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相声大师TXT下载相声大师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相声大师全文阅读

作者:唐四方     相声大师txt下载     相声大师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相声大师全文阅读

第一章 津门学艺

    “在想当初,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马温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汉孔融,四岁就懂让梨逊之礼。十三郎五岁朝天。唐刘晏七岁举翰林,汉黄香九岁温席奉亲。秦甘柔十二岁……哎呦”

    伴随着一声痛呼,一个**岁模样的小孩捂着手臂,小巧五官紧凑到一起,正憋着嘴一脸委屈地看着他师父。

    站在小男孩对面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身上穿着黑色对襟褂子,头上还带着一顶黑色毡帽,帽子上一个硕大的补丁十分明显。这小老头手里持着竹鞭子,沉着脸盯着小男孩。

    “师父……”小男孩弱弱叫了一声,嘟着嘴,含着眼泪很是委屈。

    老头丝毫不为其所动,仍是沉着脸,道:“你还好意思委屈,秦甘罗说成秦甘柔,再敢嘴里拌蒜试试看?”

    小男孩倒是机灵,见委屈打动不了师父便立刻换上一副讨好的笑容,道:“师父这您都能听出来啊,哇,真了不起。”

    老头脸一黑,道:“我聋了是吧,我。”

    “嘿嘿……”小孩搓着手笑了起来。

    老头叫方文岐,小孩叫何向东,老头是何向东的师父,也是他从老渣(人贩子)手里头把何向东救出来的,收为弟子,传授本事,一直养着这孩子,说是师徒,其实跟爷孙没有两样。

    何向东年纪小也有些淘气,但跟师父的感情是没话说的。要是没有师父,他现在指不定成什么样呢。老渣那帮人对他们这些小孩下手可不软,**十年代街上那么多断手断脚乞讨的孩子是打哪来的,可不就是这帮人干的缺德事么。

    方文岐轻哼一声,道:“赶紧的,再使一遍八扇屏的活儿,就说小孩子这段儿,要还是说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

    见逃不过去了,小男孩也就认了命了,愤愤道:“不就是使八扇屏的活儿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师父您瞧好了,我说说您听听,在想当初,大宋朝文彦博,幼儿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马文公,倒有破瓮救儿之谋。汉孔融,四岁让梨,懂得谦逊之礼。十三郎五岁朝天,唐刘晏七岁举翰林,汉黄香九岁温席奉亲。秦甘罗一十二岁身为宰相……”

    八扇屏是传统相声中的一段儿,是个非常典型贯口活,由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贯口组成。八扇屏是相声艺人开蒙的活儿,可以说基本上每个演员都会,但是想说好了却是极难。说的好也有,像北京的“二赵”的版本就堪称范本的存在,经典中的经典。

    这二赵指的就是著名的相声演员,赵世忠、赵振铎两位赵先生,老舍先生在60年代就称赞北京文艺界的名角就有“四马二赵”,这二赵说的就是这两位。

    贯口并不是大家所想那样凭借极快的语速说出来就行的,也并不是随便找一人让他把词儿背熟了,快速背诵出来,就是贯口了。

    相声里面怎么使活都是有讲究的,都需要师父手把手交的。举个简单例子,你听人家相声演员说段子都笑得不行不行了,等你把原模原样的段子说给别人听,人家却冷的要盖被子,原因出在哪儿,就是活儿不会使。

    就说贯口,首先第一点不是快,而是咬字要准,吐字要清,要唇齿喉舌的配合,容不得半点磕巴或者嘴里拌蒜。其次,什么地方可以偷气,什么地方可以换气都是有讲究的,都是需要学习的。另外还需要身段、表情、动作、语气的配合,很是讲究。

    相声这门艺术是起源于北京的,甭管传到什么地方,说的都是北京话,虽然某些地区的相声艺人在表演的时候有涉及到当地的方言,这也是为了拉近和当地观众之间的距离,行话叫倒口也叫怯口。传统相声里面也有用方言表演的段子,叫怯口.活,比如怯拉车、怯洗澡等等。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推广普通话,相声演员也开始用普通话表演,但其主体仍是北京话,从相声表演中的诸多儿化音就能看出来。

    方文岐本身就是老北京人,他是民间艺人常年奔波各地卖艺,传给何向东也是最传统的北京相声。

    “吴周瑜七岁学文,九岁习武,一十三岁官拜水军都督,执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权。”贯口都是越来越快的,前面一段何向东一字一句慢慢道来,到这里,何向东面色一正,语速陡然加快:“施苦肉,献连环,祭东风,借雕翎,火烧战船。”

    语速一顿,何向东继续道:“使曹操望风鼠窜,险些命丧江南。虽有卧龙、凤雏之相帮,那周瑜也算小孩子当中之魁首。”

    何向东比出一根大拇指,得意洋洋看着他师父,也不知道他是在夸赞小孩子当中的魁首周瑜,还是在夸他自己。

    方文岐看的好笑,黝黑的脸庞露出一点笑容,道:“说一段莽撞人吧。”

    “啊?”何向东小脸儿立马垮了。

    莽撞人是八扇屏里面最难的一段,讲的是莽撞人张飞的故事,不仅仅是篇幅很长,里面还涉及到好几位历史人物,都需要相声演员在贯口中表现出来不同的人物。

    而且在这段贯口中还涉及到许多兵刃、打斗的激烈场景,都是需要相声演员自己描绘出来的,要让观众身临其境,相声演员表演形式单一,要做到这些非常难。

    师父用竹鞭子拍打着自己的手,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看着何向东。

    何向东眼咕噜一转,道:“哎呀,快中午了,师父我给您准备午饭去呗。”

    方文岐:“刚咽下去早饭,准备什么午饭啊。”

    何向东一拍脑袋,道:“哎呀,王大哥刚娶媳妇,我得给人家帮忙去。”

    方文岐骂道:“人家娶媳妇你帮什么忙啊?”

    何向东一本正经道:“王大哥老实,我怕他不懂。”

    方文岐喝道:“去,他不懂你懂啊?连女人身上几个洞都没搞清楚,就敢学人说荤话。赶紧老实说一段,不然我抽你。”

    何向东一脸苦色,道:“不说也挨揍,说的不好也挨揍,这日子没法过了。”

    方文岐道:“人固有一死,或死在前头,活死在后头,你决定死在哪儿吧。”

    何向东小脸堆满了悲愤的表情:“苍天啊!”

    方文岐却只是笑笑,道:“来一段尝尝吧。”

第二章 妮儿

    何向东见躲不过去,一脸悲愤道:“在想当初,后汉三国有一位莽撞人。自从桃园结义以来,大爷姓刘名备字玄德,家住大树楼桑。二弟姓关名羽字云长,家住山西蒲州解梁县。三弟姓张名飞字翼德,家住涿州范阳郡。后续四弟,姓赵名云字子龙,家住镇定府常山县,百(bo第四声)战百胜,后封为常胜将军。”

    相声贯口里面的韵律韵脚都是有规矩的,比如百需要念成bo(第四声),白要念成bo(第二声),还有报菜名里面一道菜江米酿鸭子,酿要念成rang(第四声)。

    说也奇怪,刚前面还一脸苦色的何向东,真正入了活儿之后倒是眉飞色舞,半点不露怯,手舞足蹈配合肢体语言来描绘战斗场景:“只皆因长坂坡前,一场鏖战,赵云单人独马,闯进曹营,砍倒大纛两杆,夺槊三条。马落陷坑,堪堪废命。曹孟德山头之上见一穿白(bo第二声)小将、白盔、白甲、白旗靠、坐骑白龙马手使亮银枪,实乃一员勇将。心想,我若收服此将,何愁大事不成!心中就有爱将之意,暗中有徐庶保护赵云,徐庶进得曹营一语未发,今日一见赵将军马落陷坑,堪堪废命,口尊:“丞相,莫非有爱将之意?”

    何向东一回头,瞪眼凝眉绷脸抿嘴,使出曹操的相儿来:“曹操言道:‘正是。”

    再回身拱手屈身,做出徐庶形态,道:“徐庶言道:‘何不收留此将?’”

    何向东再扮曹操,伸手下令:“曹操急忙传令:‘令出山摇动,三军听分明,我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倘有一兵一将伤损赵将军之性命,八十三万人马五十一员战将,与他一人抵命。’众将闻听不敢前进,只有后退。那赵云一仗怀揣幼主,二仗常胜将军之特勇,杀了个七进七出,这才闯出重围。”

    “曹操一见,这样勇将焉能放走,在后面紧紧追赶,追至当阳桥前,张飞赶到,高叫:‘四弟,不必惊慌,某家在此,料也无妨!’放过赵云的人马,曹操赶到不见赵云,只见一黑脸大汉立于桥上,曹操忙问夏侯惇:‘这黑脸大汉,他是何人?’夏侯言道:“他乃是张飞,一……莽撞人。”

    “曹操闻听,大吃一惊,想当初关公在白马坡斩颜良之时,曾对某家言道,他有一结拜三弟,姓张名飞字翼德,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反掌观纹一般,今日一见,果然英勇。‘撤去某家青罗伞盖,观一观那莽撞人武艺如何。”

    “青罗伞盖撤下。”说到这里,何向东偷了一口气,神情一凝,接下来一段便是整个贯口最快的阶段,而且是越来越快,对他也是一个挑战,但见何向东嘴唇皮上下翻飞,语速极快,咬字却极为清晰。

    “只见张飞豹头环眼,面如韧铁,黑中透亮,亮中透黑,颌下扎里扎煞一副黑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头戴镔铁盔,二龙斗宝,朱缨飘洒,上嵌八宝,云罗伞盖花冠于长,身披锁字大叶连环甲,内衬皂罗袍,足蹬虎头战靴,胯下马,万里烟云兽,手使丈八蛇矛。站在桥头之上,咬牙切齿,捶胸愤恨,大骂:‘曹****且听真,今有你家张三爷在此,尔等或攻,或战,或进,或退,或争,或斗,不攻,不战,不进,不退,不争,不斗,尔乃匹夫之辈。’大喊一声,曹兵退后;大喊二声,顺水横流;大喊三声,把当阳桥喝断。”

    这一番贯口使下来,何向东额头上已经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了,可见是卖了力气了。何向东一手负在身后,另一只手并出二指指点而出,来了一个极漂亮的收尾:“后人有诗赞之曰:‘长坂坡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军,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

    “好。”师父方文岐比出大拇指,夸赞了一声,也不得不夸赞,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能把八扇屏的莽撞人说到这个地步已经实属难得了。

    何向东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得意地笑道:“怎么着,爷们儿这活儿使得不错吧。”

    方文岐点头赞同道:“得亏你有一个好师父啊。”

    何向东一脸嫌弃,他平时练功可没少下功夫,就拿赵云骑白龙马手执银枪来说,但这一个动作,何向东就练了不下万次。

    胯下骑着一个长板凳,手上还要拿着长棍,演出骑马打仗的样子。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弄上一两分钟可能还觉得有点意思,但是一整天,一整个月呢,腿都得磨破了,还有师父拎着棍子在旁边站着,动作不标准就是一棍子下去,艺人学艺都是非常辛苦的。

    像以前有些相声艺人为了演好这些人物和打斗,都是向武师拜师学艺,是真正学把式的,足可以见艺人作艺的讲究。相声里面也有文活和武活之分,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不过,何向东现在心思却不在作艺上面,头时不时往后大门的方向看。

    方文岐心中好笑,也知道何向东要干嘛,当下就直接说道:“行了,别看了,想找你的童养媳就找去吧,记得早点回来。”

    “好嘞。”何向东应承了一声,便兴冲冲往门外跑去。

    “这小子。”方文岐咧嘴一笑,背着手,嘴里哼着小曲儿,一步一晃往屋里走去。

    何向东出了门便撒了欢狂奔起来,一双小短腿倒是飞快。

    84年的天津郊县交通根本不像后世那么拥堵,那个年代汽车可是个罕见的物事,所以小孩儿在路上撒欢也不用担心什么,留神点自行车就行。

    何向东和他师父住在县城东,靠近农村了,算是当时的郊区吧,地上是黄泥铺成的路,还在上面用长方形的青石板拼起来。这种老路晴天倒是还好,一遇到下雨天那可就遭罪了,出门一趟能顺二斤泥回来。

    一溜小跑之后,何向东来到一个老式的农家小院,也没进去,非常熟悉地往边上一蹿,跳上一个石墩,垫着脚往里头看。

    里头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面前摆着一个扁圆形的木框皮面鼓,支在几根竹棍组成的竹架子上,小姑娘一手拿着木质的匀板,一手拿着竹制的鼓签。

    嘴里唱道:“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题壁有诗皆抱恨,入祠无客不伤情。万里西巡君请去,何劳雨夜叹闻铃。杨贵妃梨花树下香魂散,陈元礼带领着军卒保驾行。叹君王万种凄凉千般寂寞,一心似醉两泪如倾……”

    唱的是京韵名家骆玉笙的代表作《剑阁闻铃》,唱京韵大鼓的那个小姑娘叫田佳妮,是何向东新交的小伙伴,因为比何向东大两岁,所以也一直被方文岐戏称是何向东的童养媳。

    在小姑娘对面还站着一位老头,跟方文岐那副邋遢的样子完全不同,这老头穿着讲究,长衫马褂,足蹬布鞋,头发根根往后倒梳,一丝不乱,鼻梁上还架着一副眼镜,很有老派知识分子的样子。

    老头叫柏强,是田佳妮的师父。

第三章 太平歌词

    何向东正看得热闹呢,柏强就打断田佳妮的演唱,说道:“妮儿啊,我说你怎么不管板眼就唱啊,现在是没给你配上弦,要不然不得全乱了啊。”

    田佳妮抬起头,看着师父,一脸茫然。

    柏强解释道:“你在用紧板的时候,也是需要和慢板配合的,从一板三眼过渡有板无眼,然后再回到一板三眼。就像《剑阁闻铃》这段儿,它最后一落,从间奏开始到第一个字的‘再’都是慢板,接下来的‘不能’开始一直到‘万点通红’就要到有板无眼的紧板,然后到‘这君王’到结束,再回到慢板,这都是有规矩的。”

    传统唱曲时,经常是用鼓板按节拍,凡是要强拍的都需要击板,所以称这一拍叫“板”,弱拍和次强拍是用鼓签敲鼓或者是手指按拍,称作“眼”,合称“板眼”。一板一眼叫一眼板,也就是两拍子;一板三眼叫三眼板,就是四拍子;没有固定板眼的叫散板;有板无眼的叫快板或者无眼板。在演出的时候,艺人也常常敲鼓板打花点,来增加美感。

    这师徒俩一问一答,柏强还矫正田佳妮唱曲方面的错误,又亲自唱了一段,但是田佳妮还是没有掌握好,一下两下,小姑娘也急了,眼眶里面都有泪水了。

    何向东在围墙上看的更是心急,就赶紧喊:“柏叔,柏叔……”

    柏强和田佳妮回头朝围墙看去,何向东那小脑袋就支在围墙上面,柏强看的也好笑,就道:“这谁家小子,年纪轻轻就学会爬墙头这门手艺了啊。”

    何向东似乎也是觉得有点不雅,双手一使劲,脚下连蹬就蹿上了墙头。何向东跨坐在围墙上,笑嘻嘻地看着院内的两人。

    好吧,好像更不雅。

    柏强看这个毛头小鬼也是无语了,就道:“你该上哪儿就上哪儿玩去,我们这里正练功呢,没工夫搭理你。”

    何向东道:“你以为我想来啊,是我师父叫我来的,他找你有事儿。”

    柏强问:“什么事啊?”

    何向东道:“这我哪儿知道啊,反正我师父让我过来了,我就来了呗。”

    柏强琢磨了会,也没想出个头绪来,便道:“行吧,你俩玩吧,别乱跑,我出去一趟。妮儿,你自个儿也多琢磨琢磨。”

    说完,柏强换了件衣服,蹬着自行车就出门了。

    何向东从墙上爬下来,小跑到田佳妮身边,笑眯眯道:“妮儿,咱俩玩吧。”

    田佳妮摇着小脑袋,道:“不了,我还得唱大鼓呢,我还没学会呢,等会师父回来又要骂我了。”

    说着说着,田佳妮眼里又有眼泪水出来了。

    见状,何向东赶紧安慰:“没事的,没事的,过两年就好了。”

    田佳妮抬头看他,道:“过两年我就能学会了吗?”

    何向东道:“就习惯了。”

    田佳妮一听,一瘪嘴,立马哭出来了。

    田佳妮边哭边道:“我师父嫌……我笨……怎么……怎么都学不会,你……你也说我笨……我……我……”

    看到田佳妮真的哭了,何向东也急了,他挨师父揍的时候也没哭啊,有时候是为装死挤出两滴眼泪来。他是搞不懂这姑娘还没怎么着,怎么眼泪水就这么多啊。

    何向东劝道:“妮儿,你别哭了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可田佳妮依然停不了抽泣。

    被逼的没辙了,何向东就道:“要不我也给你唱一段呗,文王卦,要是算错一卦,你就打我一下行不?”

    田佳妮泪眼婆娑看他,也是有点兴趣,就点头答应了。

    何向东拿过她手上的鼓签,在大鼓上敲击起来。

    文王卦是太平歌词中的一段儿,相声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中的唱指的就是太平歌词,其他的唱都算是学。因为别的歌啊、曲啊、剧啊都有他们专门的演员,相声演员是学他们唱,只有太平歌词才是相声的本门唱。

    太平歌词唱法很简单,曲调也很单一,基本上听上几遍就都能唱了。会唱的人很多,但真正唱好的人却是极少极少。因为唱太平歌词全靠演员的肉嗓子,伴奏的仅仅只有一对玉子,也就是两块竹板,没有别的乐器托着演员演唱,想唱出味道来很难。

    离了玉子,唱太平歌词一点也不妨碍,因为最初唱太平歌词的艺人就是用手拍着大腿唱的,后来是相声前辈恩绪在给慈禧太后演唱太平歌词的时候,慈禧嫌恩绪手拍大腿打节拍不好看,就让李莲英截了两段竹板给恩绪用,这就是玉子的由来,最初叫“御赐”,后来因为谐音传成了“玉子”。

    原先相声艺人在露天演出的时候,都会唱一点小曲小调,太平歌词之类的招揽观众,让观众围过来看,行话叫“圆沾”,所有的相声艺人都离不了这门手艺。后来相声进入茶馆、剧场演出,用不到再圆沾招揽观众了,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太平歌词就渐渐式微了。

    等到新中国成立,原先的相声艺人都进入曲艺团了,开始拿国家工资,肯下功夫学习这门技能的年轻相声演员就更少了。随着老一辈的相声艺人的逝去,现在几乎找不到会唱太平歌词的了,现在主流界都是在说歌颂类或者讽刺社会现实的所谓新型相声,传统的老手艺会的人非常少。也只有像何向东这种从小学艺,接受完整相声艺术传承的人才懂。

    何向东拿着鼓签走到大鼓旁边,轻轻敲击起来,鼓点非常简单,就类似于双手击掌来给歌曲打节拍一样。

    “咳咳。”何向东清了清嗓子,随即唱了起来,他年纪虽小声音也很稚嫩,但是韵味却是十足。

    “文王八卦算阴阳。

    算了算,星星月亮长在天上。

    算了算,五谷杂粮就属蚕豆大。

    算了算,地里的庄稼就属高粱长。

    算了算,爷俩比起来他爹的岁数大。

    算了算,媳妇的妈妈是丈母娘。

    算了又算,皇宫里面有皇上……”

    田佳妮已经停住了哭泣,愕然地看着何向东,最后来了一句:“你唱的真讲理。”

    文王卦是太平歌词里面一种老调的两人对唱的曲子,有时有准词,有时没准词,对演员的基本功和应变能力要求颇高。

    文王卦从解放到现在,基本上没人再唱了,唯一留下来就只有侯宝林先生和刘宝瑞先生唱的一段一分半钟的录音,何向东也是刚和师父学的。

    文王卦是两个相声演员对唱,并且互为捧逗,因为唱词本来就是大实话,所以也很能逗乐观众。文王卦唱词其实开头还有一段,因为何向东今天是单唱就省略了。

    何向东看了看田佳妮,继续唱道:“算了又算,女孩就属佳妮最爱哭。”

    田佳妮羞红了脸,狠狠瞪了何向东一下。

    何向东却丝毫不以为意,继续唱道:“算了又算,天底下就属何向东最聪明。”

    “呸,不要脸。”田佳妮也被逗乐了。

    何向东唱道:“算了又算,佳妮非要嫁给何向东。”

    “不许唱了。”田佳妮被何向东的不要脸逼急了,赶紧小跑过去,抱起大鼓气呼呼地看着何向东。

    何向东收起鼓签,问道:“怎么不让唱了,瞧我刚才算的这些卦多准啊。”

第四章 童年趣伴

    田佳妮道:“还算得准?唱的真不要脸,还说我嫁……哼……嫁……”

    声音越来越低,最后细弱蚊蝇,小姑娘也羞红了脸。

    何向东却道:“有话好好说,不要一言不合就嫁我。”

    “你……”田佳妮都气懵了。

    何向东一脸不情愿道:“咱们有怨的报怨,有仇的报仇,说好的可不能这么糟践我啊。”

    “你……”田佳妮又要被气哭了。

    一看要坏,何向东赶紧认怂:“妮儿,别哭别哭,我错了,我嘴贱,我这不是逗你一乐嘛,我错了好不好。”

    “哼。”田佳妮扭头不看何向东。

    何向东挠着头,腆着脸上前,这小子打小脸皮就厚,他伸出手来,道:“妮儿,要不你咬我一口呗,就当我给你道歉了。”

    田佳妮倒是一点不客气,拉过何向东的手就一口啃了下去,痛的何向东龇牙咧嘴的。

    好一会儿,田佳妮才松口,何向东一看右手腕上留下一排细小的牙印,深嵌在肉里。

    何向东捂着手腕,悲催地看着田佳妮,道:“你属狗的啊,咬这么狠。”

    田佳妮道:“什么呀,我这是送你一块手表。”

    说着,田佳妮拿出一只笔,在她咬的牙印上面标好时间,时针分针秒针,还补上表带,看起来还真有那么几分意思。那个年代的小孩子都爱玩这个。

    “怎么样?”田佳妮笑着问道。

    何向东道:“还行,要不我也送你一块表呗。”

    “恩……行吧。”田佳妮闭着眼睛把小手伸过来,做出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

    何向东却摇头道:“手表已经表达不了我的感激之情了,我送你一块怀表吧。”

    “啊,怀表?”田佳妮一愣,然后低头一看,突然双手抱在胸前,红着脸大骂:“你这个流氓。”

    何向东一本正经道:“这怎么能是流氓呢,我师父说送人怀表,手有余香。”

    田佳妮捂着脸道:“你师父就教你这个啊,两师徒都是流氓。”

    想了一会似乎觉得这样说自己的长辈有点不合适,又改口道:“我方大爷才不是流氓,就你是,哼,小流氓。”

    何向东一脸黑线,八十年代那时候流氓可不是什么好词儿,刑法上面都是有流氓罪的,尤其是83年的严打,因为流氓罪被枪毙的人可不是少数。

    见何向东不说话了,田佳妮还以为他生气了,小姑娘心善,小心翼翼问道:“你生气了?”

    何向东点头。

    田佳妮哄他:“啊,你别生气了,是我不好,我不说你是小流氓了好不好?”

    何向东掉着脸道:“你哄我。”

    田佳妮也不懂,问道:“怎么哄你啊?”

    “那……你就喊我孙大圣吧。”84年这会儿西游记就已经在全国走红了,孙悟空也已经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

    田佳妮道:“那好吧……恩……孙大圣。”

    何向东一回头,右手一指做出一个非常潇洒的姿势,大声应道:“爷爷在此。”

    田佳妮追着何向东打。

    闹够了之后,两个小孩并排坐在门前的石阶上面,田佳妮问道:“你师父找我师父到底什么事儿啊?”

    何向东道:“没有啊,我师父没找你师父啊,我骗他的啊。”

    田佳妮惊愕道:“啊,你骗人啊,你怎么骗人啊,那回去你师父不揍你吗?”

    何向东无所谓道:“嗨,这不为你嘛,看你都快哭了,我只能把你师父给骗走了呗。“

    田佳妮感动道:“为了我你都愿意挨揍啊?”

    何向东道:“我还能为你而死呢。”

    田佳妮满眼星星道:“真的啊。”

    “那当然,瞧好。”说着,何向东就伸出小拇指往耳朵里面伸去。

    田佳妮小拳头往何向东身上招呼,还骂道:“小混蛋,还喂我耳屎,你去死吧,你。”

    待闹够了之后,何向东估摸着柏强也快回来了,为避免等会挨批评,他就准备走了,还约好改天带着田佳妮出去玩。

    出了门,何向东在街上瞎逛,这也是个闲不住的主儿,看着街上的各种小吃,天津麻花,嘎巴菜,煎饼果子,耳朵眼炸糕……

    何向东馋的口水都下来了,这年头的孩子肚子里都没油水,尤其是何向东他们家也不富裕,靠着师父出门卖艺也仅仅只能挣个温饱钱罢了。

    “花二百钱买一小猪儿,吱儿吱儿喝水,嘎巴嘎巴吃豆,解墙头扔过去,吱的一声,您猜怎么着……死了。”相声前辈高德明先生曾经说过相声艺人有几段话必须得说的利索,这句就是其中之一。

    相声艺人的嘴里是不能闲着的,在学艺的时候嘴里总要念叨些什么,比如绕口令,顺口溜,小曲小段儿啊。

    正所谓得道容易养道难,戏曲演员每天早上都得吊嗓子,相声演员也要每天锻炼嘴皮子、练身段、练嗓子,三五天不练一身功夫就得废咯。

    “哎呀……”何向东擦擦口水,实在是忍不了了,连练功都练不下去,他站在一家国营饭店厨房门口,正是中午饭点,飘出来阵阵香气,受不了。

    “打南边来个瘸子,担了一挑子茄子,手里拿着个碟子,地下钉着木头橛子。没留神那橛子绊倒了瘸子,弄撒了瘸子茄子,砸了瘸子碟子,瘸子毛腰拾茄子。北边来个醉老爷子,腰里掖着烟袋别子,过来要买瘸子茄子,瘸子不卖给醉老爷子茄子,老爷子一生气抢了瘸子茄子,瘸子毛腰捡茄子拾碟子,拔橛子,追老爷子,老爷子一生气,不给瘸子茄子,拿起烟袋别子,也不知老爷子的烟袋别子打了瘸子茄子,也不知道这玩意多好吃,哎呀……”

    今个儿何向东的练功是进行不下去了,馋的不行不行了,他算是赖在人家厨房门口过干瘾了,鼻翼连连煽动,吸人家油烟跟抽大烟似得。

    厨房窗口钻出一个胖大厨出来,对何向东道:“小孩儿,馋了吧。”

    何向东做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小脑袋网上一扬道:“撑得住。”

    胖大厨看的也好笑,道:“馋了也没用,吃的东西都是公家的,我也没辙给你。想吃东西就去石老三家看看,人家今天摆寿宴,吃流水席,你小孩过去说几句吉祥话,别的不敢说让你开开荤腥还是可以的。”

    何向东却道:“手艺人不沾乞来钱,想吃东西都得靠自己本事,要靠祖师爷赏饭吃,讨东西吃我们可丢不起那人。”

    胖大厨问道:“你使什么手艺啊?”

    “说相声的。”何向东扭头大步向前走。

第五章 我来试试

    石老三指的是天津郊县东的石家老三,原先家里也穷,改革开放后,这几年跑运输倒是发迹了,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也算是在夸富会上露过脸的人物了。

    今个儿是石家老太太的七十大寿,石家人摆流水席打算好好热闹一番,前面那胖大厨就让何向东去给人家说几句吉祥话,想来石家人也肯定不会跟一个小孩计较,随便也能吃点什么了,这种情况在农村乡下很普遍。

    何向东虽小,可他毕竟是个艺人,艺人就有艺人的尊严,都是要通过自己的作艺本事来挣钱,乞讨可不成。

    在旧社会有相声艺人被逼的没法子了,在大年初一披麻戴孝,摔碟子哭他死爸爸,为逗别人一乐挣两个钱好过年,就算是这种情况下都没有人直接乞讨的。

    而且当初相声艺人撂地露天演出的时候,表演完一段之后,向周围观众打钱,都是手背朝上,而不能手心朝上,这表明我们是靠艺术吃饭,而不是要饭。

    何向东也没想到什么好主意,他馋是馋了,可也不想直接过去蹭吃的,只是打算先过去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没辙的话那也只能打道回府了。

    石家也在县城东,离何向东家倒是不远。可是现在何向东逛到了县城里面,离的反倒是有些路了,这小孩倒也沉得住气,不着慌不着忙,漫步走了过去,等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石家人虽然现在是富裕了,但房子也是传下来的老祖屋,不算大,跟很多农家老房子一样,家里的院子很大,院子和大堂拢共摆了二十来张八仙桌,很是热闹。

    门口还有不少来帮忙的人,手里都拿着传菜的木托子,在自己家里摆宴席的,单靠自家人一个灶台是肯定忙不过来的,都得靠邻居们帮衬,那时候一家人摆宴,一群人帮忙,很有人情味,后来大家都富裕了都去酒店了,慢慢就看不到这种热闹的场景了。

    不过今天貌似有点小状况。

    “有没有弄错,老赵真的不来了?”一个中年男人紧皱着眉头,身上棕色西装有些不合身,看起来很是别扭,他也时不时扭一下领带,看来也是憋得够呛,这人是石家老大。

    “没辙了啊,老赵他中午吃太多了,下午就一直拉肚子,现在都给送医院去了。”

    石家老大骂骂咧咧道:“没吃过好东西的玩意儿,那现在怎么办?台上就刘美凤在唱评剧,他们也只会小借年,也不会别的,这眼看唱完就下来了。再没人上去,就单一个节目看着多丧气啊。”

    对面那人也发愁:“那现在也没办法,这节骨眼上去哪里找人啊,县城南倒是有个马富贵倒是会几段,可是现在也来不及了。”

    石家老大一拍大腿,骂道:“这叫什么事啊。”

    这年头摆寿宴唱堂会请的都不是专业的演员,而且以石家人的能耐也请不来。人家曲艺演员都是正儿八经的国家工作人员,拿国家工资的,谁有兴趣给你一个小地方的土鳖唱戏啊。

    而且唱堂会这种性质的演出在建国后一直是被批判的,说是旧社会的糟粕,是一种不尊重艺人的行为,专业演员是没人爱干这个的,给多少钱都没用。

    所以石家人找的也是邻里街坊,他们是以前家里有人是干这个的,小时候跟着学了一点点,唱的水平也一般,会的也不多,纯粹是上台热闹热闹。

    石家老大下了决定,跺脚道:“实在没辙,就让王美凤他们再上去唱一遍。”

    “啊,再唱一遍小借年啊?这么多年,大家都快听吐了。”

    石家老大道:“那怎么办,这总没一个节目看着丧气吧,现在你让我上哪找人去啊。”

    “要不……让我试试?”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

    石家老大和那人回头看去,只看见一个小毛孩子眼巴巴看着他们。

    “这谁家孩子,捣什么乱啊,一边玩去。”石家老大不耐烦道。

    何向东倒是不慌,道:“你们不是没人上么,救场如救火,我们作艺的人都有艺德,要为同行补台。”

    石家老大从兜里抓出一把糖塞到何向东手里,说道:“行了,别作什么艺了,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自己玩去吧。”

    何向东把糖果放到自己的兜里,一本正经说道:“这权当您给的定钱了。”

    “你还来劲了是吧。”石家老大瞪起了眼珠子。

    何向东微微一笑,嘴里唱道:“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题壁有诗皆抱恨,入祠无客不伤情。万里西巡君请去,何劳雨夜叹闻铃。杨贵妃梨花树下香魂散,陈元礼带领着军卒保驾行。叹君王万种凄凉千般寂寞,一心似醉两泪如倾……”

    是上午田佳妮唱的剑阁闻铃,要说这何向东聪明是真聪明,田佳妮半天没学会,趴墙头偷看的这货倒是学会了。

    石家老大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天津是曲艺之乡,天津人的曲艺修养也是相当厉害的,虽然可能不会唱,但听是会听的,更别说人家骆玉笙骆大师也是在天津成的名的。

    石家老大惊讶道:“你唱的是骆派的京韵大鼓《剑阁闻铃》,嘿,真有味啊,你是唱大鼓的?”

    何向东道:“不是,我是说相声的,京韵大鼓我只会两句。”

    听到何向东说他说相声的,石家老大更是动心了,天津可是相声窝子,老少爷们都爱听相声,大部分相声名家都是在天津成名的。不是有那么句话么,相声出处在北京,聚处在天津。

    而且相声艺人小时候就说的很好的也有不少,像非常著名的相声前辈常宝堃先生就是年幼成名,艺名小蘑菇,非常有影响力,人家也是在天津学艺成名的。

    当然在石家老大看来,说相声远比唱大鼓靠谱,你一小孩随便上台说两句,他在台下带头鼓掌叫好,一下两下,也算一节目了,这事不就糊弄过去了么。

    石家老大咬咬牙,下了决定,说道:“行,你要是能把场子撑起来就算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我得谢你。”

    这些年和师父走南闯北四处卖艺也让这个孩子有了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他道:“您客气,不过您得给我准备几样表演用的东西,都是老天津人了,说相声用的几样东西,您不陌生吧。”

    石家老大道:“还要找行头啊,电视上那些相声演员穿着西装,中山装就说了啊。”

    何向东却道:“我跟他们不一样,我是学传统相声的,说的也是传统相声,所以还是麻烦您给找找。”

    “成吧,我去给你找,你先去院子里等着。”石家老大指着身边那人说道:“二娃,快带人进去。”

    何向东掸掸袖子,双手负在身后,跟着那人进屋,抬脚跨过门槛,抬头挺胸,很有派头。

第六章 垫话儿

    石家老大动作很快,不多时就给何向东找来一件大褂,这还是去年石家老太太给大孙子做的一件,何向东穿着显大,空里空啷的,不过现在也没办法计较太多。

    评剧唱罢,石家老大把长桌子搬了上去,盖了张红布,桌子用的是一张老式的课桌,上面盖了一块红布,也不是相声表演专用的东西,但是能在这么短时间凑齐这些物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桌子上依次摆放了扇子、手绢、一块醒木。扇子是折扇,相声表演用的扇子只能是折扇,不能是其他的。这也是演出用的道具,刀枪棍棒,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刃都可以用它表现出来。

    也可以当做是笔,当做是一本书啊,一个菜单之类的;还有就是就是在说一些相声段子的时候,用来打捧哏演员,传统相声《口吐莲花》就是代表作。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有相声前辈认为在舞台上面打捧哏演员的行为是一种极其不尊重演员的行为,这种所谓用打哏来逗乐观众是非常低俗的,后来这类节目就被废止了。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较真,相声表演首先他是一种表演,既然是表演就需要代入到情节人物里面去的。就像《口吐莲花》里面捧哏演员扮演的是一个视财如命又容易上当的人,被逗哏演员扮演的会法术的骗子戏弄。

    这都是剧情需要,都是他们扮演出来的人,又不是真的。就跟拍电影一样,挨打找揍的人多了,你怎么不说人家不尊重演员呢,怎么到相声表演这儿就各种不行了?这显然矫枉过正了。

    使用扇子也是有讲究的,拿起扇子三句话内就必须要用的,绝对不允许拿起扇子半天不动弹的,更不允许用扇子扇风降温的,这都是有规矩的。

    传统的相声艺人对扇子的喜爱是毋庸置疑的,在传统相声段子《规矩论》里面把各个行业的人用扇子总结一句话,叫做“文胸武肚僧道领,书口役袖媒搧袖”。

    手绢是在表演某些相声段子时候用的,比如《卖布头》、《汾阳河》。手绢往相声演员头上一包,就扮演了个女人;或者是当做一封信,打开一看。这手绢是绝对不能用来擦汗的,就算是热哭了也不行,表演的时候擦汗是专门有擦汗的毛巾的。

    醒木是在说单口相声的时候用的,说段评书什么的,用来拍一下桌子,提醒观众安静一下,接下来要说相声了。醒木有十三种之多,叫“十三木归源”,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第五块叫惊堂,就是古代衙门里面的官员升堂所用;郎中用的是第十一块,叫慎沉;塾师用的是第四块,叫醒悟;评书、相声所用的是第七块,叫醒木;梨园行用的是第十二块,叫如意。

    评书门还有专门的醒木词:

    一块醒木七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

    君王一块辖文武,文武一块管黎民。

    圣人一块警儒教,天师一块警鬼神。

    僧家一块劝佛法,道家一块劝玄门。

    一块落在江湖手,流落八方劝世人,

    湖海朋友不供我,如要有艺论家门。

    ……

    上台弄完了之后,石家老大小跑下来,在何向东跟前对他说:“你看还缺点什么?”

    何向东满意道:“不缺了,这些东西就足够了。”

    石家老大道:“那行,那你就赶紧上去呗。”

    何向东拢了拢肥大的袖子,左手伸出两根手指提起大褂下袍离地一寸,大步向前走去,步伐又阔又坚定。待走到桌子前头,放下提起的大褂,双手拢在袖子里放在腹部,淡笑着看底下观众,也不说话。

    台下的观众倒是毛躁起来了。

    “这谁家孩子啊,怎么跑台上去了,谁家大人也不管管?”

    “这小孩怎么还穿大褂啊,他还要表演个节目啊?”

    “这谁啊?”

    还有在底下搭茬的,问何向东:“嘿,小孩,你上台上干嘛呢,快下来。”

    看到有人问自己了,何向东终于说话:“接下来是由我给您诸位说段相声。”

    说着,何向东拿出藏在袖子里面的手,抱拳行礼,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君子居则贵左,左手压右手代表的是友好和平,右手压左手是打仗出殡的时候用的,不能混了。

    “学徒何向东向观众致敬。”何向东抱着拳,迈着四方步出来,向四方观众作揖行礼,他年纪虽小,台风却是正的很。

    “不是吧,这孩子真要说相声啊。”

    “这不玩呢嘛,谁请的他啊?”

    台下已经是乱糟糟的一片了。

    石家老太太也问自己的儿子:“三儿啊,你们谁请了这孩子上场啊。”

    石老三也就是跑运输发家的那位人物,现在正坐在老太太身边,他皱着眉道:“不知道啊,我去问问大哥。”

    待问清情况之后,石老三也黑了脸了,他也没法怪罪自己大哥莽撞的行为了,现在人家孩子都上台了,他总不能往下赶人吧。在他看来一个屁大的孩子上台能表演什么,唱首儿歌估计都哆里哆嗦的。

    石老三很头疼,看着乱糟糟的现场,他是真怕何向东把寿宴给搅和了。

    何向东倒是淡定的很,看着台下乱糟糟的声音,心中倒是一点不慌,被这么多人注视讨论,他却完全没有小孩子的紧张和羞涩,反倒是很享受这种感觉,内心也隐隐有些激动起来。

    何向东道:“诸位可能都很疑惑为什么我这个小孩会来台上表演相声,听我给您解释解释。”

    听到这句话,台底下瞬间安静下来了。

    “今个儿我出门玩儿,路过石家大门这儿,石家大爷叫住我了。”何向东摆出一副眼歪嘴斜,手抽疯的一副羊癫疯病人发作的样子,道:“嘿,小孩,你站住。”

    台底下笑了出来,石家老大也是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摸着鼻子尴尬道:“好嘛,我变成了这样子了。

    石老三阴沉的脸色也缓解很多了,石家老太太也笑,露出没了门牙漏风的嘴说:“这孩子可真有意思。”

    何向东在台上一转头,做出一副无辜的表情,用天津腔说道:“嘛事?”

    然后一扭头,又做出一副抽疯的样子:“我听说你艺术水平比较高,想请您给说段相声啊。”

    何向东道:“我是个那么随随便便就说相声的人嘛,我当然拒绝了,我直接说不行不行。”

    “人家石家大爷又说了。”何向东继续摆出抽疯的表情:“小孩,给你一块糖做费用。”

    “我的天。”何向东一脸嫌弃:“一块糖,一块糖就想让我这么有本事的人说相声啊,您诸位说我能答应嘛。”

    底下观众也起哄,齐声喊:“不能。”

    何向东一脸贱兮兮道:“我能。”

    “吁……”底下观众都起哄。

    何向东心里也松了口气,好歹垫话儿算是响了。相声艺人在表演的时候会先垫话儿带带路,要看看现场观众喜欢听什么,也会根据现场观众组成随时调整自己的垫话,这叫看菜吃饭,几个包袱抖出去,响了就继续说,瘟了就赶紧换一个。

    垫话儿也没个准时间,三两句是垫话儿,说个几十分钟也是垫话儿,等垫话儿的包袱响了,观众对你认可了有兴趣了,这叫搭上线了,然后再入活儿,说要表演段子的内容。

第七章 现场编一段

    其实何向东自己也没想好到底要表演什么,他今天是一个人说的,一个人说相声叫单口相声。

    在单口相声里面是故事类型和评书类型的段子居多,也有别的逗乐的东西,比如比较出名的《宇宙牌香烟》、《逗你玩》之类的。

    但是何向东到现在学的一直是一些开蒙的东西,主攻贯口和太平歌词,具体的相声段子师父一段都没传他,一个正活儿都不会。

    而且他自己也没准备好今天要说的东西,何向东在台上看着院子里面的观众,心里一阵阵发苦,他现在是有点埋怨上自己的莽撞了。

    不管怎么说表演是不能停的,总不能被观众看出来是演出事故,然后被轰下台吧。

    何向东继续道:“然后我不就进来说相声了嘛,我这进来一瞧,这好嘛,这么些人,吓得我都快尿裤子了,得亏您诸位离得远,不然得湿您一身。”

    “吁……”台底下起哄声更响。

    石家老太太也捂着没牙的嘴笑个不停,石老三也乐了,石家老大更是乐不可支,拼命鼓掌,他请的这小孩真给他长脸啊,前面还落得老三一顿数落,现在至少证明他眼光没错啊。

    “我上都上来了,总不可能再跑下去吧,能力一般水平有限,今个儿也就让我给您诸位说一段,成不成在我,您诸位多捧。”何向东再鞠躬,既然没有准备,就砸现挂吧(行话,即临场发挥)。

    台下爆发掌声。

    “要说我说相声倒是也没多久,不过跟着师父也吃住了好几年,像我们这种打小跟着师父学艺的人叫儿徒,吃师父的,住师父的,就跟他的儿子没两样。”

    “就打那天拜师来说,我刚一进门,我师父一见我,嚯,吓一跳,这孩子怎么长这么好看呢。”

    “然后我师父就说了啊。”何向东空捋着胡子,做出一副老人的样子,道:“你这孩子真好看,长得真灵性,这样吧,我认你当我干爹吧。”

    “噗。”石老三一口酒水直接笑喷出来,台下更是笑作一团。

    何向东在台上一拍手,做出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我当时就跟我师父说了,您可不能见着什么便宜就上啊。”

    台下更是笑声连连,你师父认你当干爹,你还说人家是占便宜,你也真是够了。

    相声行有相声行的规矩,损的人都得行内的人,逗哏演员经常说捧哏演员爸爸怎么样怎么样,老婆怎么样怎么样,说的都是同行。没有相声演员去损行外的人,更没有那个说相声去说观众的。

    现如今的相声界主流都是在说歌颂型相声或者是讽刺社会现象的相声,像传统相声那样损同行或者是捧哏演员的基本没有了,尤其是拿捧哏演员家人打趣的伦理哏更是被当做糟粕强烈排斥。

    看见台下观众反响不错,何向东打算继续说他跟师父的事儿:“我强烈不同意啊,没这么埋汰人的,我这师父也太没溜儿了,后来在几位师叔的劝说下,我师父终于放弃认我当干爹的想法了,吓得我啊。”

    “然后拜师吧,我们艺人学艺拜师,都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给师父行拜师礼,我师父也高兴啊,老头儿搬一条凳子过来,然后站在凳子上。”说着何向东一只手撑着腰,一只手向上指,抬头望上看道:“打今儿起,你就是我徒弟了。”

    台下人也笑,都被何向东给逗乐了,连菜都忘记吃了。

    何向东蹲了下来,一只手放在耳朵旁,冲地,做出倾听状,嘴里还在大声喊着:“什么,您说大声点?”

    台下观众再笑,没听说过这么矮的人。

    何向东也笑了几下,双手再拢在袖子了,正正经经站好:“刚才说的都是玩笑话,我且说着,您且听着,值当一乐就行了。我师父对咱还是很好的,而且人家品味也高,人家是老北京人,家里老有钱了,纨绔子弟,诶,最爱玩裤衩了,玩裤子弟嘛,有大姑娘的,有小媳妇的……”

    “吁……”台下观众起哄连连。

    何向东摆摆手道:“还有别的,就像玩那个什么,那个核桃,那文玩核桃,叫什么狮子头的,咱也不懂啊。我师父左手转两个狮子头,右手端碗米饭,嚯,不一会儿就饱了。”

    “还爱玩鸟呢,有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那溜个鸟多有意思,吱吱的。像我师父最喜欢在公园里面和几个老头玩鸟。”何向东往屁股后头一掏,嘴里发出一声:“噗”

    “哈哈哈……”底下观众笑作一团,往哪儿掏呢。

    “您看我这鸟。”何向东还晃着手嘚瑟呢:“成,不看了啊,我再放回去。”

    “噗。”何向东又往屁股后头一塞,脸上做出一副享受的表情。

    底下观众都被何向东的神态给逗得不行了,石家老太太更是笑得前俯后仰的。

    现场反响不错,何向东也放开了,继续说道:“那我师父不能光会玩啊,人家最厉害的还是体育,会游泳,国家游泳队都找我师父呢,我师父也去比赛了,和外国人比赛,为国争光。”

    何向东往上捋他那袖子,两手叉腰,道:“那我师父可不能输啊,老头儿眼珠一瞪就发威了,那游的,裤衩都追不上啊,朋友们。”

    “吁……”台下起哄声笑声闹做一团。

    何向东道:“比赛场上永远都是这么一个情况,我师父游在最前面,裤衩在后面追我师父,一群人在后面追裤衩,最后排名,我师父第一,裤衩第二,外国人第三。。”

    “这好嘛,我师父一看后面人都追不上,那还不得尿一个庆祝一下。然后老头来一个仰泳,噗嗤。”何向东一脸猥琐看着观众,道:“您诸位都知道裤衩没有追上我师父啊,那一下子,那喷泉,哎呀,全场人都看呆了。”

    “那老外还纳闷呢,肿么下雨了?”何向东抬头看天,擦擦额头的水,又放到嘴里尝尝,表情亮了,大叫道:“恩,有点咸,呦西,真好吃滴伊马斯。”

    全场都笑疯了,还有拼命鼓掌的。

    相声里面的对口相声是最多的,正所谓三分逗七分捧,包袱要想响要靠捧哏演员托的住,不然肯定得瘟了。

    单口相声一个人想逗乐观众就难了,所以很多相声前辈都向评书艺人学艺,学了不少评书的段子放到单口相声里面。

    像说何向东这种单口相声很少,现场临时编的就更少了,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是非常难得。

    今天这一场是何向东第一次上台表演,也影响了他一生。这种现场抓哏,编相声的本事,叫砸现挂,非常考验相声演员的应变能力和功底。后来何向东被人称为砸挂大王,也是从今天这一场起步的。

第八章 劝人方

    说完一段,何向东正正经经站好,拱手抱拳道:“今天也是石家老太太的七十大寿,学徒何向东恭祝石家老太太福寿绵长,万事如意。”

    何向东再鞠一躬。

    “好。”台下鼓掌,石家老太太也笑的合不拢嘴,坐在一旁的石老三也满意点头,这孩子有理有据的,也把场子撑起来了,可算是帮了他们大忙了。

    何向东笑道:“这样吧,我唱一段太平歌词给老太太贺寿怎么样?”

    “好。”台下鼓掌欢迎。

    何向东拿起桌子上的折扇,敲在桌子打着节拍,嘴里唱。

    “那庄公闲游出趟城西,

    看见了人家骑马我就骑着驴。

    扭项回头瞅见一个推小车的汉,

    要比上不足也比下有余。

    打墙的板翻上下,

    谁又是那十个穷九个富的。

    若是要饱还是您的家常饭,

    要暖还是这件粗布衣。

    那座烟花柳巷君莫去,

    有知疼着热是结发的妻。

    人要到了难中拉他一把,

    人要到了急处别把他来欺。”

    ……

    《劝人方》也叫《庄公打马》,名如其意,是劝导人方正,劝人向善的,用唱曲的方式,用简答易懂的话语,唱出朴实的价值观,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正所谓“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相声里面所有唱的部分都叫“柳活儿”,柳活里面又有正唱和歪唱之分,正唱就是正儿八经地唱,以展示唱功为主。歪唱就是在唱里面加入逗乐的东西,就如唱文王卦的时候会加入一些逗乐的元素,传统相声里面也有歪唱太平歌词的老段子,行话叫“柳里含春”。

    何向东唱的也好,鼻音悠然,嗓音清亮,非常有味,台下观众也爱听,和何向东敲桌子一样的节奏拍掌应和着。

    “天为宝盖地为池,人生世界上混水的鱼。

    那父母养儿鱼拴着子,有孝子贤孙水养鱼。

    弟兄们要相和鱼儿帮着水,妯娌们要和美水帮着鱼。

    您要生了一个孝顺的子,你叫他往东他不往西。

    您要生了一个忤逆子,你叫他打狗他去追鸡……”

    听着台上那小孩在唱,石老三也很是感慨,父母像水,子女像鱼,父母一直包容子女肆意折腾,不管鱼儿变得怎么样,水总是能包容它,从生到死。

    他又想起小时候父亲走的早,是母亲拉扯他们几个兄弟长大,又当爹又当妈,遭了罪也没处说去。尽管他现在是富裕了,也是别人眼里的孝子贤孙,可是他还是感觉亏欠母亲许多,想到这里他眼眶都湿了,攥紧了身旁老母亲的手。

    石家老太太只是笑,轻声说道:“都好,都好。”

    “那位阎王爷比做打鱼的汉,也不定来早与来迟。

    今天脱去了您的鞋和袜,不知到了明日清晨提不提。

    那花棺彩木量人的斗,死后哪怕半领席。

    空见那孝子灵前奠了三杯酒,怎能见那死后的亡人把酒吃。

    您就空着手儿来就空着手儿去。纵剩下万贯家财拿不的。

    若是趁着胸前有口气儿在,

    您得吃点儿喝点儿乐点儿行点儿好、积点儿德、为点儿人,

    那是赚的。”

    唱罢,何向东静了几秒,然后抱拳拱手道:“谢诸位捧场,学徒何向东谢过诸位。”

    “好……”观众爆发了热烈的掌声,叫好声连连。石老三也站起身来,给何向东鼓掌。石家老大更是把手掌都拍红了,真给他长脸啊。

    何向东再三鞠躬,他师父是民间艺人,他也是,都保留着老派艺人的观念,观众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对观众是十分客气和感恩的。何向东学艺的第一课,师父教的就是如何感谢观众和感恩观众。

    表演完毕,何向东脱下大褂,撤下表演用的桌子等物品。石家人也专门为他们这些表演的人开了一桌宴席,何向东也丝毫不客气,走过去打个招呼,就坐了下来。

    虽然他年纪还小,但也是表演的艺人,既然卖了力气了,那自然是有资格坐下来吃饭的,这一点所有艺人都是有共识的。

    何向东倒是一点不矜持,抱着一只肥硕黄澄澄的大鸡腿就啃个不停,满嘴流油,这年头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很难得吃顿肉的。

    前面表演评剧的王美凤看到何向东这副样子也很是心疼,她倒了碗水放到何向东面前,道:“慢点吃,不着急啊。”

    “嗯……恩恩……”何向东含糊不清应道。

    王美凤叹了一声:“真是可怜,这孩子是多久没吃肉了。”

    王美凤的老公是和王美凤搭档唱小借年的,他道:“我看这小孩挺厉害的,小小年纪就会这么多,会说相声,还会唱太平歌词。劝人方我也就是在小时候听有人唱过,后来就再没听过了,现在听到真是……唉……”

    王美凤老公抽着烟,抬头看天,目光萧瑟,做出一副文艺老青年的模样。

    王美凤摸着何向东的小脑袋,说道:“我看这小孩挺有出息的,将来肯定是个大角儿。”

    何向东好不容易把鸡腿咽了下去,也顾不得脏,就直接用袖子擦了擦嘴上的油,然后一脸严肃对王美凤说:“您说这话,我就得批评你了。”

    王美凤和老公面面相觑,一脸愕然。

    何向东继续一本正经道:“你怎么可以把实话说出来呢。”

    “哎哟喂。”王美凤哭笑不得。

    王美凤老公也是苦笑连连。

    何向东笑笑,然后又夹过来一大块肥猪肉,埋头吃了起来。那个时候,排骨啊,筒骨啊之类的骨头肉是不被老百姓喜欢的,因为没肉啊。

    所以谁家摆酒席要是放一碗骨头肉,那肯定是要被客人骂小气了,大方的主家都是放一大盆肥猪肉,让宾客吃个满嘴流油。

    那时候肥肉可是个好东西,又能熬猪油,油渣还能做饼包饺子,深受老百姓喜爱。瘦肉地位都还次,仅仅比骨头肉好一点,一直到后来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三种肉类的地位才颠倒过来。

    正当何向东吃的正欢的时候,后背被人推了一把,脸都差点撅碗里。

    “嘿,好小子,真长脸啊,你那太平歌词唱的是真有味啊,哈哈哈……”后面传来石家老大的笑声。

    何向东苦笑回头,道:“您客气,您捧我了。”

    石家老大道:“我这可不是捧你啊,你唱的是真好,今天要是没有你来救场,我们这宴会就要闹出笑话了,我得谢你啊。”

    何向东年纪虽小,但是非常知情识趣:“您客气,救场如救火,这是我们作艺的人的艺德。”

    石家老大又伸出手拉何向东,道:“老太太想看你呢,跟我过去给老太太拜个寿吧。”

    “好嘞,您请。”何向东便跟着石家老大过去。

第九章 跪下

    在寿宴主桌那里,他见到了石家老太太,是个头发苍白满脸皱纹的老人,但很慈祥,脸上总有笑容。

    老太太拉着何向东坐在身边问起了何向东的情况,何向东也一一作答,待听到何向东从小就没有父母,只是跟着师父学艺,老太太又心疼地长吁短叹的。

    石老三也劝:“妈,你让人家孩子歇歇吧,人家说半天相声也累了。”

    石家老太太这才放开何向东,何向东也抬头看石家这位顶梁柱,石老三大概三十来岁,短寸平头,看起来比石家老大沉稳多了,当然身上那股子生意人的精明气也是十分明显的。

    石老三从怀里拿出一个红包,对何向东说道:“这是你今天的酬金,感谢你来救场。”

    “您客气。”何向东伸出手背,接过了石老三手上的红包。艺人接钱从来没有掌心朝上的,他们是卖艺,不是乞讨。

    以前评书艺人卖艺打钱的时候,都是撑开扇子用扇子去接钱,或者找个笸箩来,是不用手碰的。这种习惯后来也被相声艺人所学习,在茶社表演打钱的时候,相声演员也是拿着笸箩去接钱的,非要用手的情况下也是手背朝上,这是规矩。

    天色渐晚,慢慢黑下来了,寿宴也结束了,那时候自家摆宴席晚宴都是吃到天黑就截止的,没有说吃到半夜的,吃太晚你根本回不去,小县城路灯也是才装了一点点,像他们这里的郊区农村边上晚上更是乌漆墨黑一片。

    出了石家门,何向东就迫不及待打开红包看了,这一看,眼珠子都差点快瞪出来了,红包里面整整放着20块钱。

    这可是笔巨款啊。

    那个时候农村匠人给东家做工,一天也才一块钱,20块钱都是人家一个月的收入了。

    何向东心脏砰砰不争气地跳起来了,作为只有几分钱零花钱的小孩哪里见过这么多钱啊。他已经开始浮想联翩了,就算是师父出去卖艺也挣不了这么多钱,他等会把钱交给师父,师父还指不定怎么夸他呢。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何向东一边唱着京剧《空城计》,一边使京剧的身段,来了一个起霸,云手、踢腿、弓箭步、骑马蹲裆式、跨腿、整袖、正冠、紧甲一整条连贯动作做出,来了一个提甲亮相式,嘚瑟完了才走。

    “喵呜,喵呜……汪汪汪……”

    不一会儿,田佳妮就跑出来了,这是何向东和田佳妮约定的暗号,猫狗大战声音一响,两人就偷偷出来见面。

    何向东现在就躲在田佳妮家的围墙外面。田佳妮看见何向东有些惊讶,问道:“你这么晚叫我出来干嘛?”

    何向东神秘兮兮从他的大袋子里面掏出一个用塑料袋包好的烧鸡,递了过去,道:“给你带了点好东西。”

    “咕咚。”田佳妮不争气地狂咽口水,眼睛再离不开手上的烧鸡了,她问:“你这是哪里弄来的。”

    “当然是凭本事卖艺了。”何向东得意洋洋地把今天的故事一说,着重介绍他临危救场,技惊四座的绝妙本事。

    听的田佳妮目光是异彩涟涟,看何向东的眼神都带上崇拜的色彩了。

    何向东表示很享受。

    田佳妮艳羡道:“哇,你真的好厉害啊,要是让我在那么多人面前表演我肯定不敢,你……你真的好厉害啊。”

    “那是,看见没,这事人家给的酬金,整整二十块钱呢。”何向东又拿钱出来嘚瑟。

    田佳妮眼冒精光,佩服不已。

    何向东却故意淡然道:“嗨,这不算什么,得,你赶紧吃吧,再不吃就凉透了。”

    尽管已经咽了好几斤口水了,田佳妮还是强忍住吃肉的冲动,说道:“我要先拿给师父吃。”

    何向东问道:“你师父早上还说你来着,你不怪他啊。”

    田佳妮小脸很是严肃道:“那是我师父,他说我是为我好,我怎么可以怪他呢。”

    “好孩子。”何向东赞了一声,道:“行了,你快吃吧,我也给你师父准备了,那也是我师叔,我能不想着他嘛。”说着,何向东又从大袋子里面拿出一只烧鸡。

    “哇,你真棒,我得赶紧给师父送去。”田佳妮夺过何向东手上的烧鸡,一溜小跑回家去了,留下何向东一人在风中凌乱。

    半晌,何向东哭笑不得,打开自己的大袋子,里面还有一个蹄髈和一瓶白酒,是他准备孝敬自己师父的。田佳妮的师父为了保护嗓子是从不喝酒的,何向东的师父早年间也不喝,现在年纪大了,也就随性了,偶尔也喝上一点。

    何向东扛上几样吃食就回家了,到家的时候天已经漆黑,屋里还亮着昏黄的灯光,老式的白炽灯,20瓦的,光线不强。

    “师父,我回来了。”何向东在门口便已经兴冲冲喊出声了,直接小跑进去,推开大门便看见师父独自坐在凳子上。

    今晚的方文岐倒是有些吓人,一个人阴沉沉的坐在凳子上,两只眼睛审视地盯着何向东,直看的何向东心里有些发毛。

    何向东站在门口怯生生的,也不敢上前去。

    “你今天干嘛去了。”方文岐沉声问道。

    问到这里,何向东松了口气,略带得意说道:“师父,我今天去给人家说相声了。石家,石家您知道吧,就是那个万元户,他家摆寿宴,台上缺人手,是我给他们救的场子。他们还给我钱呢,20块钱呢,还有这些吃……”

    “砰。”还不等何向东说完,方文岐便已拍了桌子。

    何向东吓一跳,呆呆地看着师父。

    方文岐脸色更是阴沉,怒道:“是谁让你出去说相声的,谁!”最后一个字是呵斥出来的。

    何向东已经是彻底呆住了,也被吓住了,眼泪在眼眶里面打转,他不明白,明明自己表现的很好,还挣来了钱,可是师父为什么会这么生气。

    “给我跪下。”方文岐怒喝一声。

    何向东跪了下来,委屈地眼泪也终于落了下来。

    方文岐怒气未消:“哭,你还好意思哭,看看你自己干的是什么事。还有这些东西,你拿来干什么,啊。”

    方文岐把何向东特地带来孝敬他的蹄髈和白酒远远扔了出去。

    何向东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瘦弱的身躯在微微颤抖着,但他还是强忍着不敢哭出声来。

    “你跪在这里好好反省。”丢下这一句,方文岐转身回了卧房。

    ps:多收藏,多推荐哟,亲!

第十章 外行人的相声

    星夜璀璨,月明人暗。

    老头小孩都睡不着,一直到深夜,方文岐才又走到大堂里面让何向东回去睡觉,何向东也没说什么,揉了揉红肿的眼睛,默默就走回去了。

    看着何向东离去的背影,方文岐轻轻叹了一口气,目光幽幽,脸上的皱纹更是深了几分。

    斜光破晓,又是天明,何向东早早就起了床,在院子里面发了一会呆,也没像平时那样练早功,在院子里扫视一圈,也没找到昨天被师父丢弃的肘子和白酒,心想也许是狗把整个大袋子都叼走了,心里头不由得又委屈了几分。

    等方文岐起床之后,何向东这才回到厨房去准备早饭。方文岐也没管他,自顾自打水刷牙洗脸,然后在院子里用京剧演员的方式吊嗓子。

    早饭很简单,就是白粥、馒头还有一小碟咸菜,餐桌也气氛也有些沉闷。何向东埋头吃饭,方文岐心中也清楚自己徒弟心里的委屈劲儿还没过去。

    正当师徒俩互相尴尬的时候,门口来人了。

    是柏强和田佳妮。

    田佳妮刚到门口就赶紧从自行车后座上跳下来,迫不及待小跑进院子。柏强不慌不忙把加重版二八自行车停好了,这才双手背在背后,迈着四方步慢慢踱步走来。

    田佳妮进来后,见何向东和方文岐在吃饭,便止住了小跑,恭恭敬敬向方文岐鞠了个躬,脆生生喊了一声:“师大爷好。”

    方文岐老脸上也满是笑意,道:“是小妮来了啊,吃饭没有,要不要一起吃点。”

    田佳妮道:“不了,我和师父吃了再过来的。”

    说着,田佳妮在偷看何向东,何向东也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迅速低下头,兴致不高。

    田佳妮心里头咯噔一下,狐疑和担心的眼神一直往何向东和方文岐两人身上来回看。

    “老方哥。”柏强喊了一声,笑意盈盈走了进来。

    方文岐也没跟他客气,站都没站起来,喝着粥直接说道:“坐吧。”

    柏强直接在饭桌前面坐下来,何向东起身给柏强倒茶,柏强看何向东掉着个脸,心里头也是好笑,便打趣道:“怎么着,爷们儿,昨晚挨收拾了吧。”

    何向东脸色更是黑了几分,默默倒了碗水放到柏强面前,一言不发。

    田佳妮反倒是把心悬了起来,很是担忧地看着何向东。

    柏强轻轻呷了口水,道:“昨晚妮儿把烧鸡拿来说是你小子给人家卖艺挣来的,我就知道要坏。这不一大早,妮儿就非要我过来看你,给你说情。”

    何向东扒拉着碗里的白粥,小脸紧绷。

    柏强看了看自己的老大哥方文岐,又看了看委屈的不行的何向东,心里头也很清楚是怎么回事,当下便直接说道:“你说说你啊,你才学多久相声啊,连一个正经活儿都没学过,就敢给人家卖艺挣钱去,你师父不收拾你收拾谁啊。”

    说到这里,何向东终于沉不住气了,抬起头,不服气道:“那又怎么样啊,观众们的反响都很好啊,我看他们都乐的不行了,东家也很满意啊,就你们……你们……”

    何向东声音越来越低沉,最后还嘟囔了两句。

    柏强却道:“你们相声门里有三年学艺两年效力之说吧,你在学艺期间没有经过师父同意就偷偷出去卖艺,你说这样合适吗,你演砸了,丢的不是你自己的人,是你师父的人。不说你师门了,就说同行来盘你的道,要是知道你还没出师就敢出来糊弄事儿,人家就能直接携你的家伙事走,让你缺了吃饭的家伙,回到家里你师门也饶不了你,你还真是够乱来的。”

    何向东低头不语,这些规矩他心里也清楚,艺人在学艺期间是不允许私自出去卖艺的,不然是要被同行和师门排挤的,演砸了坏了师父的名声,也坏了整个行业的声誉,要卖艺必须要师父批准。

    这种情况一直要到出师之后才会改变,师父也会在徒弟出师的时候把调(diao)侃儿传给徒弟,调侃儿,行话,就是行内的规矩和暗话,传授完成之后,弟子才能自己卖艺。

    虽然知道自己坏了规矩,但是何向东心里还是有些委屈,他不想自己第一次就非常成功的演出被师父这样无视。

    此时,方文岐放下碗筷,说话了:“东子,你把你在石家表演的相声再说一遍吧。”

    何向东也站起来,绘声绘色说起了当天表演的相声,他想向他师父证明自己没丢他的人。

    原本很是担忧的田佳妮被何向东逗得哈哈大笑,柏强也笑个不停,只有师父方文岐只是偶尔抽抽嘴角。

    方文岐自然不会因为何向东在相声中编排他而生气,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在台上你怎么说都行,可以没大没小。但是在台下,规矩还是很重的。

    何向东道:“最后,我还唱了一段劝人方,再然后我就下台了。”

    柏强看向方文岐,笑道:“老方哥,你这徒弟说的怎么样,你给评评呗。”

    方文岐轻笑一声道:“外行人的相声。”

    “啊?”田佳妮惊叫抬头,满眼不敢置信,她觉得何向东已经说的很好了啊,都把她逗得不行了,怎么还是外行的相声。

    何向东也错愕地看着师父,他也没想到会落得这样一个评价。

    方文岐解释道:“一段相声里面包括垫话儿、正活和底,你垫话儿垫的太嫩,路子也没有摸熟,也幸好观众看你是小孩,都肯捧你,都肯听你说,不然你开头就得砸了。还有入活儿,你是怎么入的,太生硬,转折太生硬。还有相声的底呢,你这相声里面根本没有底,这是一段不完整的相声。”

    “相声里面的包袱,我们讲究的是平铺垫稳,三翻四抖,你正活的里面的包袱都抖得太早了,根本就没有经过足够的铺垫,好赖人家看你是小孩给你捧场,才响了包袱,不然你这相声得瘟咯。”

    听得师父解释,何向东的脸色也不好看,他没成想自己挺成功的演出竟然有这么多的毛病。

    方文岐继续道:“说相声不是说笑话,不是说把人逗乐了就是相声了。人家东北二人转,南方的滑稽戏也能把人逗乐了,可人家这是相声吗?你要学的还多着呢。”

    “哦。”何向东低着头,闷闷应了一声。

第十一章 站在人堆里说相声

    方文岐看何向东这副样子,又是好气又是好笑,道:“明天开始我传你相声正式的活儿吧。”

    “真的啊?”何向东两眼冒光,心里一下子激动起来,之前他学的一直是相声开蒙的贯口、柳活儿这些东西,正经相声段子师父一段也没传他。

    他之前也一直在求师父,可是方文岐却不肯答应,现在师父终于松口了,他怎么能不激动,连之前的不快都一扫而光了。

    方文岐也看的好笑,道:“行了,你们两小孩去玩去吧,还有你今天的早课还没练,记得别忘练了。”

    “好嘞。”小孩子的脸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前面还是乌云密布,现在已经是阳光灿烂了。

    何向东拉着田佳妮的小手,两人就跑出去玩了。

    待两个小孩跑远,柏强才凑到方文岐身边,说道:“哎,我说你这徒弟可了不得啊,才九岁的小孩,正经的相声一段也没学过,就能把相声说到这个地步,你们相声门那些大师在这个岁数恐怕不见得比他强吧,我说你还有什么好挑剔。”

    方文岐抬头看他一眼,道:“有你什么事啊,我教徒弟你在旁边偷看我就不说你了,你还敢评论我教徒弟的方式啊。”

    柏强自讨了个没趣,道:“得,是我白管闲事。话说你们平时都吃的这么清淡啊,这日子过的也是够恓惶的。”

    方文岐从里屋拿出一个肘子,道:“我这儿还有个肘子呢。”

    柏强道:“那还愣着干嘛,切了咱俩尝尝呗。”

    方文岐却嫌弃地挥了挥手,道:“这是我徒弟卖艺孝敬我的,有你什么事儿啊。”

    说着,方文岐很宝贝地把肘子再包好。

    柏强笑骂:“你这老货。”

    ……

    何向东和田佳妮来到小溪边上,田佳妮坐在大石头上,还是清晨,朝阳刚升,金色阳光照在两人身上,何向东对着小溪练功。

    “我请您吃蒸羊羔、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炉猪、炉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酱肉、香肠、什锦酥盘儿、熏鸡白脸儿、清蒸八宝猪……”

    “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唐朝有一位粗鲁人,此人复姓尉迟,单子名恭号敬德。保定山后刘武周,自秦王夜探白壁关,敬德月下赶秦王,打三鞭,换两锏,马跳红泥涧。自降唐以来,征南大战王世充,扫北大战雷世猛。跨海征东,月下访白袍。唐王得胜,班师回朝,鄂国公因救白袍,在午门外拳打皇亲李道亲门两齿。唐王恼怒,贬至田庄,后来白袍访敬德,那尉迟恭正在船头独自垂钓,忽听身背后人又喊,马又叫,言道:‘吾乃征东薛平辽,特地前来访故交,你若金殿去交旨,保你为官永在朝。’敬德闻听说:‘吾乃山野村夫,耕种锄耪一粗鲁人也。”

    “花二百钱买一小猪,吱儿吱儿喝水,嘎嘣嘎嘣吃豆,解墙头一扔过去,啪的一声,您猜怎么着,死了。”

    ……

    练完了贯口活和顺口溜,何向东又拿出玉子唱起了太平歌词,唱的是《劝人方》和《秦琼观阵》这两段。

    何向东打板唱词,田佳妮支着下巴看着,她很喜欢听何向东唱小曲,很好听。

    唱完了太平歌词,何向东又唱了京评越黄、河北梆子,反正是他会的戏曲全都唱了个遍,艺人的嗓子都是这么练得,嗓子是越练越亮,技巧也是越练越熟。

    正所谓得道容易,养道难,学活儿算是简单的,但是想要炉火纯青,需要几十年的水磨功夫,没人能一步登天。

    练完了基本功,何向东吐出一口浊气,对着小溪大声喊:“我要学相声了……”

    看着何向东如此激动的样子,田佳妮有些不懂,支着小脑袋问道:“你不是一直在学吗?”

    何向东道:“那不一样,我之前一直学的是开蒙的活儿,主要是说贯口和柳活儿,也就是唱曲之类的,真正传统的相声我师父一个都没传我,现在我师父终于肯教我了。”

    田佳妮也很高兴:“你现在已经那么厉害了,师大爷传你相声之后你肯定更厉害了,你以后一定能成为大角儿,能……恩……能天天上电视的那种。”

    何向东却道:“真正的好相声都不是从电视里面出来的,我师父说了让我站在人堆里说相声,而不是盯着几台冰冷的机器。”

    田佳妮一脸茫然,道:“虽然不懂你在说什么,但还是觉得好厉害啊。”

    何向东也坐在石头上,道:“我也不是太懂,师父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了,反正师父懂的比我多。”

    “恩……”田佳妮用力点头。

    想了想,田佳妮又问:“昨晚你师父罚你了吗?”

    何向东点头道:“对啊,跪了半宿呢,还挨了顿骂。”

    田佳妮有些担心地问道:“那你不会怪你师父吧。”

    “当然不会,师徒如父子,挨我爸爸骂不是正常的么,再说昨天是我自作主张私底下卖艺,说的也不好,险些坏了我师父的名声,是我错。”何向东认错态度倒是诚恳,他是没好意思说他昨天是因为馋嘴了才去卖得艺,说出来太丢人了。

    “只是可惜那个大肘子啊。”何向东吧唧着嘴,一脸馋相望着天空,淡淡的忧伤。

    这孩子没治了。

    “你还在馋我家的肘子吗?”大石头后边传了一个怯生生的厚实声音。

    何向东和田佳妮回头看去,只见一个大胖子从石头后面走出来,这胖子年纪跟何向东差不多大,梳一个小分头,头发抹得油光发亮的,穿的衣服也是很潮的背带裤的,据说是从深圳带来的那种。

    何向东问道:“你谁啊?”

    小胖子有些怯生生看了何向东一眼,低着胖乎乎的头想了一会儿,又说:“你昨天在我家说相声,你穿的大褂就是我奶奶给我做的。”

    何向东这才想起来,笑道:“原来是你的啊,我说衣服怎么这么大呢,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啊。”

    小胖子道:“我叫石磊,你知道怎么写吗?我写给你看。”

    小胖子还想显摆一下,就笨拙地蹲下捡一块小石头,打算在大石头壁上写字。

    何向东满不在乎道:“嗨,不用,我会写,不就是四个石头嘛。”

    小胖子石磊霍然抬头,一脸震惊:“你好厉害啊,这都会写啊,我们班的同学好多不会的。”

    ps:看到书评区好多读者叫我不要太监,面对这么热情的读者,我只想说:“这个秘密到底是谁泄露出去的?”

第十二章 坑蒙拐骗

    何向东无所谓地耸耸肩,他虽然没上过学,但学问绝对比这些小学生深得多。艺人的肚就是杂货铺,什么都得懂,什么都得会,尤其是相声演员,肚子里的学问一定不能浅了。

    传统相声里面的八扇屏讲的是历史,歪批三国讲的是文学,地理图讲的是地理,戏曲杂谈说的是戏曲,五红学说的是哲学……这学问浅了可来不了,演的出形,演不出神。

    在清末的时候,相声还有清门和浑门之分,清门是那些拿旗饷不事生产的八旗子弟,也就是所谓的旗籍票友,这帮人学问素养比较高,平时表演也是在各个达官贵族府邸演出,不为钱,只是为了交情和爱好,所以相声里面的文化含量高一点,多文哽作品。

    浑门指的是那些出自于市井的相声艺人,在露天撂地演出,艺人文化水平不高,观众也是如此,所以他们的相声荤素不忌,咸淡皆行。

    在民国二年,民国政府断了八旗子弟的旗饷之后,这些人没有饭辙了,原先的票友纷纷下海演出,清门浑门开始合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曲艺界、梨园行、还有老北京各种老手艺行当往上翻几辈家谱,就都能看见这帮八旗子弟的身影。

    方文岐为了拓宽何向东的戏路,所以平时对何向东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每天都必须让他花一段时间在补充文学知识上面,而且还学武,学诗,京评越黄梆子,各类戏曲一点没落下。

    所以别看何向东只是一个小屁孩,懂的东西可一点都不少。

    小胖子石磊见自己没什么可显摆的了,挠着头看了看何向东,又看了看田佳妮,最后从自己口袋里面抓出一把糖,说:“你俩陪我玩呗,我给你们糖吃。”

    何向东倒是也大方,直接从石磊手里接过糖,说道:“行吧,说玩什么吧。”

    小胖子很认真地想了想,说:“不知道啊,你说玩什么吧,我都行。”

    何向东道:“这样吧,咱仨玩放屁崩坑吧,看到这片沙子地了吧,咱们放屁来崩它,看看谁崩的坑大。”

    田佳妮捂着脸,崩溃了。

    小胖子想了想,说道:“好像很好玩诶,那我要脱裤子吗,脱了裤子崩的坑比较大。”

    说着,小胖子就开始脱裤子。

    “啊……”田佳妮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赶紧跑开。

    何向东赶紧上前拦他,这孩子真实诚:“哎呦,哥,我叫你哥成不,你还真脱啊?”

    小胖子还一脸纳闷呢:“脱啊,不脱坑崩不大,你别拦着我。”

    何向东急忙道:“哎哟哟,哥,哥,你赢了,你赢了好不?”

    小胖子一脸懵逼:“这就赢了啊,哇,好简单啊。”随即欢呼雀跃。

    何向东和田佳妮面面相觑,这孩子没治了。

    小胖子很兴奋,脸上的肥肉一颤颤的,他说道:“跟你们玩真有意思,我们接下来玩什么啊?”

    何向东一想到昨晚那个大肘子就心疼不已,现在看这个人傻钱多的小胖子怎么能放过,就立马换上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听说过盖世无双叫花鸡吗?”

    小胖子一脸茫然,说:“没有啊。”

    何向东捂着心口,做出一副锥心痛首的样子,满脸恨铁不成钢,仿佛小胖子不知道叫花鸡是什么大罪过似的,悲愤道:“你怎么可以不知道呢。”

    小胖子倒是吓一跳,呆呆道:“我……我……真的不知道啊。”

    田佳妮在一旁无语地看着这两个活宝。

    何向东用手捂着脑袋,长叹一口气道:“枉你是堂堂石家大少爷,见多识广,连盖世无双叫花鸡都没吃过,你,唉……”

    小胖子这才明白过来,恍然大悟道:“噢,原来是鸡,吃的啊,嗨,我还以为什么呢。”

    何向东却不干了,质问道:“鸡?你以为这是普通的鸡吗?啊?这是盖世无双叫花鸡。”

    小胖子还是没明白,问道:“这有什么厉害的?”

    “有什么厉害的,哼,我告诉你这来头可大着呢。”何向东一拍大腿,道:“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后汉三国有一位莽撞人。自从桃园结义以来,大爷姓刘名备字玄德,家住大树楼桑。二弟姓关名羽字云长,家住山西蒲州解梁县。三弟姓张名飞字翼德,家住涿州范阳郡。后续四弟,姓赵名云字子龙,家住镇定府常山县,百战百胜,后封为常胜将军……”

    何向东使起活来,那叫一个眉飞色舞,十分投入。在旁的田佳妮听得是目瞪口呆,这段是八扇屏里面的莽撞人,平时净听何向东清晨练功说这个了,可是这跟叫花鸡有什么关系啊。

    可惜小胖子石磊没听过,这小子正长大着嘴呆呆看着何向东,一副不明觉厉的样子。

    “曹操急忙传令:‘令出山摇动,三军听分明,我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倘有一兵一将伤损赵将军之性命,八十三万人马五十一员战将,与他一人抵命。’众将闻听不敢前进,只有后退。”说道这里,何向东却是一顿,看着石磊问道:“你知道这曹操为何不让他的大军上前?”

    “不知道啊。”小胖子茫然摇头。

    何向东一本正经道:“因为这赵子龙身上有一宝物,曹操怕伤了那宝物。”

    小胖子好奇问道:“什么宝物。”

    何向东道:“便是那盖世无双叫花鸡。”

    “噗。”田佳妮笑喷出来。

    何向东也不理她。

    小胖子倒是一脸惊讶:“这么厉害啊。”

    “那当然,可惜啊,这盖世无双叫花鸡的做法后来就失传了,到现在也就传了一支下来。”何向东竖起大拇指指了指自己,一副得意的样子。

    小胖子咽了咽口水,说道:“这东西有那么好吃吗?”

    何向东道:“这不废话么,不好吃人家曹操至于派百万兵马去抢么。这样说吧,你在这边吃盖世无双的叫花鸡,另一边在枪毙你爸爸,你一点不心疼。”

    “有什么说话的么?”田佳妮翻起了白眼。

    小胖子却震惊道:“我的天,真的这么好吃啊。”

    这孩子没治了,田佳妮白眼再翻。

    何向东道:“对嘛,可惜啊,现在是没有鸡,不然一定让你尝尝这个盖世无双叫花鸡,啧啧,保证让你投三辈子胎都忘不了这味儿。”

    “我家有鸡啊,昨天我奶奶过寿,家里买了好多鸡,还有好几只宰了没做的呢,我去给你拿。”小胖子倒是很积极。

    何向东却道:“拿你家东西不太合适。”

    “没什么不合适,我这就回去拿,你等我啊。”这小胖子还是个急性子,刺溜溜跑的飞快。

    田佳妮一脸鄙视看着何向东。何向东却仰头看天,说道:“相声四门功课,坑蒙拐骗啊。”

第十三章 吃鸡

    方文岐和柏强在不远处已经看了很久了,柏强对方文岐说:“你这徒弟可真够坏的。”

    方文岐背着手往远处走去,也不去打扰那几个小鬼,柏强拉着自行车跟上。

    “过几天,咱们几个老艺人有个小聚,你要不把小东子也带上吧,也让他见见世面。”柏强又来了一句。

    方文岐问道:“哪几个艺人啊?”

    柏强道:“就那几个啊,你都不用想,你这辈子又没朋友,想瞎了心也就那几个人。”

    方文岐一脸无语。

    柏强继续道:“我说小东子这野性子你得管管了,偷偷出去卖艺我就不说他了,现在还在那里骗人,你就不管管了啊?不怕这孩子学坏啊?”

    方文岐却半点不在意,道:“有什么好管的,你说他坏,我还怕他不够坏呢,他要是成了一个温顺的谦谦公子,我还真怕他以后应付不了相声门内的事情。”

    柏强一愣沉默了,他和方文岐是老友,相交多年,对方文岐当年经历过的事情也很清楚,数度张嘴却什么都没说出来,最后也只是默默叹了一口气。

    方文岐继续边走边说:“我也老了,也没精力应对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想把我会的传统相声都传给小东子,他是一个罕见的好苗子,我活了六十多年了从没见过这么灵醒的孩子,他足够继承我的衣钵。传统相声不能断了传承,那么多老先生百多年来的努力可不能毁在我们这辈人手上。”

    柏强道:“你也不必太悲观,现在相声不是很火么,电视演出上都是说相声的,我们这些传统的老艺术现在过得最好就是你们相声了。”

    方文岐不屑笑了一声:“电视上,电视上的那能叫相声?人家上电视都是奔着出名挣钱去的,有几个是真正爱相声的?那些个相声演员基本功有几个是过关的,相声最基本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都学不全,连太平歌词都不会唱,这能是说相声的?”

    “传统相声说细了有十二门功课,年轻一辈有几个学全的?我们这辈人要是都死了,年轻人有几个能挑梁的?还有你不要看现在电视上相声挺火的,我敢和你赌,出不了十年就再没人听相声了,你信还是不信?”

    柏强也被方文岐这斩钉截铁的论断吓了一跳,道:“不会吧,不至于这样吧。”

    方文岐道:“怎么不会,电视是个好东西,一场晚会就可以让一个相声演员一夜成名。也正因如此,谁还愿意下苦功夫去学相声的基本功去啊,去讨好几个导演电视台领导不比什么都强啊。上几个节目,成名了之后,这儿慰问那儿演出,中国那么大,他能用一个段子糊弄一辈子。这是相声吗,观众会听这个吗?”

    说完,方文岐还是有些气,背着手走的很快,脚步踏得很重。

    柏强推着车,停在当场,有些呆呆地看着自己这位老大哥离去的背影,心情有些复杂,也有些沉重……

    何向东是不知道这些的,这货现在也正忙呢,从家里拿来了盐,葱,还有浸了几张干的荷叶,现在入秋了,新鲜荷叶是找不到了,只能用干得凑合一下。

    小胖子回来的很快,一手拎着一只拔干净毛的三黄大肥鸡,别看胖,动作倒是不慢,跑起来煞是威武。

    何向东笑得很开心,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后头了。

    小胖子跑到何向东跟前,两只手往前一摆,笑道:“给,鸡我也你找来了。”

    “好样的。”何向东不失时机地大肆表扬了一番,直夸得小胖子满脸不好意思,最后何向东给小胖子一把铁锹,说道:“去,挖点泥过来。”

    小胖子有些不情愿,说道:“干嘛让我去啊?”

    何向东道:“我得把这两只鸡处理了啊,我不弄你吃什么啊。”

    听何向东说的在理,小胖子又把目光投向坐在一旁的田佳妮,田佳妮也眨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他。

    何向东挤兑道:“你好意思让人家女孩子干这体力活?”

    “我去。”小胖子下了决心,拎了铁锹就跑开了。

    何向东也笑笑,把两只鸡分好,用盐在鸡身上抹了一层,然后轻轻揉捏,让盐味可以渗入进去。

    田佳妮在旁问道:“你做的这个鸡真的好吃吗?”

    何向东头也没抬,道:“那当然,这可是传说中的珍珠翡翠白玉鸡,味道能差的了么。”

    田佳妮皱着眉头道:“你刚才明明说的就是盖世无双叫花鸡。”

    何向东一愣,然后认真道:“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田佳妮:“……”

    小胖子动作很快,不一会儿就铲了一大堆泥过来。何向东也忙活的差不多了,把葱打结放在鸡的肚子里面,然后再小心地用荷叶一层层包好,最后把泥和水了,弄成粘稠的样子,再包在荷叶外面。

    做完了准备工作,几个小孩开始生火,就在小溪这边,何向东从家里带了柴火出来。对于农村长大的孩子,生个火根本没难度,不一小会儿,火便烧得很旺。

    三个小鬼眼巴巴盯着。

    “这盖世无双叫花鸡到底什么时候熟啊。”小胖子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田佳妮也看了过来。

    “待我算上一算。”何向东装模作样掐了掐手指,张嘴便唱:“文王八卦算阴阳……”

    “行了,别唱了,也没个正形。”田佳妮赶紧打断何向东的无脑演唱。

    何向东也只是笑笑。

    小胖子依然是一副不明觉厉的样子。

    过了十几分钟,湿泥土都干了,又过了五分钟,何向东突然暴起,站起身来大喝一声:“呔,它熟了。”

    小胖子也很激动,飞起一脚边把烧着的柴火踢的满天飞,这身段姿势别提有多潇洒了,跟他身材完全不符。

    何向东赶紧上前用棍子把裹着黄泥的叫花鸡扒拉出来,用脚轻轻一踩,黄泥就裂开了,一股诱人的香气缓缓飘出。

    几个小鬼哈喇子流个不停。

    何向东也顾不得烫,用手扒开泥土,烫的自己龇牙咧嘴的,然后两只手抱着鸡迅速往旁边一放,田佳妮早拿了一个海碗等着了,两人配合很默契,鸡进了海碗。

    田佳妮小心地剥开荷叶,露出一只黄澄澄的叫花鸡,肉香扑鼻,很是诱人。何向东上前直接扭了一只鸡腿下来,递给了石磊,说:“鸡是你拿来的,你先吃鸡腿吧。”

    小胖子笑嘻嘻地就接过来,大啃起来。

    何向东又把另一只鸡腿给了田佳妮,自己扭下一只鸡翅大嚼了起来。还有一只叫花鸡,两人都很有默契地没有动,这只是留给他们俩的师父的。

    鸡肉很嫩,很香,田佳妮和何向东吃的满嘴都是油,皆露出满足幸福的笑容。这时,小胖子却问道:“这也没有那么好吃啊,曹操要派百万大军抢鸡吃吗?”

    何向东向他解释:“你看曹操是聪明人吧,这盖世无双的叫花鸡只有聪明人才懂得吃,笨的人都吃不出它的美味来。”

    小胖子把茫然的目光看向田佳妮。

    田佳妮用无辜地眼神看他,然后诚恳地点了点头。

    小胖子又嚼了一口鸡肉,满脸放光,激动道:“果然好吃多了。”

第十四章 学真正的相声

    几人打完了牙祭,再玩了一会儿,也就各自散去了,小胖子石磊说他今天玩的很开心,改天还要找何向东他们玩。

    何向东自然满心欢喜地答应了。

    在分了那一只盖世无双叫花鸡之后,田佳妮和何向东也各自回家了,现在已经是下午了,方文岐也在家里。

    何向东献宝似的拿出那半只叫花鸡,讨好笑道:“师父,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这叫盖世无双叫花鸡,传说在后汉三国年间有一位莽撞人……”

    “行了行了。”方文岐赶紧打断他,道:“你会这些还不都是我教你的,瞎显摆什么啊。”

    “嘿嘿,哇,师父你真了不起,我还没说你就知道了,真了不起。”何向东用他并不纯熟的马屁功夫拍的震天响。

    方文岐看到也好笑,知道自己徒弟那点也小心思,也不戳破,只是道:“得,别贫了,赶紧把鸡放好,洗干净手再过来。”

    “好嘞。”何向东兴冲冲往厨房跑,放下叫花鸡,随便洗了洗手,在身上擦了擦,就赶紧跑回来了,对方文岐说道:“师父您有什么吩咐,就说吧。”

    方文岐道:“前面你黄叔来过了,说是明天在梁庄镇上有一个大赶集,我们商量好了明天去说一段相声挣点钱,你也准备准备。”

    闻言,何向东有些失望,本来还以为明天就能开始学相声了,看来还是还等一天,当下性质也不高,就说了一声:“哦”

    方文岐看自己徒弟这副样子也是好笑,毕竟是孩子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也就说道:“所以我打算现在就传你相声。”

    何向东本来还低垂的小脑袋就像装了弹簧一样,瞬间弹起,两眼冒光,激动道:“真的啊?”

    方文岐却不慌不忙抿了口茶水,说道:“去拿条凳子坐到我跟前来。”

    “好嘞。”何向东赶紧跑去拿了条小四方板凳,端端正正坐了下来,听师父授艺。

    方文岐看着眼前这个小孩也很是感慨,这是他唯一的弟子,也是他唯一的希望:“小东子啊,你先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想学相声啊?”

    何向东认真地想了想,最后还是摇头不确定地说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喜欢。”

    方文岐笑笑,继续问道:“相声分很多种,有咱们学的传统相声,也有在电视上表演的新型相声,还有拿着吉他表演的乐器相声,你喜欢哪一种?”

    何向东回答很果断:“我喜欢说传统相声。”

    方文岐问道:“为什么呢?”

    何向东回答道:“我喜欢穿大褂的感觉,也喜欢贴着观众说相声。师父您说的这几种相声我都听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您说的相声,那些在电视里面说的我都不喜欢,我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对咯,相声这门艺术他就是从街头起来的,想当初大清朝国祭的时候停了一切娱乐活动,所有的茶社园子都不让演出了。那些艺人被逼的没法子了,只能在街头说点笑话段子来挣两个钱,相声也就打那儿起来的。”

    方文岐的表情在这一刻陡然变得严肃起来,语气也很是认真:“所以,小东子你记住,无论你以后是富是贫,是贵是贱,只要你还在说相声,你就绝对不能脱离了观众,这一点你死都不能忘记。”

    何向东也很郑重点头,恐怕连他自己都想到,他这一点头就穿了一辈子的大褂,从没有变过。

    方文岐继续说道:“相声既出,行业始建,自穷不怕、阿彦涛、沈春和这些老先生开始收徒授艺,相声门的香火也算是传下来了。再到后来的清门浑门合流,相声八德的问世,五档相声的发展,一直到如今,相声门的历史我也跟你说过很多遍,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

    何向东点头表示明白。

    方文岐道:“我主要跟你说的是传统相声,这些相声都是我们行内的老前辈们在观众群里摸爬滚打才写出来的,都是历经了上百年无数观众考验过的好东西,现在有很多相声演员说传统相声已经是老掉牙的过时东西了,没人爱听了,现在就只能说新相声,还说宁愿要不完整的新也不要完整的旧。”

    “这简直就是放屁。”方文岐爆了句粗口,情绪有些激动:“从来就没有过时的艺术,只有过时的艺人,那么多相声前辈百来年总结下来能逗乐人的法子是他们一句话说抛弃就抛弃的吗?简直是乱来。”

    “说传统相声过时了,我这么多年在各地卖艺,哪一场没有把观众逗乐?过时了吗?没人爱听了吗?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看着师父发怒的样子,何向东有些怯生生地问道:“那他们为什么不学传统相声啊?”

    方文岐解释道:“为什么不学,因为他们吃不得这份苦,现在活跃在相声界的这些人跟我们这些从小撂地演出在地上捡钱的人不一样,他们都是曲艺学员班出身,拿国家工资,国家让说什么就说什么,谁愿意学这些老段子啊。还有一些相声演员是其他单位转业来的,都是些厨子、裁缝,这些人年纪都大了,就更没人肯下死力气去学了。”

    “培养一个说相声的不容易,他需要有很高的天分,还有很好的老师指导,更需要艺人他自己几十年水磨功夫日日练功才有可能成才,这里面实在是太难了,太苦了,耗时也太长了,不说别的,但你开蒙的这几年我就揍过你多少顿了?”

    何向东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这几年学艺的这几年他可真没少挨揍,也没少吃苦头,拿着两个酒瓶子当金锤挥舞,一挥就是一整天,到晚上吃饭手抖地夹不住菜,还有盖着棉被学董卓撩袍端带,大热天连短裤都湿透了。何向东自己都记不清练了多少遍这些基本功了,也不知道遭了多少罪,艺人学艺太难了。

    方文岐叹了一口气,说道:“他们吃不了这份苦,也没有必要吃这份苦头,他们都有工资饿不死撑不死,再讨好几个导演,上几个节目,红了之后拿几个搞笑的段子去全国慰问演出,人家能糊弄一辈子去,但这不是真正的相声,他们也不是真的爱相声。现在肯下力气学相声的太少了,随着我们这老一辈人的逝去,还有人会说真正的相声吗?”

    何向东听了之后也沉默了。

    方文岐再叹一口气,盯着何向东的眼睛说道:“传统的老相声有一千多段,经过我们这些人的努力终于差不多都失传了。呵,我当初离开曲艺团出来卖艺,辗转江湖几十年,也算是学了不少将要失传的老段子,现在我会的传统段子有500多段,你愿意学吗?”

    何向东坚定道:“我愿意。”

    方文岐再问:“学活儿比你开蒙的时候更苦、更累、更难,你还愿意学吗?”

    何向东依然坚定道:“我愿意。”

    方文岐终于笑了,笑得很开心。

    ps:想了解艺人学艺作艺的辛苦的,可以看一下电影霸王别姬,张国荣演的那一版,里面说的很真,有很多旧社会艺人生存的状态。

第十五章 撂地

    方文岐道:“明天我们还要去卖艺,我今天就教你一点八扇屏的活儿,八扇屏里面的贯口你都学过了,我就不再多说了,我教你的主要是前面的垫话儿和怎么入活。”

    “好。”见开始讲课了,何向东也认真了起来。

    方文岐道:“我们传统相声的表演都是要有垫话的部分,是不能生拉硬拽直接入活儿的,不然相声就得拧了,就像八扇屏里面的小孩子,你上台鞠一躬,说一句我叫何向东,我给您说段相声,在想当初,大宋朝文彦博……”

    “这观众不得傻眼了啊,人家还没闹清楚你要干嘛,你上来就是嘚吧嘚一段贯口,人家观众能给你叫好么,人家没准觉得你刚从精神病院跑出来呢。”

    何向东也笑,但他还是觉得师父说的很有道理。

    方文岐继续道:“所以垫话儿的作用就体现了,它能让观众最快记住你,听你说,你也能最快速度把观众带到你营造的场景故事里面,在相声表演里面永远都是我们艺人带着观众,而不能让观众带着我们走,不然你说什么啊?”

    “还有垫话儿最开始要说接话,在剧场茶社演出的时候,通常是很多演员一起演出的,比如说你上一场一个评书艺人说了一个三国,人家观众还沉浸在三国的故事里面,你上场直接说你二大爷怎么怎么着,观众都还没反应过来呢,你几个包袱一抖没响,你这相声八成就要瘟了,所以我们行内说的垫话是金子,正活是银子。”

    “就像你在石家说的那段相声,根本就没有接话儿,人家刚唱完评剧,你应该先说关于评剧或者上一场演员的事情,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你身上来,产生共鸣,然后一个包袱一抖,这就是很好的接话了,再接着你就可以说你自己的东西了。也幸好你是个小孩,一上场观众就被你吸引了,都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不然你的相声很有可能要瘟了。”

    这一番话,听得何向东是大汗,他也没想到自己原来还有那么多毛病,看来上次能成功真的是观众多捧啊。

    方文岐继续说道:“像我们的露天演出,你也不知道观众是什么人,可能是有学生、有工人、有农民、也有老板。这些人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你都不清楚,那就要靠垫话儿来带带路了,几个包袱往外一抖,响了,咱就接着说。”

    “瘟了,就说明活儿使左了,换个包袱再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咱们得按照观众的口味来说相声,等垫话儿的几个包袱响了,观众也就被你吸引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入活了,说你这段相声的正活。垫话儿也没个确切时间,一两句话是垫话儿,说几十分钟也是垫话儿,关键的是搭线,搭上你和观众的线,入活就顺当了。”

    “再说说八扇屏这活儿的垫话儿是什么,传统的八扇屏里面的垫话儿是对对子,像二赵版本的就是在说‘风吹水面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这个对子,当然也有别的对子,像‘石重船轻轻载重,地长尺短短量长’、‘药芽蒜上药压蒜,鸡冠花下鸡灌花’这些对子也都行,万变不离其宗,你要会使活儿,说哪个对子都成。来,我现在教你怎么使这活儿……”

    何向东学的很认真,方文岐教的也很认真,从中午一直教到晚上,连晚饭都是随便煮了点面条配上半只叫花鸡草草吃了,晚饭之后继续学艺。

    一遍又一遍,从神态到身段再到语气,相声艺人的表演声音大了不成、声音小了不成、节奏快了不成、节奏慢了也不成,非常考验功底,也考验艺人的天分,没有天生自带幽默感的干不了这一行。

    师父很严厉,一点不对就大声呵斥,何向东也不叫苦,一遍遍纠正,一直到深夜里,方文岐才让何向东回去睡觉,明天还要早起。

    躺在床上的何向东,微微合上了眼,脑子里面想的依然是自己应当如何表演,怎么样使活,这一夜都没睡好。艺人行内有句话叫不疯魔不成活,说的就是这个。

    第二天凌晨四点,方文岐就把何向东叫醒了,一老一少,带上几个馒头,趁着月色就骑车出发了,何向东坐在自行车后座,手上抱着个巨大的包裹,里面是表演用的道具。

    已经入秋了,凌晨很冷,寒风刮在脸上生疼,何向东原本还昏沉的小脑袋也很快清醒了。

    表演的地方在梁庄镇上,离他们有些距离,必须要早早出发才能赶上早市,起得晚了人家赶集都结束了,你表演给谁看?

    像方文岐这样露天撂地演出的,现在也只能活跃在农村一带了,城市虽然人多但是不让演,没等圆好沾子就会被城管带走了。

    现在作艺是越来越难了。

    骑车跑了两个多小时,一直到天放亮才赶到梁庄镇,买了两碗稀粥,就着自己带的馒头,简单地就把早饭解决了。

    这时候镇上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各种摆摊的已经在忙活了,卖衣服的、卖农具的、卖种子的、卖吃食的、卖什么的都有……

    再过一会儿,方文岐的搭档黄华也来了,他也是位民间艺人,方文岐逗哏,黄华捧哏,两人也搭档了好几年了。

    “黄叔,您来了啊。”何向东从凳子上站起来,笑呵呵打招呼。

    黄华有些胖,脸比较宽大,笑起来很有喜感,他道:“哟,这不小东子嘛,长得越来越俊了啊。”

    何向东也笑:“那黄叔你还不快点准备准备让小师妹跟我算了。”

    “去。”黄华笑骂道:“哪学这些话,没个正经样子,方老哥,你也不管管他。”

    方文岐坐在凳子上站都没站起来,对何向东语重心长道:“孩子我得批评你,你怎么也不嫌脏啊。”

    黄华毛了,喝道:“去,尽胡说八道,一老一少没个好样儿。”

    一老一少缺德地笑了起来。

    等太阳升起来,街上已经有很多人了,有些卖艺的人也出动了,还有算卦看相的都窝到农村来了,还有一个耍猴的,很是热闹。

    黄华和方文岐到附近农户家里借了几条长板凳出来,临时摆了一下,这是给听相声的人坐的。

    何向东抓了一把白沙子,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圈,行话叫画锅。撂地的时候,相声艺人在锅里面演出,卖艺挣钱,有等米下锅的意思。

    画完锅之后就要开始圆沾了,要把观众吸引过来,通常相声艺人会唱点小曲小调、太平歌词或者唱段快板。

    更传统的叫白沙撒字,就是用汉白玉的边角料磨成粉,然后用手夹着洒在地上形成字的形状,用的粉只能是汉白玉磨出来的,不然写不出棱角。

    相声的开山老祖穷不怕先生就特别擅长“白沙撒字”,最擅长写的是对联,其中有一对非常出名,叫“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字翰林书”。

    白沙撒字也专门有小曲配合一起表演的,像《拆十字》就是当中经典的代表作。现在会这门绝活的,已经非常非常少了,有的也是在旧社会从街头起步老艺人了。

    像侯宝林大师就曾经给**表演过白沙撒字的绝活,为了找汉白玉的边角料可是没少费功夫。

    黄华和方文岐已经换上大褂了,方文岐手上还提着一件小点的青色大褂,朝正在忙活的何向东走去,在其背后说道:“东子,等会的开场小唱就交给你了,今天能不能圆好沾子就全看你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173/ 第一时间欣赏相声大师最新章节! 作者:唐四方所写的《相声大师》为转载作品,相声大师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相声大师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相声大师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相声大师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相声大师介绍:
男问:“这书好笑吗?” 女摇头道:“不好笑,都冷死了。” 男人解开自己的衣服,柔声道:“来穿上我的衣服,小心着凉。” 女人也很感动,笑着说道:“谢谢,裤子就不必了。” …… 作者按:这是一本不一样的娱乐文,您诸位多捧了!相声大师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相声大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相声大师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