速战速决,没想到这正中皇太极的下怀。

第12章 朱慈烺建议发行国债

    其实大明并不穷,尤其江南一带是十分富裕的。事实上,明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一直在国际上极受欢迎,以致于当时美洲开采的白银,大部分都流向了中国,用于换取这些商品。

    可问题是,大量的财富藏于民间,与朝廷无关,使得大明空有巨大的财力,却不能用来加强国防。

    为了钱的事情,崇祯愁肠百结,然而却难不倒从现代穿越过来的张航,他献上了一个妙方:国债。

    崇祯还是第一次听说“国债”这个词,不懂是什么意思。

    朱慈烺解释道:“就是以朝廷的名义向百姓借钱,每年支付一定的利息,三、五年内还清本金。”

    崇祯听后不以为然:“国债不还是要还的吗?那还不如让大家捐款,国家有难,官员、百姓理当出手相助。”

    朱慈烺暗暗叫苦,心说:您可千万别来这一套啊!

    原本的历史上,在大明灭亡前夕,崇祯号召百官捐款,试图挽救危局。然而大家却纷纷哭穷,就连周皇后的父亲也只是意思了一下,最终只筹得20万两白银。然而,当李自成的大军进入北京后,却从明朝官员家里搜出了7000万两白银。

    朱慈烺不便直接反驳崇祯,只好劝道:“皇上,靠募捐只能筹得很少的银两,不足以解决朝廷大军的用度。只有发行国债,才能筹集到足够的钱,让大军没有后顾之忧。”

    崇祯是个明白人,仔细一想就明白了儿子的意思。他承认儿子说得有理,可是这次打仗恐怕得借很多钱,然而朝廷每年几乎都没有富余,像这样寅吃卯粮,将来还不上国债怎么办?

    朱慈烺自然想过还债的问题,已经成竹在胸,只是现在还没到和盘托出的时候。他笑了笑:“皇上,等打赢了满清,草民自然有办法为朝廷挣到很多钱,不光够还国债,还可以结余不少。”

    “那太好了!”崇祯一听大喜过望:“你能不能给朕讲讲你的办法?”

    “皇上,饭要一口口地吃,目前满清的威胁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崇祯一想也对:等击退了满清,再考虑其他问题不迟。不过,朱慈烺一口一声“草民”,让崇祯听着很不习惯,也有点痛心。

    思虑再三,崇祯决定授予朱慈烺一个职位,让他能名正言顺地上朝堂议事,并着手实施他的方略。

    在崇祯看来,朱慈烺再怎么也是皇族,让他出任总督之类的官职并不合适。为了以示区别,崇祯打算委任儿子为“征辽兵马大元帅”,统帅13万大军及郑氏水师,前往解锦州之围。为了稳妥起见,崇祯还打算委派洪承畴为朱慈烺的副手,关键时刻帮儿子把一下关。

    朱慈烺心中一阵狂喜:终于可以领兵了,这番苦心总算没有白费。

    虽然他很不喜欢洪承畴这个人,却无法拒绝皇上的安排。转念一想,皇上的意见也不无道理:军旅之事,他确实有很多地方不太懂,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来提携一下也好。

    况且此时洪承畴是大明的重臣,对于大明还是很忠心的,至于后来成为清朝的鹰犬,那都是松锦大战兵败之后的事了。如果他这次能逆天改命,打赢清军,洪承畴就不会走上这条路。

    想到这里,朱慈烺便同意了。

    “那你明天就在殿外等候,等朕跟群臣商议定了之后,你再上殿。”

    朱慈烺点点头,拜别了崇祯,王承恩将他送回了那个小院。

    次日一上朝,崇祯就宣布:朱慈烺在太庙里公然诋毁两位先皇,故而必须褫夺太子之位。然而前阵子提交的对清作战方略,还是比较可取的,出于为国选贤任能的考虑,拟任命朱慈烺为征辽兵马大元帅,洪承畴为副手,统帅13万人马对满清作战。

    宣布完毕,崇祯等待着朝臣们的意见。然而朝堂上却鸦雀无声,让崇祯十分诧异。

    要是在以往,这样重大的人事任命,往往会引起不少争议。尤其是朱慈烺刚刚被废为庶民,转眼就升至大元帅这样的高位,如此大起大落,委实太过惊人,大臣们自然要质疑一番。崇祯对此自然心知肚明,已经做好了跟大臣们辩论一场的准备。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表示反对。

    这首先得益于范复粹。在前晚的聚会上,范复粹反复叮嘱那些大臣:凡是跟太子有关的提议,都不可阻挠。

    与会的那些人都身居高位,随后又悄悄转告了跟自己关系好的同僚,从而将相当一部分朝臣争取了过来。

    当然,朝中也有像周延儒这样,平素就不听范复粹的招呼,专门做对的大臣。但是今天范复粹啥也没说,这就让周延儒这边没有了可针对的目标。

    况且周延儒也是个极聪明的人,对于太子被废一事,也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猜到了几分。对于朱慈烺,他也是非常敬佩的,自然不会去刁难。

    有几个不明就里的御史,觉得今天的事情太过蹊跷,正准备提出异议,范复粹见状,连连咳嗽了好几声,御史们会意,很知趣地打住了。

    崇祯见没人反对,虽然感到有些意外,却也很高兴:这倒是省了很多事。

    既然如此,崇祯便示意王承恩:宣朱慈烺上殿。

    正在殿外等候的朱慈烺正在焦急地踱步,原本以为要等上好一阵子,甚至有可能上不了殿。毕竟,这些大臣们争论起来无休无止的样子,他是亲眼见过的,却没想到根本没等多大一会儿,就听到了宣召。

    走进大殿,朱慈烺感觉今天未免太顺利了。不过这样也好,有了大元帅这个头衔,他就可以放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叩谢完皇恩,大臣们纷纷向这位新元帅表示祝贺。

    朱慈烺逐一回礼,随后朗声说道:“辽西战事吃紧,眼下有两件事至关重要,需要立即去办。第一件事就是发行国债。”

    听了朱慈烺的讲解,大臣们很快明白了国债的含义,初听起来似乎还不错。

    首先,国债是由皇上发布圣旨来颁行,因此信用方面绝对没问题。比起民间借贷来,肯定更让人放心。

    其次,每年支付3厘的利息,相当于100两银子每年可获得3两银子的息钱。而且朱慈烺还特别指出:允许任何人购买国债,金额不限。也就是说,老百姓手头如果有点闲钱,也可以买点国债来获利。

    应该说,大明的有钱人还是很多的,他们手头的银子,大多用来置地,也有部分人用于做生意,还有很多人选择窖藏,听任银子长霉。

    对于最后一种人来说,购买国债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这其中的疑问也不少,范复粹就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请问元帅,朝廷将来怎么还钱?不会是征税吧?”

第13章 赐封南安伯

    对于征税,大臣们都十分敏感,因为有前车之鉴。

    当初,为了对付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从万历四十六年起,朝廷开始加征“辽饷”,每亩加派3厘5毫,极大地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很多农民因为沉重的赋税而失去了土地,沦为佃户、奴仆,或成为流民、饥民,导致这些年“民变”此起彼伏,弄得朝廷焦头烂额,由此付出的代价,已经超过了“辽饷”本身,可谓得不偿失。

    不仅普通百姓无力承受新的赋税,就连有钱人也不愿意多缴税了。

    崇祯元年,张溥写下了著名的《五人墓碑记》,记述了苏州市民勇斗魏忠贤阉党的事迹。然而这件事的真正起因,其实是因为朝廷加税,使得江南的织造业主、作坊主利益受损,于是鼓动他们控制的织造手工业者、佃农家仆们群起抗议。阉党事后追查,杀了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百姓为之愤慨,张溥撰文纪念,流传至今。

    朱慈烺自然明白范复粹的忧虑,安慰道:“请阁老放心,这笔钱要三、五年后才还,在这段时间里,我先救援锦州,等到完成任务归来后,一定有办法挣到钱,偿还所有国债,绝对不会加一丝一毫的税。”

    “可是,元帅到底用什么办法挣到钱呢?”范复粹不太放心,想问问清楚。

    朱慈烺笑道:“请恕我不便透露,因为一旦说出去了,别人就会捷足先登,我这钱可就赚不到了。”

    “原来如此。”范复粹表示理解。

    从朱慈烺的应对中,朝臣们能感觉到,这位新任大元帅似乎已经想好了办法,并非空口白牙,给大家画大饼。

    既然如此,那就相信他一回吧。

    不然能怎么办?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朝堂上的这些人虽然是大明的精英,但他们也没办法生生变出钱来。眼下锦州危急,只有先渡过这一难关再说了。

    见大家对发行国债已经没有异议,朱慈烺便提到了第二件事:授予郑芝龙“南安伯”爵位。

    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郑芝龙先前不过是个大海盗,被朝廷招降后,也没见立下什么战功,怎么就授予爵位了呢?

    大明立国之初,战事频繁,封为公、侯、伯的将领很多。此后随着天下太平,获封爵位的情况逐渐减少。

    上一次比较著名的封爵,还要追溯到武宗时期,王阳明因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有功,被封为“新建伯”。从那以后就很少听说新授予的爵位了,连打败倭寇的名将戚继光,都没能封爵。

    朱慈烺能够理解大臣们为何反对,只得再次提出“预支”一说。

    大臣们暗觉好笑:这位大元帅口气好大!虽然提的方略不错,但毕竟没有交战,就知道肯定能赢,还想预支一个爵位?要知道,对手可是如狼似虎的清军!

    这时,范复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崇祯一言不发,任由大臣们争来争去。

    爵位最终要由皇上来批准,因此,对于给郑芝龙封爵一事,皇上才应该是那个意见最大,并且表示反对的人吧?然而皇上的态度却耐人寻味,很像是默认了此事。

    仔细一想,范复粹明白了:合着这父子俩早就达成了一致意见,所以皇上才不吭声,看着我们争论不休。既然如此,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又吵个什么劲啊?

    于是,范复粹轻咳了两声,示意大臣们不要说了,交给皇上定夺吧。

    大臣们这才恍然大悟,朝堂上立刻安静下来。

    崇祯心说:你们都争论够了?好吧,该我说话了。

    随即,崇祯表明了态度:全力支持朱慈烺!只要有助于打赢这场战争,朝廷没有什么舍不得的。

    既然皇上发了话,大臣们便不再多言。不就是个伯爵爵位嘛,其实也算不了什么,连发行国债这么大的事情都获得了通过,这种小事就更没必要反对了。

    看到两个要求都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朱慈烺非常高兴。他对朝廷要求不高,只要出钱出人就行了,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整合好现有的资源,捏成拳头,给予满清一记重击。

    见朝廷已同意授予郑芝龙爵位,朱慈烺递上一个条陈。这个条陈是他昨晚就写好了的,内容是希望皇上在颁布封爵的圣旨时,能参考一下他的意见。

    崇祯看了一下条陈,对于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但既然已经说了会大力支持朱慈烺,要啥给啥,圣旨的措辞不过是个小问题,没必要纠结,于是崇祯说了声:准奏。

    至此,大事都已办妥,剩下的就是些琐事了。

    朱慈烺被封为大元帅后,自然要有自己的帅府,还有亲兵卫队等,百官们的迎来送往也必不可少,因此这些天他非常忙碌。等到忙完各种琐事,他开始筹划起对满清的作战。

    与此同时,福建南安,一道加急的圣旨送到了郑芝龙府上。

    听说圣旨到了,郑芝龙连忙摆下香案,率领全家老小一起迎接。然而他的心中却十分不安,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圣旨的内容很长,郑芝龙听完后大喜过望,却又心存疑惑。

    原来,圣旨首先对他的功劳大加褒奖,称赞他在料罗湾海战中打出了大明的威风,此外在开拓台湾方面也是劳苦功高。由于这些功劳,朝廷决定赐封他为“南安伯”。

    随后,圣旨话锋一转,提到朝廷很快将要对满清用兵,很倚重水师,命他将主力船队交由郑森、郑鸿逵率领,尽快赶到天津港待命。

    圣旨最后还勉励郑芝龙:如果他的船队能帮助朝廷大军打赢满清,朝廷绝不会吝惜爵位,郑森、郑鸿逵也是有望封爵的。

    圣旨宣读完毕,郑芝龙安顿好了宣旨太监,随后便和胞弟郑鸿逵、长子郑森一起到书房议事。

    此时,郑鸿逵、郑森的心中也同样有着无数的谜团。

    最令三人惊奇的是,朝廷竟然肯定了郑家在料罗湾海战中的战功。

    说起这料罗湾海战,那还是七年前的事了。那一年,海盗刘香和荷兰人勾结起来,试图夺取大明福建、广东沿海的海上控制权,遭到郑家的反击,双方在料罗湾展开激战。

    此战如果失败,后果很严重,不仅厦门的鼓浪屿将被荷兰人占据,成为荷兰人进一步扩张的据点,而且大明的海外贸易也将被荷兰人掌控。

    幸好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虽然荷兰人的舰船、火炮都占据很大优势,但郑芝龙采用火攻战术,巧妙地夺取了最后胜利。

    此战的重要性,福建本地的官府是清楚的,然而京城离福建十分遥远,加之大明朝廷传统上不太重视海防,因此对于此战并不关注。

    如今朝廷一反常态,竟然对七年前的这场战争称赞不已,确实有点怪怪的。

第14章 郑芝龙领命

    除了料罗湾海战外,圣旨里还着重提到了郑家开拓台湾的功劳。

    这些年在郑家的主导下,东南沿海十多万人移居台湾,使得台湾逐渐开始显露出生机。然而那里仍然十分荒凉,南部还被荷兰人占据着,朝廷对于这块海外的地盘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如今圣旨上特地表扬了郑家的贡献,并且是封爵的两大功劳之一,不禁让三人感慨万千。

    郑鸿逵叹道:“朝廷这是怎么了?好像突然重视水师了,对福建这边的事情也了如指掌。”

    郑芝龙、郑森父子也有同感。

    他们哪里知道,朱慈烺为了避免郑芝龙被人说成是无功受禄,白捡了一个“南安伯”,特意在奏折上替郑芝龙罗列了这两样功劳,后来被崇祯加进了圣旨中。

    也许在朝廷大臣们看来,这些功劳算不了什么。然而张航是从现代的眼光来看待郑芝龙的,在他的心目中,这两样功劳无疑都极其重要,可以说远超明朝很多封伯、封侯将领的战功。可惜在这个时代,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很少。

    但不管怎样,朱慈烺必须告诉大家:郑芝龙是因为功劳而被封爵的,绝对不是平白无故地受封。他希望能用这道圣旨来堵住悠悠众口。

    书房里,虽然三个人都对这道不期而至的圣旨感到困惑,但“南安伯”的封爵就摆在那里,这可是难得的殊荣,连抗倭名将戚继光都不曾得到呢。

    郑鸿逵、郑森都向郑芝龙表示祝贺,郑芝龙乐呵呵地接受了。

    郑鸿逵又提出一个疑问:“兄长既然封爵,理应亲自带兵出征。皇上为何要指派森儿为主将呢?森儿毕竟还年轻,经验也稍显不足,皇上就不怕误了大事?”

    说实话,郑芝龙对此也不太理解,但是能接受。毕竟他最看重的长子如今受到朝廷重用,有出息了,他这个当父亲的自然很欣慰。这么一想,他本人是否领兵出征,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当然,郑芝龙也清楚儿子还年轻,但这个问题其实并不要紧,他对郑鸿逵说:“朝廷不是要求你和森儿同往吗?这一路上,你给他掌舵,有什么问题,帮他多盯着点。”

    郑鸿逵点点头:“这个我肯定会的,请兄长放心。”

    郑森此时激动万分,自己年纪轻轻就被朝廷委以重任,参与到迎战满清的战斗中,这无疑是个难得的历练机会。

    不过,郑森心中也有个疑问,他问郑芝龙:“父亲这次打算让我带多少船只去参战?”

    郑芝龙沉吟着:要不要将自己的家底交出去呢?

    从他的本意来说,当然要注意保存实力。朝廷以前也曾经想过要征用他的船队,都被他敷衍过去了。

    然而这次的情况大不相同,朝廷给他封了爵,十分够意思,他再藏着掖着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而且圣旨里也说了,郑氏水师如果能立下大功,郑家人还能获得更多爵位。

    这一点对郑芝龙来说颇具诱惑力。因为大明封爵的,大都是立国之初,跟着太祖、成祖立下大功的将领,后来封爵的就非常少了。

    因此,如果郑家能有多人封爵,绝对称得上光宗耀祖、无上荣光,而眼下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思考了好一阵,郑芝龙咬咬牙,做出了决定:“朝廷大军这次出征,不仅粮草依赖水师运送,而且还要求水师助战,此事非同小可,船只少了恐怕难当此任。我决定将七成的船只和人马交给你们指挥,你们都要好好干,给郑家争脸。”

    郑鸿逵、郑森一听,连忙跪倒,表示一定不负重托。

    郑芝龙将两人扶起,这时郑鸿逵想到一个非常要紧的问题:“大哥,咱们这次出兵要花不少银子,这钱算谁的?”

    郑芝龙想了想:“既然是朝廷征召我的水师去打仗,自然应该是朝廷出钱了。”

    郑鸿逵提醒道:“未必。这些年来,朝廷一会儿要剿灭反贼,一会儿又要对付满清,国库只怕已经见底了。咱们这次流血又流汗,可别到头来还得自己掏腰包。”

    郑芝龙觉得此话有理,刚才接旨后一时激动,竟然没想到这个问题。此刻,头脑精明的他开始盘算起来:朝廷该不会是因为没钱,才赐封他为“南安伯”呢?那可就等于只付出了一个虚头巴脑的爵位,就省下了一大笔军费,这个算盘打得很精啊。要是这样的话,他可不能做这笔亏本的买卖。

    看到郑芝龙有些犹豫不定,郑森提议:“父亲,朝廷并没有说不拨给我们军费,我们明天去问问宣旨太监,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这个主意不错,郑芝龙同意了。

    次日,三人一同去看望宣旨太监,寒暄过后,郑芝龙提到了军费的问题。

    宣旨太监笑道:“南安伯放心,这次你的水师出征,所有费用都由朝廷负担。”

    郑芝龙感到惊讶:“听说朝廷这些年开支巨大,怎么现在拿得出钱了?”

    宣旨太监笑道:“朝廷这次下了决心,定要让满清知道我大明的厉害,为此不惜发行国债,需要多少就借多少,银子已经不是问题了。”

    听了宣旨太监的介绍,郑芝龙放下心来,不过他还是有点诧异:朝廷向民间借钱的举动,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看来朝廷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

    宣旨太监还告诉他,发行国债的建议是征辽兵马大元帅提出来的,以后朝廷大军及水师都归这位大元帅指挥。

    郑芝龙一听肃然起敬:“请问这位元帅的姓名?多大年纪?”

    郑鸿逵、郑森对这些问题也很关注,他们想知道今后听命于谁。

    然而,宣旨太监的回答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这位大元帅竟然是15岁的废太子朱慈烺。

    见郑芝龙流露出轻视之意,宣旨太监正色道:“朱元帅虽然年幼,也不曾打过仗,但皇上封你为‘南安伯’,就是朱元帅的提议。此外,调你的水师去北方作战,也是出自朱元帅的方略。”

    郑芝龙这才发现,这位朱元帅竟然同时提出了多个非常重要的建议。以他多年海上征战的经验,自然能看出这位朱元帅的大致意图,这令他感慨不已:朝廷什么时候出了如此出类拔萃的人物?而且还是从皇宫里出来的,这只能用天才来解释了。

    最重要的军费问题有了着落,郑芝龙再没有什么顾虑,他当即表示会加紧准备,让水师尽快北上天津港,听候朝廷的命令。

    回到府上,郑芝龙对郑鸿逵、郑森说:“朝廷这次变化非常大,莫非天意要让大明中兴?你们务必跟着这位朱元帅好好干,将来一定大有前途。”

    郑鸿逵、郑森点点头。

第15章 朱慈烺抵达山海关

    一个月后,京城。

    在这段时间里,户部已经筹措到了大量的银两,足够维持朝廷大军数月的开支。从福建那边也传来消息,半个月前,郑氏水师在郑森、郑鸿逵的率领下,已经启航前往天津,预计再过一个月就能抵达目的地。

    朱慈烺知道,朝廷能为他提供的条件都已齐备,下面就看他的了。于是他向崇祯辞行,准备赶往山海关,正式走马上任。

    临行前,崇祯特意让皇嫂和周皇后跟朱慈烺见了面。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要去刀光剑影的战场。对于儿子的安危,周皇后十分牵挂。好在皇伯母张嫣很清楚朱慈烺的想法,在一旁不断劝慰,这才让周皇后放宽了心,母子俩洒泪而别。

    随后,崇祯率领大臣们,亲自将朱慈烺送到德胜门外。

    与崇祯和大臣们道别时,朱慈烺鼻子一阵发酸:于公,他能感受到崇祯和大臣们对他这次出征寄予厚望;于私,此时的崇祯就像一个普通的父亲,在送别远行的儿子。

    在众人的注视下,朱慈烺率领卫队出发了,直到身影消失在了远方,崇祯和大臣们才返回城内。

    几天后,朱慈烺抵达了山海关,洪承畴率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这八位总兵前来迎接。

    来到蓟辽总督府坐定,朱慈烺看着这几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慨万千。

    在座的九个人当中,就有日后的两位大汉奸:洪承畴、吴三桂,另有几人在历史上也是名声不佳。

    不过,朱慈烺相信,只要能打赢这场松锦大战,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将会彻底改变。

    洪承畴和八位总兵知道朱慈烺是前太子,因此见他年幼,却也不敢轻视。对于朱慈烺呈给朝廷的方略,他们也有所了解。在他们看来,依靠水师来确保粮食供应,这个举措确实很不错。可以说,只要不断粮,大明军队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朱慈烺跟在座的九位聊过后,得知他们对自己的作战方略有所了解,也很支持,这倒省得他再去讲解一番,于是他便开始着重谈那些需要立刻去办的事情。

    首先要办的事情是确定前往锦州的道路,这条路要尽量靠海,距离海边最多不超过10里,以便能够随时接收水师运送的粮草,并在遭遇清军时能与水师相呼应。

    前往锦州的官道虽然平坦、宽阔,但却距离渤海有数十里的距离,并不符合要求,因此朝廷大军肯定不能走官道,必须派人勘查出一条沿海的新路来。

    其次是在从山海关到锦州的渤海沿岸,寻找适合水师船舶停靠、进行粮草交接的临时码头。码头数量多多益善,以便在战时能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再其次是寻找海边大块的平地,要求能容纳大量的军队,而且高出海面不多。凡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地方,都要尽量找出来,在地图上标记好。

    洪承畴对于前两项都能理解,唯独对于寻找海边的平地不太明白:“元帅莫非想在海边与清军决战?那可是背水一战,虽然可以激发士气,让我军置之死地而后生,但万一战败,将无路可退,深陷绝境,请元帅三思。”

    洪承畴说的这些问题,朱慈烺当然考虑过。穿越到这里已经一个多月了,他可一直都没有闲着,一直在钻研具体战法,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作战计划。

    他不便驳洪承畴的面子,拱手道:“督师所言极是,如果没有水师的支援,当然不能这么做。但有了水师就完全不一样了,假如清军从三面包围我军,势必有一部分人马沿海边进攻,他们将直接暴露在水师的炮火之下,那就等着尝苦头吧。”

    众将一阵交头接耳,这种战法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个新鲜事。

    若论野战,满蒙八旗可谓是无敌般的存在,明军一出城就开始胆战心惊,还没开打,气势上就已经输了。

    当然清军也有忌惮的东西,那就是宁锦防线各个城头架起的火炮。可惜明军的火炮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移动不便,只能被动守城。而装在水师舰船上的火炮,则可以沿海岸线灵活机动,向岸上的清军主动发起进攻,确实比以前大有进步。

    然而仔细一想,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吴三桂就有疑问:“大帅,水师船上的火炮虽然厉害,但清军都久经沙场,他们最多在刚开始的时候吃点亏,以后肯定会选择离海边远一点。这样一来,水师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朱慈烺看着这个家伙,心中升腾起一股厌恶之情。不过吴三桂此时好歹还是大明的总兵,并无什么过错,他不好给吴三桂脸色看。

    他只好耐心解释道:“清军不敢靠近海边好啊,那样的话我军的两翼就安全了,只需正面迎敌,这仗就好打多了。不管怎么说,我军的兵力是远远占优的,不是吗?”

    洪承畴和众将这才逐渐明白了朱慈烺的意图:水师除了运送粮草,还能起到保护岸上明军两翼的作用,这一点确实非同小可。

    如果被清军三面围攻,背后又是大海,没有退路,明军是很容易崩溃的。但如果逼迫清军只能从正面硬碰硬,那的确压力小多了。

    但即便如此,想到清军骑兵的强大冲击力,众将还是有点胆寒。一旦被清军杀进阵中,水师又无法开炮支援,明军仍有溃败的风险。

    对于这个问题,朱慈烺自然已想好了应对之策。

    前世里,张航看过很多关于明末的网络小说,其中有些战法值得借鉴。

    步兵迎战骑兵,保持好阵形是关键。如果阵形散乱,很容易被高速机动的骑兵冲得七零八落,沦为待宰的羔羊。

    网络小说里给出的建议是“长枪阵”:长枪兵站在队伍外围,长矛一致对外,构筑起坚实的防御。再久经战阵的战马看到前方长矛林立,也会止步不前。

    不过,这种战法要求长枪兵具有很大的勇气。在面对敌人骑兵的高速冲击时,只要有几个长枪兵吓得腿肚子抽筋,整个阵形就可能出现裂缝,导致最终崩溃。因此,平时的训练非常重要。

    朱慈烺给大家讲了一下长枪阵的要领,八位总兵经验丰富,一听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他们也认同:在以步兵为主的明军迎战满蒙八旗时,长枪阵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战法。

    朱慈烺要求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众将一定要抓紧时间进行操练,让长枪兵们能够做到处变不惊。而他也会经常抽查,看看训练效果。

    在座的八位总兵纷纷领命。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38775/ 第一时间欣赏我用奇招救大明最新章节! 作者:风起松岩所写的《我用奇招救大明》为转载作品,我用奇招救大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用奇招救大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用奇招救大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用奇招救大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用奇招救大明介绍:
张航穿越成了崇祯的太子朱慈烺,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海陆联合作战”的方略,并挂帅出征,赢下松锦大战,挽救了大明朝。随后他率部开发青海的盐业资源,解决了明朝的财政问题。在平定内忧外患后,他在众将拥立下登基,开始引领大明朝向美洲发展。(QQ群号:867165251)我用奇招救大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用奇招救大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用奇招救大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